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南怀瑾讲《论语》》简介及序言 内容简介有人以蚕吃桑叶而吐丝来比喻南怀瑾先生,他把自己读过的书融会贯通,变成一种教化,使它应用于社会人群。听南怀瑾先生说《论语》,会比传统的阅读更多一层意趣,多一个打开现代心理困惑的通途。《论语》隐然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其博大精深需要反复咀嚼方可品出。南怀瑾先生的贡献,在于他不是孤零零地把《论语》的章句解释一番,而是联系历史背景及现实生活进行印证、体悟,深入浅出,其许多心得可谓独树一帜。南怀瑾先生字里行间的精妙思想令人心折,使每一个真诚的听者如沐春风,从容进入《论语》的丰饶世界。简介及序言 作者简介张保文,著有《人生要懂得的历史潜规则》、《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故事全集》、《学会认真》、《人性寓言故事全集》。许庆元,著有《感动青少年的100道心灵鸡汤》、《人一生要解决的50个关键问题》、《如何掌控生命中的关键问题》等。简介及序言 目录序言圣人的智慧,大师的布道第一讲顶天立地的孝第二讲朋友之道:别奢求改变对方第三讲好学未若善学第四讲你头顶上的审判官第五讲真理混杂在假象里第六讲做上级与做下级的学问第七讲偏失尽在浅近处第八讲人生有多少个“三件宝”第九讲得意失意皆从容第十讲简约的幸福简介及序言 序:圣人的智慧,大师的布道(1)孔子离我们有多远?古人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论语》离我们有多远?2500多年的历史宝藏其实一直近在咫尺。“半部《论语》治天下”,薄薄一册书卷却积淀了几千年厚重的文化底蕴与人生智慧。《论语》是集合了孔子生平讲学和门下弟子言行的一本智慧语录,其中所体现的先贤圣人的思想,贴近普通人的现实生活,点明了人生的真谛。千年时光并没有改变人生的本质,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生命的绚烂最终将归于平淡,充实而自在的生活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西方人说,有1000个人就会有1000个哈姆雷特。同样,在中国,有多少人就会有多少个孔子。在阅读了相同的文章后每个人都会产生各自不同的观点,这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的文学素养息息相关。孔子在《易经·系传》中有两句话叫“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语言文字很多时候难以将想要表达的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朱熹对《论语》的观点,迎合了当时,却偏离了孔子的原意。古代名儒对《论语》的圈定,设置了常人不敢逾越的藩篱,让普通人对其望而却步。走近孔子,走进《论语》,体会其中的人生智慧,是莫大的精神愉悦。本书如同一本《论语》的读书笔记,听着南怀瑾先生的讲解点拨,细细品味《论语》中的智慧精髓,一点一滴,心有所得。如果说正宗儒者经学把孔子推向了远离普通人的圣坛,那么,南怀瑾先生便是使孔子走下圣坛的一座桥梁。南怀瑾先生在《论语》的讲解过程中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抛却前人的思想束缚,用心体味孔子真正的思想内涵。《论语》二十篇,经由孔门弟子的悉心编排,脉络一贯,条理井然,不是一句一句或一节一节的格言,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断章取义便无法读懂孔子思想的真谛。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说,孔子学说与《论语》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就能认识到其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会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孔子的思想一直都十分贴近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只不过在传统意识中,人们对《论语》的“高山仰止”,将孔子的思想推向了常人不可触及的高处。在南先生的讲解中,《论语》这本完成于2000多年前、被很多封建帝王奉为圭皋的著作,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人性关怀,与我们当今普通人的生活和精神息息相关,是一本立身、修身、处世的宝典。在南先生的讲解中,孔子的形象与以往正宗儒者经学中塑造的形象大相径庭。没有生硬刻板,没有简单说教,没有不近人情,只是一位循循善诱、学识渊博的长者在向你讲述人生的道理,而这些源于他人生与学问的积淀。“越是真理越明了,越是大道越简捷,真理往往平凡得像阳光、空气和水。找不到的时候,觉得真理那么神秘、那么奥妙、那么高不可攀。一旦找到,就会觉得它是这么亲切、那么平凡,时时刻刻就在你的身旁。”用这形容《论语》对我们的影响再合适不过了。掩卷而思,常读常新。《论语》中蕴含了许多的人生智慧,其中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最大的就是“仁”与“礼”和中庸之道。这些思想点明了不同层次的人在人生追求、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为人处世等方面的差异。例如,什么是仁?简单来说,“仁”指两个人,由二人延伸至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如何处理感情、如何共事。《论语》中提到“里仁”,里仁即自处于仁,象征了学问的中心在于如何自处,自处即为自立,处人即为立人。仁即如何自处,如何与人相处。自处即完善个人的内心修养,处人即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这就是要克服自己的妄念、情欲、邪恶的思想、偏差的观念,走上正确的思想道路,而后达到“礼”的境界才称为“仁”。因此,仁有一个实在的境界,并非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种内心实在的修养。简介及序言 序:圣人的智慧,大师的布道(2)再例如,什么是礼?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上的“礼”是社会秩序的礼。“礼之用,和为贵”阐述了礼的哲学,即礼的中和作用,调整均衡。人与人之间总有偏差,事与事之间总有矛盾,而中和矛盾、调整偏差,便需要礼。与人相处、做人做事都必须依“礼”而行。以“矫枉过正”一词来理解,礼的中和作用要适度,过分调节便会出现新的偏差,所以“知和而和”,要把握好对人对事的中和之道。《论语》中有个结论,“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只有深切理解了古人先贤的话,才明白如何为人处世,《论语》便是孔子以其人生经验积累总结而成做人做事的道理。只有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才能达到“知命”而“自立”的境界。又例如中庸,在儒家是指待人接物不过分也无不及。后用“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的处世态度。中庸之道是由孔子最早提出来的,是儒家学说中最基本的内容。《论语·庸也》载:“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这句话把中庸之道的重要意义说得非常明白。在《论语·先进》中,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欤?”子曰:“过犹不及。”“过犹不及”是中庸之道的基本原则。对孔子的中庸之道人们曾一度认为是“和稀泥”、折中主义,这是一种误解。折中主义最大的弊端就是缺乏原则性。孔子的中庸之道则与此不同,“中庸”即中和,孔子是说两方面有不同的意见,应该使它能够中和,保留其对的一面,舍弃其不对的一面。这才是正确的中庸之道。一般的人很少善于运用中庸之道,多半都是走偏锋。“仁”与“礼”和“中庸之道”这些儒学思想已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华历史文明。孔子文化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传到欧洲,造成很大震动。关于孔子思想的精华我们不能一一尽数,要领会这常读常新的智慧经典,应当抛却偏见和局限,用心去阅读,用生活去印证。第一讲 顶天立地的孝 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南怀瑾先生曾经用调侃的语气对外国来访者说:基督教的“十字架”文化其实早就被西方人抛弃了,相比之下,东方文化才是符合十字架形式的。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西方文化偏重强调父母怎样去爱子女,而忽略了子女对父母的孝养,后一代和上一代接不上去,“十”字少了上面一截,变成了“丁”字文化,这就是西方人目前面临的困境。仔细揣摩南先生这句话,作为一个中国人,既感到欣慰,又感到惭愧。某地党政机关对选拔干部标准作了这样一个规定:不孝敬父母者不能提拔。此令既出,在网络上引起强烈争议。孔子说:“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设想一下,这个道理也很简单,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孝敬的人,他的管理水平再强,领导公关能力再出色,都难以得到别人的信任。同事会觉得这样的人缺乏作为人的公信力,领导也会认为这样的人不具有一个社会人的基本品质——忠诚,重用这样的人,会给事业、单位的安宁带来深不可测的危害(至少是隐患)。孔子说一个人有没有学问,就在于这个人能否对父母尽孝,对兄弟姐妹、亲朋好友乃至陌生之人是否友爱。“而好犯上者鲜矣”: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人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和仁爱之心,这种人是不会危害社会的。如果从“情商”的意义去理解“孝”,一个人拥有了“孝”,那么他自然也就拥有均衡的、良好的品性,这个人的处世能力、责任心和智性,是应该受到信赖的。然而,我们还不能仅仅从浅薄的“成功学”意义上理解孝道——如果是这样的话,这种“孝道”是带有自我强迫性质的,也是靠不住的。南先生虽然在外国人面前夸耀东方文化的“孝”,但面对现实,他也不得不遗憾地指出,现代中国社会,也差不多削成了丁字架的形象。从选拔公务员强调“孝”这一点上也反证出,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孝已经离真情越来越遥远。中国古代有一首《劝孝歌》,里面有两句话:“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语句直白而深刻。孝是一切道德和爱心的根源,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学问之道在做人,建立自己的人生,完善内心的修养,“本立而道生”。孝是爱的根本,也是爱的最初形式,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又会对谁付出真心呢?第一讲 顶天立地的孝 仅仅养活父母不是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据南先生解释,孔子说他那个时代的人不懂孝,以为只要能够养活父母便是孝了。而“犬马皆能有养”,即便饲养一只狗、一匹马也都会喂饱它、养活它,因此仅仅养活父母并不是孝。孔子所处的时代有许多道德约束,尚有许多人无法理解孝的真谛,而当今社会更是如此。孝不仅仅是形式,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是一种爱的心情。曾有一则公益广告将此意抒发得淋漓尽致:一位年迈的母亲在中秋佳节之时满心欢喜,精心准备了饭菜,最终却只等来了儿女们的电话,顿时神情落寞。充裕的物质生活只是表面的形式,老人甘愿每天粗茶淡饭,只要儿女能够常回家陪伴,这让人不由得想起多年前的一首歌——《常回家看看》,怕是所有父母的心声吧。曾读过一则故事,儿子回乡办完父亲的丧事,要母亲随他进城,母亲执意不肯离开清静的乡下,说过不惯都市的生活。儿子没有勉强母亲,说好以后每个月寄300元生活费。这个村子十分偏僻,邮递员一个月才来一两次;近年来村子里外出打工的人多了,因此邮递员在村里出现的日子便是留守老人的节日。每次邮递员一进村就被一群大妈、大婶和老奶奶围住,争先恐后地问有没有自家的信件,然后又三五人聚在一起或传递自己的喜悦或分享他人的快乐。这天,邮递员交给母亲一张汇款单,母亲脸上洋溢着喜悦,说是儿子寄来的。这张3600元的高额汇款单在大妈大婶们手里传来传去,每个人都是一脸的羡慕。过了几个月,儿子收到了母亲的来信,只短短几句,说他不该把一年的生活费一次寄回来,明年寄钱一定要按月寄,一月寄一次。很快一年就过去了,儿子由于工作缠身,回老家看望母亲的想法不能实现,本想按照母亲的嘱咐每月寄一次生活费,又担心忙忘了误事,便又到邮局一次性给母亲汇去3600元。几天后,儿子收到一张3300元的汇款单,是母亲汇来的。儿子百思不得其解之际收到了母亲的来信,母亲又一次在信中嘱咐说,要寄就按月给她寄,否则她一分也不要,反正自己的钱够花了。儿子对母亲的固执十分不理解,但还是按她的叮嘱做了。后来,他无意间遇到了一个来城市打工的老乡,顺便问起了母亲的近况。老乡说,你母亲虽然一个人生活,但很快乐,尤其是邮递员进村的日子,你母亲像过节一样欢天喜地。收到你的汇款,她要高兴好几天哩。儿子听着听着已泪流满面,他此刻才明白,母亲坚持要他每个月给她寄一次钱,就是为了一年能享受12次快乐。母亲心不在钱上,而在儿子身上。孝不仅仅在于形式,空巢老人缺的绝不仅仅是钱,他们更希望得到儿女的关心。第一讲 顶天立地的孝 子欲养而亲不待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孔子说,如果你能真正体会到孩子生病时父母那种忧愁、担心、慌乱的心境,你便会懂得什么是孝,怎样才算尽了孝道。这种心境只有当自己为人父母之时才能体会,当你恨不得代替儿女承受病痛的折磨时,你便会想到自己父母曾经的付出。如果对父母能付出如自己儿女生病时那种程度的关心与担忧,才是真正的孝道。前面提到的基督教的“十字架”文化,即在上帝的监督下爱父母、爱子女、爱他人。当昔日的子女做了父母,当他们真正懂得了为人父母的难处,想要回报父母之时,恐怕多半已不能如愿了。子欲养而亲不待,悔不当初又如何?卡耐基在为成年人上的一堂人生课上曾给全班出过一道家庭作业:“在下周以前去找你所爱的人,告诉他们你爱他,而那些人必须是你从没对其说过这句话的人,或者是很久没听到你说这句话的人。”下一堂课开始前,卡耐基问他的学生们是否愿意把他们对人说爱而发生的事和大家一同分享。一个中年男子起身说话:“卡耐基先生,上礼拜你布置给我们这个家庭作业时,我对你非常不满,因为我并没感觉有什么人需要我对他说这些话。但当我开车回家时,一个念头一闪而过,自从6年前我的父亲和我争吵过后,我们就开始彼此躲避,除了在圣诞节或其他不得不见的家庭聚会,我们避而不见,即使见面也从不交谈。所以,回到家时我告诉我自己,我要告诉父亲——我爱他。“在我作了这个决定后,感到胸口上的重量似乎一下子减轻了。第二天,我很早就赶到办公室,两小时内做的事比从前一天做的还要多。9点钟时,我打电话给爸爸,问他我下班后是否可以回家去,我有些事想要告诉他。父亲以暴躁的声音回答:‘又是什么事?’我跟他保证不会花很长的时间,他同意了。下午5点半,我到了父母家,按门铃,祈祷爸爸会出来开门——如果是妈妈来开门,我恐怕会丧失告白的勇气。幸运的是,爸爸打开了门。我一点没有浪费时间,踏进门就说:‘爸,我只是来告诉你,我爱你。’“父亲听了我的话,不禁哭了,伸手拥抱我说:‘我也爱你,儿子,原谅我竟一直没能对你这么说。’这一刻如此珍贵,我甚至期盼时间停止。但这不是我要说的重点,重点是两天后,从没告诉过我他有心脏病的爸爸忽然病发,在医院里结束了他的一生。这一刻来得如此突然,我毫无防备。如果当时我迟疑而没有告诉爸爸我对他的爱,可能永远都没有机会了!所以我想对所有儿女说的是:爱你的父母,不要迟疑,从这一刻开始!”爱需要用行动来表达,对父母的爱也是如此。现在就去做,不要等父母都不在了而空留遗憾。古话说“子欲养而亲不待”,年少时不能完全理解父母的爱,等自己也为人父母、理解了父母的苦心时,父母已经等了很久了。孝敬父母要及早,不要等父母不在了才想起要孝顺,为时已晚,只能空留遗憾。比尔·盖茨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都可以等待,只有孝顺是不能等待的。时间如流水,青少年时期每个人都有很多事情要忙,忙学习,忙游戏……等成人了,还要忙工作,忙事业。当我们认为拥有了可以孝顺父母的能力的时候,父母已经吃不动也穿不了,有的父母甚至已经远离了尘世。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多为父母做点事,用实际的行动来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爱和感激,而不要总是把爱埋在心里。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自己的父母,你便不会总为自己推迟行孝的举动而寻找借口。爱你的父母就像爱你的孩子,只有这种付出才是真正的孝。第一讲 顶天立地的孝 表里如一的孝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南先生曾多次提到过孔子所说的“色难”,色在这里指的是态度,色难即态度很难。父母做事,儿女接手代劳;有美食,拿给父母吃。这样就是孝吗?其实,仅仅替父母做事、将佳肴奉上,不能认为就是做到孝了。态度决定一切,儿女下班回家疲惫不堪,而父亲吩咐倒杯茶给他喝,做儿女的茶是倒了,但端过去时沉着脸,将茶杯在桌上重重一搁,用冷硬的语调说:“喝吧!”父母见到儿女如此态度,将作何感想?提及孝与态度,忽然想起陈毅元帅的一件小事。陈毅投身革命后,虽然长年战乱、远离家乡,但总是千方百计寄回家书,让父母知道自己的近况,向父母请安问好。新中国成立后,父母没有同陈毅一起居住,陈毅除了每月给父母寄上足够的生活费外,仍在百忙中挤出时间亲笔给父母写信,聊叙家事,宽慰老人。1962年,身居要职的陈毅已62岁,这年春天途经成都。当时,他的老母亲已年过八旬,重病在身,住在成都陈毅的弟弟家中。陈毅与妻子张茜前去看望。老人病重,有时小便失禁,陈毅刚到母亲房中,恰遇母亲换下一条被尿濡湿的裤子。母亲担心让儿子见到污浊之物,便不停挥手、使眼色,要身边照顾她的保姆将裤子藏起来,保姆慌忙中将裤子扔到了床下。陈毅拉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道:“娘,您把啥子东西扔到床下了?”母亲连连摇头说:“没啥子,不关你的事。快坐下,跟娘聊聊天!”陈毅笑了笑,对母亲说:“娘,您怎么对我也保起密来了?”说着,弯下身去,要看个究竟。母亲见瞒不住,只好坦白真相。陈毅听罢,眼圈红了,动情地说:“娘!您久病在身,我没能在您身边侍候,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这裤子应该马上拿去洗了,还藏着干什么?!”说着,他一手拿过裤子,并对保姆说:“我母亲的病如此沉重,平时不知给你们添了多少麻烦;今天,就让我去洗吧!”保姆怎么也不让,母亲也赶紧阻拦。陈毅诚恳地说:“娘,我不是说着玩的,您就允了吧。小时候,您不知给我洗过多少尿裤屎裤啊,儿子再怎么做也难报答养育之恩。”接着,他又对妻子笑道:“我们家乡有句俗话叫‘婆媳亲,全家和’,你这个长年不能照顾婆婆的媳妇也该尽点孝道,今天我们俩一起来洗这条裤子好不好?”孝敬,孝敬,要做到由内而外的敬,才能算是孝。有句古话叫“久病床前无孝子”,孝心有时会给儿女的生活和事业带来极大的拖累。但谁都会在时光的流逝中逐渐衰老,如果父母长期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即便儿女心中孝顺,有时也难免流露厌烦的神色,此时父母心中的滋味恐怕难以陈述:一方面因为拖累了儿女而心中难过,另一方面便是对儿女隐隐的失望。爱在态度上,心中孝,态度敬,不要对父母感到厌烦。很多人虽然表面上做得不错,但容易不自觉地抱着一种“我做得已经不错了”的心理,无形中给父母以不好看的脸色,以“孝”来折磨老人的心灵,增添老人的负疚感。这种作派,往轻了说,是一种不纯;往重了说,也是一种“恶”——足以摧毁所有曾经的恶。第一讲 顶天立地的孝 能竭其力的孝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南怀瑾先生在解释子夏的“贤贤易色”时再次提到儿女对父母的态度,认为儿女对父母的孝心只要发自内心尽心、竭力即可,不必强求物质的富足。“事父母,能竭其力”也是在讲孝道,其中“竭”字是关键。尽孝,只要“竭其力”,力所不能及的也无须强求,量力而行足矣。孔子的弟子子路素来以勇猛、耿直闻名,而其自幼的孝行也常为孔子所称赞。子路幼时家境贫寒,家人经常食不果腹,有时甚至要在野外采摘野菜充饥。有一次,子路听见年迈的父母随口念叨着许久没有吃过饱饭,如果能吃上一顿米饭就好了。子路闻言,心中十分愧疚,可是家中早已无米下锅了。子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后来,子路想到山那边的舅舅家里还比较富足,翻过那几道山梁到他家借点米,舅舅一定肯借。虽然山路崎岖,但是想到能够满足父母的小小要求,子路打定主意出发了。子路不顾山高路远,翻山越岭走了几十里路,从舅舅家借了一小袋米,随即马不停蹄、披星戴月地往家赶。这一路,子路虽然疲惫不堪,但能够以自己的辛苦让父母得到些许的满足,他无怨无悔。父母去世以后,子路南游到楚国。楚王非常敬佩和仰慕他的学问和人品,给他加官晋爵。此后子路家中车马百辆,余粮万钟,富贵显赫,衣食无忧。然而,子路总是不能忘怀昔日父母的劳苦,感叹道:“如果父母还在世就好了,就算要同以前一样吃野菜,再要我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背米回来赡养双亲,我也心甘情愿!”当孔子得知子路如此思念父母并一再为父母生前自己无法尽心尽力奉养他们而自责时,便劝慰子路:“你在父母生前已经尽孝了。父母过世的时候,虽然无法用优厚的丧礼操办后事,可你的孝心父母已经感受到了,你已经尽到了为人子女应有的礼节。你不必内疚,而且完全可以称做是天下做子女的楷模!”古语说:“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只要尽心尽力便是孝,如果一定要表现在物质上,那么穷人家里就不会有孝子了。只要将父母的一切牵挂在心,内心想让父母过得更好,那么,即使你现在力不从心也问心无愧。绝大多数父母都不希望儿女为了表达孝心而自己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儿女过得好,父母便快乐;只要衣食有着、儿女关心,父母便一无所求了。老人需要的东西并不多,一所豪宅或一封书信,山珍海味或粗茶淡饭,只要他们能感受到儿女的心,一切都是等价的。能影响孝的天平的不是物质,而是内心,原心不原迹,孝由心生。第一讲 顶天立地的孝 “跑”为至孝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曾有人说,天下有不是的子女,无不是的父母。其实也不尽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圣贤亦会犯错,何况普通人?南先生在讲解孔子的话时称,天下也有不是的父母,父母不一定完全对。作为一个孝子,对于父母的过错要尽力劝阻。如果父母不听劝导,那么就“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虽然无法违背父母的意愿,但是要明确告诉父母这样是不对的,即使反抗也要在一定限度之内。孝顺,孝顺,顺从有时便是孝。当然,前提在于不违背“仁”与“礼”的标准——盲目顺从有时会让儿女的生活蒙上阴影,这也肯定不是父母所期望看到的。当儿女与父母发生冲突时经常口不择言,其实,即便是父母的错,为人子女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同父母争辩,而不应与父母致气。燕文跟母亲吵架了,她一气之下,冲出了家门,走进茫茫的夜色中。漫无目的地走了一段路后,她发现走得匆忙,竟然一分钱都没带,连打电话的钱都没有!夜色渐深,燕文饥肠辘辘,忽然看到一个小小的馄饨摊,一位老婆婆在摊前忙碌着。馄饨的香气扑鼻而来。老婆婆早已注意到这个一脸忧伤的女孩子,她热情地招呼:“小姑娘,吃碗馄饨吧!”燕文转过身,尴尬地摇摇头,说:“我忘记带钱了……”老婆婆笑了笑:“没关系,我请你吃。”片刻之后,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燕文吃了几口,忍不住掉下了眼泪。“小姑娘,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燕文心头感到一股暖流,边哭边把她的委屈讲了一遍,言辞之中有许多责怪母亲的话。老婆婆听了,摇摇头说她:“你怎么会这样想呢!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而你妈给你煮了十多年的馄饨,从小到大照顾你,你怎么不感激她呢?为什么还要跟她吵架呢?”燕文听了这话,愣住了。燕文脑海中浮现出许多儿时母亲疼爱自己的画面。馄饨吃完,她谢别了老人,朝家走去。当走到自家胡同口时,燕文看到妈妈正焦急地左右张望……小说《康熙大帝》里有一个情节,皇十四子顶撞了父亲,老康熙气得急火攻心,拔剑要砍杀这个忤逆的儿子。这时候,大臣张廷玉抱住了康熙,对皇十四子喊道:“你还不快跑?”皇十四子醒悟了,一溜烟赶紧跑了……“跑”,在这个时候就是儒家所提倡的至孝。在这样的非常环境下,还有别的选择比“跑”更具有智慧更符合人情的吗?在父亲失去理智的时候,“跑”能够让父亲避免犯更大的错误,也显示出一种退让之道的大智慧。孝道,在中国文化中是有许多许多智慧含义的。这种智慧,来自于对人生的体悟。第一讲 顶天立地的孝 父母生日的双重意义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南先生在解释“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一句时说,对于父母的年龄,儿女不能不知道;父母又增了一岁,儿女应当既感到喜悦又感到惧怕。当子女长大也做了父母,通常将生活的重心完全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一方面理解了自己父母的苦心,一方面总想着向父母尽孝,却又总以为时间还多,一再推延。凯文是一位在华尔街事业有成的投资经理,在苦干一个冬季之后,他终于获得了两个星期的休假。他早就计划好要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到一个风景秀丽的观光胜地去休憩一番。临行前一天下班回家,他十分兴奋地整理行装,第二天早晨出发前他打电话给母亲,告诉她去度假的消息。母亲说:“你会不会顺路经过我这里?我想看看你,和你聊聊,我们很久没有见面了。”凯文急忙向母亲解释:“妈妈,我也很想去看你,可我和朋友已经约好见面时间了,恐怕没有时间过去。”当他开车正要上高速公路,忽然记起今天是母亲的生日。于是他绕回一段路,停在一个花店门口,打算订些鲜花,叫花店给母亲送去。母亲喜欢鲜花。店里有个愁容满面的小男孩也来买花,挑好了一束康乃馨后却发现所带的钱不够,少了10元钱。凯文问小男孩:“这些花是做什么用的?”小男孩说:“送给我妈妈,今天是她的生日。”凯文拿出钞票为小男孩凑足了买花的钱,小男孩很快乐地说:“谢谢你,先生。我妈妈会感激你的慷慨。”凯文笑了笑:“很愿意帮助你,其实今天也是我妈妈的生日。”看着小男孩满心欢喜地抱着花束离开,凯文若有所思,他选好一束玫瑰、一束康乃馨和一束黄菊花,付完钱,给花店老板写下他母亲的地址,然后他发动车子,继续上路。车子开出一小段,转过一个小山坡时,凯文看见刚才遇到的那个小男孩跪在一个墓前,把鲜花摊放在墓碑前。小男孩也看见他,挥手说:“先生,我妈妈喜欢我给她的花。谢谢你,先生。”凯文立即将车开回花店,找到老板,问:“那几束花是不是已经送走了?”老板告诉他还没有。“不必麻烦你了,”凯文说,“我自己去送。”正如圣人所说,做子女的对父母的年龄不能不知道。要铭记着父母的生日,这其中有两重含义:一是为父母的寿又添了一岁而高兴;与此同时又为父母担心,父母年岁越高,距离人生的终点越近,儿女与父母相处行孝的时间也越短了。当父母已不在人世,再想尽孝,恐怕也不能了。在父母生日那天,一句问候、一句叮咛、一个拥抱,都会让他们幸福万分,而最好的礼物便是将自己带到年迈的父母面前。第一讲 顶天立地的孝 游必有方:离家创业的另一种阐释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里仁》南先生对“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一句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游必有方”的“方”并非有些典籍中注释的“方向”,而是指“方法”。并非说,只要父母还健在,儿女就不能离家创业,而是说,父母年迈没人照应,子女远游他乡时必须有个安顿的方法让父母衣食有着,这便是孝子之道。曾有一位家境贫困的大学生,坚持求学,这本是好事;然而当家庭出现变故,父亲去世,弟妹年幼,他却依然坚持要继续深造读研究生,母亲无奈只好去卖血。这位自私的学子遭到了许多人的鄙夷。求学的路如此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又何必系于一纸文凭,自己的深造却要用母亲的鲜血来灌溉,他却能无动于衷,实在让人不齿。当儿女到了能够自立的年龄便要开始回报父母,最起码不要因为自己而加重父母的负担。想要继续学习,考虑一下自己的家庭状况;要去追求自己的事业,先将父母安置好。父母或许会对你说,只要对你好,我们愿意付出我们的一切,不必为我们考虑太多。如果你用父母对你的爱给他们套枷锁,又情何以堪?当父母重病在床而断然离去,在老人行将就木之时,将他对人世间最后的期冀扼杀,让其以绝望之心离人生越来越远,是对生命的大不敬。你可以离开父母,你可以奔赴远方,但在离开家之前一定要对年迈的双亲有个交代。离开了父母,虽然对父母有所安顿,让父母衣食无忧,但仍然要时时刻刻牵挂着父母,将对父母的爱心与孝心深系于怀,这才是孝子。父母的衣食、起居、心情都应该是儿女牵挂在心的,不要让牵挂成为父母对儿女的单相思。随着父母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儿女的依赖感也越来越强,失去了年轻力壮时的信心与豪气,眼花了,腿脚不灵便了,甚至一些简单的小事都会觉得自己做不好,此时儿女便成了他们可以依靠的大树。其实,当儿女懂得牵挂父母,当父母习惯依靠儿女,便是天地间最美丽的幸福。只是,漂泊的我们牵挂父母远不及留守的父母牵挂我们的多!第二讲 朋友之道:别奢求改变对方 总有一点强过你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南先生说,“无友不如己者”并非指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而是说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不要认为任何一个人不如自己,你身边的每一位朋友都有他的过人之处。不要认为你的朋友不如你,用其长而舍其短,便会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之处。许多儒学典籍中将“无友不如己者”理解为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未免有失偏颇;如此解释,后面一句“过则勿惮改”则意义不连贯了。做人应谦逊自省,如果交友时只关注他人哪里不如自己而不自省,又怎能不断完善自己?只有将朋友的长处与自己的短处比较,发现自身缺陷并及时改过,才能使自身的学问修养不断完善。有一则寓言,五根手指闲来无事,话论谁最优秀,激烈争执。大拇指洋洋得意地说:“在咱们当中我是最棒的,我最粗最壮,人们赞美谁、夸奖谁时都会把我竖起来……”食指不服气,说:“咱们五个当中,我才是最厉害的,别人哪里出现错误,人都会用我把错误指出来……”中指不可一世地说:“看你们一个个矮的矮,小的小,哪有一个像样的!我才是真正顶天立地的英雄……”到无名指了,它更是心有不甘:“你们算什么,人们最信任的是我。当一对情侣喜结良缘的时候,那颗代表着真爱的结婚戒指带在谁身上了啊?”轮到小指发言,它最不起眼,可气势却一点不低:“谁最重要,不能只看这些小事。当每个人虔心拜佛、祈祷的时候,我是站在最前面的,所以最重要的是我!”其实,做人处世,要将朋友的长处铭记于心,将自己的姿态放低,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明确他人的长处和短处。要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习他人的过人之处以弥补自己的缺陷,才能更好地做人、做事。第二讲 朋友之道:别奢求改变对方 管宁割席与择友之严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论语·子罕》孔子说,有些人可以一起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一起经历人生,一起长大,做十分要好的朋友;但却没有办法和他同走一条道路,不能共同成就一番事业。两人思想目的不同,便没有办法共同相谋。虽然并不一定反目成仇,但却没有办法互相讨论计划一件事,只好各走各的路,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南先生进一步解释:有些朋友可以与之共赴事业,却无法共同建立一个东西,无法共同创业,所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事在他们身上无法实现。另一些朋友可以共同创业,却无法共同守业,所谓“打江山易,守江山难”,让他的手中握有权力,反而会让他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世说新语》中记载“管宁割席”的故事,便是对“道不同不相为谋”极为清晰的阐释。管宁与华歆本是从小到大的好朋友,恰同学少年结伴读书。一次,两人一同在园中锄菜,发现地上有块金子。管宁视而不见,继续挥锄,视非己之财与瓦砾无异。华歆却将金子拾起察看,仔细想过之后才将金子丢弃了。华歆此举被管宁视之为见利而动心,非君子所为。还有一次,两人同席读书,附近有官员华丽的轿舆车马经过,前呼后拥十分热闹,管宁依旧同往常一样安心读书,而华歆却忍不住将书本丢到一边,跑出去看了一下热闹。此举被管宁视之为心慕官绅,亦非君子。于是,管宁毅然将二人同坐的席子割开,与之分坐,断了交情,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事情很小,确是人们容易忽略的细微末节,然而正因其小,足见当时的士大夫品评他人与约束自己的尺度及交友之严,见微而知著,因小而见大。当朋友之间所追求的东西有着悬殊的差别之时,就可能在以后的路上分道扬镳。因此,朋友未必能够一路通行。有的朋友可以一起学习、一起创业,然而随着人生经历的变化,会在一个关键问题上出现分歧,使友情破裂。第二讲 朋友之道:别奢求改变对方 有距离,有分寸,有始终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论语·公冶长》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论语·阳货》孔子非常佩服晏子对于交朋友的态度——晏子不轻易与人交朋友,一旦交了一个朋友,就会全始全终。南先生进而点明,对于我们来说,每个人都有朋友,但全始全终的很少,这边厢新朋友在增加,那边厢老朋友也在流失,正所谓:“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晏子对朋友能全始全终,他让友情地久天长的要诀是“久而敬之”。交情越久,他对人越恭敬有礼,别人对他也越敬重。这四个字说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一般来说,关系亲密的朋友,言谈举止都更为随便,就好比人们心情不好时总爱对亲密的人发脾气一样。而一时的口不择言,有时会变成永远的伤疤。因此,交友之道便在于“久而敬之”。“敬”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朋友之间的礼仪。许多人常有一个错误的想法:挚友之间无须讲究礼仪,因为好朋友彼此之间熟悉了解,亲密信赖如亲兄弟,财物不分,有福共享,讲究礼仪拘束便显得亲疏不分、十分见外了。其实,朋友关系的存续是以相互尊重为前提的,容不得半点强求、干涉和控制。彼此之间情趣相投、脾气对味,则合、则交;反之,则离、则绝。朋友之间再熟悉、再亲密,也不能随便过头、不恭不敬,否则,默契和平衡将被打破,友好关系将不复存在。和谐深沉的交往,需要充沛的感情为纽带。这种感情不是矫揉造作的,而是真诚的自然流露。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用礼仪来维护和表达感情是人之常情。待挚友仍须敬,并不是说在一切情况下都要僵守不必要的烦琐的客套和热情,而是强调好友之间相互尊重、不能跨越对方的禁区。每个人都希望拥有自己的一片私密天空,朋友之间过于随便就容易侵入这片禁区,从而引起隔阂和冲突。待友不敬,有时或许只是一件小事,却可能埋下了破坏性的种子。维持朋友亲密关系的最好办法是往来有节、互不干涉,“久而敬之”才能天长地久。对待朋友,无论关系如何亲密都不可恶语中伤。将自己放在与朋友相等的地位,设身处地为朋友着想,相敬如宾,才能让友情长在。孔子说,女子与小人最难办了,对她太爱护、太亲近了,她就恃宠而骄,让你无所适从、动辄得咎;对她疏远一些,她又怨恨你。天下的女人差不多都恨死了孔子这句话,但思来想去,这话确实很有道理。南先生认为,孔子说的不仅仅是女人,还包括小人,而世界上的男人够得上资格免于“小人”罪名的实在是少之又少。因此,孔子这一句话,虽然表面上骂尽了天下的女人,但又有几个男人不在被骂之列呢?“近则不孙,远之则怨”。明智之人在交往之中懂得保持距离。距离对情感而言不是空间上的远近,而是交往的层次和质量。柴可夫斯基和梅克夫人是一对相互爱慕而又从未见过面的恋人。梅克夫人是一位酷爱音乐、有着一群儿女的富孀。她在柴可夫斯基最孤独、最失落的时候,不仅给了他经济上的援助,而且在给了他心灵上极大的鼓励和安慰。她使柴可夫斯基在音乐殿堂里一步步走向顶峰。柴可夫斯基最著名的《第四交响曲》和《悲怆交响曲》都是为她而作。他们不想见面并非他们两人相距遥远,实际上他们的居住地仅一片草地之隔。他们之所以永不见面,是因为他们怕心中的那种朦胧的美和爱在一见面后被某种太现实、太物质的东西所代替。不过,不可避免的相见也发生过。那是一个夏天,柴可夫斯基和梅克夫人本来已安排了他们的日程:一个外出,另一个留在家里。但是这一次他们在计算上出了差错,两个人同时都出来了,他们的马车沿着大街渐渐靠近。当两驾马车交错的时候,柴可夫斯基无意中抬起头,看到了梅克夫人的眼睛。他们彼此凝视了好几秒钟,柴可夫斯基一言不发地欠了欠身子,梅克夫人也同样表示了一下,就命令马车夫继续赶路了。柴可夫斯基一回到家就写了一封信给梅克夫人:“原谅我的粗心大意吧,维拉蕾托夫娜!我爱你胜过其他任何一个人,我珍惜你胜过世界上所有的东西。”在他们的一生中,这是他们最亲密的一次接触。所以说,真正的情谊是心灵的默契和情感上的升华,聪明的人会把情感放在和理性等距离的位置上,在交往中和对方保持合适的距离。第二讲 朋友之道:别奢求改变对方 规过劝善也有度量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南先生结合生活实际通俗地解释了孔子和子游的话:子游说,要讲仁爱之“行”,也要懂得方法,不能蛮干。当上司有了不对的地方,你提出意见和建议,如果对于一个问题说的次数多了,虽说是对公司与上级有益,有时却会招致上司的反感。对朋友也是一样,朋友有不对的地方,听不进你的建议,如果你劝告的次数过多,他反而还会与你慢慢疏远,甚至变成冤家。中国文化中友道的精神在于“规过劝善”,这是朋友的真正价值所在。有错误相互纠正,彼此向好的方向勉励,这就是真朋友,但规过劝善也有一定的限度。朋友的过错要及时指出,“忠告而善道之”,尽心劝勉他,让他改正错误;但实在没有办法时,“不可则止”,就不要再勉强了。自古忠言逆耳,假如忠谏过分了,朋友的交情就没有了,尤其是共事业的朋友。历史上有许多先例,往往知道实不可为,只好拂袖而去,走了以后还保持朋友的感情。朋友都有其各自的优点和缺点,规过劝善固然好,也不应过度,否则便会失去朋友。让自己的眼睛多停留在朋友的长处上,既勉励了自己,又不至于走进友谊的误区。一个人要赢得友谊,就要多看到对方的优点和长处。其实,每一个人都有长处,问题就在于发现与否。比如某人在事业上很有才气,但在生活中处世能力却很差,那么,如果择其长处学习之,你就会和对方建立友谊,相处和睦。你睁开两眼看对方,要求对方什么都好,那么,最终是你失去友谊和失去朋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朋友,也是一种宽容的处世之道。如果某人从前曾冒犯了你或做了对不起你的某件事,若他已认识了,你也不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昨日的误会与冲突随岁月而流逝。这不是无缘无故的宽恕,而是一种风度,让对方认识到你有不凡的胸襟。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美无缺的人,交友应求大同存小异,过分挑剔以及过分苛求最终可能使你连一个朋友也找不到,或者说你的朋友,因为你过分睁大双眼而对你敬而远之,远而避之。每个人在生活中总会遇到些挫折,从挫折中经受失败的考验,从幼稚走向成熟,从认识弱点走向克服弱点,那么,我们不必要把对方的缺点洞察得透明化。你只要认为对方是一个真诚的人,即使他有某些与你格格不入的嗜好、缺陷,你也不必大加追究,一定要扭转乾坤不可。睁一只眼,多看到对方的长处;闭一只眼,少看到对方的弱点。享受友情的阳光,不要让喋喋不休的规劝使朋友离你越来越远。第二讲 朋友之道:别奢求改变对方 数数你身边的朋友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南先生说,世间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朋友有益友与损友之分。友直、友谅、友多闻,都是对自身修养有益的朋友。“友直”,是讲直话的朋友;“友谅”,是个性宽厚、能够原谅人的朋友;“友多闻”,是见识广阔、知识渊博的朋友。对自身修养无益而有害的损友亦有三种:“友便辟”,是指有特别的嗜好,或者软硬不吃、不经意间便会将他得罪的朋友;“友善柔”,是个性软弱、依赖性强,缺乏个人主见甚至一味依循迎合于你的朋友;“友便佞”,是专门逢迎拍马的朋友,通常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佛说孛经》中说:“友有四品,不可不知:有友如花,有友如秤,有友如山,有友如地。”其实,如花、如秤的朋友便是孔子提及的损友的另一种表述,如山、如地的朋友则是益友的另一种概括。有友如花,好时插头,萎时损之,见富贵附,见贫贱则弃。这类朋友对待你像花一样,当你盛开时,将你插于头鬓、供奉桌上;假如你凋谢了,他便毫不怜惜将你丢弃。当你拥有权势、富贵时,他把你捧到高处,凡事奉承、随顺;一旦你功名富贵随风而去,失去了利用的价值,他就背弃你,离开你。有友如秤,物重头低,物轻则仰,有与则敬,无与则慢。这种朋友像秤一样,如果你比他重,他就低头;如果你比他轻,他就高起来。当你有名位有权力时,他就卑躬屈膝,阿谀谄媚;等到你无权无名一身轻,他就昂起头来,俯瞰你了。有特别的嗜好或不宽容的朋友总会对你有所求,情感上或物质上一旦无法满足他,你们之间的友情便会走到尽头了。个性软弱、依赖性太强的朋友会让你疲惫不堪,一旦偶尔流露出让他自己作决定的想法,他便会认为你抛弃了他,你们之间的友情也会出现危机。至于逢迎谄媚的朋友更是对自身有百害而无一利。有友如山,譬如金山,鸟兽集之,毛羽蒙光,贵能荣人,富乐同欢。有的朋友像高山一样,高山能广植森林,豢养各种飞禽走兽,任凭它们聚集其中,自由自在。所以,益友像山,心胸广阔,正直高耸,宽厚待人。有友如地,百谷财宝,一切仰之,施给养护,恩厚不薄。所以,益友如地,泽被万物,毫无怨尤,可以担待我们的过错,帮助我们不断成长。因此,朋友并不一定越多越好,多交益友,少交损友,才能真正从朋友身上学到为人处世的道理。第三讲 好学未若善学 学习的社会是最有活力的社会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学问是什么?依照南怀瑾先生的观点,学问并非单纯指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渊博的知识,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因此,没文化未必没学问,学问从人生经验中得来,在为人处世中体会。生活是最好的老师,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学习的课本,学问无处不在。孔子说“学而时习之”,要想真正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就应该随时随地思考,随时随地见习,随时随地体验,随时随地反省。“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做学问可能一辈子都无人了解,但只要有学问自然有知己。孔子的学问曲高和寡,也是远在500年之后才得到发扬光大,为世人称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的学问在他生前始终不曾被真正理解。他说,当你埋头苦做学问,即便一辈子无人能懂,也不要怨天尤人,这样才能算得上君子。人能够真正做到为了学问而学问,为了好好做人做事而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就能够做到不怨天尤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先从自身找原因。因此,所谓学问并非以往儒家著作中对读书功用的简单解释,而是指从人生的经验中体会做人做事的道理。“质”是朴素的本质,“文”是人们由实践中得来的经验、见解累积而成的人文文化。“质胜文则野”,如果完全顺着人的原始本质发展,忽视文化教育,则文化浅薄,流于落后、野蛮;“文胜质则史”,如果是文化进步的社会,文化知识掩饰了人的本质,就是过于斯文了。南先生学识博贯中西,他认为中外历史皆如是:一个国家经历了百年多的太平盛世之后,国势一定渐渐衰弱,而艺术文化却异常发达。国家文化如此,个人亦如此。社会上有才干、有所成就、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并不一定曾是学校里的好学生;同样,学校里功课好、受老师喜爱的学生,迈入社会后也不一定会成就伟大的事业,反而多半会“泯然于众”。这恐怕也是大众教育的缺陷所在。对此,澳大利亚的教育模式能给我们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在澳大利亚的学校教育中,有一项很特殊的课程——野外生存训练。这门课程从20世纪70年代便开始了,经过几十年的摸索并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如今它已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被全面推广。孩子们从小学三年级,大概八九岁起,就开始接受野外生存训练了。野外生存训练的长短和强度根据学校的教学安排和学生的年龄有所不同,训练科目亦有许多种。一些比较常见的训练内容有:一、行军与露营。它要求学生自己背着行囊在特定的原始森林区或者野营训练区行走,食物常常是统一配给的罐头食品。晚上,一般露营在野外,要学会选择安全地点露宿,搭帐篷、生篝火等等。二、峭壁攀爬与下落。它训练学生两方面的技巧:一是从地面顺岩石向上攀登,二是从峭壁或岩石的顶部滑落到比较平坦的地面,腰间会系上绳。三、划艇与漂流。参加训练的孩子们都要穿上泳衣并配备救生设备,他们要掌握划桨的相互配合以及湍流漂流技术,学会避开激流,排除险情,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四、丛林识途与越野。训练学生在深山丛林里掌握识别地图的技巧,凭借指南针准确辨别方向,在最短的时间内走出丛林。显然,这些训练不仅锻炼了孩子的体力、技能和面对险恶环境时的应变能力,更激发了孩子挑战自然的勇气,砥砺了他们坚强的品质。“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只有后天文化的熏陶与人性本有的敦厚、朴素气质互相均衡,才能培养出完整和谐的人格。第三讲 好学未若善学 不知则问与不能则学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