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你不知道的自己-3

作者:曾奇峰 字数:45176 更新:2023-10-08 19:09:10

提到命运,就让人想到存在于我们的身体和心灵之外的某种神秘力量,它主宰着我们生命中的一切,可以让我们幸福或者痛苦、成功或者失败。在命运的面前,我们的努力总是会显得软弱和微不足道。命运真的是一种外在的力量吗?它真的神秘得不可探知吗?一百多年前,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在对他的孩子的观察中发现,孩子在经历了一件痛苦或者快乐的事件之后,会在以后不自觉地反复制造同样的机会,以便体验同样的情感。这位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强迫性重复。强迫性重复的现象也可以在每一个成人身上存在。比如,一个人际关系不好的人,他可能一个朋友都没有,这样的结果就是由一系列强迫性重复导致的。最开始的时候,也许他只跟部分人关系不好,只有部分人不喜欢他。慢慢地,由于强迫性重复的力量,他会不自觉地制造一些事件,让所有的人不喜欢他。或者换句话说,他会下意识地教会别人都不喜欢他,以便强迫性地重复那些痛苦的体验。在生活、工作等方面都很失败的人,也是因为掉进了强迫性重复的漩涡。我们的周围真的有这样一些人,你不断地会听到关于他们的坏消息。每一个坏消息传来,我们都会叹一口气说:唉,他就是这个命,他的命不好。而一个各方面都很成功的人,他强迫性地重复的东西,都是那些好的、令人愉快的体验。他总是教会别人喜欢自己,教会自己把那些必须办好的事情办好。我们的周围当然也有这样一些人,你不断地可以听到关于他们的好消息。每一个好消息传来,我们都会赞叹地说:他就是这样的命,他的命好,命好比随便什么都好。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所谓的命运,实际上就是心理学所说的强迫性重复。它不在我们的心灵之外,而在我们的心灵之中;如果说它神秘,那只是因为我们不理解它而已。强迫性重复的特点和要害就是“不自觉”,它隐藏在我们心灵深处,很难看到它和把握它。因此,打破坏的强迫性重复的方法,就是要更多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情感、思维和行为模式,把可能导致重复的环节切断;并且勇敢地尝试各种新的、好的体验,以建立良性的强迫性重复机制。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在经历了一系列惨痛的事件之后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这句话也可以说成:我要打破强迫性重复的怪圈。他的史诗般的交响曲,就是他的心灵与坏的强迫性重复的力量做顽强斗争的写照。任何一个人,不管他过去和现在有什么痛苦的或失败的经历,只要他打败了曾经控制了他的强迫性重复的力量,或者说命运的力量,那他的未来也会是一部讲述英雄的故事的史诗。而且,这部史诗的结尾,肯定是主人公辉煌的成功,并充满令人心醉的欢乐。  近得我还是我,远得还爱得着你曾 奇 峰自我界限是指在人际关系中,个体清楚地知道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和权力范围,既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受侵犯,也不侵犯他人的个人空间。从心理发展上看,自我界限是逐渐形成的。胎儿在母亲体内,他感觉到他和母亲是一体的,母亲就是他,他就是母亲的一部分。出生以后,虽然在肉体上与母亲已经分开,但在心理上仍然是连在一起。没有母亲或母亲的替代者,他一天也活不下去。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与母亲的心理距离也就越来越远。成长的过程,也就是与母亲在心理上分离的过程。分得越开,也就意味着成长得越好。遗憾的是,好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与母亲一部分分开、另一部分还连在一起的状况,这是一种不完全的成长。换一种说法,就是:处于这种状况的人,他的自我与母亲之间的界限不清楚。这种界限不清楚的状况会投射到他的所有人际关系中。具体表现是:一方面,他会过多地在他人面前展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过分地渴望他人了解自己,并过度地依赖他人,希望他人在本来该自己做出决定的方面代替自己做出决定;另一方面,他会过多地想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以便获得与别人融为一体的感觉,还想别人依赖自己,希望参与别人即使是很私人化的决定,等等。在自我界限不清楚的人的内心里,总是存在着成长与不成长之间的冲突。成长的力量当然是十分巨大的。曾经有科学家做过植物成长的力量的试验:用一些较薄的铁条捆住小南瓜,小南瓜慢慢长大,轻而易举就把铁条绷断了。然后逐渐增加铁条的厚度,直到铁条的厚度到了预计值的十倍时,才没有被绷断。植物的成长的力量都如此惊人,人的成长的力量就根本无法测量了。想想一个一岁的小孩能做什么,再想想一个三十岁的男人能做什么,就知道成长是怎么回事了。但是,不成长的力量同样也是很大的。这是因为,不成长有很多的好处。第一个好处是安全。小孩在学步的过程中,走几步就回头,抱住妈妈的腿,那是为了安全;再长大一点,打开自己家的房门,看见有陌生人走过,把门一关,又跑回来抱住妈妈,那也是为了安全。在孩子心中,只要与妈妈融为一体,就什么都不怕了。这种心理会保持到成年,一个没有充分成长的成年人,他会下意识地感到,只要跟另外一个人变成一个人,就会有安全感。自我界限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变得模糊不清了。成长从来都是以丧失安全感为代价的,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其重要性仅次于人对食物和性的需要,所以对安全感的追求,可以强大到与成长的力量抗衡的程度。不成长或者说自我界限不清的第二个好处是,可以获得想象的、虚假的温情。从生理的角度看,在我们用手触摸边界很清楚的物品,比如表面光滑的硬物时,我们的感受是它是它、我是我,较少有交流的体验。但当我们触摸一件软的、毛茸茸的物品时,我们就会感觉到与该物品在某种程度上的融合和某种意义上的温情。心理上也是如此,在我们觉得与一个人没有边界的时候,我们就会自然地感到来自他的温情,即使这些温情是我们自己想象的,也可以暂时帮助我们抵御人世间的风寒。自我界限不清的第三个好处是,可以控制他人。当然,这种控制感也是想象的、虚假的。需要这种控制感的原因是,自我界限不清的人往往都不太自信,他不能肯定别人会对他好,所以需要控制他人的态度,这样可以让自己感到有信心一些。大家已经看得很清楚,这些好处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好处。如果把安全感建立在他人身上,这样的安全感是很不稳定的;假想的温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露出其本来的面孔,结果是更令人难以承受的冷漠;而假想的控制感,会使人觉得自己对他人有巨大的权力,这迟早会导致关系的破坏。不仅如此,在他控制别人的同时,他自己实际上也失去了自由,他时常会有被别人控制的感觉,言行举止都会过多地考虑别人会怎么想,就好像在为别人而活着。只有成长本身会带来真正的安全感。因为这种安全感是建立在自己的能力之上,所以它非常稳定可靠。当然,即使是一个成长得很好的人,也会需要温情,但是他所感受到的温情是真实的,不带任何虚情假意。至于控制感,他可能根本就不需要(理性的控制除外,比如作为行政首脑对下属的必要控制),他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别人对他的态度的好坏,对他的自信心没有任何影响。要在心理上划清与他人的界限,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久的努力。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自己在哪些看法、情感和行为上与别人的界限不清楚。然后一条一条慢慢地在那些不清楚的地方画上清楚的线。这样做会有一些痛苦,但也会有更多的成长的喜悦。自我界限清楚的人,并不意味着他不需要别人,也就是说,他并非在任何情形下都自己承担一切,拒绝别人在情感上和行动上的支持。自我界限清楚意味着,一个人与他人接近,但没有近到他失去自己的程度,也没有近到把别人当成了自己的一部分的程度,他还是他,别人还是别人;与此同时,他也不会离别人太远,不会远到丧失爱自己想爱的人的能力和可能性,在他真正需要的时候,他会从别人那里获得不虚假的安全感与温情。即使在夫妻之间、父母与儿女之间、朋友之间,每个人也都应该有清楚的自我界限。那种消弭了自我界限的情感,迟早会对身处这种情感关系中的每一个人造成伤害。也许有人会说,在这样亲密的关系中把界限弄得那么清楚,会不会使关系变得很冷漠?回答是不会。因为自我界限清楚,并不意味着没有情感。而且,两个都有着清楚的自我界限的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才是最深厚、最真实和最有价值的。让我们近一点吧,因为我们都互相需要,但也不要太近,不要近得分不清哪个是你,哪个是我;或者我们互相离远一点吧,但是不要远得在我们彼此需要爱的时候,听不到对方的声音。2002-8-15 咀嚼孤独武汉中德心理医院 曾奇峰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现代心理学的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人是被他所处的关系所造就的。没有关系的存在,就不可能有人,也不可能有人类社会。对一个个体来说,他可以处于两种完全不同的关系之中:一种是与配偶、亲人或朋友在一起,享受交流情感和观念的愉悦;另一种是没有“关系”,没有与他人的交流,这是一种特殊的关系,我们称之为孤独。表面地看,孤独不是一种好的状态。渴望交流是人的最本质的特征之一,没有交流,心灵就会像没有养分的植物一样枯萎。但是,从更深的层面来说,孤独同样也是人的最本质特征。在生物进化史上,从低分子物质、高分子物质到单细胞生物的飞跃,成就的就是一个伟大的孤独。细胞膜的出现,为个体与外界隔离创造了条件,也就是为孤独创造了条件。从这一刻开始,交流和孤独,就成了个体的两种截然不同、又缺一不可的生存状态。作为个体的人,也是孤独的,首先是躯体上的孤独,体表的皮肤就是我们的边界;然后是心理上的孤独,如果不借助工具(如语言、文字、手势等),我们就无法知道别人在想什么。相对于大自然而言,人既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又是独立于大自然的孤独的存在。既然孤独是人的本质需要之一,那处于孤独之中就是满足了人的需要,对人有好处。这些好处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点:首先,一个人既然是被关系所造就的,那他也会被关系所限定,这种限定,显然不利于他的发展。适当地孤独,可以使他摆脱关系的限定,更多地成“为他自己”,更大程度上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自由的人。第二,孤独可以使人置身关系之外审视关系,使关系中的交流变得更恰当、更通畅。一些企业的最高决策者或者国家的领导人,总会找机会让自己独处一段时间。他们身处复杂的关系中,即使他们具有身居高位的人的一切优秀品质,如智慧和稳定的人格等,使他们能较少受关系的影响,有能力主动地影响和控制关系,但是,在复杂的关系中时间长了,也难免被关系所左右,进而会导致判断和决策上的失误。孤独可以使他们重新找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更好地掌控那些他们必须掌控的关系。一个没有时间孤独的决策者或领导人,可能已经成为或即将成为他人的傀儡和形形色色的关系的牺牲品。第三,从心理发展的过程来看,接纳孤独,并且能够享受孤独,是成熟的重要标志。小孩是不能够孤独的,他们还不具备孤独的能力,孤独可以使他们受到肉体的和心灵的双重创伤。而一个成熟的人,他会在孤独中整合他内心的力量,为更有效的交流做最充分的准备。孤独大约可以分为两种,主动的孤独和被动的孤独。前者已经说到了,是必需的和有益的。后者则是不必要的和没有好处的。有两种情况可以是人处于被动的孤独之中。一种是外界强加,比如因为某种原因被困于孤岛之上,无法跟外界联系。另一种情形是,一个人的主观愿望是跟人交流,但是,由于内心的问题使他缺乏交流的勇气和能力。如有社交恐怖障碍的人,他们害怕由跟他人在一起时所产生的不良情绪,从而回避一切有人的场景。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就该寻求专业的帮助了。当一个人处于青春期,特别是青春期的中期,二十岁左右的时候,会有一种难以遏制的孤独感。这是因为,随着生理和心理的成熟,独立的愿望已经增长到了一定程度,使他想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而另一方面,他还没有完全地社会化,没有自己的固定的交际圈子,经济上还不能独立。这是一种两头都就不着的状况,像一个被抛在空中的皮球,既不在原地,有没有落在它处,所以孤独感就不可避免了。随着成长的推进,这种孤独感会慢慢地变弱,或者被另外的原因所引起的孤独感所代替。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即使是在人群中也会感到孤独。如果偶尔有这样的感受,那也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如果经常有这样的感受,那就可能是心理上出了什么问题了。一般说来,两种人容易在人群中感到孤独,一种是很自傲的,另一种是很自卑的。当然从心理学上说,自傲和自卑是同一种本质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都是由过度关注自己、不善于跟他人交流引起的。或者换句话说,自卑和自傲既是不与他人交流的原因,也是不与他人交流的结果。如此因果循环,便离人群越来越远。一个能够与他人充分交流的人,是既不太可能过分自傲,也不太可能过分自卑的。他会客观地把自己看成人群中的普通一员,这样的人怎么会在人群中感到孤独呢?孤独的时候,人们都干些什么呢?人与人可以很不一样。但不管做什么,如果一个人在孤独的时候所做的事情,与他在有人在场的时候所做的事情反差不是太大,那我们就可以说他是一个生活得较真实的人,一个内在和外在比较和谐的人。反之,如果孤独时的所作所为与在公共场所的表现反差太大,那我们就认为他是一个欠真实的人,一个内外不和谐的人,甚至是一个喜欢欺骗自己或者欺骗别人的人,当然还可能会是一个活得很辛苦的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修身的要求,就是慎独。它的含义是,一个可以被称为君子的人,即使在他独处的时候,行为也要符合伦理道德的规范。这样的要求,是很有心理学意义的。在与他人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的行为会被他人评判,我们自然会把行为调整得符合一般道德伦理规范,绝大部分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做到这一点。但是,在我们独处的时候,来自他人的监督没有了,我们完全靠自己的约束来管理我们的行为,这就很容易做出一些不符合规范的行为来。我们也许可以对自己说,我们这样做了,但别人不知道,所以没关系。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不知道,至少有一个人是知道的,那就是你自己。一个人也许可以永远地欺骗别人,但他能永远地欺骗自己吗?每一个人一生的目标都是内与外的和谐,这种追求和谐的力量,迟早会攻击那些不那么符合慎独的标准的行为,内心的冲突也就随之产生。所谓慎独,就是不让这种冲突产生,“君子不欺于暗室”,根本就不给自己攻击自己的机会。一个没有学会应付孤独的人,注定也不会很好地交流。因为一个跟自己都相处不好的人,怎么能够很好地跟别人打交道呢?他孤独时的内心冲突,迟早会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重现。比如,一个有很多内心冲突的人,希望通过一场爱情来缓解那些冲突,结果经常会是,在爱情开始不久,与他所爱的人的冲突就开始了,最后可能是两败俱伤。渴望友谊和爱情的人注意了,你只有在能够较好地处理孤独之后,才可能得到高品质的友谊和爱情。我们已经说到,孤独是一种特殊的关系,那就是没有“关系”。我们也可以换一种说法,孤独实际上就是跟自己的关系,自己跟自己交流。对于一个内心和谐的人来说,这种交流可以是很愉快的。内心的和谐是指,我们各种心理的力量之间,没有发生激烈的冲突,或者说,我们的看法、情绪和行为之间,没有互不相融的战争。而对一个内心不和谐的人来说,孤独就可能是异常艰辛和痛苦的劳役,各种心理力量之间的战争,可能会把他折磨得疲惫不堪,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置人于死地。那些完全不能忍受一点孤独的人,那些总是需要生活在热闹的人群中的人,实际上是在回避由孤独导致的内心冲突。恰当的、健康的孤独,常常会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这种忧伤有时会给人一种高贵的感觉。有些人很喜欢这种感觉,特别是那些情感丰富的天才和历尽人间沧桑的智者。遗憾的是,其中有一些人,他们也许是太沉醉于那种高贵的忧伤了,以至于忧伤的感觉最后变得铺天盖地,使他们无法再回到与他人的交流之中了。自杀----也就是进入终极的孤独,成了他们最后的归宿。如果把这些人的名字写下来,我们会发现其中有许多我们熟悉的哲学家、艺术家或者诗人。也许我们可以把孤独比喻为美酒,偶尔少量地品尝一点,可以使美好的人生更增加一些美好。但是,如果经常大量地狂饮,美酒就会变成伤害我们身体和心灵的毒药了。2002-9-22 竞争的手段的底线武汉中德心理医院 曾奇峰雄性动物之间的竞争的手段是五花八门的。孔雀开屏、公鸡打架,目的都是为了获得较高地位、打击对手气焰、博得“美人”青睐。我的意思不是说,潘楷等人象畜生一样争权夺利,而是说他们连畜生都不如,因为畜生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时决不会耍阴谋,更不会毒辣到用伤害幼小的同类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既是很残酷的,但也是很有乐趣的。在职场上、商场上、体育场上斗智斗勇的人,很少是纯粹地为了面包和大米。他们多半是喜爱竞争所带来的精神上的兴奋和愉悦。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喜欢竞争。至少有两种人会因为竞争而烦恼。一种是那些能力和愿望差距太大的人。我们可以说,这类人在与他人开始竞争之前就已经失败了,因为他们的心里发生了内战,理想的自我早已把真实的自我打得疲惫不堪。以如此状态参与任何竞争,失败和痛苦是必然的事。另一种是有超价观念的人。超价观念的意思是,赋予一项事物以超出其本身价值的价值,通俗地说,就是把小事情看得很大、轻松的事看得太认真。举一个例子,假如一个人喜欢打扑克,本来打扑克是一件好玩的事,但他却玩得过于投入,过于在乎输赢,那我们就可以说,他对打扑克有超价观念。他自己都察觉不到的想法可能是,输赢并不仅仅是牌上的输赢,而且也是面子上的输赢。没有超价观念的人会觉得他很可笑,因为扑克牌与面子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材料做成的,一种是纸,另一种是皮。潘楷其人既是因为内心的战争而变得很虚弱的人,又是对校长这一行政职务有超价观念的人。因为,第一,他幻想的“校长潘楷”把现实的副校长潘楷已经整得焦虑不安,诬陷和投毒是在这种不安的推动下做出的丧心病狂的行为;第二,撇开道德法律的内容不谈,单凭出“下老鼠药”这样的馊主意这一点,就知道潘副校长的智力实在高不到哪里去。有成千上万的正当手段可以往上爬,最差的还可以读读《三十六计》或者《资治通鉴》,学学稍微干净一点的谋略,而他老人家却偏偏要“另辟蹊径”,可恨之外又增加了几分可笑。如果他真的当了校长,把祖国的花朵当成四害之一的老鼠残害是肯定的,除此之外还大有可能把本来很聪明的万物之灵的后代教育成那种以智力低下著称的、英文叫做PIG的动物。为此我们真的要感谢贺集镇教育组的领导,是他们知人善任,使这一切没有成为现实。第三,在潘副校长眼里,正与副的半级之差的价值比什么都大,首先比他到目前所拥有的所有的东西都重要,要不然他不会冒着丧失一切的风险去赌这个博;其次比一百多位师生的健康和生命都重要。超价超到如此程度,不判以重刑,大概不足以令其清醒一点。孔雀不会拿一把花扇子当尾巴,公鸡不会在格斗时舞枪弄剑。它们的本能就是它们行为的底线。而人从能力上来说,几乎是没有底线的,所以就需要从法律和道德的角度来制定一些底线。在底线的范围内,耍点巧、使点诈,那还可以说是聪明的表现。但若超过了底线,那就不仅会受到应有的惩罚,而且在旁人看来,也会显得十分地愚蠢了,很口语化的说法叫做“划不来”。伯拉图说,如果没有规则,人就是最坏的动物。我们可以再加上一句,如果有规则而不遵守,那人连动物都不如。法律的底线是清清楚楚的,但仅仅有法律是不够的;道德的底线相对来说模糊一些,人与人可以有不一样的标准,但是不管怎样,有一条标准是任何道德体系都不能超越的底线,那就是:任何人都不得以有意识地直接损害他人利益的方式来谋取自己个人的利益。2001-6-14  精神分析:内驱力、客体关系和主体化武汉中德心理医院 曾 奇 峰造神活动是人类精神进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表面上看来,造神是制造了一个有别于人自身的客体,而实际上是人通过造神把自己作为主体从一切对象中分离了出来。人类因此获得了自我意识,因为“自我意识只有在一个别的自我意识里才获得它的满足”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这个“别的自我意识”就是上帝或者神的自我意识。或者换句话说,造神是人类试图摆脱完全自然状态的一种努力,这一努力还为人类精神的进一步进化,也就是无神论的出现留下了伏笔。在基督教中,神是无所不能的上帝,上帝不仅制造了人,而且还关注着人的一切活动,控制着人类发展的一些极重要的方面。对这些内容,我们可以进行另一种心理学上的解读。所造之神的特征反映了造神者的潜意识的愿望。每一个民族的神话里都有无所不能的神,潜意识里,人是希望自己无所不能,以便能对抗自然界里无处不在的危险与灾难。但在对神的实际态度上,东西方人有着根本的不同:西方人心中的神是人永远不能企及的,没有人信基督教或天主教是为了成为上帝;而东方人的某些神则只是人的榜样,可以通过修炼把自己变成神或仙或精。人与神的分离或者说主体与客体的分离为控制提供了条件。这类控制包括:似是而非的上帝对人类的控制;人类对环境的控制;人类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的控制;等等。人与神的关系就是人与自身的关系。精神分析从根本上来说是反宗教的。但在其最基础的结构和方法层面却使用了西方的造神式的心理模型,这个模型我们称之为客体化--控制模型,亦即通过制造和分离客体的方法来凸显主体,从而达到主体控制客体的目的。精神分析在这一新的参照背景下的过程是这样的:弗洛依德试图把人的一部分精神活动从人的整体精神活动中分离出来,以便实现整体对部分的控制;他所做的主要工作是把人的部分情感客体化,为此他创造了一系列的词汇,来描述那一部分需要分离出来的情感的特征:俄底浦斯情结是人类情感的胚胎形态,人类一切情感的发端。这一发端的确定还为情感发展的线索提供了起点,从而使情感发展的全过程都置于被观察对象的地位,最终实现理性对情感的控制;潜意识也许被称为潜情感要更合适一些,弗洛依德天纵神明,连冬眠了的情感都不放过,为它取好了一个名子,以便在它从冬眠中醒来后的瞬间就用理性牢牢地抓住它。被命名了的非理性的客体便不再仅仅是非理性的客体。因为名子是在对客体的属性进行基本的、理性的判断以后产生的,而且命名活动本身也是理性的。非理性的客体有了一个名子,就等于它有了几分理性。精神分析产生治疗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患者对精神分析理论的概念的接纳。在弗洛依德时代,命名活动还仅停留在针对每个个体的情感内容上,如内驱力等,这就是精神分析学说早期发展阶段的所谓内驱力理论。由内驱力理论发展到客体关系理论,是精神分析史上划时代的进步。也就是说,在客体关系理论的框架中,人际间的情感活动被命名了。如客体分离、客体丧失等等。从弗洛依德造词的那一刻起,那些词所代表的情感就已经从我们的整体精神活动中独立了出来,变成了我们可以观察、分析和控制的对象。这就是西方人的造神模式的翻版:把自己的一部分意识活动取名为上帝,然后让这一部分监督另外一部分;表面看起来,是上帝在控制人类,而实际上是人类在借他的制造物----上帝----自己控制自己。那些被命名了的情感就是精神分析治疗中的上帝,它们为我们所造,又为我们所用----用于把我们内心涌动的非理性的力量置于理性的羁勒之下。我们重新归纳一下人类精神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主体与客体没有分离,人类还没有自我意识,在本能的驱动下从事各种活动;第二阶段是,用制造一个精神客体----神或上帝----的方法将主体与客体分离,主体被独立了出来,人类开始第一次有自我意识,也第一次不仅仅在本能的驱动下行动。这里增加的一个驱动力是,满足人类自己制造的客体的需要;虽然这一客体的需要依然是人类自己想象出来的,但仍然有着真实的意义。第三阶段是回归式的,主客体再次合二为一。这很符合中国文化中关于分与合的辨证法,更符合中国哲人们描述的“天人合一” 的境界。精神分析是人类精神发展的第二阶段的产物。在精神分析中,我们是把我们精神世界中非理性的成分充分客体化,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在精神分析发展的大的社会文化背景上,工业化进程是贯穿始终的。到目前为止,人类所取得的一切科学和技术成就,都是在客体化--控制模式下实现的。西方人从创神之日起,几千年来都处在第二阶段。所以现代科学技术发端在西方的文化土壤之上。有趣又有意义的是,中国文化似乎早在老子、孔子时代就已经进入了第三阶段,二千年来,中国的智者对人类以外的存在的态度都是将它们化入自己的腔腹胸襟之中,或者是将自己溶入山河星辰之内。他们从未将自己看成是特殊的一类,他们对客体的态度(如果还有客体的话),就是热爱、描述、把玩、赞美,然后再合为一体,我们可以称之为将客体主体化。他们满足于大自然的创造,不想再制造一些东西出来,更不用说对制造的东西进行控制了。这也许是著名的李约瑟问题的真正的答案:中国不是不可以作为现代科技的发源地,而是中国人不愿意那样做。在后来,中国人为此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精神分析的最高目标不应是分析,而是整合。个人内心深处各种驱力的整合,人际关系中各种冲突的整合,以及最后,人的精神世界与整个大自然精神的整合。这就是所谓“天人合一”。在斯宾洛莎眼里,大自然本身就是唯一的神。内驱力理论、客体关系理论是精神分析发展已经走过的两个阶段。精神分析下一阶段的发展,必然是对客体化--控制模式的超越。 恐 惧 的 不 仅 仅 是 艾 滋 病曾 奇 峰我是一家心理医院的医生。一天下午,一位三十来岁的男性走入我的诊室,说要跟我谈一谈他的问题。在得到我郑重承诺,决不把他的事告诉任何人之后,他给我讲述了他的故事。我大学毕业以后,被分配到一个国家机关工作。由于能力出众、工作勤奋,深受领导赏识,职位不断提升,现在已经是一个大部门的行政一把手,在同龄人中也算是佼佼者了。一年以前,一位高中的同学到我工作的城市来看我,两人十几年未见,一见自然要煮酒畅谈了。酒是在一家集餐饮、娱乐于一身的娱乐城喝的,两个人喝了近两瓶五粮液,都喝得烂醉如泥。其后的事只能模模糊糊记得,洗桑拿、叫小姐,胡天胡地至第二天凌晨才回家。在家睡了一觉,醒来后头痛欲裂。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对前一天晚上荒唐的悔恨。那位朋友是生意场上的人,也许那种事情对他来说是司空见惯了,但对我来说,却是第一次。我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严的人,一般的宴请我都不会参加,更不谈什么色情活动了。再说,我结婚十几年,夫妻感情很好,有一个女儿,我很爱她们,我绝不会允许自己做出什么对不起她们的事情来。酒真是乱性啊!过了几天,悔恨的感觉慢慢好些了,另外一个更要命的问题出现了。我开始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记得那天晚上使用了安全套的,但我在网上查了资料,说安全套也不是百分之百安全。网上另外一些关于艾滋病的内容我几乎全都看了,越看越害怕,越怕还越想看。我现在都成了艾滋病的专家了。那件事情以后一个月,我鼓足勇气,专程去另外一个省的省城,做了艾滋病的检查,用的是假名。去别的城市和用假名,当然是怕别人发现了。检查的结果是阴性,但丝毫没有减轻我对自己患了艾滋病的怀疑。我老是想,会不会是化验单拿错了?或者化验的人不服责任,随便写了一个结果?再或者那个医院的水平太差,有艾滋病也检查不出来?总之是不相信我没有患艾滋病这个结果。说实话,我也并不是怕死的人,如果得了癌症什么的,了不起就是一死嘛,有什么了不起?而且还可以在家躺着,让老婆孩子照顾我,让单位的人关心我,心安理得。关键是艾滋病很特别,事关一个人的品行、前途和声誉。我死了无所谓,一了百了,但我的妻子和女儿怎样面对他人的议论和歧视?还有,我如果把艾滋病传染给了她们怎么办?我妻子还年轻,经常会有需要,这对我来说简直是一件恐怖的事情,不是我那方面不行,而是怕把艾滋病传染给她。所以从那以后,每天晚上我都尽可能找一些事,使自己总是在她已经睡着了以后再上床。躲不可能完全躲过,实在躲不过去了,也只好硬着头皮上,虽然妻子已上了节育环,但我还是坚持每次房事都用安全套,还编了一套安全套有益健康之类的鬼话骗她,她很信任我,也没怎么怀疑。一年来,我是整天提心吊胆,上厕所,要用卫生纸把坐式马桶边包起来上;从来没用过脸盆,总是直接在水龙头处接水洗;碗筷总是偷偷地用开水消毒;等等。生活得一塌糊涂。有时候想,干脆向妻子坦白了算了,但实在鼓不起勇气,无法预料她会是什么反应。再说,即使她原谅了我,就能减轻我的恐惧吗?工作上也不顺利。由于成天焦虑不安,上班做事完全没有精神。记忆力减退,经常丢三拉四。有时候自己吓唬自己,想象单位的领导知道了那天晚上的事,准备找我谈话,我该怎么应付,是坦白交待还是全部否认,一直想到自己心跳加快、大汗淋漓。最近一些老同志要退休,我很可能再被提半级。但一个做过那种事的人该被提拔吗?即使他们因为不知道我做的那种事提拔了我,我内心也会忐忑不安的。有了这些问题,心理学方面的书我也读了不少,想知道自己的脑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对照书上说的标准,我觉得我患了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疑病症等多种心理疾病。不知道你是不是也这样认为。这就是我目前的状况,该说的我都给你说了,希望你给我保密,也希望你能帮助我走出这个困境。我听完他的叙述,又问了他几个相关问题,就建议他做系统的心理治疗。他问药物能不能解决问题,我说药物也许可以缓解焦虑症状,但不能消除他认为自己患了艾滋病的怀疑和恐惧,更不能解决导致这一系列症状的性格上的问题。他想了一会儿,便同意做心理治疗。我们约定,每周谈一次,一次五十分钟,总共谈三十次。在前七、八次谈话中,我要他谈小时候的经历,他不太愿意谈,他说,我这些事,与小时候有什么关系?我五、六岁的时候,别说什么找小姐,连艾滋病都还没出现呢。要是现在象过去一样,没有艾滋病这鬼玩意儿,我哪会象现在这个样子?我说,那不一定,即使没有艾滋病,你也会把其它的病往自己身上扯,梅毒、淋病、麻风病、尖锐湿疣等等,哪一样不会让你觉得愧对妻儿、斯文扫地?这些病与艾滋病唯一不同的就是会导致死亡,但死亡的威胁在你的问题中也许只占一个很小的比例。对小时候经历的回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你在做了那种事情以后,会怀疑自己患了某种疾病。他沉思良久,最后同意了我的说法。他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无兄弟姐妹。父亲是一家工厂的高级工程师,母亲是中学老师。父亲对他很严厉,在他印象中,好像很少看到父亲笑。父亲对他的学习抓得很紧,真正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他父亲甚至对他说过,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会学习,动物不会。对这句话在现在看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狭义的,学习仅仅指学习课本上的那些东西;另一种是广义的,泛指一切学习。他那个时候的理解,肯定是狭义的,所以并不正确。除了学习,做任何其他事情,都会被父亲认为是浪费光阴、虚度年华。有时候他跟小朋友一起玩,玩的时间稍长一点,父亲就会严厉地批评他。如果他犯了什么错误,比如考试因为粗心被扣了分、说了脏话、与别的小朋友打架等等,那批评就更加严厉了。父亲似乎没打过他,但那些批评有时实在是比挨打更令他难受。母亲则对他一味娇纵。他的感觉是,他提任何要求,母亲都会设法满足他。从第九次谈话开始,我试着对他的症状做出心理学的解释。我问他,你认为跟小姐发生性关系是犯了一个错误吗?他说,这还用问,我都后悔死了。我又问,在你的标准中,哪些错误比这个错误轻一些,哪些错误比这个错误更严重一些?他好像没考虑过这个问题,想了一下才说,轻一些的有,小偷小摸,打架骂人,等等。重的有,贪污受贿,杀人放火,等等。我接着问,你那个错误,该受什么惩罚呢?他说,如果被警察抓着了,大约会被罚款,或者拘留。我说,你没被警察抓着,是不是就不会受惩罚了?他犹豫了一下,反问道,你的意思是不是说,我现在这些问题,就相当于惩罚?我说,不是惩罚那是什么?经过反复的解释,他终于明白,是他头脑里的“警察”不同意他的做法,便采取了让他产生精神症状的方式来惩罚他。犯了错就必须受到惩罚,这是他从小跟他的严厉的父亲打交道所学会的原则。后来他又问我,这个惩罚会持续到何年何月,我说你估计呢。他说,就算要坐一年牢,那也该刑满释放了,我这一年,真是比坐牢还难受,如果坐一年牢可以没有那些问题,我宁愿坐一年牢。我告诉他,有这些问题,也是一件好事。因为,如果你以后继续做那样的事,虽然感染上艾滋病的可能性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但总还是有可能的,你的恐惧感,恰好可以阻止你再做那些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保护了你的生命和前途。他同意这种说法,他说即使做那种事情有快乐,但痛苦更大,以后无论如何不会再做了。我继续解释说,你的那位同学也做了那样的事情,但他的恐惧比较少,那你比他多的恐惧就可能不是因为那件事情引起的了。我估计,你内心深处已经有一个恐惧的基调,那件事只是一个导火索,把隐藏的恐惧激活了,所以你感受到的是一个叠加之后的、难以忍受的恐惧。他说,我怎么没感受到那种恐惧的基调?我说,比如在你跟单位领导打交道时,你感受到了恐惧吗?他想了好一会儿,才说,你猜得对,我对我们单位几位不苟言笑的领导有一些恐惧感,总担心做错了什么事,被他们批评。我都这么大年龄了,又是一个小头,管着那么几十个人,还说我怕谁,那是我完全不能承认的,我只能承认我尊重他们。你说穿了我自己都回避的心思,我心里就明白了,反而觉得不那么怕了,这对我以后的工作会有好处,最起码可以让我工作得轻松一些。到第十五次谈话,他的害怕把艾滋病传染给妻子的想法还是没有减少。我开始直接处理这个问题。我问,你说你跟妻子关系很好,但有没有吵架的时候?他说,当然有,夫妻哪有不吵架的?吵架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在处理与双方长辈的关系上有一些意见分歧,二是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有一些冲突,有几次吵得很厉害,我甚至想过离婚,但没有说,我知道那是底线,不到万不得已,既不能说,也不能做。我问,吵架之后你们讨论过吵架的原因吗?他说,没怎么讨论,时间一长,就自然淡化了,再说有些事情根本就讨论不出什么结果来。我问,那可不可以说,你对妻子有一些怨气?他说是的。我又问,那你找小姐是不是对妻子的攻击和报复?他说,不是不是,我怎么会这样报复她,我只是酒后失控而已。我反问道,失控二字是不是反而证明,你没喝酒还可以控制自己的报复行为,喝酒之后就控制不了了?他眼睛紧盯着我,似乎不敢相信我说的话,但因为这段时间我们之间所建立了很好的信任关系,所以他不认为医生会胡说八道。想了一会儿,他叹了一口气说,也许你是对的,不过只有一部分对。我说,我也认为这种说法只有一部分对。这次治疗以后,他和妻子用了一整天的时间交换意见,谈完之后他觉得害怕把艾滋病传染给妻子的恐惧消除了一大半。这一效果的心理学解释是,存在于潜意识之中的、被压抑的攻击性被揭示以后,它就不再会在“背后”搞我们的鬼,即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他是不承认对妻子的攻击,便用看起来是很爱自己的妻子、怕她得了艾滋病的方式把那些攻击性掩藏了起来,正是这种矛盾使他焦虑不安。针对他不相信艾滋病的检查结果这个问题,我给他讲了我自己的一个故事。我上高中时,有一次突然心跳加快,心脏好像要从喉咙里蹦出来,感觉很恐惧。我家人带我去看医生,做了心电图,医生说没有问题。我当时的感觉,首先当然很高兴,然后呢,还有一种很失望的感觉。我都觉得我这种失望感很奇怪,难道我会荒唐到希望自己患心脏病的程度?听完这个故事,他说,他在拿到检验结果时,感觉跟我一模一样,也有失望的感觉。他还说,人性真是太复杂了,有些东西简直是匪夷所思。我解释说,这些东西也是可以说得清楚的。我们希望自己生病,是我们内心深处残留的一些儿童心理在作怪。小时候,我们生了病,就能够得到父母更多的关心,生病后犯了一点小错,也会被原谅。长大以后,我们自己不会允许自己装病,但潜意识里会留下一些希望自己生病的想法,以获得病人的“特权”。我上高中时学习很紧张,病了可以顺理成章地不学习、不参加竞争激烈的高考;你做了那件错事,如果病了,就可以被原谅了。他完全同意这种说法。第二十二次治疗后,他的症状就基本消失了。偶然想到艾滋病时,也会感到恐惧,但程度很轻,持续的时间也不长。在最后一次治疗中,他问我是否也认为跟小姐发生关系是一件不道德的事。我说,我是医生,不是道学家,我不做道德评判,但问题在于,你已经是一个成人了,你为什么还要我来告诉你一个道德标准?他听后哈哈大笑,说,按照你教给我的分析,我问这个问题,就说明我还有一部分小孩的心理,总是要别人告诉我,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些心理就像文革中人们说小资产阶级思想一样,你一不留神,它就要跳出来捣乱。我也哈哈大笑。我们在2001年的年底结束了治疗。2002年的春节,我收到了他寄来的一张贺卡和一封信。信是电脑打印的,信中说他现在很好,对我给他的帮助表示感谢。还说,他希望我把他的故事用匿名的方式写下来发表,以教育和帮助那些做了跟他一样的事情、并且也处于痛苦之中的人。2002-4-1 快 乐 的 理 由曾奇峰1、 新的一年又来了,我还活着;我竟然还活着。2、 在过去的一年中,肯定有很多人很不情愿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若不快乐地活着,很对不起他们离去时对生命的眷恋。3、 让爱我的人看着我快乐,那是对他们最好的报答。4、 让恨我的人看着我快乐,那是对他们最好的报复。5、 忧伤或者快乐,都是一样地过日子,选择快乐并不会更麻烦一些。6、 也许生活中确实发生了一些令人忧伤的事。快乐不可能改变事实,但却能改变这些事件可能导致的最后结果。7、 与其为忧伤而忧伤,不如用快乐驱赶忧伤。8、 在任何时候,快乐都是给自己和给他人的最好的礼物,而忧伤不是。9、 快乐并不昂贵,有时候它只需要几分钟的幻想、几句交谈或者几个笑声。10、 快乐比忧伤道德,佛所说的慈悲的意思,就是与一切众生乐,拔一切众生苦。11、 快乐比忧伤健康,被快乐滋养的心灵和躯体能更好地抵御疾病的侵袭。12、 快乐当然也比忧伤更美丽,就像阳光比乌云更美丽一样。13、 因为情绪是可以传染的,所以在人际关系中,快乐是一种礼貌,而忧伤是一种不礼貌。14、 人一生下来就会哭,笑是后来才学会的,所以忧伤是一种低级的本能,而快乐是一种更高级的能力。15、 当快乐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你甚至不需要给快乐找理由。因为快乐,所以快乐。2002-11-17  内 向 性 格 漫 谈武汉中德心理医院 曾奇峰人们用内向和外向来对人的性格进行分类,已经有几个世纪的历史了。但这两个词变成重要的心理学专业术语,然后又变成妇孺皆知的日常用语,当归功于瑞士精神病学家荣格。在心理分析史上,荣格的影响仅次于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依德,甚至有人认为,他在丰富我们关于人性的知识方面,比弗洛依德的贡献更大。荣格认为,内向性和外向性是人类性格中最基本的方面,而且,许多哲学思想上的分歧均源自这两种倾向的相互冲突。他是一个对东方思想很感兴趣的人,他说,西方的思维方式是外向性的,而东方的思维方式则刚刚相反。这是把这两个词用于不同的人群的比较之上了。当然,内向和外向的说法,还是在单个的人身上用得更多一些。当我们描述一个人的个性时,首先考虑的便是他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荣格认为内向性格的人有这样的特征:他把他的心理能量向内释放,也就是说,内向者的兴趣所在不是外部世界而是自己的内心世界,即他自己的观点、思想、情感和行为。而外向者则把心理能量或者说兴趣指向环境中的一切。从这些差异我们可以看出,外向的人对环境的变化比内向的人要敏感和迅速一些。对内向和外向性格的优劣判别,专家们的意见有一些不一致。弗洛依德认为,外向性格是健康的象征,而内向性格者具有精神病的倾向。他指出,向内释放心理能量意味着自恋,而向外释放心理能量则表明此人有可能达到真实的、客观的心理宣泄,并且能一步步地走向成熟。但是,荣格并不这样认为,他认为内向和外向根本没有优劣之分。另一位著名的研究个性的心理学家艾森克则从大脑的生物学性质上来谈内向和外向性格的差异。根据他的观点,内向性格的人的大脑皮层非常敏感,因此,即使是不太强烈的外界刺激,也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反应。所以为了保护自我,他们会逃避周围的世界,控制自己的愿望或约束自己的行为,以减少自己与他人的交流,也就同时减少了产生冲突和受到伤害的可能性。而性格外向者的情形则相反,他们的大脑皮层相对来说不那么敏感,所以他们需要从外界环境中得到更多的刺激,借以克服自身大脑皮层的迟钝性。如果艾森克是对的,那我们可以简单地说,从纯生理角度看,内向者比外向者要“聪敏”一些。专家们说的相互矛盾,谁是谁非难以分辨。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出内向者与外向者其实是各有短长。但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的问题。极端的内向和极端的外向肯定都不是好事。从统计学上说,这两类人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大多数人是处在内外之间的某一处,或者稍偏内,或者稍偏外。很多性格内向的人对自己不满意。他们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希望自己能外向一点、活跃一点;他们并不知道,有许多性格外向的人对自己也不满意,也找心理医生,希望能变得稳重、成熟一些。所以对自己不满的原因可能不是因为内向或者外向,而可能是别的更深的原因,如童年经历中所受的一切创伤等等。在心理医院门诊做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人中,性格内向和性格外向的人的总数大约是相等的,所以没有任何证据说明外向者比内向者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但在某一些病种里,两者有一些差异。如常见的对人恐怖症,内向性格者要多一些;而轻躁狂则多见于外向性格的人。重型精神障碍,也多发生在内向者身上。治疗效果也与内向性和外向性没有太大关系,而与患的什么病有关。据毛毛说,她的父亲、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是一个内向的、沉默寡言的人。国外的领导人对邓小平的评价是:一位说得少、做得多的伟大政治家。我们知道,邓小平确实说得很少而做得很多,他在极短的时间里就通过大刀阔斧的措施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很符合孔子所说的君子的标准:讷于言而敏于行。用心理学的语言来说,就是:一个健康的人格也许应该是,在说话方面显得有些“内向”,而在行动方面却是“外向”的。我们可以把内向性格分为健康的和不健康的两种。健康的内向性格是自然的、和谐的状态,这样的人有着与他的性格相适应的能力和理想。而且,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对这一状态没有太大的不满,并且愿意承受由此带来的诸多不便。比如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喜欢读书、写作,他的理想是当作家,作家有时是很孤独的,这刚好符合他的性格,他愿意承受那份孤独,那我们就可以认为他的内向性格不但没有什么不好,反而有助于他成功。不健康的内向性格是不自然、不和谐的状况,这样性格的人给人的感觉不仅仅是“内向”而已,还有一些忧郁、压抑甚至悲伤。他们明显地对自己的状况不满意,而且会为自己拙于言辞或在公共场所表现不佳而深深地自责。由于长期的退缩,他们也会散失一些实际的利益,这同样也是他们不能接受的。表面看来,这样的人可能很安静,内心却冲突不断。一方面,他也渴望交流,渴望了解他人也被他人了解;另一方面,由于在交流中受到了太多的伤害,他总是对交流的情景和结果心存畏惧。如果是这样的内向,就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了。即使在同一个人身上,内向性和外向性也是相对的或者说共存的。我们都见过这样的人,他们在某些场合很内向,不多说一句话,也不多做一件事;但在另一些场合,则可以滔滔不绝地说,不知疲倦地做,就象是换了一个人一样。如果他们觉得那样没有什么不好,那也就不成问题。内向性格者当然也会知道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这些评价有一定的暗示性。他们往往会不自觉地认同别人的评价,并使自己成为一个与别人的评价相符的人。这样的暗示当然是弊多利少了。所以与内向性格的人相处,也许应该提示他也有积极、主动、活跃和健谈的那一面。把性格分成内向和外向两种,显得是过于简单了。美国心理学家卡塔尔,就把性格分成十六个基本因子,它们是: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这样的分类,就全面得多了。但人性之复杂,即使是用数以万计的分类,也不足以将其精确描述。对一个活生生的人,你只有调动你全部感受器官去了解他,你获得的信息才会是全面和准确的,那些简单的分类,对你了解一个人不会有太大的帮助。大自然造物,最伟大之处就在于她的创造是丰富多彩、绝不雷同的。我们感谢她也创造了性格各异的人。人生在世,与人打交道是最有趣味的事。其中最大的趣味,就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一样,都有自己独有的经历和个性。对于每一个个人而言,他生活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充分地了解他自己,并且充分地体验、享受和发展他的独一无二性。2001-2-11   男人对婚姻的幻想曾奇峰婚变的事,实在是听得很多、见得很多了,但象这个故事一样让人对主人公产生强烈同情的,却少之又少。男人对婚姻抱有的幻想,在数量上决不少于女人。只是男人一向拙于表达,所以表面看起来他们只希望妻子漂亮贤慧就可以了。实际情形却并非如此。首先,谈朋友和结婚是男人生活史中最重要的事件,因为这意味着他对母亲的依恋明确地转向了另外一个异性。但这种转变不是在一夜之间发生的,它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与母亲在情感上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他在潜意识里会按照母亲的外在的和内在的形象去选择女友和终身伴侣。与母亲外在形象的相似我们就不说了。内在的形象是指母亲对孩子所具有的爱心、耐心、宽容、温柔甚至放任等态度。男人对这些情感的想往,其强烈程度远远超过看起来很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渴望。一位刚生了一个儿子的年轻妈妈曾经说:我现在有两个儿子了,一个正在我的怀里吃奶,另一个是我丈夫。这样的女性,可以令天下所有男性无一例外地倾倒。第二,男人需要一个固定的性伙伴,来缓解由性冲动带来的压力和焦虑。这是由基因和激素驱动的,也是种族生存的需要。一个好的妻子,首先要是一个好的性伙伴。第三,他需要一个崇拜者。在外面的世界里,一个男人的荣耀和权威随时都可能受到其他同性的挑战。他有时候会赢,有时候会败;有时候自信,有时候自卑。这种不确定性,会严重地影响到他的整个心态。所以在家中,在这个只有他一个成年男性的小世界里,他需要一种确定的权威感,或者说需要一个崇拜他的人。有很多男人在众多的女友中选择了一位性格和能力较弱的结婚,就是这个原因。第四,男人也需要非肉体的、也就是说纯精神的交流。有许多女性认为,男人只知道性而不懂得情感,实在是天大的误解。男人在外,心理上的压力虽然无影无形但却无比巨大,如果没有适当的途径来缓解这些压力,他每分钟都有可能精神崩溃。这样说并没有丝毫的夸张。仅仅想一想这个世界上男人每天要消耗多少吨酒,就会理解“放松”二字对男人是何等重要。最好的缓解压力的方法当然是与人交流。最方便的交流当然是与妻子谈上一谈。但若妻子不能理解他,那他呼朋唤友、饮酒赌博、甚至彻夜不归就是完全合理的了。每一个抱怨丈夫晚归的妻子,都应该想一想丈夫晚归的原因:是因为他觉得朋友或者酒精比你更重要,还是因为你们之间缺乏交流?当然还可以写出第五、第六以至第一百。篇幅有限,就此打住。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主人公杨辉。杨辉的不幸的童年经历,可能会使他更需要宽厚的母爱、他人的尊重以及温暖的人际交流。发生在他和他妻子之间的事,谁对谁错,外人不便臧否。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杨辉看来,他的妻子并没有给予他他所需要的一切,否则他就不需要吴琴了。有人在婚外仅仅是寻求肉体的满足,有人在婚外寻找精神情人,而杨辉是二者皆要。吴琴恰好满足了他的需要。吴琴温柔宽厚,象母亲;虽然文中看不出来她崇拜杨辉,但至少她没有象杨辉的妻子一样打击他的自尊;两个家庭生活的失意人倾心的交流,使他们都强烈感受到对对方在精神上的依恋和需要。由此可以想见,在吴琴提出分手的时候,杨辉在精神上会受到多么沉重的打击。精神的支柱被抽掉,精神的大厦就要倒塌了。杨辉的爱恨情仇,被他一口咬掉吴琴的乳头并吞到肚里的行为推到了极至。情变之惨烈,竟至于斯。从精神分析立场看,他这样做具有象征性意义。乳房(头)是母亲的象征,把乳头吞下去,潜意识是想永久地拥有母亲,与母亲合为一体。但是在实际上,这种具有“外科”特点的方式只能使“母亲”越走越远。杨辉还年轻。今后的路还很长。不论他以前做过什么,我们都为他的未来祝福。 你 愿 意 总 是 快 乐 幸 福 吗曾 奇 峰在一年中的一些重要日子,我们会用各种方式,如书信、电话、登门拜访等,给亲朋好友送上我们祝福。因为我们相信,在这样的时刻说出的祝愿,比在其它时候说出的祝愿更容易成为现实。在所有的祝福中,最美好的莫过于“事事如意”、“永远快乐”之类了。收到这样的祝福的人会真正地快乐,至少是在收到了祝福的那一瞬间。但是,经验告诉我们,事事如意和永远快乐是不可能的。人们常说,人生不如意的事有十之八九,如此推算,人生不快乐的时间也是十之八九了。美好的祝愿和不那么美好的现实之间,本来就有着很大的距离。也正因为如此,祝福才显得格外地珍贵。我曾经问过数以百计的、正处于难以自拔的痛苦中的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有一种药物,你服了一粒以后不仅痛苦可以立即彻底消失,而且还可以让你一生永远保持快乐的心情,永远不再有丝毫的痛苦和烦恼,这样的药你愿意服用吗?结果有一些令人吃惊:绝大多数人都回答说----不愿意。不愿意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说,那不是成了傻瓜了吗,潜台词是只有智力较高的人才有“资格”痛苦;有的说,那可能也感受不到真正的快乐了,意思是说,快乐只有在痛苦的衬托下才更有味道;还有的甚至说,那跟死了有什么区别,那只不过是“行尸走肉”的一种好听的说法而已。这样看来,我们需要的既不是永恒的快乐,更不是永恒的痛苦;我们也不需要我们梦想了几千年的、可以使我们永享快乐的灵丹妙药。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变化的、流动的、让我们感觉到自己还活着的体验与情感。对于活生生的生命来说,即使是痛苦的丰富,也永远比快乐的单调要好。那么,那些美好但却虚幻的祝福我们还要吗?我们当然还要。因为我们并不在乎它们是否真的可以实现。我们在乎的是,在给与和接受那些祝福的时候,我们感受到了爱和被爱,这会给我们带来快乐,短暂的、却会在生命的长河中永恒的快乐。2002/4/30  评说男人花心曾奇峰现代流行谚语曰:十个男人九个花,一个不花身体差。话说得很幽默,但后半句话有一点不太正确,因为身体差的男人一样可能会花心,只不过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已。实际情况是,一个身体差到路都走不动的男人,心里也可能激情涌动、幻想联翩。归根到底,应该说十个男人十个花心才对。花心,是多配偶倾向的通俗的说法。男人的多配偶倾向,首先是由生物学因素决定的。人作为动物的一个种类,繁衍后代、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后代活下去,是每一个个体最重要的任务。人类早期生存的环境很艰难,自然灾害、来自其他凶猛动物的威胁、疾病等等,都可能使一个个体及其后代死亡,使该个体的遗传信息永远地消失。为了防止这种“灭绝”,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的男性个体的遗传基因里就慢慢地设定了一个“程序”,这个“程序”可以自动地使他寻找更多的女性伴侣,更多地繁衍后代,以数量取胜,以数量保证总有一些后代能存活下来。但人不仅是生物学上的存在,也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存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一夫一妻制已经成为男女关系的主流。对抗这一主流,至少会给自己带来一些现实的麻烦。即使是那些道德感很弱的男人,在受生物性冲动支配、做出了以数量取胜的事之后,也会在生命中的某些时刻,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内疚和忧伤。在人性与动物性之间,得与失的取舍,是人类永远的两难处境。从社会性因素的角度来说,导致男人花心的原因可能是:第一,人类社会目前还处在有阶级的社会,男人的脑海里还残存着一些封建糟粕。他们可能会认为,一个人的阶级地位,是由他所占有的财产的数量决定的,而女人又是个人财产中很重要的一类。占有的财产和女人的数量越多,社会地位就越高,也就越有成就感。真正在意识层面持这样的错误观点的人当然是少数,但是,在潜意识层面有这样的想法的人就可能很多了。对于后者,揭示其潜意识层面的动机,有助于改变他们的“花心”。第二,有数量众多的配偶,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有较强的个人魅力。这是每个男人都需要的东西。特别是对那些不太有自信的男人,征服更多的女人,是他们获得更多自我肯定的重要手段。但是,这是一条危险的路,一个人如果不能自己肯定自己,而只能靠外界证据来肯定自己,那永远都达不到目的。其结果经常会是更大的自我迷失。从心理角度来说,一个成年男人的整个心理结构中,也包含着一些儿童期的心理特征。俄罗斯的一种玩具套娃,很形象的展示了这种套叠的结构。套娃是一个中空的娃娃里有一个小娃娃,小娃娃里又有一个更小的娃娃。我见过的最好的套娃,是由十五个一个比一个小的娃娃组成的。举例来说,一个三十岁的男人,他可能分别有二十岁、十岁、七岁、三岁、一岁、半岁、一个月的男孩的心理,这些不同的心理存在在一个人身上,并且都可能支配他的言行。哪一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占优势,他就会显得像哪一个年龄阶段的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不起作用。不同年龄的男人需要不同的女性。成熟的三十岁的男人需要的是一位同样成熟的妻子,或者是一位小鸟依人式的妻子,使他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男人的力量。但是,当他软弱的时候(如生病、受挫折等),他的心理状态可能会退回到十岁或者更早,这个时候,他需要的就是一位可以给他关爱的、母亲式的女人了。如果他的固定伴侣不能满足他的这一需要,那他就可能幻想一位这样的女人,严重的时候,他甚至会用行动找出这样一位女人出来,当然也可能恰好在这个时候一位这样的女人主动出现,需要和供给一接上头,花心就不再仅仅是花心而已了。一位女性告诉我,她丈夫本来在仕途上前途无量,后来出了点事,就辞去了公职。他也不想办法找个工作,整天在家读佛修禅,拿家庭责任和自强不息的教导刺激他,一点用都没有。我对这位女士说,你丈夫可能需要一点时间来疗伤,你最好的办法是暂时转变一下角色,做一位“护士”,帮他渡过难关。这样他才不会烦你,才不会在网上或者随便什么地方找一位“护士”,才不会使另一个女人以“护士”为名乘虚而入,才会真正象你所希望的那样,很快地好起来。男人花心是天生的,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想借遗传学的进步改变这一点,也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但是,从花心到“花行为”还隔着一条鸿沟,好多情形下,当然不是全部,是女人推着男人跨越这条鸿沟的。好男人、优秀男人的心灵,需要跟千百种女人的不同的关系来滋养。这些女人可以是妻子、女朋友、女同事、女老师、女学生,等等。人是关系的动物,关系越多,养分也就越多,成长得就会越好。但是,持久的、深入的关系却只能有一种,太多了,养分就可能变成毒药。所谓高质量的人际关系就是,你和他人都能从这种关系中获得最大的好处和最少的坏处。如果跟多个女人的关系都到了可以称得上“花”的程度,那可能就利少弊多了。没有女人会愿意跟她人分享跟你的深入关系,她会用破坏跟你的关系来惩罚你,如果跟你打交道的每个女人都这样做,你想花那也花不了啦。男人的花心,当然也与不一样的女人的不一样的魅力有关。一个女人可以有很多让男人心醉的风情。但在同一个女人身上,不可能具备万种女人风情。一个成熟的女人懂得这一点,她不会要求自己全部拥有,而只会坚守自己的特点,使个性成为自己最闪亮的地方,不嫉妒同类,也不对男人赞美其她女人耿耿于怀。一个成熟的男人当然也应该懂得这一点。“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拥有一个女人也就够了,对其她的女人,则只保留远距离欣赏的态度。花心是一回事,“花语言”和“花行为”却是另外一回事。一个内心情感十分丰富,却在言行上很节制的男人,会是一个既有趣味、又有责任感的男人,也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男人。内在和外在的反差,会给人一种很内敛的感觉,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自信,一种不可低档的个人魅力。这样的男人,可以担当好生活中的任何角色,丈夫、朋友、儿子、父亲、下属或者领导。按照古人的说法,是可以“托三尺之孤、寄百里之命”的人,不管让他做什么,大家都可以放心。而什么都“花”的男人,给人的感觉可能就不那么好了。说简单一点,一个无法跟一个女人建立坚固、持久的关系的男人,他的别的关系的质量也容易让人看低,他的遵守起码的游戏规则的能力也会让人怀疑。言行上的节制和内心对欲望的压制有很大差别。前者是主动的,令人愉快的;后者是被动的、有害的。“狠斗花心一闪念”的男人可以有两种,一种是以修身养性为职业、而且修到了很高境界的高僧大德,对他们,凡夫俗子也只有佩服的份儿,如果贸然像他们学习,最后可能不仅花心压制不了,反而造成各种心理障碍;还有一种就是没有什么情趣、内心很贫乏的男人,这种情况下,被压制的就不仅仅是花心,还有做人最可宝贵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对美好事物的鉴赏力了。有时候,花心男人的说法是女人杜撰出来的。或者说,是女人提醒自己“狼来了”以便保持警觉的伎俩,这可以使平淡的爱情多一些波澜和色彩。很多女人喜欢这样的享受。我们已经说过,男人是个个花心,但绝大多数男人,不会在街上见到一个漂亮的女人,就会跟着她直到一条黑巷子里,然后再做点什么;也不会只跟一个女人说上三句话,就会要求跟她去旅馆开房间;更不会看了几张A片,就色胆包天、为所欲为。世界如此多娇多彩,作为对大自然造物的感应和感激,花心一点有何不好呢?只要我们管住了自己的手脚,那我们一样还是好男人。2003-2-5  评说女人花心曾奇峰谈这样一个话题,容易被人认为是在这方面比较苦大仇深的人。所以先声明几句。本人象几乎所有男性同胞一样,对于自己喜欢的女性没有想着只在我这一棵树上吊死这一事实不太满意,所以既有“苦”,也有“仇”,但“苦”和“仇”却都还没有大到和深到需要在这里对女人口诛笔伐的程度。谈这个话题,仅仅是出于对人类两性关系中的心理现象的兴趣,而不是想公报私仇。读大学的时候,一次几位铁干哥们儿聊天,谈到了我们共同认识的另外一些同性朋友。一位长得五大三粗、但有很好的艺术天赋的男同学一本正经地说,我要是女人,有几个男的那是必须要嫁的,不嫁那要后悔一辈子。然后就列举了一长串的名字,那些男人美丑不一、性格不同,但有一条是共同的,就是都是很有趣的人。根据每个人对他的吸引力的不同,他想嫁给他们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从三个月到一年不等。听着他的奇思妙想,我们下颌关节笑脱了臼,同时也在想象,我自己如果是女人,那想嫁的男人有多少?稍稍想一下,人数就已经不在十个以下了。在报纸的花边新闻中偶尔会读到过某国某女结过很多次婚之类的消息,但却没有一个周围认识的女性这么做。结过三次婚的人,都已经很少见了。这说明我们的女同胞虽然象男人一样花心,但也还知道在行为的层面把握分寸。男人大可以因此自恋一番,因为这个例子说明,是不同的男人的不一样的可爱导致女人水性扬花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世上有太多的诱惑”这句话,已经不仅仅是警示男人的了。不过,每当一个女人用这句话来提醒自己或者其她女人的时候,我的感觉还是有点怪怪的,就象听到一盘美味佳肴说很在乎谁来品尝它一样。我知道这与我内心的大男子主义思想有关,这种思想的特点是,忽略或者否认女性的基本需要,认为女性没有主动选择、只有被动服从的权利。我们继续用吃来打比方。是男人太可爱还是女人太花心,跟是东西太好吃还是食客太好吃这个问题(前一个“好”是副词,念第三声;后一个“好”是动词,念第四声),是同一个级别的问题。再接着比下去,迟早会归结到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好在对这一类的问题,我们都有一个标准答案,那就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根本就无所谓先后。尼采说,大自然造人所表现出来的唯一的善意就是,在男女关系中,男人和女人各自满足自己的需要,却能够给对方带来好处。话说得极为精彩,包含了对女性的需要的洞察和肯定,跟他曾经说过的贬低女性的话有天壤之别。但一些不了解女性需要的男性却可能认为,男人跟女人的关系,就是男人欺负女性的关系,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女人还主动要跟男人有什么关系,那就是这个女人有点什么问题了。这样的男人会讨厌过于主动的女人,但是我们知道,这种讨厌的感觉是由他们自己的狭隘和无知造成的。遗憾的是,旧时代的女人,或者是部分有着旧观点的现代女人,会认同这样的想法。害怕在跟男人的关系中“吃亏”,或认为某种正常的付出是吃亏,就是这样的错误观点造成的。其直接结果是,她们限制了自己追求幸福的权利和能力,在男女关系中过度地患得患失。“湘女多情”是一个较古老的说法。我在湖南读的高中,工作以后也跟一些湖南妹子打过交道,真觉得这种说法真的没有骗人。记得一次去湖南参加学术会议,临行前几个认识了才两天的湘妹子都要送我去车站,还帮我拿行李,把离别之情表现得既直接又有分寸。那种场景,现在想起来心里还是暖暖的。我绝不会认为她们是对我个人“有意思”才那样做的,我的感觉是,在她们待人接物的基本态度里有着女性的特质,就是对他人、特别是男性的关注、关爱和兴趣,如果这就是水性杨花,那我倒希望这样的水性杨花的女人越多越好。如果每一个女人都只对自己的固定伴侣温情脉脉、笑腼如花,而对其她男人则横眉冷对、貌若冰霜,那这个世界真的是要路断人稀了。男人骨子里还是喜欢水性扬花一点的女人的。男人是一种很自恋的动物,他们喜欢对他们感兴趣的女人。表面上看起来,男人一直都在寻找自己喜欢的女人,实际上他们更需要的,是对自己感兴趣的女人。水性扬花的女人就有着对所有男人的基本兴趣,这种兴趣对男人来说,就是一种难以抗拒的魅力。不喜欢水性杨花的女人的男人也有,但我敢肯定,他们中间至少有一部分人(当然不是全部)是压抑了自己的欲望。因为,这样的女人的魅力诱导了他的欲望,而他本人又不允许自己有这样的欲望,就产生厌恶的感觉来使自己跟欲望保持距离。这样的心理问题也可以在他的其他方面表现出来,比如他给人的感觉可能是一个不热爱生活的人;在人际关系方面,对自己和别人都可能很苛刻。对完全不水性杨花的女人,男人不会吝啬他们的金钱和赞美之词,贞节碑和上面的文字就是证明。但是,对“非常水性杨花”的女人,男人就更不会吝啬他们的金钱和赞美了,有史以来,可以肯定地说,在所谓“销金窟”里花费的金钱,和献给歌女舞伎的华美词藻,在数量上要比立碑费和碑文多得多。男人就是这样矛盾而虚伪的动物,水性杨花和不水性杨花都支持。从女人的角度来看,事情就很难办了,真不知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女人才好,才能让男人们称心。也难怪女人们都抱怨做女人难了。客观地说,“非常水性杨花”的女人,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无可比拟的贡献。一个中国人如果能背几首古诗词,那么其中说不定就有一首是某位诗人或词人献给他所认识的“水性杨花”的女人的。完全无法想象,如果每个女人都够得上立贞节牌坊的资格,那中国文化里是否还会有那么绚丽的一摸色彩。诗人的才情是需要跟女性的关系来滋养的。当然,我们这里并不是要提倡,女人们都应该更加水性杨花一点,以便为中国培养更多的有才情的诗人,制造更多的情诗艳词出来。几千年来,为了争夺女人而发动的战争可以说是不计其数。男人们在做反省的时候,往往会把战争的原因归于女人的水性扬花。表面看来,也有一点道理,因为如果女人的天性就是烈女不事二夫,那天下的所有男性都会断了动别人的老婆或者情人的心思,战也就打不起来了。但是往深处想,红颜祸水的说法实在是没有道理,男人如果不是花心到病态的程度,怎么会不惜发动战争来抢女人呢?假如一个社会是女人主宰的社会,大概也会有为了一个男人而打一场战争的事,这个时候,女人们也许就会称这个男人为“蓝颜祸水”了。不过事实上,这样的小型的“战争”的确发生过。在一夫多妻的社会制度下,妻妾们之间的争斗就是为了一个男人。但从来没有哪个女人认为,男人是争斗的祸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女人要比男人更勇于承担责任一些。阴与阳是这个世界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男人和女人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元素。同处一片蓝天下,阴阳相吸、男女相亲,是这个世界上最自然的事情,不这样反而是不正常的。当然,任何关系,都应该遵守一定的规则。规则本来应该是为人类的幸福服务的,但遗憾的是,人类经常会把规则看得比人类自己都重要,使那些规则直接损害了人类的幸福,扼杀了人类的天性。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有很大的差异,有时候甚至是水火不相容的。一个人不可能把她内心的愿望全部都变成现实。在处理内心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上,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那就是:你可以做你内心想做的一切事情,前提是不要因此引起太大的现实麻烦。极端的例子是,你心里想抢银行,如果你真抢了,那就会有严厉的处罚在等着你,不管从什么方面来算帐,都划不来。在男人和女人的关系上也是这样,女人心中自可以有百种思念、千般情怀,但如果真象前面说到的嫁那么多的男人,按照现在的市价,仅仅是搬家和照结婚照两项,就足以让她筋疲力尽、倾家荡产。如果健康和吃住都成了问题,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其她的女人在想象的层面继续去水性扬花了。2003-3-5  人 际 点 滴看心理医生的人,几乎全都是敏感而聪明的。尤其是他们对人际关系的一些感悟,让我这个做心理医生的受益匪浅。一位男士告诉我,他和他的同事共同有一位新疆的朋友。最近那位朋友给他们来信说,他一家人想来武汉玩几天。这位男士与同事商量,决定让朋友在武汉期间不住旅馆,而住随便哪一位的家中。他们两家的房子都比较大。至于到底住哪一家,由新疆的朋友自己定。在给朋友回信时他突然想到,客人怎么好做选择呢?客人选择任意一家,都有着得罪另一家的风险。我们自己可以不这样认为,但客人却不会完全不顾忌。本来是想替客人着想的,却把客人置于尴尬的境地,当真是事与愿违了。于是他给朋友回信说:我和我的同事商量好了,你们在武汉期间住在我家。生活中真的有很多这样的情形,你以为是在替别人考虑,实际上却可能没有。“设身处地” 四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还有一位女士告诉我,她的孩子生日时,她的一位女友给她的孩子送了一件较贵重的礼物。那位女友没有孩子,于是她便想立即买一件价值相当的礼物送给女友本人。在寻思买什么礼物的时候她意识到,这么快地“还情”是不恰当的,那样做在对方看起来无异于是一种对友情的误解和拒绝。还不如把这份给孩子的礼物所表达的友情暂无回赠地珍藏起来,象酿葡萄酒一样,让它慢慢地发酵和醇厚。情感最终是会反回到那些付出了情感的朋友身上的,但不必在此时此刻。说起来这些都是小事。但一个人所处的人际环境却是由这些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制造而成的。性格之所以是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你的性格决定了你的人际环境。做人并不难。那些觉着做人难的人,是因为他们忽略或者轻视了这些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点点滴滴。  设置中接电话的动力性问题施琪嘉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430030Setting is a very important definition in the psychoanalytic situation, as Freud described(1925d): We shall be justified in assuming that nothing will occur to him that has not some reference to that situation. Therefore the reaction of a patient who acted out or dropped out when it was ringing and the therapist had have a talk with someone else in the therapeutic situation should have its dynamic meaning.Keyword: psychoanalytical situation setting psychotherapy摘要:设置是心理动力性治疗的重要概念,弗洛依德对此曾有描述:倘若不是在此种设置下所提供的一些环境,病人就不会出现这些反应。 因此,当治疗过程中电话铃声响起、治疗师接电话并与他人交谈时,病人出现“见诸行动”或脱落的表现就可以从心理动力的角度来加以理解。关键词 心理动力性情景 设置 心理治疗设置(setting)1是心理分析情景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弗洛依德在谈到设置时说到(1925d)2:这似乎令人吃惊,由主观通过精神分析的基本规则来观察自由联想的形式应该说是达到了其意料之中的目的,即将受制于阻抗的、被压制的信息呈现于意识。然而,我们应该明白:自由联想并非真正自由,在分析情景的影响下病人仍会保留其尽管不愿面对的、其精神活动中特别的主观成分。我们应该设想,倘若不是在此种设置下所提供的一些环境,病人就不会出现这些反应……,病人表现为批评性回绝,多在告之其精神分析基本规则时发生。一旦病人了解了设置,并克服了其拘谨后,其阻抗便会找到其表达的另外涵义。由分析师提供恰当的环境尤其重要。精神分析治疗并非简单提供潜意识向意识转变,或延伸病人的自我,提高其自主性的环境。分析师所提供的设置应是有助于分析过程,帮助自身分裂的概念进行融合;在发生防御过程后可重新进行设置。Rycroft(1985)3指出分析师进行设置的能力不仅仅取决于其“正确”解释的技巧,也取决于分析师是否具备持续的兴趣、发展与病人的关系的能力。经典的设置包括:让病人躺在床上,医生坐在病人的后方、规定治疗的时程和频率、房间的布置和收费的协定等。由于治疗由预约而设定,故治疗师的电话铃可能在治疗期间响起,在国外,虽然有秘书代接,但也有许多私人诊所的开业医生必须自己接电话(在欧洲,心理分析性治疗以私人开业医生为多),在我国,一些地方对于设置不太讲究,在治疗过程中也不排斥接外来的电话,一般来讲,在治疗中不宜接电话,除非是出于迫不得已的原因。在治疗过程中安静地倾听十分重要,这时是需要杜绝来自于外界的干扰的,如当病人在与治疗师数次接触后已经建立起逐渐稳定的治疗联盟,病人准备谈及困绕自己多年的“隐私”或病人在回忆到过去的经历产生非常痛苦的感觉时治疗室的电话铃响了起来,不是病人的勇气会被打消,就是病人产生极其反感的想法:治疗师是天下最无情的冷血动物!客体关系的理论学家认为,多数前来治疗的病人的核心问题就是与他人发生交互作用的问题(寻找客体并与之建立关系的力比多为天生的、可以对今后的认知和情感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动力) 4,电话是人与人互相联络、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工具,因而当治疗中电话铃声响起时、治疗师接与不接就有着动力性的意义。比如一个因受依赖与自主冲突困绕的青年男性,自小就按父母的安排刻苦学习、成绩优良,平时接受的教育是谦虚待人、从不当面顶撞父亲和对他人表示不满,但父亲粗暴的教育方式和母亲无休止的唠叨给他的影响在高中时爆发,他的学习成绩开始下降、开始反抗他的父母,其方式为拒绝工作、用母亲唠叨的方式来唠叨其父母,不断地寻找心理医生并将他们换掉。在来笔者这儿就诊时病人已经换过5个心理医生,并对我说:医生,您是我在反复打听后确定要找的医生!在进行了4次治疗后,病人开始有转变的倾向,如离开多年的家独自到学校住宿、开始与同学接触而非缠着父母唠叨、开始在家中试着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而非一味白吃。病人在治疗中表现得如一个守规矩的小学生:准时、恭谦。在第5次治疗中治疗师接了一个中途打进来的电话,病人沉默了很长时间,然后在结束时说他会跟我打电话再约下次就诊时间,病人在在此之后杳无音讯。间隔半个月后病人重新与治疗师预约了治疗时间,在这次治疗中病人表示了对上次治疗师在治疗中接电话的不满:你们医生让我们什么时候来我们就什么时候来,早来就在门口等着,你们高高在上,在治疗时接电话,而对我们病人的讲述无动于衷……。病人表现得与以前的礼貌、规矩截然相反。追溯起来,治疗师中途接电话唤醒了病人的愤怒,从移情的角度来讲,在治疗联盟建立时,病人就确定,他所找到的是一个能够理解他、帮助他的“父亲”(在病人的内心,一直在寻找着这样的一个幻想的客体,并在早期反复失望),因此他也表现的十分合作(一个“好病人”就象当初是一个好学生一样),虽然这中合作也是一种阻抗的表现,就象当初他不得不接受父亲的要求努力学习一样,在恭谦的背后是蕴藏着反抗的欲望的。医生接电话的行为表示与病人以外的他人发生了联系,在病人的内心是一种对他的“摈弃”,这个“父亲”的形象由好的变成了坏的、由和蔼的变成了粗暴的,他自己的角色也由好学生变成了不听话的孩子,这是一种自恋性的症状:如果我不能相信别人,那我只有相信自己!电话成为这个病人表达攻击性的扳机点:首先,病人脱落数周,然后,病人在接下来的治疗中说由他来决定打电话预约,仍是通过电话联系的方式实现了控制治疗师的目的,事实上,在后来,病人承认,他不打算再来治疗了,如同以前病人受到的“情感创伤”一样,“你们抛弃了我,那我也选择抛弃你们!”理解此点相当重要,因为就是通过这种重复的方式病人不断地转换治疗师,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病人也不可能在社会上形成稳定的关系,所以,澄清这一点可以“纲举目张”。以后的讨论围绕着“分裂”的话题展开:自小受到良好教育的代价为强烈的不满和愤怒的压抑,特别是病人的父亲对他使用的暴力使得病人不能确定他在现实中一是应该以父母的乖孩子出现呢(学习好以取悦父母)?还是应该以他父亲的粗暴的形象出现(与攻击认同,病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对其母亲进行了暴力性的攻击);是一直呆在父母身边(因而不工作)呢,还是应该离开父母自己生活(所以一直对父母出现抗拒的行为)。与病人谈如何来正常表达攻击性便成为治疗的重点。当然,治疗情境中发生的很多事情均可以成为移情阻抗的表现,不一定非要通过接电话来诱发攻击性,作为心理治疗师,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与病人共情的能力。如在另一个治疗情境下,治疗师对自己反复必须接的工作电话对一个因抑郁而前来就诊的病人说感到抱歉,病人很礼貌地说没关系,在下面的治疗中,治疗师谈起:如果这样的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时会感到不适,为什么您表现得如此的恭谦?病人答曰:其实在您接过几次电话后我已经对您的看法发生了改变,我觉得您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专业,但如果您不提,按照我的为人准则,我是不会说出我的不满的。我对人一向彬彬有礼!治疗师感觉到病人的恭谦下是很强的阻抗,如对人的不满通过“反向形成“的礼貌加以表现,在对病人谈到此点时,病人理解到,由于早年父母关系不和,她长期在父母的争吵中长大,需要在矛盾中取悦父母,一方面母亲事业上很强,经常抱怨父亲的无能,另一方面,父亲也在她耳边经常谈论自己的不幸,事实上,父母自她记事起就已经分居,病人在事业上很成功,但在婚恋上屡屡遭挫,通过反向形成的方式,如孝顺、经常陪母亲逛街,病人隔离了自己的不满,病人意识到,自己的痛苦来源于不能真正地在心理上脱离父母、脱离家庭,因为这样就会引起内疚和自责。虽然接电话有这样那样的动力性的疑惑,但仍不是个应该提倡的设置,因为治疗师的反移情也可以通过这样的行为来怠慢病人,如在治疗中不经意地表现出漫不经心(接电话)、或者因接电话而产生内疚,因而显得对病人过于热心等等,这些治疗师本身的问题均需要在自我督导中解决,而非是以病人的“见诸行动”为代价。神情内敛与心理动力学理论武汉中德心理医院 曾奇峰《现代汉语词典》对神情的解释是:人脸上所显露的内心活动。对敛的解释是:①收起;收住;②约束。那么形容一个人神情内敛的意思就是:他或者她脸上所显露出来的内心活动向内收缩。神情内敛这给词在很多工具书上都没找到,但却常常出现在一些小说中。在武侠小说里,这个词经常用于描述武林中的绝顶高手。很显然,这不是一个直接描述武功的词汇,而是一个描述心理状态的词汇。要做一个绝顶高手,心理状态可能比武功本身更重要。所以我们可以说,形容一个人神情内敛,就表示这个人有着极好的心理状态。神情内敛是通过整体的、直觉的观察所获得的整体的、直觉的感受,具有典型的东方神秘主义色彩,要把它解释得很清楚,也许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我们一定要把它解释清楚。这里首先要引出我们的第一个信念,即:我们不相信任何所谓具有东方神秘色彩的东西,如禅、开悟等等,是真正神秘的和不可解释的,我们一定能找到一种方法,使这些东西具有我们能够理解、而且其它文化背景的人也能够理解的合理性。东方的方法体系里缺少分析的方法,可能是使东方的文化具有神秘色彩的主要原因。一个对象如果你不把他拆开来看,那它在你面前可能就永远是神秘的。所以分析或许是打破神秘的一种很好的办法。对于东方式的对心理现象的描述,起源于西方的精神分析技术可能就是最好的打破其神秘感的工具了。让我们先看一看,一个被形容为神情内敛的人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觉。这样的一个人的人格是高度统一的。如果人格是一件物体,我们甚至可以感受到它的光洁的质感、沉重的密度和宜人的温度。他如果要做一件事情,就会轻而易举地调动内心一切心理能量去完成它。和这样的人打交道,就象他可以“收缩”他自己的内心活动一样,我们的内心活动也可以被他吸引,这就是个人魅力的来源。史书上说:“与周公瑾交,如饮醇缪”,意思是说,周瑜的人格魅力象一坛好酒,跟他交往就象喝酒一样,不知不觉就要醉。这样的感受与神经症患者带给我们的感受恰恰相反。他的人格是不统一的,可能有着粗糙的质感、松散的和不均匀密度、以及忽冷忽热的温度。如果他要做一件事,就不太容易调动内心的一切心理能量去完成它。打个比方,如果神情内敛的人的人格象一个国家的中央集权状态,那么神经症患者的人格就象这个国家处在诸侯纷争的状态中。跟他打交道,我们会因为他在情绪和行为上的变化莫测而不知所措,所以会或有意、或无意地可怜他或者疏远他。由于他自己的内心活动都没有被他所“收缩”,我们的内心活动当然也不会了,所以他不会给我们以“有吸引力”的感受。交往的不稳定感还可能来自于,过去的经历和现在的状况之间的联系没有被揭示,所以它们都可以独立地影响人的行为,谁会在此时此刻产生影响,永远都是一件无法预料的事。或者换句话说,你跟一个神经症患者打交道,你很难知道是在跟现在的他打交道,还是在跟过去的他打交道。以上的描述,是在神情内敛之上又增加了一些东方神秘主义色彩。不能说没有益处,但却与我们破除神秘的目的有点背道而驰。现在我们就用精神分析的方法看一看,神秘的背后到底有什么东西。精神分析的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一个人的人格是由三个层面组成的。最底层是本我,代表着这个人的一切生物性冲动,如食欲,性欲等。中间一层是自我,是他与周围社会环境相适应的部分。最上层是超我,代表着父母、老师、社会等各个方面对自己在伦理道德方面的要求。本我和超我之间时时刻刻都存在着冲突,自我的任务就是协调这一冲突。如果自我不能协调本我和超我的冲突,人格就不是处于协调状态,这样的人就是一个神经症患者。一个神情内敛的人的人格,不仅仅是一种协调状态。那种向内收缩的感觉,甚至有那么一点点不协调。只不过这种不协调是一种良性的不协调。造成这种不协调的感觉的动因是什么?或者说,是什么在使内心活动向内收缩?我们猜想,使内心活动向内收缩的力量是人格的各个部分高度统一以后产生的整体功能,是整体的功能减去个部分之和所多出来的那一部分功能。整体的功能,由于它不是可以通过分析发现的,所以它实际上也是所谓东方神秘主义的根之所在。这篇文章无意制造任何新的概念,因为已有的概念的作用只是有助于把分析的工作越做越细,新的概念估计也不会超越这样的作用,而这里主要要谈论的是整合。仅仅为了叙述上的方便,我们不妨把这种整合人格的各个部分的统摄性的力量称为超超我。整合被分析清楚之日,也就是超超我这一概念寿终正寝之时。超超我有点像是超我、自我和本我民主选出来的统治者,与它们不在一个水平上。超超我对三者的统治,与超我对本我的压抑有本质的区别。超我与本我是在同一水平上纠缠厮杀的一对矛盾体,而超超我是更高层的、统合的力量;或者说,超超我的统治力量是一种舒适的、被人格的三个层面认可的压抑。是什么使所有的心理活动向内收缩?答案是:超超我。以上是单独地考察神情内敛的人的人格所得出的结论。如果我们把这样的一个人放在人际关系之中,就会发现,他的超超我也会对其他人产生统摄的和整合性的作用。别人会被他所吸引,会因为跟他的交往而感觉到宁静和喜悦,会把他的目标当成使自己的目标。具有强大超超我的人,在西方被称作CHRISTMA PERSONALITY。从客体关系理论看,神情内敛的人是处于与原始客体完全分离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写到这里,有人一定要问:能不能举个具体例子,什么样的人是神情内敛的人?如果我们说某宗教领袖、或者某政治家、或者某艺术家是这样的一个人,那么一部分人可能会同意,一部分人可能会反对。反对的理由可以在我们的理论框架之内,如举例说某某并不符合我们上面说的那些标准;也可以是在我们的理论框架之外,比如认为这样的人的存在可能会产生什么不良的社会后果;等等。不可否认,这些反对的理由都可能是正确的和不可反驳的。但是,我们应该可以找到被绝大多数人甚至可能被所有的人接受的例子。这些例子的数量是如此地庞大,以至于我们下意识地认为神情内敛的人的数量应该是极端稀少的观点,在一瞬间就被彻底颠覆了。我们所说的神情内敛的人就是:所有健康的婴儿和儿童。健康在这里的意思是,没有先天的生理上的缺陷;成长的环境没有恶劣到削弱他的超超我的程度(如没有到可以使儿童患儿童神经症的程度)。婴儿和儿童符合我们上面说到的神情内敛的人的所有的标准。简单地说,就是:他们的人格是高度统一的;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让我们陶醉。也许有人会说,婴儿和儿童并不具有独立人格,他们要依赖成人才能生存。但是,相对于他们的能力来说,这样的依赖有现实的合理性,所以不能作为他们没有独立人格的依据。《老子》第十章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手?专气致柔,能婴儿乎”?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精神与身体和一,可以不相分离吧?结聚精气以至柔顺,可以象婴儿一样吧?所以在老子看来,婴儿的特点就是能够结聚精气,这是神情内敛的另一种表达。把婴儿和儿童作为神情内敛的人的例子,是一件让人极为振奋的事,因为这意味着,我们曾经都是神情内敛的人。我们本来内敛的神情,是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干扰才变得散漫的。神经症患者就不是神情内敛,而是神情散漫、不专注(当然我们可以说他将心理活动专注于其症状之上,不过这是另外一回事)。就强迫症来说,患者内心强迫性和反强迫性两种力量相互冲突,没有足够强大的超超我将其整合,就造成了症状的出现和迁延。我们尚无法断定,超超我有没有相应的生物学基础,也就是说,超超我是否相当于更高的神经中枢的功能,在它处于抑制状态时,多个较低级的神经中枢同时兴奋,而导致了强迫症状?抗抑郁药物(如氯丙咪嗪)对部分强迫症患者有治疗效果,是否支持了这一推论?就抑郁症来说,是否是因为更高级的神经中枢的抑制,而导致了低级神经中枢之间的相互抑制?也许这种推论对癔症来说是最适合的,因为癔症的某些症状直接是由脊髓水平的低级中枢的兴奋导致的。从动力学治疗角度看,治疗的设置和治疗师温和的态度,就是为患者向婴儿方向退行提供条件。或者换句话说,治疗师让患者回忆起既往的神情内敛的状态,并且努力保持它。至于那些破坏他的超超我的干扰性力量,则被此时此地的治疗关系所产生的力量所减弱、消除或者替代。整合就这样被维持下来了,治疗也就产生了效果。从上面提到的生物学角度来看,对潜意识的关注,可能起到增加主动注意力、激活高级中枢的作用,从而实现消除症状的目标。精神分析最后的目的不是要把我们的心理活动拆解成若干个部分,而是要把本来相互冲突的部分连成一个整体,或者用东方的语言来说,是要恢复内心的和谐与宁静。所以“精神分析”这个名字也许是不恰当的。与人格的整合相关的话题是心理治疗各个学派的理论与方法的整合。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找一个理论和方法体系,能够把现有的主要的心理治疗学派统一起来。但我个人认为,将心理治疗的各个学派在理论和方法上进行整合是不切实际的、虚妄的。这里要引出我们的第二个信念,即:任何理论和方法的整合,都必须建立在每一个治疗师的人格的整合之上。或者换句话说,没有纯粹的理论与方法上的整合,只有理论和方法与使用这一理论和方法的治疗师人格之间的整合。或者再换句话说,离开了某一个具体治疗师,一个所谓整合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是没有意义的。在心理治疗中治疗师分别使用普通话和方言的心理动力学分析武汉中德心理医院 曾奇峰【摘要】目的:探讨在心理动力学取向的心理治疗过程中分别使用方言和普通话的动力学上的差异。方法:利用心理动力学原理,分别对使用方言和普通语所产生的移情进行分析。结果:使用方言会使来访者产生一定程度的负性移情,使用普通话可以产生一定程度的正性移情,而使用不标准的普通话所产生的负性移情可能比使用方言更强烈。结论:语言作为特殊设置,对治疗关系和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在中国南部地区使用普通话做心理治疗有利于建立更好的治疗关系,也有利于处置或分析移情性阻抗。【关键词】心理治疗 语言 治疗关系Psychodynamic Analyse of the therapist using common speech of the Chinese language(Pu Tong Hua) or dialect in psychotherapeutic processWuhan Zhong-De Psychiatric Hospital, Zeng Qifeng,430012. E-mail:bigblue@public.wh.hb.cn【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psychodynamic differences between using Pu Tong Hua and dialect in psychodynamic oriented psychotherapy.Method:according to the psychodynamic therory,analyse the different by using Pu Tong Hua and dialect.Results:By using dialect can cause a certain extent negative transference,by using Pu Tong Hua can cause a certain extent positive transference,but when the therapist speaks nonstandard Pu Tong Hua,more negative transference will arise than he speaks dialect. Conclusions:The language as a special setting in dialect-speak area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psychotherapeutic relationship and effect.The using of Pu Tong Hua ( as a non-daily language for the therapist and client)in south China will redound to build up a better pychotherapeutic relationship and also can reduce or analyse the very strong resistance of transference (for example:love-transference)with a easy way or with less psychological injure.【Key Words】Pychotherapy language psychotherapeutic relationship普通话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型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①。一九四九年以后,普通话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推广与发展。绝大多数地方广播电台、电视台均使用普通话,报刊杂志也基本上以普通话为行文基础。在各类交际、商务及学术活动中,普通话的使用也越来越普及。方言是指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各有其特点,是语言分化的结果②。中国的方言无比繁多,素有“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语” 之说。在本文作者所处的这个城市,各城区之间的人所使用的武汉方言都有显著的差异。对于生活和工作在中国南部的心理治疗师来说,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是使用普通话还是使用方言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以下我们就来看一看,在精神动力学取向的心理治疗中(Psychodynamic Oriented Psychotherapy),治疗师分别使用普通话和方言所导致的动力学方面的差异。根据心理动力学理论,心理治疗的场景不同于真实生活的场景,它是一个非自然的、“人工的”场景,具有这样一个特征,就是通过特定的设置(Setting),如固定的场所、固定的室内摆设、固定的时间、约定的付费标准等,使来访者在与心理治疗师的关系中,重现他在生活中的情感反应模式。这种情感反应模式,就是移情(Transference)。治疗师通过对移情的分析、解释,使来访者明白自己的成长过程对自己造成的影响,从而为进一步的成长制造契机。治疗师如果使用他行医所在地的方言,那么治疗场景就与来访者所处的生活场景没有什么不同。也就是说,他没有为治疗增加新的设置。没有任何资料显示,设置的数量与治疗的效果有任何本质的联系。前面提到的那些基本的设置是每个治疗师共同拥有的,再增加一些设置,也许更多地与治疗师个人风格有关,而与治疗的原则少有关系。比如在治疗室里是摆几个活生生的盆景还是挂几幅现代派的绘画,完全是治疗师个人的事情;虽然不同的饰物可以使来访者对治疗师产生不同的移情反应,例如从悬挂的现代派绘画联想到治疗师可能是一个开放性格的人,但这样的移情毕竟是中性的,不太可能形成有碍分析的阻抗(Resistance)。但是,由于语言是精神动力学取向的心理治疗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工具,所以使用方言还是使用普通话,就不仅仅是设置数量上的多少的问题了,而是关系到重要设置内容的变与不变了。在场所、时间和付费标准上的设置,已经足以形成一个规范的治疗场景。如果治疗师再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则会使治疗的场景更加规范一些。由此导致的来访者的移情反应,基本上是正性的。因为几乎所有的人对普通话都有一个共同的移情,就是说普通话意味着正规、严肃甚至高雅。武汉的地方电台和电视台有时会播放一些方言节目。地道的武汉人都认为,武汉话在这些情形下听起来很丑、很“土”。正规的场合必须说普通话,这样的观点已经成为汉民族集体无意识的一部分了。心理治疗无疑地就应该是这样一个正规的场合,心理治疗师也应该是这样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如果治疗师使用方言,情形就可能恰好相反。首先,在语言这样一个重要内容之上,没有附加一个设置。其直接的结果是,治疗关系之间少了一个可以缓冲强烈移情的地带。对一般的来访者,这也许不足以构成问题,但对于类似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来访者,则可以是一个问题,因为他们的强烈的或正性或负性的移情可以以他们驾轻就熟的方式毫无阻碍地朝治疗师倾泄,从而造成分析上的阻抗。其次,由于对方言的共通的负性移情,例如认为使用方言意味着不正规、不严肃甚至不高雅等,也可以给治疗师对更重要的移情内容的分析造成困难。第三,好的治疗效果的特征之一是,治疗师以一个更好的超我形象内化到来访者的人格结构之中,显然地,说标准普通话的治疗师比说方言的治疗师的形象要更象一个“好的” 超我一些。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精神动力学取向的心理治疗中,治疗师使用普通话比使用方言更有利于形成正情移情,也有利于消除或者减弱强烈的移情性阻抗。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双向作用效果。这里有一个例子可以帮助理解上面所说的双向作用。在这个例子中,我们把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差异变成普通话与英语之间的差异。因为英语是公认的世界语,与之相比,汉语普通话类似于方言。在中国的治疗室里使用英语所产生的正性移情类似于在使用方言的地区使用普通话。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说中国话比说英语会产生更多的负性移情。在这个例子中,来访者是一位二十五岁的大学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女性,未婚。在十余次的治疗中,我们经常用英语谈及一些事件。相对而言,她比我更喜欢使用英语一些。我直觉地感到,虽然我的英语不及她好,但她还是对我会说一点英语这一点很有好感,也就是说因此产生了正性移情。后来她对我产生了强烈的恋爱性移情,相信这与我会英语有一点关系,虽然关系也绝对不可能太大。在她表达这种强烈的移情时,她是用英语说的:I am falling in love with my doctor。很显然,虽然意思一样,但她使用英语表达跟使用汉语比较,在她和我心理上引起的感受的强度有着极大的差异。英语作为一种有别于日常生活用语的特殊表达方式,为削弱强烈的移情性阻抗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缓冲带。或者换句话说,她虽然感受得很强烈,但表达得却很“优雅” ,我也可以承受得很“优雅”。 这种“优雅”不仅仅只有形式上的意义,而应该还会使她的情感处于一种安全的、可高可低和可进可退的灵活状态,并且为她后来接受“这种爱情只是一种移情”的分析结果同时又不损害自尊提供了一个机会。后来在把恋爱性移情作为阻抗分析时,英语又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具体地说就是,这样一种非自然的、具有特殊设置特点的语言作为一种工具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分析强烈移情所可能造成的对治疗关系的伤害。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情形,就是治疗师虽然说普通话,但是说得并不标准。这自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负性移情。在几乎所有说方言的地区,都有一些近于恶毒的笑话和故事嘲笑那些普通话说得不标准的人。如果治疗师的普通话说得不标准,由这些笑话和故事而产生的移情就会伤害到治疗关系。此外,来访者可能会由治疗师发音上的错误联想到其治疗过程中可能犯的错误,或者由治疗师讲普通话的任何欠缺联想到其可能具有的人格上的欠缺。这样一来,使用不标准普通话的结果可能比使用方言还要坏得多。所以每个治疗师都应该在语言这个最重要的治疗工具上下一点功夫,以尽可能地避免由于工具缺陷影响到治疗关系和治疗效果。虽然语言是心理治疗的最重要的工具,但它也不过仅仅是工具而已。在任何范围和任何意义上,它的重要性都永远不可能超过治疗师本人的人格结构。治疗师的健全的人格结构和他对精神动力学基本理论的熟练把握,才是形成良好的治疗关系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的关键。对那些精神分析的大师们来说,语言作为工具的重要性甚至都减轻了。何以如此,将是另一篇文章讨论的内容。注释:① 辞海,缩印本,1989,P336② 辞海,缩印本,1989,P1744参考文献:1. 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862. 弗洛依德,梦的解析,作家出版社,19863. K. 卡兹纳,世界的语言,北京出版社,1980(本文登载在《德国医学》2000年第17卷第4期上) oNormal" style="text-indent:21.0pt">治疗师如果使用他行医所在地的方言,那么治疗场景就与来访者所处的生活场景没有什么不同。也就是说,他没有为治疗增加新的设置。没有任何资料显示,设置的数量与治疗的效果有任何本质的联系。前面提到的那些基本的设置是每个治疗师共同拥有的,再增加一些设置,也许更多地与治疗师个人风格有关,而与治疗的原则少有关系。比如在治疗室里是摆几个活生生的盆景还是挂几幅现代派的绘画,完全是治疗师个人的事情;虽然不同的饰物可以使来访者对治疗师产生不同的移情反应,例如从悬挂的现代派绘画联想到治疗师可能是一个开放性格的人,但这样的移情毕竟是中性的,不太可能形成有碍分析的阻抗(Resistance)。但是,由于语言是精神动力学取向的心理治疗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工具,所以使用方言还是使用普通话,就不仅仅是设置数量上的多少的问题了,而是关系到重要设置内容的变与不变了。在场所、时间和付费标准上的设置,已经足以形成一个规范的治疗场景。如果治疗师再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则会使治疗的场景更加规范一些。由此导致的来访者的移情反应,基本上是正性的。因为几乎所有的人对普通话都有一个共同的移情,就是说普通话意味着正规、严肃甚至高雅。武汉的地方电台和电视台有时会播放一些方言节目。地道的武汉人都认为,武汉话在这些情形下听起来很丑、很“土”。正规的场合必须说普通话,这样的观点已经成为汉民族集体无意识的一部分了。心理治疗无疑地就应该是这样一个正规的场合,心理治疗师也应该是这样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如果治疗师使用方言,情形就可能恰好相反。首先,在语言这样一个重要内容之上,没有附加一个设置。其直接的结果是,治疗关系之间少了一个可以缓冲强烈移情的地带。对一般的来访者,这也许不足以构成问题,但对于类似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来访者,则可以是一个问题,因为他们的强烈的或正性或负性的移情可以以他们驾轻就熟的方式毫无阻碍地朝治疗师倾泄,从而造成分析上的阻抗。其次,由于对方言的共通的负性移情,例如认为使用方言意味着不正规、不严肃甚至不高雅等,也可以给治疗师对更重要的移情内容的分析造成困难。第三,好的治疗效果的特征之一是,治疗师以一个更好的超我形象内化到来访者的人格结构之中,显然地,说标准普通话的治疗师比说方言的治疗师的形象要更象一个“好的” 超我一些。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精神动力学取向的心理治疗中,治疗师使用普通话比使用方言更有利于形成正情移情,也有利于消除或者减弱强烈的移情性阻抗。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双向作用效果。这里有一个例子可以帮助理解上面所说的双向作用。在这个例子中,我们把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差异变成普通话与英语之间的差异。因为英语是公认的世界语,与之相比,汉语普通话类似于方言。在中国的治疗室里使用英语所产生的正性移情类似于在使用方言的地区使用普通话。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说中国话比说英语会产生更多的负性移情。在这个例子中,来访者是一位二十五岁的大学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女性,未婚。在十余次的治疗中,我们经常用英语谈及一些事件。相对而言,她比我更喜欢使用英语一些。我直觉地感到,虽然我的英语不及她好,但她还是对我会说一点英语这一点很有好感,也就是说因此产生了正性移情。后来她对我产生了强烈的恋爱性移情,相信这与我会英语有一点关系,虽然关系也绝对不可能太大。在她表达这种强烈的移情时,她是用英语说的:I am falling in love with my doctor。很显然,虽然意思一样,但她使用英语表达跟使用汉语比较,在她和我心理上引起的感受的强度有着极大的差异。英语作为一种有别于日常生活用语的特殊表达方式,为削弱强烈的移情性阻抗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缓冲带。或者换句话说,她虽然感受得很强烈,但表达得却很“优雅” ,我也可以承受得很“优雅”。 这种“优雅”不仅仅只有形式上的意义,而应该还会使她的情感处于一种安全的、可高可低和可进可退的灵活状态,并且为她后来接受“这种爱情只是一种移情”的分析结果同时又不损害自尊提供了一个机会。后来在把恋爱性移情作为阻抗分析时,英语又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具体地说就是,这样一种非自然的、具有特殊设置特点的语言作为一种工具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分析强烈移情所可能造成的对治疗关系的伤害。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情形,就是治疗师虽然说普通话,但是说得并不标准。这自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负性移情。在几乎所有说方言的地区,都有一些近于恶毒的笑话和故事嘲笑那些普通话说得不标准的人。如果治疗师的普通话说得不标准,由这些笑话和故事而产生的移情就会伤害到治疗关系。此外,来访者可能会由治疗师发音上的错误联想到其治疗过程中可能犯的错误,或者由治疗师讲普通话的任何欠缺联想到其可能具有的人格上的欠缺。这样一来,使用不标准普通话的结果可能比使用方言还要坏得多。所以每个治疗师都应该在语言这个最重要的治疗工具上下一点功夫,以尽可能地避免由于工具缺陷影响到治疗关系和治疗效果。虽然语言是心理治疗的最重要的工具,但它也不过仅仅是工具而已。在任何范围和任何意义上,它的重要性都永远不可能超过治疗师本人的人格结构。治疗师的健全的人格结构和他对精神动力学基本理论的熟练把握,才是形成良好的治疗关系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的关键。对那些精神分析的大师们来说,语言作为工具的重要性甚至都减轻了。何以如此,将是另一篇文章讨论的内容。在心理治疗中治疗师分别使用普通话和方言的心理动力学分析武汉中德心理医院 曾奇峰【摘要】目的:探讨在心理动力学取向的心理治疗过程中分别使用方言和普通话的动力学上的差异。方法:利用心理动力学原理,分别对使用方言和普通语所产生的移情进行分析。结果:使用方言会使来访者产生一定程度的负性移情,使用普通话可以产生一定程度的正性移情,而使用不标准的普通话所产生的负性移情可能比使用方言更强烈。结论:语言作为特殊设置,对治疗关系和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在中国南部地区使用普通话做心理治疗有利于建立更好的治疗关系,也有利于处置或分析移情性阻抗。【关键词】心理治疗 语言 治疗关系Psychodynamic Analyse of the therapist using common speech of the Chinese language(Pu Tong Hua) or dialect in psychotherapeutic processWuhan Zhong-De Psychiatric Hospital, Zeng Qifeng,430012. E-mail:bigblue@public.wh.hb.cn【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psychodynamic differences between using Pu Tong Hua and dialect in psychodynamic oriented psychotherapy.Method:according to the psychodynamic therory,analyse the different by using Pu Tong Hua and dialect.Results:By using dialect can cause a certain extent negative transference,by using Pu Tong Hua can cause a certain extent positive transference,but when the therapist speaks nonstandard Pu Tong Hua,more negative transference will arise than he speaks dialect. Conclusions:The language as a special setting in dialect-speak area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psychotherapeutic relationship and effect.The using of Pu Tong Hua ( as a non-daily language for the therapist and client)in south China will redound to build up a better pychotherapeutic relationship and also can reduce or analyse the very strong resistance of transference (for example:love-transference)with a easy way or with less psychological injure.【Key Words】Pychotherapy language psychotherapeutic relationship普通话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型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①。一九四九年以后,普通话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推广与发展。绝大多数地方广播电台、电视台均使用普通话,报刊杂志也基本上以普通话为行文基础。在各类交际、商务及学术活动中,普通话的使用也越来越普及。方言是指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各有其特点,是语言分化的结果②。中国的方言无比繁多,素有“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语” 之说。在本文作者所处的这个城市,各城区之间的人所使用的武汉方言都有显著的差异。对于生活和工作在中国南部的心理治疗师来说,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是使用普通话还是使用方言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以下我们就来看一看,在精神动力学取向的心理治疗中(Psychodynamic Oriented Psychotherapy),治疗师分别使用普通话和方言所导致的动力学方面的差异。根据心理动力学理论,心理治疗的场景不同于真实生活的场景,它是一个非自然的、“人工的”场景,具有这样一个特征,就是通过特定的设置(Setting),如固定的场所、固定的室内摆设、固定的时间、约定的付费标准等,使来访者在与心理治疗师的关系中,重现他在生活中的情感反应模式。这种情感反应模式,就是移情(Transference)。治疗师通过对移情的分析、解释,使来访者明白自己的成长过程对自己造成的影响,从而为进一步的成长制造契机。治疗师如果使用他行医所在地的方言,那么治疗场景就与来访者所处的生活场景没有什么不同。也就是说,他没有为治疗增加新的设置。没有任何资料显示,设置的数量与治疗的效果有任何本质的联系。前面提到的那些基本的设置是每个治疗师共同拥有的,再增加一些设置,也许更多地与治疗师个人风格有关,而与治疗的原则少有关系。比如在治疗室里是摆几个活生生的盆景还是挂几幅现代派的绘画,完全是治疗师个人的事情;虽然不同的饰物可以使来访者对治疗师产生不同的移情反应,例如从悬挂的现代派绘画联想到治疗师可能是一个开放性格的人,但这样的移情毕竟是中性的,不太可能形成有碍分析的阻抗(Resistance)。但是,由于语言是精神动力学取向的心理治疗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工具,所以使用方言还是使用普通话,就不仅仅是设置数量上的多少的问题了,而是关系到重要设置内容的变与不变了。在场所、时间和付费标准上的设置,已经足以形成一个规范的治疗场景。如果治疗师再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则会使治疗的场景更加规范一些。由此导致的来访者的移情反应,基本上是正性的。因为几乎所有的人对普通话都有一个共同的移情,就是说普通话意味着正规、严肃甚至高雅。武汉的地方电台和电视台有时会播放一些方言节目。地道的武汉人都认为,武汉话在这些情形下听起来很丑、很“土”。正规的场合必须说普通话,这样的观点已经成为汉民族集体无意识的一部分了。心理治疗无疑地就应该是这样一个正规的场合,心理治疗师也应该是这样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如果治疗师使用方言,情形就可能恰好相反。首先,在语言这样一个重要内容之上,没有附加一个设置。其直接的结果是,治疗关系之间少了一个可以缓冲强烈移情的地带。对一般的来访者,这也许不足以构成问题,但对于类似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来访者,则可以是一个问题,因为他们的强烈的或正性或负性的移情可以以他们驾轻就熟的方式毫无阻碍地朝治疗师倾泄,从而造成分析上的阻抗。其次,由于对方言的共通的负性移情,例如认为使用方言意味着不正规、不严肃甚至不高雅等,也可以给治疗师对更重要的移情内容的分析造成困难。第三,好的治疗效果的特征之一是,治疗师以一个更好的超我形象内化到来访者的人格结构之中,显然地,说标准普通话的治疗师比说方言的治疗师的形象要更象一个“好的” 超我一些。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精神动力学取向的心理治疗中,治疗师使用普通话比使用方言更有利于形成正情移情,也有利于消除或者减弱强烈的移情性阻抗。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双向作用效果。这里有一个例子可以帮助理解上面所说的双向作用。在这个例子中,我们把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差异变成普通话与英语之间的差异。因为英语是公认的世界语,与之相比,汉语普通话类似于方言。在中国的治疗室里使用英语所产生的正性移情类似于在使用方言的地区使用普通话。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说中国话比说英语会产生更多的负性移情。在这个例子中,来访者是一位二十五岁的大学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女性,未婚。在十余次的治疗中,我们经常用英语谈及一些事件。相对而言,她比我更喜欢使用英语一些。我直觉地感到,虽然我的英语不及她好,但她还是对我会说一点英语这一点很有好感,也就是说因此产生了正性移情。后来她对我产生了强烈的恋爱性移情,相信这与我会英语有一点关系,虽然关系也绝对不可能太大。在她表达这种强烈的移情时,她是用英语说的:I am falling in love with my doctor。很显然,虽然意思一样,但她使用英语表达跟使用汉语比较,在她和我心理上引起的感受的强度有着极大的差异。英语作为一种有别于日常生活用语的特殊表达方式,为削弱强烈的移情性阻抗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缓冲带。或者换句话说,她虽然感受得很强烈,但表达得却很“优雅” ,我也可以承受得很“优雅”。 这种“优雅”不仅仅只有形式上的意义,而应该还会使她的情感处于一种安全的、可高可低和可进可退的灵活状态,并且为她后来接受“这种爱情只是一种移情”的分析结果同时又不损害自尊提供了一个机会。后来在把恋爱性移情作为阻抗分析时,英语又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具体地说就是,这样一种非自然的、具有特殊设置特点的语言作为一种工具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分析强烈移情所可能造成的对治疗关系的伤害。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情形,就是治疗师虽然说普通话,但是说得并不标准。这自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负性移情。在几乎所有说方言的地区,都有一些近于恶毒的笑话和故事嘲笑那些普通话说得不标准的人。如果治疗师的普通话说得不标准,由这些笑话和故事而产生的移情就会伤害到治疗关系。此外,来访者可能会由治疗师发音上的错误联想到其治疗过程中可能犯的错误,或者由治疗师讲普通话的任何欠缺联想到其可能具有的人格上的欠缺。这样一来,使用不标准普通话的结果可能比使用方言还要坏得多。所以每个治疗师都应该在语言这个最重要的治疗工具上下一点功夫,以尽可能地避免由于工具缺陷影响到治疗关系和治疗效果。虽然语言是心理治疗的最重要的工具,但它也不过仅仅是工具而已。在任何范围和任何意义上,它的重要性都永远不可能超过治疗师本人的人格结构。治疗师的健全的人格结构和他对精神动力学基本理论的熟练把握,才是形成良好的治疗关系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的关键。对那些精神分析的大师们来说,语言作为工具的重要性甚至都减轻了。何以如此,将是另一篇文章讨论的内容。注释:① 辞海,缩印本,1989,P336② 辞海,缩印本,1989,P1744参考文献: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4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