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观自在,镜含万象止天然。无穷妙用潜方寸,触境忘缘在目前。(以竹篦打一圆相云)解!禅七问答录本来解七以后就没事了,但大家还有一些问题,所以就留出一些时间,在这里与大家进行交流。问题一共有四十一条,这其中也有重复的。我想,每个问题也只能三言两语地回答一下,如果要全部讲清楚,那需要很长时间。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回答这么多问题,还是有一定困难的。问:请您再解释一下照体独立,历历孤明。答:照体独立是禅定当中一种高度觉照下的心灵状态。照体独立,就是离能所、无取舍、无憎爱、无是非、无善恶、无圣无凡,不续前,不引后,孤明历历的一种觉照状态。打一个比喻,我们当下一念如果就是这个的话(竖起中指),它是独立的,和这个没有联系(竖起食指),不续前,和这个没有联系(竖起无名指),不引后。那就要保证我们当下这一念能够保持一种高度地觉照状态,和过去、未来都没有联系,而且要历历孤明。历历者,就是清清楚楚。它是用来形容孤明的。唐朝诗人崔颢有一首咏黄鹤楼的诗,其中有“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晴川历历,那就是站在黄鹤楼上,看长江对岸的鹦鹉洲,尽管有相当远的距离,但对面的一草一木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这就是历历在目,所以叫孤明历历,不是一片模糊,形容用功当中照体独立的状态。问:忍是华人社会的一种传统美德。请您从禅的角度,解释一下百忍成金的含义。答:有所忍,必然有所不忍。从禅的角度来说,真正达到了禅者的那种精神状态,已经没有忍和不忍的分别。既然憎爱取舍、人我是非都没有了,都消融了,一切对立面都没有了,那还有什么忍与不忍呢?那种忍就是无生法忍,那种忍就能够战胜千军万马。因为“无”的力量最大,禅的力量最大,无言的力量最大。问:作为在家佛弟子,要受持三皈五戒,怎样才能保证不破色戒呢?答:作为在家佛弟子,受持三皈五戒,本来就没有完全去掉淫欲的要求。五戒规定的是不邪淫。只要不是非时、非地,只要不是婚外的男女关系,就算是守持了五戒中的不邪淫戒。问:古人只要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现代人,念佛、持咒、参禅也不见得成佛,何故呢?答:古人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今人同样也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个屠刀不是真正杀猪宰羊的那把刀。它是戕杀慧命的一把刀,我们只要放下这把刀,人人都可以立地成佛。这把刀是什么呢?就是贪、嗔、痴三毒烦恼。放得下,立地成佛;放不下,就在苦海漂流。问:练武功常有走火入魔的现象,禅修会不会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呢?答:有。但不要害怕,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吃饭还会咬破嘴唇呢,世间哪有没有困难的事情啊!禅修走火入魔,那是执著所造成的,是极端的思想行为所造成的。执著到最后,无路可走了,就一定会走火入魔。所以,修行的人要心如虚空。心如虚空,就能够包容一切,还有什么东西能够把虚空挤破呢?心如虚空,一切的障碍都没有了,一切都消融了。第十二讲在日用事中用功夫(4)问:在这个商业社会,处处都讲求效益,有没有一条又直又短的桥梁,直通快乐的彼岸?答: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直下承当,此岸就是彼岸。可惜我们信不及,不敢承当。这是一条成佛的捷径,希望大家要有信心,在这条路上走下去。问:告生死假是什么意思?答:告生死假,用比较粗的话来说,这次打禅七,我就豁出这条老命了。为了能够在修行上有所成就,不要这条命,豁出去了,向祖师菩萨告假,向方丈和尚告假,这就是告生死假。下了最大的决心,连死都不怕了,还怕什么呢?这就是最简单的事情。不过,现在告生死假已经演变成为一种仪式了,仅仅是一个形式而已。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豁出老命不顾的精神状态,修行还会有不成功的吗?问:禅修方法很多,要怎样才能知道,哪一个方法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呢?答:还是要靠自己,靠自己去实践。不过,我也告诉你选择一条又直又短又平坦的桥梁,选择一个直通快车,那就是顿悟成佛。只要有信心,这一定是一个直达快车。问:对初学者来说,体验不够时,信仰通过什么来建立呢?怎么样去坚持呢?答:信仰这件事,是人生的第一件要事。信仰是生命本身的自觉要求,不是外来的东西,不是强加给哪一个人的。自己必须选择一个正确的信仰,把它作为自己人生的一个目标。我讲做人有八个字:信仰、因果、良心、道德。信仰是第一位的,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就等于是没有灵魂的人。问:想要把禅带到生活中去用,需要注意些什么?答:我们需要时常注意,禅不是生活以外的东西,禅与生活没有距离,是零距离。认识到这一点,生活中就会充满着禅机,充满着禅悦;认识不到这一点,生活就是苦,就是地狱,就是熬煎。一定要懂得禅,就能享受生活。问:当我们用功时,别人却在坐享其乐,渔翁得利;当我们在努力改掉恶习时,别人却是知而不改,还从中得利。请问法师您是怎样看待这种现象的?答:修行本来就是一件吃亏的事情。修行就是要难舍能舍,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由于我的修行,我的慈悲喜舍,别人能够从中渔翁得利,那是一件最好不过的事情。利益他人,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那就是真正的菩萨精神。不要去计较,想修行,就要准备吃亏,就要准备做世间最傻最傻的人。对一个初入禅道的人,还处于对修行的摸索阶段,所缺的就是对佛法的信仰。刚才已经讲到,每个人必须有自己的信仰,而我建议我们在座的,没有皈依过的,应该要及早接受皈依。皈依是佛法的根本传承,接受了三皈依,就是接受了佛法的根本传承。接受了佛法的传承,就有信心,有力量,就能强化我们断恶修善的信念。问:经常在一些书籍上看到三玄、九要、宗门的三关,请问法师,要想了解这些,需要看什么资料?答:我建议你翻一翻《佛光大辞典》上有关的条目。那些条目后面,也附注了这个条目可以看哪几本书。我们这里图书馆的资料很丰富,大家可以到图书馆去查一查。问:什么是法身,如何修持?答:诸法的实相,是为法身。法身是修的结果。所谓证法身,修报身,用应身。法身是体,报身是相,应身是用。问:在家初习坐禅,每天应该坐几次,每次以多久为宜?第十二讲在日用事中用功夫(5)答:每天最少两次。可以安排在早上和晚上。每次不要少于四十五分钟,一个小时基本就可以了。坐久成劳,也不必坐太长时间。那些有修行经验的人,在一般的情况下最多也不要超过两个小时。但是,如果进入了禅定的状态,时间就不受限制了。在家修行,在时间的掌握上,最好避开子午时,就是白天的十一点到一点,晚上的十一点到一点,这就是子午时。禅修要尽量避开这个时间。问:禅修是不是一定要盘腿呢?答:也不必。有的人腿痛,腿有毛病,不能盘。不能盘腿就垂腿坐也可以。禅修以观心为主,禅不在坐。不过,我们有条件的话,还是要尽量地练习跏趺坐,跏趺坐是禅修的正相。问:禅修是不是只有上善根基的人才可以去做,要见自本心,似乎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什么是明心见性呢?答:人人都是上根利智的人。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明妄心,见真性,性是体,心是用。用有正有负,有善有恶,开始的时候,用善心,去恶心,时间久了,善恶就都没有分别了。善恶不分别,不是没有原则,而是起心动念,不违轨则,处处都在道上,处处都纯善无恶。问:禅修是不是修行的唯一法门?答:应该说是的。佛教的修行法门只有三个方面:戒、定、慧。禅修包括所有的修行法门在内,念佛也好,持咒也好,诵经也好,最后都要归到禅修上。八万四千法门,均以禅定为体。“诸佛清净慧,皆依禅定生。”无禅不智。要相信禅定是一切法门的根本纲要。禅修的法门,把一切的法门都包括在内。问:当年有很多教授静坐、坐禅的人,他们其中的很多人都喜欢鉴定某人入了第几禅。请问禅定可以从外表去判断吗?得禅定有何理论根据?答:智者大师有一本书,讲禅定很具体,叫做《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建议大家好好学习。这本书最适合我们在家修的人。这本书上把禅修所有的问题都涉及到了。南传有一本《清净道论》,其中也把禅定的方法和道理讲得很具体。这两本书都可以参考。问:南传、北传和藏传,入定的方法是不是一样?答:禅定有世间禅、出世间禅、大乘禅、最上乘禅。从禅相上来讲,修禅宗的在做保任功夫的时候,也会出现像次第禅的那些禅相。不过,不是按照次第禅的方法,一步一步来推进。因为世间禅,像四禅八定,有一个基本出发点,叫做欣上厌下,是以欣厌之心来修,所以叫世间禅。有欣厌之心,就是有漏的心。禅宗这一法,在保任上,没有欣厌之心,一切拿来为我所用。问:打坐时如何观佛像?每一次都只看到模模糊糊的佛像,看不清楚。答: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观心就是观佛。我的意见是不要观佛,容易走到误区。这一点,请你阅读《楞严经》的最后两卷,你就会明白了。问:请问如何保任那一点点像功夫的功夫?答:做一个牧牛人,管住自己的心牛,保任那一点觉受。问:明心见性要不要经过四禅八定?答:刚才我讲到,明心见性的功夫,不需要经过四禅八定。有其境界,无其次第。问:静坐时有脉冲的感觉,同时隐隐听到佛号不断。应该如何理解这一现象?答:还是要不取不舍,自然就会消失这些幻觉、幻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要在相上执著。问题一共有四十一条。我想,以上虽然没有逐条来解释,但是大体上能够把所提的问题都包括在内。这几天在这里常住,打扰各位班首师父。承蒙大和尚这样慈悲来成就大众修行办道,两次在这里和大家共修,说不上主七,和大家共同勉励。多有打闲岔的地方,有不正确的地方,希望大和尚、诸位班首师父以及大众给予指正。告生死假开示常住今年安排打五个禅七,成就大家用功办道。打禅七是克期取证的修行活动,希望各位在禅七期间万缘放下,一心办道,不辜负常住的一番苦心,不辜负班首师父、维那师父、监香师父的护持加被,也不辜负十方檀越的供养。希望各位在这期间,一是要保证身体健康;二是要精进用功,遵守规矩,听招呼,守范围;三是要严格保持禁语。第一讲学会适应被动(1)(2007年12月24日晚上)四祖寺的禅七,今天算是正式开始。打禅七就是一个克期取证的修行活动。在过去的丛林,打禅七是一个非常严格、要求非常高的修行活动,参加的人员都比较整齐,都是出家众,都要身强力健之人。年老的人跑不动,坐不住,对禅七有很大影响。这次参加的人,总体来讲老人比较少,但是也还有一些人跑路跑不动,行香行不起来,这对大家不能说没有一些影响。在禅七接受报名的时候,在年龄上,在健康状况上,都要有一些要求才好。打禅七不像做普通法会,也不像打念佛七。打禅七有些活动年老的人吃不消,比较激烈,行动要比较迅速。有几位老人走不动的,还是希望不要参加这种活动,可以参加我们举办的其他活动。在这次禅七当中,每天准备讲学两次,也说不上是开示,就是和大家交流交流,沟通沟通。既然总体上要求禁语,如果一天到晚耳根一点作用都不发挥,也憋得难受,所以由主七的人每天集中地讲两次。讲的内容依然是一些老话题。我们在四祖寺举办禅七,四祖寺就是四祖开辟的道场,四祖留下来的开示,就是《大乘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我想,很多人都看过这一篇开示。四祖的开示,是从初祖菩提达摩那里一脉贯通下来,都是要求安心。我们的心为什么不能安?我们有一些什么问题,影响着我们的情绪不稳定?我们人所面对的问题很多,烦恼很多。由于烦恼影响了我们的情绪,影响了我们的心,心安静不下来,情绪稳定不下来。人所面对的主要威胁是什么呢?我想,人生最大的威胁、修行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生死问题。从一般人来说,生的阶段已经过去了,现在所要面对的就是死亡问题。实际上,死亡问题和生存问题从来都是同时存在的。这两件事,在人的一生中,从娘肚里面,一直到这一期生命结束,生存与死亡,一刻也没有分离过。看起来我们现在每一个人都生活得活蹦乱跳,能说话,能笑,能起烦恼,能做一切事情,实际上,与此同时,死亡也在威胁我们,随时随地伴随着我们进行一切活动,死亡没有一分一秒离开我们。我们学佛的人,要深刻认识这个问题。面对这个问题,我们现在经常说的一句话:直面人生。直面人生就是要直面随时可能发生的死亡。对于一般人来说,提到死亡就感到很恐怖。从佛教来说,死亡是客观存在,是因缘法,对每一生命来说是必然的事情。恐怖,它存在;不恐怖,它也存在。既然如此,不如直接面对。了生脱死。脱死不是免死,脱死不是脱离死亡。脱死是要从生死的恐怖中解脱出来。从生死的恐怖中解脱出来,是不是就意味着不死亡呢?也不是。而是要有高度的洞察力,对于因缘所生的一切现象要有高度的智慧来洞察,要有甚深的禅定来面对。要像佛陀那样,如来如去。来也如,去也如。四祖讲到,当一个人面临死亡时怎么办?空。“先定空空心,使心境寂静,铸想玄寂,令心不移。”把一切都看空,把一切都放下。死亡来了,空掉它,放下它,就消除了对死亡的恐怖。正像《心经》所说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然后就可以“度一切苦厄”。最大的苦厄就是死亡。五蕴皆空了,苦厄就可以度脱,死亡就可以得到解脱。第一讲学会适应被动(2)要从死亡中得到解脱,就要不被死亡这种现象所控制。我们在死亡面前不能自在,就是被死亡这种虚幻的现象所控制了。作为一个修行人,如何面对死亡?死亡是每个生命必然的归宿,死了以后到什么地方去?从迷惑的个体生命来讲,从生死中来,还回到生死中去,也就是在轮回当中不得休息。所谓生不知来处,死不知去处。实际上,从那个地方来,还回到那个地方去。这是生命必然的归宿。修行人既然把一切问题都看破了,看破了就是参透了,看破了就是对一切问题了如指掌,看得清清楚楚。识得不为冤,怎么看清楚?“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有般若有智慧,才能看清楚。看清楚了,能不能解决问题呢?有大根机的人能解决问题。根机不够的人,腊月三十日到来,还是会手忙脚乱。所以在看破之后还要能放下。有禅定才能放得下,没有禅定放不下,放不下就不得自在。看破、放下、自在,六个字说起来很轻松,要实践这六个字,要用一生的精力去磨炼。死亡既然是人生的一大威胁,人在平时应该怎么训练面对死亡呢?实际上我们每一天都在经历死亡。俗话说,大睡如小死。熟熟地睡一觉什么都不知道,就如同死亡一样。每一天都在经历死亡的状态,但我们完全是被动的。人的一生,从出娘肚子,一直到最终咽气,没有一件事是主动的。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养成适应这种被动的生命状态的能力,我们就会很自在。各位想想看,所有的烦恼都是由于不能适应这种被动的生命状态所造成的。没有钱,想钱;没有房子,想房子;房子小了,想大房子;没有车子,想车子;有了“大众”的,还想“奔驰”的。都是妄想!得不到的时候怎么办?苦恼!整个生命就是在欲望当中,在**的焚烧当中度过一生,不能够适应这种被动的生存环境。佛教讲一切随缘。“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生死怎么办呢?随缘。缘聚则生,缘散则灭。能够随缘,认识了这个规律,生死事也就了脱了。“随缘”两个字谁都会说,但是要把这两个字理解清楚,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生活中,千难万难!我最近总在思考这两个字的含义,还思考不透,稍微体会到一点点皮毛,但还用不上。人在生存当中,千万不要有改变任何现实的想法。想要改变现实,有力量的人也许暂时能够看到他发挥的作用,但实际上是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我们眼所见、耳所闻,无一不是我们想要从被动变成主动而带来的种种痛苦和灾难。作为我们个人来说,千万要认识生命的这种被动性,体会怎样适应这种被动性。修行最终的目的,是要养成适应生命被动性的功夫,在生死面前欢喜地接受,在痛苦面前欢喜地接受,在一切打击面前欢喜地接受,在一切挫折面前欢喜地接受。在一切逆境面前能够有欢喜心,这就是大修行人。这就像布袋和尚所说的:“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有人唾老拙,随它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人人都有这种精神,人人都有这种作风,人人都有这种雅量,是不是和谐的社会?是不是和平的世界呢?布袋和尚说的几点,只是一种精神。人要具备这种精神,要用这种精神的喜悦心去面对一切挫折。一个具有欢喜心的人,具有感恩心的人,不会有人来欺负,不会有人来诅咒,不会有人来打击。这种被动的精神最有力量,这种被动的精神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这种精神精要的口诀就是“随缘”。佛教两千多年来,总结了一切问题,得出“随缘”二字,来奉献给当代人。当代人有时候会从消极面去理解“随缘”二字,实际上“随缘”二字是最积极的。“随缘”二字就是不违背客观规律去做一切事,就是大修行人的生活态度、生活表现。我们在禅七当中,每一位都来实践随缘的精神,都被动一点,不要太主动。要我们“听招呼,守范围”,阿弥陀佛!每天这么做。要我们不讲话,阿弥陀佛!不讲话。要我们一切都安分守己,阿弥陀佛!以欢喜心、感恩心,来面对这一天二十四小时,我们就真正能够从被动中得到无限快乐,从随缘中得到无量法喜。第二讲生命在片刻间(2007年12月25日上午)参加禅七的人来自四方八面,各人用功的法门不同,要在禅七中把各人所修的法门统一起来也很困难。因为参加的人并不都是固定的。有的参加一个七,有的参加两个七,只有常住的人可能坚持五个七。千个师父千个法,各人有各人的法门,但是在用功的过程中,有一些总的要求,可以适用于每一个法门。比如说我们坐下来,都要求盘好腿,腰板挺直,头靠衣领,眼观鼻,鼻观心,注意观察自己的呼吸。身体上的调整是为了使呼吸畅通,呼吸的畅通是为了使心念稳定。呼吸不能畅通,一切功夫都用不上去。修行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在调好身体的前提下,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调呼吸上面。如果身体坐不端正,勾腰驼背,呼吸顺畅不了;如果在饮食上或饥或饱,或酸或辣,呼吸也调不好;如果睡不够,昏沉多,呼吸也调不好。用功的法门尽管很多,从坐禅这一点来说,调呼吸是根本。呼吸随着每个人年龄的不同,有快,有慢,有长,有短,有深,有浅。随着健康状况的不同,有的人坐下来呼吸是顺畅的,有的人坐下来上气不接下气,调起来很困难,但是不调又不行。调呼吸从数呼吸开始。开始学调呼吸,一定是从数呼吸的一、二、三……一直到十。用数数的方法把心念拉回到自己的呼吸上来。即使是念佛号、观心、持咒、参话头,都要把呼吸调好。呼吸调好了才坐得住。在数呼吸的时候,一出一入数一次。一息(一次完整的呼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入、住、出。入就是吸气;住就是呼吸到身体的胸腔、腹部,或者丹田时的短暂停留过程;然后是出,出从鼻孔出,入也是从鼻孔入。入、住、出,合在一起叫做一息,数一次,数一。然后下一息数二,再下一息数三,乃至八、九、十。数到十为止,然后又回来数一,不要再往下数十一、十二,一定数到十为止。也不能只数到九。数呼吸的基本要求,就是每一次一定要满十数。假使心念比较昏乱,数到一、二、三,数到五、六,忘记了,不知是七还是八,怎么办呢?再回过头来从一开始。如果一直坚持五个七,在呼吸上用功夫,使心念与呼吸保持一致,大概一个七能够做到数呼吸与所用的功夫基本上上路。上路以后,会感到数呼吸比较费力气,心难以定下来,接下来可以随呼吸。用什么来随呼吸呢?还是我们的心念,我们当下的这一个念头,随着呼吸入、住、出,知道呼吸在入、在住、在出,使心念与呼吸紧密相依。有不明了、不清楚的时候,就要提起觉照。如果念依于息,绵绵密密,就不要有意识地提觉照。到了绵绵密密时,有寂也有照。寂就是定,照就是慧。真正能够绵绵密密不间断,清清楚楚不糊涂,这种境界就是寂照同时,定慧相资。功夫做到这样的程度,就基本上了路,就坚持这个方法好好做下去。假使我们是念佛号的,可以使佛号与呼吸结合起来,与数呼吸、随呼吸,保持一致;是参话头的,同样可以保持一致;专门修呼吸的,也可以。修行的目的,主要是制心一处,让散乱的心集中在一点上。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心能够在一点上,妄想就少了。虽然数呼吸、随呼吸、念佛号,都是妄想,以妄制妄,最后妄想消亡,真心现前。在用功的过程中,一定要找到方法,让当下的心念有所安顿。在整个禅七过程中,为什么一定要强调止语呢?因为禅七是一种专修,一个七也好,两个七也好,堂内堂外,要保持功夫的连续性,不要有间断,尽量地息诸杂务,尽量地使这颗心时时刻刻保持平静的状态。古人把做功夫、调伏妄念,比喻成牧牛。牧牛的功夫,没有一刻可以放逸。你有一分钟一秒钟不管这头牛,这头牛就很可能犯人苗稼。既然是牧牛,就要时时盯住它,不要让这头牛犯规矩。所以行住坐卧、堂内堂外,都要看好自己这头心牛,管好自己的心猿意马。让心猿不要跳动,让意马不要奔驰,让心牛不要犯人苗稼。这就是止语的根本目的。大家想想看,如果在禅堂里坐着还可以,回到寮房去了,就大谈人间杂话,张三长、李四短、菜咸了、汤少了,尽说些没有意义的话,尽说些影响心态平和的话,不但是自己的功夫打失了,也对其他人有很不利的影响。所以一定要做到禁语,不说话,时时观照此心。能够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时时不失念,不放逸,保持功夫的连续性就有把握。否则的话,就是凑凑热闹,白吃苦头而已。一天坐下来,还是很辛苦的,不要白白浪费了这个时间,不要错过这个机会,一定要在这七天、十四天、二十一天,乃至三十五天中,使自己的功夫有一个新的突破,真正能够为今后长期的修行(禅坐、念佛)打下基础,那就是了不起的收获。学习佛法,一定要从真修实证上着手。没有真修实证,即使有一知半解,也不起作用,也不能逃脱生死这一关,在生死面前,在烦恼面前,我们的心安定不下来,我们会手忙脚乱,我们会恐慌,会恐惧,会叫苦不绝。时时要想到死亡就在眼前,生命只有片刻的时间。我们的活动、我们的生存、我们的生命,佛说生命在呼吸间,现代人把它理解为片刻。片刻就是呼吸间,片刻就是极短极短的时间单位。生命极其脆弱,所谓国土危脆,人命无常,生命也是朝不保夕。说朝不保夕已经说得很长命了,只有真正把生命看成是片刻的存在,修道的心才发得起来,要了生脱死、开悟见性的要求才能真正建立起来。生命就在片刻之间,大众要时时想到这件事,时时面对这件事,一刻也不要放逸!第三讲被动的主动(2007年12月25日晚上)佛教是人的宗教。佛教提出的一切教法、法门,都是为人而设,因人而设。所谓为人而设,就是要利益人天;所谓因人而设,就是人有各种不同的根性,所以要有种种法门。佛教的根本法轮,或者说法门(法门就是法轮),就是四谛和三法印。四谛与三法印有内在的联系。所谓三法印,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三个观点,是佛教衡量一切法门是否佛说的基本标准。印就是印章。一份文件是否有效,就看文件上有没有印章,印章是真的还是假的,此印章和彼印章是否完全吻合。古时的文件,盖一个印章,一半留存衙门,一半发给持文件的人,这两半能够完全相符,这个文件就是真的;不相符,有错位的地方,这个文件就是伪造的。三法印就是衡量是佛说非佛说的基本标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这是人生必须面对的事实。人生所面对的诸多问题,一是无常——任何事物都处在瞬息万变的状态下;一是无我——在瞬息万变的事物中,找不到能够作主宰的“我”。诸行着重是指一切法的生住异灭、生老病死、成住坏空,没有一件事物具有永恒性。诸法无我,是指每一具体事物当中,找不到一个能作主宰的我。在印度文化中,把“我”定义为自在、主宰、常一不变。在一切法当中,能否找得到符合这个要求的事物呢?找不出来,即说诸法无我。在无常面前,在无我面前,我们众生总是有种种执著,总希望无常的事物能够常,希望无我的诸法能有我、能主宰、能自由、能自在。实际上,一切都受到无常规律的制约,“常”不可能,“我”也不存在。这就是人所面对的被动性。人在面对这样的被动性而又想能够主动,主动于被动的事物中,苦就产生了。春夏秋冬,四时变迁,是无常的;人的生老病死,是生命的无常;整个天地宇宙处在成住坏空的运动中,这是天地宇宙的无常规律。一切事物都是生住异灭,一切事物都处在这一规律的制约下。作为众生的迷惑,就是不能适应无常无我的变化,总想要扭转乾坤,总想要有所作为,根本不想去适应自然的规律、生命的规律、社会发展的规律。种种痛苦由此产生。如何学会适应被动性,这是我们学习佛法的一个根本信念。所谓被动性,就是一切法因缘所生;所谓适应,就是随缘。随缘就是适应被动性。我们不妨自己做个试验,把一天、两天,或者一个七的时间,学会来适应被动性,一切听招呼、守范围,这样一天下来,看我们的心态会不会平静一些?会不会安静一些?功夫是不是比较容易成片?这就是将适应被动性在具体的修行环境中的运用。当然,学会适应被动,可以用在一切方面。真正学会了,真正把这种心态自觉地运用了,那就是涅槃寂静。涅槃者,诸苦永息,烦恼不起。涅者不生,槃者不灭;不生不灭,是为涅槃。涅槃就是心地彻底平静的状态,就是没有任何杂念干扰的清明喜悦的状态,就是在任何情况下心态自然、平和宁静的境界。只是处在平静状态下,那就是小乘追求的自我解脱。如果在宁静、平和、寂静之中,又产生大悲心和菩提心,那就是大乘的无住涅槃。本来证得了涅槃,就是自我解脱的最高境界,但是菩萨的精神,是要在自我解脱的前提下,又来悲悯一切众生,要把自己得到的这种宁静告诉大众,让大众都知道这件事,这就是所谓的说法度众生。说法度众生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对无常无我的真理彻底明白后,还有一个涅槃寂静的境界。大乘的无住涅槃,就是证得了涅槃而不停滞在涅槃的境界中,所谓“不住无为,不尽有为”。这就是大乘的精神。我们在禅堂里打坐,要深刻体会诸行无常,深刻体会诸法无我的道理。我们念念有妄想,没有得到的想得到,已经得到的舍不得丢掉。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在无常的规律下,死不肯低头,死不承认无常是个规律,痛苦万分。种种非分的追求都是妄想。修行的过程,就是要息灭这些妄想,让没有妄想的那一片清净心时时呈现在当下。时间久了,连成一片,就能达到涅槃寂静的境界。涅槃,一般人从字面来理解,是指一期生命结束之后,那种解脱的境界,所谓“灰身灭智”。从修行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要当下证涅槃,当下求寂静,才能获得修行的现实受用。如果需要等到一期生命结束时,才进入寂静的状态,如果没有把握怎么办呢?所以在修行用功的过程中,在我们身体健康的时候,就要能够时时处在寂静的状态,享受现法涅槃之乐,一直把这种精神状态保持下去,所谓保任,到了临命终时,就不会发愁了。西方可以去,东方也可以去,就在娑婆世界照样安乐自在。修行这一法,就有这样奇妙,所以千万不要错过,要时时刻刻保任我们当下这一念清净的心、寂静的心、安定的心。保任就是保任这个。你有功夫在用,妄想就下去了,宁静的心就现前了。你能保任得住,那就是受用。所以修行说起来并没有那么复杂,古代祖师师徒见面之后,三言两语就解决问题了。解决问题以后怎么办呢?牧牛去,保任去。让这头心牛从此以后乖乖的,不要调皮,不要乱说乱动。时时刻刻有这种高度自觉性,问题解决了。到了那样的一种状态,才是真正的所谓主动。那种主动,是在洞察宇宙人生的大规律之后,所得到的法的喜悦,人生究竟解脱的喜悦。要获得这种真正的主动,必须从学会适应被动开始。第四讲至道无难(2007年12月26日上午)三祖大师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所谓至道,一是至极之道,就是修行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一是到达道的道路。不管是道的最高境界,还是到达最高境界的道路,都不是分别执著所能达至的。所谓拣择,就是分别心、执著心。拣择就是挑选。东挑西拣,就是在分别意识上用功,就是妄想心的表现。我们用功夫,不但在内心上要排除分别执著,要直接认识到心的本体,直接接触,所谓直指人心,要跳出人我是非,种种分别执著心。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也要跳出张三、李四、王五、赵六,你好他丑,跳出这些分别心。生活中的人我是非,就是用功中的最大障碍。在日常起居中,处处有一种平等心,一切都好。所谓忘怀世事,世间一切事情都不放在心上。一切事,无非是人我是非。要把这些分别执著全部放下,才可以慢慢地使堂内堂外打成一片。吃饭睡觉,一切时一切处,只有这一件事——用自己的功夫。古人说做功夫,如猫捕鼠,如鸡孵卵。住在城里的人,很少能够看到猫捉老鼠的专注情形,更看不到老母鸡孵小鸡的情形。虽然都是讲过去的事,年老的人还是能想象得到。如猫捕鼠,如鸡孵卵,是讲专注。用功夫不能分心,不能朝三暮四,不能朝秦暮楚,要守一不移。古人钻木取火,也是要认准一个地方,始终不渝地在同一个地方用功夫,才能够见到火星。这里钻一下,那里钻一下,太着急了,太主动了,欲速则不达。用功夫不能松,要有定力。本来没有定力,而要培养定力。反过来讲,用功夫本身要有定力。这个定力就从用功夫的当下开始,守一不移。一分钟做到了,就有一分钟的定力;两分钟做到了,就有两分钟的定力。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都能延续下去,连绵不断,绵绵密密,那就是定力的表现。一切都是在当下,都不是很遥远的事。生命在片刻间,成功在片刻间,失败同样也在片刻间。一切的一切,都要抓住当下一念不放过,抓住当下这片刻之间不放过,才是实实在在的功夫。做功夫一定不要性急,也不要懈怠。性急了会出毛病,懈怠了功夫上不去。所谓绵绵密密,就是不急不缓。精进是一件好事,如果超负荷地去做,身体吃不消。过分着急,达不到目标,就会丧失信心。要知道用功夫,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慢慢来做。烦恼、妄想,累生累劫积累到现在,想在很短的时间内没有烦恼,没有妄想,这种着急的心态,本身就与道不相应。只管做功夫,烦恼来了不要管,妄想来了不要管。猫在捕老鼠的时候,两只眼睛睁得圆圆的,不管旁边有什么动静,视若不见,注意力毫不转移。要把那种劲头放在用功上,放在用方法上。比如说数呼吸,就要把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数得清清楚楚,一次也不要错乱;如果是随呼吸,就要把每一息的入住出观察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心心念念,息息不间断,就能够慢慢地使功夫上路。到达道的希望就在这每一个片刻之间,就在每一个当下。一切都不可靠,只有当下一念最实在最可靠。当下这一念把握好了,就是到达道的一条平平坦坦的路,就是到达至极之道的修行过程。修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要指望在一个七、两个七就得到很大的收获。所谓克期取证,那是指长期用功夫的人。用功十年八年,然后有一个强化训练的阶段。在强化训练的阶段中,有善知识的监督、逼拶。所谓逼拶,就是强迫你开悟,不开悟不行!用种种方法来考验来考察。那种克期取证,逼拶学人开悟的方式,是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对接受这种训练的人,要严格挑选,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得到,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接受这种训练。百里挑一,千里挑一,万里挑一而已。一万人里头有那么一个半个,那也就了不起了。因为那是要水到渠成,才能采取克期取证的方式,逼着要你开悟。那种情况,和我们这种打七,悠悠忽忽地,一会儿喝茶,一会儿吃点心,一会儿上座,一会儿下座,那绝对不是一码事。那是一坐下去就不要下来,不开悟就不要下来。就像释迦牟尼佛经过六年苦行,最后走到菩提树下,铺到座位,向宇宙天地发出誓言:“不成正觉,不起此座!”那个时候,是水到渠成的时候。一坐就是七天。到了第七天,奇迹出现了。虚空粉碎,大地平沉,释迦牟尼佛终于发现了宇宙人生的根本真理。佛自己明白,我们这些人还是不明白。那是自受用,他人不能分享。我们从书上看到的,释迦牟尼佛悟道那一刻三叹奇哉,不过是用分别心去理解而已,佛的那个自受用,悟道的感受,我们始终分享不到。要怎么样才能分享呢?必须自己也来一次脱胎换骨,才能够真正与佛祖同一鼻孔出气。所谓同一鼻孔出气,就是自己与佛祖无二无别。那个时候,可以分享佛祖当时悟道的那种境界。不但可以分享佛祖悟道的境界,历代祖师、十方诸佛所达到的境界,悟道以后都能分享。不仅仅是分享,自己也进入其中。到那个时候,自己与佛无二无别。所以用佛眼观察众生与佛,无有差别。“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以佛眼观之,一切平等。不平等是众生的妄想执著而已。在打七的过程中,不要懈怠,也不要抱幻想。不要懈怠,就是要努力精进,朝如斯,夕如斯,培植金刚种子。不要抱幻想,这样的打七想开悟,恐怕是没有希望。毕竟没有那个环境。再退一步说,在这个时代,上根利智的人,太少!而且这个时代的人妄想太多太多,分别执著太多太多,坐在这里静都静不下来,功夫用不上路。如果说懂得一点点道理,或者是从书面上看得来,或者是自己的分别妄想而已,没有直接的接触,不是通过直指人心。直指者,就是直接的。分别而来的东西都不管用,都不是自己的家珍。只有掌握了自己的家珍,才能真正地受用。第五讲寺院管理要以人为本(2007年12月26日晚上)生了气,摔碎杯,家丑不可对人言!灯没灯,亮没亮,星不见,月无光,黑灯瞎火路茫茫!生老病死苦处多,老而不死更可怜!住了一百多人,年老的人也很多,人地生疏,台阶又多,又在做工程,到处踢脚绊手,磕磕碰碰。像我这老没用的摔一跤,没有关系,如果把外面来的客人摔一跤,谁来承担这个责任?一再招呼,晚上路灯不要关掉,早早把路灯打开,到处通明透亮的。多少钱财都浪费掉,好像在路灯上节约一点就能节约许多钱似的。假使摔伤几个人怎么办呢?无数次地讲,无数次地说,始终无法落实!我在这里挂名马上五年了,从开始来的时候看到这些现象就说起,说到今天,仍然无法落实!古代的寺院大,那时没有电灯,但是各种清规上写得清清楚楚,什么时候哪个路口该挂灯笼都规定了。是责任,那是以人为本,不是以懒为本。高旻寺的规约上面写着,早晚方丈和尚上殿、出门、进堂,专门有个人在前头打灯笼。因为过去没有电灯,就靠灯笼。许多事本来很简单。一分工,一落实,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当家好几个,说起来“我也当家”、“我也当家”,到了实际上,没人管事!当家不管事,要当家干什么呢?本来这都是些家丑,不可外扬,但是不说出来更不会痛改。只有把这些疮疤都露在外头,让大家看看,看改得了改不了。再改不了,干脆就关掉山门!以人为本,丛林里就是要处处照顾老人,处处想到病人。特别是四祖寺这样一个环境,到处是上坡下坎,而且每个坡不是三步五步,起码也都是三四十步,有一点闪失,老人以后的几十年就完全报废了!我亲眼看到,在弘法寺,1997年传戒,一诚大和尚在那里当尊证,就是从法堂下台阶到大殿去,少下一步台阶,摔一跤,一个戒期三十多天就没有露面,一直到现在,他老人家的腿,还是一瘸一瘸。已经过世了的昌明老和尚,在南华寺传戒,戒坛没搭好,一下子踩空了,摔一跤,十几年,带着残疾进化身窑。正果老法师,自己在水泥地上,地上滑,摔一跤,十几年,腿跛了。这些事我都跟大家讲过,都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好像那些事情就不会发生在我们四祖寺。一切的危险,一切的死亡,固然我们是只能去适应,但是能防止的还是要尽量防止。有些事情能够避免,尽量避免。工作稍微做到位一点,稍微用一点点心,这些事完全做得好。麻木不仁,漠不关心!哪里还有老人,哪里还有师父,完全没有良心!如果法堂的路灯,只是一次两次关掉了,也没有谁去理这个事,打不开就算了呗。几乎是每天都会发生,隔一天就发生。你把它打开了,里头又关了,你再想打开,法堂锁了门,打不开了。四祖殿后边一个灯、大殿后边一个灯、天王殿后边一个灯,总在说,住了那么多老人,要把这些灯都打开,早上一打四板就把灯打开。没有人理这个茬!这哪里像是一个寺院呢?完全是一种瘫痪的状态!这样下去怎么行呢?一个当家的不管,两个当家的不管,三个当家的还是没有人管!这些事本来不要让居士们知道,好在来的都是老熟人、老护法,都很了解。家丑只有外扬,看能不能痛改前非?这一点小事都改不了,还做什么大事呢?就要讲得大家脸上一点光都没有,老是把这些短处包住,顾面子、顾面子,顾来顾去地,顾成一盘散沙。一个丛林,就靠几个班首执事来维持,就靠几个首领执事来维持。首领执事如果不尽职尽责,这个丛林就维持不下去。当方丈的,三年一任、五年一任,当完了他就走了。铁打的常住,流水的方丈。方丈并不是终身制,只有那些当家的,当班首的,才是这个常住真正的主人。本来这番话只对出家人讲,只对常住人讲,今天当着四众面前把这些话讲出来,并不是说这些当家师就没有做工作。他们也做了工作,也很辛苦,但就是责任心不强,任何事不能一抓到底,不是在抓的同时又检查。布置了没有检查,下面的人做了还是没做,根本不知道。下面的人看到一件事布置了没有做没有关系,再说一次不做也没有关系,以后你当家说什么话,不管用。没有人检查,做也好,不做也好,都是一个样。那这个制度永远都是一纸空文,不能兑现,不能落实。总的来说,就是管理没有力度。想要当家,想要做事,就要把心放在做事上,不要说我要修行。要修行就不要当家!要把当家的事也看做是修行,不要分开。分开了那是自己的执著,自己的妄想。丛林里的事情没有一件事不是修行。以为关起门来打坐那就是修行,那是误事,那是把常住的事情耽误了。贻误常住,贻误大众!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常住的出家众、在家众,一定要从今天这样一个家丑外扬的事实中汲取教训。在这里的居士,在这里的出家人,每个人都有一份责任,每个人都要把常住维护好。常住维护不好,护法龙天不答应,个人就多灾多病,这是肯定的。因为对大众没有尽到责任,对常住没有尽到责任,护法龙天不答应。日用事都是修行。所谓“神通并妙用,运水及搬柴”,运水搬柴都是在显神通,难道把丛林管理好了,把寺院管理好了,为大家勤勤恳恳地服务,不是在显神通吗?今天晚上我也在显神通。摔掉这一个杯子,也可能从此以后扭转了四祖寺管理懒散的局面。如果能够扭转的话,这个杯子就摔得值得;如果扭转不了,那本人就罪过、罪过、罪过!第六讲修福与修慧(2007年12月27日上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到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若遇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如果船上的人能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观音菩萨可以即时救拔,使其安全。黑风就是内心的烦恼。烦恼起时那种不安定、怒火焚烧的状况,就是罗刹鬼国。昔有一官人,问一位长老:如何是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禅师突然对官人说:你小子问这个问题做什么?那位官人顿时之间面色就有怒气。禅师说:你已经掉入罗刹鬼国了!你这一怒,罗刹鬼国就现前了!那位官人听了禅师的话马上面有惭色。原来佛法就是这样灵验,涅槃的境界和罗刹鬼国就在一念之间的把握,修行人就要在这个地方用功夫。这个地方把握不住,一念失去觉照,就堕到罗刹鬼国。佛法都是用来对治人的烦恼的。烦恼多种多样,表现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但是它的性质、它对修行人心态的影响则是相同的。昨天晚上有一条船忽然被黑风吹到罗刹鬼国去了。好在那个人能够及时回光返照,又从罗刹国回到了一个安全的避风港。这个避风港就是我们的道念、正念、善念、清净念。在修行之中,时刻提起觉照,觉照不能放松,不能有间断。老和尚生动地演了一出戏,将各位带到罗刹王国一游,让大家看看这出戏,每个人都回光返照,怎么样来把握自己的当下一念,这是很具体的。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种种法包括烦恼与菩提、清净与杂染、善与恶、世间与出世间。一切法不离自心,关键在于如何使自心不沿着染污的方向跑,而是沿着清净的方向,不生烦恼,菩提现前。这就是要做功夫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平常,我们观察自己的心念,往往比较粗,容易忽略心地上比较微细的烦恼杂念,只有静下来回光返照,才能把心地上微细的尘垢,用智慧的光明来观照,才能够发现自己内心充满着尘垢。尘垢不除,本有的光明难以显现。即使在某一片刻露出一线光明,由于我们的心地积累的尘垢太深重,那一线光明很快就被尘垢埋没了。神秀大师悟道的偈语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时时勤拂拭”就是觉照的功夫,就是时时刻刻提起正念。尘埃是烦恼、妄想、杂念。提起了觉照,就能使烦恼、妄想、杂念停止活动。觉照的力量强一点,烦恼、妄想停止的时间会多一点;觉照的力量不强,烦恼妄想停止不了。这一正一负,总在内心打仗。知道做功夫的人是在打仗,不知道做功夫的人就随着烦恼妄想在转。整天是妄想,整天是分别,整天是各种各样无谓的追求。追求达不到目的,苦啊!身心交瘁,坐卧不安,失眠,各种各样的毛病都出来了。一切都是有因有缘,有因有果。不种发财的因,就结不了发财的果;不种善因,就不会有善报。平常一毛不拔,又想获得很多回报,那怎么可能呢?平常懒惰,寸草不拈,就想坐享现成,那也是不实际的。如果自己不能警惕,坐享现成就是坐消福报。一个人福报有限,培植的善因善缘有限,坐享其成就是在消耗。消耗过分了,苦就在后边。有许多人年轻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也有许多人年轻时消耗过量,年老的时候衣食无着;也有的人平常不知道种善因、结善缘,到了老来孤苦零丁,没有人缘。像这样一些事情,在我们身边普遍存在。修行人既要知道参禅、打坐、念佛、修智慧,更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做诸善事,培植福报,福慧双修。在因地中福慧双修,在果位上才能福慧庄严。所以修行一定是两方面——修福和修慧,在内心也是两方面——一要有大智慧,二要有大慈悲。大智慧从哪里来?从修慧中来。大慈悲从哪里来?从修福中来。一个人是不是有大慈悲大智慧,就看他知不知道努力修福修慧。佛法讲体,讲用。这是根据世间一切现实,众生的一切需求,社会的一切安立而施设的法门。众生的需求无非两方面——精神的和物质的;社会的安立也是这两大类——有精神文化方面的,有物质财富方面的;人员的分工也是这两方面——有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也有以脑力劳动为主的,无非都是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物质财富的创造。佛教的思想就是在于如何指导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创造物质财富方面,要有慈悲心,要有培植福报的心,要知道利益一切众生。在创造精神财富方面,要有正确的观念,要有大智慧,不要陷入到背离因果的邪见深坑中去。佛教的理论和整个人世间的需求是完全一致的,世间法、出世间法,能够非常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出世间法,就是要我们在世间法上不要过分执著,不要过分地悭贪不舍,要在世间法上认识到一切都是因缘所生。过分贪求,会有很多痛苦。一切从大悲心出发,从菩提心出发,世间法就是出世间法。离开了世间法,出世间法就成了一个空洞的名词。出世间法是世间法的超越与提升。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一定要实实在在,不要以为修行就是不食人间烟火。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自己的功夫有把握,知见正确,再回到生活中更好地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惠及社会大众。佛法首先要解决的是人的基本问题。人的基本问题就是衣食二字。衣食解决不了,一切善法无从建立。如果佛法不在衣食问题上关心社会大众,佛法所说的修福修慧也就成了空洞的口号。佛法与社会、佛法与人生、佛法与世间,二而不二。我们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在修行的过程中,一定不要把佛法与世法对立起来。佛法与世法一对立,我们的心态马上就走到无路可走的极端中。修行不能走极端,学习佛法不能走极端,要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第七讲觉照功夫(2007年12月27日晚上)第一个七已经过了四天。从这几天的情况来看,大家坐得都非常好。翻腿的少,咳嗽的基本没有,止语也基本上做到了,这都是很好的现象。坐下来打瞌睡的不多,东张西望的基本没有,说明这一堂四众弟子都有办道的心,都有要求了脱生死的心,都能主动自觉地适应禅堂这种集体共修的方式。大家的心态都很稳定,这都是可喜的现象。功夫用得怎么样,每个人自己知道。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过,从表面上看,如果说心情很浮躁,不能适应这种生活,就会有种种浮躁的表现。看起来,这一次的禅七,由于事先要求讲得清楚,各位都能认真配合,所以就有一个非常好的开端。五七三十五天,差不多过了七分之一的时间,既然能够适应这种共修生活,就要在功夫上特别提起觉照,真正使自己的功夫做上路。一支香坐下来,所修的法门只要提几次,就能够不间断,而且心心念念都很清晰,妄想少,昏沉少,对所做的功夫有清晰的觉照,那就是功夫要上路的象征。这也要靠自己来检验。千万不可以空心静坐。坐在那里什么也不想,好像是清清净净,实际上那种方法在用功上叫做空亡,没有智慧。没有觉照就是没有智慧,心里那盏灯没有点亮。觉照就是一盏灯,要让心里这盏灯点得亮亮的。心地明亮了,自然妄想就少了,昏沉就少了。如果只是空空洞洞、糊糊涂涂地坐在那里,那就像黑夜一样,什么也看不见。有妄想不知道,有昏沉也不知道。坐下来一定要用方法,用功夫。有念头,念头就是功夫。当然,这一堂的人,在功夫上有各种不同的程度。比如说常住的老参师父,他的功夫用到什么程度了,和我们初来参加坐禅的人的功夫,应该不是一个档次。老参师父怎么用功夫,他们自己知道。只是我们初来学坐禅的人,一定要掌握用功夫的方法,不能空坐。在这个过程中,也讲了好几个比喻。“如猫捕鼠”,就是一个很形象很生动的比喻。照这样做下去,方法就能掌握,妄念就能逐步压下去。在用功过程中,千万不要向外驰求,不要想从心外得到什么。想见到佛,想见到菩萨,想见到奇迹,那都是心外求法。神秀大师告诉我们:“一切佛法,本自具足。将心外求,舍父逃走。”自己的家珍不顾,要到心外去求法;自己的亲爹娘不认识,要到十字街头去找爹娘,那就叫做舍父逃走。我们一定要认取自己本自具足的家珍。心如大地,含藏万物,生长万物。一切金银财宝都蕴藏在大地中,百花万卉都从大地生长。我们只要认真地来开发自己的心地,一切功德法财皆不离这方寸之地。所以一定不要到心外去求玄求妙。平平实实,老老实实,将一个法门修下去,将一个方法用下去,一年、两年、十年八年、二十年、三十年,不要放过,不要停步不前。修行是终生的事情,修行没有停步的那一天。我经常讲一句很通俗的话:信仰不退休,修行不放假。这条路要永远走下去。成了佛以后还有路要走——度众生。要化身千百亿,度脱无量无边的众生。修行常不息,行菩萨道常不息,菩提路遥,菩提路没有尽头。所谓虚空有尽,我愿无穷。要有这种精神,修行才真正有劲头,有动力。一定不要有得少为足、向外驰求的心态,那是同修行的根本目标背道而驰的。一定要向释迦老子学习。所谓三大阿僧祇劫修行,那并不是释迦老子成不了佛,并不是他的问题解决不了,开悟成佛是刹那间的事情。只是为了度化众生,所以要在苦海中做众生的不请之友。佛法是最积极最进取的救世度人的法门。我们学了这个法门,知道这个法门,掌握这个法门了,就要在日用中落实。这种落实,就是从思想做起,从现在的做功夫做起,不要等待。等待就失去了机会,等待就错失殊胜的因缘。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几天当中,一定要咬紧牙关,猛着精彩,好好地把自己的功夫用上路。第八讲心空成佛(2007年12月28日上午)禅堂里的柱子上贴了四句话,中心内容是,在此学无为法,要让此心空掉,然后就成佛。“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心空了,选佛就能及第;心不空,就落榜而归。古人又说:如何是佛?心即是佛,即心即佛。心空了,心就是佛;心不空,心就不是佛。心不空,就是众生;心空了,就是佛。在这个“空”字上,怎么去理解它,怎么去接触它,怎么直接去接触这个空的境界?此空,不是一无所有的空;此空,不是空无的空;此空,不是没有了。这个空,是消融了万事万物的对立面所显示的心之本体、心之完整状态。有对立面,就有分别,就有执著,就不是佛。佛是绝对平等、绝对清净、绝对圆满,没有任何局限。佛教一个“空”字,往往使人产生许多误解。我们用功夫,有时会在片刻间体会到空的境界。说到究竟处,空不是指消除了一切事物,不是指消除了万事万物的现象。佛教所说的空,是精神层面的精神境界,是指突破了执障所显示的空慧。空,不是指把碗打碎了,碗就空了。实际上,碗打碎了,瓦片还在,也空不了。世界上万事万物,没有一件是空得掉的。碗没有了,还有碗的碎片;碎片再砸碎了,还有粉末;粉末还可以再分。世间从来不会增加一法,也不会减少一法,原原本本,永远是这个样子,只是在现象上不断地转化,不断地转变。好像演戏一样。一个戏班子,十个八个人,今天演这出戏,是这几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明天演另外一出戏,还是这几个人,又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角色在变,扮演的人还是那几个。一切诸法亦复如是。碗没有成形之前是泥土,碗没有烧之前是坯子,烧成了才是碗。盛饭的是饭碗,盛汤的是汤碗,喝茶的是茶碗,碗打碎了是瓷瓦片。角色不断地在转变,本质的东西还是那个事。由此可知,世间一切事物要想空掉它,那是绝对办不到的。空什么呢?空我们精神上、思想上那些对立的东西——分别、执著、妄想。把那些对立面都消融了,然后所获得的那种精神境界,那就是空。有时是用空字来表示成佛的境界,有时是用菩提来表示,或者用涅槃来表示,用真如来表示。最简单的时候,一句话都不说,那也是一种表达的方式。我们在修行的时候,能够进入这种境界,修行就真正上路了。这种空的境界含融万物,这种空的境界就是大自在。自古以来,各种宗教、各种学说,真正接触到生命本质时,都是追求的这种境界。这种境界是一个,由于追求的人所见到层次的不同,有的见到一部分,有的尝到一点点,只有佛才完整地进入了这个境界。佛与空的境界完全打成一片了,所以能够完整地把空的含义,用各种语言的方式、行为的方式,乃至语默动静的各种方式,把这种绝对的空义显示出来。空,在宗门有时候是叫做“无”。“无”也是绝对的。无,在宗门是一关——无门关。参透无门关,才可以真正地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无”字也不是相对的有无的无,“无”是绝对的,与空的含义一个样,没有办法来表示,只有用“无”来表示。用“无”来表示,可以排除一切分别执著。有时候,学人在“空”字上、“无”字上,也会产生执著,那就用种种行为的方式来表示。比如说天龙和尚的一指禅。有人来向天龙和尚问佛法,他就竖起一个指头来。竖起一个指头是什么意思呢?不说破。说破了就没意思了,就让参学的人去参。往往这一个指头竖起来,能够使很多人进入到空的境界,无的境界,禅的境界。天龙和尚有一位侍者,一个小沙弥。有一天天龙和尚出门了,就只小和尚在家。这一天也有人来请问佛法,小沙弥也学着师父的样子,把手指头一竖,来的人也得到受用了。照猫画虎,也很灵。参学的人走了,老和尚回来了,侍者就向老和尚说这一段经过。老和尚说:好啊!你把手指头再竖一次看看。小和尚真的把手指头竖起来,天龙和尚一刀子下去,把小和尚的手指头砍掉了!小和尚哭啊,疼啊,就在这疼的当下,小和尚才明白了竖起指头是怎么回事。古人在修行上,在见到这个空、见到这个无的时候,直接地进入其中,有种种的方式,是活泼的。佛法没有死法与人,禅宗更是没有死法与人,都是活的。因为每个人的根机不同,禅宗的教材就是一本活的教材。一切的教科书不过是教条而已。只有禅宗这本教科书,禅堂这本教科书,是没有本本的教科书,没有文字的教科书。所谓一千七百则葛藤,一千七百则公案,自古以来随时运用,随时为学人解决问题。“即心即佛”可以解决问题,“非心非佛”也可以解决问题,“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同样可以解决问题。关键在于来者的疑惑在什么地方。一切法都是针对学人的问题而施设的,没有固定的模式。一个修行的法门,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了,这个法门也就程式化、教条化了,就死掉了。今天的禅宗为什么这么衰败?就是不能真正针对学人的问题指点迷津。今天的佛法为什么这么衰微?就是没有人真正想要进入空的境界,无的境界,涅槃的境界。把涅槃看得很遥远,把空看得很消极,把无看得很飘渺。这实际上都是学佛走到了误区,没有真正理解佛法的含义。佛法的含义是“不坏世间相”,“即世间而出世间”。在安立世间的同时,又要跳出世间的缠绕。跳出缠绕就是不被世间的一切尘劳所纠缠。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事情要去做,不要把所做的事据为己有。有所为,有所不为,为而不有。这样的精神也很了不起。这些话,也能帮助我们理解佛法如何破除执著。破除执著,又要做事,就是为而不有。在修行的过程中,把心空掉,把心里面的城墙壁垒拆掉,把内心的千军万马解散掉,我们这方寸之地就会天下太平。方寸之地太平了,就是现法涅槃。第九讲用心的诀窍(2007年12月28日晚上)古代的祖师对于用功夫,在各个阶段上都有很明确的指示。比如说我们现在安安静静地坐了五天了,各位的功夫到了什么程度,无论如何,都会有进步。用功夫实际上就是调心,调心就是用心。心有种种攀缘,攀缘止息了,就会产生安静或者寂静。攀缘不息,那就是掉举。攀缘止息以后,如果觉照跟不上,就是昏沉。永嘉大师有四句话:“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这四句话就是告诉我们怎么样掌握用心的诀窍。这四句话就是用心的口诀,或者说做功夫的口诀。所谓“恰恰”,就是正在进行中。正在用心的时候,恰恰无心用。用心一定要达到无心的境界,也就是用而不用,不用而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达到了纯任自然的状态,就是“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不着意,不起心动念,但是又有觉照,那就是功夫到了炉火纯青的阶段。“无心恰恰用”,无心起念,功夫还是在做。做功夫,“常用恰恰无”,还是不着意,不起念来观照此心。如果用牧牛的层次来说,这头心牛此时已经完全规规矩矩,只吃本分草料,不犯他人苗稼。鞭子也不要了,绳子也不要了,可以放手让这头心牛任运自在地保持本分。希望各位用功夫的人,记住这四句话。经常用这四句话来检验自己用功的心态。因为祖师说的话,都是过来人的经验。像这种语言,不是仅仅通过思维能够得到,能够说得出来。这一定是经过自己勤苦修行,做到说到的话,所谓过来人的话。要知道永嘉大师是六祖的大弟子。他在没有见六祖以前,已经是天台宗的一位大法师,大善知识。为了求得六祖对他修行的印证,所以才不远千里,从浙江云游到广东曹溪,要参拜六祖。永嘉到了六祖那里,六祖正在升座说法。永嘉大师绕六祖法座三匝,然后振锡而立,不礼拜。六祖问道:“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来,生大我慢?”然后还有一系列的对话。大家想想看,从他这种来势,就可以看得出永嘉大师当时的心态是什么。永嘉大师见了六祖以后,问答之间毫不让步,最后在两者的反复酬答中,永嘉得到了六祖的印可,然后才顶礼。顶礼完了,马上就要告辞。六祖说,不要走得那么快,且留一宿。这样,永嘉大师就在曹溪住了一个晚上。所以永嘉大师又有另外一个名字“一宿觉”。他离开曹溪以后,就写了一篇《证道歌》,讲他在曹溪所获得的印证;讲六祖是怎样传佛心印,弘扬顿教;然后他又怎样五体投地地服膺六祖的开示。这篇《证道歌》收在藏经里,也有许多人会背诵。文字漂亮,义理透彻。他还有一本著作,叫做《永嘉禅宗集》。刚才说的“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这四句话就出自《永嘉禅宗集》。这本书从十个方面来讲述修止观的过程。可以看得出来,这是他没到曹溪以前的著作,是根据天台宗的教义(所谓三止三观),写的一本修习止观的指导书。非常简要,功夫的话说得特别多。古来的大德所说的话,都是自己的体验,所谓“言所行”,说的话就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境界。因为只有把自己经过了的境界讲出来,才不会造成误导,才不会引错路。打个简单的比喻:我们要到黄梅去,怎么走呢?初来四祖寺的人,一定说得不是很明白;久住在四祖寺的人,要问他怎么到黄梅去,他一定讲得头头是道,不仅是指出一条大路,还可以指出很多小路,指出一些比较近的捷径。修行亦复如是。修行有按次第走的,也有走捷径的。走捷径的,就是禅宗的顿悟法门,没有次第。因为“十地顿超无难事”。一念悟,顿同诸佛;一念迷,就是博地凡夫。这一迷一悟之间,差距就很大很大。像这种顿悟的法门,严格地讲,是从达摩祖师东来以后才传递出来,直截了当地把佛陀教外别传的法门传到中国来。用现在的话来说,达摩祖师给我们送来了佛教最先进的文化。我们中国人,第一个接受这种先进文化的,就是二祖慧可。这种先进文化,可不是一般的学问。这可以说是生命科学,是解决生死问题的学问,是直接成佛作祖的大法。大家想想看,有了菩提达摩,如果没有二祖慧可这样有大根机的人,达摩的教法也留传不下来。因为达摩走到京城,连梁武帝那样信佛虔诚的君主都不能认识领悟达摩的禅机。而且在当时,那些执著名相的佛门大德,对达摩的顿悟禅都提出了质疑,都持怀疑的态度。整个中国佛教界,对顿悟禅都是采取排斥的态度。只有二祖慧可,孤明独发,能够认识到达摩顿悟禅法的价值,不惜立雪求法,不惜断臂求法,不惜为求法而忘舍身命。我们今天能够得闻上乘禅法,时时应当感恩二祖慧可,感恩菩提达摩,感恩三祖僧璨。我们非常有幸,这个道场就是菩提达摩以后的第四代道信大师的道场。道信大师同样也是在这里传持达摩的顿悟禅宗。我们今天所在的这个道场,它所具有的价值,它具有禅宗那种彻底的、顿悟的、一超直入的精神,四祖道场就是一个载体。能够在这个道场修行,能够在这个道场打禅七,那是多么不容易啊!四祖道场能够恢复,使我们能够有机会在这里打禅七,就是本公老和尚给我们提供的一个无上大因缘。没有本公老和尚的威德和愿力,这个道场没有今天。我们要怀着感恩的心,从菩提达摩一直到本公老和尚,历代祖师给我们缔造了禅的因缘,使我们今天还能够接受这种法乳深恩。一定要精进用功,一定要把祖师的话反复运用,看自己是不是到了这个境界,是不是在“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每个人不妨用这四句话来考问自己现在的功夫怎样。第十讲妄想的种类及其对治方法(1)(2007年12月29日上午)昨天讲到,做功夫时要掌握用心的要领,使功夫做得恰到好处。在这个过程中,心念的把握非常重要。总的来说,在用心的过程中,有五种念头经常交替出现。这五种念头就是:故起念、串习念、接续念、别生念、即静念。第一,故起念。所谓故起念,就是在做功夫的时候故意打妄想。故者,有意。妄想无非两类,一善二恶。所谓善,就是世间散善,不是开悟成佛的究竟善。所谓散善,就是与当下做功夫不相应的杂念,虽然它是善念,但与功夫不相应。再就是恶念,恶念无非就是想念世间的财色名食睡五欲。想吃好的,想多睡一会儿。有意识地思索以上这些环境,就是故起念。所说的这些环境,不过是留在心田的影子,但是坐下来会忆念,这些忆念妨碍当下的功夫。第二,串习念。它不是故意起念,而是不自主地生出念头来。所想的内容还是以上那些,不过就是下意识地在想。因为心念没有一秒钟停止过,不是故起念,就是串习念。串习者,就是习惯性的、不自觉的。第三,接续念。所谓接续,就是在故起念或者串习念生起之后,不知道停止,继续往下想,想得入神了。妄想一个一个地接续而生,连续不断,不知觉照。第四,别生念。所谓别生念,就是生起了觉照,发起了惭愧心,感觉到坐在这里打妄想不对。坐在这个地方本来是要清净修行,可是又想起了世间的五欲,或者与当下修行不相应的散善,因此生起了惭愧心、悔改心。这也是一种念头。这种念头对做功夫来说,是一种积极的念。第五,即静念。在生起惭愧心的基础上,即刻生起了觉照,安静下来,停止一切杂念妄想,单单地做功夫。一支香坐下来,这五种念头可能会在内心交替地出现。这五种念头,前三种是病,第四种既是病又是药,第五种是药。以药治病。为什么说第四种生起了惭愧心、忏悔心,既是病又是药呢?知道惭愧,知道忏悔,这是好事;如果说老是在悔,不知道觉照,不知道照顾本参的话头、本修的功夫,悔的情绪太重,会使人垂头丧气、没有上进心。在除五盖中,悔也是一种盖。盖者,盖覆,盖覆了智慧光明不能显现。所以惭愧心、悔改心应该有,但不能老是后悔,不知道前进。生起了悔改的念头,丢掉,马上前进,不再走老路,这样的悔改就是积极的心念。如果只是后悔,不知改正,不知进步,悔就成了障碍。所以第四别生念既是药又是病,具有两重性。只有即静念,才是对治前面四种念头的正念。即静者,当下静下来,当下停止下来。我们仔细考问一下自己:在这一支香当中,是不是这五种念头在交替地发生作用?“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经过这样长久地训练,达到了无心的境界,这五种念头停息的时候,就是一念相应。一念相应者,就是一念不生;一念不生者就是无念。用功夫不要怕难。只要肯用心,找到诀窍,然后按照古代祖师开示的方法认真去做,用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不是一件可望不可即的事。只要用心去做,目标就在当下。以上关于这五种念头的教导,也是永嘉禅师提出来的,是过来人的话。永嘉禅师关于用功,还有四句口诀。这四句口诀我过去也讲过,就是:“惺惺寂寂是,无记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乱想惺惺非。”惺者,觉照;寂者,静止、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