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心理咨询的学生那里,在考出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三级和二级的“准心理咨询师”那里,在从事着心理咨询工作的心理咨询师那里,我都注意到一个令人忧虑的现象:他们认为自己已经能够或暂时还不能为求助者提供咨询;但他们较少地意识到,他们自己需要接受咨询。或许是我杞人忧天,当他们真正去做咨询之后,可能会意识到的吧?但我仍然把这个当作一个问题,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特别是通过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的二级咨询师们,按有关法规,他们已经能够独立执业,并且,他们还担负着指导三级咨询师的责任。但是据我所知,没有哪个培训机构为他们提供一定数量的个人咨询,甚至成长性团体咨询的机会都极为匮乏;因为这不是通过职业资格鉴定所必须的。目前已有的认证体系中,这是最大的隐患!!!享受大师的礼物:十二、接受对治疗师的个体治疗(12.2)--------------------------------------------------------------------------------许多培训项目坚持让学生进行个体治疗:例如一些加州的研究生院要求进行16到30小时的个体治疗。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不过仅仅是一个开端。自我探索是持续一生的过程,我建议治疗师自己的个体治疗可以做得纵深而长期,而且治疗师在生命的不同阶段都可以接受治疗。我自己的个体治疗经验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在我45年的职业经历中,一共接受了750小时、1周5次的正统精神分析治疗(这时我在医院精神科实习,我的治疗师来自保守的巴尔的摩华盛顿(BaltimoreWashington)学校);接受了1年查里斯·里克罗夫特(CharlesRycroft)的分析(他是英国精神分析学院“中间学派”的治疗师);接受了两年帕特·鲍姆加特纳(PatBaumgartner)的治疗(一位格式塔治疗师);接受了3年罗洛·梅(RolloMay)(一位人际关系和存在主义导向的治疗师,在威廉阿兰森怀特(William AlansonWhite)学院)的治疗;以及无数来自不同流派治疗师的短期咨询,包括行为治疗、生物疗法、罗尔夫按摩治疗法、婚姻治疗;还有持续了10年仍在进行的无领导支持小组(由男性治疗师组成);在20世纪60年代,还参加了不同风格的交友小组(encountergroup),甚至包括一个裸体马拉松小组。请注意上面所列举的经历有两个特点。首先,它包含了不同取向的治疗。对年轻的治疗师来说十分重要的是避免宗派主义和学会欣赏不同取向治疗的优势。虽然学生可能不得不牺牲明确性以及随之而来的正统感觉,但是他们获得了一些十分珍贵的东西,也就是对复杂性和治疗过程不确定性的理解和欣赏能力。16到30小时的个体治疗,仅仅是一个开端。自我探索是持续一生的过程。对年轻的治疗师来说十分重要的是避免宗派主义和学会欣赏不同取向治疗的优势。我的师承、训练和经验使我了解,即使学习和体验不同的取向,也不一定就非要“牺牲明确性”。我正在尝试把不同取向的心理学思想和方法纳入一个具有明确性的、易于理解的有机结构之中。通常的情况是:在一个层面看上去是冰炭不相融的东西,在更高的层面上却是统一的,相互依存的。自我意识产生之后,一直朝着分化和对立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使我们能够认识、尊重、欣赏各种具体的人和事物的丰富性与独特性;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能够朝着更高的一致性发展,通过整合而感受和谐。这就要求我们自觉地培养这样一种心理品质:开始是能“容”(内化),然后是能“融”(同化)。享受大师的礼物:十二、接受对治疗师的个体治疗(12.3)--------------------------------------------------------------------------------我相信作为病人进入治疗是学习心理治疗的最佳途径。这样,我把生活中一段难受的时期看作一个教育机会,来探询不同取向的治疗能够提供什么样的东西。当然,特定类型的痛苦对应特定的方法,例如,行为疗法对于一个明确的症状来说十分合适,于是我找到行为治疗师来治疗我的失眠(我在各地作讲座和办工作坊的时候曾经失眠)。第二,我在生命中的不同阶段进入治疗。虽然在职业发展的初期,一个治疗师可能要经过极好的、高强度的治疗,但是在生命周期的不同转折点会出现完全不同的一系列问题。只有在我开始和濒临死亡的病人进行大量工作的时候我才明确地感觉到相当多的死亡焦虑(在我四十多岁的时候)。没有人会喜欢焦虑,我也一样。但是我欢迎有这样的机会与一个好治疗师一起探索内在的心灵。而且,当我开始写《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时候,我知道深层次的个人探索可能会扩大我个人对存在问题的知识。所以我开始和罗洛·梅进行了一段非常有成果和有启发的治疗。_________________1、特定类型的痛苦对应特定的方法。2、在生命周期的不同转折点会出现完全不同的一系列问题。这得有一个前提:你关注自己的问题,面对他,接受他,然后尝试解决他。经验告诉我们,面对自己的问题会引发大量的焦虑。当我们拒绝焦虑体验的时候,我们的防御机制也会起作用。我们中国人最常用的防御机制是“否定”:如果我不关心我的问题,我就没有问题;我没有问题,我就不焦虑。这样的心理防御对于其他职业没有太大问题,他们在防御状态下仍然可以正常地工作;当他们不正常的时候,他们可以找心理咨询师。:)但心理咨询师也这样做,就很危险。因为你的求助者会对你的防御发起攻击。这是“反移情”产生的原因之一。这也是我所了解的职业风险之一。享受大师的礼物:十一、治疗性的行为,而非治疗性的话语(11.4)--------------------------------------------------------------------------------一位同事告诉我,一次他接待了一位舞蹈演员。在治疗结束的时候,她告诉他治疗中最有意义的事件是他去参加她的一次独舞表演。另一个病人在治疗结束的时候,提到我愿意进行气氛疗法(auratheraPy)的事情。一位新时代的信仰者有一天走进我的办公室后,坚持说自己感觉病了,因为围绕着她的“气团”(aura)出现了裂缝。她躺在我的地毯上,为了弥补裂缝,我按照她的指示用手从头到脚在距身体十几厘米的地方滑动。因为我经常会置疑新时代理论的治疗方法,所以她把我同意按照她的请求去做看成是一种关爱的表现。按职业道德的要求,咨询师不得与求助者建立咨询关系以外的其他关系。比方说,不能和求助者交朋友(即不能建立社交关系)。如果把这一要求理解得过于狭隘,那么,应邀去看求助者的“表演”显然超出了某种界线。但是,如果这是一种支持性行为,对于咨询有促进作用,为什么不呢?咨询师接受培训的时候,通常被要求保持“价值中立”。但学员大都容易把“价值观”和“对于不同的价值观的态度”给弄混了。所谓“价值中立”实际上指的是后者。咨询师完全可以有(事实上肯定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观,并且在咨询过程中,他也可以和求助者分享自己的价值观,如果这对于咨询有积极的作用。咨询师即使持有与求助者不同甚至相反的价值观,做好咨询也是可能的。只要他能对求助者的价值观保持尊重的态度就可以。当然,在价值观不一致的时候,咨询师过早地暴露自己的价值观,可能会造成求助者的防御和不信任,这是需要注意的。(转贴时丢了,现补上)[ Last edited by 土土 on 2004-11-28 at 04:39 PM ]享受大师的礼物:十二、接受对治疗师的个体治疗(12.4)--------------------------------------------------------------------------------许多培训项目的课程表中都提供了一个体验训练小组。也就是说一个关注于自身过程的小组。这些小组有很多可教的东西,虽然对于其成员来说总会引发大量焦虑(对小组领导来说也不容易,他们必须处理学生成员之间的竞争以及在小组外的复杂关系)。我相信年轻的治疗师从一个“陌生人”体验小组中得到的甚至要比从一个高功能的心理治疗小组得到的还要多。只有作为一个小组成员,治疗师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小组压力、什么是宣泄解脱、小组领导本身的强大力量、从其他人处获得自己关于人际交往的真实反馈的痛苦却有价值的过程。最后,如果你足够幸运加入一个有凝聚力的、努力工作的小组,我向你保证你永远不会忘记它,而且会尽力为你以后的病人提供一个类似的小组治疗经验。只有作为一个小组成员,治疗师才能真正理解:1、什么是小组压力?2、什么是宣泄解脱?3、小组领导本身的强大力量?4、从其他人处获得自己关于人际交往的真实反馈的痛苦却有价值的过程。5、最后,如果你足够幸运加入一个有凝聚力的、努力工作的小组,我向你保证你永远不会忘记它,而且会尽力为你以后的病人提供一个类似的小组治疗经验。在缺乏督导的情况下,参加以情感体验和人际互动为特征的小组训练,是咨询师成长的一个好方法。另,根据我的经验,与其他咨询师分享自己所做过的案例,也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当然,最好是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团体里。享受大师的礼物:十三、治疗师有许多病人…(13.2)--------------------------------------------------------------------------------虽然我们的目标并不是消除对治疗师的所有强烈情绪,但是有些时候移情情绪会过于让人不安,有些时候病人可能会受到对治疗师情绪的严重折磨,以至于需要对其进行处理。我倾向于通过讨论治疗情境的内在残酷性——治疗设置的基本性质使得病人想到治疗师要比治疗师想到病人多得多,病人只有一个治疗师,而治疗师有多个病人——从而增强病人的现实检验能力。通常我发现应用一个老师的类比十分有效。我会指出老师有许多学生,而学生只有一个老师,当然学生想到老师要比老师想到学生多得多。如果病人有教书的经验,这可能尤其贴切。像医生、护士、导师等其他类似的职业也可以用于类比。另一个我觉得有帮助的方法是讨论我作为心理治疗病人的经验,我会这样说:“我知道你想到我要比我想到你多,你在治疗之外幻想和我进行的对话也远多于我对你的,这些都会让人觉得不公平和不平等。但是这正是这个过程的性质。在我作为病人接受治疗的时候,我和你有相同的体验,当我坐在病人的位置上,我强烈期望我的治疗师能够更多地想到我。”这种情况并非一定要处理,但在以下两种情形下,可能必须要处理:1、过于强烈,影响咨询关系;或2、求助者过于痛苦,这种痛苦本身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处理的方法:1、“这正是这个过程的性质。”——讨论治疗设置的规定性。2、“应用一个老师的类比十分有效。”——类比的说明。3、“在我作为病人接受治疗的时候…”——共情的表达。另,从心理评估的角度上讲,这种情况可用于了解:“病人的现实检验能力”。发表主题: 享受大师的礼物:十四、利用此时此地(here—and—now)(14.0)--------------------------------------------------------------------------------“此时此地”是最主要的治疗力量,也是治疗师(和病人)最好的伙伴。它对有效的治疗如此重要,以至于有必要给予其比其他话题更多的篇幅进行详尽的讨论。“此时此地”指的是在治疗地(在办公室、在关系中、在你我之间的空间内),且在治疗当时发生的事件。基本上这是一种非历史性的角度,不强调(但并非抹杀)病人的生活历史和事件的重要性。充分地感受并理解此时此地,不仅对有效的治疗是一种力量,对于使普通人生活得更安心、更平和,也极具价值。生活在此时此地(here—and—now),是中国最古老的生存智慧之一。用中国式的语言表达,就是:“活在当下。”建设性地“活在当下”,对于各种神经症症状,都具有缓解的效用。帮助求助者理解他所在的“当下”,可以从两个完全不同的角度去讨论:过去的已经过去,将来的还没有来,只有“当下”是切实的、可把握的。过去的虽然已经过去,但它仍然影响着“当下的自我”。讨论:这种影响“是什么”,它“如何发挥着作用”?将来的虽然没有来,但对于将来的期望也必定影响“当下的自我”。讨论:这种影响“是什么”,它“如何发挥着作用”?尽管有上面一些思路可以遵循,但永远都不要试图予以充分的讨论,特别是在咨询过程当中。因为这种讨论很容易泛化,而使人的心理游离出“当下”。最重要的,不是当下的思维,特别不是当下的理性思维。因为思维受思维规律尤其是因果律的支配,很容易把人从当下引开。最重要的,是当下的感受、情绪、行为、反应等等。享受大师的礼物:十五、为什么要利用此时此地?(15.1)--------------------------------------------------------------------------------利用此时此地主要建立在以下假设的基础上:(1)人际关系的重要性;(2)治疗可以被看作一个微型社会。对于社会学家和当代治疗师来说,人际关系具有无可非议的重要性。从任何一个专业取向出发,不管是研究灵长类动物、原始文化、个人发展史还是当前生活模式,社会动物是我们的内在本质。我们周围的人际环境——伙伴、朋友、老师、家庭——对我们成长为什么类型的人都有重要的影响。我们的自我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构建于生命中重要他人对我们的评价。大多数寻求治疗的病人在人际关系上都存在根本问题,很多情况下人们陷入绝望是因为他们不能与他人建立并维持持久的和满意的关系。建立在人际关系模型上的心理治疗以移除满意关系中的障碍作为目标。社会动物是我们的内在本质。建立在人际关系模型上的心理治疗以移除满意关系中的障碍作为目标。对精神分析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投射”这个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个体的任何人际关系表现,都是他自身内部人格的外部投射。逆定理是:个体的心理问题,如果不考虑遗传因素,则必定是他以往人际互动的信息与关系模式,向其心理世界“反投射”的结果。从这一意义上说,咨询关系建立和发展的过程,就是求助者心理问题反映的过程。--------------------------------------------------------------------------------享受大师的礼物:十五、为什么要利用此时此地?(15.2)--------------------------------------------------------------------------------第二条假设,即治疗可以被看作一个微型社会,指的是最终(只要我们不把治疗搞得过于结构化)病人的人际关系问题会表现在治疗关系的此时此地。如果病人在自己的生活中有种种不适应的人际关系表现,例如要求过多、过分担心、傲慢、自我贬低、喜欢挑逗异性、喜欢控制他人、过分苛刻等等,这些特点就会渗入病人和治疗师的关系中。这种观点从根本上说是非历史性的:没有必要获得广泛的生活史记录以便理解病人的非适应性人际模式,因为它们很快就会充分地并且真切地表现在治疗中的此时此地。总的来说,利用此时此地的理由是人的问题,其实很多是关系的问题,而关系的问题总会在治疗中的此时此地表现出来。人的问题,很多是关系的问题。这让我想到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一个著名论述:“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是,除了社会关系,人还是一切生物关系的总和,还是一切自然关系的总和。事实上我认为,一个人是整个宇宙的全息缩影。由于过分强调社会关系,人疏远了他内部的生物关系,也疏远了他外部的自然关系。这是社会的问题。而从个体的角度去考察,人的问题,确然是由社会关系的问题投射而成的。而社会关系的具体化,就是人际关系。咨询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借由这种关系,求助者可能学到新的人际反应方式。当这种学习的成果迁移到求助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时,他就获得了很大的进步!——这也是心理咨询的价值所在。享受大师的礼物:十六、利用此时此地——增强敏感度(16.1)--------------------------------------------------------------------------------治疗中的第一步是发现病人现实生活的人际问题在治疗中相对应的此时此地的表现。治疗师培训的重要部分就是学会聚焦在此时此地。你必须增强对此时此地信息的敏感度。治疗中的每时每刻都蕴藏着丰富的信息:想想病人是如何与你打招呼的、如何落座、是否巡视周围环境、如何开始和结束每一次治疗、如何叙述他们的生活史、如何与你交流。我的办公室是一个独立的小屋,通过一条曲折的花园小径与我的住所相连。因为每个病人在来之前都要走过同一条小径,多年来给了我很多信息用于比较。大多数病人都会谈到他们路过的花园,例如一蓬蓬盛放的薰衣草;紫藤的馥郁香气;紫色、粉色、珊瑚色、深红色等种种缤纷的色彩,不过也有些人对这些只字不提。在病人第一次来之前,我给所有人相同的路线指引:沿着某街一直开,经过某路后再开半里左右就到了某路,然后向右拐,你会看到街角有一个费里斯卡(Fresca)的招牌(一家有名的餐馆)。同样有些病人对我的路线指引有所评论,有些则没有任何评论。一个病人在治疗早期(他同时还抱怨说花园的小路十分泥泞)就直接对我说:“你为什么选择了费里斯卡(Fresca)作为一个标志物而不是泰克·蒂欧(TacoTio)?”(泰克·蒂欧是另一边街角的一家墨西哥快餐店的招牌)心理咨询的环境、求助者在咨询过程中所呈现的一切,都有助于咨询师了解求助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问题,也都暗示着什么样的帮助对他可能是有效的,或者相反地,什么样的帮助对他可能是无效的。咨询师如果有足够的敏感,他可以立即契入求助者的内心;而缺乏经验的咨询师,则可能为一些表面现象迷惑,受制于他个人的心理定势或社会定型作用。——正因如此,具有“客观性”的心理测量被创造出来。但我个人有这样的印象:咨询师在临床上越是依赖量表,他的敏感程度越低;反之,如果更多地依靠自身的洞察力作出反应,能够发现自己观察与反应的错误,并进一步反省自己出错的原因,那么,他的敏感程度就会在不断的诊断和评估中获得提高。当然,如果能够参加旨在增进人际敏感训练的团体咨询,成长会更快一些。享受大师的礼物:十六、利用此时此地——增强敏感度(16.2)--------------------------------------------------------------------------------为了增强敏感度,请记住:同样一个刺激会引发不同反应。如果人们面对同一个复杂刺激,他们可能会有非常不同的反应。这种现象在团体治疗中尤为明显,因为在团体治疗中很多时候所有成员会同时经历同一事件。例如,一个成员开始哭泣,或者一个成员迟到了,或者有人直接挑衅治疗师,而其他成员对这一事件的反应会表现出极端的差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唯一可能的解释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内部世界,同一个刺激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在个体治疗中这一原则仍然有效,只不过事件是顺序发生的而不是同时发生的(也就是说,同一治疗师的很多病人可能会在不同的时间遇到相同的刺激。治疗就像是一个生活中的罗夏墨迹测验——病人把自己无意识的知觉、态度和意义投射在治疗中)。因为我所有的病人面对的都是一个人(我假设自己是相对稳定的)、得到同样的路线指引、走过同一条小路到我的办公室、进入了装饰相同的同一个房间,所以我的假设是病人的特殊反应能够提供大量的信息,可以看作一个途径,借此使治疗师能够了解病人的内部世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内部世界,同一个刺激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在团体咨询中,这种情况是同时发生的;而在个体咨询中,这种情况是顺序发生的。每一个稳定的刺激物,都犹如罗夏墨迹图,都可以投射出反应者的内心世界。这种“测量”的信度与效度,取决于咨询师观察的客观性、敏感性和经验(即样本,或常模)。顺便说一下,咨询师之所以不应与求助者建立咨询关系以外的关系,其中一个理由,就是为了防止双重关系影响到“观察的客观性”。昨天刚刚听过一个讲座,谈及认知行为疗法中的ABC理论。A是环境或刺激,B是认知,C是反应。这个理论强调是认知B决定反应C,而不是刺激A决定反应C。把这个理论应用于心理诊断或评估,就是:咨询师有一个特定的设置A(即刺激,不一定是有意的安排),又观察到了求助者对该设置A(刺激)的反应C,由此而推测出求助者的认知过程或认知模型B。补上缺的一篇。。。。。享受大师的礼物:八、让病人对治疗师真正有意义起来(8.4)--------------------------------------------------------------------------------如果我觉得在治疗中犯了一个错误,我相信最好是直接承认这个错误。一次,一个病人给我描述了一个梦:“我在我上过的小学里和一个小女孩说话。她刚跑出教室,正在哭。我说‘你必须记住有许多人爱你,最好不要离开他们中的任何—个’。”我提示说她可能既是小女孩又是说话者,这个梦恰好体现了我们上次治疗一直讨论的东西。她回答说:“当然了。”她的反应让我觉得很不安:她像她通常的反应那样并不承认我的话有所帮助,于是我坚持去分析她的反应——“当然了”。之后,我再回想这次让人不太满意的治疗时,意识到我们之间问题绝大多数来源于我顽固地坚持要解读“当然了”,以便使我对这个梦的洞见得到充分承认。在下一次治疗开始的时候,我重新谈到了这个话题,我承认我做出了不成熟的行为,然后我们继续进行讨论,而这次治疗成为最有收获的一次。她讲了几个十分重要的、一直被她隐瞒的秘密。治疗师的坦白引起了病人的坦白。在参加心理咨询的技能培训时,不少学生发现自己不会说话,也不敢随便说话了,有点“邯郸学步”的味道。这是一个正常的学习过程,需要经过的一个阶段。在这里想探究一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其中之一是无形中移植了一个潜在观念(暗含的逻辑前提):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是不能说错话的。其实这是一个误解:一个好的咨询师并非在咨询中不犯错误,而是他有察觉错误的能力,并有能力将错误转化为咨询的动力。因为,任何错误只要不使咨询关系终止,都能为咨询提供必要的,有时是极宝贵的信息。我们在这里看到的就是一例。享受大师的礼物:十六、利用此时此地——增强敏感度(16.2)--------------------------------------------------------------------------------有一次我的纱门的门闩坏了,使得门没有办法完全闭合。我的病人以不同的方式对此进行反应。一个病人每次都会花很长时间试图把它关好但没有成功,然后就会向我道歉,好像是她把门闩弄坏的。一些人根本就忽略了这一点,还有一些人每次都向我指出这个问题并建议我赶紧把它修好。也有一些人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我拖了这么长时间也不去修。就是最为常见的纸巾盒,也可以成为丰富的信息来源,一次,一个病人向我道歉,因为她在拿出一条纸巾的时候轻微挪动了纸巾盒的位置。还有一个病人拒绝使用最后一条纸巾。还有一个病人不肯从我手中接受纸巾,她说可以自己去拿。有一次我忘了换掉空的纸巾盒,一个病人连续数周都在调侃这件事(“你这次终于没忘。”或者“一个新的盒子!你一定觉得今天会是一次让人感到沉重的治疗吧!”)。另一位病人则给我带来两盒纸巾作为礼物。我的大多数病人读过我写的书,他们对我作品的评论也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一些人因为我的作品很多而觉得很敬畏。一些人表示他们担心在我眼中他们没有什么意思(与我作品中的人物相比)。一个病人告诉我他在书店读了我某本书的片断,不过他并不打算买,因为他“已经在治疗室里有所贡献了”。另一些病人根据经济学的稀缺原则,表示讨厌我写的书,因为那里面描述的我和其他病人的亲密关系意味着我只有很少的爱留给他们。除了对办公室环境的种种反应之外,治疗师还可以从其他一些常见的参照点上获得信息(例如,治疗的开始和结束,交费等等)。当然最为精巧复杂的工具,也是心理治疗中的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指AntonioStradivari或其家族所制的小提琴,最为名贵的小提琴之一),就是治疗师自己。之后我会谈到如何使用和照顾这件“工具”。几乎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罗夏墨渍图”的替代品:1、坏了的纱门门闩2、最为常见的纸巾盒3、咨询师的作品4、其他一些常见的参照点,例如,治疗的开始和结束,交费等等5、最为精巧复杂的工具——治疗师自己说到纸巾盒,我自己也遇到过一件满有意思的事情。纸巾盒当然是咨询室的基本配置,因为我的咨询室过于简陋,这个纸巾盒未免显得触目。我的一个求助者用稍稍调侃的语调问我:“这个是为我流眼泪准备的吗?”我说,“是。”她起誓一般地说:“我永远都不会在你面前流眼泪。你下次最好不要把这东西放在这儿。”我笑说,“不用下次,这次就可以。”于是我把纸巾放到窗台上去。但此前她抽取了一张,放在手里摆弄,揉搓,最后把它绞成了碎沫。这个细节当然也包含了丰富的信息。:)享受大师的礼物:十七、寻找此时此地事件(17.1)--------------------------------------------------------------------------------当病人谈到与另一个人的不愉快交往时,治疗师应该如何反应?通常治疗师会深入探察交往的情境,并试图帮助病人理解他(她)在交往中的角色,寻找可能的其他行为选择,探询无意识的动机,猜测另一个人的动机,寻找相似的模式(即病人在过去所创造出来的相似情境)等。这种策略虽然经受了时间考验一直被使用,却有着一些局限:整个工作倾向于过度理性化,而且整个工作通常建立在病人所提供的不准确信息基础之上。此时此地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工作方式。常见的策略是找到病人生活中的非适应交往在此时此地的对应。如果能够找到的话,整个工作就会更加准确和及时。下面举几个例子:一个咨询师难于使求助者在人际关系上有所改善,是因为:1、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叫“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在咨询中只能听到“公”的理,或只能听到“婆”的理。“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但你没有机会“兼听”。2、当我们“讲理”的时候,我们的“讲”与求助者的“感受”是分离的,特别是当他叙述过去所发生的事情时。因此,通常的结果是,他会同意你的“理”,但他不会改善他的人际关系。因为改变是浅层次的。所以大师说:此时此地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工作方式。常见的策略是找到病人生活中的非适应交往在此时此地的对应。等着看一些精彩的案例吧。:)享受大师的礼物:十七、寻找此时此地事件(17.2)--------------------------------------------------------------------------------基思(Keith)和永远的抱怨。基思是我的一个长程病人,也是一个执业治疗师。他在治疗中提到了他和自己已经成年的儿子之间的一次冲突。他的儿子第一次宣称要负责安排整个家庭一年一度的钓龟和野营之旅。虽然基思为儿子的成长感到高兴,并且因为卸下了担子而感到轻松,但是他并不能完全放弃控制。当他强力坚持更改儿子的计划——在一个略早的日期开始旅行并且换一个野营地点的时候,他的儿子当场爆发了,大喊父亲过分干涉和控制。基思对此十分恐慌,并且确信他永远丧失了儿子对他的爱和尊重。我在这种情境下能做些什么呢?一个长程的任务是探索为什么基思没有办法放弃控制,这一点我们以后还会谈到。但是眼前的任务是提供一些支持并且协助基思重新建立平衡。我决定帮助基思重新看待整个事件,帮助他理解这次冲突只是长期与儿子亲密交往中的一次短期事件。不过我认为细致地、无休止地分析这次事件并不足够,并且我也从来没有见过他的儿子,只能猜想他儿子的实际感受。最好的方法是找到这个未解决事件在此时此地的对应,并且对此进行工作。但是什么样的“此时此地”可以对应这个事件呢?这是需要敏感度的时候。正好我最近曾经转诊给基思一个病人,结果在几次治疗之后,这个病人放弃了。基思因为失去这个病人而感到强大的焦虑,并且在上次治疗“坦白”这个事件之前痛苦了很长一段时间。基思相信我会非常严厉地评判他,我不会原谅他这一次的失败,我再也不会把病人转诊给他了。注意这两个事件具有象征性的相似之处。每一次基思都认为一个单一的行为会永远损毁他在他所重视的人眼中的形象。我选择提出这个此时此地事件,因为它即时而准确。在这个事件中,我是基思焦虑的对象,我能够了解自己的感受,而不受限于他对儿子感受的猜测。我告诉他他完全误会了我,我毫不怀疑他的敏感和热情,我相信他可以做很好的临床工作。因为一件事情就忽略我和他的长期交往经历是不可想像的。而且我说以后我还会给他转诊病人。在最后的分析中,我明确感到这个此时此地的治疗工作要比分析“那时那地”他和儿子之间的危机要强有力得多。即使基思完全遗忘了我们对他和儿子这次危机的任何理性分析,他也还会记得我们对这个此时此地事件的分析。有经验的咨询师都知道,咨询目标是一个系统,至少是一个系列。教材把咨询目标简单地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但是,对于此次咨询的目标(“此时此地”我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如何与求助者一起工作)的识别与把握,其实更为重要,也最能体现咨询师的功力。在这个案例里,作者呈现了一种方法:寻找一个过去的问题(求助者未解决的心理事件)在此时此地(直接与咨询师本人相关)的对应,并且对此进行工作。因为过去事件与此时此地事件象征性的一致,所以,你如果学会处理了“此时此地你和我”之间的问题,你也就知道如何处理“彼时彼地你和他”之间的问题。由于“我是基思焦虑的对象,我能够了解自己的感受”,所以我更容易帮助他。顺便说一下,在咨询失败的原因当中,常见的原因之一是:把应当明天处理的问题拿到今天来处理。咨询师走得太快,而求助者跟不上,于是咨询被终止。——至少我本人经常出这种问题。发表主题: 享受大师的礼物:十七、寻找此时此地事件(17.3)--------------------------------------------------------------------------------艾丽斯(Alice)与粗鲁。艾丽斯是一位60岁的寡妇,正在绝望地寻找下一任丈夫。她抱怨自己和男性的关系总是失败,男人会不给任何解释地从她的生活中消失。在第三个月的治疗中,她又一次遭受了打击。她最新的男友莫里斯(Morris)对她总是抱怨价格、不觉羞耻地插队、以及在旅行车上争抢最好的位置感到十分懊恼,在共同旅行结束之后,莫里斯离开了她,而且再也不回她的电话。在对她和莫里斯的关系进行分析之前,我先转向自己和艾丽斯的关系。我也感觉到我想摆脱和她的关系,并且会愉快地幻想她宣布自己中止治疗。虽然她已经粗鲁地但是成功地让我同意大幅降低治疗费用,但是她仍会告诉我我向她收取这么多钱有多么地不公平。她从来不会忘记评论治疗费用,要么就说我是不是在那天已经挣到了很多,要么就是我不愿意收取更低的老年人治疗费。而且,她还会在治疗即将结束的时候提出紧急的事情或者给我东西让我去读(用她的话说,“用你的时间去读”,给我的东西包括她记录的梦、关于寡居生活的文章、对治疗的记录、以及关于弗洛伊德观点的纠错文章),借此来索取额外的时间。总的来说,她毫无敏感性,并且就像对莫里斯一样,把我们的关系变成某种“粗糙”的东西。我知道这种此时此地的现状是我们需要进行工作的地方。我们对她如何破坏了我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温和的讨论,而且这种讨论非常有效,几个月后一些年老的男士非常惊讶地接到了艾丽斯的道歉电话。这个案例再次提醒我们,如果咨询师自己对求助者有负面的情绪,掩饰、压抑、克制、忍耐,都不是正确的做法。正确的做法是:适度地表达、温和地讨论。值得提醒的是:这种情绪并不总是需要“表达”和“讨论”。关键要看求助者的问题是什么,此时此地的咨询目标是什么。从这一角度来看,掩饰、压抑、克制、忍耐等等,又都是必要的,如果表达和讨论的机会没有降享受大师的礼物:十七、寻找此时此地事件(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