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张三李四如此,世间万物皆如此。大家只要想想就明白了。就像释家所言,万物都因十二缘起而生。然而这缘起并非必然,而是一种“纯粹的偶然性”啊。这里我要对偶然与原因做一下区分。万物的存在只是一种偶然,然而却不是没有原因的,万物皆有果,有果必有因,即使秋叶一片也不致无因落地。了解这一点后,托马斯? 阿奎那便问:世间万物都只是可能而非必然,且有生必有死,天之道也,那么有否必然之存在呢?永恒之事物呢?答案是:有的。因为托马斯? 阿奎那还有一个想法,如果万物只是可能的、暂时的,即它们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现在存在,呆会儿就不再存在,即一切都会有统归于无的时候,那么就一定会存在某个时候,到那个时候,一切都不再存在了,都归于空无了。反过来也可以说,再逆序上推,也必有一天,那些可能与暂时的事物一个都不存在。到这里,托马斯? 阿奎那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不存在能产生存在吗?无中能生有吗?答案是:不能!无不能生有,存在不能产生于不存在。以托马斯? 阿奎那自己的话来说:“如果什么都不存在,某事物开始存在,这是不可能的。”而可有可无的万物已经存在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所以,在世间可有可无的万物之上,必然存在一个必然之存在。而且这个必然之存在乃是其它一切可能存在之根、之母,是一切可能性得以成为实在的原因。托马斯? 阿奎那说,这个必然就是上帝。对于他的这一分析,我想前半部分大概是可以成立的,即实2 召2存万物确只是一种可能,而且也许真的可能有那么一个时候,万物皆不存在,这也是为现在科学发现所认同的。然而对于分析的后半部分,即存在是否可以生于不存在,有是否可生于无,可能是否要生于必然,进一步的,有从无之中生时是否需要一个上帝,就大有不同观点了。对于哲学家们而言,他们许多人会质疑托马斯? 阿奎那想当然的那个前提:无不能生有,相反,他们认为无中可以生有。如老子所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样看起来,不但无可生有,而且有恰恰只能从无中生出来呢!那么到底是听老托的呢还是听老子的呢?大家可以自由选择。最高级的存在托马斯? 阿奎那提出第四个证明是“事物存在等级的证明”。托马斯? 阿奎那看到万物一个更为具体的特征:等级性。万物,从无生命的金木水火土,到有生命但不能走不能叫的植物,到能走能叫但不能说的动物,直到能走能叫能说话的人,明显地形成了一个等级结构。它们有好坏美丑之分,有高级低级之别。这样,托马斯? 阿奎那就自然而然地问:那么,是否有一个2 玄J最美、最纯、最高级的存在呢?答案是:有的。这个最美、最纯、最高级的存在就是上帝。如果说存在物的等级结构是金字塔似的话,那么这个上帝就是金字塔的顶尖。我们借用《 神学大全》 中托马斯? 阿奎那自己的话来说:第四,从事物中发现的真实性的等级论证上帝的存在。一切事物,均有好、真、贵等高低之分。它们的高低都是按照同最好、最真、最尊贵的差距来划分的。例如,比较热,则意味着它离热较近。因此,凡是最好的、最真的、最尊贵的,自然也就是最纯粹的存在,因为按照《 形而上学》 说,至真即最纯的存在。凡在同一类中是最纯粹的存在,那末它就是这一类的原因。例如,火是最热的,那么火是一切热的原因。这个例子《 形而上学》 上早已说过。所以,在万物中必然有一个最好而最纯粹的存在,它是一切存在、一切美好的原因。它就是我们所说的上帝。我们不难发现,托马斯? 阿奎那论述的前半部分是可以成立的,即万物确实形成了一个等级结构,但是否就此可以断定有一个最高等级的存在呢?抑或这个最高等级的存在是否便是上帝呢?这就可资考间了。我相信有许多人,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们,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说:“那最高等级有是有的,但非神也,乃是人也!' '万物之目的比起前面的几个证明来,这个证明要复杂一点儿。2 别这个证明简而言之是这样的,托马斯? 阿奎那发现,世间万物虽然看上去错综复杂,但似乎都有某个目的,就像太阳绕着地球转一样,万物也围绕着这个目的行事。仿佛它们是有眼睛有智慧的一样。但我们同时也知道,万物,除了人,当然是没有智慧的,特别是花草、树木、石头这些东西,更是感觉、智慧都没有,它们自己是不可能有这个目的的。那么是什么令它们看起来像有目的似的生存、运动着呢?那就是上帝。托马斯? 阿奎那如是说:我们看到:那些无知识的人,甚至那些生物,也为着一个目标而活动;他们活动起来,总是或常常是遵循同一途径,以求获得最好约结果。显然,他们谋求自己的目标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计划的。但是,一个无知者如果不受某一个有知识和智慧的存在者的指挥,如像箭受射者指挥一样,那他也不能移动到目的地。所以,必定有一个有智慧的存在者,一切自然的事物都靠它指向他们的目的。它就是我们所言之上帝。关干对托马斯? 阿奎那这个“万物存在、运动皆有目的”的观点的疑间就多了,我们甚至可以对它的第一前提提出疑问。我个人认为,托马斯,阿奎那的这个证明谈不上有多少说服力,我们不妨置之度外。然而我也认为,托马斯? 阿奎那即使不需要这第五个证明,他提出的前面那四个证明,尤其是第一个证明,在当时也是相当有力量的,只要他们静下心来,想想一些简单的现象,就不得不225正视上帝存在这种可能性。大家知道牛顿就是上帝的信仰者,他是傻瓜还是无知者呢?前面我们所谈的是有关上帝的问题,这一节我们来谈谈人的间题。即使是神学家们,虽然他们一切为了主,然而我们不要忘了,这个“为了主”前面当有个主语,谁一切为了主呢?当然是人,近而言之是神学家自己,远而言之是整个人类。在托马斯? 阿奎那等神学家们看来,人类从个体到整体的存在都不应当以自己为中心,而应当以神为中心,人的一切都应当是为神服事的,从神学家们聪明的大脑直到处女宝贵的贞操都应如此。这就是区分于人本主义的“神本主义”。那么人类如何能更好地为神服事呢?关键是应当让人们明白两点:一是他们过去是怎么来的,二是他们现在又是怎样的。倘若人们发现,他们不但过去来自于神,是神所创造的,神就是他们的生身父母、直系祖先,而且他们自己实际上也是神所创造的,他们的各种知识能力都来自于神,那么他们当然会服事神,就像儿女要服事父母、仆人服事主人一般。关于第一个要让人明白的事,即人过去是怎么来的,当然用不着托马斯? 阿奎那再去说。我们知道《 圣经》 之开篇《 创世记》 就言神“照自己之像造人”: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226上所爬的一切昆虫。”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神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神说:“看哪,我将遍地上一切结种子的菜蔬,和一切树上所结有核的果子,全赐给你们作食物。至于地上的走兽和空中的飞鸟,并各样爬在地上有生命的物,我将青草赐给它们作食物。”事就这样成了。对于第二个问题,即人现在又怎样,托马斯? 阿奎那就给予周到的分析了。他不但分析了人自身是怎样的,即灵魂与肉体之结合,还分析了人类知识是如何产生的,以及我们人应当有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态度。他阐明了这三个问题,并且让人们明白了这样一些问题:我们每个人之所以成为人,之所以有智识都是神赐给我们的,并且神使我们获得此生的幸福,以至死后进入永恒的极乐世界― 天堂。当人们明白了这些道理时,他们当然会虔诚地、全心全意地服事神了。依据托马斯? 阿奎那所阐明的三个问题,我下面将分三部分分而述之。灵与肉托马斯? 阿奎那关于人自身的第一个命题是:人是灵魂与肉体的统一。对于何谓灵魂与何谓肉体这里不需多说,就是大家平常所知的灵魂与肉体。不过在规定二者的来源、特性及其相互关系时,托马斯,阿奎那就显示出其思想家的独特性了。托马斯? 阿奎那首先认为,人是灵魂与肉体二者的统一。这个统一表现在:任何个体的人,从王侯将相到平民乞丐都是灵魂227与肉体的结合,二者同时存在于每一个活着的人身上,它们紧密联系,互相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对于任何现实的人而言这二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一旦分离,那么人也就不存在了,就两腿一伸,呜呼哀哉了。那么肉体与灵魂是如何结合的呢?托马斯? 阿奎那认为这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灵魂融于肉体之中,充盈于肉体之每一部分,二者完美均衡地结合在一起。托马斯? 阿奎那关于灵魂与肉体的第二个观念是:这互相结合的灵魂与肉体又是有区别的,不但有区别,而且区别还大得很。我们可从两方面看这区分,一是特征,二是地位。就特征而言,灵魂与肉体当然是不同的。灵魂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老子所言,“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灵魂这东西就是夷、希、微的整合了。或者也可以用我们前面讲过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形式与质料的学说来解说:灵魂是一种精神实体,是“形式”,而肉体则是物质实体,是“质料”, 作为质料的肉体当然是可见可听可触的了。肉体与灵魂之间另一个不同的特征是:作为质料的肉体是速朽的,人的生命一旦终结,它也就腐朽了。不管这肉体生前是美如西施、貂蝉,还是丑如无盐、膜母,都变成了骸俄一堆,最后化为尘土。这就是死亡,是任何人,哪怕是圣徒彼得或圣师托马斯? 阿奎那都无法避免的死亡。就像西方一句俗语所言:“死神踏着公平的脚步,迈过穷人的茅屋和王侯的华府。”但灵魂就不同了。托马斯? 阿奎那认为,人的灵魂是不朽的。即使肉体死灭了,灵魂也不会随同肉体一同腐朽,相反,它将永生。这灵魂不死的观念我想大家都很熟悉。我们中国人自古以228来就有这说法,不但中国人有,几乎一切民族都有,都相信人的肉体死后,灵魂是不死的。但对这个肉体死后灵魂的去向就有不同的观点了。总的来看大体有两种:一是转世投胎说,二是永恒持一说。第一个转世投胎说就是我们中国人的说法。认为人死了后,阎王在对死者的一切进行清理后,善人就会立即投胎到富贵人家,享受来世的幸福,恶人则会被分别投入十八层地狱,处以各式各样的刑罚,轻者板打鞭抽,重则上刀山下油锅。我小时在乡下曾见过给死人“做道场”,挂着描写各种地狱刑罚的画,真是恐怖至极。令我感到古怪,怎么世间还有人竟敢做坏事l 难道是因为这些下地狱的恶人并不是要在地狱永远受苦,而是受过苦后也会转世投胎吗?但那又有什么好?他们投胎也没资格投进富贵人家,而是要做奴做仆甚至做牛做马。永恒持一说就是基督教的说法了。大家如果读过但丁的《 神曲》 ,就会看见人死后会有三个去处:地狱、炼狱和天堂。那些纯洁的好基督徒们要上天堂,在那里享受永恒的幸福;总的来说是好基督徒,但也做过一点儿坏事,不那么纯洁的人则要先到炼狱去受上几年罪才能上天堂;至于那些坏蛋们就要到地狱去了,在那里他们将遭受无边的苦难。然而对于地狱里受苦的人们,最可怕的并不是受火烤蛇缠之类的苦,而是他们将永受如此的苦,永远没有得救的希望。在地狱的大门之上镌刻着这样的铭文:从我,是进入悲惨之城的道路;从我,是走进永恒痛苦的道路;从我,是走进永劫人群的道路;229你们走进这里的,把一切希望捐弃吧。我想大家会明白为什么说这是最可怕的苦,因为即使不讲地狱、天堂这些死后才会知道到底有没有的事,对于我们每个现实的人而言,对于我们现实的人生而言,最可怕的难道是一点挫折与痛苦吗?不是,如果我们相信自己明天会更好,那么现在受一点苦又有什么关系?但如果我们被告知,我们将永远受这样的苦,永远没有幸福生活的希望― 有什么比这更痛苦的呢?要是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死亡。但所幸的是,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希望是永在的。我们回过头来说灵魂,不管是转世投胎也好,永享欢乐或永受痛苦也好,总之灵魂是不朽的,而肉体是必朽的。这就是灵魂与肉体的差别。谈过了灵魂与肉体的特征的差别,我们现在来谈谈二者地位的差别。这个问题好谈,简而言之就是,灵魂的地位要高于肉体。托马斯? 阿奎那认为,尽管人的个体是由灵魂与肉体不可分离地构成的,然而并不说明二者的重要性是等同的,相反,灵魂的重要性要高于肉体。这是为什么呢?我这里不妨打一个比喻:肉体好比是一堆石头木料,而灵魂则是建筑师。如果没有石头木料,建筑师不能建成房屋,但如果没有建筑师,石头木料就只是一堆无意义的石头木料而已。当然,灵魂与肉体的结合较之石头与建筑师的联系还要紧密得多,也因此,如果没有灵魂,肉体就如同没有建筑师的石头更无意义了。这是一,即无灵魂的肉体是无意义的,也可以这样说:是灵魂230赋予了肉体以意义。第二是当肉体与灵魂结合起来后,二者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灵魂而非肉体。这里我们也可以打个比方:灵魂是建筑师,而肉体则是建筑师用以搞建筑设计的工具。工具当然要听人的,是为人所控制的。同样肉体也要听灵魂的,也是为灵魂所控制的。至于这个灵魂的起源,不用说,是上帝创造的。知识的起源在分析完灵与肉― 灵魂与肉体― 的关系之后,我们再来看第二个与人相关的间题:人类的知识是如何起源的?托马斯? 阿奎那认为,人类知识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即一个认识的过程,知识的形成就像产品的制成一样,先是原料,经过几道工序之后,逐步加工而成为产品。我们现在就来详细描述一下知识这个“产品”的“制成”过程。我们知道,制造产品必须有三样基本的东西:生产者、生产工具和生产原料。制造美女们用的“夜巴黎”香水如此,制造“知识”这种产品同样如此。那么什么是制造知识所需的生产者、生产工具和生产原料呢?生产者我们当然知道就是人。生产工具呢,就是我们人类的认识能力,例如感官和感觉能力,但还不止于此,托马斯? 阿奎那认为,人类仅有感觉是不能达成知识的,此外还需要有理智,惟有通过理智人类才能得到完整的知识。至于生产原料就比较复杂了。总的说来是外在世界的万千事物。然而又不尽如此。因为人类不能够一下就将外在事物变成知识,这需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有好几步,前一步产生出来的东西,也可以称为知识,当然是较低级的或半成品的知识,232也是后一步所需要的原料。这不难理解,例如生产海洛因的过程,最初的原料是花朵如牡丹般美丽的婴粟,它的籽儿经过加工后就成了鸦片,鸦片已经是一种毒品了,但同时又是一种原料,是生产海洛因的原料。为了使大家更清楚地知道托马斯? 阿奎那眼中人类知识的起源,我们现在来详细地谈谈他所说的知识之形成过程。知识形成的第一步是形成感性认识。大家知道,我们人有感觉器官,眼、耳、鼻、舌、皮等,这些感官分别有自己的感觉功能,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托马斯? 阿奎那称这些为外部感觉。除此而外他认为人还有一种内部感觉,共分四种:综合、想象、辨别、记忆。当人的外部感觉与外在世界的事物发生接触时,就会形成一些他称之为“感觉印象”的东西,然后外部感觉会将这些感觉印象传递给内部感觉,内部感觉便将这些印象进行加工,成为形象。形象产生之后,感性认识也就完成了。知识形成的第二步是形成理性认识。除了形成感性认识的感觉外,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人还有一种形成理性认识的能力― 理智。这个理智将形象保存起来,作为进一步加工的原料。加工的方法简而言之就是抽象,即理智把感性认识所形成的形象进行抽象,抽掉那些具体的、个别的成份,汲取抽象的、普遍的形式,这时候就形成了托马斯.阿奎那称之为“理解印象”的东西。这时人所使用的是所谓的能动的理智。除了能动的理智外,人还有一种被动的理智,理解印象形成之后,能动的理智就会将之转给被动的理智,由之进行下一道程序的加工。理解印象被传递给被动的理智之后,它就变成了“理性印232象”,被动理智对这个理性印象再进行加工,于是就产生出了“表象”,这表象还有一个更加通俗的说法,就是“概念”。托马斯? 阿奎那认为,在这个“概念”形成之后,人类也就完成了一个认识过程,也就是产生了知识。至于人类创造知识的理智,不用说,是上帝赋予我们的,是上帝在我们心灵中发出的“理智之光”。人生的意义这研究人生的意义一节也可以看做是托马斯”阿奎那的伦理学思想。上面谈到,我们人的生命与知识都是上帝赋予的,人当然应当知恩图报,尽心尽力地服事上帝。这就是托马斯? 阿奎那关于人生意义的总观念。当然这也只是人生的“总观念”而已,实际的人生图画是色彩缤纷的。首先,托马斯? 阿奎那认为人是有理想的,这个理想就是幸福,所以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追求幸福,这同我们现在所说的人生意义差不多。为什么说人是有理想的呢?我们知道,“理想”这个词其实就是目的的另一种表达形式,是一种听起来更美的表达。前面我们在谈托马斯? 阿奎那论证上帝为何存在时说过他的第五个证明方式,是说万物存在都有其目的。花草树木是否有其目的我们姑且不论,但我们应当肯定人是有目的的,这个目的有大小之分。例如我到学校小卖部买包方便面是为了当晚餐,阔佬带小秘去五星级宾馆是为了开房间,这都是人的目的,不过是“小目的”, 是一时之需;而当我们讲到人生的“大目的”时,就给它换个名字,曰“理想”了。那么人为什么会有目的呢?这一方面是因为有神在引导。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有自由意志。托马斯? 阿奎那认为,人之所233以成为人,是因为人有自由意志。也就是说我们人在行事时,都会有所倾向,有自己的确定目的,人正是为了这个目的才如此行事的,这个驱使我们如此行事的东西便是人的自由意志,正是它确定了这目的。那么,自由意志驱使人朝向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呢?这个目的一般而言就是“福利”。人的一生都在追求福利的满足,我们用另一个字眼来说,就是幸福,人的一生都在追求幸福,如果得到了满足,人生也就达到了目的。我想对以上说法大家一般不会有异议,但间题是,什么才是人生的幸福呢?人生的幸福到底在哪里呢?我记得以前听过一首歌,其中有词说:“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诉你,它不在柳荫下,也不在睡梦中,它在辛勤的工作中,它在汗水的淋漓里。”不过,我确乎不清楚是否真有人打心眼里认为这就是幸福。关于什么是幸福说到底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古往今来各种说法多如牛毛,一一说起来恐怕比长城还要长,这里且免谈其它,只来说说托马斯? 阿奎那认为幸福在哪里。托马斯? 阿奎那认为,财富、权力、荣誉、性爱等固然可以使人达到一时的满足,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幸福,但实际上并不是,人永远不会因为拥有了金钱、美女、权力、名声之类而满足,人还会不断地继续追求,直到得到真正的、完满的幸福。那么,这个“真正的、完满的幸福”又是何方神圣呢?我们用托马斯? 阿奎那在《 反异教大全》 中的话来说吧:人类的幸福,决不在于身体上的快乐。从上文看来,说人类幸福在于身体的快乐,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身体的快乐,主要指食色两方面的快乐。234最后的目的,总是属于现实事物中最高贵的事物,它具有最好的事物的性质。不但如此。万事万物的最后目的就是上帝。我们已经在前面证明。因此,我们必须把那些特别接近上帝的东西作为人的最后目的。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在托马斯? 阿奎那眼中,所谓最完满的幸福便是接近上帝。为什么这祥说呢?托马斯? 阿奎那说,这是因为人类从那些金钱、美女、醇酒之类所得到的只是一种感性方面的享受,人类是不可能满足于之的,人所需要的是一种理性的满足,这才是幸福。他说:“幸福是理智的完满福利。”那么,更为具体地说,这个“理智的完满福利”又是什么呢?我们知道,感性的幸福乃是那些肉体上的满足,即食色之类,与此相对,理性的幸福则当是精神上的满足。所谓精神上的满足,就是真善美。当理性的幸福达到完美时也就是至高的真善美了,这也就是“理智的完满福利”。更进一步,这个至高的真善美又是何方神圣呢?这就是最高的神圣― 上帝!所以,什么是幸福,一言以括之,就是上帝,是:幸福在于上帝。追求上帝,靠近主,这才是幸福,这才是人生真正的意义所在。235第十三三章奇异的习又国愈少污格培根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是善与恶、真与伪、美与丑的混合体,这在整个西方哲学史止是独一无二的。这一章我们将跨出黑暗的中世纪,进入光明的文艺复兴。对于这个时代和象征着它的那些巨人们,我们在《 西方历史的故事》 中已经说了许多,其中包括我们现在要讲的弗兰西斯? 培根,大家可以参看之,了解他所处的时代。当然两部分并不重复,须知在历史卷里当我们讲到培根时,他只是文艺复兴时期有若夏夜繁星的名人群体之中的一位,简历也只有聊聊数百字,但到这章,他将是不折不扣的主角,我们将用超过万字的“庞大”篇幅来细说他的悲情人生。弗兰西斯? 培根是一个有着双重人格的人,一个充满矛盾的人。他就像卡尔维诺《 被劈成两半的子爵》 里的子爵一样,是善与恶、真与伪、美与丑的混合体,这在整个西方历史,至少在西方哲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也许与之相似的是对弗洛伊德的矛盾评说。当弗洛伊德初创精神分析时,有人称那是其肮脏人生之写照,有人称那只是他236观察患者,而非自己,所得。与培根不同的是,那些谣言在弗洛伊德的有生之年就被剔除了,而培根呢,即使在他与世长辞数百载后,仍众说纷纭,纠缠不清,是一段地道的无头公案。我呢,我将为培根写这徉的传记:首先客观地记录他的人生历程,然后将两种权威而相互矛盾的评说― 一个来自黑格尔,一个来自罗素― 原汁原味地奉献给大家。1561 年,在伦敦一座叫约克宫的堂皇府第里,随着“哇”的一声大哭,一个小生命降临了人间,此时此刻,他的声音只震动了父母,若干年之后,他的声音将震动整个世界。这个小生命就是弗兰西斯? 培根。如果讲出身的话,恐泊整个哲学史上都没人比得上培根,他的父亲是尼古拉斯? 培根勋爵。我们在历史卷说过,使英国由落后走向强盛,成为威震西方、雄霸世界的大国的是一个伟大的女人― 伊丽莎白女王,替这位伟大的女王掌管英国国玺的就是培根勋爵,他荣任英国最高贵职位之一的掌玺大臣达二十年之久。勋爵的妻子名叫安妮? 库克,出身书香世家,她的父亲安东尼克爵士曾是英王爱德华六世的首席教师,爵士不是个重男轻女的俗人,一贯重视对女儿们的教育,她们长成大姑娘后均秀外而慧中,使当时一些最出色的英国青年拜倒在石榴裙下,后来她们一个嫁给了未来的首相,一个嫁给了未来的掌玺大臣。大臣夫人家学渊深,博学多才,精通深奥的古希腊语,还称得上是一位神学家。然而基于性别的原因,她不能像丈夫一样在世道经纶上大展拳脚,于是将满腹才学一股脑儿用来教育她的一大群子女,尤其是最小的儿子弗兰西斯。而弗兰西斯也不负母望,很早就显示出超凡的天才。1573 年就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237院,时年12 岁。这个三一学院堪称名人的殿堂,将来还有许多我们熟悉的各界伟人将在这里度过他们的青春时光,如牛顿、达尔文、拜伦、罗素、维特根斯坦,等等。培根在剑桥的时光过得并不幸福,那些大他一倍的同学很少理他,但最让他厌恶的还是那种经院哲学传统。我们知道,这时英国尚处于中世纪,文艺复兴之光虽然已在文学艺术界徘徊,然而哲学尚沉沦于繁琐无聊的经院哲学里,哲学家们正为一个针尖上能站几个天使之类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仿佛这是末日审判般的大事,而且张口闭口就是亚里士多德,就像从前中国的秀才们张口闭口就是孔子、孟子一样。小培根对这一切简直恨之入骨,他认为那些东西,一言以括之就是:屁话。由此他看到了自己未来的使命― 要将这一切推翻,建立全新的哲学。然而培根并没有马上去实践这个使命,三年后当他从剑桥毕业时,他走上了一条与搞哲学风马牛不相及的路― 从政。后来在《 解释自然》 的序言里,他解释了自己那样做的动机,并对自己,对自己的人生远景做了一段著名的自我分析:于是,我们心自问,到底干什么事最能促进人类幸福,我天生最适宜从事什么工作?但是,在寻求答案的时候,我发现,最值得称道的善举莫过于探索和发展那些能够促进人类文明生活的技艺与发明。… … 总之,如果一个人不仅能做出一项发明,无论这项发明多有用,且能点燃造化之灯,使它刚一升起就能照亮人类知识的局限与边界,而当它继续升高时,黑暗的角落便随之消退,到处都变得清晰238可鉴,那么,在我看来,这样一位发现者便称得上是人类王国在宇宙中之扩张者、人类自由之促进者,以及处于贫困桂桔下的人们的解脱者。进一步说,我发现自己生性长于对真理进行思考。我有广博的学识,可以研究那个最重要的问题― 我指的是辨认不同事物间的相似之处― 同时又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去观察它们微妙的区别。我有研究的激情,有不随便判断的自制力,喜欢思索,不爱苟同,随时准备纠正错误观点,能够小心谨慎、不厌其烦地把自己的思绪整理得井井有条。我没有标新立异的嗜好,对于古训也从不盲从。我最讨厌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由于上述原因,我认为我的性格和气质似乎同真理有一种天生的缘分。可是,我的出身和我的教养并不将我引往哲学,而是导向了政治:可以说,从孩提时代起,我就对政治耳濡目染。而且正如年轻人中屡见不鲜的那样,各种政治主张时常让我心动神摇。同时我觉得我对国家应尽的义务使我有一种特殊的使命感,这是生活中其它职责都难以比拟的。最后,我还怀有一种希望,即如果我有一个受人尊敬的官职,就不难得到支持和帮助,从而有利于我完成命中注定的任务。出于这些考虑,我便投身政治了。在这段话中我们看到的培根乃是一个对国家和全人类都充满爱心的人,一个正直诚实的人。然而,众所周知,我们之不能仅凭任何一个人的自传对他做出判断就如在法庭上不能仅凭被告的申辩就对他做出判决一样。无论动机如何,培根剑桥毕业后事实上投身于政治之中,这239年他才15 岁,却已经是英国驻法大使馆的一个芝麻绿豆官了。此后三年他便生活在美丽的法兰西。然而好景不长,1579 年,他的父亲患暴疾,不久两眼一翻,撒手人寰了。真是“阎王叫你三更走,谁敢留人到五更,' ! 他一死,最倒霉的就是培根了。我们可以相信,如果尼古拉斯大人不死,他肯定会替自己这个聪明的儿子安排上好的前程,使他仕途顺达,青云直上。但死神捣乱了一切,培根的仕途也少了一根最坚实可靠的支柱。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更可怕的打击还在后头呢!原来爵士共有6 个儿子,培根是最小的一个,爵士一直很疼爱这个小聪明鬼,但他犯了一个不是错误的错误:他原先一直在替每个儿子准备一份丰厚的财产,并且是一个个地来,秩序当然是由大到小,他已经安排好了其他5 个儿子,也就是说,把已有的财产全分给了他们,打算最后再替小儿子猛挣一笔。可他没有想到自己大限已到,死神瞬息之间粉碎了他的生命和他美好的计划。结果当公布遗嘱时,培根发觉父亲把所有财产分给了哥哥们,自己一根毛都没有。培根在18 岁时人生来了个180 度大转弯,由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高干子弟”沦为一文不名的穷光蛋。怎么办呢?面对残酷的现实,培根有两条路可走:或者凭他剑桥高才生的历史在哪所大学谋个教书的差事,从此与哲学为伍,在孤独的沉思中度过漫漫人生;或者设法继续在仕途奋力上爬。培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一条路。原因很简单:在当时的条件下,对他而言哲学意味着一样最可怕的东西― 贫穷。过惯了240锦衣玉食生活的培根无论如何受不了这个罪。独立后的培根先进了格莱律师事务所,做了一个律师,混口饭吃。有饭吃后他便又忙着往上爬了。他想,凭着亲戚和父亲故旧们的帮助,他上去还不容易?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一开始他就遭到了一个关键人物的冷落,这就是他的姨父威廉? 塞西尔,大英帝国首相和财政大臣。以前他对侄儿是不错,然而那是因为他的连襟是掌玺大臣,大家能互相帮助,现在侄儿孤单一个了,帮他能得到什么?他威廉。塞西尔能做亏本生意么?就这样,虽然做姨父的只要点个头就能给侄儿一个做梦都想的好职位,但他一辈子也没这样做。尝尽世态炎凉的培根知道想发达惟有靠自己了,他没有退缩,他勇敢地迎接命运的挑战,决心用自己的力量往上冲。在历史卷我们说过,这时的英国已经建立起了议会下院,谁有本事得到选民们的支持谁就可以做议员,那些最成功的竟选者往往是唇枪舌剑的律师。培根做的正是律师,也正有着非凡的巧舌。据本? 琼生说,培根“有条不紊、干脆利索、言之成理、不闲扯、不空谈。他的每一句话都有魅力… … 每一位听众担心的事,就是他会结束他的演讲。”他自然而然地把竞选议员当做了进身之阶。1 583 年,父亲去世仅四年,他便当选下院议员,是年只有22 岁。此后他连选连任,一直保住了议席。这时,没得到姨父帮助的培根又遇上了贵人,那就是年轻英俊的南安普顿伯爵、伊丽莎白女王的宠臣埃塞克斯,这个人我们在上卷为莎士比亚做传时讲过他,他也是莎士比亚的保护人。当时他同培根的姨父并称宫廷两大势力。他十分看重才华横溢,又241经常写些文笔优美的信来拍马屁的培根,相识不久便将他视为知己。他了解培根曾是富家子弟,养成了乱花钱的习惯,虽然挣钱不少,但花钱更多,经常囊中羞涩,常送些票子给他。他还屡次向女王力荐培根,请女王给他一个好职位。但不知什么缘故,女王不大喜欢培根。没替培根弄到一官半职的伯爵很是过意不去,便送给培根一处漂亮的大庄园。1 598 年,他因为太过挥霍,欠下大笔债还不了而银档入狱,又是伯爵替他还钱,将他赎了出来。瞎子都看得出来,伯爵对培根够好了吧?然而如果伯爵知道他为培根所做的一切将得到什么样的报答的话,他会恨死自己,骂自己实在是瞎了眼。这时,埃塞克斯因为某些原因失去了女王的宠爱。后来女王干脆把他从身边赶走,派他去爱尔兰统率军队。但领军打仗可不是他的长处,他便自顾自从爱尔兰跑了回来,还想用甜言蜜语唤回女王的欢心,然而他发现女王的心已永远地离开了他。他伤心至极,愤恨至极,也许是由于先前被女王宠坏了,也许纯粹是因为头脑发昏,竟然搞起了一场反对女王的阴谋。这件事我们在《 西方历史的故事》 讲莎士比亚传时也说过了,莎士比亚还为此差点掉了脑袋。阴谋的结果是伯爵被送上了断头台。伯爵之所以闹到了掉脑袋的地步多亏了一个人的“帮助”, 多亏了此人在关键时刻上台作证,用如簧之舌控诉伯爵是个不折不扣的乱臣贼子,阴谋就君,篡夺王位,应依法处以死刑。这个证人和控诉者就是培根。本来法庭上没几个人认为伯爵真想造反,他在整个事件中所表现的完全是一个冒冒失失、傻头傻脑的年轻人的一时冲动。242大家知道,谋权篡位可不是儿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谁真想这样做,非得经过精心策划并长期积蓄力量才行。可伯爵做了什么呢?不过是先一天晚上演了场戏,然后带着他的伙伴― 都是同他一样傻头傻脑的小伙子,一路吵吵闹闹地向王宫奔去而已。天下哪有这样造反的道理?而且傻瓜都知道这时的伊丽莎白女王治国有方,深得民心,英国已经卓然成为西方一霸了,君位安如泰山,只有神经病才会真的想篡位。身为伯爵、官高位尊的埃塞克斯不可能不了解这一切。然而培根的证词改变了一切,也决定了一切。由于他在法庭上慷慨陈词,用他非凡的智力和出众的口才力证埃塞克斯罪大恶极、罪该万死,使法庭最后不得不将伯爵处以死刑。需要附加说明的是,并没有谁要培根站出来作这样的证,一切都是他自作主张。为此他从政府得到了1 200 英镑。因为这事培根遭到了几乎全英国人的憎恨,人人都把他看做忘恩负义的小人,但培根却心安理得,他是这样为自己的行为辩护的:我的辩护不需要冗长和繁复,就是关于那件案子和审讯过程中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我对女王和国家应尽的职责与义务,在这样的事情上,我是决不为世界上的任何人而表现虚伪和胆怯的,因为任何诚实而居心端正的人都会宁愿舍弃他的国王而不愿舍弃他的上帝,宁愿舍弃他的朋友而不愿舍弃他的国王,但宁愿舍弃任何尘世的利益,还有在某些情形下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而不愿舍弃他的朋友。243这段辩护如同前面他对自己为何投身政治所做的解释一样,听起来可谓冠冕堂皇,而且确实有说服力。倘若培根仅仅在这件事上遭人指责,而在其它事上都是无懈可击的高尚,一如与他同时代的托马斯? 莫尔一样,那么我们当然应当相信他所做出的辩护。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他没能做到这一点,甚至可以说,在培根的整个一生中,我们找不到哪件事说明他是一个品德高尚、言行一致的人。除了1 200 英镑外,培根并没有从把恩人送上断头台中得到更多好处,直到伊丽莎白女王于1 602 年去世,詹姆士一世即位。新王即位之日就是培根终于官运亨通、夙愿得偿之时。这位詹姆士一世我们在《 西方历史的故事》 中已经讲过了,他就是伊丽莎白女王的侄儿、苏格兰女王玛丽? 斯图亚特之子,是个自命有才,爱附庸风雅的家伙,曾把莎士比亚的环球剧场改为“王家供奉”,还封了莎士比亚做“王后寝宫近侍”,英国的君主专制就是在他手里由受人欢迎变为惹人讨厌的。他刚一即位,培根立即呈上了一封贺信,信用堂皇的拉丁文写就― 用拉丁文在当时就标志着有学间。信中说:“在陛下的臣民中,我比任何人都更热切地渴望为陛下效力。”他的效忠得到了回应,几天后,在詹姆士一世的加冕大典上,他被封为爵士。培根受宠若惊,立即给新王写了更多的表达效忠的信,信中甚至将詹姆士一世颂扬成“万能的上帝、宇宙的原动力”。詹姆士一世是个什么样的家伙大家看看历史卷就知道了,他在英国历史上也许算不上大昏君,然而更算不上明君,一句话,他只是个再平庸不过的家伙。他想尽一切办法搜刮民脂民膏,发明了许多捞钱妙法,搞得民怨沸腾,这些我们也已经知道了。244对詹姆士一世的这些作为,培根是怎么反应的呢?是代表人民向国王提出异议甚至抗议吗?不2 他只是利用一切机会,在议院、在民间替国王辩护,用出众的才智和巧妙的言词证明国王搜刮的合理性。这一切终于得到了国王的欣赏,成为爵士两年后,培根被任命为詹姆士一世的顾问。从这个职位的名称我们就知道是干什么的,无非是替国王出谋划策。詹姆士一世都干了些啥这里就不用说了,我们可以从此猜测培根都出了些什么主意。做了两年顾问后.培根已经45 岁了,总算解决了终身大事:他结婚了,成了一个有家的男人。他老老实实地告诉别人,他这样做不过是为了钱。因为这个新娘的老爸是伦敦市的大官儿,家财万贯,给了女儿大笔嫁妆。凭着这份丰厚的嫁妆,培根举行了一个轰动全伦敦的盛大婚礼。这一年培根可谓双喜临门,他被任命为副检察长。早在十多年前他就想从伊丽莎白女王手里弄到这个职位,可白忙了一场。经过多年奋斗之后,培根终于苦尽甘来,不但做上了大官儿,而且从此富贵逼人,官运亨通。不过为了这官运,培根可费尽了心机,其中包括给国王写出大量表忠信,其中有些这样写道:“我的君主,您不会允许我对您的恩宠的期待付之东流… … ”“我恳求您赐给我一个卑微的职务。”还有,“我愿作您的一枚棋子,任凭您高贵的手把我摆在任何地方。”诸如此类。六年后,他由副转正,成为了检察长。又过了四年,他更升一步,正式进入英国的权力中心― 内阁,任他老爸做过的掌玺大臣。又过了一年,即1 618 年,他再升一步,担任了阔得要命的英245国大法官,同时被封为维鲁兰男爵,加入了世袭贵族俱乐部。两年后,他的贵族等级又进一阶,被封为圣亚尔班子爵。至此培根的官场人生走到了顶点。到了顶点怎么办呢?就像登山一样,走到顶点后当然得走下坡路了。培根是在1 621 年走上下坡路的。这一年他东窗事发,被控受贿。这是一件将培根从天堂打下地狱的事,也是震荡英国朝野的大事,大体经过是这样的:首先我们可以肯定,培根接受了贿赂,这是从来没有人否认过的,包括培根自己。至于接受了谁的,是在一个什么样的案件上接受的,接受了多少次,等等,就不得而知了,我们知道的是培根在事发后的表演。正式决定对培根进行调查起诉的是下议院。拟好其中包括培根被控之罪细节的起诉书后,下院派人将起诉书送达大法官兼掌玺大臣家中,发现培根“病了”,正躺在床上。对调查人员的讯问遮遮掩掩,不做正面回答。后来由于事态进一步恶化,迫于国会和举国舆论的压力,培根开始作答了,他仍用他满含哲学意蕴的笔调说话,称:有三种不同适度的受贿。第一,最低的一等,在案子还悬而未决之时,贿赂破坏了原则;第二,在法官最后考虑如何处理案件之时… …关于我提到的第一种受贿,我的心灵就像任何出生在圣英诺森时代的孩子一样清白。246我已获悉指挥的具体细节,虽然不是正式来自下议院,而是凭着我的良知和记忆。我坦白地承认,这些材料足以使我放弃一切辩护,足以使爵爷们对我进行宣判和谴责。这大约就是他给国王那份《 自白悔过书》 中的话。在《 自白悔过书》 的最后他还加了这么一句:“一个受过贿的人同样是善于行贿的。”所以,他“要送给陛下一部向后世展示国王德政的历史著作”。这部“展示国王德政的历史著作”就是后来出版的《 亨利七世史》 。培根承认受贿后,法院随之做出判决。他被处以一大笔罚金:4 万镑。这是罗素的话。黑格尔说是4000 镑。监禁在伦敦塔中,期限由国王来定。免去贵族称号,并免除一切职务且终生不得再担任任何官职。至此,培根的罪行就一目了然了,而且也理当受到法律的惩罚。然而事情并不这么简单。前面说过,培根在下院一贯替詹姆士一世的苛捐杂税辩护,因此国王对他一向青睐,现在当然也不想把他怎样。判决一完,国王只得暂时将培根送进了伦敦塔。但两天后,也有人说是四夭后,培根又活蹦乱跳地回到了家里,那笔巨大的罚款呢,他一个子儿也没付。为什么?因为国王全给他免掉了!不过,他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当官了,只好回老家做起隐士来了。关于培根的这次犯事,也有好些人替他说话,大体有两个借口:第一,在培根所处的时代,法官受贿是一种普遍现象,所以培247根受贿也没什么了不起;第二,培根受了贿后并没有影响他判决的公正性,这也是培根自辩时所说的话。对于这两个辩解我不想多说,只是感到有点怪,为什么竟然有人用这样的话来辩解,那脸皮真是够厚。如果第一个借口成立,那么结论就是:任何受贿都是合理的了,因为任何受贿者都可以这么说。而且,难道一个罪行只有在少数人犯时才应当受到谴责么?多数人犯了的话就应当受到宽肴么?因此,这种辩解当然是极其荒谬而不负责任的。合理的结论应当是:正因为贪污受贿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所以更应受到谴责、重罚,因为一种罪行如果只有少数人犯,那么它所侵害的也只会是少数人,而如果成了一种普遍现象,那么它对社会所产生的危害也会更大,如果不严加治理,将危及整个社会。至于第二个借口,说穿了就是:拿了人家的钱,却不替人家办事。我认为,这更显示了一个人的品德。中国有句古话: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又有“季布无二诺,侯赢重一言”之典故。这里当然不是说培根应当做枉法判决,只想说明,通过培根的这个自辩说明了他不是一个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人,不是一个信守诺言的人,而只是一个既贪财好利又言而无信的小人。好了,关于这问题就谈到这。被迫归田园居后,培根一方面为了忘掉过去的荣华富贵,在现实中找到生活的新支柱,另一方面也确实出于对哲学与科学久已有的爱好,潜心著述,写出了大量杰作,如《 科学推进论》 的拉丁文增补本、《 培根论说文集》 的新本、《 林中林》 片断以及《 亨利七世史》 ,等等。我想,对于培根自己,他的犯事当然是倒透霉了,然而对于科学未始不是好事,也令培根虽然在世时臭名远扬,死后却能流248芳百世、永垂不朽!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样的日子一共过了五年,这时历史的时钟已经走到1 626 年3 月了,正是英格兰春寒料峭的时节,大地布满洁白的雪花。这天,在从伦敦到海格特的大路上出现了一个瘦高的人影,他脸色苍白,看来不怎么健康,骑在马上,冻得将脖子深深地埋进了大圆领里头。那时的人们都穿这样的奇装异服,大家想必从电影电视里头看过。看得出他是一个哲学家,那沉思就写在他的脸上。他一路信马由疆地走着,当走到一座小房子前面时,停了下来,像有什么急事似的,匆匆下了马,朝门口走去。房里的主人,也在寒风中瑟缩着肩膀,迎了出来,牵马的人对他说了几句什么话,房主人进去了,一会又出来了,手里抓了只刚学会打鸣的小公鸡,另一只手还捏着把刀。骑马人给了他几个钱,他俩便在路边忙碌开了。过了会儿,那只鸡在他们手里扑腾了一阵子,便两腿一伸安安静静了。骑马人接过死鸡,又从地上抓了一把雪,塞进鸡肚子。突然,他浑身一颤,仿佛受了什么击打似的,风中之烛般摇摇欲坠,鸡也掉到了地上。房主人忙把他扶住,骑马人说了句什么,便扶着房主人进屋去了。一会儿,房主人,还有他的老婆,一边一个,扶着他,出来了,他们顺着大路走去,不久便来到了一幢堂皇的府第。这个刚刚还骑着马,现在看样子得了病的人就是弗兰西斯? 培根。他刚才杀鸡是为了做一项实验,看看能否用雪防止尸体腐烂,结果他却受了风寒。249 一丁这次风寒击溃了他本来就不怎么样的健康,几天后他就死了。这天是1 626 年4 月9 日,培根时年65 岁。他一生著述的最后一句是:“这次实验… … 相当成功。”安葬之后,应他自己在遗嘱中的要求,他的墓碑刻上了如下的铭文:我把灵魂留给上帝,把躯体留给一杯无名的黄土,把名字留给未来的时代和异国他乡的民族。从这墓志铭上看得出来,培根相信他将不朽,他的名字将在未来的日子传遍全球。这一点上他是对的,他的确将永垂不朽。然而他留给后人的除了这些外,还有一个深深的遗憾:他那令人悲哀的双重人格。一方面,在他的自述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全心全意为国为民、尊重法律的正直之士。可以相信,培根如此抒写时是真诚的,他真的愿做这样的人,甚至真的相信自己是这样的人;然而,另一方面,我们在他的生活实践中看到的却是一个挥霍无度、贪污腐化、藐视法律、不讲信义的奸俊小人。伟大的作品不等于伟大的人格,正如冠冕堂皇的言词不等于高贵正直的行动。我说过,关于培根一生的是非评价存在着25 口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有的人认为培根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懦夫。持这种观点的人有蒲柏,他把培根称为“最聪明又最卑鄙的人”。麦考利在他的名著《 弗兰西斯? 培根》 中也做了相似的评价,对于培根恩将仇报,对他的恩人埃塞克斯落井下石那件事,麦考利用了一句格言似的评价:“为个人利益的智慧是老鼠的智慧,它们总是能赶在房子倒塌之前离开它。”布勒在其《 近代哲学史》 第二卷中、布鲁克尔在其《 批评的哲学史》 第四卷中亦如此言。美国的亨利? 托马斯和达纳,李”托马斯持着同样的观点,做了也许是更严厉的批判。另外一个最有名的批评者是黑格尔,他在其不朽杰作《 哲学史讲演录》 第四卷里对培根的人格进行了几乎是彻底的批判。但同样也有许多人在替培根辩解。例如斯佩丁,他在其《 弗兰西斯? 培根的生活及其时代》 中替培根做了出色的辩解,另外还有威尔? 杜兰特教授,他在著作中也旗帜鲜明地站在培根一边。当然最有名的还是伯特兰? 罗素,他在其名著《 西方哲学史》 中坚定地捍卫了培根。他们为培根辩护的理由大体是一样的,就是我在上面已经分析过了的两条。为了让大家更明了这段哲学史上最有名的公案之一,我想最好还是让对立双方直接对话吧!以下分别是罗素在《 西方哲学史》 和黑格尔在《 哲学史讲演录》 中为培根做的小传。罗素的传如此说:弗兰西斯? 培根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又是把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所以尽管其哲学有许多地方欠圆满,他仍旧占有永久不倒的重要地位。252他是国玺大臣尼古拉斯? 培根爵士的儿子,姨母就是威廉? 塞西尔爵士(即后来的柏立勋爵)的夫人;因而他是在国事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培根23 岁做了下院议员,并且当上埃塞克斯的顾问。然而等到埃塞克斯一失宠,他就帮助对埃塞克斯进行起诉。为这件事他一向受人严厉非难。例如,里顿? 斯揣奇在他写的《 伊丽莎白与埃塞克斯》 里,把培根描绘成一个忘恩负义的大恶怪。这十分不公正。他在埃塞克斯忠君期间与他共事,但是在继续对他忠诚就会构成叛逆的时候抛弃了他;在这点上,并没有丝毫甚至让当时最严峻的道德家可以指责的地方。尽管他背弃了埃塞克斯,当伊丽莎白女王在世期间他总没有得到十分宠信。不过詹姆士一即位,他的前程便开展了。1617 年培根获得父亲曾任的国玺大臣职位,1618 年做了大法官。但是他据有这个显职仅仅两年后,就被因接受诉讼人的贿赂起诉。培根承认告发是实,但只声辩说赠礼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判决。关于这点,谁都可以有他个人的意见,因为在另一种情况下他本来要做出什么判决,不会有证据。他被处罚金4 万镑;监禁伦敦塔中,期限随国王的旨意;终生逐出朝廷,不得再任公职。这判决不过执行了极小一部分。没有强令他缴付罚款,他在伦敦塔里也只关禁了四天。但他被迫放弃官场生活,以撰写重要的著作度过余年。在那年代,法律界的道德有些废弛堕落。几乎每一个法官都接受馈赠,而且通常双方的都收。如今我们认为法官受贿是骇人听闻的事,但是受贿以后再做出对行贿人不利的判决,这更骇人听闻。然而在那个时代,馈赠是当然的252惯例,做法官的凭不受赠礼影响这一点表现“美德”。培根遭罪本是一场党派争哄中的风波,并不是因为他格外有罪。他虽不是像他的前辈托马斯? 莫尔爵士那样一个德操出众的人,但是他也不特别奸恶。在道德方面,他是一个中常人,和同时代大多数人比起来不优不劣。培根过了五年退隐生活后,有一次把一只鸡肚里塞满雪做冷冻实验时受了寒,因此死去。黑格尔的传如此说:培根在1561 年生于伦敦;由于他的祖先和亲戚担任过政府要职,他本人也受了仕宦教育,一开头就进入仕途,历任显要的官职。他的父亲是伊丽莎白女王手下的掌玺大臣。培根早年就表现出巨大的才能,19 岁时已经写了一本关于欧洲状况的书(块statuE 盯OPae )。他在青年时就与伊丽莎白的宠臣埃塞克斯伯爵结交,由于伯爵的扶植,虽非家中长子(他的长兄随袭了父亲的财产),却很快就青云直上,当了大官。但是由于当了大官,他竟对他的恩人犯了极端忘恩负义的罪过;人们责备他,说他受了伯爵的敌人的勾引,在伯爵下台之后当众控诉伯爵叛国。由于这种忘恩负义,培根站辱了自己的名誉。詹姆士一世在位时,培根献上自己的著作块augmen - tis scientiarum (《 促进科学论》 ),借以自荐,获得了英国政府最显要的官职。(詹姆士一世是软弱的人,他的儿子查理一世后来被砍了头。)培根同富室结婚,但不久就浪费尽所有的钱财,竟让自己参加政治阴谋,做不正当的事。他结交253白金汉,成为英国掌玺大臣、大法官、维鲁兰男爵。但是他在当大法官时竟犯了最荒唐的贪污罪.这样一来他就引起人民和贵族的反感,因而被控告,案件提到了国会。他被判处罚款4000 镑,姓氏从上院贵族名单中勾销,送伦敦塔监禁。他在审判过程中,以及在监狱的时候,表现出极其软弱的性格。虽说他后来获释出狱,免予起诉,那是由于人们对白金汉内阁和国王有更大的赓恨。培根是在白金汉执政时担任那些官职的,似乎当了牺牲品,因为他倒台较早,是被他的同僚白金汉抛弃、定罪的。那些把他搞垮的人当了权,也同样遭到人们的愤恨,― 主要是由于这种情况,而不是由于他无罪,人们对他的愤怒和怨恨才减轻了一些。但是他前此的劣迹已经使他身败名裂。他再也不能恢复自己的尊严,也不能重新赢得别人对他的尊敬了。于是他退隐了,过着贫困的生活,不得不恳求国王的补助,以余生研究科学,1626 年死。我对他们两位哲人的话不做任何评述,我相信大家看了后也将是“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的。254第十四章“知识就是才登”了解了培根的思想,您可能会同意歌德的话:一个人的缺.点来自于他的时代,他的优.点和伟大却属于他自己。培根善于创造名言,他的著作可以称为《 培根名言录》 。在他的所有名言之中最有名的就是这一句了:“知识就是力量。”也许它也是无数名人名言中最有名的一句,从东方到西方的人们都在不厌其烦地复述它,引用它,仿佛它就是真理的代名词。不错,知识就是力量,意思是一旦我们认识了自然,也就获得了知识,获得了力量― 征服自然的力量!这句名言既是培根思想的起点,也是它的终点。我们知道,培根生活于伟大的文艺复兴时代,如我们在《 西方历史的故事》 中所表明的,它是文学、艺术与科学的全面复兴。它提倡“人本主义”,也就是说,在这个复兴之中,人,而非上帝,是中心,是以人为本,而非像以前的社会、历史与学术一样,是以神为本。对于复兴时代的科学而言,“以人为本”也可以用另一个词255来说,乃是“以自然为本”,是“自然本主义”,好听一点,是“自然中心主义”。这个自然中心主义的代表和开山鼻祖就是弗兰西斯,培根。前面讲培根的传时我们就说过,他12 岁进剑桥大学不久,就对成天搞些无聊争论的经院哲学恨之入骨,决心全盘推翻它,建立起崭新的哲学。他这崭新的哲学不再像经院哲学一样是把某人― 如亚里士多德或者奥古斯丁― 的某个理论当做出发点,而是以自然为基地,从观察自然、师化自然中汲取宝贵的知识。培根的哲学是围绕如何教人类从自然中汲取知识这一中心进行的,因而当我们探寻他的思想之体系时,也可以像慕容家的武功一样,“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以知识为中心,再从这个中心出发找出培根的思想之链:第一步是先陈明何谓知识,以及知识从哪里来。第二步是讲清楚找到这个知识具体需要做些什么,例如需要破除四大幻象等。第三步里培根系统地提出了人类获取知识的最佳方法― 归纳法,这一向被看做是培根最伟大的贡献。也正因为有了这些贡献,虽然培根的品德不怎么样,但人们还是挺尊敬他的,包括我。我们下面将大致地以上面三步为依据来讲解培根的哲学。我们已经知道,培根是一个矛盾的人:是一个既伟大,又渺小的人。上一章我们讲过256了他的渺小,现在我们来讲他的伟大。许多人认为培根最伟大的功绩是《 新工具》 第一卷。因为正是在这里培根告诉了人们获得知识的妙法。这个妙法听起来玄,说起来却挺简单,可以一言以蔽之:知识来自于经验。因此《 新工具》 的第一条格言就是:人,既然是自然的仆役和解释者,他所能做的和懂的,就是他在事实上或在思想上于自然过程中所见到的那么多,也只是那么多。过此,他既不能懂什么,也不能做什么。从这段名言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一即人是自然的仆役。这当然是一个比喻的说法。自然不是一个有手有脚有脑子的人,没法儿真的使唤我们。培根的意思是说,人应当像仆人尊重主人一样尊重自然,按照自然的旨意― 自然规律― 行事。第二是人是自然的解释者。这个命题可以换句话来说,就是人能解释自然。人固然是自然的仆人,然而这仆人并不是奴隶一般低三下四、毫无主见的。他更像是一位高级秘书,能够仔细地观察、分析、研究其主人,发现其意旨,并用人类的语言解释之,实行之。我们知道,培根所处的时代是经院哲学处于垄断地位的时代。关于经院哲学我们前面讲托马斯? 阿奎那时已经说过了,它的特点是以神为中心,是神学。哲学则是神学之蝉女。培根提出人是自然的仆役,与之无疑是针尖儿对麦芒儿。因为在基督教看来,人只是神的仆役,这与哲学是神学之脾女是从不同角度断言同一命题。257由上面可以看出来,培根对经院哲学是有看法的。他认为经院哲学家们把亚里士多德建立的体系勉强同神学结合起来,并且将之视为百分之百的真理、最神圣的教条。当经院哲学家们研究哲学时,总是从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里查找出某些教条,然后以之为不言而喻的公理去思考一切,包括自然。这是十分错误的,在《 新工具》 第一部中他说:就现在的情形而论,由于有了经院学者们的总结和体系,就使得关于自然的谈论更为困难和更多危险了,因为那些经院学者们已经尽其所能把神学归成极有规则的一套,已经把神学规划成一种方术,结局并还把亚里士多德的好争而多刺的哲学很不相称地和宗教的体系揉合在一块儿了。这样的典型例子就是伽利略那个有关自由落体的著名实验。我们在初中英语课本中就读过这有趣的故事。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们认为一个物体落地的速度与其重量成正比,也就是说,越重的物体落地越快。由于这是伟大的亚里士多德的话,在经院哲学家们眼中“一句顶一万句,句句是真理”,千年以来就想当然地这么认为了,从来没有人实验一下,例如高高举起一块大石头,一块小石头,两手同时一松,看它们怎么个落地法。伽利略通过简单的实验证明亚里士多德错了:他登上高高的比萨斜塔,两只手分别拿个铁球,一个重于另一个十倍,同时一松手,一会儿,只听一声巨响,两球同时落地,那经院哲学家相信了多年的神圣教条就这么简单地寿终正寝了。召58类似的例子在经院哲学里有很多,培根以犀利的目光发觉了经院哲学之谬误在于其整个体系的基础就是谬误的,因此它的谬误乃是整体的谬误。人类如果想找到真理,了解自然,解释自然,非得寻找一条全新的认识之路不可。这条全新的认识之路就是我们本章的后边要讲的寻求知识之路。这里只简单地提一下:这条路就是经验之路,即人类想要认识自然,不能从理论出发,不管这理论多么权威,而必须从经验出发,而后才达到普遍性的理论。如培根自己所言:钻研和发现真理只有两条道路:一条是从感官和特殊的东西飞越到最普遍的原理,其真理性即被视为已定而不可动摇,而由这些原则去进一步判断,进一步发现一些中级的公理。这是现在流行的方法。另一条道路是从感官和特殊的东西引出一些原理,经由逐步而无间断的上升,直至最后才达到最普遍的原理。这是正确的方法,却迄今为止还未实行过。上文中所谓“感官和特殊的东西”当然就是经验。至于何谓经验,我不想多说,有些东西是不说明白,一说反倒不明白了。简而言之,经验就是我们凭自己的感官,例如眼、耳、鼻、舌、皮等感受外界自然事物而得到的东西,例如我们通过眼看到一树灿烂的桃花,通过耳听到一个姑娘吃惊的呐喊:“哇唾!”大体如此。从这里又可以看到,经验同自然是密切相关的。可以用这样一个等式表达经验:经验一感官+自然。这个自然就是指自然界259中存在的万事万物,从阳春白雪、高山流水直到大便阴沟,无不是自然之物,也无不是经验的对象。这些经验就是我们了解自然的出发点,换言之即是知识的出发点。然而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另一个问题:在知识与经验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能否说“知识一经验,' ?回答是:这个等式既对又不对。说它对,因为经验本身确实又可说是一种知识,例如我们用眼睛看到食蚁兽有一个长得吓人的嘴巴,当有人问我们:“你知道食蚁兽是什么样子的吗?”我们可以回答说:“知道!它的嘴长得吓人哩!”说它不对,因为经验常常又不等于知识。例如,经验如果要得到表达就必须用语言,而语言却并非经验的东西。所以一般而言,知识的主体并非经验本身,而是将经验加工之后所得到的东西。加工第一步就是语言的加工,即用语言表达经验;第二步就是对经验本身的加工了。至于具体方法,例如要破除四大幻象、要与理性结合等,我们等会儿再讲。那么将经验加工之后得到的又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平常所言的事物的“性质”、“规律”,等等。这些东西有的与经验相去不远,如万有引力,这规律所揭示的与我们平时用双眼看到和双腿感到的差不多,有的与经验就差远了,例如地球绕太阳公转,我们用双眼看到的可是太阳绕地球转啦!培根认为,这些性质与规律就是知识或知识的基础。他认为在自然中真正存在的东西只是个别物体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纯粹的个体活动,然而在哲学里就是这种规律以及对于它的研究、发现和解释构成了知识与知识之基础。培根有时也称这些规律为“形式”,他认为形式就是支配和260构成简单性质的那些规律和规定性,这些形式换言之就是知识甚至真理,培根认为正是由于形式的发现,人们才可以在思想上得到真理而在行动上得到自由。由上面整个的叙述我们可以找到培根对“知识从哪里来”这一问题的回答。我用一个式子简明地表达之:自然+感官~经验;经验十加工~规律;规律~知识。我们不妨称之为“知识三步曲”。当然获得知识远不是这么简单,它要经过更加复杂的程序,破除许多障碍,这些就是我们下一节所要讲述的内容。上一节中我们大体讲述了知识从何处来,现在我们开始讲解人类获得知识的具体途径。首先我们要明了的是,这条通向知识之途不是平坦的阳关大道,而是荆棘丛生的羊肠小径。它不但窄如羊肠,荆棘丛生,而且沿途有敌人重兵把守,敌人在关隘要道上设下了许多城池关卡,阻止我们的通过。这样,要想到达我们的目的地― 知识之城,必须像带着嫂子找哥哥的关羽一样,过五关斩六将。说得倒容易,问题是怎么过五关斩六将呢?这呢,古人也告诉我们了,《 孙子? 谋攻》 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要打赢这场夺取知识之战,就要做到不但知己而且知彼。何谓知己?即我们先要知道自己在追求知识之战中拥有一些什么利害武器,有哪些优势哪些劣势,这就是知己。261何谓知彼?就是我们还要知道阻挡我们的敌人设了些什么样的关卡,以及我们如何才能攻而克之。这就是知己知彼,如此之后,我们方可夺关斩将,最后得到知识这个美貌佳人。我们先来知己,看看自己有些什么样的厉害武器。我们有两件厉害武器:一是他在,二是自在。何谓他在?很简单,就是自然。这是培根知识论的第一原则。因为培根之知识论不同于中世纪知识论的中心,就是他认为知识不来自于头脑自身,也不来自于某个权威,而是来自于自然。这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何谓自在?就是我们自己,具体地说就是我们自己的身体。作为人,我们有两样东西:一是感官,眼、耳、鼻、舌、皮等;二是脑袋,一个装满了各式各样好东西的脑袋。芷因为有了感官与脑袋,就使得我们拥有了另外两种能力:感觉和思维。这是我们夺取知识之胜利果实的两件厉害武器。只要善于运用就能无坚不摧。这也是我们人所拥有的第一件厉害武器。知己之后我们再来知彼:看看敌人在通往知识之路中有些什么样的关卡。第一个关卡是经院哲学。我们知道经院哲学在中世纪牢牢地控制了人们的思想乃至肉体。而经院哲学,正如培根所言,是不能生孩子的修女。精确地说,我认为应该是石女,因为修女是正常的女人,不但有这个能力,而且事实上也生了数不清的孩子哩,大家只要读读《 十日谈》 就知道了。说经院哲学不能生孩子,意思是说它不能产生真正的知识。262不但如此,它还是一个巨大的障碍,犹如一座巨大的关卡,阻住人们走向知识。第二个关卡则比较古怪,因为它不是别的,正是我们自己!看了这句话大家也许会奇怪:难道人既是自己的敌人,又是自己的朋友么?这岂不自相矛盾?答案是:正是!而且一点也不矛盾,只要我们稍微辩证地看一下。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人可否自杀?当然可以。人可否自救?当然可以!这不就行了?实际上世间万物皆如此,都像一柄双刃剑,既能益于我们亦能危害我们。不信的话,大家可以试着找找,看能否找到什么东西是绝对无益的或绝对有害的?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参考本书第六章《 理想之国》 中《 不真实的个体》 一节。当然,这个敌人不是人整体的自己,而是我们的某些缺憾,正是这些缺憾阻挠我们自己,使我们不能摘到知识之果。这些缺憾具体而言就是培根提出的四幻象说。幻象说是培根最著名的理论之一。他认为人类要达到真理性的认识,首先必须冲破四个幻象。四个幻象所谓幻象,英语称做,' i dol " ,就是假象、偶像的意思。我想大家都遇到过各式各样的幻象,例如在漆黑的夜晚突然看见前面有个影子一闪,您身边的女友捂着脸一声惨叫:“鬼呀!”这就是假象,因为鬼是不存在的,所以那看到的鬼当然就只是一个幻象了。不过培根的幻象还有一些特殊的、哲学化的意义。它是指人类之作为人,作为拥有语言与思想的人,作为自己等而产生的假263象。正是这些假象令我们在认识世界和真理的过程中不但不能顺利前进,还常常导致谬误。人类要认识真理必得首先破除这些幻象,此后才得认识世界。正所谓“不破不立”。人类所要破除的第一个幻象是“种族幻象”。何谓“种族幻象,' ?它就是“种族的幻象”。从字面上看它由“种族”与“幻象”两个词构成。什么是幻象我们已说过,现在只要知道“种族”就能了解这个词的意思了。“种族”在这里并不是黄种人啊、白种人啊这个种族常用的意思,它有比人种更深的含意。具体而言,如果把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以及各种各样的混血人种加在一起,就是这里的“种族”之意了。这个意思也可以用一个字表达出来,您可以猜猜这是个什么字。您会回答说:“这哪用得着猜?就是人叹。”不错,就是人,因此,所谓“种族幻象”就是人之作为人而导致的幻象。这就奇怪了,为什么有头脑、有智慧的人会产生幻象呢?培根认为,人正是因为有了智慧和头脑才有了幻象,它们乃是产生幻象的根子。为什么呢?且听我道来。人是充满虚荣心又容易骄傲的动物。自从其拥有了智慧,就像一个有了万贯家财的阔佬,浑身像充了氢气一样,轻飘飘起来,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看不起人之外的其它万物,认为它们只是人的仆从。用哲学化的话来说,即认为人是万物之灵,如古希腊的智者普罗泰戈拉所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264不存在的尺度。这种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使人类在观察世界、认识万物时,总以自我为中心,就像阿Q 所言:“我喜欢谁就是谁。”但实际上,人类并没有这么大本事,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并不一定是,甚至常常不是事物的本来面目。例如我们的诸感觉器官,论视觉,我们看不到一公里远,看不见分子和原子,论听觉,我们听不到超声波和次声波,论嗅觉,我们比狗差得远。不止是无能,人的感觉还常常会有错误,产生幻听、幻视等。这些都说明,人的认识只是“人”的认识,而非宇宙万物本身。所以,在认识与事实之间必定存在差别。许多人并不肯承认这一点,他们总幻想自己的认识是明白无误的,一旦提出一个认识,不管它是对是错,总敝帚自珍,沉醉在虚幻的满足之中。即使事实表明它错了,也总不肯承认。像培根所言:人类理解力一经采取了一种意见之后― 不论是由于得到普遍承认与信仰还是由于它合乎自己的理解,便会强迫每一件其他的事为之添加新的支持与旁证;而且,即使有非常令人信服的大量例证表明事实正好相反,人们对这些实例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嗤之以鼻,要么用个别的差异来排斤和拒绝它们。人们总是怀着强烈而有害的偏见,不肯放弃先入之见。有个人被带到一座庙里去看那些从一次海难中死里逃生者悬挂在那里的还愿匾,并被问及他是否认识到了上帝的威力。… … “但是,那些对上帝起过誓却又遇难了的人的画像在哪里呢?”这个人问道。回答得好!所有的迷265信都是如此,不论是占星术、凶吉兆、因果报应,还是与此相似的其他迷信,其信奉者只看见那些应验的事,却忽视了甚至不愿意看那些没有应验的事,尽管失灵之事发生得更经常。培根的这个说法真是对极了。他陈述了这样一个重要的事实:当人类面对自己在宇宙中的有限性时一种共同的态度是盲目自信。这种态度是要不得的,它使得人类难以得到正确的认识。我们可以打个比喻,人类用这种独断的态度去认识事物就像用一面凹凸不平的镜子去照东西,这样照出来的镜中像自然不是事物的真实形态。如果人类想要获得真确的认识,首先就必须放弃这种独断的认识态度,砸烂这面凹凸不平的镜子,正视自己作为人的不可避免的有限性,然后再谦逊客观地去认识世界,这就像要看到事物的真实影像,首先就要使镜子变得平整一样。人类这种认识的缺憾,即以自己为中心,而不是以客观事物为中心的独断态度所导致的就是培根称之为,’种族幻象”的东西。这也是人类认识中的第一个幻象。第二个幻象叫做“洞穴幻象”。何谓“洞穴幻象”?这是与“种族幻象”相对应而言的幻象。我们知道,“种族幻象”是人因为人这个种族整体的缺陷而导致的幻象,相对这个来说,“洞穴幻象”就是人之作为个体而导致的幻象。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所以人都是各有特征的。特征这个东西当然像性格一样,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也就是说,人各有缺点,各人都有自己的不完266全性。例如,有的人看问题喜欢从好的方面看,觉得世界上什么都好,特别是明天,总感觉明天会更好;有的人则是悲观主义者,像叔本华一样,觉得人生即是痛苦和空虚。但实际上这个世界不是太好,正如也不是太坏,希望总是有的,但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我们都听说过瞎子摸象的故事,几个没见过大象的瞎子摸象,摸到耳朵的说大象像把扇子,摸到腿的说大象像根柱子,摸到尾巴的说大象像根绳子。他们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这是因为他们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站在大腿边的摸到了大象的大腿,站在耳朵边的摸到了大象的耳朵。也可以打个比方说,他们都是躲在自己的洞穴里去感觉大象,因而产生了认识的谬误。这种因个人的原因而产生的认识谬误就是“洞穴幻象”。我们也可以用培根自己的话来说:“洞穴幻象”是个人的假象。因为每一个人(在一般人性所共有的错误之外)都有他自己的洞穴,使自然之光发生曲折和改变颜色;这是由于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特有的天性;或者是由于他所受的教育和与别人的交接;或者是由于读书和他所崇拜的那些人的权威;或者是由于印象产生于具有成见的人心中或产生于漠然无动于衷的人心中而有所不同;或者是由于其他类似的原因。因此,人的精神(按其分配于不同的个人而定)事实上是一种变化和富于动乱的东西,并且好像是受机会支配的。因此赫拉克利特说得好,人们之追求科学总是求之于他们自己的小天地,而不是求之于公共的大天地。267无论这成见产生于什么原因,反正它是由于个人的天性之不同而成的。这些天性使人就像那只蛙一样,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人类的第三个幻象是“市场幻象”。目前的西方哲学有一个趋向,就是所谓的“语言转向”。也就是说,有许多哲学家认为,哲学问题与其说是哲学的问题,不如说是语言的间题,具体地说,是语言的澄清间题。哲学就是澄清我们在语言的使用中所犯的错误。而这些错误,即对语词的形而上学的谬用,用卡尔纳普的话来说,正是古今中外有这么多哲学争论的根源。举个最好的例子来说吧,我们知道,哲学中一个基本词汇是“存在”。由它而引出了无数的哲学问题,而且是最深奥的哲学问题。例如海德格尔的《 存在与时间》 ,萨特的《 存在与虚无》 ,都是最难懂的哲学书之一,也是最难懂的书之一。这些关于存在的间题不但难,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是不可回答的,即根本没有一个共同的答案。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们都是自说自话,自己玩儿自己的深沉。这种对于最基本的问题都没有答案是哲学最大的弱点之一,也令哲学被许多人认为空洞无物。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卡尔纳普等逻辑实证主义者们认为,这是因为哲学家们,具体而言是形而上学家们,犯了一个语言的错误,即他们误用了语言。例如,“存在”这个词,用英语来表达就是" being " ,也就是“是”的意思。这个词本来只是个系动词,它是不可能表达一个具体的事物的。但那些形而上学家们冒冒失失地把,' b eing ”当做某种具体存在的东西。这就是无数妙谓哲学界的千古难题产生的根源。这个问题一说起来我们可以说上个三天三夜,或写一整本268书,现在且不说它。但我们至少已经看出人类的许多问题,不管它是不是哲学的,都是由对于语言的误用造成的。这种因为人们对语言的误用而造成的认识错误培根称之为“市场幻象”。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人们是靠谈话来彼此联系的;而语词的意义是根据俗人的了解来确定的。因此如果语词选择得不好和不恰当,就会大大阻碍人的理解。… … 语词显然是强制和统治人的理智的,它使一切陷于混乱,并把人引诱到无数空洞的争辩和无聊的幻想之中去。培根认为,经院哲学家们正是利用语词的这种缺憾而大搞无聊的争论。例如他们臆造出许多根本没有具体所指的概念,像" the unconditioned ”、“absolute ”、“being itself " ,等等。当这些词,例如,“存在”被用成像一个事物名称时,无意义的句子就会产生,这些句子就组成了经院哲学家们的形而上学。而这些概念,除上面的外,还有如“无限物”、“第一推动力”之类,根本没有实际内容。经院哲学家们却用这些空头概念建立了大量的哲学命题甚至哲学体系。这些东西其实只是表明了他们的无知,虽然他们竭力想用深沉的言语来掩而盖之,但只是掩耳盗铃,结果欲盖而弥彰。大家只要稍微接触过哲学,八成也会遇到过这些问题,甚至为它们伤过脑筋,例如想明白“何谓存在”甚至“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之类典型的形而上学问题。其实大家只要仔细想想,或者看看哲学史,就会知道它们其实根本没法儿回答,就像经院哲学家们没法儿回答一个针尖上可以站几个天使一样。269当然他们可以为之搞数不清的辩论与争论,得出数不清的结论与理论,然而这些东西除了浪费口水和纸张还能做什么呢?它惟一实在的意义也许是让谈论这些问题的形而上学家们挣点版税稿费、有口饭吃。培根给人类指出的最后一个幻象是“剧场幻象”。这个“剧场幻象”好理解,简而言之,它就是权威。培根指出,人们在认识世界的时候,并不是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去朴素地认识的,而常常是在所谓权威们的指引下去认识的。这些“权威”指导人们去认识世界,让人们这样想那样做,就像当人们在看戏时,看到舞台上的演员流泪,他们就跟着流泪,看见演员笑,就跟着笑― 好像他们为之哭为之笑的事情是真的一样。他们没有想到,这一切只是演员们在做戏,在瞎胡闹,那些令他们落泪的事也是子虚乌有的。这不由令我想起了一句话: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在培根眼中,这世界其实也是个大舞台,只不过一般人是看戏的,而演戏的是少数人而已,这少数人便是所谓的权威。他们为我们这些看戏的常人造出许多的权威理论,让人们去信奉它们,把它们当做不可更改、绝对正确的教条。所以大家要警惕,看清楚这些“剧场幻象”的虚伪本质,并且要学会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以上就是培根为我们指出的阻碍人们正确认识万事万物的四大幻象。不难看出培根说得极有道理。但我想,更重要的不是知道它们,而是突破它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识世界,了解社会,求得公理!经验是知识之母上面说过作为人的厉害武器是感觉和思维。那么我们通过它们所获得的是什么呢?当然是经验。这270也就是培根的获得知识的第一个原则― 经验认识的原则。这个原则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即知识是存在的反映,这是经验认识的基础。我们知道,经验之为经验,首先要有被经验者,就像我们吃东西首先得有食物一样,然后才谈得上吃,像一句俗语所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也“难为无饭之吃”。这个被经验者就是外在世界,就是自然的万事万物。这我们在《 人是自然的仆役与解释者》 中就已经说了。有了被经验者后,知识就有原料了。因为在培根看来,知识乃是存在的反映,这就像事物与其镜中之像一样。这里要注意的是,这个存在乃是一切的存在,从最漂亮的小姐到最丑陋的姑娘,从最香的香草到最臭的大粪,无不是存在,无不是经验的对象。通过知识是存在的反映这一原则,我们的知识大厦就有了一个坚固的基础。当然这还远不等于获得了知识,就像我们得到了铁矿石不等于获得了钢铁一样,是什么将存在这一原料加工成知识呢?当然是经验了。用另一句话来说就是“一切知识起源于经验”。中世纪的经院哲学有一个大特点就是从理论出发去寻找理论,而不是去观察自然,认识自然,从自然之中寻找知识,但由此能得到知识吗?经院哲学家们当然认为能。但培根可不这么认为,因为经院哲学家们虽然能得到许多结论,然而这些结论根本没资格称为知识,而只是一些无聊的废话。培根认为知识应当起源于经验,也就是说要从对自然的观察中得到知识。感觉,乃是我们获得知识的第一个具体步骤,然后才能往其271它步骤进发,得到知识,这是培根所再三强调的。他认为全部对自然的解释当由感觉始,由感官的知觉沿着一条径直的、有规则的、谨慎的道路达到理智的知觉,即达到真正的概念和公理。强调认识从经验开始,这就是所谓的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原则。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培根经验主义有两个中心:一是存在,二是感觉。二者结合便形成了经验,经验一旦形成便成为了知识― 培根称之为“真正的概念和公理”― 的基础。但大家千万莫要以为培根认为经验本身就是充分的知识与真理。相反,他认为如果要将经验上升为知识与真理,还需要走一段漫漫长路,一段“径直的、有规则的、谨慎的道路”。这意思就是:经验要成为知识与真理必须对经验本身也提出一定的要求,我们不可因为经验是知识之母就产生对它的盲目崇拜,经验之不一定生知识与真理,就像母鸡不一定都会生蛋一样。母鸡一般而言会生蛋,但不一定!那么,对经验到底有些什么样的要求呢?首先,我们应当尽量使经验更加准确。须知人的感官有时是会骗人的,例如有许多人声称看到过鬼,但鬼这个东西我是不相信的,因为鬼不是上帝,上帝只有一个,而且连神学家们也不知道生活在哪里呢。可鬼据说是到处都有的,但我从北京到海口,从乡下到城市,从荒郊野岭到通衙大道都走遍了,可连鬼影都没见一个呢。还有,医学上有所谓的幻觉,就是说人在某些情形下,例如患了某些病,就会“看到”某些东西,“听到”某些声音,可实际上他们所听所见的并不存在。这种幻觉在神经病人身上最常见,但在正常人身上也可能发生,我想大家可能都有过这类体验。所以当我们接受经验时,还必须对经验本身进行一下考察,272使之准确,这是第一。第二就是要使经验尽可能地丰富,也就是说我们努力多拥有经验。这样,在准确而丰富的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达到“真正的概念和公理”了。除了这些从生活实践的感觉中获得经验的正常途径之外,培根还找到了另一条经验之途― 实验。他认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得到的经验诚然重要,然而也有许多缺憾,例如人们在经验的过程之中比较被动,常是外物给我们以经验,而非我们去经验外物,所得出来的经验也比较浅显,甚至弱到我们无法知觉。由此培根主张另一种得到经验的方式:实验。他认为通过实验所得到的经验比平常所感受到的不但要准确,也要深刻一些,由此我们也可以更加迅速准确地探索真理,获取自然之奥秘。培根这个说法当然是颇有道理的。因为自然界直接提供给我们的东西一般而言的确比较浅显,也常常不那么准确或精确。但实验就不同了,它能更加精确地表述一切,弥补自然之不足。我曾听到过一个笑话:两个女研究生,是师姐妹,有天为谁比谁胖争了起来,先在外面用磅秤一称,有一个重了大约半公斤,但她不服气,说是另一个鞋轻,结果脱了鞋一称,两人看上去就差不多了,但又好像一个要重点儿,两人都有点儿怪脾气,为了证明究竟谁重,竟然到了实验室,用高科技的精密仪器去量体重了。这个笑话真不真我不知道,反正我没看见。但这说明人的经验有时是不准确的,若借助于科学仪器,通过实验我们便能更敏锐地感觉。培根关于经验是知识之母的最后一点,是他认为即使我们273已经由经验达到了知识与真理,这并不说明可以就此把经验抛到一边了。相反,这时经验又有一个重大使命:检验真理。我们知道,从前经院哲学家们当发生矛盾时,不是用手去证明,而是用嘴去证明,他们引经据典,用《 圣经》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们的话去证明自己才掌握了真理。但这样的结果当然是没有什么结果了,直到最后还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培根认为用这种方法是不能证明真理的,检验真理惟一正确的方法是经验。只有在实际的经验之中人们才能知道孰真孰假。就像物体重量与下落速度的关系,如果到了博学的神学家们那里,相信他们可以为此辩论七八年,最后说不定还是赞成亚里士多德的权威说法。但其实这根本用不了七八年,七八分钟,甚至七八秒钟就可以了。又例如经院哲学家们相信女人的肋骨比男人多一根,原因是《 圣经》 里有这么几句话:耶和华神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 … 耶和华神使他沉睡,他就睡了;于是取下他的一条肋骨,又把肉合起来。耶和华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个女人,领她到那人跟前。那人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她为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当时夫妻二人赤身露体并不羞耻。由这段话经院哲学家们推论说:男人的肋骨应该少女人一根,因为他被神取走了一根。其实要证明这话的真假再容易不过了,只要解剖两具尸体,用眼睛“经验”一下就成了。但经院哲学家们却宁肯停留于纯粹的思辨。274理性是知识之兄重视感觉与经验只是培根思想的一面,他还有与此相对的另一面:重视理性。在培根看来,经验无疑是知识之母,然而人在获得经验之后并不等于获得了知识,要将经验上升为知识还有待于一样东西的帮助,这就是理性。而且理性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同感性与知识之间的关系更要密切,算得上同胞兄弟,所以我称理性为知识之兄。对于何谓理性,这个问题也属于那种你不问我还知道,你一问我就不知道了的一类。这里不能细致地去说,只大体如此说:理性有两个主要意思:第一个意思是表示当人类在看待一件事务或处理一样事物时,能够避免感情用事,而是冷静地、客观地、正确地看待、处理这件事物,这时它与“理智”的含意差不多。它的第二个意思则表示一种能力,指人类不但能凭感官感受一个事物,而且能用大脑思维,即我们不但能看到它的颜色,听到它的声音,尝到它的味道,摸到它的温度,我们还能更深刻地了解它,像一句老话所说,不但能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例如我们看到花儿是红的,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呢?眼睛就不知道了,但理性可使我们知道,那是因为花儿里有一种呈红色的“花青素”的缘故。培根很重视理性的作用,因为在他重视感觉与经验的同时也深深地发觉了它们的局限性。他说,那些太大或太小的、太近或太远的、太快或太慢的东西凭感官我们都是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还有那些我们看得太多、习以为常了的东西也是这样,不能有正确的感觉。这也许听起来有点怪,其实一点也不,您只要问问大夫们,那医院里的药香是不是很难闻?他八成会睁大眼问:“什么药香?我怎么闻不到?' ’您看,那我们一踏进医院大门就给熏得捂鼻子的味儿,他成天在这里竟然闻不到!那是为什么275呢?是因为习以为常了的缘故,就像一句老话说:入芝兰之肆,久而不闻其香;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培根认为感觉的这种局限性不但使我们不能感觉,而且“人类理解力的最大漳碍和扰乱却还是来自感官的迟钝性、不称职以及欺骗性。… … 由于这样,可触物体中所包含的精髓的全部就隐蔽于斯而不为人们所察。”所以,既然感觉与经验有这局限性,人类该怎么办呢?培根认为,这没什么大不了,因为感觉在展现其局限性的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消除这些局限性的工具,令我们能弥补由其导致的缺憾与错误。具体地说主要有两个工具:第一是实验,第二便是理性。关于实验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现在说理性。培根认为,由经验所得来的东西一则有其缺憾与错误,二则即使正确也不能称其为完整的知识。可以这样说,经验只是提供了知识的原料,而使知识由原料上升为真正知识的便是理性。那么理性是如何将经验变成知识的呢?如果就我们今天的话来说,理性很好办,它是经过“抽象”的法子用经验来炮制知识的。但培根却不这么认为,他还不认为有我们现在所谓的由个别上升到一般、由实践上升到理论的抽象。在他看来,理性所用的法子乃是一种收集、消化,然后排列、整理之类的工作。例如他那著名的“增减表”法就是如此。这个方法就是,当我们想寻找某个现象的原因,就通过观察与实验来寻找某些因素,将它们一一列起来,当这个因素增或减时,如果那个现象也随之增减,那么就可以说这个因素便是那个现象的原因。例如某位男士,他觉得某个女士可能爱上了他,因为他觉得那晚她与他在一起时,她十分兴奋,眼睛里闪烁着幸福的光芒,276甚至好像看他时也脉脉含情哩。但只是“好像”而已,他并没有十分把握。主要是因为那晚还有许多其他人在场,焉不知她是不是对别人脉脉含情?怎么办呢?他就可以利用一下培根的“增减表”。他先把那晚在场的朋友们都找来,请他们再去拜访她。他呢,先用个什么法子,使她看不见他而他看得见她,例如在她房间里装上闭路电视或者躲在什么地方之类,然后让那些人先于他一个个进去。如果他看到当那些人一个个进去时,她虽然高兴,眼睛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然而当他一走进去,她立刻便露出了幸福的微笑,眼睛也一下放了光,这就说明此女已无可救药地落入了对该男士的爱情之陷阱。当然我这是有意举个让大家轻松一下的例子,并不高明,培根举的例子也许更精确。通过这些收集、消化、排列、整理之类的工作,理性便可以将经验上升为知识了。培根认为,这个用理性对经验进行加工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就像经验是必不可少的一样。他把那些只重经验不重理性的人喻为“蚂蚁”,而把只重理性不要经验的人称为“蜘蛛”,他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比喻:历来研究科学的人要么是经验主义者,要么是独断主义者。经验主义者好像蚂蚁,他们只是收集起来使用。独断主义者好像蜘蛛,他们从自身把网子造出来。但蜜蜂则采取一种中间的道路。它从花园和田野里的花朵采集材料,但用它自己的一种力量来改变和消化这种材料。真正的哲学家也应该这样。277培根这个比喻十分有趣,就是到了现在还管用。现在哲学界也有许多“蚂蚁”,他们大量地收集各类材料,然后用剪刀加掇糊造出一本教科书,里面压根儿没有自己的思想。另一些人则几乎不读或者极少读哲学著作,但成天想着要创造一个伟大的哲学体系,能解决所有哲学问题甚至能解释整个宇宙。我曾经有过一个这样的朋友,我刚上大学时他就跟我说,他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哲学体系,比马克思的伟大多了。现在,十多年过去了,他的体系似乎还只存在于他的口头上。理性固然重要,然而培根更重视的毕竟是经验。他再三指出,理性的作用是有限的,千万不可让理性自由化。这样就会再次陷入培根最为警惕的经院哲学泥潭里了。用他自己的话说:“与其给理智加上翅膀,毋宁给它挂上沉重的东西,使它不能跳跃与飞翔。”在经过以匕的三个程序,即首先冲破由于人作为类、自身,还有社会传统等导致的幻象,然后从感性出发,再将理性与感性相结合起来,这之后,将它们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就构成了‘条通向知识之道。这条“道”中的每一步都不能省略,它们都是横亘在我们通向知识之宝藏路上的关隘,只有将它们一一征服,才能最后进人宝库,得到无价之宝― 知识与真理。以上就是通向知识的曲径。在追求知识与真理的过程中,培根对人类做出的最大贡献并非具体的零碎真理,而是发现了真理的方法。278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打个比方,有两个大夫,一个高明无比、医术通神,另一个从没有临床行医,但他发明了一种新疗法,能治好过去的不治之症。请问:两人谁能救治更多的病人呢?当然是那个发明了新疗法的人。须知一个高明的大夫,哪怕他一天工作十八小时,一小时救4 个病人,一夭可以救72 个,一生行医五十年,一共能治好的病人不过20 万― 对于临床大夫们这个数字已是夭文数字了。然而有的人一生所救的病人却远远超过最好的大夫,连100 万都不止。这是什么样的大夫呢?就是发现新疗法的大夫。例如琴纳,他发明了种牛痘的方法,每年有多少儿童因之而保住了生命?还有伊戈纳斯? 塞梅尔斯,他找到了诊疗产褥热的方法― 在他发明这个方法前,每年有无数的母亲和她们新生的孩子因此病死去― 又挽救了多少母亲和她们孩子的生命?医学如此,哲学亦如此。为了知识与真理而奋斗的哲学家所能做的最大贡献也不是一个个具体真理的发现,而是找到一种追求真理、达到真理的方法。倘若用这个方法人们能更快更好地达到真理,那么他就像医学界那些找到新治疗方法的人一样,是为知识与真理做出最大贡献的人。培根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因为正是他为人类找到了一种达到真理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