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愣严经集注-19

作者:宋思坦 字数:12295 更新:2023-10-08 19:56:35

汉书云。除其属籍是也。应邵曰。籍者为二尺竹牒。记其年纪名字物色。  阿难当知。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动静不移。忆忘如一。  资中云。攀缘妄想总名诸念。心若澄静粗念不起。是为销落。此欲界粗定暂得相应耳。  苕溪云。离念者。如天台止观止修前方便诃欲离盖等是也。所离虽近。能离则深。非欲界粗定。  补遗云。观力渐成不为动散所改。故曰不移。出定为动。入定为静。心记为忆。不记为忘。起信云。止一切境界相。今经云消落诸念。能所二缘。经论互举。依此离念深入正定。自然忆忘如一也。  当住此处入三摩提。如明目人处大幽暗。精性妙净。心未发光。此则名为色阴区宇。  长水云。心入正定如明目人。未破色阴如大幽暗。区宇寰区也。如王所统有诸国土。故云区。皆一天所覆曰宇。  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暗。名色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劫浊。  真际云。空为色本。依空立界。依界立时。故色阴尽。则超劫浊也。长水云。问色阴粗显。观中先破。劫浊最细。何得却超答以起时无前后。故破时兼粗细。文不累书。故见生起有次第耳。又色阴现相是本识。今色阴破即现相破。现相破即动本识。本识岂非劫浊。故得超也。  补遗云。应知劫者。时分也。据俱舍。自减劫至二万岁时。方名劫浊。今楞严所明。迷真为空。依空立界。皆时分之义。但迷真为空劫犹未浊。迷空立界。依正之色。乃劫浊之时。故今破色阴乃超劫浊矣。  观其所由。坚因妄想以为其本。  坚固妄想者。觉明坚执。质碍成色之体。故云坚固。  阿难。当在此中精研妙明。四大不织。少选之间身能出碍。此名精明流溢前境。斯但功用。暂得如是。非为圣证。  熏闻云。四大不织者。因毕竟空。亡坚固执。故见四大无交织之相。  补遗云。四大不织。即止观中通修通发。阴解虚融。故得四大无交织相。身能出碍等者。由研妙性。内明外虚。故得依报不碍。下文流溢形体。乃是正报虚融。  谷响云。流溢前境。即墙壁外色无碍。下文流溢形体。即色身内色无碍。  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孤山云。凡诸境发虽是善相。取着成邪。任是恶相若不取着。邪亦成正。以境随心转故。  阿难。复以此心精研妙明其身内彻。是人忽然于其身内拾出蛲蛔。身相宛然亦无伤毁。此名精明流溢形体。斯但精行暂得如是。非为圣证。  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内外精研。其时魂魄意志精神。除执受身余皆涉入。若为宾主。忽于空中闻说法声。或闻十方同敷密义。此名精魄递相离合。成就善种暂得如是。非为圣证。  补遗云。指前外境内身虚融。今双研之。故曰内外精研。魂魄等六。皆第六识。意志言其体也。精神言其气也。魂魄言其用也。左传曰。人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  谷响云。白虎通云。魂犹沄沄也。行不休于外而主于情也。魄孝迫。然着人主于性也。魂者芸也。情以除秽。魄者白也。性以治内。精者静也。太阳施化之气也。象火之任生也。神者恍惚太阴之气也。今谓意即心王。志即心所。如云在心为志。各言尔志。皆所志不同。正属于想也。  孤山云。除执受身余皆涉入。谓除其色身。而内魂魄等六互相涉入也。苦为宾主者。若如也。余五入魂。则魂如主五如宾。乃至入神。则神如主余如宾。递相离合者。即精离本位而合于魂。或魂离本位而合于精也。  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澄露皎彻内光发明。十方遍作阎浮檀色。一切种类化为如来。于时忽见毗卢遮那踞天光台千佛围绕。百亿国土及与莲华俱时出现。此名心魂灵悟所染。心光研明照诸世界。暂得如是非为圣证。  熏闻云。毗卢遮那。此翻遍一切处。斯是法身。若现踞天光台。合是卢舍那报身之相。以唐时译经法报不分故也。  补遗云。文句记云。近代翻译法报不分。二三莫辨。自古经论许有三身。若言毗卢与舍那不别。则法身即是报身。此斥法报名相不拣。他宗乃谓毗卢舍那异名一体左右之称。  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精研妙明观察不停。抑按降伏。制止超越。于时忽然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或百宝色。同时遍满不相留得。青黄赤白各各纯现。此名抑按功力逾分。暂得如是非为圣证。  苕溪云。抑按降伏制止超越。应对四分烦恼。或如下文排四大性。此名等从略而结也。  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研究澄彻精光不乱。忽于夜合。在暗室内见种种物。不殊白昼。而暗室物亦不除灭。此名心细密澄其见所视洞幽。暂得如是非为圣证。  补遗云。暗中见物。乃行者观力见如白昼。彼暗中物自受暗蔽。不能灭其暗相耳。假如两人居在暗中。一人观力见如白昼。彼无观力岂亦尔耶。  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圆入虚融。四体忽然同于草木。火烧刀斫曾无所觉。又则火光不能烧爇。纵割其肉犹如削木。此名尘并排四大性一向入纯。暂得如是非为圣证。  资中云。心融思寂执受不行。四大五尘忽然排并。既无能执。割截如空。念想一纯。暂得如是。  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成就清净净心功极。忽见大地十方山河皆成佛国。具足七宝光明遍满。又见恒沙诸佛如来遍满空界。楼殿华丽。下见地狱。上观天宫。得无障碍。此名欣厌凝想日深想久化成。非为圣证。  熏闻云。欣厌当约净秽凡圣二义分之。  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研究深远。忽于中夜遥见远方市井街卷亲族眷属。或闻其语。此名迫心逼极飞出故多隔见。非为圣证。  谷响云。管子曰处商必就市井。尹知章注云。立市必四方。若造井之制。故曰市井。  补遗云。此名迫心等者。观解之心。推穷迫逐于色阴故。色既虚融不能为障。是故飞出能隔见矣。  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研究精极。见善知识形体变移。少选无端种种迁改。此名邪心含受魑魅或遭天魔入其心腹无端说法通远妙义。非为圣证。  资中云。此人曾有邪心种子。合外魔境相因而来。此则非善境界。纯是魔娆。不同前九皆称善境。起心作证方乃成魔。  补遗云。善知识是行者依归。今见变改。欲坏行人之心。谓彼不足为师故也。此第十人皆魔所为。至能无端说法等。乃是行人因魔入心。故能如是。所以兴福云天魔借辩是也。  熏闻云。无端说法。此是行人自能说。或闻前知识说法。而令其行人通达妙义。应以藏通别教所诠之义称之为妙。  荆溪云前教中权。魔亦能说。  不作圣心魔事销歇。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色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缘迷不自识。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汝等当依如来灭后。于末法中宣示斯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苕溪云。用心交互者。用禅那心与色阴坚固妄想交互。故现斯事。乃至识阴例此明之。何则。以五妄想。各于本阴区宇之中为禅所观。将破未破。如灯欲灭其光复炽。乃与定力交战其功。故成之败之。则魔佛之道于是乎辨。长水云。问此不作五阴次第观门。何得阴次第尽明其境耶。答观虽总相五阴同观。阴有粗细。粗者先尽。譬如浣衣粗垢先去。此阴既积妄所成。妄尽自然阴灭。从粗至细理必然也。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阴尽者。见诸佛心。如明镜中显现其像。  苕溪云。色阴尽者。约已断说。见诸佛心即相似证。如前文云。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暗。  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犹如魇人手足宛然见闻不惑。心触客邪而不能动。此则名为受阴区宇。  补遗云。文有二段。初法。次喻。  初谓行者进观受心。似若了然不取前境。有明白之相。未能破除受阴。故曰若有所得而未能用也。下文心离于身返观其面去住自在。方能有用。受阴尽相也。今虽明白未脱受阴。乃区宇也。次举喻。触客邪者。心有厌合如触客邪。喻今受阴明白。尚为受阴所笼。  熏闻云。魇本厌。后人加鬼。伏合人心曰厌。  苕溪云。问何故色阴前断后伏邪。答断从悬示。伏就次论。若不明断。无以知离过显德之相。若不明伏。无以知依阴发魔之由。下三阴文初皆有此义。  若魇咎歇。其心离身反观其面。去住自由无复留碍。名受阴尽。是人则能超越见浊。  真际云。见以推求执取为义。由领前境。取着随生。故心离其形。则超见浊也。  补遗云。若脱阴笼。如魇歇去。其心离身者。凡夫心必随根受领前境。今不随于眼等受境。乃是其心离身矣。非但不随眼等受境。又能返观能见等根。故曰返观其面。依根曰住。离根曰去。去住在我。故曰自由。受以领纳分别前境为义。今不领受。分别亦止。故超见浊也。  观其所由。虚明妄想以为其本。  真际云。虚妄照了。故曰虚明。  阿难。彼善男子。当在此中得大光耀。其心发明。内抑过分。忽于其处发无穷悲。如是乃至观见蚊虻犹如赤子。心生怜愍不觉流泪。此名功用抑摧过越。  谷响云。赤子言其新生未有眉发其色赤也。  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觉了不迷久自销歇。若作圣解。则有悲魔入其心腑。见人则悲。啼泣无限。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苕溪云。其心发明。即下文见色阴锁受阴明白也。  阿难。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胜相现前。感激过分。忽于其中生无限勇。其心猛利。志齐诸佛。谓三僧祇一念能越。此名功用陵率过越。  补遗云。感激谓用受阴明白似蒙圣力。故生感激之心。  苕溪云。陵率谓勇心高率也。  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觉了不迷久自销歇。若作圣解。则有狂魔入其心腑。见人则夸。我慢无比。其心乃至上不见佛。下不见人。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前无新证。归失故居。智力衰微入中隳地。迥无所见。心中忽然生大枯渴。于一切时沈忆不散。将此以为勤精进相。此名修心无慧自失。  补遗云。行者已得受阴明白。欲弃此取彼相似之法。前相新证未发。而受阴明白又失。良以智力衰微故尔。以今受阴得而复失。名中隳地。望前相似。后有色阴虚融。故曰中也。沈忆不散者。忆前故居。后阴明白。又下云旦夕撮心悬在一处。亦言心悬所失耳。  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忆魔入其心腑。旦夕撮心悬在一处。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慧力过定。失于猛利。以诸胜性怀于心中。自心已疑是卢舍那。得少为足。此名用心亡失恒审溺于知见。  舍那是报智。因慧力偏胜之故也。  长水云。定力微故亡失恒审。慧力过故溺于知见。  熏闻云。亡失恒审。谓失于平常审谛之心也。  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下劣易知足魔入其心腑。见人自言我得无上第一义谛。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以由定力微慧力过。胜解忽生。引起见取种子。执劣为胜。故此现也。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新证未获。故心已亡。历览二际自生艰险。于心忽然生无尽忧。如坐铁床。如饮毒药。心不欲活。常求于人令害其命早取解脱。此名修行失于方便。  补遗云。此与前文归失故居其义大同。然则受阴明白之相或有或亡者何。须知受阴明白但是初得。未是观成。受阴尽故。将使欲进前证。此法即失矣。如吴兴前文云。以五妄想各于本阴区宇之中为禅所观。将破未破。如灯欲灭其光复炽。乃与定力交战其功是也。今初得于受阴明白。未至坚纯。便希新证。安得不失初得浅法乎。  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常忧愁魔入其心腑。手执刀剑自割其肉。欣其舍寿。或常忧愁走入山林。不耐见人。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悔恼种子被激而生。修无方便。故引魔鬼。如四分律。婆求河边诸比丘等修不净观。厌净过分求刀自割。魔使之然。悟则无咎。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处清净中心安隐后。忽然自有无限喜生。心中欢悦不能自止。此名轻安无慧自禁。  苕溪云。轻安七觉支中其体属定。  熏闻云。七觉支谓念择进喜轻安定舍。初通定慧。次三属慧。后三属定。  定若兼慧。正道可通。今所发者。既无慧自持。则定翻成散。魔得其便。喜乐入焉。  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好喜乐魔入其心腑。见人则笑。于衢路傍自歌自舞。自谓已得无碍解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自谓已足。忽有无端大我慢起。如是乃至慢与过慢。及慢过慢。或增上慢。或卑劣慢一时俱发。心中尚轻十方如来。何况下位声闻缘觉。此名见胜无慧自救。  资中云。此有七慢。恃我陵他。名我慢。称量自他比较同德。但名为慢。于他等谓己胜。名过慢。于他胜为己胜。名慢过慢。未得谓得。名增上慢。虽知下劣返顾自矜。名卑劣慢。下毁经像。即是邪慢。  补遗云。涅槃瑜伽七慢。并同此经。成论有大慢为八慢。显扬论第一云。慢者。谓以他方己。计我为胜。我等我劣。令心恃举为体。或是俱生。或分别起。能障无慢为业。如经说三种慢类。我胜慢类。我等慢类。我劣慢类。或疑云。经中七慢自足。何故又云乃至。须知据佛意。说众生慢相不止此七。故有斯语。是则今列七慢亦是略举。慢过慢者慢中之慢也。于前过慢又加一倍故。  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大我慢魔入其心腑。不礼塔庙。摧毁经像。谓檀越言此是金铜。或是土木。经是树叶。或是叠华。肉身真常不自恭敬。却崇土木。实为颠倒。其深信者。从其毁碎埋弃土中。疑误众生入无间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孤山云。夫假像知真。因言体道。于是严其像以生其敬。写其言以悟其心。住持三宝理在于兹也。苟生邪见岂达中庸。唯自敬身轻毁经像。邪风一扇愚者悦随。昔卫元嵩谏周武帝。不造曲见伽蓝。以四海为延平大寺。和夫妻为圣众。即皇帝是如来。树令德为纲维。尊耆年为上座。而周武惑其言。遂灭佛法。凡此说者。将非天魔外道入佛法中肆其奸谋倾毁我教耶。  长水云。愚者修禅。皆堕此见。并是魔种。不识如来像教之意。且末世住持。依因像教。出家学道藉此而修。魔坏信因。令毁经像。故楞伽云。佛若不说教则坏灭。教若坏灭谁有修行及得道者。愚者不见此文。一向谤佛无说。故知若不说法。十二部经于兹灭矣。须知毁经像者。魔鬼入心。是大邪见。当须善识勿同此谤。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于精明中圆悟精理得大随顺。其心忽生无量轻安。已言成圣得大自在。此名因慧获诸轻清。  苕溪云。轻安者。名虽同前。其义则异。以云因慧获诸轻清故。此中受阴于诸尘境无重浊之惑。便言成圣得大自在也。  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好轻清魔入其心腑。自谓满足。更不求进。此等多作无闻比丘。疑误众生堕阿鼻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于明悟中得虚明性。其中忽然归向永灭。拨无因果一向入空。空心现前。乃至心生长断灭解。  熏闻云。密严经云。宁起有见如须弥。不起空见如芥子。  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空魔入其心腑。乃谤持戒名为小乘。菩萨悟空。有何持犯。其人常于信心檀越。饮酒啖肉。广行淫秽。因魔力故。摄其前人不生疑谤。鬼心久入。或食屎尿兴酒肉等一种俱空。破佛律仪。误人入罪。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资中云。此从邪见种生。引此空魔入其心腑。大般若云。魔能入一切众生心。令归依魔党。如胶如漆。断手截臂不以为难。  孤山云。嗟乎叔世。尊合杂为大道。排持操为小乘。戒律轨仪弃为他物。画魑魅以为巧。扇无捡以为风。及夫阴阳拘忌流俗妄说。一皆信受。畏若严刑。未审戒律之教与阴阳之书孰愈。流俗之说。与如来之谈孰优。背正向邪颠乱之甚。怀道大士一为思之。或为宗师愿以训众。斯乃震法雷于迷蛰。耀慧灯于永夜。夫如是。则涅槃之嘱。斯经之诫。得其人而其道举矣。又何待于四依出世乎。国策云画鬼神易为巧。图狗马难为工。今以排去律检。妄谈无碍。如画鬼神耳。  太史公曰。尝观阴阳之术太详。而使人忌讳拘而多畏。流俗妄说者此又阴阳家之讹者也。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味其虚明。深入心骨。其心忽有无限爱生。爱极发狂便为贪欲。此名定境安顺入心。无慧自持。误入诸欲。  味其虚明者。爱着禅中色阴净处以为胜境。由此起爱。无慧觉察。引其贪欲种子而发。遂成狂欲也。  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欲魔入其心腑。一向说欲为菩提道。化诸白衣平等行欲。其行淫者名持法子。神鬼力故。于末世中摄其凡愚其数至百。如是乃至一百二百或五六百。多满千万。魔心生厌离其身体。威德既无。陷于王难。疑误众生入无间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苕溪云。此如天台止观。烦恼境欲发之相。智者云。生来欲色抑制可停。今所发者其惑炽盛。若见外境。心狂眼暗。如睡狮子触之哮吼。若不识者。则能牵人作大重罪。今文既云魔入其心。则是烦恼兴魔二境俱发。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前。皆是受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缘迷不自识。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汝等亦当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遍令众生开悟斯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阴尽者。虽未漏尽。心离其形如鸟出笼。已能成就。  虽未漏尽。谓界外无明漏也。  从是凡身。上历菩萨六十圣位。得意生身。随往无碍。譬如有人。熟寐寱言。是人虽则无别所知。其言已成音韵伦次。令不寐者咸悟其语。此则名为想阴区宇。  六十圣位通涂举之。别在意生身耳。  孤山云。始三渐次终乎妙觉。其间有贤有圣。皆是三世诸佛所历之位。故通称圣位。问五十五位真菩提路。既不取三渐次义。今六十圣位何故取之。答前据别论。今从通说。通中义含外凡相似分真之位。若别论中。从干慧去。方是正明地位之相。  补遗云。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十地前干慧与前渐次。即为六十。得意生身者。即入相似圣位中也。楞伽经大慧菩萨问佛。何名意生。佛言。譬如意去。速疾无碍。此则从喻得名。彼经又有两义重释。初云。如十万由旬外。忆先所见。念念相续疾至于彼。次云。如幻三昧力。忆本愿故生。经中二义。并约意忆故生也。  熏闻云。此与玄义释意不同。玄义从因。楞伽约果。谓舍分段生变易时。速疾无碍。若尔智者违经文耶。答不违。盖取三昧乐意等谓之作意。是则经存两义。前后互出耶。楞伽第四明三种意生身。一入三昧乐意生身。二觉法自性意生身。三种类俱生无作意生身。法华玄义。以第一拟二乘入空。第二拟通教出假。第三拟别教修中。通名意者。初作空意。二作假意。后作中意。又云。别圆似解犹未发真皆名作意。当知今经意生即第三种类也。  补遗云。天台一家诸文明意生身。义通四教。三乘未断无明。凡有九人修观。作意义通故。往生方便义通故。法华玄文。拟前三教。不云圆似。摄入其中者。止观记云。以观胜故。意生之名宜在教道也。若维摩疏。对后三教。皆云恐者不敢定判也。法华玄文。安乐作空意。云拟二乘。止观记云以摄通别。维摩疏。以空对通。例摄藏别。入空之人秪为义通。所以诸文随诸教义从容进退。拟人对教自在说之。楞伽文局别接通者。止观记云。并云地故。此准楞伽。若按华严随意生身。其义稍通。又须知五阴文初。结示阴尽。则入观行相似。此约初根互入者说。谓若于色阴悟入。非但能尽色阴。余之四阴亦空。则破惑入理。故曰见诸佛心。如明镜中显现其像。若钝根人。但能见于色阴销融。未有所悟。故进观受阴。今约钝者次第历于五阴修观。不可指修受阴观人。已于色阴曾悟入也。今五阴中修禅那人并在观行。期入相似。所言上历圣位。文寄此中。义均上下。如于一一阴中悟入。并能上历圣位故也。不然。则岂有得意生身菩萨为魔所入耶。  长水云。譬如下。未破想阴。故如孰寐言也。有成圣位分。故如音韵伦次也。令不寐者咸悟其语。如证圣人则知彼有圣位之分。故般若云。如来悉知悉见是人。则能成就阿耨菩提。  补遗云。想心所笼。如在睡梦。观解明白如言伦次。睡人心在无记。曰无别所知。喻未有相似之证也。  若动念尽浮想销除。于觉明心如去尘垢。一伦生死首尾圆照。名想阴尽。是人则能超烦恼浊。  孤山云。觉明如镜。浮想似尘。想尽心明犹居相似。有尾犹云始终也。若悟真常。无始终生死之异。故云圆照。  补遗云。伦理也。能以生死为一理故。故曰一伦首尾。即生死之终始。覆释上句耳。人以生为始。以死为终。今一体圆照。穷生之始。究死之终。不出一理。故曰圆照。  资中云。一切烦恼皆从想生。故想阴除。则超此浊。  观其所由。融通妄想以为其本。  想能融变。通于质碍。如心想酢梅口中流水等。  阿难。彼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  三摩地中心爱圆明。锐其精思。贪求善巧。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不觉是其魔着。自言谓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巧善男子处敷座说法。其形斯须。或作比丘令彼人见。或为帝释。或为妇女。或比丘尼。或暗室身有光明。是人愚迷。惑为菩萨。信其教化。摇荡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灾祥变异。或言如来某处出世。或言劫火。或说刀兵怨怖于人。令其家资无故耗散。此名怪鬼年老成魔。  苕溪云。飞精附人。斯必附其可附之人。亦修定习慧者耳。  补遗云。想中十魔。并从附口说法以明之者。盖想心迅利。即觉观之尤者。无禅定力。必须说而吐之故也。以能说所听皆心想之咎所致魔鬼耳。  熏闻云。前云天魔候得其便。今云怪鬼者。前举其主。今言其党。又前是通名。此是别目。  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  苕溪云。弟子与师。即求巧之子说法之师。下皆例此。  补遗云。说法必须善巧。谓能演一为百千等。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阿难。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  三摩地中心爱游荡。飞其精思贪求经历。  补遗云。内因想心所动。故外好游历。因以说法化人为事。或经历以求师。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亦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游善男子处敷座说法。自形无变。其听法者。忽自见身坐宝莲华。全体化成紫金光聚。一众听人各各如是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为菩萨。淫逸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诸佛应世。某处某人当是某佛化身来此。某人即是某菩萨等来化人间。其人见故心生倾渴。邪见密兴。种智销灭。此名魃鬼年老成魔。  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  三摩地中心爱绵。澄其精思贪求契合。  资中云。夫亡机寂照。理自玄会。若希求合。拟心即差。于是天魔得其便也。  谷响云。绵者。绵微合也。  补遗云。言契合者。求与我说符合。此必想中自生见解。不按经论故也。如言佛有大小真假等。岂非邪解乎。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实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合善男子处敷座说法。其形及彼听法之人外无迁变。令其听者未闻法前心自开悟。念念移易。或得宿命。或有他心。或见地狱。或知人间好恶诸事。或口说偈。或自诵经。各各叹娱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为菩萨。绵爱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佛有大小。某佛先佛。某佛后佛。其中亦有真佛假佛男佛女佛。菩萨亦然。其人见故。洗涤本心。易入邪悟。此名魅鬼年老成魔。  长水云。男女佛者。贵引行人行贪欲事无妨成佛。约教固有偏圆之佛。而本同末异。岂有大小乎。邪人灼然谓之大小。如来本迹岂易知之。邪人辄判某在先成某在后证。非唯判于先后而已。亦乃恣其不逊云有真伪之佛。洗涤本心者。返以邪见除去正见。似其洗涤净尽矣。  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  三摩地中心爱根本。穷览物化性之终始。精爽其心贪求辨析。  苕溪云。夫性海圆澄森罗自现。苟偏求俗理则翻益漏心。违本禅那。邪鬼斯入。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先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元善男子处敷座说法。身有威神。摧伏求者。令其座下虽未闻法自然心伏。是诸人等。将佛涅槃菩提法身。即是现前我肉身上父父子子递代相生。即是法身常住不绝。都指现在即为佛国。无别净居及金色相。其人信受。亡失先心。身命归依得未曾有。是等愚迷。惑为菩萨。推究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眼耳鼻舌皆为净土。男女二根即是菩提涅槃真处。彼无知者信是秽言。此名蛊毒魇胜恶鬼年老成魔。  补遗云。即是法身者。涅槃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理无所存。遍在于事。事即理故。法身在兹。邪人妄合此意。僻为俗事。不达喻性。竟成魔邪。  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  三摩地中心爱悬应。周流精研贪求冥感。  苕溪云。悬应在圣。冥感厉己。于未证理前。求其休验也。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元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应善男子处敷座说法。能令听众暂见其身如百千岁。心生爱染不能舍离。身为奴仆。四事供养不觉疲劳。各各令其座下人心知是先师本善知识。别生法爱黏如胶漆。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为菩萨。亲近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我于前世。于某生中先度某人。当时是我妻妾兄弟。今来相度。与汝相随。归某世界供养某佛。或言别有大光明天。佛于中住。一切如来所休居地。彼无知者。信是虚诳遗失本心。此名疠鬼年老成魔。  补遗云。知是先师者。令听者谬忆此人是我先世之师。以倾其意也。  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  三摩地中心爱深入。克己辛勤。乐处阴寂贪求静谧。  孤山云。夫忘怀去来者市朝亦江湖。眷情生死者山林犹桎梏。既于静取着。故魔得其便。  长水云。夫心亡则境寂。岂间尘喧。念动则缘繁。任居谷隐。夫静谧者乃禅那之所宣。作意贪求魔得其便。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本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阴善男子处敷座说法。令其听人各知本业。或于其处语一人言。汝今未死已作畜生。敕使一人于后蹋尾。顿令其人起不能得。于是一众倾心钦伏。有人起心已知其肇。佛律仪外重加精苦。诽谤比丘。骂詈徒众。讦露人事不避讥嫌。口中好言未然福。及至其时毫发无失。此大力鬼年老成魔。  补遗云。讦露谓攻人之阴私也。有人起心已知其肇。他心通也。能知其人未死之前已是畜生。见其后报。蹋其尾者天眼通也。以天眼能见因果细色故。良以魔人亦得五通。亦恐妄作。非实有也。  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  三摩地中心爱知见。勤苦研寻贪求宿命。  苕溪云。宿命六通之一也。小乘修成。大乘发得。今进不待发。退不从修。作念求之。故招魔事。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殊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知善男子处敷座说法。是人无端于说法处得大宝珠。其魔或时化为畜生。口衔其珠及杂珍宝。简符牍诸奇异物。先授彼人。后着其体。或诱听人藏于地下。有明月珠照曜其处。是诸听者得未曾有。多食药草。不餐嘉馔。或时日餐一麻一麦其形肥充。魔力持故。诽谤比丘。骂詈徒众。不避讥嫌。口中好言他方宝藏。十方圣贤潜匿之处。随其后者。往往见有奇异之人。此名山林土地城隍川岳鬼神年老成魔。或有宣淫破佛戒律与承事者潜行五欲。或有精进纯食草木。无定行事。  补遗云。先授彼人后着其体者。谓以奇异之物先授之。使其见。然后藏着身体之内。诱其贪婪故也。或诱听人藏于地下者。欲诳言其有伏藏也。宣淫者。左氏传陈灵公。与孔宁父。通于夏姬。皆表袖衷。袒服以戏于朝。泄冶谏曰。公卿宣淫。民无效焉。宣示也。  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多陷王难。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  三摩地中心爱神通种种变化。研究化元贪取神力。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诚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通善男子处敷座说法。是人或复手执火光。手撮其光分于所听四众头上。是诸听人顶上火光皆长数尺。亦无热性。曾不焚烧。或水上行如履平地。或于空中定坐不动。或入瓶内。或处囊中。越牖透垣曾无障碍。唯于刀兵不得自在。自言是佛。身著白衣受比丘礼。诽谤禅律。骂詈徒众。讦露人事不避讥嫌。口中常说神通自在。或复令人傍见佛土。鬼力惑人非有真实。赞叹行淫不毁粗行。将诸猥媟以为传法。此名天地大力山精海精风精河精土精一切草木积劫精魅。或复龙魅。或寿终仙再活为魅。或仙期终计年应死其形不化。他怪所附年老成魔。  孤山云。猥鄙也。方言媟狎也。郭璞云。相亲狎也。  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  三摩地中心爱入灭。研究化性贪求深空。  大论云。诸佛说空法。本为破于有。若有着空者诸佛所不化。若了真俗不二。三谛互融。有空空有曾无取着。虽邪魔森列。其如予何。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终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空善男子处敷座说法。于大众内。其形忽空众无所见。还从虚空突然而出。存没自在。或现其身洞如琉璃。或垂手足作旃檀气。或大小便如厚石蜜。诽毁戒律。轻贱出家。口中常说无因无果。一死永灭。无复后身及诸凡圣。虽得空寂潜行贪欲。受其欲者。亦得空心拨无因果。此名日月薄蚀精气金玉芝草麟凤龟鹤经千万年不死为灵。出生国土年老成魔。  薄蚀经史皆作食。说文作蚀。京房易传云。日月赤黄为薄。或曰不交而食曰薄。韦昭云。气往迫之为薄。亏毁曰食。  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多陷王难。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  三摩地中心爱长寿。辛苦研几贪求永岁。弃分段生。顿希变易细相常住。  变易者。断见思尽。生法性土。故受变易。今顿欲变粗身为细质。易短寿为长龄。从此分段。延入彼土也。  补遗云。变易土中。微细生灭。缘坏生相。若望分段。亦名常住法性身耳。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竟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生善男子处敷座说法。好言他方往还无滞。或经万里瞬息再来。皆于彼方取得其物。或于一处。在一宅中数步之间。令其从东诣至西壁。是人急行累年不到。因此心信疑佛现前。口中常说十方众生皆是吾子。我生诸佛。我出世界。我是元佛。出世自然不因修得。此名住世自在天魔。使其眷属。如遮文茶及四天王毗舍童子未发心者。利其虚明。食彼精气。或不因师。其修行人亲自观见。称执金刚与汝长命。现美女身盛行贪欲。永逾年岁。肝脑枯竭。口兼独言。听若妖魅。前人未详多陷王难。未及遇刑先已干死。  孤山云。自在天即欲界第六天上。别有魔王居处。亦他化自在天摄。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1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