一○五、舍己毋疑施恩不报舍己毋处其疑,处其疑即所舍之志多愧矣;施人毋责其报,责其报并所施之心俱非矣。【译文】假如一个人在关键时刻需要自我牺牲,就不应计较利害得失,有了计较观念就会对自己要做的牺牲感到犹疑不决,就会使志节蒙羞。一个人施恩惠给他人,绝对不要指望得到回报,如果责成人家感恩回报那原来帮助人的一番好心就会变质而面目全非了。【注解】舍己:舍己就是牺牲自己。毋处其疑:不要存犹疑不决之心。【评语】舍己是紧要关头的自我牺牲;施人行善则是几十年如一日地自愿奉献。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表现方式上有所区别,对舍己而言,如果没有理想追求,没有平日的修省做基础,那么在舍己的关头就很可能退却。从古至今无数的先贤、英雄,因为他们志向远大,品质高尚,所以在生命与国家利益、民族大义之间,他们毫不犹豫地舍生成仁,青史永垂。施人,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热情帮助别人,为了让别人活得列好些自己默默奉献。像雷锋就是典型,他有伟大的理想,有甘愿奉献的精神,所以现在人们学习他、怀念他,因为他代表了一个以国家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时代精神。比起这样一种胸怀,那些施人一惠便图回报,助人一次便想金钱的形象的确渺小、苍白。一○六、天机最神智巧何为贞士无心徼福,天即就无心处牖其衷: 人着意避祸,天即就着急中夺其魄。可见天之机权最神,人之智巧何益。【译文】一个志节坚贞的君子,虽然无意祈求福扯,可是老天偏要在他无意的地方来开导他完成衷心要完成的事业,行为邪恶不正的小人,虽然用尽心机想逃避灾祸,可是上天却在他巧用心机时来夺走他的灵魂。由此观之,上大神奇无比变化莫测极具玄机,人类平凡无奇的智慧在上天面前买在元计可施。【注解】贞士:指志节坚定的人。徼福:徼,同邀,作祈求解。《左传·僖公》四年:“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牖:诱导、启发。人: ,邪妄。人,行为不正的小人。机权:机,灵巧。权,变通。机权,灵活变化。【评语】古人讲求:“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所谓“人算不如天算。”但富贵跟幸福不能用祈褥得来,否则从古到今不会有那么多为追求幸福而牺牲或为求个人富贵而争得你死我活的事了,这说明古人有时不信天命,有时又希冀天命。在生活中,一些自然法则是需要遵循的,恶人不能遵循社会公德说不定什么时候便灾祸临门;君子居贫,又往往有意外之喜,所以万事应听其自然,不可越过法律、公德去强求。一○七、田看收成人重晚晴声妓晚景从良,一世之烟花无碍;贞妇白头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语云:“看人只看后半截。”真良言也。【译文】妓女以卖身卖笑为业,到了晚年如果能嫁人从良,那么她以前的妓女生涯并不会对后来的正常生活构成妨害:可是一个一生都坚守贞操的节烈妇女,到了晚年由于耐不住寂寞而夫身,那她半生守寡所吃的苦就会付诸东流。俗话说:“要评定一个人的功过得失,关键是看他的晚节。”真是一句至理名言呀。【注解】声妓:本指古代宫廷和贵州家中的歌舞妓,此指一般妓女。从良:古时妓女隶属乐籍(户),被一般人视为贱业。脱离乐籍嫁人,就算是从良。烟花:妓女之代称,此指妓女生涯。【评语】为更是可悲可憎。只有活到老学到老,不断立新功,才可能保持一个完整的人格,实现道德的完善。人生实际上是很艰难的。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人们对于朝闻道而夕死是大加褒扬的,因为过去的不足终因迟到的善举得以弥补,一个人不论以前出身如何低贱或者如何堕落,只要能够痛下决心猛回头重新做人,世人不但会原谅他们过去的失足与不幸,而且钦佩他们的毅力与勇气。反之一个人虽然有很好的出身和过去,不幸到了晚年竟由于受不了金钱权热的诱惑而入歧途,例如王精卫青年时代起就追随孙中山,而且立下了很多功劳,当年曾冒死刺杀满清摄政王,岂料到了他后半生,竟不顾民族大义甘为日寇傀儡。落得一个遗臭万年的汉奸罪名。可见一个人的晚节实在重要,人的一生要到盖棺才能论定。一○八、顺不足喜逆不足忧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译文】一个人如果生活在逆境中身边所接以的全是有犹如医疗自身不蹭的良药在不知不党中会使你敦品硕行磨练自己的意志反之一个人如果生活在顺境中,这就等于在你的面前摆满了销磨你精神意志的刀枪,在不知不觉中使你身心受到腐蚀而走向失败的路途。【注解】针眨药石:针,古时用以治疯的金计金针,古时用来治病的石针:今天流行的针炙是针魔的一种。药石泛称治病用、的药物、针眨药石泛指治病用的器械药物,此物比喻砥砺人品德气节的良方。砥砺:磨刀石。粗者为砥,细者为砺。此力磨练。销膏靡骨:融化脂肪、腐蚀骨。【评语】人生的路有起有落,看待人生的起落顺逆应该有辨证的观点。居逆境固然是痛苦压抑的,但对一个有作为、能自省的人来讲,在各种磨砺中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修正自己的不足,一但有了机会,就可能由逆向顺。居顺当然是好事,但对于一个没有良好的品质和远大追求的人来讲,优裕环境中往往容易堕落腐败,这和在清苦环境中的容易发奋上进道理一样。一个人生活一优裕,就容易游手好闲不肯奋斗;反之;如果处在艰苦穷困的环境中,“穷则变,变则通”。所以贫与富不是绝对不变的,顺与逆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一○九、恣势弄权自取灭亡生长富贵家中,嗜欲如猛火权势似烈炎,若不带些清冷气味,其火炎不至焚人,心将自烁矣。【译文】生长在豪富权贵之家的人,不良嗜好的危害有如烈火,专权弄势的脾气有如凶焰;假如不及早清醒,用清淡的观念缓和一下强烈的欲望,那猛烈的欲火虽然不至粉身碎骨,终将会让心火目焚自毁。和一下强烈的欲望,那猛烈的欲火虽然不至粉身碎骨,终将会让心火自焚自毁。【注解】恣势弄权:恣势就是擅长作威作福;弄权就是喜欢招权揽势。嗜欲:多指放纵自己对酒色财气的嗜好。【评语】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有了财富还希望有权力,有了权力还希望满足其他想法。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道德水准,没有一定的理智,那么就容易胡作非为,任性胡来。从这个意义来说,欲念好比是烈火,理智好比是凉水;凉水可以控制烈火,理智可以控制欲念。一个生长在富贵之家的人,没有道德修养来缓和一下强烈的各种欲念,那他就会随心所欲为非作歹,声色犬马尽情欢乐,不但腐蚀人心危害社会,也必然会使自己走向“自烁”的毁灭之途。可见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思想境界很重要,尤其是有了一定物质基础的人,如果不注意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没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那么他的各种欲望就会恶性膨胀,不仅会毁掉他的财富,也会使他自己的精神处于崩溃状态,而自毁其生。一一○、人心一真金石可镂人心一真,便霜可飞,城可损,金石可镂;若伪妄之人,形骸徒具,真宰已亡,对人则面目可憎,独居则形影自愧。【译文】一个人的精神修养功夫如果能达到至诚地步,就可以感动上天变不可能为可能,邹衍受了委屈感动了上天竟在盛夏降霜为他打抱不平,杞植的妻子由于悲痛丈夫战死竟然哭塌了城墙;甚至就连最坚固的金石也会由于精诚所至而把它凿穿。反之一个人如果心存虚伪邪恶的念头,那他只不过是空有人护形体架势而已,肉体虽存但灵魂早已死亡,与人相处会使人觉得面目可惜而惹人讨厌;一人独处,面对自己的影子也会觉得万分羞愧。【注解】霜可飞,本意是说天下霜,实际是比喻人的真诚可以感,动上天,变不可能为可能而在夏天降霜。据《准南子》说:“万事燕王尽忠,左右谮之,王之狱,衍仰天哭泣,天五月为之下霜。”衍,指邹衍。城可陨:本来是说城墙可以拆毁崩溃,此处是比喻至诚可感动上天而使城墙崩毁,据《古今注》中卷,“杞植战死,妻叹曰:“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是人生之至苦。”“乃亢声长哭,杞这都城感之而颓。”陨,崩塌。镂:雕刻。伪妄:虚伪,心怀鬼胎。真宰:宰是主宰,真宰,此指人的灵魂。【评语】历史上许多情动天地的故事,有的像是神话;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情深意切的事迹。在人的世界,人们总是盼望真情,所以对情动天地的故事总是互相传颂,代代传颂。没有真情的人生太累,没有真情的伪君子体会不了人间的温暖。所以追求真诚的路很艰难,但人们总在追求。虽然生活中那些虚情假意的人会得意于一时,权倾于一时,富贵于一时,但人们相信这类人会受天理循环的报应,会受自己良心的谴责。人间处处真情在,人的至诚不是只对处人待事而讲,首先是对自己而言。人连自己都不相信,都要欺骗,岂不悲哉!一一一、文无奇巧人宜本然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译文】文章写到登峰造极的水平,并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只是把自己思想感情表达得恰到好处;人的品德修养如果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就和平凡人没有什么特殊的区别,只是使自己回归到纯真朴实的本性而已。【注解】极处:登峰造极的最高成就。本然:本,性,本来如此。【评语】历史上有唐宋古文运动,其目的就是反对此前文坛堆砌词藻无病呻吟之风,提倡直抒胸臆真情实感之文。因为这样的文章才能代表真实思想。就像女儿所心惹人喜爱,就是他们一切都是出于纯真的自然本性,丝毫没有一点造作。做人同样如此,贵在自然,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能真诚待人,这个社会也就安宁多了。前人提倡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实际上就是讲做人要回归本然,不要给自己套上伪装;当然,这里的回归本然是指经过一番修省磨炼以后高一个层次的回归,这种回归使人的言行变得自觉而高尚。一一二、忠恕待人养德远害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译文】做人的基本的原则,就是不要责难别人轻微的过错,不要随便揭发个人生活中的隐私;更不可对他人过去的坏处耿耿■身是对别人人格的不尊重,也可能给别人给自己惹来意外祸灾。至于不念人旧恶是要有些胸襟的,只有有修养的人才可能做到。其实人际间的矛盾往往因时因事而转移,总把思路放到过去的恩怨上属于不智之举,忠恕待人,养德远害,应该成为处世待人的准则。一一三、德怨两忘恩仇俱泯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两忘;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恩仇之俱泯。【译文】怨恨会由于行善而更加明显,可见行善并不一定使人都赞美,所以与其让人感恩怀德,不如让人把赞美和埋怨都忘掉:仇恨会由于恩惠产生,可见与其施恩而希望人家感恩图报,不如把恩惠与仇恨两者都消除。【注解】彰,明显。德我,对我感恩怀德,此处的“德”当动词用。泯:消灭,泯灭。【评语】恩仇德怨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人们都知道“由爱生恨”“由恩变仇”的道理。所以不想让人怨恨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让他人感念自己的恩德。但一个人的立身处世,并不是没有原则,像不倒翁,像个三朝元老那样八面玲珑是不对的。历史上杀身成仁的事很多,这些人即使已有美名,有丰功伟业,大义当前,仍毫不犹豫舍身而殉。耶苏冤死在十字架上,苏格拉底死在毒杯下。可见大丈夫作人作事,只要俯仰无愧,世俗小人与邪恶之徒的怨恨非议是不足计较的。所以做事要从大处着眼,因仇德怨也要从全局来看,不能限于某人某事而论长短。一一四、勿犯公论勿谄权门公平正论不可犯手,一犯则贻羞万世;权门私窦不可著脚。一著则玷污终身。【泽文】社会大众所公认的规范不可以触犯,触犯了那你就会遗臭万年;凡是权贵人家营私舞弊的地方千万不可踏进去,走进去了那你一辈子的清白人格就被拈污。【注解】犯手:触犯、违犯。私窦:窦是储藏粮食的窖,壁间的小门也叫窦。私窦就是私门,暗行切请托之门,即走后门。著脚:著脚就是踏进去。玷污:指美誉受污损。【评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世原则,正直的人则有正直的原则。一个有操守讲气节的人,宁可穷困也不依附权贵,因为那种阿庚奉承达官贵人的言行和正直的人格水火不容。一个正直的人同样不会去违背公德,触犯国法,他的操守决定了他不会好样去做。正因为不依附权贵,又奉公守法,那么就不可能去坑害公家致富,污损别人发财,他就会安贫乐道,保持清白的人格。一一五、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当怒火欲水正腾沸处,明明知得,又明明犯着。知时是谁,犯的又是谁?此处能猛然转念,邪魔便为真君矣。【译文】当怒火上升欲念翻滚时,虽然他自己也明知这是不对的,可是他双眼睁睁犯着不加控制,知道这种道理的是谁呢?犯的又是谁呢?假如当此紧要关头能够突然改变观念,那么邪魔恶鬼也就会变成慈祥命运的主宰了。【注解】邪魔:邪恶的魔鬼,实指欲念,魔是梵语“魔罗”的简称。真君:指主宰万物的上帝。【评语】生活中,很多人喜欢给自己大书一个“忍”或“制怒”的座右铭,这说明人们都能意识到“怒火欲水”之害,但又很难一下子控制得了。要把人这种本能情感逐步理智化,是需要一个修省过程的,要逐步以自己的毅力把这种怒气和欲望控制住,才可能使一切邪魔都成为我的精神俘虏,使自己转而变得轻松愉快。“锄地须锄草,烦恼即菩提”,其实世间根本没有所谓魔鬼,自己内心的邪念才是魔鬼。世间也根本没有上帝,内心的一颗良知就是上帝。怒火欲水本是一念之间的事,修养好了,一念之间可以使自己变得高雅;杂念多了,便逐渐庸俗,以至养成许多恶习,烦恼就越发多了。一一六、毋偏人言不持已长毋偏信而为奸所欺,毋自任而为气所使;毋以已之长而形人之短,毋囚已之拙而忌人之能。【译文】一个人不要误信他人的片面之词,以免被一些奸诈之徒所欺骗;不要过分信任自己的才干,以免受到一时意气的驱使;不要仰仗自己的长处去对比人家的短处;尤其不要由于自己笨拙,就嫉妒他人的才能。【注解】气:发扬于外的精神,此处指一时的意气。自任:自信、自负、刚愎自用。形:又寸比。【评语】生活中常常有些人有本事就傲气待人,由于有些能力,就很自信,往往瞧不起不如自己的人,以至目无一切。而对自己的不足往往喜欢掩饰。人过于自信就容易偏信,做以待人便就无人,这样意气用事,被人利用,妒人之能,却难自知。一个修养好的人,往往具备公正,无私、诚恳、同情的品性,而偏袒、自私、欺骗、嫉妒则往往在修养较差的人身上表现出来。一个人其善良的本性一但被蒙尘,劣性便占了上风。可见,一个人究竟是君子还是小人,其关键完全操之于已的修省磨练。人有本领、能力强是好事,但如果借此而形成许多恶习,便变成了坏事。一一七、君子之心雨天过睛霁日晴天,倏变为迅雷震电;疾负怒雨,倏转为朗月晴空;气机何尝一毫凝滞?太虚何尝一毫障塞?人之心体,亦当如是。【译文】万里晴空,会突然乌云密市电闪雷鸣;狂风怒吼倾盆大雨之时,会突然转为皓月当空,万里无云,可见主宰天气变化的大自然一时一刻也不曾停止运转,而天体的运行何曾发生丝毫的阴碍?所以我们人类的心理也要像大自然一样使喜怒哀乐的变化合乎理智准则。【注解】霁:雨后转晴。倏:迅速,突然。气机:气,指构成天地万物的三原物质。机,使气变化的本原力量。此处比喻主宰气候变化的大自然。据《吴子·论将》篇:“三军之众,百万之师,张设轻重,在于一人,是谓气机。”太虚:广漠无际的天空。例如《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说:“太虚辽阔而无阂。”【评语】这段话给人的启示很多。古人讲天人合一,儒家思想一向很注重天道,《易经》中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宇宙中的星球,各自遵循自己的轨道运行,但假如其中任何一颗星球脱离轨道,都会给宇宙带来空前未有的大混乱,无生命的星球都能懂得遵行轨道运行,有灵性的人类更应按照天道来实践人道,这就是儒家学说中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论根据。话1994 年7月,木星与慧皇相撞,成为全世界各地关注的一个焦点。人们可以预测、观察,但无法防止改变,大自然的变比有时也是无常的,人们对此的感想也很多。现代科学一直在探求其发展规律。现代人当然不信天人合一,但在无常的变化中人应持什么样的态度是和自己的修养有关,一个修养深厚的人应时时保持一种超然的心态,如雨过天晴保持一种稳定状态一样,这样才能处变不惊,理智处事。一一八、有识有力私魔无踪胜私制欲之功,有日识不早力不易者,有日识得破忍不过者,盖识是一颗照魔的明珠,力是一把斩魔的慧剑,两不可少也。【译文】战胜私情克制物欲的功夫。有人说是由于没及时发现私欲的害处而又没坚定的意志去控制,有人说虽然能看清物欲的害处却又忍受不了物欲的吸引,所以一个人的智慧是认识魔鬼的法宝,而意志等于是一把消灭魔鬼的利剑,法宝和利剑是战胜情欲不可缺少的。【注解】明珠:价值昂贵的宝珠,引申为人或物的最贵重者。佛经《净土论注》说此珠“置之浊水,水即清净,投之浊心,念念之中罪灭心净。”此照魔明珠之谓也。慧剑:佛家语,是用智慧比喻利剑.认为利剑能斩断俗世万缘,烦恼与魔障。《维摩洁经·菩萨行品》中“以智慧剑破烦恼贼。”【评语】每个人都知道自私自利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可是每个人都很难做到控制私心私欲,甚至还有一句“人不为已天诛地灭”的谚语为自私自利的人作辨解。人们之所以难以按制私心杂念,除意志、理性等修为外,还在于所受教育,社会环境等因素。在私欲问题上东西方文化有本质的差异,东方文化是比较强调集体主义克制私欲的,过于自私的人要受到社会的谴责。一个社会都那么自私而冷漠是不可想像的。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只有你献出一份爱去关心别人,别人同样来关心你,社会才会和谐,才有温暖。一个太自私或物欲太强的人,多半都会遭受别的的排斥。那么,一个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战胜不了自己的私欲,也团结不了人,何谈事业的成功?所以自私会成为自己前途事业的一大障碍,可能到最后由于自私自利还会自毁前程。所以,归根结底,消除私欲百先要加强修养来战胜自己。一一九、大量能容不动声色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意味,亦有无穷受用。【译文】发觉被人家欺骗不要在言谈举止中表露出来,遭受人家侮辱时也不要怒形于色。一个人能够有吃亏忍辱的胸襟,在人生旅程上自会觉得妙处无穷,对前途事业也是一生受用不尽。【注解】诈:欺骗觉:发觉、察觉形:表露【评语】古人处世待人讲究喜怒不形之色。被人欺骗当然有受愚弄的感觉,假如你立刻揭穿他,有时会招来意外之祸,因为对方可能在得意之时转为恼羞成怒加害于你;而遭受他人的凌辱,是更让人难堪的事。所谓不动于声色,是指不违害社会公德的有原则的忍让,如为些许小事大动干戈是得不偿失的,在明显刀量悬殊的情况下被一时的怒气所激发也是不智之举。息事宁人,以退为攻都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但是忍让退让需要有涵养,只有涵养深厚才能做到所谓“大量能空,不动声色”。一二○、困苦穷乏锻炼身心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锤,能受其锻炼则身心交益,不受其锻炼则身心交损。【译文】横逆困难是锤炼英雄豪杰心性的洪炉,按受这种锻炼对形体与精神均有益处,反之如果承受不了这种恶劣环境的煎熬,那么将来他的肉体和精神都会受到损伤。【注解】横逆困穷:横逆是不顺心的事。困穷就是穷困。炉锤:比喻磨练人心性的东西。【评语】孟子有段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恶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一个人处世没有经过一番忧患并不是好事;尤其是青年人刚刚进入社会,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撞憬,雄心万丈,壮志凌云,可人生的路往往是多起多伏的,不如意事常八九,是靠自己的意志克服困难,还是像以前那样去寻找父母的庇护,或者一蹶不振,真可谓是人生的三岔口。如果不经过一番艰苦磨炼,将来不但很难给自己创造光明前途,也很难为国家社会肩负起艰巨任务,所谓“忧危启圣智。厄穷见人杰”,温室的花是经不起风雨的。不论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还是说生求艺的小手艺,固然是条条大道通罗马,但每条路都是坎坷不平的,都是要在刻苦的磨炼中战胜外来的艰难险阻,克服内心的消沉意志才可能成功。一个能在横逆中挺起胸膛的人才算英雄好汉,一个在困苦中倒下去的人就是凡夫俗子。身心的锻炼是要有不屈的追求,坚强的意志为前提的。一二一、天地缩图人之父母吾身一小天地也,使喜怒不愆,好恶有则,便是燮理的功夫;天地一大父母也,使民无怨咨,物无氛疹,亦是敦睦的气象。【译文】我们自己的身体就等于是一个小世界,不论高兴或愤怒都不可以犯错误,尤其对于好恶的东西也要有一定标准,这就是谐和调整的功夫;大自然就像人类的大父母,要让每个人没有牢骚怨尤,使万物没有灾害而顺利成长,这也是造物者的一番恩德,夭地间一片平和的景象。【注解】惩:过失、错误。整理:调和、调理。怨咨:怨恨、叹息。氛疹:氛当凶气解,氛疹就是恶病。【评语】古人讲究天人感应,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类比,即天地有春夏秋冬四季的运行,以及风雨阴阳的调和而使万物生育。人体有喜怒哀乐的情绪,由于好坏善恶的运用构成人格气质。假如天地经常狂风暴雨或者暴日久旱,就不会孕育出好的生命,同理一个人假如整天狂喜暴怒,就不能培养出完美的人格和良好的气质。所以我们由大自然的变化完全可以反思人自身。但是天地变化有时还处于不可知状态,而人的气质性格却决定于人的修养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一二二、量弘识高功德日进德随量进,量由识长。故欲厚其德,不可不弘其量;欲弘其量,不可不大其识。【译文】人的品德会随着气度的宽大而增进入气度会由于人生经验的丰富而更为宽宏。因此想要深厚自己的品德就不能不使自己的气度宽宏,宽宏自己的气度,就不能不增长自己的生活历练丰富人生知识。【注解】识:知识,经验。弘:宽宏,扩大。量:气量,气度。【评语】常言“德高望重”“量宽福厚”,德跟量是互为因果的。只有品德高尚才会度量宽宏,其结果是在社会上受到人们尊敬,取得应有地位。而要有高尚的品德就必须先有高深的学问,有了高深的学问待人接物才会有远大眼光,眼光远大做事就不易发生谬误,处世也少有过与不及的缺撼,无往而不利。学问又分作书本知识和人生经验两大类,一个是死的,注重思考探求;一个是活的,要求实践总结。二者的目的都在于增强观察力和判断力,分辩是非曲直分出善恶邪正,能知善恶邪正才可行善去恶从正僻邪。增加学问是德、量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增量进德的一个有效方式,而量弘德进又是做学问做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