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禅堂夜话-净慧长老

作者:净慧法师 字数:36764 更新:2023-10-08 20:01:09

禅堂夜话-净慧长老第一讲时时勤拂拭(1)(2004年11月26日)在丛林里边,每年都有专修的时间,称为“打禅七”。打禅七实际上就是每到冬天,集中时间来一次修行上的强化训练,使得大家在功夫上有更进一步的提高。丛林里习惯用“克期取证”四个字来描述打禅七的真正意义。克就是规定,期就是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一定要有一个结果,就是克期取证。也就是说在规定的时间内,或者七天,或者二十一天,或者更长的时间内在功夫上要有所证悟。这是打禅七的真正意义。四祖寺是禅宗古道场,开山至今一千三百八十年,它的宗旨就是传佛慧命,就是要让人人亲证本来面目。由于历史原因,四祖寺曾经一度衰微。由于本公老和尚的慈悲、发愿,使得这个道场能够重兴起来。重兴的目标是什么?老和尚说得很清楚:这是一个禅宗的祖师道场,恢复这个道场的目标就是要弘扬禅宗的心法,使得禅宗的心法在末法时代还能够教化一部分众生,还能够使那些对于佛陀心法有根基的人觉悟、证悟。这就是老和尚恢复祖庭的中心目标。本人来此接任老和尚的法座,从我内心来讲,也是为了要振兴四祖寺的宗风,使得从初祖到六祖以来的禅宗道场宗风不坠,禅宗这一法才有可能说还存在。如果说从初祖到六祖这六代禅师的道场宗风不振,禅宗这一法是否还实际存在就要打个问号。初祖到六祖这六代禅师的道场,是禅宗的根本道场,四祖寺能够重振宗风,意义极其重大。由此看来,我们在此打禅七,僧俗二众都有参加,而且都很积极、很热情、很向往,这就说明禅宗这个心地法门还有希望,还能够契合当代众生的人心,契合当代众生的根基。打禅七既然如此重要,所以参加的人都要真正对此一法有强烈的追求,有明确的目标,有坚强的毅力,有具足的信心,才能够不虚度这二十一天,才能不辜负十方善信的护持,才对得起常住、内外护七诸师及诸位居士的护持。打禅七是非常严肃的事情,是关乎佛祖慧命、关乎佛教兴衰存亡的头等大事,绝不能等同儿戏,绝不能视同一般法会,图个门庭热闹而已。这不是求热闹的事,也不是撑门面的事,它要求我们在己躬大事上一定要有真正的契入。打禅七也不要求人多,希望人少,古代也是如此。比如说这个禅堂,基本上坐满就可以了。人少就比较容易照顾,也容易整齐,作息、用功乃至生活方面的照顾,都容易做得如法如理。人一多了,不整齐,拖拖拉拉,拖泥带水,不但自己无法用功,也影响常住大众。所以,我提一个小小的要求:外来参加的居士们,年纪太大的、身体不太好的,而且对禅宗这一法也基本上没有什么了解的,希望各位在这里休息几天,不一定要凑这个热闹。在禅堂里,起不来,坐不住,静又静不下来,那老实说是在帮倒忙、打闲岔。如果在这二十一天当中,有一个人开悟了,这就是惊天动地的事情,这就是续佛慧命的事情,这就是振兴佛法、振兴祖庭的无上因缘。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这个禅七法会作贡献,参加是贡献,不参加也是贡献;进堂打坐是贡献,在外面护持同样是贡献。希望每一位仔细思量,看自己能否坚持,不打闲岔,能不能在生活当中不干扰环境的清净,能不能在用功方面有所契入。第一讲时时勤拂拭(2)《法华经》说,佛来到我们这个世间,就是要开示众生悟入佛之知见。佛之知见是什么呢?诸佛与众生同此一心,能够明心见性就是开佛知见;迷失了此心,迷失了自性,就是封闭了佛之知见。在禅堂里用功,就是要究明此心,使此心从无明烦恼尘垢当中彻底释放出来,显露自性的光明,打开自性的宝藏,使此心能够照亮自己的人生道路,能够照亮山河大地,能够照亮一切众生的无明烦恼黑暗。能够彻底打开自己的宝藏,就是真正的佛光普照,就是真正的放大光明。实际上,此心的光明每时每刻都在显现,此心没有一刻停止过放光动地,只是我们迷惑太重,愚钝不知,结果我们迷失了。我们一切都在向外,一切都在着相,一切都被无明烦恼所盖覆。明明在用此心,明明此心的光明存在,但是我们一着相、一向外,就不能够真正地明白此心。如果我们静下来返照一下、反省一下、静思一下,我们就会有片刻的清净、清凉、自在。可惜不能持久,转念之间这种自在就消失了,依旧是无明烦恼起作用。打禅七,用功夫,观照此心,目的就是要时时自知、念念自知,使尘劳烦恼不起作用,使正念观照时时刻刻起作用,这样就能逐步把尘垢打扫干净,使本自具足的光明渐渐显示出来。黄梅这块土地,在佛教历史上、禅宗历史上,发生过惊天动地的事情,既有渐修的法门,也有顿悟的法门。渐修法门就是神秀大师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我们能够照此精神“时时勤拂拭”,打扫自己心镜的尘埃,坚持不懈,努力前进,总有一天尘埃荡尽,光明显现,这就是所谓的渐悟法门。慧能大师顿悟的法门,那就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如果一念能够与此法门相应,敢于直下承当自己就是佛,当下就是佛,当下就觉悟,永远觉悟,这就是顿悟法门。这两位大师的偈子,从唐朝到现代,一直都在指导着佛教徒的修行。这两大法门,就是所谓渐门与顿门,这都是发生在黄梅这块土地上的大事情。我们生在黄梅的人,住在黄梅禅宗祖庭的人,应以此为荣耀,以此为我们历史的亮点。我们就是要继承发扬古代宗风。有此渐修顿悟两大法门,禅宗就能契合不同的根基,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我们说一千道一万,都出不了神秀大师、慧能大师给我们昭示的这两大法门;千经万论,历代大善知识,研究来研究去,也不出这两大法门。我们可以根据神秀大师的“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的法门,磨洗心上的尘埃,同时在此过程当中,不要让新的尘垢又来玷污我们的心镜。如果是具有上根利智的人,可以按六祖大师的教导,顿修顿悟,直下无心,当体即佛,一觉永觉,那是何等的快速,何等的容易!可惜,有敢承当的人,就是承当不下来;有敢发此狂言的人,行为与所说的话相差太远。所谓解前行后,解行脱节,那还是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敢于承当自己是佛,那么时时刻刻就要放光明,时时刻刻就要显示佛的大智慧、大自在、大慈悲。显示不了怎么办?还得要“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第二讲无心合道(1)(2004年11月27日)古人说“无心合道”,修道首先要做到无心。无心是什么呢?无私无欲、无人无我、无是无非、无牵无挂。做到这“八无”,就能与道相应、相合。与道相合是不是就是道呢?还只是说合乎道,能够与道保持一致。众生不能明了佛性,不能当下承担此心是佛,是什么在作怪呢?私心。私心就是自私的心。佛是什么呢?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有最高觉悟的人,肯定是没有私心的人。只要夹杂着一点私心,觉悟就不会圆满。觉悟圆满的人就一定没有自私之心,没有贪欲之心,没有人我是非之心,也没有牵牵挂挂之心。修行是一件崇高、美好、清净无为的事情。如果自私的心克服不了,贪欲的心更是难于克服,人我是非的心念念都是,牵牵挂挂无时不有,坐在禅堂里,要做到这“八无”并不容易。不要说从无始以来,就是有生以来,种种的人生经历,无一不是自私贪欲、人我是非、牵牵挂挂。我们仔细反省一下,整个的人生历程就是这么回事。自私贪欲、人我是非、牵牵挂挂,就是人生的迷失,这是一切问题的根本。世界上的任何事情,无不是因为有自私、有贪欲、有人我、有是非,从而引申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被自私贪欲、人我是非所困扰,所以不得解脱、不得自在。修道就是要反此而为之。要反此而为之,需要多大的力量啊!古人说,修道如逆水行舟。古人还有一个比喻,人生的净化觉悟,犹如从山坡底向山坡上滚石头。这个石头有多大呢?就看我们每个人的发心。发心越大,滚的石头越大;发心越小,滚的石头越小。如果我们都发菩提之心,发成佛之心,那石头就很大了。要从山坡底下往上推,那就要付出全身的力气,一点都不能松懈。只有这样,我们成佛作祖的愿心,才能够在推着石头往上走的过程中得到落实,直到把这块石头推到山顶,那就圆满觉悟,成等正觉。另外一种情况,人生的堕落就像从山顶上把一块石头往下推,只要你稍微使一点劲,石头就哗啦哗啦地滚下去了。这就是说人生的堕落很容易,人生的觉悟很困难。人生要把握,就在这一上一下之间。所以说要做到无心很不容易,无自私的心,无贪欲的心,无人我是非、牵牵挂挂的心。一个没有向道之心的人,要在一念之间放下这些东西很不容易,何况要始终如一地贯彻落实?修行多么难,用功夫多么难!不在这些很具体、很关键的问题上落实道心,在禅堂坐不下来。腿子疼熬不过,思想乱静不下来,没有道心,没有追求,一切都随着环境转化,总希望这支香赶快结束,钟点走得快一点,因为腿疼得实在难以忍受。很可能你越是难熬的时候,钟点走得越慢。所以一定要把那些向下的惯性全部放下,培养向上的道心,才能有所收获。刚才讲到无心只是合道。什么叫做合道呢?就是说我们前进的方向与道是一致的。无心是不是就是道呢?因为你还有所无的这一念,所以无心不是道。古人说过:“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万重山。”能够做到无心,就能与道相应,成就就有希望,但它距离道还有很远的路程。在这个地方的道,既是道路,更是一种受用的境界。从无心合道这个意义上来说,道就是道路、法门,是方向,是方法。“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万重山”所讲的就是道,就是实现自受用、他受用的目标。参加禅七,就要把几十年来养成的种种不合于道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放下来,于起心动念之间,觉照自己当下的心态是否能与道保持一致。我们坐在这个地方就是做这件事。第二讲无心合道(2)做这件事,落实这个要求,有各种各样的手段。作为禅宗的门庭,要求我们用禅宗的方法来落实修道这件事。禅宗,有接受上根利智之流的功夫,也有接受一般人的功夫。四祖道信他所提倡的修行方法,叫做“守一不移”。也就是说,找到一个方法了,就不要朝三暮四,要始终坚持你自己认为相应的方法,那就是“守一”。四祖在《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中提倡念佛禅,以念佛来管住此心、净化此心。念佛,本来是修习禅宗开悟法门的根本方法,后来净土宗把念佛同往生西方结合起来,把念佛与求得当下的开悟逐渐分离了,这个方法就成了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一个方便。禅宗到后来又提出参“念佛是谁”,目的就是要把念佛这件事重新规定到开悟上来。能够悟到“念佛的是谁”,就是禅宗的方法,仅仅是念佛,不反问、不找出念佛的主人翁是谁,当生当世要得受用。所以从元朝、明朝、清朝、民国,一直到现在,禅宗提倡的修行方法叫做参话头,大部分是以“念佛是谁”作为一个话头,一种方便。这是我们中国的情况。在日本、韩国以及欧美各国,修习禅宗不是用参“念佛是谁”这个方法,他是用的赵州和尚的“无”字公案,提倡参究“无”字。在用功夫的时候,不是在“无”字的意义上去理解它,而是把它当做一个疑问。这个疑问来自赵州和尚对学人提问的回答。学人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狗子还有佛性没有呀?赵州和尚说:“无。”就是在这个问题上产生疑情——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为什么狗子没有佛性呢?赵州和尚为什么要这样回答?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但都没有回归到佛性上,都是在佛性外面兜圈子,不能与佛性相合相应。人人都有佛性,我的佛性在哪里?这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佛讲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我的佛性在哪里?不要在理论上兜圈子,不要在思维上兜圈子,要直截了当,不起第二念,直接参究这个问题。如果由此生起疑情,就能够把我们当下的狂心控制住。我们之所以不能与佛性相应,就是狂心在作怪。狂心是什么心,是刚才讲到的自私、贪欲、人我、是非之心。在禅堂里面,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我们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佛性,找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找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那就叫做开悟。开悟了以后怎么办呢?开悟了以后还吃不吃饭、睡不睡觉呢?悟了还同未悟人,照样穿衣吃饭。那么开悟还要做什么呢?开悟以后,穿衣吃饭不会疑惑,举心动念不会疑惑,接张待李不会疑惑,做一切事情都与真理相应,无私无欲、无人无我、无是无非、无牵无挂。那就是开悟者的生活境界。所有一切,都离不开当下一念。在当下发起疑情:“我的佛性在哪里?”提起这个问题,不要放过,不要去思考,看住它,使当下这一念同话头保持零距离。零距离就是没有距离。心心念念就是这个话头,心心念念就是追究这件事,这就叫做用功夫。从用功夫的层次来讲,这是有心用。用到纯熟了可以无心用。纯熟以后,一天24小时就是这件事,没有第二念,那就有开悟的希望。所以希望各位在这三七二十一天当中,不要忘记自己的本参话头:“我的佛性在哪里?”第三讲灵山不远,彼岸非遥(1)(2004年11月28日)我们天天在这里经行、打坐、止语,种种活动,总括起来就叫修行、修道。修行者,修正言行;修道者,就是修治、修理、修整、修通人生道路。我们每个人的道路本来应该是一直通向佛国净土,通向究竟涅槃,通向菩提彼岸的,但是这条路上布满了陷阱、长满了荆棘,我们每走一步都有可能掉入陷阱,或者被荆棘拦住去路。所以我们要修,剪除人生道路上的各种荆棘,绕开人生道路上的种种陷阱,才能顺利到达菩提彼岸。所谓修道,从方法上来讲就是这个意义;从目标上来讲,就是通过这条道路到达彼岸,彼岸就是道。古人讲“道在寻常”。道在什么地方?彼岸非遥,灵山不远。不需要动半步,不需要花半分钱的车费,就是彼岸。这个道理听起来玄妙得不得了,但是我们只要认真思考一下,就能明白道与非道在同一个地方。我们回想一下十年前的四祖寺和今天的四祖寺,十年前的四祖寺是满目疮痍、蔓草荒烟、断垣残壁、一片荒凉;十年后的四祖寺亭台楼阁、道场庄严、海众和合。这中间有没有距离?一点距离也没有。就是在原来的地方,经过努力就能把它改变。人生的道路何尝不是如此呢?解脱的道路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历代高僧大德、十方诸佛菩萨,都是从一个业障深重的凡夫开始修行,为什么他们就能到达人生的光辉顶点呢?他们得到了法,有了道,认真努力,克服困难,所以能够圆满地解除一切痛苦,达到清凉自在。还是那个人,还是那个生命,还是那个心性,不过是来了一个彻底的转变。所谓转烦恼成菩提,转生死成涅槃,转识成智,根本来说,就是转迷成悟。迷与悟、凡与圣、佛与众生,反掌覆掌之间。禅宗提倡顿教法门,一念回光,即同本得,一念之间就能够转变,这就是无上的顿教。只要敢于承担,这绝对不是空话,不是幻想。六祖大师现身说法,做出了千古榜样。他从一个卖柴的青年人,一念顿悟,就传佛心印,成为第六代祖师。他的法语,被人记录下来成为《坛经》,千古以来,在藏经里边,在中华文化里边,在人类文明史上,闪闪发光,长久地指导着人们的修行,指导着人们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魔军,成为成佛作祖的精神动力。所以,只要敢于直下承当,修道是极容易的事情。道就在当下,就在寻常日用中。扬眉瞬目、举足动步、开言吐语,都没有离开道,都有悟道的机会,都有了道的可能,只是我们当面错过。就等于世间的事情一样,我们要成功,要发财,要成为一个伟人,从哪里做起呢?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在找机会、等机会,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觉得要成就一番事业,一定是另有途径,另有诀窍,其实不然。唯一的诀窍,就是晓得抓机会,不是等机会。唯一的诀窍就是要勤奋,不能懒惰。一切的成就,都是在懒惰中当面错过,一切的成就也是在勤奋努力中不断得到落实兑现。我们都可能听说过社会上许多有成就的人,他们的发迹很平凡。他们做的事,都是些人们看不起眼的事情。可是人家就是在不起眼的工作当中成就了,发家致富了,成为伟人了。世间的事如此,出世间的事更是如此。我们打开佛经一看,打开祖师语录一看,哪一位菩萨在因地中修行不是从最平凡的事做起?哪一位祖师不是从最被人看不起的工作开始自己的勤苦修行?第三讲灵山不远,彼岸非遥(2)今年我到浙江温岭去一趟,遇见一个瘌痢头的残疾人。这个人头上没有头发,一年四季戴着帽子;他又是个驼子,又是个跛子,走路不方便。他家里的人包括父母在内,都不喜欢他,不让他在家里住。他觉得一个人总得要生存,瘌痢头也要生存,驼子也要生存,跛子也是一条命,他要生存。他就从卖一分钱一杯的开水开始。别的做不了,烧开水卖总做得了。慢慢地他有了一点钱,就学修自行车,搞了几年,生活不断改善,白米饭有的吃,每餐还有四菜一汤,大家都对他另眼看待。那样一个人,讲老实话,就算是立了业,要成家还是很困难的,因为他太不像人样子了。但是在他26岁的时候奇迹出现了,居然有一位老人家觉得这个年轻人不错,觉得他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改变了人生,一定是个有出息的人,要把女儿嫁给他。这个时候,这位林先生26岁,他的太太也姓林,才20岁。正在要成亲之时,他的母亲知道了,他的姐姐知道了,就说:“你们千万不要把女儿嫁给他,他将来是没有出息的。”还说他:“你要结了婚,成了器,石头会从水里浮起来。”把事情说绝了。但是这个老人家还是不动摇,还是要把女儿嫁给他。这个时候,这位林先生说:“啊,还有这样的事?你要把女儿嫁给我,我倒想去看看你的女儿,究竟是不是有病的人。如果讨的是一个有病的太太,我将来又怎么过日子呢?”他就把头上的帽子脱掉,让人看清自己是个瘌痢头,你要还是不要?瘌痢头人家也认了。到医院里去检查女方没有病,这样就结了婚。两人结婚后,继续努力工作,到现在他已经60岁了,万贯家财,是温岭十大富人之一,一二百万一辆的小轿车他家里有六辆。我这次去的时候,他跟温岭的一位大和尚要求说:“我一定要见见这个大法师,帮你寺院的接待工作出一点力。”那个大和尚就跟他讲:“哎呀,非常好啊,林老板,你就把你那六辆车借给我用用,我做法会正好没有车。”他说:“那太好了,太容易了。”不但轿车,连司机一起帮他工作,几时要车几时来。详细过程我们不必讲,只说他为什么能改变自己的人生。就在于他有一股毅力,不被眼前的现实困难所压倒,所以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终于腰缠万贯。成了富人以后,他不是只想自己要过好日子。你现在看他的样子,还和修自行车的人一个样,戴个破帽子,穿着破衣服,但他坐的可是一二百万一辆的小轿车。他现在不仅在温岭有工厂,在上海、在广州也有工厂。他要到哪里去,还是穿破衣服,把钱放进破麻袋背着,上了火车以后,往犄角一放,然后躺在麻袋上睡觉,人家还以为是要饭的呢。他那样非常安全、非常自在。然而只要哪里有困难,哪个人需要帮助,他都积极去支援。哪里有自然灾害,他积极捐钱;哪个学生读书没有钱,他积极扶贫;有病住不起医院的,他慷慨解囊。“林善人”的名字就这样在当地叫响了。他发了财,没有忘记社会对他的支持,没有忘记政府对他的成就,没有忘记大众给他的恩德。他抱着感恩的心,一方面努力做事业,一方面真诚地感恩社会、感恩大众,帮助所有有困难的人。我觉得这位林先生非常了不起,我听了他那些事迹非常受感动。我到温岭去,政府出面请吃饭,他也坐在那一桌。我们同去的人说:“哎,怎么这一桌还坐着这样一个人?”以为他是混进来的,不知道他是上宾之一。因为他穿得邋里邋遢的,人也不像样子,以为他是混进去蹭饭的,结果一了解说是林老板。这点很是与众不同。他为什么能得到这样一个结果呢?我们就从他卖一分钱一杯的开水来看。不知道有多少人想成就、想发财、想做一番事业,但是又有多少人看得起卖一分钱一杯的开水呢?但成就事业,就从卖一分钱一杯的开水开始。修行也是如此。修行从哪里开始,成佛从哪里开始?扫厕所、扫地、扫佛殿、照顾病人、捡地上的烟头、擦干净香炉、帮助有困难的人……就从这些地方开始。很多人本来会有很多的机遇,能够在学问上成就,在道业上成就,在事业上成就,为什么没有成就呢?他不会抓机遇,他总是在等待。修行要等好机会,要有个什么道场,要有个什么法师,要在什么时候,要在什么环境之下……就这样错过了机会。学习更是如此,平常总觉得眼下不是读书的时候,一定要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才可以学习。那就像一首打油诗说的,一年四季都不能读书。为什么呢?“春来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冬又冷,收拾书包过残年。”一年四季都不是学习的时间,最后落得一场空。古人说:“留心处处皆学问。”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要学习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见缝插针做起,从老老实实抓住一本书开始。做学问如此,修道也是这样。修道就是不要错过一切的机会,时时刻刻克服弱点,消除烦恼,增长智慧。“道在寻常日用中”,处处可以修,时时可以修,道就在当下。第四讲融万法于一心(2004年11月29日)这个禅七已经过了四天,时间过得非常快,三七二十一天也许转瞬之间就过去了。每个人反省一下,究竟有点收获没有?在我看来,不管哪个人,是第一次参加还是经常参加,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从大家的心态以及活动中的表现都可以看得出来。我们天天一同早起,一同生活,一起在这里打坐经行。为什么?一句话,就是为了弄明白一个道理。这个道理说起来玄妙至极,认真地去体会好像也不过如此。一切玄妙的东西都存在于最平常的事物当中,一切最玄妙的东西都与生活同在。离开了生活,什么玄妙的东西都没有。一切万法不离生活,一切的业障与功德,都离不开当下的生活。当下的生活离不开精神,也离不开物质。它既有心的一面,也有法的一面。一般人往往从现象去理解当下的生活,把一切东西都对立起来。首先是自他的对立,自己和他人的对立,把自己和自己以外的万事万物对立起来,不能融为一体,不能汇万物为一己。自他是对立的,精神和物质是对立的,一切的一切都是对立的。只要有对立,就会有烦恼,也可说对立本身就是烦恼。不管是从道理上讲,还是从证悟上讲,万事万物本质上是非对立的,是不二的,是圆融的,是相即相入的。就拿自与他来说,为什么有自?为什么有他?有自才有他,有他才有自,这两者是一体的。因为彼此是相依的,失掉了一个就没有另外一个。心与法、精神与物质也都是如此,都是在现象上相待立名,在本质上相依相入,圆融无碍,无自无他。我们在修行上能够这样去体会,无自无他,无人无我,一切都是圆融无碍,就会少掉许多烦恼;做人做事中能够运用这种方法处理问题,就可以真正做到“善用其心,善待一切”,减少许多矛盾、消除很多的对立面。世界上人与人之间都是朋友,家庭与家庭之间都是好邻居,每个民族每个国家之间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纷争。纷争来自什么地方?来自相互的对立。政治家也好,哲学家也好,宗教家也好,应该说都明白这个道理,都知道彼此对立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但从自我做起好难,都希望对方不要有对立面,把自己放在一边,自己好像不是问题的一方,是超然物外的。其实消除对立也好、融万法于一心也好,都要从自我做起,从当下做起,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善用其心,善待一切”的目的。四天的打坐当中,有各种各样的心态、各种各样的观念、各种各样的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自他的对立、心与法的对立,或者说烦恼与菩提的对立、生死与涅槃的对立。总是想从这个地方到那个地方,总是想要舍掉这个得到另外一个。实际上,如来如来,如来者不来不去也。修行不会是丢掉一样获得另一样,不会是离开这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一切都是在当下,都是现成,都是原原本本地呈现在每个人每时每刻的当下。如果能够由此契入,立刻就可以大彻大悟,立刻就可以获得身心的安详自在。在此我说的是契入,不仅仅是理解。理解了可以消除很多烦恼,只有契入了,才能够真正与心、与法、与一切对立的东西融为一体。消除了对立,人即是法,法即是人,或者说心即是法,法即是心。那就是四祖大师法语所说的:“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我们天天看这16个字,天天契入不了这16个字;天天重复这16个字,天天不能够把这16个字的精神变成自己的人格。问题就在这里。这16个字的精神如果成为每一个人的人格,我们当下就是四祖,当下就是五祖,当下就是六祖。是四、五、六祖,也就是佛。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一定要融万法于一心,不与诸尘作对,要实实在在地用当前的一念心来融化一切的对立面。能如此,功夫就一定能够上路;能如此,每天就能安详自在,无私无欲,无人无我,无是无非,无牵无挂。第五讲怎样对治昏沉和妄想(2004年11月30日)打坐经常要注意的两个问题,就是昏沉和妄想。整个修行过程当中,反复要去对治的,就这两件事。这两件事每个人都差不多,不过是有些人妄想多一点,有些人昏沉多一点。妄想多或昏沉多,与年龄有关,与身体有关。年轻力壮的人往往昏沉多;年老体衰的人往往妄想多,这是一种情况。还有就是初用功的人妄想多;久用功的人,心静得下来,昏沉多。对治的方法,就是止和观。妄想多,用止来对治;昏沉多,用观来对治。怎么止呢?停止,不打妄想。怎么观呢?觉察,不要让它睡觉。止和观,是定和慧的另一种说法。也就是说,妄想多了,用定的方法;昏沉多了,用慧的方法。定和慧,是对治昏沉与妄想的根本方法。对于用功夫深一点的人,那就不是把定和慧分开,而是同时在用,用止的时候观在其中,用观的时候止在其中。对治昏沉,同时也就对治了妄想;对治了妄想,同时也就对治了昏沉。两种方法对治两种毛病,不能截然分开,也没有先后次第。不过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有所侧重。怎样用止(定)的方法去掉妄想呢?在心态上怎样处理这个问题?因为妄想一起来,起心去对治,往往是妄上又加妄。总是像这样用一个妄想除另一个妄想,除一个妄想又起另一个妄想,念头总在生灭不停地翻涌,生生灭灭,灭灭生生,何时有个了期呢?古代的祖师告诉我们:不要起心去遣除妄想。你起心去遣除妄想排除妄想,那本身也是一个妄想。妄上加妄,头上安头,不但没有停掉妄想,反而增加了妄想。妄想从哪里来?妄想从分别来。分别什么东西呢?世界上的一切事,无非两大类,所谓“凡情”、“圣解”,就这两类。修禅定用功夫,往往我们有一个心,说我要了生死,要从凡夫的位置跨越到圣贤的位置。你的这个心好不好呢?从人生的努力方向来讲,这个心应该说一点也没错,但是从用功夫来说,有趋向的心还是妄想。赵州和尚在开始用功的时候,向他的师父南泉普愿请教如何是道。南泉和尚回答说:“平常心是道。”赵州进一步问:“如何趣向道?”如何靠近、走近道?南泉告诉赵州:“拟向即乖。”你想靠近道,老早就错了。平常心在什么地方?平常心就在当下,你从来没有离开过道,你又想去接近道,本身就错了。赵州和尚进一步地问:“不拟争知是道?”我不接近道,怎么晓得那种境界就是道呢?南泉和尚说:“道不属知,也不属不知。”就在这一言之下,赵州和尚豁然开悟。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说,起心对妄,就妄上加妄。当下息却分别心,当下就返妄归真。返妄归真,跟舍迷归悟一个样,它是没有距离的,一切都在当下。有距离,真和妄就是两件事。实际上真和妄是一件事,是一件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一点距离也没有。有距离,烦恼就不能转变为菩提,迷失的生命就不能转变为觉悟的生命。迷失的生命和觉悟的生命,是一个生命。所以修行这件事,有意去做很重要,懂得一些道理更重要。懂得这些道理,才会少走弯路,更加有助于从理上去明白,从事上去落实。所谓叫“理上悟,事上修”,或者叫“理上明,事上行”。只有认清了方向,找到了道路,才不会走错路。世俗上讲理论与实践,知与行,佛教是“信、解、行、证”。信在首位,从信生解,从解起行,由行得证,这个修行的次第非常科学。在正式用功的时候,需要把凡情圣解抛开;但是在刚刚进入的时候,一定要明理。有信有解,然后才有行有证。从禅宗的根本来讲,信、解、行、证已经是多余的事。那是次第法门,不是顿超法门。在祖师门中,没有那么多规矩,没有那么多闲家具。它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直指什么呢?直截了当地叫你认识自己是佛,叫你承当你自己就是佛。承当了以后,按照佛的标准、佛的要求去做,就行了。直指就是这么直截了当。但在今天的环境下,佛法衰微,人心不古。即使按照信、解、行、证的次第进入佛法也不容易,何况直指呢?所以这两种途径因人而异。大多数人可以根据信、解、行、证次第法门来修,极个别的上根利智之士可以根据“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进入修行的境界。能够直接地领会契入,就无所谓妄想不妄想,一切都转变了。只要根本上转变了,枝枝节节的问题也就随着转变了。根本的转变就是心的转变,当下一念心就是佛心,与佛祖同一鼻孔出气,还有什么真真妄妄呢?一切都消融了,一切都转变了,“一真一切真,一佛一切佛,一了一切了”。“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个法门,最殊胜,但是难度最大。一方面成佛最容易,另一方面也最容易造成失误。如果不是真的见道了,用不上,见道了还要用得上才是真的见道。在什么地方用得上呢?就是我第一天讲的,在无私无欲、无人无我、无是无非、无牵无挂,这上面用得上,就是真的。在这个地方用不上,那就是口头禅而已。所以用功、修行、止妄、除昏沉,都要真真实实地去做。理虽顿悟,事要渐除。对于道理,只要明白了,那很容易;但是烦恼要对治,要一点点地消磨,所以事要渐除。修什么呢?还是修这两个东西:除妄想、治昏沉。妄想代表贪和嗔,昏沉代表痴。对治的总根子总烦恼就是三毒,三毒具体表现在做功夫上,就是妄想和昏沉,或者说掉举和昏沉。我们起心动念哪一念不是在三毒当中呢?不是贪就是嗔,不是嗔就是痴,只有把三毒烦恼去掉,修行才能成就。我们这一念清净心在什么地方?所谓净心在妄中,当下一念,妄心转变,当下就是净心。烦恼若歇,歇即菩提。道在当下,净在妄中。不要到遥远的地方去寻找,一切都现成。明白这个道理,每一念的观照就非常亲切,就会想到一切都本自具足,不要向外驰求。向外驰求是越求越远,坐在家中找家,就是迷失的表现。所以在用功的时候,不要起心遣妄,遣妄之心也是妄。妄想本来没有根,只要不分别,自然无妄。分别什么呢?分别凡情圣解。只要凡圣情尽,妄想自除。但尽凡情,别无圣解,一切现成。希望每个人时时刻刻观照此心,回光返照。一切都本自具足,不要向外驰求。第六讲要真修,要实证(1)(2004年12月1日)“奋志不知寒夜永,笃行那觉暑天长。”这是过去禅堂的一副对联。也就是说,一个参禅学道的人,只要有志气,发奋图强,冬天的夜晚再长,也没有感觉;一个参禅学道的人,如果是精进努力,再炎热的天气也会觉得清凉自在。我们人生的苦,无非就是像冬天的夜晚一样寒冷,无非是像暑热炎天一样热恼。只要我们有大志气,有大精进,再苦也能够度过去,能够有所成就。有愿还要有行,愿是志,行就是精进。有大愿力,有大精进,愿就有了力量。所谓愿力,只有愿没有行,愿不会有力量。有愿无行,愿就是空洞的,总是一个遥远的未来。俗话也说:“常立志,不如立长志。”天天立志不能起行,志就没有力量。愿就像大海,精进就像高山,用精进的高山来填满愿的大海,那就会有力量,那就是修行有成就的表现。一个修行人主观努力的两大原则,就是有愿有行。奋志笃行,就能够达到人生觉悟的境界。禅堂还有一副对联,“七尺棒头开正眼,一声喝下歇狂心”。禅堂用功办道,讲究要有老师的帮助。棒,打你几下;喝,吼你几声。在节骨眼上,用功到一定的火候,一棒打下去,正法眼豁开了。所以“七尺棒头开正眼”,正眼就是正法眼,就是开悟了。关键时候,用功到了炉火纯青,有老师能够观察到你用功的程度,在问答请益当中,大喝一声,学人就有可能狂心顿歇,菩提现前就成就了。老师对学生的帮助启发各种各样。讲说是帮助是点破,打一棒喝一声同样是帮助是点破,当然还有种种方式。我们河北佛协《禅》杂志的主编黄明尧居士新近出版的《禅宗大德悟道因缘荟萃》,大概五六十万字,把历代祖师在各种情况下彻见本来面目的资料,原原本本介绍出来,对我们学禅的人非常有启发。历代祖师,看到桃花开,悟道了;过河看到自己的影子在水中出现,就好像看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一样,悟道了。听到流水声,听到宝塔上的铃声,听到杀猪的人拿着刀子在案板上拍一下,都是悟道的因缘。所以只要你用功,肯横下一条心,悟道的因缘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呈现。“七尺棒头开正眼,一声喝下歇狂心”,就是讲老师在特定的因缘下,怎么样帮助学生彻见本来。这两副对联说明,参禅学道的人,首先自己要发奋努力,然后要有明眼的善知识指导帮助,这样才不会误入歧途,盲修瞎练。修禅这一法,必须具备一定条件,必须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够不走弯路,达到开悟见性的目的。禅堂之所以需要,就是这个目的。说到禅堂,全国的大小寺院,有禅堂的很多,能够真正发挥禅堂作用的,很困难。一是要有用功的人,二是要有指导的人,这两个条件具备不容易。特别是关于指导禅修的人,在目前来说,不是很多。本人很惭愧,不够资格来指导禅修。因为指导禅修的人,一定是要自己有修有证,己眼明白。己眼未明,焉敢指导别人。每每打禅七的时候,我讲老实话,总是战战兢兢的,生怕出问题,生怕把人引到误区。如果把人引入误区,那就责任很大,罪过很大。所谓“宁可千生不悟,不可一世着魔”,引入到误区了,修行就没有希望了,彻见本来就没有希望了。每一位修行人,一定要在正知正见正信正行的大前提下,切切实实地下工夫,千万不能在光影门头晃来晃去,那就很容易走到误区。第六讲要真修,要实证(2)参禅集体修有人指导,自己在家里独修没有人指导怎么办?那就要阅读经教,用佛祖的言教来指引路途。经教方面多看《楞严经》、《圆觉经》、《维摩诘经》,这些都是大乘了义经典。祖师的语录方面,不必涉猎太多,时间较早的可能更好。比如说看《六祖坛经》、《传心法要》、《顿悟入道要门》,有这三本作指导,也就可以了。特别是《六祖坛经》和《传心法要》,理路非常明白,问题讲得非常透彻,而且都是口语化了的佛法,讲的都是禅修的要点。藉教悟宗是禅宗提倡的一个根本的修行方法。菩提达摩祖师在《二入四行观》当中就明确指出,我们要藉教以悟宗。宗就是离言的境界;教就是有言说的法门。藉教悟宗,通过有言说的方法达到无言的境界。一切悟境受用体会都是讲不出来的,能讲出来的一定不是,所以叫做离言,叫不立文字。有人把禅宗这一法称为“无”的宗教,认为“无”是禅的最高境界。最深入最亲切的悟境,无论你想用什么样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都是徒然的。所以赵州和尚最后没有办法,就叫人“吃茶去”。实际上六祖大师也讲过,悟的境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们平常有个口头禅:“有道无道,自己知道。”自己这碗水多深多浅,自己知道,旁观者往往不容易猜透,不容易看明白,只有自己一清二楚。修要真修,悟要真悟。真修真悟,要有真功夫。有真功夫,就有真见地。没有真功夫,即使有一点见地,也是口头禅,是从书本上学来,不是自己真正的体会。口头上书本上学得来的东西,交流交流,有点作用。你看那些学者专家,讲起禅来,一篇一篇的论文。它传递了禅的信息,鼓吹了禅文化的重要意义。但是它不能够抵挡生死,不能够作为腊月三十日到来的时候见阎王老子的真功夫硬本领。古代的禅师都讲,功夫的真正受用是平时在烦恼堆里能跳得出来,在腊月三十日到来能够自由自在。这两条可以验证有真功夫还是没真功夫。在烦恼堆里跳出来不容易,腊月三十日到来自由自在更不容易。你看四祖多潇洒,生前就把塔修好,在修塔的过程中还在一直叮嘱,塔是不是修好了?五祖弘忍说:“现在塔修好了。”他亲自走到山上去,坐到塔里边,跟大家拜拜了,那才叫自在。现在能够出那样的三五位高僧,你看佛教会是什么气象?那样,世人对佛教就会刮目相看。所以说我们和尚,学禅的人,要真正学到一点真功夫硬本领,在烦恼堆里看得破放得下,能够得自在;在腊月三十日到来能够说我潇洒自在地走了一回。你看那个劲头是什么样呢?那就是度化无穷呀!我自己也很惭愧,现在在这里说这样的话,我不知道自己到了腊月三十日是什么样子。也许是躺在床上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第七讲当下证得涅槃(2004年12月2日)转瞬间七天过去了,每个人可以检点一下自己七天以来的修行究竟有多少进步。从今天下午座谈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意见,乃至修行上的一些情况来看,总体来说,大家在这七天当中很辛苦很用功,也有很大的进步,说明四祖寺常住举办这期法会有意义,对各位都有不同程度的帮助,这也是常住为了弘扬祖师家风的初衷所在。用功所面对的问题虽然千头万绪,总结起来无非两个方面。一是认识上的问题。认识上包括两方面:心识与境界。二是实践上的问题。由心识与境界的问题而引生的理论与实践的问题,也就是事与理的问题。事就是具体的实践,理就是对法的认识。首先来看主观心识和客观环境的问题。我们的心在面对二元对立的客观世界之时,种种事物总是平衡不了,消除不了种种对立的认识,总是在境界上去找问题的根源,找来找去,总觉得外在的一切有问题。不是人我是非的问题,就是具体利益上的问题,张三李四对我如何有看法有意见,使得我们的心不能够平静下来。仔细地想一想,我们所面对客观世界的种种事物千头万绪,要这些纷纭复杂的事情都能够符合自己的要求那可能吗?我们在处理主观和客观差距的时候,往往忽视了对自己心识的管理,忽视了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总是想要把这个管理放在外在的世界,希望外在的一切事情能够服从我的意志安排。你想管理外在的事情,而外在的事情可能根本就不服从我们主观心识的管理,那么问题就越来越多,矛盾越来越厉害,烦恼也就不能平息,不能停止。反过来,如果我们从主观上来检查,在主观上能够顺应外在环境,能够尊重他人的意见和选择,抱着一份感恩的心来面对这个世界,那我们所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呢?我们的内心会很平静,我们看到外在的一切东西非常美好,主观和客观、心识与环境就会形成一个和谐相处的良好关系。第一,我提倡“在主观修为上我们要善用其心;在客观环境上我们要善待一切”,内心调整好了,外在的环境也就调整好了,心能够与诸法的实相相吻合,境不碍心,“心空则境空”。空是什么呢?空不是没有那个事物,空是使一切事物的矛盾平衡到最佳状态,空是看到一切事物的本质“缘生而性空”。一切事物是因缘和合的,所以没有固定不变的性质。既然没有固定不变的性质,都是在运动变化当中,又何必自找烦恼呢?我们的心态平衡了,自然就能正确面对一切,所以境不碍心。修行,就是要从自心上下手。第二,理论与实践(理与事)的问题。看起来这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但是如果处理好了心识与环境的问题以后,这个问题会迎刃而解。事千差万别,我们在实践上所要面对的种种具体环境,如果一个一个去分析去解决去处理,那何年何月能够把这些问题弄清楚?没有这个必要。因为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所要解决的具体实践问题并不是太多,只要从理论上、从总体规律的把握上,把一切诸法的根本认识清楚了,实践上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理上的问题就是要真正认识到一切诸法本来寂静涅槃。能够从心识上认识到诸法缘起而性空,我们在理论问题上就有了一个基础。缘起性空,一切事物本来就寂静。缘起性空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找到诸法的本性。诸法的本性既然是缘生而性空,而缘生性空的万事万物本来寂静。寂静就是涅槃。涅槃不是死掉送到化身窑去烧了,而是一切苦恼的当下清凉、当下自在。涅槃是苦灭,涅槃是寂静,涅槃是当下的清凉自在,都不是明天的事,更不是后天的事。从理上明白了这个问题,事上一切纷纭复杂的问题都会顺理而归寂。事是表面的,理是本质的,事上千差万别,理上只有一个。既然说一切诸法本来寂静涅槃,那么事上的千差万别也就不存在了。我们能够把事上的千差万别都顺之于理,使理能够归于寂灭涅槃,那么理寂就是事寂,没有必要一个一个地去解决具体问题,只要把握一切诸法的根本规律。从主观与客观来讲,我们要抓住主观上的认识问题,也就是除心不除境。从理论与实践上来说,关键就是要把握一切诸法的根本性质,这样在修行的具体实践中,无论是处理烦恼也好,处理修行中出现的种种境界也好,都会有一个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古人在修行当中有种种经验。佛、菩萨、声闻、缘觉和历代祖师,他们的这些经验最后都集中到三藏十二部和历代诸祖的语录著述当中。所有这些经典语录,解决什么问题,记录什么内容,就是修行的总结、修行的经验,一句话,就是要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如何降伏其心”。在降伏其心这件大事上,会派生出许多的问题,这些经教,横说竖说,说了两千多年,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由此我们也可以认识到,要解决这个问题该有多难!一个将军在战场上能够征服千军万马,可是离开战场,反观自心,心灵的方寸之地他占领不了。这个方寸之地,往往是被烦恼占领了,而非智慧的空间。外在的世界,我们有广阔的领土,容易征服;而我们内在的世界,这个方寸之地却很难征服。这就是我们人类的大问题。佛教就是专门解决这个问题的,教我们每一个人如何占领自心这块方寸之地,使这个方寸之地变成一块净土。自心的方寸之地征服不了,我们在烦恼面前就是失败者。第八讲六字口诀,两大要领(2004年12月3日)这次来参加禅七的居士,代表性很广泛。不但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还有来自韩国和美国的。更重要的一点,这次前来参加禅七的居士们,大部分都有一定的修行经验。从昨天座谈会提的问题,以及日常不断有人提的问题来看,很多人有修行用功的经验,有的人见地上还比较清楚。这次禅七虽然人数不多,七八十个人,但是有一定的层次。这说明在今天禅宗一法并不是过时的方法,它还能够适应这个时代众生的根基,还能够解决这个时代众生的实际问题。所谓实际的问题,就是人生的困惑。此次人员流动性相对较大。虽然有的居士会坚持三个七,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只能参加一两个七,所以经常有人去问修行用功的方法。现把我历来提倡的方法归纳一下,再重复一遍。我历来提倡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两句话。第一句话叫做“六字口诀”,第二句话叫“两大要领”。六字口诀我经常讲,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六字口诀都用得着。六字口诀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专注;第二,清明;第三,绵密。专注、清明、绵密,可以分阶段地练习,也可以联系起来,不分阶段性。专注当中有清明,清明当中有专注,绵密当中有专注,专注当中有绵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阶段性又可以综合运用。专注相当于止或定,清明相当于观或慧,绵密相当于止观并用、定慧等持。只有专注没有清明,容易产生昏沉;只有清明没有专注,容易打妄想;有专注有清明,如果不能连成一片,专注、清明的间距拉得太大,不能绵密,妄想还是会**来。只有把这六个字分阶段地练习,再联系起来运用,功夫才能真正打成一片。这个方法可以通用,修禅可以用,修净可以用,持咒可以用,修止观数呼吸同样可以用。这就叫六字口诀,是我自己在学习用功的过程中慢慢探索出来的。还有两大要领。要落实六字口诀并不容易,必须有一些方法。第一个要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以专注为例,刚开始有专注的时候,它是一点一点的,中间老是有妄想**来。比如说念阿弥陀佛,念一句佛号,中间有妄想,念第二句佛号中间还是有妄想,总是一点一点的,中间被妄想隔开了,像省略号一样。所以我们要把六个小点的省略号变成一条短线的破折号,再让若干条短线接成长线,那就是做到绵密了。先由点到线,然后由线到面。就是说这条线开始是很细的线,只能在静坐用功的时候用得上,在非常清净的时候用得上,动起来了,行动中用不上了怎么办呢?应该让这条线慢慢地由线到面,让这条线能够“延伸下去,扩展开来”,做到“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穿衣吃饭,拉屎撒尿,行住坐卧,开言吐语,功夫都能用得上,那才行。如果说用功只是在一定环境下才能够安静下来,那就说明我们是初用功;真正能够在生活当中,在十字街头,也好像是没有人烟的地方一样,用功真正用到打成一片了,十字街头好参禅,那才是真功夫。第二个要领就是:“延伸下去,扩展开来。”把这一念清净光明的心,由静中延伸到动中,由禅堂延伸到日常生活,由寺院延伸到家庭,由看经念佛打坐延伸到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上。对在家居士来说,看看自己在妻儿聚首的时候还有没有正念,还有正念那就是功夫。假使说修行只能在禅堂里修,妻儿聚首就不能修,那就说明佛法有局限性,修行有局限性,有佛法不能到的地方,妻儿聚首的地方佛法到不了。佛法没有一个地方不能到,如果有,佛法就不是三觉圆满,就不是普度众生。所以大家一定要把修行的心态,落实在动和静当中,落实在行和坐当中,落实在清净的生活和一般的生活当中。佛法如果不在社会落实,不在家庭落实,佛法仅仅在寺院,有几个人能到寺院呢?寺院又有多大呢?我们到寺院打七,不过是强化训练,最终的目标还要把佛法带到社会当中去,带到家庭当中去,带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去,那才是佛法救世救人的精神所在。把这一念清净心延伸下去、扩展开来,佛法才能够为人间带来光明和幸福。这里我也贡献给各位我重复讲过多次的关于生活禅的四句口诀:“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每个佛弟子都按照这四句话来落实信仰,落实修行,落实佛法的精神,落实自己的社会生活,佛法有希望,我们个人也有希望。这种精神能够延伸下去、扩展开来,有更多的人能够领会这种精神,佛法的光明就会照亮我们整个社会和人类。修行要讲方法,也要讲精神。学佛要有功夫,功夫从哪里来?功夫就在方法当中训练,方法就是为了训练我们的功夫,培养我们的功夫。功夫到了,见地自然会开。要打开见地,按照佛法通常的路数,就是闻、思、修,从闻开见地,从思开见地,从修得见地,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三个方面也就是三种般若:从闻而来的是文字般若,从思维而来的是观照般若,从修而来的是实相般若。三种途径得到的三种结果。三种途径,三种般若,三种智慧,最后归结到一点上,就是正法眼,就是见地。见诸法的实相。直接能够体验到万事万物缘生性空的实相,就是正法眼。是直接体验到,不是去分析,不是去思考。思考已经落到第二念,不是当下的,当下的才是第一念。第一念的是现量,好像镜子直接显现事物一样,当下就显现,不需要走弯路,不需要思考,不需要观察。能够到那种程度,就见法了,那就是正法眼。见法者见佛,因为法为诸佛之师。见佛见法,就是见到我们每个人的法身慧命,本来面目。希望各位进一步培养功夫,认真落实六字口诀,两大要领。第九讲禅是生命的自在解脱(2004年12月4日)我们天天在这里打坐、经行、喝茶、吃点心,目的就是要融入禅的生活。不少人有很多的体会,也不免有个别的人懵懵懂懂的,不知怎么回事。禅,要想把它讲清楚,讲得尽人皆知,也不大可能。即使讲的人觉得讲清楚了,听的人可能觉得越听越糊涂。禅本来不是说得清楚的事,也不是说的事。禅是要行的,要体会,禅是一种实际的经验。它是生命的经验,生活的经验,人性升华的经验,开悟的经验。经验的东西,需要自己亲自体会,才能感到亲切有用。古代祖师对禅的境界都不是直接说破,而是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象征禅。古代禅师提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是祖师西来意”。西来意就是禅的本质。这个问题不止一千个人问过,也不止一千种回答的方法。提的问题是一个,回答的方法却千差万别。如果你仔细去体会,这一千种回答好像都对,也好像都没说清楚。有人问赵州和尚:“如何是祖师西来意?”赵州和尚说:“庭前柏树子。”庭前柏树子和祖师西来意有什么联系?从常识的角度去理解,一点联系也没有。但我们一定要知道,禅在本质上是超常识的,完全是一种生命的认同,真理的把握,佛性的圆融。祖师西来意,庭前柏树子,如果是即将开悟的人,在和祖师一问一答之间体会了,他就会觉得赵州和尚把问题说清楚了;但我们这些迷失的旁观者看来,不明白。所以从禅本身来说,不经过修行,不通过真正的彻悟,无法体会禅的真实意义。我们现在的人要怎么来了解禅呢?我觉得禅可以从三个层面去理解,去把握。第一个层面,禅是生命的自在。这是从信仰的角度、修行的角度把握禅。第二个层面,禅是生活的潇洒。这是讲开悟以后如何在生活实践中运用禅,它是禅者和光同尘教化众生的生活实践。第三个层面,禅是思想的空灵。这是从文化的层面来把握禅。在历代文学家艺术家的作品当中,可以看出禅对他们作品的影响。这个影响的实质,就是思想的空灵。有了思想的空灵,他的作品就不俗,就像从山里边流出的泉水一样,清清亮亮,活活泼泼,源源不断,怎么品味怎么有味。禅是生命的自在,禅是生活的潇洒,禅是思想的空灵。作为有信仰的人,修禅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生命的自在解脱。达到了生命的自在解脱,自然就有生活的潇洒,和光同尘,入廛垂手,教化众生,大显神通。这两者一个是体,一个是用。如果从文化的角度来体会禅的空灵,有些人就不一定真正修过禅,他可能只是从知识文化思想修养方面进入到禅的表层,他也有可能得到很多体会。一个诗人、一个文学家、一个画家,只要他接触到禅,把禅和他的创作灵感结合起来,思想的空灵性就能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来。唐宋以来的文学家、诗人、画家,都有很多这方面的作品,这就是禅文化的层面。禅生命、禅生活、禅文化,三个不同的层面,都能体现禅的精神。不过从根本上讲,我们学禅的目标,还是要获得生命的自在解脱。有生命自在的禅者,可能有生活的潇洒和思想的空灵,也可能没有。有些大禅师能够把禅的精神在生活实践当中全面展开,但也要看到有一些禅师,由于生活环境不同,所受教育不同,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所处的年龄段不同,在禅的三个方面,大部分能够做到生命的自在,还有一部分也能够做到生活的潇洒,只有比较少的人,在禅文化方面也有巨大的成就,能够得到思想的空灵。当然这三者也不能截然分开,这仅仅是从表面的形式来看。因为每一位禅师有他自己的风格,有他自己在教化方面的侧重点。不过以禅的眼光看,得到思想空灵的人,禅文化上可能有成就,但生活是否潇洒、生命是否自在,那就不一定。所以修禅一定要从根本入手,从信仰入手,从行持入手,才能够获得真实的受用。我们在禅堂里修禅,这就是根本。我们也要想到:有多少人能进禅堂?有多少人有机会接触这种修行生活?又有多少人接触到这种修行生活以后能够获得真实利益?所以越是高深的东西,越是究竟的东西,可能局限性越大。因为它有不共的一面,不共的一面越是强烈,局限性也就越大。相反地,禅文化可以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能够在社会上比较广泛地传播,所以禅文化产生的影响,虽然不一定很深刻,但是它传播了一种清净的文化,超然的文化,空灵的文化,也能够对时代、对人们的生活起很大的影响。所以说,文字禅或者口头禅,都有用,都能够丰富我们时代的文化内涵,都能够净化我们时代的人心,直接或间接地起到弘扬佛法的作用。传播禅文化,就是做佛教文化编辑工作的意义所在。禅文化传播的结果,也极有可能引起社会人士来关注禅、进入禅、体会禅、实践禅。禅既可以由根本到枝末,也可以由枝末到根本;可以从边缘到核心,也可以从核心到边缘。这三个方面不能偏废,一定要同时重视。从禅文化传播的社会功能上来讲,它的巨大影响,不是禅堂打坐这样一种高深专门的修行活动所能够做得到的。从解决生命的根本问题上说,我们一定要重视从发菩提心、真实修行,进入禅的核心,求得生命的解脱,这是一个根本问题。只有这个问题得到落实,得到兑现,得到社会承认,禅才真正有意义。否则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在这个地方,从早到晚,废寝忘餐,精进不懈,最终的目标,就是希望得到生命的解脱。对于有一部分人来说,如果在生命解脱的同时,也能获得生活的潇洒和思想的空灵,那就是禅的全面发展。禅是如此,整个佛法的信仰修行,大体上与禅差不多。我们做寺院管理工作的人,做佛教文化宣传工作的人,做大护法的人,都要理解佛法的这三个层面,理解禅的这三个层面。这样,我们做事情就不会陷入盲目,就会知道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主要的会发挥根本作用,但次要的也不能够忽视,有时候次要的也能发生根本作用。因为不共的东西局限性大,共性的东西影响面大,所以这三者要同时并重,要全面开花结果,才是佛教、禅宗兴盛的景象。第十讲如来禅,祖师禅,生活禅(2004年12月5日)按照佛教的教义,禅可以分为世间禅和出世间禅两大类。世间禅包括四禅八定,出世间禅有如来禅和祖师禅。世间禅和出世间禅的区别是什么呢?世间禅又叫共外道的禅。一切有禅定修养的学道者,比如说佛陀在世时印度的六师外道,中国的道家、仙家,他们也需要禅定,没有禅定达不到长生不老的目的,但是他们的禅定是以世间禅的形式而存在的。为什么说是世间禅呢?世间与出世间的差别,在于有漏和无漏。有漏就是没有出三界,出三界方为无漏。漏到什么地方呢?漏到生死中,漏到烦恼中,漏到轮回中。它的关键就在于有没有发出世的菩提心。修习世间禅,是以欣厌的心态进行修炼,厌弃凡世间的苦恼,希望能够成仙,能够升天。天还是在三界之内。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无定,只有色界、无色界才有禅定。有禅定可以升到色界天、无色界天,没有禅定的就只能在欲界。即使你修到了最高的无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处定,定功结束了,天乐享尽了,还会落入轮回生死。所以说那叫有漏的禅定,叫世间的禅定。如来禅,是按照佛教经论提出的要求,一步一步次第而修的禅定,它以发菩提心作为基础,以息道观作为功夫。所谓如来禅,就是佛所说的修习禅定的法门,也就是佛教经论中所教导的修习禅定的方法。当然这种法门有无数种,天台宗提倡的大小止观中所列出的各种法门,都属于如来禅,因为天台宗止观法门,也是根据经典总结出来的修禅方法。所谓祖师禅,就是从菩提达摩东来以后,通过六代祖师次第传心,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特征,以般若见为见地,以融入生活消解当下的凡情圣解作为功夫的禅。因为它是直接由祖师传来的禅,所以叫祖师禅。如来禅和祖师禅的区别,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渐与顿,一个是定与慧。比如说神秀大师所提倡的渐修法门,就相当于如来禅;慧能大师所主张的顿修顿悟的法门,就是祖师禅。祖师禅的特点,就是不特别地注重定,也不是把定和慧作为次第来修,而是以般若见为见地,以消解生活中当下的对立面作为功夫,所以它是顿修顿悟。我从1991年提出生活禅的理念,到今年也有十几年了。通过每年打禅七的提倡,通过夏令营活动的提倡,通过在河北办《禅》刊的提倡,生活禅“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修行理念,逐步为佛教界和社会人士理解接受,也有不少的人根据“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从生活禅进入禅生活”的思路进行着修行实践,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提高。生活禅的理念,是为适应今天的生活节奏和时代因缘而提出的佛教修行实践的新理念,这个方法,没有离开如来禅、祖师禅的精神。生活禅,是以菩提心作为出发点,以般若见作为见地,以息道观作为修习禅定的方法,以融入生活、消融烦恼作为日常实践的功夫。现在是一个市场经济的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紧张、快速、忙碌,不可能有很多的时间坐在禅堂里、坐在家里修习禅定。不管时代怎么进步,科技怎么发展,经济怎么繁荣,人们的烦恼、痛苦一点儿也不会减少。不但不会减少,还会不断有新的烦恼、新的痛苦产生。人们面对这样一种生活现实,精神上的出路是什么?叫人们不信仰宗教做不到,叫人们不来追求精神的解脱更做不到,所以总要有一种能够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要求的修行法门。各个宗教都要回答这个问题,佛教更要回答这个问题。作为禅宗,它是在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中国民情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一个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它更应该回答今天时代所提出来的问题。生活禅,就是回答这个问题的一种法门、一种方便。通过十几年的努力,这个法门不但得到佛教界的认同,在社会上也引起比较大的反响。特别是“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这是对佛教做出的新概括,它将逐渐成为佛教界的共同理念。把“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分别开来提,老早就有人提过;这两句话八个字连在一起提出来,是新的,是人家没有提过的。这八个字看起来不新鲜,但如我们果懂得佛法,懂得世间法,懂得哲学,懂得宗教,再来体会这两句话八个字,就可以知道它是概括了哲学、宗教、文化、社会、人生各方面的最高的要求,最新的要求,也可以说是最基本的要求。一切的文化、宗教、哲学无非是要解决这两个问题,怎么觉悟?怎么奉献?佛教的千经万论也只讲这两件事,这两件事就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觉悟就是智慧,奉献就是慈悲。以大智慧觉悟人生,以大慈悲奉献人生。佛法最根本的精神通过这八个字表达出来,当代社会中所有的人都能够理解,都能够接受。无论是佛教所要达到的目标,还是社会所要实现的理念,都是要在“觉悟人生”的前提下,完善、提高、优化我们每个人的自身素质;在“奉献人生”的心态中,布施、奉献、感恩,和谐自他关系。觉悟包括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个方面。自觉是声闻,自觉觉他是菩萨,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就是成佛。“觉悟人生”,三觉的精神全在此。“奉献人生”就是大慈大悲,普度一切众生。“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就是奉献人生的精神,就是菩萨精神。成佛做什么?成菩萨做什么?就是做这件事。所以说生活禅的理念,是整个佛教的精神所在。最近这一两年,我又根据《华严经?净行品》,提出“善用其心,善待一切”的理念。“善用其心”是《净行品》的思想,“善待一切”是《净行品》的实践。这两句话可以作为“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补充,或者说是更加具体的要求。怎么样觉悟人生呢?你要“善用其心”。怎么样奉献人生呢?你要“善待一切”。不能“善用其心”,谈不上觉悟人生;不能“善待一切”,谈不上奉献人生。在此基础上,2000年我提出“不断优化自身素质,不断和谐自他关系”的修行要求。不断优化自身素质,就要不断提高觉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断和谐自他关系,就要广修四摄六度,使我们的人际关系在祥和、和谐、友善的气氛中,不断净化和改造,使人类真正趋于和平,使人生真正充满幸福和光明。生活禅的实践,一方面是要很好地修习禅定;一方面又要落实“优化自身素质,和谐自他关系”、“善用其心,善待一切”等理念,使自己成为人格完善、关系和谐的人,进而推动整个社会和人类的不断净化、进步、祥和。生活禅的根本要求,是要“在生活中落实修行,在落实修行中生活”,使修行在每一个当下都成为现实。第十一讲物质生活要简朴,精神生活要高尚(1)(2004年12月7日)修行和生活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修行,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心态。反过来也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生活。所以身心是一致的,内外是一致的。世界上一切的物质由地、水、火、风四大组成,外在的世界由地、水、火、风构成,人的身体也是由地、水、火、风构成,四大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要素,这是印度的古代哲学对物质世界的基本分析。中国古代哲学家将物质世界分为金、木、水、火、土五行。“四大”与“五行”,多一个、少一个,实际上基本要素不多也不少。身体要健康,必须四大调和,四大不调,人就会生病。佛教徒在请安经常讲的一句话:“四大轻安否?少病少恼否?”一大不调,百病丛生,如果四大不调,就有四百种病,加上它本身这一病,就是四百零一种病。可见四大的调和,对于身体的健康至关重要。外四大失去了平衡,身体的内四大也会跟着失去平衡。比如说天气忽冷忽热,内四大一下适应不了,马上就有反应,不是感冒发烧流鼻涕,就是肚子疼。可见内四大和外四大是息息相关的。我们仔细地去体会,就会知道内四大健康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外四大的情况如何。如果我们所处的环境极为恶劣,或者风沙太大,或者雨水太多,或者过于干旱、过于炎热,我们的身体都无法适应,都会引起种种疾病。内四大要能适应外四大,必须经过长时间的锻炼,使内外四大协调起来。任何一件事情都不是孤立的。佛教主张“众缘生诸法”,一法的生起,是方方面面条件成就的结果。一张桌子,绝对不是说有人做了这张桌子,有四条腿放得稳就能够存在。必须一切环境都适应这张桌子的存在,这张桌子才会存在;有一个因素不适合这张桌子的存在,这张桌子马上就消失了。比如说起火了,这张桌子还存在吗?如果没有人把它搬开的话,肯定就烧毁了。当然这是对缘起法的一个非常简单的说明,实际上世间物质的变化极为复杂,很多的变化我们人感觉不到,要通过非常精密的仪器来测量才能够认识到某些深层次的变化。我们人类的生存越来越受到威胁,就是因为外四大的变化太剧烈了。种种的原因引起外四大的激烈变化。科技发展,环境污染,山河大地被人为破坏,一切矿藏物质的过量开采,生命资源的日益减少,绿色覆盖率一天天地萎缩,气候的干旱、转暖种种原因,引起外在世界一天一天不适宜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所以人类就有各种各样的疾病。过去从来没有听说过的疾病,现在一个个地出现了。医学再发展,也赶不上疾病发展的速度。但是人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感觉到生存的重要,用各种各样的药品来维持身体健康,想方设法使我们能够过得舒适。殊不知,你越想过得舒适,你对资源的破坏就越严重,你对大地的索取就越多,环境的破坏也就越严重。生活简单一点,更有利于环保,更有利于人类多生存一段时间。生活资源浪费得越大,开发得越多,人类能够生存的时间就越缩短,人类每向前走一步,每发展一步,就距离地球毁灭的时间更近一步。这是一个客观事实,是科学家的预测,并不是宗教徒的杞人忧天、耸人听闻。第十一讲物质生活要简朴,精神生活要高尚(2)在这样的时节因缘下修行,我感觉到提倡高尚的精神生活、简单的物质生活,对于人类的生死存亡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精神生活高尚一点,那么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可能就会淡化一点;相反,精神越空虚的人,越是需要用外在的物质生活满足虚荣与追求,越是会过度地耗费资源。现在为了满足一个人的生存需要所使用的资源,和五十年代相比,不知道要多几十倍。特别是城市的人,一个人一天用的水,比乡下的人一年用的水还多。为什么呢?洗澡、洗脸、墩地、洗衣服……浪费水资源的人,一天用一吨水还不止。特别是那些宾馆、机关等公共场所,水资源的浪费简直不得了。有许多地方成年不下雨,老百姓要走几十里路,去取一点水回来生活,但是城里的人,把乡下的水都弄到城里去了,满足城里人的生活方便,结果农田干枯了,河水断流了。水到哪里去了呢?干净的水变成了污水,又排到河流里,把所有的河流都污染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多么严峻啊!如果我们不提倡过一种淡泊的生活、过一种高尚的精神生活,我们明天怎么过实在是一个大问题。修行人也要考虑这件事。修行人如果不考虑这些事,那我们的慈悲心从什么地方来体现呢?我们对众生的关怀、对人类未来的关怀,又从什么地方来体现呢?那我们奉献人生的理念就变成了一句空话。我们学佛的人、修行的人,为了感恩一切众生,首先自己要过一种淡泊的生活、清净的生活、简单的生活。生活越简单,我们对大自然的索取就会越少,我们的自主性就越强,我们就会富于自力更生的精神,就能战胜诸多的困难。一个过分依赖外在世界的人,一定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我们修行人也要锻炼意志,使精神生活充实起来,使物质生活既简单又健康又卫生。佛陀在世的时候,规定出家人三衣一钵,三件衣服一个钵盂。那种生活多么简单啊!晚上睡觉不需要在屋子里,树下一宿,就在一棵树底下打坐过夜。没有房子,也没有庙宇。哪个地方有石洞,就可以在石洞里坐一坐。而且不能在同一棵树下连续三宿。超过三天,可能就产生贪恋,觉得这棵树很大,树阴很好,地方很干燥,环境很优美……这样就产生贪心了。产生贪心对修行不利,所以第四天晚上赶快换地方,到更有利于修行的地方去。在东南亚国家,偶尔还看得到晚上在树下休息打坐的比丘,在中国已经很少看到了。因为中国的气候温差太大,再加上种种的不安全,只有住在庙里。即使是住在寺院里,也要越简单越好,不要搞得太复杂太豪华。简单朴素、干净利落,这样的生活就非常好。一切太豪华太现代化,浪费资源,与道不相应。作为修行人,时时刻刻要想到大自然的资源是经过很长时间的积累才能为我们所使用的。比如说一棵树,起码十年以上才能够有绿阴给人类阴凉。十年就长成的树木一定不可以做家具,不可以做建房子的材料,这些速生树只能够观赏,而且越是生长快的树消耗的水分越多,种这些树对于水分的保持实际上非常不利。再说矿产资源,煤炭、石油,那可是经过几百万年、几千万年、几亿万年,才形成的。大自然经过久远的年代形成的资源,我们几十年就把它开采得差不多了。石油紧张,煤炭紧张……现在大家都坐汽车,以后汽车有了,道路有了,没有油了怎么办?把这些事情想一想,人类的未来实在是危机四伏。我们能够理解人类生存的艰难,我们就要力所能及地从我做起,节约资源,为人类的明天着想,为大地众生的明天着想。同时我们也要力所能及地把我们知道的这一点点最简单最朴素最明了的道理,告诉我们周围的人,让大家都来爱惜资源,为人类的明天着想,珍惜每一件现有的东西,不要浪费。我们斋堂门口写了四句话。那也不是佛经上的话,而是中国的古诗。有鉴于当前对粮食的不珍惜,对一切物质资源的不珍惜,想借着那块白墙时时刻刻提醒大家。“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粒粮食是这样,一块砖、一块石头、一块木头、一片菜叶子、一件衣服、一双鞋子、一双袜子……哪一样不是经过千辛万苦才到我们手上的呢?我们要由一件事而想到另一件事,由盘中餐想到身上衣,由身上衣想到盆中水,想到地上的砖头、瓦块、房子……一切的东西都来之不易,都要珍惜。抱着感恩的心,节约所有的资源,这也是修行非常重要的方面。如果说仅仅天天打坐诵经就是修行,在生活当中不能检点,不能淡泊,你打坐的那一点点功德可能就在生活当中彻底消耗掉了,不会有一点积累。我们要有积累,一定要全面地修。生活的点点滴滴,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能体现三业的清净,都是修行人的禅生活。第十二讲四食(1)(2004年12月8日)出家人称为比丘,比丘是印度话,译成汉语是“乞士”。乞士的意思就是乞讨之士,用白话讲,乞士就是要饭的。乞士有两层含义:“内乞佛法以养慧命,外乞世食以养色身。”一方面是要乞求以佛法为内容的精神食粮,一方面是要乞求以世间食物为内容的物质食粮。人类的所有产品也就是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这两大类。精神产品就是以文化思想为内容的学术文化、宗教哲学;物质产品就是以生活生产资料为内容的一切有形有相的物品。每个人所需的粮食也是这两种,所谓精神食粮和物质食粮,只不过每个人两种粮食的具体内容不同。没有物质的粮食,人生活不下去;没有精神的粮食,民族、国家、社会、人类,要延续下去也不可能。一切动物基本上只有物质的粮食,没有精神食粮,所以它永远都进化不了,永远是被动的。只有人为万物之灵,有两种粮食。他既利用这两种粮食,又制造这两种粮食。佛教把可以用来滋养色身的食物,分为四大类:段食、思食、触食、识食。段食就是指的我们所食用的粮食产品,之所以叫段食,一个是因为它能经过加工,分成一段一段的;再一个是因为要分阶段地来吃。一天三餐,婴儿、儿童、青少年、老人,不同的年龄段,对于食物的需求也不同。第二种叫触食。人与人接触,人与某些物质的接触,通过接触而获得某些欲望的满足,使身体等某些方面的需要解除饥饿状态,就叫做触食。比如说人们之间握手、拥抱,乃至男女之间的事情,都是触食。第三种叫思食。肚子饿了,口渴了,想一想。比如说望梅止渴、画饼充饥,好像精神会餐一样,也能够暂时缓解饥饿状态,包括思念亲友,思考问题,都是思食。第四种叫识食。识就是意识的识。人类的一切活动最终是心意识作主宰,心意识得不到满足,人的生命也就延续不下去。食有这四大类,都跟地水火风分不开。现在有人把食品分成固体食品、液体食品和气体食品三大类。比如说谷米,就是固体食品。我们吃的饭,里面既有固体的成分,也有液体的成分。饭没有水煮不熟。任何一种食品的成分都是综合的,不过它以某一方面的形式为主,所以叫它固体食品。水、茶、饮料、酒,这些是液体食品。只有固体食品,没有液体食品,四大也不能调和。还有一种是气体食品,空气也是一种食品。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气体食品比前两种食品更重要。七天不吃饭人死不了;七分钟没有空气,人的生命肯定支持不下去。所以气体食品是最重要的食品。气体食品,与宗教修持有密切关系。虚云老和尚在终南山入定,三七二十一天不吃饭,以气体食品为主,当然他身上也储存了一定数量的固体食品和液体食品。他二十一天当中,并没有增加固体食品和液体食品,但是他的五脏六腑还储存有固体食品和液体食品的成分,所以他的身体可以支持不坏。以气养神,神清入定,定中禅悦为食。禅悦不单纯是精神,还有物质,心物平衡不动不摇,亡言绝虑,才能进入禅定境界。禅定中呼吸依然存在,内外四大还在交流。呼吸是生命的根本,没有呼吸也就没有了生命。人死叫断气,断气了就是呼吸没有了,也就是说他再也不能吃空气了。对人类、对一切生命来说,保护环境,爱护空气,不要污染空气,是头等重要的大事。第十二讲四食(2)宗教家的修行,佛家也好,道家也好,都是从气入手。佛家把气叫做息,道家把息叫做气,名称不同,东西是一个。从佛教止观的角度讲,呼吸有风、喘、气、息四个层次。最粗的是风,其次是喘,第三是气,第四是息。所以息是比气更加深的层次。从风练到喘,由喘练到气,由气练到息,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目标。调呼吸要调到息的阶段才算是调好了,息调好了才坐得住。为什么坐不住?为什么腿子疼?为什么腰伸不直?呼吸没调好是主要原因。呼吸调到息的深度了,自然坐得住了,腿也不疼了,腰背也伸直了。你想靠,不能靠。你一靠到那里,呼吸就不顺了。各人自己来体验体验,看看是靠在那里好呼吸,还是腰板自然挺直好呼吸?肯定是腰板挺直呼吸顺畅。我要求大家把腰板挺直,不要靠墙,任何东西也不要靠,这并不是我苛刻地要求大家,故意与大家为难。这是修炼的要求,是自古以来无数修行人的经验总结。我们一定要接受这个经验,你修才有成就,才有效果。你不像这样修,没有这个姿势,你八辈子修也没有效果。调呼吸,注意呼吸,实际上就是维持生命的元气,补充生命的元气,使身心能够安定下来,进入修行的状态。调息没有别的诀窍,就从数呼吸开始,从一数到十,不快不慢,一呼一吸数一次,一呼一吸数一次,数到十,又从一开始。心专注于数字,观察呼吸,自然心就定下来了。心定下来了,气息就会顺畅,人就有精神,就不会睡觉,也不会打妄想。一个有精神的人,他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战不胜困难的人,一定是没有精神的人,没有勇气的人。世间的一切事情要成就,就靠有精神、有力量,学佛亦复如是,修行更是这样,都是要靠精神力量的支持。没有精神力量你永远是失败者,在任何地方不会有成功、不会有成就。即使你去做小偷,也得有精神。这是从最没有出息的事情来说精神的重要,何况修行这件大事呢?没有精神,无精打采的,往那儿一坐一躺一靠,哪里是修行啊?那叫混日子,不叫修行。像这样的混日子太苦,坐在这里多难受啊。如果说不晓得修行,坐在这儿难受极了,可以说真是度日如年,三个七比三十年还长。腿不知放到哪里好,是伸着好,还是弯着好?怎么也不好。我看大家这样的情况也有不少。要有精神,把整个注意力集中。四祖大师告诉我们“守一不移”。你精神集中了,腿也不知疼,累也不知累,瞌睡更不会来干扰你。固体的、液体的、气体的三种食品都要调好,特别是要调好气息。这个食品最有味道,最能够滋补我们的生命。什么滋补品都是假的,唯有气息的滋补,那才真正是补元气。你气息调不好,精神不够,补什么东西都没有用。希望大家在下一个七,好好提起精神,克服一切困难,争取每个人都有重大的进步。第十三讲虚空生命(1)(2004年12月9日)两个七打完了,还剩一个七。从大家修行的情况来看,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也可以看到,不是一两个七就能解决修行中的所有问题,修行是一件长期的事情。从进入佛门第一天起,我们就进入修行的阶段。“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四弘誓愿,是一个永无止境的修行历程。只有发起这样的大心,修行才有究竟成就的可能。修行不能急于求成,不能片面追求某种功能,而是要使身心素质整体上有改变有进步,这是修行的实际要求。修行本来就是要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整个法会,人与人之间要有一种和谐共处的互助关系,所以叫“道友”。我们对所有参加活动的在家人出家人,都要心怀善意,以“善用其心,善待一切”的理念来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所谓“善用其心”,就是要尽其善心,存其善心,处处体现“与人为善,就是与己为善”的心态。对身边的人,邻座的、同房间的,都要善用其心。总想到身边的人时时刻刻在成就我、帮助我,也应该时时刻刻以不同的方式成就大家、回报大家,这就是“善用其心”。不但是对现场的人如此,还要想到大地一切众生,见面的不见面的,想到的没想到的,所有的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成就我当下的生命、当下的修行、当下的一切。没有所有人的成就,没有所有众生的成就,没有所有情与无情的成就,我们当下的生命就不可能存在。只有时时刻刻想到这一点,我们结缘的心、分享的心、回报的心,才可能成为当下的现实、当下的心态、当下的行为。否则这个理念永远只是一句空话,不能够落实。所谓“善待一切”,就是要以“善”来对待一切。对周围的人要善待,对每一个生命要善待,对每一棵小草,每一粒沙子、每一粒尘埃,我们也要善待。因为它就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我们生命的存在,离不开每一粒沙子、每一棵小草、离不开星星太阳和月亮。整个宇宙都在为我们现在的生命提供生存发展的条件,我们应该用感恩的心,用分享的心,用结缘的心来对待所有的存在。能够如此,心量就能广大,当下这一念心就会调柔,就会真正成为菩萨心、博爱心。修行的真正目标,就是要改变我们的身心世界。身心世界怎么改变呢?一定是从每一件具体的小事做起,冲一杯茶、扫一片地、洗碗、擦桌子,用具体的行为来回报每一个成就我们的人,用慈悲心、用爱心来对待世界上所有的存在,感恩一切万事万物成就了我当下的生命。能够以这样的心态修行,每个人都是朋友,每一粒尘埃、每一棵小草,都是我们生命的光和热,都是法身中的一切。虚云老和尚开悟以后说了这样一首偈子:“烫着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语难开。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山河大地都是如来法身,所以每一粒沙子、每一棵小草、每一粒尘埃,都是清净法身。赵州和尚说:“我有时将一茎草作丈六金身用,有时以丈六金身作一茎草用。”一茎草和丈六金身是平等的,是无二的,是无分别的。因为一切法都是佛法,一切法都是实相的体现。我们能够这样认识万事万物和我们生命的关系,我们就没有任何理由不善待每一个人,不善待天地万物。第十三讲虚空生命(2)由此,对于坐在旁边的人,我们不要觉得他的某些动作会对我有影响。有的人感觉当中,每个人的每个动作好像对他都不利。害怕别人占有了他的修行,占有了他的功能。曾经遇到一位学气功出身的居士,他特别敏感。总觉得别人又在偷他的气,他坐在这里就是不舒服,别人一进来他就有个感觉,觉得冷风嗖嗖的,他经常有这种感觉。我对他说:你应该有分享的心,如果你的修行你的功能能够和所有人分享,这是你莫大的功德,你应该把它奉献出去。把修行功德与大众分享,这是件多么好的事情啊!修行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所有的人,是为了一切众生。“众生无边誓愿度”,就是要以各种方式来度,以你的功德与一切众生分享,这也是在度众生。理解了这个道理,就会把所有众生当做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担心别人偷气的想法就会淡化,修行就会迅速提高,心量就会扩大。心量扩大以后,以尽虚空遍法界广大无边的清净心来修行,进步特别快。具体到每一个人,对待同参道友,一定要想到,他在成就我,我要把我的功德与所有人来分享。这样一切障碍都没有了,一切烦恼都没有了,人与人之间就真正能够达到和谐共处。僧团讲六和敬,在六个方面都要和合。这六个方面就是“身、口、意、戒、见、利”。“身和同住,口和无争,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以此六和为前提建立起来的佛教僧团,就叫“和合众”。我们中国人讲究“和为贵”,佛教的思想亦复如是。僧团就是以六和作为组织的原则和条件,僧团就是根据六和来生活,来安排所有的修行和利益。“身、口、意、戒、见、利”六个方面,最后是“利”。利是讲什么呢?前面五个讲的都是精神生活,最后的“利”是讲物质生活。物质生活要怎么样呢?要均,“不患寡而患不均”。在利益上,你有一块饼干,我有一块饼干,他有一块饼干,这样就能体现平等的精神。这种各取所需、平均分配的原则,是我们祖先创造出来的最合理的物质分配方式。这种平等的分配方式,可以缓和消除社会的不平等,化解各种各样的矛盾。社会的各种矛盾,往往是由于社会分配的不平等而产生。佛教内部的矛盾,寺院内部的矛盾,无一不是这六个方面的不和。这六个方面的不和,往往是物质利益高于精神利益。所以僧团既要重视精神生活,又要重视物质生活,两方面都做到“和合”了,僧团才能够巩固发展,才可能做有利于佛教生存发展的事情,做有利于众生的事情。我们短期在这里僧俗共住,也要遵守这六条原则。身要和,你谅解我,我谅解你,“身和同住”。口要和,你多说一句,我少说一句。你说了不好听的话,我马上说对不起谢谢你,口就和了,“口和无争”,就不会产生不必要的闲言碎语。你对我有意见,我对你没有意见;你对我有怀疑,我要谅解,这样我们的意见就能和,就能相互信任,生起喜悦,“意和同悦”。在佛法上,你有那样的看法,他有这样的看法;在用功的见地上,你认为这样是对的,他认为那样是对的,我们可以共同讨论,找到一致的方法,一致的观点,解决纷争,这样就“见和同解”。寺院的规章制度,佛制的戒律,是对寺院里所有的人进行约束,不是只对某些人有约束,对某一些人就不约束。只要寺院有一件事在制度以外,有一个人在制度以外,寺院管理就会出问题。我经常说,一个寺院不能够出现管不了的人,也不能够出现管不了的事。所以我们要在“戒和同修”的原则下来实现这个目标。只要是佛制的戒律,祖立的清规,我们大家都要共同遵守。只有共同遵守这些清规戒律,我们的僧团才会是一个清净的僧团,才会是一个有组织有力量的团体,不是乌合之众。最后就是在物质方面,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有粥喝粥,有饭吃饭。大家同吃一锅饭,同喝一杯茶,住同样的房子,享受同等的待遇,“利和同均”。这就能够体现佛法不仅在理念上平等,在物质上也要平等。这样,佛法在世间才能真正成为一泓清流,才能真正为世人所向往。佛教提倡了这么多好的思想、好的理念,如果一点都不能落实,一点都不能兑现,谁还向往佛教?谁还皈依佛教?即使我们是短期在这里和合共住,也要共同遵守规章制度,和合一致,共同修行,共同生活,我们的法会才能够圆满,我们的修行才能够真正有成就。我一再提倡要“善用其心,善待一切”,这是我们做人做事的一个理念,《华严经?净行品》说做每一件事都要当愿众生共同发心。所以后来我在总结这一品的内容时说:“修学佛法,当愿众生,善用其心,善待一切。”第十四讲家就是路,路就是家(2004年12月11日)第三个七又过了两天,时间很快。大家在用功的过程中都有不同的收获和境界。有的人出现轻安,出现明净;有的人能够有一些见解,写几句话出来;有的人能够坐几支香不起座。总而言之,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有的居士问:轻安明净能够保持,距离归家还有多少路?我想,归家的路没有一定的距离。当下就是路,当下就是家,一点距离也没有,这叫顿超直入;还有的呢,十万八千里,这一辈子到不了家,下一辈子也到不了家。这就要看每个人的根机与用功是否努力勤奋。用功到了纯熟绵密的时候才能够出现轻安明净。但轻安明净还只是一种境界而已,只是在慢慢接近那个真实。坐在那里能够写出几句话来,那是一种理解,而不等于就是那个事实。我们要见到的真如佛性本来面目,它不是理论,不是常识,不是学问,它就是实实在在的事实本身。真正见到了,当下是说不出来的。好比我们现在天天在观照,数呼吸也好,参话头也好,不是在话头上找见解找说明,而是要保持得住,直接见到那个事实。即使是数呼吸这样简单的事,也不是在呼吸上找个什么东西,只是守住它,不需要去理解它,也不需要去说明它。你一加上理解,加上说明,你连呼吸都守不好,专注的心态就没有了。我们所要用的功夫,就是在你看或守的过程当中,一直保持住用功的状态。开始的时候可能似有似无,因为你把持不住。一旦你能把持得住,就没有所谓能看与所看,能守与所守,能所就成为一体了。到能所成为一体的时候,没有心也没有境,纯粹是一个无心,是一道墙壁,是一块铁板。古人说那是一个无缝塔,没有任何缝隙。只有到了那样的程度,你心里的分别才真正没有了,你心里的妄想才真正没有了,你心里的凡情圣解,佛、菩萨、地狱、天堂,一切都没有了。到那个时候是什么境界呢?行不知行,住不知住,坐不知坐,卧不知卧,是那样一个程度。到那样一个程度了,有机缘遇到大善知识的,点拨一下,给你一香板,给你一声喝,就可以直见本来;没有人点拨,触着碰着,也有可能见道。用功不到那个程度,所见到的东西都是常识,都是书上能够找得到的。见到的那个东西书上找不到,那才叫亲见本来,亲见娘生面孔。这件事不能等闲视之,当然也不要把它看得完全没有可能。就看我们有没有心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一步一步接近它。在最后五天当中,有几位用功很努力,要继续保持,要更加精进,任何时候都要少言寡语,心心念念做自己的功夫,把你的心念放在功夫上。功夫真正用上了路,即使见了最亲的人,你可能一个人也不认识了。你根本就无暇去分别眼前的一切。只有到了那样的程度,才是功夫接近突破的时候。所谓历历孤明,前后际断,前念后念不联系了。前念已灭,后念未生,就在这时,一念不生,你就有可能突破。这个时候的空间越大,突破的可能越大。这种突破,是你有生以来,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感受。那是一种实际体验,一种心境上的高峰体验。那种体验,当下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出来的。只有事后去回味它,可能有一言半句。但你形容来形容去,也只有你自己才知道,别人看了还是不明白。所以这件事是自己的事情,要不要别人知道?不一定。别人知道了,说:你哪里悟了?你这是瞎扯。”人家不相信。因为这是自己的体验,所以叫“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此时,千万不要得少为足,千万不要在光影门头停下来。在光影门头停下来以后,你永远没有突破的可能。是不是说突破了一次就可以了呢?也不一定,还要看看你时节因缘怎么样。所谓禅宗有“三关”,就是说你至少要有三次大的突破。每过一关都是一次突破。还有祖师说:“大悟十八次,小悟无其数。”你用功夫猛烈一次,相应一次,就可能有一次的突破,悟境就会不断地加深,不断地提高,不断地有所突破。悟,初次是破本参,其次是重关,最后是末后牢关。如果用教义上去比附,破本参相当于突破我执,破重关相当于突破法执,破末后牢关,是在整体上消融我执法执的障碍。有执著都是有障碍。障碍有两种:烦恼障、所知障。烦恼障就是我执,所知障就是法执。每一次悟,就是对这些障碍在事实上的突破,或者说是质的飞跃。有人用量变到质变来比喻开悟的境界。平常不断地用功,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消融烦恼习气,这叫量的变化。随着烦恼习气的消融,忽然碰到一个因缘而有所突破,这叫质的飞跃。从量变到质变,从渐到顿。量变等于是渐,质变等于是顿。当然这些说明都不是那事实本身,不过是用可以理解的文字,使你能够透过语言文字的说明来对照观察你自己的心境。总而言之,如果你心里还有两件事,那没有悟的可能。有个能,有个所;有个心,有个境;有一个二元对立在,那就不是悟。那仅仅是你在管照自己,好像放牛人一样,把牛鼻子拽得紧紧地,不让它犯人苗稼,那就说明你还有人有牛,还有对立的东西在那里。只有把对立的情景消融了,只有心,没有境,心境交融成为一体,那才是到了无心用的境界。到了无心是不是就是了呢?古人说:“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万重山。”只有到了“无心亦无,寸丝不挂”,才会有真正突破的可能。大家最后这几天一定不要放逸,大家一定要遵守打七期间的规矩,禁语,按时来禅堂,来的路上也要保持安静不说话。语言就是分别的符号、分别的表现。要说话,一定是起心动念在那里分别。分别就是妄想,妄想就是我们要突破的最大障碍。只有消除了这些障碍,才能心心念念在功夫上。这样我们进步可能会快一点。还有五天,有没有再开悟的呢?如果有,那就是我们这次禅七法会的殊胜因缘。如果没有,我们也结未来缘,为下一次的法会,为长期的修行打下基础,这也是无上的因缘,希望大家努力珍重!第一讲人生的终极问题(1)(2005年11月16日)今天,我们在**山下四祖禅堂打禅七。打禅七的目的是什么呢?参透娘生面目也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父母未生以前。父母未生以前,我们经常执著的这个我在哪里呢?所谓未生之时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这是人生的根本问题。人生有许多问题,每天每时每刻,都在面对各种问题,都要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我们时时面对的各种问题。在这诸多问题当中,有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哲学上所说的终极关怀,禅宗所说的本来面目,一切佛典上所说的真如、法身。父母未生以前,是禅宗把终极关怀的问题,把真如法身这样一些哲学问题、深奥佛学的问题通俗化、形象化,把它缩短到我们一个人的几十年以前,你的本来面目是什么,这样更有利于我们直接去认识这个问题,直接去参透这个问题。我们学佛就是要做这件事。我们许多人千里迢迢,不辞辛苦,来到四祖禅堂,我相信大家不是为了赶热闹,而是为了解决这个人生的根本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有时是说要了生死,有时是说要往升西方极乐世界,有时是说即生成佛,道教说要羽化登仙,基督教说上帝蒙召。各种教义、各种宗教,都围绕这个终极问题展开它的教义,积累解决这一问题的经验,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不过各有浅深不同,各有难易之别,各有彻底不彻底之分。唯有禅宗,抓到问题的根本,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最直接的方法,积累了许多经验,所谓一千七百则公案。这些公案就是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经验、方法和案例,或者说教学的教案。实际上三藏十二部教典,没有别的,都是在说怎么样解决这一根本问题。既然我们把一切问题归结到一个非常简单、非常直接的问题上来,那么我们就要下定决心,就要真真实实地来做功夫。功夫怎么做?有许多的方法。好像我们要回家,家的目标是一个,家中的成员,好像游子一般,散布在天涯海角,东西南北都有。怎么回家?各人根据自己的根基,找到适合自己根基的方法,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朝着同一目的走,这就叫殊途同归。好像到了要过春节,父母养了好几个子女,这些子女有的在南方工作,有的在北方工作,有的在东方,有的在西方,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地理位置,选择一个最佳路线,利用最佳的交通工具,回到自己的老家,去见自己的亲爹娘。这是一个比喻。自己的亲爹娘是什么呢?就是自己的本来面目,就是自己的法身真如。最合适的方法是什么呢?要根据自己的根机来确定。有上根利智的人,有信心坚定的人,有意志坚强的人,也有意志薄弱、善根浅薄、怀疑众多、害怕困难的人。之所以有这种种情况,就是由于自己多生多劫的积累,由于自己当生当世学习佛法、培植善根、修行佛法各有浅深不同。尽管每个人的情况各不相同,并不是说不可以改变。上根利智的,如果不好好修,上根会退失,智慧会退化;善根浅薄的人,经过努力,也会迎头赶上,也会成为修行路上的勇士。所以说,情况多种多样,都要从当下开始,立志解决这个根本问题,发起勇猛精进之心,培植善根,坚持戒律,勤修加行。这样善根深厚的人,会更加迅猛快速地达到目的地,善根浅薄的人也能迎头赶上。一切都靠自己当下的努力,当下的努力是关键。第一讲人生的终极问题(2)我们是在四祖禅堂,我们是在打禅七,顾名思义,那就要求每一位参加这个活动的人,都要用禅宗的方法来解决人生这个根本问题。那就是说,在此期间,要求一师一化一方法。这样就便于主七的人引导大家修行上路。如果每个人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引导的人便无所适从。引导的人,他最擅长的,他最基本的功夫,可能就只有一种。禅堂,顾名思义,它不是百货商店,它是专卖店。我们选择到此专卖店来找商品,这个地方的商品就只一样——禅。这个商品卖了一千多年,从来没有改变过。所以各位一定要认清目标,不能三心二意。都要在同一个目标下,修同一个法门,解决同一个问题。这样,老师好引导,山神护法好护持。如果修杂了,不利于此一期一会。四祖大师告诉我们:“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就是要观察我们当前这一念心,照管我们当前这一念心,觉照当前这一念心,要用“守一不移”的办法死死盯住它,看我们当前这一念在怎样活动。那么最基本的方法,从初步入手,就是用数息的办法,数呼吸的办法。因为要观察当前一念心,初入门的人也好,久参的人也好,都不容易下手;如果说参一个话头,更难下手,只有用这一个最古老、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数息,数呼吸。我们人生,没有一刻离开呼吸。离开呼吸,人的生命就停止了。所以呼吸与人的生命真是叫做息息相关。数呼吸,从一到十,从一到十,从一到十,周而复始,息息观照,念念分明,功夫最容易上道。观照此心,用此方法,最直接、最便当、最稳妥。古代的禅师,都是用这个方法。这个方法比参话头早,比参话头容易入门。数呼吸,就是呼吸的一出一入,包括中间短暂的停留,叫做一息。用止观书上的术语来讲,就是入、住、出。这一呼吸之间,包括这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可以数入息、可以数出息。住息由于时间太短,无法计数。这三个阶段数一个数字。大家可以在听我讲的时候试着来训练。年轻的人数出息,年老体衰的人数入息。不要快,一切顺其自然,做到不急不缓,绵绵密密,若有若无。这是几个基本的要求。数呼吸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熟练,就能如法,就能上道。因为呼吸有种种状态。如果我们根本没有注意过它,那么当你静坐下来,你会发现心里扑通扑通地跳,呼吸很粗,或者结滞,或者浮浅。息有风、喘、气、息四相:在嗓门以外呵气,是风;在嗓门里结滞不通,那就是喘;再深入一点,气息很粗,那就是气;再深入一点,能够慢慢引到胸腔以下,出入无声,那就是息。守一不移守什么呢?不守风、不守喘、不守气,只能守息,要在息上用功夫。所谓“守息则定”,守住息相就容易得定,能得定就可使妄想杂念得到澄清,就容易开智慧,有了智慧就能亲见本来。第二讲人的生死问题(1)(2005年11月17日)昨天晚上跟大家分享了一个题目:人生的终极问题。今天还接着这个问题讲,讲人的生死问题。终极问题讲到底就是人的生死问题,即人的生命从何处来、向何处去。佛教不讲终极问题,只讲生死问题。生死前前无始,对于一般的人来说都是这样。不管是凡还是圣,生死都是前前无始。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生命,佛不解答这个问题。那么生命的未来又是怎样的呢?有两种情况:如果轮回六道,那就生死无终;如果超凡入圣,生死就了结了。所以对凡夫来说,生死是无始无终;对圣人来说,生死是无始有终,那就是所谓的了生死,生死大事了毕了。所以说对三界外的圣者,生死是无始有终。由于所受的生死果报不同,寿量身形不同,生命所感受的环境不同,所以圣者的生命和凡夫的生命有两种生死:一种叫分段生死,一种叫变易生死。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8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