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南怀瑾大师——开释人生

作者:史慧莉 字数:49513 更新:2023-10-08 20:04:03

第一章 人生如水,心门即生门  我以我心作游刃  游刃有余的感觉往往让人心旷神怡,做起任何事情都顺风顺水,一气呵成,心情自然舒爽。庖丁正是此道中高手,一把刀用了十九年还像刚刚出炉时那样新。然而,若你从来不曾经历‘‘庖丁解牛”这种爽利的感觉,心情往往会低落异常。几乎每个人刚走上社会都是满怀希望与抱负,然而一些人遭受多次挫折,经历艰难困苦之后,原本质朴的心变了:爽直的人变得吞吞吐吐,心灵歪曲,抱负丧失,最后连人生的斗志都消泯无踪,开始任由命运的摆布。这种心态正确吗?当然大错特错,且错得离谱。南怀瑾先生认为,社会与环境不足以影响人。每一个人都要有独立的修养,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即使饱受挫折,也应该永远保持一颗光明磊落,纯洁质朴的心,这才是做人的最高修养。著名作家沈从文可谓是一个在个人修养上臻至很高境界的人,有人戏称他是没有学历却有学问的学者。少年时,沈从文怀着梦想刚来到北京闯荡时,一边在北大做旁听生,一边阅读大量书籍,并与诸多大师结识,不断成长。后来,他带着一身泥土气闯入十里洋场的上海,时间不长,即以一手灵气飘逸的散文而震惊文坛。1928年,时年26岁的沈从文被当时任中国公学校长的胡适聘为该校讲师。在此之前,他已经以行云流水的文笔赢得了大批读者,在文坛享有很高的声誉。但给大学生讲课却是头一回,尽管他认真地备课,却在走上讲台看到台下黑压压的学生时,心里不免发虚。  面对台下坐着的满堂学子,沈从文竟整整呆了10分钟,一句话也说不出。后来开始讲课了,由于心里紧张,他只顾低着头念讲稿,事先设计在中间插讲的内容全都忘得一千二净。结果,原先准备的一堂课,10分钟就念完了。接下来的几十分钟怎么打发?他心慌意乱,冷汗顺着脊背直淌。这样的尴尬场面,他以前可从来没有经历过。后来,沈从文没有天南地北地瞎扯来硬撑“面子”,而是老老实实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道:“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课,人很多,我害怕了!”于是,这老实可爱的坦言“害怕”,引起全堂一阵善意的笑声……胡适深知沈从文的学识、潜力和为人,在听说这次讲课的经过后,不仅没有批评,反而不失幽默地说:“沈从文的第一次上课成功了!”后来,一位当时听过这堂课的学生在文章中写道:“沈先生的坦率赤诚令人钦佩,这是有生以来听过的最有意义的一堂课。”此后,沈从文先后在西南联大师范学院和北大任教。正因为不是“科班”出身,他不墨守成规,而代之以别开生面的言传身教的文学教育,获得了成功。而他那“成功”的第一课,则在学生之中不断流传,成为他率直人生的真实写照。沈从文的做法正应和了南怀瑾先生的观点。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一句“我害怕了”,袒露了一代文学巨匠的质朴内心,面对失败不敷衍、不做作、不逃避,能老实可爱地袒露内心的人,当然会得到别人的谅解。质朴是这个世界的原始本色,没有一点功利色彩。就像花儿的绽放、树枝的摇曳、风儿的低鸣、蟋蟀的轻唱,它们听凭内心的召唤,是本性使然,没有特别的理由。其实生命本该这样的,不用给自己过多的理由去做一些事情,也不要因为做一些事情而找各种理由,就顺其自然,按照自己内心的方向前行便可以了。曾有一位吟游诗人,他一生都住在旅馆里。他不断地从一个地方旅行到另一个地方。他的一生都是在路上、在各种交通工具和旅馆中度过的。当然这并不是因为他没有能力为自己买一座房子,这是他选择的生活方式。后来,鉴于他为文化艺术所作的贡献以及他的年老体衰,政府决定免费为他提供住宅,但他还是拒绝了,理由是他不愿意为房子之类的麻烦事情耗费精力。就这样,这位特立独行的行吟诗人继续在旅馆和路途中度日。他死后,朋友为他整理遗物时发现,他的遗产仅是一个简单的行囊,行囊里是供写作用的纸笔和简单的衣物;而在精神财富方面,他给世人留下了10卷优美的诗歌和随笔作品。  这位诗人的生活是简单而富有意义的。他的人生是一种去繁就简的人生,没有太多不必要的干扰,没有太多欲望的压迫,有的只是一种简单而又纯粹的人生。南怀瑾先生曾言,人的一生难免会有许多欲望和追求。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生活,追求刻骨铭心的爱情,追求金钱,追求名誉和地位。有追求就会有收获,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拥有很多,有些是我们必需的,而有些却是完全用不着的。那些用不着的东西,除了满足我们的虚荣心外,还会将我们的心灵弄得烦躁不安。就好像带着背包去旅行,装的东西越多,自己的脚步就会越沉重。所以,与其让自己在疲惫与痛苦中前行,还不如放下各种各样的包袱,做最简单的自己。一切用心地生活、做事,如此一来生命也会变得更加轻松和精彩,最起码对自己来说是如此。生活在世事纷扰的世界里,尔虞我诈让我们多了一些虚伪,钩心斗角让我们多了一些狡诈,世态炎凉让我们多了一些冷漠。所以南先生才说,人之所以苍老是由于受一切外界环境和自己情绪变化的影响,而保持一颗质朴的心,可以让生命永远保持健康,让生命永远保持青春,把自己归与自然,回归生活的原始本色吧。  参透梦境,活出人生本色《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诗云:“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南先生这样告诉我们,人生就是一个大梦,醒时做白日梦,睡时做黑夜梦,现象不同,本质一样,夜里的梦是白天梦里的梦,如此而已。什么时候才真正不做梦呢?必须得道,只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大彻大悟大清醒以后,便会顿悟人生不过是一场“大梦”。  人生不过一场梦,空留慨叹在人间。中国古代流传了许多“恍然如梦”的故事,读来让人回味悠远。相传,唐代有个姓淳于名棼的人,嗜酒任性,不拘小节。一天适逢生日,他在门前大槐树下摆宴和朋友饮酒作乐,喝得烂醉,被友人扶到廊下小睡,迷迷糊糊仿佛有两个紫衣使者请他上车,马车朝大槐树下一个树洞驰去。但见洞中晴天丽日,别有风景。车行数十里,行人不绝于途,景色繁华,前方朱门悬着金匾,上书“大槐安国”,有丞相出门相迎,告称国君愿将公主许配,招他为驸马。淳于棼十分惶恐,不觉已成婚礼,与金枝公主结亲,并被委任“南柯郡太守”。淳于棼到任后勤政爱民,把南柯郡治理得井井有条,前后二十年,上获君王器重,下得百姓拥戴。这时他已有五子二女,官位显赫,家庭美满,万分得意。不料檀萝国突然入侵,淳于棼率兵拒敌,屡战屡败,公主又不幸病故,淳于棼连遭不测,失去国君宠信,后来他辞去太守职务,扶柩回京,心中郁郁寡欢。后采,君王准他回故里探亲,仍由两名紫衣使者送行。车出洞穴,家乡山川依旧。淳于棼返回家中,只见自己睡在廊下,不由吓了一跳,惊醒过来,眼前仆人正在打扫院子,两位友人在一旁洗脚,落日余晖还留在墙上,而梦中好像已经整整过了一辈子。淳于棼把梦告诉众人,大家感到十分惊奇,一齐寻到大槐树下,果然掘出个很大的蚂蚁洞,旁有孔道通向南枝,另有小蚁穴一个。梦中“南柯郡”、“槐安国”,原来如此!“南柯一梦”的故事恐怕大家都听过,但读来仍别有意味,真正参透梦境、参透人生之人又能有几个?《红楼梦》中甄士隐解释跛足道人的《好了歌》可算是对人生如梦最好的注解:“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篷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在这里,南怀瑾先生进一步阐述他的观点,虽然人生如梦,但是并不是说世间人都必须看透人生、无欲无求、隐于山林、潜心修道,而是要在生活过程中且行且珍惜,明白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好好享受人生沿途的风景,给自己一份好心情。路边的香花野草已经足够观看,远处的美景则可作为欣赏,没必要一定追上前去看个究竟,也许到了天边尽头,你会发现什么都没有,从前的美景反而全消失了。事实上,很多事物远观比近看要令人心情舒畅得多,奢求反倒成了负担。金山昙颖禅师,浙江人,俗姓丘,号达观,13岁皈依到龙兴寺出家,18岁时游京师,住在李端愿太尉花园里。有一天,太尉问禅师:“请问禅师,究竟有没有地狱?”昙颖禅师回答道:“佛祖如来说法,向无中说有,如眼见幻境,似有还无,太尉现在向有中觅无,是无中现有,实在堪笑。如果人眼前见地狱,为何不能心中内见天堂?天堂、地狱都在一念之间,太尉只要内心平静、无忧无扰,自然无惑。”太尉又问道:“心又该如何平静?”  昙颖答:“善恶都不思量。”  太尉再问:“不思量后,心归何处?”昙颖说:“心归于无处。”太尉又问道:“人若死时,心又归于何处?”昙颖说:“未知生,焉知死?”太尉说:“可是生是我早已知晓的。”昙颖问道:“那么请说说,生从何来?”太尉正沉思时,昙颖禅师用手直捣其胸曰:“只在这里思量个什么?”太尉慨然长叹:“是啊,只知道人生路漫漫,一生都在忙于赶路,却没有发现人生匆匆,岁月蹉跎!”昙颖禅师点头说道:“百年,如同一场梦。”百年如同一场梦,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人生每一个梦的实现,每一份由此而来的快乐,都是生命之歌的一个动听音符,都是人生旅程中的一个美丽的足印。我们应该放松心情,不为名利所累,享受现在。生命就在一呼一吸间,所有的未来都是现在的结果。所以,南怀瑾 先生一直在提醒人们,只有珍惜现在,才能领悟生命的真谛,享受生命的美好。我们应该追求事业的成功,但将名利视如鸿毛;追求生命的圆满,但不放纵欲望;看透人生的终极悲剧,但不悲观失落。在淡泊中坚守,在繁华时清醒,以淡然为底色,成就生命的华章。在如梦的人生中,潇洒处世。在生命终点处,回望前尘,亦觉人生无憾,从而不悔恨、不悲伤。这样的人生态度,与非洲的戈壁滩上生长的一种小花有真实的相似。这种花呈四瓣,每瓣自成一色:红、白、黄、蓝。它要用五年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然后一点点地积蓄养分,在第六年春天,吐绿绽翠,开出一朵摇曳多姿的四色鲜花。然而仅仅两天,它便随母株一起香销玉殒。小花只是大自然万千家族中极为弱小的一员,可是,它们却以具独特的生命方式向世人宣告:即使生命短暂,也要绽放最耀眼的光彩。说到底,花朵易逝,月圆又缺。生命之旅,无论短如小花、圆月还是长如灵龟、银杉,都应当珍惜这仅有一次的生存权利。不去做春秋大梦,不去奢望万年永存,只要在有限的时间里绽放生命的花朵,即便短暂同样无憾。我们可以不必追求出生、死亡多么伟大,也不必为了大富大贵而蝇营狗苟,只要活得自在、逍遥,活出本色,感到幸福便足矣。人生的精彩就在于此。似有实无的天自在何谓自在,恐怕就是一种毫无阻碍的逍遥。在庄子看来,“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这种境界就是逍遥,其名为“撄宁”,一种什么都能接受,什么都能凭依的“无骨”境界。南怀瑾说这就是庄子的自在境界。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炎热的夏季,禅院的草地枯黄了大片。“快撒点草子吧,枯黄了很难看,”小和尚说,“等天凉了……”师父挥挥手说:“随时!”小和尚摸摸头不解。中秋,师父买了一包草子,叫小和尚去播种。秋风起,草子边撒边飘。“不好了!好多种子都被吹跑了。”小和尚喊。“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撒完种子,跟着就飞来几只小鸟啄食。“要命了!种子都被鸟吃了!”小和尚急得跳脚。“没关系!种子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半夜一阵骤雨,小和尚早晨冲进禅房:“师父!这下真完了!好多草子被雨水冲走了!”“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师父说,“随缘!”一个星期过去了,原本光秃秃的地面,居然长出许多青翠的草苗,—些原来没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师父点点头说:“随喜!”自在的境界就是这种“随’’的精神,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一切顺其自然,不患得患失。随不是随便,是顺其自然,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慌乱、不忘形。随不是随便,是一种自在的把握。南怀瑾先生还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得道的人在这个世间已经把握到了万物的根本,就像婴儿拿到一个心爱的东西。婴儿生下来不到一百天,手里拿着东西时好像很牢,但是他没有用全力,而是把力气放到了若有若无间,安详宁静却把握得很牢,这就是“自在”的境界了。做人也可以用这个道理,即在若有若无之间把握住万物的根本,自在自得道。唐代丰干禅师,住在天台山国清寺,一天,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声,他寻声一看,原来是一个稚龄的小孩,衣服虽不整,但相貌奇伟,问了附近村庄人家,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丰干禅师不得已,只好把这男孩带回国清寺,等待人家来认领。因他是丰干禅师捡回来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拾得在国清寺安住下来,渐渐长大以后,上座就让他担任行堂(添饭)的工作。时间久后,拾得也交了不少道友,其中一个名叫寒山的贫子,与他成为莫逆之交。恰得因知寒山贫困,便时常将斋堂里吃剩的渣滓用一个竹筒装起来,给寒山背回去吃。有一天,寒山问拾得说:“如果世间有人无端的诽谤我、欺负我、侮辱我、耻笑我、轻视我、鄙贱我、恶厌我、欺骗我,我要怎么做才好呢?”拾得回答道:“你不妨忍着他、谦让他、任由他、避开他、耐烦他、尊敬他、不要理会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再问道:“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处事秘诀,可以躲避别人恶意的纠缠呢?”拾得回答道:“弥勒菩萨偈语说:老拙穿破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有人唾老拙,随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办。如果能够体会偈中的精神,那就是无上的处事秘诀。”  寒山点头称是。后来有人说寒山、拾得就是文殊、普贤二大土化身。台州刺史闾丘胤问丰干禅师,世界上哪里有真的菩萨?禅师说寒山、拾得就是,胤便千里迢迢赶去拜会二人。二人见到闾丘胤大笑说:“丰干饶舌,弥陀不识。”南怀瑾先生解释此处说,二人称丰干是弥陀的化身,可惜世人没有慧眼,看不清罢了。寒山、拾得说完这些话就隐身岩中,再看不见踪影。闾丘胤叫人把二人题在石壁间的诗词录下,流传到现在。寒山、拾得二大士不为世事所缠缚,洒脱自在,俯仰大笑间一派自然,不慕虚名,实在叫人钦羡。其实二人是不是真的菩萨不重要,因为他们的心中已经有了菩萨,生活得就像菩萨,这种境界绝妙得很。生活对于每个人来说,蕴藏着无限的哲理与深意,它就像一本很厚的书,只有用心去读,才能品味到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处处有真实。只有驾驭了生活中的真理,眼光才能看得更远。深知了生活中的诀窍,才能活得越自在、越洒脱、越游刃有余。生活闪现着智慧与学问,只有用心去领悟,才能体验到自在的真谛。所以,有时候不需要对生活种种形势计较太多,只需一点淡淡的随性,心中有菩萨,生活即菩萨,获得真正的自在与快乐也就不难了。自在是一种独到的体验,只要乐趣真实常在,你就会发现活着本来就是一种幸福,无论雅俗,都会活得有滋有味,也用不了太多的心思。比如说,你有大本事或小本事,朋友多,路子广,会有种种发迹的机会,你拥有爱情,拥有家庭,拥有多彩的故事,你总有一些盼望,会发现一些趣事,甚至某个消息、某个话题、某种现象都能让你兴奋。这兴奋可能很俗气,让人瞧不上眼,或为人不值,但只要你是真的获得快乐的体验也就够了。即使遇上不称心的事,也不要固执地坚持,死守住那份痛苦,跟自己过不去,这样你便能从容应付,潇洒地走出困境。或许一时解不开也用不着烦躁,因为未来的日子还很长,眼前的所有不幸只是你人生道路上的沧海一粟,而你的幸福却是这些小波涛的汇集,最终掀起的是读懂生活的大浪。水中奥义即是命中玄机古语有云:“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站在镜子面前,自己的模样一清二楚,所以南怀瑾先生才说,观水自照,可知自身得失,因为镜如水,水即是镜。但镜、水之间的大不同是,水蕴涵的内容更多,变化也更多。人生在世,若能将水的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可谓完人,所谓“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是也。人如要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样,保持至柔之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在南怀瑾先生的大智大慧中,对“水”的眷恋和解读尤为深刻,他从儒、佛、道三家圣哲对水的赞语中参悟了人生的诸多道理:儒家精进利生,道家谦下养生,佛家圣净无生。一水犹如三面古镜,观照人生的不同趋向,何时何地应当何去何从,某时某刻应当如何运用,只要看看水波的动向,便可自照、自知、自处。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能做到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所谓“居善地”;心境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渊默,所谓“心善渊”;行为举止同水一般助长万物生灵,所谓“与善仁”;言语如潮水一样准则有信,所谓“言善信”;立身处世像水一样持平正衡,所谓“正善治”;担当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合,所谓“事善能”,把握机会,及时而动,做到同水一样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澄止,所谓“动善时”;遵循水的基本原则,与物无争,与世无争,永无过患而安然处顺,便是掌握天地之道的妙用了。这是南怀瑾先生借用老子的观点所讲述的道理。关于“水”性人生,东方的观点与西方的差异并不大,西方哲学家蓝姆·达斯也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病人膏盲、仅剩数周生命的妇人,整天思考死亡的恐怖,心情坏到了极点。蓝姆·达斯去安慰她说:“你是不是可以不花那么多时间去想死,而把这些时间用来考虑如何快乐地度过剩下的时间呢?”他刚对妇人说时,妇人显得十分恼火,但当她看出蓝姆·达斯眼中的真诚时,便慢慢地领悟了他话中的诚意。“说得对,我一直都在想着怎么死,完全忘了该怎么活了。”她略显高兴地说。一个星期之后,那妇人还是去世了,她在死前充满感激地对蓝姆·达斯说:“这一个星期,我活得比前一阵子幸福多了。”“苦乐无二境,迷悟非两心”,妇人学会了心往好处想,便能在离开人世前仍能感到一丝幸福,快乐地合上双眼,相信她死后能进入天堂;如果她仍像以前一样,一味想死,那只能是痛苦地离开人世。把心放得平坦,如水般自然,生死对于一个人来说都可以安稳度过,活着始终快乐,死也并不难过,所以南先生告慰人们,心往好处想,不论何时何事,只要仍在人间,就要自在逍遥,因为天堂和地狱就在人们的心中,选择哪一个,都由自己来决定。中国古时有一位官员被革职遣返,他心中苦闷,无处排解,便来到一位禅师的法堂。禅师静静听完了此人的倾诉,将他带人自己的禅房之中,桌上放着一瓶水。禅师微笑着说:“你看这只花瓶,它已经放置在这里许久了,几乎每天都有尘埃灰烬落在里面,但它依然澄清透明。你知道这是何故吗?”此人思索良久,仿佛要将水瓶看穿,忽然他似有所悟:“我懂了,所有的灰尘都沉淀到瓶底了。”  禅师点点头:“世间烦恼之事数之不尽,有些事越想忘掉越挥之不去,那就索性记住它好了。就像瓶中水,如果你厌恶地振荡自己,会使一瓶水都不得安宁,混浊一片,如果你愿意慢慢地、静静地让它们沉淀下来,用宽广的胸怀去容纳它们,这样,心灵并未因此受到污染,反而更加纯净了。”官员恍然大悟。“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这是水的宽容,南先生十分推崇此等厚德载物的品质。永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行,使万物得其润泽,而不与万物争利;永远不居高位,不把持要津,在这个永远不平的物质世界中,宁愿自居下流,藏垢纳污而包容一切。“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其气节之高尚,实为上乘。佛说“大海不容死尸”,说明水性至洁,表面藏垢纳污,实质却水净沙明,晶莹剔透,至净至刚,不为外物所染。儒家观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因其川流不息,能普及一切生物,有德;流必向下,不逆成形,或方或长,必循理,有义;浩大无尽,有道;流几百丈山涧而不惧,有勇;安放没有高低不平,守法;量见多少,不用削刮,正直;无孔不入,明察;发源必自西,立志;取出取人,万物就此洗涤洁净,善于变化。以上便是水的大境界,左看右看都是包罗万象,毫无破绽的。因此南先生主张:观水学做人。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态,和其光,同其尘,愈深邃愈安静;至柔而有骨,执著能穿石,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齐心合力,激浊扬清,义无反顾,灵活处世,不拘泥于形式,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因器而变,因机而动,生机无限;清澈透明,洁身自好,纤尘不染;一视同仁,不平则鸣,润泽万物,有容乃大,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  逍遥快活一世人,岂因怨气折身心有人问过孔子:你的弟子中哪一个最好学呢?孔子抚须微笑:颜回最好学,心平气和,做人认真,可惜最是命苦,英年早逝。他死后,几乎没看到好学的人。南怀瑾先生评价说,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显然是颜回,因为圣人曾不止一次地称赞过颜回的品性修养与人格魅力。在孔子子看来,颜回一直踏实探求着做人做事的人生道理,不迁怒于人,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的人太少见了。生活中,能够做到像颜回一样“制怒”的,恐怕很困难,因为怒气向来是最难容忍的。有一位青年脾气非常暴躁、易怒,经常爱与人争执,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欢他。有一天,这位青年到大德寺游玩,碰巧听到一位禅师正在说法,他听完后受益匪浅,甘愿痛改前非。于是他对禅师说:“师父1我以后再也不跟人打架、发生口角了,免得人见人厌,就算是受人唾面,也只会忍耐地拭去,默默地承受!”禅师说:“何必呢,就让唾沫自干吧,不要去拂拭!”“那怎么可能?为什么要这样忍受?”“这没有什么不能忍受的,你就把它当做蚊虫之类停在脸上,不值得与它打架或者骂它。虽受唾沫,但并不是什么侮辱,微笑地接受吧!”禅师说。“如果对方不是唾沫,而是用拳头打过来时,那怎么办?”“一样呀!不要太在意!这只不过是一拳而已。”青年听了,认为禅师说得太没道理,终于忍耐不住,忽然举起拳头,向其头上打去,并问:“和尚!现在怎么样?”禅师非常关切地说:“我的头硬得像石头,没什么感觉,倒是你的手,大概打痛了吧?”青年哑然,无话可说。心胸宽阔、心态平和的人是不可战胜的。面对别人的挑衅和辱骂,只要我们能够平静对待,不把它们放在心上,那么所有的责难就会烟消云散。更有趣的是,当你视别人于无物的时候,往往会令对方毫无办法、自讨没趣,很快便会悻悻然离开。有人说,世界上最无敌的有两种人,一种是不怕死的,另一种是不动心的。如果能以自己的“不动”应付对方的“动”,就像太极中的以柔克刚,无坚不摧,如此自己便到了无敌的境界。在平常的生活中,“不动”的境界通常被人们称之为涵养。在一辆行驶的公共汽车上,人虽然不多却没有空位,有几个人还站着,吊在拉手上晃来晃去。一个年轻人身旁有几个大包,手里拿着一个地图在认真研究着,眼里不时露出茫然的神色。他犹豫了半天,很不好意思地问售票员:“去颐和园应该在哪儿下车啊?”售票员是个短头发的小姑娘,正剔着指甲缝呢。她抬头看了一眼小伙子,说:“你坐错方向了,应该到对面往回坐。”要说这些话也没什么错,小伙子下站下车到马路对面去坐也就是了!但是售票员可没说完,她又说:“拿着地图都看不明白,还看个什么劲儿啊!”外地小伙子可是个有涵养的人,他嘿嘿笑了笑。旁边有个大爷可听不下去了,他对外地小伙子说:“你不用往回坐,,再往前坐四站换904能到。”要是他说到这儿也就完了,那还真不错,既帮助了别人,也挽回了北京人的形象。可大爷又说了一句:“现在的年轻人呐,没一个有教养的!”站在大爷旁边的一位小姐不爱听了:“大爷,不能说年轻人都没教养吧,没教养的毕竟是少数嘛!”这位小姐显得真有教养——要不是又说了那最后一句话:“就像您这样上了年纪看着挺慈祥的,不也有很多不干好事的吗?”马上就有几个老年人指责起了那位小姐……这么吵着闹着车可就到站了。车门一开,售票员小姑娘说:“都别吵了,该下车的赶快下车吧,别把自己正事儿给耽误了……再吵下去车可不走了啊!烦不烦啊!”烦!不仅她烦,所有乘客都烦了!骂售票员的,骂外地小伙子的,骂那位小姐的,骂天气的……别提多热闹了!那个外地小伙子一直没有说话,最后他实在受不了了,大叫道:“别吵了!都是我的错,我自己没看好地图,让大家跟着生一肚子气!大家就算给我面子,都别吵了行吗?”听到他这么说,车上的人当然都不好意思再吵了,声音很快平息下来。可谁也想不到这小伙子又来了一句话:“早知道北京人都是这么不讲理,我还不如不来呢!”这个故事总是惹人发噱,但笑笑过后又不禁感叹,生活中就是因为有了太多的计较,所以才会变得不快乐。我们常常因为一些对自己不利的事情而生闷气,为什么老板总不给涨工资,为什么丈夫总是不理解自己,朋友为什么会在关键时刻明哲保身,等等,这些事情会让我们的头脑一下子发热。但生气有什么用呢?毫不利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反而会让自己窝火,做出一些让自己后悔的事情。所以当你生气的时候尽量克制一下自己,重要的是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不断地追究谁为什么如此,伤神也伤身。当别人的错误加诸于自己身上,也要制怒,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或其他人;自己有了错误,更需制怒,不要用自己的错误去惩罚不相干的人。怒气会传染,克制不容易,无论发生汁么,都要时刻谨记不要迁怒于人。这个道理就像自欺欺人一样,闹得珂败俱伤。所以活着不必计算,更不必惦记一报还一报,逍遥一点,快乐一点,怨怼少了,别人舒服,自己也一样舒服。  不入苦海,焉得无涯境界南先生说,佛学将天地称作娑婆世界,意为“堪忍”,人类生活其上,勉勉强强算是过得去。每一个人活着都会觉得很委屈,因为心里都有股烦恼压抑其中,无法倾吐。有人说,如果人生是烦!不仅她烦,所有乘客都烦了!骂售票员的,骂外地小伙子的,骂那位小姐的,骂天气的……别提多热闹了!那个外地小伙子一直没有说话,最后他实在受不了了,大叫道:“别吵了!都是我的错,我自己没看好地图,让大家跟着生一肚子气!大家就算给我面子,都别吵了行吗?”听到他这么说,车上的人当然都不好意思再吵了,声音很快平息下来。可谁也想不到这小伙子又来了一句话:“早知道北京人都是这么不讲理,我还不如不来呢!”这个故事总是惹人发噱,但笑笑过后又不禁感叹,生活中就是因为有了太多的计较,所以才会变得不快乐。我们常常因为一些对自己不利的事情而生闷气,为什么老板总不给涨工资,为什么丈夫总是不理解自己,朋友为什么会在关键时刻明哲保身,等等,这些事情会让我们的头脑一下子发热。但生气有什么用呢?毫不利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反而会让自己窝火,做出一些让自己后悔的事情。所以当你生气的时候尽量克制一下自己,重要的是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不断地追究谁为什么如此,伤神也伤身。当别人的错误加诸于自己身上,也要制怒,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或其他人;自己有了错误,更需制怒,不要用自己的错误去惩罚不相干的人。怒气会传染,克制不容易,无论发生汁么,都要时刻谨记不要迁怒于人。这个道理就像自欺欺人一样,闹得珂败俱伤。所以活着不必计算,更不必惦记一报还一报,逍遥一点,快乐一点,怨怼少了,别人舒服,自己也一样舒服。  不入苦海,焉得无涯境界南先生说,佛学将天地称作娑婆世界,意为“堪忍”,人类生活其上,勉勉强强算是过得去。每一个人活着都会觉得很委屈,因为心里都有股烦恼压抑其中,无法倾吐。有人说,如果人生是要忍耐,家庭生活需要忍耐。忍耐是一种执著,忍耐是一种谋略,忍耐是一种意志,忍耐是一种修炼,忍耐是一种信心,忍耐是一种成熟人性的自我完善。所以明代禅宗憨山大师就讲:“荆棘丛中下脚易,月明廉下转身难。”一个人学佛处处都是障碍,等于满地荆棘,都是刺人的。普通人的看法,荆棘丛中下脚非常困难,但是一个决心修道的人,并不觉得太困·难,充其量被刺破而已!最难的是什么呢?月明廉下转身难。要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进入这个苦海茫茫中来救世救人,那可是最难做到的。汉初,张良原本是一个落魄贵族,后来作为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运筹帷幄之中,辅佐高祖平定天下,因功被封为留侯,与萧何、韩信一起共为汉初“三杰”。张良年少时因谋刺秦始皇未遂,被迫流落到下邳。一日,他到沂水桥上散步,遇一穿着短袍的老翁,近前故意把鞋摔到桥下,然后傲慢地差使张良说:“小子,下去给我捡鞋!”面对老人的侮辱,张良愕然,不禁心中有些不平,但碍于长者之故,只好违心地下去取鞋。老人又命其给穿上。饱经沧桑。心怀大志的张良,对此带有侮辱性的举动,居然强忍不满,膝跪于前,小心翼翼地帮老人穿好鞋。老人非但不谢,反而仰面长笑而去。张良呆视良久惊讶无语,不久老人又折返回来,赞叹说:“孺子可教也!”遂约其5天后凌晨在此再次相会。张良迷惑不解,但反应仍然相当迅捷,跪地应诺。5天后,鸡鸣之时,张良便急匆匆赶到桥上。不料老人已先到,并斥责他:“为什么迟到,再过5天早点来。”第二次,张良又去晚了,直到第三次,张良半夜就去桥上等候。他的真诚和隐忍博得了老人的赞赏,这才送给他一本书,说:“读此书可为王者师,10年后天下大乱,你用此书兴邦立国,13年后再来见我。我是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公。”说罢扬长而去。张良惊喜异常,天亮看书,乃《太公兵法》。从此,张良日夜诵读’,刻苦钻研兵法,俯仰天下大事,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智囊”。古往今来,“忍”字堪称众多有志之士的人生哲学。越王勾践也罢、韩信也罢,都曾忍受过常人难忍之辱,最终渡过了难关,成就了大业。正如南怀瑾先生套用清代金兰生《格言联璧·存养》中所说的那样,“必能忍人不能忍之触忤,斯能为人不能为之事功。”在人生的历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需要忍耐的事情,借以历练自己的心智。学会忍耐,便像“退一步海阔天空”般,忍一次天便更蓝,海便更宽,心也变得更加包容和宽大。生命的历程中存在着无数的苦难,身处苦难的过程需要忍,度过苦厄的过程也要忍。忍过万般痛苦,你的人生也就如海如山,境界无涯,成功便不远了。饮水如度人生,如何才能杯莫停《庄子·内篇·人间世第四》中有这样一句话:“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何作为报也?莫若为致命,此其难者。”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在物质的世界当中,“乘物以游心”,抱着一种超然物外、游戏人间的心理看待人生,即“以出世的心做人世的事”。南先生进一步讲解,游戏人间不是玩世不恭,而是让自己的心境轻松,守住做人的本分,从俗事中解脱,不被物质所累。“以出世之精神,做人世之事业”,这是朱光潜先生对弘一法师的评价,也是对庄子这段话的最佳诠释。南先生认为,一个真正修道有悟的人,可以不出差错地做到“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猎兮其若海,飓兮若无止。”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人的外表“和光同尘”,混混沌沌,然而内心清明洒脱,遗世独立;他不以聪明才智高人一等,反而以平凡庸陋、毫无出奇的姿态示人,他的行为虽是人世的,但心境是出世的,对于个人利益不斤斤计较,他胸襟如海,容纳百川,境界高远,仿佛清风徐吹,回荡于山谷中的天籁之音。这是得道者融于世事的高超境界。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是这样说的:一个和尚因为耐不住佛家的寂寞就还俗下山了。不到一个月,因为耐不得尘世的口舌,又上山了。不到一个月,又耐不住青灯枯佛的孤寂再度离去。如此三番,寺中禅师对他说:“你干脆不必信佛,脱去袈裟;也不必认真去做俗人,就在庙宇和尘世之间的凉亭那里设一个去处,卖茶如何?”于是这个还俗的和尚就讨了一个媳妇,支起了一个茶亭。许多人都如同这个心绪矛盾之人,在人世与出世之间徘徊不决,干脆就在二者的中间做个半路之人吧。这是没有定力者的唯一选择,只要让他哪一方都望到,哪一方又都达不到,才能满足地做一个“中间人”吧。俗人有俗人的生活目的,道人悟道人的生命情调。以道家来讲,人生是没有目的的,亦就是佛家所说“随缘而遇”,以及儒家所说“随遇而安”。不过老子更进一步讲了该如何随缘,那就是“顽且鄙”,意思是坚持个性且不受任何限制。但是真正到了以出世的心做人世的事那一步,鲜有人做到。那么,怎样才能算是出世之心呢?身做人世事,心在尘缘外。唐朝李泌便为世人演绎了一段出世心境人世行的处世佳话,他睿智的处世态度充分显现了一位政治家、宗教家的高超智慧。该仕则仕,该隐则隐,无为之为,无可无不可。李泌曾写过一阕《长歌行》,将内心对名利功绩的感受描绘得淋漓尽致。“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不然绝粒升天衢,不然鸣珂游帝都。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气志是良图。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李泌一生中多次因各种原因离开朝廷这个权力中心。玄宗天宝年间,当时隐居南岳嵩山的李泌上书玄宗,议论时政,颇受重视,遭到杨国忠的嫉恨,毁谤李泌以《感遇诗》讽喻朝政,李泌被送往蕲春郡安置,他索性“潜遁名山,以习隐自适”。肃宗灵武即位之后,李泌便一直留在肃宗身边出谋划策,虽未身担要职,却“权逾宰相”,招来了权臣崔圆、宦官李辅国的猜忌。郭子仪收复京师后,天下大局已定,李泌为了躲避再次遭受陷害的祸患,自动功成身退,进衡山修道。等到代宗即位,又强行将李泌召至京师,任命他为翰林学士,使其破戒人俗。李泌顺其自然应了皇上的意愿,然而当时的权相元载又将他视作朝中潜在威胁,寻找名目再次将李泌逐出。不久,元载被诛,李泌又被召回,却再次受到重臣常衮的排斥,复又离京。到了建中年间,泾原兵变,身处危难的德宗皇帝又把李泌召至身边出谋划策。李泌屡蹶屡起、屹立不倒、历经四代皇帝的原因,正在于其恰当的处世方法和豁达的心态。其行人世,其心出世,每当社稷有难时,义不容辞走马上任,视为理所当然;国难平定后,全身而退,毫不拖泥带水,留恋凡尘。李泌已达到了顺应外物、无我无己的境界,又如儒家所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行”则建功立业,“藏”则修身养性,出世人世都充实而平静。李泌所处的时代,战乱频仍,朝廷内外倾轧混乱,若要明哲保身,必须避免卷入争权夺利的斗争之中。心系社稷,远离权力,无视名利,谦退处世,顺其自然,乃李泌处世要诀。人生究竟是什么?不过一杯水而已。上天给了每一个人一杯水,于是,你从里面饮人了生活。杯子的华丽与否显示了一个人的贫与富,杯子只是容器,杯子里的水,清澈透明、无色无味,对任何人都一样。不过在饮人生命时,每个人都有权利加盐、加糖,或是其他的材料,只要自己喜欢就可以,这是每个人生活的权利,全由自己决定。在欲望的驱使下,你或许会不停地往杯子里加入各种东西,但必须适可而止,因为杯子的容量有限,杯中的水溶解的物质也有限,另外,无论你加入了什么,最终你必须将其喝完,不管它的味道变得有多么好喝或难喝。如此这般,当杯中物甘爽可口时,你可以仔细啜饮,慢慢品味;当杯中的水五味杂陈时,就算喝不下,也要捏着鼻子下咽。许多人都希望得到前者而避开后者,然而你却总在不自觉地给自己添苦料。该怎么办呢?唯有顺其自然,一切随缘,能争取则争取,争取不到也别去强求,是你的终是你的,不是你的,哭爹喊娘地去抢,人家也不会给你。人生不过一杯水,不要被表面的浮华所迷惑,也不要将人生调成五颜六色,很可能它难喝至极。不妨就用出世的心做人世的事,说不定毫无颜色的水已经甘甜美味。  过去的历史是今天的经验南怀瑾先生认为“历史是人生的经验”。一个人应该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将人生、社会和国家全部的经验融合在一起。也就是说,那些被时间验证了的历史经验,是岁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其实,“以史为鉴”一直以来就是中国人的传统。从历史的治乱兴衰经验中,我们读到的是风云变幻的局势,跌宕起伏的人生,当然还有关于人生经验的总结和积累。清朝著名的雄辩家纪晓岚,很善于驾驭语言。有一次,乾隆想开个玩笑考验纪晓岚:“爱卿,‘忠孝’二字作何解释?”纪晓岚答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为忠;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是为孝。”乾隆立刻说:“那好,朕要你现在就去死。”“臣领旨!”“你打算怎么个死法?”“跳河。”“好吧!”乾隆当然知道纪晓岚不可能去死,于是静观其变。不一会儿,纪晓岚回到乾隆跟前,乾隆笑道:“爱卿何以未死?”“我碰到屈原了,他不让我死。”纪晓岚回答。  “此话怎讲?”“我来到河边,正要往下跳时,屈原从水里浮上来对我说:‘想当年楚王昏庸,我才不得不死;可如今皇上如此圣明,你为什么要死呢?你应该先回去问问皇上是不是昏君,如果皇上说他跟当年的楚王一样是个昏君,你再死也不迟啊!”’乾隆听后,指着纪晓岚笑道:“巧舌如簧,真不愧为纪晓岚。”今天,这些故事通常出现在电视剧中,“戏说”之事令我们忍俊不禁,由衷地赞叹纪晓岚的机智。但是人生正是历史的映射,纪晓岚的言行举止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情景也令人欷歔不已。在“伴君如伴虎”的封建社会,身为皇帝,乾隆的一句玩笑就可能令臣子丧命。我们在这样的故事中,其实读到的既有纪晓岚的人生智慧,也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其实,我们读那些久远的历史故事,就是要在其中读出可以给今人带来启示的经验,从那些英雄的背后,找到我们可以依傍的品德、经验与智慧,或是那些名臣良将的经验,为人处世的机敏,说话办事的技巧,都是今天值得借鉴的范本。所以,南怀瑾先生一生致力于国学研究,用举重若轻的南式语言来解读历史的智慧,反省浮躁社会中如何安顿自己的心灵。按照南先生的观点,“经史合参”既是一条研究历史的原则,也是在今天可以借鉴的财富。将历史上的古人、古事放在一起映衬、对比,才能看出时下的问题。比如,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在国力的恢复和增强方面,是不是有现代企业值得吸收的经验,值得借鉴的依据?再比如,唐、宋、元、明、清,有哪些经济规律是必须遵守的,金融政策有了怎样的延续和发展?这些都是值得我们今天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所以,我们说“过去的历史永远都是今天的经验”,小到一言一行,大到治国兴邦,都可以从中读出自己的思考。而南怀瑾先生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对中国哲学、文学和历史都有深入的研究。当他带着明澈、清醒的文化反思,来分析社会的形势、人生的智慧时,常常可以体现出深深的人文关怀。  第二章 修德养性,品咂生活韵味  逃出“欺”字的怪圈南先生在讲解原本《大学》时提到“诚意”二字。“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慎独”就是诚心实意者最佳的涵盖。明朝末年有位学者说,世界上任何一个人,活了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不是自欺,就是欺人,再不然就是被别人欺。所以,南怀瑾先生劝慰我们说,也许人生中很多事情我们没有办法主控,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对自己负责,不能自欺,不能欺人,更不能被人欺。只有逃出这三件事,才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才可做到真心诚意,一切都归于本真。那么人们又如何了解“欺”,如何避“欺”呢?很难!自己欺负自己,其实就是自己跟自己较劲,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自己钻进牛角尖,时时刻刻愤世嫉俗,好像全世界的人都与你为敌,其实谁又会从自己的生活中抽身,倾尽全身力气去干涉别人的生活呢?总是在提防别人,总是害怕别人给自己的生活搞破坏,其实就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自己给自己添烦恼。可是自己欺骗自己,往往是世人的通病,自以为是,眼高手低,把自己置于一个错误的位置,或不合时宜地扮演了一个错误的角色。如此这般,是别人的不幸,更是自己的悲哀。欺骗别人则更不幸了。这样的人时时刻刻活在谎言中,说一句谎话,要用十句谎话来弥补,可能有时候,会连他自己都搞不清楚究竟是事实还是欺骗。欺负他人,更是一种怯懦的表现,恃强凌弱其实是色厉内荏。  而那些被人欺的现象,则更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情。南怀瑾先生这样告诉人们,有人欺骗你,你最好分辨出他是出于恶意的欺骗,还是善意的谎言。恶意的要小心提防,避免被其所伤,善意的也许可以不去揭穿,让谎言留几分美丽。对于别人的欺负,要在心中划出一道底线,既不要因为他人的无理取闹而一时冲动,也不要在别人变本加厉之时步步后退。人生总难摆脱无能为力的自欺欺人,因为每个人在给自己的错误找理由的时候总能说服自己。自欺、欺人、被人欺,好比人生的三重门,人们在三者之间徘徊往复,不自觉地走来走去。如何才能逃出这三道禁锢呢?只有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南先生说,人的一生之中只有三件事,一件是“自己的事”,一件是.“别人的事”,一件是“老天的事”。今天做什么,今天吃什么,开不开心,要不要助人,皆由自己决定;别人心中的难题,他人的故意刁难,自己被误解的好心善意,被施以恶言,其实都是由别人主导的,与自己无干;天气如何,狂风暴雨,山石崩塌,人能力所不能及的事,只能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过于烦恼,也是于事无补。人总是忘了自己的事,爱管别人的事,担心老天的事,所以总逃不出自欺欺人的怪圈。要活得真实自在其实很简单:打理好“自己的事”,不去管“别人的事”,不操心“老天爷的事”。按照南先生的说法,做一个好人其实很容易,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其实也很简单,自欺欺人的三重门其实可以很容易地踏出,只需记住: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一有过错,就终日沉陷在无尽的自责、哀怨、痛悔之中,那么其人生的境况就会像泰戈尔所说的那样:不仅失,去了正午的太阳,而且将失去夜晚的群星。任何人都会为自己的过错而痛悔,只不过有人多有人少,那些多的人不要因太过懊悔而做出傻事,毕竟活着才能弥补过错,继而变得更幸福,其次,千万“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也许它不是容易达到的境界,因为它需要“胸藏万汇凭吞吐”的大器量,但人们必须如此,才能心胸坦荡至死无憾;另外,更“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不让别人的做法决定自己的人生原则,也不应为别人的错误埋单,这么做实在不是做人的“上算”。欺人的,设身处地为他人想想,自欺的,真实面对现实和内心;被人欺的,只有自己尊重自己,才能摆脱他人将你置于的窘境。但愿每个人都能认识到自己心中所欠缺的东西。任何人都有缺点和弱点,任何人也都是无知无能的,只不过表现在不同的事情上而已。因而,人人在自我表现和与人交往中都会有笨拙的表现。有些人由于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的缺点,拿出勇气去革新自己、突破自己,所以他们情愿不做事、不讲话、不玩乐交际,也不愿意在别人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如在灯火绚丽、乐曲悠扬的宴会厅里,他们很想站起来跳舞,可是怕别人笑话自己笨拙,宁愿做一晚上的看客。跳得好的人越多,他们就越鼓不起勇气。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言:倘要所有的人都没有短处,其结果最多是一个平庸的组织。所谓“样样都是”,必然“一无是处”,因为有高峰必有深谷。谁也不可能十全十美,与人类现有的博大的知识、经验、能力的汇集总和相比,任何伟大的天才都不及格,包括爱因斯坦在内。一个人如果只能见他人之所短而不能见他人之所长,从而刻意于挑其短而不着眼于其长,这样的人本身就是弱者。所以,当自己已经发现自己处于自欺欺人的圈子里,就勇敢地跳出来。只有这样,你才能活得快乐、活得潇洒,同时也活出真我,活出格调。“唯”与“阿”的为与不为在《道德经》中,老子曾经说过“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这是老子在讲到“绝学无忧”的学问时,提到的治学道德最高修养境界。这句话中的“唯”与“阿”两字,是指人们讲话时对人的态度,将二者译成白话,在语言的表达上都是“是的”。但同样一句话,“唯”是诚恳接受,“阿”是阿谀逢迎。虽然,有时说话需要婉转,但真理是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的,唯唯诺诺实乃小人之举。南怀瑾先生告诫世人,老子说这些道理,并非教人们以尖刻的眼光专门去分析周围人的言行举止,不要误读了老子的苦心,处处吹毛求疵,应该反求诸己,时时警醒,学习真诚不佞的“唯”,避免虚伪造作的“阿”。在这里,南怀瑾先生套用了《韩非子》里记载的两则有关阿谀奉承、献媚取宠的历史故事,借以警戒世人。春秋时,晋楚鄢陵之战中,楚国大将子反出任中军统帅,酣战之际,楚王被晋军射伤眼睛,军败。当夜休战时,子反口中干渴,想要喝水。子反平素嗜酒如命,身边的侍从竖谷阳知道他好杯中物,便乘机讨好他,奉上一大杯酒。子反见后,既高兴又担心,说了一句:“嘻!拿下去吧,这是酒嘛。”竖谷阳不但不替换,还替他掩饰道:“这不是酒。”子反将错就错顺势一饮而尽,竖谷阳又连续奉杯,使子反喝得酩酊大醉。次日晋楚两军又战,子反因烂醉未醒无法指挥,楚军全军仓惶溃逃,子反因此被楚王所杀。与此相同的还有晋国大臣文子,文子嗜好声色玩物,其手下一个小官吏便处处投其所好,献媚取宠。文子喜欢音乐,他立即送上鸣琴;文子喜欢佩饰,他就奉上玉环。由于该小吏一味谄谀,助长了文子的恶习,结果文子被驱逐出宫。此二人皆是失足于身边的阿谀奉承之中。荀子说过:“谀我者,吾贼也。”常言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话虽严厉,但不无道理。接受过多的阿谀奉承,往往使自己变得麻痹大意,对方必无好心。南怀瑾先生则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为人处世一味地阿谀逢迎、虚伪造作,这种人也必不是好人,终将为人所不齿。花言巧语能为你带来什么,一时之间可能令你得到赏识,可是当你没有真材实料,不过是别人眼中的一只小蝇而已,入不了他人的眼,被人一巴掌拍死。所以无论做人还是学习,“阿”字诀是一定要扔的。  学习真诚不佞,避免阿谀献媚,历史上有一位标杆似的人物,即唐朝一代直臣魏征。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无疑是最善于纳谏的封建帝王之一,而魏征也是最善于进谏和敢于进谏的名臣之一。魏征喜逢唐太宗这一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力争,从不委曲求全,唯唯诺诺。一次,唐太宗向魏征问道:“何谓明君、暗君?”魏征回答:“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宫,不见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赵高,直到天下大乱以后,自己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县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太宗对这番话深表赞同。贞观元年,魏征被擢升为尚书左丞,有人奏告他私自提拔亲戚为官,唐太宗立即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此事。结果查无实据,太宗派人转告魏征:“今后要远避嫌疑,不要任人唯亲,以免惹出同样的麻烦。”魏征当即面奏说:“我听说君臣之间,相互协助,义同一体。如果不讲秉公办事,只讲远避嫌疑,那么国家兴亡,或未可知。”并请求唐太宗要使自己做良臣而不要做忠臣。唐太宗问及忠臣和良臣的区别,魏征答道:“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是为良臣;使自己身受杀戮,使君主沦为暴君,家国并丧,空有其名,是为忠臣。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远。”唐太宗听了也点头称是。魏征进谏之时,常常不顾自己的实际利益乃至名誉性命,直言进谏,决不苟且偷安、沽名钓誉。魏征死后,唐太宗对他思念不已,曾对左右大臣言道:“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然而,魏征又过于耿直,未能深谙“曲则全”的处世艺术,因此,是晚年唐太宗听信谗言,砸了魏征的墓碑,一段君臣佳话以此为终,让人叹息。读史学做人,我们可以从历史人物身上学到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南怀瑾先生为此指点人们说,从进言的角度看,真诚不佞,即使点头称是,也不是唯唯诺诺,阿谀献媚,即便自作聪明的批评,也是虚伪的变相奉迎。从纳言的角度看,喜忠直,耳畔便多逆耳忠言,耳根软,听到的便多是献媚之词。由此可以看出,人们无论是为人、处世、治学、立家,即使高高在上或是小小市民,都要妥善处理“唯”和“阿”的关系。如果有“唯”的真诚,不管学习还是生活都能“绝学无忧”,反之如果终日爱好“阿”,不管是被人吹捧还是吹捧别人,没多久就要出事,生活的忧虑就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了。  侧身而过,窄路问的通行诀窍中国人时常讲“道德”二字,然而它的真正含义又是什么,很少有人能清晰地去描绘。大多数人认为,能够使人类幸福而逐渐约定俗成的一些行为规范就是道德了。从中可以看出,道德存在着一种界限,大多数人认可的才可以成为道德,只令少数人感到快乐的行为规范,并不能称为道德。南怀瑾先生曾说,“德厚信杠”是人很容易犯的毛病,受了教育有了知识,人们就会把道德的规范看得很严重,把自己当做是道德的化身,固执地抓得很牢,但是他自己以为的道德,往往很可能是错误的。许多人的道德修养很好,方正刚强,觉得道德是不能碰的,却未到达通人气的程度,也就是对人生的气味、生命的气息一无所知,即不通人情,不懂得做人的道理。空有一肚子仁义礼智信而毫无人情味,就算他的心中藏有万千道德规范的条款,也是个愚钝无味的人,孔子的弟子颜回就是如此。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南怀瑾先生在此勾勒了一幅恩师教学图,却借孔子的嘴说出了自己的观点:一个人自己认为学问好,为人方正,倔强自信,但是此人实在不通人情世故,他虽然“名闻不争”,可是“未达人心”,就这样突然跑去以仁义道德教化别人,勉强用“仁义绳墨之言”暴露他人的缺点错误,无疑是让他人难堪,而没有让别人受到教育。因此应当谨记“人微言轻”。如果自己没有知名度,劝言就会变得没有分量,这也是人情世故的一种。南先生认为,为人处世是一门高深的艺术,但大多数人却一生也没有办法领悟,无论贫富、年龄、学历,“未达人气”的随处可见,名人也不免于此。闻一多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到清华大学执教前,在与人交往方面走过弯路,受到过挫折。他于1925年5月回国,暑假后就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他开始时热情极高,全力以赴地工作。但由于他只有诗人的热情,没有行政工作者的练达,很快就遭到了中伤和诽谤。他于是“愤而南归”,连衣物、书籍都没有带走。1927年秋,第四中山大学成立时,聘他去担任外文系主任。但他还是不能适应环境,不久又离开了。他在一首诗里写道:“我挂着一面豹皮的大鼓,我敲着它游遍了一个世界……我战着风涛,日暮归来,谁是我的家。”1932年秋,闻一多应清华大学之聘,任中文系教授。这时他的思想感情十分痛苦。他在给朋友的信里说:“我现在最痛苦的是发现了自己的缺陷,一种最根本的缺陷——不能适应环境……”1933年春,应届毕业年级请他为纪念册题词,他以《败》为题,信笔挥就了一篇文字。随后,总结过去“败”的经验教训和任教的需要,闻一多决心改走一条学者的道路,他把它叫做“向内走的道路”。他拟订了一个庞大的研究古典文学的计划,决心在这方面有一番作为和突破,他说:“……向外发展的路既走不通,我就不能不转向内走。”于是,他在教学之余,便把自己关在书斋里完成他那庞大的计划,过起“隐士”的生活来。在当时的环境,闻一多改走一条“向内走的道路”,过与世隔绝的隐士生活,实是无奈之举。不谙世事,不通人情,的确是一种“败”。不能融人环境,便要忍受寂寞,孤军奋战,生活在痛苦中。其实,不要偏执,一切看开,心胸放宽,包容万物,一个人自然能够融人世间游刃有余,要知道有了“容”,才有“融”。人间真正的快乐,不是自己能够创建的,即使是“向内走”,也要懂得与人相处,懂得给予,只有这样才能拥有快乐。  一个16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他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使别人愉快的人呢?”智者笑着望着他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是很难得了。很多比你年长的人,从他们问的问题本身就可以看出,不管给他们多少解释,都不可能让他们明白真正重要的道理,就只好让他们那样了。”少年满怀虔诚地听着,脸上没有流露出丝毫得意之色。智者说:“我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少年回答说:“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是别人,这样痛苦就自然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中正一些?”智者微微点头,接着说:“第二句话,把别人当成自己。”少年沉思了一会儿,说:“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并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智者两眼发光,继续说道:“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少年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说,要充分地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智者哈哈大笑:“很好,很好。孺子可教也!第四句话是,把自己当成自己。这句话理解起来太难了,留着你以后慢慢品味吧。”少年说:“这句话的含义,我是一时体会不出。但这四句话之间就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我用什么才能把它们统一起来呢?”智者说:“很简单,用一生的时间和精力。”少年沉默了很久,然后叩首告别。不久,少年变成了壮年人,继而又变成了老人。再后来在他离开这个世界很久以后,人们都还时时提到他的名字。人们都说他是一位智者,因为他是一个愉快的人,最重要的是他也给每一个见到过他的人带来了快乐。因为给予,使人铭记。少年能够成为智者,在于他在探索人际相处模式的过程就是熟谙给予对方足够尊重和腾挪空间的道理。所以南怀瑾先生才说,人生不是平坦大道,处世不能全凭自我。“径行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时时刻刻懂得与别人分享,把握好自己的平衡,也令对方心感平衡,这就是大德了。切记莫把真心空计较,唯有大德享百福。抛开自己的各种固执和坚持,心内深处即是大海,幸福的感觉自会油然而生。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孔子说为人,处世、对朋友,“信”是很重要的,就像车轱辘没有了轴承和托架,那就根本不是车,而是破木头一堆,还如何行走呢。南先生强调说,尤其一些当主管的人,处理事情不多想想,骤下决定,言而无信以致随时改变,便会使部下无所适从,导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乃人性的底线、品格的基石,失去了信义,一切将不复存在。南先生说,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一切都要言而有信,有伟大的胸襟,方能够爱人。假使一个人对这些都做到了,才能同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做朋友以学习仁道,如果还有剩余的精力,然后再“学文”,后者就是一个人的志向与兴趣问题了。人生不能没有诚信,离开了诚信往往就会失去幸福、机遇、快乐,下面这个例子正说明了这点。一个健康、美貌、机敏、才学、金钱、荣誉……完美的人死去了,上帝安排他进地狱,他不服,要求人天堂,于是他的鬼魂找到了上帝进行理论。上帝笑了笑,问:“你有什么条件可以进入这极乐的天堂?’’鬼魂于是把阳间他所有的东西统统抖出来,带着炫耀的口气,反问:“所有这些,难道不足以使我去天堂吗?”“难道你不知道你缺少进入天堂的最重要的一种东西吗?”上帝并不恼怒。鬼魂嘿嘿地笑着:“你已经看到了,我什么都有,我完全应该进入天堂。”“你忘了你曾经抛弃了一件最重要的东西。”上帝面对这个恬不知耻的鬼魂,有一点不耐烦,便直截了当地提醒他,“在人生渡口上,你抛弃了一个人生的背囊,是不是?”鬼魂想起来了:年轻时,有一次乘船,不知过了多久,风起云涌,小船险象环生。老艄公让他抛弃一样东西。他左思右想,美貌、金钱、荣誉……他舍不得。最后,他抛弃了“承诺”。但是鬼魂不服:“难道能够仅仅因为我没有‘承诺’,就被拒之光明的天堂而进入可怕的地狱吗?”上帝变得很严肃:“那么,之后你做了些什么?”鬼魂回想着:那次他回家后,答应母亲要好好地照顾她,答应妻子永远不会背叛她,答应朋友要一起做一番事业。后来,后来……他回想着,自己在外面有了情人,母亲劝阻他,他对母亲却再也不闻不问,他不允许母亲破坏他的“幸福”;他和朋友做生意,最后却私吞了朋友那一份……上帝看着陷入沉思的他,说:“看到没有?由于不守承诺,你做了多少背信弃义的勾当。天堂是圣洁的,怎么能容你这卑污的鬼魂?!”鬼魂沉默了,他不是无所不有,而是一无所有,亲情、友情、爱情……统统随承诺而去。他,一个卑污的鬼魂,只能下地狱!“下地狱去吧!”上帝说完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今天拿承诺开玩笑的人,明天就会成为地狱的鬼魂。对于言而无信的人来说,地狱不是什么遥远的事情,他的存在与地狱相差无几。人活一世,不可以轻易许下诺言,必须深思熟虑自己能否做到。如果许下诺言,就一定要去实现它,这是在社会立足的根本。一再违背自己的诺言,就没有人会相信你,在别人眼里你也就成了一个十足的小人。“狼来了”如此幼稚的故事,还不足给人们警醒吗?一诺千金,自己说话一定要算数,自己许下的诺言,一定要去实现它。信口开河、言而无信,只会让自己失去做人的从容与真挚,同时失去别人的真诚以待。反之,如果坚持遵守自己的承诺,往往会使人赢得他人的爱戴。  张劭和范式同在太学学习,二人脾气相投,结拜为兄弟,后来两人分别返乡,张劭与范式约定第二年重阳节到范式家拜见他的父母,看看他的孩子。当约好的日期快到的时候,范式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请母亲准备酒菜招待张劭。然而,范式左等右等,直到太阳西坠,新月悬空,仍不见张劭来赴约,母亲问:你们分别已经两年了,相隔千里,你就那么相信他吗?范式回答:张劭是一个讲信用的人,他一定不会违约的。范式一直候在门外,直至深夜时分,才见一黑影隐隐飘然而至,仔细一看,来的却是张劭的鬼魂。原来为了养家,张劭忙于经商,不知不觉忘了二人重阳之约,直到当日早上才回想起来。可是从张劭所在的山阳到这里足有一千里路,一天之内无论如何都走不到了。为了守约,他想起古人曾说过:人不能一日千里,而鬼魂可以。于是挥刀自刎,让鬼魂来赴这次约。“请兄弟原谅我的疏忽。看在我一片诚心上,你去山阳见一见我的尸体,那我死也瞑目了。”张劭的鬼魂话说完,就飘走了。而范式在赶到山阳见了张劭灵柩后,自愧张劭为己而死,也挥刀自刎来回报张劭的信义!众人惊愕不已,后来就把二人葬在了一起。汉明帝听说此事,非常赞赏二人互相之间的真诚与心意,在他们墓前建了一座庙,称为“信义祠”。因为诚信,所以张、范受人尊敬。南怀瑾先生如是说,信,人之言为信,言而无信则非人。诚信,就好像是人生的保护色。一个拥有诚信的人,他的人生将发出耀眼、灿烂的光芒。诗人海涅曾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谎言会埋没一个人的良知,让一个人从此失去他人的信任,生命因而变得暗淡无光。生活中,我们需要真诚面对生活的态度。在开始追求自己的事业时,如果能下定决心,将自己的诚信心态当作事业的资本,做任何事都要求自己不违背诚信心态的话,那他在日后,即使不一定功成名就,也肯定不至于一败涂地。反之,一个在事业征途中失掉诚信心态的人,则永远不能成就真正伟大的事业。  戴胜鸟的悲伤与欢喜孟子曾言:“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人生与草木度春秋一样,有时欢喜有时愁,是那些更高的树木遮蔽了风风雨雨,让伏在身下的幼苗能够茁壮成长,唯有仰望高树,才能消解灾难与困惑。“孝敬”历来都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说法已经磨破了多少师长的嘴皮,也被人听到耳根生茧,可依然有着它的现实意义。爱父母、敬父母,永远都是人类情感的主题之一。1898年5月1日,马尼拉湾大战刚刚开始。舰艇上,指挥员命令大家脱去衣服,准备行动。其中一位弹药手匆匆脱下上衣时,衣服从他手中滑了出去,飘进了大海。此时,他转身走到舰长跟前,请求允许他跳进大海把衣服捞上来。舰长没有答应他。于是这个弹药手就走到这艘船的另一边,径自沿着梯子爬下去,跳进海里,游过去抓住了衣服。当他回到船上以后,因为违反了军令而被戴上了镣铐。事后,海军准将杜威对这个案子很感兴趣。因为他很想知道,为什么一个弹药搬运工为了一件上衣,竟敢冒着生命危险去违犯军规。当杜威将军找他谈话时,弹药手忍不住哭了。原来在脱掉上衣之前,那个士兵还在看他母亲的照片,他还吻了吻这张照片,然后把它放进了上衣的里兜。不料,一不小心,衣服飘落到了海里。将军噙着眼泪听完了他的话,然后将他从椅子上扶起来,拥抱了他。随即将军下达了命令,立即释放并赦免他。将军感慨地说:“一个冒着生命危险去抢捞自己母亲照片的孝子,在这艘舰艇上是不能被戴上镣铐的。”南怀瑾先生感慨地说,“孝”必须是对父母发自内心的“敬”,是一种自觉的伦理意识和道德情感,而不仅仅止于“供养”上,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子女要做到孝顺,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这并不是完整的孝。人之面色,即其内心之真情流露,色难,乃是心难。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所以孝子侍奉父母,以能和颜悦色为难。有的儿女在为父母盛饭倒水时总把碗或杯子“砰”的一声放在父母面前,把父母吓得哆嗦一下。这样的态度,会让父母作何感想,这样的行为能算作是孝敬吗?说到“孝”的态度,南怀瑾先生讲了这样一则关于戴胜鸟的小故事: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树林中各种各样的鸟类都从巢中飞了出来,愉快地在空中飞来飞去。它们那美妙的歌声,给寂静的树林带来了勃勃生机。可是戴胜鸟和它的老伴却飞不出窝巢了,岁月不饶人,它们的身体早已虚弱不堪了,全身的羽毛已经变得干涩枯燥、暗淡无光,像老树上的枯枝般容易折断,双眼还生了病看不见了。为了养儿育女,它们的精力已经快要耗尽。老戴胜鸟觉得自己的子女都已经长大,能够独立生活,自己的职责已经尽到,可以无怨无悔地离开这个世界了。因此,夫妻俩商量决定不再离开自己的家,安心地待在窝里,静静地等待那迟早总会降临的时刻。但老戴胜鸟想错了,它们辛辛苦苦养育的那些孩子是绝不会扔下它们不管的。这天早晨,它们的大儿子就带着一些好吃的东西,专程来看望它们。小戴胜鸟发现年迈的双亲身体不好,立即飞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它的兄弟姐妹们。戴胜鸟的儿女们很快都到齐了,它们聚集在双亲的旧巢前,有一只鸟说:“我们的生命是父母亲最伟大的馈赠,它们用爱的乳汁哺育了我们。现在它们老了、病了、眼睛也看不见了、已经没有能力养活自己了。我们一定要帮它们治病,细心看护好它们,这是我们做子女的神圣义务!”这些话刚说完,年轻的戴胜鸟们立刻行动起来。有的飞去筑起温暖的新居,有的振翅飞去捕捉昆虫,有的飞到树林里去找治病的药。  新房子很快就落成了,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帮着父母搬了进去。为了让父母感到温暖,它们像孵蛋的母鸡用自己的体温去保护没有出壳的雏鸡一般,用自己的翅膀盖住老鸟。它们还细心地喂给父母泉水喝,并用自己的尖嘴帮忙梳理老戴胜鸟蓬乱的绒毛和容易折断的翎毛。 飞往森林的孩子们终于回来了,它们找到了能治失明的草药。大家高兴极了,它们把有特效的草叶啄成草汁给老戴胜鸟擦用。尽管药力很弱,需要耐心等待,它们却一刻也不让父母亲单独留在家里,总是轮流守候在父母身边。快乐的一天终于到来了,戴胜鸟和它的老伴睁开眼睛,向四周张望,它们认出了自己孩子的模样。孩子们都高兴极了,并准备了丰盛的食物,好好地庆祝了一番。知恩的子女们就这样用自己纯真的爱,治好了父母的病,帮助它们恢复了视觉和精力,报答了父母的养育之恩。俗话说得好:孝敬、孝敬,只有敬才能做到孝。南先生所强调的“孝”也是建立在“敬心”之上,真心地孝敬父母。前人言:“久病床前无孝子”,对父母尽孝很可能会给自己的生活和事业带来许多麻烦,人往往会或多或少地流露出一些厌恶的神色,此时不应忘记考虑父母心中的感受,也许父母心中隐隐的内疚和失望远远比老迈和病痛的折磨更甚。孝敬在行动上,更要在心中。虽然有些人表面上做得不错,按时按节地照顾父母吃穿,但是很容易因为对父母所做的事情而“居功自满”,时不时地给父母点“脸色”看看,实际上是打着“孝”的旗帜折磨父母的心灵,增加父母的内疚和失望。这样的子女和不孝也差不了多少。父母生我、养我、育我,我们也应当爱之、惜之、怜之。儒家为孝道规定了各种条框,然而孝敬父母需要用条框来规定吗?爱父母、敬父母本是发乎情的内心诉求,它是一种浑然天成的情感。如果为自己曾经没有好好孝敬父母、爱惜父母而感到后悔,那么就抛却昨日之事,行今日之事,以最实际的行为实现自己的承诺,掏出自己的情感去关爱他们。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孝敬父母要及早,不要等父母都不在了才想起要孝顺,那就为时已晚,只能空留遗憾。  比尔·盖茨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都可以等待,只有孝顺是不能等待的。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多为父母做点事,用实际的行动来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爱和感激吧。  海到低处深做“岸”老子在提及万事万物的辩证两面之时讲到一句“高下相倾”。“高”与“下”的关系看似十分简单,实则却有深远的含义。在南怀瑾先生看来,高高在上,低低在下,表面看来,绝对不是齐一平等的,重点在相倾的“倾”字。天地宇宙,本来便在循环旋转中,凡事崇高必有倾倒,复归于平。因此,高与下,本来就是通过相倾而自然归于平等的。即使不倾倒而归于平,在弧形的旋律中,高下本来同归于一律,即佛法中所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个道理说起来有些复杂且玄之又玄,但是生活中能够印证这个道理的例子却举不胜举。中国南方苗家人房屋建筑很有特点。一个不大的屋子里面可以有几十个房檐和门槛,平日里,苗寨里的乡亲们就背着沉甸甸的大背篓从外面穿过这些房檐和门槛走进来。虽然障碍如此之多,可从来没有人因此撞到房檐或者是被门槛绊倒,而外乡人初至,即使是空手走在这样的屋子里也会经常碰头跌跤。一位苗家老人常常告诫初来的外乡人,要想在这样的建筑里行走自如,就必须牢记:可以低头,但不能弯腰。低头是为了避开上面的障碍,看清楚脚下的门槛。而不弯腰则是为了有足够的力气承担起身上的负担。老人的告诫又何尝不是对人生的形象比喻,苗家建筑好比人生,一路上充满了房檐和门槛,一个不大的空间里到处都是磕磕绊绊,而人们肩膀上那个沉沉的背篓里装满了做人的尊严。背负着尊严走在高低不同、起伏不定的道路上,必须时刻提防四周的危险,还要时刻提醒自己:头要低,腰须挺。低头是为了能看清自己的路,不会因太过骄傲而摔跟头,挺起腰是因为人格不能放下,唯有心灵坚韧者才能行得更远,肩负得更多。一位闻名遐迩的画家每逢青年画家登门求教,总是很耐心地给人看画指点;对于有潜力的青年才俊,更是尽心尽力,不惜耗费自己作画的时间。当有人问起他为什么这么做时,他微笑着讲起了一个故事。40年前,一个青年拿了自己的画作到京都,想请一位自己敬仰的前辈画家指点一下。那画家看这青年是个无名小卒,连画轴都没让青年打开,便推托私务缠身,下了逐客令。青年走到门口,转过身说了一句话:“大师,您现在站在山顶,往下俯视我辈无名小卒,的确十分渺小;但您也应该知道,我从山下往上看您,您同样也十分渺小!”说完转身扬长而去。青年后来发愤学艺,终于在艺术界有所成就,他时刻记得那一次冷遇,也时刻提醒自己,一个人是否形象高大,并不在于他所处的位置,而在于他的人格、胸襟、修养。的确,站在山顶的人和居于山脚的人,在对方眼中,同样渺小。高高的山峰终于被一群登山者踩在了脚下,极目四望,一切都离他们那么远。“你们看,山下的人都如蚂蚁一般!”其中一人兴奋地嚷着。“可是,他们也许根本就没觉着山上有人。”一位同伴在一旁轻轻地说。大家霎时冷静下来:是啊,巍峨的只是脚下的山峰,我们还和过去一样普通,并不因位置的升高而高大。生活在世间的人不会因为地位的高低而在人格上有所差别,谁都不比他人差,只不过机遇不同造成的生存质量有所偏差,他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这就是高、下在哲学意义上的平衡,这种平衡虽然存在有形的差别,但无形中却趋于统一。南怀瑾先生所说的高下,就是这个道理。他暗含的意义就是,人们不应当为自己的身居高位而感到庆幸和骄傲,不可以高高在上俯视众生,因为在众生之中,你也很可能不为人知,而低低在下的人也不要为自己的身份感到悲哀,事实上只要经过努力,你很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说白了,就是人们既不要骄傲自满,也没必要妄自菲薄。南怀瑾先生曾譬喻说:“宇宙有多大多高?宇宙只不过五尺高而已!我们这具昂昂六尺之躯,想生存于宇宙之间,只有低下头来!”人生在世,有时顶天立地,孤傲不群,有如龙抬头虎相扑;但有时也应虚怀若谷,有如龙退缩,虎低头。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当高则高,当低则低。高下相倾,进退有据,才能独立于世。唐朝一位布袋和尚曾写过这样一首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波澜壮阔的大海之所以能够包容万物,笑纳百川,深远伟大,关键在于其位置最低。位置放得低,所以能从容不迫,能悟透世事沧桑。想要达到最高处,必须从最低处开始。一面心镜,观照自身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子贡日: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南先生在解释孔子与其弟子的这几句话时说:小人为人处世,对于自己的过错,总会想方设法找出许多理由把过错掩盖起来。人对于自己的过错很容易发现,但是他们有个通病,明明知道自己错了,下一秒钟就找出很多理由来证明自己没有错,或者错得不得已。然而真正的君子知道自己错了就会勇于承认,并且毅然去改过,这才是真学问、真道德。以子贡的观点来说,大丈夫有过错没有关系,正所谓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和太阳、月亮一样,偶然有一点黑影,大家都看得见,可是等一下就会过去,仍不失原有的光明。因为君子懂得及时修改和弥补过错,让自己变得更加磊落。那么什么是真正的过错呢?其实一个人错得再离谱也不要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但是如果有了过错却死不悔改,或者根本不承认自己错在哪里,这才是真正的过错。生活中,有一些人能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缺点,却看不到自己的,或者他们见到别人非常完美,就以为自己也很完美,完全不懂得自省,以自己的内心为镜,这才是自欺欺人。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十分贪玩的孩子,他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再三的告诫对他来讲如同耳边风。到16岁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亲将正要去玩的爱因斯坦拦住,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昨天,”爱因斯坦的父亲说,“我和咱们的邻居杰克大叔去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蹬梯子才能上去。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扶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终于爬上去了。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仍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他的后面。后来钻出烟囱,人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你杰克大叔的后背、脸上都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连一点烟灰也没有。”爱因斯坦的父亲继续微笑着说:“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净,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还以为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爱因斯坦听罢,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大笑起来。父亲笑完了,郑重地对他说:“其实,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也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爱因斯坦听了,顿时满脸愧色。从那以后,爱因斯坦逐渐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他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了他生命的独特光辉。自己的那面镜子就是“反省”,或者称为“自省”。正如孔子所说:人苦于不自知。人的很多迷惑和苦难都是不自知的结果。比如人类的眼睛演化的结果是只能朝外看,看得见别人身上的瑕疵,却看不到自己身上的斑点。为了看见自己,人类发明了镜子,但镜子只能照出人的外貌,却看不见人的内心。要看见更真实的自己,我们就要利用一面能照出内在自我的镜子——内省。柏拉图说过,内省是做人的责任,人只有通过内省才能实现美德与道德。一个善于自省的人遇到问题往往会反求自身,从内在找原因,而不是总把问题推到别人身上。奇怪的是,许多人在遭遇挫折或犯了错误的时候,选择的不是反躬自省,而是责怪或迁怒别人。有这样一个小寓言,真实地反映了这种情况。一只狐狸在跨越篱笆时滑了一下,幸而抓住一株蔷薇才不致摔倒,可它的脚被蔷薇的刺扎伤了,流了许多血。受伤的狐狸很不高兴地埋怨蔷薇说:“你也太不应该了,在我向你求救的时候,你竟然趁机伤害我!”蔷薇回答说:“狐狸啊,你错了!不是我故意要伤害你,我的本性就带刺,是你自己不小心,才被我刺到了。”蔷薇有刺乃是天性,没有避开它,当然错误在于自己,又怎么能责怪蔷薇呢。主观的能动性虽然能改变客观事物的表象,但并不能改变其本质,如此浅显的道理,为什么人们还总是去犯呢。美国“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便具有极好的自我纠错习惯,他经常兴致勃勃地谈起自己的某个最新见解,不久后又会毫不留情地自我否定掉。尽管他的十个见解中往往八九个都是错的,可是他凭借有错就纠的好习惯,却能够“沙里淘金”,做出不平凡的成就。人总会犯错,当意识到自己做错的时候,首先做的不是如何掩饰自己的错误,而是找到错误的根源,从自身找原因,不要推卸责任,责怪他人。这样才能于错中求真解,将真解变成真理,将真理变作人生的成就。  第三章 胸藏万物,布开存世格局  不妨予己在天地间独舞的胆量南怀瑾先生曾感慨孟子的遭遇,却赞同其虽因生不逢时,郁郁不得志,而始终为人伦正义、传统文化的道德政治奔走呼号的品格。“莫看船儿无底,有心就能渡河”,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将自己的人生价值发挥到了最大化。直至老之将至,坦然面对自己的失败,传道授业,著书立说,就如寒梅般,在冰雪中怒放。孟子是典型的生不逢时者,凄凄然惹人生怜,却也使人心生敬佩。很多人都说上天是公平的,但这大多是无奈之下的自我安慰。上天很少会眷顾人类,命运无常才是真道理。因此与其把人生寄托于天意,不如把握在自己的手里,无论是生逢其时,还是生不逢时,都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与其抗争到底,绝不轻易言败、妥协,生命的意义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加深刻。在美国,有一位穷困潦倒的年轻人,在即使身上全部的钱加起来都不够买一件像样的西服的时候,仍全心全意地坚持着自己心中的梦想,他想做演员、拍电影、当明星。当时的好莱坞共有500家电影公司,他逐一数过,并且不止一遍。后来,他又根据自己认真划定的路线与排列好的名单顺序,带着自己写好的为自己量身定做的剧本前去拜访。但第一遍下来,500家电影公司没有一家愿意聘用他。面对百分之百的拒绝,这位年轻人没有灰心,从最后一家被拒绝的电影公司出来之后,他又从第一家开始,继续他的第二轮拜访与自我推荐。在第二轮的拜访中,500家电影公司依然拒绝了他。  第三轮的拜访结果仍与第二轮相同。这位年轻人咬咬牙开始他的第四轮拜访,当拜访完第349家后,第350家电影公司的老板答应让他留下剧本先看一看。几天后,年轻人获得通知,请他前去详细商谈。就在这次商谈中,这家公司决定投资开拍这部电影,并请这位年轻人担任自己所写剧本中的男主角。这部电影名叫《洛奇》。而年轻人的名字就叫席维斯·史泰龙。现在翻开电影史,这部叫《洛奇》的电影与这个日后红遍全世界的巨星皆榜上有名。妥协是生命的枯萎,也是人生的悲哀。面对生命的困苦与波折,我们要学习史泰龙勇于与命运斗争的精神——对生活抱有希望,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不管遭受多少冷漠和白眼,依然能以平和的心态走自己的路,这就是大智大勇之人。史泰龙已经视磨难为雕琢自己的刻刀,自己会随着打磨雕刻变得越来越出色。生活就当如史泰龙,而不应像一些人空有满腔的抱负,却一直在迁就他人,不敢坚持自己的观点而最终走向悲剧的命运,屈原就是这样可悲可悯的人物。屈原出生于楚国的贵族。公元前340年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他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26岁便升至楚国左徒兼三闾大夫。起初他颇受楚怀王的信任,官至左徒时,主张授贤任能,彰明法度,改良内政,联齐抗秦。但是,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暗中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用计使怀王疏远了屈原。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在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最终被放逐到江南,郁郁不得志。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五日这天投汨罗江自杀。屈原认为:“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愤然跳进滚滚江水,一生思想与抱负付之东流,从此只有鱼儿与他做伴。其实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以死来表示自己的清白高洁,确实有些不值得。既然无力改变“举世皆浊”的世态,就应该傲然面对,做自己能做的,岂不更好!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当年渔父的一首《沧浪歌》,虽隔了千年,音犹在耳。从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个道理,一个人无论身处清世抑或浊世,都要刚直进取,要有豁达的心胸。人生憾事斑斑,如果一味地妥协,那么一代文人也只能成为人间苦难的首席歌者,唱出了历经动乱后的悲凉之音。所以如果你的思想高洁,处于“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状况下,不妨曲高和寡,至少留有自己的发言权,即便不能“留取丹心照汗青”,为千秋思念、万世传颂,亦能活得虎虎生威、有滋有味,这才不白活一回,不枉到人世走一遭。死亡永远不是最好的选择,活着才是真正的勇者。语我世人,即使生不逢时,也不必叹息,坚持本色精神,让生命高蹈,舞出属于自己的天地。走适合自己的路,把心胸放到更远更阔,把视野放到更大更广,即使脚下无船,心中有船,也可以在滔滔大河中畅快淋漓地前行。大辩不言,无视即是反击在现实生活中,口舌之交是人际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在这个沟通过程中,说来说去,自难免有失真之语。诽谤就是失真言语中的一种攻击性很强的恶意伤害行为。俗语云: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也许,在很多时候,诽谤与流言并非我们所能够制止的,甚至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流言。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对待流言的态度就显得十分重要,正如美国总统林肯所说:“如果证明我是对的,那么人家怎么说我都无关紧要;如果证明我是错的,那么即使花十倍的力气来说我是对的,也没有什么用。”林肯的观点与南怀瑾先生对待诽谤的态度——遇谤不辩是如出一辙的。  当流言飞语已经出现,一味地争辩往往会适得其反,让人觉得你在欲盖弥彰,有句话叫做“解释便是掩饰”,这话不是没有道理。因此还是鲁迅先生说得好:沉默是金。的确,很多时候我们越是急于表现自己,就越是起到相反的效果。误会发生了,即使你再虔诚的解释,对方也未必听得进去。所以对付诽谤最好的方法便是保持沉默,让清者自清而浊者自浊,此乃最明智的选择。《新唐书》中有一则武则天与狄仁杰的故事:武则天称帝后,任命狄仁杰为宰相。有一天,武则天问狄仁杰:“你以前任职于汝南,有极佳的表现,也深受百姓欢迎。但却有一些人总是诽谤诬陷你,你想知道详情吗?”狄仁杰立即告罪道:“陛下如认为那些诽谤诬陷是我的过失,我当恭听改之;若陛下认为并非我的过失,那是臣之大幸。至于到底是谁在诽谤诬陷,如何诽谤,我都不想知道。”武则天闻之大喜,推崇狄仁杰为仁师长者。俗话说:流言止于智者,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不会被流言中伤的。因为他们懂得用沉默来对待那些毫无意义的流言诽谤。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沉默是最好的反抗。这种无言的回敬可使对方自知理屈,自觉无趣,获得比强词辩解更佳的效果。”在面对无聊的人的谣言攻击时,唯一的态度就是不辩。无视对方,就是给对方最好的反击。正如南怀瑾先生告诉我们的那样,浊者自浊、清者自清,用不着过多的解释,也没必要整天为着别人说过的话而给自己平增烦恼。就用心如止水来应对诽谤,令其被时间洗礼,荡涤掉表面的伪装,诽谤自然不攻自破。在生活中,拥有“不辩”的胸襟,就不会与他人针尖对麦芒,睚眦必报;拥有“不辩”的情操,宽恕永远多于怨恨。在白隐禅师所住的寺庙旁,有一对夫妇开了一家食品店,家里有一个漂亮的女儿,无意间,夫妇俩发现尚未出嫁的女儿竟然怀孕了。这种见不得人的事,使得她的父母震怒异常!在父母的一再逼问下,她终于吞吞吐吐地说出“白隐”两字。她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隐理论,但这位大师不置可否,只若无其事地答道:“就是这样吗?”孩子生下来后,就被送给白隐,此时,他的名誉虽已扫地,但他并不以为然,只是非常细心地照顾孩子——他向邻居乞求婴儿所需的奶水和其他用品,虽不免横遭白眼,或是冷嘲热讽,他总是处之泰然,仿佛他是受托抚养别人的孩子一样。事隔一年后,这位没有结婚的妈妈,终于不忍心再欺瞒下去了,她老老实实地向父母吐露真情:孩子的生父是住在同一幢楼里的一位青年。她的父母立即将她带到白隐那里,向他道歉,请他原谅,并将孩子带回。白隐仍然是淡然如水,他只是在交回孩子的时候,轻声说道:“就是这样吗?”仿佛不曾发生过什么事,即使有,也只像微风吹过耳畔,霎时即逝!白隐为给邻居女儿以生存的机会和空间,代人受过,牺牲了为自己洗刷清白的机会,受到人们的冷嘲热讽,但是他始终处之泰然,只有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就是这样吗?”面对诽谤,白隐显得那么淡然自若,其修为之深不可预测。也许有人会说他傻得可怜,然而对于修佛之人来说,心容万物,藏污纳垢,其实算不得什么,反而是大无畏的精神。《庄子·内篇·齐物论第二》:“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赚,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周,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这句话的意思是指,至高无上的真理是不必宣扬的,最了不起的辩说是不必言说的,最具仁爱的人是不必向人表示仁爱的,最廉洁方正的人是不必表示谦让的,最勇敢的人是从不伤害他人的。真理完全表露于外那就不算是真理,逞言肆辩总有表达不到的地方,仁爱之心经常流露反而成就不了仁爱,廉洁到清白的极点反而不太真实,勇敢到随处伤人也就不能成为真正勇敢的人。南怀瑾先生认为,只要具备这五个方面就是融会了做人的道理。真理不必宣扬,做人不必标榜。真正有修养的人,即使在面对诽谤时也是极具有君子风度的。所谓浊者自浊、清者自清,遇谤不辩,诽谤最终会庄事实面前不攻自破的。南怀瑾先生应对诽言的方式,与白隐大有异曲同工之妙。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误解与猜疑,就让我们做“流言止于智者”中的智者吧,宽容豁达地面对一切风风雨雨,我们的人生必定是另一种局面。宽容:以直报怨才是道南怀瑾先生感慨战国时期各国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热,从而分析其原因,指出当时各国之所以走富国强兵的路线,大多都是为了雪耻强国。这是战国时代各国间共同的情况——相当于个人的冤冤相报,以怨报怨。在循环报复的思想下,绵延了几百年的战乱苦了多少代的百姓。国家间因仇恨、因“睚眦必报”而兵戎相见,最后受伤害的是百姓。而个人冤冤相报、以怨报怨的后果是既伤人又害己。东汉时期,苏不韦的父亲苏谦曾做过司隶校尉。另一个官员李皓和苏谦素有嫌隙,因此怀着私愤把苏谦判了死刑。当时苏不韦只有18岁,他把父亲的灵柩送回家,草草下葬,又把母亲隐匿在武都山里,自己改名换姓,用家财招募刺客,准备刺杀李皓,以报杀父大仇,但刺杀一直没有成功。很久以后,李皓升为大司农。苏不韦暗中和人在大司农官署的北墙下开始挖洞,夜里挖,白天则躲藏起来。干了一个多月,终于把洞打到了李皓的寝室下。一天,苏不韦和他的人从李皓的床底下冲了出来,不巧李皓出去了,于是杀了他的妾和儿子,留下一封信便离去了。李皓回房后,看到这个场面大吃一惊,以后他每天都在室内布置了许多荆棘,晚上也不敢安睡。苏不韦知道李皓已有准备,杀死他已不可能,就挖了李家的坟,取了李皓父亲的头拿到集市上去示众。李皓听说此事后,心如刀绞,又气又恨,却不敢声张,没过多久就吐血而死。  苏不韦的一生生活在仇恨之中,为报仇竭心尽力。李皓因私人恩怨就置人于死地,结果招致老婆孩子被杀,死了的父亲也跟着受辱,自己最终气愤而死,被天下人耻笑,真是愚蠢至极。以怨报怨就是如此,仇恨双方都得不到好处,这是一种“双输”的行为。因此何不将“冤冤相报何时了”变成“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双赢,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仇恨呢?古人云:“冤冤相报何时了,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是一种宽容,一种博大的胸怀,一种不拘小节的潇洒,一种伟大的仁慈。自古至今,宽容被圣贤乃至平民百姓尊奉为做人的准则和信念,而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并且视为育人律己的一条光辉典则。宽容也是一种幸福,饶恕别人,不但给了别人机会,也赢得了别人的信任和尊敬,自己也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当然宽容并不是“以德报怨”,这是一种没有原则的宽容。孔子提倡“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体现出了老夫子的睿智,因为宽容也是有条件、有原则的,不可因一味宽容而纵容邪恶,这会造成更大的伤害。许多人说孔子的弟子微生高直爽、坦率,但是孔子认为大家的话说过分了,他并没有这种修养。“或乞醯焉”,有人向微生高要一杯醋,他没有,便到别人家去要一杯醋来再转给这个要醋的朋友。孔子认为这样的行为固然很好,很讲义气,但不算是直道。直道的人,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不必转这个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即可。以德报怨,固然是伟大的表现,但有时并不适合生活的实际情况。孔子为什么不赞成以德报怨呢?我们的人生经验会告诉我们,有的人德行不够,无论你怎么感化,他也难以修成正果。所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一个人如果已经坏到底了,那么我们又何苦把宝贵的精力浪费在他的身上度化他呢?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在快节奏的社会中生存,用自己宝贵的时光做出最有价值的判断、选择。你在那里耗费半天的时间,人家或许根本就不领情,既然如此,就不用再做徒劳的事情了。这是很实际的观点,适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  南先生结合不同的宗教教义进一步解释了孔子的“报怨”观点:以直报怨”,以直道而行。是是非非,善善恶恶,对我好的当然对他好,对我不好的我就不理他,这是孔子主张的明辨是非思想。但是,要记住,对方错了,要告诉他错在何处,并要求对方就其过错补偿。如果不论是非,就不能确定何为直,“以直报怨”的“直”不是直接的意思,事实上只有“以怨报怨”才是直接的方式。“直”,既要有道理,也要告诉对方,你哪里错了,侵犯了我什么地方。经济学家茅于轼陪一位外国朋友去首都机场,并打了辆出租车,等到从机场回来,他发现司机做了小小的手脚,没按往返计费,而是按‘单程”的标准来计价,多算了60元钱。这时候有三种方法可以选择:一是向主管部门投诉这个司机,那么他不但收不到这笔车费,还将被处罚;二是自认倒霉,算了;三是指出其错误,按应付的价钱付费。外国朋友建议用第一种办法,茅于轼选择了第三种,他说,这是一种有原则的宽容,我不会以怨报怨,也不会以德报怨,而是以直报怨。如我仅还以德,那么他将不知悔改,实质上是在纵容他;我若还以怨,斤斤计较,则影响了双方的效率与效益;我指出他的错误,然后公平地对待他,则是最直截了当的方法。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地会被他人侵犯、伤害或妨碍,有的人可能是无意中冒犯了你,有的人可能是为了某种原因冲撞了你,有的人可能是为了一些蝇头小利而让你反感。这些算不上大奸大恶的小事,多是道德领域中的事,未必能达到法律的高度。咽下去,心有不甘;针锋相对,实在不值,此时完全可以选择以直报怨。虽然有人开玩笑似的说:“以德报德是正常现象,以怨报怨是平常现象,以怨报德是反常现象,以德报怨是超常现象。”但是以怨报怨,最终得到的还是怨气,前人有云:仇报仇兮怨抱怨,冤冤相报妄相缠。没完没了,实在可怕:以德报怨呢,除非修为和实力真的达到一定境界,否则只会让你心中不知不觉存积更多的不甘。其实,做人只要以直报怨,有原则的宽容待人,问心无愧即可。毕竟宽容不是纵容,不要让有错误的人得寸进尺,把错误当成理所当然的权利,继续侵占原本不属于他的空间。挑明应遵守的原则,柔中带刚,思圆行方,可以宽容他错误的行为,但要改正他的错误,如此一来,于己于人都有利,既不必委曲求全,也不用睚眦必报,还坚持了自己的原则,三者皆能平衡,生活也会多一点点快乐。  蚌含沙而孕珍珠,人大量而身天地一位禅学大师有一个老是爱抱怨的弟子。有一天,大师派这个弟子去集市买了一袋盐。弟子回来后,大师吩咐他抓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然后喝一口。“味道如何?”大师问道。“咸得发苦。”弟子皱着眉头答道。随后,大师又带着弟子来到湖边,吩咐他把剩下的盐撒进湖里,然后说道:“再尝尝湖水。”弟子弯腰捧起湖水尝了尝。大师问道:“什么味道?”“纯净甜美。”弟子答道。“尝到咸味了吗?”大师又问。“没有。”弟子答道。大师点了点头,微笑着对弟子说道:“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你愿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开阔心胸装着天下,才能真正融人天下,获得无上的境界。弟子若有所悟。大师所说的容器,其实就是我们的器量,它的“容量”决定了生活的浓淡,器量越大烦恼越轻,器量越小烦恼越重。器量小的人,容不得、忍不得、受不得。有成就的人,往往也是器量宽广的人,看那些“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古圣大德,都为人类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其实,每个人的器量都是一个可开合的容器,当我们只顾自己的私欲,它就会愈缩愈小:当我们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它又会渐渐舒展开来。若事事斤斤计较,便把自心局限在一个很小的框框里。这种处世心态,既减小了自身的能力,又降低了自己的品格。南怀瑾先生曾经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孟子第一次见梁惠王的儿子襄王时,走出来对大家说:“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意思是远远地看襄王根本没有君主的样子,近处观察发现他没有一点谦虚之德和恐惧戒慎之心,可见其器量之狭小。为此南怀瑾先生感慨地说:“一个越是有德的人,当他的地位越高,临事时就越是恐惧,越加小心谨慎……不但一国君主应该戒慎恐惧,就是一个平民,平日处世也应该如此,否则的话,稍稍有一点收获,就志得意满。赚了一千元,就高兴得一夜睡不着,这就叫做‘器小易盈’,有如一个小酒杯,加一点水就满溢出来了,像这样的人,是没有什么大作为的。”在南先生看来,古人立身修德,应当追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之境界,那些目光短浅、骄傲自大之辈,是绝不会成就大事的。法国大作家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器量和胸怀决定一个人生存的高度。对于一个人来说,器量是处世立身的根本,它被放得越宽泛,生命的丈量尺度就越难以计算。器量,是一种不需投资便能得到的精神高级滋补晶,是一种保持身心健康、具有永久疗效的“维生素”;是一种“宠辱不惊,笑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清醒剂;是一种使人做到“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智慧和定力。器量,鄙视的是斤斤计较、蝇营狗苟和鼠目寸光的行为,崇尚的是磊落坦荡、无私无畏和志存高远的品格;失去的是不平、烦恼和怨恨;得到的是友情、快乐和幸福;抛弃的是狭隘、偏激、小气和毫无意义的你争我斗;得来的是宽广、博大、舒畅和融洽的人际关系。南非的民族斗士曼德拉,因为带领人民反对白人种族隔离政策而入狱,白人统治者把他关在荒凉的大西洋小岛罗本岛上27年。当时尽管曼德拉年事已高,但是白人统治者依然像对待年轻犯人一样对待他。曼德拉被关在总集中营一个铁皮房里,他的任务是将采石场采的大石块砸碎成石料,有时从冰冷的海水里捞取海带,还做采石灰的工作。因为曼德拉是要犯,专门看守他的就有3人,他们对他并不友好,总是寻找各种理由虐待他。27年的监狱生活并没有打倒曼德拉,他坚强地走出监狱,获得了自由。1991年,他被选为南非的总统。曼德拉在他的总统就职典礼上的一个举动震惊了整个世界。总统就职仪式开始时,曼德拉起身致欢迎词。他先介绍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然后他说,他深感荣幸能接待这么多尊贵的客人,但他最高兴的是当初他被关在罗本岛监狱时看守他的3名前狱方人员也能到场,然后他把这三人介绍给了大家。曼德拉博大的胸襟和崇高的精神,让那些残酷虐待了他27年的白人无地自容,也让所有到场的人肃然起敬。看着年迈的曼德拉缓缓站起身来,恭敬地向3个曾关押他的看守致敬,世界在那一刻平静了。事后,曼德拉向朋友们解释说,自己年轻时性子很急,脾气暴躁,正是在狱中学会了控制情绪才活了下来。他的牢狱岁月给他时间与激励,使他学会了如何面对苦难。他说,感恩与宽容经常是源自痛苦与磨难的,必须以极大的毅力来训练。身陷囹圄的时候,如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这个人其实仍在狱中,因为他的心灵始终都处于禁锢的状态。匆匆百年红尘,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面对挫折、苦难,是否能保持一份豁达的胸怀,·是否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需要博大的胸襟与非凡的气度。所以,南怀瑾先生提倡“风物长宜放眼量”,人生重在追寻长久的精神底蕴,不必计较一时的成败得失。忍受孤独,在彷徨失意中修养自己的心灵,这就是最大的收获,如蚌之含沙,在痛苦中孕育着璀璨的珍珠。喜乐哲学:进退方向且看清孔子曾告诫弟子颜回,对于自己的人生观都还没有确定,学问道德修养都还不够时,哪里有资格去指点别人行为的得失。一个人没有自己的人生观,没有人生的方向,没有确定自己活着究竟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究竟要做什么事,而总是跟着环境在转,就犯了庄子说的那句“所存于己者未定”的毛病,即对于自己人生方向都没有确定,这样的人临死前回头思量,都会倍感悲哀。南怀瑾先生认为,人生的方向即是人生的哲学。每个人都有自我存在的价值,选择一个目标,也等于明确了人生的方向,这样才不至于迷失。60多年前,在美国三藩市,一位演员喜获儿子。由于父亲是演员,这个男孩从小就有了跑龙套的机会,他渐渐产生了当一名演员的梦想。可由于身体虚弱,父亲便让他拜师习武来强身。1961年,他考入华盛顿州立大学主修哲学,后来,他像所有正常人一样结婚生子。但在心底,他从未放弃过当一名演员的梦想。一天,他与朋友谈到梦想时,随手在一张便笺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布鲁斯·李,将会成为全美国最高薪酬的超级巨星。作为回报,我将奉献出最激动人心、最具震撼力的演出。从1970年开始,我将会赢得世界性声誉,到1980年,我将会拥有1000万美元的财富,那时候我及家人将会过上愉快和谐、幸福的生活。”  其实他那时过得穷困潦倒。可以预料,如果这张便笺被别人看到,会引起什么样的白眼和嘲笑。然而,他却牢记着便笺上的每一个字,克服了无数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有一次,他曾因脊背神经受伤而在床上躺了4个月,但后来他却奇迹般地站了起来。1971年,他主演的《猛龙过江》等几部电影都刷新香港票房纪录。1972年,他主演了香港嘉禾公司与美国华纳公司合作的《龙争虎斗》,这部电影使他成为一名国际巨星——被誉为“功夫之王”。1998年,美国《时代》周刊将其评为“20世纪英雄偶像”之一,他是唯一人选的华人。他就是“最被欧洲人认识的亚洲人”——李小龙,一个迄今为止在世界上享誉最高的华人明星。1973年7月,李小龙英年早逝。在美国加州举行的李小龙遗物拍卖会上,这张便笺被一位收藏家以29万美元的高价买走,同时,2000份获准合法复印的副本也当即被抢购一空。辉煌的人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开始选择的人生方向,幸福生活也离不开这个方向的指引。人们不仅要自我反省、向人请教“我是什么样的人”,还需要很清楚地知道“我究竟需要什么”,包括想成就什么样的事业,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培养和保留什么样的兴趣爱好,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这些选择是相对独立的,但却是在一个系统内彼此呼应的,它们的有机结合组成了人生目标,人们应当按照这个目标走好未来的每一步路。闻名于世的摩西奶奶是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一位农妇,76岁时因患关节炎放弃农活,这时她又给了自己一个新的人生方向,开始了她梦寐以求的绘画。80岁时,摩西奶奶到纽约举办画展,引起了意外的轰动。她活了101岁,一生留下绘画作品600余幅,在生命的最后一年还画了40多幅。不仅如此,摩西奶奶的行动也影响到了日本大作家渡边淳一。渡边淳一从小就喜欢文学,可是大学毕业后,他一直在一家医院里工作,这让他感到很别扭。马上就30岁了,他不知该不该放弃那份令人讨厌却收入稳定的职业,以便从事自己喜欢的写作。于是他给耳闻已久的摩西奶奶写了一封信,希望得到她的指点。摩西奶奶很感兴趣,当即给他寄了一张明信片,她在上面写下这么一句话:做你喜欢做的事,上帝会高兴地帮你打开成功之门,哪怕你现在已经80岁了。的确,年龄从不是人们放弃梦想的借口,即使曾经浑浑噩噩,只要重新拾起梦想,未来就不会总是失望。人生如一段旅程,方向非常重要,每个人都可以掌握自己人生的方向,也就是一直追求的梦想。找到人生方向、生活目标的人,是最充实、最快乐的人,因为他们每天都在追求能令他们愉悦和满意的生活,生命也因此变得更加有内涵。南怀瑾先生说,人生的哲学与人生的方向是相互平行的,在寻梦的过程中,应不断地作出总结,也就是产生世界观。可能你会一时间走了一条你并不喜欢的路,那是被生活所迫,那么就把这段“错路”当成一种经历,丰富生命的内涵;也可能你一开始并不知道做什么,而在日积月累中发现目标方向,才为之奋斗。不管怎样,无论处于何种境地,你一定要为自己做出规划,把自己的“哲学体系”建立起来,这样的人生才更完满。很多时候,我们过于专注脚下的路,忘记了眺望前方,很容易就丢了原来前进的方向,迷失在山野丛林中,迷失于茫茫大海上。因此不管身在何处,不管经历的是曲折还是苦痛,我们都不能忘掉所指向的目标,如果走得太累,那么就请抬起头看看前方,也回头审视一下自己的脚印是否倾斜。莫以身轻失天下,山高怎阻野云飞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还有一种就是蜗牛。鹰矫健、敏捷、锐利;蜗牛弱小、迟钝。笨拙。鹰残忍、凶狠,杀害同类从不迟疑;蜗牛善良、厚道,从不伤害任何生命。鹰有一对飞翔的翅膀,蜗牛背着一个厚重的壳。两种截然不同的动物,相距何止几千里,能力何止天壤之别,然而鹰能做到的,偏偏蜗牛也做到了。蜗牛之所以能到达金字塔顶,主观上是靠它永不停息的执著精神,客观上则应归功于它厚厚的壳。蜗牛的壳,非常坚硬,它是蜗牛的保护器官,在粗糙的金字塔上,风儿吹沙儿残,靠着这个壳子,蜗牛有了遮挡沙暴的工具,才能有足够的时间和强壮的身体达到不可企及的高度。曾经有人看见蜗牛顶着厚重的壳艰难爬行,好心地替它把壳去掉,让它轻装上阵,结果蜗牛很快就死了,这个现象深刻地说明,有时有所背负反而能走得更远。没有了压力,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老子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南怀瑾先生解释说,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因此君子终日行走,不离开载装行李的车辆,虽然有美食胜景吸引着他,却能安然处之。为什么大国的君主,还要轻率躁动以治天下呢?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动。“重为轻根”的“重”字,可以勉强作为重厚沉静的意义来解释,重是轻的根源,静是躁的主宰。“圣人终日行而不离其辎重”,并非简单指旅途之中一定要有所承重,而是要学习大地负重载物的精神。大地负载,生生不息,终日运行不息而毫无怨言,也不向万物索取任何代价。生而为人,应效法大地,有为世人众生挑负起一切痛苦重担的心愿,不可一日失去这种负重致远的责任心。南怀瑾先生语重心长地说,这便是“圣人终日行而不离其辎重”的本意。有两个空布袋,想能够站起来,便一同去请教上帝。上帝对它们说,要想站起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得自己肚里有东西,另一种是让别人看上你,一手把你提起来。于是,一个空布袋选择了第一种方法,高高兴兴地往袋里装东西,等袋里的东西快装满时,袋子稳稳当当地站了起来。另一个空布袋想,往袋里装东西,多辛苦,还不如等人把自己提起来,于是它舒舒服服地躺了下来,等着有人看上它。它等啊等啊,终于有一个人在它身边停了下来。那人弯了一下腰,用手把空布袋提起来。这个空布袋兴奋极了,心想,我终于可以轻轻松松地站起来了。那人见布袋里什么东西也没有,便顺手把它扔了。“轻则失根,躁则失君。”人们不能自知修身涵养的重要,犯了不知自重的错误,不择手段,只图眼前攫取功利,不但轻易失去了天下,同时也戕杀了自己。提及身轻失天下,不由想到了新朝王莽。当了15年新朝皇帝的王莽,是近两千年来中国历史上争议最多的人物之一,有人把他比作“周公再世”,是忠臣孝子的楷模,有人把他看成“曹瞒前身”,是奸雄贼子的榜首。白居易一语道破天机:“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只有经过时间的考验,才能给一个人盖棺论定,否则就会把周公当成篡权者,把王莽当做谦恭的正人君子。本末倒置的事情古人没少做,就是因为把自己的本给忘了。王莽是汉王朝皇太后王政君弟弟王曼的儿子,父辈中九人封侯,父亲早死,孤苦伶仃。与同族同辈中声色犬马的纨绔子弟相比,王莽聪明伶俐,孝母尊嫂,生活俭朴,饱读诗书,结交贤士,声名远播。他曾几个月衣不解带地悉心侍候伯父王凤,深得这位大司马大将军的疼爱。加官晋爵后的王莽依旧行为恭谨,生活俭朴,深得赞誉。正当王莽踌躇满志之时,成帝去世,哀帝即位,王莽的靠山王政君被尊为太皇太后,失去了权力,王莽失势,并一度回到了自己的封国。这段时间,王莽依然克己节俭,结交儒生,韬光养晦。为了堵住悠悠之口,哀帝以侍候王太后的名义,把王莽重新召回到京师。随着年仅9岁的汉平帝即位,王莽将军国大政独揽一身,其野心也急剧膨胀。而后,一心想当皇帝的王莽,假借天命,征集天下通今博古之士及吏民48万人齐集京师,“告安汉公莽为皇帝”的天书应运而生,王莽也理所应当地由“安汉公”而变为摄皇帝、假皇帝。在平定了几多叛乱之后,王莽宣布接受天命,改国号为“新”,走完了代汉的最后一幕。  称帝后,他仿照周朝推行新政,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削夺刘氏贵族的权利,引起豪强不满,他鄙夷边疆藩属,将其削王为侯,导致边疆战乱不断,赋役繁重,刑政苛暴,加之黄河改道,以致饿殍遍野。王莽最终在绿林军攻人长安之时于混乱中为商人杜吴所杀,新朝随之覆灭。老子所谓:“及吾无身,又有何患。”南先生解释,人的生命价值,在于其身存。志在天下,建丰功伟业者,正是因为身有所存。现在正因为还有此身的存在,因此,应该戒慎恐惧,时刻保持警惕心态,不能忘本,要自知身份。不应以一己私利而谋天下大众的利益,唯有立大业于天下人,才不负生命的价值。可惜为政者,大多只图眼前私利而困于个人权势的欲望中,以身轻天下的安危而不能自拔,由此而引出老子的奈何之叹。吃亏是福,将纷争消解于无形南怀瑾先生认为不与人争,处处忍让,表面上看是吃亏了,但按照因果法则,是处处体现“舍”的心,日积月累,培养了无量的福德。南怀瑾先生所说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吃亏是福”,这并不是一种普通的人生态度。从佛教角度讲,这是一种很有道理的因果论。实际上人没有无缘无故的得到,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去。吃亏是福,生命中吃点亏算什么!吃亏了能换来难得的和平与安全,能换来身心的健康与快乐,吃亏又有什么不值得的呢?况且,在吃亏后,我们可以重新调整我们的生命,并使它放射出绚丽的光芒。杨玢是宋朝尚书,年纪大了便退休居家,无忧无虑地安度晚年。他家住宅宽敞、舒适。家族人丁兴旺。有一天,他在书桌旁,正要拿起《庄子》来读,他的几个侄子跑进来,大声说:“不好了,我们家的旧宅被邻居侵占了一大半,不能饶他!”  杨玢听后,问:“不要急,慢慢说,他们家侵占了我们家的旧宅地?”“是的。”侄子们回答。杨玢又问:“他们家的宅子大?还是我们家的宅子大?”侄子们不知其意,说:“当然是我们家宅子大。”杨玢又问:“他们占些旧宅地,于我们有何影响?”侄子们说,“没有什么大影响,虽无影响,但他们不讲理,就不应该放过他们!”杨玢笑了。过了一会,杨玢指着窗外落叶,问他们:“那树叶长在树上时,那枝条是属于它的,秋天树叶枯黄了落在地上,这时树叶怎么想?”他们不明白含义。杨玢干脆说:“我这么大岁数,总有一天要死的,你们也有老的一天,也有要死的一天。争那一点点宅地对你有什么用?”侄子们现在明白了杨玢讲的道理,说:“我们原本要告他们,状子都写好了。”侄子呈上状子,他看后,拿起笔在状子上写了四句话:“四邻侵我我从伊,毕竟须思未有时。试上含光殿基望,秋风衰草正离离。”写罢,他再次对侄子们说:“我的意思是在私利上要看透一些,遇事都要退一步,不必斤斤计较。”人生之所以多烦恼,皆因遇事不肯让他人一步,其实,这是很愚蠢的做法。一时“忍让”,宁可自己受些委屈或吃点亏,也不要为小事而与对方争个脸红脖子粗,甚至头破血流。清代时,有一位宰相叫张英,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毗邻而居。有一次,两家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英出面干预。这位宰相立即作诗劝导:“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老夫人见书明理,立即把院墙主动退后三尺,叶家深感惭愧,也把院墙让后三尺。这样,就让出了一个著名的“六尺巷”。杨尚书和张宰相都是了不起的大人物,他们能取得那么高的地位,想必与他们为人处世有莫大的关系。一个人要是能让人一步,真的会退一步海阔天空。两位大人官居要职,能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在普通生活中也一样。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把争执看得淡些,再淡些。我们就会发现这世界其实很美好,没有让人头疼的纷争。因为所有的纷争到了你这里都被你的容忍化解为无形了。  第四章 栽种一株定心莲“撑着不死”与“好好活着”的…线之隔庄子对“屈服”的解释,跟现代人有大不同。在普通人看来,屈服是不得不低头的意思,然而庄子却从欲望的角度解释:“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生活在世上的人,大多都会觉得很屈,因为心里始终有股烦恼压抑其中,无法倾吐,导致“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南怀瑾先生解释说,物质文明越发达,人在世间的知识越多,本事越大,欲望就越大,也越来越违反自然,离“道”(即天机)就越来越远了。人生总是如此,不如意事可以排队跟在身后,能对别人啰嗦的也没几件。找不到倾吐的地方,当然懊恼万分。然而,愉悦是一世,痛苦也是一生,何必为了现实中的种种影响安然自在的心境呢?世事没有一帆风顺,硬撑不死与好好活着,表面看来没什么区别,其实质却截然迥异。大热天,禅院里的花被晒蔫了。“天哪,快浇点水吧!”小和尚喊着,接着去提了桶水来。“别急!”老和尚说:“现在太阳大,一冷一热,非死不可,等晚一点再浇。”傍晚,那盆花已经成了“霉干菜”的样子。小和尚见状,咕咕哝哝地说:“一定已经干死了,怎么浇也活不了了。”“浇吧!”老和尚指示。水浇下去,没多久,已经垂下去的花,居然全站了起来,而且生机盎然。“天哪!”小和尚喊,“它们可真厉害,憋在那儿,撑着不死。”老和尚纠正:“不是撑着不死,是好好活着。”  “这有什么不同呢?”小和尚低着头,十分不解。“当然不同。”老和尚拍拍小和尚,“我问你,我今年八十多了,我是撑着不死,还是好好活着?”晚课完了,老和尚把小和尚叫到面前问:“怎么样?想通了吗?”“没有。”小和尚低着头。老和尚肃穆地说:“一天到晚怕死的人,是撑着不死,每天都向前看的人,是好好活着。得一天寿命,就要好好过一天。那些活着的时候天天为了怕死而拜佛烧香,希望死后能成佛的,绝对成不了佛。”说到此,老和尚笑笑,“他今生能好好过,都没好好过,老天何必给他死后更好的生活?”生命无常,世事也无常,得过且过虽然不对,但有时也是一种境界,因为这样的人活得自在潇洒,总比每天心惊胆战强上百倍。回过头再来看,人生应当选择撑着不死,还是好好活着呢?南先生淡笑而言:生活已经摊开在你面前,是屈服地背道而行,还是坦然地积极行事,生活会告诉你不同的答案。有一位高僧和一位老道,互比道行高低。相约各自人定以后,彼此追寻对方的心究竟隐藏在何处。和尚无论把心安放在花心中、树梢上、山之巅、水之涯,都被道士的心于刹那之间追踪而至。他忽悟因为自己的心有所执著,故被找到,于是便想:“我现在自己也不知道心在何处。”也就是进入无我之乡,忘我之境,结果道士的心就追寻不到他的心了。超然忘我,放下得失之心,不苦苦执著于自己的失与得、喜与悲,便不会活得那么“屈服”了。南先生说,人的一生之中只有三件事,一件是“自己的事”,一件是“别人的事”,一件是“老天爷的事”。今天做什么,今天吃什么,开不开心,要不要助人,皆由自己决定,别人有了难题,他人故意刁难,对你的好心施以恶言,别人主导的事与自己无关:天气如何,狂风暴雨,山石崩塌,人能力所不能及的事,只能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过于烦恼,也是于事无补。人活得“屈服”,离道越来越远,只是因为人总是忘了自己的事,爱管别人的事,担心老天的事。  由此可见,要轻松自在很简单:打理好“自己的事”,不去管别人的事就可以了。这就像做一个好人一样,其实相当容易,拥有幸福人生也很简单,只要“各家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生活就不会太累,看似有点不问世事、不负责任,实则对自己负责,就已经是对与你有关的人负责了。生活是一件艺术晶,每个人都有自己认为最美的一笔,每个人也都有认为不尽如人意的一笔,关键在于你怎样看待,有烦恼的人生才是最真实的,同样,认真对待纷扰的人生才是最舒坦的。情绪是可以调适的,只要你操纵好情绪的转换器,随时提醒自己,鼓励自己,你就能让自己常常有好情绪。当你心情烦躁的时候,可以散散步,把不满的情绪发泄在散步上,尽量使心境平和,在平和的心境下,情绪就会慢慢缓和而轻松。或者用繁忙的工作去补充、转换,也可以通过参加有兴趣的活动去补充、转换。如果这时有新的思想、新的意识突然冒出来,那些就是最佳的补充和最佳的转换。心静如禅定,是佛祖追求的境界,人不是佛祖,自然做不到,但却可以把心尘一点点擦去,浮躁便会一点点消失。方寸不乱,生活的大局也就不乱,打理好自己的事儿,应该不会太难了吧。苦寻得不到,放下瞬即来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子夏到莒父做宰辅,问孔子如何施行政策。孔子笑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南先生解释:孔子告诉他为政的原则就是要有远大的眼光,不要急功近利,不要想很快就能拿成果来表现,也不要为一些小利益花费太多心力,要顾全到整体大局。所谓“欲速则不达”,就是南先生提出来告诫人们的至理名言了。一味主观地求急图快,违背了客观规律,事情很可能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如果每个人做事都能摆脱速成心理,步步为营,达成目的应该顺理成章,而不总是车翻粮亡。曾有一个小孩子很喜欢研究生物,想知道蛹是如何破茧成蝶的。有一次,他在草丛中玩耍时看见一只蛹,便取了回家,日日观察。几天以后,蛹出现了一条裂痕,里面的蝴蝶开始挣扎,想抓破蛹壳飞出。艰辛的过程达数小时之久,蝴蝶在蛹里辛苦地拼命挣扎,却无济于事。小孩看着有些不忍,便随手拿起剪刀将蛹剪开,蝴蝶破蛹而出。但没想到,蝴蝶挣脱以后,因为翅膀不够有力,变得很臃肿,根本飞不起来,之后便痛苦地死去。破茧成蝶的过程原本就非常痛苦与艰辛,但只有付出这种辛劳才能换来日后的翩翩起舞。外力的帮助,反让爱成了害,违背了自然的过程,最终令蝴蝶悲惨而亡。自然界中这一微小的现象放大至人生,意义深远。急于求成,恨不能一日千里,“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人时常会“欲速则不达”,放眼社会,大多数人知道这个道理,却总是背道而驰。事实上,很多历史上的名人是在犯过此类错误之后才懂得成功的真谛的。宋朝的朱夫子是个绝顶聪明之人,他十五六岁就开始研究禅学,然而到了中年之时,才感觉到,速成不是创作良方,之后经过一番苦功,方有所成。他有一句十六字箴言将“欲速则不达”作了一番精彩的诠释:“宁详毋略,宁近毋远,宁下毋高,宁拙毋巧。”急于求成的人往往性格浮躁,做一件事情总恨不能马上做好。追求效率原本没错,然而,一旦过分追求便会丧失做事的目的性,最终一无所成。因为太过急功近利,必定造成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的利益,盲从世俗、胸无大志、心胸狭窄,认为好吃好穿好玩乐便就是好。而为了吃穿玩乐,人就变得不择手段,不顾廉耻,成天绞尽脑汁投机取巧,什么人格、尊严、德行、操守、灵魂通通抛到九霄云外。这样的人只能终日大汗淋漓、忙忙碌碌、辛辛苦苦,最后一无所获,更别说享受了。我们可以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位成功者,他们都不是通过上述途径走上成功之路的。作家会因为急于求成而写不出好作品,艺术家因为急于求成而忽视了艺术的内涵,运动员因为急于求成会有违规行为。为求得一时的痛快,以长远的痛苦作为代价,或许短暂地得了名利,但今后呢,往往是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过度失望便会让你觉得活着真累,毫无幸福可言。南先生力戒急于求成,希望世人学会等待。因为只有知道如何等待的人才具有深沉的耐力和宽广的胸怀。行事绝不要过分仓促,也不要受情绪左右。能制己者方能制人,在到达机会的中心地带之前,不妨先在时光的太空中漫游一番。明智的踌躇不定可使成功更牢靠,使机密之事开花结果。1910年,28岁的他只是一个从耶鲁大学中途辍学的木材商人。有一天,他在观看了一场飞行表演后突发奇想:为什么不把飞机改造成经济实用的交通工具呢?自此,他对飞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不断研究飞机的构造。因为那时飞机只处于启蒙时期,驾乘飞机只是少数人用以娱乐、运动的一种昂贵消费,所以当时科学界对他提出的所谓“发展航空事业”嗤之以鼻。但他并未就此放弃,而是开始了十几年如一日的飞机制造。20世纪20年代,他觉得替美国邮政运送邮件将会是一桩赚钱的生意,于是决定参加“芝加哥一旧金山邮件路线”的投标。为了赢得投标,他把运输价格压得非常低,反而引起了专家们的怀疑,他们认为他的公司必倒闭无疑,甚至邮政当局也怀疑他能否撑得下去,要求他交纳保证金才肯签约。但他自信满满,他对公司所研制的飞机重量进行了严格的要求,不出所料,他的邮件运送业务开始获利,很快,他从运送邮件发展到载运乘客。二战结束后,航空工业空前委靡,他的公司也停产了。为谋生计,他不得不转为制作家具,但仍想方设法供养着公司的几个重要骨干,以保证飞机研发计划能继续进行。他身边传来各种各样的声音,大部分人认为他太过狂热,不切实际,但他坚信,航空业终究会柳暗花明,他说:“我可以预见未来……”他就是这样特立独行、我行我素。今天,这个自以为是的人所创立的飞机制造公司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商用飞机制造公司之一,他便是闻名全球的波音飞机制造公司的创始人——威廉·波音。要想比别人看得远,我们就要比别人有耐心些;要想比别人走得远,我们就要比别人想得远些。一个想掌控未来的人,就应该像威廉·波音一样不过于急于求成,并在不断失败中学会等待,否则,只会陷入眼前的困惑中,想不开、走不出,不仅会减缓成功的速度,也容易多走弯路,甚至遭遇险情。俗话说得好:“只要给我时间,我一个顶两个。”命运对有耐心等待的人给予双倍的奖赏,获取难得之物的最好方法就是对它们的折磨不屑一顾。你对他苦苦寻觅却不见踪影,说不定放下之后转瞬即来。心愁不可怨东风,栽种一株定心莲“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这是《红楼梦》里的一句诗,写的是贾宝玉令人难以琢磨的多愁性情。其实,正如南先生所指出的,很多人都在“无故寻愁觅恨”,现在还是心情愉悦的,转眼就情绪低落了。“有时似傻如狂”,没有理由的变得“疯疯癫癫”,为什么呢?说不清道不明。就像南先生说的那样,没由来的给自己找烦恼啊。“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古人的诗句可谓一语道破了人生的真谛。世上的人每天都在忙碌、不安和烦恼中度过,一个烦恼过去,下一个烦恼又来了,愁钱、愁工作、愁房子、愁子女,更多的时候是顾影自怜……总之,各种各样的烦恼层出不穷,永不停息。但是,当你静下心来想想,一些事情是不是本来就无足轻重?哪些烦恼都是“自找”的呢?有一位哲学家,当他是单身汉的时候,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小屋里。尽管生活非常不便,但是,他一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个身都困难,有什么可乐的?”哲学家说:“朋友们在一块儿,随时都可以交换思想、交流感情,这难道不值得高兴吗?”过了一段时间,朋友们一个个相继成家了,先后搬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了哲学家一个人,但是每天他仍然很快活。那人又问:“你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有什么好高兴的?”“我有很多书啊!一本书就是一个老师。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时时刻刻都可以向它们请教,这怎能不令人高兴呢?”几年后,哲学家也成了家,搬进了一座大楼里。这座大楼有七层,他的家在最底层。底层在这座楼里环境是最差的,上面老是往下面泼污水,丢死老鼠、破鞋子、臭袜子和杂七杂八的脏东西。那人见他还是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好奇地问:“你住这样的房间,也感到高兴吗?”“是呀!你不知道住一楼有多少妙处啊!比如,进门就是家,不用爬很高的楼梯;搬东西方便,不必费很大的劲儿,朋友来访容易,用不着一层楼一层楼地去叩门询问……特别让我满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养些花,种些菜。这些乐趣呀,数之不尽啊!”后来,那人遇到哲学家的学生,问道:“你的老师总是那么快快乐乐,可我却感到,他每次所处的环境并不那么好呀。”学生笑着说:“决定一个人快乐与否,不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世间的人大多不能像哲人一样看得开,他们每天都被各种各样莫名其妙的烦恼所包围,心灵永远没有平静的时候,甚至在睡觉的时候,都在做各种各样奇怪的梦。《西厢记》中就有句这样的话:“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没得可怨的了,把东风都要怨一下。哎!东风很讨厌,把花都吹下来了,你这风太可恨了。然后写一篇文章骂风,自己不晓得自己在发疯。这就是人的境界,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是什么愁呢?闲来无事在愁。闲愁究竟有多少?有一万种,讲不出来的闲愁有万种。结果呢?一天到晚怨天尤人,没得可怨的时候,就怨起风物来了。风物哪里得罪你了呢?还是说不清楚。其实,常人会在那无故寻愁觅恨是无事找事,自寻烦恼,这样的情况太多,放下很不容易,就连参悟佛法的高僧也会犯相同的错误。白云守端禅师在方会禅师门下参禅,几年来都无法开悟,方会禅师怜念他迟迟找不到人手处。一天,方会禅师借着机会,在禅寺前的广场上和白云守端禅师闲谈。方会禅师问:“你还记得你的师傅是怎么开悟的吗?”白云守端回答:“我的师傅是因为有一天跌了一跤才开悟的,悟道以后,他说了一首偈语: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封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方会禅师听完以后,大笑几声,径直而去。留下白云守端愣在当场,心想:“难道我说错了吗?为什么老师嘲笑我呢?”白云守端始终放不下方会禅师的笑声,几日来,饭也无心吃,睡梦中也经常会无端惊醒。他实在忍受不住,就前往请求禅师明示。方会禅师听他诉说了几日来的苦恼,意味深长地说:“你看过庙前那些表演把戏的小丑吗?小丑使出浑身解数,只是为了博取观众一笑。我那天对你一笑,你不但不喜欢,反而不思茶饭,梦寐难安。像你对外境这么认真的人,连一个表演把戏的小丑都不如,如何参透无心无相的禅呢?”对外在的一点事物都在乎得茶饭不思,一筹莫展,肯定什么都参不透、想不通的。南怀瑾先生对方会禅师的批语有深刻的理解,他引用了一句古诗:“多情自古空遗恨,好梦由来最易醒。”南先生说:这就是人生。好梦最容易醒,醒来想再接下去,但接不下去了,所以,不要叫醒梦中人,让他多做做好梦。佛总说唤醒梦中人,到底是慈悲还是狠心?南先生觉得一切众生都应让他做做梦,蛮舒服的!何必去叫醒他呢?对于我们来说,是不是也应学学南先生的“随缘”精神呢?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只要你不自扰,不要做个庸人,就是幸福人生的法门。其实不管学不学佛,如果一个人在面对世事变幻的时候,能够始终保持自己的本心,不自寻烦恼,不没事找事,不自作聪明,心中有一朵不动莲花,只等花苞绽放,一个快乐圆满的人生就很容易获得。要知道,许多让你感到不痛快的事情,往往不是外界环境造成的,那都是你从地上一个个拾起来的废物,不断给自己的真身洒下脏水,让你的身心枯黄的结果。静待味浓,柠檬茶中的大智慧生活的烦恼如剪不断、理还乱的长丝,黏黏腻腻,搅成一团。这些懊恼和烦闷该怎么去消解呢?便需要人们对自己进行自我审判,何谓自我审判?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南先生说这句话是孔子的感慨:算了吧,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一个人,能随时检讨自己的过错,而且在检讨过错以后,还能在内心进行自我审判。如何审判?就是自己内在打天理与人欲之争的官司,如何善用理智平衡冲动的感情。傅雷说,情感与理性平衡之所以最美,是因为这是最上乘的人生哲学和生活艺术。一对情侣在咖啡馆里发生了口角,互不相让。然后,男孩愤然离去,只留下他的女友独自垂泪。心烦意乱的女孩搅动着面前的这杯清凉的柠檬茶,泄愤似的用匙子捣着杯中未去皮的新鲜柠檬片,柠檬片已被她捣得不成样子,杯中的茶也泛起了一股柠檬皮的苦味。女孩叫来侍者,要求换一杯剥掉皮的柠檬泡成的茶。侍者看了一眼女孩,没有说话,拿走那杯已被她搅得很浑浊的茶,又端来一杯冰冻柠檬茶,只是茶里的柠檬还是带皮的。原本就心情不好的女孩更加恼火了,她又叫来侍者:“我说过,茶里的柠檬要剥皮,你没听清吗?”她斥责着侍者。侍者看着她,他的眼睛清澈明亮,“小姐,请不要着急,”他说道,“你知道吗,柠檬皮经过充分浸泡之后,它的苦味溶解于茶水之中,将是一种清爽甘洌的味道,正是现在的你所需要的。所以请不要急躁,不要想在3分钟之内把柠檬的香味全部挤压出来,那样只会把茶搅得很浑,把事情弄得一团糟。”女孩愣了一下,心里有一种被触动的感觉。她望着侍者的眼睛,问道:“那么,要多长时间才能把柠檬的香味发挥到极致呢?”侍者笑了:“12个小时。12个小时之后柠檬就会把生命的精华全部释放出来,你就可以得到一杯美味到极致的柠檬茶,但你要付出12个小时的忍耐和等待。”侍者顿了顿,又说道:“其实不只是泡茶,生命中的任何烦恼,只要你肯付出12个小时的忍耐和等待,就会发现,事情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糟糕。”女孩看着他,似乎没有琢磨透侍者的话。侍者又微笑着说:“我只是在教你怎样泡柠檬茶,随便和你讨论一下用泡茶的方法是不是也可以泡制出美味的人生。”说完,侍者鞠躬离去。女孩面对一杯柠檬茶静静沉思。女孩回到家后自己动手泡了一杯柠檬茶,她把柠檬切成又圆又薄的小片,放进茶里。女孩静静地看着杯中的柠檬片,她看到它们慢慢张开来,好像有晶莹细密的水珠凝结着。她被感动了,她感到了柠檬的生命和灵魂慢慢升华,缓缓释放。12个小时以后,她品尝到了她有生以来从未喝过的最绝妙、最美味的柠檬茶。生活亦如茶。人的情感、人的理智,这两重灵性的发达与天赋不一定是平均的。有些人是理智胜于情感,有些人是情感溢于理智。因而处世的方法和态度也会截然迥异,要真正理解这两者的关系,就来看看常人与哲人有关理智与情感的对话。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4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