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流行哲理小品(中国卷)-5

作者:贺茵 字数:25598 更新:2023-10-08 19:11:15

想 家  ○欧阳斌  有家可想是幸福的,能让人想的家庭是幸福的家庭。  男人外出较女人多,外出不想家的,不是好男人。  好的家庭自有一种内在的诱惑。妻子、孩子,各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述着一种无法割舍的牵肠挂肚。  人在外,尤似一场出海的远行,风高浪急时只顾拼尽全力搏击。风止,浪静,一弯月亮摇荡着水面阵阵涟漪,苦涩的海风轻轻叹息着,把一缕缕愁绪送进心头。  这时便有了失眠,便于清凉间回味着往日的温馨,便急盼着落帆返航。  远处有一盏灯火,在恍恍惚惚地闪着梦一般的橘黄色的光泽,面对它,我不必掩饰想家的心绪!  常出远门总觉有几缕牵挂,牵挂你含嗔的幽怨,牵挂你孱弱的身体,牵挂你寂寞的长夜,牵挂你多变的心事。  男人的世界很大很大,再大也忘不了那温馨的小家,再多也掩不尽那缠绵的牵挂。  有那么一根长长的透明的情丝,拴在你我的心头,千里万里抽不完挣不断;有那么一个甜甜的熟识的声音,响在你我的梦里,千次万次挥不去理还乱。  也许,有时我要显得更男子气概些,像毫无牵挂的人那样去开始无悔的远行;也许,有时你要摆出更好强些,若无其事地目送着我的出门。  可我们都知道都知道,牵挂是属于心灵的一种感应。如果彼此了无牵挂,形同陌路,那就意味着情缘已尽。  没有什么比极度的思念更令人揪心。揪心之处在于思念是无形的,无形却又无所不在地渗透在我们的生命细胞中,流淌在我们的生命血液里。  平时,思念被深深地掩埋着,了无痕迹。因了某个场景的重现,某种氛围的弥散,某回事件的挑逗,某句言语的触发,倏然间,思念出现了。它被一只无形的手抽动着,抽动着,犹如一根根银色的丝线,愈抽愈长,愈抽愈多,终于堆积成一团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  思念至极之时,最怕新月,最怕轻露,最怕细雨,最怕缓步而来的秋风,最怕铭心刻骨的梦之呼唤。  涵盖着爱情、友情的思念啊,常常因被提炼,而凝结成一种宗教似的情感。思念人的常常被人思念,千里万里的神秘感应,诉说着一曲又一曲的人间衷肠。  想北平(1)  ○老 舍  设若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让我单摆浮搁地讲一套北平,我没办法。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觉太少了,虽然我生在那里,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以名胜说,我没到过陶然亭,这多可笑!  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  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做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的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些来。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  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 的啼出北平的俊伟。啊!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 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这不但是辜负了北平,也对不住我自己,因为我 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 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 平,可是我说不出来!  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普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虽然“近似”两字要拉扯得很远——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自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论说巴黎的布置已比伦敦罗马匀调得多了,可是比上北平还差点事。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几乎是什么地方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这种分配法可以算——在我的经验中——天下第一了。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周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  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与西山呢!  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里书多古物多。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对于物质上,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此地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即使算不了什么,可是到底可爱呀。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是多么省钱省事而也足以招来蝴蝶呀!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似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呀!哼,美国的橘子包着纸,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想北平(2)  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 人更接近了自然。从它里面说,它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 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 然见南山的;大概把“南”字变个“西”或“北”,也没有多少了不得的吧。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者只有在北平能享受一点清福了。  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步 行  ○李 旭  一生用自己的脚走路的人,走得更多的是土路。  路上留下了满是草鞋和步鞋的脚印。在下雨没下雨的天里,遥想那一路上深深浅浅的人生盖下的脚印和鸟兽印过的蹄爪印迹,那些雪泥鸿爪是不是就永远成为酸酸甜甜的记忆?步行在通红的高粱地、金黄的油菜花的田间小路上,在黝深的玉米地、稻花香的田埂上,有没有与爱情相遇?下着小雨或飘着雪花的路上,心上人留下清晰的脚印,含情的小手是不是偷偷地用手量了尺寸,剪成鞋样,密密地纳成梦中的脚步,青鸟声声?  泥土之路上,走的是脚,是布鞋,是岁月印下的痕迹。也可能是泥泞,是路爬上脚面,舍不得你远行。你就光着脚丫,用赤脚和泥土说着最亲最近的话语吧。  土路上行走,有时是不是就像在推磨?走来走去还是在家园里转圈。它长时间不通向远方,脚印重叠着脚印,驳杂而错乱,像走进路的漩涡,不能自拔。就像那冬天的路面,上冻与化冻,深一脚浅一脚,脚似结了冰或扎了毛根,抽了芽!人生所要走的路,也或就是四季的时光隧道——有谁能那么纵身一跳,跳到马路上去呢?有谁走在雪地里会看到油菜花呢?  步行的人最好是有事没事推着独轮车子,吱呀呀地,那韵味就像城里的散步的人手里牵着条狗那样所谓有情调!家乡的土路在更远的年代,它是和今日一样通向远方的呀。祖父、曾祖年年农闲都要用木轮车子推着几百斤的粮食步行到南京、徐州城去贩卖,做小本生意。家家如此啊,那是木轮车子步行者的商队。  现在没有人再能在路上留下那样深重的脚印了。走路,很多人已经不大用脚了。路变成一级级的公路和大街。我们是国道来了修国道,省道来了铺省道。而却连一条县乡公路也把我们的村庄放在一边,使村庄更为古老和寂寞。在修铺一条县路时,老哥梁子却被柏油从脖子扒皮到脚丫子!路啊,刻骨铭心在他的心里,但他的脚印却难以印在路上,做个纪念。  在城里流浪的日子,我是步行者,我有从容不迫的时间,自己走路,走过一个个站台,里程碑。我的脚步放在自己的思想里,接受自己的指令行走,所以我才能拒绝乘车。当然步行生活是一种奢侈,很多人还是要努力到退休才能享受一下子的。  我有徒步走遍天下的梦想,但从大都市到家乡却屡屡从拥挤的人潮里爬进火车。铁路和公路都穷尽之处,我身背行礼,一步步地走向我的村庄。童年时走的小路还都一一健在。我捡着最僻静河边的一条,我走的哪是路啊,分明就是走向儿时,少年时代!哪一洋槐树下,哪一芦苇、红草地旁,我和哪一女孩割过草,有过朦胧的情感,偷偷地说过话;哪一段河里我恋的女孩洗过澡……没有这样的路再让我的心灵也在上面像个蜗牛行走了。  我的脚板子底下走出火来,我的心儿走得太远太远,跳得火光一片。  人人都是孤儿  ○周国平  我们为什么会渴望爱?我们心中为什么会有爱?我的回答是:因为我们人人都是孤儿。  当然,除了极少数的例外,我们每个人降生前都是有父有母的,随后又都在父母的抚养下逐渐长大成人。可是,仔细想想,父母之孕育我们是—件多么偶然的事啊。大千世界里,凭什么说那个后来成为你父亲的男人与那个后来成为你母亲的女人就一定会相识,一定会结合,并且又一定会在那个刚好能孕育你的时刻做爱?而倘若他们没有相识,或相识了没有结合,或结合了没有在那个时刻做爱,就压根儿不会有你!  这个道理可以一直往上推,只要你的祖先中有一对未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做爱,就不会有后来导致你诞生的所有世代,也就不会有你。如此看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茫茫宇宙间极其偶然的产物,造化只是借了同样是偶然产物的我们父母的身躯把我们从虚无中产生了出来。  父母既不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诞生的必然根据,也不能成为保护我们免受人世间种种苦难的可靠屏障。也许在童年的短暂时间里,我们相信在父母的怀抱中找到了万无一失的安全。然而,终有一天,我们会明白,凡降于我们身上的苦难,不论是疾病、精神的悲伤还是社会性的挫折,我们都必须自己承受,再爱我们的父母也是无能为力的。最后,当死神召唤我们的时候,世上决没有一个父母的怀抱可以使我们免于一死。  因此,从茫茫宇宙的角度看,我们每一个人的确都是无依无靠的孤儿,偶然地来到世上,又必然地离去。正是因为这种根本性的孤独境遇,才有了爱的价值,爱的理由。人人都是孤儿,所以人人都渴望有人爱,都想要有人疼。我们并非只在年幼时需要来自父母的疼爱,即使在年长时从爱侣那里,年老时从晚辈那里,孤儿寻找父母的隐秘渴望都始终伴随着我们,我们仍然期待着父母式的疼爱。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想到与我们一起暂时居住在这颗星球上的任何人,包括我们的亲人,都是宇宙中的孤儿,我们心中就会产生一种大悲悯,由此而生出一种博大的爱心。我相信,爱心最深厚的基础是在这种大悲悯之中,而不是在别的地方。  譬如说性爱,当然是离不开性欲的冲动或旨趣的相投的,但是,假如你没有那种把你的爱侣当做一个孤儿来疼爱的心情,我敢断定你的爱情还是比较自私的。即使是子女对父母的爱,其中最刻骨铭心的因素也不是受了养育之后的感恩,而是无法阻挡父母老去的绝望,在这种绝望之中,父母作为无人能够保护的孤儿的形象清晰地展现在你的眼前。  回 家  ○李硕儒  想家,想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这是深植在人们心里的情绪,它单纯又深刻,浅白又复杂。  对于飘泊者,这情结又写进更多的丰富,印出更苦的斑驳。  本不愿飘泊,只想有一份宁静——一张宁静的书桌,一摞能书写的 稿纸,一排够用的图书。可命运偏偏把我推进飘泊,于是就离不开想家的情结,就给这情结填满了丰富的斑驳……  那是多少年前,“文革”年代,第一次被推进飘泊,一个人提一只装满了书的铁皮木箱,背一个足够取暖的行李,跨进沙飞雪舞的塞北大漠。母亲怕我受不住那冰冻那风寒,不知变卖了什么东西,为我买了那件羊皮大衣,赶到立冬前寄到我的手里,就是这丝丝慈爱、字字亲情,让我更想家,于是盼过年,盼过年回家团聚的那一个月的探亲假。  后来娶了妻,回家的内容愈加丰盈起来。那是低薪年代,除去生活费和按月给两边老人的汇款,自过完年返回内蒙古就开始攒钱。除此之外就是攒物,内蒙古虽贫瘠也有特产,如羊肉如驼毛如土豆,物质贫乏的年代背回这些东西,也给合家团聚增添了欢乐和享用;父母弟妹们也盼我们回家,盼的方式是越临近行期书信电报越多,催快回催早归确定火车到站时间。仅仅千里之距,却像从天而降。往往一到北京站,父母弟妹早已分批等在站内站外。后来火车改点,我们回家的京兰线火车到京时间都在凌晨四五点钟。我们坚决不让家人来接,他们就坐在家里等,直等到我们敲门父母的心才落地。家里早为我们收拾好温馨的房间,于是一家人围炉而坐,说忧患说喜悦说期盼,直到天明。母亲总是说,这才是她的心最踏实的时候。父亲也就跟着调侃:你就像只老母鸡,最好是小鸡们都依在你的翅膀下,日夜不离,你想啄啄哪个就啄啄哪个,想舔舔哪只就舔舔哪只。 父亲笑,母亲也默认地笑……  如今飘泊得更远,想家的心更切,真是魂牵梦系,往往在梦中、在半睡半醒中回到家,回到北京东城那小小的四合院。院中,父亲养的那些花有些凋零,再看,已经凋零得丢叶丢花。于是进屋,坐在母亲床上,吸支烟,又同父母闲话……他们好像坐在对面……他们渐渐隐去……他们坐在壁上,壁上的他们在对我微笑,有些渴盼,有些无奈,我问:“为什么?”他们却说不出……哦,哦,我这才明白,他们去了,早去了,去到那再也回不来的地方。  又要回家了,早已买了机票。“近乡情更怯”,还没起飞早已归家情怯;“不敢问来人”,不用问我已知道,那个四合院随着父亲的离去已没有花的烂漫,那间睡房随着母亲的远行再没有暖炉,即使我上下追寻问破苍天,父母也再不会回答什么。我还是得归去,去他们的墓地——位于十三陵后面的他们的墓地,坐在那里,焚一炷香,告诉他们,在美国,我这些年是怎么过的,都想些什么……  妈妈的地址  ○李易寰  在街上遇到多年不见的朋友,向他要电话号码和地址。他匆匆写好交给我,却又向我要回纸条,一面补写,一面对我说:“你还是打电话到我妈妈家比较容易找到我。我们夫妻早出晚归,放假和周末也多是在我妈妈家吃饭。”  另外一次,我要速递邮件给一个朋友,他特别嘱咐:“请把东西送到我妈妈家去。我妈妈家全日有人,送到我家,我反而收不到。”  我们这一代,搬家、更换电话、手机、传呼机号码,甚至电子信箱地址的频率,已接近“日新月异”的速度。  联系的方式多了,人却越来越难找。除了工作上经常接触的人以外,其余的旧知故交,总是要到想起的时候,才发现已经找不到了。最后的办法,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打电话给那人的妈妈。  十之八九,那人的妈妈是在家的;十之八九,在那人的家搬了又搬,地址和电话换了又换之后,那人的妈妈,还在原来的地址,保持着原来的电话号码。  我们这一代,都是这样。我们的祖辈,当年也“搬”过。从老远的地方搬向另一个地方,对于安土重迁的华人来说,是件大事。然而落地生根之后,祖辈也就不轻易再搬了。到了我们这一代,搬的条件越来越好,在地址和地址之间,号码与号码之间,身份与身份之间,搬个不停。人生的规律,仿佛就是这种停不下来的迁徙。  “妈妈”除了有上述实际功能,其实还有象征的意味。“妈妈”是生命的源头。妈妈是生命的根本,这“根本”的地址是不会变的。  只要我们愿意记得,也还肯尝试,就能凭借妈妈的地址,妈妈的电话号码,联系那已经在飘浮的迁徙中遗失的自己。  忽然有点遗憾,现实生活中,不变的妈妈的地址和电话,也许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支柱。下一代人,还有几个能拥有不变的妈妈的地址?妈  妈的电话号码?  在女儿婚礼上的讲话  ○贾平凹  我27岁有了女儿,多少个艰辛和忙乱的日子里,总盼望着孩子长大,她就是长不大,但突然间她长大了,有了漂亮,有了健康,有了知识,今天又做了幸福的新娘!我的前半生,写下了百十余部作品,而让我最温暖的也最牵肠挂肚和最有压力的作品就是贾浅。她诞生于爱,成长于爱中,是我的淘气,是我的贴心小棉袄,也是我的朋友。我没有男孩,一直把她当男孩看,贾氏家族也一直把她当做希望之花。我是从困苦境域里一步步走过来的,我发誓不让我的孩子像我过去那样贫穷和坎坷,但要在“长安居大不易”,我要求她自强不息,又必须善良、宽容,二十多年里,我或许对她粗暴呵斥,或许对她无为而治,贾浅无疑是做到了这一点。当年我的父亲为我而欣慰过,今天,贾浅也让我有了做父亲的欣慰。因此,我祝福我的孩子,也感谢我的孩子。  女大当嫁,这几年里,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我和她的母亲对孩子越发感情复杂,一方面是她将要离开我们,一方面是迎接她的又是怎样的一个未来?我们祈祷着她能受到爱神的光顾,觅寻到她的意中人,获得她应该有的幸福。终于,在今天,她寻到了,也是我们把她交给了一个优秀的俊朗的贾少龙!我们两家大人都是从乡下来到城里,虽然一个原籍在陕北,一个原籍在陕南,偏偏都姓贾,这就是神的旨意,是天定的良缘。两个孩子都生活在富裕的年代,但他们没有染上浮华习气,成长于社会变型时期,他们依然纯真清明,他们是阳光的、进步的青年,他们的结合,以后的日子会快乐、灿烂!  在这庄严而热烈的婚礼上,作为父母,我们向两个孩子说三句话,第一句,是一副老对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做对国家有用的人,做对家庭有责任的人。好读书能受用一生,认真工作就一辈子有饭吃。  第二句话,仍是一句老话:“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做普通人,干正经事,可以爱小零钱,但必须有大胸怀。第三句话,还是老话:“心系一处。”在往后的岁月里,要创造、培养、磨合、建设、维护、完善你们自己的婚姻。  今天,我万分感激着爱神的来临,她在天空星界,在江河大地,也在这大厅里,我祈求着她永远地关照着两个孩子!我也万分感激着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婚礼的各行各业的亲戚朋友,在十几年、几十年的岁月中,你们曾经关注、支持、帮助过我的写作、身体和生活,你们是我最尊重和铭记的人,我也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岁月里关照、爱护、提携两个孩子,我拜托大家,向大家鞠躬!  有家真好  ○张抗抗  家,首先是一所房子,有梁柱的支撑和坚实的墙壁。父母是房子的屋顶,可遮风避雨,抵挡冷雪酷日。孩子是房屋的窗户,以便房子里新鲜空气的流通。在这所房子里走来走去的,是许多欢乐的小笑声。门是家与外界的通道,所以家不会与世隔绝。屋顶下,每人各有各的房间,有聚有散,互不干扰。家一定有厨房,可以烧出美味的食物,所以在冬天,家里也是热气腾腾。  家,是一辆汽车,可以送你到很远的地方去。父母是轮换开车的司机,孩子是乘客。到了父母年迈的时候,孩子就当上了司机,父母变成了乘客,大家都觉得这样的安排很合理。  开车的时候必须小心翼翼,不能违反交通规则。一般来说,遵纪守法的人家,像开车一样,不容易出事故。即使车子偶尔有些小故障,平日注意保养,就可以尽量避免损失。还有,车子是需要经常加油的,所以一个家就需要有多多的收入。作为家庭的成员,不能只用油不加油,因为油用完了车子就走不动了。作为乘客的时候,只会消耗油料,那么哪怕经常抽空擦洗汽车,实际也会很觉得安慰的。  家,是一棵大树,在土壤里有很深的根,经风沐雨岿然不动。它把养料输送到枝条和树叶里,然后结果打籽,一代一代延续下去。一个人丁兴旺的大家族,就像大树上筑着许多鸟窝,小鸟唧唧喳喳很热闹的。树很怕蛀虫和白蚁什么的咬噬。台风来了,坚持不住的是有虫疤的树。大树倒下时,在地上留下一个大坑,看了很令人伤心。所以大树需要爱护,整枝打药浇水,件件事情马虎不得。  家,是一首轻音乐,让人心旷神怡。  烦了累了的时候,音乐响了起来,人在外面被那些震耳欲聋的迪斯科摇滚乐轰炸的疲惫的神经,会像丝弦一样放松下来,感觉到有一点陶醉和惬意。轻音乐的演奏不需要庞大的乐队,不像交响乐那么雄壮,于是待在家里的时候,请抓紧时间享受那欢快而轻松的乐曲,它会让人忘记许多不愉快的噪声,然后想一想以前和以后美妙的旋律,日子就像流水一般过去了。  第六章 人生在世  近视着真好(1)  ○赵翼如  记者一身的精华,大致集中在一副好眼力上。精彩见闻往往不是用笔,而是用眼睛写出来的。不幸我视力只剩下0.1,更不幸的是我辞谢了眼镜,居然很原谅很欣赏起这份近视来,怕是不大有救喽!  近视眼有它的绝活儿——擅长省略。  虽“明眼人”现在很出风头;散漫着,兴许别有所得呢?  人总得在一堆目光下活着。有人就忙于服侍人家眼色,且依顺眼色去做人。一个眼色,足以传递或阻止一个喜悦,兴奋那么一回或惊吓那么一回。老那么怯怯地悬着心,活得多紧张呀!  那天我和眯眯各自穿了套新时装。她眼神聚焦,太容易接收四周的反馈信息。有几束不屑的目光投过来,她便觉受了轻蔑,心思跟着凌乱,倒像衣裳本身出了毛病,第二天马上换掉了事。  在一些目光下,人把自己换掉了也会浑然不知。  近视眼可管不得这许多。与其忙着去看别人怎么看,不如省下脑筋欣赏自己衣裳的好看处。这样更可依着心的倾向,去穿自己想穿的。我从不打算聚集公众的视线,却自信总有读得懂的眼光。  噢,近视着真好。  可以从容穿过世人目光。  即便十个人中有九个都不恭维我,第二天我一准照穿不误——擅长省略的人,自然活得更省心。  世界大抵需要些近视眼去调适的。  从0.1看出去的世界,多是写意的、平和的。近视眼在生活中,常常表现出一种恬静的气度。  一些残酷的景况用不着眼睛来辛苦,“模糊”自会拉开一截距离,而距离是一面护心的盾。人生的千灾百难经这面盾一抵挡,一缓冲,会减轻得多。  近视眼很有镇痛的效用。那回家人摔伤住院,我到病房陪夜。邻床皆是动过脑手术的病人,乍一看都睡得安然。半夜,我为寻几粒药掏出眼镜戴上,悚然见到恐怖片镜头,一幕无声的呼天抢地短剧——一个变形脸面突兀作惨烈挣扎状,旋即定格。  眼睛猝不及防。回过神来的头一个反应,是扔开眼镜。  命若琴弦,生死的交替,也就是这么个瞬间。  可眼神经并非高压电缆,怎经得这般磕碰?  亏得我一向模糊,很多天里不见身边惨状,倒也省却不少痛感。且一模糊就健忘,于是经历了那一切,仍不断发现生活中还有赏心乐事。  近视着真好。  近视眼还很有宽容的雅量。  都说新来的毛毛丑得可以,丑成了一只烘山芋,偏偏我怎么看也没那么难看,不过像只鲜茄子,自有其悦目处。因此常和她相与笑乐,玩得不错。  一般人在我眼里,通常要比实际岁数年轻得多。大抵也是因“模糊”擦去了脸上皱纹的缘故。  人人都抱怨楼外那条路肮得不像话,满地是乱泥、水洼、碎石、废纸,叫人踩不下脚。我一眼看去不甚了解,于是,便很看得过去。  活在这样的环境,得有点看得过去的本事。好眼睛往往察细部,分析;近视眼则观轮廓,感受。0.1习惯缩近为远,而“远人无目,远水无波,无山无皴”,碍眼的七高八低,全消失在水天的空白里了。  有点伦勃朗的蚀刻画效果。“画家只需瞬间便勾出窗棂或井上的轱辘”,生动面凸在亮处。不过有时人是不妨糊涂了事的。  何况世上很多东西,本可以眼不到心的。0.1并不干扰灵魂的视觉,动心处仍可一眼挑出来。窗外有棵树,看不清树枝杈杈,只有淡绿的意思,我一眼捕得其“态”,感觉着柔和感觉着它的深呼吸,仿佛读得懂它的心思,它的眼色。叶子絮絮叨叨正向我说个不停……  0.1和大自然充满着温情的对视。  人实在应该平静地活着,像树们。风来,雨来,叶子会睁开迷蒙的眼——它也近视,说:由它去。  不能不说0.1也很吃亏,起码要得罪一批人,还会闹些笑话。朋友迎面走过我毫不理会,自然招骂:“目中无人”,“眼睛长在眉上”,“傲得可以”……弄得我不晓得怎么谦虚才是。  近视着真好(2)  因看什么都浮光掠影,走漏了一些不该错过的人生风景线也未可知。  注定弄不成小说了。小说绝对需要细节,需要投入感,需要对生活“一目了然”。  并且,省略别人目光的同时,也必然被别人的目光所忽略。  而人性深层又蕴藏着一种赢得人赏识的渴望。谁甘于人家眼里真没你呢?  生活是怎么回事?生活大约本来就是这么不明不白。  乌鸦的翅子不见得那么黑,雪花的气色也未必就那么白。  0.1的视线,落在黑和白的相遇处——在光的波动下,颜色互易其位,又被整合在一个模糊的意境里。  近视着真好。  我的眼睛,在悠悠无极的天象中散漫得无边。  去路依旧模糊。但人生免不了这趟差,我会朝那依稀可见处走去,全不问为什么。  由模糊而抵达平静。从平静生出了悟。  我感到天上有一个沉默的注视。  月亮,一个悬念从小就一直挂着——月亮为什么到黑夜才肯睁开眼睛?  此刻恍悟,它不愿掀开夜幕,瞧破太阳底下的一切。  月亮近视得更彻底。它对这个世界没有话说,只用那份高贵的沉默,统摄着浩渺人生。  据说苏格拉底之所以被看成智者,并不是因为他什么都知道,而是因为他在70岁时领悟到他还什么都不知道。  天上那只眼睛流泻着神秘,流泻着一个智者的微笑。  整个紫金山天文台也在接纳着“来自苍穹的直接启示”。  我的视界里,映出一片无色无彩的澄明。  一生何求  ○王开林  船过洞庭时,我为浩淼烟波所感动,昔日褊狭的胸怀中那些郁积不散的忧愁也被水荡涤一尽。感觉自己真正年轻,感觉生命力的奔涌,这是最强烈的一回。  一个人的豪情原不可能在逼仄的斗室里产生,一个人的锐志却往往因为大自然的壮美而激发。  我知道一生中将会有许多坎坷和许多失败,但我还是要迎向命运的重拳,并时刻准备着还击。老船工说,洞庭湖的风浪打坏了一条又一条船,但渔民还是在波涛中出没。一个人与洞庭湖较劲,是需要勇气的,一个人与命运角力,又当如何?浑身裹创,在所难免;踣地不起,也完全可能。我听着死一样的寂静和催命一样的读秒声,无论怎样衰竭,怎样剧痛,都要撑持着站起,在命运狂风骤雨般的拳头下寻找一线生机。正是这样,海明威借桑地亚哥之口说:“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可战胜。”  洞庭湖还太小,当我航行在大海之上,我的精神更加傲岸挺拔。诚然,我们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但我眺望辽远的海空,兀立在波涛之上,那一刻感到了永恒而不惧沧桑。  高扬的灵魂是不会向命运举起降幡的。  现在,年轻人身上的暮气太重了,还没有怎样受挫,就已鸣金收兵。真不知道,这些人的肩头只能承受多少重负。为什么感叹生命短促,功业难就,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为什么自伤身世,认为遍尝了世间诸般苦楚,必要“勘破三春景不长”?  我们知道,一口钟悬挂在树上,用钝重的簧舌去敲打它时,它响遏行云,这样子日久天长地敲下去,钟必然毁坏,但它的生命已化作了铜质的歌声。一口钟不被敲打,日晒雨淋,风霜侵蚀,也必然锈成一堆废铁。似这样哑默无闻地坏死,何如轰轰烈烈地度过一生?  曾经,我在南岳看僧侣做佛课,他们的样子非常虔诚。这些人是被生活打败的人吗?是被命运驱逐出境的人吗?不全是。他们中间不是没有心灰意冷者,但受佛光(尽管这佛光已十分暗淡和微弱)的普照,这样的梦想支撑了他们的整个人生:要求取正果,重归极乐世界。这本就是十分执着的追求。莫非我们还不如这些避世的僧众?  一个人一生要“死”许多回,每一回的死都如蛇的蜕皮,因为此而有新生。蝉蜕是不能相比的,它们将空壳留在枝头,自己也就在陋秋的寒风里凄然绝响。它们抱着悲观的态度,是彻底的失败者。  在阳光下行走时,我想,这阳光可使每一颗心保持着青春,不枯朽,不衰竭。年龄绝不是青春唯一的标志,只有那些充满了理想和热爱的心灵才真正懂得青春的意义。  一生何所求?这个答案肯定因人而异。让我来说:我只要自己的心永远年轻。  这正是生命难以独造的境界。  乐观人生  ○艾明波  乐观之于人生,是浮荡在地平线那袅袅升起的热望与希冀,是普照生灵的不息的阳光,更是寻得一份旷达与美好的铺垫与勇气。  在乐观中撷取一份坦然,你的面前就会盎然多彩;在悲观中摘下一片沉郁的叶子,只能瓦解你积攒的力量。  有两个人同时遥望夜空,一个人看到的是沉沉的黑夜,而另一个人看到的却是闪闪的星斗。这就是乐观与悲观的区别。  在要付出巨大努力和经受众多无奈的尘世之中,守住一种乐观委实不易,那是坚韧的心才能支撑起来的恬淡的风景。  每每见一老者,已年逾古稀,生命的灯光已即将熄灭。然而他,却异常开朗。他说:我天天晨起锻炼是为了证明生命的一种倔强啊!  他常常见到一位跛者,便对他倍加怜爱。而他却告诉他:你若觉得我可怜,那就错了,别以为我失却脚不能走路而生活困苦,我是用心在走路啊!  听到这番言语,感受这种情蕴,我不禁蓦然惊觉:这是乐观给予他们对人生的一种执著。众多的苦难在他们的心头渺然无痕,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让霏霏阴雨覆盖明朗之窗呢?于是我便定眼望一望前面漫长的道路,从容地昂起头来,乐观且自信地说一声:“走!”  人就这么一辈子  ○[台湾]刘 墉  我常以“人就这么一辈子”这句话告诫自己并劝说朋友。  这七个字,说来容易,听来简单,想起来却很深沉。它能使我在软弱时变得勇敢,骄傲时变得谦虚,颓废时变得积极,痛苦时变得欢愉,对任何事拿得起也放得下,所以我称它为“当头棒喝”、“七字箴言”。  ——我常想世间的劳苦愁烦、恩恩怨怨,如有不能化解的,不能消受的,不也就过这短短的几十年就烟消云散了吗?若是如此,又有什么解不开的呢?  人就这么一辈子,想到这句话,如果我是英雄,便要创造更伟大的功业;如果我是学者,便要获取更高的学问;如果我爱什么人,便要大胆地告诉他。因为今日过去便不再来了;这一辈子过去,便什么都消逝了。一本书未读,一句话未讲,便再也没有机会了。这可珍惜的一辈子,我必须好好地把握它啊!  人就这么一辈子,你可以积极地把握它;也可以淡然地面对它。想不开时想想它,以求释然吧!精神颓废时想想它,以求感恩吧!因为不管怎样,你总是很幸运地拥有这一辈子,不能白来这一遭啊!  不要让篮子空着  ○赵 云  沙滩上撒满了闪亮的贝壳,像是掉了一地的繁星。  那孩子捡起一个贝壳看看,随手就把它丢弃。他已经寻找了一个下午,始终没有找到他心目中那最美丽,最稀罕的贝壳。  夕阳把海和天渲染成一片深深的紫色。他的友伴们快乐地哼着歌儿,提着满满一篮子的贝壳。只有他仍孤独地拖着长长的影子,在海滩上茫然地找寻。海浪喧哗着卷上来,洗去了印在沙上的小小足迹,他手中的篮子仍然空着。  这是小时候听到过的故事,已记不清孩子们捡拾的到底是贝壳还是别的。但这故事蕴含的哲理却常常使我深思。那孩子心目中最美丽最稀罕的贝壳,象征着人们心中一个悬空的目标。在人生的海滩上,晶莹璀璨的贝壳散布在我们的四周。然而,当我们被那唯一的、悬空的目标所眩惑,我们将如那孩子一样,无视于海滩上闪亮如繁星的贝壳,也失去了捡拾贝壳过程中的乐趣。  当别人快乐地哼唱着生命之歌,提着充实的篮子走向归途时,那一心向往着要找寻到最完美贝壳的人,将怅惘地提着空的篮子,拖着长长的身影,在夕阳中孤独地寻找。  心理学家埃里克松在他的人格发展学说中,认为人们在五十岁左右,将会回首检视已走过的人生,如果在过去的发展阶段得不到满足,他将对这一生感到失望,往前看去,已经时不我予,颇有不堪回首的意味了。从其他方面来看也是如此,散布在我们四周的贝壳也许不是最完美、最珍贵的,但它们是实在的。经过了细细的挑选,捡起来,在海水中把它洗得闪闪发亮,然后轻轻地放进篮子,一点一点地装满,内心的愉悦和满足也随着一点一点地升起。  假如一心一意,只想着要找到“最完美”的贝壳,等到夕阳西下,海浪冲去了印在沙滩上的足迹,回首检视手中的篮子,也许会失望地发现篮子仍然空着。  流泪的苦瓜  ○陶唯倩  泥土是有一点脾气的,这是苦瓜告诉我们的。苦瓜曾经有一个动听的名字:锦荔枝。  望文生义,苦瓜的容貌、滋味应该与荔枝相差不远,但天妒红颜,泥土公公在苦瓜地里睡觉的时候做了一个噩梦,就发脾气,让锦荔枝变成了苦瓜。苦瓜流泪了——为命运的不测。  同是攀缘性蔬菜,苦瓜也像南瓜和丝瓜那样爬藤开花,但苦瓜开的是什么花呀!淡黄色的花朵很小,在阳光下极易被忽视,花瓣张牙舞爪呈锐角形,还散发出一股黏腥的气味。不艳丽不芬芳的苦瓜花,连蝴蝶、蜜蜂都不愿光顾。看到南瓜、丝瓜的藤蔓下一片热闹的嗡嗡声,苦瓜流泪了——为不公平的待遇。  长大成熟的苦瓜满怀热情走进菜场,不幸的是,它再一次遭遇冷眼:对习惯了甜蜜生活的都市人来说,他们不喜欢苦瓜,喜庆宴席上,苦瓜是不能上桌的——大吉大利的好日子,来一盘“苦”味岂不是很扫兴?苦瓜悲愤难抑:我身体里维生素含量丰富,虽味苦但性寒,能消暑去热气。但人们听不进苦瓜的争辩,苦瓜潸然泪下——餐桌之大,为什么容不下一只诚实的苦瓜!  苦瓜入馔,可以炒肉丝,焖火腿,但苦瓜很少直接下锅,要么先在开水里滚一道,要么用盐腌上片刻。被扼杀生机的苦瓜再一次伤心落泪——它是多么渴望在油锅沸腾的瞬间辉煌一次啊!  从幼年到少年,从青年到老年,苦瓜一直在流泪;它的表皮斑驳凹凸,布满颗粒,那是一滴滴泪水凝固而成的。哭到最后,苦瓜的颜色由黄转红,身体如花朵一样绽放开来,味道也变得格外甘美——苦瓜用它生命中最后一滴泪水来证明自己是美丽的、甘甜的、鲜艳的!  回望人生,其实就像一只苦瓜,很多人都是先苦后甜,生命的色彩在暮年灿烂。人生尚如此,为什么不能对苦瓜宽容一些呢?  但愿苦瓜不再流泪。  淡淡一点的……  ○赵丹健  淡淡一点的花儿很鲜。少年将散着淡淡一点芳香的玫瑰送到少女手中时,装满少女心房的除了花香,还有很多,很多……  淡淡一点的天空很高。没有朵朵云彩,没有蓝得逼眼的鲜亮,只是淡淡的,灰中有蓝,蓝中含灰,眼望着天,心里便有一个比天还广阔的世界。  淡淡一点的裙衫很俏。走出如花的人群中,总有那么些女孩让人不断回首,没有红装绿裹的耀眼,风中飘逸的蓝衫紫裙,摇出一身的青春,一派的清纯。  淡淡一点的微笑很醇。孩子见到陌生人,总会藏在大人的背后,然后悄悄地露出半边脸,淡淡的笑意,很自然地从眼中从嘴角流露出来,此时,客人已自然地喜欢上了孩子。  淡淡一点的友情很真。广播里传出了朋友为自己点的歌,卡片上载着朋友为自己许的愿,案头上多了一盆朋友为自己选的花,一切都已尽在不言之中了。淡淡一点的恋情很醇。只是寄上几句淡淡的问候,只是眼波里流动着淡淡的依恋,只是默默在同行,走在大海边,走在田野里,走在大街中,走在人生的每一段路上……总是那么淡淡的,却又那么浓浓的。  淡淡一点的忧愁很清。不会有成就大事时的兴奋不已,不会有奢望不及时的痛苦不止,心底流淌的是一道透明的溪流,静静的,清清的,善意的些许的凉意。淡淡一点的孤独很美。暂别喧闹的人群,善意的或恶意的。独洒阳光之中,独坐月光之下,独享音乐之韵,独听心灵之声。无所羁绊,无所依存,也无所顾忌。大海的上空是自由翱翔的海燕,飞得很高很远……  淡淡的,只是那么淡淡一点的,过去,现在与将来,人生的画卷轻轻地描绘,绘出天,绘出山,绘出水;绘出落下的泪,绘出展开的笑……  都用那淡淡的笔画,随着那淡淡的颜色,人生的佳境便在这淡然悄然而生了。  微不足道的事情  ○周国平有一个善于反省的人,在他生命中的某一天,突然省悟到自己迄今所做的全是。他想到生命的短暂,不禁为自己虚度了宝贵的光阴而痛心。于是他发誓用剩余的生命做成一件最有价值的事情。许多年过去了,他一直在寻找那件足以使他感到不虚此生的最有价值的事情。可是,他没有找到。结果,他什么事也没有做,既没有做微不足道的事情,也没有做最有价值的事情。  终于有一天,他又一次反省自己,不愿再这样无所事事地生活。人活着总得做点什么,既然找不到最有价值的事情,就只好做微不足道的事情。所以,现在他怀着一种宿命的安乐心情,做着种种微不足道的事情。  面对得到  ○曹明华  谁说过的?在你得到什么的同时,你其实也在失去。  得到。我们的得到总也是具体的,有形的,有限的。比如友情,你得到的其实是许多种之一,而在想像中、在得到前才是无限的,才拥有无限多的可能。  尽可能丰富的人生,也只是人生的一种,你无疑是失去了关于单调人生的那份体验。长年累月就只有那么稀少的几位朋友,闭门静守的习惯,每每黄昏独自漫步的滋味,又将是怎样的呢?  当我们呱呱落地什么都不拥有时,我们是无限的,我们面对无穷多的可能。当这个小生命穿上了第一件肚兜的刹那,就决定了他第一次只穿它而不是穿任何其他的,就失去了第一次“其他”的机会,就破坏了他的第一次无限感。  在青春期前,关于“爱”的可能也是无限的。当你得到了一个具体的爱人,便凝固了其余的可能。而当你有了一大堆爱人,可任你将感情随意抛洒之际,你甚至更惨,你肯定是失去了毕生只爱过一个人的全部体验(像许多美丽的故事所描写的那样),而且这种可能再没有了。  每天每天,我们都在失去。为了不失去,我们延续决断的时间。  无限感对我们说——  你可以是……  你可以是……  你可以是……  我们以踌躇不决来守住我们的无限感,可是时间不放过我们。生命在催促我们,甚至可以向我们收回!连踌躇不决的权利都最后失去。  当我们已完完全全踏入了成人的行列,做小孩子时所拥有的万般选择的可能的感觉当然也最后失去,最后失去了。  为什么追求时的心境不同于得到后的心情?为什么会“不过尔尔”?  ——当一个渴望达到之际,那份无限感也随之结束了。  从“你可以是”的也许,到“你就是”的肯定,从也许到肯定直到一种具体的有限的可触摸的肯定,我们所拥有的空间就这样大大缩小……  是啊,你说你要举行的是一个豪华的婚礼,那么我说你至少失去了另一种机会——在荒凉的沙漠、发际上只能插一束芹菜的婚礼!你又诡谲地眨下眼说,假如,我两次都拥有呢?那更简单了,我都不用说,你失去的是只和一个人白头偕老的情感。人总在失去。  明天,就是我的生日了。25岁,在我生命的历程里是一个重要的时刻。  好在,我懂得了,一个人只能选择一种生活。“很可能丰富的人生也只是一种人生”……骚动不安的心就此宁静下来。我终于屈服于生命的局限,在这一屈服面前,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实,当我满心倔强、不甘愿承认这件事实时,我空虚,面对茫茫然可供选择的世界不知所措,对得到的一切都不满意!因为每一次得到都在加重我的失落感……而现在,独自坐在这儿,眼前是一汪碧绿的池水,望着对岸那棵尖尖的宝塔松,我出奇地安静了。  人生只有使用权  ○吴 汾  人的一辈子会走进很多误区。其实,走进误区也没什么可怕,可怕的是人明明走进了误区,还不知自己错在哪里,结果一路错误地走下去……人生,很像下棋。围棋大师吴清源先生讲过这样的话:下围棋就是两个人接连地犯错误,犯得大的,犯得多的输棋。人生亦如是。  人生的误区有很多,关乎财富,关乎生命,关乎价值。有些地方看似平地,实为陷阱;有时你以为这条路最便捷,其实却该走另一条路。比如,我们买房子。我们取出全部家当,还要向银行借上许多钱,终于拥有了产权证上写有自己名字的房子,以为这套房子的所有权是自己的。其实,我们错了,在关乎房子的所有权问题上,几乎所有的买房人思维都走入了一个误区,产权证上已经明确无误地告诉你了,你拥有的“产权”只是70年,也就是说,你只有70年的使用权。想开了其实无所谓,比70年再长又怎么样呢?70年以后几乎现在所有的买房人都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了。  台湾花莲有个证严法师,她的“人生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一语,我以为足以警醒我们在自己人生的棋盘上少出几招坏棋。细想起来,对呀,人生里哪样东西是我们真正拥有的啊?好像还真的没有。我们不敢说我们拥有自己的生命,因为你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没有人和你商量,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没有人提前告知。失利、疼痛、疾病、失恋,许多不好的东西不是你选择放弃就可以放弃的,那么,在归你使用的几十年人生里,尽可能地享受你的每一餐饭,每一杯茶,每一段爱恋,每一份亲情甚至每一阵清风和每一次细雨。一切的一切早晚都是人家的,所以,安享你眼前的一切,千万别为别人的东西着急。我们不能说我们拥有多少多少的物质财富,穷人不用说,富人也不该说。上市公司的老板有钱,当然,他也只是拥有这些钱的使用权,他得帮人管钱,还要帮人花钱,没管好没花好的例子也不是没有啊。从有钱人变成没钱人或变成阶下囚的事儿还少吗?一张钞票就很能说明点什么:这张钱放在你的钱包里是你的钱,呆在她的钱包里是她的钱;你用这张钞票买杯可乐你享受了清凉,她用这张钞票换回支口红感受了美丽。钱,你只有使用了,把它花出去,它才是钱哪。  因常觉世事浮躁,便愿找一些静心静思的哲人哲语三省吾身,其中“人生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一句总是能让我在很多时候把心静下,并心安理得坦然面对一切。人活一生,命有长短,运有好坏,财有多少,心安才能使好它们。  何为人生  ○老 宣  什么是人生?  人生就是“离了母腹向坟墓里行进的路程”。少亡的就是这条路短,老死的就是这条路长。所谓命好的,就是这条路平坦,命苦的,就是这条路崎岖。在这条路上,老老实实走的,就是君子,争争斗斗走的,就是小人。不论你怎样走,你也不能不走入坟墓。  人生就是碰钉,碰一回钉子,长一分见识,增一分阅历,做的事愈多,碰的钉子愈多。没有碰过钉子的人,必是没有做过事的。不过,聪明人能因别人碰钉子,而增见识而长阅历,糊涂人虽碰了钉子,还不知是钉子,必待左碰右碰,碰得体无完肤,还不知钉子的厉害。  徐守揆说:“人生而为人,则直为人。”那么,就不必考究“人是由什么东西变的”。纵然是神造的,现在既不是神而是人,就当尽人道。纵然是兽化的,现在既不是兽而是人,就不应当学兽行。  人一生的大毛病,多是对别人的事,看得明明白白,对自己的事,认得糊糊涂涂。因为有这个毛病,所以世上闹得乱七八糟。假若能将这毛病反过来,世界必能风平浪静。可惜,人性不能改,世界也就没有安宁的日子。  人的一生,不只是当祖父的孙子,父亲的儿子,儿子的爸爸。  这三样的程序,虽然全做到了,与普通动物传种的义务,也没有什 么高超的分别。人总须在立德、立功、立言三件人生最大的职务上,做到一样,才不污辱这个人字。  人若先将自己明白透了,世上一切物理人情,无不迎刃而解。  若对自己还不了解,纵能读古今的书,观遍天下的事,也不过是模模糊糊,得不着实在。世界就如同一本大书,自己就是全书的提要。  古时的好人,类如岳飞杨继业,未必有后,可是现在仍有人认他们为祖先。古时的坏人,类如秦桧吴三桂,未必绝种,可是现在就没有人敢认是他们的子孙。可见人生几十年,富贵权势,不过是一时的荣华。若把将来为祖先的资格混丢了,实在是一件可哭的事。  给生命一个弧度  ○程应峰  一天,我突发奇想,试图将一张单薄平滑的纸张在桌面上竖起来,可我花了好半天功夫,都没有达到目的。后来我无意中将纸卷成筒状在手上把玩,过后将纸展开,发现这张纸形成了一个不易消除的极小的弧度,我再将纸往桌子上竖放时,很轻易地就将它竖稳了。显然,纸能够竖起来的原因,就是因为它具备了一个小小的弧度。  弧度的存在拓展了它的支撑面,扩大了它的平衡点,让纸张的竖立具备了更大的可能。  如果是一根宁折不弯的筷子,要让它在光滑的桌面上竖起来恐怕更为不易,对筷子来说,筷子头那么大的平衡点是与生俱来、无法扩展的,要实现筷子的竖立,除非附带其他的外在条件,比如底部的粘贴,外在的支撑,或是将其插入泥土或沙子之中。筷子的属性决定了它很难有自己的弧度,所以它很难像那张纸一样可以靠自身的弧度站立起来,这正是它不容乐观的地方。  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性情耿直,不折不弯的人,再怎么有才气,再怎么有能耐,在人生旅途上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常常会更多一些;相反,一个能屈能伸、能进能退的人,在其他方面可能是平庸的,但很多场合他却如鱼得水,显得收放自如,游刃有余。他的人生优势,正是恰到好处地给自己的生命提供了一个可以立起来的弧度。  给生命一个弧度,人生就赢得了更多可以站立起来的机会。  烦恼的根源  ○[香港]林燕妮  人类的烦恼根源,不是做人,而是“我想变成什么”。  自会说话开始,便有大人问:“你长大后希望做什么啊?”  从那一刻起,小孩子便以为人必须要成为另一种东西。  再加上自小学起,作文题目必定有:“我的志愿”——  我要做医生,我要做律师,我要做护士,我要做总统……  一出生的训练,并非自自然然地做个人,而是做另一种有目标的生物。  踏进社会后,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更多了,成为医生的,想做最好的医生;成为商人的,要赚比别人更多的钱;连本来养性怡情摇摇笔杆的,都心里紧张焦躁,为什么某某比我出名?为什么某某的书销量比我好?  不禁叹句:人啊人,你到底还想变成什么呢?  老虎只做老虎,猪只做猪,鸟儿只做鸟儿,所有的生物都在做自己,只有人类不做自己。  想成为什么而成为不了,便烦恼失望。  原始人大概不会失眠,原始嘛!  狼也不会忧心,更不会想及好坏,天天问自己:“我是只好狼还是坏狼?”  人类怎么看狼,老虎怎么看狼,它才不理呢!动物吃饱了肚子便悠然自得,想睡便睡去。  人几时才会做人?  人生如诗  ○林语堂  我以为,从生物学角度看,人的一生恰如诗歌。人生自有其韵律和节奏,自有内在的成长与衰亡。人生始于无邪的童年,经过少年的青涩,带着激情与无知、理想与雄心,笨拙而努力地走向成熟。  后来人到壮年,经历渐广,阅人渐多,涉世渐深,收益也渐大。及至中年,人生的紧张得以舒缓,人的性格日渐成熟,如芳馥之果实,如醇美之佳酿,更具容忍之心。此时处世虽不似先前那么乐观,但对人生的态度趋于和善。再后来就是人生迟暮,内分泌系统活动减少。若此时吾辈已经悟得老年真谛,并据此安排残年,那生活将和谐、宁静、安详而知足。  终于,生命之烛摇曳而终熄灭,人开始永恒的长眠,不再醒来。  人们当学会感受生命韵律之美,像听交响乐一样,欣赏其主旋律、激昂的高潮和舒缓的尾声。这些反复的乐章对于我们的生命都大同小异,但个人的乐曲却要自己去谱写。在某些人心中,不和谐音会越来越刺耳,最终竟然能掩盖主曲;有时不和谐音会积蓄巨大的能量,令乐曲不能继续,这时人们或举枪自杀或投河自尽。这是他最初的主题被无望地遮蔽,只因他缺少自我教育。否则,常人将以体面的运动和进程走向既定的终点。在我们多数人胸中常常会有太多的断奏或强音,那是因为节奏错了,生命的乐曲因此而不再悦耳。  我们应该如恒河,学她气势恢宏而豪迈地缓缓流向大海。  人生有童年、少年和老年,谁也不能否认这是一种美好的安排。一天要有清晨、正午和日落,一年要有四季之分,如此才好。人生本无好坏之分,只是各个季节有各自的好处。如若我们持此种生物学的观点,并循着季节去生活,除了狂妄自大的傻瓜和无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谁能说人生不能像诗一般度过呢?莎翁在他的一段话中形象地阐述了人生分七个阶段的观点,很多中国作家也说过类似的话。奇怪的是,莎士比亚并不是虔诚的宗教徒,也不怎么关心宗教。我想这正是他的伟大之处,他对人生秉着顺其自然的态度,他对生活之事的干涉和改动很少,正如他对戏剧人物那样。莎翁就像自然一样,这是我们能给作家或思想家的最高褒奖。对人生,他只是一路经历着、观察着离我们远去了。  守住人生的底线  ○王 蒙  老子讲的无为实在是深刻极了美妙极了,那是因为人的各种各样的轻举妄为胡作非为无效劳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自讨苦吃的为太多太多了。也许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有大贡献大创造大德行大智慧,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尽量少做那种连常识都违背了的坏事与蠢事。  第一,不要反科学、反常识、违反客观规律地一厢情愿地为即蛮干的“为”。如企图用群众运动来破百米短跑的世界纪录。  第二,不要为了表白自身的需要而乱为。我写过一篇微型小说,说是一个老人病了,他的几个孩子纷纷为了表达孝心而找一些江湖术士给老爷子治病,结果把老爷子吓跑了,即此意。  第三,不要过度地为。为办成一件事也许你需要找15个人帮忙,但如果你找了1500人呢?只能引起大反感、大麻烦,反而办不成了。  第四,不要斤斤计较地为,不要得不偿失地为。你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大动干戈,徒贻笑大方,至于造成的后遗症更是不堪设想。  第五,不要为那些丢人现眼的事,如钻营、吹嘘、卖弄、装疯卖傻……  第六,不要张张扬扬、咋咋呼呼地为。如一般写作人都是愿意自己的东西发在大报大刊上,更愿意发在头版头条上。但我对自己的探索性的东西,都特意寻找小报小刊上发,并特别关照不得发头条。我对于获得三等奖或不获奖也特别心安理得,无他,有利于平衡,有利于你过别人也要好好过也。  第七,可以树立远大目标,以求自己有所作为,但也可以调整与修改目标,不“为”那种已经被多次证明“为”也“为”不成的事。如发明永动机之类。  其他属于“无为”范畴里的注意事项还多着呢,如不投机取巧,不感情用事,不忽冷忽热,不滥发脾气,不标榜自己,不整人害人,不算计得过于精明,不预报自己即将取得惊人成就。总之,也许我们无法为众人设计规定出谁谁应该为什么做什么的蓝图,因为各种人条件、处境、志趣、价值选择是太不同了,正常情况下应该允许这种不同这种多样性。我们不可能建议人人成为炸碉堡的烈士,就像不能建议人人成为赚大钱的企业家;我们无法建议人人都去搞发明创造,就像无法建议人人都去当一辈子老黄牛。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建议他们不要去做什么,不要去做蠢事坏事,不要去做愚而诈的事,不要去做逞一己之私愤而置后果于不顾的不负责任的事等等。  人生苦短,百年一瞬,我们无法要求大家都有一样的成就,却可以希望人都不把生命和精力,把有限的时间放在最最不应该有的行为上。没有这些本应该没有的行为,没有这些劣迹和笑柄,没有这些罪过和低级下作,即使你的成就极有限,起码你还是正直地正确地正常地从而是心安理得地度过了一生。你回忆起自己的一切的时候至少不必那样惭愧那样羞耻那样懊悔。一个人的一生,应该从正面要求自己达到这个,做到那个,得到那个,感到那个等等。同时,也许更重要的是树立反面的界限,即不可这样,不得那样,摆脱这样,脱离那样。如此这般,也许你的人生反而更清晰更明朗了,你将得到更多的光明与智慧,离开黑暗与愚蠢的苦海。那有多么好!  渐(1)  ○丰子恺  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菲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在不知不觉之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血一年一年地、一月一月地、一日一日地、一时一时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渐进,犹如从斜度极缓的长远的山坡上走下来,使人不察其递降的痕迹,不见其各阶段的境界,而似乎觉得常在同样的地位,恒久不变,又无时不有生的意趣与价值,于是人生就被确实肯定,而圆滑进行了。假使人生的进行不像山坡而像风琴的键板,或do忽然移re,即如昨夜的孩子今朝忽然变成青年;或者像旋律的“接离进行”地由do忽然跳到mi,即由朝为青年而夕暮忽成老人,人一定 要惊讶、感慨、悲伤,或痛感人生的无常,而不乐为人了。故可知人生是由“渐”维持的。这在女人恐怕尤为必要:歌剧中,舞台上的如花的少女,就是将来火炉旁边的老婆子,这句话,骤听使人不能相信,少女也不肯承认,实则现在的老婆子都是由如花的少女“渐渐”变成的。  人之能堪受境遇的变衰,也全靠这“渐”的助力。巨富的纨绔子弟因屡次破产而“渐渐”荡尽其家产,变为贫者;贫者只得做佣工,佣工往往变为奴隶,奴隶容易变为无赖,无赖与乞丐相去甚近,乞丐不妨做偷儿……这样的例,在小说中,在实际上,均多得很。  因为其变衰是延长为十年二十年而一步一步地“渐渐”地达到的,在本人不感到什么强烈的刺激。故虽到了饥寒病苦刑笞交迫的地步,仍是熙熙然贪恋着目前的生的欢喜。假如一位千金之子忽然变了乞丐或偷儿,这人一定愤不欲生了。  这真是大自然的神秘的原则,造物主的微妙的工夫!阴阳潜移,春秋代序,以及物类的衰荣生杀,无不暗合于这法则。由萌芽的春“渐渐”变成绿阴的夏,由凋零的秋“渐渐”变成枯寂的冬。我们虽已经历数十寒暑,但在围炉拥衾的冬夜仍是难于想象饮冰挥扇的夏日的心情;反之亦然。然而由冬一天一天地、一时一时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移向冬,其间实在没有显著的痕迹可寻。  昼夜也是如此:傍晚坐在窗下看书,书页上“渐渐”地黑起来,倘不断地看下去(目力能因了光的渐弱而渐渐加强),几乎永远可以认识书页上的字迹,即不觉昼之已变为夜。黎明凭窗,不瞬目地注视东天,也不辨自夜向昼的推移的痕迹。儿女渐渐长大起来,在朝夕相见的父母全不觉得,难得见面的远亲就相见不相识了。往年除夕,我们曾在红蜡烛底下守候水仙花的开放,真是痴态!倘水仙花果真当面开放给我们看,便是大自然的原则的破坏,宇宙的根本的摇动,世界人类的末日临到了!  “渐”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使人误认其为恒久不变。这真是造物主骗人的一大诡计!这是一件比喻的故事:某农夫每天早晨抱了犊而跳过一沟,到田里去工作,夕暮又抱了它跳过沟回家。每日如此,未曾间断。过了一年,犊已渐大,渐重,差不多变成大牛,但农夫全不觉得,仍是抱了它跳沟。有一天他因事停止工作,次日再就不能抱了这牛而跳沟了。造物的骗人,使人留连于某每日每时的生的欢喜而不觉其变迁与辛苦,就是用这个方法的。人们每日在抱了日重一日的牛而跳沟,不准停止。自己误以为是不变的,其实每日在增加其苦劳!  我觉得时辰钟是人生的最好象征了。时辰钟的针,平常一看总觉得是“不动”的;其实人造物中最常动的无过于时辰钟的针了。  日常生活中的人生也如此,刻刻觉得我是我,似乎这“我”永远不 变,实则与时辰钟的针一样的无常!一息尚存,总觉得我仍是我,我没有变,还是留连着我的生,可怜受尽“渐”的欺骗!  “渐”的本质是“时间”。时间我觉得比空间更为不可思议,犹之时间艺术的音乐比空间艺术的绘画更为神秘。因为空间姑且不追究它如何广大或无限,我们总可以把握其一端,认定某一点。时间则全然无从把握,不可挽留,只有过去与未来在渺茫中不绝地相追膛而已。性质上既已渺茫不可思议,分量上在人生也似乎太多。  渐(2)  因为一般人对于时间的悟性,似乎只够支配搭船乘车的短时间;对 于百年的长期间的寿命,他们不能胜任,往往迷于局部而不能顾及全体。试着乘火车的旅客中,常有明达的人,有的宁牺牲暂时的安乐而让其座位于老弱者,以求心的太平(或博暂时的美誉);有的见众人争先下车,而退在后面,或高呼“勿要轧,总有得下去的!”“大家都要下去的!”然而在乘“社会”或“世界”的大火车的“人生”的长期的旅客中,就少有这样的明达之人。所以我觉得百年的寿命,定得太长。像现在的世界上的人,倘定他们搭船乘车的期间的寿命,也许在人类社会上可减少许多凶险残惨的争斗,而与火车中一样的谦让,和平,也未可知。  然人类中也有几个能胜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寿命的人,那是“大人格”,“大人生”。他们能不为“渐”所迷,不为造物所欺,而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故佛家能纳须弥于芥子。中国古诗人(白居易)说:“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英国诗人(B1ake)也说:“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  你与我  ○蒋 芸  黎巴嫩诗人,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先知》的作者纪伯伦,某次与他的助手兼女友聊天,他要她举出七个自己认为最深刻,最值得牢记的词来,她想了半天,只说出了五个词:上帝、生命、爱、美、大地。  而纪伯伦的补充是:一定再要加上两个词,一个是你,一个是我。如果没有你和我,其他的一切皆成虚幻,我不妨这样加上去:你、我、上帝、生命、爱、美、大地。  不要以为这只是情人之间的卿卿我我,有你有我之类的梦呓。看人的一生,自来到这个世界后,便在不断地追求,从你,从我,从自己出发,享受着生命中赋予我们的一切。  而我们的一生将过得如何,是好是歹也从自己一心的决定,一心的决定也等于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生命向我们展示的是真、善、美,是智慧的结晶,是无穷无尽的宝藏,在我们有生之年的每时每刻,都可以自由地享受着——除非,除非你失去了自由,失去了生命。  上天给了我们太多的礼物,贪心的人却不满足,只因一念之差,放弃了原来可以享受的一切,金钱也买不到的一切。贪念如毒瘤,衍生出无数只罪恶的手,每一只手都可以推自己跌入万丈深渊。你与我这两个词为什么这样重要,只因为生命的决定权在你,也在我。你可以决定此生清清白白做人,自由自在地在阳光下享受你的人生,我也可以决定做不道德、不义的事,在黑暗中交易,见不得光。你的回报是充满星光、月色、满目耀眼生命的健康人生;而我的回报是以黑暗换黑暗,此生永远在黑暗中忏悔,让良心啃啮着自己的余生——那是指在曝光以前的罪恶,一旦曝了光,那更是无穷无尽身败名裂之后的囹圄生涯。  你与我,你怎么选择?这短暂的一生!  你与我,我怎么选择?这短暂的一生!  唱一首简单的歌  ○[台湾]罗 兰  我好闷!我想唱个歌给你听听。  我要唱一首简单的歌、快乐的歌、自然的歌、天真的歌,像清溪的水或山上的泉;像一只麻雀随意的啁啾,或一只燕子无忧的呢喃。  哦!不,它应该什么也不像,它只是一首简单的歌。  我从前常常唱歌,但后来就很少唱。好像起先是我发现没有人要听我的歌,后来我就没有心情再去唱,到现在,我觉得好像自己早已哑了。  我从前一直很不喜欢那些只念书而不唱歌的人。他们那么郑重其事地、勇往直前地求学问,他们从来不觉得唱歌有什么意思,而我只是喜欢歌唱。我不得已的时候才念书,而我一天到晚都在唱歌,所以我常常都很快乐。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就很少唱歌了。我想,那大概是因为我最想唱歌给他听的人,不喜欢听我唱;而且他笑我不会唱他所喜欢听的歌。我想,一定是因为这个缘故,我才没有心情唱歌的。  不唱歌,我的生活就只剩下了呆板冷硬的工作。我看了好几本书,每本书都充满着道貌岸然、自命不凡,打算一手遮天的这思想、那思想,这哲学、那哲学。每本书中都充满着看似意义严格,实际上是含混不清、毫无意义的抽象字句。那些写书的人把自己提出生活之外,提出常识之外,在那里说着一些他自己发明的话。因为他是疯子,所以他希望全世界的人都变成疯子;因为他是被亏待者,所以他希望全世界的人都感到自己被亏待;因为他狂妄,所以他希望全世界的人都做他的臣民。他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思想是全世界人们的先知——知道宇宙的奥秘,生死的真义。却没有一个人开颜笑笑,来唱一首歌;没有一个人开颜笑笑,来画一幅画;也没有一个人颂赞他们所置身的这个大地与头上的天空,没有一个人告诉我,他身边有一朵娇羞的小花,或一只活泼的小鸟。他们都拼命地把自己逼出这世界,都愚不可及地在那里问:“我们为什么生?”“我们从何而来?” “我们往何处去?”他们相信“吃穿生育、勤劳奋斗都是荒谬”而又不肯自杀,只是瞪着痴愚的白眼,怀疑阳光和空气,割裂小鸟与花朵。他们有人说“这都是毫无意义的元素的组合”,有人说“这都是人类被欺骗的幻觉”,有人说要“反抗”,反抗生命,也反抗死亡,而他却从未逃出生命和死亡。  他们找出一些最冷僻的词句来试图解释或剖析这个世界,其实,他们不知道,假使世界无意义,那字句也就根本不会有意义。假使世界需待解释,他的那些字句就更需待解释。他们不想到自己只是宇宙中一个小小的微粒,微粒不可能控制宇宙或扭转宇宙。  我多希望那些人们把他们自命不凡的僵直的头颈转动一下,把他们高傲不屑的眼光低垂一下,醒悟到自己是活在这个地球上。我们由土地喂养,被大气包含,我们何不把分析解剖否定这世界的心情,用来爱和建设并肯定这世界?  我们生而为这世界的一个微粒,一切我们对这世界的反应皆是自然而且必然。我们由这片大地滋生,我们必然适合而且适应这片大地。个体的生命既由大地赋予,个体的死亡也只不过是归返本真。  人生是真实,理论才是最荒谬!  所以,我要用这首简单的歌来赞颂我的世界。它是这样欢跃而又静默,这样丰富而又单纯,这样从不夸大,而却真正辽阔无边、亘古长存。  我快乐,我这样唱。  我愁苦,我也这样唱。  我爱这世界,但我不必反抗死亡。因我知道,我死后,我的世界还活着,我只是回到那滋生喂养我的可亲的泥土。  要慎防那些把世界切片放在显微镜下端给你看的人,要了解他们是何居心!  要了解,当他用郑重夸大而冷酷的办法,冰冻了你的爱心,吓退了你的胆气之后,他自己却正好可以跨大一步,去享受他脚下的世界——吃美味、饮佳酿、穿华服、享盛誉,并且恋爱,并且结婚,然后志得意满地庆贺自己因狂妄浮夸而将会史册留名。  边缘人  ○刘锡诚  人有不同的活法。对个人而言,各有各的追求;对社会而言,各有各的贡献。  进入权力中心,是一种生活追求,也是一种人生欲望。但仅从人生欲望这一精神层面来阐释,似乎还嫌不够,起码忽略了物质层面的因素。进入了权力中心的人,自有许多政治的、物质的、名誉的利益和乐趣。唯其有利益、有诱惑、有乐趣,才滋生出形形色色的手段,供那些千方百计想往权力中心部位钻的人玩弄。进入权力中心的人,也许能够比普通人有更多的机会左右一个城市、一个乡镇、一个单位的历史,但也伴随着许多的烦恼和风险,曾在历史上和现实中演出过多少令人扼腕的悲喜剧。  也还有另一种活法。那就是甘愿做个边缘人。历史上,有才华、有思想、有学识、有能力而称自己无能,甘居边缘者,多有人在。相传东汉严光少年时与光武帝刘秀一同游学,刘秀即位后,严光隐居不见。刘秀数次遣使请他,并拜为谏议大夫,而严光坚辞不就,一生耕钓于桐江之滨。严光拒绝到东汉王朝的权力中心去做官,而甘愿在桐江之滨躬耕垂钓,做一个边缘人,其高风亮节倒也受到后人景仰。在现代作家中,也有许多有做官甚至做大官机会而拒绝做官,甘愿做个无权无势、穷困清淡的文人。  真正的文人多自谦,戒浮躁,胸怀平常之心,甘为边缘人。  粗茶淡饭,布衣裘褐,倒可以冷眼洞察社会,静观人生百态,写出多少能够传世的作品来。  战士和苍蝇  ○鲁 迅  Schopenhauer说过这样的话:要估定人的伟大,则精神上的大和体格上的大,那法则完全相反。后者距离愈远即愈小,前者却见得愈大。  正因为近则愈小,而且愈看见缺点和创伤,所以他就和我们一样,不是神道,不是妖怪,不是异兽。他仍然是人,不过如此。但也唯其如此,所以他是伟大的人。  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现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战死了,不再来挥他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  的确的,谁也没有发现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  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7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