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全]平常禅:活出真实的自己-2

作者:贝达 字数:32899 更新:2023-10-08 19:53:03

修行不可能只凭着阅读和思考就领悟了,只有透过真实的体悟才能带来清晰的认识,所以我们必须在自己的经验里学习。虽然如此,能够清楚地认识静坐是什么,仍然是有些帮助的,即使这份认识也只是一种概念罢了。你是否经常发现自己在静坐时根本不知道做这件事是为了什么?你是不是时常在问自己:"我现在到底应该怎么做?"这份困惑是修行途中很正常的现象之一,所以我们必须不时地回顾一下静坐的基本原则。  静坐可以分为三个面向。这三个面向并不是各自独立的;它们是一个相互连贯的总体。但为了便于描述,只好将它们分开来解说。  安住在身体中  静坐的第一个面向就是安住在身体中,这是静坐最基本的目的。一开始静坐时,我们会采取特定的姿势,但重点并不是那个姿势,而是有没有觉察到身体的实况。安住在身体中,意味着我们是觉醒的,而且对身上所发生的事了了分明。静坐虽然能促成这份了了分明的觉知,然而在地下铁或站在任何一个地方或躺在床上,同样也可以觉察。  能够在每个当下觉察身体的实况是很有帮助的事,尤其是刚静坐下来的时刻。我通常一上座就会问自己:"现在发生了什么事?"这时我立刻触及到我的身体实况:心态和情绪,以及周遭的环境(温度、声音、光影等等)。这样的检查方式只需几秒钟,却能立刻让我跳脱头脑的领域,落实到更具体的身体的世界。重点就在下去"思考"身体、情绪或环境,而是真的去感觉它们。做完这种快速的检查之后,我就回来觉察自己的姿势,然后告诉自己:"让脖子挺起来,让腰部放松、放宽。"这样的提醒能够让我进一步地觉察自己的身体。在静坐的时段里,每次一发现自己转进了妄念,就会利用上面的那句话将自己的觉知拉回到当下。安住在身体中,简而言之便是安于当下。  通常我坐定下来之后,总会花几分钟的时间专注在呼吸上。我并不是在想着呼吸,而是真的觉察一呼一吸的感觉。在这段时间里如果妄念生起,我不会替它们加标签;我只是缩小焦点在呼吸之上。这个方法的作用只是要帮助自己安定下来。  然而这种专注禅定的价值也就是它的局限所在,因为它会将真实的人生排除于外。修练乃是要敞开胸怀面对人生,而不是将它排除于外。虽然持续专注于呼吸之上可以让我们安详、放松及心神集中,但这并不是静坐的目的。不论我们有多喜欢那些令人愉悦的特殊体验,静坐的目的仍然在于觉醒,也就是要觉察我们所有的经验。它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学会如实面对人生。所以,即使专注禅定有时也极有帮助,我们还是要利用静坐的时段来拓宽觉知。为了将"专注于呼吸"转化成"更宽广的觉知",我通常会做上几回三加三的练习。这项练习会迫使我维持专注,而同时又能拓宽觉知。三加三能够为修持打造好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过于开放的觉知将变得混乱和恍惚。  不过,开放的觉知确实是"安住在身体中"的本质,只有在那种状态之下,我们才能觉察到身体的感官、思维的活动、不断改变的心态,以及由周遭环境输入的信息。我通常会将三分之一的注意力放在呼吸上,但重点仍在单纯地觉察眼前发生的所有经验。这个途径毫无独特之处-它是非常低调而平常的。我们只是如实看着以及经验着各种的生命现象,而不带有任何意见和评断。虽然这个途径如此低调及平常,我们仍然会不断地逃离当下,对念头活动所带来的慰藉和安全感上瘾。  所以"安住在身体中"听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十分困难,为什么?因为我们就是不想活在当下。我们有很大的一部分宁愿活在自我中心的梦想和计划里,昕以会不断地逃离无常又毫不浪漫的当下经验。一旦能安坐在开放的觉知里,身心就会跟着稳定下来,而开始进入不被妄念勾牵的空寂。进入空寂并不需要费力,只要将觉知轻柔地拉回到当下,允许生命自然展现就够了。  标明念头和体证  静坐的第二种形式就是标明念头和体证。静坐时情绪会自然生起。有时我们一觉察到它们,它们就不见了,但有时又强大到不得不注意它们。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们的注意力会比较集中,这时就可以开始试着标明念头了。同样的,我们也必须留意身上所出现的感觉,这是情绪反应必然产生的现象。每当情绪生起时不妨问自己:"这是什么?"但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该是一种分析。因为情绪是思想无法表达的,它就是它自己,因此,我们只是看着自己的情绪经验,留意它在身上所造成的觉受。我们留意它的质地,也留意它不断在变换的面貌,然后才能明白情绪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就像有了新的发现一般。  不可避免的,我们一定会溜回到妄念中,但只要一落入妄念里,就无法继续体会身上的情绪觉受了。事实上,情绪越是强烈,我们就越容易去相信自己的念头。因此这项修练只是一遍又一遍地标明念头-了了分明地看着它们,而不再认同它们。我们必须在标明念头和体证之间来回练习。  以这种方式学习跟情绪共处,可以让我们认清大部分的情绪烦扰都根植于自己的局限,尤其是从局限中所生起的论断和信念。我们将认清这些情绪反应-时常令我们恐惧以及想逃避的东西-也只不过是一些妄念,或是令人不悦的身体觉受罢了。只要我们愿意怀着好奇和毅力去经验它们,就不需要再害怕或抗拒它们,如此一来,我们的信念系统就被看透了。  敞开心胸面对经验的本质  静坐的第三个面向乃是要敞开心胸面对经验的本质,尤其是如果经验到浓稠、强烈、排山倒海似的情绪而困惑得不知该如何修行时,我们要怎么办?  这时标明念头已经派不上用场了,我们只能将痛苦的情绪反应吸进胸中。虽然最后我们还是得厘清那些跟情绪反应相关的信念,不过当下只需要面对心里的恐惧及羞辱感就够了。我们将那些波动不已的肉体觉受吸进胸中,让这个部位变成那些强烈情绪的容器。我们并不试图改变什么,而只是充分体验自己的情绪,为什么?因为充分体验自己的情绪,可以突破自我保护的重重甲胄,并且能觉醒我们的爱。充分而深入地体验我们的情绪,这么做既能净化道途,又能通往爱与慈悲的泉源。  在这些黑暗的时刻,当我们觉得被击垮时,特别容易苛责自己。我们可能对自己抱持着最负面的想法,认为自己是一个软弱无望的失败者。这时我们最需要的就是一份爱、善意和柔软的态度。我们可以借由深呼吸及切断无情的自我批判来进行修持。这时如果将气吸入胸中,并穿透重重的甲胄,觉醒心中的爱,我们将学会以更仁慈的觉知面对自己及人类的困境。我们就像是在面对一个毫无自保能力而又充满着烦恼的孩子一般,开始和自己产生连结。这样的态度之中没有任何批判性,只有宽容、友爱及仁慈。愿意将负面情绪吸入心中,并且在这个部位多驻留一会儿,往往显示出愿意继续走下去的力量及勇气。  一旦能面对经验的本质,我们就会明白每一件事都是有解的。此乃修行的关键之一。有时我们虽然很想安住于肉体的觉受,也很想标明念头和体证,但是都无法避免地失败了。偶尔我们会充满着启示和成果,接着却落入了迷惑不清或冷漠无感的状态。修行中的这些起起伏伏是无法避免的,但真正的问题是我们很可能会执着于这些起起伏伏,不是将自己视为一名失败的修行人,便是将自己当成了超级巨星。最好的对策乃是不屈不挠地专注于下一次的呼吸,标明下一个念头,体证下一个觉受,将下一股情绪吸入心中。我们终将体认到每一件事都是有解的。也许今天做不到,但总有一天会做到。事实上,我们很可能得花上多年的时间,才能充分体悟这三个面向。  到目前为止,静坐的三个面向-安住在身体中、标明念头与体证,以及面对经验的本质-好像是各自独立的,但其实都有一个共通点:它们都要求我们体悟当下。我们的修持永远都得回到当下。不断地让觉知之光照亮当下的困惑与焦虑,便能突破恶性循环的制约,这就是解脱的缓慢转化过程。  第二部、转化情绪烦扰的方法  第七章替代式的人生  我们必须不断地回来和情绪共处。如此修持就能回列最原始的"坑洞"-孤立无援、彻底绝望、充满着恐惧和担忧。只有揭露和深入于这些令人恐惧的部分,才会看到替代式人生的矫揉造作,也才可能跟我们的圆满自性连结。  某位企图心很强的修行人去见一位禅师。这名学生一坐定下来,老师便开口问道:"人类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学生想了一想,然后答道:"我们都没觉醒。"老师说:"没错,不过这只是一种说词和思想罢了。"接着便摇了一下铃让学生离去。  怀着搅扰不安的心情,学生继续思索人类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一星期后他重返老师的住处。老师又问他:"人类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你知道了吗?"学生立刻回答:"知道了!人类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想得太多了。我们认同了自己的思想,把思想当真了。"老师的答覆却是:"你现在还是在思想啊。你必须在自己身上真的看到人类最基本的问题才行。"学生怀着非常沮丧的心情离开了。  为了得到最正确的答案,学生把所有的禅宗书籍都拿来阅读。当他再度去见老师时,几乎是趾高气昂地认定自己已经胸有成竹了。老师看见学生的态度便立刻问道:"人类最基本的问题是什么?"学生答曰:"根本没问题!"并且对自己的答案感到满意极了。然而老师却只是一味地盯着他,然后说道:"那你到我这里来是为了什么?"那一刻学生突然泄了气。他低头垂肩,觉得自己丢脸透了。老师一边凝视着他,一边问道:"你当下正在体验的是什么?"学生头也不抬地回答:"我只想找一个地洞钻进去。"这时老师才对他说:"如果你能充分体验这份感觉。你就会明白人类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了。  认清虚拟的替代式人生  修行生活永远得回来面对人类最根本的问题。不过这个问题并不是智力所能解答的。我们无法像上述的那名学生一样,只坐在椅子上用头脑来解决它。其实用智力解决问题,正是我们需要检视的问题之一。我们必须用心去看,并且亲自体证一番,才能明白人类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人类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永远活在替代式的人生里。源于我们的基本需求-要求保障、安全感和慰藉-我们虚构了一个由对策和建构所组成的迷宫,为的就是逃避人生的真相。将这个替代式的人生当成了真相,其结果便是不再与我们的真实本性连结,也就是失去了与生俱来的开放性。  这种替代式的人生是由许多东西所建构的:我们的自我感,我们的自我形象,我们对人生所抱持的概念,我们的意见和评断,我们的期待,我们的要求。我们把这一切都当真了,然后从这些深信不移的信念中,又发展出了某些惯性的行为反应,来对治我们虚构出来的人生。  这些对策往往根植于我们早先种下的决定-决定了自己是谁,人生是为了什么。下这些决定为的是应付成长中不可避免的痛苦。在没下这些决定之前,我们可能还拥有过一份基本的满足感,然而一旦经验了世俗生活的痛苦,我们就开始脱离了圆满的自性。我们会觉得心里有个洞需要填满,甚至觉得彻底无望或孤立无援。如果我们发觉了这股焦虑的振波,自然会生起自保的本能。这股追求安全和舒适的欲望,又会促使我们填满心中的空洞,掩盖痛苦的本质。  举例而言,躺在婴儿床里的小宝贝如果太久缺乏人关注(也许只有三十秒钟),便可能感到痛苦不堪。更何况此种情形如果一再产生,这个孩子一定会发展出某种自我形象而认定人生就是如何如何。他可能会决定人生是不太安全的。以这份信念作为基础,孩子一定会发展出某种特定的行为对策。也许她的对策是退缩自保,或者他会认为人生太艰困而奋力掩饰那股不对劲的感觉。另外还有一种策略就是刻意遗忘或向外寻爱。也有的人试图掌控、发展侵略性或是装出兴高采烈的样子。  总而言之,我们将这些决定和策略编织成一些看似坚实的概念,并进而形成了替代式的人生。我们误以为这个以思想为基础的幻相,就是我们的真相或真实的人生。越是相信这个虚拟的人生,就越是远离真实的生活。  我们生活在一个心理学发达的时代,因此很自然会去分析自己、思考自己的问题。但是许许多多的追寻者都已经发现,分析的本身并不能让我们找到那最根本的东西。  分析并不能解决人类最根本的问题。修行的真谛乃是愿意去认清我们早先的决定如何捏造了一个替代式的人生。修行使我们认清我们对自己以及对人生所下的论断如何沾染上或滤掉了当下的经验。我们会看到它们仍然在磨损我们的经验,而且从环境中也能侦察到那些会强化信念的面向。  譬如,我们很可能早就决定没有人是值得信赖的。做这个决定之后经过了许久,我们终于找到了一位值得信赖的伴侣。他一再展现出可以被信赖的品质,可是有一次他做了一件无法被信任的事,于是我们集中火力向他炮轰:"看吧!我就知道你是不能被信任的!没有任何人值得我信任!"这个单一的经验压倒了其他所有的正向经验,因为这就是我们长久以来暗自期待的事。我们的论断便如此这般模塑出我们的经验。它们不只反映了我们的经验,同时也沾染了我们的感觉。  一旦觉察到这些操控我们生活的重要论断,就会开始看到它们如何显现在每一个替代式人生的经验里。譬如,假设你看到某种论断操控了你的某份关系,那么你可以确定的是,这个论断也必然影响到你的工作和你对修行的观点。最近跟一位我辅导了多年的学生深谈,她告诉我目前出现的某些关系上的难题。听了她的谈话之后,我对她说:"何不将这些谈话内容写下来?"于是她将它们写了下来。然后我又说:"为何不把你对工作的想法也写下来?"她照着我的话去做了。接着我问她:"你对目前的修行有何感想?你对修行的基本想法是什么?"她也照实写了下来。我看完她的札记之后,把那张纸交还给她。她看完之后,突然瞪大了双眼。虽然她三个问题的答案都不相同,但核心的信念却是相同的:我永远不可能达到完美,事情永远不会改变,这一切的努力又有什么用?  这位女士把她的思想完全当真了。很显然她的核心信念沾染并模塑出了她所有的经验。并不是工作无望,并不是某个男人对她做了些什么,也不是修行出了问题,真正的问题就在于她早先所设定的信念。  早先所下的这些论断最有趣的一点是,我们强调的总是那些对自己最负面的看法。我们将这些负面的看法视为自己最深的真相,而且可能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这种核心的信念可能是"我有缺陷"、"我永远达不到标准"、"我是彻底无望的"或是"我不值得被爱"。不论你的信念是什么,它通常都是顽强而坚实的。它几乎影响了我们所有的言行举止,也窄化制约了我们的人生,造成了未治愈的痛苦。  也许你现在正在质疑,这难道不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心理分析吗?这跟"实修"又有什么关系?答案非常简单。那些让我们无法活得更开放、更真实、更慷慨的障碍就是来自于我们内在心理分析式的论断。这些论断像是划地自限一般,让我们脱离了真实的本性以及自己与生俱来的开放性。修行就是要看透我们的界限,我们捏造出的那些内在疏离感,我们的自我意象,我们的独特感。如果认为修行就是要达到某种永恒的开悟境界-寂静、空寂或任何一种称谓-那都只不过是对修行所抱持的一种幻想罢了。修行必须包括观察自己的问题在内。活在当下意味着愿意和当下生起的任何现象共处,其中也包括我们早先所设定的让自己退缩的论断。  与情绪共处  然而,修行还是有别于心理分析。因为心理分析主要针对的是改变自己或调整自己,修行却是要体验一切。修行要帮助我们见到"自我"的真相,认清它如何建构了这个替代式的人生。如果依法修持,便能逐渐分解这个"自我"概念。其实我们最核心的信念就是"我是我",其中充满着因界限和疏离感而造成的痛苦。越是能安住在这种分别意识底端的颤栗中,越是能看透它的无实质性。透过这样的修持,就会逐渐经验到更开阔的存在感了。  为了进入这样的体悟,必须看到我们对自己所下的论断具有多么大的影响力,并且要看到自己一再运用熟练的策略来加强这些论断。一旦发现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之中处处都有这些信念的印记,就会认清这替代式的人生如何变成了我们的实相。  当那位禅师告诉学生:"如果你真的去体验当下所发生的事,你就会明白人类最基本的问题是什么了。"他要表达的就是上述的道理。学生一旦见到自己想要超越别人,想要揣摩出最正确的答案,并且想从中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就会开始认清替代式的人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后来当老师揭露学生的谋略时,学生突然经验到极大的失落感,那一刻他才有机会体悟到生命的动力过程。他这才见到是什么在操控他的人生。  情绪反应永远和替代式的人生以及我们对人生所下的论断息息相关。我们对自己、对别人、对人生都有许多期待和要求。这些期待如果无法被满足,我们多多少少会经验到不同形式的失望。如果能认清这股动力的过程-心理学和修行就是在这一点上分道扬镳的-我们便开始进入修行的下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我们要学习的只是安住在身体的原始坑洞中-替代式的人生一直企图掩盖以及不让我们看到的那些部分。  假设某人下了一个基本的论断:"我的老婆应该照顾我。"那么辛苦上作了一天之后,自然很期待回家时妻子能安慰他。但是一走进家门,却发现妻子正陷在自己的苦恼中。她很想跟先生谈一谈心事,先生却因此而感到光火。他可能会按照自己的惯性起反应,譬如责怪她说:"你为什么永远都不留点时间来陪我?你老是这个样子!"两人之间的情感便因此而每下愈况。有时他的反应也可能是压抑自己的感觉。或许他会把自己看成是受难者而耽溺在自我合理化的骚乱中。  我们所选择的对策往往根植于自己的反应。我们的反应则根植于自己的期待。进一步地,我们又把自己的反应当成了真相。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一切。我们甚至连自己的期待和行为对策之间的差异都看不清楚,我们看到的只是一团混乱。  一旦能看到自己的决定、期待、反应及对策之间的关系,就会明白我们为眼前的情况带入了什么东西。以上述的例子为证,整个事件的开端就是"我的老婆应该照顾我"这个论断。失望的起因则是心中有所期待。要想认清这股心理动力的运作过程,我们必须真的开始向内观察自己-观察自己的决定和自己的对策。  然后我们必须做的事就是不再依照我们的对策来行动。不论那个对策是谴责别人、合理化自己、压抑或耽溺,我们都不再依照它来行事。但这并不意味我们只是修正一下自己的行为,让自己看起来像个比从前检点一些的人就算了。我的意思是,我们必须体验到自己真实的情绪反应是什么。但是要进行这样的修持必须和经验共处,即便是痛苦的感觉也一样要共处。  譬如上面所说的那个例子,如果那位男士可以跟他的痛苦相处-聆听心中的妄念,并感觉身体上的情绪能量-那么愤怒很可能会因此而消退。假设他能更深入于自己的内心,或许其他的情绪也会浮现;也许愤怒的底端还埋藏着受伤的感觉。能安住在这份感觉之中,就可能进一步发现到一股哀伤和失落之感。如果能不逃避这份感觉,或许就会发现各种情绪底端的恐惧了。  我们必须不断地回来和情绪共处。如此修持就能回到最原始的"坑洞"-孤立无援、彻底绝望、充满着恐惧和担忧。只有揭露和深入于这些令人恐惧的部分,才会看到替代式人生的矫揉造作,也才可能跟我们的圆满自性连结。  我们愿不愿意跳脱幻想的世界,不再将修持视为跟浪漫模糊的空寂合一的境界?我们愿不愿意勉为其难地观察自己的行为、反应,以及那些会造成封闭或暴怒的对策?我们一旦能了了分明地认清自己的论断和基本对策,接下来的修行阶段-安住在那些我们想逃避的坑洞中-就会显得更直接、更真实一些。我们会看透并体验到我们的"痛苦"而不再过度戏剧化-毕竟那只是一些信以为真的念头和深埋在体内的感觉罢了。一旦发现对自己所抱持的最深、最负面的想法也不是那么具体,人生就变得有解了。  我们将看到或体证到我们并不是四分五裂的。其实我们从未破裂过,因此也不需要被修整,这就是修行生活的精髓-不断地看到我们在替代式生活中所坚持的盲目信念,以及透过这些盲目信念所造成的界限和疏离感。  第八章如何转化愤怒  要想转化愤怒,我们必须学习不把它当成敌人来看待,也不将其视为"我的苦难",而只是我们受限人生的烦恼之一。一旦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就会发现不以愤怒侵犯他人乃是厘清愤怒极重要的一步。  修持生活就是要学习敞开心胸。我们必须学会从更大的视野来观察我们和本性连结的障碍是什么。是什么东西封闭了我们的生命?是什么东西让我们脱离了开放的本质?  我们经常会失去宏观的视野。修持的重点并不是要觉得好过一些,而是要学习和观察。我们必须看到自己的能量如何经由惯性反应和对策而流失。我们必须学会不在日常生活中耗尽我们的能量。  举例而言,当我们生气时,我们总是断绝了眼前更大的视野,也切断了我们基本的连结感。如果我们能清楚地看到自己愤怒时的情绪反应,你会发现它不但窄化了我们的生命,也耗费了我们的能量。我们会看到愤怒是一种对生命的反动,它往往使我们封闭和孤立。  愤怒显然会伤害到自己,也伤害到别人,我们却总是以不屈不挠的精神执着于这股受限的情绪。我们虽然知道愤怒的反应会流失能量令自己痛苦,并且会窄化我们的生命,令我们变得琐碎与自我中心,但我们还是会藐视这个人人皆知的常识,而顽固地耽溺在愤怒的想法和行为里。  然而愤怒到底是什么?每当生活不顺心时,我们就会生起反应。如果对事情有所期待,就会希望期待的事能成真。如果有需求,也会希望需求能被满足。如果生起了强烈的欲望,除非这些欲望能得到满足,否则我们永远不会安心。虽然人生是中性的,它不带有任何偏见,也不可能符合我们所设定的理想,但我们还是认为人生应该照着自己的意愿来发展。每当事与愿违时,不同形式的愤怒便产生了。  然而我指的并不是严重的暴怒。即使在平淡无奇的日子里,我们仍然会经由隐微的愤怒而流失能量。譬如等红绿灯时,那份不耐烦的感觉也是一种愤怒的形式。如果电视的遥控器坏了,那股懊恼的感觉便是一种瞠怒。假设有人迟到了,我们往往会生起一种自以为是的火大感。我们的球队败阵时的挫折感,也是某种形式的愤怒。被忽略或得不到赞赏时,那股义愤填膺的感觉,当然也是一种愤怒的形式。  如何正确地对治愤怒  大部分的时候我们都看不到自己经由愤怒而流失了能量,看不到自己如何窄化了人生,如何因执意往某个方向发展而令痛苦永远存在。我们只知道依循二选一的方式来对治愤怒。如果某些信念告诉我们愤怒是不好的,我们就会压抑住自己的感觉。即使知道压抑不利于身体或情绪的健康,我们仍然会掩盖住自己的愤怒。在修练时我们也会继续这么做,许多长期静坐的人往往为了符合某种理想的形象而压抑了自己的愤怒。但不论我们用的是静坐、食物或电视来作为逃避的管道,我们还是无法以下觉察的方式解脱愤怒。它会继续烙印在我们身上,造成溃烂和未治愈的痛苦。它也许会以疾病、忧郁症、被动的攻击性或是爆发出来的盛怒来呈现自己。  第二种比较常见的对治愤怒的方式,就是将它表达出来。向内的表达方式可能是沉思或挣扎;向外的表达方式则是谴责他人。重点在于,我们的表达永远都暗示着把自己的反应当真了。我们一心只想证明自己是对的,即使那只是个想法罢了。不管我们是压抑或表达出愤怒,这两种情况都无法让我们厘清它或体验到它。即使在表达愤怒的那一刻,我们也很少能感受到那股能量。我们多半会迷失于念头及责难之中,而无法真的体验愤怒。其实愤怒的作用似乎就是要让我们躲开眼前正在发生的事,然而我们到底在躲些什么?我们很可能想躲开更痛苦的情绪,譬如受创或悲伤。我们也可能不想面对愤怒底端的恐惧。经验愤怒永远比经验受创、悲伤或恐惧来得容易,难怪我们会浪费那么多时间耽溺于愤怒中。但即使愤怒让我们感觉生猛有力或正义凛然,我们仍然是在关闭心门,将人生排除于外。  然而我们到底该如何对治愤怒?首先我们必须明白,愤怒产生时便是我们修持的机会。愤怒就像是一个征兆,它提醒我们必须将注意力转向内在。它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们看到自己以何种方式做茧自缚,并因此而滋生出更大的愤怒。它像是一个提示,要我们检视自己以何种方式期盼着人生能符合我们的需求和愿望。要想厘清这些心像,我们必须向内观看而不带有任何谴责或自圆其说,我们必须以近乎无情的毅力来做到这一点。  不表达负面的情绪是特别用来转化愤怒的一种方法,但这种方法时常引起学生的困惑和排拒。它看起来很像是另一种道德指令,或是另一种被我们视为不妥的压抑感觉的方式,然而我们必须理解的是,不表达负面情绪跟压抑感觉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当我们在压抑时,我们是不感觉的,即使以肢体行为或语言来表达愤怒的情绪时,我们也很少能体验到那份感觉。只有当我们练习不表达愤怒时,才真的能体证到它。"体证"指的就是去感觉和厘清情绪上的反应。  不表达愤怒也意味着不在世上造成伤害,这是修行生活最基本的主张。即使表达愤怒并不会带来伤害-譬如捶打枕头-不过那仍然是在逃避真实的经验。  为了亲身体证,我们必须放弃归咎和自圆其说,因为它们会阻止我们去感觉愤怒底端的痛苦。此时标明念头就派得上用场了。这是一项需要毅力才能达到的修持功夫,但即使是怒火中烧,我们也还是能进行这项修持。标明念头的例子如下:"念头认为他很不体贴"、"念头认为没有人可以忍受这种事"、"念头认为这是不公平的"、"念头认为这是不对的"。除非我们能以这种方式来标明念头,并进而打破对念头的强烈执着,否则很难清明地转化愤怒。  不表达情绪的第二种利益是,我们将学会直接而"安静"地与当下的情绪共处。然而这并不意味含糊地想一想就算了,譬如:"我正在和愤怒连结"或"我正在感觉愤怒"这两句话中的"愤怒"只不过是两个字的组合罢了,但那份感觉却是绝不含糊的。当我们问自己:"这到底是什么?"时,这个问题的答案既不是分析,也不是理论或忆想,而是肉体上真实出现的觉受。这股情绪可以被一层一层地感觉到。紧缩感?位置在哪里?那是什么样的感觉?灼热感?脉搏跳动?压力感?我们的觉知就是如此这般地来回扫瞄着,并吸取越来越多的信息,直到感官能充分运作为止。透过这份觉知我们会经验到一个更大的内在空间,我们就在这个空间里去体受那股情绪。  以下是转化愤怒的要素:首先我们要觉察到它,并且把它视为我们修行的机会。接着我们要制止心中的对策-那些自我压抑、自圆其说以及归咎的心念活动。第三步就是要清楚地看到我们的信念,并加以标明。第四步则是要直接在身上体证到愤怒的能量。如果我们能让自己体证到愤怒,它就可能达到巅峰,并因而得到转化;如此我们就从错把这股情绪当成是"我"的制约中解脱了。然后我们才可能触及到更深层的创伤感、悲哀和恐惧-每个阶段都要如此亲身体证。愿意和情绪共处会让我们不再认同它。我们将看到真实的自己比这个小小的"我"要宽广得多。  我们必须认清其实我们很爱自己的愤怒,即使它会带来不幸。愤怒之中时常夹杂着一股权力欲,它往往能带给我们一种自我确定感。这个所谓的自我就是如此这般在维持着自我中心的梦想。  转化愤怒最困难的部分就在于,它时常会从某种错综复杂的情况里突然爆发出来。在那种情况之下,我们很难留意到自己的情绪。或许最好的对策便是看着自己如何经验我们习以为常的愤怒反应。也许我们已经受够了这份老旧的痛苦而懂得三缄其口,不再制造进一步的伤害。或许这就是修行上的一大进步。  我们必须了解感觉愤怒并不是什么坏事;愤怒只是我们的一种制约反应罢了,而且往往在事与愿违时才会产生。如果在愤怒之上又添加了自我批判和自我敌视-这两者都是根植于我们对自己或对人生所设定的理想-事情就会变得更糟。反之,如果我们能以慈爱的方式-不批判-来进行修持,也许就能释放沉痼的习性和自我重要感了。  重塑情绪经验三部曲  要想转化愤怒,我们必须学习不把它当成敌人来看待,也不将其视为"我的苦难",而只是我们受限人生的烦恼之一。我们一旦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就会发现不以愤怒侵犯他人是厘清愤怒极重要的一步。想出口伤人却能闭上嘴巴,这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也不是一种压抑,而是将可能伤害到别人的行为暂时止住。  接下来要找到一个妥当的时刻,回顾一下当时真正发生的事,然后就可以透过静坐重新创造出当时的那份不适感。每逢我们的内心产生挣扎或企图自圆其说时,其实我们都在做这件事。不过我现在所说的是要透过静坐的练习,刻意并带着觉知来做这件事。如果我们刻意重塑那份不适感,可能会忆起当时所发生的事-当时身在何处?说了些什么话?生起了什么感觉?我们将当时的情况夸大一些,为的只是和原始的感觉产生连结。做这件事的重点是为了在修行的环境里经验到那股愤怒(或其他任何情绪)。即使我们无法重塑当时真正的情绪反应,我们仍然可以用某种方式来转化它-但是在充满着困惑和妄念纷飞的情况下是绝对做不到的。  我从净香那儿学到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也就是把重塑情绪经验的过程分为三个部分-客观情况、情绪的本身,以及随着情绪反应所产生的态度上的对策。这么做可以带来了了分明的洞见。  举例而言,你的配偶或工作多伴对你说了一些批评的话,在你还没有察觉之前,你已经生起了愤怒的反应。因此当你重塑这个经验时,首先要问自己:"当时的客观情况是什么?那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其实当时所发生的事多半是一些从口中说出的气话,或是从耳朵听到的怨言。话语本身通常没什么情绪,是你将情绪反应移植到客观事件之上的。认清了这一点,接下来要看的就是情绪反应的本身,你当时感觉到的是哪一种特定的情绪?其实我们通常都不知道那是什么情绪,所以必须非常诚实而精确地辨认出那份感觉。接下来要看的则是态度上的对策;你的对策到底是什么-是顺从、是攻击、还是退缩?虽然对策有别于反应,它们仍然是可以被料到的一些模式。  我们一落入态度上的对策,就很难厘清自己的愤怒了,尤其是对策之中如果还包括归咎或自圆其说的成分,并且还伴随着一股自以为是的感觉。如果我们能停止归咎,便能集中焦点在原始的反应之上。我们首先要问自己的是:"我的信念到底是什么?"有时这些信念会很快地浮出表面,有时却很难捕捉得到。不管是哪一种情况,下一步亦即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体证身体上的情绪能量。一旦能真的安住在愤怒之中,便可能触及到那些会造成表面反应的核心恐惧。如果依照这种方式不断地修持,就会在愤怒的周围拓展出一种强大的空寂感。只要我们不再把愤怒当成是"我",就不会那么容易深陷其中了。  不表达负面情绪和不自圆其说  过去几年我一直在练习转化愤怒的方法,每一周我会选出一天来练习我所谓的"不展现负面情绪"。从早上醒来的那一刻直到入睡,我都有意识地不去表达负面情绪,包括内在与外在。然而这并不是一种用来激发德行的修练方法,它所以有效是因为它能让我看到愤怒的根由。愤怒不表达出来就会很自然地被察觉。我很清楚地看到自己想利用信以为真的妄念替愤怒火上加油,但我也可以选择下去执着或固化那些念头。我的修持是不认同"我"这个观念,也不认同它的欲求和它的评断,而是要认同当下更宽广的内在空间,如此我就能直接安住在肉体上的愤怒能量了。有时愤怒会因此而很快地消解,甚至不留下任何余愠。  有一位交通警察,在我以滑垒的方式驾车穿越交通号制时,把我拦截了下来。我立刻准备扞卫自己的合理性。我感觉到怒火生起,肾上腺素开始涌出。但是我突然想起那是我不展现负面情绪的一天。我立刻看到自己如何想护卫那个"我一以及它的思想,同时也立刻感受到底层的那股怕失控的恐惧。我在我的身体上经验到这些状况,却选择了另一种反应的方式。当这名警察开始写罚单时,我的心情竟然还能保持愉悦。  如果我们能认清愤怒会生起只因事与愿违,那么放下愤怒就不是困难的事了。最难解决的是我们一心只想发怒,所幸这种一日禅修的方式还能让我们看到其他的可能性。我们会看到愤怒如何从不如意以及想要自圆其说中生起。我们也会看到当愤怒生起时,既不需要将它表达出来,也不需要以自圆其说来护卫自己。  有时我们很可能会认为人生必须以愤怒的方式来对抗。也许某些情况需要我们采取行动,如果没有一点愤怒,我们就可能不会有任何行动了。但是当我们看到不公不义时,如果所采取的行动是由愤怒促成的,难道这不会使情况变得更糟吗?假设我们不发怒,又有什么东西能促使我们创造出正向的改变呢?  从修行的角度来看,不论我们觉得自己多么合理,发怒是永远无法自圆其说的行为。但这并不意味情况需要我们采取行动时,我们却告诉自己不该行动。这句话真正的意思是,我们的行动可以不带有愤怒。只要我们用信以为真的念头在怒火上加油,就是在障碍自己以清明的心来采取行动。只要被愤怒的负面能量所操控,就是把自己的心给紧紧封闭了。大部分的情况之下,我们仍然受到恐惧的操控,而把生命的一切-包括个人、小团体或大型机构在内-视为敌人。这种情况会让我们扎根于狭窄的"自我"感中。每当我们以这种方式来合理化自己的愤怒时,我们对更大的视野或基本的连结感就视而不见了。  我曾经当过一项大工程的监工,某回我因工作被严重地批判了一顿。我心知肚明那种批评是不公平的,不过仍然生起了强大的愤怒反应。虽然我立刻知道要修行,愤怒的能量却不放过我。我试着对那份排拒感说"YES",并试图接受那股受伤和恐惧的能量,但我的念头仍然不断地形成归咎和自圆其说来护卫我的"自我"。  第二天我改变了以往的修行方法,我告诉自己要"绝不归咎,也不自圆其说",并将其奉为圣旨。我发现除非我以强而有力的方式来阻断妄念,否则念头一定会继续助长那股怒火。自圆其说的妄念不断生起,我则不停地打断它们,回头觉知身上出现的灼热感及反胃的感觉。一天下来,我终于能长时间安住在肉体的觉受上。我开始有能力接受被伤害的感觉和自己的排拒感,并且能觉察到底层的恐惧而不落回到归咎。我将这些感觉直接吸入心中,让它们穿透自我防卫的外壳。  那天快要结束时,负面能量已经完全消失了,不过我还是需要处理一下金钱和一些实际的问题。因为不再有任何负面能量,所以能够很清明地解决那些需要被解决的问题。如果不以如此精进的态度来转化我的情绪反应,毫无疑问地,我一定会封闭住自己的心而损害到所有的人。这样的修持方式既快速又真诚,它会让你产生一种统合感,并且能看到更大的视野。  我们一旦深入地转化愤怒,即使面临困难,也能拓展出一份空间感。只要在狭窄的自我感的周围拓展出更大的觉知空间,也许就能瞥见转愤怒为解脱的真谛了。这份解脱将为人生带来立即的行动及清明度,而我们的意志力也会转化成对人生真相的清晰理解,并且能找到清楚的方向和目的。也许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会开始选择为生命服务,而不再只是希望它能为我们服务。但是一陷入负面的愤怒能量,慈悲与友爱的开放胸襟就不见了。  因此,每当愤怒生起时,请你留意它,并将其视为你的觉醒之道。请看清楚它如何从你那不满意的心情之中生起,看一看你是否会将它表现出来,还是会将它塞回去。如果你将它表现出来,请体会一下个中滋味是什么:你会不会以担忧的方式来表现它?还是会将它发泄出去,即使是以很隐微的方式?请看一看你会不会认同自己的念头,然后将注意力拉回到肉体上的愤怒觉受。请对自己的核心恐惧保持开放,不过只有当你停止归咎时才能做到这一点。请看一看你是否想让自己封闭在愤怒中?深刻地感觉一下继续活在愤怒里的那份痛苦,你将发现那股失望感会穿透你的心。  第九章如何转化恐惧  .......以科学家的态度来观察恐惧,也就是要抱持着一份想要发现恐惧是什么的好奇心。任何时刻只要恐惧一生起,就要立刻问自己:"这是什么?"而答案永远都蕴含在当下身上所出现的觉受之中。  修行生活最重要的就是转化恐惧。恐惧只会让我们封闭而无法超越那层防身之茧;一旦向恐惧妥协,它就会变得更坚实。我们会因此而强化自己的防身茧,并且会紧缩和自我设限。恐惧会令我们逃避那想像出来的结局,但是向恐惧妥协而制造出来的替代式人生,不已经是一个恐怖的结局了吗?  我的好友艾略特o芬图夏(Eliot Fintushel)写过一本名叫《请不要伤害我》(Please Don't Hurt Me)的科幻小说,书中的主题是超感经验。每当书中的人物彼此相遇时,他们从不说"哈罗",他们彼此打招呼的寒喧话竟然是:"请不要伤害我!"这真是对那操控人生的恐惧的精确描述。思考一下我们有多少恐惧,你会很奇怪为什么我们尚未变成这个议题的专家。恐惧是修行和生活中最难掌控的领域,如果将我们所恐惧的事物列出一张清单,绝对是相当可观的。我们最基本的恐惧包括了害怕生病、怕受苦、怕失控和绝望,以及害怕未知等等。此外我们也可能怕失去所爱的人,或是怕丧失地位及物质上的安全感。我们更可能怕别人的批评,怕被人当成一名蠢蛋。我们既害怕死亡,又怕死亡的过程,而其中最强烈的恐惧,可能就是恐惧的本身了。  还有许多恐惧是因人而异的,端看我们的人格发展如何而定,其中包括害怕亲密关系、害怕性关系、怕面对挑战、怕背叛、怕孤独、怕负责任等等。转化恐惧的修行,第一步就是要开始察觉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中都有恐惧的成分-友善的背后往往有恐惧,野心、沮丧和愤怒的背后当然也都有恐惧,甚至还可以把愤怒诠释成尚未体会到的恐惧。  第一个阶段 以享乐钝化恐惧  我们的对策之中有许多不同形式的恐惧,不过我们通常都无法察觉自己的所做所为之中竟然有这么多的恐惧。恐惧经常被愤怒或藐视所掩盖,我们也经常以各种活动或娱乐来钝化恐惧。我在中学和大学时,这种情况非常明显,那时人们如果问我有没有恐惧,我一定会回答:"我是个没什么恐惧的人,恐惧并不是我的问题。那个年代的我很喜欢参加派对,喜欢跳舞,也爱喝酒。当时我的目标只是要享受人生,做一个受欢迎的人,而且自以为相当成功了。多年之后回顾起来,我甚至把那个阶段视为人生的黄金时光。  直到几年前我才开始洞悉到早年和恐惧的关系。有一回我放了一张60年代流行的老歌唱片,当时我发现自己生起了一股苦乐参半的怀旧之感。在这股怀旧感中,我发现胃部一带竟然出现了类似焦虑的搅动。我心想:"为什么一记起那段黄金时光,竟然会有焦虑感?"这时我才意识到那首歌唤醒了细胞的记忆。其实长久以来的焦虑从未消失过,可能就是这股焦虑驱使我不断地追求享乐,只是我没察觉到罢了。  第二个阶段 企图消解恐惧  活到二十初头,我才意识到自己的恐惧。我就是从那时开始修行的。很快地,我进入了转化恐惧的第二个阶段,也就是企图消解掉它。因为看到恐惧如何局限了我的人生,于是开始依照传统的修行方法企图将它们歼灭-对抗它们,将它们推开。克服恐惧,并因而解脱,这是多么高尚而有价值的事业啊!然而这样的方法往往是我们典型的颠倒妄想所导致的结果:怀着想要去除恐惧的期望来对治恐惧,结果往往会产生误导和带来制约。  由于当时我并不认识这个真相,所以不断以征服的方式来对治我的恐惧。譬如我会走上街头向人要钱,或是走进商店里乞讨食物。向人要钱或乞讨食物对我而言是很困难的事,因为我一向把自己看成是有教养、善良而又有责任心的人。这么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是不可能向别人要东西的。以上述的方式来挑战自我形象,使我感到相当恐怖和备受威胁。  我二十五岁的时候加入旧金山葛吉夫(Gurdjieff)的修行团体,他们派给了我一项任务,那是我绝不会想到要做的事-自己编一首歌,然后到渔人码头沿街卖唱。夏日里的渔人码头起码有几百个观光客到处闲逛,等着搭电车,我的任务就是为他们唱歌。换句话说,我必须刻意地愚弄自己一番。  我必须在大庭广众面前唱一首类似巴布o狄伦所写的歌,然后拿出我的帽子向大家要钱。我当时身上穿着一件嬉皮装,头上戴着一顶黑色礼帽。然而,我不但不是个嬉皮,甚至根本不喜欢嬉皮,当然也不想被视为一名嬉皮。  即使到现在我都还记得当时站在街头的那种茫然若失、浑身颤抖的模样。当时我觉得自己快要昏倒或呕吐了,但是因为我的意志力很强,又急于摆脱恐惧,所以还是把那首歌唱完了。我真正的动机其实是不想有任何害怕的感觉,于是我唱完我的歌,开始向人们讨钱。不久之后我又做了一次这件事,每做一次就感觉轻松一些。后来我发现自己竟然开始喜欢起这件事了,不过当时我并没有察觉,我只是以一个受限的自我取代了另一个受限的自我。同时我也没有察觉,这样的修行方法并不能转化恐惧的根源;我只不过是在对治恐惧的内容罢了。如果你想以解除恐惧的方式来对治它,那么恐惧的内容一定会没完没了地延续下去。  我当时并不了解这个道理,所以接下来的好几年里,我都在企图摆脱恐惧。我决定要找到一份能强迫我杜绝恐惧的日常工作,于是我放弃当老师和电脑程式设计师,转而当起一名木匠来。这真是向未知跃进了一大步。当时我的体重只有一百二十磅,而且根本不熟悉木匠的工作。我每天必须面对崭新的情况,借以拓展我本有的局限。几年下来,我几乎每天都要面对崭新而又危险的情境,事情就这么变得越来越容易了。  这样的生活方式虽然有它的价值,但仍然没有涉及到恐惧的根源。我仍然是在对治恐惧的内容,而不是在对治恐惧的本质。虽然我变得强壮了一些,但仍然是以某个受限而恐惧的自我,取代了另一个只有在某种情况才能摆脱掉恐惧的自我。这样的修持方式是十分有限的,因为它不能驱除我们对自己所抱持的错误形象。  第三个阶段 利用呼吸修行法转化恐惧  在三十出头的时候,我开始进入了面对恐惧的第三个阶段,当时我已经是一名正式的禅门徒生了。我大部分的时间都不再直接攻击恐惧,而改为比较间接的方式。我学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之上,并且发展出加强下丹田的方法。当时我仍抱持着一种模糊的理想概念,就像许多习禅的学生一样,以为只要自己坐得够久、够努力,也许就能解脱恐惧了。既然恐惧只是一个幻觉,又何必太在意它呢?我只需专注在呼吸、咒语或磕一万个头,恐惧就会因此而消失。这些修炼方法看起来十分诱人,而且在某方面也确实会造成明显的效果,不过仍然无法触及到恐惧的本质。  多年之后,在一次长达三十天的闭关中,我遭遇到某种情况而必须面对更多的恐惧。当时我采用的修行方法乃是直接将恐惧的能量吸入下丹田,我试着转化恐惧,让这股能量变成我下丹田的内力,结果我的下丹田确实变得特别有力。虽然这个方法帮我度过了困难重重的一个月闭关,可是我并没有真的在转化恐惧;我只是想把它排除掉罢了。这个方法跟其他的方法一样有限,因为它无法帮助我看透那奠基在恐惧之上的自我概念。  几个月之后我得了一场重病,大约有八个月的时间,我必须面对前所未见的恐惧。随着这场疾病的发展,我的恐惧开始倍增,因为此病极可能无药可医。我首先出现的是对身体不适感的恐惧,接着是害怕这份痛苦会与日俱增而不可收拾,然后又害怕自己会依赖别人或是孤立无援。在自怜和沮丧的底端还埋藏着一股害怕失控的恐惧。此外,我当然也怕自己会因此而丧命。我从一名健康活跃的人变成了一个丧失活力的人,这时,专注在呼吸之上或是将能量吸入下丹田已经不管用了,因为我连集中注意的气力都没有。我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恐惧中翻搅,连最基本的清明度都丧失了,更何况是如法修行。  第四阶段 经验恐惧  在绝望之下我决定打电话给净香o贝克;几个月之前我曾经和她见过一面。听完了我的故事之后,她告诉我说:"艾兹拉,我知道这场病令你很不舒服,但是你必须认清这就是你的道途。"不知怎地,这句话突然把一切都翻转了过来。在我的一生中,这可能是我第一次真的愿意拥抱恐惧,愿意随它去,而没有把它排拒于外。转化恐惧的第四个阶段就这么开始了,我从此不再把它看成是敌人或障碍,而愿意将它包容进来。  后来我虽然逐渐康复起来,可是对生病的过程体悟得仍然不够清楚,于是我又开始回归到早先的禅修方式-借着专注于呼吸来达到内心的静定。然而这种静定的状态仍然不是如实存在,因为当我的身体状况好转之后,强烈的恐惧又开始生起。这时我已经固定地去求教净香,向她学习以截然不同的方式修行和转化恐惧。她要我以科学家的态度来观察恐惧,也就是要抱持着一份想要发现恐惧是什么的好奇心。任何时刻只要恐惧一生起,就要立刻问自己:"这是什么?"而答案永远都寓含在当下身上所出现的觉受之中。  因为我们不愿经验从恐惧中坐起的那股焦躁感,所以会有反弹。谁愿意跟恐惧和不适共处啊?我们总是想逃避它、克服它或击溃它。我们还会加上一大堆的负面思考,为自己的恐惧感到愤怒和羞愧。但何不将恐惧视为自我制约的一部分呢?经验到恐惧并不意味我们是坏人,因为恐惧只不过是一种制约反应罢了。既然这就是眼前所发生的事,我们何不借着问自己"这是什么?"来好好地看一看它。恐惧就像所有的情绪一样,也可以分成两个主要的部分:思维活动和肉体上的觉受。其实愿意与恐惧共处以及对它感到好奇,已经是很重要的进展了,因为你不再把它推开或是想要克服它了。培养与恐惧共处的意愿,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如实接纳我们的人生。  每当我们问自己"这是什么?"的时候,就会听见脑子里出现一种根植于恐惧的呐喊:"我做不到这一点。""未来会发生什么事?""事情不该是这样的。""别再想了。"此外我们也会听到一些自责的声音:"我永远是不够好的。""我是没希望的。"修行就是要把这些念头当成妄念来看待,即使它们显得如此真实而具体。接着就要开始经验肉体上的恐惧感,其中包括各种不舒服的觉受:胃部和胸部一带的扰动、窄化的觉察力、肩膀的紧迫感、嘴部的僵硬感,或是反胃及虚弱感。  只要愿意经验恐惧,我们就会发现,这份恐怖的感觉只不过是由一些强烈的肉体觉受及某些深植于内心的自我信念所组成的。这些觉受和念头并不是问题所在,最重要的是我们不想去经验它们。让我们感觉如此糟糕的原因,其实来自于我们对恐惧的逃避欲望,以及我们对它的负面性的执着。因为我们执意想逃避恐惧的感觉,故而封闭了内心。  我们只要愿意将恐惧包容进来,并且将它看成是"如实存在的东西",而不是"我",它就失去了力量。我们会发现,即使我们感到非常恐惧,身体却没有遭受到真正的危险,与其惊慌失措地对抗恐惧或排斥它,不如反过来拥抱它。我们就这样放下了对恐惧的惊怕。勇气并不是恐惧的反面;只有愿意经验恐惧,才能培养出勇气。这么一来,我们对恐惧的执着就松了,跟自己的真心也因此而重新连结起来。  与恐惧共处的学习过程并不是那么清楚分明的。对我而言,在强烈的恐惧生起的阶段里,我几乎时时刻刻都在挣扎。这一刻我只想逃跑或将它推开;下一刻我却想击溃它。有时我也臣服于它而几乎有能力拥抱它。最后我终于认清恐惧并不是实存的,它只不过是一些强烈的觉受和一些受制的无能为力的念头罢了。  我们一旦愿意将恐惧包容进来,就进入了转化它的第四个阶段。我们会发现恐惧虽然存在,却不感到害怕了。当恐惧生起时与其说:"噢,不!"倒不如学会说:"它又来了,不知道这回它是什么模样?"这么做到底会发生什么事?答案是恐惧的实质性和力量会因此而逐渐消散。  如果我们能甘愿与恐惧的经验共处,而不去压抑它、表达它、批判它或是在其中翻搅,我们的觉知范围就会因此而拓宽。在这个寂静的氛围之内,恐惧的念头和觉受仍然可以在我们心中自由流动。因此,觉察的修炼可以释放和转化被我们称为恐惧的僵固情绪和念头。一旦熟悉了恐惧,慈悲心就会自然生起,而让整个挣扎的过程放松下来。到了这个阶段,我们自然会有能力把爱灌入到修行里。  如果能体验到当下的恐惧而不生起任何批判或信念,我们就会发现它并不是那么难以忍受的。其实如果能真的安住在肉体的恐惧觉受之上,就有可能体会到一份深沉而具有扩展性的安详感,并且能感觉到恐惧转化之后的空寂与爱。坚实的恐惧感一旦有了孔隙,生命的原始自性就会透过来。  我们为这份开放性所付出的代价,当然就是要冒险面对那些能够被觉察到的危难。虽然我们并不是永远都甘心付出这个代价,不过进入第四个阶段的修练时,与恐惧共处的意愿自然会增强。我们开始有能力面对各种层次的恐惧,譬如当我们听到医院的检验报告传出坏消息时所生起的巨大恐惧,或是接到一通不愉快的电话所生起的几乎无法被察觉的微小恐惧,或者是意外地失去一笔小钱时的中度恐惧,都可以拿来当作修持的对象。我们会越来越注意到自己原先是在趋乐避苦,并且能逐渐把每一个当下视为另一个修行的机会。  第五个阶段 认清恐惧的真相  第五个阶段转化恐惧的方法是-利用恐惧这个征兆来检查自己哪里卡住了?哪个地方是有所保留的?哪种状况是对生命开放的?举例而言,我们是否能看到在追求成就之中有多少成分的恐惧,我们是否在借着成就来逃避那份无价值的感觉。检查一下我们的关系,看看自己是否经常想躲避那份被拒绝的恐惧,或是害怕自己不被对方欣赏及喜爱?我们能不能利用这些情况让自己甘愿趋近恐惧,也就是对未知开放。如果真心想体会恐惧的滋味,绝不能同时希望它消失。甚至不能称之为"恐惧"-因为这个名称也只是介于我们和真实经验之间的一种概念上的滤网罢了。  在第五个转化恐惧的阶段里,我们也许会选择面对它,甚至可能会寻找它。但已经不再想克服它或摆脱掉它;我们一心只想认清恐惧的真相,看一看除了自己的护身茧之外还存在着些什么东西。我经常会献出一天的时间对恐惧说"YES",这意味着即使感觉到一丝丝的焦虑,也要试着趋近这份恐惧。然而其中并没有那种"我在受苦"的沉重感,而是怀着一份轻松的心情来面对它。恐惧是无人能幸免的人类制约之一,缺少了这份轻松的心情,我们如何能超越这层防身之茧?  转化恐惧并不意味从此不再生起恐惧的反应,而是不再相信这些反应就是我们了。修行乃是:不再相信那些似乎早已根深蒂固的反应就是我们自己。真正的我们比这些受制的恐惧要巨大得多,一旦能真的体验恐惧,就会看透这份错误的认同,甚至能瞥见更宽阔的存在感。  目前我的修行仍然在持续着,我当然还没有解脱恐惧,甚至不敢想像自己能从恐惧中完全解脱。然而最重要的是,我不再置身于长久以来操控我的恐惧隧道了。这条恐惧隧道长久以来一直显得那么真实,我以为自己永远也不可能从其中解脱了。算一算我花在对治它的时间,显然我是个学习速度很慢的人,不过也是个不屈不挠的人。回顾过往,我发现自己并没走错方向,因为困惑和错误的修行,都是行者生涯中必要的部分。  现在每当恐惧生起时,我虽然仍有一丝想要排除它的欲望,但几乎已经能立刻察觉内心的真相。你问我还想不想要消解掉它?答案是这种欲望已经很少了,因为那只不过是以另一种方式来逃避人生罢了。因此,我通常会将恐惧吸进胸中,心甘情愿地去感受它的质地和真相,然而又同时知道它并不是我。我的心跳虽然加速,我的胃虽然有点翻搅,但这一切也只不过是觉察到危机时的制约反应罢了,心里仍有一种轻松而开阔的感觉。一旦有了觉察力,坚实的恐惧就变得有浸透性了。那么剩下来的又是什么呢?答案是,只有生活的本身及越来越开阔的存在感。  第十章如何转化痛苦  要想转化痛苦和苦难,必须持之以恒地透视自己的信念,并且以温柔的觉知来觉察我们一直想逃避的部分......我们将发现痛苦和苦难并不是赛程的终点.....  尚o多明尼克o鲍比是法国杂志的总编辑,他写过一本名叫《潜水钟与蝴蝶》的着作。1995年的某一天,四十三岁的他突然因中风而罹患了闭锁症候群,在这之前,他一向是充满着活力与创意的。虽然全身瘫痪,他的心智却能完全照常运作。躺在病床上数个月之后,他发现自己仍然能眨动左眼皮,于是他想出了一种沟通的方式,也就是利用眼皮眨动的次数来显示不同的字母。他透过这种方式逐字逐句写出了这本书,借以描述闭锁在体内长期卧病的想法及感受。这本书出版后的第二天他就与世长辞了。书中某章的标题是"我的幸运日",作者描述那天提醒他进食的闹钟持续响了半个小时。那种哔哔哔的刺耳声钻进了他的脑门,令他紧张得汗流不止。汗水沾湿了黏在右眼上的胶带,但松掉的胶带还黏在睫毛上,使得眼球不断地被磨擦着。接着他的导尿管也松脱了,身体浸泡在尿液里。这时突然有一名护士走了进来,她竟然忘了他的存在,只是机械化地将电视打开便走了。他一个人眼睁睁看着萤光幕上播出的一句电视广告词:"你是一名天生的幸运者吗?"  作者描述这件事的语气没有丝毫自怜,只是平铺直叙道出了他的想法和感觉。我们只要想像一下自己在相同的情境不会有什么反应,感恩之情便自然生起。  抗拒痛苦  一般而言,我们根本不想和痛苦有任何牵扯,大部分的生物都会有这种反应。这似乎是演化过程中的自然倾向。但人类似乎更有能力将自己的痛苦扭曲成一般所说的苦难。  假设伴侣离开了我,我的心中出现了一个苦涩的窟窿,里面充斥着恐惧和渴望。妄念不停地转动着:"从此没人再等着我了。""人生为何如此艰辛?""一切又有什么意义?"这时本能的冲动一定是不想安住在那个充满抗拒和孤独的窟窿中,于是苦难便出现了。  然而苦涩是如何转变为苦难的?  那一刻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假设某一天我醒来时感到浑身不舒服。这样的情况与日俱增,疼痛和不适感使我变得越来越衰弱,于是内心生起了渴望解脱的呐喊:"我到底是怎么了?""这实在是太难忍受了。""我会有什么结果呢?这时心中自然会产生对身体的疼痛及不适的排拒感,接着苦难便出现了。  然而疼痛是如何转变为苦难的?  那一刻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整个转变的过程就起始于逃避疼痛的那股自然反应。我们不喜欢这些痛苦乃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受苦是因为我们总认为人生应该没有痛苦,因而对痛苦产生了本能的厌恶。但是这种抗拒痛苦的信念,反而强化了我们一直想逃避的东西。当我们把痛苦看成敌人时,就是在固化它。所以,一有抗拒,苦难便出现了。  只要一经验到痛苦,我们几乎立刻会产生抗拒。在身体的不适感之上,我们会很快地加上一层负面评断:"这件事为什么会发生在我身上?""我受不了了!"等等。不论我们是否将这些心声说出来,我们对它们都是深信不疑的,于是就强化了它们的摧毁力量。我们不将其视为一张移植过来的滤网,反而毫不质疑地当真了。这种对妄念的盲信,进一步固化了肉体上的疼痛感,而使它变成了更沉重的苦难。虽然在观念上我们都能接受佛陀所提出的苦谛,然而一旦真的感受到痛苦,却极不愿意和它产生牵扯。  疾病和苦难就是道途  当我们深陷痛苦时该如何修行呢?这时如果在口头上告诉自己要"跟痛苦合一"或"没有所谓的自我"是既无助益,也无法带来慰藉的。首先我们必须明白,痛苦和苦难就是我们的道途及导师。当然这份理解还不至于让我们爱上自己的痛苦和苦难,可是它确实能使我们不再把痛苦当成敌人。我们一有了这份理解,面对人生的态度就起了根本上的变化。我们会开始面对人生各种的痛苦和苦难。  1991年初,我得了一场严重又不断复发的免疫系统疾病。在病中,我的肌肉会反击自己。最主要的症状就是肌肉无力,像是患了重感冒似的-感觉上我的细胞似乎被污染了-最糟糕的是我不断地想呕吐。虽然并没有真的吐出来,但感觉十分不舒服。不消两周的时间,这些症状便开始转变成典型的心理疾病:愤怒、自怜、忧郁。我觉得非常的无助,同时还有一种绝望感-我怕从此以后会被排除于人生之外,但是我并不想抱怨。我感到孤立纯粹是因为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此外心中还有一股罪咎感,认为自己无法完成应尽的责任。也有一股羞耻感是来自于一份错误的信念-认为自己有所不妥,才会罹患这场疾病。虽然我并不认为自己会死亡,可是对死亡的恐惧却凌驾于所有的感觉之上。此外我也害怕濒死时的痛苦,害怕完全失去掌控,甚至怕死在恐惧的感觉里。  一方面我必须对治那些非常明显的身体症状,另一方面又得对治一层又一层的黑暗思想。那些强烈而被信以为真的想法不但使我的病情恶化,它们本身也有一种痛苦的本质。就在这时,我的一位二十五年交情的挚友因心脏病发而死亡。即使静坐了多年,我还是没准备好面对这些接踵而至的情况。我觉得自己缺少了一位心灵导师,就在这时我打电话给净香,并且接受了她慈悲而正中要害的点化。她使我领会到疾病和苦难就是我的道途。此外净香还提到史迪芬o勒文的《生与死的治疗》这本书,她说这本书也许能为我带来一些助益。  打完那通电话,我对"将困境视为道途"这个观念的理解突然有了改变。以前我一直认为我的人生太艰辛了,所以无法修行。把这些困境视为我的道途,意味着我必须包容它们,停止抗拒。很幸运地,我接受了净香的谏言,并且真的把它们放在心上。多年之后回想起这些事件,汤玛斯o莫顿的话语突然涌上心头:"只有当你的心变得如顽石一般僵硬,甚至连祈祷都变得不可能时,你才能领会真爱以及向神求助是什么意思。"  盲目的信念只会助长苦难  和净香谈话之后,我开始阅读史迪芬o勒文的那本在疾病中修行的力作。每天我以五种不同的方式进行禅修,一直持续了两年之久。我逐渐学会辨认肉体的痛苦、对痛苦的抗拒,以及奠基于情绪之上的妄念。我开始能看到,那股肉体上的不适感就像是圆圈的中心点,周围环绕着一圈抗拒感,其外又环绕着一圈情绪和妄念。因为反胃的情况一直持续着,它反而提供了一个让我修行的实验室。一遍又一遍地将觉知拉回到反胃的感觉之上,我因此清楚地看到几个特别顽强的信念:"我受不了了!""我到底会有什么结局?"以及"我真可怜。"我了了分明地看着这些念头,并重复标明它们。"我真可怜"也许听起来没什么了不得,但我还是不能过份强调这股无言情绪的力量。此外像"我受不了了"之类的情绪反应,也足以提醒我们已经陷入了信念系统中。  缺少了觉察,这些信念系统会很快地溜掉,让我们连质疑其真实性的机会都没有。但如果有了觉察,我们就会看到这些念头只不过是妄念罢了,甚至会发现它们根本不是真实的!这么一来,我们就不会再用那些盲目的信念来助长自己的苦难了。  一旦厘清了这些信念,就比较容易觉察到抗拒的本身。认清抗拒是一种身体上的感官经验,实为修行上的一大进步。不再将抗拒视为敌人,便能逐渐融入于抗拒的感觉之中。每当我们经验到紧缩、抗拒和执着时,都要试着去觉察它们。我们要以轻柔的觉知来软化这些能量,突破那痛苦的边界。  一开始要直接进入痛苦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当时我完全无法直接面对自己的反胃与作呕,但逐渐趋近痛苦的边缘之后,就越来越能直接面对它了。当我不再相信自己的念头,也不再跟心中的抗拒对立,便只剩下那股想要反胃的感觉了。这股感觉已经不再是一种苦难,而只是肉体上的经验罢了!我很清楚地看到我们如何以奠基在恐惧之上的妄念-从痛苦中生起的一种反应-来紧抓住我们的苦难。这些念头又会被我们的抗拒倾向进一步地固化。  将慈爱吐纳给生病的身体  当时只要一有空,我就做深呼吸,将慈爱吐给我的身体和我的免疫系统。怀着这份情感和开阔的心胸,我发现自己竟然能直接进入那股作呕的感觉里。当我不再把反胃视为一种痛苦而只是强烈的能量时,我发现自己竟然生起了一丝默默的喜悦感。有时我甚至会生起深刻的感恩之心,那几乎是无法以平常的标准来加以估量的。但是痛苦的感觉如果太强烈,我们也许就很难对它开放了,不过在大部分的情况里,痛苦都不如我们想像的那么难以忍受。虽然令人不悦的感觉仍然存在,我们还是有可能如实去体验它们,不时地以轻柔的觉知来感受那份痛苦,甚至能中和掉那份感觉。当然,我们不可能持续地将痛苦从无意义的苦难转化成开阔的感觉,但至少可以试着看透那些紧抓不放的信念和抗拒,而逐渐能温柔地安于真相。但即使是看透信念和抗拒都是很困难的事,因为我们的局限实在太深了。这些未经探索的信念往往是埋藏得最深,一直在默默操控着我们的人生的。举例而言,我们之中有多少人在生重病时会想要"跟疾病抗斗"?即使我们知道该如何对治那份不适感,我们还是很容易陷入错误的信念里-譬如时下所流行的"疾病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只要能清明地修行就能打败疾病"。几乎所有的人都相信身体有病代表我们的修行有缺失。我们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以为只要修行得够久、够努力,就能看透所有的问题。在这个观点的底端有一个深埋的信念,那就是,人生应该是(或可以是)没有痛苦的。然而佛陀的基本教诲却是:痛苦只是痛苦罢了。  暗自相信只要修行够努力、够深入,痛苦就能解除,这样的观念经常是奠基在恐惧之上的。我们最恐惧的可能就是失控时的那份无助感了。譬如像我这样的人,很可能会认同那些有成就的人,或能够借由知识来掌握人生的人,因为我们并不想去经验无助之中的恐惧。孰不知这份无助之中的恐惧往往会让我们经验到真正的慈悲。将疾病化约成某种盲信而无需再面对它,这种一笔勾消的方式比起真的去感觉疾病所激发的无劝与失控,确实要容易得多。真正的关键就在臣服于那份无助感。只有放弃追问为什么(心智想借由"知道"来获得掌控),我们才能安于当下的真相。这个真相并不只是肉体上的不适感,还包括了与这份不适感相关的深层信念。我们是那么急于找到疾病或痛苦背后的意义,以至于经常忽略了近在眼前的不可思议的教诲。  从苦难中学习  "朽木也能开花"是一则古老的禅宗谚语。我们经常以为痊愈意味着疾病和痛苦从此不再出现,其实痊愈并不意味肉体从此就没病了-如同朽木还能恢复青春一般。治疗并不是只针对肉体上的病症,有许多人被治愈了,但肉体仍然会生病死亡。也有许多肉体重获健康的人并没有真的痊愈。治疗指的是净化道途使自己能通往豁达的心性-一颗与众生一体的心。一旦能体悟到这份开放性,那么不论肉体发生了什么事,照样能开出鲜花来。在《潜水钟与蝴蝶》这本书中,作者虽然完全瘫痪,而且遭遇到无止境的痛苦,但其心仍然如彩蝶一般自由飞舞。治愈或整合意味着不再认同这副肉身或是"我的苦难"。我们认同的是一个更宽大的存在感。  其实这颗心一直是开放的,道途上的那些障碍就是多年来的制约-各种的自我保护、伪装、深埋的信念、自认为应该怎么样的那份理想、恐惧、困惑以及对真实人生的抗拒。大部分的时候我们都不想有痛苦和苦难。大部分的时候我们都想得到别人的照顾。我们都希望别人能替我们安排好所有的事,或是希望人生的境遇能变得更理想,或者遇到更伟大的经验。然而除非我们愿意从苦难中学习,否则那条通往开放心胸的道路仍然会受到阻碍。除非我们不再逃避痛苦,否则苦难仍旧会持续下去。也许最大的痛苦就是对痛苦的抗拒了。  人生的苦境是我们最好的导师  有时我们根本无处可逃。当你遭遇到最困难的情境时,你会很清楚自己再也逃不了了。但谁能告诉我们事情必须遭到何种地步才能放下抗拒的反应?谁又能告诉我们要花多久的时间才学得会心甘情愿地顺受?到什么时刻我们才明白人生的苦境就是我们最好的导师?回顾那段最失落的日子,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那场病和随之而来的所有包袱-我所有的苦难-全都是翻转我人生的触媒。  当时我一点也不想要我的反胃感或是我的疾病;我也不想要自己的失落感。我一心只想让它们消失,所以"我的苦难"便生起了。明白了疾病便是道途,我才越来越清楚:治疗并不是针对肉体的康复,或是要让痛苦完全消失,它真正的意义就在心甘情愿地让一切现象如实存在。它也意味着去觉察那些会阻碍开放心性的情绪或信念。不过我当然还是希望身体能恢复健康,所以我会继续做一些对健康有益的事,譬如寻求正统医疗的照顾,或是享受吃巧克力和看电影的乐趣。然而我真正的发现却是,自己已经不再否定痛苦、苦难和困境的价值了。  最严重的病症被克服之后,我开始能正常运作,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有多么容易落回到旧日的习性里。其实我大可利用这免疫系统疾病减轻的机会来粉饰太平,幸运的是,我已经知道这么做只会让我继续在薄冰上滑行。于是我开始在一周中选定一天作为"生病之日"。那一天不论我觉得多么舒服,都要把它当作生病的日子来过。也许我不会像往常真的生病时那样成天躺在沙发上,但是我会刻意放慢自己的行为举止。这么做使我更能欣赏觉知的深度:观察思维的活动而不陷入其中,毫不抗拒地感觉生命的质地,认清自己不需要过度忙碌,不再执着于慰藉,透视恐惧的根源,享受日常琐事之中的宁静及喜悦。我非常重视这一日禅修的练习,因为它能帮助我调整事物的优先顺序。九年来,这样的修持我一直没间断过。  同时我也成了一名临终关怀的义工。我的工作是陪伴那些患有绝症的人,或是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这项"修持"对我而言十分有价值,因为那些情境所带来的强烈感受能帮助我停留在边缘地带。看到别人在受苦,看到别人在死亡的苦难中挣扎,自己那些尚未治愈的痛苦也会浮现出来。然而我已经明白痛苦只是一种如实存在的现象,只要一抗拒它或相信了那些从痛苦中生起的妄念,我们就把自己的痛苦转成了"我的苦难"。每一次的临终关怀工作都会提醒我,真正的治疗最需要的就是认清我们的痛苦,尽可能去经验它的质地,并允许它穿透我们的心,让心胸变得开放豁达。这样的治疗不可能只凭着努力或是和自己对抗而达到。你必须明白你其实是所向无敌的,然后才能以轻柔的方式治愈自己。这份理解越是深化,越是愿意随顺生命,我们就会在过程中发现生命最重要的元素:慈爱。  虽然过去的几年里我还算健康,但偶尔旧疾还是会复发,往往长达几个小时或几天。每当我退化成婴儿状态卧病在床时,我就会以近乎显微镜似的微观来觉察自己如何从疼痛转成苦难。抗拒的妄念充斥着我的头脑,随之而来的则是恐惧和自怜的噪音。我只要如实倾听这些噪音,它们就会失去力量。我的觉知直接深入胸中-将气吸入胸中,吐气时则将慈爱释放给自己。虽然我相信觉知是让身体恢复平衡的有利工具,但谁知道这些过程是如何运作的?只有一件事我可以确定,那就是只要我们抗拒痛苦,只要我们将困境视为障碍,我们就会继续和自己对立而永远得不到真正的疗愈。我们将永远被锁在自己的潜水钟里。  要想转化痛苦和苦难,必须持之以恒地透视自己的信念,并且以温柔的觉知来觉察我们一直想逃避的部分。如果能以这种方式修练,我们就会发现苦难根本是多余的。这份洞察力会带给我们继续转化苦难的勇气,即使是那些看似永无止境的痛苦时刻,我们也会有勇气面对。从其中将生起一份对自己以及对全人类的慈悲之心。我们将发现痛苦和苦难并不是赛程的终点;原来它们才是最有效的觉醒工具。  第十一章如何转化烦恼  将困境视为道途,让它们来觉醒我们心中的解脱渴望,意味着我们愿意包容它们,不论个中的滋味是什么。简而言之,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学习开放和觉醒。  觉得人生失去了和谐,工作忙得不可开交,有这样的感觉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2600年前佛陀就提出来,我们永远都得面对痛苦和苦难。我们永远都会有"八十三种烦恼"-财务上的安定需求、关系中的困难、对健康状况的担忧、对成就以及被接纳与否的焦虑等等。也许现代人有这么多困扰的原因就出在第八十四种烦恼-我们根本不想有任何烦恼。  以清晰简洁的话语提醒自己回来面对真相  许多人在练习静坐时心中往往怀着一份期待,希望静坐能帮他们释放压力而得到内心的祥和。静坐在这一点上显然是有些功效的;即使是最肤浅的静坐方法也能带来安详感。不过,还有一些更需要悟性的禅修形式则会帮助我们超越表面的安详,进入更完整的觉察。在这个更大的觉知空间里,我们才终于能以平等心来对待生活中的起起伏伏。  然而每当我们深陷情绪烦扰时,能想到要修行就已经不错了。一旦陷入妄念的漩涡和猛烈的情绪里,如何能真的修行呢?但总不能逃避困难的情境而跑去打坐吧?!每当我们把情绪反应当成遮盖创伤的綳带时,即使静坐随息也不可能得到安宁。  当清明的觉知被狂乱的情绪搅动时,不妨以清晰而简洁的话语提醒自己回来面对真相。这时我们必须学会以确切而有效的方式修心。虽然修行无法化约成一种方程式或是一些简单的技巧,但仍然有某些指导方针可以帮助我们面对难以处理的情绪,尤其是那些从深层的恐惧和痛苦中生起的反应。下面所列举出的四句警语可以帮助我们在迷失时找到方向。  第一句警语是觉醒心中的解脱渴望。从表面上来看,觉醒解脱的渴望意味着我们还记得修行这件事。只要我们还记得修行,便自然会将自己的烦恼视为道途。与其把自己的烦恼当成敌人,或是以妄念来固化它而形成"我的"沉重剧情,何不将烦恼视为一种开放心胸的机会。  当我们发现自己一团混乱时,可能会认为:"人生不该是这样的。"眼前的焦虑和心中设定的理想画面不太符合,这时我们就会感觉不对劲。然而事情并没什么不对劲,问题出在我们总是以"我想怎么样"的狭隘观点来处理人生。这样的观点其实是奠基于恐惧之上的。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一份美好的感觉,情绪烦扰当然不是一种美好的感觉,因此我们本能地想逃避它。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往往会助长恐惧,而恐惧又会助长不舒服的感觉,难怪我们总是把情绪烦扰视为除之而后快的敌人。  我们必须将这种颠倒的观点扶正,才能明白何谓把困境当成道途。我第一次体证到这个教诲时-不只是在头脑中产生理解而已-感觉自己和人生的关系终于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生命的主题不再是感觉好不好或是喜不喜欢眼前发生的事,而是能否觉醒或能否学会不再逃避恐惧。这并不意味我必须喜欢眼前发生的每一件事;这句话真正的意思是,愿意敞开心胸面对人生的困境并不代表你必须喜欢它们。将困境视为道途,让它们来觉醒我们心中的解脱渴望,意味着我们愿意包容它们,不论个中的滋味是什么。简而言之,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学习开放和觉醒。  第二句警语则是觉醒心中的好奇心,其方法就是要问自己:"这是什么?"这里听指的好奇心并不是一种无聊的表现,也不是分析式的探索,而是透过体证来认清当下的真相。只要我们还在抱怨、认为自己很可怜或企图逃避,或者把"这是不公平的"以及"我办不到"之类的念头当真了,我们就无法借由体证来认清当下的真相。妄念时常令我们陷入进退两难的状态;它会令事情变得僵固、阴暗、无解。一旦能觉醒心中的好奇心,我们就能一再地回到当下的肉体觉受。回到肉体上的真实经验,你会发现这些觉受是不断在变动的、光明的,而且是有解的。  几年前我被检查出有前列腺癌的迹象。当时我并没有选择做切片检查,反而以静坐、针灸和草药治疗了六个月。然后我又做了一次检查,看看是否还有残余的癌细胞。我知道如果切除了前列腺,从此以后很可能会小便失禁和阳萎,因此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检验的结果。当时我不断地问自己:"这是什么?"然后练习安住在肉体的觉受里。那股由恐惧和自怜所组成的情绪能量非常强大,想要逃离的欲望也很强烈,但是我仍然不断地回归到当下肉体上的真相,后来这份努力终于拦腰斩断了恐惧的坚实性。"这是什么?"像一道镭射光一般使我能专注在恐惧的经验之上。如此修炼了两天之后,我发现自己所恐惧的事一样也没发生,而且从未发生过!除了由我的念头所造成的痛苦之外,真正的痛苦并不存在。这份了悟十分有效地穿透了我的恐惧泡影。不过,这份洞见并不是来自于思想,它是从安住于当下的真相中所产生的。因为心里有一份对真相的好奇,所以产生了洞见。  第三句转化烦恼的警语就是觉醒心中的幽默感,或者可以说是一种比较大的视野。任何时刻如果我们执着于某个由妄念所造成的问题,不妨想一想马克吐温的一句名言:"我是一个很老的人,我有一堆的问题,不过这些问题从未发生过。"  有一个拓展视野的方法是,把眼前的困难看成是内心的局限正在耗尽自己。一旦记住这一点,就可以对自己说:"它又来了,不知道这次会是什么模样?"但这并不是一种逃避问题的把戏,而是要获得足够的洞识以便深入困境之中,不被困境淹没。另外我们也可以问问自己:"这个困扰以前有没有出现过?"它当然出现过,而且是再三重复的。我们能不能如实看着它,将其视为我们的局限之一。以这样的方式来看待困境,往往会让我们突破对它的认同;然后它就会提供一个内在的空间或更大的包容性;它会拓宽紧随着烦恼而来的窄化视野。  我的潘朵拉盒子被打开之后,就不得不向净香求教了。我告诉她内心发生的一切状况,譬如必须接受内心诸多的恐惧,令我感到十分阴郁及窘迫。她微笑地看着我,然后说道:"这件事十分有趣,让我们来仔细看一看。"她给我一种感觉,好像我们谈的不是我,而是一个"东西"。她的话语中有一片很大的视野,但又不意味恐惧只是一个幻觉,我们可以置之不理。她让我明白这些只不过是我的局限罢了。这样的态度使我能够以较轻松的心情看着"我的恐惧",并因此而看到一件幽默的事实。以前父亲一直不断提醒我一句格言:除了恐惧之外没有什么是值得恐惧的。后来这句话竟然说服了我,使我对恐惧生起了强大的畏惧之情-和他最初的美意刚好背道而驰。培养幽默感以及更大的视野,终于让我爬出了那条恐惧隧道。  从此我发展出一种练习,时常一练便是一整天。每次当我发现自己陷入情绪反应或自我批判时,我会立刻回来觉知我吸入的气息,然后告诉自己说:"这些反应都不是我。"这么做让我认清那些反应或批判只不过是一些局限罢了。然后我会利用吐出的气息来软化苦难的棱角。  此法并不是一种积极思考,也不是粉饰太平,而是要了了分明地看着自己的念头。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安住在肉体的觉受之中,如此便能减轻自我中心的观点和近视的倾向。这些都是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在修行的历程里,此法能提醒我们看到更大的视野,也能帮助我们培养慈悲心。  因为深信自己应该与众不同,所以才造就了粗重的烦恼。尤其是修行多年之后,我们往往会认为自己不该有这么多的情绪反应,应该能超越一些局限了。实际上,修行并不是这样运作的。修行的实况如下:起先我们手里牵着一只顽强的大丹狗,它想到哪里,我们就被它拉到哪里。多年之后我们仍然能感觉眼前这只狗的力量,而且还会听到它吵着要朝某个方向走。这时我们的局限仍旧健在。但是再仔细瞧一瞧这只狗,我们会发现它只不过是一只吉娃娃罢了。对治这只吉娃娃的方式就是任由它吠叫,然后轻轻地拉一拉链子就够了。  第四句警语乃是觉醒心中的慈爱,也就是以心中无批判的觉察照亮那些我们不想要的面向。这句警语不能过度强调,因为我们很自然会想确定自己最负面的问题是什么。对这些问题我们很难生起慈悲心或友爱,不过一旦能以慈爱之心软化我们的自我批判,那股沉重的悲剧感就会减轻许多。  举例而言,每当困惑生起时,与其谴责自己,不如去认清及体验当时所发生的事,并学会将慈爱的觉知拓展到这个充满困惑被称为"我"的生命身上。当疾病出现时,与其把自己看成一名失败者,或是去分析自己为什么会生病,不如将心中的慈爱觉知拓展到这副肉身之上。其结果是自己的心会变得越来越柔软,越来越开阔。持续而规律地练习觉醒心中的慈爱,它就会逐渐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一种面对人生的自然反应。  有时当情绪烦扰特别强烈时,那些曾经学过的对治烦恼的方法都不管用了。密不透风的强烈情绪让我们觉得迷失,甚至快要被淹没了。在这些最黑暗的时刻里,修行就是要将觉察拉回到我们心中,借由吸气直接将那些痛苦的情绪吸到胸中。那种感觉就像是把旋风般的肉体觉受吸到心里,然后单纯地将它们呼出来。然而我们并不是在企图改变什么,只是让自己的心变成一个更宽大的觉察容器,然后在这个容器里去经验烦恼。  我们一旦迷失在这些最黑暗的情绪里,往往会以最严苛的方式批判自己。我们会固化自己的负面信念,认为自己是没价值的、软弱的以及无望的。我们似乎永远也无法跳脱出自己的羞耻感了。但如果能将这些痛苦的感觉直接吸入心中,便能拦腰斩断这些深埋的核心信念。将它们吸入胸中是一种慈悲的举动;以这种方式来打破我们负面的自我批判,就能帮助我们拥抱生而为人的普世性痛苦。  这项修持会将我们带到悬崖的边缘,让我们面对这个边陲地带。把气吸入胸中,把那股气直接引入心窝一带,即使感觉自己快要被那份痛苦消灭了,也仍然要向它开放。这样我们就会明白它并不能消灭真的我们。接着我们可能会经验到心中的空性而软化对自己的无情批判,甚至连最阴郁的情绪也会变得轻松起来。于是我们开始体悟到觉察是具有疗效的;为了得到这份疗效,我们必须再深深地吸一口气。  以下是四种对治情绪烦扰的基本警语:  (一)觉醒心中的解脱渴望:将我们的情绪烦扰视为觉醒之道。  (二)觉醒心中的好奇心:借由问自己:"这是什么?"来体证当下所出现的肉体上的觉受。  (三)觉醒心中的幽默感:从一个更大的视野来看自己的困境,只是单纯地将其视为我们局限里的一些"东西"。  (四)觉醒心中的慈爱:让心中的空间治愈我们最深的羞耻感和最阴暗的心态。  打开心门与真相共处  在运用这四句警语时,我们必须回来问自己一些最基本的问题:"眼前的这些念头到底是什么?""此刻我心中的画面是什么,我的需求又是什么?""我认为目前的情况'应该'变成什么样?"我们必须一遍又一遍标明自己的念头,以便了了分明地看到那些我们赖以维生的理想和期待。我们一边揭露自己最深的信念,一边要不断回到当下的肉体觉受里。  心甘情愿地安住在我们的情绪烦扰中,不再抗拒眼前的真相,乃是产生真正转化的关键。这意味着我们已经学会去迎接困境。然而迎接困境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并不是要我们刻意去寻找自己最深的恐惧、羞耻感或渴望。它指的是,当我们和这些烦恼相遇时,我们应该打开心胸面对它们所带来的试炼。如果想敞开胸怀,就必须转化道途上的障碍。我们都知道面对心中最深的恐惧是非常痛苦的事,但是到了某个阶段,不去面对它们反而是更痛苦的事。这个时刻通常是修行生活的转换点。  在"说什么都好"(Say Anything)这部电影里,一名高中生想跟班上最漂亮最聪慧的女孩约会。他的朋友不断地告诫他说,像他这样的"儍蛋",一定会受到那个女孩的伤害。然而他却张开双臂大声叫道:"我想要被伤害!"他知道自己必须冒一点险,才能真的打开心门。  当我们深陷在自己的剧情中时,不妨有意识地记起,这种情况只会阻碍我们活出真实的人生。因为感受到恐惧、羞耻和苦难所带来的制约,于是我们将它吸入我们的胸中,如此便能穿透替代式的人生所造成的障碍。一旦开始超越那个所谓的自我-我们所有情绪烦扰的宝座-便进入了更宽广的觉知里。我们会发现我们的情绪烦扰不论多么严重,都只不过是一些妄念、记忆和觉受罢了。我们真正的身分比起这副肉身或这出个人的戏码显然要大得多。  一次、两次、甚至是十几次看到这幅更大的画面,都不意味从此我们就没有情绪反应了。但如果能把这幅画面记在心里,确实能帮助我们不再那么快、那么强烈或是那么长时间地迷失于情绪烦扰中。我们会开始明白甚至相信自己的烦恼都是有解的。最后我们会认清,情绪状态不论多么混乱或痛苦,它的底端也只不过是一些执着的妄念,夹杂着一些强烈而不适的肉体觉受罢了。这项修持只要求我们做到一件事,那就是心甘情愿地与真相共处。一旦允许自己面对那些我们想逃避的东西-不舒服的感觉-我们的烦恼就变成了解脱之道。  第十二章工作与修行  如果处在一个令人不舒服的工作情境里,我们通常的反应定必须另寻出路。但是在实修生活里,我们并不是以快乐或舒服与否来衡量一件事的价值....从修行的角度来看,坏事最后往往都变成了好事。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