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降伏其心(释万行上师)-9

作者:释万行 字数:23167 更新:2023-10-08 20:00:56

如果他会对治的话,第一就是通过活动,第二就是通过呼气,就把胸部的气给呼出去了。实际上你往外呼气,呼得越厉害,当吸气的时候,就会往下沉得越深。你里面的力量不排出来,外面的力量也进不去。伟杰来了没有?你记不记得你说过这个小和尚“能闭(关)一个月就不错了”?本来人家是要闭三年,甚至更久的,像他这种心态我们要给他打打气啊,你总觉得他闭一个月就不错了。像他这个年龄,正是冲劲十足的时候。不论男女,你一过了三十岁,这股冲劲就没有了。人就是在二十来岁这个年龄段冲劲是最大的。回忆起我在二十岁以前,根本就不知道累、不知道疲劳,那个劲啊,根本就用不完!一过了三十岁以后,就感觉到会累了、会疲劳了。过去很多修行人都是从小修,一鼓作气把功夫冲上来以后,就可以告一段落。但也有许多有根器的人,五、六十岁出家,也一样修行成就。小孩子跟成人的区别是:小孩子的心态波动大,上去得快,也容易下来;中老年人呢,他上得慢,一旦上去就不会下来,因为心态比较稳定问:上师,如果有人在境界中知道从哪里来,以后到哪里去,以后该怎么走?师:如果你真的是实实在在证到了这个境界,你足以达到“无师智”了,你足以知道前面的路怎么走下去,你的情况足以说明你这个境界不是你修行来的,其实是你幻想来的,渴望、想象来的。(答:我没想象、也没心思。)如果你这种情况再出现,就让“门”一直打开,你就顺着门出去。慢慢捕捉你是怎么找到门的、门又是怎么慢慢开的?既然门能够慢慢开,既然你说门曾经好似开过,那么你就从门缝里学着进进出出。对于这种情况我借用曹山禅师的一句话:他的徒弟有一次问他:“师傅,碰到了屋顶怎么办?”曹山禅师是过来人,经历过这个境界,他徒弟是已经达到了这个境界还没经历过。师傅一听马上回答他:“冲出去!”徒弟一听立刻就明白了。就象你刚才讲的情况,如果你真的达到了这个境界,我一说“从门缝里走出去”,你马上就知道该怎么做了——从门缝里走出去!(居士答:……)不,你这不是我刚才所讲的境界,你这是属于《楞严经》里所讲的五十种阴魔中的“受阴”。你如果读过《楞严经》,你就知道是怎么一种情况了。这也是一种妄想,也是一个过程。“妄想”它也是一种力量,如果没有一点点力量,你是妄想不起来的。会不会妨碍修道呢?你执著它就妨碍;你不执著它就不妨碍。(居士:……)都是妄想!我如果说你是观音菩萨,你是一种什么感受?(居士:……),你就直接回答我这个问题!如果我说你是小鸟投胎再来,你又是一种什么感受?(答:说什么都可以,我不在乎。)在座的没有一个人能够达到这种心态。如果我说你们在座的都是罗汉再来,你们心里都是美滋滋的,如果我说你们前世是牛、是马投胎来做人的,你马上会说:不是吧?我怎么会是牛马转世呢?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这一世能够闻到佛法并能够修学佛法,说明我们过去世中早就闻到过,所以这一世我们还能够坚持不懈地修学佛法。说明我们过去修炼过,也做过人。……如果你们感觉到身体累,在睡觉前静坐半个小时。打坐昏沉,就是下面这股力量,也就是元气,没有上来供应给头脑,所以头脑缺氧,就会昏沉。什么时候你能够通过静坐、静坐……,下面这股力量能够上来供应给头脑使用,头脑就会清醒,但是这个时候你会感觉到杂念特别多。等到这个阶段结束了(杂念减少了),你又会感觉到要昏沉。就这样上去下来,要反复好多次。等到里面的力量足了,就不存在“上去下来”,你一坐,身体里面就像是一个通道一样,亮堂堂的。里面每一个念头产生,马上看得见。何为“看得见”?就像一谈到我们的父母亲,头脑里面马上会出现父母亲的形象。就是这样看到了,而且是清清楚楚地看到了。等你修到一定程度,内心产生一个念头,犹如看到母亲的形象一样,看得清清楚楚。看到自己母亲,不是眼睛看,勉强用佛门里的话说是“眼根”看到了,或者说是“心眼”看到了。当你心光出现以后,就是这样,内在一个念头出现马上看到。到了这个时候的人,才称得上真正的聪明,大智慧还谈不上。真正聪明的人自己的起心动念能够看得清、能够把握住。我们现在的起心动念看不清,也把握不住,所以连小聪明都达不到,只能是个糊涂虫!行了,回房间休息去吧,十点多了!降伏其心之二(2003年8月11日(七月十四日))明天是盂兰盆会,谁知道盂兰盆会的来历?你们把它讲一遍。道基知道不知道盂兰盆会的来历?讲一遍(道基:……)顿汉,你说说。(顿汉师:……)为什么又叫“佛欢喜日”?你们在座的谁安过居?实际上盂兰盆会、佛欢喜日、僧自恣日,本质上没有多大区别!真实的含义是说安居100天结束了,有很多人在这100天内就已经成就了,证得了阿罗汉果了。有些人虽然没有证得圆满的罗汉果,但也证得了初果、二果或者是三果。大家通过结夏安居,皆大欢喜。人人都有收获,个个都成就了!只是层次上有区别。众生欢喜、如来欢喜!为什么叫“自恣日”呢?也就是说彼此能够说出对方不足的一面,能够畅所欲言,能够打开自己的心扉,彼此走进对方的空间!因为经过100天的修炼,已经达到了贤圣僧的层次。何谓“贤”?何为“圣”?我以前讲过,“圣”是已经证果的位了,“贤”还处在修行的途中。不是说只有达到了圣人的位,才能够把自己的心态打开,检讨自己、反省自己。你在修行的途中,首先要能够以真实的面目面对自己、面对周围的一切!如果一个人活得不真实,尤其是对自己不真实,他是没有办法入道的。平常彼此之间谁敢畅所欲言呢?谁敢说对方的缺点呢?不说是不说,要说,不是奉承,就是恶狠狠地指责对方。很少有人能够心平气和地彼此谈论自己的心态一个人说一句假话、做一件假事,他就会想出10句假话来证明自己这一句假话是真实的、来掩盖这一件假事情;结果是又要想出100句假话来证明这10句假话是真的!人之所以活得很累,就是因为活得不真实。只要是说了假话、做了假事,他就担心别人有一天能够识破他,所以想尽一切办法为自己辩护、掩盖!人如果敢真实,在修行这条路上来讲,他就不会退步了。这么说来,修行不退步、不退位,就这么简单。只要是以真实的面目面对周围的一切,就不会退位!哪里还需要到八地菩萨才不退转呢?为什么人没有信心、没有胆量活得真实呢?为什么贤圣僧他没有那么多顾虑呢?因为他不在意得与失,所以他敢于真实。学佛的人并不是只有念佛才可以成就,你念法、念僧同样可以成就,甚至胜过念佛!这里所说的“僧”,是指贤圣僧。为什么念僧就能够成就呢?因为僧宝本身就具备着佛与法。恭敬贤圣僧、供养贤圣僧,胜过供养十方三世诸佛菩萨!我们大家是通过佛菩萨了解佛法的呢,还是通过僧人了解佛法、了解佛菩萨的呢?如果没有僧人,你怎么知道佛法?怎么了解佛菩萨呢?没有僧宝,就没有佛、法二宝。虽然贤圣僧他都已经不退位了,但也还有区别,这里所说的不退位,有两个层次的不退位,一个是“信心”不退,一个是“果”上的不退。就像许多念佛的人,对自己信心非常足。从未怀疑过自己、怀疑过佛菩萨。对自己临终往升极乐世界从未怀疑过。这就是“信心不退”!当一个人证果了以后,他就不存在信与不信了。当对一件事情明白了以后,就已经超越了“信”的层次了。“佛欢喜日”,又是自我反省日。自己检查自己、彼此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你说出我的不足、我说出你的不足。在平时不讲对方不足的一面,但是在“欢喜日”这一天,可以说彼此。在语言上没有忌讳,都应该彼此谈论对方!平时可以不讲,但在今天的欢喜日里,就是给大家一个讲话的机会。当时佛身边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团体,同样也有不纯净的修行人、也有说是道非的人。因为修行人也有不同的素质、不同的层次,不都是一个级别。参差不齐的现象到处都有,僧团里也不会例外!佛看到这种情况,正好借助于目连尊者为超度他的母亲,供养贤圣僧、为这些贤圣比丘大摆宴席的时候,佛陀也参加了这个盛会,让大家来自恣。因为大家在安居的100天期间,都不说话,勇猛精进地用功,各自都有一番深深的体验。在安居的时候,绝对不存在互相串寮房,你到我茅篷里,我到你茅篷里,绝对没有的!都是自己住在自己的树下、自己的茅篷里面,类似一个短期的闭关。也就是说大家有100天的时间互相不见面了,彼此都上升了很多层次。过去我们对自己的列祖列宗都没有能力超度他们,那么通过这次的结夏安居,都在修行上有了很大的突破,而且又是佛陀和目连尊者召集大家在一起,为我们大家的列祖列宗超度。这样盛大的场面结束以后,彼此之间互相道贺对方、恭喜对方修行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的确,在短期的闭关之后,大家在不同的层次上都有了一些新的领悟,而且也有一些疑惑。因此也就有了“自恣”,给大家一个谈话的机会,把自己在修行途中的疑惑以及心得说出来,与大家讨论、分享,互相勉励。当众贤圣僧都讲完了自己的体验之后,佛陀也给当时的比丘们做了不同的授记,也给与了肯定、给与了赞扬!为什么当时佛自己不直接去超度目连尊者的母亲呢?为什么主张目连尊者请众贤圣僧一起来超度自己的母亲呢?实际上佛的智慧有多大,众生的无明也就有多大;佛的神通有多大,众生的业障就有多大!也可以说众生的业障有多大,佛的智慧也就有多大。原来业障和神通是一样的大小!如此说来,真的是没办法为众生超度、没办法消除对方的业障了。究竟能否通过念经、修道为自己的历代宗亲超度呢?如果一个修行人他与道相应了,他就完全可以超度一个人。大家都知道盂兰盆会这段故事,你们可以回去查一下这段经文,当时只说目连尊者是神通第一,没有直接说他已经证得了阿罗汉。究竟他是先为“神通第一”,还是先证得了阿罗汉?当时为他母亲超度时,是否已证了阿罗汉果?实际上目连尊者他在没有开悟证果以前早已是神通第一了。这么说来,你神通再大,你如果没有证果,谁也度不了!你如果证果,就是与道相应了,和道沟通了,和宇宙的力量沟通了。现在有许多信众,都有不同层次的神通,有的甚至都不信佛,根本就没有修炼过。他为什么有神通呢?有的神通那么大,为什么没有开智慧、无明又那么重呢?有的人神通那么大,为什么贪、嗔、痴还是那么深呢?如此说来,有神通什么问题也不能说明。毛病习气照样存在!都知道道宣律师当年在终南山修道的时候,虽然还没有成道,就有天女给他送饭了。他那个时候智慧还没有开,也没有神通,窥基大师去拜访他的时候,他根本不知道来到他面前的是一位大菩萨,他还来教训这位大菩萨。他当时仅凭一颗清净心,就感动天人供养。有的人智慧没有开、无明没有破,但是只要你有一颗清净的道心,龙天护法都会拥护你!你用清净心为对方念经,就能够使对方受益。如果你的心不清净,你的神通再大,你也超度不了任何一个人。你们也经常听到某一位气功大师能够用意念搬运、能够改变周围的某些现状。可是当他自己有病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办法给搬运走掉呢?有神通并非说明自己的业障没有了,神通用得越多,越是在为自己造业!有了神通,你就容易介入别人的因果,不论善因还是恶因,将来你自己都会去受报。为什么佛门里面有的出家人想要还俗时,就要把衣钵交给一位清净的比丘,告诉他,就可以了。这就意味着自己的戒律已经舍掉了。如果自己偷偷摸摸地还了俗,没有在清净比丘面前宣布,那么他这个戒律就没有舍掉。为什么清净僧人他能够为对方证明、帮助对方舍戒呢?他能够叫对方不造业障呢?自己历代宗亲的超度,不仅仅局限于出家人可以做,在家人修行好的话,得到了一颗清净心,为自己的历代宗亲念经回向,他们同样可以受益。尤其是自己为自己的历代宗亲超度,力量会更大!能够超度的不完全是某一段经文,关键是这一颗清净心。“经”相当于一只杯子,清净心是杯子里的水,能够解渴的是杯子里的水而不是杯子。如果说念念经就能够超度的话,凡是能够识别文字的人都会诵经,是不是就都能够超度呢?可是有许多修行人,他不识字,它念一句阿弥陀佛、烧一支香、祷告祷告,他为什么就能够超度呢?这就是因为他有一颗清净心所起的作用,并非某一段经文所起的作用。修行人关键是要身心清净。为什么那么忌讳荤食呢?因为一个人的饮食可以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身体。身体不清净,也能够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心态。譬如说现在的天气这么热,天天都要出汗。如果你的心很安静,你能够让身体不出汗吗?不能够,身体照样出汗!纵然你心态不烦躁,可是也没办法让身体不出汗。因此为了让心态更安静,首先要找到一个好的环境,使身体能够适应而安静下来。同样道理,如果人的饮食清净,他的身体就清爽。为什么吃肉的人身体里面的浊气特别大?他散发出来的磁场,让吃素的人会感到很不舒服呢?你们可以想一想,一堆肉腐烂以后,它是一种什么气味?一堆蔬菜腐烂以后,它是一种什么气味?哪一个气味更强烈?我看大家都很清楚。我们吃到胃里的饮食,经过消化吸收以后,整个身体都会散发出食物的气味!实际上都是吃进去以后,通过胃酸的作用叫它腐烂。在安居期间,都是日中一食,甚至还有短期的不吃饭。身体里面对五谷杂粮吃得越少,消化系统的分泌也就越少。吸收饮食的时候,要拿出身体里面原有的力量,才能够消化吸收,否则是没办法吸收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吃多了以后,容易昏沉、容易散乱、还容易疲劳!可是在身体还达不到能吸收宇宙能量的情况下,就必须要靠五谷杂粮来维持身体的需要。都知道空气里面也有营养、阳光里面也有营养、水分里面也有营养,如果一个修行人能够把自己的身体打开,和宇宙融为一体,身体永远不会干枯、永远不会缺乏营养!一个人修得好,我们一看他的气质就与众不同;我们和他接近的时候,会感觉到他散发的一种磁场特别清净。首先他在饮食上已经做到了清净,而后又在心态上做到了清净。如此,身心都达到了清净。一颗清净的心就能有力量改变因果、转化业障!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随便谈论自己做人做事的心得体会。今天(真正的日子应该是明天),这个欢喜日,是佛给我们大家的权利!叫你讲话的时候,你不讲,也不对;不叫你讲话的时候,你讲了话,那就更不对了!那么我们今天就提前讲话,明天就不讲了。如果今天大家不讲,这一年都不能讲。一年,佛陀只给你一天讲话的时间。这一天可以讲一万句,而平时在僧团里边任何时候都不能讲,不管你是“是”,还是“非”!我曾经讲过,讲“非”的人可恶,讲“是”的人更可恶。为什么讲“是”也不对呢?你讲“是”,无非是想证明对方的“非”、证明你自己是正确的。可以想一想,当时佛的僧团里面多么有规矩!常常跟随佛的人就有千二百五十人,他到哪里,这支队伍就跟随到哪里。你想想这是一支多么庞大的队伍,如果你也讲、他也讲,那跟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有什么两样呢?甚至比街道上还要吵闹、还要嘈杂!都是修行人,不互相咨询,不互相讲道也不行,所以佛每年让大家闭关一段时间,在自我反省、自我检点、自我总结之后,大家聚会在一起,饱餐一顿。有点类似现在的聚餐、联欢一样。大家吃高兴了,都放松了,什么话也都敢讲了!平时不敢谈,也不允许谈。今天才是我们发言的机会,这个日子才能发言哪!平时我们跟随在佛的身边,他老人家绝对不允许我们说话的,当时佛身边的弟子多有规矩,一个修行人开口闭口只谈与修行有关的问题。离开修行的问题,不允许你谈。只有今天“欢喜日”的时候才没有这么多的忌讳。你们有话就谈哪,没有话说就可以回到房间休息了!问:您的书上讲“拨对密码”,我也想找到密码,怎么找?师:身心清净。身如何清净?吃素;心如何清净?心里面不要放事情。没事情不要去找事情,有事情就去做,做完了就放下。像一些修行的方法、打坐的技巧,这些有为法是没办法的情况下,勉强给了一个方法。它只能够帮助你走一段的路程,结束了这一段路程以后,这些方法就都用不上了。惟一能使得上的方法就是“身心清净 ”。※ 在将要入道的时候,就必须把这些有为法给放下。这些有为法它只能对治我们身心的烦恼,但它没有办法入道!※ 所谓法门,都是为了对治自己身心的烦恼,当身心的烦恼对治完了以后,都是通过“空无”的力量进入“道”里面。※ 心经里面:观、行、照、度、空、无,你还需要方法吗?还能用得上方法吗?无明突破的当下,即是智慧即是道!※ 只要修到四根内收(有所关闭)时,身体会放香味。无法形容的香味。这时会招来一些蛇、蝎子、蜈蚣等小动物。问:怎么对治?师:见机行事!人有人气,山上的小动物会扑过来,但绝对不会咬你。降伏其心之二(2003年8月31日(八月初四日))大家在打坐的时候,闭起眼睛来眼前是一片无明(即黑暗)。如果身心稍微有一点定力的话,就可以突破眼前的无明。突破了眼前无明的人,他行、住、坐、卧,眼前都是一片光亮。再通俗点讲,就是灵性的力量已经苏醒了。从“五阴”来划分,这是处在“色阴”当中,还未从色阴里面走出来。如果能够从这个光明中走出来,也就是突破了色阴。突破色阴的人,通常会达到色空不二,对眼前的人、事、物、理不会执著。有,如同未有!所谓“目空一切”!但是,往往他会长期住在这种大光明里面。如果用“五浊”的理论来讲,此时的境界,已经超越了“劫浊”。也就是说不会再受三大阿僧祗劫的轮回。你突破了“五阴”以后才能够超越“五浊恶世”。所谓的“五阴”——色、受、想、行、识,所谓的“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处在色阴里面还谈不上开智慧,突破五阴以后,智慧才能够打开。往往处在色阴里面的人,还会有颠倒梦想,因为他身心的感受还没有突破掉。许多人处在这种光明藏里面,不知道怎么修。晚上演三师提出了这个问题,他能够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他此时就是处在这个境界里面。我们现在把眼睛闭起来,额头里面一定是一片漆黑。如果你自性的光明已经产生的话,你睁眼、闭眼,额头里面都会是一片光亮!你再继续修下去,下一步你就能够在这个光明藏里面看清自己的每一个起心动念。如果在这个时候,你不知道如何用功的话,虽然处在光明藏里面,但仍然看不清自己的每一个起心动念。也即是没有把 “觉知”培养起来,仍然对生死做不了主。所谓的“做主”,就是自己的每一个念头都能够清清楚楚地看得到。在修行中遇到的境界,最初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突破眼前的无明。有的人他眼前的无明虽然没有突破,但理上能够明白一些;也有的人凭着自己的毅力,投入了很多的时间去修炼,他也能够突破眼前的无明(即出现大光明)。但是他对修行的理论仍然不通。终南山道宣律师在修道的时候,他还没有得道,只是凭着自己虔诚的道心,就已经感动得天人为他送饮食。他当时的境界,睁眼闭眼都感觉到眼前一片光亮。可是他无法从这种光明里面走出来,也就是说他被光明包围着,没办法跳到“光明”之外。往往处在这种境界里面的人,杂念比较少,最不愿意接触人、事、物、理,一旦接触到事物就会感到心烦意乱、容易破坏眼前的光明。因此,处在这个境界当中的人,不愿意出来做事,他没有办法把自己训练到在做事的时候心不散乱、光明同样出现。当年道宣律师处在这种境界时,也是他的因缘成熟了,窥基大师就去接引他。窥基大师是阿罗汉再来,他一见到道宣律师就告诉他,他现在的境界是在“色阴”区域里面。意思是说不值一提,还没有入门、不要执著在这种境界里面。当时的道宣律师,他误以为处在光明藏里面就可以超越生死。也可以讲,如果他一直处在光明里面不出来的话,黑、白无常、阎罗王是没办法抓住他的。但是他只要一走出光明,起心动念,阎罗王仍然可以抓住他!但是作为一位大菩萨,他绝对不会长期处在这种光明里面,而不出去度众生。于是针对道宣律师的情况,窥基大师把他的茅篷烧掉,逼迫他下山。如果他一个人长期住在山上、处在清净当中,就没有办法提起正念、看清自己的妄念。当他茅篷被烧以后,他就走出山林、到红尘中去接触众生、讲经说法。在接触众生的过程中,众生的种种不同愿望和要求去烦扰他,这个时候才能够看清自己的起心动念,才从光明里面走出来。如果没有众生来吵闹他的话,他提不起正念,每天处在光明里面,既不昏沉、也不散乱。当然也不会进步!说清醒又不是非常清醒。而作为一个真正用功的人,他不会是处在“境”上,而是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学佛入门的第一块敲门砖,就是要用来敲破无明,让自己的光芒闪耀出来。如果拿道家和密宗来衡量的话,处在这个境界的人,身心已经和合畅通了。身体上的一些小毛病完全可以不治而愈这一类型的人,在临终的时候,他可以随着他眼前的光明进入色界天里去。通常佛陀把宇宙分成三个层次:欲界、色界、无色界。如果突破色界进入无色界天以后,眼前又会是一片黑暗,但这个时候的黑暗,实际上也是一种力量,是阳极生阴所致,也就是说亮到极端时,就会出现黑暗;黑暗到极端的时候,又会出现光明。这样来回反复数次以后,眼前是一种清醒、灵明、常寂的状态,既非黑暗、也不是光明。身心有一个游丝的杂念出现,就能够感受到,能够看得清清楚楚。处在这个境界的人,应该多接触一些事物,借着接触事物的同时,看清自己内心的反应。如果不去接触事物会误以为自己的身心很宁静。这个境界的人在接触事物多了以后,他眼前的光明会自然消失。明白这个道理以后,大胆地去体验,下一步就会“白云绕山转,青山永不动”!等这种境界出现的时候,勉强来讲,对生死可以做得了主,但并没有进入佛位。眼前的光明出现以后,阿赖耶识的宝库并没有打开,八识心田里的习气仍然没有消除,过去所学的东西还没有办法调出来今生受用。如果大家眼前的光明没有修出现的话,同样可以借助外界的人、事、物、理,琐碎事情来体察自己的起心动念。譬如说当别人对你无理取闹时,你要观察自己的心态是如何反应的;当你在高兴时,也应该看自己的心态此时又是如何反应的。“光亮”它是一种现象。既然是现象,就是有为法;既然是有为法,就有生灭。对于一个得道的圣人来讲,身心永远处在常寂光里面。何为“常寂光”?也就是无相之光。既没有黑暗,也没有光亮。但是身心永远处在清醒、灵明、觉知的状态里面。过去的古师大德在拿香板打人时、骂人时,他的觉知仍然如如不动!而常人一做事的时候,觉知就消失了。在打坐的时候还勉强能够把觉知找出来,一下座,觉知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而临终不被境转,能够做得了主的是“觉知”;平时不被顺境、逆境所转的还是觉知。大家在静坐的时候,是否能够听得见自己的心脏跳动、血液流动?呼吸声和脉搏的震动是否都能够听到?听不到,说明你的身心还没有静下来,还没有由外进入内在,都是在散乱颠倒之中!修行的层次一个比一个难以突破,而最难突破的是“色阴”。因为是第一次,没有突破的经验。如果能够突破第一层的色阴,那么突破下面的受、想、行、识自然就会掌握一种规律。过去许多古师大德,几十年都处在这种光明里面走不出来。惟一的办法,就是走出茅篷,不再打坐。也就是说不再采用以“坐”为禅,而是采用以“行、住、卧、”为禅。古人讲:行、住、坐、卧都可以禅、都是禅、都在禅。可是现在许多修行人都进入了一个误区,往往只会在“坐”中修禅,不能够在行、住、卧三方面修禅。而想突破眼前的光明,必须要在其它三方面里修炼,才能够走出光明。去年冬天江西来了一个沙弥,讲过他的境界:打坐时,他是处在万里晴空里面,问我下一步如何做?他不像有些人的功夫那样,即使在睡眠中也处在万里晴空里面。根本不需要打坐,随时随地都是处在万里晴空里面。但是他没有办法走出这“万里晴空”,往那里一坐,念头自然消失,自然产生不起来。因此他没办法进步,当然也没办法退步!这个时候如果告诉他,故意起一个念头,他很快就从“万里晴空”里面穿了出来。过去在禅堂里面,那些老禅师发现有这种情况的时候,就会用香板赶着你出去,到寺庙里做事情。即便是不让你做事情,也不让你坐在这个地方打坐了,而是让你长期地跑香、绕佛。如果眼前的光明一去不复返,那说明还要重新做功夫。正常情况下,“光明”出现的人,自己的起心动念,完全可以把握一部分!有一个信徒问我,何为“河住江翻”,当时我没有告诉他,我回答他说:“不知道!”。如果他不懂的话,我告诉他,他还是不知道。我如果告诉他,我就会说:“乾坤颠倒”就为“河住江翻”!他就又会问何为“乾坤颠倒”?因为他没有这个体验,你怎么给他解释、让他想象,他也无法想象。就像一个没有当过国家主席的人,你让他想一想当国家主席的压力,他没办法想象。他只能够用自己的思想去想象,但是他仍然没办法达到国家主席的境界。因此也就没有办法感受到国家主席的心态。又如一个没有生过孩子的女人,你让她想象生孩子有多么痛苦,她根本没有办法想象得到,因为这是一种感受。既然是感受,就是要用“心”去体验的,而不是用头脑去理解的。悟境上有两种境界,一种境界是靠“感悟”,另一种境界是需要体验,也就是“感受”。感受和感悟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我记得有人问过我:明心见性以后怎么修行?我把他“混账”了一顿!如果有人问你们大家,明心见性以后怎么修行,你们怎么回答?如果我回答:先去熄灭自己内在的贪、嗔、痴,当你真的达到了明心见性后再来问我,我再告诉你!如果他真的达到“明心见性”以后,他就已经证得“无师智”,不问自通。他既然知道用什么办法达到了 “明心见性”,怎么可能不会继续往前走呢?他既然进入了东华寺的大门,他怎么可能找不到大雄宝殿呢?他既然知道前面的功夫怎么用,后面的功夫怎么可能不知道如何用呢?将来你们大家出去以后,会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有人可能突然问你:省长怎么当?凡是当省长的,都是从县长、市长慢慢升上去的,他在前面就已经学会了如何处理行政事务,他怎么不会当省长呢?修行人问的第一个问题应该是:“如何戒除自己内在的贪、嗔、痴和各种妄念?”可是有的人他一上来就问:“明心见性以后怎么修?”如果是问如何明心见性,还勉强说得过去。今天晚上觉西师说,他自己在做事情的时候,没有办法保持一心不乱。你如果真的用心去做事情,譬如在锄草的时候,整个心态集中在锄头上、草上、地上,这不就是一心不乱吗?如果你很散乱的话,锄头就会挖歪,把庄稼苗给挖掉。你能够每一锄都挖中,这本身就是“一心不乱”。你在地里劳动时,心也要在地里面,如果心跑到厨房去了,这就叫做“散乱”了。人在哪里,心也在哪里,这也叫做“同一体”、也叫做“不二”,修行人首先做到的就是这样。现在大家坐在观音洞里面,心就要放在洞里面,不要再考虑其它的。如果说你人坐在洞里面,心还在考虑其它的事情,那么你这一次的静坐,就没有收获。要达到“一心多用”,先要达到“一心一意”;能够达到一心一意以后,才能够一心多用。演三师对你目前的境界会不会用功?(答……)你的认识是正确的。一个修行人必须要这样,当你在种菜的时候,就不要想着打坐;当你在打坐的时候,就不要想着种菜。你只有这样做,才能够入道。除此之外,没有第二个办法!拜佛的时候就不要想着打坐,打坐的时候就不要想着拜佛。你只要是一心一意地在做一件事情,就是在道中,不需要去找道。可是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事情是千变万化的,那么当事情在变化的时候,应该看自己的心态是否在变?我们和人交往时,对方给我们好脸色时,要体察自己的心态如何反应?当对方跟我们过意不去的时候,也要看我们自己的心态如何反应。实际上来到我们面前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都是来帮助我们修炼的,来炼我们这颗心的。我每天接触这么多人、这么多事,你可能会问我还记得谁?还记得什么?我可以告诉你们:什么都不记得!如果说十天才看见一个人,这一个人会在脑子里停留很久;如果说一天接触十个人,结果这一天下来,一个人也不记得。你想达到“无住、无停、无记”,那就必须要出去面对六尘。也就是说面对色、声、香、味、触,再加上种种琐碎的事情(即法尘)。六尘接触多了,你自然能够达到无住、无停、无记,可是一旦需要的时候,你所接触过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又都能够调出来。实际上这种反应我们每个人都有过,曾经接触过很多人,过后都已经忘记了,几年后突然见到某个人,还能够回忆起来。问题是常人不是这样,需要的时候调不出来,不需要的时候,它又经常从头脑里闪现出来!这也是因为散乱造成的。如果一个人长期处在定中,他经历过的每一件事物,当不需要的时候就不会出现;当需要的时候,它就会自然出现。而不是通过头脑思维把它想出来。有什么问题就提出来呀,没问题就回寮房休息。降伏其心之二(2003年9月7日(八月十一日))在打坐的时候,一上座先要往外呼呼气。气不往上翻腾了,不浮动、不躁动了,你坐在这个地方心里面才会清清净净、打不起妄想来。如果气往上翻腾,人坐在这里妄想就特别多。在打坐的过程中,如果“气”还是往上浮,没有沉下去的话,那就还要往外呼气。一直到把气呼干净了,你吸气的时候,气才能够彻底地沉下去。气不往上翻腾了,你坐在这个地方,一方面妄想不容易产生,另一方面也不会由于胃气不断上冲而导致打嗝。如果你的气真的吸到了丹田的话,在最初阶段,你每吸一口气,你的肚子都会“咕噜”一声。只要是吸到了丹田,你每次深深吸一口气,肚子就会自然“咕噜”一声,过了这个阶段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了。气完全地沉入了丹田,人就不大愿意讲话。因为你一说话,需要把丹田的气拔上来,你会感觉到很累!反之,气没有沉入丹田,往上浮动的话,就特别愿意说话。因为你一张嘴讲话,气就从嘴巴里边排出去了,你就会感到胸部很舒服。这也就是为什么气往上浮的人特别爱讲话,气沉下去的人不爱讲话。当气沉下去不往上浮动了,杂念也就不容易产生,你动一个念头,就会感到特别累。因为你动一个念头,就意味着把丹田里的气给拔出来了。可是有的人当气沉下去之后,马上就要昏沉。出现这种情况时,你可以吸一口气,把它憋在丹田,这样头脑里面马上就有氧气补充,就不容易昏沉了!但是,前提条件是千万不要把这股气憋在胃部,一定要沉入丹田,憋在丹田里面。如果你没有学会沉气的方法,把气憋在胃部的话,容易引起胃胀、打嗝儿。你有意识吸进来的这一口气是后天之气,这一口后天气憋在丹田里,就容易把先天的气压上来升到头顶。头脑得到先天的这股元气就不容易昏沉!你们都看到过使用喷雾器,它的原理就是通过打气桶把“后天”的气打进壶里面,通过后天的气,把壶里面原本储存的水给逼出来。我们在这里可以把喷壶的打气筒,比喻成我们的嘴;打进的气体,好比是我们吸进丹田的气,喷壶里的水就意味着我们体内的先天元气。我们体内先天的元气很难升到头顶上来,尤其是男同志,先天的元气一充足,就都“漏掉”了!你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把后天的气吸进来,把先天的元气给逼到头顶上来。但是这里面有一些技巧,是一套完整的方法。你们不要听到这一句话,就回去随便地做,出了问题那就不好办了。这么久了,生理上还不会调理,又怎么能够调心呢?佛祖讲“降伏其心”,而我们现在连身体都降伏不了,我都为你们着急!这个方法我过去讲过一遍,今天又是重复在讲。另外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大家还是不知道用功究竟是念佛好、诵经好、还是打坐好?我曾经讲过,做过一个比喻:你们说吃饭究竟是吃包子好、还是吃馒头好?是吃面条好、还是吃稀饭好?不都是根据自己的口味,爱吃什么,就说什么好?不能因为你爱吃面食就说大米不好;也不能因为你爱吃大米,就说面食不好。吃大米和吃面食,同样都能填饱肚子,都可以强壮身体。你不管吃什么,它都不是目的,只是个方法。而目的是通过方法,让身体强壮、有精力,我们能够好好地工作。有的人适合念佛,通过念佛容易达到专一;有的人适合念咒语,通过念咒语容易达到专一、不散乱;有的人喜欢通过打坐来对治自己的妄念。不管你采用哪一个方法,它都不是目的,而是为了通过这个方法,使我们达到一心不乱,让我们净心、入定、开智慧,这才是目的!一直到现在,还有人说:“念佛法门高”,也有人说“禅宗高”,还有人说“密宗高”!你不会修这些方法,哪一个方法对于你来讲,都没有用。如果讲禅宗高,你不会用功有什么用?或者讲密宗高,你也不会用功,又有什么用?你只会用念佛的方法,那么“念佛”对你来讲就是最高的!就是有用的。可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很聪明,都非常喜欢追求那些复杂的、“高”的!可是这些你不会用,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最简单的方法都不会用功,又怎么能够用复杂的呢?如果你会用一个方法,那么所有的方法你都会掌握。“方法”是死的,没血没肉、没情没义,它是靠一个活的东西来运作的。这个活的东西就是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心态。这些才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活的东西。既然方法是一个死的东西,你怎么能够说这个方法高、那个方法低呢?如果你的智商高,给你个方法你会用功,你会说这个方法高;你的智商低,不会用,你就会说这个方法低。有可能又会说其他的方法高!有的人说豆腐特别好吃,那是因为他喜欢吃豆腐;有的人说菠菜特别好吃,也是因为他喜欢吃菠菜。都是根据自己的嗜好、认知,妄加评论某一样东西或某件事情,乃至于某一个法门。不管是哪一个方法,能够对治你的散乱心,对你而言,就是最好的方法;不管哪一种饮食,只要对你的口味,你就应该多吃它。不对你的口味,你也不要说它不好,也不要说它一文钱都不值!我曾经讲过,你认为是垃圾的东西,对于别人来讲,也许是黄金;对于别人来讲是黄金的东西,也许对你来讲又是垃圾。念佛达到一心不乱,和你诵经达到一心不乱,有什么区别呢?你打坐达到一心不乱,和你念佛、诵经、拜佛、持咒一心不乱又有什么不同呢?不管你通过何种方法,能够达到一心不乱才是最重要的!方法不是目的,是手段。一心不乱是资本,通过资本换出本来面目,达到西方净土。你可以不念经、不拜佛、不观想、也不持咒,天天坐在那里念:“苹果,苹果……”,你也能达到一心不乱,也可以。但是天天念“苹果”达到一心不乱,会出现一种什么情况呢?你的头脑里面、心灵里面,都充满苹果的形象!因此古师们为了让人们既能够达到一心不乱,头脑里面又充满了佛的形象,就都主张念佛,或者是诵经、持咒、观想,因为这些都跟佛有关系。譬如说你念“阿弥陀佛”,在念佛的同时,你的头脑里面充满了佛的形象。既能够达到一心不乱,又能够把阿弥陀佛的形象想象出来,并且种到阿赖耶识里面,也就是种在我们的“灵魂”里面!你在诵经的时候,经常出现佛的名号,也能够把佛的力量种到阿赖耶识里面。如果你的境界很高,这些最基础的功夫都能够修好的话,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能够达到一心一意,身、心、物三者都能够融为一体,没有“能修”的心,没有“所修”的法,也没有“被修”的果!这也是达到了三轮体空的境界。如果能够这样的话,就是佛的境界!可是众生的根器往往很差,难以教好,只能够使他们种点因、培点福报。所以过去那些祖师们,你问他怎么修行,他一看你不是那块料子,也懒得教你。他也知道教你也教不会,干脆叫你种点善因、培点福报,就叫你去念经、念佛,叫你去拜佛。什么时候你的智慧开了,有一定的智慧层次了,能够接触到上乘大(两字隔开)法的时候,才把“法”给你。往往在最初的时候,就是给你最初的法。如果你连最初的法都修不进去,都不愿意修、都修不好的话,他给你上乘法又有什么用呢?念佛法门是最高的,也正因为它是最高的,所以它是最简单的!它很容易把种子种进去,你只要多念阿弥陀佛,念十句有九句散乱,只要有一句相应,种子的力量就种进去了!(问: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出现了地藏王菩萨的形象是怎么回事?)念什么都一样!是你自己的想象,你把地藏王菩萨的形象储存在心里面了,所以你念到阿弥陀佛时,地藏王菩萨就会出现。为什么有的人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毛泽东的形象会出现呢?因为它对毛泽东的记忆比对阿弥陀佛的记忆还要深,他脑子里没有把阿弥陀佛的形象录进去、刻在心灵上,而毛泽东的形象刻在脑子里。所以它念阿弥陀佛的时候,毛泽东的形象会出现。他以为毛泽东是菩萨,是神来了!实际上是他把毛泽东的形象录在心里面了,是他的记忆出现了,播放出来了。一个修行高的人,在打坐修道的时候,没有任何佛菩萨的形象出现(这是指在究竟位上的圣人是这样)。如果说,某一位大成就的人在打坐的时候,有什么观音菩萨来了、地藏菩萨来了、阿弥陀佛来了,那说明离道还远得很、还早得很呢!刚才说的那句话一定要听清楚、记清楚,这是指圆满大成就的圣人才会达到这种境界!那么我们刚刚学佛的时候,能够出现观音菩萨,就非常高兴了!不管是真是假,只要在打坐的时候,出现观世音菩萨的形象,对我们的信心都有很大的帮助。佛菩萨没有固定形象,他是应我们众生的需求而出现形象的。你说观音菩萨是男的,就是男的;你说他脸是圆的,就是圆的;是尖的,就是尖的;你说他是鹰勾鼻子,就是鹰勾鼻子;你说他是蒜头鼻子,就是蒜头鼻子。中国人的观音菩萨都是蒜头鼻子,西方国家的观世音菩萨形象都是鹰勾鼻子。那你说究竟哪个对?人都是根据自己的形象而决定佛菩萨的形象。我曾经讲过,佛菩萨不是一个固定的形象,他没有形象,他只是一种力量。你和这种力量沟通,你就可以成佛、成菩萨、成罗汉!佛,为什么是“佛”,因为他在修道的过程中,与道的力量相应了,也就是和宇宙那个最高的力量相应了。他就是那个力量,那个力量就是他了。他和宇宙那个最高的力量融为一体了,他就是宇宙的力量。所以他能够成佛,能够成为觉悟者,能够成为相应者、得道者!我们在座的任何一个人,你如果能够和宇宙那个最高的力量相应,你就是得道了,那么你就是圣人,就是“觉者”!平时我们不论是在念佛,还是在静坐,或者是做事情的时候,身心都要高度地放松。只有在高度放松的情况下,你内在的力量才容易和外在的力量沟通、融为一体。即使你是在睡觉的时候,躺在床上也要把身体放松。你可以想象你自己的身体彻底地松了、空了、通透了、消失了,就像烟雾一样飘散掉了,干干净净地没有了!这也是一种和宇宙的力量沟通的技巧。这个技巧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够达成的。还是那句老话:你没有达到一定层次,你使用这些方法都没有用!如果能够把自己的身体随时随地空掉,你即便是在走路的时候动个念头,身体就消失了。你感受到你不是一个身体,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力量在走动!你的手碰到哪里,这个力量就到哪里。你碰到别人的手,这个力量就到别人的手上;你碰到别人的头,这个力量就到别人的头上。所谓的“加持力”,就是这样来的。你首先要和道的力量沟通了以后,你才能够加持别人!为什么许多修行人都没有力气?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散乱心太强了,把身心的力量都消耗掉了。如果他们不是很散乱的话,身心里面的力量就不会通过“散乱”消耗掉,他一旦集中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就能够调动全身心的力量,发射到某一个点上。如果你的心非常散乱,在做事情的时候,你就没有办法全部集中到某一件事情上。因此,你的力量“度”就不够。譬如一个人的力量有十分,你有七分的力量是散乱的,这七分的力量都处在散乱当中,只有三分的力量你可以调动起来做事情;如果你能够非常集中地来做某件事情的话,你十分的力量就都能够调过来。当你骂人的时候,你是十分地在骂人,当你挑水的时候,也同样是十分地挑水。如果说你是散乱的,就没有办法达到十分。只能发挥到三分地骂人、三分地挑水。因为你有七分的力量都处在散乱当中,没有办法集中过来做事情。我们的六根昼夜都在漏,是怎么漏掉的呢?就是因为散乱心太严重了,所以我们的元气都漏掉了,心力也都漏掉了!为什么小孩子不知道疲倦?就算他跑得满头大汗,你认为他累了,或者说他真的累了,休息上十分钟、半个小时或者睡一个晚上,第二天又很精神了,不会觉得累了。你们是否有过同样的经历?小时候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做“疲劳”,整天噔、噔、噔地到处跑,手脚不停,吃饱了,还能吃!可是头脑一会考虑问题、一当家作主了,就知道疲劳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小孩子的六根没有漏,当他在休息的时候,六根都处在关闭状态;而我们即使在睡觉时,六根还在漏。就算你睡觉时把眼睛闭起来了,耳朵也不听了,嘴也不讲话了,可是你的独头意识——“意根”没有停止。它还在漏!因为意根它不需要借助前五根,可以单独活动。这样你们就可以明白,为什么自己干完了活以后,休息不过来,为什么自己没有力气。大家修行,究竟修什么呢?你们不回答可以,但是在你们的内心一定要有自己的答案。你们内心的答案就是你们现在的水平、现在的层次,也可以说代表你现在的智商!所谓“修行”,就是把自己内、外的环境都纳入正轨、正确的道路上来(内在的境界,就是指思想;外在的境界,就是自己的言行举止),这就是修行。我们在座的都称自己是修行人,看看我们哪一个像是修行人?说话、办事,没规没矩。论事,事不会做,谈修养,更谈不上!我们就连“修养”的方法(怎么“修”,怎么 “养”)都不知道,还谈得上学佛吗?大家必须要有一个很清楚的概念,而且是根深蒂固的概念:学佛的条件是“以人为本”!把你的言行举止修正确了、修规范了,把你的思想境界提升了、超越了,你的“人”才算修好了。“人”修好了,以人作为根本,在“人”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学佛。我再重复一遍:学佛的前提条件是“以人为本”!怎样做才算合乎“以人为本”呢?就是内修自己的思想境界和心态,外修自己的言行举止——形象。觉西来了没有?你把我刚才讲的话重复一遍!(答:重复不来。)重复不来,你可以不重复原话,把意思说出来就行。道惠重复一遍!(答:修行要以人为本),所以我说,我的书你们要反复地看。可你们都不愿意反复地看,我现在说,你们还是没有听进去;即便是听进去了,还需要消化;即便是消化了,还要会运用它。况且你们三步都没有做到!既没有听进去,也没有消化,更不会运用。我们常说的“书呆子”,他就是听进去了、学进去了,但是他只会讲、不会用,你们现在是连“书呆子”都达不到,根本就没有听进去,当然也就谈不上讲和用了。我的四句话——佛学思想,归纳成四个字,就是“以人为本”。你们知道是那四句话?我的佛学思想就是四句话:“欲修天道,先修人道;人道修好,天道自成。”。有人说不应当写成“欲修天道”,应当写成“欲修佛道”。我说:“佛道是不是在天上?是不是在三界以外的天?三界以外还有天,那就是圣人居住的天了!当我这样一说,这个朋友也就不再辩论了。况且我们现在真的是连“天道”的要求都达不到!以我们目前的修行方法和心态,真的在临终以后连天人的层次都达不到,还升不到天上,可是我们还瞧不起天道。极乐世界也是天上,但它是三界以外的天。的确,三界以内的天道不能够了脱生死,终究还会轮回到娑婆世界来受报。可是就我们目前的功德、福报和定力,死了以后连天上都生不去!要想升天,还要修好十善才能去,十善修不好,死后还生不到天上!我们佛门里还有斋天仪规呢,没有福德因缘是生不到天上去的。死了就是成个“土地公”,也还要修很大的福报和功德,才能够成为一方土地神。更不要瞧不起天人!哎呀 ——!我们都是舍近求远哪,瞧不起天人。甚至我们连阿修罗都瞧不起!阿修罗在哪儿?阿修罗在我们头顶上的这一层天上,修罗天哪!它也是属于天神!二十八层天,这个天表,你们看一看,我们目前在座的,哪一层也达不到!我这本《开示录》(指《降伏其心》之一)出来以后,你们一定要多看。我这几天在看道基整理的《开示录》,现在已经打印出来了,我正在校对,修改一下个别词语、标点。过一段时间书印出来以后,你们一定要反复地读!我在审稿的过程当中,我也感觉到受益。感觉得有些话好像不是我讲的一样,对书里面的道理感觉到特别新鲜!那就说明我在讲开示的当下是在用“心”讲,而不是头脑思维讲出来的。打印出来以后我校对一遍,然后拿到印刷厂去修改,电脑修改之后,再打印出来,我们再校对。要连续校对三遍以上才能够印成书出来!道基花了很大的心血,都把它记录下来了,也足够难为她的。学佛是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控制自己的身心,可是我们好多人都自由散漫惯了,不愿意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愿意控制自己的身心,怎么想就怎么做!这哪里叫做修行人呢?世界上没有“解脱”二字啊,你们别搞错了!你们认为有解脱,哪里有解脱?正因为世界上没有解脱,我们才渴望解脱。你也想解脱,我也想解脱,他也在修解脱!真的开悟了以后,才知道世间没有“解脱”。所谓的解脱,只能说是你不在意,这就叫做解脱!譬如说天气热了,你的身体热不热?照样会热!天气冷了,你的身体照样会冷。这是大的环境控制了你的身心,你解脱不了;中的环境,你在一个团体里面领导会管你,你要参加团体劳动,否则你可能没有工资,也可能在这个团体里面待不下去,你也没办法解脱;小的环境,你不吃饭肚子会饿得咕咕叫,不让你睡觉你痛苦得要死、困得要命,浑身没力气。生病了,死不得活不得,还是没办法解脱!大环境、中环境、小环境你都超越不了,你能够说你解脱得了吗?所谓的“解脱”,只是相对而言。只不过是你不在意、不住在上面,不以此为苦、不以此为愁。譬如说你身体有病,能治就治,治不好我也不再痛苦,这样,你就超越了病魔;今天厨师做菜做咸了,好吃多吃点,不好吃少吃点,说明你超越了食魔;你来到东华寺,万行给你工资你就要,不给你工资你也无所谓,这就说明你已经超越了财魔。如果说万行不给你工资,你在这里就待不下去:别的庙里有工资,这个庙没工资!说明你没有超越财魔。所谓“色魔”,这个环境优美啊!我住在这里不愿意走;这个地方风水不好,没“环境”,我住不下去。“色”不是单指男女之色,狭义的 “色”是指男女之色,广义的“色”泛指眼根所看到的一切事物。譬如说外界的环境,房间的装修、摆设,衣服的色彩,这些都是“色”。你超越不了色,“色”就要转你;你超越了色,你就能够转色。所谓的“名魔”,我给你个“当家”的干,你干活就有劲;我不给你“当家”的位置,你干活就没劲,这就说明你没有超越名魔。财、色、名、食、睡,你必须都要超越!在座的有几个人能够超越?在中的环境里,叫你干活你就干,没活了你就待着。你如果不太在意,也说明你超越了。在大的环境里,南方天气热,你不叫苦,广东人能活,我也能活!南方人到东北三省,冬天寒冷,你也不叫苦,东北人能活,我广东人、福建人也能够活下去!都是人,有什么区别呢?你只要是心量放开,不在意,就超越了;你在意,就超越不了。所以我讲世界上有解脱,又没有解脱。所谓的“解脱”,就是你不在意。用佛门里的行话来讲就是“无住”。你没有住在里面,没有停留在上面,你就解脱了;你停留在上面,就叫没有解脱。你评价万行有修行,万行也是这个样子;你说万行没修行,万行还是这个样子。不能因为你的评价,我就改变了自己!因为每一个人的评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自己的境界上。他没有办法超越自己的境界!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发现别人的智慧;只有你伟大了,才能够发现别人的伟大;只有你超越了,才能够发现别人的超越。过去有个笑话:张三诅咒李四说:“你将来死了要下地狱!”李四说:“你肯定要先下地狱!如果你不在地狱,怎么能看到我下地狱呢?”张三听到李四的话,觉得说得有道理,我不在地狱,怎么能看到李四在地狱呢?我们通过这个小故事,能够领悟到一个道理:你处在哪个层次上,你看到的、评论的、论断的,就是你那个层次的境界。你是“佛”了,你看谁都是佛,你是魔鬼,你看谁都是魔鬼;你是小偷,你看谁都是小偷!什么是法,今天晚上讲的才是真正的无上大(两字隔开)法!这才是心法。你们以为给我磕个头,我给你把头摸一摸,教你一个手印,教你一个咒语,这就是“法”。这是哄你们,不叫你们哭的!止“小儿啼”的。临济祖师说:你来到我面前,我教你盘个腿、教你念个咒、教你呼几口气,你认为这是法,这是哄小孩哭的!“噢、噢,别哭了,别哭了,传你一个法!”你认为这个有用吗?这些都是有为法,刚才讲的才是大(两字隔开)法,无为法才是“心法”!正因为太大了、太无为了,无为得没有边际了,大家抓不住了,只能教你小孩儿的法。教你念个咒、结个手印、大家容易接受这种法。你们将来出去传法的时候,不要教这种心法,不要教这种无为法。要教他们有为法,叫他们摸得到、看得着。这就是为什么在市场上那么流行所谓的密宗、禅宗、净土宗,市场上这些都是有为法。教你什么“百字明”、磕大头、观想、结手印……,你觉得哎呀——,这法好啊!这法值钱啊!等你修上三年、五年、十年,发觉没有用!我说没有用是假的,人家要骂我了。也有用,你花上十倍的力量,结果只得到一倍的成果,你说这种用怎么划得来呢?降伏其心之二(2003年9月19日(八月二十三日))打坐昏沉时,可以把颈椎用手扳一扳、拍一拍、用掌根砍一砍,或者用手掌摩擦一两分钟,发热后再用手按一按。要用力来刺激它,感到有点痛了,才有效果。后脑袋一发热,马上就不会昏沉了,头脑就清醒了。这也是一种开智慧的方法,气血畅通,头脑供血供氧足,思维就敏捷,反应就快。《莲花生动功》第一节叫“观音请圣”,做这一节下颏一定要收回来,压住喉咙。目的就是为了使气血畅通,脑部供血充足。生理解决不了,心理就没办法解决。佛祖讲:“降伏其心”,“身”都降伏不了,怎么能够降伏“心”呢?祖师又讲:“守本真心,胜念他佛”!何为“守本真心”呢?为什么说修行人一定要守住自己的本心呢?如果真能守住自己的心,就没有必要念外面的佛了!何为“外面的佛”呢?你念阿弥陀佛、念你的上师、念在世的活佛,就是属于念外面的佛。因为我们守不住自己内在的心,坐在这里胡思乱想,不得已才念“外面的佛”。念外面的佛也对,只是舍本逐末。这里的“心”指的就是妄心、散乱心,同时也意味着内在觉知的力量没有培养起来。八万四千法门,就是因为我们守不住内在的真心,才产生出来的。如果能够守住自己的真心,哪一个法门也不需要。最高的法门就是能守住自己的心,不散乱。《楞严经》中佛问二十五位菩萨、大阿罗汉,各自从哪一个法门修行证果的?在因地修行时,最初发心悟十八界,以哪一个法门最为圆通、下手最方便、最容易入三摩地?二十五位圣人各自陈述了自己的圆通法门。实际上二十五位菩萨、大阿罗汉在因地修行的时候,都没有办法守住自己的真心,才请佛传授了他们一个法门。当他们进入了果地以后,这些法门对他们而言,已经没有用了。但是他们讲出来,让后学者来参考。如果有一天我们都能守住自己的真心,自然都能超越《楞严经》二十五位圣人的法门。经常听到学佛的人说自己的法门高,对方的法门低。实际上这类人都没有悟道,连基本的理都没有通!凡是听到谁说自己的法门最高,这说明他还是没有降伏自己的妄心,还守不住自己的真心,还没有入门,还是在“法”上用功夫,而不是在“道”上用功夫,更没有在自己“心”上用功夫!能够守住自己的真心、降伏自己的妄心,还需要什么法门来修呢?守住真心即是真正的法门!学佛的人连这个道理都没有弄懂。最近我听到好几个活佛、法王都说自己的法门高,说自己来自某某活佛的传承!说这些话的人,还没有懂得这个道理。每一天都想追求高的境界,都想找到高的明师,如果真的高境界、大明师来到我们面前,我们未必能够适应他。如果不能够守住自己的真心,给你任何一个法门都用不上,你坐在这个地方仍然胡思乱想!黄檗禅师说过一句话:“所谓的‘法’,只不过是‘黄叶止小儿哭’”!小孩子在哭的时候,你往他嘴里放一块糖,他就不哭了。可是糖块儿吃完了,还是要哭,不往他嘴里放糖块儿,还是解决不了问题。你法门修得越多,你越不会向你的真心用功夫。过去的禅宗不给你方法,就是让你到禅堂里去死坐。你问他“怎样用功夫?”他告诉你“放下”!再问他“如何用功夫?”回答你:参“念佛的是谁?”、参“何为自己的本来面目”,你再问他“如何用功夫?”他一香板打在你身上,不允许你再问第四个问题!一个人把外界的事物放下得越多,内在灵性的力量就产生得越多,这是看不见的境界。要远远超过有形有相的境界!有的人经常说自己修行的时候看见佛了、看到光了、听到声音了、和佛菩萨交流了。这固然是一种境界,但绝对赶不上内在灵性力量的超越!在“法”上转来转去,转了一辈子,连最基本的“法”还走不出去。既然连最基本的法的层次还没有走出去,你怎么能进入道里面去呢?“法”不是“道”,它是为了指引入道而设的一个方便法。我们在地里劳动的时候,一位出家师傅谈到他还要继续修“四加行”、“五加行”!我当时对他讲:“我曾经有一位道友,他四加行、五加行修了三遍了,我问他有什么感受,他说‘没有感受’,我又问他,:你这样修下去,你认为能够入道吗?”他说:“没有把握!”按他的观念讲:“修总比不修好”。他说得没错,修总比不修好!你只要是念佛、打坐、持咒,不管它上道没上道,不管它入门没入门,总比不修好。可是为什么你花10分的代价,没有10分的收获呢?为什么只有 0.1的收获呢?或者只有0.01的收获呢?甚至连0.01都达不到呢?这个道友的回答真让人哭笑不得!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仔细分析一下根本没有道理!我们现在是专业的修行人,为什么不在根本上用功夫呢?而偏偏要在枝末上用功夫呢?你走过了“枝末”,发觉收获不大,为什么还不改变当初的方法呢?佛告诉我们 “法门无量誓愿学”,你不要拿着一个苹果在嘴里啃来啃去,认为天下只有你手里的苹果好吃,把外面所有的苹果全都否认掉了!你如果有胆量把你手里的苹果放下,再去尝试一下别的苹果,你会惊喜地发现:外面还有比自己手里的苹果好吃得多得多的苹果!放下自己手里的“苹果”,需要大的胆量、大的气魄才能够做到。二祖慧可求法的时候,他在中原一带已经是很有名气的大(两字隔开)法师了,达摩祖师也早有耳闻。当二祖向初祖求法时,达摩祖师说了一句话:“旷劫大(两字隔开)法,非小根小智者所能得!”。意思是对二祖说:我这是无上大(两字隔开)法,不是你这种小根器的人所能够学的。二祖这时已经是大(两字隔开)法师了,作为一般人怎么能够承受这种轻慢呢?但“二祖”就是“二祖”!他知道达摩是一位圣人,在真理面前他没有退缩、没有软弱!他直接就问:“什么样的人能够修你的法?”达摩回答说:“除非雪变成红色的”!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二祖抽出腰刀,“咔嚓”一声把自己左臂砍断了!谁有这样的胆量和气魄?历史上只有一个慧可,当时也只有28岁。也只有这样的小伙子,他热血沸腾敢干,稍微老一点的他绝对不干!所以他能够成为一代宗师。自古以来修道的人、悟道的人都带有三分傻气,绝对不是聪明透顶、油嘴滑舌的人。这些人与“道”无缘!过去的祖师大德为什么要我们诵经、念佛、持咒、观想呢?因为他们很清楚地知道,大家根本没有办法把力量转移回来守住自己内在的真心,也就是说守不住自己的起心动念。与其坐在这个地方胡思乱想,还不如找件事情给你做。做什么呢?叫你拼命地念佛、诵经、持咒、观想!等到有一天你诵经、念佛、持咒、观想很累了,突然把它放下转向内在,这个时候,你内在的一种清醒觉知的力量顿时产生。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感受:白天干了一天的活,累得不得了,晚上坐在这个地方打坐,杂念肯定会少得多!但是一般人杂念少了的时候,就又要昏沉。如果这两天不让你们干活了,吃饱了、喝足了、睡好了,晚上打坐肯定会胡思乱想!当然也不会昏沉。修行,不外乎这两种现象。一个人如果心里面挂着一件事情,他就不会昏沉,甚至会睡不着觉。一个修行人如果真的把“生死”挂在心上,把用功的力量放在心里边,在静坐的时候,他不可能昏沉。即便是昏沉,最多也只是二十分钟。这是生理上的一种力量,你没有办法降伏它。二十分钟以后,身心又会非常有精神。守住自己的心,胜过修所有的法门。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守住自己的心呢?前提条件是能够看见自己的心。怎么能够看得见你自己的心呢?它究竟有没有形象呢?每一个念头,都是“心”的显现,你能够看见自己的念头产生,就意味着能够看得见自己的心;能够看见自己的心,就意味着能够把握得住自己的心。六根对六尘产生作用的是心,我们看到外面种种形象的时候,实际上是心启动的缘故。心如果不动,眼前的一切都是空白的,也即所谓的“视若无睹”!能够看到外面的种种现象,那么内在起念的时候,同样也能看见。实际上我们看见外界种种现象的时候,它是内在的“念”延长和外界的现象融为一体了。当起心还没有和外界的现象连接时,当心念起的那一刹那,就应该看见,就应该把它就地熄灭,不要等到内在心的力量与外界六尘的形象连接以后,再去熄灭,就已经来不及了!譬如说当我们看到外面的“苹果”的时候,同时已经在起分别、判断、思维了,已经形成“波浪”了,这个时候你想要熄灭你的妄心已经来不及了!要在你内在开始动念看苹果、将要看苹果的时候,就应该在内在把这个“动念”熄灭掉。我们在诵经、念佛、打坐、持咒、观想的时候,散乱心一旦产生,你再继续下去也没有用,同样还会胡思乱想。如果这个时候你停上几分钟,再继续去诵经、打坐、念佛、持咒、观想,散乱心就会没有了。有时我们在观想的过程中,突然出现了杂念,观想不下去了,怎么办呢?这时你不要硬着头皮再继续观想下去,干脆停下来,从头再观想。只有身心内外都放下以后(也即“无心于事”的时候),产生的念头你才能够很清楚地看见。无论所起的是善念、恶念、无记念,都能看见。念念能见!如果真能达到这样的话,所有的法门你都不需要了。因为你已经能够守住自己的真心了,能够不外求了,力量已经回来了,根本不需要再回过头来走过程了!心太散乱,从眼神就能很清楚地看得出来,我们经常说一个人的眼神“茫茫然”,为什么会茫然呢?因为他没有目标。要达到“无住”,首先要完全地住在一件事情上。也就是说首先要能够高度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只有经历过这样一个过程,才能够上升一个台阶而进入“无住”。我们现在是处在最下面一个台阶上,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撞。这儿抓一把、那儿抓一把,抓了无数次、无数遍,一直还没有专一地抓一个。等到有一天我们突然醒悟了,迈上了一个台阶了,也就是说真的抓住一个方法了,也就意味着住在这一个方法上了。修上三年、五年,这个时候,我们的眼神,我们的智慧,绝对不像现在这样!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2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