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降伏其心(释万行上师)-8

作者:释万行 字数:24982 更新:2023-10-08 20:00:56

大家入佛门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众答:为清净、为解脱、为成佛、……)不管你是哪一种心态入佛门,有一点可以肯定:大家都想改变自己目前的现状,也就是说提高自己目前的素质、提升自己的等级,是想往一个好的方面去发展。那么你们可以反问一下自己:学佛以后,自己是否变得心胸开阔了?是不是变得会做事情了?会观察事物了?有没有比以前更吃苦耐劳?抱怨的心理是否减轻了?喜欢占便宜的心理是否还存在?你的内心是否比过去要清净、宁静一些?如果你还没感受到以上所说的情况,那么说明你接触佛教以来,根本就没有改变!有的人学佛许多年,不仅没有变得轻松解脱,反而变得比以前的枷锁更多了、活得更累了、生活压力变得更重了。本来是想解脱的,为什么不仅没有解脱,反而感到比以前更沉重、更被束缚了呢?学佛人都会讲:不要去执著、要随缘。可是有几个人能做得到呢?认识到了人生的痛苦和无奈,而又改变不了现状,就会比别人活得更沉重,更痛苦;不知者,反而自在一些。在某些方面,我们为什么不能随缘,而一定要强求、一定要好胜呢?抛开学佛不说,就算是你做人,也应该有一套自己做人的准则和方式、方法。那么现在我们是“学佛”,又怎么可能不要一套准则呢?既然是学佛了,学释迦佛,学阿弥陀佛,学药师佛,“学佛、学佛”,就不是“信佛”了。可是在我们的身上哪一点影子像是“学佛”呢?我在大家的身上没有发现学佛的影子。照这样下去的话,一个个都成了“傻瓜佛”了!世间上的事情都不会做,还想做佛。有的人是会做,不想做。做“佛”比做“人”更复杂、更辛苦、更劳累。做人是最轻松的,都不愿做,那又去做佛干什么呢?佛是“有求必应”的,我们现在是连最基本的都不答应,又怎么能学成“有求必应”呢?少称自己是“学佛”的人。如果严格要求的话,我们连“信佛”都达不到,因为信佛有几项要求我们都没有做好。不要跟俗人比,俗人既不学佛,也不信佛。大家来到这里就都不是俗人了,因为我们都想学佛。既然都想学佛,那就要跟佛比,不要跟身边的俗人比。跟俗人比,那你就是个俗人;跟佛比你就是个佛。一定要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我们所要的东西,必然有一个地方会有,就看你找到没有!我们现在不是佛,但是读了很多佛书,也了解了一些佛的境界、佛的胸怀。我们从佛经中读到许多佛,其中有一位“清净佛”,不染为“清”,不动为“净”。何为不染呢?你被外境转动了,就意味着你被外境所染了;“染”的同时,你内心就是“动”了。不动不染,不染,也不动,就是清净。我经常跑到你们的房屋前后、房间里边去看,都是乱糟糟的。一团糟!也许你们内心解脱了,房间里怎么乱,房前屋后怎么乱都看得惯。如果这是“解脱”了!那么就意味着你内心也是乱糟糟的,也不需要整理了,你也习惯了,也解脱了。我看这种“解脱”,还是不要为好!对眼前的事物看不见,那么对内心的事物也会看不见,既然内外都看不见,说明智慧就没有开,没有用心去观察内外。只要是用心在观察一件事,怎么可能做不好呢?如果认为自己修行很高,怎么连最简单、最基本的事情都做不到位呢?有些问题是我们不知道,可是知道了的为什么不能马上纠正过来呢?看不清内在,也就看不见外在;外在显现的,是内心的形象。注意不到自己的起心动念,就没办法觉察到对方的起心动念!学佛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非常复杂的事情。可是我们都不怕复杂、也不怕麻烦,偏偏要学佛!按道理来讲,复杂麻烦的事情不怕了,做简单的事情就更不怕了。可是为什么我们做世间上的事情又觉得麻烦复杂呢?世间上的事情怎么会比学佛还要复杂、麻烦呢?世间上的事情是向外做,学佛是向内做。向内寻找要很精细,才能够看得见,才能够把握住。我们天天拜佛,为什么要拜佛呢?因为佛值得我们拜!他是我们的榜样!既然我们了解佛,为什么不按佛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呢?说你们没有观察事物,那是冤枉了你们,也都在观察。为什么观察不到位呢?散乱心太重了!没办法集中在一个点上一直观下去。天天是这一套事物,学佛是这一套方法,做外面的事情也是这一套方法,实际上内与外,原本上是一套方法。有的学佛十几年了,有的做世间上的事情几十年了,还是没有办法学好。当自己对一件事情拿不准的时候,要多请教周围的人,不要自以为是。学佛的人好多都不愿意请教人,但是喜欢与人辩。为什么不愿意请教呢?就是因为虚荣心太强了、太要面子了!如果连这些最简单、最基本的都没有突破,又怎么能够学佛、成佛呢?如果说“佛”还有面子的话,那还是佛吗?不走出自己的思想框框,根本没有办法改变自己内在的素质!看上去一个个都是发呆,眼神都是浑浑噩噩、茫茫然,修行不知道方向,做事也不知道方向!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情从来没有用心去体验过。哪怕你学会用心做一件事情,那么你以后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会一心去做。因为你从来没有对一件事情专一过,所以你的心态一直是在大散乱当中。如果对一件事情曾经专一过,那么就会有了这种专一的记忆,以后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都能够达到专一。让大家做事,大家都不会做;可是别人一做事,大家又都会挑毛病,都说这个人做得不对。为什么自己不会去做呢?别人一做又会挑毛病呢?我们这里面有几个人做得非常好,真的是任劳任怨,像个学佛的样子。虽然他不是佛,但是他在拿佛的标准要求自己。修行是在学佛,而不是在学凡夫!天天就是这几件事,没有新鲜的事情出现,可是面对这几件老事情,还是茫茫然。用功的方法讲了无数次,许多方法都讲过,可是大家连一个方法都不会用。是否真的用心修过一个方法呢?任何一个方法,你没有用心修一段时间,都掌握不了。抓住一个方法要反复试验、反复揣摩,一直弄通才撒手。我们做人、做事,不要马马虎虎,要认真。那么你们会问:太认真了,是不是不解脱了?只有当你对一件事情认真以后,才能够彻底明白;只有彻底明白,才能够对这件事情彻底看破、放下、最终解脱!你没有认真,也就看不破;你没有看破,就放不下,就不能解脱。一件事物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没有用心去观察它,怎么会看得懂呢?看懂了,也就意味着看破了。看破了,才会放得下,只有脚踏实地才能过后无痕。你们可以互相观察一下对方的眼神,哪一个是充满着自信、坚定不移的眼神?都是散乱、茫然。连个最基本的目标都没有!没有目标的人,他怎么可能不摇摆呢?怎么可能不散乱呢?你们明天可以去互相看看对方的眼神,没有一个是坚定不移的。往往给人的感觉是“无住”,似乎是没有住在任何一件事情上,实际上你们这种眼神不是“无住”,是“散乱”,没有办法集中在一件事情上,给外人的感觉是你们对事物没有执著,实际上你们想执著也执著不起来!因为心太散乱了,怎么可能对一件事物执著不移呢?学佛是世界上最苦的事情,我们都是最容易的事情不要了,反而去追求难度最高的事情。这岂不是让人听来可笑?最难的,我们敢面对、敢想、敢要;世间上最简单的事情我们反而不要。就是要,我们还做不好。哪有这样的道理呢?学佛的目的是为了将来成佛、将来也做佛。可是哪有一个像“佛”的苗子呢?难怪社会上很多人说:学佛的很多都是笨蛋、是弱智;在社会上没有成就,要工作没工作、要家庭没家庭,连温饱都没保障,结果都学佛了,自己还唱高调:这个我看破了,那个我放下了。实际上是得不到,说他自己看破、放下了,从来没有经历过,如何看破呢?从来没有得到,又如何放下呢?对于自己每天接触的人,见到的事情、甚至听到的每一句话,都要反省一下,看看自己内在有什么反应?不要过去就过去了。如果马马虎虎随便过去了,自己永远没办法改变!素质永远提升不起来。在座的都是年轻人,成佛都有希望、都有份。如果不严格要求自己,就这样马马虎虎下去,还不如前几年的素质。没学佛的时候你还知道为了工作、家庭要去拼、去努力,要去学习,要检点自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因为不这样做你连工作都找不到,就会被社会淘汰!学佛了以后呢?都抱着一种得过且过的心理,对自己就不严格要求了。实际上这样的想法恰恰是错误的!今天晚上小官来了没有?(答:来了),你谈谈你管理这几天的感想。(小官:……)一个做“管事”的人要负责任,不要怕得罪人。在我二十几岁的时候,曾经有个朋友问过我:你是想把一件事情做好,还是想把每一件事情做好?你是想得到一个人的心,还是想得到每一个人的心?我回答说:我只想把一件事情做好,只想得到一个人的心。他最后说,你可以出去“玩世界了”,可以出去做事情了!一个当领导、当管事的人,不要顾虑那么多。你想让大家都说你好,你把事情做好了大家自然都会说你好。只有把事情做好了,才显得出你的思想、观点是正确的!你没把事情做好,你再有智慧、再对,也不对!结果是没一个人说你好。有什么好怕的呢?适应这里的就留下来,不适应的就走掉。你以规矩来管人。又不是以你自己来管人。就像国家是以法治教而不是以某一位领导治教;是以法律维护治安,而不是以某一个人来维护治安。一“香板”打下来,你符合“香板”的就留下来,不符合的就打出去!对于那些自由散漫、无规无矩者,你把他“打”跑了,他还会评价:这里的规矩严,我受不了走掉了。不是因为没规矩、不想住走掉了。既然我把权利交给你,你就要敢负责任。一个人年青青的,不要想着做“老好人”,你想做好人,肯定“好人”没你份!你不要学顿汉,顿汉他是没这个魄力!但是顿汉有顿汉的特长,他一心维护寺庙,只是个人能力缺少开发锻炼。你们看中午吃饭,斋堂里乱糟糟的。斋堂里面别人都不能够说话,只允许僧值说话。第一次进斋堂说话(无人管),他就以为斋堂里面可以说话,以后他每次进了斋堂都会讲话。第一次到斋堂来,就一句话不让他说,他就会知道斋堂里是不能够讲话的。以后继广你在斋堂里肩膀上要扛块香板,不行,你就打下去!一个团体里面,没有一点规矩是不行的,当然大多数人都能按规矩办事,有那么几个不按规矩办事,就显得乱糟糟的。不懂可以学习,懂了不按规矩办是不允许的。刚到的人就要看你们先到的,先到的人没有做好榜样,后来的人就没有规矩了。一个领导,要敢打敢骂。你有成佛的胆量,为什么就没有下地狱的胆量?你敢发财,为什么不敢赔钱?做人就像赌博一样,愿赌就要服输,敢赢就要敢输!你没这个胆量,怎么能把事情做好。“人”都立不起来了,怎么能够成佛?你没这个力量,狠的时候狠不起来,慈悲的时候也慈悲不起来。因为“慈悲”和“狠”是一个力量,是成正比的。大慈大悲的人,也就是大凶大恶的人!没有这个力量,干什么都不行。你想成佛,别想了!当然你也做不了坏事,因为你没这个力量。领导分配的工作就去做,做错了是领导的问题。领导一分配工作,你的意见、方案马上就出来了。你又不是领导,你拿什么方案?领导怎么说,你就怎么去做,做对了说明你会做事;做错了是领导的事情。许多学佛的人都没在政府里(社会上)做过事情,都是自由散漫惯了,像这种人到了社会上混饭吃都难。大家来到这里,是一个团体,不要以为自己是独自一个人。你到了团体里,就要有团体的精神,就要按团体里的规矩去做。你们几个负责人,发现问题要马上解决,规矩列出来就要执行。不执行,列出来有什么用?你们每个人都可以把看到的问题写出来,国家的法律也是这么完善起来的。每个人在管事期间都要把所见所闻、感悟写出来,再交给下一个人。这样才能把寺院规矩完善起来!宣化上人法宝论坛 → 佛法交流 → 禅定实修 → 降伏其心之二(释万行上师)降伏其心之二2003年7月21日(六月二十二日)今天变换一个方式,你们大家推选一个人出来讲开示。光听,自己不学着讲,总以为自己懂了,知道了很多;真正让自己讲的时候,才能够觉察到自己懂得很少,很多知识都不懂。如果一个人对修行真的通达的话他不仅会用功,而且也很会讲。他讲出来的理论都是成系统的,不会是颠三倒四、前后不一致的。如果说你讲不出来,说明内在真的没有明白,既然内心真的没有明白,那么你用功肯定没有办法上路!学佛修道,最关键的也就是那么几句话,而几句话里面最关键的也就是几个字,但是落在自己的言行当中,既很困难,也很简单。当你的心态没转变的时候,就会觉得很困难;心态一转变,再大的困难对你来讲,就不是困难。就像一个人面对一件事物,当他不愿意接受它时,觉得是一种痛苦;转变一种心态,当愿意接受它的时候,这件事物对他来讲就是变成了一种享受。前后面对的是同一件事物,只是由于两种不同的心态,而致使当事人对这件事物的感受发生了彻底的转变。就像一个爱喝酒的人,说酒香得不得了,而一个不会喝酒的人就说酒辣得不得了。一旦后者学会了喝酒,他就不觉得酒辣了,也会觉得酒很香。其实这个酒并没有起变化,只是这个人前后起了变化。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也同样是这个道理:觉得这件事情不对,觉得这个人不好,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心态转变了,就会觉得这个人也好,这个事也对。这个“人”和“事 ”,从来没有变过,就如同刚才讲那个酒没有改变一样,只是自己的心念有所转变。又像你们没来这里之前,觉得万行很有修行,修行很高;可是你们来到这个地方十天半个月,甚至更久一点,又觉得万行什么都不是!那么这个期间。是否万行前后变了两个人呢?根本没变。究竟是谁变了呢?就万行本人而言,不仅没有变,甚至一直在努力;可是对于来者讲,看万行不仅没有进步,而且越来越笨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实际上每个人都渴望进步,也都在进步。但是我们对身边的每个人都期望过高,都是带着自己的知见来看对方,来给对方定性。如果不带着自己的知见看对方,那么对方也就不存在前后不一致。实际上是自己的思想前后不一致,所以看对方也就前后不一致了。大家来到这里,我看到你们每个人都在进步,但是进步得比较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教导的方法不得力,二是因为每个人原有的成见和观念太深了!很难转变。当我们到一个地方去学习的时候,就应该把自己过去所有的成见,暂时放在一边,不要带着自己的成见来学习。当你学习完了以后,再和你原有的成见作个比较。我们和人接触的时候,往往对方的一句话,就能够让我们受用终生。问题是我们能否让自己的心态平静下来,聆听对方的意见。在座的都是接触佛教好多年了,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叫你们讲的时候,你们就要大胆讲。你讲的只是你自己的理论,不能代表佛,也不能代表某一位祖师。也不应该跟祖师一样,跟佛一样!你就是你,并非说你讲的跟某位祖师一样你才是对的。佛与佛之间、祖师与祖师之间也有区别。自己内在的东西不往外掏,永远没有!只有通过一直不断地往外掏,才能够使自己的内在逐渐逐渐地充满;如果把外面的东西不断往里塞,反而会使里面的失去得更多!今天晚上我那个湖北老乡,叫什么师呢?没有来吗?我看每次我讲时,他都有对答,像是什么都懂。如果我们对一件事物真的懂,按自己的方法一做,必然就行得通。别人按你的方法去做,也必然行得通。如果说自己认为懂了,做起来又行不通,那说明自己的认识还是错误的!为什么说方法重要?因为方法就是规则,没有规则,也就没有方法。你只有通过一个规则才能够入道,尤其刚学佛的人,更需要规则。可是许多学佛的人都是自由散漫惯了,看上去像有许多规矩,实际上什么规矩都没有。都是无拘无束!既然是无拘无束,你怎么能管得住自己内在的起心动念呢?你如果不喜欢别人管,同样你也不会自己管自己。你能够接受别人管,那么你也能自己管得住自己。你做事情喜欢按照规矩去做,那么你学佛修道也同样能按照规矩走进道里面去!这样讲起来大家可能很难以接受。“学佛就是为了自在、为了超越”!如果你没有经过一段正规地训练、正规地走路,你怎么能够把路走得很好呢?就像学习书法一样,你没有经过一段时间写楷书,没有楷书作功底,你怎么可能会把行书、草书写好呢。你从来没有按规矩正规地训练过自己做人、做事的方式、方法,又怎么可能会很好地做人、做事呢?又怎么超越方法、超越自己呢?“规矩”是各行各业入门的基本功。刚才我去看了一下在“狮子”肚子里闭关的星雨,他说他最近几天心很稳定。实际上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这几天他的心非常浮躁,说话又非常激动。而且站在那里都站不稳,脚一直在动来动去,手也一直动来动去,又摸摸脑袋、摸摸手的。他自己以为自己很稳定。在前一段时间我去看他,他连话都懒得跟我说,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内心很安静。可是他自己觉得那个时候不安静!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呢。实际上当一个人处在大散乱当中的时候,他感觉到自己很专一、很清净;当一个人真正在专一、在清净的时候,他又会感觉自己很散乱。就像一个人感觉到自己很有能力,修行很高的时候,实际上他既没有能力,修行也不高;相反一个人总以为自己什么都不是,既没能力、修行也很差,实际上他就在道里面,就已经修行很高了!只有当一个人在真正很安静的时候,才能感受到自己的散乱;当一个人处在散乱当中,他感受不到自己散乱。当一个人很有能力的时候,觉察到某一件事情自己做得不够完善时,才会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很差。当一个人能力很有限,什么都不会做的时候,他对事物根本看不到,也认识不透,他以为很简单。所以他会以为自己能力很强,修行很高!如果真的对外界能够彻底地认识到,那么也就意味着他对自己的内在已经彻底认识到了。对内在彻底认识到的同时,也就认识到了外在。我们都是来学佛的,要跟佛比,跟祖师比,跟圣人比;不要跟凡夫比,不要跟你身边的张三、李四比。他不想成佛,也不想成圣人,又不想成贤人;他只想做一个混混的人,只想得过且过。结果你跟他一比,你觉得你自己还算个 “东西”,还不错,实际上你什么“东西”都不是!只有你跟佛比的时候,你才能看清自己什么都不是。如果你跟身边的人比,那你真是没出息!可是我们人往往都不跟伟人、圣人比,总喜欢跟身边的人比。难怪我们很难进步、很难提升自己的素质。因为我们一直是跟身边的人比,从来没有拿圣人的标准来跟我们自己比较。你自己想要什么,难道自己不清楚吗?如果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为什么还跟身边的人比呢?明眼人到处都有,况且我们都生活在群体里,“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自己是个什么“东西”,身边的人未必能看清你,但是总有人能看清你。人,不怕别人不认识自己,就怕自己做得不到位,没有什么能力和德行值得别人认识我们。如果别人能做的事,你也能做,那么你和别人有什么区别呢?别人不能做的、做不到的,你能做到,而且能够作好,那才说明你与众不同!伟人、成功人士,就是因为他能够做到常人做不到的事情。他能够接受常人不能够接受的事情!如果我们每一个人把自己往佛的方位靠,以佛的标准要求我们自己,进步就快了。年轻人啊!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你自己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谁又能够对你严格要求呢?父母亲对你严格要求,结果你与父母亲的感情不好、合不来,从家庭里面出来。你还说跟父母亲没有缘!如果师父对你要求严了,你跟师父感情也不合、跟师父也闹意见,说跟师父没有缘!如果师父顺着你来,父母亲顺着你来,你会说跟他们很有缘。一个人不能够接受别人的帮助,不愿听逆耳之言,永远没办法进步,永远走不出自己小市民思想的框框!不要因为一点小事把自己的人品、人格降了下来。就像是我们通常谈论的一个话题:人们爱财,你占了一点小便宜,你也一样生活;你不占那点小便宜你也一样生活。结果由于你爱占便宜,而被人瞧不起!就算是你占了一点小便宜,你还要想办法掩盖自己、为自己辩护,怕别人发觉。你还生活在恐惧之中!如果你内心亮堂堂的,以真实的面目出现在大家面前,你做人做事会很轻松。你要想超越、洒脱、自在,惟一的办法就是活得真实!你对自己真实了,你就是一个自在的人!你们有什么问题讲出来吧 !我们一起讨论。问:请问上师,“反闻闻自性”的法门怎么修?师:每一个方法都必须反闻闻自性、反见见自性、反照照自性!如果违背这个规律,要想入道、成道的话,绝无是处!所谓的反闻、反见、反照,实际上就是对自己的起心动念能够看得见,能够觉察到,再进一步能够把握得到。一个人对自己的起心动念如果觉察不到,他绝对不可能把握得到!就像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有了抱怨心,在烦恼时,如果能够觉察到自己有抱怨心、起了烦恼,这就叫做“反见见自性”。如果对自己的起心动念觉察不到,这说明对自己的自性还没有觉察到,也没有见到!如何闻自性、见自性、把握自性呢?靠的就是“静心”二字。至于如何静心,采用哪一种方法静心,因人而异。有的人通过念佛,有的人通过吵架,有的人通过紧张工作的压力,有的人通过打坐,有的人持咒语,有的人拜佛。所使用的方法不一样,但都能够让你达到专一不二,一心不乱。你只有一心不乱的时候才能够“闻自性、见自性”,把握住自性。所有的方法无非都是首先让大家能够静心。心一静下来才能够专一;专一下去才能够入定、入道、得道。就像我讲:看你们的眼神,一个个都那么无助、那么散乱、那么没有方向。那说明你们内心从来没有一件事情装在里面,没有一件事情在你们心里产生过压力。如果一个人感到有压力的话,说明他心里面存放有一件事情。有了一件事情放在心里面,也就意味着他对这件事情很专一,他就生不起妄念,心没有办法散乱。他的表现绝对不会是“茫茫然”,绝对不会是“无助”。内心无事的人实际上是没有方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内心有事,说明他已经把方向定了。你们明天做什么,自己知道吗?正因为你们不知道,所以早晨吃完了饭以后,都在等待。这个时候内心的念头,根本没有向一个方向集中,也没有定在某一件事情上。如果你今天晚上甚至更早之前,你就知道明天要干什么,那么在这一段时间内,你们的力量、你们的心力实际上早已经集中在一个方向了!在你们的眼神里又怎么可能出现彷徨呢?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烦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支持(0) 中立(0) 反对(0) 回到顶部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青莲小大 12楼 个性首页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加好友 发短信 青莲等级:管理员 贴子:2717 积分:21871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6-9-18 23:20:04 ... 发贴心情 Post By:2007-8-30 6:25:04降伏其心之二(2003年7月23日(六月二十四日))大家坐在这里,不是昏沉、就是散乱,等到散乱稍微减轻一点,又变得昏沉了;不昏沉的人,坐在这个地方又特别的散乱。实际上这两种现象,都是一种力量形成的。如果你降伏了这股力量,既不昏沉,又不散乱,而是永远处在清醒、灵明不昧的状态里面。这样的状态一旦出现,即使是在睡觉,也是处在道里面!处在这种境界,就无所谓“盘腿不盘腿”了。这个时候已经超越了生理上的阻碍,真正进入修心态的开始。如果灵明不昧的画面一旦出现,自己只要是一起心动念,马上会在这种灵明不昧的画面里,显现出你动念以后的反应。譬如说在这种状态里面动了一丝嗔恨的念头,马上内在灵明不昧的画面里会有一团乌云出现;同时也能够看得见一股黑色的力量产生出来,把自己包围起来。你起一个善的念头,会感到自己顷刻间变大了许多!为什么我们平时的起心动念,看不见也把握不住?这就好比要看清自己的面目,对面必须要有一面镜子,自己的影子显现在镜子里面,才看得清。想要看清自己的习气毛病,也必须要等到内心非常清净的镜面出现以后。只有认识到自己的种种习气,进一步才能够逐渐、逐渐戒除掉自己的习气。自己脸上弄脏了以后,不通过面前这面镜子,自己是看不见的。只有借助于这面镜子,看到自己脸上有脏东西,才能够洗干净,才能够准确地洗掉这块脏东西。我们大家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在自己的心灵里面把这面镜子给修出来。实际上从每一个角度,说一千、道一万,千比喻、万比喻。不外乎“身心放松,敞开心扉”!如果不敞开,也就没法放松;正是因为没有放松,也就打不开。常人是既没有完全地放松,也没有完全地绷紧起来,都是处在一种散乱当中。佛教里面有个词语叫做“掉举 ”,严格来讲,我们现在还没有完全达到“掉举”的状态,因为掉举,它比散乱还要轻微一点,掉举的境界是一种什么状态呢?我想在座的人都曾经用缝衣针缝过衣服,在用线穿针鼻儿的时候,这种境界就叫做“掉举”。譬如说这一根很细的线有时候对准针鼻儿了;有时候没有对准;有时候好象要对准又没对准;有时候实际对准了,你认为没有对准,结果没有穿进去!这个比喻所说的境界,就叫做掉举。有时候对上了,有时候没对上,有时候刚刚对上了,结果又脱了针鼻儿了!而散乱呢?是这根线离针鼻儿还很远,还没有靠近针鼻儿。处在掉举境界里面的人,一看就明白,在他的外表上会体现两种现象:一是有时在日常生活中偶尔会刹那间的身心空掉,忘掉了周围的一切,不知道自己的所在,刹那间又恢复了常态。有时候在走路的时候,不知道拐弯,吃饭不知道放碗。如果看他的眼神和气质,又有一番别论。听了以上的介绍,大家在内心里面应该会有一个标准,来对照一下自己,是处在“散乱”当中,还是处在“掉举”当中?因为“昏沉”大家都很明白。实际上所谓的相应,就是把线已经穿进了针鼻儿里面了。有的人把线穿进了针鼻儿以后,由于定力不够,刚刚穿进去又被外边的事情干扰出来了。这在禅宗里面的比喻,叫做又“脱钩”了!也可以说是“脱线”了。禅宗里面曾经有一句话叫做:“龙衔宝珠,游鱼不顾”!龙的嘴巴里面(大约在咽喉部位)含着一颗夜明珠,如果龙把这颗宝珠吐出来,它马上就会死掉。因此当它含着宝珠在水里面玩耍的时候,周围有很多鱼、虾、蟹,各种海里面的生物从它的身边游过时,它都不会左顾右盼!它会非常小心谨慎地保护着自己嘴里边的这颗宝珠。古人通常用这个比喻来告诫我们修行人,当自己处在这个状态的时候,就如同“龙衔宝珠” 一样,应该什么都不顾了,只看好自己的起心动念。保持这个境界不被破坏、不至于脱钩、掉线。只有到达这个境界的人,才能够暂时和人群脱离开来,真正地开始闭关!如果还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你闭关用什么功呢?那么散乱、又那么浮躁,心还没有收回来,坐在这个地方不是昏沉、就是散乱,要么就是浮躁。我们这里来了这么多闭关又出来的人,他们有一个相同的境界,就是都没有降伏自己内在的一股力量!他抓不住这股力量,一定会是两种结果,先是一直散乱、散乱……当身心疲惫了,就开始昏沉。实际上他这种昏沉是处于一种休息状态。当休息了一阵子以后不昏沉了,又开始散乱。天天都是这样!在东华寺闭关的几位师父,在进关以前我都跟他们交谈过,出来以后又跟他们交谈过。下面的时间用来大家一起讨论。现在打坐的时候,就要把心从白天的事物里面挪过来打坐;当打坐完了,开始工作的时候,就要全身心投入到工作里面,不要在打坐的时候,还想着白天的工作;白天在工作的时候又想着打坐。这就叫做颠倒用功!即便我们现在达不到,但必须要明白这个道理:一心一意做一件事,人在这里,心就在这里。要学会让自己的思想随时进去,随时能够拔出来。这些道理如果不明白,是很难以用功的。靠自己慢慢摸索,最后总结出经验,要花上好多倍的时间哪!如果我们在一开始用功的时候,就能够明白这个道理,很快就会进去。绝对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际上人真的就是这么古怪,往往是别人告诉你的没有用,等到自己慢慢摸索、碰鼻子、摔跟头领悟的道理,自己才能够掌握。很少有人不是通过自己摔跟头,而是听别人说了以后,引以为鉴,自己就能够超越的。就像寺庙里管财务一样,我自己不会管理财务,听大家讲了那么多,我自己内心还是迷迷糊糊的!总感觉里面还有一层纸隔在这个地方,没有突破。内心还不能完全透亮。只有等到有一天自己通过一段实践,经历了一段管理账务以后,内心里面的这一层薄纸才有可能慢慢消失。而有的人能够突然一下子消失,这就是顿悟。大家经常听开示,如果你们的思想能够随着开示走,那么自己内在的境界,也会如同开示里面的层次一样,渐渐地上升。气功界有一句话叫“带功报告”,实际上是从宗教里面演变过去的。宗教里面讲:看佛经有加持力,听佛号有加持力。听别人念经、念咒、讲开示有加持力,实际上所谓的加持力,就是借助于外面的力量,逐渐、逐渐进入了状态,与道相应了。这就是一种加持力!就像一个讲开示的人,讲到第一层,第二层,如果我们的思想,身心也随着渐渐达到第一层,第二层,这就叫做相应。自然也就得到了加持力。这就是气功里面所谓的带功报告!把听众带进了功态里面。如果是根器很利的话,听过几堂开示下来,自己就已经达到了所开示的层次了。但是这个时候在自己的内心里面仍然会存在一层“薄纸”,没办法捅破。似乎明白,但总是觉得有一点不明白,这最关键的一点点必须要自己去尝试。必须等到亲履本地风光以后,身心才会豁然贯通。所谓“得心”者才能够“应手”,行行是道,这一点绝对真实不虚。因为我们大家没有得到佛门里面所谈的这种“道”,所以一直没办法体会何谓真正的道。有一天大家得到了佛门里面讲的这种“道”以后,你会忽然发现,此道与彼道原本是一道!譬如说我们提到佛门里面的道,大家的内心深处仍然是茫茫然,不知从何谈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听谁说自己感到都有理。自己也拿不定、认不准。在座的都做过饭,一谈到做饭,大家脑子里马上是清晰的、透亮的。真正得了道的人,就相当于你们会做饭一样,别人一说到做饭,整个做饭的程序就在你的脑子里清清楚楚、不假思索就知道从何下手!怎么进去,怎么出来,整个过程丝毫不会错乱。就像象道会管账一样,一提及账目,全部在她的脑子里清清楚楚。不管从左讲、从右讲、从前讲、从后讲,她都能够讲得圆满。整个脑子里面有本清醒的账,透亮的账,她看得清清楚楚。可是对于我不会管账的人来说,总是朦朦胧胧,甚至有的人连朦朦胧胧的境界都达不到,是一窍不通!得了道的人,就如同你们会管账的头脑里面的境界一模一样,就如同你们会做饭的那个状态一模一样。就像我是个农民,一谈到种田,我非常清楚什么季节种什么、怎么种、种多深、如何收割,清楚得很!佛门里面的“道”和这个“道”一模一样,此道彼道原本是一道!为什么我让大家讲开示,大家讲不出来,讲那么一、两分钟,头脑里就没货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不会“道”、不知“道”、也没法道!一提起东华寺,我们整个头脑里马上清清楚楚。东华寺的每个角落、每块石头,我们头脑里都清清楚楚。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你们的确亲履东华山、东华寺了。真正得了道的人,就如同我这个比喻一样,你可以从任何一个部位下手,把东华山、东华寺向别人描绘得清清楚楚。可是你没有到过东华山、东华寺,你只能把别人描绘东华寺的学说、理论,原封不动地、照本宣科地、断章取义地演说一番!对在哪里?错在哪里;是真对还是真错,连你自己也迷迷糊糊。根器是一方面,还是要通过自己去发心努力。如果根器再好,不去发心,不去努力还是不行。哪怕是根性差一点,自己能够发心去做,慢慢地还是能够打开道的大门。行行是道,实际上你们应该明白,真正得了道的人,就如同你们会管账、会做饭一样,头脑里清清楚楚、丝毫不乱。如果让你去做一件事,你根本不需要准备,上场就能发挥。所谓的自性里面,横竖上下,七通八达,全部贯通!你们去厨房里做饭,是不是还要想一想怎么做?如果你说需要想,那说明你还不会做饭。如果会做饭,丝毫都不用想,管账同样是这个道理。※ 对于一个没得道的人,你动念也错,不动念也错;对于得道的人你动念也对,不动念也对;你做也对,不做也对。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没道理,实际上就是这样!问:师父,如果打坐时昏沉、散乱,而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又能常思维、感悟一些道理,这是否有用呢?师:这个就是道 !可是我们会把这种“道”,认为不是佛门里所讲的“道”。只有等到有一天你真正得到佛门里边说的这种道以后,你会明白,日常生活中这个“道”、这种境界,本身与佛门里面的道一模一样!这个时候,你根本不会再执著我打坐不打坐、吃斋不吃斋、结婚不结婚了!※ 如何打开这个门,是从古到今谈论的一个话题。都想打开这个门,也知道怎么做,只是做一下就不做了,所以总也打不开这个门。※ 一个人如果做世间上的事进入不了状态,修道也不会成功。做一件事能够进入状态,件件事都能进入状态。一定是这样!达不到忘我的境界,要达到高峰绝对不可能。实际上训练做世间的事,一旦训练好,能达到忘我的状态,有了这种记忆,有了这种惯性,用来修道就容易得多了。你连世间上的事情都无法进入状态,又怎么可能在出世间里面达到忘我的状态呢?“事不忘我不算真”,“真”是什么意思?“真”是圆满的意思,“真”是不可说、不可思、不可议!一个忘我的人,他的境界,这个当下,一定是内外一体、一如啊,是一模一样,内在什么样,外在就是什么样!十点了,大家该回去休息了,该睡觉的时候就是睡觉,什么都不要想。不要说自己做不到,要训练哪,正因为不会才要训练!降伏其心之二( 2003年7月25日(六月二十六日))学佛的人开口闭口讲的都是:怎样用功、怎样修道,大家很少讲到怎样做人、怎样做事。大家都忽略了做人做事,都一心想着去修道了!人都不会做,也不愿意做,又怎么可能把“道”修好呢?看到大家做事那么差,又怎么可能学佛修道呢?做人、做事是最简单的,但是我们都做不好,还要去追求最高的、最复杂的!谈起怎样做人,我也很惭愧,也不知道怎样做人,所以也没有资格教大家怎样做人。但我一直在苦苦思索、苦苦追求,怎样做人,怎样把人做好,怎样去做事情。你内在修行有多高,谁也看不到、摸不着,只能够通过你做人做事的反应,来证明你内在的层次!通过总结我个人这几年实践的经验,我认为做人首先要有爱心。但是我也知道自己的爱心不够,知道归知道,要做出来又非常不容易。我经常发现自己(甚至你们大家都容易有这个毛病):告诉对方一件事情,一遍、两遍还做不到,还没有做好,就不愿再说了,就开始急躁了,就没有耐心给大家解释了。我们学佛的人对待身边的这些信众,乃至不是信众,都要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和周围的人交往共事!在佛门里面首先要以真诚心与对方交往,实际上你对对方真诚、也就是对自己真诚。人之所以会颠倒妄想,是因为在做人、与人交往当中,往往是表里不一,最终导致自己颠三倒四!尤其是一个做领导的人,更应该用爱心去跟身边的人交流。当对方误解了你的意思以后,你作为领导,只能够向他解释。每个人都很聪明,往往是因为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所以很难达成共识。不管事的人可以随便说、随便做,出了问题,他因为不是领导,也不用承担责任!做领导的人考虑问题就比较多,因为每做一件事情,他必须要考虑到结果。现在是法制社会,任何一个单位、一个家庭,都有一个主人,即负责人,出了问题就找这个负责人,由这个负责人来承担法律责任。并不是说“一人做事一人当”,单位出了事情,首先找的是领导。大家不管走到哪里,都要有一个团队精神。不能说自己怎么想,就怎么做。认为我是一个修行人,不喜欢这些陈规陋习,我管好自己就行了。你这种观点没有错,但是你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你现在处在这个大环境里面,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不仅仅代表你自己,而是代表这个团体、这个单位!我们做对一件事情,人家在讲到你这个人的同时,就会提到你是哪里的人,就把你所在单位带了出来。做坏事也会如此。做人要比修道复杂,因为修道几乎不存在环境这一说,把门一关,你所面对的是谁呢?就是自己一个人。而当你走进社会,进入一个团体里面去做事情的时候,你所面对的是一个大的环境,是一个各种各样类型的大环境!也就是说你既要和这个团体打成一片,还不要迷失自己的本性!中国古时候在造铜钱的时候,为什么要在圆形的钱币中央造一个方形的小孔?实际上这里面有一个非常深的寓意,我们的内心就如同铜钱中心的方块,要稳,要能立得住;而外边呢?又要圆融,和大家不要有摩擦。只有大家彼此圆了以后,才能够很好地放在一起,才能互相圆融。尤其我们修行人,在做人做事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到对方。如果不站在对方的立场,为周围的人考虑,你所想做的事情必然行不通!因为你是一个领导,你所做的事情要让大家理解、要让大家支持。如果你所做的事情是属于个人的,那又另当别论,可是你所做的事情是这个团体的,那就必须要得到团体的认可。有时候不与对方合作、不支持对方,往往是因为对对方的所作所为不理解、认识不够造成的。古人在做事的时候,主张以德为先。通常修行人比较主张有“道”,很多精灵鬼怪、搞旁门左道的人他们都有道,为什么得不到大家的支持?为什么他不能够持久呢?因为他没有德行!就像社会上有许多有本事的人,也能够成就一时,但是很快又失败了,就是因为他德行不够。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以德为本,即便你做不到,也必须要明白这个道理。也许在以德为本的时候,头几次你确实吃亏、上当、失败了,你只要是能够承受得起,继续下去,就会很快使对方认识到你!不管你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要有一种渴望上进的思想。修行、做人都是无止境的。修行人的脾气都很古怪,我跟你合得来就住下来,合不来就走掉!我们可以仔细分析一下这种做事的方式,为什么我跟你合不来我就走掉?为什么我就不能够留下来和你在一起呢?因为我留下来和你在一起,我就要失去自我。什么是自我呢?我的主张、我的看法、我的见解、我的面子。失去自我,就要失去我的主张、我的看法、我的见解、我的面子!若我走掉了,我就带着我的思想、看法,全部走掉了;如果我留下来了,我所有的主张、看法、见解都要失去了,都要布施给你了!我要全部接受你的一套思想。人都怕死,自己的观点、看法也是生命的一部分,为了不让自己的观点、看法死掉,宁可走人,也不跟你合作。也有的人认为这个人有个性、有特点,实际上要是站在修行的角度来剖析这个人的内心,是他内在布施的力量不够!前天讲到一个修行人最难修的就是“布施”这个法门。你如果把布施这个法门修好了,你的功德福报就全部成就了!一个人的傲慢心之所以难以消除,是因为爱心不够。一个人敢于低下头向人请教,往往比自己苦思冥想悟到的道理更深、更快。个人的思想毕竟是片面的。我们都崇拜佛菩萨,为什么崇拜他们呢?因为我们都知道佛菩萨是大慈大悲、有求必应!最起码佛菩萨不会搞我们的鬼,不会看我们的笑话,所以我们才崇拜佛菩萨。来到这里的人不仅仅是信佛,已经是在学佛了,“学佛”二字真的不简单啊!我自己常常是以“信佛的”自居。不敢称自己是学佛的人。因为我知道学佛要具备哪种心态!如果学佛的人都像我们这个样子,谁还会学佛呢?谁还会拜佛呢?谁还会崇拜佛菩萨呢?看到了我们的样子,就可以想象佛菩萨是什么样子!佛、法、僧,最重要的不是佛,也不是法,而是僧。如果没有僧,佛与法就没有办法延续到现在!在僧人的身上,本身就具备了佛与法。恭敬一个僧人,胜过恭敬佛、恭敬法。不是佛能够帮助我们,也不是法能够帮助我们,而是僧能够帮助我们。因为是僧给了你佛、给了你法。供养十方诸佛菩萨,不如供养一位清净僧人!念佛可以成就、念法可以成就、念僧同样可以成就!这个“僧”指的不是光脑袋、穿着和尚衣服的人,而是指的圣贤僧!也就是清净僧。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信徒直接念某一位活佛的名号,或念某一位上师的名号,因为这位活佛、上师,他就是一位清净僧人。在藏传佛教里面,通常把自己的师父(如活佛、法王、上师)看作和佛菩萨是一个等级。因为“佛”你见不到,“法”你也见不到,你所能够见到的就是“僧”!但是我们作为一个凡夫僧,必须要拿清净僧的标准来约束我们自己,来作为我们奋斗的目标、做为我们修行的楷模。自我不敢“死”,又怎么可能与佛菩萨融为一体呢?又怎么可能与天地、宇宙融为一体呢?你的思想、你的我执、你的看法、你的所作所为都不放弃,都不敢死掉,你形成一个有特色的、坚固的“我”存在,怎么可能和大的力量融为一体呢?“我”的看法是这样、“我”要这样做、“我”要那样做,“我”想干、“我”不想干,你的“我”越多,你离道越远,你越会进不了道;你没有了“我”,自然就与“道”融为一体了。你之所以爱心产生不起来,就是因为我执太大, “我”的观点太多,“我”的看法太强、“我”的个性太有特色,因此你也就没有爱心。正是因为没有爱心,所以也就没有谦卑心;正是因为没有谦卑心,所以你达不到无我,你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从自我出发。我想干就干,我不想干就不干、就走人!因为你有一个坚固的“我”存在,最后一招儿就是“走人”,除了这一招儿,你还能有什么“招儿”呢?你如果学一次“无我”,你就知道怎样做是“无我”,“无我”是一种什么状态。你就能够由小的无我,逐渐、逐渐进入大的无我。譬如说今天领导叫我去捡石头,我没有任何想法、没有任何见解,叫我捡石头我就捡石头。这就是一个小的“无我”的开始。你就能够通过这小的无我的开始,逐渐、逐渐地进入到大的无我里面去。如果今天领导叫你去捡石头,你首先第一个蹦出来的念头就是:“不能捡石头,应该赶快铺路”,为什么会这样想呢?为什么会有自己的主张呢?因为你有我执!修道不是这样,乃至说高素质的人做人也不会采用这个方法。只有“下三烂”的人做人、做事的方法才会这样!有的学佛的人素质真的是太低太低了,低得不可造就、不可救药!一点点的事情,大家就咋呼开了。一看这种人就没有在社会上工作过,就没有做过事,就没有过正当职业。你们是否到社会上的一些单位里去看过?人家那些员工怎么做?领导怎么做?领导怎么说,员工就怎么做。你们再看看学佛的团体里面,一个个都非常有主见,非常有个性,不管自己的观点对不对,都非常有观点、有“特色”。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学佛的人最严重的习气是我执特别大,自由散漫。一个人我执那么大怎么可能没有我的观点、我的思想、我的看法、我的做法呢?一个人从来没有被人领导过,他的我执一定是非常多、非常大的;一个人如果被人领导过,愿意让人领导,他的我执就很小,甚至没有。大家应该在内心问一问自己,如果把我摆在一个岗位上,我能不能独挡一面?是不是认为自己要写会写、要干会干?你自己是一根柱子,是一块儿瓦片,还是一颗小石子,自己心里要清楚。但是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是一根顶梁柱!绝不会把自己看成是一块儿瓦片,更不会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小石子。实际上我出家十五年,我自己认为看到最多的,就是学佛修道的人,我执是最大的、是最差的人!“人”不想做了,不安分守己,想去成佛、想了脱生死。你目前的事情都不愿意去做,都不安分守己,都做不好,还想了脱生死!你“做人”这堂功课还没过关,“做事”这堂功课还没过关,很多的功课都没有过关,你想了脱,了什么呢?你只有每堂功课都已经过关了,你才能够了脱、才能够超越!对于一个不安分守己的人,你们说怎么办呢?在我们自己的身上哪有一点像是学佛的影子呢?你们看到我们山上的工程队没有,每天七点出去劳动,一直干到十二点。下午不到两点,他们就顶着炎热的太阳到工地上,干到天黑才收工。难道他们就不是人?不知道享受?不怕热吗?他们每天都是天一亮就干活,饭熟了就吃,吃完饭稍微休息一会儿,就又到工地上去了。当然我们出家人,我们学佛的人不需要这样做,但是我们应该在自己的内心里面铲除杂草。除什么草呢?贪、瞋、痴、慢、疑、邪见!如果在自己的内心里面这六种草你不愿意除,你不用心去除,最后就是人不人、鬼不鬼、佛不佛!无我的精神没有、谦卑的精神没有,爱心更不用说。好了今天晚上就讲这三句话!大家应该在内心里面经常问一问自己,不要把两只眼睛总是盯着别人,要回光返照,看看自己的起心动念。降伏其心之二(2003年7月28日(六月二十九日))修行究竟修的是什么?大家通常都会说修的是这一颗心,“心” 指的又是什么?你又是怎么修心的?“心”摸不着、看不到,你如果对“心”不明了,那你怎么修心呢?所以你要修心,首先你对“心”要有个了解。既然大家对心都不了解,就说明我们根本不知道怎么下手来修这颗心!也根本不知道何为“心”。通常佛门里边所说的心,绝不是肉团心脏的心,也并不完全指的是思想(当然它涵盖了思想),如果说自己修行修的就是思想,按常理来讲,大家把思想修好了以后,就应该是佛,应该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才对。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有些人的思想非常好,但他并没有开悟、并没有成佛!修自己的思想,实质上是修行的开始,也可以说是修行的基础。只有把自己的思想修完善了,修完美了,才谈得上是修道!才能够逐渐进入修心性。通常大家说的修心,实际上指的就是大家的本来面目,但是大家目前离本来面目太遥远了,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也只能够从目前最近的地方下手,也就是先把自己的思想给修正过来。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你根本没办法修道!更没办法去做人做事。实际上又有几个人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在做什么呢?真的是太少太少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都处在迷茫当中。有的人误以为在信佛、在修道,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多数信佛修道的人是因为人生不顺利、家庭不顺利、事业不顺利,种种的不顺利促使他转向佛门这边来。如果是这一类型的人,转向佛门这边来,他肯定也不知道学佛修道如何下手。因为他对人生就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要做什么。他以为学了佛了,修了道了,人生就顺利了,实际上绝对不是这样!如果你的人生不顺利,你学了佛了,实际上会更不顺利。至于说怎么不顺利,我不敢多讲,讲多了大家就不会信佛、修道了!我只能“鹦鹉学舌”,别人怎么讲,我也怎么讲。一个人在红尘里面不会迷失方向。那么他进入佛门里来同样不会迷失方向。用我常说的一句话来讲:老虎走遍天下,永远是吃肉的!你在红尘里面失败,你进入佛门里面仍然是失败的人;你在红尘里面能干,进入佛门仍然是能干。昨天从长春来了一个信徒,他的心态非常激动、非常急躁、非常不安、非常无奈、又非常迷茫!一来就急不可待地叫我告诉他,怎么修行、怎么能够成佛。我说:你目前这种状态,我不会告诉你,我无能为力。就你这种状态,我告诉了你,也没用!万行没有胆量,如果我有胆量的话,当时甩他几个耳光、臭骂他一顿,把他这几种病就都给治好了!这种手法也许在古时候可以用,而在今天这个时代恐怕就不能用。他以为自己是一个非常虔诚的信众,实际上他是一个非常不负责任、非常失败的人,非常懒惰的人!他误以为自己放弃家庭、放弃工作、卖掉财产想修道,这是对的,实际上他是大错特错!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不善于进取、不能够吃苦耐劳的人,你们说这种人能干什么呢?他还能够修道吗?红尘里面的功名利禄,如果你付出十倍、你会得到一倍;你想开悟成佛,你付出一百倍,未必能够得到十倍,也许只能得到一倍!红尘里面的苦都吃不了,他在修道这方面能吃得了苦吗?这些人是看古时候的祖师传记看得多了。只看到这个祖师开悟了,那个祖师开悟了,从来不去看这些祖师是如何努力修行的,如何吃尽了人所不能吃的苦,最后才开悟成佛了。不去看人家努力的过程,只去看人家得道的那一刹那;不去看人家的耕耘,只去看人家的收获。昨天来的那个人,我敢肯定,他这一辈子不会再来找万行!而且他这一辈子,只要有人向他问到万行,他都会说万行什么都不是,狗屁不是!除非他这一辈子能从这种状态里面走出来,他才明白万行当初为什么不教导他。像这一类型的人,你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他说自己多么虔诚,为道付出了多少,对万行日夜思念、渴望见到!结果是来了以后,连两个小时都待不下去,就走掉了。这怎么可能证明他内心是多么渴望修道、多么渴望得到万行的指点呢?对这种人值得付出吗?值得去教导吗?也许你们会说万行的分别心太大,应该发发慈悲、发发善心,你们认为此时对这个人发善心有用吗?既然没有用,那也就没必要去做了。正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放弃了工作、放弃了家庭、卖掉了财产,非常了不起、“难能可贵”!才趾高气扬地认为自己道心有多么高强、胜过别人,做了常人都做不到的事。正是因为他外表上这些有形有相的东西做得太多了,把他自己给害了。别说他所做的这一切还并不是像他所说的那样,(实际上是条件不具备、因缘不具足、他想要的东西得不到而不得不放弃,他找借口为自己开脱,说自己是为了修道才放弃的!)即使果真是为了修道而放弃的,这也没什么值得放在心里面、挂在口头上、讲给别人听。这是你应该做的,没人强迫你。就像万行闭了七年关,你就是闭了七十年,没有开悟成佛,又能说明什么呢?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你有没有达到像古人所讲的:开悟成佛、大彻大悟,得到了无上的智慧!就算是你达到了,仍然是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古人早就已经得到了。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呢?况且今天的大家还没有得到!古人为法忘躯,为道舍去一切、为道任劳任怨。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很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他能够这样做。现在的众生是环境逼迫他不得不这样,是带着抱怨心来这样做。既然是带着一种无奈的心态在做这些,那么你内在的智慧、心量就永远不可能打开!因为要打开心性的智慧,必须要具备一种自发无为的力量,才能够把它打开。绝无可能是带着一种抱怨、有为、奢望的心打开。“有为”的心,如同一个有为的因,它只能得到一个有为的果。我们现在离学佛、修道的标准还远得很,因为大家连基本做人的思想还没有修正过来。做人还没有完善,又怎么可能学佛?学佛先学人,人不学通,又怎么可能进入学佛呢?我常常说学佛的人都不是安分守己的人!人都不想做了,还想成佛,听起来真的很可笑。我有时候也经常笑自己:做人是最简单的,我们都不愿意做,都做不好,还想去做最复杂、难度最高的事情——去成佛!再看看古师大德,哪一位的人品不都是经得起无数次的考验而不会失败,才能够开悟成佛的呢?学佛不容易!当我逐渐、逐渐地明白了这些道理后,真的不敢再奢望自己学佛、成佛了。只想老老实实、踏踏实实、安分守己地做人做事,活在当下!别弄到最后,人又不愿做,佛又没做成。其结果呢?人不人,佛不佛。既然人也不是,佛也不是,那大家说像什么呢?什么都不是!如果你放弃了成佛的欲望,安分守己地做人,你肯定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人,是一个合格的人。这样的话,你也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了,大家会认定你是一个成功的人。你在人的基础上,想成神就成神,要成佛成佛,想成仙一样可以成仙!万事万物都建立在大地上,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都是在“土”上面建立起来的,你们可以看看,金、木、水、火这四行,都是没办法离开土的,都是在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把人做成了,就如同你有了很厚的土壤;有了土壤的基础,想种什么,就成什么。寺庙里面两个地方最辛苦,一个是厨房里这一摊子,另外一个是财务里这一摊子。从古到今寺庙里发心的人,都会到厨房里去干活。为什么说厨房里面最能磨练人呢?譬如说今天突然多来了几个人,饭菜不够,厨房里就得马上做;你原准备了200个人的饭,突然走掉了50个人,又剩下了很多。这些旧饭你说下顿该不该吃?大伙会不会抱怨你?你原本准备了150人的饭,突然又来了50人,大家都没吃饱,还是会抱怨,厨房里炒各种菜就更不用说了,每个人的业力不一样,因此口味也不一样。寺庙里面的财务如同流水一样,永远没有间断、没完没了!而且来做功德、行善的人都带着不同的愿望,有的愿意把钱捐在这个项目上,有的愿意捐在那个项目上。管财务的人怎么办?只能够满他们的愿!有时满不了他们的愿(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还得慢慢地、耐心地向他解释。话又说回来,一旦你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能够踏踏实实、任劳任怨地去做,而且还要把它做好。因为只有你在做事情的时候,才能够看清自己的起心动念!你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管、什么也不面对、什么也不接触,你当然不会烦恼、不会起心动念。可是你想把这颗心给练就出来,你就必须要做事,除了这一条路,没有第二条路!所谓的“根本智”,你花十分之一的时间就见到了它,但是你想要把自己的“后得智”找出来,训练出来,你必须还要花上十分之九的时间,才能够把它完全修好。为什么古人讲修道、悟道、得道、最后还要养道呢?既然已经悟道了、得道了,为什么还要养道?我们现在“养”什么呢?你还没有这个东西,你养什么呢?我们现在是处在修的阶段,你把它修出来了,找到了、见到了,才能够慢慢保养它。修是修,养是养,是两个阶段,是两个不同程度的阶段。今天就讲这么多,剩余的时间大家随便发言。降伏其心之二(2003年8月1日(七月初四日))打坐的时候,背要向前倾一点,不要倾太多,有这么一点点就行了。感觉到重量不是落在尾巴骨上,而是落在两条腿上——胯骨上或膝盖上。脊柱是拉直的、微微地向前倾一点点。脖子微微低一点点,肩膀一定要沉下去。稍微带一点点意念让脖子往上拔,肩膀往下塌。可能刚开始有点不习惯,你做上几次以后就习惯了。你采用这个姿势在吸气的时候,很容易把气吸进丹田。你会感觉到从鼻孔到丹田像一个通道一样,微微地一吸,气就沉到了丹田。当气沉到丹田不动了,不乱跑了,妄念也就起不来了。同时,前面的气沉下去,后面督脉的力量就容易往上升。当督脉往上升这个过程完成以后,就直接从中脉往上升了。你前面往下沉得越厉害,中脉的力量往上冲得也越厉害。这么一来,你坐在这个地方,很容易把身体空掉,即使是身体空不掉,也会感到身体整个像一个通道,就像是一根很粗壮的水管一样,上下都是畅通的。气沉入丹田,杂念才会少,才容易把身体坐忘。也就是“身体空掉了”。过去禅堂里面坐香的时候,每个人的腿上横着一个禅板,两只手不是叠放在腿上,而是手掌朝下压在禅板上,这样一来,胸脯自然就挺起来了。两个肩膀塌下去,这样一挺就是一天!时间久了、中气自然就足了。中气一足,整个人的声音和体形都会改变。在禅堂里面如果能够用上功,坐得好的话,整个人的脸上都放光,说起话来,声音真的就像洪钟一样,在空中嗡嗡响!你们的坐姿都不正确!后背的脊柱微微地向前倾一点点。当把这个姿势调正确了以后,再放松。虚云老和尚有一本《开示录》,第一页是他老人家身穿海青、脖子上挂着念珠的一张照片。你们用心去看这张照片,老和尚是一种什么气质?给人的感觉非常放松、非常安详。你看他的两个肩膀全部塌下去了,这样的人他身心已经沉下去了,转变了色身,所以他不会激动。一个人的肩膀如果是平的,这种人,我们说他能够当将军!他的气没有沉下去,火特别大,火力特别足。他可以勇冠三军,可以征服别人,但他征服不了自己。要想征服自己,首先这股气要沉下去,只有这股气沉下去以后,才能降伏自己。你们打坐的姿势,只有顿汉的有一点点像,其余的人都还差得远!身子往前倾一点点,背还是直的,只是脖子往前压一点点。这个感觉要自己慢慢去捕捉它、慢慢去感受它。当你用鼻孔一吸气,这股气直达丹田,你感觉到前面——吸气的途径——是一个畅通的通道。呼气时,丹田的气又通过这个通道呼出去。通过这种深呼深吸的方法,就可以把体内的二氧化碳给呼出去,把氧气储存进来。把姿势调正确了,心态才会平稳,上身的重量一定不是整个都落在臀部,而是落在胯关节和膝盖上,尾巴骨下面是空的。实际上正常人的脊柱有三个弯曲:“颈曲”向前弯、“胸曲”向后弯、“腰曲”又向前弯,形成一个S形,因此到骶尾部就有点向后翘,有点类似“翘尾巴”的味道。而尾骨尖又有点向前弯,正好形成臀部向后撅的姿势。如果你打坐的姿势正好符合这个生理构造的姿势,生理上的这股力量在背后就很容易由下往上升起来,如果你的坐姿不符合这个生理构造的姿势(随便自然地盘,或垂直的坐姿),也许你当时感觉到很舒服,时间稍久一点,你就坐不住了。因为它阻碍了身体里面的这股气。你如果采用很正规的姿势盘腿打坐,刚开始可能会扳得难受,等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姿势你习惯了以后,你一坐,身体里面是畅通的。我们这个小居士(一位九岁的小朋友),他打坐的姿势非常标准。他往这儿一坐,腰杆笔直,两个肩都沉下去了,他已经打了好几年的坐了。就这个九岁的小孩,如果出了家,他绝对是一代高僧啊!像模像样的。不管他内在有没有这个东西,他外表该有的都已经有了。也可以说正因为他内在有这个东西,他外表才会显现出来。内在没有,外表是显现不出来的。“境界”,一方面来自于生理,另一方面来自于心理。严格讲,生理这方面不叫做“境界”,只能叫做“生理反应”。当身心反应完了以后,在和虚空中灵界的众生衔接的时候,才可以谈得上是“境界”!因为它已经不是身心的反应了。在过去道家和密宗、印度的瑜伽术,他们视生理上这股力量修出来后为非常高的境界,视作是悟道的一个消息。这股力量出现,人的身心绝对会起变化。乃至于人的整个思想都会变!因为身心是分不开的,所以生理上的构造变了,心理(思想)一定会变。就像虚云老和尚、台湾广钦老和尚,那都绝对是过来人,成就了的人。大家会问:这股力量为什么不出现,它到哪里去了呢?都从我们的六根门头漏掉了!就是说太散乱了、都漏掉了。你耳朵爱听,从耳朵漏掉、眼睛爱看,从眼睛漏掉;嘴巴爱讲,从嘴巴漏掉。包括鼻根、意根,你只要是动了念头,都漏掉了。你把六根门头都关闭了以后,在身体上最多不到一百天,就能够捕捉到这股力量。身体一旦得到这股力量,可以说要多长的寿命就可以多长!可是有了这股力量,并不证明就已经是得道了。然而要得道,必须要先把这股力量修出来!这股力量我以前讲过,它是我们体内的一种“燃烧物”。譬如说火箭在发射的时候,它是通过下面储存的足够的火药,在燃烧时产生足够的热量,把火箭输送到太空中去。生理上的这股力量,在我们人体内就如同火箭下面的火药的作用。如果没有火箭下面的火药、火箭头是没办法飞到太空中去的。当我们体内的力量被唤醒后,你会感觉到从头顶到会阴穴,整个中间就像一根灯棒管一样,是通的,亮晶晶的。头盖骨都会鼓出来!在这个过程当中,头痛、头麻、发胀、眩晕、呕吐,都是必然反应。要想功夫不失掉,就得让身心这股力量不外漏。佛门里面不是有个“漏尽通”吗?意思是说有漏之因已经尽了,不再漏了。小的方面是指身心不漏,大的方面是指证得了“三界无漏”。如果不把生理搞清楚、搞通,功夫根本用不上路。为什么有的人声音特别洪亮,而有的人的声音特别微细、微弱呢?这些都是问号,我们平时有谁会注意这些呢?略知一点的说(声音洪亮)这是中气足。所谓的“中气足”,一是指他先天的体质,二是他后天慢慢修来的。这股力量不由下往上升,你想即身成就是不可能的,只能等到临命终时靠佛接引,靠我们的信力、愿力去往生,在活着的时候能去极乐世界,绝无可能!实际上佛经上讲“往生西方净土”,不仅仅是指死了以后往生,在活着的时候,就要能够离开我们这个“躯壳”,到西方净土去游玩、到另外一个时空去观光!活着的时候出不去,临终的时候出去,就又变成“中阴身”了。如果你的“中阴身”还能够记得佛号,也就是说记得念佛,也有可能往生,有可能中阴身会即刻成就。如果你中阴身迷失了,它就会在空中游荡,成为所谓的“孤魂野鬼”!如果你生前就能够出去,在你临终、咽气前就可以离开身体。想着自己的身体空掉了,变成一枝盛开的莲花,头就是个莲花苞,脖子和脊柱就是莲花杆。莲花杆是一个畅通的通道。这从理论上讲,既不神奇、也不迷信,它是非常符合生理科学的。实际上我们的老祖宗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把“生理”这门学科研究得非常通透了。他们认为:修行,开悟成佛,就是把大、小周天,也就是任、督二脉、中脉、奇经八脉打通,就是成佛了。这种说法虽然不很正确,但并不是没有道理。因为你整个身体的脉络畅通了以后,人坐在这个地方就是和天地宇宙融为一体。所谓的通灵、上天堂、下地狱,这些都不在话下!训练我们正确的打坐姿势,可以面朝着墙壁,脚尖对着墙壁,人蹲下去再站起来,这样反复下去上来、下去上来,你把这个姿势练熟了以后,再盘腿打坐,脊柱的姿势自然是符合要求的。如果说你的心态与佛相应,而身体离道还很远很远的话,你不把这个色身转变掉的话,你的心态随时都会波动。“业力”,一方面是生理引起的,还有一部分是心理里面带来的。你只有通过修身体把后天的业力转化掉,然后才能够渗透到心理里面把先天的业力再消除掉。肉身是这一生得到的,法身是原本具有的。道教的经典对 “身体”这方面讲得非常多,在修身方面要比佛家讲得更清楚。象道师问:观香时脑子一阵昏暗,一阵明亮;香火头一会儿好像移开了,一会儿又回到香上了;又好像有些别的景象;好像睡着了,还没睡着。您说这算不算昏沉?师:不算昏沉。你们都看过《西游记》的电视剧,孙悟空的眼睛看到妖精时,射出两道光来,就如同照妖镜一样,妖精立刻就现形了!虽然它是一种比喻,但是真正成就了的人就是这么回事。实际上这种光是一种常寂无相之光,电视剧为了让观众看得清楚明白,用有形有相的光表现出来。真正修炼成就了的人,他是一种无相的光。你看什么物体,你的眼睛里就有一种无形相的光射在被看的物体上面,类似一个手电筒,一束光射在对方身上。当你在观香的时候,内在的这股力量就慢慢、慢慢产生;当你在打妄想或者昏沉的时候,内在这种光会突然关闭,或者是突然减弱。因此,你在看这个香火头的时候,就有了你刚才所说的这种情况。也就是说你刚才在打妄想,里面的“灯光 ”在减弱或者突然关掉了,等你一提神,内在这股光又马上打开了,又对住焦点了。这种情况过一段时间,你很快耳朵里面就有声音了。为什么会有声音呢?是因为生理的力量在往上升。过去道家里面把这叫做“得道的消息”。也就是说快接近道了。快得“道”了。耳朵里面会有“龙吟虎啸”,左耳朵为龙,右耳朵为虎,耳朵里面会出现声音。要从佛家来讲,这离道还远得很,但是从道家、印度瑜伽术来看,已经很了不起了。你眼睛“看”,那么内在的力量就会透过眼睛这个窗户,象手电筒一样,把光线(能量)给射出去,所以说眼睛看多了,也是一种内在力量的外漏。你可以通过闭关的形式把眼、耳、鼻、舌、身,这五根切断掉,但是你没有办法把意根切断掉。也就是说你的念头、散乱心无法断掉。等你走出山洞,前五根会变本加厉地活动(散乱),把你在山洞里得到的一点“功夫”全部给消耗掉。不能降伏意根,你这堂功课算是白做了!所以说你必须一上来就把意根降伏住。你看“狮子”肚子里面那个小和尚,这两天又在浮动了。身体里面这股气一点也没有沉下去、太躁动了。我晚上去看他的时候,他一直在唉声叹气、长吁短叹。最初来的时候,他的心态非常平稳,跟他说话他都懒得回答,因为他的气沉下去了,说话会感到很累,而现在他的气憋在胸腔一带,往上冲,他不说话、不叹气,不舒服。因为叹气可以把胸部的气呼出去,所以会感到舒服些。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2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