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起舞--一个心理咨询师的实战案例笔记北京东明时光国际咨询中心 刘明一、从预约始案例实录: 一个24岁的男青年打电话过来,犹豫之间,说不清自己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或者可能感觉上有点缺乏自信心和悲观的情绪,想过来咨询。犹豫一番,确定了咨询时间。 我将怎样来面对这样的一个案例呢?咨询笔记: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遇到这样的案例,已经不会茫然不知所措。这种在内心中有一些笃定感觉的情形,或许是因为长期进行理论思考有了一点结果,尤其是东明心理模型(详见附录“在咨询实践中创建一个心理模型的哲学思考”)在头脑中形成框架,让我坚信自己可以把握正确的方向。 但是,在态度上,我还是要求自己象当初作为一个新手时那样小心谨慎。尽管经过多年的训练和实践,在技术运用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如果没有一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态度来对待来访者,是不可以想象的。在某种意义上,越是技术高超,对来访者和自己也就越是危险。 回想起来,随着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时间的增加,面对案例的心态也有所不同。 初学咨询的时候,常常不知道来访者的问题可能存在于什么地方,也不太有把握能真正地弄清楚来访者的问题实质,甚至不知道来访者有可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于是,对于自己能否帮助来访者这一点缺少必要的信心,心中难免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在接到来访者的预约之后,常常容易做的事情,就是开始猜测来访者的种种情形,以便自己可以早早做好准备。这时,自己倒好象是个待宰的羔羊,完全不是一个可以帮助来访者的专业人士。无论外表显得多么镇定自若,内心的无力感是到处弥漫的。难以控制的焦虑体验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越来越强,直到能够坚决有力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积极行动起来,开始为接下来的咨询准备各种资料,才发现应对焦虑最有效的方式是积极而有计划地行动起来。 有了一些经验以后,自信心一下子膨胀起来。就好象当初拿了驾照开了一年车以后那样极度“自信”一样,以为自己很了不起,没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想起来,那时候是最危险的。 后来经验再多一点,在咨询的时候,又变得小心谨慎了,正如那些老司机越开车胆子越小一样。可以说,重新有了小心谨慎、兢兢业业的感觉,是因为自己有了成长。主要表现是,对于心理学理论的掌握和临床上所面临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能把对于来访者深深的尊重真正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种战战兢兢的感觉,是出于对来访者负责的心态,同最初因为恐惧和不自信所导致的战战兢兢是不同的。 现在,在接到预约之后,除了要不断准备自己战战兢兢而又轻松自在的临战状态外,要做的事情,就是避免对来访者本人以及来访者的问题进行任何主观猜测和想像。也许会让人感觉有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味道,但实质上却是因为自己更加知道尊重客观事实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要战战兢兢地准备着自己,一方面又要能够做到稳如泰山。说起来容易,真要做到,还是不容易的。小练习: 正身练习:时刻想着,并马上去做,让自己挺起胸膛,挺直腰杆。 腹式呼吸:我们平时习惯于混合式式呼吸,遇到剧烈活动或紧张的时候,则表现为胸式呼吸,其特点是呼吸的节奏相对短促。腹式呼吸的特点是呼吸的节奏深长、缓慢,有助于平缓情绪。因此,只要自己平时能够想起来,就尝试着用腹部进行呼吸,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方法是将一只手或两只手重叠放在小腹部,感觉小腹部随着呼吸有节奏的起伏。习惯之后,也可以不用手扶,感觉小腹随呼吸起伏即可。实操训练: 假设自己就是咨询师,在空白处写出自己下面的思路和紧接着要做的反应。二、第一印象案例实录: 来访者如约而至。给我的印象是,着装得体,彬彬有礼,外貌与其年龄相当。进入咨询室伊始,略有不适,微显紧张。声音柔和,与面部表情以及身体姿态所传达出来的信息协调一致。即使在其最初的紧张状态中,声音也未有很大的改变。让我感觉他很愿意配合工作。 在做了基本的“结构化”工作之后,我们双方履行了必要的手续,包括双方约定共同遵守的协议内容以及基本信息登记。 在来访者缴付了费用之后,咨询正式开始。笔者言语: 一个成功的咨询是与充分的准备分不开的。 首先是环境的安排。一般情况下,咨询室的设计与布置是很重要的。根据不同流派的特点,对咨询室的要求也不一样。我们根据人本主义的基本要求,布置了咨询室。大约有4-5平方的使用面积,按照45度角摆放了一对坐椅,在双方中间靠后的地方摆放了一张茶几,上面放了一盒面巾纸和一个石英台钟。空间略微显得小了一点。有的来访者可能会感觉不习惯。不过,经过一再尝试和体验,我们确认这是一个整体上较为开放的设置。略小的空间虽然可能让来访者最初感觉不习惯,但也有利于快速拉近双方的距离。当然,这更多地取决于心理咨询师本身是否有足够的安全感和开放的态度。 同时还要准备好的,是有关心理咨询性质的说明材料、可以用来做成双方约定的协议类资料、来访者基本信息登记表,以及咨询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纸张、两支笔(自己用的以及为来访者准备的)、录音设备甚至摄像设备。 初次与来访者见面,咨询师有一个最重要的任务,是判断来访者是不是自己的工作对象,尤其是要能够把精神障碍患者区分出来。 从学做咨询以来,最常困扰自己的问题,就是如何鉴定来访者是不是自己工作的对象?尽管有机会在精神病专科医院学习过,也有一些临床工作经验了,我还是会非常慎重地面对这个问题的。如果来访者的问题属于精神科医生工作的范畴,不能及时地诊断出来,可能会延误来访者的就诊时机,这样的责任是咨询师负不起的。从一般经验来看,特别明显的精神障碍患者,通常不会来心理咨询机构,其家人、朋友会直接把他们送到精神病专科医院。比较困难的,是对那些不明显的心理障碍患者的初步诊断。他们如果是由家人、朋友陪同前来的,咨询师一般都会提高警惕;但如果是他们自己来的,咨询师就会遇到很多困难。 关于精神障碍的诊断,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看来访者是否有自知力。因为缺乏自知力,精神障碍患者通常不会自己前来就诊。所以,一个自己主动前来咨询的来访者,很容易让咨询师做出错误的判断。但是,只要从事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工作,就一定要有能力划分清楚,谁是自己的工作对象?心理咨询师不可能成为一个精神科专家,也未必需要成为一个精神科专家,因此,不必具有能够准确诊断精神障碍患者到底是什么障碍的能力。但是,必须有能力弄清楚,什么是病?什么不是病?即使不是精神障碍患者,来访者的问题是否在自己的咨询能力范围之内,也是咨询师需要面对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那么,怎么来判断来访者的问题是不是自己有能力处理的呢?我有一个经验,就是当来访者出现在自己面前的第一时刻,也就是两个人第一次目光对视的时候,就可以很明确地知道,来访者的问题是否是自己有能力解决的。尤其是还不具完备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时候,可以利用的最有效也最便利的工具,是自己的主观感受。当我面对来访者的时候,只要自己有任何不适的感觉,就意味着自己很难处理来访者的问题。比较明显的感受,是有时会有一种极为别扭的感觉,好象怎么样与来访者交流都很困难,再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好象两个人的交流根本没有交叉点一样。这就说明来访者的问题,不是我应该处理,也不是我能够处理的问题。这时,我就会果断地将来访者转介到精神科医生那里。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当我面对来访者的时候,会明显地能感觉到自己的紧张,这说明来访者对我构成了很大的压力,也就是说,来访者本身的见识、能力比我强,或者说,我还没有能力给这样的来访者做咨询。这时,我会明确地告诉来访者,我没有能力帮助他。 关于咨询费用,我们通常是咨询前收费。这一点,有时会遭到来访者的质疑,以为我们是担心来访者不付费而采取的措施。其实,这个措施,我们花了很多的时间思考,也做了很多的努力,才真正得以实施。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让来访者很明白地消费。 即使不考虑咨询师职业道德的有关因素,仅就技术角度来讲,咨询前收费的设置也是必要的。通常,即使咨询师能够很好地处理金钱的问题,也还是有一种倾向,就是不自觉地会延长咨询的时间,这主要与咨询师自我成长的程度有关。如果我不够自信,在解决来访者问题时,就会担心自身能力不足造成服务品质受损,于是,会不自觉地通过延长时间来试图有所补偿。所以,咨询前缴费,就要求咨询师自觉地控制咨询的时间,要有效率概念,同时,暗示来访者也要有时间和效率概念。只有这样,双方的工作才能真正有效地予以配合而顺利开展。 能够坦然收费,对于咨询师来说,常常是具有挑战性的。比如,最初的时候,我就不知道怎样处理收费的问题?总是觉得这是一个很尴尬的事情,本来帮助别人是很高尚的事情,却要沾起铜臭来,自己的心里先是过不去。 但是,收费问题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不仅是心理咨询职业化的一个标志,而且决定着咨询的进程。有一位资深咨询师的说法很有见地,他说,收费的价格标准是什么呢?刚好能达到让来访者感到有点心疼的价格,是最好的。这时候,费用成为最有效的治疗因素之一。小练习: 目光对视:先找最熟悉的人,与对方目光对视;然后,在地铁里、在公车上,与陌生人进行目光对视;再后,与自己的上级进行目光对视。 觉察情绪:只要有机会,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能想起来,就觉察一下自己的情绪,仅仅是觉察,不必试图控制它。实操训练: 假设自己就是咨询师,在空白处写出自己下面的思路和紧接着要做的反应。三、录音提示案例实录:(正文开始)咨询师:我们现在开始录音了啊。来访者:嗯。笔者言语: 在录音之前一定要征得来访者的同意,绝对不能偷着录。 这里,要说说录音设备的使用情况。 为什么要录音呢?因为在咨询后反复听取录音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把咨询中丢失的信息更全面地整理出来,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自己主观片面认识(认识是哲学概念,相当于心理学中的心理活动)的影响。这样,对来访者的认识就会更加客观准确。这是对来访者的真正负责。而对自己在咨询中的反应一再反思的结果,必然有利于咨询能力的提高。应该说,整理录音的过程是最好的自我训练过程。 认识到了这一点,又会担心来访者不喜欢或不同意录音,于是,就张不开嘴与来访者讨论有关录音的事情,也就放弃了录音的机会。这里面是有问题的。 首先,犯了一个很重要的错误,就是用自己的主观想像代替来访者做出决定,也代替了双方进行讨论的工作。实际上,尽管有的来访者不喜欢录音,但还是有很多来访者愿意甚至希望录音。这种错误还会在以后的许多场合中一再出现,与咨询的本旨有很大的出入。所谓咨询,就是相互讨论、协商并寻找良好方案的过程。如果不停地用自己的想像来替代讨论,咨询就成了咨询师的一言堂和自我表演的舞台。当我们试图帮助来访者正视现实的时候,不要不自觉地用自己脱离现实的榜样作用去暗示来访者可以沿袭其原来的做法。 其次,是因为自己有着深深的歉疚心理。这主要与信心有关。尤其是刚刚从事咨询工作那会儿,常常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帮助来访者,当然,可能还有一种拿来访者练手的内疚心理,再加上还要收取来访者一个不低的费用,于是,在面对来访者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已经欠了来访者很多东西了。自己要做的,就是如何能给来访者制造一些便利,如何在来访者面前做些让步的举措。这还与自己对于拿什么来回报来访者的认识有关,这个我们在后面还会讨论。检验咨询师是不是有这类歉疚的心情,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看看咨询师对于费用的态度。也许我能撑着面子,但是,内心会觉得自己的咨询是不值那么多费用的。甚至有时,会觉得不收费或者哪怕让我自己为来访者付点费都可以,这时,显然我是不可能要求来访者做什么的。我接下来的行为,就是不断地用自己的想像为来访者的利益考虑,不断地让步,因为我很珍惜来访者把练手的机会交给自己。 再次,实际上是自己不喜欢录音,因为担心自己的咨询被别人听到,尤其是担心被同级咨询师在督导时听到。由于对自己的咨询很不自信,就特别担心别人听到自己在咨询中表现出来的愚蠢和无知。我自己反思,这样做,好象是在自己从事过咨询一段时间以后更为明显,说出来是很愚蠢的一种心态,那就是想让自己在别人面前以一种前辈的姿态出现。这个姿态很害人。既然是前辈,就应该是有点水平的,可是自己又知道自己的水平是怎么回事,所以要别人来听听自己的咨询是万万不行的,那会让自己暴露无余。但是,要我去发表一些见解,或者去指点一下初学者,是很乐意的,尽管自己内心仍然是虚弱无力的。这样的心态,很是阻碍自己的成长。现在想来,某种意义上讲,自己当时是很糟糕的,是应该先去接受督导的,或者先去当个来访者,从头体验。不过,好在后来自己能放下继续“装”下去的努力,开始老老实实从小学生做起,这样做的结果,发现自己有了很大的进步。 最后,有一种情形,有的来访者自己要求录音怎么办?这要看情形而定。如果自感咨询技术还不成熟,我的意见是以拒绝为好。因为我们在咨询过程中的很多措施,通常是有理论依据又出于对来访者当下的情况作出的直接反应。在当时的状态下,不可能,也没必要,作出详尽而富有逻辑论证的表述。如果来访者断章取义,不仅会违背我们的初衷,也容易产生很多歧义。当然,如果是一个初学者,自己对很多东西还没有明白和通达之前,万一遭遇来访者的质疑,恐怕就更难以面对了。另一方面,如果咨询师勇于承担风险,让来访者录音,不仅对来访者是有益的,而且有助于促进自己的进步。因为来访者可以在反复听取录音的过程中加深自己的体会和认识,咨询师则会更加谨慎地约束自己的言行。 这里还有一个技术问题,就是在录音之前最好明确告诉来访者,并且在录音设备打开到录音状态后明确地告诉来访者:“我们现在开始录音了啊。”这证明我不是偷录的。我们咨询师特别讲究真诚,所有的事情都要做得堂堂正正,明明白白。小练习: 矛盾意向:如果自己有缺点,或者有自己不喜欢的性格特点,不妨将该缺点放大了呈现给别人。如果还做不到,就退一步。可以经常告诫自己,我有很多缺点,说明我是一个很可爱的人,我愿意接受自己有很多缺点,并且很高兴。正因为我有很多缺点,才有很多优点。书籍推荐: 《寻找生命的意义--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学说》(刘翔平 著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实操训练: 假设自己就是咨询师,在空白处写出自己下面的思路和紧接着要做的反应。主人一直在家北京东明成功人生心理咨询中心 刘明(2005年12月14日) 人的痛苦源于有了分别,有了选择,而又不能自主的选择。 如果能够自主的选择,人就可以成为上帝了,再不会有痛苦,可惜做不到。退而求其次,人不能完全对客观环境进行预取预夺,但是,人可以选择自己的精神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快乐的还是不快乐的。 还有一种更彻底的方式,就是了无分别。世界本来是它原本的样子,所有“有无”、“是非”、“善恶”、“美丑”无非是人心中有了分别、有了选择之后的结果。正所谓非风动,非旗动,心动也。 有朋友评价东明新的网站的界面使用的黑色令她很不喜欢,让她感觉压抑和恐惧。黑色本来是世界一个色彩。当然,它对立的是白色。 我们通常会有一个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实际上,心理活动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常常是辩证的。有了长的概念,就会有短的概念;有强才有弱;有好必有坏;有善则有恶;有美亦有丑。一个著名的教授招妓引起社会的哗然,其不知当他内心里已经充满了所谓的好的、光明的、被欣赏的内容时,他的坏的、黑暗的、腌臜的东西必然是对等等量地存在,只是这一切被压抑到一个小小的角落,但是他的能量只是浓缩了,一旦到了一个程度,或者有了机缘,它就要爆发出来。一个越狱逃犯正准备抢劫一个瞎眼的女孩时,他最终被女孩纯真的笑容所征服,束手就擒。道理亦然。即使他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他的内心充满了黑暗、扭曲和邪恶,他的光明、正直、善良的种子必然也等量存在,只是被压抑在一个小小的角落,一旦有了阳光和水分,仍然要发芽成长的。所以,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说法。 超越辩证思维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越。世界上除了有黑和白的对立,还有红、橙、黄、绿、蓝、靛、紫,世界是多彩的。七彩仍然只是人的肉眼可以见到的光谱,超出了这个可见光之外的还有红外、紫外等。人们习惯于可见的事物。于是,有了有无的概念。其实,在人的心理活动的非感知觉范畴,无未必是真无,有也未必是真有。在人的心理活动的感知觉范畴,无又是真无,有又是真有。人们还习惯于分别事物。于是,有了红、橙、黄、绿、蓝、靛、紫和黑、白。不仅习惯于分别,还习惯于选择。比如有的人喜欢红色,有的人喜欢绿色,有的人喜欢白色,等等,不一而同。有的不喜欢黄色,有的人不喜欢黑色,等等,也是不一而同。不喜欢,是因为他或她赋予了颜色不同的意义。被赋予了积极意义的色彩,成为喜欢的对象;被赋予了消极意义的色彩,成为不喜欢的对象。 一个很小的儿童常常是喜欢所有的色彩的。所以,他们会将太阳画成绿色,画成黑色,因为他并不认为绿色和黑色是不好的。一个更小的婴儿,会将一切能抓到手里的东西送到嘴里去品尝,哪怕是粪便。因为他或她并不选择,只是要分别。如果我们用婴儿和儿童的眼光来看世界,又哪里有好坏、善恶、美丑和是非呢? 世界仍然是它本来的样子。事物也仍然是它自己的样子。白天是本来的样子,它要来的时候一定会来,它要走的时候一定会走,它不会因为你的意志而有所延长或者有所缩短。黑暗也是它本来的样子,它是世界的一部分,它同样拥有无穷的魅力,可是你不喜欢它。一口浓痰,只是一口浓痰。如果你不加分别,不给它定义,不加以选择,它就只是一口浓痰。你恶心,是因为你有了分别,有了好坏的判断,有了对于浓痰意义的定义。你恶心,是因为你自己的心理活动的选择的缘故。你也可以象初生的婴儿那样不加选择。何况也并没有让你吃了那口浓痰。 分别是意识的功能。当注意力只能停滞在世界的一个很小的部分时,意识只能对这个世界进行分别。即使有了对于潜意识的阐释,也仍然是意识的范畴。潜意识只不过是被压抑的意识,是在意识下面的意识。它的基本功能也仍然是分别的功能。 世界是世界本来的样子。如果我们把世界看成是客观的世界。那就应有一个与这个本来没有任何意义的世界对应的主观世界的内容,这个主观世界的内容也应该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它是完全对应着客观世界的,或者说,它就是那个能知的“知”。这个“知”是没有分别的、没有选择的,是“不动的”。它处在意识和潜意识的后面。仿佛是深宅大院里面的那个主人。意识和潜意识,或者也可以说人的认识活动,或者还可以说是头脑和思想,是它的仆人。这些仆人很忠心的为这个主人做着这样那样的事情,主人都知道,只是他了解他们的忠心,因此,他不评价,他也不亲此疏彼。它高高在上,它独立自存。所以康德忍不住要称它为自在之物,黑格尔则更是称它为绝对精神和上帝。主人本来在家。 说到上帝,不禁想起《圣经》的一个说法,别人打我的左脸,我把右脸也给他。是啊,如果你的仆人被别人打了一个,你也可以打还人家,也可以检讨一下,让别人帮助你再收拾一下其他的仆人的行径,重要的你心中的那个上帝始终是可以岿然不动的。 还有一重难处,就是你或许可以超越自然界的分别,你也可以在社会生活与人际关系中超越善恶取舍,但是,你还要面对你的身体的桎梏。它有欲望、有快乐的体验,它也还是要生病来折磨你。同样的,折磨的也是那个意识和思想的仆人啊。主人仍然可以很冷静地看着,也许这似乎有点冷漠。当你提到冷漠的时候,已经在进行选择了,真正的理性是不参杂情感的。 重要的是要知道主人一直在家,并让主人做主。正常人的“自知力不完整”与“妄想”北京东明成功人生心理咨询中心 刘明(2005年11月27日) 谈到精神障碍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诊断标准,那就是缺乏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完整。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已经病了却不知道自己病了,那就是病得很厉害了。通常在躯体疾病问题上,一个人如果病了,他是很容易知道自己病的,尽管有的时候知道的早一点,有时候知道的晚一点。人们有时可能存在的问题是讳疾忌医,却并不是不知道自己病了。但是,在精神障碍问题上,严重的病人常常是不知道自己病了的。他们通常不是讳疾忌医,而是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病了。最常见的是精神分裂症等重度精神障碍病人身上会出现这种无自知力的问题,其次,在人格障碍中患者中也常常存在缺乏自知力的问题,再其次,在一些神经症病人中也会存在自知力不完整的问题。他们不知道也不承认自己有病或有问题,首先是他们自己不能主动就医,其次是别人也很难说服他们好好治疗。这个自知力缺乏或不完整的问题,常常让治疗者感到很棘手。 在重度精神障碍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常见症状,就是妄想。意思是说病人有一套明显偏离事实基础或缺乏事实依据,错误的歪曲的病理性信念体系。表现为患者对某种不真实的思想的坚信不移,并且不能通过充分的说理和有力的论证所动摇。再加上自知力缺乏的原因,这类病人通常是不可能被说服或通过谈话式的方式加以治疗的。作为治疗者也不会试图去说服病人,或者试图与病人沟通讨论给予其基本的治疗。这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治疗者不可能说服病人,病人也不可能说服治疗者。如果病人能够说服治疗者,那就有可能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治疗者也是病人,第二,给予病人妄想的诊断并不准确。总之,治疗者和病人仿佛在两条平行线上,彼此的思想是很难交叉和交流的。 当我们这样看待问题的时候,我们是很清楚的。我们都不会尝试着去和精神障碍的病人进行争辩和讨论,因为那是没有意义的。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能够跟精神障碍的人进行很好的沟通、讨论和争辩,那很可能是我们自己也病得不轻,当然要排除特别高明的治疗者可以通晓两个世界的思想内容和意义的可能。 可是,我们如果反思一些我们这些正常人的生活,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自己的思想认识也常常是脱离事实基础和缺乏事实依据的片面的观点,并且我们不能容忍别人指出我们的偏离和片面。虽然,可以说的是,我们如果能够有点勇气的时候,我们还是可以被别人说服的,但是,我们通常是很顽固的,是不容易被说服的,或者我们常常是恼怒的。也许唯一与精神障碍病人不同的是我们正常的社会功能不曾受损,或者说,我们的行为和思想不曾偏离社会的主流文化和认识。不过,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的片面思想以及由此造成的信念与精神障碍患者的妄想更多的是程度上的差别,或者说,是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别。在本质上,我们的这种偏离事实基础或无事实依据的思想认识和信念,也是一种“妄想”。因为它也不容易被说服,并且它的拥有者也并不知道自己的认识是偏离事实基础和无事实基础的。或者可以说,我们也是缺乏“自知力”的。如果我们认知反思的话,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很多思想认识都是经不起事实推敲的。但是,我们并不会认真的经常的反思和推敲我们的每一个认识。可悲的是,我们还要经常用我们的“妄想”去指导别人的生活,或者去指出别人的思想认识的“妄想”性质。正如前面我们已经提到的,治疗者通常是不会尝试说服或指导有妄想的精神障碍患者的,因为无法交叉。而我们现在常常是看到别人的“妄想”,并试图去改变别人的“妄想”,只能说明我们自己就在“妄想”之中啊。 这不禁让我想起一句话:知幻即离。最难在自知啊。从一片树林到一片落叶北京东明成功人生心理咨询中心 刘明(2005年11月26日) 坐在一片小树林的边上,阳光泼洒洒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让人变得懒懒的,不欲再思考那些杂七杂八的物事。 眼前的树,叶子已有些枯黄,时不时地随着微风飘落几片。不经意放眼望去,透过一排排的树,一条洒满了落叶的通道宛然亘古已有。朦胧中只是觉得很美。不知何时,映入眼帘的又是眼前的那棵老树的粗糙的干。如此的真实,仿佛那通道及其两旁的树从来不曾存在。再放眼去,那通道上的美丽又呈现出来,那粗糙的树干似乎从眼中逝去。努力地去找,那粗糙的树干仍然在那里,那美丽的通道,只要用心去看,也仍然在那里。 一个意念在脑中映现。如果是漆黑的夜,眼前的树干和美丽的通道还在不在呢?答案是:树干和通道还在,粗糙和美丽不在。美丽只有在那暖暖的阳光下,才是那样的美丽;粗糙也只有在那明亮的阳光下才那样粗糙。但是,通常情况下,即使在漆黑的晚上,我们的头脑中仍然能找出那片拥满了阳光的美丽的通道,只不过它不再是真实的再见。 思绪不能停止。美丽到底在不在呢?如果不是在记忆中,阳光、树林、树林中的通道、通道上的落叶,还有能见的眼睛,缺一不可见到美丽。记忆中的美丽,则已不是真实感受中的美丽。不舍放弃美景,睁大了眼睛,到处都是美丽,任何的树、叶与土地的组合都是美丽的极至。 美丽似乎太过抽象,那树木似乎更加现实。无论有光亮,无光亮,它们都在那里。无论你在那里,不在那里,它们都在那里。一个冲突在头脑中盘旋,如果事物是因缘和合而成,树木真的很真实,不会象美丽那样因为没有阳光或者没有看见就不存在一样,它们就是那样存在的。不能说看不见的、不知道的就不存在。事物似乎是不依赖于认识而独立存在的,似乎是有其独立属性的。 一片落叶飘到脚下,视线亦随之飘动,凝固于其上。叶虽有枯,躺在地上,沐浴着阳光仍然是美丽的。叶是美丽的,叶与环境构成的图景亦是美丽的。用脚移动一下叶子,新的构图仍然是美丽的。似乎一切皆如从前。 一个大胆的想法立即付诸实施,踩碎那已枯了的叶子。叶子不在存在。尽管可见一种新的残的美丽,可是整体的叶子的美丽不在可见。叶子亦不可见。叶子终究是要碎的,树木终究是要死亡的,树林终究是要消逝的。叶子很小,很容易碎,见到了,见证了从有到无的变化。树木很大,很持久地活着,看树的眼睛不能持久地看,于是不能见到树木的消失,常常以为树木的常有的。树木之常有与叶子之不常有,只是在观察者的时间上有所不同而已。不能说叶子“有”,就说叶子“常有”,也不能说树木“有”,就说树木“常有”。那能不能说叶子是诸因缘和合而成,就说叶子“不曾有”或“无”呢?不能这样说,因为叶子它在它有的时候是真的“有”。树木亦是如此。说树木有,它只不过是因缘和合而成,说树木无,那你撞一下自己的头看看。 叶子有时,是真的有,叶子无时,是真的无,时间、地点、条件诸因缘发生了变化,整体的叶子变成了破碎的叶子,整体的叶子是真有,破碎的叶子也是真有。 一切豁然。有时知有,无时知无,不执于有,不执于无。 再去看,时时处处是美景。从良宽禅师身上想到的心理咨询境界北京东明成功人生心理咨询中心 刘明(2005年11月17日) 良宽禅师安贫乐道,毕生禅修,道行深不可测。在他晚年的时候,从家乡传来一个消息:他姐姐、姐夫过世之后,他的外甥成了无人管教的野马驹子,吃喝嫖赌,不务正业,父亲靠手艺辛辛苦苦挣来的偌大家产,快被他糟踏光了。良宽禅师出家为僧后,不大过问亲朋俗事。但作为舅舅,毕竟对外甥有一份教导责任;而且,度化人们改邪归正,回头是岸,本来就是禅者的慈悲心怀。 良宽禅师跋涉了十天,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与素为谋面的外甥相见了。外甥当然明白世外高人的舅舅为何而来,心里甚是惶恐,很是忐忑。然而,良宽禅师只字未提他的不良行为,更没有给他讲说什么大道理。外甥的戒备、抵触心理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与舅舅抵足夜话,体味着浓浓的亲情。 第二天清晨,良宽禅师就要告别了。也许是他真的老了,两手哆哆嗦嗦,无论如何也系不上草鞋的带子。外甥看在眼里,连忙蹲下,助慈祥的老人一臂之力。 良宽禅师感激地说:“谢谢你。唉,人,一天老似一天,总有风烛残年的时候。今天,身边幸亏有你这样一个关心我的外甥。你要好好保重自己,趁年轻的时候,把人做好。” 说完,良宽禅师头也未回,就上路了。 从始至终,他不但没有训斥外甥,甚至连他的荒唐行为也未作评价。但是,从那天起,外甥却告别了花天酒地的浪荡公子生活,拾起了荒芜的手艺,重操父亲留下的旧业。 这个故事,使我想起了心理咨询的境界。 通常意义上,心理咨询是个劝解人的工作。所以,很多咨询师在咨询的过程中,会摆出各种各样的道理试图去证明来访者需要改变。来访者可想而知,经常会觉得咨询师很有学问,可是就是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这个时候,我们说这个咨询师还没有入门。一个入门的咨询师一定了解自己的需要,也了解来访者的需要。正如良宽禅师一样,他知道很多道理,他也知道很多道理有助于他外甥的改变,他更知道:如果他要说服他外甥改变,那是满足他自己的需要,而不是满足他外甥的需要;如果他外甥需要改变,他外甥自己不用劝就会改变的。就象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时候,我们努力地想规劝别人,从来没有想过别人是不是需要被规劝。这时的规劝完全是满足我们自己的需要啊。所以,一个入了门的咨询师,就会很耐心地去寻找来访者的需要,而不是急于实现自己的需要。这个耐心表现为倾听,而不是好为人师。一个简单的界定标准,就是在咨询的过程里,看来访者说得多,还是咨询师说得多。说得多的咨询师是在实现自己的需要。 一个入门的咨询师能了解自己在咨询中不自觉实现自己需要这一点,并且能够注意加以控制,尽量关注来访者的需要。一个成熟的咨询师则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需要在什么时候出现,或者换句话说,咨询师知道自己说话的内容到底是因为自己的需要,还是因为来访者的需要,咨询师知道自己什么话应该说,什么话不应该说。打个比方,咨询的过程中很难避免指导,当然有的流派可能完全不主张指导,那么到底应该不应该给予指导,或者什么样的指导是合适的呢?我的意见是:如果咨询师的具体指导是咨询师可以说,也可以不说,对咨询师自己没有什么影响,那这样的指导就是可以实施的。如果咨询师不指导,自己就会忍不住,或者说很难受,这个指导就是在完成咨询师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在满足来访者的需要。所以,咨询师要时时刻刻地觉察自己的情绪,在自己有情绪的情况下,对来访者说的话、做的事,就要怀疑到底是为了满足自己需要说的、做的,还是为了来访者的利益。 一个炉火纯青的咨询师则要更进一步,他不仅知道自己说的话、做的事真正是为了来访者,还知道在什么时候说什么样的话、做什么样的事是最适合的,也就是说咨询师完全可以把握咨询的节奏。这就象你看到一个人很累,你也真地是出于对他的照顾,你给他来个按摩。但是,你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来个全身按摩,因为你有的是力气。对他的效果怎么样呢?其实,只要你在他最需要的部位给以适当的按摩就可以了。这也象武术比赛,一个人如果看到对手来势凶猛,自己也全力还击,效果一定很差。一个高明的武术家则会击其节,在对手力竭之时,顺势给以四两拨千斤的巧力击打。良宽禅师是深谙其道,仅仅是片言只语,不着痕迹,就完成了规劝其外甥的工作。言不在多,而其效如神。高明啊! 这里我们探讨的似乎是技术问题,实际上,是探讨心理咨询的本质问题。良宽禅师如果不是有浓浓的爱意,很难想像他会做出如此轻描淡写的大手笔,这完全是形而上的东西。禅师的爱意是完全以其外甥为着眼点的,换成心理咨询的专业术语,就是一切以来访者为中心啊。一个能以对方为中心的咨询师,就会时时处处为对方考虑,为对方的最大利益考虑,而不是急于表现自己的特别能力而邀宠。最妙之处,在于良宽禅师蹲下的瞬间。我们常人总是喜欢高高在上的感觉,尤其是咨询师,学习了一些心理学原理和技术,常常会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在咨询中常常会无形中把自己摆在指导者的位置上,似乎是来访者一无是处才来找自己帮忙一样。来访者虽然没有那么多的心理学知识,但是,他会有一种很不舒适的感觉。如果他本来就自我价值感不足,这种情形在来访者又是很常见的,他就更无法获得很好的力量加以改变了。禅师蹲下而哆嗦,外甥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尊严。所以,我觉得一个咨询师的心态在咨询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能报以一种向来访者学习的态度,不仅我们自己会真地不断获得成长,我们的来访者也能得到真正的帮助。 我想起了在唐山为农村妇女做免费义务心理咨询的周永红老师的事情。周老师的身份让那些在田地里工作的农村妇女感觉离自己很遥远,但是,当周老师席地而坐与其促膝长谈之后,离开时不经意地掸落身上泥土的瞬间,一种真正的心与心之间的沟通完成了。因为周老师的放下,一个被大家厌弃的妇女竟然一变而为大家喜欢的妇女的传奇故事,一个一个地书写。 从良宽禅师到周永红老师身上体现出来的,大概也正是心理咨询真正起作用的本质吧。两个要大写的词或者可以表达其中的意境,这就是爱与智慧。由孔子答子路、冉有问想起的北京东明成功人生心理咨询中心 刘明(2005年11月16日) 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子路与冉有向孔子请教同一个问题,听说了一件事,要不要马上去做?孔子对子路说: “ 有父兄在,不可以如此。 ” 对冉有却说: “ 可以去做。 ” 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公西华对此发生疑问,孔子解释说: “ 冉有退缩,故鼓励其进取;子路则勇于进取,故使之知有所退缩。 ” (见《论语 ? 先进》) 吴正平老师发表了一番看法:从这个故事中,作为教育工作者,如果讲大课,一般要讲普遍的道理,那就可能会这样讲,有的人,性情鲁莽,那他就应该在行动前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尤其是要听听长辈的意见;有的人,性情懦弱,那他在遇到事情的时候,要勇敢地去面对,应该勇敢地去行动。但是,听课的人,往往可能是懦弱的人,更容易听到的是行事前要三思而后行;鲁莽的人则找到了自己行动要果敢的依据。这一切又似乎深深地体现了合理化机制的作用。 我则想到了一个关于心理咨询的问题。心理咨询不同于教育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心理咨询的内容完全是个性化的,是针对来访者个性特点以及其问题特点而予以发挥的;教育则常常是将抽象出来的、概括出来的道理,更多的是关于道理应用的原则性内容。就这一点,心理咨询师更象一个私人教练,也更象一个医生,要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情况开出不同的处方。附《论语 ? 先进》故事原文: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仿真案例连载让心起舞--一个心理咨询师的实战案例笔记北京东明时光国际咨询中心 刘明一、从预约始 一个24岁的男青年打电话过来,犹豫之间,说不清自己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或者可能感觉上有点缺乏自信心和悲观的情绪,想过来咨询。犹豫一番,确定了咨询时间。 我将怎样来面对这样的一个案例呢?咨询笔记: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遇到这样的案例,已经不会茫然不知所措。这种在内心中有一些笃定感觉的情形,或许是因为长期进行理论思考有了一点结果,尤其是东明心理模型(详见附录“在咨询实践中创建一个心理模型的哲学思考”)在头脑中形成框架,让我坚信自己可以把握正确的方向。 但是,在态度上,我还是要求自己象当初作为一个新手时那样小心谨慎。尽管经过多年的训练和实践,在技术运用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如果没有一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态度来对待来访者,是不可以想象的。在某种意义上,越是技术高超,对来访者和自己也就越是危险。 回想起来,随着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时间的增加,面对案例的心态也有所不同。 初学咨询的时候,常常不知道来访者的问题可能存在于什么地方,也不太有把握能真正地弄清楚来访者的问题实质,甚至不知道来访者有可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于是,对于自己能否帮助来访者这一点缺少必要的信心,心中难免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在接到来访者的预约之后,常常容易做的事情,就是开始猜测来访者的种种情形,以便自己可以早早做好准备。这时,自己倒好象是个待宰的羔羊,完全不是一个可以帮助来访者的专业人士。无论外表显得多么镇定自若,内心的无力感是到处弥漫的。难以控制的焦虑体验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越来越强,直到能够坚决有力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积极行动起来,开始为接下来的咨询准备各种资料,才发现应对焦虑最有效的方式是积极而有计划地行动起来。 有了一些经验以后,自信心一下子膨胀起来。就好象当初拿了驾照开了一年车以后那样极度“自信”一样,以为自己很了不起,没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想起来,那时候是最危险的。 后来经验再多一点,在咨询的时候,又变得小心谨慎了,正如那些老司机越开车胆子越小一样。可以说,重新有了小心谨慎、兢兢业业的感觉,是因为自己有了成长。主要表现是,对于心理学理论的掌握和临床上所面临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能把对于来访者深深的尊重真正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种战战兢兢的感觉,是出于对来访者负责的心态,同最初因为恐惧和不自信所导致的战战兢兢是不同的。 现在,在接到预约之后,除了要不断准备自己战战兢兢而又轻松自在的临战状态外,要做的事情,就是避免对来访者本人以及来访者的问题进行任何主观猜测和想像。也许会让人感觉有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味道,但实质上却是因为自己更加知道尊重客观事实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要战战兢兢地准备着自己,一方面又要能够做到稳如泰山。说起来容易,真要做到,还是不容易的。小练习: 正身练习:时刻想着,并马上去做,让自己挺起胸膛,挺直腰杆。 腹式呼吸:我们平时习惯于混合式式呼吸,遇到剧烈活动或紧张的时候,则表现为胸式呼吸,其特点是呼吸的节奏相对短促。腹式呼吸的特点是呼吸的节奏深长、缓慢,有助于平缓情绪。因此,只要自己平时能够想起来,就尝试着用腹部进行呼吸,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方法是将一只手或两只手重叠放在小腹部,感觉小腹部随着呼吸有节奏的起伏。习惯之后,也可以不用手扶,感觉小腹随呼吸起伏即可。实操训练: 假设自己就是咨询师,在空白处写出自己下面的思路和紧接着要做的反应。二、第一印象 来访者如约而至。给我的印象是,着装得体,彬彬有礼,外貌与其年龄相当。进入咨询室伊始,略有不适,微显紧张。声音柔和,与面部表情以及身体姿态所传达出来的信息协调一致。即使在其最初的紧张状态中,声音也未有很大的改变。让我感觉他很愿意配合工作。 在做了基本的“结构化”工作之后,我们双方履行了必要的手续,包括双方约定共同遵守的协议内容以及基本信息登记。 在来访者缴付了费用之后,咨询正式开始。咨询笔记: 一个成功的咨询是与充分的准备分不开的。 首先是环境的安排。一般情况下,咨询室的设计与布置是很重要的。根据不同流派的特点,对咨询室的要求也不一样。我们根据人本主义的基本要求,布置了咨询室。大约有4-5平方的使用面积,按照45度角摆放了一对坐椅,在双方中间靠后的地方摆放了一张茶几,上面放了一盒面巾纸和一个石英台钟。空间略微显得小了一点。有的来访者可能会感觉不习惯。不过,经过一再尝试和体验,我们确认这是一个整体上较为开放的设置。略小的空间虽然可能让来访者最初感觉不习惯,但也有利于快速拉近双方的距离。当然,这更多地取决于心理咨询师本身是否有足够的安全感和开放的态度。 同时还要准备好的,是有关心理咨询性质的说明材料、可以用来做成双方约定的协议类资料、来访者基本信息登记表,以及咨询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纸张、两支笔(自己用的以及为来访者准备的)、录音设备甚至摄像设备。 初次与来访者见面,咨询师有一个最重要的任务,是判断来访者是不是自己的工作对象,尤其是要能够把精神障碍患者区分出来。 从学做咨询以来,最常困扰自己的问题,就是如何鉴定来访者是不是自己工作的对象?尽管有机会在精神病专科医院学习过,也有一些临床工作经验了,我还是会非常慎重地面对这个问题的。如果来访者的问题属于精神科医生工作的范畴,不能及时地诊断出来,可能会延误来访者的就诊时机,这样的责任是咨询师负不起的。从一般经验来看,特别明显的精神障碍患者,通常不会来心理咨询机构,其家人、朋友会直接把他们送到精神病专科医院。比较困难的,是对那些不明显的心理障碍患者的初步诊断。他们如果是由家人、朋友陪同前来的,咨询师一般都会提高警惕;但如果是他们自己来的,咨询师就会遇到很多困难。 关于精神障碍的诊断,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看来访者是否有自知力。因为缺乏自知力,精神障碍患者通常不会自己前来就诊。所以,一个自己主动前来咨询的来访者,很容易让咨询师做出错误的判断。但是,只要从事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工作,就一定要有能力划分清楚,谁是自己的工作对象?心理咨询师不可能成为一个精神科专家,也未必需要成为一个精神科专家,因此,不必具有能够准确诊断精神障碍患者到底是什么障碍的能力。但是,必须有能力弄清楚,什么是病?什么不是病?即使不是精神障碍患者,来访者的问题是否在自己的咨询能力范围之内,也是咨询师需要面对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那么,怎么来判断来访者的问题是不是自己有能力处理的呢?我有一个经验,就是当来访者出现在自己面前的第一时刻,也就是两个人第一次目光对视的时候,就可以很明确地知道,来访者的问题是否是自己有能力解决的。尤其是还不具完备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时候,可以利用的最有效也最便利的工具,是自己的主观感受。当我面对来访者的时候,只要自己有任何不适的感觉,就意味着自己很难处理来访者的问题。比较明显的感受,是有时会有一种极为别扭的感觉,好象怎么样与来访者交流都很困难,再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好象两个人的交流根本没有交叉点一样。这就说明来访者的问题,不是我应该处理,也不是我能够处理的问题。这时,我就会果断地将来访者转介到精神科医生那里。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当我面对来访者的时候,会明显地能感觉到自己的紧张,这说明来访者对我构成了很大的压力,也就是说,来访者本身的见识、能力比我强,或者说,我还没有能力给这样的来访者做咨询。这时,我会明确地告诉来访者,我没有能力帮助他。 关于咨询费用,我们通常是咨询前收费。这一点,有时会遭到来访者的质疑,以为我们是担心来访者不付费而采取的措施。其实,这个措施,我们花了很多的时间思考,也做了很多的努力,才真正得以实施。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让来访者很明白地消费。 即使不考虑咨询师职业道德的有关因素,仅就技术角度来讲,咨询前收费的设置也是必要的。通常,即使咨询师能够很好地处理金钱的问题,也还是有一种倾向,就是不自觉地会延长咨询的时间,这主要与咨询师自我成长的程度有关。如果我不够自信,在解决来访者问题时,就会担心自身能力不足造成服务品质受损,于是,会不自觉地通过延长时间来试图有所补偿。所以,咨询前缴费,就要求咨询师自觉地控制咨询的时间,要有效率概念,同时,暗示来访者也要有时间和效率概念。只有这样,双方的工作才能真正有效地予以配合而顺利开展。 能够坦然收费,对于咨询师来说,常常是具有挑战性的。比如,最初的时候,我就不知道怎样处理收费的问题?总是觉得这是一个很尴尬的事情,本来帮助别人是很高尚的事情,却要沾起铜臭来,自己的心里先是过不去。 但是,收费问题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不仅是心理咨询职业化的一个标志,而且决定着咨询的进程。有一位资深咨询师的说法很有见地,他说,收费的价格标准是什么呢?刚好能达到让来访者感到有点心疼的价格,是最好的。这时候,费用成为最有效的治疗因素之一。小练习: 目光对视:先找最熟悉的人,与对方目光对视;然后,在地铁里、在公车上,与陌生人进行目光对视;再后,与自己的上级进行目光对视。 觉察情绪:只要有机会,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能想起来,就觉察一下自己的情绪,仅仅是觉察,不必试图控制它。实操训练: 假设自己就是咨询师,在空白处写出自己下面的思路和紧接着要做的反应。三、录音提示咨询师:我们现在开始录音了啊。来访者: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