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中国科学思想史-4

作者:李约瑟  字数:4934 更新:2023-10-08 19:23:27

质于禽兽之性,则万民之性善矣;质于人道之善,则民性弗及也。……吾质之命性者,异孟子。孟子下质于禽兽之所为,故曰性善……。吾上质于圣人之所善,故谓性未善。名性不以上,不以下,以其中名之。思如兰如卵,卵待复而为雏,趼待缲而为丝,思待教而为善。此之谓真天。这段文字,语意相对而非绝对,是董仲舒的特色,因他是深受道家影响之儒者。他的主张,似乎与关于人性及“灵魂阶梯”之思想主流不尽吻合。前面的讨论使我们逐渐离开儒学的主要思潮,我们仍当略说荀子的贡献。◇6、荀卿的人文主义对于以前我们所说的儒家学者对于科学的矛盾关系,荀子是个极好的例。在一方面他发挥不轻置信的理智主义,甚至不承认灵魂之存在;在另一方面他又强有力的反对名家与墨家的致力于寻求科学的逻辑,并主张只注重技术的实际应用,而不承认探讨基本学理的重要,如此他对于科学的发展给了一个打击,因为他注意科学的社会实际应用太多而又太早。他的存疑态度,可于下列的一段看到:“冥冥而行者,见寝石以为伏虎也,见植木以为立人也,冥冥蔽其明也。醉者越百步之沟,以为步之浍也,俯而出城门以为小之闺也,酒乱其神也。厌目而视者视一以为两,掩耳而听者听漠漠而以为汹汹,执乱其官也。故从山上望牛者若羊,而求羊者不下牵也,远蔽其大也。从山下望木者十仞之木若箸,而求著者不上折也,高蔽其长也。水而景摇,人不以定美恶,水执玄也。----------------------- 页面 18-----------------------18/234夏首之南有人焉,曰涓蜀梁,其为人也,愚而善畏,明月而宵行,俯见其影,以为伏鬼也,仰视其发,以为立魅也,背而走,比至其家,失气而死,岂不哀哉?凡人之有鬼也,必以其感忽之间,疑玄之时定之。此人之所以无有而有无之时也,而已以定事。故伤于湿而痹,痹而击鼓烹豚祭神以求愈疾则必有敝鼓丧豚之费矣,而未有俞疾之福也。故虽不在夏首之南,则无以异矣。”这是儒家存疑的理智主义,应当有与早期科学之精神符合。并且荀子书里有整个的一章,批斥当时的一种迷信以貌相定一生之休咎。但是荀子的人文主义太偏重于人文,他相当的受了道家的影响,有时用“道”字去说自然与人类社会应遵循之道,但他特别推崇“礼”,将这个为仪节,风俗,习惯的精粹,视同宇宙的大道理,似乎人在社会只是在他们的阶层仿照星辰季节的神明舞蹈。礼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时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万物以昌,好恶以节,喜怒以当,以为下则顺,以为上则明。万物变而不乱,贰之则丧也。礼岂不至矣哉。这个pan-theistic“宇宙即神”的说法,令人想起西方古代神秘诗歌说爱是宇宙的动力,这说法起于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如恩皮多克里士EmpedocleS,又重现于大希腊化的DaphnisandChloe中的Orphic Hymn。这是早期思想家对于宇宙间吸引力与拒绝力最深刻的看法。将世界看为是机体的,如后来在中国所发展,及我们今日也如此想,则荀子将人类社会看作宇宙法则之一部分的观念,是很可接受的,而且不是没有崇高的气概。但是这观念对于他当时科学的任何价值,被他的另一观念所抹煞,他只称赞技艺对于社会的价值,而绝不认为精微而却平凡的科学的逻辑与研究是需要的。他有一段韵语式的对道家的诤言:“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页面 19-----------------------19/234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关键在最后一句,荀子曾说过“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认为名学家与道家之言充满谬误,他说:“凡邪说辟言之离正道而擅作者,无不类于三惑者矣 “三惑”此句上文已言之故明君知其分而不与辨也。夫民易一以道而不可与共故,故明君临之以执,道之以道,申之以命,章之以论,禁之以刑。故其民之化道也如神,辨执案据卢文弨之说,“执”当改为“说”,句义乃通:恶用矣哉!”因此需要权威来定名,他又说:“凡事行有益于理者立之,无益于理者废之,夫是之谓中事,凡知说有益于理者为之,无益于理者舍之,夫是之谓中说,事行失中,谓之奸事;知说失中,谓之奸道。奸事奸道治世之所弃,而乱世之所从服也。若夫充虚之相施易也,坚白同异之分隔也,是聪耳之所不能听也,明目之所不能见也,辩士之所不能言也。虽有圣人之知,未能偻指也。不知无害为君子,知之无损为小人、工匠不知,无害为巧,君子不知,无害为治。”在荀子意中,只需传统的技术无需科学之探讨。荀子的说法固定了后代儒家的立场,虽然他还有倾向法家之处。后代儒家的错误不在他们相信国家组织应遵从自然之道,而在他们自信只需研究人的传统与历史,便是透彻的明了自然之道。我们将看荀子所主张的技艺的社会意义,道家作如何看法。胡适说的不错,儒家学派经荀子固定了立场,是中国思想最光荣时代的衰落。而且荀子主张需要权威来定名儒家所重视的正名,其主张非常接近法家,因此他的大弟子李斯成为专制君主之魁首秦始皇的权相,不足为奇了。----------------------- 页面 20-----------------------20/234◇7、儒家学说成为仕宦者之正统思想在汉代,儒学成为仕宦者或译“官僚”社会的正统学说。对于汉代及其后数百年的儒家思想,研究者不多,但是可看到,这时候的儒者对于孔子的思想及孔子对于科学思想的态度,似乎没有若何改变。他们的趋向是致力于调和前时矛盾的思想,并接受道家与佛学的新影响。我们可说这时的学者如马融a.d.79~266郑玄a.d.127~200贾逵a.d.30~101是折衷派的解经者,而不是独创新见的哲学家。一般儒者既有仕途可循,常趋于浮华不实的形式主义,集中思想于官僚政治的技巧,而忘却孔子的教育与平等的原则。逐渐的歧分于怀疑的理智主义最重要的代表是第一世纪的王充,我们将另以一章讨论他,或者受道家及阴阳家影响,产生近于迷信的五行相生相胜之说,与易经象数之学。至于真的科学,中世纪早期的儒家可学的是什么?数学至某种程度,是用于治水所必需的,但有此学问的人,很可能只屈居下位,有天文知识的人,官阶可较高、医学与农学受相当重视,点金术炼丹术则受鄙视,至于手艺匠人,作坊工作者,则认为不合儒者身分。石刻经文始于公元171年汉灵帝所命,被毁后魏代重刻于公元245年,第三次刻石在唐代公元837年,在唐宋之间始用木刻之前不久。唐代的儒学趋向复古,但侧重道德甚于哲理,我们将在怀疑的传统一章里,说及他的最重要的代表韩愈。至宋代,儒学第二次大放光明,可称为“新儒学”、这需要另以一章叙述,因为宋儒对于科学及宇宙观均值得吾人注意。◇8、儒家学派被视为一种“宗教”儒家学派如何成为一种“宗教”,只能简说,以免超出此书范围。政府将孔子视同神,只其起原与进展,中国学者如顾颉刚3,外国学者如舒夹岳克Shry-0ck,均曾详作研究,他们的著作,可向读者推荐。讲孔教在清代西文书中最好的是理雅各Legge6的著作,在更近代是庄思敦Johnston1的书。有人根据《史记》的《孔子世家》,信鲁国有祀孔之举但《史记》作于孔子逝世后四世纪余。汉高祖末年公元前195年曾至孔氏家庙设祭则似可确信。司马迁曾“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至二百余年后,公元37年,孔子后裔始受封爵。公元59年,汉明帝诏令全国学校祭祀孔子。舒来岳克Shryork说:“这个诏令将孔子的崇礼与祭祀,移出孔氏家庭,将孔子由学者的模范,变为他们的守护神Patronsaint。”对于孔子的敬礼,由古迄今,如同一种英雄的崇拜,全国奉祀,尤其在山东故乡的坟墓上与祠堂中加倍隆重。尊孔成为社会上学者文人集团的威望象征。孔子的奉----------------------- 页面 21-----------------------21/234祀,可与膜拜自然神祇比观,亦可与尊礼祖先比观。千余年来,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孔子庙亦称文庙。儒家根本没有专业教士的想法,因此庙中执事与司礼者,便是地方的官吏与学人。孔庙的性质介乎供奉神祇的庙宇与敬奉祖先的祠宇之间。由公元八世纪唐代至十六世纪明代孔子及其七十二弟子以塑像代表,此后则以刻木装金的神主牌位代替。对于如此的尊祀孔子是否当称为“教”,需看“教”之定义为何,若以神圣的诚敬奥托Rudolfotto所说的numinous为标准,则孔庙是世界上最肃穆美丽的地方虽然近时有些地方荒废了。孔庙常有几进的庭院,院旁中国式的廊庑有前代的碑铭或客室。庭院每一进高一层,在最高的院落里由宽整的石阶升平台以达大殿大成宝殿,殿内祀奉着孔子及其弟子的神主,园庭中有小桥跨半圆的池。并有多株古树。昔时孔庙常有藏经室,本地的学者可在此集会,或设塾授徒。直至现时,每年一次在孔子的诞辰,本地的官员与学人在破晓的时候集合于孔庙,以太牢一牛、一羊、一豕祭祀这位先圣,并诵读祭文,佐以古乐与严肃的佾舞。舒来岳克Shryock他的书前已道及曾有机会,与G.E.Moule2相似数次在祭孔盛典中观礼,而且有一次作了参加祭祀者的助手,他曾有一段值得记忆的印象记,如本书作者,曾在许多美丽的孔庙里留连多时。看他这段文章特感兴趣,他所描述应是尊孔盛时的景象,他说:“十四世纪明代的把孔仪看来不使人感兴趣,但实际他是感人至深一个典礼的安排。破晓之前的沉静,殿宇的壮丽,檐角伸向天星,庭前古树阴森,钟声音调深沉,合构成令人难忘的印象,虽在这祭典趋于衰弱的时候,若在他的盛时,如忽必烈君临中国时,这个伟大庄严的祭典需要如考勒瑞治Coleridge的文笔始能作适当的描写。祭典进行中,鼓声震动,将阑之夜,火炬照耀于窗壁之间,主祭者丝绣的礼服在暗中闪光。在大殿内,太牢安置在神位之前,烛火盛炽于祭台上,反射在巨大的饰金的华盖上,倍增壮丽。祭者徐步升堂,在庄严的乐声中奉献酒礼,致敬礼于“万世之师”。在庭院中,童子若干人手执羽箭,遵照乐声起落,作八佾之舞,较此更庄严更美丽的礼仪,殆难想像。”可是舒来岳克Shryock又说:若孔子看到这样的对他致敬,奉若神明,他不但将大感惊异,且将震骇。但这与科学的历史没有关系。儒“教”没有规定的教义,来拒绝科学侵入他的神圣范围。他们只不过遵依孔子及古代儒家的意旨,忽略自然的观察,不从事于自然的研究,集中心力去研究人的社会,不分心于其他。----------------------- 页面 22-----------------------22/234《中国科学思想史》 (英)李约瑟 世界文化第三章 道家与道教 上◇1、绪论现在让我们由孔子反对者的眼光中去看世界,就是前面已经说的“楚狂人”以及“不负责任的隐士”。今日道家思想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所占的地位,至少和儒家同样的重要,道家极端独特又有趣的揉合了哲学与宗教,以及原始的科学与魔术。要了解中国的科学与技术,这是极为重要的。道教曾被称誉为笔者记得冯××博士在成都亲口说的 “世界上唯一不强烈反对科学的神秘主义。”道教的来源有二。其一是战国时代的哲学家。他们舍人道而从天道,因此弃官避世退居山林和野外,以参天地之法则,以观造化之无穷。前面提到的两位隐士,即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从儒家的观点看来,他们未免不负责任,但提倡天道自然的哲学家,可以说衷心地感到虽在冥冥中觉得很对,但绝不能用语言完全表达出来。要入世必先出世,欲治理人类社会,必先超越人类社会,而对自然宇宙有一高深的认识和了解,否则即使有儒家救世的热诚,也是枉然。道家攻击“知识”,但他们所反对的乃是儒家所追求的封建社会阶级与礼法的学术性的知识,并非参天地化育的真知识,儒家的知识是阳性的有为的;道家摒击这种知识,他们主张以阴柔含容的,被动退让的态度去追求自然之道。儒道二家对知识态度的差异,容后再详加分析。道教的另一起源,是上古的Shamans在中国,或可译为“羡门”和术士,他们很早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44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