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生菩提树 作者:智缘本书选取数百个生动的佛理小故事,以通俗平实的语言讲述了生活的道理。让人意犹未尽,体会到平淡文字背后也有令人回味的感觉,。从而领悟到生活的本来滋味,拥有真实的人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轨迹 一天,弟子们和禅师一起在田里插秧,可是弟子插的秧总是歪歪扭扭,而禅师却插得整整齐齐,就像是用尺子量过一样。 弟子们感到很疑惑,就问禅师:“师父,你是怎么把禾苗插得那么直的?” 禅师笑着说:“其实很简单。你们在插秧的时候,眼睛要盯着一个东西,这样就能插直了。” 于是,弟子们卷起裤管,高高兴兴地插完了一排秧苗,可是这次插的秧苗,竟成了一道弯曲的弧线。 这是怎么回事呢?弟子很是不解。于是,禅师问弟子道:“你们是否盯住了一样东西?” “是呀,我盯住了那边吃草的水牛,那可是一个大目标啊!”弟子们答道。 禅师笑着说:“水牛边吃草边走,而你在插秧苗时也跟着水牛移动,这怎么能插直呢?” 弟子们恍然大悟。这次,他们选定了远处的一棵大树。插完一看,插的秧果然都很直。 菩提心语: 做事要选定目标,但如何选择目标,选择怎样的目标也是关键。要想把事做成,就要选择正确、合理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率地把事完成,实现既定的计划。心生的意念不要过重 有一个年轻的小和尚,有一天在逛集市的时候,看见一位老人摆了个捞鱼的摊子。老人向有意捞鱼的人提供渔网,捞起来的鱼归捞鱼人所有。这个小和尚一时善心大发,他想:“我要把这些鱼都捞起来,全部放生。” 于是,小和尚蹲下去捞起鱼来,可是,他一连捞碎了三张网,连一条小鱼也没捞到。 小和尚见老人眯着眼看自己的狼狈相,心中似乎还在暗自窃笑,便不耐烦地说:“施主,你这网子做得太薄了,几乎一碰到水就破了,那些鱼又怎么能捞得起来呢?” 老人回答说:“小师父,看你也是个明白人,怎么也不懂呢?当你心生意念想捞起你想要的那么多鱼时,你考虑过你手中的渔网是否真的能够承受吗?追求不是件坏事,但是要完全了解你自己呀!” 小和尚不服气地说道:“可是我还是觉得你的网太薄,根本捞不起鱼。” “小师父,你还不懂得捞鱼的哲学吧!这和我们俗人所追求的事业、爱情、金钱都是一样的。当你沉迷于眼前目标的时候,你衡量过自己的实力吗?” 小和尚思考着,似乎明白了什么。 菩提心语: 拥有远大的理想不是坏事,但若超出了自身的实际能力,就未免显得不合时宜了。合理定位,适时把握,才能稳妥地达到目标。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很久以前,有一位修行很深的高僧隐居在山林中。但是,由于他的人品很高,人们都千里迢迢来寻找他,想跟他学些生活方面的窍门。 有一次,当他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高僧正从山谷里挑水。人们注意到,他挑得不多,两只木桶里的水都没有装满。 按他们的想象,高僧应该能够挑起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满满的。可是高僧为什么不把桶挑满呢? 他们不解地问:“高僧,这是什么道理?” 高僧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挑多,而在于挑得够用。一味贪多,会适得其反。” 众人越发地不解了。 于是,高僧让他们中的一个人,重新从山谷里打了满满的两桶水。 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摇摇晃晃,没走几步,就跌倒在地,水全都洒了,那人的膝盖也摔破了。 看到这种情景,高僧说:“水洒了,不是还得再打一桶吗?膝盖破了,走路艰难,岂不是比刚才挑得还少吗?” 众人问道:“那么请问高僧,具体该挑多少,怎么估计呢?” 高僧笑道:“你们看这个桶。” 众人看去,桶里画了一条线。 高僧说:“这条线是底线,水绝对不能高于这条线,高于这条线就意味着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起初还需要画一条线,挑的次数多了以后,就不用看那条线了,凭感觉就知道是多是少。有这条线,就可以提醒我们,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众人又问:“那么底线应该定多少呢?” 高僧说:“一般来说,越低越好,因为低的目标容易实现,人的勇气不容易受到挫伤,相反会培养起更大的兴趣和热情。长此以往,循序渐进,自然会挑得更多、挑得更稳。” 众人若有所悟。 菩提心语: 做事就是这样的道理,循序渐进,逐步实现目标,就能避免许多无谓的挫折。如果找不准底线,一味求多,可能就会适得其反。心志专一,事有所成 年轻时的慧远禅师喜欢四处云游。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位极爱抽烟的行人。两人走了很长一段山路,然后坐在河边休息。那位行人给了慧远禅师一袋烟,慧远禅师高兴地接受了行人的馈赠,然后他们就坐在那里谈话。由于谈得投机,那人便送给慧远禅师一根烟管和一些烟草。 与那人分开以后,慧远禅师心想,这个东西会让人感到很舒服,肯定会打扰我禅定,时间长了一定会恶习难改,还是趁早戒掉的好。于是,就把烟管和烟草全部都扔掉了。 又过了几年,慧远禅师又被《易经》迷上了。那时候正是冬天,天寒地冻。于是,慧远禅师写信给自己的老师,向老师索要过冬的寒衣。信写完后,他托人骑快马送到老师那里。 但是,信寄出去很长时间了,当冬天已经过去,山上的雪都开始融化时,老师还没有寄衣服来,也没有任何的音信。于是,慧远禅师用《易经》为自己占卜了一卦,结果算出那封信并没有送到。 他心想:“易经占卜固然准确,但我如果沉迷此道,又怎么能够全心全意地参禅呢?”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接触易经之术。 过了不久,慧远禅师又迷上了书法,每天钻研,居然小有成就。当时有几个书法家也对他的书法赞不绝口。这时,他转念想到:“我又偏离了自己的正道,再这样下去,我就很有可能成为书法家,而成不了禅师了。” 从此,他一心参悟,放弃了一切与禅无关的东西,终于成了禅宗高僧。 菩提心语: 树立了要达成的理想,就要全心全意地付出。如果发现自己的所作所为偏离了目标,就要及时返回。否则,当你越走越远时,再想回头,可能已经来不及了。心存坚定的意念,切勿轻易动摇 有一个老和尚带着小沙弥出门,无论是行走在广阔无边的丛林还是翻山越岭,老和尚都逍遥自在地走在前面,小沙弥背着行李紧跟在后。一路上两人相互照应,彼此为伴。 小沙弥走着走着,心想,我难得人身,但在短短几十年的生命里必须经历生老病死、受六道轮回之磨炼,真是苦啊!不过,既然要修行,就要立志当菩萨救度众生。因此我不能懈怠,要赶快精进才行。 想到这里,走在前面的老和尚突然停下脚步,面露笑容地回头对他说:“来,包袱让我来背,你走我前面。”小沙弥虽然感到莫名其妙,但还是按照老和尚的指示,放下包袱走在前面。 走着走着,小沙弥觉得这样真是逍遥自在啊!而佛经里说,菩萨必须顺应众生的需要而行各种布施,这真是太辛苦了。况且天下众生苦难多,到什么时候才能救得完呢?不如独善其身,过这种逍遥自在的日子。 这念头一起,就听到老和尚很严厉地对他说:“你停下来!” 小沙弥赶快回头,看到老和尚严肃的面容,吓了一跳!老和尚将包袱拿给他说:“把包袱背好,跟在我后面走!”小沙弥想:做人真苦!刚才自己还那么开心,才一转眼就变得很难过,人的心念真是不稳定啊!凡夫之心很容易动摇,还是修菩萨行好,起码我可以面对苦难众生,跟很多人结好缘,做一些我做得到的本分事。 这时,老和尚又面带笑容地回头招呼他,并将行李拿去自己背,请小沙弥走在前面。 就这样,小沙弥反复地发心、退心,直到第三次再起退心时,老和尚仍然用很严厉的态度来对待他。小沙弥终于忍不住心中的疑惑,问道:“师父,您今天为什么一下子要我走前面,一下子又要我走后面,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老和尚叹了口气说:“你虽然有心修行,但是道心不坚固。感动时就发大愿,却又很快退失道心。这样进进退退,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有成就呢?” 听了老和尚的话,小沙弥感到很后悔。后来,当他又生起菩萨心时,老和尚要他走在前面,他就不敢了。他说:“师父,这次我是发自内心地要以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大心大愿为道基,一步一步向前精进。”老和尚听了很高兴,对小沙弥也起了赞叹、尊重之心。一路上,两人有说有笑地并肩走着。 菩提心语: 有了目标还不够,还要坚定地按目标的方向走。有坚定的心,才能成事。若信念动摇,就将大事难成。一切都在自己的手中 过去,有一个年轻人跟几个亲戚朋友合伙做棉花生意。结果,他们第一次外出购货,就遭遇了数十年不遇的暴雨。数千斤棉花被沤在库房里霉烂,损失惨重。当他黯然返回家乡后不久,父亲经营的饭店又遭遇大火,被烧成了一堆瓦砾。从此,家中一贫如洗。他的父母则因为悲伤过度,先后病故。 后来,他在集市上请一个算命先生为自己占卜一下前程。结果,算命先生告诉他,命数注定,他一辈子都不会有发迹之日。 从此,他彻底失望了,啥事都不再去想,啥事也都不想去做,只靠亲戚和一些好心邻居的接济勉强度日。 终于有一天,他厌倦了这个世界,便独自来到河边想要跳河自杀,结果被路人救了起来。路人问他为何轻生,他就将自己不幸的命运告诉了路人。听了他的遭遇,路人便劝他到湛山寺去拜谒惠明禅师,求他指点迷津。 他心怀一线希望,来到湛山寺去拜见惠明禅师,又将自己的不幸对惠明禅师倾诉了一遍,然后问道:“命数可以逃避吗?” 惠明禅师笑着说:“命,是由你自己决定的。你做了善事,命就好了;你做了恶事,命就不好了。你以前做过恶事吗?” 他摇了摇头。 惠明禅师仍笑着说:“那么,从现在开始,就重修你的命运吧。” 他有些迷惑地问:“师傅,命运真的可以重修吗?” 惠明禅师没有回答,却从茶几上的瓷盘里摘下一粒葡萄攥在手里,然后问道:“你能告诉老衲,这一粒葡萄是完整的还是破碎的吗?” 他思考了一会儿说:“如果我告诉您它是完整的,您一用力它就会变成破碎的了。” 惠明禅师朗声笑了起来,然后说:“你说得对!命运其实就像这粒葡萄一样,就在你自己的手中啊!” 年轻人终于悟出了惠明禅师的禅意,重新振作起来,操起父亲生前的生意,先是在街市上摆了一个小吃摊,后来生意一点一点做大了,成了家乡一带有名的老板。 菩提心语: 命运有着不可预测的复杂性。有时,成功和挫折会交替出现。我们可以知命,但不能任由命运来摆布,更不能因为遭遇不幸就自暴自弃。重新振作,你会有新的发现。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半夜时分,深远禅师发现小徒弟还在练棍,便问道:“徒儿,这么晚了,你为什么还不休息?” 小徒弟回答说:“师父,我想打败师兄。” 深远禅师笑着说:“你师兄的悟性很高,入门又比你早,以你目前的能力,要超过他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小徒弟说:“师父,我觉得只要有恒心、苦练习,就一定能够超过师兄的。” 深远禅师摇了摇头,给小徒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龟与兔子相遇在草场上,龟说自己很有恒心,说兔子不能吃苦,只会跳跃寻乐,时间长了,将来肯定没有好结果。兔子静静地听着,并没有争辩。 “多辩无益,”兔子说,“我们来赛跑,好不好?就请狐狸大哥当评判员。” “好啊。”龟很不以为然地说。 于是,龟动身了,跑了一刻钟,只跑了三丈多远。兔子不耐烦了,感觉有点懊悔。它想:“照这样跑下去,不是要跑到黄昏吗?我这一天宝贵的光阴,都浪费了。” 于是,兔子利用这些时间去吃野草、跑跳,非常地快乐。 龟则在说:“我会吃苦,我有恒心,总会跑到。” 到了午后,龟已经筋疲力尽了。跑到阴凉之地,很想打一个盹,养养精神,但是又觉得不合适,于是又打起精神前进。而龟由于背重,龟头又小,五尺以外的平地,便看不见了,渐渐地,它有点眼花缭乱了。 这时的兔子,因为能随兴所至,所以越跑越有趣,越有精神,已经赶到离路半里多的河边树下。看见风景清幽,也就顺便打了个盹。兔子醒后,感觉精神百倍,却把赛跑之事完全丢在脑后。在它正愁无事可做之时,看见一只松鼠从前边跑过,便认为是怪物,一定要追上它。于是它便开始追。松鼠见它追,便开始跑。奔来跑去,忽然,松鼠跳上了一棵大树。正当兔子在树下翘首高望之时,忽然听见背后有声音叫道:“兔弟弟,你夺得冠军了!” 兔子回头一看,原来是评判员狐狸大哥,而那棵树,也就是它们赛跑的终点。那只龟呢,因为它想吃苦,还在半里外匍匐而行。 讲完了故事,深远禅师说:“出家了首先要舍弃的是执著心,这不是让你不思进取,虚度时光,而是让你量力而行,保持心态的平和。” 菩提心语: 执著是前进路上不可缺少的品质,但不是说一味的执著就是必不可少的。根据自己的实力量力而行,才是明智的做法。要想认识世界,先要认识自己 从前,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共同生活在山上的一座寺庙里。老和尚每天都在读书念经,小和尚每天都在砍柴挑水。 有一天,小和尚耐不住寂寞了,跑去找老和尚:“师父,师父,我想读书……”老和尚看了看小和尚,什么话也没有说,回到房间里搬了一块石头出来,说:“这样吧,今天你把这块石头拿到山下的集市去卖。但是记住一点:无论别人出多少钱都不要卖。” 小和尚想不通:为什么让我去卖石头,而且有人买还不许卖? 可是,没有办法,小和尚只好拿着石头下山了。 在集市里,从清晨到下午,没有一个人来瞧这块石头。 快日落的时候,有个妇女走了过来,看了看石头、又看了看小和尚,问:“小和尚,你这石头是卖的吗?” 小和尚说:“是啊!” “这样吧,我出五文钱买你这块石头。因为它的样子很别致,我想买回去在丈夫写字的时候压压纸,这样纸就不容易被风吹走。” 小和尚想,一块石头能卖五文钱啊!但是,老和尚不准他卖啊!所以,小和尚只好说:“不卖,不卖!” 妇女急了:“我出六文钱!” “不卖,不卖!” 妇女没有办法,只好摇摇头走了。 傍晚的时候,小和尚带着石头回到山上。 老和尚问:“怎么样?” 小和尚遗憾地说:“师父,今天有个妇女竟然愿意出六文钱买这块石头,但是你说不让我卖,我只好没卖!” 老和尚问:“你明白了吗?” 小和尚感觉很奇怪,回答说:“不明白啊。” 老和尚笑了笑,什么也没说,搬起石头就走了。 小和尚没有办法,只好继续砍柴。 过了一个月,小和尚耐不住寂寞了,又来找老和尚:“师父,师父,我不想砍柴,我想读书!”老和尚看了看小和尚,还是什么也没说,回到房间里搬出那块石头。“这样吧,这次你把这块石头拿到山下的米铺老板那里去卖,但是,你要记住:无论他出多少钱都不要卖。” 小和尚想不通:还让我去卖石头啊,上次人家出六文钱都没卖! 但是,没有办法,小和尚还是带着石头下山了。来到米铺店,小和尚见到了米铺老板。 米铺老板拿着那块石头端详了半天说:“这样吧!我没有多少钱——我出500两银子买你这块石头!” 小和尚吓了一大跳,一块石头值500两银子啊! 米铺老板解释:“你不要看它只是一块石头,其实,它是一块化石,我愿意出500两银子来买这块石头!” 小和尚连忙说:“不卖,不卖!”抱着石头赶忙回去找老和尚。 见了老和尚,说:“师父,师父,米铺老板说愿意出500两银子来买这块石头,他说这是一块化石。” 老和尚问:“你明白了?” 小和尚回答:“不明白。” 老和尚又是笑笑,什么也没说,把这块石头搬走了。 小和尚又没办法了,只好再去砍柴。 又过了一个月,小和尚实在受不了了,就又去找老和尚:“师父,师父,我想读书,我不想砍柴,也不想卖石头了!”老和尚笑着看小和尚,还是什么也没说,又回到房间里搬出那块石头,说:“这次呢,你还是去卖石头。不过,这次是卖给山下珠宝店的老板,还是记住:无论他出多少钱都不要卖!” 小和尚受不了了:这么贵的一块化石,让我三番五次地拿着去卖,还说人家出多少钱也不卖!可是,看着老和尚严肃的样子,小和尚只好小心翼翼地带着石头下山了。 来到珠宝店门口,他告诉门童,说有块石头带给老板看看。 珠宝店的老板正在睡午觉,听说有一个小和尚带石头来卖,连忙跃起,奔了出来。看到小和尚,他连忙把石头拿过来,端详了半天,问小和尚:“这块石头是你的吗?” 小和尚说:“是啊!” “你是这个山上的小和尚吗?” “是啊!” “是老和尚让你来卖的吗?” “是啊!” 珠宝店老板叹了口气,说:“这样吧,我也没有多少钱。我只有三家珠宝店、两家当铺和一些田产,我愿意拿我所有的财产来换这块石头!” 小和尚吓得“扑通”一声跌倒在地上:“这么值钱啊!” 珠宝店老板解释:“你不要看它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其实,它只是外面包裹了一层石头的样子,里面是一块无价的宝玉。就好像古代的‘和氏璧’一样,只是外表被掩盖了而已。” 小和尚恍然大悟,抱起石头就飞奔着回山上了。从此以后,他静心按照老和尚的旨意做事,最终成了有名的禅师。 菩提心语: 看起来不起眼的石头,其实是价值连城的宝物。人也是一样,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价值所在。因此,要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挖掘内在的宝藏。坚定清净的信心 以前,有一个又老又丑又生病的女人。在她还没有出家以前,丈夫每天打她,后来丈夫死了,留下四个孩子,都是她一手抚养长大的。 她年岁大了之后,自己没有能力赚钱,难以维持生活,就去投靠她的儿子,没想到儿子不孝顺,一天到晚责骂她。她的心里很是难过,因此对上苍充满着抱怨:为什么我的命这么苦?后来又去投靠她的女儿,女儿开始还很照顾,后来就不耐烦了。女儿说:“我自己也有孩子,也要养。”于是,就把她赶了出去。这样一来,她的内心就更加痛苦。 后来,她在外面吃了上顿没下顿,又摔断了腿,变成了残废。她开始想到,据说有一个世尊很慈悲,他那边有长生不老的药,叫做般若正念智慧,一得到这种般若正念的智慧,就会长生不老,就不会死亡。她想,我去试试看。 于是,她来到一个精舍要求出家。精舍里的人一看,又老又丑又残废,收下来要我们怎么照顾你呢?因此,不给她剃度,她就在外面哭。她想,在家儿子不孝顺,女儿把她赶出去,要跟着世尊出家又没人要收留她,她感觉非常悲伤,哭个不停。后来又去了好几个精舍,都没人要收。她跟精舍的人讲,我一定遵守这里的戒规,我一定精进修行。可是没有人相信,因为她太老了,而且又残废。 后来,有一位精舍负责人就说,好吧,就给你一次机会吧!这个女人非常欢喜,就开始剃度出家。剃度出家以后,她一直很努力,每天非常精进。她常常感慨,我没有办法到森林里面修行,我只能扶着墙壁走路。 因为是残废,她就扶着墙壁沿路观照,观照世间的刹那变化、无常。凭着一定要证阿罗汉果的坚定信念,在别人睡觉、休息的时候,她仍然在扶着墙壁一直观照,没办法打坐就坐在石头上观照。结果,凭着无比坚定的意志力,她两个星期就得道了。 菩提心语: 要么你去驾驭生活,要么让生活驾驭你。任何外在的困难都阻止不了内心的坚定,只要想做,并不屈不挠地实践,总能得到想要的结果。生命由自己主宰 有一位修行僧来到施主家,看见对方正用杨枝漱口,并把牛黄涂在前额,头顶戴着贝壳,手拿毗勒果高高举起,然后贴在额上,态度非常地恭敬。 修行僧看见他这个样子,不解地问道:“你到底在干什么?” 施主得意地说:“我要扮吉相。” “扮吉相能得到什么好处呢?”修行僧追问。 “这样就能得到巨大的功德,譬如该死的,能得以存活;被捆绑着的,能得以解脱;挨打的,能被宽恕等等,举不胜举。” 听到施主如此无知的话,修行僧笑道:“如果说扮作吉相就能获得这些福利,那真不错。可是请你告诉我,这牛黄是从哪里来的?” “牛黄是从牛的胸腔中取出的。”施主说。 “如果涂上这牛黄,就可以得到吉祥和福报,那么,牛为什么反而被人用绳子、链子穿透鼻孔,被迫去拖车,被人骑乘,而且还要忍受鞭策、饥渴和疲劳的煎熬呢?” “牛的确是过着这样的生活。”施主点头表示同意,但他不明白这是为了什么。 “牛自身拥有吉祥的牛黄,却不能解救自己所受的困苦,这又是为什么呢?”修行僧见施主仍然迷惑,又进—步开解说:“牛有牛黄,尚且不能解救自己的苦痛,而你只是在额上擦些牛黄,又怎能解救自身的困境呢?”施主听完修行僧的教训,觉得有道理,也就默不作声了。 修行僧又问他:“这种雪白的硬物,又能吹出声音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它是从哪里来的?” “这是从海里涌出来的贝壳。”施主回答。 修行僧解释道:“它显然是被海浪遗弃在陆地上,又被烈日炙晒,才窒息而死的。倘若如此,怎能说是吉相呢?那只虫跟贝一块儿生活,昼夜都藏在贝壳里。但当它死去的时候,贝壳尚且救不了它,你现在只是暂时戴上了贝壳,如何救得了你的不吉呢?”施主一听,连连点头,默默不语。 修行僧知道自己的话已经打动了对方,是该救他的时候了,便继续说:“你告诉我,世人把它看成是欢喜丸,非常重视的那个东西是什么?” “那是毗勒果啊!”施主说。 “毗勒果是树上的果实。人要得到它时,先用石头投掷,毗勒果和树枝就一块儿坠地。因为有果实存在,树枝和叶子才会被打落下来。” “的确如此。” “如此看来,你就算有了它,又有什么吉相可言呢?果实虽然生长在树上,自身却无法守住这棵树。有人投掷要得到它,树枝和树叶同时坠落,又被做成柴薪燃烧而不能自救,怎么又能保护得了人类呢?” 听了修行僧一番诚恳的话,施主心头的迷惑顿时解开了。他终于明白,这世上根本没有一个外在的可以主宰吉凶的东西。 菩提心语: 外在的帮助固然重要,但只有自己才能真正地主宰自己。正如文中的施主所领悟到的,世上并没有外在的、可以主宰吉凶的东西。因此,一定要学会做自己的主人。让内心远离无所事事的生活 有一个小和尚,整天念经念烦了。 一天夜里,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自己在去阎罗殿的路上,看见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宫殿的主人请他留下来居住。 小和尚说:“我每天忙于念经和学习佛法,现在只想吃,想睡,我讨厌看书。” 宫殿主人答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里更适合你居住的了。我这儿有丰富又美味的食物,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会有人来打扰你。而且,我保证没有经书给你看,也没有任何佛法要你领悟。” 于是,小和尚高高兴兴地住了下来。 开始的一段日子,小和尚每天吃了睡,睡了吃,感到非常快乐。渐渐地,他觉得有点寂寞和空虚,于是就去见宫殿主人,抱怨道:“这种每天吃吃睡睡的日子过久了也没有意思,我对这种生活已经提不起一点兴趣了。你能不能给我找几本经书看,给我讲几个佛祖的故事听呢?” 宫殿的主人答道:“对不起,我们这里从来就不曾有过这样的事。” 又过了几个月,小和尚实在忍不住了,又去见宫殿的主人:“这种日子我实在受不了了,如果你不给我经书,我听不到佛法,我宁愿去下地狱,也不要再住在这里了。” 宫殿的主人轻蔑地笑了:“你以为这里是天堂吗?这里本来就是地狱啊!” 菩提心语: 人活着需要思考,需要劳动。如果整天活在安逸中,看起来是很享受,其实无异于是活在地狱中。这样的生活过久了,人也就成了行尸走肉。不要等到一切结束时再去后悔人生的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