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南传佛陀传-3

作者:一行禅师 字数:21899 更新:2023-10-08 20:02:24

這些事意味著,經釋尊啟蒙的人們,爾後全部,負有從事宣布正法之道的義務。所有的人們得知道這個正法,應該是所有人們的福氣和利益。那麼,這種正法並不是釋尊一個人可以私有的,也不應該只止於這些人之間而已的。要使有更多的人知道這個法,要使有更多的人進入於真正幸福之道才好。於是現在六十一個聖者,全部成為擔負正法宣布任務的人,即將被派往眾人當中去。當他們出發之際,釋尊餞行他們的話語如下開:  傳道宣言  『比丘們,我擺脫人們的一切韁繩,你們也同樣擺脫人們的一切韁繩。比丘們,你們現在,要為多數人們的利益和幸福、憐愍世間,要為他們的利益和幸福,去巡迴諸國。一條路不可兩個人同走。  比丘們,開頭也是善,中間也是善,終結也是善,你們所講說的,要兼有著真正的道理和表現的法才好。要教示人們以能普遍於一切的,清淨的修行才好。雖然生來就稟有垢污很少的生活,因為聽不到真正的法而滅亡的人們也有,他們如聽到法必能將它信受。比丘們,我也同樣要為法的宣傳,現在起前往優樓頻螺的將軍村。』  我們看到釋尊所發出的傳道宣言。將這個宣言分析的結果,可以知道它含有下開那樣的種種要素。  於它的最初,所說的是釋尊和他的弟子們的自覺宣言。講說聖者之道的人必須是聖者。講說人間自覺之道的人必須是自覺者。釋尊曾經說,沒有比不是聖者,卻像聖者那樣行動的人更卑鄙。對于五個比丘最初試作說法時,他所說的頭一句話就是這種覺者的自覺,所以現在,將要提著這種人間自覺,廣泛地宣傳於人們之間時,我們(釋尊和弟子們)全部都是很適合的。必須宣明我們就是阿羅漢(arhat=deserving應供)。  其次所說的,是這種傳道的目的。傳道,不用說就是提著自己的自覺內容,廣泛地宣傳於人們之間。你們必須抱著確信這個,能同時利益人們,並能為人們帶來幸福,而不要盲目的引導。不可像『盲人引導盲人,同陷於地獄。』那樣。為著要能不這樣,就自己來說,他的自覺必須有明的意識。同時就對機來說,對於以他們的利益和幸福為目的,必須有澈底的意識。『因為憐愍世間,顧念他們的幸福和利益,所以我們要將這個自覺之道帶給人們。』釋尊順便地這樣說。而又追加說:『不要兩個人走同一條路。』他的這句話,對于我們,給與很深的銘感。  我們知道耶穌.基督,頭一次要派他的十二使徒前往傳道福音時,對他們所說的話。他於那裡極口說:『兩個人為一起』、『對于眾人要留神』。並說:『我差你們去,如同羊進入狼群。』又教示說:『所以,你們要靈巧像蛇。』較諸那些話語,我們不能不覺得深為銘感。釋尊的傳道宣言,是多麼地充滿著和平和良善,是多麼地洋溢著對于人們的純粹愛情,而這種和平,良善和愛情,就結晶為『不要兩個人走同一條路』的這一句話。  我又想起釋尊的『世間與我爭,可是我卻不與世間爭。』的話語。據釋尊所理解,這個世界的存在方式,不是對立性的,寧可說,是相依性的。而相依性纔是緣起本質。如果這樣的話,不應該以怨恨、恐怖、瞋恚與世間的人們相對。『我不與世間爭』,是由來自這種世界觀的人生態度,是徹底的和平主義。而因為有這種徹底的人生態度,所以對于佛者來說,就不需要『對於眾人們留神』,就不需要『像蛇那樣靈巧』。因此,進入於狼群的,必須要兩個人一起,但是,佛者卻教示我們『不要兩個人走同一條路』。因為,沒有什麼須要用恐怖去警戒,唯有唱念所在,希望能多一個人聽法,對于法開眼。  說法的理想 又,這個傳道宣言,很簡明地說明釋尊所懷抱的說法理想。『比丘們,開始是善,中間是善,終結也是善,你們要講說兼有真正道理和表現的法。』所明示的說法理想,可以與希臘人的雄辯方式平行,而與耶穌.基督的說教態度相對。  希臘人很愛好雄辯,是人們所周知的。據說那些雄辯,是合理的精神和藝術的精神的產物。而因為他們的聽眾是有著卓越素質的人群,所以辯者必須對他們付出充分的敬意,那些,特別是在雅典雄辯家的演說,以不興奮而又冷靜做他們的結語方式來表示它。以權威對聽眾的人,會只以強有力的話語做他的結論而強制聽眾。又,想訴諸聽眾感情的人,會在高潮的興奮中結束他的敘述。可是,能在沒有興奮的冷靜中敘述結論的雅典的雄辯,才是辯者對聽眾的理性與高水準表敬意。  現在,釋尊所說的說法理想,也是這種方式。他說,『必須具備著真正的道理和表現』。那是與希臘的雄辯,必須因應合理的精神和藝術的精神相同。又他說,『開始是善,中間是善,終結也是善。』那是意味著要始終一貫地以理論的,而且確切的表現,來喚起聽眾的理性。不是在開始時即將結語攤出的,也不將眾人捲入高潮興奮中。而是要初、中、後一貫地,以兼有理路和表現,冷靜地以理性向理性說述。那是釋尊所親自實行,也是他對弟子們要求的說法方式。  而,這種說法的理想,與耶穌的行為相互對照,也使我們覺得很有趣。耶穌教示他的弟子們,要派他們前往傳道時,說,你們唯有『前去宣傳說,「天國近了」。』只將他們所應該說的內容指示他們而已。又,假如被送到祭司們、國王們面前,他教他們『你們不要思慮怎樣說話,或說甚麼話,到那時候,必賜給你們當說的話,因為不是你們自己說的,乃是你們父的靈在你們裡頭說的。』在那裡,完全找不到理性向理性講說的氣氛,講的人只為靈所充滿,只要將『嘴裡的話說出來』就好,人們陡然地被推出於選擇之前,讓他們選擇應不應該接受這個福音,所以,福音書的記者們,也將接觸耶穌說教的人們感想誌載著:『他說話不像學者,像有權柄的人那樣。』又人們對于他的說教彼此覺得驚訝說:『他是什麼人?』、『所說的是什麼話?』那與釋尊的理想的是完全不同的。  最後,這個傳道的宣言,也就說法的對機有所敘述,『雖然稟受污穢很少的生活,卻因為不聞正法而滅亡的人們也有。他們,如聞法必將它信受。』那是說說法的對機,首先應該選擇的是怎麼樣的人。不用說,釋尊的道對於所有的人們,是普遍開放的道,不因門第、貧富和賢愚而有所差別。不過,在聽眾這一邊,卻有容不容易理解它的分別,這樣是不得已的。  有一次,釋尊用三種田的譬喻,將它這樣說。那是他與某部落長所作的問答──『世尊,雖然對於所有的人秉著慈悲之心,和利益所有的人的心,可是您的說法,對於某些人們很詳細,對於某些人們,卻不那麼詳細,是為什麼呢?』  『部落長,你於這種場合怎麼想?假定這裡有一個農夫,他有三種田。其一是很好美田,另外一個是中等田,還有一個是惡質沙地,含有鹽分。他想對於那些田播種的時候,從那一種田開始呢?』  部落長聽他這樣說,只好回答他說:『那個農夫一定會首先在最好的田播種。』  現在釋尊,當他要派他的弟子們前往傳道之際告訴他們,應該首先播種法的種子的美田,是怎麼樣的人們。那是『稟受污穢很少的人們』。年輕的受世間的污穢污染很少,教養和知性都同樣卓越的人們。不久相繼前來投靠釋尊教團的人們,就是這種人們。  在某樹林中 『比丘們,我也是為著要宣傳法,從現在起要往優留毗羅的西那尼村。』  這個傳道宣言的最後話語,是釋尊親自說他的今後的行程。優留毗羅,不用說,是他曾經鞏固他的金剛不壞之座,而成就大覺的地方。它的附近,有尼連禪那河的清冽河流在流著,在菩提樹的樹蔭中有涼風微動著,而且距離被摩揭陀國的山脈所圍繞的都城王舍城也不太遠。他首先,在那裡尋找五個比丘,然後到達於這個婆羅捺的鹿野苑,現在復又想走原路再回到他所過來的地方,以新興國家摩揭陀為中心,去傳播正法的種子。  由鹿野苑到優樓頻螺,路程約一百哩。釋尊在他的途中,走進離開道路的森林中,在一棵樹下歇息。在那裡,偶然碰到三十個年輕人,教化他們使他們成為遵行正法的人。  那一天,這些年輕人,各各帶各人的太太,相率來這個森林遊玩。其中只有一個人,因尚未結婚,所以帶妓女同去。可是在他們忘我地遊玩時,(經典誌載:『放逸地遊玩著』)該妓女乘機將他們的貴重物品竊走。稍頃,知道失竊的他們,大驚,尋找該妓女,在森林中走來走去,忽然,看到在一棵樹下坐著的釋尊姿容,便走近前問他說,  『尊者,你有沒有看到一個女人?』  『年輕人,你們找女人做什麼?』  於是他們,隨即說出它的原由,並說他們是在尋找竊走他們物品的女人。那時,釋尊問他們的話語,完全出乎他們的意料。  『你們,是怎麼樣打算?尋找女人的事,與尋找你們自己的事,是那一項要緊?』  他們那時,一定有著心虛被人完全擊中的感覺。因為,他們在前些時間是忘卻自己,不顧一切地遊玩者。因此,那個女人,乘機將他們的貴重物品竊走。等他們發覺到時,他們便驚慌地、拚命地在森林中走來走去尋找女人。據經典所誌載,他們都是良家子弟,並不是無教養的年輕人。他們也偶爾自我反省,也會覺得自己本身的樣子是可恥的。所以他們不得不回答說:  『那還用說,尋找自己是更要緊的。』於是釋尊說:『那麼,你們都坐下吧!我現在想為你們,講說教法。』於是讓他們都坐好,像以往那樣,循著次第說法。  講說施捨,講說戒,講說生天的事,又講說人們欲望的種種災厄。而等到他們心中湧起了,想奮起而建立良好人生,厭棄污穢的人生,喜歡清淨的人生時,釋尊纔更進而為他們,說他的說法的根幹的四種觀察(四諦)。於是,他們也同樣,因為他們心情像白布那樣,所以能立刻接受正法的渲染,能得到沒有污穢的觀法眼睛。  三個迦葉 到達優樓頻螺的釋尊,在那裡碰到叫做迦葉的三個兄弟的修行者,教化他們,使他們與他們的弟子們一千人,一起出家。他們兄弟中,長兄叫做優樓頻螺.迦葉,在那時已經為事火外道的統率者,擁有五百名弟子。於那一點,他與過去的歸依者不同。  釋尊訪問迦葉,要求在他的火堂過夜。他雖然立即容納他的要求卻告訴他:『火堂有青龍,也許會加害於你也說不定。』因為他內心藏有修行者的競爭意識,並有你這個沙門能做什麼的傲慢邪意。於古經典將它做客觀的『神通比賽』,描寫這個外道的邪意被擊碎的經過。那天夜晚,他看火堂被火焰充沛的樣子,所以他就想『那個沙門終於會被青龍殺害』。可是,於翌早,迦葉卻接到釋尊出示收復龍蛇的缽子說:『這是你的龍』。有的說,因釋尊的神通,使迦葉們不能燃火舉行祭儀。又有的說,釋尊指摘迦葉在心中所思念的,讓他嚇了一跳。我們想,釋尊是反對亂顯神通奇蹟的人,所以並不是喜歡作『神通比賽』。古代的人們往往將優越的人格威力,做神通解釋。特別是印度的古代人們,相信神通是聖者的資格之一。這個傾向,在這裡產生一連的神通故事。如我們不折不扣地將它理解的話,反而看不到事情的真相。那些,寧可說是釋尊的高度人格威力壓倒迦葉,以外沒有別的。  可是,那個迦葉,雖然深深地感到釋尊的人格威力,卻依然很固執地,以為『那個沙門還不及我』,而很絕望地妄執著自己的優越。他的心,不像耶舍,和耶舍的年輕朋友,和森林中的年輕人們那樣坦白。不坦白的心情,連應該相信的都不肯相信,應該容納的道理也不斷地拒絕。對於那種人,必須用衝擊。必須用『喝』粉碎他的固執心情。  『迦葉,你還不是聖者。你不知道聖者之道是什麼。』  釋尊嚴肅而冷靜的指出實情時,被堅閉著的迦葉的心,突然啟開。傲然的他的態度,也很脆弱地崩壞下去。他俯伏於釋尊面前,捧著他的腳膜拜,並對他說:『我願世尊能允許我,在你的身邊出家修行。』  對於釋尊,教化擁有很多弟子的人,這是頭一次。這種場合,他的弟子們要怎麼辦呢?當然,他們也要依照他們的所信,決定他們的去留。於是他對迦葉說:『迦葉,你是五百人的上首。你要告訴他們,讓他們照他們的意思去做。』於是迦葉往他們那裡,告以它的原由,他們也說願與他一起在釋尊底下修行。於是釋尊,這時又有了五百名隨徒。  迦葉的兩個弟弟,住在比他更下游地域,看見祭祀火的祭器,被漂流到下游來。那是,長兄的迦葉那些人,在決定追隨釋尊時,投在水中的祭器。弟弟的迦葉們,看見它,『兄長的身上沒有意外的事就好』,所以趕快前往哥哥處看時,發現他們已經變為釋尊隨徒。  『哥哥,你以為這個道是優越的嗎?』  『是的,弟弟們,這個纔是優越的道。』  而他們也同樣,將祀火的祭具投在水中,與他們的弟子們一起,請釋尊准許他們做他的隨徒。兩個迦葉的弟子,一共有五百人。  於這一舉,一千人的修行者們,因釋尊的教示而改宗,聳動了世人的耳目,同時,也對於佛教僧伽的發展畫了一個時代。但是,這樣大量的改宗者成為一團,投入於基礎還沒有充分鞏固的佛教僧伽,一定會給它帶來某些影響。它的影響是好還是壞,經典關於它,沒有任何的明白說及。--------------------------------------------------------------------------------第九章 一切在燃燒──山上的說法──  在伽耶山 教化迦葉兄弟及他們的弟子,共一千人的釋尊,帶同那些新比丘們,又從優樓頻螺村向王舍城的都城,繼續遊行旅程。當他們出發之前,釋尊與他們一起,登上伽耶山。這一帶的附近對於釋尊,是他所難於離去的,種種回憶寄託在這塊土地。在這個山的東北麓,有伽耶鎮,清冽的尼連禪那河在它的東邊緩緩地流著。在它的東南麓,有他曾經從事苦行六年的地方,而現在又教化了迦葉等的優樓頻螺各村。於它的更遠南方又有他的大覺成就懷念之地,於它的東方隔著河可以看到的是前正覺山。  站於山上的釋尊, 對著那些新弟子們, 說出古經典裡的題為『熾燃』"aditta"的一場說法。那個屢屢被歐洲的佛教學者們,比擬於耶穌的『山上垂訓』,而叫它做釋尊的『山上的說法』。那個,比任何其它,情景很相似。『耶穌看這許多的人就上了山,既已坐下,門徒到他跟前來。他就開口教訓他們說。』而耶穌所說出的一場說法,是從『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的一句開始,是銘感最深的。而,現在釋尊,也同樣站在山上,為這些新弟子們說出教示,也同樣銘感很深的,他的思想和他的表現,在長遠的佛教歷史中,不斷地給它很大的影響。  『比丘們,一切都在燃燒著。熾燃地燃燒著。你們必須首先知道這些事。』  它,與以往的釋尊說法,構造非常不同。是理路整然地從人生本來情形觀察出發,而說及它對原因的追尋,它的處理原理,和它的實踐的方法。釋尊說法──其典型的說法就是四諦說法──現在以叫做火焰的一種譬喻來裝璜它,而且想將它加以簡明化。  『比丘們,一切在燃燒,是什麼意思呢?比丘們,人們的眼睛在燃燒著,而他的眼睛的對象也在燃燒著。人們耳朵在燃燒著,而他的耳朵的對象也在燃燒著。人們的鼻子在燃燒著,而他的鼻子的對象也在燃燒著,人們的舌頭在燃燒著,舌頭的對象也在燃燒著。身體在燃燒著,而他的身體的對象也在燃燒對。又,人們的心意在燃燒著,而他的對象也在燃燒著。  比丘們,那些是因什麼,而燃燒呢?它是,因貪欲的火焰而燃燒,因瞋恚的火焰而燃燒,因愚痴的火焰而燃燒,又,因生、老、病、死的火焰而燃燒,因愁、苦、惱、悶的火焰而燃燒。』  現在在釋尊的面前,聆聽新師尊的這種新的話語的眾人,想起他們在幾天前,還是事火外道而修事火法︹aggihutta︺的人們。 以火使一切物淨清的,尊重火,而供養它以求福的人們。可是現在對於他們,世界完全改變了。這個新的師尊說,這個世間的一切,是被火所困擾。你的眼睛也是,鼻子也是,舌頭也是,耳朵也是,身體也是,心意也是,在燃燒著。而指摘煩惱的火焰,在燃燒一切的人們和世界的存在狀態。這種完全改變的世界與人生的看法,對於他們,一定會以特別強烈的印象逼迫他們,於是釋尊又繼續說:  『比丘們,那樣地觀察的人,應該要放棄一切,對於它生出厭惡的心。用眼睛厭惡它,用鼻子厭惡它,用舌頭厭惡它,用身體厭惡它,用心意厭惡它。如果,對於一切生出厭惡心的話,即──能離開貪婪心的話,即能夠得到解脫。』  釋尊那樣地說時,那一千人的新比丘們,他們的心立即離開執著,得以解脫煩惱,經典便這樣地將它結束。  煩惱火焰 經典的話語,將這個說法的內容,和這些新弟子們立即得以解脫煩惱的事,很坦率地將它誌載。可是所謂『一切在燃燒著。因煩惱的火焰,你們本身和你們的世界都同樣,在燃燒著。』的釋尊的這種說法,對於他們一定會給他們以很強烈的衝擊。而唯有能夠想像的人,這個說法的高度價值纔能夠為他開示。  像已指摘的那樣,他們在變為釋尊的隨徒以前,是崇拜火、祀奉火的人。舊衣裳剛剛被脫掉不久。昨天崇拜的火,在今天卻被說成為『煩惱的火焰』,所受的教示是,要將它消滅纔是他們從今日起的道。在這種逆轉中產生很大衝擊,這種大衝擊對於他們的回心一定予以很大加速。  我們在這裡應該要想起的是,釋尊所教示道的目標的究極境地叫做『涅槃』nirvana。 現在我們無法知道這個叫做『涅槃』的話語,釋尊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用它做指究極境地。也不能確切斷言這個宗教的術語是釋尊從別地方借來的,或他自己所新造的。可是無論如何,這個『涅槃』的話語與『煩惱的火焰』譬喻有關連,是可以確言。即,這個話語是以『被吹滅』nir-va的動詞為語根所造的話語,意味『火被吹滅的狀態』nir-vana是不容疑議的。  據某經,『那麼世尊,像這樣地心得到解脫的人,到底會到何處去轉生呢?』叫做婆蹉的外道,對釋尊,就他所教示道的究極境地這樣問他。他的質問方法,對於釋尊所教示究極境地是問不對題的。那個外道以為釋尊也說生天的功德之道。對於它,釋尊以『燃燒的火』、『消滅的火』的例子說,得到解脫的人們的狀態不是『前往轉生』,寧可說,應該比擬於柴薪已盡『火已熄滅狀態』。在那裡,釋尊親自以字義那樣的『火已熄滅狀態』,說明涅槃境地。  像那樣,如對於彼岸境地應以『涅槃』即『煩惱的火已經熄滅狀態』表示它的話,對於它此岸的狀態可以做『煩惱的火在燃燒著狀態』看待,其實不得不說它只是單純的譬喻。惟,佛教對於煩惱的用語有多種。它,因束縛我們使我們反覆著無意義的生死,所以叫做『縛』──束縛。它因為毒害我們的善根,所以叫做『毒』──毒害。又它因為遮蓋我們的智明,所以叫做『蓋』──遮蓋。其他,雖然還有種種語法,其中以這個『煩惱的火焰』的想法,因為比任何別種都更接近人們的體驗,而具顯著陳訴的力量。  這個叫做『燃燒』的說法,一定能以這樣的力量,而撼動這些新比丘們的心情。而那個譬喻,也一定能以這樣的力量,在長遠的佛教歷史中,不斷地給人們帶來很大影響。  竹林精舍 不久,釋尊到達他所預定的王舍城,駐足於它的郊外的善住寺。人們傳聞了它,釋尊的消息立即被傳遍於王舍城的各鄉鎮。『沙門喬答摩(gotama瞿曇)是釋迦族之子,出家後現在在這個都城的郊外。名聲甚高,被稱為應受世間供養的人(應供),得到最高自覺的人(等正覺者),兼備智慧與實踐的人(明行具足),可為人天之師的人(人天師),應為世所尊重的人(世尊)等。其所說的教法,始善,中亦善,終亦善,是兼具道理與表現的。能見到這樣的聖者的人們是有幸的。』古經將那個都城的人們的心聲這樣地誌載著。  它的記述,當然非常地被類型化,使我們不能立即窺視它的真相。不過,迦葉以下多數的弟子們,一舉而成為追隨釋尊的這一點,無論如何,一定很會聳動世間的耳目。而那些事的發生因為是在於摩揭陀國內,和離這個都城不遠的伽耶郊外,所以,這個都城的人們,會對於釋尊的來臨抱著關心,是當然的。  摩揭陀的國王頻毗婆羅,聽見他的消息時,抱著很深的關心。因為,這個王,在釋尊大覺成就前,還住在這個都城郊外的山洞時,就曾經親自前往會晤他。又,卓越的哲人、覺者能來這個國,也是這個王平時的心願。於是他,立即前往釋尊所住的地方,聽釋尊的教法,成為歸依於釋尊的人。關於他的說法和歸依,據古經所誌載,也只是被類型化的表現的反覆而已。我不認為有它重覆敘述必要。又,王的歸依,我以為也不是古佛傳作者們所應該致力強調那樣地了不起的。不過只有一點,關於這個王的歸依,值得敘述的地方是竹林精舍的捐獻,佛教精舍的歷史從這裡開始。  因釋尊的教示,得到對於法沒有污穢的眼力的頻毘沙羅王,深信『除了這個教以外,別教沒有他可依靠的』。他便於釋尊的面前這樣對他說:  『世尊,我在太子時,祈願的有五項,現在我都將它成就。第一願,願能夠受灌頂而得為王,那個我現在已經將它成就。第二願,願能夠在我國國土有最高的覺者來臨,那個我現在也得以成就。第三願,我願得侍奉世間所尊重者(世尊),那個我現在也得成就。第四願,願世間所尊重者為我說法,我所願的這個現在也得成就。又第五願,我願能領悟世間所尊重的法,這個現在也得成就。  我的五個所願全部,現在都因釋尊而得到成就。所以,我現在想在這裡,歸依於世尊與世尊的法及世尊的比丘眾。世尊願你能容允我做在俗的信徒。並願世尊,接受我的招待,明日與比丘眾一起前來接受我的供養。』  釋尊像以往那樣默然地,答應王的所請。便於它的翌朝,釋尊帶同多數的比丘們,前往久闊的王舍城的都城。王,引導釋尊和比丘們到既設坐席,親自端菜添飯從事供養。且說飯畢後王心裡想:『世尊住的地方那裡好呢?它,要離市鎮不遠也不近,便於往來,而又必須為所有求法的人們所容易出入的地方。而且,白天不雜沓,夜晚沒有噪音,而且適於靜居禪思的地方。』這樣想時,王想起那個竹林園纔是符合這些條件的地方。於是王,提起水瓶將水倒在釋尊手上說:  『世尊,我現在,想將那竹林園,捐獻給以世尊為上首的比丘眾。請你接受。』這是佛教受最初的精舍捐獻。  舍利弗 從那時起不久,釋尊得到兩個優秀的弟子。其一叫做舍利弗,他後來成為釋尊的法嗣,被指定為『能將如來所轉動的法輪,確實地跟他那樣轉動它的,除了此人以外沒有別人。』的人。又一個稱為目犍連,他是於後來,被舉為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他在釋尊的比丘眾中,被稱為神通第一的高足。所以,這兩個人的歸佛,在佛傳裡所有的重大意義是不亞於前些時候的迦葉的教化。他們的歸佛經緯,據經,大約如下。  翻讀古代印度思想史的人,都可以知道,在釋尊時代,有很多的新思想潮流。那些主要的在佛教經典中所誌載的為『六師外道』。『外道』,是指佛教以外的思想修行者,那個時代的外道,主要的有六種,叫做『六師外道』。他們大抵都是以摩揭陀國為中心而活動,現在在釋尊進入於王舍城時,有六師之一的叫做刪若的,也止住於這個都城的附近。  他所主張的是,於真理並沒有不可變動的一家常規,對於自己以為善的便是善,對於自己以為真的便是真。他的所說,恰與古代希臘的詭辯家們,特別是與哥爾期亞(Gorgias)的虛無言說相彷彿。 經典稱它做『鰻論』。他們兩個人也是他的徒弟中,為他的高足而從事修學的。而這兩個人結為親交相約說:『假如誰先得到不死之道的話,必須相告。』  有一天的早上,釋尊的年輕弟子阿說示,穿內衫、持著缽衣,走進王舍城街上行乞。他的態度端莊,他的合於威儀的舉止,引起舍利弗的注意。『假如這個世上,有真正的聖者的話,這個人一定是他的弟子之一。我想問這個人,他的師尊是什麼人。』他因為被這年輕弟子的態度所打動,所以心裡這樣想,而等到年輕比丘托缽完畢為止,靜靜地跟在他的後頭。  阿說示托缽完畢,將就歸途時,舍利弗叫住他,與他打招呼後問他:『你的面貌極為清淨,氣色又好。你是因什麼人出家的?以什麼人為師尊?信什麼人的教?』阿說示回答說,他是因釋尊出家,以釋尊為師尊,是信釋尊之教。『那麼,你的師父有說什麼?所說的是什麼?』舍利弗復又問。可是,阿說示回答說,我因出家日子尚淺,所以不能將師之教深入說明,也不能將它的要領略說。舍利弗卻不就此斷念。『那麼,假如不能深入又不能盡它的要領,能夠多少為我講述它的片鱗和那個師的教示就好。』他這樣地請求他。那時,阿說示告訴他,關於師尊教示所說的話語,被誌於古經典如下:  『諸法由因而生,   如來說它的因。   關於諸法之滅,   如來又如是說。』那個的確只是釋尊教示的片鱗。可是,舍利弗,卻能夠從它洞見釋尊所教示的是什麼。『生者皆必有滅。假如只是這麼一句,也就是真正的教。這個師的弟子們,必定已經覺悟到無愁境地。』那對於刪若之徒,一定是很大驚異。他們是被他們的師,教他們真理是沒有客觀的標準的。可是,現在所謂『生者皆必有滅』的這種客觀的事實,怎麼樣也不能將它論破。道一定存在於那裡。舍利弗這樣想,因為這樣想又能知道它,使看世界和人生的眼睛,在尚未接到釋尊的直說以前就有了轉變。他已經,稍微變為能夠觀法的人。  於是,他立刻往他的朋友目犍連那裡,將原由告訴他。目犍連看他的喜形於色的面貌吃了一驚,又聽他所說的釋尊之教更加驚喜,他的這個朋友也同樣,在還沒有直接接觸釋尊以前,就已經稍微地能夠看到他的道。於是兩個人,決意要以釋尊為師,並將原由告訴他們的弟子們。他們也同樣,願與這兩個人一同前去,那是因為他們在這裡,完全是信任這兩個人。  這兩個人,與其他的刪若的弟子們──經典誌載的人數是二百五十人──,隨即前往竹林園。釋尊望見他們到來,對比丘們說:『你們看,那裡有兩個朋友向我們這裡來。他們不久,會因我的教示而在從事清淨修行者中,成為一雙的上座。』那是釋尊對於這兩個人的記別(預言),也是古經典所誌載的話語。  以法誘導 那時,在王舍城都城,發生一種動搖。良家的子弟相繼訪問釋尊,聽他的教示,因他的教示而為出家的行者。這些事於人們之間撒播了不安種子。兒子出家的母親,以為她的兒子被釋尊搶走。丈夫為比丘的妻子,覺得她的丈夫被奪走。兒子被奪走、丈夫被奪走的家,都以為他們會失去他們的後嗣。不安變為不滿,不滿升高到變為慎怒。比丘們在都城街市托缽時,被人們投以詰難話語。經典將那些話語,用偈文的形式誌載它。  『於摩揭陀國的山都(王舍城),   有大沙門出現。   於前些時候引誘刪若之徒,   其次不知道又將引誘誰。』比丘們,聽見人們的詰難話語,歸來告訴釋尊。對於它,釋尊這樣地教示他們說:『比丘們,這種非難話語,不會繼續多久。可能過了七天就會消滅。假如人們責難行乞的你們的話,你們可以用偈,這樣地回答他們……』而古經典,也將那些回答,以偈文誌載如下:  『如來以法誘導。    嫉妒來歸於法的人是誰?』在那裡有因法而站立的人的自信,有因法而生存的人的無妥協。比丘們,你們在街上行乞如有人責難你們的話,可以用這個偈冷靜地回答他。人們不久,理解釋尊是以法誘導而不是以非法誘導。而這個都城的動搖,就像他的話語那樣,於七日後歸於靜謐。--------------------------------------------------------------------------------第十章 祇園精舍  很長傳道生涯 以上,我們從釋尊的誕生開始,到出家、成道、傳道的決意,在鹿野苑的最初說法,又由那時再向王舍城,進入於王舍城,得到很多的又年輕又優秀的隨徒的事,循序地敘述記載。可是我,卻不得不在這裡停下來。因為,我已經到了不能再循序地按照它的年序,去找出這位大師偉大的人間教化的遺業地方了。  釋尊的傳道生涯是亙於四十五年之久的。它幾乎亙於半世紀。世間的被稱為教祖的人們,有這樣長的傳道生活的,是我們所不知道。而且釋尊,在亙於這樣長的教化說法之間,於他的教法之中,並沒有顯示任何的基本的變化。不但如此,關於他的說法態度和語調,我們也幾乎不能指摘它,因傳道的時期而有任何變化。他經常恬靜地而懇切地說。他所說的都經常保持著不動的道理與整然的表現。  關於這一點,釋尊的傳道生涯與耶穌.基督成為很不同的對照。耶穌的傳道活動,算它的年月,據想定是不少於一年也未滿三年。它較諸釋尊的,是非常之短。雖然這樣,於其中,關於他的教說內容,關於他的說教態度與語調,卻存有激烈變化。它好像由平靜的和緩的調子,次第地高調而突然轉變為能攪動人們心情的急調的交響樂那樣。較諸它,釋尊很長的傳道生涯,可以說好像有如一天的樣子。在簡短的耶穌的活動,有很大的變化;在很長的釋尊的傳道,卻幾乎沒有可說的變化。所以,耶穌於去年的話語與今年的話語可以有辨別,而釋尊於十年前的說法與十年後的沒有區別的場合不少。  某經,講述他成道後不久的說法。又某經,卻在那裡將已經年老的釋尊姿容浮雕。又於某經,卻傳出『我的背痛』的健康已經衰頹的釋尊的話語,使讀者傷心。我們,從那些,雖然多少能夠窺見在那裡所說的教法的年月。或者,於某經可以知道頻毘婆羅尚君臨在摩揭陀國。又於某經,可以知道那已經是阿闍世王替代他的父王統治這國的時代。根據那些,多少可以想定是什麼時候。還有,多數的經很明瞭地誌載它所說的處所,它所說的對機,而且,也說明它所說的因緣。據那些,也能多少得到,所說的時期。雖然這樣,我卻覺得將多數的說法,按照編年史的順序敘述的想法,應該要斷念。因為,如果想將這種想法實行的話,恐怕會有很多的間隙,必須用空想和推察將它填補,又有很多的說法,不得不因為它的時期不明而將它刪除。為什麼呢?那要歸於他的傳道期間無比的長,而且,以不動的原理和整然的表現為基礎不顯示任何的基本變化。  於是,我想儘可能的排除空想與傳說,而用可靠確實的資料,去接近釋尊的本來姿態,我們所能循序追求的釋尊的傳道教化遺業,要限於在鹿野苑的傳道開始後的幾個月的教化活動,以及入滅稍前的幾個月的遊行教化。而對于其他的四十五年的傳道生涯大部分,編年史的將它找出,現在除了斷念以外沒有別的。  關於那一點,我們不能不覺得,那部阿含經的編集者們的工作是很良心的。阿含諸經被整頓為今天那樣的形式,是在釋尊入滅幾百年以後。於漢譯與南傳,據推定也是經各各不同的部派。又於漢譯,譯出後於中國的現形被毀壞的部分也有。雖然這樣,於那裡,企圖將那些經,按年代順序編列的嘗試,卻連一次也沒有。於某些部分(長阿含經或長部經典)所集錄的只是長經而已,又於某部分(中阿含經或中部經典)所集錄的只是中長度的經,又於某部分(雜阿含經或相應部經典)所分類集錄的是很多的適合於它的內容的短經典,又於某部分(增一阿含經或增支部經典)是依照名數的分類。雖然如此,編年史體的編集企圖,卻連一次也沒有計畫。  它的意思我們不要忘記將它汲取。我們現在想做為比較確實的資料,以接近釋尊的真正教示,是像已經說過的那樣,唯有利用這些阿含部的諸經而已。可是,若要在那裡將連一次都沒被企圖過的編年史的嘗試,將它做資料企圖整理時,我們當然會與他的所期相反,重又被迷入於空想與傳說的雲霧中去。  有關雜阿含經 那麼,對於想要循序地按照年次,追求這位大師的傳道教化遺業,不得不斷念的我們,要描出這位大師的言行真相,另外還有什麼別的方法沒有?對於那個,唯有那雜阿含經(於南傳為相應部經)所教示的道而已。在那裡,像已經說過那樣,有因它的內容而分類的很多經典。  譬如,釋尊常常教示人們要觀察人間存在的存在方式。有時將它簡略地說,有時詳細地說。又有時,為抱病的比丘說。又有時,為即將向邊境出發旅行的比丘說,作為他們送行的話語。或者,站立在大河的岸邊,手指著漂流在河流上的泡沫來說它。或者,抓著一片的土放在指甲上,用譬喻說它的時候也有。而雜阿含經或相應部經典,將那些全部集錄在一處而將它傳給我們。  譬如,釋尊又將一切的存在的方式,作為緣起性的將它把握,以種種的表現將它講說。有時,將它就他本身的正覺成就體驗將它講說。有時,在與異學的人們的問答中將它講說。又有時,對於弟子的比丘們,就已說過的緣起教說,質問他們的也有。又有時,以燈油和大樹和蘆梱為譬喻,說明它也有。那些的全部,相應部經典或雜阿含經,也將它全部集錄在一處以示我們。  那些集錄的主題,除這位大師所教示的體系的主要諸原理以外,還有實踐的諸項目,有為教示對象的人們種類,或者,又有以地點為主題場合,以主要的弟子人名為主題場合也有,還有以天神、惡魔、譬喻等項目而被選為主題場合。雜阿含經或相應部經典的編集者,用那樣的種種主題,將誌載這位大師的言行的很多經典分類、集錄。因此,南傳稱它為相應部,漢譯叫它做雜阿含。雜,不是雜集的意思,寧可說是雜碎,即小的意思,它的編集方式,所集的徹底的是等類相應,是次第編纂的,所以也應該叫它做相應。  所以,必須中止想編年史的追求這位大師的傳道教化遺業的我們,在這以後要描寫這位大師的活動,我想不會是走雜阿含及相應部經典所撰途徑。那是,因為年次的追求這位大師的言行已經不是可能的,而且反過來想,想描寫那四十五年間的長久的傳道活動,如將它像一日那樣地,以被沒有變化的平靜,整齊和懇切所貫串的這位大師的言行,與其用年次描寫,不如用這種方法,更加適合。而,對於那種嘗試,能供給最可信賴的資料的,也是雜阿含和相應部經典的諸經與南傳增支部經典和小部經典中的『經集』和『法句經』一起,都是屬於應該首屈一指的。其中,相應部經典的諸經,使讀它的人奕奕地有如與活生生的釋尊,直接接觸之感,那個恰恰可以比據於耶穌.基督的共觀福音書,於孔夫子的論語。  須達多 且說,那些經典,像人們所熟悉的那樣,以『如是我聞』『我所聽到的是這樣』做它的冒頭。其次是,『一時佛在…』『有時,釋尊在某某地方。』而明示它的地點。關於那些場所,其中,於我們的耳朵最親熱的,是那個祇園精舍。更正確地說是『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精舍』、『舍衛城郊外的祇陀林給孤獨園的精舍』。因為,那些經典的大半,是在這個祇園精舍所說的。那麼,那個祇園精舍是怎麼樣的地方。又,因怎麼樣的因緣纔建立這個精舍。我現在在要依據那些經典在可能範圍內描出釋尊活生生的話語與行動之前,首先,想就他所最常住的,說教最多的那個祇園精舍,說一說它的因緣與情景。那也不外是想把這位大師的言行,儘可能以活生生的姿態去把握他。  那是,從釋尊在王舍城開始傳道活動起,經過一些時候的事。住在距離這個都城很遠的西北拘薩羅國國都舍衛城內有一個叫做須達多的富有商人,他因商務來到這個都城。他每一次一來到這個都城時,慣常以妹妹所嫁長者之家為他的宿處。今日經過長時間後,復又訪問那個妹婿的長者之家時,覺得今日與往常情形完全不同。以前都是飛跑著出來,喜躍地歡迎他的那個長者,今日不知怎的,卻在頻頻地指揮著聽差們忙得團團轉,很久都不出來。須達多有些不服氣。過了一會兒,與長者相見,他心裡依然不高興。  『哥哥,你以前對於我的訪問,都是不顧一切地歡迎我。可是今天,卻指揮著聽差們,非常忙碌的樣子。到底,今天你是不是要娶太太,還是要招待國王?』  對於用含有譏刺,在責備他的須達多的話語,那個長者笑著回答他說:  『不不。不是娶太太,也不是招待國王。有比它更可喜的事。因為我明天,要招待佛陀和他的弟子們。』  須達多隨即改容說:  『哥哥,你剛纔說要招待佛陀?』  『是的!』  『哥哥!佛陀,據說要聽他的名就已經很不容易。現在有那樣尊貴的聖者出現的話,我也想去膜拜他。那個聖者要在什麼地方出現呢?』  於是,那個長者告訴他,佛陀在這個都城郊外的竹林園的園林,那裡是這個國國王捐獻給佛陀的園林。又告訴他,他在那個園林中蓋很多房屋捐獻給佛陀。這個長者在那園林中建造房屋的經過,由律藏小品的一節,所傳的如下開。  有一天早上,這個長者訪問竹林。在還沒有房屋的竹林中,比丘們睡於樹下或洞窟或草堆上。適逢早晨起身在整頓威儀。長者看到他們的樣子,心裡覺得清淨,覺得歡喜。出家的比丘們的生活,以行雲流水的生活為目標。雖住於樹下,坐於石上,卻一點也不覺得痛苦。住在洞窟,睡在草堆,依然保持著嚴然威儀。現在這位大師的比丘們,將這種出家比丘的生活目標,予以很好實現。這些事使我自然地覺得佩服。可是我越佩服他越尊敬他,越使我對於讓比丘們在樹下石上生活越感覺對不住。  『假如我,能為你們建造房屋的話,你們肯不肯住呢?』  長者,暗中向一比丘請教。他回答說,大師對於那種事尚未允許過。  『那麼,能否得到允許,請你問一問世尊好嗎?』  比丘被長者的熱心話語所打動,將這事報告釋尊。可是意外地,釋尊卻說在一定限制下,可以為比丘建造房屋。於是,那個長者,很高興踴躍地,開始在那園林中,建造六十棟房屋。房屋已經落成,明天要請釋尊和他的弟子們,接受房屋的捐獻。  『哥哥,那樣的聖者會出現的話,我也要前去膜拜他。』  『可是,釋尊和他的弟子們,過著規律嚴整生活。今天已經沒有膜拜那個佛陀的時間。明天一早去的好。』  經典的話語誌載說,那夜,已經就寢的須達多,因為一心想膜拜佛陀,等不及天曉,在夜半醒覺達於三次。  往舍衛城 翌朝一早,須達多出王舍城的都門,向他所聽來的釋尊住處竹林園走去,從那時起,到他與釋尊面晤為止的經典的描寫,粉飾之色彩好像太濃了一點。誌載說,當他要出都門時,非人間的人為他開門,讓他過去。誌載說,從都門到園林途中,天地突然變為晦冥,他覺得害怕不敢再往前走,想回去。或又,誌載說,那時在空中的那邊有鼓勵他的聲音:『居士進,不要退。進當有利益。』可是,如果將那些描寫,當做舊手法客觀化地描寫頭一次要膜拜佛陀的心境,也可以諒解。  無論如何,因為歡喜和緊張使他的心臟跳躍著,在走近那個園林的他,沒有想到,卻有人從他所散步的林間那一邊出聲叫他。他就是在作早上散步的釋尊本人。一知道那就是佛陀本人時,像恐怖那樣的緊張有如霧那樣地消散,唯有歡喜充滿著他的心而已。『世尊,昨夜可安睡?』在走近前膜拜釋尊的腳時,從他的嘴裡自然而然地發出這種親熱話語。那時釋尊回答他的話語,經典用偈這樣地誌載著:  『如能遠離貪婪,使心清淨,無污穢的話,   已經得到悟道的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夠安眠。   因為能斷去一切執著,調伏煩惱,所以,   心得到靜寂,能睡得又靜又安。』可是,那時釋尊實際的話語,一定是很坦率的,更為親熱深湛的。『對啊!睡得很好啊!睡得很清淨很安穩。能使心清,能使心靜,任何時都能睡得很安。』我以為一定是那種坦率的不分彼此的語調話語。  一見如舊知的毫不拘執的對坐。於是釋尊,將適合於這個富商的,循著次第為他說法。布施、持戒、生天之法、欲樂的禍害,出離的功德等。而到了說苦、集、滅、道的四個真理時,他那像白布清白的心,立即被染上正法的顏色,於該座的他,即得到能觀看真理的沒有污垢的眼睛,並請准他為優婆塞。據經典所說,也同樣是像往例那樣的在家入信過程。不過,從那個時候起不久,這個富商所作要求,對於釋尊和他的弟子們的教化活動,帶來了很大的舞台轉變。  『世尊,願你和比丘們,在舍衛城渡過今年的雨期安居。』  對於他的要求,釋尊附以一個條件,很高興將它接受。  『須達多,可以。不過,你要知道如來所要的是空屋子。』  這個富商,想仿照王舍城長者的樣子,有意在那舍衛城,為這位大師和他的弟子們建造精舍。建造精舍的事是被允准。可是,它必須是徹底地樸素的。絕不可以豪華的。那些事釋尊以『如來所要的是空屋子,可不要忘記。』再三對他注意。  無論如何,容納這個要求,對於釋尊,是給他的傳道教化活動,帶來了又一個很大轉機。以前的教化活動舞台,是以婆羅捺郊外的鹿野苑與王舍城郊外的竹林園的兩地方為中心,而只在於將該兩點結合路線上。對於恒河河流之北,還沒有印上傳道的一步。於那裡,有以毘舍離之都為中心而誇耀他的繁榮的跋耆連邦的諸種族,於它的西北有以舍衛城為都的摩揭陀和與他競爭繁榮的拘薩羅王國存在著。還有隸屬於它的故國釋迦族人們之間,也沒有將已經成為佛陀的他的教化,帶到那裡。可是,現在,如要在舍衛城實行即將來臨的雨期安居的話,佛陀的足跡就可以初次印在恒河河流之北,而造成他的獅子吼到達大雪山(希馬拉耶)南麓的機緣。  祇陀林精舍 從王舍城到舍衛城的路途,要在巴達利弗多(巴連弗邑,現在的:伯都那)北渡恒河河流,經毘舍離之都,北進到拘尸那,從那裡轉西,纔能到舍衛城。須達多,是信用篤著的商人,在途中的村鎮,擁有很多知己朋友。他在王舍城將事情辦完後,心中充滿歡喜,在趕回舍衛城途中,對眾人說:『請你們營造僧園、建立精舍、準備布施。佛陀已經出現在這個世間,現在容納我的要求,正在從這一條路來。』聽他這樣說,準備好歡迎這位大師的人不少。法緣便這樣子,在還沒有見到釋尊姿容以前,就被結於恒河河北。  回到舍衛城後,那個富商立即巡視郊外,物色建造精舍的土地。又清靜,又距離市區不遠的地點,能十足充滿那種條件的土地,而為他所選中的,是叫做祇陀的王子所有的園林。可是,他訪問那個王子,說要受讓那塊土地時,王子斷然拒絕。  『王子,不是用於別的。是要營造僧園的。所以一定要將它賣給我。』  『長者,你怎麼樣說,我也不能賣。假使,你用黃金鋪在那塊土地,我也不賣。』  兩個人,要買,不賣,爭論說到最後,終於將事情的裁定拿到該國大臣那裡。將兩個人的話詳細聽完後,大臣裁定說:  『凡從事交易的人,一旦說出價錢,必須要賣。而王子已經將價錢說出。說要用黃金鋪在那塊土地上面。所以,王子必須以那個價錢,將土地賣給他。』  不久須達多將黃金用車子運去,開始用它鋪在祇陀王子的園林地上。可是在最初所運黃金,所鋪土地的廣度,還不能使他滿意。  『運更多的黃金來。我必須將這塊土地全部鋪滿。』  而,運黃金的車子,即從後面相繼而來。  看見這種情形的祇陀王子,的確很驚訝,被他打動了心胸。  『長者,請你留一部分的土地給我。我也想將它,對於你所尊崇的人,作布施。』  他的要求,長者很高興地接受。因為他覺得在這位賢明的王子心中,對於釋尊教法的信的燈火,也已經開始點燃,所以使他非常高興。  不久在園林中,精舍被建立起來,講堂被建立起來,寮房、浴間、廁所、亭子被建立起來,經行堂被建立起來。給王子留下土地,由王子建造山門。它的規模與景觀,到今世紀纔被發掘遺蹟,也可以想見。當時的人們叫這個精舍做『祇陀林給孤獨園精舍』(祇樹給孤獨園精舍)冠以這兩個人的名稱它。給孤獨是,施捨給無父母無子女的老人等,可憐人們的意思。這個富商,從以前即心地仁慈,有種種善行的人,所以以這種名稱呼他。  不久,釋尊來到舍衛城,接受須達多的供養,包含這座新近落成的精舍。那時釋尊,為他作了充滿著謝意的偈,經典這樣地將它誌載:  『施林苑,植果樹,   架橋,以船渡人,   於曠野掘泉水、古井,   或建立精舍。   於那種人們,   幸福日夜有加,   持戒,樂法,   當於後生得善道。』  而釋尊,以當來四方僧伽名義,衷心高興地接受這個精舍。  這就是,所謂的祇園精舍的成立因緣。--------------------------------------------------------------------------------第十一章 人們所應願的是什麼──涅槃寂靜──  為了勝義 『如是我聞』,幾部屬於阿含部經典,這樣地誌載釋尊教示的話語,(漢譯,雜阿含經一○,十七。中阿含經一四○,至邊經。南傳相應部經典二二,八○,乞食。如是語經九一)它,據某經,誌載在那個祇園精舍的事,又於芋經,卻誌載在迦毗羅城的尼拘律園的事。不管怎麼樣,釋尊,招集出家未久的新加入的比丘們,對他們這樣說教:  『比丘們,你們出家人,要剃髮、持缽、乞食於各戶維生。乞食,是世間的諸種活命(生活的方法)中的末端。可是比丘們,諸種秀拔的人們,所以要這樣生活,是由於有(真正)義的目的存在。非為王所強制,非為賊所強迫,非為負債故,非因窮於活命。我們陷於苦、沉於苦,被苦所圍繞。因此,我們為著要除盡這種苦的聚積,所以到這個地方來。』  釋尊的說教語調,可以想像它都是很平靜的。對於弟子比丘們也是,對於異學人們也是,對於在俗信徒們也是,一定又平靜又懇切地對他們說。後來的佛教者所說話語的理想『和顏愛語』的確是屬於釋尊本人的。要在釋尊的話語中找出叱的激情噴射,是不容易找到的。可是,如我們因此以為釋尊的話語經常都溫和的,孱弱的話,那是大錯特錯。雖然很恬靜,他的說話很有力,話語雖然很溫和,卻能促使你與他立刻對決。我們在這部經中,可以看到那種說法的,一個代表的例子。  於其他的經也同樣,釋尊常常,以從『在家出家的人為什麼,依然會為世間的欲樂所分心?』的說法,告誡比丘們,而且鼓勵他們。在那些場合也同樣,釋尊所想說的,與這部經的沒有什麼兩樣。可是,於這部經,關於那些事所說的最有力,而且最懇切。對於年輕的,出家不久的比丘們,托缽乞食的生活一定是很難受的。因為輕易地出家的浮心,往往在這種生活的艱困之時,有容易被挫折的危險。釋尊獨自一個人坐在樹下時,這樣地思念著:『假如小牛不看到它的母牛的話,會發生怎麼樣的事也不知道的。或者已經播種的種子如得不到水的話,會發生怎麼樣的變異也不知道。』然後招集比丘們說這些法。  這種生活的方法,釋尊說:『是世間諸種活命中的末端』。我們卻能夠在那些話語中,感覺到釋尊對這些比丘們傾注,萬斛顧慮。他們大抵都是良家弟子。是過著絲毫沒有不自由生活的人們。因為那樣的他們,突然跳入這種末端生活,所以在還沒有習慣以前一定很艱苦。那些事,釋尊是能夠顧慮到的人。  可是,釋尊卻教示他們說,這種生活越辛苦越能夠使他們重新覺得,為什麼必須跳入這種生活。並非誰強迫我們,『非被王所強迫,也非被賊所逼。』也不是我們本身窮困到這種地步的,『不是因負債故,也不是因生活窮。』都不是的。而他們多數都是良家的子弟,諸種優秀的人們,都是自己所想定,自己選擇這一條路的。他們會走上這種生活,當然是因為有應該這樣做的理由。將那種理由,又一次地重新想起纔好,釋尊現在對於這些年輕比丘們這樣地告誡他們。  『要那個、還是要這個』 它的理由是什麼?它的目的是什麼?關於在上面的引用句中,雖將它意譯為『因(真正),義的目的所存。』那個於某經將它記載做『緣有義趣』。 『義趣』(attha),是指我們的認識和判斷的對象的話語。即,是人們所願望的,是人們所希求的,是我們所認為善而追求的。所以,『緣有義趣』而進入於這種乞食沙門生活,是因為有當然目的,所以自己選擇這一條路。又於其他的經,將它的目的,更明白地表明為『為求勝義故』。『勝義』(paramattha)是人們所願望的最上的,是人們所能思念的最高善,是人們生活的終極目標。而出家的生活,也就是為實現這個最高善,而以其他一切為賭注的。  宗教,經常在某種意義上賭注了。人們所願望的雖然有種種。飲食豐盛也是人們所願望的。穿著美衣也是人們所願望的。願打仗勝利,願做事有榮譽,願死後生於善趣。可是,人們畢竟不能願望『那個要,這個也要。想往東的人,必須斷念往西。指向天的人,必須捨棄地的喜悅。』所以,耶穌也要人停止『不要為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操心。』並教人們只要專念於『求神的國與神的義』。現在釋尊在這裡,會向年輕弟子們,教他們又一次重新想想出家理由不是為別的。因為想實現最高善,必須以一切為賭注而將它專念,因為這條路唯有能在冷靜地,而且決然地選擇它的人們面前打開,釋尊想將這些事深深地銘刻在年輕比丘們心中。  因此,釋尊的話語,在這裡雖然很溫和,卻有著逼迫人們的成分,雖然很懇切,卻有著撼動人心的成分。他又繼續,引用這種譬喻說:  『比丘們,假如這樣地出家的人,依然抱著世間貪欲,對於諸種欲望發生執著,發生瞋恚的心,被邪念所囚執,放逸而不得專念的話怎麼辦呢?那可比如兩端燃燒中間塗糞的火炬一樣。已不能做薪柴用,也不能做木材用。與它同樣,這些比丘,因為捨棄在家人的生活所以已經非在家人,而且因為不能成滿沙門勝義(最高善),所以也不是出家沙門。』云。  這個譬喻,好像是釋尊所喜歡引用的,也屢屢見於他經。他所想說的是,既然出家了,斷然不能成為半路退出的結局。既然要追求人生最高善的話,必須決然地以一切為賭注而走上這一條路。  這時,為這個說法對象的年輕比丘們,可以說是被放置在『要那個?還是要這個?』"Entweder Oder"的面前。 釋尊的話語,在那時也絕不是激情的話語。不過,他在平靜的話語之中,卻促使他們『二中擇一』。宗教,本來一切都是這樣的,釋尊的宗教也同樣絕不例外。關於那一點,我對於歐洲佛教學者們,以『偉大拋棄』"Great Renouncement"話語翻譯釋尊的『出家』,覺得很有趣。能作『偉大拋棄』的人纔能夠得到『偉大收獲』。出家本來就是要以這種『二中擇一』的決意去做。像釋尊的『出家』是那樣,比丘們的『出家』也應該是那樣。所以,這些年輕比丘們也同樣是,拋棄一個,選取一個,而來到這裡的人們。那麼在這一個道上要拋棄的是什麼?又應該選取的,所願望的是什麼?  尋求幸福的人 於,以『如是我聞』開始的又一部經,誌載這樣的事情和尊的話語。(漢譯,增一阿含經,三一,五)那是釋尊出現在那個祇園精舍時的事。釋尊對著面前的多數出家比丘們和在家信徒們,像以往那樣以平靜懇切的態度說教。在那個席上,不知道怎的,有一個比丘在打盹。那是從出家起日子尚淺的叫做阿那律的比丘。說法之座完畢後,釋尊叫他去,告誡他所說的話語,也是要促使他又一次想起出家決意。  『阿那律,你是生在有門第之家,以信心出家而到這裡來的人嗎?可是今天你在說法座中打盹,一定是你的心對於這個道還不能專。』  他被這樣說,他的恐懼形狀,是察之有餘的。他俯伏著,隨即在師前決然地說:  『世尊,從今天以後,縱使此身融潰,也不再在世尊面前打盹。』  他,將這次的失態銘記在心,開始與睡魔搏鬥。那是很可怕的苦鬥。『從那時起尊者阿那律,達曉不眠,而且還不能除去睡眠,眼根終損。』經典以這樣的話語誌載它。那個我們不可將它做苦行看待。若行是釋尊所排斥的。可是,沒有決然搏鬥的話,這種道是不能成就的。『倘若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把他剜出來丟掉。倘若你的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來丟掉。』是見於那些福音書的耶穌話語,有那種決意與搏鬥,對於想走釋尊之道的人,也是經常必要的。現在阿那律與使他跌倒的睡魔搏鬥,終於失去他的眼根。可是,那時他說,他雖然失去肉眼,卻同時得開天眼云。  從那時起不久之後,他獨自一個人在精舍中,想縫補衣服的裂縫。可是眼睛已經失明的他,卻不能將紗線穿過針孔。於是他像誦念時那樣,喃喃地說:  『欲求世間諸種福的人,請為我將線穿上這個孔,以積功德。』  隨即,有人走到他的身邊說,『好吧,請你將針和線給我。讓我積功德吧。』那個聲音,是釋尊本人的聲音。他很恐懼地辯解說『我不是對大師那樣說的』。釋尊從他的恐懼手中接過針和線,邊將線穿上針孔邊說:  『也讓我積功德吧。世間的人都在求幸福。可是,阿那律,在世間求幸福的諸人中,沒有像我這樣認真求幸福的。』  他的聲音,是多麼溫暖地,而且很親切地打進阿那律的耳鼓呢。漢譯經典,誌載釋尊的這些話─『世間求福之人,莫有過我。』我們也同樣,現在在口誦這一句時,自然而然地覺得心中溫暖。  乍見時,好像釋尊之道是背棄世間幸福之道。可是,究極結果,這個道也同樣,它所追求的,不是幸福以外的任何物。不,更追究結果,可以說最認真的、最徹底的、追求真正幸福之道就在這裡。有一個哲人所說的話語『人人都追求幸福,沒有例外。人們的意志,如果不對準這個目標的話,會連最少的行動也不想做。這個纔是所有人們的所有行動的動機。』使釋尊想走上這一條道的,也同樣不是它的例外。我們必須知道對於那些事,釋尊就是最判然地自覺,最真摯地追求的人,這部經在它的結尾誌載著下開四句偈:  『在世間的所有力量中,   在天也同樣,在人中也同樣,   以幸福力量為最勝。   因為幸福是佛的道。』  我們,要深深地玩味這些句子的真意,不要把這個道的本質放過。  幸福不是一定狀態 我想在這裡,請大家將已經說過的一部經的事,重又將它想起。那不是別的。即是釋尊就他本身出家動機,為比丘弟子們所說的。(漢譯,中阿含經,二九,一一七,柔軟經。南傳,增支部經典三、三八)  它也同樣,是在那個祇園精舍的事。釋尊忽然為比丘們,講說他出家以前的本身生活的體驗。(參看第三章)它,不像後世佛傳所誌載那樣莊嚴誇大表現,寧可說是樸素地,而具體地敘說,但是這樣反而很接近於真實。可是,忽然將它反省時,雖然在那樣的生活中,卻以為那是依然完全沒有不安,完全沒有苦痛的生活,他省察它是非常迂闊的。那種省察,畢竟是他對於世間的幸福的深刻玩味。  我在這裡,不能不想起亞里斯都德所說的『幸福不是一定的狀態』的思索經過。 他在那『尼可馬可斯倫理學』"Ethica Nicomachea"的冒頭作『幸福』的玩味說:『我們所想達成的所有善者之中的最上的是什麼。關於它的名目,一般的人所回答的差不多一致。即一般的人們也同樣,有教養的人們也同樣,都說那就是幸福(eudaimonia)。……可是,一旦說到幸福是什麼的一點時,各人又互相抱有不同見解。』而他,玩味快樂生活,玩味蓄財生活,又玩味榮譽生活,結局發現那些都不是最上的,也不是究竟的,終於到達了『即於叫做理性,或智慧的人們所固有德目活動,纔是究極幸福。』的人們所熟知命題,現在釋尊,就他的生活體驗所從事的幸福的玩味也同樣,於它的內容,與該哲人所玩味的,有非常相似之處。  後世尋找這位大師芳蹤的人們,經常都對於他將高度地位、充滿富裕快樂的生活,像捨棄弊履那樣地去求道的事,表示深切銘感。那也不是沒有理由的。可是我們要更用心就這位大師的這種『偉大拋棄』學習的,是促使他行動的原動力,是出自透徹的人生玩味,和精細的幸福檢討結果。加在各人自己的人生目的與實踐上面的人,纔能夠追蹤這位大師的行履。我們應該在這部經中,將它學取。  人間最上幸福 我又想,記述釋尊關於人們幸福所說的又一部經的教示。(南傳小部經典經集二、四、大吉祥經。同小誦經五、吉祥經)在那裡,釋尊,因應著人們的各種機根,說各種幸福,終於說到勝義的涅槃,含有很多可掬滋味。  那也是,他在那個祇園精舍時的事:  『世間的人們全部,   都祈求著種種福祉,   祈念著種種吉祥。   願,為我說最上吉祥。』有人這樣問他時,釋尊回答他,說教如下開。經典將它的全文,全部用偈文誌載:  『不可親近愚人,   應親近賢人。   又應服侍值得服侍的人,   這就是人間的最上幸福。   應在好的環境居住。   經常以積聚功德為念。   又應親自樹立正當誓願。   這就是人間的最上幸福。   應廣泛地學習,將技藝習得在手。   應學習有規律生活。   應學習良好話語。   這就是人間的最上幸福。   應服事父母,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5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