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之美认识思璇两年了,她认真生活,活得精彩,活得充满实验精神,很佩服她的真诚与勇气。这一回,思璇请我写序,我欣然应允。收到文稿后,才无限惊奇地发现,“欣赏”,这可是多棒的主题啊!思璇写了一本独特的书。仔细读后,不禁佩服思璇!又一次真诚与勇气的演出,才能完成本书。也令我第一次深思起“欣赏”的深刻含义。欣赏意味着有能力去看到美好。第一层次,美的事物,你能看见美。欣赏大自然之美,欣赏艺术之美,欣赏美人之美,欣赏人的才华与德行……第二层次,不美的事物,你能看见美。好老师看见了顽劣学生的潜力,竞争者看见了竞争者的优点,困境中看见了希望,痛苦中看见了成长,生离死别中看见了智慧。第三层次,平凡的事物,你能看见隐藏的真相,看见美中之大美。爱因斯坦看见了E=mc2,弗洛伊德看见了潜意识,老子看见了道,释迦牟尼佛看见了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于是,培养自己具备完整的欣赏能力,成为自我修炼的方向。我忽然想起一个禅宗事迹的片段。那位有名的以烧佛像来取暖的丹霞天然禅师,在未悟之前,去拜谒马祖道一。马祖道一以“平常心是道”法语,名垂千古,他特别擅长启悟弟子,光是有记载的,法嗣就达一百三十九人之多。但是,禅录里记载:祖顾视良久,曰:“南岳石头是汝师也。”他没有收下丹霞天然,反而仔细端详他很久之后,说:“我不是你的老师,你的老师是石头希迁。”于是,一句话把丹霞天然转介到石头希迁那儿去。他老老实实地在那里执役三年。三年后,丹霞天然果真在石头希迁座下悟道了。我常常在心里琢磨这事迹,其中有很多玄奇。马祖道一怎么看出丹霞天然会悟道,又怎么看出石头希迁能启悟他?在未悟之前,丹霞天然可曾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过?“南岳石头是汝师也。”这是一句帮助他开悟的催眠指令吗?也许这又是一则无解的公案。不过呢,套用思璇的思路,我可以说,马祖道一是懂得欣赏人的。一位懂得欣赏的人,肯定能帮助自己,也帮助别人,活得更好,活得更精彩。欣赏的最高境界,我想,应该是,看见每个人都是发光的佛,看见一草一木一花一叶都是无所不在的道。祝福阅读思璇此书的读者,都能获得珍贵的“欣赏力”!廖阅鹏欣赏是幸福的源泉欣赏是激励和引导,是理解和沟通,是信任和支持,它能让平凡的生活蜕变为美丽和谐的艺术,有了欣赏,一切美好愿望都具备了实现的可能性。善于理智欣赏他人的人,也会得到他人的欣赏和帮助,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洋溢着浓浓人情味的温馨世界。“适时的欣赏是免费的,但它却价值连城。”沃尔玛连锁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如是说。任何爱情、任何婚姻,都是男女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如果夫妻双方都能够经常地欣赏对方,他们之间的亲密度和婚姻幸福度就会大幅度提升。幸福从来不可量化:无数彼此欣赏的爱侣,对粗茶淡饭甘之如饴;无数反目成仇的夫妻,将锦衣玉食弃如敝屣。欣赏是我们自信的来源,价值感的写照。我们得到别人欣赏时,就等于有人直接告诉我们的价值所在。人类最根本的需求就是期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接纳。欣赏,是别人给予我们最强有力的支持。而当我们欣赏他人时,第一个受益者也是我们自己,因为欣赏是一种流动的温暖感,当我们使用它的时候,自己的身心会先明亮起来。医学专家研究证明,欣赏不但能使我们的心理层面得到满足,对生理方面也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无论是给予还是接受欣赏,都会触动人类大脑中控制快乐幸福的中枢神经,让神经末梢产生类似抗抑郁药才能带来的兴奋感觉——甚至即使我们明知对方的欣赏并非真诚,也会同样如此。欣赏是生活的哲学每一个人都有他值得欣赏、值得称赞的地方。即使是一个傻子,做了一百件错事,也一定有一件事是他做对了的,就值得我们对他的毅力表示欣赏。欣赏是生活的哲学,人与人之间只有通过相互欣赏,才能够共同进步。如果我们能对周围的人和事物多一份欣赏,就会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友善、多一份爱心。如果我们把人生分作几个阶段,而在每个阶段都有欣赏我们的人相依相伴,我们的生活将会何等阳光灿烂!如何才能实践这个哲学呢?很简单,发现对方的优点。请不要说某人一无所长、一无是处。没有优点的人,和没有缺点的人一样,是不存在的。发现家人、友人、同事的优点,不是牢记写在他们的名片上或简历上的头衔或荣誉,而是他们内心深处真正引以为傲的某种品质。比如朋友信守诺言,兄弟体谅他人,友人审美水平极佳,同事做事坚持……当这些优点被我们发现并欣赏时,不但我们会被对方打动,对方也会强烈地感到,在我们面前他是如此与众不同,继而以同样的热情来欣赏我们。欣赏,是一种做人的智慧。欣赏别人是对我们自己的尊重,它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和胸襟。对于朋友或同事,欣赏是灵魂的一剂良药。建立友谊的过程,也就是有效表达自己欣赏对方的过程。只有对方发现我们给予的关心、尊敬、爱和期待,他才有可能朝向我们期待的样子不断努力,继而,我们和他们,才会通过相互之间的尊重和喜爱使人际关系连接得更紧密。不过,如果我们的欣赏过于泛滥、不分场合,且过于单一,时间久了,就会让对方感到更加乏味。欣赏既然是智慧,就需要我们予以智慧地运用:在公众场合欣赏自己的爱人或家人,会使对方全身心感觉到爱的力量;在一对一的时候欣赏友人或同事,既能使我们得到对方真挚的友谊和真诚的感谢,又不会让其他人觉得我们赞赏的人更高明,从而引起不必要的猜疑和误会。欣赏改变命运:坏孩子卡耐…欣赏的魔力是神奇的。它不仅会为我们的事业、家庭锦上添花,还有可能在我们失意时翻转人生。“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欣赏对于孩子,如同阳光对于小草一样重要,我们几句不经意的欣赏话语,就有可能让孩子在未来创造无穷的奇迹。在19世纪末美国密苏里的一个小镇上,有个劣迹斑斑的坏孩子,镇上的其他孩子,都被禁止和他来往。坏孩子9岁时父亲再婚,他对继母自然充满敌意。婚后,父亲指着坏孩子对新夫人说:“你千万要提防他,他是全镇最坏的孩子。”然而,继母却微笑着摸摸坏孩子的头,责怪自己的丈夫:“你怎么能这么说呢?他应该是全镇最聪明最快乐的孩子才对。”继母的话深深地打动了坏孩子,因为即使是他的生母,也没有这样欣赏过他。他开始在继母的关爱下努力学习。很多年后,他创造了成功的28项黄金法则,帮助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走上成功之路——他就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企业家、欣赏教育大师戴尔·卡耐基。成年人因欣赏而确立人生目标、取得巨大成就的事例,同样屡见不鲜。1852年,屠格涅夫早已成为公认的文学家。一次,他无意中捡到本过期杂志,非常欣赏其中一篇名为《童年》的小说。为了打听小说作者,屠格涅夫可没少费心思,逢人就说,这个年轻人前途不可估量!屠格涅夫的欣赏辗转传到小说作者唯一的亲人姑妈那里,姑妈立即写信告诉了侄子屠格涅夫的原话,鼓励视若亲生的侄子不要辜负名家的欣赏和期望。侄子欣喜若狂,屠格涅夫的欣赏,使他找到了自信和奋斗目标,此后从中篇到长篇,一发不可收,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世界名著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欣赏他人时,一定要大声地说出来,或至少用动作或神态表现出来。在心底默默地欣赏,不但不会激励他人,还可能会被误解——不过,单相思除外。20世纪电影巨星英格丽·褒曼一直梦想成为演员。中学毕业后,她通过重重考试,终于闯进欧洲顶级表演学府——皇家戏剧学院录取的最后一关。然而,当她胜券在握卖力表演时,却发现面试官们只是漫不经心地聊天说笑,几分钟就把她打发下场了。那年褒曼才18岁,她万念俱灰,打算投河自尽,只是想到明天自己美丽的尸体将在臭气熏天的河面上浮上来,才勉强离开。然而,几天后,她却收到皇家戏剧学院的录取通知书。面试官对她说,她的演技太棒了!她刚上台,就赢得了所有人的一致欣赏,并立即决定录取她,后面的表演根本不看了。被误读的欣赏,差点毁掉一代影后年轻的生命!欣赏的力量,是无穷无尽、无法取代的。请从现在开始,跟着这本书,开启我们的欣赏之旅吧!我们会发现,原来改变自己、改变人生、改变世界并没有那么困难,所有的改变,都蕴藏在我们的一念之间。期待效应:欣赏让白痴变为…鼓励与赞美能使白痴变为天才,批评与谩骂会使天才变为白痴。这是“期待效应”创始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试验中反复证明的理论。所谓“期待效应”,即当我们对某种事物充满了欣赏和美好的期待时,对方就会感受到我们的鼓励、信任和支持,然后朝向我们所期待的美好方向发展。如果我们一直专注于对方的缺点和问题,对方就会在我们的情绪暗示下,朝向我们担心的问题方向逐渐发展。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从一群大学生中挑选出一个外表愚笨、举止粗俗的女孩子,以高额物质奖励为诱饵,引导同学们改变初衷,给她足够的注意和关心。在心理学家的软硬兼施下,大家争相称赞女孩美丽,开始时非常言不由衷,但慢慢地,竟变成发自内心的了,因为女孩在众人的深厚期待中不断调整言谈举止,努力充实自己。一年后,这个女孩竟然变得可爱大方,举止优雅,还获得了幸福的爱情。美丽不是绝对的,只是相对的。即使它暂时光芒不再,只要我们相信自己、欣赏自己,周围的人也会给予我们无限期待,它就会如含苞的花蕾,终将绽放出迷人的光彩。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谨记“期待效应”的提醒:被人欣赏后建立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人的精神支柱,是成功的先决条件。破坏一个人的自信心非常容易,但要令他重建自信,则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要付出更多的欣赏、耐心和爱心,远比当初所做的破坏工作困难很多很多倍。同样能改变我们的,还有暗示原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心理学家称: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接受暗示是人的一种心理特性,是人类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能力,一种本能,不能简单以好坏来判断。暗示分为自我暗示与他暗示两种。期待效应:欣赏让白痴变为…在我们小时候,如果偶有小恙,我们就会向妈妈装腔作势地渲染病情,以便光明正大地逃学,留在家里看电视。然而,当大人终于对我们的病情信以为真时,我们却发现,我们反而不能如愿以偿地开心游戏——因为我们的身体不适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重了,甚至有可能真的发烧。这就是最简单的自我暗示。自我暗示尚且如此,他暗示更会变本加厉,常言道,“谎言重复一千遍就变成了真理”。春秋时,有个和孔子弟子曾参同名的恶棍杀了人。有人告诉曾参的母亲,曾参杀人了,曾母断然否定。一会儿,又有人说,曾参杀人了!曾母坐立不安,开始犹豫。再过一会儿,第三个人跑来说:你家曾参杀死人啦!曾母终于信以为真,逾墙逃走。曾参是出名的贤人,曾母应该最了解儿子,却也无法抗拒别人错误言语的连续影响。那么,我们为什么会不自觉地被别人左右呢?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判断和决策过程,是由人格中的自我部分,在综合了个人需要和环境限制之后作出的结论。这种决定和判断就是平时我们常常会说到的“主见”。一个自我认知比较健康、完整的人,通常就是我们所说的“有主见”的人。但是,人不是完美的,每个人的“自我”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缺失,而人又有着自我完满的一种本能,当我们的内在存在缺失的时候,我们就会本能地开始向外索取欣赏,希望能够弥补那部分缺失,这就给外界影响留出了空间和机会,给别人的暗示提供了空间和机会。当我们被他们,特别是被我们喜欢、钦佩、信任的人欣赏或批评时,就会和我们的自我认知形成互动,对我们的“自我”和“主见”起到辅助性的推动、补充作用。倘若我们自己的内心已经有了比较好的自我认知,我们就会有选择性地去选择积极暗示——无论是正面的欣赏,还是负面的批评。但如果我们的内心自我认知缺失比较严重,就需要很多很多的积极暗示,但如果事与愿违,身边全是批评,我们就很容易丢失自我,成为人云亦云的“随风倒”。而没有自我的生命,又怎么欣赏自己,欣赏他人,怎么会有积极的发展呢?欣赏——破解注意力的局限性我曾给学员们做过一个测试:我房间的墙壁是用蓝色的墙布装饰的,我请大家环顾四周,仔细观察,并说,一会儿我会让大家闭上眼睛,靠记忆说出哪些东西是蓝色的。一分钟后,我让大家闭上眼睛,我问他们:“请问这个房间里哪些东西上有红色和绿色?”全场一片哑然。大家统统不记得屋子里还有其他颜色:包括我桌子上的粉色闹钟,窗台上插着六枝红玫瑰的白色玻璃花瓶,以及墙上两张一米见方、主题是郁郁葱葱绿色树木的环保宣传画。这种现象发生的根源,就是我们的注意力的局限性。当我们专注于A点,势必会忽略掉B点,以及C点。我们的专注程度越高,我们的局限性就越高,我们会忽略掉的东西就越多,而被我们专注的那个点就会被高度放大。人际关系中也是如此。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某人的缺点上时,势必会忽略掉他的优点。当我们高度放大对方的缺点时,那些缺点就会变成我们心上的一堆蛀虫,让我们越来越心烦,越来越懊恼,然后充满了厌恶、不满和愤怒,恨不得对方立即从自己的世界里完全消失才好。我反复要求咨询者找出矛盾冲突方的优点,实际上,就是迫使咨询者把注意力转移到对方的优点上。当我们发现曾视如水火者也有很多闪光之处时,我们的内心深处就会滋生出欣赏,感受愉悦,然后产生更多的宽容和耐心,自然而然地包容对方和自己的不同。此时,即使对方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我们也会以一个客观而中立的角度来看问题,就事论事,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再是以情绪化的态度来处理。但如果不幸相反,我们就会陷入一个负面情绪的恶性循环。同时,欣赏他人又从欣赏自己开始。一个不能够欣赏自己的人,不会从内心深处真正去欣赏他人,对别人所有的挑剔,实际上都是在挑剔自己,在心理学上,这叫做投射原理。在我们小时候,都有过闯祸后被大人当场抓获的经历。几十年后,当我们正巧目睹邻居或亲戚的孩子恶作剧时,往往都会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很耐心地教孩子改正错误,说不定还会亲切地拍拍孩子的脑袋说:“我小时候比你还要淘气。”但如果不巧,惹祸的是我们自己的孩子,旁边还站着我们的上司或长辈,我们的态度就会发生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我们会不分青红皂白地责骂孩子,即使小朋友证明他的清白也无济于事。因为此时孩子的反应已被我们放到了第二位,第一位是自己的面子。我们根本不是在挑剔孩子,而是在指责自己。职场、家庭、友谊……所有人际关系莫不如此。通过欣赏别人的优点,我们会发现,世界并不如我们曾经想象的那样糟糕:我们的另一半之所以彻夜不归,不是和第三者厮混,而是因为在和业务伙伴周旋;我们的同事之所以经常打“小报告”,不是想暗算我们,只是想通过恭维老板获得加薪,以偿还沉重的房贷;我们的团队之所以缺乏凝聚力,不是每人都自私自利,而是我们自己的领导水平不高,在某件事上处事不公……然后,我们就会积极有效地面对这些问题,欣赏对方、信任对方,然后,改正自己的不足。继而,我们身边的人也会像我们一样,专注于我们的优点,我们的事业和家庭就会变得完美和谐。欣赏的五个要素(1)欣赏有五个要素,一是时间,二是人物,三是精准,四是态度,五是持续性。欣赏的时间非常重要。时间太早,对方会觉得莫名其妙,因此会怀疑我们的诚意;时间太晚,对方则会感到被忽略。《一分钟管理》的作者肯·布兰查德说过:“抓住人们刚好做对事的那一瞬间及时给予赞美。当你经常这么做时,他们会觉得自己很称职,觉得自己的工作有价值,以后他们很可能会不断重复这些行为来赢得你的赞美。”比如,飞飞一直业绩很差,这次偶然拿到了一个大单,如果我们是管理者,就应该立即予以欣赏,以激发他的工作积极性,说:“你的能力终于显现出来了,我真的很高兴,希望你继续努力!”他就会再接再厉,慢慢地,原本偶然的成绩成了必然。不过,如果对方正处在紧张焦虑、痛苦忧伤等负面情绪当中时,我们就不要欣赏,否则很可能会让对方觉得我们不懂体察和同情,甚至嘲讽他的不幸,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人物是欣赏的第二个要点,欣赏某一个人时,一定要首先了解他的社会地位、职业特点、教育背景,针对他的特性作出合理的肯定,才是有价值的欣赏。例如,某经理最近在某一流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反响强烈,小吴想表示欣赏,便说:“您真不应该做管理,您应该去当作家,您的文章写得真是好!”经理听了这话,觉得哭笑不得,反问道:“你是说我不是个称职合格的管理者?”小吴这才觉察自己用词欠妥,赶紧说:“不是不是,我是说您的文章真的写得非常好,比一般的专栏作家写得都要好!只在企业里做管理实在太屈才了!”小吴就是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经理的本职工作是经营管理,写作只是他的业余爱好。如果下属想向上司表达欣赏,一定要根据其职业特性,首先肯定他的经营管理能力,其次才是写文章的才华。如果把副业提升到比本职工作更高的位置上去欣赏,就变成了明褒暗贬,反而会影响人际关系。同时,欣赏他人时,还要了解对方的性格,才能有的放矢。平平和宣宣性情截然不同。平平不苟言笑,宣宣则言语幽默。如果我们用亲切或是玩笑的语气欣赏平平,他一定会认为这是嘲笑或戏弄。所以,我们和平平沟通时,就必须使用非常正式的语气和措辞。然而,如果我们用电视新闻般字斟句酌的语言去欣赏宣宣,结果就会适得其反,宣宣会认为我们话中有话,一定隐藏着什么阴谋,结果好意的欣赏被全盘否定。举个例子,比如平平和宣宣都衣着得体,我们就要严肃地对平平说:“你今天的着装搭配非常到位,而且突出了职业化特点,很好!”但我们欣赏宣宣时,则要用诙谐轻松的语调说:“哟,你今天要去走秀啊?这么时尚,真不愧是咱们这儿的时尚先生,呵呵。”欣赏的五个要素(2)欣赏需要有清晰准确的表达,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传情达意。即欣赏的精准性。欣赏是否有效,不在于量而在于质。抓住关键点,针对对方的心理需求,把话说到那些点上,才能让我们的欣赏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得意之处,希望自己最突出的优势能被他人认可、欣赏、羡慕,甚至是一点点嫉妒。如果我们能够在和对方开始谈话之前,或是开始谈话的前三分钟之内快速捕捉到这些特点,了解到让对方引以为傲的事情,然后在随后的谈话中貌似轻描淡写地谈到这些事件,表达我们的欣赏,对方就会非常乐意和我们继续交流。这就是很多谈话从最初的“五分钟”延长到五小时的重要原因。那么,如何捕捉到对方突出的优势呢?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广开渠道,或者平时多留意观察对方的兴趣爱好,甚至把你的观察结果记录下来,时常温习,每一次的温习不仅让我们能记忆牢固,同时也能够增加我们的欣赏度,让我们的欣赏言由心生,呈现出强大的力量。欣赏的第四个要素,是欣赏者的态度。中国有句俗话叫“伸手不打笑脸人”,几乎没有人会对着一个欣赏自己、认可自己的人痛斥,即使对方自己并不看重,即使是表面上要维持威严,甚至要做做样子批评对方不应该净说恭维的话,心里也早已经乐开了花。但是,此时我们要万分注意,不要让欣赏变成一种献媚,让被欣赏者对我们产生轻视心理,或者因为我们的欣赏说得太轻易、太多,而产生骄傲情绪。我们欣赏他人时,一定要有具体的事例,表达时语气可以轻松,但态度一定要真诚,否则就会变成嘲讽。同时,当我们举例说明欣赏时还要言简意赅。话说得太多,被欣赏者就会忽略重点,不得要领,结果反而成了一次非常糟糕的沟通。欣赏的第五个要素,是最容易被忽略,也是最难完成的——持续性。当我们在一段时间里以欣赏的心态去看待同事、友人和家人时,是比较容易的。我们或多或少总会产生一些好奇心,促使我们去体验尝试。但一段时间之后,新鲜感开始退却,我们就会在不知不觉间,重新回到原来熟悉的抱怨状态中去,所有的努力全部白费!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开始尝试欣赏,却最终功败垂成的根本原因:缺乏持续性。那么,怎样才能坚持呢?我们可以把欣赏分为三个阶段,记在本子上,经常翻看,督促自己执行:如第一个阶段偶尔说一句欣赏的话;第二个阶段经常使用欣赏的语言;第三个阶段让欣赏成为一种习惯。也可以采取一种决裂式的行为,当我们做好改变的心理准备之后,召集同事朋友或家庭成员开个会,在会上认真宣布自己将从现在开始作哪些改变,请大家监督。这种方法需要我们有着较强的心理承受力,保证自己无论遇到怎样的情况都能够坚持下去,只要持之以恒,就会相当有效。学会欣赏——欣赏的五个细节欣赏包括认可、接受、称赞和鼓励,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健康之爱,是发掘潜能、创造奇迹的最好方法。欣赏包括认可、接受、称赞和鼓励,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健康之爱,是发掘潜能、创造奇迹的最好方法。1.及时性尽量在对方做的过程中给予欣赏,让对方在期待被欣赏时给予欣赏,可使效果事半功倍。2.准确性欣赏时要用词准确,不要夸大事实,更不要滥用赞美之词。3.适时性准备给予肯定的欣赏之前,先确定对方的职业特性、个性特征、当下的情绪状态,再给予合适的用词、语气、姿态,否则就有可能把欣赏扔到炸弹上,适得其反。4.持续性对他人的欣赏一定要有持续性。偶尔一次的欣赏,有可能使对方因期待过久而积怨成恨。5.客观性欣赏不等于不能批评,批评中肯也是一种欣赏,但一定要一语中的。欣赏就像清晨洒在玫瑰上的露珠和阳光,赞美和鼓励的话说起来毫不费力,却能够成其大事。对别人说一句欣赏的话也许只需要几秒钟,却能够产生巨大的功效,甚至能够让一个人受益终生,那个人也许正是你自己。欣赏,从交流的良性循环开始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曾遇到过这样的尴尬局面:我们就某些利益发生争论时,彼此都觉得自己委屈,都在不断地向对方解释、澄清、证明,然而却是越谈越被动,越谈伤害越多,结果经常是不欢而散,甚至有可能从此断绝来往。这就是交流出了问题。我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通常都会牢记自己的付出,并在语言交流中反复提及,却常常忽略对方也有付出,忽略我们的固执己见,实际上也在无意中给对方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小山和林林合伙创建了一家公关公司。创建伊始,林林为向小山表示自己的诚意,对小山说,小山为了公司项目所做的公关行为,相关费用由林林承担。但同时,小山起草了一份合同,并经林林认可,合同中明确规定,小山为了获得项目而支付的公关费用由小山个人承担,包括在他的佣金里面。小山与林林开始合作,两个人互相欣赏、默契合作,小山从未找林林报销过公关费。有一天,小山对林林说:你看我多为你着想啊,咱俩约定由你承担公关支出的,可我从来没找你报销过公关费。初次听到小山提及此事,林林心里有些不快,但她还是向小山表示了感谢;提醒小山合约里清楚地写着:公关费由小山个人承担,包括在他的佣金里面。合约期满,小山和林林续签合同,林林主动修改其中关于公关费的部分,写成谁发起的公关行为,由发起人承担费用。然而,小山仍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林林公关费的事宜,林林心中的不快也与日俱增。当小山第N次喋喋不休地重复公关费时,林林终于忍无可忍。林林对小山说,我们本来是彼此欣赏的。但现在,我们似乎已陷入一个讨债式的恶性循环里。我也为你做了很多事,例如主动修改合同条款内容,在法律上给你更多的利益,但我并没有一提再提。毕竟,我和你之间就是因为相互信任、彼此支持,才会在一些事情上自觉自愿地作出利益让步,并且会时常为对方着想、赞赏对方的优点,这也是一切友谊和合作的基础。然而,现在你这种有情绪的负面交流方式,就很有可能产生交流的恶性循环:因为人和人的利益都是相互的。当你每一次重复说你的利益和让步时,我就一定会找相关的事例去证明我的利益和让步,然后你我就会陷入争论的泥潭,把目光集中到对方的缺点上,而不是优点上,久而久之,有可能会造成情绪急转直下,甚至连良好的合作也会分崩离析——你说呢?小山想了一会儿,点点头表示赞许。经过心平气和的沟通,林林和小山商定,从现在开始,以欣赏的角度和欣赏的表达方式去审视对方,交流时,彼此尽量去谈论对方的优点,尽量去表达自己对对方的感谢,让语言进入良性循环。当我们用语言欣赏对方时,对方也会以欣赏的语言回报。长此以往,彼此都能够记得对方对自己的付出、对自己的欣赏,也更愿意为双方的情意付出更多。有了这份欣赏,无论是事业、友谊,还是家庭,还有什么不会圆满、不会幸福呢?修正沟通方法——语言记录法对自己的语言进行录音,是检视语言沟通是否得体的最好方法。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自己的每一句语言都经过深思熟虑,认为我们的表达准确无误,我们表现出了宽容善良,但事实上,我们并非每时每刻都能做到这一点。言由心生。即使我们在选择语言时慎而又慎,我们内心深处潜藏的不满也会让我们在语气、语态、措辞中不经意地泄露出来,传达给不该传达的人,造成误会甚至关系的破裂。想控制自己的情绪,将负面沟通防患于未然吗?很简单:请记录自己的语言,从现在开始。1.随时记录随身携带一支录音笔,放在衣服口袋里,从早餐后或上班前出门开始打开录音功能,真实记录这一天里你的言语对白。2.即时整理下班或晚餐后把当天录音的对话统统整理出来,细读一遍,你一定惭愧不已:你在现实生活中的表达和自己的初衷一定差之千里。3.自我觉察第二天,继续准备好录音笔。但是,当你每次表达意见之前,先想一想,自己到底要说什么、自己到底要表达什么。想好之前让自己保持微笑,认真聆听别人的意见。这样一天下来,再看看自己的心情、身体有什么变化,自己的人际关系有什么变化,同事对你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家人对你的态度会产生什么变化。4.对照比较下班或晚餐后再把录音整理出来,仔细阅读,看看今天的语言表达和前一天有什么区别,然后,重新体会你自己的内心感受,细细品味其中的改变。坚持几天,你就会惊奇地发现,你的表达非常得体,你的声音欢欣,你的态度非常自信,你面临的,是一个和过去迥然不同的自己。欣赏——最好的身心良药(1)变老、疾病……即使我们不承认岁月的流逝,我们的身体也会为我们敲响警钟。毕竟,身体是与我们沟通最多、最忠实的朋友。它每时每刻都在与我们对话:冷、热、高兴、愤怒、爱、恨……它就像我们的一面镜子,如实地诉说着我们的一切。欣赏可以改变一切,身体也不例外。我们的身体,在很多时候就是思想的产物,我们的生理机能会借生病告诉我们,我们的情绪遇到了问题。我们的年轻或年老,都是取决于心理年龄。而心理年龄的年轻或老化,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的心理暗示决定的:如果我们认为自己老了,就会感到力不从心,再患上种种疾病。但如果从心理上认为自己年轻,精神畅快,那么,身体各方面就会感到轻松,活得自由自在。凤凰卫视的当家花旦吴小莉,被媒体称为“快乐的老妖精”。乐观、豁达的个性却让她始终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早已跨过青春门坎的她,说起年龄时总是十分坦然,“何必在乎年龄呢,我觉得只要心态年轻就永远不会老。至于生理疾病,很多更是心理问题的反映和写照。很多疾病都是压力的结果,而所有的压力,都是由负面思想开始的,然后,更多的负面思想便会接踵而来,直到压力显现。换句话说,当我们抱怨健康问题时,就是丢出负面情绪,让我们的身体听见而烙下印记,引发身心疾病。如果我们把全部的思想都放在疾病上,等于邀请疾病的到来。但如果相反,我们以欣赏的态度审视我们的身体,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各种疾病,很多问题便可以防患于未然。这种说法绝非天方夜谭。很多心理研究报告都显示,一个人对于自己健康状态的认知,将导致这样的信念在他们身上实现:比如医生告诉病人,有种特效药能治病,这种药对这些病人发挥的功效,就要比使用相同药方,却没有接收这项信息的病人要大得多。同理,两个人得了同样的病,一个人每天对自己说”我身体很好、非常快乐、非常享受生活‘他的病就有可能日趋好转,而另一个人却反复埋怨“我病的很重”,结果他的病就越来越严重。欣赏——最好的身心良药(2)自言自语时如此,倾听别人的话语时亦如此。我们的身体不会考虑发话者是谁,它只留心自己的关注度。如果我们对身体缺乏欣赏、缺乏自信,就有可能陷入人云亦云的怪圈,甚至引发严重的生理疾病,造成完全不必要的麻烦。那天同行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一件事:她的大学同学聚会时失约了,原因是父亲毫无先兆的突发心脏病。她多问了一句,得知同学的母亲不久前刚刚心脏病发作,做了数个心脏支架才抢救过来,老伴照顾她时,她不厌其烦的描述了症状,并添油加醋的埋怨了一番老了不中用之类的话,然后父亲也就感觉身心不适。“这也许是心理问题。”我抱着手机沉思了一会儿,说。“我也是这样想的。”同行在电话那边说:“我告诉她父亲有可能只是心理问题,建议她换个医院检查,并且让她反复提醒父亲,时刻告诉自己很健康!”“老人家住在哪家医院,我也去探望一下。”我问道。“你是说现在吗?呵呵,不行!”电话里传来同行孩子般的笑:“老人家参团去海南旅游了!同学陪父亲去了最好的医院做了全套检查,结果什么事也没有!”由此可见,心理暗示的力量有多么大,真正能够击倒我们的人,只有我们自己。据说,美国某医学教授对癌症的病因提出了新理论,认为癌症的发展主要不是客观上存在的癌细胞,而是主观情绪、自我暗示导致了癌变。这一理论虽未被广泛接受,但癌症患者在得知真相后,病情便会急剧变化,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当然,具体到每个人,心理暗示功能的强弱也不尽相同。有调查统计显示,女性比男性易受暗示;抑郁、内向的人比自信、成熟、开朗的人更易受暗示;一些性格开朗的人,即使遇到问题,也会以欣赏自我的乐观态度,本能的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于是身体也就更健康。当然欣赏自我不是万能的,它只能是辅助我们治疗,绝不能代替医院和医生的作用。不过,如果健康问题已经出现,用欣赏和乐观的泡沫灭火,或用抱怨指责的汽油灭火,哪一个速度更快,应该是不言而喻吧。被欣赏是我们本性中最深刻…打造出色的团队、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是无论老总还是员工都会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毕竟,我们人生中的1/3都在办公室度过,能否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任何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可能是一场冲突的前奏,如果处理不好,将矛盾日积月累,我们几十年的辛苦工作和幸福家庭,都有可能毁于一旦。我问过许多从基础工作做起的高管,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说,初涉职场时领导对其充分地欣赏和肯定,为他们的事业飞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心理基础。心理学家丝雷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人们就无法成长开花。”由此可见,被认可、被称赞,是我们本性中最深刻的心理需求,我们只要自己能够被他人热情期待和肯定,就会下意识地朝着被期待的方向去努力。生活如此,事业更是如此。欣赏的力量,对于管理层则更加重要。因为再惊人的效益也是员工积极工作所产生的结果。如果只是通过强权、金钱来维持,这个企业一定会暗流汹涌,就像沉默的死火山,迟早要爆发。要想防患于未然,管理者必须要用欣赏和鼓励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对员工多些理解、认可、肯定与支持,少些怀疑和批评,员工才会迸发出强大的工作热情,不但公司效益能更上一层楼,甚至可以超出管理者的预期目标。一个卓越的管理者,绝非是能够百战百胜地指点江山者,但他绝对是一个能够适时称赞他人、激励员工们打开思路,继而博采众长的欣赏高手。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选拔的第一任总裁查尔斯·史考伯说:“我认为,使员工振奋起来的能力,是我所拥有的最大资产。让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动性的方法,是欣赏。再没有什么能比上司的批评更能扼杀一个人的雄心的了……我赞成鼓励别人工作,因此我总是迫不及待地去欣赏别人,却很讨厌挑别人的错误……我在世界各地见到许多成功人士,还没有发现有哪一个人,不管他有多么伟大,地位多么崇高,不是在被欣赏的情况下比在被批评的情况下工作成绩更好、更加勤奋努力的。”通用电气的前任CEO杰克·韦尔奇也是一个人见人羡的欣赏高手。他经常采用手写便条表示感谢的形式,虽然“老土”且花费不少时间,却总能立竿见影。韦尔奇总结自己时说:“给人以自信是到目前为止我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他所带领的GE,成为利益增长含金量最高的地方,也是让很多人无限向往的地方。欣赏不仅应用于激励员工,在员工闯祸时更为重要,此时的欣赏更能扭转乾坤,化危机于无形。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有位生意合伙人名叫爱德华·贝佛,有一次,他在南美经营一桩生意时判断失误,使公司一夜之间损失百万美元,占投资总额的40%。所有的人都认为,贝佛一定会遭到洛克菲勒的责骂,甚至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但洛克菲勒只是拍拍贝佛的肩膀说:“全靠你处理得当,帮我们保住了全部投资的60%,我们没有办法做到每次都这么幸运,谢谢你。”贝佛深感意外,倍加自责,从此努力工作,屡创佳绩,成了洛克菲勒公司发展不可或缺的一员大将。当然,我在课堂上提出这些例证时,台下也会有总经理不解地问:如果员工出错也要欣赏,岂不是纵容他们一犯再犯?这时我就会问,你喜欢别人批评你,还是赞扬你?“当然是赞扬。”他说。我告诉他,这也是他、我和所有人的共同心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我们针对某人而发出批评,就是意图贬低此人。人们对于欣赏的回应,远比对批评的回应强烈。当我们批评某人时,他们就会觉得有必要为自己的行为辩解,就会产生消极情绪,甚至认为自己遇到了不公,竭尽所能地反击。结果,批评不但毫无效果,反而会产生负面影响。如果他不能全身心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就不能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那公司的效益和发展又从何而来呢?欣赏创造牢固的团队凝聚力…衡量一个团队是否真正具有凝聚力,不是在辉煌时期有多少人会挤破门槛,也不是在有很好物质利益回报的时候有多少人会高声喝彩,而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是否还有人愿意和团队共同进退,共度难关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即使失败,也无怨无悔。真正伟大的吸引来自于宏大无穷的心灵,而非屈指可数的蝇头小利。瑞安大学毕业不久便来到一家公关公司工作,如今已成为经理。几年来,瑞安一直全身心投入工作,很快,努力就得到了回报,公司发展蒸蒸日上,而且非常有凝聚力,瑞安以他的团队为荣。然而,经济危机爆发了,总公司在资金周转上遭遇困境,一些项目被压缩删减,瑞安的公关公司不幸成为调整目标,总部要求瑞安在减薪坚持和关闭部门两者中选其一。瑞安深受打击,但还是选择了减薪坚持,他坚信他的整个团队会和他共度难关。然而,当他告诉员工自己的决定后,却鲜有支持者,大家只是询问公司关闭后,总部会给每位员工多少遣散费,尚未结算的奖金具体哪天瑞安能够如数结算,还有没有其他物质补偿等。这些问题,无疑是给瑞安当头一棒,他忽然发现,一直让他引以为荣的团队凝聚力不过是他自己一相情愿的想象,员工看重的不过是瑞安给予的超额物质利益,一旦这些超额的物质利益化为泡影,瑞安可能根本不值得他们信任。“怎么会是这样?公司怎么能这么对我?我那么拼命为了公司工作,他们却要减少我的薪水!而且这个团队怎么会变成一盘散沙!我原来多么看好他们……”瑞安沮丧到了极点,用失神的两眼呆呆地看着我,嘟嘟囔囔地反复说着这两句话。“瑞安,这个团队里谁最棒?”我问瑞安。瑞安有些迷惑,看了我半天最后试探着说:“他们都不错的,小李很聪明,小冯有很多新点子,小张做的宣传图片也非常不错……”“这个团队里谁最棒?”我再问,目光直视着瑞安。瑞安陷入了疑惑,说:“他们真的都很不错,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优点……”“瑞安,请你看着我,告诉我你是个怎样的人?”我说。欣赏创造牢固的团队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