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理想中第二个因素是“理性观念”。康德说这种理性观念“用人性的目的——就这些目的不能用感性形象来表现的方面来说——作为批判人的形状所依据的原则,人性的目的就通过这种形状现出,作为它们(人性的目的)在现象界(人体形状——引者注)所产生的效果。”应该注意的是这种理性观念只限于人类。康德说,“它只能在人的形体上见出,在人的形体上,理想是道德精神的表现(重点引者加),离开这种道德精神,对象就不能既是普遍地又是正确地(不只是消极地通过按经院常规看来是正确的形象)给人快感,”也就是说,不能达到理想美。康德把美的人的形体叫做“统治着人内心的那些道德观念的可以眼见的表现”。在举例说明这些道德观念时,他提到慈祥、纯洁、刚强、宁静等等,这些也就是他所说的“人性的目的”。这种能表现道德精神的人体美才真正是康德所要求的“美的理想”。很显然,“按照美的理想所作的判断不能是一种单纯的审美趣味的判断”,真正美的东西,从道德观念看,也要是“完善”的。 读《美的分析》读到”美的理想”部分,人们可能觉得康德在这里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从形式主义转到对人道主义内容的偏重,觉得这是一个未经解决的矛盾。但是事实是:康德在分析美的本质时是把审美判断力假想为一种独立的抽象的心理功能而寻求它之有别于其它心理功能的特质,认为它是不涉及欲念、利害计较、目的、概念等内容意义,而只涉及形式的一种超然的单纯的令人愉快的观照。同时,他也认识到这种独立性、超然性和纯粹性毕竟是假想的,或则说,为分析方便而设立的,事实上人是有机整体,审美功能不但不能脱离其它功能,取抽象的纯粹的形式而独立存在,而且必然要结合其它功能才好发挥它的作用:考虑到这个事实时,理想美就不能是“纯粹的”,就必然是“依存的”,必然是在于能表现道德精神的外在形体,这也必然就是人的形体。康德的思想线索大致如此,所以表面上虽似前后矛盾,实际上还是说得通的。(b)审美的意象(14) 在《崇高的分析》里讨论到艺术天才时,康德提出了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一种心理功能组成了天才?他的回答是:天才“不过是表达审美意象的功能”(第四九节)。在说明”审美的意象”之中,他对于典型提出了一个和他在讨论“美的理想”时所提的不完全相同,或许比较成熟的看法。 康德指出:有些艺术作品,尽管从审美观点看,无瑕可指,却是“没有灵魂的”。这“灵魂”究竟是什么呢,康德说,它就是”心灵中起灌注生气作用的本原”,或“表现审美的意象的功能”,也就是天才。接着他说明审美的意象如下:我所说的审美的意象是指想象力所形成的一种形象显现,它能引人想到很多的东西,却又不可能由任何明确的思想或概念把它充分表达出来,因此也没有语言能完全适合它,把它变成可以理解的。……想象力来自寻娱乐,将经验的面貌加以改造。这当然要根据类比规律,却也要根据植根于理性中的更高原则……通过这种办法,我们就觉得有不受制于联想律(属于想象力的经验性的运用)的自由,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联想律去从自然中吸收材料。在这上面加工,造出和自然另样的,即超越自然的东西。想象力所造成的这种形象显现可以叫做意象,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形象显现至少是力求摸索出越出经验范围之外的东西,也就是力求接近理性概念(即理智性的观念)的形象显现,使这些理性概念获得客观现实的外貌(15):但是主要的一方面还是由于这些形象显现(作为内心的直觉对象)是不能用概念去充分表达出来的。例如诗人就试图把关于不可以眼见的事物的理性概念(如天堂、地狱、永恒。创世等)翻译成为可以用感官去察觉的东西。他也用同样的方法去对待在经验界可以找到的事物,例如死亡、忧伤、罪恶、荣誉等等,也是越山经验范围之外,借助于想象力,追踪理性;力求达到一种“最高度”。使这些事物(16)获得在自然中所找不到的那样完满的感性显现。特别是在诗里,这种形成审美意象的功能可以发挥到最大限度。单就它本身看,这种功能在实质上只是想象力方面的一种才能。——第四九节康德在这里所要说明的主要有下列三方面: 1.就成因说,审美意象是由想象力形成的,但是也要根据理性观念(超经验界的,例如永恒、创世、神、自由、灵魂不朽等;经验界的,例如死亡、罪恶、坚强、宁静等)。形成审美意象的想象力是“创造的”想象力,不同于“复现的”想象力,复现的想象力主要根据对经验的记忆,根据经验性的“联想律”(包括“类比规律”)来把从自然界所吸取的材料(印象)复现出来。创造的想象力则除此以外,还要根据更高的理性原则,即人的理性要求,来把从自然界所吸取的材料加以改造,使它具有新的生命,成为“第二自然”,这才是艺术。这样由创造的想象力所造成的形象显现才是审美的意象。 2.就性质说,审美意象是理性观念的感性形象。就其为感性形象来说,它是个别的,具体的;就其显现出理性观念来说,它却带有普遍性,因而带有高度的概括性。一个理性观念(例如永恒或荣誉)可以有无穷的感性形象来显现它,其中却没有哪一个足以充分地显现它,它们彼此之间在显现力的强弱上可以千差万别,而配称为“审美意象”那一种感性形象却具有在可能范围内的最高度的显现力,能把既定的理性观念在可能范围内最完满地最充分地显现出来,它在显现理性观念中所达到的高度是一般自然事物所不能达到的,所以它是理想,也是“第二自然”。康德在谈“美的理想”和“审美意象”时都常提到“最高度”,”最高度”也就是“理想”。康德认为要达到”最高度”的要求本身就是一种理性要求。现在我们综合康德的意思,可以把审美意象界定为“一种理性观念的最完满的感性形象显现”。唯其如此,它具有最高度的概括性和暗示性。康德的“审美意象”说显然已包含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说的萌芽。因此,尽管康德的哲学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他在美的理想问题上却接近客观唯心主义。 3.由于具有最高度的概括性,审美意象在作用上能以有尽之言(个别具体形象)表达出无穷之意(理性观念内容以及其可能引起的无数有关的思致),能引人从有限到无限,从感性世界到超感性世界:能使人感觉到超越自然限制的自由。康德认为这审美意象的这个特征在诗里表现得最清楚。下面一段对诗的颂赞是著名的:在一切艺术之中占首位的是诗。诗的根源几乎完全在于天才,它最下愿意受陈规和范例的指导。诗开拓人的心胸,因为它让想象力获得自由,在一个既定的概念范围之中,在可能表达这概念的无穷无尽的杂多的形式之中,只选出一个形式,因为这个形式才能把这个概念的形象显现联系到许多不能完全用语言来表达的深广思致,因而把自己提升到审美的意象。诗也振奋人的心胸,因为它让心灵感觉到自己的功能是自由的,独立自在的,不取决于自然的;在观照和评判自然(作为现象)中所凭的观点不是自然本身在经验中所能供给我们的感官或知解力的,而是把自然运用来仿佛作为一种暗示超感性境界的示意图。诗用它自己随意创造的形象显现(Schein)来游戏,却不是为着欺骗,因为它说明自己只是为着游戏,但是知解力却可以利用这种游戏来达到它的目的。—第五三节用简单的话来说.诗不仅用所选的特殊形象来表现出一般,而且可以暗示出无数的其它相关的特殊形象;自然在诗里只是一种跳脚板,帮助人从自然跳到超感性境界即理性世界。这就是诗的无限和自由。诗使人在“形象”中“游戏”,但毕竟可以为知解力服务。这是关于诗的本质的浪漫主义的看法。康德在这里首先提出“形象”或“显现”(17)的概念,这个概念是后来德国美学家们(例如席勒和黑格尔)所不断加以发挥的,其要点在于把事物的单凭感官接受的方面抽象出来,但是在消极的浪漫主义者(例如叔本华)的头脑里,“形象”便和“存在”(Sein)完全对立,艺术既只夫形象,理性内容就完全消失了。这并不是康德的本意。 “审美意象”是与逻辑概念对立的,因为前者是形象思维的对象,后者是抽象思维的对象。但是在具有最高度的概括性这一点上,“审美意象”却“力求接近理性概念”,和逻辑概念有些类似。它们都是一般与特殊的统一,都要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而都带有普遍性,所以都起着一种桥梁作用,可以引起无数相关的或类似的观念或意象。 不难看出,康德所说的“意象”正是艺术典型,也正是他在“美的分析”中所说的“美的理想”,在讨论“美的理想”时,他把“规范意象”或类型当作一个因素,虽然并不重视它,却也没完全抛弃它。在讨论“审美意象”时,他抛弃了规范意象或类型的看法,只就原先所提的理性观念加以发挥,特别提出它是创造的想象力的作品,强调它的最高度的概括性。所以这是康德对典型的比较成熟的看法。 也不难看出,康德的这个典型说和亚理斯多德的看法,以及以后的黑格尔的看法,在实际上都是一致的,都建立在一般与特殊的统一、理性与感性的统一的大原则上。康德的独创在于两点,第一,他突出地提出典型的理性基础,而且把这理性基础结合到精神的自由、道德观念以及随浪漫运动亦即随资产阶级上升所发展出来的人道主义概念,因而赋予典型以更深广的内容;使美和善统一起来。其次,在明确地肯定典型的个别性与具体性的同时,康德提出“最高度”的概念,典型在表现能力上,即在概括性和暗示性上,要达到可能的最高度,应该是既根据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第二自然”。这个观点一方面强调艺术的丰富性,另一方面也强调艺术的创造性。这是与浪漫运动的艺术理想相符合的。 在说明“审美意象”之后,康德替美重新下了一个定义:美(无论是自然美还是艺术美)一般可以说是审美意象的表现:所不同者在美的艺术里,这个意象须由关于对象的概念引起(即须光对作品的目的有一个概念——引者注),而在美的自然里,只须对既定的观照对象加以反思,不须对这对象究竟是为什么的先有一种概念,就足以引起以这对象作为表现的那个意象,并且把它传达出去。——第五一节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 1.这个定义显然不同于他在《美的分析》里所下的“美在形式”的定义。形式和表现在美学思想史里一直是两个对立的概念。形式主义者只顾感性形式,表现主义者则认为感性形式如不表现理性内容,那就还是空洞的,不能看作美的。毫无疑问,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上来看美,才是正确的看法,康德是由形式主义转到表现主义的,虽然转得还不很彻底。 2.在《美的分析》里,康德所理解的纯粹美只限于极小部分的自然和艺术,而且自然美和艺术美在他的心中还是两个对立的概念,没有统一。在这里,他却把自然美和艺术美统一在审美意象的表现里,并且指出分别在于创造者对艺术作品的目的须胸有成竹,而欣赏者则只对有所表现的自然对象的形象进行观照,所表现的内容都是理性观念的感性形象显现。康德对这一点只从艺术美方面详谈过,却很少从自然美方面谈过。如果依据他的前提来推论,结论就应该是:自然美也还是“道德精神的表现”(18)。从他对崇高(他认为只限于自然)的分析来看,这个结论也是与他对崇高的基本看法一致的。三 结束语 关于康德美学的几个基本观点,我们在介绍中为着说明的方便已略加评论,现在只须就他的成就和失败描绘出一个总的轮廓。 康德处在经验主义美学与理性主义美学斗争尖锐的时代,看出经验派混淆美感与快感,理性派混淆美感与对“完善”的朦胧认识。都没有抓住美的本质,于是把美的本质问题突出地提出来,促使后来的美学家们不得不对这个基本问题要求远较过去为精确的理解。同时,他看出理性派在强调美的理性基础,经验派在强调美的感性基础方面,各有其片面的正确性,企图通过批判,把它们统一起来,形成了理想美在于理性与感性的统一观点。他的思想是趋向辩证的,他所指出的统一的方向也基本是正确的。后来歌德、席勒和黑格尔等人所发展出来的美学观点,也正是朝着康德的所指出的这个方向走,这是一个不小的功绩,所以他无愧于德国古典美学开山祖的称号。 在讨论“美的理想”中,康德指出理想美是“道德精神的表现”,断定只有人才能有理想美,因而赋予美的理性方面以人道主义的内容。在分析审美的意象中,他要求艺术形象成为理性概念的最完满的感性显现,能“从有限见无限”,并且指出在艺术创作中想象力根据自然所提供的材料,创造出一种“第二自然”,即“超越自然的东西”,因此见出艺术的无限与自由。在“天才”的分析中,他指出天才的独创性和自然性,反对单纯的摹仿和呆板的正确性。在《崇高的分析》里,他把审美范围从过去一向所强调的优美和谐扩大到自然界粗犷雄伟的方面,并且指出崇高事物之所以能成为审美的对象,在于它能引起人的自我尊严感。在这些论点上,他都替当时的浪漫运动建立了理论基础。他的美学思想对当时发生了巨大的影响,正足以见出他充分反映出浪漫运动时期的文艺理想。 康德从理性派所接受过来的东西远比从经验派所接受过来的为多,所以在方法上侧重理性的超验性的解释,只有在这种理性的解释行不通时,他才被迫采取经验性的解释。也正是在这种时候,他的见解特别富于启发性。例如按照理性的解释,美不涉及概念,不可能有客观规则,因此也就不可能有客观标准。但是美的客观标准是无可否认的,于是康德终于被迫承认“在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对于某些事物形象显现的感觉所常显出的一致性里,我们可以找到审美趣味的经验性的标准”(第一七节)。所谓“一致性”如果看成绝对的,当然就会否定历史发展所造成的分歧,不过承认在经验中可以找到标准,这毕竟还比从“先验”理性里去找要胜一筹。此外,他还承认“从经验的角度来说,美只有在社会里才能引起兴趣”,并且从美感的普遍可传达性里窥测到美的社会性。这在当时还是带有进步意义的。他从资产阶级社会中劳动的强迫性,得出劳动与自由活动(游戏)对立,因而与艺术对立的结论。这样把资本主义社会情况作为对艺术与审美活动下普遍论断的根据,显然表现出历史发展观点的缺乏;但是把艺术,劳动,游戏和自由活动联系在一起来看,并且把自由活动看作艺术与审美活动的精髓,这里毕竟可以见出康德思想的深刻处,而且对后来席勒和黑格尔对艺术和劳动所作的对比,发生过显著的影响。 康德在《审美判断力的批判》里揭露出审美与艺术创造中的许多矛盾现象,这就指出了美学中的一些复杂问题。在西方美学经典著作中没有哪一部比《判断力批判》显示出更多的矛盾,也没有哪一部比它更富于启发性。不理解康德,就不可能理解近代西方美学的发展。他的毛病在于处处看到对立,企图达到统一,却没有达到真正的统一,只做到了调和与嵌合。从社会根源看,康德的失败原因在于当时德国知识分子的“庸俗市民”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从思想方法的渊源看,他的许多矛盾都起于他的主观意图虽倾向辩证,而实际上他沿用了理性派的侧重分析理性概念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他经常把本来统一的东西拆开,抽象地去考虑它的对立面,把对立加以绝对化,然后又在弄得无法调和的基础上设法调和。单就美学来说,在纯粹美与依存美、美与崇高、自然美与艺术美、审美趣味与天才(即欣赏与创造)、美与善这一系列的对立面问题上,康德的方法程序都是如此。 对这一点的理解对于康德美学观点的正确估价是必不可缺少的,为着理解这一点,检查一下康德哲学的架子仍然是必要的。康德继承了笛卡儿的心物对立的二元论,把必然(规律)归于自然界(物质),把自由归于精神界(心灵),这样把自然界的必然(“纯理性批判”的对象)和精神界的自由(“实践理性批判”的对象)绝对地对立起来以后,又设法在审美和艺术创造活动(“审美判断力批判”的对象)的基础上把这两对立面重新嵌合起来。 同样的伎俩也用在他的认识论里。他把知识的内容和形式绝对地对立起来,内容(材料)来自物质(自然),形式来自心灵(精神),心灵凭着理性的先验范畴赋予形式于物质,才有所谓“先验综合”,才有经验知识,也才有现象世界,这现象世界据说出自本体(物自体),而这本体又不可知,只能凭理性去假定或揣测。人们所常提到的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人在认识世界中也创造了世界)和不可知论(知识限于现象,达不到本体)就是这样起来的。 这里有必要检查一下康德所推崇的实践“理性”,我们知道,认识能力只有两种,感性的和理性的,理性认识只能在感性基础上进行逻辑的分析和综合。康德的“知解力”相当于我们了解的理性认识能力,而他所谓实践“理性”却是“知解力”以外的事,不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根本不是一种认识能力,它是“先验的”、“超感性的”,由上帝在造物时设立来帮助人窥探本体和精神界的自由,揭示宇宙的和谐秩序,指导人发出道德意志的,这一切都还不能给人任何认识的内容。(19)这种“理性”实质上是反理性的,只是神秘主义和不可知论的基础。据说按照这种理性,事物不仅有原因,而且有自身的“目的”,即上帝在造它时对它所进行的设计安排:特别是研究有机物和人时,因果律的解释据说还不够,还只是机械的,还要加上“目的论的解释”,说明为什么有某些事物,某些事物何以有它们本来的那样形状,才能见出宇宙间的理性秩序。这种看法说近一点,是理性派哲学的传家衣钵,说远一点,是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残余。 就是这个理性目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康德美学观点的中心支柱,也造成了我们读《判断力批判》时所必然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所谓客观事物形式符合主观认识功能的那种“主观的符合目的性”,美没有目的而又有符合目的性,不涉及概念而又涉及”不确定的概念”,不涉及欲念和利害计较而本身又是可令人愉快的,审美时先估计到“主观符合目的性”的普遍可传达性而后才有快感随着来;美的普遍性起于按照理性所必假设的人类的“共同感觉力”等等,都是康德美学的中心观念,也都是读者所最感头疼的观念。它们之所以费解,正由于它们是玄秘的、片面的。 康德在认识论方面错误的根源在于把知识的内容和形式割裂开来,已如上述,康德在美学方面的矛盾也正起于这种割裂。最突出的矛盾是他在“美的分析”部分,表现出明显的形式主义倾向,而在《崇高的分析》部分,却从“美在形式”转到”美是道德精神的表现”,又走到“道德主义”。这也就是纯粹美与依存美的矛盾。这个矛盾的根源也还是在形式与内容的割裂。在《美的分析》部分,康德专就审美判断的形式去分析美,所以得出“美只在形式”的结论:在《崇高的分析》部分,他侧重从内容意义方面去分析崇高和艺术创造,发现美的最基本要素还是在人道主义的内容,所以得出“美是道德精神的表现”的结论。康德在全书中的重点显然是在后部分。在一般美学史中,康德常被指责为形式主义的宣扬者,而近代资产阶级无论在艺术实践还是在美学理论方面,都日益走向形式主义的极端,有些人把这个现象也追溯到康德的影响。这种估价在很大程度上起于误解或曲解:资产阶级的读者往往只注意到《美的分析》部分而没有充分注意到全书的后部分,就连对这“美的分析”部分也只注意到康德所否定的东西(如美不涉及欲念、利害计较、目的、概念等),而没有充分理解康德所肯定的东西(例如美的理性基础和普遍有效性);只注意到纯粹美与依存美的严格区分,没有充分认识到康德从来没有把纯粹美看作理想美,恰恰相反,他说理想美只能是依存美。资产阶级的学者只吸收康德美学观点中投其所好的部分,抛弃了合理的部分,这正反映出资产阶级社会中的艺术被迫脱离现实以及审美趣味的堕落,主要的责任不能说是在康德。但是康德也不能完全辞其咎,因为他的思想确实显出深刻的矛盾,他确实郑重其事地单从形式方面来分析美,而且没有很清楚地指出从形式分析所得的结论和从内容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如何能协调一致,其原因正在我们上文所说的康德思想倾向辩证,由于背上了先验理性那一套累赘包袱,终于只做到嵌合,没有达到真正的统一。本书来自免 费txt小说下载站更多更新免 费电子书请 关注注:(1)一般把德文Verstand译为“悟性”,不妥,因为“悟性”在禅宗用语里指“一旦豁然贯通”的能力,不符合康德的原义,原义只是让识功能,原译“理解力”,现一律改为“知解力”,以避免凭“理性”去认识。(2)引文由编者据原文译出,下仿此。(3)“很偏私的”原文Sehr parteitish,有人据俄译作“具有强烈的党派性”的,来论证康德反对审美的党派性,似不免牵强。(4)德文Vorstellung过去译为“表象”,欠醒豁,它指把一个对象的形象摆在心眼前观照,亦即由想象力掌握一个对象的形象,这个词往往用作Idee(意念,观念)和Gedanke(思想)的同义词,含有“思维”活动的意义。(5)想象力形成形象或具体意象,知解力综合许多具体意象成为抽象概念(逻辑的)或典型(艺术的集中化和概念化)。(6)康德认为颜色和音调可以象征心境(见第五三节),因此就有内容意义,不能属于纯粹美。(7)康德在这里把艺术,美的事物和语言一样看作社会交际工具。(8)感觉力即感性功能。(9)在这问题上他也前后不一致,后来他又承认天才要有“想象力与知解力的结合”(第四九页)。(10)康德在《审美判断力的批判》里所用的Idea,在汉语中一般译为“观念”,而“观念”在汉语中近于概念,是抽象的,不符合康德的原义,康德在涉及审美时所用的原义是一种带有概括性和标准性的具体形象,所以依Idea在希腊文的本义译为“意象”较妥,下文在涉及美的理想或典型时一律用“意象”,这意象一般暗含某一种“不确定的概念”,但有别于概念。但在涉及理性概念时仍译观念。(11)“最高度”作为名词用,就是最高范本、原型或理想。(12)高尔顿(F.Galton,1822-1911),英国自然科学家,常用许多人的照像叠合在一起,想从此得到一般人的标准形状。(13)见黑格尔:《美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一卷,第二○至二三页。(14)原文是?sthetische Idee,指审美活动中所见到的具体意象,近似我国诗话家所说的“意境”,亦即典型形象或理想。(15)理性概念即表现于感性形象,就仿佛变成客观现实。(16)上述“死亡”、“忧伤”等。(17)Schein有人译为“幻相”,不妥,原文只有更汉语“相”或“象”的意思,没有“幻”的意思。本编译为“显现”或“形象显现”。(18)在第五九节里康德讨论到自然美可以作为“道德精神的象征”。(19)本章沿用我国一般西方哲学史的术语,称康德哲学为“先验的”,并不确切,应该用“超验的”。“超验主义”(Transcendentalism),固然也是一种先验主义(Apriorism),都不从经验出发而以假定为据;但是超验主义并不完全等于先验主义,因为它包括“不可知论”,即主张现象可凭感官去认识而物自体却不可知,只能凭理性去假定。“先验主义”却不包括不可知论,而且先验公理(如数学所用的)还是可由经验来证实。第三部分 十八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甲 德国古典美学第十三章 歌 德 歌德(G.W.Goethe,1749—1832)在近代美学思想家中几乎是唯一的具有深广的文艺修养和科学修养,丰富的创作经验,在诗艺上达到高峰的大诗人。和一般美学家从哲学系统和概念出发不同,歌德的美学言论全是创作实践与对各门艺术的深刻体会的总结,是理论结合实际的范例,所以是特别值得学习的。他的全集有一百四十三卷之多,是美学思想的一个极丰富和极珍贵的宝库。不过这个宝库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掘。到现在为止,西方的一些美学史著作和关于歌德的文艺理论的选本可以说明一般学者对歌德美学思想的了解大半还是零星的、片面的。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歌德的美学言论大半是些零星片段的感想、谈话和通信,散见于卷帙浩繁的著作中,不易加以条分缕析和系统化,而且歌德活的年龄很长,当时文艺风气在激烈转变中,他个人的创作风格和文艺见解也经过几度转变,我们很难在其中截取一个横断面,说这就足以完全代表他的美学思想。他的美学思想必须顺着历史发展线索才可以整理清楚,如他自己在阐明生物发生学观点时所要求的。这个工作不是我们目前在这里所能做到的,我们现在只能约略介绍他的美学思想中一些基本观点。歌德的时代和他早年的文化教养 首先须回顾一下歌德的时代。在政治经济方面,德国还是由于许多封建小朝廷统治着的,经济落后,政治分裂和资产阶级软弱的局面还基本未变。但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和接着起来的拿破仑战争对这个死水似的局面曾发生过一些冲击。德国知识界,包括歌德在内,对于法国革命起初是热情欢迎的,希望德国封建统治和政治分裂从此可以得到一些改变;但是等到看见雅各宾党人暴力专政的情况,就都被吓倒了,对法国革命起了不同程度的仇视态度。在拿破仑战争中,德国遭到了法军的占领。拿破仑的军队在德国对破坏封建制度和加速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一些作用,但是他们的强取豪夺也激起了德国人民对外国统治者的仇恨。等到拿破仑在莫斯科挫败之后,普鲁士就利用这种民族情绪,发展军事力量,朝军国主义的方向走。歌德长久服务的魏玛公国就是亲普鲁士的。歌德亲身经历了这些巨大的历史转变。他渴望通过文化去达到德国的统一,但是总的来说,他和席勒对现实政治都表示厌恶。 在精神文化方面,歌德处在启蒙运动高潮之后,经历了对法国新古典主义的批判、狂飙突进运动以及接着起来的古典主义运动与浪漫运动的发展。他自己在这些运动里都起过推动的和领导的作用。他早年在莱比锡当学生的时代曾有一度染上法国新古典主义的文艺趣味,醉心于法国戏剧,欣赏纤巧的螺钿式艺术风格而鄙视高惕式艺术风格。接着他转到斯塔市堡大学求学,在赫尔德的影响之下,培养起对德国民间文学、莎士比亚和荷马的爱好。著名的中世纪建筑杰作斯塔市堡大教寺使他认识到德国建筑粗犷而雄健,细节繁复奇特而整体和谐的美。这些不同于新古典主义的文艺杰作对于青年歌德是个新天地,扩大了他的眼界和胸襟,使他从法国新古典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他心中播下了狂飙突进和浪漫主义的种子。在《论德国建筑》、《莎士比亚纪念日的演讲》以及《诗与真》一系列著作里,歌德自己曾生动地叙述过这个转变的过程。 歌德的文学活动吸引了一批青年人到他的周围,和赫尔德在一起,他发动了十八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的狂飙突进运动,要求冲破一切约束,获得彻底的精神解放与无限自由,建立一种崭新的德国民族文学。歌德的历史剧《葛兹·封·柏里欣根》(1773)和爱情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都充分体现了这种精神和理想。他在这时期的创作推动了浪漫运动。接着他在魏玛宫廷服务了十二年(1775—1786),积极推动文化的发展。在此期间歌德像恩格斯所说的,“心中经常进行着天才诗人和法兰克福市议员的谨慎的儿子、可敬的魏玛的枢密顾问之间的斗争,前者厌恶周围环境的鄙俗气,而后者却不得不对这种鄙俗气妥协,迁就”(1)。他对此感到苦闷,终于在一七八六年毅然决然地暂时摆脱了魏玛宫廷的局促的庸俗生活,到意大利去游历了将近三年,细心研究了希腊罗马的雕刻以至文艺复兴时代的绘画,用文克尔曼和莱辛的著作作为指南,同时还进行了自然科学的研究,观察意大利各名城的人情风俗。 歌德的意大利游历在他的文艺思想发展中是一个转变的关键。他从此把狂飙突进时代的狂放不羁远远地抛在后面,回到了在认识上远比过去较深化的古典主义,他接受了文克尔曼的古典艺术“庄严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理想。在回到魏玛以后。在一七九四年歌德开始和席勒订交,此后这两大诗人亲密合作了十年,一直到席勒死时(1805)为止,这是德国文学发展中一件大事,因为由于两人合作,有意识地走古典主义的道路,不但把各自的文艺创作推进到高度的成熟,而且也替德国建立了一种辉煌的民族文学。席勒是康德的信徒,可能是通过他,歌德晚年也受到康德的影响。(2) 叙述了歌德早期的思想转变和师友渊源,我们现在就可以撮要叙述歌德美学思想中几个中心概念。1.浪漫的与古典的 歌德和席勒都是由浪漫主义转到古典主义的。一般文学史家大半只把他们看成德国古典主义的领袖,其实即使在他们中晚年的古典主义时代,他们也同时是浪漫主义的最有力的推动者和体现者,因为当时时代精神基本上是浪漫主义的。他们可以说是做到古典主义(在实质上近于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歌德在《浮士德》下卷所写的浮士德和希腊海伦后的结婚就象征这两种创作方法和谐结合的理想。 但是歌德在许多言论里对浪漫主义是持对立态度的,其中主要的有下列两段。我说古典的就是健康的,浪漫的就是病态的。就这个意义来说,《尼泊龙根之歌》之为古典的,并不亚于《伊利亚特》。因为这两部诗都是强旺的、健康的。近代许多作品之所以是浪漫的,并非因为它们是新的,而是因为它们是软弱的、感伤的、病态的,古代作品之所以是古典的,也并非因为它们是古的,而是因为它们是强壮的、新鲜的,欢乐的、健康的。——《歌德谈话录》1829年4月2日古典诗和浪漫诗的概念现在已传遍了全世界,引起了许多争执和纠纷。这个概念原来是由席勒和我两人传出去的。我主张诗要从客观世界出发的原则,认为只有这种诗才是好的。但是席勒却用完全主观的方式写作,认为他走的才是正路。为了针对我而辩护他自己,席勒写了一篇论文,叫做《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他要向我证明:我违反了自己的意愿,实在是一个浪漫主义者,说我的《伊斐琪尼亚》由于感伤气味太重,并不是古典的或符合古代精神的,如某些人所想的那样。许莱格尔兄弟拾取了这个概念把它加以发挥,以至它在全世界都传遍了,人人都在谈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这是五十年前根本没有人想到的问题。(重点引者加)——《歌德谈话录》1830年3月21日歌德为什么这样反对浪漫主义呢?应该注意到上引两段话都在歌德晚年才发表,正当浪漫运动由积极的转变为消极的乃至于反动的之后,“软弱的、感伤的、病态的”之类贬辞正是针对这种消极的反动的浪漫主义而加以斥责。这种消极的反动的浪漫主义正是和歌德自己的“诗要从客观世界出发”的原则背道而驰,是对德国民族文学发展不利的。他要挽救文艺界的颓风,所以提出“强壮的、新鲜的、欢乐的,健康的”古典主义,作为对症下药。所以不能把歌德的这两段话理解为他反对一切浪漫主义的文艺。 古典的与浪漫的之分大体上就是席勒所说的纯朴诗与感伤诗之分。在《说不完的莎士比亚》(1813—1816)一文里,歌德结合席勒所指出的分别,对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分作了一个表: 古典的:纯朴的,异教的,英雄的,现实的,必然,职责; 近代的:感伤的,基督教的,浪漫的,理想的,自由,意愿。 在说明中他指出:“在古代诗中突出的是职责与完成之间的不协调;在近代诗中突出的却是意愿与完成之间的不协调”,而“莎士比亚的独特处在于以充沛的方式把古代诗和近代诗结合起来,在他的剧本中始终力求意愿与职责达到平衡,在这二者的强烈斗争中,意愿总是处于劣势”,所以莎士比亚既是近代的,也是古典的。从此可知,歌德并不一律否定近代的浪漫的创作方法,而是要求它与古典主义达到结合,像莎士比亚所做到的。在这一点上他和席勒在《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里的主张是一致的。另外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歌德把古典的与浪漫的之分看作表现现实与表现理想之分,这也还是和席勒一致的。 但是歌德和席勒的分歧毕竟是存在的,而且是重要的。上文已提到歌德所指出的从客观出发与从主观出发之分,这个分别与歌德所指出的另一个分别,“为一般而找特殊”与“在特殊中显出一般”的分别是密切相联系的。弄清楚这个分别,我们也就会掌握歌德的美学思想的中心。现在就这个分别进行一番较详细的阐述。2.由特征到美,“显出特征的整体” 歌德晚年在编辑他自己和席勒的通信集时,曾写下一段极重要的感想:我和席勒的关系建立在两人的明确方向都在同一个目的上,我们的活动是共同的,但是我们设法达到这目的所用的手段却不相同。我们过去曾谈到一种微细的分歧,席勒的通信中有一段又提醒我想起这个分歧,我现在提出以下的看法。诗人究竟是为一般而找特殊,还是在特殊中显出一般(重点引者加),这中间有一个很大的分别。由第一种程序产生出寓意诗,其中特殊只作为一个例证或典范才有价值。但是第二种程序才特别适宜于诗的本质,它表现出一种特殊,并不想到或明指到一般。谁若是生动地把握住这特殊,谁就会同时获得一般而当时却意识不到,或只是到事后才意识到。——《关于艺术的格言和感想》(1824)此外,他对爱克曼也说过:“诗人应该抓住特殊。如果其中有些健康的因素,他就会说这种特殊中表现出一般”。(3)究竟为一般而找特殊和在特殊中显出一般这“一个很大的区别”应该怎样理解呢?所谓“为一般而找特殊”就是从一般概念出发,诗人心里先有一种待表现的普遍性的概念,然后找个别具体形象来作为它的例证和说明;至于“在特殊中显出一般”则是从特殊事例出发。诗人先抓住现实中生动的个别具体形象,由于表现真实而完整,其中必然要显出一般或普遍的真理。所以这个分别其实就是在和爱克曼谈话里所说的“用完全主观的方式写作”和“从客观世界出发”的分别。歌德还把这个分别看作“寓意”和”象征”的分别:寓意把现象转化为一个概念,把概念转化为一个形象,但是结果是这样:概念总是局限在形象里,完全拘守在形象里,凭形象就可以表现出来。象征把现象转化为一个观念,把观念转化为一个形象,结果是这样:观念在形象里总是永无止境地发挥作用而又不可捉摸,纵然用一切语言来表现它,它仍然是不可表现的。——《关于艺术的格言和感想》(1824)这里首先应弄清楚的是“概念”与“观念”之分,概念是逻辑推理的概括,是抽象的;“观念”是形象思维的概括,是具体的。(4)“寓意”“为一般而找特殊”,特殊就只能表现这一般,而无言外之意,一般就局限在这特殊里,不能冲破这局限而另发挥作用。“象征”“在特殊中显出一般”,从有限见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所以歌德说观念性的一般是“不可捉摸”和“不可表现”的,意思也只是指它不是一览无余的,而不是指它不能借形象显出,因为他在《关于艺术的格言和感想》另一段里又说过:如果特殊表现了一般,不是把它表现为梦或影子,而是把它表现为奥秘不可测的东西在一瞬间的生动的显现,那里就有了真正的象征。这里所谓“奥秘不可测的东西”就是一般、普遍真理或理性内容,“一瞬间的生动的显现”就是一般在个别具体形象中突然显现于感官,歌德自己悬这种“象征”的表现手法为理想,认为席勒所达到的只是“寓意”。从表面看,无论是“为一般找特殊”,还是“在特殊中显出一般”都仿佛是一般与特殊的统一,为什么歌德说这中间有“一个很大的分别”呢,歌德说“第二种程序(在特殊中显出一般)特宜于诗的本质”,足见寓意的方式并不宜于诗的本质,究竟这“诗的本质”何在呢?这些问题牵涉到艺术的典型化问题,最后还要牵涉到艺术家对艺术与现实关系的看法的问题。 先说典型问题。典型在实质上就是一般与特殊的统一这个大原则之下的一个特殊事例。这个道理曾经由亚理斯多德在《诗学》中论诗的真实时首次明确地提出,说诗虽是写个别事物(同于历史),却要同时见出一般或普遍性(不同于历史)。在西方古典理想日渐窄狭化和公式化的过程中,亚理斯多德的这个正确的典型观就被人遗忘了,代之而起的是贺拉斯把典型窄狭化为“类型”的看法,把典型看成同类事物的共同性或“常态”。所谓共同性或常态只是同类事物属性在数量上的一种平均数,这就模糊了事物的本质和偶然属性的分别,结果不免造成文艺上的抽象化和公式化,这就是为一般而牺牲特殊,忽视个别具体情境对共同性所必然带来的个别差异。经过法国新古典主义者在理论上的宣扬和在创作实践上的运用,这种类型说或常态说长期在西方文艺思想中占着统治的地位。到了启蒙运动时期,随着近代资产阶级对个性伸张的要求日渐强烈,类型说才渐动摇,文艺表现个性和特征的要求才渐占势力。鲍姆嘉通在美学中是新风气的开创者之一,也就因为他是较早的一个人提出了文艺表现个性和特征的要求。但是新古典主义的类型说相当根深蒂固,也不是可以立即完全摧毁的。例如启蒙运动时期在德国文艺理论方面发生影响最大的要推文克尔曼,他所标榜的古典艺术的“理想的美”仍只是在抽象形式中所显出的“庄严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他认为这种“理想的美”“用不着顾到情绪和情绪的表现”。要像“没有颜色的清水”。所以个性和特征乃至于内容都被视为对“理想的美”起妨碍作用的。文克尔曼的“理想”在实质上仍近于新古典主义的“类型”,为一般而牺牲特殊,是与新的时代精神背道而驰的,所以在德国引起激烈的争论。对立阵营的代表是另一位艺术史家希尔特。希尔特提出“特征”来代替文克尔曼的“理想”,断定“古代艺术的原则不在客观的美(指形式方面的美——引者注)和表情的冲淡,而是只在个性方面有意义的或显出特征的东西”(5),他的论文发表在席勒主编的《季节女神》杂志(DieHeren)里,曾引起争论。迈约提出一种理想与特征的调和说。德国文艺界当时特别关心理想与特征的对立,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是文艺应从主观概念还是应从客观现实事物出发的问题,是典型应理解为抽象化和普泛化,还是应理解为具体化和个性 化的问题,古典主义秋浪漫主义的文艺理想也就在这个问题上见出分水岭,所以歌德对文艺的思索也集中在这个中心问题上。 在他的最早的理论著作《论德国建筑》(1772)里歌德就提出了特征概念,他指出野蛮人的作品在形式上尽管随意任性,却仍“见出协调,因为有一个单整的情感把它们造成一种显出特征的整体”。接着他下了这样的断语:这种显出特征的艺术才是唯一真实的艺术。只要它是从内在的、单整的、自然的、独立的情感出发,来对周围事物起作用,对不相干的东西毫不关怀甚至意识不到,那么,不管它是出于粗犷的野蛮人的手,还是出于有修养的敏感的人的手,它都是完整的,有生命的。(重点引者加)在这段早年言论里,歌德已把特征和有生命的整体两个概念联系在一起,要排除“不相干的东西”,也多少见出特征与本质的关系,不过他还以主观情感作为衡量事物的标准,对于特征与美的关系也没有明确提出。在从意大利游历回来所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对自然的单纯摹仿,特别作风和风格》(1788)里,歌德把创作方式分为三种,最初阶段是忠实地临摹自然的表面现象,是完全客观的,甚至是自然主义的;进一步则为“特别作风”,由艺术家“自出心裁地找到一种方式,创造一种语言,以使按照他自己的方式把他所心领神会的东西表现出来”,由于偏重主观方面的作用,所以这种作风因人而异;艺术最高的成就是“风格”,这要凭借“人类最辛苦的努力”,“要依赖最深湛的知识的基础,要依赖事物的本质”,要“创造出一种普遍的语言”,“知道怎样去参较和摹仿不同的显出特征的形式”,因而使对象的“本质从可用感官把握的形象方面使我们能认识到”,这其实也就是理想的古典艺术的形式。在这里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在较高的水平上达到了应有的统一。在这里歌德已把特征和语言形式联系在一起来考虑,这也就是说,触及了内容与形式的联系。后来在《搜藏家和他的伙伴们》中一段对话里,歌德对特征与美的关系表示了他的较成熟的意见。他不满意于新古典主义者所标榜的类型,认为按照鹰的类型来雕一只鹰去象征天神并不合适,“还必须加上艺术家所赋予给天神的东西,才能使天神成其为天神”,这就是说。类型不能表现出本质。但是他也不满意于文克尔曼在古典艺术中所见到的“理想”,那种“无色的清水”似的抽象形式美,因为它缺乏个别事物的那种有血有肉的生动性和丰满性:类型概念使我们漠然无动于衷,理想把我们提高到超越我们自己;但是我们还不满足于此;我门要求回到个别的东西进行完满的欣赏,同时不抛弃有意蕴的或是崇高的东西。这个谜语只有美才能解答,美使科学的东西具有生命和热力,使有意蕴的和崇高的东西受到缓和。因此,一件美的艺术作品走完了一个圈子,又成为一种个别的东西,这才能成为我们自己的东西。——《搜藏家和他的伙伴们》,第五封信个别的东西不抛弃有意蕴的崇高的东西,就是既要显出特征,又要保持古典的理想。这是一个矛盾(“谜语”),而这矛盾只有美才能解决,因为美使抽象的本质(“科学的东西”)获得具体感性形象,使理想不只是冷静而严峻的抽象形式,而变成有血有肉的东西。这其实也就是理性与感性以及一般与特殊的统一。所谓美的艺术“走完了一个圈子”也就指它达到了这种统一,成为既显出特征而又见出理想的个别形象。应该注意的是歌德在这段话里所侧重的还是活生生的“个别的东西”,因为只有它才给人“完满的欣赏”,“才能成为我们自己的东西”。 歌德在这部论著里所得到的结论是:“我们应该从显出特征的开始,以便达到美的”。黑格尔还引过歌德的一句名言:“古人的最高原则是意蕴,而成功的艺术处理的最高成就就是美”。这两句话总结了歌德的美学思想,应该合在一起来看,这里的“特征”和“意蕴”都是内容,内容经过“成功的艺术处理”才达到美,所以美是艺术处理的结果,表现在既已完成的那个显出意蕴或特征的整体,亦即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上,歌德的这两句话前半吸收了希尔特的侧重内容的特征说,后半吸收了文克尔曼的侧重形式的理想美说,可以说是两极端之中的一种调和。黑格尔在《美学》序论里叙述了希尔特与文克尔曼的争执,对歌德的调和作了这样总结:按照这种理解,美的要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的,即内容:另一种是外在的,即内容所借以现出意蕴或特性(即特征——引者注)的东西。内在的显现于外在的;就借这外在的,人才可以认识到内在的,因为外在的从它本身指引到内在的。(6)黑格尔自己的美的定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就是从批判文克尔曼和希尔特以及发挥歌德的思想得来的。我们知道了特征说的这段渊源,就可以明白歌德的美学观点在近代美学思想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重要性。 为着说明上文所已提到的歌德和席勒的分歧,还有必要对歌德的“在特殊中显出一般”以及“从显出特征的开始,以便达到美的”这些基本观点作进一步的分析,先须研究一下歌德所理解的“特征”,他说在艺术里,“一切都要依靠把对象认识清楚,而且按照它的本质加以处理”。(7)他推荐古代希腊艺术作品,也就因为“这些崇高的艺术作品同时也是人按照真实的自然规律创造出来的最崇高的自然作品,一切随意任性的幻想的东西(偶然的东西——引者注)全抛开了,这里就是必然,就是上帝”,(8)上帝在歌德心目中是理性的体现,一切符合规律的必然的东西也就是理性的,所以歌德又说,“艺术并非直接摹仿人凭眼睛看到的东西,而是要追溯到自然所由组成的以及作为它的活动依据的那种理性的东西。”(9)从此可见,说艺术要显出事物的特征,也就是说它应抓住事物的本质和必然规律,显出它们的理性。 是否同类事物中每一件都能同样充分地显出特征呢?歌德并不这样想,他对爱克曼说得很明确:“我并不认为自然在所有的表现上(即在一切个别代表上——引者注)都是美的”。“因为要使自然达到完满表现(充分显出特征或本质——引者注)的条件并非永远存在”。他举橡树为例,生在密林里一直朝上长的橡树以及生在低洼地,土壤过于肥沃,长得茂盛,经不住风吹雨打的橡树都显不出橡树所特有的那种坚实刚劲的美。爱克曼从此得出结论:“事物达到了自然发展的顶峰就显得美。”歌德却补充了一句:“要达到这种性格的完全发展,还需要一种事物的各部分肢体构造都符合它的自然定性,也就是说,符合它的目的。”(10)这番话显然受到理性派的美学家关于“完善”的看法以及康德关于美符合目的性的看法的影响。不过歌德在这里所要说明的主要是,一般(类或种)在无数不同的情况下显现为无数不同的特殊(个别),它们不是都能同样充分地显出同类事物的特征或本质,这中间只有最充分最有效地显出同类事物特征的那一种才适合于艺术表现。歌德在另一场合对爱克曼所说的“诗人须抓住特殊。如果这特殊是一种健全的东西(重点引者加),他就会在它里面表现出一般”,这里所谓“健全的”也就是条件具备能按照本质而完满显现的东西。这也就是歌德所说的“显出特征的东西”,他有时也把它叫做“意蕴”或“内容”(Gehalt)。黑格尔在上引一段话里则把它叫做“内在的”,问题在于这种“显出特征的东西”怎样才能抓住。传统的类型说都以为统计全类事物而求得其平均数,就可以得到“类型”或“常态”。在歌德看,这样把必然的和偶然的性质混在一起来平均,不但抓不住特征,而且适足以模糊或歪曲特征。特征是最本质的东西,只能在表现得最完满的个别代表上才可见出,也就因为这个道理,歌德认为艺术应从显出特征的个别的东西出发,而不应从主观理想或概念出发,主观理想或概念总不免是抽象的,或多或少是平均式的概括化的结果;从这种主观理想或概念出发,去找足以表现它的个别事例或具体形象,结果那个别事例或具体形象不但是矫揉造作、削足适履,而且至多也只能表现预存的理想或概念,不能达到艺术所要求的“从有限见无限”。席勒恰恰采取了第二种方法,这就是他和歌德的根本分歧所在。这个分歧是深刻的,因为它涉及艺术的最基本问题之一,即典型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分别写给拉萨尔的信中都提到“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化”两种不同的创作方法,并且劝拉萨尔要多在“莎士比亚化”方面下工夫。歌德始终强调“从客观现实出发”,“在特殊中显现一般”,“有生命的显出特征的整体”,所以他的理想正是“莎士比亚化”,而席勒则用马克思的话来说,“把个人作为时代精神的单纯号筒”,也就是歌德所说的“为一般而找特殊”,特殊只是一般的例证。在这两种典型观之中,歌德的当然更符合诗的本质。3.艺术与自然 典型就是一般与特殊的统一。歌德与席勒都主张要达到统一,分歧在于出发点:歌德主张从特殊出发,席勒主张从一般出发。用歌德的方法,艺术形象才容易成为丰满的有血有肉的整体;用席勒的方法,艺术形象就容易流为公式概念的说明。这种分歧最后要溯源到对艺术与现实关系的看法,亦即世界观的问题。在这上面歌德和席勒是有很大分歧的。席勒性爱沉思,始终徘徊于文艺与哲学之间,在哲学上接受了康德的影响,虽然对康德的哲学和美学于发挥之中也作了重要的纠正,却没有完全摆脱唯心主义。歌德则于文艺之外,还关心自然科学,在这方面不但进行过深入的钻研,而且作出重要的贡献。自然科学的研究使他基本上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并且认识到实践对于认识的重要性,所以他在文艺方面强调从感性经验出发,从个别具体事物出发。 唯物上义和现实主义是歌德美学思想的基调。(11)他一则说。“对天才所提出的头一个和末一个要求都是:爱真实;”(12)再说,“对艺术家所提出的最高的要求就是:他应该遵守自然,研究自然,摹仿自然,并且应该创造出一种毕肖自然的作品;”(13)“一部重要的作品是生活的结果”。(14)他对爱克曼谈自己创作经验的话值得特别注意:世界是那样广阔丰富,生活是那样丰富多彩,你不会缺乏做诗的动因。但是写出来的必须全是即兴的诗,这就是说,现实生活必须既提供诗的机缘,又提供诗的材料。一个特殊具体的情境通过诗人的处理,就变成带有普遍性和诗意的东西。我的全部诗都是应景即兴的诗,来自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中获得坚实的基础(重点引者加)。我一向瞧不起空中楼阁的诗。——《歌德谈话录》1823年9月18日“即兴”在原文是“趁时机”,意思是“从现实出发”,歌德自己解释得很明白。他的诗作品虽大半取材于古代和中世纪,实际上却“来自现实生活”,借古喻今,重点还是在今,例如浮士德就是象征浪漫运动时代的奋发进取,寻求无限的精神和歌德自己的改造自然的理想。 由于坚持从客观现实出发的原则,歌德特别强调显出特征的理性内容必须获得个别具体的感性形象。他说,“凡是没有从艺术中获得感性经验的人最好不要去和艺术打交道”(15);“谁若是不会向感官把话说清楚,谁也就不能向心智把话说清楚”(16)。他要求“作品对于感官是明白易晓的,愉快的,可喜爱的,而且具有一种温静的魔力,使人感到非有它不可”,他认为作为艺术最高成就的“风格”须使事物的“本质从可用感官把握的形象方面使我们能认识到”(17),正是这感性方面在一般与特殊的统一体中组成显出一般的特殊。 但是歌德虽强调艺术须根据自然,却也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自然与艺术之间有一条巨大的鸿沟把它们分开”,“对自然的全盘摹仿在任何意义上都是不可能的”(18)所以歌德一方面崇奉自然,一方面也反对自然主义。他的态度在《论狄德罗对绘画的探讨》一文里表现得很清楚:“艺术家努力创造的并不是一件自然作品,而是一种完整的艺术作品。”“艺术并不求在广度和深度上和自然竞赛”。自然只是艺术的“材料宝库”,艺术家只从中“选择对人是值得愿望的和有味道的那一部分”,加以艺术处理,然后“拿一种第二自然奉还给自然,一种感觉过的,思考过的,按人的方式使其达到完美的自然”。(19)反对自然主义可以说是《的发刊词》中的主题之一,在这篇里歌德这样描绘了理想的艺术家: 他既能洞察到事物的深处,又能洞察到自己心情的深处,因而在作品中能创造出不仅是轻易的只产生肤浅效果的东西,而是能和自然竞赛,具有在精神上是完整有机体的东西,并且赋于他的艺术作品以一种内容和一种形式,使它显得既是自然的,又是超自然的。(重点引者加)艺术为什么是超自然的,歌德在另一段里这样解释过: 艺术家一旦把握住一个自然对象,那个对象就不再属于自然了;而且还可以说,艺术家在把握住对象那一顷刻中就是在创造出那个对象,因为他从那对象中取得了具有意蕴,显出特征,引人入胜的东西,使那对象具有更高的价值。因此,他仿佛把更精妙的比例分寸,更高尚的形式,更基本的特征,加到人的形体上去,画成了停匀完整而具有意蕴的圆。(重点引者加。“圆”指圆满形体。)从此可见,歌德理想的艺术作品,不只是对自然的摹仿,而且也是从自然出发的创造,不但要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且也要显出艺术家“自己的心情深处”。他所谓“感觉过的,思考过的,按人的方式使其达到完美的自然”就是体验之后概括化,集中化和理想化的结果。他所谓“把握住对象”也就是对对象进行过这些创造活动,所以说“艺术家在把握住对象那一顷刻中就是在创造出那个对象”,“对象就不再属于自然了”。经过这些创造活动,艺本家才把比自然“更精妙的比例分寸,更高尚的形式,更基本的特征”加到自然上去,这样才造成一个美的有生命的显出特征的整体,一种既根据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第二自然。 所以歌德所见到的艺术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主客观由对立而统一的辩证关系,他随时都提到这种关系,说得最简明的是在和爱克曼谈美的那一次: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的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他是自然的奴隶,因为他必须用人世的材料来工作,才能使人理解;同时他又是自然的主宰,因为他使这种人世间的材料服从他的较高的意旨,并且为这较高的意旨服务。艺术耍通过一种完整体向世界说话。但这种完整体不是他在自然中所能找到的,而是他自己的心智的果实,或者说,是一种丰产的神圣的精神灌注生气的结果。(重点引者加)——《歌德谈话录》1827年4月18日这段话除掉说明了艺术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之外,还有两个概念是歌德美学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是“较高的意旨”,一个是“完整体”。 什么叫做使自然的材料为艺术家的较高的意旨服务呢?所谓“较高”是较自然为高。这里自然是看作和人对立的,较自然为高的意旨就是人作为社会的人所特有的意旨,也就是道德的意旨。让自然材料服从人的较高的意旨也就是上文已引过的“按人的方式使自然达到完美”。在《论德国建筑》里歌德提到野蛮人的艺术在形式上尽管是随意任性的,却仍见出协调,就“因为有一种单整的情感把它们(作品)创造成为一种显出特征的整体”。这里“单整的情感”也还是指人的理想和愿望的结晶,具有道德的性质。应该指出,歌德所理解的“道德的”(Sittlich)不是狭义的,而是指显出入的精神实质或社会性的,所以它和单纯的自然(包括原始的动物性的人性)是对立的。歌德在伦理思想和美学思想中始终把单纯的自然和与人类社会发生关系的自然分得清楚,而且特别重视后一种自然,他说,“我们不认识任何世界。除非它对人有关系;我们也不想要任何艺术,除非它是这种关系的摹仿”。“现实的东西如果没有道德的关系,我们就把它叫做平凡的东西”,“造型艺术所涉及的是可以眼见的东西,是自然的东西的外在现象。纯然自然的东西只要同时是在道德上使人喜爱的,就叫做纯朴的,所以纯朴的对象才是艺术领域的”。“艺术应该是自然的东西的道德表现(重点引者加)。同时涉及自然和道德两方面的对象才是最适宜于艺术的”。(20)用我们现在的习用语来说,自然的东西单就它的自然性来说,还不是艺术的对象;要成为艺术的对象,它就必须同时具有社会性,即必须显出它和人的关系。 整体概念是歌德美学思想中另一个重要的概念。从上引一些段落中已可看出歌德经常强调艺术的完整性。作为一个自然科学家,他经常爱拿艺术作品和生物相比拟,他所用的“有生命的”、“显出特征的”、“健全的”和“完整的”等词都多少带有生物学的涵义。从生物学的观点看,完整就等于健全。一件事物如果能按照它的本质最完满的来表现出来,那就是完整的,也就是健全的,也只有完整或健全的东西才能充分地显出它的特征。(21)歌德把“健康的”看作古典主义的特色,这里“健康的”涵义之一也就是“完整”或“健全”。不过歌德的整体概念还不仅限于生物学的有机体概念,其中还含有在当时德国特别显得活跃的辩证思想,整体就是统一体。它包括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以及艺术与自然的统一。 从亚理斯多德以后,整体概念就成为美学思想中一个重要的传统概念。但是在过去,所谓“杂多中的整一”或“寓变化于整齐”基本上只是从形式方面着眼。歌德的整体概念也有这形式的一方面,上文已提到他要求艺术作品比自然事物要有“更精妙的比例分寸,更高尚的形式”,他并不看轻形式,认为“材料是每个人面前可以见到的,意蕴只有在实践中须和它打交道的人才能找到,而形式对于多数人却是一个秘密”。(22)在他看,“音乐最充分地显出艺术的价值,因为它没有材料须考虑,它完全是形式和意蕴,凡是它所表现的东西它都加以提高和改进。”(23)但是歌德所了解的形式从来不是抽象的、独立的,而是要“生气贯注的”、“显出特征的”,也就是与内容融成一片的。他说得很明白:如果形式特别是天才的事,它就须是经过认识和思考的;这就要求灵心妙运,使形式、材料和意蕴互相适合,互相结合,互相渗透。——《东西合集》的注释在《搜藏家和他的伙伴们》里,歌德进一步阐明艺术的最高成就是“风格”,认为纯然严肃的艺术和纯然游戏的艺术都是片面的。而理想的艺术则是严肃与游戏的结合;他把他的看法总结成一个表:纯然严肃 严肃与游戏结合 纯然游戏个别倾向(仅表现个别) 一般的形成(即概括化) 个别倾向特别作风 风格 特别作风临摹者 艺术真实 幻想者特征主义者 美 波纹曲线画家杂艺家 完整化 速写者这个表里中间一栏代表“风格”或理想的艺术,“纯然严肃”的艺术大体上侧重内容,“纯然游戏”的艺术大体上侧重形式。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歌德把美看作“特征主义者”(实即表现主义者)和“波纹曲线画家”(实即形式主义者)相结合而克服各自的片面性的产物,而且与“艺术真实”和“完整化”是联系在一起的,由此可见,他把美摆在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整体上。 歌德还把整体概念运用到艺术的创造和欣赏方面,他一方面强调创造想象力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指出想象力须依靠感觉力、知解力和理性,“才会被引到真实和现实的领域,感觉力把誊写清楚的形象交付给它,知解力对它的创造力加以约束,而理性则使它具有完全的确实性,不是戏弄梦中幻象,而是根据观念”(24)。不像当时消极的浪漫主义者片面强调想象,他认为“想象力只有通过艺术,特别通过诗,才受到节制。没有东西比没有审美趣味的想象力更为可怕”(25)。他指出近代侧重理智的文化对艺术不相宜,“我们的这个世纪在理智方面固然是很开明了,但是极不善于把明晰的感觉和理智结合在一起,而真正的艺术作品却只有凭这种结合才创造得出来。”(26)从此可见,歌德并不认为艺术单靠形象思维或是单靠抽象思维就行,艺术家须以整个的人格进行创作。在欣赏方面也是如此。他说,“人是一个整体,一个多方面的内在联系着的能力的统一体。艺术作品必须向人的这个整体说话,必须适应人的这种丰富的统一体,这种单一的杂多”(27)。 总观以上所述,歌德的“显出特征的整体”说着重从客观现实和具体事物出发,要求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艺术与自然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以及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统一,所以他的文艺思想含有辩证的因素。在美与典型的问题上,他比文克尔曼、莱辛、康德以及他的朋友席勒都前进了很远。后来黑格尔从他那里得到启发,发展出“美为理念的感性显现”说,但是黑格尔从抽象理念出发,而歌德却从客观现实出发,这里有客观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基本分歧。4.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历史发展观点 在自然科学中歌德着重发生学和生物进化的观点,在文艺研究中他也着重历史发展观点,这就是不把研究的对象看成孤立的现象,而要把它联系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由开始到完成的发展过程。歌德曾自道经验说,“有一个情况对我很有利,在观察事物之中,我总是注意它们的发生学的过程,从而对它们得到最好的理解”(28)。“我们不能就自然作品和艺术作品既已完成时去认识它们,应该趁它们正在发生的过程中去把握它们,才能对它们多少有些了解”(29)。他对英、法、塞尔维亚以及古代希腊文学的评论大半都联系到自然环境、社会背景和民族特点。他晚年所写的自传(《诗与真》)就是从发生学观点出发,揭示他自己的思想发展和文学发展的过程以及在各个时代所受到的外来的影响。 像他的启蒙运动的前辈一样,歌德的希望是通过民族文学的建立去达到德意志民族的统一。他对于建立民族文学的路径的看法也是建立在他的发生学观点和历史发展观点之上的。在题:一个古典性的民族作家是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地方生长起来的呢?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在他的民族历史中碰上了伟大事件及其后果的幸运的有意义的统一;他在他的同胞的思想中抓住了伟大处,在他们的情感中抓住了深刻处,在他们的行功中抓住了坚强和融贯一致处;他自己被民族精神完全渗透了,由于内在的天才,自觉对过去和现在都能同情共鸣;他正逢他的民族处在高度文化中,自己在教养中不会有什么困难;他搜集了丰富的材料,前人完成的和未完成的尝试都摆在他眼前,这许多外在的和内在的讥缘都汇合在一起,使他无须付很高昂的学费,就可以趁他生平最好的时光来思考和安排一部伟大的作品,而且一心一意地(重点原文有)把它完成。只有具备这些条件,一个古典性的作家,特别是散文作家,才可能形成。这里歌德总结了西方从希腊以后各民族文学的历史经验。可注意的有这几点:第一,民族文学的建立不能只靠一些孤立的各走各路的个别作家,而要靠全民族,它须反映全民族思想的伟大、情感的深刻以及行动的坚强和融贯一致;其次,民族文学的建立是要和一个民族的伟大历史时代联系起来的,这民族要处在高度文化中而且在进行着伟大的历史运动,所谓“伟大的事件及其后果的幸运的有意义的统一”就是指历史运动顺着规律进展,产生推动历史前进的效果;第三,民族文学要植根于本民族的过去文学传统和历史遗产,有前人的成功的和失败的经验可以作为教训,而且能更深刻地体现民族特点。有了这些条件,具有天才的作家才容易培养起来,不会在教养方面感到贫乏或困难,而且安定的物质生活也可以保证他们专心致志地进行创作。 在这篇论文里歌德还根据这些建立民族文学所必需的条件来检查当时德国情况,指出德国政治的分裂造成地理上的局促,没有一种固定的文学传统作为“社会生活教养的中心点”,”广大的群众没有审美趣味”,作家们得不到适当的教养和鼓励,“受各种不同情境的影响摆布”,而且迫于生计,须做自己所不爱做的工作,不能专心创作。这是一幅酸辛的写照。歌德寄与他的作家同僚以深刻的同情,并且斥责过激派(“无短裤主义者”)对他们的吹毛求疵。我们现在如果把歌德时代德国民族文学的辉煌成就,和歌德所描写的当时不利于德国民族文学发展的情况作一个对比,就会体会到这个成就实在来之不易,歌德的功劳也就会更令人崇敬。 歌德并不是从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的观点去提倡民族文学,他是第一个人了望到“世界文学”的产生,并且号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促使它快一点来临”(30)。他所理解的“世界文学”不是把某一“优选”民族的文学强加于世界,把各被统治的民族的文学全压下去,如帝国主义者为着侵略,在“世界主义”的口号之下所宣传的。世界文学是由各民族文学互相交流,互相借鉴而形成的;各民族对它都有所贡献,也都从它有所吸收,所以它和民族文学不是对立的,也不是在各民族文学之外别树一帜。歌德对于世界文学的主张是辩证的:他一方面欢迎世界文学的到来,另一方面又强调各民族文学须保存它的特点。懂得这种辩证观点,我们就可以理解歌德在这问题上一些貌似自相矛盾的言论,例如他一方面说,“我爱用旁的民族的镜子来照自己,我劝旁人也都这样办”,“每一国文学如果让自己孤立,就会终于枯萎,除非它从参预外国文学来吸取新生力量”;另一方面他又说当时德国“上层阶级从异方习俗和外国文学所受到的教养固然也替我们带来了很多好处,却也妨碍了德国文学作为德国文学,得到较早的发展”:(31)一方面说,“一种普遍的世界文学正在形成,其中替我们德国人保留着一个光荣的角色”(32);另一方面又说,“现在一种世界文学正在形成,德国人会蒙受最大的损失,德国人考虑一下这个警告会是有益的”。实际上这些话里并没有矛盾,世界文学愈能吸收各民族文学的特点,它也就会愈丰富,不应为一般而牺牲特殊。歌德在另一个场合说得很明白,“我们重复一句:问题并不在于各民族都应按照一个方式去思想,而在他们应该互相认识,互相了解;假如他们不肯互相喜爱,至少也要学会互相宽容”(33)(重点引者加)。世界文学的产生,像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所指出的,是资本主义时代交通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歌德值得钦佩处在嗅觉灵敏,在世界文学刚露头角时,就已嗅得出它将要到来,并且提出正确的方针,有意识地指导它走上正常发展的路径。结束语 歌德的文艺理论和美学见解远不限于本文所介绍的这几点。他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以及自己对于各民族文艺作品的体会,讨论到许多关于艺术创作的实际问题,对于美学理论的建设具有无比的重要性,但是限于笔者的知识范围和所能支配的篇幅,在这里只能介绍涉及歌德美学思想中一些关键性的观点。总的说来,由于他的理论来自丰富的实践经验,一般是深刻的、正确的,特别是他的文艺应从现实生活出发这条基本原则。他对于近代西方文化思想的形成起了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我们相信,在社会主义文化中还将继续发挥比过去更大的作用。 歌德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当然也免不掉他的历史局限性。他有庸俗市民的一面,这一点恩格斯已说得很透辟。(34)我们在这里只提两点:一点是他毕竟是一个历史唯心论者,认为仅仅通过文艺就可造成人类的理想境界,他不够重视政治,害怕巨大的变革。在《文学的无短裤主义》里,他在指出德国政治分裂不利于民族文学形成之后,接着就坦白地说,“我们不希望有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尽管这种变革可能为德国古典性的作品作准备”。这就充分暴露了他的保守的心情。另一点是他和康德、席勒等思想家一样,几乎把全部文艺理论都建立在普遍人性的信念上。他说:“只有一种真正的诗,它既不专属于普通人民,也不专属于贵族,既不专属于国王,也不专属于农民;谁若是觉得自己是个真正的人,谁就会在这种诗上下工夫。”(35)在当时,他当然还不可能有阶级观点。(36)注:(1)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第二五六页。(2)参看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1825年5月12日。据德文原文本,以下引歌德的言论,除特别注明外,均依德文全集译出。(3)《歌德谈话录》,1825年6月11日。(4)观念(Idee),原义为感觉印象。(5)据鲍桑葵的《美学史》中歌德章的引文。(6)黑格尔:《美学》,第一卷,第二二——二三页。(7)《关于艺术的格言和感想》(1824)。根据格尔维驽斯(Gervinus)编的《歌德论文艺》译出,以下仿此。(8)《意大利游记》,1787年9月6日。(9)《关于艺术的格言和感想》(1824)。(10)《歌德谈话录》,1827年4月18日。(11)关于这一点格尔维驽斯(W.Gervinus)在《歌德论文艺》选集的序文里有较详细的讨论。(12)《关于艺术的格言和感想》(1824)。(13)《的发刊词》。(14)《文学上的无短裤主义》。“无短裤者”是法国革命中贵族给雅各党人所取的诨号,“无短裤主义”就是过激主义。(15)《关于艺术的格言和感想》(1824)。(16)《的发刊词》。(17)《论对自然的单纯摹仿,特别作风和风格》。(18)《论狄德罗对绘画的探讨》。(19)两段引文均见《的发刊词》。(20)以上引文均见《关于艺术的格言和感想》(1824)。(21)参看上引《歌德谈话录》,1827年4月18日。(22)《关于艺术的格言和感想》。歌德把艺术作品分成三个因素:“材料”(Stoff)就是取于自然的素材;“意蕴”(Gehalt)亦可译为“内容”,指人在素材中所见到的意义;“形式”(Form)指作品完成后的完整模样,一般把头两个因素合称“内容”。(23)《关于艺术的格言和感想》(1824)。(24)《给玛丽亚·泡洛娜公爵夫人的信》(1817)(25)《关于艺术的格言和感想》(1824)。(26)《艺术与手工艺》。(27)《搜藏家和他的伙伴们》,第五封信。(28)给雅各比(Jacobi)的信,1800年1月2日。(29)给泽尔托(Zerter)的信,1803年8月4日。(30)《歌德谈话录》,1827年1月31日。(31)《文学上的无短裤主义》。(32)评他的《塔索》法文改编本(1827)。(33)评英国刊物《爱丁堡评论》。(34)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第二二三至二五七页。(35)《歌德全集》,第三八卷,第五五页。据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的引文。(36)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已由编者选译出,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其中译后记可弥补本章缺陷,可参看。第三部分 十八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甲 德国古典美学第十四章 席 勒 席勒(Schiller,1759—1805)在德国文坛出现,约比歌德迟十年,像歌德一样,他也经历了由狂飙突进时代浪漫主义的倾向(这时期的代表作:剧本《强盗》,1781;剧本《阴谋与爱情》,1783)到古典主义(这时期的代表作,剧本《华伦斯坦》三部曲,1798—1799;剧本《威廉·退尔》,1804)的转变。他的作品始终表现出反封建的强烈情绪和对民族独立自由的热烈愿望,但也同时暴露出他在政治上的妥协性与改良主义。 自从一七九四年起一直到他死,他和歌德进行了亲密的合作。这两位诗人在文艺创作中主观与客观关系问题以及一般与特殊关系问题上虽有分歧,但是在合作之中他们互相影响,不仅在走古典主义道路去建立德国民族文学的总目标上相同,而且在许多文艺问题上的见解也还是一致的。这一点歌德在谈话中曾经明白指出过。(1) 席勒和歌德有一点显著的不同:歌德颇厌恶抽象的系统的哲学思考,他的思想始终是从感性的具体的东西出发;席勒却性好沉思,他的思想大半是从抽象的概念出发,始终徘徊于诗与哲学之间,哲学有时妨碍他的诗,诗也有时妨碍他的哲学。他的朋友韩波尔特(Humboldt)有一次向他说,“没有人能说你究竟是一个进行哲学思考的诗人,还是一个做诗的哲学家”。在给歌德的一封信里,席勒自己就意识到这种矛盾。我的知解力是按照一种象征方式进行工作的,所以我像一个混血儿,徘徊于观念与感觉之间,法则与情感之间,匠心与天才之间。就是这种情形使我在哲学思考和诗的领域里都显得有些勉强,特别在早年是如此。因为每逢我应该进行哲学思考时,诗的心情却占了上风;每逢我想做一个诗人时,我的哲学的精神又占了上风。就连在现在,我也还时常碰到想象干涉抽象思维,冷静的理智干涉我的诗。——给歌德的信,1794年8月31日这段自白对于理解席勒的文艺创作和美学理论都是有益的。不过自从认识歌德以后,歌德的影响使席勒逐渐离开抽象的思考而更多地注意现实中和文艺中感性的具体的东西。 席勒从早年就从事哲学研究。在这方面他最早受到影响的是法国启蒙运动者狄德罗和卢骚。从他们那里席勒获得了关于自由平等以及自然与社会对立的概念。莱辛和文克尔曼引导他到希腊文艺的领域。和歌德一样,席勒对于希腊文艺精神的认识是从文克尔曼那里来的,他全盘接受了“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那个著名的公式,把它看作德国民族文学所应追求的理想。在美学方面,他接触到鲍姆嘉通,从而吸收了一些来布尼兹派的理性主义。不过他所受到的最大的影响却来自康德。一般美学史都把席勒看作康德的门徒。席勒接触到康德,是从一七九一年他移居耶那时起,那时《判断力批判》才发表了一年。前此席勒所发表的一些理论文,例如《论剧院作为一种道德的机关》(1784),《喜剧女神刊物的发刊词》(1784),《论歌德的悲剧〈厄格蒙特〉》(1788)等,虽然已显示出他对美学的兴趣,但是他的主要美学著作,例如《论悲剧题材产生快感的原因》(1791),《给克尔纳论美的信》(1793),《论激情》(1793),《论秀美与尊严》(1793),《审美教育书简》(1793—1794),《论崇高》(1793—1794),《论运用美的形式所必有的界限》(1793—1795),以及《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1795),都在接触到康德之后五年之内发表的。这就足以说明康德的著作引起了他对美学问题进行辛勤的认真的思考,康德在哲学上所揭示的自由批判的精神,他的本体与现象,理性与感性等对立范畴的区分,以及他把美联系到人的心理功能的自由活动和人的道德精神这些基本概念,都成为席勒美学思想的出发点。但是康德把一些对立概念虽然突出地揭示出来而未能达到真正的统一,以及他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去解决美学问题,都是席勒所深为不满而力求纠正的。席勒并不是康德的恭顺的追随者,他不但发挥了康德的一些观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在德国古典美学发展中,他做了康德与黑格尔之间的一个重要的桥梁,他推进了由主观唯心主义到客观唯心主义的转变。 席勒的主要的美学著作大致可分三类:第一类关于美的本质和功用,包括《给克尔纳论美的信》七篇,给一位丹麦亲王的《审美教育书简》二十七篇;第二类关于古代诗和近代诗,亦即古典主义诗和浪漫主义诗,在精神实质上的分别,主要的是《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第三类关于悲剧,包括《论悲剧题材产生快感的原因》,《论激情》,《论崇高》以及《论合唱队在悲剧中的用途》。这三类之中最主要的是《审美教育书简》和《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本文将着重地介绍与美学关系较密切的《论美书简》,《审美教育书简》和《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这些著作在大体上组成了席勒的全部美学思想系统。一 《论美书简》和《审美教育书简》 《论美书简》就是《给克尔纳论美的信》的别名(1793).当时他正在研究康德的《判断力批判》,而且受过歌德的熏陶已六七年。歌德在论风格等文中所强调的艺术的客观性对他已留下深刻的影响,因此他对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美学观点有些格格不入,就想写一篇伦美的对话来阐明他自己的看法。在一七九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他写信给他的朋友克尔纳(C·G·K?rner)说:“我看我已我到了美的客观概念,这是康德所找不到因而感到绝望的,按照它的本质,它就是审美趣味的客观标准。我想把我的思想写成一篇‘论美’(Kallias)的对话,把它加以系统的阐述。”这篇对话并没有写出,写出的是给克尔纳的七封信,其中最重要的是一七九三年二月二十八日写的,题为《论艺术美》的一封。他赞成康德所说的“自然美是一个美的事物,艺术美是一个事物的美的形象显现或表现”,不过认为应加上一句:“理想美是一个美的事物的美的形象显现或表现。”他认为艺术美不在表现什么(材料)上见出而在怎样表现(形式)上见出。不过席勒所了解的“形式”不是康德所了解的事物的外在形式,而是想象力所掌握的完整的具体形象。这形象应该“自由地表现出”或“由自己决定”,意思就是说“在一件艺术作品中找到的只是被表现的那个对象的性质”,既不受材料或媒介的限制,也不受艺术家的主观性质的干预。不受材料或媒介的限制,指的就是被表现的对象的形式(形象)能完全征服材料,雕的人像应完全征服用为媒介的石头。席勒把他对艺术中材料与形式关系的看法总结为一句话:在一件艺术作品里,材料(摹仿媒介的性质)必须消融在形式(被摹仿对象的形式)里,躯体必须消融在观念(或意象)里,现实必须消融在形象显现里。他举例说明他的意思说:“形式在一件艺术作品里只是一种形象显现,例如大理石在形象上显现为一个人,而在现实界却仍然是一块大理石。”“本来硬而脆的大理石的性质必须沉没到软而韧的肤肉的性质里去,无论是情感还是眼睛都不应回到石头上去。” 关于艺术家和被表现的对象的关系,席勒接受了歌德的“对自然的单纯摹仿,特别作风和风格”的分别,而给与“特别作风”以“矫揉造作”的意思,认为“特别作风”是艺术家用自己的特性和癖好来影响对象性质的结果。他反对这种主观的创作手法说,“如果待表现的对象的特性由于艺术家的精神特性而遭受损失,我们就说,那种表现就会是矫揉造作的”(或具有特别作风的)。接着他指出理想的风格是表现纯粹客观性的:特别作风的对立面是风格,风格不是别的,就是表现具有最高度的独立性,不受一切主观的和客观的偶然性所影响。表现上的纯粹客观性是好的风格的特质,是艺术的最高原则。他举当时演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的演员为例来说明他的意思。演哈姆雷特的艾克霍夫“正像一块大理石,从这块大理石里他的天才刻画出一个哈姆雷特,他自己(演员的人身)完全沉没到哈姆雷特的艺术的人身里去,因为要引人注意的只是形式(哈姆雷特的性格)而决不是材料(演员的人身)”。反之,演国王的布鲁克“在每一个动作里都笨拙而讨嫌地显示出他自己”,他“缺乏真知灼见,不会按照一种观念(意象)去就材料(演员的躯体)造型”。趁便指出,席勒对表演的看法和狄德罗的很相近。 席勒的艺术作品不应受媒介材料和艺术家性格影响的看法当然还带有片面性,是与莱辛的《拉奥孔》里的诗画界限的观点背道而驰的,不过他要强调艺术和美的客观性,来对抗康德的材料来自客观世界,形式来自艺术家的主观创造的看法,在当时对纠正主观唯心主义却起了很好的作用。 在这封信里席勒着重地讨论了诗,指出诗人在用形式征服材料中所遇到的特殊困难。诗人所用的媒介是文字,文字作为抽象符号“具有通向一般的倾向”,即引起诉诸知解力的概念,而诗人的任务却在表现具体的个别的事物形象,使它通过感官而呈现于想象力。“语言把一切摆在知解力的面前。而诗人却应把一切带到想象力的面前(这就是表现);诗所要求的是观照(对形象的感觉——引者注),而语言却只提供概念”.为着克服这种矛盾,席勒提出下列的办法:如果要使一种诗的表现成为自由的,诗人就必须凭他的艺术的伟大去克服语言的通向一般的倾向,凭形式(即材料的运用)去征服材料(即文字以及构词法和造句法)。语言的性质(即通向一般的倾向)必须完全沉没到给与它的那种形式里,躯体必须消融在观念(意象)里,符号必须消融在它所标志的对象里,现实必须消融在形象显现里。被表现的对象必须从表现的媒介中自由地胜利地显现出来,不管语言的一切桎梏,仍能以它的全部的真实性,生动性,亲切性站到想象力面前。总而言之,诗的表现的美就在于自然(本性)在语言桎梏中自由的自动。这里“自然”指被表现对象的本性,“语言的桎梏”指“通向一般的倾向”,“自由的自动”指对象的本性不受艺术家主观特性与媒介的特性影响,而以独立自决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也就是诗应表现出对象的“纯粹客观性”。席勒在这里触及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关系问题。他说,“待表现的对象先须经过抽象概念的领域走一大段迂回的路,然后才被输送到想象力面前,转化为一种观照的对象”。足见诗必须假道于抽象思维,同时也必须克服抽象思维而终于达到形象思维。这在诗抡中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创见。 席勒的最主要的美学著作《审美教育书简》是他的美学思想最集中最有系统的表现。上文提到过席勒的主要美学著作的写作年代都集中在一七九一到一七九五的五年里,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对他的启发,但是更深刻的原因还在于当时欧洲政局的转变以及它在知识界所引起的反响。那是正紧接着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之后,当时一般要求改革封建制度来保障个人自由和民族独立统一的德国知识界起初对法国革命都表示欢迎,等到他们看到雅各宾党人的暴力专政以后都被吓倒了,转过来对革命失望甚至仇视。歌德如此,席勒也是如此。有人说席勒脱离现实,这是不很恰当的。他的著作,包括美学论著,都是针对当时现实而提出他自己的看法的。问题在于他的看法是改良主义的。他渴望自由,但是不满意于法国革命者所理解的自由,而要给自由一种新的唯心主义的解释:自由不是政治经济权利的自由行使和享受,而是精神上的解放和完美人格的形成;因此达到自由的路径不是政治经济的革命而是审美的教育,至少是须先有审美教育,才有政治经济改革的条件。这就是《审美教育书简》的主题思想。 这个主题思想在头十封信中就明确地提出。席勒意识到在法国大革命后避开政治来谈美学,可能引起反对,他首先就问:“正当时代情况迫切地要求哲学探讨精神用于探讨如何建立一种真正的政治自由(这在一切艺术作品中是最完善的一种艺术作品)时,我们却替审美世界去找出一部法典,这是否至少是不合时宜呢?”接着他为“让美走在自由之前”辩护说,“这个题目不仅关系到这个时代的审美趣味,而且也关系到这个时代的实际需要;人们为了在经验界解决那政治问题,就必须假道于美学问题,正是因为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走到自由。”(第二封信,重点引者加)理由是国家代表“纯粹理想的人”或“公民胸中的纯粹的客观的人性”,它“对公民的主观的人性尊重到什么程度,要以那主观的人性提高到客观的人性的程度为准”。这就是说,国家给个人自由,要看个人的主观性格是否符合社会集体按理性所要求的理想性格。这种理想的人格必须是完整的人格,让自然的感情和“社会道德结构”所必有的理性都得到和谐的发展,让必然和自由统一起来。“只有在有能力,有资格把必然的国家变成自由的国家的那种民族里,才可以找到性格的完整。” 接着席勒拿完整性格的标准来衡量当时的实际社会情况,一方面暴露出他对革命的畏惧,另一方面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病态却也下了很中肯的诊断。他指责“用暴力夺取他们认为被无理剥夺去的东西”或“他们的不可侵犯的权利”的人们,想“把人终于当作本身自有目的来尊重,把真正的自由变成政治结合的基础”。说这是“一场梦想”,因为“物质的可能性仿佛出现了”,而“道德的可能性还不存在”。他指责刚“摆脱绳索”的下层阶级“正以无法控制的狂怒,忙着要达到他们的兽性的满足”。至于上层的“文明的阶级则现出一幅更令人作呕的懒散和性格腐化的景象,这些毛病正起于文化本身,所以更令人厌恨”。“自私自利己在我们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中建立起它的系统,我们经受到社会生活的一切传染病和一切灾祸,却没有带来一颗向社会的心。”(以上第五封信) 他拿古希腊社会和近代社会进行对比,认为希腊社会组织单纯,“结合一切的自然”还在发挥作用,还没有造成社会与个体的分裂以及个体自身的人格内部的分裂,所以希腊人能“把想象的青春性和理性的成年性结合在一种完美的人性里”。至于近代则“划分一切的理智”在社会与个体以及个体内部都造成了分裂。”给近代人性以这种创伤的正是文化本身”。这文化本身的毛病有两个,一个是科学技术的严密的分工制,另一个是“更复杂化的国家机器使得各等级和各职业之间更严格的割裂成为必然的”,结果是“人性的内在联系也就被割裂开来了,一种致命的冲突就使得本来处在和谐状态的人的各种力量互相矛盾了”,知解力和想象力就不能合作了。席勒也认识到要使近代社会回到像希腊那样的单纯的自然的社会已不可能,但是他指出近代社会组织毕竟是不合理的,下面一段话可以说是对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一针见血的控诉:[近代社会]是一种精巧的钟表机械,其中由无数众多的但是都无生命的部分组成一种机械生活的整体。政治与宗教,法律与道德习俗都分裂开来了;欣赏和劳动脱节,手段与目的脱节,努力与报酬脱节。永远束缚在整体中一个孤零零的断片上,人也就把自己变成一个断片了;耳朵里所听到的永远是由他推动的机器轮盘的那种单调无味的嘈杂声音,人就无法发展他的生存的和谐:他不是把人性印刻到他的自然上去,而是变成他的职业和专门知识的一种标志,就连把个体联系到整体上去的那个微未的断片所依靠的形式也不是自发自决的……,而是由一个公式无情地严格地规定出来的。这种公式就把人的自由智力捆得死死的。死的字母代替了活的知解力,熟练的记忆还比天才和感受能起更好的指导作用。——第六封信席勒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对立是一种“致命的冲突”,他的错误在于不能把它的病根推原到经济基础,而把它推原到人性的分裂和堕落。由于他悬“完整人格”或“优美心灵”为最高理想,他对资本主义社会分工制对人格发展所造成的危害的认识更为透彻。他所说的人只是钟表机械中“一个孤零零的断片”,“变成他的职业和专门知识的一种标志”,“欣赏与劳动脱节,手段与目的脱节,努力与报酬脱节”。那些现象正是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讨论分工制和“劳动异化”时所详加阐明的。马克思把病源诊断为私有制,把私有制的消灭定为唯一的根本治疗方剂。席勒把病源诊断为人心腐化,于是就把审美教育定为治疗社会的方剂。这个对比就可以见出席勒思想的积极方面(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病象)和消极方面(诊断和治疗都错了)。席勒有时也仿佛意识到他自己的矛盾,因为他提出过这样的问题:“政治领域的一切改善都要来自人的性格的高尚化,但是在一种野蛮的国家制度的影响之下,人的性格怎样能够得到高尚化呢?”这正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席勒的庸俗市民方面的意识使他不能正视这个问题。他认为可以避开国家工具而乞灵于美的艺术。(第九封信) 过分夸大艺术和美的作用是浪漫运动时期的一种通病,“始作俑者”正是席勒。席勒之所以走入迷途,主要由于上文已提到过的德国历史情况,同时也由于他的艺术观点与美学观点中有一个深刻的矛盾:在主观意图上他想证实康德所无法证实的美的客观性质和客观标准,而他用来证实的出发点却仍是康德的感性与理性对立的唯心主义的观点以及卢骚的自然与社会文化对立的也是唯心主义的观点。这个基本矛盾在《审美教育书简》中讨论艺术本质和审美教育途径的部分(第一一封信至第二七封信)暴露得最明显。 依他看,“若是让抽象作用尽可能地上升”,就可以在人里面辨别出两个对立的因素,一个是持久不变的“人身”(人的身份),另一个异经常改变的“情境”。这两个因素在“绝对存在”(又叫做”神性”即理想的完整人格)中是统一的,而在有限存在(即经验世界)中则”永远是两个”。抽象的“人身”就是主体,理性和形式;抽象的“情境”就是对象,“世界”,感性,物质,材料或内容。这两个抽象的对立面都不能独立存在,须互相依存,才能成为完整的统一体。因此,人就有两种自然要求或冲动,一个是“感性冲动”另一个是“形式冲动”,又叫做“理性冲动”:这就在人身上产生山两个相反的要求,也就是人的感性兼理性本质的两个基本法则。第一个要求是要有绝对的实在性:他要把凡只是形式的东西转化为世界,使他的一切潜在能力表现为现象。第二个要求是要有形式性:他须把他本身以内的凡只是世界的东西消除掉,把和谐导入它(凡是世界的东西)的一切改变里:换句话说,他须把一切内在的东西变成外在的,把形式授给一切外在的东西。——第一一封信第一个要求就是“感性冲动”.第二个要求就是“形式冲动”。席勒把话说得非常抽象,用简单的话来说,人一方面要求使理性形式获得感性内容,使潜能变为实在,也就是使人成为一种”物质存在”,这就是“感性冲动”;另一方面人也要求感性内容或物质世界获得理性形式,使千变万化的客观世界现象见出和谐和法则。这就是“形式冲动”。前一个冲动要“把我们自身以内的必然的东西转化为现实”,后一个冲动要“使我们自身以外的实在的东西服从必然的规律”(第一二封信)。不难看出,席勒在这里已隐约窥测到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阐明的”人的对象化”和“对象的人化“的辩证关系,但是他错误地随着康德把本须在统一体里才能真实的两对立面(内容和形式,感性和理性等)看成本来可各自独立而后才结合为统一体,并且认为这两对立面还不能因互相依存和互相转化而达到统一,还须有第三种冲动来恢复它们的统一,他问道:“人的本性的统一好像完全被这种原始的根本的对立破坏掉了,我们怎样才能把它恢复过来呢?”他回答说:监视这两种冲动,确定它们的界限,这就是文化教养的任务;文化教养……不仅要对着感性冲动维护理性冲动,而且也要对着理性冲劝维护感性冲动,所以文化教养的任务是双重的:第一,防备感性功能受到自由(即理性功能——引者注)的干涉;其次,防备人格受支配于感觉的威力,要实现第一个任务,就要培养情感的功能;要实现第二个任务,就要培养理性的功能。——第一三封信总之,感性和理性都要借文化教养而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达到统一,于是“人就会兼有最丰满的存在和最高度的独立自由”。(第一三封信)“假若这种情况能在经验里出现,它们就会在人身上唤起一种新的冲动”,即“游戏冲动”。“游戏”在席勒的术语里和在康德的术语里一样,是与“自由活动”同义而与“强迫”(2)对立的,感性冲动使人感到自然要求的强迫,而理性冲动又使人感到理性要求的强迫;游戏冲动却要“消除一切强迫,使人在物质方面(即感性方面)和精神方面(即理性方面——引者注)都恢复自由”。席勒曾用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他的这种抽象概念:当我们怀着情欲去拥抱一个理应鄙视的人时,我们就痛苦地感到自然的压力。当我们仇视一个值得尊敬的人时,我们也就痛苦地感到理性的压力。但是如果一个人既能吸引我们的欲念,又能博得我们的尊敬,情感的压力和理性的压力就同时消失了,我们就开始爱他,这就是同时让欲念和尊敬在一起游戏。——第一四封信所谓“同时让欲念和尊敬在一起游戏”,就是让欲念和尊敬这两种心情都能自由活动,我们既感觉不到感性的自然要求是强迫,也感觉不到理性法则是压力,鱼水相得,所以是一种游戏状态。席勒把这种游戏冲动与艺术和美联系起来:用一个普通的概念来说明,感性冲动的对象就是最广义的生活(3);这个概念指全部物质存在以及凡是呈现于感官的东西。形式冲动的对象,也用一个普通的概念来说明,就是同时用本义与引申义的形象;这个概念包括事物的一切形式方面的性质以及它对人类各种思考功能的关系。游戏冲动的对象,还是用一个普通的概念来说明,可以叫做活的形象;这个概念指现象的一切审美的性质,总之,指最广义的美。——第一五封信所以游戏冲动的对象就是美,而美就是活的形象。这活的形象就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体,物质世界的存在 (生活)与它的形象显现的统一体,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依这个看法,“美既不扩张到包括整个生物界,也不只限于生物界,一块大理石尽管是而且永久是无生命的,却能由建筑家和雕刻家把它变成活的形象;一个人尽管有生命和形象,却不因此就是一个活的形象。要成为活的形象,那就需要他的形象就是生命而他的生命也就是形象。……只有在他的形式(即形象——引者注)在我们的感觉里活着,而他的生命在我们的认识里取得形式的时候,他才是活的形象”(第一五封信),用我国古代艺术理论术语来说,活的形象可以说是“形”与“神”的统一(不过相当于生活或物质材料的是“形”,相当于形象或理性形式的是“神”)。 在当时美学家中,英国经验派(例如博克)把美和生活等同起来,而形式派(席勒举德国艺术家拉斐尔·孟斯为例)则把美和形式等同起来。席勒的“活的形象”是这两种都是片面的看法的辩证的统一他指出必须统一的理由说:“人不只是物质,也不只是精神。所以美,作为他的人性的完满实现来看,既不能只是生活,也不能只是形象。”生活受制于需要,形象受制于法则。“在美的观照中,心情是处在法则与需要之间的一种恰到好处的中途”。用孔子的话来说,艺术和美的欣赏所由起的“游戏冲动”是“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有在达到这种境界时,人才能达到生活与形象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也才能达到“人格的完整”与“心灵的优美”。所以席勒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第一五封信) 就性质说,“美的最高理想要在实在与形式的尽量完善的结合与平衡里才可以找到”;就效果说,理想的美也应产生松弛与紧张的结合与平衡,所以“一件真正的艺术品所应引起的心情正是精神的这种高尚,宁静和自由与刚健和灵活相结合的心情,这是检查真正美的品质的最精确的试金石”(第二二封信)。但是在经验界里理想的美是找不到的。最卓越的艺术品也“只能接近纯美的理想”。在性质上经验界的美不是偏于内容,就是偏于形式;在效果上经验界的美不是偏于松弛,就是偏于紧张。所以席勒说:“理想的美尽管是不可分割的,而在不同的情况下却显出不同的特性:熔炼性与振奋性;在经验界里熔炼性的美和振奋性的美却分别存在”(第一六封信)。用中国文论的术语来说,理想的美是“阳刚”与“阴柔”的统一,而经验界的美却往往偏于“阳刚”或“阴柔”。席勒的理想可以说还是文克尔曼的古典理想,即“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他认为各种艺术到了接近理想时,彼此之间的界限虽未消失,而产生的效果却大致相同:到了各种艺术达到完美时,必然的和自然的结果就会是:它们对我们心境所产生的效果逐渐互相类似,尽管它们的客观界限并没有改动。音乐到了具有最高度的说服力时,就必须变成形象,以古典艺术(4)的静穆的力量来影响我们:造型艺术到了最高度完美时,就必须成为音乐,以直接的感性的生动性来感动我们;诗发展到最完美的境界时,必须一方面像音乐那样对我们有强烈的感动力,另一方面又像雕刻那样把我们摆在平静而爽朗的气氛中。正是这种情形显出每门艺术的完美的风格;这种风格既能摆脱那门艺术所特有的限制,而又不至于失去它所特有的便利;通过聪明地运用它的特点,来使它具有一种较普遍的性格。——第二二封信从克服艺术种类的限制,席勒进一步提出艺术家应以形式克服艺术材料(内容)的限制。他说,“在一件真正美的艺术品里,内容应该不起作用,而起一切作用的只是形式,因为只有形式才能对人的整体起作用,而内容只能对个别功能起作用。”艺术大师的真正的艺术秘密,就在于用形式来消除材料(第二二封信)。这个观点席勒在《给克尔纳论美的信》里早已提出过,在这里他进一步说明了理由:内容只能对个别功能(感性或理性)起作用,只有形式(活的形象,感性内容与理性形式的统一)才能对人的整体(感性和理性)起作用;这也就是说,艺术感动人,须凭完成的艺术作品,不能凭艺术所处理的原始材料。我们不能把席勒的话理解为否定内容而肯定艺术单靠形式,因为他所谓“形式”是广义的(“活的形象”),而且在他的理论著作里有无数例证都可以说明他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审美教育书简》实际上就是发挥这个主题思想:美的艺术作品就是活的形象,而活的形象就是生活(材料的来源,感性世界)与形象(康德所说的“形式”或理性法则的产品)的统一。 活的形象或审美对象的形成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经历了这个过程,人就从“感性的人”变成“审美的人”。即山自然力量支配的人变成不受自然力量支配的自由的人。只有自由的人才能下一个判断或定一个意向,即发挥思考或意志的主动性于科学探讨或实际行动,转变为“理性的人”。这样,席勒就把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人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状况或阶段,不管是个人还是全人类,如果要完成自我实现的全部过程,都必按照一定程序经历这三个阶段,……人在他的物质(身体)状态里,只服从自然的力量;在他的审美状态里,他摆脱掉自然的力量;在他的道德状态(即理性状态——引者注)里,他控制着自然的力量。——第二四封信所以审美状态是一个中间状态,是人“从感觉的被动状态到思想和意志的主动状态”的转变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桥梁。“如果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第二三封信,——重点引者加)。按照当时历史情境把这句话翻译为普通话来说,这就是:要把自私自利的腐化了的人变成依理性和正义行事的人,要把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变成合理的社会制度,唯一的路径是通过审美教育;审美自由是政治自由的先决条件。 在分析“审美的自由”这个中间状态时,席勒进一步阐明了他所理解的美的本质。他还是从康德的感性与理性的对立出发。感性因素(接受外界印象的感觉以及外界印象在人心上所产生的情感)被认为由自然或物质所决定的,因而是被动的;理性因素(思想和意志的活动)被认为社会人所特有的本性,是要使自然或物质世界见出理性法则的或显出“形式”的,因而是主动的,席勒拿审美活动和科学的抽象活动来对比,认为抽象活动是要把感性世界抛到后面的,是要依靠思想的主动性而同时却仍维持完全客观态度,“丝毫不夹杂被动成分(‘物质的偶然的东西’)的自我活动”。我们对科学的认识固然也感到乐趣,即夹杂有主观情感,但是这种主观情感是“偶然的,丢开它也不至就使认识消失,或是使真理失其为真理”。在审美活动中却不然,对美的形象的认识和美的形象所引起的情感之间的关系是不能割断的。我们“必须把这两项看作串连一气,互为因果”;“反思和情感完全融成一片”,我们“分辨不出主动(指‘反思’)和被动(指‘情感’——引者注)的交替”。接着席勒对美的本质作如下的定义:因此,美对于我们固然是一个对象,因为要以反思为条件,我们才能从美得到一种感觉(5);但是美也同时是我们主体的一种情况,因为要以情感为条件,我们才能从美得到一种观念(或形象显现)(6)。所以美固然是一种形式,因为我们对它起观照;但是美也同时是生活(指物质内容——译者注),因为我们对它起情感。(7)总之,美既是我们的情况,也是我们的作为。正因为美同时是这两方面,它就确凿地证明了被动并不排斥主动,材料并不排斥形式,局限并不排斥无限!因此,人也并不因为他在物质(身体)方面的必然依存而就消除了他在道德(精神)方面的自由。……在对美或审美的统一体的欣赏中,材料和形式以及被动和主动之间却发生实在的统一和互相转换、这就足以证明这两种本性是可相容的,无限是可以实现在有限中的、因此,最崇高的人道(8)是可能的。——第二五封信从此可见,席勒所见到的美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也是客观(对象)与主观(审美的主体)的统一。完成了这种统一,人才“能对纯粹的形象显现进行无所为而为的自由的欣赏”,才摆脱物质需要的束缚,“才显出人道的开始”。美的欣赏是一种“自由的欣赏”。也就是对一种“物质以上的盈余”(过剩)的欣赏。结合到这个“盈余”概念,席勒又回到审美活动与游戏的密切联系,举例说:狮子到了不为饥饿所迫,无须和其它野兽搏斗时,它的闲着不用的精力就替自己开辟了一个对象,它使雄壮的吼声响彻沙漠,它的旺盛的精力就在这无目的的显示中得到了享受。……动物如果以缺乏(需要)为它的活动的主要推动力,它就是在工作(劳动);如果以精力的充沛为它的活动的主要推动力,如果是绰有余裕的生命力在刺激它活动,它就是在游戏。——第二七封信这种把艺术结合到游戏以及把游戏看成与劳动对立的理论还是来自康德,不过席勒加进去过剩精力的概念,对康德说有所发挥。这一理论后来经过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的进一步的发挥(9),获得了“席勒·斯宾塞说”的称号。朗格和谷鲁斯又进一步发展为审美幻相说和内摹仿说。(10) 过剩精力首先表现于动物性的身体器官运动的游戏,由此上升为人所特有的想象力的游戏,“想象力在探索一种自由形式中就飞跃到审美的游戏”。从此以后,“凡是人所占有的东西和所制造的东西,就不能再只带着实用的痕迹以及它因迁就实用目的而采取的那种不自在的形式,在实用之外,它还要能同时反映出把它构思成的那种才智,把它制造成的那双显出喜爱的手以及把它选定和展出的那种爽朗而自由的精神”。总之,想象力对自由形式的要求产生了艺术。正如“审美的人”处在“感性的人”和“理性的人”之间,艺术的王国也处在自然暴力的王国与道德法律的王国之间,作为前者过渡到后者所必经的桥梁: 在令人恐惧的力量的王国(即原始人的自然状态——引者注)与神圣的法律的王国之间,审美的创造形象的冲动不知不觉地建立起一个第三种王国,即欢乐的游戏和形象显现的王国,在这个王国里它使人类摆脱关系网的一切束缚,把人从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压力中解放出来。如果在权利的力量的王国里,人和人以力相遇,他的活动受到了限制,如果在职责的伦理的王国里,人和人凭法律的威严相对,他的意志受到了束缚;在美的社交圈子里,在审美的王国里,人就只须以形象的身份显现给人看,只作为自由游戏的对象而与人对立。通过自由去给与自由,这是审美的王国中的基本法律。……如果需要迫使人进入社会生活,理性在人身上栽种社会原则的根苗,拿一种社会的性格交给人的却只有美。只有审美趣味才能给社会带来和谐,因为它在个别成员身上建立起和谐。——第二七封信席勒在这里拿事物的物质存在及其效用和事物的形象显现对立起来,认为人只有从形象显现的观照中才能获得完全的自由,这种思想仍然是发挥康德的“不涉及利害的观照”说,席勒的独到见解在于把审美的自由看作政治的自由的基础。这个思想是《审美教育书简》中的基本思想。它反映出当时德国知识界的一种相当普遍的心理倾向:对德国现实的庸俗鄙陋深为厌恶,想逃到一种幻想的乌托邦里去求安身立命之所。席勒的这种心情在他给歌德的一封信里表明得很清楚:依我看来,我们的思想和冲动,我们的社会,政治,宗教和科学的现实情况都显然是散文气的,与诗对立的。在我们的全部生活中这种散文压倒诗的形势我看是巨大的,带有决定性的,以至诗的精神不但不能统制散文而且不可避免要传染得散文的病。因此我看不出天才有什么脱险的办法,除非抛弃现实的领域,努力避免和现实建立危险的联系,和它完全断绝关系。因此我想诗的精神要建立它自己的世界,通过希腊神话来和辽远的不同性质的理想的时代维持一种因缘,至于现实则只会用它的污泥来溅人。——给歌德的信,1795年11月4日这是鸵鸟把头埋到沙里去避猎人的办法,它是古今中外“遁世者所共同采用的,他们一般都把这种避难所美化为天堂。恩格斯在《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一文里曾提到席勒,说他“到康德的理想里去逃避鄙陋”,“归根到底不过是用夸张的鄙陋来代替平凡的鄙陋”。(11)这对席勒是一针见血的批评。 《审美教育书简》出现在《季节女神》刊物上之后,立即引起哲学家费希特的批驳。费希特站在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立场,指责席勒的“感性冲动”还承认外在事物的存在,这恰好可以说明席勒对于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毕竟还有所纠正。此外,费希侍从他的较严肃的政治立场,指责席勒误认为通过审美教育可以达到社会的政治的自由,这却是打中了席勒的要害。 《审美教育书简》对德国古典美学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它形成了由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转到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之间的桥梁。黑格尔在《美学》序论第三部分里对德国古典美学的发展作了一个简要的述评。在叙述康德之后,他紧接着就讨论席勒,对他作了很高的评价。他说,“席勒的大功劳就在于克服了康德所了解的思想的主观性与抽象性,敢于设法超越这些局限,在思想上把统一与和解作为真实来了解(12),并且在艺术里实现这种统一与和解。”提到《审美教育书简》时,黑格尔特别赞扬席勒把美看作“理性与感性的统一”。(13)康德本来也曾企图进到这两对立面的统一,却没有真正地达到,据黑格尔看,其原因在于康德所理解的统一是主观的和抽象的,而席勒则克服了这些毛病,所以比康德前进了一大步。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一条基本思想实际上就是席勒观点的进一步的发展。二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 在发表《审美教育书简》的第二年(1795) ,席勒又发表另一篇重要论文:《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在《审美教育书简》里(第5—6信),席勒已就近代文化与古代希腊文化进行了对比。指出在古希腊社会的单纯情况里,个人与社会以及个人内部的感性功能与理性功能都还处在谐和的统一体里,利于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的发展。而在近代社会里则阶级对立和分工制造成人与人的矛盾以及人格内部的分裂和腐化,极不利于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的发展。他还指出要使近代文化危机得到解救,须通过审美教育去恢复人的完整性,即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从而恢复社会的和谐和团结一致。这种古代人与近代人在心理情况上的对比一直是席勒在长期中深思熟虑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从文克尔曼和莱辛提倡研究希腊文艺以后,特别是在浪漫运动逐渐露苗头以后,就日渐显得尖锐。人们逐渐意识到近代人的心理习惯,道德习俗,文学艺术乃至于一般文化和古希腊的都大不相同,因而谁优谁劣的问题以及如何继承古典遗产的问题也都跟着起来了。这是一种新唤醒的历史意识,这种历史意识在席勒心里比在当时任何思想家心里都显得更活跃,因为他素性爱沉思反省,对自己的理想与当时德国现实的矛盾以及对自己心中哲学思维与创造想象的矛盾,都特别感到尖锐,有时甚至感到苦痛。他在上文已经引过的给歌德的那封信里就已经道出了这种苦痛。歌德的比较单纯的一切从感性出发的艺术性格和席勒的徘徊于诗与哲学之间的性格的对比,也使席勒自觉相形见绌。他从他自已的缺陷去诊断近代诗人的病根,他羡慕歌德,他羡慕希腊,认为回到他们所表现的那种人格与自然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是近代诗的唯一出路。《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就是在这种认识和信念之下写成的。 这篇论文之所以重要,在于它在近代是第一篇论文,认真地企图确定古典主义文艺与浪漫主义文艺的特征和理想,给予它们以适当的评价,并且指出这两种创作方法统一的可能性。我们从下文将可以看出,席勒的“素朴诗”就是古典主义的诗,也就是现实主义的诗,他的“感伤诗”就是近代诗,也就是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德在《近代哲学的影响》一文里(14),谈到席勒的这篇论文起于席勒和他自己由于对自然和对希腊文艺的看法不同而引起的争论,并且对这篇论文作了这样的评价:“席勒在这篇论文里奠立了美学的全部新发展的基础;因为‘希腊的’和‘浪漫的’,以及所有其它可能发见的同义词,都是由这个讨论中派生出来的,原来讨论的主题是现实更重要还是理想的处理更重要。”从此可见,歌德也把这篇论文看作古典主义(即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之争的出发点。 在这篇论文里,席勒从分析人对自然的爱出发。他所理解的自然是广义的,包括外在自然(现实)和内在自然(人的本性)。人对着自然风景以及还在自然状态的人性(例如儿童和原始民族)都感到一种喜爱。这种喜爱不是由于对象本身,而是由于“它们所表现的一种观念”,“我们在它们身上爱那种寂静的在发展过程中的生命。……那种按照自己特有规律的生活,那种内在的必然性和永远和自己一致(15)的统一。”这些特性为什么使我们爱自然的对象呢?席勒回答说:这些对象就是我们自己曾经是的东西:而且还要再是的东西。我们曾经是自然,像它们一样;我们的文比修养将来还必须循着理性与自由的道路,把我们带回到自然。所以这些对象就是一种意象,代表着我们的失去的童年,这种童年对于我们永远是最可爱的;因此它们在我们心中就引起一种伤感。同时它们也是一种意象,代表着我们的理想的最高度的完成,所以它们激发起一种崇高的情绪。这就是说,人类在童年时代是与自然一体的。近代社会情况使人类与自然分裂对立。失去了童年。自然之所以引起我们的喜爱,一方面是由于它表现我们失去的童年,失去的那种纯洁天真的自然状态,那种“完整性”和“无限的潜能”,因此喜爱之中不免夹杂“伤感”;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它表现我们的理想,即通过“文化教养”(审美教育),又回到自然,恢复已经遭到近代文化割裂和摧残的人性的完整和自由,因此喜爱之中带有“一种崇高的情绪”。在这段话里席勒指出了感伤诗人的产生原因和心理特征(16)。 席勒指出近代感伤诗人的这种对自然的向往在古代素朴诗中是找不到的。“古代希腊人在描写自然方面固然极精确,极忠实,极详细,但是这也不过像描写衣服,盾,盔甲,家具或任何机械的作品一样,并不对自然事物感到更深厚的同情。”“他们还就个别现象对自然加以人格化和神化.把自然的作用效果表现为自由存在(神或人——引者注)的行动(17),因此他们把自然中的平静的必然性取消掉了,而这正是对于我们近代人特别有吸引力的地方。他们奔放的想象只穿过自然就跳到人生戏剧上去,只有活的和自由的东西,只有人物和行动以及命运和道德习俗才能满足他们。”接着席勒解释这种现象的原因说:希腊人在人道中还没有丧失掉自然,所以在人道以外遇见自然,并不使他们惊奇,他们也没有迫切的需要,要去寻找足以见出自然的对象。他们还没有自己与自己分裂(即内部分裂——引者注),因而自觉为人是快乐的,所以他们必然坚守人道为他们的大原则,努力使一切其它都接近这个原则。这就是说,在希腊时代,人与外在自然还处在统一体,所以能如鱼与水之“相忘于江湖”(用庄子语):人的内在自然(感性与理性功能)也还没有分裂,人体验到为人的快乐,在自己身上就可以认识到自然,所以人所关心的不是自然而是人道本身,是人物和行动。这是他们的人道主义。他们看自然,也“努力使它接近这个原则”,所以把自然加以人格化和神化,把平静的必然转化为活动的自由。这正是产生素朴诗的心理情况。 近代人恰和希腊人相反。人与自然已由分裂而对立,成为主体与对象的关系,自然对于人已不是与人结成一体的直接现实,而是已成为一种“观念”,由于近代社会职业分工以及其它因素,人自己与自己也分裂了,想象力与思考力互相冲突(像席勒自己所深切感到的)。所以“自然已从人道中消失了,我们只有在人道以外,在无生命的世界里,才能认识到自然的真相”。我们依恋自然,是“由于在社会关系,生活情况和道德习俗各方面,我们违抗自然”。这种“依恋自然的情感是和我们追悼消逝的童年和儿童的天真的那种情感密切相关的”,也就像“一个病人想望健康的情感”。就是这种情感产生了感伤诗,趁便指出,歌德认为古典主义是健康的,浪漫主义是病态的,这个分别在席勒的这篇论文里可以看得更清楚。 在就古代人和近代人对自然的态度进行比较之后,席勒作出一个简赅的结论:诗人或则就是自然,或则迫寻自然,二者必居其一。前者使他成为素朴的诗人,后者使他成为感伤的诗人。这两种诗人由于社会情境所造成的心理类型不一致,在艺术创作方法上也就不同。在讨论这种不同时,席勒在西方美学史中首次明确地指出古典主义(实即现实主义)的摹仿现实与浪漫主义的表现理想的分别。他说当人“还是纯粹的自然”,“还作为一个和谐整体而发挥作用”时,“他的感觉是从必然规律出发的,他的思想是从现实出发的”。这就是说,从印象到感觉,从现实到思想,都依据客观世界的必然规律,都是直接的,不假道于反思,所以不参入主观态度。“但是一等到人进入文化状态落到人巧的掌握中,他原有的那种感性的和谐就被消除了,从此他就只能作为道德的(18)统一体(这就是说,作为向统一体的努力)而表现自己了。在前一种情况中还作为现实而存在的那种感觉与思想的协调一致现在只能作为观念而存在了……,只是一种有待实现的意念,而不是他的生活中的一件事实了。”用较易懂的话来说,人既已与现实对立,又要追求与现实统一,所达到的就不复是素朴人的那种人与自然的天真的协调(“感性的和谐”),而是在既已失去协调之后努力恢复协调的有意识的道德的行为(“道德的统一体”);换句话说,在人就是自然时,这种协调是现实;在人追寻自然时,这种协调就只是一种理想或观念(这两词在西文里往往只是一事)。因此素朴诗人所反映的是直接现实,感伤诗人所反映的是由现实提升的理想,前者是纯粹客观的,后者是透过主观态度来反映客观世界的。席勒的原话是这样说的:诗不过是对人道作尽可能完满的表现。如果把诗的这个概念运用刻上述两种情况,那就可以见出:在自然的单纯情况中,人还能运用他的一切功能,作为和谐的统一体而发挥作用,因此他的全部自然(本性)就会在现实中完满地表现出来,这就是尽可能完满的对现实的摹仿:至于在开化的情况中,上述人的全部自然(本性)的和谐协作已只是一种观念,于是使诗人成其为诗人的任务就在把现实提升到理想,或则说,表现理想。因此,席勒有时把素朴诗与感伤诗的对立看作“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对立,例如他说:如果现实主义者在他的政治倾向上把目的定在幸福上面,这就须使人民的道德(精神)方面的独立性有所牺牲,理想主义者则处在幸福的危机,把自由看作他的目的。在文学方面席勒是较早的一个人运用“现实主义”这个名词的。他还指出现实主义有蜕化到“自然主义”(用这个名词的席勒也是较早的一个人)的危险,前者以“真实的自然”为对象,后者则以“实在的自然”或“庸俗的自然”为对象。“实在的自然到处都存在着,而真实的自然则是远较稀罕的,因为它需要一种内在的必然来决定它的存在。”可见席勒对于“现实主义”的本质是看得很清楚的。他没有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一对名词,但是歌德在援用席勒的素朴诗与感伤诗的分别时,曾举过“古典的”与“浪漫的”作为“素朴的”与“感伤的”同义词。席勒在指出素朴诗直接反映现实,感伤诗表现理想之后,接着就指出这两种创作方法是可以统一的:但是还有一种更高的概念可以统摄这两种方式。如果说这个更高的概念与人道观念叠合为一,那是不足为奇的。席勒说这个道理当另作专文讨论,却没有实践这个诺言;揣测他的意思,大概是说无论是反映现实还是表现理想,都是从人道主义的原则出发,亦即从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出发,这个较高的概念就可以作为两种创作方法统一的基础。 席勒在说明素朴诗与感伤诗的分别时,曾举出过一些生动的事例。例如荷马在《伊利亚特》卷六中写特洛依方面的将官格罗库斯和希腊方面的将官第阿麦德两人在战场上相遇,在挑战交谈中发见彼此有主宾的世交,就交换了礼物,相约此后在战场上不交锋。后来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诗人阿里奥斯陀在《罗兰的疯狂》里所写的一段情节颇与此类似。回教骑士斐拉古斯和基督教骑士芮那尔多原是情敌,在一场恶战中都受了伤,听到他们所同爱的安杰里卡在避险中,两人就言归于好,在深夜里同骑一匹马去追寻她。席勒指出这两段诗“都很美地描绘出道德感对激情的胜利,都凭心情的素朴使我们感动”。但是两位诗人的描写手法却大不相同。阿里奥斯陀是一位近代的感伤诗人,他“在叙述这件事之中,毫不隐藏他自己的惊羡和感动”,“突然抛开对对象的描绘,自己插进场面里去”,以诗人的身份表示他对“古代骑士风”的赞赏。至于荷马却丝毫不露主观情绪,“好像他那副胸膛里根本没有一颗心似的,用他那种冷淡的忠实态度继续说,”格罗库斯迷了心窍,把值一百头牛的金盔甲赠给第阿麦德换回一副青铜盔甲,只值九头牛。”这样就处理了他的故事。席勒指出像菏马这样素朴的诗人的特点是:他所用来处理题材的那种冰冷的真实简直近于无情,他专心致志地对着他的对象。……他隐藏在他的作品后面,他自己就是他的作品,他的作品就是他自己。一个读者对于他的作品或是没有本领去了解,或者已感到厌倦,才会追问到他本人如何。 从这个事例以及其说明来看,素朴诗与感伤诗的最明显的分别在于前者是纯粹客观的,后者是要表现诗人主观态度和情感的。这个分别的根源还在于素朴诗人还没有把主体(人)和对象(现实)看成对立,而感伤诗人则相反,要透过已分裂独立的主体来看已分裂独立的对象,这就是所谓“把现实提高到理想”来看。这中间还可看出自发与自觉(“反思”)的分别。 就一般说,素朴诗属于尚在自然状态的古代,感伤诗属于已开化的近代。但是席勒承认古代也可能有感伤诗,例如罗马“贺拉斯那位开化而又腐化的时代的诗人歌颂他的台伯河畔的宁静的快乐生活,他就可以称为这种感伤诗的真正的开山祖”。近代也可能有素朴诗,莎士比亚是一个显著的例子。席勒谈到他早年初次接触到莎士比亚的情形说,“我简直气愤,看到他那样冷酷无情,居然在最高度的激情中开起玩笑,用小丑的戏谑来破坏《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等剧中的那些惊心动魄的场面。”在多年的仔细研究之后,他才学会喜爱莎士比亚。他追究“这种幼稚判断”的根源说:“对一些近代诗人的认识把我引入迷途,使我先从作品中去找诗人,去探望他的心,去和他在一起来就他的题材进行思索,总之,从主体去看对象。使我难以忍受的是这位诗人决不让人去捉摸到他,决不肯回答我的问题。”此外,在席勒的心目中,歌德完全从感官和客观世界出发,颇接近素朴诗人。他认为《少年维特之烦恼》就是以素朴的方式来处理感伤的题材。这些事例似可说明素朴诗和感伤诗的分别(实即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分别)并不是绝对的,它们是可以统一的。上文已经提到,席勒看到了统一的可能性,可惜他没有详加阐明。 素朴诗只有一种处理方式,因为它“追随单纯的自然和感觉,局限于对现实的摹仿”。至于感伤诗人则“要应付两种互相冲突的东西”,现实和理想,这双重原则究竟是哪一个占优势,就决定在处理方式上可以有分歧:诗人所侧重的是现实还是理想?他是把现实写成引起反感的对象,还是把理想写成令人向往的对象?所以他的表现不是讽刺的,就是哀挽的,在这两种感受方式之中,每个感伤的诗人必居其一。感伤诗不外讽刺诗或哀挽诗两种。讽刺诗是“把现实写成引起反感的对象”。现实之所以引起反感,是因为它与作者的理想发生矛盾,讽刺诗是作者凭理想对现实的批判。讽刺诗在性质上可分两种:惩罚的和嘲笑的。惩罚的讽刺诗须具有崇高的性质。最好的例子是斯沃夫特和卢骚。嘲笑的讽刺诗须具有美的性质,最好的例子是塞万提斯和费尔丁。前一种不应流于“报复”或诽谤,否则就会失去审美的自由。后一种不应流于“玩笑”,否则就会失去对无限的向往。哀挽诗是“把理想写成令人向往的对象”。“如当诗人拿自然和艺术对立,拿理想和现实对立,使得对自然和理想的描绘占优势,而这种描绘所生的快感也是占统治地位的情感,我就把他叫做哀挽的诗人”,哀挽诗也有两种:“自然和理想或则是哀伤的对象,即自然是描绘为已经丧失去的,理想是描绘为尚未达到的;或则是欣喜的对象,即自然和理想都表现成为现实。前一种是狭义的哀挽的诗,后一种是最广义的牧歌性的诗。”换句话说,哀挽的诗是对现实缺陷的惋惜,牧歌性的诗是把理想表现为已成现实而加以欣赏,它所写的是处在童年状态的“天真而快乐的人类”。英国麦克浮生所伪造的《奥森诗》就是一种哀挽的诗,卢骚也是一位哀挽诗的作者,但是席勒嫌他还没有达到哀挽诗所必有的感觉与思想的和谐。牧歌性的诗在席勒的心目中是感伤诗的最高类型,因为在这种诗里“一切现实与理想的对立都已完全消除”。但是席勒所指的并不是西方传统的牧歌和田园诗,因为那些“美丽的虚构”还不足以表现理想,其中生活的平静来自静止不动,而理想所要求的平静却须来自完善。在这一点上后来黑格尔的看法也有些类似,他也不满意牧歌性的艺术,因为它缺乏重大意义的内容(19)。席勒和黑格尔都指责瑞士牧歌作家格斯纳,但是席勒认为密尔顿所写的乐园却是“最美的牧歌性的诗”。论感伤诗部分是全文的重点所在,对近代诗特别是德国诗作了一些深刻的具体的批评,这里不能详细介绍。三 结束语 《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是席勒的最成熟的美学著作。它是作者根据自己的创作实践和对古今优秀文艺作品的深刻体会,对文艺与一般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进行深思熟虑的结果。在当时所能达到的思想水平上,他企图对欧洲文化与文艺的发展作一种高度概括化的总结,从而替当前德国民族文学的发展指出一个以古典主义的客观性来纠正浪漫主义的主观性的方向。 席勒虽然推崇古典文学,对近代文学有些不满,但也承认:(1)古今社会结构不同,文化不同,文学的性质也就不能强求一致;(2)素朴诗虽以完美见长,近代诗能表现无限,产生崇高感,却也非素朴诗所能赶上。这里可以见出他的历史意识。他的出发点仍是康德的感性与理性的对立以及自然与理想的对立,他对抽象的理想加以过分的宣扬,仍然流露出一些唯心主义。但是他毕竟不同于康德:(1)康德也看出感性和理性须达到统一,所见到的统一却只是主观的(停留在人的思想里)抽象的(统一只作为一种观念),席勒则企图证明感性与理性可以在现实世界里,特别是在艺术与审美活动里,统一起来,所以辩证的思想在席勒手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就启发了黑格尔转到客观唯心主义。(2)康德把现象世界看作主体认识功能赋与形式于物质的结果,席勒在主观意图上却力求纠正这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强调艺术和美的客观性,素朴诗固然是从现实出发,感伤诗所表现的理想也还是“由现实提高”来的。从此可见,比起康德,席勒的思想具有较多的唯物主义的因素。 席勒在美学和文艺理论上的最大功绩在于首次指出现实主义的素朴诗与浪漫主义的感伤诗的分别在于前者反映现实而后者表现理想(“更高的现实”),前者重客观而后者重主观,并且指出这两种创作方法应该统一而且可能统一,尽管他对如何统一还没有看得很清楚。他首次在文学领域里确定了“现实主义”的涵义,而且指出它与自然主义不同:自然主义所处理的是“庸俗的自然”,现实主义所处理的是显出“内在必然性”的“真实的自然”。他对自然主义斥责不遗余力。他的文艺观点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和歌德在一起,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以及其它论文里建立了浪漫运动时期的人道主义的理想:理想的人是全面得到和谐自由发展的“完整的人”。这个理想是在文艺复兴时期早就提出的。席勒的功劳在于给予这个理想以一种更具体更深刻的内容:人的完整性在于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必然与自由的统一以及现实与理想的统一。他认识到这种理想在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阶级的划分和严密的分工制而遭到破坏,并且指出近代文化危机的解救在于力求恢复已经割裂的统一。应该说,这种认识是深刻的。但是在寻求恢复统一的道路之中,他迷失了方向。从唯心史观出发,他没有看出近代文化危机的根源在于社会政治经济基础,妄想避开改革社会政治经济基础的任务,单从人的精神世界来寻求挽救文化危机的办法。他错误地自信在文艺和审美教育里找到了这种办法,依他看来,在这个精神领域里。已经失去的统一可以恢复,具体地见于“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统一于“形式冲动”,统一于所谓“活的形象”。就强调文艺须兼备感性形式与理性内容来说,他的美学观有它的正确的积极的一方面。但就强调“存在”(Sein)与“显现”或“形象”(Schein)的对立,因而避开社会实践而把人的精神世界看作孤立和独立的世界来说,他的美学观点仍然是形而上学的,反映当时德国知识界“庸俗市民”习气,而且隐含着消极浪漫主义和颓废主义萌芽的。许莱格尔、叔本华和尼采等消极浪漫主义者思想中有些因素都可以溯源到席勒。 席勒的美学思想是充满着矛盾的。要认识这种矛盾,最好的办法之一是就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和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来进行一番仔细的比较。马克思在这部名著里所讨论的问题,如“劳动的异化”,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的统一,最高的人道主义以及艺术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所占的地位之类重大问题,正是席勒所接触到而且努力要求解决的。马克思在一些论点上可能受到席勒的启发,但是马克思和席勒有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基本分歧。读者会发见这种比较对于美学史的研究者是一种深刻的教育。注:(1)《歌德谈话录》,1928年12月16日。(2)“强迫”亦可译“压力”。(3)注意席勒所说的“生活”是广义的,包括感性世界。(4)古典艺术特别指希腊雕刻。(5)指主体凭反思活动(主动因素)认识到对象的美,或是美是从对象来的。(6)审美要根据主体的情感(被动因素),所以美也标志“主体的一种情况”和“作为”。(7)唯其是形象,美是观照的对象;唯其是生活,美是情感的对象;合而言之,美是海的形象。作为生活,美须服从物质界的必然规律(被动);作为形象,美须显出精神界的自由(主动),所以美是二者的统一。(8)最崇高的人道即必然与自由以及感性与理性的统一。(9)见斯宾塞的《心理学原理》第八部分,第一一章《论审美的情操》。参看本书第十八章。(10)参看本书第十八章和第二十章(二)。(11)参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第二五六页。(12)康德还只能把统一作为抽象概念来了解,而且作为主观思想活动的结果来了解。(13)黑格尔:《美学》,第一卷,第七三至七五页。(14)《歌德全集》,第三十卷。(15)“和自己一致”即没有内部分裂。(16)参较马克思关于更希腊文艺的吸引力与童年回忆所说的话,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一一四页。(17)例如把太阳看作日神放射的光辉。(18)德文moralische包含“道德的”和“精神的”两个意义。(19)参看黑格尔:《美学》,第一卷,第二三七页。第三部分 十八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甲 德国古典美学第十五章 黑格尔一 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和辩证法,它与过去哲学传统的关系以及它的内在矛盾 黑格尔(Hegel,1770—1831)处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时代,像当时许多德国知识分子一样,在法国革命由右翼吉伦特党领导的阶段,他热烈地表示欢迎,但是到了左翼雅各宾党领导的阶段,民众掀起了暴力革命,他就表示厌恨。在他看,革命只是主观精神发展的低级形式,而主观精神发展的高级形式则是主观理想与现实的调和。他的“凡是现实的都是理性的,凡是理性的都是现实的”一个公式就有跟现实妥协的一面。所以到了晚年,他颂扬普鲁士君主专制为最完善最合理性的政体形式,显出了当时在德国流行的庸俗市民的气息。但是比起康德,他较关心现实问题。在哲学中他运用了前此哲学家们很少用过的历史发展的辩证观点,这是当时西方历史中巨大变革在他头脑里的反映。他处在德国古典哲学发展的高峰,曾自命是过去一切哲学流派的集大成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出现以前,黑格尔在哲学中确实达到超过前此一切哲学家的成就。在美学方面也是如此。 黑格尔的美学是建筑在他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和辩证法的基础上的。《美学》第一卷讲原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讲他的哲学体系和辩证法。为着对他的美学思想获得比较正确的理解和进行比较正确的评价,我们还须进一步说明他的哲学体系和辩证法以及这二者之间所存在的矛盾。 黑格尔有一句名言:“凡是现实的都是理性的,凡是理性的都是现实的”,就是肯定理性世界与感性世界的统一。他之所以走到这个结论,多少受了康德的范畴说的启发,康德的十二范畴全是逻辑性的,即人心要认识事物,在逻辑上(即照理而论)就必须假定先有这些先验的范畴。这里所谓“先”是就于理必先来说,并不指时间上在先,黑格尔从范畴说见出了这几点道理:(1)哲学可以从一些普遍的范畴(相当于他的“理念”,为数要比康德所举的多得多)逻辑地把整个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推演出来,这样就可以说明万事万物的理性或必然性;(2)正如范畴结合感性材料产生了人的认识,也就同时产生了现象世界,这种逻辑推演的过程是思想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客观世界发展的过程(逻辑与历史的统一)。这样,真实世界的演变也就是哲学的演变,世界愈向前进展,知识也就日渐深化。因此,康德的不可知的“物自体”就不复存在了。这样,黑格尔就批判了康德的二元论和不可知论。 在说明如何从理念或范畴逻辑地推演出宇宙之中,黑格尔吸收了而且发展了从古希腊就早已有之、而康德在“先验综合”说里也应用过的辩证发展的观点,亦即对立面由矛盾而统一的观点。我们就举“理念”本身这个范畴来说明黑格尔的辩证法,因为这样最便于下一步介绍黑格尔对于艺术美的基本思想。“理念不是别的,就是概念,概念所代表的实在,以及这二者的统一”(第一三○页)(1)。这里统一的过程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定义中含着三项:首先是概念,是“正”,其次是概念所代表的实在,是“反”;最后是这二者的统一,是“合”。概念就是理念处在抽象状态(例如“人”或“人之所以为人”),只涉及普遍性,所以还是片面的,不真实的;它是于理应有而于事尚未实有的一种抽象品,一种“浑然太一”,没有有限事物的任何定性。但是既是概念,它就是一种整体,它本身就已潜含它所代表的实在(即黑格尔所谓“自然”或“另一体”),作为它的对立面(例如与“人之所以为人”相对立的个别具体的人),这种实在既是概念的个别事例,它就否定了概念的抽象的普遍性。用黑格尔的术语来说,概念在它自身“设立”了它的对立面来“自否定”。但是这种对立并非永远处于对立,否定也不等于消灭。对立是为着统一,否定还要经过再否定而提升到高一级的肯定。实在(即个别事例本身)如果抽象地看,看成只有个别性,那也就还是片面的、不真实的:它与概念结合,得到了概念的普遍性,因而否定了它原有的片面的、抽象的个别性,这就是“否定的否定”。经过这否定的否定,概念的普遍性与实在的个别性统一起来了,在统一体中二者又重新肯定了自己(例如人的某些普遍性体现于浮士德或哈姆雷特)。“否定的否定”说明辩证过程中两个程序:第一是否定,即概念在它自身里设立对立面(实在),来否定它自身的抽象性和片面性;其次是否定的否定,即由概念与实在的统一来否定这对立。这两个程序只是为说明的方便,才加以区分,实际上并不存在时间上可分先后的两个程序。概念在设立对立面时,同时就已否定了自己,同时也就已由统一而否定了否定,重新肯定了自己。所谓两个程序只是同一运动中的两个方面。从此可知,黑格尔所说的由否定的否定所达到的统一就是一般与特殊的统一在这个辩证过程中,用黑格尔的术语来说,概念借实在的“中介作用”(Vermittled)(2),在“自否定”之中就是在“自确定”(得到定性)。也就是在“自生展”。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黑格尔把理念的辩证发展过程看成是自否定即自确定、自生展的过程,就是因为这个缘故,黑格尔把理念看成是“无限的”、“绝对的”、“自由的”、“独立自在的”。这几个词所指的其实只是一回事。 我们不妨单提“无限”来说明。“无限”是对“有限”而言。“限”就是“限定”或“约制”。我们所看到的现象世界叫做“有限世界”,其中每一事物叫做“有限事物”。何以叫做“有限”呢?因为自然界每一事物都与它周围的许多其它事物对立,和那些事物处在一种由必然规律统治着的关系网里,这一事物就要受它和那些事物的关系所限定或约制。就是这种限定或约制使它成为它那样的事物,即使它得到定性。比方说一棵麦子,它要受种子、土壤、水分、阳光、种麦人、技术、生产和分配的关系以及许多其它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限定,它才成其为麦子。麦子因此是“有限的”,与其它事物“相对的”,受外来影响约制的而不是“自由的”“独立自在的”或“自生展的”。依黑格尔看,理念却不如此,因为理念的发展过程,不像有限事物那样受与它对立而相关联的事物自外来的限定,而是在自身设立对立面,自否定亦即自确定、自生展的过程。就是在这个意义上理念是“无限的”(不受外来事物的限定),“绝对的”(不与外来事物对立),“自由的”或“独立自在的”(不受对立事物的必然关系的限定)。 在黑格尔的体系中,整个真实界是一个绝对理念,它是抽象的理念或逻辑概念和自然由对立而统一的结果。绝对理念就是“绝对精神”或“心灵”(Geist),是最高的真实。“绝对精神”是概念与存在的辩证的统一(即近来哲学界所争论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也就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辩证的统一。首先是主观精神,即主观方面的思想情感和理想。它的特点是内在的即潜伏于内心的,所以还是片面的、有限的。它外现于伦理、政治、法律、家庭、国家等等,这就成为它的对立面,即客观精神,客观精神是外在的、不自觉的,所以也还是片面的、有限的。只有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由对立而统一,才产生绝对精神。在绝对精神阶段,精神(主体)才认识到它自己(客体或对象),认识主体同时是认识对象,所以它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绝对精神显现于艺术、宗教和哲学三阶段。到了哲学,精神就发展到了它的顶峰,也就是真实世界发展到了它的终点。 与此相关的还有“存在”的三种不同形式,须顺带地说明一下。理念在逻辑的抽象阶段的那种存在只是“潜在”、“虚有”或“抽象的有”(sein),在自然的阶段的那种存在是“自在”或“实有”(Ansichsein),而体现于人类精神的那种存在就是“自在又自为的”(Ansich und fursich sein)。所谓“自为”就是“自觉”、“自己认识到自己”。只有在自在自为的状态,精神才是真正“绝对的”、“无限的”、“自由的”、“独立自足的”。 以上是黑格尔哲学的粗略的轮廓。他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和辩证法之间的基本矛盾主要地可以从两点上见出: 第一,马克思主义者从唯物观点出发,首先肯定自然与社会存在的第一性。自然和社会(总而言之,客观世界)依矛盾统一的辩证过程发展着,这辩证过程反映于人的意识,于是人对自然和社会的发展就有了主观方面的认识,就有了科学和哲学。黑格尔却不然。他从唯心观点出发,首先肯定理念的第一性。他所谓矛盾统一的过程不是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过程,而是理念的“自生发”过程,就是理念“生发”了自然,还生发了社会制度以及艺术、宗教和哲学等等。社会制度,科学,哲学,宗教,艺术等不是自然与社会发展的反映,而是绝对精神的显现。哲学的发展本身就是真实世界的发展,他虽然承认理念须经过与自然对立而达到统一,才变成具体的、真实的。但是问题的关键正在于理念如何转变为自然,这也就是说,逻辑概念如何产生物质世界。马克思在《神圣家族》里对黑格尔想从理念产生自然的企图作过极精辟的批判,其中有一句话是一针见血的:“要从现实的果实得出‘果实’这个抽象的观念是很容易的,而要从‘果实’这个抽象的观念得出各种现实的果实就很困难了。”(3)从现实的果实得到“果实”的抽象概念,这是人认识世界的正常程序,而黑格尔却把这种本来由人用理智从事物抽象得来的概念定为不依存于人的客观存在的理念,以为从这种抽象的理念就可以推演出可吃的果实以及整个客观世界。这正是“首足倒置”。他的门徒费尔巴哈曾指出这种倒置是由于把人的思维发展过程对象化为客观世界发展过程,仿佛它就是一种不依存于人的客观存在,这正如宗教把人的理想对象化为神一样,都是幻想的结果。严格地说,黑格尔不但没有达到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的统一,而且感性世界在他的体系里根本不能存在,他始终没有跳出他在《逻辑学》里所描绘的那个理性世界的圈子。 其次,辩证发展的道理本来是他的哲学的支柱,合理的内核,但是由于要推演出一套完满自足的理念体系,作为推演出感性世界的根据,他就不得不要求有一种涵盖一切的绝对的理念,成为发展的终点,因此他的辩证发展是有止境的、只能应用于过去而不能应用于未来的。这就根本破坏了辩证发展的观点,所以黑格尔的思想中不但存在着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与辩证法之间的严重的矛盾,而且就在他的辩证法本身也还存在着严重的矛盾。 但是这并不是说,黑格尔的哲学因此就应全盘推翻。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毕竟是不容抹煞的。恩格斯对于黑格尔作过最公允的评价。他说:“黑格尔的体系作为体系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流产……它还包含着不可救药的内在矛盾”,但是“他的巨大功绩在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4) 黑格尔所作的是对于理念的抽象的逻辑的演绎,但是他所得的结论往往可以应用到自然和社会现象上去。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说:“黑格尔常常在恩辨的叙述中作出把握住事物本身的、真实的叙述。”(5)甚至黑格尔的有些错误的言论,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可以包含很深的真理。例如黑格尔对于由理念产生自然的说法,我们在上文已经批判过,是极端错误的,列宁在《哲学笔记》里对这个说法却记下了这几句话:”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实在的东西,这个思想是深刻的,对于历史是很重要的,并且就是从个人生活中可看到。这里有许多真理……”(6)列宁是从“意识反过来影响存在”或“精神转化为物质”那个马克思主义观点在黑格尔的错误的言论中发见真理的。这些评语对我们启示了读黑格尔(乃至于过去一切古典著作)的方法,即在错误体系中发见合理内核的方法。这就是毛主席所说的“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方法。只有用这种方法,我们读黑格尔的哲学(包括美学在内),才能“披沙拣金”。沙在那里,金也在那里;不应让金把沙蒙蔽住,也不应让沙把金蒙蔽住。二 黑格尔美学的几个基本观点 我们既已就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和辩证法作了简略的说明。现在进一步来说明他的美学就比较容易了。黑格尔美学的内容是极丰富的,这里只能介绍他的下列七个比较关键性的观点。1.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黑格尔的全部美学思想都是从一个中心思想生发出来的。这就是他的美的定义:真,就它是真来说,也存在着。当真在它的这种外在存在中是直接呈现于意识,而且它的概念是直接和它的外在现象处于统一体时,理念就不仅是真的,而且是美的了。美因此可以下这样的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第一三八页(7)理念就是绝对精神,也就是最高的真实,黑格尔又把它叫做“神”、“普遍的力量”、“意蕴”等等。这就是艺术的内容,就内容说,艺术、宗教和哲学都是表现绝对精神或“真实”的;三者的不同只在于表现的形式。艺术表现绝对精神的形式是直接的,它用的是感性事物的具体形象,哲学表现绝对精神的形式是间接的,即从感性事物上升到普遍概念,它用的是抽象思维;至于宗教则介乎二者之间,它所借以表现绝对精神的是一种象征性的图象思维(Vorstellung)(8),例如用父子的图象来表现神与基督一体,是用既含有个别形象又含有普遍概念的东西来表现普遍真理。美的定义中所说的“显现”(schein)有“现外形”和“放光辉”的意思,它与“存在”(sein)是对立的。比方说画马只取马的外在形象,不把马当作实际存在的可骑行的东西来看待。如果舍形象而穷究“存在”的实质,那就成为哲学的抽象思考,就失去艺术所必有的“直接性”了。这种“显现”就是一种自否定即自生发的辩证过程。“显现”的结果就是一件艺术作品。在艺术作品中,人从一种有限事物的感性形象直接认识到无限的普遍真理。人们常说,艺术寓无限于有限。这种说法其实就是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说法。黑格尔的定义肯定了艺术要有感性因素,又肯定了艺术要有理性因素,最重要的是二者还必须结成契合无间的统一体。拿我们中国目前文艺为例来说,大多数文艺作品都体现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黑格尔所理解的“理念”或理性内容,这普遍的理性内容体现于不同作品的不同的感性形象。每一部成功的作品都是这个理念(总路线精神)的具体的感性显现,都是理性与感性的辩证的统一。 黑格尔的这种理性与感性统一说在美学史上是带有进步性的。西方美学自从一七五○年鲍姆嘉通创立Aesthetik(美学)这门科学的称号起,经过康德、许莱格尔、叔本华、尼采以至于柏格森和克罗齐,都由一个一线相承的中心思想统治着,这就是美只关感性的看法。美学的名称Aesthetik这一词的原义就是研究感觉的学问,是与逻辑对立的;这就是说,美只在感性形象上,美的享受只是感官的享受。这种思想发展到最后,就成为克罗齐的直觉说。在这个潮流之中,黑格尔可以说是一个中流砥柱,他把理性提到艺术中的首要地位。他说得很明确:艺术作品却不仅是作为感性的对象,只诉之于感性领会的,它一方面是感性的,另一方面却基本上是诉之于心灵的,心灵也受它感动,从它得到某种满足。——第四二页这里的“心灵”,依黑格尔惯用的意义,是自觉的心灵活动,主要指“心智”(德文Geist本有此义)。黑格尔这样强调理性,意义是重大的。他肯定了思想性在艺术中的重要性,但是他同时也反对另一极端,即艺术的抽象公式化。他说:艺术作品所提供观照的内容,不应只以它的普遍性出现,这普遍性须经过明晰的个性化,化成个别的感性的东西。如果艺术作品不是遵照这个原则,而只是按照抽象教训的目的突出地揭出内容的普遍性,那么,艺术的想象的和感性的方面就变成一种外在的多余的装饰,而艺术作品也就被割裂开来,形式与内容就不相融合了。——第六○页所以抽象的思想在艺术作品中虽是重要的,却不应只是以抽象的思想出现,而应化成有血有肉的感性形象,这样才能达到艺术所要求的理性与感性的统一。这一点在下文讨论人物性格时还要谈到。 其次,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也就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或意蕴就是理性因素,形式就是感性形象。(9)黑格尔说:遇到一件艺术作品,我们首先见到的是它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然后再追究它的意蕴或内容。前一个因素——即外在的因素——对于我们之所以有价值,并非由于它所直接呈现的;我们假定它里面还有一种内在的东西,——即一种意蕴,一种灌注生气于外在形状的意蕴。那外在形状的用处就在指引到这意蕴。——第二二页这段活可以看作对康德的形式主义的批判。依康德,“纯粹的美”只是“直接呈现”的外在因素,即艺术的外在形式。美的东西最好不带意蕴,如带意蕴,美就不是“纯粹的”而是“依赖的”。这种学说其实就是“为艺术而艺术”的文艺观的哲学基础。欧洲美学一直是由康德思想中形式主义一方面统治着的。黑格尔是孤立的,尽管他费尽气力阐明理性内容在艺术中的首要地位,而在资产阶级的美学和艺术实践中,他的学说没有发生多大影响,感性主义和形式主义一直在泛滥着。 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黑格尔一方面强调内容与形式的一致,另一方面也强调内容的决定作用:形式的缺陷总是起于内容的缺陷。……艺术作品的表现愈优美,它的内容和思想也就具有愈深刻的内在真实。——第八九页 第三,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其实也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第一点是黑格尔把理性因素看作是主观方面的。这与他强调理念的客观性(客观唯心主义的基础)在表面上好像是互相矛盾的。但是这里含着一个辩证的道理。就其作为客观世界的根源来说,理念是普遍的逻辑范畴,是万事万物后面的理,所以是客观的,就其作为人的生活理想和生活的推动力来说,绝对精神即理念同时也是主观的。第三点是存在于人心中的理念(真理认识,理想,愿望)必须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否定它原来的片面性,才能变成统一的整体,这就是黑格尔的下面一段话的意思:内容本来是主观的,只是内在的;客观的因素和它对立,因而产生一种要求,要把主观的变为客观的,……而且只有在这完满的客观存在里才能得到满足。……按照它的概念,主体就是整体,不只是内在的,而且要在外在的之中,并且通过外在的,来实现这内在的。……只有借取消这种自身以内的否定,生命才能变成对它本身是肯定的。经历这种对立、矛盾和矛盾解决的过程是生物的一种大特权;凡是始终都是肯定的东西,就会始终都没有生命。生命是向否定以及否定的痛苦前进的,只有通过消除对立和矛盾,生命才变成对它本身是肯定的。如果它停留在单纯的矛盾上面,不解决那矛盾,它就会在那矛盾上遭到毁灭。——第一一九至一二○页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须经过主观与客观(即内在与外在)的矛盾和统一,包含艺术在内。 总观以上三点,“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句定义包括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以及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三个基本原则,足见它有丰富的内容和高度的概括性。但是由于它的基础是客观唯心主义,它就必然具有客观唯心主义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上所犯的首尾倒置的基本错误。如果我们回想起歌德所指出的“为一般而找特殊”和“在特殊中显出一般”的分别,黑格尔的美的定义所包含的缺点就更显而易见,因为他的出发点是一般而不是特殊,是抽象的理念而不是具体的现实生活,即歌德所说的“为一般而找特殊”而不是“在特殊中显出一般”,尽管他在讨论人物性格时,也强调过人物性格应具有生动鲜明的个性,反对过抽象化。他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出发点是抽象的理念,在这种哲学基础上他就无法克服这个基本缺点。后来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里批判了黑格尔的美的定义,提出“美是生活”的定义来代替它,就把美学移置到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这是一个极大的功绩,但是车尔尼雪夫斯基把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的统一这个合理内核公一并抛弃掉,却是不正确的。他坚持艺术从生活出发,在这一点上他和歌德是一致的,但是他没有理解歌德的“在特殊中显出一般”的道理,所以他不能理解典型化在艺术中的重要性,而这一点黑格尔却是理解得很清楚的。2.美学中实践观点的萌芽 黑格尔的主客观统一的观点包含着美学中实践观点的萌芽,这是应该特别提出的。为着理解这个观点,我们首先就要克服一般人在主客观关系上所持的形而上学的看法。在一般人看来,我和外在现实世界是绝对对立的:是我就只是我,里面不能有外在现实世界;是外在现实世界就只是外在现实世界,因其外在于我,里面就不能有我。我们是依两物体不能同时占同一空间那个机械律来看这问题的。所以这种看法是机械唯物论或二元论的看法。黑格尔却不这么看,他认为外在现实世界是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对象;人在认识和实践之中,就在外在现实世界打下了人的烙印,人把他的“内在的”理念转化为“外在的”现实;同时,人作为心灵,就是他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总和,也就是和外在世界由矛盾对立而转化成的统一体。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理想的完整中心是人,而人是生活着的。……属于生活的主要地是周围外在自然那个对立面,因而也就是和自然的关系以及在自然中的活动。……但是正如人本身是一个主观性的整体,因而和他的外在世界隔开,外在世界本身也是一个首尾贯串一致的完备的整体。但是在这种互相隔开的情况,这两种世界却仍保持着本质性的关系,只有在它们的关系中,这两种世界才成为具体的现实,表现这种现实就是这种艺术理想的内容。(重点引者加)——第三○五至三○六页 可见脱离外在世界的人,和脱离人(主体)的外在世界,都是抽象的,不真实的,只有二者的统一体才是真实的。统一的联系是“生活”,而“生活”就是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下面两段话说得更清楚:有生命的个体一方面固然离开身外实在界而独立,另一方面却把外在世界变成为他自己而存在的:它达到这个目的,一部分是通过认识,即通过视觉等等,一部分是通过实践,使外在事物服从自己,利用它们,吸收它们来营养自己,因此在他的“另一体”里再现自己。——第一五五页只有在人把他的心灵的定性纳入自然事物里,把他的意志贯彻到外在世界里的时候,自然事物才达到一种较大的单整性。因此,人把他的环境人化了,使那环境可以使他得到满足,对他不能保持任何独立自在的力量。(重点引者加)——第二一八页 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人把他的环境人化了”这个深刻的概念。在成了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时,自然就已不复是单纯的生糙的自然,而是与人结成统一体的自然了。另一方面,人在“人化”他的环境的过程中,就是把他的能力,理想和意志(理念)体现在那“人化”的环境中,使他自己得到“实现”、“生展”或“肯定”。因此,人也不复是单纯的抽象的人,而是与自然结成统一体的人了。黑格尔是这样说明这个道理的:人还通过实践的活动,来达到为自己,因为人有一种冲动,要在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之中实现他自己,而且就在这实践过程中认识他自己。人通过改变外在事物来达到这个目的,在这些外在事物上面刻下他自己内心生活的烙印,而且发见他自己的性格在这些外在事物中复现了。——第三六至三七页在这里黑格尔所说的显然就是人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也改造自己的道理,也就是在这种过程中黑格尔见出艺术的根源:例如一个男孩把石头抛在河水里,以惊奇的神色去看水中所现的圆圈,觉得这是一个作品,在这作品中他看出他自己活动的结果。这种需要(把内在的理念转化为外在的现实,从而实现自己——引者注)贯串在各种各样的现象里,一直到艺术作品里的那种样式的在外在事物中进行自我创造。——第三七页很显然,黑格尔在这里是把艺术和人的改造世界从而改造自己的劳动实践过程联系在一起的。在这里我们看到美学的实践观点的萌芽。这是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最基本的合理内核。马克思在《为神圣家族写的准备论文》里就特别指出了这一点: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即“自我实现”,“自我创造”或“自肯定”——引者注)看作一种过程……这就是说,他看出了劳动的本质,他把对象性的人,真正现实的人,看作他自己劳动的产品。(重点引者加)这就是说,黑格尔见出劳动的本质在于人在自然中实现自己。但是马克思也指出黑格尔在这个问题上的局限性:“黑格尔只知道而且只承认劳动的一种方式,即抽象的心灵的劳动。”黑格尔在谈到英雄时代时,也屡次提到物质生产的体力劳动,但是他基本上是把人的自我实现看成是“理念”的自生展或“外化”,所以马克思说他只承认“抽象的心灵的劳动”,是符合黑格尔思想的基本精神的。因为站在客观唯心主义基础上,不能把实践理解为物质生产的体力劳动,黑格尔就无法充分发展他所隐约见到的美学上的实践观点。只有到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里把艺术和物质生产的体力劳动联系在一起,美学上的实践观点才真正建立起来,(10)这样,美学便由客观唯心主义的基础上,移置到坚实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在这个新的基础上,黑格尔美学中一些重要的思想,例如对于人与自然,理性与感性,以及认识与实践的辩证的看法,就通过批判而获得了新的生命。3.艺术美与自然美 黑格尔在《美学》里一开始就宣布他“所讨论的并非一般的美,而只是艺术的美”,并且认为美学的正当名称应该是“艺术哲学”。把美学的范围这样界定,他“就把自然美除开了”。资产阶级美学家们批评到黑格尔时,大半都责备他忽视自然美。其实黑格尔并没有忽视自然美,在第一卷讨论美的基本原理的三章之中就有一章(第二章)专讲自然美;而且从“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个定义看,黑格尔所了解的艺术必然要有自然为理念的对立面,才能造成统一体(“自然”在他的美学里有各种别名,例如“感性因素”、“外在实在”、“外在方面”等)。不过黑格尔轻视自然美,这确是事实。他说得很明确: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艺术美高于自然。国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重点引者加)——第二页他并且声明这里说的高低还不仅是一种量的分别,而是一种质的分别,因为只有心灵才是真实的,只有心灵才涵盖一切,所以一切美只有涉及这较高境界而且由这较高境界产生出来时,才真正是美的。就这个意义来说,自然美只是属于心灵的那种美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一种不完全、不完善的形态。(重点引者加)——第三页从此可知,黑格尔对于自然美的轻视是从“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个美的定义所产生出来的。据定义,美是显现理念即绝对精神的,所以它是无限的、自由的、独立自在的;而自然却是有限世界,它是相对的、没有自由和独立自在性的。所以单纯的自然根本就纳不进美的定义里去。这个分别的根源在于:自然只是“自在”的,它认识不到它自己的存在,而理念作为绝对精神,特点就在“自在自为”,就在自己认识到自己,自然的自在的存在只是“直接的,一次的”,“人作为心灵,却复现他自己,因为他首先作为自然物而存在,其次他还为自己而存在,观照自己、认识自己、思考自己,只有通过这种自力的存在,人才是心灵”(第三六页)。艺术美正是心灵的这种“观照自己”的“自为”活动所产生的,他所说的“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指的就是既自在(产生)而又自为(再生)。只是“自在”而不能“自为”的自然,也就当然不能有符合上述定义的美了。因此,黑格尔说:“任何一个无聊的幻想,它既然是经过了人的头脑,也就比任何一个自然的产品要高些,因为这种幻想见出心灵活动和自由。”(第二页) 但是黑格尔也并非完全否认自然美,自然既然是逻辑概念的“另一体”,是精神这个统一体里的一个否定面,它就有不同程度的抽象的精神或理念的显现,也就有不同程度的美,尽管这种美还是不完善的。自然界有限事物是由低到高,逐渐上升的。最低的是无机物、即矿物界,其次是有机物,而有机物之中又由植物界上升到动物界,动物界之中又由低级动物上升到人。在这逐级上升的过程中,精神的作用显现得愈多,单纯物质的作用就愈少,美的程度也就愈高。这里所谓精神的作用是指灌注生气于各个别部分使它们显出是一个统一体的那种作用。黑格尔把这种作用叫做“内在的”、“主观的”、“观念性的统一”,实即有机体之所以成为有机体的内因。 姑从无机物说起。比如一堆石头只是杂多的石头堆集在一起,每块石头是独立的,与全堆无必然的内在联系,添上儿块或是拿去儿块,并不能影响石堆之为石堆,这石堆就缺乏生命或是灵魂(内在的、主观的、观念性的统一),来使这堆乱石形成一种生气灌往的不可分解的整体,而只是单纯的物质在起作用,所以不能有美。 有机物就不如此。比如一匹马也现出杂多的部分如四肢五它等,但是这些杂多的部分却不像一堆乱石,而是令人一眼就看到它们是一个有机体之中的彼此分立而又互相紧密联系的部分。它们是一个统一体,一匹完整的马。马之有别于石堆的就在它有生命,生命就是它的“观念性的统一”,它灌注生气于全体和每一都分,因此每一部分是统一体的不可少的一部分。用黑格尔的话来说:只有在这种有机组织里,概念(上文“生命”)的观念性的统一才出现在各个部分里(如马的四肢五官),作为它们的支往和内在的灵魂。到了这步,概念才不沉没在实在里(例如上文的石堆),而是作为内在的同一和普遍性(抽象概念的生命)而转化为存在(实在的马在全体各个部分所现出的生命)。(括弧中注是引者加的)——第一四八页 生命是有机体的概念,是内在的统一。这种内在的统一既然不能“沉没在物质里”,就须显现为外在的统一。黑格尔说:这种主观的统一在有机的生物身上表现为情感。在情感和情感表现里,灵魂显出自己是灵魂……在发生情感的灵魂及其情感的表现流露于这些部分(身体各部分,——引者注)时,无处不在的内在的统一就显现为对各部分只是实在的独立自在性的否定,这些独立自在的部分现在就不只是表现它们自己,而是表现灌注生气给它们的发生情感的灵魂。——第一六○页 只有在有机物的阶段,自然才现出灌注生气于全体各部分的“观念性的统一”,因此才可以有美。因此,黑格尔替自然美所下的定义是:我们只有在自然形象的符合概念的客观性相之中(即概念与实在的统一体之中)见出受到生气灌注的互相依存的关系时,才可以见出自然的美。这种互相依存的关系是直接与材料(即感性素材,如形状、颜色、声音等)统一的,形式就直接生活在材料里,作为材料的本质和赋予形状的力量。(括弧中注是引者加的)——第一六四页 从此可知,黑格尔采取了美是“寓杂多于整一”的看法,石堆只是杂多,有生命的东西才见出整一(如马),使杂多成为整一的正是“生命”,“精神”或“理念”的通体贯注,即黑格尔所说的内在的观念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