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周易江湖-3

作者:熊逸 字数:27092 更新:2023-10-08 19:48:38

“归妹变成暌,没人能帮忙。”——这是说,占到的本卦是归妹卦,从第一爻到第五爻不是少阴就是少阳,第六爻是老阴,所以阴爻变阳爻,全卦也就从归妹卦变成了暌卦。“归妹”是嫁女的意思,“暌”是分离、孤单的意思,现在我们不是还有个常用词叫“暌违”么。把这两个卦的意思联系起来看,从归妹卦变成暌卦,也就是从嫁女变成分离。——这难道是预示着伯姬和秦穆公今后会离婚吗?从后来的发展看,婚倒是没离,离的是晋国和秦国的国际关系。  史苏对这个“归妹变成暌”的解释还倒有几分道理,可是,如果按照我前边讲过的算卦规则,在占到一个变爻的情况下,应该以本卦变爻的爻辞来判断吉凶,在这个例子里,本卦变爻的爻辞就是那句“女人拿着筐,筐里空荡荡。士人去杀羊,却不见血光”,再没有别的话了。可史苏在讲完了这个爻辞之后,怎么又拿归妹卦和暌卦这两卦的卦名来说事了?这是什么规矩呀?  先把这个疑点放着,往下看。  “震卦变离卦,也就是离卦变震卦,又是雷,又是火,姓嬴的打败姓姬的。”——好像很奇怪哦,不明明是归妹卦变成暌卦么,怎么又出来了震卦和离卦,还互相变来变去的?  ——这种看卦方法我在前边已经讲过了。归妹卦是属于六十四卦系统里的,从下到上一共六根爻,这六根爻的下面三爻构成了一个八卦系统里的兑卦,上面三根爻构成了一个八卦系统里的震卦。《易经》里写成:“归妹,兑下震上。”在下面的兑卦叫做“内卦”,在上面的震卦叫做“外卦”。其他的卦也都是这个规矩,可以看成“内卦”和“外卦”两个部分。  分清了内卦和外卦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归妹卦的第六爻是阴爻,而且是老阴,所以要变成阳爻。归妹卦的第六爻属于外卦(震卦),当这一爻变成阳爻之后,震卦也就跟着变成了离卦,而归妹卦的内卦(兑卦)因为不存在变爻所以没有任何变动。  外卦震卦变成了离卦,内卦兑卦不变。我们自己来画一下:上边画个离卦,下边画个兑卦,嗯,这不正好就是暌卦么!和“归妹变成暌”是一样的,只不过看卦的角度不一样罢了。    图14-归妹之暌,内卦和外卦的变化与象征    现在再结合一下前边讲过的八卦的一些象征意义:震卦象征雷,离卦象征火,兑卦象征泽。下面,老规矩,内卦代表自己,外卦代表对方,于是,代表晋国和伯姬这一方的内卦无论在归妹卦里还是在暌卦里都是兑卦,而代表秦国和秦穆公一方的外卦却从先前的震卦变成了后来的离卦。——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慢慢来。先看归妹卦:震在上,兑在下;换成象征物来说,就是:雷在上,泽在下。我们想像一下这个场面:在一片水乡大泽之上,乌云密布,雷鸣电闪,一个个响雷砸下来,大泽里的“枯藤老树昏鸦”全被劈死了,“小桥流水人家”到处闪着火光,“古道西风瘦马”全都惊了,乱冲乱撞,“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位断肠人正骑在一匹瘦马上,抬头向苍天怒喝:“好你个雷公,敢打雷吓唬我,我拿大锤砸死你!”说完,把手中两把名震天下的雷鼓瓮金锤扔向空中——这就是隋唐第一条好汉李元霸光辉一生的最后一幕。  现在能够有一些感觉了吧?天上的雷鸣电闪就是震卦,就是秦国,就是秦穆公;地下的水乡泽国就是兑卦,就是晋国,就是伯姬。嗯,从这个卦像上看,事情似乎不大妙啊!  然后,震卦变了,变成离卦了,离卦象征着火。现在的场面是:不是雷在泽上劈了,改成火在泽上烧了。  ——史苏说的“震卦变离卦”倒是很合规矩,可为什么又说“也就是离卦变震卦”呢?这个问题我是解答不了的,不过呢,现在对他这一整句话的意思我们却能有个八九不离十的理解了。“震卦变离卦,也就是离卦变震卦,又是雷,又是火,姓嬴的打败姓姬的。”史苏是说,无论是震卦的雷还是离卦的火,都代表着秦国,对代表我们晋国的兑卦(象征物是“泽”)都会造成伤害;秦国的国君姓嬴,晋国的国君姓姬,姓嬴的会打败姓姬的。    这句明白了,再看看史苏下面那句:“车说其輹,火焚其旗,不利行师,败于宗丘。”  这句话好像比前边那几句更让人费解呀!  别气馁,听我慢慢解释。  “輹”,这个字恐怕多数人都不认识,它读“服”,是古代马车上的一种重要零件,如果你会骑自行车,就把这个“輹”当作脚蹬子好了。  “说”,不是说话的说,而是脱落的“脱”。  所以,“车说其輹”,意思就是“马车脱落了輹”,如果你会骑自行车,你可以把这句话理解成“自行车的脚蹬子掉了”。  那么,史苏是从哪里看出来自行车的脚蹬子要掉呢?难道卦像上连这都有?!  ——不错,卦像上还真是连这都有。八卦是宇宙万物无所不包的,比如乾卦,象征天、阳、男性、君……所以,只要你肯动脑子,凡是具有类似特征的东西都可以作为乾卦的象征物。  在“十翼”里有一篇《说卦》,讲了好多取象的例子,其中就说到震卦象征着车,兑卦象征着毁折。  这就明白了吧?归妹卦是震在上、兑在下,联系起来就是车的下面出故障了。脚蹬子不是正在自行车的下方么,輹也正在古代马车的下方。  有人可能会较真:“刚才你还说震卦象征雷,兑卦象征泽么,怎么一转眼震卦又象征车,兑卦又象征故障了?就算是八卦可以包罗万象,那也得有个谱啊,人家乾卦象征天、象征阳、象征君,谁都能理解,可这个震卦,凭什么又能象征雷,又能象征车呢?雷和车根本就不搭界呀?”  嗯,是呀,为什么震卦既能象征雷,又能象征车呢?  我用李商隐的一句诗来回答你:“车走雷声语未通。”看看,“车走雷声”,古代的车又没有橡胶轮胎,又没有减震器,开起来轰隆轰隆的。你要是赶上阴天在城里开车,妇女们都得跑到院子里收衣服——以为打雷下雨了呢。  有一些江湖同道玩《周易》比较死板,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都二十一世纪了,给人算卦的时候还拿震卦当车来解释呢,看看,没有与时俱进不是?如果还拿这套象征体系来算卦,你说震卦象征拖拉机还行,开起来轰隆轰隆的像打雷,可你要说震卦象征奥迪,奥迪公司非告你诽谤不可!  好了,了解了“车说其輹”,再看“火焚其旗”。有人应该已经能够举一反三了吧?  “火”从哪儿来?离卦象征着火,对,刚才离卦就象征火,现在还象征火,没变。“火焚其旗”就是大火把旗子烧了。  有细心的人可能会问:“旗子是从哪儿来的?难道兑卦这时候又象征旗子了吗?”  对不起,我也不知道,我没听说兑卦还能象征旗子,也想不通兑卦为什么能象征旗子。这里存疑,反正史苏怎么说,我们就先怎么听吧。  车坏了,旗烧了,谁都知道这不是个好兆头,所以“不利行师”,也就是不利于打仗。  ——这个推论还容易让人接受,车坏了,旗烧了,我要是将军,我心里也得发毛。可史苏在“不利行师”之后又作了一个惊人的推论,内容非常具体,非常细节!    算卦算什么最难?  算具体的事情最难。  好比你是个大学生,我给你算了一卦,说你中学时代暗恋过班上的一个同学。  无论用在谁身上,我这卦的准确率几乎就是百分之百。  可我如果毫不犹豫地告诉你,你暗恋的这位同学名叫癞痢三,我准确地算出了具体姓名,这才最难啊!——当然,如果你没把“癞痢三”这个名字文身在显眼部位的话。  史苏下边所作的推论就等于是我算出了“癞痢三”这个具体的人名。——史苏在预言了“不利于打仗”之后,接着说的就是“败于宗丘”,意思是说:“将会在宗丘这个地方吃败仗!”  宗丘是哪里?就是韩原。宗丘是韩原的别名。咱们可别忘了囚室里的晋惠公,他在“韩原之战”里作了秦国的俘虏,正在回想当年史苏这一卦呢。  有人可能会问:“史苏既然都算出来‘韩原之战’了,为什么当时不直接说韩原,而非要说什么宗丘呢?”  推测起来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天机不可泄漏”,算命先生从来都只是稍微给你透透底,剩下的内容要靠你自己去“悟”,不过说实在的,史苏说的已经够明确了!二是为了照顾押韵。算命的话古往今来大多都是一套一套的,史苏这句“车说其輹,火焚其旗,不利行师,败于宗丘”我们用现在的普通话读,读不出押韵来,可在古音里这还真是押韵的,“旗”和“丘”,连同前面句子里的“姬”,在古音里都是一个韵。如果把“宗丘”换成“韩原”,就押不上韵了。  这个问题好解决,可下一个问题就伤脑筋了:史苏是从卦像的哪一处看出来晋国将来要在宗丘被秦国打败呢?  我们把这个问题简化一下,抓住一点,就问问“宗丘”这个地名是怎么算出来的。  这可太厉害了,算卦居然还能算出地名来?!可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史苏却没有讲。遗憾呀,这里面的玄机我们恐怕永远也不知道了。  这还不算最厉害的,史苏紧接着又掏压箱底的绝活了:“《归妹》《睽》孤,寇张之弧,侄其从姑,六年其逋,逃归其国,而弃其家,明年其死于高梁之虚。”  这是史苏的最后一段,依然押着韵:孤、弧、姑、逋、虚,这几个字用现代普通话也能读出一些韵味呢。至于意思,说出来的预言比方才“宗丘”什么的更具体:“‘归妹’这个词的意思是嫁女,‘暌’这个词的意思是孤单,然后,敌人的弓张开了。侄子跟着姑姑,六年之后扔下家眷逃回祖国,第二年死在高梁一带的废墟。”  前几句都好理解,“侄子跟着姑姑”是怎么回事?本来不是给伯姬出嫁算的卦么,最后怎么算到什么“侄子”的身上了?这个“侄子”看来命不太好,在“六年之后”(不知道从什么时候算起)抛妻弃子,逃跑了。既然说他“逃回祖国”,那他以前应该一直在外国待着,然后,好不容易回国了,可第二年就死翘翘了——死的地点也算出来了,就在“高梁一带的废墟”。  这到底是在说谁呢?  既然是算伯姬的婚姻卦,这位“侄子”不会就是伯姬的侄子吧?  ——这个问题稍后再说。先看看史苏在说到“侄子”之前的那些话,不错呀,都一一应验了!晋国想通过联姻和秦国搞好国际关系,可在晋献公死后,女婿秦穆公却对儿子晋惠公发动了“韩原之战”,不错,不错,“女人拿着筐,筐里空荡荡。士人去杀羊,却不见血光。西邻有责难,无计可补偿。归妹变成暌,没人能帮忙。”晋献公嫁女,徒劳无功啊,秦国反倒打过来了。“震卦变离卦,也就是离卦变震卦,又是雷,又是火,姓嬴的打败姓姬的。车子熄火抛锚,大火烧掉军旗,不利于出兵打仗。在宗丘打仗会遭到惨败。”这也不错,全在预言着“韩原之战”,晋惠公乘坐的外国马拉的车关键时刻抛了锚,连这个细节都算出来了,厉害啊!  我们回过头来再说这位做了秦国俘虏的晋惠公,此刻在囚室里追想往事,想起了史苏当年的每一句预言,不仅感慨万千:“唉,当年我家老头子要是听了史苏的话,不把伯姬嫁到秦国,我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啊!”  晋惠公这一感慨,旁边却有人不爱听了。  咱们平心而论,人家秦穆公对晋国真是不错,帮着晋惠公回国当老大,晋国闹饥荒的时候秦穆公搞了个国际大援助“泛舟之役”,晋国有多少人都念秦国的好呀,秦国对于晋国,真是“同志加兄弟”,亲得不能再亲了。正是晋惠公自己才应该对“韩原之战”负上百分之百的责任。  晋国不是没有明理的人,此时跟晋惠公被关在一起的晋国大夫韩简就是一个深明大义的好干部。在“韩原之战”的前夕,韩简曾经被晋惠公派出去给秦国军队下战书,结果当面被秦国人一挤兑,韩简看人家义正词严、士气高涨,再想想晋国这边,不说别人,自己就知道这回完全是祖国理亏。韩简知道这种仗没法打,必败无疑,当时他就自言自语说:“我要能活着被秦国人抓俘虏那就烧高香了!”  结果,韩简如愿以偿,还真就作了俘虏了,和老板晋惠公被关在了一起。韩简一听晋惠公念叨史苏算卦的往事,很不爱听,反驳说:“龟,象也;筮,数也。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先君之败德,乃可数乎?史苏是占,勿从何益?《诗》曰:‘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僔沓背憎,职竞由人。’”  韩简这番话表现的是春秋时代的人对占卜算卦的另外一种态度,和周朝的开国先祖周武王、周公旦他们是一脉相承的。不过这段话不太好翻译,历来的解释也多有分歧。我这一家之言的解释是:乌龟壳那套玩意搞的是形象占卜法,通过观察烧灼之后的裂纹来判断吉凶;《周易》蓍草那套搞的是数字占卜法,是用一堆草棍玩排列组合。咱们先得搞明白占卜算命的原理:事情刚刚发生的时候我们会看到它未来发展的一些端倪,这些端倪就是“象”,可以烧个乌龟壳来研究研究;事情发生之后愈演愈烈,头绪纷繁,这些头绪就是“数”,可以摆摆草棍用《周易》来研究研究。事情的发展顺序和因果关系咱们要搞清楚,不要倒因为果,先君晋献公坏事干了那么多,和草棍有什么关系呢?就算他老人家当初听了史苏的话,没把伯姬嫁到秦国去,他留给晋国人还不照样是个烂摊子!《诗经》里有一句说得好:“百姓的灾祸不是老天爷降下来的,全都是人作的孽!”  韩简这是暗讽晋惠公:“您今天落到这个下场,还不都是自己作的孽,关老天爷什么事,关你死去的老爸什么事,关人家史苏什么事?”  韩简说的不错,可这也不能全怪晋惠公推卸责任,领导嘛,出了事哪能不往外推责任呢?要么就是杀几个替罪羊,要么就是归咎于自然灾害,要么就是把主要责任推给上一届领导人——晋惠公现在就是这样,把责任推到死去的老爸身上了。    晋惠公被抓了俘虏,脑子倒是冷静一些了,赶紧派人回国传达最高指示,把首都的大小贵族们召集到王宫门前,以国君的名义给予奖赏,转告大家说:“我就算将来能被秦国放回来,也给国家带来耻辱了,没脸再作国君了。还是占卜一下,立我的儿子圉来做我的继承人吧。”  这一招很奏效,晋国上上下下很快便产生了一种哀兵必胜的劲头,春秋时代最著名的一次政治体制改革——作爰田——就在这时候,就在晋国,热火朝天地搞起来了,同时,大家也按照晋惠公的嘱托,拥立了太子圉。  国君被俘,就赶紧拥立新的继承人,这是历史上一贯的政治技巧,因为这样一来,被俘的国君就失去了被对手要挟的价值。现在,咱们先放下牢房里的晋惠公,得重点讲讲这位太子圉了。  圉,读作“语”,这个字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你觉得会是什么意思呢?  既然是个人名,何况又是国君之子的名字,肯定是个吉祥的字眼吧?  ——但是,恰恰不是。  我们不用查别的书,还只看这本《左传》,圉字当动词讲是“养马”,当名词讲是“马夫”。  鲁庄公的女儿有一次观看祭祀表演的彩排,有一个马夫隔着墙对大小姐吹口哨,大小姐的哥哥发现了,气得够呛:“好你个马夫,癞蛤蟆竟敢调戏天鹅,反了你了!”当哥的吩咐手下,赏了这位流氓马夫一顿鞭子。——这次未遂的调戏事件后来导致了鲁国最高政治当局的大换血,而这位流氓马夫在《左传》的记载就是“圉人荦”。  还是《左传》,著名的盲乐手师旷说过:“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朋友,庶人、工、商、皂、隶、牧、圉皆有亲昵,以相辅佐也。”意思是:社会各阶层的人都有自己的人际关系圈,一个圈子的人互相帮助。我们要注意的是,师旷是把“庶人、工、商、皂、隶、牧、圉”划在同一个圈子了,“圉”跟工匠、商贩、奴隶属于同一个阶级。  现在觉得奇怪了吧?堂堂晋惠公的大公子,为什么起了“圉”这么个名字呢?  太子圉马上就是晋国的下一代领导人了,贵族们开会的时候一发言:“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姬马夫同志为核心的晋国权力中心周围……”这好像很难让会议保持严肃气氛啊?    太子圉的得名是有个典故的:  遥想当年,骊姬搞阴谋,太子申生被逼自杀,重耳和夷吾双双逃亡国外,夷吾,也就是后来“韩原之战”中的主角晋惠公,逃到梁国落了脚。梁国是个小国,位置大体在秦国和晋国之间。  在整个春秋时代,逃亡的政治犯通常是很受外国欢迎的。梁国国君看夷吾不错,把女儿嫁给了他(这种行为相当普遍,我们可以理解为政治上的期货投机)。没多久,这位娘子就怀孕了,可怀了十个月,却还没有临盆的迹像。  这该怎么办呢?  ——很简单,占卜!在那个时代,有了问题就通过占卜来请示老天爷。  占卜师和当时其他职业的从业者一样,都是世代相传的,这回看来是老教授要借着这个机会带实习生来练练手,梁国大师卜招父带着儿子一起干——这可有看头:就这同一件事,父子两人要各占一卜。  儿子的占卜结果先出来了:“将会生下一男一女。”  爸爸的占卜结果也出来了:“不错,是一男一女,不过还有下文:男孩将来会做人臣,女儿将来会做人妾。”  看来姜还是老的辣!  “男孩将来会做人臣,女儿将来会做人妾。”唉,虽然是孪生兄妹(或者是姐弟),但今后的命运竟是如此悬殊啊,男孩会做大臣,虽然不知道会做部长还是处长,但好歹是个干部,女孩呢,要是往好了想,虽然处长做不了,好歹也不会一辈子作处女,能找个人家嫁了,只是可惜,是作妾,没地位呀。  真是这样吗?  其实卜招父预言的是:男孩和女孩将来都一样惨。  追溯一下语源的话,“臣”不是指“大臣”,而是指奴隶。清朝官员在面见皇上的时候,汉人官员自称“臣”,满人官员自称“奴才”,听上去好像汉人还多了几分尊严似的,其实刨根究底,臣就是奴才,奴才就是臣。  臣是奴才,妾基本上也就是女奴——古代男人官员自称“臣”,女人自称“奴家”,看来都不是什么好词啊。    夷吾两口子这时候不知道心里怎么想,肯定不大是个滋味。后来,孩子还真生出来了,也果然就是一男一女。夷吾心里憋屈着卜招父的预言,给儿子起名叫“圉”,给女儿起名叫“妾”。  你也许会觉得,夷吾这也太过分了吧,这么给孩子起名字,等孩子上了学,还不得被同学们笑话死啊!  可是呢,这就是当时风俗使然,用贱名来压制不祥,这种风俗到现代还有呢——农村孩子叫“狗剩”什么的,这风俗居然能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啊,看来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够资格了。  夷吾在梁国生下圉和妾这一对双胞胎小儿女是在鲁僖公六年,转眼间九年过去了,在这九年当中,晋献公死了,骊姬死了,骊姬的儿子奚齐死了,骊姬妹妹的儿子卓子也死了,夷吾得到了秦穆公的帮助回国登上君位了,又向秦国借粮所以发生了“泛舟之役”了,又抠门儿不借秦国粮食引发了“韩原之战”了,又打了败仗作了秦穆公的俘虏了,又安排人回国拥立太子圉作接班人了——这个时候,太子圉也已经长到九岁了。  有人可能会说:“卜招父占卜的水平不行啊,预言太子圉今后会当奴隶,可人家这就当上晋国的国君了,晋惠公如果能被秦国释放回国,得去梁国砸了卜招父的招牌才行!”  ——晋惠公即便真有这份闲心,也没这个机会了,因为秦穆公在发动“韩原之战”的前夕率先就把梁国给灭了,谁让梁国挡在秦国和晋国之间,而且还是晋国的盟友呢!  再者,各位也别为太子圉高兴得太早,要知道,《左传》里各位算命大师的预言几乎从来都没有落空过。    后来,晋惠公被秦国放了回去,继续作他的晋国国君,而太子圉却被送到了秦国当人质。太子圉的那个孪生妹妹“妾”也跟着哥哥一起去了秦国。卜招父的预言至此才全部应验,而这一年,太子圉兄妹还都只是十一岁的孩子。  不过呢,实际情况并没有那么惨,古代的人质和现代的人质有着本质的区别。现代的人质一般是遭到歹徒的胁持,苦不堪言,动不动就有送命的危险,古代的人质一般来说得到的待遇还是不错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这就和梁国的国君把女儿嫁给流亡公子夷吾一样,是做政治上的期货投机。人质一般都是太子,或者是太子的弟弟们,我们就拿太子圉来解说一下吧:如果秦国善待太子圉,太子圉在秦国待的时间长了就自然会对秦国产生感情,和秦国上上下下也都能混熟了,万一今后晋惠公一死,秦国再帮助太子圉回去接班,太子圉掌权以后很容易就成为亲秦派,这对秦国很有好处。  所以,当太子圉到秦国作人质的时候,秦穆公就和当初的梁国国君对待太子圉的老爸一样,把自己的一个女儿嫁给了他。——国君一定要多生女儿,这可是很宝贵的政治资源!于是,十一岁的小男孩太子圉和秦穆公的女儿怀嬴喜结秦晋之好。这可真是地地道道、名副其实的“秦晋之好”,新郎是晋国太子,新娘是秦国公主。  小两口儿就这么在秦国生活下去了,但太子圉虽然年纪不大,却有着很好的政治头脑,天天收看祖国的新闻联播。久而久之,怀嬴也受了感染,有一天还问小丈夫:“你老爸可真不简单,晋国形势真是一片大好啊!”  太子圉很警惕地把眼珠一转,确定附近没人之后,压低声音对怀嬴说:“我想回国!”  怀嬴一笑:“你们晋国这么好,连我都想去呢。”  太子圉把嘴一撇:“根据我在祖国的耳目的秘报,我们家老头子病了好多日子了,说不准哪天就得玩儿完。他要是真死了,我得准备接这个班呀!”  怀嬴没有很懂。  太子圉接着解释:“你想想,我老妈是梁国公主,可梁国早在韩原之战的时候就被你们秦国给灭了,我妈娘家没人了,指望不上了;你倒是秦国公主,可你老爸好像不大待见我,指望他帮忙看来有难度;可晋国国内呢,在我老爸身边,还有我一大堆兄弟呢,这些人要是有势力大的,脑瓜机灵的,拉拢一些重要贵族,很可能就接了班了。不行,我得回国,我得想办法让晋国人民都紧密团结在以我姬马夫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班子周围!好老婆,你跟不跟我走?”  怀嬴这回听明白了,回答丈夫说:“你是晋国的太子,这些年屈居我们秦国,你想回国也是人之常情。可我老板,也是老爸,让我伺候你,是为了让你能在秦国安心待着。我要是跟你一起走,那就违抗了老板的命令了。不过呢,我虽然不跟你回去,可你放心,我也不把你悄悄回国的打算泄漏出去。”感谢怀嬴的通情达理,于是,太子圉离别妻子,秘密返回了晋国。  这一年,太子圉十六岁。    机遇从来只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第二年,晋惠公真的死了,太子圉也真的成功当上了老爸的接班人,这位十七岁的小国君后人称之为晋怀公。  晋怀公刚刚继位,马上就颁布了一个奇怪的命令:“无从亡人。”这是告诉晋国的大小官员们,要和海外流亡分子划清界限!  按说新君继位,那么多重要事情要做,怎么弄出这么个古怪命令呢?难道这就是晋怀公此刻要面对的头等大事吗?那么,所谓“海外流亡分子”到底是谁呢?  ——其实很好猜。咱们想想,统治者最担心的是什么?外国入侵吗?也不是很重要,大不了就是个割地赔款呗。国内闹灾荒了吗?也没太大关系,大不了死上几千万老百姓呗。国内有人提意见吗?关起来就是,割断她的喉咙让她再也说不出话来!那,最担心的是什么呢?  很简单,最担心的是有夺权资格的人过来跟他夺权。  想起来了吧,当年太子申生被逼自杀之后,申生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弟弟流亡海外,其中一个就是夷吾,后来回国作了晋惠公,现在已经死了,可夷吾还有个哥哥呢,公子重耳,从申生自杀直到太子圉继位,这么多年的时间里,重耳始终都在国际社会上四处流窜。  有人可能会觉得重耳无非是一个流窜犯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说不定哪天外国政府一开什么大会,重耳就得被当作盲流给遣返回来。  可是,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政治流亡分子一般不会只是孤家寡人,它们的身边少不了一大群追随者,而这些追随者大多在国内也曾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也有着各种家族势力等等盘根错节的关系。这些人只要赶上机会合适,就有可能在外国势力的支持下组成一个流亡政府,然后翻回头来到国内搞政变。  想当年,晋献公刚死不久的时候,奚齐和卓子相继被杀,最有可能回国掌权的不是夷吾,而是重耳,而且,重耳素有贤名,在国内有一大批粉丝。  如今,十七岁的晋怀公耿耿于怀:重耳,嘿,此人不除,我将永无宁日!  这就是政治,其实算起来,重耳还是晋怀公的大伯呢。    如果不是晋怀公的命令太苛,就是重耳的人缘太好,反正很快就有麻烦出现了。  晋怀公做事倒称得上雷厉风行,他放出风去,让重耳的追随者们限期回国,回国者无罪;可如果愈期不回,那就别怪咱翻脸无情了!  国内有个老人家叫狐突,德高望重,他的两个儿子都跟着重耳流亡在外,可狐突就是不肯叫两个儿子回国,还给晋怀公讲了一套大道理。晋怀公气坏了:好你个老狐狸,敢抗旨,我今天非得杀一儆百不可!  狐突就这么糊里糊涂地被杀了,晋国的算命大师卜偃凄凉地叹了口气,从此装病不出家门。他没有占卜算卦就直接说了一个预言:“《周书》上说:‘君主伟大而贤明,臣民温顺而服从。’君主如果不贤明,靠杀人来逞一时之快,恐怕位子坐不长了吧?”  这个苍凉的预言不知道有没有传到秦国。就在这一年,重耳流亡到了秦国,受到了秦穆公的盛情款待。秦穆公这是要做新一轮的政治投机,所以,不但给重耳好吃好喝,还一下子给了他五个女人。  真不知道秦穆公这是好意还是阴谋,人家重耳今年都六十出头了,一下子给五个女人,就连棒小伙子都有精尽人亡的危险啊!  一个古怪的细节是:这五名女子当中,有一位竟然就是当年太子圉的老婆怀嬴,算起辈分来她可是重耳的侄媳妇啊!  我们来看看“怀嬴”这个名字是怎么回事。第一个字“怀”是她老公晋怀公(当年的太子圉)的谥号,第二个字“嬴”是她娘家的姓。所以,“怀嬴”也是后人的叫法,当时是不会这么称呼的。  我们为了方便起见,就叫她怀嬴好了。  怀嬴在当年老公太子圉逃回晋国的时候没有跟着一起跑,结果等来等去,老公确实如愿以偿地作了晋国的新任国君,却没能把自己给接过去,现在不过才过了一年的工夫,老爸就又把自己交给了老公的大伯——六十多岁的重耳老头,唉,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    现在民歌里还在唱的“带着你的妹妹,一起嫁过来”曾经引起过人们的争议,有较真的人觉得这歌词没道理,怎么娶媳妇还把媳妇的妹妹一起娶过来呀?后来专家说了,这是最初犯了一个翻译错误,“妹妹”其实应该是“伴娘”,这句歌词是说伴娘参加婚礼。于是大家这才释疑。  民歌到底是怎么唱的,我不了解,不过呢,在春秋时代,“带着你的妹妹,一起嫁过来”还当真就是流行的社会风俗,而带着伴娘一起嫁也同样是一种风俗,伴娘一般都是同宗姐妹,甚至是姑姑或者侄女,辈分倒是无关紧要的。  怀嬴在嫁给重耳的时候,就是作为重耳新婚大老婆的“妹妹”或者说是“伴娘”的,从这以后,史书再提到怀嬴的时候就改口称呼她为辰嬴了——“嬴”是娘家的姓,不变,“辰”字说不清到底是什么意思,有可能是她死后的谥号。  辰嬴,也就是过去的怀嬴,在新婚的日子里伺候老公洗手洗脸。我们也不知道辰嬴这会儿是怎么想的,看着眼前这位新任老公,怎么看怎么像老公公。老公公还很牛气,洗完手也不擦,就简单把手甩了两下。  有人可能不理解:洗完手甩甩水,我们平时也这样啊,难道这样就叫牛气了呀?  不错,我们现在这么做不叫牛气,可重耳当年这么做,那可真叫牛气。大家别忘了我们中国可是个礼仪之邦,规矩多着呢。洗手的规矩是这样:辰嬴应该端着一个装水的容器,重耳伸出手来,辰嬴把容器里的水慢慢倒在重耳的手上,重耳洗手,下边还有个容器接着洗手漏下来的水,重耳洗完手以后,辰嬴要递上毛巾,重耳用毛巾把手擦干。到此,完成一套完整的洗手程序。  重耳这时候可能心情太好,忘记规矩了,洗完手,没等辰嬴递上毛巾,直接就甩了甩手。  女性读者请想一想,如果你是辰嬴,现在你会怎么办?  好像谈不上怎么办是吧?无非是老公一时没注意罢了,这也算个事?  至多说他一句:“亲爱的,我们要讲文明、懂礼貌,下回不许再这样了,嗯嗯——”  可辰嬴不一样,当时就不干了,怒气冲冲地对重耳说:“秦、晋两国是地位相当的大国,你为什么轻视我!”  没想到吧,重耳不过是没用毛巾擦手,却被上升到国际关系高度了。  你要是重耳会怎么办?“嘿嘿”一笑,抱起辰嬴来先亲一口:“小美人儿,你还挺幽默!”  重耳一点儿没觉得辰嬴幽默,马上脱了外衣——别想歪了,他老人家可不是要行不轨,这也是当时的礼仪:脱了西服正装,换一件脏背心,这是降低姿态向对方俯首的意思。这还不够,重耳马上又把自己关了禁闭,向太太赔不是。  这真是高度政治化的婚姻生活啊,看来搞政治的人,洗个手都蕴涵着重要的政治意义。  鉴于重耳对洗手事件的高度重视,且认罪态度较好,辰嬴决定对重耳从轻处理。很快,重耳在岳父的帮助下——等等,这辈分有点儿乱:如果从伯姬那儿论,秦穆公是重耳的妹夫;如果从辰嬴姐妹来论,秦穆公又成了重耳的岳父;如果从晋怀公那儿论,秦穆公……我也算不过来了,反正一团乱麻就是了。总之,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  海外流亡分子回国了,晋怀公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他这位大伯重耳在晋国那可称得上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还别说这回他回来是有秦国在背后支持,就算没有,单凭重耳的名号,晋国也得有多少人闻风影从啊。  晋怀公今年十八岁,要是放到现在,也许高中还没念完呢,却在那个时候卷入了血腥的政治斗争漩涡,而且很快就败了大伯重耳的手里。  重耳的推进非常顺利,不多日就到了晋国的重镇曲沃——还记得这个地方吗,当初骊姬陷害太子申生,申生去祭祀生母,就是在这个曲沃。  曲沃还是那个曲沃,申生死了,重耳来了,多少年过去了。  紧接着,重耳便进入了国都绛城,举行了即位仪式。而十八岁的晋怀公此刻却戏剧性地变成了流亡者,不知他在一年前颁布那道古怪政令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会有今天的局面?  重耳和晋怀公,如今位置换了,重耳会颁布晋怀公那样的命令、禁止晋国有人接近新的流亡者晋怀公吗?  不会的,他没等晋怀公逃出多远,就派人在高梁杀死了他。高梁,就在今天的山西临汾附近。至此,晋怀公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不是我对这个十八岁的男孩子太苛刻,政治斗争嘛,只要你是失败的,那你就是罪恶的,管你是大人还是孩子。  重耳即位了,他就是后来“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大家应该都熟悉他吧?    讲了这么一大段故事,主要还是为了说明史苏算卦时最后的那一句预言:“侄子跟着姑姑,六年之后扔下家眷逃回祖国,第二年死在高梁一带的废墟。”  现在是不是能看明白了?——“侄子跟着姑姑”,是说太子圉到秦国作人质,他的姑姑就是秦穆公的妻子穆姬(伯姬);“六年之后扔下家眷逃回祖国”,是说太子圉在秦国作了六年人质,最后抛下了妻子怀嬴,回到了晋国,在晋惠公死后接班作了晋国国君;“第二年死在高梁一带的废墟”是说太子圉(晋怀公)在作了国君的第二年就被新近回国的大伯重耳赶下了台,在逃到高梁的时候被追兵所杀。  当年,晋惠公在“韩原之战”后作了秦国俘虏的时候,想起史苏的卦辞来,觉得多年前的预言如今竟然一一应验。其实呢,到他作俘虏的这个时候,史苏的预言还只是应验到了“韩原之战”,晋惠公还不知道史苏后面那“侄子跟着姑姑”的几句话还会在不久的将来应验在自己儿子的身上。  史苏这卦算的,真是分毫不爽啊!  史苏也太神了吧?《周易》也太神了吧?那么,你想不想学到史苏这两手呢?想不想知道史苏最后这几句预言是怎么推算出来的呢?  可是,遗憾的是,史苏到底是怎么推算的,《左传》里没说,其他史料里也找不出来,我们只能参考一下历代专家对这个问题的推测了。    前边讲过,史苏算的卦是“归妹之暌”,归妹卦变为暌卦,此时归妹卦的内卦不变,外卦由震卦变为离卦。震卦三根爻,上边两根阴爻,下边一根阳爻;离卦三根爻,中间一爻是阴爻,上下两根都是阳爻。  下面我们还要了解一个规则:八卦是分阴阳的,乾、震、坎、艮属于阳卦,坤、巽、离、兑属于阴卦。为什么这么分呢?——我们把一根阳爻当作数字1,把一根阴爻当作数字2,再把一个卦里的三根爻所代表的数字加起来,比如,乾卦是三根阳爻构成的,那么,这三根阳爻变成数字相加,就是:1+1+1=3;震卦是两根阴爻和一根阳爻构成的,加起来就是:2+2+1=5。我们把所有这八个卦都这么加一遍,凡是得数为奇数的,都是阳卦,凡是得数为偶数的,都是阴卦。所以,震卦是阳卦,离卦是阴卦,在震卦和离卦的关系里,震卦惟一的一根阳爻位于最下方,离卦惟一的一根阴爻位于中间。  接着来推:如果把震卦和离卦的三根爻都当作三层小楼的话,那么,震卦的阳爻在震卦的一楼,离卦的阴爻在离卦的二楼,也就是说,离卦的阴爻比震卦的阳爻要高一层楼。  震卦属于阳卦,所以代表男人;离卦是女性,所以代表女人。接着推:震卦里的那根惟一的阳爻就代表男人;离卦里的那根惟一的阴爻就代表女人。再接着推:离卦的那根阴爻比震卦的那根阳爻高一层楼,所以,它所代表的女人比震卦所代表的男人要长一辈。好了,可算推出来了:所以,震卦的阳爻就代表了侄子,离卦的阴爻就代表了姑姑。姑姑住的楼层高,所以,侄子要投靠姑姑。  ——不管你是不是觉得牵强,反正是给解释出来了。至于说后面那两句“六年之后扔下家眷逃回祖国,第二年死在高梁一带的废墟”,怎么推得出“六年”,怎么推得出“第二年死”,又怎么推得出“高梁”这么具体的一个地名,唉,其实呢,只要愿意多动动脑子,你恐怕自己也能八竿子给搭上。我们想想“文革”时期那么多从各种文字上硬给读出来的反动内容,同胞们在这方面的联想能力从来都不欠缺的。      一卦算出来八辈子    再看《左传》里的另一个案例。  话说武王伐纣之后,遍封诸侯,为了表示对古代圣王的尊敬(至少是表面上),于是找到了大舜的后人,把他们封在了陈国,就在现在的河南淮阳。  到了陈宣公的时候,陈国出现了一个让我们非常眼熟的局面:陈宣公早已经立了太子,可是,他有一个很宠爱的小老婆,这个小老婆又给他生了一个无比可爱的大儿子。下面会发生什么,用脚后跟都想得出来。  果然,太子被杀了。政治阴谋的一个原则是:杀戮绝对不会仅仅因为主角的死就宣告结束,必须斩草除根,把一干党羽消灭干净。于是,一个叫陈完的家伙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了深切的忧虑,谁都知道,他是太子最亲近的死党。  要是换在后来的大一统王朝,陈完必死无疑,可这会儿还好是春秋时代,诸侯林立,陈完脚底下抹油,没抹太多油就溜出国境了。  陈国在今天的河南淮阳,陈完向东逃,逃到山东,投奔齐国。  在那个年代里,流亡的政治犯通常会在外国受到很好的接待,就说陈完吧,是陈国有名的大贵族,还是个贤者,在国际社会上也是很有名望的,这样的人物外国巴不得请过来呢。赶巧,齐国现任国君正是大名鼎鼎的齐桓公,他知道陈完来了,非常高兴,想请陈完来作齐国的高官。陈完很客气,不接受高官,只接受了一个小官。从此,陈完在齐国就扎下了根。  人生无常啊!本来是陈国的大贵族,是太子的亲信,转眼间就变成了政治犯,流落到齐国混了一个小官。我们作为后人,作为读者,可能看看也就过去了,可如果你就是当事人,经历了如此一场天翻地覆的人生转折,你会怎么样呢?  如果你是陈完,你的心里会平静吗?  或者,如果你是陈完的老婆,你会不会怨恨老公呢?会不会后悔嫁给他呢?  我们还真不知道陈完的老婆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回想往事,当年在陈国,仍然单身的陈完那可是个钻石王老五啊。于是,陈国的贵族懿氏很想把女儿嫁给陈完,结下这门亲事,嗯,下边会发生什么事呢?  和晋献公准备要嫁伯姬的时候一样,当时的贵族们每当遇到重大的人生抉择的时候,不是占卜就是算卦,都得问问老天爷的意见。懿氏也不例外,弄了一只上好的大乌龟来,为了表示重视,或者是为了节约,没找占卜师,而是请老婆大人亲自操盘。  乌龟可能是比人类更早产生诗人的一个物种,懿氏老婆鼓捣的这只乌龟就用诗一样的语言发表了自己对这门亲事的看法:“吉,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  看来凤凰很早就被当作美好婚姻的象征了。这里所谓的“凤皇”就是我们说的“凤凰”,凤是雄的,凰是雌的,古龙说:陆小凤这个大男人不就在名字里有个“凤”字吗?说得也是,可王熙凤这个小女人为什么也在名字里有个“凤”字呢?  对这个问题咱们就不去较真了,反正呢,“凤皇于飞,和鸣锵锵”,是说凤和凰一起飞翔,叫声非常和谐。  “有妫之后,将育于姜”——这就先要说说“姓”和“氏”的区别了。我们常说的一个词“姓氏”,大家一般以为“姓氏”就是“姓”,其实“姓”和“氏”是两种东西。我们讲了半天陈完,其实这小子不姓陈,陈是他的“氏”而不是“姓”。“姓”和“氏”的区别是后来渐渐消失的,现在我们大家就只有“姓”而没有“氏”了。  那么,陈完如果不姓陈,又姓什么呢?  他这个姓很奇怪,姓“妫”(读“龟”)。前边不是说过陈国是大舜的后代吗,大舜的姓就是妫。为什么大舜姓妫呢?因为他以前生活在妫水旁边,就以地名为姓,于是才姓了妫。如果你还要刨根问底,问我那么早以前的历史可不可靠,那我可就说不出来了,大舜时代的事情咱们就别太当真好了。  话说回来,“有妫之后”的意思就是“姓妫的人的后代”,也就是指大舜的后人,也就是指陈国贵族,具体到当前语境之下,就是指陈完。顺便说说:“妫”前边的那个“有”字是个虚词,没有实际意思,我们现在还能看到这种很古老的用法呢,比如“有明一代”、“有清一代”等等。  “将育于姜”,这是说“将会在‘姜’繁衍后代”。整句的意思倒很明确,只是,“姜”是个什么东西啊?是一个地名吗?  如果你也生活在那个时代,你不用动多大脑筋就会想到“姜”是什么意思。这确实是一个地名,说的是姜家人的地盘——八成就是齐国。  武王伐纣之后分封天下,姜太公被封到了山东,他的封国就是齐国。所以,“将育于姜”是预言懿氏的女儿嫁给陈完之后将会在齐国而非陈国完成生育繁衍的工作。  再看“五世其昌,并于正卿”,意思也很明确,是说将来到了齐国之后,两口子生儿育女,儿孙继续在齐国繁衍,到了第五代人的时候,陈家就会成为齐国的大族,繁荣昌盛起来,官也作得很大。  最后一句“八世之后,莫之与京”。这里的“京”字不是指京城,而是“大”的意思,全句是说:“再等到第八代人之后,陈家人就牛得不得了了,再没有人能比他们更牛了。”  这是很吉利的预言啊,看来懿氏的女儿在嫁给陈完之后两口子要到齐国发展,到第八代重孙子的时候,陈家在齐国将会贵不可言。  懿姑娘,现在的陈太太,已经和丈夫到了齐国,虽然是作为流亡的政治犯灰头土脸地逃命来的,可无论如何,这也说明乌龟的预言已经应验了第一步了。将来又会如何呢,也许因为有了乌龟的预言,所以陈太太并不担心。  就算陈太太不担心,那么,陈完担不担心呢?  其实,陈完的心里也装着一套预言。这套预言不是乌龟说的,而是《周易》说的。    我们再来回想当年。  陈国别看都是大舜的后代,可大舜当年的禅让之风一点儿没传下来。陈国一代代的领导人靠了宫廷政变上台,又被在新一轮的宫廷政变中被搞下台,陈完的老爸陈厉公就是这么一位。  在陈完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有一天,一位周王室的史官来见陈厉公,随身还带了一部《周易》。嗯,如果你是陈厉公,你会做什么呢?  我们要知道,这位史官可是从中央来的啊,是从天子身边出来的!  我想很多人都会热情招呼那位史官:“大师啊,用您这双给天子算过卦的金手,给我也算一卦吧!”  这就叫人之常情,两千年前和两千年后都是一样。  陈厉公请这位大师给儿子算算,小陈完当时可能还不明白大人们这是在玩什么呢。大师排演蓍草,很快就算出了结果——其实也不快,起码要一个小时,但比起当时流行的烧乌龟壳来可是快得多了——这一卦叫做“观之否”。    图15-观之否    这位来自中央政府的算卦大师是这样解释的:    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陈侯使筮之,遇《观》之《否》。曰:“是谓‘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代陈有国乎。不在此,其在异国;非此其身,在其子孙。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坤》,土也。《巽》,风也。《乾》,天也。风为天于土上,山也。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于是乎居土上,故曰:‘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庭实旅百,奉之以玉帛,天地之美具焉,故曰:‘利用宾于王。’犹有观焉,故曰其在后乎。风行而著于土,故曰其在异国乎。若在异国,必姜姓也。姜,大岳之后也。山岳则配天,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    我来慢慢解释。  还记得晋献公请史苏给伯姬算的那卦吧?那一卦叫做“归妹之暌”,意思是:本卦归妹卦变成了变卦暌卦。现在这个“观之否”也是一样,观卦变成了否卦,观卦是本卦,否卦是变卦。  这里的“否”读作“匹”,这个读音现在一般只在“否极泰来”这个词里还用得到,而“否极泰来”正是来自《周易》,本来的意思是“否卦之后就是泰卦”,因为否卦不吉而泰卦吉,所以引申为“倒霉的日子一过去,好日子就要来了”。  观卦和否卦长得差不多,只有第四爻是不同的,观卦的第四爻是阴爻,否卦的第四爻是阳爻,所以我们可以推算出来,这位周太史在演算出观卦的时候,观卦的一、二、三、五、六爻不是少阴爻就是少阳爻,只有第四爻的阴爻是老阴爻,按照我们前边讲过的规矩,遇到老阴爻的时候把它变成阳爻,其他爻不变,这就成了新的一卦,这就是否卦。所谓“观之否”就是这么来的。  咱们先按照前边讲过的规则自己算一算,看看这个“观之否”到底预言了什么,最后再把我们的结果和周太史的结果对照一下。  嗯,按照前边讲过的规矩,当本卦只有一根爻产生变化,也就是说,只有一个变爻的情况下,我们要以本卦的这根变爻的爻辞来判断吉凶。所以,我们现在可以知道,观卦第四爻的爻辞就是这次算卦的结果。  我们来查查《周易》,找到观卦的内容,看到这样一些文字:    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  《彖》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象》曰:“初六童观”,“小人”道也。  六二,窥观,利女贞。  《象》曰:“窥观女贞”,亦可丑也。  六三,观我生,进退。  《象》曰:“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  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象》曰:“观国之光”,尚宾也。  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  《象》曰:“观我生”,观民也。  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  《象》曰:“观其生”,志未平也。    能看出我们要找的爻辞是哪一句吗?  有人可能会说:“就是第一句呀,不是写着‘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分明就是在讲观卦啊。”  ——讲观卦不错,可这是观卦的卦辞,回顾一下前边讲过的七条规矩中的两条:    第三种情况:有三个变爻,就不能用变爻的占辞来判断了,得用本卦和变卦的占辞,以本卦的占辞为主。  第七种情况:六爻一个都没变,这时用本卦的卦辞来判断吉凶。    看,只有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才应该用本卦的卦辞来判断吉凶。就现在这个例子来讲,只有观卦当中有三个变爻,或者一个变爻都没有的情况下,我们才应该用观卦的卦辞,也就是方才的那个第一句“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来判断吉凶。而现在的情况是,观卦里边有一个变爻,所以我们要找到这个变爻的爻辞。  这个变爻是第四爻,是根阴爻,所以坐标就叫做“六四”。“六”表示属性:阴爻;“四”表示位置:第四爻。——这就找到了吧,是这句:“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这句下边接着的那句“《象》曰:“观国之光”,尚宾也。”是《象》的内容,《象》是“十翼”之一,是战国时代的人用来解释《易经》的文字。  好了,这一次算卦的结果,就是得到了这一句话:“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一共九个字。  不要小看这九个字啊,这九个字涵盖了小孩子陈完将来的一生,甚至还涵盖了陈完的儿子、孙子、重孙子的命运啊!  那么,“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如此重要的九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观国之光”,是不是看上去有点儿眼熟啊?  有人可能会问:“这是不是和‘观光’有什么联系啊?”  不错,“观光”这个词还真就是从这儿来的。从字面上直译,“观国之光”意思是“观看国家的风光”。  这就要谈谈当时的风俗了:一国的使者到另一国出访,接待人员会带他四处转转,观光一下。如果使者是按照正确路线观光的话,他就会看到景色都是红光亮,人民都是高大全,这一切都折射出该国领导的伟光正。所以,观光是一种政治行为,有身份的人才能出国观光呢,联系到卦像上,“观国之光”应该就预示着小陈完将来会成为一个有资格、有身份出国观光的人物。  “利用宾于王”,别把“用”字往前靠,读成“利用”,这里的“用”是“于”的意思,全句连下来就是“利于作君王的宾客”。这和“观国之光”好像说的是同一件事,既然出国观光,自然是作外国君王的宾客了。  归纳一下,小陈完未来的命运是:会是个有身份的人,极有可能成为大使或者外交官。  下面再用不看卦爻辞的方法推演一遍。  先看是不是“得中”。观卦第四爻,嗯,既不是第二爻,也不是第五爻,所以“不得中”,不太好。  再看看是不是“得位”。观卦第四爻,阴爻居阴位,“得位”,不错。  再看看“乘”与“承”的关系。观卦第四爻,头顶上是根阳爻,脚底下是根阴爻。头顶上的阳爻“乘”着自己这根阴爻,属于“阳乘阴”的关系,合情合理,不错。脚底下被自己乘着的是根阴爻,“阴乘阴”,不好不坏。  最后结合以上几点,综合来看,小陈完的命运应该是“中上”水平。——这种算法只能算到这种程度,可算不出来什么将来作外交官那类具体的事情。  现在该来对照一下了,我们算的这卦和周太史算的有什么出入没有。    周太史用的《周易》(这里是只用《周易》狭义的意思,指的是《易经》,不包括《易传》)版本和我们的一样,他一开始得出来的结论也和我们一样。他说:“是谓‘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看,一个字不差。可他老人家接下来推出来的结论可就比我们厉害多了,他说:“代陈有国乎。不在此,其在异国;非此其身,在其子孙。”  所谓“代陈有国”,这话可说得够猛,意思是说小陈完将来会取代陈氏掌握一国之政。我估计陈厉公听到这话恐怕得觉得肝颤:难道这小孩子将来要推翻他老爸我吗?  还好,周太史先用了一个不确定语气“代陈有国‘乎’”,接下来又赶紧宽慰了陈厉公,说小陈完将来拥有一国之政,不在陈国,而在外国,而且当政的也不是陈完本人,而是陈完的子孙后代。  ——周太史说的也太神了吧,同样是看这个“观之否”,方才我们怎么就没看出这么多内容呢?咱们看看周太史是怎么解释的。  周太史先解释这句“观国之光”,他说:“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坤,土也。巽,风也。乾,天也。风为天于土上,山也。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于是乎居土上,故曰:‘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光,也就是“观国之光”的“光”,它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呢?周太史不把“光”当作“风光”来解释,他认为“光”就是太阳光、月光、星光那样的,是“远而自他有耀者也”,也就是说,是来自于远方的某个发光体的光线。  然后,周太史又解释另外几个卦像的象征意义。坤,象征着土;巽,象征着风;乾,象征着天。有人可能会问:怎么凭空又多出来这么几个卦呀?——这可不是凭空多出来的,前边讲过,一个六爻构成的卦可以分为上下两个三爻卦,所以,观卦可以分为下边一个坤卦和上边一个巽卦,否卦也可以分为下边一个坤卦和上边一个乾卦。这在有些版本的《周易》里会写作:观,坤下巽上;否,坤下乾上。  如果用象征物来替换一下,那就是:观卦,土在下,风在上;否卦,土在下,天在上。  先看观卦,现在充分发挥你的想像力,使劲想像这个场景:下边是土,上边是风,你能从中联想到什么?  我先想几个。  联想之一:我在扫院子,把土扫在了一堆,正要找簸箕来撮,突然刮起一阵风……完了,我刚才白忙了,还得重新打扫。  联想之二:一片黄土,没有草,没有树,也没有河流,一阵狂风吹来,把土刮上了天。土跟着风在天上飞呀飞,突然看到一座城市,很是繁荣。土和风商量说:“兄弟,我看这儿不错,你给踩一脚,我就在这儿下了。”  风一踩刹车,几百万吨黄土就倾泄到北京城了,北京人管这叫“沙尘暴”。再看天上,也许是为了纪念张国荣,所以“风继续吹,不忍远离”,还一路吆喝着:“清河,小营,回龙观,两块两块……”  可人家周太史不是这么联想的。周太史说:“风在天上吹,土在地上堆,这是什么?——这是山。”原文是:“风为天于土上,山也。”也可以解释成:“观卦上边的那个巽卦变成了否卦上边的乾卦,巽卦为风,乾卦为天,所以是风变为天;观卦下边的坤卦不变,观卦和否卦下边都是坤卦。结合起来看,就是上边的风变为天,下边还是土,这是什么?——这是山。”  不管两种解释的哪一种,我们是不是很难看出来为什么搞出来个“山”,我反正绞尽脑汁也联想不出“山”的意像来。  这个“山”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如果不是周太史的想像力过于丰富或者《左传》记载有误的话,那么,惟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周太史在这里用到了“互体”。  虽然没有几个《周易》专家认为“互体”是可靠的,或者说是确实存在的,但在这个案例当中,如果不引进“互体”的概念,恐怕很难解释出来周太史为什么会搞了个“山”出来。  所谓“互体”,就是说卦中有卦,在一个六爻构成的卦里,我们已经知道,下三爻构成内卦,上三爻构成外卦,然而,二、三、四爻还会构成一个“互体”的内卦,三、四、五爻还会构成一个“互体”的外卦。在观卦当中,二、三、四爻所构成的“互体”卦就是一个艮卦,而艮卦一般是象征山的。周太史所谓的“山”,就是来自于这个艮卦。    图16-观卦的互体    有了这个“山”了,周太史下边就说:“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于是乎居土上,故曰:‘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所谓“有山之材”,是说山上物产丰富:山是个好地方,有山林,也有矿藏。既然有了这么多山上的物产,“而照之以天光”,这就把“光”给联系上了,是说天上的光芒照耀着山里的丰富物产。“于是乎居土上”,这话很让人费解,从字面看就是接着上文说“于是就居住在土地上”,嗯,总好像讲不太通似的。想来整句话大致的意思是:山上有丰富的物产,又有日月的光芒照射,山是坐落在大地之上的。周太史从这三点再推出一个结论说:“这就叫‘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费解是不是?  “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这句话我在前边已经作了解释,如果用我前面的解释,却和周太史的这番话调和不到一起。如果硬往一块儿捏,那周太史的话就应该是这样的:“山上有丰富的物产,又有日月的光芒照射,山是坐落在大地之上的。所以爻辞才说:‘出国观光,适合作国君的贵宾。’”——这里有个矛盾,是在对“光”字的解释上,这个“光”,到底是一国的风光呢,还是日光和月光?而且,周太史的这句话的因果关系也不很明确:因为“山上有丰富的物产,又有日月的光芒照射,山是坐落在大地之上的”,所以“出国观光,适合作国君的贵宾”。这个“因为”和“所以”之间怎么看怎么都没有因果关系啊!  还有一个文字上的小问题:这里的“利用宾于王”可能是传抄的时候多出来的,周太史这几句话只是解释“观国之光”的,下面才接着解释“利用宾于王”。不过这倒无关大局,我们接着往下看。  周太史说:“庭实旅百,奉之以玉帛,天地之美具焉,故曰:‘利用宾于王。’”——这会儿才解释“利用宾于王”。  什么叫“庭实旅百”?那时候外交访问,到人家的宫廷之后要把礼物陈列在庭院当中,这就叫“庭实”;“旅”的意思是“陈列”,“百”是形容东西很多。  “奉之以玉帛”,这是说“庭实”都是一些好玩意,比如玉呀、帛呀这些值钱的东西。这里又体现着卦的象征意义:乾卦已经在前边象征过天了,现在又被用来象征金玉;坤卦也已经在前边象征过土了,现在又被用来象征帛。这些象征内容在“十翼”的《说卦》里是有详细记载的。而且,正如我前边所说的,只要你把握住卦的象征原则,宇宙万物全可以在八个卦里找到对应的象征表现。  “天地之美具焉”,这是说外交活动送的礼物又丰富又值钱,什么好东西都有了。  ——于是,最后得出结论是:“适合作君王的贵宾。”嗯,这个因果关系倒是讲得通的。  现在我们先假定周太史到现在为止推论得全都无懈可击,那么,下边的问题是,这卦不是给小陈完算的么,怎么说来说去最后又说到陈完的后代去了呢?这又是怎么推出来的呢?  周太史的回答是:“犹有观焉,故曰其在后乎。”这就是说:我们看看观卦的“观”字,这是观望、观看的意思,而一个人既然观望别人,那么他所看到的自然就是别人的事而不是自己的事,所以,“出国观光,适合作君王的贵宾”这个结果便不是应在小陈完身上,而是应在陈完的子孙身上。  周太史可真行,又跳到“观”的字眼上去作发挥了,可即便真是这样,为什么陈完一“观望”,就让占断辞应在自己子孙的身上呢?为什么就不是应在别人身上呢?这个推演步骤周太史却没说。  好吧,就算是周太史无懈可击地推演出占断辞是应在陈完的子孙身上吧,那他又是怎么算出来最后的应验不是在陈国而是在外国的呢?  周太史的回答是:“风行而著于土,故曰其在异国乎。”——大风刮呀刮,最后落在土上,所以说事情最终的应验是在外国。  仔细分析这句话,所谓“大风刮呀刮,最后落在土上”,这是从观卦的坤在下而巽在上来说的:坤在下也就是土在下,巽在上也就是风在上,这个风和土的关系前边已经研究过了,可这时周太史又把这一关系生发出了新意,唉,这真是我们想不到的啊!  大风刮呀刮,看来这是刮出国境了,这也容易理解,我小时候听天气预报总是说“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如何如何,所以那时候对苏联充满了仇恨,认为是他们一再放任本国的寒流到中国捣乱。大风(寒流)刮出国境,最后落在外国的土地上,这就象征着卦像的应验会在外国。  可是,周太史又是怎么知道巽卦所代表的风一定就是能够刮出国境的风呢?虽然那时候的国家都不大,可巽卦的风难道就不会是徐徐微风吗?难道就不会是小旋风吗?难道就不会是很大的大风,一刮就刮到太平洋了呢?如果真刮到太平洋,是不是就预示着小陈完的后代要在海上做出一番事业呢?  好吧,就算风听周太史的话,只刮到外国,既不更远,也不更近,那周太史又是怎么推算出这个外国就是姜姓国家的呢?  周太史的回答是:“若在异国,必姜姓也。姜,大岳之后也。”  这话说得真是斩钉截铁啊:“如果应在外国,一定是姜姓的国家。”为什么呢?因为“姜姓是太岳的后人。”  太岳,对,是太岳,没有笔误。  可前边不是才说了“大”岳么,怎么一转眼又成“太”岳了?  ——在古代,“大”、“太”、“天”其实都是一个字,后来才逐渐分开了。明白了这点,你就会知道不少看上去很玄忽的以“太”和“天”为开头的词其实并没有你想像的那样玄忽,你如果把它们替换成“大”,那感觉就朴素多了。  根据不大可靠的古史记载,太岳是尧舜禹时期的一个古老部落,因为立过功,所以被赐了姓,这个姓就是“姜”。姓里分氏,姜姓里又出了吕氏,大家熟悉的姜太公不是也叫吕尚么,这两个称呼一个是从姓来叫的,一个是从氏来叫的。姜太公在辅佐周武王灭了商朝之后,被分封到了齐国为诸侯(事实上他自己没去,是他儿子去的),这是世袭的。所以,如果说到太岳的后人,说到姜姓的国家,那很可能就是指的齐国。  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小陈完的子孙将来的发达之地就一定会是太岳后人所统治的国家呢?这可能是周太史从观卦“互体”的那个艮卦推演出“山”的象征,而“太岳”的字面意思就是“大山”,太岳是上古的部落,现在没有了,所以得找太岳的后人,这一找就找到了姜姓统治的国家——要找大国,那就一定是著名的齐国,要找小国,还有个不大知名的许国,这地方后来以曹操的首都许昌而闻名。  这个弯子绕得实在够大的啊!  周太史接着又说了两句饱含哲理的话:“山岳则配天,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这可能又是把观卦“互体”的艮卦和否卦外卦的乾卦拿来比较了,艮为山,乾为天,山是很高大的,是可以和天匹配的,可是,有一个原则值得人们警惕,那就是“物莫能两大”,也就是说:“东西不能两个都大”,引申的意思是:“不可能所有好处都让一个人给占全了,那也太没天理了”。举个例子说,不工作是很舒服的,可以睡懒觉,可以玩电游;拿高薪也是很爽的,月薪十万,年终还有高额奖金,人一有了钱,也就有了权,有钱有权就不愁没女人——可是,两个好处你最多只能占一头,要么游手好闲可是兜里没钱,要么拿着高薪可是流血流汗,既游手好闲又拿高薪的事——嗯,嗯,其实倒也不是没有,而且好像也不少,呵呵,我这个例子看来举得不大恰当啊!  算了,简单一点儿来考虑问题吧,就当既游手好闲又拿高薪的事不存在好了,这就是“物莫能两大”。根据这个原则,周太史推演出:小陈完的后人既然在外国会有大大的发展,那么,它们的祖国陈国就必然会衰落;在陈国开始走向衰亡的时候,陈氏家族会在外国繁荣昌盛起来。    时光流逝,后来,陈太太的乌龟的预言全都应验了,周太史给陈完的预言也全都应验了。陈完家族在齐国越发展越壮大,在第八代人的时候,终于成功篡夺了齐国政权,从此,齐国由姜姓国变成了陈姓国,而在这个时候,陈完的老家陈国却被南方的强国楚国给灭掉了。周太史不愧是御用算卦大师啊,区区一卦,就断了陈完八辈子的命运。      明夷待访:明确等待夷狄来访?    明朝灭亡,清朝建国,大儒黄宗羲不愿投靠新政府,甘心做个山野遗民。可是有人说,黄老先生其实是准备失身的,证据就在他的一本书的书名——《明夷待访录》。“夷”就是满清,“待访”就是等待满清朝廷派人来请他。  看上去很有道理哦,至少字面上也能自圆其说。  可要较真的话,会发现两个问题,一是“明”字不好解释,二是“夷”字虽然是指外族,可从古到今这个字都是蔑称,是贬义词,如果黄老先生真准备晚节不保,怎么可能用蔑称来称呼他所期待的新老板呢?  其实这真是错怪人家了,“明夷”不能拆开来读,这个词和“夷狄”没有一点儿关系,它是《周易》里的一个卦名,卦像是:内卦是离卦,外卦是坤卦。我们已经知道了离象征火,放到这个例子里它又象征太阳,我们也知道坤象征土地,这里没变,还是象征土地,联系起来看就是:太阳在土地的下边。  再往下就引申成:晚上。  继续引申就是:好人被埋没,处于黑暗当中。  现在能理解黄宗羲的意思了吧?  有较真的人可能会问:“不对呀,所谓‘太阳在土地的下边’,其实太阳是在地球的另一侧,我们东半球是晚上,人家西半球却是白天啊。再说了,太阳一直都在太阳系的中心发着光,只是我们这个小小的地球有个自转罢了,地球哪里遮得住太阳呢!”  ——这话说的倒也不错,可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哪能知道这些呢,《周易》里还认为雷是藏在地底下的东西,跳到天上打完雷还会回到地底下呢。  明夷卦的卦辞是“利艰贞”,意思是说:虽然你现在处境不妙,但占到这一卦,你小子就还有救。明夷卦是很让人费解的一卦,嗯,虽然其他卦也并不更容易让人明白。    图17-明夷卦    ——时间前推两千年,在《左传》记录中的鲁国,一个政治流亡分子正处于一生最困顿的时刻,而他在以前的一次算卦中也得过一卦“明夷”。    《左传·昭公四年》  初,穆子去叔孙氏,及庚宗,遇妇人,使私为食而宿焉。问其行,告之故,哭而送之。适齐,娶于国氏,生孟丙、仲壬。梦天压己,弗胜。顾而见人,黑而上偻,深目而豭喙。号之曰:“牛!助余!”乃胜之。旦而皆召其徒,无之。且曰:“志之。”及宣伯奔齐,馈之。宣伯曰:“鲁以先子之故,将存吾宗,必召女。召女,何如?”对曰:“愿之久矣。”鲁人召之,不告而归。既立,所宿庚宗之妇人,献以雉。问其姓,对曰:“余子长矣,能奉雉而从我矣。”召而见之,则所梦也。未问其名,号之曰:“牛!”曰:“唯”。皆召其徒,使视之,遂使为竖。有宠,长使为政。公孙明知叔孙于齐,归,未逆国姜,子明取之。故怒,其子长而后使逆之。田于丘莸,遂遇疾焉。竖牛欲乱其室而有之,强与孟盟,不可。叔孙为孟钟,曰:“尔未际,飨大夫以落之。”既具,使竖牛请日。入,弗谒。出,命之日。及宾至,闻钟声。牛曰:“孟有北妇人之客。”怒,将往,牛止之。宾出,使拘而杀诸外,牛又强与仲盟,不可。仲与公御莱书观于公,公与之环。使牛入示之。入,不示。出,命佩之。牛谓叔孙:“见仲而何?”叔孙曰:“何为?”曰:“不见,既自见矣。公与之环而佩之矣。”遂逐之,奔齐。疾急,命召仲,牛许而不召。  杜泄见,告之饥渴,授之戈。对曰:“求之而至,又何去焉?”竖牛曰:“夫子疾病,不欲见人。”使置馈于个而退。牛弗进,则置虚,命彻。十二月癸丑,叔孙不食。乙卯,卒。牛立昭子而相之。  公使杜泄葬叔孙。竖牛赂叔仲昭子与南遗,使恶杜泄于季孙而去之。杜泄将以路葬,且尽卿礼。南遗谓季孙曰:“叔孙未乘路,葬焉用之?且冢卿无路,介卿以葬,不亦左乎?”季孙曰:“然。”使杜泄舍路。不可,曰:“夫子受命于朝,而聘于王。王思旧勋而赐之路。复命而致之君,君不敢逆王命而复赐之,使三官书之。吾子为司徒,实书名。夫子为司马,与工正书服。孟孙为司空,以书勋。今死而弗以,同弃君命也。书在公府而弗以,是废三官也。若命服,生弗敢服,死又不以,将焉用之?”乃使以葬。    《左传·昭公五年》  五年春,王正月,舍中军,卑公室也。毁中军于施氏,成诸臧氏。初作中军,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季氏尽征之,叔孙氏臣其子弟,孟氏取其半焉。及其舍之也,四分公室,季氏择二,二子各一。皆尽征之,而贡于公。以书。使杜泄告于殡,曰:“子固欲毁中军,既毁之矣,故告。”杜泄曰:“夫子唯不欲毁也,故盟诸僖闳,诅诸五父之衢。”受其书而投之,帅士而哭之。叔仲子谓季孙曰:“带受命于子叔孙曰:‘葬鲜者自西门。’”季孙命杜泄。杜泄曰:“卿丧自朝,鲁礼也。吾子为国政,未改礼,而又迁之。群臣惧死,不敢自也。”既葬而行。  仲至自齐,季孙欲立之。南遗曰:“叔孙氏厚则季氏薄。彼实家乱,子勿与知,不亦可乎?”南遗使国人助竖牛以攻诸大库之庭。司宫射之,中目而死。竖牛取东鄙三十邑,以与南遗。  昭子即位,朝其家众,曰:“竖牛祸叔孙氏,使乱大从,杀适立庶,又披其邑,将以赦罪,罪莫大焉。必速杀之。”竖牛惧,奔齐。孟、仲之子杀诸塞关之外,投其首于宁风之棘上。  仲尼曰:“叔孙昭子之不劳,不可能也。周任有言曰:‘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初,穆子之生也,庄叔以《周易》筮之,遇《明夷》之《谦》,以示卜楚丘。曰:“是将行,而归为子祀。以谗人入,其名曰牛,卒以馁死。《明夷》,日也。日之数十,故有十时,亦当十位。自王已下,其二为公,其三为卿。日上其中,食日为二,旦日为三。《明夷》之《谦》,明而未融,其当旦乎,故曰:‘为子祀’。日之《谦》,当鸟,故曰‘明夷于飞’。明之未融,故曰‘垂其翼’。象日之动,故曰‘君子于行’。当三在旦,故曰‘三日不食’。《离》,火也。《艮》,山也。《离》为火,火焚山,山败。于人为言,败言为谗,故曰‘有攸往,主人有言’,言必谗也。纯《离》为牛,世乱谗胜,胜将适《离》,故曰‘其名曰牛’。谦不足,飞不翔,垂不峻,翼不广,故曰‘其为子后乎’。吾子,亚卿也,抑少不终。”    读过《论语》的人都知道,鲁国曾经有过三大权贵家族世代把持国政的局面,这三家人称“三桓”,分别是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叔孙氏里的一位名人——叔孙穆子。  话说叔孙氏的掌门人叔孙庄叔生了两个儿子,哥哥是叔孙宣伯,弟弟就是叔孙穆子。在叔孙穆子刚刚降生的时候,叔孙宣伯用《周易》算了一卦,演算的结果是“明夷之谦”,他把这个结果拿去给专业占卜师卜楚丘来看,想听听专家的意见。(这个细节告诉我们:可以自己来排卦,等算出结果了再请专家来断。)  卜楚丘看了看这个“明夷之谦”,马上就预言出了小孩子叔孙穆子的一生吉凶。  ——咱们还是老规矩,先自己算一回,算出结果以后再和卜楚丘的答案对照一下。    “明夷之谦”,就是明夷卦变为谦卦。我们先看看明夷卦长的是什么样,再看看谦卦长的什么样——哦,长得差不多,只有最底下的那根爻(也就是第一爻)不一样:明夷卦的第一爻是阳爻,谦卦的第一爻是阴爻。    图18-明夷之谦    由此我们可以反推一下:在叔孙庄叔排演出明夷卦的时候,从第二爻到第五爻不是少阳就是少阴,只有第一爻的得数是9,所以是老阳。是老阳就要变身,于是明夷卦的第一爻从阳爻变成了阴爻,而其他五爻不变,这就构成了一个新卦——谦卦。  规则在前面讲过:如果一个卦里只有一个爻是变爻,那么,我们就用本卦变爻的爻辞来占断吉凶。  这个“明夷之谦”,本卦是明夷卦,变卦是谦卦,所以我们在《周易》里来查找明夷卦的有关内容:    明夷:利艰贞。  《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象》曰:“君子于行”,义不食也。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  《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则也。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  《象》曰:“南狩”之志,乃得大也。  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  《象》曰:“入于左腹”,获心意也。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  《象》曰: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象》曰:“初登于天”,照四国也。“后入天地”,失则也。    以上是《周易》明夷卦的全部内容。谆谆教导不怕麻烦,我再来解释一回:  第一句“明夷:利艰贞。”这是明夷卦的卦辞,下边从“初九”到“上六”分别是明夷卦里六根爻的爻辞,咱们要找的第一爻的爻辞,第一爻也就是初爻,因为是根阳爻,阳爻用“九”来表示,所以叫“初九”。  找到“初九”,内容是:    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象》曰:“君子于行”,义不食也。    第二句的“《象》曰……”是“十翼”的内容,“十翼”也叫《易传》,主要是战国时代的专家们编写的对《易经》的解释和阐发的文字,又被后人把内容打散,和《易经》编排在了一起,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也包括很多古人看到的)《周易》其实是《易经》和《易传》的合辑。《易传》把《易经》的算卦内容给哲学化了,而且还有一些和《易经》相矛盾的地方。所以,我们如果只想算卦,就可以把《易传》拿掉不看,只看《易经》的内容就够。所以,对于明夷卦的初九爻我们要看的属于《易经》而非《易传》的内容只有这一句:    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好了,找到了,叔孙穆子的一生吉凶就全在这一句话里了。你如果能解读得了这句话,那你就可以洞察叔孙穆子的一生。——这对历史考试会非常有效,比如,考试会考《左传》的内容,叔孙穆子又是《左传》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出题的可能性非常大。可是,《左传》里关于叔孙穆子的记载实在太多了,而且很分散,实在太难背了。可现在我们有办法了,你只需要背下这明夷卦初九爻的爻辞,只有一句话,需要的时候只要把这句话一解码,叔孙穆子的一生事迹便完全展现在你的眼前。  什么,你觉得这不可能吗?  如果不可能,还要《周易》作什么,我郑重告诉你:这是人家卜楚丘早就做过的事,虽然他并不是为了考试。  一句话断尽一生,神奇吧?所以呢,虽然这句话看上去比爪哇文还难懂,但它很值得我们费费心思。  《周易》的每一句卦爻辞都好比一个压缩比超高的ZIP文件包,我们想知道它的内容,可用Word读,读不了,用WPS读,读不了,用Photoshop读,也读不了,只有找到对应的解压缩软件,把一个十几K的文件压缩包解压缩成为一个几百兆的大文件夹,这才能读到里边无比丰富的内容。  可是,唉,说来容易做来难啊!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8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