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永嘉禅讲座.上编→止观入门-2

作者:达照 字数:71807 更新:2023-10-08 20:01:58

第三,对自己的心念要很清楚,没有妄想或者起了什么念头都要知道。如果环境、身体、心态都能很清楚,就可以进入禅定。所以禅定的入门处就是清楚明了。如果不清楚了,那就是两个原因,第一是妄想纷飞,第二就是昏沉掉举,这就离开了清楚明了这个门槛,更入不了禅定之门了。所以我们要通过训练,让自己一步一步地从这个正规的门进来,然后再从这个门出去。否则偶然进去了,也只能是欲界的散定,或者是别人把你扔进去的,你自己根本就不知道。但我们掌握了这个入门的方法后,就能将身、心、环境这三个方面观察得清清楚楚了,哪怕是一句佛号,都可以跟念佛三昧相应。所以修行四禅八定最重要的一点,首先是观身体的感觉而不是观心,对身体的感觉越清晰越容易进入禅定,这就是逆方便。不管是什么感觉,我们都很清楚,但不要判断它是好还是不好。比如哪个地方酸痛,我们知道就可以了,既不去讨厌,也不会喜欢,这就是比较初级的“止”。先把粗妄想,比如分析、判断、攀缘的心止住,身、心、环境这三者就都清晰起来了。这时我们再用任何一个简单的法门,比如观心、观息、或者念佛,都会是静静的,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身体状态,比如舌头动的感觉、讲话的感觉、念佛的声音都会很清晰,除了清楚,一个妄想都没有,住在一句阿弥陀佛的定中,身心没有丝毫的波动。这感觉就如同把门窗都关好后,在房间里点一盏烛灯,因为没有风,火焰不会晃动,光明就能均匀地照耀整个房间,我们就很容易感受身体状况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心里没有妄想就是定,一句佛号清清楚楚就是慧,这就是住在禅定里边了。当罄声一响,禅修的时间到了,我们就要从禅定里出来,出来也是三个条件,就是把身体放松,身体、呼吸、妄想都不再管它,不观照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出来了。凡夫的妄想太多了,像洪水一样无法抵挡。学习禅定就是不停的训练自己的思维,熟悉进入禅定的方法。如果这个训练不熟悉,那就需要大家共修的环境,相互切磋,彼此鼓励,这样就容易进入禅定修学。刚一开始进入时,我们一般定力会很差,每次进入禅定的时间可能连几分钟都没有,就开始烦乱、难受,有人就觉得这样出来就行了,其实这样对禅修没有任何好处。如果我们想要真正的修习禅定,不管过程长短,都要让自己能如法地进入,再如法地出来,比如闲下来时,我们就可以闭上眼睛静静地感觉一下:环境是怎么样的、呼吸怎么调整,身体有什么特别感受?我们只是去观这些感受,不去评判和选择,这样就可以进入禅定。定力差时,也可能就只能进入一分钟或半分钟,这都没有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定在那里的时候,有事情了,不经过出来的过程,马上就跑去做事情了,如果这样,以后再进入的时候就会越来越模糊。所以禅定并不神秘,把握了入、住、出三个要诀,随时都可以训练、熟悉和运用这个过程。没事情就静一下,有事情了就提醒自己:现在不入定了,先去作事情。这样训练几次就会知道它的妙处了。一个想真正了脱生死的人,他的意志力一定很强,一天应该有四十次提醒自己进入禅定。禅定的时间也会慢慢增长,并渐渐扩散到生活中去,无论走路、吃饭、日理万机,都会处在禅定中,一切变得很清晰,人生就会充满智慧。“智”字是上面一个知,下面一个日,禅定中的这个清清楚楚的“知道”,像太阳一样照耀着我们整个身心就是“智”。如果你定力足够强,这个太阳足够亮,就不但对自己的环境和身心非常清楚,对他人的起心动念你也会清楚地知道,甚至任何事情的前因后果都清清楚楚,这就是佛法讲的智慧。世间的聪明不会明察因果,所以聪明人常会做糊涂事,以计谋取胜虽然暂时会得到些利益,不久可能就会遭到恶报。而智慧的人虽常在定中,没有丝毫的起心动念却会将任何事情处理得恰到好处,这就是通过禅定把我们真心的神通妙用启发出来了。禅定虽然如此之妙,可是确实需要坚持不懈的训练。我们学习了调五事后,就算掌握了禅修的方法,但如果你没有什么志向和动力,修修停停的,或者不按部就班地训练,也体会不到禅修的妙处。所以我们下一步就要学习行五法,也就是修行准备工作的最后一项,发起伟大的志向和动力,才能进入正修行,也就是见道位、修道位和证道位。这就比如我们想进山采宝,首先就要准备路费、粮食和衣物这些外在的资粮;还要看身体能否达到进山的条件,不至于路途疲惫,中途而退,并对身体进行必要的锻炼和检查。正修行就如同进山采宝,二十五方便可以消除障碍、增加福德,就如同准备资粮和锻炼身体,所以在佛法里将二十五方便称作“资粮位”和“加行位”的修行。通过资粮和加行的修行,首先要“见道”,知道什么是宝,才能进山采宝。如果只是准备资粮和加行,却不上路,见不了道,那就永远也采不到宝物。很多人在几十年的学佛过程中,见道位的正修行一直没有开始,只是做了些修行的准备工作,就是因为行五法的修行比较欠缺,没有树立起志向和信念,最终导致时日荒废,两手空空,这就非常可惜。那么行五法是哪五法呢?就是欲、进、念、慧、定。一者欲,欲离世间一切妄想颠倒,欲得一切诸禅智慧法门故。亦名为志,亦名为愿,亦名为好,亦名为乐。是人志愿好乐一切诸深法门故,故名为欲。如佛言曰:一切善法,欲为其本。第一就是欲。无论任何一件事情,不管是善是恶,都要先具备完成它的欲望,否则就无法启动,修学禅定也一样,我们首先要有获得禅定的欲望,才能开始修行,前面刚刚讲了要呵五欲,这个欲怎么又成了五种方便行法的第一了呢?因为前面的五欲是贪求世间法的欲望,而行五法里的欲则是善法欲,也就是脱离世间颠倒妄想,得到一切禅定三昧、神通智慧法门的欲望或者愿望,所以欲本身并无好恶,就看你如何去用了。善法欲亦名为志,也可以称为志向。世间法里的志向太多了,我们都很熟悉,而佛法有两种最根本的志愿,第一种是我们希望能得到禅定解脱的智慧,解脱身心的束缚和烦恼;第二种是自己解脱后,还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解脱,这是菩萨的菩提大愿。总的来说学佛法就要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志向。上求佛道是希望自己解除痛苦,具足无量智慧;下化众生是把这种慈悲心运用到生活中,帮助众生解除痛苦。这两种愿望或志向是我们修行最重要的动力。亦名为愿,愿就是愿望。亦名为好,好就是爱好,以修行为兴趣、爱好,所谓“学之者,不如好之者” 。认真学习的人不如好学的人,如果没有兴趣、不爱好,遇到一点困难就会退缩,有了兴趣,无论如何都会坚持下来,肯定会有成就。亦名为乐,以修行为乐趣,做其它的都没有意思,就是修学禅定才有快乐,那怎么可能修不成呢?志、愿、好、乐是欲的由浅入深的四种表现层次,无论哪一种都能促使我们走入佛法的宝山。所以佛陀说,一切善法,欲为其本,欲望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其实欲也是一切恶法之本,它是一切生命行为最重要的动力。一切众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如果没有了欲望,生命也就不可能存在;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了欲望,没有人去劳动、去做事情,它就是一片荒芜的沙漠。欲望就如同汽车的引擎,凡夫的观念就如同方向盘,因为无明的缘故,凡夫的观念有善有恶,因此欲望也表现出善恶的区别,在方向盘的指挥下,欲望就会带着人向各种方向驶去。在贪嗔痴指挥下的欲望就是恶欲,满足恶欲的过程会使我们增加痛苦,堕落三恶道,就像饮鸩止渴,或用盐水止渴,结果是越喝越渴。在戒律指导下去追求定慧的欲望,就是善法欲,满足善法欲的过程能使我们得到清凉,真正的解除饥渴,使生命层次得到提升,上升到三善道。但因为还未摆脱无明的纠缠,仍旧不免轮回。摆脱无明之后,凡夫就转为圣人,圣人中的佛菩萨还会到这个世界上来生活的,他们的生存动力就不是凡夫粗重的欲望了,而是一种清净无为的愿力,他们生活的目的也不再是满足欲望,而是满足自己救众生出苦海的愿望。所以欲望事实上是一种向往,凡夫依靠虚幻的第六意识创造出各种时髦的价值观,诱惑着人们不断地为之奋斗。因为凡夫都在无明大梦里,不了解万法的真相,所以任何价值观都不可能是真理,生命力注定不会长久,各种观念轮番登场,变换得很快,一旦新的价值观被创立出来时,旧的就会被推翻,以前所有努力全部付之东流,导致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完全是一个毫无意义的循环过程,发展到现在依旧在轮回里颠倒。人们被世俗的价值观所左右,就如同狗追骨头一样,骨头扔到东就跑到东,扔到西追到西,咬过来却发现不是,骨头永远在别处。比如许多人在追求名闻利养的过程中很努力、很充实,一旦真的有了钱、有了地位后反而变得消极和无聊,愚痴的人甚至去做害人害已的事,世间法就是这样的负面重重。而佛法就完全不同了,它是亘古常存、永恒不变的真理,但对凡夫来说没有实际意义,因为凡夫很难理解佛法的奥妙,更体会不到涅槃的美妙,所以就不可能接受,也不会产生追求解脱的欲望。为了方便接引众生走向解脱法,智慧、慈悲的佛陀就根据众生追逐价值观的习性,创立了一种建立在人间福报基础上的人天乘价值观,让我们初步感受得到佛法的博大、精深和受用,生起对佛法的信心后,再引导我们走出轮回,走向解脱。比如现在我们都是凡夫,追求财色名利的欲望充满了整个身心,我们不想受欲望的支配去毫无意义地奔忙,却一下子又找不到无欲则刚的清净,怎么办?这中间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要先树立人天乘的价值观念,把所有欲望转化为善法欲,我们就具备了出离三界的重要动力。四禅八定就能通过禅定让我们暂时摆脱凡夫之欲,体会到深层次的快乐,认识到世间的烦乱可厌。世间法让我们变得糊里糊涂,不知所措,佛法能使我们头脑清醒,富有理性。世间人都以或大或小的我执为中心,比如为国家、为集体、为家庭、为个人等等,其实真正的核心还是为自己。哪怕相爱中的情侣,为了对方可以付出一切,也是因为失去了对方自己会更痛苦,所以也还是为自己。只要是凡夫,起心动念就逃不出我执这个魔掌,因此我执所派生的烦恼是无穷无尽的,世间的快乐也都是有副作用的,相比之下禅定是无我的,能清净烦乱的心,因此快乐的觉受会更加深入、更没有副作用。有了这种比较以后,我们自然就会把对世间法的欲望转化为追求禅定的欲望,至少觉得应该让生命进入这种状态去尝试尝试,这就是善法欲。这个转变可以使我们放下生命中的妄想颠倒、黑白不分的混乱状态,转而去追求禅定,进入一种拥有智慧和定力的生命状态,这种过程因为愿望的不同会分几个层次。凡夫的心就如同从山顶一直不停地往下滚的石头,世间的智慧就像被业风吹动的微弱烛灯,摇晃不定,对所处的环境无法看清楚,结果只能滚到哪里算哪里。人、天、二乘注重禅定,进入禅定以后就住在里边不出来了,也不度众生,就像自己这块石头找到了一个安稳处不动了,其它石头爱滚就滚去吧,所以二乘人虽然能有智慧安稳自己,却因为缺乏愿力,生不起安稳众生的后得智慧。只有佛菩萨才像一盏没有动摇的灯,能够照耀周围的一切,引导众生最终走向光明。智慧是我们本身就具有的,只是因为心摇来晃去,才会无法把握自己的身心状态,修学禅定就是要把这种摇晃的心态稳定下来,回归智慧的本来。打个比方说,就像射箭时,如果想把箭射到最尽头,就先要把弓拉满,然后再一放,箭就会射向目的地了,如果我们不拉弓,箭根本就射不出去,如果拉满了不放,箭一样也射不出去。善法欲就相当于我们掌握了射箭的方法,箭如同我们的生命,弓相当于善法欲,把弓拉满后再放箭而去,生命就自然而然地舍弃了三界轮回的一切痛苦。所以禅定功夫修得好、具备正知见的人,到一定的时候自然就会解脱。但如果我们缺乏闻思经教的智慧,虽然修了四禅八定,有了拉满弓的力量,却没有解脱生命的渴望,那就像拉紧了弓,却最终也没有把箭射出去一样,那就非常可惜了。因此我们不要让自己的愿望和志向受到局限,觉得我能得个初禅、初果、阿罗汉就不错了,我们要生起希望得到一切出世间的甚深法门的愿望。实际上我们的身心完全具备了佛菩萨的品质和能力,只是被妄想颠倒覆盖住了,无法显发出来。我们现在通过一切出世间甚深法门的禅定修学,慢慢把自己内心的这些慈悲、智慧的能力都给开发出来,然后心量就会打开。诸深法门的这个深,是针对浅而言的,也就是不能只追求浅显表面的东西,比如神通,如果没有培植高尚的品质,也就是正知见,只去追求神通,都会惹麻烦,甚至被妖魔鬼怪附体。佛法告诉我们,禅定的神通是自然而然有的,共有六种神通: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漏尽通,前五通我们不要轻易地去求,我们要求的是第六种叫漏尽通。漏就是烦恼,漏尽通就是断除一切烦恼的智慧。漏尽之后,其它神通自然就有了,再没有任何副作用;如果烦恼没有断尽,却去追求其它的五种神通,肯定会有副作用,因为烦恼没有断尽,就有无明迷惑,神通在一个有迷惑的人手里,就会成为危险的工具。比如吕洞宾通过外道的修行得到了五通,可他没有漏尽通,我执烦恼还在,因此会很想炫耀自己。在炫耀的过程中,还感觉自己很慈悲、善良,这对于修行人来讲是很要命的,他会因此破除不了我执,就像弓拉满了,却不知道射出去,功亏一篑。相传有一次吕洞宾微服到岳阳楼去玩,因为没有人认得出他是神仙,他就感到很委屈和失落,但神仙不会做坏事,所以他就用神通在洞庭湖上飞来飞去,飞了三次,显示了一下,还吟诵了一首诗“朝游北海暮苍梧,袖内青蛇胆气粗。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好像很潇洒、自在、清高,其实这就是我执的表现,没有我执哪里还会这样去炫耀呢?所以洞庭湖旁边的亭子里贴了幅对联,上联说:吕道士太无聊,八百里洞庭飞过来飞过去。是啊,我们坐在洞庭湖的亭子里喝茶聊天,多好的事情,他却弄个神通在那里飞来飞去,唯恐人不认识,这不是太无聊了吗?不过吕洞宾是个很有善根的人,所以后来能得到黄龙祖师的点拨,他听了祖师的开示后就开悟了,然后又写了一首诗:抛却瓢囊摵碎琴,从今不炼汞中金。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从前错用心。从前是用错心了,现在终于能把箭射出去了。所以我们修行佛法,愿望一定要深,也就是希望自己能得到甚深法门,不要浮在表面,浅尝辄止。最深的愿望是什么呢?就是要成就佛菩萨的大智慧和大慈悲。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去修学世间、出世间的一切方便法,就会成就一切甚深法门;如果没有这样的善法欲,我们即使修学了四禅八定,也无法引导自己走向真正的菩提大道。二者精进,坚持禁戒,弃于五盖,初夜后夜,专精不废。譬如钻火未热,终不休息,是名精进善道法。精进,精是精纯不杂,用心很无瑕、很纯粹,则无懈可击,不会被污染;进是进而不退,方向明确,只向这一个方向走,就是进。这个方向就是坚持禁戒,弃于五盖,将心念安住在持戒的善法里,没有五盖的夹杂,特别是在坐禅的时候,要让自己的心念能够延续这种定的状态,在这种纯粹的状态中,只是去感受身体的轻安、空旷,其它一概都不管。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阴阳失调导致的各种身心不健康的状态,都慢慢得到调节,地水火风这四大调顺后,身心自然愉悦、健康。初夜后夜,专精不废。专业修行的出家人理当如此,因为出家人不务世间事务,只以修行为正业,所以不分初夜、后夜都要认真修行。在家居士没有这个条件,但也不能须臾忘记修行。所以初夜后夜的意思其实是告诉我们只要有空,就尽量不要让睡眠因缘耽误自己对甚深之法的修学,有个偈颂说:学道如钻火,冒烟未可休。直待金星现,归家方到头。这是说,想要得到法的受用,就要像钻木取火一样,火不出现就不能停,一停下来就白钻了。比如没有禅定经验的人,几次坐下来后有点受用了,精进上往往会打折扣,结果一次受用后,要停好长时间才能再进步。这都是凡夫心造成的,比如怀疑、恐惧、忐忑不定、沾沾自喜等等,禅定的感受和心态反而使他不知所措,甚至因为愿力不深、善法欲不强会导致退转。“学道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修行是不可能保持原状的,除非对于所修的法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也就是火星钻出来了,我们可以暂时安住其中。比如我们得到了初禅,就可以暂时安住在初禅里。但如果我们的愿望是达到四禅,在初禅就不能安住了,即使有了初禅的感受,也要马上出来,再进入二禅继续用功,不断地努力精进。当然,如果我们的愿望是成就佛果,那就永远不会退转,心永远会在善法的相续中。有个偈颂说: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中军主帅能下令,不动干戈定太平。修道犹如以精进心守着禁城,谁也不能进到禁城里来,白天要防着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贼,眼睛不贪图外在的美色,耳朵不执着好听的,六根不追逐六尘;夜里还要清楚、明白、不昏沉,这样就能把城守好,不动干戈也太平。当精进的善法欲生起来后,保持六根清净,那么即使不去磕头、拜佛、诵经,行一大堆佛事,也会受用无尽。三者念,念世间为欺诳可贱,念禅定为尊重可贵。若得禅定,即能具足,发诸无漏智,一切神信道力,成等正觉,广度众生,是为可贵。故名为念。念是念头,指念念不停的每一个具体的心念,也就是指导我们具体行动的思想。前面讲的欲是大意向,就是自己愿意做这些事情,并没有具体到心中所生起的现行。修学禅法必须要具备什么样的心念或者信念呢?就是要具备“世间为欺诳可贱,禅定为尊重可贵”这样的心念,而且念念不停,无有夹杂,欺诳就是虚妄不实,可贱就是可轻视的,也就是说世间法都有副作用,不值得去珍惜。比如得到了名利和各种享受的同时,也会相应地产生很多负面的东西,名利也会转瞬即逝,所以不如早些抛弃世间法,去追求能开发无漏智的禅定。无漏智,就是断除见思惑和分段生死的智慧,没有副作用的智慧。修习禅定,会使我们在轮回的世间充满解脱的自信和力量,不会被世间的八风所吹倒,最终成等正觉,也就是成佛,并能度化一切众生脱离苦海,因此禅定和无漏智是非常可贵、非常难得的,我们要在心中要树立起这样的观念,这是禅定法门的正念。一般法门都要有一个正念,比如净土法门里,就以“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为念,念念不忘佛陀的慈悲、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从而生起强烈的感恩和觉受。修学禅定也一样,每次禅坐入定之前,我们先要回顾一下这种观念,再让自己进入禅定,念力就会比较坚固,如果没有如此专注的念头,开始禅修还挺认真,时间一长,就容易像应付功课一样松懈掉。比如很多人发愿念准提咒、大悲咒,一开始发心很勇猛,念得很用心,也都有些感应,再到后来就像是还愿,像完成功课一样强迫自己去完成,没有了心念的力量,感应也就没有了。所以这个念,这种从心底里生起的想要成佛的强烈信念,是我们很重要的修行动力,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四者巧慧,筹量世间乐,禅定智慧乐,得失轻重。所以者何?世间之乐,乐少苦多,虚诳不实,是失是轻。禅定智慧之乐,无漏无为,寂然闲旷,永离生死,与苦长别,是得是重。如是分别故名巧慧。第四是巧慧,善巧的智慧。巧慧不同于世间的聪明,聪明只是对于世间法反应比较快,很伶俐;而巧慧则是通过闻思,能把生命正负两面的作用都看得很清楚。比如巧慧的人会发现,正面的智慧、禅定、安祥、快乐和悠闲自得,这些都绝然没有不舒服的感觉,能远离生死无常的世间法,而生命过程中真正需要的,并不是去追求那些虚幻的荣华富贵,而是扎扎实实去感受一切的心态。换句话说,有了智慧和禅定,无论世间的荣华富贵还是贫穷潦倒,都会转化为一种清净和庄严;否则,荣华富贵和贫穷潦倒都能使我们丧失生命的快乐和悠然自得,诱惑我们辗转于永无尽头的轮回中。看清了生命中正负两面的作用,巧慧的人会认定出世间的禅定、智慧、悠闲自得的心态,实在是比什么都重要,进而去阐扬正面的作用,负面的自然就没掉了,更加荣华富贵,而且庄严清净,没有一点副作用,所以佛经里说,世间、出世间的一切都没有比佛陀的净土更庄严、更宝贵、更荣华富贵。要说名闻利养,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的名声有多大?他们的受用又有多大?借用佛经里一句话:算数譬喻不可得知。多得不可胜数,无法说尽。所以只要抓住正面的东西,那些附带的作用全都是生命的妙用,如果没有智慧的指导,生命本来的妙用都成为轮回颠倒,巧慧就是辨别这些的智慧。五者一心,分明明见世间可患可恶,善识定慧功德可尊可贵。尔时应当一心决定修行止观,心如金刚,天魔外道不能沮坏,设使空无所获,终不回易,是名一心。譬如人行,先须知道通塞之相,然后决定一心涉路而进,故说巧慧一心。经云:非智不禅,非禅不智。义在此也。第五一心,一心就是定,一心要跟巧慧联合起来用。巧慧是智慧,一心是禅定。没有智慧的定不是真正的定,没有定的智慧也不是真正的智慧,所以说“非智不禅,非禅不智”,定和慧两者要合在一起。没有智慧的人,进入不了真正的、正确的禅定;没有禅定功夫,也不可能生起真实的智慧。智慧就像眼睛,禅定就象脚,有了眼睛和脚,才能走向正路,也不会摔跤。没有眼睛光有脚,很容易走错或者摔跤,光有眼睛没有脚则一步也走不了,所以把禅定和智慧结合起来,定慧等持,一切天魔外道、一切有为法才影响不了我们的修行,才能直入佛道。第七章 禅定方便法我们具备了二十五方便之后,就可以进入正修行了,进入正修行前我们要先学习正修行的一些方便法,也就是禅定方便法。我们知道,永嘉大师早年先修学的是天台宗止观法门,“止观”就是禅修的方便法,先要修止,然后再修观。所以我们今天学习永嘉禅,也按照永嘉大师的修学次第,先学习天台的修止法门。止就是定,修止,就是把心停止在某处,这是一个定的要门。禅定法门中,我们想发定心的时候:静细心中,善巧运用,取舍不失其宜,因此必证深禅定,故名方便。禅定的方便法,就是我们心静下来的时候,要善巧应用这个非常微细的心念。善巧运用就是很巧妙地把自己的心运作起来,这种运作带有主观、能动的力量,让心处在非常自如的状态,取舍不失其宜,心变得肯听话,随境的起用都很恰当,不会贪、也不会厌,心听话后,因此必证深禅定,就能得到禅定。我们平常烦恼太多,就是因为心不听话,才会让世俗的价值观念,左右我们的想法和做法,导致经常事与愿违。比如上台演讲时,你会不断告诉自己“心要稳定,不着急、不混乱”,结果心不肯听话,一会儿在意别人的看法,一会儿担心自己的学识,还有穿着体不体面等等,心里很乱、毫无主张,反而更加紧张。一上台,就双腿发抖,说话结巴,所以我们的心常常是很不听话的,会不断随着外境变化。而修学禅定就是先让这颗心静下来,不让它再随波逐流,然后去善巧地运用它,最终学会在任何一种状态下,都能恰到好处地去把握它,让心能够主动地动起来,主动地静下来,动静得宜,不再混乱无主。因此我们在修学禅定的过程中,就先要让心变得听话起来,不能入定了就高兴,没入定就痛苦,要知道这颗心是可以入定,也可以出定的,这才是正常的心。无论入定不入定,都不能产生厌离自己的情绪,而禅定肯定有一个入定出定的过程,对于这个过程,我们通过学习和不断训练就可以掌握它。我们先介绍一下止门的分类,再介绍修止的方法。止门有两种:一种是从行为上来说,就是修禅定的方法;第二是从义理上来说,佛法的修止观、修禅定不只是告诉我们修一些气功、气感之类的反应,它真正目的是让我们增长智慧,回归到生命的真相,然后这一切附带功德都会产生。行为上通过打坐修止称为行门,天台止观法门的行门主要有三种止。第一种是系缘止。系,是动词,固定的意思;缘,是名词,就是外缘、境界。让心捆绑在一个固定的境界中,停在那里不动,就叫系缘止。第二种是制心止,就是把心制伏。平常我们的心像猿猴一样四处奔逸,修止的时候呢,我们就要通过一种觉照的力量,看住这个心,猴子一跑就把它拉回来、制伏住,不让它乱动。猴子因为习气的缘故,会四处找空子向外钻,我们的智慧觉照就像一把锤子,猴头冒出来了就马上把它敲下去,强制性地告诉它“停在那里不要动”,这就是制心止。第三种叫体真止,理解体真止是需要一定教理基础的,所以我们要多讲一些。真,就是指一真法界的本体——我们心的真相。平常大家所感受到的这个心是一种散乱、无序、苦乐纷呈的状态,这叫妄想心,并非我们的真心。通过学习教理和修行,我们就可以明白真心本来是寂然不动的,然后用心去体会这种不动的感觉,这叫体真止,体真不是已证到真心,而是去体会真心的状态。比如我们学习看天文,最好的方法是直接在天底下,直接观察哪颗星在哪个位置、是什么样子、叫什么名字等等,那就非常清楚了。但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看不到真的天空时,我们就可以看标着星星的天空模型,也一样能掌握天文知识,有机会再到真实的夜空下一对照就可以了。体真就如同看天空的模型,因此凡夫可以依此修止。那么什么是真?这就需要闻思经教的智慧了,我们在后面会详细讲到。从理论上入手修止,也有三种方法:第一是随缘止,随缘止是系心止的一个理论支持。缘是外境,随是随便。随便找一个外境,把心停在那里,让心平静下来,不再东想西想了,就这么简单。除了佛法以外,气功、道教也各有专注的境界。西藏佛教正式修法之前,中乘的修瑜珈、修相应、修事业、行部和瑜珈部,特别是修瑜珈部的时候,心要非常专注,包括对上师形象,需要集中很强大的心力去观想。《观无量寿经》里面讲的,净土法门念佛,也同样要把心专注在某个境界上,比如专注观想西边落山时的太阳,像一个大圆鼓,很圆满、亮丽、鲜红。这样观想念佛自然会把世间的痛苦消灭掉,而且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整个身心专注在这种心态里,就进入禅定了。另外可以专注观想早上升起的太阳,红红的、圆圆的,如果能观得起来,这一生肯定会得到大智慧、大解脱以及很大的世间福报。还有一些观想的外境,比如专注于自己脑后的一片虚空,并找到一片空间点,然后观想虚空,或把心停驻在这个虚空上等等,这些方法,都是系缘止的修行方法。第二是入定止。入定止,通过行门里的制心止,把心制伏了,不再奔逸、捣乱了,心自然就容易进入这种不昏沉、不虚浮的入定止状态。第三是真性止。真性止是我们修体真止的整个理论支持。释迦佛开悟时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这个智慧德相就是真性,也就是大乘佛法讲的清净法身佛。小乘佛法讲的阿罗汉证得的涅槃世界,也是我们本有的,本有就是本来就有,不需要修证的。但我们不修证又体会不到涅槃本体,因为它完全被散乱心、欲望和各种价值观念覆盖了。其实各种各样的观念都是围绕着我执展开的,所以我执就是覆盖真心佛性的罪魁祸首。如果把我执的观念打破,契入的就是真性,因此真性止是以解脱为基础的,这是佛教与其它世间宗教的不共之处,也是佛法和其它法门的不共之处。前面的两种修止的方法,其它宗教、甚至气功也都有,但佛教的宗旨不在于气功,而在于明见自性,开发无漏的智慧,这一点我们要有所了解。了解了修止法门的分类后,我们接下来介绍正式修止的方法,也就是每个法门如何去修,有什么要求等等,这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因此我们要多讲一点。行门的这三种方法,系缘止、制心止和体真止,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任选一种,如法修学,都可以得到受用,但刚开始修时不能随便换,今天用这个方法修修,明天用那个修修,这样就不容易有效。通过学习,我们就知道三种法门各适合不同基础的人,哪种比较容易适应自己,做起来比较舒服、比较自然,我们就可以选择哪种起修,虽然入手处不同,但任何一法都可以让我们达到四禅八定的境界。待修行一个法门有了受用以后,我们才可以换一个法门再试试,看这个法门进入禅定的路怎么走,否则就不要随意更换。一般学习一种法门,能够进入禅定就行了,如果三种都想学习,方法就要学的准确,这点非常重要。第一种系缘止。有五个可以让我们把心捆缚住、止住的地方:一系心顶上,二系心发际,三系心鼻柱,四系心脐间,五系心在地轮,因此称为五门禅法。国外有一位金齿(唐代称傣族为金齿)三藏说:天台止观法门的五门禅实际上就是印度的五门禅,于魏晋南北朝之前传入中国,属于禅数之学。南北朝以后,大乘佛法开始兴盛,特别是达摩祖师来到中国弘扬禅宗顿悟法门以后,佛教界渐渐认识到四禅八定的局限性。四禅八定属于世间禅定,虽然容易修证,也非常高妙,但终究是凡夫境界,不能解脱,不是解脱道,与佛教了生脱死的修行目的不相干。偏离了这个宗旨的法门,在大乘佛法看来,就是心外求法的邪魔外道,所以如果你在禅堂里讲四禅八定,禅师就会拿着棍子、香板打你、甚至骂你是邪魔外道,把你赶出去,所以大乘佛教并不倡扬四禅八定。除了这个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使佛教逐渐放弃了四禅八定的修行,我们以后进入禅定就会知道,禅定中身心会产生一种微妙的、深刻的喜悦,这就是禅悦,这种感觉在平常是体会不到的。凡夫对快乐的感觉都非常执着,所以一旦禅悦生起来,凡夫很难放弃。其实禅悦距离开发无漏智慧还远着呢,我们却呆在里面停滞不前,乐不思蜀,不想解脱了,那就失去了破除我执的机会,也违背了修学大乘禅法的目的,走入了修行的歧途,这就是世间禅定的副作用,所以大乘佛教就不再修学四禅八定了。其实我们了解了佛法的终极目的,发起出离心和菩提心以后,再来用这些禅定法门修学禅定,就不会产生走入歧途的副作用了。因为四禅八定虽然是心外求法,也只是一种入门的方便。比如系心止,让心专注在某一个境上,这个境不是心的本身,是心外的一个方便处,通过这样的训练使我们的心念稳定下来,时间久了便会得到受用。我们之所以提倡永嘉禅,就是因为它有完整的理论支撑,有实际观想的方法可以入门,使凡夫也能得到一些受用,比如四禅八定的受用。按佛经的说法,即使只证得初禅的觉受,就不会再怀疑佛法了,就会知道佛法的奥妙所在,它与世间法是不共的、是可以修证的。这样就会破除对佛法的迷信,比如只把佛法当宗教来信仰和崇拜,烧香拜佛、求菩萨保佑等等,同时也会增加信心,在具足信心的基础上再去修行大乘佛法,进步就非常快。所以我们要了解世间禅定的利弊得失,吸取好的方面,同时也注意不要让坏的方面绊住脚。那为什么只有这五个地方可以系缘,其它地方就不行呢?此五处于用心为便,余处非安定所。若胁肋等处皆偏,故不说。如头圆法天,足方法地,脐是气海,鼻是风门,发际是修骨观之所,故以为门。因为这五处都很安定,因此方便我们用心,其它地方都不是安定的地方。比如观想两肋、或观想肩膀,这些都是身体不正的部位,不正就不能令心安定,所以我们要观身体端正的地方。比如头是圆的,可以观想头顶像天空一样开阔,心如太虚一样空灵;脚是方的,可以观想脚如同大地一样开阔方正;脐是气海,气海就是丹田,在肚脐下面一点,是我们真正的呼吸起源;鼻是风门,呼吸实际上是从鼻子进来的;发际处是修白骨观的人观修的地方。因此观想这些地方,都可以令心安定,进入禅定之门,下面我们依次介绍如何通过这五门修止。第一、令系心顶上者,为心沉惛多睡故,在上安心,若久久,即令人浮风,乍如风病,或似得通欲飞,有此等过,不可恒用。如果易昏沉多睡的人,可以采用系心头顶这种观法,但不能长期使用,否则会有副作用出现,比如觉得身体轻飘飘的,甚至感觉会飞起来。印度瑜珈就有这个方法,坐好了以后,身体会离地。中国佛学院的传印老法师去印度的时候,看到练瑜珈的人能离地七寸,气功算是练得很好了,因为很专注地想着头顶上的虚空时,身体就会被这个气拽起来,但用久了气聚在头上散不掉,就容易得精神病,所以不可恒用。这种观想头顶的具体方法是,身心调好以后,心观想头顶最中间,紧贴着头皮,又离开头皮一层膜的地方,把念头停在那里,就容易入定了。这个地方要掌握好,不能在头皮内,也不能高出头皮太多,只离开一点点,那个感觉就像皮肤外边还有一层保护膜,灯光照过去还有点反光,有一层小小的薄雾一样的透明的东西,就观住这个地方。有些人修这个法时,坐在那里头一直摇来摇去,这样就进不了初禅的定境,但他可以进欲界定。因为欲界定比较专注身心,由身心的专注力量会产生一种反应,对身体是有好处的。但如果对于禅定法门和身心状态不了解的人,看到你头晃来晃去的,会说你是神经病,你心里一不好受,就容易走火入魔。所以走火入魔的人除了方法以外,用心很重要,无论在禅修中出现什么问题,都是生命本身正常的反应,我们都要平淡对待,不要紧张,就不会走火入魔;否则越想越紧张,既兴奋又害怕,那麻烦就大了。第二、若系心发际,此处发黑肉白,心则易住。或可发本骨观,久则过生。观想发际,也就是头发根这个黑白分明的地方,心容易安住。发际是指头发的根,不是头皮,在发根这个地方,观想到头发根插到头皮里面。这个法如果观想得好,人的气色会很好,因为头发是黑的,它的根插到肉里的发根部分,会有一层淡淡的白白的感觉。但时间久了也会有问题,眼睛会往上看,翻白眼,那就麻烦了。因为总想着头顶发际处,眼睛老往上看,或者会见到黄色红色各种颜色,令自己情欲颠倒,没有办法对治,最后情绪会受不了,精神就会出问题。所以以上两个系心头顶和发际的止法,虽然对于初修禅定的人,可以起到调节昏沉、嗜睡的作用,令心胸开阔、头脑清醒起来,但因为气长久地聚在头顶会引发很多问题,都不宜久修。第三、若系心鼻柱者,鼻是风门,觉出息入息,念念不住,易悟无常,亦以扶本安般之习,心静能发禅定。系心鼻柱是五禅门最重要的一门修止的方法,在南传佛教或其它禅修方法中也都很常用,都是教我们通过修鼻息观来进入禅定。气息都从鼻子出出入入,如同我们的心念念不住一样,了解了呼吸的这种状态,容易悟到世间法以及生命的无常。所以当我们用这个法门进行观想时,很清晰的体会到鼻子的气息,出去进来、出去进来,你会发现生命就在一呼一息之间,人生其实就是这么一口气。一口气不来就会死亡,财色名利还有什么可留恋的呢?这样就很容易把心静下来,不再去计较利益得失了,所以系心鼻柱很容易入禅定。那么系心鼻柱是观想哪里呢?鼻柱不是指鼻梁柱,也不是指鼻孔里面,而是鼻孔下面一厘米之处,也就是鼻尖之下,距离鼻尖约半指(半厘米),距离鼻孔口大约一指(一厘米)的地方,再讲的明确一点,就是从鼻尖到人中处画一个圆弧,鼻柱就在圆弧的中间,气息就是从这里被吸入鼻孔里面,所以这个地方会有凉、热的感觉。呼吸经过这个地方的气体,呈现淡白色,形状如绿豆大小,就把心安定在这里,感觉它的出息、入息,小小的白点就像过滤器一样净化我们的心灵,心念想到这里的时候,这颗心就住在这里了,白色代表洁净,观想它是白色的,心就会很快得到净化。闭上眼睛全身心去感受,睁开眼睛的时候,还能感觉到这一小白点,这就是系心鼻柱的方法。第四、若系心脐下,脐是气海,亦曰中宫,系心在脐,能除众病,或时内见三十六物,发特胜等禅。第四可以观想脐下的气海。气海在肚脐下一寸,肚皮内一寸到一寸五的这个地方,这里也叫中宫、下丹田,是人体很重要的穴位。任脉是气之海,就是从这里贯穿上来,气脉明点打通的时候,也是从这个地方打开的。所以用心观想这里时,可以对打通全身经脉起到重要作用,经脉一通,百病皆除,所以系心脐下,能除众病,或者能内观到体内五脏六腑等等妙处。我们观想脐下时,最主要的一个方法就是要采用腹式呼吸,也就是感觉吸气、呼气都是通过气海、而不是通过肺部完成的,每次的呼吸都很清楚。有些人没有学会这个方法时,气息调整不好,吸到肺部时气就下不去了,而一般意志比较坚强的人,比较容易体会到。禅坐时我们专注观想丹田这个地方,不再有其它杂念,只知道若存若亡的气息从丹田进来,再从丹田出去。这个方法很容易让心安静下来,尤其在心很乱的时候,观想脐下是很好的调制方法。但这个方法也有些负面作用,如果淫欲的宿习很重,系心脐下时容易诱发淫欲,甚至修的越多淫欲心越重,很难抵挡。所以在欲界修定时,淫欲心重的人不要修系心脐下的止观法,系心鼻柱就比较稳妥了。待你进入禅定,体会到禅悦之后,欲界的这些欲望就不会再影响你了。第五、系心在地轮,是气随心下。我们呼吸时,气一直往下吸到地轮处,则四大调和,亦以扶本,就能使四大调和,巩固人体的根本,地轮就是人体的根本。系心在地轮有两种修法:一个是在打坐时,地轮就是指人体的会阴,也就是大便道和小便道的中间位置,这里是人体的中心轴线垂直下去的最下面。打坐时我们用心观想住地轮,气息从地轮进来,也从地轮出去,自然就感觉很清凉,这是一个打坐的禅定法。另一个是我们在站立修法时,可以观想脚底心是地轮,气从脚底心进来,也从脚底心呼出去,这是站着修止的方法。如果我们平常上火了,就可以采用系心在地轮的方法来降火,比如找一个空气好的树林,双臂张开围着大树,像是拥抱的姿势,然后观想把树木发出来的氧气从脚底心吸进来,身上的二氧化碳等废气又从脚底心排出去。这样的观想对身体的健康很有帮助,所以很多气功都有这样的练法,系心在地轮既不会上火,也不会有其它副作用。学完系缘止的五个禅门后,我们就知道,最容易入定的方法,应该是第三种系心鼻柱,那么系心鼻柱如何去修呢?就是要用我们前面讲过的入定出定的方法去修,从三个方面注意:第一是坐下来以后整个身心很清晰,感受到环境的存在;第二是感受到身体的存在;第三是感受呼吸的存在。系心鼻柱时感受呼吸存在于鼻柱处,每次进气出气都很清晰,不快不慢自然而然,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呼吸进来以后,要能清晰地体会到全部身心的感受,有没有动摇?哪里痛,哪里不舒服等等,心要一直清楚地专注在鼻柱处。这三个条件,也就是所处的环境、身体的姿势、呼吸和心的浮沉,从粗到细地都了解了、都掌握了,气息就开始清楚地进来、出去,一点杂乱、散动都没有了,这就进入禅定了。出定时,还是要慢慢从这里出去。首先不再系心鼻柱了,不去感受呼吸了;其次对身体的感觉也开始放松;最后也不去注意环境了,这样再由细到粗慢慢地出定。出定和入定的步骤一定要认真掌握,经常训练,以便我们能很自如地出入禅定了,心变得听话,不再散乱。刚开始修系心止的时候,我们专注的力量还很弱,观想呼吸时还可以配合数数,比如安般数息观或者六妙门就是这么修的。从一数到十,但不能超过十,这样更容易专注;也不能既数呼气又数吸气。数吸就不能数呼,数呼就不能数吸,数完一次后,要待一呼一吸的整个呼吸都完成之后再数第二次,而且每次呼吸都要很清楚,从一到十,再从一到十……,不能十一、十二地数下去,因为数越多心越散乱。数息是初步用功时比较容易得定的方法,开始时可能只能观想十次,到第二个十次就散乱了,所以要多锻炼,随着用功定力加深,可以专注半个小时以上了,就不需要再数了。第二个修止的方法是制心止,“但凝其心,息诸乱想”,就是只要有念头起来了,就要告诉自己“不要打妄想了”,凝是凝固,心如同冻住了一样。这个修法说起来比较简单,做起来有点困难了。因为凡夫心一直是动态的,凡夫觉得心里想来想去很有意思,你让他所有的念头和想法都凝固、停止在那里,那是很难受的事情,需要一定的智慧和很强的意志力,所以制心止其实很不容易做到。第三个方法是体真止。理解体真止需要一定的教理基础。以正智慧,体一切阴、入、界、三毒、九十八使,及十二因缘等。三界因果诸法,悉皆空寂。阴是五阴,入是十二入,界是十八界,三毒是贪嗔痴,九十八使就是各种见惑、思惑,所有这一切就组成了三界因果诸法,而这些法的本质却都是空寂的,这是般若法门非常重要的观点。体会到了空性,才能理解体真止的修法。当知阴入等一切诸法,不从内因有,亦不从外缘有,亦不因缘合故有,亦不无因缘有。若非有,即是空,若于无所有空中计有者,当知但是无明颠倒,妄计为有。若了知颠倒所计之法,一切悉皆虚诳,犹如梦幻。但有名字,名字之法,亦不可得。则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毕竟空寂,犹如虚空。若行者体知一切诸法,如虚空者,无取无舍,无依无倚,无住无着,若心无取舍依倚住着,则一切妄想颠倒,生死业行,悉皆止息。这是般若经典里讲述的诸法缘起性空的道理,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能感觉到的这个身心世界的存在,都是无明妄想的虚妄世界,本体全部都是空的。这个空不是虚空的空,也不是把物质消灭了以后,不存在了才是空,而是万法的当下就是空,也就是一切法都没有自性、或者以空为自性的意思。犹如梦幻,只有名字符号,没有一法可得。言语道断是无法言说,心行处灭是起心动念都没有了。空性不可思议,心行处灭为不可思、言语道断为不可议,这是讲万法真实的本体毕竟空寂的意思。本体不执着在任何境上,也没有取、没有舍,这样一切法、一切境界、一切妄想颠倒全部都会停止。因此无为无欲,无念无行,无造无作,无示无说,无诤无竞,泯然清净。如大涅槃是名真止。此则止无所止,无止之止,名体真止。我们在讲解永嘉大师的《证道歌》时,会详细解释这个空性的真体,《证道歌》里说“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恁么得”,取也取不得,舍也舍不得,也不取、也不舍,一切都不可得的时候,泯然清净,如大涅槃,是名真止,身心湛然无住,这就是最好的禅定,也就是真止。止无所止,体会到真心本来就没有住在任何境上,所以也不需要止,这种修禅定的方法就是体真止。一切诸法中,因缘空无主,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一切法都是缘起性空、没有主宰的,沙门是专指出家人,能把一切取舍之心、能所之心,全部停息下来,让自己的心处在静虑的状态,去体会生命真正本源的人,才是真正的沙门。这种体真止的修法如果大家体会不了,就可以先按四禅八定的系缘鼻柱法体会一下世间的止,慢慢再深入地去了解佛法的深奥处。修学四禅八定主要是锻炼我们的专注力,我们要知道,心的专注力越强,禅定就越深,禅定的快乐也越强烈,如果专注力弱,可能就进不了禅定,因此坐禅有了受用后,心力就会增强,身心会变得智慧、稳定,这无论对于我们的世间生活或者出世间的修行,都是非常有利益的,大家以后就能体会到。第八章 入禅定之门按照上一章讲的修止方法,我们只要能用心得当,不停地去练习和模仿,或早或晚都会进入禅定之门的。随着对心的散乱、烦恼的逐步调整,我们的心境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变化,也就是会出现很多境界。境界的出现是有层次的,是从粗到细、从浅入深、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的。很多人修行时不注重境界,只注重心态,这是有失偏颇的,因为佛法的核心是围绕着人的心性,一切都要从内心中去印证。印证了以后,自然会有相应的境界出现,所以佛法是非常科学的,从世间法到出世间法,每一步都能够修证——也就是身证,亲身去证悟佛法的真实不虚。永嘉禅也是一样,从《止观入门》、《永嘉禅宗集》到《永嘉证道歌》的境界,都是永嘉大师一步一步亲自印证过的,乃至诸佛菩萨也是如此修行证悟过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修学这个稀有难得的大乘禅法。从天台止观入手,先让这颗平常散乱无章的、烦恼痛苦的心,通过禅定的训练循序渐进地去调整,使它逐步趋向于稳定、安详。在修学四禅八定正式得到禅定之前,我们也会得到一些和平常心态不太一样的境界,先是欲界定,从粗心住、细心住、持身住,再到未到定,未到定之后就是初禅,然后依次是四禅八定。为了让大家入门后能更好地抓住禅修的觉受,我们依次讲解一下欲界定以及四禅八定的境界特点和修证要点,以及我们进入各个禅定后的身心状态。禅定是由梵文音译过来的,全称为禅那,意思是静虑,就是心定下来观察思维,所以也叫思维修。就是将心专注一个所观的境上,不散乱,这就是定。观呢,就是作种种的观想,这个观是第六意识,就是佛教里所说的妄想。因为现实中的很多境界和想法都不是我们自己愿意承受的,比如怨恨别人的情绪会使自己很痛苦。我们不想如此痛苦,内心就很想摆脱或者逃避这种怨恨;或者面对生活的压力,我们承受不了时,也会感到痛苦;或者身体的疾病和伤痛引起的痛苦等等,这一切身心上的负面感受,都是我们不想要的。我们平时的妄想是杂乱无序、无法把握的,而且痛苦往往多于欢乐,因为心不听话,我们做不了心的主,没有去调适内心,让它稳定、协调、安详的能力。面对内心的痛苦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受制于它,因此很多人都感觉人生很无奈。禅定就是摆脱这些痛苦无奈的解药,通过坐禅可以使我们的思想(妄想)变得有序、稳定、容易管理。任何禅定都离不了止和观,如果心无法专注在某一个境界上,就不能得定力,也就没有力量管束自己;如果不能起观,就开不了智慧,所以观就是让自己能够管理好妄想,并让它专注在某一个境上。习惯了以后,这颗禅定的心就会变得听话、自然、不会焦虑和烦恼,我们人生的态度也会变得解脱自在起来。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心,我们就先要能够把它提起来、抓住,否则心很乱,七上八下的没有规律,抓都抓不住,如何去管呢?因此观之前要修止,就是把念头停止在某一个境界上,心稳定了,才能提起这个心。止的境界的优劣对情绪的稳定与否很有关系,如果境界不好,就会引发更深的烦恼。比如一个人很贪心,因为贪心的缘故妄想很多,停不下来,如果再教他修因缘观,那就会越观越贪心,就觉得贪心好;如果一个人嗔心很重,却教他修不净观,他看到身心不净之后,火气就更大了,越观越嗔恨,这叫“法不对机”,越修越难入定。方法是不是对机,有一个很简单的判断标准,如果修法时,感觉身心很舒服、自然,心开始回归、安住,不再散乱,不再流浪,这就是对机的好方法,否则就不是。佛法的根本是戒定慧三学,修止不修观的人,只有定力不会有智慧,而且可能会偏向外道。佛经里曾用蜡烛灯比作我们的心,来说明止观双运的重要性,比如一盏蜡烛灯点在屋里,如果它左右摇晃,那么灯光照到周围的景物上都不会清楚;如果灯光停在那里不动摇,周围的一切就会被照得很清楚,这就是止和观、定和慧的关系。如果把蜡烛换作一条木棍,虽然一动也不动,也没有任何光明,那就是没有智慧的死定,周围的一切也就无法看清楚。佛法是用来对照身心的,能够生起觉观,就是智慧。让心静下来,感受一下,宁静的心与杂乱的心哪个更好?我们自然会选择宁静的感觉,这个选择就是智慧。很多修行人会假设一个境界或目标让自己去努力。比如先让自己不打妄想,强制自己把心停下来,这种强制偏于止的方面,不起用就体现不出智慧;同时也有些人认为强制比较麻烦,不要去强制,管它想什么,只要读懂理论就行了,这就像哲学家、思想家不停地读书、不停地思考,得到的只是世间的聪明,因为无法让心安定下来,开发不了真正的智慧,所以这两种做法都有失偏颇。小乘佛法要定慧等持,大乘佛法更是要定慧等持,如果有偏颇就不是正定、正慧。智慧是一种抉择的能力。许多人喜欢求神问卦,就是对生活没有抉择能力,不知道何去何从。有智慧的人,能够观察到一切事物的前因后果,就没必要去问卦了。知道一切法都有因果,那么有好的境界我们就去快乐地接受,不贪着;不好的我们就以妥善的方法去解决,也不厌烦,心不随境动,这就是最好的智慧,也是修定力一个很重要的前提。修定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禅定的定,用一个方法专注,比如数息观,让自己专注在这个境界上,并很清楚这个状态,这样通过打坐产生定力。另外一种,就是定慧等持的定,比如当我们念佛念到不念而念,与佛陀的功德融为一片的时候,生活中吃饭穿衣、待人接物也不受干扰,身心非常清净,对所处的环境也明白清晰,不会表现出修行人的特殊模样。这是定慧等持的大定,不是一般的定力,是大乘佛法在生活中的起用。我们现在修止观,是从禅定的定开始修,禅定的定,是让心有所造作,专注在某个境界上,通过对这颗不安的、不听话的心进行强制训练,训练到它能够听话为止,并能在生活中自然起用。凡夫的世界分为六道中的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中分为九地,欲界叫五趣杂居地,五趣就是天、人、地狱、饿鬼、畜生等,欲界众生有种种欲望,且没有定力,导致心态杂乱,非常不稳定,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同时具有人、天、地狱、饿鬼、畜生等五趣的心理状态,变化无常,杂乱无序,所以我们要想判断一个人是好是坏比较困难,甚至连自己是好人、坏人都很难判断。比如有时我们会做好事不但不求回报,甚至连做好事的感觉都没有;有时报复心生起来时,却又无法控制自己的恶念和报复行为……所以地狱、天堂都在自己心中随时轮回、流转,因此造下了无边的轮回之因,这就称为五趣杂居地,是欲界凡夫安住的地方。如果我们在欲界做了好事,但没有修行,没有禅定、没有定力,那么死后的善报也只能生到欲界的天上。欲界有六层天,最高只能生到第六层天,无法进入色界和无色界,色界和无色界依靠定力才能进入。也就是我们在欲界修善法、做好事,同时还要有禅定才能生到色界天上去。色界从第七层色界的初禅天开始,总共有十八层天,分别与四禅的境界相对应;最后无色界还有四层天,分别与四空定的境界相对应,所以三界总共二十八层天,禅定功夫越深生得越高。我们在欲界时要通过止观打坐来修习禅定,比如打坐数息,称为坐禅。坐禅先要经历两种定,也就是欲界定和未来禅定,然后才能进入初禅。若想进入四禅八定,除了坐禅以外,还有很多其它法门,因为行住坐卧都是禅,比如走路的步行禅,其方法就是关注自己的脚底心,或者其它禅门都可以观想。把自己的环境、身体、呼吸、心态,这些感觉都观察清楚了,然后全身心去感受双脚踩到地上的那个感觉,穿布鞋感觉会更敏锐些,左脚踩下去,知道是左脚,右脚踩下去知道是右脚,就这样左——右——左——右,每一次脚跟着地的感觉都很清楚,这种心的专注就是止;同时又很清楚自己的动作和念头,就是观。在家里或其它空旷的地方,可以尝试用这种方法,让自己的身心放松,融入禅定。禅法的受用是从浅入深的,需要不断地、有条理地训练才有受用,如果我们想超越自我的生命状态,就要在做好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禅定。虽然即使达到禅定的最高境界后,也出不了三界轮回,但有了四禅八定的基础,再进一步学习大乘佛法,就会信心具足,进步快速,比如有了四禅八定的功夫后再修净土宗,定中念佛的功德就非常大,可以直接了生死。所以一开始我们不要期望过高,平常心乱的时候,有能力把握自己的心态,就是一种进步。但修行绝对不能间断,因为凡夫的心无量劫以来已经奔逸、涣散、三心二意惯了,如果我们不能每天定时打坐,除非是功夫成片的登地菩萨,随念就能转回来,凡夫想偶尔坐一下就把它收回来,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得到禅定的受用,打坐的训练是不可缺少的,一定要下一番苦功夫才行。建议大家每天至少要坐半个小时以上,不能间断,这已经是很宽松的要求了,其实应该至少要一个小时以上,否则对于初学者来说,效果就很少,最多只是树立起信仰,种点善根而已,禅定的受用就谈不上了。所以初机修行的人,一定要坚持定时打坐,有了一些禅定受用,永嘉禅法后面的学习才可以跟得上,起码在感受中能够相似地去模拟和体会。如果没有坐禅的实际训练,连模拟都谈不上,只凭想象是无法体悟禅定的境界的,更难以对永嘉禅法有准确的理解和掌握。我们既然学习了禅法,就要在欲界中让自己进入禅定,也就是离开欲界而进入四禅八定的境界,并慢慢加深禅定,直到进入最后的第二十八层非想非非想处天后,不能留在这个定境里面,要有觉照地生活,不住在禅定里面,随时出来继续往前走。等到修成了灭尽定,就出离了三界,实现了生命的解脱,这是修学禅定基本的一个纵向路子。那么修欲界定就先要坐禅,在坐禅的过程中,依据心态的不同分几个步骤,就是入禅定之前的四种状态、四个步骤,也就是粗心住、细心住、欲界定和未来禅。粗心住和细心住,是从散乱心进入到禅定之间的一个心的调试过程,这个过程是让我们的心变得调和、听话、没有棱角,然后慢慢习惯于这种身心的宁静,如果继续坐禅,就能进入欲界定。这三种觉受还不能称为真正的禅定,只能称为普通的定。因为这三种觉受只要通过坐禅,或者练气功都会得到,练太极拳的人如果懂得太极的内在精神,也会出现这种状态,如果再学一些佛法,就可以住在这种状态中。我们的心总有一个怪现象,既希望自己宁静、智慧、明亮,对事物了如指掌,能静静的感受生命的存在,又非常浮躁、不习惯于这种宁静,所以就需要粗心和细心这两种方法、两个阶段慢慢调整自己,去习惯这种宁静安住的生命状态。粗心住和细心住之所以叫住,不叫定,是因为它是不稳定的、暂时性的、随机的,也就是不能把握自己的心什么时候能粗心住,什么时候能细心住,只有功夫越来越精细的时候,它偶然出现让你感受一下,接下来会不会再出现就没有把握了。如果是定就可以把握住,今天进了禅定,明天想继续,就还可以从这条路进来。我们依次来学习这四种状态:第一、粗心住粗心,就是比较粗的心,粗到连自己在想什么都不知道。粗心住的关键是在“住”上,也就是心能停留在一个境上。平时,我们的心总要抓住一些东西才感觉踏实,总喜欢往清净心里边装满东西,让自己无事瞎忙乎,否则就会失落、无聊,其实没有东西的心是最清净、最开阔的。佛陀告诉我们的这些禅修方法,就是让我们学会把心里的东西都放下,让心很专注、空灵,并由此调节身心,呼吸变得渐渐顺畅,心念也越来越微细,这种定就叫粗心住。进入粗心住以后,杂念减少了,但杂念少并不等于是定,只是不再胡思乱想而已,心念还在六根门头跑来跑去。一般人专注地坐了几天就会有这个感觉,强制自己的念头不要动,几下子还可以,但是一会儿就跑掉了,然后把心收回来,再强制,再收回,再强制……在周而复始的强制过程中,终于感受到可以定上一会儿了,这个“定上一会儿”,就是粗心住。我们平常的粗心是住不了的,念头像洪水一样冲过来,不由自主地随着环境,业力去流转,生生世世都如此。所以我们刚开始学习打坐时,心会非常散乱,越坐杂念越多,身体也腰酸背痛,歪来歪去的,无法安定,这是我们平日里身心习惯于放逸的结果。什么叫放逸?没有规矩、随随便便就是放逸,只要感觉怎样好、怎样舒服,身心就会晃动,比如有件衣服很漂亮,哪个地方很舒服等等,就赶紧凑过去。这在佛教里称为心随境转,放逸的身心散乱惯了就很难控制。所以平常我们也很少主动去控制自己的身心,除非因环境的特殊需要,才会让自己的身体有一个特定的表现形式。比如宴会或集会等等公众场合,听说天安门广场站岗的士兵,训练的时候要站十二个小时不能动,有这十二个小时专注的定力,哪怕有这种精神,修行人都绝对会得禅定。所以刚刚开始坐禅的人,要主动用精神去控制身体,用心去造作,把身体矫正,没有谁能一开始自然就坐得很端正,都是刻意让自己去坐直的,按照师父“腰要正,胸不能挺,手要结印不能动,腿痛了也不能放下来”的要求,努力去强制自己,用数息观、不净观、慈悲观等方法,让心有个地方可以专注,这样身心都定下来后,就能达到粗心住。因此粗心住的境界就是三句话:第一,用精神意志去控制、矫正身体的姿势,用心去造作,让自己坐得端正。第二,要有一个方法,比如不净观或其它方法,让心有所专注。第三,在身体矫正、心有所专注的基础上,能感受到自己终于定了一会儿,哪怕只有一、两分钟,这个“定”就是粗心住,这是最肤浅、最初步的禅定感受。如果只是身心不动,却没有体会到“定”,那就不是粗心住,这个感受很重要。有了粗心住的感受以后,我们就会知道,住的感觉是很不错的,比放逸的感觉不知要好多少,就会进一步努力不断地去实现粗心住,慢慢就会很习惯这种身心稳定的状态,就会慢慢进入到第二个欲界定阶段——细心住。第二、细心住细心住的心念是很微细的,身体不必用心调正,自动平衡,习惯了这样一种身体的状态,坐久也不疲倦,这就是佛经里经常讲到的“持身法”,也叫持身三昧,就是一坐下来,身体就停止在某一个状态里,不用力气也不会倒下。特别是有些修密宗的人结手印,手印一直举着是要费力气的,但入定了以后,想放下都放不下,好像有一股气把你整个凝固住了一样,但又非常柔软,没有丝毫僵硬的感觉,非常自然、舒服,这就是心与定相应了。心的力量非常强大,如果感觉愉快、心甘情愿,一切疲劳都会消失;如果感受不到那种愉快,打坐半小时、一小时以后就会感觉很疲倦,好像在被迫完成作业一样,那就是没有进入粗心住。从粗心住进入细心住的时候,身体就会自动调整,而且坐久不累。粗心住和细心住有三个最根本的区别:一是身体方面,粗心住是用意识刻意让身体保持在某个状态,细心住不用去刻意身体就能自然坐得端正;二是在用心方面,粗心住一定要依靠一个方法,比如数息、念佛等等,并用心专注于这个方法,才能让自己的心定下来,而细心住不刻意于方法,自然而然念佛、坐禅、呼吸,没有太大的分别心,因为心念细下来之后,心已经变得听话了,任何一个方法都能安住;三是觉受方面,粗心住的感觉是住在这里,但快乐的感觉不明显,只是让心“终于定了一下”,而细心住能够感觉到住的欢喜,微细的、隐约的感觉到生命有一种快乐和法喜生起来了,这三点是粗心住和细心住的区别。感受到细心住生起的法喜后,我们就会发觉,生活中所有的快乐和细心住的法喜相比,都相差得太远了。细心住的快乐是从外到内、从粗到细,一直快乐到心里去的。有了这个鲜明的对比后,我们会生起真正的善法欲,希望身心能够回归到最根本或者最原始的宁静状态。这时候,欲、念、进、慧、定这五法,就会起一种作用,使禅定更加深入、快乐、微细,所以有了细心住以后,进入欲界定就成为必然。第三、欲界定在前面的基础上,身体不用再刻意要坐个什么样子,自然而然就坐得很端正;心也不用刻意地让自己修个什么法,但一般来说都要有个法,比如这个数息法,这种状态下再进一步就是心的任运不动。进入欲界定后,心念不必再加以控制,妄念也不会随时冒出来,心念自动平稳,心非常的安详,不必用力去调整它,此时的心任运不动。数息观是禅修非常重要的方法,用它可以一直修到第三禅,三禅以后再专注,进入第四禅时就没有数息了,可以任选一个法门来专注用心,没有太多的挑剔,因为心已经比较听话了。欲界定与粗心住、细心住的差别就在于欲界定能够任运不动。任运不动就是对心不再有管束,运用自如的同时非常安祥。比如正在数息打坐时,有人找我,说完了几句话继续坐,心里面一点也没有动摇就是任运不动。欲界定是身心的感受都非常清楚,在清楚的状态下进入定,才叫任运不动,如果下坐后,头脑很模糊,就没有进入欲界定。一般情况下,坐禅的这段时间,不会无事生事,自动生起动摇。比如坐禅时,突然想起看书就去看书了,那是不会的。如果孩子闹起来了,自然而然对孩子说上两句,心也不会动摇。欲界定比细心住更进了一步,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得到,但因为没有观照,欲界定还不是真正的禅定。欲界定的功夫有深浅两种状况,一种是偶尔的状况,像电光石火,前面有粗心住、细心住的层层功夫,坐在那里心是定下来了,然而一下座还是不行,或者今天是这种状况,明天又不是这样了,这只能算是偶尔得定,还不坚固,不能成片,这个状况想进入到初禅就有点困难。另外一种,是面对欲界五趣的状况出现时,心不会被扰乱还是定的,这样座上的功夫能够成片。如果每次都能达到欲界定,就能把座上的定境转移到坐下,扫地、干活、处理一切事务时,或者面对任何运动、事情的出现,心都不会动摇,这就是欲界定的一个特点,这样任运不动地在生活中继续用功,功夫就会渐渐深入了。在用功的过程中,会出现两种状况:明境和暗境。明就是白天,看得见的;暗就是晚上,看不见的。没有教理基础的人,明境暗境出现自己会不知道。暗境是什么?坐禅时进入了欲界定,本来想坐一小时,结果一坐就坐了一整天也不知道,这叫暗境。半天、一天、三个月、五个月的暗境都有,它的特点是入欲界定后没有感觉,什么都不知道,这是定慧不等持,觉照力不强导致的。所以如果有教理基础的人,有了听闻的智慧,暗境一般不会出现。如果什么都不懂,只是按照师父教的禅定方法老老实实地打坐修定,那就很可能会有暗境出现。比如虚云老和尚在终南山打坐时,煮好了芋头想让它凉一下再吃,结果随便一坐就坐了半个月,直到山下的出家人来看他才出定,出定后他还很奇怪,刚煮好的芋头怎么会长毛呢?来人告诉他,他才知道半个月已经过去了,自己却一点也不知道,这个定境就属于暗境。另外一种是明境,进入欲界定后,座上很受用,座下做事不做事也都没有动摇了,定境都很好的状况下,会出现明境,它的特点是能看到五十里、一百里路以外的情况,山河大地都挡不住视线,类似天眼通但不是天眼通,那叫明境,因此明境看上去是很有智慧和定力的。一般人遇到这种状况都会很高兴,会讲给别人听,结果一说就很可能会失去了。如果不说,就能保持半年、一年,甚至一直处在明境中都有可能。智者大师去南京弘法的时候,有个七十多岁的老和尚自恃坐禅功夫很好,看智者大师才三十岁左右,有点瞧不起他,就向智者大师发问道,坐禅中看到摄山(南京的栖霞山)有个老和尚在那里讲经,这是怎么回事。智者大师说,这是欲界定之后、未到定之前的明境,如果跟别人一说,就没有了。老和尚一听,才明白怎么回事,马上给智者大师顶礼,因为他本来一直都能看见这个现象,觉得奇怪就问别人,结果这个境界就没掉了,自己一直很懊恼。智者大师告诉他,不用懊恼,这只是一个过程,如果因为欢喜就执着,一执着,定境就会消失,如果再生懊恼,就无法进步了。所以修禅定不能执着定境,昨天坐得舒服,今天打坐还想着昨天的舒服,那肯定是在打妄想,就进不去禅定了。我们每次只要如法地去坐,每次坐都是全新的开始,不打妄想,这样明境自然而然就会出现。明境出现的时候,也不要欢喜、执着,继续按原来的方法修禅定。功夫成片了以后,无论座上座下,甚至是生病的时候、睡梦当中都能观照、入定,禅定境界就越来越高,就可以进入未到定,或者叫未来禅了。第四、未来禅(未到定)未来禅的境界是什么?进入欲界定以后,未到定之前的明境和暗境出现后,如果进一步打坐用功,明境暗境全部在心中,又不受其影响,都不去执着的时候,头脑中出现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知道,就像忽然间汽车的档位挂到了零档上,身体失去感受,看不到欲界的身体,身心和修行的方法都空掉了,一片空寂,这个夹在欲界跟色界之间,也就是欲界定和初禅之间,非常短暂的境界,就是未来禅。如果欲界定后没有出现明境和暗境,一般人就会定在欲界定里,打坐会感到很舒服,不需要调整就能安然自在,下座后也能任运,这已经是很不错了。但是欲界定还有个我和我的心这个感觉在。到了未到定、未来禅,身心的感觉全部没有了,而且达到这个境界后,身体就不会因四大失调而生病。有些人在静坐的时候,心无所知昏昏沉沉,他也会以为自己的身体不见了,这是因为他的心念不知跑到哪里去了,不是未来禅。禅定是有止观、觉照的感觉的,即使进入了未到定之前的暗境,他自己也是清楚的,并不是睡着了迷迷糊糊什么都不知道的感觉。比如有人晚上睡觉前吉祥卧念阿弥陀佛,感到还没有念十句天就亮了,头脑很清晰,就念了十句,但这一夜的时间怎么过去的却不知道了,这就是进入了暗境,而不是睡着了。为什么第四步称为未来禅呢?因为未来禅还不是禅定,只是进入未来的真正禅定的过渡阶段,因此也叫未到定。如果从教理上理解,就是我们已经把欲界的东西全部放弃了,而色界的境界还没到来,在这个中间,有个既不是欲界,也不是色界的空档,也就是身心一片空白的境界。如果能把握这个境界,就叫未来禅、未到定,也叫欲界到色界的中间禅。其实在每个禅定提升的过程中,都有未到定或中间禅的过程,比如初禅到二禅之间,初禅的境界已经放下,二禅境界还没有出现时,也是一片空白,乃至三禅到四禅直至第八禅定都是这样,要想进一步走入更深的禅定,都必须把前面的定境放下,经过短暂的空白阶段,才能更进一步。未来禅的境界很像开悟的人,脑袋一片空白,眼前事物又很清晰,不傻又不愣,与大乘佛法讲的明心见性,一念不生,了了分明的境界非常相似,但未来禅不是开悟,只是一种定境。定境是一种功夫,功夫做到了,它就会出现,所以粗心住,细心住,欲界定,明境暗境都过了以后,就会出现未来禅。而开悟是智慧,是见地打开,并不是定中的境界。但修行大乘佛法的人,在未来禅的境界中,要坚持训练,因为四禅八定不像出世间的涅槃一样,既没有痛苦也没有快乐。我们得到初禅二禅三禅觉受的时候,快乐的感觉是非常强烈的,所以一般人到了三禅,如果没有未到定这个功夫的训练,就很可能放不下三禅,就像我们放不下荣华富贵一样。那就麻烦了,因为放不下就意味着不会再进步,以后就不再学佛法了,这宝贵的一生就白过了,只能种点善根而已,这么好的禅定功夫却用不到解脱上,就像把弓拉满了,却停在那里,不想把箭放出去了,终究会受敌人的伤害,如果我们把未到定的道理弄清楚,就能把欲界定全部放下,得到了一片空白,才能让自己在关键时有转身的机会。第九章 初禅修证法佛法对我们心灵的剖析是非常精细的,也非常科学,因此能非常有效地对治我们身心中存在的所有问题,无论是天台的《小止观》、《六妙门》、大乘佛法的念佛法门、参禅、持咒、结手印、观想、各种观照……乃至八万四千法门,只要你如法地、专注地去修,一定能使我们的情绪得到有效的、正面的管理,身心变得健康、完美、快乐、明亮起来。永嘉禅法也是一样,只要能把握一种入门方法,并如法地、不松懈地对身心进行训练,把自己身心的体验和学到的内容进行对照,就会体会到佛法的真实不虚,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没有修学的人是绝对体会不到的。所以无论是禅法的学习还是禅定的受用都要一步一步地进行,从身心两方面去由浅入深地掌握和体会。随着我们禅定力量的加强,心会变得越来越安祥、听话,只要心听话了,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佛法认为众生与佛平等无二,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以作佛,就是因为我们这颗心具备了无量无边的力量,也具备了无量无边的可能性,只要它能听话了,我们就可以做到任何事情。别人做得特别好的事情,我绝对也可以做到;别人做得特别坏的事情,我如果不好好管理自己,也一样会去做。所以众生在心性上是完全平等的,区别就在于你是否了解它、能否管理好它、以及如何去管理它。我们说过,止观禅法是一套具有可重复性的科学规律,是行之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法,而且凡夫就完全可以掌握。无论任何一个人,只要他如法地去修行止观禅定,就一定会使心听话起来,逐步达到粗心住、细心住、欲界定和未到定乃至四禅八定的境界。如果只是听听理论,不能如法的去修,不把禅法落实到身心上,就永远得不到禅法的受用。如果我们如法地去修了,却还没有得到受用,那也不用着急,因为量变引起质变是需要过程的,每个人的身心状态不一样,所以得到受用的时间会或长或短,但量变积攒到一定程度,一定会引起质变。所以我们修行止观禅法就如同拿身心去做个快乐制造试验,只要身体的姿势、心的观照都能达到禅法的要求,就必然会得到禅法给身心带来的法喜,体会到禅定的快乐。在这个试验中,粗心住到欲界住的境界是可以同时进行的,在经历了未到定的短暂空白后,我们就进入了真正的禅定——离生喜乐地,也就是初禅的境界。初禅境界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嗔恨。欲界凡夫是有嗔恨心的,而色界和无色界或者是有四禅八定觉受的凡夫,都能“善恶不行嗔”,也就是没有嗔恨心了,因为他对身体、心灵已经生起了非常快乐的感觉,内心充满难以言喻的喜乐,根本嗔恨不起来。不知大家注意过没有,平常很开心时,突然被别人骂了两句,我们会觉得无所谓;如果心里生气、很烦恼的时候,别人随便说上两句我们就会受不了。所以烦恼是首先起源于我们内心深处的,并不是来源于外境,如果心灵具备了快乐的能力和力量,那么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快乐的情绪依然会从我们身心上散发出来。快乐是来源于内心深处的,这个道理经常被我们忘记和忽略掉,禅定的作用之一就是把内在的这种快乐力量挖掘出来、显发出来,在以后的禅修过程中,我们会逐步体会到这种心灵的变化,到了初禅以后,我们内心会充满欢喜和快乐,这种喜乐的觉受就是心的一种良性力量,使我们生不起任何嗔恨,所以初禅境界又被称作离生喜乐地,我们分五个方面介绍初禅相关的内容。一、初禅修证初禅的境界可以通过止观坐禅的任何法门达到,也可以通过念佛、持咒、参禅达到。如果对于天台宗来讲,智者大师有一部重要的著作《六妙门》,就是专门讲走入禅定的六个门——数、随、止、观、还、净,也就是六种入禅定的方法,非常详细,也非常实用,与我们前面讲的止观禅法也有很多相通之处,所以我们在这里,就把智者大师总结的六种修行方法,总纲地讲解一下。第一门是数。所谓“明能数之心,以细念之心,摄心对息,从一至十,令心不散,故名数息”。就是清清楚楚地用心观照呼吸,从一到十地数,用呼吸把心摄住,使它变得很柔软,很听话,不再散乱,这个方法和前面讲过的数息观其实是一样的。在修学数息过程中,开始我们会不习惯把心关注在呼吸上,心很容易就又东想西想地散乱起来了,甚至把数给忘记了,这时用心的关键点在于我们不要讨厌它、压制它,讨厌和压制会使心更加烦乱,我们要学会对自己讲悄悄话,安慰它说“你不要烦,慢慢来嘛,心可以停下来了”。你这样很安静地给自己讲两遍后,心就会产生力量了,它就会很安稳地慢慢停下妄动和散乱了。第二门是随。随比数的用功就更加深入了。我们先通过数息初步定下来了以后,慢慢让自己习惯于这种安定的感觉,这时我们就可以把数这个比较粗的系心法放下,只是随着这个息,进一步深入禅定。也就是我们进入觉受的状态时,只是看住呼吸的进来出去,心很明白自己的呼吸状态,就像很清楚自己的身体状态一样,自己是坐着、靠着、还是站着……然后进一步,知道呼吸是长是短,是舒服还是不太舒服,只是知道而已,这就是随。第三门是止。当我们能做到随的时候,身心的状况就很清楚了,比如我们知道心在想什么,或者没有想什么,知道我们呼吸的状况,身体的状况,一切很清楚,却没有动摇。当我们的心进入这样一种状态之后,就变得很柔软、很听话,不会再有烦躁、杂乱的表现,所以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如果我们能对自己了解的很清楚,就能达到这个明明白白的状态,身心会体会到非常轻松、舒适的觉受。这时会觉得“随”也太累、太麻烦了,于是就会再进一步,让心停在完全没有动摇、明明白白的状态里面,这就是第三门——止。止的状态非常空灵,清清楚楚却没有一丝妄想,心里再不会想要任何外界的东西,甚至连禅定也想不起来,所有散乱和动摇都停止下来了,此时的心就象一张白纸,或者一个没有思想的孩子,自然而然会非常听话,既不会生起嗔恨,也不会跟自己过意不去。但此时它却仍有两个毛病——昏沉和掉举。比如我们功夫不纯熟时,心一沉静下来,马上就会睡着了,或者迷迷糊糊地什么也不知道了,这就叫昏沉;掉举呢,就是心难以安住在止的状态里,周围的一切都清清楚楚时,心就东想西想跑掉了。古人说凡夫这颗心的习性就像毒蛇一样,毒蛇只有在黑暗的地方才会保持一动不动;在明亮的地方,就会观察周围的情况,四处爬行,去伤害别人。我们这颗心也是这样,只有在如同黑暗的昏沉、昏睡状态下,才发现它好像不动了;但只要一醒过来,马上就开始四处乱动,六根去追逐六尘,攀缘不息,这是我们凡夫心的一个状态。所以学了佛法后,我们就知道心还有其它的层面,就不能让心再活得那么累,在生活当中要学会运用禅法,比如我们很清楚自己正在做的这些事情,走路、吃饭等等,心不要被这些事情转过去,保持自己清楚明了的心态,不昏沉、不掉举,实际上这就是定。第四门是观。当我们的心能止下来以后,慢慢就会生起一种觉照,就是说,让我明白身边的环境,明白所做的事情和我的心态。我们一旦观照明白,这个心就不是停在止当中,而是能起观照了,这是禅定力更强的表现。如果修其它的法门,比如说念佛,只管将心停在阿弥陀佛这句佛号上,只有所念之佛,其它什么都没有,这就是止。观呢,我们对念佛就产生了觉照,也就是既知道能念佛之心,又知道所念之佛号,注意力在知道上,这就是观,就是对所修之法起了观照。《六妙门》虽然主要是坐禅的修行方法,但它的范围有通有别,非常广泛,因此可以应用到其它法门中。第五门是还。“还”就是还家,回家。“还”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如果我们修了止、观之后,发现心里还是太乱,基础功夫不够,那我们就要重新回到六妙门的前面几门再去修数、修随,把基础打牢后,才能安步进功。“还”的第二层还有就路还家,就止观之路回归真心的意思。也就是观照生起来后,还有个对境在,因此还都是心外求法,还不是我们的心本身,但能观、所观虽然都是妄想,也是我们还家必经之路,所以如果我们观照的功夫能做得好,就可以就路还家,回归凡夫心的本来面目。凡夫心历来妄想纷飞,杂乱无章、毫无规律,让我们身心很疲惫、没有快乐和轻松的感觉,四禅八定虽然也是妄想,但它是让我们学会有规律地妄想。比如凡夫平常不知道自己会想什么,妄想都是突然生起来的,或者四处生起来的,没办法把握。禅定就能让自己的妄想变得有规律,想一样事情就想一样,想两样就想两样,不想就不想,心态非常稳定,如果什么都不想了,想与不想都放下了,就还归到自己的心性上了,这时候的觉受就是净。第六门是净。清净,就是只需体会清净的感觉,外界的一切万物、包括我们的修行方法虽然清清楚楚,但都和这个清净无关。比如我们想到花,心却不在花上,而是在想到花的这个清净的能上了,这个能就是俗称的“我”,佛教里称为我执。这个能想的“我”是什么样子?其实它没有样子的,就象照相机的功能一样,照相机的功能是看不到的,但我们一用,就能拍出照片来。我执就如同照相的功能,身体就如同照相机,妄想就是照片。照相机的功能就是把外部的景物拍成照片,拍了就拍了吧,我们却拿着照片不放,比较来比较去,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烦恼的,却把照相的功能忘到一边去了,这就是凡夫最大的颠倒。实际上,照相机虽然有各种型号,可是拍照功能却是一样的,完全平等,因为如果没有拍照的功能,就不叫照相机了。所以修到了第六门的时候,心念终于从对照片的执着回归到了平等的照相功能上了。不管拍不拍照,照相的功能永远不会变化,不会受到任何照片的染污,这个感觉就是“净”。这时候不管有妄想,还是没妄想,我们清楚自己在想什么,而所想的一切都不会污染这个清净的“我”,所以一切妄想都非常清净。只要能体会到所有的想法都不会丝毫污染自己,我们还会嗔恨什么呢?达到这样一种状态,我们就可以进入初禅,如果体会不到这里,进入初禅就比较难。八正道里讲,修行要具备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正念以后才有正定,所以禅修最重要的是生起正念。对于初修的人来讲,正念就是把念头绑在正法上面,正法有五乘正法,也就是人乘、天乘、缘觉乘、菩萨乘、佛乘,禅法也是正法,比如六妙门,就是让我们把心绑在这六个状态上,不再去迷惑、烦恼和痛苦。所以这六个妙门,其实就是心所缘的六个不同境界。随着禅定的深入,心的体会由粗到细,所缘的境界也越来越微细、微妙,但方法没有变,都是让心捆绑在一个状态上,让它越来越听话、稳定、守规矩。这有点象接断骨的方法,比如病人腿摔断了,医生就会先把骨头摆正,对接上,然后在外部加个支撑物把断骨的位置固定好,包扎起来,再打上石膏,不让这里活动,过一段时间骨头恢复些了,就拆掉一层,慢慢活动,避免腿失去功能,再好些,就再拆掉一层,最后束缚全部拆掉后,再经过锻炼,断骨就不但长好了,而且功能也回复如初了。我们的心早被五欲六尘伤害得破碎不堪、凌乱无序了,就如同多处骨折的断骨一样,自己很难愈合,只能默默忍受痛苦。有了禅修的方法,我们就可以学着把心绑在这六个境界上,心被外尘干扰得厉害、很粗时,我们就用数、随把心绑好,心细些了,就再用止、观,再用还,最后用净。包括念佛、参禅也都是把散乱的心绑住,绑好之后,开始很不习惯,很难受,比如身体痛了、心里烦了等等,但这点苦你要能忍受,不然就永远好不了。在这里我们要有个信念,也就是坚信只要把心绑在正法上,忍过一段时间,就会受益无穷,这样慢慢的,心自然就有规律了,就会回归清净洒脱的本来面目,不再流浪无依了。现在禅定的原理我们知道了,就好办了,大家可以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把心绑定。比如念佛法门简单易行,我们就把心绑在阿弥陀佛这个佛号上,心里面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直念,行住坐卧都和阿弥陀佛在一起,慢慢就和禅定相应了。所以初禅的人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心里有强烈的抑制力、专注力,这也是禅定最起码的要求,假如我们不专注,就得不到初禅的受用。六妙门是一层一层深入,一层一层绑定的,到最后的“净门”才能进一步走入初禅。其实现实生活中,我们完全可以直接体会到这一层,“净”就是清净,心里一点妄想都没有就是清净,这是心的健康状态,仍在欲界里。所以我们完全可以体会到,只是因为心平时散乱惯了,我们非常不习惯这种完全没有妄想的清净状态,也就是无法在这里专注,所以就进不了禅定。其实只要找到这个感觉之后,有能力把心绑定在这个无妄想的清净上,就能随时保持在禅定状态。比如大家坐好后,把环境、身体、呼吸都观察清楚后,就把心完全放下来,放到没有任何想法的状态,专注在这里,这就是在没有妄想的状态下把心绑定,这个感觉很难得。我们体会到了就要停在这个状态,并让自己有能力、有力量停在这个状态,去感受这个清净。刚放下妄想的时候,停住的时间很短,我们就生不起“净”的觉受,甚至觉得很枯燥,因为以前花花绿绿的什么都有,现在心停下来了,好像太没有滋味,太没有意思了。这是我们不习惯造成的,慢慢地当你停在这里的时间长了以后,我们就能生起觉受,然后就有一种正念的力量,让自己摄持在这里。心里清清净净的,什么也没有,就会非常喜欢这种净,因为它非常轻松,完全没有压力,没有散乱和贪欲、没有不满和嗔恨、没有着急和痛苦,没有任何负面的东西,完全是一个健康完美的状态。生起这个觉受后,即使不打坐,我们也可以不停地专注在这里,让自己习惯这种专注,就很容易走入禅定。所以禅定其实就是生命的一种非常健康的状态,并不在我们的生命之外,每个人都能体会到,并不神秘。糟糕的是我们一点也不习惯它,却以散乱为习惯了,比如这颗心一停下来,我们就感觉很无聊,就要去打电话,要去喝茶,要去聊天……否则就感觉没着没落的,心没有地方安顿,悬在那里很难受。五欲六尘一起来,我们就被骗得到处跑,从小被骗到老、骗到死,还以为自己子孙满堂、名利俱全的,终于没白活,其实两眼一闭业障很多啊,受苦时再后悔就来不及了。所以我们学了佛法后,就要有智慧地生活,通过禅定的训练把习惯改过来,让心能习惯禅定,能安顿下来,这是最关键的。佛法并不是要我们把世间的一切全都抹杀掉,六亲不认,也不工作也不生活了,也不享受了,佛法其实是让我们的心能更安定,能够更真实、更完美地去感受丰富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平常我们总感觉自己没有禅定,那是期望过高导致的,总以为修禅定一定要一坐下来就一动不动,或者永远都不会散乱,这种误解会给自己增加很多压力,内心无法完全放松,总感觉与坐禅不相应。其实我们平常也有定的时候,就是在欲界定。如果没有定,我们心很乱,就是五趣杂居地,如果在这个五趣杂居地里,我们能生起一种欲望或愿望,“我要让心定下来”,只要有这种欲望生起来,我们已经定在这里了,心就不会再东摇西晃地乱动了。所以我们不要再怀疑自己、小看自己,要学会观察自己的这颗心,不给它增加压力,然后产生一个停下来的念头,哪怕只有一秒钟,那么这个时候,你已经在欲界住里了,因为心不散乱了嘛,所以修行的功夫从哪里来的?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慢慢积累下来的,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坐上两个小时、五个小时、或者一生都定在那里不动,谁也没有那个本事,因此我们不要给自己增加任何压力,只要去体会、去感受、去习惯这种没有压力、毫无散乱的感觉,定力就会慢慢增加了。所以欲界定,甚至初禅、二禅,都不是很难,特别是欲界定,只要如法去修,我们每个人都能达到,因为欲界定就是欲界凡夫的定境,还不需要到色界。凡夫分三界,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世间禅定为四禅八定,也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都是凡夫的禅定。再向上走,就进入了第九定,就是出世间禅定了,四禅八定加上出轮回、了生死的灭尽定共称为九定。所以说欲界的定还不是禅定,没有禅定力就只能在欲界呆着,有了四禅八定就是色界和无色界的天人境界。欲界的人欲望比较粗重,满足欲望必须借助外境,对物质是有要求的,比如我们坐禅,就需要有蒲团、禅凳,对身体的坐姿、饮食等也都有要求,这些要求满足之后,我们还要让妄想全部停下来,让自己知道自己没有妄想,这个感觉很平常,没有任何其它的觉受,但这个平常的感觉实际上是欲界凡夫心的一种真相,也就是没有心病的一种健康状态,没有烦恼、痛苦、贪婪和嗔恨等等负面的东西,如果我们能停在这里,就进入了欲界定,身心会生起像云一样的一片空白,一切跟我好像毫无关系,这是我们已经习惯了心专注的一种效果,这就是未到定,未到定以后,我们就进入了初禅,那么如何才能知道进入了初禅呢?我们来看第二点,初禅发相。二、初禅发相我们通过坐禅,把生命中那些负面的思想慢慢减掉,减到零就是未到定,这时就再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干扰我们的心了。在这个零的状态下,我们继续专注,未到定可能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也可能比较短,这个时间是不一定的,就看我们的用功程度,如果用功很猛烈,我们很想得到初禅的觉受,那可能就经过两秒钟、或者是两分钟的未到定,身心世界一片空白,在空白过程中我们就积蓄了第六意识的专注力,然后继续保持身体不动,用这个专注力去感受自己的身体,就能生起十六种感触,这就是初禅的十六种触成就。所以说“行者于未到地中,证十六触成就,既是初禅发相”,如果到了未到定的境界后,能够生起十六种觉受,就是进入初禅了。四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用意志力,也就是专注力去调节我们的身体,并生起各种美妙的觉受。所以要初禅生起来有个诀窍,就是定下来后要去觉受,如果不去觉受,我们就达不禅定的法喜,那么身体的觉受是什么样的呢?有些人会觉得身体动不了了,因为他是一个空白的状态生起的觉受,心里面没有一点动扰,所以身体动不了,很沉重。身体是由地水火风这四大元素组成的,在空白的未到定之后,我们感觉到了身体,强烈的意识就会告诉自己,不动的感觉是很舒服的,四大就会得到意识的调节。所以有些人虽然不懂禅法,坐下来念佛也会产生各种觉受,比如觉得很热,或者很冷,或者很清凉,很柔和,很暖和,或者觉得轻飘飘的等等,总觉得很神秘,其实这一切都是因为专注的力量使身体的地水火风进行了调节产生的觉受,佛经里说身体四大不调会生病,一大不调就有二百二十种病,四大不调就有八百八十种病,这么多病都是四大不调导致的,意志力很专注就能使四大调节。初禅有十六触的觉受,“故名初禅余触发者,谓八触也:一动,二痒,三凉,四暖,五轻,六重,七涩,八滑。复有八触:谓一掉,二猗,三冷,四热,五浮,六沉,七坚,八软。”触就是感触、觉受,这种觉受有很多功德,我们暂时不去管,先介绍一下这十六触是如何生起来的。动痒凉暖轻重涩滑,掉猗冷热浮沉坚软,加起来就是十六触。如果按照四大来分,就比较好理解了,也就是在意识专注身体的时候,每一大都会生起四种觉受,比如地大调节的时候,会发生沉重坚涩四种感受;水大调节时,会冷凉暖滑;火大调节时;会暖热猗痒,风大调节时,则轻动浮掉,四大的觉受加起来,就是初禅的十六触成就。这十六触就是依靠我们心完全停下来、达到不再受干扰的未到定后,再反过来觉受身体时生起来的。十六触都是专注力直接对身体的感觉,所以初禅最大的特点是身体的反应,心情是随着身体的反应而反应的。打个比方说,初禅的觉受就是用我们的第六意识,去激活身体的细胞,如果细胞活跃了,它就很舒服,很健康,身体是由很多细胞组成的,所以细胞健康身体就健康,反之亦然。如果皮肤的细胞死掉了,皮肤就很难看,比如我们在电脑前坐久了以后,皮层的细胞被辐射死掉了,脸色就会很难看。如果脸上的细胞很活跃,我们的脸色就非常好看,容光焕发。五脏当中的细胞死掉了,就会产生各种疾病等等。我们进入禅定以后,实际上是用心的专注力地去激活身上的细胞,当细胞活跃起来的时候,就有一种非常舒服、快乐的感觉,所以十六触每一触都能产生非常喜乐的觉支,只要有一触发生,就进入了初禅;如果禅定功夫深的,十六触可以同时成就,比如身体会同时感觉到冷、热、沉、飘等等,这些感触同时生起却没有矛盾,又非常舒服,那地水火风四大已经全部被禅定的专注力调动起来,都在进行调节了。十六触并不一定需要通过打坐才能获得,只要通过禅定把我们的心训练得非常专注了,又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那随时都可以达到。比如我们随时能把妄想心停下来了,一片空白,一片空白其实就是我们的第六意识妄想心不乱想了,把牵扯力量的所有念头全部停下来后,第六意识就回归了本来的空白状态,也就是专注力最强的状态。比如人不停地乱动时,力量就全都涣散掉了,就会感觉很累;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所有的力量就都会蓄积在身体上,这时候再去做件事情,力量就非常强大。所以我们把心停下来后,再用这样的心去专注身体的全部,然后起一个念头,这种空白状态下起的念头力量就如同命令一样,因为心的力量全部贯注在这个念头里了,命令自己去激活全身的细胞,也就是感觉身体很舒服,舒服是细胞活跃的表现。一开始像零一样,什么感觉都没有,干巴巴的,可是坐一会后,我们就会发现身体真是蛮舒服的,然后就去强化身体舒服的这种感觉,它就会越来越明显,越来越舒服。如果是觉得坐在那里很舒服,那么地大就开始被我们调节起来了,我们身体的骨胳、肌肉都属于地大,地大调节有四个层次,就是沉、重、坚、涩,沉重坚固、不松散、不柔滑,因此停在那里动不了,我们体会到这种动不了的感觉非常舒服时,初禅发相就出现了,就进入了初禅,如果我们只是身体动不了,却没有感觉很舒服,就不是初禅。三、初禅五支五支就是觉、观、喜、乐、舍,是初禅境界的另一个特点,也叫五支功德,和前面的初禅发相是完全相通的。觉是比较粗重的对身体的觉受,就是身体有什么感觉,我们很清楚。观就是用心去感受身体,观比觉微细很多。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要分清楚,觉是来源于身体本身的觉受,我们用心主动去体会身体的感觉时,叫观,这是两种不同的感觉。用寻伺两个字其实更好形容,寻就是寻找,伺就是伺守。我们坐禅就是把心停下来后,再去寻找身体的感受。如果我们要进入初禅,就要找到自己的身体,让它有觉受,所以我们一旦寻找到身体后,身体的感觉很清楚了,寻就达到了。伺呢,就是守住这个身体,专注它,对它的感受越来越清晰,然后就会有一种舒服的感觉,平时病苦的感觉也没有了,这叫喜,身体非常舒服的感受叫喜。我们用心去专注身体的舒服时,内心就产生一种乐,喜是粗的,乐是细的,喜只是对身体的一种反应,乐是发自内心的,而且喜和乐都是靠我们的意识操纵的,觉和观就是第六意识寻伺的专注力量。所以初禅到四禅,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必须专注。对于初禅来讲,有三个重点,第一是我们必须有一个方法,让心听话、专注,一心不能二用,如果打了别的妄想,身体的觉受就持续不起来,就像钻木取火一样,钻到木头热起来时,却停下来了,那火就生不起来了,所以我们平时就要不断地如法去训练,随时停一下,去感受没有妄想的这种身心的正面状态。第二是我们对身体的觉受要有一个认识,只要十六触其中任何一触生起来,我们就用心去专注它,去感受它。比如坐禅时,把身心全部放下后,我们就要一直地全神贯注在身体上,用心去感受身体,寻找身体的觉受。局部也可以,比如头部、腿部很舒服,当然最好是去专注整个身体,专注的时候心里什么妄想都没有,所以我们会感觉身体很轻、很清晰、很空灵,还会有很多微细的感觉,比如血液在流动,或者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在慢慢地动,或者有股气包围着整个身体一样。一开始的快乐感是很低的,慢慢地,感觉越来越清晰,可能会感觉身体有点暖,温暖的感觉很舒服,如果我们能一直保持专注,这种感觉会持续加深,暖再进一步就是热,或者体会到其它地水火风互相调节的感觉,也就是十六触,这时内心自然就会觉得非常快乐,愿意停在这个状态。第三就是要寻伺喜乐舍五支要俱全,五支相也叫作五支功德,五支不俱全就不是初禅,寻伺喜乐舍这五样同时具备了,才是初禅境界了。从得到初禅境界的原理,我们就会明白,只要有专注力,并掌握了进入初禅的方法,就可以得到初禅的十六触和五支功德。那么念佛的人,如果很专注,这些觉受也都会出现,但因为不知道初禅的境界和进入初禅的方法,没有能力去把握,就非常具有偶然性。我们学了禅法以后,把专注力训练好了,进入初禅就很容易。如果打坐时,我们会体会到整个身心的快乐。如果不打坐,我们也可以局部地去感受,比如说把心专注在手掌上,感觉它很舒服,很快乐,它自然就有很舒服的感觉生起来。十六个触当中的任何一触生起来,都可以达到很深刻的觉受,生起来一个我们就觉受一个,不去管其它,当然最强烈快乐的是四大同时生起时的觉受,然后我们就停在这里,让快乐蔓延到全部身心。欲界的觉受是很粗重、肤浅的,之所以达不到很深的觉受,就是因为专注力太差,心的力量很涣散、很微弱,无法把握,就会被世间的欲望所操纵,很难出离三界。欲望是凡夫生活的动力,主要有三种——淫欲、食欲、睡欲,也就是好吃的、好触的,淫欲和睡欲都是触受。我们前面讲过的呵五欲中,色声香味触这五欲,触欲是最难舍离的。佛经说“一切众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因此三种欲望中淫欲最强。欲界凡夫都执着有肉身,肉身会产生各种欲望,这种欲望必须靠外在的境界来满足,满足后细胞得到活跃,心情就会快乐。但因为外境都是无常变幻的,所以欲界的快乐非常短暂、粗重。比如满足食欲,需要好吃的食物;满足睡欲,需要柔软的床铺;满足淫欲,需要有个心仪的异性。如果外在的境界好,欲望满足了,凡夫就体会到快乐;如果外境不好,比如食物不好吃,床很硬等等,就不会产生快乐。快乐是人人需要的,但因为不了解佛法,不了解快乐的原理,欲界凡夫就只能去不停地追求物质,也就是所谓的改造世界,去满足欲望,让自己快乐起来;色界的特点,就是远离了欲望,不用通过外界来得到快乐,专注的力量使快乐的觉受在心中就可以生起来。所以佛法实际上是讲原理、讲规则、讲真理的,非常科学,并不是什么迷信。比如拿淫欲来讲,佛经上把细胞比喻成虫子,以触为食,淫欲就是我们身上有很多虫子张开口想吃东西了,所以凡夫淫欲生起来时,心里会产生渴求,就象虫子把嘴全都张开了,等待食物,这就是世间欲望产生的原理。这些虫子是以触为食的,所以触摸会使它们得到满足,并产生快乐,安稳下来。现在有科学研究得出结论说,人要是没有性生活,身体就会生病,因为凡夫一般就是通过行淫来调节四大的。其实还有其它更好的调节方法,科学家还没有掌握,比如禅定,把心的力量开发和掌握了以后,通过专注就能让地水火风调节起来,细胞就能活跃,产生深刻的快乐和满足感,根本不用通过淫欲这种手段,所以很多科学结论往往是非常局限的。我们的细胞是需要活跃的,没有欲望的人细胞不会活跃,生活也会非常寡然无味。所以凡夫最难放弃的就是淫欲,认为性生活可以增强免疫力、多快乐多美妙呀,其实就是通过这种行为可以调节四大,激活人体全身的细胞,那么淫欲是如何调节四大的呢?比如行淫时需要坚硬,勃起,这些是地大的觉受;湿润是水大;热、暖是火大,欲火嘛;还需要有动作,就是风大。地水火风相互一调节,全身细胞就得到活跃,才会觉得全身都很快乐,这是性生活产生快乐的原理。但这种快乐很粗浅,只有四种觉受,而且需要外境来满足,比如要有异性的配合,双方配合不好,就不会产生快乐。快乐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也不能自己把握,比如性高潮,可能几秒钟就没有了,再想要就达不到了,想持续也持续不了。初禅的觉受呢,是完全靠意识来支持的,当欲望全部停下来后,内心停止了向外界追求,非常清净、非常专注地去体会身体觉受的时候,地水火风就互相开始调节,产生十六触、五支功德这些微细、美妙的觉受,非常舒服、快乐,完全没有痛苦,而且时间、程度完全由自己掌握。所以有禅定的人看淫欲简直一无是处,不可能再去追求,生活反而更有滋味和乐趣,满面红光,秘密就在这里,这是欲界的规则。色界的规则就是要用心去专注,抓住身心的觉受,通过专注力不断增强,身体的觉受会越来越强烈。如果我们没有发菩提心,经过初禅、二禅,到了三禅以后,就困在快乐里出不来了。初禅只有十六种快乐,还需要四大互相调节一下才产生,而且要五支俱全,也就是寻伺喜乐舍同时都有才可以达到。在喜乐之前,还要去寻、伺。到了二禅,寻伺也不用了,就是喜乐舍,喜还比较粗。到了三禅,就只有乐舍了,这时禅者整个身心世界都沉湎在快乐当中,如果没有更深厚的愿力,比如成就佛道,救度众生这样的大愿力,他就再也不想出来了。这就是禅定的副作用,也就是快乐会让我们走不出三界、开不了智慧,这后果还是很不妙的,因为虽然这一生会很快乐,以后还能生到色界、无色界的天上去享天福,但定力失去的时候,又会在轮回里受苦受难了。所以从长远意义看来,三禅境界虽然美妙,却是非常可怕的,我们学四禅八定之前,一定要先发起菩提心,这样就算进入三禅的觉受,我们还有能力跳出来,继续向前走。佛法对我们心灵的剖析是非常精细的,也非常科学,因此能非常有效地对治我们身心中存在的所有问题,无论是天台的《小止观》、《六妙门》、大乘佛法的念佛法门、参禅、持咒、结手印、观想、各种观照……乃至八万四千法门,只要你如法地、专注地去修,一定能使我们的情绪得到有效的、正面的管理,身心变得健康、完美、快乐、明亮起来。永嘉禅法也是一样,只要能把握一种入门方法,并如法地、不松懈地对身心进行训练,把自己身心的体验和学到的内容进行对照,就会体会到佛法的真实不虚,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没有修学的人是绝对体会不到的。所以无论是禅法的学习还是禅定的受用都要一步一步地进行,从身心两方面去由浅入深地掌握和体会。随着我们禅定力量的加强,心会变得越来越安祥、听话,只要心听话了,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佛法认为众生与佛平等无二,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以作佛,就是因为我们这颗心具备了无量无边的力量,也具备了无量无边的可能性,只要它能听话了,我们就可以做到任何事情。别人做得特别好的事情,我绝对也可以做到;别人做得特别坏的事情,我如果不好好管理自己,也一样会去做。所以众生在心性上是完全平等的,区别就在于你是否了解它、能否管理好它、以及如何去管理它。我们说过,止观禅法是一套具有可重复性的科学规律,是行之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法,而且凡夫就完全可以掌握。无论任何一个人,只要他如法地去修行止观禅定,就一定会使心听话起来,逐步达到粗心住、细心住、欲界定和未到定乃至四禅八定的境界。如果只是听听理论,不能如法的去修,不把禅法落实到身心上,就永远得不到禅法的受用。如果我们如法地去修了,却还没有得到受用,那也不用着急,因为量变引起质变是需要过程的,每个人的身心状态不一样,所以得到受用的时间会或长或短,但量变积攒到一定程度,一定会引起质变。所以我们修行止观禅法就如同拿身心去做个快乐制造试验,只要身体的姿势、心的观照都能达到禅法的要求,就必然会得到禅法给身心带来的法喜,体会到禅定的快乐。在这个试验中,粗心住到欲界住的境界是可以同时进行的,在经历了未到定的短暂空白后,我们就进入了真正的禅定——离生喜乐地,也就是初禅的境界。初禅境界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嗔恨。欲界凡夫是有嗔恨心的,而色界和无色界或者是有四禅八定觉受的凡夫,都能“善恶不行嗔”,也就是没有嗔恨心了,因为他对身体、心灵已经生起了非常快乐的感觉,内心充满难以言喻的喜乐,根本嗔恨不起来。不知大家注意过没有,平常很开心时,突然被别人骂了两句,我们会觉得无所谓;如果心里生气、很烦恼的时候,别人随便说上两句我们就会受不了。所以烦恼是首先起源于我们内心深处的,并不是来源于外境,如果心灵具备了快乐的能力和力量,那么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快乐的情绪依然会从我们身心上散发出来。快乐是来源于内心深处的,这个道理经常被我们忘记和忽略掉,禅定的作用之一就是把内在的这种快乐力量挖掘出来、显发出来,在以后的禅修过程中,我们会逐步体会到这种心灵的变化,到了初禅以后,我们内心会充满欢喜和快乐,这种喜乐的觉受就是心的一种良性力量,使我们生不起任何嗔恨,所以初禅境界又被称作离生喜乐地,我们分五个方面介绍初禅相关的内容。一、初禅修证初禅的境界可以通过止观坐禅的任何法门达到,也可以通过念佛、持咒、参禅达到。如果对于天台宗来讲,智者大师有一部重要的著作《六妙门》,就是专门讲走入禅定的六个门——数、随、止、观、还、净,也就是六种入禅定的方法,非常详细,也非常实用,与我们前面讲的止观禅法也有很多相通之处,所以我们在这里,就把智者大师总结的六种修行方法,总纲地讲解一下。第一门是数。所谓“明能数之心,以细念之心,摄心对息,从一至十,令心不散,故名数息”。就是清清楚楚地用心观照呼吸,从一到十地数,用呼吸把心摄住,使它变得很柔软,很听话,不再散乱,这个方法和前面讲过的数息观其实是一样的。在修学数息过程中,开始我们会不习惯把心关注在呼吸上,心很容易就又东想西想地散乱起来了,甚至把数给忘记了,这时用心的关键点在于我们不要讨厌它、压制它,讨厌和压制会使心更加烦乱,我们要学会对自己讲悄悄话,安慰它说“你不要烦,慢慢来嘛,心可以停下来了”。你这样很安静地给自己讲两遍后,心就会产生力量了,它就会很安稳地慢慢停下妄动和散乱了。第二门是随。随比数的用功就更加深入了。我们先通过数息初步定下来了以后,慢慢让自己习惯于这种安定的感觉,这时我们就可以把数这个比较粗的系心法放下,只是随着这个息,进一步深入禅定。也就是我们进入觉受的状态时,只是看住呼吸的进来出去,心很明白自己的呼吸状态,就像很清楚自己的身体状态一样,自己是坐着、靠着、还是站着……然后进一步,知道呼吸是长是短,是舒服还是不太舒服,只是知道而已,这就是随。第三门是止。当我们能做到随的时候,身心的状况就很清楚了,比如我们知道心在想什么,或者没有想什么,知道我们呼吸的状况,身体的状况,一切很清楚,却没有动摇。当我们的心进入这样一种状态之后,就变得很柔软、很听话,不会再有烦躁、杂乱的表现,所以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如果我们能对自己了解的很清楚,就能达到这个明明白白的状态,身心会体会到非常轻松、舒适的觉受。这时会觉得“随”也太累、太麻烦了,于是就会再进一步,让心停在完全没有动摇、明明白白的状态里面,这就是第三门——止。止的状态非常空灵,清清楚楚却没有一丝妄想,心里再不会想要任何外界的东西,甚至连禅定也想不起来,所有散乱和动摇都停止下来了,此时的心就象一张白纸,或者一个没有思想的孩子,自然而然会非常听话,既不会生起嗔恨,也不会跟自己过意不去。但此时它却仍有两个毛病——昏沉和掉举。比如我们功夫不纯熟时,心一沉静下来,马上就会睡着了,或者迷迷糊糊地什么也不知道了,这就叫昏沉;掉举呢,就是心难以安住在止的状态里,周围的一切都清清楚楚时,心就东想西想跑掉了。古人说凡夫这颗心的习性就像毒蛇一样,毒蛇只有在黑暗的地方才会保持一动不动;在明亮的地方,就会观察周围的情况,四处爬行,去伤害别人。我们这颗心也是这样,只有在如同黑暗的昏沉、昏睡状态下,才发现它好像不动了;但只要一醒过来,马上就开始四处乱动,六根去追逐六尘,攀缘不息,这是我们凡夫心的一个状态。所以学了佛法后,我们就知道心还有其它的层面,就不能让心再活得那么累,在生活当中要学会运用禅法,比如我们很清楚自己正在做的这些事情,走路、吃饭等等,心不要被这些事情转过去,保持自己清楚明了的心态,不昏沉、不掉举,实际上这就是定。第四门是观。当我们的心能止下来以后,慢慢就会生起一种觉照,就是说,让我明白身边的环境,明白所做的事情和我的心态。我们一旦观照明白,这个心就不是停在止当中,而是能起观照了,这是禅定力更强的表现。如果修其它的法门,比如说念佛,只管将心停在阿弥陀佛这句佛号上,只有所念之佛,其它什么都没有,这就是止。观呢,我们对念佛就产生了觉照,也就是既知道能念佛之心,又知道所念之佛号,注意力在知道上,这就是观,就是对所修之法起了观照。《六妙门》虽然主要是坐禅的修行方法,但它的范围有通有别,非常广泛,因此可以应用到其它法门中。第五门是还。“还”就是还家,回家。“还”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如果我们修了止、观之后,发现心里还是太乱,基础功夫不够,那我们就要重新回到六妙门的前面几门再去修数、修随,把基础打牢后,才能安步进功。“还”的第二层还有就路还家,就止观之路回归真心的意思。也就是观照生起来后,还有个对境在,因此还都是心外求法,还不是我们的心本身,但能观、所观虽然都是妄想,也是我们还家必经之路,所以如果我们观照的功夫能做得好,就可以就路还家,回归凡夫心的本来面目。凡夫心历来妄想纷飞,杂乱无章、毫无规律,让我们身心很疲惫、没有快乐和轻松的感觉,四禅八定虽然也是妄想,但它是让我们学会有规律地妄想。比如凡夫平常不知道自己会想什么,妄想都是突然生起来的,或者四处生起来的,没办法把握。禅定就能让自己的妄想变得有规律,想一样事情就想一样,想两样就想两样,不想就不想,心态非常稳定,如果什么都不想了,想与不想都放下了,就还归到自己的心性上了,这时候的觉受就是净。第六门是净。清净,就是只需体会清净的感觉,外界的一切万物、包括我们的修行方法虽然清清楚楚,但都和这个清净无关。比如我们想到花,心却不在花上,而是在想到花的这个清净的能上了,这个能就是俗称的“我”,佛教里称为我执。这个能想的“我”是什么样子?其实它没有样子的,就象照相机的功能一样,照相机的功能是看不到的,但我们一用,就能拍出照片来。我执就如同照相的功能,身体就如同照相机,妄想就是照片。照相机的功能就是把外部的景物拍成照片,拍了就拍了吧,我们却拿着照片不放,比较来比较去,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烦恼的,却把照相的功能忘到一边去了,这就是凡夫最大的颠倒。实际上,照相机虽然有各种型号,可是拍照功能却是一样的,完全平等,因为如果没有拍照的功能,就不叫照相机了。所以修到了第六门的时候,心念终于从对照片的执着回归到了平等的照相功能上了。不管拍不拍照,照相的功能永远不会变化,不会受到任何照片的染污,这个感觉就是“净”。这时候不管有妄想,还是没妄想,我们清楚自己在想什么,而所想的一切都不会污染这个清净的“我”,所以一切妄想都非常清净。只要能体会到所有的想法都不会丝毫污染自己,我们还会嗔恨什么呢?达到这样一种状态,我们就可以进入初禅,如果体会不到这里,进入初禅就比较难。八正道里讲,修行要具备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正念以后才有正定,所以禅修最重要的是生起正念。对于初修的人来讲,正念就是把念头绑在正法上面,正法有五乘正法,也就是人乘、天乘、缘觉乘、菩萨乘、佛乘,禅法也是正法,比如六妙门,就是让我们把心绑在这六个状态上,不再去迷惑、烦恼和痛苦。所以这六个妙门,其实就是心所缘的六个不同境界。随着禅定的深入,心的体会由粗到细,所缘的境界也越来越微细、微妙,但方法没有变,都是让心捆绑在一个状态上,让它越来越听话、稳定、守规矩。这有点象接断骨的方法,比如病人腿摔断了,医生就会先把骨头摆正,对接上,然后在外部加个支撑物把断骨的位置固定好,包扎起来,再打上石膏,不让这里活动,过一段时间骨头恢复些了,就拆掉一层,慢慢活动,避免腿失去功能,再好些,就再拆掉一层,最后束缚全部拆掉后,再经过锻炼,断骨就不但长好了,而且功能也回复如初了。我们的心早被五欲六尘伤害得破碎不堪、凌乱无序了,就如同多处骨折的断骨一样,自己很难愈合,只能默默忍受痛苦。有了禅修的方法,我们就可以学着把心绑在这六个境界上,心被外尘干扰得厉害、很粗时,我们就用数、随把心绑好,心细些了,就再用止、观,再用还,最后用净。包括念佛、参禅也都是把散乱的心绑住,绑好之后,开始很不习惯,很难受,比如身体痛了、心里烦了等等,但这点苦你要能忍受,不然就永远好不了。在这里我们要有个信念,也就是坚信只要把心绑在正法上,忍过一段时间,就会受益无穷,这样慢慢的,心自然就有规律了,就会回归清净洒脱的本来面目,不再流浪无依了。现在禅定的原理我们知道了,就好办了,大家可以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把心绑定。比如念佛法门简单易行,我们就把心绑在阿弥陀佛这个佛号上,心里面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直念,行住坐卧都和阿弥陀佛在一起,慢慢就和禅定相应了。所以初禅的人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心里有强烈的抑制力、专注力,这也是禅定最起码的要求,假如我们不专注,就得不到初禅的受用。六妙门是一层一层深入,一层一层绑定的,到最后的“净门”才能进一步走入初禅。其实现实生活中,我们完全可以直接体会到这一层,“净”就是清净,心里一点妄想都没有就是清净,这是心的健康状态,仍在欲界里。所以我们完全可以体会到,只是因为心平时散乱惯了,我们非常不习惯这种完全没有妄想的清净状态,也就是无法在这里专注,所以就进不了禅定。其实只要找到这个感觉之后,有能力把心绑定在这个无妄想的清净上,就能随时保持在禅定状态。比如大家坐好后,把环境、身体、呼吸都观察清楚后,就把心完全放下来,放到没有任何想法的状态,专注在这里,这就是在没有妄想的状态下把心绑定,这个感觉很难得。我们体会到了就要停在这个状态,并让自己有能力、有力量停在这个状态,去感受这个清净。刚放下妄想的时候,停住的时间很短,我们就生不起“净”的觉受,甚至觉得很枯燥,因为以前花花绿绿的什么都有,现在心停下来了,好像太没有滋味,太没有意思了。这是我们不习惯造成的,慢慢地当你停在这里的时间长了以后,我们就能生起觉受,然后就有一种正念的力量,让自己摄持在这里。心里清清净净的,什么也没有,就会非常喜欢这种净,因为它非常轻松,完全没有压力,没有散乱和贪欲、没有不满和嗔恨、没有着急和痛苦,没有任何负面的东西,完全是一个健康完美的状态。生起这个觉受后,即使不打坐,我们也可以不停地专注在这里,让自己习惯这种专注,就很容易走入禅定。所以禅定其实就是生命的一种非常健康的状态,并不在我们的生命之外,每个人都能体会到,并不神秘。糟糕的是我们一点也不习惯它,却以散乱为习惯了,比如这颗心一停下来,我们就感觉很无聊,就要去打电话,要去喝茶,要去聊天……否则就感觉没着没落的,心没有地方安顿,悬在那里很难受。五欲六尘一起来,我们就被骗得到处跑,从小被骗到老、骗到死,还以为自己子孙满堂、名利俱全的,终于没白活,其实两眼一闭业障很多啊,受苦时再后悔就来不及了。所以我们学了佛法后,就要有智慧地生活,通过禅定的训练把习惯改过来,让心能习惯禅定,能安顿下来,这是最关键的。佛法并不是要我们把世间的一切全都抹杀掉,六亲不认,也不工作也不生活了,也不享受了,佛法其实是让我们的心能更安定,能够更真实、更完美地去感受丰富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平常我们总感觉自己没有禅定,那是期望过高导致的,总以为修禅定一定要一坐下来就一动不动,或者永远都不会散乱,这种误解会给自己增加很多压力,内心无法完全放松,总感觉与坐禅不相应。其实我们平常也有定的时候,就是在欲界定。如果没有定,我们心很乱,就是五趣杂居地,如果在这个五趣杂居地里,我们能生起一种欲望或愿望,“我要让心定下来”,只要有这种欲望生起来,我们已经定在这里了,心就不会再东摇西晃地乱动了。所以我们不要再怀疑自己、小看自己,要学会观察自己的这颗心,不给它增加压力,然后产生一个停下来的念头,哪怕只有一秒钟,那么这个时候,你已经在欲界住里了,因为心不散乱了嘛,所以修行的功夫从哪里来的?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慢慢积累下来的,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坐上两个小时、五个小时、或者一生都定在那里不动,谁也没有那个本事,因此我们不要给自己增加任何压力,只要去体会、去感受、去习惯这种没有压力、毫无散乱的感觉,定力就会慢慢增加了。所以欲界定,甚至初禅、二禅,都不是很难,特别是欲界定,只要如法去修,我们每个人都能达到,因为欲界定就是欲界凡夫的定境,还不需要到色界。凡夫分三界,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世间禅定为四禅八定,也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都是凡夫的禅定。再向上走,就进入了第九定,就是出世间禅定了,四禅八定加上出轮回、了生死的灭尽定共称为九定。所以说欲界的定还不是禅定,没有禅定力就只能在欲界呆着,有了四禅八定就是色界和无色界的天人境界。欲界的人欲望比较粗重,满足欲望必须借助外境,对物质是有要求的,比如我们坐禅,就需要有蒲团、禅凳,对身体的坐姿、饮食等也都有要求,这些要求满足之后,我们还要让妄想全部停下来,让自己知道自己没有妄想,这个感觉很平常,没有任何其它的觉受,但这个平常的感觉实际上是欲界凡夫心的一种真相,也就是没有心病的一种健康状态,没有烦恼、痛苦、贪婪和嗔恨等等负面的东西,如果我们能停在这里,就进入了欲界定,身心会生起像云一样的一片空白,一切跟我好像毫无关系,这是我们已经习惯了心专注的一种效果,这就是未到定,未到定以后,我们就进入了初禅,那么如何才能知道进入了初禅呢?我们来看第二点,初禅发相。二、初禅发相我们通过坐禅,把生命中那些负面的思想慢慢减掉,减到零就是未到定,这时就再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干扰我们的心了。在这个零的状态下,我们继续专注,未到定可能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也可能比较短,这个时间是不一定的,就看我们的用功程度,如果用功很猛烈,我们很想得到初禅的觉受,那可能就经过两秒钟、或者是两分钟的未到定,身心世界一片空白,在空白过程中我们就积蓄了第六意识的专注力,然后继续保持身体不动,用这个专注力去感受自己的身体,就能生起十六种感触,这就是初禅的十六种触成就。所以说“行者于未到地中,证十六触成就,既是初禅发相”,如果到了未到定的境界后,能够生起十六种觉受,就是进入初禅了。四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用意志力,也就是专注力去调节我们的身体,并生起各种美妙的觉受。所以要初禅生起来有个诀窍,就是定下来后要去觉受,如果不去觉受,我们就达不禅定的法喜,那么身体的觉受是什么样的呢?有些人会觉得身体动不了了,因为他是一个空白的状态生起的觉受,心里面没有一点动扰,所以身体动不了,很沉重。身体是由地水火风这四大元素组成的,在空白的未到定之后,我们感觉到了身体,强烈的意识就会告诉自己,不动的感觉是很舒服的,四大就会得到意识的调节。所以有些人虽然不懂禅法,坐下来念佛也会产生各种觉受,比如觉得很热,或者很冷,或者很清凉,很柔和,很暖和,或者觉得轻飘飘的等等,总觉得很神秘,其实这一切都是因为专注的力量使身体的地水火风进行了调节产生的觉受,佛经里说身体四大不调会生病,一大不调就有二百二十种病,四大不调就有八百八十种病,这么多病都是四大不调导致的,意志力很专注就能使四大调节。初禅有十六触的觉受,“故名初禅余触发者,谓八触也:一动,二痒,三凉,四暖,五轻,六重,七涩,八滑。复有八触:谓一掉,二猗,三冷,四热,五浮,六沉,七坚,八软。”触就是感触、觉受,这种觉受有很多功德,我们暂时不去管,先介绍一下这十六触是如何生起来的。动痒凉暖轻重涩滑,掉猗冷热浮沉坚软,加起来就是十六触。如果按照四大来分,就比较好理解了,也就是在意识专注身体的时候,每一大都会生起四种觉受,比如地大调节的时候,会发生沉重坚涩四种感受;水大调节时,会冷凉暖滑;火大调节时;会暖热猗痒,风大调节时,则轻动浮掉,四大的觉受加起来,就是初禅的十六触成就。这十六触就是依靠我们心完全停下来、达到不再受干扰的未到定后,再反过来觉受身体时生起来的。十六触都是专注力直接对身体的感觉,所以初禅最大的特点是身体的反应,心情是随着身体的反应而反应的。打个比方说,初禅的觉受就是用我们的第六意识,去激活身体的细胞,如果细胞活跃了,它就很舒服,很健康,身体是由很多细胞组成的,所以细胞健康身体就健康,反之亦然。如果皮肤的细胞死掉了,皮肤就很难看,比如我们在电脑前坐久了以后,皮层的细胞被辐射死掉了,脸色就会很难看。如果脸上的细胞很活跃,我们的脸色就非常好看,容光焕发。五脏当中的细胞死掉了,就会产生各种疾病等等。我们进入禅定以后,实际上是用心的专注力地去激活身上的细胞,当细胞活跃起来的时候,就有一种非常舒服、快乐的感觉,所以十六触每一触都能产生非常喜乐的觉支,只要有一触发生,就进入了初禅;如果禅定功夫深的,十六触可以同时成就,比如身体会同时感觉到冷、热、沉、飘等等,这些感触同时生起却没有矛盾,又非常舒服,那地水火风四大已经全部被禅定的专注力调动起来,都在进行调节了。十六触并不一定需要通过打坐才能获得,只要通过禅定把我们的心训练得非常专注了,又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那随时都可以达到。比如我们随时能把妄想心停下来了,一片空白,一片空白其实就是我们的第六意识妄想心不乱想了,把牵扯力量的所有念头全部停下来后,第六意识就回归了本来的空白状态,也就是专注力最强的状态。比如人不停地乱动时,力量就全都涣散掉了,就会感觉很累;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所有的力量就都会蓄积在身体上,这时候再去做件事情,力量就非常强大。所以我们把心停下来后,再用这样的心去专注身体的全部,然后起一个念头,这种空白状态下起的念头力量就如同命令一样,因为心的力量全部贯注在这个念头里了,命令自己去激活全身的细胞,也就是感觉身体很舒服,舒服是细胞活跃的表现。一开始像零一样,什么感觉都没有,干巴巴的,可是坐一会后,我们就会发现身体真是蛮舒服的,然后就去强化身体舒服的这种感觉,它就会越来越明显,越来越舒服。如果是觉得坐在那里很舒服,那么地大就开始被我们调节起来了,我们身体的骨胳、肌肉都属于地大,地大调节有四个层次,就是沉、重、坚、涩,沉重坚固、不松散、不柔滑,因此停在那里动不了,我们体会到这种动不了的感觉非常舒服时,初禅发相就出现了,就进入了初禅,如果我们只是身体动不了,却没有感觉很舒服,就不是初禅。三、初禅五支五支就是觉、观、喜、乐、舍,是初禅境界的另一个特点,也叫五支功德,和前面的初禅发相是完全相通的。觉是比较粗重的对身体的觉受,就是身体有什么感觉,我们很清楚。观就是用心去感受身体,观比觉微细很多。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要分清楚,觉是来源于身体本身的觉受,我们用心主动去体会身体的感觉时,叫观,这是两种不同的感觉。用寻伺两个字其实更好形容,寻就是寻找,伺就是伺守。我们坐禅就是把心停下来后,再去寻找身体的感受。如果我们要进入初禅,就要找到自己的身体,让它有觉受,所以我们一旦寻找到身体后,身体的感觉很清楚了,寻就达到了。伺呢,就是守住这个身体,专注它,对它的感受越来越清晰,然后就会有一种舒服的感觉,平时病苦的感觉也没有了,这叫喜,身体非常舒服的感受叫喜。我们用心去专注身体的舒服时,内心就产生一种乐,喜是粗的,乐是细的,喜只是对身体的一种反应,乐是发自内心的,而且喜和乐都是靠我们的意识操纵的,觉和观就是第六意识寻伺的专注力量。所以初禅到四禅,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必须专注。对于初禅来讲,有三个重点,第一是我们必须有一个方法,让心听话、专注,一心不能二用,如果打了别的妄想,身体的觉受就持续不起来,就像钻木取火一样,钻到木头热起来时,却停下来了,那火就生不起来了,所以我们平时就要不断地如法去训练,随时停一下,去感受没有妄想的这种身心的正面状态。第二是我们对身体的觉受要有一个认识,只要十六触其中任何一触生起来,我们就用心去专注它,去感受它。比如坐禅时,把身心全部放下后,我们就要一直地全神贯注在身体上,用心去感受身体,寻找身体的觉受。局部也可以,比如头部、腿部很舒服,当然最好是去专注整个身体,专注的时候心里什么妄想都没有,所以我们会感觉身体很轻、很清晰、很空灵,还会有很多微细的感觉,比如血液在流动,或者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在慢慢地动,或者有股气包围着整个身体一样。一开始的快乐感是很低的,慢慢地,感觉越来越清晰,可能会感觉身体有点暖,温暖的感觉很舒服,如果我们能一直保持专注,这种感觉会持续加深,暖再进一步就是热,或者体会到其它地水火风互相调节的感觉,也就是十六触,这时内心自然就会觉得非常快乐,愿意停在这个状态。第三就是要寻伺喜乐舍五支要俱全,五支相也叫作五支功德,五支不俱全就不是初禅,寻伺喜乐舍这五样同时具备了,才是初禅境界了。从得到初禅境界的原理,我们就会明白,只要有专注力,并掌握了进入初禅的方法,就可以得到初禅的十六触和五支功德。那么念佛的人,如果很专注,这些觉受也都会出现,但因为不知道初禅的境界和进入初禅的方法,没有能力去把握,就非常具有偶然性。我们学了禅法以后,把专注力训练好了,进入初禅就很容易。如果打坐时,我们会体会到整个身心的快乐。如果不打坐,我们也可以局部地去感受,比如说把心专注在手掌上,感觉它很舒服,很快乐,它自然就有很舒服的感觉生起来。十六个触当中的任何一触生起来,都可以达到很深刻的觉受,生起来一个我们就觉受一个,不去管其它,当然最强烈快乐的是四大同时生起时的觉受,然后我们就停在这里,让快乐蔓延到全部身心。欲界的觉受是很粗重、肤浅的,之所以达不到很深的觉受,就是因为专注力太差,心的力量很涣散、很微弱,无法把握,就会被世间的欲望所操纵,很难出离三界。欲望是凡夫生活的动力,主要有三种——淫欲、食欲、睡欲,也就是好吃的、好触的,淫欲和睡欲都是触受。我们前面讲过的呵五欲中,色声香味触这五欲,触欲是最难舍离的。佛经说“一切众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因此三种欲望中淫欲最强。欲界凡夫都执着有肉身,肉身会产生各种欲望,这种欲望必须靠外在的境界来满足,满足后细胞得到活跃,心情就会快乐。但因为外境都是无常变幻的,所以欲界的快乐非常短暂、粗重。比如满足食欲,需要好吃的食物;满足睡欲,需要柔软的床铺;满足淫欲,需要有个心仪的异性。如果外在的境界好,欲望满足了,凡夫就体会到快乐;如果外境不好,比如食物不好吃,床很硬等等,就不会产生快乐。快乐是人人需要的,但因为不了解佛法,不了解快乐的原理,欲界凡夫就只能去不停地追求物质,也就是所谓的改造世界,去满足欲望,让自己快乐起来;色界的特点,就是远离了欲望,不用通过外界来得到快乐,专注的力量使快乐的觉受在心中就可以生起来。所以佛法实际上是讲原理、讲规则、讲真理的,非常科学,并不是什么迷信。比如拿淫欲来讲,佛经上把细胞比喻成虫子,以触为食,淫欲就是我们身上有很多虫子张开口想吃东西了,所以凡夫淫欲生起来时,心里会产生渴求,就象虫子把嘴全都张开了,等待食物,这就是世间欲望产生的原理。这些虫子是以触为食的,所以触摸会使它们得到满足,并产生快乐,安稳下来。现在有科学研究得出结论说,人要是没有性生活,身体就会生病,因为凡夫一般就是通过行淫来调节四大的。其实还有其它更好的调节方法,科学家还没有掌握,比如禅定,把心的力量开发和掌握了以后,通过专注就能让地水火风调节起来,细胞就能活跃,产生深刻的快乐和满足感,根本不用通过淫欲这种手段,所以很多科学结论往往是非常局限的。我们的细胞是需要活跃的,没有欲望的人细胞不会活跃,生活也会非常寡然无味。所以凡夫最难放弃的就是淫欲,认为性生活可以增强免疫力、多快乐多美妙呀,其实就是通过这种行为可以调节四大,激活人体全身的细胞,那么淫欲是如何调节四大的呢?比如行淫时需要坚硬,勃起,这些是地大的觉受;湿润是水大;热、暖是火大,欲火嘛;还需要有动作,就是风大。地水火风相互一调节,全身细胞就得到活跃,才会觉得全身都很快乐,这是性生活产生快乐的原理。但这种快乐很粗浅,只有四种觉受,而且需要外境来满足,比如要有异性的配合,双方配合不好,就不会产生快乐。快乐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也不能自己把握,比如性高潮,可能几秒钟就没有了,再想要就达不到了,想持续也持续不了。初禅的觉受呢,是完全靠意识来支持的,当欲望全部停下来后,内心停止了向外界追求,非常清净、非常专注地去体会身体觉受的时候,地水火风就互相开始调节,产生十六触、五支功德这些微细、美妙的觉受,非常舒服、快乐,完全没有痛苦,而且时间、程度完全由自己掌握。所以有禅定的人看淫欲简直一无是处,不可能再去追求,生活反而更有滋味和乐趣,满面红光,秘密就在这里,这是欲界的规则。色界的规则就是要用心去专注,抓住身心的觉受,通过专注力不断增强,身体的觉受会越来越强烈。如果我们没有发菩提心,经过初禅、二禅,到了三禅以后,就困在快乐里出不来了。初禅只有十六种快乐,还需要四大互相调节一下才产生,而且要五支俱全,也就是寻伺喜乐舍同时都有才可以达到。在喜乐之前,还要去寻、伺。到了二禅,寻伺也不用了,就是喜乐舍,喜还比较粗。到了三禅,就只有乐舍了,这时禅者整个身心世界都沉湎在快乐当中,如果没有更深厚的愿力,比如成就佛道,救度众生这样的大愿力,他就再也不想出来了。这就是禅定的副作用,也就是快乐会让我们走不出三界、开不了智慧,这后果还是很不妙的,因为虽然这一生会很快乐,以后还能生到色界、无色界的天上去享天福,但定力失去的时候,又会在轮回里受苦受难了。所以从长远意义看来,三禅境界虽然美妙,却是非常可怕的,我们学四禅八定之前,一定要先发起菩提心,这样就算进入三禅的觉受,我们还有能力跳出来,继续向前走。第十章 二禅修证法佛经里有个比喻,心就如同国王一样,是一切感受的主宰,感受就是臣民,臣民如果受到国王的关注,自然就会非常高兴,也不愿意离开国王。所以我们以不妄想的心去关注身体时,首先会进入初禅,四大调和生起十六触、五支功德等等快乐,使身体产生强烈的震撼。其实身体的四大平常也一直在运作、调和的,只是因为心不能专注,四大调和的就不规律,就如同臣民没有国王一样,做事情既不积极,也没有什么规矩,因此就没有什么效果。比如吃饭的时候,我们心里想的是别的事情,饭也吃得很没有味道;走路的时候,想的也不是走路的事情……身心不在一处,这是凡夫三心二意的一个特点,也就是心不能与身体相配合,心身不能相应,自然就体会不到清晰的觉受了。初禅是离欲界最近的一个禅定,只要我们通过如法的训练,让心专注下来,就不难达到寻伺喜乐舍。舍也叫一心,内心产生喜悦以后,我们不愿意离开这种禅定觉受,安住在这里,就是一心。进入初禅首先要寻伺,就是让心对身体有直接的感触,去感受身体的感觉,这样身心就相应起来,就能初步把心安住在身体上。用心去管住身体、去关心它,就象臣民受到国王的重视一样,自然会有一种喜悦。西方有种催眠治疗法用的就是这个原理,身体有病的人,通过催眠把病人固有的认识消除掉,并进一步暗示他病已经好了,慢慢就真的好了,所以心是很有力量的,我们绝对不能忽视,修学禅定就是开发心的力量,学会主动用心去感受,有了初禅的觉受后,我们再来学习二禅,就容易体会到禅定轻重深浅的次第了。一、二禅名称第一释名者,次初禅后故说二禅,既离觉观,于第二心,得胜支功德故,名二禅。亦名无觉无观三昧。所以者何?得中间禅断觉,二禅内净发故。断观亦名圣默然定。以觉观语言灭故,故名默然。若得无漏正慧入此定故,即名圣默然。地持论中,说名喜俱禅。此定生时,与喜俱发故。禅定是减法,是把心里的负担逐步减掉,也就是禅定越深,心里的东西越少,越来越趋近于心的本来面目。初禅是禅定的初步境界,寻伺喜乐舍俱全。二禅是针对初禅而说的,觉受更深入了,所以要在初禅的五支基础上,去掉寻伺二支,才能进入。所谓“既离觉观,于第二心,得胜支功德故名二禅”,第二心就是觉观这两心,觉和观是有共心的,也就是专注的心,把妄想绑定在身体十六触的触当中就能进入初禅;但是到了二禅,不能再用妄想去专注了,用妄想产生的觉受还是很累的。这就象我们打球一样,虽然玩的时候很开心,但身体会感觉很累,如果有能让我们既不累、也很开心的方法,那我们自然就不会再去打球了。二禅就是如此,心进一步专注后就会发现,寻伺其实很累,产生的快乐也很粗重,因此想要更微细的、更轻松的、更自然的快乐,也就是无觉无观三昧,把觉观都断掉。觉观就是寻伺,是用心去造作快乐,如同催眠术的暗示一样,暗示以后再用非常专注的心去寻找这种身体的触觉,所以觉观确实很累。虽然如此,我们想不通过觉观直接进入二禅是不可能的,一定要在初禅的基础上把寻伺停下来,才可以达到二禅境界。也就是你用心去专注体会的时候,感觉到身体很舒服了,慢慢习惯了这种舒服,就自然会把用心的部分去除掉。这就象我们学写毛笔字,开始一定要临帖,不临帖就不知道怎么写,临到一定时间后,不看字帖就能下笔有体,不会乱写了,而且写的肯定比临帖时要好。觉观就如同临帖,我们慢慢习惯了禅定的受用之后,自然就不再需要觉观,就只剩下快乐的觉受了,所以从二禅开始,就是无觉无观三昧。从初禅进入二禅,也要经过中间禅,“得中间禅断觉,二禅内净发故”。中间禅就是未到定,身心一片空白。我们知道,从欲界定要经过未到定才能进入初禅,那么从初禅进入二禅也必须先经过未到定。这两个未到定的功夫和境界并不是一样的,虽然车都停着,都挂在空挡上,但前者断绝的是欲界觉受,如同拖拉机挂在空挡上,后者断绝的是初禅的觉观,如同是宝马车挂空挡,感受完全不同。也就是说,觉观虽然快乐,但还是动相,还要起心动念去造作,所以比较粗、比较累,那么我们继续用功内净,把心进一步清净下来,经过中间禅把初禅的觉观净化掉后,离开觉观,二禅更加清净、微细的觉受就会生起来。这就像我们听课,心比较乱的时候,我们就要先告诉自己一定要用心去听,强制一下,才能慢慢专注下来听课了,这样习惯了以后,心静下来的时候,我们就不用再告诉自己要用心听课了,这时反而会听得更专注。所以初禅要用心去觉观,还比较粗,二禅以后就不用了,因为这时候心已经很听话了,我们不用心所达到的效果比初禅用心的效果还要好。所以禅定的修习特点就是要不断地由动至静、由外至内、由乱归净,直至归无所归,净无所净,止而非止,就达到了禅定的最高境界。二禅就是把初禅的觉观净化掉,内净,当内心清净的感觉生起的时候,觉观自然就没有了。“断观亦名圣默然定,以觉观语言灭故,故名默然”。觉观断绝则内心默然,称为圣默然定。默就是沉默、清净、寂静,然就是样子,内心不再有动摇的了,不再用心去专注了,没有起心动念了。以觉观语言灭故,故名默然。语言灭就是没有思想、语言了,所以二禅以后的境界就没办法说了。初禅的感受还可以用语言表述为十六触,动痒凉暖轻重涩滑,掉猗冷热浮沉坚软,二禅去掉了觉观,没有特意去专注了,就没办法去形容了,只能默然,说不出来,比如能不能把快乐讲出来呢?其实快乐是讲不出来的,我们讲出来的肯定是有对境的,比如得到了什么会很快乐,没有对境的快乐是无法说出来的。所以禅定的快乐只能用喜乐去形容,但是真体会到喜乐的时候你才能知道那是什么滋味,所以古人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到底是冷是暖只有自己知道。若得无漏正慧入此定故。即名圣默然。如果得到无漏正慧的圣人修行进入了二禅,就称为圣默然。凡夫修行从初禅进入二禅只能叫默然,不叫圣默然。圣是有无漏正慧的人,指超越了自我、不再有我执的人,也就是开悟的人、见地打开的人。没有无漏正慧就是凡夫,所以凡夫和圣人是以智慧来区别的,并不以禅定境界来衡量。禅定是功夫、是定力,不是见地、智慧,定与慧不能混淆,也不能只重一边,要定慧等持。见地就象眼睛,有了眼睛我们能看清前面的路,就知道人生该怎么走;禅定功夫就如同脚力,脚力好就走得快,解脱得快,没有脚力就解脱不了。见地打开却没有禅定的人就如同小孩子,虽然有眼睛能看到路,却走不动;只有禅定功夫的人就如同盲人,虽然走得快,却不知道会走到哪里去。比如说我们见地打开,见惑破掉了,在观念上已经认识到生命的真相,也就是诸法无我的真相我们已经见到了,就是预流位的圣人了,可是因为还没有禅定功夫,生活当中照样有烦恼,所以预流位的圣人还需要修学禅定,培养定力。凡夫修得禅定后,对佛法就再没有怀疑,这样学习教理进步就很快,智慧就容易打开,而且打开时境界会很高,因为初禅就已经高出欲界,进入色界了。而没有定力的时候智慧打开了,比如预流位的圣人,见惑断了却没有功夫,就只能还在欲界过凡夫的生活,只是心里没有迷惑了,遇到事情可以想得开,不执着了,但见惑破掉以后,再证得初禅,就是初果罗汉,就不是凡夫的定境了。如果已经有初禅境界,再见地打开,那马上就是三果以上的罗汉。也就是说二果罗汉和三果罗汉,虽然是圣人,所要破除的仍然是欲界的迷惑,欲界的迷惑破了,就能达到初禅的境界。所以圣人和凡夫都可以修四禅八定,四禅八定又称为四果向,就是从三果到四果罗汉的过程要修行禅定功夫,要得到四禅八定后方能证得四果罗汉,才能了生死、出三界,这是破见惑的圣人——小乘罗汉的修行路线。凡夫见惑没有破,没有无漏正慧时,修得了四禅八定,就还是凡夫,不能叫罗汉,也不能了生死。但转世福报会很好,可以生到色界、无色界的天上去,这是定力的福报。这种世间定既有入定,就有出定,比如三界内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命八万四千岁,入定了就在天界很舒服,出定了就又随业轮回去了,这就白修了,那么好的定力不开悟,全都浪费了。这时如果见地打开,因为功夫好,马上就能证得三果罗汉以上的境界,了生死就比较容易,因此佛法的修行是以了生死为目的的,并不以禅定为目的,正修行要定慧等持。那么以无漏正慧进入二禅,就是圣人的禅定,叫圣默然。“地持论中,说名喜俱,此定生时,与喜俱发”,二禅发起来的时候,是跟喜乐舍一起起来的,喜代表喜乐舍,二禅和初禅有三点区别:一是从觉受上,二禅更微细;二是在方法上,去掉了觉观,三是初禅对身体的觉受很在意,这是它最大的特点,二禅对身体的觉受已经不太在意了,但是它的快乐也能影响身体,整个身心都非常愉悦,所以说此定生时,与喜俱发。其实整个四禅的修行,就是把五支相一个一个净化掉,最后证得一心不乱的过程,觉观喜乐舍是由粗到细排列的,觉是最粗的,观更微细些,舍就是一心,完全没有动相,所以最细。二禅先把觉观净化掉,三禅把喜净化掉,四禅再把乐净化掉。所以初禅是五支,二禅只有三支,三禅只有两支,四禅只有一支,就是一心。心专注到最高境界了,再没有分支了,就是四禅的最高境界了,再修行就要把一心也空掉,依此进入四空定。二禅是从喜开始的,因此从初禅进入二禅时,先要通过中间禅把比较粗的觉观停下来。觉就象我们开电灯开关一样,打开电灯就要有动作,观就象电灯已经打开了,就不再需要动作,照着就行了,所以观是没有动摇的。但是觉的时候要有动摇的过程,因此觉比观要粗;喜是心跟身体直接接触后身体的感觉,比观微细,但比乐就要粗了。乐是内心没有表现出来的觉受,喜是乐在身体上的外在表现,所以喜更粗些。比如我们内心感觉很好时,脸上或身体上就会有所表现,心里的感觉就是乐,脸上的表情就是喜,大家一看就看得出来这个人很高兴,但心里的感受却看不到了。一心则更深入细致,把喜和乐也舍掉了就是一心,非常清净,非常心安的感觉。所以修行是心越空越好,负担越少越好。比如欲界凡夫的需要非常多,财色名食睡,各种欲望都想去满足,那就很难达到初禅的境界。初禅的人是超越了欲望的,就是没有了对身外之物的欲望了,把欲界的东西一点点放下,不受欲望的束缚了,就能进入初禅。如果我们虽然在打坐,心里却总想着怎么去赚钱、会客人、游山玩水什么的,就肯定什么禅也没有。但放弃欲望并不是等死一样,不吃、不喝、也不做事了,只是不再会为这些事情去烦恼了而已,实际上有了初禅的境界后,我们做人的原则、做事的认真态度都会超过一般凡夫,甚至我们的智慧、分辨能力、各种境界都会提高。比如凡夫为了得到身外之物,会拼命去努力,因为他所有的支撑点都在这里,唯恐得不到,所以谁也不敢得罪,最后只能得罪自己。一辈子忍气吞声地活着,非常虚伪,内心境界也很低落,到死时还会发现拼命追求来的东西也全靠不住,这样的人生就很悲惨了。其实如果不被这些身外之物压住,每一颗心都是非常健康、快乐的。心里有很多东西的时候,就会喘不过气来,活得很累,禅修就是让我们这颗心学会放松,回归它本来的状态,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这个世间。最高的角度就是佛的角度,去慈悲智慧地处理事情,所以修行永嘉禅法的真正目的就是打开我们的智慧,看到心的真相,修得佛果。而四禅八定只是早期入门的一些训练,通过禅修把心清净下来,得到些禅定的法喜,我们才能对佛法更有信心,接下来看二禅的修习方法。二、二禅修证建立在初禅的基础上,二禅的修行方法分为两部分,一者明修习方法。二明证中间禅。第一是直接讲修行二禅的方法,第二是讲中间禅的境界。第一、明修习方法若凡夫人。亦当先修六行。如果是见地未开的凡夫修行二禅,就要先修六种行,如果是见惑破掉的圣人就不需要修六行了,因为他对粗重的觉受已经能破掉了,不会再执着。所以智慧开了以后,修习禅定过程中就不会再执着任何一个境界,能一直进步下去;但是凡夫的我执都没有破,如果初禅快乐的觉受生起来,就会去执着它,不愿意放手,那就不能再进一步进入二禅了,所以凡夫想进入二禅,必须要修习六行。这六行当中,佛弟子多修八圣种。八圣种就是前面讲过的“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八圣道,六行是“苦、粗、障、胜、妙、利”,那么六行如何修呢?其实就是欣上厌下,厌离初禅粗重的觉受,欣慕二禅的美妙,所谓“厌下苦粗障,欣上胜妙利”,欣上和厌下各有三行需要修。我们先看厌下的三行如何修,“谓于初禅第六默然心中,厌离觉观”,厌离就是对初禅心生厌离,第六默然心就是于初禅寻思喜乐舍这五种心生起后,要生起想把觉观停下来的第六种心,这个心叫默然心,其实就是未到定。用这种心把觉观停下来,厌离初禅、厌离觉观。观初禅的觉受为苦、粗、障。所以六行中第一行为苦行,就是觉得初禅虽然比欲界觉受好多了,但其实还是挺苦的,因此才能生厌离心,欣上厌下,才能再去进步。那没有到初禅的人呢,就先要厌离欲界的快乐,以欲界之乐为苦,欣慕禅定之乐,才会去修禅定。知二法动乱逼恼定心故为苦,知道觉观这两法很动乱,让本来安定的这颗心很受干扰,变得不稳定、不清净,所以初禅的觉受其实是苦的。六行的第二行叫粗行,“从觉观生喜乐定等故为粗”,粗就是粗重、不细腻,觉观之后才能生起的这种喜乐肯定是很粗的,因为心还要动乱,我们想要更微细、更深入的快乐,不要这种粗浊的快乐,就会厌离初禅。第三行叫障,“此觉观法,障二禅内净故名障”,障就是障碍,因为初禅用心去专注的方法,障碍了我们内心原有的清净,所以初禅其实是二禅的障碍,必须厌离,苦粗障为厌离行,因为初禅是苦的、粗涩的、有障碍的,我们会选择厌离初禅。六行中的另外三行,叫欣喜行,也就是欣慕二禅的觉受,欣是欣赏、喜欢、追求。欣喜行的第一个是胜,攀上胜者。二禅内净安隐。胜初禅觉观动乱之定。攀就是攀缘,上胜者就是高妙的境界。因为二禅是内在清净的,不需要起心动念的,比初禅的觉观要殊胜的多,因此觉得二禅比初禅好,所以就不想停在初禅,想去进到二禅,修行要有这样的心态,我们才有前进的动力,这叫胜行。第二是妙行,“妙者,喜定因内净而发,是为微妙”。喜定,喜不是由于觉观而发,而是由内净而发,所以它就更微妙了。第二行就是要了解到因为内心的清净而生起的喜乐,才是微妙的,如果我们用心去主动地感受快乐,因为主动就会很累、很疲劳,如果把主动的心放下来了,自然而然感受到很快乐、很舒服,也就会更轻松、更微妙了。第三个是出行,“出者,若得二禅,即心得出离觉观等障”,如果证得了二禅,我们就会出离觉观的障碍,这是欣喜行。所以六行实际是两种内容:讨厌初禅的苦粗障,喜欢二禅的胜妙利,因此厌离初禅,希望得到殊胜、微妙和能出离觉观障碍的二禅。凡夫通过修这样的六行,才可能从初禅当中出来,否则就出不来了,就体会不到生命丰富的层次感以及内心当中所蕴涵的那种无比的富有。生命真的是很奥妙的,我们现在只能体会到欲界里的一点点,实在太渺小了,随着佛法和禅定的一步步深入,色界、无色界乃至出世间禅定的各个层次我们都能体会到,而且这些全是我们原本就具有的生命内涵,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我们只是用佛法把它全部开发出来了而已。所以修行就如同把深山里的宝藏慢慢全部开发出来一样,我们不但会非常富有,还可以享受宝藏所带来的各种快乐,如果我们不开发,就守着这个宝山,那还是无法拥有宝藏的,这个宝藏就是定力、智慧和慈悲。因此修学任何佛法之前,我们都希望大家能够发起菩提心,也就是发心修学完整的佛法,立下长远的目标,一定要了生死、度众生,再一步一步去学习,学一点感受一点,也不会停留在任何禅定境界里,会继续往前走,直至圆满菩提,我们就慢慢能体会到生命的全部内涵,受用无尽了。所以修行路上不要害怕放弃,放弃越多,得到就会越多。比如我们放弃初禅进入二禅,就意味着我们同时拥有了初禅和二禅的觉受,并不是说我们放弃了初禅就再也不能有初禅的觉受了,这就如同我们虽然一直向前赶路,但走过的路都会认识,所以放弃了初禅、有了二禅觉受的人,也随时可以进入初禅,而且会进入得非常轻松,因为从动念往不动念修很难,反向却是容易的,把觉观拾起来,随时一想到初禅,就进去了。如果没有二禅的觉受,修初禅就会非常累。这就像小的时候我们挑二十斤就很累,长大了以后可以挑三十斤了,再挑二十斤就很轻松、很自在了。所以修行路上要学会放下,放下才能进步。我们现在得不到初禅的觉受,主要就是因为我们贪着欲界的快乐,放不下。比如打坐时,生起觉受的时候,身心也是很愉悦的,可是刚有五分钟、十分钟的功夫,我们就想睡觉了,感觉懒洋洋的躺在那里很舒服,就贪着现有的这种小小的舒服,而不愿意再去追求更高的境界,不愿意进入禅定的法喜,其实有了初禅的觉受后,睡眠质量也会提高,不需要睡那么久也会精力充沛。另外,其它人伦的快乐也完全不会失去,反而会体验得更深刻,比如在家人有了初禅的觉受后,欲望不会影响到他了,是不是就没有夫妻生活了?有些人很担心这些,怕禅修会影响家庭,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就象你已经能挑三十斤了,再去挑二十斤有什么关系?你只会挑得更轻松更快乐,所以禅定将心训练得很专注以后,再做世间的任何事都只能做得更好,不会做坏的。但是,如果你只贪着二十斤呢,三十斤就永远挑不动,所以放弃非常重要,我们在欲界也要修这六行,厌弃欲界,欣慕禅定,才能走入佛法的宝山。在欲界怎么修六行呢?也分两种,先要观欲界的一切都是苦粗障,哪怕是欲界的荣华富贵都是苦的。苦的原因就是凡夫的心态极不稳定,五趣杂居,我们没有办法把握自心,这是最要命的地方。比如热恋中的情侣,都希望对方永远都不要忘记自己,大家都有这种经验的,这可能吗?我们心态极不稳定,想什么自己都不知道,还能保证不忘记别人吗?所以恋人之间也在互相欺骗,没有人能永远不忘记别人的,除非是佛菩萨,因为佛菩萨已经把心与心之间的隔阂完全打破了,众生心就是佛心,佛心就是众生心,不一不异。佛心永远象镜子一样明亮清澈,无始劫来的所有众生都显现在佛心里,佛会随缘救度,不会扔下一个,这才叫永不相忘。而我们的镜子现在让灰尘盖得厚厚的、满满的,连自己的心是什么样子都看不明白,怎么可能保证不忘记别人呢?因为不知道心在想什么,凡夫总是搞不清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完全以欲望作为自己的追求,欲望满足时就以为终于得到了,能暂时快乐一会儿,过不了多久就发现原来这还不是自己想要的,又变得非常痛苦,比如恋人分开时就以为在一起该多快乐,结果在一起的时候,又吵架,说不定还会分手,是不是?所以世间的苦是必然的,即便我们偶尔有一点点快乐,也是很粗拙、短暂的,都必须靠外境来满足,来表现。我们可以想一下人生究竟有多少快乐?据说人生有四大快乐,所谓“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霖,旱了很久才有这么几滴雨,他乡奔波孤独多少年才遇到朋友,金榜题名、洞房之夜又能有几次呢?这些境界是绝对不多见的,所以人生的快乐少得可怜,而且很粗糙,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因为自己达到了世俗的某个标准才感觉快乐,其实那个标准和快乐有什么关系?比如一般人有钱了就会欣喜若狂,或者当官了、高升了、名气大了,都会觉得很高兴,但这种高兴完全依赖外境,因此很粗浊、很表面、很短暂。静下来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其实这些并不会带来真正的快乐。记得当年我从福州鼓山佛学班考入南京佛学院的时候,刚接到通知书时,在床上就激动得蹦起来了,非常快乐、兴奋,觉得终于考上了,太高兴了,马上要进入天堂一样。但当我真到了那里、迈入那个大门的时候,却体会不到快乐了,感觉我还是我,一点也没有变,考上大学和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又为什么要快乐呢?所以我当时就发觉,人们认为考上大学或者怎么样了就是快乐的,那完全是我们人为造作的、很粗糙的、外来的、不稳定的,并非发自内心的,因此常常会障碍我们正常的生活。比如看球赛很快乐,一激动说不定双方球员的粉丝会打起来;谈恋爱似乎也很快乐,可谈得上吊自杀的也很多,而且往往是一个人觉得快乐的事情,却引起很多人的反感和痛苦,不但障碍自己还会障碍别人,所以世间的快乐是苦、粗、有障碍的,这是一种客观的悲剧。我们认识到这里,就要厌离它。学了佛法之后,我们还要去欣求禅定的快乐,当让心专注下来,去感受身心觉受的时候,无论做什么事都很殊胜、很舒服、很美妙,也不需要物质的支撑,完全是发自内心的喜悦,非常深入、细腻、完美,这些快乐是世间快乐可比的吗?难道我们不想拥有吗?那我们为什么还贪求世间粗浅的快乐呢?经过这样六行的观察后,我们就能对世间的欲乐生起厌离心,经过未到定,如法地去修行,就能走入禅定。有了禅定的快乐后,我们也一样在世间生活,反而会更慈悲、会更有智慧处理世间的各种问题。所以我们学佛法,修禅定,离开了世间欲望之乐,并不会变得无情无意。释迦牟尼佛修行成佛了,不但照样会为父亲扶棺送葬,尽一个儿子的孝心;还可以教育亲人朋友,包括他出家前的妻子和儿子,让亲人们也能得到殊胜的禅定快乐;甚至对于不认识的一切众生,佛都会看作自己的亲人,平等教化,所以有禅定觉受的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完美、健康的人,自然而然会把安乐带给身边的人,这样的人组成的社会,才是真正和谐、美好的人间乐土。建立了这样的认识以后,我们就知道禅定是人人都需要的,就希望去更深入地了解生命的内在,那么我们如何通过六行去进步呢?有三个方法,第一就是不受不着,对任何境界都如此。比如我们对初禅的境界,既不去感受也不去执着,不让自己进入初禅,然后你继续打坐用功,就可以达到二禅的觉受了。如果对初禅的觉受已经生起了贪恋,那就要采用第二种方法——诃责故得离,诃责就是责骂,骂初禅的觉观是粗、是苦、是障,就能舍离初禅。还有第三个方法,叫观析故得离,观析就是观察分析,认识到有觉有观太麻烦了、不究竟,一定要把它破掉。这和驱赶一个纠缠我们的人一样,第一个就是不理他,他说什么都不理他,他觉得没劲了自己就走了。如果他脸皮厚,自己不走,我们就要进一步地斥责他,他干什么都斥责他,他慢慢也就走了。如果骂他还不走,就要拿棍子把他赶跑,所以无论对于任何觉受,我们都要能做到这样,“不受一切受,方名正受”,这才是修行人的本色。为什么修行人生活上要简单一些、清苦一些呢?就是怕我们贪着世间的欲望,欲望来了,我们就要远离、呵斥、驱赶,甚至去修苦行,这样慢慢减少对世间享乐的贪欲,我们就能进步了。走出初禅之后,还要经历中间禅,才能进入二禅。第二、明证中间禅实际上,中间禅就是默然的意思,默然就是沉静下来了,把觉观喜乐舍沉静下来、从初禅出来以后,以离初禅二禅未生,于其中间,亦有定法,亦得名禅。有一段一片空白的状态,没有任何觉受,这就如同我们从一楼走入二楼的过程中,中间一定有一段起承转和的平台,在这里既可上,又可下,因此非常重要,此时能不能入二禅就要看是否修习过六行了,此定以六行观为体,住此定中,若离六行观者,则多生忧悔。安住在这个没有任何觉受的禅定里时,如果有六行的认识,就会有一种意识、一种观照,告诉自己一定要证得二禅,在一片空白的状态里唯独它能够指导我们进入二禅。如果没有六行观,停在一片空白里面时间久了,又没有进二禅的愿望,我们就会因为失去了初禅的觉受而生忧悔之心。后悔自己从初禅里出来,把那么快乐的境界失去了,什么都没有了。这种忧悔一产生,就会出现四个问题。一是永不发二禅,永远发不起二禅的觉受,这真是麻烦了。二是乃至转寂亦失,中间禅也失去了。三是或时还更发初禅,或者还会退入初禅。第四是合初禅亦失,如果缘分不好,忧悔之后,没有时间再修习初禅,就会造成连初禅的觉受都找不回来了。所以中间禅要以六行观为体,一定要有这个观照,告诉自己从初禅出来是为了进入二禅的,不会停在这里。就如同我们站在一楼和二楼之间的平台上时,一定要想着把二楼打开,如果不打开,在平台上徘徊一段时间,就可能什么都没有了,而二楼一打开,就是二禅发相。三、二禅发相二禅有四支。一内净,二喜,三乐,四一心。因有六行的觉照,行者从中间禅一心用功,专精不止,让自己专心停留在禅观当中,于后其心豁然明净,皎洁定心与喜俱发,就会生起二禅的觉受。初禅五支有十六触,到了二禅已经不在地水火风上去感觉了,专门观照自己的内心,所以十六触没有了,只具备了这四支功德。第一内净,“所言内净支者,既离觉观,依内净心发定,皎洁分明,无有垢秽故,名内净支”,也就是离开觉观以后,内心就清净了,不再有动摇,喜乐舍这三个跟初禅是一样的,但二禅会更深入、更细腻、美妙。因为其实身心的感觉是同时的,也就是内心觉得很舒服时,身体也觉得很舒服,只是我们不再用心去专注身体了,那么内心的觉受就会更清晰、更美好。所以二禅不需要再用第六意识去激活细胞,只是内心很喜悦时,细胞就能自己活跃起来。第二喜支,“喜支者,定与喜俱发,行者深心自庆,于内心生喜定等十种功德善法故,悦豫无量,故名喜支。”二禅和喜一起启发出来的时候,行者内心有一种很庆幸的感觉,因为终于到二禅了,非常高兴,生命当中又有了新的启发、新的觉受,并会生起更美好的十种功德,所以非常庆幸。十种功德里主要是悦豫无量,也就是快乐没有限量,感觉整个身心、甚至整个环境都充满快乐,全身充满着舒服的感觉,无论做什么都很快乐、很舒服,这就是二禅的喜,愉悦无量的感觉。而初禅就有限制,因为还要去觉观身体,快乐就限制在十六触当中了,二禅把觉观消除掉了,就没有限制了。第三乐支,“行者受于喜中之乐,恬澹悦怡,绵绵美快,故名乐支”。恬澹悦怡,绵绵美快,这八个字是对二禅之乐的形容,内心非常轻松、淡泊、喜悦、轻快,什么东西都没有,一无所求,连快乐都没有想到,却沉浸在非常轻安、绵绵密密的快乐里面,这就是二禅的觉受。第四一心,“受乐心息既不缘定内喜乐,复不缘外念思想,一心不动故,名一心支”。喜是表现在外的快乐,乐是内心蕴含的快乐,两者有粗细、深浅的区别,二禅虽然有喜乐觉受,但不攀缘,一心不动,心完全专注,这就是二禅的禅定境界。第十一章 三禅修证法三禅在三界九地当中,属于第四地。欲界是五趣杂居地,色界的初禅是离生喜乐地,二禅是定生喜乐地,三禅是离喜妙乐地,所以从四禅八定来说,三禅是第三个禅定,从三界的定境来讲,三禅就是第四地,是九地中最关键的禅定。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从它的名字——离喜妙乐地就可以知道,三禅的乐非常之美妙,称为妙乐,是九地当中最快乐的境界,快乐到无人愿意出来。三禅以上虽然还有四禅、四空定这五个更高的世间禅定境界,却没有这些快乐的觉受了,或者说因为有更高的追求,四禅以上就超越了这种感观上的快乐了,因此三禅就成了整个三界中最快乐的地方,我们现在连放下欲界的这一点点快乐都感觉很难,何况三禅呢?很容易沉溺在里面不出来,那就只好继续轮回,就迷失了我们修学佛法的根本目的,所以三禅非常重要,我们对它要有足够清醒、正确的认识。当然,如果我们有强烈的解脱愿望,那到了三禅以后,自己还会愿意出来。如果不想解脱,按我们平常的这种希望离苦得乐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只要体验到快乐,就绝对不想离开,那我们就没有能力离开三禅了。所以未到三禅之前,我们一定要先发起出离心和菩提心,也就是认识到即便三禅也只是世间的快乐,不能真正地解脱。我们修行的目的是了生死、出轮回、度众生,决不能留恋三界中的任何地方,有了这样的大愿力,我们修学三禅就没有问题了。三禅在修行当中,我们最需要把握的就是两样事情,一是掌握三禅修习方法,二是明了三禅发相,首先我们看修习三禅的方法。一、三禅修证“摄心第一定,寂然无所见。患苦欲弃之,亦如舍觉观。由爱故有苦,失喜则生忧”。这个偈颂说的就是三禅的修行方法,首先必须摄心在定,心不能涣散,要更加专注。我们说过,四禅八定的共同特点就是用心都必须专注,只是因为专注的目标和对象不同,所以有不同的禅定的境界。我们证入二禅需要诃斥、舍离初禅的觉观,那么现在想证入三禅时,也要修六行诃斥二禅的喜支,以喜为患苦,从而想放弃这个喜,去感受更细致的乐,这样修习才会进入三禅。那么喜有什么过患呢?喜是很冲动、很激动的快乐,这种快乐让心一直在动摇,很不稳定,所以喜也是苦。相对于喜来讲,乐已经把动态消除掉了,比较安定,所以我们要舍离喜支,直接感受更稳定的乐支。所以修行人从二禅要进入三禅时,也要修行六行法门,俱足六行观,也就是“厌下苦粗障,欣上胜妙利”。观察到二禅的喜支很动摇,动摇实际上就是无常的表现,所以仍然非常粗浊、不够细致、微细,仍然有过患,会障碍我们进入更深的内心层次,对二禅生起三种厌离,同时对三禅的殊胜和微妙产生一种欣喜和向往。这就如同我们出家一样,所谓“笼鸡有食汤镬近,野鹤无粮天地宽”。首先要认识到在家生活的过患,家室象牢狱一样把我们束缚住了,所以我不愿意呆在家里,感觉还是出家快乐,就能顺利出家了。否则你一会儿觉得家里也挺好,有吃有喝、天伦之乐等等舍离不了,一会儿又向往出家生活,那你两边的生活就都过不好了。所以修行禅定也是这样,一定要厌离二禅才能进入三禅;如果舍不下二禅,就进不了三禅。舍离二禅也是靠三个方法,和舍离初禅是完全一样的。第一就是不受不着,比如我们福报很好,生活过得很舒服,各方面都很圆满,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人就不想修行了。这个时候进入修行的唯一方法,就是不要去感受已经拥有的那些快乐,把它放下,然后就作为一个很平常的人来学习佛法,这样我们就不会被原来的那些知识、享受障碍住了。我们坐禅也是这样,所有觉受全部放下,不要把自己当作一个有二禅禅定的人,所有一切都不去感受它,把自己当做零,一切从零开始,这样才能接受新的东西。第二种就是诃责,比如我们不去感受好像也不行,又有文化、又有地位、也很聪明,为什么还要去吃苦,去打坐、盘腿呢?我们就总会有一种摆脱不掉的优越感,有这样的想法时我们就要呵斥它,就因为那么一点点才华和本事就让自己障碍住了,不能再去升华内在的生命境界。坐井观天,那这个才华就成了可耻的障碍,就让我们的生命萎缩了,从此不能再进步了。比如很多人有钱就变坏,就是钱财让他的生命萎缩了,他以为自己这样就很不错了,就可以胡作非为了,结果就堕落了。如果他把有钱的这种觉受放下,有钱、有地位这些都不去感受,那他的生命还会继续进步,所以我们要诃责那些错误的觉受和思想。如果诃责了还放不下,第三个就要打它,把这个觉受破坏掉。比如二禅禅定功夫深的人,随时能够一心,所以走路说话也能处在二禅的快乐当中。这时候我们就要采取一些办法让自己出来,或者不进去,只要二禅的觉受一生起来,我们就让自己想事情,甚至去看电视、看书,让心乱起来,不让自己进入二禅的觉受,这样才能让我们继续向前走,进入三禅。其实这三个方法是我们人生进步的重要手段,并非只有修行禅定才需要,如果熟悉了,我们能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学习佛法的过程中,我们不满足于现状,对现状不受不着。如果你对现状沾沾自喜呢,就要进行第二步——诃斥。如果诃斥了也不行,你就要把所有的观念打碎掉,从善恶里面跳出来,走入更究竟的境界里去。再比如,我们生病时很痛苦,我们想离开这个痛苦,首先就是不去感受痛苦,不要被这个痛苦局限住。第二,我们还要诃斥,自己怎么这么不长进呢?那么多快乐的事情不去感受,偏要去感受这个痛苦?第三,通过治疗或者禅定把这个痛苦毁坏掉。或者生活当中别人骂你、误会你了,第一你也要不受不着。进而你要诃斥自己为什么总去感受这些垃圾,别人辱骂你就如同向你这里倒垃圾一样,是不是?我们每次都接受,然后就生气,所以很多人在生活当中,人际关系没办法调节好,就是因为你一直在接受别人倒出来的垃圾,看到别人的贪婪、嗔恨和愚痴,马上就被他所转了,生气、烦恼就是被别人的垃圾污染了,所以要诃斥自己,不去接受这些不良信息。第三,通过佛法,比如戒定慧,把这个烦恼消除掉,让我们的心从里面超越出来。所以我们对任何境界,特别是世间的荣华富贵、五欲快乐,这些我们平常容易沉湎在里面的东西,都要通过这三样方法让心从其中脱离出来,让它能够自由自在。只有心不在这个上面了,我们又有这个能力,这才说明我们对于这个法能自在了。比如说你有一百万,如果你总去感受它,总去保持这个一百万,那生命就局限在里面了,如果你不去管它,该怎么样就怎么用,不用也可以,那你才算是能自在受用这一百万了。那么在修行禅定的过程中,也要先舍离二禅的境界,认识到虽然二禅快乐,但仍是苦、粗、障的,“一心专念三禅功德”,一心只想着三禅的胜妙利,“尔时即舍大喜及与默然”,这个时候就会舍弃二禅的喜乐,大喜就是指二禅欣喜若狂的这种粗重快乐。心不去感受二禅之乐了,就会渐渐默然,再用一不受、二诃责、三观析这三种方法,就能达到默然定,也就是中间定,进入全部觉受消失、一片空白的境界中。“行者是时慎勿忧悔”,在这里也要非常慎重,不能生忧悔之心。所以离开二禅以后,进入三禅之前,也一定要经历中间禅,也就是未到定。这个未到定和初禅二禅之间的未到定虽然都是一片空白,但却有深浅之分,觉受上是不一样的。就像一个人不执着十元钱和不执着十万元在心境上会有区别一样;也像放弃贪吃和放弃五欲之乐所带来的清净感决然不同一样,虽然都是不执着,但境界却有高低深浅之分。所以二禅之后的未到定,比初禅之后的要殊胜得多。但同样也不能生忧悔,忧悔之心所导致的问题和初禅之后的未到定是完全相同的,会令三禅无法发起,甚至丧失所有禅定觉受,所以我们一定要慎重。如果不慎重,很容易就生起忧悔。比如把二禅放下来后,进入未到定的一片空白里,我们发现没有快乐了,如果这时能想到三禅,马上就会勇猛地向三禅努力。可是如果有什么特殊因缘,比如被劈头盖脸地打了一顿,打得你痛苦不堪,三禅也进不了了,这个时候一不小心就会生起忧悔,“我为什么放弃二禅呢?何必在这里受苦”,这样一思念二禅,可能就马上退到二禅里面不想出来了,三禅就生不起来了。或者遇到一个人要跟你谈恋爱,对你特别好,这个时候你从二禅又出来了,就会产生恋人的一种欲望,欲望一生起来后,不自觉的就开始忧悔了:“二禅的快乐没有了,又没时间再打坐进三禅。”结果未到定、二禅、三禅境界都没有了。所以到了这里我们一定需要慎重,就是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千万不要后悔,哪怕从二禅出来十天半个月了,我们也要找机会让自己的心处在未到定中,知道自己不接受二禅的觉受,是想要更微细地感受三禅的境界,但绝对不要产生后悔忧恼,这样就可以保持,不会失去进入禅定的机会。这里有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也就是有了禅定境界的人,再看世间的男女欲爱,就会觉得很粗浊、非常短暂、非常没意思,也不会再去要求和贪着。但如果家里人还没有禅定的境界,还贪着这种性欲的快乐时,又必须有夫妻生活,结果就容易产生忧恼,这一定要注意。其实有了初禅、二禅的觉受后,即便没有接触,也会有比淫欲还要快乐的觉受,而且在过夫妻生活时,也一样能处在禅定里面,因为境界比对方高,他能感受到对方的那种快乐,也能看到对方的快乐很短暂、很粗浅,而且起心动念很昏乱,不能停留在快乐里。因为有禅定功夫,把持的能力就很强。如果原来可以五分钟、十分钟、或者说一个小时处在这种性欲的快乐当中,有了禅定的觉受后,他会把禅定的这种快乐在性行为当中延伸,但自己完全没有淫欲的要求,这里面有比较深的道理。比如有些外道和修邪法的人,通过修行已经超越了淫欲本身的快乐,他在性行为时,不会被淫欲束缚住,能够从中超越出来,所以他们还会提倡这些,甚至在社会上流传这些东西。现在学了佛法我们就知道了,其实提倡这些淫欲的行为还是堕落的,是把很精细、很细微的觉受变成一个很粗浊的行为。所以佛法里面讲,初禅的人梵行清净,对世间的欲乐不会再有染着,但如果你有家庭,还是可以满足对方这种要求的,而且对你的法喜也不会有影响,这就像我们虽然有了初禅或者二禅的快乐了,禅悦为食,不贪世间的饮食了,但照样可以去吃饭,吃饭的快乐我们也可以体会到。也就是我们境界提高以后,对低的境界就能自由自在了,既不受束缚也没有障碍,所以面对一切境界也不用着急、不用忧悔,忧悔就错了。如果能不忧悔,只要你有空,能继续修禅观,那就还可以从未到定再进入三禅。二、三禅发相如果我们从二禅出来后,“加功不止,一心修习”,一心加功不止,不生忧悔,内心就会湛然安静,非常明亮,没有任何动摇。“尔时,乐定未发,而不加功力,心自澄静,即是三禅未到地。于后其心泯然,入定不依内外,与乐俱发”。这时乐定未发,乐定是指三禅,还没有发起,也不要再用心了,心很专注,静静地、淡淡地停在未到地,好像有一个要进入三禅的意志力在指引我们坚持在这里,而不是靠第六意识妄想的指引,如果用妄想去指引,那就成初禅了。这样使心澄静下来,此时三禅的快乐还没有生起,这就是未到定。然后其心还不能动摇,泯然就是没有任何动摇,不依内外而定,这是第三禅定的一个特点。初禅是依外入定的,外就是指身体,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身体的感觉上就得初禅,所以初禅的所有觉受都以身体为基础。二禅无觉无观,只有喜乐之心,喜是乐的外在表现,也就是第六意识很快乐,所以它是以内心的觉受为基础的。三禅呢,既不依外也不依内,不靠身体也不靠意识,与乐俱发,而是从内心显发到外,所以不依任何一边。当乐发时,就有三禅功德了。“但无动勇之喜为异”,完全没有激动、勇猛的喜相,这是三禅和二禅最大区别。三禅之乐是“绵绵之乐,从内心而发,心乐美妙,不可为喻”。心里面没有动摇,但有一种隐隐约约的、若存若亡的、就像呼吸一样或者比呼吸更微细、更美妙的快乐觉受,非常非常轻柔,所以叫绵绵之乐,从内心发出来后遍满全身,使身体的任何一个觉受,哪怕是腿麻了的觉受都很舒服,美妙极了,我们可以去感受它,此时没有用第六意识,如果用意识心就又开始动起来了,所以心要泯然、湛然。泯然就是若存若亡,湛然就是清清楚楚,也就是自然而然地生起这种觉受。“乐定初生,既未即遍身,中间多有三过”,刚进入三禅时,会有三种过失阻碍这个乐定遍满全身。一者乐定既浅。其心沉没。少有智慧用。刚开始时乐定比较浅,心里没有强烈的觉受,定力又比较深,缺乏智慧的觉照,就容易产生昏沉,不够湛然。二者乐定微少,心智勇发故不安隐。第二种过失是乐生起时,定又不够了,不够专注,快乐得总想动,让自己多去感受感受,结果心动摇得厉害了,就又退下去变成二禅了,所以这里我们要非常专注,既要去感受,也能保持不让它浮躁起来。三者乐定之心,与慧力等,绵绵美妙,多生贪着,其心迷醉。故经言:是乐圣人得舍,余人舍为难。虽然定慧相等了,既不昏沉也不动摇了,三禅真正的觉受完全生起来,正确到位了,我们又很容易就迷失其中、陶醉其中。所以佛经里说,圣人能把这个第三禅舍弃掉,其它人就很难了。圣人就是指已经证得三果以上的人,我们前面讲过,初果罗汉在理上破过去、见地打开以后,看到了人生无我的真相,但他想了生死也需要有禅定,如果没有禅定,那他人天还要来七次,来了断欲界的惑。如果有了初禅,见惑一破就是三果以上、四果向的罗汉,证得四果罗汉才能了生死、出轮回。那么从三果到四果的修行上,还要断七十二品的思惑,思惑里面比较难断的就是这个三禅之乐。因为圣人已经看到无我了,能认识到感受三禅快乐的那个“我”,其实是因缘和合的一个假相,并非真实存在,因此有感受也是无我,没有感受也是无我,在这样的出世间智慧的觉照下,圣人才能舍弃三禅的快乐,慢慢从乐定中脱离开来。我们大家见惑还没有破,那么在修三禅之前,先要认识到它的三种过失,一是昏沉,二是浮躁,三是容易贪着在里面。因为有这三种过失,乐定不得增长遍身,会使乐定的觉受受到阻碍,不圆满。所以三禅的境界有三个层次,将来会感得色界的七、八、九三层天的果报。最低的一层叫少净天,就是我们能既不昏沉也不浮躁,感觉非常的清净,这个清净只是内心的感受,比较少,所以叫少净。第二层是无量净天,就是身心全部沉湎在快乐里面,心只要想到身体的哪里,哪里就是快乐的,身心的快乐完全没有限制,称无量净。第三层是遍净天,就是体现出身心世界、内外环境完全快乐起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非常快乐,整个生命沉湎在快乐的海洋里,身心世界只有快乐可言,没有其它的觉受,这是快乐的顶峰,称为遍净。如果三禅的过失我们没有调整好的话,就达不到三禅觉受的顶峰,所以说行者当善调适,禅修者应该善加调适,避免三种过失的影响。那么如何去调适呢?当用三法,一者心若沉没,当用念精进慧等法策起。有三个方法:第一,如何调适昏沉的心态。如果心很沉没,定大于慧,我们就用念精进慧等这些方法去策励它,让心不要一味地宁静下去。也就是我们要起念,或者忆念三禅的快乐,或者反照自己,检讨自己的状态,或者用精进的心策励自己,让自己去感受三禅的快乐,不让自己懈怠下来。比如我们坐禅时,有时感觉心里很空明、很舒服,过一段时间也没有什么更好的觉受生起,这个空明感也没有了,这就是因为精进力不够,没有勇猛的心去支持这种定境。好像随其自然地,怎么样都行,结果心又乱掉了,定境和觉受就慢慢都消失了,退下来了,所以我们要学会调适。第二,如何调适心乱的状态。二者若心勇发,当念三昧定法摄之。如果心要开始动起来了,就让心停下来,专注一致,或者心动时,可用止观觉照一下,然后马上要放开觉照,直接去感受三禅的快乐。第三,如何不沉迷。三者心若迷醉,当念后乐及诸胜妙法门,以自醒悟,令心不着。如果沉醉在三禅的快乐当中了,我们应该忆念如果沉迷其中,就只能停留在最初的快乐觉受里,会障碍自己进入三禅的极限之乐,还会障碍自己进入三禅以后更高妙的法门、更高的境界,出世间禅定的胜乐妙味我们就都体验不到了,胜妙法门就是了生死、出三界的法门,这么一忆念,我们就不会沉湎在三禅里面,就能摆脱沉迷之过了。行者若能善修三法,调适乐定,当知乐法必定增长,遍满身分。如果我们调适得法,三禅的快乐一定会慢慢增长,直至遍满身体的各个部分,是故经言:三禅受遍身乐。三禅的觉受是遍满全身的快乐,不只是你心里面,也不只身体某部分的觉受。我们常常会觉得欲望满足了,身体快乐了,心就能快乐了,这是心粗的表现,如果细心想想,这完全是两码事。比如我们有钱了就觉得很快乐,实际上钱只是暂时满足了我们的欲望,和身心的快乐并不相干。你是因为有钱才快乐的,这个快乐就不是发自内心的。这样来的快乐肯定不是你自己的,不是你心的本来面目,它就相当于脸上的一个面具,你觉得自己很漂亮,其实面具并不是你的本来面目。初禅就如同我们把别的面具都扔掉了,只拿了一个快乐的面具带在脸上;二禅就是已经习惯了这个面具,不用去挑选了;三禅就是把真正的自己化作了和面具一样,把面具完全消融了,让自己的心遍满这个快乐,所以能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快乐。问曰:若乐充满遍身,身具五根,五根之中,悉有乐不?有人问了,身体有眼耳鼻舌身五根,三禅之乐遍身时,这五根都会快乐吗?答:乐遍身时,身诸毛孔,悉皆欣悦。乐遍身不但是五根快乐,全身毛孔都会充满快乐,为什么不动念会如此快乐呢?尔时五情虽无外尘发识,而乐法内出,充满诸根,五根之中,皆悉悦乐。但无外尘对,则不发五识,情依于身,身乐既满,情得通悦乐,与意识相应,以识内满故,则遍身而受。处在乐定的状态里时,没有外界的色声香味触五尘相对,就没有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产生,只是五根本身充满了快乐,叫遍身快乐。如果有五尘、有五识,也就是对外界产生觉受了,那五尘和五识也是充满快乐的,也就是三禅能达到整个世界都是快乐的海洋,这就是色界遍净天的境界。色界的众生也是有色身的,六根俱全,因此会有觉受。六根对外界六尘产生分别生六识。六识就是我们身心的所有感觉和认识,比如苦乐、甜酸、冷暖等等,三禅天的众生对六尘产生的分别都是快乐。我们现在没有这个本事,比如我们想到痛苦的事情时,我们的分别就是痛苦的,想到快乐的事情时,分别就是快乐的,看到坏人我们就生气,看到漂亮的人我们会很高兴等等。但有三禅觉受的行者,去分别这个世界的好坏美丑时,无论境界是好是坏他都会非常开心,完全没有不开心的地方,与意识相应,意识就是第六意识妄想心,妄想分别感觉快乐了,身心就都快乐了,所以沉湎在快乐的世界里面不能出来,这叫遍身而受。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生境界是否会幸福、快乐,最根本的还是要看我们的思想,也就是意识分别是否快乐?如果我们的意识是快乐的,那整个世界就是快乐的,这就是妄想的重要性。我们之所以感觉现实的人生有很多痛苦,就是因为我们对妄想没办法把握,如果我们有能力把握它了,让心听话了,就不会再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了。别人骂你、做坏事,其实是别人的错,我们为什么要生气呢?可是我们就是控制不住,会烦恼,我们修学禅定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妄想能听话、把情绪管理起来。所以初禅、二禅、三禅都有一心的这个感受,也就是我们把粗重的妄想停下来,通过慢慢的分析、调整,调节到让自己可以把握这个妄想心,不让它乱来,妄想就开始变得快乐了。再有人传播垃圾时,我们就能自动地排弃掉,心不会受影响,不会再痛苦烦恼,这是我们需要了解的一个地方。佛经里面说,三禅生起的快乐有两种,一种叫作快乐,一种叫作受乐。快乐乐者,乐定初发未遍身也。三禅刚刚发起时,觉受还没有遍满全身时的感觉叫快乐。我们都很喜欢快乐,因为快乐不长久,乐的感觉一下就没了,不是永恒的、长期的,所以“快乐”就是很快就过去的才叫乐,如果永恒了、长久了我们就不觉得乐了。比如以前过年的时候我们都感觉很快乐,以前的小孩子都很喜欢过年,因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有这几天有新衣服、有好吃的,所以就觉得过年很快乐。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天天有好吃的、新衣服,和过年没有两样,结果也就不觉得过年快乐了。所以快乐有这样一个特点,很快就会过去,当乐定刚刚生起时,身体就有乐的觉受了,但很快就没有了,这叫快乐。受乐呢?受乐乐者,乐既增长遍身受。譬如石中之泉,从内涌出,盈流于外,遍满沟渠。三禅之乐,亦复如是。觉受渐渐增长、遍满全身时,才是真正的乐,这个乐叫受乐。感觉就象石头当中有泉眼,泉水涌出时将石头的内部填满后,又流溢出来把整个石头覆盖住了。这个比喻用得非常贴切,就是说我们的快乐是发自内心的,从内心中涌出来的快乐又渗透了身体,整个身心就被快乐所包围了,完全沉浸在快乐当中,这就是三禅之乐。三、三禅五支三禅发起时有五支功德,一舍二念三智四乐五一心。舍念智这三者不是三禅本具的功德,所以可以讲也可以不用讲。在《清净道论》里面,直接就讲三禅有两支功德,不讲五支。因为舍是舍弃二禅的快乐,舍喜心不悔,喜心舍掉了,在未到定时不后悔,就离开三种过,能进入三禅了。念是忆念三禅的快乐,用三法守护它,追求三禅。智,善巧三法离三过,就是用智慧善巧离开三禅的三种过失,才能达到三禅之乐。所以这三者都发生在真正的三禅生起之前,三禅本身的功德只有乐和一心两支。乐就是乐遍身受,这个功德是有深浅的,分为少净、无量净、遍净三个层次。一心,就是没有杂乱,没有妄想,受乐心息、一心寂定的这样一个状态,心非常宁静,没有丝毫妄想,却遍满快乐,这就是第三禅定的功德。三禅是建立在初禅和二禅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初禅、二禅,一般不可能直接达到三禅的觉受。三禅的五支具有离过善心二德,五支可以使我们离开过患、增长善心。如大集经说:所言离者,谓离五盖。具者,谓具五支。据别则但三禅,独有离喜过之德。《大集经》说,离就是舍离贪、嗔、睡、悔、疑五盖,五盖除去了,心本具的功德就显露出来了,善心就是指禅定具备的五支,三禅还独有舍离喜支过患的功德。也就是有了三禅以后,我们就舍离了五欲的纠缠,不会再有任何贪心、嗔恨心等等过患。心很安祥,也就是我们有了禅定功夫,能把握自心以后,别人无论怎样表现都干扰不了我们的清净,自心不会再被外来的精神垃圾所污染了。四、四禅八定的体用《璎珞经》说,五支为因,第六默然心为体。初禅至四禅的体就是觉观喜乐舍五支中的舍,也就是一心。专注的一心就是体,也就是说只要你能够专注,就有机会进入这些禅定。但如果心或者沉没或者散乱,不能专注,那就没有办法进入禅定,所以一心是禅定的体。用就是觉观喜乐四支,亦即觉受就是体的作用。这里要注意的是,四禅比三禅专注的境界更高,但是没有快乐,也就是只有体,没有用。三禅的用是完全没有动摇的快乐。二禅的用是有动摇的快乐、没有动摇的快乐同时。初禅的用就是十六触,是有动摇的快乐。虽然初禅的快乐是最粗的,但对于我们欲界的众生来说,初禅的快乐可能比二禅三禅都要激烈,激烈到什么程度呢?比如我们坐禅时,风大调节好之后,身体会摇得很厉害,自己都控制不住,这时候我们可以去感受它,随它去动、去快乐,感觉像风吹一样晃来晃去,非常舒服。可是如果一直停留在这个状态里面,我们就不会进步了。所以风大调好了以后,地大可以继续再调,身体就感觉沉沉的,不想动,但也是一样很舒服。所以身体的外在表现和内心的动摇都是用,把这些一层一层地消除掉,完全回归到一心就是第四禅。所以四禅都是以一心为体,这是它们共同的支林功德,就是四禅都必须要有一心这个支。五支为因,五支就是舍念智乐一心。这五支是禅定的因,就是我们必须要了解这五支,通过这五支的努力,要舍弃、专注、要用智慧的觉察,才能进入三禅。第六默然心为体,第六默然心和我们平常的心不同,平常的这个心是动摇的、一直在分别的、想要忆念的,默然就要沉静下来了,专注下来,全部分别都停下来。这个默然心的感觉就像是天空一样,天是不会动摇的,却会产生各种觉受,所谓“天不言而自高,地不言而自厚”。你想要提高自己的境界,就要学天地,不要动念、开口,这样的心就是第六默然心。诸位不知注意到没有,我们妄想心背后也有一个天空,那个没有妄想的默然心就是天空,什么动摇都没有。妄想就如同天空中的云朵,快乐的妄想是白云,痛苦的妄想是乌云。乌云多了就会刮风、打雷、下暴雨,这就是痛苦忍不住了,我们开始发脾气了,发完之后就如同雨过天晴,太阳出来了,彩虹也出来了,我们又觉得很美、很快乐,很珍惜自己的生命。其实天空一点也没有变化,只是云朵变来变去,所以天空是体,没有天空就没有云朵。默然心就是妄想背后的天空,也就是没有动摇、没有妄想的心才是禅定的体,没有这个体我们就进不了禅定。比如打坐时,虽然都不会讲话,但心却停不下来,总是自顾自地唠哩唠叨、喋喋不休,告诉自己要这样、要那样,就算闭上嘴也没有用。坐的姿势好像挺到位,心却不到位,一直和自己讲话,停不下来:“你看腿又痛了,腿又麻了。”“不行,我要坐好一点……”没完没了,总要弄点什么东西出来。这个心就不是默然的心,心不默然,怎么能入禅定呢?所以我们要去感受这个像天空一样的沉默心,不去理睬那个喋喋不休的东西,它慢慢也就停下了,默然了,这个默然心就是第四禅。第十二章 四禅修证法从初禅到三禅的修证过程我们可以了解到,禅定的深入是一个逐步舍离动相、渐渐深入本体的过程。禅定的本体就如同天空一样,心的动相就是妄想,如同天空里的云朵一样变幻莫测,我们修学禅定的初步目的就是要让天空的云朵变化得有规律,这样我们才能合理地调整天气,控制好情绪。如果心很散乱,我们感觉到快乐是因为痛苦的存在,比如我们没有钱很痛苦,得到钱我们就觉得很快乐,因此以物质获得为快乐就是欲界的快乐。当心专注了以后,四大开始有规律地调节,身体就会生起一种快乐的觉受。这种觉受不需要依靠外在物质来满足,因此我们也不会害怕失去,心就能够很安,越来越专注就能够感觉越来越快乐。所以三界当中,惟独我们的心感觉到快乐了,才是真正的快乐。那么从初禅到四禅的修证过程中,心越来越远离散乱,越来越专注,所以禅定的五支越到后面内容也越少。初禅需要寻伺喜乐舍五支俱全。二禅就把寻伺两支舍掉,不再寻伺,只有喜乐舍这三支了,称为无觉无观三昧。到了三禅又把喜支舍掉了,只剩下是乐舍两支,那么把乐支再舍去,就进入了第四禅。由此我们可以想到,三界的快乐原理就是这样的,也就是对外界的依赖越少,就会越感觉快乐。比如欲界六层天的快乐,必须依靠外境支持,所以是最粗重的。我们的心专注下来、越来越细以后,对外界的要求自然就越来越少,心中的快乐就越来越高,这是在欲界的物质上和色界的精神上所共同的原理。而对于修行人来讲,心中的牵挂越来越少了,心胸自然越来越宽广,适应的能力就越来越强,最后就达到解脱的境界了。这个过程如果用蓝天和云朵来比喻,可以更加形象一些,初禅就如同我们通过专注,使天气不再狂风暴雨、天灾人祸得无法应付了,地水火风四大交换得很规律,能风调雨顺了,所以初禅的十六触会让我们感觉很舒服、但也很动摇。二禅就只有白云在天上萦绕,乌云再也没有了,全是快乐了。三禅呢,白云也消失了,只有蓝天,碧空万里,非常美好。但蓝天还不是真实的天空,它是天空中微小颗粒反射出来的颜色,所以还是天空的动相,真正的天空应该是无色的。四禅就进入了这个无色的天空,达到了色界进入无色界的临界状态,因此第四禅非常重要。一、四禅名相初禅至第四禅共有舍支,也就是这四禅的共通性就是都需要用心去专注。我们的心如果不专注,很散乱,就是欲界的五趣杂居,杂乱的心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当我们慢慢地习惯专注以后,心随时都可以调节到专注的状态里,那么专注的心对于身体的地水火风四大、以及妄想杂念的内心精神世界,又开始得到不同的觉受,专注程度的不同就导致了四种不同的禅定觉受。从禅定层次的角度来讲,因为前面有初禅、二禅、三禅的境界,四禅的境界比三禅更高,所以叫做第四禅,第四禅又叫不动定、舍俱禅,或者叫心一境性。四禅也叫不动禅,不动包括两方面,就是对于顺逆都不动摇。痛苦和快乐都不能左右我们,这才是真正的不动。苏东坡的诗里有一句叫做“八风吹不动”,八风就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这世间八法。衰毁讥苦就是倒霉、损毁、讥笑和苦难四种逆境,利誉称乐就是利益、名声、赞叹、享乐四种顺境。一般人很难忍受逆境,衰毁讥苦四境现前就很痛苦,这就是被逆风吹动了。修行人比较容易抵挡逆风,觉得应该能忍受这些苦难,不随它转,结果就忘记也要忍受顺境了,所以顺风就难防了。世间的名闻利养,包括禅定的快乐这些佛法的利益等等一现前,我们就会很欢喜,这也是随境界转了,心还是在动摇。真正的不动是顺境、逆境都不动摇,到第四禅的人就能达到这点。前面的三禅都有动相,初禅有觉有观,二禅有喜乐,三禅有乐,这些都是内心的动摇之相、快乐之相,心要与快乐相应,因此不是心的本来面目。从第三禅出来以后,把快乐的心也放下来,心完全安住在不动,不再去执着身心的任何一种觉受,才能与第四禅相应,四禅境界现前时,行者的呼吸就停止了,所以四禅也叫作不动禅。《地持经》又称四禅为舍俱禅。“地持经说名舍俱禅,此定发时,体无苦乐,与微妙舍受俱发。此定与舍根相应故,名舍俱禅。”就是说四禅发起时,苦和乐这两种觉受都舍离了、消除了,禅定是与微妙的舍受一起发出来的。舍受,舍弃觉受以后的这个明朗清澈的心,八风吹不动了,苦乐消除了,如同从蓝天一下进入了清澈透明的天空里的那种感觉,这是四禅舍的功德。比如禅定功夫深的人掌握了四禅的方法后,会有很强的意志力。生活中的一些感受,比如苦啊、痛啊、高兴啊……只要动一个念头告诉自己不去感受这些,这些烦恼就和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了,这样的心意志力会非常坚强,也非常专注。二、四禅修证想进入四禅必须先舍离三禅,前面我们讲过,三禅是三界里最快乐的觉受,如果我们没有强烈的出离心和菩提心,就很难让自己从三禅里出来,就进入不了四禅了,所以有个偈颂说“圣人得能舍,余人舍为难”。如果我们有强烈的出离心,希求解脱的境界;或者通过听闻教理,知道即使不涉及解脱,单就禅定里面的这个妄想心来讲,只要有快乐的感觉,就不是一个好的地方。所以三禅虽然非常快乐,但还有过患,不是一个真正安稳的所在,不是真正的天空,不动的心才是我们的安心处,我们所需要追求的是安心,而不是身体和心灵的那种激动和快乐。这种认识也会促使我们让自己的妄想继续停下来,离开三禅的快乐觉受,进一步地观照自心,从而进入四禅。和舍离其它禅定觉受一样,要舍离三禅,先要见到三禅里面各种过患,所以我们要修六行,厌离三禅的苦粗障,欣求四禅的胜妙利。三禅是三界中最高的快乐,那为什么也是苦的呢?三禅的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到:一是三禅的快乐是需要我们去追求才能得到的,要用心勤求去努力打坐、一心专注、方法得当,才可以得到三禅的快乐,这样当然会很辛苦。二是得到三禅以后,我们还要守护它,如果不守护,去打妄想了,觉受就又慢慢失去了。没有的时候很向往,得到的时候又需要勤加守护,怕失去,这就是一种起心动念,一种新的疲劳,新的劳累,所以也是苦的。三是失去了我们会更痛苦,一旦失去了三禅的快乐,内心会非常痛苦忧悔,就很难再进入禅定了。通过这三点细细的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这些禅定的觉受和欲界没有本质的不同。比如欲界凡夫觉得钱、名闻利养、地位、身体健康、家庭和睦等等是快乐的,所以他就去追求。追求到后又兢兢业业地守护,唯恐失去。一旦失去的时候又很痛苦。因此修行时,就把欲界的这些觉受舍弃了,于是得到了禅定的快乐。可是这么一观察,就发觉其实禅定的觉受也是以苦为本质的。另外,三禅的觉受也是粗浊的,因为还有动摇之相,就是心要去与快乐相应,去感受这种快乐,而且失去了禅定就没有快乐了,所以三禅的快乐是从有到无,也可以从无到有的动态过程。动态就是有生灭的、造作的,所以粗糙、不细腻。又因为动态的缘故,会对心灵的宁静构成一种障碍,阻碍我们进入四禅。这样观察到三禅的苦、粗、障后,我们就想从三禅中跳出来,不想要三禅了,我们要让自己的心回归到本有的状态,不再给它增加任何附加的东西。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