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所经历的一切,促使自己发出振动频率,要求达到更理想的境界。 ◆ 因此,我在工作遇到不顺心的事,反而可以帮助我朝更美好的未来努力。 ◆ 至于,我能够多快实现愿景,取决于自己是否愿意运用意念与愿望合一。 ◆ 我可以选择逆流或顺流的思维,但无论如何,这都是我自己的选择。 案例八 现任丈夫和正值青春期的儿子处不好 我结过一次婚,和前夫育有一子,他现在正值青春期。我的现任丈夫跟儿子处不好。他们不会正面冲突,但我先生一天到晚挑剔儿子,还经常强迫他做他不想做的事情。 我儿子很聪明,也很独立。只要他热衷的事,表现都会过人一等。不过,他喜欢我行我素,不喜欢被管束。因此,他跟我先生一直在相互角力。我觉得自己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我先生非常重视孩子的行为举止,只要觉得儿子不尊重他或不尊重我,他就会立刻抓狂。我并不赞同先生管教的方式,但还是想站在他这一边。 他们两个之间的战争,我真的受够了。有时候我不禁会想,再婚的家庭是不是真能找到幸福?还有,继父母真的会疼非亲生的孩子吗? 我们知道,你被迫夹在先生与儿子中间,一定很痛苦,但这个困境可以帮助你体认到一件很重要的事:跟人相处其实没有那么难。也就是说,只要你愿意顺著他人的心意去做,就可以维持良好的关系。 满足他人的要求,他们就会喜欢你——很多人用这个方法应会人际关系。在一段关系中,必定有人居于主导位置;有人主导,有人顺从,大家各扮演各自的角色(你或许不敢置信,但大部分人际关系都是如此)。然而,一旦有第三个人加入,而且对你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段关系的基础就开始动摇。 就你的情况而言,你和儿子早已建立了稳固的关系。你或许没有意识到,在这段关系中,儿子扮演主导的角色,而你扮演顺从的角色,正好符合你们两个的性格。儿子非常独立,总是管好自己的事,而且生活上没有遇到什么大问题,所以你自然不会想去约束他。可是你再婚之后,现任丈夫进入你们的生活,又想要扮演主导的角色,原来的平衡就被打破了。 要取悦一个人并不难,但现在同时有两个人向你提出不同的要求,你就不得不选边站。如果他们又跟大多数人一样,在期望满足之后才会开心,你可就头大了,因为你根本不可能同时取悦两个要求不同、甚至互相抵触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你愈想同时取悦两个人,愈会得到反效果,到最后三方都会弄得不愉快。 先生和儿子都很看重你的想法与行为,这点或许会让你受宠若惊。可是,不论怎么看,你都像陷入困境中,动弹不得。想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是不可能的。除非你限制自己的关系发展。换句话说,你一次只能满足一个人的期望。 我们鼓励你采取全新的做法,虽然那些已经习惯你的对待方式的人可能不认同。从现在开始,你要与内在的自己频率一致,换句话说,你要努力让思维与更大的内在自己相契合,并且把其他人(以及他们的看法)都排除在考量之外。 刚开始,这个新的决定可能会造成一些混乱,但时间一久,你就会看到好处,你没有三头六臂,不可能取悦所有人。如果你试图这么做,只会让自己陷入绝境,而且注定要失败。你必须先取悦自己,与内在的自己频率一致,才有可能成为理想中的你。 自我契合之后,你才有足够的能力满足他人,但是对方也必须决定调整自己的频率,才能真正感受到满足。你必须教导他们为自己的快乐负责。唯有如此,你才能真正解脱。 请你同样先从目前的困境出发,再努力朝让自己感觉变好的方向走; ◆ 先生和儿子无法好好相处。 ◆ 我不觉得他们喜欢彼此。 ◆ 我先生面对儿子的时候敏感易怒,而且很强势。 ◆ 儿子会故意变本加厉,让情况更糟。 这些都是你一直以来的感受。现在,请你试著提出让你感觉更好的说法。因为这时你生活里经常碰到的问题,所以你有很多机会可以解决。每当你努力转为顺流思维——即使表面上看来情况并没有好转,你的频率就会更协调。只要你循序渐进决心达到自我契合的境界,你在这件事情上就能发挥影响力,也必定会看到明显的成效。更好的是,不用等到先生和儿子改变,你的心情就会变好了。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父子不合的问题,有部分原因是因为你的反应所造成。他们都利用你和你的反应做为“互看不顺眼”的理由。你只要不淌这浑水,双方的冲突必定会大幅减缓。换句话说,纵使战火还在燃烧,你却不再火上加油了。因此,请你继续寻求为自己带来好心情的想法: ◆ 他们两个都是好人。 ◆ 他们都想在新组成的家庭中找到立足之地。 ◆ 我们三人的关系错综复杂,但我现在并不想一一理清。 你可以就此打住。这时,你已经感觉好多了,任务可以告一段落。不过,你也可以继续下去,累积多一点动力。 ◆ 我现在知道自己一直都在火上添油。只要我不这么做,情况自然会好转。 这个说法可能会让你再度陷入较为负面的情绪中,因为你又开始想为他们的关系负起责任。某个说法究竟是正面还是负面,只有你自己最清楚,所以只要继续朝顺流的方向走即可: ◆ 冲突的情况迟早会过去。 ◆ 我儿子迟早会离家自力更生。 后面这个可能带来不太好的感觉,因为你并不希望儿子认为自己不受欢迎而离开这个家。因此,请你重新造句,让陈述更为正面: ◆ 子女都会想要独立。 ◆ 大部分子女都会在爸妈给予空间之前就想独立自主。 ◆ 孩子被管得很严,当然就会叛逆。 ◆ 孩子被新加入这个家的父亲严格管教,会心生怨愤也是很自然的。 虽然上述这些想法可以让你对儿子的行为稍稍释怀,却可以让你对先生感到不满。这时,请你再针对这一点继续做正面思考: ◆ 对我先生来说,这是全新的生活。 ◆ 我知道他认为自己这么做都是为了儿子好。 ◆ 他很努力要在新的家庭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 我现在终于知道自己要如何主导一切。 ◆ 我只要不去在意这些问题,保持情绪稳定,就会产生正面的影响。 ◆ 大家都想要有好心情,而我的好心情一定可以改善情况。 ◆ 好心情是会传染的。 ◆ 我一直都很擅长缓合气氛。 ◆ 我喜欢凡事幽默以对。 ◆ 我们很容易把生活看得太严肃。 ◆ 其实我们没有什么问题。 ◆ 从更大的角度来看,我们三个人处得很不错。 ◆ 我很高兴看到自己的愿望一直在演变。 ◆ 我很乐意去体验自我契合带来的好处。 ◆ 我没有想要控制任何人,不过看看自己的影响力能发挥到什么程度,应该会很有趣。 只要不断练习,习惯顺流的思考模式,你的影响力就会比能量分散的时候强大许多。你所感受到的痛苦挣扎,促使你看清自己真正想要的家庭关系。藉由不断练习顺流思维,你就能与拥有美满家庭的愿望真正契合。 案例九 父亲去世后,我顿失重心 我父亲一年多前去世。我到现在仍然没有走出伤痛。我真的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如此悲伤。我和父亲有二十年没有住在一起,最近几年也很少见面。我大概一年返乡看他一次,而且只是短暂停留几天(即使见了面,我们也没有什么话说)。 我和父亲没有太多交集,为什么他的死却让我这么难过? 即使投身于一副有血有肉的肉体中,你的存在依然是一种振动频率。虽然你的振动会随著当下专注的焦点而不断更新、演化:但是,绝大多数人都会带著过去经验残留下来的振动频率,因为维持旧有思维的振动能量,比选择全新的思考模式容易得多。 举例来说,你正为某事心烦,已经想了好几天。然后,你遇到一个遭遇类似的人,他跟你有同样的抱怨,你们两人开始聊起来。对你们来说,继续谈论这个恼人的问题,比另起一个话题要容易许多。如果有其它人加入对话,多半也会因为你们讨论得正热烈而不得不附和,再不然就是干脆起身离开——无论如何,他们都不可能在讨论得如此激烈的时候,再插入一个新话题。 同样的,你从小就开始学习如何透过振动能量回应周遭环境,并且逐渐“设定”好自己的振动模式。由于你在相同的环境过了好多年,而且一个家的振动频率往往是由父母定调的,所以你渐渐发展出特定的思考、振动与反应模式。维持旧的振动频率比较简单,所以大多数人即使离开父母之后,都还是维持惯有的振动模式。 虽然你可能不会察觉到你现在对人生种种遭遇的反应,绝大部分都受到早期认知的影响。简单地说,你的世界观是从小累积成的,而且根深柢固,即使年岁渐长,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这不表示你一定认同父母所有的想法。我们指的是比所谓的“想法”更深一层的“振动”。你对稳定、安全或圆满幸福的概念,都在早期环境中孕育而成,无论当时的环境是否符合世俗标准的理想。事实上,所有事物都是相对的,你对圆满幸福的感受,其实源自于童年时期形成的振动频率。随著岁月流逝,这些早期的振动频率依然在你的潜意识层次上活动。由于吸引力法则会响应你的振动频率,而当你现有的脉动频率中还有可溯及过往的振动模式时,你就无法脱离过去的牵绊。 然而,你的生活面向非常多元,也活得相当充实积极。因此,你的振动本质早已成长、改变。现在你所发散出的许多振动频率,都与过往毫无关联,由于你的振动是在不知不觉中循序渐进演化的,所以你会持续展望未来,与更新的思想连结,并且维持自身的稳定。这即是所有存在体必经的演化过程。 在父亲去世之后,你的焦点突然从现在拉到过去。换句话说,你在守丧期间,会将注意力放在童年,开始回想起儿时经验,还会跟已经好几年没见过、没想过的亲戚朋友说话。这些日子里,你沉浸在深刻的哀痛中,过去的频率再度活跃起来,而且与你现在的振动频率并不相符,所以你才会感觉顿失重心。 生命经历不断促使你提出更多愿望(你已将这些愿望投射到频率暂存区),你也一直与这些愿望契合,跟上自我发展的脚步。遭逢父亲去世时,你突然从展望未来转为回忆过往,人生方向急转为逆流——这必然是个痛苦万分的过程。 如果你跟大部分的人差不多,你就会经历到以下这些过程:诞生出世,开始体验、经历人世的种种,并从中发现自己想追求的愿望。不过,你的父母不见得都会认同你的愿望,也会试图管教你。有时你会屈服,有时则坚持立场。当你立场强硬时,父母拿你没办法;相反的,当他们立场强硬时,你就得听他们的话。大多时候,你还是能够我行我素,毕竟这是你的人生。不过,只要你是为了取悦他们(或任何人)而做某些事,必然会感到自我失调;一旦你按照自己的愿望来走,又会恢复正常。随著年岁渐增,很多事情你不再和父母亲讨论,所以他们的意见也比较不会左右你的振动平衡。渐渐的,你和父母亲的生活重心,都会转移到没有对方参与的事务上。 只要你不试图迎合他人的期望,就比较容易维持振动频率的平衡。当你努力让自己的振动达到契合状态,吸引力法则绝对不会把频率不合的人带到你的生命里。相反的,当自我不协调时,你就会吸引到许多混杂的频率。 当人们离开一个不自在的环境时,多半会如释重负。可是,人往往会在尚未确立振动平衡时,又一头栽进另一段关系,结果同样的问题一再上演。譬如,女儿因为父亲太过专制而离家出走,但后来居然嫁给一位同样具有控制欲的丈夫。因此,即使换了人,也换了家,她的遭遇并没有改变。 现在,我们将从逆流/顺流的角度,来探讨你跟父亲之间的振动关系。过去这些年来,你和父亲的关系变化很大,而你的振动平衡也持续演化,所以你只能从当下开始著手。在这个阶段,你可能会发现心中浮现的想法多半和过去有关——父亲去世,唤起你许多尘封已久的记忆。 必须了解的一点是,这些想法会带给你某些感觉,这表示它们现在处于活跃的状态。如果你当下感受到的是负面情绪,表示这些想法属于逆流思维。任何逆流思维都与你的自然发展(以及你这个存在体的演化)背道而驰。因此,尽量让这些思维软化,缓和自己的情绪,并且顺著内在自己想要的方向前进,就会有帮助。这也是你现阶段要努力的目标: ◆我的情绪很糟。 ◆ 我真的很难过。 ◆ 父亲突然离去,我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 这不是我能控制的事。 ◆ 我很后悔没有多花一点时间陪他。 ◆ 我们两个相处的时候都不开心。 ◆ 我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 我不知道他要什么。 ◆ 我很希望他的生活可以过得更快乐一点。 这些想法忠实地反映了你此时此刻的感受,而且显然都是逆流思维——这没有什么不对。面对丧父的伤痛,有这些感受是很正常的。但即使如此,你还是与内在的自己渐行渐远,所以请努力寻找为你带来慰藉的想法: ◆ 我一直都想好好改善跟父亲的关系。 ◆ 我当初应该更努力才对。 ◆ 我不知道自己还能怎么做。 ◆ 我们的关系没有很糟。 ◆ 我甚至不太确定跟父亲算不算有维持“关系”。 目前看来没有什么进展,不过你想要寻求慰藉的渴望愈来愈强烈,而且慢慢在累积一些正面能量,所以请继续努力: ◆ 我们的关系就是如此。 ◆ 我们都只是对方的生活面向之一。 ◆ 我生来并非为了父亲而活,而父亲生来也非为我而活。 ◆ 也许我们之间根本没有问题。 ◆ 也许我和父亲的关系本应如此。 现在你感觉好多了。你暂时放下船桨,不再奋力逆流。 ◆ 可是,我还是希望当初可以……。 又开始逆流了,再换个角度看看: ◆ 我跟父亲的关系是人生的重要基础,但不是全部。 ◆ 我很感激父母为我奠定人生的基础。 ◆ 人生无法回头重来。 ◆ 我也不想重来一次。 好多了,继续努力: ◆ 我还有很多事情可以思考。 ◆ 我有许多正向的人生经验。 ◆ 过去永远是我的一部分,但现在才是最重要的。 ◆ 我很满意自己现在的发展。 ◆ 我的人生有个好的开始。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人生不同层面的振动一一浮现,但是你已经知道如何应对。 父母其中一方去世时,往往会唤醒你对死亡的觉知,并且浮现“人生苦短”的念头。各式各样的回忆片段,都可能让你哀伤难过。出现这种情形的时候,你要做的事就是体认到让你不舒服的想法都是逆流思维,然后找出让自己感觉好受一点的想法。 通常,人都要等到父母去世时才有机会重整自我,让振动频率和谐一致。由于你的振动频率有绝大部分都是在跟父母同住的童年时期奠下基础,所以依然保有过去的思维模式,自我发展也会受阻。面临父母去世的伤痛,只要你能藉此机会找出心底的不安,将它转化为顺流、正面的思维,它就会成为你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透过这个练习过程,也能化解许多隐藏在心底的抗拒情绪。 我们相信,只要你愿意努力,不仅能够产生比现在更正面的感受,也能够与内在的自己建立明确的振动连结。此时,当你从与自我连结的宏观角度回顾过去,你会发觉,童年一如你所愿地充满了甜蜜回忆。 ◆ 我有个美好的童年。 ◆ 童年有许多快乐的回忆。 ◆ 我很感激父母为我指引一条通往美好人生的康庄大道。 ◆ 他们为我引路,然后任由我尽情挥洒人生。 ◆ 人生真美好。 人生总有许多遭遇让你产生强烈的负面情绪,而且多半是你完全无法掌控的情况。 你无法阻止父亲去世,也无法改变他的个性。不过,只要训练自己关注当下的感受,养成尽可能正面思考的习惯,并且有意识地顺应生命的自然发展,不论面临什么处境,你都能够拥有美好快乐的人生。 案例十 我正值青春期 我就读高中,目前和父母同住,自认是个满正常的孩子。我的成绩过得去,虽然很讨厌上学,但对很多事都感兴趣,也结交了几个死党。 父母紧盯著我的一举一动,快把我逼疯了。不管做什么,我都得先得到他们的同意。他们老是觉得我都在干坏事,要不就是有这个打算,所以我不仅不喜欢跟父母相处,甚至害怕回家。 我真希望现在可以立刻离家,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做我想做的事。可是,我知道必须先完成学业,然后自力更生,才能实现这些梦想。 我希望父母不要再管我。我常常被念到抬不起头,但其实根本没犯什么错。他们到底哪里不对劲?为什么他们不能过自己的生活,我过我的? 我们当然可以请你站在父母亲的角度来看,这样或许可以解答你心中某些疑惑。可是,你不可能真的从别人的观点来看事情,而且这也不是好办法,反而会使你内在的振动频率更加紊乱。当然,你会想把别人的好建议纳入自我创造的过程。可是,亲自去细细体验人生,厘清自己真正的终极目标,要比完全按照别人的方式生活容易得多。 简单来说,亲子关系破裂的症结在于:父母常常倚老卖老,希望自己累积的人生经验可以给孩子做为借镜。最容易忽略“你的人生由你自己创造”这个事实的人,莫过于普天下的父母亲了。当父母亲生下你之后,他们就会把拉拔你长大和确保你健康幸福当成生活重心,把你跟你的人生当成他们的创造物——这就是造成你遇到问题的原因。 父母在看著你长大的时候,也会同时对照自己的经验,对你将来的圆满幸福和人生发展,投射出各种期望。这时,他们往往会想掌控你的行为,看到你一步步实现他们为你打造的愿景。要是我们有机会拜访你父母,一定会劝他们不要这么做,也会引导他们转而关心如何与内在的自己合一。 我们会希望你父母了解,子女并没有义务改变行为来迎合他们,同样的,你也不能要求父母改变行为来迎合你。 你觉得是父母的行为让你心生不满,然而,你其实可以选择如何看待父母的行为,唯有体认到这一点,你才能真正解脱。相反的,如果你认为父母亲不改变(基本上他们不太可能改变),你的心情就永远不会变好,你就会让自己陷入绝境,然后想离家出走。 只要开始寻求更多顺流思维,你就能与生命要你成为的更大的自己相契合。此时,你的洞察力、自信心和活力都会提升,也会更加快乐(这些都是父母希望在你身上看到的)。当你能够以更强大的频率展现出这样的你,父母亲就会渐渐对你改观,不再干涉你的生活。 你可能会抗议说:“好像只有我单方面要努力。我要调整思维模式,我要自我契合,然后我的心情就会好转。我的心情好转,父母就会更加认同我的行为。他们只要坐享其成,等著我修正行为。难道他们不需要做些什么,让我好过一点吗?” 还是那句老话,如果有机会见到你父母,我们一定会引导他们把焦点放在与内在的自己合一,并且提醒他们,他们其实无法掌控你的行为。可是,你若是一心认为别人必须先改变,自己的心情才会好转,你就会永远处于弱势,因为别人要怎么做,不是你可以控制的。倘若你能体认到,你的感觉只和思想频率是否协调有关,不要在意任何人的所作所为,进而努力达到自我契合时,你就能充满力量。这时,你才会真正自由。 我们并不鼓励你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即使这么做,有时确实可以带来些许安慰。但我们如果用这种方式安慰你,就跟别人改变行为来取悦你没什么两样。大部分的人都以为这就是自己想看到的结果,但我们希望你了解,不论什么情况,这么做只会招致反效果。 如果凡事都要别人迎合你,你才会感到快乐,你的人生旅途必定不会顺遂;轻则处处受限,重则动力尽失。你可以透过调整思维来改善自身感受。只要领会这一点,你便能与内在自己合一,并且常保快乐情绪。在整合自我力量之后,你将能发挥巨大的影响力,并且事事顺心如意。还要强调的一点是,掌控思维方向和改善自身感受比较容易,要求别人改变行为相对而言较为困难,甚至是不可能达成的。 接下来,我们将描述几种可能发生在你身上的情况,及你身在其中的反应。随后,我们也会告诉你如何转为顺流的思维模式。 你告诉父母要跟朋友到某个地方去玩。你知道他们终究阻止不了你,但总会照惯例数落你一顿,不仅说你交友不慎,还批评你们的计划。这时,你心里的想法是: ◆ 你们怎么知道什么事对我是好的? ◆ 你们怎么知道什么事对我来说是好玩的? ◆ 我不觉得你们知道什么才好玩。 ◆ 你们也许根本没有好好玩过。 面对父母的态度,你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很正常的,不过这些依然都是逆流思维。 ◆ 你们不懂我的生活。 ◆ 你们也不给我朋友一个证明的机会。 ◆ 我觉得你们根本不想努力了解我。 我们懂你的心情,但你依然处于逆流。请别要求父母改变来让自己好受。你必须想办法让自己好过: ◆ 我不需要你们认同,我还是喜欢我的朋友。 ◆ 过去经验证明,他是我真正的好友。 ◆ 至少你们没有连我的经验都想控制。 ◆ 只要我离家跟朋友在一起,我就会快乐起来。 ◆ 我想,我可以理解你们是出于一片好意,希望为我好。 现在,你感觉好多了。 ◆ 可是,我觉得你们其实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为我好。 这个想法比较偏向逆流。 ◆ 不过,你们会替我著想,这不能怪你们。 ◆ 我还是会去出去玩。 ◆ 你们并不能阻止我。 ◆ 情况本来可以更糟的。 ◆ 我想现在似乎没那么糟。 在这个过程中,现实情况并没有改变——父母依然百般刁难,而你则是不顾他们的反对,执意要出门。可是,由于你试著转向顺流的思考模式,发出比先前更为正面的振动,你跟朋友出去的时候,就不会像以前一样满怀著对父母的怨恨。你的心情轻松自在许多,出游也有个好的开始。这次,你不会再对朋友一直抱怨自己的父母,心思也不会受到父母的牵绊,能够更愉快地投入当下的时光,尽情享受出游的乐趣。到了晚上,跟朋友的聚会结束之后,你也不再像以前一样害怕回家。你的振动频率一旦产生巨大转变,达到自我契合的境界,很可能也会连带影响父母。回家之后,你或许会发现父母都睡了,而不是像过去一样在客厅等著你。不论外在是否有显著的改变,你的心情已经好多了,这就是改变的最好证明——这样就已足够。 案例十一 好友在背后说我坏话 我是个高中生,最近,有个问题让我很困扰:我从小到大的死党,不知道为什么开始暗地里中伤我。表面上,他还是跟我很要好,可是有人告诉我,他在背后说我坏话。他会捏造一些我从来没说过的话,想尽办法挑拨离间。最糟糕的是,我根本不知道他说了什么,所以没办法为自己辩护。我真的很担心,好怕我认识的每个人都会听信他的谣言。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我有什么办法阻止他? 以下这番话,你现在或许听不进去,但我们还是必须说,你问错问题了。如果你一直去猜想他为什么这么做,你的振动就会跟对你不利的处境契合,并吸引更多相同的情况发生。到最后,你会发现背叛你的好友不只一位。 设法阻止他人的行为是没有用的。就算你有足够的精力或影响力要求别人改变,在这过程中,你只会发出与愿望完全远离的振动频率,而更加失失衡。 你的力量并非来自改变他人,而是改变自己对他人行为的反应。你控制不了别人,却完全可以掌控自己的情绪反应。 专注在某件事上,你就会发出与其频率相应的振动。因此,倘若你专注的目标与内在的自己相契合,这两个层面的振动就会合而为一,你也会感到愉悦。相反的,倘若你专注的目标使你感觉很差,就表示这两个层面的振动频率不符。这时,你只需把意念集中在达到与内在的自己的相符的目标上,并努力维持。这样,你不只能够随时保有好心情,人生也会更加顺心如意。 很多人一听到自己要先改变专注的目标,就会抱怨:“那散播谣言的人呢?难道他什么都不用做?明明是他做错事,为什么我要调整思考模式?”这些问题都合情合理,但我们的回答是:如果你必须仰赖他人改变行为才能获得快乐,那么你永远不会快乐,因为你会一直想要求更多人做更多的改变。 仔细观察处境,你会发现,许多事是你无法掌控的,不过,只要学会转化思维,使它与自身振动相契合,就能调合自我能量。自我契合之后,你不但心情好转,也会发出强而有力的振动频率,促使吸引力法则予以回应。这时,不论他人怀有什么企图——甚至是针对你的不良企图,都无法超越这股顺应生命之流的强大力量。当你与内在的能量源头相接,处于完全契合的存在状态,只有你所期盼的好事会来临,出于恶意的坏事都会被摒除在外。 故意在别人背后说他坏话,是一种缺乏自尊的表现,能够与自身能量本源相连的人,绝对不会做这样的事。很多人可能会建议你,看在这人是多年老友的份上,你应该设法帮助他,转化他的负面情绪。你当然希望朋友心里好受,所以或许会想这么做。可是,你必须了解,如果你心里一直很介意朋友已经失去平衡,却还迫使自己去安慰他,只会强化他失去平衡的一面,使情况变本加厉。 你必须学会从正面的角度看待朋友,才能真的帮到他,但是在你行动之前,必须先与内在频率一致。寻找能让你释情的顺流思维,就是帮自己心情转好。只要专注在让自己情绪更好,你该做的和能做的工作便已完成。这样就足够了。 现在,请你从当下的处境开始思考: ◆ 我的好朋友故意捏造谣言中伤我。 ◆ 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也不知道如何阻止。 ◆ 他不再是我的好朋友了。 ◆ 朋友才不会做出这种事。 以上这些陈述都有根据,也都是事实,却没有帮助。请寻求能够让你释怀的想法: ◆ 人通常会相信不实的谣言。 ◆ 我不知道他到底跟哪些人说了什么话。 这或许是真的,但也都不是你能掌控的情况,所以当你这么陈述时,即是让自己处于逆流、抗拒的状态。请记住,你的目标是缓解情绪,而非重述现状。 ◆ 他没有办法跟每个人说我的坏话。 ◆ 如果他的情绪老是这么负面,不想受影响的人就会避开。 ◆ 很多人听到流言的时候,都会猜想背后的主使者是谁。 ◆ 也许大家没有我想像中那么喜欢散播八卦。 ◆ 我并不是众人的焦点。 从以上这些话中可以看出,你的感觉稍有改善。请好好利用刚刚累积的一点能量,这正是个转化思维的大好机会,使你从最正面、乐观的角度,来看待周遭的朋友。当有朋友听到流言而来质问你时,你若能维持与内在自己契合的状态,他马上就能察觉事情跟你无关。相反的,如果你的反应是很生气,开始替自己辩解,朋友就很难判断你究竟是清白的,或者只是恼羞成怒。因为,在这两种情况下,你发出的振动频率几乎相同。 你只保持正面思考,以最乐观的态度看待周遭的人,经过一段时间,根本不会有人想念那些负面传言。他们只会说:“这听起来不像他的作风,我不相信他会说这些话。”他们说的正是事实。 ◆ 我希望朋友心情好转。 ◆ 有好朋友的感觉真的很棒。 ◆ 每个人都有顺遂和不顺遂的时候。 ◆ 我很高兴能了解到,人生是可以很顺遂的。 ◆ 我很高兴能知道,一切都由吸此力法则主宰。 ◆ 我也很高兴能知道违背吸引力法则的事不可能发生。 ◆ 我很高兴知道我可以掌控自己的情绪。 ◆ 我知道我无法控制他人的思想或感觉,这也没关系。 ◆ 我很希望朋友的心情能够好转。 ◆ 不过,我并不担心。 ◆ 一切都很顺利。 案例十二 我的钱少得可怜,而且短期内不会改善 朋友打电话来邀我吃饭、看电影,可是我没有钱可以去。不是我想省钱,而是我真的没有钱。两天之后薪水才会进帐,现在我口袋空空。家里还有足够的存粮,但都不是什么好料,只有几罐速食汤、玉米片、几包燕麦点心,还有花生酱和饼干,勉强可以果腹。 我真的很受不了没钱的日子。有些朋友没有工作,居然还比我有钱,因为他们有家人支助,真令人羡慕!我很想再回学校念书,拿个文凭,找到更好的工作。不过,这得花上好一段时间才能达成。现在,我实在没有办法兼顾学业与工作,真希望有人赞助我。 当你遭逢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确实很难不去在意。财务状况对于生活有极大的影响,许多人生的重大决定,也都与金钱脱不了关系,所以你会特别在意自己手上有多少钱,是合情合理的。我们知道,你现在很难不去在乎没钱的窘境,但希望你能了解,你其实可以掌控自己对这个处境的感受。换句话说,你可以因为没钱而感到忧虑或愤怒,但也可以没钱却仍旧怡然自得。感觉其实会随著处境改变:我现在没钱,但薪水很快就会进帐,这总比不知道哪一天才会有钱的感觉好多了。 一般人多半认为,自己在某一时刻的感受,取决于对当下处境的认知。当事情顺遂的时候感觉很好,不顺的时候感觉很糟,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人想掌控情势。 有时候,采取行动确实能够多少掌控局势,所以人们当然很想这么做。然而,当你懂得从振动的观点来观察世界和人生,多把力气花在促进自身振动能量的平衡,少用在行动上,就会发觉情绪的惊人力量。这也是世上所有富人和具有影响力的人,都熟知并身体力行的成功秘诀。 即便深受缺钱之苦,对你来说依然是好事。经济拮据的时候,你会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然后更清楚自己想达成的愿望:你想获得更多的安全感,也想得到更多金钱。你会想做一些感兴趣的工作,增加收入,也希望自己负担得起某些享受。也就是说,现状成为促使你提出更多愿望的基础。即使身处逆境,这些愿望会因为你投射出渴望的意念,而变得唾手可得。 然而,只要感到痛苦,你就无法实现这些愿望。痛苦的情绪显示你正处于逆流的位置,而你所求的一切,唯有顺流才能取得。你必须设法寻找顺流的思维,乐观看待自己的财务状况,否则情况永远不会改善。因此,请你现在开始搜索可以稍微舒缓心情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