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读书网(www.book.d78i.com)整理《》 相关内容 序 拥有财富,享有快乐财富是什么?我们如何获取?如何使用?一般讲到财富,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房子、车子、存款等物质上的东西,实际上并非如此。财富应该有两层含义,人应该拥有物质层面的福德财富和精神层面的智慧财富。而一个人如果连最宝贵的生命都不存在,想拥有其他财富就是空话。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能长寿,这是财富的基础。这还不够,还要有健康的心灵。一个人如果心灵不健全,带着充满瑕疵的情绪生活,是不会富足的。又或者灵魂变成了物质的奴隶,被物质驾驭,那我们本身跟机器就没有什么差别了。要知道,物质是为我们的心灵服务的,心灵不应该让物质驾驭,否则人的生命就不会富足充盈,就不会有暇满人生。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通过信仰来净化自己心灵,理顺和改变内心缺陷。学会理智地面对人生,感性地运用情商,圆融周围的人际关系,才能让我们的身心更健康。只有拥有了崇高的信仰、纯净的心灵和健康的身体这三样最珍贵的财富,我们才有资格去想如何让自己拥有钱财、权力、名声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所有的物质财富都是为了让我们的灵魂更自由、更快乐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能理顺自己的情绪,就是支配好了他的重要财富,身心就会越来越健康快乐。而当既能拥有财富,还能给别人也带来快乐的时候,生命也就更有价值。《》 第一章 取财之道 财富要从心头来如何得到自己想要的财富,人人各有办法。如果有一个好心态,财富就会主动来找你。所谓财富,简单来讲就是一个人要拥有衣食住行等保障正常生存的物质和心灵的自由自在。其中又以健康的心为重点,它左右着人的物质条件,还左右着人们的行为。财富还包括一个人言语的重量、名和利等。这些方面总括起来,就是佛教所说的资粮。佛经里说“万法唯心造”,人类思想的创造力非常强大,把思想的力量综合统一起来,能够创造出许多事物。这种说法同样也适用于财富的获取。我生在一个偏远山区,但我从小有宏大的愿望,就是把我们的寺庙做大,把佛学院修好。这在当时来讲是天方夜谭,连自己的衣服都破破烂烂补不起,听到师兄们对我的讽刺:先把你的破衣服补一补、换一换吧,不要去讲造大佛、盖大庙、建大讲经堂了!而有了这样的愿力,加上我对佛菩萨的虔诚心,所以得到了它的加持力。这种加持力并不是不劳而获,我所付出的努力是一般人的很多倍,而它只是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拜财神是同样的道理,看起来是图腾崇拜,事实上要让你从心里头来,从心中产生愿力与信心,不断鼓励自己前行。我自己也在修佛法,给弟子们传佛法,就是给人以信心,就像我们从小长大是需要被鼓励的。如果没有愿力,面前没有一个目标,没有人鼓励,真的很难有所成就。如何得到自己想要的财富,人人各有办法,最主要的就是:你自身的价值和福报是否能和你得到的财富对等;如何才能提升自己的价值和福报;你有财富,是否知足。财富对每个人的确很重要,但当你的温饱解决了,你日常的开销解决了以后,你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你是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还是要像其他动物一样囤积?这需要思考。穷人也是这样,当你得到富人的帮助,你认为理所当然,还是应该怀有感恩的心?当然是需要升起感恩的心。但有的人不懂得感恩,甚至就因为很多人的施舍养了一批懒人,很多人就靠别人施舍当寄生虫。脑力劳动者也好,体力劳动者也好,付出的都是有价值的。而别人对你的任何付出,精神层面的也好,物质层面的也好,你要懂得感恩,要想方设法,与其等待别人给食物,还不如学会种地。所以,值得施舍的人是拿到后知道珍惜,然后以此来创造自己的财富,下一次就无须等待施舍了,除非他是真的无能力——社会上真的有这样的人是真正的弱势。正常人如果他永远靠等待,是不值得施舍的,佛教里认为这种人是最贪婪的,因为他永远只想索取,从来不想去付出。所以,我们要施舍给值得施舍的人,照顾那些值得照顾的人。真要改变一个人,实际上是要改变他的大脑,改变他的思想。改变思想必须从文化层面做起。人需要有智慧,这个智慧不是说单纯的教书识字;教书识字当然重要,最重要的还是从他本身道德修养做起。一般传统上有宗教信仰的地方,这一点都是很好的,人们懂得感恩,懂得一切来之不易,懂得施者比受者是有福报的。等待施舍的人,他知道自己没有福报,创造福报必须通过另外方法去得到,他也许可以通过体力劳动,通过别人对其感恩的心态,去传播他感恩的心。这些也是教育,不像我们学习识字那么简单,还涉及了方方面面的传统道德观念的熏陶。从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三十多年里出现了很多先富起来的人。据有关权威机构统计,到2009年中国的顶尖消费群体中,资产在一亿元人民币以上的有五万人左右,资产在一千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有八十万人。这个群体如何去支配和享受自己的财富,就成了一个难题,非常值得关注和思考。《》 第一章 取财之道 让财富主动找上门如果有一个好心态,财富就会主动来找你。这个心态怎么来的?是要通过道德和文化的培养。人对财富的不满足也没有什么错,前提是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分配这种用不满足的心得来的财富。有些人的不满足表现为不愿意去做下一次播种,比如农民,有的人丰收后不愿意再去种地,然后吃老本,两年吃完了,就变成穷人了;有的人丰收后愿意继续播种,种得多,种得好,他就会年年吃不完。所以,勤劳本身就是另外一种不满足,是非常高尚的不满足。像我们这些宗教人士就是高尚的不满足,到处去传教,每天都在忙,不论谁来听,我都要给人讲,不停地写书,不停地录音,不停地讲课,然后去做慈善,永远没有满足,一直努力在做。佛教里高尚的不满足是积极的。“不高尚”的不满足,就是贪婪。得到以后,有的人自己舍不得吃,有的自己舍得吃而不愿意施舍给别人,可人的生命才多久,一辈子能吃完你那不满足所得来的东西吗?大部分还是要留给后人的,所以你再怎么不满足,最后还是要留下。它不是你的,只是你的心态导致你有这样的想法而已。还有资本的积累。很多人简单地把资本的累积当成是创造某一种事业的必要基础。实际上依照佛教的观点,这个积累就是累积福报。它是方方面面的。一个人从生下来开始,甚至从娘胎开始,所受的教育、付出的辛劳、遇到的挫折困难,乃至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是在累积财富。特别是遇到困难挫折,实际上都是在为将来成功累积资本,就像我讲经讲课,是花了十几年的苦修,深思熟虑,实践修证,才有办法告诉别人。假设没有这么多的好经验,我谈的话就是空谈。实践出真知,说的只是理论,行不行得通要干了才知道,累积经验很重要。我们定下了一个目标,可能就会想这个路子怎么去走,财神爷给我们修好管道了,那接下来我们就有了财富,以后你怎么管理,老百姓常说的一个词叫精打细算。精打细算要看怎么算。比如一个人需要做心脏手术,费用两万块,我们付得起这笔钱,那是我们能算计的吗?算不了,你怎么精打细算,人家开这个价?牵涉生死关头,没办法去精打细算。即便价格根本不合理,你明知道他在敲诈,你怎么算?有时候很无奈。我亲身经历过这么一件事:一个老人得了癌症,七十六岁了,明知道他活不了多久,癌细胞已经扩散,现在他要做手术,生命可能会延长一段时间,但不会很久;如果不做这个手术,就眼睁睁看着,他会更痛苦,被折磨死。当时说为老人做手术要花费接近九万块,如果这个时候我精打细算,平均一个老人一个月花五百块,那我可以养好多老人,那样我可能就没有办法给他做手术了。但是,那时候没有人这样去算,哪怕他能多活一段时间,我们手上有这笔钱,就应该去做。最后还是付了这笔钱给他做手术,手术完了后两个月他就死了。有人会说这个手术不该做,反正两个月后他也死了,不如把钱省下来去做别的事。而当你面临这个事情,实际上没有办法取舍。生命永远比钱更重要。又如盖庙,可以精打细算:一块石头你买下来,让别人搬过来,是一百五十元,如果自己去搬,可能就是七十元,于是一想,算了,自己去搬了。还有用砖,去买个砖大概六七元一块,自己做成本就三元,一半的价钱,所以寺庙的用砖全部是我们自己来做。整个造价让工人去做大概是两百万,自己做可能只需一百万,剩下的钱我们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精打细算。又比如,喇嘛的生活稍微简单一点,生活费里减一部分,省出的钱可以让好几个学生去读书。精打细算本身是一种美德,但不能太理性,也不能太感性,不同的情况下要用不同的方式去对待。《》 第一章 取财之道 谨防不义之财如果财富的来路不如法,就会自食其果。每年权威机构会排出富豪榜,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今年这几个人上榜了,第二年一些人的名字不见了,换了另外一些人上去了。榜单上的人为什么不见了呢?这些人上榜是因为他们积聚了大量的财富,而下榜是因为他们获取财富的方法出了问题,在过程当中有违法行为,如欺诈、偷漏税等。当这些人站在耀眼的高处,大家就想弄明白他的财富是从哪儿来的。当发现他的财富来路不明时,这个人就会破产,或是沦为阶下囚。在我认识的人当中,从富豪变成阶下囚的有不少。这是他们在获取财富的过程中不择手段不考虑后果造成的。在宗教信仰比较浓厚的地方,获取财富的方法相对积极正面。有一点是肯定的,他首先想到的是老实做事,其次才是自己有多少利润。我有个美国朋友,他富起来的过程就非常特别。他身高一米八六,有个毛病,经常腰酸背痛,要请人按摩缓解。在美国找按摩师按摩的价格非常昂贵,他无法承受,于是就找了块木头,雕刻成马鞍形状,然后自己站好,后背靠在木块上摩擦,起到和找按摩师按摩类似的效果。后来有人提醒他,可以把这个马鞍形木块做成活动的,这样人坐着不动就可以享受按摩了。就这样,他发明了简便易用的按摩器。他享受到了按摩器带来的方便,缓解了腰酸背痛的毛病,就觉得应该让更多的人受益。他那时候根本没有想到要拿这个当商品卖,只是送给了养老院的老人用。老人们用了以后,效果很好,于是就有很多人来问哪儿有卖的。问到我朋友那儿,他一看需求量这么大,于是就把按摩器做了简单的改造,在表面贴了一块人造皮革,开始在美国大规模生产。就是因为这么一个简单的利己又利他的起心动念,他成了富豪。所以,世上很多变得富有的人,一开始的想法都非常正。而周围很多因富裕而成为阶下囚的人,一开始的想法就不是很正面,甚至还有点缺德,比如做棉被用的是工业上的废品棉花,生产婴儿奶粉是加了有毒三聚氰胺的。其实就是为了一点利益,害人害己,这些人也得到了应有的报应。我在国外时曾经见过一座房屋倒塌,压死了很多人,这房子是个华人盖的。盖房子时,他在房子的隔墙里连砖都没有放,放的是铁皮做的色拉油桶,又塞了些水泥块之类的东西。盖房子时就已经有人看到了,问他,他回答说放铁桶是最好的环保,是废物利用。后来房屋倒塌,所谓的环保铁桶根本撑不起任何重量。类似这样的事很多,像什么黑心饼干、黑心豆腐、甲醛超标的木板等,都是有人为了有所得而偷工减料的结果。中国是世界成衣产量最大的国家,衣服成本已经很低,都买得起,然而还有人缺德,从西方收购“洋垃圾”服装,拿到国内卖。有一次我到广东汕头,看到一辆十几米长的大卡车在路上翻车了。我们下来看,车翻了,人没事。车上全都是羽绒服、裤子等乱七八糟的,一捆一捆地堆放在那儿。我就问:你们这些旧衣服都是收购来做慈善的吗?他们说不是,是从国外进口的。我又问进口这些干什么。他们说,处理处理就可以销出去了,很好卖。后来我在电视里也经常看到这样的消息。以前古人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现在很多人用很缺德的方式攫取财富,都是会有报应的。这种报应不需要等到死之后才审判,老百姓都会看到的。所有人的诅咒,加上他攫取财富的这种恶念恶意实施出来,很快就会有显现。如果不及时纠正和改变,这种人不可能在这个社会好好地生存下去。《》 第一章 取财之道 贫富之间,相互善待尊重为什么人在对待财富时会出现那么多的问题?说到底还是没有正面的信仰。如果有好的信仰,就不会有那些缺德事发生,做了黑心事的人就会良心发现。奶粉里掺有毒的东西,对孩子身体不好,让人家穿垃圾衣服,超标的细菌会给身体带来伤害,他本人也会受到报应。也是因为缺乏信仰,我们中间很多人用更缺德的方式对待别人。看到人家富有,就去偷盗、打劫、绑票,用这些方式让自己成为富豪。如果一个地方失去信仰,就好像整个大街上走的都是魔鬼,你不知道魔鬼会用什么方式去伤人,而即使看到有人正在被伤害,周围的人依然麻木不仁。可能有人会说,对这些人我们只能用法律来约束。当然,法律一定会惩罚他;但如果什么事情都需要法律,那已经是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到了最后底线。作为人类,还是应该有起码的智商和道德水准,即使帮不了别人,也不要去伤害别人,更不应该用灭绝人性的方式去对待别人。很多煤老板为了攫取财富,不顾矿工安危,让工人们在恶劣环境中工作,结果矿难事故不断,死伤好多。在广东一带,很多人以处理洋垃圾和有污染的电器为生,有的得了癌症。这些人为了生活,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缺德的老板不会告诉他们,这到底对身体有多大的伤害。所以,如果有人有能力带动大家致富,首先应想到:最贵重的是人的生命。在给人提供工作机会时,先要想到的是他的健康。现在很多富人,因为没有信仰,完全没有道德约束,只要他认为法律还没有惩罚到他,就我行我素;或者诈骗或者偷税漏税,只要能够让财富增长,他就有可能去做。很多呼风唤雨的大老板,自以为是“牛人”,不懂得珍惜别人,不懂得珍惜国家给他的这种好机缘,辜负了别人对他们的信任,浪费了社会资源,自食苦果。财富和权力容易使人膨胀,有智慧的人会控制管理自己的心,沉静下来。人要懂得惜福。一个社会能够太平不容易。当社会太平,我们拥有这么好的生存机会,要懂得珍惜。做老板的要珍惜员工,反过来,对经济上比较弱的人而言,如果有人给了我们改善生活的机会,我们也要感恩。拥有财富的人应该自重,为社会发挥更大的价值;而经济能力有限的人,也应该珍惜尊重那些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人。现在大家都喜欢八卦那些富人、演艺圈的人,关注他们的一切消息。全民喜欢八卦,而不是正面去看名人对社会贡献了多少。比如一个企业家,他的企业给国家税收多少,养了多少工人,对社会做了多少奉献,你报道了也少有人关心。每次遇到灾难,很多名人冲在前面,呼吁大家捐物捐款,他们做这些事情,大家认为是理所应当的,好像他们当名人是我们给的荣耀,而不是他们通过努力得到的。所以,他们做正面的事,大家认为理所当然;一旦有负面的,我们就百倍放大,议论纷纷。对他们到了刻薄的程度,实际上也是不应该的。比如有人只能捐出一块钱,人家就能拿出那么多,只要有这颗心,多少都一样,但是有些人会不平衡,这是不对的。所以,我们从正面调整自己的心态就非常重要。人性本来就是这样。你可能喜欢关注他们的八卦、私生活,其实应该多关注他们对社会的奉献等一些正面的东西,他们做这些事情对社会带来各方面的正面效应。也许他们有时真的是有目的地做一些事,但又有什么错呢?难道他们一做慈善事业,就说他们是为了打知名度搞宣传?当我们用肯定的方式、感恩的心态去看待,结论就不一样了。也许你就是受帮助的人中的一个。你“给”了他们多少,实际上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给”他们,而他们“给”我们的可能是全部。比如邓丽君,几十年间唱的歌影响多少代的人,到了现在有机构评选近代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女性,她还以80%多的投票率占在第一位。多少见过或没有见过她的人都对她心存记忆,这就是她留给世间的珍贵东西。应该对能带给人真善美、各种心理帮助或物质帮助的人采取正面的态度,善待这种对社会有比较大能量的人。目前很多富有的人成立了慈善基金会,愿意为社会回馈自己的财富,这样很好。台湾有一位女法师,叫证严,在这方面做得很好。通过她个人的影响力,带动成百上千的人在全世界无私做奉献。她不分地区,不分宗教,不分肤色,哪里有灾难,她在哪里出现。特里莎修女是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在全世界人心目中是个伟大的女性,她帮助了很多印度贫民窟的穷人,但只是帮助和她相同信仰的人,与证严法师相比就有她的局限性。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情:台湾南部风灾后,很多原住民搬下山,“慈济”不但帮他们盖房子,还帮他们盖教堂,盖得非常漂亮,而这些受灾的人却说那上面是佛教团体的标志,不愿意住进去。证严法师理解他们的宗教信仰,就把慈济功德会盖的房子所有写“慈济”的标记全部去掉。佛教徒的胸怀是最宽广的。无论是哪个种族、何种信仰,只要你是一个生命,他遇到了,就会用最大的能力去帮助。我从来不要求人一定要选择什么宗教,我会把宗教的共同和不同的地方告诉他们。佛教有雄心,实际上在佛教里不是找爱,是找慈悲。爱的范围是很小的,最多就是爱自己喜欢的人。单纯的爱是很狭隘的,佛教里说慈悲是需要智慧的,慈悲是要去爱你不爱的人,对所有的人、一切众生一视同仁。相比慈悲,爱是有限的。没有智慧,慈悲不了。如果我们没有慈悲,只是有爱,我们怎么对不喜欢的人慈悲?怎么付出爱?他跟我们完全不同,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与我们的行为准则、喜好等完全不一样,我们怎么去爱?慈悲是没有任何选择的。佛教里的那种大慈悲是用无私的智慧同理心去思维,不管你喜欢的人、不喜欢的人、跟你共同信仰的人、跟你非共同信仰的人,我们都要一视同仁,尊重他们每个人的生命。生命是平等的,生命平等不代表他的福报平等。有人是富人,有人是穷人,有人是高智商,有人智商稍低,但每个人生命的价值是平等的。爱是可以选择,慈悲是没有选择的。我们有智慧才能无私,只有无私才能做到慈悲。如果有私心,只能做到爱,有爱,只能做到对自己认同的主义的信仰,爱是有限的。《》 第二章 人生怎么称得上富足 为富岂能不仁到底如何才能称之为『贵』呢?应该是我们愿意把自己的金钱、知识和社会经验跟人分享,愿意真心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感恩,不贪婪,就是心灵富贵的表现很多事情要分两方面来谈。我们中国人最大的一个毛病就是,总认为有人富裕了以后就应该去做一些利益大家的事。事实上,应不应该做什么是富人本人考虑的事,不应该是别人认为的事。所以现在就有很多人仇富。这种仇富心理是很片面的。一个人有能力,再加上周围人为他的付出和他自身的福报,他得到了很多财富。富裕以后他怎么样去做去付出,是他自己的事。一个乞丐不能理直气壮地要人家一定要把钱拿出来给他,不能说你有钱了,我是穷人你就必须分钱给我。中国的现状是贫富不均,虽然为富者无论从道义上还是其他方面都需要有分享共赢这样高尚的理念,然而这种认识形成气候还需要时间。西方人讲,培养一个绅士要经过三代人的努力。财富的积累可能很快会完成,但一个人文化内涵的积淀却不是朝夕之间的事。财富换了,你的位置换了;财富增加了,不代表你的脑袋就换了。一个人要实现由富到贵的升华,还要因缘和合。要在得到以后,发自内心去感恩、付出,实实在在去做。如果变成社会认为他应该去做,然后人们再用舆论强压给他们,这样效果会非常不好。因为很多富人不是内心想做,而是表面为了应付大家去做一些事情,不是心甘情愿。外界如果太强迫他们,富人们会更逆反,不但不承担社会责任,而且变本加厉地过自己的奢华生活。他们会想:你们认为我拥有了财富理所当然去帮助别人,即使做了也不会得到认可,那还不如我自己去享受的好。这些都是心智上不成熟的表现。所以,整个社会要营造让富人心甘情愿去帮助人的氛围。山西灵石著名的王家大院是清代建筑,占地八万平方米,有大小房屋两千多间,保存有许多完整的精美砖雕。我看了后非常感慨:这个建筑群已经过去几百年了,规模这么大而保存如此完整,非常少见;特别是那些砖雕,充满了儒家思想人生哲理的精髓,在动乱年代这些会被当成封建迷信的,这样的大户人家的房子很可能会被有仇富心态的人毁掉的。他们是怎么保存下来的呢?我非常好奇地问导游,导游告诉我:王家不是普通的富人,是有德行的,是福德具备的人家。王家有当官的,有经商的,多少年以来王家人对街坊邻里一直都非常照顾,积了很多的德。不仅是王家的后代想尽办法保护大院,当地老百姓和政府也进行了保护,所以经历这么多年还保存这么完好。王家作为富人有德有仁义,换来百姓对他们的尊重,关系理顺了,生存环境自然也就和谐了。现代社会的很多所谓富人真应该学习王家是如何对周围的人做到宽厚仁慈,而普通人也应该有好的心态,尊重那些靠自己智慧和劳动获得财富的富人。《》 第二章 人生怎么称得上富足 蚂蚁逻辑我的好朋友孙博士曾经给我讲过蚂蚁的故事。西方人对蚂蚁做过研究,发现一个蚁窝里大家分工非常明确:有20%左右的蚂蚁都不做事;而另外80%的工蚁却不停地找食物、运送东西、打造蚁窝,忙得不可开交。于是研究人员特意把不做事的那20%的蚂蚁抓走。他们认为,这样只剩下80%的勤劳蚂蚁了,只有劳动才是有价值的。过了不久,他们发现,蚁窝内部又有20%的蚂蚁在那儿不做事了。研究者们又把这些蚂蚁抓走了。再过一段时间,发现仍然还有20%的蚂蚁在那儿不干事。他们后来终于弄明白了原因:这些蚂蚁是在传送讯息,指挥工蚁完成很多复杂的工程,如搬运东西和建造蚁窝。这20%的蚂蚁是在用脑子工作,是蚂蚁中的知识分子。他们的知识对整个蚁群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这就是著名的“二八法则”,向人们揭示了一个真理,也就是投入与产出、努力和收获之间不是平衡的,少部分人起到关键作用,可能决定整个团体的盈亏与成败。也就是说,不同的人的劳动形式不一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作用。生活中80%的人往往都是盲从的,必须有20%的所谓知识分子、文化人或者宗教界人士来作引导。这些人看起来占少数,他们不一定用手脚去付出体力劳动,但他们用自己的大脑贡献智慧,价值体现就在于帮助80%的人更好地劳动,大家共同创造财富。这就像一个食物链,你靠着我,我靠着你,彼此相互信赖,相互依存,如此不断循环,我们的财富生态圈才能良性发展。我们现在最大的危机是,这个食物链是不完善的,讲理论的永远都是在讲理论,做事的人永远都在做事。所谓读了万卷书的人永远瞧不起行万里路的人,认为他们是莽夫,走路不用大脑;走了千里路的人反过来讥笑读书人迂与痴,读万卷书有什么用?我已经在实践了,你还在那儿读书,只是讲理论!所以,导致精神层面的内容都停留在口头教育上,没有实践到每个人的身上。这样产生的最大误区就是:假设有人不信轮回不信因果,很多人就会否定理论工作者们的研究成果。如果不信因果,有人就会这样想:我靠自己的努力得来了成果,我行我素,过完我这一辈子就好了,为什么要给不相干的人付出呢?我为什么要把财富给其他人分享呢?而假设一个人相信因果轮回,他就会认为自己的财富是由于大家付出努力得来的,就会想到:没有工人、员工的付出,那我怎么当老板?所以我要拿出一些收获去播种,分享给员工,员工就会再创造出更多果实。懂得了这种循环,懂得了种子和果实的关系,就知道互相感恩,不但珍惜今生,还要为来世播种。就像我今天播种明天收获、春天播种秋天收成一样,这种循环就会让我们愿意去做很多善事,就会有充足富裕的人生。如果没有宗教信仰,根本不相信因果,这辈子拼命用,用完拉倒,也完全不相信来世,那是很可怕的,很多人今生就有可能变成一无所有的穷光蛋。这样的人非常多。所以,人积累财富也像生物链一样有它的内在规律,知道了这种规律,懂得了因果轮回,为富自然就可以做到仁了。《》 第二章 人生怎么称得上富足 马尔康“最牛”乞丐有一次,我带一个算是有钱的弟子到马尔康。中午十二点我们吃完饭,出了饭店看到有个乞丐,穿得脏兮兮的,背着个大行囊,坐在那儿,伸着脚丫子,懒洋洋地在晒太阳。弟子说:“师父,那边有个要饭的,我去拿点钱给他。”于是他拿出十块钱给乞丐,那乞丐笑嘻嘻地看了一下:“我不要钱。弟子回来就和我说:“师父,给他十块钱他不要,我再多拿一点给他。”于是拿了一百块钱给他,这应该可以买很多食物了。谁知乞丐又说:“我跟你讲过了,我不要钱,我不要!”弟子又想:可能他是想要吃的吧?就回来拿了很多饼干、水果送去了。乞丐对他说:“我也不要吃的,我吃饱了。我在这儿晒太阳,就觉得很舒服啦!”我在一旁看着,不由得笑了。我对弟子说:“你以为他是穷人啊,他反会觉得你莫名其妙!你没看过这么牛的乞丐吧?你给他钱他不要,给他吃的他说吃饱了,他才是富豪,他心里满满的。搞不好他正在跟佛菩萨祈祷呢——感谢佛菩萨带给他这么美好的阳光、这么美好的空气,让他这么自在地生活。”人家虽然是乞丐,其实他心里没准觉得我们可怜——这么好的太阳我们却晒不着,虽然坐在车子里,享受不到这么好的阳光和空气,还得匆忙赶路啊!《》 第二章 人生怎么称得上富足 金条买不到糌粑粥我们知道钱是好东西,但是有时候钱也毫无用处。金条也是好东西,但是有人偏偏对此不屑一顾。小时候我爷爷给我讲过一个故事。在藏区,一个偏远的山区里,据说有古董,价值连城。因此有个商人进山了,走了一天的路,结果迷路了,乱走一遭,三天后饿得不行,终于找到一户烟囱冒烟的人家。这家人穷得家徒四壁,正在做的是用糌粑加奶渣煮的粥,这个很能让人吃饱的。然后他就进去了,要求这家主人卖碗粥给他,多少钱都愿意给。这家人说什么也不卖。正当他绝望的时候,主人就问他:“你是饿了吗?”他说:“是,我饿了。”“那现在没有糌粑卖给你,你坐下跟我们一起吃吧!”他就坐下来,跟这家人把这一锅粥吃完了。他就问该给多少钱,主人讲:“我们这个是不卖的,客人来了,我们没有卖食物给客人的习惯。你饿了你就吃,吃饱了你就走。”那个人临走留了一块金条给这家人。过了三年,解放了,开始土改分田地,那户人家被移到山下来了。有一天在街上偶遇那个汉族商人,原来解放后他参加工作,被派到那个地区。藏民一把抓住他的手:“终于找到你了,你的东西还留在我那里,我得还给你。我一直帮你保存着,你走的时候没拿走,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见到你再交给你,我守着这个东西很辛苦,我今天必须还给你,你在那里等着我回去拿!”藏民就回去把金条拿来,还给他。那人痛哭流涕:“大哥你就收下吧!当时我饿得在山里面转悠,饿得没法时我咬金条,却当不了吃的,是你的粥救了我的命。这金条只不过是当时我表达感恩的一点心意而已,你就留下吧!”藏民说:“你拿走吧,我们从来不卖自己家里的食品,你是客人,你能来我们家吃饭,我们就已经很荣耀很高兴了,怎么可以还收你的钱?你不要让我一辈子难受。”这个故事是我爷爷讲给我听的,爷爷就说,不要以为金条有多贵重(因为我们家里还算是富人,也有点金银东西)。这些东西,当你饥饿的时候,你是咬不动它的,一点用都没有。世界上还有比金钱更贵重的东西。《》 第三章 这世上的名和利 真名与作秀当我们真诚地去为别人付出,名自然就会来了。这不是为名而动,是为人而动。为了名声做广告,而广告的内容和实际不相符,就会引来一大堆骂名。真正的名,是为了让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活得更有意义;让名声越来越好,我们应该为此而努力。现在很多人造作,为了得到好的名而去作秀。比如有的人不是真的喜欢环保事业,因为环保人士受人尊敬,就去作秀。有时候我们也要反过来想:如果他作秀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他做的这件事是好事,也没什么不好。有很多名人为了作秀会去做慈善事业,只要有镁光灯的地方他就做得非常好,捐款捐物;如果没有镁光灯,没有媒体报道,没有领导参加,就一毛不拔。有镁光灯照着他,他为了名声,愿意去作秀。我们经常看到有媒体参与的捐款活动,本来可能只捐一百块的人都愿意捐几万块钱。作秀本身对不对?当然不对。人与人之间应该坦诚,应该用心地去做这些事,应该用平常心对待名声。但世上的事情没有绝对的,常常是好事中留有不完善,坏事中也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有时候,有人有目的地作秀,也让别人得到了好处。汶川大地震有很多次捐款活动,本来愿意捐几百万几千万的人,看到领导出来了,镁光灯打过来,媒体来采访,愿意捐上亿了。这样也很好,他作秀了,把钱财捐献出去了,别人也受益了。所以,作秀不是一无是处,我们不能一味批评,该赞美的就赞美。当然,人总是有缺点的,喜欢作秀的人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应该是不管有没有镁光灯,不管有没有领导的表扬,都要很用心地做事,这样会过得越来越快乐,内心也会越来越自由。有了这种心态,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慈善家自己好好的事业不做,愿意跑到偏远地区,猫在那儿,盖小学、盖房子、打井,做慈善比做自己的事业时要快乐得多。这是因为,他得到了真正的名利。真正的名是他发自内心对自己肯定,对自己所作所为的认可。名不外求,缘于内心。这种名是他发自内心认为自己是做了有意义的事了。如果捐出了一个亿,而内心是虚的,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捐,仅仅为了作秀,回头又舍不得了,那人们怎么把大慈善家的头衔给你呢?如果是心中有愧,心虚,不是真的想为慈善而捐钱,只是为了名声,心里反而不快乐。如果发自内心,捐钱给别人,因此而名声在外,那样你内心就会坦荡,就觉得快乐和踏实。做慈善,也要学会做一些必要的包装。一个产品,不经任何包装地放在那儿,和用精美的盒子装起来放在那儿,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许多人会被包装精美的东西所吸引,因吸引而选择。其实,包装过的和没有包装的是一个东西。很多时候适当包装也是需要的。人和人的交往中要注意方式方法,也就是要对言行适当包装。这种包装是建立在我们起心动念真正为别人着想的基础上。如果我们真正为他人着想,再加上得体的穿着和谈吐,用这样从内到外的包装去做事,被人赞扬,有了这样的名声,就会一直乐于做慈善了。如果是为了名声,刻意为了得到赞扬去做事,坚持一次两次还可以,去做十次二十次就会不耐烦了,再往后可能就会露出马脚,现出真面目。所以,真正的名,一定是我们真诚付出后才能得到的。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别人真正的尊敬。汶川大地震中那些抗震救灾的军人很让我们心有触动。当时在马尔康,看到过来一批又一批的战士,都很年轻,只有二十几岁。灾区离马尔康不远,是什么样的路,是什么样的恶劣环境,我们太熟悉了。好几次我们送部队去往灾区,都会准备一些水果、干粮给他们,每次都很心痛。我们心里先默默地为这些战士祈祷,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希望他们能够平安地出来。我们是人,他们也是人,那么惨不忍睹的场面,那些战士一下子就进去了。而且灾区余震不断,随时都有生命危险。那个时候我心里就想:他们是哪里有难就往哪里冲。我们每天都在讲要普度众生,如果让我们往地震灾区冲,即使有这份心也不一定有这个体力,所以那时我对那些救灾英雄无比崇敬。这些人就应该被赞美,他们付出了那么多,不惜牺牲,如果他们不被赞美,谁该被赞美啊!所以,当我们真诚地去为别人付出,名自然就会来了。那种发自内心为别人而做的行动,为什么总是被别人赞美?因为这不是为名而动,是为人而动。《》 第三章 这世上的名和利 利随名往在拥有名利后,一定要懂得分享。特别是要用自己的“名”多做一些有利于大众的事,尽量让“名”产生更多效应。同样的事情,一个有名的人做和一个没名的人做,结果大不一样。名人呼吁环保,带头做慈善事业,可能就会在社会上刮起环保和慈善的旋风。说话也是如此。一个做领导的讲一句话就会起很大反响,可以发动老百姓都跟着做;一个老百姓就是讲几万句话也不会有什么明显作用,势微力薄。如果带头的名人有权力,又具备才智,就会兴邦,为我们带来祥瑞、安宁、和谐。小到一个家庭也如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在家庭中做一个好人、一个有声名的人。《大学》中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好自己的道德品行是管理家庭管理社会的基础。如果公公婆婆说你好,爷爷奶奶说你很孝顺,儿女说你是好爸爸好妈妈,兄弟姐妹也说你很称职,到了社区,大家都说你是一个不错的人,说明你把自己的名声维护得很好,运用得很好。也就是说,假如一百个人里有六十个人说你好,实际上就已经非常好了。我们不可能让一百个人都说好,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名利是一种财富,而如果把握不好,最容易让我们走向偏路的财富也是名利。妥善而有智慧地运用名利,会给社会带来正效应,是非常好的。名利本身不是什么坏东西,一个人所做的事是正面的,他的名声就需要传播,不管是口口相传还是通过媒体,就像我们佛教徒一直传诵菩萨的精神,代代传,已经传了2500年,还在传扬他们利益众生的美妙故事。实际上,一个人只要有了名,利大部分是追随着的,有了名就产生了利。至于负面名声,传播得也会特别快。古人讲“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是非的东西传得比较快。现在媒体高度发达,所有的八卦消息、娱乐新闻传播特别快。任何人的事情,报道都可以把它八卦化,为了收视率甚至可以丑化,但我们不能就此否认媒体的传播作用。这些并不代表是错的,有些事情你不去传播它就没有人知道,你要传播它,就像看一件东西一样,说这个东西好,必须把这个东西好处在哪儿放大说。这个东西里有好的那一面,你放大来讲,是好事。比如火,火可以带来温暖,可以做饭烧水,可以发电,火的功能形形色色,我们在讲火的功能时也要告诉人火也可以摧毁一切、火可能烧伤人等不好的作用。这样我的传播才是负责任的、有效的。能够把正面的传播出去,把负面的也客观呈现,优缺点一并传播,这是好事。现在最可怕的是什么呢?对本身不具备的功能效果作虚假宣传。我们打开电视,上面卖的东西,医疗器材、热炒的养生课,都跟保健有关系,好像有了这些,我们就不需要其他药品了——为了吹捧其功能,习惯性地把某一种东西称为万能的。我们讲佛教的,都认为佛教是最好的,但从来没有说过佛教适合所有人来信仰来修持,也没有用以引导所有的人。佛教不是万能的,这个世界没有万能的事物。有位西藏高僧讲过:宗教就像超市,人们进去寻找他需要的东西。佛陀时代有很多人信佛,也有很多人不信佛,甚至反对佛。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件东西能适合所有人。赞誉过度就会有负面效应。我们现在很多媒体,包括专家,经常误导人。你把眼睛睁大一点、清醒一点,可以看到很多怪相:骗人的养生书满街都是,专家学者和明星在电视上做虚假宣传。骗人的养生书是谁出版的?为什么出版之前没有让真正的医疗专家来鉴定一下其科学性?这不是小事,是对人体产生直接影响的。电视也好,平面媒体也好,应该保持最基本的良知,虚假宣传一旦出来了,伤害的是大多数百姓的利益。一个出版社、一个公共媒体,想出版或者宣传这些东西,要把好关;如果没有做到,危害是无穷的。什么东西都要实事求是。得到名利,如果是用正当的方式,你就不会失去得那么快,而且你也不会太在乎别人是不是把这些名给了你。所谓这些名利你得到了,到底你在谁的面前有名时才算有名呢?这边的人认识你,那边的不一定认识你——我们有一次去好莱坞,见到一位大帅哥,后来才知道他原来是个全世界出名的大明星,当时握着我们的手一直说“扎西德勒”,最后问我们认不认识他是谁,我们没有人认识他,最后他垂头丧气,因为他的名气没有产生一点作用。就像唱歌的人,不管是多有名的歌星,在不喜欢听歌或者不喜欢听他唱的那类歌曲的人来讲,就不会关注他。这时候,真的需要我们及时调整心态,因为名气有多大,真的不是靠努力,还有相当一部分靠福报,靠前世的积累。《》 第三章 这世上的名和利 对没来到的事不要想太多我们藏族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叫“骡子的腰要折断了”,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骡子力气很大,一般来讲要驮运什么东西,骡子很实用。有一家赚了一点小钱,然后商量买个骡子来驮运东西,太太就问是买公的还是买母的,先生说买母的比较好,因为母的会生小的。太太就说不要了,生小的我们也养不起。这时他们的大儿子就开口了,生了小骡子,我要先骑着到处跑。二儿子听了很不高兴,对哥哥说,你骑着到处跑那我怎么办呢。两人为了到底谁骑小骡子的事争执不下,最后商定两个人一起骑。父母又不乐意了,小骡子两个人一起骑,把它腰给压折了,那长大了怎么用。全家人就吵成一团,这时候来了一个亲戚,问你们争什么。他们就说在争到底该买一头母骡子还是公骡子,生了小的怎么办。那个亲戚就说不用争,骡子本就不会生小骡子的。在没有认清这个事实真相之前不要想太多,对没有来到的事情不要想太多。有些事情不会因为我们的想法运转。我们可以这样去设计它,可以照这样的方向去努力,但最后的结果成为什么样,不是我们现在用想象就可以想象出来的。这个世界很多事情是很复杂的,我们不要花太多时间在一些还看不到结果的假设上,做无用的想象。聪明人一般谋略很深,比较喜欢算来算去。我们藏族人有个谚语:聪明的猴子什么都会,只是不懂得解开自己打下的结。一般来讲,无私一点,人就会有智慧了,如果自私地聪明,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把聪明转化成智慧,不要太自私,不要谋略算计,不要以为自己聪明能干、才华横溢……有些人我们根本不用说服他,他本身就是倒扣过来的杯子了,什么水也留不住的,你只能用水滋润一下,他哪天要想通了,自己把杯子翻过来就行了。这种人,你越往下压,他会越跳得高,就是害怕别人看到其弱点。《》 第四章 物欲横流下,心灵须环保 心是真正的家园我们拥有财富,非常需要内心的环保,这要从控制自己的贪婪做起。人们的贪婪和憎恨心让世界上很多地方不平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冷漠。如果只关注人的长寿、健康、平安、祥和等,而忽略对外在的大自然、养育我们所有生命的母亲——地球的珍惜和呵护,一切将是空谈。现在很多人都非常关注环保问题,为生存环境被污染、自然被破坏造成的后果震撼。到底是谁让大自然受到无情的伤害而出现如此严重问题?最后发现,罪魁祸首是人类自己。佛教提倡时常反省自己的行为,细想想,就是我们的行为、言语、思维对大地造成如此的伤害。莫要单单怪罪于工业的发达对社会造成伤害,我们应该观察一下内心,心灵环保才是重中之重——每个人如果都能从内心深处去反省,很多事情就容易解决。从古到今,在所有生命体中人类是高级动物。人认为自己的智商比其他动物高,常以万物主宰自居。人类的自控能力往往很差,常常利用自己的优势,一次又一次地伤害大自然。我们现在做环保,首先要从观察自己起心动念开始,要从人类本身的基本需求出发,看一看我们能用的、可以用的到底有多少,人类的欲望是不是太过膨胀。其实,不管是物质还是其他方面,我们真正需要的并不多;但是,由于我们的欲望不断膨胀,人们认为自己需要的东西太多。比如人类大规模砍伐森林,破坏了许多不可再生资源。结果,很多地区气候变得干旱,因为干旱又造成食品匮乏、水源减少。比如食物,享用大地给我们的蔬菜水果、五谷杂粮,就可满足我们的需求了。但就是因为人类欲望膨胀,为了味觉的贪婪,伤害了很多其他生物。很多人为了贪欲杀死珍贵的动物如豹、虎、貂等。像海里的大鲨鱼身上仅有两只鳍,因为人要吃鱼翅,就把鲨鱼杀死。这些东西真的对身体补给很重要吗?不一定。这些东西我们即使不吃也不会对我们有妨碍,吃了也不会有太多帮助。这样的行为是可以禁止的,我们没必要贪得无厌。由于一些人的贪欲膨胀,最严重的是还引起了战争。一些贪婪商人,不惜用重金去收买政府发动战争,好从中大发横财。如中东地区经常会爆发一些为掠夺石油矿产等资源而起的战争,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灾难。残酷的战争使很多人失去了家园、亲人,甚至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目前全世界还有上亿人饮食问题没解决,连住的地方都没有。每个人应该先从自己内心深处反省:到底我们吃的、用的、住的需要多少?如果我们现在有多余的钱粮,能不能往外施舍给更需要帮助的人?在中国,还有接近一亿人温饱有问题,富人能不能给处于贫困线以下的百姓更多的帮助?毕竟国家力量还是有限的。我们不要忽视心的能量,它不应只懂向外索取,它还有更美好的创造力,只是不容易被人察觉。大家都知道日本科学家对水所做的实验吧?当我们用心对水发出美好的愿望时,水的模样(结晶)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这就是心的能量。可以想象,如果人类能够改变自己的心念,将它用于周围的万事万物,环境的改变不是没有可能。《》 第四章 物欲横流下,心灵须环保 佛法是净化心灵的甘露净化心灵就要从控制自己的贪欲做起。我们先要观察自己的憎恨心。全世界很多的战争,刚开始也许是由于贪婪造成被掠夺的人对掠夺者不满,被掠夺者产生了憎恨心,这些恶念唆使人们由被侵略者再变成侵略者,于是世界上很多地方像火药库一样,成千上万的人因此失去生命。人们的贪欲和憎恨心让世界上很多地方充满了戾气,因为资源的有限性,人们相互竞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冷漠。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以前一个村庄里大家都彼此认识,有人需要帮助,大家都能伸出手;现在一栋楼里,门对门都不相往来。人们把自己锁在铁笼子里,过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生活,实际上是极不正常的现象。一个社会的资源是有限的,人们各司其职、各安其所,才能有效利用资源,发展经济、保护环境。但现在人们的心变化了,很多生长在农村的人,本来务农游牧也不错,却向往城市生活,纷纷往城里挤,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工作机会有限,于是大家尔虞我诈,整天琢磨把别人斗下去,然后自己上位,不再有那种“我扶持你上去,你拉我上去”的想法。过去那种胸襟在现代社会缺得太多。随着社会的进步,财富分配方式不一样了,权力的分配也不一样。人的贪欲慢慢增长,面对财富不同的人表现出了不同的心态,普通人会对拥有者产生妒忌,拥有者会对普通人生出傲慢之心,种种负面心态构成了现代人烦恼的根源,也就是佛法中的贪嗔痴慢疑。以佛法的慈悲和宽容去化解这些负面心态才是协调各种利益与关系的最好方法。人如果有信仰,就会反省:是什么原因让我现在这么贫穷?一种情况是自己没有努力,另一种情况是自己努力了,也尽了所有的方式方法,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了,收成还只有这么多,也不会心有不甘。像靠天吃饭的农民,为了收获,辛勤播种,尽力保护自己的庄稼,但最后因为旱或者涝,收成不尽如人意,心态也会平和。很多人内心充满了妄想执著,没有信仰,没有敬畏,不知道财富的累积是努力得来的,只用妒忌的心去看待旁人,实际上这也是心灵不健康的表现。仇富心态就一种心灵不健康的表现。有的人用绑架、伤害、偷盗等方式,去掠夺资源和财富。有的人已经富有还不满足,偷税漏税、诈骗违规,想方设法让自己的财富变得更多。有的人拥有了更多的财富,还不知足,还想办法要拥有更多的权力,甚至组织黑社会、流氓团体,欺行霸市。心灵上的不健康,往往是因为缺乏信仰,特别是没有因果观念造成的。佛教讲的因果观念就是一种循环。如果我们要播种,必须要准备种子;如果土壤肥沃,它就是果实最好的营养。播种优良的谷物种子,得到的肯定就是优质的五谷杂粮;播种的是带毒的种子,得到的就是有毒的粮食。平常生活中的处事方法和播种一个道理,很多人喜欢怀着善念去做事,用自己的良心、道德标准、奉公守法去做事,其结果往往也是好的。经常能反省,也就是能够给自己心灵做环保。如果每天都清洗内心和思想,就会懂得如何用言语表达才不会对别人造成伤害,才会规范自己的行为,让自己得体自然。而有的人由于贪嗔痴造下恶业,一天到晚全是不好的念头,贪图美食金钱或与人相争、嗔恨别人,到头来疾病缠身,折福短命。心灵环保需要从点点滴滴做起,从自我做起。首先要做到的是对环境的保护。我们使用现代机械要尽量少,要提倡低碳生活。用电、开车,要尽量节约。心灵环保,从自己开始播种很重要,约束自己不去贪,就可能不伤害野生动物,不砍伐森林,不过度摄取资源。作为我们宗教人士来说,佛法是净化心灵的良药。两千多年以来,佛教对净化人们心灵起了很大的作用。佛教讲众生平等。佛教说的为众生服务,不仅仅限于人类,对所有的动物也是如此。真正的佛教徒,只要温饱问题解决了,就能够安然满足。虽然不一定每个人都要去信仰佛法,但佛法就像是对我们心灵有用的健康食品一样,我们还是应该有所了解。佛教提倡人要有慈悲心,一般是先从自己身上反省而不是说别人。现实生活中我们最大的毛病,往往是不管外在环保还是心灵净化,都是先指责别人的缺点错误,而不是先从净化自己内心做起。比如你释放的气体多了,我的少;你砍的树比我多,我种的树比你多;你脾气不好,我脾气比你好;你贪心比我大,因为我只贪了一个,你贪了两个……约束我们的贪婪,就会不同。以前一个人要买十双鞋,现在减少到五双,能不能再减少到两双呢?有两双鞋穿是正常的。全世界还有很多人没有鞋穿,没有衣服穿,食物不够吃。我们约束自己的欲望,可以不去吃鱼翅,把吃鱼翅鲍鱼的钱拿来送给穷人,让穷人有饭吃。我们这样做,得到的赞美,受益无穷。人如果没有信仰,随时可能因为贪念和憎恨生起妒忌和傲慢。很多时候,人因为贪念、憎恨、妒忌,挑起冲突,发动战争。有人为抢手机杀人,有的人为抢钱绑票还撕票。可悲的是,很多人不是因为穷去做坏事,是因为别人花钱雇用了他。以前四川还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几个年轻人在路上走着走着就被人捅死了,公安人员审讯凶手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就说看着那些人走路的样子不顺眼。这很让人匪夷所思。人在无明时,确实不可思议,比动物还愚蠢。作为人要反省:我们是高级动物,应该是比动物更有自控力。动物不需要法律法规,人需要法律法规约束。但法律只能约束我们的行为,不能约束我们的思想,而行为是受思想控制,因此必须从约束我们的贪念、憎恨心、妒忌心、傲慢、疑心做起,从对心理毒素的净化做起。先调节好自己内心的小环境,再去影响周围的大环境,这样就会避免受很多负面的环境影响,心灵环保也就不是一句空话了。如果我们做到心灵环保,做到对自然环境的环保,不但为为慈善事业播种了,必将带给我们无尽的福报。《》 第四章 物欲横流下,心灵须环保 换种思路看贫富父母对儿女的管教、老师对学生的管教,这种责任实际上就是权力。一个人有了管理人的权力,首先要付出。我们看到,做老板的上班时间永远要比员工长,他为公司所想的一定比员工多。很多人有仇恨老板的心态和仇富心态是不应该的,因为做老板的付出的努力比员工多出百倍,加上本人有福报,所以成功了。稍次一些的,做老板的即使他再不努力,就是为了应对公司突发而来的变故和业绩提升的压力,他想的也绝对比员工要多。做员工的要常有感恩的心,感激老板让你得到的这份工作,有了改善生活的可能。有这么个人,性格非常暴虐,后来突然有一天,应该是皈依了,行为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以前什么毛病都有,现在带领一群同样有劣迹的人到处忏悔。我们要感性去看这件事。经常会有一些看起来不怎么好的富豪或名人做慈善事业,有的认为是炒作打知名度,我却认为,用什么方式做,那是个人的事,但这笔钱到了受益人的手上终究是件好事。新富起来的这一批,很多人的社会责任感没有那么强,需要自我反省,应该为社会多做奉献。但我们作为一般老百姓也不要想当然——我们中国人有一个坏习惯,认为有钱人捐款是理所当然——你要尊重他,他能够这样也有他特殊的一面。他有投机的一面,也有优秀的一面,他懂得自己的财富来自哪里,当他拥有以后懂得回馈——这是他从富有变贵的途径。在你面前说你伟大、优秀,你一走,大家说那只不过是一个暴发户,这是“富而不贵”的尴尬。有些人仇富,这是一种心理不平衡,因为在他们看来,财富的累积许多是通过暴利、投机获得的。财富获得很多是非正常手段,有的从最开始慢慢积累,在暴发的转折过程中可能会有特殊的机遇。这其中不乏有水准的人,大部分暴发户最初就是胆子大一些,敢做敢冒险,有了合适的机会他就拼一下,看看结果怎么样,这些人在社会上盲冲盲撞,当财富来到他身边,他并不懂得怎么让自己变得贵起来。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所谓贫富是经常变化的。在大都市看不太明显,在较偏远的乡下经常可以看到:解放前富有的家族,后和大家都一样了;改革开放后包产到户,“文化大革命”一样分田地,再过三十年,以前“土豪劣绅”的孩子又有钱了,而以前贫下中农的那些后人还是这样。这其中与家庭教育、基因传承有很大的关系,但不是绝对的。一个人不论贫也好富也好,都需要亲情。别人无私对他的那种关爱,远远胜过财富对他的吸引。我认识新加坡一个协会的会长,他家里请了一个菲律宾女佣,在他家做了十来年。一天女佣收到一封律师信,叫她去继承遗产——她妈妈可能是嫁给比较贫穷的人,外婆不喜欢,就断绝关系了;外婆是个很富有的人,留下遗产,她分到了一栋别墅和一大笔美元。女佣就回去了,两年以后又回来了,很多人就惊讶:你现在不是有别墅了,有那么多钱了吗,回来做什么呢?她回答说:我到那里,没有家的感觉,待不下去。现在请人照顾我的别墅,我自己回来继续工作。这边会长家已经另请了佣人,她说:不给我工资都没关系,我可以在附近租房子,你们让我每天能来就可以了,我给你们打扫房子,整理东西。她已经待了十多年了,完全习惯了在会长家的生活,而那家人完全把她当成家庭成员来看,出门都放心把家交给她,所以她在这个家感受不是一个佣人,而是这个家的一分子。反过来看我们这边,我认识的一家北京人,他家请佣人,完全不尊重人,不准佣人在家讲话或唱歌,只要主人喜欢,一天内随时召唤,连休息时间都没有,完全不当人看。现在中国太多新富起来的人,实际上自己也是在这样贫苦中过来的,当他有了一些经济实力,却不懂得尊重别人,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把别人的人格跟金钱画等号,我给你钱,你就是为我服务的,极端地不尊重。这也是仇富心态滋生的一个土壤。在对待贫富的问题上,尊重与珍惜是相互的。富有的人尊重和珍惜为自己创造财富的员工,而贫穷的人看到别人拥有这些财富,应该起珍惜爱护心——因为他们拥有,你爱护他,他给你工作,你不爱护他,什么都得不到。就像你的好朋友是个有钱人,你对他尊重,赞美他爱惜他,他可以经常请你吃饭,你缺点小钱还可以跟他借,如果你反过来仇视他,跟他恶言相向,风言风语,又有什么好处呢?所以,要学会尊重优秀者,他毕竟付出了很多努力,财富不是凭空来的。同样,富人要尊重穷人,两者都为对方着想。必须是从小开始,并不是已经有钱了再开始学习。现在很多“富二代”“富三代”聚到一个课堂里,有人开始教他们怎么做人、怎么走路、怎么讲话、怎么吃饭,希望他们学到一些成为绅士的办法。而绅士并不是在课堂里学一学就能学会的。真正的绅士是经过家族几代人对社会的奉献,为社会和劳动者付出,才形成绅士气质。单单拥有金钱,没有为社会付出,没有成为表率,只是改变一下走路的姿态、吃饭说话的方式,不是真正的绅士。这非一时之功,让孩子从小学会接触不同的环境,尊重不同生活,珍惜不同层次的人,见识并接纳不同的环境、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长大后遇到困难挫折也会有适应能力。《》 第四章 物欲横流下,心灵须环保 佛菩萨会收你的“贿赂”吗(1)记得我小时候,住在康定一个牧民家。他们一家三口人,唯一的财产就是牛,他必须卖牛肉或奶油换取生活其他物品和费用,换青稞去做糌粑。他们一年四季在草原上找不到菜吃,那怎么办呢?只有杀牛。我记得杀牛时,那个房东自己在旁边流泪,一直在说对不起。看起来很可悲,他觉得他是在做错事。不是像我们这样,到了餐厅看大闸蟹,还要看是不是正宗,是公的还是母的。还有捕捞鲸鱼、鲨鱼等珍稀海洋动物,将这些动物宰杀,挣扎很久才会死去,血流成河,触目惊心……那些鱼好像理所当然该被我们吃。我在想:有一天如果有人拿把菜刀在我们身上刮我们的皮,感觉怎么样?有些时候,为了生活我们不得已在造一些业,但是要用一个佛教徒的心态,用忏悔的角度去做这个事情。这就是佛陀为什么要告诉我们这是不善的业,但可以忏悔。杀生是如此,偷盗就更不用说了。我们那里有几个村庄,小孩偷东西的特别多。这几年他们的经济生活改善了,这些人就消失了,开始做正当的事情了。所以因为生活有时候是无奈。做小偷的多,做强盗的很少,因为强盗是恐吓人,有时候不尊重生命,为了抢东西,为了得到一部手机或几百块钱而杀人。这些都是因为没有信仰。如果有了信仰,逼到实在没有办法了,他会去偷,绝对不会去抢。另外,不能短斤缺两。这是一个工商时代,需要包装,许多人夸大其词推销自己的产品。你的东西不值这个钱,你夸说值这个钱。有次跟一个医生聊天时,他心里非常不安,因为他们医院现在卖某种药是本身成本的八十倍,公司这样规定他也没有办法,他觉得很难过。天底下只有两种人不会跟你讨价还价,一个是死人,一个是病人。所以很多人就喜欢赚这两者的钱。在藏区,像我师父以前在的时候,重病者的钱跟往生者的钱永远是分开放,他说,除非你有钢牙可以把这笔钱吞下去,没有的话你就乖乖做善事,非常谨慎。比如家里有重病的人需要念经祈福,或者是有往生者,一般都会把钱用在什么地方?要么是供养三宝、做佛像、印佛经或是盖寺,要么做慈善。媒体曾经报道过,台湾出了一件特大保险诈骗案,有些丧尽天良的缺德医生勾结诈骗团体,引诱无知的乡下妇女把好端端的胃给割掉了,把好端端的子宫拿掉,把癌症病毒放入身体里,拿去化验,还不是一个医生做,好多医生都做过这种事情。这些器官对身体多么珍贵啊,你哪怕再缺钱,总是有方法的,难道真的需要这样做吗?某些宗教人士也贪财,信徒捐来钱,他觉得放在银行会有人知道,放在哪里都不安全,就放在床下,然后被黑道绑架勒索。钱在他睡觉的床底下面,几百万上千万放在那里睡觉,好像以前听过一些贪官会做这种事,连宗教人士现在都干这种事了,他们已经把自己所信仰的宗教教义忘得一干二净,变得麻木不仁,这样报应来得也快。现在还有人专门赚死人的钱,当有人去世,就变着花样要死者家属的钱。这时候死者家属正处于极度悲伤状态中,他们却在丧葬费、骨灰盒、灵骨塔等上漫天要价,这些人心恶劣到这个程度!一般来讲,作为佛教徒可以经商,可以赚钱,但要做对得起良心的事,赚对得起良心的钱。《》 第四章 物欲横流下,心灵须环保 佛菩萨会收你的“贿赂”吗(2)让坏人赚取这些钱来做更恶劣的坏事,还不如我们好人把它赚过来,起码我们还会做上供。念头一定要正确,我们不能为了贪婪就忘记了信仰。活在世间,我们没有办法不做生意,没有办法不管家庭,我们不能不处理人际关系,家庭的事、社会上的事,全部都要去做,但我们第一个念头上要懂得尊重自己的信仰,对佛陀有虔诚的心,对于因果轮回有坚定的信念,这样我们做任何事都会有善念。当我们的动念都是善的,表面看起来在经商,好像牟取暴利,但是我们知道,佛菩萨知道,阎罗王更清楚,会帮我们一笔笔记下来。我不怕他记,因为我们坦荡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们不要说我今天拜个佛,佛前面供几个水果,做个悔过,明天我就会发了,身体也健康了,心理也好了,财富也拥有了——没有那么快。我的一个台商弟子请我们修法祈福,说:“我的要求一点都不多,我这个人要求非常少,平常也不贪心,只有一点点要求。”我说:“你说吧。”他说:“我爸最近身体不太好,希望他能够健康平安。”这能理解,这是孝心。“我的儿子习惯性偷东西,希望我今天做完这个法会后,从此以后不偷东西。儿子不爱读书,希望儿子爱读书。希望家人关系越来越好。”我说:“这些你只要努力也能做到。”他说:“最近赚钱不像以前那么容易,希望上师修法让我赚钱更容易一点……”我说:“还有吗?”他说:“目前能想到的就这些。”我说:“你再讲下去,可能佛菩萨都做不到了。你要求的好像不是一点点,这些都能满愿的话,那你就大圆满了。”我们不要把世间的欲望老是加在佛菩萨身上。如果你一开始就想用烧一炷高香、点一根蜡烛、供一点水果的方法来贿赂佛菩萨,那你就错了。佛菩萨在接受你“贿赂”之前,贪婪已经把你的心全部贿赂完了,你身上只留下嫉妒和傲慢,贪婪已经把其他好的部分给遮住了。农民播种,要等时间:春天播种,夏天慢慢长出青苗,到了秋天才有收割。现在都是用激素,效果不太好,蔬菜、肉类都有激素,伤害身体。福报是要慢慢用的,边播种边用,你现在拥有福报也不要高兴得太早了。只有边做事边播种,继续给自己累积福报的人,才能长久。一颗健康的心灵才是真福报,做一个佛教徒要有虔诚心才是真福报。现在这个社会,人口越来越多,住房越来越小,高楼大厦林立,人与人之间越来越有隔膜。很多时候彼此间的福报相互影响,快乐也是相互影响,修行也是彼此影响的。我们周边的债主,最多的往往是我们的亲朋好友,他跟你提出要求,你不会怀疑他,你觉得他是你最亲的人,因为感性把你的理性蒙蔽了。《》 第四章 物欲横流下,心灵须环保 播种福报需要宗教心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日本人一贫如洗,什么都没有了,不要说财富,家庭都是残破的。这种缺财乏人的危机感,造就了日本人坚强不懈的性格,面对困难不怕挫折。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日本人急流勇进,到九十年代日本整个富有了,接下来不知道该要什么了,空虚了,色情影片、低级游戏,大规模搞这些东西——他们不知道用什么消除心灵的恐惧感,于是想尽办法来消除寂寞。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局面呢?一个是贪婪,一个是仇恨——比如游戏,就是不能杀真人,总要发泄,用模拟方式杀人。这些都有了,还是没有解决空虚,所以日本的自杀率是全世界第一。很多日本企业要创造企业文化,想把宗教思想加入企业文化里,所以才有了稻盛和夫那样伟大的企业家,他是虔诚的佛教徒。他对佛教虔诚,学了很多佛法的精神,回过头来经营事业,把佛教思想融入企业里。从他开始有了把佛教文化融入日本企业的这种概念,很多日本人把工作当成是休闲的一部分,每天在办公室,先拜佛,然后念《心经》念《金刚经》,诵完经再各自回到工作岗位上。有了信仰,整个生命才有延续下去的目的,要不然人的灵魂就很空虚。佛教从来不伤害别人,也不去诋毁别人,对方信教不信教,都一视同仁地尊重,甚至视对方为自家父母。这就是灵魂的完美,没有瑕疵。有不完美的佛教徒,但没有不完美的佛教。你能够依照奉行,你的灵魂将会变得完美。佛教的宽容慈悲博爱,可以比天空更广大,佛教教育人永远用慈悲面对敌人,到最后便没有敌人。播种我们的福报,福报一直播种下去才会一直拥有。全世界那么多人,能维持长久的那些富豪,是真正拥有福报的富贵。哪像我们的一些“土豪”,不知道财富从哪里来的,拥有财富却不知道怎么支配,把吃喝玩乐当成是富贵象征。这样的,有钱非富贵。一个人拥有信仰就不一样了。这个世界你什么时候看到果实累累时植物昂首挺胸的?麦子也是这样。花也是,花开得越多就弯得越厉害。我们拥有学问、钱财、权力,你昂首挺胸时表示你还没有真的拥有,所以要学会谦虚,你越谦虚你这一辈子越高贵,你越弯腰我们看到上面的花开得越多。一个人的价值需要别人肯定而产生,不是通过炫耀财富而获得。真正的绅士富豪,别人看重的是你的品位、涵养和慈悲心。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彼此感恩。在一个道场彼此感恩,为有人做饭给我们吃,为家里人愿意让我们来这里参加贡献,为国家提供这样一个环境给我们……感恩会让灵魂变得越来越有价值。因为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感恩,懂得回馈,我们修行是为了天下一切众生。自己为自己修是一个人的贡献,二三十个人一起共修,一个人就能得到二三十个修行的功德,你不用去自己算,有人会帮你算的。这种福报累积下来,碰到因缘具足,今生很快就得善果;继续坚持,来生仍享受善果。怕就怕不能坚持,尝到一点好处,信仰就抛到脑后了。你看那些有钱人,他越有钱越做功德。有些人从没有钱到变有钱过程中一直做功德,等有钱了不做功德了,就开始走下坡路。我看了好几个人,边行善边创业,慢慢起来了,后来有些人突然就停下来,有些人还在继续做。停下来有错吗?这就像农民种地,你今年丰收了,可以拿去卖,可以拿去吃,但千万不能连种子都吃完了,老本都没了,那明年绝不会有收成。要把种子播下去,剩下的该卖就卖,该吃的吃。当我们拥有福报拥有能力时,该用福报的用,该做善事的做,做善事等于是攒老本。福报是需要自己播种的,所以我们要好好累积福报。《》 第四章 物欲横流下,心灵须环保 一场毒雨佛经里讲过一个故事。古印度有个占星师,会准确预测天象。有一次,他预测到天上会降下一种毒雨。可怕的是,当这种毒雨降下来,整个国家的人都会变成疯子。雨水所降之处,水源就会被污染,人只要喝了被污染的水,就会变成疯子。国王听到占星师的预测,非常恐惧,立刻叫人把皇室和贵族家里所有能盖的井全部盖住。而一般老百姓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当毒雨下来,能喝到的水源全都被污染了。老百姓喝了有毒的水,果然都变成疯子了。毒雨过后,只剩下皇室贵族是正常人了。老百姓都开始疯言疯语,只有皇室贵族们讲正常话。因为疯子占了国家的大多数,到后来疯子都说正常人是“疯子”,整个国家陷入一片混乱。最后,皇室贵族们不得已,逼着自己喝下了受污染的水。这样,整个国家的人都变成了疯子,整个国家秩序也都变成了疯子们的秩序。世上所谓疯子和正常人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状态。很多事情都需要根据环境来调整。也就是说,一成不变是行不通的。现在网络盛行,好处是我们取一些资料非常快,坏处就是良莠不齐,是非难辨。而且现在网络游戏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尤其是现在少年儿童大多迷网络游戏,成人有的也迷上了。尤其是小孩,大脑还没完全成熟,还不知道对错是非怎么分,开始玩暴力游戏、色情游戏,他们的心灵就被污染了。很多小孩分不清楚游戏里的环境跟现实环境的差别,网络游戏会让他们对世界产生错觉,那种争斗抢杀消灭对方变成他们最大的喜好。整个环境变成这样,就像下了那场毒雨,需要重新调整我们的生存环境。如果不有效地控制,这样下去,网络游戏就是一种精神毒品。这种环保我们不去做,它的可怕程度远远胜过外在环境的污染。很多游戏是从日本来的,发明游戏的日本人也没有想到这个恶劣后果远远超过他们当年发动的侵略战争。我说这话一点都不过分。引进游戏的人必须反省,到了适当的时候,历史一定会记下他们这笔账。做游戏的人要反省,把游戏里的暴力或色情转换成对社会对人类有意义的,应该用健康的游戏代替偷盗杀等不健康的游戏,这是唯一的方法。重要的不是在检点别人怎么样去做,而是要反观自己应该怎么样面对现在的环境。反观内心、拥有信仰是心灵最好的调控剂。《》 第五章 经营财富场 种来的福报世界上的财富在我们手中时就像抓了一把沙,你把它抓得越牢,它漏得就越快。福德有很多类,第一个就是身体躯壳。一个生命,它的躯壳很重要,没有了躯壳,生命存在的形式就没了。很多人活着,但他的身体不听自己掌控,他叫植物人。为了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现在要干什么呢?要有良好的生存环境。这种环境必须靠人类自己。身体健康,不是个人说了算的,不是想健康就可以健康,要靠大众的力量让我们的生存环境健康起来。人有时候很可怜,我们对自己福报的认识不是很清楚。我们努力,得到能够得到的部分;我们以为光靠自己现有的聪明才智加上努力,就能够得到那些得不到的部分,其实未必。很多年轻人都在努力打拼。一个人不努力肯定什么都得不到,但你要想想,全世界有多少人每天都在努力当中,多少人比你聪明,多少人比你能干有才华,可是为什么很多人努力了很久都是一场空,很多人努力了一辈子什么也没有得到?这就牵涉福报问题了。一个人多年延续下来,我们在自己的“福报银行”里存了多少,这都是有限的。尤其是我们前世就已经存在这儿,我们一生下来,就好像在从存款里取财富,这个是有限的,如果不懂得续存,很快会用完的。你什么时候看过,一个人不去努力又没有存钱,光是用,总也用不完的?没有,哪怕是再富有的家庭,也有坐吃山空的一天。早年在美国有一位食品大王,是全世界数得上的华人富豪,有无数财富,他的福报看起来很大,但是他极度挥霍,也不做善事,前些日子我去美国时知道,他连房子也没有了,寄宿在一个朋友家,睡在走廊里。有些人很年轻的时候就拥有了很多财富,但是他们不知注重道德修为,很少去为社会尽责,虽然他有些福报还能维持一段看起来富足的日子,但是肯定不会长久。到现在还没有看到过,长辈留下财富,晚辈完全不努力,又不做善事,可以享受一辈子的。为什么古人讲“富不过三代,因果达三世”?我们可能认为三代好远啊,其实一点都不远,爷爷奶奶看到了孙子就是所谓的三代。所以,不要小看福报。你不要以为自己有能力,是很强大的人,其实那只是你前世做了善事、积累了功德、播种下来的福报。人生说短很短,说长很长,起起落落太多了,这个世界上永远都是这样的。农民不留下种子继续播种,肥沃的土地上便不会再长出庄稼,只会杂草丛生,不可能给他带来利益。卖掉土地也是一样,一下子来的钱很多,但很快这笔钱就会用完。怎么叫做长呢?就是继续播种。一个是拔草,把我们内心一些不好的业先拔除掉,然后继续播种、净化。《》 第五章 经营财富场 美好的随喜随喜,一个是对自己有这样的能力和福报的随喜,另一个是有人愿意提供你这样的机会你要随喜。我们常常缺乏的就是随喜,所以大家才过得那么苦,因为老是妒忌有钱有能力的人。我们如果随喜他们,他们也懂得内心反省,然后回馈社会,懂得财富来自于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有这样一个相互的理解,我们的社会将美好得多。富人缴的税多,这些有能力的人将财富奉献给社会,大家共同享受这些财富。像阿弥陀佛,他把他所有的福报转化为极乐世界,让没有福报的人到那儿避难;富人要学阿弥陀佛,得到以后能够舍出去,穷人也要懂得感恩,然后彼此感恩。这样的一个社会,就不会有太多的矛盾,贫富差距不至于拉大,也不会有人对社会不满,有报复的心态。所以,我们讲随喜很重要。为什么很多人对这个不满意,对那个不满意?富人不懂得做人,藐视甚至压迫穷人,穷人对富人不满意,就会互相对立。问题就出在不懂得随喜,富人觉得自身有能力了,突然间拥有一大笔财富,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不懂得珍惜自己拥有的福报,不懂得感恩为他创造这些财富的普通人,普通人又认为富人这些财富都是剥削而来,不懂得人家付出多少努力与辛苦,觉得这些人是应该打劫的对象,这些人应该被关到监狱,把他们的财富拿来大家分。这样,大家彼此都没有很好的感恩心,长此以往,社会便不安定。所以要学会随喜。两个好朋友为什么会争吵,大部分是妒忌你拥有的他没有。我们是兄弟姐妹,有能力的照顾没有能力的,多好啊——我们高兴他拥有了,因为我们可以分享他的。就像我这个穷光蛋,走到哪儿都有人把他的钱拿出来请老师吃饭。最大的好处就是我到哪儿都有人交往,到哪儿都有财富,你们的财富都是我的,然后你们到我们那边,我们的都变成你们的了。这样,快乐就能够产生,社会才能真正祥和。要不然,贫富距离大了,社会矛盾大了,找不到方法,富人掠夺资源太强了……我们坐在一起,有富豪,有穷光蛋,这么多民族在一起,都不觉得对方跟我们有什么差距,大家都一样。分开到某个场所就不一样了,你是经理,我是员工,你是有钱人,我是没钱的,你是有文化的,我是没有文化的,大家谈不到一处。所以我们讲全面平等和谐很难,很多人需要被关怀。我们讲穷人需要关怀,我们也要爱惜富人,让他为社会做更多的事,用他的能力和智慧为社会做更多的事情。我们学会随喜一切功德,包容心会越来越大,妒忌心会越来越小。人没了妒忌心,日子就会过得很快乐,否则你攀比永远比不完,总有人比你强,比来比去自己很痛苦。你为什么妒忌他拥有了一栋别墅或者车子开得比你好?你应该高兴才对。你去度他,如果他念经念得好又多,修行修得好,应该为他高兴。这就是随喜,随喜可以累积更多的福报。《》 第五章 经营财富场 拥财妙法如何自由拥有和掌控财富,这是人们都想解决的问题。财富与人的关系是很神奇的。当一个人真正理解了财富内涵,懂得分享与回馈,懂得自己只是财富的暂时使用者,取之于国家、天地,再用之于国家、天地,尊重财富,财富会越来越多。正常来讲,有人有能力去营造财富,是好事。因为他们有这种创造财富的能力,所以让很多人有工作做、有饭吃、有书读,是好事。有些人不明白财富的意义,不能理解自己和金钱的关系,不尊重财富,不尊重自己财富的来源,不尊重创造财富的人——那些使他拥有财富的辛苦地工作的工人、为他付出的员工。他藐视了创造财富的人,反过来,他在别人眼中也不过是个暴发户而已。很多仇富的人,或对富人不屑一顾,或想办法去伤害他们。当付出劳动的人得不到回馈,他也不尊重富人,产生了仇富的心态。这就牵扯了一个社会问题——拥有财富者不懂得把财富跟人分享,普通人同时也不懂得富人也是付出了很多以后才拥有了这些,两者彼此敌视的心态越来越重。在大城市,为城市建设生产付出艰辛劳动的,大多是来自偏远乡下的农民工。他们离开父母妻儿,来到都市做最低级最危险的工作,得到的报酬也是最低的。他们付出的最多,最不受尊重的人也是他们。这种尊重并不是说在金钱上给更多的报酬,这不是简单用钱来衡量的,而是整个社会的人——享受他们这种底层辛苦劳动付出成果的人——要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们,尊重这些劳动成果。佛经里说:“一切唯心造。”一切要看我们的心,在心中尊重,这个美好而善的力量是很大的,整个世界就太平了。懂得珍惜和付出的人,会长久地拥有财富。这个财富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金钱。比尔·盖茨捐出了所有的金钱给慈善机构,这种大爱的付出,得到了全世界的尊重和对慈善、对弱势群体的普遍关注,这种福德智慧难道不是最大的财富吗?西方社会有普遍的宗教信仰,个人成功后往往都会做慈善。比如在英国,慈善是深入到每一个社区每一个家庭的,每一个主妇都是慈善家,慈善机构在社区里组织主妇捐出家中不需要的二手物品,通过慈善商店以很低的价格卖给需要的人,这样每个家庭都做了慈善,每件物品都没有被浪费,而每个人都种下了福德资粮。慈善对社会对家庭对人心都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在中国,慈善事业还没有深入到每个人的生命中,但也有很多企业家、个人和组织做慈善。他们懂得把自己所拥有的回馈给社会。有时候我们看到他们好像是在作秀,让媒体去采访,然后新闻要报道。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是好事,好事本来就应该传播。虽然古人教育我们“扬善非真善”,但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信息传播之快非古代所能比,人心亦不古,将好事善事传播出去,自然会形成一种社会向善的力量,会带动大家一起做善事做好事。有些人会问:如果把钱财都捐出去了,会不会自己就会变得贫穷?不会。亚洲首富李嘉诚是做慈善做得很多的人,他捐出的越多,财产也会更多。在佛教中,提倡多布施,自会有福报。多布施,也是支配财富最好的方法之一。《》 第五章 经营财富场 愿力产生奇迹付出,肯定是有所得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去播种。我们经常讲,你要播种福报,去播种福田,有种子才有果实。小时候,我们周边的森林一直在被砍伐。当时就在想,树砍完后我们靠什么?砍了几十年树,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反过来开始种树了。原来播种的福报,成熟结果,开始回馈种子过来了。西部森林很多的木材被运往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发达后,那里很多人又支援西部。付出很多劳动后,也不能肯定全都成功,还要看因缘,各方面的福报到底是不是成熟。佛教里讲功德回向很重要。佛陀讲水滴入大海中,它跟大海融为一体,分不出来哪是一滴水哪是海洋,除非大海干枯掉了,否则你的那滴水永远不会干掉。我们如果把功德能够回向给众生,一直到我们成佛,它都是取不尽、用不完的。很多人学佛很久还是私底下藏一点功德、留一点点,没有必要,无私地回向,完了反而全部是你的。佛陀就是最好的例子,他把智慧献给我们众生,他成佛了,我们还在轮回中。很多时候累积福报都是靠我们自己积德行善、诵经拜佛、修行佛法。这些福德跟智慧就像一个玻璃杯,很干净,很透彻,但是要愿力摩擦它的。为什么功德回向要大家发愿,很多人就不发愿,就像你拥有了一笔钱,你不知道用这个钱来干吗,它还是一种浪费。所以,你拥有这些福报,你的目标要很清楚。愿力犹如擦玻璃,擦擦擦,里面是亮的,要把上面的灰尘擦干净。你拥有了这些,你要知道你的目的,要多发愿,要不然很多时候我们做了功德,也做了回向,回向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搞不清楚,好也没有想到,坏也没有想到,放在那儿了。有个这样的故事:这家人有很多孩子,其中老大承担了很多家务,天天照顾年迈的父亲,照顾兄弟姐妹,然后他埋怨为什么这样命苦。有一天佛陀到他们家里应供,完了后佛陀说你们各自发愿吧。老大开始发愿:“我这辈子命苦,什么都要我忙前忙后的,我要好好发愿下辈子不要有这样的机会了。我要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天天乐呵呵地过日子,再不要愁眉苦脸过日子了。”弟弟就说:“哥哥真的很辛苦,我很感恩,但是我没有能力没有办法,希望佛陀加持我,下辈子能像哥哥那样又聪明又智慧,可以帮助更多的人。”最后,弟弟靠帮助别人,日子过得越来越好,都当菩萨了,哥哥轮回成为了智障人,乐呵呵,每天很“开心”,饭来了把嘴张开了,父母帮他穿衣服——难道不是满了他的愿吗?所以,如果你的智慧不够,就会发成这样的愿。有能力是很好的,要把它用到很好的地方,好好发愿。能够发好愿是我们的福报,有时候你不要藐视自己的一些功德。佛陀最好的朋友是乔莎罗王国的明光王,跟佛陀同年同月同日生,非常有福报,长得也魁梧,在佛教经典中他请问的佛法特别多,经常跟佛陀探讨。有一次他连续四个月供养佛陀以及所有的出家人,结束的那天,佛陀就讲:“我今天要做功德回向,请问国王,我用你的名义功德回向还是用功德最大的名义做功德回向?”国王一听很奇怪:都是我在供养您啊,谁还会有比我更大的功德?就跟佛陀讲,那就请你用最大功德的名义做回向吧。佛陀在外面叫了一个人的名字,把一切功德回向给所有众生。国王从来没有听过这个人的名字,就问佛陀,佛陀说他就是皇宫门口的老乞丐。然后国王把老乞丐叫过来,问他:老乞丐就说:“你用什么样的方式让你的功德胜过我了?”“没有啊,国王,我一直在随喜您啊。你这么多天以来供养佛陀以及他的眷属,您身为国王有这么大的福报,您来世会更有福报,所以我想到您的功德就感动得不得了,为我们这些乞丐难受——天底下的穷人很多,我为他们没有机会播种福报而难过。所以我每天随喜您的功德,发美好的愿望,希望投胎以后可以供佛。”国王说:“我明白了。”就像一盆水,我们人类看到水可以做饭,可以洗衣服,也可以解渴,有很多种功能;而动物看到的时候,只有两种功能,一个是解渴,一个是沐浴。天界众生看到的水是甘露,是可以治病的,恶鬼道众生看它就是浑浊的脓,地狱看到是燃烧的铁汁,不同的众生看到同一个东西会有不同的感觉。是谁在分呢?是我们的业力在分。有些草,人吃了会中毒,动物吃了则觉得美味。印度南方有种植物带毒,人吃下去声音会沙哑,所有血管像被毒蛇咬一样,很快散发,两三天就会死掉;但孔雀吃那种草,越吃就越美。任何时候努力很重要,就像我们走路是从小学会的,到老我们还是每天谨慎走路,一不小心就可能跌倒了。那么,走路这么简单的动作,天天重复着,还要很谨慎,我们修行也是这样。很多时候念经都是同类的东西,念了又念,然后你的福报增长没有,你要观察。只要我们愿意踏步往前走,自然而然你的脚就会丈量土地。你会往前走路,随着你每天的修行,每天累积,哪怕你一天念一句咒语、拜一次佛、点一次香,日积月累下来,你就是无量的,当你需要的时候它就存在你的福报银行里,随时可以领取出来。你已经播种在那儿了,虽然现在看不见。就像农民刚把种子播种下去,你看那土地是什么都看不见的,它在下面还要发芽,再长出来青苗,这要一段时间。当你播种下去那一天开始,它就一直在变化,一直在长大,这就是福报成熟。并不是说我今天念念经,明天一切运就都很好,这个速度也太快了。当然,有的时候你的愿力够强,也可以,总是要有一个过程,期间你要不气馁地一直努力播种。强大的愿力会产生奇迹。《》 第五章 经营财富场 人生成功的重要细节执著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就是努力地工作。比如一个宗教人士对其信仰极为虔诚投入,愿意付出全力,这就是一种执著,一种正面的执著。还有赌徒对赌博也很执著,有时候远远超过了宗教人士对宗教的执著,这是不好的一种。推销员,为了推销产品从中得到利益,对产品的执著有时候也很坚定。成功者绝对是最执著的人,他对某件事情总是不断重复地做。那些别人眼中的傻瓜、不可能成功的人、甚至厚着脸皮的人,很有可能取得成功,其实这些人的智商并不一定比别人高,却在做事时精益求精。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做事时会受到很多障碍。宗教人士在传教中因为别人不接受,就会受到别人的冷落。推销员推销产品也会受到别人的奚落。大家的愿望不一样,但付出的辛苦都很多。要想成功,就一定要付出努力,有的时候努力了也不一定有好结果。我们不要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强加在别人身上,要因人而异,任何一件东西都是有人需要、有人不需要。我们可以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跟大家分享,如果别人不愿意接受,我们就不可以强迫别人接受。比如佛教有2500多年的历史,已经验证了它的伟大,是很多人都需要的。但这不代表全世界就都要信仰佛教。人们有不同的信仰,我们信仰佛教不一定代表着我们就排斥别的信仰。任何行业都会有成功者。但世界上大部分人即使努力了还是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还是很平凡。成功者是少部分,不成功者是大部分,我们不要轻易评论不成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