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闻云。经中言析彼极微者。乃通相呼微尘为极微也。 补遗云。若据邻虚。即是极微。方名色之边际。今经析极成邻。乃指微尘为极微。亦名色边际。所以熏闻记云。此乃通相呼微尘为极微也。良由望彼隙尘。岂不名为色之边际通名极微耶。 孤山云。阿难下。谓既能析色为空。亦可合空成色。 今汝问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间诸变化相。汝且观此一邻虚尘。用几虚空和合而有。不应邻虚合成邻虚。又邻虚尘析入空者。用几色相合成虚空。若色合时合色非空。若空合时合空非色。色犹可析。空云何合。 若合邻虚。自成方分。以类各合。非互相成。 资中云。若空不可合。色从何生。故知此色。本无自性。 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 孤山云。此文别斥。下文通斥。别则阿难不了藏性。通则世间妄起执计。然不了真心故起妄计。起妄计故不了真心。文虽各指。义乃同归。此理虽无始本具。阿难亦无始本迷。故云汝元不知也。如来藏即心性中道也。即俗而真。故云性色真空。即真而俗。故云性空真色。以真俗即中。故并云性。三谛圆融不一不异非纵非横。名如来藏。涅槃亦谓之秘密藏也。谷响云。以合摄三谛。故受藏名。是佛所证。故名如来藏也。众生在迷。理与佛等。是故藏性。凡圣一如。非偏小知。复称秘密。 俗故十界宛尔。故曰性空真色。真故生佛寂然。故曰性色真空。此言理具。非关事造。故云性也。理具如摩尼具宝。事造如摩尼雨宝。理具如水具波性。事造如因风起波。若不具宝性。余珠应雨宝。若不具波性。大地应起波。是故一家明圆必谈理具。深符佛旨。妙得自性。若说若行皆须了具。 荆溪云。问一心既具。但观于心。何须观具。答一家观门永异诸说。该摄一切十方三世若凡若圣一切因果者。良由观具。具即是假。假即空中。理性虽具。若不观之但言观心。则不称理。小乘奚尝不观心耶。但迷一心具诸法尔。若不尔者。何名发心毕竟二不别。成正觉已。何能现于十界身土。然理必融事。事岂殊理。理事双泯。故曰清净本然。如水必融波波不离水。波水尚一。理事谁分。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彼彼互摄。一一相融。故曰周遍法界。我心既具。生佛皆同。今从的示。故但云心。究竟而言。则是我心佛心生心展转互遍。名无差别。 随众生下。名藏性随缘造十界事也。则是随染净心顺差别业发现十界依正之果耳。 九界高下通名妄染。五即圣贤总号真净。以圆五即通为佛界故也。由心染净。故业差别。然则佛界本了无别对待。九界悉名差别。 随妄染心顺黑恶业。则发现三涂依正。随妄染心顺白净业。则发现三善依正。随妄染心顺无漏业。则发现二乘依正。随妄染心顺亦漏亦无漏业。则发现菩萨依正。若以六即甄明。则九界随顺妄染心是理即。理具而情迷者也。 如西处无东。妄认为东。 佛界随真净心。是五即称理而悟者也。悟有浅深。故有五位高下。 长水云。无妄相应具无漏法。故名清净。非是有为。故云本然。无所不在。故云周遍。此则种性体德体量悉具足耳。若识此法。成三妙观。方知一尘具一切佛法。一切心法。一切众生法。靡不皆在一微尘中。即见卢舍那。即见自己。即见一切法。如一微尘一切法亦尔。 释要云。成三妙观者。若能体达依正之法性色真空。是即空观。所谓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体达性空真色。是即假观。所谓一假一切假。无空中而不假。色空不二。是即中观。所谓一中一切中。无空假而不中。斯则三观一心。非纵横并别。故台宗谛观。名别体复同。是故能所二非二。 纂注云。观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天台疏云。是心作佛者。佛本是无。心净故有。亦因此三昧心终成作佛也。是心是佛者。向闻佛本是无心净故有。便谓条然有异。故言即是。心外无佛。亦无佛之因也。妙宗钞云。释中二句二。初作是别明二。初约能感能成释作。作有二义。一净心能感他方应佛。故名是心作佛。言佛本是无者。法身妙绝无有色相见故。心净故有者。众生净心依于业识熏佛法身。故见胜应妙色相也。二三昧能成己之果佛。故云亦因等也。复名作佛。初作他佛。次作己佛。二约即应即果释是。是亦二义。一心即应佛。故名是心是佛。向闻等者。佛体无相。心威故有。是则心佛及以有无条然永异。经泯此见。故言心是应佛心外无佛。二心即果佛。故名是心是佛。即亦无佛之因一句也。既心是果佛。故无能成三昧之因也。众生心中已有如来结跏趺坐。岂待当来方成果佛。初是应佛。二是果佛。此乃消释经疏之文。若论作是之义者即不思护三观也。何者。以明心作佛故。显非性德自然有佛。以明心是佛故。显非修德因缘成佛。应知外道诸句三教四门所有思议。不出因缘及自然性。故佛顶经明乎七大皆如来藏循业发现。一一结云。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彼云世间。该于九界。今于一念妙观作是能泯性过。即是而作。故全性成修。则泯一切自然之性。即作而是。故全修即性。则泯一切因缘之性。若其然者。何思不绝。何议不忘。既以作见绝乎思议。复以作是显于三观。以若破若立皆名为作。空假二观也。不破不立名之为是。中道观也。全是而作则三谛俱破三谛俱立。名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也。全作而是。则于三谛俱非破非立。名一中一切中也。即中之空假名作。能破三惑。能立三法。故感他佛三身圆应。能成我心三身当果。即空假之中名是。则全惑即智全障即德。故心是应佛心是果佛。故知作是一心修者乃不思议三观。十六观之总体。一经之妙宗。文出此中。义遍初后。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苕溪云。世间通指九界。 熏闻云。别而言之。多指人天。至别教菩萨已还。以谓识心分别计度因缘自然等。此如初卷中云。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 补遗云。七大中斥世间无知。通虽九界。别非四趣。一者有文。如记所引初卷。二者有义。良以四趣底下。虑不及此。 禀权教者皆名无知。不了实义。故名为惑。执成名相。故名曰为。 因缘义含自他共三性。自然即无因性。余皆仿此。 阿难。火性无我。寄于诸缘。 补遗云。无我犹言无体也。如下水性无定风性无体。 汝观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时。手执阳燧日前求火。阿难。名和合者。如我与汝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今为一众。众虽为一。诘其根本各各有身。皆有所生氏族名字。如舍利弗婆罗门种。优卢频螺迦叶波种。乃至阿难瞿昙种姓。 携李云。阳燧者。熏闻云古文作鐆。应法师云五石之铜精也。 崔豹古今注云。以铜为之。形如镜。照物则影倒。向日则火生。以艾炷之也。又淮南子云。阳燧火方诸也。论衡曰。于五月丙午日午时。销炼五方石。圆如镜中央洼。天晴向日出火也。如我下例非和合义。 问破七大中。何故唯此火大例和合。耶答前地大和合义疏。其执易破。从火洎识和合义亲。所计难破。且如火性。以俗谛观之。灼然因于镜日艾三和合而生。今以众人和合诘其根本。各各不同。用显诸法和合皆是虚假都无真实。火大既尔。须将此义贯下五大亦复如是。所举舍利弗等三人不同。例同镜日艾三也。水风等三随义可解。补遗云。记主意以舍利弗等三人。例同镜日艾和合之义。水中珠空月三。风中衣空面三。亦可例同三人和合之义。故曰水风等三。 梵语僧伽。此翻众。众即和合义。和合但是假名。离彼实人无别体性。 熏闻云。婆罗门者。应师云此讹略也。具云婆罗贺磨拏。义云承习。梵天法者。其人种类自云。从梵天口生。四姓中胜。唯五天竺有。余国即无。诸经中言梵志亦此名也。 孤山云。优卢频螺云木瓜林。迦叶波云龟氏。瞿昙星名。从星立姓。至于后代。改姓释迦。 阿难。若此火性因和合有。彼手执镜于日求火。此火为从镜中而出。为从艾出。为于日来。 阿难。若日来者。自能烧汝手中之艾。来处林木皆应受焚。若镜中出。自能于镜出然于艾。镜何不镕。纡汝手执尚无热相。云何融泮。若生于艾。何藉日镜光明相接然后火生。汝又谛观。镜因手执。日从天来。艾本地生。火从何方游历于此。日镜相远非和非合。不应火光无从自有。 孤山云。纡屈也萦也曲也。亦可训劳。 资中云。日镜相远。日去人间四万逾缮那。 熏闻云。一逾缮那二十里也。 汝犹不知如来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阿难。当知世人一处执镜一处火生。遍法界执满世间起。起遍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阿难。水性不定。流息无恒。 如室罗城迦毗罗仙斫迦罗仙及钵头摩诃萨多等诸大幻师。求太阴精用和幻药。是诸师等。于白月昼。手执方诸承月中水。 长水云。迦毗罗此云黄赤色。斫迦罗云轮。钵头摩云赤莲华。诃萨多未详。(或翻事水)太阴精月也。 孤山云。月正中曰昼。方诸出水珠也。淮南子曰。方诸见月则津而为水。论衡云十一月壬子日夜半时。于北方炼五方石为之。状如杯盂。向月得津。 高诱注曰。方诸阴燧。大蛤也。熟拭令热以向月则水生也。许慎又注曰。诸珠也。方石也。译人盖取后许慎之说。 补遗云。燧字本作燧。亦通作鐆。燧乃是水火鉴也。若作此燧。本是塞上亭守锋火。又是钻燧之燧。 涅槃疏。问恒与常何异。答不从因缘为常。始终不异为恒。 此水为复从珠中出。空中自有。为从月来。阿难若从月来。尚能远方令珠出水。所经林木皆应吐流。流则何待方诸所出。不流明水非从月降。若从珠出。则此珠中常应流水。何待中宵承白月昼。若从空生。空性无边水当无际。从人洎天皆同滔溺。云何复有水陆空行。汝更谛观。月从天涉。珠因手持。承珠水盘本人敷设。水从何方流注于此。月珠相远非和非合。不应水精无从自有。 林木既不吐流。明知此水非从月降。 熏闻云。皆同陷溺者。乙咸乙陷二切。水没也。 孤山云。精犹性也。 汝尚不知如来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一处执珠一处水出。遍法界执满法界生。生满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阿难。风性无体。动静不常。 汝常整衣入于大众。僧伽梨角动及傍人。则有微风拂彼人面。 真际云。僧伽梨大衣也。 熏闻云。僧伽梨此无正翻。义云杂碎衣。以条数多故。若从用为名。则曰入王宫时入聚落时衣。慧上菩萨经谓之大衣。 袈裟从色得名。 此是不正色。亦云坏色。南山业疏云。本作迦沙。至梁葛洪撰字苑。下方添衣。名道服也。遗教经云着坏色衣。三衣通称。 此风为复出袈裟角。发于虚空。生彼人面。阿难。此风若复出袈裟角。汝乃披风。其衣飞摇应离汝体。我今说法会中垂衣。汝看我衣风何所在。不应衣中有藏风地。若生虚空。汝衣不动何因无拂。空性常住风应常生。若无风时虚空当灭。灭风可见。灭空何状。若有生灭不名虚空。名为虚空云何风出。若风自生被拂之面。从彼面生。当应拂汝。自汝整衣云何倒佛。汝审谛观。整衣在汝。面属彼人。虚空寂然不参流动。风自谁方鼓动来此。风空性隔非和非合。不应风心无从自有。 长水云。动静不同故云性隔。心亦性也。 汝宛不知如来藏中性风真空。性空真风。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阿难。如汝一人微动服衣有微风出遍法界拂。满国土生。周遍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阿难。空性无形。因色显发。 资中云。虚空与色二俱是假。亦相因有。体不离色。故小乘以明暗为体。大乘以空一显色及极迥色为体。上见空明显色。下见空明迥色。 今谓此经空大先立后破。涅槃虚空亦复如是。 何以明之。彼经佛说众生佛姓犹如虚空。此即立也。迦叶乃以虚空对于四大。谓空是有。故佛以一十复次而遮其非。意恐众生认所喻之性。同能喻之空。此即破也。今言空性无形者。盖云无依正之形耳。而亦因依正之色。显空大之相。故云因色显发。斯则正取涅槃能喻之空。非无色也。故下文凿井得空。乃是迥色之类。况前文云。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下文云见觉顽空等。然则顽空岂无色耶。应知今经说空为大者。以明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又言发真归元此十方空皆悉消殒。是故次四大后须说空大。此先立也。至下文作三句推之。方是破也。 补遗云。今谓今经破妄中所明空者。乃空一显色。同涅槃引喻显佛性遍之文。今显真中所明空者。乃如来藏性。同涅槃佛性之空。破凡夫妄情也。资中顺经破妄。因色显发。以明空体。 如室罗城去河遥处。诸刹利种及婆罗门毗舍首陀兼颇罗堕陀罗等。新立安居。凿井求水。出土一尺。于中则有一尺虚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间还得一丈虚空。虚空浅深随出多少。 孤山云。刹帝利王种也。奕世君臣仁恕为志。婆罗门净行也。守道居正。洁白其操。毗含商贾也。贸迁有无。逐利远近。首陀农人也。肆力畴垄。勤身稼穑。凡兹四姓。清浊殊流。婚嫁不通。飞伏异路。颇罗堕。真谛翻捷疾亦利根。慈恩云。婆罗门凡十八姓。此居其一。旃陀罗云严帜。恶业自严。行持标帜。谓摇铃持竹也。 此空为当因土所出。因凿所有。无因自生。阿难。若复此空无因自生。未凿土前何不无碍。唯见大地迥无通达。若因土出。则土出时应见空入。若土先出无空入者。云何虚空因土而出。若无出入。则应空土元无异因。无异则同。则土出时空何不出。若因凿出。则凿出空应非出土。不因凿出。凿自出土。云何见空。汝更审谛。谛审谛观。凿从人手。随方运转。土因地移。如是虚空因何所出。凿空虚实不相为用。非和非合。不应虚空无从自出。 补遗云。若因土出至空何不出者。此因土中有二。初破空。出土入井。次若无下破转计空。无出土入井也。空有为入。既为所破。恐转计云。空无出入也。破云。空若无出入。则非因土出而有空相。既不相因。显是一物也。土则出时空何不出。空土既同。何得土去空留耶。汝更下破共生。佛意更合审谛之相。乃在下文。如云凿从人手乃谛审也。土因地移乃谛观也。文中虽有三谛字。初一句总标耳。下文根大中有四审字。初一句总标。下三审字。审其明暗空三不能生根大。至下识大中只有二详字。乃对见相二义。空大中因土是自生。因凿是他生。二义合是共生。经文从凿空虚实去。只是重结无因耳。意云。凿实空虚。二者体性相乖。故不相为用。犹言不相为因。 又若因土出下破有二义。一约空土相异破。二若无出入下约立土相即破。 若此虚空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现前地水火风均名五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苕溪云。四大后所以点空均名五大者。盖诸经常谈唯四而已。此既异彼。故特言之。下根识中。其例亦尔。通名大者。且从事立。智论云。佛说四大无处不有。故名为大。苦言大性周遍。必须指事即理。摄末归本。不可名而名之。是为如来藏也。 阿难。汝心昏迷。不悟四大元如来藏。当观虚空。为出为入。为非出入。汝全不知如来藏中性觉真空。性空真觉。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阿难。如一井空空生井。十方虚空亦复如是。圆满十方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阿难。见觉无知。因色空有。 见觉即见精。如镜鉴像。得现量境。非如识之分别青黄。故曰无知。以前破识破见。原有二层。皆对空显破。故四大后又举空见识本如来藏。以迷妄故。分一精明而为见闻觉知与六和合也。有不达斯旨者。强以见觉为胜义根。此大误矣。胜义乃清净色法所成。是法相宗语。下文明云性见觉明觉精明见。明矣。 如汝今者在祇陀林。朝明夕昏。设居中宵。白月则光。黑月便暗。则明暗等因见分析。 此见为复与明暗相并太虚空为同一体。为非一体。或同非同。或异非异。 携李云。此问四句。一同二异三亦同亦异四非同非异。但经文分两同异各成一句。 阿难。此见若复与明与暗及与虚空元一体者。则明与暗二体相亡。暗时无明。明时非暗。若与暗一。明则见亡。必一于明。暗时当灭。灭则云何见明见暗。若明暗殊。见无生灭。一云何成。若此见精与暗与明非一体者。汝离明暗及与虚空分析见元。作何形相。离明离暗及离虚空。是见元同龟毛兔角。明暗虚空三事俱异。从何立见。明暗相背。云何[戒-廾+(ㄠ-、)]同。离三元无。云何或异。分空分见本无边畔。云何非同。见暗见明性非迁改。云何非异。 分析见元。即见精明元。下文谓见根也。心法而云根者。此六如根为轮生死证妙常之根本。元一精明所分故也。荆公云。相见无性。离三元无。性见无相。本无生灭。 汝更细审微细审详审谛审观。明从太阳。暗随黑月。通属虚空。壅归大地。如是见精因何所出。见觉空顽非和非合。不应见精无从自出。 携李云。前四句破因缘生。此破无因自然生也。 若见闻知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无边不动虚空。并其动摇地水火风均名六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孤山云。前于六根广破眼见。余根并略。今类通显示其性皆遍。闻即耳根。觉即鼻舌身根。知即意根。不言觉者略也。 长水云。然小乘多出四大。大教始有空名。根之与识同名大者。未见经出。诸圆实教。圆观诸法。根境识三周遍不动。虽有其义不立大名。今此特出。真为最后究竟垂范也。 释要云。大教始有空名者。大乘中说五轮。即地水火风空也。空性周遍时处悉有。故名大。根境识有周遍义者。圆觉云。觉性遍满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满法界。根遍满故当知六尘遍满法界等。又光明亦有六大。皆不彰灼。准此七大最显明也。或可单牒见之一根。意云见性本无见性可得也。觉知此性也。 阿难。汝性沉沦。不悟汝之见闻觉知本如来藏。汝当观此见闻觉知。为生为灭。为同为异。为非生灭。为非同异。汝曾不知如来藏中性见觉明。觉精明见。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如一见根见周法界。听嗅尝触觉触觉知。妙德莹然周遍法界。圆满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长水云。曾则也。鼻舌二根境合始觉。故名尝触。觉触身也。觉知意也。 补遗云。如上六根文中。佛难鼻根闻香同身触难。则知鼻等亦得触名。以鼻别香臭。舌辨甘辛。乃是尝触。尝犹试也。身不能试香臭等。但名觉触耳。然准今文。尝触犹在乎舌。以味到舌触义尤着。烟气到鼻触义犹疏。是故今文尝触在舌矣。 荆公云。六根皆受性于觉。故于见言性见觉明觉精明见。耳听鼻嗅舌尝身触及意知根。亦与见同皆受觉性。言觉触。则身根性觉。言觉知则意与舌根性觉。耳鼻二根推类可知。所谓性见觉明觉精明见者。觉明从觉起明。觉精合神有觉。亦与知同体。以见非知。故可言精。而不可言知也。上言见觉无知。则其不可言知明矣。见性属觉。以明合精。故先言觉明。复言觉精矣。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阿难。识性无源。因于六种根尘妄出。 汝今遍观此会圣众。用目循历。其目周视。但如镜中无别分析。汝识于中次第标指此是文殊。此富楼那。此目犍连。此须菩提。 真际云。根俱照境。故如镜中。识有了别。故能标指。 此识了知。为生于见。为生于相。为生虚空。为无所因突然而出。 阿难。若汝识性生于见中。如无明暗及与色空。四种必无元无汝见。见性尚无从何发识。若汝识性生于相中。不从见生。既不见明亦不见暗。明暗不瞩即无色空。彼相尚无识从何发。若生于空。非相非见。非见无辨。自不能知明暗色空。非相灭缘。见闻觉知无处安立。处此二非。空则同无。有非同物。纵发汝识。欲何分别。 孤山云。处此二非者非相非见也。空则同无言无识也。应云无则同空。互其言耳。有非同物言有识也。既生于空。已无相见之物。是故责云纵发汝识如何分别。 若无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别识明月。 汝更细详。微细详审。见托汝精。相推前境。可状成有。不相成无。如是识缘因何所出。识动见澄。非和非合。闻听觉知亦复如是。不应识缘无从自出。 补遗云。汝更细详总标也。微细详审别举也。详之审之乃对见相。 长水云。和谓了别。澄谓照境。 熏闻云。识动见澄非和非合者。此约根识动静相违。名非和合。若望他境。还破自生耳。若风大中云。风空性隔非和非合。既对境论。乃破他生也。若火大中云。日镜相远非和非合。此乃自他相望。正是破和合性。随义而说。故非一涂。 若此识心本无所从。当知了别见闻觉知圆满湛然。性非从所兼彼虚空地水火风均名七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荆公云。识虽在六根而性非从所。性非从所。即非因缘。亦非自然。 阿难。汝心粗浮。不悟见闻发明了知本如来藏。汝应观此六处识心。为同为异。为空为有。为非同异。为非空有。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妙觉湛然。周遍法界。含吐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荆公云。于空云汝心昏迷。空性觉故。于见云汝性沉沦。见性外现故。于识云汝心粗浮。识心内潜故。浮则但认浮根。粗则不达识精。所谓性识明知觉明真识者。明知受明于觉。觉明从觉起明。识体是知。受明于觉。故先言明知后言觉明。言妙觉者觉妙于此。言十虚者。识及六根所起用处有而不实。故云十虚。风无实体。依土发现。故云国土。水火为世间用。故云世间。色不言世间国土者。离色无世间国土。离世间国土无色。空所圆满。非特世间国土。又非有而不实。故云十方。方无迁流。空亦如是。 补遗云。含吐犹卷舒也。十方虚空在真心中为小。故能卷舒之。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如来微妙开示。身心荡然。得无挂碍。 长水云。三科七大即相即性。本自不生今则无灭。生灭去来皆如来藏。圆遍不动。清净本然。此是如来宣胜义中真胜义性。故云微妙开示。身心圆明。故云荡然。更无诸法可为所疑。故无挂碍。 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见十方空。如观手中所持叶物。 向执心在身中。谓言是我真性。今知空在心内。如片物持于掌间。下文亦云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 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 孤山云。上云各各自知即能觉之智。心遍十方即所觉之理。常住真心遍融十界。故曰十方。天台释法华经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亦云十方即十界也。见十方空者。谓十界修业发现之空也。迷妄有空。比真为小。故以掌叶为喻。一切世间等谓依空立世界也。即十界循业发现依正之法耳。皆即菩提等。谓十方虚空十界依正一法叵得。皆我真心。含褁十方者。即此真心具足十界而非断灭。观此文者。岂疑无情有性无情作佛之说耶。 向执心外有法。今悟法法唯心。离实相外无法可得。故世间物皆菩提也。菩提云觉。觉即是佛。若执无情无佛性者。请看此文。纵信无情有性。仍说不具诸法。遂令佛性派成其二。一具法佛性。谓有情性。二不具法佛性。谓无情性。若此派分。何异他说无情草木无佛性耶。今立量示云。一切草木是具法。定具诸法故为宗。因云有佛性故。同喻如有情。正教量云。地水火风均名七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妙觉湛然周遍法界。含吐十虚宁有方所。 手鉴云。立量示。谓西域诸贤圣僧所解法义。皆以三量为定。一比量。二现量。三佛言量(亦名正教量)比量者。以宗因喻比度也。如远见烟必知有火亦非虚妄。现量者。亲自现见不假推度自然定也。佛言量者。以诸经为定也。若但凭佛。不自比度证悟者。秪是泛信。于己未益。若但现量自见为定。不勘佛语。焉知邪正。外道亦亲见所执之理。修之亦得功用。自谓为正。岂知是邪。若但用比量。既无圣教及自所见。约何比量比度何法。故须三量勘同方为决定。然今但用二者。以未亲证故。故西域诸师既以亲证三量备矣。 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 太虚处我心中。尚如片物在掌。更观所生微质。于心大小若何。故举空中一尘存亡。此辨喻至小也。如湛下再举沤喻。了身无生也。前喻犹存小相。今喻相本无生。故此二喻各显一意。 纂注云。若以文往观。则有空尘一喻。可无海沤一喻。有海沤一喻。可无空尘一喻。若以义往求。则非空尘一喻。无以显心遍而身局。非海躯一喻。无以显身局即心遍。二义相须。故用二喻。亦犹河图洛书相为经纬。八卦九畴相为表里。前后文虽为显心遍身局。且欲见身心一体。故并用海沤一喻。(二卷六卷)至辨魔文。欲谈此心至大虚空世界至小。故复以云点太清为喻。观者详之。 了然自知获妙本心常住不灭。 了谓显了。然语辞也。明解在心故云自知。迷妄名失。了悟为得。既言常住不灭。故非新得。但显现耳。 礼佛合掌。得未曾有。于如来前说偈赞。 孤山云。圆顿之解。昔所未有。而今得之。 妙湛总持不动尊。 此下四句即显三宝。初句是能说教主即佛宝。次句是所说经教即法宝。后二句是受益之人即僧宝。佛证三德之理。说三德之教。阿难前以三德为请。今获三德之益。故此赞述也。今文六字是赞。一字是号。妙湛即赞真谛。是般若德也。总持是赞俗谛。即解脱德也。不动是赞中谛。即法身德也。又即三而一故曰妙湛。即一而三故曰总持。即非三非一故曰不动。譬摩尼珠即莹彻即具宝即体圆。虽三宛然而是一珠。虽是一珠而三宛然。故涅槃云。如来之身亦非涅槃。摩诃般若亦非涅槃。解脱之法亦非涅槃。三德各异亦非涅槃。是故不一不异如摩尼珠者名大涅槃。是佛所证也。 然兹所证。乃由因中修乎三止三观。寂照心精而得斯果。故阿难前请云。然动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盖请如来自行之因。欲依修学。既蒙开示已悟常心。故还以三观之因。所克三德之果。以赞于佛也。尊即十号归一。由证此三号世中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上四字是号。下三字是叹。首楞严大定之总名。此云事究竟。冥三德之理故曰究竟。别而往目即奢摩他等三焉。阿难以别名而请。今举总名而叹。以显圆定三一一三展转无碍也。出偏小上。喻之以王。是则行从理而得名。教从行而立称。若然者。教行理三悉号楞严。而今正举能诠以叹也。五时设化逗机非一。未若纯显圆常直明心性。故于如来在世五十年间所说经中最为希有。一教希有。开权显宝故。二行希有。圆融妙定故。三理希有。常住真心故。 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 亿劫颠倒想。谓无始无明也。 长水云。初句断障。即前身心荡然得无挂碍。从无始来妄认四大六尘缘影为身心相。迷己为物。观大观小。皆为颠倒虚妄乱想。今闻开示。不执不认。故名为销。 孤山云。若藏教如迦旃延子。明四阶作佛义。三阿僧祇修六度行。百劫种相好因。然后树下断结。获五分法身。此历僧祇。非不历也。若通七地齐罗汉。八地扶习润生。经无数劫。然后七宝菩提树下一念与真理相应。断除残习气。获真空法身。此亦历僧祇非不历也。若别教地前缘修万行。动经尘劫。方入初地。分证中道法身。又如唯识云。地前方历一僧祇。初地满二僧祗。八地至等觉方是第三僧祇。然后至妙觉位。乃获究竟法身。此亦历僧祇非不历也。此皆方便之谈。时长行远。今言不历。即圆悟自心。名大直道。法华八岁龙女南方作佛。华严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胎经云凡夫贤圣人。平等无高下。唯在心垢灭。取证如反掌。皆与此文同焉。圆人一生尚有超登十地者。况初住乎。说乃超诸位。入于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又云此经圆顿如教行道。直成菩提。此乃圆修圆证。不断而断。无成而成。岂待时劫方成佛道哉。 长水云。下句悟道。即获妙本心常住不灭也。阿僧祇云无数。劫波此云时分。方便教说。一切诸佛皆于无数劫中修波罗蜜。然后成佛。今于此会言下顿悟。获妙本心常住不灭。何历僧祇之有乎。故下文云。歇即菩提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又云弹指超无学。又圆觉云。知幼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皆此义也。 然据今文。且叙解悟。如文云各各自知心遍十方。知即解也。叙虽论解。不无证悟。以随人入位浅深不同。且如两教二乘禀权菩萨圆教根性未发信者。悟此境界。即是解悟。若曾已入信解行位。闻法开悟。即是证悟。更有已入地住。即增道损生。乃至妙觉破惑证理。发真妙用。皆随位浅深而论广狭。 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初句叙佛智。即佛道无上誓愿成也。即于此身期获证果。故曰愿今。次句叙悲。即众生无边誓愿度也。下云除惑。即烦恼无尽誓愿断。悲智二法即菩提心。正是道体。复以要誓总而持之。即三法周备。四愿具足。发菩提心毕于此矣。 苕溪云。初即佛道誓成。以摄法门誓学。由学法门而得果故。次即众生誓度。以摄烦恼誓断。由断烦恼方度生故。 长水云。了悟觉性。即前获本妙心得法身也。二发菩提心。即本悲智二愿也。后修菩提行。即向下问修行方便也。谓若不了身心。云何知正道。故多劫修行。非真菩提。次不发大心无由起行。故善财先陈三句同佛化。上求下化。悲智二心。一一先悟妙觉明性从深理生。故名深心。以此二心承顺尘刹。诸佛化行无二无别。故名为奉。四句结报恩。大论云。假使顶戴经尘劫。身为床座遍三千。若不传法度众生。毕竟无能报恩者。 苕溪云。以上愿心归奉尘刹如来。是报我佛微妙开示之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苕溪云。前愿度人如释迦。故云愿度是众。今愿取土如释迦。故曰五浊誓入。 补遗云。此中誓入五浊乃行因。与物结缘之相耳。法华中声闻辞五浊者。以初入佛道。今进道逾深慈悲逾重。不辞五浊欲流通也。若法华授记净土。乃佛果之化耳。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令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 前明三德之体。故云妙湛等。此明三德之用。故云大雄等。涅槃云佛性雄猛。故知大雄是法身之用也。又曰是诸声闻无有慧力。故知大力是般若之用也。又曰慈即解脱。故知大慈是解脱。之用也既而理显智极断圆。乃能无谋而化。故今请更开导除我细惑。 长水云。前云未成不灭。约时坚论。今云于十方界。约处横说。 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 真际云。舜若多空义。烁迦罗坚固义。类拔折罗此云金刚。阿难恳陈请愿。二利周圆。表此真诚。故此比较虚空之性尚可销亡。我坚固心终无动转。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三卍新纂续藏经第 11 册 No. 0268 楞严经集注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四 一名中印度那兰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 大唐神龙元年岁次乙巳五月二十三日 天竺沙门般剌密帝于广州制止道场译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 赵宋桐洲沙门思坦集注 明石盂后学比丘慧基重校订 明巡视漕河监察御史长安霍达参阅锓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 补遗云。世尊指释迦。如来指十方诸佛同证之谛。真际云。如来藏心于诸说中更无有上。名第一义谛。 世尊常推说法人中我为第一。今闻如来微妙法音。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于蚊蚋。本所不见。何况得闻。佛虽宣明令我除惑。今犹未详斯义究竟无疑惑地。 苕溪云。譬小乘根性。远第一义谛。虽承如来微妙法音。本不似见。何况真闻。地谓智之所践。 世尊。如阿难辈虽则开悟习漏未除。我等会中登无漏者虽尽诸漏。今闻如来所说法音。尚纡疑悔。 补遗云。熏习之习。指俱生思为有漏。 长水云。小乘有学方断分别俱生全在。名习漏未除。满慈无学断尽俱生。此约小乘烦恼障说。问何故无学尚纡疑悔。初果解悟不疑耶。答正理论云。或有于境智。不及愚所论。凡夫善通三藏。罗汉不识赤盐。以所知障障法界理。罗汉虽得无漏烦恼轻故。尚纡疑悔所知重故。阿难开悟所知则轻。习漏未除烦恼则重。 熏闻云。问若据迹论。阿难初果。满慈无学。阿难尚已开悟。何故满慈等犹纡疑悔耶。答递相起教。叩佛宣扬。若乃一期观此二人。迷理之心不无轻重。何者。阿难从初据人法二执。迷空如来藏。其迷则重。满慈于此怀性相两疑。迷不空如来藏。其迷则轻。又则空如来藏理犹易明。不空如来藏义复难解。是故阿难初果发起于前。满慈无学对扬于后。阿难希除微细惑。意在兹矣。若于此经欲分三根。从阿难请行已前。虽通被三根。其得悟者皆上根也。请行已后方被中下。然于行中有正有助。亦可以正为中以助为下。 世尊。若复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终而复始。 资中云。前破人法二执。显空如来藏。今显不空如来藏。故生此疑。 熏闻云。前文但总略而说。且未委明诸法生起之由。故今疑问。广说世间性相等义。山何大地依报也。诸有为相正报也。依正各有生住异灭。故云次第迁流等。 又如来说。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世尊。若地性遍云何容水。水性周遍。火则不生。复云何明水火二性俱遍虚空不相陵灭。世尊。地性障碍。空性虚通。云何二俱周遍法界。 而我不知是义攸往。唯愿如来宣流大慈开我迷云。及诸大众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钦渴如来无上慈诲。 尔时世尊告富楼那及诸会中漏尽无学诸阿罗汉。如来今日普为此会。宣胜义中真胜义性。 资中云。如来常依二谛说法。谓世俗谛及胜义谛。今说胜义异乎常说。故云真胜义性。 令汝会中定性声闻。及诸一切未得二空回向上乘阿罗汉等。皆获一乘寂灭场地。真阿练若正修行处。 补遗云。定性不到方等法华者。回向上乘指到法华而未悟者。二类俱到此会。有以知今楞严开权之教矣。所以楞严得开定性。在座蒙益者功归法华。彼云其不在此会汝当为宣说。定性已蒙法华得记之人。岂与已前定性为比。但今从本受称云定性耳。是则楞严座中定性不蒙法华开显。岂得厕于其间哉。然此特言练若。盖有谓而发定性声闻久晦迹山间辟世兰若。今来法会辞以辟之耳。 孤山云。未得二空者。未得大乘生法二空。亦未得大乘性相二空。山家所谈大小乘各有生法二空。阿含云。无是老死名法空。盖指五阴是老死之法。无谁老死名生空。如问谁老死。必答是我老死。此则妄执五阴以为我也。以小乘人能达六道假实皆空故。而未达四圣假实皆空故。故云未得二空耳。此约全夺而论。若全与者。则已得小乘二空。若半与半夺。则云小乘已得人空而未得法空。或言菩萨得法空者。但从胜变名。其实圆人达十界假名空。名人空。达十界实法空。名法空。此文明指定性皆获一乘。遂知五性之宗乃方便之说明矣。五性者。三无二有。袒于弥勒。宗于天亲。折薪于玄奘。克荷于慈恩。立言垂范自为极唱。今准此经。显知权说。熏闻云。楞伽经云。一声闻性。二辟支佛性。三如来乘性。四不定乘性。五无性谓一阐提。佛地论庄严论瑜伽论皆说五性。大同楞伽。寂灭场地者。无中边相故名寂灭。地有二义。能持能生。既持诸法。复生妙智也。阿练若此云闲静处。或云阿兰若。此云无事处。谓中道之理离二边喧动。无二边诤事也。即以此处为正修行处。正修行处者。非三教之偏邪曰正。三观圆观名修行。所观三谛名处。即此处名阿练若也。岂在远人烟绝放牧然后为阿练若哉。苟心观不明。任居绝谷。喧诤滋甚。 苕溪云。寂灭指得果之地。练若指修因之处。因果所依皆是实相。故曰寂曰真也。 熏闻云。问意欲令未得空者而得于空。而此与不空如来藏义云何销会。答如说空华元由医目。纵有所见知华本空。谈不空义亦为显空耳。荆公云。得人空者知众生无性。得法空者知法无性。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富楼那等。钦佛法音。默然承听。 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 孤山云。本亦性也。变其文耳。以本元自性既能所双绝而寂照互融。即寂而照。故曰妙明。即照而寂。故曰明妙。寂即三谛俱寂。照则三谛俱照。秪是本性之觉。妙明互融。故作两句说耳。盖性觉本觉中道之体也。妙明明妙空假之用也。体用不二。空假相即。如来藏性仿佛在兹。然此句义。与性色真空性空真色。辞异意同。上云忽生山河大地。下云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即循业发现之谓。由当机未悟。故满慈发起。如来重示。又前文正明破妄显真。此下多说从真起妄。故资中以空不空二藏收之。颇得其旨。 长水云。显不由他故云性觉。性自觉故。性自明故。岂由于他。显非有始故名本觉。本来觉故。岂因始有。又体无改易故名性觉。相非生起故名本觉。体相寂灭心言不能及。故称妙。灵鉴不昧昏惑不能暗。故名明。妙明明妙左右言耳。 富楼那言唯然世尊。我常闻佛宣说斯义。 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 苕溪云。原佛所举二觉之义。皆真觉也。今牒前为问。良恐满慈谬解此觉。性虽本尔而现是无明。必须藉智起修照了此性方名为觉。故佛二问乃是约性约修而说也。初问为复性体本明。绝能绝所。称名为觉。次问云为觉不明称为明觉者。不明犹云无明也。为是觉了无明。显于明性。方称明觉耶。 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 答意正顺次问之义方称为觉。若谓无明即名觉者。是则觉体无所照明。 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无明又非觉湛明性。 上二句牒前答意。满慈所谓觉者。必假能觉之智方显所觉之性。故今亦曰有所非觉。盖言若有所觉则非真觉。又恐疑云。若无所觉应无能明耶。故复示曰无所非明。盖言无所觉中亦复非有能明之智也。此以性斥修。显修为妄。由无明尚混能所未亡。究竟觉明始同本性。故前云见所缘眚觉见即眚。本觉明心觉缘非眚。下二句释上无所非明也。无明即非明。变其文耳。意云上谓非明。但是无于妄明。非谓无于觉湛明性。 性觉必明。妄为明觉。 本性之觉必具湛明之性。以不了故。妄为能明之明。所觉之觉。 觉非所明。因明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