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没想到这种惨无人道的事. 得啦得啦,我不再相信你的乐天主义了.“踏上法国土地,被神父把财产骗取一空不说,更让他心惊胆战的是碰上处死行刺路易十五的犯人,开了恐怖酷刑的眼界:用火焚烧犯人的手,浇以沸油和熔化的铅,然后凌迟处死.令老实人叫起来:“啊,这些野兽!一个整天唱歌跳舞的国家竟有这样惨无人道的事!“老实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与他的恋人居内贡小姐相遇.这时的居内贡经历了战乱,全家被杀、自己数次被强奸、被当作奴隶辗转贩卖,已变得奇丑无比了. 死里逃生、作苦役、受鞭打的大哲学家邦葛罗斯也与他们相遇了. 老实人问他的老师:“你被吊死、解剖、鞭打、罚作苦工时,是否还认为天下事尽善尽美?”邦葛罗斯仍然表示信念不变,但原因只是哲-- 143伏尔泰的文化遗产 931学家“不便出尔反尔”了.“这地球上满目疮痍,到处是灾祸.”认为一切尽善尽美的乐观主义实在太离谱了. 但是断言人生“不是在忧急骚扰中讨生活,便是在烦闷无聊中捱日子”的彻底悲观主义似乎也不合适.他们终于从一位种田老人那里得到启示:“工作可以使我们免除三大害处:烦闷、纵欲、饥寒.”于是三人一道回到自己的田庄,“去耕耘自己的园地”。小说毁灭性地打击了自鸣得意的乐观主义,但又避免了悲观厌世的结论.在这部小说中,伏尔泰的笔追踪着老实人的流浪,从德国到英国,从荷兰到葡萄牙、到法国,展开了欧洲的社会画面. 小说的讽刺笔触横扫整个欧洲,它的批判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书中展现的是普遍的不幸、仇恨、斗争和压迫.人们造出刺刀大炮互相毁灭,英法两国为了靠近加拿大的几百亩雪地大打出手,为这场“英勇”战争花的钱超过了全加拿大的价值;“上百万编号列队的杀人犯在欧洲纵横驰骋,井井有条地干着焚烧掳掠的勾当”,人们为了宗教争端彼此攻击、残害,把人变成狼,还为此发明出整人的专职机构;大自然的规律超越于人类善恶,人们却非要把它的破坏力量与人类本性生拉活扯搅在一起,在地震灾难毁灭了无数无辜者之外再举办用人作祭品的功德会之类把戏去人为制造灾难;人因为纵欲自己创造出性病,经考证,性病家谱源远流长,最终还是要把它的祖先追溯到修士和贵族身上;一些人为了荣华富贵、权势地位去干篡位、谋杀的勾当;还有人发明出绝妙的教育方法,让人受教育以后便再不能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更不会用自己的大脑作判断……-- 144041伏尔泰:理性人格一部《老实人》就是一个人类愚行和残酷的博览会. 里面记叙的故事全都荒诞不经,却又全都在现实中反复上演,而且不仅在伏尔泰的时代和他之前的时代上演.本世纪有人说,以对人类愚行和残酷痛快淋漓的告白而论,迄今为止,还没有一本书能超过《老实人》。这不算过誉.伏尔泰在这部小说中发挥了他的全部优势:哲思的穿透力、丰富的想象力、严谨的结构、完整的内容、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个个生动形象和场面的能力,再加上精炼简洁的语言、谑而虐的字句和防不胜防、一箭几雕的出色反讽…….这一切,使这部小说不仅极富战斗力而且有很高艺术性.19世纪时,丹纳认为,《老实人》是与《堂. 璜》、《鲁滨逊漂流记》同等重要的作品,它们超越时空界限,只要有一个会思想的头脑,就会了解这类作品.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费迪曼教授为18岁到80岁的读书人推荐的一份大规模读书计划中,《老实人》在他推荐的百部古今世界名著中占有引人注目的地位.5。《巴比伦公主》(1768)在伏尔泰的哲理小说中,《巴比伦公主》作为《老实人》的续篇,是一部不能不提的重要作品.《巴比伦公主》独具匠心、充满动人的神话故事,它不仅有很高艺术性而且是伏尔泰整个思想体系的生动表达.公主奉神谕之命周游世界,她利用这个机会寻找爱人阿马赞. 两人因误会而失之交臂,阿马赞浪迹天涯,公主追随其后为寻觅他的踪迹走遍世界. 在历尽艰辛之后,有情人终-- 145伏尔泰的文化遗产 141成眷属. 伏尔泰借这两个情侣的浪游观感,表达了对不同民族风俗的理解,展开了不同民族之间风尚、制度的比较、评价. 书中赞美了俄国的彼得大帝和叶卡捷林娜二世对他国经验的广泛借鉴和宗教宽容政策;赞美北欧人民对理性的运用以及北欧国家根据契约产生的君主制;赞美英国的政府结构使王公有权行善而无权作恶,英国的两党制对法律的维护,尤其赞美英国对于人运用大脑这一自然权利的鼓励极大推进了科学. 与此同时,又抨击一些国家利用人民的愚昧来维持统治的稳定,揭露宗教战争的残酷,揭露把野蛮陈规奉为法律的制度,控诉扼杀天才,逼使他们走向逃亡的宗教、政治和社会迫害……伏尔泰写《巴比伦公主》时已是阅历丰富的古稀老人.他的锐利目光不仅审视社会,而且反观人类、审视生活、审视人的生存意义. 他在第一部哲学小说中的善恶相生的观点在这里已扩大到人生几乎所有基本问题上. 这就是他借神谕表述的:“一切纠缠在一起:死和生,不忠与坚贞,失与得,灾难与幸福.”而巴比伦王一觉醒来发现人已散尽时则发出了存在虚无的感慨:“盛宴就如此终结了,一场喧闹之后,心灵深处留下的只是惊人的空虚.”这大概是一切位高权重却丧失了亲情、友谊的人的生存状态的写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伏尔泰通过漫游者的观察比较,成功地运用小说艺术表达了他一生坚持的一个重要思想:在形形色色的宗教崇拜之上存在着普遍的道德标准,这种标准作为人类公理,是不同文化和民族的人们之间互相沟通和共处的基础. 它们高于各种具体的法律和宗教信仰. 因此,伏尔-- 146241伏尔泰:理性人格泰主张,在一些荒唐的法律面前,“倒不如听从我们的良知去辨别正义与非正义.”这是启蒙时代为后世提供的一种相当现代的观念.由于伏尔泰和他的同道们,18世纪不仅是哲学的世纪,也是文学成果丰硕的世纪. 对这个世纪的法国文学及其与伏尔泰的关系,19世纪大文豪歌德有一个重要评价:“前一个世纪法国人在文学领域里出了些我认为非凡的人物,我只窥测一下就不得不感到惊奇.”“那是长达百年之久的演变的结果.这种演变从路易十四时代就开始蒸蒸日上,现在才达到繁荣期. 但是激发狄德罗、达朗贝尔和博马舍等人心智的是伏尔泰,因为要追赶到能勉强和伏尔泰比肩,就必须具有很多条件,还须孜孜不辍地努力才行.”伏尔泰留给后世的文化遗产之丰富,仅从这一番粗略的巡礼就足以令人吃惊. 然而他更重要的遗产是蕴含于他的所有著作中的新的信仰或原则.注释:①E. 卡西尔:《启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A B A D A E A F1988年版,第34页,序言,第211页,第210页,第216页.②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商务印书馆,下卷,第80页.③④⑤⑧ 伏尔泰:《哲学通信》,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3—134页,第12—123页,第126页,第130页.⑥⑦ 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商务印书馆,下卷,第10—11页,同前.-- 147伏尔泰的文化遗产 341⑨ 帕斯卡:《思想录》,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82页.伏尔泰:《风俗论》上册,商务印书馆195年版,第A C8页.转引自巴尔扎克《论艺术家》,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A G社1986年版《巴尔扎克论文学》,第3页.-- 148新信仰xinxinyang一批珍贵的康倍尼花瓶在炉中烘烤;一座家神蜡像不经心被放在炉旁,开始融化.它向炉火使劲抱怨:“瞧,你待我多么无情!你使这些东西加固,却让我熔消.”炉火回答道:“这只能怨你自己的本性. 至于我,不管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我都是火.”——海因泽伏尔泰无情地嘲笑,深刻地怀疑.这是他最显著的特征.-- 149新信仰 541因为这个,后人通常是从破坏性方面来看待他的作用. 人们公认,他在动摇旧的制度和思想观念方面所起的作用很少有人能比拟. 但假如因此而断言伏尔泰只擅长于破坏,那就大错特错了.伏尔泰终身颠沛流离、屡受迫害. 但他肯定不是“误入歧途”才踏上过条坎坷之路的. 早在青年时代,他就对选择这条路将要经历的磨难有了清楚的意识.1727年在《史诗纲要》中谈荷马时说,这个后来被尊为神的人,却是在贫困和受鄙视之中度过一生的.伏尔泰在这里已经透出一个看法:所有天才的命运都是终身被恶运追逐. 在《哲学通信》中则提到苏格拉底死于和权势者作对.而他自己,从20岁起就和权势者作对,直至生命终点. 如果只有怀疑和破坏而无信仰和追求,任何人都难免精神破产,更不用说还能像伏尔泰那样数十年如一日地不屈不挠进行斗争了.实际上,这个什么都要嘲笑、什么都要怀疑,似乎对天上地下什么都不尊重的人却同时又执著地探寻着、追求着和强烈地信仰着. 这种在破坏中又追求着,在怀疑中又信仰着的气质,是以伏尔泰为代表的所有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共同精神特征. 这种精神气质使他们以一手推翻祭坛、一手建造新世界的气魄在思想领域起劲地除旧布新. 经他们确立起来的新信仰,是对人的最高能力——理性——的信仰,是对以人的权利为中心的一系列建构新社会的基本原则的信仰.-- 150641伏尔泰:理性人格一、理性信仰你嘱咐我精神抖擞:把逝去的时日交还给我!并把我的黎明和我的晚景连结起来吧!……让我们把错误的激情留给年轻活泼的幸运者;我们生活在世间虽然短暂,但愿把这短暂时间献给理性.——伏尔泰理性是人自己思考、自己运用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高级属性. 这样一种能力在每个人类个体身上都潜在地存在着,但必须通过教育来开发.然而历史上的教育因受到若干条件的限制而只能为少数人享受. 另一方面,在社会长期被安排成“大多数人播种极少数人收获”①的情况下,对理性的运用通常是被压制的. 其中缘由并不复杂.就在启蒙思想家们对民众理性进行启蒙之时,旧制度的维护者梁格主警告过统治者:千万不要教育人民. 现在人民只知道一件事,即自己有一双手;如果知道除双手外还有理智的话,那一切全都完了.②这样,多数人因条件所限受不到教育的状况加上掌握权柄的人出于利害关系而对理性的人为压制,使得理性这种人自身最重要的属性在过去数千年中一直瞌睡沉沉. 只有很少一些地区、很短暂的几个阶段,人们的理性曾经普遍活跃过.多数情况下,理性只在极少数人身上充分体现出来,而且这-- 151新信仰 741极少数人对自身理性的运用往往付出了局外人难以想象的代价,遭受到旁人难以想象的打击,而这打击既来自维护既得利益的权势者,也来自理性沉睡的民众. 然而正是通过他们的努力,缓慢而确实地改变着生活的面貌. 欧洲自文艺复兴以来,人类在各个知识领域取得的成就使得实现人类理性的自我伸张在思想学术界成为一种近代精神. 这种精神对既有制度和它奠基其上的种种观念构成严重威胁,旧制度的维护者敏感地察觉到了这一点.正因为如此,从这个时期以后,对理性精神的人为压制更加严厉,理性与各种迷信、偏见的较量也越来越公开化、白热化. 伏尔泰的时代更是如此.伏尔泰和他的同道们对人自身的理性能力有着一种近乎宗教信仰般的信赖,以至于深信:理性是高于一切的,无论情欲、政治还是上帝都要交由它来解释和判断.他们相信,理性是引导人们去发现和确立真理的独创性理智力量,它能使人穿透一切迷雾、认识一切未知,使过去的一切秘密都将不再隐没于黑暗之中. 在启蒙思想家中,虽然伏尔泰对于人能否彻底认识一切持相当的保留态度,但对理性的力量是坚信的. 他和其他启蒙学者都认为,只要唤起人的理性,只要人们都能运用自己的理性而不是把它闲置起来,就可以解开许多谜,任何形式的专制暴政都维持不下去,人类就能比较好地解决自己的问题.伏尔泰终生痛恨愚昧,一生都致力于从知识和心智上解放人的理性.他曾含泪说:“啊!人类曾经那么不幸那么可怜!而他们所以不幸只因为懦怯愚蠢之故.“他表示:”我将哓哓不已,这是我老年人的特权,我将哓哓不已直到同胞革除愚-- 152841伏尔泰:理性人格蠢的时候.“③他相信能够革除愚蠢的是理性.在《因卡拉之死论宽容》中,他说,如果允许理性干它的工作,它将缓慢而可靠地医治由愚昧、盲信而生的罪恶,因为理性“既温柔又仁慈;它教导我们克服和消除分歧;它培育美德,使人服从舒心的而不是强制的法律”。在《老实人》中,理性之光甚至启迪了野蛮人,使他们不但没有吃掉被俘的老实人而且释放了他.出于对愚昧的痛恨和对理性的信仰,伏尔泰终生都把那些制造愚昧、封闭人们理性的人当仇敌.他的“修道院长”条目末尾是一段满怀激情的宣告词:“你们曾经利用过无知、迷信、疯狂的时代,来剥夺我们的地产,把我们践踏在你们的脚下,用苦命人的脂膏把自己养得肥头胖耳. 现在你们发抖吧,理性的日子来到了!”伏尔泰以“理性的日子到了”这句话,再明白不过地宣告了这个新信仰. 为了以理性去争夺由教会占领的精神阵地,伏尔泰的热情丝毫不下于教士护教的热情.孟德斯鸠曾挖苦说伏尔泰就像一个教士,“为他的教堂而写作”。其实,这个教堂就是理性. 伏尔泰的确是在把为理性而战当成一场圣战.推崇和信赖人类理性几乎是一切近代哲学思想的特征,更是18世纪几乎所有启蒙学者的特征.狄德罗和达朗贝尔编纂百科全书正是立足于此.1750年,另一位启蒙运动健将和百科全书重要撰稿人杜尔哥在巴黎大学发表了关于人类理性成就的著名演说. 他承认,利益、权势欲和虚荣心制约着世界舞台上各种事件的不断更替,并用人类的鲜血浇灌大地.但是在它们引起的毁灭性大变革过程中,人类理性得到启迪,使-- 153新信仰 941得被隔绝的各民族接近起来,商业和政治把整个世界联结起来,人类得以向着愈益完善的境地行进. 这个路易十六未来的财政部长是个杰出的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他和亚当. 斯密在哲学上、经济学上彼此借鉴、相互得益,而且几乎不约而同地得出具有激进形式的自由放任主义的经济主张;但他却是一个太纯朴、太幼稚的实际政治家. 他天真地相信理性战无不胜,以至于过于轻视既得权益和根深蒂固的习惯所具有的抵抗力,他甚至天真到去禀告国王,普通教育可以在十年内改变人民以往一切偏见.但不论包括伏尔泰在内的启蒙思想家们对理性的信仰有多么天真,这种信仰释放出一股巨大的理性力量,它使一切既有的东西都受到了怀疑、分析和讨论. 只是他们把理性的力量发挥到了极致. 这使他们还在确立对理性的信仰之时便已经在他们的努力中隐伏着一种理性的僭妄,试图用理性去认识一切、评判一切、解决一切. 人们在生活中面对复杂的世界和问题,理性须臾不可缺. 然而又有许多事情纯粹依靠理性去解决或处理是不够的. 当伏尔泰只靠理性去向帕斯卡的思想挑战时就经常显得捉襟见肘;甚至在文学欣赏上,排斥一切神秘的纯粹理性也会造成障碍和局限,使伏尔泰不能理解塔索和弥尔顿这样的诗人. 这个问题也是后世众多批评的一个焦点. 在19世纪,拉法格就曾刻薄地说:“18世纪的狄德罗、伏尔泰、卢梭、达朗贝尔和孔狄亚克之流,使这个资产阶级过多地用了思想,以至它不得不企望休息”④.不过,问题显然不在于拉法格说的是“过多”运用了思想(或理性),而在于他们还未能对这种新信仰以必要的限制.-- 154051伏尔泰:理性人格如果说伏尔泰他们过分倚重理性导致了被19世纪末以来批评人们所批评的理性的僭妄;那么,同样无可怀疑的是,去批评理性的僭妄,去发现理性力量的限度的,也首先是像伏尔泰等人一样调动了理性的全部力量去不断探究的人,而肯定不会是把理性弃置一旁只凭感悟力的人,无论这样的人有多高天赋、多敏锐的感受性;更不会是懒于思索、精神庸怠的人.事实上,18世纪对理性的信仰,成果是极其丰硕的. 这尤其体现在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凭借理性确立的新原则上. 这些新原则包括思想、信仰和表达的自由,宽容原则,尊重公理、世界主义、和平与反战等原则. 它们一方面为人们以理性的和平道路来消除社会灾难、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基本的精神构架,表明了理性精神既不是嗜血的也不是反叛的,而是在实践上既反对不负责任的乱民情绪,又有别于不深思熟虑的激进主张. 另一方面,伏尔泰和他的同道们对这些原则的坚信以及他们为实现这些原则而进行的不懈斗争,又有力地证明了伏尔泰他们的怀疑并不纯然是否定性的,更不是一无所信,毋宁说,他们的怀疑正是为了真实地相信,合理的怀疑是坚实的信仰的另一面;或者也可以说,理性精神本来就同时包含怀疑和信仰.当伏尔泰们试图以理性去洞察一切事物,破解一切谜底时,他们是走过头了,也由此暴露了理性能力的有限. 但他们在以理性探索来确立这些原则时,却表现出了理性精神的谦卑和谨慎、也表现了理性能力在其适用范围内是极其卓越的. 关于这一点,可以从主要是由伏尔泰对这些原则所作的-- 155新信仰 151阐释中进一步看到.二、思想、信仰和表达的自由他们认为……人人都不应当是门外汉……人们的常识有权表示自己的赞同,自己的判断了.……把能思维的人当门外汉对待是最残酷的.那些人用自己的天才、热情、聪明、勇敢英勇地争取到了这种从事主观认识、洞察、信服的伟大人权.——黑格尔在“自由”辞条中,伏尔泰坚决主张自由就是“做你愿意做的事”,而不是表现在诸如你可以“自由地向左或向右吐痰,向左或向右侧着睡觉,溜达四个圈儿或五个圈儿”之类琐屑场合. 他认为只能用于这类场合的权利对于人没有什么用处. 其实如果以为这就算享有了自由,简直就是戴着锁链还要卖弄风骚. 在真正称得上人愿意做的事情中,重要的是思想、信仰和表达(即言论、出版)的自由. 它们是直接从人是理性存在这个事实引伸出来的,它们源自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恰如伏尔泰所说的:理性,能概括观念的头脑以及表达这些观念的语言,就是最高的存在赐予人的独特恩惠.伏尔泰作为伟大的自由思想家,他最关注的就是人运用自己这些器官和能力的权利.他一生都在坚决捍卫的思想、信仰、言论、出版自由就是人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大脑作判断、用自己的心灵来决定信仰什么以及把自己的所思所想-- 156251伏尔泰:理性人格说出来的权利. 在他心目中,这些权利是如此的自然,如此的无需证明,就如同消化、上厕所一样. 实际上,他就是这样说的:“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都是平等的;当他们发挥各种动物机能的时候,以及运用他们的理智的时候,他们是平等的. 中国的皇帝,印度的大莫卧儿、土耳其的帕迪夏,也不能向最下等的人说:我禁止你消化、禁止你上厕所,禁止你思想.”(《哲学辞典》“平等”)对于伏尔泰来说,这些权利不仅自然和毋需证明,而且无比重要,甚至超过了幸福这样一个人人都追求的目标. 他在哲理小说《一个善良的婆罗门的故事》中作了一个对比.一个老婆罗门僧富有智慧和情感,但越是这样,他无法解答的疑难和问题便越多,他自己越痛苦;但是所有令他痛苦的问题,他的邻居老太婆一辈子也没有想过,她因一无所思而快乐,因愚蠢而幸福.可是没有人愿意为了求幸福而变成傻瓜.假如必须在智慧的痛苦和痴愚的幸福之间选择,无论是婆罗门僧自己还是旁观者都宁愿要前者.“我们固然重视幸福,但更重视理智”。因为有理智才算保有了人之所以成为人的特性. 或者说,只有能自己去思想、信仰和表达,人才不致废弃了自己的本质.伏尔泰不遗余力地伸说这种权利. 但他也知道,这种权利对于意识到它的人来说极端重要,而对未意识到它的人来说则似乎无关痛痒. 因此在现实中它实际上是一种“贤者的自由”。⑤然而这种自由可以把国家稳定地引向安宁与发达.英、法都曾有过长时期的残酷内战. 在英国,自由和法治犹如火中凤凰从内战的罪恶中诞生了;法国却没能如此,原因-- 157新信仰 351之一就是法国内战没有一次是以争取“贤者的自由”为目标,而是为党派之争掀起内战,为阴谋、为消遣而掀起内战.思想、信仰、言论、出版自由对于人来说,关系到人能否不受阻挠地去表现和发挥人的本质属性;对于社会,则是稳定、安宁与繁荣的条件. 这使得伏尔泰把对人的这些权利的任何限制都看成是野蛮的,把个人对这些权利的放弃看成是不可容忍的.但法国的现实偏偏又是:人的思想、信仰、言论自由受到当局严厉镇压;偏偏是许多人习惯于放弃大脑功能,盲信当局“批发”提供的一切观念和信条.在信仰上,当局以宗教裁判所和龙骑兵骚扰之类野蛮措施强迫所有非天主教徒改宗,这是前面多次提到过的. 对言论写作自由的压制也极其残酷.18世纪几乎没有一个启蒙作家未曾遭到书刊检查制度的压制和迫害;几乎没有一部阐述新思想的名著不曾被列为禁书,这种迫害浪潮从对伏尔泰《哲学通信》的查禁焚烧之后更加剧了:狄德罗和达朗贝尔主编的《百科全书》、伏尔泰的《哲学辞典》、卢梭的《爱弥儿》、爱尔维修的《论精神》都遭到过禁止或火刑.政府在1757年颁布的法令甚至规定“凡作品被判为可耻有害者,其作者与出版者皆应以死罪论处”。当时,仅因出售和持有禁书就可以被判九年苦役. 例如伏尔泰的史诗《奥尔良姑娘》出版后,不仅书被判当众焚烧,连排印工也被罚服苦役.伏尔泰一生为逃避书刊检查的迫害,用过上百个假名.但他不屈不挠地为言论出版自由而斗争,不停地把投枪匕首般的文章掷向那些自认为“具有迫害特权的正统派”。在伏尔泰的小说、讽刺诗、哲学著作和政论文中,这些“正统派”和-- 158451伏尔泰:理性人格书刊检查制度是他抨击的主要对象. 尤其是他一心要摧毁的书刊检查制度是一副强加于人类理性的枷锁,它有着一部黑暗而血腥的历史. 稍稍回顾一下这段历史,不论对我们理解伏尔泰何以把这种制度视为仇敌,还是使我们从人类的邪恶发明中吸取教训,都很有必要.早在公元前一世纪,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就制订了有关“谤书”的法令,下令禁止罗马人私藏古代预言诗,违者处死,开了用政权力量压制思想的先例. 他的继任接着颁布的《惩治毁谤君主法令》更是进行恐怖统治的方便形式. 伏尔泰在《风俗论》中指出,多疑的暴君“以罪恶行动篡夺政权,以狡诈维持政权,颁发这样的禁令是理所当然的”。(第115页)这些法令是书刊检查制度的前身. 基督教会在历史上一方面通过收集藏书和修士们艰苦的誊抄工作保存了大量理智成果;另一方面又出于独尊的需要在民间极大地扩展了古罗马皇帝们对书的惩罚范围,把它施于一切对耶稣言行的理解与教会不同的人,甚至施于一切出自独立理性的作品. 印刷术的发明使书籍数量猛增,提供了加快民众理智发展的可能,无论政权和教会都面临自己宣传灌输的一套观念和信仰受到理智检查、审视的严重威胁,书刊检查机构便不失时机地随着印刷术的广泛使用而出现了. 这种机构在世俗政权和教会中都地位显赫,有着可怕的权限. 它以遍布于社会每个角落的特务去监视人的思想,用强力手段来控制舆论,防止人们接触新思想而以免使过去确信的东西遭到怀疑和动摇. 从此也就开始了大规模地删除、涂抹、禁止、焚烧. 无数书籍因被删、涂、撕扯而残缺不全;大量书因一纸禁令而无出头之日;而-- 159新信仰 551许多书连同它们的作者或者持有者被投入火堆则使书刊检查制度始终伴随着血腥. 由罗马天主教烧死的布鲁诺和被加尔文烧死的塞拉维特只是无数因自己的言论著述而殉难的人们中间的两个著名人物,还有更多的殉难者,他们的身世和姓名都淹没在了无法穿透的黑夜之中.可以说,这种邪恶制度一发明出来就是专门为着践踏人类理性,绞杀人类理性最优秀的代表人物的.如果有人说,书刊检查制度的发明使人类向黑暗和愚昧倒退了许多年,这一点也不夸张.好在,书刊检查无法像恢恢天网那样疏而不漏,人类理智的成果虽然历经劫难却仍在暗中传播,在重重围剿中扩大着它们的影响. 公元前后,古罗马史学家克列穆齐.科尔特的著作被官方焚烧后却保留下许多手抄本在民间流传. 对此,以史学著作而名垂千古的塔西陀评说道:“这是对那些监督者的嘲弄. 他们梦想,他们无所不能的权势可以毁灭下一代人的回忆. 尽管当局疯狂扼杀理智,但他们的猖狂暴行却使自己蒙受耻辱,而使被害者获得荣誉.”遗憾的是,这种使迫害者蒙耻而使被害者光荣的蠢举一开始就被人们代代模仿和重复.到伏尔泰的时代,蠢举不仅没有丝毫收敛,反因依赖于它的政权和教权早已对自身力量失去信心而更加肆狂. 伏尔泰痛恨书刊检查制度在历史上的血腥残暴,更痛恨它在现实中的肆狂. 他动员了一切方法去摧毁这种制度. 他以揭露和攻击使它声名狼藉. 但他更注重正面去雄辩地阐释人的表达权.伏尔泰把“写作的自由”看成是“人权的真正保障”。他在《哲学辞典》“出版自由”条中断然说道:“我们有文责自-- 160651伏尔泰:理性人格负地使用自己的笔杆和舌头的自然权利. 我知道很多书是冗长乏味的;可我不知道哪怕有那么一本书曾造成过真正有害的结果.“在《因卡拉之死论宽容》中也说:”无论何人,有权发表他认为正当的言论,只要它不妨害公共秩序.“与此同时,他又反复向法国人民介绍曾在英国观察到和经历到的言论出版自由,借此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可资效仿的榜样. 更重要的是,他通过介绍英国,提出以法律来保障这种自由. 他说,英国法制“给予每个人以天赋的权利”,“这些权利乃是:人身和财产的全部自由;用笔向国家提意见的自由;只能在一个由自由人所组成的陪审员会面前才可受刑事审问的自由;不管什么案件,只能按照法律条文的明确规定来裁判的自由;放弃英国圣公会信徒对某些职位的特权,信仰的自由.”这些差不多在所有君主政体都被剥夺的权利之所以在英国受到保障,是因为英国人民自己“制订了法律,或者他们相信是他们制订的”。⑥伏尔泰由此表达了一个著名的观点:“成为自由,那就是只受法律支配.”而且这种法律应该是人民自己参与制订的而不是当局随心所欲颁布的. 这就使思考超出了言论出版自由,把它与人权和立法联系起来.“自由就是只受法律支配”,无异于宣布:在法国这个君主专制和教权无限的国家,个人要独立于这一切权力;也无异于宣布个人的思想信仰、言论不受政权与教权干涉,不转让也不交换. 这正是伏尔泰终生信守的. 他抵不住虚荣心的诱惑曾兴冲冲地在路易十五的宫廷中担任史官;又挡不住普鲁士王的恭维而满怀希望地投在普王麾下. 但是无论朝臣的身份还是上宾的地位都无法堵住他那让全世界都听得到的嘲-- 161新信仰 751笑和抨击,以至他最终不得不与帝王们“在不可调和的敌对中分道扬镳”(弗. 梅林)。显然,在伏尔泰看来,在这个他宣布“理性的日子来到了”的时代,一般人屈服于愚昧和黑暗去接受最荒谬的东西是理性时代的耻辱;理性发达的学者们对分明荒谬和不公正的现象装聋作哑,更是这个时代的耻辱.三、宽容原则每个人都以自己为正统,这些……只不过是人们互相争夺统治他人的权力和最高权威的标记罢了.——洛 克个人的思想、信仰和表达的自由,要求人们和社会具备一种重要的文明素质或态度,这就是宽容. 作为个人的文明素质,宽容意味着承认与自己不同的思想、见解、信仰和生活方式存在的权利;作为社会文明的标志,宽容意味着社会不以任何方式去推行整齐划一的观念和信仰,不制造任何形式的国家宗教去凌驾于个人选择之上,而是允许不同的观点和信念平等地共存于社会之中,把和平的争论与对话作为传播真理的唯一正确方法.宽容的实质是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一方面承认任何人都有权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得出结论. 另一方面是承认自己认识的有限性和犯错误的可能性. 理性精神把任何以自己的观点去支配他人的企图看成是狂妄的和对别人的侮辱. 把宽容-- 162851伏尔泰:理性人格确立为人类精神活动领域的基本原则,是人类理性战胜偏见和狂热的最大成果.但宽容原则的确经过了漫长的艰苦历程,在这个历程中,伏尔泰发动的世界性的争取思想自由和宽容的斗争起了关键作用. 这场斗争的直接起因是前面提到过的那几次宗教迫害案件,但斗争本身在欧洲已经蕴酿了好几百年. 它的主要对立面是包括天主教和新教在内的制度化宗教的教权主义.天主教的罗马教廷既有着维持全球公正与和平的理想和努力,又有着维持其作为上帝代言人的独尊地位和充当一切人精神主宰地位的野心. 前一种努力使教会担当了教化、抚慰、播种文明的使命;但是独尊地位所具有的现实利益却诱使教会各级首脑经常放弃前一种可敬的努力,而去到处搜索和扑灭一切可能引起人们怀疑教会教义、动摇教会地位的思想和言行. 教会把有这种嫌疑的思想、言行统统叫作“异端”。于是,不容异见的不宽容就发明了异端裁判所,借助于恐怖统治去推行教义;又引发了大规模的宗教战争,试图用火与剑强迫一切人承认教廷的权威. 饱受不宽容之苦的新教徒在取得优势地位的地方,表现起这种邪恶精神的狭隘和残忍来也毫不亚于他们的对头. 不宽容在各教派之间煽起的仇恨和狂热造成了无数社会灾难. 异端裁判所的屠杀和战争中的互相残杀只是由此造成的无数社会灾难中最显见的. 更深刻的灾难是,不宽容在司法史上写下了最黑暗的一页:利用法律来谋杀异己;同时,它还必然伴随特务政治、告密制度.它们连成一座智力的和精神的无形监狱,去囚禁理智、泯灭良知. 而且,由于不宽容用恐怖手段支配人们的信仰,它实-- 163新信仰 951际上也就摧毁了真正宗教信仰的基础. 正如洛克在为宗教宽容辩护时所说,“真正的宗教的全部生命和动力,只在于内在的心灵里的确信,没有这种确信,信仰就不成其为信仰”⑦.结果,便产生大批盲信者、伪君子和形形色色卑鄙小人. 靠着不宽容造成的一潭死水的精神状态和普遍的智力迟钝局面,卑鄙小人就有了行恶的用武之地,可以专门去打击最优秀的人,去把那些心灵高尚、智力发达、情感丰富、内在生活有深度的人置于最困难的处境;还可以专门去败坏社会风气,去腐蚀人们本来就被狂热和无情的争斗扭曲了的人性.总之,宽容是要维护人类精神的丰富性,不宽容则以整齐划一去剥夺精神本来所具有的丰富性;宽容来自对理性的信念和对人的本质的尊重,不宽容既出自蔑视他人心理尊严的狂妄和自以为是,也出于狭隘自私的利益计较和罪恶的权欲.它意味着把自己的偏见甚至是谎言上升为原则强加于人,尤其当这种不宽容成为权力机构奉行的原则时,它就会用暴力把信仰和感情强加于人,而且一定要与人们的愚蠢、嫉妒、邪恶结成围剿杰出者和真知灼见的神圣同盟.反对不宽容的斗争早在有了教派斗争时就开始了,这是由那些受压制受迫害的教派为取得自己的生存权而进行的.不幸的是,基于教派立场的反不宽容很少能带来宽容的结果.如果斗争有胜有负,结果总是像烙饼似的把不宽容轮换着施于失败的一方. 真正的反对不宽容的斗争是由一些孤独的学者们进行的. 他们在精神上游离于任何教派之外,他们反对不宽容不是出于哪一个教派的立场,而是出于人类精神;他们的斗争也不是因为自己受到了压制,而是因为不宽容本身-- 164061伏尔泰:理性人格的邪恶,因为不宽容剥夺了人运用理性的权利从而侮辱了人,因为不宽容滥用暴力、纵容败德恶行、制造社会灾难.最早公开投入这场斗争的孤独战士是16世纪一位流亡瑞士的穷学者塞巴斯蒂安. 卡斯特利奥.加尔文以“异端”罪名烧死科学家塞拉维特的事件震惊了他. 这位身在异国连居住权都没有的难民站出来向权倾一时、炙手可热、在新教中垄断着圣经解释权的加尔文挑战了. 他写了《为宗教宽容宣言》,怒斥以异端罪名谋杀无辜者,大声宣告了思想自由的权利. 在这场力量悬殊的斗争中,卡斯特利奥失败了,或许只是因为早逝,他自己才得免于被烧死的命运,而且,假如后来不是茨威格写下《异端的权利》一书,他的名字也许会永远被遮盖在历史的重重黑幕之下. 但是,卡斯特利奥以人类立场发言和斗争的精神是不朽的. 在他之后,这种精神在不同国界的学者们身上反复再现了,他公开宣告的原则在一百多年以后由英国的洛克在《论宗教宽容》一书中重新提出并作了有力论证. 接下来就是伏尔泰的斗争了.在伏尔泰的时代,英国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对宗教信仰和思想的宽容. 但法国自从路易十四废除南特敕令后,压制与当局不同的宗教思想和政治见解的审查制度更加严厉. 这种状况使得“任何主张改革的哲学都不能不把宗教宽容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⑧. 在欧洲历史上蕴酿了几百年的宽容与不宽容的斗争,在18世纪的法国已成一触即发之势.伏尔泰以他过人的敏锐不失时机地抓住了那些不断出现的宗教迫害案例,以骑士般的平反冤狱活动点燃了导火索,而且大张旗鼓地宣传和争取舆论把它变成一场世界性斗争. 使伏尔泰的名-- 165新信仰 161字和宽容原则的确立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也许就是他发动的这场大规模斗争. 然而,他为此所作的事远远不止这场声势浩大的斗争. 他一开始写作生涯就从未停止过争取宽容. 在60多年中,他不遗余力地揭露和攻击教权主义,声嘶力竭地反对宗教迷狂,不厌其烦地申说思想、信仰自由.伏尔泰为确立宽容原则所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借助于历史事实,通过比较来揭示出宽容带来和平、安宁与繁荣,不宽容带来仇恨、争斗与动荡.在法国历史上,亨利四世于1598年颁布的南特敕令给了新教徒以公民权和宗教上的宽容. 法国成了第一个证明宗教差异可以与民族统一并存的国家. 亨利虽然被狂热的天主教徒刺杀了,但是由他开始的宗教宽容政策结束了法国历史上灾难性的宗教迫害和宗教战争. 伏尔泰1723年在卢昂秘密出版了悲剧史诗《亨利亚特》。史诗通过描写圣巴托罗缪之夜对新教徒的大屠杀记叙了法国历史上最悲惨的一页;又歌颂了平息宗教战争、使法国走上复兴之路的理想国王亨利四世;而国王作为受难者死于宗教狂热者的暗杀阴谋就成了对宗教不宽容的罪恶的控诉. 在十多年后出版的《哲学通信》和晚年的《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中则反复介绍了一位名叫威廉. 宾的年轻人到北美创建公谊会,实现宽容的历史. 17世纪的英国正饱受宗教战争和内战蹂躏. 宾眼见英国圣公会的主教们和长老会信徒们曾经“为了一件白色短衫、一双细麻纱袖和崇拜仪式而引起一场可怕的战争”。1681年,他从英王那里获得北美一块荒野之地的管辖权,第二年就公布了“信仰自由法令”(也叫“宽容法令”)。以下是它的内容:-- 166261伏尔泰:理性人格“信仰自由既是一切人与生俱来的天赋人权,一切善良的人民就都应当坚持遵守. 兹严格规定任何人都不能被迫参加任何公众的宗教活动.”但是明文规定授与每人以全权自由进行他自己宗教方面的公共的或私人的活动,只要他信仰宇宙的创造者、保护者、统治者、全能永生的唯一的神,而又尽了一个人对他的同胞应尽的社会义务,便不受人在任何借口下进行阻挠“。⑨伏尔泰指出,与那些教权主义者和专制主义卫道士们发出的所谓信仰自由招致不安定的危言耸听完全相反,“这种信仰自由并没有引起丝毫混乱”,而且还使这蛮荒之地稳步地繁荣昌盛了. 反倒是英国国内的灾难表明混乱都由强令统一信仰而生,由暴政而生. 而在宾管辖的这块英属殖民地,假如要破坏它的稳定与繁荣,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那里建立宗教裁判所,以激怒那些已经习惯于享受宗教自由的人们.在伏尔泰心目中,宾是一位留芳百世的立法者,因为他树立了一个以宗教宽容原则把人民引向和平与繁荣的榜样.由宾来管辖的这块殖民地,后来就是非常恰当地以他来命名的宾夕法尼亚州.奉行不宽容的暴政而不是信仰自由才是国家动荡不安的最重要原因——这是伏尔泰在他一切著作中反复表述的一个基本观点. 他曾借《巴比伦公主》中人物之口说:“一次灾难性的运动,就足以使国家陷于不稳、内战、无政府和满目凄凉的状态”。法国在16世纪由宫廷策划的圣巴托罗缪大屠杀,-- 167新信仰 36117、18世纪由国王纵容的龙骑兵骚扰新教徒,英国17世纪的宗教战争都是铁证. 所有这些为统一信仰而发动的灾难性运动使国家血流成河. 伏尔泰的历史对比雄辩地证明了宽容的必要.伏尔泰主张在信仰问题上,每个人应“听从自己的良知”,既不盲目服从别人支配也不要试图狂妄地去支配别人.人人都凭理性崇拜上帝,每人都作为自由人,“沿着他所喜欢的道路进入天堂”。他的诗句“宇宙是一个神明高踞的庙堂,每个人都可以随意建筑自己的祭坛”表达了他在宗教信仰上的宽容理想.伏尔泰之所以主张听由每个人自己决定自己的信仰,是因为他坚信每个人都是一个有理性的存在,有权在涉及思想、信仰的问题上自己作决定. 他反对任何机构或个人去规定别人的信仰,则因为他意识到在世界的无限性面前,人们的生命存在和活动范围是有限的,任何人都不可自以为穷尽了真理. 他在《牛顿哲学原理》中写道:“我们只是站在海洋的岸边,因为许多事物还有待于去发现.”宽容既是对人的理性的信仰,又是承认自己的有限性的一种理性的谦卑. 为此,对于自诩一贯正确、拥有了全部真理而不容异见的教会和狂人,他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嘲讽机会.在短篇小说《米克罗梅加》中,当他笔下的神学博士傲慢地声称世界的全部智慧和秘密都包括在了圣. 托马斯的那本《神学大会》中时,两个见多识广的外星人让这博士的大言不惭逗乐了,竟扑在彼此身上,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在《因让. 卡拉之死而论宽容》中,伏尔泰提出宽容是-- 168461伏尔泰:理性人格“理性的特权”。在《风俗论》中,则把宽容一切宗教视为“铭刻于每个人心中的一项自然法”。自然,不宽容便是对人类意志的粗暴干涉. 他坚决反对为宗教目的而使用暴力,而且坚决地认为,不宽容本身就包含了犯罪. 针对那些动辄为宗教信仰而施暴的教士和狂热信徒,他尖锐地写道,“如果你想学耶稣基督,你当为殉道者而勿为刽子手”。他认为要医治这种由宗教狂热和唯我独尊而生的罪恶,只有允许理性正常工作. 信仰狂则会震撼一切最巩固的国家,只有理性才能扑灭这种灾难性的狂热.伏尔泰所作的历史对比、在理论上从人的理性权利,人的认识的有限性为宽容原则提供的依据,为争取宽容的斗争作出了特殊贡献,这些工作也为他后来通过平反冤狱活动而发起的世界性反对不宽容斗争作了理论准备. 在这场世界性斗争前后,深受伏尔泰宗教宽容思想影响的俄国女皇、普鲁士王都在国内颁布了宗教宽容的法律;1781年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也颁布了信仰自由法令.此外,伏尔泰还提供了宽容的两条影响深远的实践性原则. 一是体现在司法上的“罚一无辜不如赦一有罪”。这一在当时针对司法界滥杀无辜而提出的保护无辜者的原则,我们今天可以在作为现代法律基本原则的“无罪推定”中看到它的影响. 二是思想宽容原则,这就是出自伏尔泰致他一位反对者的信中的名言:“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个已被公认为思想宽容最高准则的名言中包含了远远超出其字面含义的内容. 它意味着,承认他人的思想和信仰不等于认同它们,宽容不等于不问是非,更-- 169新信仰 561不等于对真理和谬误之分漠不关心;但它承认,在思想、信仰和表达上犯错误也是人的权利. 它还意味着,解决意见分歧和达致真理的唯一道路是平等争论和对话而不是施暴. 真理无需凭借暴力,它只从论争中显现出来;宽容也因此而决不是某一方对另一方的施恩,而是各方都处于平等地位,都有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想发表意见的权利,同时也都有尊重他人的思想和发言权的义务. 正因为这些内容,它已成了现代的基本精神原则.时过二百多年,伏尔泰关于宽容的许多论述也许不再新鲜,但他提供的这两条原则愈是经历时间的冲刷愈是显现出真理的光芒;而他为实现宽容不屈不挠进行斗争的精神更是留给人类的一笔无形的宝贵财富.四、维护公理上帝给予我们以普遍的理性原则,正如他给鸟以羽翼,给熊以皮毛.这个原则是永远不变的,尽管有各种情欲与之为敌,暴君要把它淹没于血泊之中,伪善者想以迷信将它消灭,它依然继续存在. ——伏尔泰伏尔泰以怀疑和嘲笑动摇了许多曾经是神圣的事物. 但他却有一种不可移易的坚信,这就是相信人存在着一些超越地域、文化、种族、阶级等界限的公理,它们提供了人类生存、进步所必不可少的统一尺度和目标.伏尔泰在哲学上师法洛克,反对天赋观念说,认为观念-- 17061伏尔泰:理性人格得自感觉经验. 由于感觉经验因人而异,人与人之间的观念也就会千差万别. 这种思路,不可避免会导致否认存在任何普遍性原理、否认存在普遍道德公理的相对主义. 洛克在考察各民族风俗的歧异时已经得出这个结论. 但伏尔泰对公理的信仰使他避免了在他认为最重要的问题上走向相对主义.作为洛克的学生,伏尔泰像洛克一样以同情和理解去看待不同文化的差异. 他的《风俗论》就对这种差异作了广泛的记叙. 这部巨著展示了人类风俗习惯的多样性和彼此冲突的事实,阐述了各种风俗习惯对易变的、具有偶然性的环境的依赖,证明了风俗习惯的相对性.但伏尔泰基于感觉经验论的相对论极有克制,一旦涉及道德和正义观念便谨慎地止步了,准确地说,是坚决地止步了. 在这个问题上他甚至要反对他视为精神父亲的洛克,因为洛克说“正义观念,人人不同”。他却坚决认为,“尽管民族、时代、历史条件各有不同,然而人类对于善恶、公正概念还是一致的、可有普遍性”。他继续说:“公正概念是普遍的,它不以法律、条约、风尚为转移”,它是如此普遍地被接受,以至于人类犯下滔天大罪也要在公正的名义下进行. A B 就是说,伏尔泰虽然与洛克一样都考察和记叙了人类风俗习惯的多样、易变和对环境的依赖,但他是要从多样性中寻求一致性,从易变的表象中寻求恒定性,从差别中寻求共同基础,从偶然性因素中寻求规律. 他发现,在千差万别的观念、习俗中,各地都对某些事物有着共同判断. 他指出,没有哪个地方“认为抢夺我的劳动成果、撕毁自己的约言、为了害人说谎、诽谤、杀人、下毒、忘恩负义、在父母给你食物时殴-- 171新信仰 761打父母是正当的.“A C 他认为即使在同一个问题上完全相异甚至相冲突的习惯也掩盖着共同本质. 关于这一点,早在《哲学通信》中谈英国引入种痘这种别国视为怪异的习惯时,他就提出,这种做法出自“一个全世界所共有的原因:母爱和利益”。后来在《形而上学论》中又对某些地方盛行偷窃和乱伦习惯的原因作了同样的分析:斯巴达以偷窃为荣,是因为那里财产公有(其实毋宁说,斯巴达作为厉兵秣马的营地,把偷窃技能当成对未来战士机敏反应的训练),文明社会视父女、兄妹性关系为乱伦大罪,但在一个新开辟的殖民地只剩一个父亲、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时,这却是为了不致灭种而不得不作出的选择. 因此,所有这些差异都产生自对社会福利的考虑. 于是,他在“自然法”辞条中下结论说:“这样一些约定的法律、人为的习惯、风尚是变迁的,本质的东西永远不变.”A D伏尔泰坚信善恶、正义概念的普遍性,这样一来就与他否定天赋观念的感觉经验论相矛盾了. 为了克服这种显而易见的矛盾,他求助于自然法观念,求助于人的天赋潜能. 他认为牛顿揭示出整个自然界都服从一些基本规律,人类行为也不例外.他说:“如果整个自然界和所有星球都服从永恒的规律,唯独这五尺之躯的小小动物例外.它可以为所欲为,而无视这些规律,这岂不是咄咄怪事!”A E 他认为,人类行为也要受一些基本法则支配,这类基本法则就是自然法. 他在“自然法”辞条下一开始就定义,自然法“就是那种使我们知道正义的本能”。而正义作为自然的法则,它“既不在于使别人痛苦,也不在于以别人的痛苦使自己快乐”。伏尔泰把这自然-- 172861伏尔泰:理性人格法视为他所尊奉的自然宗教,他在1737年致腓特烈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所谓自然宗教,我认为就是全人类共同的一些道德原则……是整个宇宙间已知的一种规则”。这种规则就是:“做你想要做的事情,为的是让别人对你也这样做.”他在这封信中和“自然法”辞条中对正义规则的两种表述,其实都是从不同角度重申了历史上也包括基督教所申说的黄金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至于并无天赋观念的人又怎么能共同具有关于这一法则的观念,他是从人的潜在能力来解释的. 他在《形而上学论》中说,神“给了人某些感情,这些感情是人永远改不掉的,是社会的永恒联系和根本法律”;在《风俗论》中又说,“人类生来就有爱自己、爱自己的妻儿、孙子、自己的劳动成果的本能……社会的基础,是从来就有的.”这样,虽然人的心灵中并无任何天赋的道德命题,但人身上的社会性情感使人在成长过程中早晚会接受它们. 同样是在1737年致腓特烈的那封信中,伏尔泰辩解说:“如果说我们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有胡子的,难道我们能由此得出结论,说我们(这个大陆上的居民)不会在某个时候长出胡子吗?我们不是一出生就有气力走路的;但任何人只要长有两条腿,他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走路. 同样,没有谁一出生就具备必须主持正义这样一个观念;但既然上帝这样赐人以器官,他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会接受这个真理.”但伏尔泰自己也完全明白,社会生活中有无数人和事都与他说的这个情况不相符,有许多人出于野心、权欲干了无数坏事,有许多人终生都喜欢行恶而全然不把正义法则放在眼里,有许多人经常出于一己私利而破坏正义.他却坚信,尽-- 173新信仰 961管存在种种破坏和践踏普遍法则的事,却不能把正义法则遮盖于黑暗之下. 无论经历了多少践踏和暴力压制,正义观念始终顽强地继续存在着.他充满信心地说:“暴风雨难道阻挡得了我们今天享受光天化日吗?”因为,“每一个精神健全的人心里都有自然法的概念”。在他看来,缺乏正义观念的人只是人类中不正常者,“独眼龙、鸡胸鸭背、瘸子、畸形、不健康也是自然的;可是我们总是重视发育正常、身体健康的人.”A F 在这里,伏尔泰的思路显然是亚里士多德式的而不是洛克式的,因为亚里士多德就认为,为了确定什么是符合自然法的,必须关注那些处于完好状态的事物,而不是那些被腐化了的事物.至于为什么许多正常人也不时地陷入非正义,伏尔泰如是说:“这如一个人喝醉时就会失去理智一样,一个人在情感冲动时也会干很多非正义的事情;但当醉意消失时,理性就恢复了.”他认为,正是这种关于正义与非正义的普遍原则为各民族不同的法律、风习提供的共同基础,是“人类得以保存……的唯一原因.”A G伏尔泰在公理或普遍法则上作出的大量论证,今天看来也许大多只算得上机智却并不深刻,但伏尔泰探寻和维护普遍法则的努力是非常可贵的,体现于其中的精神更是人类不可丢弃的. 人类要靠一些基本法则把自己确立为人类. 人类社会如果没有对基本法则的探寻,没有由对这种法则的尊重所造成的必要秩序,人类将不可避免陷入野蛮.19世纪以来,人类学家越来越发现不同文化模式下人们行为和观念的巨大差异. 他们的考察使各种文化的独立价值显现出来. 这对于人们以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去对待异质文化-- 174071伏尔泰:理性人格中人们的不同行为甚至是怪异行为起了很大作用,也推动了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多元并存的局面. 但又正是肇始于人类学家对差异的强调,发展出一种取消具有普遍性的共同评价标准的相对主义,认为凡是存在的便是合理的,认为差异只是差异,再没别的. 而早于他们一个多世纪的伏尔泰同样有着去发现差异的尝试,他的《路易十四时代》和《风俗论》都具有展现不同民俗、观念的文化人类学价值;但他比许多人类学家高明的地方就在于,他不满足于罗列出差异和承认差异在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而是以哲学家的眼光从普遍原理出发去透视和发现差异背后的东西. 他发现在表层的文化习俗差异甚至冲突之下存在着深层的一致性,它们就源于人在基本特性和需求上的一致性. 实际上,近几十年来人类学家也已经从他们的深入考察中注意到存在着一些普遍一致的道德观念,例如:每一种文化都把谋杀、撒谎视为不好的和要禁止的;都有尊敬老人、抚育儿童、忠于自己社会群体的要求;至于对自由的追求更是任何文化背景下的人所共有的,它是人们在相互隔绝、蛰居一隅的情况下也要产生的要求.就是说,从广泛的领域和长时期的人类经验中可以发现存在着所有民族都倾向于服从的普遍准则,这是使很不相同的文化背景之下的人能够沟通和交往的基本前提;而且这些准则构成了人类的共同价值,没有它们,就无法保持人的尊严.可以说,人类历史就表现为维护或破坏这些价值的历史.伏尔泰在《风俗论》结尾处这样概括全书的主题:“凡本质上属于人性的一切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凡依赖于习俗的-- 175新信仰 171一切则互不相同,如果它们始终如一,那也纯系偶然. 习俗王国比人性王国远为巨大,它伸展至种种风俗和所有习惯,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多样性.而人性则在世界上显示出统一性,它到处只确立少量不变的原则. 因此基础到处相同,而文化产生多种多样的结果.“A H 这个结论把承认和尊重文化多元并存的现代精神与承认和尊重共性进而尊重公理的现代精神都包含于其中. 而后一种精神,也就是坚信有一套普遍法则高于具体法律、风习,并且坚决去维护普遍法则的精神是十分宝贵的. 它不仅在思维上比那种把判断限制在特殊群体中的史前人类思维水平不知高出多少,更在道义水准上以站在人类立场的无私与博大而与那种以差别性标准去抗拒公理的民族或集团偏私性形成鲜明对比.五、世界主义不再有持剑的士兵,不再有国境……整个宇宙就是一个统一的家庭.——维克多. 雨果世界主义实际上就是基于公理和人类的立‘场,把人性看得高于民族性,把人类共同利益看得高于民族利益.因此,世界主义者都把对人类的忠诚置于一切责任之上,他们首先是人类的一员,然后才是特定民族、特定国家的一员. 这是尊重公理的逻辑结果.西方文化史上的学者们对公理的探寻和世界主义精神是-- 176271伏尔泰:理性人格自古希腊以来代代相承的一个传统,十八世纪法国启蒙学者是这个宝贵传统上十分重要的一环,他们中间几乎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著述中阐述过世界主义观点,而且几乎每个人都在行动上表现出这种精神气质.在启蒙思想家的先驱培尔身上,这种气质就表现得十分鲜明.培尔宣称,学者在追求真理时,必须忘掉他属于任何特殊的国家,忘掉他是由任何特殊信仰教养大的. “如果有人问他,‘你从何处来’?他必须回答:‘我既非法国人或德国人,也不是英国人或西班牙人.我是个世界公民.我既不为哪个皇帝效劳,也不为法兰西王效劳,而只为真理效劳.真理就是我的女王.我只对她发誓服从.”A I 培尔的这段话堪称世界主义的一个经典性表达. 伏尔泰作为培尔的精神继承人和最杰出的启蒙学者,对于维护和发展世界主义精神传统作出了突出贡献.伏尔泰也像培尔一样,认为知识界人士应该“越出他们民族的习惯、成见和缺点”,他几乎重复了培尔关于“世界公民”的看法,说:“应该真实;应该公正;哲学家既非法国的,也非英国的,也非弗罗伦萨(意大利)的;他是属于万国的.“A J他一生都抱着一个伟大理想:希望看到一个根据普遍法则而实现的和平、自由的世界共和国. 他想借助于他心目中的开明君主腓特烈大帝来实现这个理想然而这个幻想被现实无情地击碎了;他退而求其次,把希望寄托于知识界在各国交战中不分国籍、超越宗教分歧建立的广泛联系上,他把这称为“文人共和国”。在《路易十四时代》第34章中,伏尔泰热情赞扬从17世纪扩大了的这种联系,他写道:“各国哲学家之间的通讯联系从来没有像当时那样广泛. 莱布尼兹在其中起-- 177新信仰 371了推动作用. 虽然战争此起彼伏,宗教信仰互不相同,但已经在欧洲无形之中建立了一个文化知识的共和国. 在各门科学、各种艺术的领域中,各国之间因此得以互相帮助. 各类科学院是这一共和国的组成部分.意大利和俄国有文字之交.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都到莱顿去学习……各种学科的真正学者加强了这一大规模的有才智的人物的联系交往. 这种联系交往遍及各地,没有在任何地方受到约束,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这是对饱尝野心和政治在这世界上播下的种种痛苦的人的一种慰藉吧!“A K 这种联系之所以能建立,原因就在于学者们以求真为己任,而伟大的真实的思想是无国界的.在加强这种联系和交流上,伏尔泰在自己这个世纪起的作用毫不亚于上一世纪德国的莱布尼兹. 关于这一点,只需要想一想他向法国人民介绍英国的成就和英国作家的热情,想一想在西雷古堡、在普鲁士、在费尔奈雨点般发向全欧的文章、小册子,想一想他为宗教宽容、为司法公正、为言论写作出版自由而掀起的世界性运动.如果说在维护和巩固各国学者的联系上他是在继续前人的工作,那么,对各民族取公正态度、尤其是公开反对种族歧视则是在扩大欧洲世界主义传统的内容. 从他的第一部重要著作《哲学通信》开始,他就力图以不抱偏见的立场来看待和评价各个国家. 后来在《路易十四时代》、《风俗论》、《巴比伦公主》等重要著作中更进一步在评价非西方国家的文化、制度、风俗习惯和民情上表现出了一种即使在当时的先进学者中也不多见的客观和公正. 就在这里列举的几部著作中,他都表现出了力求去理解东方文化的热情,并且热烈赞--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