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一些居士发心拖走廊的地,但是没有想到,在这个严寒季节,滴水成冰。所以扫扫地可以,千万不要用水拖地。今天四祖殿外的宿舍走廊拖了地,结果地面就成了滑冰场。老人走到那儿一不小心滑一跤。听说禅堂这边廊子里飘雪进来,马上就结冰,也有居士跌倒。在严寒季节,不要在室外行香。在室外行香寒气受不了,地上又结冰容易滑倒。在禅堂里行香不要特别快,千万注意不要出汗。出了汗坐下来一凉,马上就感冒。年轻人要注意多穿衣服。冬天的衣服,在南方,室内室外温度一个样,衣服只能加不能减。一减了衣服,坐一支香下来,受凉了,下一支香感冒了。南方的冬天和北方冬天不一样,北方的冬天室内室外不是一个温度。希望大家都要注意身体。一要好好做功夫,一要注意防寒,注意脚下,不要摔跤。第三十七讲精进莫放逸(1)(2008年1月26日晚)在修行的路上,所修的法门、所用的功夫,有正有助。所谓正,就是以某一法门为主;所谓助,就是以众多善法作为助缘。有正因,有助缘,修行就能够快速成功,就容易进步,容易有效果。在众多助缘当中,精进是非常重要的助缘之一。三十七道品中,有五根、五力。五根者,信、进、念、定、慧;五力也是信、进、念、定、慧。信就是深信不疑,进就是精进不退,念就是守一不移,定就是坚韧不拔,慧就是智慧不疑。这五者生根了,在修行路上才不会动摇。这五者生根了以后,就有力量,成为五力。“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就是因为有根有力,才能稳定发展,勇往直前。修六波罗蜜同样如此,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修布施要精进,修持戒要精进,修忍辱要精进,修禅定要精进,修智慧要精进,修精进还是要精进。任何一个法门要修成功,都不是在懈怠中成就的,都是在精进中成就的。出家修行要想取得成功,在认准了法门的基础上,精进莫放逸是关键。在家学佛同样如此。认准了一个法门,就要精进不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定不会有收获,不会有成就,不会有受用。精进是一个法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自利利他,广做佛事,都要精进努力。精进是一种力量,精进是一种推动力,有精进的推动,断恶迅速,修善快捷。精进的力量不可思议。五个七马上就要结束了,剩下最后两天,绝对不可虎头蛇尾,一定要精进莫放逸,善始善终,使这一期一会圆满成功。这一期一会不容易!这五七三十五天,虽然不是经过了九磨十难,但是不同寻常。雪灾、寒冷、断电,生活上的种种不便,修行上的种种困惑,在用功过程中要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内在的、外在的、自心的各种困难,要一关一关地突破。这就要靠精进的力量。只有精进莫放逸,才能突破一关又一关。突破了一关,就得一点收获,得一点受用;突破了一关,就见到一点光明。直到把所有难关都突破了,自心本具的光明才能长久地亮在我们心中,不再熄灭。那时候,归家稳坐,我们的身心就是一大光明藏。怎么样才能达到这一境界?怎么样才能归家稳坐?精进莫放逸。我们在修行中,每一天、每一个小时、每一支香、每一个心念,起心动念都要有精进心,专心用功夫。特别是新出家的年轻人,各位在社会上长到十几岁、二十几岁,来到寺院发心出家非常不容易,要珍惜自己这种发心。要知道自己无量劫以来培植了许多善因善缘,才能有此机会得入佛门,成为沙门中的一员。沙门者,就是修道之士,就是要识心达本。要认识自心,要了达根本,才能称为沙门。我们有此机会在祖师道场披剃出家,要十分珍惜这种因缘。尽管这里苦寒些,但是苦寒有苦寒的好处。万物的成长,都要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作为人,往往只知道自身的生存、生活有各种困难,要面对各种困难,要克服各种困难,并不理解周围的事事物物要存在,同样需要有顽强的生命力。要成为大自然中的一事一物,也不容易。一棵小草要生存下去,就要吸收大地的养分,吸收空气中的养分,同样要有顽强的生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正是小草顽强生命力的表现。我们人类的生命力,往往不如大自然中的动植物那么顽强。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在主动改善生存环境的同时,人类适应大自然变化的能力、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也在逐渐减退。第三十七讲精进莫放逸(2)人需要锻炼,需要有意识地找一点苦吃,才有利于自身的生存,有利于克服那些想象不到的,来自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困难。当和尚更是不容易,能理解的,认为当和尚很了不起;不理解的,就不知道人家是以怎样的心态来看待和尚。我们每天都在面对社会大众的质疑、误解,甚至于挖苦、讽刺。当然,尊重和尚的人也很多。假使我们意志不坚定,就很难坚持这种生活,很难坚持穿这件大家都不是很顺眼的衣服。我们要努力修行,培养自身的力量,充实自己的学问,充实自己作为一个心灵指导老师的能力。出家人每天应该就是看经、打坐、念佛,不要有别的什么妄想。一个人一生一世的光阴很有限,转眼之间几十年就过去了。我今年七十六岁。六岁时的事情回忆不起来,八九岁的事情好像还回忆得起来。八九岁到七十多岁有多久呢?也就是转瞬之间,好像就是昨天才发生的事情。但是屈指一算,六七十年已经过去了,究竟有多少成就呢?在外人看起来,这个净慧好像还不错,实际上别人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自己知道;自己有多大的学问,自己知道;自己有多大的修行,自己更是知道。所以不敢懈怠,不敢不努力。一天不努力,一天不精进,就感觉到肚子里空空洞洞的。每当拿起经书一看,才发现自己真是孤陋寡闻,什么都不懂;拿起经书一看,才了解还有这么多的道理、这么多的东西我不知道!我要好好地学,即使是七十多岁,也还是要努力地看书,努力地学习佛法,学习佛经。一天不学习,自己好像就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没有做。我们年轻人千万不能够浪费光阴,要认真修行,认真读书,认真学习佛法;在大众中,要懂得尊重大众,尊重长者,尊重比自己年长的人,尊重比自己年轻的人。懂得尊重别人,才知道尊重自己,在大众中不能扰众。今天有两位沙弥,一人挨了三香板。我希望你们好好受用这三香板,成为你们终生记忆中的一种力量:某一年的冬天师父打了我三香板,我要记住,再不要放逸,我要精进努力。不管在大众中,还是一个人在宿舍里,都要懂得精进。精进努力,勤奋学习,得到的财富是你自己的,别人拿不走。我这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身体的衰弱,对徒众的管束比以往松了许多。我记得1999年以前,或者说2002年以前,我在柏林寺打禅七,几乎每天都有人挨香板,每天都有人罚跪。一个七打下来,早课香止静前还没到禅堂的,他自己很明白,先到我坐的地方来,一个人三香板,再去上座。四祖寺的当家师可能记得很清楚,因为他当时也在柏林寺,这一幕幕他都看见过,他是不是挨过香板我记不清楚。但是许多人,包括现在在柏林寺的各个下院当家的,都挨过香板,都罚过跪。所以那个时候出了几个人,有的也还像模像样的。以后管束松了,就差一点。教不严,师之惰。我感觉到自己很有责任。今天在大众中,两位沙弥能够接受这三板子,对其他徒众来讲也是一种警策。希望你们不要生烦恼,要往道上会。修行就是如此,当徒弟就是如此,出家做小和尚就是如此,一切都往道上会。有了这种经验,有了这种切肤之痛,可能这一辈子不会再犯任何错误。你们这一辈子记住这三香板,就会精进不放逸,每天都能够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净化身口意,好好地用功办道,做一个像模像样的出家人。第三十八讲在家修行的基本要求(1)(2008年1月27日晚)五个禅七马上就要结束了,就在禅七结束之际,老天爷连续着考验我们。随着气温下降,在南方没有防御严寒设备的情况下,水管暴露在外边,以前从来没有结过冰,现在水管也结冰了,水塔里的水上不去,也下不来,这么多人饮水、洗脸都成问题。所以今年这个禅七非常特殊。大家能够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挺过来,真是一场不寻常的禅的旅行、禅的实践、禅的体验。体验禅,往往要在异常的环境下来落实。在顺境中修行,心容易安定;在环境不怎么顺利的情况下修行,加上自己本身的烦恼,在毫无准备应付困难挑战的情况下,往往经受不住考验。修行的路很长远,修行是一辈子的事。一个人从发心要成佛作祖度众生那一天开始,一直到尽未来际,都要不动摇,不退转,不忘失菩提心,不忘失菩萨道。修行是与生命的存在共始终的一件大事,是我们尽未来际的一件大事。发菩提心的人,对于此生当世这几十年的光景,往往看作是一弹指间。这一弹指间过去了,还有未来无尽的弹指间。时间的长河就是由无尽的刹那组成。在这无尽的刹那中,如何把修行的路走到底,这是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的人要经常考虑的一件事。要有信心,有决心,在菩提道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修行的生活才能真正具有稳定性和长远性。这一期一会,从出家众来说,有许多是老参上座,饱参饱学;居士们也是如此,大多是学佛已久之人。当然也有个别人是第一次参加禅七,能够坚持一个七、两个七,乃至五个七,一路坚持过来,也很难得。在禅七即将结束之时,居士们又要回到家庭生活中,回到工作中,回到尘劳中,我们怎么样继续保持在禅堂里得到的受用,怎么样继续做功夫,下面我针对居士们提几点建议。修学佛法的完整体系是戒定慧三学。用浅显的话来说:戒,是我们修行的保证,持戒清净,修行就少魔障;定,是情绪的稳定,情绪稳定了,修习禅定就容易进入境界;慧,就是心地的开朗,心开意解,有正确的知见。修行如果没有正确的知见,以邪为正,以正为邪,就容易走到误区,就会走很多弯路。针对以上这几点,首先建议各位居士要做到持戒清净。能摄持诸根,心不散乱,有利于定心的稳定。也有一些老居士,不但是受了五戒,也受过在家菩萨戒,那就要在持五戒的基础上,进一步持好在家菩萨戒。持戒清净,就容易使三业清净。三业清净是修禅定的根本保证。修禅定的目的,也是为了使三业清净。戒与定互相促进,修行的速度会加快,修行的效果更明显。所以第一条建议,在家修行要做到持戒清净。这里所说的持戒清净,是根据在家居士的要求而言。七众弟子,每一众都有自己的戒律。每一众将自己应守的戒律守住了,都是持戒清净。要做到持戒清净,就必须学习戒律。五戒是些什么内容,在家菩萨戒是些什么内容,要请这方面的书来学习。学习了戒律,才懂得怎么样持戒。持戒当中,最容易犯的就是四根本戒。杀、盗、淫、妄,这四条戒最难守。在家居士的四根本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对于在家居士来说,第一条守好了,其他几条就容易守住。第一条不杀生。作为一个修行人,不杀生也包括不吃荤腥。杀生往往是由于贪口腹,好吃,想补养身体。想吃山珍海味,吃一切动物的肉,来补养自己这个臭皮囊。大家想想看:我肉众生肉,实际上没有什么差别。吃了众生肉,来补养自己的身体,这实际上是背道而驰。伤生害命,绝对是一件缺德破戒的事。所以首先要把这一条戒持好,然后就不至于因为好吃而引起偷盗;不至于因为身体营养过剩,没有地方消耗,而犯邪淫戒;犯了戒,又会找种种借口打妄语。这几条戒,只要犯了其中任何一条,都可能有连锁反应,引起其他三条根本戒难以守持。第三十八讲在家修行的基本要求(2)持戒清净,以保持四根本戒的清净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再把应该守持的遮戒守持清净。持戒清净,能够保证身口七支清净。身口,就是身体的不杀、不盗、不淫和口的不妄言、不二舌、不恶口、不绮语。能够守持好四根本戒,身口七支就能清净。持戒清净是修禅定的第一个根本要求。在修禅的指导书上,都是这样强调的。修禅的第二个根本要求,就是要保持意业清净。意业如何才能清净呢?就是通过持戒的力量,逐步地息灭贪、嗔、痴。贪嗔痴淡化一点,意业就清净一点。作为凡夫众生,想要得到意业的彻底清净,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成佛了,断尽一切烦恼,意业才能彻底清净。修行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就要想方设法做到什么程度,不断要求自己,检查自己。一事当前,检查自己有没有贪心,有没有嗔心,有没有痴心。贪嗔痴三毒往往和三受联系在一起。所谓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对于顺的境界、好的境界起贪心;对于不好的境界、逆的境界就起嗔心;对于不好不坏的中庸境界起愚痴心。面对种种环境,要时时提醒自己,以智慧观照,一切有为有漏之法,都是苦、空、无常、无我,没有值得我们贪恋的地方。一切受用本分草料,不要有过分的贪求。这样就能逐步推进意业的清净。修禅的第三点要求,就是要读诵大乘经典。对于一般人来说,不可能把所有的大乘经典都读完,因为没有那个条件。在此给大家推荐几部经典,希望大家能够用几年的时间,好好地学习。在佛教界流传较广、读诵比较多的大乘经典,我们都要想方设法,安排时间,挤出时间来读诵学习。首先,与禅有密切关系的,最短的经典《心经》,一定要把它读得滚瓜烂熟,背诵下来,理解其义。然后是《金刚经》,也不长,也有很多居士能够背诵。其次,像《维摩经》、《圆觉经》、《楞严经》、《法华经》、《华严经》,这几部经典必须要读。修行的路很长,修行所经历的境界很复杂,这些经典都是大乘了义经典,是我们修行做人的指路明灯。在没有善知识的情况下,在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我们只有向大乘经典求教,只有直接向佛求教。读诵大乘经典,就是直接与佛陀、与诸大菩萨进行沟通。其次,禅宗的几部语录,《六祖坛经》是必须要读的,然后还有黄檗禅师《传心法要》、大珠慧海禅师《顿悟入道要门论》。把这三部语录放在自己的书桌上,每一天选一两段念一念,修行的劲头就会提起来,修行的境界就会得到提升。祖师的语录,都是他们从亲身体会中说出来的话。他们讲的话,言所行,行所言,都是从自性中流出,都是经验之谈,所以要特别重视。修禅的第四点要求,就是一定要有相互帮助的善知识、善友。善知识和善友实际上是一回事。在佛经上,是把所有能够给修行人提供善法、提供善言、提供善方便的人,都叫做善知识。善知识的话,有益于身心的净化,有益于修行的进步,有益于在修行中相互沟通、相互警策、相互帮助。这四点,是修习禅定乃至修行其他法门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在家庭生活中,在社会工作中,广行众善,助人为乐,要尽到自己作为一个家庭成员、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尽职尽责扮演好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这不仅仅是人伦之本,也是修行的一部分。要把尽到家庭的责任、社会的责任,当作是信仰生活的一部分。学佛的人,修行的人,千万不能逃避责任,逃避责任就等于退失菩提心。在家庭中就有家庭的责任,在社会中就有社会的责任,你那一份责任不去做,叫谁去做呢?你推给别人,等于是在增加别人的困难,给社会制造麻烦,给家庭制造麻烦。给社会和家庭制造麻烦,实际上也是一种罪过,也是一种犯戒。所以说,尽到人伦之本,尽到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修行的一部分。不管是出家修行,还是在家修行,各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都不可以逃避。第三十八讲在家修行的基本要求(3)在即将结束这一次法会之前,向各位提供如上几点建议。这次禅七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的。腊八以前有三个七,腊八以后有两个七。腊八以后的两个七,是从初八开始,到农历二十一刚好十四天,所以明天早板香解七,五个七就算是功德圆满。静中讲话(2008年1月28日早板香)五个禅七到今天这一支香就算正式结束了。禅七结束了,不等于修行的任务就完成了。昨天晚上曾经讲过,修行的道路很长远,要尽未来际走下去。禅七结束了,常住的人要一如既往地继续修行打坐做功夫,外面来的居士们虽然离开了祖庭,离开了禅堂,还要把在禅堂的功夫带走,要把在四祖道场所吸收的甘露法雨带走,要把吉祥、平安带走。家庭是道场,尽大地是一个禅堂,要把禅堂的氛围带回家里去,要把在禅堂用的功夫带回家里去,继续用功。禅七结束了,离开了禅堂,又是一个新的修行历程的开始。我们在家居士离开家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回到家里要适应家庭生活,但不能丢掉功夫,忘记修行,还要做继续做功夫,才能够把自己在这五个七当中所取得的修行成果保持下去,并且不断提高。在禅七中,由于常住的生活设施比较简陋,对各位的照顾多有不周。加上这次禅七正遇上了几十年未曾有过的大雪之灾,带来诸多不便。希望各位都往道上会,把一切困难看作是对修行的考验,对意志的锻炼。在禅七中,各位班首师父都辛苦了!特别是维那师父辛苦了!五个七以来,维那师始终照顾我们,始终坚持在禅堂与大家同起同倒。各位护七师也辛苦了!五个七下来,一直坚持到最后一支香。作为护七,虽然也是修行的一个法门,是出家修行必须走的一段路程,但是从我们大众来说,有了护七师的照顾,我们才能更加安心地用功办道。厨房里做饭的、烧水的,斋堂里行堂的,乃至寺院和各个方面服务的师父们,都为禅七做出了奉献。大众要对各位班首师父、维那师父、护七师父,乃至各个寮口服务的师父,表示感恩,表示感谢!禅七结束了,马上就是年关,老天爷还在继续下雪。如果外地来的居士回家有困难,我在此代表常住,欢迎走不了的都留下来同我们一起过春节。虽然常住很淡薄,大家在一起有粥吃粥,有水喝水,粒米同餐,这就是佛门生活平等的具体表现。禅七结束了,但是不能放松修行的念头。如果放松了修行的念头,那就错了。禅七是一种集中的强化训练,一年顶多也就只打五个七,在五个七以外,我们怎么修呢?道在平常日用中。在平常日用当中,要念念不忘修行。学佛所为何事?出家所为何事?要时常反省我为什么走到佛门来,我为什么走到寺院来,我为什么要信佛,我为什么穿这件衣服,我为什么要把头发剃光等等。有了反省,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说什么,不应该说什么;应该想什么,不应该想什么。学佛了,出家了,千万不要忘记根本,持戒是根本,修行办道是根本,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根本,尽到佛弟子的责任和义务是根本。在禅七结束以后,常住一切殿堂佛事都要正常进行。尽管天气很寒冷,我们还是要忍受自然环境带来的困难,既要保证身体健康,又要保证一切佛事活动的正常进行,使道场有修道的气氛。马上就要过年了,作为佛门尽管不讲年,不讲月,但是随顺世俗的习惯,还是要有一点点年的气氛。在年关当中,各位会更加辛苦一些。希望大家都以充满法喜的心态,回到正常生活和佛事活动当中,把修行落实在日用中,落实在言谈举止中。过正常的生活,又不要忘记修行,使生活与修行成为一体,打成一片,认真贯彻落实生活禅的理念。在禅七中,大家都辛苦了!维那师父早一点开静,准备解七。解 七 偈猪年将尽鼠年来,雪积千峰绝点埃。玉板清音宣妙谛,金钟洪韵响惊雷。惺惺寂寂防昏散,密密绵绵拭镜台。五七厮挨心地净,禅堂内外道场开。(以竹篦打一圆相云)解![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