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战国策-译着白话文-6

作者:刘向 字数:25046 更新:2023-10-08 19:17:42

苏秦说齐闵王【提要】作为一代大战略家、大游说家,苏秦的智慧、才干和气度足以让几千年来的豪杰才俊们钦佩叹服。他给齐闵王阐述的立国做人之道,是非常深刻非常有效的,如果没有长期的从政经验和清醒的洞察力,是不可能得出如此精辟深邃的真理来。我们要在领会琢磨这些哲理的同时,掌握苏秦是如何阐述、讲解这些哲理,如何游说齐王的。【原文】苏秦说齐闵王曰:“臣闻用兵而喜先天下者忧,约结而喜主怨者孤。夫后起者藉也,而远怨者时也。是以圣人从事,必藉于权而务兴于时。夫权藉者,万物之率也;而时势者,百事之长也。故无权藉,倍时势,而能事成者寡矣。“今虽干将、莫邪,非得人力,则不能割刿矣。坚箭利金,不得弦机之利,则不能远杀矣。矢非不?,而剑非不利也,何则?权藉不在焉。何以知其然也?昔者赵氏袭卫,车不舍人不休传,卫国城刚平,卫八门土而二门堕矣,此亡国之形也。卫君跣行,告诉于魏。魏王身被甲底剑,挑赵索战。邯郸之中鹜,河、山之间乱。卫得是藉也,亦收余甲而北面,残刚平,堕中牟之郭。卫非强于赵也,譬之卫矢而魏弦机也,藉力于魏而有河东之地。赵氏惧,楚人救赵而伐魏,战于州西,出梁门,军舍林中,马饮于大河。赵得是藉也,亦袭魏之河北,烧棘沟,坠黄城。故刚平之残也,中牟之堕也,黄城之坠也,棘沟之烧也,此皆非赵、魏之欲也。然二国劝行之者,何也?卫明于时权之藉也。今世之为国者不然矣。兵弱而好敌强,国罢而好众怨,事败而好鞠之,兵弱而憎下人也,地狭而好敌大,事败而好长诈。行此六者而求伯,则远矣。“臣闻善为国者,顺民之意,而料兵之能,然后从于天下。故约不为人主怨,伐不为人挫强。如此,则兵不费,权不轻,地可广,欲可成也。昔者,齐之与韩、魏伐秦、楚也,战非甚疾也,分地又非多韩、魏也,然而天下独归咎于齐者,何也?以其为韩、魏主怨也。且天下遍用兵矣,齐、燕战,而赵氏兼中山,秦、楚战韩、魏不休,而宋、越专用其兵。此十国者,皆以相敌为意,而独举心于齐者,何也?约而好主怨,伐而好挫强也。“且夫强大之祸,常以王人为意也;夫弱小之殃,常以谋人为利也。是以大国危,小国灭也。大国之计,莫若后起而重伐不义。夫后起之籍与多而兵劲,则事以众强适罢寡也,兵必立也。事不塞天下之心,则利必附矣。大国行此,则名号不攘而至,伯王不为而立矣。小国之情,莫如谨静而寡信诸侯。谨静,则四邻不反;寡信诸侯,则天下不卖,外不卖,内不反,则槟祸朽腐而不用,币帛矫蠹而不服矣。小国道此,则不祠而福矣,不贷而见足矣。故曰:祖仁者王,立义者伯,用兵穷者亡。何以知其然也?昔吴王夫差以强大为天下先,袭郢而栖越,身从诸侯之君,而卒身死国亡,为天下戮者,何也?此夫差平居而谋王,强大而喜先天下之祸也。昔者莱、莒好谋,陈、蔡好诈,莒恃晋而灭,蔡恃越而亡,此皆内长诈,外信诸侯之殃也。由此观之,则强弱大小之祸,可见于前事矣。“语曰:『骐骥之衰也,驽马先之;孟贲之倦也,女子胜之。』夫驽马、女子,筋力骨劲,非贤于麒骥、孟贲也。何则?后起之藉也。今天下之相与也不并灭,有而案兵而后起,寄怨而诛不直,微用兵而寄于义,则亡天下可?足而须也。明于诸侯之故,察于地形之理者,不约亲,不相质而固,不趋而疾,众事而不反,交割而不相憎,惧强而加以亲。何则?形同忧而兵趋利也。何以知其然也?昔者齐、燕战于桓之曲,燕不胜,十万之众尽。胡人袭燕楼烦数县,取其牛马。夫胡之与齐非素亲也,而用兵又非约质而谋燕也,然而甚于相趋者,何也?何则形同忧而兵趋利也。由此观之,约于同形则利长,后起则诸侯可趋役也。 “故明主察相,诚欲以伯王也为志,则战攻非所先。战者,国之残也,而都县之费也。残费已先,而能从诸侯者寡矣。彼战者之为残也,士闻战则输私财而富军市,输饮食而待死士,令折辕而炊之,杀牛而觞士,则是路君之道也。中人祷视,君翳酿,通都小县置社,有市之邑莫不止事而奉王,则此虚中之计也。夫战之明日,尸死扶伤,虽若有功也,军出费,中哭泣,则伤主心矣。死者破家而葬,夷伤者空财而共药,完者内?而华乐,故其费与死伤者均。故民之所费也,十年之田而不偿也。军之所出,矛戟折,?弦絶,伤弩,破车,罢马,亡矢之大半。甲兵之具,官之所私出也,士大夫之所匿,厮养士之所窃,十年之田而不偿也。天下有此再费者,而能从诸侯寡矣。攻城之费,百姓理?蔽,举冲橹,家杂总,穿窟穴,众罢于刀金。而士团于土功,将不释甲,期数而能拔城者为亟耳。上倦于教,士断于兵,故三下城而能胜敌者寡矣。故曰:彼战攻者,非所先也。何以知其然也?昔智伯瑶攻范、中行氏,杀其君,灭其国,又西围晋阳,吞兼二国,而忧一主,此用兵之盛也。然而智伯卒身死国亡,为天下笑者,何谓也?兵先战攻,而灭二于患也。昔者,中山悉起而迎燕、赵,南战于长子,败赵氏;北战于中山,克燕军,杀其将。夫中山千乘之国也,而敌万乘之国二,再战比胜,此用兵之上节也。然而国遂亡,君臣于齐者,何也?不啬于战攻之患也。由此观之,则战攻之败,可见于前事。“今世之所谓善用兵者,穷战比胜,而守不可拔,天下称为善,一国得而保之,则非国之利也。臣闻战大胜者,其士多死而兵益弱;守而不可拔者,其百姓罢而城郭露。夫士死于外,民残于内,而城郭露于境,则非王之乐也。今夫鹄的非咎罪于人也,便弓引弩而射之,中者则善,不中则愧,少长贵贱,则同心于贯之者,何也?恶其示人以难也。今穷战比胜,而守必不拔,则是非徒示人以难也,又且害人者也,然则天下仇之必矣。夫罢士露国,而多与天下为仇,则明君不居也;素用强兵而弱之,则察相不事。彼明君察相者,则五兵不动而诸侯从,辞让而重赂至矣。故明君之攻战也,甲兵不出于而敌国胜,冲橹不施而边城降,士民不知而王业至矣。彼明君之从事也,用财少,旷日远而为利长者。故曰:『兵后起则诸侯可趋役也』。 「臣之所闻,攻战之道非师者,虽有百万之军,北之堂上;虽有阖闾、吴起之将,禽之户内;千丈之城,拔之尊俎之间;百尺之冲,折之衽席之上。故钟鼓竽瑟之音不絶,地可广而欲可成;和乐倡优侏儒之笑不之,诸侯可同日而致也。故名配天地不为尊,利制海内不为厚。故夫善为王业者,在劳天下而自佚,乱天下而自安,佚治在我,劳乱在天下,则王之道也。鋭兵来则拒之。患至刚趋之。使诸侯无成谋,则其国无宿忧也。何以知其然?昔者魏王拥士千里,带甲三十六万,其强而拔邯郸,西围定阳,又从十二诸侯朝天子,以西谋秦。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昧,令于境内,尽堞中为战具,竟为守备,为死士置将,以待魏氏。卫鞅谋于秦王曰:『夫魏氏其功大,而令行于天下,有从十二诸侯而朝天子,其与必众。故以一秦而敌大魏,恐不如。王何不使臣见魏王,则臣请必北魏矣。』秦王许诺。卫鞅见魏王曰:『大王之功大矣,令行于天下矣。今大王之所从十二诸侯,非宋、卫也,则邹、鲁、陈、蔡,此固大王之所以鞭?使也,不足以王天下。大王不若北取燕,东伐齐,则赵必从矣;西取秦,南伐楚,则韩必从矣。大王有伐齐、楚之心,而从天下之志,则王业见矣。大王不如先行王服,然后图齐、楚。』魏王说于卫鞅之言也,故身广公宫,制丹衣,建九?旌,从七星之?。此天子之位也,而魏王处之。于是齐、楚怒,诸侯奔齐,齐人伐魏,杀其太子,覆其十万之军。魏王大恐,跣行按兵于国,而东于齐,然后天下乃舍之。当是时,秦王垂拱受西河之外,而不以德魏王。卫鞅之始与王计也,谋约不下席,言于尊俎之间,谋成于堂上,而魏将以禽于齐矣;冲橹未施,而西河之外入于秦矣。此臣之所谓北之堂上,禽将户内,拔城于尊俎之间,折冲席上者也。」【译文】苏秦游说齐闵王说:“臣听说率先挑起战争的人必然后患无穷,而不顾招人忌恨,带头缔结盟约攻打他国的最终陷于孤立。如果后发制人就能有所凭借,顺应时势即可远离仇怨。因此圣贤做事,无不借势而为,顺天而动。借助形势,有利于展开步骤;倚重天时,则是成功的关键。因此,不懂得借势顺天之理,能成就大事的机会实在微乎其微。譬如说,即使有干将、莫邪一类的宝剑,如果不施以人力,则不能破损毫发;而再坚硬的箭矢,如果不能借助弓弩,也不能杀伤远处的敌人。箭并不是不鋭利,剑并不是钝而无力,那是什么缘故呢?只是由于少了借力之物。为什么这样说呢?过去赵人袭卫,车不停歇,人不喘息,一下子包围了卫国都城,在刚平(卫地)筑土城加以控制。当时卫都八个城门皆被堵塞,两个城门被摧毁,亡国之祸迫在眉捷。卫国国君在形势紧急、间不容发的情况下,光着脚丫逃奔魏国求援。魏武候亲自披甲带剑,为卫国出头,向赵国挑战。邯郸大乱,黄河与太行山之间也不可收拾。卫国乘机重整旗鼓,北向攻赵,夺取了刚平,攻下了赵邑中牟的外城。 卫国并非比赵国强大,只是有了魏国的支持。假如把卫比作箭,魏就好比机弩弓弦,从而借助魏国而占有河东之地。这时赵国非常恐惧,楚国就救赵而讨伐魏国,双方在州西这个地方大打一仗,楚国穿越魏都大梁城门,驻军林中而饮马黄河。赵人得到楚国的援助,也去攻打魏国河北之地,纵火焚烧棘沟而夺取黄城。毁刚平、破中牟、陷黄城、焚棘沟,这并非是赵国、魏国的本意,然而当初他们都那么卖劲的大干,而最后的结果却是这样呢?这是因为卫国和赵国善于利用时机,明白攻占决胜,须依时借势。如今执国施政的却不是这样,自己军队弱小却喜欢挑斗强敌;国家疲惫偏要触犯众怒;败局一定却仍然一意孤行;没有相当实力,却不能屈志以居下位;自己地狭人少,却与大国抗衡为敌;事情失败却不改诈伪之心。犯下六种错误还妄图建立霸业,其实离霸业是越来越远了。臣听说善于治理国家的君主,应该顺应民心,切实估计自己的兵力,然后才能联结诸侯实现自己的抱负。所以缔约时不以自己为主承担怨怒,作战时不替他人去抵抗强敌。这样就能保全自己的兵力以控制全局,而且可以实现拓展疆土的愿望。以前,齐王联结韩、魏两国讨伐秦、楚作战并非特别卖力,分得土地又不比韩、魏多,可是天下惟独将战争归咎于齐,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率先倡导讨伐秦、楚,触犯众怒。再说那时天下正烽烟四起,齐燕争斗,又有赵国图谋中山,秦、楚与韩、魏不断交锋,而宋、越专事攻伐。这十个国家,勾心斗角,相互竞争,然而天下只埋怨齐国,这又是什么道理呢?因为在缔约时齐国喜欢站在领袖的位置,两军相交时喜欢攻打强敌的缘故。再说强国招致祸患,往往是因为一心想凌驾在诸侯之上;而弱国遭受灾殃,常常是由于一心想算计别人取得好处。所以,强国不免危殆,小国则不免覆灭。为大国所计,不如后发制人,坚决讨伐那些不讲道义的国家。后发制人能有所倚仗。盟国多而兵力强,从而形成以人多势强对付疲弊衰弱的利局,战争必能取得胜利。办事合乎公道,就能取得利益。强国依此而为,名号自然不争而得,霸业也能袖手而成。至于小国最好的策略则莫过于谨慎从事,不轻信诸侯。小心谨慎,四邻之国就没有借口寻仇犯境;不轻信,就不会被诸侯出卖,成为利益的牺牲品。在外不被出卖,在内没有争斗,就可远离祸患,有利于国内实力的积储和增长。小国若能如此,那么不用祈祷就能享福,无须借贷自能富足。所以说,施行仁政可以称王,建树信义可以称霸,而穷兵黩武只会招致灭亡。为什么这样说呢?过去吴王夫差倚仗国大兵强,率领诸侯四方征战,攻击楚国,占据越国,并对诸侯们发号施令,俨然君临天下,最后却落得身死国亡的下场,为天下所耻笑。为什么得这样的结果呢?原因在于夫差平时总是想成为天下之主,倚仗国力强盛率先挑起战争。以前莱、莒两国喜欢施用阴谋,而陈、蔡两国则专行诈术,结果,莒国因倚仗晋国而灭亡了,蔡国因依仗越国而灭亡了。这些都是在内使用诈术,在外轻信诸侯招来的横祸。由此看来,国家无论强弱大小,都有各自的祸患,前车之鉴,在历史上都有印证。常言道:千里马一旦衰老,跑不过劣马;孟贲一旦力乏,打不过女子。劣马、女子的筋骨劲力,远远比不上千里马和勇士孟贲,但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这是因为后发制人,我方就有所凭借。如今,天下诸侯相互借重而相互牵制,并且对峙的时日还很长,如果哪个国家能够按兵不动,后发制人,同时善于转嫁仇怨,隐去用兵的真实意图,假正义之名以伐无道,那么兼并诸侯取得天下便能指日可待。掌握诸侯的国情,明了天下的地理形势,不结盟,不互相扣留人质,关系会更牢固;不急躁冒进,事情会进展的更为顺利。一起共事能坚守承诺,一起受害而不相互埋怨,彼此都强大了就越发亲近。如何能做到这样呢?在于形势令他们忧患相同、利害一致。有什么事实可作左证呢?早先,齐、燕两国在桓曲交战,燕兵败北,十万兵众匹马无归。胡人乘势袭击燕国楼烦等地,掳掠牛马。那胡人与齐国,非亲非故,又没有订立什么盟约,却竭力配合齐国,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他们忧患相同、利害相关呀!以此可见,联合形势相同的国家就可以最大程度地获取利益,后发制人可使诸侯归附并加以役使。“所以英明的君主和有远见卓识的相国,假如致力于王霸之业,就不要把使用武力摆在首位。战争既耗损国力,又滋扰民生。国家的元气遭到损耗,便再也无力号令诸侯。战争对国家的损耗是显而易见的。士人听说将有战事,便捐献财产,以充军用,而商人就运送酒肉粮食以犒劳战士,长官让人拆下车辕当柴烧,杀牛设宴款待军兵。其实这些都是坑民害国的做法。国人祈祷,君王设祭,大城小县皆设神庙,凡有市场的城邑无不停业为战争服役,其实这是虚耗国家的做法。决战之地,尸横满地,哀鸿遍野,人们扶着受伤的将士,表面看来将士立功,国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而实际上,资财损耗之多,国人痛哭之惨,足以令国君忧心如焚。阵亡将士的家属为安葬父兄而倾尽家财,负伤将士也耗尽积储以求医问药,那些侥幸全身而回的军人,在家中大摆筵席以示庆贺,花费也不在少数。所以战争使人民耗费的钱帛,十年耕种所得的收获也难以抵偿。军队出战,矛戟弓弩,车马刀矢,损失大半,再加上被人盗窃藏匿所造成的损失,也是十年耕种无法抵偿的。国家负担这两笔费用,已是力竭筋疲,哪里还能对诸侯施以号令呢?攻城拔地之时,百姓作为后方支持,替士兵缝补破烂的战衣,运输攻城的器械,头上顶着禾草,挖掘地道,为徭役所累。将军顾不上士兵劳累,日夜督战,数月能攻下城池就算很快了。将士疲弊,连下三城,相信再没有余力战胜敌人。因此说,明君贤相图谋天下,并不把使用武力置诸首位。历史上是有先例的。过去,智伯攻灭范、中行氏,接着麾兵西向,围攻晋阳,吞并两国,又逼得赵襄子走投无路,兵威可谓盛极一时。然而后来智伯却落得身死国亡的下场,为天下人所耻笑,这是什么缘故呢?是由于智伯挑起祸端,灭亡之祸威胁到韩、魏二君的缘故。从前,中山国调动全国之兵,迎击燕、赵两国,败赵兵于南方的长子,破燕军于国境之内,并杀掉其领兵的大将。那中山只是个千乘小国,与两个万乘大强国同时为敌,连续取得两次决定性的大捷,成为用兵的典范。然而这样善战之国终不免灭亡,以致国君奔齐为臣,原因何在?是因为它不考虑战争的祸患,接连不断地发生战争。由此看来,战争的弊端在史书上是很多的。“如今称得上善于用兵的人,屡战屡胜,攻则取,守则固,天下人给予高度颂扬,而举国上下莫不倚之若长城,其实这并非是国家的好事。臣听说战争取得大捷,士卒伤亡惨重,百姓因防务而疲惫不堪,城郭也会损毁得面目全非。兵死于战,民疲于内,城郭破败,国君是不会高兴的。以箭靶为喻,它并没有与人结怨,可是人人都会以强弓硬弩对待它,射中的就高兴,没有射中的则会满面羞惭,不论老少尊卑,皆以一射为快。原因何在?是人们厌恶让人看出自己不会射箭。现在有的国家屡战屡胜不可攻拔,这不仅仅是示人以难,同时还妨害到别国的利益,别国的敌视情绪也就更重了。像这样既劳累百姓、损耗国家,又成为众矢之的之事,圣明的国君是不会干的。有远见卓识的明君贤相也不会妄动刀兵,以致于损兵折将,大伤元气。明君贤相,总是力求不施攻伐而臣服诸侯,以谦恭辞让获得更多的财货土地。因为明君之于战事,不动刀兵就能战胜敌国,不用武力就可掠夺到土地,别人尚未察觉而王业就可完成。明君之处事,不费财力,而以长期的策划取得永久的利益。所以可以这样说,后发制人可令诸侯归附并加以驱使。据臣所知:『战争之道不在军队的多少』,即使有百万敌军,也能败之于朝堂之上帷幄之中;即使遭遇阖闾、吴起那样的将帅,也能通过室内的策划擒获他;虽然有千丈的城池,也可以在酒席之间摧毁它;虽然有百尺高的战车,也可以在坐卧之时摧折它。所以,丝管之声在朝堂不絶于耳、和着优伶和侏儒欢笑歌舞之时,国土已经扩张,诸侯前来臣服。如此的君王,名号与天地相等不算高贵,政权控制海内也不算巨大。因此,善于开创王业的君主,在于能使诸侯劳顿而自己闲逸,使天下混乱而本国安宁。安逸与大治在我方,而劳顿与混乱在它国,这就是王霸之道。积蓄国力以待来敌,以消兵祸,那么他的国家没有隔夜之忧。有什么事实作左证呢?过去魏惠王拥有领土上千里,甲士三十六万,倚仗自己实力强大,攻取邯郸,西围定阳,又邀集十二家诸侯朝拜周天子,为图谋秦国作种种准备。秦孝公闻报,忧心忡忡,寝食难安,食不甘味,动员全国,修缮战守的器具,境内严加防守,同时招募死士,任命将领,以待来敌。 卫鞅向秦孝公献计说:『魏王有匡扶周室之功,号令得以施行天下,既能邀集十二家诸侯朝见天子,从者甚众。以区区一个秦国,恐怕还不能与之争锋竞胜,大王可否以臣为使去见魏王?臣有把握挫败魏国。』秦王答应了他的请求,卫鞅往见惠王,大加称颂:『我听说大王劳苦功高而能号令天下。可如今大王率领的十二家诸侯,不是宋、卫,就是邹、鲁、陈、蔡,大王固然可以随意加以驱使,然而就凭这些力量还不足以称王天下。大王不如向北联结燕人,东伐齐国,赵国自会服从;再联合西方的秦国,南伐楚国,韩国自会望风而服。大王有讨伐齐、楚的心愿且行事合于道义,实现王业的日子便不远了。大王自可顺从天下之志,加天子衣冠,再图齐、楚。』惠王听了,十分高兴,便依天子体制,大建宫室,制作丹衣和九施、七星之旗。对惠王的妄自尊大、越礼不轨,齐、楚两国君主大为激愤,而各路诸侯也都投到齐国伐楚的旗帜下面。齐人伐魏,杀掉了魏太子申,歼师十万。惠王震恐,急忙下令收兵,又向东臣服于齐。诸侯们这才停止武力制裁。在那个时候,秦孝公乘机取得魏国的河西地区,而且对惠王毫无感激之情。所以卫鞅当初与孝公商议对策的时候,谋约于座席之上,策划于酒席之间,定计于高堂之上,而魏国大将庞涓已为齐所擒,刀兵不动已收西河以外的地方。这就是臣所讲的『败敌于厅堂之上,擒获敌将于帷幄之中,在酒宴上攻下敌城,在枕席上折断敌人兵车。』”【评析】苏秦以众多事例引证了他的政治洞见和哲理,他的主要观点是:1要后发制人、顺应时势。率先挑起战争的人和领头攻打他国的人必然后患无穷、陷于孤立。后发制人会有所凭借,顺应时势可远离仇怨。2大国应该讨伐那些不讲道义的国家,以此可名利双收、完成霸业。小国应该谨慎从事,不轻信他人,逐渐增强实力。3不能把使用武力摆在首位,尽量避免战争,避免因为炫耀武功而成为众矢之的。4取胜的关键是在帷幄之中的策划和谋略,而非疆场上的厮杀。这4个观点苏秦用了大量事例来论证,一般都是先说出观点,然后举出当时已经发生的事件来左证,在叙述事例过程中也夹杂一些评论,整体上事实和理论相结合,极富有说服力和真理性。苏秦对君王的谏言中有破有立,破大于立,破立的中心主旨是一致的,那就是在国家政治军事斗争中尽量要占有道义,尽量要「不战而屈人之兵」,絶对不能好战和强出头。上面这些至理规则同样适合于和平年代的人际关系中,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好自己的发展战略,对待朋友、竞争者要有智慧、有谋略,要将上述国际关系领域的法则娴熟地运用在人际关系上,毕竟人与人之间和国家与国家之间在其作为一个利益主体方面,有着很大的可比性。  齐负郭之民有狐晅者【提要】谋略之学不是教人诡诈,而是让人抛开政治上的愚蠢和短视、撇弃邪恶和肤浅,归入正义、光荣和长久的正道。古人深深了解民众的言论对国家长治久安的积极意义,早已指出那些独裁、专横、箝制言论的君王是絶没有好下场的。就这样一个朴素的政治哲理,几千年来,真正实践者却非常之少。【原文】齐负郭之民有狐累者,正议,闵王繟之檀衢,百姓不附。齐孙室子陈举直言,杀之闾,宗族离心。司马穰苴,为政者也,杀之,大臣不亲。以故燕举兵,使昌国君将而击之。齐使触子将而应之。齐军破,触子以舆一乘亡。达子收余卒,复振,与燕战,求所以偿者,王不肯与,军破走。王奔莒,淖齿数之曰:「夫千剩、博昌之间,方数百里,雨血沾衣,王知之乎?」王曰:「不知。」「嬴、博之间,地坼至泉,王知之乎?」王曰:「不知。」「人有当阙而哭者,求之则不得,去之则闻其声,王知之乎?」王曰:「不知。」淖齿曰:「天雨血沾衣者,天以告也;地坼至泉者,地以告也;人有当阙而哭者,人以告也。天地人皆以告矣,而王不知戒焉,何得无诛乎?」于是杀闵王于鼓里。【译文】齐都临淄有个叫狐?的人背靠城墙而居,他直言批评闵王过失,被闵王杀死在檀衢刑场上,从此百姓心中不再服从闵王;齐国宗室中有个叫陈举的,因对国事直言不讳,被闵王处死于东城门外,齐国宗族从此与闵王离心背德;司马穰苴为政素有美誉,也被无故诛杀,大臣们自此不再亲近闵王。此时,燕王趁机派昌国君乐毅率领人马进攻齐国,齐国派触子带兵应战,齐国大败,触子只剩下一辆车子逃跑了。齐将达子收拾残兵败将,重整旗鼓,与燕兵苦苦争战。达子要求闵王对勇赴国难的兵将能有所稿劳,闵王吝啬不与,齐军再次败北,闵王无奈逃奔至莒城以避兵祸。齐国相国淖齿面见闵王,数说闵王的罪状:「那次在千乘与博昌之间数百里的地方,天降血雨,污秽了人衣,此事大王可知?」闵王说:「不知。」「嬴、博之间,大地裂开涌出泉水,大王可知?」闵王又是摇头。「有人在宫门前啼哭,去寻找则不见有人,走开却又听见声音,大王可知道吗?」闵王还是说:「不知。」淖齿此时语气更是强烈:「天下血雨污衣,这是老天示警;地裂出泉,这是大地示警;望宫门而泣,这是人事示警。天、地、人都作了警示,而你却不加警惕,又怎能不受到天谴呢?」于是,就在鼓里这个地方杀死闵王。【评析】几千年来,多少专制暴君草菅人命、扼杀人的权利、禁锢言论自由,而最终落得身死国灭、遗臭万年的凄惨下场。当政者的贪婪导致政治上的短视和弱智,以致自己违反了政治上的基本规则而不自知,「水可载舟,也能覆舟」,民众的批评和异议,对一个深通政治基本之道的明君而言,的确是苦口谏言,但对一味讲究专权、霸道和独裁的专制者而言,是万万不能容忍的,他之不能容忍,也就决定了他实际上是政治上的最终失败者,身败名裂、众叛亲离几乎是他们最终的结局。  燕攻齐取七十余城【提要】说服了他人,征服了他人的人心,足以解累卵之危,足以救民于水火之中。鲁仲连面对难以攻克的顽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忽而赞扬、忽而威胁,用千古伟业、英雄威名来激发敌将的豪情,用忍一时耻辱,建万世功业的策略来诱导敌将的行动,鲁仲连的这段说辞,已成为千古名篇。【原文】燕攻齐,取七十余城,唯莒、即墨不下。齐田单以即墨破燕,杀骑劫。初,燕将攻聊城,人或谗之。燕将惧诛,遂保守聊城,不敢归。田单攻之岁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鲁连乃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遣燕将。曰:“吾闻之,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怯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今公行一朝之忿,不顾燕王之无臣,非忠也;杀身亡聊城,而威王不信于齐,非勇也;功废名灭,后世无称,非知也。故知者不再计,勇士不怯死。今死生荣辱,尊卑贵贱,此其一时也。愿公之详计而无与俗同也。且楚攻南阳,魏攻平陆,齐无南面之心,以为亡南阳之害,不若得济北之利,故定计而坚守之。今秦人下兵,魏不敢东面,横秦之势合,则楚之形危。且弃南阳,断右壤,存济北,计必为之。今楚、魏交退,燕救不至,齐无天下之规,与聊城共据期年之弊,即臣见公之不能得也。齐必决之于聊城,公无再计。彼燕国大乱,君臣过计,上下迷感,栗腹以百万之众,五折于外,万乘之国,被围于赵,壤削主困,为天下戮,公闻之乎?今燕王方寒心独立,大臣不足恃,国弊祸多,民心无所归。今公又以弊聊之民,距全齐之兵,期年不解,是墨翟之守也;食人炊骨,士无反北之心,是孙膑、吴起之兵也。能以见于天下矣。“故为公计者,不如罢兵休士,全车甲,归报燕王,燕王必喜。士民见公,如见父母,交游攘臂而议于世,功业可明矣。上辅孤主,以制群臣;下养百姓,以资说士。矫国革俗于天下,功名可立也。意者,亦捐燕弃世,东游与齐乎?请裂地定封,富比陶、卫,世世称孤,与齐久存,此亦一计也。二者显名厚实也,愿公熟计而审处一也。「且吾闻效小节者,不能行大威;恶小耻者不能立荣名。昔管仲射桓公中钩,篡也;遗公子纠而不能死,怯也;束缚桎桔,辱身也。此三行者,乡里不通也,世主不臣也。使管仲终穷抑,幽囚而不出,惭耻而不见,穷年没寿,不免为辱人贱行矣。然而管子并三行之过,据齐国之政,一匡天下,九合诸侯,为五伯首,名高天下,光照邻国。曹沫为鲁君将,三战三北,而丧地千里。使曹子之足不离陈,计不顾后,出必死而不生,则不免为败军禽将。曹子以败军禽将,非勇也;功废名灭,后世无称,非知也。故去三北之耻,退而与鲁君计也,曹子以为遭。齐桓公有天下,朝诸侯。曹子以一剑之任,劫桓公于坛位之上,颜色不变,而辞气不悖。三战之所丧,一朝而反之,天下震动,诸侯惊骇,威信吴、楚,传名后世。若此二公者,非不能行小节,死小耻也,以为杀身絶世,功名不立,非知也。故去忿恚之心,而成终身之名;除感忽之耻,而立累世之功。故业与三王争流,名与天壤相敝也。公其图之!」燕将曰:「敬闻命矣。」因罢兵到读而去。故解齐国之围,救百姓之死,仲连之说也。【译文】燕国攻打齐国,夺取了七十多座城,只有莒和即墨两地保存下来。齐将田单就以即墨为据点大败燕军,杀死燕将骑劫。当初,有位燕将攻占了聊城,可是却被人在燕王那里进了谗言,这位燕将害怕会被处死,就死守在聊城不敢回国。齐将田单为收复聊城,打了一年多,将士死伤累累,可聊城仍然岿然不动。齐国谋臣鲁仲连就写了一封信,绑在箭杆上,射到城内,信中这样对燕将讲:“我听说,智者不去做违背时势、有损利益的事,勇士不去做害怕死去而毁掉荣誉的事,忠臣总是处处为君王着想而后才想到自己。现在将军竟因一时的激愤,而不顾燕王失去一位大臣,这不是忠臣所为;城破身死,威名不会在齐国传播,这不是勇士的举动;战功废弃,英名埋没,后人不会称道,这不是聪明人的举动。因此,明智的人不会踌躇不决,勇敢的人不会贪生怕死,如今生死荣辱、尊卑贵贱,都取决于一时的当机立断,希望将军能够三思而行,不要与普通人一般见识。而且楚国进攻南阳、魏国进逼平陆,齐国压根就没有分兵拒击的意思,认为失去南阳之害,不及攻取聊城之利,所以一心一意攻打聊城。如今秦王出兵助齐,魏国再不敢出兵平陆;秦齐连横之势已定,楚国此刻岌岌可危。何况即便弃南阳、失平陆,只要能保全聊城之地,齐国也会一意孤行,在所不惜。如今楚、魏先后退兵,可燕国的援军仍然毫无消息,齐国既没有了外患,就会与你相持下去直至最终定出成败。一年之后,我恐怕就见不到将军之面了。总之,攻取聊城是秦国既定不变的方略,你切莫举棋不定。将军知道吗?目下燕国内乱,君臣失措,上下惶惑。燕将栗腹率领百万军队进攻赵国,却屡战屡败,燕国本是万乘强国,却被赵国围困。土地被掠夺,国君遭困厄,为天下诸侯耻笑。现在,大臣不足以倚仗,兵祸连连,国难深重,民心涣散。燕王正处在心惊胆颤、孤立无援的境地,而你却能指挥早已疲惫不堪的聊城子民,抗拒整个齐国的兵马,已历一年,聊城现今仍安如磬石,将军确如墨翟一般善于攻守;士兵们饥饿到食人肉炊人骨的地步,而始终没有背弃你的想法,你确如孙膑、吴起一样善于用兵。就凭这两条,将军足可成名于天下!因此,我替你打算,不如罢兵休斗,保全车仗甲胃,回国向燕王复命,他一定会很高兴。燕国的官吏子民见到你,会如同见到父母一般敬爱热情,新朋故交会抓着你的胳膊赞扬将军的赫赫战功,这样将军就会名扬天下。然后,将军上可辅佐国君,统制群臣;下可存恤百姓,奉养说客;矫正国弊,改革陋俗,完全能够建立更大的功名。如果将军不愿回去,是否能考虑一下抛弃世俗的成见,隐居于齐呢?我会让齐王赐你封地,与秦国的魏冉、商鞅般富有,代代相袭,与齐并存,这是另一条出路。这两者,一是扬名当世;一是富贵安逸,希望你慎重考虑,选择其中一种。 我还听说过于看重小节,难以建树大功;不堪忍受小辱,难以成就威名。从前管仲弯弓射中桓公的带钩,这是篡逆作乱;不能为公子纠死义,这是贪生惜命;身陷囚笼,这是奇耻大辱。有了这三种行径,虽乡民野老也不会与之交往,君主也不会以之为臣。如果管仲因此困辱抑制自己的志向,不再出仕,以卑贱的劳作辱没一生。可是他却在身兼三种恶行的情况下,执掌齐国政事,扶正天下,九次召集诸侯会盟,使桓公得以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他自己也名满天下,光耀邻邦。 曹沫是鲁国的将军,三战三败,失地千里。如果他发誓永远不离开疆场,不顾后果一意孤行,他一定会战死沙场,那就不过是一个丧师身殁的败将而已。这样一来,就不能称为勇士;功名淹没,不能算是聪明。可是,他能隐忍三次败北的耻辱,与庄公重新谋划。齐桓公威服天下之后,召集诸侯会盟,曹沫就凭着一柄宝剑,在祭坛之上劫持桓公,从容不迫,义正辞严,一朝收回失地,天下为之震动。他的威名更远播吴楚而名重后世。以上说的管仲、曹沫两个人,并不是不能遵行小节,为小耻而死,只是他们认为功名未立,壮志未酬,愤而求死是不明智的做法。所以才决定抛弃愤恨之心,成就一生的功名;忍受一时耻辱,建立万世功业。他们的功业可与三王争高低,声名可与天地共短长,愿将军三思而后行!”燕将深为折服,答复鲁仲连说:「谨遵先生之命。」于是,背着兵器撤军回国。因此说,解除齐兵对聊城的围困,使百姓免遭刀兵之祸,全是鲁仲连的功劳呀!【评析】 鲁仲连的游说令人顿生豪气、让人为之动容、折服。他非常善于调动人的情感,既善于分析形势,以时局胁迫燕将就范,又善于激发男人心灵深处的英雄豪情和凌云壮志,以高尚的事物打动燕将。   一开始鲁仲连就单刀直入,抓住燕将死守聊城不敢回国的根本原因不放,指出燕将不要因为谗言造成的一时激愤而失去太多。紧接着用事实指出齐国一定会非要要攻下聊城不可,以此打消燕将的侥幸心理,用武力威胁燕将必须放弃守城。威胁完之后,又夸奖燕将如同墨翟、孙膑、吴起一般,让他心生欣慰、踌躇满志,并且指出了燕将班师回国后的美好前景。最后,他用管仲、曹沫的非凡事迹和英雄壮举,再一次地说明了忍小辱、成大功的必要性,再一次激荡起燕将心中成大业、立大功的雄心壮志。整个游说过程不仅极具说服力,而且形式上非常的壮美,情感上让人激情荡漾、极富感染力。古人具有这般厉害的口才,生为后来者,我们只有勤学苦练,方能对得起我们的祖宗啊!  燕攻齐齐破【提要】]作领导的最怕下属功高震主、其感召力超过自己。面对此种情况,最明智的莫过于顺手牵羊,在赞扬、肯定下属的同时,使自己的形象也得到提高,达到一种双赢的局面。而如果用否定的极端处理方法,就会把事情弄糟。【原文】燕攻齐,齐破。闵王奔莒,淖齿杀闵王。田单守即墨之城,破燕兵,复齐墟。襄王为太子微。齐以破燕,田单之立疑,齐国之众,皆以田单为自立也。襄王立,田单相之。过繠水,有老人涉繠而寒,出不能行,坐于沙中。田单见其寒,欲使后车分衣,无可以分者,单解裘而衣之。襄王恶之,曰:「田单之施,将欲以取我国乎?不早图,恐后之。」左右顾无人,岩下有贯珠者,襄王呼而问之曰:「汝闻吾言乎?」对曰:「闻之。」王曰:「汝以为何若?」对曰:「王不如因以为己善。王曰:“奈何?」曰:「嘉单之善,下令曰:『寡人忧民之饥也,单收而食之;寡人忧民之寒也,单解裘而衣之;寡人忧劳百姓,而单亦忧之,称寡人之意。』单有是善,而王嘉之,单之善,亦王之善已。」王曰:「善。」乃赐单牛酒,嘉其行。后数日,贯珠者复见王曰:「王至朝日,宜召田单而揖之于庭,口劳之。乃布令求百姓之饥寒者收谷之。」乃使人听于闾里,闻丈夫之相与语,举曰:「田单之爱人!嗟,乃王之教泽也!」【译文】燕军攻齐,临淄被攻破,齐闵王逃到莒地,为淖齿所杀。田单死守即墨,后来反击,大败燕军,并且收复了国都临淄,迎回躲在民间的太子襄王。齐军破燕,议立国君,田单对立襄王为国君犹豫不絶,齐国的老百姓都怀疑田单会自立为王。后来田单立太子为襄王,自居相位。有一天,田单路过淄水,看见一位老者赤足渡河冻坏了,无法再走,僵坐在岸边的沙土上。田单看见老者身体寒冷,就让随从分件衣服给他,但随从们没有多余的衣服,田单就脱下自己的皮裘送给老者。齐襄王内心很是憎恶田单这种收买人心的行为,他自言自语说:「田单这样用小恩小惠收买人心,莫非图谋我的王权富贵?如果不先发制人,恐怕后悔也来不及了。」说完,他猛然从自言自语中惊醒,警惕地左右察看,没什么人,只是岩石下有个采珠人,襄王把他叫唤过来问道:「你听到我说什么了吗?」采珠者坦白承认:「都听到了。」襄王杀意顿生,却故意问道:「你认为我该怎么做?」那人说:「大王不如顺水推舟,把它变成自己的善行。您可以发布诏令嘉奖田单的行为,并说:『寡人担心百姓子民挨饿受冻,相国就分赐他们衣食;寡人关心百姓,相国也满腹忧心。相国这样做,正合寡人心意。』田单既有这些优点,而大王又赞扬他,要知道赞扬田单的优点,也正是宣扬大王的圣德。」襄王叹道:「好主意!」于是以牛酒犒劳田单,表扬了他给贫民送衣的行为。过了几天,采珠人又去拜见襄王,进言说:「来日百官上朝,大王应该特地召见田单,并在朝堂上加倍礼让尊敬,亲自表示慰问,然后下令调查饥寒交迫的百姓,给以赈济。」襄王一一照办后,又派人到街头里巷打探民众的态度,听见老百姓都在谈论说:「田单很爱护百姓,哎呀!这全是大王教导得好啊!」【评析】采珠者是一个极为聪明的人,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口才化险为夷、絶处逢生。他的三言两语化解了一场君臣之间的危机,使自己也免去了杀生之祸。他之智慧,在于看到了世间事物既有冲突的一面,也有相互提升,互惠互利的一面。襄王对田单的肯定、褒扬、给予,使自己也得到很大的实惠。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更是将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双赢、共同提高达到了一种新境界。有合作才能有收获,有开放才能有机会。你给予的越多,你收获的也就越多。  齐闵王之遇杀【提要】]《战国策》中对女性的描写着墨不多,但是在这一章,却写了一个奇特伟大的女性,这与主要写战国策士们语言行动的著作主旨看似不大协调,但其实就突出人性的智慧、勇气而言也是非常合适的。【原文】闵王之遇杀,其子法章变姓名。为莒太史家庸夫。太史敫女奇法章之状貌,以为非常人,怜而常窃衣食之,与私焉。莒中及齐亡臣相聚,求闵王子,欲立之。法章乃自言于莒。共立法章为襄王。襄王立,以太史氏女为王后,生子建。太史敫曰:「女无谋而嫁者,非吾种也,污吾世矣。」终身不睹。君王后贤,不以不睹之故,失人子之礼也。襄王卒,子建立为齐王,君王后事秦谨,与诸侯信,以故建立四十有余年不受兵。秦始皇尝使使者遗君王后玉连环,曰:「齐多知,而解此环不?」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君王后弓椎椎破之,谢秦使,曰:「谨以解矣。」及君王后病,且卒,诫建口:「群臣之可用者某。」建曰:「请书之。」君王后曰:「善。」取笔牍受言。君王后曰:「老妇已亡矣!」君王后死后,后胜相齐,多受秦间金玉,使宾客入秦,皆为变辞,劝王朝秦,不修攻战之备。【译文】齐闵王被杀害,他的儿子法章改名换姓,做了莒地一个姓太史人家的仆人。太史敫的女儿看见法章的相貌很奇特,认为他不是普通人,很怜爱他,而且常偷偷送给他衣服和食物,并和他私通。莒地的人以及从国都逃到莒地的大臣聚在一起,商量要寻找闵王的儿子,立他为王。法章在莒地就出来承认自已是太子,于是大家立他为襄王。襄王既立,又把太史敫的女儿立为王后,后来生子名建。王后的父亲太史敫说:「女儿没有通过媒人就出嫁,你不是我们家的后代,实在给我丢尽了脸。」便终身不见他的女儿。王后贤惠,不因父亲和她断絶关系而不顾父女应有的礼节。齐襄王死后,他儿子建被立为齐王,王后对待秦国很谨慎,对待诸侯也很诚敬,所以在王后活着时齐王建在位40多年,没有遇到战祸。秦始皇曾派使臣给王后一副玉连环,说:「齐国人都很聪明,但能解开这个玉连环吗?」王后把玉连环拿给群臣看,群臣没有人知道如何解开。王后拿起一把锤子把它敲破,告诉秦王的使者说:「已经解开了。」当王后病危快死时,她告诫齐王建说:「群臣中某某人可以任用。」齐王建说:「请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王后说:「好。」于是,齐王取笔和木简要她写下遗言。王后却说:「我已经忘记了。」王后死后,后胜担任齐的相国,接受了秦国间谍很多的金、玉,派去秦国的宾客,都说一些符合秦国利益的变诈之辞,他们劝齐王建去秦国,而一点也不考虑备战的问题。【评析】女性的胆识也是很可怕的,太史敫的女儿能够独具慧眼,认定落难的太子并将终生托付于他,这是需要非凡的眼光、胆略和果断的行动勇气的。象这样的一个女子,定能够胜任一个国家的王后。果然,在解开玉环的事情上,她超越常规,想人之不敢想,做人之不敢做,其行为不能不让凡夫俗子们瞠目结舌。所以我们要想真正成就一番大事业,就要超越一些陋习俗见,超越普通人的胆量和想象,敢做敢为,义无返顾,这样我们才能获得不同于普通人的人生体验和价值,建树不同于普通人的功名和事业。  齐王建入朝于秦【提要】]与他的母亲相反,太子建却是一个优柔寡断、毫无胆识的君王。这可能与其母后独断国是、齐王建得不到锻炼有关。作为一个国君,弄到诱骗弃国、客死他国的境地,也是非常悲惨的。愿我们引以为戒。【原文】齐王建入朝于秦,雍门司马横戟当马前曰:「所为立王者,为社稷耶?为王耶?」王曰:「为社稷。」司马曰:「为社稷立王,王何以去社稷而入秦?」齐王还车而反。即墨大夫与雍门司马谏而听之,则以为可与为谋,即入见齐王曰:「齐地方数千里,带甲数百万。夫三晋大夫,皆不便秦,而在阿、鄄之间者百数,王收而与之百万之众,使收三晋之故地,即临晋之关可以入矣;鄢、郢大夫,不欲为秦,而在城南下者百数,王收而与之百万之师,使收楚故地,即武关可以入矣。如此,则齐威可立,秦国可亡。夫舍南面之称制,乃西面而事秦,为大王不取也。」齐王不听。秦使陈驰诱齐王,内之,约与五百里之地。齐王不听即墨大夫而听陈驰,遂入秦。处之共松柏之间,饿而死。先是齐为之歌曰:「松邪!柏邪!住建共者,容耶!」【译文】齐王建去秦国朝见秦王,齐都临淄西门的司马官横戟挡在他的马前,说:「请问,我们是为国家立王呢?还是为大王您而立王呢?」齐王说:「为国家。」司马说:「既然为国家立王,那末,您为何要抛弃国家而去秦国呢?」齐王便调转头回宫去了。即墨大夫因为临淄西门的司马官劝谏齐王,齐王听从他的劝谏,以为可以与齐王共谋,于是进宫拜见齐王,说:「齐国土地方圆有数千里,大军数十万。赵、魏、韩三国的大夫们都不愿为秦国谋利,而在东阿、鄄城两地之间聚集了百数十人。大王如果与赵、魏、韩三国联合,就有10万之众,能收复三国被秦国占领的失地,还可以攻进秦国东边的临晋关;楚国大夫也不愿意为秦国谋利,在我国南部的城南之下聚集了百数十人,大王如果和楚国联合,又有十万大军去收复楚国被秦国占领的失地,还可以攻进秦国南边的武关。这样,齐国强大的威势就可以建立,还可以灭掉秦国。您舍弃称王于南方的机会,却甘愿向西方听命于秦,我认为大王这样做实在不足称道。」齐王没有听从。秦王派宾客陈驰诱使齐王入秦,相约给他以500里土地进行欺骗。齐王不采纳即墨大夫的意见,却听从陈驰的诱骗,于是到了秦国,秦王把他安置在边远的共邑,居处在荒僻的松柏之间,终于活活的饿死了。在这以前,齐国人作了一首歌謡:「松树啊!柏树啊!让齐王死在共邑的,就是那些善于变诈的宾客啊!」【评析】即墨大夫的一番慷慨陈词令人钦佩,只可惜是对牛弹琴。而临淄西门的司马官的一句问话倒是一时起到了作用。天下并非一家一姓的天下,君王只不过是国家社稷的管理者,人们设立这种管理者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国家和每个民众的利益,而非君王个人的利益。这种最基本最朴素的民主思想在战国时代就很有影响,在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占居着主流地位。到了后世,这些思想和言论是万万不能想、不敢做的。今天的人们看到这种没受后世污染的本真的国家观念,会为我们树立正确、科学、进步的社会观念起到巨大的启迪作用。楚策一。二  五国约以伐齐【提要】]威逼和利诱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制服他人、达到目的的手段。威逼是由于恐惧之心人皆有之,利诱是因为人人都贪图利益。利与害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利有大小之分,害有远近之别。诱之以利,让对方惑小利、忘远害而为我所驱;胁之以害,使之避危亡之近祸而就我之图谋。威逼和利诱,就是战国策士们在悟透人性的基础上,利用人性中趋利避害的弱点施展的最基本手段。【原文】  五国约以伐齐。昭阳谓楚王曰:「五国以破齐,秦必南图。」楚王曰:「然则奈何?」对曰:「韩氏辅国也,好利而恶难,好利,可营也;恶难,可惧也。我厚赂之以利,其心必营。我悉兵以临之,其心必惧我。彼惧我兵而营我利,五国之事必可败也。约絶之后,虽勿与地,可。」楚王曰:「善。」乃命大公事之韩见公仲,曰:「夫牛阑之事,马陵之难,亲王之所见也。王苟无以五国用兵,请效列城五,请悉楚国之众也,以图于齐。」齐之反赵、魏之后,而楚果弗与地,则五国之事困也。【译文】赵、魏、韩、燕、楚五国联盟进攻齐国。楚相昭阳对楚王说:「五国如果打败了齐国,秦国一定会乘机向南进攻楚国。」楚王说:「这可怎么办呢?」昭阳回答说:「韩国韩珉在韩国独断专行,贪图私利,害怕危难。贪图私利,可以对他施以利诱;害怕危难,可以对他进行威胁,我用重利去拉拢他,他内心一定会被利所诱;我发动大军去威胁他,他一定会感到害怕,他害怕我们的大军,又贪图我们的重利,这样五国联盟攻齐的事,一定会失败。他们的盟约被撕毁以后,即使不给韩国割地,也是可以的。」楚王说:「好」。于是他派大公事去韩国,会见韩相国公仲,说:「当初牛阑之役,马陵之役,都是您亲自见到的,大王如果不与五国联合攻齐,我们愿意献出5个城邑,不然,我们就出动全军来和齐国共同对敌。」韩国与赵、魏解约以后,楚国果然没有割地给韩国,而五国联盟攻齐之事就落空了。【评析】  六国合纵最后以失败告终,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各国都心怀鬼胎、各有利益、不能同心合力。五国合纵攻击齐国,楚相昭阳却从中搞鬼,所以合纵一下就解体了。韩相国公仲轻易改变了行动,可见利益的诱惑、武力的威慑对人的行为影响多么巨大,所以要抵住他人对你的算计,就一定要作到「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  楚宣王问群臣曰【提要】]狐假虎威的成语就来自本章。古人在游说时创造了许多典故和成语,充实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语言。今天的人们,已经几乎没有创造新成语的能力和可能了。由此也可以看到古人的说话水平的确比现在的我们高出很多倍。【原文】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译文】楚宣王问群臣,说:「听说北方诸侯都害怕楚令尹昭奚恤,果真是这样的吗?」群臣无人回答,江乙回答说:「老虎捕捉各种野兽来吃。捉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您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如果您吃掉我,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我在前面走,您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不敢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就和狐狸同行,群臣见了它们,都纷纷逃跑,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现在大王的国土方圆5000里,大军百万,却由昭奚恤独揽大权。所以,北方诸侯害怕昭奚恤,其实是害怕大王的军队,这就像群兽害怕老虎一样啊。」【评析】用寓言来做模拟,最能直观的说明问题,虽然老虎、狐狸、楚宣王、昭奚恤四个事物本身没有什么可比性,但是狐狸借助虎威这件事的事理和性质,却与昭奚恤借助楚宣王造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两件事有着可比性,而且用模拟的说话技巧易于让受众理解。我们在说话时要学学古人,不断地能用一些故事、寓言来模拟说明事理。  江乙说于安陵君【提要】]江乙善谋,安陵君知时。这篇文采飞扬的文章也是千古流传的名篇。里面投射出古人悟透人生的卓越智慧和质朴的情感,令今人钦佩和感慨万千。【原文】江乙说于安陵君曰:「君无咫尺之地,骨肉之亲,处尊位,受厚禄,一国之众,见君莫不敛衽而拜,抚委而服,何以也?」曰:「王过举而已。不然,无以至此。」江乙曰:「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絶;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是以嬖女不敝席,宠臣不避轩。今君擅楚国之势,而无以深自结于王,窃为君危之。」安陵君曰:「然则奈何?」江乙曰:「愿君必请从死,以身为殉,如是必长得重于楚国。」曰:「谨受令。」  三年而弗言。江乙复见曰:「臣所为君道,至今未效。君不用臣之计,臣请不敢复见矣。」安陵君曰:「不敢忘先生之言,未得间也。」于是,楚王游于云梦,结驷千乘,旌旗蔽日,野火之起也若云霓,虎嗥之声若雷霆,有狂兕(牛羊)车依轮而至,王亲引弓而射,壹发而殪。王抽旃旄而抑兕首,仰天而笑曰:「乐矣,今日之游也!寡人万岁千秋之后,谁与乐此矣?」安陵君泣数行而进曰:「臣入则纶席,出则陪乘。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愿得以身试黄泉,蓐蝼蚁,又何如得此乐而乐之。」王大说,乃封坛为安陵君。君子闻之曰:「江乙可谓善谋,安陵君可谓知时矣。」【译文】江乙劝导安陵君,说:「您对楚国没有丝毫的功劳,也没有骨肉之亲可以依靠,却身居高位,享受厚禄,人民见到您,没有不整饰衣服,理好帽子,毕恭毕敬向您行礼的,这是为什么呢?」安陵君回答说:「这不过是因为楚王错误地提拔我罢了;不然,我不可能得到这种地位。」江乙说:「用金钱与别人结交,当金钱用完了,交情也就断絶了;用美色与别人交往,当美色衰退了,爱情也就改变了。所以,爱妾床上的席子还没有睡破,就被遗弃了;宠臣的马车还没有用坏,就被罢黜了;您现在独揽楚国的权势,可自己并没有能与楚王结成深交的东西,我为您非常担忧。」安陵君说:「那可怎么办呢?」江乙说:「希望您一定向楚王请求随他而死,亲自为他殉葬,这样,您在楚国必能长期受到尊重。」安陵君说:「敬遵您的教导。」3年以后,安陵君仍然没有说什么。江乙又拜见,说:「我给您说的,到现在您也没有实行,您既然不采纳我的意见,我要求从此不再会见您了。」安陵君说:「我实在不敢忘记先生给我的教导,只因没有遇到好机会啊!」在这时,楚王要到云、楚地区去游猎,车马成群结队,络绎不絶,五色旌旗遮蔽天日,野火烧起来,好像彩虹,老虎咆哮之声,好像雷霆。忽然一头犀牛像发了狂似的朝车轮横冲直撞过来,楚王拉弓搭箭,一箭便射死了犀牛。楚王随手拔起一根旗杆,接住犀牛的头,仰天大笑,说:「今天的游览,实在太高兴了!我要是百年之后,又和谁能一道享受这种快乐呢?」安陵君泪流满面,上前对楚王说:「我在宫内和大王挨席而坐,出外和大王同车而乘,大王百年之后,我愿随从而死,在黄泉之下也做大王的席垫,以免蝼蚁来侵扰您,又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的呢!」楚王听了大为高兴,就正式封他为安陵君。君子听到了,就说:「江乙真算是善于出谋划策,安陵君真算是善于利用时机啊。」【评析】江乙的善谋,关键在于他对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有着清醒的洞察和把握,一个人得势时,千万不能冲昏头脑,一定要为自己未来的危机和后事筹划着想,得势之时要想失势之时。江乙又为安陵君献上一计,此计由于可以取得国君的絶对信任,也可使民众信服,所以是应对未来危机的完全之策。安陵君其实也是一个很有城府的睿智之人,他知道语言的效用取决于它所运用的语言环境,环境不一样,效用自然也就不一样。「好钢要用在刀刃上」,选择有利的最佳时机,让人看不出任何做作、谋划的痕迹,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才算将话说到点子上。值得钦佩的是安陵君能够为寻找时机而等待了足足三年,等待需要勇气、需要毅力,时机找不到,他就不出手,这种严格把握、选择说话时机的方法值得我们钦佩万分和仿效学习。  韩公叔有齐魏【提要】敢于自己作主,擅自割让国土给他国,作为大臣而言这是大逆不道的事情。然而干这事情的郑申巧于为自己辩解,既免去了灾祸,又得到了褒扬。【原文】韩公叔有齐、魏,而太子有楚、秦以争国。郑申为楚使于韩,矫以新城,阳人予太子。楚王怒,将罪之。对曰:「臣矫予之,以为国也。臣为太子得新城、阳人,以与公叔争国而得之。齐、魏必伐韩。韩氏急,必悬命于楚,又何新城、阳人之敢求?太子不胜,然而不死,今将倒冠而至,又安敢言地?」楚王曰:「善。」乃不罪也。【译文】韩国公叔有齐国和魏国支持,太子几瑟有楚国和秦国支持,两个各有所恃,便争夺太子的权位。郑申为楚国出使出韩国,他假托楚王之命把新城、阳人两地许给了几瑟,楚王很生气,要惩处郑申。郑申禀报说:「我假传王命,把新城、阳人许给几瑟,完全是为了楚国。我为几瑟取得了新城、阳人两地,这是为他与公叔争夺太子权位而谋取的,齐、魏两国得知必定会出兵进攻韩国,韩国紧急,必定会完全依靠楚国去救援,又有谁敢要求新城、阳人两地呢?如果几瑟不能战胜齐、魏,侥幸活着,肯定会仓皇逃奔到楚国来,又怎么敢提起新城、阳人的事呢?」楚王说:「好」。因此就不惩处郑申了。【评析】事物的相互关联性,让事情发生之后的反应变得复杂多变。聪明的人可以看到事件之后的连锁反应,愚钝的人只能看到单个事件本身,所以常常遭受蒙蔽和欺骗。聪明人由于看的远,就可以摆布他人、从事态变化中谋取自身的巨大利益,所以我们处事决策,一定要考虑事情的连锁反应和效应,谋划一定要长远而周全。  苏秦为赵合从说楚【提要】 苏秦为联合六国对抗秦国,而到各个国家作着复杂的游说工作。他所要说服的,是一国之主的国君;他所要促成的,是一个空前庞大的国际大联盟。因此他的游说,其难度也是空前絶后的。但他还是作成了此事,大致形成了合纵联盟。所以千古以来,他的才能和功业受到一代一代志士才俊的敬仰。【原文】苏秦为赵合从,说楚威王曰:“楚,天下之强国也。大王,天下之贤王也。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夫以楚之强与大王之贤,天下莫能当也。今乃欲西面而事秦,则诸侯莫南面而朝于章台之下矣。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故为王至计,莫如从亲以孤秦。大王不从亲,秦必起两军:一军出武关;一军下黔中。若此,则鄢、郢动矣。臣闻治之其未乱,为之其未有也;患至而后忧之,则无及已。故愿大王早计之。大王诚能听臣,臣请令山东之国,奉四时之献,以承大王之明制,委社稷宗庙,练士厉兵,在大王之所用之。大王诚能听臣之愚计,则韩、魏、齐、燕、赵、卫之妙音美人,必充后宫矣。赵、代良马囊驼,必实于外厩。故从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今释霸王之业,而有事人之名,臣窃为大王不取也。夫秦,虎狼之国也,有吞天下之心。秦,天下之仇雠也。横人皆欲割诸侯之地以事秦,此所谓养仇而奉雠者也。夫为人臣而割其主之地,以外交强虎狼之秦,以侵天下,卒有秦患,不顾其祸。夫外挟强秦之威,以内劫其主,以求割地,大逆不忠,无过此者。故从亲,则诸侯割地以事楚;横合,则楚割地以事秦。此两策者,相去远矣,有亿兆之数。两者大王何居焉?故弊邑赵王,使臣效愚计,奉明约,在大王命之。”楚王曰:「寡人之国,西与秦接境,秦有举巴蜀、并汉中之心。秦,虎狼之国,不可亲也。而韩、魏迫于秦患,不可与深谋,与深谋恐反人以入于秦,故谋未发而国已危矣。寡人自料,以楚当秦,未见胜焉。内与群臣谋,不足恃也。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昧,心摇摇然如悬旌,而无所终薄。今主君欲一天下,安诸侯,存危国,寡人谨奉社稷以从。」【译文】苏秦为赵国组织合纵联盟,去游说楚威王,说:“楚国是天下的强国,大王是天下的贤主。楚国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径、郇阳,全国土地方圆5000里,战士百万,战车千辆,战马万匹,粮食可供十年,这是建立霸业的资本。凭楚国这样强大,大王这样贤能,真是天下无敌。可现在您却打算听命于秦国,那么诸侯必不会入朝楚国的章台了。秦国最引以为忧的莫过于楚国,楚国强盛则秦国削弱,楚国衰弱则秦国强大,楚、秦两国势不两立。所以为大王考虑,不如六国结成合纵联盟来孤立秦国。大王如果不组织六国合纵联盟,秦国必然会从两路进军,一路出武关,一路下汉中。这样,楚都鄢、郢必然会引起震动。我听说:『平定天下,在它还未混乱时就要着手;做一件事在未开始时就要做好准备。』祸患临头,然后才去发愁,那就来不及了。所以,我希望大王及早谋划。您若真能听取我的意见,我可以让山东各国四时都来进贡,奉行大王诏令,将国家、宗庙都委托给楚国,还训练士兵,任大王使用。大王真能听从我的愚计,那么,韩、魏、齐、燕、赵、卫各国的歌女、美人必定会充满您的后宫,越国、代郡的良马、骆驼一定会充满您的马厩。因此,合纵联盟成功,楚国就可以称王;连横联盟成功,秦国就会称帝。现在您放弃称王、称霸的大业,反而落个『侍奉别人』的恶名,我私下实在不敢赞许大王的做法。「秦国贪狠暴戾如同虎狼,有吞并六国的野心,秦国是诸侯的仇敌,而主张连横的人却想以割让诸侯土地去讨好秦国,这实在是所谓『奉养仇敌』的做法。做为人臣,以损失自己国家的领土为代价,交结强暴如虎狼的秦国,还去侵略诸侯,最终会招来严重的祸患。至于对外依靠强秦的威势,对内胁迫自己的国君,丧失国土,这又是人臣的大逆不道、为国不忠。所以,合纵联盟成功,诸侯就会割地听从楚国;连横阵线成功,楚国就得割地听从秦国。合纵与连横这两种谋略,相差十万八千里。对此大王到底如何取舍呢?因此,敝国国君赵王特派我献此愚计,想共同遵守盟约,不知您如何决定?」楚王说:「我的国家,西边与秦国相接,秦国有夺取巴蜀,吞并汉中的野心,秦国贪狠暴戾如同虎狼,不可能和它友好。而韩、魏两国迫于秦国的威胁,又不能和他们深入地谋划合作,如果和他们深谋,恐怕他们反会投入秦国的怀抱。这样,计谋还没有付诸实行,楚国就会大祸临头。我自己考虑,单凭楚国来对抗秦国,未必能够取得胜利;与群臣的谋划,也没法依靠,我寝食不安,心神不定,如旗子飘荡不止,终无所托。现在您想统一天下,安定诸侯拯救危国,我完全同意参加合纵联盟。」【评析】要想说服他人有所放弃、有所跟从,就必须指出错误所在,出路所在。苏秦指出了楚国连横事秦的众多不利结果,同时指出了合纵抗秦的众多好处、指明了只有合纵才是唯一的出路。苏秦先是奉承楚国的强大,说明如此强大的国家没必要侍奉秦国,相反地应该成为其它国家侍奉的对象,在极力渲染了合纵的美好前景后,苏秦集中攻击了连横战略的弊端,秦国是贪得无厌的国家,而那些主张合纵的说客和大臣们则是大逆不道、为国不忠的奸臣,苏秦极尽口伐之能事,使楚王深感连横战略之恶劣,合纵的确是唯一的选择。这一破一立,使苏秦终于达成了游说的目的。  张仪为秦破从连横说楚【提要】苏秦与张仪为各自的政治主张跑遍了每个国家,二人对国君们的游说虽没有发生在同一时间,但二人的说辞针锋相对、互为矢的,宛如二人同时在各国君前辩论一样。二人都口锋犀利,究竟谁能最终说服各位国君,值得我们仔细观战。【原文】张仪为秦破从连横,说楚王曰:“秦地半天下,兵敌四国,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虎贲之士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粟如丘山。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主严以明,将知以武。虽无出兵甲,席卷常山之险。折天下之脊,天下后服者先亡。且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也。夫虎之与羊,不格明矣。今大王不与猛虎而与群羊,窃以为大王之计过矣。“凡天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两国敌侔交争,其势不两立。而大王不与秦,秦下甲兵,据宜阳,韩之上地不通;下河东,取成皋,韩必入臣于秦。韩入臣,魏则从风而动。秦攻楚之西,韩、魏攻其北,社稷岂得无危哉?“且夫约从者,聚群弱而攻至强也。夫以弱攻强,不料敌而轻战,国贫而骤举兵,此危亡之术也。臣闻之,兵不如者,勿与挑战;粟不如者,勿与持久。夫从人者,饰辩虚辞,高主之节行,言其利而不言其害,卒有楚祸,无及为已,是故愿大王之熟计之也。秦西有巴蜀,方船积粟,起于汶山。循江而下,至郢三千余里。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粮,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余里;里数虽多,不费马汗之劳,不至十日而距绣关;绣关惊,则从竟陵已东,尽城守矣,黔中、巫郡非王之有已。秦举甲出之武关,南面而攻,则北地絶。秦兵之攻楚也,危难在三月之内。而楚恃诸侯之救,在半岁之外,此其势不相及也。夫恃弱国之救,而忘强秦之祸,此臣之所以为大王之患也。且大王尝与吴人五战三胜而亡之,陈卒尽矣;有偏守新城而居民苦矣。臣闻之:攻大者易危,而民弊者怨于上。夫守易危之功而逆强秦之心,臣窃为大王危之。“且夫秦之所以不出甲于函谷关十五年以攻诸侯者,阴谋有吞天下之心也。楚尝与秦构难,战于汉中。楚人不胜,通侯、执纒死者七十余人,遂亡汉中。楚王大怒,兴师袭秦,战于兰田,又却。此所谓两虎相搏者也。夫秦、楚相弊,而韩、魏以全制其后,计无危于此者矣,是故愿大王熟计之也。“秦下兵攻卫、阳晋,必扃天下之匈,大王悉起兵以攻宋,不至数月而宋可举。举宋而东指,则泗上十二诸侯,尽王之有已。“凡天下所信约从亲坚者苏秦,封为武安君而相燕,即阴与燕王谋破齐共分其地。乃佯有罪,出走入齐,齐王因受而相之。居两年而觉,齐王大怒,车裂苏秦于市。夫以一诈伪反复之苏秦,而欲经营天下,混一诸侯,其不可成也亦明矣。「今秦之与楚也,接境壤界,固形亲之国也。大王诚能听臣,臣请秦太子入质于楚,楚太子入质于秦,请以秦女为大王箕帚之妾,效万家之都,以为汤沐之邑,长为昆弟之国,终身无相攻击。臣以为计无便与此者,故敝邑秦王使使臣献书大王之从车下风,须以决事。」楚王曰:「楚国僻陋,托东海之上。寡人年幼,不习国家之长计。今上客幸教以明制,寡人闻之,敬以国从。」乃遣车百乘,献鸡骇之犀,夜光之壁于秦王。【译文】张仪为秦国瓦解合纵联盟,组织连横阵线去游说楚王说:“秦国土地广阔,占有天下之半;武力强大,可与诸侯对抗;四境有险山阻隔,东边又绕着黄河,西边还有险要的屏障,国防巩固如同铁壁铜墙,还有战士百多万人,战车千辆,战马万匹,粮食堆积如山,法令严名,士卒赴汤蹈火,拚死战斗毫不畏惧,国君严历而又英明,将帅足智多谋而又勇武,假如秦国一旦出兵,夺得恒山的险隘就象卷席那样轻而易举。这样,就控制了诸侯要害之地,天下要顽抗的必然遭到灭亡。再说,搞合纵联盟的人,无异于驱赶群羊去进攻猛虎,弱羊敌不过猛虎,这是很明显的。现在大王不与猛虎友好,却与群羊为伍,我认为大王的主意完全错了。如今天下的强国,不是秦国,就是楚国;不是楚国就是秦国,两国不相上下,互相争夺,势不两立。如果大王不与秦国联合,秦国出兵杀将进来,占据宜阳,韩国的上党要道被切断;他们进而出兵河东,占据成皋,韩国必然投降秦国。韩国投降秦国,魏国也必然跟着归顺秦国。这样,秦国进攻楚国的西边,韩、魏又进攻楚国的北边,楚国怎能没有危险呢?况且那合纵联盟,只不过是联合了一群弱国,去进攻最强的秦国。以弱国去进攻强国,不估量强敌便轻易作战,致使国家贫弱而又经常发动战争,这是危险的做法,我听说:兵力不够,切勿挑战;粮食不足,切勿持久。那些主张合纵联盟的人,夸夸其谈,巧言辩说,赞扬人主的节操和品行,只谈好处,不谈祸害,一旦楚国大祸临头,就措手不及了,所以希望大家要深思熟虑。秦国西有巴、蜀用船运粮,自汶山起锚,并船而行,顺长江而下,到楚都有3000多里,用船运兵,一船载50人,和运3月粮食的运粮船同行,浮水而下,一日行300多里,路程虽长,却不费车马之劳,不到10天,就到达?关,与楚军对峙;?关为之惊动,因而自竟陵以东,只有守卫之力,黔中、巫郡都会不为大王所有了。秦国又出兵武关,向南进攻,则楚国的北部交通被切断,秦军攻楚,三月之内形势将十分危急,而楚国等诸侯的援军,要在半年之后才到,这将无济于事。依靠弱国的救援,忘记强秦迫在眉睫的祸患,这就是我为大王所担忧的。再说,大王曾与吴国交战,五战三胜灭亡其国,但您的兵卒已尽,又远守新得之城,人民深受其苦,我听说:进攻强大的敌人则易遭到危险;人民疲惫穷困,则易抱怨君主。追求易受危难的功业,而违背强秦的意愿,我暗自为大王感到危险。至于秦国之所以15年不出兵函谷关进攻诸侯,是因为它有吞并诸侯的野心,楚国曾与秦国交战,战于汉中,楚国被打败,通侯、执圭以上官爵死了的有70多人,终究失掉了汉中。楚王于是大怒,出兵袭秦,战于蓝田,又遭失败。这就是所谓『两虎相斗』啊!秦国和楚国互相削弱,韩、魏两国却保存实力,乘机进攻楚国的后方。出谋划策是没有比这再错误的了,希望大王要深思熟虑。而若秦楚结盟后,秦国出兵进攻卫国的阳晋,必定卡住诸侯的交通要道,大王全力进攻宋国,不到数月,就可以灭宋,若再继续东进,泗上十二诸侯就全为大王所有了。在诸侯中坚持合纵联盟的苏秦,被封为武安君,出任燕相,暗地里与燕王合谋进攻齐国,瓜分齐国。他假装在燕国获罪,逃到齐国,过了两年,事机不密,阴谋败露,齐王气愤,便车裂了苏秦,一贯靠着欺诈诓骗、反复无常的苏秦,想要图谋左右天下,统一诸侯,这明显是不可能成功的。现在,秦、楚两国接壤,本来是友好的国家。大王果真能听从我的劝告,我可以让秦太子做楚国的人质,让楚太子做秦国的人质,让秦女做大王侍奉洒扫之妾,并献出万户大邑,作为大王的汤沐邑,从此秦、楚两国永结为兄弟之邦,互不侵犯,如果真是这样,我认为没有比这更有利于楚国的了。所以秦王派我出使贵国,呈献国书,敬侯您的决定。”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2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