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读书网(www.book.d78i.com)整理 挺住,意味着一切目录挺住,意味着一切1相关简介:挺住,意味着一切1自序1每个人的开学,都有失望与迷茫3成功不成功不在于去哪所学校上学4大学伊始,用生命逆袭自己的未来6最冷的冬天,每天5点起床和外教读英文8不要在乎别人看你,而要看事情本身你有没有做好10看到外面的世界,不要做与自己未来无关的事1214个月的实习,职场之路开始了14考研、工作与出国的选择16申请实习生,你准备好了吗?18申请实习生,你准备好了吗?20用生命打造无可替代的简历21用生命打造无可替代的简历23扫楼求实习,誓当“分子”弃“分母”24扫楼求实习,誓当“分子”弃“分母”26求职路上,如何让师哥师姐来帮你?27求职路上,如何让师哥师姐来帮你?29当实习生的最高境界30当实习生的最高境界32那些面经、技术帖和标准答案呦33那些面经、技术帖和标准答案呦35俞老师的联系方式?3720条金科玉律,献给职场小将的你39相关简介:挺住,意味着一切 《挺住,意味着一切》写给每一个努力张望着未来的年轻人: “愿我这千锤百炼的青春,能照亮你那五颜六色的憧憬, 愿你在此学会坚持,学会选择,学会平和,学会从容。 生命有好时光,也有坏时光,挺住,幸福就在前方等着你!” 《挺住,意味着一切》是网络红人一直特立独行的猫(赵星)的一本青春奋斗笔记。 记录了作者对人生、奋斗、成长、职场的思考。在这本书里,涉及了年轻人奋斗期的三个阶段,求生存,求发展,求幸福感。 一方面,作者根据自己的心路历程,为读者提供“在绝望的黑夜里相信自己”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勇气,另一方面,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了一些,在个人成长,职场发展中遇到的一些普遍性的困惑、难题的解决办法。 鼓励当下的年轻人,寻找内心的“不可替代”的领地。把自己所获得的、所付出的,真正的转化成人生的幸福感,成就感。并以一种永远在路上的精神,努力不停,寻找更加辽阔的远方。 名家推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要背负,每个人的成长道路都充满曲折。这本书写给正在青春中迷茫着的孩子,相信自己,挺住,意味着一切!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 俞敏洪 看起来的嬉皮笑脸下,有个认真得可怕的灵魂。我尊敬也喜欢这种人,赵星就是这种人。本书送给所有认真生活的年轻人。 ——新精英创始人、全球职业规划师、《拆掉思维里的墙》作者古典 星爷牌文字,由真诚、鸡血、热情三味良药精心调制而成,吸天地之灵气,取日月之精华,经百转千回得以悉心著就,专治目标不确、耐力不足、注意力涣散、行动力迟缓等症,对拖延型、焦虑型、抑郁型、没事儿找抽型等亲们有显著疗效。此套良药中的每一剂均由千锤百炼的星爷各人亲自尝用,汝须按医嘱,并加之自身悉心修炼,方可现灯火阑珊之奇效。 ——《考拉小巫的英语学习日记》作者 考拉小巫 赵星 网名“一直特立独行的猫”,以撰写85后年轻人成长与职场网络文章见长,深受上到60后家长下到90后小朋友喜爱。 豆瓣小红人,新浪小名博,多家媒体专栏作者及特约撰稿人。文风犀利而现实、清新而治愈,读后鸡血十足,满血复活! 热爱给人介绍工作与介绍对象,有着松花蛋般奇妙的想象力和大姨妈般复杂的情绪的鸡血女青年! 著有《从北京到台湾,这么近那么远》一书。自序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从上班开始一直坚持给很多年轻人去写博客,与大家分享我在21-26岁各种鸡零狗碎的时光呢?其实,这源于我曾与资深前辈的一顿刻骨铭心霹雷闪电饭。 那时候我大学还没毕业,还在实习。作为一个菜鸟中的菜鸟,跟前辈吃饭很诚惶诚恐,基本上只闷头吃饭不说话。突然,前辈说了一句话:“其实做二奶也是一个职业,同样都要付出辛苦,同样辛苦劳动一年,二奶收获的金钱可比你们这些小姑娘多多了,你看你们这么辛苦才赚几个钱?”听到这句话,我的脑子里如同电打雷劈一般,晃得我到现在都能感到余震。这句话的内容量太大了,远非我一个还没出校门,一直受正统教育的姑娘所能企及和理解的。那一瞬间,我彻彻底底的感觉到,我真是走进社会了,而这个社会大熔炉的善恶美丑大大超越了我之前所有的预料和承受能力。 没过多久,我一干哥哥又给我的小心脏上扎了胡椒味儿的一刀。他是一个这几年做生意赚了一些小钱的70后,娶了一个跟我差不多大的,名校的,英文八级的,长得算不得漂亮但挺清新的森女范儿姑娘。据我简单的观察,他对那姑娘真挺凶的,跟王爷似的。某一天他去公司找我拿个东西,晚上9点,我还在苦逼的加班,作为一个实习生,手慢活儿生,加班真心很正常。他把我叫到餐馆跟我说:“妹子,想找个有钱人么?哥周围都是这样的。这些人都很有钱,跟了他们衣食无忧一辈子,房产全中国都有,你想去哪儿玩,哪儿就有房有车的。但是他们这些人一个月回家一次,你得好吃好喝伺候一两天,就是这种日子。你别清高看不上,我敢说,你和你嫂子到40岁的时候,她绝对看着比你年轻,她天天没事儿就上美容院!”我立刻叫来服务员,把菜单上正数前十贵的菜都点了一遍! 我特迷茫,迎接我的难道不是一个可以让我用过努力赚钱,买各种自己喜欢的东西的美丽新世界吗?难道不是可以和一个自己喜欢的男生一起长大,努力打拼然后过上平和幸福的小日子吗?从学校进入社会的这一步,我被生生的扎了两刀啊,到现在想来,还有内伤。 后来我终于明白,好多事儿,遇见我,都会绽放出千年等一回一般的效果,让人忍不住想问一句:“凭什么啊?”或许,多年以后,我又能写一本书,叫做《十万个凭什么》。 于是,我就特别想写下来那些故事,那些刻在我心里的哭的梨花带雨的精彩教训,以及暗夜里百转千回才想明白的道理。很多人看我的博客觉得我裹着光彩夺目金光闪耀的小日子,可是我却想跟你讲讲我那曾经失败的故事,那些跟你们一样绝望、无助、迷茫的日子,以及我如何去尝试寻找突破口,如何找到正确的路,并一步步让自己尽可能自由而不失自我的长大。俗话说:错了就改,改了再犯,千锤百炼!那些幼稚、天真、甚至犯过错的日子我希望永远留在我的千锤百炼的青春里,照亮在你正在憧憬的五颜六色的美好未来。 谨以此书,献给我那奋斗在帝都的21岁-26岁,那些年轻、张狂、幼稚、坚持、不相信、不放弃、充满激情的小日子,谢谢我自己的心,用尽力气保护了内心深处的坚强,勇敢,美好与善良,以及感谢一直陪伴在我身边,每天读我的文字的很多很多的你。 赵星 2013年1月每个人的开学,都有失望与迷茫 2004年的9月的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奔向我的大学的火车,停在了一个“大风一年刮两次,一次刮半年”的东北小城。招生简章上说,我的大学,是一个依山傍水小桥流水哗啦啦的地方。可是我入学的时候,学校还没有像招生简章上画的那样美好,到处都在大兴土木,小桥没有,流水还是个土坑,连学生宿舍都不够,有点招猛了。我被分配在校外的临时房子里,一个房间十几个床铺,比我高中还要凄惨。对于一个对大学生活充满各种幼稚的幻想和期待的小萌女(请大家努力联想曾经的我有多萌多可爱)来讲,眼前的景致让人眉头一皱,着实没有勇气迎接未来。 我是一个文科生,被化学系的“环境科学”专业录取。这是一个很容易让人畅想未来的专业。曾几何时,有亲戚问起,我妈总会以“未来环境愈发重要,地球变暖,二氧化碳”等话题入手,以表示我这个专业具有重要的未来意义。我去办理入学手续,顺手将师姐正在研读的一本教科书拿起来看,瞬间呆掉了。我看见了整整一本书的化学方程式,赶忙阻止了我妈交钱画押的手。我当年理转文,就是因为背不会也理解不了化学方程式啊,未来之路,咯噔一下,瞬间陡峭了起来。 我妈夺过书看了一眼便明白了大概。只见她提上我的档案,带着我,噔噔噔噔走向了校领导办公楼。接待一个牛逼的母亲和一个看上去还很蒙昧的孩子的,是一个脚踝骨折的领导。我妈分别从国家的高度,到孩子的未来,从教育的本质理念,到学校的办学宗旨来阐述我必须转专业的理由。领导拖着石膏腿脚急促的躲到另一个房间,我们又跟过去……几个来回之后,领导筋疲力尽的说:“这个孩子应该转到法律系,中文系也得屈才了。” 为什么要选中文系呢?我妈说因为中文是万金油,而我觉得因为简单,读两本名著就可以毕业。一个18岁的呆逼小孩儿,哪有什么远大志向和内心喜欢可言? 那天夜里,我非常忧郁,感到各种不顺。本来学校就不甚喜欢,专业更加不甚欢喜,连著名的东北菜猪肉炖粉条食堂都没得卖,想到第二天我妈就要回家去了,以后的四年我就要一个人在这个天天刮风还没粉条的地方独自生活了,心情就更加难过,竟然坐在宿舍楼的草坪上呜呜呜哭了起来。越哭越大声,哭了好久也没见有人来解救我,这个学校的人真是太冷漠了,于是站起来走出宿舍区去外面一个人散步。这个学校的夜晚,因为有师姐们的地摊而显得热闹一些。我一个人安安静静的走遍了整个校园,包括那些漆黑的没有人烟地方。我有些困窘,我一直憧憬的大学,原来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我要在这个90%都是本省学校的学校里,像一个异乡孤独的而受惊的小鸟一样,慢慢挨过四年。 那时候的我,像很多人一样,眼前这个与心里差距太大。经受了12年的应试教育,以及来自老师与家长对好同学的优待与差同学的放弃,我想,也许我的一生就会这样平庸下去了吧。就是因为高考没考好,我以后也不会有机会进入好的公司实习,也就没有好的工作,也赚不到钱买好多自己想要的东西,也就没机会认识好老公……可见我是一多深谋远虑又目光长远的孩子啊。很多人安慰我,有大学可上,总比班里那些还要去复读,或者成绩不错只是因为没拿到想要的offer而去复读的同学要好多了吧!其实我也复读了,复读了十天,扛不住再一次学习那些已经熟悉但永远不想再深究的知识点而逃离了。尽管如此,谁会介意得到更好呢?成功不成功不在于去哪所学校上学 成功不成功不在于去哪所学校上学。这句话听起来很站的说话不腰疼,出身名校的人都会说,可他们却可曾知道普通高校,甚至三本院校的学生想要争取一个机会所要付出的辛苦?对于我来讲,不是不相信这句话,而是如果成功不在于去哪里上学,那要怎么去成功呢?所有的老师都曾告诉我们,要上重点,考名校才是唯一的路,难道还有别的路吗?12年的学校教育让我好像不那么相信自己的力量,是真的压根没想过。 闲来无事又心情郁闷的夜晚,我一个人溜达在摆满地摊儿的校园里,蹲在某个摊位前扫了一眼学姐的各种锅碗瓢盆书,挑了一本绿皮的《XXX精神》(后文简称“绿皮书”) ,抖抖书上的灰尘,付了三块钱,又跟没魂儿一样溜达着回宿舍去。那时候的我,已经被父母和老师教育的完全不相信“精神”这样的字眼了,感觉高考失败一切就都完蛋了,常常人在这里,心已老去。精神,也许就是这个当时我已经不相信的字眼,让我买下了它,准备挨过学前教育的十天吧。这本书里的每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是从一穷二白,没底子没背景没后台没干爹,经过个人努力的奋斗,不抱怨社会,不埋怨不公的努力,让自己的生命发生质的飞跃的故事,一个比一个闷骚,一个比一个苦逼,一个比一个“粪发涂墙”。比如年三十儿没钱回家,跟扫地大妈同吃一碗饺子的;在国外被欺负被鄙视发愤图强为国争光的;被排挤被打击被勾心斗角明争暗斗依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等等。用现在的话来讲,这本书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碗心灵鸡汤,如果说有什么特别励志的感觉的话,那就是好多碗的心灵乌鸡汤,活血化瘀,补血养气,安神补脑,满血复活! 新生培训的那一周,我天天躺在床上,坐在凳子上,蹲在马桶上怀着“天将降大任于斯我也”的心情阅读这本书,新生培训、领导讲话、与新同学手拉手心连心活动完全比不上眼前这本书对我的吸引力。我认真阅读了每一个文章,感觉他们曾经的苦痛和郁闷,就是我现在的心灵写照!而他们光辉灿烂的现在不就是我奋斗的方向吗?我一咬牙一跺脚,把其中对我有点刺激和激励作用的警句用红笔写在名片大小的白纸上,再把它们都贴在写字台前的白墙上。为了给每日诵读带来一些美感,我还特意把他们贴成了一个大蒲扇形。 我整个生命的小宇宙,每天被这本小书上的每一个故事,每一句话点燃一次,这本书好像是上帝专门丢下来故意让我在最合适的时间里捡到的,里面每句话每个故事仿佛都是专门给我说的一样。那时的我,和今天很多同学一样,不管去哪儿,都觉得学校不好,对未来四年的专业毫无期待。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听着东北话就仿佛自己被丢到了很远的地方。 天啊,这是东北啊(不是歧视东北,就是觉得好远),就是最好玩的那个《乡村爱情故事》集散地啊,但是我从小都没觉得我会来到这个地方,而且还要过整整四年。但无论如何,这也是自己去高考得来的啊?抱怨又有什么用呢? 每天埋头看书背单词学专业课烦躁的时候,一抬头就能看到这些纸片;每每心情低落,抱怨这连个省会城市都不是的时候,我就“怂了吧唧”的朗读那些“牛x哄哄”的句子,以此让我即将坠落到地板的小心脏有个衬托。 “只要你认准一条路,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成功不成功不在于去哪所学校上学,而在于对自己未来的看法保持怎样的心态和怎样的追求精神。” “我觉得首先应该用于接收命运的安排,只要不浪费时间,不断确立目标并努力实现这个目标,不断提高自己,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在不断提高自己的过程中,心中的某种失望也就消除了,关键是不要浪费时间。” “做人成功有两个因素:一是要具备真才实学,而是要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强者,不需要命运的特别眷顾,只要给他一个平等公正的环境,他就能迎难而上,挑战自己的命运。” 读书十二年,我仿佛探索到新大陆一般的发现,原来普通人的平凡命运,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再一次改变的,而且可以改变的各色奇葩应有尽有,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单调而狭隘的相信老师说的高考一锤定音的说法。父母更是如此,他们认为高考决定一生,高考之后孩子也就这点能耐了,之后所有的努力和奋斗都属于“瞎折腾”,无论你怎么解释和立志,都抵不过父母的一句“我还不知道你?”每一个父母都曾对孩子怀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宏伟希望,但到真的可以展翅飞翔的时候,又不相信孩子会真的像龙凤一样出人头地。至于早年的各种梦想和期待则不抱有什么愿景了,甚至怀有打压和鄙视的嫌疑。可事实上,没有什么,比来自最亲近的人的不屑更令人痛苦,甚至是绝望。 我从来没有想过大学以后的路,我一直觉得如果上不了很理想大学里,只要好好学习,考上一个牛x研究生,就能有出息吧!但是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很多强势又漂亮的未来之战 ,看到一个更大的世界里,充满勇敢、坚强、信念、力量。那几天,我每天都活的心潮澎湃的,再也不觉得我的学校不好,专业不好了,如果书里的那些比我更加凄惨和不被相信的人都可以成功,那我为什么不可以?书里有一句话,叫做“如果环境不动,我自己走。”我姑且还不清楚学校的实力和能力,但是我明白,我必须自己走,甚至,自己跑起来。我不能依靠学校,依靠老师,我必须用自己的速度和力量,冲到我想要去的地方去。 我突然很奇怪的对自己产生了莫大的信心,感觉每天自己的电量都会上升一格,小宇宙一样的能量蹭蹭蹭的在我身体里爆炸开来。我提笔写了一封非常不自量力的信给我妈,说我要努力学习,考上北大的研究生!我相信,我妈到今天都不知道,那些日子里,我的生活里发生了什么。虽然我后来并没有去考北大的研究生,但是我真的开始相信并笃定我自己的未来,连吃喝拉撒的都精神抖擞了起来。 我依然在低谷和彷徨的时候翻看这本书,被我翻的封面的塑料膜都破掉了,今天拿起来看,内页都黄了,但是依稀不变的是当年画上去的那些蓝色和红色的笔道儿,那些改变了我整个人生和性格的那些话。我相信我爸妈一定会很愤恨这本书,把我从一个乖巧懂事聪明伶俐的小女生变成了一个乖张霸气不管不顾无组织无纪律自由散漫的星爷。 那之后的某天晚上,新班级的班长可算在宿舍逮着我了,进门跟我讲: “有个大学生心理学的书要一起买,18块钱,就差你没交钱了。” 我腾的一下从床上坐起来—— “什么书?谁写的?” “咱系里的老师。” “哦——我不要。”我扑通又躺下了 “这是集体买,强制的,除非是特困生。”班长在下面急的跳脚 “你告诉他,我家特困,没钱买。” 班长郁闷的关门走了,我突然觉得自己变了!这件事很小,但这是我第一次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学会拒绝了。让我这个从小都听老师话听父母话的乖小孩,开始闪现出一点点叛逆的元素,我的听见了我内心的声音,我生命的小宇宙,正一点点散开…….大学伊始,用生命逆袭自己的未来 提起英文,似乎是每个大学生的重中之重,作为一个从初中就不太好的人来讲,想要在大学这个没人管的地方学好英文,好像有点不太现实。大约是受了那本书的影响,那时候的我,觉得学好英文就是大学前两年里最重要的事(事实证明真是如此)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这第一起,先从大学四级开始吧。 那时候我根本不知道大学四级长什么样子,只能看到乌泱泱的各种参考书,我连考试分哪几个部分都不知道就强迫自己报了一个大学四级的社会辅导班。说是强迫自己报名,其实就是有点虚荣心罢了。大一研究四级,听起来很唬人的而感觉。东北大雪纷飞零下二十多度的每一个周末清晨6点,我忍痛麻溜儿起床,坐公车到这个小城市里的另一个大学里去上课,下课后去给一个高三帅锅小朋友做家教,之后走回学校来。那时候流行三首歌《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和《十年》,我每天在路上都会听到各种街边带着滚筒棒儿的理发店里放这三首歌,听了我整整一个学期。现在偶然听到这三首歌,心里都跟过敏似的突突突突的跳不停,那些寒冬里走在某在小城市街道上,听着路边不断放歌的画面清晰的闪过,想想在东北那两年里最熟悉的就是早晨天没亮和夜晚黑漆漆的画面,有时候会特别怀念那种为了一个小目标不管不顾的勇敢。 那些课堂,对于我这个连四级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人来讲,简直是生不如死,困顿不堪。比起周围那些师兄师姐,我完全只能记笔记,单词都来不及背,就要被拔苗助长分析题库。上课八小时,我疯狂的记笔记,然后用一周的时间翻各种题库去理解老师讲的是什么。我无数次对着书本自言自语:这都什么玩意儿。我不是什么英语达人,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去学英语,只能上课下课带带着英语书到处跑,去自习室,去图书馆,去教室,去食堂。有时候我会觉得,人生苦短,必须性感,学这些个东西有什么用啊!为什么我的同学们在同样的时间可以睡懒觉、上网、谈恋爱、购物、在这个新鲜的小城市里到处玩,把自己喂得白白胖胖,而我却把自己的虚荣心逼到山顶下不来,半年瘦掉20斤? 四级单词书前前后后买了三本,也没有完全背完,就匆忙上战场了。低空飞过的感觉不错,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大一就能考过很牛x呢,因为只有英语成绩好的同学才能大一考四级,剩下的必须等到大二考。可是后来不久我知道,好多名校同学高中就过了四六级,嚓,我真是个井底之蛙! 四级之后本应该是六级,但是我却不知道在哪儿看见了一个叫“TOEIC (托业)”考试,这是一个与未来就业相关的英文考试,看起来跟托福是一家的。而比起大学四六级30块钱的报名费,374元的价格真是一个天价,尽管这已经是针对学生的打折价了。那时候,托业刚刚进入中国,各种辅导材料和题库几乎没有,市面上只有朗文教育出的一套玫红色的辅导书,一共6本,很贵,要几百块,还有十几盒的磁带,几乎是很难承受的价格了。因为没有资料,也没有什么习题库。TOEIC最强大的听力考试部分也没办法练习,怎么办呢?我把图书馆所有能借来的成套的书都挨个借出来,从网上找听力部分的资料,一点一点的去听,很多单词比如“家乐福”的英文就是那个时候读到了。我上课通常都坐在第一排,有一次老师看不下去了,在课堂上说“不能只学英语,不能只背单词!”,我抬头看看老师,又低头继续看单词书。想想那时候的韧性,让今天的自己都汗颜。很快,我觉得自己学习有些不规范,我又想上一个培训班了,一个能让我快速了解TOEIC考试的培训班,毫无选择,我得来趟北京。 我“拐骗”了一个同学,忽悠她这个考试对她未来工作多么重要,谢天谢地,她上了我的贼船(啊!现在正在读博士的她会不会很恨我?)就在那一年的十一长假,我们两个在北京买了一箱子方便面,住在亲戚的单身宿舍里,每天用清水煮面,倒出来再放调料,就是为了能没有油而不洗锅!这是她教我的,不知现在在清华读博士的她,还是否记得这些个奇葩的事儿。 我们上课的时间是下午到晚上,上课的情况依然苦逼的要命,100道听力我模拟能错三分之二,老师说错三分之一就不用来上课了,回去先背单词去,我死不要脸的心理素质就是这么千锤百炼来的。我不记得我学了什么,老师教了什么,但是我非常清楚的记得水清木华校区教室里的白帜灯光以及现在想起总觉得冒着白烟的雾蒙蒙的教室。在那个教室里,没有女孩子化妆,没有男孩子装酷,大家都以最简朴的外表,坐在凳子上,低着头看书。上课看书,下课看书,吃饭喝水都看书。每当我回忆起那个场景,心中总是特别特别激动啊,就跟电视上演的传销励志讲座似的。那些人里面,一定有一些人,像那本《绿皮书》里的故事那样,在艰难的环境中,用生命逆袭自己的未来。 那时候有个电视节目叫《幸运52》,我们总是在北京静谧而霓虹闪亮的夜晚,站在公车上看那个小屏幕的公车电视。那些夜晚,我看着公车上同样疲惫,但都兴致勃勃的看电视的乘客,他们在北京做什么?辛苦吗?幸福吗?他们有什么梦想?他们这么晚回家累不累?看看窗外,感觉北京是一个离我好远的城市。我喜欢灯光,喜欢从居民楼的小格子窗中放射出来的灯光。在这个城市里的生活,我还不敢想,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城市里,能有一束等我回家的光?最冷的冬天,每天5点起床和外教读英文 我觉得我需要一个外教来练习听力,确切的讲,我想要做一种语言互换学习,就是我教对方中文,对方教我英文的方式。但是去哪儿找外教呢?只有外语系有外教,那该怎么办?自己去外教楼找外教?听起来很危险!去外语系上外教课认识外教?耗时费力估计也没什么效果吧,很不好意思呢。 我搜肠刮肚想出来一个好主意。我撺掇出一个看起来特别高端又正经的方法,就是采访外教楼里的每一个外国人,不管是哪个国家的。我采访的目的有两个:1、了解他们对中国的看法,以及在中国遇到的文化冲突;2、练习我自己的沟通能力,特别是英文沟通能力,并且尝试一下采访是个什么东西。3、了解一下哪个外教最和蔼可亲又靠谱,看是否可以结成对子来互相学习语言。 很快,我拟定了一个看上去很靠谱的采访提纲,准备好录音笔和采访说明书,发放到外教楼的每个小房间中去。很快,有七八个外国人答应了我的采访,他们分别来自俄罗斯、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男男女女各有不同。采访的过程各种崎岖,我问了很多很幼稚的问题,比如“你最喜欢的中国菜是什么?”,每个问题还都不挨边,现在想来,简直傻死了。我遇到不同的外国人,他们请我听他们国家的音乐,跟我合影拍照片,在小厨房给我做他们国家的美食。一时间,我成为了外教楼的常客,看门大爷也不限制我了。在采访过程当中,我也很小心的观察他们,直到我发现了Colin,一个来自于悉尼大学的35岁的男老师。为什么他最靠谱呢?因为有一次他带我去看外国电影,晚上九点钟的时候,他跟我说:“时间不早了,你该回宿舍了。不要9点以后去外教楼,不太好。”不太好是什么意思?我想就是某次我看到打扮的很妖艳的女学生很晚从外教宿舍里出来吧。 我和Colin就达成了这样的互助学习方式,但更加准确的讲,是我向他学习会更加多一点,因为他一年里也就问过我两三个问题。我们约定每天早晨6点见面,一起跑步去学校门口吃早餐,再一起走回来,去外教楼的天台上安静学习到7点半,再分别去上课。在学习的一个小时里,我抱着书用复读机听各种网上下载的听力教材,他端一个小本子练习中国字,有问题就互相问对方。 我们互相学习的高峰就在十一之后的那个冬天。又是东北寒冬的早晨,我简直就是跟寒冬过不去。本来我们每天早晨约定6点钟见面,但是每次都好像要为国争光似的,各种比拼谁起得早,最早一次我5点20就到指定位置等Colin了。我们每天都要跑步去校门口的一家早餐店吃豆腐脑油条,卖油条的是一对年纪在50左右的夫妻,他们每天都起的特别早,特别带劲的炸油条,每天都笑呵呵呵的,不管我们去多早,他们都在。他们的女儿,在加拿大读书,他们在中国卖豆腐脑油条,一提起女儿就特别自豪。每天早晨看到这对夫妇,就觉得特别美好又有干劲儿,他们的女儿就好像是我的榜样一样。 有时候Colin读中文读high了,会带我去外教的娱乐中心教我弹钢琴。不过他用英文说的关于音乐的专业词汇我都听不懂,因此只能机械的弹琴。有时候还会打台球,或者帮他翻译给一个他喜欢的中国女孩的情书什么的。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还是会很用功的读书,但是我很多次看到,他在读中文的时候会悄悄的睡着了,尽管我依旧强大精神听英语,其实,我也好困.....我好感动他困成这样还陪着我……可是我真的也好困啊….. 在天台上,望着寒冬里还黑压压的天空和静谧的校园,我不知道我的未来会不会因为我现在的每一天努力而有所改变,可是我没有退路。我知道我不能像我的同学那样,尽情的恋爱,无拘无束的吃喝玩乐,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没事儿就逛个街,约个会什么的,我不能做一分钟与我未来无关的事情。如果我觉得自己的高考是失常的、失败的,那就要让自己证明那是一场失败,用所有的努力来证明自己不是那个分数所代表的水平,除此以外,抱怨学校不好,老师照本宣科、或者悔恨自己干嘛不去复读一年、或者消极的不去上课都是愚蠢至极的做法。 相反,我觉得我的老师,给了我最大的包容和忍耐。我经常因为读英文不去早操,因为晨读而第一节课迟到,在我觉得不重要的课上背单词,哪怕是在英文课上看别的英文书,这一切,他们都看在眼里,但是没有过多的干涉我。有一位年轻的女老师,不知道是不是看见我太苦逼了太单调太乏味了,每周都请我去家里吃饭,给我炖排骨,给我做我喜欢吃的东西,比我妈还细致的问我吃不吃葱姜蒜;考试的时候给我打电话叫我按时起床,给我买好看的衣服。那些日子,回想起来,可能我都很少笑吧,因为没时间,也因为不知道有什么可开心的事情吧。每天在摸黑的环境里出门,又在摸黑的环境里回来睡觉,三点一线的日子,唯一出门的就是带家教,一节课两小时,30块钱,一周100块钱的收入,仅此而已。 很久很久之后,Colin离开了学校,跟一个他爱的东北女孩子结婚了,一起去了韩国教语言,他们有一个可爱的混血女儿。他走之前,给我写了一封信,告诉我他有多感谢我,让他看到了一种少有的努力的样子,我跟外教楼里那些出出进进外教房间的女孩子多么的不一样。出身于悉尼大学的Colin,从小就父母离异,哥哥死于一种家族病,看到他照片里和太太孩子幸福的样子,我很想说,其实我很谢谢他,陪伴我那个寒冬里所有暗夜的早晨,如果没有他,我就无法怀着为国争光的心情起那么早了,也没有后来一切的顺利。 我的英文水平,在那个寒冬,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质的飞跃。不要在乎别人看你,而要看事情本身你有没有做好 TOEIC考试的准备进入到白热化准备阶段,我把图书馆的唯一的一套TOEIC参考书全部借出来,长期霸占着(据我观察,好像没人看耶)。至于听力教材,我和我的同学一人买了一半,再去学校的磁带室,自己买空盘灌另一半,这样能把成本降到最低吧。每天我都抱着小学五年级买的鹦鹉鸟复读机不断的反复听,并且从网上下载了个各种听力教程用MP3听。除此以外,我在新东方的TOEIC的群里认识了群主成哥,成哥在北京,给我快递了一张所谓的“高分听力”盘,其实我也没怎么听,但心里总是觉得很感动。我以为我在这个好偏远的地方,什么都得不到,也没有谁会关注到我,我好像一直都特别自卑,别人对我好一点,我就特别激动。成哥鼓励我,他也会参加12月的考试,让我加油,一起比比看谁考得好。他还送了我一段话: “孤灯夜下,一个人跑,表面上看似乎只有你一个人孤独的奔跑,但是在你灵魂深处,你感觉到有许多牛人和你一起奔跑。这时的你,感觉不再是孤单,而是和众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为实现各自的理想而一起奋勇拼搏。” 确定的考试时间出来后,我发现TOEIC考试与6级考试在同一个星期里,这意味着我要在一周内去北京考TOEIC,再迅速返回来用两天的时间准备六级。而我清楚的知道,TOEIC的单词量和高考差不多,而我根本没有时间去看看六级单词,连到底是哪个难度都不知道。我内心开始一点点发慌,看上去我的TOEIC准备的也不是那么理想,而六级更是什么都没看,如果两个都失败了.....我几乎不敢想后果。那时候的我,心里承受能力很差,每天很玩命的学,特别害怕一下子什么都没有了。考试前的一个星期,我每天都在惊恐中度过,我总是梦见,我耽误了托业考试,六级什么都听不懂。 硬着头皮来到北京,确切的说是来到北大二教的考场。这是我第一次来北大,而且第一次坐在北大的教室里。看看周围的考生,果然日韩国家非常多,传说日韩企业很看重这个考试,我后面的大叔已经考了九次了,真是让人惊讶。TOEIC有200道听力题,是那种只能看见ABC选项答案,其他什么都没有的考题,虽然不难,但200道下来已足以让人的神经系统彻底崩溃,经常听到最后是体力跟不上了。比起平时四六级的20道听力,显然这是个体力活儿啊!至于后面的笔试题什么的,感觉不好不坏,答完了就出来了。我在乌泱乌泱的人群中到处乱看,因为我想找找成哥,告诉他我顺利的考完了,可是我找不到他,人实在是太多了。我打电话给他,他说他已经考完走了,以后有机会我们再见面。 很久以后,我真的来到北大上学了,我终于见到了那个帮助过我的成哥。他说,其实那次考试他并没有去,他是骗我的,因为他不想让我失望,不想让我觉得没人跟我在一起苦逼的战线上奔跑。啊!这是要让人感动的哭么!我想,这也是我现在特别愿意帮助小朋友的原因,有时候,一句不经意的话,真的能鼓舞一个在角落里的自卑的孩子很多很多,多到改变TA的整个生命。 来不及多停留,我回到了学校,这时候离六级考试还有三天的时间。我从网上下载了一份“六级高频词汇表”,有十几页,我看了前两页,又做了两套完整的模拟题,心慌慌的匆忙上阵。听力很顺畅拿下,毕竟我是练过200道听力题的TOEIC考试的,中间的题目做的不好不坏,感觉高频词表确实有很大的功劳啊。最惊慌的是作文!!!居然和TOEIC的内容很相似,是写讲一家公司给你了Offer,你如何礼貌的拒掉。TOEIC全部都是职场英语,这简直就是甚合我心啊!!!我连Prosperity这个我几乎只是见过一次都忘记怎么拼的单词都写对了!这是有多么让人惊悚啊!即便这样,我依然很担心六级的成绩。我的英语老师对我抱了很大的期待,我似乎是她手下唯一一个有机会在大二上学期一次性考过六级的学生,虽然这个成绩在很多牛逼院校不足为奇,但是在我们这个小学校,我看得到老师的期待,因此压力好大。我害怕,害怕TOEIC考一个不高不低的成绩,六级也不好不坏,我没法跟我的老师们交代的。我不能让TOEIC失败,我承受不起;我不能让六级失败,我老师伤不起啊。我记得那天是圣诞前夜,我考完试已经夜幕降临。我一个人默默的走在从教室到宿舍的路上,周围的宿舍楼里都张灯结彩的样子,周围的同学们欢欣雀跃的跑来跑去,我打了一个电话给我妈,我说“我可能考的不怎么好。”然后就开始掉眼泪。哎,在这个遥远的东北小城里,我害怕自己败的真的跟高考成绩似的。我不管的鼓励自己,但却等不来让人满意的成绩,真的会这样吗?无数次的怀疑,无数次的难过,无数次的自卑,无数次的翻看《绿皮书》。 回到宿舍里,网上出了六级考试答案,我怀着很忐忑的心情核对了一遍,却意外的发现,我的听力是满分,作文就算一分不拿我也能到70多分,这让我感到很惊异。英语老师那么恰好的给我打来电话询问,我说感觉有点不真实啊,怎么会这么高呢,我一点感觉都没有啊。英语老师显然也松了一口气,她很慢慢的跟我说: “所有的英语都是相同的,没有什么为了某个考试准备的内容,另一个考试用不上,关键是,你是否真的下到了功夫。我知道你在准备TOEIC,也知道那个考试对你更加重要,因此一直没有跟你说六级的事情。我知道你很担心这两个考试考不好,但是,一个人不要在乎别人看你是如何的,也不要在乎自己考试成绩的高低,而是要看这件事本身你做的是不是足够好,是不是尽力了,是否能用这些努力让自己安心接受一切结果。” 老师的这段话,如一阵惊雷在我心里突然淡定了起来,我又想起了《绿皮书》里一段话“智者随遇而安,不徐不疾,不烦不躁。得不足喜,失不足忧。”看到外面的世界,不要做与自己未来无关的事 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个考上斯坦福大学的普通女生,她说:“我从不做与我未来无关的事儿。”这句话瞬间秒杀了我,让我的内心震颤了好久。我时不时的就把这句话拿出来看看,让自己那些小抱怨,小烦恼,宿舍里女孩子们之间的鸡毛蒜皮,同学之间的勾心斗角都见鬼去吧!这句话一直以来成为我内心安静的一个动力。周围的人都在谈恋爱,男友女友换了一大片,有人旷课,有人旅行,有人睡觉,有人打牌,我不能说大家做的不对不好,而只能说,我希望自己今天的辛苦,能换来明天多一点点的幸福。我一直觉得我的孤独寂寞令我孤傲,可是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一下子就坦然了,感觉周围的一切眼光和评论都无所谓了。我有我的目标,你们都不知道。真正的目标是放在心底默默去努力的,不需要大声吼出来告诉谁。我一直觉得立志的时候一定要默默的埋在心底,说出来就伤了元气了! 尽管这样,在东北小城里读书的我,是不敢跟名校的学生比。尽管我在各种老师的宽容和爱护下活的自由自在,成绩不怎么费力也能有不错的分数,但每次读《大学生》杂志,看到北上广高校的学生的生活,他们在牛x的大公司实习,他们在各种各样的大赛中获奖,他们三五个人组成小组去参加各种大企业举行的校园活动,在一个小城市里天天读英文的我拿什么跟他们比呢?何况我的英文也没有牛到同声传译的地步。就在这个时候,学校选派一些即将升入大三的同学去北大交流学习的机会,我很积极的报名了,却不曾想,那些赌气一般觉得自己高考其实只是失误,骨子里还很牛逼的想法,彻底被打散了,我的大学遭遇了鸡零狗碎般的混乱和成绩上的滑铁卢...... 没有班级,没有负责人,没有饭卡,没有宿舍,没有老师,图书馆的卡不能借阅,只有一张课表,自己找教室去上课,没有前排座位留给你,人太多了要先给本校生让出来,问问题被老师说:“你不是北大的吧。”,咨询实习机会被说“你考不上的。”很多人说自己高考失误了,自己要上了北大也不比一般人差。心气儿是好的,但事实是惨烈的。很多人羡慕我有机会去了北大,希望自己也有这样的机会,可是没有人知道我在北大的两年其实也很艰苦吧。其实我可以过的好一点,比如跟同来的相识的同学住在一起,干净、整洁、安全、性价比高、遇事有的商量,有问题相互都有照应。可是我偏不,我偏偏要一个人住在城中村里,承受晚上可能突如其来的入室抢劫;我偏偏要一个人去住一个有14个男生女生的三室一厅,住在摇摇晃晃还被男生搞得脏乱差的上下铺环境里;遇到过房东带来精神不正常的人;各种惊心动魄和乱七八糟的事儿让我慢慢习惯了。我清楚的知道,这是我自己选择的路,再苦再难也必须我自己走完;我要留在这个城市生根发芽,毕业后的社会会比这更加恐慌害怕,会遇到各种奇奇怪怪难相处的人,除了我自己,没人帮得了我。我需要强迫自己学习面对社会的思维,学习无人帮助的自立,以及强迫自己去忍受孤独和寂寞。如果现在妈妈还能给我衣食温暖的时候不强迫自己去面对严酷的环境,有一天妈妈老了我能照顾她吗?我能保护她吗?我能像一个战士一样的迅速站起来,扛起刀枪为家为妈妈的晚年生活去赚钱去战斗吗?我是单亲家庭的小孩,我没有时间天天磨磨唧唧的娇宠自己,更没有环境给自己一个不愿长大不愿承担责任的理由。 所谓“适应”,不过是一种在艰苦的环境中保持坚持和隐忍,让自己有一种逆来顺受,笑对苦乐的心态。我依然希望自己不要做与自己未来无关的事情。我不知道什么是与未来无关的事情,那么在这里的每一分每一秒我都用来上课和上网。我最喜欢看BBS的实习版和工作版,因为想要看到,自己如果想要找到牛x的实习,还需要什么能力?而我自己目前的能力,能做些什么呢?结果发现,连帮人编书都没人要我,因为那时候我没有自己的笔记本,不方便且我自己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吧。我还喜欢看“二手买卖”这个版块,因为总能淘到一些价格便宜的好东西,比如我有买过20块钱一件的浴袍,从买到到现在一直在穿。直到现在,我每次看见二手买卖的东西,都会想起那些年穿梭在北大校园里为了买一个便宜的东西跑来跑去的场景,也只有在青葱的滴水的年岁里,才能有那样稚嫩而纯美的景色吧。 条件和待遇的差距,也许并不是最重要的,学业上真真切切的距离才更加直刺人心。有一次西方文学课,老师让阅读一本西方文学著作,写一篇2000字的读后感。我努力的读了半本还算能理解了人物关系,终于自己努着写了2000字,我觉得我没在百度上东拼西凑已经算很棒了,于是特别有成就感的去上课。老师随便点了一个女生的名字上台读自己的读后感,结果——她写了整整两万字!!!!我不知道她读了什么这么有感触,只听见她不停的读啊读啊读啊,结果读完了整整一节课。为什么同样是读书,别人可以有如此多的新鲜想法和感触,而我生生憋出2000字都那么困难呢?这件事让我明白,一个人如果不出去见识一番真正的世界,就很难清楚自己在世界上到底处在什么位置,自己做到了什么程度。 很快就期末考试了,哲学、美学,我一个学期都没听懂,如果不是考前找到了老师的教案,恐怕我都无法及格,而北大的同学很多都是90分以上。我的古代文学,狠狠的掉入了不及格的坑里。我拿着成绩单在想,还要不要继续读下去?该怎么办呢?花了好多钱,吃了很多苦,结果来一个不及格?这是我人生第一个不及格啊,我的大学完整了。 经历了很多不公的待遇,花了比别人多的多的钱,住在人员混乱的的地方,成绩上遭遇了人生最大的滑铁卢,在北大的日子,即便有最好的资源,最好的老师,迫于自身能力有限,也依然无法让自己自如的发展。一些人告诉我,混着混到毕业就好了,何必要跟自己较劲,反正学校也不会不让你毕业。可是我现在所做的一切不都在为我的人生之巅而努力拼搏吗?我不想抱怨不公,也不想找什么理由,我要有勇气做自己最怕的事情,我不要做与自己未来无关的事情。以前我一直满足于我是普通学校中的佼佼者,这是非常没有志气的表现,我立志要成为牛人中的佼佼者。人生的精彩,一定没有尽头。14个月的实习,职场之路开始了 2006年10月29日,我20岁生日,大三。这天上午我考完GRE笔试之后,就倒在宿舍的床上起不来了。考GRE这件事哩哩啦啦拖了一年之久,从准备到报名,从机考到笔试,已经消耗了很大的耐心和精力,结果怎样,已经完全不管了。我的大三,就从这场考试的结束,正式开始了! 那个时候,我已经决定毕业要去上班,而不是上研究生和出国!我讨厌考试,讨厌没完没了的学毛概邓论和更加高精尖但不那么实用的英文;至于出国,家里没有强大的财力,我不想因为我把整个家庭都拖下水;而作为文科生来讲,奖学金的希望太渺茫,这么看来,我的TOEFL和GRE其实就是凑热闹,虽然成绩不高,也勉强拿得出手。 大一大二什么都没干,基本上在学英语和睡觉,也没什么经历的自己,开始有点着急,但是好像并不慌张。背景和经历都比较差,因此对自己也没有多大的期待和希望。没想着500强,也没想着和多少牛人过招。我就是个喜欢逃避的人啊,人一多我就想跑,大概独辟蹊径是最适合我的道路吧。即便这样,我依然不太清楚前方的道路。用黄小仙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前方道路太险恶!” 十一月,我开始疯狂的上BBS,找各种兼职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几乎不上课一样的往外跑。我想我唯一的一条路就是在大三早早起步,开始奔跑,也许这样才能让我的未来从容一点,至少能看到别人的背影,而不至于被甩到看都看不见的地方。 即便这样,我依然不知道自己做的这些事情有什么用。我总是下意识的让自己觉得自己在大四,这样会有紧迫感。 需要准备简历,于是我开始仔细思考我大学前两年半的经历,我重点写了两件事: 第一个就是我准备写的的一本书,叫A part of water,《你是水的一部分》,内容源自我大二开始做的一系列外国人采访,就是采访在中国的外国人,了解他们在中国的故事以及所经历过的文化差异的故事。这个采访首先从学校的外教开始,逐渐采访完全部的留学生、之后就走哪儿访哪儿,比如火车上,旅游景点等等。被访者大部分来自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十余个不同民族文化的国家,让我对不同国家文化有了深刻而真实的认识。我准备要采访到100个外国人,然后写成一本书,但现在还没有做完,还在继续。 第二个就是我自己组织的汉语教学联合会,我组织了一些学习对外汉语的同学,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的汉文化传播专业志愿者,交流分享教学经验,汉语教学志愿者探讨传播方式。通过每个人的教学实践了解不同地区和民族的人在汉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探索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吸引来自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学生。这件事情是在北大交流的时候做的,我还带了一个康奈尔大学的美国学生,负责他的中文学习。 我把这两件事写清楚之后突然明白,其实社会实践和经历这种事不一定要多么光鲜耀眼的公司里做过什么牛x的事儿,关键是要由自己亲身参与,并且从中得到重要的收获才最重要,而且有这样的经历,才能让自己更加有底气。 此时此刻,大把大把的牛x公司开始企业招聘,作为二本学校的我,虽然只是大三,很多事情还没开始,但是我努力在无数无法填空的表格里发现自己还欠缺什么,还欠缺多少。 有时候我也会去大四的校园招聘的会场坐坐,听听牛x公司的简介,看看台上精英耀眼的样子,哪怕是周围同学的提问,都让我感到自惭形秽,自己连个问题都提不出来,脑子里真的没存货。现在回过头去想,也许不是自己差,而是没办法看清自己的强项,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才让自己更加迷惑,也更加无助。我还不是这场战役的参与者,但也看不清前方道路到底有多险恶,我无处下手。我想我需要一个指导,告诉我求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到底要准备什么,如何知道我到底想什么。 我开始去听一些求职类的讲座,也花钱上了一些课程。那个时候,求职类的培训以及各种网络资料少之又少,良好的培训和学习之后是一次次的实践。我不知道我想要从事什么职业,于是听说某同学去公关公司面试,我自己也想试试公关,于是开始了漫漫申请路。先从本土公司申请开始,一点点去看一个公司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我有哪些差距。我没有去想别的方向和行业,而是更加专注再这一条路上不断前进。越来越多对行业的积累让我赢的胜算愈来愈大。 很快,我收到了一家在华著名的国际公关公司的面试通知,其实他们只是找一个帮他们发快递,做翻译,录数据、买盒饭,当人肉快递送东西的人而已,但对我来讲,这已经是非常棒的机会了!我是从这里开始了我的正式实习生涯,有过委屈,有过想放弃,有过辛苦和劳累,但都一点点化作职场经验的积累,让我能在毕业的时候拿到了一家我曾经想要去的公司offer。我从来没有写过或者说过我之后职场路上的每一天、每一年,愉快或者悲哀,欢乐或者痛苦,不是因为我不曾遭受到来自职场的压力和重担,而是因为我更加喜欢凡事先向自己发问,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并从中习得重要的成长。那些曾经的酸甜苦辣,经过岁月的洗礼,留在我身上的只有成长的痕迹,而那些所有人的职场都会出现的鸡毛蒜皮,勾心斗角,我一点都不记得了,大概是因为我只愿意记住那些我认为很重要的事情吧。 在大三下学期到大四结束的14个月里,我每天要坐2个小时公车才能回到学校,每次夜幕降临的时候,我都靠在公车的窗户边上,看着灯火辉煌的样子累的话都说不出来,特想就睡在公车上。但是当我想到这些辛苦的实习生涯的时候,我会觉得很感动很激动。当我们还职场里的小菜鸟的时候,只要品德没问题,会受到每一个人对你诚心诚意的关爱和指导,教你怎么做事情,怎么问别人问题,怎么不犯错,怎么提高效率,怎么让自己有信心,一定一定要珍惜这段时光,而不要过早的进入到职场的勾心斗角的游戏中去。 我的第一位领导Isabell在我遇到新的状况,发生错误的时候告诉我:“谁也不是天生就什么都会的,都是在学习中成长的,你不会就问,这样才能成长。不是遇到什么事情就要想办法逃避,勇敢点。”我感动到对着电脑一边打字一边掉眼泪。 那些职场初期的日子里,每当夜晚还要加班时候,看着一盏盏灯在我身边慢慢隐去,我的心一点一点踏实下来。窗外的长安街静谧安详,时钟渐渐指向12点,我坐在电脑前仔细的完成每一个工作细节,繁琐的很。也许,这就是我即将开始的开始……考研、工作与出国的选择 考研、工作与出国该如何选择,这对我来讲真是一个很挠心的事儿。从大一小宇宙爆发开始,这三个选择就在我心里盈盈绕绕挥之不去。 我想我的家庭是我在选择中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作为一个成年人,责任对于我的意义就在于,在做任何选择的时候,考虑到家人和家庭的未来。 我是单亲,父亲在高三时意外身亡,家境虽然还好,但是作为家庭顶梁柱的坍塌,也就意味着整个家庭的倒下。一个单亲母亲要供养一个平均一年花销一万的大学生,如果是我,根本不敢想象。我很感谢我的妈妈,在整个家庭最为困难的时候,在她一生最艰难的时候,在所有亲友都建议我留在本市上大学,毕业后留在她身边的时候,坚决送我到很远的东北上大学,并供养我的整整四年;在所有人觉得我去北大交流就是瞎花钱,去新东方上课就是混日子,上培训班就是上当受骗的时候,我妈妈坚定的相信一切的学习都会对我有用,省吃俭用满足了我在当时看来各种非常难得但也非常奢侈的机会。如果不是她当年的远大的心胸和眼光,如果不是她当年的坚强和隐忍,现在的我,恐怕也就是一个天天自怨自艾,抱怨社会的女孩子吧。妈妈全身心的为我着想,我不能太自私。 准确的讲,考研的想法是刚开始入校的时候产生的。那时候总觉得东北好远好远,学校看上去也不太尽如我意,本能的想要逃离,要回到离家近的地方去。那时候我唯一能想到的方法就是考研,加上我觉得因为家庭的变动导致了高考的失败,我和大部分不喜欢自己学校的同学一样,觉得自己是有实力上清华北大的,至少也应该是一所一本院校,沦落到遥远的二本院校简直就是激发自己人生崛起的最大动力!可是我又有些担心妈妈,如果上研究生,我要在外面至少7年时间,中间还要参加最头疼的考研考试,而研究生的未来很难预料。每次想到这里,我都觉得前面的道路是万丈深渊。 我那个时候还因为看不到未来拒了从初中就很喜欢我的一个小男生,我总觉得自己的未来好迷茫好乱,跟他,更加看不到未来了。直到现在,偶尔在网上遇见聊起这个事情,他总是说:“当初你恶狠狠的拒了我,可是我都不知道你为什么拒了我!”哎呀,其实我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拒了那个偷偷忘我书包里塞玫瑰花的初中小男生。 考研的这条线,考虑了没三天,我就读到了开头说的那本绿皮书。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英文考高分就可以有机会拿到全额奖学金上国外的大学,而且每个故事的主人公几乎都是普通家庭里走出来的,这让我十分兴奋。我觉得只要这个世界上有人曾做到了,那么我一定也能做到。其中有一个关于钱永强的故事,讲到:“到大三时,钱永强已经考完了四六级,TOEFL,GRE,GMAT这些考试。”我把他的进程当做自己的奋斗目标,除了GMAT没考,其他都跟他在同一个时间里考完了这些考试,自我感觉颇为良好。促使我更加想要出国深造的还有一段话,也出自这本书里:“留学有三个目的,一是完成自己的教育,获得就业竞争力;二是提升自己的档次,获得事业领导力;三十解放自己的潜力,获得人生凌秀丽,成为一代学术或商业的开创者,打达到才实现自我的最高境界。出国最大的收获在于,以前是以中国的眼光看世界,出国后有机会以世界的眼光看中国。” 嚯嚯,这是多么让小孩子振奋的话,内心一下奔腾起来,感到自己的人生都到达了另一个高度和境界了。那时候经常看“寄托天下”网站,每天混迹在各种要出国和已经出国了的人中间,感觉自己真的要出国了似的。虽然表面如此,但是内心却很忐忑 ,虽然说出国的学费可以有奖学金,但是出国申请和各种考试本身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听说申请一个学校光申请和邮寄材料可能就要700-800人民币,一般要申40个所有的学校,这笔开支对于一个学生来讲真是难以想象,更不敢跟家里说这个想法。而各种各样的考试就不要说了,GRE考试光材料费用就超过500元了,大多还是二手资料。大二的暑假,我委托亲戚帮我报名了10月份的GRE考试以及新东方的GRE住宿班,共计4998元。过节回家的时候,我看到我妈妈把一个5000块钱的存折交给我的亲戚,还开玩笑的说了句:“给你两块钱小费哦!”虽然大家是开玩笑的语气,但在一旁的我深深地被这一幕刺激了。5000块钱,对于一个还要供养大学的单亲母亲来讲,是多大的一笔开支啊。我几乎没见过我妈妈买新衣服,也能猜到我不在身边她肯定随便吃点菜就是一顿饭了。她就那么轻而易举的把省吃俭用的钱毫不犹豫的花在我身上,也不问我要干什么,也不管我会不会考出很好的成绩,也不管这钱到底能有多少投资回报率。5000块,比我一年的大学学费还要高,让我一个暑假班不到20天就花掉了,我心里的眼泪哗啦啦的流下来。 那段时间,我看了一个《鲁豫有约》的节目,被访人是一个很有名的人,鲁豫问他,如果你当年没有出国读书,现在会怎么样呢?所有人都期待他说:“那我现在一定不是XXX,也没有怎样的成就。”可是他说:“如果我没有出国,我的父母就不会在自然灾害中饿死,如果我在,我一定会让他们活下来。现在我成名成功了,可是我没有爸爸妈妈了。” 我退掉了新东方的暑假班,只保留了10月份的GRE机考和笔考,希望用自学的方式来完成考试。我似乎已经知道我不会有什么好成绩了,因为我真的不想出国了,我太害怕了。我不能让自己任性的花掉家里所有的积蓄,只为博自己一个好功名;我不能让日渐年迈的妈妈孤独的生活在国内,我在国外乐得逍遥;我不能让自己一走就是好几年,如果中间发生一点问题,我回都回不来,哭都来不及;我不能不断的消耗家里仅剩的一点钱,消耗光妈妈的养老钱,而对家庭没有一点点贡献。每当想到这一切一连串的问题,内心就开始惶恐和泪奔。 路只剩下一条,工作,赚钱养妈妈。 很多同学问过我,出国、工作和考研,到底应该怎么选。 我也不知道你该怎么选,因为我的选择的每一步都在我的内心回炉了千百遍才得出的,我无法斩钉截铁的告诉你什么好什么不好。我只是选择承担起一个成年人对家庭和父母的责任,而不是任性的只去想如何能对自己更好,父母就应该对我如何付出。如果让我笼统的说,我只能说,如果家里有条件,可以继续深造,无论是国内外;如果没有足够的条件,请不要自私的为了自己的前途不断消耗父母一生的积累和他们的养老救命钱,这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绝不是你毕业后短时间能赚回来的,特别是现在海龟满街走的年代。一个有担当的成年人烧家里的钱是很可悲的,而决定为自己为家庭努力赚钱的行为是值得尊敬的,没有什么不光彩,父母太不容易了,应该为他们分忧!申请实习生,你准备好了吗? 上班之后的某一天早晨,好友茄子皮就在MSN上闪我,说我介绍给他的那个实习生在实习一周后的今天打电话给他,说不能来上班了,原因是因为课业压力太大,无法继续逃课实习了,说着说着还哭了。 嗯,离奇的是该实习生的前任是在实习了两周后发现没时间写论文了,于是早早开始告假,准备回去写半年的论文再回来上班。 其实,茄子皮和我都没有觉得很震惊,我们都在想一个问题,找实习的小朋友们,申请之前到底都准备好了吗?你究竟想要什么 很多人发邮件问我如何选择自己的工作,自己毕业的去向,我统一回答“碰的”,可是现在我想稍微说一下,其实很简单的经历: 大一准备考研,发愤图强之后,读到绿皮书,决定学英文出国。 大二准备各种出国考试,发现考试太贵,申请太贵,邮寄太贵,上学太贵,但父母工薪,保住父母的养老钱为第一要务。 大三决定要去工作,先去赚钱,所以开始各种实习,然后就毕业了、转正了、工作了。 牛么?一点都不牛,普通的很,普通的很很很。 但是现实中,我看到了太多太多的迷茫的邮件,每次问我怎么办?在大一觉得自己专业不喜欢,立志四年后跨专业考研,问行不行?出生在工薪阶级家庭,非要闹着出国,但是看到父母的白发与蹒跚步伐,又不忍心,问怎么办?在大三下学期才发现之前没什么实习,简历空空如也,该从何入手?父母花了数十万,从6岁开始上学,上到20岁出头的年轻人,却无法给自己的下一步做一个决定,甚至不敢往前迈一步试一试,那我也不知道你该怎么办了。 话说回来,我问茄子皮,您那实习生怎么都哭了,你怎么人家了? 茄子皮苦苦道来:“小孩特忙,实习期间不停的接电话,全是社会公共事务,社团的、学生会的、学校的、老师的、同学的。事事操心,很有领导力。但是其实他根本承受不了这些,再加上现在的实习,一个人被撕扯开了。他以为自己能够做到平衡,但是实际上他做不到,但是他不觉得自己是做不到的,他以为自己能力很差,所以产生很强的自责心理。” “那为什么非要都做,这完全不可能都做啊!” “因为他想做一个牛人!” “是简历看上去很牛,同学们口口称颂的很牛?可是他真的能做到很牛么?” “每件事蜻蜓点水,每件事略懂!略懂!”500强的光芒始终都是公司的 我的一个师兄,简历里面就一件事儿,就是自己借钱1W块,买了一个电视上演的路边的烧烤机还是蛋挞机来着,然后自己开店、雇人、销售、开发市场,一边做一边上学,做了两年后卖掉小店,赚了6W,然后应聘了一个500强的销售工作,一年后成为华北区的总负责人,现在过着舒适自由的生活。 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是踏实,很踏实,快踏实到地底下了。 是坚持,很坚持,快坚持到骨子里了。 一个实习,至少要做到6个月,才能对一个公司的一个项目有个大概的了解。 一个工作,至少要做到6个月,才能对整个流程和来龙去脉有个清晰的图画。 一个经验,至少要重复5-10次,才能得到的扎实深刻,讲出来给别人听感觉像是那么回事。 不要认为当过学生会主席就很有优势,十份简历有八份都是主席; 不要认为参加过几个有名有姓的商业大赛,就觉得自己跟商业挂钩了; 不要认为参加过几个社团,拉过几次赞助,就觉得自己见过很多商人; 不要认为参加过几次学期交换,就觉得自己特国际化,特全球视野; 不要认为做过几次短暂的实习,就觉得简历特别有亮点。 其实当实习生这件事儿,有时候并不是什么特别高的门槛。有时候因为任务太急缺人手,有时候是因为事情简单不需要太好的英文也可以,有时候因为需要一个帮忙做搜索或者做监测的,就这样。曾经有很多同学觉得自己出门打车喝咖啡吃饭住五星级酒店就很牛气,其实那都是公司的荣耀,而不是我们每个人自身的;也并不是你恰好进了某个500强,就代表你能一直闪耀着500强的光,不要骄傲,也不要炫耀。申请实习生,你准备好了吗? 当实习生,请做好准备再来 准备什么?当实习生需要准备么? 请准备好自己合适的时间,并且诚实的告诉面试官,你究竟能来几天。能来的那几天是否有课呢?你长期旷课的后果自己是否知道,或者自己是否能搞定成绩单呢?不要面试的时候答应4天,到公司开始工作一段时间了发现自己扛不住了,改成3天。 请处理好自己的校园事务,不要带到公司来。不要在领导走到你跟前的时候紧急关掉MSN、飞信等各种聊天界面和不相关网页,公司花钱请你来工作,不是请你坐在这里君临天下,坐镇指挥,威慑四方。也许你没有耽误工作,但是老板真心很烦看到这样儿的。 请学会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不要以为自己特别牛。实习意味着每天至少8小时在公司里呆着,你只能回去处理你的诸如社团、学生会、论文、课业等问题,倘若你处理不好,请学会放弃。无论是放弃实习还是放弃学生会。我领导曾经在我每天加班的时候跟我说:“每当我看到你加班到深夜,我很心疼,可是我什么都做不了。”现在我特理解,我理解你很挣扎很纠结很不容易,可是我什么都做不了。 请记得你是员工,不是学生。不要总觉得自己还是个学生,动辄用这个理由让自己做事不完美。随便写两句话就扔给领导的PPT,看都不看就胡乱编的英文报告,不来公司从不请假,或是半夜请假,迟到早退毫无征兆,晚来早走理所当然。 请准备好自己的体力和意志力,商业区和校园不是宿舍和食堂的距离,特别是一线城市的实习生,坐地铁坐一个多小时是常事,要么租房子,要么坚持来回跑,一定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 茄子皮跟我说:“我不要牛人,要踏实肯干的人,只要他有手有脚有个正常脑子就行”。可就这么简单的要求,能做到的依然好少。 我问茄子皮,那些不靠谱的实习生们,你会问他们生气吗? 茄子皮说:不生气,以前会,现在不会。以前觉得自己看走眼了,现在觉得为他们感到遗憾。也许,这是他们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必经之路,我们可以等,但是损失掉的他们自己的诚信、坚持、勇敢、能力和机会,只能他们自己去买单了。用生命打造无可替代的简历 勤奋的令人发指 我有一个师姐,我们在学校的一个公共活动上认识。她是一个超级大美女,家庭条件也非常好,北大本科生,早我一年毕业。2007年某国际巨头(简称A公司)在华招收6名中国毕业生,她是唯一的女生,唯一的本科。而A公司的待遇可谓是无法匹敌的:第一年美国培训,好吃好喝好玩一年,年薪18W,跑车一辆,股票30W。之后回国发展,年薪加18W。那之后我就天天在她博客上看到她周游列国培训游览观光的文章,好生羡慕。她是怎么拿到offer的呢? 她在大学参加了很多社团,担任高层学生干部。 她积极参加好几个出国的交换以及游学活动。 她学习成绩全年级第一。 她英文如母语。 这些却好像都很不错,但是却也觉得没什么特别的亮点。 后来,她的舍友跟我说过一句话:“我太佩服她了,她大学每天早晨5:30起床读英文一小时,即使被A公司录取后还每天坚持5:30起床读英文,勤奋的令人发指!” 直到今天我都记得这句话,特别是我开始怨天尤人,抱怨不公平的时候,总是想起这句话。她是如何拿到offer的呢?她的简历需要什么特别的装饰么?也许英文谁都可以学到很好,但“勤奋”足以秒杀一切!真实的干干净净 我一直都很极端的鄙视那种给你讲面试技巧,问题答案,甚至笔试答案教你背会的方法,我最最想说的只有几个字:保持真实的你。 每次我去面试,或者对方找我聊聊的时候,我都会坦荡荡的赴约,因为我的简历上一句夸张的话都没有,还少写了不少东西。简历上的每一个事儿,随便问我10个问题,我都能回答的干干净净、彻彻底底。我没有出国交换的机会,也没有亮瞎眼的社会经验,但是我在有限的忙碌和无限的努力当中,让你看到的是我对每一次机会的珍惜,对每一份工作的认真。 我大三才决定是要工作的,那时候我也刚到北大,简历上几乎没有任何可写的东西,我没有做过什么事情。所以我努力抓住一切的机会,参加北大的社团的每一次活动,甚至报名参加研究生会的活动;我白天上课,课余时间做很多的志愿者活动,站过大门,做过跑腿的小二,教过外国人汉语,参加义工服务,当过热线小工,做过周末超市里一站一天不吃不喝的促销员。这些工作都没有钱,而且我还花了很多钱进去,误了很多课,自己一边复习一边哭一边紧张。但是一年后,我的简历写不下了,每当又多做了一件事情要写进去,就要很舍不得的删除一个经历。那时开始,我开始申请国际巨头公司的实习生,我没看过面经,没研究过面试笔试的技巧,单纯的一个电话面试决定了我之后的道路。直到今天,我都愿意走在这种真真实且坦荡的路上。底气和平和,放心都是自己给自己的。买一面镜子练习微笑 我有一个熟悉的小朋友就叫他林同学吧。我挺看好他,不是他如何牛x,而是他的每一点滴的努力让我看的心里踏踏实实的,看了就想跟着下去看看他会变成什么样。他是哈尔滨某二本大学的学生,论学校背景、社会经验完全不能和北京的毕业生同日而语。他大二暑假第一次来北京鬼混,妄图实习,但是未遂,自己总结了几大败点:1、经历不牛x 2、外地生源实习时间有限制 3、人脉少。于是背着三点回东北继续上学一年,又来北京了鬼混了。这次带了点钱,到某培训机构先给自己投资了一笔,2000多大洋先洒入京城后立志要做房地产业。于是林童鞋先找到一个包吃包住月供1200的小公司,任务是马路边上发传单,被城管监察扣留了几天。他在京两个月的暑假买了一麻袋的书学习:职场的、人生的、励志的、理财的。林童鞋的特别之处来自于他特别关心自己的成长,愿意一点一滴自我改变,而不是修改简历。比如:他买了一面镜子,天天在家对着镜子练习微笑,因为他的短期目标是房地产界的金牌销售。 每天哭喊着要当销售,想要销售培训生offer的同学们,你们有从练习具有亲和力和信赖感的微笑开始努力吗? 亲爱的你们,无论现在大学几年级,请一定知道,一张简历,不仅仅是一张纸,那将是你面对所有竞争的自信根源。这种自信,通达心底,扎扎实实,干干净净,彻彻底底,一百个问题问不倒,每一个细节都顾虑到,这是你的成长,没有人抢得走,没有人替代的了。用生命打造无可替代的简历 Tips:简历里的小细节 前面提到了简历要真实有底气,但是投对简历也是一个技术活,很多时候,求职的失败不在于简历的问题,而在于没有能够很恰好的契合招聘计划,以及在投递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