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 嘉 禅 讲 座--上编 止 观 入 门 达照法师 第一章 永嘉禅概述任何事情都是缘起的,弘扬永嘉禅法也是如此!通过多年观察,我们发现在当今的世界上,物质的发达极大地弱化了我们对内心把握的能力,所以心总是忽上忽下,永远无法安宁,完全没有安稳处。物质不满足时我们会痛苦、焦虑、抱怨,满足了我们又会空虚、狂妄,丝毫体会不到生命本具的自由和安闲。生存压力、心理压力难以排解,心态极不平衡,造成了很多不安稳的社会因素,引发了很多心理、生理疾患。身心疲惫病羸又苦于无法疗救,无瑕享受和利用大好的人生,实在令人堪忧。本人虽然学修微浅,但深感佛法的博大精深、广大圆满,对人生、对社会的和谐安定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堪为疗救众苦之良药,实在不忍、也不能独享其美妙及神效,所以才不顾自己的浅陋无知,斗胆来宣讲永嘉禅法,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和大家一起学习佛法,体悟禅的奥妙,接受禅的真实利益,达到调整身心的健康状态、体会人生美妙圆满的真实滋味的目的。禅法由两晋时期自印度传入我国,又经过多次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非常有特色的大乘禅法——禅宗。禅是外来语,全称叫“禅那”,是梵语的音译,翻译过来就是静虑。就是通过打坐来观察内心,让心一步步清净下来,离开烦恼和杂乱的人生感受,体验丰富、完美、多层次的生命内涵,甚至最终能够了生脱死,证入自在无碍的解脱境界。永嘉禅就是以唐朝永嘉大师命名的大乘禅法,以天台的止观、永嘉大师的《永嘉禅宗集》和《永嘉证道歌》作为修行依据。它既是如来禅,又是祖师禅,同时还融汇了天台圆教的教理,宗教合一、顿渐合一,既博大精深,又深入浅出,既平实稳妥,又奥妙无穷,既有高山仰止,又有润下之溪,是佛教的集大成者,非常值得我们现代人继承和学习,也非常适合现代学人的根基。下面我们分四个部分来简要介绍一下永嘉禅法的大概情况和内容。第一、永嘉大师的生平永嘉禅是以永嘉大师命名的禅法,因此要了解永嘉禅就要先了解永嘉大师。永嘉大师何许人也?据《高僧传》记载,永嘉大师是唐朝的高僧,生于唐高宗麟德二年,也就是公元665年,出生地在永嘉,也就是现在的温州市鹿城区。有关永嘉大师的生平,史料记载并不是很多,现在能够找到的资料也只是他一生轮廓的基本勾勒,没有详细内容。所幸大师的两部著作——《永嘉禅宗集》和《永嘉证道歌》,都被完整地保留下来,收在《大正藏》第四十八册里。这两部著作是中国大乘禅法的重要典籍,尤其是《永嘉证道歌》,影响极其深远,一直传诵至今,是修学大乘禅法必学的宝典之一。从有限的记载和这两部著作里,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永嘉大师的非同凡响。唐朝皇帝曾赐他“无相大师”的谥号,《高僧传》里面记载了那么多大德,有皇帝赐封的并不多,可见永嘉大师在世时是一位非常受尊崇的大德,成就非常之高。永嘉大师四岁就随他的哥哥到庙里去,从小就在寺庙里学习和长大,非常年幼便知晓佛法教理。十四岁于龙兴寺正式出家,法名玄觉,并开始按照天台止观法门打坐观心、修习禅定。在修行圆教止观时,永嘉大师读《维摩诘经》开悟了,所以又有人称他为“真觉”。他开悟以后到六祖大师传法的曹溪去求印证,六祖特意留永嘉大师在曹溪过了一夜,所以永嘉大师又被尊称为“一宿觉”、“宿觉”。大师从曹溪回来后,一直在永嘉弘扬佛法,最后也在永嘉圆寂。我国古人历来以避讳为敬,所以都不直接称呼大师的名号,而尊称他为永嘉大师。永嘉大师出家后专门学习天台宗,早期修学的是两晋之前传入中国的禅法,也就是安世高、支娄迦谶、支谦等人传进来的一些简单禅法。比如六妙法门、四禅八定,还有一些简单的静坐,这些禅法统称为禅数之学。平常我们心绪总是很乱,通过坐禅的静虑可以让心静下来,这时再来考虑问题,就会很全面、更到位。所以我国古人对这些静虑方法非常感兴趣,接受、流传得很快,并形成了许多禅法的流派。到达摩祖师正式把大乘禅法传入中国之时,中国至少已形成了六家或者七家的禅宗法门,但都属于禅数之学。早期的禅法之所以被称为禅数之学,是因为这些禅法都有个数字在里面,比如说六妙法门的六,四禅八定的四和八,所有的禅法都有一个数据来表示等级,作为修行次第,所以称为禅数。比如说先修止,再修观,止和观就变成两个法,构成了禅法的次第。所以禅法的修行都有个数字在前面,每个数字等级都有客观的身心状态作为修证指标,因此禅数之学是有所得、有所住的。后来,著名译经师鸠摩罗什来到中国,把般若经典翻译出来以后,般若思想在中国流传开来。般若经主张无所得、无所住、毕竟空,对比之下,有数字的禅法就不够究竟了,所以般若思想对禅数之学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般若的空观并不等同于老庄哲学的虚无,而是缘起性空的意思,所谓的“空”就是缘起状态的本质,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这个道理虽然很深奥,但因为当时南方人对于教理和哲学理论的思辨非常热衷,所以般若思想发展很快。当中国人一旦理解了“空有不二”的时候,就明白了般若思想,才真正理解了印度佛法的原意,从此大乘思想就在中国蓬勃发扬起来。于是因缘际会,到南北朝时,禅宗第二十八代祖师菩提达摩,观中国有大乘气象,就从印度来到中国弘扬大乘禅法。在达摩祖师到来之前,中国已经形成两个阶段的禅法,一个是早期的禅数之学,另一个是以般若思想为指导的禅法,这两种禅法统称为“如来禅”。如来禅的特点是要以佛经为依据,按照佛经所说的道理去思维、去打坐实修,并以《心经》、《金刚经》等般若经典来印证修行的境界,最终达到解脱。所以如来禅都是从空入手的,只不过对于空的理解不同而已。达摩祖师东来之后,就开始破除了这种专门契入“空”的禅法,提倡更高的“直至人心、见性成佛”的禅宗心法,这种禅法称为“祖师禅”,是禅宗的正脉。祖师禅不讲那么多理论,也不需要天天打坐观空,而是在言语之间就能指点学人见到佛性。佛性也叫自性、心性、真心等等,是离我们最近、和我们最熟悉的,熟悉得我们都忘记、忽略了它的存在,就象空气一样,生命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可是平常谁会注意空气的存在呢?其实我们整个身心世界都是佛性的作用,非常现成,祖师禅就是要来指点出佛性的存在,让我们不再迷惑。有了前面如来禅的基础,达摩祖师再来提倡祖师禅,就非常契机,已经打好理论和禅坐基础的学人就容易接受、容易受用。达摩祖师在北方少林寺面壁九年后,开始传扬大乘禅法。到唐朝的六祖大师,大乘禅法终于在中国发扬光大起来,永嘉大师就生活在这个年代。永嘉大师出家以后,就是按照佛教传入中国的这个次序来学习的,也就是先学打坐观心的禅数之学,也学习天台宗的止观法门,这些都属于如来禅的范畴。大师通过如来禅的修证方法证得真心后,又得到了禅宗六祖的印证,接受了祖师禅的法益,因此永嘉大师的证悟是非常究竟圆满的。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538-398),生活的年代比达摩祖师稍晚一些。一直生活到隋代才圆寂,世寿60。智者大师学习教理时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他会非常恭敬地一本一本研究所有从印度传过来的佛经,一些表面上看似道理不一致的经书,他都能融会贯通。我们人生境界升华了以后,就能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对大学生说大学生的话,对小学生说小学生的话,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众生的根基,随缘接引所有的众生。所以虽然同是佛陀所宣讲的经书,互相之间好象说法不一致。这完全是角度不同、对机不同的原因,是佛陀接引众生的方式不同导致的,是佛陀智慧慈悲的表现,并不是真的有矛盾。我们在以后的修学中也会发现,不同心态读佛经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接受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人生境界不同、根基不同导致的。智者大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为了避免学人混乱,智者大师开创了“判教”,也就是把佛陀的一代时教按照角度或对机分类,把不同层面的教理配合相应的实修方法一步一步框架起来,使每部经典都有合理的位置,以便适合不同根基的学人。所以天台宗历来教观并重,教是教理、是理论,观是止观、是实践。任何教理都有对应的止观修证方法,两者如鸟双翼、如车两轮,缺一不可,这是天台宗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后来有人把智者大师的理论加实践的修行方法归入了如来禅的范围。永嘉大师首先学习的就是如来禅,并得到很大的受用。大师开悟后并没有人来印证,他只是自己知道已经明白了佛法的道理,心境已证悟到了某种程度。在这种状态下他又读了《维摩诘经》,经里说的话完全印证了他的心行,心法相应了,永嘉大师的心就安了。所以永嘉大师是修行如来禅开悟的,开悟后就写了《永嘉禅宗集》,并在温州永嘉开始弘扬佛法。当时六祖大师正在广东曹溪宝林寺弘扬祖师禅。祖师禅就是中国的禅宗,其目的就是不择手段地让学人开悟,直接见到我们的佛性,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是顿悟法门,全无次第,一悟便到究竟处,一切以明心见性为目的,无定法可依,完全籍由祖师指点开悟,学人悟后起修,以慧摄定,绵密修行,渐臻定慧圆融,因此称为祖师禅。而如来禅是渐悟的,是以经典为依据,从止观打坐入手,有法可依,渐修渐证,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如是定生如是慧,层层递进,最后般若慧开方能圆融无碍,这种有次第的渐悟禅法称为如来禅。因此禅法分为顿悟和渐悟两种,而唯有顿悟称为禅宗。打个比方说,如来禅的修行过程,就如同一盆脏水,先要让它安静,把泥沙渐渐沉淀下来,然后月亮就自然显现在水中了,而且越来越清晰。而祖师禅呢,就是先悟到不管脏水还是净水,月亮都能在水中显影,只是水脏时看不到、看不清,水清了就能见月了,悟到此理后便一舍全舍,浑水摸鱼,借泥沙翻上翻下正好把它清理干净,最后水中现月,本末全收,就定慧圆融了。六祖有个叫玄策的弟子到温州时,听到永嘉大师讲法后,感觉和六祖的开示很像,但玄策并不马上认可永嘉大师,说“威音王佛之后,无师自通的全部是天然外道”,并激励永嘉大师到六祖处去印证自己的开悟境界。大师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为了证实自己所悟不虚,也为了让弟子们生起修学的信心,更有利于弘扬佛法,他就去拜见了六祖。短短几句对答之后,六祖不但很快就印证了永嘉大师的开悟境界,还舍不得让他马上走,又留他住了一个晚上,这就是著名的“一宿觉”公案,“一宿觉”的名号就是这么来的。大师回到温州后,就把在六祖大师那里彻悟的祖师禅法,结合他修行如来禅的心得和天台圆教的教理,写出了《永嘉证道歌》,并一直在温州弘扬佛法,直到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圆寂于龙兴别院,住世四十九年。永嘉大师出家是在龙兴寺,圆寂在龙兴别院。别院就是大寺庙的下院,是从寺庙分出去的专门用于修行的关房或者弘法的地方,所以龙兴别院应该是龙兴寺的下院。有人推测就是现在温州妙果寺的地方。南怀瑾先生也曾在妙果寺大雄宝殿前题了一个匾,并有个附带的说明,提到了:据说妙果寺最初就是由永嘉大师建造的。永嘉大师圆寂时是坐龛的,并没有火化,过了三百年后到了宋代,有人把他的龛打开,发现头发还在,拿出来火化后就得到了舍利子。于是就在松台山上建了一个很好的塔,将舍利子供奉起来,这个塔被称为净光塔,或叫真身塔。2003年净光塔重建时,修建者根据史料的记载在松台山的后山坡上挖出了一个地宫,地宫中用五彩的泥土埋藏着一个骨灰罐。妙果寺的达崇老和尚在罐中找出一颗绿豆大小的乳白色舍利子,这就是永嘉大师的舍利子,是非常珍贵难得的稀世宝物,现仍珍藏供奉在妙果寺内。第二、永嘉大师的著作古人在自己彻悟之前,或者是见地不够透彻时,是不会随便写东西的。永嘉大师按照他修行证悟的过程,只留下了两本著述,就是《永嘉禅宗集》和《永嘉证道歌》。有人曾怀疑说既然都是永嘉大师的著作,为什么在风格和境界上,《禅宗集》和《证道歌》会有如此大的差别?这对一个证悟实相的人来讲不是很矛盾吗?事实上并没有任何矛盾。这就如同做一道证明题,永嘉大师开始采用的是如来禅的修法,按照学来的定理一点一点地去修止观、去证明,证悟一步由师父或经典肯定一步,然后顺序证入,最终证得圆满的答案。永嘉大师开始是学天台止观开悟的,他当然要把这个止观学习的过程记录下来,把这个过程写出来就是《永嘉禅宗集》。后来永嘉大师从六祖那里顿悟了祖师禅法的心髓,境界就更加豁达自然。祖师禅“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让学人一下子豁然开朗,悟到最终答案,以后的事情就是想办法去证明它,在证明的过程中就把一切理、一切法全都圆满起来了。永嘉大师把这个境界也写出来,这就是《永嘉证道歌》。因此从境界上说,《证道歌》更加圆熟、大气,需要智慧去悟入;《禅宗集》则偏重于止观行门,可以让初机入门的人有法可依地一步步去摸索,由浅入深地逐步悟入心地法门。《永嘉禅宗集》是大师的第一部著作,是他在修学天台止观很有实际受用的情况下,也就是按照天台教理和止观法门修行证悟后,写出的要门和心得。因此这部书比较注重止观禅坐,把天台止观和禅数之学融为一炉,或者说把如来禅和天台宗的止观法门融为一炉,编出了十门,总共十章,作为他修行的一个总结。在他圆寂以后,由刺史魏静编辑成书流传于世,以便让人们更好的了解、修学天台止观。《永嘉禅宗集》还有过《禅宗永嘉集》、《永嘉禅集》、《玄觉永嘉集》等等的名字,共分为十篇,是天台止观的一部重要著作,现收在《大正藏》第四十八册里。关于这部著作的注释,有宋朝行靖的《永嘉集注》、明朝传灯大师的《永嘉禅宗集注》、朝鲜高丽己和注释的《永嘉禅说谊》。日本人对于《永嘉禅宗集》的注释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介绍了。《永嘉证道歌》是永嘉大师的第二部著作,也收在《大正藏》第四十八册里。这是大师从六祖那里顿悟了禅宗心法之后写的,因此就有了直指人心的顿悟特点,注重心境的拓展和智慧的圆融。它以一首长歌的形式把如来禅、祖师禅以及天台教理法华思想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属于真修实证的巅峰之作,境界非常洒脱自在。《证道歌》不但将如来禅、祖师禅以及圆教思想完全融会贯通,还针对学人在佛法修证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歧途和迷惑,做出了明确、实际的纠正和指导,并且采用了琅琅上口的长诗形式,使大乘禅法的学人能于读诵之间,悟入中道实相,因此非常高妙。永嘉大师是天台宗的子孙,每一个宗派都有一部最重要的佛经作为指导经典,天台宗最重要的经书就是《大乘妙法莲华经》,简称为《法华经》,所以天台宗又称法华宗。我们在研究永嘉大师思想时发现,大师在早年学习天台教理的过程中,已经完全把握了《法华经》的精髓,于是《证道歌》中就自然而然透露出法华圆教思想的境界。2003年重修永嘉大师的舍利塔时,塔基出土的旧塔砖上刻的就是《大乘妙法莲华经》。这说明大师开悟后还是以弘扬《法华经》为主的,对《法华经》有独特的喜好和尊崇。因此学习永嘉禅就要以法华的圆教思想作为制高点,并把止观的理论与禅法的实践联系起来,这样来步入佛学殿堂,就是一个非常圆满、完美的修行状态了。第三、永嘉禅法的实践(就止观方面而言)台湾惠空法师也在极力弘扬永嘉禅,所以“永嘉禅”的名字早就有人叫了。台湾永嘉禅的弘扬重点是《永嘉禅宗集》,偏重于止观修证方法;大陆的“永嘉禅修班”是我们独创的,修学内容也更加系统深入。惠空法师把《永嘉禅宗集》的思想(就止观方面而言)总结得很好,我们就现成把它搬过来用,因为止观只是我们修学的一部分内容。就止观实践方面而言,永嘉禅法共有五个方面的内容,都是从《永嘉禅宗集》里精选出来的止观禅法的修学核心,所以我们应该把它作为座右铭一样背诵,并用它时刻警惕自己的心念,这样才能得到受用。一、看话头看话头的内容要讲起来是很多的,这里只简略地介绍一下。什么叫看话头?什么叫看念头?就是看我们自己的念头。念就是思想,会思想的那个才叫念,我们平常总是想东想西的,想工作、想家庭、想好事、想坏事……这些想都只是念。头是前头的意思,在这个念的前头是什么呢?念的头在哪里呢?《永嘉禅宗集》告诉我们:“夫念非妄尘而不息,尘非息念而不忘,尘忘则息念而忘,念息则忘尘而息,忘尘而息,息无能息,息念而忘,忘无所忘,忘无所忘,尘遗非对,息无能息,念灭非知,知灭对遗,一向冥寂,阒尔无寄,妙性天然。”阒读炯。这些古文内容比较深奥,简单地说:念头都有个对象,一定要有一个对象我们才可以产生念、产生想,假如没有对象我们想什么呢?念什么呢?这个对象就是《禅宗集》所说的尘。念和尘是有关系的,尘是念头的对象,也叫法尘。念是念头产生的尘的影子,息就是把尘停下来了。尘停下来和不停下来,这中间的关键点在哪里?就在“念头”上,所以我们要找到念生起来之前的样子。怎么找呢?有个简单的方法。比如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想,一个念都没有。没有念的时候再去想一下门是什么样子,门马上就会在脑袋里冒出来,这个冒出来的,就是尘,也叫法尘,就是我们说的概念。这个概念怎么出来的?并不是门跑到了我们的脑子里,我们也没有跑到门里去,但门就在我们的脑子里出现了,是谁让门出现的呢?就是门出来之前的那个东西,因为它的存在,我们才能想到什么就出现什么,想到门就出现门的样子,想到车就出现车的样子,想到亲人、想到世界、想到宇宙,乃至各种想,各种念都一样会出现。这就是它的作用,它是存在于这些念之前的,所以叫作“念头”。看念头就是:要看住这个能想的东西,不让它随便起念,即使起念我们也不离开念头,这也叫作“看话头”。如果我们要去想一个东西时,因为一直看着念头,那个东西就不出来了,想不起来了,这叫尘忘,把这个尘忘记掉了。忘尘而息,忘了自然就不想了、停息了。尘是所想的物,我是能想的人,尘没有了、停息了以后,就没有能所对待了,那能想的我也没有了,这叫“物我两忘”、“能所双亡”。这是我们通过禅修能够证到的一个境界。所以看念头是禅修的用功下手处,也就是要看住念头生起来之前的样子,不要随着妄念跑。这个功夫我们以后要慢慢去做,我这里只是先把方法告诉大家。二、惺惺寂寂惺惺就是明明白白、不落昏沉的意思,让自己不会昏昧;寂寂,就是非常寂静,没有动摇。不念外境一切善恶之事,一切念头都没有好坏,这个时候你看自己的心是什么样子?这时心就是寂寂的状态,我们修因的时候首先需要宁静。“忘缘之后寂寂,灵知之心历历”。这两句是禅修的总纲。缘就是攀缘,和尘是一样的,所以也叫尘缘。比如心想到门就是攀缘,心里不想,攀缘的东西自然会停下来,停下来之后的内心就会非常宁静,因为外面所想的那个尘没有了,心不再被干扰了。但内心是不是也很清楚呢?如果清楚,这就叫灵知。佛经里就有一句话叫“根尘脱落”,说的就是这个地方,就是把外界的尘停下来,让六根与外界的六尘脱离,禅修就要在这里找感觉。平常我们的心都是和尘在一起,没有把尘放下来的习惯,把外界的东西看得很宝贵。其实心的痛苦都是外界的干扰造成的,比如痛苦的时候,一定是有件事让你痛苦,什么事也没有,你却说自己很痛苦,那一定是笑话。所以我们的心总是与外界的尘紧密相连的,不能寂寂,难得清净下来,照顾一下内心的状态,自然就很昏乱,完全没有定力可言,所以才需要通过坐禅把外界这个尘缘放下来。无记昏昧昭昭,契真本空的的。无记就是发愣,什么都不知道,不想好也不想坏,不知善也不知恶,糊里糊涂地,但也没有睡着。我以前上课就经常这样,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像听课很认真,却连老师在讲些什么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也不知道,这就是无记;睡着了没有做梦叫作昏昧。我们打坐时如果落入了无记和昏昧,虽然能坐很长时间,但是善根不会增长,功德丛林更不会增长,就像不毛之地不会生长丛林一样。无记和昏昧只能得无记的等流之果,也就是将来感得一个糊里糊涂的业报身,所以不是好境界。昭昭就是昭然若揭,明明白白的意思。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不要处于无记、昏昧的状态,要一直对自己的身心状态清清楚楚。契是契入,的的是准确、毫无偏差的意思,要非常准确、正确地契入真实本空的真心。惺惺寂寂是,无记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乱想惺惺非。这四句用禅修时的四个状态,进一步解释了上面两句的意思,要我们在念头生灭的过程中善于分辨,不要出现偏差。惺惺就是明明白白,寂寂就是非常安静、宁静。是是肯定,非是否定。也就是心里明明白白又非常宁静的状态就对了,而好坏不知、善恶不分时,心里虽然也很安静,但因为不明白事理就错了;心里很宁静,对事物也了如指掌,这也是对的,如果妄想纷飞,虽然对所有的妄想颠倒都很清楚,但这个清楚是不对的。寂寂惺惺,既是正确的调节身心的态度,也是修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修心方法。比如我们遇到烦恼的时候,告诉自己“不要烦恼了吧”,有没有用呢?没有用,因为凡夫的心是很不容易听话的,所以佛称我们都是“刚强众生”,心乱无主。没有主又能听谁的话呢?坐禅实际上就是情绪管理,先要让心宁静下来,寂寂下来,找到“念头”,心就变得很软柔很听话了,一切也都清清楚楚(惺惺)的,我们就能调节自己的身心状态、管理自己的情绪了。三、对治法寂寂谓不念外境善恶等事,惺惺谓不生昏住无记等相。这个“住”是指停在那里不动,停在那里不动的不一定是入定。有些人一入座,五个小时一眨眼过去,高兴得要命,其实那个并不好。当然这样也算是一种定,但不是好定,因为在定中你对自己丝毫没有把握,只是寂寂而没有惺惺。佛法的禅定,是对生命有很好的把握能力、管理能力的,并不是让我们变得非常糊涂,所以我们要很清楚“惺惺”和“寂寂”的差别,并用以对治禅定诸病。以寂寂治缘虑,缘是攀缘,虑是考虑。缘虑是初修者正常的心态,这时就要用让寂寂来对治,以宁静安详的状态去对治向外攀缘、企求的心念,让自己陀螺般旋转的心停下来。以惺惺治昏住,以明明白白的状态来治理昏沉愚昧、无记、发愣的情况。寂寂久生昏住,初坐禅时,大家把妄想停下来,坐着不动,看住自己的心,估计十分钟就会睡着了。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思维习惯是动态的,一旦停下来就会打瞌睡,所以静久了会产生昏沉。惺惺久生缘虑,如果心中明明白白,很清醒,一直保持这个状态,过不了几分钟,很多念头就会冒出来,我们肯定就会去想别的东西。这些都是禅修过程中的不正常现象,却是初修时必然要出现的,所以我们也不需要感到奇怪和沮丧,但要掌握对治的方法。寂寂破乱想,把心静下来,乱七八糟的想法才可以破除;惺惺治无记,惺惺可以让自己不落入无记。寂寂和惺惺就是止和观、定和慧,两者要互相等持,就象热药和凉药一样,热症要吃凉药,寒症要吃热药,要对症灵活地应用,才能把病治好。寂寂生无记,惺惺生乱想,寂寂虽能治乱想,而复还生无记。安静的状态虽然能够把妄想治好,但用久了又会开始昏沉;明明白白虽然能对治昏沉,但用过了又会去胡思乱想。所以我们对治的时候要把握好分寸,如果觉得自己头脑不清醒了,就赶紧觉照;要是妄想纷飞的,就要静虑。这些方法都很好理解,但最重要的是在禅修中如何去实践。我们现在最大的毛病就是妄想太多,有些人可能一分钟也停不下来,甚至一个念头也停不下来,那就没办法坐禅了。如果我们在不昏迷,没有什么病,生活中也没有遭受严重灾难的摧残和打击时,还是不能把握自心,不能让它安闲一会儿,惺惺寂寂一会儿,那实在是善根浅薄、障碍太多的表现,世俗生活把我们拉的太紧了,根本无法回头。比如有些人一直想好好修行一下,能有些禅定受用,甚至打开智慧,让自己能处在安详自在的生命状态里。这个想法好是好,可就是实践不了,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工作、事业、家庭,一个个都很重要,放不下,就没办法让心停下来歇息一下。其实人生就象小孩子玩过家家,只是一场游戏。可小孩子不懂啊,所以你一家、我一家的,玩得别提多认真了。我家的宴席比你家排场,小孩子就会跟你急,也要弄个更排场的出来,压倒别人才高兴,长大以后回忆起这些也只是付之一笑。所以我们真的要好好想想,静虑一下,五欲六尘的世俗生活真的有必要让我那么斤斤计较吗?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能够准确地把握生命的大方向,让生命拥有一个健康的状态,能够良性循环,力所能及地去做事情。如果没有做事因缘,我们起码也要不受干扰,这是善待生命的基本原则。我们现在学习禅法,就是打预防针、做热身运动,把干扰我们的所有东西——想法、知识、学问、工作、家庭全部放下来,就当自己已经从这个世界消失了,然后我们还剩什么?只有寂寂惺惺,就是很清楚、很明白自己生命当下的这个状态,然后认真去感觉一下,这个平常心是一直旋转好,还是放一放好?心灵进入了修复的状态,就可以对治破碎而受伤的心!四、调适法以惺惺为正,以寂寂为助。这是讲寂寂惺惺的关系,惺惺是智慧觉照,寂寂是定力,也就是智慧为正行,定力为助行。让自己的心不要糊涂、清清楚楚,调节得很灵活又非常安定,这样去明明白白地工作、生活,即使再忙也不会动乱,然后你就会感受到:运动是平静的运动,宁静是明白的宁静。以此二事,体不相离。寂寂惺惺互相不能脱离,不要停下来就像个呆子,动起来又像个火药炮。心动也不是纯粹的动,停也不是纯粹的停,要让自己知道怎么动、动的过程如何不受干扰,这才是最好的状态。犹如病者,因杖而行,以行为正,以杖为助。这是个比喻,行比喻惺惺,杖就是寂寂。定力,就像有病的人,要拿着拐杖走路一样,我们现在学习禅定,目的就是要锻炼出一定的禅定能力,有了定力我们就有了拐杖,心定下来后,就像病人有了拐杖一样,修行上路就很快了。但对修行来讲,真正重要的还是智慧。佛法是以开发无漏智慧为根本目的的,而不是单纯的修定力,能坐个八万年不动并不见得就是好事,起心动念了也不一定就是坏事。我们要定慧等持,也就是一切事情都了如指掌,又如如不动,才是最好的。夫病欲行必先取杖,然后方行,修心之人,亦复如是。在佛法看来凡夫都是病人,病人想走路,但体虚无力走不动怎么办?就先要有个拐杖,靠着拐杖就可以行走了。往哪里走?当然是往出轮回的路上走啦。所以虽然行为正,杖为助,但因为我们的心都乱了、病了,就必须先学习定,修行人有了定力,才可以在平常生活中用智慧去调适身心,走向解脱。五、做功夫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这是最后一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句,这么多“恰恰”,就是做工夫时要恰到好处的意思。第一个恰是指自己,第二个恰是指外面,对自己、对别人,用心的时候都恰到好处。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当我们用心的时候,心停下来了,停下来的心到哪里去了?想东的时候心在东那里,想西的时候心在西那里,不想的时候心在哪里呢?一切妄想杂念没有了,心也没有了。但在没掉之前,你会先对自己说“我要用功了”,妄想停下来,恰到好处用心的时候,这个心就没有了、空了,无心可用。无心恰恰用,心空了、没有了的时候,正是最好的用心状态,因为这时心什么都没想,很专注。就是在恰恰无心用的时候,别人讲话,你会每一句都听得清清楚楚,他讲的每一个字、词句的长短、含义如何,你都会很清楚。因为妄想停下时,心会很专注,心专注了,我们才能很好地用起来。妄想多了的心叫散乱心,散乱心是没办法用的,它正忙着想东想西呢,你却让它去想北,那是很难做到的,只能更乱套了。如果心专注下来、空下来再用,就叫无心恰恰用。虽然我们没有刻意去用心,却会用得恰到好处。最后,我们还要保持无心这个状态,就算妄念生起来,妄念也只是我们的妙用,并无一念可得。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叫作常用恰恰无。这个境界可能一下子体会不到,我们在以后的禅修实践中,会一点一点地去印证。第四、永嘉禅法的特色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永嘉禅既是祖师禅,又是如来禅;既有教理依据,又有止观实证;既有大佛顶的境界,又有各种根性入门下手的接引处,真是将佛法全部的内容,完美地融汇到了一起,不愧为佛法瑰宝,非常值得后人去研究、修学和依止。尤其针对于我们现在的修行人,永嘉禅非常适合,因为它有五个优点:第一、理路清晰。永嘉禅法自成一套缜密的理论构架,并与教理结合,易于我们掌握其内涵,比较容易学修和运用。第二、层次分明。永嘉禅法对于禅观的入手与成就,开始怎么去用心,从最近处入手,到最后怎么去成就,成就的状态是什么?都有详细精密的阐述,这样明确地去用功,我们的功夫就可以循序渐进,即使没有善知识在旁边指导,也不会走入歧途。第三、身心轻安,轻松安然。修学佛法绝不是让生活变得更忙、更累、更难过,而是要让我们的身心更轻松、更自然、更安详,这是整个佛法的宗旨,永嘉禅也不例外。因为了悟自心以后,从真心里焕发出来的一种气质,会非常安闲、善良、健康、唯美、自在,这完全来自于生命内在的调节,不是靠任何外来的知识和装饰所能达到的。第四、注重智慧。和整个佛法一样,永嘉禅法以开发智慧为主。无论是由定发慧,还是直指人心,都是为了开悟自心,明心见性,因此在整个永嘉禅法的修学过程中,都要随时保持明明白白的状态,不能糊里糊涂。第五、简单易行。永嘉禅法从看念头入手,简单易行,非常方便在生活中操作,在生活中随时随地训练自己的心不打妄想,来增长我们的定力和智慧。佛法是全能的智慧,全能就是以圆满清净的大智慧来生活,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够做得最好、最全面、最完美。所以说佛是全能的,而不是万能的。总之,永嘉禅适合各种根基的学人,定力好的可以先从止观入手,有次第的进行和深入,慧力好的则可以在顿悟心性的奥妙后,再去次第证入。如果想学习永嘉禅,一般可以分为三步走,第一步先学习天台止观入门与《永嘉禅宗集》;第二步学习《维摩结所说经》和《六祖坛经》,这是从小乘止观进入大乘禅法的一个中间过程;最后学习《永嘉证道歌》和《法华经》,体悟大乘佛法最高深、最圆满的思想境界。这些经典和修学方法,我们都会在永嘉禅系列丛书里依次介绍和讲解,而对于具体的修学方法,我们就按照永嘉大师修学的足迹,先从天台宗的止观法门入手吧。第二章 外具五种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修学禅法是需要基础和条件的,基础和条件不具备,修学起来就会有障碍,不得要领,难以契入,也就没有真实的利益。天台宗的止观法门,能够让我们一步一步了解心的奥妙,因此是我们走入心地法门的基石。天台宗将止观的修行分为方便与正修两种。方便是指正修止观法门之前的预备功夫。智者大师在《小止观》里告诉我们,修学止观禅法,首先要具备外在的五种修行条件。这五种条件包含修行前的心理、生理、环境等条件的准备工作,每种条件又分为五类,共为二十五类,因为都是为了正修做准备的方便法,所以称为“二十五方便”。这五种条件就是指具五缘、呵五欲、弃五盖、调五事、行五法。这五种条件全都具备了,我们就可以顺利地进入止观修行,并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这也是永嘉大师修行的起点。首先是具五缘,外具五种缘。智者大师说“夫发心起行欲修止观者,要先外具五缘”。缘,就是条件,这外在的五缘包括持戒清净、衣食具足、闲居静处、息诸缘务、近善知识。第一、持戒清净修行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持戒清净。佛法最根本的学处就是戒、定、慧三学。因为戒定慧是我们的生命本质所焕发出来的完美德行,一切佛法也都以增进定力和智慧为目的,都会使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从散乱无序变得清净、规律、稳定、明亮,所以持戒清净是修学佛法的根本要素。打个比方说,修行就如同出门远行,持戒清净就是资粮和路费;修行又如同盖房子,持戒清净就如同地基,地基不牢,稍微碰到点震动,房子就有倒塌的危险。所以如果我们不持戒,就匆匆忙忙地去修行止观,就算你得到一定的禅定能力和法喜,也会出现很多危险。比如有人坐禅以后走火入魔,或者出现一些境界不能自控等等,原因就是持戒不清净,基础不牢固。如果持戒很清净,那么禅修中,任何困难都会妥善解决,也不会有危险。佛经告诉我们“持戒清净,有利得定”。持戒清净了,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很明确,那么生活中混乱的思维和行为就会减少,心灵就会变得单纯、安静、踏实、祥和,粗乱的妄想杂念就容易停下来,我们才能看清生命的真相。就比如一杯混浊的水,泥沙很多,不但看不到水的真相,而且连这个水也没有一点用处。如果我们不晃动杯子,让泥沙慢慢沉淀下来,浊水就会变得澄清,水的真相就会现前,这个水的用处也就多了,洗衣服、烧饭等等,作什么都可以了。这就像心纯净了,生命的真相就会现前,智慧就能得到开发了。所以刚开始修行的人,都要从持戒开始。在家有在家的戒,出家有出家的戒,都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如法清净地持戒,至少要先持好五戒十善,做一个稳稳当当的好人。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学佛,就很容易进入正修。其实从凡夫到圣人,就是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的过程。智慧开发出来,就能断除我们无始劫以来的无明习气和生死烦恼,恢复本来清净的真心实相,所以持戒清净是为了身心的安定。身心安定了,就能得到定力,本有的智慧就能显发出来,一切事情的来龙去脉也都能看清楚,自己的身心行为越来越有把握,定力越来越高,戒律也持得越来越自然、到位。因此戒定慧三者是互相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而持戒清净是修学佛法的基石。智者大师告诉我们,持戒按清净的程度,可分为三种情况:一者,若人未作佛弟子时,不造五逆,后遇良师教受三归五戒,为佛弟子。若得出家,受沙弥十戒,次受具足戒,作比丘、比丘尼,从受戒来,清净护持,无所毁犯,是名上品持戒人也。当知是人修行止观,必证佛法,犹如净衣,易受染色”。五逆是佛教里讲的五种重罪,也就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这五种罪,非常严重,不可赦,不可饶恕,不能出家受戒,违逆正道,故称五逆。没有犯过五逆重罪的人,遇到了佛法,如果能出家,就可以受沙弥十戒,进一步再受比丘戒。沙弥叫息慈,就是息恶行慈之意;沙弥也叫勤策,就是勤奋的策励自己。比丘则有三个含义:一是乞士,托钵化缘乞求供养滋养色身,同时又祈求佛菩萨授受法要,养活法身慧命;二是怖魔,一个人受了比丘戒以后,魔王就会害怕,所以叫怖魔;三是破恶,也就是比丘已有智慧能破烦恼诸恶。如果不能出家,可以作居士,受三皈依,以佛法僧三宝做为自己真正的皈依处,不以外道的老师或典籍来指导自己的生活,三皈清净的人也就有了修行的基础,算是上品持戒的居士了。但这个基础还很薄弱,一般居士要五戒清净比较好。五戒大家都很熟悉,就是不能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五戒持好了,还可以进一步受八关斋戒、居士菩萨戒等,虽然越来越严格,但功不唐捐,我们的福德和智慧会越来越深厚,修行的基础也就越来越牢固了。具足了福德智慧的上品持戒人,再去修行止观,则必证佛法。所以只要持戒清净,再按照佛法修学止观,就能学一步证一步,丝毫不会有差错,必定会证得佛的境界,永嘉大师就是这样证悟的。因此证悟对于上品持戒人来讲,非常容易,“犹如净衣,易受染色”,就如一件白色的衣服,很容易染上各种颜色。如果衣服是五颜六色或者很脏,再想印上别的颜色就很难了。这个比喻是说明我们如果能持戒清净,心就会很单纯清澈,没有过多的贪嗔痴慢和烦恼习气作为修法的障碍,就能直接感受到佛法的奥妙,所以上品持戒非常重要。二者若人受得戒已,虽不犯重,于诸轻戒,多所毁损。为修定故,即能如法忏悔,亦名持戒清净,能生定慧。如衣曾有垢腻,若能浣净,染亦可着。第二种持戒就差一点儿了,“虽不犯重,于诸轻戒,多所毁损”。虽然没有严重地违反戒律,但还是有很多轻微的违反戒律的行为。比如五戒里的不杀生戒,起心杀人、知对方是人、采取行动去杀、杀死了人就是破戒,没有杀死就不算破杀戒。这样的重戒一般人不会犯,却总会去犯些比较轻微的杀戒,尤其是在家做家务的人,杀个鱼啊、虾啊等等,或者杀个蚊子、苍蝇、蟑螂、臭虫等等,很容易就犯了。犯了这样的戒,即使不是故意的,心里也要生起惭愧心,对被伤害的小生命忏悔一下,并希望他们能往生善处,皈依三宝,有了这样的念头,这个戒就算忏悔清静了。当然戒律的层次很多,要求也不一样,得到的利益也不一样。比如菩萨戒是属于心地戒品,就要求得更严格,特重视心戒,不能动心念,动了杀念就算犯心戒了,但守菩萨戒的功德利益比只守五戒就大得无量无边了,所以我们要尽量去受戒、持戒,持戒清净是我们获得福德智慧最方便的办法。对于这种重戒不犯、偶犯轻戒的人,佛经里有个恰当的比喻,修行就如同想渡过生死苦海,戒律就如同我们渡海用的浮囊。浮囊就是现在说的救生圈,我们坐着救生圈想渡到海的彼岸去,如果救生圈破了一个小孔,用手指头慢慢把它按住,也许能渡过海去。如果是破了一个大洞,或者破了无数的小洞(比喻轻戒屡犯不改),那就没救了,肯定要沉底的。所以说轻微犯戒如果及时地通过如理、如法的忏悔,还可以忏悔清净,还是可以让我们能够安稳地进入止观修行的。三者若人受得戒已,不能坚心护持轻重诸戒,多所毁犯。依小乘教门即无忏悔四重之法,若依大乘教门犹可灭除。第三种持戒的情况就更差了,受戒以后,不能好好护持戒体,不但轻戒犯了,连重戒也犯了,甚至毁戒体,这样的人怎么办?还能修行止观吗?四重就是杀盗淫妄四条戒律,非常严肃,是小乘大乘的根本戒。智者大师告诉我们,如果犯了四重戒,按照小乘教门就没有忏悔的可能了,但是按照大乘佛法,还是可以忏悔清净的。小乘人持戒非常注重外在行为标准,也就是对戒相要求非常严格,这四重戒一破,戒相就不存在了,还如何去忏悔清净呢?所以按照小乘佛法,破了四重戒,就像松树被拦腰斩断一样,再也不可能生长。无论在家、出家,根本戒一破,就失去了作佛弟子的资格。大乘佛法历来是择心不择境,较重心地法门,主张“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的实相忏法。如果忏悔之人能悟到罪性本空,心性本空,万法无生无灭的道理,就能将所有罪业除灭殆尽,身心不再受负面影响,还归空灵自在的本体,再显发出来的就是本自具足的慈悲和智慧。所以这种忏法最为圆满,为历代大德所推崇。可惜无论多高妙的法,到了凡夫手里,就有了流弊,大乘实相忏也一样。因为心灵感受是看不到的,往往就会被凡夫所利用。祖师大德说心空无罪福,他也这样说,干了坏事拿无相来作借口,那麻烦可就大了。我经常会遇到一些人,明明做错了事,心里很烦恼,却不好好忏悔、改正,反而把大乘理论一套套搬出来遮掩罪过,什么无相了、无所得了、无所住了……。既然无相了,你怎么还会去做坏事呢?如果想这样清净业障就是痴人说梦,欲盖弥彰,“莽莽荡荡招祸殃”!与大乘心法毫不相干,难以真正的了无挂碍。所以大乘实相忏虽然好,也不是很容易的,我们若没有这个悟性,没有刹那间心空如洗的本事,千万不要破戒。如果实在没办法要破戒了,比如杀戒,杀死了人才算破杀戒,没杀死只是犯戒,我们打个比方说,比如战争等等特殊原因你要破杀戒了,你可以先舍戒,告诉一个能听得懂你的话的人:“我不持杀戒了,我放弃了,向大德舍戒。”然后再杀了人,那就只有杀人的罪,没有破戒的罪了,因为他杀人之前已经失去戒体,就不能算破戒了。“故经云:佛法有二种健人,一者不作诸恶,二者作已能悔”。所以佛经上说,有二种健康的人,一种是戒律守得很好,诸恶不作,众善奉行;另一种是虽然做了坏事,但能及时忏悔改正,不再重犯。这两种人都可以通过修行止观,安然入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第一种健人是很难找的,我们能做到第二种健人已经很不错了。因此我们需要全面地学习戒律,彻底地领悟佛陀制定戒律的目的和戒律的精神实质,时时忏悔业障,只有这样,才能知道如何去持好戒律,既不轻视,也不死守。因为戒律都有开遮持犯,并不是只有持戒才是如法,该持的持,不持就是犯戒,该开的开,不开也一样是犯戒。如果不小心犯戒后,我们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知道应该采用何种忏悔方法,把罪业忏悔清净,改过自新。所以佛法是非常智慧圆融的,如法持戒就能够让我们身心稳定、健康,如果因为持戒导致身心受到损失,那这种持戒肯定有问题,不管戒相如何,已经违背了佛法戒律的精神内涵。比如有些受了五戒的居士,以为五戒里的不杀生就是要求什么肉都不能吃,一定要吃长素,结果搞得和家里、同事关系很紧张,还让他人对佛法起了成见和误解,这就违背了大乘佛法慈悲的精神。其实佛陀制定戒律时,已经考虑到了居士的生活环境,对居士没有作这样严格的要求。受五戒的人吃三净肉是可以的,当然能吃全素是最好了,但也要讲些方便,不要让周围的人生起烦恼。再比如有的居士生病了,医生建议吃些鱼肝油或药酒,有利于身体的康复,只要不是以贪心、嗔恨心去服用,而是为了疗病才服用,也与佛法戒律不相违背,不算犯戒。所以我们要切实搞明白,戒律到什么程度算是犯,到什么程度才能开,要通过什么样的仪轨来忏悔等等。只要持戒越清净,忏悔越如法,定力和智慧就增长得越快。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如法忏悔呢?“夫欲忏悔者,须具十法助成其忏:一者明信因果;二者生重怖畏;三者深起惭愧;四者求灭罪方法,所谓大乘经中明诸行法,应当如法修行;五者发露先罪;六者断相续心;七者起护法心;八者发大誓愿度脱众生;九者常念十方诸佛;十者观罪性无生。”智者大师告诉我们,若想真正将罪业忏悔清净,可以采用十种忏法:一者明信因果。明是明白,信是相信,因果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好心有好报,恶心有坏报,清净心得清净报,因果定律丝毫不爽。凡事都有起因,都有结果。如果我们的心里充满仇怨和愤恨,虽然还没有去杀生害命,但是也已经种下恶因了,一旦有机会去发泄,你就会去做这个恶事,就会受相应的惩罚。而当你心存善念,一直想着如何去帮助别人的时候,就种下善因了,只要遇到能帮助别人的机会,你就会积极地去做,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就得到了善的果报。所以“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有智慧的菩萨知道一切善恶果报皆源自我们的起心动念,就不会怨天尤人,而是反求诸已,如法忏悔,消除内心恶念,改善自心,自然恶业清净;而颠倒愚痴的凡夫众生呢,因为不明白因果,看不到果报的根源,也就不相信因果,心里充满恶念也不知稍作忏悔,稍作停歇,恶报不但永远没有清净之日,反而会越来越惨烈。所以明信因果就会生惭愧心,发心忏悔,不会再去做坏事。二者生重怖畏。如果做了恶事,就感觉像清净的池塘被倒进了垃圾一样,池塘就有了被污染掉的危险。因为害怕招致恶报,就会生起极大的恐惧心、畏惧心,一定会想尽办法把垃圾清楚掉,把罪业忏悔清净。三者深起惭愧。惭是自己做了坏事心中不安,自惭形秽;愧是危害到了别人,愧对他人;或者说惭是指对过去的错事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愧是指未来不再继续去做,坚决改正。对周遭所有的人群生起惭愧心,包括同事、同修、善知识、老师、父母以及社会团体等。有了惭愧心,才会积极地去忏悔罪业,断恶修善。四者求灭罪方法。我们寻找到罪业生起的动机后,就要积极地寻求灭罪的办法,把动机消灭掉。比如通过读诵大乘经典、拜忏、供养等等仪轨方法,如法忏悔,同时观想自己过去的罪业全部消融在三宝无尽的功德中,直到心空如洗,就把所有罪业都忏悔干净了。五者发露先罪。发露就是揭发,暴露。“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因此,我们做错了事就要认错,不能死不认帐,甚至掩藏罪恶,要有勇气和智慧把自己的罪业发露出来。比如对着佛像,说出自己的错误,忏悔自己的罪过;或者向善知识发露自己的罪障,把心中的罪过说出来,让大家知道,这叫发露忏悔。如果能发露罪恶,才算真心求忏悔,才能忏悔干净;否则深埋在心里,就很难忏悔干净了。这就像挖掘地里的苦种一样,刚有恶念的时候就像刚把苦种洒到地里,浮土很薄,很容易就能把它挖出来清理掉,以后就能免受苦果。如果不赶快把它挖出来,种子上面的土越来越厚,根越来越深,虽然它很难从土里钻出来,但将来一旦发芽,我们就很难把它清理出自己的心田了,只好自食苦果。所以我们做了错事一定要及时发露忏悔,做了好事倒不用着急向外说。六者断相续心。相续就是继续,把继续做坏事的心断掉。如果昨天做错了事,忏悔之后今天还继续做,还想再继续忏悔,那这个忏悔就不是清净、真诚的。不再重犯才是真正的忏悔。你一边道歉一边继续作恶,怎么能算是忏悔呢?谁又能真正原谅你呢?七者起护法心。护法的意思是保护佛法,首先是外在的表现,也就是我们的行为、语言、对人对事都要如理如法,行住坐卧都要有威仪,不要让众生对佛法生起轻慢或者错误的认识。护法更重要的是指保护自己的心法,也就是在心中要护持正念——正确的观念,以戒定慧三学保护自己的心不受世间法的污染,清净自心,就是清净罪业。八者发大誓愿。要发大愿,度尽一切众生,使他们能离苦得乐。有了这种愿力就和诸佛菩萨同心同体了,因此就能生起无边的力量和功德智慧来灭除罪业。九者常念十方诸佛。佛经说,至诚念一声阿弥陀佛,“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何况心里能经常忆念十方诸佛!大德说,“念佛心是佛,妄念是众生”。常忆念十方诸佛,心即是十方诸佛,罪业又如何安住呢?所以常念十方诸佛,也具有清净罪业的作用。十者观罪性无生。这是大乘忏法最重要的一点。观罪性无生就是观罪性本空,不生不灭,这个观法有些难度,如果没有般若智慧就观不起来。般若就是空性智慧,也就是世间的一切法,包括我们的身心,都是由很多缘聚集起来的,在缘生缘灭的过程中,并无一法可得,也并无一法可失,没有一丝一毫可以去把握,可以去主宰。因此佛法讲世间一切法(事物)的本质都是缘起无自性的,一切罪业也是如此。当我们心空无相的时候,罪业也就如同梦幻泡影,幻生幻灭,实无生灭,这就是罪性无生。这是理忏,也叫无相忏,实相忏,这是最根本的忏悔。所谓: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说的就是这个忏法。其它九种都是有相忏,也就是事忏,只要发心真诚、猛利,仪轨如法,事忏和理忏一样,都能将罪业忏悔清净。“若能成就如此十法,庄严道场,洗浣清净,着净洁衣,烧香散花,于三宝前,如法修行,一七三七日,或一月三月,乃至经年,专心忏悔,所犯重罪,取灭方止”。那么什么叫仪轨如法呢?智者大师告诉我们,行这十种忏法时,要把道场布置得庄严清净,斋戒沐浴,穿干净的衣服,并在三宝前烧香散花,参禅的就认真参禅,念佛的就如法念佛,诵经的就如法诵经。这样忏悔七天,七天不够就忏三个七天,不够就再延长至一个月、三个月、甚至一年,都这样专心至诚的忏悔,直到所犯的破戒重罪消灭为止。“云何知重罪灭相?若行者如是至心忏悔时,自觉身心轻利得好瑞梦;或复睹诸灵瑞异相;或觉善心开发;或自于坐中觉身如云如影;因是渐证得诸禅境界;或复豁然解悟心生,善识法相,随所闻经,即知义趣,因是法喜,心无忧悔。如是等种种因缘,当知即是破戒障道罪灭之相。”那怎样才会知道所犯的重罪已经忏悔干净了呢?俗话说,相由心生,罪业清净了,心由恶转善,就会有瑞相现前。比如忏悔者遵从上述仪轨至心忏悔,能够身心轻安。或者在梦境中见佛菩萨或上师的开示;或见光明、经书之类;或见麒麟等吉祥之物;或自觉善心开发,身心飘逸、空灵;或由此证得诸如四禅八定的境界;或者以前不理解的佛经里的很多法相名词,比如五蕴、六尘、十八界、涅槃、菩提等等,通过忏悔突然领悟了;听到经书即能通达其义;心中充满法喜而没有丝毫悔恨等等。如果能出现以上种种瑞相,就说明破戒障道的重罪已经消除了。“从是已后坚持禁戒,亦名尸罗清净,可修禅定。犹如破坏垢腻之衣,若能补治浣洗清净犹可染着”。尸罗,就是持戒,别解脱戒,佛法的精神是多持一条戒就多一份解脱。比如持不杀生戒,就从杀生的恶报中解脱出来了;持不饮酒戒,就不会因为喝酒闹事而招致麻烦。犯重戒之人,如果能如法地忏悔清净,并不再毁犯,也叫持戒清净,就可以修习禅定了。就像一件又脏又破的衣服,清洗缝补好以后,仍然可以染上各种颜色一样。“若人犯重禁已恐障禅定,虽不依诸经修诸行法,但生重惭愧,于三宝前发露先罪,断相续心,端身常坐,观罪性空,念十方佛。若出禅时即须至心烧香礼拜忏悔,诵戒及诵大乘经典,障道重罪自当渐渐消灭,因此尸罗清净禅定开发。”犯重戒的人如果没有按照经书的忏法去修忏悔,但是能生起极大的惭愧之心,在三宝前发露忏悔,断掉继续犯戒的念头,端身正坐,观罪性空,把做错的事、做错事的我、以及做的过程通通放下,观想身心世界一片清净,于清净中忆念十方诸佛清净圆满的无量功德。起禅坐时一定要烧香、礼拜、忏悔,读诵戒条或《楞严经》、《法华经》、《金刚经》等大乘经典,所做的重罪就能慢慢消灭,因此也是持别解脱戒清净,可以去修禅定。“故妙胜定经云:若人犯重罪已,心生怖畏,欲求灭除,若除禅定余无能灭。是人应当在空闲处,摄心常坐,及诵大乘经,一切重罪悉皆消灭,诸禅三昧自然现前。”智者大师又引佛经的原文来证明自己所言不谬。《妙胜定经》说,犯重罪以后,生起畏惧之心,想灭除罪业,就只有禅定一个办法。此人应在安静的地方收摄身心,修习禅定,观察罪性本空,并读诵大乘经典,一切重罪就自然可以消除,各种禅定三昧等吉祥的瑞相就会现前。智者大师的《小止观》,主要是为出家人修禅定而提出了二十五方便的要求,其实在家修行也是有同样要求的。一般凡夫都喜欢随心所欲,所以刚开始持戒时,难免会感到束缚、难受。不过坚持一段时间以后,就会非常习惯这种清净无散乱的状态,因为这是趋近真心的状态。而且严持五戒也是人身最基本的保障,否则一失人身,万劫不复,说什么都晚了!不但此生得不到禅定受用,下辈子能不能有暇满的人身都很难讲。所以我们对于持戒一定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万一有毁犯,就要如法忏悔,直至业障清净。第二、衣食具足衣法有三种:一者如雪山大士,随得一衣蔽形即足,以不游人间堪忍力成故。修行人在衣着上也有三种层次的要求。第一是像在喜马拉雅山修苦行的雪山大士一样,禅定功夫很高,能得各种三昧,因此堪能忍受世间的一切痛苦,比如西藏的“拙火定”修成后,打赤足站在雪地里,自己不但不会感觉寒冷,周围的积雪也会全部融化,这样的人常住雪山,不游世间,所以只需要随便一件能遮体的衣服就足够了。“二者如迦叶常受头陀法,但畜粪扫三衣不畜余长。”第二种就象释迦佛“常受头陀法”的大弟子迦叶尊者一样,头陀就是抖擞的意思,迦叶尊者是佛弟子中苦行第一,各种供养都不要,只有粪扫三衣,精神却很抖擞,整个行为也很抖擞。粪扫三衣就是别人扔掉不穿的破衣服,或者人死了以后原来穿的衣服不要了,还有些老比丘、老修行去世了,他们的衣服也没人要了,把这种别人不要的破旧衣服洗干净,缝补起来穿就叫粪扫衣。畜是储备、留存的意思,三衣是指五衣,七衣和祖衣,是出家人的搭衣,佛制在印度的出家人只能有三衣,不能再储备其它的衣服,这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去除贪心。“三者若多寒国土,及忍力未成之者,如来亦许三衣之外,畜百一等物。而要须说净知量知足,若过贪求积聚则心乱妨道。”第三种是在很寒冷的地方修行时的衣着要求,比如在西藏,或者其它冬夏分明的地区,对于还未成就忍耐力的修行者,除了三衣以外,佛陀开许可蓄百一等物,比如毛衣、棉袄等等,根据各地情况的不同可贮备多种衣物,以够用为标准,不能贪得无厌,因为任何贪求都会妨碍道业。另外,修行人的饮食也可分四种状况:“一者若上人大士,深山绝世,草果随时得资身者。”上人是指上德之人,所谓内有德智,外有胜行,在人之上,故名上人;大士是指菩萨,如观音菩萨也叫观音大士,以及与世隔绝、住深山老林的大修行人,随时节变化吃些应季的野果野菜,就可以滋养身体。“二者常行头陀受乞食法”,第二种人就是象行头陀行的迦叶尊者一样,日中一食,托钵化缘,化到什么吃什么,有多少吃多少,不挑不拣,目的是为了让众生有机会种福田,这叫乞食法。“是乞食法,能破四种邪命,依正命自活,能生圣道故”。乞食法属于正命,因此可以破除四种邪命,生长圣人之道,对于修行人来讲,滋养法身慧命就是正命,滋养色身受用的就是邪命。“邪命自活者:一下口食、二仰口食、三维口食、四方口食,邪命之相,如舍利弗为青目女说”。修行人有哪几种滋养邪命的方式呢?主要有四种:第一下口食,口对着地,低着头干活以谋生叫下口食,土地中有昆虫,为了养活自己就去伤害它们,与道不相应,所以印度出家人不种地;第二是仰口食,仰头观察星相,以此谋生,比如观天相、看风水,预言风雨祸福的人;第三是维口食,靠语言去装神弄鬼、算命、抽签、问卦等等谋生的人,现在有人喜欢研究易经八卦、奇门遁甲、阴阳五行等等,都是邪命自活。但只要不以此为谋生职业,了解研究一下也没有关系;第四方口食,比如游说家们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到处游说,劝说对方接受某种观点和建议,包括媒人也一样,这种以饶舌赚钱谋生的就叫方口食。这四种职业都有伤法身正命,属于邪命自活,佛弟子应当远离。“三者阿兰若处,檀越送食。”阿兰若处,第三种是指在远离喧嚣闹市,非常寂静的地方修行时,有檀越送食,檀越就是施主、供养者,有施主提供斋饭。比如90年,我在山上一个小庙住了一年,庙里只有两个人,不做佛事也不接待任何人,每天只念佛,有居士每天送饭上来,也不打搅我们修行。“四者于僧中洁净食。有此等食缘具足,名衣食具足。”第四是指住寺庙的出家人,吃的是洁净斋饭。具备了以上四种衣食因缘,就是“衣食具足”了,不能再有其它的贪求;而没有这样的衣食因缘就会身心不安,也无法安心修道。第三、闲居静处“闲者不作众事名之为闲,无愦闹故名之为静。有三处可修禅定:一者深山绝人之处。二者头陀兰若之处,离于聚落极近三四里,此则放牧声绝无诸愦闹。三者远白衣住处清净伽蓝中,皆名闲居静处” 。闲居静处是个很重要的外在条件,无愦闹就是没有吵闹声,非常安静。有三种这样的地方可以修禅定,一是深山里人迹不到的地方;二是离村落的地方不超过三四里路,听不到牛羊声音的头陀行者住的地方;三是相对比较闲静、世俗人较少的地方,比如寺庙、丛林等处。第四、息诸缘务“一息治生缘务,不作有为事业。二息人间缘务,不追寻俗人朋友亲戚知识,断绝人事往还。三息工巧技术缘务,不作世间工匠技术医方,禁咒卜相书数算计等事。四息学问缘务,读诵听学等悉皆弃舍。此为息诸缘务。所以者何?若多缘务,则行道事废心乱难摄。”第四个条件是要把世间一切因缘、俗务都放下。一要放下没有意义的行为、事业;二要把一切外缘放下,不攀缘俗人朋友亲戚,断绝人事往还;三要放下技术研究,比如匠艺、技术、医方,占卜、看相等事;四要放下各种学问,包括诗词、书法、文章等。一切俗务都要放下,不要舍不得,为什么呢?如果外缘太多,一会儿想这事,一会又有人来找,心就难以摄持,道业就荒废了。第五、近善知识善知识有三:一外护善知识,经营供养善能将护行人不相恼乱。二者同行善知识,共修一道互相劝发不相扰乱。三者教授善知识,以内外方便禅定法门示教利喜。略明五种缘务竟。善知识非常重要,修道路上不可缺少善知识的护持。善知识有三种,第一种叫外护善知识,就是护法居士,善于经营供养,保证修行人能安心办道,修行禅定;第二种叫同行善知识,就是共同修道、修行的人,能互相鼓励、互相监督、互相警策、互相加持,共同入道;第三种是教授善知识,就是从内心修行到外在行为规则,都能够教导我们各种禅定法门,使我们得到真实利益和法喜的人。智者大师所讲的这些条件,是修学禅定必须具备的,如果达不到这五个条件,修学是不会有受用的。但《小止观》主要是针对出家人讲的,所以在家人可能会觉得很苛刻,那是不是就没办法修习禅定止观了呢?也不是的,因为条件都是相对的,在家人的外境无法一直如此理想,但至少在短时间内可以达到,或者可以在善知识的指导下,从内心来进行弥补,并终生按这个条件去实践。在家人修行首先要持戒清净,这是修行的基石,丝毫含糊不得!修任何法门都必须如此,如果一个修行人不重视戒律,不重视忏悔,绝对不是正修行。佛陀慈悲,充分考虑到在家修行的复杂环境,所以在家人的戒律比出家人已经宽松多了。我们既然信仰了三宝,懂得了佛法,就不能再去做颠倒恶业,既害自己,又害他人了;而且五戒是转世不失人身的条件,所以在家佛弟子至少要如法地受持三皈五戒,犯了戒要如法地忏悔清净。如果持戒能完备无缺,其它条件相对来说都比较容易满足。比如第二要衣食具足,衣服不要穿的太多、太少,肚子不要吃得太饱,也不能太饿,不要对这些过多的贪求、也不要太在意,就可以了。第三闲居静处,坐禅需要安静的环境,但更重要的是心的安闲,如果心闲,闹市一样能进入禅定,心不闲,寺庙深山也一样是闹市,门里有个市场就是闹,繁体字“闲”的写法,是门里一个月字——閒,开门见月,非常安静、清凉的感觉,就是闲。那么我们修禅定,就是要把心安住在悠闲的状态,不让任何事情干扰它,这就是闲居静处的含义。第四息诸缘务,至少在坐禅的时候,我们要万缘放下,把手机关掉,把各种应酬推脱掉,在世界上消失几个小时,作个无事闲道人,心里也不胡思乱想,甚至包括不懂的经文,打坐时冒出来的思绪,都要统统放下,能做到这点,息诸缘务也就俱足了。第五亲近善知识,打坐时需要有人指导修心法要,有人外护,大家共修,互相策励,这个条件也是可以达到的。现在世界上物质发展相对过快,精神和物质难以平衡了,我们就感到很空虚,心无依靠,只能象陀螺般围着名利财色这个指挥棒旋转不停,每天生活似乎都很充实、很努力,心里却越来越不稳定,越来越没有底气。以前老祖宗知识多了都很虚心,我们现在知识越来越多,反而全都成心虚了,因为很多优秀的文化传统和心理素质、心理力量都失去了,在茫茫的人生旅途上常常会感觉很无助,很茫然,很迷失。尤其是发达国家,自杀的人也多起来了,不自杀的也很难说能心情愉快、平稳,抑郁症的病人越来越多,所以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精神食粮极度短缺的时代,如果不及时找回我们生命的依靠,恐怕精神疾病的发病率仍会飞速提升,必将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滞后力量,因此二十一世纪也是呼唤心灵回归的时代。止观坐禅就是回归清净洒脱的生命本来的最好方法,而且立竿见影,完全没有副作用,只要对身心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就能弥补物质飞速发展带来的精神空虚和心理失衡,缓解精神压力,让我们的身心重新健康、活泼起来,并开发出本有的智慧,甚至见到生命的真相,最终能了脱生死烦恼。为了让大家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最近各地的寺庙都在办禅修班、禅修夏令营等,让我们能有时间和机会学会给心灵疗伤。主办者已经把以上后四种的环境条件都给我们准备好了,能不能疗好这个伤痛,就看我们是否能持戒清净了,这一条完全是自已的事情,谁也替代不了,就象病痛也无法替代一样,因此我们要认真地学习和受持三皈五戒,乃至其它别解脱戒,有了戒律清净这个基石,再参加禅修班,或者自己修行禅定,都自然会安然入道,禅定现前、妙味无穷的。第三章 呵斥五种欲初步学习止观禅修的人,首先需要一个好的环境,比如衣食俱足、闲居静处等等,否则就很难进入止观禅定。什么叫止观?简单地说,止就是停止心念向外的攀缘追求,观就是心念停止以后,观察心的本来状态;从止到观,趣入正定正受的过程就是禅修。但是如果认为外境不理想就没办法修行,尽管追求的是一种安静的、有利于修行的环境,但过于执着外境,心念仍是没有止,仍是被外物充斥,那就与禅修的宗旨相违背,止不了念就观不到心,更谈不到禅定受用了。凡夫的心念基本都起源于内心的各种欲望,所以禅修除了要具五缘之外,我们还要呵斥内心的五种贪欲,以消除内心的向外攀缘。扪心自问,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这么多年,是不是都在以各种享受为目标,一直在不停地追求外缘?凡是看到了、听到了、闻到了、尝到了、摸到了、甚至想到的好东西,我们就会起心动念地去追求,去获得?当然是这样的,因为这就是凡夫的认识层面和生活状态,好东西谁不想拥有?想去拥有就产生了欲望,我们的心呢,就被欲望牵制住了,就象大象的鼻子被铁钩钩住了一样。不知大家见过驯象没有?驯象员拿两个铁钩,钩住大象的两个鼻孔,这边钩钩那边钩钩,威猛的大象就只能随着铁钩转,听话就给它点甜头尝尝,香蕉、树叶等等,好像吃得很开心,但总也吃不饱;不听话就给它点颜色看看,什么都没有,让大象很痛苦,最后就只能乖乖地服从铁钩的支配,完全失去自由。铁钩就如同我们渴望拥有的财富、名声、地位等等欲望,我们这颗心就被这些欲望之钩给钩住了。从小到大,眼睛要好看的,耳朵要好听的,鼻子要好闻的,舌头要好尝的,身体要好感触的,心情要舒服的,一直对外在的物质条件拼命追逐,其实欲望是满足不了的,永远没有厌足是欲望的特点,你想满足它恰好就是被它牵制住了,从此你的一生就是欲望的奴隶。我们每一个人本来都拥有的极为自由、幸福的生命状态,就这样被自己剥夺了。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来比喻:欲望+满足感=1,1就代表我们人生百分之百完美的生活状态,一般人的生命状态都是有定数的,古大德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俗话也说:“是你的别人抢不走,不是你的求也求不到”,都是一个意思。其实每个人的生命定数都是百分之百,可我们是否能非常满足、自由地感受到这个百分百,就要看欲望、也就是对外界的贪求这个参数我们能不能很好地控制了,满足感和对外界的贪求是成反比的,因为内心对外界的贪求,使生命的自由和丰富受到限制、甚至会完全消失,满足感也可以称为自由感,一个生命越自由就越满足,这点我们都有体会。按这个公式来看,如果我们的欲望是百分之百,自由的力量就会削弱到零;要求降低到百分之五十,生命的自由就增加百分之五十;欲望降低到零,生命将会呈现绝对的自由,绝对的满足。打个比方说,如果丈夫对妻子要求是百分之百,那天下没有一个好妻子,妻子做到百分之九十九他还不满意,还会痛苦,这何苦来哉?如果丈夫对妻子的要求只有60分,那好妻子就多了,快乐幸福的丈夫也就多了。如果丈夫对妻子没有要求,那无论妻子为丈夫做了什么,丈夫都能体会到有妻子的幸福,都能很满足、很高兴。那么大家想一想,当我们对外界——同事、朋友、亲属、家庭、财富、地位、名誉等等都没有任何要求时,这个时候我们是什么心态?清凉、宁静、满足、喜悦、感恩,不可能有负面的状态,这就是闲,就是对外界的要求降低到零、完全享受自由生命的状态。那这是不是很消极呢?在只懂得去追求欲望的人看来,或许是很消极的,因为他们不懂得体会生命本身的自由和完美,但我们却能完整地体会到生命深层次的内涵,能完全把握和丰富心灵的感受,因此这是一种极其充实、智慧、客观的处世态度,这种心灵的满足无法用物质来衡量、来表述、来炫耀,却能让我们的生命充满自由、平稳和力量。所以智者大师告诉我们要呵五欲,也就是说,如果生命想获得自由,就必须认识到过分的贪求对我们身心所造成的伤害,呵斥它,不让心灵再被它牵制,进而放下对外界的一切欲望。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有多少就用多少,不攀比、不希求,变“天地万物为我所有”至“为我所用”,生命完全自然、无所求、无所住,这就是禅修的目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我们无法满足它,却能用智慧很好地调控它。我们现在刚开始修行禅定,还没有学会调控它的能力,就先要去了解它、呵责它、放下它。佛经里告诉我们,欲望是根植于色身而产生的需求,比如财色名食睡,本身没有什么错误,都是一个人生活所必需的,但凡夫错就错在一定会对这些需求贪心四起,抢夺占有,唯恐不足,因此造种种恶业,所以佛陀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其实只有把贪得的心放下,我们才能真正地体会到欲望满足的快乐。佛陀告诉我们,人的五种欲望来自于身体的六种感觉器官,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在佛教里称为六根。六根分别与六种外境色、声、香、味、触、法相对,这称为六尘。六根对六尘就会产生六种认识,眼对色产生眼识、耳对声产生声识、鼻对香产生鼻识、舌对味产生舌识、身对触产生触识、意对法就产生意识,这里的法是指各种思想和概念。前五根与前五尘相对时,只有合并意根才能产生一系列分别认识,如果不合并意根,五根与五尘相对就产生不了任何认识,意根可以单独对法尘产生进行分析、演绎、推理和总结,产生思想、欲望和愿望等等。意根可以理解为就是我们的大脑,当然佛经里还有更深层的解释,我们暂时不讲。学过生理学的人都知道,大脑就是产生意识的器官,有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等,如果这些中枢被破坏了,根尘相对时就没有任何认识或感觉生起来。六根与六尘相对产生六识,本来是人身非常完美的功能,是生命的妙用,可惜因为凡夫都有无明,贪嗔痴潜伏在意根里,六识生起来的时候,贪欲就随之而起。本来清净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就变成了污浊的色欲、声欲、香欲、味欲和触欲了。眼睛就盯着喜欢的色尘,看也看不够;耳朵就去追逐好听的声尘,听也听不厌……意根就起心动念地产生各种意识,想办法去占有,这样一来,本来清净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就纠结在了一起形成六结。欲望将六根与六尘拴得紧紧的,六个结解也解不开,这就叫根尘勾结,得不到就难过,得到了又怕失去,还会产生新的欲望,又开始不满足,结果每天生活在痛苦中,把大好生命全都束缚住了。我们就从主人变成了奴隶,只能听六结的使唤,被欲望逼得四处哀求、追逐,感觉很累,又解脱不了,于是人生非常黑暗、忙碌、痛苦。诃五欲就是要呵斥对外境的欲望和要求,只有把这些欲望都清零了,六根、六尘、六识清净了,生命才能回归本来面目,才能进入禅定,因此智者大师告诉我们,五欲会妨碍禅定,一定要予以呵斥。所言诃欲者,谓五欲也。凡欲坐禅修习止观,必须诃责。五欲者,是世间色声香味触,常能诳惑一切凡夫令生爱着,若能深知过罪,即不亲近是名诃欲。五欲能令凡夫贪着不舍,毫无厌足,世间的杀盗淫妄也多因此而起,对我们产生的负面影响太多了!使我们心意烦乱,无法安心修行止观,所以必须呵责它,只要能不受五欲的影响,就能显现自心功德。一诃色欲者,所谓男女形貌端严,修目长眉朱唇素齿,及世间宝物青黄赤白红紫缥绿,种种妙色能令愚人见则生爱作诸恶业。如频婆娑罗王,以色欲故身入敌国,在淫女阿梵波罗房中,优填王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手足,如此等种种过罪。第一是要呵斥色欲。色欲是指眼根对色尘而起的贪欲,对好看的人、物而起的贪着,也就是我们的眼睛所能看到的一切,哪怕产生一个好的感觉,你去追求它,恋恋不舍,心就会被它所困了。比如贪爱男女之色,包括长相、气质等;还有贪爱世间美丽的东西,翡翠、衣物、色彩等等。对这些美色的贪欲都容易使我们造作恶业,智者大师用了佛经里面的几个故事,告诉我们贪色之过。频婆娑罗王在没有当国王之前,认识了一个很漂亮的女孩阿梵波罗,后来阿梵波罗到敌国去作了妓女,频婆娑罗成了国王后,因为非常怀念她,竟把国家扔下不管,微服跑到敌国去找这个女孩,结果差点送命。另外一个故事是说有五百仙人从虚空飞过时,看到优填王的一班漂亮的宫女在跳舞,贪心一动,可能是想再看清楚些,五百仙人就都飞下去了,国王是不允许外人观看宫女跳舞的,就全把他们抓起来了,本来仙人是可以飞的,可是一动贪念就失去了神通,想飞也飞不起来,结果手足都被优填王砍掉了。因为贪色的缘故,五通仙人也惨遭祸报。所以有一个偈颂说: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凡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催魂骨髓枯。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现实生活中因贪图女色造作的罪业就更不用说了,很多离婚、家庭不和、甚至犯罪,都是源自对色法的贪着。从禅修的角度来说,只要对眼睛所见的东西动心,就进不了禅定,因此诃色欲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呵斥对美好外境的贪心,因为贪心一起,心已随境所转,心动则不能入禅定。第二,呵斥对难看外境的厌烦心,难看的色相也会欺骗人。比如坑坑洼洼的路面,地上到处都是痰,或者我们讨厌的人等等,都会让我们恶心、厌烦,这也偏离了明明白白的禅定状态,真禅定的人,只是很清楚事相的好坏美丑,心却不随它转,非常安闲。第三,呵斥迷迷糊糊的状态,比如面对不好也不坏的外境,心念不动了,却糊里糊涂地睡着了,没有去清清楚楚地观心,这样也入不了禅定。所以呵色欲,就是一切色相清清楚楚却不再执着,眼睛不随外物转,心念不受干扰,这样才叫止观禅定。二诃声欲者,所谓箜篌筝笛,丝竹金石音乐之声,及男女歌咏赞诵等声,能令凡夫闻即染着起诸恶业。如五百仙人雪山住,闻甄陀罗女歌声,即失禅定心醉狂乱。如是等种种因缘,知声过罪。声欲是对声音的一种执着,箜篌筝笛,丝竹金石这些乐器的音声非常美妙,世间的一些男女艺人的声音也非常好听,这些声音会使我们心起贪念,造诸恶业,所以如果心不清净,美好的声音也会带给我们的灾难。比如甄陀罗女是八部护法神里的乐神,声音极其美妙,过去有五百个仙人在雪山里住,听到甄陀罗女的歌声后,这五百仙人全部动心了,心醉狂乱,禅定就没有了,那肯定无法在雪山修行了,没吃没喝的,那么寒冷,没有禅定力谁能受得了呢?所以在禅定中,对声音产生执着,肯定会有大问题。和诃色欲一样,在正修止观的时候,诃声欲也要放弃所有的声音,包括喜欢的声音,讨厌的声音,普通的声音,不能对声音起心动念,把声音之相完全消除掉,那就是耳根清净,入流亡所,这就是观音菩萨反闻闻自性的耳根圆通法门。声音进入耳朵叫入流,耳朵是能听,声音是所听,对声音没有欲望,才能对声音了了分明的同时把声音这个“所”忘记掉、消除掉,只保持能听的这个,这叫入流忘所,于此咬定,久而久之,自性现前,就是反闻闻自性。所以只有放弃声欲,任何声音都不会干扰我们了,才能安然入定。三诃香欲者,所谓男女身香,世间饮食馨香及一切熏香等,愚人不了香相,闻即爱着开结使门。如一比丘在莲华池边,闻华香气心生爱乐,池神即大诃责:何故偷我香气?以着香故令诸结使卧者皆起。如是等种种因缘,知香过罪。呵香欲是指对鼻根所能闻到的味道,都不要贪着,如果我们对味道有欲望和要求就要进行呵斥,鼻根和一切味道不再勾结,不受干扰,就是鼻根清净。比如一般凡夫贪着的男女身香,饮食、各种花香、熏香等等,闻到这种香,鼻根就总想再闻,闻也闻不够,这就是鼻根和香味勾结了,就不清净了。以前有个比丘在莲花池边打坐,闻到花香后,就定不住了,还想再去闻闻,结果被池神谴责说,你为何偷盗我的香?佛经里讲,有种鬼叫寻香有情,贪香气,鬼闻香就象我们人吃饭一样,寺庙里放焰口做佛事时,师父念咒一加持,水就变作香水海,非常香,所以寻香有情就跑过来闻香,可以解鬼道的饥饿之苦,也能种下善根。如果我们被香味所转,也就跟鬼差不多了,所以我们要诃香欲,诃香欲不是把香扔掉或者弄成臭的,对臭产生讨厌也不行,要呵斥的是内心的贪嗔痴。不能对香生贪心,对臭生嗔心,对不香不臭的生糊里糊涂的愚痴心,在任何香气面前,要清清楚楚,但心不随它转,没有贪嗔痴。佛典里面有一句话:“譬如蜂采花,但取其味去,不坏色与香”。蜂蜜采花时,把花香的味道取走,但不破坏花的颜色和香气。修行人对一切万法,也要象蜜蜂采花一样,只摄取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东西,不要生起贪嗔痴的念头,就不会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四诃味欲者,所谓苦酸甘辛咸淡等,种种饮食肴膳美味,能令凡夫心生染着起不善业。如一沙弥染着酪味,命终之后生在酪中受其虫身。如是等种种因缘,知味过罪。诃味欲。味欲是针对我们的舌根而言的,酸甜苦辣咸等等各种滋味,也就是口腹之欲,能令凡夫心起贪念,遭受恶报,比如佛经里的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小沙弥因为非常喜欢奶酪的味道,来生就变作了奶酪中的虫子,这就是贪味的恶报。病从口入,祸从口出,问题都出在舌头上。味欲,实际上就是舌根对口味产生的贪着。凡夫往往执着口腹之欲,比如肉类食品,说的好听是营养丰富,说的不好听就是残忍,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陆上走的,地里爬的,都想弄来尝尝,结果杀生很多,恶报也很频繁。甚至有的人,对坐禅时的口齿清凉、甜润的感觉也很贪着,总希望口水能再多一点,能再甜一点,只要对味道产生贪心就错了,清净的舌根就是要放下对一切味道的执着,否则就会干扰禅定。五诃触欲者,男女身分柔软细滑,寒时体温热时体凉,及诸好触,愚人无智为之沉没起障道业。如一角仙,因触欲故遂失神通,为淫女骑颈。如是等种种因缘,知触过罪。第五诃触欲。触是身体对外界的感触,比如我们买衣服时,用手摸摸布料,就有滑涩、粗细、软硬的感触,以此来分辨布料的好坏,这个手感就是触;异性身体接触时的感觉,也是触,因为感触起自身根,能周遍全身,所以凡夫很容易对感触非常贪着。触欲生起来后,就会痛苦无尽,比如有一角仙,就因为受触欲的诱惑而失去神通,所以我们也要呵斥触欲。佛陀早就告诉我们,六根六尘是虚妄不实的,凡夫迷惑,不解真理实相,不了解万法毕竟空的道理,才会对它们生起贪婪的欲望。我们现在想修学禅定,对生命进行深层次的探索,虽然暂时摆脱不了五欲的纠缠和烦恼,但首先要相信、要明白这五欲是烦恼的罪魁祸首,所以首先要呵斥它们,不让五欲成为修行的障碍。从上面的讲述我们应该明确,呵斥五欲不是否定根尘识,而是要有一种舍弃的心态,不受影响的心态,也就是六根和六尘相对时,既不否定根,也不否定尘,但不让欲望起来,保持六根的清净,不受六尘的干扰,打开根尘纠缠的这个“结”,甚至让根尘脱落,也就是眼根与色尘脱离,耳根与声尘脱离,鼻根与香尘脱离,舌根与味尘脱离,身根与触尘脱离,所有对生命以外的要求全都停下来,就是彻底把五欲放下了,内心世界完全清静,这是一种智慧的、积极的、没有副作用的心态,如果能做到这里,不但禅定三昧受用无穷,开悟见性也是指日可待。第四章 摒弃五盖障修学禅定除了外部修学条件要合适,内心不向外尘攀缘外,还有更深入的要求,也就是要摒弃五种盖障,简称弃五盖。五盖,就是贪欲、嗔恚、睡眠、掉悔和怀疑。这五种盖不是因根尘相对产生的,而是由根植在凡夫意根里的根本迷惑——小乘佛教称作的根本无明产生的,是凡夫内心深处本具的烦恼,这五种烦恼就如同镜子上的污垢一样,覆盖住了我们身心本来具足的光明、清净、稳定、智慧的状态,所以称为“盖”。五盖是凡夫内心本具的,不象以六尘为对境的五欲是外来的,所以无法呵斥掉它,那怎么能摆脱五盖的干扰呢?智者大师告诉我们,对这五种烦恼要去摒弃,就如同清洗污垢一样,以定慧力把五盖清洗掉,就能回复我们身心本具的健康和自由。所言弃盖者,谓五盖也。一弃贪欲盖。前说外五尘中生欲,今约内意根中生欲。谓行者端坐修禅,心生欲觉念念相续,覆盖善心,令不生长觉已应弃。所以者何?如术婆伽欲心内发,尚能烧身,况复心生欲火而不烧诸善法?贪欲之人去道甚远。所以者何?欲为种种恼乱住处,若心着欲无由近道。五盖中第一个要舍弃的是贪欲盖,贪欲是健康人生最大的障碍。在呵五欲中呵斥的是因外尘而引起的贪欲,这里的贪欲是指潜伏在意根中的无明烦恼,也就是意根不用借助外境出现,只依靠记忆和幻想就可以产生的贪婪意识。比如好色的人,即使美色不在眼前,一样可以浮想联翩,留恋不舍,这就叫意根中生欲。这种意根中的贪欲是我们的根本迷惑,如果念念相续,就会覆盖善心,使禅修的人不得清净的禅定受用,善心不能生长。善心包含了禅定的法喜和感受,所以我们只要察觉到欲望生起来了,就必须在心中毫不犹豫地把它舍弃掉。智者大师告诉我们,世间的人如果欲望过重,就如同印度的淫女术婆伽一样会把身体烧坏,所以淫欲过度的人,脸色一定会发黑、发焦,就是内心欲火太重造成的,而人体比较敏感、欲望重的部位,皮肤的颜色也会比较深,这也是欲火灼烧的表现,甚至凡夫的心如果时常处在欲望中,也会变成黑色,以至失去正常的伦理道德。总之,因为很多烦恼都起自贪欲的缘故,心生欲火就会烧毁一切善法,并导致恶念频生,则道业无由可成。佛经里曾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比丘尼欲望很重,受不了淫欲戒的要求,又没有智慧,不但不惭愧,反而大放厥词,认为佛陀制定的淫欲戒没道理,说淫欲是两情相悦的,双方都能快乐,为什么还要戒?结果因为她毫无摒弃淫欲的念头,导致淫欲炽盛,自女根部位出火自燃,烧坏了身体,这就是放纵淫欲的现世报应。同时,地上裂开一个洞,她自燃后掉入洞中,当场身陷地狱,这是她诽谤佛陀的惨报。玄奘大师去印度就看过这个洞口,无论用什么方法都测量不到洞的深度,这在《大唐西域记》里有记载。这个故事是让我们明白,戒律确实是修行人的保护伞,绝对不能儿戏。另外一个故事讲的是欲望对普通人的伤害,一个捕鱼人偶然看见了外出游玩的公主,不由心生恋慕,于是他就不再工作,天天到公主住的地方希望见到她,直到生病了还恋着她。渔夫的母亲因心疼儿子,就借到皇宫卖鱼的机会常常送鱼给公主,希望借此机会能让儿子和公主见一面。公主很慈悲,得知真情后,就与老人约好,借她去神庙烧香的机会,让渔夫躲在神像的背后见她。结果这个庙里的天神很灵,知道公主要来上香,不想让捕鱼人对她有非份之想,于是天神就用神通让渔夫在神像背后睡着了,公主怎么叫他也不醒,于是就把自己身上的珠宝、璎珞都留下来后就回去了。渔夫醒来看到这么多珍宝,就知道公主来过了,非常悔恨自己错过了机会,越想就越难受,以至欲火从心中烧起,烧焦心肺,最终导致死亡。死的时候像被雷电击中一样,可见欲火焚烧的厉害。当我们贪欲心严重的时候,心会灼热得火烧火燎,就像蚂蚁爬在热锅里,越爬越会掉到热锅中心,最后只有死路一条。所以贪欲心生起来时,我们一定要摒弃,不能随之上下纠缠,念念相续,否则首先损害的就是我们自己。欲界众生主要有三种贪欲:食欲、色欲和睡欲,其中色欲是最主要的。古人说“食色性也”,认为饮食男女是人的天性。而佛法告诉我们,欲界众生,要想进入四禅八定,必须把欲界的一切都放下,可我们总牵着世间的男女情事放不下。自古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如果你放不下追求世间之乐,禅定之乐就难以成就,如果能放弃世间的欲望,从四禅八定的角度来说,法喜之乐完全可以实现。所以我们要有这样一种认识:如果想让生命处在一种健康的状态,就必须把负面的、覆盖身心健康的贪欲彻底舍弃,主要是指在禅法修行中生起的贪欲,如果打坐时生起的念头是为了更好的入定,这还是属于善法欲;假如杂念纷飞的,一会儿想去多赚些钱改善家庭生活、一会儿想到哪个明星多好看,哪个地方的饭好吃……,这就变成了一种贪欲,使善法欲走向了反面,促成了念念不停的“贪盖”。所以贪欲有两种:一种是贪欲,一种是善法欲。贪欲是我们坚决要摒弃的,因为贪欲是恶欲,必然会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一种伤害,这种伤害开始可能很微小,或者不为人注意,但时间久了,严重的贪欲生起来时,个人主义得以无限膨胀,就会表现得极其自私自利,以致于无法和人正常相处,会被所有人厌弃、舍离。善法欲也是一种贪欲,但善法欲会激发人积极向上,能给我们的身心带来好的影响。比如我们希望身心健康有智慧,就会积极努力地学习永嘉禅,去听、去背、去实践,念念不忘,这就是善法欲,它会促成我们身心的稳定,并对环境造成一种正面的良性循环,善法欲是一种必需的身心欲望,是健康生命的保障,假如没有善法欲,生命会无所事事,甚至会枯萎。所以善法欲和贪欲我们要分清楚,比如同样是贪财,用正当的途径去积极获取钱财,养活自身和家庭,过一种健康的生活,这是善法欲。而贪欲呢,就总是希望得到、拥有更多额外的东西,为了钱财不择手段,那么这个贪财就是恶欲,一经生起,心中就埋下了负面的不良因素,一旦这个因素产生影响,整个身心就开始毁灭。所以善法欲不会覆盖我们心灵的智慧,只有贪欲才会覆盖。贪欲之人去道甚远,我们应该尝试着学会把贪欲之念转化成善法欲,善法欲是良性的、正常的,它与贪欲的连接点我们要学会把握,也就是要生起这样的认识“禅定之乐较世间的贪欲之乐肯定更加高级、全面和深刻”,有了这样一种认识上的转变,就能够把强烈的贪欲转为求善法的动力,也就是善法欲。事实也确实如此,如果在家人能够进入初禅、二禅、三禅的觉受,对世间的淫欲之乐自然就不会再去贪求。贪欲是种种恼乱的住处,执着这个欲望,就不可能安住于清净的禅定之道,不过也不用害怕舍弃这个欲盖就不能过正常的家庭生活了,在家人学习大乘禅法,不坐禅的时候,还可以过正常的夫妻生活,只要能不过分贪着这种“天伦之乐”,就有解脱的可能,永嘉禅法就有这种精神,可以使我们的生命在内在层次上得到超越。二弃嗔恚盖。嗔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法乐之冤家,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府藏。是故行者于坐禅时思惟:此人现在恼我,及恼我亲,赞叹我冤。思惟过去未来亦如是,是为九恼。故生嗔恨,嗔恨故生怨,以怨心生故,便起心恼。彼如是嗔觉覆心,故名为盖。当急弃之无令增长。嗔恨是第二个覆盖我们心性的恶法,佛经里讲:“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一念嗔心生起,就失去了佛法的根本,种下了堕恶道的因缘。嗔心重的果报在地狱道,贪心重在饿鬼道,所以嗔心比贪心的恶报要严重,所谓“只见心火炎炎烧尽菩提之种,境风浩浩凋残功德之林”,有多少功德都会被嗔心烧掉,因此嗔心是法乐之冤家,善心之大贼。法乐就是禅定的法喜,嗔恨心重的人就无法得到这种法喜。比如我们在打坐时,突然想到一件不如意的事,就心生怨恨。或者大家共修很安静,不知谁的手机响了,马上心里就厌烦“怎么手机还不关!”其实这时候嗔恨心就扰乱了清净心了,随即就会失去禅定的快乐。有嗔恨的心绝对不是善心,善心是什么?“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是有大善的,因此不区分善与不善,不偏袒任何人,很公平的让每一个人都拥有大自然。所以我们需要有一颗纯净的善心来承受生命真正的健康,一切善法都是在毫不夹杂嗔恨的纯净的善心里才会得到展现和落实。比如在家庭生活中,你为家庭付出很多,但这个善心里却带着嗔心,边做事边心里充满怨气,数落对方这样不行那样不行,因此嗔心重的人很容易恶口,说话很容易得罪人,结果对方既不领情,也不感恩,善心最终还是被嗔心所障碍,善法也就不是真正的善法了。所以我们在修学禅定之前,要时时照顾自己的心,面对九恼也不能生起嗔心,九恼就是九种恼乱,第一是恼乱我个人的人;第二是恼乱我亲人的人,比如杀父、杀母,杀亲戚、朋友等等的仇人;第三是赞叹我冤家的人,凡夫总是冤亲分明,如果有人赞叹你的冤家,你就会起恼乱之心。这三类人都包含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方面,都是我的冤家对头,三三得九,称为九恼。由于这九恼的缘故,凡夫会产生嗔恨。嗔恨作为一种心理状态,是凡夫意识当中的一种毒素,面对九恼,嗔恨心就慢慢把怨气培养起来,一而再,再而三地积攒、深埋,所以叫“埋怨”,等到怨气包不住了,就四处蔓延,最后冲天怨气与嗔恨心共同爆发,烦恼就把真心给覆盖住了。因此对于修禅定的人来说,嗔恨是极大的障碍,我们一旦发现自己被九恼所转,生起嗔恨,就要赶紧把它消除掉,否则就会心生怨恨,难以入定。为了达到面对九恼不起嗔恨的心态,我们在禅修之外还要修慈悲观来对治嗔恨。这里有一个修慈心的偈颂:弟子问:何物杀安乐,何物杀无忧,何物毒之根,吞灭一切善佛陀答:杀嗔则安乐,杀嗔则无忧,嗔为毒之根,嗔灭一切善。这个偈颂就是告诉我们嗔恨是百毒之根源,对我们的生命和心灵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我们要修慈悲、忍让来消灭心中的嗔恨,令心地清净,善法才会得以生长。慈悲观就是平等地观一切众生皆如我过去、现在、未来之父母,而不是九恼,因此都希望他们能离苦得乐,当慈悲心成为我们心行主导力量的时候,嗔恨心就失去了滋生繁殖的土壤。嗔恨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顺理嗔、非理嗔、诤论嗔。顺理嗔就是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比如很多正直的人看到坏人坏事会义愤填膺,就是顺理嗔。这种人的果报是阿修罗,因为善心会有天福,但因为嗔心重,一直和天人作战,屡败屡战,很难享受到天福的果报。非理嗔是因为心里知道没理,却面子上下不来,结果嗔心大起。诤论嗔是因为争执不休,引发的怒气。不管哪一种嗔恨,都会直接对环境和健康产生恶的影响,严重的甚至可以影响到一个城市,所以佛陀告诉我们:嗔心是失去佛法的根本,只有摒弃了嗔恨心,善法才会成为真正的善法。我们都知道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善心,但如果一个母亲嗔心很重,在怀孕期间、哺乳期间经常起嗔恨心,她的儿子绝对健康不了,甚至会死掉。比如过去曾有一位母亲,用乳汁喂养自己的孩子,结果孩子死掉了,母亲很痛苦,就去问印光法师,为什么孩子会死掉?印光法师就问她是不是生气时给孩子喂过奶,母亲承认确实如此,他们夫妻经常吵架,因此总免不了生着气给孩子喂奶。印光法师就告诉这位母亲说,生气的奶水有毒啊,孩子就是因此死掉的。这个结论现在已经得到了美国科学家的证实,他们把两组同样健康的白鼠放在一起,一组喂给生气时的奶水,另一组喝正常心态时的奶水,三个月后,喝生气奶水的白鼠都死掉了,另一组则健康如常。这就证明了嗔心确实会产生毒素,当一个人充满嗔心的时候,整个血液都是有毒的,甚至会变色,所以人一生气脸色会发生变化,而贮存血液最多的心脏和肝脏最受伤害,因此脾气不好的人肝火和心火都很旺,健康都更容易出问题。因为嗔恨是凡夫心本具的迷惑,所以我们往往是很可怜的,没有办法把握自己。比如九恼的目的就是希望我们难过,结果我们就上当了,真的难过了,嗔恨心一起,反过来又报复对方,对方也是凡夫,也嗔恨了,又吵又打,互相伤害。事实上双方都是受嗔恚盖的支配,起了颠倒妄行,每一次伤害都是先伤害自己,先把我们纯净的善心给伤害了。所以我们学习了佛法,就要有智慧,摒弃嗔恚盖,修学慈悲观,不被九恼所乱,才能得到禅定的利益。三弃睡眠盖。内心昏闇名为睡;五情闇蔽放恣,支节委卧睡熟为眠。以是因缘名为睡眠。盖能破今世后世实乐法心,及后世生天及涅槃乐。如是恶法最为不善,何以故?诸余盖情觉故可除,睡眠如死无所觉识,以不觉故难可除灭。如佛诸菩萨诃睡眠弟子,偈曰:汝起勿抱臭尸卧,种种不净假名人。如得重病箭入体,诸苦痛集安可眠。如人被缚将去杀,灾害垂至安可眠。结贼不灭害未除,如共毒蛇同室居。亦如临阵两刃间,尔时云何安可眠。眠为大闇无所见,日日欺诳夺人明。以眠覆心无所见,如是大失安可眠!第三要摒弃睡眠盖,内心昏闇名为睡,睡着的人都心很昏暗,糊里糊涂,什么都不知道。我们的心昏暗久了,睡熟了就叫眠,这时人的各种感觉很麻木,也没有姿势仪态了,非常放恣,这都是因为睡眠的时候没有觉知导致的,所以也称睡眠为“小死”。之所以把睡眠称为盖,是指久睡昏沉会障碍用功,如果在用功坐禅的时候却睡着了,或者糊里糊涂不清醒,怎么能止观呢?这时睡眠就成为一种盖,障碍我们无法进入禅定法喜的状态,断除今生后世的法乐之心,以及生天及涅槃之乐。睡眠盖是一种很独特的障碍,但比贪心和嗔心还可怕,因为贪嗔这种盖可以在发现之后摒弃掉,而睡眠时因为智慧昏暗,和死了差不多,无法觉知,很难除灭,最终导致一生空过,与禅定法喜失之交臂。很多人修四禅八定,坐禅的时候精神很好,但一静下来就睡觉了,睡着了也不做梦,什么也不知道,这种状态没有痛苦也没有快乐,禅定功夫也不会增长。假如禅定有一定功夫了,散乱心、贪心、嗔心少一点,睡眠质量也会好一点。如果睡不好,做梦太多,那是因为贪心、嗔心太重,比如梦境中出现讨厌的事情、想要得到却得不到的东西,就是贪心太重造成的;如果梦境中出现恐惧、害怕、杀追等情景,则是嗔心太重的原因。弃睡眠盖不是让我们放弃正常的睡眠,一般我们睡六至八个小时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如果过于贪睡,醒了也不起,或是在坐禅中睡着了,生不起明了觉知的状态,障碍了禅定,这就成了一种必须要舍弃的盖障。佛陀在呵责嗜睡弟子的偈颂里,提到了种种呵斥睡眠盖的原因,要我们警觉生命的无常,不要把宝贵的人生全都昏睡过去。如果昏睡心很重,要用禅镇、禅杖使之觉醒。禅镇和禅杖是坐禅里面的两种法器,用来对治昏沉严重的人,使之警觉。坐禅时,禅镇安置于头上,作为警觉睡眠之道具。《释氏要览》卷下说:“禅镇,木版为之,形量似笏,中作孔,施细串于耳下,头戴去额四指。坐禅人若昏睡头倾,则堕以自警” 。佛言“一堕舒一足,二堕舒二足,三堕应起经行”。现在禅堂里面改用竹片切开一半,做的很光滑,放在膝盖上,坐禅时昏沉想睡就拿起来搓一下,让自己警觉起来。还有就是禅杖,坐禅时,用以警策昏睡者之杖。以竹、苇作成,一端用布等物包裹。《释氏要览》卷下记载:“禅杖,以竹、苇为之,用物包一头,令下座执行,坐禅昏睡,以软头点之” 。今则泛称僧所用之杖,现在禅堂里面改用香板了,昏沉睡觉时就会被打香板,让禅修人清醒过来,时刻处于觉知的状态。所以坐禅时,是要警觉睡眠的,因为睡眠很昏沉,会覆盖我们的智慧。四弃掉悔盖。掉有三种:一者身掉,身好游走诸杂戏谑,坐不暂安;二者口掉,好喜吟咏竞诤是非,无益戏论世间语言等;三者心掉,心情放逸,纵意攀缘,思惟文艺、世间才技、诸恶觉观等,名为心掉。掉之为法破出家人心,如人摄心犹不能定,何况掉散?掉散之人,如无钩醉象,穴鼻骆驼,不可禁制。如偈说:汝已剃头着染衣,执持瓦钵行乞食。云何乐着戏掉法,放逸纵情失法利?既失法利又失世乐,觉其过已当急弃之。悔者,悔能成盖,若掉无悔则不成盖。何以故?掉时未在缘中故,后欲入定时,方悔前所作,忧恼覆心故名为盖。但悔有二种:一者因掉后生悔如前所说,二者如作大重罪人常怀怖畏,悔箭入心坚不可拔。如偈说:不应作而作,应作而不作。悔恼火所烧,后世堕恶道。若人罪能悔,悔已莫复忧。如是心安乐,不应常念着。若有二种悔,若应作不作。不应作而作,是则愚人相。不以心悔故,不作而能作。诸恶事已作,不能令不作。第四是弃掉悔盖,掉是掉举、散乱。散乱的心就如同走路时随随便便甩来甩去的手臂一样,好象随时都会掉。比如有些人逛街,没有一个主心骨,心神散乱,到处游走,这是心掉;如果东拉西扯,随便聊天,或者在网络聊天室上聊些乱七八糟的世间俗事,就是口掉。悔是后悔,如果只是掉而没有悔,还不称为盖。逛街也好,聊天也好,东想西想也没关系,想坐禅就马上能收摄回来,说放下就放下,以前的事情如同没有发生过一样,也不后悔,只是把握当下,好好坐禅就行了。但是很多人往往不能这样,身心掉举,混乱了一天,晚上坐禅也不能好好坐,一个劲儿后悔,心里不安:“唉,疯疯颠颠,又过一天”,然后又开始计划,明天如何如何工作、如何如何修学等等,根本定不下来,这就成掉悔盖了。悔有二种:第一就是刚才说的掉后生悔,也就是做了不如法的事情后生起了后悔之心,叫掉悔;第二就是犯有大罪过的人,会经常怀有恐怖畏惧之心,如悔箭入心坚不可拔,就成了“悔盖”,能让我们一生没有机会入禅定,所以犯了戒、或做了错事以后,我们要通过一定的法来忏悔。如法忏悔清净之后,心理上就要把它放下,如果放不下,这个悔恨一直留在心中,就成为一种毒、一种盖,就能盖住我们的智慧和善心,所以必须放弃掉悔盖。五弃疑盖者。以疑覆心故,于诸法中不得信心。信心无故,于佛法中空无所获。譬如有人,入于宝山,若无有手,无所能取。然则疑过甚多未必障定。第五是疑盖。怀疑也是凡夫意根里的根本迷惑,“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如果怀疑就肯定不能入了,不能深入佛法就不可能有禅定的快乐,如无手人,虽入宝山,终无所获。这里的疑是狐疑不定的意思,对佛法生不起真正的信心,犹豫不决,所以得不到清净的禅定感受。禅宗里有话叫“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禅宗的疑是指对世间法的疑,是建立在坚信佛法的基础上的,这样的疑能产生一种出离世间的力量,反而能增加我们的禅定力,而对佛法狐疑不定,就是疑盖,就会障碍禅定,所以这里说然则疑过甚多未必障定。障碍正信的疑盖有三种,我们想得禅定,必须要摒弃这三种疑盖。一者疑自。而作是念:我诸根闇钝,罪垢深重非其人乎?自作此疑,定法终不得发。若欲修定勿当自轻,以宿世善根难测故。第一是怀疑自己,很多人无法了解自己的善根因缘,只是认为今生业障很多,也不聪明智慧,平常又那么散乱,凭什么就能坐禅得定呢?这么一怀疑,就有了疑盖,那就注定你不可能进入真正的禅定。所以怀疑自己的人,不自信的人,修学佛法永远得不到利益。佛经里讲,人生难得,中土难生,佛法难闻,所以只要此生你有机会听闻到佛法,哪怕只听到一句,也足以说明你善根非常深厚了,只要能如法修行,肯定会成就,如果不能如此充分肯定自己,稍有怀疑,就把自己障碍在门外了。二者疑师,彼人威仪相貌如是,自尚无道,何能教我?作是疑慢即为障定。欲除之法,如摩诃衍论中说:如臭皮囊中金,以贪金故,不可弃其臭囊。行者亦尔,师虽不清净,亦应生佛想。第二是怀疑传法的师父,“好象也没有什么仙风道骨,威仪异相,普普通通的,他自己恐怕都没有入过禅定,哪能教我入禅定?”疑师是属于傲慢的习气,明明是教你的人,还觉得他不如你,有了这种怀疑和傲慢,就必定会障碍你入道。所以《摩诃衍论》就提到了对待师父的正确态度,“师虽不清净,亦应生佛想”,即使师父真的不清净,是一个臭皮囊,但臭皮囊里有真金,我们为了得到真金,就不要嫌弃皮囊的臭了,就要把师父当作活佛一样对待。所以千万不要看到老师有一点德行上不圆满的地方,就对他失去信心,因为对师长的信心能圆满我们的心行,是自己心中诚信俱足的表现,对传法师具备了这样的信心,绝对会得到法的受用。三疑法。世人多执本心,于所受法,不能即信,敬心受行。若心生犹豫,即法不染心,何以故?疑障之义如偈中说:如人在岐路,疑惑无所趣。诸法实相中,疑亦复如是。疑故不勤求,诸法之实相。见疑从痴生,恶中之恶者。善不善法中,生死及涅槃。定实真有法,于中莫生疑。汝若怀疑惑,死王狱吏缚。如师子抟鹿,不能得解脱。在世虽有疑,当随喜善法。譬如观岐道,利好者应逐。第三是疑法,凡夫都怕上当,总抱着怀疑一切的态度,什么都怀疑,所以对于所修的法,也不能马上相信。如偈中说:如人在岐路,疑惑无所趣,诸法实相中,疑亦复如是。可是对于修行来讲,哪怕产生一点点怀疑,这个法就跟你不相应,因为你的心被怀疑占据了,就接纳不了这个法了,法的利益也生不起来,特别是修禅定,信心非常重要。我们入佛门以后,首先就有师父会教你一个最简单的法,“心乱的时候念念佛,把心静下来”。念佛就是一个法,如果你似念非念,狐疑不定,那就一点利益也得不到,还会到处乱学,导致障碍丛生,覆盖善法,那麻烦就大了。我就遇到这样几个人,本希望他们从基础做起,打好地基,结果修了几次,好象没什么感觉,就放弃了,又想去修别的法。可是这样一放弃,以后如果遇到第二个善知识,就要花双倍的功夫才能生起信心。如果第二个善知识的法他再次放弃,那以后遇到了第三个善知识,就起码要花四倍的功夫才能有信心去修学。所以法贵当机,更要一门深入,否则修修停停,修得越多结果越没信心,把大好时光全都浪费了。所以当学人向我问法时,我常常会反问他们,你现在修什么法?你对现在这个法有信心吗?如果觉得好,那你就不用怀疑,坚定不移的去修。不能今天修这个法,明天听说那个法好,马上又转变,结果让本无高下的八万四千法门修的你团团转,心里全都乱了套,结果也可想而知,没有一法可以得利益,甚至会丧失对整个佛法的信心,这就是对法的狐疑造成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坚决摒弃。其实多生历劫以来,我们一直都在苦海里流浪生死,三恶道多,三善道少,遇到佛法的机会更少,修学正法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因此这辈子能修学正法真是太幸运了,不知要如何得因缘巧合才能得到这样的福报!希望大家一定不要轻视自己、轻视佛法,一定要按照师父的要求把基础彻底打好,使自己的心时刻处在法的状态中,按这个法的要求去做。做的过程中,看能不能进入这个法的状态,并且要不断反省,为什么不能进入,症结在什么地方?找到原因之后,在生活中就要去改正,具五缘、呵五欲、弃五盖,这样法就能入心,我们生命的真实状态也就如同即将孵出来的小鸡一样,就要破壳而出了,但是最后还有一层鸡蛋壳的束缚,我们再把蛋壳啄开,生命就进入了一种自由、清新、无我的禅定境界,这就是绝对的真实受用了。第五章 调身心五事在具备了五缘、呵斥了五欲、摒弃了五盖之后,我们就可以学习坐禅了,所谓“身安则道隆”,在禅修过程中,身心的调和非常重要。调和就是调整、和谐、不极端、不偏颇的意思,坐禅是一套非常严密、科学的修行体系,并不是腿一盘,眼睛一闭就是打坐了,仔细讲的话要讲一本书,我们在这里先把坐禅必须要掌握的要领介绍给大家,随着修学的深入,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再进一步去学习。简要来讲,坐禅要从五个方面对身心进行调整,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第一调食“夫食之为法,本欲资身进道。食若过饱,则气急身满,百脉不通。令心闭塞,坐念不安。若食过少,则身羸心悬,意虑不固。此二皆非得定之道。”调食就是调整我们的饮食,不能吃得太饱,也不能太饥饿。太饱时血液都跑到胃里去消化食物了,就造成大脑缺氧,很容易昏沉,而且腹部很胀,隔肌就会上提,肺部的范围就小了,呼吸不容易深沉、绵长,导致气急身满,甚至各种脉络会因此堵塞,不容易通达,心就很难稳定下来。如果吃得太少,又走入了另一个极端,会导致身体瘦弱、容易困乏,心里七上八下地老想去吃东西,所以体质差的人,打坐时意志力就会相对薄弱,心念也不容易稳定。因此吃饭要七分饱,既不太多,又不能太少,适中最好。“若食秽触之物,令人心识昏迷,若食不宜之物,则动宿病,使四大违反。此为修定之初,须深慎之也。故经云:身安则道隆,饮食知节量,常乐在空闲,心静乐精进,是名诸佛教。”秽触之物就是佛教里讲的五辛,也就是葱、大蒜、韭菜、洋葱、兴渠。这五样虽然是蔬菜,但也是烈性食品,能刺激性激素,使神经兴奋,心念迷乱,非但不容易入定,还有诱发和增强贪嗔痴的作用,所以戒律规定不能吃五辛。还有一种不宜的食物是因人而异的,比如吃辣椒、姜很容易上火,怕上火的人就不能吃;另外一些寒性的食物,比如绿豆、苦瓜等等,身体虚寒的也要避免食用,以免造成四大相违,禅坐未得利益,病先引发出来了,这就划不来了。所以调食的要点就是三句话,不要太饱,也不要太饿,不应该吃就不要吃,这三句话做到了,饮食就调节好了。调食是初学禅定的人必须要注意的,佛陀说:“法轮未转,食轮先转。”身体是靠饮食来滋养的,“身安则道隆”,我们把身体滋养好了,就容易精进修道,所以智者大师把调食放到了调五事的最前面。我们人有四种食,段食、触食、思食、识食。段食就是一日三餐,以香味触为饮食内容,隔一段时间就必须吃,不吃就饿,这叫段食。触食就是每个人都需要有感触,感官上愉悦的享受,并进行适当的调节,比如太热就要用空调,太冷就要加衣被,就如同人饿了必须吃东西一样,不调节身体的感触就会出问题,这叫触食。思食是思想,思想要正常、正确,如果思想出了问题,就会影响身体健康,第六意识生起希望之念,比如很多病人都是被病吓死的,这就是因为思想以恐惧为食而使身体发生的反应,所以我们要有一个健康的思想,这叫思食。第四个叫识食,就是对人生的认识要正确。如果认识上有错误,以错误的认识比如杀盗淫妄为食,人身必然会得到可怕的恶报。另外,大乘佛法也讲识食就是指八识,因为这八识能支持有情众生的身命,所以叫做食。这四种食是相互影响和支撑的,识食能影响其它三种食,所以是最重要的。我们通过坐禅以后身心豁达了、开放了,识食、思食慢慢都健康起来了,变得非常慈悲、安忍,那么即使吃简单的食品依然能非常健康长寿。比如说吃素,如果以嗔恨心去吃素,健康还是有问题的。但如果我们思想开通了,身心没有牵挂,以大慈悲心去吃素,那肯定是非常健康的。所以在禅修的过程中,这四种食我们都需要调节。第二调睡眠“夫眠是无明惑覆,不可纵之。若其眠寐过多,非唯废修圣法,亦复丧失功夫,而能令心闇昧,善根沉没。当觉悟无常,调伏睡眠,令神气清白,念心明净。如是乃可栖心圣境,三昧现前。故经云:初夜后夜,亦勿有废,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第二要调睡眠,睡眠的性质是一种无明的惑。无明就是不明白人生的真相,糊里糊涂地造业。凡夫之所以成为凡夫,就是因为被无明障碍住了自性的光明,如果无明破除,就是诸佛如来,所以我们每天似乎很明白,其实全是在无明里。无明分为无覆无明和有覆无明,清醒的时候我们可以在无明中修行,无明就不会覆盖我们身心的受用,我们能有机会破掉它,这叫无覆无明。如果我们睡着了,睡眠就会使我们失去觉照,无明就把我们完全覆盖住了,这叫有覆无明,我们就失去了破掉它的机会,一生就会空过了。所以贪睡的人,意志力就会很消沉,要想意志力坚强,早上就不能睡懒觉,早起接受大自然清新的空气,发发愿,立立志,拜拜佛,意志力就会慢慢坚强起来。睡眠如何去调节呢?欲界众生,睡眠是一种欲望,叫做睡欲,还有食欲、淫欲。古人讲,“食色,性也”,实际上是“食色睡,性也”。睡眠是眼睛的食品,因此欲界众生必需有合理的睡眠,不睡眠或者睡眠少了,眼睛就可能会瞎掉。所以调睡眠的要点和调饮食完全一样,要适宜、适中,不可放纵地睡得太多,也不能睡得太少,不该睡的时候就不要睡,比如人早起早睡非常好,晚睡晚起身体也会感觉不舒服。《楞严经》里有个故事,有个叫阿那律的比丘很贪睡,佛陀就呵斥他:咄咄汝好睡,螺蛳蚌壳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就是说你这么贪睡,不就和螺蛳蚌壳一样了吗?一睡一千年,连佛的名字都听不到,更何况解脱和觉悟了。阿那律比丘听后心里很惭愧,都已经出家受戒了,还被佛陀斥责为螺狮蚌壳类,于是他精进用功,心力非常猛烈,连续七天不睡觉,结果导致双目失明了。好在他在佛陀身边,佛陀教给他一个照明金刚三昧法门,他得以修成天眼通,并证得四果罗汉,所以在佛弟子里,阿那律尊者是天眼第一。阿那律尊者的故事,对我的影响很大。我出家第二年在小庙念佛时,正是十八、九岁的年纪,特别贪睡,晚上睡了七、八个小时之后,午睡还总也睡不醒,每天睡到两点时,师父跑过来把我拉起来,我坐在那里等他一走,马上躺下去又睡。三点钟师父又跑过来,拿些风油精把我的眼睛、鼻子擦擦,说“这回你总该不会睡了”,结果他一走,我还是躺下就睡,一直到四、五点钟才能起来,每天都是这样。就算能起来,跪在板凳上诵经念佛时,也很容易就睡着了;于是我就换作跪在硬板上读经,还是一读就睡着。后来看了阿那律尊者的故事后,我生大惭愧,就想把午睡戒掉。怎么戒呢?我中午吃完饭就一直绕佛,不睡觉,绕累了就把头靠在墙壁上休息一会,结果一靠上,还站在那里就睡着了!这样也不行啊,后来就想了个比较残忍的办法,在口袋里准备上一根针,要睡着了就拿针刺一下内眼皮,这样中午一直绕佛,五、六个小时也不停下来,结果一个星期后,中午就不用睡觉了。不过,这种方法不能普遍使用的,用不好把眼睛搞瞎了,可就得不偿失了。因此佛经告诉我们,睡眠过多是修道路上的严重障碍,但睡得太少,每次坐下来都会很瞌睡,这也是不可取的。年轻人正常睡眠为六到八个小时,睡足这个时间以后,如果还想睡,就要想办法对治一下了,但如果睡不足,精力不充沛,也不适合止观禅定,所以睡眠既不能放纵,也不能太少。第三调身、第四调息、第五调心,这三者是我们坐禅入定的关键,缺一不可,所以是合在一起讲的,只是有初中后的差别。但我们在学习时,也可以逐一来了解和掌握,所以我们先介绍调身的方法。夫初欲入禅调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调身之宜,若在定外,行住进止,动静运为,悉须详审。若所作粗犷,则气息随粗,以气粗故,则心散难录,兼复坐时烦愦,心不恬怡。身虽在定外,亦须用意,逆作方便。后入禅时,须善安身得所。其实禅不是坐时才有的,禅就在我们整个生活中,有禅定的人,不用穿什么特别的衣服,说特别的话,他的所作所为就会散发一种健康、安闲、智慧、慈悲的禅味出来,让周围的人身心都非常舒服,这种禅味完全来自于对自心的把握,不是金钱、地位和学识等身外之物所能达到的。所以禅定并不是一定要坐在那里才进入,只要你懂得坐禅的方法了,平常走路说话,接人待物,触对逢缘都可以进入禅定。但初欲入禅者必须通过打坐止观,才能生起一种明亮、宁静、智慧、慈悲的心理状态,从而掌握进入禅定的方法,慢慢再渗透到生活中,使行住坐卧更加安祥。想进入禅定就要逆作方便,逆就是反向,比如欲观其心,先要具备外在的二十五方便,就是逆作方便,想使内心安稳自在,先要把外具的二十五方便作好,才能进入禅定时。那么具体到调身,如何去做呢?这里先把平常不打坐时调身的总纲告诉我们了,也就是在平常生活中,无论讲话、思想、做事都不能很粗犷,否则心气就很浮燥,就不安定,即使入座也像个猴子一样,就很难坐得住了。其实现代的话来说,坐禅就是把情绪管理起来,让情绪很听话,不放纵,如果能把自心管理得柔和听话,无论何时就会很安祥。生活中很烦乱就是心中烦恼多的表现,所以坐禅功夫好的,就如同在座上把智慧刀磨好了,到了生活中,就能用这把刀去割烦恼草,一切行为就变得如理如法,座下也一样能安住在禅定中。座上调身主要是打坐姿势要正确,共有七项要求。第一项:初至绳床,即须先安坐处,每令安稳,久久无妨。绳床是古时僧人的主要坐具,多用草绳编成,宽大舒适,我们现在打坐的坐具一般是蒲团或者方凳。上座前,我们先要把座位安置好,要把禅坐的地方布置得让自己很喜欢,坐在这里感觉很舒服,不能随便找个地方就坐。所以寺庙里其它的凳子都是小小的,提醒我们不要贪坐;唯有禅堂里的凳子都是很宽大舒适的,让我们不管在禅堂里坐多久,都会很安稳。在家打坐如果没有单独的房间,我们也以在床上打坐。床是让自己休息的地方,肯定是家里最干净最舒服的。禅坐的地方布置好了,很舒服,平常却不能随便就坐在这里,只有禅修的时候才可以坐,否则禅修不会受到我们心理上的重视和认同。蒲团平铺放好以后,我们还需要调整坐垫的高度,以便能身心端正,所谓“站如松,坐如钟”,坐下来要四平八稳,不前俯后仰。如果是双盘,本身就很平稳了,后面不垫或者垫高半寸至一寸都无妨;如果是单盘,就要垫高一寸到两寸;散盘就要垫高七八寸。具体高度因人而异,胖人要垫高一点,瘦人可以垫少一点,因为胖人腿粗,如果不垫或垫的太低,坐下来会往后仰,和人体骨骼的生理状况不协调,气脉就不容易打通了。第二项:次当正脚,若半跏坐以左脚置右脚上,牵来近身,令左脚指与右髀齐,右脚指与左髀齐。若欲全跏即正右脚置左脚上。这是身体打坐的姿势,这里只介绍了双盘和单盘两种,这两种姿势是专业修行人,也就是出家人采用的禅坐姿势,在家人禅修还可以采用散盘的姿势。半跏坐就是单盘,左脚放在右腿上,叫吉祥坐;右脚放在左腿上,叫金刚坐,都是可以的。如果是全跏,也就是双盘,就先要把左脚放到右腿上面,然后右脚再放到左腿上。散盘就比较随意了,把两腿交叉一下,或者左腿压右腿,或者右腿压左腿,身体保持正直,就可以了。如果男众能双盘最好双盘,因为双盘比较平正,气脉也平顺,很容易入定。年轻女众如果不是14岁前就已经双盘了,那就最好采用单盘形式,不要双盘,因为成年的时候双盘会使内分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例假会过多,影响正常的生理状态,单盘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了。老年人或者非常胖的人可以采用散盘的形式,但脚要尽量往里拉,脚要贴近蒲团,不要散翘在外面,坐要端正。坐下后两个脚大拇指的指尖,跟两侧的肩膀能够持平,这是比较准确的禅坐姿势。第三项:次解宽衣带周正,不令坐时脱落。腿盘好以后,裤带、衣带要放宽松,也不能穿紧身的衣服,最好穿棉质的睡衣或者宽大的衣袍,不能让过紧的衣服或衣带把气脉卡住,也不能太松随时都能掉下来。佛经里面说,人体由四大组成,每一大有二百二十病,四大不调,就会出现八百八十病。如果调节得好,身体就会很舒服,心情也非常愉悦。坐禅的特点就是放开我们身心的束缚,让地水火风四大能自行进行调节,达到身心的平衡和禅定,所以要解开所有身体的束缚。但太松了也不行,比如有人披着衣服打坐,坐到一半衣服滑下去了,你是拣还是不拣?拣吧,手结印呢,一动就白坐了,四大的调节就要被硬性终止;不拣吧,打坐会受风受凉,也会导致身体生病。心里七上八下地琢磨,就更进不了禅定了,所以衣服要松紧适宜。第四项:次当安手,以左手掌置右手上,重累手相对,顿置左脚上,牵来近身,当心而安。身体安稳以后,手也要结印放好。一般我们打坐可以结三昧印,三昧就是正定、正受的意思,禅定就是正定、正受,这是十方诸佛的共印,结此印很容易入定。三昧印要将两个手手指平伸,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拇指相对,形成环状,指甲要剪掉,不能用力戳太紧,也不能脱开。结好以后,放在盘坐好的脚上,或者肚脐到肚脐下面一寸半之间地方。如果换作右手在上,就叫弥陀印,也就是阿弥陀佛结的念佛三昧印,是三昧中王,和十方诸佛的印是相通的,所以这两个印是最容易使我们入定的手印。坐禅要得受用,就需要将气脉贯通,气脉贯通后,肉身的粗重感受消失了,就能入定了。我们结好这个手印后,气就通过十个指头互相调换,所以十指要对好,否则就像把电路接错位了,电流就过不来,灯就亮不了。十指相对时会有气脉发动的感觉,两个拇指好像粘在了一起,这就是气脉已经在启动了。第五项:次当正身,先当挺动其身,并诸支节,作七八反,如似按摩法,勿令手足差异。如是已,则端直,令脊骨勿曲勿耸。坐禅时为了将身体调整到正确的姿势,先当挺动其身并诸支节,也就是把腿盘好以后,我们先要活动一下,也就是以腰为基点,顺时针转三圈后,再逆时针转三圈,每一次都要转到极限,感觉再弯下去就会摔倒了再转回来;然后往后仰三次,前靠三次;左右各晃动三次,再看看上下左右怎么晃也不会倒了,腰直胸不挺,四平八稳了,这时候身体的姿势就调好了。“腰直胸不挺”是调身的要点,脊椎保持正确的姿势很重要,因为我们人最重要的任、督两条脉,都围绕脊椎而行。中医讲“任脉主血,为阴脉之海;督脉主气,为阳脉之海”,因此有“任督通则百脉皆通”的说法,如果我们坐禅时身体不正,脊椎不直,气脉就不能打通;但是脊椎又不能挺得太直,要稍微含一下胸,做到“腰直胸不挺”,含胸拨背,这样就完全符合脊椎的生理弯曲,因此能很自然的放松,也就容易入定了。第六项:正头颈,令鼻与脐相对,不偏不斜,不低不昂,平面正住。第六项是调头颈的姿势,头颈要不偏不斜,不低不昂。调整好后,鼻尖跟肚脐正好相对;如果鼻尖和肚脐对不正,那头颈的姿势就没有调好。第七项:次当口吐浊气,吐气之法,开口放气,不可令粗急,以之绵绵恣气而出,想身分中百脉不通处,放息随气而出。闭口,鼻纳清气,如是至三。若身息调和,但一亦足。当我们把身体所有部位安置好后,再就要把体内的浊气吐出来。佛教讲因为凡夫内心充满贪嗔痴等颠倒心念,就感得了这个五浊恶世,所以我们都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表现为思想上和身体上的痛苦烦恼,这些身心的不健康因素如同混浊的恶气一样充斥在全身,会影响我们进入清净快乐的禅定,所以入座之后,我们先要把这些浊气从身体里吐出去。吐气的方法也是有讲究的,不能太用力,导致粗重急促,要张开口,慢慢地绵绵不断地把气放出去,就像把煤气罐的口拧开,让剩余的煤气放掉一样的感觉。同时观想身体所有脉络不通的地方,那些把脉络堵塞住的浊气,都随放气而从身体里全部排出去了。比如身体哪里不好的人,就可以观想病灶处很多灰黑色的浊气,都慢慢地集中到嘴里被吐出去,观想身上所有的浊气全都吐完了,然后闭上嘴,再用鼻子把清新的气体吸进来,这样吐纳三次,如果身体情况比较好,一次也可以,在这个吐故纳新的过程里,观想很重要。曾经有一次,我的喉咙里忽然长了一个肿块,有拇指那么大,很痛很肿,师父告诉我,不妨用所学的佛法来观想一下。于是我就把鞋子脱了站在地上,闭上眼睛,手垂下来,身体放松,吸气的时候,想到十方诸佛的光明从我的头顶射进来,照耀着我的整个身体,那些光束集中到肿块处将它刺破;呼气时,观想肿块里的脓血化作灰黑色的浊气从脚底心出去,这样吸进来光明,排出去浑浊,站在那里两个小时,一直观想,上午一次,下午一次,共四个小时,结果第二天就好了,所以心力不可思议,我们不要轻视观想。以前我们都太关注物质了,把心的力量忽视了,坐禅就是要把心的力量找回来。所以坐禅之前,我们要认真观想一下,把所有的浊气,全部吐出去,要观想到全部浊气都吐干净了,不能到闭口收气的时候,还感觉有浊气留在体内,这时收回来那就白吐了。呼气要绵绵而出,很慢很细,不能听到呼气的声音,感觉浊气放完后,就把口闭住,不让浊气再返回,感觉身心很清爽愉快,再用鼻子把清气轻轻的吸纳进来,观想三宝智慧的光明沐浴着整个身心。如果在自然环境好的地方打坐,也可以观想自然的氧气、清气从全身的毛孔进来,充盈整个身体。这种配合观想的吐纳最多也就做三次,不能长时间做,否则就是练气功了,虽然身体会健康起来,但是得不偿失,把佛法开智慧的目的失掉了。这七项做完后,整个身体就调好了,就可以安坐不动了,但我们如果想打通气脉,还需要对眼睛和唇舌的状态进行调整,这两个附加内容也非常重要。第一个是对唇舌的安置:次当闭口唇齿才相拄着。舌向上腭。浊气吐完闭口时,要让嘴唇和牙齿刚好接上,非常放松自然,不能闭的太紧,也不能有空隙,舌尖要轻轻的顶着上腭,也就是门牙的牙根处。因为坐禅时,地水火风互相调节,心火下沉,将精血蒸发为气,借风力充溢全身脉络,上升到头顶时,头顶很清凉,气又会凝结为口水,道教称为甘露,所以禅坐时口水会很多,舌顶上腭就是接这个甘露的,接到咽喉里,咽下去对身体有很大好处,滋润全身地大,如果不顶上腭,口水就会从两个口角流下来,比如昏沉的人,肯定口水就流到嘴角了。坐禅时的口水是甜的,我们人一上火时,嘴里会感觉很苦,如果我们能如法坐禅,一个小时调节下来,四大协调了,嘴里也就不苦了。这些都是身体气脉的道理,佛教注重智慧的开发,打坐是为了能够发明自心,开发智慧,并不是为了追求身体健康和各种气功的感受,但佛教也不否认气脉对身体的调节作用,气脉打通只是世间法很小的一部分,并不是禅修的最终目的。比如中医就对人体研究得非常清晰透彻,中医理论里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经络学说,认为人体布满各种经络,最重要的就是任、督二脉,任督二脉都起源于会阴处,因此会阴处也叫人体的根,比大脑还重要,被身体保护在最中央处,隐藏最深,不会轻易受伤。会阴在道教称为下丹田,也就是小腹肚脐里面,一寸到一寸五的这个地方。任脉走人体的前面,从下丹田上来后到舌尖为止,统摄整个腑脏和腹部,主阴气;督脉则走人体的后面,也是从下丹田起来,从人体的背部上升到头顶再下来到门牙的牙根,也就是上腭这个地方,主阳气。我们打坐时如果腰酸背痛,包括背后的脊椎、脖子、头顶等等不舒服,就是肾气不足,属于督脉的问题;如果胸胀、胸闷、呼吸不畅或者腹部疼痛等状况,则是任脉的问题。所以我们打坐时,就像在锅里煮东西,下丹田就如同火,人体肾脏所含的精血聚集在下丹田上面,坐好以后就开始煮。煮开后,锅里充满气体,气体上升到锅盖后,又凝结成水滴流下来,我们舌顶上腭,就可以让任督两脉连通起来,阴阳就可以相互调节,阴阳调节得平衡了,就能使身体健康。因此舌顶上腭非常重要,但舌尖顶得不能太用劲,刚好对上就行,否则容易上火。另外打坐时我们最好不要动,乱动就如同把锅东端一下,西端一下,东西就煮不好了。再一个是对眼睛的开合程度的调整:次当闭眼,才令断外光而已。也就是眼睛要闭上,但不能闭得太紧,刚刚合上就可以了。如果昏沉较重的人,眼睛可以睁开一点;散乱心重的要把眼睛全闭起来;一般情况下以看不见外面的东西,但能感觉外面的光就可以了,这样心就容易收摄。调身以后,身体能稳稳安坐了,我们就要进行下一步——调息。息,就是呼吸。呼吸如果不调的话,坐下来很难得定。我们呼吸一般有风、喘、气、息四种状况,前面三种都以肺部为主要呼吸器官,不适宜禅坐,只有第四种以下丹田为主进行的腹式呼吸,才算是把呼吸调好了。我们用鼻子呼吸时,气息进入能听到声音,非常粗重,这就是风。气息出入结滞不通为喘,也就是一口气还没有全呼出去,就感觉气不够了,又要往回吸气,中间有停滞就是喘。气是指虽然没有停滞,但比较粗重、浮躁,有出气入气的感觉。息就非常深入了,感觉呼吸是从下丹田处开始的,无呼吸之相,气息却出入自如,没有任何阻碍涩逆,所谓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神安隐,情抱悦豫,此是息相也。这样的呼吸才是禅坐所需要的。调气有三个方法:一者下着安心。二者宽放身体。三者想气遍毛孔出入,通同无障。第一,把意念放在丹田上,不要着意在鼻端、喉咙,或其它什么地方;第二,完全放松身体,不要紧张、用力,让整个身心处于轻松自然的状态;第三是调气,观想全身毛孔放开,气自毛孔出入无碍,不要想气在鼻子出入,气就会自然的、微细的得到调节。调气以后,还要调息。调息有一个好方法,不打坐的时候最好全身放松去散散步,感受自己的呼吸很轻柔,身体像云团一样轻灵,甚至脚步踩在地上,一点声音也没有,这样的锻炼对坐上调息有很大帮助,如果上了坐仍气喘如牛,那我们肯定入不了禅定。第五是调心:调心者有三义。一入、二住、三出。调心有三个方面,也就是入禅定、住禅定和出禅定,这三个状态的用心是不一样的,我们都要进行调整。有些人把每天的念佛、坐禅当成非完成不可的功课,一坐下来,也不管自己是什么心态,坐两个小时就算了,这样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要学会调整心态,保证坐禅的质量,不要只讲数量。首先要明白入禅定时的心态,初入有二义。一者调伏乱想不令越逸,二者当令沉浮宽急得所。入禅定时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调心,第一先要调伏自己的妄想,系心一缘,告诉自己安住这一念心上,其它妄想不能再打了,否则就是心有越逸,这点非常重要,要时刻警觉,不能多打妄想;沉浮就是昏沉和散乱,宽就是一点也不着急,太松懈了,急就是太着急入定,又太紧张了,这样的心态都不适宜禅修,因此调心就是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松、不懈、不乱,也不放任自由。刚开始禅修时,我们定力不够,不可能所有禅修时间都能将心态调整得很好,所以建议大家,一开始打坐不要限定时间,进入禅定的方法学会了以后,能坐五分钟不打妄想,就有五分钟的定力,这五分钟你进去了,不妄想、不昏沉、也不散乱,安住在那里很舒服,身心进入一个宁静的状态,五分钟时间到了,就让自己出来。这样慢慢的锻练,能坐多长,就坐多长,让自己每次都能感受到这个状态给身心带来的愉悦,你就已经尝到了禅定的法喜,这样慢慢把入定的时间加长,定力就越来越高了。所以我们要重视质量,只讲数量是不行的。现在我们把调身心五事的要点总结一下:第一是调食,不饥不饱是最好的状态。既不能饿着肚子,也不能一吃完饭就打坐,一般初修者最好是饭后一小时再坐。第二调睡眠,既不能无限制地睡,也不能太减少,以能保持精力充沛为宜。第三是调身,将禅床、衣物以及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调整好,禅床要宽大舒适,高矮适宜;衣物要宽松有度;腿、手、脊椎、头颈、眼睛、唇舌等部位都要按照要求调整好,使全身完全自然、放松。第四是调息,将我们平常的肺部呼吸调整到以下丹田为主的腹式呼吸,呼吸要绵绵不绝,不涩不滑,不急不喘。第五是调心,心要不妄想、不昏沉、不散乱,把心管理好,不让它放任自流在正法之外。如果我们不按照这些去调整五事,就没有任何受用,只有坐,没有禅,坐在那里没味道、没意思,白白耽误时间。如果我们把这些要求都做到了,很快就能有各种体会,因为每个人身体不一样、基础不一样,体会也不会雷同,至少气感会很快生起来。但气机一发动,很多学人的心就乱了,坐在那里胡思乱想,觉得自己气脉开始打通了,师父说任督二脉通了身体就好了,然后就用意识引导这个气感,从背部、腰部往上走,这就背离了禅修调心的要点,也会非常危险。比如你正用意识去引导气脉时,引到一半突然遇到什么事情,或想别的去了,气脉停在那里就会生病,如果气脉进入大脑停在那里,可能就会精神出问题,所谓走火入魔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按照修行的方法去打坐,不引导气脉,让它水到渠成,自然顺畅,那就百分之百不会有问题的。最后再补充几点在禅修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的事项,也是我们上座之后常常会遇到的问题,在这里明确一下。第一、禅坐的时候,膝盖、腰部、肘部、颈部最好不要暴露再外,尤其是膝盖和肘部,要穿长袖的衣服和长裤,冬天时膝盖和后腰还要包起来,夏天也至少要用薄的毛毯把膝盖包起来。因为打坐时四大会互相调节,穴窍会打开,如果有凉气进入这些部位,就会影响脉络运转,导致病痛。比如膝盖受凉会得关节炎,腰部受凉了,督脉会受影响,肾脏阳气不足,老了以后容易驼背。第二、打坐环境的要求。光线不要太亮,也不要太暗。窗户最好打开,但要挂个窗帘,如果头顶上有吊扇,最好挂一个蚊帐,蚊帐上面再放块布遮挡一下,不让风直接吹到头顶,落地扇可以先吹墙,总之不管什么风,都不能直接对着身体吹。最好不要用空调,如果天气实在太热,空调风也不要直吹身体。我们把长袖、长裤都穿好,各个关键部位包好,勉勉强强的也可以在空调的房间里打坐,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可以选择与空调房间相通的屋里打坐。因为空调气很寒,容易使人得风湿症,很难治疗。有个法师年轻时能坐十个小时,现在刚到六十岁,关节炎特别严重,痛得路都走不了,很难医治,所以年轻人一定要注意,别打坐坐出一身病来,那就划不来了。第三、座上的注意事项。座上除了按照调五事的要求外,还要注意不要身体乱动,否则也容易让气脉运行不畅,堵在哪个地方,哪里就会痛。第四、下座的注意事项。坐完后,不要着急下座,先要进行按摩。把手搓热按摩头部,按摩四十下,或者三十六下都可以,最好时间多一点;然后按摩脸部、手臂、腰背,两个膝盖等等。按摩完后,再把脚放下来,放到蒲团下面,不要马上伸直,用手搓搓麻痛的地方,按按脚板,再慢慢伸直,慢慢站起来再活动,至少要走一百步以上,再去正常做事。不能一下座马上站起来就走,因为打坐时脚是直的,站起来就走,很容易拉伤经络。下座以后如果不按摩,就像蒸了很多气走到某个部位了,这个部位不太通,气就聚积在这里,但还没有通过去,我们就觉得很麻、很痛,比如膝盖、头颈、腰部都是容易痛的地方,一停下来,气就会堵在那里了,所以我们要通过按摩,把这些气化散开来。特别是打坐功夫好的人,气机很旺,下来以后不按摩,如果气停在脑子里面,可能几天都会昏昏沉沉的,很难受。还有些人晚上在床上打坐,坐完后很放松,又怕麻烦不如法按摩,躺倒就睡,结果背部的气脉被压住后,时间长了,督脉就通不了了,腰酸背痛的,把身体搞垮了。这些都是因为坐禅不如法导致的禅病,世间的医药很难治愈,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下座必须按摩透了,再去做其它事情。第五、其它注意事项。座前不要喝很多水,因为打坐过程中以及下坐后十五分钟以内不能大小便。我们刚才说过,打坐如同在锅里煮东西,能把真气散发到全身,我们一大小便就会导致真气的散失,对于身体来讲是很吃亏的。所以我们要在停下来十五分钟以后,真气回归血脉以后,才能上厕所。如果我们坐得好,尿液会很清澈,不会很浊。因为同样的原因,在家居士下座以后,四小时内不要行房事,房事后的四小时以内最好也不要打坐,否则会伤害气脉。也是因为在家居士有夫妻生活,以前佛陀很少教在家居士修禅定,如果大家想调节身体,在这些方面就要注意节制,不要因小失大。第六章 五种方便行我们学习了以上的内容,尤其是调五事的要领以后,就应该掌握入禅定的方法了。但在实际打坐上,即使我们偶尔能感觉很舒服,但下次再想进去就进不去了,也就是我们把握不了入定和出定的技巧,无法出入自由,找不到进入禅定状态的那个门槛。有一本书叫《你是做梦大师》,教我们如何通过训练,找到进入梦境的关键处——门槛,找到以后,我们就能随时通过这个门槛,从没有梦的状态进入梦境之中。而一个修习禅定很有受用的人,他完全可以编织自己的梦,希望在梦里见到谁,都可以如愿,因为一般梦境就是妄想的延伸和具体化。定力差时,我们的妄想就很模糊,很散乱;如果定力好了,妄想很专注,这个妄想就会在梦境中出现。所以我们修学禅定,就是要把握如何进入禅定,如何保持禅定,如何从禅定中出来这个过程,这个过程的关键点,就是要认识进入禅定之门的门槛在哪里。如何进入禅定之门呢?我们首先要调五事,把环境、身体、呼吸、心态都依此调整好了,心不再浮躁也不再暗沉,清清楚楚又不散乱,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进入禅定,进入的时候要掌握三个方面的要点:第一,对我的环境,我的身体,我的呼吸等等身体状况很清楚,是坐着,站着,还是在走路,在禅堂,在念佛堂,或是在家里。这个清楚里面不夹带任何价值判断,比如太吵了、太安静了等等,不必判断好坏,只要清楚地知道就行了。第二,对身体的感受也要很清楚地知道。感觉身体是重是轻?哪里痒、那里麻、哪里不舒服,这个时候的手和身体不要乱动。即使想动,也要缓缓地动,动的同时对自己的动作,包括动的幅度、感觉都要很清楚,比如走路,脚踩在地上与地面碰触的那个感觉,你要体会到,并要很清晰的把握它。一开始修行最好不要动,开始的时候定力不够,就难以把握对身体清晰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