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要云。若以自然因缘之心求二果者。甚遥远也。 长水云。虽经劫数勤苦修习。终莫能及。 虽复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清净妙理如恒河沙。秪益戏论。 熏闻云。长行重颂并授记。孤起无问而自说。因缘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都成十二名。广如大论三十七。 汝虽谈说因缘自然决定明了。人间称汝多闻第一。以此积劫多闻熏习。不能免离摩登伽难。 何须待我佛顶神咒。摩登伽心淫火顿歇。得阿那含。于我法中成精进林。爱河干枯。令汝解脱。 阿那含此云不来。不来欲界生故。已断欲界九品俱生。名为出欲淤泥。以接引小乘。故重施小。而皆解圆。今云那含。即圆教似位。 孤山云。令汝解脱得离淫室也。 长水云。问阿难尚在初果。登伽却证第三者。一约权实。阿难示迹。现多闻无功。故在初果。登伽实人。显咒力功大。速证第三。二约根行。阿难圆顿根发。前文悟解。或入信住。登伽小机。虽得第三。若望圆信。霄壤有异。 是故阿难。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远离世间憎爱二苦。 孤山云。圆修止观。则不漏落二种生死。亦不失三谛义理。无漏既深。憎爱非浅。舍妄取真去事就理悉名爱憎。 如摩登伽。宿为淫女。由神咒力销其爱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与罗睺母耶输陀罗同悟宿因。知历世因贪爱为苦。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 长水云。登伽过去为婆罗门女。名为本性。今从昔号。故曰性比丘尼。 如何自欺。尚留观听。 苕溪云。略举见闻以摄觉知。即六妄也。 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疑惑销除。心悟实相。身意轻安。得未曾有。重复悲泪。顶礼佛足。长跪合掌而白佛言。 熏闻云。释论云。何等是实相。谓菩萨入一相知无量相。知无量相又入一相。智者曰。即空故入一相。即假故知无量相。即中故又入一相。此与前文约三谛示如来藏。义趣符合。 补遗云。实相亦云实想。若从境为名应言实相。若从智为名。即云实想。 补遗云。惑除舍生死重担。息肩于藏性轻安之义。 无上大悲清净宝王。善开我心。能以如是种种因缘。方便提奖。引诸沉冥出于苦海。 熏闻云。五住迷暗如沉冥。二死漂流如苦海。 世尊。我今虽承如是法音。知如来藏妙觉明心遍十方界。含育如来十方国土清净宝严妙觉王刹。如来复责多闻无功不逮修习。 补遗云。心具如含。心生如育。 熏闻云。国土皆是佛之化境。故云如来。 我今犹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赐与华屋。虽获大宅。要因门入。 孤山云。天王天子也。心游理外喻以旅泊。佛有法界喻以天王。华屋如真心。受赐如开解。宅因门而入。譬理由行而证也。 唯愿如来不舍大悲。示我在会诸蒙暗者。捐舍小乘。毕获如来无余涅槃本发心路。令有学者从何摄伏畴昔攀缘。得陀罗尼。入佛知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在会一心。伫佛慈旨。 孤山云。涅槃圆果也。心路圆因也。举果以请因耳。 补遗云。小乘烦恼子缚断。名为有余。生死果缚断。名为无余。今此大乘。五住二死究尽常住真心究显。故云必获如来无余涅槃。 补遗云。自等觉已还皆名有学。 孤山云。陀罗尼此云总待。法华明三陀罗尼。即空假中三义也。三陀罗尼者。旋陀罗尼。旋假入真也。二百千万亿旋陀罗尼。旋真出俗也。三法音方便陀罗尼。中道法音能为初住方便也。今请一心三观摄伏妄想行门。欲入初住。三智五眼一时开发。故云入佛知见。 熏闻云。今请一心三观者。此是通途行门。若据别意。再请最初方便也。 尔时世尊哀愍会中缘觉声闻于菩提心未自在者。及为当来佛灭度后末法众生发菩提心。开无上乘妙修行路。宣示阿难及诸大众。 汝等决定发菩提心。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倦。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 云何初心二义决定。 阿难。第一义者。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界地觉为同为异。 补遗云。初决定义。审三止观。当与极果三德体同。方是圆修因果不二。如来劝详审此心与佛相应。乃是入华屋之行也。 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 苕溪云。空假离中皆名生灭。中即空假。是谓佛乘。法华明声闻缘觉不退菩萨不测佛智。良由于此。 次科。初以是下。喻妄体无常。二阿难下喻真性常住。 以是义故。汝当照明诸器世间可作之法。皆从变灭。阿难。汝观世间可作之法。谁为不坏。然终不闻烂坏虚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终无坏灭故。 则汝身中坚相为地。润湿为水。暖触为火。动摇为风。由此四缠。分汝湛圆妙觉明心。为视为听为觉为察。从始入终。五叠浑浊。 若顺现文。色阴为始。识阴为终。即同五浊次第。以义言之。始则有识。终乃成色。准法疏云。心王了其总相。心所了其别相。以识创起。但缘青等总相。次取境像即是想心。次领纳前境即是受心。次起贪等造作即是行心。前三无记未能成业。 疏文云。由业招报即是色阴。故云始则有识终乃成色。 补遗云。然以五阴伦次。自有色心王数不同。论师多云识在三心之前。诸大乘经识居最后。今谓以譬言之。如世君臣尊卑。则前王而后数。此可如诸论师所云也。若臣为君之所使。今受想行三为识所使。义当如臣在君前以听命也。此则数前而王后可矣。若乃五阴列色法在心法前者。昔白乐天兴济师书。以五阴十二因缘伦次不类为问。洪老追云。夫色等五阴乃三苦已成之躯。十二有支乃三世生因之法。此亦可以尽其大略。既以阴法别为五位说之通言阴。则正指现前报阴法耳。此报阴法。原始由乎歌罗逻时心识无此。以何为投托之所。故五阴前列色法。而后列心法也。欲于五阴推以因果。劫如记引百法疏文。亦如此经下文云生因识有。若灭从色除者。正从阴起之始而除之也。 熏闻云。五叠者。叠重也。此以五阴为五重。何则。四缠是色阴。视听觉察既是六根。根必发识及受想行。即五阴具矣。 补遗云。此中因明与佛同体则证常乐我净。与佛异体则入九界生灭。浑浊本明其同。因言其异也。生灭浑浊。则有四大五浊。经中以四大六根明浑浊体。五浊明浑浊相。自从始入终下明浊相也。此经以五阴对五浊以示其相。不同诸经。 云何为浊。阿难。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即彼尘土灰沙之伦本质留碍。二体法尔性不相循。有世间人。取彼土尘投于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汩然名之为浊。 汝浊五重。亦复如是。 苕溪云。合文从略。应以妙明之心合于清水。缠叠之体合于土尘。九界妄想攀缘翳理如世间人取土投水。下别显五浊。即水土汩然之貌也。孤山云。余经明五浊。以五利为见。五钝为烦恼。众生但揽见慢果报立此假名。命以连持一期色心为体。摧年促寿。故云命浊。劫无别体。但以四浊聚在其时。故名劫浊。 熏闻云。准悲华经。人寿八万至三万岁。未有浊名。至二万时为五浊之始也。今文盖约五阴妄想为五浊。故辨魔中。色阴有坚固妄想。受阴有虚明妄想。想阴有融通妄想。行阴有幽隐妄想。识阴有罔象虚无颠倒妄想。是故色阴尽则超劫浊。受阴尽则超见浊。想阴尽则超烦恼浊。行阴尽则超众生浊。识阴尽则超命浊。以后验前。知是五阴。 阿难。汝见虚空遍十方界。空见不分。有空无体。有见无觉。相织妄成。是第一重名为劫浊。 此依色阴。夫四大五根五尘同名色阴。今约眼根见空尘而说者。以浑浊义显故。以成住坏空四皆名劫故。此盖如来方便巧示。即指阿难目所对空名为劫浊。 补遗云。见与虚空俱遍十方。有一不遍。则有边畔可分矣。 孤山云。有空无体质故。有见无觉者。见空之时无好丑违顺可觉。故以无体之空织无觉之见。而两无其实。此即土失留碍。浑浊真性。过在兹乎。熏闻云。应知五浊皆就阿难现前而示。是故五节文初并云汝见汝身等。 汝身现搏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水火风土旋令觉知。相织妄成。是第二重名为见浊。 孤山云。此依受阴。领纳所缘之境名为受。而有六种。谓六触因缘生于六受。但境有违顺非违非顺之别。故六受亦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之异。 补遗云。见闻觉知本非留碍。为四大所织。见不超色。耳唯听声而已。水火风土本非觉知。为六识所转。亦能发知。如四大净色能见能觉也。旋犹转也。识心依之。转无知为知。此为受阴者旋令觉知。即受纳前境之谓也。既有前境。则有分别属见浊。 又汝心中忆识诵习性发知见。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相织妄成。是第三重名烦恼浊。 孤山云。此依想阴。能取所领之缘相名为想。而有六种。谓取所领六尘之相为六想。性发知见即能取六想。容现六尘即所领六相。以此交织。妄成想阴。浑浊真性。名烦恼浊。 长水云。六识分别。三世遍缘。 释要云。意识能缘三世依正之境。复能执受。忆过去境。即独散意识缘落谢尘。识现在尘。即明了意识。随前五所取缘现量境。诵习未来诸有境界。即未形兆事预思念也。即独散意缘比量境。能分别体从前见浊觉知所起。所分别相即是六尘所现影像。故云性发容现。离尘离觉。无相无性。互相交织扰乱相熏。名为烦恼。想像所取之境。亦有六想。扰乱真性名烦恼浊。 释要云。忆识诵习者。意识缘三世境也。能分别识性从见闻觉知所发。故云性发知见。所分别相从六尘现。故曰容现六尘。离六尘无所忆识诵习之相。故曰离尘无相。离见闻觉知无能忆识诵习之性。故曰离觉无性。 兴福云。忆念过去。识对现在。 补遗云。长水云诵习未来诸有境界。今谓诵习虽通。兴福既以忆识别对过现。则诵习之义。且对未来矣。忆识等皆想阴之义。利钝二使亦由此生。烦恼浊也。 补遗云。六识妄性附于根尘生起知见。于六尘境分别六相。故容现六尘。容谓容貌。即相也。 又汝朝夕生灭不停。知见每欲留于世间。业运每常迁于国土。相织妄成。是第四重名众生浊。 孤山云。此依行阴。造作之心能趣于果。名为行。行有六种。大品般若说为六思。思即是业。熏闻云。释论以意业为思业。因四种法生。谓见闻觉知。即六思也。谓于六想之后。各起不善业善业无动业也。知见即六思。业运即随善恶迁移。国土亦世间也。如私心虽恋乡井以官事须往他邦。例六道往还。义亦可见。相织者。即知见欲留业运常去。妄成行阴。而去留假合浑浊真心。名众生浊。知见欲留业运迁去。即六道往来之事。彼此必有假名生焉众生浊矣。 汝等见闻元无异性。众尘隔越。无状异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异失准。相识妄成。是第五重名为命浊。 此依识阴。了别所缘之境名为识。识有六种。即六识也。元无异性者。了别之心唯一故。众尘隔越者六尘不同故。牵生六识。故云无状异生。眼不别声。耳不别色。是相背也。适言其同而用相背。适言其异而性是同。故无准定。以此交织。妄称识阴。识住命在。识去命谢。浑浊真性。故名命浊。 补遗云。今此命浊正属识阴。以此识阴合论六识。性中相智。唯一识阴而已。用中相背自有六识不同。此之两句妙尽五阴识。五阴法相。所言性者识阴之性。此非心性也。所言用者六识不同各有发用也。 长水云。命是报法。依业所引第八识种。连持色心不断功德。名之为命。 释要云。命是报法者。由前世业法之所感故。遂有修短之殊。夫受身者。命暖识三不相离也。命即气息报风连持不断。色心可久。命不连持。色心则变。暖即遗体之色。识即心主。前六见闻。元本一识。由六根异遂成分离。识用虽分体唯一种。斯则同中立异。异处见同。同异失准互相交识。于总报体便立命根。名为命浊。 释要云。总报之主唯一本识。故云无异。六尘隔别见听爰分。根尘异故识乃分离取六尘境。性中相知者。唯一本识为体故。用中相背者。眼惟了色不别声等。 阿难。汝今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应当先择死生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 苕溪云。前云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今云见闻觉知生灭心也。常乐我净不生灭性也。因果事异故远。心性理同故契。死生根本即六根也。依不生灭谓了生灭即无生灭。是则因地发心与果地觉无异。故云圆湛性成。 补遗云。不远而远。六位乍分。故言远。远而不远。六而复即。故云契。择谓简也。止观去丈就尺。去尺就寸。居正观之前。故言先择。又云灸病得穴。伐树得根。今云生死根本也。依不生灭圆湛性成。正观不思议境也。今人言。智者若见楞严不说止观。信矣夫弥显前文五浊为五阴。拣四取一为根本也。此初义中教修止观。以识心为根本。若第二义根本烦恼。通明六根为烦恼根本。与此似异。然经中既以见闻觉知远契四德。则六根中六识为所拣之境与下不异也。 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伏还元觉。得元明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 孤山云。既知清水浊水湿性不殊。妄心真心谛理不二。当须达妄无妄。了浊元清。故云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也。伏还元觉者。初心达了。惑实未破。故云伏也。即是伏无明还法性耳。得元下。唯观常住法性即是圆因。故云为因地心。此即住前名字观行相似位也。问此约修行。名字虚解。岂是圆因。答起行必在名字位中故。行成方名观行故。 苕溪云。以圆湛之性。旋虚妄之心。斯盖修三止观。照立谛境。 熏闻云。当以虚妄灭生为因缘所生法。以止寂之。以观照之。成三谛境。伏断生灭证无生灭也。伏还下因该十信。 释要云。湛即定。旋即伏。以定旋伏虚妄乱动之法。成本真性。故曰伏还元觉。 长水云。修之次第。如天台圆顿止观广明。 然后圆成果地修证。 苕溪云。果通分满。 孤山云。初住分证常果。妙觉究竟常果。并由住前观无生灭心而成。 如澄浊水贮于静器。静深不动。沙土自沈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明相精纯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合涅槃清净妙德。 既知浊即清。必澄浊令清。既了妄即真。故能息妄归真。非保其浊。守其妄也。故今以澄浊况之。澄喻修观。浊水喻妄心。即前云容貌汩然名之为浊。此中牒前喻耳。欲显前五浊以成五清。静器喻圆人身器也。不为境动喻以静器。静深不动者。深犹久也。即观行虽成而能忍六根虽净而无法爱。故登初住无明顿破如沙土自沈。中理分显。如清水现前。法华明穿凿高源。大师亦以见水为初也。初住所断无明名为客尘。以初住法性如主如空故。而言伏者望于妙觉悉名伏道。唯佛名断。伏犹断也。仁王云。三贤十圣忍中行。唯佛一人到其源。去泥下喻极果也。泥喻上地惑也。元品已尽故云永断。涅槃云。无上士者名无所断。明相精纯究竟理显也。一切下明随机所感。十界现形皆名净用。故云不为烦恼。而用显体。故去皆合涅槃等也。然德必具四。略举一净耳。 熏开云。若唯识等论。初地顿断见惑。二地已上渐断思惑。此别教义也。若圆说者。从初住去皆见思双破。以违理由见感报由思。乃至妙觉方尽其惑。 第二义者。汝等必欲发菩提心。于菩萨乘生大勇猛。决定弃捐诸有为相。应当审详烦恼根本。此无始来发业润生谁作谁受。 苕溪云。应知初义明因地发心即止观当体与果地觉。即止观所依也。次义明烦恼根本。即止观所破也。说有前后。行无异门。合而言之。秪是以无缘智。缘无相境。破无明惑耳。虽境智惑三。相带而说。既分二义。旁正之意自可甄明。前义以观境为正。烦恼为旁。后义反是。言发业润生者此指烦恼也。谁作谁受者此推根本也。意显六根自作自受。 阿难。汝修菩提。若不审观烦恼根本。则不能知虚妄根尘何处颠倒。处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来位。 阿难。汝观世间解结之人。不见所结。云何知解。不闻虚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无形相无结解故。 则汝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六为贼媒。自劫家宝。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 六根引外贼则六尘起内贼。即烦恼内外恶贼能劫真性。若知根本。贼无能为。 苕溪云。外之六尘。内之六识。皆由眼等引发和合。所起烦恼害如来藏。由此等谓由六根所起烦恼。故发业润生乃有无始众生世界等。 阿难。云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 汝今当知。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方位有十。流数有三。 孤山云。上示两种世界。一众生世界是正报。二器世界是依报。以由正报缠缚。故于依报不能超越。故今但约正报而明。 补遗云。寻常正报明世界义。世谓差别。异谓五阴界分。今以三世十方为正报之世界也。此中正明众生六根正报。而经文约三世十方者。为示六根所有功德。本与依报世界相涉而成故也。 一切众生织妄相成。身中贸迁。世界相涉。 贸迁者交易迁移也。世界相涉是贸迁相。谓以世涉界以界涉世也。 补遗云。指十类正报与根尘十法交相迁动。故曰身中等。又亦可身中二字的指十类。贸迁二字的指根尘。世界二字即三四四三也。此文总示变叠之体也。 而此界性设虽十方定位可明。世间秪目东西南北。上下无位。中无定方。四数必明。与世相涉。三四四三宛转十二。 熏闻云。此于十界简六取四。中谓四维。在四方中间故。言无定方者。且如东南维。既属两向。是无定方。 补遗云。上下二方无的。指其方位。自何为上。自何为下。 流变三叠。一十百千。 纂注云。叠重也。以少增多凡有三重。谓一十一百一千。才言一十。便该十二矣。以过去现在未来涉东西南北。既成三四十二。以东西南北涉过去现在未来。亦成四三十二。盖方三叠。初则为十恶所依之处。次则正论十恶所起。俱遍十二。故成百二十。眼等三根只成八十。盖所依方世元缺一分故耳。若约性中相知为言。则亦成百二十矣。故总结云。六根功德各千二百。三则明乎十恶互严。谓一恶为所严九恶为能严。故成千二百。 总括始终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 长水云。此约众生身中。云六根取境十分。功德作用名为功德。非同法华持经所熏令成净用。然染净虽别。皆从本有熏力而成。故彼此文数量无异。 纂注云。若准法华疏释六根功德。初约持经方轨乃论三业十善。次约理境则明十界十如。今经既明烦恼色心为圆通观境。故约十恶以释其数。然经又云。我今备显六湛圆明本所功德数量如是者。盖由此十恶体全是性恶法门。故如来欲令机缘当处解脱。全体缘通。言中有响。故以功德明之耳。 孤山云。此明性中相知。下明用中相背。 苕溪云。此据六根了别之性是同。故云各各功德有千二百。下对六尘了别之用有异。所以功德全阙不等。 阿难。汝复于中克定优劣。 如眼观见后暗前明。前方全明。后方全暗。左右傍观三分之二。统论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无德。当知眼唯八百功德。如耳周听十方无遗。动若迩遥。静无边际。当知耳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如鼻嗅闻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阙中交。验于鼻根三分阙一。当知鼻唯八百功德。如舌宣扬尽诸世间出世间智。言有方分。理无穷尽。当知舌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如身觉触识于违顺。合时能觉。离中不知。离一合双。验于身根三分阙一。当知身唯八百功德。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唯圣与凡无不包容尽其涯际。当知意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资中云。眼者。一方三百。旁观二百。又得二分之余共成五百。并前三百总成八百。 长水云。耳者。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动有分限故说迩遥。静非涯量云无边际。俱耳根之境。故此双显。鼻者。出入中交共成三分。一分四百。阙于中交。故唯八百。 苕溪云。鼻中通息出入。前后两不相交。 孤山云。舌取能言说不论尝味。若取尝味。其德则劣。以合中知故。身言离一合双者。离中不知。是阙一分。合时能觉有违有顺。故具二分。 补遗云。准眼根八百功德。以方涉世。须以四方定其数目。今鼻身二根八百。既属以世涉方明之。岂亦不以三世定之耶。须知此不可定局也。且如入息若属过去。中交属现在。出息属未来也。但出入中交必落其时。则前后自分。身觉违顺亦然。如先觉违境属过去。正觉顺境属现在。离一属未来也。或前或后。不可定局。为其不可定。故经疏不言也。离则根境单一。故阙其知。合则根境双触。故知违顺。 真际云。意识独生遍缘诸法。故云默容。 孤山云。此经明六根功德与法华不同。今示发觉初心。令知颠例处所。故辨六根优劣之用意在阿难择于耳根。以为修证之本。彼明依经修行已发相似之解。而六根清净。互用无方。虽眼八百亦具余五根功德。乃至意根亦复如是。 熏闻云。法华疏云。按三业安乐行即有十善。一善有十即百善。一善中有十如即千善。就化他为二千。约如来室衣座三即成六千。五种法师悉具六根清净。一一根有一千功德也。复次一心中具十法界。一一界皆有十如。即成一百。一根通取六尘即有六百。约定慧二庄严即成一千二百。根根皆尔。若论六根清净。则不言其功德多少。若言庄严。则能盈能缩能等。等庄严者根根六千。若言千二百显其能盈。若言八百显其能缩。若言清净无盈无缩无等云云。即同今文一根既反元六根成解脱。 阿难。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穷流根至不生灭。当验此等六受用根。谁合谁离。谁深谁浅。谁为圆通。谁不圆满。 熏闻云。此于六根且令详简。任其去取。故皆云谁。乃审定之辞。据理言之。眼耳则离。鼻舌身合。意深五浅。耳圆余非。 若能于此悟圆通根。逆彼无始织妄业流。得循圆通。与不圆根日劫相倍。 孤山云。佛意令依耳根修证。一日之功倍余根一劫。 我今备显六湛圆明本所功德数量如是。随汝详择。其可入者吾当发明令汝增进。 苕溪云。此指六根妄明功德全是真明。本性所具。由真具故所以妄具。佛劝详择。虽意在耳根。而阿难示迷未即领悟。下文且随疑问以破执情。后敕诸圣各说圆通。文殊所辨辨观音所证。发明之旨方遂于兹。 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于其中间亦无优劣。但汝下劣。未能于中圆自在慧。故我宣扬。令汝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 资中云。根无优劣。即同去掘经云。所谓彼眼根。于诸如来常。具足无减修。了了分明见。智者于止观中释云。彼是九界于诸如来常者。九界自谓各各非真。如来观之即佛法界。具足无减修者。观诸眼即佛眼。一心三谛圆因具足无有缺减。了了分明见者。照实为了了。照权为分明。修论圆因。见论圆证。乃至六根皆作是说。今就初门且辨优劣。 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逆流深入一门。能令六根一时清净。 佛告阿难。汝今已得须陀洹果。已灭三界众生世间见所断惑。然犹未知根中积生无始虚习。彼习要因修所断得。何况此中生住异灭分齐头数。 孤山云。见谛所断之惑即八十八使。修道所断之惑即八十一思。 真际云。此修所断惑。无始而来与身俱生。眠伏藏识。故曰根中积生等。 熏闻云。虚习虚妄结习。 孤山云。生住异灭。即同体无明。分齐头数。谓初住已上至于妙觉四十二品。 释要云。见道修道所断之惑。即我执分别俱生也。今以我执粗而法执细。粗中尚未全除。岂况于细。以非彼所知之境界故故云何况等。生住等者。此一期四相是粗细妄念。故有本末分齐头绪数量。谓生灭各一住四异二。据论所说。十信凡夫觉灭相。三贤觉异相。十地觉住相。位满觉生相。觉生相者。动念都尽唯一心在。故论云。心无初相。而言知初即谓无念。若得无念者即知心相生住异灭。乃至皆无自立。本来平等同一觉故。既云动念都尽本来一觉。正当圆根修证也。故上云若能于此悟圆通根。逆彼无始织妄业流。得循圆通。与不圆根日劫相倍。是知绝念之慧。方能了知生住异灭分齐头数。既无此慧。不了何疑。 今汝且观现前六根。为一为六。 长水云。一六之情正是法执。执根是实有一六故。阿难初果。虽破我执。尚有所余烦恼俱生犹未断故。况此法执是所知障。无明住地此障最细。名为根生。生住异灭分齐头数。 熏闻云。不了一六即是无明。故约此推破。用显藏性非一非六也。问据阿难迹论。修惑尚在。那忽于此便破无明。答既已开显。须明圆行。岂复作意先破俱生。故但破无明而俱生自落。冶铁之譬不亦然乎。 补遗云。四念处云。如火烧铁。铁虽未镕垢在前去。正观记云。犹如冶铁粗垢先除。 阿难。若言一者。耳何不见。目何不闻。头奚不履。足奚无语。 若此六根决定成六。如我今会与汝宣扬微妙法门。汝之六根谁来领受。阿难言。我用耳闻。佛言汝耳自闻何关身口。口来问义。身起钦承。 是故应知。非一终六。非六终一。终不汝根元一元六。 孤山云。非一终六。用中相背故。非六终一。性中相知故。而此六一同异失准。并是虚妄。终不下正显真性无六一相。 阿难当知。是根非一非六。由无始来颠倒沦潜。故于圆湛一六义生。 汝须陀洹虽得六销。犹未亡一。 金刚般若云。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故。此即六销也。犹未亡一者。执有涅槃也。以小乘所证全是无明故。 熏闻云。止观释智障云。当彼破惑。名之为智。若望中道。智还成惑。又辅行云。二智之体是无明故。 补遗云。销六之义。且就初果破见分齐一番销六尘义言之。如破无明有分破之义。今分破六尘亦名销六。以执涅槃为未亡其一。 如太虚空。参合群器。由器形异名之异空。除器观空说空为一。 苕溪云。太虚喻如来藏。群器喻六根。异空如见精等。 彼太虚空。云何为汝成同不同。何况更名是一非一。 则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复如是。 由明暗等二种相形。于妙圆中黏湛发见。见精映色。结色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眼体如蒲萄朵。浮根四尘流逸奔色。 孤山云。二种相形者所既妄立也。黏湛发见者生汝妄能也。流逸奔色即炽然成异也。 苕溪云。黏湛发见者。由明暗等尘。染起净性也。他皆仿此。 长水云。本一圆常妙湛明性。所相妄现分明暗殊。明暗相形动觉湛性。性相和合执成妄觉。故云黏湛发见。斯则所既妄立生汝妄能也。见精即妄觉也。能所相熏互相交织根结便成。故云结色成根。既觉明相杂则强觉影明。具惑之性黏湛合成。由是名为清净四大。即胜义根也。清净四大者染中说净也。能照境发识。有增上胜力。非同染碍粗相。故曰清净胜义根。色属不可见。而有对碍。故寄世俗根所依处蒲萄之相。表显胜义。奔取本境明暗之相。故云流逸奔色。下之五根大意皆然。 释要云。由明暗等二种相形者。妄见初起。明暗未形。此约惑性冥具说也。见精映色。方彰明暗之相也。黏者和合执着之义也。由妄执故。动觉湛性。发成妄见也。见精即第八见分。最细故曰精。色即第八相分。由能见故境界妄现。由相织故结成六根。眼体者。眼谓胜义。体即浮尘。即胜义所依之体也。浮根奔色者。即胜义在浮尘中流趣奔色也。 携李云。见精下胜义根。虽用能造所造八法为体。 熏闻云。能造即地水火风。所造即色香味触。 携李云。是不可见有对色。能照境发识。乃圣人所知之境其义深远。非同尘境粗浅。故名清净。此是染中说净。非无漏妙明之净也。因名下即浮尘根。亦名世俗根。以粗浅易知故。翻前立名。亦用能所八法为体。今言四尘者但举所造也。问浮尘但以胜义为依处。不能照境发识。何以言流逸奔色。答理实胜义。然浮尘是所依处。举所依显能依也。又连上清净四大为言。义亦无失。 熏闻云。如蒲萄朵喻浮根之相也。余经所说或与此异。有云眼如秋泉池。耳如卷桦皮。鼻如盛计筒。舌如偃月刀。身如立戟槊。唯意根未见别目。 补遗云。如蒲萄朵等皆状胜义。清净四大为非凡夫所见。故假以明之。若是浮尘。自可目击。何假引喻。只如次经云因名眼体等。乃指上清净四大之形状耳。下句云浮根四尘。显是胜义之所依。非指蒲萄如浮尘根也。显宗论曰。眼根极微居眼星上。体清彻故。如秋泉池。耳根极微居耳穴内。旋还而住。如卷桦皮。又旧婆沙论云。舌根邻虚如半月。彼说于舌中央如毛端量。非舌根邻虚所覆。又新婆沙论曰。云何眼等诸根极微安布而住。如香菱华。清彻映覆令无分散。有说重累如圆而住。体清彻故。如颇迦不相障碍。鼻根极微居鼻頞内。背上面下。如双爪甲。舌根极微布在舌上。形如半月。系说舌中如毛端量。非为舌根极微所遍。据此等文。岂属浮尘根耶。言流逸奔色等。此明胜义有照境发识之功耳。 由动静等二种相击。于妙圆中黏湛发听。听精映声卷声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耳体如新卷叶。浮根四尘流逸奔声。 长水云。听精妄觉也。既动静互相击发鼓真成妄失其真性。遂发听精。卷彼声形结影成根。声性虚散故须卷摄以成听义。既卷成根还如卷叶。 由通塞等二种相发。于妙圆中黏湛发嗅。嗅精映香纳香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鼻体如双垂爪。浮根四尘。流逸奔香。 通塞相发。觉明映香。于妙圆湛结成鼻处。香气上腾。根垂下取。如双垂爪。 由恬变等二种相参。于妙圆中黏湛发尝。尝精映味。绞味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舌体知初偃月。浮根四尘流为奔味。 恬变交参。真妄黏合。心境相结揽以成根。约所依相如初偃月。 熏闻云。有味为变。无味为恬。恬静也。观次文云。尝精映味绞味成根。当知正取变义为舌根所对之境。然由恬变二种皆能发于觉了之性。是故对根相等而示。前鼻之通塞。下身之离合等。例此可知。 由离合等二种相摩。于妙圆中黏湛发觉。觉精映触搏触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身体如腰鼓颡。浮根四尘流逸奔触。 长水云。离合触摩。湛圆随妄。觉触相待搏取成根。能造前造二俱八法。是不可见。寄所依处如腰鼓颡。 熏闻云。腰鼓颡或作。埤苍云。鼓也。 补遗云。颡息朗切额也。若作此桑朗切。鼓匡也。字书云鼓材也。今取杖鼓颡。故云腰鼓颡也。龙龛手鉴音瓦。腰若今杖鼓系着腰中者也。颡则鼓之匡也。然腰鼓之颡。两头阔。中央狭。今之人身何以似之邪。按婆沙论。此明女根。非通明人之身根也。如旧婆沙论云。女根邻虚如大指。新婆沙曰。身根极微遍住身分。女根极微形如鼓颡。男根极微形如指鞘。准此则知女根之形中狭两阔。似腰鼓。以男根似指显之。可以意晓。所以此经明女根为身根者。正为除众生欲想之别意耳。登伽起发。别意可知。 由生灭等二种相续。于妙圆中黏湛发知。知精映法。览法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见。浮根四尘流逸奔法。 长水云。妙圆无动。生灭妄陈。黏湛成知。知还揽法。根境既结奔取无休。以六根中随一摄故。如前五根亦名四大。居在身中不彰外相。如幽室见。 手鉴云。谓此意根。大小乘中各不同故。正法念经形如莲华。上有七叶。朝开暮合。色法所摄。光明经云。意根分别一切诸法。大乘意根即第七识。法相宗亦云是心。然云色云心。皆是虚妄。既迷一真。心亦质阂。如前文云。起为世界。故此妄心亦同色法而破。修实教中显圆回之义。非权小坚执为实。应立量云。意根是有法。定色法故为宗。因云以六根中随一摄故。同喻如前五。由是意根亦名四大。然此意根本由生灭妄尘所结。妄尘不离妄觉影明。若以有色无色为诤论者。犹邀空华结为空果。正显虚妄也。是知权小说心但得其末。末尽本元。故互相静论。其过如是。故云犹邀空华等。故此所明六皆四大。无相违也。此结归经旨也。 孤山云。根元下此取肉团心根为虑知之所托也。故胜义根还是清净四大。如幽室见。即浮尘根为意思托附。如处幽室。 谷响云。即虑知托在肉团之内也。今人肉团有病。则虑知喜忘。所为失常。故医药所治在肉团耳。 熏闻云。列子曰。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病。同诣扁鹊。谓公扈曰。汝志强而气弱。故足于谋而寡于断。齐婴志弱而气强。故少于虑而伤于专。若换汝之心。则均于善矣。遂饮二人毒酒。迷死三目。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于神药。既寤如初。二人辞归。于是公扈返齐婴之室。而有妻子。妻子不识。齐婴亦返公扈之室。有其妻子。妻子亦不识。二室自相讼求辨于扁鹊。辨其所由讼乃已。是故今经以意处肉团。而外缘法尘。如在幽室而窥于外。故云浮根四尘流逸奔法。 补遗云。旧婆沙云。意既无体。不可说形量。今经就虑知所托肉团。则如幽室之相也。圆岳二师。并以意托肉团为幽室见。非也。此文上下并明清净四大胜义根相。意之胜义者。清净四大托于肉团之肉。引发意思而外缘法尘。如处幽室而见于外。六根之中。眼之胜义发在于外。唯此意之胜义在肉团内。故有室之喻耳。又前五根皆有窍穴通外。唯意所托包在肉团。亦能引思。故譬幽室。又应如幽室。如意之浮尘根也。以胜义根附托其内。故云见耳。为显意之浮尘犹如幽室。非意所托。何名幽室。正法念经云。如莲华开合者是也。 熏闻云。睡眼则合。觉寐则开也。 阿难。如是六根由彼觉明有明明觉。失彼精了黏妄发光。 由彼觉明真明也。有明明觉妄明也。迷彼真明。故云失彼精了。成此妄明。故云黏妄发光。谓染着妄境发生妄明。 长水云。性觉之体本有真明。由彼妄觉影明忽起。遂令真元隐于精了失其明性。妄觉影明自相黏执。相熏击发。结成六种知见之光。故此六根由迷发见。 是以汝今离暗离明无有见体。离动离静元无听质。无通无塞嗅性不生。非变非恬尝无所出。不离不合觉触本无。无灭无生了知安寄。 汝但不循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明暗。如是十二诸有为相。 随拔一根脱黏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耀性发明。诸余五黏应拔圆脱。 苕溪云。阿难所疑一入六净。正释在此。 熏闻云。如于耳根不修动静即是脱黏。智契于理名为内伏。余皆例此。 长水云。执境成根。因根有碍。执心不起诸境自亡。既不相缠自然圆脱。下文云见闻如幻化。三界若空华。闻复翳根除。尘消觉圆净。净极光通达。故云复归元真发本明耀。楞伽云不了心及缘。则生二妄想。了心及境界。妄想则不生。妄既不生即发明耀。皆斯义也。 补遗云。一根脱黏。其余五根应时亦拔。应言其疾。圆言其俱也。 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 苕溪云。寄二种根觉明开发。故千二百功德根根互用也。寄根明发。如智论云。报生天眼在肉眼中。此乃寄于肉眼而发天眼。今亦如是。觉明知见寄诸浮尘胜义而发也。 孤山云。用有真似。似如法华。法华经法师功德品。受持法华经。当得八百眼功德乃至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真用如华严具问。 谷响云。晋本华严三十五云。菩萨有十种眼。所谓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智眼明眼出生死眼无碍眼。普眼余五根皆有十种。 手鉴云。此显证真起用。约位明之。即相似分满也。前云从何折伏畴昔攀缘。得陀罗尼入佛知见。斯由随拔一根脱黏内伏。故得不由前尘所起五眼三智开明而互用自在也。无漏意识引五识生。一一皆能通缘一切境故。然六根既自在。六识六境亦自在。由是根境识三皆自在故。方曰互用。若细分别有十二重。谓各有四句。一根自在四句。一根发六识。六根发一识。一根照六境。六根照一境。二识自在四句。一识依六根。六识依一根。一识缘六境。六识缘一境。三境自在四句。一境应六根。六境应一根。一境牵六识。六境牵一识。前云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下文诸根若圆拔已。内莹发光。如是浮尘及器世间诸变化相。应念化成无上知觉。皆如此境界耳。 阿难。汝岂不知。今此会中阿那律陀无目而见。难陀龙无耳而听。殑伽神女非鼻闻香。骄梵钵提异舌知味。舜若多神无身觉触。如来光中映令暂现。既为风质其体元无。诸灭尽定得寂声闻。如此会中摩诃迦叶久灭意根。圆明了知。不因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