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禅者的初心-3

作者:铃木俊隆 字数:15260 更新:2023-10-08 19:28:06

道元禅师曾说:“即使是午夜,黎明就在其中;即使黎明来到,午夜就在其中。”这一类的开示,从佛陀传到佛教各祖,从各祖传到道元,再传到我们。午夜与白天并无不同,它们是同一件事,有时被称为午夜,有时被称为白天。但不论怎样称呼,它们还是同样的一回事。禅修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禅修禅修与日常生活也是同样的一回事,禅修就是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就是禅修。但我们通常会想:“坐禅的时间结束了,我们要回到日常生活去了”这不是正确的理解,因为它们是同样的一回事,我们无处可逃。所以动中应该有静,静中应该有动,动与静无异。每个存在都依赖另一个存在,严格来说,没有分离的个体性存在。有些佛教宗派很强调万物的一体性,但我们的禅道并非如此,我们不强调任何特定的东西,哪怕是一体性也不强调。“一”是宝贵的,但“多”同样是奇妙的,无视于多样性而强调绝对的一体性乃是偏颇的理解。在这种理解中,“一”与“多”之间存在着一道鸿沟。但“一”与“多”是同样的一回事,所以我们应该在每个个体中欣赏其一体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强调日常生活的重要性更甚于某种心灵状态。我们应该在每一个当下、每一个形相里找到实相。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爱与恨实为一体道元禅师说过:“尽管万物皆有佛性,我们却爱花朵而不喜欢野草。”这是人性的本然。但执著于某种美好的东西同样是佛的活动,不喜欢野草也同样是佛的活动,这是我们应该明白的。如果我们明白这个道理,那么执著于一些什么也就没啥不妥。如果那是佛的执著,那就是无执。所以,在爱中应该有恨——或曰无执,在恨中应该有爱——或曰接纳。爱与恨是同样的一回事。我们不应该单独执著于爱,我们也应该要接纳恨。不管我们对野草观感如何,我们仍然应该接纳野草。如果你不喜欢它,你大可不必去爱它;如果你爱它,那你就去爱它。各位常常会批评自己对周遭的人事物不尽公平,各位批评的是你们自己不接纳的态度。但我们禅道所谓的“接纳”和各位所理解的接纳不同。人们总是这么教我们:日与夜无异,你和我无异,这表示万物为一。但我们连这种一体性都不会去强调。如果万物是一,那就根本没有必要去强调一。智者即蠢才,蠢才即智者道元禅师说:“学习什么就是为了了解你自己,研究佛法就是为了研究你自己。”学习什么不是为了获得某些你原先不知道的知识,你在还没有学习那些知识之前,你就已经知道了。学习什么以前的那个“我”和学到什么以后的那个“我”是没有鸿沟的,愚与智之间也没有鸿沟。一个蠢才就是一个智者,一个智者就是一个蠹才。但我们通常都会想,“他愚蠢而我聪明”或者是“我从前愚蠢而现在聪明”,如果我们愚蠢的话,那又怎么会是聪明的呢?但从佛陀传下来的智慧却告诉我们,智者与愚者并没有任何的分别。确实是如此,但如果我这样说,人们也许认为我是在强调一体性,实则非也!我们不强调任何事,我们想做的只是去知道事物的实相。如果我们知道了事物的实相,就没有什么好侧重的。没有方法可以让我们抓住事物,也没有事物是我们好抓住的,我们不能强调任何事情。然而,诚如道元禅师所说:“虽然我们爱花朵,花朵还是会谢;虽然我们不爱野草,野草还是会长。”即便如此,这还是我们的人生。我们应该以这种方式来理解人生,这样就不会生出烦恼。烦恼都是你自找的我们会有烦恼,是因为我们老是强调一些特定的面向。我们应以万物的本然面貌接纳它们,这是我们理解世界、活在世界里的应有方式。这一类的经验是超越思维的。在思维的领域中,“一”与“多”是有分别的,但在实际经验里,“一”与“多”是同样的一回事。因为你创造了“一”与“多”的观念,你就被这些观念所束缚,而你也不得不继续用这些观念没完没了地思考,尽管你根本没有思考的必要。生而为人就难免会有许多烦恼,但这些烦恼实际上并不是烦恼。这些烦恼是被创造出来的,是我们那些自我中心的观念放大而成的。因为我们放大了什么,烦恼就由此而生。但实际上,我们没有必要强调任何特定的东西。快乐就是悲伤,悲伤就是快乐,快乐中有烦恼,烦恼中有快乐。尽管我们有不同的感受,但它们事实上并无不同。在本质上,它们是同一的,这才是佛陀传下来的真正的理解。9 安静地坐禅坐禅的时候,你的心会完全静下来,感受不到任何东西,你只是坐着。但你从打坐中得到的静,却会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发挥激励作用。有两句禅诗是这样说的:“风停见花落,鸟鸣觉山静。”在有事情发生于“静”中之前,我们不会感觉得到静的本身。只有当事情发生了,我们才会意识到静中的静。日本俗谚也有这么两句:“有云见月,有风见花。”当月的一部分被云朵遮住,我们才会感觉得到月有多么明亮。若不是透过其他东西的衬托,我们不会意识到月有多圆。一株野草就是一座宝库坐禅的时候,你的心会完全静下来,感受不到任何东西,你只是坐着。但你从打坐中得到的静,却会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发挥激励作用。所以,你不只会在打坐时感受到禅的价值,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感受得到。但这不表示你可以忽略坐禅,哪怕你打坐时感受不到什么,但要是你没有坐禅的体验,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也就不会找到什么。你只会找到野草、树木或云朵,而看不见月亮。但是对学禅者而言,一株在别人看来毫无价值的野草就是一座宝库。抱持这种态度,不管你做什么,生活都会是艺术。坐禅时,你不应该企图获得些什么,你应该只是单纯地静心打坐,不依赖些什么。保持身体挺直,不要挨着或靠着什么东西。保持身体挺直的意思是,你不依靠着任何东西。就是这样,身、心两方面都不依赖任何东西,你就会获得完全的静。相反的,要是坐禅时依靠着什么或想要达到些什么,那么你的坐禅就是二元性的,无法得到完全的静。努力的意义在于努力本身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想要完成些什么,想要把一个东西转化成为另一个东西,或者想要获得某些东西,这种企图本身也是我们真实本性的一种表现。但努力的意义,应该是在于努力本身,我们应该在达到一些什么之前,就先了解努力的意义。所以,道元禅师才会说:“我们应该在获得开悟前,先获得开悟。”我们不是在开悟之后才了解开悟的,努力把事情做好的本身就是开悟。当我们深深陷入烦恼或沮丧时,开悟就在其中。当我们身处逆境时,应该从容自若。我们通常都觉得生命的无常让人难以释怀,但也只有在生命的无常中,我们才可以找到永恒生命的欢乐。抱持着这种理解,持之以恒地修行,你就可以日益改善自己。但如果你企图达成什么却又没有这种了解的话,你的修行就不会有效果。你会在拼命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迷失自己,你会一无所成,让自己继续在烦恼中受苦。但有了正确的了解,你就会有所进展。那么,不管你做什么,都会基于你最内在的本性,而成绩也会一点一滴累积起来。哪个较为重要呢?是获得开悟,还是在获得开悟之前先获得开悟?是赚一百万,还是在一点一滴的努力中享受你的生命(哪怕你不可能赚到一百万)?是当个成功的人,还是在你追求成功的努力中找出努力本身的意义?如果你不知道答案,那你连练习坐禅都还不能;如果你知道答案,那你就会找到生命真正的宝藏。10 佛法是一种体验对于我们来说,拿佛教来与基督教比较是没有意义的。佛教就是佛教,而佛法就是我们的修行。当我们抱持着一颗清净心来修行时,我们甚至没有自觉到自己正在修行。尽管这个国家有许多人对佛教感兴趣,但只有为数不多的人对佛教的清净形式感兴趣。大部分的人感兴趣的是佛教的教法或哲学。他们把教法或哲学拿来与别的宗教比较,然后指出佛教在理性上更站得住脚。但是,到底佛教在哲学上是不是更深刻、更上乘、更完美,其实这些都无关宏旨,让修行保持在清净的形式才是我们的目的。有时候我会觉得,不知道佛教实为何物却大谈佛教的教法或哲学有多么完美,这形同一种亵渎。禅修之前,先正本清源在一个群体中,禅修对佛教来说是最重要的事,因为这种修行是最本源的生活方式。不正本清源,就无法品味我们这个人生努力的结果。我们的努力必须是有意义的,要知道我们努力的意义何在,就必须找出我们努力的本源。在了解本源之前,不应计较自己努力的成果。如果本源不清净的话,我们的努力就不会是清净的,而结果也就不会尽如人意。但我们要是能归复真实本性,并以此为基础,努力不懈,我们就能一刻一刻、一日一日、一年一年地品味我们努力的成果,这是我们应该品味人生的方式。那些只是执著于努力的成果的人们,将没有任何机会去品味,因为成果永远不会到来。但如果你的努力是一刹那接着一刹那,从你的清净本源流泻出来,那么你做的任何事情都会有益处,而你也会对你所做的任何事情感到满意。用清净心打坐禅修的目的是归复清净的生活方式,超越一切的得失心以及名利之心。我们修行的目的只是为了保持真实本性的本来面貌。我们不需要用知性去分析我们的清净本性,因为本性超越知性的理解之外。我们也不需要去欣赏本性,因为它超越我们的欣赏之外。所以,只管打坐吧!抱持着最清净的动机,静默得一如我们的原初本性,这就是我们应有的修行方式。在禅堂里,我们不应该遐想些什么,我们来这里只是为了打坐。坐禅结束后,我们会互相分享一下,然后就回家去。但我们会把日常生活视为我们清净修行的延续,并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这看似平常,却是很不平常的。不管我去哪里,都会有人问我:“佛教是什么?”他们把手上的笔记本打开,准备好要记下我的回答。我的感觉各位可想而知!但在这里,我们只是坐禅。这是我们唯一要做的,而这种修行也带给我们快乐。我们无须了解禅是什么,我们已经在坐禅,所以无须从知性上知道禅是什么。我想,这在美国社会是非常不寻常的。禅宗是“宗教”出现之前的宗教?在美国,有许多不同的生活模式以及宗教,因此,把不同宗教放在一起比较其异同,看来是再平常不过了。但对于我们来说,拿佛教来与基督教比较是没有意义的。佛教就是佛教,而佛法就是我们的修行。当我们抱持着一颗清净心来修行时,我们甚至没有自觉到自己正在修行,所以我们不能拿我们的方式去与别的宗教比较。有些人说禅宗不是宗教,也许是吧!或者禅宗是“宗教”出现之前的宗教,所以禅宗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宗教。但是禅是很奇妙的,尽管我们没有从知性上分析禅是什么,尽管我们没有任何大教堂或炫目的装饰品,但禅却让我们可以品味自己的真实本性,我觉得这一点是很不寻常的。11 真正的佛教徒事实上,我们全然不是曹洞宗,我们只是佛教徒,我们甚至不是佛教的禅者,而只是佛教徒。如果明白这一点,你就是真正的佛教徒。行、立、坐、卧是佛教的四种基本活动或行为方式。但坐禅并不是这四种活动之一,而依道元禅师之见,曹洞宗也不是佛教的众宗派之一。中国的曹洞宗也许是一个佛教宗派,但是道元禅师认为,他自己的修行方式不是一个宗派。如果是这样,那你也许会问:“为什么我们要强调坐姿正确?”或者“为什么学禅时应该要有个师父?”理由是,坐禅并不是佛教的四种基本活动之一,坐禅是一种包含无数活动的修行,坐禅甚至在佛陀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而且会永远存在下去,所以,打坐的姿势不应该与这四种活动混为一谈。禅修就是要让我们不执著人们一般都会强调某种坐禅的姿势或某种对佛教的理解。他们会想:“这才是佛教!”但我们不能拿我们的修行方式,去跟一般人理解的修行方式比较。我们的教法是不能与其他佛教教法相比的,所以我们需要一个不执著于任何特定的佛教教法的师父。佛陀的原初教法中,包含了所有的佛教宗派。既然身为佛教徒,我们的努力也应该以佛陀为榜样:不执著于任何特定的宗派或教义。但是通常,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师父,而我们对自己的了解又自以为是,就会昧于佛陀的原初教法,不知道那是兼容并蓄,有各式各样的教法含藏在其中。因为佛陀是这种教法的开创者,人们才会权宜性地把他的教法称为“佛法”,但事实上佛法并非某种特定的教法。佛法只是真理本身,而这真理之中又包含着各种真理。坐禅是一种包含日常生活各种活动的修行,所以,事实上我们并不只是强调打坐的姿势,如何坐禅就是如何行动。我们透过坐禅来学习怎样行动,因为坐禅乃是最基本的活动,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坐禅。尽管学习坐禅,但我们不应该自称为“禅宗”。我们只是依佛陀的榜样坐禅,佛陀教我们怎样透过修行来行动,这是我们之所以坐禅的原因。强调坐禅就不是真的坐禅做任何事,活在每一刹那,都是佛的一个短暂活动。以这种方式打坐,就是成为佛陀本身,成为历史上的佛陀。同样道理也适用于任何我们所做的事情上。任何事情都是佛的活动,因此,不管你做任何事或任何事都不做,佛自在其中。因为不明白这一点,人们误以为他们所做的事情是最重要的,却忘了实际上在做这些事情的是谁。人们以为他们在做各种事情,实则一切都是佛的作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名字,但这些名字只是佛的不同的名字;我们每个人都会从事许多不同的活动,但这些活动全都是佛的活动。所有的姿势都是在“坐禅”因为不明白这一点,人们才会刻意去强调某种活动的重要性。当他们强调坐禅的时候,那就不是真正的坐禅。他们看起来是以佛陀的方式打坐,但实际上他们对禅的理解与我们大异其趣。他们把坐禅理解为人的四种基本姿势之一,心里想:“现在我要采取这种姿势。”实际上,所有的姿势都是在“坐禅”,而每一种姿势都是佛陀的姿势。这样的理解,才是对坐禅姿势的正确理解。如果你以这种方式修行,那就是佛教的修行,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道元禅师并不称自己为曹洞宗的师父或弟子。他说:其他人也许会把我们称为“曹洞宗”,但我们却没有理由如此自称。你们甚至不应该用“曹洞宗”这个名字。没有一个宗派应该自视为一个分离的宗派。一个宗派只是佛教一个权宜性的形相。但因为其他的宗派不接受这种见解,继续用各自的名称称呼自己,我们才不得不接受“曹洞宗”这个权宜性的称呼。就只是佛教徒但我想把话说清楚,事实上,我们全然不是曹洞宗,我们只是佛教徒,我们甚至不是佛教的禅者,而只是佛教徒。如果明白这一点,你就是真正的佛教徒。佛陀的教法无所不在。今天在下雨,这就是佛陀的教诲。人们认为他们自己的道路或宗教理解,就是佛陀的道路与理解,而不晓得他们所见、所做、所在之处,无一不是佛陀的道路。宗教不是任何特定的教法,宗教无所不在。我们应该以这种方式来了解佛教教法,我们应该忘掉所有特定的教法,而不应该去问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不应该有任何特定的教法,教法存在于每一刹那,每一个存在,这是真正的教法。12 心也需要休息只有在坐禅时,你才会对心的这种空寂状态有最清净、最真切的体验。严格来说,心的空性甚至不是心的一种状态,而是心的原初本质,这是佛陀和六祖都体验过的。我们应该在没有修行或开悟之处建立起修行的习惯,如果我们是在有修行和开悟之处坐禅,就没有机会让自己获得完全的平静。换句话说,我们必须坚定相信自己的真实本性。我们的真实本性超出意识经验之外,只有在意识经验的范围内,才会有修行与开悟,以及善与恶之分。但不管我们能否经验到自己的本性,它都是超越意识地存在着,我们必须以本性作为修行的基础。别把佛陀的话放在心上哪怕心存善念也不是那么的善。佛陀有时固然会说:“你应该做这个,你不应该做那个。”但如果你把他的话留在心里,却不见得太有益处。这些话会成为你的一种负担,让你有种不自在的感觉。说起来,有时心存恶念还会让人舒服一点。不过,归根究底,善与恶都无关宏旨,你是不是能够让自己平静、让自己不为善与恶所囿限,那才是重点。有什么东西梗在你的意识里头时,你就无法获得真正的从容自若。想要获得完全的从容自若,最好的方式是忘掉一切。这样的话,你的心就会变得够静谧、宽广而清明地以事物的本然面貌观看它们,不费一丝力气。获得从容自若的最好方法就是,不保留任何事物的观念,把它们统统忘掉,不留下任何思想的阴影或痕迹。但如果你刻意停止心念或超出意识活动之外,那只会给自己带来另一个负担。“我应该在修行时停止心念,但我却做不到,我的修行不够好。”这样的想法也是一种错误的修行方式,不要刻意停止心念,而是要让一切如实呈现自身,那么,杂念就不会在你的心里久留,而你最后也会得到一颗清明且空荡荡的心。保持一颗空心因此,坚定相信你的心的本源空性,是修行中最要紧的事。佛经用大量的比喻来说明这个空的心,有时候我们会用天文数字来形容它,这意味着我们不应该去计量它。如果它大得让你无法计算,你就不会有兴趣去计算它了。但只有在坐禅时,你才会对心的这种空寂状态有最清净、最真切的体验。严格来说,心的空性甚至不是心的一种状态,而是心的原初本质,这是佛陀和六祖都体验过的。“本心”、“本来面目”、“佛性”,以及“空性”,所有这些语汇都是形容心的绝对宁静。各位知道怎样才能带给身体休息,却不知道怎样才能带给心灵休息。哪怕是躺在床上,各位的心仍然异常忙碌,哪怕是睡着,各位的心仍忙于做梦。你们的心总是处于激烈活动之中,这不是好事,各位应该学学怎样放下思考的心、忙碌的心。想要超越我们的思考机能,我们必须坚定相信心的空性。能够坚定相信心的绝对宁静,我们就能达到清净的本源状态。哈!这只是虚妄道元禅师说过:“当在虚妄中建立修行。”哪怕你认为自己身处虚妄,你的清净心却依然存在。在你的虚妄之中体现清净心,这就是修行。只要在虚妄中体现清净心,虚妄就会消失。当你能说出“这是虚妄”这样的话时,虚妄就会无地自容,自己走开。所以,“当在虚妄中建立修行”,不因虚妄而有所挂碍,就是修行,而即使你自己没有意识到,但这就是开悟。反过来说,如果你刻意要把虚妄赶走,虚妄只会更加赖着不走,而你的心为了对付它们,也会愈来愈忙碌。所以,只要对自己说:“哈!这只是虚妄。”不必被它闲扰,而只是冷眼旁观,你就会拥有你的真心、平静心,一旦你开始要对付虚妄,就会被卷入虚妄之中。因此,不管你是否获得开悟,“只管打坐”就已足够。如果你刻意追求开悟,就会给自己的心带来很大的负担。你的心将无法清明得足以如物之所如地观物。如果你真的是看到了事物的实相,那你就会看到它们应有的样子。一方面,我们应该追求开悟,因为那是事情的应然;另一方面,我们是肉身性的存在,想要获得开悟极端困难,这是事情在当下的实然。但如果我们开始打坐,我们本性中的这两面都会被唤起,而我们也会同时从应然与实然这两面来看事情。因为我们目前做得不够好,所以会想要做得更好,但是当我们达到超越心的境界,就会同时超越事情的应然和实然。在本心的空性中,它们都是同样一回事,明白这一点,我们就会得到完全的从容自若。佛法就在我们本心之中宗教一般都是在意识的领域中发展自身:建立紧密的组织、盖起漂亮的建筑、创作出音乐、发展一套哲学等等,这些都是意识世界的宗教活动。但是,佛教强调的是非意识的世界,发展佛教最好的一种方式是坐禅——只管打坐,与此同时,也要对我们的真实本性坚信不疑。这个方式比看书或研究佛法的哲学要好得多。当然,研究哲学也有其必要,它可以增强你的信念。佛法的哲学极具包容性,而且十分合乎逻辑,所以佛法不仅仅只是佛教的哲学,也是有关生命自身的哲学。佛教教法的目的是要指出生命是超越意识的,是存在于我们清净的本心之中。大家一起来打坐所有的佛教修行都是为了巩固这个真理,而不是为了宣传佛教,不是为了让佛教看起来神秘兮兮而吸引众人。因此,在讨论佛教时,我们应该使用最寻常、最普遍的方式,而不应透过玄奥的哲学思维来推广我们的禅道。在某些方面,佛教是很好辩的,但这只是因为身为佛教徒,我们必须防止别人对佛教做出神秘、玄奥的解释。但哲学讨论并不是了解佛教的最佳方式,如果你想成为地道的佛教徒,最好的方法是打坐。我们能够有一个场地聚在一起打坐,真是非常幸运的事。我希望各位对“只管打坐”的坐禅方法有坚定的信念。只管打坐,这就够了。13 人人都可以是佛在坐禅时,我们就会证得佛性,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佛。我很高兴能在佛陀当年在菩提树下悟道的这一天来到这里。在菩提树下开悟之后,佛陀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悉有如来智慧德相,唯因妄执未证。”他的意思是,在坐禅时,我们就会证得佛性,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佛。不过,他所指的“修行”并不只是坐在菩提树下,也不只是盘腿而坐。无疑地,盘腿的坐姿对我们来说很基本也很重要,但佛陀真正的意思是,不管是山峰、树木、流水、花朵,一切无不是佛道。换句话说,万物都以各自的方式参与到佛的活动之中佛性使你活在当下我们说万物以各自的方式存在,并不是指万物各自存在于自己的意识领域。我们所看到或听到的,只是我们实际呈现的一部分,或称为“一个有限的观念”。当我们只是我们自己时,就是以我们专属的方式存在着的时候,也就是在呈现佛的自身。换句话说,当我们坐禅或从事这类的事情,佛道或佛性就在其中。要是我们去问佛性是什么,佛性就会消失;要是我们只管坐禅,就会充分了解佛性的意义。也就是说,了解佛性的唯一方法就只有坐禅,只有如我们本然那样地存在着。因此,佛陀所说的佛性,就是如他的样子活在当下,超出意识的领域之外。佛性就是我们的真实本性,还没坐禅之前,还没在意识层面认识佛性之前,我们就已经拥有佛性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所从事的一切无不是佛的活动。如果你刻意去了解佛性,就不会了解佛性;如果你放弃了解佛性,则对佛性的真正理解就唾手可得。坐禅之后,我一般都会讲讲话,但来这里的人主要不是为了听我讲话,而是为了坐禅,我们应该谨记这一点。我讲话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各位以佛陀的方式坐禅。所以,虽然我们说你有佛性,但如果你对要不要坐禅有所犹豫,或不承认自己是佛,那么你既不会了解佛性也不会了解坐禅。但是,当你能够以佛陀的方式坐禅,你就会了解我们的禅道。我们不会谈太多道理,但是透过活动,我们却可以彼此沟通。我们应该常常沟通,不论是言语或非言语上的沟通。如果忽视这一点,我们就会失去佛教最重要的部分。你就是佛!不管身在何处,我们都不应该遗忘这种生活方式。这种方式称为“成为佛”、“成为老板”。不管去哪里,你都应该当周围环境的主人。换句话说,你不应忘掉自己的方向,因为如果你始终以这种方式存在,你就是佛的本身。没有刻意成为佛的时候,你就会是佛,这就是我们寻求开悟的方法。要达到开悟,就是要始终与佛同在。把禅修生活一再地重复又重复,你就会获得这种理解。要是你忘掉这一点,要是你因为自己的成就而得意或因为挫折而气馁,你的修行就会受到一道厚墙的局限。你不应该让自己被一道自己建立起来的厚墙所局限,所以坐禅时间到了,你就应该去找师父坐禅,听听他讲话,并且和他谈谈,然后回家去。所有这些程序都是坐禅的一部分,依此而行,不带有任何得失心,你就始终是佛。这是真正的坐禅。这样,你不用多久就可明白佛陀开悟后第一句话的真义:“奇哉!奇哉!一切众生悉有如来智慧德相。”后记 禅心它就是禅心,一个很大、很大的心,这个心就是一切你看得到的东西。你的真心总是与你看到的任何东西同在,尽管你不自知,但你的心就在你每个当下所看到的东西。在美国这里,我们无法以日本人的方式界定学禅的佛教徒。在美国,学禅的人都不是出家人,也不是全然的在家人。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你不是出家人的话,那么问题不大,你不是全然的在家人反而问题比较大。我想,你们想要的是一些特殊的修行,既不同于纯然出家人的修行,又不同于纯然在家人的修行。我想,那是我们禅者的“僧伽”,也是我们的团体。但我们得先了解,佛教最初尚未划分以前是用怎样的修行方式,而道元禅师所采用的又是怎样的修行方式。道元禅师说过:“有些人可以达到开悟而有些人达不到。”这很有意思,哪怕这里每个人都用同一种方法修行,但有些人可以达到开悟而有些人达不到。但这并不打紧,即使我们没有开悟的体验,但只要对修行有正确的态度和了解,能以正确的方法打坐,这本身就是禅。重点是要认真修行,要对大心有所了解,并且深具信心。你有一个很大、很大的心我们谈“大心”、“小心”、“佛心”,以及“禅心”,这些用语都有其意义,但它们的意义不应该以经验的方式来理解。我们谈到开悟的经验,而这种经验与一般意义的经验不同,它不被善与恶、时间与空间、过去与未来这些范畴所囿限。开悟是一种超越二分法或感受的经验或意识。所以,我们不应该问:“什么是开悟?”问这样的问题,表示你不明白禅的经验为何。开悟是无法用你一般思考的方式来诘问的,只有不把这种思考方式掺和进来,你才能了解禅的经验是什么。我们必须相信大心,而大心不是一种你能以客体方式经验的东西。大心总是与你同在,就在你左右。你的双眼就在你的左右,因为你看不到你的眼睛,而眼睛也看不到它们自己。眼睛只会看到外面的东西,也就是客体性的东西。如果你反省自己,那被反省到的“我”就不再是你的真我,你不可能把自己投射成为某种客体的对象来加以思考。总是在你左右的那个心不只是你的心,也是一个普遍心,无异于别人的心。它就是禅心,一个很大、很大的心,这个心就是一切你看得到的东西。你的真心总是与你看到的任何东西同在,尽管你不自知,但你的心就在你每个当下所看到的东西。所以,这个心不啻就是万物。看看自己的真心真心就是一个观看的心,你不能说:“这是我的自我、我的小心或者有限的心,那才是大心。”你这是画地自限,是把自己的真心给窄化、客体化了。达摩说过:“想要看到鱼,你必须观看水。”亊实上,当你观看水的时候,就会看到真正的鱼。要看到佛性以前,你就要去观看你的心。观看水,则真性自在其中,真实本性就是那被观看的水。当你会说“我坐禅坐得很差”这样的话时,表示佛性已在你之中,只是你没察觉罢了,你刻意去忽视它。你观看自己的心时,“我”是具有极大的重要性的。但那个“我”不是“大我”,而是这个总是动个不停的“我”。这个“我”总是在水中游,也总是振翅飞过浩瀚的天空。我所谓的“翅”是指思想与活动,浩瀚的天空就是家,是“我”的家,既没有鸟儿也没有空气。当鱼儿游泳时,鱼儿与水都是鱼儿,除鱼儿之外,别无一物。各位明白这个道理吗?你不可能透过活体解剖而找到佛性,实相是无法用思考和感触的心灵去捕捉的。每一刹那都专注于你的呼吸,专注于你的坐姿,这就是真实本性。除此之外,“禅”别无奥秘可言。我们佛教徒不会有唯物或唯心的观念,不会认为物只是心的产物,也不会认为心只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我们常常在谈的身与心、心与物,其实都是一体的。但如果各位没听仔细,就会误以为我们谈的是“物质”或“精神”,但我们实际上指出来总是在这一边,那就是“真心”。而所谓“开悟”,就是体会到这真心总是与我们同在,而那是看不见的。各位明白这道理吗?如果你以为开悟就如同看到天空中一颗灿烂的星星,那就大错特错了。那种像是看到美丽星星的开悟并不是真正的开悟,而是名副其实的外道。你也许不自觉,但你在坐禅时会看到美丽的星星,那是自我与对象的二分观念在作祟。这样的“开悟”拥有再多也只是枉然,那不是追求开悟的正途。强调自由反而使你失去自由禅宗以我们的真实本性为依归,以我们的“真心”在修行时的表现和体现为依归。禅不依赖特定的教法,也不会用教法来取代修行。我们修禅是为了表现真实本性,不是为了得到开悟。达摩的教法是“即参禅,即参悟”,起初,这或许只是一种信仰,但不久之后,学禅的人就会体验到事情确实是如此。身体的修行或规范并不容易理解,对美国人来说尤其如此。你们强调自由的观念,而这个自由的观念又以身体以及行动的自由为核心,但这种观念导致你们精神受苦,并且丧失了自由。你认为想要限制你的思想,你认为你的某些想法是不必要的,是痛苦的,或是受缠缚的,但你却不想要去限制你的身体的活动。禅门清规有其道理正因如此,当初百丈怀海禅师[29]才会在中国建立起禅门清规和禅僧的生活方式,他希望透过这种方式,把真心的自由表达出来并且相传下去。我们曹洞宗的禅道,就是以百丈禅师的清规为基础,世世代代相传下来。因此我认为,作为一个美国的禅修团体,我们也应该仿效百丈禅师的做法,找出某些适合于美国的禅修生活方式。这么说不是在开玩笑,我可是很认真的,但我又不想太过认真。如果我们太过认真,就会丧失了禅的精神,但也不能太儿戏,否则一样会丧失禅的精神。我们应该要有耐性和恒心,一点一滴地找出怎样的生活方式适合我们,怎样才是我们与自己相处、与别人相处的最佳方式。这样一来,我们就有自己的一套戒律。但建立规范时要小心谨慎,严宽适中,太严格的话会窒碍难行,太宽松的话又会了无作用。我们的规范应该严得足以让人人都服从领导,但也必须是合乎人情、可以遵守的。禅宗的传统也是这样建立起来的:在修行中,一点一滴地摸索出来。规范之中不应有任何一点勉强,但规范一旦建立起来,就应该绝对遵守,直到规范有改变的必要为止。这与好或坏、方便或不方便无关,你只要不加质疑地遵守就行了。这样的话,你的心就会获得自由。重点是要遵守规范,没有例外的时候。于是,你就会了解何谓“清净的禅心”。建立我们自己的修行生活方式意味着:鼓励人们去过一种更精神性、更足以称为人类的生活方式。我相信有朝一日,美国人一定会有其专属的禅修生活方式。唯有修行能让你体验清净本心唯一可以体验清净心的方法是修行。我们最内在的本性希望有一些中介、一些方法,让本性可以表现和体现自己。我们透过建立清规来响应这种最内在的需求——历代祖师们都曾透过清规向我们显示出他们的真实本性。以这种方法,我们就会对修行有精确、深入的理解。我们对于自身的修行必须有更多体验,我们必须至少有一些开悟的体验。你必须对那个总是与你同在的“大心”深信不疑,你应该要把万物视为是大心的表现,来加以欣赏。这不只是一种信仰,而是一种你不能否认的终极真理。不管修行是难是易,不管理解是难是易,你都非修行不可。是僧是俗并不是重点,透过修行归复你的真实存在,归复那个总是与万物同一、与佛同一的你,这才是重点。这个“你”是由万物所充分支撑的,现在就起而行吧!各位也许会说那不可能做到,但那是可能的!哪怕一瞬间就可以做到!就是这一瞬间!如果你在这一瞬间可以做到,就表示你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如果你有这样的信心,那就是你的开悟体验。要是各位对自己的大心怀有强烈信心,那么,即使你还没有达到开悟,你也已经是个货真价实的佛教徒。大心总是与我们同在这就是为什么道元禅师会说:“不要指望所有坐禅的人都可以证悟到这颗与我们总是同在的心。”他的意思是说,如果你认为大心是在你之外的,是在于你的修行之外的,那是错的,大心总是与我们同在。我老是把这个道理一说再说,就是怕你们不明白。“禅”并不是只为那些懂得盘腿打坐和有极大慧根的人而设立的,人人皆有佛性,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找出某种方式体现自身的佛性。修行正是为了直接体验人人皆有的佛性,你做的任何事情都应该是对佛性的直接体验。佛性就是指“觉知佛性”。你的努力应该延伸到拯救世间所有的众生。如果我的话还不够点醒你们,我就会用棒喝的!那你们就会明白我是什么意思。如果各位现在还不明白,也总会有明白的一天。有朝一日,总会有人明白。听说有个岛从洛杉矶的海岸慢慢漂向西雅图,我会等着它的。我感觉美国人(尤其是年青一代),是极有可能找出人类生活的正道的。各位都相当能抵抗物质的诱惑,并带着一颗非常清净的心,也就是初心,来展开修行。各位都有潜力,能依佛陀的本意来了解他的教法。但我们不能执著于美国人的身份,不能执著于佛教,甚至不能执著于修行。我们必须抱着初学者的心,放开一切执著,了解万物莫不处于生灭流转之中。除刹那生灭的显现于目前的色相以外,别无一物存在,一物会流转为另一物,让人无法抓住。雨停之前,我们就可以听得到鸟鸣声。哪怕是下着大雪,我们一样可以看到雪花莲和一些新长出的植物。在东方,我们会看得见大黄。在日本,我们春天就吃得到黄瓜。(全书完)注释:[1] 曹洞宗:为洞山良价禅师(见本书第一部之《我呼吸,所以我存在》注①)及其学生曹山本寂(840—901年)所创。前者提出“五位”的方便法门,后者加以弘扬,便成曹洞宗,又称为“曹洞禅”。[2] 道元(Dogen,1200—1253年):日本曹洞宗初祖,是日本佛教史上最富哲理的思想家。初习天台教义,后归禅宗。到中国参访名寺后,返国大扬曹洞禅,提倡“只管打坐”法门,后人称其禅风为“默照禅”,著有《正法眼藏》。[3] 真如:佛教上指现象的本质或真实性,又称为“法性”“实相”。[4] 《碧岩录》:共10卷,由宋朝圜悟禅师(1063—1135年)编著,世称禅门第一书。禅门的锻炼颇重视公案的学习,《碧岩录》便是其中代表作品之一。[5] 临济宗:禅门五宗之一,强调弟子们必须建立对佛法、解脱以及修行的真正见解,相信自己的本心与佛陀一样,无须向外寻求解脱成佛,主张修行就在日常生活之中。创立者为临济义玄禅师(参见本书第二部之《研究佛法,研究自己》注①)。[6] 《心经》:即《佛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心经》的简称,此经的汉译本有七种之多,其中唐朝玄奘法师的译本流通最广。《心经》所揭示的“空”的思想为大乘佛法的心要。“摩诃”指巨大、卓越,“般若”意指真实的智慧,“波罗蜜多”是从生死轮回的苦海至解脱的彼岸。[7] 洞山良价禅师(807—869年、曹洞宗建立者之一,在彻悟自性(佛性)之后,感到六祖慧能倡导之“顿悟”法门并非凡人所能达到。便揭示“五位”的方便法门,广接上、中、下不同根器的学人,后得大弟子曹山本寂大力支持与弘扬,发展为万古流芳的曹洞宗。[8] 源义经(1159—1189年):日本镰仓时代的武士,父死于“平治之乱”,随母委身仇敌家中。成长后精于兵法、武术,并以武将之姿崭露头角,兄长源赖明甚为嫉妒。最后,在一连串兄弟反目、政治斗争等波折之后,源义经在“衣川合战”中战败而死。[9] 和歌:一种日本传统韵文,盛行于平安朝时代。今指某种短歌形态的抒情诗。[10] 《杂阿含经》:阿含,意译为法本、教法等。“阿含”即指所传承之教说,或佛陀教法的圣典。阿含经共分五部,大多是佛陀弟子问法后,佛才开始说法、开示。《杂阿含经》共50卷1362经,汇集短而杂之经而成,所以称为“杂阿含经”。相当于南传《相应部》。[11] 马祖道一禅师:唐朝人,以“平常心是道”“即心即佛”弘扬禅法,排除二元对立观念。用棒喝、隐语、动作等方式接引学人,取代看经、坐禅传统,自成一股自由禅风,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禅宗公案。以“江西马祖”闻名于世。[12] 涅槃寂静:“涅槃”为梵语音译,原指吹灭,后转而指燃烧烦恼的火(贪、瞋、痴)灭尽,达到悟智(即菩提)境地,这是超越生死(迷界)的悟界,所以不再轮回生死。因涅槃远离诸苦,寂灭无相。无生即寂,无灭即静,故称“涅槃寂静”。[13] 法性:指一切现象的本质或真实性,也叫做“真如”、“实相”。[14] 《涅槃经》:全名为《大般若涅槃经》,是佛陀在世说法的最后教诲。《涅槃经》宣扬“众生皆有佛性”,确立“众生皆可成佛”的教义,奠定了佛教迅速传播的基础。[15] 布施:六度之一。将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施舍给人。施舍的内容包括财物的施舍、佛法的施舍,以及给予安全感等等。[16] 持戒:受持戒法之意,与“破戒”相对称。也就是受持佛所制之戒而不触犯。[17] 忍辱:为佛教修行方法“六度”之一。指忍耐迫害、苦难、虚荣、自大及种种诱惑,使心安住在佛法中。[18] 精进:指在修善、断恶、去染、转净的修行过程中,持续不懈地努力。[19] 禅定:禅与定都是让心专注于某一个对象而达于不散乱的状态。“禅那”是指修行者髙度地集中精神,努力对某种对象或主题去思维。“定”是指心住在一对象的境界之内。禅那是过程,定是结果,禅定依修习的层次可分为“四禅”和“八定”。[20] 智慧:指证悟一切现象之真实性的智力。[21] 小乘佛教:因以救度众生为宗旨的大乘佛教于公元前后兴起,大乘佛教徒认为部派佛教仅以个人修行为目的,故称其为“小乘佛教”。但现今世界各佛教团体均改称为上座部佛教或南传佛教,是巴利语系的佛教,特别重视保留佛陀时代修行模式的佛教传承,当代主要分布在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国。[22] 大乘佛教:因广泛接纳各种引导人们迈向觉醒的法门,不以个人觉悟为满足,而以救度众生为目的,一如巨大交通工具可载乘众人,故称为“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在佛陀去世几个世纪之后兴起,盛行于蒙古、中国、韩国、越南和日本等国。[23] 三摩地(Samadhi):又作“三昧”,佛教修行者将心集中在一点上,心平静的状态。[24] 神道教(Shintoism):日本宗教教派起源神道派,是日本人从宗教史中所讲述出来的。日本神道教则源自中国“道教”,认为天地间一定有神的存在,人对神应该要有信仰。宗旨以神道为主,宣扬“人要修身”“人要有道德观念”来作为信仰神道的条件。[25] 临济义玄禅师(?—867年):临济宗初祖。以机锋峭峻名闻于世,他接引学人,每以叱喝显大机用,世有“德山棒、临济喝”之称。其对参禅行者极为严苛,然门风兴隆,为中国禅宗最盛行的一派。[26] 南岳怀让禅师:唐朝人,少喜佛经,15岁出家,受指点前往参访六祖惠能,留宝林寺参学,侍奉六祖达15年。玄宗年间,移驾南岳衡山般若寺,弘扬佛法,世称“南岳怀让”。[27] 山冈禅师:即山冈铁太郎〔1836—1888年、生于江户,号铁舟,以剑禅双修而闻名天下,有许多佳话传世。其父曾对他训诫道:“欲达于剑,必先炼心,炼心不如参禅。”使他深有感悟。世称“山冈铁舟”。[28] 五蕴:“蕴”为积聚之意,佛教称构成人或其他众生的五种聚集成分是“五蕴”,即色、受、想、行、识。除色蕴之外,其余皆展精神层面。“色”指组成身体的物质,“受”指感觉,“想”指概念,“行”指意志的作用,“识”指认识、分别的作用。[29] 百丈怀海禅师(720—814年):马祖道一禅师的著名弟子,世称“百丈禅师”。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立“百丈清规”,使禅宗于唐武宗的灭佛运动中渡过难关。禅风朴实,禅门五家的沩仰宗和临济宗便出自其门下的沩山灵佑与黄檗希运。天天读书网(www.book.d78i.com)整理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