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马斯洛人本哲学(全本)-5

作者:马斯洛 字数:24518 更新:2023-10-08 19:58:20

既然我们也了解我们的需要并不完全是盲目的,而且知道它们已被文化、现实及可能性所修改过,那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推测,认识在它们的发展中起了很大作用。约赖•杜威主张,需要的真实存在和界限是依靠对现实、对满足的可能和不可能的认识而定的。如果意动在本质上也是认知的,或者反过来认知在本质上属于意动,那么它们之间还有什么分歧的必要呢?这些古老的哲学难题,有些甚至可以看成是因为对人类动机生活的误解而产生的假难题。例如,什么算是自私的,什么算是不自私的,二者有什么区别问题,假如我们似本能的爱的冲动,使我们从注视我们的孩子吃好吃的东西,比我们自己吃能得到更多的个人的“自私的”愉快,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解释“自私”,怎样把它与“不自私”相区别呢?假如对真理的需要比对食物的需要更具有功物性.那么,为真理而冒生命危险的人比为食物而冒生命危险的人更少一些“自私”吗?假如从食物、性、真理、爱或尊重的满足中能同等地得到动物性的快感、自私的愉快和个人的愉快,那么,显然需要重新更正快感理论。这意味着在低级需要快感衰落的情况下高级需要的快感很可能坚持下去。古典浪漫主义的酒神与太阳神的对立必定能得到解决。至少就它的某些形式来说,它同样是建立在动物的低级需要与反动物的高级需要的分裂之上的,但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必然要对理性与非理性的概念,理性与冲动之间的对比,以及作为与本能生活对立的理性生活的一般权念,作很大的修正。马斯洛指出,通过对人的动机生活的严密审查,可以得到伦理哲学家需要的许多东西。假如我们将最高尚的冲动看作是马本身而不是勒马的缓绳,假如我们将我们的动物性需要与我们最高的需要看成是具有同样性质的需要,那它们之间明晰的分歧又怎么能够存在下去?我们又如何确定它们可以有不同的来源?进一步说,假如我们清醒而明确地意识到这些高尚而美好的冲动的存在和日益强大。从根本上说,首先是满足更迫切的动物性需要的结果,我们当然应该更少谈到自我控制、禁止、法律等等,更多地谈到自发性、满足以及宽容等等。假如本能是较弱的,高级需要在性质上是似本能的;假如文化比本能冲动更强,而不是更弱;假如人的原始冲动最终被证明是好的,而不是坏的;那么,人性的改进也许可以通过对似本能倾向的培养来实现.或者通过促进社会改革来实现。的确,改善文化的意义就在于为人们内在的生物倾向提供一个更好的实现自身的机会。神学家们总是感到有必要努力调和肉体和精神、天使与魔鬼、以及人类机体上高级和低级的东西,这是一个古老的难题,至今还没有一个人找到过满意的方法。而今天,由于发现高级需要层次上的生活,可相对地摆脱低级需要满足的支配,这种机能自主似乎正可作为神学家们寻觅不体的解决方案。虽然高级需要的发展是建立在低级需要满足基础上的,但一旦牢固建立,就可相对独立于低级需要满足而不必受其限制了。马斯洛认为,除了达尔文的生存价值外,我们现在还可以提出“成长价值”。对于个体来说,不仅生存是好的,努力去发展完美的人性,使人的潜力得到发挥,追求更大的幸福、更深的宁静以及高峰体验,走向超越.获得对现实更丰富、更准确的认识,等等,都是有益酌。我们不再以生存的可能性作为证明贫穷、战争、独裁、残忍与丑恶的惟一证据。在我们服里,这些现象的丑恶还在于它们降低了生命、人格、意识以及智慧的质量。第三章 人性能达的境界 5.人,那最终的样子如果你选择作为研究对象的是一些非常优秀而健康的人,坚强的人,有创造力的人,纯洁的人,明智的人,那么你就会得出对人类的一种不同的看法。你会向,人能成长很多么高大?人能变成什么样子?马斯洛说:“我的直觉告诉我,人们在一些别的事情上,肯定比以上问题的讨论要少。自我实现很难界说,更困难得多的是回答:什么是超越自我实现?或者,假如你愿意:超越真实性是什么?等这类问题在所有这一类问题中,仅仅诚实是很难回答的。”关于自我实现者我们还能有别的什么说法没有?马斯洛发现,对于他的学生,对于其他和他持同样看法的人,自我实现的观念已变得非常熟悉了。但马斯洛强调:“请记住,有些思想还不是很成熟。它常常能使我对于利用它的人比对于现实有更多的了解,我所做的是探索自我实现的某些性质,是就自我实现过程的操作意义来看,就某一特殊时刻的情况看,自我实现意味着什么?例如,它在星期二下午四时意味着什么?”根据马斯洛介绍,从设计到开始,马斯洛对自我实现的调查并不是研究工作性质的。这些调查起初只是他作为一个青年知识分子的努力,他试图理解他所敬爱和崇拜的两位老师,本尼迪克特和韦特海默他认为他们是非常优秀的人物。这是一种高智商活动。他不能满足于简单的崇拜,而是力求理解这两个人物为什么如此与众不同。在马斯洛取得哲学博士学位从西方来到纽约市以后,他们是他的老师,马斯洛钦佩地称他们是最卓越的人。“我的心理学能力完全不足以理解他们,似乎他们不仅仅是人,而且是某种意义存在的超人。”马斯格的调查研究是作为一种前科学或非科学的活动开始的*他做了有关韦特海默的描述和杂记,也做了有关本尼边克特的杂记。当他试着理解他们,试着去思考他们的事迹,并在日记和记事本中写下自己的看法的时候,他忽然在一个奇妙的时刻认识到,从他们这两个典型能够归纳出某些共同的特征。他是在谈论某种类型的人,而不是两个没有可比性的个体,这件事使他极为兴奋。他试着观察这一样式能否在其他地方发现,后来他果然又在别的地方别的人身上发现了。按照严格的和有控制研究的常规标准来讨论,这的确不算是实验室研究。他的归纳是从他对一定类型的人的选择中做出的。很明显,需要有其他裁判。尽管如此,有人已造出也许是二三十位他非常喜爱或崇拜而认为是十分卓越的人物,试着描绘他们,并发现他们。他已能做出一种综合症说明——对于他们每一位都适合的样板说明。他们仅仅是来自西方文化的人,选出的人带有各种内在固有的倾向性。虽然这样的归纳并不很可靠,但对关于自我实现者的界说它仍然是惟一适用的。马斯洛的研究成果发表以后,又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印证路线支持他的发现,不是重复的验证,丽是从不同角度做出的研究。罗杰斯和他的学生的研究成果集中起来成为对全部综合症的确证。布根塔提供了心理治疗方面的印证。某些使用治疗很有效的麻醉药LSD的研究及某些测验结果——的确,每一事实都印证了马斯洛的研究成果,虽然还不是全面的验证。马斯洛对于这项研究的主要结论非常自信,他不能设想有任何研究能在这一模式中做出重大的改变,虽然不可避免全有些小的改变,他自己也做过某些小的改变。但个人的自信不能替代一个科学的论据。马斯洛说;“假如你对我关于猴子和狗的论据提出疑问,你就是在怀疑我的资格或把我看或制造谣言的人,我也就有权利反对你这样做。但假如你怀疑我关于自我实现者的研究或果,你就可能是有自己的理由而不是故意贬低我,不信任我了,因为你对于研究这个问题的人了解并不太深。”是他选出了一些人据以得出全部结论的。他选出的这些人年龄已经比较大了,都是非常优秀而健康的,坚强而纯洁的,明智的。有创造力的人,得出的这些结论是处于前科学的范围中的,但结论陈述是以一种能够经受检验的形式提出的。在这样的意义上,这些结论是科学的。我们还不知道这些发现是否也适用所有的人类。我们不知道自我实现在其他文化中的意义如何,虽然在中国和印度对自我实现的研究也已经开展了。我们不知道这些新的研究将有什么新的重大发现。真的很难预料:人到底将能变成什么样子。第三章 人性能达的境界 5.人,那最终的样子——研究对象马斯洛所研究的内容,在多种领域上来说都是超前的。它最初不是按照常规的研究安排的,它不是一项社会性的研究,而是一次旨在解决各种个人道德的、审美的以及科学问题的私人性的探索。马斯洛只是力图使自己信服并且从中获得教益,而不是让别人去论证。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这些研究对我们如此具有启发作用,满含着令人拍案叫绝的东西以至尽管有方法上的缺点,为其他人写出某种形式的报告还是合情合理的。马斯洛急切地思考心理健康问题,以至于任何材料,任何意见,哪怕是很不成熟,有待讨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似乎都具有启发价值。因为他认为坐等不是办法,假如总是坐等惯常可靠的材料,我们将不得不水远等待下去。这样,应该做的惟一令人佩服的事似乎就是不害怕犯错误,勇敢地投身进去,尽力而为。其实错误有时乃是成功的起点,人是可以从“犯错——改正——再犯错——再改正”中逐步走向真理,并从中学到足够多的东西。马斯洛把自己认识的一些著名人物和了解到的历史人物以及另外一些人作为研究对象。还在一次对年育人的研究中,对三干名大学生进行了筛选,但只有哈佛大学生可直接作为研究对象,有一二十名也许将来可作为研究对象。马斯洛不得不断定,他在原来的研究对象那里发现的自我实现的类型,对正处在发展中的青年来说是意义无穷的。因此,马斯洛与艾维林•巴斯金博士和但•里德曼合作,他们开始对一组相对健康的大学生进行调查。他们决定任意在大学生中选出最健康的百分之一。尽管这次探索在持续了两年之后,在完成之前被迫中断,但它在临床水平上却具有特殊的启发意义。他们也曾希望由小说家和剧作家们所塑造的那些人物能够用于研究,但没有发现有任何一个具有现实意义(这本身就是个引人深思的发现)。淘汰或选择研究对象所依据的第一个临床依据,有一个消极的方面,一个积极的方面。消极的选择标准使候选对象中没有神经病、精神变态性格、精神病或这方面的强烈倾向。也许对身心疾病要更仔细的研判。在可能的情况下,就给予罗夏测验,结果证明这些测验在显示被隐藏的精神变态方面比选择健康人更有价值。积极的选择标准是自我实现的确定证据,自我实现仍然是一个难以具体描述的症候群。也许可大致表述为充分利用和开发天资、能力、潜能等等。这样的人似乎在努力使自己达到完美。如尼采所说的;“你就是你自己!”他们是一群已经走到或正在走向自己力所能及的高度的人,他们的潜能也许是他们个人的特质,但也有可能是人人都有的,只是有的人未曾自我发现罢了。这一标准的另一层意思是,研究对象在任何时候对安全、归屑、爱、新生和自尊的基本感情的需要,以及时于理解和知识的需要的满足,或者能在多大程度上达到这种满足。这就是说,所有研究对象都感到安全和无忧无虑,感到校公认,感到爱和被爱,感到自身的价值并且被苔重。他们已经明确了自己的哲学、宗教或者价值取向。至于基本的满足是自我实现的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这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也许自我实现意味着基本满足再加上最起码的天才、能力或者(人性的)个性。马斯洛采用的选择技术在以前对自尊和安全感的人格症候群的研究中使用过,简单说来就是:以个人或文化的说法信仰作为开始,对自我实现症候群的各种扩大的用法和说法进行比较,然后慎重地为它重新定义——在下定义时采用现实的用法,但是,同时排除在通俗定义中常见的逻辑和事实的自相矛盾。由于研究对象数量太少,以及多数研究对象的资料不完全,再加上前面提到的原因,任何定量描述.只有复合印象可以提供,面顾不上它们可能合有什么价值(既然调查者完全不能确信什么是描述,什么是投射.当然这些印象也就不会比有条件的客观观察更有价值)。对于这些总体印象作整体分析,可得出最重要和最有用的总体印象,据此,可进行进一步研究。根据重新修正的定义选出了第一批研究对象,其中一组是质量高的,一组是质量低的。分别以临床态度对其进行更仔细的研究,在经验研究基础上,又按现在手中的材料对最初修正过的通俗定义作了进一步修改。得出了第一个临床的定义,再按这一新的定义,对最初的研究对象重新筛选,保留一些人,淘汰一些人,再补充一些新的内容。然后再对第二种水平的研究对象小组进行临床研究,在条件许可下进行实验和统计研究。这必然的带来另一个工作:再对第一个临床定义进行修改,订正和补充,然后,又根据这一个新的定义对第二批研究对象进行再筛选。经过这样精挑细选,一个最初模糊、粗浅的通俗概念就能变得招确清晰,在特性上越来越便于操作,因而也越来越科学。当然,一些客观的、理论的和实际的因素会影响自我调整的螺旋上升的过程。例如,在研究的早期,由于对通俗用法进行过分的苛求,以致于几乎没有人能符合这一定义。但我们不能够因为有小缺点、错误或者脱离实际而停止考虑一个可能的研究对象。或者可以这么说,既然没有完美的人,我们就不能用完美来作为选择的标淮。另一种难题是:所有事实都告诉我们,不可能获得临床工作通常要求的那种全面而精确的资料。研究对象候选人在得知我们的研究目的后,变得处处注意自己,因而变得呆板,拘谨,有的对全部努力一笑置之,有的甚至拒绝继续合作。鉴于这些教训,我们对旧的研究对象一直是间接研究,甚至可以说是偷偷摸摸的进行。只有较年轻的研究对象才可能被直接研究。既然被研究对象的姓名不能公开,那么两种迫切需要得到的东西就不能如愿得到,或者甚至说普通科学研究的要求就不可能达到。这两样是调查的重复性和材料的普遍有效性。最后这些困难部分地由知名历史人物的有关材料,以及由一些青年人和大方的儿童的补充研究所克服。第三章 人性能达的境界 5.人,那最终的样子——创造力教育入材,比方说培养工程师的正确方法,就是将他们教育成为具有创造性的人,例如能够面对陌生情况和随机应变。他们必须不怕改变,必须能安于改变,安于新事物,而且,假如可能(因为那样最愉快,甚至能享受新事物和改变的乐趣)。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教育和训练的不是旧的和标准意义上的工程师,而是新的意义上的即有创造力的工程师。这种理论对企、事业中的领导者,管理者和执行者同样很有作用。他们必须能够对付任何新产品或者任何陈旧的工作方法难以阻挡的或一些转瞬即会过时的问题,他们必须是不反对变革而能预见变革,倡导变革的人,是能够以足够的勇气接受挑战并能从中寻求乐趣的人。我们必须培育出一大批头脑灵敏的、适应潮流的创造者。我们必须以一种与惯常方式全然不同的方式给熟练的人或训练有震的人或受过教育的人下定义(即,不作为一个有丰富经验因而能在未来事务中得益于此的人)。我们朗称之为学习的许多做法已经变得无用了。任何种类的学习只要是简单的应用过去于现在,或在现在情境中利用过去的技术,在许多生活领域中都已经过时了,教育不再被认为根本上是或仅仅是一种学习过程,也是一种性格训练,一种人格训练过程。自然,这不是完全正确的,但它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很有道理的,而且它将变得越来越正确。过分依赖过去的人在许多职业中几乎成了废物。我们带要一种新型的人,他有足够的自信心朗同他的过去决裂,他觉得自己足够坚强、勇敢,能在现在情境中信赖自己,假如带要,他能随机应变地妥善处理问题而无须做先期准备。这所有的一切综合起来更加突出了心理健康的力量。它意味着更加珍视对现实情况给予充分注意的能力,能注意倾听,能注意观察可能出现在我们而前的具体的、直接的契机。我们需要那些非同寻常的人,而不是面对现在觉得似乎现在不过是过去的重演,把现在仅仅当作应付未来威胁与危险而做好准备的时期,因为他相信自己朗在无准备的情况下应付到来的时刻。当前这种社会现实中,这种朗随机应变对付突然而来的问题的新型的人,都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们需要他,就是为了应付我们生活着的并还将生活很长时间的新型的世界。我们有必要讨论创造性,是因为我们还会不断面临新的情况。由于实质上我们讨论的是一种类型的人,一种类型的哲学,一种类型的性格。所以着重强调的是创造产品。而从对技术改革和美术产品及革新的强调等转移开来。而对创造过程,创造态度,有创造力的人更感兴趣,因此,马斯洛觉得更好的战略是把更大的注意力转向创造性的灵感阶段,而不是创造性的实施阶段,即转向“始发创造性”而不是“次级创造性”。马斯洛说,我们必须集中注意那种不管是否重要的随机应变的创造性,而不是注意那些已经具有社会价值的艺术或科学成果。马斯格之所以这样强调,是因为如果用已完成的作品作为一种标准会引入太多混淆,如良好的工作习惯,顽强、训练、耐性,良好的编辑能力,和其他特征,它们和创造性没有直接关系,至少不是创造性独有的特征。马斯洛宁愿将儿童作为创造性的研究对象而不选成年人也正是考虑到了这些,因为研究儿童能避免许多混淆和污染的问题,例如,在这里,就可以不再强调社会改革或社会效用或创造产品还能避开对先天杰出才能的专注,从而也避免了问题的混淆(天才似乎和普遍的创造性很少关联,后者是我们所有人都有的秉赋)。这也是马斯洛为什么强调非语言教育的重要性的原因,例如艺术、音乐、舞蹈教育。我们并不是特别对艺术家的训练感兴趣,因为无论哪一种情况都是以一种不同的方式完成的。对于儿童娱乐甚至对于用艺术进行心理治疗.我们也不是很感兴趣。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甚至并不关心艺术教育本身。我们真正关心的是新型的教育,那是我们必须发展的,这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我们所需要的新型的人,发展过程中的人,有创造力的人,应变能力强的人,自我信赖、勇气十足的人,自主自律的人。艺术教育家成为第一批沿着这一方向前进的人.不过这仅仅是一种历史的偶然。这也能同样容易地应用于数学教育,我们希望有一天会是这样。当然,数学、历史或文学在大多数地方仍是用一种权威的记忆的方式传授,问题仍然在于怎样更有效地教导学生正视现实,随机创作,等等。(布鲁纳也曾论述过那种随机创作、猜测、创造性、娱乐的教育。)教育的重要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成为有创造力的人,能采取创造的态度。强调不考虑客观因累,不包含是非观点,也是一个通过艺术进行教育的活动。可以不考虑正确与错误,儿童就能大胆地面对自身,面对他自己的勇气或焦虑,面对他的旧本质或他的新鲜感。现实一经抛弃,我们就有了一个良好的投射测验情境。马斯洛认为,艺术的教育是一种治疗和成长的技术,因为它能让心灵的深蕴自由地裸露,使之受到鼓励、培养、训练和教育。一个有创造力的创造性新人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第三章 人性能达的境界 5.人,那最终的样子——自我实现者与艺术家创造性概念似乎越来越接近健康、自我实现、丰满人性等概念,最终也许会证明这是一回事。马斯洛认为即使我们对已有的事实还不完全肯定,但我们似乎有必要做出这样的结论:创造性的艺术教育,或者更确切地说,通过艺术进行的教育,它之所以特别重要,与其说因为能造就艺术家或艺术产品,不如说能造就更完美的人。假如我们对教育人的目的有明确的认识.假如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变成人性丰满的人,能逐步发挥他们所具有的潜在能力,那么,能起到这种作用的一种教育就是艺术教育。之所以会想到通过艺术进行的教育,并不仅仅因为艺术能产生美的印象,还因为艺术教育很有可能会成为一切其他教育的范式。那就是说,假如我们认真对待并尽力去做,使艺术教育能达到我们所期待的标准,而不是被认为是十分脆弱和可有可无的东西,我们终将有一天能依据这一范式教数学、阅读和写作。马斯洛在这里所指的是一切教育问题。他对于通过艺术进行教育感兴趣,只因为它似乎是潜在的有效教育。马斯洛对艺术教育、创造性心理健康等感兴趣的另一个原因,是他深感历史发展引起的变化。如今的时代,生活的节奏加快了,各种事实、知识、技术、发明、工艺进步等的发展速度急剧增长,这种现状使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人。对教育事业马斯洛尖锐地说:“我可以更进一步说:教授事实有什么用?事实用不了多久就变得过时啦!教授技术有什么用?技术也很快就过时啦:甚至工科学校也由于有这样的认识而弄得面目全非。例如,麻省理工学院已不再把工程学仅仅作为一系列技艺来教授了,因为工程学教授过去所学的一切技艺几乎都已经过时了,再学习怎样制造马车鞭子还有什么意义?我们了解到,麻省理工学院某些教授所做的是放弃念过去的真经,宁愿尝试去创造一种崭新的人——他能随机应变,能以变化为乐,能即席创造,能满怀自信、力量和勇气对付他生命当中的突发事件。”他们不需要静化世界,不需要冻结它,使它稳定,他们不需要做他们前辈所做的事,他们能满怀信心地面对明天,虽然他们不知道什么将要降临,什么将会发生,但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念,相信自己能在从未出现过的情境中随机应变。这意味着一种新型的人。你也许会认为是赫拉克利特型,但诸记住,能造就这种人的社会格生存下来;不能造就这种人的社会将灭亡。艺术,是一种创造,进行艺术创造是需要灵感的,但灵感与作品之间毕竟还有一个很大的距离。马斯洛指出:必须区分原发创造性和次级创造性。原发创造性就是创造性的灵感阶段,它与次级创造性也就是灵感的发探、发展是有区别的,因为这后一个阶段不仅强调创造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单纯助艰苦磨练,依赖艺术家的日常训练,他或许要花费半生的时间学习使用工具,学习技巧,熟悉素材,直到他终于有了足够的准备,能够充分表达他的积累。到那个时候肯定有许多人会在夜半醒来时忽然有灵感助闪现,这灵感会激起他们想写某一小说,或某一剧本,一首诗词,或做他想做的任何事情的欲望。如果从这个时候起,他能抓住这个一闪而过的灵感及时采取第二步的行为并顽强地、坚韧地、不畏艰苦地付出努力。他就有可能创造出他希望得到的东西。体现出他自身潜在的创造力。马斯洛观察到:有创造力的人,在创造激情的灵感阶段,会忘掉过去,不思未来。而仅仅沉缅于现实之中。他丢开了一切,深深迷恋,全神贯注于眼前的问题。马斯洛认为,这种“完全沉述于现在”的态度,正是在任何一种创造性中都绝对必要的;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无时”“无我”“无他”,置身子空间、社会、历史之外的能力也正是无论哪个领域的创造性的先决条件。实际上,当事人的这种情态表现,这种充斥于现在、超越时空而使人完全着迷于此,正是高峰体验的一个主要特征。这些高峰体验研究使我们值得的道理,也能十分直接地迁移到对现实的体验、对创造态度的丰官理解,入迷,集中注意.或沉缅于任何十分有意思的足以吸引我们注意力的事物。——不仅是伟大的交响乐或莎士比亚悲剧,一切扣人心弦的电影或侦探故事或仅仅变得专心于完成自己的工作。由此可见,自我实现者的创造态度是如同艺术家沉缅于他的艺术创作一样——(1)纯真这里指的是感知、理解和行为上的“纯真”。只有那些具有高度创造性的人通常才具备这种纯真。这些人经常被形容为襟怀坦白、光明磊落、无先人之见、无所谓。“应当”与“不应当”、不讲究什么风尚和习惯、没有什么偏好、教条、没有什么固有的“适当”、“正常”、“正确”等观念。他们能够泰然面对任何事伯的发生而不会大惊小怪、怨天尤人或者视而不见。儿童便能以这种非需求的方式接受一切,睿智的老人也是一样。现在看来,我们大家都可以因为专心于“此时此刻”而更加“纯真”。(2)忘我当你完全为非我所吸引时,弥的自我意识以及自我感受都减少了。你不再能像一个旁观者或评论家那样很容易地观察你自己。按照心理动力学的说法,你现在不象平时那样分裂为观察的自我和体验的自我.这也就是说,你几乎接近于成为完全在进行体验的自我,你将摆脱年轻人的羞怯,不再由于意识到众人的目光而感到难堪。这又意味着人格变得更统一、整合与一元化。同时,它还表示对体验少批评少编排,少评估和评价、少选择和抵制、少判断和拈量以及少割裂和分析等。这种忘我精神是发现人之真正本性的一条途径。它几乎总被体验为愉快的和舒畅的。我们无须象印度教徒和东方思想家那样去谈什么“可憎的自我”。(3)自我抑制在某种意义上,意识(特别是自我意识)有些时候能以某种方式起抑制作用。有时会产生怀疑、冲突、恐惧等等心理。有时又会抑制自发性和表现性(但自我观察对于治疗是必需的)。也可以这样说,自我观察的我,包括自我觉察、观察和评判,是“次级创造”必不可少的要素。以心理治疗为例,自我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曾容许进入自己的意识的体验进行批评的结果:精神分裂的人有许多顿悟体验,但不能在治疗上利用这些体验,因为他们太多“总体体验”而缺少“自我观察和批评”。在创造性的工作中,同样,需要训练有意的建设劳动接替“产生灵感”的阶段。(4)意识收缩除了身边的问题很少意识到其他任何事物,即更少分心察觉他人或应付他人给自己的约束。对责任、义务、职责、恐惧和希望等等的意识有所降低。此时的我们更加摆脱了他人的羁绊。这又意味着我们找到了自己,我们更自主,成为纯真的自我和真正的本性。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脱离自己的真正自我的根源,就在于我们以往经常受他人的温绊、牵制,在于那种从儿童时代就已存在着的长期威胁,在于非理性的移情作用,在这种情形下,没有了现在的界限.成人的举止也同儿童一样天真稚气(儿童表现出稚气是理所当然的)。儿童对他人的依赖可能是很真实的。但是.他最终必须摆脱这种局面。如果父亲已经去世二十多年,儿子却仍旧害伯父亲会怎么说或怎么做,就显然是有些毛病了。一言以蔽之,在此时此刻我们更能不被他人所影响。所以,即便他人本来会影响我们的行为,现在这种影响也已不再发生作用了。这意味着我们摘下了面具,放弃了想要影响、取悦别人或给人留下美好印象以及赢得欢迎和爱戴的努力。可以这样说:因为没有了观众,我们就不再是表演者,由于没有任何做作的必要,我们就能够忘我地献身于解决问题了。(5)无畏:在潜心创造时,影响我们的内心的畏惧和焦虑也是可以消失的。我们的抑郁、冲突、矛盾心理,我们的烦恼,我们的问题,甚至我们肉体的痛苦也一样,甚至我们的精神病和神经症,假如它们并非特别严重,不妨碍我们对眼前问题的浓厚兴趣并醉心于其中的话,也会暂时地消失。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是勇敢而自信的,无畏惧、无焦虑、无神经症、无疾病的。(6)力量和勇气创造而要勇气和力量,许多关于创造性的研究曾经报告了勇气的种种变式:顽强、独立、自信、一种自傲、性格的力量以及自我的力量等等。名望、受欢迎等则很少受到考虑。恐惧和怯懦己校医灭于创造的激情中,至少能使它不大可能出现。马斯洛认为,当我们把创造性的这个方面看作忘记自我和忘记他人这一共同特征的一种表现时.它就较易于理解了。这个状态实质上暗示了较少恐惧,较少抑制、较少防御和自卫、较少戒备,不需要矫饰、伪装,更不怕讥讽、羞怯和失败。所有这些特点都是忘我和“无他”的一部分。专心驱除了恐惧感。我们可以更积极地说,当人们勇气增加时,他们会更易于受到神秘的、陌生的、新奇的、分歧与矛盾、异常与惊诧等事物的吸引,而不是变得多疑、害怕、顾虑重重,戒备森严或不得不采用减轻焦虑和防御的手段。(7)接受肯定的态度在沉浸于现实和忘我的时刻,我们又很容易在另一种方式中变得较多“肯定”而较少否定,即,我们倾向于放弃批评(编则,挑拣和选择,改正.怀疑态度,改善,质疑,拒绝,判断,评价)。这似乎是说,我们接受了,我们不拒绝或不斥责,或不进行有选择地挑挑拣栋。有些问题就摆到眼前,你不阻拦它,它就会冲进来影响我们。让它显露出它的意愿,让它走自己的路,让它成为它自己,也许我们很欣赏它的本来面目。这样做,更容易在谦虚、放任、承受的意义上使我们成为道家式的人。这种谦恭和尊重同样适用于对待问题、对待材料、情境和他人。不只是要允许“它”之为它,还要以一种关切、热爱、赞赏和愉快的态度,就像对待自己孩子、爱人或者自己宠爱的小动物那样渴望它。作为它自己那样的存在。这种态度对于观察或理解现实问题的全部具体的丰富内容是固有的需要,有助于理解它自己的性质样式。无须刻意的努力,更无须把我们的帮助强加于它。如同在想听清别人的低语时须默不作声,保持肃静一样。通常情况下的创造活动倾向于成为人的整体活动。他这时是最整合统一的,整个人全神贯注、一心一意,浑然融于创造活动中。创造性因此是系统化的,是整个人的整体(或格式塔)性质;它不是像涂在机体上的一层油彩侵人人体的细菌,它是分裂的对立面。因而也是更具创造力的。(8)允许探究始发过程人的整合过程有一部分是无意识的,尤其是灵感一闪念的刹那间的原发过程或者说是诗意的、隐喻的、神秘的、原始的和儿童般稚气的东西的再现。我们有意识的理智,太极端的分析性、太理性、太数量化,概念化、太原子论,所以它泪掉了大量的现实,尤其是不能领会我们内在的现实。[9)员丰满的自发假如我们对眼前的问题全神贯注,着迷于事物的本身,心中不再有其他的目标或想法,我们便更容易充分自发的,充分发挥作用的放任能量从内部自如地流出,自动地流出,无须努力,无须自觉的意志或加以控制.就像一种本能一样,自动地、无思想地作用着,即,达到最丰满的、最少障碍的、员有组织的活动状态。它们的有组织状态和适合于眼前问题的一个主要决定国家很可能就是现实中的固有性质。我们的能力于是最完善、员迅速、最不费力地适应于情绪,当情境改变时也能灵活地随机应变,就像一位画家持续不断地使自己适应他的发展着的绘画的要求,像一位摔胶运动员使自己适应他的竞技对手,像一对舞伴娴熟地相互配合,像水流人缝隙和洼地那么轻松自然,毫不费事。(10)充分表达独特性充分的自发性使得自由活动中的机体及其独特性气质与风格能够真实地表现出来,自发性和表现性这两个词意味着诚实、自然、真实、非模拟,不虚假装饰等等,因为它们也包含有行为的非工具性的意思,没有有意的尝试很少作人为的努力,不阻碍内心发出的冲动、不干预人们内心深刻人格的自由表达和发散。所以,惟一的决定因素就是客观现实事物的固有性质和人的内在本质,以及入与客观世界二者之间彼此互相适应的根本需要,这些要形成一个相互融洽的单元,犹如组成一支优秀的篮球队或一支弦乐四重奏乐队那样需要彼此适应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和谐协调的整体的团队。这种熔和情境之外的一切都是无关的,这不是一种达到任何外在目的的手段,它本身就是目的。(11)入与世界的融合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入与世界的融合越来越密切。通过一个个创造性的例证,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融合,也是创造的先决条件之一。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种融合是一个自然事件,而没有什么神秘奥妙之处。假如我们把它理解为一种同构现象、一种相互影响的铸型、一种非常和谐的吻合或互补,一种化为一体的融合,那么,它甚至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加以探究的。你要想创造,你就必须深人到客观世界具体实践之中去,何库塞曾说过,“假如你想画一只鸟,你必须变成一只鸟。”(12)佰赖与考验、控制、竞争的对立以上所说的一切包含一种对自己和对世界的信赖态度。它容许暂时放弃紧张和努力、意志力和控制、有意识的对付和尝试。容许自己被眼前问题的固有性质所决定,当时必然含有松弛、等待和接纳。试图统治、支配和控制的通常努力和一种与材料的真正妥协或真正领悟材料(或问题,或人,等等)是对立的。特别是涉及未来的问题更是如此。面对未来新事物我们必须信赖我们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这样说,我们能看得更清楚.信赖包含自信、勇气、对世界无所畏惧。也很清楚的是,这种对我们自己面对未知世界的信赖是一种能力,使我们能完全地、坦诚地、全心全意地面对现实。有些临床的例子可能有助于说明问题。分娩、小便、大便、睡眠、游泳、性顺从都说明:紧张、力争、控制不得不让位子松弛、信赖,相信应该让事情顺其自然。(13)道家式的接受创造性态度的各种微妙精美的道家精神特点已被那些谈论创造性的作者们一再地描述过了,有时候是以这种方式.有时候又以那种方式。但无论采取什么方式,大家普遍认为,在创造力的原发阶段或灵感期,某种程度的接受性、非干扰或“无为”是关键持征,而且,从理论上和动力学上来看,它们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的问题在于,这种接受性或“任其自然”的态度与此时此地的沉迷和忘我境地这两者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像艺术家重视他的材料一样,对面临的事物的重视代表恭敬和尊重,也可以说是认真对待等于是把它作为目的,作为某物自身看待,尊重它自身应有的地位、权利,而不是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或者说是达到某种外在目标的工具。这种尊重的态度意味着它是值得尊重的。(14)审美的观察而非抽象抽象活动是较主动和较多干预的(较少道学的)审美态度较多选挥和拒绝。审美是品味、享受、欣赏切,它的方式是不干预、不侵扰、不控制。抽象的终端产物是数学方式,化学公式,地图,图解,蓝图,革图,概念,抽取的轮廓,模式,理论体系等等.所有这些都离原始的现实越来越远。(例如,“地图不是领土”)。审美观察的、非抽象观察的终端产物是知觉的总存货清单,其中的每一件东西都很容易受到同等的品味,人们并不重视其中重要性高低的评价。要寻求的是知觉印象的更加丰富多彩,而不是更多的简化和节略化。有的科学家和哲学家,竟然糊涂地认为方程式、概念式或蓝图比现实的自身更具真实性。幸亏我们已能理解,具体的东西和抽象的东西是相互影响和相互补充的,不再有必要贬低其中的一个或全部。我们这些知识界人士最好纠正一下天平,强调一下具体的、审美的、现象学的、非抽象的方面,认识到现象的一切方面和细节、现实的全部丰富的内容,甚至包括那些无用的方面的内容,不要再出现过分抽象地描绘现实的情况。第三章 人性能达的境界 5.人,那最终的样子——整合力在通常情况下,能够不断从认知和意动两个方面成功地抑制或者说是镇压了自己内心许多深堕的人性的人——正常顺应或顺应良好的人实在令人惋惜。对现实世界的良好顺应,意味着人的割裂,意味着这个人把他的后背对着他的自我,因为他觉得它是危险的。但是,现在清楚了,他这样做的损失也是很大的,因为被压抑的这些底堕也是他的一切欢乐、热爱和能力等的源泉;而且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也是创造的源泉。为了保护自己而去反对自我内部的地狱,结果也就把自己同自我内部的天堂割裂开了。在极端的情况下,我们就成了平庸的、封闭的、僵硬的、淡漠的、拘束的、谨小镇微的人,成了不会笑、不会欢乐和爱的人,成了愚笨的、依赖他人的、幼稚的人了。他的想像,他的直觉,他的温暖,他的富于感情全都逐渐被扼杀或被歪曲了。让我们用心理疗法,对这种情况进行一些心理分析。马斯洛说心理分析的最终目标是作为一种整合性的疗法。成就则是通过顿悟这种基本分理的愈合,因此,遭到压抑的东西就变成意识到的或者前意识的东西了。但是在这里,对创造性的深邃根源的结果使我们终于弄明白了:我们与我们的原韧过程的那灵感一闪念的联系,同我们与我们的不能接受的希望的联系,并不是在一切方面都是一样的。我们所能看到的最重要的差异,就是我们的原初过程并不像被禁止的冲动那样危险。在很大程度上,原韧过程并不是被压抑或被潜意识压抑的,而是被“遗忘”的,或者也可以说是避开压制(不是压抑)的,因为我们必须顺应严酷的现实,而这个现实要求的不是幻想、诗意和欢乐,而是有目的和实用主义的努力。或者也可以说如果是在富足的社会中,情况会是另一种样子,即对原初过程的遏制必定要少得多。马斯洛预料,很少做减轻压抑“本能”事情的现行教育,在承认原初过程并把它整合到意识或前意识中有很大的用途。艺术、诗歌、舞蹈方面的教育,从原则上说在这方面是大有可为的。动力心理学方面的教育,同样也大有可为;例如,多伊奇和墨菲以原初过程语言的方式说话的“诊疗交谈”,可以看成是一种诗作。米尔纳的非凡著作《论不能作画》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马斯洛说,我们极少用到传统的弗洛伊德理论,他的理论本质上是一种对于本能冲动及其变化的研究,而且,最终是在冲动和防御冲动之间看到基本的弗洛伊德辩证法,作出防御冲动的结论。但是,对于理解创造力(以及游戏、爱、热情、幽默、想像和幻想)的源泉来说,比压抑冲动更重要的是原初过程.这个过程本质上是认知的,面不是意动的。我们一旦把我们的注意力转到人的深蕴心理学时,我们就会立即发现,从心理的角度分析自我心理学,即克里斯米尔纳、埃伦兹魏格、荣格的心理学,和美国的“自我与成长”心理学之间,有许多一致的东西。马斯洛试图概略分析的这种创造性,是爵士乐或孩子式即兴创作的画提供了最好的范例,而不是由称之为“伟大的”艺术作品证明的。对此,马斯洛分折谊,在前一种场合,伟大的作品需要伟大的天才;而在后一种场合,伟大的作品不仅需求思想的闪光、灵感、高峰体验,而且也要求艰苦的劳动,长期的训练,严格的修改,以及完美的规范。换句话说,继自发性之后的是深思熟虑;继完全认可之后的是批评;继直觉之后而来的是严密的思维;继大胆之后而来的是谨慎;继幻想和想像之后而来的是现实的考虑。继之而来的是这样一系P0问题:实际情况是这样吗?这能被其他人理解吗?它的结构是健全的吗?它能经受得住逻辑的考验吗?我们能够证实它吗?等等。这时,推测之后的冷静思维、比较、判断、评价、选择或拒绝的时刻就到了。如果说继原初过程之后感兴趣的是二级过程,继幻想主义之后则对实用主义感兴趣,那么,刚刚被我们捕捉到的我们内心潜蕴着的创造性的灵感马上就会消失了。高峰体验就这样被白白的挟肩而过,享受不到那种愉快了。因为它们毕竟是被动的、感受性的短暂“闪光”,在一个人的身上,高峰体验是偶尔发生的,“可遇而不可求”的,但伟大的作品却往往由此创造出来。严格说来,马斯箔调查研究的只是高峰体验的到来,作为一个整合的人或这个人内部暂时统一的自发表现,这种体验是顺利的和不好经过努力的,只有当一个人的底蕴对他起作用时,只有当他不畏惧自己的原初思维过程时,高峰体验才会到来。马斯洛把那种出自原韧过程,并且应用原韧过程多于应用二级过程的创造力称之为“原韧创造力”,而把那种多半以二线思维过程为基础的创造力,称之为“二线创造力”。绝大部分的世界生产成果,桥梁、房屋、新的机动车,甚至许多科学实验和许多文学作品都正是这后一种二级创造力的结果。所有这一切,本质上都是精练和延伸拓展他人的思想。两种创造力之间的差异,类似于突击队员和预备役之间的差异,类似于拓荒者和移居者之间的差异。那种能以良好融合或良好交替的方式,的R而完美地运用两种过程的创造力,马斯洛称之为“整合的创造力”。伟大的艺术、哲学、科学产品的出现,正是来自这种整合的创造力。在创造性理论上,日益强调整合的作用充分概括说明了所有这一切发展的结局;使二元分离转化为更高级的更广泛的统一体。即治愈了人的分裂,又使他更一元化了。由于在人的内部有这种“分裂”。就等于有一场内战:“自我”的这一部分反对它的那一部分。总之,自我实现者的创造性,更多的是直接来自原初过程和二级过程的融合,而不是来自镇压和控制校禁止的冲动和希望。但也不排除另一种情况:如果由于害怕这些被禁止的冲动而产生对它的防御,也可能在这场全面的不加区别的无原则的恐慌的战争中,把原初过程封锁到内心深处,从而压制了创造力。简单地说,自我实现者的创造性,首先看重的不是成就,而是人格,成就充其量只是这种人格魅力闪现的副产品。因此相对于人格来说,成就是第二位的。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强调的是性格上的品质,如大胆、勇敢、自由、自发性、明晰、整合、自我认可,即一切能够造成这种普通化的自我实现创造性的东西,在创造性生活中那些表现自身的东西,或者说是强调创造性的态度、创造性的人。马斯格强调自我实现创造性的表现或存在的品质,而不是强调其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性质。自我实现的创造性是散发到或投射到整个生活中的,正如一个激动的人没有目的地、没有谋划地、甚至是无意识地“放射出”兴奋一样,它像阳光照射一样,它传播到各个地方,它使那能成长的万物得以成长,它也浪费在岩石和其他不能成长的东西上。对自我实现的创造性是难下定义的,因为有时它“与健康本身似乎是同义的”,而且由于自我实现或健康最终必须定义为实现最完全的人性,或实现这个人的“存在”,因此自我实现和自我实现创造性,看来也几乎是同义的,或许可以说自我实现创造性是自我实现绝对必要的方面,也可以说是标志性特征。第三章 人性能达的境界 5.人,那最终的样子——社会的需要几乎所有人都对创造性有兴趣,它已变成一个全球性的政策问题。高明的军事家、政治家,富于思考的爱国者以至什么也不是的一般普通人,都必然会很快认识这一点,世界上已出现一种政治的军事的傻局,而这种僵局可能还会存在一段时间。军队是国家机器,它的任务主要是防止战争,而不是制造战争。向中立国家和人民呼吁并取得了同情和支持的体系将是优胜者。哪种人最终能成为更好的人,不贪婪,不暴虐,更友善,更平和,更可爱,更值得尊敬?这就是政治。相对而言,政治需要心理上更健康或更高发展的人。他必须成为一个不被仇恨的人,一个能和任何人深入友好相处的人,包括非洲人和亚洲人,他们对于任何恩赐态度或偏见或仇视是非常敏感的。可以肯定.要成为合格领导并取得胜利必须具备的特征之一,就是不能有种族伯见,他必须有同胞兄弟感,必须有助人感,必须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领导者,而不是一个受到怀疑的人。如果从长久的角度看,他更不应成为专制主义,虐待狂者,等等。除此以外.更多的创造性人物,也将是任何能长治久安的政治、社会、经济团体所必需的。这种考虑是和重视大工业的看法同类性质的。因为他们都非常警惕可能出现的过时、废弃,他们都警觉到,一时的富裕兴旺不代表永久,世事的变迁常常是出人意科的。一个优秀企业家应该心中有数:尽管他们现时兴旺发达,一觉醒来却可能发现有某种新产品问世,使他们成为昨日黄花。想像一下汽车厂家的命运吧,假如某人忽然带着一种美观的、个人旅游用的工具在地平线上出现,他的售价只相当于一部汽车的一半,那会给这家汽车厂带来什么样的命运呢。因此,每一家有战略眼光的公司只要有可能都会将很大的资金用于新产品的研究和发展,以及旧产品的翻新和改善。就是出于这种考虑。现在国际舞台上的军备竞赛也是各国出于这种忧思意识。现在有一种关于威慑武器,炸弹和轰炸机的相互制约的平面策略,就是为了尽量遏制这种无限制的竞赛。但是,假如将来发生了一件事,如同美国人发明原子弹时的情况那样,又将如何呢?所以,关于国防和军事的大量的研究和发展也在所有大国的项目支出下忙碌着。每一个国家都必须争取首先发现那种能使一切现有武器发挥不了威力的新武器。强国的统治者们已经认识到,那些有能力做出这种发现的人正是那种罕见的怪人,那些创造性人物,那些他们总是以反射式的敌对态度相持的人。现在,他们将不得不学习管理创造性人才的方法,创造性人物的早期选拔,创造性人物的教育和培养,等等。这才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领导人对研究创造性的理论感兴趣的真正原因。我们所面临的历史环境有助于在富有思想的人们中间、在社会哲学家中间、在许多其他类型的人们中间创造出一种对创造性的兴趣。现在,社会流动性的改变更加明显,更加频繁,其变化之速,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新的科学事实,新的发明创造,新的技术发展,新的心理事件,物质丰裕等的加速度积累,向每一个人提供了不同于以前任何时候出现过的情境。别的事情除外,这一从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的新的连续性相稳定性的缺乏,已使各式各样的改变成为必要。许多人至今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第三章 人性能达的境界 5.人,那最终的样子——高级的世界马斯洛始终认为:情感上健康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多种方式来维持和促进他们的内在成长是十分重要的。有人认为,憎侣式的生活对获得成功和成为一个自我完善的人必不可少。对于这种观点,马斯洛从来没有接受过。马斯洛指出,现在许多情感上健康的人所面对的关键性问题是:怎样在别无选择的匮乏性世界里生活?也就是说,生活在充满了虚假、恐惧、无知、痛苦、病态、丑恶的现实世界中,怎样才能不忘记包含着至真、至善、至美的存在性领域和存在性价值?关于这个问题,有两本书值得注意,它们是被得内姆•索罗金(PitirimSorokin)的《利他和崇高的成长方式与方法》以及阿尔道斯•赫胥黎(A1dousHuxley)的《永恒的哲学》。这两本出色的书对古典的宗教具想、默祷等方法进行了概述。在这两本书以及其他有关著作的启发下,马斯洛提出了下列建议:(1)以亲身体会验证生活。(2)不要只将眼光集中在手段上,也要注重结果。(3)遵从手段的目的性。(4)将手段变为结果。(5)与陈词滥调决裂,追求新鲜的体验。(6)解决匮乏性问题,也就是说,不要认为匮乏性世界在与存在性世界相对抗时总是占上风。(7)达到更高层次的意识(即,丰富的、经过扩展的经验),并使它浮到意识的表面。(8)花一些时间来人静、沉思,“从现实中走出来”,从你的日常境况,当前的忧虑、恐惧、灾祸的预感中摆脱出来。定期脱离时空的限制,暂时忘却时钟、日历、社会、责任、义务、他人的要求。(9)进入梦境状态。转移到原发过程思维中去:摆脱现实世界进入诗意和寓言般的冥想。(10)以道家的方式遵从规律:包括自然的规律、现实的规律及人性的规律。察觉到宇宙永恒的、内在的规律。接受甚至喜欢这些规律,是作为一个优秀的宇宙公民的本质,是符合道家思想的。(11)面对你的过去而不是忘记它,拥抱你的过去。(12)宜视你的罪恶而不是逃避它。(13)对自己表示同情。理解、接受、原谅你性格中的缺点,甚至将它作为人性的自然表现而去喜欢它。欣赏自我,善待自我。(14)当你回忆起自己五岁时的幼稚行为时,能否像对你五岁的孙子一样报之以微笑?(15)匮乏性世界与存在性世界相比,是更加基本的。前者是后者的先决条件。但你不能将二者分开,孤立地看待。它们是(或应该是)处于一个整体的不同的层次中。没有必要认为它们是不相容的,非此即被。实际上,存在性世界的最坚实的基础,就是对匮乏性渴求(如安全、归属感或尊严)的满足。(16)问一问自己:一个小孩子会怎样对待自己所面对的情况?一个天真无邪的人会怎样对待?一个已经没有了雄心和竞争热情,上了年纪的老人又会怎样对待?(17)努力于发现对于生命的奇迹的感觉。例如,一个小孩子就是一个奇迹。想想吧,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梅阔天空任其翱翔”。(18)培养无限可能的信念。去感受赞赏、敬畏、尊敬和惊叹的感觉。当你在“好人”、英维和圣人的面前时极有可能产生这种感觉。(19)心静如水,没有喧闹和忙乱,没有任何活动,不走神,忘掉责任,可以使脱离外部世界的过程变得容易。外部世界的声音总是比内在的声音大,而低音常常要比高音更有力量。(20)更好地判断你现在的生活状况,不要将它与那些显得比你幸运的人相比,而要与那些不如你幸运的人相比。(21)刻意体验实验性的慈善活动。如果有时候你不能给自己做点什么(如焦虑和沮丧时),至少能对别人有点益处。慷慨地奉献你自己:你的时间、金钱和服务,以帮助别人,例如孩子。为高尚的目标而工作,至少将你收入的百分之一用于你所认同的慈善活动,这有助于你感觉到自己善良的一面,感觉到自己的美德。(22)如果你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越来越自高白大,越来越傲慢,那就想想死亡,或者,你也可以想想其他一些自高自大的人,看看他们是什么样于。你想变得像他们那样吗?你希望自己那么严肃,毫无幽默感吗?马斯洛还就我们如何进入诚实世界,提出如下建议:(1)不要让自己变得对腐化、堕落、虚假、道德败坏和淫乱熟视无睹,漠然处之,习以为常。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一个集中营的一些犹太人发现自己对每天都会发生的“火烧活人”已经习以为常了。他们的人性丧失已达到了极为可怕的程度。(2)你必须不断地对不诚实的丑恶行为保持敏感。(你可能不得不对它低头,但你可以不喜欢它。)保持弥的舌头的新鲜感(现在的许多面包和水果已经不那么好吃了)。保持一双真诚的眼睛。坚持直言不讳的说话方式。处世朴素单纯。(3)善意的谎言仍是谎言。你不必非要有礼貌地表示同意。在一个令人愤世嫉俗的世界里,做一个好人是没有必要害羞的。(4)永远别低估个人对世界的影响力。请记住,即使是—枝蜡烛,也能照亮整个山洞。(5)记得那个著名的安徒生童话吗?是一个小孩首先发现并叫喊“皇帝没有穿衣服!”然后所有的人都看出来了。(6)你的尊严和骄傲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隐私和秘密?如果人们总是能够看穿你的头脑,任何时候都知道你在想什么,你会有什么感觉?或者,人们在任何时候都能看到赤裸裸的你,你的所有的隐私和秘密的行为都在别人的注视之中,毫无秘密可言,你又会有什么感想呢?你在这些情况下仍然保留着尊严和骄傲,才是真正的尊严和骄傲。为了获得真正的尊严和骄傲,不要试图借助隐匿行为和其他外在的确认标志(如制服、奖章、帽子、礼服、称号和社会角色)。彻底地展示你自己,将你的伤痕、羞愧和罪恶感都表现出来。不要让任何人把某种角色强加结你。也就是说,不要因为别人认为一个医生、牧师、教师等人应该怎么做,你就采取别人的方式去做,从而违背了自己的本意。不要隐匿自己的无知,勇敢地承认它。最后,马斯洛又关于我们如何进人存在性世界,给了如下建议:(1)通过有意识地进入存在性世界,可以走出匮乏性世界。去参观艺术展,参观博物馆,观赏美丽或者庄严的树木.去图书馆读书,到山上或海边去陶冶情操。(2)默默地体会那些值得赞赏、值得热爱和尊敬的人,感受和思考他们的美德。(3)进入奥林匹斯山的清新空气学和其他自然科学领域。(4)努力缩小注意的范围,全神贯注地陶醉于一些微小的世界,例如,蚂蚁或地上的昆虫。专心致志地观察花朵或地上的叶片、沙粒和尘埃。专心致志地观察而不受外界干扰。(5)用艺术家或摄影师的眼光束观察物体的本质。例如,用镜框将它镶起来以把它和周围的环境分开,把它与你的先人之见、预想以及关于它应该怎么样的种种观点分开。把物体放大了看,眯着眼看以观察它的大概轮廓。或者从另一个异常的角度来观察,如颠倒过来看一看,或通过镜子里反射形成的影子看。也可以将它故人特殊的背景中,用特殊形式来摆放它。或透过不同颜色的滤光镜来看它,长时间地盯着它,同时特别地进行自由联想,任意发挥。(6)长时间地与婴儿或儿童呆在一起。他们比其他人更接近存在性世界。有时候,当你与一些动物,如小猫、小狗、猴子或猩猩呆在一起时,你也能感受到存在性世界。(7)站在历史学家的高度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反思百年,—千年后它会是什么样的呢?(8)从别的动物的角度来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思考自己在一只蚂蚁眼中会是什么样子的呢?(9)假设你只能再活一年了,你会怎样对待你的生活呢?(10)思考一下,你的生活在一个远方的人看来是怎么样的,例如,一个远在非洲的小山村里的人,他是怎样看的。(11)当你看到一个熟人或熟悉的情况时次见到,用一种新鲜的眼光去看。(12)当看到同样的熟人或熟悉的情况时假设这是最后一次见到了。(13)以伟大的容智的哲人的眼光来看问题,如以苏格拉底、斯宾诺莎、伏尔泰的眼光来看问题。(14)试着与历史上的伟人交流,同他们交谈或给他们写信。例如,与贝多芬、苏格拉底、威廉•詹姆土、伊曼纽尔•康镕或阿尔弗雷德•怀特海等交流,而不是只与你生活中的人交流。第三章 人性能达的境界 6.人可达到的高度马斯格认为,在存在认知的过程中有一种倾向:体验或对象被看成是超越各种关系、可能的利益、方便和目的。从某种角度来考虑,它似乎就是宇宙中所有的一切,似乎它就是和宇宙同义的全部存在。这一点同匮乏性认知形成鲜明的对照,大多数的人类认知经验都是匮乏性认知。这些经验只能是部分的和不完全的。十九世纪的绝对唯心主义曾经把全部宇宙设想成是一个单位。由于这个统一体永远不可能被有限的人容纳、理解或认知,所以一切对现实的认知都被看成是存在的部分,而它的整体永远是无法想像的。在具有存在认知的时候,知觉对象是被充分而完全地注意到的。这个特性我们可以叫它做“总体注意”。在这里,马斯洛试图描述的特性与补充被完全吸收。在这种“注意”中,图形成为全部的图形,背景实际上消失了,至少是没有被显著地觉察到。这时,图形似乎从所有其他东西中抽出来了,世界仿佛被忘掉了,这个知觉对象似乎这时已变为整个存在。由于整个存在正在校察觉,如果整个宇宙又可以同时校容纳,那么它所包含的一切规律自然都会被掌握了。这种知觉与常规知觉有明显不同。在这里,注意对象和注意有关的所有其他东西是同时进行的。对象是在它与世界上所有其他东西的关系中,而且是作为世界的一部分被观察的。正常的图形背景关系因为两者都被注意到了,因而是有效的。另外,在普通的认知中,对象不是按它的本来面目,而是作为类的一个成员,作为更大范畴中的一个范例来看的。是“类化的”知觉,而且还要指出,这种常规知觉并不是囊括了人和物各个方面的完美知觉,而是一种分类、归并,是贴上标签放进这个或那个文件柜的。假如想更清楚地了解我们日常的认知,就要在一个连续统一体上进行,包括自动地比较、判断和评价,如更强、更少、更好、更高,等等。而存在认知可以叫做不比较的认知,或者不判断的认知,不评价的认知。是那种与我们不同的原始人的知觉方式。一个人可以作为他本身来自察,即由他自己来看他自己。他可以被特异地和独特地察看,仿佛他是他那一类的惟一成员。这就是我们通过独特的个体知觉所表示的意思,如同一切诊疗学家所力求做到的那样,但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任务,它比我们平常打算承受的困难要大得多。然而,这样的知觉却是能够短暂地发生的,而且在高峰体验中,它已经作为这种体验的特征发生了。如同健康的母亲爱恋地感知她的婴儿一样。她的婴儿完全不同于世界上的任何其他人,他是妙极了的、最完美的、令人销魂的。一个对象整体的具体知觉也包含这种带着“关怀”去看的意思。反过来也是一样,即“关怀”对象可以引起别人对它的持续注意。反复地审视知觉对象的一切方面是非常必要的。母亲一再地凝视她的婴儿,爱人一再地凝视他所爱的人,名画鉴赏家一再地凝视他手中的名画,这种精细的关怀肯定会比那种不合逻辑的、一闪即过的、漫不经心的形式化知觉能够产生更完全的知觉。从这种全神贯注的、人迷的、完全注意的知觉中,我们可以期望获得对客体多侧面的细节丰富的知觉。这种知觉成果同漫不经心的观察成果肯定形成截然不同的鲜明对照,后一种知觉只是有选择地看到它的某些方而,对象的裸露骨架,只能提供经验,而且是从“重要”和“不重要”的观点出发的。存在认知的实际情况是.人的一切知觉在某种程度上是这个人“总体注意”的产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他的创造。但我们也可以整理出外部对象——作为与人的利害无关或有关的东西——在知觉上的一些差异。一般地说,自我实现者通常这样感知世界万物;仿佛某个对象不仅在外部事物之中是独立的,而且也是独立于人的。普通人在他最高大的时刻,即高峰体验的时刻,也是如此。达时,他能比较容易地这样看待自然,仿佛是从它自身并且是为了它自身来看,它本来就在那里,而不是作为人的活动场所、为了人的目的而放置在那儿的。他能比较容易地防止把入的目的投射到它上面去。总之,他能按照对象自身的存在来看待它,而不是作为某种有用的或可怕的东西来看待它,也不是按照某个别人的方式对它做出反应。以显微镜观察切片作例子。这架显微镜透过组织切片可以发现事物本身的美,或事物的威胁性、危险性和病态。透过显微镜观察肿瘤的切片,如果我们能够忘掉它是癌,那么它就可以被看成是一个美丽的、复杂的、令人惊异的组织。如果从蚊子本身的目的看,那么它就是一只奇妙的东西。只要我们能够忘掉病毒与人的关系在电子显微镜下它们也是迷人的东西(或至少是可以迷人的东西)。由于存在认知更有可能成为与人毫无关联的,所以,它就能使我们更真实地去查看事物本身的性质。重复的存在认知看来能使知觉更丰富.马斯洛在研究的这个存在认知和普通认知中浮现出来的差异,至今尚未证实。重复审视我们所爱曲面孔和我们赞赏的绘画,会使我们更喜欢它,而且能使我们在各个方面越来越多地感知它,这个,我们称之为客体内部的丰富性。但是,重复存在认知的效应与普通的重复体验的厌烦效应相比,则构成更鲜明朗对照。我们发现了使我们称心如意的事,尽管我们并末企图证实它。例如重复陈列我们认为是好的画,会使这些画看起来更美;然而重复陈列我们认为不好的画,则会使它们看起来更不美。重复地审视好人,看起来他们似乎更完美;而重复地查看坏人,则会由于内心倾向而使他们看上去更坏。在那种普通的知觉中,通常最初的知觉只是分类为有用的和无用的、危险的和没有危险的,重复地观察会使它变得越来越空虚。基于焦虑或由匮乏性动机决定的普通知党的任务,通常在第一次查看时就完成了。接着,察看需要就消失了,此后,已经分成了类别的人和物,简直就不再被觉察了。在重复体验时,匮乏就显露出来。这样一来,匣乏也就会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多。此外,重复地观察不仅会造成这种知觉的匮乏,而且会造成持有这种知觉者的匮乏。同不爱相比,爱能导致对于所爱对象内在本质更深刻的知觉,这里主要的机制之一就是爱包含迷恋这个所爱的对象,因而“关怀”地重复审视、研究、查看、观察。相爱的人能相互看出对方的潜在性,这一点旁观者是无能为力的。习惯上我们总说“爱是使人盲目的”,然而,现在我们必须承认爱在一定情境中可能会使人更有知觉能力。当然,这里也包含着可能在某种意义上察觉尚未实现的潜在性的意思在内。这并不像是难以研究的问题。专家手中的罗夏测验也是探察那些并没有现实化的潜在性的。原则上说来这应该是一个可以检验的假设。美国心理学,或者更广泛一点说,西方心理学以那种种族小心主义的方式假定,人的需要、畏惧和兴趣必然水远是知觉的决定因素。知觉的“新观点”是以认知必定永远被激发的这种假设为基础的。这也是古典弗格伊德主义的观点。进一步的假设包括,认知是应付现实的工具性机制,以及在很大程度上认知必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设想事物之所以被看到只是由于观察者的兴趣这一优势条件,而且设想经验必然是以自我为中心或定点而组织起来的。另外一点,美国心理学中的一个所谓“机能心理学”的古老观点在广泛流行的达尔文主义的强烈影响下,也倾向于从能力的有效性和“实用价值”的观点来考虑一切能力。马斯洛把这种观点看作是种族中心主义,原因之一显然是由于它作为西方观点的自然流露而出现的,另一方面是由于它受到东方特别是中国、日本、印度的哲学家、神学家和心理学家们的长期忽视,而不提及哥尔德斯坦、墨菲、比勒、赫克斯利、索罗金、瓦获、诺尔斯罗普、安吉尔以及许多其他的作者。马斯洛认为,在自我实现者的正常知觉中,以及在普通人比较偶然的高峰体验中,知觉可能是相对超越自我的、忘我的、无我的。它可能是无目的的、非个人的、无欲求的、无自我的、无需要的、超然的。它可能是以客体为中心的.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这就是说,知觉经验可以围绕作为中心点的客体组织起来,而不是以自我为基础组织起来,仿佛他们觉察的是某种独立的现实,这些现实并不依赖观察者。在审美体验和恋爱体验中,有可能成为如此全神贯注,并且“倾注”到客体之中去,所以自我自动消失了。一些讨论美学、神秘主义、母性和爱的作者,如索罗金,甚至已经达到这样的地步,认为在高峰体验中我们甚至可以说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同一、两个事物融合成—个新的更大的整体、一个超级的单位。这使我们想起某些有关神人和自居作用的定义。当然,这也展现了在这方向上进行研究助可能性。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8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