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摇头晃脑 者,内心充 满自信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人以"摇头"或"点头"来表示自己对某件事情看法的肯定或否定。如果你看到一个人经常摇头晃脑,你或许会猜测他不是得了"摇头病"就是精神病了。 单从体态学的角度来看的话,这种人特别自信,以至于经常唯我独尊。他们也会请你帮他办事情,但很多时候你做得再好他都不会很满意。因为他有自己的一套,他只是想从你做事的过程中获取某种启发而已。 在会议场中也有这样的摇头晃脑者,只不过这些人的头部语言特征具有独特的含义。尤其是摇头时紧抿嘴唇的女人,在会议出席者的眼中被认为是过分自信的表现,甚至有点唯我独尊的专断。这种人,一般在社交场合中也会表现自己,却时常会遭到别人的厌恶。他们对事业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倒是被许多人欣赏。 边说边笑者,内心和善、有人情味 日常生活中,有人用摇头、点头表示对事物的看法,这种人往往自信过度,以至于发展成唯我独尊的心态。而边说边笑的人,则有着很好的亲和力,有人情味,人缘也好。 这种人与你交谈时你会觉得非常轻松、愉快。不管自己或别人的讲话是否值得笑,有时候连话都还没讲完就笑起来了。并非不在意与别人的交谈,我们只能说这种人"笑神经"特别发达。他们大都性格开朗,对生活要求不苛刻,懂得"知足常乐",而且特别富有人情味,无论在什么地方,他们总有着极好的人缘,这为他们开拓自己的事业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可惜这类人大多喜爱平静的生活,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否则这个世界很多东西都该属于他们的。他们的另一特点是感情专一,对爱情和婚姻特别专一。如果你是他(她)最心爱的人,他(她)可以为你牺牲一切;但如果你让他(她)伤心透顶,他们则可能对你恨之入骨,因为他们大都对感情太过投入。 总之,喜欢边说边笑的人大多性格开朗,对生活要求不苛刻,知足常乐,富有人情味,感情专一,特别珍惜亲情、友情,人缘好,喜爱平静的生活。 坐时两腿张开、姿态随意者,一般语言多于行动 从某种程度上说,坐姿本身就是一种身体语言,可以向对方传递信息。坐姿是否优美,是影响印象的重要因素。在生活和工作中,就座习惯能体现出落座者有无教养。 通常坐着时姿势要端正。总的要求是舒适自然、大方端庄。在日常交往中,对入座和落座都有一定要求。入座时,动作要轻盈和缓、自然从容;落座要轻,不能猛地坐下,以免发出响声;起座要端庄稳重。上一页 返回书页 下一页第21节:坐立行姿传递信息(5) 有很多男人在坐着的时候,会很自然地两腿张开。你可千万别忽视了这个动作,这里面可是大有名堂的。从某种角度来说,一个不分场合、总喜欢张开两腿坐着的男人,很可能是从小被娇宠惯了。自以为比他人优越、自高自大的性格,迟早会给他带来麻烦。 不同体态的人,坐姿也不尽相同。有一些人坐稳后两腿张开、姿态懒散。一般来说,这些人通常都是比较胖的人,由于腿部的肉过多,行走不便,所以采取这种慵懒的坐姿。 也正是因为他们的体态特征,使得这种坐姿的人通常说得多而做得相对较少。这类人属于豪言壮语型,头脑中想的事情经常是被夸大了的。他们平常都是笑容可掬,最喜欢和人接触,而他们的人缘也确实颇佳。他们不太在意别人对他们的批评,这也是很难得的。从这方面来说,他们适合做社会活动家之类的工作,不适合做一些实际性质的劳动。 坐时双腿并拢、双手交叉于大腿两侧者,通常比较古板 有些人坐着的时候双腿并拢,双手交叉于大腿两侧。这类人通常比较古板,性情自我、固执,不愿轻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即便知道别人说的是对的,也愿意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肯低下自己的脑袋。 古板型坐姿的人,都有完美主义倾向,凡事都想做得尽善尽美,因此做的都是一些对他们而言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他们爱夸夸其谈,而缺乏求实的精神,做事缺乏耐心,哪怕只是短短十分钟的会议,他们也会显得极度厌烦。所以,在现实中,他们经常遭遇挫折和失败。 他们对于爱情和婚姻也持完美主义态度,因此都比较挑剔,自己辩解为考虑慎重,但事实不然。应该说是他们的性格决定了一切,在他们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模型",如果和这个事先想好的"模型"有半点差距,他们都不会去争取。这肯定是不现实的做法。然而一旦恋爱成功,则表现出"封建式的霸道",喜欢"速战速决",他们的理念是中国传统型的"早结婚,早生子,早享福"。 这种人性情比较内向,易害羞、胆怯、忸怩。如果是女性,表明她们缺乏信心,在公共场合,多说一两句话就会脸红。因此,在社交场合,一般很难见到这种人的身影。但他们感情细腻,虽不温柔,常常会给人一种美好感觉。 他们是保守型的代表,对时尚有一种莫名的排斥,更不用说观念会受到时尚的冲击了,对许多问题的看法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状态。在工作中他们习惯于用过去成功的经验作依据,因循守旧,常常有惊慌失措的感觉。不过他们对朋友相当真诚,别人有求于他们时,只需一个电话他们就肯定会效劳。 猛然坐下者,内心大多隐藏不安上一页 返回书页 下一页第22节:坐立行姿传递信息(6) 坐在椅子上的行为,因人不同而产生各式各样的坐法--有的是把全身猛然扔出似的坐下,有的则慢慢坐下,也有的则小心翼翼地坐在椅子前部,还有的将身体深深沉下似的坐下……此等行为分别表明了各人的心理状态。而其中猛然坐下的人,大多是在隐藏内心的不安。 不管面对的是初识者还是熟人,猛然摔坐在椅子上的人表面上似乎是一副不拘小节的样子,其实他的心理状态和表面上的情况恰恰相反。 这种看上去极端随意的态度后面,深深地隐藏着他内心的极度不安。这种坐态,出自不愿被对方识破自己真正心情的抑制心理。尤其是面对初次相识的人,这一心理更加强烈。采用此种坐姿的人,在他坐下来以后,往往会表现出心绪不安、不时地移动屁股或心不在焉的神态。由此便可看出他的真正心绪。当然,如果是知心朋友或者亲属之间,则不能一概而论,可视为与其态度一致的心情表现。 深坐椅内者,自大自负 对于那种舒适地深陷在座位中的人,他的坐态在向他人表示着自己的心理优势。 坐的姿势,是人类活动中的不自然状态,坐着的人必然在潜意识中存在着可以立即站起来的心理。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觉醒水准"的高度状态。随着紧张情绪的解除,该"觉醒水准"也会随之降低。于是,人的腰部逐渐向后挪动,变成身体靠在椅背、两脚向前伸出的姿态。采用这种坐姿的人,很难一下子就从座位上站起来,这说明,他认为面对他人不必过分紧张,也不必担忧对方会侵犯自己。他有充分的信心来统御对方。所以深陷在座位中的坐态,即向人发出了"优越"的信号。 相反,那些浅坐在椅子上的人,即只坐半个屁股的人,乃无意识地表现出自己居于心理劣势,而且缺乏精神上的安全感。在对方面前,他处于从属的地位。但也有这种情况,他的屁股浅浅地坐在椅子的边缘,手肘搁在大腿上,双手松弛地悬垂着。采用这种坐姿的人,表现出一种好奇心,对正在谈的问题很有兴趣。 总之,深坐的人潜意识中希望自己居高临下,有一种强烈的控制欲;而浅坐的人,潜意识中会表现出一种服从对方的心理来。 佝偻状站立,一种缺乏责任心的姿态 一般来说,在一个人的形象中,站姿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当你面对别人的时候,首先映入别人眼帘的就是你的站姿。有的人的站姿是抬头,挺胸,收腹,两腿分开直立,两脚呈正步,像一棵松树般挺拔。这种人是健康自信的人,因为自信,所以这种人做事雷厉风行,很有魄力。这种男人有正直感、责任感,是大多数女孩子追求的对象。而有的人站立时弯弯曲曲,头部下垂,胸不挺,眼不平。他们缺乏自信,做事畏缩不前,不敢承担风险和责任。上一页 返回书页 下一页第23节:坐立行姿传递信息(7) 一个人如果站立时弯腰曲背,或略呈佝偻状,则属于封闭型立姿,表现出自我防卫、封闭、消沉的心理倾向。与上述站姿的人相比,精神气质上总处于劣势,同时还反映了他惶惑不安或自我抑制的心情。 除此之外,这种人很可能就是那种专干偷鸡摸狗之事的人,因为做贼心虚,生怕他人透过眼睛发现自己的所作所为,所以,他的头抬不起,胸也不敢挺起来。还有一类人,那就是一辈子与药罐子为伴的人,当然,这类人大家都可以理解,不是他们不想挺直腰杆子做人,而是因为恶疾缠身。 站立时喜欢双手插兜者,心思多缜密 如果你正在跟上司谈话,当上司听得不耐烦时,他常常会把手插在口袋里站立,甚至还会在屋里踱来踱去;而如果他是一个在自然站立状态下喜欢双手插兜的人,那么他在做事的时候则喜欢三思而后行。 将发出各种语言的手隐藏起来的行为是为了不让对方看破自己内心警戒心理的表现,也是不信任对方的证据。也许他们是一边面露微笑地倾听,一边却将插入口袋中的手握紧,一副准备攻击的架势。当然,此种动作也可视为企图扩大势力范围的职业性姿态。不论是何意,手插入口袋而倾听对方说话的人的确可说是不仅不同意对方,并且有不想与对方确立亲密关系的意思。 自然站立时喜欢双手插兜的人,性格通常谨小慎微,凡事三思而后行。如果让他们决定一件事,不如你先给他们一份计划。在工作中他们最缺乏灵活性,往往用呆板的办法去解决很多问题。他们对突如其来的失败或打击的心理承受能力差,在逆境中更多的是垂头丧气、怨天尤人。他们城府较深,不肯轻易向人表露心迹,而且性格偏于保守、内向,凡事步步为营,警觉性极高,不肯轻信别人。 站立时双臂交叉,代表挑战和攻击意识 一般情况下,当父母想对孩子表示亲昵的时候,都会对孩子说"到这儿来",然后张开双臂把孩子搂在怀中。但如果父母换一个姿势,双臂交叉抱于胸前,然后对孩子说"到这儿来",孩子决不会认为父母要拥抱他,而是怯生生地走过来,以为自己又犯了什么错误要遭受责骂。所以,习惯双臂交叉站立的人,往往给人很强的挑战和攻击意识。 双臂交叉抱于胸前,也是一种防御性的姿势,保护自己免受眼前的威胁。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防护,也表示对眼前人的排斥。习惯于保持这种姿势的人,大都叛逆性很强,有很强的排斥感。也有一些人在思考事情时,习惯将双臂交叉抱于胸前。不过喜欢这么做的人,基本上警戒心都很强。 他们习惯在自己和他人之间画下一道防线,不喜欢跟人太亲密。他们永远和对方保持适度的距离,冷漠地观察对方,而且有些特立独行,不考虑他人的意见,很容易与他人形成对立。年轻女性如果经常摆出这种姿势,则会给人一种冷漠的感觉,不易获得爱情。上一页 返回书页 下一页第24节:坐立行姿传递信息(8) 另外,把双臂抱在胸前还非常明显地说明了此人想要掩饰什么。伴随这种姿势的还有紧张和不安的情绪。他们可能拒绝你提供的任何方案。所以当我们看到某人把双臂交叉放在胸前的话,则意味着此人想撤退。不过,胸部很丰满的女性或者感到不舒服的人常常也会采取这种姿势。 在工作中,这种人的创造力比其他类型的人更丰沛、发挥得更淋漓尽致,并不是因为他们比其他人更聪明,而是他们比其他人更敢于发挥自己。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不平的事,最先站出来反对的也一定是他们,因为他们身体里流淌的就是好斗的血。 所以,我们在识人的时候,如果看到某人常常摆出双臂交叉抱于胸前的姿势,我们就要注意尽量不要与其发生冲突,以免因为他们的好斗和攻击性,弄得两败俱伤。 走路快者,目标坚定 走路如同上军操,步伐齐整,双手有规则地摆动,在我们看来非常做作,但他们却感觉这样协调。这类人好似军人一般,有着坚强的意志,组织性也很强,是说一不二的人。但在决断事情时偏重主观,甚至有点武断独裁,对生命及信念固执专注,认定的事情不易为他人所动。有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与理想,会不惜一切代价。他们对自己的信念非常专注,选定的目标一般不会因外在环境和事物的变化而受影响。 这种男人往往最让女人欢心也最让女人讨厌,因为他们一旦看上某个女人,就非追到手不可。只要你答应了他,他愿意每天拉着人力车来接送你。 这类人如果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一定收效颇丰,因为他们对事业的执著是其他类型的人所不可比拟的。但如果你的上司有这种人的话,日子可就不好过了,很多时候你会"吃不了兜着走",因为他们一般都比较"独裁",而且有时候甚至会不惜牺牲任何东西去达到他个人的目的。 他们不管有事还是无事,不管离办事的地点远还是近,即使他有的是时间,走路仍是急匆匆的,像生怕误了"高考"一样。这类人是典型的行动主义者,大多精力充沛,精明能干,敢于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如果你的下属职工里有这样的人,对他说"你再怎样我会开除你"的话,他会若无其事地继续干下去,一定让你气愤不已。 此外,这种人对自己非常严格,不允许有半点的差错和放松,属于"严以律己"的那种,希望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可以成为他人的榜样;具有相当坚强的意志力和高度的组织能力,但容易偏向武断独裁,让周围人畏惧;对生命及信念固执专注,不易为别人和外部环境所动,为实现目的会不惜一切代价。 双手半插于口袋上一页 返回书页 下一页第25节:坐立行姿传递信息(9) 者,怀有激情 习惯双手半插于口袋中的人,一般都是比较有激情、有朝气的年轻人,有激情的人做什么都带着一股激情带着一股干劲,他们往往不满足于死板教条的工作,不满足于恪守陈规,不满足于机械式的工作,他们大多喜欢挑战,喜欢难度越来越高的工作。 越是有难度的,有挑战性的工作,越能激发他们的热情与干劲。而每次他们完成了这个更高难度的任务时,心中都会升起一股强烈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这种感觉会激励他们去追求更高的难度、更大的挑战。 习惯双手半插于口袋的人还比较有强烈的进取精神,他们不喜欢自己没有进步,不喜欢原地踏步的生活,所以他们常常会主动寻求能让自己不断提高的工作,会喜欢迎接新的挑战。对于他们来说,有挑战的生活才是有乐趣的,如果没有了挑战,他们在工作的时候则会显得意兴阑珊,没有精神,即使很好地完成了工作,在他们的心里也没有丝毫的愉快和欣慰可言。 在为人处世上,这种人也喜欢结交那些比自己能力高的朋友,倒不是为人势利,而是希望从这些比他们能力高的人身上学到东西,从而提高自己。 所以,当我们看到有人常常将双手半插于口袋时,我们便可大致断定此人十有八九是个很有进取心、喜欢迎接挑战的人。上一页 返回书页 下一页第26节:谈吐之间显露心迹(1) 第四章 谈吐之间显露心迹 说话时常清喉咙者,可能在掩饰情绪 曾国藩认为,每个人的声音,跟天地之间的阴阳五行之气一样,也有清浊之分,清者轻而上扬,浊者重而下坠。声音起始于丹田,在喉头发出声响,至舌头那里发生转化,在牙齿那里发生清浊之变,最后经由嘴唇发出去,这一切都与宫、商、角、徵、羽五音密切配合。识人时,听其声音,要去辨识其独具一格之处,不一定完全与五音相符,但只要听到声音就会想到这个人,这样就会闻其声而知其人,所以不一定要见到他的庐山真面目才能看出他究竟是个英才还是庸才。 在比较正式的场合,说话伊始就清喉咙的人,多是紧张和不安的情绪所致。 在说话的过程中不断清喉咙的人,可能是为了变换说话的语气和声调,还有可能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某种焦虑和不安。 还有的人在说话过程中并不是不断地清喉咙,而只是偶尔一两次,这多半是表明他对某一个问题并不是特别认同,还需要仔细认真地考虑。 故意清喉咙还是一种警告的表示,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某种不满情绪,同时也包含着向对方示威的意思,告诉对方自己可能会不客气。 总而言之,如果一个人说话的时候,不断地清喉咙,那说明此人对自己的话根本就没有把握,他只是在发表自己的观点,况且这种人具有杞人忧天的倾向。再则,如果男性出现咬住烟头、用唾液加以润湿的动作,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 说话像放连珠炮者,多缺乏心计 我们经常会遇到说话像放连珠炮的人,他们一开口,别人就没有机会启齿了。这种人通常会自以为自己热诚、能说会道。其实,这往往显示了他们思想单纯,没有心计。 说话像放连珠炮的人不仅说话语速快,而且音量高。这对于说话者自己来说,因为说话的速度太快,肯定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自己的言语,顾虑别人的反应和感觉。这样,说话者自己泄露的东西太多,而且招致对方的误解也会很多。此外,说话像放连珠炮的这种人将交谈变为个人脱口秀专场,说话的时候"唯我独尊",会招人厌烦。这些都表现出这类人说得多想得少或先说后想的单纯性和直接性。 通常,小孩子发现一件事情或玩得兴趣盎然时,会不假思索、语无伦次地对家长或他人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一股脑儿地说出来,就像放连珠炮。而小孩就是我们身边思想最单纯、也没什么心计的人群。 我们说话的目的就是要让对方领会自己的意思,但说话像放连珠炮的人由于说话太快,会使听众疲于追赶他的思维节奏,感觉会很累很累。而如果对方不能确切地把握其听到的内容,会使得双方造成不必要的尴尬,甚至是误会。 在工作以及生活中,这种人都会因为雷厉风行和心直口快的性格,而容易获得他人的好感。但同时,他们也会因为说话时没有顾及别人的感受而得罪人,或表述不清、话语太多而遭人反感--言多必失!到头来也使得自己自讨没趣。 因此,我们在与说话像放连珠炮的人交往时,不要因为他们的话语伤着了自己就误解甚至记恨对方,也不要因为厌恶这种说话方式而回避他们。殊不知,这类人是最没有心计的,且他们思想单纯,值得交往和信赖。 说话慢条斯理者,心中多有主见 语言是人际沟通的载体,人们借助语言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以达到相互了解。通常,单位的领导者或一个团队的主管,讲话的时候总是逻辑严密、不慌不忙,这可不单是因为他们有卓越的管理能力,更主要的是因为这些人说话的时候有自己的主见。 从我们的实际接触来看,一方面,讲话慢容易让人理解话本身的含义,也就是让人有更多的思考时间去理解真正的含义,这样也有利于自己和对方进行有效的沟通;而讲话快的人,基本上只顾着自己表达,无暇在意别人需要去理解他的意思。另一方面,讲话慢的人,在讲话的时候会考虑好自己的言语或表达方式后再说出来,即"三思而后行"。这样更容易表述自己的意思,就可以提高和对方沟通的效率。 说话慢条斯理的人还说明他们的心理很成熟,面对问题的时候不会鲁莽和急躁,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不会事事都询问他人。当然,也决不是从不听取别人的建议。这是因为这种人通常头脑极为冷静,能看清事态的发展和变化,关键的时候能拿主意,但决不是逞能。上一页 返回书页 下一页第27节:谈吐之间显露心迹(2) 说话慢条斯理的人,工作起来效率不一定是最高的,但他们会兼顾质量与效率,能做到随机应变。他们在生活中也比较沉稳,做事有计划、有条理,不至于活在忙碌和烦躁当中。 因此,与说话慢条斯理的人交往的时候,你不要妄想轻易说服这样的人,因为他们很有自己的主见,不会随意改变自己的主意。当然,也千万不要急于亮出自己的底牌。否则,对方会将事情策划得更加周密,好像什么事他都可以胸有成竹,会使你难以回旋并徒增心理压力。 说话音量高 者,性情多 粗犷 有些人天生一副大嗓门,说起话来高声大气。高声大气是人们用来召唤、鼓动、说理、强调和表达自己激动心情的声和气,可以表现说话者的激情、粗犷、豪放的性格。 他们脾气暴躁、易怒,容易激动,但为人耿直、真诚、热情,说话直截了当,从不拐弯抹角绕圈子。这一类人多容不得自己受一点点委屈,他们会据理力争,直到弄个水落石出为止。他们有时会充当急先锋,起召唤、鼓动的作用,但有时也会在不知不觉当中被人利用,而自己却浑然不知。 张飞是《三国演义》中群众最喜爱的人物之一。他以粗豪、勇猛、爽直和坚贞的品质深深地吸引着历代的读者。这个人物说话声如洪钟,具有浓烈的草莽英雄气质。从其外表便可看到这一点--他"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在长坂坡一役,曹操率众军追赶张飞。张飞立马桥头,圆睁环眼,厉声大喝:"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吼声如雷,将曹军部将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跌于马下。曹操回马而走。这段有声有色的传奇故事,凸现了张飞粗犷的草莽英雄气质。 很多人一听说要与强敌对阵,大都会心生恐慌,或想临阵脱逃。其实,这种做法等于认输。如果你能先发制人,以声气夺人,就可减轻这种心理压迫。 另外,说话声音高昂、洪亮的人大都有比较充沛和旺盛的精力,自信心充足,有一定的欣赏品位和鉴赏能力,待人热情、诚恳,气质优雅,能够吸引一定人的目光,并且有荣誉感。 常唉声叹气,是心理脆弱的体现 常唉声叹气者,多有较强的自卑心理,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遭遇到挫折、失败时,就会丧失信心,显得沮丧、颓废,甚至一蹶不振,丧失"东山再起"的勇气。 这种人总是哀叹"人难做,难做人,做人难",却不知道,失败和成功是人们的心理体验和感觉,是人们意志的判断和界定。只是一味地躺在床上唉声叹气,又谈何成功?不怕失败,重新振作起来,才会有成功的希望。上一页 返回书页 下一页第28节:谈吐之间显露心迹(3) 这类人从不善于在自己身上寻找失败的原因,却总是不断地寻找种种理由和借口为自己开脱,然后自我安慰。他们时常哀叹自己的不幸,却以他人更大的不幸来平衡自己。 喋喋不休者,多爱听奉承 有人说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有人则喜欢喋喋不休地倾诉。对这样的人,不妨做个最佳所众--不打断他、不责怪他,与他保持亲密但适度的距离,显得专注一些,并刻意营造美妙的谈话氛围……他们是喜欢听别人奉承的典型。 这种人的性格特征是说起话来像连珠炮似的滔滔不绝。这种类型的女性性格非常灵巧,有顺应任何环境的能力。 不过,她们也有疏忽的一面,可能做出违背本意的事。一般而言,她们属于乐天派,不会闷闷不乐或钻牛角尖。这种类型的女性多半具备语言、绘画的才能,个性善良,不会拒绝他人的请求。若是口若悬河的男人,有时因不会接纳他人的意见、过于主张自我而惹来麻烦。他们自认为好的事却常常是旁人厌恶的。 这类人给人的第一印象虽不佳,却能在交往一段时间后慢慢化解彼此间的误解,而让人发现其个性品位。当然,也很容易引起异性的误解。 口齿不清、言语迟钝者,意志往往坚定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人口齿不清、反应迟钝,最初你也许会有厌烦的情绪,但等到彼此熟悉或你了解他们后,会发现这类人往往不仅意志坚定,而且才华出众,甚至会一鸣惊人。 口齿不清、反应较迟钝的人,通常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他们仅仅是语言表达不够精彩,但往往能一鸣惊人,这说明他们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有比较出众的才能,只要努力,都能很快成功;另一种人则是说话方面确实不够出色,而且也不太经常表现自己,但他们注重少说多做,以免去自己词不达意的形象缺憾,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可见,这种人的意志往往是十分坚定的。 爱因斯坦三岁多了还不会说话,中学时代的他连许多测试都不及格,有时候人家问他叫什么名字,他都好长时间答不上来。然而,他后来却成了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首相邱吉尔上学时作业做得很差,说话结结巴巴,口齿不清,最后却成了二战期间最伟大的领袖、演说家、文学家。 口齿不清、反应迟钝的人通常会给他人留下天生木讷的印象,但他们大多数却是笃志坚行,见解非凡,往往终成大事。这说明口齿不清、反应迟钝并不是他们智商有问题,而是这些人耐性较好,且内心活动丰富、善于思考。 由此可见,我们在与口齿不清、反应迟钝的人交往的时候,不能单从这一方面就判断对方,而要学习他们做事的劲头和能力,平等对待并尊重对方。上一页 返回书页 下一页第29节:谈吐之间显露心迹(4) 善用幽默应对僵局者,脑筋转得快 僵局是无法预料的,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也是无处不在的,如约会的时候、面试的时候、主持会议的时候、和陌生人一同进餐的时候……因为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事件,人们常常会陷入僵局。这种时候,有些人会为此尴尬万分、大为失态;有些人却能悄然化解、轻松摆脱;而有些人则能适时地用幽默化解僵局,让大家都松一口气。这些善用幽默打破僵局的人,大多数反应能力都比较强。 善用幽默打破僵局的人,总能在第一时间感觉到某种不和谐的气氛,并且想到用合适的话语来打破僵局。这不仅能使当时的气氛得到缓和,还可使尴尬或气恼的双方都有台阶可下。这种人,不仅观察事物的能力强,而且具备机智、敏捷的判断力。 二战期间,艾森豪威尔前去视察一支陷入困境的部队。当时,他还是欧洲战场的盟军总司令。对于他的到来,美国士兵报以了热烈掌声。他讲完话准备下台时,一不小心摔倒在了泥浆里,滚了一身的泥巴,士兵们见状面面相觑,但艾森豪威尔站起身后竟风趣地说:"泥浆告诉我,我对你们的巡视是极其成功的!"士兵们哄然大笑。 艾森豪威尔用幽默瞬间打破了僵局。通过他的幽默语言,人们也看到了他的聪明机智,以及面对突然而至的僵局处变不惊的大将风范。幽默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它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还要善于体谅他人。而用幽默打破僵局则更需要审时度势的能力,以及能敏捷地捕捉事物本质的能力。 说话绝对者,有自恋倾向 生活中我们常遇到一些人,他们总爱把"绝对"这个词挂在嘴上。在与人交谈的时候,经常语气强烈地提到"绝对"这个词。而通常性格较温和、考虑别人想法的人是不会经常说到"绝对"这个词的。喜欢说"绝对"的人,往往不顾及他人的想法。 "绝对"这个词在词典里表示的是极端程度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这个词的时候,表达的意义远没有词典中那样极端。但研究表明,喜欢说"绝对"的人大多有自恋的倾向。这种人比较主观,而且常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很多想法其实是不合乎实际的。 但是,这一点却常被他们用来作为自我防卫的借口和被证明错了时候的挡箭牌。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常常会不断用"绝对"来进行保证,如"绝对不会再犯","绝对不会再这样做了"等。有时他们的"绝对"被人驳倒后,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安,总要找一些理由加以解释,总想让自己的东西被人接受。其实,别人不相信他们的绝对,他们自己也不相信这样的绝对,只不过是为了维护自己所谓的尊严而已。上一页 返回书页 下一页第30节:谈吐之间显露心迹(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