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摄心是道场”,是说只要能够摄心,处处都是道场。“处处总成华藏界,重教何处不毗卢”,到处都是道场,只要你能够摄心。“此是摄心法”,守一不移就是摄心的方法。《法华经》讲,菩萨修行从无数劫以来,除了睡眠以外,就是以摄心作为修行的根本。能摄心,就能入禅定。《遗教经》也告诉我们,五根都是以心为主,只要能将此心制之一处,什么事情都可以办得到,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摄心一法,是佛教禅定的根本法门。“前所说五事,并是大乘正理,皆依经文所陈,非是理外妄说。此是无漏业,亦是究竟义。超过声闻地,直趣菩萨道。闻者宜修行,不须致疑惑。”四祖大师把前面的内容进行了一个总结。前面一共说了五个问题。从“我此法要”开始是说第一个问题,讲“一行三昧”;从“《普贤观经》云”开始,讲“无念安心”;从“若举安心”开始是第三个问题,“解行并重”才不会盲修瞎练;从“又曰:用向西方否”开始,讲“悟解法相”的才不会对后学造成误导;从“又古时智敏法师训曰”开始到刚才地方,是“守一不移”。《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前半部分是说这五件事:一行三昧、无念安心、解行并重、悟解法相、守一不移。四祖大师说:这五件事,并不是他自己杜撰的,“并是大乘正理,皆依经文所陈,非是理外妄说。”从这里可以看到,四祖禅法仍然保持了自达摩祖师以来所说的藉教悟宗的传统,不是离开经典去谈禅法,而是依据经典的教证来说明禅修的理论与实践。这和以后禅宗强调“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多少有一些区别。在禅宗刚刚诞生的时候,如果说“不依经教”,它将遭遇的来自传统佛教的排斥可能更加严重。即使是这样,像达摩祖师,像二祖,当时在弘扬禅法的时候,都受到传统佛教不同程度的排斥。所以到了四祖,他还是强调所传的法都是依经文所成,不是理外妄说,希望借此减少传统佛教的干扰。禅宗是在中国文化思想的基础上成立起来的新兴宗派,换句话说,当时禅宗是被佛教界当作异端来对待的。禅宗既然是新兴宗派,它和传统佛教必然有很大差别,四祖为了缓解新兴宗派和传统佛教的对立,所以就特别强调他所传的禅法完全是以大乘经典为依据,不是理外妄说,并且一再强调“此是无漏业,亦是究竟义。”所修所行不是有漏果,而是无漏道果,是究竟义,是了义,不是不了义。佛教的教义,有了义教,有不了义教。不了义教是佛的方便说,了义教是佛的究竟说。“超过声闻地,直趣菩萨道。”听闻者应该依此修行,“不须致疑惑。”从这些语言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四祖大师的苦口婆心。“如人学射,初射大准,次中小准。次中大的,次中小的。次中一毛,次破一毛作百分,次中百毛之一分。次后箭射前箭,筈筈相柱,不令箭落。喻人习道,念念注心,心心相续,无暂间念。正念不断,正念现前。 ”这是用比喻来说明断烦恼的过程。断烦恼是从粗到细,“如人学射”,好像人学射箭一样。学射箭“初射大准,次中小准,次中大的,次中小的,次中一毛,次破一毛作百分,次中百毛之一分,次后箭射前箭,筈筈相拄,不令箭落。”这就把断烦恼、破无明的这个思维修的过程,讲得非常生动。学射箭,先射大靶子,因为手还不准。这是比喻要先破粗重的烦恼。一个人爱骂人,就先练不要骂人,天天练这件事;有贪心,就先练不要贪心。这样子来去掉粗重的烦恼和无明。“初射大准,次中小准,次中大的,次中小的,次中一毛。”这时候的烦恼和无明就很小很微细了。“次破一毛作百分,次中百毛之一分。”把微细的烦恼和无明再来分,就尘沙惑与无明惑。尘沙烦恼和无明,也都要一一断尽。断尽以后再怎样呢?“次后箭射前箭,筈筈相拄,不令箭落。”筈就是箭的末端。箭箭相连,不令箭落地,不要让观照的力量有所间断,也就是前面讲的“无间昼夜时,专精常不断”。下面“喻人习道,念念住心,心心相续,无暂间念,正念不断,正念现前”,这句话在前面也讲过,不过这句话和前面的比喻结合起来看,意思就更明确。文法上,这叫“合喻”。学道就像学射箭一样,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成功。要心心念念,专注不移,要“正念不断,正念现前。”这种修行的要求,难度确实很大。“又经云:以智惠箭,射三解脱门。筈筈相拄,勿令落地。又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又如家有如意珠,所求无不得。忽然而遗失,忆念无忘时。又如毒箭入肉,竿出镞犹在。如此受苦痛,亦无暂忘时。念念在心,其状当如是。”经上也讲:以智慧之箭,射三解脱门。三解脱门是哪三个呢?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空、无相、无愿。“空”就是观一切法缘起性空。观了缘起性空以后,对于缘起性空的道理也不要起执着,这叫“无相”。然后在一切事物上,在一切法上,没有贪求心,没有愿欲心,这叫“无愿”。愿就是欲望的意思。对于世间的、出世间的一切事物,不要生起喜悦之心。如果生起喜悦之心,还是法缚,不是顺解脱,还是不能自在。只有真正达到空、无相、无愿,才能使此心自在,才能入解脱门。“筈筈相拄,无令落地。”智慧箭要一箭接一箭地射出去,不能有间歇,一有间歇妄想就会生起。下面的比喻,叫做“钻木取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下面又是一个比喻:“又如家有如意珠,所求无不得,忽然而遗失,忆念无忘时。”又好像家里本来有如意宝珠,有了这个如意宝珠,一切所求都能如愿,忽然珠子丢失了,你着急不着急呢?一定会很着急。那怎么办呢?赶快去找。又一个比喻:“又毒箭入肉,竿出鏃犹在,如此受苦痛,亦无暂忘时。”毒箭射到肉里面去了,箭竿是拔出来了,箭头还在里面,还是一样地痛苦难忍,必须马上把它拔出来,不拔出来就有丧身失命的危险。这些比喻都是说明修道的急迫性、求法的急迫性。“念念常在心,其状当如是。”我们修行也应该有这种急迫感,应该把修行的要求念念放在心上,要像射箭那样一箭挨一箭地射,要像钻木取火不得到火就不罢手,要像寻找丢失的如意珠那样急切,要像拔出肉中的毒箭那样刻不容缓。用这样的要求来学法,无法不得,无修不成。“此法秘要,不得传非其人。非是惜法不传,但恐前人不信,陷其谤法之罪。必须择人,不得造次辄说。慎之慎之。”四祖告诫我们:“此法密要,不得传非其人。”这个修行的要领,非常秘密,非常重要,不得随便地传非其人,一定要慎重。像前面所说的:“我此法要,为有缘根熟者说。”只为有缘人说,只为善根成熟的人说。“非是惜法不传,但恐前人不信。”不是吝惜不传法,只是恐怕人们不信,“陷其谤法之罪。”“必须择人,不得造次辄说。”如果传非其人,不但不信还会诽谤此法,就使对方陷入谤法之罪。所以传法必须择人,不能随便地传非其人。造次就是随便,不能造次,“慎之慎之”,慎之又慎。古代乃至今天都是如此。法择人,师择人。传法要选择人,师父收徒弟也要选择人。反过来,弟子也要选择师父。在柏林寺出家的人,我事先都跟他们讲清楚:要在这里出家,自己要好好选择。师父选择弟子,弟子也可以选择师父。出家的时候有几个月的观察,在观察的过程当中双向选择。师父、僧团选择弟子,弟子也选择师父和僧团。你觉得选择得当,那该做师父的就做师父,该做弟子的就做弟子。任何一方觉得不合适,虽然没有签协议,这个口头协议就自然消除,你走你的,我走我的。这样一来,传法的人和学法的人都能以自觉自愿的心态来接受佛法,接受传承。“法海虽无量,行之在一言。得意即亡言,一言亦不用。如此了了知,是为得佛意。”“法海虽无量,行之在一言。”佛教修行虽然有像大海一样无量无边的法门,但是在运用的时候能够用得了多少呢?用之在一言,一句话就够了。无量的法门,一句话就可以包括。“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是一句话,“诸佛心第一”是一句话,到了这一本书里头也是一句话:“守一不移。”你把这一言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能够去落实,就足够了,再不需要别的东西了。“得意即亡言,一言亦不用。”如果得到了这一句话真实意义,连这一句话也不用,你只管去做就好了,在做的时候,没有说“我要守一不移”的必要。已经进入状态了,这一句话也不要了,有这一句话反而是障碍。“如此了了知,是为得佛意。”像这样明明了了地知道此法的究竟处,就是真正得到了佛的本意,得到了佛法的根本。《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所讲的五个问题的中心就是“诸佛心第一”,这五件事都是在围绕着“诸佛心第一”来展开,都是要说明“诸佛心第一”,要明白“诸佛心第一”,要实践“诸佛心第一”,要证到“诸佛心第一”。第十一讲四祖道信大师的生平(2003年 11月 28日讲)各位道友:今天是第二个七的第四天。十天以来,我们讲了四祖大师的禅法思想和实践方法。下面的几次讲座,我想介绍四祖的生平、四祖与五祖的关系以及四祖与牛头法融的关系,到十二月一日就解七。今天就先简单地介绍一下四祖大师的生平事迹。我们身在四祖道场共修,学习四祖禅法的核心思想“守一不移”,并且按照这个方法修行,也应该对四祖的历史有个大概的了解。不过限于资料,关于四祖道信大师在佛教史传方面介绍得不多,要想详细了解四祖七十二年的生活情况,还是有相当的难度,现在只能根据一些零星资料略作介绍。四祖的祖籍在河内,就是现在河南省的沁阳县。他的父亲在湖北蕲州广济县做官,所以四祖就出生在广济县。他出生的年代是北朝大象二年,也就是公元580年。四祖诞生的日期刚好是三月初三,所以黄梅人就在每年的这一天举行纪念四祖诞生的庙会。这个传统由来已久。至今树立在四祖殿后面的《四祖寺禅堂碑记》,是清朝康熙年间立的一块碑,碑上就讲到四祖诞辰人山人海、幢幡宝盖铺天盖日的盛况。四祖七岁就出家了,十二岁他就到安徽皖公山寻找三祖僧璨大师,见面之后,就向僧璨大师提出来要求解脱。我们想一想看,一个十二岁的小孩子居然就知道要求解脱!僧璨大师反问一句:“谁缚汝?”谁把你捆住了?道信说:“没有人捆住我。”三祖就说:“那你还求解脱干什么呢?”就在这短兵相接的一问一答之间,他居然有所领悟,然后就随侍僧璨大师十年之久。一直到二十二岁,才有一个名额可以正式剃度为僧。那时出家很困难,一定要经过朝廷批准,有了名额,才可以剃度为僧,否则只能在寺院当童行,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行者。当童行排队若干年,才轮得到剃度出家。道信大师剃度以后,就往江西吉州(今江西省吉安县)受戒。正好好遇上盗贼围城,七七四十九天解不了围,城里的人连水都没得喝。大家就向这位年轻的师父求救,看有什么办法能够让贼兵退出,让城里的人有饭吃有水喝。道信大师说不要着急,一起跟我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念了七天,城外的贼兵看到城墙上满是天兵天将,不战而退,城中的人因此得救。大家纷纷感激这位年轻的大师。摩诃般若波罗蜜是什么意思呢?摩诃者,大也;般若者,智慧;波罗蜜,彼岸到。合起来就是“大智慧到彼岸”,念这一句话就有这么大的威力。我想当时城里的人念这句话的时候,谁都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因为不需要知道什么意思,只管念就行了,用心念就一定有感应。这件事在《黄梅县志》、《吉州府志》上面都有记载,佛教史书上也有记载,应该不是传说,而是确有其事。吉州城被围数十天,城中卫生条件一定很差,所以贼兵退了以后,城中又发生瘟疫,瘟疫来了不断地有人死。群众又来求道信大师,希望他能救大家。道信大师还是那个方法,大家一起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念了数日,盛暑六月天竟然下了一场雪,瘟疫就解除了,城里的人因此得救。吉安人为了感恩道信大师,就出钱给他修了一座寺院,名字就叫雪山寺,经学者考证,这座寺院现在还存在。这个时候道信大师大概二十三、四岁,年纪很轻。因为有这两件灵异的事情,一定会引起周围群众的向往。请他治病的人会有,请他消灾解厄的人会有。作为一个修行人如果整天忙于这些事情,一定会感到这对自己的功夫有所干扰,所以他很快就离开了吉州,又回到三祖的座前。若干年后,僧璨大师把衣钵传给道信大师,就往广东罗浮山隐居。道信大师没有随往,而是到了庐山大林寺,一住就是十年。大林寺是天台宗的智者大师开山,当时有智者大师的再传弟子在那里讲习天台宗的禅观思想。这十年,道信大师对佛教的思想体系和禅修方法进行了十分深入地研究与实践。唐武德七年(624年),道信大师从庐山下来,来到黄梅的破头山下,看见此处有好泉石,就在此结茅安居,从此以后就几乎没有离开过破头山。这个时候道信大师大概四十岁左右。他自耕自食,参禅打坐,并且从各地有不少的学人陆续来此参学。破头山又叫破额山,从四祖大师开始改名双峰山。所谓“佛法传四祖,金容振双峰”,就是说的这座双峰山。唐太宗在位时,道信大师的道誉日益隆盛,学人纷纷来此参学,聚集禅众五百多人。当时道信大师主张一方面要打坐,一方面要劳作,通过劳作获取粮食以疗饥疮,然后专门打坐,不看经,也不共人言语,坐它三年五年,一定有所成就。《传法宝记·道信大师传》里面说,道信大师从十二岁亲近三祖开始,一直到七十二岁圆寂,六十年胁不至席,没有睡过觉,没有倒过单。道信大师守一不移的禅定功夫,现在的人简直不敢去想象,更不要说去学他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都学不到。四祖是这样的大禅师、大修行人、大解脱人。我们能够在四祖道场学习佛法、修行佛法,因缘不可思议。正因为道信大师有甚深的禅功,有众多的学徒,所以逐渐传到朝廷。唐太宗闻其异名,三次下诏书要请他到宫廷说法,道信大师一概以老病相辞。第四次皇帝有令,如果这个老和尚还不来,就拿他的头来见陛下。使臣来到双峰山,就把皇帝的意思向道信大师说了一番,道信大师说:那很好,你不是宝剑在手吗?老僧的脑袋也在这,你拿去吧!使臣见到道信大师是这样地大雄无畏,就说:皇帝有旨,不敢损害老和尚。后人赞叹四祖大师当时的作为,就说:“引颈天使,不面君颜。”那种修道人的本分,我们现在想起来,真是一次五体投地都不够,要千百次的五体投地,顶礼这样的高僧大德。当时四祖在此,参学的常有五百人。从学人的地域分布情况来看,大部分都是南方人。有荆州的、有南岳的,还有南京的。南京牛头山的法融禅师,并没有到双峰山来,而是四祖亲自到南京牛头山去印证他,我们后天晚上再详细讲四祖与牛头法融的关系。四祖当时法席很盛,见于记载的弟子除了五祖弘忍、牛头法融以外,还有六个人,《高僧传》里面都能找到记载。四祖大师是在唐高宗永徽二年闰九月初四日圆寂,享年七十二岁。我不知道四祖寺往年的三月三、九月四,有没有法会纪念这两个日子。如果有的话好好坚持,而且要有计划、有组织,使纪念活动既有形式,又有内容,以此宣传四祖禅法、宣传四祖寺历史。如果没有,我建议从明年三月三就开始做。四祖大师圆寂之前,嘱弟子在寺侧修陇龛(注:又作垄龛。本意为棺槨),就是现在的毗卢塔。到了九月初四那天,四祖就问陇龛修好了没有,弟子告诉他陇龛已经修成,就走到塔中坐着圆寂了。过了两三年,塔门自开,四祖大师肉身不朽。五祖弘忍与常住僧众就把真身供奉在塔中。后来寺内修了四祖殿,又把真身请回寺内供养。明朝正德十四年,四祖真身自己抬起手来,然后头顶出火,真身就连同四祖殿一起烧掉了。有记载说,真身吐火自焚以后,留下许多舍利。当时地方官荆王得知此事,就铸了一尊四祖金像供养在四祖寺。四祖生前生后都有许多灵异的事情,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就是神通。四祖圆寂以后,朝廷给过他一个封号,叫“大医禅师”,四祖的塔就叫“慈云之塔”。赐号和塔名都与四祖大师的生平事迹有关。四祖二十多岁时在吉州曾经有过念摩诃般若波罗蜜治疗瘟疫的事情,在这以后也有他为民众治病的事迹流传,朝廷赐他“大医”称号,是有一定的事实作为依据的。那么以佛法治病算不算是正法呢?如果不是以此来获取名闻利养,而是以此方便慈济众生,就是正法。如果自己并没有能耐,又说自己能治病,以获取名闻利养为目的,就不是正法。我们应该从其出发点来评价出家人为人治病的事实。这样的事实历史上并不少见。元朝柏林寺有一位圆明普照月溪大禅师,在柏林寺住持了三十多年,他中兴柏林寺就是以给群众看病的钱作为修庙的经费,而且他也得到元朝政府的六字赐号。元朝封出家人的号有两字赐号、四字赐号、六字赐号,最高的是八字赐号。每一次封两个字,要是封的八字赐号,那就是封过四次。圆明普照月溪大禅师封过三次,所以是六字赐号。可见朝廷对此也是很认同的,认为他给老百姓带来了福音,为佛教的弘传做出了贡献,所以给他六字赐号。四祖道信禅师在黄梅三十多年,不但有甚深的禅功,在治病救人方面一定也有许多的口碑在世间流传,所以朝廷就赐以大医禅师的封号。这个封号是不是皇帝直接赐给道信大师的呢?不一定。往往是由地方官先向朝廷打报告,将此人的生平事迹报告一番,然后再提出建议说,是不是赐他为大医禅师?皇帝说照此办理,事情才算完成了。所以封赐号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能够在道信大师的道场修学佛法,有这样一位活菩萨、大祖师作为我们的先人,我们在座的四众弟子都应该感到无上荣幸。我们要以此为动力,追踪先德,精进修行,不要辜负这个无上法缘。第十二讲四祖与五祖(2003年 11月 29日讲)各位道友:今天给大家介绍四祖与五祖。我们生活在祖师道场,相信许多人对四祖、五祖的历史和禅法都有所了解,比我这个初接触的人,了解得更多更详细。不过因为讲到四祖禅法,有必要讲一讲四祖与五祖的关系。不用说大家也知道,五祖肯定是四祖的徒弟。但是五祖成为四祖的徒弟,因缘很不一般。四祖当年在此传法,跟他学习禅法的人非常多。当时有位叫做“栽松道者”的,一个种松树的老人,也来跟四祖学习禅法,并且希望四祖传法给他。据说有一天,这位种松树的老者一到四祖座下,就向四祖说:“大师的佛法,我能得乎?”出语不凡,口气很大。四祖就说:“你已经老了,即使把佛法传给你,你还有时间来弘扬吗?”老者就说:“难道我就没有缘分得到祖师的佛法吗?”四祖说:“除非你转世再来,我还可以传法给你。”老者就问:“我应该去哪里投生呢?”四祖告诉他:“逢岗则止,遇周即住。”老者得到四祖的开示,就动身去找有岗的地方。黄梅县境有个地方叫竹岗(可能我们黄梅人很清楚竹岗在哪儿,我不是很清楚),老者到了这里,打听到这里叫竹岗,心想这就是四祖给我说的地方了,应该停下来。他停下来的时候,刚好遇到一位姑娘在河边洗衣服。老者走上前就问:“你贵姓啊?”她说:“我姓周。”老者觉得:“岗”也到了,“周”也遇了,这大概就是我住的地方,就是我要改变身形的地方。所以他就向姑娘说:“我能在你家借一宿吗?”姑娘回答说:“我家里还有父亲、还有哥哥,你前去问他们。他们同意我也会同意。”老者就说:“你先表个态,同意还是不同意?”她说:“我同意。”姑娘同意了。然后他就到姑娘家里,也如是说了一番。征得同意后,回到双峰顶上,无疾而终,坐化了。没隔几个月,姑娘肚子慢慢大起来,然后就要分娩。作为一个处女,还没有出嫁就身怀有孕,实在是大辱门庭,父母就把姑娘赶出来不让她住在家里。姑娘觉得自己清白无辜,尽管父母对她有误解,她还是觉得自己没有任何对不起家庭的地方。被赶出家门以后,姑娘在乡村里给人家纺纱织布度日子。十月怀胎一满,生下来的却是个肉球,看到是这么一个怪胎,就把他扔到原来洗衣服的地方。但是肉球不但不沉没,还逆流而上,并且有光明。当地老百姓看到以后,马上又把他捡起来,送回给姑娘。剖开肉球,里面是一个小男孩。她就把他带在身边,乞讨为生,来养活这个孩子。大圣人出世,必定是经过大的磨难,往往九死一生。一般人在那种情况下,早就死定了。但是他居然没有死,还了活下来,在母亲的关怀抚育下长到七岁。四祖觉得机缘已到,就下山去,刚好在路上就碰到他们母子俩。四祖问小孩:“你姓什么?”小孩说:“我不是一般的姓。”四祖说:“那是什么姓呢?”他说:“那是佛性。”四祖说:“难道你没有姓吗?”他说:“我性倒是有。”四祖说:“那你到底姓什么呢?”他说:“我性空。”性空,诸法缘起而性空。祖师觉得这个孩子虽然经过入胎出胎,仍然没有迷惑,还是那么清清楚楚,心里很高兴。然后小孩就向四祖说:“你的佛法我能得吗?”四祖说:“你现在这么小怎么能得佛法呢?”“哎呀祖师啊!你从前嫌我老,现在又嫌我小,难道我与佛法无份吗?”四祖不言声了,就向他母亲说:“你舍得把孩子送给我当徒弟吗?”他的母亲当然是非常愿意,求之不得,所以很痛快地答应说:“好!送给老师傅当徒弟。”四祖把这个孩子和他的母亲一起带回寺院,命令常住大众布置禅堂,香花供养,然后和小孩一起走到佛殿礼佛,钟鼓不击自鸣。这是一种很吉祥的象征。这种现象在中国的佛教历史上有过多次。凡是有大圣人、有高僧出世,在佛法要兴旺、道场要兴旺的时候,都会有钟鼓不击自鸣的瑞相。这个小孩,就是后来的弘忍大师。四祖寺最早的时候,名叫幽居寺,后来才改名正觉寺。当时这里没有什么人烟,从山下沿着峡谷走上来,森林茂密,流水潺潺,而且还有瀑布,云雾缭绕,非常幽静,所以四祖就为寺院取名幽居寺。五祖随四祖出家后,一直跟在四祖身边,一直到二十一岁,四祖才正式传衣钵给五祖。传衣钵的地方,就是寺院右边毗卢塔上方的传法洞。我在上一个七结束的时候,也到传法洞参拜一次。那里有很大一块石头,但是洞里头比较破烂。在当时,那里肯定是森林茂密。经过一千多年的变化,现在的传法洞肯定不是原来的面貌了。即使现在这个样子,也还是很有灵气。我也在洞里静坐片刻,感觉不同。地方不是很大,如果没有佛龛,坐三个人没有问题。现在因为有佛龛、有供桌,坐一两个人就很挤了。五祖得法以后,觉得母亲为生养他受尽了冤屈,想报答母亲的心情特别强烈,就到东禅寺去住,在那里养他的母亲。地方志书中记载说,东禅寺在现在的黄梅县城里面,后人称为东山的冯茂山,现在的五祖寺,并不是东禅寺。有的书上说:六祖得法是在东禅寺。《六祖坛经》上面,对于六祖得法是在黄梅什么地方,没有明确交代,这就给后人留下了悬案。五祖后来又在东山开辟道场,所以五祖的禅法被称为“东山法门”。五祖得法以后,座下也有许多学人。他的禅法,是跟四祖一脉相承的。在《楞伽师资记》上面,有他的传记,也有他禅法的介绍。《楞伽师资记》对四祖的历史一语带过,而对五祖的历史有比较详细的叙述。里面说到五祖禅法的特色,“盖静乱之无二,乃语默之恒一”。就是说,不但要静中修,也要在动中修,动静无二,语默恒一。后来永嘉大师的“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就是对这种禅法特色的继承。五祖这个人,身长八尺。佛陀有三十二相,他比佛陀只少七相。四祖在第一次见到小小年纪的五祖时就说,这个孩子再有七相,就具足大人之相。大人相就是佛的相、转轮圣王的相。转轮圣王三十二相,佛也是三十二相,这叫大人相。尽管五祖有这样庄严的相貌,平常却不大说话。是不是他呐于言谈呢?不是的,这是一种修行方法。修行人一般语言比较少。因为说话多肯定妄想就多,散乱心多;说话少,就能时时刻刻观照自己。《楞伽师资记》上用两句话形容他的生活态度:“缄口于是非之场,融心于色空之境。”在是非场中,把口封得紧紧地不说话。所谓“是非场中,人人向前,我独向后”,五祖大师就是这样,在是非场中把口封起来,缄口不语,一天到晚只是观照自己,没有功夫去理这些闲是闲非,修行人的特点就是这个样。然后“融心于色空之境”,色也好空也好,都能够以般若智慧去消融。动静无二、语默恒一,就是我们常说的“四仪皆是道场,三业咸为佛事”,我也经常引用这两句话。为什么呢?只有把行住坐卧四威仪当作道场,把身口意三业的一切活动当成佛事,以这样的境界和要求来修行,才能够真正打成一片。否则的话,功夫就不可能成片。如果在生活当中总是杂用心,就很容易失去觉照,就会有妄想、有分别、有业障。为什么说“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因为只要起心动念,就是在分别。在分别就有罪、就有业;只有无分别了,才处处是在作佛事,才处处是道场。五祖大师修行的这些特点,是五祖禅法的精髓所在。我们一定要学到“四仪皆是道场,三业咸为佛事”,才真正懂得什么是修行,在什么地方修行。否则的话,就是瞎忙活,没有抓住根本。五祖是一位非常喜欢住在山里的人。他老人家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黄梅。当时就有人问五祖:“为什么学道的人要住在深山?”五祖大师就回答说:“大厦之材,本出幽谷,不向人间有也。以远离人故,不被刀斧损斫。一一长成大物后,乃堪为栋梁之用。故知栖神幽谷,远避嚣尘,养性山中,长辞俗事。目前无物,心自安宁。从此道树花开,禅林果出也。 ”意思就是说,学道的人住在山里面有利于修行,这就好比一切栋梁之材都出自深山。树木长在深山,就没有人来侵害它,所以能够真正长大成材。在平原地方能够长大一棵树吗?在平原地方,一棵树就算能长大,也是歪七歪八的,没有什么用。所以一定要在深山里边苦修,才能真正修成正果。这些话讲得非常精要,指出了住山清修的重要性。整天俗务缠身,整天送往迎来,如果不是真正过来人,做这样的事,那是非常分心的。只有具有大菩萨境界的人,修行的过来人,做这些事情才是在作佛事;否则的话,确实是耽误修行。以上就是五祖禅法的特点,修行的特点。虽然黄梅交通闭塞,又是在深山里面,但是到五祖座前请益的人,比四祖住世时还要多。四祖座下住五百人,到了五祖时住七百人。书上形容说:“时四方请益,九众师模。虚往实归,月逾千计。”就是说从四方来亲近五祖的九众弟子,每个月有上千人之多。出家五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加上在家四众优婆塞、优婆夷、近住男、近住女,这是佛教里面的“九众”,不把最后二众和优婆塞、优婆夷分开,就是“七众”。弘忍大师是九众的楷模,他能够让任何人都“虚往实归”。来的时候肚里空空什么也没有,回去的时候就能够带着佛法回家,这叫做“虚往实归”。每一个月有多少人呢?“月逾千计。”一个月有上千人到五祖座前受教,可以想见五祖当年法席之盛。我们敞开大门一个月,总没有一千个人来。就算有几个人来,也都是来玩的,不是来受教的。现在是汽车一直开到门口,但是在五祖那个时候人们是爬山涉水,不远千里而来啊!可见五祖的影响真的非常大。五祖那么多的弟子当中,最有名的有十大弟子,其中包括从中国最南边的广东来的慧能大师。在这些大弟子当中,神秀大师是首屈一指的,他在家的时候,就已经是学问高深的儒家学者。神秀大师五十岁左右在家乡荆州出家,后来闻说五祖大师的道誉,不远千里来到五祖座下。荆州虽然也在湖北境内,但路程还是很遥远,有一千多里路。当时投奔五祖座下的,有几个鼎鼎大名的法师,其中还有一个高丽国的人,也就是现在的韩国人。这十大弟子,用五祖的话说,“各为一方化主”。但是从历史发展的结果来看,当时最有名的应该是神秀大师。他活到一百多岁。武则天把他请到东京洛阳,在宫中供养,成为“两京法主、三帝门师”。是东京、西京两个地方的法主,又是三个皇帝的国师,可见其声誉之高。当时武则天曾经问神秀国师:“你的师父是哪一位?”神秀国师说:“我的师父是东山弘忍大师。”武则天说:“你的师父告诉你什么法门呢?”神秀国师说:“我的师父告诉我《文殊说般若经》一行三昧。”由此可以知道,五祖的禅法和四祖是一脉相承的。武则天当时就赞叹说:“若论佛法,无过东山法门者。”意思就是说到佛法的修行,在当时没有超过东山法门的。就这一句话,引起当时很多人对禅宗的不满。神秀国师的“北宗”,也出了不少人,传了好几代。毕竟神秀国师和初祖、二祖、三祖、四祖、五祖、六祖所面临的环境不一样。其他的六位祖师都是远离朝廷,皇帝怎么请他都不去。神秀大师既被请到京都,受到政治的影响,他的法统就很难继续下去。因为在人际关系复杂的名利场中,作为一个大修行人,坚持个人的修持也许还不算难,但是从维持佛法传承的纯正性,从完成正法久住、佛种不断的使命来讲,可以说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这也就是其他的祖师为什么不肯离开深山的根本原因。当然在那样的环境,也需要有佛法的教化,甚至可以说更需要佛法。所以像神秀大师这样的人,也是非常了不起。只不过在那种环境里面,必须付出相当巨大的牺牲。所以正好相反,在天涯海角的六祖慧能,倒把“东山法门”弘扬开来,一直流传到现在,这就是所谓的“南宗”。这些历史事实,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历史上与朝廷走得很近的宗派,没有一个流传下来,到现在就只剩下一些教义,但是法统已经没有了。禅宗在山林水边耕田搏饭,过着劳动大众的生活却得以延续下来。不仅是禅宗本身得以延续下来,实际上整个中国佛教,都是因为禅宗的延续,才得以保存到今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禅宗保全了整个中国佛教。禅宗不依靠经济实体,不依靠化缘,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不依靠信徒。他自己种田,信徒来也可以,不来也可以。比如在“会昌灭法”的时候,信徒根本不可能去寺院。去寺院就要杀头,谁也不敢去。但是禅僧们自己种田,种田就有饭吃,有饭吃就可以疗饥疮,就照样可以修行打坐、参禅悟道。六祖慧能的禅法能够流传到现在,就是因为保持了三祖、四祖、五祖的一贯作风,保持了平民宗教的特色。我把中国佛教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道安法师的时代,佛教中国化;第二个阶段,六祖的时代,佛教大众化;第三个阶段,从太虚大师算起,佛教现代化。我们生活在四祖道场,生活在五祖的隔壁,有必要很好地了解四祖、五祖的禅风,了解四祖、五祖住在深山耕田搏饭,过清苦禅林生活的优秀传统。这些传统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第十三讲四祖与牛头法融(2004年 11月 30日讲)各位道友:今天是第二个七的第六天。说是打七有七天,实际上一个七没有七天,明天早板香就解七了,并不是明天晚上才解七。所以晚上的开示就只有今天一个晚上,明天还有一次,在早板香止静以后,叫做“静中开示”,解七的开示是在止静的时候讲。明天的开示不那么好讲,每个人挨一板子才开始讲,所以大家把衣服穿厚一点,明天那一板子不是轻轻地打,是狠狠地打,要把这两个七的饭钱都讨回来。今天讲四祖与牛头法融的关系。四祖有十几个见于传记的弟子,其中的两位大弟子,一位就是昨天讲的五祖弘忍,另外一位就是南京牛头山的法融禅师。他也算是五祖,而且他也开了一个宗派叫做“牛头宗”。因为他住的地方叫牛头山,所以他的宗派就叫“牛头宗”。也传了十几代,传到宋朝才慢慢衰落下去。法融禅师出家前是一位饱通经史的学者,出家以后自修自学,自己看经书而且得到自然的智慧,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禅师。法融禅师并没有到双峰山来,不是自己找到四祖这里要跟四祖学习。他是另外一种类型,是四祖去找这个徒弟。不是徒弟找师父,是师父找徒弟。唐朝贞观年间,四祖定居双峰山以后,有一年四祖来到任州,相当于现在江苏南京镇江一带,见到牛头山紫气缭绕,不同一般。四祖就说:这座山一定有修道的人,而且应该是已经开了悟证了道的人,我一定要上山去看一下。于是四祖大师就走上牛头山找这位得道高僧。经过一番寻访之后,在牛头山的北崖,一个很幽静的地方,找到法融禅师在那里打坐。法融禅师对四祖并不理睬。因为他只管打坐,有人来也好,没有人来也好,甚至于周围都是豺狼虎豹也没有关系。四祖见到这位修行人,就问(你不理我我理你嘛):“你在这里做什么呢?”法融说:“哦!我在这里观心。”四祖说:“观是何人?心是何物?”是什么人在观?那个起观的心又是什么?这一问,法融禅师答不上来了。接下来就还有一些问答,这里就不讲了。但是这个根本问题答不出来,是最关键的。法融觉得来的一定不是一般人,就马上起座礼拜。礼拜完了,四祖问:“山上还有没有可以静居的地方?”法融说:“还有,前去不远有一个非常好的茅庵,你如果想住的话可以到那里去。”然后四祖就在法融禅师的带领下到了那个地方,看到许多豺狼虎豹,四祖看到了,做出好像很害怕的样子。法融就说:“你还有这个在啊?”四祖说:“这个是什么?”法融又回答不上来。那里有一块大石头可以打坐,四祖就在石头上大大地写了一个佛字,然后对法融说:“你请坐。”法融看了毛骨悚然,说:“上面有佛字,我不敢坐。”四祖就说:“你还有这个在啊?”因为他心里还有执着,还有佛见,还有法见。真正修道的人没有这些见,生佛平等。法融觉得又输给这个老和尚了,就向四祖请教佛法,四祖给他讲了一番开示,这一番开示就是《四祖禅师示牛头法融禅师法语》,题目是现在加的,以前没有。四祖开示说:“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这一句话,是最究竟的佛法要领。不管是什么法门,百个也好,千个也好,都离不开自心,都是我们心里本来有的,都要落实到方寸之心。中国古时的观念,认为心就在这方寸之间。“同归方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用法,不是印度佛教的用法。所谓“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无二路就是同归一心。“河沙妙德,总在心源”,像恒河沙数那样多的微妙功德也不出自心,自心是一切微妙功德的源头。“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这是针对牛头法融讲的话。戒定慧和神通妙用你现在已经完全具足了,都在你的方寸之间。不管是戒定慧也好,神通妙用也好,其来源不出自心。这是从正面分析法融禅师所达到的境界。“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神通妙用不出自心,一切烦恼业障也不出自心,也都是缘起性空的,所以本自空寂。离开了执着,一切烦恼皆破,有执着才有烦恼。“见缘起者见法,见法者见佛”,能见到缘起,一切业障皆空,一切因果皆如梦中之事。因果事实到底有没有呢?还是有。毕竟做了那个梦,毕竟见到了那个幻。虽然说因果事实如梦如幻,并不真实,但那是醒过来以后才知道的,如果现在还在睡梦中,还在迷的境界,梦中的事情还是真实地存在着。只有你一旦觉悟了,哦!才知业障本来空。“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如果你觉悟了,就会知道无三界可出,也没有觉悟是要去追求的。净土在什么地方?秽土当下就是净土,所以无三界可出。打破了净与秽的界限,打破了娑婆与极乐的界限,打破了迷和悟的界限,就无三界可出,也无觉悟可求。这里的“非人”是指无情,情与无情性相平等,不管是有情生命,还是山石土木、日月星辰,一切都是缘起而性空的。所以一切都是平等的,一粒灰尘和整个宇宙是平等的,一个凡夫与十方诸佛也是平等的。“大道虚旷,绝思绝虑。”大道就是佛性,或者叫涅槃、真如、菩提、正觉,种种名称,说的都是同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无烦恼、无菩提、无迷失、无觉悟、无净土、无秽土,你无法想象和猜测它到底是什么样子。如果你去想象和猜测,你就离它越远。一旦停止追求与分别,它就完整清晰地在你面前展露无遗。“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无缺少,与佛何殊?更无别法。”这样的微妙大法,虚旷大道,你现在已经得到了,一点也没有缺少,所以你现在与佛是平等的,无二无别。开了悟,见到了佛性,就是因中的佛,所以与佛何殊呢?“更无别法”,除此绝思绝虑的虚旷大道以外,再没有任何的法可以传授。“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观行,亦莫澄心,莫起贪嗔,莫怀愁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从今以后,你应该怎么样呢?应该就在虚旷大道的境界上任心自在,好好保任这种境界。不要观行,不要澄心,不要再起任何执着。在这个时候,修与无修是一致的,是修而无修、无修而修。大家不要看着容易。又不要观行,又不要澄心,这多好呢?但是下面你做不到。下面说:“莫起贪嗔,莫怀愁虑。”你如果是在没有贪嗔、没有愁虑的情况下任心自在,那就不用作观行了。可惜我们没有一时一刻没有贪嗔,没有一时半会儿没有愁虑。要荡荡,荡荡不了;要无碍,障碍重重;想任意纵横,却做不到。“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不作诸善容易,但是不作诸恶就难了。在不作诸恶的前提下不作诸善,那才是纯善无恶。到这个时候,做任何事情,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顺逆皆方便,就可以真正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布施不住布施相,爱语不住爱语相,利行不住利行相,同事不住同事相。同善增善,同恶化恶。同事是既同善也同恶。同善是增加他的善根,同恶是化解他的恶行。到这个时候才可以说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到了这个程度就快乐无忧,所以叫做佛。佛是不是真的有快乐呢?佛无忧也无乐。因为我们总觉得快乐好,所以用快乐无忧来形容佛。融曰:“既不许作观行,于境起时,心如可对治?”祖曰:“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法融禅师听了四祖的这番开示,应该说有深深的触动,他就反问:“既不许作观行,于境起时,心如何对治?”问得很实在。不许作观行,那烦恼起来了怎么办呢?怎么对治呢?四祖下面的话最精要:“境缘无好丑。”你说客观的环境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丑的?没有好丑。如果说有好丑,“好丑起于心。”是你有分别才觉得这个是好的,那个是丑的,觉得有好丑是因为心在分别。“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假如我们的心,不在缘起幻有的诸法上,强说这是好的,这是不好的;不去分别这是我的,这不是我的;你是在骂我,或者是在赞我,等等等等,莫名其妙的烦恼又从什么地方来呢?心不分别,烦恼就不会生起来。同样一种声音,只要听到就行了,不要去分别是赞你还是骂你。如果是一个老外骂你,你不懂他的话,你就不知道他是在骂你。你不懂他的话就没有分别,没有分别就没有烦恼。是不是这个道理?又比如说你的老乡骂你,你烦恼得不得了,旁边的人却莫名其妙。从这两个例子我们就可以明白,好丑只是起于你的分别心,没有别的什么原因。所以“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呢?“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心里面不起人我是非,真心就能发挥它的作用。真心就是真实的心,就是真如,就是正智,就是认识真理的智慧。真心虽然没有分别,但是它好像悬在堂上的玻璃镜子,一切现象皆在镜中显现。不是说张三来了它现,李四来了它不现,如果那样就不是遍知。张三来是张三的模样,李四来了是李四的模样,不会改变模样,那就是遍知,那就是真心在起作用。《楞伽经》讲,一切法有五性:相、名、分别、正智、如如。只有正智才能显示诸法的如如实相;如果是名言分别,就只能得到人我是非、好丑善恶这些虚幻的假相。“汝但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无有变异。”只要随心自在就足够了,没有什么烦恼用得着对治。随什么心呢?随真心,随认识诸法实相的正智。真心自由自在,既不起恶,又不起善,还对治什么呢?什么也不用对治了。这样就是常住法身。刚才我讲到要见诸法缘起。比如说这张桌子,说它是你的、是我的、是长的、是方的,那叫名言分别。见缘起不是见这个,而是要见到还没有生起名言分别以前的本来面目,见到诸法实相,能够见到诸法实相就是见到法身。法身与烦恼身不是在两个不同的地方,也不是一个先一个后,法身与烦恼身就在同一时刻同一个点上。你用正智去观察,观察到的都是法身;你用名言妄想去分别,一切都是烦恼。所以说“心净佛土净”,佛土与我们没有相隔十万八千里,佛土就在你坐的凳子上。有烦恼,就是坐的娑婆世界;没有烦恼,就坐在极乐世界了。大家想想看,这个道理很简单,也很玄妙。你反过来一觉悟,道理就很简单。但是要落实呢?往往是千难万难!有这么一种人——“所有的人我都可以磕头,唯独不给某某人磕头!”这一点透不过,就会生烦恼,就永远到不了极乐世界,你的娑婆世界永远不可能变为净土。当下打破这一关,当下就是净土。这个话玄不玄呢?不玄,一点也不玄,完全是实实在在的。这篇开示非常有名,经常被引用。特别是开头的“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和后面的“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更是讲经法师们经常引用的好材料,也是修行用功的好方法。希望大家很好地了解四祖,了解与四祖有关的这些禅师,我们才知道四祖他老人家了不起,才晓得四祖道场了不起。在四祖道场实际上出了两个宗派。一支是弘忍到慧能到南岳这一支;一支就是从牛头法融到智岩,传了十几代这一支。牛头法融下面到了第七代——润州鹤林寺径山道钦(法钦)大师,他的碑铭中写到:“初达摩祖师传法,三世至信大师,信门人达者曰融大师,居牛头山,得自然智慧,信大师就而证之,且曰:七佛教诫诸三昧门,语有差别,义无差别。群生根器各各不同,唯最上乘,摄而归一。凉风既至,百实皆成,汝能总持,吾亦随喜。”意思就是说,禅宗从初祖传到四祖道信,他下面出了一位门人,通达诸法实相,就是法融禅师。法融大师住在牛头山,得自然智慧,信大师就特地跑到牛头山给他印证。《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里面讲:“不可传其非人。”可见四祖不远千里跑到牛头山去印可法融禅师,一定是有大因缘。没有大因缘,这件事不可能发生。四祖大师还对法融说:“七佛教诫诸三昧门,语有差别、义无差别。 ”佛经上讲到的各种禅定法门,从语言上看有好像有差别,实际在道理上完全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差别。“群生根器各各不同,唯最上乘,摄而为一。 ”众生的根基各有不同,只有最上乘法,也就是禅宗这一法,能够把所有的根基,都摄受到同一点来。一但遇到了法缘,即使是浅根浅识,也会有所成就。所以根据四祖所说,禅宗这一法,是真正能够普被三根的法门。四祖最后印证法融说:“汝能总持,吾亦随喜。”你能够总持诸法,我随喜你的功德、随喜你的成就。这句话是四祖对牛头法融禅师的高度评价。从唐朝一直到北宋初年,牛头宗出了许多大禅师。大家有机会去看看《五灯会元》,《五灯会元》上面有一篇《四祖旁出》,专门记载牛头法融这一系列的高僧大德。在《高僧传》里面,也有牛头法融及其门弟子的传记。我想我们住在四祖寺的人,《五灯会元》无论如何要找到看一看。《五灯会元》里面讲的就是禅宗每一位禅师的事迹和悟道因缘。其中像四祖五祖六祖的因缘,上面都很详细。禅七方便开示(2004年 11月 24日讲)问:在家打坐时用数息法,在生活中用念佛,不一致,是否如法?这个问题是由于没有弄清楚数息和念佛的目的而引起的。四祖引用《观无量寿经》的话说:“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怎么样才能使这个心就是佛呢?要在“即”字上用功夫。“即”如果是当下的,就是顿悟;“即”需要要很长的过程,就是渐悟。六祖能够即心是佛,当下就明白了,所以是上根利智,顿超法门。我们一般的人,往往要在“即”字上用相当长时间的功夫,心即是佛一下子还即不了。你要它是佛偏不是佛,它总是凡夫。佛是“无念、无相、无住”,但我们总是有念、有相、有住。“无念、无相、无住”什么意思呢?早上有位法师跟我说:心要像一面镜子一样,那就好了;可是它偏偏不像镜子,像录像机!因为在镜子里面,光明闪烁,森罗万象皆可显现,显现完了又不留痕迹。但是录像机呢?录了什么都有影像在里边。这就好比我们的心总在着相,干净不了,无不了,空不了。所以就要用功夫来净化此心。用功夫有各种各样的法门,就看我们适合哪个法门,在哪种环境下适合哪个法门。比如说数息,从一数到十,中间不能有任何的东西插入其中,而且要让数目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数息在静中修往往比其它的方法更有效,但如果在动中修,特别是在人事繁杂的场合修,往往不容易做到。如果是独自一个人,在安静的环境当中,在那里散步经行,动里边也还是可以修。在动中,往往念佛的方法更容易把握一些。不管是数息还是念佛,目的都是要让心能够即佛,使心能够与佛法的要求相应,这才是修行的关键。“心即是佛”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讲,是有一个过程的,慢慢才能“即”。天台宗讲有“六即”:理即、名字即、观行即、相似即、分证即、究竟即。就是说要经过这六个步骤,才能够落实“心即是佛”这四个字。所以说要达到“心即是佛”,静中怎么修,动中又怎么修,没有什么一致不一致、如法不如法,只要你是在做这件事,只要你是在让心成为佛,让凡心成为佛心,怎么修都对。问:打坐前后是不是要忏悔和回向?回向是不是和净土宗用的不同?因人而异。如果是为了往生净土,回向用“愿生西方净土中”;不为这件事,可以用“愿消三障诸烦恼”,用“愿昼吉祥夜吉祥”也行。回向就是作个总结,最后把功德存在哪一个“存折”上。回己向他,回小向大,让大家来分享,也是回向。问:在家礼佛、诵经,有哪些要求和仪式?常用的经书上往往有简单的仪规,可以按照仪规诵经。诵其它的经可以参考这些仪规,然后根据经文内容和回向的目标略作改动就可以了。礼佛的方法也要看具体的情况如何。如果你只是拜三拜,可以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一拜,皈依法一拜,皈依僧一拜,这是一种方法。或者南无常住十方佛一拜,南无常住十方法一拜,南无常住十方僧一拜。如果你要拜四十八拜,或者一百拜,那就根据选定的内容来拜。比如拜八十八佛,念一句佛拜一拜,这是一种拜法。如果平常就是念的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可以每一愿拜一拜。如果是拜经,可以先从小本的经开始拜,先拜《心经》,一字一拜,一共两百六十多拜,这也是一种拜法。拜了《心经》拜《金刚经》,拜了《金刚经》拜《法华经》。拜经这个方法非常好。比如说拜《法华经》,先念“南无大乘妙法莲花经”这个经题,经题下面是“如是我闻”,那么就在念了经题之后,接念“如”字,拜一拜;然后念“南无大乘妙法莲花经,是”,拜一拜。先念经题,再念经文中的每一个字。用檀香片作记号,拜一拜,把檀香片移动一下。这样你就知道拜了多少字,不至于拜乱了。经书都是非常规范的,每一行多少字是固定的,你先计划每天拜几行,拜得几年下来,《法华经》就拜完了。这也是个人修行的一种方法形式。所有这些修都不要着相。要晓得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心成为佛,与佛相应,要懂得这个道理。你不懂得这个道理,就是盲修瞎炼,目的不明确。这是不是说:哎呀,你都教我们无相,这是不是有相啊?确实是有相。修行是从有相修到无相。有相,但是不要着相。从有相到无相,最后能所双亡。真正能够安住在这种境界,才可以说心即是佛。问:四祖大师的念佛禅,所念的佛可不可以只念一个佛字?答:只念一字的方法,古时有,现在也有。现在比如说参“念佛是谁”,并不是老念这四个字,而是在“谁”字上起疑情,过一会儿又提一下:“谁?”让疑情不断。古时修行有“六念法门”: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前面三念就是“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就是这样念,很简单。当然你配合着呼吸专念一个“佛”字也行。不过四祖大师在《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里面,他是讲“专念一佛,随其方所,诵其名号”,可见不是只念一个佛字,而是要把那尊佛的名号念出来。比如说念阿弥陀佛,就要面向西方,专称名号,念念相续,念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无相了,你念佛的心即是佛。所以法无定法,因人而异,需要自己在学习、修行的过程中,慢慢把握。千个师父千个法,一个师父传一千个徒弟,一千徒弟可能都不是全部按照师父传的法一板一眼地修,他自己会探索一些经验出来。问:《阿弥陀经》讲东南西北上下方位,怎么确定?因为时间空间都是相对运动的。答:太阳升起的地方为东,太阳落下的地方为西,这样定方位就可以了。问:“四生九有,同登华藏玄门;八难三途,共入毗卢性海”是什么意思?答:《二课合解》,《佛学词典》上面有解释。问:打坐或者睡觉的时候灵魂出窍,会不会是有鬼魂附在禅师的肉体上?答:“灵魂出窍”是民间的一般说法,佛经上面不是这么说。佛经把意识分为五俱意识和独头意识,五俱意识就是和五根(眼耳鼻舌身)同时发生的意识作用,如果不是和五根同时发生作用,意识单独活动,那就叫独头意识。比如手去拿东西,就有意识在指挥,这种意识就是五俱意识。如果只是一种心理活动,那就是独头意识。独头意识又分头梦中独头和定中独头。做梦的心理活动,就是梦中独头意识在起作用。入了定的意识活动,就是定中独头意识,定中独头意识能够去很多地方。《五灯会元》里面有一个公案:从印度到中国来的大耳三藏,有他心通,别人想什么他都知道,而且他当下就能够说出来。皇帝知道了这件事,就请了好些禅师到金銮殿上要测验一下他的他心通究竟是真还是假。那就是很严肃的事情了,搞得不好,脑袋都没有了。那时候南阳慧忠国师最有权威,他眼睛一闭朝那里一坐,定中独头意识就离开了身体。出定后国师就问:“你大耳三藏有他心通,你说我刚才在什么地方?”“哦!你身为禅师,为什么在洛阳桥上看耍猴?”慧忠国师点头,确实有他心通。他那一念独头意识就在洛阳桥上看耍猴儿了。然后又把腿子一盘,眼睛一闭,过一会儿再来问:“老僧刚才在何处?”然后大耳三藏说:“禅师是那伽大定,实不知禅师在何方。”因为在三界以内他能知道,三界以外就没法知道了。三界以内是什么呢?有质碍,有执着,有处所,就是三界以内;没有处所了,三界以外,就不知道禅师去哪儿了。这是讲定中独头意识。我们学习佛法,一方面要学禅,一方面也要学教,藉教悟宗。不学教义,往往只知道灵魂出窍之类的话。这样情况不是鬼神附体,是意识活动。第一讲八正道(2004年 2月 1日讲)本来打算讲《善生经》,看来时间不够讲不完,再者《善生经》很通俗,大体上能看懂,所以不讲了。《善生经》的重点是讲佛教的伦理道德。所谓“伦”,是指两个以上的人。有两个人就要讲理讲道德,所以叫“伦理”。有两个以上的人就有辈份,就有种种的关系。同参道友之间,师姐、师妹,师兄、师弟,师父、徒弟,都是两个人。两个人如果都不讲理,就会发生争执,不团结,影响正常交往。伦理通俗地讲就是这个意思。《善生经》的每一条,都是讲两个人的关系该怎么办。比如说父母与子女之间各有什么责任,丈夫对妻子有什么责任,妻子对丈夫有什么责任。《善生经》就是专门在家居士讲的,要我们各尽各的责任,各尽各的义务。能够各自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人与人之间就能和睦相处。能够和睦相处,就能有稳定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推而广之,人人之间都能和睦相处,就能实现世界和平。世界和平的基础,就是从处理好最基础的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开始。由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扩展开来,就是一张千丝万缕的网。我们都在这一张网里面,如果都不尽责任、不合作,都只想做某个网孔的某一条线,不想做连接网孔的结,这张网就不能成立。连接网孔的结,就是指的责任和义务。从家庭来说,既然要分享家庭的物质财富和亲情温暖,就有责任和义务保证家庭成员的和睦相处。从社会来说,既然要享受人类文明的成果,就应该创造文明和财富。《善生经》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求每一位在家佛弟子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找准自己的位子,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善生”是人名,这个人名同时含有幸福健康的人类生活之意。《善生经》就是佛为善生童子所作的关于家庭成员之间责任和义务的开示。只有尽到了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才可能有健康幸福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这本经很有意思,希望各位拜忏之余好好读这本经。这本经以前也有人讲过,不过讲的人很少。历史上佛教界往往偏重出家学佛,对于在家佛弟子如何过好佛化的家庭生活,如何在家庭生活中落实信仰讲得不够充分。但是释家牟尼佛对于在家佛弟子如何过好佛化的家庭生活特别关心,而且古代的翻译家也把这本经译成了汉文。翻阅历代佛典,我没有发现有哪一位古德讲过《善生经》,也没有人注解,只有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太虚大师,他是第一人。《善生经》太虚大师讲过多次,并且有人做了笔记,这才有了一本《善生经讲记》。他老人家一生提倡人生佛教,宗旨就是:“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这首偈子的意思就是说,成佛是我们要达到的最高目标,要达到此目标首先要具备完满的人格,“完成在人格”;人真正做好了,就成佛了。太虚大师说,“人成即佛成”就是人生的真正现实。“现”就是当下,“实”就是真实。当下的真实,就是当下成佛。出于这种“人成即佛成”的立场,太虚大师提出“人生佛教”的理念,因此他特别注重《善生经》的弘扬。他希望佛法能够进入到千家万户,进入到每一个家庭,所以要建设“佛化家庭”。什么叫佛化家庭呢?如果一个家庭,一切都是以佛法为宗旨,都是以弘法利生为宗旨,那就是佛化家庭。我们不是讲现代化吗?现代,就是最时髦、最先进的东西。佛教也要讲现代化。佛教不讲现代化,就会脱离现实的人生。人类文化已经进入到电子时代,佛法也应该与时并进。佛教如果固步自封,就会失去一块弘扬佛法、宣传佛法的阵地。比如说很多人喜欢 VCD,那你就要把佛法的内容也做成 VCD,利用这种人们喜闻乐见的弘法方式。这就是与时俱进。当然,佛教的现代化,不仅仅是利用现代传媒来宣传佛法就够了,还应该包括佛教思想的现代化。思想的现代化是最重要的。思想现代化相当不容易!往往我们有些老和尚他心里会想:“佛法有什么现代化?佛法现代化了,还是不是佛法?”我觉得,佛法如果不能现代化,佛法就不是佛法了。那等于说佛法只能适应古代,不能适应现代;只能适应落后的人,不能适应先进的人;只能适应落后的生活方式,不能适应先进的生活方式。真正的佛法,应该能够适应任何时代,适应任何生活方式。佛法为什么必须要适应时代?佛法要适应每个时代的目的是什么呢?佛法要适应时代的目的,就是要净化那个时代、超越那个时代。佛教之所以要现代化,就是要化现代,要教化现代人。如果你不能现代化,你就不能化现代,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佛教与现代人没有共同语言,尽讲一些“之乎者也矣焉哉”,可能大家听着听着就瞌睡了。所以自从太虚大师提出“人生佛教”的思想,八十多年以来,无论在弘法方式和修行理念上,都是在消化他的思想,都在落实他的思想,而且还远远没有达到他老人家期盼的水平。佛教在每个时代,往往都会有一些先知先觉者,都会有一些具有前瞻性的高僧大德,提出一个新的目标,使佛法能够适应新时代的人类文明和社会环境。太虚大师,就是这样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在今天看来,尽管《善生经》是佛陀在两千五百多年前讲的,但是它一点都没有过时,今天一样能够适用。《善生经》里面讲父亲对儿子要尽什么责任,儿子对父亲要尽什么义务,这些道理在今天来讲仍然适用,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所以希望各位好好地来学这部经。我五年前也讲过一次《善生经》,也有录音整理,由于没有时间再去看它,一直没有印出来。总想抽点时间安安静静地把过去的陈年老账盘点盘点,可总是抽不出时间,可能到进化身窑也不会有时间了!今天的讲座,我想结合《善生经》的内容,讲一个通常的修行法门。这个法门是必须在日常生活中落实的修行法门,是成佛作祖的根本法门,非常重要。这个法门,就是八正道。八正道又名八圣道。在修行的因地上叫八正道,到了果位上就叫做八圣道。所谓“正者不邪,道为能通”,比如我们到黄梅去的这条路能够通到黄梅县城,再往前走是一条高速公路,这条高速公路从南到北四通八达,这就是道的意思,道作为方法来讲,是以“能通为义”。如果作为修行的目标来讲,“道”也是一种境界。譬如我们说的“修道”,修道他不是修路,而是指修了“路”以后所得到的结果。又比说“证道”,就是讲证得了道果。这时候“道”就是指的境界、指的受用。所以“道”至少有两个意思:一个是道路,一个是要达到的目标。八正道是一条怎样的道路呢?八正道是通往成佛的道路,所以它叫“八正道”;八正道通往什么地方呢?八正道通往圣人的境界,通往成佛的境界,所以它叫“八圣道”。八正道的内容就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无论是从修行在日常生活中的落实,还是从大小乘各宗的教证来说,八正道都是最根本的必不可少的内容。八正道在“苦、集、灭、道”四圣谛当中,属于道谛。四圣谛中的集谛与苦谛,是世间的因与果;道谛和灭谛,是出世间的因与果。从出世间的因果来说,通过修八正道的因,就能获得涅槃的果。正见什么是正见?如果我们的见解清净无染、正而不邪,那就是有正见。正见就是智慧,就是般若。正见在八正道中,具有统帅下面七条的作用。只有具足了正见,修行才不会走错路。正见是见地,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功夫,功夫一定要在正确的见地指导下才不会出偏。当然见地也一定要在功夫中才能落实。用现在的话来讲,正见就是正确的指导思想,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就是正确思想指导下的实践。功夫与见地相结合,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你们都听得懂,因为你们都学过哲学。哲学也讲理论与实践,这些名词是一致的,但是范畴的界定则各有不同。用公众语言讲解佛法,佛法才能够弘扬得开。古人在弘法中使用的语言也是当时的公众语言,并不是用佛经特有的语言。佛教传到中国来一定要用中国的语言,大家才听得懂,才能够被理解、被接受。随着时代的前进,语言也在演进,公众语言变得越来越浅白,佛法的语言也要跟着变。正见在八正道当中处于统帅地位,学佛的一切言行都要在正见的指导下来落实,才不会是盲修瞎练。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就会盲修瞎练,走入误区。走错了路就回不了家了。只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不能在修行中落实,那它永远只是空头支票,没有实际受用;一定是要根据正确的见地,踏踏实实努力作功夫,才会有受用。正思维、正语、正业有了正见的指导,就会有正确的思维。思维就是思想活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思维做出决定以后才付诸实践的,智慧的产生也要通过闻思修才能得到。先是听闻佛法,听闻佛法以后进行思考,思考之后再落实到修行中去。这样的思考就是正见指导下的正思维。在身口意三业当中,正思维就是意业清净。正思维是自受用,通过语言和行为表达出来就成为他受用。正语就是由正确的思维而发出的正当的语言,也就是口业清净。八正道要体现出来并落实在行动上离不开身口意三业,离开了三业就没有办法来表达思想、语言和行为。有了正思维,思想里面的妄想杂念就会比较少。在这里还说不上没有妄想,要达到完全没有妄想,一定是通过长时间的努力修行使之逐步净化,最后达到意业清净。意业清净了,口业就能清净。怎样的语言才是正确的语言?符合五戒十善的语言就是正确的语言,符合世、出世间因果的语言就是正确的语言,劝人止恶行善的语言就是正确的语言,反之则是错误的语言。有了正语还要有正业,正业指正确的行为,也就是身业的清净。十恶就是不正确的行为,守五戒、行十善就是正确的行为,有正确的行为身业就清净。正命正命是指正当的谋生方式。从事正当的职业来获取生活资源就叫做“正命”;从事不正当的职业来活命,就叫做“邪命”。佛教经典中说有五种邪命。看相、算命、看风水、观天相、说吉谈凶,用这种蛊惑人心的行为来谋生,就是五种邪命中的一种。佛教是不主张看相算命占卜吉凶的。往往有一些出家人走家串户专门干这个事,看你这个脸相不好,明天会怎么样怎么样,你一定要消灾,不消灾你就危险,诸如此类。这种人绝不是真实的出家人。还有的妇女装扮成比丘尼,买件衣服穿上然后用帽子把头一盖,有时还在两鬓露出一点头发来,机灵一点的人把她的帽子一揭就原形毕露了。她们专门做这种事,也有一些人上她们的当,特别是你们这些胆小、爱为一家三代瞎操心的老太太。首先是为老头操心,其次是为儿子操心,再是为孙子操心。不管说到谁有不好的事,她心里都过不去,觉得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好像她的责任就没有尽到。如果别人对她说:“你老头今年有大病、有大灾难!”她听了以后心里就有一个大疙瘩。“那可怎么办呢?怎么才能消灾解厄呢?”“有办法!你拿多少钱,我给你做一堂佛事就没事了!”于是这个老太太就赶快拿钱,家里没有钱到隔壁家借也要借了给她,以为这一下就能保平安了。特别是说到她的儿子、孙子更不得了,更是操心,你说多少她就拿多少。我听到过很多这样的事情。这就是我们对佛法缺少正确的认识,没有真正了解吉凶祸福是唯人自招的。老天爷不会无缘无故让某个人吃到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也不会无缘无故把你打入十八层地狱。一定是做了什么坏事才会有坏报,一定是做了什么好事才会有好报。一切都是有因有果的。一定要相信因果,不要相信那些歪理邪说。相信歪理邪说就会走入误区。一旦走进了误区,不但是破费钱财,而且加重了思想的负担。尽管是给了钱了,尽管她说你家里某某人的病会好,但是你的心里并不踏实。老头出门一个小时没有回来心里就难受,儿子出门没有打电话回来你也难受,孙子上学晚几分钟回来也难受。是不是这样?所以你们老太太的负担特别重,你们的“任务”特别重!因为要“保佑”一家三代人,要为一家三代人“操心”,不仅是里三代,还有外三代!所以这种看相、算八字、说吉凶祸福的人害死人。有没有命呢?有命;要不要算呢?不需要!做好事就能改变命运。我们要信佛、信因果,但不要算命,也不要抽签。抽签算命只会加重人的思想负担。我们四祖殿就摆了个签筒在那里。因为有一些人一再要求,有这个想法,不摆个签筒就很难受。实际上佛教是反对抽签的。那不是佛教,说得好听点叫民间信仰,说得不好听呢就是迷信。他们有时也征求我的意见,总在说好话:“把签留着吧,不要取消了,留着可能会多收几毛钱买青菜。 ”这实际上是属于邪命自活的范围。《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明文禁止寺院抽签算卦,我们违反了这个规定。因为民间有这种风气,你要他布施,他舍不得;如果让他抽签,十块、二十块也舍得出。以这种方法来让不肯布施的人来种福田,也算一种善巧方便,但是我们正信学佛的人不要去抽签。有人说,签有的时候很灵。那不是签灵,是你的意念和佛菩萨在沟通。从四祖寺来说,抽签是实在迫于无奈,并不是鼓励大家去抽签,因为这是违反佛教戒律的。戒律上不允许,但民间又有这种习俗。这种习俗是从《易经》演变而来的,道家就有这种方式,后来佛家也移植过来加以利用。随着中国人走到五洲四海,“抽签文化”也带到五洲四海。现在不但是有汉文的签,还有英文的签。在美国的寺院里边,签就是英汉对照的,很“先进”。所谓正命,是指我们佛弟子要有正确的谋生方式,要用正确的谋生方式来取得生活资源,不包括那些社会上的人。社会上有那些邪命自活的人情有可原,佛弟子从事邪命实在是上对不起佛祖,下对不起良心。所以佛要求我们要正命,不要邪命。(2004年 10月 1日,正式撤掉了四祖殿的签筒。)正精进、正念、正定第六正精进。正者不邪,精者不杂,进者不退。正精进就是正确的努力。精进有正有邪。比如干坏事也得精进,不精进不能成功。小偷能够很快就把钱偷走,一般人就没那个本事。他也要精进,要不然他干不了。我们学佛人的精进,是要正精进。正精进,就是用正确的方法来推动其余的七种正道。正精进是和其他七正联系在一起的。只有通过精进的正见、精进的正思维、精进的正语、精进的正业、精进的正命、精进的正念、精进的正定,道业才能有成。反过来,从正见到正定,都要有正精进的推动。第七正念。念就是记忆。对于佛法念念不忘,学而时习之,叫做正念。念念不忘正见,念念不忘正思维,念念不忘正语,念念不忘正业,念念不忘正命,念念不忘正精进,念念不忘正定。念念不忘地按八正道去做,就可以成佛。第八正定。从圣位上讲,正定就是无漏的禅定。有正定才能不被邪魔外道所惑。从凡夫位上讲,正定就是安定的心态。只有自己安心了,一切的事情才能够做好,才能够有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第二讲四摄法(2004年 2月 2日讲)昨天我们讲了八正道。八正道强调的是智慧,没有智慧就不知道什么是邪、什么是正。智慧的功能就是辨别邪正、真伪、是非、善恶。佛法的智慧不是小聪明,也不是知识学问,而是辨别世、出世间善恶因果的智慧。八正道以正见为首。有正见,然后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才正得起来。没有智慧,指导思想不正确,前面引错了路,后面就跟着错。今天给大家讲四摄法。四摄法,原语直译为“四种把握法”,是菩萨摄受众生令入佛道乃至究竟成佛的四种方法。用现在的话讲,可以理解为四种搞好人际关系的方法,四种和谐大众的方法,四种教化众生的方法。四摄法以什么为指导呢?以慈悲为指导。没有慈悲,摄受不了大众。没有慈悲,大家看到你就敬鬼神而远之,还有哪个敢亲近你?所以要有慈悲。有慈悲心就能摄受众生,就能和谐人际关系。八正道是智慧,四摄法是慈悲。我们学佛的人,既要有智慧,也要有慈悲,二者不可偏废。智慧与慈悲加在一起有什么好处呢?圣严法师讲过一句话,我觉得非常好。他说:“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修八正道就没有烦恼,修四摄法就没有敌人。每个人都没有敌人,家庭就会和睦,社会就会和谐,世界就会和平。可见修慈悲是非常重要的法门。佛教把智慧比作佛的父亲,慈悲比作佛的母亲。我们学习佛法也应该“以智慧为父,以慈悲为母”。有这样的父亲和母亲,一定能修得好,一定能出离三界,脱离苦海。佛教的智慧和慈悲,我把它概括为“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八个字,去年我又把它概括为“善用其心,善待一切”,这都是从慈悲与智慧的具体运用上所作的概括。我觉得这样讲就能够把佛法讲活,就能够使佛法在当今的时空环境下发扬光大,适应现代人群的需要。所以说“法无定法”,佛法成了僵化的教条,那就不是佛法。佛法永远是活活泼泼的,她就像流水一样后浪推前浪,总在与时俱进,总在向前发展,总在适应时刻变化的环境。如果佛教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时空,佛教早就灭亡了。印度佛教由于跟不上时空发展的变化,所以在印度本土消亡了。佛教传到中国来以后,她吸收中国的儒家、道家文化,以博大的胸怀适应中国的文化,同时也改造了印度文化,使印度的佛教成为中国的佛教,从而适应于中国国情。所以一定要用新的观念、思维和语言来解释佛法。四摄法在许多经典上都提到,它是专门用以摄受众生的法门。《维摩经》上讲:“四摄是道场”。道场就是修道的场所,就是修学佛法的场所。比如说寺院,就是专门修学佛法的道场。《维摩经》把四摄法说成是修学佛法的道场,这就把道场的含义从具体的修行场所升华到了精神境界的高度。因为四摄法能够起到摄受众生的作用,所以说四摄法就是道场。为什么呢?“摄众生故。”“摄”就是“吸引”,四摄法具有吸引众生来修学佛法的作用。鸠摩罗什法师在《维摩经注》里面,对四摄法有很准确的解释。鸠摩罗什法师是从西域来到中国的大翻译家。他翻译《维摩经》的同时,又对《维摩经》进行了解释。他的弟子僧肇法师把它记录下来,再加上自己的解释,就成为《维摩经注》。罗什法师的解释,应该是最能体现《维摩经》的本意的。布施四摄法的第一条是布施。第二条是爱语,爱的语言、慈悲的语言。第三条利行,有利于他人的行为。第四条是同事,和你做朋友,慢慢影响你,教化你。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就是四摄法的具体内容。布施是一切法门中的最难修、但也是最必须修的法门。布施不仅仅是把钱拿出来布施,它包括四种施:财施、法施、无畏施、同喜施。财施就是物质财富的布施。布施物质财富的真正用意是什么呢?第一是培养慈悲心,要悲天悯人。第二是破除贪心,因为贪心大的人不肯布施。所以布施有两种利益:一是发起慈悲心,二是消除贪爱心。同时财物的布施可以解决他人的贫穷困苦,衣食之忧。第二法施。法施就是以佛法或者以知识、技能来做布施。佛法能够解决人们的烦恼痛苦,把修行的方法告诉大家,使人明白怎么修行、怎么行善、怎么做人,都是属于法施。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也是法的布施。一个人要生存,光靠有人施舍财物毕竟是暂时的,真正要脱离贫穷,还得自食其力。有技能、有本领,经营事业,如法求财,才能够真正解除贫穷。第三无畏施。消除人们的恐惧,给人以安全,这叫无畏施。现在有很多弱势群体,他们很需要得到安全的保障,同时他们也需要财和法的布施。比如说一个老太太走路跌了一跤,怎么办呢?快把她扶起来、搀一下,让她能够安全地回到家中,这就是无畏施。又比如路上遇见一位盲人,你有车可以带他一程,没有车可以把他引到正路上去,这也是无畏施。现在这个社会,几乎人人都没有真正的安全感,所以无畏的布施就显得特别具有现实意义。当然真正的无畏施,是令众生脱离生死苦海,得到究竟解脱。不过在我们落实无畏施的理念时,还得从具体的小事做起。第四同喜施。同喜的布施就是共同分享自己或他人的快乐。有人升了官、发了财,我们要为他高兴,分享他的喜悦;自己有什么好事,也要同大家一起分享喜悦。同喜施只要有一颗同情心、关爱心就可以做到,一分钱都不用花,但是最不容易做到。比如说两个人在同一个单位上班,都做同样的工作,结果你这个月的奖金多,我的奖金少,心里不平衡。不但没有同喜的布施,反而马上生起嫉妒心。老想着难道你做得多、我做得少吗?同喜的心态很不容易有。这个不花钱的布施,往往比花钱的布施困难得多,我们这个心很难调!人的红眼病特别厉害。修同喜施就可以逐步消除嫉妒心,消除红眼病,使我们能够随时随地都有欢喜心。嫉妒心重,一定跟大家关系搞不好;要想真正搞好人际关系,一定要养成“善与人同”的心态。鸠摩罗什法师讲:“有二种施:下人以财施,上人以法施。”对于生活上有困难的人要以财施为主;对于生活上没有困难的人,就要以法施为主。法施、财施可以同时运用,“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这是布施的基本原则。同时,布施了以后,你不要老想“我今天布施了一百块,昨天布施了五百块”,老有这个相放在心里面。布施要不着相。不着相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破除这个执着。有布施相也是一种毛病。你固然可以拿出钱财、拿出知识、拿出佛法来布施,如果心里存有一个相,就会增长我执和法执。所以布施要“三轮体空”,无施者、无受者、无中间物,这三件事都要空掉,不要有执着。把这三样都看成是缘起性空的,这叫“三轮体空”。应该知道,要完成布施这件事,只有施者和所施物,没有接受布施的对象,仍然成就不了布施的修行。布施这件事如果不能够完成,你就不能成为“施者”,你要用来布施的东西也就不是“中间物”。施者、受者、中间物,三者的关系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只要一方不存在,三者的关系就不能成立。所以当下就要把它看空、看破,心里不存执着心。心里一存执着,布施功德就有限;心里不存执着,布施的功德就无量。因为有执着就会有我见和法见,就会有我执和法执,不能够出离三界,不能够出离轮回。爱语第二爱语。爱语就是慈悲的语言、有爱心的语言。现在整个社会都在提倡献爱心,但好像没有用“爱语”这个词。实际上礼貌语言就是爱语。爱语的“爱”不是谈情说爱的“爱”,而是指关怀、慈悲、友好。爱语是以慈悲为内涵,关爱的语言、友好的语言、同情的语言,叫做爱语。罗什法师说:“爱语复有二种,于下人则以软言将悦,于上人则以法语慰谕。皆以爱心作爱语也。”鸠摩罗什法师把爱语分为软语和法语两种。对于一般人,应该用柔软的语言使听者心生欢喜;对于有智慧的人,应该用佛法的语言来安慰、开导。不管是软语还是法语,都应“以爱心作爱语”,这是鸠摩罗什的原话。他在一千五百年以前就提出了“爱心”这个词。现在我们用“爱心”这个词好像很时髦,实际上佛教在一千五百年以前就用了这个词。可见佛教的语言是极为丰富的,我们在看佛经的时候,可以找到许多现在的时髦语言。爱语也不要花钱,但也是很难做到。出语伤人的事,随处可见、随时可见。这是人人都会犯的毛病,人人都管不住自己。说出来的话不是爱语,总是或多或少带有刺儿扎人。本来一件很好的事,因为语言不美,方法不对,说话的语气不对,人家接受不了,心里就会产生疙瘩。比如说游客在寺院里抽烟,我们应该怎么说呢?你如果气冲冲地对他说:“嗳!你把烟掐掉!”他肯定不买你的帐。他心里一定会不舒服,觉得抽烟是我的自由,你干吗侵犯我的自由?但如果你很委婉地对他说:“先生,请你把烟掐掉。”他一听到你的语言这么柔软,他再要讲什么,也不好意思讲了,只好说“对不起!我把烟掐了”。所以劝人为善,一定要有善巧方便。首先自己要从善意出发,不能命令式地叫人行善,应该以软语来说。我们年青人都要练习,居士们都要练习。在家里当了公公、当了奶奶的人,他们的语言就比较美。他们和孙子讲话,肯定是讲得非常柔软。为什么呢?在小孙子面前,老太婆她的慈悲心就有了。不过她的慈悲心只是用在自己的孙子、外孙上面,假使人家的孩子跟自己的孙子、外孙有什么小矛盾,她一定是把孙子拉到一边,然后狠狠瞪人家一眼。这就不好。一定要平等看待一切。爱自己的孩子是经常的,爱别人的孩子是偶尔的,所以更应该把爱心布施给别人家的孩子。这才是修行,这才真正改变人的气质。利行第三利行。利行就是有利于他人的行为。罗什法师说:“利行亦有二种。下人则为设方便令得俗利,上人则为作方便令得法利。”这里也有两种,一种是使人得到世间的利益,一种是使人得到出世间的利益。比如说某人在生活上有困难,他家的农活忙不过来,他家的房子垮了,他家衣服没有人洗,他家饭没有人做,我们去帮他,这是属于世间的利益。这些事情要不要做呢?要做。因为弱势群体或者有困难的人,他在这些事情上的确有切肤之痛,只有帮他解决了这些具体困难,你的慈悲心才能真正得到落实。如果只是在那里空口讲白话,人家的困难一点也不帮助解决,你的慈悲心落实在哪里呢?有这个作前提,你再劝他行善,希望他通过行善积德、修福修慧来改变命运,慢慢富裕起来。这些都是很具体的帮助。如果我们的慈悲,不能让众生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利益,人们对宗教就不容易产生兴趣,认为你只是在说空话。所以现代社会的宗教,包括佛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伊斯兰教等等,都做很多的慈善事业。慈善事业是什么呢?就是献爱心,就是“利行”。做这些慈善事业,一是能够解决人们的实际困难,同时也能够树立形象、扩大影响,有利于佛教在社会大众中的传播与发展。从弘扬佛法的角度来说,慈善事业也是非常重要的方法。一些富裕的寺院,慈善事业往往做得比较好。比如厦门南普陀的慈善功德会,机构很大,影响很大,救济的地域很广。佛教慈善事业做得最好、最有名、最有影响力、超越了国界的,是台湾比丘尼大德证严上人创立的“慈济功德会”。慈济功德会在台湾、在世界上都是很有影响的慈善团体。他们不仅救助困难的人,而且办医院、办学校。几乎世界上所有有困难的地方,都有他们的友爱之手、慈悲之手,出现在那些弱势群体之中。慈济功德会在台湾所有的佛教团体当中是最有实力的。在我们大陆,他们也设有分支机构。大陆许多地方发生自然灾害,他们都亲自上门慰问,把救济物品送到灾民的手上。现在香港也有一个“慈辉佛教基金会”,也在做慈善事业。比如说义务打井,救济困难户,搞希望工程,他们都做得非常好。河北省佛教协会下面也有一个慈善功德会,也在做一点点事情。因为我们毕竟才起步,经济力量不够。力量尽管很小,有这一分心也很重要。我们今年要在石家庄虚云禅林做一所“佛慈安养院”,为那些没有依靠的老人提供一个养老的地方。当然规模很小,只能够容纳一百多人。社会上的老人,想在佛教场所得到临终关怀的人很多。所谓“临终关怀”,就是往生的时候能够有人助念。我们考虑到了这件事,所以佛慈安养院也有临终关怀这一项。我们现在做一点点,以后再慢慢扩大。以慈悲心来做一些实际利益众生的事情,使有困难的人得到实惠,这是我们努力的一个方向。“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不是光说给别人听,自己也要真实地去做。自己要觉悟,自己要奉献。光叫人家奉献,没有说服力。只有自己真正是在奉献,说出话来才有力量。同事第四同事。同事往往很不容易把握。我们所处的社会关系比较复杂,有善人也有恶人。与善人同事容易,与恶人同事就很难。鳩摩罗什法师说:“同事亦有二种:同恶人则诱以善法;同善人则令增善根。随类而入,事与彼同,故名同事也。”这个难度很大。同善人做善事令其善根增长,这个毫无疑问;同恶人做恶事令其改恶修善,很不容易做到。因为我们本身的力量不够,感化力不够,慈悲心不够。可能你没有感化对方,搞得不好被对方“感化”了。所以这件事要慎重,一步一步地来。首先同其善事,令其善法增长。等到我们有力量了,再来同其恶事,令其生长善根。同其恶事的例子在佛经上也经常有。那就是大乘菩萨的境界。菩萨有这个力量,可以同恶而不迷,不被其所惑,而且还能够随时教化,令其改恶从善。六祖大师在五祖那里得法南归,然后在猎人队中十六年。做什么事呢?就是帮助猎人看猎物。比如今天捉到一只兔子,猎人就叫他看着,别让跑了;或者明天打到一只野鸡,让他看着别弄丢了。六祖那个时候就是在同恶。这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十六年。六祖在那样的环境之下一直坚持吃素。你说那怎么可能呢?因为打猎的人常常是肉食不断的。六祖怎么办呢?他在做饭的时候,就再加一点菜放在肉边一起煮,他就吃肉边菜。“肉边菜”这个说法是从这里来的。六祖在猎人队中,十六年锻炼此心,看自己开悟的境界和功夫能不能在最恶劣的环境下经得住考验。这很有意思。我们十六天都不可能,六祖是十六年!你要知道六祖那个时候很年轻,只有二十二岁。我们这些小和尚要是二十二岁跟着一群打猎的在一起,恐怕很快就变成打猎的人了。要晓得祖师他是在逆境中磨练意志、考验修行、提高悟性。这种功夫就是禅宗的“保任功夫”。在那样的环境下,猎人就是他的善知识,猎人从另一面天天给六祖上课。“同恶人则诱以善法,”我想六祖在那十六年当中一定教化了很多的人,这应该是个最好的例子。结语我们再来回忆一下这四条。这四条,对于人际关系的融洽、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安定,都具有很实际的指导意义。日本人甚至把“四摄法”看作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四条基本原则”。我记得是十几年前,《参考消息》上专门登过这么一篇文章。这四条原则可以运用到修行上,也可以运用到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企业管理上,甚至可以运用到国家生活、政治生活中去。“四摄法”是菩萨道的修行法门之一。菩萨道的修行法门主要就是“四摄”和“六度”。“布施”在四摄法中有,在六度里面也有。六度的第一度就是“布施”。六度主要偏重于自己修行,偏重于自身素质的改善与提高;“四摄法”偏重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与慈悲心的发扬。我经常讲的两句话,一是要“不断优化自身素质”。一是要“不断和谐自他关系”。优化自身素质靠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靠“戒、定、慧”,不断地落实“戒、定、慧三学”,就能够优化自身素质。展开来说,修八正道是优化自身素质,修六度也是优化自身素质。“不断和谐自他关系”,就要修“四摄法”。自他关系的和谐,要通过四摄法的落实来验证。“优化自身素质,和谐自他关系”是我们修行的纲领。“优化自身素质”就是不断开发内心的智慧;“和谐自他关系”就是不断开发内心的慈悲。没有慈悲不能和谐自他关系,没有智慧不能优化自身素质。优化自身素质,就是“善用其心”;和谐自他关系就是“善待一切”。这几句话是互相贯通的。第三讲信(2004年 2月 4 日讲)这次法会已经讲了三个题目,第一天讲八正道,第二天讲四摄法,第三天讲六度,都是讲的怎么修行,怎么在修行当中自利利他。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修行法门,都牵涉到如何具体地去操作。在讲的过程中,我如果穿插一点故事,大家就喜欢听。昨天就有一位法师希望我在讲课的时候讲一点故事。我致命的弱点,就是记忆力不好,特别是故事,我更是记不住。既记不住故事情节,也不会编故事。台湾的星云大师就很会编故事,他编的故事活灵活现,跟真人真事一样,但他说是临时编的。我就没有那个能耐。为什么我知道星云大师讲的故事是临时编的呢?因为有一年星云大师到大陆访问,从北到南,从西到东,我陪了他一个月的时间。走到哪里他都喜欢讲,大家也喜欢听他讲。他的讲话一般大约十分钟左右,不讲长的。他每讲一次都有一个小故事。讲完后我和他同坐一辆车,我就问:“星云大师啊!您老人家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故事?”他说:“哪里有故事啊?都是我坐在车里临时颠出来的!”我说你怎么编得那么圆满呢?他说他还算不上会讲故事的,台湾法师里边有一位故事大王,他最会讲故事,随时随地就能编一个故事出来,编得非常生动,而且讲完以后大家哄堂大笑,他还一点都不笑。这位法师是谁呢?他的名字就很厉害,叫“煮云”。把云拿来煮,多厉害!煮云法师很有名的,他很会编故事。我们佛学院的同学都知道我不善于讲故事,我讲的都是硬梆梆的,都是些道理,所以讲得大家都瞌睡。实际上说不讲故事,已经讲了一个故事了。讲故事一种非常重要的弘法手段。佛说的“十二部经”直接就是讲故事的就有四部:因缘、譬喻、本事、本生。因缘部,是讲释迦牟尼佛在生时的故事;譬喻部,往往是用生动的故事来譬喻佛法的道理;本生部,是讲述佛陀往昔生中修种种菩萨行的故事;本事部,记载的是佛本生故事以外的佛与佛弟子们前生的故事。就拿譬喻部来讲,不管什么事情,你用一个故事加以说明,既生动活泼,又容易记住。信为根本下面我还是讲道理。“八正道”,是修行的基本德目,它侧重在自我的完善,侧重于优化自身素质;“四摄法”侧重于如何摄受大众,如何和谐自他关系。这两者加在一起就是“自利、利他”。自利者,“不断优化自身素质”;利他者,“不断和谐自他关系”。我记得当代新儒学家梁漱溟先生,他给道德下了一个定义。什么是道德呢?他说:“道德就是生命的和谐。”个体生命之间能够和谐共处就是道德。道德往往表现为一些具体的规定。哪些是对彼此有利的事可以做,哪些是对彼此都不利的事不可以做。人人都能遵循这些道德规范,生命之间的和谐就能实现。八正道、四摄法,就是和谐生命、提升生命、净化生命的法门;六波罗蜜是解脱生命的法门。“波罗蜜”就是“到彼岸”,能够到彼岸就解脱了。佛教是一种信仰,优化自身素质、和谐自他关系,都要从信仰出发。优化自身素质、和谐自他的最终目标,是要使信仰得以实现,我们的信仰要在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言行中得到落实,所以我提倡“将信仰落实于生活”,提倡“优化自身素质、和谐自他关系”。我们一定要想到做这些事情的目的,都是为了落实信仰。《大智度论》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没有信,就不能够进入佛法的大海;没有信,到了佛法的宝山,也会空手而归。《大智度论》里面对于信,有很多生动的譬喻。其中一个比喻就把信比喻为手。佛法是一座宝山,有了“信”,就好像人有手一样,有信的人走入佛法的宝山,就能够取宝而归;如果没有取宝的手,到了宝山也是空来一场。大家想想看,这个譬喻贴切不贴切呢?(当然把信比喻为手,只是信的部分特征的描述,不能包括信的全部内涵。)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许多研究佛法的学者,他也懂得许多佛法的道理,甚至比我们在座的所有人,包括我在内,都要通达得多。但是他对佛法没有信仰,他是把佛法当作知识和学问来研究,而且往往是以批判的态度来研究。他以这种方法来对待神圣的解脱法门,哪怕他研究一辈子,也不能净化身心、得到受用,只好空手而归。学习佛法的第一步,就是要对佛法僧三宝建立起清净的信仰。所谓清净的信仰,就是不能有丝毫的怀疑心。有了清净的信仰,就能如说修行,就能获得佛法的受用。有了清净的信仰,就能产生无量的功德;有了清净的信仰,就能成熟一切善根。信仰就像是肥沃的土地,佛法的一切根苗都植根于这块土地。只有在信仰的土地上,才能够长出种种清净功德之莲花。“信”在许多经论上,特别是一些具有佛学概论性质的大论上,都有非常严格的定义。像《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这些大部头的佛学论著,在讲到修行次第的时候,都强调要从皈依三宝、树立信仰开始。信实、信德、信能《成唯识论》是一本理论性、逻辑性、哲学性都很强的佛教论典,它是怎么定义“信”的呢?《成唯识论》卷六说:“云何为信?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这一段话的意思,首先是讲“信”的内容是什么。“信”的内容是要信三件事。我们皈依三宝、信仰三宝,是相信三宝的什么呢?是相信三宝的“实、德、能”,信实有、信功德、信能力。“实、德、能”这些概念,是佛教里面比较深的理论,如果我们对这些理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我们的信仰就会是清净的,就不会是盲目的。现在社会上有的人用“迷信和正信”来界定宗教信仰和非宗教信仰,这在佛教里说不通。因为佛教的信,是“百法”中的十一种善法之一。即然信是善法,它一定是清净的,不应该有“迷”这一说。如果是“迷”,就一定不是“信”。现在说“迷信!迷信!”是说不通的。第一“信实有”。信什么实有呢?就是要信佛实有、信法实在、信僧实到。相信有释迦牟尼佛,相信佛法是解脱生死的法门,相信真正的修行人一定能到达涅槃的彼岸。实有、实在、实到,既然是“实”,就不是假的。“实”具体地来说,就是有真实事例可以作证明。因为佛代表真理,佛所代表的真理是真实不虚的,所以他是“实”。这种实在的、真实的道理,我们要深信其有,“深信忍故。”对真理的认识往往是无情的。大家想想看,为什么真理是无情的?我们坐在这里好好的,佛教的真理说这都是空的。过年过节我们都要说一些吉利的话:长命百岁、吉祥如意..佛说人命无常,人命在呼吸之间。我们听了这些真理的声音都会害怕。我的日子过得这么好,我的房子这么大,我的钱这么多,我的车子这么漂亮,怎么一下子都是无常的呢?听到真理会很害怕。如果是真正明白缘起性空的人,听到真理不惊不怖,“如实观察,深生信乐。”不害怕。虽然说人命无常,人命在呼吸间,这仅仅是要求你认识到这个真理,要你别执着生命是永恒的、财富是永恒的、你所有的一切都是永恒的。不要执着这些东西,执着这些东西就错了。今天的你已经不是昨天的你,上一个小时的你已经不是现在的你,现在的你不是下一个小时的你,时时刻刻都在变化。这种变化并不是以一个小时或者一分钟来计算,而是念念迁流,念念在变化。没有念念迁流念念变化,没有分分秒秒的变化,那有一小时、一天、一年的变化呢?这是个真理。认识这一真理,对修行有什么好处呢?认识了这个真理,我们就会珍惜光阴。学习要珍惜光阴、修行要珍惜光阴、做一切事业都要珍惜光阴。这对我们真是千好万好,没有一点不好。所以说认识真理的人最快乐、最逍遥、最自在。最快乐、最逍遥、最自在的人,就是阿罗汉。为什么阿罗汉能够逍遥自在、游戏神通呢?因为他认识了真理,他时时刻刻生活在真理当中,与真理冥合,所以在生死之中不惊不怖;因为他在变化之中掌握了不变的规律,所以他能自在。济公和尚多么自在!他认识了真理,他生活在真理当中,所以他那么自在。我们这些人为什么苦恼呢?为什么总有那么多痛苦呢?就是因为看不破。什么东西看不破呢?认识不到真理,对身体看不破,对于所有的东西看不破,对于一切的一切看不破、看不透。看不透这一切都是虚假,一切都是时时刻刻在迁变的。当然,看破了、看透了,还要珍惜,不珍惜也不对。就是说在超越了以后,还要回到现实生活中,踏踏实实过日子。超越了以后还要脚踏实地过日子,是生活在真理中,没有痛苦。真谛是理,俗谛是事。“信实”包括相信真理和相信事实两个方面,既要信理,也要信事。进一步讲,真、俗二谛都有它各自的事与理。真谛的事与理,偏重于缘起而性空;俗谛的事与理偏重于真空而妙有。这样一讲大家可能更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如果是有一点佛法基础的人,能够模模糊糊听懂一点,种下一点善根,经过多闻熏习,就能逐步领会这些道理。第二“信有德”。信有德,主要是讲要对三宝的真净功德,起深信心,而生喜乐。三宝的功德不是有漏的功德,而是真净的功德。真就是真实,净就是清净。“实”是讲真理,“德”是真理的作用。第三是“信有能”。就是对于一切世、出世间的善法,信自己、也信别人都能得能成,而起希望。能就是能力、能够。我们能够做什么?就是对于三皈、五戒、十善等等世间善法,以及八正道、四摄、六度等等出世间的无漏善法,相信自己能够修、能够得、能够成,由此产生一种强烈的愿望。相信一切善法能修、能得、能成,就是“信有能”。信佛成佛“信”就是要“信实、信德、信能”。归纳起来,所谓“实”就是真理,真理就是法身;“德”就是功德,功德由智慧福德所成,所以是报身。“能”就是一切世间、出世间善法能得能成,在真理的前提下具足无量的功德,能够起作用,所以就是化身。所以信实、信德、信能,就是相信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具足法、报、化三身。佛已经证得三身,我们在迷的众生实际上也有这三身。如果我们不具足三身,也修不成。正因为我们每个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所以每个众生本来就具足法、报、化三身。信仰讲到最深的层次,就是要相信十方一切诸佛具足法、报、化三身,相信我们每个人的自性之中也具足法、报、化三身。《六祖坛经》上讲:“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在信的前提下,通过转迷为悟,转凡成圣,我们本自具足的三身和诸佛菩萨的三身成为一体,那就是“佛道无上誓愿成”。所以“信”是学佛的起点,同时也包含了成佛的终点。这在佛教的术语里面叫做“因该果海,果彻因源。 ”种因的同时一定是包含了它的结果的。如果你种的因不会有结果,那就成了无果之花。我们一定要种有果之花,不要种无果之花。什么是无果之花呢?如果我们的信不是清净的、真实的信,尽管你种了这个因,也会有这个果,但是它可能要推迟结果的时间,那我们就会在生死苦海之中,在迷失之中,更长时间地流浪。所以学习佛法,从一开始就要发起真实的信仰、清净的信仰、坚定的信仰。信心越充足、信心越坚定,修行的动力越大、进步越大。信心不充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大好因缘就在懈怠中虚度了。信为第一修学佛法的整个过程,一般分为“信、解、行、证”四个阶段,信是在第一位;净土法门强调要具备“信、愿、行”三种资粮,信也是第一位。信愿行三,如鼎三足,缺一不可。具足信愿行,就一定能往生;有信、无愿、无行,永远都是原地踏步,不可能前进。不管是从通途法门的信、解、行、证,还是特殊法门的信、愿、行,都把“信”放在第一位。从通途法门来说,首先是由信生解,然后才由解起行,最后由行而得证。对于佛法有了信仰的需求之后,必须从听经闻法开始学佛的第一步;闻法解法之后,又能进一步地培养信心、增长信心、巩固信心。作为一个佛弟子,初步地具备了对佛法僧三宝的信仰,不等于说这种信心就很坚定了,随时都可能有动摇和反复。怎么来巩固信心呢?必须从经常性地亲近佛法僧三宝、听闻正法、如理作意开始,由此不断地提高对佛法的认识和体会,信仰才能一步步地得到巩固。巩固信仰本身也是修行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信清净”就有“解清净”,“解清净”就有“行清净”,“行清净”就有“证清净”。所以一清净一切清净,一不清净一切不清净。有邪知就有邪见,有邪见就有邪行,有邪行最后结果也必然是歪的邪的。信解行证是佛法修学的基本次第。净土法门首先是对西方极乐世界、对阿弥陀佛生起敬仰,这是信;然后发起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愿望,这是愿;老老实实地念阿弥陀佛,这是行。行就是根据信愿一步一步地往西方极乐世界行走。行持其实就是行走,念一句阿弥陀佛就等于向西方极乐世界靠拢一步。这就是净土法门的信、愿、行。净土法门特别地强调“信”。如果你不信,或者信的深度不够就会有疑,有疑就不会有愿,没有愿就不会有行,这样也就不可能往生栎乐世界。所以“信”在净土法门里面是最关键、最重要的条件。有了深切真实清净的信,往生净土的目标才能得到实现。佛法交流问: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好像不是那么简单,似乎只有“善男子、善女人”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人还说必须是登地菩萨才可以往生。净空法师说“横超三界”和“竖出三界”,可是我觉得:竹子横冲皮厚也很难,竖冲节多难也多!师:我想就这个问题谈一点我个人的看法。这位居士问到几个很重要的问题。一个是“竖出三界”和“横超三界”,一个是称念佛号究竟是为了什么。究竟是求阿弥陀佛来接我呢,还是为了净化自己的心?同时他也讲出来了一个道理。他说要横出三界,竹子的皮很厚,不容易冲出去;如果是“竖出三界”,竹子里边的节很薄,容易透过,但是节很多,也很难冲出。我想不管是“横超”还是“竖出”,都不是容易的事。所谓“横超”,就是“不历僧祗获法身”,“顿超十地无难事”;所谓“竖出”,就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迈出三界。其实这两者应该说只是在修行起步的时候稍微有一点区别,如果从修行成佛的整个历程来看,不可能有横超,必须是每个阶段都要经过。菩萨修行的五十二个位次,就像竹子的五十二个节,都是修行必经的过程。从净土的法门来说,“横超”的意义在于找到一个最保险的地方来修行。哪里最保险的呢?极乐世界最保险。所以是在极乐世界修行成就大愿力以后,再回到娑婆世界广度众生,满菩提愿,并不是说横超出去就成佛了。只是说你到那里去了以后,不再迷失了。因为环境清净了,依报清净了,正报就容易清净。正报就是内在的身心,依报就是外在的环境。所以净土法门的“横超三界”,就是以依报来转化正报,净土法门所说的“竖出三界”,是以正报来转化依报。以依报来转化正报,不等于永远呆在极乐世界享受优越的依报庄严。因为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是阿弥陀佛成就的,不是你成就的。你如果要成佛,就必须回到娑婆世界来“严土熟生”,度化你应度的众生,成就你自己的一方净土。也就是说,你必须在用依报转化正报以后,再用你的正报来转换依报,成就你自身的净土,才有成佛的可能。因为每一位佛都有他自身的净土,我们每一个人也应该有自身的净土。在现实社会环境中,智力高一点、工作能力强一点的人,他所处的环境就好一点、优越一点。三居室一百多平方,家用电器什么都有,他的依报是不是优越一些呢?我们这些生在边地、生在农村的人,茅草一盖四边来风,外头下雪满堂都是雪花,依报就要差一点。这就是依报的差别。那么农村的人他想不想过得好一点呢?也想的。他想过得好一点,就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他的居住环境。居住环境就是依报。现在那种八面来风的房子越来越少了,农村的小洋楼越来越多,世界是不是在变化?是在变化。那么是从什么地方开始变化的?是从转化正报开始的,是用正报来转化这个依报。正报的素质提高了,能力加强了,赚钱多了,他就能够住小洋楼。修行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不等于修行的一切结束了,没有。那仅仅是真正修行的开始。禅宗说“悟后起修是为真修”,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一样,是去了见佛闻法,才能够真正修行。我们为什么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确确实实是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是阿弥陀佛愿力的加持。如果你的信念达到能够得到佛力加持的程度,在这种特殊的因缘下,你就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从究竟的修行来说,有大善根、大毅力、大智慧的人,像六祖、四祖那样的人,他们才真正能够“横超”。他们的法门是什么呢?就是既不愿东、也不要愿西,此心当下清净,此心现证涅槃,此心当下得到无生法忍。这样的大修行,眼睛一闭去哪里都可以,十方世界任悠游,地狱天堂一个样。这是修行的究竟法门,但是难度很大。我们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还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比较有把握。问:念佛有时候会出偏差,最后搞得疯疯颠颠的,这种情况是怎么回事?怎么处理?答:这种情况我想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不是千分之一,也不是百分之一,是一万个人当中有那么一个或者两个。这样的人,应该说他不念佛,也可能会疯疯颠颠的。念佛后起了执着心,执着心产生以后,有可能会加剧他这种疯疯颠颠的程度。所以修行一定要有僧团作依止,有佛法作指导,时时刻刻远离偏执,心胸开朗,提高智慧,能够辨别邪正真伪,就不会出这种事情了。不管修哪个法门,不要偏执是第一条。偏执是什么呢?就是把自己偶尔看到、听到、或者感觉到的幻声、幻相、幻影紧紧抓住不放,这样就会走火入魔。修净土法门讲究有感应,看到佛像、看到光、看到花、看到佛来接引、看到文殊菩萨来了、听到天上有佛号声,这都是瑞像。如果把这些东西执着不放,也会成为毛病。比喻说我今天感冒了,吃了一种特效感冒药,感冒马上好了。那么我就想:这个药不错,一吃感冒就好了。那我就继续吃,感冒好了再吃三天。那么会怎么样呢?结果可想而知。执着于药的结果就是病反而会加重。所以药再好,病好了也不能再吃。病愈弃药、上岸弃舟,道理都是一样的。船把我送到岸了,上岸以后觉得船很有用,就把船背着走,这是很愚痴的。船不是汽车,你背着船走,累死你。是不是?一切好的东西,只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它的作用,佛法也是一样。所以要把我执、法执都破掉,连破也要破掉。“一法不立”就是这个道理。那些出偏差的人,就是因为他有偏执。偏执是由什么心理产生的呢?一是没有自信,只信外在的佛有能力、菩萨有能量,一切都只相信外在的东西,追求外在的东西,这样就使自己的心念随着外境而转,所以容易产生偏差。这是一种情况。再一种就是看到一点好的现象就抓住不放,那个现象不再出现了,就产生失落感,一下子不知所措,生命没有寄托、精神没有寄托,也会出偏差。所以修行一定要学会破执着,学会相信自己。因为佛法所讲的道理,都是要我们自觉自度。佛说他不度众生。什么人度众生呢?是众生自己度自己。佛只是告诉我们了生脱死的方法,照着佛说的方法去做,就能够成功。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相信自己能够开悟。在自信的基础上,再得到佛法僧三宝和护法龙天的加持,修行的进步就快。问:我有两个问题,一个就是福慧双修和定慧双修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是不是两个都要修,还是别的什么?第二个就是我们现在看见或者听说的一些师父、一些高僧大德,他们是不是已经明心见性了?是不是菩萨再来?答:先说定慧双修和福慧双修。福慧双修的“慧”,就已经包括了定慧双修的“定”和“慧”。福慧双修的“福”是指的什么呢?比如说布施是福,持戒严格地讲也是福,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这些都属于修福。六波罗蜜中只有最后的禅定波罗蜜和智慧波罗蜜是属于慧。前面的四条除了精进波罗蜜都是属于福。精进波罗蜜是要和其它五度配合在一起才存在,不能独立出来。福从慈悲心来,慧从智慧心来。觉悟人生就是修慧,奉献人生就是修福。成了佛是叫“福慧两足尊”,福足慧足才能成佛。从六度来说,布施是修福;持戒以修福为主,也有修慧的一面;精进是不管修福也好修慧也好都不能懈怠;忍辱主要是以很高的智慧来成就修福;禅定和智慧主要是修慧。修了福报,就有圆满的相貌,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都是从修福得来的。我们修行人既要修福也要修慧,不能有所偏废。有所偏废是什么结果呢?所谓“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修福不修慧,如象挂璎珞”,这个比喻很形象。所以我们要福慧双修,福慧成就了,就能成为福慧二严身,福慧二严身就是佛。第二个问题:“明心见性”和“佛菩萨再来”。我是这么想的:如果每个有成就的人都是佛菩萨再来,那就没有一个是修成的。说是佛菩萨再来,我认为那仅仅是一种歌功颂德的话,言不由衷的话。不要那么说。像那么说,我们修行都没有希望了。他们都是再来的,我们是什么呢?我们哪有什么希望啊!所以要相信那些有成就的高僧大德都是当生当世修成的。如果没有一个人是修成的,如果所有的高僧大德都是再来的,我们就没有希望了。所以不要这样去看问题,我们每个人都要鼓足勇气,我们每个人都要下定决心,相信我这一辈子一定能够成就,相信佛是由一个平凡的人修成的,高僧大德也是由平凡的人修成的。只要修,只要努力,每个人都会有光明的前途,每个人都会有亲证的希望。要相信这个事实。明心见性,是平凡的人就能够做到的事情,平凡的人如果不能够做到,那明心见性还有什么用呢?就没有用了。只要肯修行,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会变成有大智慧的人,因为佛性人人具足的。既然佛性人人具足,只要努力开发自己的智慧,就能见到自己的佛性,就能明心见性。问:能不能说自己明心见性了呢?答:明心见性自己应该知道。自己怎么知道呢?过去看不懂的经文现在一下子都看得懂了;过去不能明白的事情现在一下子都明白了;过去看不穿的事情一下子都能看穿了;当下的烦恼一下子都清清净净没有了。判断是不是开悟,这是一个标准。但是另外也还要有人印证。没有人印证,你不能自吹自擂。在没有佛出世以前,有所谓的独觉。独觉就是出自无佛之世,他看到花开花谢、世事迁流,悟到缘起法的道理而独自觉悟,那就是独觉。有佛出世以后的开悟者不叫独觉,而是叫声闻。声闻就是闻到佛陀说法的声音而开悟的人。在没有佛出世以前,你无师自悟,因为没有人给你印证,所以不存在要人印证的问题。释迦牟尼佛出世后,你要说是无师自悟,那就是野狐禅。佛教有这么一个界定,在佛出世以后,因为有僧宝、有佛法,所以所有开悟的人都要有印证,没有印证不行。就是说要有比他更高明的人来承认你这个见地是对的。问:有些佛经上说,比方某某人是佛菩萨再来,是某某佛,一旦真实身份暴露了他就圆寂,是不是这样的?答:是。佛经上是这么说。就是说,假如你是什么佛再来,什么菩萨再来,那么在他生前,他绝对不说,只是到他圆寂的时候才说,说完了以后就走了,免得妖言惑众。怕的就是这个。《楞严经》有这方面的教证。问:那现在不走呢?答:如果一个人说他是佛菩萨再来,寅时说了,卯时他盘着腿子走了,可以;如果走不了的话,最好不要说。三皈五戒开示(2004年 2月 5 日讲)略说三皈五戒义今天是上元节。农村只晓得今天是过正月十五,不知道道教把这一天叫做“上元节”。趁着上元节这个机会,我们四祖寺拜《药师忏》,法会取名为“上元节吉祥法会”。今天是法会的最后一天,正好是正月十五上元节,在这个吉祥的日子,我们来举行三皈五戒的仪式。今天在会的,有的人已经受过三归或者五戒,有的是才发心要皈依三宝。皈依三宝的真实含义,就是从今天开始,自己对佛教建立起信仰,从今天开始信佛,从今天开始做一个佛教徒。这是它的真正含义。这也就是说,皈依三宝是正式成为佛教徒的最基本的条件。有的人说我在家里烧香、吃素,或者说我初一、十五到庙里来拜一拜,于是认为那样的人就是佛教徒。实际上从佛教本身来讲,仅仅这样还不能算是正式的佛弟子。按照佛教的规定,只有皈依了三宝,才是正式的佛教徒,才是佛教大家庭中一员。所以要做一个正式的佛弟子,首先从皈依三宝做起。皈依三宝后,才可以算是佛弟子。大家要把这个定义记清楚。那些没有皈依过三宝,只是平常说自己信佛的人,在今天举行完皈依之后,就是正式的佛弟子了。从在座的许多人来讲,人生走了半辈子,在思想上应该都有过各种各样的想法,可能也有过各种各样的信仰。那么从今天开始,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上,又揭开了新的历史篇章。为什么呢?既然成为三宝弟子,就是要从今天开始,全心全意地来信仰佛教,转变过去的某些信仰、某些观念。所以皈依三宝,加入佛教,是一件很重要、很严肃的事情,绝不是填一个皈依证、起一个法名,以后就少病少恼、吉祥如意、做事就发财,不是那么简单。那些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我从今天建立起佛教的信仰了,从今天起,我要彻底地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这才是关键。为什么说皈依三宝是改变人生命运的开始呢?因为从今天正式成为三宝弟子,我们就要从迷惑逐步走向觉悟,从生死苦海的此岸逐步走向涅槃的彼岸,从凡夫逐步走向圣者。大家只要听了这几句话,就知道皈依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多么严肃的事情。我们要如此发心,来履行今天的仪式,来做今天这一件事,那才是真正发心皈依三宝。说烧香就是信佛、磕头就是信佛,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观念。只知道烧香磕头可以说还谈上是信佛。真正信佛以后,是要提高自己的觉悟。觉悟什么呢?觉悟人生有痛苦;觉悟生死有痛苦;觉悟我们天天都生活在烦恼无明当中;觉悟我们天天都是生活在人我是非当中;觉悟我们天天都是从自私自利看一切的问题。要觉悟这个。如果不觉悟这件事,皈依三宝没有用。因为你的想法没有改变,你的想法和学佛、和佛法、和佛的言教不能统一起来。即使履行了皈依手续,得到了这个小本本,也不会得到佛法的实际利益。今天在座的各位,有的人发心要皈依已有很长时间,今天终于有了这个机会;有的人是不远千里来到这里;有的人是很早就领了皈依证,只等今天来举行皈依三宝的仪式。所以我奉劝各位,一定要非常珍惜这种无上的善缘、无上的法缘、无上的佛缘。这是我对大家的第一点要求。其次,我希望各位皈依以后,就要按照一个佛弟子最起码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净化自己的心灵,也就是要净化自己的身口意三业。净化我们的身业,不做杀盗淫;净化我们的口业,不两舌、不恶口、不挑拨是非、不说低级下流的话;净化我们的意业,不贪、不嗔、不痴。净化身口意三业,就是要止十恶修十善。能够行十善业,就能净化身口意。十善包括五戒的全部同容在内。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按照五戒十善的要求,逐步净化身口意,那才能说你是真的在学佛。如果你得了皈依证,杀生照杀,偷盗尽管没有,但是还是想占小便宜,生活上不检点,还是说谎话,还是挑拨离间,还是说是非,还是说低级下流的话,还是饮酒抽烟,那就依然没有落实佛陀对我们在家弟子所提出的最基本的戒条。所以要落实我们的信仰,要真正成为一个佛弟子,要从守最起码的戒条开始。在生活当中落实最起码的戒条,落实最起码的道德原则,是做人最起码要求,也是学佛最起码的要求。这是我要讲的第二点。第三点:除了在生活中落实五戒十善,我们每天还应该抽出一点的时间,专门来做净化心灵这件事。净化心灵从念佛开始,从诵经开始,从打坐开始。念佛诵经打坐,哪里有那么多时间呢?不要紧。我想我们这些老居士,应该说没有什么事情要做。在家里除了带孙子就是聊天,那么你每天早晚应该能够抽出一点时间来的。比如说早上抽一个小时,晚上抽一个小时,有文化的可以诵经,没有文化的可以念佛、拜佛。诵什么经呢?早上诵《普贤菩萨行愿品》,晚上诵《金刚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半小时就可以诵完,《金刚经》也只要四十分钟。然后再有时间,就可以静坐。静坐做什么?静坐就念阿弥陀佛。通过这些活动,我们的心灵就能得到净化。我们在念佛在诵经的时候,就会少一点妄想。妄想多了,我们的行为就会脱离轨道。脱离什么轨道呢?脱离戒律生活的轨道。我们妄想少,或者想的都是佛法的道理,那么我们在日常行为当中就会按照戒律的要求来生活;妄想杂念多,坐在那里想什么,起来就很容易去做什么,那就不容易使身心得到净化。比如说,过年可能想吃的想得比较多,平常可能也总想什么时候买点好吃的,身体总不好,总得买点什么补一下。一想到补身体呢就想到肉呀鸡呀鸭的,想到用那些东西来补自己的身体。实际上错了。身体好一是要调节饮食,一是要净化思想。少妄想就少耗精力,少耗精力比吃什么补药都重要。所以希望大家要把念佛诵经打坐经常化,每天把它作为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我们已经是一个佛弟子。是一个佛弟子,就一定要在日常生活当中注意自己的修持。能修持,就能够净化我们的心。心得到净化,身就能得到净化。心不净化,身要得到净化很困难。所以先提这三点要求。附带讲一件事:我们在家居士,每个人都有家,有家就有其他的家庭成员。每个人在家庭成员中,都有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所以要注意搞好家庭关系,尽到自己的责任。比如说丈夫有丈夫的责任,妻子有妻子的责任,儿子的有儿子的责任,媳妇的有媳妇的责任。一个人在家庭当中能够尽职尽责,使家庭成为一个和睦的家庭,成为一个体现佛教精神、体现中国孝道伦理的家庭,这本身就是最好最实际的修行,是信仰在家庭生活中得到落实的具体表现。所以一个在家佛弟子,一定要把尽好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当作是天经地义的事,千万不能把它当作负担,然后千方百计设法摆脱家里的种种事务种种责任,一个人逍遥自在,不受约束。如果你学了佛以后,家里的老人不管、小孩不管、丈夫不管、妻子不管,最后佛法成了破坏家庭的一种因素。赡养父母、教育孩子、关心丈夫,这些都是正当的责任。要把尽家庭责任当成是信仰生活的一部分。佛教最终目的虽然是要每个人都了生脱死,但是在没有了生脱死的时候,必须修习善法。孝顺父母、教育孩子、使家庭和睦,都是修习善法的非常重要的内容,这些都是我们将来成佛的善因善缘,不要小看这些事情。我们要成佛,要有好的眷属。好的眷属从哪里来?你现在把家庭生活过好,把你的家庭责任和义务做圆满,就是种善因结善缘,就是为将来成佛创造有利条件。今天给各位先就开导这几句。下面我们来传授三皈依和五戒。先举行三皈依,然后举行五戒。今天要受皈依的人虽然还没有提出受五戒的要求,但是三皈依和五戒结合起来受持才是最殊胜。有的人可能觉得受持五戒条件还不成熟,不能完全遵守五戒,那也不要紧。五戒可以分多次受。可以先受能够做到的那几条。比如说不杀生基本上能够做得到,受了戒以后再努把力,就可以守住了。比如说不偷盗,不管是学佛的人,还是对佛教有好感的人,都不会去做,那么这一条肯定可以受,受三皈五戒以后,再努一把力,就能使这一条戒也清净。其它的戒条也是这样,先勉强能够做到,受了戒以后再加一把力,就可以完全做到。所以这一次做不到的,下一次还可以受。这一次如果能够受一条、受两条,下次就可能可以以把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都受了,这样就可以逐步提高学佛的层次,使五戒都能够清净。三皈依也一样。我们今天受了三皈依,加入佛教了,以后是不是还可以受呢?还可以受。因为皈依三宝是每一天的事情。我们每时每刻都要想到皈依三宝,都要忆念三宝,每时每刻都要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每天每时每刻能够忆念三宝就像念佛那样,就可以增强自身抵抗外界种种诱惑的能力。我们每天做功课,早课有三皈依,晚课也有三皈依,就知道皈依三宝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了。不过是说第一次皈依三宝是由师父来传授,第一次的三皈依具有特殊的意义。通过第一次的传与受,我们就能够建立起佛教的信仰。(仪式略)忏悔我们无始以来,有种种业障。种种业障从哪里产生呢?从贪嗔痴三毒烦恼而来。我们有了贪嗔痴三毒烦恼,就会通过身口意三业产生种种的罪过。这些罪业,就会成为我们学习佛法修行佛法的障碍。我们能够恳切地在佛前忏悔以后,这些障碍就消除了。前进的道路上没有障碍,我们就能在菩提道上勇往直前。忏悔的意思就是这样。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忏悔得安乐,忏悔得清凉,忏悔得自在。学佛就少一些障碍。我们今天忏悔了,以后还要不要忏悔呢?天天要忏悔。天天总在忏悔,天天就有清凉,有自在,天天就能顺利修行。一定要知道这个道理。忏悔不是说今天忏悔了就完事了,每天每时每刻,都要用忏悔的心态来面对一切,那么我们就会少障碍。不思忏悔的人就会有很多障碍。正授三皈现在正式传授三皈依。大家要把妄想放下、杂念放下,专心致志听我讲。然后跟着我一句一句地念。这个时候就是叫做传授三皈。通过师父的传授,你的心就可以与佛祖接通。因为三皈是从释加牟尼佛那里开始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从来就没有间断过。这是佛教最根本的传承。得到这个传承,你就有断恶修善的力量。所以皈依三宝一定要自己亲自到场。不亲自到场,就只是结个缘而已,没有实际的作用。有些人怕麻烦,出来那么多天,不就是为得到一个皈依证吗?不是这个道理。大家可以比较一下,是慎重地举行仪式、有大家参与好,还是领了皈依证就跑好呢?大家肯定会说,参加仪式比较好,有摄受力。授五戒下面是授五戒。因为每一条戒都要说三次,征求大家的意见:能持否?能持的就说能持,不能持就别表态。包括没有说要受五戒的和打算受五戒的都在内。没有登记说要受五戒的,如果你们觉得可以持,也可以回答。觉得没有把握的别做声就可以了。大家就能够随喜五戒,就为以后提高学佛的层次创造条件,打下基础。出家众不要回答,因为这是在家戒,出家众只要听就可以了。受五戒的你们要记住:五戒一共是五条。第一条是不杀生,第二条不偷盗,第三条不邪淫,第四条不妄语,第五条不饮酒。不饮酒包括不吸烟、不吸毒、不吸食一切麻醉品。要记住。发愿发愿是共同的。受三皈也好,受五戒也好。都要发愿。发愿做什么呢?发愿度一切众生;发愿断一切烦恼;发愿要学一切法门;发愿要成佛。这是我们学佛人的共同目标。修学佛法的基本要领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佛教交流(2004年 2月 3日)问: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好像不是那么筒单,似乎只有“善男子、善女人”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人还说必须是登地菩萨才可以往生。净空法师说“横超三界”和“竖出三界”,是我觉得 :竹子横冲皮厚也很难,竖冲节多难也多!答:我想就这个问题谈一点我个人的看法。这位居士问到几个很重要的问题。一个是“竖出三界”和“横超兰界”,一个是称念佛号究竟是为了什么。究竞是求阿弥陀佛来接我呢,还是为了净化自己的心 ?同时他也讲出来了一个道理。他说要横出三界,竹子的皮很厚,不容易冲出去;如果是“竖出三界”,竹子里边的节很薄,容易透过,但是节很多,也很难冲出。我想不管是“横超”还是“竖出”都不是容易的事。所谓“横超”,就是“不历僧抵获法身”,“顿超十地无难事”;所谓“竖出”,就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迈出三界。其实这两者应该说只是在修行起步的时候稍微有一点区别,如果从修行成佛的整个历程来看,不可能有横超,必须是每个阶段都要经过。菩萨修行的五十二个位次,就像竹子的五十二个节,都是修行必经的过程。从净土法门来说,“横超”的意义在于找到一个最保险的地方来修行。哪里最保险呢?极乐世界最保险。所以是在极乐世界修行成就大愿力以后,再回到婆婆世界广度众生,满菩提愿,并不是说横超出去就成佛了。只是说你到那里去了以后,不再迷失了。因为环境清净了,依报清净了,正报就容易清净。正报就是内在的身心,依报就是外在的环境。所以净土法门的“横超三界”,就是以依报来转化正报,净土法门所说的“竖出三界”,是以正报来转化依报。以依报来转化正报,不等于永远呆在极乐世界享受优越的依报庄严。因为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是阿弥陀佛成就的,不是你成就的。你如果要成佛,就必须回到娑婆世界来“严土熟生”。度化你应度的众生,成就你自己的一方净土。也就是说,你必须在用依报转化正报以后,再用你的正报来转换依报,成就你自身的净土,才有成佛的可能。因为每一位佛都有他自身的净土,我们每一个人也应该有自身的净土。在现实社会环境中,智力高一点、工作能力强一点的人,他所处的环境就好一点、优越一点。三居室一百多平方,家用电器什么都有,他的依报是不是优越一些呢?我们这些生在边地、生在农村的人,茅草一盖四边来风,外头下雪满堂都是雪花,依报就要差一点。这就是依报的差别。那么农村的人他想不想过得好一点呢?也想的。他想过得好一点,就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他的居住环境。居住环境就是依报。现在那种八面来风的房子越来越少了,农村的小洋楼越来越多,世界是不是在变化?是在变化。那么是从什么地方开始变化的?是从转化正报开始的,是用正报来转化这依报。正报的素质提高了,能力加强了,赚钱多了,他就能够住小洋楼。修行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不等于修行的一切结束了,没有。那仅仅是真正修行的开始,禅宗说“悟后起修是为真修”,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一样,是去了见佛闻法,才能够真正修行。我们为什么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确确实实是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是阿弥陀佛愿力的加持。如果你的信念达到能够得到佛力加持的程度,在这种特殊的因缘下。你就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从究竟的修行来说,有大善根、大毅力、大智慧的人,像六祖、四祖那样的人,他们才真正能够“横超”。他们的法门是什么呢?就是既不愿东、也不要愿西,此心当下清净,此心现证涅槃,此心当下得到无生法忍。这样的大修行,眼睛一闭去哪里都可以,十方世界任悠游,地狱天堂一个样。这是修行的究竟法门,但是难度很大。我们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还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比较有把握。问:念佛有时候会出偏差,最后搞得疯疯颠颠的,这种情况是怎么回事 ?怎么处理?答:这种情况我想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不是千分之一,也不是百分之一,是一万个人当中有那么一个或者两个。这样的人,应该说他不念佛,也可能会疯疯颠颠的。念佛后起了执着心,执着心产生以后,有可能会加剧他这种疯疯颠颠的程度。所以修行一定要有僧团作依止,有佛法作指导,时时刻刻远离偏执,心胸开朗,提高智慧,能够辨别邪正真伪,就不会出这种事情了。不管修哪个法门,不要偏执是第一条,偏执是什么呢 ?就是把自己偶尔看到、听到、或者感觉到的幻声、幻相、幻影紧紧抓住不放,这样就会走火人魔。修净土法门讲究有感应,看到佛像、看到光、看到花、看到佛来接引、看到文殊菩萨来了、听到天上有佛号声,这都是瑞像。如果把这些东西执着不放,也会成为毛病。比如说我今天感冒了,吃了一种特效感冒药,感冒马上好了。那么我就想:这个药不错,一吃感冒就好了。那我就继续吃,感冒好了再吃三天。那么会怎么样呢?结果可想而知。执着于药的结果就是病反而会加重。所以药再好,病好了也不能再吃。病愈弃药、上岸弃舟,道理都是一样的。船把我送到岸了,上岸以后觉得船很有用,就把船背着走,这是很愚痴的。船不是汽车,你背着船走,累死你。是不是 ?一切好的东西,只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它的作用,佛法也是一样。所以要把我执、法执都破掉,连破也要破掉。“一法不立”就是这个道理。那些出偏差的人,就是因为他有偏执。偏执是由什么心理产生的呢 ?一是没有自信,只信外在的佛有能力、菩萨有能量,一切都只相信外在的东西,追求外在的东西,这样就使自己的心念随着外境而转,所以容易产生偏差。这是一种情况。再一种就是看到一点好的现象就抓住不放,那个现象不再出现了,就产生失落感,一下子不知所措,生命没有寄托、精神没有寄托,也会出偏差。所以修行一定要学会破执着,学会相信自己。因为佛法所讲的道理,都是要我们自觉自度。佛说他不度众生。什么人度众生呢 ?是众生自己度自己。佛只是告诉我们了生脱死的方法,照着佛说的方法去做,就能够成功。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相信自己能够开悟。在自信的基础上,再得到佛法僧三宝和护法龙天的加持,修行的进步就快。问:我有两个问题,一个就是福慧双修和定慧双修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是不是两个都要修,还是别的什么 ?第二个就是我们现在看见或者听说的一些师父、一些高僧大德,他们是不是已经明心见性了?是不是菩萨再来?答:先说定慧双修和福慧双修。福慧双修的“慧”,就已经包括了定慧双修的“定”和“慧”。福慧双修的“福”是指的什么呢?比如说布施是福,持戒严格地讲也是福,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这些都属于修福。六波罗蜜中只有最后的禅定波罗蜜和智慧波罗蜜是属于慧。前面的四条除了精进波罗蜜都是属于福。精进波罗蜜是要和其他五度配合在一起才存在,不能独立出来。福从慈悲心来,慧从智慧心来。觉悟人生就是修慧,奉献人生就是修福。成了佛是叫“福慧两足尊”,福足慧足才能成佛,从六度来说,布施是修福;持戒以修福为主,也有修慧的一面;精进是不管修福也好修慧也好都不能懈怠;忍辱主要是以很高的智慧来成就修福;禅定和智慧主要是修慧。修了福报,就有圆满的相貌,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都是从修福得来的。我们修行人既要修福也要修慧,不能有所偏废。有所偏废是什么结果呢?所谓“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修福不修慧,如象挂璎珞”,这个比喻很形象。所以我们要福慧双修,福慧成就了,就能成为福慧二严身,福慧二严身就是佛。第二个问题:“明心见性”和“佛菩萨再来”。我是这么想的:如果每个有成就的人都是佛菩萨再来,那就没有一个是修成的。说是佛菩萨再来,我认为那仅仅是一种歌功颂德的话,言不由衷的话。不要那么说。像那么说,我们修行都没有希望了。他们都是再来的,我们是什么呢 ?我们哪有什么希望啊!所以要相信那些有成就的高僧大德都是当生当世修成的。如果没有一个人是修成的,如果所有的高僧大德都是再来的,我们就没有希望了。所以不要这样去看问题,我们每个人都要鼓足勇气,我们每个人都要下定决心,相信我这一辈子一定能够成就,相信佛是由一个平凡的人修成的,高僧大德也是由平凡的人修成的。只要修,只要努力,每个人都会有光明的前途,每个人都会有亲证的希望。要相信这个事实。明心见性,是平凡的人就能够做到的事情,平凡的人如果不能够做到,那明心见性还有什么用呢?就没有用了。只要肯修行,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会变成有大智慧的人,因为佛性是人人具足的。既然佛性人人具足,只要努力开发自己的智慧,就能见到自己的佛性,就能明心见性。问:能不能说自己明心见性了呢?答:明心见性自己应该知道。自己怎么知道呢?过去看不懂的经文现在一下子都看得懂了;过去不能明自的事情现在一下子都明白了;过去看不穿的事情一下子都能看穿了,当下的烦恼一下子都清清净净没有了。判断是不是开悟,这是一个标准。但是另外也还要有人印证。没有人印证,你不能自吹自擂。在没有佛出世以前,有所谓的独觉。独觉就是出自无佛之世,他看到花开花谢、世事迁流,悟到缘起法的道理而独自觉悟,那就是独觉。有佛出世以后的开悟者不叫独觉,而是叫声闻。声闻就是闻到佛陀说法的声音而开悟的人。在没有佛出世以前,你无师自悟,因为没有人给你印证,所以不存在要人印证的问题。释迦牟尼佛出世后,你要说是无师自悟,那就是野狐禅。佛教有这么一个界定,在佛出世以后,因为有僧宝、有佛法,所以所有开悟的人都要有印证,没有印证不行就是说要有比他更高明的人来承认你这个见地是对的。问:有些佛经上说,比方某某人是佛菩萨再来,是某某佛,一旦真实身份暴露了他就圆寂,是不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