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小和尚的白粥馆1

作者:释戒嗔 字数:19828 更新:2023-10-08 19:59:05

小和尚的白粥馆开篇曾经有位来过寺里的女施主和戒嗔开玩笑。她说,戒嗔小师父,你为什么总是穿着一种样式的僧衣,就没有想过做些新款式吗?戒嗔笑而不语。雍容华贵的唐服,典雅庄重的宋衣,早已经成了祭奠历史的凭证。山下一季一变的流行风,昨日的华彩,今天已然压在衣柜的最底层。而那不起眼的僧衣,千百年间却很少变化。雕栏玉砌褪去了朱颜,不变的却是底座的本色顽石。红透一时的歌曲,明年还有几人传唱?夕阳下,老人满脸笑颜,口中所哼的仍然是百年前流传下来的山歌。甜甜的绿豆糕、清香的糯米粽、可口的月饼,永远只能是生活的点缀。世间最恒久的,唯有淡而无味的白米粥。第 01 个 藕与田螺戒嗔所在的天明寺,位于淼镇边上的茅山。山下不远处有一方池塘,刚进寺的时候戒嗔时常和戒傲师弟一起去玩。在寺里戒嗔和戒傲关系最好,寺里也曾来往过一些云游的师兄,但年纪都比我们大上不少。这几年又来了两个师弟——戒痴和戒尘,却又比我们小上不少。所以平日和戒嗔最能谈得来的还是戒傲。戒傲年纪比戒嗔小,但是比戒嗔进寺早。他是小时候被放在寺门口的,身世不明,他家人也没有留封信什么的。寺里有三位师父,他们是“智”字辈,而我们都是“戒”字辈。每年天气热的时候,池塘中满是盛开的荷花。这里有蝉叫、有蛙鸣。因为是山区,所以即使是夏天,夜晚也是凉爽的。池塘的水虽然有少量汇集而来的山泉,不过大部分还是雨水。暴晒下即将干涸的池塘,常在一场豪雨后溢满。池塘里的水并不是很干净,水中生长着不少生物。季节到的时候,盛开的荷花铺满了整个池塘,点点粉色,清雅宜人,淡淡花香随清风飘过,让人难忘。荷叶下有小鱼穿梭,有蝌蚪游荡。风吹过时,浮萍随之而动。也有一些莲藕。待莲藕成熟的时候,戒嗔和戒傲便赤足跑去池塘,踏在柔软滑溜、让人很容易失足的淤泥中,捞一些莲藕出来。把大大小小的莲藕摆放在岸边,攒得多了,戒嗔就和戒傲一起用小筐抬去山中的小溪边。无论池塘的水多么混浊,无论沾了多少淤泥,这些莲藕只要用小溪里的清水稍微冲洗下就可以食用了。用小刀去掉薄薄的一层浅色外皮,里面雪白剔透。池塘里不仅有植物,也生长着一些田螺,它们静静地潜伏在池塘的底端。田螺有一层坚硬的外壳,还有一个小小的盖子,盖住躯壳,显然比莲藕更容易抵挡混浊池塘水带来的侵犯。不过有些施主告诉戒嗔,他们把田螺捞回家去,放在清水中,再在清水里放几滴香油,不久之后,清水也会变混浊,因为田螺把它们内心的脏东西吐了出来。所以师父说,外界的环境对事物是有影响的,但并不是绝对的。比如脆弱的莲藕即使在混浊的池塘水中依然可以保持内心的洁净,被侵蚀的只是薄薄的一层外皮,而有着坚硬外壳的田螺,内心的肮脏即使在清水中依然无法完全清洗。莲藕始终是莲藕,不管在什么地方都是一样,不会变成田螺。第 02 个 水缸里的秘密有天早晨,戒嗔和往常一样在院落中清扫着落叶,却见智恒师父匆匆从房里出来。见到扫地的戒嗔,智恒师父忽然没头没脑地扔了句“别动院子里的水缸”,话一说完,智恒师父便下山去了。戒嗔被智恒师父的话弄得莫名其妙。天明寺的院子里只有一个水缸,戒嗔有时不想频繁用水泵从井里泵水,便一次性多抽点儿上来,存在水缸里,用于日常使用,或者浇浇花草。那个水缸一直被放在院子的角落里,平时也没有特别留意过。被智恒师父的话引发了好奇心,戒嗔跑去水缸那里,却见水缸上多了一块木板,绕着水缸看了又看,水缸口盖得很严实,怎么也看不到水缸里面。想着师父交代的话,也不能去揭开木板,戒嗔只得带着疑问回去扫地。中午吃饭的时候,戒嗔无意中提起了这事,同样引起了师弟们的好奇。吃完饭,一起跑去水缸旁边,大家看了又看,也没有什么新的发现。戒尘说,我觉得说不定师父在水缸里放了什么好吃的,想给我们意外的惊喜呢!和戒傲对望一眼,戒嗔不禁心有感触,为什么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可以把任何事情联系到食物上的戒尘却长不胖呢?又或者真的如戒傲所说,戒尘师弟吃下去的能量,会积累在身体里,等到某天就集中爆发了,一下子就变成个大胖子。戒傲看着水缸想了又想,也加入了推测。他说,或者是智恒师父在水缸里放了什么不喜光的植物,所以,才让我们不要乱动?虽然平日寺里分析能力最强的是戒傲,这一次,戒嗔却觉得戒傲的分析有问题。因为智恒师父对不能食用的花草兴致并不大,而且就算植物不喜光也不需要弄得如此神秘。戒嗔内心里反而赞同戒尘的判断,因为智恒师父是寺里的主厨,就算水缸里真有什么食物也不稀奇。当然戒嗔也认为,就算戒尘师弟的结论是正确的,他分析用的也不是科学手段,而是通过他强烈的第六感。讨论了好一会儿,几位师弟又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设,却依旧分析不出所以然来。到了晚上,智恒师父回了寺里。戒嗔和戒傲一起跟着智恒师父去院子里,看着师父打开水缸,却都感到非常意外,因为水缸里居然什么也没有。我们疑惑地看着智恒师父。师父说,过几天,准备在缸里储存点儿东西,需要干燥的环境,所以提前把水缸晾干了,怕你们不清楚我的用途,依然往水缸里储存水,所以加了一块木板,希望大家不要使用水缸,可是临走的时候又不放心,便特意交代你们不要动水缸。戒嗔心中不觉暗笑,因为在这个下午,戒嗔和师弟们用想象力,将空无一物的水缸里装进去很多东西,有不喜光的植物,有好吃的食物,还有绝版的佛经和珍贵的佛珠。如同世上的许多事情一样,我们凭空生出的无妄烦恼,往往是因为我们用想象把单纯变得复杂,把简单变得繁琐。第 03 个 屋外的戒嗔戒嗔住的地方在天明寺的后院。这里属于生活区,除非极其熟悉的施主,一般人都不会到这里来。戒嗔和戒傲住处的附近有间杂物房,里面放置的多是一些平日很少用到的物品,像是一些用旧了又舍不得扔掉的家具之类的东西。杂物间的门没有锁,平时只是用插销在外面插住,因为很少有人进去,所以杂物间的房门通常都是关着的。戒嗔每天从住处去佛堂,杂物间是必经之路。有天早晨,戒嗔从杂物间路过的时候,忽然发现杂物间的门被人打开了。望望屋内,除了房屋中间多了一张桌子,其他的并没有异样,于是戒嗔也没有多想,顺手便把房门给关上了。到了第二天,戒嗔再次经过杂物间的时候,竟然发现杂物间的门又被人打开了。这一次戒嗔想:莫不是杂物间的插销坏了,所以房门关不牢,风一吹就打开了?于是这次戒嗔把插销插上后,特意用手推了推,结果发现插销是好的。戒嗔觉得,杂物间的房门是开着还是关上只是一件小事,既然插销是好的,也就懒得细想其中的原因了。戒嗔再次关上杂物间的门,便赶去佛堂上早课了。第三天早晨,同样的事情,第三次发生了,杂物间的门又一次诡异地被打开了。一时间,戒嗔被如此异常的现象弄得很是疑惑。戒嗔想象了很多的可能,觉得是不是两位小师弟戒尘和戒痴在屋子里捉迷藏的时候,开了门忘记关了,又或者他们就是打算和戒嗔开个玩笑,有意把戒嗔关上的门一次又一次地打开。但戒嗔仔细一想,觉得不像,因为两个小师弟起床都比戒嗔晚。平日戒嗔起床以后,都要叫上很久,他们才肯起床,基本上两人都是在早课开始的最后一刻才会跑进佛堂,哪里可能提前戒嗔一步去打开房门呢?戒嗔很想知道事情发生的经过,所以第四天早晨,戒嗔特意起得很早,等在走道边,想看个究竟,到底是谁在捣乱,反反复复地把杂物间的门打开?结果戒嗔看到智惠师父经过杂物间的时候,随手把插销拔出,然后把门推开。但是智惠师父并没有走进杂物间,而是径自往佛堂的方向去了。戒嗔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这些天每天打开杂物间的人是智惠师父。戒嗔走进杂物间,屋子里有股怪怪的味道,而这怪味的来源就是杂物间中间放置的那张刚刚重新被油漆过的桌子。戒嗔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几天智惠师父打开杂物间的门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这股怪味散发出去。在之前的几天,戒嗔每天站在屋外,凭借着个人的猜想,去判断这个把房门打开的人的目的,甚至不断地找寻打开房门的人的错误。而事实上,直到戒嗔走进房门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才是错的那个人。我们有多少次站在屋外判断是非的经历?又有多少次把自己的猜疑和不解放在别人身上来找原因呢?也许当我们判断人生的是非曲直时,也应该这样想,那个执迷不悟的人可能正是我们自己。第 04 个 我的十一岁和十二岁第 04 个 我的十一岁和十二岁 第 04 个 我的十一岁和十二岁快要记不清是哪一年了,应该是戒嗔十一岁那年的事情。那时戒嗔还不是和尚,住在小山村里,在山里的小学校上课。就在那年,学校里用了很多年的桌椅都换成新的了。当然新只是相对以前的桌椅而言,新来的桌椅都是城里的小学淘汰下来的。坐在新椅子上,一刻不停地摇晃,戒嗔觉得那是无比的快乐,以前的椅子只要使一半力气就会散架。书桌上还留着不少使用者的痕迹,比如谁谁谁在此一游,也有密密麻麻的小字,可能是考试时打的小抄。课堂上的光线很好,因为屋顶至少有十处地方透光。这里有一位女老师,是学校里唯一的老师,所有课程都是她一个人教。她脾气很暴躁,时常在课堂上把学生挨个叫起来训斥,她嗓门挺大,同学们都不愿意坐在前排,耳朵很不好受。不记得从哪一天开始,老师忽然不再骂我们了,偶尔还笑眯眯地表扬我们几句,走进课堂的时候会哼着小曲。在课间的时候,她坐在窗边望着外面出神,一动也不动,嘴角会有微微的笑,那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再后来,老师嫁人了,她丈夫在县城里上班,老师自然要跟过去。走的那天,老师哭了,一屋子小孩子茫然地看着,以前都是她骂得我们哭。老师说,我要走了。有个同学忽然放声痛哭起来,慢慢地感染了其他同学。戒嗔记得自己哭得很难受,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老师走了以后,托人从县城里给同学们带了一些糖回来,每个同学都分到两三颗。糖后来的去向记不清了,吃掉了?被别人吃掉了?又或者是丢掉了?但是老师在戒嗔手上打板子的情形,戒嗔还是记了好些年。人是否都这样,只记得别人的坏处,不记得别人的好处。老师离别的伤痛持续了一整天。第二天开始,戒嗔便和那些不用背书包的同学在山上飞奔了。山上有棵很古老的树,有人说有三百年,也有人说是五百年。大家都喜欢攀在粗大的树枝上,远望自己的家,这里是山的顶端,每根树枝都能让人望得更远。那次手握着断树枝从树上摔下来的情形,戒嗔一直没有忘记过。戒嗔重重地摔在地上,听见围观的人在哄笑,想站起来却没有力气,侧头看身边,一片殷红,有人惊恐地呼喊着戒嗔的名字,记忆就在这里断裂了。在处处飘浮着消毒水味的屋子里醒来,戒嗔看见挺着大肚子的她正在和医生交谈着。大夫一边说,她一边流泪。没有在医院住很多天,县城里的医院太贵。戒嗔回到家里,依然吃着很苦的药,想吐出来。她说,很贵的药不能吐掉,戒嗔只好一口口咽下去,因为很贵。在床上睡了很多天,慢慢地开始能行走了,又能蹦跳了。戒嗔听见有婴儿的哭泣声。弟弟出生了,戒嗔十二岁了。一直以来戒嗔都想问她一个问题:为什么当年有人愿意收养弟弟,而你为什么一定要送我上山?每年见到她,其实只有一两次,每次见到她都想问,但却总觉得有种说不出的理由让戒嗔不能张口。还记得第一次上山的那一刻,她在前面走。戒嗔说,我以后不爬树了。她没有说话,头也没有回,只是紧紧地抓着戒嗔的手。戒嗔依稀记得自己在用力,用力地摆脱她的手,她尴尬地回望过来,想牵又不敢牵。有人摆脱你的手,是因为他想离开你;也有人摆脱你的手,是怨恨你不肯抓住他。记得向师父磕头的场景,不记得磕了多少个,戒嗔只知道那时的自己,没有一个是情愿的。师父默默地点头,听见师父的叹息声,她笑着哭了。站在寺门下,看着转身而去的她,这是我们第一次背道而驰。她没有回头,戒嗔回头了,跟在那个手有残疾的师父后面,走进曾经不属于我的所在。随风而动的羽毛,微不足道,轻轻停靠在天明寺的匾额上面。你心中可曾像我一样不停地回头在看?那个问题,困扰了戒嗔很久,不敢问寺里的师父们,因为不想从那里得到答案。不是所有问题,都愿意拿出来求解,有些问题,求解的总是自己。曾经想换上在家人的衣服,找个不认识的施主问问答案,也许在家人对俗世的理解比出家人还要强。但是最后并没有去,因为即便是去了,又有多少人认不出戒嗔是和尚呢?出家人被尘缘困惑是不是一件挺奇怪的事情呢?其实不奇怪,如果以经文做标准,或许是件奇怪的事情,但如果以自己做标准,或许只是一件小事。你我之间的差别只不过是一个字而已。深夜也曾常常难眠,偷偷摸出床下出家人不应该看的书,寻找答案,一本两本,一无所获。以为静心打坐可以得到答案,也未有得,戒嗔一直以为自己的修行不够。有一天在寺里看电视,这里信号不好,不像镇里已经用了有线。这里只能收到几个台,雪花点也很多,听到电视中有人在问:“你想知道什么答案?”在禅房中没有领悟的答案在这里终于找到了,那一刻戒嗔不再困惑,在不能改变结果的事情面前,答案显然已不重要。没有了恨,是否就真的空了?为何在雪地中为她奔跑?原来还有爱!无惑了吗?当然还有,只是戒嗔已经把它们藏于心底。伸手摸摸头上那块曾经让戒嗔差点儿丢掉性命的伤疤,已经不那么明显了,是时间的缘故吧。第 05 个 尘世中的净土第 05 个 尘世中的净土 第 05 个 尘世中的净土记得有一次看周星驰施主的片子《大内密探零零发》,中间有一段品酒的部分,让人记忆深刻,应该是这样的情形:有位女施主拿了一杯葡萄酒让很多人品尝,大部分人都把酒一饮而尽,结果多数人都说,这个葡萄酒又酸又涩,实在不好喝。后来周星驰施主是这么说的,这是一杯好酒,只是有的人品的方法不对,品味酸涩的味蕾在舌头两侧,而甜味的味蕾在舌尖部位,想品出葡萄酒的好,就要把舌头卷起来,只让舌尖的味蕾品到甜味,而避开两侧味蕾品到的酸味。生活其实是同样的道理,我们也要学会剥离掉酸涩的部分,去体会香甜的感觉。戒嗔所住的茅山,山路很窄小,它是一条由小青石板拼接而成的道路,只是不知道这些石板是什么年代的。因为没有人负责修葺,有些路段的石板已经变成了碎石,不太好走。戒嗔三位师父之一的智缘师父,因为佛法修为高深,所以极受小镇里施主的欢迎。每隔些日子,智缘师父便会在寺里讲些佛经里的故事,这是施主们最喜欢的内容,因为那些在常人眼中高深莫测的佛经,由智缘师父讲来,总是那么简单直白,通俗易懂。有一次,在智缘师父说故事日子的前一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山路被雨水浸泡后,变得很泥泞,稍用力踩上一脚,便会把石头下面的泥水给带出来。因为知道智缘师父第二天会在寺里讲故事,所以,即使山路很不好走,还是有不少施主赶到了寺里。这样的路途,施主们的鞋子上难免会沾着不少泥土。虽然进寺之前,那些施主会在门旁的石块上把鞋踏干净,但这样做依然不彻底。只是一小会儿,戒嗔就发现寺前院的水泥地,已经满是泥块了。戒嗔叹气道,看来下次应当放个刷子在门前,这样可以把施主们的鞋子弄干净些,避免弄脏院子,也不会影响别的施主了。戒嗔听见有人笑,转头去看,原来是智缘师父,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到了戒嗔的身后。智缘师父从旁边走过,迈进满是泥水的小院,他小心地走着,每一步都踏在院子中干净的地方。走到佛堂前的智缘师父转过身说,戒嗔你看,泥水虽多,但是这样走就不会污染到鞋子了。说起来,我们生活在尘世中,哪有那么多净土可寻,总要学会自己找个干净的地方落脚。泥土再多又怎么样?尘世间再多纷乱又怎么样?总有单纯干净的所在。落足于泥水中还是落足于干净的水泥地上,选择权最终在我们自己手中。学会在点缀着泥土的院落中跳跃,也是相当重要的。让眼神穿过薄雾落在笑脸上,何必在意有雾障目,阳光出来后,它就不存在了。第 06 个 释戒言(1)第 06 个 释戒言(1) 第 06 个 释戒言(1)1戒言刚来天明寺的时候只有两三个月大,戒嗔把它从山下抱来寺里。戒言也不认生,在戒嗔的怀里探出个脑袋,张望着它的新家。它便这样在寺里安定了下来。戒言长大了点儿后,便开始在寺里乱跑,和施主们照面的机会也多了起来。对于戒言的到来,施主们都很意外,围绕在它身上的疑问主要有两个。第一个疑问是关于戒言的来历,这个问题的答案比较明确,戒言是山下的施主送给寺里的。第二个疑问是关于戒言的体形,施主们常常会问:为什么这么小的狗长得如此之胖?对于这个问题,寺里的人并没有标准答案,较主流的答案是:世间的生灵都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就拿人类来说,同样生活在天明寺,吃着同样的食物,智恒师父的样子看起来就明显比其他人稳重一些。所以说,戒言长得胖一点儿,也是可以理解的。相对来说,戒傲师弟给出的解释,就显得非常专业了。他说:戒言目前的样子并不是胖,而是婴儿肥,毕竟戒言才两三个月大。即便已经能跑能跳,也还是属于幼年的狗,就像很多小朋友小时候会胖一点儿一样,戒言也在经历着婴儿肥的时期,等年纪大一些便会恢复正常的体形。对于戒傲师弟的解释,施主们在点头赞许的同时,都不忘记夸上戒傲几句。施主们都说:不愧是释戒傲小师父,知识面宽广,果然是名不虚传。可惜,在之后很长的时间里,戒言用持续高速增长的体重,令戒傲师弟婴儿肥的说法变得非常没有说服力。戒傲师弟辛苦建立起来的博学睿智的公众形象,也因此打了很大的折扣。可能是因为体重的缘故,平日里戒言的动作都是慢慢的,在绝大部分的时间里,施主们见到的戒言,都是慢腾腾地在院子里晃来晃去。很多施主都说:寺庙里的狗,任何时候都是温和斯文的,换成山下的任何一只狗,都不会有这种气度。每每听到这种评价,戒傲师弟便会叹息,施主们真是天大的误会,如果他们在吃饭的时间看到戒言,便会发现,戒言奔向食盆的速度可以和天下任何的猛兽匹敌。所谓斯文的佛家气度,全部都是假象。所以,可以认为,戒言的例子,恰恰印证了佛家因果的道理,正是戒言内心对食物的这种向往,才导致了这种体形。2在寺里,戒言的住处有好几个地方,一处在后院,那是一个很漂亮的小窝,它是淼镇里的孙木匠送给戒言的礼物。孙木匠把戒言的小窝搬上山的那一天,引起了许多施主的围观。施主们都夸奖孙木匠的手艺。大家都说:真不愧是干了多年的老工匠,连一只小狗的住处都花了这么多的心思,打造得如此精致,这种认真的工作态度太值得年轻的工匠学习了。不过施主们也一致认为,小窝建得体积太大了,这样的小窝在保暖和避风等方面都有缺陷,有点儿华而不实的感觉。然而在半年之后,施主们心中曾经的问号都变成了惊叹号。大家都说:只有真正的老工匠才懂得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换作任何一个年轻的工匠,都不会在半年前,便把戒言半年后的体形,拿捏得如此准确。戒言的另一个住处是在戒嗔和戒傲的屋子里。虽然孙木匠设计的小窝非常精致,但位置毕竟在院子里,如果下雨或天冷,还是抵抗不住的。所以戒嗔便在屋子里给它设立了临时的住处,当然屋里的住处简单得多,只是在屋子拐角放上一个木箱,里面放点儿棉花再铺上一件旧衣服。即便这样,戒言还是很喜欢住屋里,自从进过屋子就不肯再出去了,大家也只能随它乐意了。第 06 个 释戒言(2)第 06 个 释戒言(2) 第 06 个 释戒言(2)细细想来,戒言比人还要聪明,人类在选择的时候,会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外在常常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力,可是戒言非常务实,它更注重实际效果。戒言很贪玩,经常溜出去闲晃。开始的时候,戒傲师弟认为这是一种好现象,多运动对减肥是有好处的。不过后来的事实证明,戒傲师弟的看法并不全面,比较全面的看法是少吃多运动比较容易减肥,既然戒言做不到少吃这个前提条件,体重稳定增长也不稀奇了。有时候,戒言会玩到半夜,等我们睡了以后才回来,即便回来晚了,也不肯将就,在门外汪汪叫。有时候屋里的人偷懒不肯起床,对着门口叫:戒言,你就在外面睡吧。戒言却一点儿不体谅我们,把嘴巴对着门缝,发出呜呜的低鸣,仿佛饱受了摧残一样。实在不忍心听下去,戒嗔只得在被窝里伸出一只手和戒傲猜拳,输的人给戒言开门。戒嗔一直怀疑戒傲偷学了什么秘籍,要不为什么十次猜拳就有八次是他胜呢?所以,有百分之八十的几率是戒嗔从暖融融的被窝里跳出来给戒言开门。戒嗔多次想对戒言批评教育,可惜说不上两句,它就甩甩尾巴走掉了。这样的局面,终于得到了改观。戒嗔记得有次和孙木匠聊起这件事情,孙木匠说:这个简单,只要在墙上给戒言打个洞就可以了。过了几天的一个下午,孙木匠请了几个朋友,在我们屋子的角落打了一个小洞,还安了一个可以前后推动的门。戒嗔把戒言抓了过来,和戒傲来回把它在门中间推来推去,好让它熟悉环境,以后可以自己从这个门走。戒言开始很不乐意从这里走,但被我们推了几十次之后,自己也觉得很好玩,便开始主动地钻来钻去。戒言喜欢上了小门,戒嗔和戒傲也不再因为要给它开门而烦恼了。3只是过了半年,新的问题又来了,戒言越长越大,越来越胖了。起初的时候,戒嗔并没有太在意,用喜欢戒言的一些施主的话来说:反正戒言也不走偶像路线,胖就胖点儿好了。可是之后,戒言的体形引发了很多问题。有一次有位施主告诉戒嗔,一位对天明寺不太了解的外地施主问他:天明寺的和尚平日里是不是偷偷地吃荤,否则狗怎么可能会那么胖?听到这话,戒嗔初时有些委屈,为了我们,也为了戒言。因为戒言很冤枉,它确确实实是和我们一起吃素长大的,而且偏爱吃胡萝卜。但后来戒嗔还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情,因为觉得任何人的质疑,都无法改变事实,只要心中无愧,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接受的。不过不久之后,戒言的形象又产生了其他不良的影响。有位身材胖胖的施主知道了戒言是吃素长大的时候,长长地叹了口气。他告诉我们,他本来想通过吃素减肥的,可是现在看到戒言这个样子,对吃素减肥彻底失去了信心。对于这位胖胖施主的言论,戒嗔很震惊。这一次,戒嗔终于下定了决心,要让戒言减少一点儿体重。戒嗔的想法得到了寺里人的支持。戒傲师弟说,让戒言减肥至少有如下好处。首先,从维护寺庙形象的角度说,寺里的人和动物,都清瘦一点儿,可以给来往的施主留点儿好印象,这是维护佛家声誉的大好事。其次,从医学角度说,报纸上也常说,身体肥胖会引发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等,戒言越早减肥越不容易变成亚健康状态。第 06 个 释戒言(3)第 06 个 释戒言(3) 第 06 个 释戒言(3)其次,孙木匠当年给戒言在墙上开的那扇门的周长和戒言的腰围已经越来越接近了,不早作准备,说不定哪一天就卡在门里,进退两难了。戒傲师弟的分析让戒嗔好生钦佩。戒嗔不过是转了一个念头,戒傲师弟便一二三地列出了那么多戒言不得不减肥的理由。看来戒傲师弟那“科技型小和尚”的名头真不是白叫的。戒傲师弟总结到最后的时候说:减肥归减肥,但也得讲究循序渐进。如果骤然把戒言的饭量降得很低,造成体重大幅降低的话,对身体健康是会有影响的。虽然必须承认,戒傲师弟有着极强的分析能力,不过事实还是证明,他的担心其实是一种带着彩色梦幻的美好愿望。不久之后,我们发现给戒言减少点儿饭量的计划几乎是完全行不通的。因为寺里来来往往的施主那么多,有很多施主和戒言熟悉,我们刚把戒言的饭量减下去,戒言就跑到那些熟络的施主身边蹭来蹭去,施主们则趁我们不在意时偷偷塞吃的给戒言。4就戒言的体重问题,戒嗔也请教过镇卫生院的沙医生。当然,戒嗔问沙医生这个问题的时候是非常小心的,因为沙医生在进镇卫生院以前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兽医,这些年每逢沙医生误诊了病情,或者开错了药,总有不满意又了解内情的患者,当着沙医生的面,数落他做兽医的往事。所以说,沙医生当过兽医的事情,在他自己看来是个污点,属于一扎就会痛的伤口。还好沙医生对戒嗔比较宽容,不但给了不少建议,还答应亲自上山给戒言诊断一下。沙医生的上门诊断计划进行得并不顺利,因为戒言见到沙医生后,便很反常。平日戒言一点儿都不怕生,对香客们也很热情,经常凑在别人的脚下,拱来拱去。戒言很胖,所以显得很可爱,有些第一次来寺里的香客想摸它,它也不反抗,任由他们摆弄,我们甚至常常担心它过于老实而会被人偷去。只是见到沙医生后,戒言便显得很怕他,每次沙医生靠近戒言的时候,戒言就使劲往后退。一直不知道为什么,戒言那么怕沙医生。后来有次戒傲师弟说:会不会是沙医生的名字让戒言害怕?沙医生曾经向我们解释过他名字的来历。沙医生出生在一个清晨,而他儿时的第一声哭泣伴随着破晓时分的第一缕晨光而来。沙医生家里三代行医,医生这个职业和其他职业的最大不同在于,工作稍有疏忽就会关乎人命,因此,沙医生的父亲对他的要求极其严格,他希望沙医生做事可以一丝不苟。所以沙医生的名字叫沙晓苟。说起来,戒傲师弟平日里的分析能力还是很强的,但是这一次戒嗔并不同意他的观点,毕竟“沙晓苟”这三个字和“杀小狗”这三个字只是音同,其实含义是相差很大的。虽然戒言很聪明,但它毕竟听不懂人话。相对来说,戒嗔还是比较倾向于另一种说法,那就是:因为沙医生平日里在医院待的时间比较长,身上有股酒精的味道,所以戒言对他很不友好。由于没法近距离接触戒言,所以沙医生只能从宏观的角度提点儿建议。他说:既然戒言做不到少吃,那么便只能通过多运动的方式来抵消暴饮暴食带来的副作用了。其实提升戒言运动量的想法,戒嗔也有想过,但实施起来很难。因为平日里戒言除了叼着师父们的袜子在院子里跑的时候速度快一点儿,其他时候都是慢腾腾的,如果强行驱赶戒言让它加速,显然是不厚道的。第 06 个 释戒言(4)第 06 个 释戒言(4) 第 06 个 释戒言(4)戒尘师弟还提出过一个另类的办法。他说:我们不如在戒言的四肢上绑几个沙袋,这样它跑动的时候可以增加运动量,或许可以有效地缓解大吃大喝带来的体重飙升。戒尘还说:我在电视里看到过,少林寺的师兄们都是这样练功的。初时,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但最终还是否决了,因为戒傲师弟说,据他所知,照这种方法练下去,可能体重不减,最后还练出轻功来。即便是现在,戒言也经常往我和戒傲的床上跳,想和我们一起睡,万一再练出了轻功,那还不往我们饭桌上跳呀!5戒言被人偷走的那天,戒嗔一直到了晚上才发现。平日里,即便戒言跑出去玩得再晚,也一定会回来过夜的,但是那一晚,戒言始终不见踪影。戒嗔起先觉得生气,以为戒言一定是玩得忘记了时间,但渐渐地,戒嗔的恼怒变成了担心。因为整整一夜我们也没有听到墙上木门隔板推动的声音。第二天一早,戒嗔和戒傲跑去戒言常去的地方,但是所有的地方都没有戒言的踪影,问遍了常来寺里的施主,也没有人知道戒言的下落。开始的几天,戒嗔的心里总是怀着希望,觉得戒言也许就是跑得远了,玩得忘记回来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戒嗔便越来越不信当初的想法了。有一天吃饭的时候,戒尘师弟说,听镇上的施主说,最近镇里总是丢狗,那些狗贩子会把偷来的狗卖到附近的城市餐馆里。戒尘哭着说,也许戒言又被卖到餐馆里了。戒尘的说法,让戒嗔心里好乱。虽然戒嗔怎么也不能接受戒尘师弟预想的结局,但是戒嗔心里觉得,戒尘师弟所说的可能性是很高的,甚至除此以外,戒嗔想不到其他的可能性。晚上的时候,戒嗔让外面的风吹木门吱吱呀呀的声音骗了好几次。戒嗔总是期盼着耳边可以传来戒言的叫声,但戒言就像一个不曾到来过的精灵一样消失了。戒嗔忽然想起第一次见到戒言的样子,记得那时候的戒言被关在山下饭店门口的笼子里。戒嗔和几个师弟从笼子前走过的时候,原本懒洋洋地趴在笼子里的戒言突然站了起来,冲着戒嗔不停地叫。那时候的戒言很可爱,个头小小的,胖胖的。饭店的厨师告诉我们,戒言是饭店里的客人们指定好,用来做菜的,大家听后都很震惊。那一天,寺里的人犯了很多戒。大家费了不少口舌向饭店的老板讨要戒言,初时老板坚决不肯把戒言送给我们,戒尘师弟甚至带着诅咒对老板说,杀生是要下地狱的。但老板依然坚定地不肯让步,最后一直到师父出面才讨回了戒言。戒嗔不知道命运是否有循环,或者生命的劫数,是不是只有早和迟的关系,唯一相同的是,相聚时的欢乐,最终幻化成分别的苦痛,让人深陷其中。6再次见到戒言已经是半个多月以后了,戒言一身脏兮兮地出现在戒嗔的眼前,戒嗔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时隔半个月,戒言瘦了很多,身上的毛发都打结了。因为戒言不会说话,所以对于戒言这些日子的行踪,我们也无从查起,只是从表面判断,戒言在外面的日子过得肯定不如意,因为就连戒言原本圆滚滚的肚子也消失了。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戒言的身体状况还不错,除了脏以外,并没有任何的外伤。再从戒言见到戒嗔时强劲有力摇尾巴的动作来判断,估计戒言身体里的内伤也是没有的。等洗得干干净净的戒言出现在天明寺院子里的时候,立即引起了施主们的轰动。对于戒言这些天所发生的事情,施主们发挥了想象力,但主题几乎都围绕着暴力、惊悚进行。说到紧张的地方,戒嗔和戒傲都觉得头皮发麻,把怀里的戒言抱得紧紧的。讲故事的施主还说,有关戒言这些经历的揣测,其实自戒言失踪的第一天便开始有苗头了。只是之前戒言没有回来,所以这些“精彩”的故事,大家也不好在寺庙里说,怕我们承受不了。不过最后施主们总结说,戒言也算是否极泰来,现在戒言不但好好地回来了,就连曾经让大家头痛的体重问题也解决了。戒嗔后来想,如果时间可以停止在这一刻,那么戒言的故事将是一个完美的故事。历经劫数的戒言变成了一个拥有标准体形的小狗,这简直比童话故事更具励志价值。然而,生活永远不会像童话故事一样,在某一个时刻画上完美的句号,然后变成经典,变成永恒。仅仅两个月后,戒言的体重迅速恢复到当初离家之前的水平。事实上,那段时间,每当戒言在食盆中埋头苦吃的时候,戒嗔都会有夺过它饭碗,让它节制一些的冲动,但是考虑到戒言在外面受了那么多苦,最终戒嗔心中的手虽然伸出无数次,但实际的手还是动也没有动。人生事多是如此,对于平淡生活中的戒言来说,减肥最重要;对于走失后的戒言来说,回来最重要;对于被关在笼子里的戒言来说,活着最重要,至于减肥,当然也变成了可有可无的事情。看着胖胖的戒言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戒嗔最终决定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就像施主们安慰戒嗔时说的那样——胖就胖吧,反正也不走偶像路线。戒嗔一直记得当初第一次见到戒言时的情形,它在笼子里冲着戒嗔不停地叫,第一眼望见它的时候,戒嗔心中的直觉便告诉自己,它是自己一生的缘。第 07 个 带来喜悦与烦恼的中奖彩票第 07 个 带来喜悦与烦恼的中奖彩票 第 07 个 带来喜悦与烦恼的中奖彩票这两年,淼镇上的小超市又多了一项销售彩票的业务,超市老板把售彩票的机器放在店门口最显眼的位置,来来往往的镇民经过的时候常常会试试运气,随手买上几张。因为是镇上唯一一家卖彩票的地方,所以小超市的生意做得不错。来天明寺进香的施主中,有几位特别喜欢买彩票,其中一位是和戒傲关系非常要好的陈施主,他是标准的彩迷。陈施主不算是一个有财运的人,虽然自有彩票销售以来,他每期都会买上几张,可是运气非常不好,连最小的奖都没有中过。陈施主时常和戒嗔、戒傲开玩笑,让我们求佛祖托梦给他,告诉他下期的中奖号码。当然这种忙,戒嗔是帮不上的,毕竟戒嗔只是个小和尚,既不是大师,也不是妖僧。坚持买了很多期后,陈施主的运气忽然有了好转,刮开的彩票居然不再是“感谢参与”了,每隔几期也会中出个五块钱的末等奖。每逢中奖,陈施主便会兴奋地跑来寺里报喜,陈施主说:虽然是个小奖,但也间接地说明,自己的运气要转变了,有了良好的开端,下次该中五百万了。戒嗔和戒傲都笑着不说话。虽然陈施主没有中过超过五块钱的奖项,但是对于五百万奖金的支配他还是有打算的。戒嗔参与过一次陈施主和他彩迷朋友的讨论,施主们的探讨很热烈。有的施主说要买房子,有的施主说要建个小游乐场,也有施主提议要做些投资,因为坐吃山空不太好,这些意见最后都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也有提出有争议意见的施主,比如其中一位施主说要购置几件奢侈品,但被其他的施主一致批评为浪费,最后这位施主不得不提出要取消自己的计划,大家才原谅了他。施主们提出的每个设想都不忘记计算一下大概要花的钱。戒傲的口算能力很强,便帮着他们计算着总价格,施主们计划要花的钱也慢慢从一百万提高到四百多万。施主们一项项提出建议,到了四百七十万的时候,发现最后三十万不知道该怎么花了,大家想尽了办法,也找不到合适的途径,都觉得花钱原来是一件很为难的事情。后来戒傲师弟很败兴地插了一句话,提醒大家,中奖还要交百分之二十的税。施主们这才发现原来测算的费用,其实是不够的,可是要把四百七十万里多余的七十万扣掉,也让人非常为难。最后有位施主说,一百万的税收实在太高了,要是能捐给寺庙而抵扣税金的话就好了,戒嗔和戒傲听后连连点头表示同意。陈施主真正转运的那一天,是在这场讨论会结束的几个月后,那一次陈施主中了一个三等奖,奖金达到了数千元。戒嗔知道这是陈施主所中过的最大的一次奖项了,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戒嗔觉得陈施主应该会兴奋得不知道怎么办了。可是真正见到陈施主的时候,他却一点儿也不开心。陈施主说,这次的号码很遗憾,如果把一位数字移动一个位置,就会变成有一百多万奖金的特等奖号码。有时候戒嗔会觉得陈施主的情绪很有意思,或者人性中都有贪婪的本质,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会为小小的收获而快乐,但在成功面前,我们反而不再满意自己的小小收获了。总之,欲望改变着我们的喜怒哀乐。第 08 个 棋友第 08 个 棋友 第 08 个 棋友天明寺的智惠师父很喜欢下棋,棋艺也不错,当然这个不错只是相对于寺里其他人而言的。戒嗔和戒傲有时和他下上几盘,通常是输多赢少。如果智惠师父的对手是戒尘和戒痴,那么往往没有结局,因为两位小和尚从一开始落后便会策划着耍赖。智惠师父有个棋友叫谢施主,他住在附近的镇子上,逢到双休日,谢施主如果有空便会跑上山来与智惠师父下上几盘,只是两人的棋艺水平相差很多,智惠师父每下必输。所以,智惠师父常说:下棋,在乎棋中乐趣,输赢只是其次。过往的施主们听到智惠师父的话,都不免要赞上几句:智惠师父心态犹如东坡居士,平静淡泊,让人敬佩。但戒傲偷偷笑话师父说:我如果每次都输的话,肯定也这么说。那次戒傲说话恰巧被智惠师父听见,被师父用指头敲了好几下头。虽然是输,但智惠师父经常叫我们在旁边观战,说可以多学习谢施主的棋艺。两人每次对弈,我们总为谢施主层出不穷的妙招所惊叹,师父偶尔也会下出不错的开局,甚至有时候让我们觉得形势仿佛很不错,可结局始终是一样的,只是输多输少的差别。有时候智惠师父输得太惨,戒傲也会安慰智惠师父说:其实智惠师父在下棋方面和谢施主是各有胜场的,谢施主棋艺固然是高一点点,但是师父下棋的姿势明显要好看很多。对于戒傲这种在师父的伤口上撒盐、撒白糖再撒石灰粉的做法,智惠师父也只能苦笑。谢施主赢棋后,常常会得意地自夸自己以往的战绩,他说自己曾经取得过无数胜利,而近二十年来,更是没有输过。谢施主的战绩让来往于寺里的施主很惊叹,他的名气就这样被传播开了,陆续有施主慕名而来,要求和谢施主对阵,结果和智惠师父一样,都是无法从谢施主手中胜出,于是谢施主便越发得意了。戒嗔一直以为谢施主是真正的棋坛隐世高手,但谢施主后来还是输给了一个外地青年。那次本是戒傲手痒向谢施主邀约了一局,戒傲原也没有打算赢棋,只是打算输得体面一点儿,可事不遂人愿,那场对局戒傲输得格外惨。谢施主赢棋之余,又忍不住把自己的历史战绩诉说了一遍。那位外地的青年原本站在围观的人群中,不知道是不是谢施主的言语让他有了好胜之心,他突然走出人群,要求和谢施主下上一局。谢施主起初没有拿自己的对手当回事,只以为是一场寻常的棋局,但是棋局开始不久,谢施主的神色便变得慎重了,原有的轻慢也渐渐消失,再后来甚至开始紧张起来。戒嗔和戒傲一直在旁边观战,其实以戒嗔的棋艺来说,即便俩人出了什么奇妙的招式,戒嗔也看不出来好坏,两人对局的惊险,戒嗔只能从谢施主的神色变化中体会。那场棋下了很久,一直下到天色很晚,外地施主最后小胜,飘然而去。而输掉棋的谢施主则愣愣地看了棋盘很久。自那以后,谢施主依然常常来寺里下棋,只是不再提自己的棋艺有多么高明了。第 09 个 商标下的疤痕第 09 个 商标下的疤痕 第 09 个 商标下的疤痕戒嗔所住的淼镇有位卖水果的蔡施主,他在小镇中心位置的小街上经营着小镇里最大的一家水果摊。蔡施主的口才很好,不管对象是什么人,总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将自己的水果推销出去。很多施主都反映,在蔡施主的水果摊购物,总会超支。因为在蔡施主的宣传下,原本只打算买一斤水果的施主,往往会买上两斤回去;计划买橘子的人,也会经不住特价的诱惑再买几斤香蕉。戒嗔见识过蔡施主推销的本领,有时候戒嗔只是从蔡施主的摊子路过,最后便不自觉地买几斤水果回去。戒嗔每次离开的时候,蔡施主总会说:戒嗔小师父,我给你的价格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低价呀。可是有几次,戒嗔发现戒傲师弟买的价格更低。蔡施主生意做得好,口碑却不是非常好。有一些施主说蔡施主喜欢扣秤,不过他好像从来没有扣过戒嗔的秤,或者是因为戒嗔没有还价吧。蔡施主的水果有两种,一种贴着商标,另一种没有。戒嗔通常只会买那些没有贴商标的水果。因为有几次买了贴着商标的水果后,揭下商标,发现贴商标的地方都有不同程度的疤痕,那些漂亮商标的作用只是掩盖疤痕而已。寺里的人几乎都知道这个规律,所以不买带商标的水果成了一个惯例。戒嗔生活的淼镇附近还有一个叫庙镇的地方,据说是因为附近的几个小镇中寺庙有三座的缘故。淼镇里有天明寺,而隔壁的马家镇有一座寺庙叫宝光寺。宝光寺是近几年才建的寺庙,他们的寺庙算是在风景区里面,规模也比天明寺大很多,香火也旺得多。师父们常说,宝光寺的法师们修行很好,当然私心里,戒嗔还是以为他们未必比自己几位师父好。宝光寺的法师们,也挺喜欢和戒嗔的几位师父交流,所以如果有空便会来天明寺做做客,再研习一下佛法。有天宝光寺的法师过来的时候,带了一些水果送给我们。看到水果上那些熟悉的商标,戒嗔猜想水果应该是法师在蔡施主店里买的。法师离开后,大家都暗自笑话宝光寺的法师没经验,买了又贵又不好的水果,吃了大亏。可是当我们揭下商标后,才发现原来这次的水果几乎都是完好的。智缘师父说:惯例和例外相伴而行,然而真正令人忧伤的是,当例外来临的时候,我们心里依然可以见到那个商标下并不存在的疤痕。再次买水果的时候,特意没有挑选,也许商标下的疤痕对戒嗔来说,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吧。第 10 个 茅山和尚第 10 个 茅山和尚 第 10 个 茅山和尚天明寺坐落的山叫茅山,很多香客以为这里一定有道士,其实叫茅山的地方未必有道士,这里只有和尚。有山的地方就会有水,天明寺在山南的半山腰,转到山北面,有一个三重瀑布。所谓三重瀑布其实是一个瀑布,从山顶上流到山脚的时候,被分成了三个。有人说,山下淼镇的“淼”字就是源自这个三重瀑布。是否真有其事,无人考证,但人们都称这个三重瀑布为淼瀑。茅山不高,也不陡峭,淼瀑的水流也不急,山脚下的水花也只是在脚底附近形成细细密密的一层薄雾而已。壮观是一种美,涓涓细流也是一种美。淼瀑的水源由山泉水汇集而成,即使雨水少的时节也不会干涸。有些香客喜欢这里的山泉水泡的茶,师父有时候会吩咐我们上山顶取水。寺里其实是有自来水的,不过这里的自来水和淼镇居民家用的自来水并不一样,是用水泵从井中泵上来的。用井水还是用山泉水给香客们泡茶,本质上并没有太大差别,不过香客们如果有特别要求,戒嗔还是会拉上小师弟戒痴、戒尘一起上山顶去取水,从山边小路转到山的背面正好是第二重瀑布的底端。我们径直上山取水,上去是三个人,下来的通常只有戒嗔一个人。戒痴、戒尘这两个小和尚只是假借取水的名义出来玩而已。现在的季节正是山花烂漫之时,山间不知名的野花野草很多,还有蝴蝶飞舞,但也不是什么奇异品种,只是普通的白粉蝶。无名的山,无名的寺,无名的水,野花,野草,白粉蝶,便是小和尚戒嗔的生活之处。山顶上的风一般要比山腰大许多,有时候一阵疾风吹过,把很多花瓣吹起。山风不知从何处而来,也不知道要吹向何处,甚至感觉不到吹来的方向,只是觉得风在身畔盘旋,带着花瓣飞舞,花瓣久久不肯下落,良久才落于水流之中,顺流而下。昨天取水下山时,戒嗔看见几名旅客在二重瀑布的底端水潭中嬉闹,有位年青的男施主还把头埋于水中,暴饮甘甜的山泉水。戒嗔也不便对他说,刚才戒痴还在瀑布上层小便过,既然是无关之人,何苦扰了他人雅兴,再说童子尿是有一定药用价值的。转到山路中段,看见一老者坐于路边山石之上,脸上微有愁容,戒嗔上前询问。老人家告诉戒嗔,听说茅山有一种奇异的草,特来寻觅,可是寻遍了整个山都不见踪影,所以心情郁闷。我们是否专心寻找快乐而错过了快乐?当我们把寻找快乐变成了一种负担,就像老施主专注寻求奇草,而忽略了山边美景一样,那就得不偿失了。第 11 个 戒嗔的头发第 11 个 戒嗔的头发 第 11 个 戒嗔的头发对于普通人来说,和尚的身份还是挺有神秘色彩的。就拿来过天明寺的施主来说,便有相当一部分施主对和尚的生活充满了兴趣,其中关于和尚头发的问题,戒嗔便被人追问过很多次。还有些对佛门生活不了解的施主,会好奇地问:戒嗔,是不是有什么措施可以不长头发啊?而事实上,出家人也不是不长头发的,只是剃得勤快,所以才能保持寸草不生的形象。戒嗔十二岁就出了家,所以自十二岁以后的十几年时间,头发都没有超过半寸的时候。而即便是经常剃,头发上依然常常留下短短的一节。只有每逢有重要活动要出去,大家才会主动把头发剃光,以示对施主们的尊重。在天明寺里,负责剃发的是智恒师父。在家人常说,做哪行恨哪行,其实也有例外的。比如智恒师父,在寺里给人剃发二十多年,不但没有厌倦,反而形成了嗜好,见到低辈分的小和尚头发稍微长点儿就看不下去,一定要给他剃了。技术这种事情,当然是越练越熟悉,不过还是有例外的,依然是智恒师父。虽有二十多年的理发经验,他还是常常把我们的头皮弄破,主要是我们确实不太配合,在他手下动来动去的。同时给我们剃发只要求剃光了,也没有造型设计的要求,所以没法提升技术等级。在小辈僧人眼里,没人比智恒师父更可怕,因为他的眼睛总会盯在你的头上看。本身我们头发就不多,还总让人惦记着。对于理发本身,大家并没有太过抵制,但是对于智恒师父这种,理发比刷牙还要频繁的做法,大家便不乐意了。有时候戒嗔在院子里和师兄弟们闲聊,智恒师父从里面走来,如果手中拿着剃刀,我们就会作鸟兽散。戒尘、戒痴这两个小和尚跑得最快,戒傲平时喜欢篮球等运动,所以身手一样敏捷,逃跑的速度也比戒嗔要快,嗖的一下,就不见了踪影,最后坐在剃刀下苦着脸的人通常是戒嗔。施主们如果有机缘来天明寺,那么看到寺里头发最短的和尚很可能就是戒嗔。当然光头也不完全是错处,每天晚上洗头的时候,戒嗔都比其他人更省心,随手用毛巾擦上一下,然后再去院子里逛上一圈,回来已经干了。无怪乎,师父常说,细细思考自己的短处,也许会发现它并不是一无是处。第 12 个 蓝天下行走天明寺的几位师父,也曾收过一些俗家弟子,那些人中本地的居多,也有几个是外地的。在外地弟子中,和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上海的戒烟师兄。有好多次戒嗔提到戒烟师兄的名字,听到的施主们便会笑,大家都说这名字听起来有点儿怪,不太像佛家弟子的名字。据戒嗔所知,当初师父给戒烟师兄起法号的时候,原是不打算起这个名字的,后来是师兄自己要求用这个名字。师父们觉得,名字就是一个代号,叫戒烟的人依然可以戒贪、戒痴、戒嗔。再说,如果烟瘾极大的戒烟师兄可以把烟戒掉,也是一件对健康有利的事情,便答应戒烟师兄的要求了。戒烟师兄在上海从事着房地产方面的工作,自从皈依佛门后,他每年都会来寺里几次。这几年戒烟师兄每次来的时候都是笑眯眯的,看起来心情很好的样子。智缘师父说这就是修行的结果,潜心修行后的领悟,当佛法渗入心灵的时候,可以让人心情舒畅。不过镇里的孙老施主说:戒烟师兄开心是因为房价涨得很高。戒嗔也不知道,师父和孙老施主哪个说得对,姑且认为是两种因素综合起了作用,让戒烟师兄心情愉悦了。在寺里两位小师弟都很喜欢戒烟师兄,他每次都会带不少好吃好玩的给戒痴和戒尘,他们一看到戒烟师兄来,便争相去翻他的包。智缘师父总是斥责他们两个太没有礼貌,可是戒烟师兄倒不介意,总是含笑看着他们俩,还告诉他们食品放在哪个包里面。戒烟师兄喜欢给我们讲一些发生在城市里的故事,因为大家都没有出过远门,所以对于这些发生在自己所不熟悉的地方的事情充满了好奇。每到此时,寺里的小师弟们都集中在一起听戒烟师兄讲,总觉得非常有意思。戒烟师兄说,自己住的上海是一个很大的地方,比淼镇大十倍都不止,戒嗔和几位师弟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只是附近的几个镇子,但是还是觉得戒烟师兄的说法有点儿夸大了。因为在附近的几个镇子里,淼镇是最大的,在镇子里走一圈,最快也要半个小时。戒烟师兄非常喜欢天明寺附近的环境,说这里的山水特别让人心动,空气清新,即使快到六月,山里还是很凉爽的,就连天都是蓝蓝的。师弟们听到这样的评价都很奇怪,难道上海的天不是蓝色的吗?师父那次也在旁边,他对戒烟师兄说:回上海的时候不妨抬头看看,然后再告诉我们看到了什么。过了些日子,师兄从上海打电话过来告诉我们,他回去之后,按师父所说的看了看,才发现原来上海的天也是蓝蓝的。师父告诉我们:每个人其实都行走在蓝天之下,如果你没有感觉到,那是因为你没有抬头向上看,而不是它不存在。第 13 个 戒忧师兄所中的彩票第 13 个 戒忧师兄所中的彩票 第 13 个 戒忧师兄所中的彩票前些年,淼镇上有位姓刘的施主,在天明寺里皈依了佛门,做了在家的居士,法号叫戒忧。刘施主的年纪比戒嗔和戒傲都大些,所以平日大家都喊他戒忧师兄。有一次,戒忧师兄去城里出差,回来的时候在城里的超市买了一些特产,超市的营业员找钱的时候,给了一张特别破旧的钞票。戒忧师兄是一个爱干净的人,觉得那张钞票脏兮兮的,可能上面还有些病菌什么的,便不想接受这张钱。戒忧师兄向营业员提出要求的时候,营业员很不高兴,觉得戒忧师兄十分矫情。他觉得钞票这种东西,管它是新的、旧的、缺了角的,都应该是大家最爱的,哪有这般挑三拣四的。戒忧师兄平日性情很平和,怕引起争议,便用收下的零钱随手买了张彩票,哪知戒忧师兄的运气特别好,彩票中了一等奖。虽说是一等奖,不过奖金并不是非常高,因为这种彩票最高的奖项是特等奖。戒忧师兄所中的一等奖,那一期有很多人买了同样的号码,所以奖金只有五千多块。戒忧师兄回到镇里,在路边遇到孙大嫂。戒忧师兄中了奖,自然样子很开心,孙施主就问戒忧师兄为什么如此开心。戒忧师兄便忍不住把中奖的消息告诉了孙施主,并请孙施主替他保密,孙施主答应了。戒忧师兄后来说:自己实在是低估了孙大嫂的传播能力,差不多到了第二天,半个镇子的人都知道了戒忧师兄中奖的消息。等到第三天,整个镇子,除了镇东头喝多酒还在昏睡的陈施主不知道,其他人都知道了。戒嗔觉得戒忧师兄的说法,实在有开玩笑的因素在里面,不过消息的传播确实让戒忧师兄很困扰。镇里的人和戒忧师兄熟悉点儿的,纷纷向戒忧师兄道喜,不熟悉的便在背后指指点点。戒忧师兄忍不住去责怪孙大嫂,孙大嫂很委屈地向戒忧师兄解释,她只是在镇上的马路边自言自语时被人听到的。戒忧师兄中奖的消息也传到了山上,不过版本很多。开始的时候,大多和中奖有关,只是金额不同,从一百万到五百万不等,后来衍生的消息也多了起来,比如戒忧师兄因为中奖要离婚以及中奖只是幌子,其实是把贪污来的钱洗白等等。戒忧师兄那几天很困惑,逢人便解释中奖的事情,有人信了,也有人认为戒忧师兄欲盖弥彰。为了这事,戒忧师兄特意上山向师父请教,戒忧师兄想:总要有个法子,让大家了解真相比较好。但是师父并没有教戒忧师兄澄清真相的方法,反而建议他不要再多解释了。师父说:真相不会因为别人怎么说而改变,时间越久,被误解的真相就会被还原得越多。对于师父的说法,戒忧师兄也是将信将疑的,但最终还是按照师父的要求去做了。在小镇上,关于戒忧师兄的谣言,继续传播着,但几个月之后,小镇上的施主发现,传说中了数百万的戒忧师兄,生活没有发生什么实质的变化,据说要离婚的戒忧师兄,家庭关系依然和睦。渐渐地,那些依靠想象而生的谣言也不再有人谈起了。第 14 个 心如明镜第 14 个 心如明镜 第 14 个 心如明镜天明寺所在淼镇的中心位置有条小街,这里集中了不少店铺,是淼镇上最热闹的地方。小街的附近有块很大的空地,因为人流量比较大,所以很多施主自发地在这里摆摊,渐渐便形成了一个露天的集市。这里的摊点卖的东西品种很杂,吃的用的,几乎都有。我们习惯称呼这个露天集市为广场,不过有些城市里来的施主看到这个广场的时候,都会忍不住笑。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广场自然是那种修建得整齐漂亮的场所,像这种由泥土地和流动摊贩组合而成,雨稍微下得大点儿连摆摊都困难的地方,被称为广场,确实有点儿牵强。广场的中间有五处高高的旗杆,戒嗔不知道这些旗杆以前是做什么用的,它们也荒废很久,上面早已没有旗帜了。五根旗杆也有不同之处,那就是它们外壳上残留着一些不同颜色的漆,想象中在很久以前这些旗杆应该漆着不同的颜色,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今远远望着它们的时候,已经看不出明显的区别了。时间对事物的改变,往往大到让人难以想象。五个旗杆中间有一根是黄色的,在这根黄色的旗杆下,总有位老施主在这里卖糖葫芦串。老施主养了一只黄褐色的小狸猫,只要老施主在摆摊,小狸猫必然会在老施主的脚边绕来绕去。老施主的年纪挺大,身体看起来还算健康,只是他的左手和智缘师父一样有点儿残疾,还好对行动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