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禅堂夜话-净慧长老-7

作者:净慧法师 字数:33034 更新:2023-10-08 20:01:13

悟是修禅的根本,是参禅的根本,是学佛的根本。悟可以有多种途径。有顿,有渐。有渐修顿悟,有顿修渐悟,有渐悟渐修,有顿悟顿修,种种差别。禅宗一法极力主张顿悟,悟后起修。因为悟后起修不走弯路,事半功倍。悟后起修是一条捷径。比如说我们要走一条陌生的路,悟后起修的人有正见,知道这条路应该怎么走。开了正见的人在修行的路上不会出偏差,所以事半功倍。没有开悟的人也在修,也要有正见作指导,不过那种正见不是自己亲证,是从书本上学习而来,雾里看花,不是很清楚,容易出偏差,容易造成误区,盲修瞎练。所以理要顿悟,事要渐修。如果理没有悟,要在渐修过程中再来悟理,修行的速度就会放慢。第二十三讲体妄即真(2)悟的途径不离当下。所谓体妄即真——我们当下这一念妄心,就是真如本性。要真正认识到一切妄想没有体性,一切妄想的体性就是真如佛性。悟到这一点,体会到这一点,就到家了。我们就是体会不到这一点,总是把一切虚妄分别当作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永嘉大师说:“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佛性到哪儿去找?法身到哪儿去见?认识到了无明的实性,就见到了佛性;体会到此身虚妄,此身就是法身。《华严经》说:“知妄本自真,见佛则清净。”妄无实体,以真为体。将我们于真如上所生起的虚妄分别去掉,当下就见到佛的清净法身,当下就见到自性天真佛。六祖大师说:“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要用正见来指导,了妄即真,识自本性。一念开悟,即至佛地。快得很!但是,我们都不想快。因为妄想放不下。一边说要放下妄想,一边就在打妄想。一边说要把人我是非放下,一边就在加强人我是非之心。你看我们哪一天不是这样呢?总是在顺生死而流,总舍不得离开生死。离开生死,就是要不随着妄想跑,不随着生死流转,当下就是。我们又说要了生死,又要跟着生死跑,那怎么行呢?要逆生死而动,那就是了生死。老在虚妄分别,就是念念不舍生死,念念在追求迷惑,不是念念追求觉悟。这就叫做凡夫,这就叫做业障。业的力量强大得很!业的力量就像地心吸引力一样。苹果长在树上,苹果成熟了的时候不会满天飞,而是直接掉在地上。因为地心有吸引力。我们众生一切神通变化没有,因为业障的力量把我们拽住了,想飞,想变化,变化不起来。我们舍不得那些烦恼业障。证了阿罗汉的人,飞行自在,因为他“了知业障本来空”啊!我们的生命不为业所缠绕,我们的生命就自由自在。在迷悟之间,圣人走的是这条路,凡夫要坚决、坚定,也是这条路。并不是说圣人走的是另外一条路。圣人者,就是放得下。放得下就是圣人,放不下就是凡夫。这件事真是不可思议!这么简单的一件事,这么直截了当的一件事,也知道,就这一层薄薄的窗户纸捅不破。捅破了这层窗户纸,就豁然开朗,大放光明。《宗镜录》上说:“千圣皆目此一念心起时了不可得。”这一念妄心起的时候,既然是妄,所以了不可得,没有实体。找不到实体,了不可得。认识到这一点,就是真正的不可思议。离开了这一点,想再要找到一点什么殊胜的事情,也是了不可得。这一念真妄,就是迷与悟,把一切生命界判为两大类型。出世是一个类型,世间是一个类型。出世以悟为本,世间以迷为本。都在这一点点上面,都在这当下一念心上面。诸佛所悟的地方,就是众生的迷惑处。众生的迷惑处,就是诸佛清楚明白的地方。要转变,也是这一念之间。六祖大师听五祖弘忍讲《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念相应,豁然大悟,一口气说了五个何期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件事就发生在我们黄梅,就发生在五祖寺。这么奇妙的事情,在一千三百年前发生过;一千三百年以来,在黄梅这块土地上,发生过类似六祖慧能大彻大悟的事情不知道有多少起。就是我们四祖道场也同样如此。从五祖在此继承衣钵以来,也出了无数高僧大德。高僧大德高在什么地方呢?也就是这一念之间的问题。这一念明白了,全妄即真了,就是高僧大德,就是出世高人。这一念全真即妄 ,就是博地凡夫,轮回生死。希望我们在今后几个七当中,好好地,真真实实地,在体妄即真这一念上狠下功夫。第二十四讲向善向上(2008年1月6日晚)光阴过得很快,两个七转眼之间就过去了。人命无常,生死事大。时光似箭,日月如梭。人生苦短,就在这流水般的时光中,一生就悠悠忽忽地度过了。虽然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人生的无奈、人生的被动、人生的无常,但大多数人都不去想办法解除人生生不知来、死不知去的亘古大谜团。这是人生最可悲哀的一件事!释迦牟尼佛出现于世间,就是为了启发世人解除人生的痛苦,找到人生的归宿。从佛教的教义来说,不能离开人本身另外去寻找人生的归宿,而要在人的本身找出路,找到自己的归宿是什么。这就是佛教的精神。所谓“罪从心起,业由心造”,解铃还须系铃人。从哪里倒下去,还从哪里爬起来。这就是佛教的精神。一切莫向外求,一切都在自己心地上找答案,找出路。佛教的这个方法,佛教的这个法门,可以说最简便、最直接,最容易激发人向上的心、向善的心。人只要有一念向上的心、向善的心,念念不舍,就是人生的出路,就是解决痛苦的究竟办法。向上者,求证无上大涅槃;向善者,从一点一滴的善言善行做起。既有崇高的目标,又有切实的践履。佛教这个法门最现实、最实在。我们有幸遇到这个无上大法,遇到这个法门,教我们反求诸己,教我们立大志,向上;教我们发大心,向善。这个法门,只要有信心,有决心,起而行,行而有恒心,就一定能够达到目标。修这个法门的方法许许多多。禅宗一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最直接、从自我找出路的方法。所谓从自我找出路,就是在心地上用功夫。所谓在心地上用功夫,就是要时时刻刻觉悟此心、观照此心、管住此心,也就是管住自己。从世间的事情来看,许多的官员能够治理一方,许多的将军能够指挥千军万马,许多的老板能够管理千千万万个职员,唯独有一点,管不住自我,最后丢了官,破了产,身败名裂,一事无成。在当今的世界,这样的事情可以说天天在发生。但世人对此并不感到惊讶,并不从中吸取教训,总是机心不死。以为那些失败的事情只会在别人身上发生,临到自己的时候有一份侥幸心理。实际上,人不知道天知道,人不知道自己知道,人不知道良心知道。当我们问心有愧的时候,怎么样向良心来交这一份答卷呢?人们要学习佛法,要觉悟自心,要识因果,懂罪福,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定要知道要向善,要向上。把“向善向上”这四个字牢牢地记在心上,付诸行动,人生的大方向就有了定盘星,我们学习佛法就有了大目标,也有了下手处。向上向善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是千难与万难。因为要将生处转熟、熟处转生,也很痛苦。习气毛病习以为常,认为那些习气毛病会给自己带来快乐。实际上,每一件自认为是快乐的事情,背后都有无穷无尽的痛苦在等待着我们。仔细思考一下,看有哪一件快乐的事情背后不是隐藏着无穷无尽的痛苦和烦恼呢?学习佛法要知道淡泊名利,要知道检点自己的行为,要知道安分守己。天堂有路无人去,地狱无门偏要钻。我们不要走那个老路,要走一条新路。这条新路,就是一条自我净化的路,一条自净其意的路。这条新路不容易走,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打七做功夫,会对此有深刻体会。坐下来,想不打妄想,想不昏沉,做不到。想不打妄想这个念头就是一个妄想。为什么就不能够认准一种功夫,不分昼夜地做下去呢?对这件事悠悠忽忽,就绝对没有成功的一日。只有死死咬住不放,才有打破虚空的时刻。我们经过了两个七,功夫应该上了路,应该可以提起来。下了座回到宿舍,不要打失正念,不要忘记功夫。即使两个七结束了,我们要离开寺院回到家里,还要保持做功夫的心态,还要死死地守住自己的方法,不要使这两个七的功夫丢得一干二净。不要等到以后再遇到打七,又来从头开始,那就划不来。做功夫一定要坚持做下去,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佛修行是第一件大事情。学佛,就是要向佛学习。学习佛的清净三业。就这么简单,不要以为学佛有许多玄妙。佛不会说脏话,佛不会骂人,佛不会挑拨是非,佛不会说低级下流的话,佛不会胡思乱想,佛更不会胡作非为。不要说佛有多大神通,先从佛的清净三业开始学习,最实际,最实在。不要说一想到学佛,就想佛有多大神通,佛走一步就天摇地动,佛把手指头一伸就放出光明。那是果位上的事情,我们现在是在因中修行。在因地中修行,就要学习佛在因地中是怎样要求自己,把佛在因地中的自我要求,变成我们自己的要求,变成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学习佛法就从身口意做起,离开了身口意从哪个地方开始学习佛法呢?身口意最亲切,举手投足、起心动念、开言吐语,都是身口意的活动。我们怎么样来净化自己的身口意?就是要使自己身口意的活动,与佛法相应,与道念相应。一念相应,念念相应;念念相应,天天相应。念念相应了,这一念就不要让它间断。一念万年,万年一念。始终不离当下,始终不离身口意。修行很实在,就看我们能不能够认真去做,认真地向佛学习。如果我们学佛,不向佛学习,那我们向谁学呢?那就不叫学佛。希望我们这一堂四众弟子,经常提醒自己:我是在学佛,我要向佛学习,向佛学习就要从当下净化身口意三业做起。第二十五讲何谓不立文字(1)(2008年1月7日晚)禅宗一法,虽称教外别传,但是历来主张“藉教悟宗”。也就是说,禅宗虽说不立文字,只是不执著文字之相,并不排除佛言祖语的启发与印证。达摩祖师东来传佛心印,以四卷《楞伽经》作为教证,一直传到五祖,都是以《楞伽经》作为一宗的根本教证。同时五祖也逐步地由《楞伽经》转变为以《金刚经》作为禅宗所依的根本经典。五祖开东山法门,教人诵《金刚经》,可以开悟见性,以此可以得度。六祖听人诵《金刚经》,发心到黄梅来参拜五祖,这就是一个很明显的证据。即使如此,五祖当时也还是非常重视《楞伽经》。《六祖坛经》上面记载,六祖与神秀大师题偈的东山南廊的墙壁,原本是粉刷了准备请画师画“楞伽变相图”的。由于五祖让弟子们各呈所悟,准备传法,神秀就在南廊壁上写下了“身是菩提树”等四句偈语,然后又有六祖慧能的“菩提本无树”四句偈子。五祖看到神秀的偈子,还是很肯定地说:“虽未见性,世人依此修行,可以得度,有大利益。”所以就把那首偈子保留在南廊,原来准备画“楞伽变相图”的计划就改变了,供养那四句偈语也有同样的功德。可见五祖当时既重视《楞伽经》,也非常重视神秀大师的四句话。禅宗虽然不立文字,也并不一味地废除文字,排斥经教。不像后来的禅宗,发展到一味反对看经、看教,把禅宗一下子推到与经教对立的局面,使禅宗在历史上遭到许多的非议。六祖曾经说过:“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有人统计过,《坛经》上六祖引用的经典将近二十种。虽然六祖识字不多,但是他的记忆力很好,能够把经典上的话记下来,运用自如。六祖说,所谓不立文字,也不离文字。也就是不执著于文字。如果一味地讲不立,讲废除文字,六祖说,人们也就不用说话了,不用利用语言这个工具了。“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二字,亦是文字。”经教是佛言,佛言所表诠的就是佛心。佛心就是众生的心。所说的真如、实相、佛性、佛心,如果没有语言的传递和文字的记录,我们今天就无法知道真如、佛性、实相这些概念的真实含义。即使口口相传,没有文字记载,那也会走样。只有通过文字的记载,文以载道,在文字上保存下来,我们今天才有可能较为准确地了解教意、祖意。文字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代表什么意义,基本上为大家所公认。经过两三千年的佛教文化乃至五千年中国文明史,语言文字的内涵大体上都已经确定下来了。文字语言虽然在不断发展,但是文字语言所包含的原始意义基本上是稳定的。佛法要借助语言文字来弘扬,这样就有了所谓佛教文化,有了所谓禅文化。当然佛教文化也不仅仅局限于语言文字,最重要的内涵是佛教思想。禅文化也不仅仅是语言文字,也是以其思想为重点。不过,思想也须通过语言文字的表述才能从古代传递到现在。如果一味地反对语言文字,我们今天坐在禅堂里,大家都闭口箴言,一句话也不说,也没有办法来交流禅修经验,进行禅修指导。所以,语言文字不可废。从经教而言,有一个根本的东西,它是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的,那就是“离言法性”。法性,就是诸法的实相。诸法实相是离言说的,它需要通过甚深的般若智慧直接亲证。以般若智证般若理,那个理是离言说的。那个理在亲证的当下,只能用“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八个字来说明。真正见到了自己的娘生面目,那是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分别相的真心。真心显露的当下,语言文字表述不出来。语言文字只是在那个时候,它才苍白无力,它的局限性才完全显露出来。第二十五讲何谓不立文字(2)我们这一堂,也不乏在修行上有不同程度受用的人。在修行过程中的受用,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参禅也好,正在受用的那一瞬间,不管怎么说,都不是说的那件事本身。只能说:好舒服啊!好殊胜啊!是什么样子?还是描述不出来。只有那一点点东西,离文字相,离心缘相;只有那一点点东西,是言思所不及。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我们修行的人,要深刻领会语言文字与思想的密切关系,不能死在句下,更不能排斥言教。实际上,禅宗开悟的这些境界、开悟的那些过程、开悟以后是什么样子,经典上都有说明。开悟是什么样呢?开悟了没有执著,开悟了无人无我观自在,开悟了一片光明……经典上都说得很清楚,这些就是开悟的境界。我们没有亲证,所以没有受用,没有直接地接触它。所谓开悟就是直接地接触,所以叫直指人心。有一道菜,是把山沟里磨光了的小石子烧热了,然后放在菜的周围。因为烧热了的石头并不像菜蔬一样有热气冒出来,冷石头和热石头从外表来看没有什么两样。但是当你用手去触摸烧热的石头时,你才会感觉到上当了,手被烫得要命。那种直接接触,只知道烫得要命,疼!疼到什么程度,旁边的人肯定是没有直接被烫到的人感受深刻。那种状况就是直接的。生活中像这样的事情可以说多得很,我们就是不能够将生活中的这些琐事,直接离开妄想分别去接触它。当我们的手不小心接触到滚烫的石头时,最开始接触的那一刻是没有感触的,到了第二念才有感触,才知道手被烫了。如果没有第二念,那就是无分别。我们一切的问题,都来自第二念。第一念是现量境,第二念就是比量或者非量。开悟所要达到的境界就是无分别的境界,就是五根与五尘接触时,没有分别的第一念。不通过意识分别,能够明白这个没有分别的第一念,能够真正找到心的本源,那就是初入悟门。那一念,不续前,不引后,当下孤明历历,灵光独耀,迥脱根尘。那一念就是百丈禅师说的那个境界。禅宗的开悟,禅宗的见性,禅宗要见的真心,是离言说的,离分别的。佛法所有修行的法门,到究竟处,都是离言说的。道理只有一个,佛性只有一个,法性平等,极乐世界只有一个,但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达到这个绝对圆满的境界。十方诸佛同一法身。不但十方诸佛如此,大地一切众生的法身与十方诸佛的法身也是平等无二的。如果说众生的法身与十方诸佛的法身还有差别,那仅仅是迷悟之间的差别而已,其本质是一致的。成佛是平等的,法性是平等的,法身是平等的。我今天讲这些话的用意,就是希望我们在学习禅宗、修行禅法的时候,既要知道所追求的开悟境界不是语言文字所能表述的,但是又不能离开语言文字。离开了语言文字,那就是成了离经叛道,很可能走到误区。一切道理,成佛的道理,开悟的道理,经典上都讲了。道理是用来指导实践的。佛经上的道理都是诸佛菩萨、历代祖师的修行经验,是他们得到的经验,那些境界是圣者所经历过的,我们还没有经历。我们要根据圣者走过的这条路,再重新走一次,那才能够把佛经上面所说的道理变成自己的道理。用禅宗的话来说,佛经上讲的道理是固定的,是“死句”,只有我们根据那些道理来修行,自己悟出来的东西,才是活泼的,才是“活句”。参禅不要参死句,要参活句。 参死句难以启发悟性,容易走到知解的那一方面去;参活句无道理可寻,才能启发人的灵悟,一定要打破漆桶才明白得了。我们学习佛法,既要学习现成的经教,又要依此经教,开发内在的智慧。烦恼转化了,智慧开发了,得到真实受用,经教的作用也就算完成了。经教的作用完成了,是不是就可以不要了呢?经典所说的法门无量无边,差别无量无边。如果仅仅只是为了自己修行,有一言半句也就可以了。就像那天讲的般特尊者的故事,“守口摄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因为这两句话十四个字,他就证得了阿罗汉。自利可以,自悟可以,要悟他人,那还得要深入经藏,广学多闻,接引各种根机的人同入佛海。第二十六讲悟到什么(1)(2008年1月8日晚)参禅以悟为本。参禅做功夫始终围绕的根本目标就是开悟。用禅门的话来说,开悟就是要找到自己的本来面目。进一步追问:本来面目又是什么?禅宗的参究,就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追问下去,要在这些无法找到现成答案的问题上找到一个答案。这个答案不是书本上的,不是死句,必须是活句。要真正从自性流出,不假思维,脱口而出。真正开悟的人回答这个问题,都是不假思维,脱口而出的。那种智慧就是无分别智。有一首讲学道人一定要开悟的诗偈,其中有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这首诗偈说:“学道先须有悟由,竞渡还如赛龙舟。虽是旧阁闲田地,一度赢来方始休。”学道的人一定要开悟,找到开悟的机缘。悟由就是开悟的因缘。开悟没有因缘,开不了悟。在这个问题上好有一比:竞渡还如赛龙舟。有的人一定看过端午节的龙舟竞赛。龙舟在大江大河竞赛的时候,如同流星闪电一般的快速,每个桨手都想创造好成绩,争到第一名。参究公案的劲头,那种力度,那种速度,那种当下一念,就要像千条万条龙舟在大江大河竞赛一般。在那个时候,每一个划龙舟的桨手,都只有当下一念,都只想怎么样创造好成绩,怎么样独领**,划到最前面。在日常生活中,偶尔也会出现无意识的无分别状态,只是不知道它是那种境界,不能起到突破生命深层次问题的作用。它完全是自发的、无意识的,没有和生命深层次的问题相联系。那个时候的状态,应该说是无记性的,不能判定它是善还是恶,因为它没有正见作指导。以此为比喻,参禅在正见的指导下,如果有像赛龙舟一样的劲头,来逼拶自己的心念,使整个生命的全体都在每一个当下,都在每一个片刻,功夫真正到了一念不生的时候,就能打破漆桶,见到自性的光明。见到什么呢?就是我们的本心本性,心的原态,心的无分别状态。佛教把见道的过程、境界和目标概括为一个“觉”字,也就是菩提。佛有三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包括能觉悟的智,和所觉悟的境。佛的三觉都是如此。《大乘起信论》把本心本性的原态分为三个层面:本觉、始觉、究竟觉。本觉就是佛性没有被开发时的心的原态,本觉就是本来具足的觉悟。本觉遇到机缘,能够发挥作用,从本觉起始觉。始觉,就是开始觉悟。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并不是说一切众生都能在某个时候一起成佛。为什么呢?佛种从缘起,没有因缘,本觉不会起始觉,觉悟不能启动。觉悟启动了,以本觉引发始觉,以始觉又回过头来觉本觉,一直到始本不二,那就是究竟觉。在佛的三觉当中,自觉、觉他,既有本觉,又有始觉;觉行圆满了,就是究竟觉。在汉语的字义上,觉的意思是觉悟、觉知、觉了。觉,就是明白了、知道了、了解了。众生在迷惑阶段也具有见闻觉知的能力。见闻觉知是本觉上生起的妄知妄觉。妄无体性,体妄即真。妄想以真心为体,见闻觉知的本质就是真心,见闻觉知就是以本觉为体性。在般若正智的指导下,真正觉知此心虚妄不实,此性灵明不昧,那就是明心见性(明妄心、见真性)。圭峰宗密大师把这种境界概括为一个“知”字。他说:“知之一字,众妙之门。”这个“知”,不是见闻觉知的知,也不离见闻觉知的知。黄龙禅师恐怕由此产生以见闻觉知为真性的误解,就说:“知之一字,众惑之门。”认为停留在见闻觉知上,认贼为子,认妄为真,就是生死的根本,所以说是众祸之门。黄龙禅师把圭峰大师的话来了一个否定。一个讲知之一字是众妙之门,一个讲知之一字是众祸之门。如果不把圭峰禅师的话当作死法来用,也能够接引一部分学人;如果执为死法,就容易走到误区。第二十六讲悟到什么(2)后来又有禅师把心体分为寂知与灵知两个部分。寂知为体,灵知为用。寂者不动,所以是体。真心从无始以来,如如不动,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染污不能染,清净不能净,所以说是寂然不动。如果仅仅是寂然不动,那就如同石头、木头一样,所以寂中有知,并且把此“知”说成是灵知(不是妄知)。我们要追求的开悟,就是要找到心的寂知的那一部分,那个如如不动的心体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打破了漆桶,见到了本来面目,在寂知体上,自然而然就是灵明不昧,应用无亏。那就是从体起用,在本觉上起了始觉。自利利他,广做佛事,庄严国土,成熟众生,就是始觉的作用。要把佛教这些最深层次的理念弄明白,头绪很多。根据《大乘起信论》的观点:众生的佛性就是本觉;遇到善知识的开导,发起了悟性,那就是始觉。从本觉起始觉,以始觉觉本觉,了解这个用心历程,就比较容易把握“悟”的是什么。汉传佛教概括起来大乘有八宗,加上现在流行的法门,有所谓南传、北传、显宗、密宗、念佛、持咒,总的来说,都离不开“从本觉起始觉,以始觉觉本觉”的修行过程。能够把握这一理论的关键,就可以少走弯路。修行完全没有理论作指导,懵懵懂懂,那就是盲修瞎练。打坐的时候眼前看到有点光了,耳朵里听到有佛号声,感觉坐的时间很短就开静了,以为这就是见到了那个东西。如果这也算是一种境界,也不过是光影门头。何况在打坐的时候,幻视、幻听、幻觉随时都可能出现。大乘经典、禅宗祖师告诉我们要“凡圣等一”。凡和圣是平等的,不要有敬圣厌凡(重圣轻凡)之心,重圣轻凡就是分别心。不要有欣厌之心、取舍之心、是非之心。一切的对待都是悟道见性的障碍,都是使功夫真正深入的障碍。要使功夫真正深入,必须把一切相对待的概念(即一切妄想)打扫得一干二净。如果打坐的时候,懵懵懂懂地看到一尊佛像在眼前晃了一下就高兴得不得了,那进步就到此为止,因为你已经满足了,得少为足。只有把欣厌取舍之心排除干净,单刀直入,勇往直前,有一种龙舟竞赛得不到最佳成绩绝不罢休的劲头,才能真正学参禅一法,才能在修行上有真实的进步,见到世人不明白的那个东西。在今后二十几天当中,希望大家百尺竿头重进步,不要满足于目前所得的一点点清净、寂静,要更加深入,以无住之心面对无住之境。止静开静,堂内堂外,要一如既往地保持寂静、清净、禁语,不要放松。放松就是对自己的辜负,对大众的干扰。出家众要带头。万一有什么事情要商量,离开这个现场,或者仅仅耳语而已,声音不要让第三个人听到,才不会造成干扰。绝对不能放松,一放松了,劲头就鼓不起来了。好容易把这股劲头鼓起来了,就要一鼓作气,坚持到底。第二十七讲悟与修的途径(2008年1月9日晚)参禅以悟为期。参禅的目的就是为了开悟。世尊出世的一大事因缘,就是“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不但释迦牟尼佛出世的任务是为了令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出兴于世,都是为此一大事因缘。佛教的所有修行法门亦复如是,都是要通过修行使得行者“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心开意解,入佛知见。这三天围绕着“禅宗以悟为本”,讲了一些内容。悟是参禅的根本宗旨,也是佛法的根本宗旨。古代大德对于悟的过程、悟的性质,有种种界说。悟有解悟与证悟之不同;悟与修的关系有顿与渐的不同,有先顿后渐、先渐后顿等种种区别。所谓解悟与证悟,每一位修行人只要是通过一定的法门、一定的时间,都有可能有此经验。什么叫解悟呢?昨天晚上讲到的“藉教悟宗”就是解悟。见到了,还没有行到;先理解了,然后再去亲证。所谓证悟,见到了,也行到了。比如说站在四祖寺门口看传法洞,我们抬头一看,传法洞就在我们的右边,看得一清二楚。如果把传法洞比作悟的目标,看到传法洞就是已经见到了,解悟了。但是,你还没有到达传法洞的现场。有的人他不是站在四祖寺门口看传法洞,而是上去了,直接进了传法洞,那就有一番亲切的体会。不但能把传法洞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站在传法洞的门口,大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那就是所谓证悟。理解到了,实践也到了。禅宗主张的是证悟。参话头,参一个完全不能在理解和思考范围内的无意味的话头,这个话头没有现成的答案,只有通过自己昼参、夜参、月参、年参,长时间地做功夫,做到“意识不行”了,当前一念孤立了,遇到机缘,就可以亲见娘生面目,找到答案,这种境界就是证悟。证悟了不容易反复。只要保任功夫跟上去了,一悟永悟,不会退步。解悟的受用不够,如果功夫也跟不上,就可能出现反复。根据顿渐的不同,有所谓渐修顿悟、顿修渐悟、渐修渐悟、顿悟顿修四种区别。这四种区别,是唐代的大禅师圭峰宗密归纳出来的。第一种,渐修顿悟。就是通过相当长或者一定的时间,参话头、看经教,然后得到证悟。先有渐修的积累,然后遇到机缘,一旦心开意解,心地豁然明白。所谓“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圭峰宗密大师在此举了一个比喻。他说,好像我们在砍伐一棵大树,怎样才能让这棵树倒掉呢?只有用斧子一下一下地砍,砍到一定的火候,这棵大树忽然倒下。倒的那一刻就好比是顿悟,砍的过程就好比是渐修。我觉得这个比喻很形象,很好理解,对于我们用功也有很实际的指导意义。手上拿着斧子,站在大树底下不停地砍剁,就是要用智慧之斧,砍倒这棵无明之树。树倒了,无明根子彻底断掉了,就是开悟了。这就是渐修顿悟。第二种,顿修渐悟。圭峰大师也打了一个比方。比如学射箭,有的人天分很高,拿起弓箭,看准目标,动作到位,居然能够一箭中的,那就好比是顿修。但并不是射这一箭就够了,还要继续练,练到每一箭都能中的,技巧纯熟,箭无空发。这就是顿修渐悟。第三种,渐修渐悟。比如登九层之台,或者说登九层的宝塔,每上一层就有一层的境界,每上一层眼界就会开阔一些;一直到登上塔顶,豁然开朗,一览无余。每上一层有一层的境界,一边修一边悟,因此是渐修渐悟。到了最后,修的功夫到位了,悟的境界也圆满了。第四种,顿悟顿修。在此有一个比喻:好比染一束丝线,将这一束丝线投入染缸,每一根丝同时都被染上了颜色。悟是顿,修也是顿。虽然有这四种情况,从修行的历程来讲,第一种渐修顿悟最为合情合理,最为常见。即使是顿悟渐修,能够顿悟也是由于历劫以来善因善缘的积累,才能感得今生今世一闻千悟。渐修就是积累,顿悟就是功夫成熟了。悟了以后还有更长时间的保任过程。这种保任的功夫,就像前几次所讲的牧牛公案那样,“牧牛”就是指保任功夫。虽然我们能够见到这个道理,见到了法身,见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并不等于就能够把无始以来的“现业流识”,一下子就剿除得干干净净。无始以来的烦恼习气深重得很,要净除现业流识,净除烦恼习气,需要通过长期艰苦的修行过程。悟了以后不加保任,不通过细腻艰苦的修行,就有可能成为狂禅。狂禅者,眼高手低。见地有,功夫没有。见地有,不能按照所见去做。狂禅与己无益,于他有害。所以修禅一定要老老实实、踏踏实实、真真实实,来不得一点点虚假。虚假的东西能够一时有效,时间长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就暴露出来了。特别是讲到腊月三十日,能不能够抵挡过去,打发开来,这是真功夫。没有这点真功夫,就只能被称为“代众生受苦”了。我觉得,修行人还是要把自己的生死大事打点好,才能够自己站立得住,也能光扬佛法,利益人天。参禅一法,以悟为期。悟最重要的是解脱生死。要做到来得糊涂,走得明白;来得不自在,走要走得自在。能够如此,做一场出家人也就算没有枉被法服,虚消信施。第二十八讲有佛法就有办法(1)(2008年1月10日晚)《法华经》说:“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意思就是一切诸法从本以来,从来都是不生不灭,所以是寂灭相。寂灭者,不生不灭。有一位禅者一直都是在参这两句话。眼见一切诸法生灭不停,参来参去,还是不得要领。有一年春天,他倚栏喝茶,观看春天的景色,听到树上的鸟儿在叫。就在这一刻,他忽然明白了,就在“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后面,再加上两句:“春暖百花红,鹧鸪啼柳上。”春天来了,百花盛开,鹧鸪鸟在柳树上叽叽喳喳地叫,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人物花鸟画!就在这一片宁静,偶尔有鸟声的情况下,过去所疑的忽然明白了。这是非常奇妙的经验。这种经验,只有向局中人讲才能领会其义。所谓“诗向会人吟”,不会做诗的人,你给他吟诗,对方莫名其妙。开悟的这种经验、灵感,是心灵的彻底突破,一定要在特殊的因缘、特殊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特殊的因缘,就是功夫一定要用到那个程度;特殊的情况,就是既有自己用功夫的因缘,又有激发开悟的事件同时发生。具备了这两点,开悟才能成为可能。为什么一定要昼参夜参,一天24小时行不知行,坐不知坐,要到那样的情况下才有悟的可能呢?因为功夫打成一片了,激发开悟的因缘就随时可能出现,所以不能将心待悟。将心待悟,永无悟期。只有把全部心力放在功夫上,不管悟与不悟,功夫照做不误。有这股劲头,才是参禅人的本色。参禅要想悟,就一定要做到不起一念。一念不生,见到万事万物,都是不生不灭的境界彻底呈现在眼前,那才是功夫成熟的标志。如果看到世间一切事情,还是有人我是非、生灭变化,我们的这颗心就还没有宁帖下来。世间的万事万物虽然有生住异灭四相,但是严格地说起来,这四相都无法定位。因为一切事物当生即灭。事物存在的状态,究竟哪个阶段是生,哪个阶段是住,哪个阶段是变异,哪个阶段是消亡,根本无法定位。所以诸法的本际就是无住,就是不可定位。讲到诸法的生相时,已经箭过新罗;讲到诸法的住相时,也已瞬息万变。只有真正从心灵深处将对事物的种种界定、分别妄想扫除干净,才能够真正见到诸法不生不灭的寂灭相。寂灭相就是诸法的实相。见诸法实相就见到法身,见法身即见佛,见佛就是自己与佛同体,与佛无二无别。我们要想改变外在的事物,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的心念。佛门有一句话:“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实际上,诸佛的心如此,众生的心如此。只是我们不能真正去体会它,不能真正按照心包太虚的要求安顿自己的身心性命。心包太虚是一种功夫,也是一种见地。太虚广阔无边,万事万物在虚空中呈现各种形态,虚空不动不摇,包容一切,消融一切,含容一切。这就是佛的心量,众生要追求的开悟,就是要达到这种心量。心包太虚的心量,不是说只在修行中用得上,在生活中、工作中就用不上。佛法的一切道理,在修行中明白过来了,最后是要把明白过来的这些道理用在人生日用中。如果佛法的道理不能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我们悟到这个道理又有什么用呢?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典,佛教很多的书,天天在印,天天在出版,天天邮来邮去,如果仅仅只能解决坐在禅堂里的问题,到禅堂外边佛法就不能起作用,那佛法的局限性就太大了。佛法是没有局限的,佛法可以运用到一切事情上。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法就是一切法。第二十八讲有佛法就有办法(2)台湾星云大师讲过一句话:“有佛法就有办法。”那不仅仅是指寺院内部的事务,是指整个社会的一切工作、一切事情,都可以运用佛法的大智慧、大慈悲,加以解决,加以处理。智慧是认识,慈悲是实际的操作。这两者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够片面地使用。片面使用,都会失去佛法本有的超越世间、无为无漏的性质。我们学习了佛法之后,是为了运用。首先用来解决自己的烦恼,把自己这颗心宁帖了,二六时中功夫不会打失,遇境逢缘,逆境顺境随时都能打发得开,不会因为顺境生欢喜,也不会因为逆境生烦恼。一切诸法缘生无性,何必为它欢喜,又何必为它烦恼呢?烦恼解决不了问题;欢喜也解决不了问题,必须实实在在地去面对、去处理。烦恼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欢喜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只有运用智慧方便、慈悲包容的精神,才能够解决那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学习佛法,就要很好地学六祖大师的精神:“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世间不是空洞的名词,也不是空洞的时间和空间。世间就是生死,就是烦恼。所以接下来两句话就说:“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离开烦恼去找菩提,到哪儿去找呢?兔子头上没有犄角,离开了烦恼找不到菩提。所以说烦恼即菩提,在“即”字上用功夫,要把烦恼转化成为菩提,就在我们当下这一念之间,不能迟疑。一迟疑了,水过山丘。一件事情办砸了,难以挽回。任何事情都是当下的,只有当下才有抓挠。过去的不可得,未来的还没有到,当下也是当生即灭。就要在这当生即灭的时候,抓住当下这一念,面对世间,面对烦恼,面对生死。能够如此地体会佛法,运用佛法,各位想想看,是不是有佛法就有办法呢?这是过来人的话,是星云大师他老人家几十年的心得体会。对我们初学佛的人,对我们后生晚辈,是一帖清凉妙药。佛法在世间,佛法讲出世,是要即世而出世。世间与出世间并不是两回事,并不是离开了世间另外还有一个什么出世间。就是在同一件事上,两种心态,两种观念,两种方法,两种认识。一切从对立的心态出发,就是生死,就是世间;一切从心包太虚的心态出发,烦恼就转变成为菩提了,世间就成为出世间。学习佛法,不但要善于用佛法来指导断烦恼、了生死,还要用佛法指导我们人生日用的一切事情。虽然说安身立命、了生脱死是一件大事,但还是要在日用中去落实。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生活中的事情。作为在家居士来说,妻儿老小也是我们必须关心的,是我们在家居士不可推卸的责任。国家的大事同样如此。从个人到家庭,从家庭到国家社会,每个人都要在这些工作中尽到自己的一份心力。用不同的心态去做,效果截然不同。用佛法的精神去做,就是慈悲喜舍;用世间法的心态去做,就是人我是非,争名夺利。我们一定要很好地在禅堂专修,练我们这一颗心。出了禅堂,走入社会,就要以这一颗平常心、平等心、慈悲喜舍的心,去面对社会千差万别的现象。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处所。第二十九讲为法出家(1)(2008年1月11日晚)三个七马上也要结束了。在这个忙碌的社会,能够集中时间专修二十一天,对于在家居士们来说,很不容易。出家人以禅坐为本,除了常住的必要公事以外,就是以坐禅为业,所以叫“禅业”。寺院有禅堂,出家人就是以坐禅为本业,为根本。古代禅宗丛林过的是农禅生活,亦农亦禅。以农养色身,以禅养法身。养色身的目的是为了养法身。出家学道,是为法出家,不是为衣食出家。古代祖师说,要以法为食。要在道业上用功夫,不要在衣食上花的时间太多。食能果腹,衣能蔽体遮寒,就可以了。出家人称“衲子”,衲子就是以穿着补巴摞补巴的百衲衣为标志。袈裟本来就是用几块布缝连在一起而成的坏色衣。我们现在的袈裟是用新布做的,佛陀时代的袈裟不是用新布做的,是到尸陀林中把送死人卷尸体的布拾回来洗干净,然后做成袈裟。吃的药是陈弃药。比如说中草药,在家人熬了一次不要了,出家人就把药渣子捡回来再熬了治病,这叫陈弃药。树下坐,没有房屋,以树下作为居住的地方,而且一棵树底下不能连续住三个晚上。住了三个晚上舍不得走,就是起了贪心。每个出家人一个钵盂,到了吃饭的时候,托钵乞食。乞者,乞讨。上乞诸佛之法以养法身,下乞众生饮食以养色身。佛陀时代的出家弟子,比丘、比丘尼,生活很简单,有充分的时间打坐修行,思维正法,深入禅定,证果成道的人多。法久弊生。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出家的人越来越多,信佛的人越来越多。佛法传到中国来,中国气候与印度不同,中国的风土人情与印度不同。在中国不能仅仅只有三衣,在中国也没有尸陀林,捡不到裹尸体的废弃布,化饭吃没有人给,在树下住太冷了吃不消。所以从佛法一传到中国开始,先是有石窟之类的房子可以居住禅修。就像现在敦煌这些地方,所谓丝绸之路,那是古代佛法初传东方的地方。为什么开那么多石窟呢?一是有佛像,二是僧人可以禅坐。石窟一般都很小,一个小石窟也就能够坐三五人。后来,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经来到中国洛阳,政府就以鸿胪寺招待当时这二位佛教界的外宾。鸿胪寺就是外交部的招待所,现在就是国家宾馆。然后就以白马驮经的意义,把鸿胪寺命名为白马寺。所以现在一般都说白马寺是中国的第一所寺院。有了寺院以后,出家人的生活就比较稳定,修行更加有条件。因此,佛法在唐以前很兴盛,出了很多人才。一直到唐朝,那真是高僧辈出,人才济济。佛教的一切仪规、思想、宗派、教义研究,都是在包括唐朝在内的唐以前形成的。宋以后,佛教就慢慢衰微下来。衰微的主要原因还是出家众道心不够、人才难出,还是寺院太富有了,生活太优裕了。加上国家有徭役,老百姓每年要给国家无偿地做苦力,要修水利,不堪疲劳,到寺院当和尚就可以免除徭役,所以出家的人越来越多,素质就会下降。到了近现代,佛教就更加衰微,其原因和历史上差不多。出家众的整体素质下降了,修行上不去,经典研究上不去,佛教文化上不去,因此遭到社会的诟嫉,社会上的人就瞧不起佛教僧侣。在解放前,社会上对出家人有种种不恭敬的说法。解放后,虽然宗教政策的落实有时候会有一些问题,总的来说,社会人士对出家人没有像解放前那么多不好听的话。现在信息资源这么发达,有一点事情全国、全世界马上就知道了,网络上都曝光了。国家对宗教,特别是对佛教,可以说是保护备至,关怀备至。所以我们僧人要自爱自尊。国家的政策这么好,我们修行要上得去,学习要上得去,要有学风和道风。学风道风上不去,国家再怎么保护我们,我们拿不出东西来,这就是大问题。第二十九讲为法出家(2)今天有这么多居士在这里,居士们对佛教信心虔诚,护持三宝,这是好事。但是我觉得,居士们护持三宝、护持佛教,一定要以推动出家二众的学风建设、道风建设为中心,不要搞其他的。出家二众的学风建设、道风建设上去了,我们整个佛教界都有面子。出家二众的学风建设、道风建设上不去,我们整个佛教界的形象就不是在高化,而是在矮化。佛教的形象已经够矮化了,学风建设、道风建设如果上不去,那就会越来越矮。本来长得高的人也很多,一米七八的都有。但是内在要有东西,要拿得出东西来。拿不出东西来,寺庙修得再大,有什么用呢?不过就是供人游览而已,学风建设、道风建设就是要出人才。古代的高僧,从一出家开始,不是忙于衣食,这里朝山那里拜庙,而是忙着怎么样学这部经那部经,怎么样参禅打坐、入定见性。想到自己不能明心见性,不能学好几部经典,不能自利利他,就觉得这和尚当下去没有什么意思。所以寺院一定要认认真真地把道风建设、学风建设抓好,把僧团搞得有一点样子。现在尽管也打七,也搞一些活动,但是年轻人毕竟是年轻人,自觉性不够,不知道自己要修什么,要学什么。修什么学什么,自己要有要求。自己要把出家当初的那一念始终不渝地坚持下来。出家做和尚,古人说不是一般人能做的,非将相王侯之所能为,乃大丈夫之事。我们要把这些道理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在打七的时候,就要真真实实地用功。不真实用功夫,错过了时光,就很可惜。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佛教已经到了极衰微的时候,出家要认识到这一点。很多护法居士在护持我们,政府的政策在保护我们,衣食无愁,环境安定,这就有了一个良好的修学环境。我们就要利用这个修学环境,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一切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坐香,开始一定要练一副腿。这一副腿,古人说得很通俗,说这就是“一担六斗良田”。有了道心,有了学问,就能消受得起信施的供养。既没道心,也没有学问,信施的供养就“粒米如须弥”,消受不起。这副腿尽管说是一个形式,但也很重要。不是一般的重要,而是很重要。练好了,一支香坐得住;练不好,一支香翻来覆去,叫你参话头,就只能参疼怎么办了。如果就在此时发问一句:疼的是谁?谁知道疼?说是这个身体知道疼,一口气不来身体还在,知道疼吗?这口气是谁在支持着?主人翁是谁呢?反问几次,疼痛自消,还要有一点毅力。一定要相信,有这么多人练跏趺坐,没有哪个出过问题。也就是说,不管怎么疼,不会伤身体,不会要命。一定要相信这个事实,挺几次熬几次,这一关就过了。这一关过了,用功就有一个基本条件。坐下来不是在念疼,而是真正可以念佛,可以参禅。出家人和在家居士不同。在家居士在腿上方面的要求可以松一点,出家众不能松。出家众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练好这一双腿。出家众在禅堂,一切起表率作用。和居士们坐在一起,居士们对我们也是一种鼓励。相互沟通、交流、学习,这种环境过去没有,只是在“文革”以后,才有这种僧俗同堂打坐修行的事。在过去,僧俗同堂听经的事情有。法师讲大座的时候,四众弟子都来听法师讲经。在念佛堂里,四众弟子一起念佛的有。在禅堂里四众弟子集中在一起参话头,这是“文革”以后才有的新鲜事物。在这样的环境下,可能更有利于我们出家人精进用功。我们这一堂,有好多位居士坐得特别好。一支香下来,纹丝不动;几天下来,挂着止语牌不说话。这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居士们能做到,我们出家人更应该做到。有些出家人有工作,不说话不行,但是一定要小声地说话,一切动作都要和禅七的氛围保持一致。四祖寺在历史上,就是禅宗僧团集中修禅的开山道场。初祖、二祖、三祖,都没有办法形成禅宗自己的僧团,只有四祖才形成了自己的僧团。五百人在一起修行,那种气象,今天想象起来都不可思议。那个时候没有人供养,所以是“坐作并重”。坐就是坐禅,作就是耕田种地。收一点粮食,“以疗饥疮”。饥疮疗好了,就来打坐。坐作并重,后来就形成了“农禅并重”。实际上农禅并重是从四祖开始,从四祖寺开始。我们有这么好的传统,有这么好的历史文化、禅修资源,就要十分珍惜,要继承,要发扬光大,把四祖道场真正建设成为一个学风与道风都能过硬的禅宗道场,那才不会辜负本老修复这个地方的弘誓大愿。四祖寺是一个了不起的祖师道场,修四祖道场的目的就是为了成就大众用功办道。我们就要好好落实本老的这个心愿,把四祖寺从思想上、从行动上建设成为学风道风都过得硬的禅宗道场。第三十讲自性清净心(1)(2008年1月16日晚)现在已经是第四个七了,从用功夫的心境来讲,慢慢进入了比较调柔的阶段,功夫越来越细。从修行的次第来说,经过两三个七,往往会出现喜静厌闹的心态,耳朵不愿意听到声音。如果听到有声音,就与自己要求寂静的心态产生矛盾,所以开示要少讲。开示的内容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作用。对于初用功的人来说,可能有一点点帮助,对那些修行时间比较长,功夫做得比较好的人,话语确实是一种干扰。从我们这一众来看,那些修行时间久的出家人、居士,平时都很少说话。即使放香也不太出来,依然在房间里做功夫。只有自己要求自己,功夫才可能真正成片。仅仅禅堂这一点点时间是不够的。所以还得要再强调少说话,不说话,万一要说话一定要非常非常低声。有的居士走到了禅堂门口还在说话,一边走一边聊天,那和平常一般的活动没有什么区别。如果这种现象在宿舍也有,对同住的人就是很大干扰。所以希望前来参加禅七的居士们,一定要保持安静,成就自他用功,保持道场在禅七期间的安静。修行的地方以安静为第一要求,修行的人以清净为第一要求。三业要清净。身清净,口清净,意清净。三业真正彻底清净了,修行就到位了,修行就成功了。修行没有别的要求,就是要做到身口意三业清净。大乘、小乘,乃至成佛,都要求圆满地实现三业清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三业的清净,以意业清净为关键。意业就是心的活动。心主宰一切。心清净,环境就清净;心清净,国土清净。佛与众生共同的一点,就是都有一个清净心,所谓自性清净心。佛具足自性清净心,众生也具足自性清净心。佛之所以为佛,就是圆满实现了自性清净心,证得了自性清净心。众生之所以为众生,就是迷失了本有的自性清净心。修行,就是找回自性清净心。自性清净心好像一面镜子。在众生位上,这面镜子蒙上了许多尘垢,所以要“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又好比一块白玉掉到污泥之中,把白玉上的污泥洗净,它本有的面目和光泽就会显现。自性清净心就是我们修行能够成就的内在根据。如果我们根本没有自性清净心,无论怎么修也不会成功。从小乘来说,证得初果为见道,二果、三果是修道,四果阿罗汉是无学道。无学道,就是真正能够任运自如地保持这颗心再不会受染污。菩萨修行的次第更加严格,经由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五十二个位次而圆满成佛,也是逐步地使本有的自性清净心从烦恼无明中彻底显现出来。宗门下参话头,把自性清净心换了许多通俗的名字。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说的是这个自性清净心;无、空,还是说这件事;般若、涅槃、菩提、总持、圆觉、正法眼藏,都是指自性清净心。一法千名,应缘立号。我们每天坐在这里,尽管有许多妄想,尽管还没有真正找到自己的本有清净心,但一定要明白,我们从没有一时一刻一分一秒离开过自性清净心。自性清净心随时随地都在发挥作用,只不过众生在迷失的深渊中不能自觉把握这一念自性清净心。如果自性清净心在众生分上没有起作用,众生的一切活动就没有主人翁,只不过自性清净心在众生分上“全真即妄”,变成了妄想,变成了妄念。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当下“体妄即真”,一下子回过头来,就摸着了娘生面目。那就是顿悟。第三十讲自性清净心(2)摸着了娘生面目并不等于解决了一切问题,还要老老实实地把自性清净心上沾染的尘垢彻底洗涤干净。好比明镜上的尘垢很牢固,用一般的力度和方法来洗刷,很难把镜面上的油腻去掉,所以需要用一些强有力的方法。古代人用皂角洗刷尘垢,现代人用洗涤剂洗刷尘垢,这就好比特殊的修行方法,有助于加快速度,使心地这面明镜早日照天照地。用功夫的各种方法,念佛号、持咒、参话头,就是洗刷心地这面大圆宝镜的抹布和洗涤剂。经常不断地提醒,经常不断地觉照,那就是用智慧的法水不断地洗刷,用勤劳的双手不断地揩抹,久而久之,自然垢尽光生,使这块明镜彻底地光明朗照。用功夫一定要明白它的意义是什么,作用是什么。不是为用功夫而用功夫。用功夫是手段,是过程,目的达到了,最后还是要丢掉这个功夫。不过,在妄念还没有驱除干净的时候,功夫还不能丢。就像《金刚经》上所讲的,过河须用筏,上岸不需舟。当你把生死的河流渡过了,过河的这条船就要让它停放水中,自己轻松上岸。如果是为方法而方法,为念佛而念佛,那就好像上岸了仍然背着船走路,反而成为枷锁和负担。上岸以后的境界,全妄即真,全体显现,再不会有迷失,就用不着方法了。当体显现的,全是真如性海的宝藏。所谓“菩提林中无杂草”,是纯真无妄的。不过,在修行过程中,在渡河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好这条船,一定要用好这个方法。用方法的时候就用方法,把整个的心念都放在方法上。有的居士说:“修行越修越难修,呼吸怎么也调不好。究竟吸气时肚子是瘪的,还是呼气时肚子是瘪的?”如果像这样用方法,那会伤身体。呼吸真正调到了最佳状态,是“绵绵密密,若有若无”。要记住这个八字口诀。呼吸若有若无,肚子是瘪的还是圆的呢?肚子是瘪的或者圆的,那是呼吸处在风的阶段才有的现象。呼吸在风的阶段,腹部有起伏变化,就像鼓风机一样,一下一下地抽气鼓气,腹部就随着粗重的呼吸而起伏。真正调到息的阶段,腹部不会有起伏变化。所以千万不要有意识地让呼吸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某种效果,要慢慢地来。如果呼吸实在是调不好,可以放弃这个方法,改用别的方法。调呼吸的方法,主要是针对散乱心重的众生。而业障深重的众生,应该用念佛的方法。末法时期的众生,博地凡夫,都是业障比较深重,你就抓住一句佛号不要放,念这句佛号同样可以念到一念不生,豁然开朗。不要以为念阿弥陀佛就开不了悟。没有一个法门是开不了悟的。开不了悟的法门,那就不是佛法的法门,那就不是佛法的修行。佛教修行的一切法门,最终都是要心开意解,开佛知见,悟佛知见。所以呼吸调不好就放弃,就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念不好,就参话头——念佛的是谁呀?在谁字上起疑情。念佛的是谁?行香的是谁?喝水的是谁?打妄想的是谁?嫌菜不好吃的是谁?贪菜好吃的又是谁?随时提起话头来反问自己,问到疑情成片了,一念不生了,那就是开悟的时节要到了。不管修哪一法,要想达到开悟,一定要做到一念不生,然后一念相应,才会有豁然开朗的消息,才会真正认识到自己本有的清净心。要修本有的清净心,悟本有的清净心。二六时中,日用一切时一切处,都要在这一点上下大力气。要在行住坐卧中、穿衣吃饭中、行香坐香中、进堂出堂中,时时照顾自己,不要使这个清净的心受到一丝一毫的染污。平常能够好好地照顾、维持、保护、保任修行的清净状态,就和整个修行的目标相应了。一念相应,念念相应,功夫成片的机会随时随地可能出现。第三十一讲感恩、忏悔、回向(1)(2008年1月17日晚)湖北的气候四季分明。春夏秋冬,该热的时候温度很高,该冷的时候温度很低。特别是冬天,四祖寺在山区,温度特别低。各位在这里打禅七,刚好碰到这几天下雪,冰天雪地,又没有取暖设备,很多人由于不适应这种寒冷的环境,感冒的、上火的、咳嗽的、发烧的,各种情形都有。希望各位能够认真对待这个色壳子。有相身中无相身,离开了这个色身,也找不到无相身在哪里,所以要特别地使这个有形有相的身体但求健康,不求长寿。长寿不健康,那是活受罪。有健康就可以了,一般来说,有健康就可能长寿。保持身体健康,首先要注意调身体的冷暖。尽管禅堂内外的温度相差不大,但是打坐以后,身体的热量明显增加,温度就会升高。打坐以后,由于我们是在运用呼吸来调整心态,在调呼吸的过程中,调得好的,身体的八万四千毛孔,都会逐渐张开。毛孔张开了,如果不注意,马上就到温度比较低的地方去,就很容易受风。我建议各位不戴帽子,但是离开了禅堂到外边去,特别是早上和晚上,在室外最好还是戴上帽子,打坐的时候不戴。身体没调养好,打坐的时候很受累。咳嗽,呼吸调不好,觉睡不好。咳嗽不但自己很难受,对邻单的同修也有干扰,而且感冒也有可能传染。感冒的传染,往往是通过呼吸道,通过喷嚏,通过咳嗽后的唾液。希望各位一定要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也要互相关照,互相成就。有病了,第一是要吃药,第二是休息,第三是多喝水。实在不行需要去治疗,可以和客堂打招呼,或者找医生,或者去医院,给大家一些帮助。人生在世,就像水上的浮萍,今天漂到这里,明天漂到那里。我们从五湖四海走到一起,就比喻成萍水相逢,因为偶然的机会走到一起来。萍水相逢又能共住修行,这都是多生多劫的善因善缘,才使我们有这样一个机会。众生的生命从无量劫以来,都不是孤立的。每一个生命和整个法界的一切生命都是息息相关的,都有各种各样的关系。这些关系总体来说不外乎三种。一种是好的关系,一种是坏的关系,一种是不好不坏的关系。我们在无量劫以来,同一切生命就是在这三种关系当中一路走过来。如果我们不出离生死轮回,还将会一路走下去。这件事说起来好像奇妙得很,实际上只要我们稍微思考一下生命的无始无终、生命的无量无边、生命的永恒存在、生命的轮回不息,就能够想通这个问题。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对生命曾经存在的诸多关系——好的关系、坏的关系、不好不坏的关系,应该怎么样来对待呢?总的来说,对于好的关系,我们要感恩;对于坏的关系,我们也要感恩;对于不好不坏的关系,同样如此,还是要感恩。除了感恩以外,还要有回向的心。要把我们现在所积累的一切功德,都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所谓“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所谓“愿以此功德,普及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这都是回向的心。我们还要忏悔。我们从无始以来罪积如山,过去所有一切业障,都会在现在修行的每一个阶段有所反应。这种反应,有时候表现为修行上的障碍,有时候表现为身体健康上的障碍、事业上的障碍。不管出现什么样的障碍,我们都不要怨天尤人,都要自我反省。所有的冤与亲,失败与成功,都是我们自己多生多劫所作所为而造成。所以要忏悔业障:“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要把过去的业障在修行的过程中忏悔干净。“忏其前愆,悔其后过”,“忏悔得安乐”。“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是名真忏悔。第三十一讲感恩、忏悔、回向(2)我们修行打坐,参禅办道,只要有此忏悔回向的心,过去的业障就能逐步化解、逐步消除。修行一定要把心量扩大。我们萍水相逢来到这个道场,彼此就是同参道友。同参道友之间,就要有一种相互成就的心。有时候,有个别居士会有一种很狭隘的心理。坐在禅堂里,与张三坐在一起感觉到不对劲。怕别人把他的功给偷走了;与李四坐在一起也觉得不对劲,觉得他身上有一股阴气,对我修行不利。如此种种,说起来也确实不无道理。但是,如果我们把心量扩大,我们真正有了感恩的心,有了回向的心,有了忏悔的心,我修的一切就是要给大家的嘛!就是要回向给所有的冤亲债主嘛!自己要这些东西做什么呢?把它回向了,把它布施了,那就不仅仅是在打坐了,那就是以打坐这一点点的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这个心量本身就超过打坐这一点功德的百千万亿倍。一念发菩提心,就能够忏悔无量无边的业障。有这样一个公案。一位师父已经证了罗汉果位,具有他心通,他收了一个小徒弟。他带着这个小徒弟云游四方,肯定是师父的行李由徒弟背负。当小沙弥背着行李走的时候,心想自己要发大菩提心,将来要成佛度脱一切众生。师父观察小徒弟要发菩提心,马上就把行李接过来,他说:“徒弟呀徒弟!现在行李该我来背了。”徒弟莫名其妙,你要背就背吧,正好我累了!走着走着他又想:发菩提心不容易,不说度众生要受很多苦,背这件行李也就够呛了!这个念头一动,他师父又知道了:“徒弟,行李还是你背着!”徒弟不免有一些纳闷。一会儿师父要背行李,背了不一会儿又要我来背!他就问:“师父!你怎么搞的呢?一会儿你要背行李,一会儿又要我来背?”师父就把徒弟的思想过程给他描述一遍,然后问,你刚才的心念是不是像师父所描述的这样呢?小沙弥赶快顶礼。这个不得了,我这个师父有他心通,我可不能随便生心动念!我一生心动念,师父全都知道了。这比监控器还厉害!一念发菩提心,罗汉都受感动。罗汉都要为发菩提心的沙弥来背行李,其功德之大可想而知。我们在修行过程中,经常要想到修回向心,不要怕人家偷了功,不要舍不得自己念那几句佛号的功德。要使念佛的功德永远成为自己的财富,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把念的这一句佛号所积累的功德,与法界一切众生共同分享,这个功德才是不可思议的。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典故。佛陀与阿难尊者一起托钵化饭,在路上,佛陀问阿难:假如有一滴水,要让它永远不会干涸,有什么办法呢?阿难想了一会说:佛陀啊!这一滴水如果要让它不干涸,是不是应该把它放入大海呢?佛陀说:对,你想得完全对。要想让这一滴水永远不干涸,只有把它放入大海,因为大海中的水永远不会干涸。由此佛陀又引申说:我们个人很微小,力量很微小,智慧很微小,个人这一点点的成就、一点点的功德,只有把它投入到众生的大海中去,这一点功德才能够由小变大,由暂时成为永久。众生界无尽,众生都能从我们这一念善心当中获得良好的信息和加持,我们个人的福德因缘才会由之而扩大。关键的一条,就是回小向大,回少向多。看起来我们念了一天的佛,最后却把功德回向给了法界一切众生,好像我的功德就没有了。其实你把它回向给大众,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你就在法界一切众生当中,你就是法界一切众生中的一员,大家都有福德因缘了,个人自然也就有福德因缘。回向还要回因向果,回自向他,回事向理。回向有一系列深刻的道理,所以我们要很好地来修回向心。在菩萨修行的五十二个阶次中,其中就有十回向,这十个阶段就是专门修回向心的。回向心成就了,才能真正进入到十地。所以我们在因中,在一个博地凡夫的阶段,要发菩提心,就要发回向的心,要发忏悔的心,要发感恩的心,才能有大的成就,心量才能真正扩充,心态才能真正平和,见了每一个人才有真正的亲切感。尽管我们修行的时间比较短,修行的层次也比较低,如果能够发起心来,修行的层次立马就提高了。一发起心来了,十方诸佛菩萨、大地一切众生,马上就和我们的心全都打通了。我们这一念心,与十方法界一切众生,与十方法界一切诸佛菩萨能够打通了,我们即使是只有一念清净心,也能够种下无上菩提的金刚种子,所谓“一念清净成正觉”。不要把我们现在所做的看得太小,只要我们有这个心量,小能变大,少能变多。第三十二讲修行路上莫徘徊(1)(2008年1月18日晚)第四个七过去了一半时间了。经过二十几天的行、坐、用功,从身心变化来看,心会更加清净些,身体也会调柔一些。每天坐下来,有时候会在做功夫,有时候会在反省自己。反省自己的时候,难免有种种后悔的心、忏悔的心、惭愧的心,也就难免在情感上会有一些表现,在行为上会有一些表现。有时候情不自禁,控制不住,会有一些失常的表现。这在打禅七或者其他集体共修的场合,是经常有的事情。不要说打坐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即使是诵经、拜忏等法会也有人跪在佛前哭得起不来,这是因为生起了惭愧心。作为有这种现象的人,应该要自己控制。昨天我讲到《观普贤行法经》中的一首偈语:“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我们过去的业障如果有形有相,虚空都容纳不了,大海也装不下。我们过去所犯的罪、所杀的生、所吃的众生肉,骨头堆积如山,血水流成河流。我们无量劫以来造了多少罪业?这不是一种猜测。生命无始终,业障也无始终,过去所造罪无量无边;当然,与此同时也修了许多善法,过去所修的善法也是无量无边。如果过去只有业障,没有善法;只有恶业,没有善业,我们这一辈子也不可能生为人身,听闻佛法,知道发心修行。这也是无量劫来所种的善根成熟,而感得的一种福德因缘。在有忏悔心的同时,有惭愧心的同时,又要非常庆幸自己得遇佛法,知道修行。正因为有这样的因缘,我们对过去的业障知道忏悔,对今天所修的善法知道回向。如果仅仅只想到一面,或者只想到过去所作的恶业,或者只想到过去所作的善业,那都不是对自己的全面估计。要把两点都想到,这是比较符合实际的。众生在因地中,现见眼前一切众生,就可以类比自己在因地中的所作所为。我们眼前这一生一世,善恶参半,无记居多。能够知道修善法,能够在人世间平平安安地生活这几十年,都是过去生中善业的感召,所以要感到庆幸。正因为有过去这些良好的基础,我们就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善的力量,扼制恶业,息灭妄想,好好忏悔自己的业障。忏悔业障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事忏,一种是理忏。理忏和事忏要结合起来。仅仅有理忏没有事忏,无量劫以来的贡高心、我慢心、无惭无愧的心折服不了;只有事忏没有理忏,不明道理,就会着相,会感觉过去无量无边的罪业,怎么能够忏悔干净呢?所以要事理结合。所谓事忏,就是读诵大乘经典,礼拜诸佛菩萨名号;所谓理忏,就是要知道:“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一切罪业都是从心而起,就要在心地上用功夫,让造罪的心转变过来,成为修善法、修实相的心。造罪的心转变了,罪业也就随着转变。心亡罪灭两俱空,罪性不可得,心地就能够得到净化,得到提升,得到宽慰。我们要在忏悔清净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行善法,悟解实相,成为一个真正身心清净的人。忏悔在佛门中是修行的一个大法门,所谓忏悔法门。特别是天台宗,有许多事忏与理忏相结合的忏法。天台宗的祖师大德根据佛经写成忏本,忏本中有许多深刻感人的忏文,便于我们在佛前昼夜六时求哀忏悔。有的居士第一次接触《药师忏》或者《梁皇宝忏》,读到那些忏悔的文辞,回忆自己的身世,就不禁痛哭流涕,觉得每一句都讲到了自己心上,每一句都如实表达了自己的忏悔之心。如果真正能够把忏文和自己的心态,和自己的所作所为结合起来观想,礼忏就能真正如理如法,真正能够起到忏悔业障的作用。第三十二讲修行路上莫徘徊(2)读诵大乘经典也是忏悔业障的重要法门。读诵经典是一种法门,还有一种法门就是拜经。从小部头的经开始拜,比如说先拜《金刚经》,每个字拜一拜,规定一天拜几百字、上千字,这样连续拜下去,一年可以拜好几部经典。有的拜《法华经》,有的拜《华严经》。我们这次去马来西亚,素闻法师那里住了一位老比丘尼,这位老比丘尼并不识字,但是她懂得拜经。她拜《法华经》,一部一部地拜,几十年如一日,光是她拜破的《法华经》就有七八部。一部经要翻多少次才会破!她几十年都是如此,就修这个法门,每天早上两三点钟就起来拜经。这位老比丘尼七十多岁了,看起来身体非常健康,就好像五十几岁的人一样,做事非常了贴(方言,意为利索),说话也非常了贴,很有精神。她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只知道忏悔自己的业障,只知道拜经。她修这个法门,能够在身心上得到转化,那就说明她有受用。我们也有很多居士发心拜经。拜《金刚经》的有,拜《法华经》的也有,就是有时候这个心稳定不下来,总喜欢见异思迁。今天有人说修密宗殊胜得不得了,只要持一个咒,做到三密相应就可以即身成佛,马上就改变法门,要去找这个活佛找那个上师,持什么咒。跑来跑去,结果效果也并不佳。又听说念阿弥陀佛好,只要念到一心不乱,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就来接引,到西方极乐世界去,那里快乐得很!吃了饭什么事也不用干!就一心念佛,念了三天下来没什么反应,又坚持不下去。总而言之,老是改变自己修行的法门,改来改去,修行十几年,修行二十年,一点受用也没有。今天走来问师父我要怎么修行,明天走来还是问这个问题。赵县有一位居士,十几年以来,每次见面都是问这个问题。告诉她很多方法,她就是不用。她就想着师父能够帮她解决问题,能够代替她做一切。如果这件事情别人能代替得了,释迦牟尼佛早就给我们把这个事情做完了!释迦牟尼佛发愿要度尽一切众生,可还是有这么多众生在轮回中受苦受难。那就说明佛只是一位老师,只是一个教育家,只是告诉我们一些办法,佛不能代替我们做任何事。只是告诉我们路要自己走,别人代替不了。一切想要找法门的人,想要说怎么修的人,就要认准一个法门,莫换题目,二十年、三十年地做下去,保准有成就。在做的过程中,就会不断地使生命得到升华,使身心得到受用。一切法门就像是药一样,药无贵贱,对症者良。我们有各种各样的病,有时候需要很贵重的药来治比较复杂的病,伤风感冒这种病,几块钱的药就解决问题了。不能说这几块钱的药能解决问题觉得不过瘾,非要花上几百块几千块钱的药费才好。病好了,就不要再吃药。在吃药的过程中,只要是对症,就坚持把药按时按量地吃完再说。感冒了,今天吃一片阿司匹林不行,明天吃感冒胶囊不行,不能坚持吃,经常换药,换来换去,结果感冒越来越严重,非得打针不可。这都是由于自己不能坚持。要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需要坚持不懈,修行路上的大问题,要解除身心烦恼,更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要认准一个法门。光是后悔,光是惭愧,不解决问题。有惭愧心,有忏悔心,再加上努力地修行,那才能解决问题。一个人看到许多人在河边捕鱼,每个人都有收获,他在岸上手舞足蹈,羡慕不已。一方面是羡慕,一方面也觉得自己没有工具,鱼捕不到手。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许多人修行都成功了,许多人修行都有受用了,我怎么就这么多的业障,修来修去总是效果不明显呢?要想效果明显,就在这个感觉到效果不明显的地方来用功夫,多反问几次,为什么效果不明显?是方法不对路,还是坚持不够、努力不够呢?多反问几次,真正抓到问题的实质,抓到痛处了,自然一下子就会痛下决心,不能老这样徘徊。徘徊来徘徊去,人生几何?所以一定要认准法门,坚持不懈地努力,不要在修行路上徘徊,徘徊绝对没有成功的可能。第三十三讲清凉世界(1)(2008年1月20日晚)两百年前,憨山大师被请到老祖寺,在那里住了十多天,也正是隆冬之际,大雪封山。他看到漫山遍野白雪皑皑,心想,在这样的环境中,不能有第二念。那时候既没有电灯,也没有汽车,如果被困在冰天雪地里,只有等到冰雪融化才能有所行动。那是老祖寺的情形。我们今天处在四祖寺,又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有电灯、汽车、电话,一切现代通迅联络工具基本具备,可是在这冰天雪地中都受到制约,在此严酷的自然条件下,其作用的有限性也变得很明显。电线被冰凌压断了,山区地域宽广,哪里断了一时难以找到;就算找着了,一时半会儿也接不上。今天是这样,明天是这样,后天还是这样。虽然有车子,路上结了冰。人还可以勉强走几步,车子到了结冰的路面、山坡,不但难以前进,而且只有下滑。这就是我们可能经常遇到的极为被动的局面。人所遇到的被动局面,眼前是冰雪的考验,有可能还有其他更为严峻的现实环境,人只有想尽一切办法去适应它。据当地老百姓讲,1997年这里下了一场大雪,一夜之间就有十几公分厚。从阳历来说现在已经是2008年,阴历年还是在丁亥年,还是猪年,没到鼠年。今年的雪这么大,一方面说是“瑞雪兆丰年”,另外一方面,往往下过大雪以后,第二年也会有意想不到的大水。1998年一场大水,2008年会不会呢?希望不会。但是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自然灾害难以预料。人们只有默默地祈祷上苍,希望能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不要有自然灾害。尽管我们的心愿如此,但是能不能照着我们的主观想法来改变人类的命运呢?如果所有人都能一念回心向善,也有可能改变得了。人心向善的观念树立不起来,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生命和谐生存的关系建立不起来,那就免不了要自作自受。报应昭彰,如影随形。现代人类在短短几十年间,破坏了人类历史上几千年、几万年的和谐的生态环境,这是多么可怕!我们佛教徒提倡素食,提倡感恩,提倡忏悔,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生命的升华和解脱,也是在为全人类祈祷,希望以自身的行为唤起社会大众对生存环境恶化的关注。我到黄梅来已是第五年,与当地群众的关系很融洽,与政府各位领导的关系也相当好,见了面,有时也会说一些作为出家人好像不该说的话。比如说:“书记呀!这些石头很好,不能再开采了,不能把前人留下的这一点点自然财富,我们几十年就把它消耗了。希望石头不要被开采,希望山体不要被破坏!”社会人士往往觉得:出家人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人间这些事用不着去管。实际上这是对佛教的一种误解。佛教最关注的是大众,是大众的生存环境、生活环境。所谓普度众生,不是一句空头口号,而是要有实实在在的内容。要普度众生,就要从爱护大地的每一粒砂子、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苗、每一寸土地开始。地为能生,一切万物都依地而生,依地而存在,我们人类不是住在半空中,人类是在大地上生存。大地被破坏了,大地被搞得百孔千疮,我们人类还怎么生存下去呢?黄梅的领导对我的建议都相当重视,希望把石头留下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黄梅这个地方,出了四、五、六祖,山有灵性,水有灵性,人有灵性,因为有良好的自然环境,所以才造就了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四、五、六祖是人文环境,来自于自然环境的孕育。没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四、五、六祖出不来。有了四、五、六祖这些丰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如果生态环境破坏了,没有山水了,没有石头了,黄梅照样发展不起来。我们住在黄梅,就要爱黄梅,就要关心黄梅,就要宣传黄梅。黄梅“有山皆北向,无水不西流”,“千年开宝掌,五叶渡慈航”,真是一个好地方。第三十三讲清凉世界(2)大家不要因为两三天没有电,不要因为冰天雪地带来各种不方便,就生烦恼。这正是老天爷对我们的成就,对我们的考验。看我们的道心坚固不坚固,看我们向往祖庭的决心会不会动摇。历代祖师都是在艰苦的环境中成就的。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前,是在雪山六年苦行。寒冷的地方能够培养人的道心,锻炼人的意志。寒冷的地方最适宜修行。寒冷了,衣服多穿几件,坐下来很舒服。在炎热的地方,要打坐,静不下来。我们内心就有种种烦恼,内心就是一盆火,加上外在的环境也是一盆火,内外夹攻,心静不下来。在寒冷的环境下,我们内在的心火遇到清凉,就会降温,心就容易安定,修行就容易上路。我们大家都要学习释迦牟尼佛雪山六年苦行的精神。尽管这种环境今天已经不存在了,但是找一个山水形胜比较好的地方,找一个四季分明的地方来修行用功,确实对道业的成就大有帮助。自古以来,丛林都是“冬参夏学”,冬天参禅打坐,夏天就学习经教、唱念。夏天学、冬天参,这种课程的安排都有深刻的道理。我们这一次禅七,从始至终几乎没有暖和过一天。不是下雨,就是下雪,就是结冰,就是停电。环境在考验我们,我们能够接受这个考验,不动心,不起念,照样暖坐蒲团,坚持正念,能够挺过去了,就是一番新的境界。不过,在严冬,一定要注意身体健康,千万不要感冒。还有一个七,下一个七也许有几天晴天,希望在下一个七结束的时候,就是阳光灿烂之时,大家可以乘火车、坐飞机,欢欢喜喜地离开四祖道场,回到家里过新年。过新年既象征着一年有一个新的开始,也意味着过去的一年有大丰收。这种丰收包括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精神上,就是心灵的净化。心灵上的丰收比物质上的丰收更加重要。精神上的丰收,我们可以长久地享用,物质上的丰收总是会越用越少,只有精神上的财富才会越用越多,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真正财富。我们要重视精神财富,要把精神财富看得比物质财富更加重要。一个精神财富具足的人,就是一个真正富有、真正快乐的人。佛陀,从物质财富来说,他一无所有;从精神财富来说,他是人间最富有的人。我们都要向佛陀学习,向菩萨学习,使精神财富一天天地丰富起来。当然,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也是不可分割的。要获得精神财富,往往要通过物质财富来实现。比如说培养布施心,能够在物质上多修布施,布施以后又不着相,三轮体空,就是从物质的布施入手充实精神财富。这两者在佛教教义上,向来看作一回事。佛教从来不孤立地看待任何一件事。大慈大悲、大智大慧,既有精神又有物质。财法具足才是佛法住世的理念。我们在学习佛法中,就要把佛法的精神真正掌握好,不要偏到某一面。偏到某一面去了就会走极端。学佛的人一走极端,心量就变得狭窄。要打开心量,就一定要从极端里面跳出来,避免走极端。福慧二严,财法二施,大慈大悲、大智大慧,一切都是从两个方面来考虑问题,从两个方面来庄严自身、庄严国土。第三十四讲从跌倒处爬起(2008年1月21日晚)当我们的心静下来的时候,再回光返照此心的起心动念,前念、现念、后念,念念之间是怎样联系的?前念从何而起?后念从何而来?现在这一念又是怎样安住?观照之后就会发现:前念无去,现念无住,后念无来。心念与心念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前一念与后一念,念念不相到,念念不相知。从何处起,到何处去,来无影,去无踪。生生灭灭,灭灭生生,找不到心的踪迹何在。宗门下用功夫,观照此心之时,就说这一念生灭变化不停,念念难以把握;追到终极处,就是无念。无念者,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一切顺乎自然,一切都是依照心念的规律在生灭变化,念念不停。心念是没有一个实在的东西可以把握的,只要能够让心念不被无明烦恼所困惑,能够念念清明,灵明不昧,了了常知,念念寂而常照,照而常寂,那就是功夫的入门处。寂者,安然不动;照者,了了常知。观察现前一念,要在提起时有照有寂。我们没有做功夫时,照变成了散乱心,寂变成了昏沉。所以在运用寂照功夫时,一定要随时有力度,照而不乱,寂而不昏,那就是功夫,那就是正路。照过头了,妄想就来了;寂过头了,昏沉就来了。那都是用功的火候没有把握好。用功的窍门,实际上就是“寂照”二字,或者说“惺惺寂寂”四个字,或者“止观”二字,都是讲同一件事,都是指做功夫要觉照与寂静、止与观达到平衡。有觉有照,有止有观,既惺惺又寂寂。能够如此把握用功的心态,功夫就容易上路。用功夫不要追求奇特,不要想在现成茶饭以外,再去找什么特殊的风味,没有那个东西。佛陀告诉我们:烦恼即菩提,无明即般若。烦恼就是道场,无明就是道场。明就在无明处,菩提就在烦恼处。没有烦恼了,菩提也就没有了。莲花出自污泥,没有污泥,生长不出莲花。佛法解决的是人类精神上生命上的困惑,有困惑所以要佛法。在困惑处转变过来就好,不是在困惑之外再找什么灵丹妙药,哪里有那个东西呢?“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无明的实性就是佛性,佛性就是无明的实性。悟了,无明转化为佛性;迷了,佛性转变为无明。迷了,无明没有明。不要在无明烦恼以外再去找菩提涅槃,当下觉悟,当下寂灭无明烦恼,无明烦恼停止下来,照破了,就是菩提涅槃。真正把这个功夫做到了,迷悟之间不过反掌复掌,一会儿的事。开悟是一念之间解决问题的事情,就是要明白烦恼即菩提这个道理,然后按照这个道理去保任,去做功夫,消除历劫以来的烦恼习气,就在我们跌倒的地方爬起来!第三十五讲梅花香自苦寒来(1)(2008年1月23日晚)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次禅七正值隆冬大雪,有雪灾,又严寒,再加上断电,每天起早摸黑,上下台阶困难重重。虽然只有短短十天时间,对于从城市来的人来说,住房有暖气的人来说,这几天所经历的困难可以说是一次非常严峻的考验。老天爷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正是在考验我们的道心,锻炼我们的意志。梅花香自苦寒来,经历了这一段困难,梅花清香就会扑鼻而来,希望大家一切都往道上会。这几天看到大家行香坐香的精神,非常感动。尽管早晚黑灯瞎火的,一些年过六旬以上的老居士、老师父们,还是照样到禅堂来坐香,这种求道的精神、修道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有时候,年轻人在严寒面前、在困难面前经受不住考验,看到雪花漫天飞舞,就有恐惧感;看到夜幕降临,就对这个道场的环境感到不适应。我们每个人一定要有信心,困难总是暂时的。人总是要在克服一个一个困难的前提下才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成功。在困难面前趴下的不是英雄,不是好汉,不是成功者。只有能够迎难而上,知难而进,这才是学习佛法应有的精神。菩萨道就是一条非常遥远非常艰难的路。所以佛陀教导菩萨,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就是要有知难而上的精神意志,才能够成就菩萨道。十方诸佛在因地中修行,没有哪一尊佛是舒舒服服成就的;世间的一切事业,也都是在克服困难中成就的。我们一定要学习佛陀雪山六年苦行的精神,学习二祖立雪断臂求法的精神,学习历代祖师燃指供佛的精神。虚云老和尚三步一拜从南海普陀山拜到五台山,途中也遇到过隆冬大雪。他在野外的草棚中过宿,雪下大了,把草棚压塌了,人就被雪掩埋了。孤身一人,大家想想看,那该有多大的困难!那要有多大的毅力,才能够经受得住那种考验。正是因为虚云老和尚有那样的意志和毅力,有那一种为了报父母恩朝拜文殊菩萨而万死不辞的精神,所以感得文殊菩萨变化为一位老人来帮他背行李。这些感应的故事,都在《虚云老和尚年谱》中有详细的记载。一切成就,一切辉煌,都是从苦中来。事业的成就如此,学问的成就如此,修行的成就更是如此。这次大家有幸遇到隆冬大雪的考验,遇到停电的考验,这对我们求道的意志是一种最现实的锻炼。在这一个月当中,各位所经历的也不仅仅是严寒与断电的考验,腿疼的考验也是我们经常需要面对的切身感受。在菩提道上闯过一关又一关,希望大家能够透过这一关一关之后,有新的境界出现,有新的收获受用,坚持这三十五天不动摇不后退,勇往直前,攀登前面更加险峻的高峰。大家不要以为修行是一件容易的事。严寒几天就过去了,断电几天就过去了,修行路上的困难可不是那么简单就过去的。修行路上的困难,来自客观环境的还容易克服;来自内心的那些困难、干扰、魔事,才是真正难以克服的困难。那些困难是没有时间性的,几乎每天都在干扰我们的进步,每天都在影响我们正常的修行生活。修行不容易,如何正确地掌握方法,正确地运用方法,正确地面对自己的心态,这是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是没有任何折扣可打的事情。一不小心走到误区,有时候几个月回不了头。更加严重的,走到误区就一直误下去,清醒不了,醒悟不了。在用功中出偏的问题,有不少人会长期留下后遗症。所以在用功中,不要求玄求妙,不要求多求快,不要心外求法。掌握这三个不要,走到误区的可能性就大大减少了。第三十五讲梅花香自苦寒来(2)古人讲:宁可千生不悟,不可一世着魔。魔就是自己的烦恼。烦恼起来了,当下一念把握不住,勘不破,看不透,就会被烦恼魔控制了自己的精神,那是最可怕的事情。我们在修行中一定要时时刻刻提起正念,不求佛,不求法,不求僧,不求灵感,不求快,不求多,老老实实地用方法,老老实实地在方法上用功夫。用功夫掌握了正确的方法,那就如同世俗所说的:只问耕耘,莫问收获。因为只要你耕耘,就一定有收获。那是必然的结果。念佛没有念上三天,就想达到一心不乱;数息连呼吸都调不顺,什么叫做呼、什么叫做吸都不知道,就觉得调呼吸一点效果都没有;参话头,什么叫话头、什么叫话尾、怎么个参法,一概不知,就说参话头不相应!这样用功,永远也上不了路。祖师给我们讲了很多方法,我也把祖师的话天天向各位重复,不要以分别心去用功,不要以希求心去用功,有希求就有痛苦。有希求就有欲望,欲望达不到,不能满足,就带来失望。求玄求妙同样如此。玄也好,妙也好,可遇不可求。想有清净的境界、清净的受用,不是想得出来的,是要做出来的,是要死死抱着功夫不放,自己心心念念地做功夫。只有这样,清净的感受才可能随时出现。念几句佛,念了十分钟,就在想怎么心里还没有清净,这本身就是在打妄想。祖师说,不要有希求心,要无心。无心者,无分别心,无希求心。虽然做到无心不容易,但是第一步的功夫是一定要做到无心,所谓一念不生。不做到这个起码的要求,想要功夫相应,想要有受用,那是越想越远,越想越失望,越想越落空,越想越难受。弄得不好,最后就神经错乱。神经一错乱,人就痛苦不堪,自己就不能够掌握自己的正常生活,就被分别、执著、妄想牵着鼻子走。到了这种情形再要回头,起码得两三个月时间。在用功过程中,生活上的调理也很重要。往往情绪不稳定、精神恍惚、睡眠不足、睡眠质量不好,与身体健康关系很大。坐禅用功,一定要注意多喝水,降低体热。我们护七的人泡茶要掌握尺度。哪一支香的茶要浓一点,哪一支香的茶要淡一点,都要有所掌握。比如说,午板香的二板茶,要适当浓一点,以防止昏沉;午四支香的茶要稍微清淡一点,甚至可以喝白开水。在行茶的时候,也请护七师们辛苦一点,既有茶也有开水,愿意喝开水的就给他开水,不一定每个人都喜欢喝茶。比如说两壶茶再加一壶开水,行了茶以后,后边又有一个人来行开水,愿意喝开水的人就可以等着后面的那一壶。在禅堂,维那师是关键。维那师既要调香,也要调生活。哪一支香的茶淡一点,哪一支香的茶浓一点,怎么样让茶水保持适当的温度,怎么样让护七寮干净卫生,维那师要多操心。当维那是很辛苦的事,特别是在打禅七的时候,维那师很辛苦。我们这位维那师父明彻法师,是一位很发心的人,很讲道念的人,只是禅七这样的活动经历得比较少。只要不断地积累经验,把香调好,把茶水调好,把生活调好,就有利于大家用功办道。维那师有时候不能专心致志地来用功夫,因为要想到大众的事,为大众操心。我们所有参加这次禅七的人,一是要感谢维那师,一是要把我们用功修行的功德与维那师分享。希望大众在禅悦法喜中、和合安详中度过这三十五天!第三十六讲放下包袱消除业障(2008年1月25日晚)修行用功,不要与自己对立起来。修行最终的目的,是要消除内心的障碍,克服内心的对立面。所谓“扫除二障”,障就是对立面,就是障碍。有障碍,心里就不豁亮,就不通达,就不明白,就见不到真理,见不到佛性。回向偈中说,“愿消三障诸烦恼”,烦恼就是障碍,烦恼就是对立面。烦恼从哪里来?烦恼归根到底是自己找的。自己不找烦恼,永远没有烦恼。我们用功办道,既不要放逸,更不要过分地自责。老是后悔修行的力度不够,修行太晚,业障太深,烦恼太重,这种后悔的心态是修行用功的极大障碍。悔,是修行禅定的五盖之一。盖就是障碍,盖覆了真理,盖覆了光明,所以叫悔盖。知道改悔,改了就好了,不要老是想自己做错了什么事。天天想这件事,不但无助于烦恼的减轻,反而会阻碍道业的进步。世间的人都说,有错改了就好,改了以后就要丢掉思想包袱,轻装上阵。修行人同样如此,每个人都有许多业障,要把业障这个包袱放下,不要老背着它。老背着这个包袱就走不动路,觉得左也不是右也不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念佛不行,参禅不行,拜佛不行。因为你背了包袱,悔盖把心地盖得严严实实的,光明显露不出来,菩提树苗长不出来。心是一块地,要让它疏松,要让它见阳光、有雨露,才能长出菩提树苗。阳光就是佛力的加持,雨露就是法水的浇灌。再加上自己的努力耕耘,就能锄掉心地上的无明草,长出菩提树苗。有好几位居士,总感觉自己修行慢、进步慢。着急也没有用!再着急也快不了。增加了烦恼,增加了负担,更加跑不动。嫌自己修行慢了,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把所有的思想负担都放下,好好地在功夫上努力,把功夫一路做下去,不要有得失取舍之心。得失取舍都是障碍。不吃饭消得了业障吗?消不了。不睡觉消得了业障吗?消不了。成天哭哭闹闹消得了业障吗?同样消不了。这样的现象虽然只是发生在个别居士身上,但是对所有同修都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修行不能钻牛角尖,不能老是后悔,看不到自己的成绩,看不到内心的那一线光明。反过来说,现在有这种后悔的心,但是倒回去十年二十年,你不会有这个后悔心,还是在造业,还是在烦恼深渊中欲出不能。现在知道修行慢、进步慢,就是很大的成绩,就是学佛的收获和受用。应该要看到自己有进步,看到自己有成绩,才有信心更好地用功,消除自己累生累世的业障。上次我曾提到: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如果我们把修行的机会错过了,业障依然是业障,得不到忏悔和消除。业障消除一点,道业进步一点;道业进步一点,业障又消除一点。这种相辅相成、一进一退、一得一失的道理,不言而喻。应该以积极、乐观、开放的心态面对过去,珍惜当前,努力争取更加光明灿烂的明天,这才是修行人应有的心态。修行人不可以停步不前,停步不前是懈怠的表现。每天都应该有所进步,有所收获,不要空过光阴,但也不能过分自责,过分自责了又会产生新的障碍。这几天天气不好,一直到月底都是雨雪天,听说还会有暴雪来临。各位在生活起居中都要注意健康,上下台阶、上下楼梯的时候不要摔着了。特别是年老的人,时刻要注意脚底下。早晚实在看不见,不方便,可以不来参加早课香和养息香,以免行路跌倒了。摔倒了、摔伤了,对修行、对以后的生活都会带来很大的障碍。常住的老师父们也要注意,能随众就随众,不能随众的千万要注意自己的健康。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8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