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你不知道的自己-2

作者:曾奇峰 字数:39442 更新:2023-10-08 19:09:09

神经症——聪明人的自娱自乐。自由联想——混淆黑白以及使风马牛相及的一种方法。患者中心疗法——让你不好意思再病下去。行为治疗——看你还敢不敢病!系统式家庭治疗——天下大乱,然后天下大治;趁打群架混水摸鱼。精神分析理论——人的一切问题都是因为人是从零岁活到八十岁而不是从八十岁活到零岁。认知治疗——本来是阿Q发明的,却被别人申请了专利。精神科医生——极有可能是开痔漏科诊所的痔漏患者,再不然就是预言别人会飞黄腾达而自己却穷途潦倒的街头算命者。个性——总是犯同样的错误,直到别人不再认为那是错误的一种境界。心理学领域的统计学方法——现代巫术的一种,其最高目标是把人变成文昌鱼。文昌鱼的数量较人少,物以稀为贵,所以我们不必怀疑这些巫师们保护珍稀动物和建立全新产业的良苦用心。个案报告——把人变成人的努力,但遭到了人的嘲笑。心理健康的标准——同流合污能力。电话心理咨询——在硬件设施上与御医给后宫妃子拿脉类似,软件用的是最新的IE5.0。只是不知道带宽够不够。点 评 爱 情曾奇峰就组成成分而言,世界上大概没有任何东西比爱情更复杂。>这篇文章,把爱情的复杂性描绘得既浪漫销魂,又苦涩伤人。在中学时,相爱的理由很简单:向兵暗恋章婷,因为她又漂亮又功课好;而章婷后来也承认,她对向兵感觉很特别,因为只有他一个人不主动接近她。这种简单性,也许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爱情不可避免地会变成多种情感与需求的复合体。在大学,正如文中所说,每个人都会有一种莫名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实际上是可以弄明白的。在这个年龄,自我评价的标准里开始混入了一些外在的价值观,如家庭环境、自己的身份地位等等。这些标准对一个在陌生城市念大学的新生来说,除了打击还是打击。在这样的打击之下,我们是把自己和爱恋的对象当成某种意义上的“商品”来处置的,在“以货易货”的规则中,如果我们把自己的价值估计过低而把对方的价值估计过高,“易货”的过程就不会发生,也就是说不会去追求自己认为比自己“价值”高的对象。成语自惭形秽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进入社会多年以后,爱情的成分更加复杂。对章婷来说,首先,她需要一个男人来满足性的需求;第二,这个男人最好能和她结婚,因为在这个以婚姻为基本的关系单元的社会里,离婚的单身女人无疑会被视为异类。拥有婚姻在某种意义上似乎是拥有成就的象征,对于女性而言尤其如此。而实质上,婚姻本身就是外界强加给爱情的赘生物。通过婚姻,社会的要求变成了自己的需求,并且溶到了爱情之中;第三,她需要一种稳定的关系来对抗由诸多不稳定的关系----如工作中建立的关系等----引发的焦虑;第四,她想到了将来了吗?文中没有说,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焦虑是人类的基本焦虑之一,“养儿防老” 是这一焦虑在中国人身上的具体体现,相信她也会有这样的焦虑,在这个意义上,爱情又被加上了种族繁衍的任务。……。爱情被包裹上如此之多的外壳,实在是不那么浪漫的事情。浪漫的爱情,归根到底应该就是简单的爱情。不知道浪漫主义者是否同意这一点。对向兵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是,他在漫长的时段里,终于把初恋的梦做圆了。虽然他的初恋在开始的时候只是暗恋,既没有表达也没有回馈,但依然有着初恋的全部特征和意义,因为爱情在很多情形下与其说是一种现实的经历,还不如说是一种心灵的经历。而且就体验的强度来说,暗恋也许是最强烈的爱情形式之一。初恋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一个人的人格的一部分。世上只有一小部分人把初恋变成有始有终的过程,也只有一小部分人象向兵一样,有机会在后来的岁月中重温初恋。大多数人是把没有尾声的初恋变成或甜蜜或苦涩的故事的悬念,埋藏在心灵的最深处,在适宜回忆的日子里翻出来重读,在想象悬念的多种可能的结局中体验心情沉浮的愉悦。相对于成长而言,重温初恋是一种退化。如果用对家庭的责任感来对抗这种退化,则是对成长的逃避,并且会导致两败俱伤的结局:初恋被攻击,受伤的是整个人格;完全地回到家庭中,则可能使本来很轻松的家庭关系平添几分沉重与不快。对抗退化的最佳方式,只能是成长本身。成长就意味着选择。对向兵来说,首先是要结束同时与两个女人发生情感纠缠的状况。至于最终是超越初恋并且继续保持与章婷的关系,还是轻轻松松地回到家里,那是向兵自己的事情。就象没有人能代替他成长一样,也没有人能代替他作出选择。 一生的烦恼和一滴油曾奇峰刘老汉是一个典型的庄稼人。他一生中有一个不大但也绝对不小的烦恼,就是他家的木门在开和关的时候都会发出响声。那响声又尖锐又干燥,常令他心烦意乱,全身上下都不舒服。响声是什么时候有的,已经无从考证,但肯定是在刘老汉娶媳妇之前。他记得很清楚,他的父母早亡,诺大的房子他一个人住,娶媳妇儿以前只要忍受自己一个人开关门的尖叫声就可以了,媳妇儿进门以后就开始忍受别人制造的声音。尤为恼火的是,别人开关门的时间和快慢无法预料,冷不防来一阵或长或短、或轻或重的怪音,刘老汉半天都恢复不了常态。媳妇儿一个接一个地生孩子,门的响声也一年比一年增多。孙辈们出世以后,响声增加了几个几何数级,刘老汉的烦恼也增加了同样多。他的脾气也慢慢变得暴躁,常常为一些小事大发雷霆,儿孙们都害怕接近他。对他来说,一方面,那种声音是恼人的,另一方面,没有烦恼的生活又是不可想象的。后来刘老汉病了,成天躺在床上。一次正在念初中的孙子进门,在门的响声结束以后,他叹着气说:我一听见门响就难受。于是孙子就从厨房拿了一瓶油,往门轴上下摩擦处各倒了一滴。几次开合之后,响声消失得无影无踪。一个月以后,刘老汉去逝了。他在去逝前才明白,是什么带给了他一生的烦恼,以及消除这个烦恼本来是何等的容易。这个听起来荒唐的故事却是实实在在发生过,而且在以另外的形式时时处处发生着。比如曾在街上见到一位衣着如时的漂亮女郎,鼻子上长着一颗突出来的比黄豆略大的黑痣。那当然不是一颗美人痣了。相信她曾千百次地照镜子,也曾千百次地为之烦恼过,但就是没有为消除这个烦恼做点什么。既使在一般的医院里,去掉这样一颗痣对医生来说也只是举手之劳,几分钟就彻底解决问题,而且可能疤痕都不会留下。还有我们心灵深处的“噪声”和个性上的“黑痣”呢?想必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些吧。如果我们不设法针对它们做些什么,烦恼就会终身与我们为伴。 办公室门口,神色慌张、满头大汗,一边连说对不起,一边坐下。我看出她有很深的自责。我们谈完了那些事后,她告诉了我她迟到时的心情。她说:我是提前就出了门,叫了一辆出租车,想时间绝对是足够了。没想到路上堵车。开始我还不着急,后来眼看要迟到了,急得不得了,不停地催司机,要他抄近路、超车,还差点跟他吵起来。本来我知道,迟到一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当时的感觉是,迟到一分钟都有天要塌下来的感觉,或者是感觉到面临灭顶之灾。我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说:让我来告诉你是怎么回事。那是因为,你没有把过去和现在分开。她问:怎么讲?我说:也许在你过去的经历中,因为一些小过错受到过惩罚。这些经历你没有忘记,逐渐地积累起来,所以此时此刻的一件小错,也会把对那些事的记忆带动,使你感觉到象是犯了大错,要受到很严厉的惩罚一样。她若有所思,似乎在回忆遥远的往事,一边点头一边说:对,你说得对。这就是最后一根稻草压死一头牛的故事:如果不停地、一根一根地往一头牛身上放稻草,那最后总有一根会把牛压死。这并不是因为最后一根稻草特别重,而是因为以前已经积累了很多的重量。积累,也许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之一。情感也是可以逐渐堆积的。有好多事情,比如高考失败、失恋、下岗、人际冲突等等,如果孤立地看它们,每一件都不至于会导致一个人精神的崩溃,更不会致使一个人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如果这些事件与一个人过去所体验过的痛苦叠加起来,后果就可能很严重了。佛认为,一个觉悟的人的特点是:活在当下。过去是虚妄的,过去的痛苦会加深我们此时此刻的痛苦,过去的幸福会遮挡我们感受现实的目光,这都不好;将来更加虚妄,一个为将来活着的人可能会成为一个从来就没有活过的人。只有“当下”才是真实的,一个活在“当下”的人会客观地看待发生在身边的一切事件,不会把这些事件的后果----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任意地叠加、夸大或者缩小。朋友,把眼睛睁大一点,清楚地看着现在,把过去和现在分开;把以前的“稻草”都扔掉,只考虑和承受眼前的那一根“稻草”:不就是迟到了一刻钟吗?不就是一场考试没考好吗?不就是失去了恋人或者失去了几个朋友吗?不就是暂时没有工作吗?告诉自己,我愿意承担所有这些事件带给我的相应的痛苦和惩罚。但是,对那些与这些事情无关的、过分的、多余的、不恰当的、不相称的、不公平的痛苦和惩罚,大声地说:这与我无关!我----不----要----!2002/6/16把自己和别人分开曾奇峰人生如棋。棋盘上的胜与负、荣与辱、喜与悲,的确是人生或亮或暗的色彩的折射。假如我们把目光放到棋盘之外,设想一下如果有一些人在看棋,情况会怎样。观棋不语的真君子,当然也是有的,但喜欢支招的人也不会没有。有一些人,自己不愿下棋,就只想看棋,还喜欢出主意、做评论。对于下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处境。如果支招的人支的是一个一眼就能看得出来的臭招,你当然可以不照他的去做,但是,你会想这样可能会得罪他;如果支的是一个好招,也会有问题,因为照他的做了,那是你下棋还是他下棋?最后是你赢还是他赢?总之,在有多嘴的人在旁边的时候,你的棋会下得一塌糊涂,结果不管是输是赢,你都会觉得难受。我们再进一步设想,如果有一个人总是在很多人支招的环境中下棋,突然有一天,那些人都不见了,他需要独自一个人面对对手,会怎么样?可能的结果之一是,他走每一步棋之前都犹豫不决,走完每一步棋之后都想,如果别人看到我这样走,是不是会说我走错了呢?我们说,这样的情形是,他把别人装进了自己的心里,使别人成了自己的一部分,使别人成了自己的行为的评判者,很多的时候,甚至是最高的评判者。这种情形,就更象是人生了。人是社会的动物,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人群中。完全不顾及别人的看法,那也会有问题。但是,对更多的人来说,问题恰恰在于过分地顾及他人的看法。一切他自己的事,小到表情、衣着、购物,大到职业、择友、信念等等,他都会不自觉地想,别人会不会批评我或者笑话我?这样的想法如影随形,象一张巨大的、无形的网,把人束缚得难以动弹。一个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过过多的指责的人,或者说被别人过多地“支招”的人,容易变成一个过分在乎别人的看法的人。不过,成长的过程,那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没有人能使时光倒流,没有人能改变过去。我们能够改变的,只有现在和将来。改变的办法是,把心里的别人认出来,然后把自己和别人分开。棋是自己在下,人生的路是自己在走,别人的话可以听听,但一切与自己有关的事,自己都应该是最高评判者。在你分开了自己和别人,在你真正成了自己的最高评判者之后,不管有没有看棋的人在那里喋喋不休,对你都没有什么影响了。只有这样,你也才能真正能够承受如棋人生的失败、羞辱和悲伤,也才能真正以一个完整的人的身份,享受胜利、荣誉和喜悦。只有自己担当了一切的棋局,才有意思;只有自己担当了一切的人生,才有是真正有价值的。2003-2-18别 被 自 己 伤 害曾 奇 峰在人际关系中,经常听到伤害和被伤害的事。那么一个人是怎么受到伤害的呢?伤害有两种,肉体的,心灵的。肉体的伤害归法院管,我们不去谈它。心灵的伤害,我认为是这样发生的:如果一个人对我的实际态度比我希望他对我的态度要差,我就会认为自己受到了他的伤害。比如我希望一个人喜欢我,但实际上他却对我不好,那我就会感到受到了伤害。相应地,如果一个人对我的实际态度比我希望他对我的态度要好,那我就会有受宠若惊的感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伤害,一种内心的宁静被打破的伤害。更糟糕的是,这为下一次受到真正的伤害留下了隐患,因为这提升了我们对别人的希望。别人的态度是由别人控制的,我怎么能保证别人总对我好呢?再比如,一个我不在乎的人,我对于他对我的态度没有任何希望,所以他无论怎么对我,都不会跟我的希望发生冲突,所以我绝不会受到他的伤害。所以我们是否可以说,我们如果感觉到受了伤害,那并不是别人伤害了我们,而是自己的愿望伤害了自己?如果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可以肯定地说,我们也在某些方面伤害过别人,因为我们对别人的态度不可能总是象他们所希望的那样。古人说:宠辱不惊。那是把对别人的希望降低到最低点了。这样的一个人,怎么会在人际关系中受到伤害呢?别被自己的希望伤害。请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对自己好一点,再好一点,那你就永远不会受到来自人际间的伤害了。2002-4-3 不与丑恶合作曾奇峰前几天看了一部影碟,《甘地传》。甘地使印度摆脱了殖民统治,被印度人民被尊为圣雄。历史学家评价说,甘地不是一个王国的统治者,没有任何官衔,没有个人财产,也没有卓越的艺术天赋或者科学研究的能力,但是,这个身材矮小的印度人却几乎以一人之力打败了强大的大英帝国,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爱因斯坦十分崇拜甘地,他说:后世的人也许不会相信,在这个星球上曾经走过这样一副血肉之躯。配得上爱因斯坦如此评价的,人类历史上能有几个人?甘地将英国人从自己的国土上赶出去,用的武器是和平、非暴力、不合作三个原则。严格地说,这都不是武器,但它们的力量却比任何武器都要强大。甘地第一次说出这些原则的时候,英国人笑了,仿佛在嘲笑一个小孩威胁大人说“我不跟你玩了”。看影片的人,如果不知道最后的结果,也会嘲笑甘地的天真可爱:大英帝国的坚船利炮,岂是你非暴力不合作就能将它战胜的?可最后的结果是,英国人败了、走了,印度人赢得了独立。在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有一些急躁的印度人也使用过暴力。虽然也是被逼无奈,但这样做恰好帮了英国人的忙:你搞非暴力,我一点办法都没有;你如果搞暴力,那正好给了我出兵镇压、拘捕领头人的口实。幸好甘地及时出面制止,才避免了更糟糕的结果发生。所以,那些使用暴力的印度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称为敌人的“合作者”。甘地的办法,即非暴力不合作,也可以用在个人的人际关系中。一位二十岁的女孩告诉我,她和她母亲的关系非常不好。每次因为一点小事,一方指责另外一方,被指责的不服气,就开争吵起来并迅速升级。我听了以后对她说,你和你母亲“合作”得很好啊,就像干柴与烈火的合作:要么你是烈火,她是干柴,你一点她就着火;要么她是烈火,你是干柴,她一点你就烧起来。很显然,她从未从合作的角度来看待她和母亲的争吵,所以听了我的话以后,她愣了好一会儿,然后说:你是不是说,我们任何一方不在吵架上跟对方合作,架就吵不起来了?我反问道:有一方不合作,那还叫吵架吗?在学校或者工作单位,如果我们仔细考察那些互相可以称得上是“冤家”的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就会发现,他们不仅仅是冤家而已,他们还是冲突上的很好的搭档、伙伴、战友和合作者。他们在情感上联系的非常紧密,一个人生了气,另一个人绝对高兴不起来;一个人攻击对方的时候,另一个人绝对会马上回应,就好像是两个打乒乓球的运动员一样,配合的天衣无缝。我们可以看到,这绝不是令人愉快的“合作”。在这样的“合作”中,两个人相互牵制着,人怒我怒,人悲我悲,都失去了人格的独立和人生的自由。就像国家的独立自主最为可贵一样,个人的人格的独立,也是人生在世最为要紧的东西。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可能面对丑恶,不管是无意的还是有意的丑恶,如果我们被那些丑恶左右,或者以丑恶对丑恶,那就失去了人格上的独立性。能够保留独立人格的做法是,选择不与丑恶合作,依然走自己该走之路,享自己可享之福,让那些丑恶见不到我,而去见鬼去。2003-6-10  成 为 世 界曾 奇 峰世界是分别怀着弄璋和弄瓦的心情期盼着男孩和女孩的到来的。璋者,美石也;瓦者,纺锤也。生男生女的高低贵贱、喜怒哀乐之别在这样的期盼中显露无遗。如果期盼随着孩子的出生、性别的确定结束了,那也不会引起重大的后果。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从女孩唱着只有她自己才能听懂的歌来到这个世界上,世界就以数以千年计的经验为她设计了一个可以预见的未来。为了不使情况发生意外,对女孩的里应外合的控制是必须的。在里面,构筑女孩精神大厦最高层的材料,就是世界对她的期盼本身。这一着高明而有力。当她的愿望和世界的期盼完全一致的时候,世界还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在外面,各类规则绘制的纵横交错的线条,象一张铺天盖地、疏而不漏的天网,在她想冲破世界的期盼的压制时,天网会用近于机械性的手段把她限制在原地。那么世界是谁呢?世界似乎就是男人,男人就代表着整个世界。虽然从数量上看,男女基本相等,但在世界之所以成其为世界的许多重要方面,男人是它的代表或象征。男人的世界为什么会对女人如此防范,这有许多种说法。较为经典的说法是,男人防范的其实是他们自己。在心里的最深处,男人对他的身体上的那一截突出物随时可能丧失满怀恐惧。在他和女人的关系中,那截突出物是被包裹、被吞没,最后在支付了赎金以后才得以脱身,但那时已经是软弱不堪了。这一切都具有恶劣的象征性意义。对抗这些恶意,以便证明自己的存在与坚强,是男人一生最重要的事业。他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与这一点脱不了干系。极端的例子是,那些声称自己不需要女人的禁欲主义者,他们的连他们自己都不明白的潜台词是:我宁可放弃做人的资格,宁可地球上一百年后只有飞禽走兽繁衍生息,也不想变得渺小疲软。但这样的男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男人则寄希望于女人的力量被限定、冲动被压抑、行为被控制,以便自己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形之下都相对地强大一些。男人的世界把女人看成异类,实在是所有偏见中最大的偏见。因为在这个有千万个物种的星球上,没有任何物种比女人更象男人了。在环境已经如此艰险的情形下,成长中的女孩还要面对很多内部的问题。身体上少那么一点,会被她象征性地理解为一种先天的“缺陷”。 认同这一缺陷,是她成长中的重要任务。当她意识到自己跟妈妈一样跟爸爸不一样时,恋父情结就开始起作用了。这就是为什么经常听到三、四岁的女孩声称自己将来要跟爸爸结婚的原因。我们不能把这一现象仅仅理解为她们在这个年龄还不清楚结婚意味着什么,因为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应该想一想,在她们长大以后,她们的这些愿望到哪里去了?是怎么样去的?一种普遍认可的回答是,这样的愿望被人类千万年来形成的一些规则压到了心里深处无法看见的地方。虽然看不见,但却会以同样不为人察觉的方式发挥着作用。很多女孩最终爱上了或者嫁给了一个象她父亲的男人----不论这个男人是学者还是酒鬼,只要象她父亲一样做学问或者酗酒就行----就是证明这一假设还有一点道理的证据。找一个象父亲一样的男人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因为男人之间的差异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或者说,男人的“品种”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多。问题在于,“下意识”的爱如何变为“有意识”的爱。“下意识的爱”是受不为人知的驱力推动的,能量时大时小,方向时东时西,充满变数,难以控制,在这种爱中的女人多半会重蹈她母亲的命运,不论是好还是坏,她都会十分乐意。“有意识的爱”是由理性主宰的,内在的冲动被有分寸地限定着,这使爱作为一门艺术成为了可能。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性都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的。在他们的所有愿望中,受到最经常和最严重打击的往往是性的愿望。任何满足性的需求的方式,不是被事先警告不可为,就是事后受到惩罚。唯有婚姻内的性,才是可以接受的方式。至于婚姻在多大程度上异化了性,同时也异化了人性本身,这是另一个需要讨论的重要问题。(不过人类对待重要问题的态度恰恰是不予讨论。比如几千年来对性的问题的态度。)性之所以是一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把它当成问题来看。而且为了维持其作为问题的稳定性,我们又以它为中心制造了千百个问题,以便千百倍地增加解决性问题本身的难度。男人在性上设置很多章法,而经常违背这些章法的又是男人自己。在这种情形下,女人是极好的迁怒对象,就象醉酒的人在清醒之后迁怒于酒一样。“万恶淫为首” 还有一点各打五十大板的意思,而“女人是祸水” 则是迁怒的铁证了。虽然孔夫子做过不迁怒的圣训,但也没有阻止他的女同胞背两千多年的黑锅。把性作为一个道德问题,几乎跟把吃作为道德问题一样荒谬可笑。另一位圣人孟子说,“食、色” 都是人性。但既然它作为道德问题已经存在了几千年,“德高望重”, 以致于是否尊重它本身也成了一个道德问题了。这里需要提出来以便作出调整的仅仅是,哪女性的哪些性观念因为滞后于时代的发展而导致了心理问题。毕竟心理学不是伦理学。伦理学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心理学会涉及伦理学领域的某些部分,但在任何情形下都不会反抗伦理学的核心体系。在男人眼里,女人不是圣女就是荡妇。两种看法都是为了避免在心里引发由性产生的焦虑感。因为圣女实际上是没有性别的中性人,大约与男人中的圣人雷同;而荡妇则是需要男人的女人,她们自会投怀送抱,只需要从容面对坐看云起云落。男人这些看法,会在言行中流露出来,对女人有着强烈的暗示作用。很多女人会不自觉地选择成为外表上的圣女。然而内心的冲动并没有因为看起来象圣女而有所减弱。所以在女人的愿望和女人的真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裂隙。这就是为什么女人多具有双重人格的原因。千百年来,男人从根本上来说并不了解与他同床共枕的对象。尽管也有许多代代相传的经验,但那些经验多半是由偏见构成的。又奇妙又可笑的是,在有关性的事件上,偏见往往不仅没有坏处,反而经常象一剂剂效力极强的春药刺激着激情的产生,把本来事关物种延续的严肃问题,调理得既神秘含蓄又浪漫多姿。尽管有很多人对性心理学感兴趣,但没有人会在MAKE LOVE IN HOT SUMMER’S NIGHT(歌曲>的歌词)时想到激素的作用机理或者弗洛依德的利比多理论。所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那些根植于我们心中的偏见是祖先们出于对我们的好意而编造、同时又是我们乐意接受的。在男人的世界上,女人反抗规则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性爱中的受虐倾向是女性的普遍心理,这是典型的被动反抗。在受虐中,她不仅强烈地感到生理需求的满足,而且还面带嘲讽地看男人破坏他自己制定的规则,以此获得心理上被接纳、被重视的愉快感。另一种反抗方式就是表达激情。无论用什么方式,文字、舞蹈、歌咏、爱情等等,只要是有突破传统的倾向,都可以理解为反抗规则,表达激情。这并不意味着规则是不可以反抗的。恰好相反,那些规则存在的意义之一,就是让我们在反抗它们时得到煅练和成长。需要注意的仅仅是,我们并没有必要仅仅用激情反抗规则,因为激情与规则相遇,就象正负物质相撞一样,结果就是湮灭,巨大的空虚感由此而生。另外,激情的表达有十分重要的个人经历方面的因素在起作用。也就是说,一个女性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规则的压制越厉害,她的需要越没有得到满足,那她表达激情的程度可能就越强烈。拿文字表达来说,假如分别让一个酒足饭饱的人和一个饥饿的人各写一篇描绘美食的文章,后者可能会写得更加“激情”飞扬一些。但经常发生的情形是,女性往往被压制得连表达激情的愿望都没有了,这比表达了激情之后的空虚更为可悲。生育是女性生活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对某些女性来说,溺爱孩子是她们拒绝成长的重要方式。她们代替她们的孩子生活,为孩子操办一切,与孩子在心理上合二为一。在爱的名义下,她们这样做可以满足她们用其它方式不可能得到满足的需求。但这样做可能留下无穷尽的后患,并且伤害到几个人。对现代女性而言,来自事业的压力似乎也是一个问题。其实与其说这是一个问题,还不如说是一个机会,----一个可以改变游戏规则的机会,一个可以使女人也象男人一样或者说与男人一起代表和象征这个世界的机会。当规则对男人和女人完全一样的时候,世界会是怎样的呢?那可能是我们无法预知的世界。  出师未捷身先“病”----谈经理综合症武汉中德心理医院 曾奇峰赵先生是一家私人企业的老板,年仅三十八岁,事业上已经取得相当大的成就。最近几个月来,他经常觉得身体不适,心慌、气短、头痛、头晕、精力不济等。他是一个性格坚强的人,只要能熬得住,他就不会去看医生。后来实在熬不住了,便去医院做检查,发现血压升高,心脏也出了问题。医生给他做了相应的内科处理以后,还建议他去看心理医生。这一次他不敢再马虎,直接便去了心理医院。在心理医院里,心理医生给他做了心理测量,发现他是典型的A型性格。这类性格的人的特点是:有过高的竞争动力和上进心,强烈的时间紧迫感,缺乏忍耐性,言语动作非常快速,常常同时做几件事情,对工作极其负责等等。心理医生告诉赵先生,A型性格的人很容易患冠心病。如果再加上一些外部原因,如烟酒过多、工作压力太大、生活没有规律等,患冠心病的可能性会更大。在国外,有很多身居要职的人,年龄四十上下,正值人生和事业的黄金时期,由于这些性格的和外部的原因,病倒在实现更高理想的途中。真是出师未捷身先“病”,常使英雄泪沾襟。由于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年轻有为的经理们身上,所以有些专家们称之为“经理综合症” 。患了经理综合症,最重要的是寻求专业的帮助。相应的躯体上的对症处理是必须的,如服用一些降压和改善微循环的药物等。但从长远看,去看看心理医生则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心理医生可以帮助经理们解决导致疾病的内在原因,使疾病不再恶化,同时也可以缓解已经产生的很多症状。据权威统计,看心理医生的冠心病患者在十年内的死亡率比不看心理医生的患者低百分之一百二十。心理治疗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针对赵先生的情况,心理医生作了两方面的处理。一是定了一个为期一年的心理治疗计划,一周治疗一次,共五十次,以便让赵先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情绪状况、看问题的方法和行为方式。二是跟赵先生一起根据他的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个个人的工作时间表和工作原则,具体包括:尽可能按时上下班,在下班时间不工作;尽可能多地跟家人和非业务上的朋友在一起;减少不必要的应筹;将许多以前自己亲自做的很多事情交给下属办,自己只管大事;培养一、两个业余爱好;等等。在一年的心理治疗结束时,赵先生对他的心理医生说:我现在身体状况好多了,心情愉快,精力充沛。以前总认为公司的事只有自己亲自干才干得好,一天到晚穷忙乎。这一年下放了许多权限,公司的事办得更好了,职工的积极性也提高了。真正的两全其美。  从 心 理 学 角 度 谈 法 轮 功武汉中德心理医院 曾奇峰一、人为什么要相信神?人类是亿万年进化的结果。进化的过程并非是一帆风顺的,每一阶段都充满了阻碍和艰险。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还保留着进化的记忆,身体上还残留着体毛和尾骨;精神上还有着对一切未知事物的恐惧。这种恐惧感有时会占据支配地位。在人类的童年时期,由于科学和技术的巨大局限,使原始人必须用想象来制造一个无所不能的东西来保护他们,以获得安全感。一切神都是这样产生的。即使是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仍然有许多我们无法理解的事件和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就是有神论为什么现在依然可以存在的原因。那么为什么处于同一时代的人中,有的人相信神,有的人不相信神呢?深层心理学(即精神分析)从个体心理发育的角度回答了这一问题。我们先举一个例子。假如在我们心理医院有一位院长和一个护士,这个护士有一个半岁的正在吃奶的儿子。按规定,哺乳期的妇女上下午各有半小时的时间给儿子喂奶。但医院有时候会有一些临时的突发事件,这位护士难免有时会推迟喂奶时间,假如是半小时到一小时不等。在这个时间内,孩子会有什么感受呢?在躯体感受上,他会觉得饥饿;在心理感受上,他会感到焦虑、恐惧,会担心妈妈是不是永远不回来了。我们能观察到的,就是他会哭闹。再假如这种状况持续了一段时间后,院长知道了,便要求这位护士不论在任何情形下,都必须保证给孩子准时喂奶,她在医院里的事,院长安排他人代做。孩子从此可以一饿就有奶吃了。为什么会这样,孩子当然不知道。但他会隐隐地感到,一定有什么非常强大的神秘的力量,可以使妈妈不能或者能及时回来喂他。那个力量,就是他心中的神。他后来当然会知道,使他饿或不饿的力量,不过是她母亲的行政领导而已,并非是什么神。但是,即使在他成年以后,若再遇到一些超出其理解和能力范围的事,他仍然会不自觉地猜想,这些事件的后面,一定有什么神秘的力量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一个漫画式的例子,相信每个人的成长都会遇到类似的诸如饥饿、干渴之类的坎坷,都会体验过焦虑和恐惧。而更为重要的是,在我们无法知道这些焦虑和恐惧的来源,也无法有效地消除它们的时候,我们便会寄希望于另一个同样神秘的但却是好的力量(好的神,如上帝),来对抗那些坏的、变化莫测的力量(坏的神,如魔鬼)。精神分析理论揭示了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有一位女性曾写过一篇文章,把深奥的精神分析形象化了。她说从孩子一出生,一切照顾孩子的事,如喂奶、换尿片、做饭、洗衣、陪他玩等,全都是她做的,她丈夫几乎什么也没做。但从孩子的表现看,父亲仍是他心中最亲密、最重要的人。最终这位女士想明白了:原来父亲是可以什么都不做的,只要他在那里,或者说只要孩子自己觉得父亲在那里就足够了,孩子就会觉得安全,即便是山崩于前、地裂于后,有父亲在,他就可以什么都不怕了。对整个人类来说,上帝或者神就是一个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父亲,只要想着他,就会平添几分勇气和信心。至于他是不是真的存在,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通俗地说,一切相信神的存在的人,都是希望一个好的、强大的父亲保护自己。所以从结果上看,相信神的存在可以带来一些实际的好处。特别是对那些不太自信和不太有能力的人,神的那怕是虚妄的存在也可以成为支持他们活下去的力量,有时甚至是唯一的力量。但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或者说一个有着充分发展的、成熟的人格的人,是不需要依赖神的存在就具有勇气和信心的。他摆脱了儿童时期对父亲的依赖,变得独立而且坚强。以上说的是一般的宗教心理。“法轮功”却不是普通的宗教,而是地地道道的邪教。邪教的特点是:宣称人类即将毁灭,它的还在世的教主是神通广大的救世主,只有入了它的教,才能得救。“法轮功”符合这些特点。它也宣称人类即将毁灭,原因是环境的污染与破坏等等(完全是食环境保护主义的牙慧);它的在世的教主就是李洪志,只有相信了他,才可以免于劫难。佛教人士说,“法轮功”是“附佛外道”,即利用佛教的一些理论来妖言惑众。如果说相信传统宗教还有一些好处的话,那相信了邪教则只有害没有益了。二、李洪志是病人还是骗子?从纯精神病学角度看,如果李洪志及其信徒对他的描述是事实,那我们可以百分之百地肯定,他是一位重症精神病患者。“法轮功”研究会是这样介绍李洪志的:“八岁的李洪志得上乘大法,具大神通。与伙伴们捉迷藏时,他只要一想‘别人看不见我’,谁也就发现不了他,甚至拿着手电照到他脸上也看不见他。木头里有又长又锈又弯曲的钉子,他用手轻轻一抠就出来了。冬天自来水管子冻住了,他用手去摸水管子,水管就弯曲了,连他自己也不知怎么回事。和小伙伴们一起在雪地玩,跑跳中便会腾空而起。若发现两个人要打架,只要他想让另一个人别过去,那个人就真的过不去。小学四年级时,有一天放学后忘拿书包就走了,后想起返回去取时,教室的门锁了,窗户也都关上了。当时他产生了一个念头,能进去就好了。就在这念头闪过之后,突然发现人已到教室里。再一想,人又出来了,连他自己也觉得神奇。后来有一次他突然想,停在玻璃中间不知是什么滋味?这么一想,人就在窗户上停住了。他立刻觉得满身、满脑子都是玻璃碴子,太难受了,赶快出去。这么一想,人又出去了。当时他并不知道什么是功能,他以为人人都是如此,也就不曾留意。”相信这些事实是李洪志自己说出来的。他还亲口说自己是宇宙最高的神;他可以延迟地球的毁灭的时间,可以用意念把铁原子变成铜分子;在他咳嗽的时候,别人怀疑神怎么会咳嗽,他便解释说昨晚在北京上空清污,污染太重弄的;还说电脑和互联网是外星人为了毁灭人类而造出来的,每一个玩电脑的人都被外星人编了号,只要是上电脑就是为外星人工作,只有信了“法轮功”才能免受外星人的控制;为了人类的安全,他与蛇精斗得你死我活;等等。仅举以上几个例子,稍有一点理智的人都会笑得死去活来。但我们也可以严肃地对待它们。在精神科医生的眼里,李大师几乎是一个精神病百科全书了,一切典型症状他都有,比任何一个在精神病院住院的病人症状都要丰富得多,如听幻觉、视幻觉、关系妄想、夸大妄想、非血统妄想(认为自己非父母所生)、联想障碍、被控制感、被洞悉感,等等;最后,他还认为自己没病,而是具有神的法力,这就充分证明他病得已经非常严重了。如果他真是一位病人,那我们实在应该同情他,而不是谴责他甚至通缉他。不管怎么样,疾病绝对不是一种错误。但是,如果我们超越纯精神病症状学的角度,而从大的背景上看看他的所做所为,那就不会认为他是一个值得同情的病人了。因为一个病人不会那么有条有理地发展他的组织,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聚敛那么多钱财,也不能在一个较长时段内让他周围的人甘心臣服,更不会有组织地去跟政府做对。不是病人能是什么呢?其实大家都知道了:李洪志是一个骗子,一个不怎么高明却取得了惊人的成功的骗子。三、既然“法轮功”是骗子制造的邪教,那为什么有很多善良的人还声称从中获得了许多益处呢?在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的小品《卖拐》相信大家都看过了。小品中那个骗子,只用了几分钟时间就把一个能骑自行车、双腿健康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个瘸子,并把拐杖卖给了小伙子,小伙子对他还感恩不尽。我们假如这位小伙子以后遇到了另一位“大师”,该“大师”也可以在几分钟之内把它的双腿完全治好,那他当然也会对这位大师佩服得五体投地了。不管是让小伙子变瘸,还是让他变成正常人,起作用的都是心理暗示。举一个真实的例子:十五年以前,在武汉一家大医院的病房里,住着一位双目失明的女孩儿,只有十八岁。经过各种检查,都没有发现她有任何器质性的病变。一位经验丰富的教授判断,可能是心理因素导致的失明。于是他安排了两位实习医生在女孩的病房里做了如下对话:医生甲说,医院刚刚进口了一种治疗失明的特效针剂,价格很贵;医生乙说,要是这位女孩能用就好了,肯定马上就可以恢复视力。女孩马上接口说,我跟妈妈谈谈,我一定要用这种药。在征得她妈妈的同意之后,两位实习医生带来一位护士给女孩打针。针打完后不到半分钟,女孩说了一句话:妈妈,你明知道我不喜欢吃煎鸡蛋,你为什么还要买?在周围人还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她又大声叫起来:我看得到了,我看得到了!原来她看到了摆在桌子上的她不喜欢吃的煎鸡蛋。她是先看到了鸡蛋,并说出了对妈妈的不满之后,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明已经治好了。护士真的给她注射的特效药吗?----不是,只是注射的几分钱一支的生理盐水而已。曾经见过几位做带功报告的“气功大师”,真的可以让一些被抬着进来的瘫痪病人,自己不用搀扶就走着出去。这种本领,说穿了就是暗示,并不是大师们的功力多么高强。任何一位稍微受过一点训练的心理医生,都可以有这种能力。在几乎所有的疾病中,几乎都有不良的自我暗示在加强患病者的不良感受。对于某些严重疾病,不良感受甚至比疾病本身还要可怕。如谈之令人色变的癌症,它给人心理上的打击比癌症本身的危害更大,而心态的恶劣又可以加速癌症的恶化。有资料显示,在患同一种癌症的人群中,心态积极者比心态消极者的生存时间要长得多。李洪志正是利用了暗示的作用来行骗的。大多数善良的“法轮功”练习者并不知道,李洪志的所谓法力,只不过是他们自己心中本身就具有的积极的心理能量而已。四、怎么样理解天安门广场上陈果等人的自焚事件?花季少女陈果在天安门广场上自焚的事件,令所有善良的人痛心无比,也进一步增加了人们对邪教的厌恶与仇视。从后来记者对自焚者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正是李洪志对“法轮功”练习者关于天国的许诺,使他们做出了残害自己的事情来。五、练”法轮功”者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可以肯定地说,除了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以外,绝大多数“法轮功”练习者都是抱着善良的目的练功的。但是,从心理学角度看,这些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性格上的弱点。有的很胆小,相信一个无所不能的父亲可以增加他的勇气;有的很孤独,加入一个群体可以获得一些人情的温暖;还有的是在生活或事业上失败的人,他们需要得到一些心理上的安慰;最后,坦率地说,他们还可能都是一些很“贪”(佛教术语)的人,表面上看起来,他们练功的目的是消除贪婪,实际上是最大的贪婪----还有什么是比进入天堂、获得永生更大的好处呢?李洪志对天堂的描述,也无非就是黄金铺路、珠玉满堂之类的老套,为这样一些物质的诱惑而触犯法律、甚至引火自焚,这又应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老话了----原来“法轮功”不仅不能免俗,反而俗得十二分地邪恶。所有的骗子之所以能够洪混得下去并取得成功,就是利用了被骗者的贪欲之心。成熟的、成功的、淡泊的和有着独立人格的人不会相信天国的存在,他们会尽他们的一切所能把今生过好。2001-3-12错 误 的 “真 理”武汉中德心理医院 曾奇峰把学习的目的说成是为了赚更多的钱和娶漂亮的老婆,实在是说出了一个很朴素的真理。在这个年头,敢如此说真话的可爱之人实在是少之又少了。即使是口头上甚或心里都怀着崇高的学习目的的人,在其自己都意识不到的内心深处,都可能有金钱美女的动力在支撑着。因为人的动机是多层次的,只承认一种动机,可以肯定地说是虚伪的。但是,这位“可爱”的老师不管怎样还是错了,原因如下:首先,我们已经说过,人的动机是多层次的,所以他只强调金钱美女是偏颇的,或者说相对于只强调崇高的学习动机那些人而言,他是另一种虚伪。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仅仅是在低层次的动机支配之下学习的人可能会学成什么样子。这样的人可能是很自私的,任何妨碍他实现他的目的的人和事都会成为他的眼中钉、肉中刺;他还可能是一个狭隘的人,除了他的目标之外,他可能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其它同样美好甚至更加美好的东西;他也可能是一个毫无乐趣之人,不具有享受纯净的精神上的愉快的能力;最后,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说法,他可能是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人,从而退化成一只只知道物质和肉体享乐的低级动物。我们甚至可以不带恶意地猜测一下他与他处心积虑地娶到的美丽的老婆的关系可能是什么样子:极端的情景可能是,随着学位的升高,美丽的标准可能就会改变了,这样的关系可能是稳定的吗?第二,一切真理都是相对的。一个真理在一个地方可能是真理,在另一个地方则可能是谬误;或者在某一个时段是真理,而在另一个时段是谬误。这位老师显然是在非常不恰当的地方,说出了这个所谓的“真理”,所以他所说的可以被认为是谬误或者谬论。在学校的讲台上所说的话,目的理应是使学生的低层次动机升华为高层次的动机,或者换句话说,为人师者应该使学生把为金钱美女而学习的动力置换成为他人、民族、国家甚至全人类。这位老师却反其道而行之,要把高层次的动机转化为低层次的动机,实在是不配教师这个崇高的称号和职业。如果他换一个地方说同样的话,比如在酒足饭饱之后给他的儿子灌输灌输这样的真理,倒不失为一个较好的教育方法,因为这种教育与学校的崇高教育结合起来,说不定可以使他的儿子成为一个“公私兼顾”、“全面发展”的人才。第三,说实话,金钱美女的目标也不是一个太难达到的目标。不管怎样比得诺贝尔奖要容易一些。在现在这个和平繁荣的时代,可以说是黄金遍地、美女如云。达到了之后难道就不需要学习了吗?把目标定得如此之低而且如此之僵硬,实在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弄不好学习的动力和生存的动力同时丧失。有好多人在艰难困苦时精神抖擞,而在功成名之后反而萎靡不振,就是这个原因。第四,从技术上说,死硬地追求一个目标,在某一个目标上用意过重,有可能反而追求不到。想想世界首富盖茨先生,在最开始,他绝对不是为了钱才玩电脑的。西方谚语说,财富象女人一样,你越追求它,就可能越追不到;你想远离它的时候,它自己就跟着你走。这把金钱美女都说到了。这位老师出此妙论,也许还以为自己是勘破世情之人,但就凭其技术上的笨拙,他也不算是。真正勘破世情的高手,会在或有意或无意间追求他的目标,不露声色,也不广而告知。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们应该从根本上反对为任何目的而学习的教育方式。学习只应该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学习本身,就是只为了学习本身所带给我们的乐趣。任何其它的动机,不管是低级的还是崇高的,都可能对学习最纯净的动机造成污染。最后一点需要展开说一下。我们经常看到的情境是:父母指着捡垃圾的人对孩子说,你若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就跟他一样。孩子的反应有两种。一种比较幽默,孩子会说,捡垃圾很好玩呀,长大就捡垃圾好了,也不用每天做作业了。另一种就比较让人伤心了,那些知道捡垃圾的辛苦的孩子会被吓着,会在恐惧的追赶之下学习,其学习心态之差、学习效率之低,就是可想而知的事了。很多孩子厌学,就是对这种恐惧的一种反抗形式。还有一种情景。老师在讲台上情绪激昂地说,大家要为中华之崛起而学习。从我们目前的情况看,中华正在崛起之中,让我们设想一下,中国真正崛起之后那孩子们为什么学习呢?或者换一种说法,对于已经是世界强国的国家来说,它们的孩子为什么还要学习呢?或者再换一种说法,一个退休的人,他已经不再有机会为国家做很大的贡献,那是否意味着他不需要学习了呢?我们对学习对兴趣,是与生俱来的。它是我们学习的最原始的动力,不需要任何修饰,纯净而自然,而且比任何其它力量都要强大得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即使是从纯功利的角度,我们也没有必要用任何其或低级或高级的动力来替代它。教师、家长和其他身负教育职责的人都应该注意了:你们要做的唯一的工作,就是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千万千万不要去伤害它,也不要试图用别的东西去替代它。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们才能够真正学得好,才能够在有较高的才能之外,有高贵而和谐的内心世界;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才能真正很快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疾病敲开家庭之门武汉中德心理医院 曾奇峰一位著名的家庭治疗师说:每个人生来就具有双重身份,即在健康王国的身份和在疾病王国的身份。尽管我们都喜欢前一个王国的身份证,但无论早晚,至少有一段时间,我们都会被迫承认自己在疾病王国的居民身份。话说得很委婉,如果把同样的意思直接地说出来,就是:每个人迟早都是要生病的。疾病当然首先是生病的人的个人的事情。但是,人是社会的动物,一个人病了,除了对他自己会造成巨大的影响之外,还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他的家庭。现在我们就从家庭的角度,以一位肺癌早期患者为例,谈一谈疾病对家庭的影响及应对策略。专门针对家庭的心理治疗理论认为,一个人生病(主要指可能危及生命或造成残疾的重大疾病)之后,家庭内部会产生以下几种相对应的情感反应。1、 否认和接受K先生五十岁,某国家机关的处长。他的妻子四十八岁,某国有企业的会计。女儿二十五岁,某医院内科医生。K先生抽烟三十年,平均约每天二十枝。三个月前,K先生出现不同寻常的剧烈咳嗽,妻子和女儿要他去医院查一下,他不愿意,认为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由于长时间未见好转,他最后还是同意去做一下肺部透视。透视显示有小块阴影。再拍片,高度怀疑早期肺癌。医生只把这样的结果告诉了K先生的妻子和女儿,K先生自己对自己的问题一无所知。背着K先生,妻子和女儿抱头痛哭了一场。然后她们认为,也许K先生患的不是癌症,而是其它什么疾病,比如肺结核等等。就继续让K先生做了进一步的检查,最后确诊为肺癌。在冰冷的化验单面前,她们不得不接受了这一事实。当疾病敲开家庭之门的时候,病人和家属的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这是一种有益的防御机制,可以暂时缓冲打击的力量,为最后接受现实做一点心理的准备。但是,否认的时间不可能会很长,当疾病变成无可置疑的现实的时候,接受就是唯一的选择了。接受显然是一种更成熟的应对方式,越早接受,越有利于早日采取理性的对付疾病的措施。2、 绝望与希望接受事实之后,紧跟而来的情绪就是绝望。做医生的女儿知道,不是医生的妻子也知道,肺癌是一种暂时无法治愈的疾病,被诊断为肺癌,就等于判了死刑。夫妻恩恩爱爱地生活了几十年,相敬如宾、相濡以沫,妻子无法想象没有丈夫的日子将怎么过;女儿是在父亲的娇宠下长大的,她很爱父亲,父亲的永久离去,会给她的心灵造成很大的创伤。一时间,妻子和女儿都陷入极度的悲哀之中,整日以泪洗面,茶饭不思,工作效率也大幅度下降。绝望中也孕育着希望。妻子和女儿开始把希望寄托在治疗之上。妻子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熟人,找治疗肺癌的偏方,和肺癌患者的保健措施,等等。女儿则带着父亲的病历和X光片,遍访名医,请教最佳治疗方案。这一切,都是瞒着K先生进行的,在K先生面前,她们都强装笑脸,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K先生也是一个豁达之人,从不疑神疑鬼,想医生和家人没说什么,那就肯定没什么大的问题,该做什么还是去做什么。3、秘密与分享在中国的大多数医院里,大部分医生还在信守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叫做“保护性医疗措施”,意思是:威胁生命的、难以治愈的疾病的诊断结果,只告诉病人的家属,而对病人保密。应该说,这样做也有一部分道理。我做实习医生的时候,就听老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教授在门诊接待了一位病人,发现他患了某种癌症,而且已经到了晚期,都没有什么治疗价值了。教授问他有什么亲人没有,病人说没有。于是教授就对他说,你的病不严重,回去以后,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病人就回去了。八年以后,该教授在门诊又遇到这个病人,他竟然还很健康地活着。教授很惊讶,说记得当时你患了癌症,估计也就只有半年的生命,怎么现在还活着?病人回答说,我不知道自己患了那么严重的病,只按你说的想吃就吃,想玩就玩。但是,遗憾的是,这一次病人回家后,就真的只活了半年。对K先生,医生和家属在开始的时候,也采取了“保护性医疗措施”,有关他的疾病的真相,被掩盖得严严实实。但是,虽然不告诉他真相有一些好处,但同样也有很多坏处。这些坏处包括:某些患者会对自己的疾病胡乱猜测,这跟告诉他真相相比,可能是更严重的心理负担;严重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不利于调动患者本人对抗疾病的积极因素;不利于患者配合必需的治疗,等等。最后,从人道和人权的角度来说,一个成年人,有权力知道与自己有关的一切事情,而不管那些事情对自己有没有利。让一个人自己承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事情的后果,也是对这个人的一种尊重。在向一位家庭心理治疗师咨询之后,妻子和女儿接受了治疗师的建议,决定将肺癌的诊断逐步透露给K先生。这对双方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K先生表面上的反应并没有他人想象的那么悲伤,心理上所受大的强大打击被他本人有意地掩盖了。背对妻女的时候,他流下了眼泪。在整个家庭中,秘密一旦被揭开,剩下的就是一种针对疾病的同仇敌忾。气氛开始在朝好的方向发展,但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4、孤立与联系K先生在单位请了假,除了去医院接受必要的检查,成天就呆在家里。跟外界的联系明显减少了。有朋友、同事来访,也是不着边际地谈一谈就走了。妻子和女儿也回绝了几乎所有的交际活动,一下班就回家,陪着K先生。整个家庭变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又去找家庭心理治疗师。得到的建议是,要像往常一样跟外界保持联系。K先生跟单位商量,每周去单位三次,但可以提前回家,算还是算病休。而且,他还参加了一个由癌症患者组织的抗癌协会。由于他的人格魅力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很快就赢得了其他会员的尊敬。他私下对人说,跟协会会员的感情,比对单位同事的感情要真诚一些。也就是说,在对抗疾病的道路上,他找到了更多的来自人际间的支持和温暖。这种状况,比他没生病的时候还好一些。5、负罪与宽恕疾病的到来,改变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的性质。以前,大家都能轻松地、和睦地相处,而现在,每一个人心里都装着一些事。K先生是家庭精神的和经济的支柱,他知道,他的倒下会给其他两个人带来什么。妻子没了伴侣,还没结婚的女儿失去了她生命中最强大的保护者。K先生的内心充满了内疚感和负罪感。他恨自己不该染上抽烟的恶习,不该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不该在女儿小的时候给她太多的学习压力,等等。妻子也处于深深的自责中。怪自己对丈夫照顾不周,有时候对他有些求全责备,等等。女儿的自责更甚,想着将来报答父爱的机会都没有了。这些情感,在一次家庭治疗中得到了宣泄。三个人在知道了彼此对对方的负罪感后,都互相安慰,在宽恕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宽恕。6、负担与解除负担疾病是多重的负担,身体的、心理的和经济的。身体的负担,有医生去管;心理的负担,也可以借助心理治疗师的帮助;而经济的负担,就只有自己承受了。前面已经说到,妻子和女儿都对K先生有内疚感,她们对抗内疚感的方式之一,就是尽可能在生活上让他过得更好一点。这样做直接的后果就是,支出直线上升。吃、喝、娱乐再加上一些偏方的治疗,每个月的开支是K先生生病之前的三倍多。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负担,而且会加重K先生的内疚。一个例子是,虽然K先生认为没有必要经常吃乌龟、甲鱼等太贵的东西,多吃普通的鱼肉和禽蛋一样有营养,但妻子和女儿却不同意。心理治疗师分析了这种情况,也支持了K先生的营养观点,局面就有了大的改善。随着收支的基本持衡,压在三个人身上的经济负担变得小多了。7、被动与主动最开始的时候,到医院做检查、或者找心理治疗师,K先生都是被妻子和女儿拖着去的。稍后,在他知道自己的病情之后,就更加被动了。他说:反正治不好,瞎折腾干嘛?再后来,特别是跟心理治疗师谈了两次话之后,他就变得主动了。首先是治疗肺部疾病上的主动。在询问了一些专家之后,在妻子和女儿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他就坚决要求手术治疗。其次是术后的化疗,尽管很痛苦,他也坚持了下来。最后,本身就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他,本来是不相信心理治疗会对他的癌症产生什么作用的,但他后来却变得非常渴望每次的心理治疗。他说,手术和化疗,那是医生操心的事,我使不上什么劲儿,但我却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心态,来对付疾病,现在流行说心态决定一切,我要用好的心态,让自己多活几年,或者说,我既然活着的时间不多了,为什么不心情愉快地活着呢?如果快乐也只能活一个月,悲伤也只能活一个月,那我当然选择快乐。在这一点上,K先生说得不完全对。现代医学证明,快乐可以增加机体的免疫力,所以如果癌症使你只能再活一个月,那当你快乐地活着的时候,也许你能够活一个月零一天或者更久。8、害怕与勇气死亡的恐惧,是人类面临的最大的恐惧。即使没有患威胁生命的疾病,每个人都还是生活在“迟早会死”这一最大的恐惧中。疾病只不过把这种恐惧直接展示在了我们面前,使我们不得不此时此刻就面对生命即将消失的事实。K先生第一次听到“肺癌”二字,立即就联想到了死亡。然后,与死亡相关的所有事件,就成了他心理活动的主要内容。他害怕听到有人说“死”这个字,害怕看到花圈店,甚至看到有人穿纯黑色的衣服,也会紧张不安,因为这让他联想到一个人死了之后参加追悼会的人所佩戴的黑纱。他单独跟心理治疗师讨论了几次关于死亡的事。奇怪的是,自己在心里转着死亡的念头的时候,恐惧会越来越强烈;但真正把与死亡有关的东西放在桌面上谈开,完全不躲躲闪闪,恐惧感反而慢慢减少了。当然,完全没有对死亡的恐惧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从哲学上来说,对死亡的恐惧,是我们活着的最强有力的证据。K先生的勇气的增长,也极大地鼓舞了妻子和女儿。尽管经过上面说到的曲曲折折,这个家庭还是又恢复了往日的轻松和快乐的气氛。当然疾病还在那里,但它却像一堆本来散布在客厅、卧室的垃圾,现在却被扫入了垃圾袋,丢到了墙角边----虽然家里的主人们还看得见它,但却对主人们的生活没有太大的影响了。2003-2-21 点 评 爱 情曾奇峰就组成成分而言,世界上大概没有任何东西比爱情更复杂。>这篇文章,把爱情的复杂性描绘得既浪漫销魂,又苦涩伤人。在中学时,相爱的理由很简单:向兵暗恋章婷,因为她又漂亮又功课好;而章婷后来也承认,她对向兵感觉很特别,因为只有他一个人不主动接近她。这种简单性,也许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爱情不可避免地会变成多种情感与需求的复合体。在大学,正如文中所说,每个人都会有一种莫名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实际上是可以弄明白的。在这个年龄,自我评价的标准里开始混入了一些外在的价值观,如家庭环境、自己的身份地位等等。这些标准对一个在陌生城市念大学的新生来说,除了打击还是打击。在这样的打击之下,我们是把自己和爱恋的对象当成某种意义上的“商品”来处置的,在“以货易货”的规则中,如果我们把自己的价值估计过低而把对方的价值估计过高,“易货”的过程就不会发生,也就是说不会去追求自己认为比自己“价值”高的对象。成语自惭形秽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进入社会多年以后,爱情的成分更加复杂。对章婷来说,首先,她需要一个男人来满足性的需求;第二,这个男人最好能和她结婚,因为在这个以婚姻为基本的关系单元的社会里,离婚的单身女人无疑会被视为异类。拥有婚姻在某种意义上似乎是拥有成就的象征,对于女性而言尤其如此。而实质上,婚姻本身就是外界强加给爱情的赘生物。通过婚姻,社会的要求变成了自己的需求,并且溶到了爱情之中;第三,她需要一种稳定的关系来对抗由诸多不稳定的关系----如工作中建立的关系等----引发的焦虑;第四,她想到了将来了吗?文中没有说,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焦虑是人类的基本焦虑之一,“养儿防老” 是这一焦虑在中国人身上的具体体现,相信她也会有这样的焦虑,在这个意义上,爱情又被加上了种族繁衍的任务。……。爱情被包裹上如此之多的外壳,实在是不那么浪漫的事情。浪漫的爱情,归根到底应该就是简单的爱情。不知道浪漫主义者是否同意这一点。对向兵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是,他在漫长的时段里,终于把初恋的梦做圆了。虽然他的初恋在开始的时候只是暗恋,既没有表达也没有回馈,但依然有着初恋的全部特征和意义,因为爱情在很多情形下与其说是一种现实的经历,还不如说是一种心灵的经历。而且就体验的强度来说,暗恋也许是最强烈的爱情形式之一。初恋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一个人的人格的一部分。世上只有一小部分人把初恋变成有始有终的过程,也只有一小部分人象向兵一样,有机会在后来的岁月中重温初恋。大多数人是把没有尾声的初恋变成或甜蜜或苦涩的故事的悬念,埋藏在心灵的最深处,在适宜回忆的日子里翻出来重读,在想象悬念的多种可能的结局中体验心情沉浮的愉悦。相对于成长而言,重温初恋是一种退化。如果用对家庭的责任感来对抗这种退化,则是对成长的逃避,并且会导致两败俱伤的结局:初恋被攻击,受伤的是整个人格;完全地回到家庭中,则可能使本来很轻松的家庭关系平添几分沉重与不快。对抗退化的最佳方式,只能是成长本身。成长就意味着选择。对向兵来说,首先是要结束同时与两个女人发生情感纠缠的状况。至于最终是超越初恋并且继续保持与章婷的关系,还是轻轻松松地回到家里,那是向兵自己的事情。就象没有人能代替他成长一样,也没有人能代替他作出选择。  非典时期,我们不是只有失去曾奇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疾病作斗争的历史。天花、霍乱、鼠疫等疾病,每一个后面都躺着数以千万、甚至上亿的牺牲者。没有对这些疾病的征服,人类很难继续在这个星球上繁衍生息。在二十一世纪初,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变种袭击了我们,它可以导致非典型的肺炎,可以夺走人的生命。而且它还以令人吃惊的方式和速度蔓延,所有的人和所有的国家都感受到了它的威胁。“非典”病毒在很短的时间里已经让我们失去了很多。一些人死去了,他们的亲人从此就要生活在悲痛之中;公众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干扰;国家经济也受到了目前还难以估量的打击。除此之外,可能还有许许多多看不见的损失。但是,在这一“国难”之中,我们却不会仅仅只有失去。汉语里,“危机”这个词有双重的含义,第一是危险,第二是机会。也就是说,危险和机会总是并存的,有危险就会有机会。所以在“非典”时期,除了对付这一疾病以外,我们还要考虑,如何使这一危险变成机会。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最后如果仅仅只是战胜了一个疾病,而没有其它的收益,那实在对不起牺牲者在天的英灵。系统式家庭心理治疗理论认为,在一个家庭中,如果某一个家庭成员患了心理或心身疾病,那说明整个家庭关系都有问题。换句话说就是,一个人的疾病是由所有家庭成员共同“制造”的,是家庭成员互动的必然产物。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系统家庭治疗师会想尽一切办法打乱这个家庭的原有系统运作模式,从而使疾病得以好转。这种打乱系统的做法,专业让叫做“扰动”。举个例子。一个十岁的男孩,患严重的焦虑症,害怕见人,不敢上学,担心自己随时会死掉。其父母带他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了解到,在这个家庭中,夫妻关系不好,经常吵架,而且是当着孩子的面吵。吵完架之后,经常还有长时间的冷战。冷战时孩子就成了双方争夺的目标,孩子却经常不知道向着谁才好。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孩子的问题,是夫妻关系的问题的反应,所以在治疗时应该从调整整个家庭关系入手。心理医生想先把系统扰动一下再说。很多情况下,心理医生扰动的方式表面上看来有些荒唐。对这对夫妻,扰动的方式是布置一个吵架的家庭作业:每天晚上八点整,分秒不差,夫妻俩不管有没有理由,都准时开始吵架,吵十五分钟,然后准时结束。孩子则负责监督他们作业的完成情况。最后的结果是,双方按照要求吵了一个星期,就实在吵不下去了,他们给医生说,他们觉得吵架是天底下最没有意思的事情。这样的家庭作业,就是扰动:家庭之外的一个新的力量进入了系统之中,从而改变了系统运作的模式或者动力,情况就可能向好的方向发展。国家就是一个大的家庭、大的系统。十年“文革”,使我们的国家百孔千疮,处处都是问题。邓小平以大无畏的革命勇气,极力推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其中的开放,实际上就是借助外力对我们国家这个大系统进行“扰动”,这一扰动的极致,就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事实证明,这一“扰动”把中国推到了向天堂行进的路上。虽然“非典”不是心理医生或者相当于心理医生的人有意制造的一个事件,但从效果上来说,却确实给我们整个社会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扰动。我们的任务就在于,如何从这样的扰动中获取最大的利益。作为心理医生,我最关心的就是我们的社会心态。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物质上的成就,相对来说,精神上的成就要小得多。所谓精神上的成就,主要是指社会心态的成熟和稳定。“非典”突然降临的时候,很多人首先受到了较大的心理上的打击,具体表现主要是过度恐慌。由此导致情绪和行为上的紊乱,如情绪不稳定、乱服药物、抢购相关物品、不能正常工作、制造谣言或者相信谣言,等等。因为害怕“非典”看心理医生的人也很快就多了起来。从战略上来说,这些问题所可能造成的损失,可能比“非典”本身更大。在“非典”的“帮助”下,我们正好可以加速社会心态成熟的步伐。要稳定社会心态,首先就要对付无处不在的谣言。谣言的最大的也是最致命的特点是虚假,在真实的信息被掩盖的时候,谣言就会乘虚而入,野火般地泛滥开来。在开始的时候,部分决策者过低地估计了公众的心理承受能力,试图使与“非典”有关的信息被限定在一个小的范围内,以避免发生社会恐慌。用意是好的,但方法错了,这给了谣言一个机会,实际上可能导致更大的社会恐慌。值得欣慰的是,这个错误得到了及时的纠正。各种媒体上每天公布的疫情,让谣言无处可藏,而更为重要的是,面对严重的事实,我们可以调整我们的心态,从容地应付挑战。从“非典”开始,我们将学会不再遮掩真相、不再慌乱,这就为将来战胜更大的灾难做好了心理的准备。“非典”是令人恐惧的,但更令人恐惧的是对恐惧的恐惧,是面对恐惧失去了镇静。成熟的社会心态意味着,灾难只会带来有限的损害,而不会导致全面的崩溃。正像一篇社论所写的,“面对“非典”,我们更加众志成城。由于“非典”的扰动,医患关系得到了改善,一度在公众中不太好的义务工作者的形象也被修正了。在患“非典”的人中,有不少是医生和护士,他们是在救治病人的时候感染上的,他们中的有些人还付出了生命。在这样的危险中,他们仍然在一批一批地前仆后继,壮烈得令人泪下。当然,这是他们的义务,就象是战士必须上战场一样。但是不管怎样,用生命来尽义务,都是可歌可泣的事情。当你看到一个手拿报纸的年轻人,读医护人员抗“非典”的事迹时眼中热泪滚滚,你就知道,我们正在积累着一笔巨大的社会财富,这笔财富是我们失去了好长时间的,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关爱。拥有这样的财富的国家和民族,绝不会被任何灾难打垮。还是因为“非典”,我们得以有机会改变很多人的卫生习惯,培养更多与现代社会相符的文明人。一个家庭物质上再富有,如果这个家庭的主人不讲个人卫生,那他不过是另一种类型的“穷人”而已;同样地,一个城市不管它有多少高楼大厦,如果它的许多市民还在随地吐痰,那就算不上一个文明的城市。在中国的所有城市的《市民守则》中,肯定都有“不准随地吐痰”的规定,但收效很小。“非典”肆虐以来,这一条规定被更加严格地执行了,违背者将被处以数十倍于以往的罚款。但这样的惩罚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当每个人都感到,这样做对自己和别人的健康都可能会造成巨大的伤害时,他们就自然会不这样做,而且还会监督他人不要这样做。文明人当然不是一夜之间就可以制造出来的,但我们也不能小瞧了任何一个小的进步。更何况对我们来说,不随地吐痰,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灾难降临的时候,也就是表达爱的最好时候。一位内向的男孩,暗恋着一位女孩,那个女孩在千里之外的大学读书,她所在的那个城市正是“非典”的重灾区,而且她住的那幢宿舍楼被隔离了。在腼腆对“非典”的战争中,“非典”赢了,“非典”彻底打垮了腼腆。不过这是一个令人愉快的“失败”。本来是几个月才会联系一次的,但从知道那个城市有疫情开始,男孩就每天给女孩打电话、发电子邮件。电话里说什么、邮件里写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个女孩接受到了一个明白无误的信息,那就是在这令人恐惧和沮丧的时刻,有一个人关心她、爱护她。这就够了。“我爱你”三个字,是女孩先说出来的,男孩听了以后,泪水夺眶而出。我们可以想象,在疫情过去之后,有怎样的美丽的重逢在等着他们。我们甚至还可以想象,几十年以后,在儿孙绕膝之时回忆往事,他们会对恶魔般的“非典”有何种复杂的感情。如果说“非典”给我们带来了黑暗,那爱就是黑暗中的光,有一些光芒,恰好要在黑暗中才分外地绚丽耀眼。对很多家庭来说,“非典”也是一个“非常”的扰动。在生离死别的威胁之下,亲情、温情,就变得异常的珍贵起来。我的一位来访者告诉我,他和他妻子结婚八年,感情已经趋于平淡。白天各上各的班,晚上在家除了吃饭和睡觉在一起,基本上没有什么交流。节假日也各自在自己的朋友圈子里活动,很少一起做些什么,即使带孩子出去玩,也很少是一家三口同时出门的。虽然没什么争吵,但夫妻关系跟一般的朋友关系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了。春节过后,他正在疫区出差,随着“非典”的势头越来越大,他的妻子对他的牵挂便成几何数级增加。先是不断地打电话问情况,或者上网查资料,每多见到一个新发病例,就多了几分的担心。后来反复嘱咐他要小心,要吃好一点,少到人多的地方去,等等,不象是妻子对丈夫,倒象是母亲对儿子似的。他回家的前几天,她在电话里的声音都有些颤抖。回到武汉,她去车站接他,在站台上一见面,就拥抱在一起,连孩子站在旁边都不顾了。他说,那是结婚后最动情的一次,比恋爱的时候更有温情。这位来访者最后总结性的话,给了我很多启示。他说到,平常大家都太忙了,被身外之事牵着走,很少能够停下来静静地想一想自己生活的质量,特别是情感生活的质量。我们的生活质量,是由很多东西决定的,除了物质的丰富之外,还要有很多的精神的东西。在所有的精神层面的东西中,亲情又是最为重要的,没有亲情,很少人能够活得下去;即便是能够活下去,也不可能活得好。“非典”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审视自己的关系和情感,这种审视,在风平浪静的时候是不可能的。将来有一天,我们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不会想到自己还有多少银行存款、曾经住过什么房子或者吃过什么东西,我们会想到,我们爱过谁和被谁所爱过,以及和自己所爱的人在一起,都跨越过什么样的激流险滩。这是一场必须要赢的战争,也是一场一定能够赢的战争。我们所希望的,已经不仅仅是这场战争本身的胜利,而是全面的、彻底的胜利。上天会保佑我们的国家,也会保佑相互爱着的华夏儿女。2003-5-4 个人品性、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武汉中德心理医院 曾奇峰人性是善还是恶,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几千年。性善论和性恶论者各自都有许多的证据,来证明他们所持的观点。就象其它持续了很长时间的争论一样,人性善恶的争论最后也呈现出一种折衷主义的特征。也就是说,大多数人都不再简单地认为人性是善的或者是恶的,而认为人性是中性的、亦即不善也不恶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拥护,即人性是“存在先于善恶”,意思是说,人性首先是一种存在,然后才有善恶之分;善和恶只不过是人的众多属性的一种而已。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些基本假设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种本质的内部天性,在人与人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这些内部天性没有太大的区别。而且,这些内部天性是一种潜能,而不是最终的产品,它们是发展的、动态的和可变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主要是由心灵以外的因素决定的,如文化、家庭、环境、教育等。以恶魔张君为首的团伙在十多年的时间里残忍地杀害了二十八个无辜百姓,他们的所作所为,已经到了人神共愤的程度。对他们若谈什么“人之初、性本善”,既为时太晚,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他们已经散失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从精神病病理学上看,我们可以基本判定张君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这类患者在儿童时期就表现出异于常人,如经常逃学或外宿不归,撒谎,偷窃,虐待动物,欺负弱小,故意破坏他人的或公共财产,打架斗殴,流浪,反抗纪律与权威。成年后其本能欲望、情绪气质、兴趣是号和价值观念方面也与常人不同,但没有认知、判断、推理等智能方面的障碍,也没有幻觉妄想,其共同的心理特征是情绪的暴发性,行为的冲动性,对社会和他人很冷酷,缺乏同情心和羞愧之心,目无法纪,或者有别的反常价值观念(如唯恐天下不乱、以害人为乐),不能从挫折和惩罚中吸取教训。安福乡的副乡长说,张君从小就很霸道,象个霸王,同村的孩子又怕他又崇拜他。据张君的情妇陈乐介绍,张君是一个喜怒无常的人,常因为一件小事对她拳打脚踢;即使是对他的同伙,他也十分冷酷,缺乏半点同情之心:陈世清仅仅犯了一个小错误,他就逼着他自断一根脚趾,更不谈他对无辜百姓的疯狂杀戮了;在他十五岁的时候,就因为打架斗殴劳教三年,他不仅没有从中吸取教训,反而在成年后变本加厉,成为众人皆曰可杀的匪首;第一回买到一只枪后竟抱着枪兴奋得一夜未睡,在和平年代好枪如斯,其价值观之反常便可略见一斑了。所以诊断其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了。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患者不一定都会违法犯罪。即使犯罪这也不一定都象张君一样残忍。从法律角度来说,这类患者若触犯刑律,应该承担完全责任。也就是说,不能仅仅因为他们有人格障碍而从轻处罚。张君在被捕之后说,他之所以杀人抢劫是因为贫穷。他说的至少有一部分道理。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也许还可以加上一条,即贫穷是疾病和罪恶的温床。但是,贫穷并不一定导致一个人犯罪,我们见过很多的贫穷的人,他们通过合法的、辛勤的劳动变得富裕,也赢得了他人的尊重。贫穷只有在与恶劣的个人品性相结合的时候才会导致犯罪。张君一案是个人的恶与人类整体的善的又一次较量。与历史上无数类似的较量一样,这次较量也以前者的失败告终。有人说,在善与恶的斗争中,善在战略上占优势,而恶在战术上占优势。也就是说,恶会赢得小的、暂时的胜利,善会赢得大的、最后的胜利。我们千万不要小看了恶的战术上的优势,在我们周围,我们经常可以见到恶的人或者恶的势力对善良的人们的欺辱,这对社会心理的负面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很多受恶人欺辱的人连警都不敢报,他们对正义和法制的信心实在已经低到了不能再低的程度了。民众对善良和正义的信心是社会稳定的最为重要的心理基础,其重要性有时甚至超过政策和法规。信心的恢复不仅有赖于司法部门的严格而公正的执法,而且还需要每一位公民通过维护自身的权益和安全来实现社会的安全与稳定。不要以为罪恶的子弹只是射向了那已经死伤的几十个人;如果我们没有防微杜渐的意识,那下一位受害者就可能是你或者是我。社会的安全感从来就是建立在每一个个人的安全感之上的。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建立起一个防范个人极端行为的系统工程。在这一系统工程中,教育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教育的目的不应该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还应该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品质。我们甚至可以说,良好的心理品质比丰富的知识更为重要。良好的心理品质的标志是:全面发展的智力;相对稳定的情绪状态,能够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也能够设身处地地体察他人的情感反应,对他人的痛苦处境具有同情心;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即使在发生人际冲突时也能够应用理智而不是用极端行为来解决冲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以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但前提是不违反社会道德规范和遵守现行的法律法规;有与自己能力相符的生活目标,不好高骛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他人和社会作出一些牺牲;等等。优良心理品质的培养必须从小学甚至从幼儿园开始。每一所幼儿园、每一所中小学都应该配备一定数量的心理辅导老师。他们的职责一方面是让孩子们的心理品质得到普遍提高,另一方面也要对已经有一些心理问题的孩子实施特殊的心理辅导,以便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将来成为能让自己幸福也能给予别人快乐的人。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张君所在的小学有心理辅导老师,如果心理辅导老师对小张君的行为进行了正确引导,那虽然不能说张君后来百分之百不会杀人,但他杀人的可能性会大大减少,这一点大概是无疑的。张君在一岁的时候肯定不会想到要杀人,在他十岁的时候大概也不会;在他第一次杀人之前,罪恶的种子是在很长的时间里慢慢地长大的。如果人本主义对人性的看法是对的,如果每一个人的人格在开始的时候都是一张没有涂抹任何颜色的白纸,那么在这张白纸之上涂任何一种颜色的难度或者容易度都应该是一样的。法律会严惩任何一个给他人造成严重伤害的人。但这样做就够了吗?我们是否还应该想一想,如何才能使中性的、不善不恶的人性变得善而不是变得恶?如何才能避免个人的极端行为对他人和社会造成如此巨大的伤害?我国已经实行了二十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这一政策当然是正确的、英明的。但是,由此而产生的独生子女问题却对我们的教育工作、特别是心理辅导工作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在两代甚至更多代的长辈们的溺爱之下,我们的为数不算少的“小皇帝们”或者“小女王们”实在是被宠坏了。他们太自我中心,情绪不稳定,表达情绪的方式有时也太极端,在与他人打交道时也不太知道退让,所有这些,不仅会限制他们的能力的发展,从而直接影响到他们个人的幸福,而且还会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这并非是危言耸听,在心理医院看门诊的大、中、小学生越来越多,因为心理疾病休学位居大学生休学原因之首,犯罪者的低龄化,这一切都证明,现在是关注公众的、尤其是孩子们的心理问题的时候了----为了公共安全,为了社会稳定,归根到底,为了子孙后代的安宁和幸福。张君在被捕之后仍不改其恶魔本色,经常狂语惊人。但他也有软弱的时候。他说的最软的几句话,是让一位记者转告给他的儿子的。他说:你们要好好做人,要靠自己的本领吃饭,不要犯法,别人掉在地上的钱都不要去捡。一个为了钱而杀人的人,竟然这样教育儿子,那证明他也不是完全不知道自己错了。我们甚至可以肯定地说,他一直都非常清楚地知道他错了,他一直都在做着自己认为是错误的事。一个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有真正的内心的坚强的,他的残忍仅仅是为了对抗内心的软弱和焦躁。因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情感、认识和行为;只有三者之间没有太大的冲突时,他才能有一个和谐的、稳定的人格。在张君的人格中,他的认识不同意他的所作所为,由此而产生的冲突显然会严重地影响他的情绪,并进而会影响到他的整个人格的稳定性。他对他人的暴戾行为,是他对自己不满的外在投射,也是他缓解内在冲突的劣拙的方式。向外投射的不满,不可避免地会反射回一些负性的刺激,这会更减少他的自我认同,更增加他的人格的不稳定性和行为的暴力性,由此形成无法逆转的恶性循环。这就是所有作恶者色厉内荏的原因,也是所有善良的人们可以勇敢地与作恶者斗争并且最终会赢得胜利的原因。2001-4-26 给 学 习 装 上 核 动 力曾奇峰几年前,我在一家报社做过一段时间的电话心理咨询工作。与面对面的咨询相比,电话咨询当然有其局限性。曾经写过>,其中对电话心理咨询的解释是:在硬件设施上与御医给后宫妃子拿脉相似,而软件用的是最新的IE5.5,只是不知道带宽够不够。也就是说,电话咨询的弊病是,除了声音交流以外,其它的交流渠道被阻塞了。但电话心理咨询也有长处,如方便、及时、经济,即使是交流渠道少这一缺点,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是它的优点之一,因为彼此只通过声音交流,就自然会放松一些、开放一些,这对交流当然有利了。相互陌生的求助者与助人者隔山隔水,被一根电话线连在一起,谈着不便为他人所知的话,想想都觉得内心充满温暖。一位在武汉上大二的男生打进电话,说现在状态很不好,很想努力学习,但一拿起书本就烦,学不进去;不看书更烦,觉得虚度了光阴,对不起父母也对不起自己。我问他中学时学得怎样,他说有父母亲督促,而且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得还可以,不象现在这样学不学都心神难定。他问我该怎么办,我就给他讲了一个曾多次讲给别人听的故事:有一位老头,住在一个广场边,广场上堆满了废铁桶。一群小学生每天上学放学都经过广场,都要对那些铁桶一些拳打脚踢,以此取乐。老头有心脏病,那些噪音让他很受不了。有一天他拦住那群学生,对他们说,我很喜欢听你们踢铁桶的声音,我想你们继续踢下去,为此我给你们每人每天一元钱。小学生们很高兴,踢打铁桶更加买力。在他们踢的时候,老头便找个地方躲了起来。一周后,老头又拦住那群学生,说我现在经济情况不好了,我只能给你们每人每天五角钱了。学生们听了很不高兴,但还是去踢桶,想有点钱总比没有钱好。又过了一周,老头又对学生说,我现在经济情况更糟了,我不能付给你们踢桶的钱了,但我还是希望你们每天都为我踢一阵子。学生们愤怒地拒绝了。老汉复得安宁。这老汉的确高明,他将小学们踢桶的动机或者说支持性的力量,不动声色地从获得乐趣变成了获得金钱。获得乐趣这一点,他是无法控制的,但钱他可以控制,在小学生们为钱踢桶以后,只要他不给钱了,他们自然就不会踢桶了。我继续解释说,我们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天然具有很强的学习欲望。几岁的小孩兴成天兴高彩烈地翻箱倒柜、乱涂乱画,那是在做什么?----那是在做科研、写文章!如果这些天然的动机一直保持下去,如果一个人总能在兴趣支配下学习数理化、政史地等,那他迟早都会成为那一行的杰出人物。因为兴趣是学习一切东西的永不衰竭的核动力。遗憾的是,很多人的天然动机都被他们的老师或家长偷换了,也就是说从为了乐趣学习变成为了老师、家长甚至考试学习。这类的学生一上大学,离家离得远了,父母管不着了,老师也管得松了,考试也不再那么重要了,简单地说,学习的动力没有了,就会象那群没有钱的支持的小学生一样,不愿意再学习了。不仅如此。如果我们不努力学习而能心安理得,那也还不算最坏的结果。更坏的是,老师、家长的压力变成了我们自己对自己的压力,内心冲突由此产生:一方面,如果去学习,那是顺从了他人的愿望,自己会显得不那么独立,在青春期,独立的愿望是很强烈的;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不学习,理性告诉我们,这样做可能对自己不利。所以不管怎样,都不可能有内心宁静。听完我的话,这位男生说要好好想一想。接完电话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个三岁左右的男孩在路灯下玩沙,神情专注、兴致勃勃。旁边静静地站着一位少妇,当是他母亲了。我心想,如果他的母亲用棍子逼着他玩沙,他还会玩得那么开心吗?答案只有一个:不会。2001-1-5 英语中自恋(Narcissism)这个词,直译成汉语是水仙花。这来自一个美丽的古西腊神话:美少年那西斯在水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便爱上了自己,每天茶饭不思,憔悴而死,变成了一朵花,后人称之为水仙花。心理学家借用这个词,用以描绘一个人爱上自己的现象。自恋是人性的基本特性之一,所以也是心理学研究的重大的课题,而且也许是最有趣的课题之一。我们可以把自恋分成一般性的自恋和病态的自恋。一般性自恋可以说每个人都有一点。以下我们就看一看两个可以反映自恋倾向的行为。首先是写日记。从效果上看,写日记确实可以起到记录重大事件、练习写作能力的作用。但从动机层面看,则可能是为了满足自恋。有一组外国漫画,名叫《一个女孩的一天》,精细地描绘了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一天的经历:起床,照镜子,打扮,与一个年龄相仿的男孩一起玩,男孩送给她一朵花,还吻了她,然后回家、写日记,最后在写完美好日记的美好心情中甜蜜地睡着了。可以想见,这个小女孩对自己是如何满意,白天的经历又何等清楚地证明了她对自己满意是何等的正确。这样的事当然应该用有着最温馨的颜色的日记本记下来,以便将来在需要一遍遍满足自恋的时候一遍遍地重读。如果日记是一本书,那这本书通常只有一个读者,就是作者本人。那些把日记拿出来公布发表的人,是把他们的自恋扩大化了。不过,虽然写日记可能是自恋的表现,但小学生们迫于老师和家长的压力写日记,则与自恋无关,而可能与施虐受虐有关。其次是照镜子。我们就这一点谈谈男女在自恋上的差异。男人和女人谁更自恋一些?这个问题似乎很难回答。有一则幽默:一个人问,爬在镜子上的一只蚊子是公的还是母的?另一人答曰:肯定是母的,因为母的才喜欢照镜子。这是用女人的行为特点来推测母蚊子的行为,所有读了的人都会会心一笑,看来女人喜欢照镜子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有心理学家们做过一个实验,结果却完全相反。他们在路边摆了一面大镜子,然后观察谁会照上一照。他们的发现令他们自己都大吃一惊:男人比女人更喜欢照镜子。很多女人从镜子旁边走过,只是不经意地看一看自己在镜子中的形象,而很多男人却停下脚步,把自己从头到脚、从正面到背面仔细地端详一番。比较起来,上面的实验比那则幽默更能说明问题一些。但是,这个实验也有漏洞。反对男人比女人更喜欢照镜子的人也许会说,女人是在出门之前花了数倍于男人的时间把自己精心修饰了才出门的,她们当然不必再使用路边的镜子了。或者更直接地说,根本不用做什么实验,绝大多数男人和女人都会认为,女人在镜子面前顾影自怜或者顾影自“恋”的时间要比男人多得多。也许男人和女人谁更自恋是一个永远也争不清楚的问题,而男女自恋方式的差异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照镜子是女人自恋的铁证,追逐更高的权威、更大的成功则是男人自恋的典型表现。一般性的自恋不一定总是坏事。艺术家、政治家的某种程度上的自恋,有时候不仅不是问题,反而可以增加他们的个人魅力。但适度很重要。自恋是人格的菜肴中的盐,少了则寡然无味,多了便难以入口。也有以自恋为生的人,或者说拿自恋换钱的人。某些作家不厌其烦地描述自己私生活的点点滴滴,既满足了自恋,又可以有很好的收入,一举多得。极具讽刺意味的是,那些购买自恋味很重的书籍的人,他们并不是因为喜欢作者才买,而是因为他们也自恋----自恋的书让他们产生强烈的代入感,读后越发地喜欢上自己的琐碎与悲伤。自恋是很容易扩大化的。过分地热爱自己所属的组织或集体,如自己工作的公司、居住的城市和所属的民族等等,就是自恋扩大化的典型例子。有些公司之间的不择手段的竞争背后,就可能有自恋在起作用;一个城市里的小部分人的固步自封和对外地人的蔑视,也是扩大的自恋在作怪;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极端的民族主义导致的战争,个体的自恋以扩大了的民族自恋表现出来,对整个人类犯下了滔天罪行。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对自恋的分析是一个必须的程序。以下是一个例子。一位女性来访者在第十次治疗开始时告诉我,她最近病了,今天刚输完液就来了。我注意到她的手上还贴着沙布和胶布,用以防止针孔出血的。在谈了一些其它事情后,我问:你一般输完液后多长时间把止血胶布撕掉?她说:大约几小时。我又问:如果仅仅只是为了止血,最多几分钟就够了,你为何要贴那么长时间?有没有可能是因为你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醒自己:我现在病了,我很可怜,我需要自己多爱自己一些?她想了一会,说有这种可能。然后我便以此为契机,对她的与自恋有关的情感和行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分析。当然这样的好机会是不经常出现的,而一旦出现了,就应该牢牢地抓住它。(写出这个例子征得了来访者本人的同意)。病态的自恋是指自恋性人格,是人格障碍的类型之一。国际通用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版把这种人格描述为自以为是的自我陶醉人格。其主要特征是: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和从他人那里获得注意与羡慕的愿望;一贯自我评价过高,自以为才华出众、能力超群,常常不现实地夸大自己的成就,倾向于极端的自我专注;好做海阔天空的幻想,内容多是自我陶醉性的,如幻想自己成就辉煌,荣誉和享受接踵而来;权欲倾向明显,期待他人给自己以特殊的偏爱和关心,不愿相互承担责任,很少意识到其剥夺性行为是自私的和专横的;缺乏责任心,常用自负傲慢、妄自尊大、花颜巧语和推诿转嫁等态度来为自己的不负责任辩解,漠视正确的自重和自尊;在人际交往方面,与他人缺乏感情交流,喜欢占便宜;在面临批评和挫折时,要么表现出不屑一顾,要么表现出剧烈的愤怒、羞辱或空虚;容易给人造成一种毫不在乎和玩世不恭的假象,事实上却很在意别人的注意和称赞;为谋取个人利益可以不择手段,只愿享受,不想付出。等等。自恋是人性中广泛存在的现象,每个人都多少有一点。但符合以上自恋性人格诊断标准的,则只有极少数。从表面上看,自恋性人格障碍患者处处为自己的物质的和心理的利益考虑,而实际上,他的一切利益都因为自恋而受到了损害。因为:第一,自恋是一种对赞美成瘾的症状,为了获得赞美,自恋者会不惜一切代价,比如有人甘冒生命危险而求得“天下谁人不识君” 的知名度,这就走向了自恋的反面----自毁、自虐;第二,自恋是一种非理性的力量,自恋者本人无法自由地控制它,所以就永远不可能获得内心的宁静,永远都会象被无形的鞭子抽打着的牛一样,只知道朝前奔走,而没有一个可感可知的现实目标;第三,自恋者也会下意识地明白,总是从别人那里获得赞美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会不自觉地限定自己的活动范围,以回避外界任何可能伤及自恋的因素;第四,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他会因为他的自私表现而丧失他最看重的东西----来自别人的赞美,这对他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并且可以使其进入追求赞美----失败----更强烈地追求----更大的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自恋者易患抑郁症,原因就在这里。自恋有时会以不可理喻、甚至让人难受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自恋者时常过分关心自己的健康,总是怀疑自己患了某种任何仪器都查不出来的病。即使在自己都认为这种怀疑是荒谬的情形下,也无法摆脱疑虑,成天惶惶不可终日。关于自恋性人格障碍的成因,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解释是这样的:患者无法把自己本能的心理力量投注到外界的某一客体上,该力量滞留在内部,便形成了自恋。现代客体关系理论认为,自恋性人格障碍者的特点是“以自我为客体”,通俗地说,就是“你我不分、他我不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患者在早年的经历中体验过人际关系上的创伤,如与父母长期分离、父母关系不和或者父母对其态度过于粗暴或过于溺爱等等。有这样一些经历,使得患者觉得自己爱自己才是安全的、理所应当的。一位古希腊哲学家说,对自己的了解是最重要的知识。而了解自己是怎样自恋的----当然只是一般性自恋----则是了解自己的最好的途径之一。在大多数情形下,自恋是一个不易被自己查觉的一系列情感和行为模式。如果借助心理医生的帮助,了解自恋要变得容易得多。从这个意义上说,也许每个人都应该花一点时间看看心理医生。对于自恋人格患者,看心理医生是唯一能使其走出自我的和人际的困境的选择。 【为互联网加把油有奖征稿】互联网与心理咨询曾奇峰出于职业爱好,我对互联网上的心理咨询的内容十分关注,经常访问相关的站点。总的说来,利用互联网做心理咨询,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也是在高科技时代人们仍然注重精神生活质量的象征。十二月十日,我用武汉热线提供的十二个中文搜索器的前三个,即中文Yahoo、华页指南和新浪,对“心理咨询” 进行搜索,结果如下:中文Yahoo:共六个网站,内容涉及对即将参加中高考的学生的心理咨询、企业心理咨询,两个福利咨询站点也位列其中;华页指南:只有一个网站,是某妇联办的,内容有心理咨询;新浪:搜索到的网站最多,有三十个,内容涉及中小学生心理、卫生保健、性教育、养生、自杀干预等等,十分全面。另有几个交友和金融方面的网站,大概是搜索器在分类上的错误。以上三个搜索结果显示,心理咨询网站的创办者来自许多不同的行业,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就是到底哪些人才有资格为他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据一九九二年十二月由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联合颁布的>规定,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人必须具备以下资格:1. 学历:大学心理学系毕业获学士以上学位并从事相应工作;或者医学院校毕业获学士以上学位并从事相应工作;……2. 理论知识:各种心理治疗理论知识以及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神经病学、变态心理学(或精神病学) 、人格心理学、会谈及心理诊断技术、心理测量等方面的知识。非医学专业者应补修有关医学知识(如内科、儿科和神经科等) .3. 临床实践:须在有经验的专业人员指导下,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临床实践至少半年以上,方可独立从事此项工作。以上只摘抄了该条例的一部分,仅仅这一部分,相对于许多网站主人的专业背景来说,已经是相当高的了,而且据我所知,为了规范我国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领域,更为严格的条例正在制定中,估计近期就会出台。我实在不愿意在那些原意为他人提供帮助的人的头上淋上一盆冷水。但是,根据我从业十三年的经验,我认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这项工作,实在是这个世界上最严肃也最困难的工作之一。仅仅有爱心和有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广博的知识、丰富的人生经验和长时间的专业训练。十三年来,我一直不断地在这一领域学习和工作,但至今仍然常有力不从心之感。巴尔扎克说:对心灵而言,没有任何事情是小事。很希望在互联网这块沃土之上,心理咨询这棵树能长得高大而健康。(作者系武汉中德心理医院主治医师,院长)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二七路中德心理医院邮政编码:430012  婚姻不是一个谎言武汉中德心理医院 曾奇峰本文的主人公实在是一个有较强的内省力的男人。在文章的最后,他说他时常想,如果他的离异了的妻子把她的爱情写下来,那他可能会是什么样子。遗憾的是,他没有就这个思路想下去。但是,即使他认真地想下去,即使他有更强的内省力,他也不可能把这个问题想得很清楚,因为他身在“庐山”之中,想问题不可能真正客观。相信绝大部分读了这篇文章的人,都会同情“我”而责怪许芸。但是,根据系统论的原则,任何一种关系的破坏,一切身处这一关系中的人都有责任,通俗地说,就是要“各打五十大板”。从三年没有夫妻生活,到最后离异,“我”当然难辞其咎。因为:徐芸也是一个健康的女性,也应该有性的需求,她那样压抑自己,肯定是从丈夫身上找到了应该压抑的理由;仔细想想,“我”可能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封闭的人,“我”想象的自己是一匹北方的狼,那是一个孤独的、不需要他人的形象;“我”不断地强调自己是北方的汉子,从心底没有把自己当成是“有上海户口”的上海人,那是否也说明虽然有了结婚证、却没有把自己融入到婚姻里去呢?尤其是放在徐芸门口的风铃,大有象征意义,那是夫妻生活中象征性的“第三者”,隔断了夫妻之间的交流,也象征着在夫妻关系中“我”的完全被动的姿态。我们设想一下,如果风铃放在“我”的门口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果?性生活说到底就是交流的一种形式,在其它交流如此阻塞的情形下,怎么能要求性的交流是通畅的呢?在没有发生诸如第三者插足的之类的重大事件的情形下,合法夫妻同住一个屋里而没有夫妻生活,实在是一件叫人难以相信的事情。这个家里的男人做什么去了?他有没有把女同事逗得前仰后合的幽默功夫哪怕是用一点点到自己的妻子身上?由此想到一则夫妻幽默。新婚丈夫在床头贴了一张条子,叫做“婚姻的基本指导原则”。总共只有两条。第一条,妻子总是对的;第二条,如果妻子错了,请参照第一条。当然每个人的原则会不一样。只是每个人都要注意,自己是不是把所谓原则的范围扩展得太大了?在婚姻中,爱是最大的原则,其它一切都好商量。不过各大五十打办不是一个好的办法。应该可以很容易就看到,“我”和徐芸都有很多的优点,只是缺少表达和交流,致使很多可以维持婚姻的东西被掩盖了。更为重要的是,两人之间还有爱。因为没有爱的分手是平淡的,是“挥挥手、不带走一丝云彩”的轻松、洒脱甚至喜悦,而不会有泪水,也不会有诉诸文字的哀怨。婚姻不会是一个谎言。特别是有一个孩子的婚姻。婚姻的每一个细小的实在,都可以把一切关于爱情的谎言撕碎。正如“我”所怀疑的,爱情倒的确可能是一个谎言。但这个谎言不象是象迈克尔?鲍顿所唱的,“我说我爱你但我在撒谎”,因为她既然这样唱,那说明她清楚地知道她在欺骗别人,这让人怀疑她是否把爱情当成工具而别有居心。纯粹的爱情的谎言有一种无奈的悲壮,是“我说我爱你但我不知道我在撒谎”,或者是“我说我不爱你但我不知道我在撒谎”。爱情激励人心和伤透人心的全部力量,都存在于这样的谎言之中。“我”和徐芸的爱情的谎言是哪一种呢?会不会可能是“我说我不爱你但我不知道我在撒谎”?跟许芸谈一下这个问题,谈的时候多使用一点你的智慧和幽默。  减 肥 啊 减 肥曾奇峰“楚王好细腰,国人多饿死。”这说的是楚灵王对腰身纤细的女子感兴趣,所以便有很多的女子不吃不喝,以至于最后饿死了。时间虽然过去了两千多年,楚灵王的幽灵却仿佛还在我们的身边徘徊,现代男女对减肥的兴趣就是证明。其中也不乏快要饿死的以及已经饿死的,这些人被现代医学认为是患了一种病,叫做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标准是:故意控制进食量,同时采取过量运动、引吐、导泻等方式以减轻体重;体重显著下降,降至标准体重的75%以下;担心发胖,甚至明显消瘦仍自认太胖,医生的解释忠告无效;女性闭经,男性性功能减退,青春期前的患者性器官发育不良;等等。绝大多数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为十三岁至二十岁的青少年女性,她们一般能够正常学习和工作,并且学习成绩不错,与人交往也很活跃,但可以有一些性格弱点,如做事过分追求完美,行为讲究规范,环境讲究整洁,比较固执己见,拒绝求医,有焦虑和抑郁情绪,对自己的欲望表达较少,自我控制过多。从发病率来说,在女学生中,大约有1%的人有厌食症状,而在芭蕾舞演员及其它强调体形的职业中,发病率要更高一些。明确诊断为神经性厌食症的患者,需要药物治疗甚至住院治疗。当然并不是每一位减肥爱好者都会变成楚灵王的嗜好的牺牲品或者说神经性厌食症。绝大多数人减肥的目标,仅仅是想减掉自己高于标准体重的那一部分赘肉而已。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第一个好处是体重减轻对健康有利,可以减轻心脏的负担,降低心血管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的发病率,等等;第二个好处可能要更加重要一些,我们甚至可以说,减肥者主要就是为了这一好处,即为了漂亮。为什么肥胖不漂亮,苗条漂亮,这个道理可能需要玩一点文字游戏才能说得清楚。对于男性来说,性感女性的首要标准就是丰满。丰满与肥胖意思相近却略有区别,但无论如何,丰满与消瘦是两回事,把它们说成是反义词,在语文考试中是不会被扣分的。消瘦和苗条是近义词,只有量的区别而没有质的区别。丰满女性对男性的吸引力,是由男性的遗传基因决定的。男性为了他们的子孙后代能够健康地繁衍下去,首先考虑的就是要为他们的种子寻找肥沃的土壤。丰满的皮下脂肪,便有着这样的养育健壮后代的肥沃,男性当然要趋之若鹜了。从深层的动机上看,过度热衷于减肥(如无肥可减之人声言减肥)或者患了神经性厌食症,可以是下意识地拒绝成长的表现。对女性来说,生理上的成长的标志就是第二性征的出现。第二性征的重要部分之一就是皮下脂肪增厚,这是为成年后受孕、生育所做的物质上的准备。一个女孩如果不希望自己“丰满”,可以被理解为拒绝在自己身上出现第二性征,也可以进一步地被理解为不愿意成为母亲。她还把自己当成孩子,希望象孩子一样受到关心、呵护和宠爱。她希望通过身体上的没有准备好的状态,来说明她在心理上也没有准备好。减肥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自娱自乐的游戏。在一个富足的国度里,吃很少是为了满足生理的需要,更多地是为了满足心理的需要。无处不在的请客之风中,很少有主人是想驱走客人肚里的饿虫才备上丰盛的飞禽走兽、山珍海味的。我们在吃喝中享受着自己照顾自己的愉悦,而在过度吃喝之后,我们又要花不少心思去防止过剩的食物变成我们身上过剩的脂肪,这是对自己的又一次重视和关心。这里面还包涵着“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的哲理,同时也可以使生活被吃喝与减肥这一矛盾体所充满,而变得不那么空虚了。在楚灵王时期,人们就知道饮食与肥胖的关系,因为他们知道要腰细就必须少吃。但他们并不知道心理因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肥胖是心理因素造成的,是典型的心身疾病之一。其发生过程是:内心冲突导致焦虑,饮食是降低焦虑的有效方式,饮食过多便会直接导致肥胖。然后肥胖本身又会导致新的内心冲突,增加新的焦虑,这些焦虑又可能需要更多的饮食来消除,如此恶性循环,轻者会发展成为一般的心理障碍,如情绪不稳、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等,重者便会发展成为上面提到的神经性厌食症。饮食是人的本能之一。相对于性本能而言,它实在是受到了人们的太多的宽容。在城镇的大街小巷,餐馆酒楼是不论男女老少最愿意去的地方、而且也是实际上去得最多的地方。人们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象谈论人的高级本能一样大谈吃喝这样的低级本能,而不必露出丝毫害羞之意。只要不是挥霍公款,一个人用自己的钱乱吃乱喝大约不太可能会受到什么伦理道德的谴责。但是,饮食本能也不是完全不受制约,由过度饮食造成的健康和美观上的问题,也就是说肥胖的问题,自然而然会使所有饕餮之徒有所收敛。天道公乎?天道公也!从大的社会背景上来说,我们身上的肉有了“富余”,也直接反映我们社会有了“富余”。虽然富余有富余的问题,但富余总比贫乏要好。想想四十年以前在这片土地上持续了三年之久的饥饿恐慌,再看看现在周围一个个一边吃着高级巧克力、一边口口声声要减肥的性感女郎,我们就没有必要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富贵病的发病率的直线上升而过于忧心忡忡了。因为饥饿既会使我们丧失作为人的尊严,又会使我们丧失健康,而疾病仅仅只会使我们丧失健康。所以我们可以说,把体重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既不太肥也不太瘦,是一个人在人人都有着做人的尊严的社会环境中追求健康的良好方式;如果考虑到现代人的审美观与楚灵王的审美观的一脉相承之处,那也可以说减肥是现代女性追求美丽的良好方式。2001-6-6(本文登载于心理辅导杂志2001年第八期上)  将生活建立在磐石之上曾奇峰如果将生活划成一条线,任何人的生活都只会是一条曲线,而不会是一条直线。这些生活的曲线大致可以被分为两种:一种是虽然有波动,但大致上在一条相对平直的线的上下波动;另一种波动则全无规律可言。很显然,前一种人的生活是令人羡慕的。我们可以认为,那条相对平直的线,就是他的生活的基线。有这条基线在,他就会变得稳定、从容,任凭外界风吹雨打、山崩地裂,他都不会受到太大的干扰。什么是健康的心灵?这就是健康的心灵。这条基线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说来其实很简单。第一,养成相对规律的作休习惯。这可以保证你有一个健康的躯体环境,使健康的心灵可以寄居其中。习惯的力量是很强大的,至少强大到可以低御大多数外界的和内心的变故的程度。如果你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按时吃饭和睡觉,那你就基本上不用担心自己会出什么大问题了。其次,至少有一个好朋友。这可以被看成是你心灵的出气孔。封闭是有害的,从古至今,没有一个人能不需要他人而活得健康和幸福。这是这样的一个朋友:即使是他或她不在你身边,你只是想着他或她,就不会觉得孤单。再次,有一、两种兴趣爱好。人生在世,看不见的心理负荷是很大的,我们有时候要慰劳一下它。最后,尽力做好分内的事。少年人为将来而学习,成年人为养家糊口而工作,都是天经地义的事。不必抱怨,也不必赋予这些平常的事以什么超越的意义。只是去做就是了。也许再不需要别的什么了。这些简单的目标,每个人不必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实现。生活原来是可以不那么艰难的,如果你能坚守住一条由上面几个元素组成的基线。生活原来也可以是不那么动荡不安的,如果你守住了你的基线,那你就已经把你的生活和全部的未来都建立在了磐石之上。2002-9-10 解读命运曾奇峰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4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