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周国平自选集

作者:周国平 字数:30832 更新:2023-10-08 19:33:54

自选集序周国平  应海南出版社之约,编了这个自选集。  我的写作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学术性的论著和翻译,另一类是散文。所谓散文是一个很笼统 的说法,我把学术论著之外而又不是小说和诗的文字都算在内。对于我来说,这两类写作是 完全统一的,它们不过是我从事哲学思考的不同方式罢了。这个集子所选仅限于后一类。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散文,仅指单篇的散文,约占全书一半篇幅,按照写作的时 间排序和分辑,选自《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近期的18篇是未曾结 集的。第二部分是札记,指围绕某一主题所写的系列性文章或思想笔记,包括《新大陆》( 选自《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人生寓言》、《精神的故乡》、《乔治王岛断想》、 《读〈圣经 札记》五组。第三部分是随感,指思想片段的汇集,选自《人与永恒》、《风 中的纸屑》。第四部分是诗,选自多年前出版的诗集《忧伤的情欲》。  从我发表第一篇散文至今,已有二十年,这个集子大致反映了二十年来我的作品的基本面貌 。有两个情况是我在二十年前没有想到的。第一个情况是,我没有想到我的作品会获得读者 相当广泛而持久的喜爱,为我寻得了许多知音,这当然给了我极大的鼓励。然而,第二个情 况是,我也没有想到我二十年的写作成绩不过如此,产量不甚高,题材和形式也比较单一。 我至今仍不肯放弃一个野心,就是要写出自己最好的作品,真正问心无愧的代表作,它肯定 不在已经发表的这些作品之中。可是,同时我不得不清醒地看到,即使上帝再给我二十年的 写作生命,没有理由断言一定会比过去的二十年精彩,至少精力不如从前了。所以,读者诸 君,不管我自己多么不甘心,你们现在姑且就把这个集子当做我的代表作吧。  周国平  2004年3月16日散文 散文  我并不主张对苏格拉底哲学作过高评价。他把哲学的注意力移向人生,诚然是一大功绩,但 他进而把人生问题归结为伦理道德,视野又未免狭窄了。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诗人的执著和超脱(1)周国平  一  除夕之夜,陪伴我的只有苏东坡的作品。  读苏东坡豪迈奔放的诗词文章,你简直想不到他有如此坎坷艰难的一生。  有一天饭后,苏东坡捧着肚子踱步,问道:"我肚子里藏些什么?"  侍儿们分别说,满腹都是文章,都是识见。惟独他那个聪明美丽的侍妾朝云说:  "学士一肚子不合时宜。"  苏东坡捧腹大笑,连声称是。在苏东坡的私生活中,最幸运的事就是有这么一个既有魅力、 又有理解力的女人。  以苏东坡之才,治国经邦都会有独特的建树,他任杭州太守期间的政绩就是明证。可是,他 毕竟太富于诗人气质了,禁不住有感便发,不平则鸣,结果总是得罪人。他的诗名冠绝一时 ,流芳百世,但他的五尺之躯却见容不了当权派。无论政敌当道,还是同党秉政,他都照例 不受欢迎。自从身不由己地被推上政治舞台以后,他两度遭到贬谪,从三十五岁开始颠沛流 离,在一地居住从来不满三年。你仿佛可以看见,在那交通不便的时代,他携家带眷,风尘 仆仆,跋涉在中国的荒野古道上,无休无止地向新的谪居地进发。最后,孤身一人流放到海 南岛,他这个一天都离不了朋友的豪放诗人,却被迫像野人一样住在蛇蝎衍生的椰树林里, 在语言不通的蛮族中了却残生。  二  具有诗人气质的人,往往在智慧上和情感上都早熟,在政治上却一辈子也成熟不了。他始终 保持一颗纯朴的童心。他用孩子般天真单纯的眼光来感受世界和人生,不受习惯和成见之囿 ,于是常常有新鲜的体验和独到的发现。他用孩子般天真单纯的眼光来衡量世俗的事务,却 又不免显得不通世故,不合时宜。  苏东坡曾把写作喻作"行云流水","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完全出于自然。 这正是他的人格的写照。个性的这种不可遏止的自然的奔泻,在旁人看来,是一种执著。  真的,诗人的性格各异,可都是一些非常执著的人。他们的心灵好像固结在童稚时代那种色 彩丰富的印象上了,但这种固结不是停滞和封闭,反而是发展和开放。在印象的更迭和跳跃 这一点上,谁能比得上孩子呢?那么,终身保持孩子般速率的人,他所获得的新鲜印象不是 就丰富得惊人了吗?具有诗人气质的人似乎在孩子时期一旦尝到了这种快乐,就终身不能放 弃了。他一生所执著的就是对世界、对人生的独特的新鲜的感受--美感。对于他来说,这 种美感是生命的基本需要。富比王公,没有这种美感,生活就索然乏味。贫如乞儿,不断有 新鲜的美感,照样可以过得快乐充实。  美感在本质上的确是一种孩子的感觉。孩子的感觉,其特点一是纯朴而不雕琢,二是新鲜而 不因袭。这两个特点不正是美感的基本素质吗?然而,除了孩子的感觉,我不知道还有什么 别的感觉。雕琢是感觉的伪造,因袭是感觉的麻痹,所以,美感的丧失就是感觉机能的丧失 。  可是,这个世界毕竟是成人统治的世界啊,他们心满意足,自以为是,像惩戒不听话的孩子 一样惩戒童心不灭的诗人。不必说残酷的政治,就是世俗的爱情,也常常无情地挫伤诗人的 美感。多少诗人以身殉他们的美感,就这样地毁灭了。一个执著于美感的人,必须有超脱之 道,才能维持心理上的平衡。愈是执著,就必须愈是超脱。这就是诗与哲学的结合。凡是得 以安享天年的诗人,哪一个不是兼有一种哲学式的人生态度呢?歌德,托尔斯泰,泰戈尔, 苏东坡……他们在某种程度上都同时是哲学家。  三  美感作为感觉,是在对象化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不能超脱的诗人,总是执著于某一些特殊 的对象。他们的心灵固结在美感上,他们的美感又固结在这些特殊的对象上,一旦丧失这些 对象,美感就失去寄托,心灵就遭受致命的打击。他们不能成为美感的主人,反而让美感受 对象的役使。对于一个诗人来说,最大的祸害莫过于执著于某些特殊的对象了。这是审美上 的异化。自由的心灵本来是美感的源泉,现在反而受自己的产物--对象化的美感即美的对 象--的支配,从而丧失了自由,丧失了美感的原动力。  苏东坡深知这种执著于个别对象的审美方式的危害。在他看来,美感无往而不可对象化。"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如果执著于一物,"游于物之 内",自其内而观之,物就显得又高又大。物挟其高大以临我,我怎么能不眩惑迷乱呢?他 说,他之所以能无往而不乐,就是因为"游于物之外"。"游于物之外",就是不要把对象 化局限于具体的某物,更不要把对象化的要求变成对某物的占有欲。结果,反而为美感的对 象化打开了无限广阔的天地。"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无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你再执著于美感,又有何妨?只要你的美 感不执著于一物,不异化为占有,就不愁得不到满足。  诗人的执著,在于始终保持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诗人的超脱,在于没有狭隘的占有欲望。  所以,苏东坡能够"谈笑生死之际",尽管感觉敏锐,依然胸襟旷达。  苏东坡在惠州谪居时,有一天,在山间行走,已经十分疲劳,而离家还很远。他突然悟到: 人本是大自然之子,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何处不能歇息?于是"心若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诗人的灵魂就 像飞鸿,它不会眷恋自己留在泥上的指爪,它的惟一使命是飞,自由自在地飞翔在美的国度 里。  我相信,哲学是诗的守护神。只有在哲学的广阔天空里,诗的精灵才能自由地、耐久地飞翔 。  198312幸福的悖论(1)周国平  一  把幸福作为研究课题是一件冒险的事。"幸福"一词的意义过于含混,几乎所有人都把自己 向往而不可得的境界称作"幸福",但不同的人所向往的境界又是多么不同。哲学家们提出 过种种幸福论,可以担保的是,没有一种能够为多数人所接受。至于形形色色所谓幸福的" 秘诀",如果不是江湖骗方,也至多是一些老生常谈罢了。  幸福是一种太不确定的东西。一般人把愿望的实现视为幸福,可是,一旦愿望实现了,就真 感到幸福么?萨特一生可谓功成愿遂,常人最企望的两件事,爱情的美满和事业的成功,他 几乎都毫无瑕疵地得到了,但他在垂暮之年却说:"生活给了我想要的东西,同时它又让我 认识到这没多大意思。不过你有什么办法?"  所以,我对一切关于幸福的抽象议论都不屑一顾,而对一切许诺幸福的翔实方案则简直要嗤 之以鼻了。  最近读莫洛亚的《人生五大问题》,最后一题也是"论幸福"。但在前四题中,他对与人生 幸福密切相关的问题,包括爱情和婚姻,家庭,友谊,社会生活,作了生动透剔的论述,令 人读而不倦。幸福问题的讨论历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方面,关系到幸福的客观条件, 另一是心理方面,关系到幸福的主观体验。作为一位优秀的传记和小说作家,莫洛亚的精彩 之处是在后一方面。就社会方面而言,他的见解大体是肯定传统的,但由于他体察人类心理 ,所以并不失之武断,给人留下了思索和选择的余地。  二  自古以来,无论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爱情和婚姻始终被视为个人幸福之命脉 所系。多少幸福或不幸的喟叹,都缘此而起。按照孔德的说法,女人是感情动物,爱情和婚 姻对于女人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即使是行动动物的男人,在事业上获得了辉煌的成功,倘 若在爱情和婚姻上失败了,他仍然会觉得自己非常不幸。  可是,就在这个人们最期望得到幸福的领域里,却很少有人敢于宣称自己是真正幸福的。诚 然,热恋中的情人个个都觉得自己是幸福女神的宠儿,但并非人人都能得到热恋的机遇,有 许多人一辈子也没有品尝过个中滋味。况且热恋未必导致美满的婚姻,婚后的失望、争吵、 厌倦、平淡、麻木几乎是常规,终身如恋人一样缱绻的夫妻毕竟只是幸运的例外。  从理论上说,每一个人在异性世界中都可能有一个最佳对象,一个所谓的"惟一者"、"独 一无二者",或如吉卜林的诗所云,"一千人中之一人"。但是,人生短促,人海茫茫,这 样两个人相遇的几率差不多等于零。如果把幸福寄托在这相遇上,幸福几乎是不可能的。不 过,事实上,爱情并不如此苛求,冥冥中也并不存在非此不可的命定姻缘。正如莫洛亚所说 :"如果因了种种偶然(按:应为必然)之故,一个求爱者所认为独一无二的对象从未出现, 那么,差不多近似的爱情也会在另一个对象身上感到。"期待中的"惟一者",会化身为千 百种形象向一个渴望爱情的人走来。也许爱情永远是个谜,任何人无法说清自己所期待的" 惟一者"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只有到了堕入情网,陶醉于爱情的极乐,一个人才会惊喜地向 自己的情人喊道:"你就是我一直期待着的那个人,就是那个惟一者。"  究竟是不是呢?  也许是的。这并非说,他们之间有一种宿命,注定不可能爱上任何别人。不,如果他们不相 遇,他们仍然可能在另一个人身上发现自己的"惟一者"。然而,强烈的感情经验已经改变 了他们的心理结构,从而改变了他们与其他可能的对象之间的关系。犹如经过一次化合反应 ,他们都已经不是原来的元素,因而不可能再与别的元素发生相似的反应了。在这个意义上 ,一个人一生只能有一次震撼心灵的爱情,而且只有少数人得此幸遇。  也许不是。因为"惟一者"本是痴情的造影,一旦痴情消退,就不再成其"惟一者"了。莫 洛亚引哲学家桑塔耶那的话说:"爱情的十分之九是由爱人自己造成的,十分之一才靠那被 爱的对象。"凡是经历过热恋的人都熟悉爱情的理想化力量,幻想本是爱情不可或缺的因素 。太理智、太现实的爱情算不上爱情。最热烈的爱情总是在两个最富于幻想的人之间发生, 不过,同样真实的是,他们也最容易感到幻灭。如果说普通人是因为运气不佳而不能找到意 中人,那么,艺术家则是因为期望过高而对爱情失望的。爱情中的理想主义往往导致拜伦式 的感伤主义,又进而导致纵欲主义,唐璜有过一千零三个情人,但他仍然没有找到他的"惟 一者",他注定找不到。  无幻想的爱情太平庸,基于幻想的爱情太脆弱,幸福的爱情究竟可能吗?我知道有一种真实 ,它能不断地激起幻想,有一种幻想,它能不断地化为真实。我相信,幸福的爱情是一种能 不断地激起幻想、又不断地被自身所激起的幻想改造的真实。  三  爱情是无形的,只存在于恋爱者的心中,即使人们对于爱情的感受有千万差别,但在爱情问 题上很难作认真的争论。婚姻就不同了,因为它是有形的社会制度,立废取舍,人是有主动 权的。随着文明的进展,关于婚姻利弊的争论愈演愈烈。有一派人认为婚姻违背人性,束缚 自由,败坏或扼杀爱情,本质上是不可能幸福的。莫洛亚引婚姻反对者的话说:"一对夫妇 总依着两人中较为庸碌的一人的水准而生活的。"此言可谓刻薄。但莫洛亚本人持赞成婚姻 的立场,认为婚姻是使爱情的结合保持相对稳定的惟一方式。只是他把艺术家算作了例外。幸福的悖论(2)周国平  在拥护婚姻的一派人中,对于婚姻与爱情的关系又有不同看法。两个截然不同的哲学家,尼 采和罗素,都要求把爱情与婚姻区分开来,反对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而主张婚姻以优生和 培育后代为基础,同时保持婚外爱情的自由。法国哲学家阿兰认为,婚姻的基础应是逐渐取 代爱情的友谊。莫洛亚修正说:"在真正幸福的婚姻中,友谊必得与爱情融和一起。"也许 这是一个比较令人满意的答案。爱情基于幻想和冲动,因而爱情的婚姻结局往往不幸。但是 ,无爱情的婚姻更加不幸。仅以友谊为基础的夫妇关系诚然彬彬有礼,但未免失之冷静。保 持爱情的陶醉和热烈,辅以友谊的宽容和尊重,从而除去爱情难免会有的嫉妒和挑剔,正是 加固婚姻的爱情基础的方法。不过,实行起来并不容易,其中诚如莫洛亚所说必须有诚意, 但单凭诚意又不够。爱情仅是感情的事,婚姻的幸福却是感情、理智、意志三方通力合作的 结果,因而更难达到。"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此话也可解 为:千百种因素都可能导致婚姻的不幸,但没有一种因素可以单独造成幸福的婚姻。结婚不 啻是把爱情放到琐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去经受考验。莫洛亚说得好,准备这样做的人不可抱 着买奖券侥幸中头彩的念头,而必须像艺术家创作一部作品那样,具有一定要把这部艰难的 作品写成功的决心。  四  两性的天性差异可以导致冲突,从而使共同生活变得困难,也可以达成和谐,从而造福人生 。  尼采曾说:"同样的激情在两性身上有不同的节奏,所以男人和女人不断地发生误会。"可 见,两性之间的和谐并非现成的,它需要一个彼此接受、理解、适应的过程。  一般而论,男性重行动,女性重感情,男性长于抽象观念,女性长于感性直觉,男性用刚强 有力的线条勾画出人生的轮廓,女性为之抹上美丽柔和的色彩。  欧洲妇女解放运动初起时,一帮女权主义者热情地鼓动妇女走上社会,从事与男子相同的职 业。爱伦凯女士指出,这是把两性平权误认作两性功能相等了。她主张女子在争得平等权利 之后,回到丈夫和家庭那里去,以自由人的身份从事其最重要的工作--爱和培育后代。现 代的女权主义者已经越来越重视发展女子天赋的能力,而不再天真地孜孜于抹平性别差异了 。  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特殊作用尚有待于发掘。马尔库塞认为,由于女性与资本主义异化劳动 世界相分离,因此她们能更多地保持自己的感性,比男子更人性化。的确,女性比男性更接 近自然,更扎根于大地,有更单纯的、未受污染的本能和感性。所以,莫洛亚说:"一个纯 粹的男子,最需要一个纯粹的女子去补充他……因了她,他才能和种族这深切的观念保持恒 久的接触。"又说:"我相信若是一个社会缺少女人的影响,定会堕入抽象,堕入组织的疯 狂,随后是需要专制的现象……没有两性的合作,决没有真正的文明。"在人性片面发展的 时代,女性是一种人性复归的力量。德拉克罗瓦的名画《自由引导人民》,画中的自由神是 一位袒着胸脯、未着军装、面容安详的女子。歌德诗曰:"永恒之女性,引导我们走。"走 向何方?走向一个更实在的人生,一个更人情味的社会。  莫洛亚可说是女性的一位知音。人们常说,女性爱慕男性的"力",男性爱慕女性的"美" 。莫洛亚独能深入一步,看出:"真正的女性爱慕男性的'力',因为她们稔知强有力的男 子的弱点。""女人之爱强的男子只是表面的,且她们所爱的往往是强的男子的弱点。"我 只想补充一句:强的男子可能对千百个只知其强的崇拜者无动于衷,却会在一个知其弱点的 女人面前倾倒。  五  男女之间是否可能有真正的友谊?这是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遇到、常常引起争论的一个难题。 即使在最封闭的社会里,一个人恋爱了,或者结了婚,仍然不免与别的异性接触和可能发生 好感。这里不说泛爱者和爱情转移者,一般而论,一种排除情欲的澄明的友谊是否可能呢?  莫洛亚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是饶有趣味的。他列举了三种异性之间友谊的情形:一方单恋而另 一方容忍;一方或双方是过了恋爱年龄的老人;旧日的恋人转变为友人。分析下来,其中每 一种都不可能完全排除性吸引的因素。道德家们往往攻击这种"杂有爱的成分的友谊",莫 洛亚的回答是:即使有性的因素起作用,又有什么要紧呢!"既然身为男子与女子,若在生 活中忘记了肉体的作用,始终是件疯狂的行为。"  异性之间的友谊即使不能排除性的吸引,它仍然可以是一种真正的友谊。蒙田曾经设想,男 女之间最美满的结合方式不是婚姻,而是一种肉体得以分享的精神友谊。拜伦在谈到异性友 谊时也赞美说:"毫无疑义,性的神秘力量在其中也如同在血缘关系中占据着一种天真无邪 的优越地位,把这谐音调弄到一种更微妙的境界。如果能摆脱一切友谊所防止的那种热情, 又充分明白自己的真实情感,世间就没有什么能比得上做女人的朋友了,如果你过去不曾做 过情人,将来也不愿做了。"在天才的生涯中起重要作用的女性未必是妻子或情人,有不少 倒是天才的精神挚友,只要想一想贝蒂娜与歌德、贝多芬,梅森葆夫人与瓦格纳、尼采、赫 尔岑、罗曼?罗兰,莎乐美与尼采、里尔克、弗洛伊德,梅克夫人与柴可夫斯基,就足够了 。当然,性的神秘力量在其中起着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区别只在于,这种力量因客观情 境或主观努力而被限制在一个有益无害的地位,既可为异性友谊罩上一种为同性友谊所未有 的温馨情趣,又不致像爱情那样激起一种疯狂的占有欲。: >幸福的悖论(3)周国平  六  在经过种种有趣的讨论之后,莫洛亚得出了一个似乎很平凡的结论:幸福在于爱,在于自我 的遗忘。  当然,事情并不这么简单。康德曾经提出理性面临的四大二律背反,我们可以说人生也面临 种种二律背反,爱与孤独便是其中之一。莫洛亚引用了拉伯雷《巨人传》中的一则故事。巴 奴越去向邦太葛吕哀征询关于结婚的意见,他在要不要结婚的问题上陷入了两难的困境:结 婚吧,失去自由,不结婚吧,又会孤独。其实这种困境不独在结婚问题上存在。个体与类的 分裂早就埋下了冲突的种子,个体既要通过爱与类认同,但又不愿完全融入类之中而丧失自 身。绝对的自我遗忘和自我封闭都不是幸福,并且也是不可能的。在爱之中有许多烦恼,在 孤独之中又有许多悲凉。另一方面呢,爱诚然使人陶醉,孤独也未必不使人陶醉。当最热烈 的爱受到创伤而返诸自身时,人在孤独中学会了爱自己,也学会了理解别的孤独的心灵和深 藏在那些心灵中的深邃的爱,从而体味到一种超越的幸福。  一切爱都基于生命的欲望,而欲望不免造成痛苦。所以,许多哲学家主张节欲或禁欲,视宁 静、无纷扰的心境为幸福。但另一些哲学家却认为拼命感受生命的欢乐和痛苦才是幸福,对 于一个生命力旺盛的人,爱和孤独都是享受。如果说幸福是一个悖论,那么,这个悖论的解 决正存在于争取幸福的过程之中。其中有斗争,有苦恼,但只要希望尚存,就有幸福。所以 ,我认为莫洛亚这本书的结尾句是说得很精彩的:"若将幸福分析成基本原子时,亦可见它 是由斗争与苦恼形成的,惟此斗争与苦恼永远被希望所挽救而已。"  19873: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1)周国平  一  我的怪癖是喜欢一般哲学史不屑记载的哲学家,宁愿绕开一个个曾经显赫一时的体系的颓宫 ,到历史的荒村陋巷去寻找他们的足迹。爱默生就属于这些我颇愿结识一番的哲学家之列。  我对爱默生向往已久。在我的精神旅行图上,我早已标出那个康科德小镇的方位。尼采常常 提到他。如果我所喜欢的某位朋友常常情不自禁地向我提起他所喜欢的一位朋友,我知道我 也准能喜欢他的这位朋友。  作为美国文艺复兴的领袖和杰出的散文大师,爱默生已名垂史册。作为-名哲学家,他却似 乎进不了哲学的"正史"。他是一位长于灵感而拙于体系的哲学家。他的"体系",所谓超 验主义,如今在美国恐怕也没有人认真看待了。如果我试图对他的体系作一番条分缕析的解 说,就未免太迂腐了。我只想受他的灵感的启发,随手写下我的感触。超验主义死了,但爱 默生的智慧永存。  二  也许没有一个哲学家不是在实际上试图建立某种体系,赋予自己最得意的思想以普遍性形式 。声称反对体系的哲学家也不例外。但是,大千世界的神秘不会屈从于任何公式,没有一个 体系能够万古长存。幸好真正有生命力的思想不会被体系的废墟掩埋,一旦除去体系的虚饰 ,它们反以更加纯粹的面貌出现在天空下,显示出它们与阳光、土地、生命的坚实联系,在 我们心中唤起亲切的回响。  爱默生相信,人心与宇宙之间有着对应关系,所以每个人凭内心体验就可以认识自然和历史 的真理。这就是他的超验主义,有点像主张"吾心即是宇宙"、"心即理"、"致良知"的 宋明理学。人心与宇宙之间究竟有没有对应关系,这是永远无法在理论上证实或驳倒的。一 种形而上学不过是一种信仰,其作用只是用来支持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立场。我宁可直接面 对这种人生态度和价值立场,而不去追究它背后的形而上学信仰。于是我看到,爱默生想要 表达的是他对人性完美发展的可能性的期望和信心,他的哲学是一首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的 个性解放的赞美诗。  但爱默生的人道主义不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单纯回声。他生活在十九世纪,和同时代少数几个 伟大思想家一样,他也是揭露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现象的先知先觉者。每个人都是一个宇 宙,但在现实中却成了碎片。"社会是这样一种状态,每一个人都像是从身上锯下来的一段 肢体,昂然地走来走去,许多怪物--一个好手指,一个颈项,一个胃,一个肘弯,但是从 来不是一个人。"我想起了马克思在一八四四年的手稿中对人的异化的分析。我也想起了尼 采的话:"我的目光从今天望到过去,发现比比皆是:碎片、断肢和可怕的偶然--可是没 有人!"他们的理论归宿当然截然不同,但都同样热烈怀抱着人性全面发展的理想。往往有 这种情况:同一种激情驱使人们从事理论探索,结果却找到了不同的理论,甚至彼此成为思 想上的敌人。但是,真的是敌人吗?  三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每个人的天性中都蕴藏着大自然赋予的创造力。把这个观点运用到读 书上,爱默生提倡一种"创造性的阅读"。这就是: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书籍当作注 解;听别人发言是为了使自己能说话;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  几乎一切创造欲强烈的思想家都对书籍怀着本能的警惕。蒙田曾谈到"文殛",即因读书过 多而被文字之斧砍伤,丧失了创造力。叔本华把读书太滥譬作将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思想的 跑马场。爱默生也说:"我宁愿从来没有看见过一本书,而不愿意被它的吸力扭曲过来,把 我完全拉到我的轨道外面,使我成为一颗卫星,而不是一个宇宙。"  许多人热心地请教读书方法,可是如何读书其实是取决于整个人生态度的。开卷有益,也可 能有害。过去的天才可以成为自己天宇上的繁星,也可以成为压抑自己的偶像。爱默生俏皮 地写道:"温顺的青年人在图书馆里长大,他们相信他们的责任是应当接受西塞罗、洛克、 培根的意见;他们忘了西塞罗、洛克与培根写这些书的时候,也不过是图书馆里的青年人。 "我要加上一句:幸好那时图书馆的藏书比现在少得多,否则他们也许成不了西塞罗、洛克 、培根了。  好的书籍是朋友,但也仅仅是朋友。与好友会晤是快事,但必须自己有话可说,才能真正快 乐。一个愚钝的人,再智慧的朋友对他也是毫无用处的,他坐在一群才华横溢的朋友中间, 不过是一具木偶,一个讽刺,一种折磨。每人都是一个神,然后才有奥林匹斯神界的欢聚。  我们读一本书,读到精彩处,往往情不自禁地要喊出声来:这是我的思想,这正是我想说的 ,被他偷去了!有时候真是难以分清,哪是作者的本意,哪是自己的混入和添加。沉睡的感 受唤醒了,失落的记忆找回了,朦胧的思绪清晰了。其余一切,只是死的"知识",也就是 说,只是外在于灵魂有机生长过程的无机物。  我曾经计算过,尽我有生之年,每天读一本书,连我自己的藏书也读不完。何况还不断购进 新书,何况还有图书馆里难计其数的书。这真有点令人绝望。可是,写作冲动一上来,这一 切全忘了。爱默生说得漂亮:"当一个人能够直接阅读上帝的时候,那时间太宝贵了,不能 够浪费在别人阅读后的抄本上。"只要自已有旺盛的创作欲,无暇读别人写的书也许是一种 幸运呢。: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2)周国平  四  有两种自信:一种是人格上的独立自主,藐视世俗的舆论和功利;一种是理智上的狂妄自大 ,永远自以为是,自我感觉好极了。我赞赏前一种自信,对后一种自信则总是报以几分不信 任。  人在世上,总要有所依托,否则会空虚无聊。有两样东西似乎是公认的人生支柱,在讲究实 际的人那里叫职业和家庭,在注重精神的人那里叫事业和爱情。食色性也,职业和家庭是社 会认可的满足人的两大欲望的手段,当然不能说它们庸俗。然而,职业可能不称心,家庭可 能不美满,欲望是满足了,但付出了无穷烦恼的代价。至于事业的成功和爱情的幸福,尽管 令人向往之至,却更是没有把握的事情。而且,有些精神太敏感的人,即使得到了这两样东 西,还是不能摆脱空虚之感。  所以,人必须有人格上的独立自主。你诚然不能脱离社会和他人生活,但你不能一味攀援在 社会建筑物和他人身上。你要自己在生命的土壤中扎根。你要在人生的大海上抛下自己的锚 。一个人如果把自己仅仅依附于身外的事物,即使是极其美好的事物,顺利时也许看不出他 的内在空虚,缺乏根基,一旦起了风浪,例如社会动乱,事业挫折,亲人亡故,失恋,等等 ,就会一蹶不振乃至精神崩溃。正如爱默生所说:"然而事实是:他早已是一只漂流着的破 船,后来起的这一阵风不过向他自己暴露出他流浪的状态。"爱默生写有长文热情歌颂爱情 的魅力,但我更喜欢他的这首诗:  为爱牺牲一切,  服从你的心;  朋友,亲戚,时日,  名誉,财产,  计划,信用与灵感,  什么都能放弃。  为爱离弃一切;  然而,你听我说:……  你须要保留今天,  明天,你整个的未来,  让它们绝对自由,  不要被你的爱人占领。  如果你心爱的姑娘另有所欢,你还她自由。  你应当知道  半人半神走了,  神就来了。  世事的无常使得古来许多贤哲主张退隐自守,清静无为,无动于衷。我厌恶这种哲学。我喜 欢看见人们生气勃勃地创办事业,如痴如醉地堕入情网,痛快淋漓地享受生命。但是,不要 忘记了最主要的事情:你仍然属于你自己。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自足 的精神世界。这是一个安全的场所,其中珍藏着你最珍贵的宝物,任何灾祸都不能侵犯它。 心灵是一本奇特的账簿,只有收入,没有支出,人生的一切痛苦和欢乐,都化作宝贵的体验 记入它的收入栏中。是的,连痛苦也是一种收入。人仿佛有了两个自我,一个自我到世界上 去奋斗,去追求,也许凯旋,也许败归,另一个自我便含着宁静的微笑,把这遍体汗水和血 迹的哭着笑着的自我迎回家来,把丰厚的战利品指给他看,连败归者也有一份。  爱默生赞赏儿童身上那种不怕没得饭吃、说话做事从不半点随人的王公贵人派头。一到成年 ,人就注重别人的观感,得失之患多了。我想,一个人在精神上真正成熟之后,又会返璞归 真,重获一颗自足的童心。他消化了社会的成规习见,把它们扬弃了。  五  还有一点余兴,也一并写下。有句成语叫大智若愚。人类精神的这种逆反形式很值得研究一 番。我还可以举出大善若恶,大悲若喜,大信若疑,大严肃若轻浮。在爱默生的书里,我也 找到了若干印证。  悲剧是深刻的,领悟悲剧也须有深刻的心灵。"性情浅薄的人遇到不幸,他的感情仅只是演 说式的做作。"然而这不是悲剧。人生的险难关头最能检验一个人的灵魂深浅。有的人一生 接连遭到不幸,却未尝体验过真正的悲剧情感。相反,表面上一帆风顺的人也可能经历巨大 的内心悲剧。一切高贵的情感都羞于表白,一切深刻的体验都拙于言辞。大悲者会以笑谑嘲 弄命运,以欢容掩饰哀伤。丑角也许比英雄更知人生的辛酸。爱默生举了一个例子:正当喜 剧演员卡里尼使整个那不勒斯城的人都笑断肚肠的时候,有一个病人去找城里的一个医生, 治疗他致命的忧郁症。医生劝他到戏院去看卡里尼的演出,他回答:"我就是卡里尼。"  与此相类似,最高的严肃往往貌似玩世不恭。古希腊人就已经明白这个道理。爱默生引用普 鲁塔克的话说:"研究哲理而外表不像研究哲理,在嬉笑中做成别人严肃认真地做的事,这 是最高的智慧。"正经不是严肃,就像教条不是真理一样。真理用不着板起面孔来增添它的 权威。在那些一本正经的人中间,你几乎找不到一个严肃思考过人生的人。不,他们思考的 多半不是人生,而是权力,不是真理,而是利益。真正严肃思考过人生的人知道生命和理性 的限度,他能自嘲,肯宽容,愿意用一个玩笑替受窘的对手解围,给正经的论敌一个教训。 他以诙谐的口吻谈说真理,仿佛故意要减弱他的发现的重要性,以便只让它进入真正知音的 耳朵。  尤其是在信仰崩溃的时代,那些佯癫装疯的狂人倒是一些太严肃地对待其信仰的人。鲁迅深 知此中之理,说嵇康、阮籍表面上毁坏礼教,实则倒是太相信礼教,因为不满意当权者利用 和亵渎礼教,才以反礼教的过激行为发泄内心愤想。其实,在任何信仰体制之下,多数人并 非真有信仰,只是做出相信的样子罢了。于是过分认真的人就起而论究是非,阐释信仰之真 谛,结果被视为异端。一部基督教史就是没有信仰的人以维护信仰之名把有信仰的人当作邪 教徒烧死的历史。殉道者多半死于同志之手而非敌人之手。所以,爱默生说,伟大的有信仰 的人永远被目为异教徒,终于被迫以一连串的怀疑论来表现他的信念。怀疑论实在是过于认 真看待信仰或知识的结果。苏格拉底为了弄明智慧的实质,遍访雅典城里号称有智慧的人, 结果发现他们只是在那里盲目自信,其实并无智慧。他到头来认为自己仍然不知智慧为何物 ,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我知道我一无所知。"哲学史上的怀疑论者大抵都是太认真地要 追究人类认识的可靠性,结果反而疑团丛生。  19876: >活着写作是多么美好(1)周国平  一  我爱读作家、艺术家写的文论甚于理论家、批评家写的文论。当然,这里说的作家和理论家 都是指够格的。我不去说那些写不出作品的低能作者写给读不懂作品的低能读者看的作文原 理之类,这些作者的身份是理论家还是作家,真是无所谓的。好的作家文论能唤起创作欲, 这种效果,再高明的理论家往往也无能达到。在作家文论中,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玫瑰》 (亦译《金蔷薇》)又属别具一格之作,它诚如作者所说是一本论作家劳动的札记,但同时也 是一部优美的散文集。书中云:"某些书仿佛能迸溅出琼浆玉液,使我们陶醉,使我们受到 感染,敦促我们拿起笔来。"此话正可以用来说它自己。这本谈艺术创作的书本身就是一件 精美的艺术作品,它用富有魅力的语言娓娓谈论着语言艺术的魅力。传递给我们的不只是关 于写作的知识或经验,而首先是对美、艺术、写作的热爱。它使人真切感到:活着写作是多 么美好!  二  回首往事,谁不缅怀童年的幸福?童年之所以幸福,是因为那时候我们有最纯净的感官。在 孩子眼里,世界每一天都是新的,样样事物都罩着神奇的色彩。正如作者所说,童年时代的 太阳要炽热得多,草要茂盛得多,雨要大得多,天空的颜色要深得多,周围的人要有趣得多 。孩子好奇的目光把世界照耀得无往而不美。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的感觉尚未受功利 污染,也尚未被岁月钝化。也许,对世界的这种新鲜敏锐的感觉已经是日后创作欲的萌芽了 。  然后是少年时代,情心初萌,醉意荡漾,沉浸于一种微妙的心态,觉得每个萍水相逢的少女 都那么美丽。羞怯而又专注的眼波,淡淡的发香,微启的双唇中牙齿的闪光,无意间碰到的 冰凉的手指,这一切都令人憧憬爱情,感到一阵甜蜜的惆怅。那是一个几乎人人都曾写诗的 年龄。  但是,再往后情形就不同了。"诗意地理解生活,理解我们周围的一切--是我们从童年时 代得到的最可贵的礼物。要是一个人在成年之后的漫长的冷静岁月中,没有丢失这件礼物, 那么他就是个诗人或者作家。"可惜的是,多数人丢失了这件礼物。也许是不可避免的,匆 忙的实际生活迫使我们把事物简化、图式化,无暇感受种种细微差别。概念取代了感觉,我 们很少看、听和体验。当伦敦居民为了谋生而匆匆走过街头时,哪有闲心去仔细观察街上雾 的颜色?谁不知道雾是灰色的!直到莫奈到伦敦把雾画成了紫红色的,伦敦人才始而愤怒,继 而吃惊地发现莫奈是对的,于是称他为"伦敦雾的创造者"。  一个艺术家无论在阅历和技巧方面如何成熟,在心灵上却永是孩子,不会失去童年的清新直 觉和少年的微妙心态。他也许为此要付出一些代价,例如在功利事务上显得幼稚笨拙。然而 ,有什么快乐比得上永远新鲜的美感的快乐呢?即使那些追名逐利之辈,偶尔回忆起早年曾 有过的"诗意地理解生活"的情趣,不也会顿生怅然若失之感么?蒲宁坐在车窗旁眺望窗外 渐渐消融的烟影,赞叹道:"活在世上是多么愉快呀!哪怕只能看到这烟和光也心满意足了 。我即使缺胳膊断腿,只要能坐在长凳上望太阳落山,我也会因而感到幸福的。我所需要的 只是看和呼吸,仅此而已。"的确,蒲宁是幸福的,一切对世界永葆新鲜美感的人是幸福的 。  三  自席勒以来,好几位近现代哲人主张艺术具有改善人性和社会的救世作用。对此当然不应作 浮表的理解,简单地把艺术当作宣传和批判的工具。但我确实相信,一个人,一个民族,只 要爱美之心犹存,就总有希望。相反,"哀莫大于心死",倘若对美不再动心,那就真正无 可救药了。  据我观察,对美敏感的人往往比较有人情味,在这方面迟钝的人则不但性格枯燥,而且心肠 多半容易走向冷酷。民族也是如此,爱美的民族天然倾向自由和民主,厌恶教条和专制。对 土地和生活的深沉美感是压不灭的潜在的生机,使得一个民族不会长期忍受僵化的政治体制 和意识形态,迟早要走上革新之路。  帕乌斯托夫斯基擅长用信手拈来的故事,尤其是大师生活中的小故事,来说明这一类艺术的 真理。有一天,安徒生在林中散步,看到那里长着许多蘑菇,便设法在每一只蘑菇下边藏了 一件小食品或小玩意儿。次日早晨,他带守林人的七岁的女儿走进这片树林。当孩子在蘑菇 下发现这些意想不到的小礼物时,眼睛里燃起了难以形容的惊喜。安徒生告诉她,这些东西 是地精藏在那里的。  "您欺骗了天真的孩子!"一个耳闻此事的神父愤怒地指责。  安徒生答道:"不,这不是欺骗,她会终生记住这件事的。我可以向您担保,她的心决不会 像那些没有经历过这则童话的人那样容易变得冷酷无情。"  在某种意义上,美、艺术都是梦。但是,梦并不虚幻,它对人心的作用和它在人生中的价值 完全是真实的。弗洛伊德早已阐明,倘没有梦的疗慰,人人都非患神经官能症不可。帕氏也 指出,对想像的信任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渊源于生活的想像有时候会反过来主宰生活。不妨 设想一下,倘若彻底排除掉梦、想像、幻觉的因素,世界不再有色彩和音响,人心不再有憧 憬和战栗,生命还有什么意义?帕氏谈到,人人都有存在于愿望和想像之中的、未在现实生 活中得到实现的"第二种生活"。应当承认,这"第二种生活"并非无足轻重的。说到底, 在这世界上,谁的经历不是平凡而又平凡?内心经历的不同才在人与人之间铺设了巨大的鸿 沟。《金玫瑰》中那个老清扫工夏米的故事是动人的,他怀着异乎寻常的温情,从银匠作坊 的尘土里收集金粉,日积月累,终于替他一度抚育过的苏珊娜打了一朵精致的金玫瑰。小苏 珊娜曾经盼望有人送她这样一朵金玫瑰,可这时早已成年,远走高飞,不知去向。夏米悄悄 地死去了,人们在他的枕头下发现了用天蓝色缎带包好的金玫瑰,缎带皱皱巴巴,发出一股 耗子的臊味。不管夏米的温情如何没有结果,这温情本身已经足够伟大。一个有过这番内心 经历的夏米,当然不同于一个无此经历的普通清扫工。在人生画面上,梦幻也是真实的一笔 。: >活着写作是多么美好(2)周国平  四  作为一个作家,帕氏对于写作的甘苦有真切的体会。我很喜欢他谈论创作过程的那些篇章。  创作过程离不开灵感。所谓灵感,其实包括两种不同状态。一是指稍纵即逝的感受、思绪、 意象等等的闪现,或如帕氏所说,"不落窠臼的新的思想或新的画面像闪电似地从意识深处 迸发出来。"这时必须立即把它们写下来,不能有分秒的耽搁,否则它们会永远消逝。这种 状态可以发生在平时,便是积累素材的良机,也可以发生在写作中,便是文思泉涌的时刻。 另一是指预感到创造力高涨而产生的喜悦,屠格涅夫称之为"神的君临",阿?托尔斯泰称 之为"涨潮"。这时候会有一种欲罢不能的写作冲动,尽管具体写些什么还不清楚。帕氏形 容它如同初恋,心由于预感到即将有奇妙的约会,即将见到美丽的明眸和微笑,即将作欲言 又止的交谈而怦怦跳动。也可以说好像踏上一趟新的旅程,为即将有意想不到的幸福邂逅, 即将结识陌生可爱的人和地方而欢欣鼓舞。  灵感不是作家的专利,一般人在一生中多少都有过新鲜的感受或创作的冲动,但要把灵感变 成作品绝非易事,而作家的甘苦正在其中。老托尔斯泰说得很实在:"灵感就是突然显现出 你所能做到的事。灵感的光芒越是强烈,就越是要细心地工作,去实现这一灵感。"帕氏举 了许多大师的例子说明实现灵感之艰难。福楼拜写作非常慢,为此苦恼不堪地说:"这样写 作品,真该打自己耳光。"陀思妥耶夫斯基发现,他写出来的作品总是比构思时差,便叹道 :"构思和想像一部小说,远比将它遣之笔端要好得多。"帕氏自己也承认:"世上没有任 何事情比面对素材一筹莫展更叫人难堪,更叫人苦恼的了。"一旦进入实际的写作过程,预 感中奇妙的幽会就变成了成败未知的苦苦追求,诱人的旅行就变成了前途未卜的艰苦跋涉。 赋予飘忽不定的美以形式,用语言表述种种不可名状的感觉,这一使命简直令人绝望。勃洛 克针对莱蒙托夫说的话适用于一切诗人:"对子虚乌有的春天的追寻,使你陷入愤激若狂的 郁闷。"海涅每次到罗浮宫,都要一连好几个小时坐在维纳斯雕像前哭泣。他怎么能不哭泣 呢?美如此令人心碎,人类的语言又如此贫乏无力……  然而,为写作受苦终究是值得的。除了艺术,没有什么能把美留住。除了作品,没有什么能 把灵感留住。普利什文有本事把每一片飘零的秋叶都写成优美的散文,落叶太多了,无数落 叶带走了他来不及诉说的思想。不过,他毕竟留住了一些落叶。正如费特的诗所说:"这片 树叶虽已枯黄凋落,但是将在诗歌中发出永恒的金光。"一切快乐都要求永恒,艺术家便是 呕心沥血要使瞬息的美感之快乐常驻的人,他在创造的苦役中品味到了造物主的欢乐。  五  在常人看来,艺术与爱情有着不解之缘。惟有艺术家自己明白,两者之间还有着不可调和的 冲突,他们常常为此面临两难的抉择。  威尼斯去维罗纳的夜行驿车里,安徒生结识了热情而内向的埃列娜,她默默爱上了这位其貌 不扬的童话作家。翌日傍晚,安徒生忐忑不安地走进埃列娜在维罗纳的寓所,然而不是为了 向他同样也钟情的这个女子倾诉衷肠,而是为了永久的告别。他不相信一个美丽的女子会长 久爱自己,连他自己也嫌恶自己的丑陋。说到底,爱情只有在想像中才能天长地久。埃列娜 看出这个童话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却害怕童话,原谅了他。此后他俩再也没有见过面,但终生 互相思念。  巴黎市郊莫泊桑的别墅外,一个天真美丽的姑娘拉响了铁栅栏门的门铃。这是一个穷苦女工 ,莫泊桑小说艺术的崇拜者。得知莫泊桑独身一人,她心里出现了一个疯狂的念头,要把生 命奉献给他,做他的妻子和女奴。她整整一年省吃俭用,为这次见面置了一身漂亮衣裳。来 开门的是莫泊桑的朋友,一个色鬼。他骗她说,莫泊桑携着情妇度假去了。姑娘惨叫一声, 踉跄而去。色鬼追上了她。当天夜里她为了恨自己,恨莫泊桑,委身给了色鬼。后来她沦为 名震巴黎的雏妓。莫泊桑听说此事后,只是微微一笑,觉得这是篇不坏的短篇小说的题材。  我把《金玫瑰》不同篇章叙述的这两则轶事放到一起,也许会在安徒生的温柔的自卑和莫泊 桑的冷酷的玩世不恭之间造成一种对照,但他们毕竟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珍惜艺术胜于珍 惜现实中的爱情。据说这两位大师临终前都悔恨了,安徒生恨自己错过了幸福的机会,莫泊 桑恨自己亵渎了纯洁的感情。可是我敢断言,倘若他们能重新生活,一切仍会照旧。  艺术家就其敏感的天性而言,比常人更易堕入情网,但也更易感到失望或厌倦。只有在艺术 中才有完美。在艺术家心目中,艺术始终是第一位的。即使他爱得如痴如醉,倘若爱情的缠 绵妨碍了他从事艺术,他就仍然会焦灼不安。即使他因失恋而痛苦,只要艺术的创造力不衰 ,他就仍然有生活的勇气和乐趣。最可怕的不是无爱的寂寞或失恋的苦恼,而是丧失创造力 。在这方面,爱情的痴狂或平淡都构成了威胁。无论是安徒生式的逃避爱情,还是莫泊桑式 的玩世不恭,实质上都是艺术本能所构筑的自我保护的堤坝。艺术家的确属于一个颠倒的世 界,他把形式当作了内容,而把内容包括生命、爱情等等当作了形式。诚然,从总体上看, 艺术是为人类生命服务的。但是,惟有以自己的生命为艺术服务的艺术家,才能创造出这为 人类生命服务的艺术来。帕氏写道:"如果说,时间能够使爱情……消失殆尽的话,那么时 间却能够使真正的文学成为不朽之作。"人生中有一些非常美好的瞬息,为了使它们永存, 活着写作是多么美好!  19883: >女性拯救人类周国平  拯救人类女性是一个神秘的性别。在各个民族的神话和宗教传说中,她既是美、爱情、丰饶 的象征,又是诱惑、罪恶、堕落的象征。她时而被神化,时而被妖化。诗人们讴歌她,又诅 咒她。她长久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掀开面纱,我们看到的仍是神秘莫测的面影和眼波。  有人说,女性是晨雾萦绕的绿色沼泽。这个譬喻形象地道出了男子心目中女性的危险魅力。  也许,对于诗人来说,女性的神秘是不必也不容揭破的,神秘一旦解除,诗意就荡然无存了 。但是,觉醒的理性不但向人类、而且向女性也发出了"认识你自己"的召唤,一门以女性 自我认识为宗旨的综合学科--女性学--正在兴起并迅速发展。面对这一事实,诗人们倒 毋须伤感,因为这门新兴学科将充分研究他们作品中所创造的女性形象,他们对女性的描绘 也许还从未受到女性自身如此认真的关注呢。  一般来说,认识自己是件难事。难就难在这里不仅有科学与迷信、真理与谬误、良知与偏见 的斗争,而且有不同价值取向的冲突。"人是什么"的问题势必与"人应该是什么"、"人 能够是什么"的问题紧相纠缠。同样,"女人是什么"的问题总是与"女人应该是什么"、 "女人能够是什么"的问题难分难解。正是问题的这一价值内涵使得任何自我认识同时也成 了一个永无止境的自我评价、自我设计、自我创造的过程。  在人类之外毕竟不存在一个把人当作认识对象的非人族类,所谓神意也只是人类自我认识的 折射。女性的情形就不同了,有一个相异的性类对她进行着认识和评价,因此她的自我认识 难以摆脱男性观点的纠缠和影响。人们常常争论:究竟男人更理解女人,还是女人自己更理 解女人?也许我们可以说女人"当局者迷",但是男人并不据有"旁观者清"的优势,因为 他在认识女人时恰恰不是旁观者,而也是一个当局者,不可能不受欲念和情感的左右。两性 之间事实上不断发生误解,但这种误解又是同各性对自身的误解互为前提的。另一方面,我 们即使彻底排除了男权主义的偏见,却终归不可能把男性观点对女性的影响也彻底排除掉。 无论到什么时候,女人离开男人就不成其为女人,就像男人离开女人就不成其为男人一样。 男人和女人是互相造就的,肉体上如此,精神上也如此。两性存在虽然同属人的存在,但各 自性别意识的形成却始终有赖于对立性别的存在及其对己的作用。这种情形既加重了、也减 轻了女性自我认识的困难。在各个时代的男性中,始终有一些人超越了社会的政治经济偏见 而成为女性的知音,他们的意见是值得女性学家重视的。  对于女人,有两种常见的偏见。男权主义者在"女人"身上只见"女",不见"人",把女 人只看作性的载体,而不看作独立的人格。某些偏激的女权主义者在"女人"身上只见"人 ",不见"女",只强调女人作为人的存在,抹杀其性别存在和性别价值。后者实际上是男 权主义的变种,是男权统治下女性自卑的极端形式。真实的女人当然既是"人",又是"女 ",是人的存在与性别存在的统一。正像一个健全的男子在女人身上寻求的既是同类,又是 异性一样,在一个健全的女人看来,倘若男人只把她看作无性别的抽象的人,所受侮辱的程 度决不亚于只把她看作泄欲和生育的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西方文明日益暴露其弊病,愈来愈多的有识之士从女性身上发现了一种 疗救弊病的力量。对于这种力量,艺术家早有觉悟,所以歌德诗曰:"永恒之女性,领导我 们走。"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在哲学家们也纷纷觉悟了。马尔库塞指出,由于妇女和资本主 义异化劳动世界相分离,这就使得她们有可能不被行为原则弄得过于残忍,有可能更多地保 持自己的感性,也就是说,比男人更人性化。他得出结论:一个自由的社会将是一个女性社 会。法国后结构主义者断言,如果没有人类历史的"女性化",世界就不可能得救。女性本 来就比男性更富于人性的某些原始品质,例如情感、直觉和合群性,而由于她们相对脱离社 会的生产过程和政治斗争,使这些品质较少受到污染。因此,在"女人"身上,恰恰不是抽 象的"人",而是作为性别存在的"女",更多地保存和体现了人的真正本性。同为强调" 女人"身上的"女",男权偏见是为了说明女人不是人,现代智慧却是要启示女人更是人。 当然,我们说女性拯救人类,并不意味着让女性独担这救世重任,而是要求男性更多地接受 女性的熏陶,世界更多地倾听女性的声音,人类更多地具备女性的品格。  19884: >我的家园在理论和学术之外周国平  --答《中国青年》杂志1简历与自传。  答:生于上海,先后就学于上海的紫金小学、成都中学、上海中学和北京的北京大学。顺顺 当当读到大学四年级,"文革"惊破了我的学者梦。不过,不怎么遗憾。分配到广西深山中 一个小县,在那里混了十年日子。然后再考回北京,一晃又是十年,至今仍是个未毕业的在 职研究生和卑微的助理研究员。不过,也不怎么遗憾。  2你从事过哪方面的学术研究?分别历时多久?  答:十年来,先后搞过苏联哲学、人的问题和尼采思想的研究。  3你是如何踏入这些学术领域的?  答:我踏入这些学术领域纯属偶然,就像我当初踏入人世纯属偶然一样。  4你为何要从事这些方面的研究?  答;我不爱与人频繁交往,可是仔细分析起来,我还是对人最感兴趣。我的研究课题都与人 有关。我搞苏联哲学侧重于苏联的人学研究。我喜欢尼采是因为他有知人之明。  5你是如何选中目前的职业的?  答:当初考大学选中哲学,是出于贪婪,文科理科都喜欢,就来一个折衷。没想到哲学从此 成了我的职业。我反对哲学的职业化,自己却是个受惠者。聊可自慰的是,哲学首先是我的 爱好。  6你认为自己的理论建树和学术成就是什么?  答:我不认为自己有什么理论建树和学术成就。我的家园在理论和学术之外。如果说我的作 品尚可一读,那只是因为我在其中说了一些关于人生的真话。  7你的人生经验和教训?  答:一言难尽。一种经历留下的究竟是经验还是教训,也真难以分清,因为人只能活一次, 无从比较。我只知道,无论成功或失败,活着都是非常美好的。  8你在人生经历中最难忘的人物和事件?  答:这个问题也许只有临终时才能回答。现在我只能仅限于说,我最难忘的人物中有男人和 女人,我最难忘的事件都涉及友谊和爱情。  9你对人生和事业的思考?  答:对于我来说,人生即事业,除了人生,我别无事业。我的事业就是要穷尽人生的一切可 能性。这是一个肯定无望但极有诱惑力的事业。  10请你描述一下自己的个性,气质,外貌,长处,弱点。  答:敏感,忧郁,怕羞。拙于言谈,疏于功名。不通世故,不善社交。但不乏可爱的男朋友 和女朋友。喜欢好书和好女人。内心和外表都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多数时候也就忘记了实 际年龄。一旦想起,又倍觉委屈,仿佛年龄是岁月加于我的一个污点。  l1从学术角度分析和预测一下中国的现状和未来。  答:从未留心过,无可奉告。  19884: >人与书之间周国平  弄了一阵子尼采研究,不免常常有人问我:"尼采对你的影响很大吧?"有一回 我忍不住答道:"互相影响嘛,我对尼采的影响更大。"其实,任何有效的阅读不仅是吸收 和接受,同时也是投入和创造。这就的确存在人与他所读的书之间相互影响的问题。我眼中 的尼采形象掺入了我自己的体验,这些体验在我接触尼采著作以前就已产生了。  近些年来,我在哲学上的努力似乎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就是要突破学院化、概念化状态, 使哲学关心人生根本,把哲学和诗沟通起来。尼采研究无非为我的追求提供了一种方便的学 术表达方式而已。当然,我不否认,阅读尼采著作使我的一些想法更清晰了,但同时起作用 的还有我的气质、性格、经历等因素,其中包括我过去的读书经历。  有的书改变了世界历史,有的书改变了个人命运。回想起来,书在我的生活中并无此类戏剧 性效果,它们的作用是日积月累的。我说不出对我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也不太相信形形色 色的"世界之最"。我只能说,有一些书,它们在不同方面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在我的心 灵历程中留下了痕迹。  中学毕业时,我报考北大哲学系,当时在我就学的上海中学算爆了个冷门,因为该校素有重 理轻文传统,全班独我一人报考文科,而我一直是班里数学课代表,理科底子并不差。同学 和老师差不多用一种怜悯的眼光看我,惋惜我误入了歧途。我不以为然,心想我反正不能一 辈子生活在与人生无关的某个专业小角落里。怀着囊括人类全部知识的可笑的贪欲,我选择 哲学这门"凌驾于一切科学的科学",这门不是专业的专业。  然而,哲学系并不如我想像的那般有意思,刻板枯燥的哲学课程很快就使我厌烦了。我成了 最不用功的学生之一,"不务正业",耽于课外书的阅读。上课时,课桌上摆着艾思奇编的 教科书,课桌下却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易卜生等等,读得入迷。老师 课堂提问点到我,我站起来问他有什么事,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说来惭愧,读了几年哲学 系,哲学书没读几本,读得多的却是小说和诗。我还醉心于写诗,写日记,积累感受。现在 看来,当年我在文学方面的这些阅读和习作并非徒劳,它们使我的精神趋向发生了一个大转 变,不再以知识为最高目标,而是更加珍视生活本身,珍视人生的体悟。这一点认识,对于 我后来的哲学追求是重要的。  我上北大正值青春期,一个人在青春期读些什么书可不是件小事,书籍、友谊、自然环境三 者构成了心灵发育的特殊氛围,其影响毕生不可磨灭。幸运的是,我在这三方面遭遇俱佳, 卓越的外国文学名著、才华横溢的挚友和优美的燕园风光陪伴着我,启迪了我的求真爱美之 心,使我愈发厌弃空洞丑陋的哲学教条。如果说我学了这么多年哲学而仍未被哲学败坏,则 应当感谢文学。  我在哲学上的趣味大约是受文学熏陶而形成的。文学与人生有不解之缘,看重人的命运、个 性和主观心境,我就在哲学中寻找类似的东西。最早使我领悟哲学之真谛的书是古希腊哲学 家的一本著作残篇集,赫拉克利特的"我寻找过自己",普罗塔哥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的"未经首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犹如抽象概念迷雾中耸立的三座灯塔,照亮 了久被遮蔽的哲学古老航道。我还偏爱具有怀疑论倾向的哲学家,例如笛卡儿、休谟,因为 他们教我对一切貌似客观的绝对真理体系怀着戒心。可惜的是,哲学家们在批判早于自己的 哲学体系时往往充满怀疑精神,一旦构筑自己的体系却又容易陷入独断论。相比之下,文学 艺术作品就更能保持多义性、不确定性、开放性,并不孜孜于给宇宙和人生之谜一个终极答 案。  长期的文化禁锢使得我这个哲学系学生竟也无缘读到尼采或其他现代西方人的著作。上学时 ,只偶尔翻看过萧赣译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因为是用文言翻译,译文艰涩,未留下 深刻印象。直到大学毕业以后很久,才有机会系统阅读尼采的作品。我的确感觉到一种发现 的喜悦,因为我对人生的思考、对诗的爱好以及对学院哲学的怀疑都在其中找到了呼应。一 时兴发,我搞起了尼采作品的翻译和研究,而今已三年有余。现在,我正准备同尼采告别。  读书犹如交友,再情投意合的朋友,在一块耽得太久也会腻味的。书是人生的益友,但也仅 止于此,人生的路还得自己走。在这路途上,人与书之间会有邂逅,离散,重逢,诀别,眷 恋,反目,共鸣,误解,其关系之微妙,不亚于人与人之间,给人生添上了如许情趣。也许 有的人对一本书或一位作家一见倾心,爱之弥笃,乃至白头偕老。我在读书上却没有如此坚 贞专一的爱情。倘若临终时刻到来,我相信使我含恨难舍的不仅有亲朋好友,还一定有若干 册知己好书。但尽管如此,我仍不愿同我所喜爱的任何一本书或一位作家厮守太久,受染太 深,丧失了我自己对书对人的影响力。  19885: >困惑与坦然周国平  我承认我感到困惑,不明白这世界今天是怎么回事,明天又会变成什么样子。那 个修车的老头花二十分钟就赚走了我半日薪水,一个月收入等于我一年工资,难怪他唠叨着 :"涨价有什么不好?没涨价我吃贴饼子棒面粥,涨了价我吃大鱼大肉。别说西瓜一元五一 斤,三元一斤我也照吃!"我骑着车想,这不算什么,当年莫吉里扬尼不也是用他那无价的 画稿去向摆小摊的老婆子乞换一块面包,才得免于饿死?  崔健的歌唱道:"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一位画家朋友对我说:"如今不是凡? 高的时代了,生前出不了名的,死后也出不了名,世人早已把你忘记。"现代生活的确像一 条匆忙躜程的急流,谁都被这条急流裹着向前,不复有宁静的沉思,闲适的享受,潜心的精 神创造。德尔斐神庙的神谕"认识你自己"已被新的时髦箴言取代:"时间就是金钱!"除 了赚钱,人们不知拿时间做什么用。难道现代人有真正赏心悦目的娱乐吗?我常常叹息:旅 游业不知败坏了多少风景,电视机不知培养了多少白痴!  在西方,"寻求灵魂的现代人"已是一个典型形象。人的肉体曾经与土地血肉相连,技术文 明把它们隔离了开来。人的灵魂曾经有神话或宗教作为家园,科学理性把它从中放逐了出来 。汽车、电视、旅游和性成为现代西方人的主要消费对象,但这一切并不能填补精神的空虚 。所以愈是现代性的思想家,其实愈浸透着一股"发思古之幽情"的感伤。他们或向往古希 腊的审美国度,或怀念中世纪的牧歌生涯,或羡慕东方式的宗法情趣。透过不同的表达方式 ,我们可以听到同样的呼声--对性灵生活的呼唤。  有人曾同我争论:中国的当务之急是建设现代物质文明,然后才谈得上疗治文明的弊病。我 只能怯生生地问道:难道几代人的灵魂寻求是无足轻重的吗?我承认我不是理直气壮,因为 我能感觉到时代的两难困境:野蛮的符咒尚未挣脱,文明的压抑接踵而至。一方面,权贵贪 欲的膨胀使得腐败丛生;另一方面,金钱力量的崛起导致精神平庸。鉴于前者,仁人志士戮 力于改革、开放和振兴之举;面对后者,哲人贤士呼唤着性灵、爱心和净化之道。文明与野 蛮的决战犹未见分晓,超越与沉沦的对峙已拉开序幕。积弊时弊并存,近忧远虑交集。此时 此刻,治国者固然身临千钧一发的险关,运思者何尝不是肩负莫衷一是的难题?  也许,为了文明征服野蛮,性灵只好承受技术的压抑。为了金钱战胜权力,精神只好经历市 场的沉沦。怕只怕文明与野蛮握手言欢,金钱与权力狼狈为奸,那才真正是民族的灾难。物 质上的贫富悬殊已经有目共睹,精神上何尝不也发生着两极分化?好在一个人只要耐得贫困 ,自甘寂寞,总还可以为灵魂守一块家园,不致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上流离失所。认清贫困 和寂寞乃是心灵高贵者在这个时代的命运,困惑中倒也生出了一些坦然。  19886: >寻求智慧的人生周国平  在现代哲学家中,罗素是个精神出奇地健全平衡的人。他是逻辑经验主义的开山鼻祖 ,却不像别的分析哲学家那样偏于学术的一隅,活得枯燥乏味。他喜欢沉思人生问题,却又 不像存在哲学家那样陷于绝望的深渊,活得痛苦不堪。他的一生足以令人羡慕,可说应有尽 有:一流的学问,卓越的社会活动和声誉,丰富的爱情经历,最后再加上长寿。命运居然选 中这位现代逻辑宗师充当西方"性革命"的首席辩护人,让他在大英帝国的保守法庭上经受 了一番戏剧性的折磨,也算是一奇。科学理性与情欲冲动在他身上并行不悖,以致我的一位 专门研究罗素的朋友揶揄地说:罗素精彩的哲学思想一定是在他五个情人的怀里孕育的。  上世纪后半叶以来,西方大哲内心多半充斥一种紧张的危机感,这原是时代危机的反映。罗 素对这类哲人不抱好感,例如,对于尼采、弗洛伊德均有微词。一个哲学家在病态的时代居 然能保持心理平衡,我就不免要怀疑他的真诚。不过,罗素也许是个例外。  罗素对于时代的病患并不麻木,他知道现代西方人最大的病痛来自基督教信仰的崩溃,使终 有一死的生命失去了根基。在无神的荒原上,现代神学家们凭吊着也呼唤着上帝的亡灵,存 在哲学家们诅咒着也讴歌着人生的荒诞。但罗素一面坚定地宣告他不信上帝,一面却并不因 此堕入病态的悲观或亢奋。他相信人生一切美好的东西不会因为其短暂性而失去价值。对于 死亡,他"以-种坚忍的观点,从容而又冷静地去思考它,并不有意缩小它的重要性,相反 地对于能超越它感到一种骄傲"。罗素极其珍视爱在人生中的价值。他所说的爱,不是柏拉 图式的抽象的爱,而是"以动物的活力与本能为基础"的爱,尤其是性爱。不过,他主张爱 要受理性调节。他的信念归纳在这句话里:"高尚的生活是受爱激励并由知识导引的生活。 "爱与知识,本能与理智,二者不可或缺。有时他说,与所爱者相处靠本能,与所恨者相处 靠理智。也许我们可以引申一句:对待欢乐靠本能,对待不幸靠理智。在性爱的问题上,罗 素是现代西方最早提倡性自由的思想家之一,不过浅薄者对他的观点颇多误解。他固然主张 婚姻、爱情、性三者可以相对分开,但是他对三者的评价是有高低之分的。在他看来,第一 ,爱情高于单纯的性行为,没有爱的性行为是没有价值的;第二,"经历了多年考验,而且 又有许多深切感受的伴侣生活"高于一时的迷恋和钟情,因为它包含着后者所不具有的丰富 内容。我们在理论上可以假定每一个正常的异性都是性行为的可能对象,但事实上必有选择 。我们在理论上可以假定每一个中意的异性都是爱情的可能对象,但事实上必有舍弃。热烈 而持久的情侣之间有无数珍贵的共同记忆,使他们不肯轻易为了新的爱情冒险而将它们损害 。  几乎所有现代大哲都是现代文明的批判者,在这一点上罗素倒不是例外。他崇尚科学,但并 不迷信科学。爱与科学,爱是第一位的。科学离开爱的目标,便只会使人盲目追求物质财富 的增殖。罗素说,在现代世界中,爱的最危险的敌人是工作即美德的信念,急于在工作和财 产上取得成功的贪欲。这种过分膨胀的"事业心"耗尽了人的活动力量,使现代城市居民的 娱乐方式趋于消极的和团体的。像历来一切贤哲一样,他强调闲暇对于人生的重要性,为此 他主张"开展一场引导青年无所事事的运动",鼓励人们欣赏非实用的知识如艺术、历史、 英雄传记、哲学等等的美味。他相信,从"无用的"知识与无私的爱的结合中便能生出智慧 。确实,在匆忙的现代生活的急流冲击下,能够恬然沉思和温柔爱人的心灵愈来愈稀少了。 如果说尼采式的敏感哲人曾对此发出振聋发聩的痛苦呼叫,那么,罗素,作为这时代一个心 理健康的哲人,我们又从他口中听到了语重心长的明智规劝。但愿这些声音能启发今日性灵 犹存的青年去寻求一种智慧的人生。  19887: >在义与利之外周国平  "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中国人的人生哲学总是围绕着义利二字打转。 可是,假如我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呢?  曾经有过一个人皆君子言必称义的时代,当时或许有过大义灭利的真君子,但更常见的是借 义逐利的伪君子和假义真情的迂君子。那个时代过去了。曾几何时,世风剧变,义的信誉一 落千丈,真君子销声匿迹,伪君子真相毕露,迂君子豁然开窍,都一窝蜂奔利而去。据说观 念更新,义利之辩有了新解,原来利并非小人的专利,倒是做人的天经地义。  "时间就是金钱!"这是当今的一句时髦口号。企业家以之鞭策生产,本无可非议。但世人 把它奉为指导人生的座右铭,用商业精神取代人生智慧,结果就使自己的人生成了一种企业 ,使人际关系成了一个市场。  我曾经嘲笑廉价的人情味,如今,连人情味也变得昂贵而罕见了。试问,不花钱你可能买到 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丁点儿恻隐之心?  不过,无须怀旧。想靠形形色色的义的说教来匡正时弊,拯救世风人心,事实上无济于事。 在义利之外,还有别样的人生态度。在君子小人之外,还有别样的人格。套孔子的句式,不 妨说:"至人喻以情。"  义和利,貌似相反,实则相通。"义"要求人献身抽象的社会实体,"利"驱使人投身世俗 的物质利益,两者都无视人的心灵生活,遮蔽了人的真正的"自我"。"义"教人奉献," 利"诱人占有,前者把人生变成一次义务的履行,后者把人生变成一场权利的争夺,殊不知 人生的真价值是超乎义务和权利之外的。义和利都脱不开计较,所以,无论义师讨伐叛臣, 还是利欲支配众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紧张。  如果说"义"代表一种伦理的人生态度,"利"代表一种功利的人生态度,那么,我所说的 "情"便代表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它主张率性而行,适情而止,每个人都保持自己的真性 情。你不是你所信奉的教义,也不是你所占有的物品,你之为你仅在于你的真实"自我"。 生命的意义不在奉献或占有,而在创造,创造就是人的真性情的积极展开,是人在实现其本 质力量时所获得的情感上的满足。创造不同于奉献,奉献只是完成外在的责任,创造却是实 现真实的"自我"。至于创造和占有,其差别更是一目了然,譬如写作,占有注重的是作品 所带来的名利地位,创造注重的只是创作本身的快乐。有真性情的人,与人相处惟求情感的 沟通,与物相触独钟情趣的品味。更为可贵的是,在世人匆忙逐利又为利所逐的时代,他待 人接物有一种闲适之情。我不是指中国士大夫式的闲情逸致,也不是指小农式的知足保守, 而是指一种不为利驱、不为物役的淡泊的生活情怀。仍以写作为例,我想不通,一个人何必 要著作等身呢?倘想流芳千古,一首不朽的小诗足矣。倘无此奢求,则只要活得自在即可, 写作也不过是这活得自在的一种方式罢了。  箫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我曾经深以为然,并且佩服他把人生的可悲境遇表述得如此轻松俏皮。但仔细玩味,发现 这话的立足点仍是占有,所以才会有占有欲未得满足的痛苦和已得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 如果把立足点移到创造上,以审美的眼光看人生,我们岂不可以反其意而说:人生有两大快 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当然,人生总有其不可消除的痛苦,而重情轻利的人所体味到的 辛酸悲哀,更为逐利之辈所梦想不到。但是,摆脱了占有欲,至少可以使人免除许多琐屑的 烦恼和渺小的痛苦,活得有气度些。我无意以审美之情为救世良策,而只是表达了一个信念 :在义与利之外,还有一种更值得一过的人生。这个信念将支撑我度过未来吉凶难卜的岁月 。  19888: >性爱五题(1)周国平  一 女人和自然  一个男人真正需要的只是自然和女人。其余的一切,诸如功名之类,都是奢侈品。  当我独自面对自然或面对女人时,世界隐去了。当我和女人一起面对自然时,有时女人隐去 ,有时自然隐去,有时两者都似隐非隐,朦胧一片。  女人也是自然。  文明已经把我们同自然隔离开来,幸亏我们还有女人,女人是我们与自然之间的最后纽带。  男人抽象而明晰,女人具体而混沌。  所谓形而上的冲动总是骚扰男人,他苦苦寻求着生命的家园。女人并不寻求,因为她从不离 开家园,她就是生命、土地、花、草、河流、炊烟。  男人是被逻辑的引线放逐的风筝,他在风中飘摇,向天空奋飞,直到精疲力竭,逻辑的引线 断了,终于坠落在地面,回到女人的怀抱。  男人一旦和女人一起生活便自以为已经了解女人了。他忘记了一个真理:我们最熟悉的事物 ,往往是我们最不了解的。  也许,对待女人的最恰当态度是,承认我们不了解女人,永远保持第一回接触女人时的那种 新鲜和神秘的感觉。难道两性差异不是大自然的一个永恒奇迹吗?对此不再感到惊喜,并不 表明了解增深,而只表明感觉已被习惯磨钝。  我确信,两性间的愉悦要保持在一个满意的程度,对彼此身心差异的那种惊喜之感是不可缺 少的条件。  二 爱和喜欢  "我爱你。"  "不,你只是喜欢我罢了。"她或他哀怨地说。  "爱我吗?"  "我喜欢你。"她或他略带歉疚地回答。  在所有的近义词里,"爱"和"喜欢"似乎被掂量得最多,其间的差别被最郑重其事地看待 。这时候男人和女人都成了最一丝不苟的语言学家。  也许没有比"爱"更抽象、更笼统、更歧义、更不可通约的概念了。应该用奥卡姆的剃刀把 这个词也剃掉。不许说"爱",要说就说一些比较具体的词眼,例如"想念"、"需要"、 "尊重"、"怜悯"等等。这样,事情会简明得多。  怎么,你非说不可?好吧,既然剃不掉,它就属于你。你在爱。  爱就是对被爱者怀着一些莫须有的哀怜,做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怕她(他)冻着饿着,担心她 遇到意外,好好地突然想到她有朝一日死了怎么办,轻轻地抚摸她好像她是病人又是易损的 瓷器。爱就是做被爱者的保护人的冲动,尽管在旁人看来这种保护毫无必要。  三 风骚和魅力  风骚,放荡,性感,这些近义词之间有着细微的差别。  "性感"译自西文sexappeal,一位朋友说,应该译作汉语中的"骚",其含义正相同。怕 未必,只要想想有的女人虽骚却并不性感,就可明白。  "性感"是对一个女人的性魅力的肯定评价,"风骚"则用来描述一个女人在性引诱方面的 主动态度。风骚也不无魅力。喜同男性交往的女子,或是风骚的,或是智慧的。你知道什么 是尤物吗?就是那种既风骚又智慧的女子。  放荡和贞洁各有各的魅力,但更有魅力的是二者的混合:荡妇的贞洁,或贞女的放荡。  调情之妙,在于情似有似无,若真若假,在有无真假之间。太有太真,认真地爱了起来,或 全无全假,一点儿不动情,都不会有调情的兴致。调情是双方认可的意淫,以戏谑的方式表 白了也宣泄了对于对方的爱慕或情欲。  昆德拉的定义是颇为准确的:调情是并不兑现的性交许诺。  一个真正有魅力的女人,她的魅力不但能征服男人,而且也能征服女人。因为她身上既有性 的魅力,又有人的魅力。  好的女人是性的魅力与人的魅力的统一。好的爱情是性的吸引与人的吸引的统一。好的婚姻 是性的和谐与人的和谐的统一。  性的诱惑足以使人颠倒一时,人的魅力方能使人长久倾心。  大艺术家兼有包容性和驾驭力,他既能包容广阔的题材和多样的风格,又能驾驭自己的巨大 才能。  好女人也如此。她一方面能包容人生丰富的际遇和体验,其中包括男人们的爱和友谊,另一 方面又能驾驭自己的感情,不流于轻浮,不会在情欲的汪洋上覆舟。  四 嫉妒和宽容  性爱的排他性,所欲排除的只是别的同性对手,而不是别的异性对象。它的根据不在性本能 中,而在嫉妒本能中。事情够清楚的:自己的所爱再有魅力,也不会把其他所有异性的魅力 都排除掉。在不同异性对象身上,性的魅力并不互相排斥。所以,专一的性爱仅是各方为了 照顾自己的嫉妒心理而自觉地或被迫地向对方的嫉妒心理作出的让步,是一种基于嫉妒本能 的理智选择。  可是,什么是嫉妒呢?嫉妒无非是虚荣心的受伤。  虚荣心的伤害是最大的,也是最小的,全看你在乎的程度。  在性爱中,嫉妒和宽容各有其存在的理由。如果你真心爱一个异性,当他(她)与别人发生性 爱关系时,你不可能不嫉妒。如果你是一个通晓人类天性的智者,你又不会不对他(她)宽容 。这是带着嫉妒的宽容,和带着宽容的嫉妒。二者互相约束,使得你的嫉妒成为一种有尊严 的嫉妒,你的宽容也成为一种有尊严的宽容。相反,在此种情境中一味嫉妒,毫不宽容,或 者一味宽容,毫不嫉妒,则都是失了尊严的表现。: >性爱五题(2)周国平  好的爱情有韧性,拉得开,但又扯不断。  相爱者互不束缚对方,是他们对爱情有信心的表现。谁也不限制谁,到头来仍然是谁也离不 开谁,这才是真爱。  五 弹性和灵性  我所欣赏的女人,有弹性,有灵性。  弹性是性格的张力。有弹性的女人,性格柔韧,伸缩自如。她善于妥协,也善于在妥协中巧 妙地坚持。她不固执己见,但在不固执中自有一种主见。  都说男性的优点是力,女性的优点是美。其实,力也是好女人的优点。区别只在于,男性的 力往往表现为刚强,女性的力往往表现为柔韧。弹性就是女性的力,是化作温柔的力量。  弹性的反面是僵硬或软弱。和僵硬的女人相处,累。和软弱的女人相处,也累。相反,有弹 性的女人既温柔,又洒脱,使人感到双倍的轻松。  如果说爱是一门艺术,那么,弹性便是善于爱的女子固有的艺术气质。  灵性是心灵的理解力。有灵性的女人天生慧质,善解人意,善悟事物的真谛。她极其单纯, 在单纯中却有一种惊人的深刻。  如果说男性的智慧偏于理性,那么,灵性就是女性的智慧,它是和肉体相融合的精神,未受 污染的直觉,尚未蜕化为理性的感性,  灵性的反面是浅薄或复杂。和浅薄的女人相处,乏味。和复杂的女人相处,也乏味。有灵性 的女人则以她的那种单纯的深刻使我们感到双倍的韵味。  所谓复杂的女人,既包括心灵复杂,工于利益的算计,也包括头脑复杂,热衷于抽象的推理 。在我看来,两者都是缺乏灵性的表现。  有灵性的女子最宜于做天才的朋友,她既能给天才以温馨的理解,又能纠正男性智慧的偏颇 。在幸运天才的生涯中,往往有这类女子的影子。未受这类女子滋润的天才,则每每因孤独 和偏执而趋于狂暴。  其实,弹性和灵性是不可分的。灵性其内,弹性其外。心灵有理解力,接人待物才会宽容灵 活。相反,僵硬固执之辈,天性必愚钝。  灵性与弹性的结合,表明真正的女性智慧也具一种大器,而非琐屑的小聪明。智慧的女子一 定有大家风度。  弹性和灵性又是我所赞赏的两性关系的品格。  好的两性关系有弹性,彼此既非僵硬地占有,也非软弱地依附。相爱的人给予对方的最好礼 物是自由。两个自由人之间的爱,拥有必要的张力。这种爱牢固,但不板结;缠绵,但不粘 滞。没有缝隙的爱太可怕了,爱情在其中失去了自由呼吸的空间,迟早要窒息,  好的两性关系当然也有灵性,双方不但获得官能的满足,而且获得心灵的愉悦。现代生活的 匆忙是性爱的大敌,它省略细节,缩减过程,把两性关系简化为短促的发泄。两性的肉体接 触更随便了,彼此在精神上却更陌生了。  19889: >旅+游=旅游?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7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