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后的结果,于此之前,我们还需要思维,如果不思维,就无法培养智慧;想在我们的心里产生智慧,就必须思维;要思维,就要学中观、学无我。佛陀有着与常人的思路全然相反的全新的逻辑,如果我们顺着世间人的想法去走,就永远是轮回;这些与常识相反的东西,至少是不会跟着轮回走的,我们就要寻找这样的智慧,亦即证悟空性的智慧。 以上所讲的,是肉体方面的观察方法。 (2)观察精神 精神方面的观察方法,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精神本身,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而外在的粗大物质,就比较容易了解。之所以佛经所划分的五蕴当中的第一个是色蕴,就是因为色蕴表示了这些外在的、相对粗大的物质;而五蕴当中的识蕴之所以排在最后,就是因为识蕴所表示的精神层面最不容易观察。 对于我们这种层次的人来说,观察精神的最好方法,就是通过分解时间来推理。对于物质而言,虽然通过时间也可以进行观察,但却并不是只能用时间来推理。比如说,要抉择这个房子的空性,除了分解时间的方法以外,还可以用把房子分割为东、南、西、北、上、下等方向的方法来抉择空性,但我们的精神却无法采用这种方法来分割。 如何用时间来分解呢?就是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个阶段来进行分解。 过去的时光已经彻底消失,它永远也不会再回来。虽然爱因斯坦认为,在超过光速的情况下,时间可以倒流,昔日可以重现,但这是不可能的。比如说,我们牙牙学语的童年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不管是光速也好,超光速也好,都不可能把我们送回从前,不存在的东西怎么可能再出现呢?不可能的;所谓未来,是指将要发生的阶段,对于现在而言,它尚未诞生,因而不可能在三千大千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存在。也就是说,如果有一个可能存在的东西,只会是现在。 但是,过去、现在、未来也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存在什么绝对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比如说,如果我们把今天白天划分为现在,则今天白天之前的时间就属于过去,之后的时间就属于未来,现在的范畴内就有十二个小时;如果我们把这个月划分为现在,则上个月就属于过去,下个月就属于未来,这个现在,就有整整一个月;如果我们把今年划分为现在,则去年就属于过去,明年属于未来,这个现在就有三百六十五天…… 那么,现在到底有多长呢?有人认为,真正的现在,就是当下的一刹那。 不过,如果我们把时间再分细,去观察现在的一刹那,会发现事实并不是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当时间被切到最小的单位时,就像分解物质所遇到的情形一样,假如再分,时间就没有了。为什么没有了呢?因为时间的长度本来就是有限的,而不是无穷无尽的,总有一个时候,时间会被分解完。关于这一点,虽然不同的哲学家都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时间是永远切不完的;有人认为,时间分解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就不能再分了,但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时间在划分的过程中,只会越切越短,而不可能越来越长,既然如此,又怎么会分不完呢?肯定会被分完的。还有,凭什么说时间分解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就不能再分了呢?谁能这样规定呢?真理是不受任何人的限制,不为任何人所操纵的,谁都不能主观地去认定事实的真相。 关于时间的概念,物理学也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但依照佛教的观点,时间却并不是一种物质,比如说,我们把花的种子播下去,眼看它发芽、成长、开花,直至最后毁灭,在整个种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可以建立起一个时间的顺序,但其中的所谓时间,却是除了花的生长以外,不可能独立存在的东西。 虽然我们认为,钟表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但这只是我们强加给它的,实际上它只是一种单纯的机械运动,与时间没有任何必然联系。 时间本身就是一种假有而非真有的概念。既然时间是假有的,我们就无法找到真正的现在。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知,无论肉体还是精神,最终都是不存在的,至于它们的运动,就更不可能存在。 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也是这样思维,没有什么别的东西。通过打坐,先把心静下来,因为所有的证悟,包括比较好的感受,都是在内心平静的状态下获得的。像我们现在这种随时胡思乱想的心,就不会有什么很深的证悟,虽然出离心、菩提心在思维的状态下也可以存在,而且它们也需要通过思维来培植,但对空性的证悟,却必须在心静下来的前提下才能感受到。 当然,这里所说的平静,只是相对的平静,也即专注于观察有没有肉体、有没有精神、有没有我等等之类的状态。在观察得比较透彻的情况下,就能现量感受到:原来我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全都是一种幻觉,根本没有任何根据。 在一本中观论著当中,讲了一个很好的比喻:有些湖面上长着一种黄色的花,从远处看,是一片绿茵茵的草甸上面开满了金灿灿的鲜花,但如果走近一看,才知道这些花根本就没有长在地上,而是悬浮在湖水当中的,花根延长到一定的程度,就消失了,谁也找不到这些花的根源。 这个比喻说明什么呢?在不观察的时候,肉体、精神、世界、宇宙……所有的东西都是存在的;但如果对每一个具体的东西进行观察,去追踪它的根源,则像比喻当中的花一样,追到一定的时候,就会在虚空中消失。 消失表示什么意思呢?我们不能认为,就像一打开电门,灯光就出现;一关上电门,灯光就消失一样,前面的光明叫做存在,后面的黑暗叫做消失,事实并不是这样,而是正当我们看到灯光的时候,灯光、组成灯光的光粒子当下就不存在,这样的效果,才叫做现空无别。如果把消失的含义,理解为灯灭之后的不存在,那就是断见。这是一种观察的方法,主要是以离一异因为主,并辅以破有无生因,亦即抉择无生的方法。 2、大缘起因 另一种观察的方法,为大缘起因,凡是相对的东西,都无有自性,都不是实有的。理解这个道理很容易,不知你们以前想过没有,此处我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明。 在古代,亦即释迦牟尼佛住世期间或住世之前,印度有很多魔术师,他们可以表演各种令人称奇的魔术。有些物质的能力也能制造幻觉,比如说,把一种蛇脱下来的皮裹成灯芯,在点着之后,周围的人就会看到,灯所照见的满屋子的东西都变成了蛇。实际上并不是这些东西变成了蛇,而是观众的眼睛出现了幻觉,这是依靠某种特殊物质的能力而出现的神奇现象;还有一种魔术,是依靠咒语的能力而实现的,技艺精湛的魔术师依靠咒语,就能把一些石头、木块等等变成动物甚至人类,虽然事实上并不是这些石头、木块变成了真正的人或动物,但凭借咒语的强大能力,就能使我们的眼睛出现幻觉。 我为什么要讲这些例子呢?就是为了让大家明白,凡是相对、暂时的东西,都无有自性,都不是实有的道理。 如果今天我们在一起的时候,通过念咒把这朵花变成了一个苹果,则不需要任何逻辑推理,大家都会一致认为,这只是一种幻觉,实际上不会有什么苹果,但请大家想一想,凭什么我们要这样认为呢?因为我们在刚进这间屋子的时候,清清楚楚地知道它只是一朵花,而不是一个苹果——它原来是花,只是因为念了一个咒,就变成了一个苹果——所以我们不会认为它是一个苹果。说来说去,想必大家的理由也只有这些。 那么我就要问,这朵花原先是不是花呢?肯定不是,花是由花的种子长成的,它原来不是花呀!种花的人把花种播到地里以后,经常浇水、施肥、松土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劳作,花种才变成了后来的花根、花茎、花枝、花朵等等。既然花也是由种子变成的,我们都承认它是花,为什么我们不承认由花变成的苹果是苹果呢?虽然你们会说因为我们念了咒,所以花才变成了苹果,但花种也是因为种花人辛勤地劳作了,所以才变成花的呀! 为什么要说念咒才是魔术,种花的劳作不是魔术呢? 也许有人会回答,我们从来就没有看到或者听到过花可以变成苹果,包括小朋友都知道,很多人也亲眼见到过,只有苹果树上面长出来的果实才会是苹果。 谁说只有长在苹果树上面的才是苹果,花变成的就不是苹果呢?这是我的眼睛告诉我的,你们只能这样回答。但前面已经证明了,我们的眼睛是靠不住的,依靠眼睛所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眼睛所见是没有资格作证据的呀! 其实,这些都是我们的执著,因为我们已经养成了一种惯性思维,苹果就是苹果树上面长出来的,由花在瞬间之内变成的苹果不会是苹果而是魔术,但这只是我们的习惯而已,并没有任何根据。花存在的时间比较久,我们都知道它的生长过程,都知道它的来源,所以就认为它是一朵实有的花,但因为苹果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变成的,所以大家就认为它不是真实的,请你们想想,除了存在时间的长短之外,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区别呢?没有了! 正因为如此,佛陀才告诉我们,所有相对、观待的东西,都不是实有的。 所谓“相对”的意思,也就是指某个东西不是绝对的,不是一成不变、始终如一的,而是可以转化,可以发生改变,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当因缘具足的时候,观待于这些条件,才形成了某种物质,这样的物质,就是相对的。简而言之,凡是因缘和合而成的东西,都叫做相对的东西;凡是相对的东西,都没有自性。 什么叫做没有自性呢?比如说,在大家的认识当中,由花变成的苹果,就是没有自性的。 为什么是无有自性的呢?佛陀对此回答道:这是你们自己说的。 我们什么时候说过呢?就是在你们判定苹果真伪的时候说的! 其实我们早就承认了这个观点,只是我们没有感觉到而已。 释迦牟尼佛就是这样,他从来不用他自己的逻辑、观点来推翻我们的观点,而是用我们自己乱七八糟的逻辑、观点来推翻我们自己的观点,让我们从自相矛盾的结论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因为释迦牟尼佛是没有什么观点的。 这不是简单的推翻或者驳倒的问题,如果你们想证悟中观的空性,这当中有着很深奥的理论。要知道,我们的很多观点都是经不起观察的。 荣森班智达曾讲过一个很精彩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群以编织布料为生的工匠。有一天,为了制作织布机,他们中的一个人不得不到山上去砍伐树木。到了森林里以后,他发现,每一棵树都长得非常好——既高大,又挺拔,实在让人不忍心下手。他想,为了我们的一个工具,就把这么好的树木砍掉,实在是太可惜!于是,他放弃了一棵棵唾手可得的树木,在森林里四处寻找合适的可用之材。过了很久,都没有找到,疲倦不堪的他便躺在一棵大树下睡着了。 此时,树神因得知他的想法而感到极为欢喜,于是便来到了他身旁问道:“你如此珍惜爱护森林,实在是稀有难得!为了嘉奖你,我可以满足你的愿望,你需要什么东西,或者有什么愿望吗?”纺织者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什么最好的愿望,便告诉树神:“我回去跟我的伙伴们商量商量再回答您好吗?”树神也爽快地答应了。 一群工匠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大家终于想到了一个愿望:我们都是编织布料的,如果我们的身体前后都能织出布料,那该有多好啊!你就求一个这样的悉地(成就)吧!伐木者回到森林,向树神表达了他们的愿望。树神听了以后,便施展法力让他如愿以偿了——刹那之间,他就变成了一个前面有手有脸,后面也有手有脸的人。 当他到村里,全村的人一看到他,都吓得大声惊呼:“鬼来了!鬼来了!!”最后,可怜的工匠被“勇敢”的村民用乱石砸死了! 当他断气以后,惊魂未定的村民才慢慢鼓起勇气来到他的尸体旁。大家吃惊地发现,他身体的前后是完全一样的,根本找不出任何差别。按理来说,只有他前面的手和脸才是正常的,而后面的手和脸应该是幻化出来的,二者之间应该有一些差别,但直至他死了以后,人们都区分不出二者的不同。 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这就说明,用法术变幻出来的东西,完全可以像真正的东西一样,并不是像人们所想象的一样。以前大家都认为,猛然间用花变出来的苹果是假的,不能吃,其实这样的苹果也有可能是可以吃的,有些魔术变出来的物品完全可以达到真实的效果,我们以前的看法是不能作为理由的。 现在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呢?既然没有理由,以前我们为什么要这么想呢?那是我们的习惯。为什么我们有这样的习惯呢?这是眼睛或者耳朵告诉我们的,因为我们看到或者听到过这样的现象:花的种子经过园丁的培育就可以开出花来。 现在真相大白了,一切错误的始作俑者,就是眼睛或者耳朵,就是它们在作怪,其他没有什么理由。从无始以来,我们都非常相信它们,正是它们,才把我们丢到了轮回里,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们灌输给我们的所有观点都推翻,再也不接受它们的信息。这样我们就可以不顺着轮回,而与轮回背道而驰了,这就是走向解脱!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虽然还算不上是证悟空性,却有了证悟空性的苗头。就像清晨的一线曙光,虽然与白昼的阳光不可比拟,但离白昼已经不远了。 大家一定要好好思维,因为平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都有这样的分别执著。比如说,虽然我们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人的影像,但我们不会认为那是真的。如果问我们,为什么这些屏幕上的人不是真的呢?我们一般都会回答说,因为这些图像,是我插上电源,打开电视机开关,电视机接收到由发射台通过电磁波传送过来的图像信号以后,才显示出来的,所以都不是真正的人。 凭什么说电磁波传送过来的就不是真正的人呢?人不也是由其他的东西变成的吗?大家都知道,人没有出生之前,是胚胎;在变成胚胎之前,是受精卵;在受精卵之前,是精子和卵子,那么,在精子和卵子之前又是什么呢?谁也回答不出来了。既然由其他东西变成的人,我们可以承认是真正的人,为什么屏幕上的人就不是真正的人呢?这是没有道理的,全都是我们的习惯,这些习惯,都是无明培养的。正是因为无明,我们才会有真真假假的分别。 中观的道理讲得非常透彻,简单的就是以上这两种,还有很多复杂的理论,如果讲起来,仅仅其中的每一个名词,都要从头去学,那就要费很多口舌和时间了,所以这次我们不讲,有兴趣的,可以参阅其他的中观论著。 (三)结语 你们每天要多抽一些时间来思考这两个理由,有些时候观察自己,有些时候观察外境,我相信,通过这样的观察,至少可以减少我们的执著,甚至可以控制、推翻我们的执著,至于推翻的程度如何,那就要看我们的修行了。现在我们虽然明白了这些道理,但烦恼、我执等等还是会有的,如果持之以恒地修行,智慧就会逐渐增长,总有一天,我们可以彻底断除烦恼我执;如果不修行,那就仅仅是知道而已,实际上不会有什么进步。这不能怪佛法没有能力,而只能怪我们自己。没有修行,怎么会有进步呢?不付出代价,是不会有成果的。 虽然人无我和法无我的对境不同,人无我是对内观察,法无我是对外观察,但二者的实质却是一样的,观察的方法与结果都毫无差别。 以上内容,为诸法无我。 涅槃寂静 涅槃寂静的内容就不广讲了。 什么叫做涅槃呢?解脱就是涅槃。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来说,法、报、化三身,五智,就叫做解脱涅槃。 寂静是什么意思呢?解脱之后,就再也没有前面所讲的三种痛苦,包括三种痛苦的种子和名字都不存在。这种清净永恒的快乐,就是寂静。当然,这种快乐并不是世间人所说的快乐,只是由于没有任何有漏的痛苦,所以称之为“快乐”。因为很清净,因而称之为“寂静”。第十一章 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五) 三、四法印的修法 对每个修行人来说,具体的修法是相当重要的,要达到了脱生死的目标,就必须实实在在地修行。通过念佛,可以往生极乐世界;通过修出离心、菩提心与空性等等,则可以逐步断除烦恼,并最终获得解脱。 念佛是每个人都要做的,但在念佛的同时,也应当修学相应的见解与修法,要作好两手准备。也就是说,在兼顾念佛的情况下,同时还要选择修密宗,或者是修显宗的中观修法等等,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如果能证悟空性,则自不待言;退一步说,即使没有证悟空性,如果念佛念得好,也可以往生极乐世界。二者要同步进行,这也是法王如意宝的教言。同时,闻思对修行与念佛都有一定的帮助,所以,闻思与修行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这样的修行方式才是保险的。 如果没有修行,则不会有了脱生死的把握。比如说,在我们活着的几十年当中,只要肯付出劳动,一般不会出现太大的生存问题,生活都会有保障。但死亡这个不速之客,却通常是在我们毫无预料的前提下来临的。在生死更替的关键时刻,如何去面对死亡,如何将死亡转为道用,我们却没有什么准备,死亡的到来总是让我们感到措手不及,所以,生老病死是比生存更重要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比生存的问题更可怕;如果能解决好这个问题,就比解决了生存的问题更有意义,所以,修行是十分关键的。 在修行之前,应该有相应的见解。如果没有正知正见,又如何修行呢?连方向都搞不清楚,修行就更谈不上了。现在的很多人就会说一句“要实修,不要闻思”,虽然实修是最终的工作,但前面的闻思也是必不可少的。当闻思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可以进一步实修。 所谓“达到一定程度”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意思是指,如果想听完八万四千法门的所有内容,是不现实的,但最低的限度,是要知道自己所修的修法,自己为什么要这样修,以及这样修的最终结果等等。要了解这些内容,就需要适当的闻思。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凡夫的价值取向都是颠倒的。大家都认为挣钱、过好日子才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是究竟的生存目标,对生死问题反而显得不够重视。事实上,虽然生存的问题很重要,但修行却更重要。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修行,包括我自己,也同样需要修行,因为我和你们一样,都没有断除烦恼,都同样是在轮回中流转不息的凡夫,既然这一世我们获得了宝贵的人身,就要倍加珍惜,如果错过了这次机会,恐怕就是错过了多世累劫当中唯一的机会。 当然,我不能说以后完全没有机会,但究竟什么时候还有这样的机会,就很难说了,也许是一世,也许是一百世,还有可能是一千世、一万世,那就是很遥远的事情了。不仅如此,在那个时候,我们能不能清醒过来,想方设法抓住机会呢?这也说不清楚,也许还是像今世一样,在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之间,便不知轻重地耗费了难得的人身,再次把大好的时机错过了,这样等于是没有机会。 现在有的人十分可怜,不仅眼光狭窄,思维也很简单,总是满足于现状,认为自己该有的都有了,没有必要修行,去操不必要的心。 这是一种愚蠢的想法,因为这种人只看到了眼前短短的一段时间,没有放眼于更长远的前景。要知道,虽然他们现在该有的都有了——身体健康、事业顺利、家庭美满,但谁能保证自己会永远这样呢?不要说下一世,仅仅在今生,也不会有人敢给予肯定的回答,所以,即使是有权有势、家财万贯的人,也没有资格说自己不必修行。 反之,有些家境贫寒的人又认为,我现在连温饱的问题都没有解决,哪儿有什么精力和功夫去修行、去学佛呢?等到衣食无忧的时候再说吧! 这种观念也是不对的,即使没有吃的,可以想办法,哪怕借贷或乞讨,也可以讨碗饭吃,无论如何,总是有办法解决的.但在生老病死的大问题上面,我们却无法去借贷或者乞讨,如果自己没有修行,就根本没有办法解决,所以,贫穷的人也不能说自己不需要修行。 总而言之,尽管是否修行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但无论什么样的人,都同样需要修行。 我们以后的重点,就是修行,而不是烧香、磕头、念经等等。因为,如果早上念《金刚经》,晚上念《地藏经》,这还算不上是修行,只是念经而已。念经虽然在善业方面有很大功德,对修行会有一些帮助,却不是真正的修行。 真正的修行是什么呢?就是思维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等等。这次我们讲的,是麦彭仁波切传授给我们的四法印修法,但从总的方面来说,就是修出离心、菩提心,或者通过修持中观、大圆满等空性修法,从而证悟无我之智。 我们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力争修出这三点。如果在离开人世之际,我们既没有出离心,也没有菩提心,更没有证悟空性之智,下一世又没有去往三善趣等什么好的地方,那么,在投生恶趣之后,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大家都知道,旁生道都是三恶趣中最好的地方了,但最关键的是,旁生道的众生都非常愚蠢,他们根本不可能修行。不但不修行,连基本的行善断恶都无法取舍,贪嗔痴等烦恼依然存在,不善法也屡犯不止。这样一来,投生于旁生道只会造作更多的恶业,其下场,就是永远不能再回到人道,永世不能重获人身。 综上所述,修行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一定要努力修行。在今生今世,至少要把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打牢。有了出离心和菩提心作为基础,就能很快证悟空性,即使没有证悟空性,如果能有一个不造作的菩提心,下一世就只会越来越好,修行解脱方面只会越来越有把握,离解脱也会越来越近。否则,虽然我们现在处于轮回中比较好的地方,但我们能在这里待多久呢?谁也说不清楚,有可能是几年、十几年或者几十年,当前世积攒的福报用完之后,就会往下堕落,这既不是造物主的安排,也不是无因无缘的,而是因缘所生的自然规律,在这些自然规律面前,谁也束手无策,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却能使规律的方向发生改变。 这就像种地一样,在一般情况下,种子播下去以后,田里应该会长出庄稼,但究竟能否长出庄稼,能长出什么样的庄稼,就要取决于其他的因缘了。如果其他因缘不具备,或者出现一些违缘,就不一定会有收成。虽然有因就应该有果,但当因缘发生巨大改变的时候,即使有因也不一定有果,因为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因缘也是可以发生改变的。 我们现在要改变的,是轮回的规律。如何改变呢?通过修法来改变。修什么样的法才能改变呢?就是修出离心、菩提心以及证悟空性的修法。 如果修了这三种法,我们就可以说:虽然我在今生造作了很多恶业,但因为我修了这些殊胜的法,所以我没有白白得到这个人身,没有白白来到这个人间,我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反之,如果这三种法一个都没有修,而只得到了世俗人认为很了不起的名利等等,这样的人身就算是白白获得了。因为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这些东西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而在活着的时候,这些东西也可有可无;死亡之后,这些东西更不能跟着我们前往来世。真正有用的,能够跟随我们一起走的,只有我们自己的修行。惟有修行的结果,才是靠得住的,它永远也不会欺骗我们。 我们不能说,因为我要上班,要发展我的事业,所以不能修行。虽然释迦牟尼佛并没有要求所有的修行人都要出家,但在兼顾工作的同时,也必须挪出一定的时间来修行。如何平衡工作与修行的关系,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安排。 如果今天以没有时间为由而不修行,明天也以没有时间为由而不修行,我们就永远没有时间修行。本来在家人就很难彻彻底底地脱离生活、脱离家庭,假如一再推迟修行计划,等到七老八十的时候,即便是有了这样的空闲,但那时人的精力与体力都即将枯竭了,纵然想修行,也会感到力不从心;哪怕修了,也不一定会修出什么结果,所以,我们不能往后拖延,不能等到那个时候,而是现在就要修。 为什么很多人没有将修行放在第一位呢?就是因为他们缺乏闻思的缘故。闻思是相当重要的。虽然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地虔诚念佛,也可以往生极乐世界,但其中的虔诚从何而来呢?虔诚既不会从天而降,也不会由地而生,只有通过闻思而来。在闻思之后,才会有这些想法:我一定要一心不乱地念佛。只有这样,才会有虔诚念佛的动力和信心。如果没有闻思,则所有的动力和信心都会缺乏来源。 作为在家居士,首先必须把自己所修的法了解得清清楚楚,在此基础上,如果还有更多的精力、兴趣与机缘,也可以学一些其他的法门,如果没有时间和精力,那也没有问题。比如说,在修出离心的时候,我们只需了解与出离心相关的内容,其他的内容懂也可以,不懂也可以。 藏传佛教的一位善知识曾经讲过一个比喻:如果一个人自己已经走到了山顶上,他回过头来告诉山下的人:“你们快点上来吧!上面的风光美极了!”下面的人就会相信;如果他自己都没有上山,却去鼓动其他人说:“你们去吧!山顶上美极了!”别人就不一定会相信。 此处要声明一点,我所宣传的,不是我自己发明的观点,而是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教法,这些教法从释迦牟尼佛开始一直传到我的上师那里,我的上师又把它传授给我,我只是照本宣科、鹦鹉学舌,把我所听到的内容转告给你们而已,你们作不作是你们自己的自由。 修行的重要性已经讲完了,下面介绍具体的修法。 四法印修法的第一个,是空性的修法;第二个,是无常的修法;第三个,是轮回痛苦的修法;第四个,是人无我的修法。下面依次进行讲解。 空性的修法 (一)预备 关于预备期间身与意的要点,在《入座与出座》一篇中已经很详细地讲过了,除了其中所讲的以外,再也没有更深的内容,如果能按照其中的程序一个个地去做,就已经很好了,所以此处无需重复。此处所强调的,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1、选择环境 当修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外境就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在那个时候,无论在哪里修行都是一样的,但对于刚刚开始修行的人而言,修行的进步与环境就有着很大的关系。 首先,如果环境过于嘈杂,修行就不容易修起来。经书里面讲过,禅定的头号大敌,就是吵闹的声音。 一般说来,城市里面比较嘈杂,但有些房子的隔音效果比较好,如果把门窗关严,屋子里还是很安静。 其次,在许多前辈修行人修行过的地方,自然会有很大的加持,在这样的地方修行,就会进步很快。 无论如何,对于修行而言,环境是十分重要的。最起码,也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修行。 2、按照《入座与出座》的程序完成毗卢七法、排污气等等之后,就要修一遍人身难得、死亡无常等四个外加行。 为什么要修这四个外加行呢?因为,如果能认真地修一遍外加行,就会增加对修行的兴趣与欲望,所以应该修一遍外加行。 3、四个外加行修完之后,就观想离头顶一肘的上空有一莲花座,释迦牟尼佛端坐其中,诸位大乘菩萨与小乘僧众环绕于四周,所有佛菩萨与僧众都面朝自己。 4、之后,在释迦牟尼佛前作七支供,此处特意注明,七支供的念诵,是《普贤行愿品》的七支供颂词。一边念,一边观想,所有配合念诵的修法都是这样的,念诵的作用,是提醒我们按照颂词进行思维。如果只是口头上念诵了,心里却没有作相应的思维,则对我们的修行没有太大的作用,只是有一些善根而已。 之后,对诸佛菩萨发起强烈的信心,并在佛菩萨前诚心诚意地祈祷:请诸佛菩萨加持我在这一坐当中能修出四法印的修法。 5、祈祷完毕之后,便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以前讲过很多次了,不知道你们修了没有?修了的人又处于什么阶段,是已经修成了,还是正在修的过程当中呢?我现在也没有什么菩提心,但是我在修,你们开始修了吗?有没有什么结果?如果已经开始修了,即使现在没有结果也不用着急,结果肯定会有的;如果不修的话,就永远不会有任何结果! 请大家反思一下,自己现在处于什么阶段,从而确认一下自己在修行方面所处的位置。通过这样的观察,也许有些人会欣喜地发现,自己的菩提心已经十分完善了;也许有些人会惭愧地意识到,自己还没有开始修菩提心;也许有的人又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处于修持菩提心的过程当中。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往上努力,没有修的人,就要赶紧修;像我这种尚未修成菩提心的人,就需要再加把油;已经具备菩提心的人,就可以开始修空性等其他法门了。 以上是作为加行的预备阶段,下面介绍正行修法。 (二)正行 在《俱舍论》当中,所有的有为法被归纳为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所谓“蕴”的意思,就是很多的东西集中在一起。 其中的色蕴,不仅指眼睛所见的色法,还包括耳朵听到的声音,以及重量、光明、黑暗、各种不同的形状等等很多东西。换言之,色蕴也就是上述各种东西综合在一起的总称。 为了大家便于理解,此处我们把这些概念转换成现代常用词来讲解。如果用现代人的用词来讲,佛教当中的“色蕴”,主要是指肉体以及外界物质;而其他受、想、行、识诸蕴,又主要是指精神,以及肉体、物质与精神的运动。下面先从色蕴开始观修。 1、色即是空的修法 (1)人无我的修法 如果平时我们对某个人有仇,一见到这个人,就会生起不可遏制的强烈嗔恨;或者对某个人有贪爱之心,一想起这个人,就抑制不住内心的贪欲;因为我们对自己都有不同程度的珍爱之心,所以,仇恨的人、贪恋的人以及自己这三种对境,都可以作为观察的对象。 在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就把观察对象观想在自己前面,然后逐步将其分解,以仇人为例: 首先,是把他的右眼从身体上分出去,并放在一个地方。当然,这只是观想,我们不可能把一个人的右眼从身体上割下来;然后观想把他的左眼从身体上分出去,并放在一个地方;之后,便是耳、鼻、舌、皮肤、骨骼、肌肉、毛发、血液以及五脏六腑等各种器官,凡是能分解的都分解出来放在自己前面。 之后便开始思维:平时我对这个人总是怀着极大的嗔恨,无论如何都不能控制,那么,我所憎恨的对象,是这些东西里面的哪一个呢?是眼睛、耳朵、鼻子,还是肌肉、骨骼、血液呢? 这样思维的结果,就是根本找不到那个人。既然连人都不存在,那我为什么还要对他的肌肉、骨骼等等产生嗔恨心呢?这一块块肌肉、骨骼等等从来就没有伤害过我,无论这一世还是下一世,它们都没有招惹过我,我凭什么要对它们生起嗔恨呢? 虽然这个理论讲起来很简单,但却非常有用,我们以前也这样修过。如果真正按照这个程序去观修,就能深深地体会到:所谓的嗔恨心,完全是自己的愚蠢、无知所导致的,是荒唐可笑、无聊至极的。 不过,如果只修一两次,就把这个修法丢掉不用,即使修行时的感觉很强烈,但在停止修行以后,所有的嗔恨心又会恢复如初,所以,我们不能浅尝辄止,而要反复地修持,只有不断串习,修行的力量才会越来越强。 有些时候,还可以把自己作为观察的对象:我们一直认为有一个我的存在,这个我究竟是什么样的东西呢?如果它存在,那是怎样存在的呢?如果不存在,又如何不存在呢?我应该确认一下。 观察的方法都是一样的,先把右眼分开,再把左眼分开……,经书上面说,就像在尸陀林天葬的时候一样,要分解得一干二净。你们很多人都看过天葬,对天葬的程序和结果应该很清楚。很多人在看了天葬之后,都留下了非常强烈的印象,想必至今应该记忆犹新吧! 本来自己是一个完整的人,当身体被切成一块块并堆积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去寻找一下:以前我们总认为有一个“我”,那么,这个“我”在哪里呢?肌肉是我吗?一大堆的皮肤、一根根的骨头是我吗?血液、淋巴等这些液体是我吗?都不是。除了这些东西以外,有没有一个“我”呢?也没有。 既然原来我身体上的一根毫毛都没有少,所有构成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堆积在这里,那为什么从中找不到我呢?如果有我的话,就应该能找到啊!但我为什么找不到呢? 这种观察方法是很好的,通过这样的观察,就会出现一种在证悟空性的过程中从来没有接触到的感受。有些人在这个时候,会因为过于激动而哭泣;有些人在这个时候,又会因为自己原来的愚痴而感到可笑:自己原来一直认为有一个我,为了这个我,作了好多原本不该做的事情,将整个生命都浪费在这个“我”上面,真是荒唐透顶!所以会情不自禁地大笑起来……虽然反应各不相同,但这些反应都来自内心深处,不是因为经书上说会有这样的反应,就故意去这样做。故作姿态给谁看呢?自己一个人在打坐,无论是哭是笑,谁也看不见?这些都是自己在打坐过程中,不由自主地进入了一种境界的反应。 为什么有这些反应呢?比如说,当我们去打一个小孩子的时候,小孩子会因为皮肉之苦而哭起来;有些人在高兴或者伤心的时候,他们也会哭泣;而此时此刻的哭泣,则是因为了知到真相,心情过于激动而哭的。 无论是哭是笑都不是什么问题,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感受到这样的境界。 这个境界,只是中观的一种观察结果而已,还不是大圆满的证悟,不过,中观的证悟跟大圆满的证悟也是很接近的。 按照规定的步骤一步步思维的结果,就是现在的体会;如果没有这样的体会,就没有思维的结果。也就是说,前面的一系列思维,都是为了生起最后的感受。当非常清楚地深深体会到无我的时候,就开始进入修行阶段。如何修行呢?就是让自己停留在这种状态中,能保持多久,就尽量保持多久,不去想其他的事情,十秒、二十秒、一分钟、两分钟,时间越长越好,这就是无我的修法。 这是非常重要的,将浩如烟海的中观论著,将所有善知识的教言归纳起来,也就是这个体会,虽然表达的方式各不相同,描述的语言千差万别,但所有修行的精华,也就是这个。 刚开始的时候,这种状态不会停顿很久。过一会儿,这种体会就会慢慢消失,其他的杂念就会冒出来,当杂念生起的时候,不要把时间浪费了,又重新回头再观察,既可以观察其他人,也可以观察自己,最后又能清楚地感觉到:我是真真切切地不存在的,我找到的不是有我,而是没有我。 我上次也说过,这当中容易有一个错处:没有找到并不解决什么问题,我们所需要的,是找到无我的感受。 这种修行不但对暂时控制烦恼有帮助,而且也为我们修完加行以后的大圆满修习铺下了很好的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以后的大圆满修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这就像古人用的弩弓上的弦,刚开始虽然很紧,但随着天长日久的伸拉、弹射,弦就会变得越来越松。同样,在修行刚开始的时候,感受会很强烈,随着时间的延续,感受就会逐渐淡化,最后杂念也会纷纭而至,所以,在杂念生起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放松,而要立即开始重新观察思维。 修行当中最重要的,首先是安住在这种境界当中;其次是要从侧面去监督我们的心。 也许有人会问道:这样一来,我们岂不有两个心了?一个是起监督作用的心,另一个是被监督的心。 事实并非如此,但我们的心却具有这样的功能。为了让它好好安住,一定要随时监督它,看它有没有散乱,有没有离开这种境界。如果不监督,也许它散乱了我们都浑然不知。坐了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以后,出定往回一看,才发现全都是一大堆的杂念,什么都没有修出来。这就太可惜了,所以,侧面的监督是必要的。 为什么要说“侧面的监督”,而不从正面去监督呢?如果从正面直接去看自己的心有没有散乱,有没有安住,心就会被惊动、被扰乱,就不能平静下来。当它正安住于无我体会当中的时候,如果马上去直接看它,它的境界就会受到破坏,因为这个监督的念头本身,就是一种散乱,这样一来,原来所安住的状态也就失去了。而侧面的监督,却一方面可以让心安住下来;另一方面也能起到监督的作用,一旦心散乱了,马上就可以发现,以便立即把它赶回来。 修行好不好的关键问题,就在于有没有监督。如果没有监督,心就会任意驰骋,过了很长时间我们都不知道,不但不知道,还会跟着它走,最后花费了很多时间,却没有一点效果。 在上述的境界中安住,就叫做修行。 这就像汉族人做饭一样,首先要准备各式各样的新鲜蔬菜、调味品等等,然后又是一道道纷繁复杂的工序——择菜、洗菜、切菜、炒菜……,然后做成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美味佳肴,所有的这些程序,就是为了最后放到嘴里嚼碎吞下去的几秒钟,除了这几秒钟的享受以外,没有什么别的结果。同样,前面的分开左眼、分开右眼等等一系列的思维,就是为了这个很短的无我感受。这个感受从哪里来呢?就是从前面的思维而来。虽然我们不需要前面的观察,只需要后面的感受,但如果没有前面的思维,就不会有后面的感受。感受不会自己冒出来,只有通过反复的思维才会出现。 刚开始的时候,修行的时间不能安排得太长;还有一点,就是修行万万不能勉强。不想修的时候,就不要强迫自己,否则就会心里越来越抵触,越来越排斥。有些修行人就因为强迫自己修行,以至于最后一看到自己打坐的地方,心里就十分反感,这样修行不会有什么进步,所以,如果内心不想思维了,就不要再继续,如果感到疲倦了,就让整个身心全部放松,什么善的、恶的、过去的、未来的任何念头都不去思维,这样安静下来的状态,也是一种修行。虽然只是放松而已,每个人都做得到,并没有什么证悟或者智慧的成分,但因为这种状态对修行有帮助,所以也属于修行。 这样修了七、八个月或者一年左右以后,心就平静下来了。在那个时候,即使想思维什么东西,它也不会思维;即使想让它出去散乱,它也不会散乱了。处于那种状态的修行人,就已经习惯于修行,整天只想待在家里,哪里都不想去。不像现在的我们,在目前这个阶段,让我们修一两个小时都很困难,那个时候就完全不是这样的了。不过,这种状态是需要一定的功夫,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才可以达到的。 具体的修法就是这样,无论是观察自己,还是观察其他贪爱、憎恨、中庸的对境,最后都能深深地体会到,不管是自己还是他人,都同样不存在,都是空性,这就是人无我的修法。 (2)法无我的修法 前面我们已经把人“肢解”为眼、耳、鼻、舌、肌肉、骨骼等各个部位,下一个步骤,就是进一步往下分解。如果再继续往下分解,最终将分到空性。 以一个手指骨节的分解方法为例,先把一个骨节打碎成很多很小的碎片,这个过程的分解原理跟物理学是一样的。 在打成碎片之后,如果一再分解,它就会越来越小,最后就会变成空性——不能保留任何东西,即使我们想保留,也不可能留住,全部一无所有。也就是说,刚才明明存在的一个指节,经过详细剖析,最后却是一片真正的虚空,什么都得不到。 那个时候,刚才修人无我时出现的体会又会再次重现——非常清楚地现见一切事物都是不存在的。如果思维能力很强,就肯定会有这种感受。 这既不是因为释迦牟尼佛说它不存在,它就不存在,也不是因为别的原因才使它不存在的,而是我们自己去看了,看的结果不但没有找到任何东西,反而真真切切地看到它不存在,有一种空性或者虚空的感受。 什么叫做感受呢?在此处所说的感受当中,自始至终都要强调一个字,那就是“空”或者“悟”。换句话说,就是证悟空性的悟性或者成分,要深深地体会到一切法是空性。其中的“空”,是指对境;至于“悟”,则是指通达空性的智慧。 一旦离开了“空”或者“悟”的感受,则无论是思维也好,安静也好,哪怕我们的心再平静也没有用。纵然能在七、八天的时间内,都保持一个念头不起,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顶多下一世可以投生到无色界,其他没有什么了。 当我们从理论上了解到空性的时候,这叫做见解;没有通过闻思,没有通过看书,而是在自己思维、修行的过程中找到的空性,虽然这种空性的感觉和书上讲的是一致的,但却称之为“悟”。在感觉到“悟”字的时候,至少可以算得上是证悟了中观的空性。 当空性感觉非常强烈的时候,就把心安住于这种境界当中。然后像前面所讲的一样,一方面继续安住,另一方面从侧面去监督,并尽量保持这种状态,等感觉淡化以后,又从头开始,这就是法无我的修法。 通过法无我的修持,我们就会有这样的感觉:不但我不存在,而且连我的一个手指节都不存在。 (3)证悟空性的标准 我们不需要去问别人自己有没有证悟空性,只需自己去看,这是很容易了解的。如果我们的心只是很平静、很轻松、很舒服,就不能表明什么,只是内心平静、头脑清晰而已,在空性方面没有什么感受,就不算证悟了中观的空性,因为我们在深度睡眠的时候,也是很平静的,却没有什么作用;色界和无色界的天人,还有一些外道,他们在修禅定的时候,已经达到非常平静的境界了,但这些对断除烦恼起不到什么作用,所以,我们不能以心是否平静作为衡量证悟与否的标准。 什么才是标准呢?就是在平静当中,要有证悟的成分,明白吗?也就是说,心平静的状态正处于证悟空性的感受当中。心不是毫无知觉地平静的,而是空性境界当中的平静。所谓“空性境界”,也就是空性的体会。在那个时候,心既平静,又有证悟空性的感受。其中证悟空性的一面,叫做“胜观”、“智慧”或者“悟性”;而平静的一面,则叫做“寂止”或者“寂静”。 虽然我们的思维可以将二者分开,但实际上二者却是一回事,因为此时此刻,心与证悟空性的感受已经融为一体而无法分开,平静的心就是证悟空性的感受,而证悟空性的感受也就是平静的心,这叫做“止观双运”。 仍然像前面所说的做饭一样,我们辛辛苦苦地听法、思维,最后需要的,就是这么一截。当然,虽然目前只是小小的一截,但随着修行的积累,这种境界就会慢慢延长,这叫做证悟空性。这不但是一个中观的修法,如果你们自己会修的话,这种修法与密乘的修法也是非常接近的,因为中观的证悟与密乘的证悟都是证悟,所以二者之间没有太大的分别。 (4)其他要点 修行时间的长短可以自己安排,无论半个小时、一个小时都可以,其中有一个原则前面也讲了,刚开始的时候,总的来说时间不能太长,而应该分成很多个阶段。比如一天修四座,每一座又可以分成几个比较短的阶段,这样就会好一点。当修到比较好的时候,则不要分得那么细,而要把前前后后的阶段连成一片。 还有一点我以前也讲过,就是在一座的观修准备结束之际,最好是在感受比较好的时候停下来,无论修空性也好,修无常也好,都应该这样。 为什么要这样呢?不是要尽量安住于好的状态当中吗?因为,如果在好的状态中停下来,就对下一次的修行有一定的帮助,在下一次修行之前,就会很有兴趣,认为自己刚才都有了很好的感觉,也许现在修还是会有,这样就能满怀期待、兴致勃勃地开始修习。 如果上一次的修法,是在迷迷糊糊的状态当中停下来的,就不会对后面的修行有什么帮助。 之后,便是回向等结行,后面的程序,在《慧灯之光》里面已经讲完了。 以上程序,可以应用于所有事物。也就是说,对每一样东西,都可以这样观察。如果我们从每一样东西上面,都获得了空性的感受,那么,我们证悟空性的智慧强度就会越来越高。 刚开始的时候,对每一个东西都要思维、剖析,当然,这并不是说对白色的花思维完以后,还要对红色的花进行思维,而是可以把所有同类的事物归纳在一起,从总体的角度进行思维。 对于人类,就只需对自己特别执著的个别人进行单独观察;对外界的物质,则可以尽量归类,从而抉择出同类物质的空性。以水为例,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水,但我们却可以把所有的水看成一个整体去思维:原来我认为水是存在的,但这样观察以后才知道,无论是在一条河流、一汪湖泊,甚至是一个海洋里面,都得不到一滴水。 在刚刚修行的时候,不会有什么其他境界,这种感受就叫做境界。名词时常会把人搞糊涂,一看到境界,就会让人浮想联翩,其实这里面并没有什么神秘的东西。 通过这些方法,就慢慢证悟了空性,这些都是修行上的诀窍,虽然理论上很简单,没有什么复杂的程序,但同样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第十二章 四法印的修法与见解(六) 2、受即是空的修法 所谓“受蕴”,是指感受的总称,可以归纳为快乐的感受,痛苦的感受,以及不苦不乐的无记感受三种。 这些感受是如何产生的呢?当眼睛看到令人赏心悦目,或者令人作呕之物时,会将这种观念传递给第六意识,意识就随着眼睛而产生执著,贪心与嗔恨心也就因此而诞生。这里所说的嗔恨心,是指不接受的意思,我们不一定会对所有不好的东西都生起嗔恨心,但却会有不愿接受、试图远离、厌恶的反感之念,这也叫做嗔恨心。 本来我们也不会把感受当成“我”,前面我们也分析了,感受不可能是“我”,如果把感受当成“我”,从理论上也站不住脚。见解我们已经知道了,此处要讲的,是正式的修法。 在打坐之前的准备工作——身体的姿势、观想、排污气等等做完以后,让心静下来,并开始思维。 首先,是观察受蕴,看受蕴是不是单独、实有的一体。上面说了,通过思考我们也很容易知道,作为受蕴,它至少包括痛苦、快乐和无记的三种不同的感受,这样就能初步了解到,受蕴并不是我们原来所认为的实有的一体。 再进一步,其中快乐的感受又可以分成各种各样的快乐:当眼睛看到鲜花、唐卡之类的物品时所产生的快乐,是来自于眼根的快乐;耳朵听到悠扬动听的音乐时所产生的快乐,是来自于耳根的快乐……所以就有很多种快乐的感受。这样一来,我们又可以明白很多问题,原来不但受蕴不是一体,而且作为受蕴一部分的快乐感受,也不是一个实有的整体。 通过同样的方法,我们也可以分析痛苦的感受与无记的感受,这样分出来的结果,都肯定是一样的,所以,感受是可以分成无数种的。 再进一步,无论快乐的感受也好,痛苦的感受也好,其中的每一个念头,还可以分成无数个刹那。 什么叫做一刹那呢?佛经当中讲过,先把六十片很薄的鲜花花瓣叠加在一起,然后由大力士用箭头上插了尖锐细针的弓箭去射击花瓣,针尖在一眨眼的瞬间就穿过了六十片花瓣。仅凭我们的肉眼,只会觉得针尖同时就穿过了六十片花瓣,无论如何也看不出针尖是井然有序地穿过花瓣的,但实际上针尖却是一步步逐渐穿过花瓣的。其中针尖穿过一片花瓣的时间,叫做一刹那。 当然,这只是对基本时间单位的一种粗大定义,并不是最小的时间单位,在此时段概念下面,还有无数个更小的时间单位,但因为如果再往下细分,就会有无数种刹那的单位,大家就会搞糊涂,不知道什么才是最短的时间,这样刹那的单位也就无法确定。比如说,因为一分钱、一毛钱与一块钱所代表的价值数目大小都不一样,因此就不能把它们作为同一个价值概念来计数。同样,不同层次的时间概念也不能相互混淆,所以,释迦牟尼佛才会用针尖穿过六十张花瓣所需的时间,来界定一刹那的概念。 但这种概念还不够细微,为什么呢?以这本书为例,为什么这本书会有这个厚度呢?因为它是由很多张纸叠加在一起的。同样,即使是我们的眼睛看来已经很薄很薄的花瓣或纸张,它们的厚度也是由无数个微尘、微子或者夸克组成的。这些微粒前前后后排列在一起,才组成了一定的厚度。当针尖穿过薄薄的一张纸时,用我们的肉眼,就更不能看出针尖是依照先后秩序而穿过这些微粒的。由此也可以知道,我们的肉眼根本看不出物质的真相。 假设一张纸或一片花瓣的厚度,是由一千个或者一万个微粒组成的(当然,这只是打比方,实际上肯定不止这个数目),那么,针尖穿过一片花瓣的时间也可以先分成一千或者一万个等分,而这一千或者一万分之一的瞬间又可以继续往下分,分到最后,时间会消失无踪,最后什么都不会留下。 我以前也讲过,如果是无限的东西,则无论怎么分,也无法确定它的增减;但世上所有的东西,包括一张纸的厚度等等,都是有限的。既然是有限的,那么就必然会越分越小,最后只会分到空性。 举一反三,快乐的感受与痛苦的感受等等,也可以依照上述次第进行分解,直至最后消失于虚空当中。 每一个物质都是这样,这是佛的逻辑,真正通达这一切的,也只有佛。除了佛陀以外,世上没有任何其他人能够如此透彻地洞察出万事万物的真相。 前面也说过,现代人认为最先进的科学之一——量子力学,已经把物质分解到很细微的地步——没有什么物体的性质,只是一些能量而已,但他们对能量仍然有执著,而佛陀却把这种所谓的能量也毁坏了、打破了,打破之后,潜藏在能量背后的是什么呢?就是虚空。构成万事万物的第一步是虚空,其次是能量,最后才是五根所感的这些粗大物质。 这就是我们天天念的“色即是空”,这才叫真空。虽然现在科学家也说真空,但那并不是真正的“真空”,而是由能量所构成的物质。只有佛讲的空性,才是真正的空,因为在这种空性当中一无所有,包括精神、物质,以及物质与精神的运动,什么都没有。 从宏观的角度而言,当我们看到一枝漂亮的花时,心里会有一种感觉,但如果去追踪它的来源,就会知道它只是一种现象而已,并没有实质上的东西。同样,如果去追踪我们心里的每一个念头——舒服的、哀伤的、恐怖的……,最后都会追到同一个起点——完全消失而成为空性。 我上次讲了一个印度中观论师的比喻,我认为那个比喻是非常恰当的,你们也许还记得: 在一个湖面上,长满了一种黄色的鲜花。从远的地方看去,是一片明艳灿烂的花海,但如果走近去追究每一朵鲜花的根源,却发现花根并没有与地面连接,而是从水中长出来的。同样,在不观察的情况下,所有的物质世界、精神世界等等都是坚稳牢固、正常有序的,但一经观察就会发现,所有的东西最终都会消失于虚空。我们的眼、耳、鼻、舌所感受到的现象都是虚幻的,而不是真实可靠的。不仅佛教这样认为,包括现代科学也承认这一点。 比如,我们每天抬头所见的太阳,并不是太阳当时的面貌,而是八分钟以前的太阳;有些离地球很远——几十、几百甚至几千个光年的星球,在很早以前就已经爆炸,现在早已不存在了,但我们现在在地球上仍然能通过天文望远镜看到那些星球,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所见到的又是什么呢?这是因为,虽然那些星球已经消失毁灭了,但它们在爆炸后所发出的光芒,却要经过很长时间——几十、几百甚至几千年,才能传递到地球上,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很早以前出现的现象,从现在而言,只是一种并不存在的幻觉而已。 虽然这些理论前面也讲了,但目前还是要通过这些理论来观察。当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无论痛苦的感觉,还是快乐的感觉,虽然在不观察的时候似乎存在,但如果认真去观察,就根本得不到,最后只能消失于虚空而变成空性。当这种思维达到与亲眼所见的感受一样强烈之际,就不再往下观察,也不想其他事情,而是安住在这种体会当中,把这种空性的感觉保持下来。能保持多久就保持多久,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都可以,时间越长越好,这就是安住。 除了保持这种状态之外,既没有什么别的安住,也没有什么可以分别的安住者、安住处、安住境界等等。 虽然从宏观的角度而言,一个人坐在床上打坐,应该可以有安住者、安住处、安住的境界等等的分别。在哪里安住呢?在床上安住。谁在安住呢?心在安住。在什么状态中安住呢?在空性的状态中安住。但实际上,所谓的安住并不存在什么安住者、安住处等等。心和空性的状态并不是两种事物,而是不可分割的一回事。 如果没有这种空性的体会,就根本不存在什么安住不安住了。 由于我们的修行深度还不够,所以这种状态只能停顿很短的时间。当这种状态消失的时候,我们又会产生杂念。当杂念产生的时候,我们又回过头去观察。就这样周而复始地一再观察。 刚才我们观察了快乐的感受,接下来再观察痛苦的感受。 当我们生病或被别人打骂的时候,就会有痛苦的感觉。那种痛苦的感觉也可以进行分解,分解的方法前面也讲了:先把这种感觉分解为很多的一刹那——针尖穿过一张花瓣所需的时间。 可以肯定的是,当时间被一再细分之后,最终会一无所存而成为虚空。我们最终所需要的,也就是这种空性感受。 当然,因为我们刚刚开始起步,所以不一定能马上进入这种状态,也不一定每一座都修得很好。假使一两天没有什么感受,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但如果长期观察来、观察去,一直都没有什么感受,那就是有问题了,那时就应该去找找问题出在哪里。如果环境、思维方法等等都没有问题的话,则也许是我们的方法不对,也许是因为刚刚开始观察,人的情绪等等还没有调整好,也许是因为自己的业障过于深重。 对治这些情况的方法,首先是念修金刚萨埵,以清净我们的业障,然后再去思维这些内容;如果不修金刚萨埵,而直接去思维、修持上述内容的话,也可以帮助我们减少罪业,不过,我们最好还是先修金刚萨埵,然后再去思维,这样如理如法的结果,感受绝对是不一样的。 虽然经书关于空性的修法说了一大堆,但我们最终所需要的,就是这一瞬间——无论观察快乐的感受也好,观察外界也好,观察自己也好,最后能深深地体会到这一切都是不存在的,都是空性,都是幻觉,这种感觉越强越好。在这个时候,我们不要去“惊动”这种感觉或者状态,尽量让它延续、保持。 前面也讲了,在保持的时候,所有的注意力都要集中在这个状态当中,全神贯注地专注于此,然后从侧面去监督,看自己的心有没有离开这种境界,有没有胡思乱想,这就叫做修空性。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别的修法了。 在观察了痛苦和快乐的两种感受之后,再继续观察无记的感受。 所谓“无记的感受”,就是在平时身体健康、心情平和的状态下所有的,既不是快乐、也不是痛苦的普通感受。观察的方法也像前面一样,在分解完毕之后,深深地体会到空性,并尽量保持这种状态。 保持的时间越长越好,书上讲过,一些有经验、有成就的修行人也说过,修行修得好不好,主要在于有没有侧面的监督。因为我们现在还没有获得精神的自由,如果没有这种监督,我们的心就很容易失控,想让它专注的它不去专注,不要它思考的它偏要思考,随随便便地就跳出这种状态,想别的事情去了;在有了这种监督之后,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只要一发现心走神,就立即让它转身,并赶回到空性的境界当中。 当空性感觉慢慢消失,其他杂念产生以后,就停下来修下一个修法。 3、想即是空的修法 受、想、行三者,都属于精神的运动。因为精神是活跃的东西,所以它会活动——胡思乱想、前思后想、东想西想等等,都属于它的活动。 所谓“想蕴”,不仅是指第六意识的思维,也包括其他五识所产生的观念等等。比如说,当我们的眼睛看到一朵花的时候,这朵花上面的每一种颜色——白色、红色、绿色等等,都属于不同的想。 如何观察想蕴呢?这很容易。譬如说,当我们看到一朵红色的花以后,就可以像前面所讲的一样,去分解这个红花的念头,当分解到底的时候,这朵花的念头就变成了虚空。同样,当听到一个刺耳的声音之际,对声音的感觉,也可以通过上述方法来分解。依此类推,对鼻子闻到的芬芳恶臭、舌头尝到的酸甜苦辣、身体触到的柔软粗糙的感觉,也可以逐步分解为空性。 请大家注意,在听声音时,并不是作为肉体的耳朵在听,耳朵只是一种工具,真正在感觉声音的,是耳识。当感觉到高、低、粗、细的不同声音时,每一种感觉都是一种属于耳识的想。还有,动听刺耳、芬芳恶臭、酸甜苦辣、柔软粗糙本身并不是想,只有对它们的感觉才是想。 所谓第六意识的想,是指我们的思维、念头、想法等等。在每一个小时当中,我们心里都会像河流一般出现各种各样的念头——善的、恶的、不善不恶的念头层出不穷地闪现,所有的这些念头,都可以分解到空性。 如果真正能够精通这些分解的理论,最后就真的能非常强烈地感觉到一切都是空性。我们以后修行的时候肯定也会感觉到的,以前的高僧大德、瑜伽行者走的也是这条路,他们总结自己的经验而写下的要点就是这些。因为我们修的是一个法,走的是一条路,所以,他们有过的感觉我们也一定会有,只是时间早晚的差别而已。 当深深地体会到万法皆空的时候,就像前面所说的一样专注于这种境界。 我为什么要说“深深地体会到”呢?如果没有真切的体会,只是通过看书而了解到——经过逐步分解,就可以将一切万法抉择为空性,这只是书面的理解而已,还不能称之为体会或者感受。我们的工作,是要超越字面上的理解,所以要说“体会”;如果体会是模模糊糊的,就起不到什么作用,所以一定要十分清楚、明了地感觉到这种境界,所以要说“深深地体会到”。 这就是抉择“想即是空”。 4、行即是空的修法 所谓“行蕴”,包括内在肉体的运动,比如甩手、走路等等;属于外在物质的时间、空间、方向、速度、顺序等等;还有各种各样的念头,因为它们属于意识的运动,是意识活动的某个阶段,虽然它们与意识不可分割、互为一体,就像手的运动与手本身无法割裂一样,除了意识以外,没有意识的运动;除了物体以外,也没有肉体的运动,但它们与意识本身还是有些不一样,意识属于总体,而念头则是意识的分支。比如说,意识像一朵花,而念头就像花的花瓣、花心、花冠等等。 分解行蕴的方法,也和前面所说的一样,此处不必赘述。 5、识即是空的修法 所谓“识蕴”,是指我们的意识1,也即我们经常思维的东西。它是最关键的,因为很多人都认为,虽然肉体不是我,但意识应该是我,故而执著于意识。 虽然在不观察的时候,或者从宏观的角度而言,意识是存在的,它可以思维很多东西,可以辨察各种事物,但就像彩虹一样,从远远的地方看去,彩虹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完整的东西,但如果去追踪,就永远也找不到彩虹的本体。同样,如果去追究意识到底是什么,我们也根本找不到所谓的意识。 如何抉择意识的不存在呢?首先,意识是一种综合的名称,它可以分成很多种,同时也有很多名字——善的念头、恶的念头、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等等,其中眼识又可以分为红色、白色、绿色等等。对每一种意识,也可以依靠意识所延续的时间长度来分解,这样一路分下去,直到最小的时间单位,再往下分,意识就消失了,最终谁也找不到一个实体。 以上所讲,是通过中观的逻辑推理方法来抉择空性。 另一种方法,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让意识自己去观察自己。因为,意识本来是我们的眼睛所看不到的东西,哪怕借助科学仪器,也无法直接测量意识的本体,所以,要想透彻地了解意识,只有依靠意识本身。 这是与密宗十分接近的,也是非常实用的方法。不过,这种修法有一些前提条件,首先要修五加行,并对空性有一定的了解和修证,否则是修不出来的,即使现在讲了也没有用。 (三)修持空性,断除我执 意识本身是很奇怪的东西,很多人从来没有去看过什么叫做意识。我上次也讲了,西方哲学家笛卡儿所说的“我思故我在”,就是一种极具煽动性的语言。本来大家都认为“我”是存在的,现在再加上他这种错误逻辑的推波助澜,就更坚定了自己的观点,再也不会去思索、去探讨,从而助长了无明,并由此掉入愚蠢的陷阱而无法自拔。 我们都是学佛的人,不但是学佛,而且是学大乘佛法的人。大乘佛法的重点,就是慈悲和智慧,此处所说的“智慧”,就是证悟空性的智慧,而不是世间的智慧。既然如此,那么,你们以前有没有去观察、了解或者探讨过意识呢?如果探讨过,那么,探讨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可能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如果以前没有去研究意识,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从现在开始,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弄清楚意识的真相。 我们所有人,都承认前世后世,对我们而言,“我”存在的基础不是肉体很容易理解。那么,如果有人问,究竟是什么东西从前世来到今世并去到后世呢?我们往往会认为是意识,是我们的意识在流转轮回,意识就是“我”。这样一来,意识自然而然地就成为“我”存在的基础。如果能现见意识不存在,那么,所谓的“人”、所谓的“我”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这说明,观察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令我们彻底斩断轮回之根。 哪怕通过观察意识,能在一瞬间证悟无我,即使没有修其他的忏悔法门,也能清净无数的业障,因为证悟空性本身,就是最好的清净业障之方。 我们不能认为,有吃有穿、衣食无忧就万事大吉了,在我们的前面,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在等着我们去做,这些事情既不神秘、也不复杂,都是清清楚楚、简单易懂的。如果我们不去做,就永远无法解脱。 释迦牟尼佛的目标,就是让我们全方位地证悟空性,获得解脱,所以才会循序渐进地指导我们去观察色、受、想、行、识等等,因为每个人对肉体的执著都比较强烈,故而先观察肉体,之后再观察精神,如果能抉择出意识的空性,就解决了根本性的问题,因此,我们应当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如何观察呢?观察的方法,包括显宗和密宗两种。密宗的观察方法我暂时不讲,显宗中观的观察方法,又可分为应成派和自续派两种: 第一种观察方法,属于自续派的观察方法,就是刚才所讲的,通过思维、分析、分解,最后令意识“失踪”。 所谓“失踪”的意思,并不是没有找到,而是清楚地看到它是不存在的东西,是假有的而不是真有的。我前面特别强调了,没有找到和现量证悟空性之间,有着天渊之别。 在深深地体会到一切都不存在的时候,就尽量保持这种感觉。 对初学者而言,通过这种方法来证悟,是简单而又切实可行的。 另一种修法,属于中观应成派的修法。就是不去思维,既不考虑心是否存在,也不抉择眼、耳、鼻、舌等等的空性,只是在抛开一切杂念,让心放松下来并处于一种非常平静的状态以后,就让心自己去看心。 此时所有的分析思维都是多余的,如果这个时候去做分析,反而会扰乱这种境界。我上面讲过的侧面的监督,和这里所说的让心自己去看基本上是一样的。 看的方法有很多种,大圆满的方法我不讲,如果用中观自己的方法去看,就会明显地体会到——自己的心和外界的天空完全是一样的。 这里所说的天空,当然不是指成都这种脏兮兮、灰蒙蒙的天空,而是藏地经常能见到的那种清澄碧蓝的天空。 大圆满的修行人也是这样,早上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他们就到山上去,面朝西方,去看西方的天空。当整个身心放松之后,内在的心就会与外面的天空彻底融为一体,根本分不出内外的差别。就像蓝天映衬下的大海,远处澄净莹蓝的海水与蓝色的天空互相融合,海天一色、深远浩淼,根本分不出大海与蓝天的分界一样,内内外外都连通在一起。 什么叫做“通”呢?是不是我们的心也变成蓝色了呢?不是这样的。此处所谓的“通”,就像没有云彩的虚空,由于星星等其他物质都因太阳的光芒而隐没,所以看上去是一片纯净通透的蓝色,没有任何其他的颜色形状等等一样,我们的心也是晶莹透彻的,此时此刻,内心与外界等里里外外的一切,都成为一体无二的空性。 这个修法也差不多,当心静下来以后,就会发现前面的虚空和自己的心完全是一回事。 此处所说的“一回事”,是指从空性的角度来说是一回事。所谓的“空”,只是一个名字而已。其实,任何人也无法指认出什么是虚空或者天空,只是把没有任何东西称为虚空或天空而已。天空的蓝色,也只是地球对阳光反射的一种现象,其本身并不存在什么东西。我们的心也是如此,它本身并不存在任何实有的本质,所谓的“心”,只是我们的一种分别而已。 在进入上述境界的当下,我们心里虽然不存在什么空性不空性的念头,但却能非常清楚地知道这是空性,对空性有一种非常清楚的感受。 就像上面我所说的一样,有些人在感受到这种空性以后,会有哭泣或大笑的反应,这都是很正常的。当然,这与修炼某些外道法门时的哭泣或者大笑的反应是完全不同的。 在深深地体会到空性的时候,所有的烦恼、执著都烟消云散,然而,因为我们的修行不到位,所以只是在那一瞬间没有烦恼执著而已,顷刻之后,一切都会恢复原状。但是,如果能长年累月地坚持下去,处于这种状态的时间就会越来越长,最后就能彻底地断除烦恼。 因为现在是讲实修,所以不说很多话,否则大家就会搞糊涂,最后也抓不住要领了。 实际上,修空性不需要太多的语言,证悟空性的境界也没有什么可说的。比如说,禅宗从来就主张不立文字,不喜欢说什么。为什么禅师们不喜欢说呢?因为他们认为这里面没有什么东西可讲,没有什么是我们的语言所能传递的东西。说是空不行,说是不空也不对。为什么空与不空都不行呢?因为这些都是凡夫的概念,而空性却超出了凡夫的语言和思维的境界。 虽然语言不能表达这种境界,但它却不是像睡着了或晕倒了一样毫无感觉,此时此刻,我们会有一种深切的感受——清清楚楚地看到一切都是空性,就像现在我们能清楚地看到这堵墙是白色的,而不需要通过思维来抉择出“这堵墙应该是白色的”等等一样,这不是用肉眼来感觉的,而是由心来体会的,是发自内心的真切感受。 以上所述,就是中观应成派的修法。 这些都是实际修行的方法,除了这些以外,我既没有看到其他的中观修法,上师们也没有讲过什么其他的中观方法。这个修法虽然是中观的修法,但已经算得上是密宗的部分修法了,很多高层次的修法也就是这样修的。用人类语言所能描述的,恐怕也只能达到这个程度。再高的境界,就只能自己去体会。只要你们对中观的见解没有什么不好的看法,能够接受这个修法,我就可以讲出来,没有什么需要保密的,当然,其他的密宗修法却又另当别论。无论如何,虽然显密的修法与过程各不相同,但最后证悟的境界却几乎是一样的。 如果你们能证悟这一点,我想大圆满可能也只有一肘的距离了。法王如意宝以前经常引用他的一位上师说过的一句话:如果真正证悟了中观的空性,离大圆满就已经很接近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必定会证悟大圆满。 令人失望的是,我们往往都不重视这些,以为在此之上还有更好的东西,从而放弃了基础的修法。其实,如果真正能修好出离心、菩提心,最后再修空性,并证悟到这种境界的话,在此之上还有什么呢?除了令这个境界更清楚一点之外,其他没有什么了。如果轻易地舍弃出离心、菩提心这些基础修法,哪怕大圆满的名字再好听,也是无济于事的。 这些都很重要,以后我们不需要去问别人自己证悟没有,只需自己去看。我们以前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如果有的话,这就是初步的证悟。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有的人只是对空性有一点点了解,我们就不能说他是证悟了。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承认他证悟了,也许他就会生起傲慢心:我好了不起噢!我已经证悟了!这样就不但不能让他进步,反而还会让他后退的。 要知道,这种证悟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这就像从很远的地方看到月亮的照片——既不是在附近看到月亮的照片,更不是看到月亮本身一样,我们并没有看到真正的实相,离断除烦恼、获得解脱还有很远的距离,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对初步的证悟都不能过分在意。 有个故事就能很贴切地说明这个道理:有一位十分擅长做食子2的密宗上师,他有一个弟子,已经跟他学了很长时间了。让弟子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他觉得自己做的食子和上师做的已经完全一样了,根本看不出其中的任何差别,但每次他把自己做的食子拿给上师看的时候,上师总是说这不对、那不对,反反复复地让他重做。 有一天,他把上师自己做的样本涂上水,使它看起来像刚作出来的新鲜食子一样,然后端到上师面前,结果上师仍然还是说不行。弟子十分不服气地说道:“这是您自己做的啊!” 这时,上师才告诉他说:“其实,在很早以前,你做的食子就已经合格了,但为了让你能够进步,使学到的技术更加娴熟,我才这样不断地否定你的成绩。”弟子终于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切,都是上师的一片苦心啊! 同样,我们也不能满足于初步的境界,而应再接再厉,力争使现有的境界日臻完美。 证悟与否是我们自己的体会,除了有他心通的人以外,其他任何人都无法了知。除了上面所讲的标准以外,即使你们把整个《大藏经》显宗中观部分的理论拿来印证,也不可能找到别的什么更好的直接印证的内容了。也就是说,所谓的证悟,就是前面所讲的境界。 还有一个标准就是,自从有了这个感受以后,自己的出离心和菩提心是否有所增长,对贪嗔痴的减少是否有所帮助,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可以确定自己已经证悟。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让自己的证悟境界提高、升级,其他没有什么,这已经是很不错的境界了。如果在打坐的时候能有这样的境界,在出定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在出定的时候,会感到一切都是虚幻如梦的,有些时候甚至觉得自己的手都可以穿过墙壁等有碍之物,因为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幻觉,所以穿过墙壁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我这次去五台山时,遇到一个年轻的藏族修行人,他就有这种感受,而且境界非常好。 他在我面前打坐,想让我印证他的境界是不是大圆满。本来,在大圆满的境界中没有什么可以言说的东西,以前的弟子们就是到上师那里去打坐,上师通过这种方式就能知道对方的境界,并可当即确认弟子的境界是不是大圆满。 那位修行人知道以前的这种传统,他以为我也可以这样印证。我很惭愧,自己都不知道大圆满是什么东西,又怎么去给别人印证呢?通过这种打坐的方式来印证就更不可能了。我只能通过语言来了解对方的感受,并将其与书中所讲的相比较。 因为入座时的境界本来就无法言表,我只有问他:你在出座之后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他告诉我说,有些时候我觉得,前面的桌子等所有物品都是虚幻的;有些时候我觉得自己的手可以穿过桌子……这些感受都很强烈。随后,我告诉他说,你的这种境界应该是一种初步的证悟,因为他的感觉非常符合修行法本上面所说的开悟标准,所以我认为,他应该是证悟了。 你们有没有这种感受,不要一天到晚说什么“我昨天梦到观世音菩萨啦”,“释迦牟尼佛对我笑啦”,“我看到阿弥陀佛啦”,“谁谁谁的照片发光啦”等等,这些都是很无聊的。 前几天有位活佛组织了一次放牦牛的活动,参加活动的一位上海居士随后来见我时,兴奋地告诉我说:“我们昨天的放生好殊胜噢!”“怎么殊胜呢”“当时飞来了一只蝴蝶,在那里停留了好长时间噢!这肯定是一种殊胜的征兆!” 我当时就觉得很可笑,汉地这个季节到处都是蝴蝶,我们放生时天天都有蝴蝶飞来飞去,一只蝴蝶飞来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很多居士都有这样的习惯,希望以后不要再有这种愚蠢的行为了。 要知道,看到阿弥陀佛等等并没有那么容易,你们不要随便说这些神神秘秘的东西。即使有这些情况,也不要四处宣传,我们只需要讲空性、讲慈悲、讲出离心,其他都不需要,如果有了这三者,就无需八方索求、四处乱跑,只需培养这些智慧,令其逐步成长;如果还没有这些境界,就认认真真地修行,更没有到处乱跑的必要。 当然,“不要乱跑”的意思,并不是不要你们去寻找上师,依止善知识,善知识肯定是要依止的,法也肯定是要听的,在听了以后,就需要静下来去修。如果修的话,这些感觉就会出来的,这就是初步的证悟空性。 请大家想一想,我讲了多少个证悟的标准。 第一个,就是打坐时自己的感受,这是最关键的;第二个,是出座以后对外境有没有一种不造作的,自然而然的虚幻无实的感觉;第三个,是对出离心、菩提心的增长,烦恼的减少有没有作用。如果有的话,就可以算得上是证悟空性了。 不过,这种证悟空性只是最基础的境界。打一个比方,假设从此地走到拉萨,要走五十多万步,现在我们只能算是走了一步,以后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千万不要骄傲自满。不过,万事开头难,证悟的第一步也是来之不易的。只要有了初步证悟的基础,就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如果我们能够坚持下去,就会走出第二步、第三步,这样离目标就会越来越近,最后的成就也是指日可待的了。第十三章 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七) 空性与无我修法的差别:空性修法是指法无我的修法,当体会到物质、精神等所有的一切都是空性时,在这种境界中安住,就是空性的修法;无我的修法则是特指人无我的修法,它属于空性修法的一部分。 前面讲的空性修法虽然属于中观的修法,但我认为这已经是非常高的修法了。任何一个修法再高明,也要自己去体会,除了这个体会以外,要用我们人类的语言来表达,就只能这样了。 虽然观察只是过程,不是最重要的,但如果没有这个过程,就不会有证悟空性的结果。如果真正地证悟了这两个修法,就已经是很高、很不错的境界了。 中观修法和其他一些密宗的修法,只是在方法和过程上面才有区别,最终的证悟体会几乎没有什么差别,所以,通过中观的修法而证悟,已经是很好的境界了,以后我们修一些密宗修法的时候就会知道,结果其实是一回事,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只是方法不一样而已,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这个修法。 当初我们讲过,听这样的法,除了真正的修行人以外,其他人不合适,为什么呢?因为我要讲这些具体的修法。这些空性修法本身就不允许对所有人讲,讲有要求,听也有要求,要听具体的修法,特别是空性的修法,最起码必须是一个诚心诚意的修行人。讲和听最终的结果,是一定要修行。最关键的,是要自己去体会,讲和听的目的都是这样。除了这些修法以外,如果只是讲普通的佛教常识,谁都可以听,甚至没有皈依的人都可以听。 大家也看了许多书,密宗的书、介绍具体修法的书、还有其他的佛教书籍,但书上的内容就是这些词句,没有别的词句,因为这种境界是我们的语言所不能完全表达的东西,已经超出了语言的极限。 前面所讲的修法是所有修法的入门和基础,如果一个修行人在加行方面努力积累资粮,当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成熟的时候,在修这个修法的过程当中肯定会证悟,如果大家在这些修法上面没有什么体会、感受和证悟的话,修其他任何一个修法都不会有什么收获,因为这个修法是所有修法中最具体、最基本、最关键的基础。 诸行无常的修法 无常的修法分两种:一个是微观的无常,一个是宏观的无常。《普贤上师言教》当中讲的都是宏观的无常,微观的无常一般不怎么强调,但是今天这两个无常都要讲。 首先,什么是宏观,什么是微观呢?在日常生活中看得到、听得到、摸得到的事物,都叫宏观。而微观则是我们的眼、耳、鼻、舌没有办法感觉到,但从理论上能知道它的存在的事物。无论微观也好,宏观也好,都离不开无常。 我们为什么要修无常呢?在讲三法印理论的时候已经讲过,因为我们有常执,就会导致很多的烦恼,所以要修无常。为什么要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去修呢?为了让我们彻底明白一切事物的无常性,为了彻底地推翻我们的常执,所以要全方位修无常。 怎么样修呢?打坐的时候,前期的预备都是一样的,皈依、发菩提心、排污气、祈祷释迦牟尼佛……这些都做完以后,就通过上次讲的那些逻辑来抉择一切有为法都是生灭的,都是无常的。不但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它是无常的,而且从非常细微的微观角度来说也是一刹那、一刹那的。 上次讲过,佛说:一刹那是指针尖穿过很薄很薄的一张花瓣所需的时间,但是,这个一刹那,我们还可以分为成千上万个阶段。我们可以想象,本身这么短的时间再分为十万个、百万个等分的话,其中一个阶段是多么的短暂,然而,即使在这么短的时间当中,每一个物质都在变化,佛经之中称之为生灭,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就是运动。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我可以把这本书从右手放到左手,但是,从微观的角度来说,当我右手的书到了左手时候,这是不是一本书呢?它实际上已经不是原来的那本书了。因为右手的这本书在右手这个位置上就已经消失,永远不会再有了。那左手的这本书又是如何产生的呢?这本书的产生因缘是:首先,在右手的那本书在右手的位置上毁灭了,随之在第二个位置上产生了新的书;在第二个位置上的书毁灭了以后,第三个位置又产生一本新书;第三个位置上的这本书毁灭了以后,第四个位置上又产生一本新书,就这样生生灭灭,逐渐逐渐地过来,当书到了左手的时候,刚才右手里面的书早已经不在了。书从右手的位置迁移到左手的位置的过程,我们称之为运动。当然,运动还是比较宏观的概念,但佛教的意思不是指宏观意义上的运动,因为原来的书自身已经不在了,既然自身都已经不存在,又运动什么呢?那么,现在我手里的这本书是什么呢?这是缘起法的作用,在因缘和合的条件下,重新诞生了一本这样的书。当然,我们的眼睛看不见这些过程和因缘,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只是把这本书从右手移动到左手。 再比如,如果把一个蜡烛或其他有光的东西在黑暗中转一圈的话,虽然我们的眼睛明明看见的,是一个光亮的圆圈,但我们心里都知道,这不是一个圆圈,它只是一个个有光的点,而不是一个连续的光圈,那为什么我们会看见这个光圈呢?因为光点运动的速度快,速度快了以后,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圆圈,如果这个速度很慢的话,我们看到的,就是它在一步一步地移动。 电影胶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它的转速降下来以后,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就不再是连续的画面,而是一张一张地往前走,或者往后倒的图片,但是,当它的转速提高到一秒钟达24帧图片以上时,画面就不再是一个个跳动的图片,而成为连续的画面,但我们的肉眼却抓不到这一个个分开的图片。 这本书也是这样,在微观世界当中,它从来就没有动过,因为它的诞生和它的毁灭是同时的,但我们的常识却与之完全相反。从我们的常识的角度来说,它是一直存在的,因为我们以前学的这些知识都是错误的,所以我们没有办法理解这种刹那的无常。当现在这些细微的细节被还原出来以后,宏观的感觉和终究的事实就会发生冲突。 我们反过来观察自己也是这样,我们一般会认为,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是同样一个人,但这也是宏观上的概念;从微观的角度来说,这就是大错特错,因为所有的物质都是一刹那一刹那地生灭;而从更深层次的境界来说,宏观微观的观点都不正确,只是相对来说,微观的观点比较正确而已。 修的时候必须去思维,这样思维以后,就能非常清楚地知道,虽然我们的肉眼能看见闪电的闪动、河流的奔腾,还有火焰的跳动,能感觉到这些东西在很短时间内的变化,但我们的眼睛却看不到这些静止的物质,例如墙壁呀、书呀等等的一刹那的生灭,此时此刻不是用我们的眼睛去看,而是用我们的智慧去思维,最后深深地体会到、感觉到一切有为法、一切物质、一切有因有果的东西都在一秒钟的千分之一或者万分之一等那么短的时间当中生生灭灭的时候,就让心专注在这个境界中,让心和无常的感觉无二无别,变成一味一体,亦即让无常的感觉变成我们心的一部分或者心的本体、意识的本体。那个时候不再想别的东西,而在这个境界当中停下来,让心安住,能安住多长时间就安住多长时间。停下来的时候,就像前面所说的一样,要有一个侧面的监督,但不要去正面监督。 正面的监督是什么意思呢?比如,如果有一个念头在观察:我的意识有没有安住,我的意识有没有在想什么别的东西,就属于正面的监督。安住的时候不能有这些东西,一旦有观察的念头,就会扰乱这个境界,所以要从侧面来监督。 其实本来并没有正面监督、侧面监督这样的词,但为了让你们比较清楚地了解其含义,所以我才用了侧面这个词来形容。所谓侧面的意思,就是不要有明显的念头:我的心有没有散乱,有没有在想别的东西。 一些人也许会怀疑这种说法:我们每个人不是只有一个心吗?一个心同时既是被监督者又是监督者,这怎么可能呢?难道我们有两个意识吗?并非如此。我们并没有两个意识的相续,但我们的心就是有这种功能,可以一方面安住在这个境界当中,一方面同时从侧面来进行监督,这两个方面都很重要。 如果有这种监督,当冒出其他杂念的时候,我们就立即能发现;如果没有这种监督,心就会先冒出一个小的杂念,但我们自己却不能感觉到,这种念头越来越扩大,越来越扩大,过了5分钟、10分钟以后,连我们自己都没有办法控制了。 当有了监督以后,如果冒出一个杂念,我们立即就能放弃这个念头,放弃了以后,如果我们的心还能处于原来的状态当中,就不需要观察,而继续安住。如果原来的感受已经消失了的话,就不要再强迫自己安住,而要重新去观察。 有些时候可以观察自己的相续,有些时候可以观察外界,所有的有为法都是我们修无常的对境。就这样一个一个地观察,当我们在每一样东西上面都获得了无常的感受之后,就在这个境界中安住下来,这是细微无常的修法。 至于其他的无常理论,在因明的《释量论》等论著里面讲得很多,弥勒菩萨的《经庄严论》里面也讲得很好,但我们要有一定的知识才能理解这些内容。刚才我们讲的内容说跟因明有关系也可以,说没有关系也可以,这些都是比较容易了解的内容。 通过这样的方法去观察,就暂时不需要理论,最后我们需要的,就是一切法都是无常的这种感受,这种感受是最关键的。 第二个修法是宏观的无常修法,宏观无常的修法很简单,就是《普贤上师言教》中讲过的人生无常、死亡无常等等。有些时候观察外境,有些时候观察众生,有些时候观察高僧大德,有些时候观察春、夏、秋、冬等季节的变化,从各种各样的对境方方面面去思维无常。 修这些无常不需要逻辑,平时我们都能看得见这些无常,但是,凡夫往往只是在看到了一些非常意外的无常的时候,心里才会有一些不同的感觉,比如恐惧等等,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因为不修行,就不会再有什么感觉了。我们一生中看到了太多太多的无常,大家都麻木了,没什么感觉了。不修行的话就会这样,所以我们就要去修行、去体会,大家要重视这些观察方法,这样就很容易深深地感受到一切有为法是无常的,靠不住的。外面的山河大地也好,物质世界也好,包括我们自己的生命、财产、名利等等一切的一切都是靠不住的。 这本书当下是这样子,但它的过去我们说不清楚,它的未来也未必是这样,因为它不是永恒的东西。人也是这样,今天我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明天、后天是不是,谁都没有把握,时间越远越没有把握,财产、名利等等都是这样。通过修行与思维,最后感觉到所有的东西都是靠不住的,都是无常的,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就是出离心的基础,当然,它还不是真正的出离心。 讲了无常以后,有些人觉得非常悲观:自己以前认为非常了不起的名利等等现在看起来什么意思都没有,包括我们的生命都没有把握,都没有意义,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这样的结果是好还是不好呢?是好的。因为,当我们意识到万法无常的时候,才能真正放下这些世俗的东西,从此以后,即使遇到家里的亲人死了、破产了、家破人亡等悲惨景况的时候,也不会有什么过分痛苦的感觉,而会意识到,世间万物本来就是这样子,今天我终于看到了无常。如果无常修得好的话,那个时候我们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解脱方面。 前面我们也讲过,《普贤上师言教》在讲完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等等之后,马上讲到解脱的功德,解脱的利益,为什么要讲解脱的利益呢?因为,如果不了知解脱的利益,就会在通达无常等等之后,觉得人生没有什么目标,就会感到悲观失望;当知道解脱才是永恒的安乐,解脱才是靠得住的之后,就不但不会悲观,反而会很乐观、很开心,因为我们终于发觉了生存的目标,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活,那时就会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寻求解脱上面来。这个时候就培养出了一个真正的出离心。修持无常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达到这样的结果。 修法的时间可以自己安排,长短都可以。修完了之后不要忘记回向。 有漏皆苦的修法 有漏皆苦的修法跟《普贤上师言教》讲的内容完全一样,没有什么新内容。一般而言,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是观察。整个六道轮回,都充满了苦苦、变苦、行苦这三种苦;然后分别观察六道轮回的痛苦——地狱的痛苦、饿鬼的痛苦、旁生的痛苦等等,这样思维的结果,是深深地体会到整个六道轮回充满了痛苦,没有一个地方不痛苦。 那个时候,我们的心本身就变成了一切法是痛苦的那种感受。之后安住在这个境界当中,能保持多久就保持多久。如果能保持五分钟的话,这个五分钟的阶段就叫做修有漏皆苦。 如果生起杂念,就要设法断除这个杂念,断除杂念之后,如果还可以继续保持那种状态的话,就不用重新观察。如果在杂念放弃的同时,前面讲的体会也消失了的话,就只有重新观察。 无常和痛苦的修法虽然只是很普通、很基础的修法,但是,一旦我们缺少了这两个修法,则无论修什么法都不会成功。 不了解的人一听说佛教里面讲一切法都是痛苦的,轮回充满痛苦,人生充满痛苦等等的时候,就认为佛教是悲观的、消极的等等,其实佛教徒根本不悲观,世间人反倒是最为悲观的。 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特别是事业、生意比较顺利的时候都很乐观。但是,一旦遭到一些打击的时候,就会彻底地堕落,非常地悲观,甚至到了自杀等等的地步,这些才是真正的悲观。现在很多人的人生观是非常消极、非常悲观的,他们认为,属于自己的,只有这么几十年,几十年过了以后,自己就会变成石头、泥土等等。佛教却并不这么认为。 释迦牟尼佛的戒律是最保守的,但戒律当中也开许:如果一个出家人在没有执著,并根本不需要花费什么精力的情况下,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五百间房间,释迦牟尼佛也允许这个出家人可以支配这些房间。这不是针对在家人,而是针对出家人而言的。如果是在家人的话,要求就更低了。我们可以想象,五百间房间是什么样的概念,现在有多少人能够拥有? 释迦牟尼佛还规定:如果一个出家人在没有贪欲心的情况下,也可不费吹灰之力地获得一件价值10万嘎夏巴拉(嘎夏巴拉是古印度的货币单位,为重量约8.8克的银币,目前约合人民币三十元左右)的衣服,释迦牟尼佛也允许这个出家人可以使用这件衣服。你们可以想象,那是一件什么样的衣服。 也就是说,佛教徒不一定吃得很不好,穿得很不好,认为一定不能用好的东西,一定要用不好的东西,这也是执著。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不能贪着这些东西。 我讲这些的目的,就是为了说明,佛教不是那么悲观,虽然佛要求在物质上应该少欲知足,但并不表明一定要过艰苦的生活。最关键的,是不能把物质享受当成生存的意义,而应当把解脱当作生存的意义。 自从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无论在世俗的生意上、事业上、工作上受到任何打击,我们都会觉得无所谓,因为这些东西只是我们生存的方法,而不是生存的意义。我们的生存意义,就是希求解脱、净化自心、调伏私心、提升生命。 从此以后,在我们人生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佛的智慧。遇到幸福的时候,明白那些世间的东西虽然自己今天拥有,但是明天不一定还属于自己,所以就不会有什么傲慢心;遇到再大打击的时候,也明白虽然自己现在很痛苦,但这只是生存的方法,这样也不会觉得很苦、很累。因为我们的心里充满了活力,充满了力量,充满了勇气。 当然,因为我们现在是凡夫,所以在遭到打击的时候,一天、二天或者一、二个小时当中会想不通,心里面也会难过、痛苦,这只是因为我们的修行不到位,但稍加思维就会清楚,我虽然失去了时间、地位、钱财,但我的解脱没有失去,我还可以照样修解脱道。这样就会心开意解。这个道理虽然不是修法,只是一种常识,但还是有必要讲。 无我的修法 虽然此处无我和空性的修法是分开讲的,但实际上无我修法包含在空性修法当中。 无我修法最关键的,就是推翻我执,因为我们的所有烦恼——贪、嗔、痴等等,都来源于我执。但此处不需要强调,因为,如果通达了前面的三个修法,就不会有我执。 修法的时候不需要反复地思维,当前面的三个修法修完以后,适当地看看我存不存在,那个时候就会很清楚地知道:既然连微尘都不存在,都是空性,那我又怎么会存在呢?那是不可能的。当深深地体会到我不存在的时候,就安住下来。当开始生起杂念的时候,又重新开始修。 就这样让空性、无常、痛苦、无我这四个修法像车轮一样周而复始地反复轮番修持,修完以后就出坐,出坐的时候务必要回向。 出坐以后,在日常生活中,要把这些观点、感受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去。要随时提醒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这些东西都是虚幻的、无常的、无实的,通过这样的方法,最后深深地体会到一切万法没有什么可以执著的东西,这才是正确的不执著。 错误的不执著是什么呢?就是没有通过这样的思维,根本没有什么空性的感受,就随随便便地放下、不执著,这就是错误的不执著。 当时禅宗和尚摩诃衍在西藏引起的很著名的争论,就来源于此。这不是说禅宗不对,禅宗是很好的修法,我们也无法判断和尚摩诃衍证悟没有,但他说出来的话却是错误的。 他告诉很多初学者说:“不需要这样观察,心里什么都不要想,善的恶的什么都不要想,心里思维善就会投生到善趣,思维恶则会堕于恶趣,而什么也不想就是解脱。”这里面一没有中观的思维;二没有密宗气脉明点的修法;三没有大圆满的诀窍,在这样的情况下放下来的话,只是放下来而已,其他没有什么结果,所以在西藏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作为修行人,该不执著的时候就不能执著,该执著的时候就要执著。发菩提心的时候就要执著,释迦牟尼佛说:那个时候要有一个大于须弥山的我执——我要成佛,天下的众生我要去度,我要去做利益众生的事情等等。在刚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我执就不行,通过这种方式慢慢取消不正确的我执,留下证悟空性、慈悲等好的因缘,最后才是消除所有的执著,所以,执著不执著的界限一定要分清楚。 有些时候可能会觉得这样的观察很累,当不想思维的时候,就可以休息。休息的方法就是不思维,既不想人身难得、轮回痛苦等等,也不思维其他的念头,就这样放下来,彻底放松,这个实际上就是和尚摩诃衍的方法,我们可以在这样的状态中休息。 如果加行修得好,对上师三宝、密宗、大圆满等等的法又有很大信心的话,这个时候就有可能证悟。因为这个时候是很特殊的时候,我们刚才思维了很久,心里感觉很疲劳,现在一放松下来,就有可能产生一刹那的明白自己心的本性是空性的感觉。 最后要达到的标准,就是每当我们一打坐的时候,无论修空性也好,修无常也好,就能产生很强烈的感受,而不是模模糊糊的感受;起坐以后,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专门去想这些道理,却能自然而然地感觉到空性、无常等等,这些是暂时的标准。 麦彭仁波切说这是显宗的修法,无论有智慧的人还是没有智慧的人都可以修。这个修法是以修为主,不是以说为主,虽然没有说很多道理,却可以证悟;如果不修的话,即使会说很多很多的理论,也始终不会有任何感受,只能像鹦鹉学舌一样没有什么意义。 如果这个法门修好了,则八万四千法门的精华都修到了,都证悟了,所以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修法,我们一定要修。这个修法除了无我修法和空性修法以外,其他两个修法在外加行里面本身就有,修五加行的人修这个修法也不冲突。修五加行的同时,如果很喜欢无我修法和空性修法的话,也可以适当地安排时间自己修,但最好是首先把外加行、内加行修完以后再修这个法,这个法修到一定程度以后,再去修大圆满。 涅槃寂静没有什么别的修法,无我空性的修法就是涅槃寂静的修法。涅槃寂静是最后的结果——成佛的境界。脚注: 1 意识:此处所说的意识,不单指第六意识,而且包括所有的六根识。 2 食子:就是用糌粑、酥油等做成的各种形状的食物团,属于五供之一,是藏传佛教当中比较盛行的供品。第五册第一章 《修心八颂》讲记 藏王朗达玛毁灭佛教之后,佛法再次弘扬的时期,称为后弘期。后弘期刚刚开始的时候,以阿底峡尊者为代表的很多名震四方的大成就者、班智达纷纷到西藏弘扬佛法。在他们弘扬的佛教当中,有一个噶当派。 噶当派分新旧两种。所谓旧噶当派,是指宗喀巴大师尚未创立格鲁巴之前,在几百年间流传甚广的,由阿底峡尊者传下来的法脉,称为旧噶当派。 旧噶当派也分为两派,一个为经论派,经论派主要强调大乘佛法的理论;另一派为诀窍派,该派着重于修法。 新的噶当派也叫格鲁派,是由宗喀巴大师创立的。 在旧噶当派当中,涌现了很多著名的修行人,直至现在,他们都是藏传佛教中举足轻重的传承上师,是所有修行人的模范与榜样。他们为后人留下了不少非常珍贵,并具有巨大加持力的修心论典,《修心八颂》和《修心七要》都属于其中之一,且都是以菩提心为主题的论典。《修心八颂》虽然字面上不是那么广,只有八个偈子,却是非常重要的修法,在藏传佛教当中,也享有很高的地位。因为它是由非常有名的成就者——朗日塘巴尊者,将自己的修法精华归纳而成的,具有窍诀性的论典,藏传佛教的每个修行人都很重视。 作为大乘佛教徒,我们首先一定要修的,就是菩提心。而菩提心的前提,又是出离心。 本来凡夫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私心——我执,再加上西方文化,以及某些精神糟粕的影响,使现代人的自私心更加巩固、强化——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自己着想。为了自己的生存、自己的利益,任何事情都敢不择手段、不计后果地去做。 在这种环境当中,要找出一条真正的大乘佛法之路,是相当不容易的,所以,我们在修菩提心上面一定要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乘修行人。 目前很多人在学《入菩萨行论》和《菩提道次第广论》,这两个宝典里面所讲的,都是菩提心。《入菩萨行论》从头到尾都在强调菩提心;《广论》分为上士道、中士道、下士道三部分,上士道就是修菩提心。 我们千万不能忘记,无论修什么法,都不能离开菩提心。如果没有菩提心,密宗的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就不能成为解脱道。要使生、圆次第成为解脱道,唯一的诀窍就是拥有菩提心,这样生起次第等等才会发挥作用;离开了菩提心,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大圆满就已经名不副实了。当然,我们本来也不会修生起次第、圆满次第与大圆满;即便我们会修,如果缺少菩提心,也无法修成。菩提心的重要性我们已经翻来覆去地讲了好多次了,《入菩萨行论》的第一品讲的都是菩提心的功德、菩提心的重要性,因为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如果想成佛或者做一个大乘修行人,就不能离开菩提心,菩提心非常重要! 今生能遇到大乘佛法,是非常不容易的!虽然我们仍有贪、嗔、痴等烦恼,以及很多不好的陋习,但我们遇到了大乘佛法,并极其向往菩提心和大乘的成就,这种来之不易的机遇,使我们的人生变得非常完美、圆满而有意义,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 菩提心说起来很简单,真正要修起来,就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了。比如:偶尔拿点比较重要的身外之物去布施别人,或者在两、三天当中去医院当义工照顾病人等等,我们都可以做到,但这还不是菩提心。要修出真正的菩提心,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再难,我们也要克服困难去修,力争减少自己的自私心。 当我们把自私心抛弃或减少以后,是不是就很消极——什么都不做,更不去发展自己的事业了呢?当然不是!上次我们也提到过,佛陀在大乘佛法里也一再提及,菩萨学“十明”或者“五明”,就是为了度化众生;我们发了菩提心,也照样需要工作。只是在工作与事业的奋斗方向方面,应该作一些取舍。 比如说:在没有修学大乘佛法以前,一个生意人是为了自己与家人的生存而做生意,自从菩提心生起来以后,他照样可以做生意,但是在动机上就有了很大的改变,从此以后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是为了众生挣钱。只要做好了取舍,菩提心跟日常生活与社会发展不但没有任何冲突,而且是一种能够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完美、伟大的思想。 无论在家人还是出家人,都可以修菩提心。在家人和出家人的不同,只是外表与一些行为标准上的不同,在思想上与一些修法上,在家修行人与出家人不应该有什么区别——出家人修什么,在家人也同样可以修;出家人思维什么,在家人也照样可以思维,不管是菩提心,还是人身难得、死亡无常、自他相换、自轻他重等等,在家人都可以和出家人一样地修。 现在转入正题,开始讲《修心八颂》: 愿我以胜如意宝, 饶益他众之意乐, 时时刻刻倍珍爱, 轮回一切诸有情。 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样来看待所有的众生。《入菩萨行论》当中也特别强调过,譬如说:我们发了菩提心,发誓度化众生,要为众生作出奉献,但众生是不是我们的负担呢?不能这样看!我们应该把每一个众生、每一个生命像如意宝一样地看待。 如意宝是什么样的东西呢?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都没有听说过哪个国家,或哪个考古学家发现了如意宝,就像现在世界上每天都有很多生命,很多动物、植物在绝种一样,如意宝也像恐龙一样不复存在了,但是,历史上曾经有过如意宝。 在佛没有出世的时候,众生没有听闻佛法的大福报,但他们有比听闻佛法的福报小一点的福报,就是拥有如意宝。如意宝是一种宝石,如果供奉、祈祷它,就会心想事成。无论是长寿、健康、发财等等,任何一种需求,如意宝都能满足。 我们为什么要把众生看作如意宝呢?因为有了众生,我们就可以做一件伟大的事情——成佛!有众生我们才可以成佛,没有众生我们就不能成佛。 譬如说:菩萨的所有行为,可以归纳为六度。六度的第一个就是布施,布施包括法布施、财布施和无畏布施,因为有了众生,这三种布施我们才能完成;如果没有众生,那怎么布施呢?法布施——给谁讲法?无畏布施——救什么生命?财布施——施舍的财物给谁?任何布施都不能完成; 持戒也是同样,在大、小乘的佛经里,讲了很多很多的戒律,但佛说过,所有戒律中最重要的戒律,就是断除伤害众生。如果众生都不存在,这个戒律怎么守?没有办法守! 然后是忍辱,有了众生我们可以修忍辱,如果世上除了自己一个人以外,没有任何一个生命,我们有没有办法修忍辱?没有办法!精进也是一样,为了自己的解脱再努力、再精进,都不是成佛之因;六波罗蜜多的最后两个,是禅定与智慧,如果离开了菩提心,这两个也不是大乘佛法,不是成佛之因。菩提心也是一样,大乘佛法的核心就是菩提心,因为有了众生,我们才可以修菩提心、发菩提心,如果没有众生,就根本没有办法修菩提心。有了众生,我们才可以学大乘佛法,我们在众生身上获得的利益是非常非常大的,但众生从我们身上得到的利益却很小很小、微不足道。 譬如我们放生,从表面上来看,是我们在度这些众生,利益这些众生,而不是这些众生在利益我们,所有人的概念都是这样,但从实际的利益上来看,我们所放的这些生命给我们带来的利益,或者说我们从他们身上所获得的利益,却远远超过了这些众生从我们这里所得到的利益!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个道理大家基本上都知道,这些众生在我们身上得到的直接利益,就是我们救了他们一命。在世俗生活中,救命当然是所有恩德当中最大的恩德,但是,如果只是救命而没有什么佛法上的利益,就只是救一次命而已,从整个生命轮回来说,也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他下一次投生到哪里?我们还能够救吗?没有办法!另外,我们通过给他们念经等等,在他们的心里播下解脱的种子,这当然也是一个很大的利益,但我们发菩提心所获得的资粮,却远远超过了这些众生所获得的利益!如此看来,实际上不是我们在利益这些众生,而是这些众生在利益我们,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世俗生活中很多情况都是这样,一个很善良的人去做一件善事,譬如去照顾病人,或者去帮助有困难的人。从表面上看,是这个人在利益这些众生,并不是这些众生在利益这个人,但从因果的角度来说,这些善因肯定会带来善报,这个人所获得的利益,远远超过了众生从他身上所获得的利益。 比如:前几年发生海啸的时候,很多善良的人到现场去救了无数难民,从医疗、生活、安抚等方面,给难民带来了一定的帮助。从表面上看,是这些人在拯救、利益这些难民,而不是这些灾区的难民在利益这些人,但从因果的角度来说,他们对这些难民所做的一切都不会白做,虽然不能在当下看到什么回报,但这些因果永远都会存在,他们必将得到千百万倍的回报!所以说,实际上是灾区的难民在利益这些帮助灾民的人。这是一种自然规律,不是任何人的安排。 作为初发心的大乘修行人,虽然我们已经发愿要度化一切众生,但由于我们目前的修行还没有到位,所以对众生的利益还不是很大。我们千万不能认为,我是发了菩提心的菩萨,我正在度化众生,我已经很了不起了,芸芸众生中我高高在上,众生都是没有出息的愚痴者,是我拯救的对象!觉得自己像救世主一样。要知道,在无形当中,实际上是这些众生在帮助我们,这些众生带给我们的利益,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对他们的帮助,我们对众生做的这些事情都不足挂齿、不值得骄傲,这些众生才是我们的救星。这样思维以后,我们的贡高我慢、骄傲自大一下子就会遭到重创。 当然,众生度我们,是建立在我们发菩提心的基础上的,这一点是我们自己的功德,如果我们不发菩提心,这些众生也不会给我们带来这些利益,这是善有善报的结果,也是佛陀在大乘经典中对菩提心赞叹不已的原因。有了众生,我们才可以做一件非常殊胜的事情——积累无穷无尽的资粮,所以,我们应当把众生当作如意宝。 你们不要认为:没有众生我也有办法积累资粮啊!我可以在自己家里供曼茶罗,供曼茶罗不是也可以积累资粮吗?但是,我们不要忘了,供曼茶罗的前提,仍然是菩提心。在具备菩提心的前提下供曼茶罗,才能积累资粮,离开了菩提心,就没有什么功德,佛菩萨绝不可能缺少我们曼茶罗上的那么一点点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