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佛法概要-明旸法师-3

作者:明旸 字数:69444 更新:2023-10-08 19:09:02

佛言:今此会中,有菩萨名观世音,从无量劫来,成就大慈大悲,善能修习无量陀罗尼门,为欲安乐诸众生故,密放如是大神通力。  此说普陀洛迦山上,有观世音宫殿。释迦牟尼佛在此山与观世音菩萨等无央数菩萨、声闻、天龙八部聚会说法。观世音菩萨除成就大慈悲外,还善能修持无量陀罗尼门,密放神通光明。唐代玄奘法师到印度时,曾到普陀洛迦山瞻仰观音圣地。《大唐西域》卷十写道:  秣剌耶山东有布怛洛迦山,山径危险,岩谷奇倾。山顶有池其水澄镜,派出大河,周流绕山二十匝,入南海。池侧有石天宫,观自在菩萨往来其间。其有愿见菩萨者,不顾身命,历水登山,忘其艰险,能达之者,盖亦寡矣。而山下居人,祈心请见,或作自在天形,或为涂灰外道,慰喻其人,果遂其愿。  玄奘所记的布怛洛迦山,陡峭挺拔,一般凡人难以攀登,唯观自在菩萨往来于此。观自在菩萨常现自在天形,或涂灰外道,慰喻世人使其所求,得到满足。说明应以何身得度者,菩萨即现何身而为说法。  布怛洛迦,梵文potalaka音译为补怛洛迦、普陀洛迦、布达拉等。意译为光明山、海岛山、小花树山等。慧苑著《新翻华严经音义》卷下:"此翻为小花树山,谓此山中多有小白花树,其花甚香,香气远及也"。此山被定为现今印度西高止山南段,秣剌耶山以东的巴波那桑山papanasam,位于提纳弗利(Tinnevery)县境。北纬8度43分,东经77度22分的地方。我国藏族僧人多罗那他(公元1575--1643)名著《印度佛教史》记载:优婆塞寂光、月官,曾到此山巡礼。我国浙江省的普陀山,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均由此得名。  观世音菩萨在此山为无数菩萨、声闻、天龙八部说法外,还常随释迦牟尼佛到各地说法。如《十一面神咒心经》说:佛在室罗伐竹林道场,观自在菩萨与无量俱那庾多百千持咒神仙前后围绕。《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经》说:佛在毗舍离,庵罗树园,大林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菩萨二万人俱。时毗舍离国人民遇大恶病。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以大悲心,怜悯一切,救济苦厄,俱到此国,住城门间,放大光明,照毗舍离,皆作金色。毗舍离人,即具杨枝净水,授观世音菩萨。观世音大悲薰心说《破恶业障消伏毒害咒》。《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至授记经》说:佛在波罗奈仙人鹿苑中,与大比丘二万、菩萨二千人俱。西方极乐世界观世音、大势至与眷属,如力士屈伸臂顷,至此世界。以大神通力,令此世界,地平如水、与八十亿菩萨前后围绕。以大功德,庄严成就,端严殊特,无可为喻,光明遍照娑婆世界。上述各经都说明观世音菩萨,常随释迦牟尼佛说法度生。千江有水千江月,观世音菩萨虽然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侍辅,我们娑婆世界众生一心称名,他是寻声救苦,无处不现身。  (四)我国浙江普陀山  后梁明贞二年,日僧慧锷到五台山参拜文殊道场,看见一尊观音大士圣像,清净庄严,想请回日本供养,又怕该寺当家不肯,于是就偷偷地将这尊圣像请走了。慧锷得到这尊圣像之后,立即买舟东渡,准备回国。当这条船驶进浙江定海舟山群岛新逻礁的地方,忽然海洋中涌现无数铁莲花(今称莲花洋)。挡住航道,使船不能前进。如此三日三夜,船无法开出,只能绕着普陀山四周打转转。慧锷见此奇异,当即跪在圣像前面求忏悔说:大士,弟子因菩萨圣像庄严,我国佛法未遍,圣像少见,所以想请圣像回国供养。如果因我是不与而取的,或我国众生无缘供养,弟子就在此地建立精舍,供养圣像。慧锷忏悔完毕,船飞速的驶到潮音洞边,安然停下。  慧锷登山后,在潮音洞附近,找到一家渔民的茅舍,见舍主张翁说明来意。张翁欢喜异常地说:菩萨愿意住在这个荒山孤岛,说明与我们太有缘了。就请师父和菩萨一并住在这里。我把房子让出来筑庵供奉菩萨,将全山民众招集起来参拜菩萨。慧锷因此也就不回日本,在山筑庵安住。民众称此庵为"不肯去观音院"慧锷就成为普陀山第一代开山祖师。从此普陀山成为我国著名的观世音菩萨道场,而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便成为家喻户晓的大菩萨了。  (五)我国西藏拉萨布达拉宫  据五世达赖著的《西藏王臣记》载:西藏民族的起源,是观世音菩萨的悲力化成一头变种的猴,由圣救度母化作一个罗刹女,与猴配合,生出六个孩子。像父亲的孩子思想敏捷,悲心广大。像母亲的孩子,面多赤色,秉性刚强。由此逐渐繁衍而成西藏人民和区域。  观世音菩萨还化现人,藏王松赞干布,想在布达拉(即普陀洛迦)山顶,建一王宫,住在那里,使四方所有的国王不由自主地倾向自己,八种自在功德能应运而生。于是他亲眼看到天空中现起"唵嘛呢叭口弥吽"六字真言,放出五色灿烂的彩虹,辉映到山石上,自然现出观世音菩萨,救度母,马头金刚等圣像。又从观世音菩萨像上放出光明,照射到六字真言上。这些光明往来交织,成为希有奇观。松赞干布即从尼泊尔请来匠人,依照自然出现佛像的风姿,雕刻出身所依--佛菩萨像,语所依--六字真言。松赞干布在布达拉山建造出帝释王宫般的华丽高贵的王宫,将妃眷安置到这里。又将神变大将军安扎在宫里,西藏各地部落主,闻知松赞王能遣发神变大军,都慑于他的雄威,心悦诚服的表示归顺。这些传说,表示西藏地区对观音菩萨的广泛信仰。  上述三说,说明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没有一定,哪里有虔诚的观世音菩萨信仰,哪里有观世音菩萨大悲救世的精神,那里就是普陀洛迦;那里就有观世音菩萨。所谓"清净为心皆普陀,慈观济物即观音。"  (六)大悲行解脱法门  《华严经》说:善财童子参访观世音菩萨时,请问应云何学菩萨行?观世音菩萨对他说:菩萨应学的法门无量无边。但在这无量无边的法门中,我是修学大悲行解脱法门。大悲是观世音菩萨的特德,被称为大悲观世音。大悲是佛具有的不共功德。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住合称为佛所特有的十八不共法。凡夫和声闻圣者,只能说悲,不能说是大悲。佛的大悲是怎样的呢?《根本说--有毗奈耶杂事》卷二说:"世尊于一切时,观察众生,无不闻见,无不知者,恒起大悲,饶益一切。昼夜六时,常以佛眼观诸世间,于善根处,谁增谁减,谁遭苦厄,谁向恶趣,谁能受化?作何方便,拔济令出?"以大悲心观世间众生,是佛的不共功德。观世音菩萨,现身说法,大悲救苦,与佛的功德平等。  怎样修学大悲行解脱法门?主要是平等视一切众生,想其所想,急其所急,时时刻刻拔除众生的痛苦为己任。如何能起平等心?根据佛法缘起的教义,人与人,人与一切众生的关系,是互相依赖的。彼有则此有,彼生则此生,彼无则此无,彼灭则此灭。如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不依赖于农民的耕种,工人的建造,商人的流通,知识分子的教育,军警的保护,是不能生存的。人与众生的关系也是如此,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没有动物世界对人类的贡献,人类的生存也是困难的。从根本上来说,一切有心识的动物,都是业障深重的苦恼众生,无始以来与自己都有过亲密的关系。能常常这样想,平等心大悲心,就会自然生起。观世音菩萨大悲行解脱法门主要的内容,即《法华经》《楞严经》记载的三十二应、十四无畏。  《法华经》、《楞严经》三十二应对照表:  《法华经》、《楞严经》十四无畏对照表:  从三十二应来看,观世音菩萨应化的主要对象,是天、人、神三类。三类之中,以人为主。如《法华经》列举人类有十六应,占三十二应的一半,再将第十六"人"扩展为各式各样的人,那就是人类的海洋了。值得注意的是,《法华经》说观世音菩萨现有优婆夷、比丘尼、长者女、居士女、宰官女、婆罗门女、童女等七种女身。充分说明观世音菩萨深切同情广大妇女苦难的命运。另外,女人的性格,慈忍柔和,具有无私的母爱,与观音大慈大悲有少分的相应。实际上观世音菩萨是大丈夫相,《华严经》说:"勇猛丈夫观世音。"  观音菩萨怎样获得三十二应的?据《楞严经》说:由于观音供养观音古佛,承蒙观音古佛教授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令我成就三十二应,入诸国土。说明观音菩萨的三十二应,是从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心中流露出来的。  同体大悲,对众生悲仰之心,即大士之心;大士悲悯之心,亦即众生之心。凡圣体同,感应道交。能令众生,于大士妙应身心,得十四种无畏功德。若众生在苦难中,一心称名,交相感应。使在怖畏之中的众生,蒙救得脱,即获无畏。由于大士圆通妙力,功能德用,故令众生,脱苦无畏。《普门品》云:"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众生苦无边,观音的妙智力无边,对众生的苦,无所不救。此说十四者,略举数例而已,非谓大士仅救十四种苦也。  (七)大智行深般若法门  菩萨修证的特点,是悲智双修。唯有建立在大智基础上的大悲,才能无感不应。观世音菩萨的大智法门,在《心经》里称为"深般若",其内容: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经文三段,一标宗、二释义、三总结。  一、标宗: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佛教以五蕴概括物质与精神的现实世界。在众生的心目中,认为现实世界的真实性(自性),因而起种种执,生种种烦恼,造种种业,受种种苦,生死流传,无有解脱。观自在菩萨,观五蕴法依因缘而存在,没有孤立的独存性;依因缘而起灭变异,没有永恒的不变异性。深求诸法自性不可得,照见五蕴皆空,破除实有的错乱妄执。体证绝诸戏论的一切法空性,而得生死解脱,度一切苦厄。  二、释义:一切法是因缘所生,是在种种关系和条件下的综合活动(复合体),求其独存实体(单一体)不可得,故名为空。这个道理,顺于胜义,又称胜义空。一切诸法,虽然无自性,而缘起法相,却在因缘关系下显现。这种空有不二的关系,古人概括为"毕竟空而宛然有,宛然有而毕竟空。"例如"阳焰",水汽在阳光下上升,远远望去,形成波动的一池清水。不但口渴的鹿会向前去,人也会误认为是水。这如幻如化的"阳焰",说它是真实,深求却无一丝儿真实性可得。说它什么都没有,却又可见可闻,分明显现。世间的一切法,也是如此,说它是因缘所生,空无自性,却又因果分明,丝毫不爽。这一因缘有不碍自性空,自性空不碍因缘有的道理,阐述了依因缘有显示自性空,依自性空而成立因缘有。因缘有与自性空,相依相成,相即无碍。观自在菩萨的空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远离空有二边妄执,显示空有无碍的中道正观。由此菩萨才能"世间即涅槃","生死即解脱","烦恼即菩提","不离世间而同入法界,不着生死,不住涅槃"。显露菩萨不离世间,不舍众生的大智大悲精神。  三、总结,菩萨照见五蕴皆空,指在修证上即色观空,证入诸法空相,空中无色、受、想、行、识、众生界的五蕴,是生死的现实,唯有即色观空而契入空相,才是转迷为悟,转凡成圣的关健。所以《般若经》说:"慧眼于一切法都无所见。"《金刚经》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禅宗的祖师也说:"终日看山不见山。"因观空而契人诸法实相,达到空有无碍,即是观自在菩萨的深般若法门。  (八)耳根圆通(金刚三昧)法门  根据《楞严经》卷六,观世音菩萨自陈证悟的历程时说:回忆在恒沙劫以前,有佛出世名观世音。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我秉承教示,由耳根的闻性,下手起修。初于闻中,循性逆流,回光返照,不但不闻所闻的声尘,能闻的闻性,也复寂然。能所二相一齐消失。如是定力日深,能闻的根,与所闻的声尘,同时俱灭,湛然无边的境相现前。继续用功修持。不但所觉的湛然境空,能照空境的智亦空。空觉极圆,不但智境寂灭,能空的空也灭。生灭灭已,不生不灭的真心,自然显现,放大光明。于一刹那,忽然超越世出世间,不受空有等观念的系缚。寂照含虚空,十方圆明,一时俱足二种特殊功德。第一,上契十方诸佛本觉妙心,与佛同体,并同一慈力,可运无缘大慈,普度众生。下合十方六道,一切众生心性,能与众生同忧患,共悲仰。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亦称"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楞严经》说的三十二应和十四无畏,与《法华经》所说不同。《法华经》说是从菩萨的大悲心流露出来的。《楞严经》说是从金刚大定显现出来的,也即金刚大定的功用,所以能成就三十二应化身,随机赴感,任意游诸国土,普度群迷,同登彼岸,所以《楞严经》关于十四无畏的描述,每一条都联系到金刚三昧,然后着重指出这是三昧不可思议功能所起的德用。例如第二条设入大火,火不能烧。《楞严经》先分析观世音菩萨,旋转缘外尘的妄知妄见,返归自性的真知真见。见觉属火,既返妄归真,内见觉之火已息,世间外火,不能为害。以此功能而起德用,加被众生。故使诸众生,若入大火之中,只要一心称观世音的名号就不会被火烧伤。这样从理到事合乎情理分析,既肃清了神秘论的迷雾,又能使人们树立对观音的正确信仰。所以先师圆瑛大师说:"《首楞严经》最上乘",可谓深得如来深奥妙旨。  (九)陀罗尼法门  陀罗尼法门或名总持法门,或名真言(咒),是佛菩萨修持得果的心法结晶。世有无量数佛,故有无量陀罗尼门。同一陀罗尼门,亦有无量数佛修持得果。观世音菩萨,从无量劫来,成就大慈大悲,善能修持无量陀罗尼门。根据《大正藏》卷二十、密教部三,有关观世音菩萨陀罗尼门的经咒、仪轨,有七十种之多,说明观世音菩萨在密教菩萨中占有重要地位。观音菩萨的现身有十五种:  ⒈无染着观音:指观音菩萨虽处于五浊恶世的娑婆世界,仍能清净无垢,不被诸法染着,如莲花处污泥而不染。意为观音菩萨以一切如来大悲心为体,观察诸法,除贪嗔痴三毒烦恼垢。  ⒉千手观音: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略称。有四十手,每手各有一慈眼,能随所欲,救度三界二十五有一切众生。  ⒊十一面观音:头上有十一面,表示断十一品无明,得十一地佛果。又十面表示现身十界,救度众生,合其身的正面,恰为十一面。  ⒋如意轮观音:表示菩萨住于如意宝珠三昧,转法轮的意思。指观音菩萨能如意说法,救度六道众生之苦,给予世出世间的利益、成就一切众生的所愿。  ⒌不空绢索观音:不空绢索,指菩萨以大悲为绢索,救度一切众生,使其所愿不空。又因菩萨披着鹿皮袈裟,故称鹿皮观音。  ⒍马头观音:指菩萨头戴白马头,现忿怒形,所以列入明王部,又叫马头明王,或大力持明王。指马思念水草毫无杂念,喻菩萨一心救度众生。马飞快的奔跑,喻菩萨迅速运其大悲,救度一切众生。  ⒎准提观音:又称准提佛母,或七俱胝佛母。准提意为清净,功德广大无边,不管在家的出家的,清净的与不清净的众生,都能救度。  ⒏披叶衣观音:因其真言功效强,信奉的人特多。据称诵一次能护身,二次能护伴侣,三次能护全家,四次能护村落,五次能护国家。  ⒐白衣观音:因常居于白净处,得名。又有白身观音,大明白身观音,大白衣观音,意为清净,都以不染着观音为代表。  ⒑阿么提观音:阿么提译为宽广或无畏。其形象为骑乘白狮三面四臂像。据《阿么提观音仪轨》说:古代于阗国有一信士,常念观音圣号。时值邻国,刑律残酷。信士去拜谒国王,劝其实行仁政。国王领信士去看后宫,始知后宫为观音净土,王即观音菩萨。因该国众生刚强难化,观音即以刑戮来济度之,此即阿么提观音的由来。  ⒒多罗观音:多罗译为眼睛,或目精。亦译为度,或救度。因其出生自观音的眼睛,故名。西藏地区,信仰多罗观音的最多。在《观音授记经》里,对多罗观音的功德说明极详。  ⒓青颈观音:此与马头观音一样,现忿怒形。  ⒔毗俱胝观音:毗俱胝译为嗔目,或皱。现忿怒形。因脸上有皱纹,又张目发怒,故名。  ⒕杨柳观音:是指千手观音,四十手中的扬柳。杨柳喻菩萨利生,恰似杨柳的随风荡漾,无处不现身。  ⒖水月观音:梵语那迦室利,译为水吉祥。《大日经疏》说:"水吉祥,或自莲花中出水,垂手出水。"  上述十五尊观音各有真言,这里从略。在我国流传最广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简称《大悲咒》唐三藏法师不空译。此咒共计八十四句,内除"娑啰娑啰"句,系表示五浊恶世外,其余八十三句,代表八十三位菩萨。虽咒内同句甚多,然所代表的菩萨,则每句不同,其图像见《大悲心陀罗尼经》此咒系过去九十九亿恒河沙数诸佛所说。观音菩萨受之于千光王静住如来佛。时观音菩萨始住初地,一闻此咒,立超第八地,心生欢喜,发誓弘布,安乐众生。即时应愿,身生千手千眼。据《大悲心陀罗尼经》,持诵此咒有以下诸功德:  诵此陀罗尼者,当知是人:(1)即是佛身藏,九十九亿恒河沙数诸佛所爱惜故;(2)即是光明藏,一切如来光明照故;(3)是慈悲藏,恒以陀罗尼救众生故;(4)是妙法藏,普摄一切陀罗尼门故;(5)是禅定藏,百千三昧常现前故;(6)是虚空藏,常以空慧观众生故;(7)是无畏藏,龙天善神常护持故;(8)是妙语藏,口中陀罗尼音无断绝故;(9)是常住藏:三灾恶劫不能坏故;(10)是解脱藏,天魔外道不能稽留故;(11)是药王藏,常以陀罗尼医疗众生病故;(12)是神通藏,游诸佛土得自在故,可见此咒功德,赞不可尽。  诵此陀罗尼者,现生能得十大利益。(1)能得安乐;(2)除一切病;(3)延年益寿;(4)常得富饶;(5)灭一切恶业重罪;(6)永离障难;(7)增长一切白法诸功德;(8)远离一切诸怖畏;(9)成就一切诸善根;(10)临命终时,任何佛土,随愿得生。  诵此陀罗尼者,得十五种善生:(1)所生之处,常逢善王;(2)常生善国;(3)常值好时;(4)常逢善友;(5)身根常得具足;(6)道心纯熟;(7)不犯净戒;(8)所有眷属,恩义和顺;(9)资具财食,常得丰足;(10)恒得他人,恭敬扶持;(11)所有财宝,无他劫夺;(12)意欲所求,皆悉称遂;(13)龙天善神,恒常护卫;(14)所生之处,见佛闻法;(15)所闻正法,悟甚深义。  诵此陀罗尼者,不受十五种恶死:(1)不为饥饿困苦死;(2)不为枷系杖击死;(3)不为冤家仇对死;(4)不为军阵相杀死;(5)不为虎狼恶兽残害死;(6)不为毒蛇蚖蝎所中死;(7)不为水火焚漂死;(8)不为毒药所中死;(9)不为蛊害死;(10)不为狂乱失念死;(11)不为山树崖岸坠落死;(12)不为恶人魔魅死,(13)不为邪神恶鬼得便死;(14)不为恶病缠身死;(15)不为非分自害死。  诵此陀罗尼者,世间八万四千种病,悉皆治之。若在山野诵经坐禅,如有山精魍魉鬼神恼乱,诵此咒一遍,诸鬼魔悉皆被缚。如法诵持者,观音菩萨,一切善神,金刚密迹,常随护卫,不离其侧。  《大悲咒》具有不可思议殊胜功德,因此为一般佛教徒朝暮课诵,不可缺少的内容。一切法会更是必诵之咒。希望大家精进诵持。  此外我国蒙藏地区,六字大明咒,即"唵嘛呢叭口弥吽",流传很广。此即观世音菩萨微妙心印,虽简单一句,同样能成就不可思议功德而证圆通。  (十)净土法门  观世音菩萨与阿弥陀佛有着特殊关系,(1)说观世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化身;(2)说观世音菩萨是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是阿弥陀佛佛位的继承人。(3)说观世音菩萨现于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辅佐,西方三圣的一尊。  三说之中,第三说至为普遍,谈得最具体的是《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此经说: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于一切处身同,众生但观首相,知是观世音,知是大势至。此二菩萨,助阿弥陀佛普化一切。对上品上生、上品下生的人,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分别执金刚台、紫金台、金莲花,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一弹指顷,往生彼国。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的人,由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至行者前,为说大乘甚深经典。闻已信解,发菩提心,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上述内容说明对上品的人,西方三圣齐去接引。对中品下生以下的四种人,则由观世音、大势至接引。可知接引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观世音菩萨协助阿弥陀佛的主要工作任务。  净土三经说持名,观想阿弥陀佛及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由西方三圣、或观世音、大势至接引往生。但在观音的经中,若人忆念观音,临命终时,自己往生极乐世界,无需接引。如《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说:于此世界若有人想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名者,是人当来远离生老病死无常之苦。犹如鹅王,随风而去,速得往生极乐世界,面见无量寿如来,听闻妙法。如是之人,永不受轮回之苦,无贪嗔痴,无老病死,无饿饥苦,不受胎胞生身之苦。承法威力,莲花化生,常居彼土。又若人诵持观音陀罗尼法门;也可得生极乐世界,如《佛说十一面观世音菩萨神咒经》说:"持此咒者,现身复得四种果报。何种为四?一者临命终时,得见十方无量诸佛,二者永不堕地狱,三者不为一切禽兽所害,四者命终之后,生无量寿国。说明观音法门的归趣,是导向净土,使一切众生永远离苦恼得安乐。  -----------------------------------------  第五节 地藏王菩萨  (一)地藏圣号的由来  梵语乞叉底蘖沙(ksitigarbha),译为地藏。地即土地,具有七义:(一)能生义,土地能生一切生物、植物,喻菩萨能生一切善法。(二)能摄义,土地能摄一切生物,令安住自然界中。喻菩萨能摄取一切善法于大觉心中。(三)能载义,土地能负载一切矿、植、动物、令其安住世界之中,喻菩萨能负载一切众生,由众苦交煎的此岸,运载到清凉的彼岸。(四)能藏义,土地能含藏一切矿、植等物,喻菩萨能含藏一切妙法。(五)能持义,土地能持一切万物,令其生长,喻菩萨能总持一切妙善,使其增长。(六)能依义,土地为一切万物所依,喻菩萨能为一切众生所依。(七)坚牢不动义,土地坚实不可移动,喻菩萨的菩提妙心,坚如金刚,不可破坏。  藏者,具有秘密包容含育等义。指地藏菩萨处于甚深静虑之中,能够含育化导一切众生止于至善。世有秘密库藏,蕴藏许多金银财宝,则能济诸贫乏,利益人寰。喻菩萨具有如来三德秘藏,无量妙法,则能救脱无数众生,咸登觉岸。《地藏十轮经》云: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因此故名地藏。  菩萨因何名为地藏?据《三宝感应要略录》载:如来昔在灵鹫山时,地藏菩萨游行诸国,教化众生,到毗富罗山下,至乔提长者家。其长者家内,被鬼夺其精气,其家五百人,并皆闷绝,不醒人事,经于旬日。地藏菩萨见此情景,即作是念:"实可苦哉,实可痛哉;世间有如是等不可说事。我今愍此众生,而作救济。"说此语已,便即腾身,往灵鹫山,白佛言:"世尊!我见乔提长者家五百余人,皆被恶鬼夺其精气,闷绝在地,已经数日。我见是事已,生怜愍心,生爱护心,唯愿世尊,许我设此救济之法。令诸恶鬼降伏于人,令诸行者随意驱使,复令长者还得如故。"尔时如来,从顶上毫,放光万寻,照地藏身。与会大众各相谓曰:"今日如来,放光照地藏身,此菩萨必成大法,教化众生。"时地藏菩萨白佛言"我今有一神咒,能去邪心,复驱使诸恶鬼等。我念过去无量无边久远有佛,号烧光王。其佛灭后,于像法中,我住凡夫地。有一仙人,在俱特罗山,善行道术。我见众生被诸鬼所恼,如彼长者家无异。我于尔时作是誓愿:遇善知识,求学降伏之法。即往俱特罗山,语彼仙人。仙人心生欢喜,于三日内,授我预知万理,消除罪恶。又将一切恶鬼,招集我所,依师法教,调伏其心,令发道心。于须臾间一切地狱受苦众生,各乘莲花,诸苦停息。尔时仙人,见我得如是神力,与我授记,而作是言:汝于无量无边世,佛与授记,名曰地藏。于五浊世中,人天地狱,常当化身,救度众生,令离灾难,今见长者,如本无异。我今往彼家,特救护之。"世尊听许,菩萨往化,五百余人,一时还活。  (二)地藏菩萨本生事迹  关于地藏菩萨本生事迹,大乘佛经里有几种记载:  (一)过去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号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地藏菩萨那时为婆罗门女,其母悦帝利不信三宝,修习邪道,死后堕入地狱受苦。此女卖掉家宅财产,广求香华,于佛塔寺,大兴供养。以至诚恭敬,摒息杂念,一心称念佛号。其母承女孝顺,为作功德,离狱生天。  (二)地藏菩萨于过去无量劫中为孝女,名曰光目。其母生前喜食鱼子,犯杀生罪极重。光目女知母死后必堕恶道,请阿罗汉入定观察,果意其母在地狱中,受大苦难。光目女一心念佛,恭敬供养,以诚孝的力量,拔救母亲离地狱苦。  这两个故事,说明地藏菩萨提倡孝道,重视超度救济父母。当然更为重要的,是父母还健在的时候,作子女的要竭尽孝道。对父母除衣食供养,老病侍奉外,最根本的是劝说父母,尊敬三宝,深信因果,止恶行善,具足正见。中国人特重孝道,其慎终追远的精神,与地藏法门有所吻合。所以地藏菩萨在中国,受到人们普遍的尊敬,不无道理。七月十五日的盂兰盆法会,七月三十日的地藏法会,在我国各地广泛流行的原因,是地藏法门与中国孝道结合得很好,所以明朝的紫柏、莲池、憨山、澫益四大师和先师圆瑛大师,都特别推崇地藏菩萨。其意趣所在,是将佛教的度亡与中国儒家的孝道揉合一起,使佛教进一步与中国社会相适应。  (三)在过去久远不可说劫前,地藏菩萨曾为大长者子。彼时有佛名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长者子见佛相好庄严。心生敬慕。问佛作何行愿。而得此相?佛答:欲得此相,为当久度一切苦恼众生。长者子遂发愿,我今尽未来劫,为一切苦恼众生,悉令解脱,我方成佛。  佛的相好,是功德庄严,具足万行的体现。地藏菩萨于久远劫前行菩萨道,说明他是果位很高的大菩萨,为度众生,故于秽土,现声闻身。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人相貌长得好坏,是其思想与行为如何的集中表现。今人不察,不在行为美,思想美上狠下功夫,而是采取整容,打扮的办法,结果是适得其反。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答复地藏菩萨的话:"欲证此身,当须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的话,是发人深省的。  (四)过去无量劫前,有佛号一切智成就如来,未出家时,为小国王,与邻国王为友,同行十善,饶益众生。一王发愿:早成佛道,普度群生,此即一切智成就如来。一王发愿:若不先度一切众生,脱离苦恼,令其实乐,得至菩提,绝不成佛。此即地藏菩萨是。  这个故事反映了地藏菩萨的大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萨度众生的特点:那里最艰苦,就到那里去。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最艰苦的地方,当然是地狱。所以地藏菩萨的工作对象,是在地狱里度极重罪的众生,那些恶贯满盈的众生,只要改恶从善,至心诵念地藏菩萨圣号,可以解除一切苦厄,使地狱相,隐而不现。医生治病,要注意防与治相结合,地藏菩萨度众生也是如此。对已堕地狱的,令其离狱。但工作的重点,还是放在末堕地狱的众生身上,如何令其护持善根,永远不造堕地狱的恶业。在《十轮经》卷三,介绍有四类十一种罪,能使人堕入地狱。(一)五无间罪:①杀父,②杀母,③杀阿罗汉,④出佛身血,⑤破和合僧。(二)造五无间四根本罪:①杀、②盗、③淫、④妄语。(三)谤正法。(四)疑三宝。若人犯上述十一种罪中的任何一种,必堕无间狱中。地藏菩萨向人们广泛宣传这十一种罪是堕地狱的种子和因缘。使人们认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特别要认清堕地狱的极恶业,才能避恶趋善。不造此类的恶业,就不受恶报,免堕地狱。  (三)肩负重任的地藏菩萨  根据《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菩萨昔于忉利天宫,受释迦世尊嘱咐,于释迦寂灭以后,未来的佛弥勒未生之前,在这个过渡时期中,娑婆世界众生由谁来负责度化?释迦佛把这一重担,交给地藏菩萨。并殷勤嘱咐他,对那些尚在恶趣受大苦的众生,要特别关心,令其改邪归正,离苦得乐。至弥勒佛出世时,使娑婆世界一切众生,皆得解脱。《十轮经》卷一说:"地藏菩萨已于无量无数大劫,五浊恶世,无佛世界,成熟有情。说明地藏菩萨于无佛出世的过渡时期,教化众生,非始于今日,无量无数大劫以来,一贯如此。  地藏菩萨每日是怎样的工作呢?在《地藏十轮经》说:"地藏菩萨,每日清晨,入恒河沙定。从定起已,遍于十方诸佛国土,成就一切所化有情,随其所应,利益安乐。地藏菩萨每日清晨还以定力,除刀兵劫,令诸有情,互相慈悲,除疫病劫,除饥馑劫,利益安乐,诸有情事。  地藏菩萨有二个显著特点:(一)常居秽土。"我今学世尊,发如是大愿,当于此秽土,得无上菩提"(见《十轮经》卷一)。地藏菩萨的伟大精神,越是浊恶世界越要去,越是恶业深重众生越要去度化,释迦佛是在秽土成佛的,地藏菩萨发愿学习释迦佛在秽土成佛的高风,可见他是释迦精神的真正的继承者。释迦佛因将无佛时期,在秽土教化众生的艰巨任务,交给地藏菩萨。自然是十分放心的。(二)现出家相:在诸菩萨中,地藏菩萨与众不同的,是现出家相。不像其它菩萨,基本上都是现在家相的。如观音菩萨,现白衣大士,或天人相。文殊菩萨现童子相。普贤菩萨也现在家相。所以现在一般寺庙菩萨的塑像,或画像,文殊、普贤、观音、大势至等菩萨。都头戴天冠,身披璎珞的天人相。唯独地藏菩萨则不然,据《地藏菩萨仪轨》,画地藏像,须作声闻形,身披袈裟,覆右肩,左手执莲花,右手施无畏,坐莲花台上。或有幢幡,左手持莲花,右手持宝珠。地藏菩萨为什么要现声闻形?这是由于他在秽土工作的条件决定的。秽土的众生,无明痴暗、多诸邪见。地藏菩萨为了令众生"尊敬三宝,深信因果",故现出家相。《十轮经》说:出家的僧相,是秽土世界的清净幢相,可使大家见闻熏习,达到身心清净。为人们提出一条远离罪恶,解脱苦难的途径。  (四)地藏比丘其人其事  地藏(公元630--729年),生于新罗国王族,俗姓金,号乔觉。生而相貌奇特,顶骨耸出特高。臂力甚大,可敌十人。为人心地慈善,颖悟异常,尝自诲曰:"六籍寰中,三清术内,唯第一义,与方寸合。"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乔觉时年二十四岁,出家剃发为僧,唐代的中国佛教,如日丽中天,吸引了一些日本、新罗、高丽、百济等国的僧人来华求法。地藏出家后,即携白犬善听航海来华。至安徽省池州府青阳县九华山。见山峰状如莲花、峰峦耸秀,山川幽奇,便登高览胜,叹为希有。遂于此山深无人处,择一盆地,栖居岩洞。渴饮涧水,饥食白土(此土白而腻细,俗称观音土)。常被毒虫伤螫,亦端坐无念,置之泰然。地藏素愿写四大部经,遂下山,至南陵,俞荡等人写献,得以归山。至德年初。地方绅士诸葛节率村人登山,见深无人迹处,有一和尚,坐禅于洞穴内。洞旁有一破锅,存在残粒和着白土,生活异常清苦,大为惊异。询知此乃新罗王子,远来求法。诸葛节等人,深愧未尽地主之谊,遂发心倡议为地藏比丘建造禅宇。时九华山地为闵让和所有,建寺须请其施舍山地。闵公坚信佛教,素怀慈念,乐善好施。每斋僧百名,必虚一位,请洞僧地藏比丘,以足其数。闻知诸葛节等人要在此建造寺院,自然十分欢喜,乐意捐助山地。闵公对地藏说:"九子山头的土地,尽为我有,任意所需。"地藏答曰:"一袈裟地足矣。"闵公许之。地藏遂将袈裟一展,遍覆九子山峰。闵公见状甚喜,尽将所荫之地施与地藏建大道场。并遣其子出家,法名道明。后来闵公亦舍俗离尘,礼其子道明为师。现今所见地藏菩萨像,左道明,右闵公。寺院建成后,各方学者云集此山,特别新罗国的僧人,来此日多。因国内外僧众咸集于此,生活即发生困难。地藏于山中掘石得土,其色青白,细如面粉,供众食用。寺中僧人为求法而来,虽然一些人饿得皮骨相连,被人称为"枯稿众。"但是他们在地藏的领导下,团结、精进,一心向道,以苦为乐。后新罗国王得知地藏在九华山开办道场,即派人运粮供养。地藏于开元十六年(公元729年)七月三十日夜成道,时年九十九岁。旋即召众告别,罔知攸往。但闻山鸣石陨,扣钟嘶哑,跏趺而灭。其尸坐于函中,三年开将入塔,颜貌如生。举起则动骨节,若撼金锁。乃立小浮图于南台,此即地藏生前宴坐之地。这就是九华山建寺之因缘。由斯九华山与普陀山、五台山、峨嵋山齐名,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全国佛教徒朝拜的圣地。地藏比丘被人们认为是地藏菩萨的化身,每年七月三十日,九华山香火鼎盛,深为民众所信仰。  (五)大愿解脱法门  中国熟知的四大菩萨,于名号上皆加一赞词,如大智文殊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愿地藏王菩萨,可见地藏菩萨的愿力是特别深广的。愿是十度中第八愿波罗密。《瑜伽师地论》说:"由此愿故,烦恼微薄,能修精进。是故我说愿波罗密多与精进波罗密,而为助伴。"愿是精进的动力,精进是达到愿力的志趣。实贤大师说:"常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无益。"愿有总愿和别愿,四弘誓愿是总愿,无论发什么愿,都离不开四弘誓愿。药师佛的十二大愿,观音的六愿及十二愿,普贤的十大愿,弥陀的四十八愿,释迦的五百愿,地藏的大愿,均称别愿,地藏的大愿,又称本愿。本即根本,即最初发心时所立的志愿,乃至成佛,与本无异,故称本愿。  地藏的本愿是什么呢?昔婆罗门女于觉华定自在王佛前,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令得解脱。"光目女于清净莲华目佛前,发誓愿言:"若我母永离三毒及斯下贱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愿我自今日后,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觉。"地藏菩萨的大愿,可以概括为"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萨由于大愿具足,度众生速度(精进)是惊人的。如《大方广十轮经》说:地藏菩萨以不可思议功德成就众生。于过去无量恒河沙诸佛所,久发大悲坚固誓愿,皆悉成就一切众生,庄严势力,犹如雷震。于一食顷而能成就无量亿等,那由他人,具足善根。《地藏十轮经》亦说:"此善男子,具足成就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殊胜功德,常勤精进,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曾于过去无量无数殑伽沙等佛世尊所,为欲成就利益安乐诸有情故,发起大悲坚固勇猛精进无尽誓愿。由于大悲坚固勇猛精进无尽誓愿,增上势力。于一日夜,或一食顷,能使无量百千俱胝那由他数诸有情类,皆得解脱种种忧苦。及令一切为法所求意愿满足"。  地藏菩萨的大愿,令一切众生皆成佛道,然后自己才成佛,然众生无尽,地狱也难以度尽,这样就成为不成佛道的大悲菩萨。地藏菩萨发大愿,广设方便,宁可自己不成佛道,而专心普度众生,尽令解脱的伟大精神,可以说是真正作到先人后己,是值得我们崇敬和学习的!  (六)地藏菩萨的功德  由于地藏菩萨悲愿特重,所以他的功德是不可思议。《十轮经》卷一说:"诸大菩萨所,于万劫中,至心皈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求诸所愿。不如有人于一食顷,至心皈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地藏菩萨,求诸所愿,悉得满足……如如意宝,亦如伏藏"。经上又说:若至诚皈依文殊、弥勒等诸大菩萨,称其名号,礼拜供养,求己所愿,如求健康,求财富,求断烦恼等。于一百劫中,求诸大菩萨,还不如有人,于一顿饭间,至心皈依地藏菩萨,称名念诵菩萨名号,虔诚敬礼地藏菩萨的功德大,若有所求,皆得圆满达到愿望。释迦佛也曾赞叹地藏菩萨的功德说:"如闻是菩萨名字,或赞叹,或瞻礼,或称名或供养,乃至彩画刻镂塑漆形像,是人当得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恶道"(见《本愿经》上)。超越三十劫罪,生天不堕恶道,不受女身,受身尊贵端严,鬼神护卫。若人"临命终时,闻地藏菩萨名一声,历耳根者,是诸众生永不历三恶道苦"(见《本愿经》)下。  地藏菩萨为什么能具有不可思议功德?《占察经》说:"地藏菩萨发心以来,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久已能度萨婆若海,功德满足。但依本愿自在力故,权巧现化影应十方。"萨婆若,即一切智,佛的智慧。萨婆若海,形容佛的大觉悟大智慧,如海洋一样的深广。此说地藏菩萨于无量无边劫修行。早已达到了佛的智慧海。功德圆满具足,早应成佛了。但菩萨发愿要度尽一切众生,故隐其真实功德。以本愿力,自在神通,到处现身说法,普度众生。《楞伽经》也说:"有大悲菩萨,永不成佛。"是说菩萨以大悲愿力,发愿度一切众生,虽然功德智慧与佛齐等,而不现佛身,始终现菩萨身,于十方世界,度脱众生。  (七)一实境界  《占察经》坚净信菩萨问地藏菩萨,云何开示求大乘者?地藏菩萨答说:应依止一实境界,以修信解。地藏菩萨对一实境界的开示。有以下三方面:  (一)生佛无别,同一真如。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离分别故,平等普遍,无所不至。圆满十方,究竟一相,无二不别,不变不异,无增无减。以一切众生心,一切诸佛心,皆同一真如故。这里可以清楚看出,地藏菩萨的一实境界,即是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里说的真如缘起。  (二)妄心无体,妄境不实。地藏菩萨看来天下本无事,只因众生无明痴暗,熏习因缘,现妄境界,令生念着。所谓此心不能自知,妄自谓有,起觉知想,计我我所。而实无有觉知之相,以此妄心,毕竟无体。若无知觉能分别者,则无十方三世,一切境界,差别之相。以一切法,皆不自有,但依妄心,分别故有。  (三)心境互依,似有实无。一切诸法,皆从妄想生,依妄心为本。然此妄心,与诸妄境,相依而有。所谓心生故则种种法生,法生故则种种心生。诸法从心所起,与心相应,和合而有,共生共灭,同无有住。一切境界,随心所缘,念念相续,生灭不停。一切诸法,这一互相依赖的生灭相,但有名字,实不可得。如镜中像,无去无来,本性空寂。  (八)一心二相  地藏菩萨依一实相境界为体,认为心有二相。一者心内相:有真心和妄心的区分。真心:如如不异,清净圆满,无障无碍,微密难见,遍一切处,常恒不坏,是一切法建立和生长的依据。这个真心。湛然圆满,无分别相,亦名自性清净心。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功德,清净之业,亦名如来藏。遍一切处,圆满不动,亦名诸佛法身。妄心:起念分别,觉知缘虑,忆想等事,为因为体。虽复相续,能生一切种种境界,然内虚伪,无有真实。  二者心外相:如梦所见种种境界,为果为因。皆依无明妄识。心俱痴暗,因缘熏习力故,现妄境界;依妄境界熏习力故,起妄相应心,计我我所,造集诸业,受生死苦,说名众生。  (九)修学二种观道  第一修唯心识观:于一切时,一切处,随身口意,所有作业悉当观察,知唯是心,乃至一切境界,随心有所缘念。令心知己内心,自在念想,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别也。若使离心,则无一法一相而自见有差别相。常应如是守记内心,知唯妄念,无实境界,是名修学唯心识观。修学唯心识观的步骤有以下三点:  (1)修色寂三昧:守记内心,则知贪嗔痴想,邪见想。知善,知不善,知无记。知心劳虑种种诸苦。若于坐时,随心所缘,念念观知。唯心生灭。譬如水流,阳焰,无暂时住,从是当得色寂三昧。  (2)修奢摩他观:得色昧三昧已,进一步当修奢摩他观,思维内心,不可见相,圆满不动,无去无来。本性不生不灭,离分别故。  (3)修毗婆舍那观:想见内外色,随心生灭。乃至见佛色身,也随心生灭。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镜中像。非心非离心,非来非不来,非去非不去,非生非不生,非作非不作。离一切执,去一切见。  地藏菩萨认为能如是修习唯心识观,名为最上智慧之门。能令其心猛利,长信解力,疾入空义,得发无上大菩提心。  第二、修真如实观:修此观者,当知心性,无生无灭,不住见闻觉知,永离一切分别妄想。渐渐能过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定境界相,得相似空三昧。得此三昧时,受、想、行、识,粗分别相,不现在前,辗转得入心寂三昧。  上述二种观道的修学,利根者已知一切境界,唯心所作,虚诳不实,犹如梦幻。阴盖轻微,散乱心少,当修真如实观。钝根不知一切境界,悉是唯心,染着情深,盖障数起,心难调伏,应令先修唯心识观。  至于那些善根微薄的人,诸恶烦恼,不得调伏。畏堕恶道,畏不常值佛、菩萨,不得听闻正法。可于一切时,一切处,常勤念地藏菩萨名号。若得一心,善根增长,其意猛利,当观菩萨法身及诸佛法身,与己身体性平等,无二差别,常乐我净,功德圆满。此人舍身,不堕恶道,八难之处,还闻正法,习信修行,亦能随愿往生他方,净佛国土。  (十)因果报应  地藏菩萨根据秽土众生恶习很深,多造恶业的特点,在《地藏菩萨本愿经》里,着重宣传因果报应说,并从业感差别的角度。列举了二十三种因果报应,说明如是因必感如是果,自作自受,业感缘起的道理。在谈由因感果的问题上,说得这样具体和入理,在别的经里,尚不多见。地藏菩萨的用意,是将因果关系说清楚,使人们都能对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负责,由少造恶业,到不造恶业,这对个人和社会来说,都有着积极意义。欲知二十三种因果报应的具体内容、请看《地藏菩萨本愿经》、观众生业缘品第三。  地藏菩萨说因果报应,很少神秘色彩。只是说明事物的性质和由此而引发的必然后果。这二十三条的内容,包括个人、家庭、社会许多道德范畴。如果我们能仔细玩味,认真寻求,必能从中吸取很大的教益。所以说,佛教的因果报应真理,是有益于社会人心的,这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道理。  希望教友们,常念恭敬"南无地藏王菩萨",和《地藏菩萨本愿经》。这对于我们怎样做一个真正虔诚的佛教信徒。来报答四恩,是一件非常有益的大事。  -----------------------------------------  第五章 佛灭后印度佛教和东传中国  第一节 三藏圣典的结集  (一)第一次结集  结集二字包含有编辑的意思:而古来翻译法师使用"结集"的词语,是指大家聚集在一起会诵佛说过的遗教,在二千五百多年以前的古印度还没有文字记录,只能用语言把回忆的知识,通过师承传诵保存下来。  释迦牟尼佛涅槃之后,许多佛的弟子请求摩诃迦叶尊者,把佛一生所说的教法,用会诵的方式,统统把它结集起来,以作后世人天眼目,大迦叶接受了请求,就派人到弥卢山顶上,撞钟集众,一下子就召集了四百九十九位罗汉圣众,无学长老。在摩竭陀国王舍城竹林精舍西边的大迦叶居住地方毕钵罗窟,也就是七叶窟,邀请阿闍世王为护法,在这里结集了经律论三藏的教法。先请阿难尊者结集经藏。当时阿难尊者,在修证上还是初果须陀洹有学的果位,大迦叶认为这次结集,参加法会的,全是罗汉、辟支佛,无学圣人,因此刚开始,就不让阿难参加大会。阿难尊者感到非常惭愧,就发愤图强的跑到山林中间,勇猛精进修习禅定,把烦恼残余结缚断尽,得证阿罗汉果位,就再来扣打毕钵罗窟的大门,要求参加大会。大迦叶说:阿难,你如果真正得到无学果位,那么你自己就由门缝进来吧!当时阿难就从门缝进来。向大众顶礼,要求参加大会。大迦叶请阿难尊者高升法座,结集经藏。正当阿难升座的时候,蒙佛加被,顷刻之间,居然与佛一样的相好庄严,与会全体大众,产生了三种怀疑。第一,难道是释迦牟尼佛复活了吗,第二或许是他方世界的古佛再来吧,第三是不是阿难尊者已经成了佛的果位?全体大众听到阿难尊者,根据佛临终最后的遗嘱,开口结集,首先就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某地方,与多少弟子等六种成就。使在会大众的三种怀疑,顿时得到消除。阿难既说如是之法是我阿难亲闻佛说,那么自然不是释迦再来说法,当然也不是他方佛来说法,更不是阿难已成佛了。阿难说的如是我闻这几句话,这就是信、闻、时、主、处、众六种成就。大迦叶尊者,他为什么一定要请阿难来口传结集经藏?因为阿难是佛的堂房弟弟,是多闻第一,他是十二月初八日佛得道那一天诞生出世的,能够对佛所说教法记忆不忘。他结集佛法,真是如瓶泻水一样,点滴不漏,丝毫不错。阿难尊者,还能够忆持十方诸佛所说的清净妙理,丝毫不忘,所以大迦叶非请他来结集经藏不可,也只有阿难,才能担当这一伟大而光荣的任务。  其次,大迦叶又请了优婆离尊者,用口传方式来结集律藏。这位尊者,在未出家以前,在悉达多太子身边做理发师。他随佛出家以后,精进修行,特别是专精于佛所制定的许多戒律。佛在僧团中,所制定的清规戒律,一条条一篇篇都能记忆在心,不会忘记。他在佛弟子中,持戒第一。所以大迦叶尊者,就请他来结集律藏。  摩诃迦叶,在佛弟子中头陀苦行第一。有一次,佛告诉大众说:我们佛法中,都像大迦叶那样,就能够使正法久住于世界之中。这就说明他所修的头陀苦行,真是我们佛教最最主要的根本行门。所以佛灭度以后,所说的三藏十二部教法,就靠大迦叶来发起,邀集了许多弟子,把它结集下来。使佛日增辉,法轮常转,直到今天,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仍旧传播于世界各国。特别中国和南亚、东北亚、东南亚许多国家的佛教,是非常兴盛。有很多的佛教信徒,虔诚恭敬的在那里研究佛学,依教修持。佛教之所以能够得到世界上许多人民大众的信仰和崇敬,自然是它闪光的真理,能够久经考验而不衰,屹立万古而常存。  当时除了迦叶尊者、阿难尊者、优婆离尊者等阿罗汉在毕钵罗窟里结集三藏教法外,还有比丘长老在跋波尊者的带领下,在摩竭陀国王舍城七叶窟外面不远的僧团里,进行会诵结集。这就出现窟内、窟外二个部分的结集。但是这两处所结集的三藏教法,都是属于小乘的范围。  关于大乘三藏教法的结集,据说是由文殊师利菩萨和弥勒菩萨,带领了许多菩萨和阿难尊者等,在铁围山中结集的。铁围山究竟在什么地方呢?根据《法界安立图》:我们这个小世界,是一个大海。在大海中间屹立着一个须弥山。这个须弥山有十六万八千由旬高。每一个小由旬,有二十里的远;每一个中由旬,有四十里之远;每一个大由旬,有八十里之远。以须弥山为中心的东南西北,分有四大部洲。东方:东胜神洲。南方:南瞻部洲。西方:西牛贺洲。北方:北俱卢洲。在须弥山的外面,有七重香水海,七重金山。七金山:一、双持山,二、持轴山,三、担木山,四、善见山,五、马耳山,六、象鼻山,七、持地山。在七金山的外面是咸水海。咸水海边上,有一座山叫铁围山。文殊菩萨、弥勒菩萨和阿难尊者等许多菩萨,就在这里结集了大乘教法。  上面所讲的小乘三藏教法,与大乘三藏教法的结集,都是在释迦牟尼佛灭度后不久的一个时间里结集的。  (二)三藏十二部  一、三藏:这经律论,为什么称为三藏呢?因为藏字意义就是我们古时一种可以盛放东西使用的箧子,而佛教经、律、论三藏能够把佛一代所讲的戒、定、慧三种无漏学的教法,统统把它收藏在三藏之中。  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四十九年教法,总称为经、律、论三藏圣教。三藏里面所讲的就是戒、定、慧三种无漏学的道理,凡是佛弟子能发心修行戒定慧,就可以不漏落于生死轮回受诸苦恼,所以称为三无漏学。第一经藏:是记述定学的道理,它把世间禅定、出世间禅定、出世上上禅定的道理,统统都包括收集在经藏里面,这叫经传定学藏。第二律藏:律是记述戒学的道理,它把所有的小乘戒法,就是优婆塞、优婆夷的三皈五戒,沙弥、沙弥尼的十戒、式叉摩那学戒女的六禁法,比丘的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以及大乘戒法《梵网经》的三聚净戒、十重、四十八轻的菩萨戒法,统统都收集在律藏里面这叫做律传戒学藏。第三论藏:论是记述慧学的道理,它把所有诸大菩萨,诸大论师所做论学的道理,统统都收集在论藏里面,这叫做论传慧学藏。将经、律、论三藏归纳为戒定慧三学,是从正不从兼,从多份不从少份,虽然经藏中间,也说律学与论学,但主要是说定学。在律藏中间,也说经学与论学,但主要是说戒学。在论藏中间,也说经学与律学,但主要的说慧学。另外还有菩萨藏、声闻藏和戒律藏,叫做三藏。这个三藏教法是在印度都是用巴利语和梵语结集的。  二、十二部:三藏十二部,是佛教经典的总称,什么叫十二部呢?即是长行、重颂、授记、孤起、无问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每一部经,每一部律、每一部论里都具有几部、甚至十二部完全都具足。把三藏教法分门别类,划分为十二部类,使人一看,就容易提纲挈领,便于研究和探讨。  十二部的内容,第一长行:就是每一部经、律、论的正文,从头到尾,都是一行一行的连续下去,故叫长行。第二重颂:分为二种,一是追颂,即经中道理,上面已经讲过,恐怕人们不注意,重新把它再来追颂一下,等于再听一次,使人更加清楚。二是超颂,就是经文中,没有讲过的道理,现在利用偈颂先来叙说一下。第三授记:即是《金刚经》中说的燃灯佛与释迦牟尼佛授记的道理。或者是佛与诸大弟子授记当来作佛:即《法华经》所讲的佛为许多弟子授记。第四孤起:这就是在经文突然间孤立提起某件事,象这种孤起情况,在经文中是经常看得到的。第五无问自说:在一般经文中,佛每次说法都有菩萨或罗汉等发起因缘。可是如《佛说阿弥陀经》没有人问法和请法,而是由佛大慈悲心中,说出来这个净土法门。第六因缘:有许多经典里面讲有因缘和因果的道理,如《贤愚因缘经》,《三世因果经》等。第七是譬喻:有些经文里面佛说了许多譬喻,因为有些道理高深,不容易听得懂,所以佛引用使人容易明白的事情来作譬喻。通过譬喻,就会了解。如《百喻经》等。第八本事:指佛说自己或其他古佛和弟子们过去生中的历史本事,如《法华经》说:"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定当说法华"。又说,过去有十六王子,随妙光法师出家的故事。阿弥陀佛就是第十一个王子,释迦牟尼佛就是第十三个王子。第九本生:在经中也看到佛说他的本生的事情,《释迦谱》和《释迦如来应化事迹》里引用的许多故事。第十方广:如指经中讲的高深玄妙不可思议,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圆觉经》等。第十一未曾有:指经中说到未曾有的事情,如《金刚经》说的希有世尊者。《楞严经》说的"法筵清众,得未曾有"。第十二论议:指许多经中所说的论议,佛与弟子或菩萨的互相辩论玄妙的道理,也有自己提问题,自己解答问题。以上是简单介绍十二部经的内容。  古人对十二部经曾经作了六句偈子:"长行重颂并授记,孤起无问而自说,因缘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具成十二名,广如大论三十三"。对十二部予以高度概括。大迦叶就把佛对弟子们所讲的许多论议,对于佛教理论中一些重大课题,加以解释和研究的很多论说,完全结集起来,这叫做论藏。上面所讲的,就是阿难、优婆离、摩诃迦叶三位大德长老,在毕钵罗窟所结集的三藏圣教,这都是佛灭度之后,第一次开始所结集的情况。  (三)第二次和以后几次结集  在佛涅槃一百十年之后,有一位耶舍长老就召集了七百位德学兼优的比丘。在毗舍离城一个僧团寺庙之中,对于佛教戒律上的许多有争议的论点,进行了一次评定。这就是对十事问题,究竟是否非法,进行评定。这是第二次的结集。  根据南传佛教记载:佛逝世后二百三十五年,在印度阿育王的大力支持下,以国师目犍连子帝须长老为首的,有一千比丘在波叱利弗城,会诵了三藏的教义。这是第三次结集。  在佛涅槃四百年左右,以世友菩萨为首的五百比丘,在大月氏国,大家共同来造论,解释经律论。其中有一部就是《大毗婆沙论》。这是论藏中间一个非常重要的论。这是第四次结集。  乃至在九十多年前。缅甸的明顿王邀集了许多比丘,校勘了一部巴利文的三藏,今人称之为第六次结集。  -----------------------------------------  第二节 部派佛教的分裂  (一)窟内、窟外结集和上座部、大众部  一、窟内、窟外结集:在佛灭度后一百年里,把佛所说教义和弟子们所传承的教义,作为遗教,依教修行。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根据佛所制定戒律,一丝不苟地如律行持,严禁勿犯。一是有一小部份弟子,对于戒条细则方面,产生了不同看法,例如富楼那尊者和迦叶尊者,他们在讨论戒律时,对于僧人住宿地方、留藏食物的问题等戒条,产生了不同见解。一方面认为要坚定如法行持,丝毫不能变改。一方面认为因时、因事、因地可以融通随缘。同时在结集背诵三藏教法方面,迦叶尊者与五比丘之一的跋波尊者,也存在着不同意见。特别在戒律问题上面,意见分岐,无法统一。所以在这一时期中,就发生了窟内、窟外两处分别结集,会诵三藏圣教的大会。当时在印度的摩竭陀国、阿输迦王遵奉小乘佛教。因此全国教徒都要信崇小乘教法,这种情况持续了相当长久时间。印度佛教在这一阶段表面上可以说是和合一味,基本一致的大好时代。也正是小乘教义十分兴盛时代,实际上这就是含蓄了彼此见解不同的分裂因素。  二、上座部与大众部:到了佛圆寂一百年以后至第一个四百年中间,从原始佛教逐渐就形成了部派分裂时代。由根本分裂又发展到枝末分裂,所以才有上座部与大众部两大部派。引起分裂的主要原因,是在戒条方面发生了严重争执。印度西方的波利族比丘耶舍尊者等和印度东方毗舍离城的跋祇族比丘等为了有关戒律十事,发生意见分岐。耶舍斥责跋祇比丘十事非法,遭到跋祇僧团许多比丘的反对。因此波利族耶舍尊者就到各地去邀请了七百位大德长老,在毗舍离城举行了第二次结集传颂大会,对这十件事,宣布为非法。所以波利族长老就叫做上座部;而上座部遵循的戒律是依据《十诵律》《四分律》它的内容就是细节繁多,保守不变。但是在当时却赞成这十事戒条是合法的,正确的规律。跋祇族大德比丘,他们也在大规模地召集了一万比丘,在另外一个地方,进行集结传诵大会,就叫做大众部。而大众部所依据的戒律是《摩诃僧祇律》《梵网经》,它的内容就是精要简略,融通随缘。另一方面,根据北传佛教的《大毗婆沙论》和《异部宗轮论》等的记载。在佛灭度以后一百年左右,有一位大天比丘,非常聪明智慧,深得阿育王的崇敬。他创立了五条新的教义,叫做五事。在当地也受到佛教僧团许多长老比丘们的反对。这时凡是支持和同意大天比丘所创立五事的就是大众部。反对这五事的长老比丘们就是上座部。不仅如此,当时对于教义方面,也只是四阿含经,四谛、三法印、五蕴、十二入、十八界等理论。从此以后,佛教分裂为上座部与大众部二派。就叫做根本的分裂。  经过一个时期,大约在释迦牟尼佛涅槃以后第一个四百年中。在各个僧团里面,由于他们所承受和传统的见解不同,所以又进一步加深了上座部与大众部二大派的分裂。  (二)十八部派与二十部派  又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就是从佛灭度以后一百年到二百年之间。印度佛教由二大部派逐渐地形成了十八部派。又从佛灭之后二百年到三百年之间又扩大到二十部派之多。部派的源流,简介如下。  大众部分出之部派:  一、一说部:《文殊问经》译为"执一语言部",《舍利弗问经》音译为"鞞婆诃部"。依真谛的《部执异论疏》和慈恩的述记,此部是主张世出世法都无实体,唯有假名(说)的学派,故名为一说部。然则《文殊问经》的译者僧伽婆罗,注释执一语言部为"所执僧祇(大众部)同故名一"。这种作为一般名词的看法,似与他那难陀的解释同。据西藏佛哈威耶所传,一说部得名的由来是:此派学僧视佛陀的教法必以"一"之无上灵智方能了解的缘故。不管如何,此部确是主张诸法但有假名而无实体的学派,所以较之大众部的过未无体论,更接近了大乘法空的思想。  二、说出世部:《文殊问经》译为"出世间语言部",《舍利弗问经》音译为"庐迦尉多罗部";秦译为"出世间说部";陈译为"出世说部"。依真谛疏,此部是主张世间法唯假名无实体,而出世间法则是实有非假名的,故得名为说出世部。近世的学者有的主张此部原为鸡胤部的异名。  三、是鸡胤部:其原名至今仍不大明确,也许是《文殊问经》音译的"高拘梨柯部",或《舍利弗问经》音译的"拘拘罗部"秦译的"窟居部"。至于陈译"灰山住部"的原名,至今无法得知,仅能从真谛附录的音表:高俱梨柯部(亦作高俱胝柯部)中推测而已。此部唐译为"鸡胤部",述记称其"憍矩尼(编者按:此尼字有待求证)部"。依南传和西藏传,此部的原名为"高苦利伽",关于得名的由来,据《文殊问经》夹注,高拘梨柯为律主的姓氏;述记亦以憍矩尼为婆罗门姓。真谛疏解释灰山住部为"此部从处作名,山堪作灰故,此部住灰山故"。这即是从所在地得来的名称。现在印度的地名确有多处与此同名的地方,例如yamuna河畔,就是最著名的一个。据南传学派中有一热灰论的学派,主张一切无不是热灰。这在觉音注中,认为其代表者就是鸡胤部。果如此,此派即以宗义得名的了。总之,对于此部得名的由来共有三说:一从地名,二从宗义,三从主名。  四、多闻部:《舍利弗问经》音译为"婆收娄多柯部",陈译"得多闻部"。秦译在叙分裂的一段,虽然缺漏,但于最后段名此部为"多闻部"。关于此部的分出,共有三说:一从大众部,二从鸡胤部,三从有部,依述记此部得名,是约部主博学多闻而来。此部与根本分裂时的多闻部(四众随一)是否有关?那就不大明确了。据真谛疏,佛在世时有一名叫祠皮衣的阿罗汉,他坐禅于雪山,直到佛灭后二百年间始出世到了央崛多罗国。当时他看到大众部所弘传的三藏唯有浅义而无深义,因此诵出深义以利弘传。其时信其说的部众,另成一派,名为多闻部。传说,该词皮衣罗汉,就是奥义书最著名的哲人夜柔那落迦仙。这若是事实,那么多闻部就为夜柔那落迦仙的门徒结成的一派,而不仅弘传佛教,同时也弘传奥书了。总之,此部确由广学多闻得名,这与当时誉广学的部主为多闻圣者的习惯,并无不合。  五、说假部:《舍利弗问经》音译为"钵蜡若帝婆耶那",秦译为"施设论",陈译为"分别说部"。关于此部的源流,有二说:一从大众部,二从鸡胤部。据清辩说,此部是主张苦从诸法假合而得名。依真谛疏,佛在世时著论分别解说的大迦旃延尊者,曾于佛灭后二百年间,到了摩诃陀国的大众部中,指出何为假名,何为真实,而分别批判法义。当时从他的一派叫做分别说部。真谛所说的大迦旃延论,也许是指现今的《施设足论》,但此论是有部七论中最著名的一部,因此可能这是真谛误把说假部和分别说部混同为一,钵蜡若帝为假说、施设的意思,故译为分别是极不当的。真谛的这一误译,致使后世的慈恩亦在《成唯识论述记》中误判分别论者为说假部了。按此二部,根本是毫不关联的学派。  六、制多山部:《文殊问经》音译为"只底柯部"。秦译为"支提加部",陈译为"支底与世罗部"。《舍利弗问经》译为"摩诃提婆部"的理由,也许是由部主取名而来。盖当时大天曾居于制多山(现今之基斯丹)河南岸,阿马拉瓦底东南地方,故称为制多山部。此部的源流,除清辩认为由鸡胤部分出之外,其余的传说,均认为是大众部的直接的分派。其分派的起因,就是那有名的大天五事的论诤。  七、西山住部:秦译为"佛婆罗部",这恐怕是阿婆罗部之误。陈译对此部缺传,《述记》认为此部的居住地在制多山西故得此名。对此,玄奘在《西域记》卷十中说:"城西据山有阿伐罗势罗,唐云西山僧伽罗。"若据此,西山确为西边的山之意。关于此部分派的因缘,《述记》指为:"计五事虽同大众,因议此五,别诤余事故分部";"既与大天不和,因此别住"按此部和北山住部分裂的情形,诸传缺漏的多,这也许是起因于居住地偏僻,或分裂的时间较迟的缘故,不然就是把它概括于案达罗派所致。  八、北山住部:秦译为郁多罗施罗部。《述记》认为此部居住于制多山北而得名。此部除《文殊问经》和《宗轮论》有记载之外,其余均失传。若把《舍利弗问经》所说的质多罗,视为郁多罗的误写,那么,就是指此部无疑了。  上述的八部派是见于《宗轮论》中的大众部的末派,除此之外,大众部的末流,似另有东山住部、王山部、西王山部、义成部、质多罗部、末多利部等。  上座部分出之部派:  一、说一切有部:《文殊问经》译为"一切语言部",《舍利弗问经》和《十八部论》,音译为"萨婆多部"。依真谛疏及清辩第一说,此部是主张一切法(三有为、三世与三无为)皆是实有故,名说一切有部。《文殊问经》的译者,对一切语言部的译名特夹注为:"律主执三世有故,一切可借语言也。"此部一名"说因部",《十八部论》之"因论"和《部执异论》所说的"说因",都是此部的译名。也许此部有较偏重论部的倾向,故每于论法时,必先究明因由,因此得名为说因部。有人认为此部与有部是毫无关系的。在诸传中,虽然也有认为此部早于根本分裂时存在,但这与史实并不相符,故不赘言。  二、雪山部:陈译为"雪山住部",或"上座弟子部"。依真谛疏说一切有部自上座部别立后,曾有多人不欲与上座部共处,因此逃到了雪山地方另成雪山部。据《述记》的记载,此部因圣贤少,宗义微弱宛若风雪的惨澹,故得此名。这当然是一种牵强附会的解释,是毫不足取的。关于此部的源流,有人认为就是原先的上座部本身,但亦有人认为系大众部中的一派。也许此部与大众部同样,赞许大天五事故,而有此看法。《文殊问经》和秦译总计部派时,仍将上座和雪山分开为二部。  三、犊子部:陈译为"可住子弟子部"。依真谛疏,可住是仙人名,因部主的母亲,属此仙人的种族,故名为可住子。就是说,此部为仙人族的弟子所创立故,得名为可住子弟子部。对此,慈恩虽然认为"此理难解",但其看法仍不出此,还是把犊子(可住)视为婆罗门的通名。《文殊问经》的夹注亦同此。依真谛传,部主不知何许人,但《述记》以为是佛在世时的人,而且引证了《涅槃经》。《杂阿含经》卷二九(大二、二一二)中,有跋耆子尊者问佛陀述及不堪持二百五十戒,请准许唯依戒定慧三学记载。跋耆子尊者的这种精神,当然足够代表大众部于根本分裂时的跋耆族精神。虽然跋耆子尊者并非十事非法的倡导者,但他的这种勇气,确系继承族性的传统而来的。经十事非法的纠纷后,分出犊子部,而以此部主为佛在世时的跋耆子尊者(犊子尊者),我想乃无不当吧!清辩第一说,对部名的起因,似有牵强附会之嫌,至其分派的因缘则无明文记载了。依宗轮论所言,此部系说一切有部的分流。综观诸传,对此部的分派共有三种看法:一、从正量部出,二、从上座部出。三、早于根本分裂时出。  四、法上部:《文殊问经》译为"法胜部"《舍利弗问经》音译为"昙摩尉多利迦部",秦译为"达摩郁多梨部",《三论玄义》作"法尚部"。此部得名的由来,《文殊问经》的夹注、《述记》以及清辩第一说均同,统为由部主名而来。至于法上,究竟是何等人物,那就不得而知了。依秦译,经量部祖为郁多罗,依藏译即为法上。此部分出的因缘,真谛疏认为:在释《舍利弗阿毗昙论》时,由于见解不同而分出。当时分派的共有四部,即:本部和贤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不过,《宗轮论》和《部执异论》,并不认为如此,而说是由于解释《已解脱颂》的见解不同而分裂的。《宗轮论》所说的《已解脱颂》,在现今的《舍利弗毗昙》中无该文,或许这是另一异本。关于此部的源流,诸传均认为是犊子的分派。但也有认为系上座部的直接分派;如清辩第三说,即认此部出自大山部。嘉祥在《三论玄义》认法尚部系"旧之昙无德部",这大概是一种误传,盖昙无德部乃为法藏部的异译名故。  五、贤胄部:《文殊问经》译为贤部,《舍利弗问经》和秦译为"跋陀罗耶尼部",陈译为"贤乘部"。依《述记》,此部主是名叫贤之阿罗汉的后裔,故得名为贤部,此部的原名,若如陈译所传为"跋陀罗耶与尼与",即应译为"贤胄部",若系跋陀罗耶尼即应译为"贤乘部"清辩第一说,认为跋陀罗耶尼的弟子叫做跋陀罗与尼与,若依此,部主应为跋陀罗耶尼无疑,则该译为"贤"了。关于此部的分派因缘,已如上述。  六、正量部:《文殊问经》译为"一切所贵族",《舍利弗问经》音译为"沙摩帝部"。秦译的"三弥底",陈译的"正量弟子部",唐译的"正量部",大概都是根据同一原音--三弥底耶而来。至于秦译的异名--"弥离"的原音则不明。据《文殊问经》译音的夹注:"律主为通人所重故",则此部名应是"三摩帝",而该义译为"所贵部"。依清辩第一说,此部的部主叫做沙摩他。嘉祥的《三论玄义》对部名的由来,虽然和诸传的看法相同,亦以为得自部主的名字由来,但他却称此部为"正量弟子部",而称部主为"大正量罗汉"。嘉祥的这种看法,也许依据真谛疏而来。真谛所译的"正量",为陈译所说的"三眉底耶部"。慈恩的述记仍把部名叫做"正量部",但至其起因,看法就不同了。他认为"正量"是誉此部知见正确,没有邪谬,因为此部所立的法义皆为正量。此部的源流,依清辩第一说,为上座部的分派。依他拉难陀有部传和比丘宇尔沙俱罗问论,即为根本分裂的四部之一--为正量部的分出,其他诸传均为犊子部分出。  七、密林山部:《文殊问经》译为"住山部",《舍利弗问经》音译为"沙那利迦部",秦译为"六城部",陈译为"密林住部"。《述记》解说得名的由来:"近山林木,蓊郁繁密",故以为部名。《文殊问经》的译者,夹注该山为"律主所居处",《三论玄义》亦同此看法。有关此部的源流,诸传均视为"犊子部"所分出,唯有清辩第三说,认系大山部的支流,或正量部的一派。其分出因缘已如上述。  八、化地部:《舍利弗问经》音译为"弥沙塞部",秦译为"弥沙部",陈译为"正地部"。依真谛疏说,有一名叫"正地"的婆罗门,出家后得了罗汉果,他曾以韦陀论和毗伽罗论,补充到佛法中。"正地",是因为部主居俗时,为国师匡正了国境,故被誉为正地。彼于佛法中,仍以韦陀论匡正佛法的不足,故亦称正地。依慈恩的述记,部主居俗时,曾为国王化益庶民,出家后,从他的一派,便叫做化地部。慈恩虽责《文殊问经》把此部视为"不可弃部",但这怕是他的误会,因为《文殊问经》所指的并非化地部,而是Avantaka部。此部的源流。《宗轮论》以为出自有部,南传则认系上座部直接的分派,清辩第二说,即以为"分别说部"所分出。  九、法藏部:《文殊问经》及陈译,均称为"法护部",《舍利弗问经》音译为"昙无屈多迦部",秦译为"昙无德部"。在诸传中所说的"法密部"、"达摩毱多部",即指此部。关于部名的起因,《文殊问经》的译者,夹注为:"律主名也"。依真谛疏,部主法护(法藏)是目连的弟子,而于目连灭后主张五藏说(经、律、论、咒、菩萨),故别成一派。慈恩的述记和清辩第一说,均视部名系由部主得来,关于部主法藏的身世,学者间均推定为:"阿育王时派至孟买传教的昙无德。这种推定与《文殊问经》所说的:目犍罗优婆提舍、昙无屈多迦(法藏)部,起苏婆利师(善岁)"相符故,谅足可采信吧!至于源流,有认为出自"化地部",有以为上座部直接的分派,更有认为出自分别说部或有部的。  十、饮光部:《文殊问经》音译为"迦叶比部",《舍利弗问经》和秦译均为"迦叶维部",陈译为"饮光弟子部",尚有一名"善岁部"。《舍利弗问经》的"苏婆利师部",秦译为"优梨沙部",即指此部。不过,《舍利弗问经》以为"苏婆利师部",与"迦叶维部"不同。关于部名的由来,真谛疏解释为"饮光为婆罗门姓,上古有仙,身金色,饮蔽余光,故呼彼饮光。"就是说,部主为彼之后裔,故名为饮光;部主少岁因其性贤有德,所以叫做"善岁"。依慈恩的《述记》,饮光是佛弟子迦留陀夷的氏姓,彼幼年时皈佛出家受道故,名为善岁。《文殊问经》的看法,乃以迦叶比丘为律主名,唯有清辩第一说,认为"善降法雨故,名为正法雨部"。如上节所说,若把苏婆利师(善岁)部主视同阿育王时的目犍连帝须,那么,上述的推定就无立足之地了。就是说,目犍连帝须与饮光之间,假定有师弟,或因有什么因缘,则其部名应为饮光一名了。《舍利弗问经》视此部主为目犍连帝须的理由即在此。不过,《舍利弗问经》到底是把苏婆利师(善岁)部和迦叶维部分开的,所以可能是一派二名的误传,或的确有二派的存在。关于此部的分派因缘,嘉祥在《三论玄义》中说,部主善岁为迦留陀夷子而"撰集佛语,次第相对,破外道为一类,对治众生烦恼者复为一类,时人有信其说者,故别为一部也。"此部的源流,有人认为出自有部,有人认为是上座部直接的分派,更有人认系分别说部所分出。依《舍利弗问经》苏婆利师部,为萨婆多所分出,而迦叶维部,为他卑罗(上座)部所分出。  十一、经量部:《文殊问经》音译为"修妒路句部",《舍利弗问经》音译为"修多兰提那部"。秦译的"修多罗论",及陈译的"说经部",即指此部。此部一名说转部。依真谛疏,此部之得名,是"唯有一经藏的缘故"。依慈恩的《述记》,此部是以经为正量。而不依律、论的一派,所以得名为正量部,《文殊问经》的夹注,亦同此意。此部的源流,诸传均为出自有部,唯有《舍利弗问经》指由上座部所分出,南传则认系说转部所分出。后世虽有以鸠摩罗多(童受)为部主之流,但这恐与事实不符;盖鸠摩罗多是与龙树、提婆同时代的人故。一般虽把经量部视同譬喻者,但据《婆沙论》卷三八(六二七、一九八下)的记载,譬喻者与经量部截然不同。他拉难陀第四十二章说:"譬喻部为红衣部分裂的诸经部,十八部中不别列举"。  十二、说转部:《舍利弗问经》译为"僧伽兰提迦部",秦译为"僧伽兰多部"(又为相续部),陈译为"说度部"《宗轮论》的三译均为"经量部"。关于部名的起因,《宗轮论》说:"诸蕴由前世转至后世,立说转名。依真谛疏:"此部明五阴,自此世度至后世,未得其道者,则五阴不灭,故名说度。"依慈恩的《述记》:"此师说有种子,唯有种子现在相续,转至后世,故名说转。"这些说法,若以《舍利弗问经》(僧迦兰提迦--说转部和修多兰婆提那--经量部是别派)和南传(说转部与经部是别派)来说,就大有问题了,因为南传明指经量部出自说转部,同时清辩、他拉难陀的上座部传和大众部传,亦都只列一名(不是说转部,就是经量部)。如上述此部是主张五阴(或种子)流传相续的一派,当然要与有部别立了。依清辩第一说和他拉难陀第四十二章,说转部一名无上部。依清辩的看法,部名是起因于部主郁多罗而来,秦译亦有"大师郁多罗"的记载,故说转部也许确由郁多罗论师分出。至于此部的源流,《舍利弗问经》和清辩第一说,认为出自上座部,南传认为出自饮光部,清辩第三说和他拉难陀正量部认为出自有部。上述的十二部派,是见于《宗轮论》中的上座部的分派。"  如果依据十八个部派来说,大众部中除了西山住部和北山住部之外,只有六部派。上座部就有十二个部派。以上这些部派都是逐渐形成起来,这叫做枝末分裂。这就是部派分裂时期。到了佛灭度之后四百多年,健陀罗国有一位国王名叫迦腻色迦王在位时期,他对于小乘教法,更加信奉尊崇。因而使大乘佛教又受到严重的影响。到了道德高超的一位协尊者出现于世以后,为了大宏正法,纠正异说,他就召集了五百个罗汉,再一次来结集三藏教法。又编著一部《大毗婆沙论》,进一步来解释佛典。从这个时候开始,由小乘佛教就发展到大乘佛教的兴旺时代。  -----------------------------------------  第三节 龙树学派的兴盛  (一)龙树的师承和著作  在佛灭度之后的第二个四百年时代:也正是佛灭六百年中,有一位大乘菩萨出现于世,他的名字叫做马鸣。因为这位菩萨降生时刻,听到许多马在那里叫鸣,所以称为马鸣。他是协尊者衣钵真传的入室弟子。一生力弘大乘佛教,著有《大乘起信论》等许多论著。教化众生,到了佛灭度后七百年时期,又有一位龙树论师出世。  龙树。约在公元一五○--二五○年代的人。他出生于南印度毗达婆国。先学外道,通达医方,隐身之术。后入佛教,学习小乘,再转大乘,精通当时一切经典,统一诸经思想,而确立了大乘佛教义学。龙树活动的地方,以大憍萨罗国为主,得沙达婆诃那王朝之皈依,晚年住于黑蜂山。他大成大乘佛学,故被尊仰为第二释迦。又他对于后来各宗派。给予很大影响,故被列为八宗之祖。  龙树的著作很多,收藏于汉译及西藏译经而其真伪未定者亦有。现被认为龙树真撰之作,约有如下各种论颂:  (1)《中论颂》:  (2)《十二门论》(一卷)罗什译(无梵、藏本);  (3)《七十空性论》(唯有西藏译);  (4)《回诤论》(一卷)毗目智仙、瞿昙流支共译。(有梵、藏二译);  (5)《六十颂如理论》(一卷)施护译(有西藏译);  (6)《广破经、广破论》(唯有西藏译);  (7)《大智度论》(百卷)罗什译(大品般若之释论)(无梵、藏译);  (8)《十住毗婆沙论》(十七卷)罗什译(十地经第一、第二地之释论)(无梵、藏本);  (9)《大乘二十颂论》施护译(亦有西藏译);  (10)《因缘心论颂》、因缘心论释(一卷)失译。(无梵文本、而有西藏译);  (11)《菩提资粮论颂》(六卷)"自在作"之译、达磨笈多译;  (12)《宝行王正论》(一卷)真谛译(有梵文"尘论"的一部分及西藏译的全部);  (13)《龙树菩萨劝诫王颂》(一卷)义净译。其他有异译二种,无梵文本而有西藏译。  上列之中,(1)--(3)是一面破小乘而另一方面乃阐明龙树自己的根本立场的作品,(4)--(6)是破正理派为主的作品,(7)--(8)是大品、十地二经的释论,(9)是阐明三界唯心的短论,(10)是敦煌发现的小论(西藏译以此为龙树作),(11)--(13)是谈实际问题或佛教政治思想之作品。  (二)龙树的思想提要  (一)八不中道:龙树的八不中道,是以破八为破一切,而由破一切以显第一义。八不:是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和不去。证此八不,即能明一切不,明一切不,即能达到毕竟空,达毕竟空就能知宛然有之中道,这是八不中道的功用。  (二)事理二证:论证中道,有"事""理"二证。事证是从现象实事来看,《中论》乃举出谷喻,以示八不中道的境界。本来,所谓"生",是曾"无"而今"新生"的意思,可是,离前谷种,即无今"新生"之谷,故此谷种,从前已有,非今新生,是故不生。虽云不生,谷之存在,古往今来,永存不灭,是故不灭。又以前的谷,并不是现在的谷,后后非前前,故曰不常。虽说不常,谷之相续,年年不断,连绵相续,故云不断。又谷芽非谷花,谷花非谷芽,果实花芽各不相同,故云不一。虽说不一,离开谷种,即无芽茎花实,其中应有不异的性质。又谷之芽茎花果,系由谷自己所变现,非从外而来,故云不来。如从谷中,欲觅出芽茎花果,终于不可得,不出即不去。以上是八不的事证。  再由"理证"方面看,《中论》说有四不生偈,即:"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是也。万法非自生,亦非"他生"。"自有"不得谓"生","生"者不得谓"自有",万法无自性故无自他之对立,无"自""他"故,无"自生"亦无"他生"。"自有"如不成立,"他有"亦不成立,无自即无他故。既无自他之因素,怎能有"共生"?万法虽是"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同时又非"无因生",因为"无因生"是不符合因果律的。由此四个不生的道理。即知万法本来是"不生"。既然不生,何灭之有?不生不灭,故云"中",或云"空"。《中论、观业品》云:"诸业本不生,以无定性故,诸业本不灭,以其不生故"。诸法无自性故,缘生不可得。《十二门论》云:"先有则不生,先无亦不生,有无亦不生,谁当有生者"。万象的究极,终觅不出其生相,既无生相即无灭相。不生不灭是中道缘起的公案,懂得此理,其他六不即明。即世相流转故不断,诸行无常故不常。万象是诸法,故非一,诸相不可得,故非异。三世不可得,前后不可得,所以说不来不去。《中论、去来品》云:"已去无有去,未去亦无去,离已去未去,去时亦无去。"去来是事物的动相,动相的成立,须以时间、空间的二大形式为条件。但在另一方面看,有物质方有空间,有物质之变化始有时间,这是近代物理学的时空观。可是,物质的"本质"究竟不可得,所以时间空间亦可说是幻有(偏计)而已。《中论、观时品》云:"因物故有时,离物何有时,物尚无所有,何况当有时",物之本体不可得故空间即幻有,时间亦然。  吾人如无一异倒见,即无物体空间之有。万象无自性而不可得故空,空故万象无自性而因缘有。毕竟空而宛然有的真空妙有的境界,是绝对中道的境界,而中道的境界,须先破"有""无"之执,然后方能证入。  中道的境界,其实是无法形容的,因为吾人的语言是不完全的,所以用语言表达的中道,是"言诠中道",并不是"离言中道"本身的境界。中道境界,虽是难喻,但却遍满于整个现实世界,即在现象因果中,却有其寂灭之理。《中论》云:"诸法实相者,心行言语断,无生亦无灭,寂灭如涅槃",宇宙实相,正是这个境界,这叫做"中"。柳绿花红,宇宙万象,实无本体之有,唯有如是之中道境界,龙树由否定的论理以表示此境,而天台智者大师乃更进一步,由肯定的十如是三转读法,以表示三谛圆融的实相,而此实相,亦即是龙树八不中道的境界。  (三)空有二门:中道的妙用,可分二门,一为空门,二为有门。说"诸法空"是"真谛",说"诸法有"是"俗谛",真俗二谛,均是实相,只是说法不同,所以龙树二谛说,并不是理境差别的二谛说,只是中道的二面观罢了。但所谓"中",当然并不是"中间折衷"的"中",而是非有非无,即有即无的"中",因此《中论》三谛乃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前二句由空(非有)以破外教及小乘之实在观,第三句乃表示执破空之作用为假名,而第四句则表示妙有中道的境界。所以说:非有非空的境界即是中道,亦即是实相。  -----------------------------------------  第四节 龙树以后兴起的学派  (一)无著、世亲学派的兴起  到了释迦牟尼佛灭度以后九百年的时候,北天竺富娄沙富国的婆罗门族,姓憍尸迦的兄弟共有三人。大哥叫无著,二弟叫世亲,三弟是狮子觉。他们兄弟三人,都是跟从萨婆多部出家的。大哥无著长老,学的是小乘教法。他非常用功,不久就证到小乘空观了。可是他的心里总觉得小乘教法的道理,不够彻底,因此无著长老,又进一步来转学大乘教义,对于大乘菩萨道,有了精深的研究。从此以后,他就一心一意,积极弘扬大乘教法,化度众生。二弟世亲长老,开始时候,就信仰小乘教义。他对文学和小乘理论,非常精通,但是他心存偏见,利用文学的特长,编造了五百部论文,来毁谤大乘佛教。他还主张大乘教义,不是佛说等等论点。三弟狮子觉,也是信奉小乘的教法,他抱明哲保身的宗旨。虽然自己相信小乘,但是他没有造论反对大乘。  无著长老,信奉大乘瑜伽教义后,想到二弟世亲,自己不相信大乘,而且更造了五百部论,来大力反对大乘,毁谤大乘。根据佛教因果规律来看,世亲这样毁谤大乘,将来一定要感招三途苦报。心里深深感到不安,为他担忧。这怎么办呢?无著长老,就想了一个方便权巧的办法,假装生了重病。派人到阿踰国去告诉世亲说:大哥生了重病,非常危险,请你念兄弟手足之情,赶快来探望他,世亲得到大哥病重的消息,马上就来到丈夫国看大哥。兄弟见面,格外亲切,一见大哥身体很健康,没有什么毛病,世亲心里想着,这是什么缘故呢?正在怀疑之际,无著就对世亲开门见山的说:我的重病,是因你而发生的。你这样顽固的反对大乘,毁谤大乘教法。将来的结果,一定逃不出三途恶道。世亲听了无著一番恳切的劝导,激发了夙根,顿然惊觉过来,对于大哥说大乘教法,有了悟解,认识到自己过去执迷不悟偏于小乘,懊悔以前毁谤大乘的过错。认识到今后赶快悬崖勒马,傍岸收帆了。心里再三踌躇不安,这怎么办呢?无著觉察到二弟,现在已有返迷归悟,改弦易辙的打算,就对他说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不要过于悲伤。你从前反对大乘,这好象一个人在地上跌了一跤,现在也要从地上再爬起来,重新起步,努力前进!这不是更好吗?从此以后,世亲就积极宣扬大乘佛教。后来又编造五百部论来弘扬大乘,赞叹大乘教义。著有《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等。世亲寿命很长,活得八十岁才圆寂。中国唐代玄奘法师,到印度取经,曾经亲近过瑜伽宗大德戒贤论师。从他那里学了瑜伽教义。也就是法相宗。在《瑜伽师地论》里,曾经谈到世间出世间修证因果等种种差别之相。所以瑜伽宗,又称为法相宗。瑜伽一派的学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得到信崇和传承,人才辈出,大振宗风。这是瑜伽学派兴盛时期。  (二)密教的流行  佛灭度后经过一千六百年的最后三百年中间,密宗的产生,最初,就是龙树菩萨在印度南方开了铁塔,由金刚萨埵传授与他的密诀,也就是金刚界、胎藏界西部的密法。密宗又叫做瑜伽。瑜伽二个字,就是相应和轨则的意思,如火车轨道,我们修行密法,一定要按照瑜伽所说的轨则去做,才能够得相应的效果。中国的玄奘法师,到印度之后,曾参拜过龙树论师的弟子龙智上师。中国的义净法师,到了印度,正当密宗兴旺时代,他为了仰慕瑜伽密法,曾经参加入坛。秉受灌顶密法。唐代开元四年由善无畏尊者来到长安把印度密法传入我国。密宗的修持方法,也是从浅到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作部:着重于结立坛场,修设各种供养等等事宜,这是刹帝利才容易做到的。  第二行部:是以念诵咒语为主的修法,对于结坛修供比较简单朴素。这是适合婆罗门知识分子一类人的修法。  第三是瑜伽部:就是以手结印、心观想、口诵咒为主要修法。对于结坛供养等事,只要一般就可以,不举办也可以,这是吠舍商人和工农人的修法。  第四无上瑜伽部:这个部又分做三个方面,一、玛哈(大),二、阿努(随),三、阿底(拯),也称父部、母部、无二部。这三种瑜伽,是旃陀罗杀猪屠夫等人的修法。我们认为这四种瑜伽的修持意义,都有它的内在互相联系的道理,前三者。作部、行部、瑜伽部,都具有无上瑜伽部的精神,互相融合而进入无差别境界。这样看来瑜伽密教是当时印度四个种族的信仰教徒都能修持的。瑜伽密宗在印度兴盛时期有三百年之久,后来由于其它国家各种教派的侵袭,和印度婆罗门教的复兴,所以使佛教的密宗和其它教派,就逐渐走上衰微的道路。密宗也先后传到西藏等地。印度的佛教在佛灭度一千六百年之后,就日趋于消亡而无闻于天竺了。到了十三世纪以后,几乎完全消灭。到了十九世纪以后,佛教又从斯里兰卡传入印度,才逐渐的复兴起来。最近尼泊尔王国也正在从事用印地安文的字母,记录和印行了巴利文经律论三藏的工作。近几年以来,佛教在欧美各国,也成立了许多佛教团体,从事于研究和宣传的活动。  (三)巴利语系和梵语系佛教  巴利语是佛在摩竭陀国一带地方使用的大众语,是一种通俗的语言。佛在各地讲经说法时,就是用这种语言。可是这种通俗的巴利语,在印度早已不通用了。现在靠佛教的经典才把它保存下来,巴利意译为经典。古代印度的风俗习惯,把各种经典或书籍,用口传的方式,背颂下来,而不重视用书写的方式把它记录下来的。直到公元五世纪摩竭陀国一位大德高僧,觉音法师到锡兰去,重新用锡兰的僧伽罗文才把巴利文的佛教经律论三藏经典,全部记录下来。而原来的巴利文字母,是已经不存在了。梵语就是古印度的一种文雅的语言。印度人自称是梵天的后裔,所以他们的语言,叫做梵语,也就是梵天之语。他们的文字称为梵文。佛教所讲在欲界以上有色界十八梵天,有一个大梵天王。梵者净也,意为洁净。而北传佛教的经典,就是从梵文翻译过来的。可是也有一小部分从巴利文翻译过来。  印度佛教的流传,形成南传佛教与北传佛教二个语系。在公元前三百年的时候,由于阿育王信仰佛教,他派遣传教师把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就从印度向各个地区广泛地传播。后来在公元二百年的时候,在迦腻色迦王的大力支持下,佛教更加向外发展。南传佛教就是从印度传到缅甸、柬埔寨、斯里兰卡、老挝、泰国和我们中国的云南省傣族、崩龙族、布朗族等许多民族地区。这都是属于巴利文系统的上座部的佛教,又称南传佛教。北传佛教就是从古印度传到中国、朝鲜、日本、越南、以及我国的西藏、蒙族、土族、羌族、固裕族、蒙古和苏联等地区,都属于梵文系统的大乘佛教。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小乘巴利文佛教早期传入汉地,又称北传佛教。  -----------------------------------------  第五节 佛法东传中国  (一)佛法在华的初传  佛教究竟什么时候传到中国?历来各种典籍记载不同,大约有十种之多。大多数人公认是东汉孝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传到中国的。据说汉明帝有一天,做了一个梦,梦中看到一位相好庄严、金光灿烂的金人,一手拿着一把弓,一手拿着二支箭,就在金銮殿上空飞来飞去。到了梦醒以后,就把梦中所见的事情,问了大臣傅毅。傅说,我听说西方有圣人,名字叫做佛,而陛下所梦金人,手拿一弓二箭,这就是佛字。汉明帝便派遣中郎将蔡愔、秦景、博士、王遵等十八人到印度去请求佛法。路上经过大月氏国,正巧遇到了摄摩腾、竺法兰二位法师,骑着二匹白马,带来了佛像和佛的舍利以及梵文贝叶经六十万言,从印度来到中国弘传佛法。因此汉明帝就以最隆重的仪式,把二位尊者迎接到洛阳,先住鸿胪寺,不久又在洛阳雍门外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白马寺,为供养这二位法师安居之处。后来就在白马寺翻译了《四十二章经》。佛教传到中国以后,首先就从国王宫廷里面开始信奉起来,后来就逐渐地推广到民间。汉人最初发心出家做和尚的是朱士行法师,也是中国第一个和尚。后又有阳城侯刘峻等人也出家做和尚,洛阳又有妇女阿潘出家做尼姑,是中国尼僧的开始。当时出家的僧尼只是剃除须发,都没有受三坛大戒。到了三国曹魏嘉平二年(公元250年)才由中天竺国沙门昙柯迦罗法师来到洛阳,翻译出《僧祇戒心》,并创立起戒坛给和尚、尼姑传授三坛戒法。所以中国佛教徒推昙柯迦罗律师,为律宗初祖。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佛教才有真正的比丘、比丘尼。  经律论三藏教法,在古印度用巴利文和梵文结集的。自汉明帝时传到中国,先由摄摩腾、竺法兰译出《四十二章经》,以后汉末叶安息国安世高、月支国支娄迦纤、姚秦的龟兹国鸠摩罗什、东晋法显、道安、唐代玄奘等高僧大德共同努力下,把梵文和巴利文的三藏教法翻译成为中文。这些高僧对中国佛教的弘传和翻译,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值得佛教徒永远纪念的。汉语系和藏文系经律论三藏是中国现在所流传的大藏经。  佛教初传到中国,主要译师是安世高。  安世高,别号叫做安清,安息国的太子。他精通禅学,教人修学安般守意。调摄我们出入呼吸的气息,收摄妄想心。专注一心,功夫成熟,就能得到三昧禅定。这种修禅方法,等于六妙门的禅观。毫无疑问这与达摩大师在嵩山少林寺所修的面壁观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位太子是夙植灵根,久培德本,而且得了宿命通的特殊功能。他三世以来都是做安息国的太子,第一次做太子的时候,就发心出家做和尚。知道自己前生欠了人命债没有还,据他的观察,债主是在中国洛阳地方。于是来到洛阳,正巧,他刚到洛阳旷野途中,忽然对面来了一个少年人。由于前生冤业关系,看到他就心中怒火焚烧,生大嗔恨,马上拔出利刀,迎面杀去,当下安世高法师就被杀死。但是他命终之后,中阴身又到安息国去,又投胎做了太子。年纪长大以后,发心出家修道。知道还有宿债未还清,债主依旧在中国洛阳,因此又航海来到中国洛阳,就到前生被杀死的少年家里借宿。奇怪的是上次命债未还,一见忿怒,现在命债还了,见面之后,很欢喜地留他住宿,并招待筵席,在席间法师就问少年说:你知道我吗?少年说:"不知道"。于是法师就告诉他,我是你某年、某月、某日在旷野途中,被你杀的和尚,这位少年听到这几句话,大吃一惊,因为这件杀人的事,相隔好多年了,并没有别人知道,所以心里怀疑,一定是鬼来讨命,非常恐怖。法师就对他说:你不必害怕,我不是鬼。因为我当时被你杀死,是还你的命债。死后又到安息国投胎,出家修行,我现在再来洛阳,还是来偿命债的。我明日又会被人打死,但是希望你受我的嘱托,对官厅说,不要误办凶犯的罪。这样一来我的命债就可以还清,可是这位少年听了太子的话,感到十分惊奇,到了第二天,吃了早饭,就随太子一同到街坊去。再巧没有了,居然在太子前面走着一个挑柴的人,太子就跟在后面,走了不多久,这个挑柴人,前头的柴松了下来。后面的柴落在地上,这根扁担的弯头当下就向后面敲去,正巧打中法师的脑部,当下毙命,官方就秉公法办,判挑柴人以命偿命,此时这位少年就出来对官厅作说明,于是官厅就不予处理了。但是安世高法师第三世再到安息国去投胎做太子,后来又出家做和尚,精通三藏教义,第三次再来中国,这个时候正当后汉桓帝延和年间,住在中国弘法二十多年,安世高法师,他所翻译的经典,据三藏集记所说,一共有三十五部,达四十一卷之多。而《佛说八大人觉经》,就是法师所翻译的一部。  (二)中国佛教的奠基人  一、鸠摩罗什法师(公元344--413年,一说公元350--409年),是龟兹国人,就是现在新疆库车县。本来名叫鸠摩罗耆婆什,他的父亲名叫鸠摩罗炎,母亲名叫耆婆,连父母名,所以名为鸠摩罗耆婆什,汉译童寿,就是说他虽是童年,而有耆年的德气。法师的母亲早已出家、而且证到初果须陀洹的果位,罗什法师从小就非常聪明智慧。在七岁的时候,一天能够背诵一千首的偈子,有一次,他跟随母亲,到了一个寺庙的大殿,看到一个铜的磬子,小孩好玩,用双手一举,就当着帽子一样,戴在头上,非常高兴,后来又想到这只铜磬很重,我怎么居然能够把它拿了起来,戴在头上?这样一想,当下就觉得这只铜磬十分沉重,赶快就把磬子拿了下来,因此就悟到万法唯心的道理。  到了九岁,有一次随他的母亲从龟兹国到罽宾国去求学,拜槃头达多做师父,修学小乘教义。二十一岁又到月氏国的北山求学,那个时候,有一个罗汉看到法师,感到这个人是非常奇异,当下就对他的母亲说:这个小孩你要好好保护他。将来到三十岁时候,如果还是坚持戒法,就会得到大众的信仰。所度的众生一定会超过优婆毱多尊者。优婆毱多度了一个人,就用一根毛竹筹子记数。他的记数筹子,居然把一间房间都装得满满的。后来他圆寂时,就用这些筹子为他举火化身。这说明他所度的众生很多。如果罗什法师破了佛制的戒法,那只能做一个才智聪慧的法师了。可是罗什法师,他能通达印度的智书,四围陀典,五明诸论,阴阳星算,具有渊博的知识,后来又回到龟兹国,拜须利耶苏摩为师,进修大乘教法。就大力弘扬大乘教法,过了一个时候,他的母亲证了三果阿那含以后,有了神通。在他到天竺国去以前,一再叮嘱罗什说:佛的方等大法,今后要阐扬到秦都。但是对你的自身不利,这怎么办?罗什说:菩萨修行,一切为了利益众生,只要佛教能够流行世间,对我个人来说,纵然受到镬汤鈩炭的痛苦,我也甘心接受。就依旧在龟兹国新王寺弘扬圣教,后来又到罽宾国为他的小乘师父槃头达多,宣说最上一乘甚深妙义。槃头达多闻法以后,就大开悟解,觉今是昨非,就拜罗什为大乘师父。所以罗什的名气,远播四方,汉地也非常景仰罗什法师。前秦符坚就派吕光将军,带了十万雄兵到龟兹国去请罗什法师、龟兹王就劝法师到中国去弘法,后来符坚被他侄子姚苌杀害,吕光割据凉州自立为王,将罗什扣留十七年。到姚兴继承王位弘始三年(公元401年)攻凉州,吕光投降,就请了罗什法师到长安,待以国师的礼节。姚秦弘始四年(公元402年)应姚兴之请,住逍遥园,大开译场,翻译了许多大乘经典,以旧译经本多处乖失原旨,所以选义学沙门五百人聚集一起,重新翻译了经论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据《开元释教录》)  道宣律师说:鸠摩罗什法师,夙根深厚,乘愿再来,他过去七世以来,都是做一个精通佛学的译经法师,他在临终时候对大众发了一个誓言,如果我一生所翻译的经论,能够深合佛的本意,火化后舌根不烂。后来火化果然舌根不烂,红彤彤的鲜艳如生。这就证实鸠摩罗什法师所翻译的许多经典的确契合佛心。  二、法显法师:我国早在公元四世纪,到中印度去求法取经的有一位高僧,名叫法显法师(公元340--423年)。他是山西平阳人,俗姓龚。三岁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后因慨叹僧团与经律之残阙,乃于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与同学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四人,从长安出发,经过流沙河等许多艰难险恶的路途,饱受了风霜雨雪种种痛苦,于晋兴元年(公元402年)才到达天竺。在印度各地,住了六年之久。又到斯里兰卡住了二年,精研戒律和梵文,共经历了三十几个国家,得《大般泥洹经》、《摩诃僧祇律》,《长阿含经》《杂阿毗昙心》,到了义熙九年(公元413年)回国,先到建康道场寺,同觉贤法师合译《大般泥洹经》六卷和其它的经律圣典。在中国翻译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后当法师八十六岁这一年,在荆州辛寺圆寂。著有《历游天竺记传》,详细叙述了自己西行的经历与印度、中亚各地的佛教情况,记录了许多有关印度古代历史地理的资料,到现在仍然为世界东方学者所重视。法显法师可算是中国僧人到印度参礼佛教圣地,求取经典,并得到伟大成就的第一个人。  三、道安法师(公元312--385年),常州扶柳(河北正宣)人,世家业儒,十二岁出家,天资聪敏,但以相貌黑丑被人们看不起,所以经常要他做些苦力劳动,可是他却十分卖力。后来要求师父把经书给他看,师父就拿了一部长达一万言的佛经,要他念诵。想不到这位相貌不扬的道安法师,记忆力很强,就在一天的时间里,居然把长达一万言的一部佛经,背得熟透,而且一字不错,师父大吃一惊,真是难得难得。通过这样的考验以后,终于改变了人们对他很轻慢的看法,认为是佛门的法器,为其传授比丘大戒。后来遇见佛图澄法师,对他很欣赏。常代澄讲说,时人称赞"印道人,惊四邻"。东晋孝武太元四年(公元379年)秦王符坚以七万雄兵,攻克襄阳之后,高兴地说:我取得襄阳,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道安法师一个人。还有习凿齿半个人,一共是一个半人。可见道安法师的道德学问,甚为符坚所敬仰。后来弘扬圣教,普利众生,跟他参学的门人,就有数千人之多,安师精通佛典,科判佛经为三分。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当时就有许多人对道安法师把佛经分为三分的见解,表示怀疑,诽谤为自作聪明,自持己见。后来印度有一部亲光菩萨论,翻译到中国来,打开一看,这部论里,居然也有三分的分法,因此才相信安师智慧超胜,深契佛心。实在是有先知之明,所以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分的科判,是起始于道安法师,证实于亲光菩萨。大家都知道,我们出家人为什么都称释子呢?这就是道安法师肯定下来的。他根据印度佛教规定刹帝利(贵族)、婆罗门(祭祀)、毗舍(工艺)、首陀罗四姓出家,统统都称为释子一说,判定中国的出家和尚一律姓释。到了晋太元十年(公元385年),时年七十四岁圆寂。道安法师出世的时候,有一件稀奇的事,左边手臂有一块肉,高了起来,就象印子图章一样,所以大家都叫他为印手菩萨,有一次道安法师访问习凿齿,一见面法师就问:请教尊姓大名,可是那骄傲自大的文学家,就毫不客气的回答说:"四海习凿齿",这就是说在四海之内只有我习凿齿一人而已。安师一听,心里就想,这个人确实傲气凌人。当习说请教法师法号,安法师有意识的回答一句,"弥天释道安",就是说普天之下,只有一个专通三藏的道安。你大我比你更大。由此法师与习机教相当,棋逢敌手,机辩纵横,争论不休。但习凿齿只不过是一个世智辩聪,当然是比不上道安法师的妙观察智。古人说不打不相识,习凿齿就提出"芥子可纳须弥之山,毫端能现宝王之刹",实在令人难以理解。就是说微小的芥子为什么能纳须弥山呢?纤细的毫端为什么能现宝王之刹呢?道安法师深入经藏,智慧如海。随口就回答说:"听说你曾读过十三幢楼房的藏书。请问你的十三幢楼的藏书究竟放在什么地方?"习凿齿一触便悟,得大利益。这就是佛教里《华严》事事无碍境界,是不可思议的法门,就譬喻我们拿一尺大的镜子,登上高山,向四方上下一照,所有的山河大地,草木丛林,统统都现在一尺的镜子之中!习凿齿所开悟的就是重重无尽,法法圆融的道理。因此对道安法师心悦神服,甘拜下风。经过一场辩论,二人就互相尊敬,彼此结为方外之交,一僧一俗都为符坚与人民所敬仰的。  (三)伟大的翻译家  佛经翻译方面的大德高僧,最杰出的可算唐三藏玄奘法师。(公元602年)。河南洛州缑氏县(河南偃师)人,俗姓陈,名袆,是陈惠的第四个儿子,幼习儒学,读到曾子避席的一段,玄奘深深体会到,要仿效曾子避席的美德,马上站起来,立在书房中,父亲当时看到这种情景,认为这个儿子是非常有礼貌,有孝心,心中十分欢喜。十三岁时,玄奘善根成熟了,他心里想,为了要远绍我佛如来的法身慧命,近光我佛遗留的宏伟教法,就跟随二哥长捷去发心出家做一个沙弥。到了二十岁,就在四川成都受具足戒。得戒之后,就到各处名山古刹,参访大善知识。同时就努力弘扬佛教,特别对于《大般若经》,更加积极弘扬,对于《涅槃经》、《摄大乘论》、《昙毗杂心》等有所心得,悟解很深。但当时玄奘法师多年来去各地闻法,异说纷纷,查检圣典也各有所宗,莫衷一是。很想得到总赅三乘学说的《瑜伽师地论》,以求会通一切。于是就立志去西方取经,同时又想到法显法师与智俨法师,他们为了弘法利生,探求真理,先后到印度求法取经。我也应该继承先哲之后,就立下了去印度取经的志愿,正巧这个时刻逢到从印度来中国的一位佛教大德波颇密多尊者(公元626年)向玄奘介绍了当时印度那兰陀寺戒贤法师在那里大弘法化,传授《瑜伽师地论》。肯定了这部论是佛教三乘学说大乘的体系道理。因此就在唐朝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修本请奏,决志自行,但没有得到批准,为了求法心切,只好从长安潜行出关,白昼隐伏,夜间赶路。当时正是八月秋高气爽的大好时光,开始走上了万里征途,历尽了艰难险阻,饱尝了风刀冰剑。以惊人的毅力,百折不回的壮志,在这冰天雪地和荒漠之中度过了漫长岁月。根据《慈恩传》记载,玄奘法师在四川时,曾于路上看到一个病人,满身生疮,真是臭污难闻,衣服也穿得非常破烂,玄奘法师心生怜悯,就把他带到寺里,给他请医生治病,又给衣服和饮食,对病人多方照顾。这个病人深感法师的慈悲心情,就传授他一卷《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玄奘法师得到心经后,心里感到十分欢喜,就发心修持这卷《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而且自利利他,到处宣说《心经》妙义。玄奘法师在前往印度取经,出关以后经过莫贺延迹地方,凡在有困难危厄的情况下,都经常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以及《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虔诚恭敬,专心诵念,所以感应道交不可思议,所有灾难,当下都得消除,转危为安。使《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风行于世,深得广大教徒的受持读诵,信受奉行,消灾免难,得大利益。所以说《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功德,真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我们佛教信徒,应当终身持诵《心经》,一定深得广大灵感。又传玄奘法师在益州空慧寺里忽然遇到一个生病的和尚,这位和尚知道法师就要继续上路去印度求法,就非常欢喜赞叹,同时又说:去中印度要经过很远很远的路,中间有不少的流沙和弱水,这一路上真是十分艰苦,而且也会碰到许多危险和惊恐。这位生病和尚,发慈悲心就口授了三世诸佛的心要法门,《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一卷。一再叮嘱玄奘法师,如遭到种种苦难危险时刻,要一心恭敬的称念"心经",在往来路上,一定会得到感应可保平安,没有一切苦难。希奇的是,到了第二天早上,法师再去寻找这位和尚,已不见了。后来法师离开国境,在旅途之中,凡遇有困苦厄难环境,或碰到粮食发生缺乏时候,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键时刻,法师都随时随地至诚称念《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四十九遍。由于至诚感通,当下就得到灵应,转危为安,离苦得乐。在西行印度取经的前进道路上,经过千山万水,悬崖峭壁,终于到达了中印度,在佛成道处摩竭陀国,那里有一座那烂陀寺,当法师正在绕坛礼拜的时刻,突然间又看到上次在空慧寺碰到的那位和尚。玄奘法师说:"蒙你口授三世诸佛心要法门的《心经》,我在一路上,每当遭遇一切艰苦厄难时刻,总是一心诵念,仰仗《心经》的护佑,处处都得到顺利,使我安全到达西天,满我心愿,表示诚恳的感谢。"这卷《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不但是三世诸佛心要法门而且是观世音菩萨的慈悲灵感,有求必应,所以玄奘法师普劝人们要受持这卷《心经》。  这卷《心经》,在《大般若心经》第四百零一卷到第四百零五卷中间的四个品里,就是佛与舍利弗二人的问答,关于般若行的功德中间,摄要提出来的一段,作为单行本来流通,即是玄奘法师所译《大般若经》的第二分初,《缘起品》、《欢喜品》、《观照品》、《无等等品》经文的心要法门,最最简单,只有二百六十字,这卷《心经》真是《大般若经》六百卷的核心。故所以叫做《心经》。这卷《心经》是法师在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翻译的。玄奘法师在那烂陀寺戒贤法师处学了五年,对于瑜伽学说有了进一步的悟解。最后又在枝林山胜军居士处学了两年,把瑜伽学说方面的一些疑难问题彻底弄懂,玄奘法师又在各地参学,对于大小乘各种学说,都有深刻理解,融会贯通,造诣甚深。在印度声誉极高,有"大乘天"的尊称。玄奘法师后来在印度周游各地,到处都开辟论坛。由于他知识渊博,辩才无碍,战胜了许多婆罗门教徒,成为声名显赫的论师。玄奘法师在印度走遍了一百二十八个大大小小的国家,度过了十七年的漫长岁月,精通梵文和佛陀要义。到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正月二十四日回到长安,带来了梵文本子三藏圣教,一共有五百二十个夹子,总计六百五十七部,就用二十四匹驼马,负载回来。  到了二月间,玄奘法师就进谒唐太宗于洛阳行宫,太宗以极其隆重的仪式,来迎接他,奉诏就在西京弘福寺开设译场。同时召集许多大德沙门与他共同从事翻译工作。经过十九年时间孜孜不倦的努力,共翻译了佛经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余卷。玄奘法师、鸠摩罗什、真谛、不空被称为中国译经的四大译师。特别是《大般若经》于显庆五年(公元660年)正月初一日在西京玉华宫译场里面,首先开始翻译的,梵本里面共有二十万颂。佛在四个地方说此经,第一是王舍城的鹫峰山。第二是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第三是他化自在天。第四是王舍城的竹林园。共有四处十六会。到了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冬天才把《大般若经》六百卷全部翻译完毕。法师才合掌欢喜的说,这部《大般若经》,乃是镇国之基,人天大宝。到了六十九岁时,由于二十多年来的翻译工作,功德圆满,就安然圆寂。玄奘法师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文学家、旅游家、翻译家、思想家。大家都非常熟悉他,称他为"唐僧""唐三藏"。师著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内载西域、印度、锡兰、一三八国家的历史、地理、宗教、神话传说、风土人情等。亲践者一一○国家,传闻者二十八国家。该书在佛教史学及古代西域、印度、中亚、南亚之历史、地理、文化上,乃至中西交通史料上,均富有极高之价值,至堪珍视,故亦甚为欧美、日本学者所重视。  上面所介绍的关于安世高、鸠摩罗什、法显、道安、玄奘的简要事迹。这五位翻译家、旅游家、文学家。对于沟通中印文化,特别是佛教经典著作等方面,都立下了伟大的功勋业绩,是值得我们中国佛教徒永远尊敬和崇拜。  我回忆起唐朝义净法师写有一首西天取经的诗。"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去者成百归无十,后者不知前者难。远路碧天唯冷结,砂河遮日力疲殚,后者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这首诗使我看到古德为法捐躯的献身精神。我们饮水思源应学习这些大德高僧"翻经留作将来眼"的弘法利生胸怀。唐代翻译家除玄奘外还有菩提流志、实叉难陀、义净、金刚智、不空等人。义净法师(公元635--713年)所译的经有六十一部,共二百六十卷。不空三藏法师(公元705---774年)所翻译的经有一百零四部,共一百三十四卷。玄奘是着重于瑜伽、般若、大小乘毗昙。义净是重视于律宗经典。不空是着重于密宗。至于其他的许多译经大德所翻译的经典也是各有所长。在这个时期中总共译出三藏三百七十二部,二千一百五十九卷之多。可见对唐代佛教翻译经典作了很大的贡献。  (四)大藏经的刻印  对于编辑大藏经的风气非常盛行,在北方根据《贞观释教录》入藏经。南方根据《开元释教录》写经。在阅览藏经方面,也很流行,当时的许多讲经法师,遍览全部藏经,如后唐的贞海法师。为了精通《法华》,他在三十几年中,就讲了三十七座经,并且阅览藏经二遍。从隐法师精通《弥陀经》、《中观经》等,每天为大众讲经,就阅览藏经一遍。智佺法师专于《百法论》,讲过百余遍,他曾阅览藏经三遍。义楚法师精通《俱舍论》,讲圆晖疏十余遍,也曾阅读藏经三遍。文辈法师,专于修习禅定,也曾看过三遍藏经。这是唐代高僧阅览大藏经的一些情况。  中国佛教在历史上,早已刻印有翻译中文和藏文的大藏经许多版本。我国第一次刻雕木版的汉文大藏经是公元971年,宋朝开宝四年的刻本,后来又经过了金、元、明、清几个朝代,一千多年的时期中,先后共有二十几个刻本的大藏经。佛教在宋代得到统治阶级的保护,除了兴寺度僧之外,又有很多高僧到印度去求法。同时又命使内官张从信到成都去雕刻大藏经。这是佛教大藏经刻印开始,后来从中印度来中国的法天、法贤、施护三位法师,受到朝庭的崇敬,设立译经院。太宗皇帝还亲自作了《新译三藏圣教序》,为了培养翻译人才,把译经院又改为传法院,又设立印经院,来管理和流通大藏经的出版工作。在宋代三百多年里,对于大藏经的刻版有官刻和私刻二种,共有六个刻本。第一官刻版从开宝四年(公元971年)至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费了十二年功夫,在成都刻成,叫做蜀版,共收有佛经六百五十三部,计六千六百二十余卷。第二、私刻经版,在福州东禅寺觉院刻版。从元丰三年至崇宁二年(公元1078--1103年)。共五百六十函,计五千八百余卷。第三、是福州私刻的开元寺版,从北宋政和二年到南宋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12--1156年)花了四十年时间,根据东禅寺版刻成。第四、是湖州思溪圆觉禅院私刻版。是依据福州版,共五百四十八函,计五千六百八十七卷。第五、湖州思溪资福寺版,南宋嘉熙到崇祐(公元1237--1252年)雕印,收佛典一千四百五十九部。第六、是在北宋时代就在平江碛砂(今江苏吴兴)延圣院,编写了碛砂藏,后来又和元朝在杭州余杭南山普宁寺所编刻的藏经合在一起,共有五百九十一函,计六千三百九十二卷,这叫碛砂藏。辽代的佛教也是非常兴旺,在圣宗太平元年,由于宋刻蜀本大藏经的影响,就在燕京刻印藏经共五百七十九帙。开始于兴宗重熙二十三年,完成于道宗清宁八年(公元1054--1062年)此时,辽代恢复了契丹国号,所以这部藏经就叫做契丹藏。这个刻本没有传到南方,只传到高丽国,所以现在契丹藏几乎全部丧失无存。  到了金代有一位崔法珍比丘尼,她在山西省南部地方,断臂发愿募资翻刻北宋的大藏经,并加以补充,从熙宗皇统八年,到世宗大定十三年(公元1148--1173年),经过二十多年时间,才刻印成功。  到了1934年,在山西赵城广胜寺发现了这个藏经的刻本,现在保存下来,只有四千九百五十七卷,所以叫做赵城藏。保存于今之北京图书馆。  在元朝除了余杭南山大普宁寺刻印的碛砂藏以外,还有西夏文的大藏经,福建建阳刻雕的毗卢大藏经,现在还有一部分经典存在鼓山涌泉寺。  明代对于刻印大藏经事,也非常重视,前后共有五种刻本,三种官刻、二种私刻。早在洪武年代(公元1368--1398年)在南京刻印的,叫做《南藏》。在永乐年间,再在北京刻印的叫做《北藏》。后来又在杭州刻印的方册大藏经,叫做《武林藏》。这三种藏经是官刻流通的。后者二种是私刻的。万历时期开始雕刻,到了清朝初期完成的方册大藏经,叫做《嘉兴藏》(公元1473--1619年)它是在嘉兴楞严寺发行的。但是这部藏经刻印地方是在浙江径山,所以又称为《径山藏》,在永乐和万历年代,先后曾经两次翻刻过藏文叫做《甘珠藏》,后来又经过数次把部分要典翻刻为"番本"大藏经。  清代官版藏经,从世宗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成立藏经馆,就请了许多大德高僧,在北京贤良寺编稿,正式开始于雍正十三年,至乾隆三年(公元1735--1738年)前后共四年,完成了这部众所敬仰的梵本《龙藏》,共七百二十四函,计一千六百七十部,七千二百四十卷。后来又在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刊印了丹珠尔《西藏大藏经》。乾隆时期又刊印了《蒙文大藏经》,和继续印行《满文大藏经》。这是清代编印大藏经的情况。近代在上海频伽精舍刻印的,就叫《频伽藏》,共有八千四百十六卷。在中国台湾翻印的叫做《中华大藏经》。此外还有在日本刻印的《大正藏经》、《续藏》,巴利文南传的大藏经。以上所介绍的就是从唐代以来到清末为止,关于佛教大藏经、编辑、阅览、翻译和雕刻流通的一些主要概况,以便对于历代佛教大藏经的文化事业略知由来。我们佛教的大藏经在哲学、天文、医学、雕刻、艺术、翻译、旅游等方面,保存有丰富的资料,是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  第六章 禅宗史话  第一节 禅宗的起源及其在印度的流传  禅学是佛教根本教义的一个中心论点,它是佛说一切教法之中的一大总相法门。这正是《华严经》所说的,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在开悟的人看起来,所谓头头是道,法法皆真。真是见色闻声,无非这个,扬眉瞬目,尽是玄机。可是对于迷昧的人看起来,所谓山就是山,水就是水,真是迷头认影,当面错过,翳眼空华,无中生有。我们要知道,开悟的人,所悟的是什么呢?就是这个禅学嘛。迷昧的人,所迷的是什么呢?就是这个禅学嘛。这样看来佛教的禅学的的确确是一切法门的大总相法门了。也就是我们信仰佛教,发心修行的善男子、善女人,最后所要达到唯一的目的。  禅宗,它是中国佛教最主要的一个宗派。是根据初祖达摩大师依《楞伽经》与六祖惠能大师依《金刚经》而创立的宗派。禅宗的产生,也是有它的历史因缘,这就是说:法不孤起,依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即应。根据《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说,有一天大梵天王在灵鹫山,为了要令一切众生得大利益,就请佛说法,并且就把一枝金色的波萝花贡献给佛。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答应了他的请求,就高升法座。可是佛升座后一句话都不讲,只是手里拿着这枝波萝花静静地给在会大众看看。当时在座的许多弟子和护法诸天,看到这一情景,心里都在想着,佛平日一升法坐,就开口说法。今天很奇怪,为什么坐了好久,只是拿一枝鲜花给我们看看,这是什么道理呀?大家都不理解佛拈花示众的主要意义。正在这个时候,站在佛旁的一位老比丘,名叫摩诃迦叶尊者,看看之后,就领悟到佛拈花意旨,突然间破颜含笑起来。我们要知道大迦叶尊者,为什么看到佛的拈花示众,会破颜含笑起来呢?这就是他与佛一个是机,一个是教,机教相当,碎啄同时。他能够深深地彻底领悟我佛拈花的微妙法门,默契了佛的心宗,所以到了大迦叶尊者微笑之后,佛马上开口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与摩诃迦叶"。佛就把正法眼藏,传法给摩诃迦叶尊者,同时佛又把自己所搭金缕袈裟和青色天所贡献的钵统统都给了迦叶,这就是"衣钵真传",成为西天第一代祖师。释迦牟尼佛传法所说这几句法语,究竟是什么道理呢?就是佛在菩提树下悟道之后三叹奇哉所说的"大地众生,个个具有如来智慧德相"的真理,就是心即是佛,佛即是心的真理。如来的净智妙慧一切功德,就叫做正法眼藏。正法就是根本佛法,眼藏就是大智慧择法眼,能够普照一切,含藏万法,一法即是一切法,一切法都含藏此一法之中,这一法就叫做正法眼藏,什么是涅槃妙心呢?也就是说不生不灭的妙真如心。这个真如妙心,是一真一切真,法法皆真,一如一切如,法法皆如。它是不变又能随缘,随缘依然不变。它随迷缘,就做六道众生,它随悟缘,就成四圣法界。这就譬如冰之与水一样的,随冷气之缘就水结成冰,随热气之缘,就冰化为水。这个真如心叫做妙心,妙字就是不可思议的意思,实相就是无虚无妄真实之相,这就是妙真如心,实相无相,无相就是无有一切千差万别虚妄之相,唯是真实平等一相。平等一相,就是微妙智慧德相。这正法眼藏是依照真心的大用方面来说,涅槃妙心就是按照真心本体方面来说,实相无相是按照真心德相方面来说,合起来就是根据真如妙心的体、相、用三个方面道理来讲,这个妙真如心真是一种幽微奥妙秘密的无上法门,这个微妙法门就叫做一法界大总相法门。它真是灵灵不昧,了了常知,无形无相,不生不灭的如来智慧德相。这种智慧德相,不但是佛有,我们众生也有,所以说即心即佛,即佛即心,这就是佛教禅宗的学说。简单的称为禅学。  我们要知道,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这是无说而说,无言之道,要我们从眼根与耳根方面,能够得个消息,体会佛的无言妙道。到了摩诃迦叶破颜含笑以后,佛开口说了几句法语,这是以言遣言,无言之道。古人说:"大道本无言,因言而显道,真心本无相,即相而明心",就是这个道理。我想到孔子,有一次对几位弟子说:"余欲无言。"弟子说:这怎么办,如果夫子你不开口讲话,那么我们这些小小的弟子们,就得不到教益了。孔子说:不要紧,你们看看天,它日日夜夜也没有讲话么。那春夏秋冬四时的节气,不是照样走得很好嘛?它一天到晚也没有讲话,那万物不是也生住异灭,辗转循环终而复始嘛。你们看,天何言哉。这就充分说明了,无言才是真正的大道。所以说妙高顶上,从来不许商量,到了第二峰头,才说出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  -----------------------------------------  第二节 菩提达摩所传的禅学和在中国的流传  (一)达摩大师  摩诃迦叶为了要续佛慧命,使法水常流,就是正法眼藏和衣钵以直指单传的形式,再传给阿难尊者,这是西天第二代祖师。再由阿难传法给商那尊者,法灯续焰,一直传到第二十七代般若多罗尊者,将正法眼藏和衣钵传付与菩提达摩大师,为西天第二十八代祖师。当时并嘱咐达摩大师说:吾灭度以后六十年,希望你将此正法眼藏和衣钵传到中国去绍隆佛种,普利众生。菩提达摩大师是印度南天竺国人,刹帝利种姓族。他的父亲名字叫做香至。达摩大师是香至的第三个儿子。到了梁武帝大通元年(公元520年),达摩大师秉承了般若多罗的遗训,就乘一只做生意的商船,航海东来。先到中国南海。当时南海的刺史肖昂,马上就写了一道表上报梁武帝。梁武帝得知印度来了一个有道德的高僧达摩大师,心里非常敬仰。于是派人到南海来专程迎接到金陵(南京)弘扬佛法,普度众生。梁武帝是非常信仰佛法,而且大弘法化,发菩提心,兴隆三宝,造庙度僧,布施结缘。每隔五里地方,就造一座寺,每隔十里地方,就造一所庵,度很多善男信女去出家做和尚、当尼姑。他自己对于佛学也是非常精通,但他只知道着相事修,追求人天福报,不知道离相妙修求证佛果菩提。梁武帝一见到达摩大师,就请求开示法要。  问曰:朕一生所有造寺、度僧、写经、弘扬佛法、到底有没有功德。祖曰:没有功德,只是人天之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看来虽有,实在没有。  帝曰:如何是真实功德呢?祖曰:清净智慧是微妙圆融,本体空寂,无法可得,如是功德,绝对不是世间上有为之法所能求到的。  帝曰:如何是圣人所求的第一义谛呢?祖曰:廓然浩荡,本无圣贤。  帝曰:对朕者谁?祖曰:我不认识。  达摩与梁武帝二人,一问一答,可惜不能契合于梁武帝的小机。由于教大机小,所以梁武帝不领悟达摩大师的根本法要。达摩禅师认为既是机缘不合,就离开金陵到洛阳去。这真是情投意合千言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后来,梁武帝把上面问答情况,告知他的师父志公禅师,禅师听后就大吃一惊,即对陛下说:达摩大师这个开示实在太好了,他是观音大士,传佛心印的大权出现,乘愿再来。粱武帝听了志公禅师这么一说,心里感到懊悔,自愧有眼不识泰山,当面错过,立刻就下了一道命令,派遣许多兵马,急急追赶,一定要把达摩大师请回来,承事供养。志公说:陛下千军万马,唤不回头。达摩大师刚走到江边,回头一看,后面有许多兵马追赶而来,大师正在危急时刻,随手就折了一支芦苇,掷在江中,脚踏芦苇渡江,扬长而去。到了洛阳,住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深入禅定。后来古人写了一付对联:"一苇渡江何处去,九年面壁待人来。"  嵩山,是中国五岳之一,少林寺有一千四百五十五年的历史。座落在河南省郑州与洛阳之间的嵩山之麓。当唐代时期,该寺曾经住过僧众二千五百人之多。这里的僧众除了禅宗大德之外,还有武艺拳术著称的武僧。大家都叫这种拳术为少林拳,并享有僧兵的光荣称号。僧兵曾经帮助过唐太宗李世民取胜于疆场之上。在明朝也有一度参加抗御倭寇,这就是达摩大师当年面壁过的圣地。所以嵩山少林寺,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一个闻名遐迩的名胜古刹。菩提达摩大师从印度把佛教禅宗传到中国,被称为是中国禅宗第一代开山祖师。再由菩提达摩大师,把正法眼藏和衣钵,传给二祖慧可大师,这叫做灯灯续焰,奕叶相承。  (二)慧可大师  二祖慧可大师(公元487--593年),本名叫做神光,俗家姓名姬武牢,今河南洛阳东人,在幼年时代,对于儒家学说以及文学书籍都有研究,悟解很深。出家以后,更精通佛教大乘和小乘教义。有一次他在参禅时,在定中仿佛看到一位大德高僧指示他,到南方去参礼大善知识。因此慧可大师后来就到了河南洛阳嵩山少林寺去参礼初祖达摩大师。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有一天,神光法师正在讲经说法时,忽然间看到有一个印度和尚在座听法,形态十分奇异,他那两只明亮的眼睛,目光闪闪,令人敬畏。神光大师一想,这难道就是名闻中外的菩提达摩吗?于是他一边讲经,一边对这位和尚十分注意,在讲到重要之处,这位达摩大师就突然地微笑起来。神光一看感到惊异,这位大师为什么发笑,难道笑我讲得不对么?就生起一个念头,等到讲完下座,派人找他来问问看,如果讲得有理,就算了,如果答不出来,不客气把他口中的一对暴牙齿敲了下来。讲经结束,神光下座至香炉前面问讯时,忽然看见一对雪白如银的暴牙齿,已经整整齐齐放在香盘上面了。神光一看大为吃惊,生大惭愧,折伏了我慢妄心,知道这是一位大德圣贤,非同寻常。抽了袈裟马上到处寻找达摩大师,但已不知哪里去了。后来听说大师已往嵩山少林寺修面壁观。神光自知学浅德薄,望尘莫及,就放下身心,负荆请罪,恳求正法,寻踪而至到了少林寺参礼达摩大师。看到大师孤身只影面对墙壁静坐,修行禅观。神光为了求法心切,就住了下来。每日早晚亲侍左右,执役服劳,请求开示佛教要义,总认为会得到达摩的慈悲方便开示。经过了很久的时光,大师总是自顾自的参禅用功,一句话都不开口,使神光心如火烧一样,急得要命。这种情景,正是古人说的"求法之人,如病思良医,如饥思美食,如众蜂依蜜,我等亦如是,愿闻甘露法。"又如经中说的:"听者端视如渴饮,一心入于语义中,踊跃闻法生欢喜,如是之人可为说。"神光就不顾一切,精进勇猛为法忘躯,迫不及待寻求真理。有一天正逢大雪纷飞,天寒地冻,这时,神光大师心中,一念求法精诚,就跪在达摩大师面前,可是雪越下越大,地上白雪已经积得很高,围绕着神光的身体,已经达到腰间;可是达摩大师依旧是无动于衷,一句话也不开导。此时,神光大师心急智生,就拔出和尚随身佩带的持戒修身用的戒刀,毅然地把自己左臂砍了下来,血流遍地,白雪染成殷红的鲜血一般。神光的精诚之心,断臂求法的精神,感动了达摩大师的慈悲心。他就开口问道:"仁者,你为什么把左臂砍了下来呀?"神光说:"求大师与我安心哪!"达摩就伸出一只手来,厉声对神光说:"将心来与汝安"。神光正在达摩伸手时刻,回光返照,悟彻一心本源,随口就回答说:"觅心了不可得。"祖曰:"与汝安心竟。"这就是说,找来找去找不到心的所在。究竟在什么地方?真心他是无形无相,本来无一物,怎么会拿得出来呢!神光既然彻底悟到真心,所以达摩大师说我把你的心已经安好了,这叫高山流水,自有知音。达摩就把正法眼藏和衣钵付给神光,又为他起了法名,叫做慧可。同时又把从印度带来的《楞伽经》一部共有四卷传给慧可大师。《楞伽经》是我佛称性而谈的法要,就是我佛如来心地法门,要令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特别是对于如来禅学理论讲得十分透彻,达摩大师在传法与慧可大师时又说了四句偈子:"吾本来此土,传法度迷津,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慧可大师当下就一肩担荷,承受达摩大师的法灯心印,为中国禅宗第二代祖师。达摩大师在中国以祖师禅教化众生,也就是不立语言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无上法门。这就是如来禅和祖师禅的分界线。达摩大师在中国弘扬圣教,以禅学接引有缘众生。大事已毕,所作已办,于梁朝大通九年十月十五日,在禹门千圣寺,安祥端坐,示现灭度,涅槃逝世。后来他的弟子们,把达摩大师的肉身安葬在熊耳山定林寺。使我们感到奇怪的是,到了次年,梁朝有一位使者,名叫宋之,他从西域回国途中,路过葱岭,正巧对面碰见了达摩大师,肩上搁着一把方便铲,铲铃上挂了一只罗汉草鞋,朝着西域路上回归印度去了。这位使者还对大师谈话致意,寒喧几句。等到梁使回国以后,就把葱林碰见达摩大师之事,启奏北魏的皇帝,大家都感到这是一桩奇事,明明把达摩大师尸体葬到定林寺,为什么又看到他经过葱岭回印度去了?为了要把这个稀奇古怪的事情弄个明白,大家都来到熊耳山,把达摩大师的棺材打开一看,吓了一跳,棺材里没有尸体,只留有一只罗汉草鞋。当时皇帝和大众,才相信初祖达摩大师的神通妙力,真是不可思议。这也证实了佛教所讲的诸佛菩萨大权示现,随类化身的事迹,是真实不虚的。其实就是生本不曾生,去实无所去的真理。梁武帝因仰慕大师的崇高道德,特地刻制一座御碑,并题了一篇碑文来赞颂这位菩提达摩大师。宣帝就给他谥号为圆觉大师。据说达摩大师的寿命很长,圆寂时有一百五十岁。  佛教禅宗是我国佛教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宗派。自从公元五世纪初期,菩提达摩大师东来中国之前,早就有了禅学传入中国。后汉末年安息国高僧安世高法师来到中国,从汉桓帝建和二年一直到灵帝建宁年代,在这二十几年里,就翻译了三十多部经典,如《安般守意经》大小《十二门经》等等,所传播的教义,都是介绍了小乘的禅学,而鸠摩罗什法师等所翻译的禅学是属于大乘的禅学。到达摩大师传来的禅宗,才叫做最上乘的禅学。从汉末和东晋南朝,在这几百年时间里,由于翻译经典事业方面大大发展。不但外国法师来中国参加翻译,就是我们中国许多大德高僧,也不断着手翻译佛经和注释佛经,出现了大量佛经注疏等。到了东晋道安法师,也注释了不少经论,提倡禅学,所以修习禅定的风气,从此以后也更加兴盛起来。  (三)僧璨大师  三祖僧璨大师(公元?--606年)。出生于北齐时代,原来是一位虔诚信仰佛教的居士。当他在四十多岁的时候,有一次见到二祖慧可大师,就恭敬地请问说:"弟子罪业深重,身患重病。所以特地来恳求和尚慈悲为我如法忏悔业障"。二祖回答说:"将罪来与汝忏。"僧璨大师当下回光返照,忽然领悟说:"觅罪了不可得。"祖曰:"与你忏罪竟"。同时慧可大师又开导说:"汝一定要依佛法僧三宝安住,如法修持。"经过问答之后,二祖知道僧璨知见正确悟理甚深,是个佛门法器。对他十分重视,为他剃度出家,取个法名叫做僧璨。从此以后,他所患之病也就逐渐地好起来。僧璨大师为了感师为他忏罪的深恩厚德,就放下身心,在祖下执侍巾瓶,做侍者达二年之久。后来慧可大师才把正法眼藏与衣钵,传给僧璨大师为禅宗第三祖,并开示说:"是心是佛,是心是法,佛之与法,本来无二,平等一如"的真理。僧璨大师得法之后,又到舒州皖公山安住,弘扬禅宗,曾经往来在太湖司空山地方,著有《信心铭》长达六百言之多,流传后世,普度众生。  (四)道信大师  四祖道信大师(公元580--615年),俗姓司马,蕲州人,在做沙弥的时候,就久仰僧璨大师的威望。有一次见到三祖,就请求开示说,愿和尚慈悲,乞赐我一种解脱法门,三祖说:"什么人来缠缚你?"答曰:"没有人缚我"三祖说:"既然无人缚你,还要求什么解脱呢!"道信于言下大悟。感师法雨之恩,就在僧璨大师门下,服役侍奉九年之久。有一天三祖就提出一个玄机妙理来试他,通过勘验之后,知他机缘已经成熟,就把正法眼藏和衣钵,传付于道信大师为禅宗第四代祖师。又把《信心铭》所讲理论开示道信大师。大意是:我们的虚妄身相非是真实,生灭诸法,本来无我,我们要知道即妄了真,这样才能够得证本觉法源。四祖在隋炀帝大业年中,就居住庐山东林寺,有十多年之久,后来又到湖北黄梅县西北双峰寺,在那里达三十年之久,大阐宗风。道信大师的禅学思想是: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恒沙妙德,总在心流。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大道虚旷,绝思绝虑等。四祖的禅学理论,是继承初祖的禅学法义。而且更有进一步的发展。  (五)弘忍大师  五祖弘忍大师(公元602--675年),湖北黄梅人。据传说他前生在破头山是做一个栽花行者。有一天见到四祖说:"佛法妙道,我能不能得闻?"道信大师说:"你年龄已经很大了,纵能得闻佛法,也不能广弘法化,如果你转过身,这样就可以达到你的心愿"。弘忍拜辞而去,后来转世,当年幼的时候,就去参礼四祖,道信大师就问弘忍说:"你姓什么?"答曰:"我姓是佛"。四祖又说:"这样看来,你是没有姓了嘛?"弘忍说:"性空故所以无姓。"道信大师听到这里,知道他是法门龙象,就度他出家。并且把正法眼藏和衣钵,传付于弘忍大师,为禅宗第五代祖师。五祖得法以后,就往破头山安住,后来又到黄梅县东山寺弘扬禅宗。四祖道信大师与传法弟子弘忍大师,先后同住东山寺,大阐宗风,所以大家把他们师徒二人,称为东山法门。达摩大师的禅学传到五祖弘忍时代已经形成了宗派的时代。由于黄梅弘忍大师,大弘法化,深得大众信仰和崇拜,当时门下弟子有一千多人,这样就演变成了一个规模很大的佛教教团组织,并以弘忍法师为法正和尚。在弘忍门下有一位首座和尚,名叫神秀,辅助五祖弘扬禅学。从五祖起,为了适应当时环境的发展需要,就以《金刚经》般若实相,真空妙理,教授弟子,接引众生;从而把过去一向所弘扬的《楞伽经》的主要教义和达摩的二行和四入的禅学道理,就无形中断弘扬了。  禅宗思想和它的宗派的形成,是有着历史过程。从初祖达摩大师到六祖惠能大师为止,就是衣钵相传,正法眼藏,心心相印。正是达摩大师所说的"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也是古人所说的,西天四七,东土二三,四七指西天印度的二十八祖,二三指东土中国的六位祖师。这就是从印度一直到中国的禅宗法系的发展史,也是我们中国禅宗的根本源流。自从六祖惠能大师以后,为了要息灭争端,只传法印,不传衣钵。  -----------------------------------------  第三节 惠能开创的曹溪禅  中国禅宗杰出的六祖惠能大师(公元638--713年),他是怎么出家而开了大悟的呢?这是我们大家所关心的一件大事。现在简要的介绍一下:惠能,俗姓卢,是广东新洲人,父名行瑫。母亲姓李,是唐朝贞观十三年二月初八日子时诞生,他降生的时刻,有一道亮光腾空而起,同时更有奇异香气,遍满房室。到了天亮的时候,突然有二个和尚来对他的父亲说:"你们家里昨天晚上有没有生一个小孩?我们今天特地来为他取一个名字,叫做惠能。"卢父听了感到奇怪,我家昨晚是生了一个儿子,这二个和尚怎么会知道,他们为什么要给他取惠能这个名字,这究竟是什么道理呢?就问道:和尚,你给我儿取名叫惠能,这是什么意思。答曰:"惠者以法惠施与一切众生,能者将来长大能作佛事"。这二个和尚讲完后走了,无影无踪,也不知道到哪儿去了。惠能生来就不吃母奶,大家都很着急,到了晚上居然有一个人来,为他灌了甘露,使惠能身体非常健康,精神饱满、旺盛。到了二十四岁的时候,不幸父亲逝世,家境贫寒,惠能就以砍柴谋生,奉养老母。  有一天,在广东南海路过一间旅店,忽然听到有人在店里诵念《金刚经》,惠能善根成熟,智慧焕发,就把肩上所挑之柴,放了下来,静心息虑至诚恳切的听《金刚经》,念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豁然大悟说:"真想不到自性是本来清净无染,真想不到自性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的,真想不到真如自性是人人本具的,真想不到自性本来不动不摇,真想不到自性能够生出一切万法。"他深明我佛心宗,顿时感到身心安乐,禅悦为食,法喜充满,就对这位念经客人说:"刚才你所念的经是什么经?是从那里来的?"客人说:"这部《金刚经》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五祖弘忍大师那里得来的"。惠能听了非常高兴,就把柴卖了,准备了安家养母的粮食,匆匆忙忙来到黄梅弘忍大师的东禅寺。很巧五祖正在法堂里升座说法,惠能上前参礼。五祖看到这个樵夫来得奇怪,就问道:"那里来?"答曰:"岭南来。"五祖更厉声的说:"南蛮獦獠也来闻佛法。"惠能说:"和尚,人有南北,难道佛性还有南北么?"五祖吃了一惊,知道这个佛门法器,乘愿再来,就不与多讲,以免被别人妒忌,反而不妙。当时就叫他去米房里做舂米工作,惠能在米房舂米,因他身材生得瘦小,当他舂米踏石时候,重量不够,所以腰间挂了一块石头,大家都叫他为卢行者。他虽天天舂米,可是时时刻刻在回光返照,静虑修禅,内绝妄念,外息诸缘,用功修行。  卢行者经过一段很长时间,功夫就一天天的深造进步。有一天,突然有一个小沙弥走到了米房来,口里念着一首偈子:"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意思是说我们的身体就象一棵菩提道树一样,可以作为修行的基础。我们这一念心,就象光明灿烂的明镜台一样,圆光普照一切万法。我们要想复本心源,得到究竟的清净,使这个菩提道树,日趋庄严高大,那就要勤勤恳恳,时时刻刻的修行用功,把这个明镜台拂拭得干干净净,清清楚楚,不要使许多无明烦恼的粗尘细垢把菩提树和明镜台染得污浊。卢行者一听,知道这是佛法的道理,他认为这四句话,道理虽然说得很好,只是渐次法门,还是着于有修有证的执相染修,不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清净妙修,修即无修的道理;而神秀首座是根据达摩的《楞伽》心要,所谓自性本净和渐悟渐修的原则。惠能当时就问小沙弥说:"刚才你所念的四句偈子是什么人作的?"小沙弥说:"哈哈:卢行者,你一天到晚在舂米,外面的大事情什么都不知道?我们的弘忍和尚要传付法印,退居让位,要全寺大众每人都做一首偈子,谁作得好、作得对,这个正法眼藏和衣钵就付给谁。我们寺里有一个学问渊博,佛法精通的神秀首座和尚,他一定作得好,所以我们大家都不敢作,就是作也比不上神秀首座,我现在念的这四句偈,就是他所作的。全寺大众异口同声,都说这四句作得实在太好了,大家都把它背熟,记在心中,作为我们修行的指导思想。"惠能听了以后,就叹了一声气说:"小师傅我也有四句话,就是我不识字,不会写,怎么办呢?"小沙弥说:"哈哈!你在米房舂米,也想作一首偈子么?好么!你如果真的会做,我可以代笔书写。"惠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大意是佛果菩提无形无相,本来没有一法可得,那有什么菩提树。智光明彻,空无所有,本来就是非色非声,那有什么明镜台。法身清净,犹若虚空,本来无有一物。既是不生不灭,无修无证,那里还有什么烦恼可断,尘埃可惹!这真是"踏破虚空无一事,涅槃生死绝安排。"圆桃桃,赤洒洒,寸丝不挂,一尘不染。到这里翻过身来,真所谓三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十方刹土,自他不隔于毫端。卢行者,深明般若真空,悟彻一心本源,所以写出这样一首远尘离垢,绝相超宗的偈子。与神秀首座那首偈子来一对比,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但神秀大师的偈子,是有修有证,依次深入,而惠能大师的偈子,是无修无证,各有不同的侧重,都是对机施教,应病开方。古人说:理虽顿悟,事须渐修,千万不可偏执一边,或泥于事相,或落于虚无。神秀的见解,就象古人说的"百尺竿头坐的人,虽然得法未为真"。而惠能大师的观点,也正是"百尺竿头重进步,十方刹土现全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要谨记莲池大师所开示的:执事而迷理,不虚入品之功;执理而废事,反受落空之祸。当然像六祖大师是一个顿悟顿证之人,才可行过量之事。像我们凡夫初发心的人,一定要事理双融,解行并进,这就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老老实实参修,自然会有寒灰爆豆时,正如圆瑛大师说的那样"狂心歇处幻身融,内外根尘色即空,洞彻灵明无挂碍,千差万别一时通。"小沙弥把惠能大师这四句偈子与神秀大师的四句倡子,统统都写在墙壁之上。这个消息传遍全寺,引起震动,传到五祖那里,弘忍大师听了以后,对于惠能所做的偈子非常赞赏,他就亲身拿一根手杖,跑到米房去看。惠能此时正在米房舂米,五祖就借事显理,暗通消息,问曰:"米熟否?"惠能说:"米熟久矣,欠筛在"。大意是说我禅定功夫早已成熟,透彻玄关,只是没有得到你五祖老人的证明。五祖听了以后,就将手杖向米袋上敲了三记。转过身来又把墙上惠能写的四句偈子,用鞋底把它擦去,以免发生对惠能不利的事。惠能机缘成熟,特别对五祖三敲米袋用意所在,心领神会,就是要他今夜三更前来相见。惠能得到弘忍大师的暗示,心里非常欢喜。到了半夜三更,惠能就恭敬虔诚地走到五祖的卧室来,只见房门半掩,就推门进去,一见五祖就跪了下来,弘忍大师就为惠能开示说法,机教相当,心心相印,又将正法眼藏和祖传的衣钵传给惠能,称为东土第六代祖师;并指示惠能立即离寺,以免发生不测。五祖就连夜亲送六祖到九江,在六祖和五祖告别时说"迷时靠师度,悟时要自度"。二句话说得多么正确呀!我们应该要铭刻在心,大有受用。  五祖回寺后,过了三日,才普告全寺大众说,我的正法已经南传了。在座大众都莫名其妙,可是寺内有位上座和尚名叫慧明,对五祖的正法眼藏,特别是佛的衣钵,非常宝贵,被卢行者得去,心里感到恼怒,马上飞奔追赶。六祖惠能大师在路上回头一看后面有人追赶,就将衣钵放在路旁草堆里面,坐在路口不走。慧明首座来到六祖面前,眼睛看到草中衣钵,就用全身之力双手去拿衣钵,可是衣钵动也不动。慧明心里就害怕起来,大声疾叫,卢行者,卢行者,六祖就问:"慧明首座,你是为衣钵来?还是为法来?"慧明想了一想不好意思只好说:"我是为法来。"六祖说:"你既是为法而来,坐下,坐下。"六祖就开示说"不思善,不思恶,这时,如何是你慧上座的本来面目?快说,快说"。正在这个时候,慧明上座回光返照,忽然省悟过来,体会到自己一念未动以前的本来面目,就回答说:"大师,除此密言密意之外,还有密否?"六祖说:"与你说者就不是密,密就在你边。"慧明言下大悟,当下礼拜惠能为师。六祖说:"我与你二人,同拜黄梅五祖弘忍大师为师吧!后来惠能大师与慧明上座,大家各自教化一方,接引后学。从此以后禅宗大振。  唐仪凤元年惠能大师就到了南海法性寺去参拜印宗法师。当天夜里在大殿里听到二个和尚因为看到佛前所挂的长幡,被风吹动了,就争论起来,一个和尚说是风动,一个和尚说不是风动是幡动,彼此争吵不休。惠能大师就说,你们不要争吵,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你们二人的心在那里动。我们大家回光返照看,到底是什么在那里动。当时印宗法师在旁边听到六祖的话,感到惊奇,认为一定是位大德高贤,就请惠能大师为大家开示佛法要义。六祖就把五祖传给他的衣钵拿出来,给大家看看礼拜,令众生广种福田。不久印宗法师又为惠能大师正式举行剃度仪式。又请智光律师,在法性寺临坛传授比丘满分戒法,授以具足大戒。这个戒坛本来是刘宋时一位拔摩尊者所造的。在戒台那里写有一篇记文说:"后来当有肉身菩萨来此受戒。"另外,又有梁朝时代的真谛法师曾在这个戒坛旁边,亲手种植了一棵菩提树。在树旁立了一个碑记说:"一百二十年以后,有一位大士菩萨,坐在此树之下,说无上道法。"今天惠能大师来到这里,就是验证其事。第二年,六祖又到曹溪宝林寺,弘扬圣教,大阐宗风,并宣布从此以后传法,只传法印,不传衣钵,以免为了争夺佛的衣钵,发生不必要的纠葛。在惠能门下的得法弟子有四十三人,其中最出名的有南岳怀让禅师与青原行思禅师两位大德高贤。  -----------------------------------------  第四节 五家七派  南岳怀让禅师(公元677--744年),金州安康(今属陕西)人,俗姓杜。从嵩山来曹溪宝林寺参拜惠能禅师。六祖问曰:"那里来"。答曰:"嵩山来"。祖再曰:"凭么物凭么来"?就是说这个东西那里来?答曰:"唤作一物即不中"。祖师进一步问:"还有修证也无?"答曰:"修证即不无,可是染污即不得。"六祖当下就应许说:"只此不染污是十方诸佛之所护念,汝即如是,我也如是"。六祖大师就把正法眼藏付与南岳怀让大师。怀师开悟以后,又到湖南衡阳南岳居住,在那里大阐宗风。又青原行思禅师(公元?--740年)来参礼六祖,恭敬虔诚的问曰:"当何所务不落阶级。"祖开示说:"汝曾作什么来"。就是说汝来这里做什么呢?答曰:"圣谛亦不为。"祖曰:"落何阶级?"就是说,圣谛第一义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汝看究竟落什么阶级呢!答曰:"圣谛尚不为,还有什么阶级"。六祖知道他是佛门法器,又传法印与青原行思。他从六祖会下得法之后,就到吉州青原山般若寺安住精修,弘扬禅宗。这是六祖惠能大师把如来正法眼藏微妙法门付给与南岳怀让、青原行思二位最显著大德高僧的历史。  在六祖惠能禅师把正法眼藏的如来慧命,传付给怀让和青原以后,禅宗的法派就从这二支发展起来,一是从南岳怀让禅师再传与马祖道一禅师(公元709--788年)二是从青原行思禅师再传与石头希迁禅师(公元700--790年)。又从马祖和石头二位大师以后,法水长流,智灯永耀。我们中国佛教的禅宗就分为五家宗派,闻名天下。一是临济宗,二是曹洞宗,三是沩仰宗,四是云门宗,五是法眼宗。这就是初祖菩提达摩大师所预先嘱付的"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偈语的道理。现在把禅宗五家宗派的形成和发展情况分述如下:  第一是马祖传百丈,百丈传黄蘖,黄蘖传临济义玄禅师,师住镇州沱河侧,这是临济宗。  第二是石头传蔼山,蔼山传云岩,云岩传良介禅师,师传瑞州洞山,洞山传本寂禅师,住抚州曹山,这是曹洞宗。  第三是百丈传灵佑禅师,师传潭州伪山,沩山传慧寂禅师,师住袁州仰山,这是沩仰宗。  第四石头传天皇,天皇传龙潭,龙潭传德山,德山传雪峰,雪峰传文偃禅师,师住韶州云门,这是云门宗。  第五是雪峰传玄沙,玄沙传罗汉,罗汉传文益禅师,师住金陵(南京)清凉院,南唐中主李璟谥师为法眼火禅师,这是法眼宗。  五家宗派的主要特点,天隐修祖概括为下面五句话:临济是"怒雷掩耳"。沩仰是"光含秋月。"曹洞是"万派朝宗。"云门是"乾坤坐断。"法眼是"千山独露。"这样看来五家在度生方便,随机接物的风格上,略有不同,而归根到底,同出一源,本无差别,这真是"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圆瑛大师有一首诗。揭示了曹溪门下的禅风。"轰轰烈烈似雷霆,捧喝交驰不暂停,迫得顶门开正眼,相逢原是本来人。"此外临济宗的行棒喝。沩仰宗的示圆相。曹洞宗的传宝镜。云门宗的一字关。法眼宗的明六相等玄妙机锋,这里不再一一枚举,只要我们老老实实蓦直参去,自然会有破颜含笑的一天。  伪仰宗自从仰山禅师开始,只传到第四代。到了宋朝初期这个宗派,就已经不大闻名了。法眼宗,自从永明延寿大师以后,也只再传了二代,无人问津了。最兴盛的可算临济宗。自从临济义玄禅师的最初法脉长沙楚圆大师以后,又分传出二个法系,一是传与南昌黄龙山的慧南大师。一是传与宜春杨岐山的方会大师。这二位大师都是禅门的宗匠,大弘法化,力阐宗风,盛极一时。因此黄龙和杨岐二家又成为二个小宗派。这样连原来的五家宗派,曾有五家七派的说法。特别是临济宗法系的杨岐一派,最为兴盛。所以库房里有"杨岐灯盏明千古"的佳话,流传至今;而临济一宗,真是灯灯续焰,源远流长。到现在中国有许多名山古刹,多属于这个法派。再说云门宗。在宋代初期净慈寺出了一个宗本禅师,此派也是非常旺盛。这个法统高僧大德人才很多,特别在中国北方更加得势。就是传承方面也比较长。到了南宋时期,这个宗才开始逐步地趋于衰微。最后就烟消云散了。曹洞宗这个法系本来是由洞山良介禅师与曹山本寂禅师,他们师徒两位联合创立,所以叫做曹洞宗。可是在南宋时代。才开始兴旺起来,道风远播,盛极一时。它对于法脉传承,是仅次于临济宗。  -----------------------------------------  第五节 学禅举要  禅有如来禅与祖师禅二种不同的阶段。如来禅就是根据佛经所说的禅学道理,即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之后,对金色头陀摩诃迦叶尊者,传授正法眼藏和衣钵时候,所说的法语。祖师禅是达摩初祖,航海东来,到嵩山少林寺九年面壁,不立语言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道理。不论是如来禅,或者祖师禅,都是为了开示悟入众生本具佛之知见,这就是明白宗时是无字教,明白教时是有字宗。怎样学禅?现举要如下:  (一)调五事  调五事,至于修学禅定最初下手用功的方法,根据圆瑛大师所开导的法语,特为介绍一下。参禅用功要以修习止观为起点,到了止观功夫用到深时,就会得到定、慧。止观,必须要并重,不可偏重一边。用功时候,如果止过于观,就会落于昏沉睡觉;若使观过于止,就会偏于掉举散乱。昏沉与掉举二种情境,都是参禅用功人的毛病,一定要特别注意。在正当参禅的时候,要调和均等,如果坐禅的时候,发现昏沉,就要用观照来对治。如果发现掉举,就要用止静来制止。修行止观,第一要寻找一个寂静地方,这样就容易把心收摄起来。第二要调剂身体,一定要端身正坐,要结跏趺坐,单盘坐或双盘坐都可以。坐的时候,要不俯、不仰,不偏于东边,不偏于西边。要把身体挺直起来,头要靠于衣领,眼睛打开三分,以看到自己的鼻尖为限。就像佛像的眼睛一样,慈悲垂视,这样就不容易发生睡眠和散乱。第三就是要把气息调好。将身中的浊气徐徐地呼出来,把外面新鲜空气渐渐吸进去。第四就是要把鼻息调好。将自己鼻中的出入气息调得纯净,调得不太急,也不太慢。把我们的身体和气息呼吸统统都调剂得如如法法。这些都是要修学禅定功夫的助道因缘。助道因缘的条件具备,可以使我们更好来参禅看话头。第五就是要开始调心用功。究竟要怎样调心呢?就是把我们一天到晚,想来想去的第六意识,不令它生起思想分别。不去思想善的境界,也不使它生起恶的境界,也不起攀缘外面色声香味触五尘境界,也不使它去攀缘内心法尘的境界。到这里只是万缘统统放下,一个妄念都不生起,这种境界就叫做止的功夫。  功夫用到身心寂静一念不生,这是很好,可是万万不可徒然空坐,如果只是静坐,而不去用智慧来观照,这正象夜里一片寂静世界,而没有月亮光明的普照,所以一定要从止起观。观字要读去声。决不是用眼睛观看东西的观,这乃用智慧观照的观。要离开心意识提起一句话头,要蓦直地参下去。  (二)参话头与起疑情  在参究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用自己本觉理体,生起一种始觉智慧光明,正所谓灵灵不昧,了了常知,要照着这个话头。什么叫做话头呢?如参"父母未生以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念佛是谁?"等等。随你自己欢喜那一个话头都可以。要提起这一句话头,反复来参究。把心光一直照了这个话头。起疑情"如何是我本来面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念佛是谁呢?"参禅人千万要注意,对话头只许起疑情,不许用分别心来解释,所谓"拟议与思量,白云千万里"。"摇唇与鼓舌,开口落二三。"  参禅的人,更要注意到参禅是用一段心光智慧来参,不是用意识来分别。智慧是没有分别的,意识是有分别的,这是分别与无分别二个根本不同的原则。如果一起了分别心,妄想纷纷,扰乱自心,就不能止了,故参禅一定要用智慧来观照,要看一句话头。看话头,就是用一种方便法门来止息妄心,照明真性。我们能够把这一句话头看得好,就要疑情提得起。疑情提得起,那么妄想心就能够斩得断。用疑情来制伏妄想,就是堵截第六意识,不许它妄动。正如《金刚经》讲的要降伏其心。这个疑情与妄想二者之间,绝对是不能并立,有了疑情,就没有妄想,自然有了妄想,也没有疑情。就好象光明与黑暗不能同时存在的道理一样。  参禅最最重要就是起疑情,在我们用功没有亲见本来面目以前,总是要一直疑下去,"如何是我本来面目?"能够一直疑,当然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这个规律,是有一定道理。对一句话头,一段疑情,要抓得绵绵密密,一点都不能放松,要把平时所用的第六意识妄想心,所谓"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参禅用功的人,要做一个无心道人,行也不知行,坐也不知坐,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一天到晚,二六时中,无不如是。到这里才是功夫相应了,一直参到山穷水尽处,自然会有转过身来的时候。待到疑团打破,见性明心,即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到这里才是知道"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所以十方诸佛,历代祖师,无不从此一门入,超出妙庄严路。《楞严经》说: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皆如来藏妙真如心。总之处处总成华藏界,无一不是毗卢海。参禅之人,还要发大菩提心,要有耐心,万万不能急于求成越快越好,或求什么神通。当心走错路,时时务要突出金刚眼,亲见本来人。  (三)止观双修  止观双修,止观,止字就是寂的道理,观字就是照的道理。我们参禅定要止观双行,寂照并进,这就像飞鸟两个翅膀一样,车的两个轮盘一样。一定要平均齐等,不可偏重一边。参禅绝对不能够用第六意识。因为意识是修禅人的冤家对头,我们要谨记《楞严经》里面几句话。阿难尊者请问佛所修之定,释迦牟尼佛在没有对阿难尊者开示定功以前,就先来一个破除第六意识,不但破除意识恶念的一面,而且连意识性善功德的一面,也要破除。把第六意识妄想心破到片甲不留。这充分证明了第六意识对参禅人来说,是绝对不可用的。因为它是众生的生死根本。更要注意的是第六意识,也有惺惺寂寂的功能,这种惺惺寂寂与寂照工夫相仿佛,即是:"寂寂惺惺是,无记寂寂非,惺惺寂寂是,妄想惺惺非。"参禅用功要回光返照,照彻一心本源。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定慧自然具足。永嘉禅师说:这里悟证与修证的不同,悟证只是明心见性,更需依悟进修;修证就能从体起用,妙用繁兴,不可思议。有的先悟后修,有的先修后悟,有的悟修同时,边修边悟,边悟边修。所以说,"佛本是而须修,惑原空而须断。"现举马祖和怀让禅师的一段故事,来说明此中道理。  (四)磨砖不能成镜  马祖名叫道一(公元709--788年)是四川广汉县人,他的容貌生得非常稀奇古怪。曾在唐和尚处寂大师那里学过禅理,后来到各地参方访道。弘法利生,大多是在江西,所以人称为江西马祖大师。他幼年到罗汉寺出家,后来在渝州圆公律师那里受具足戒。开元时又到湖南南岳山,在一个草庵里安居用功,修习禅定。当时南岳山般若寺的怀让禅师,看到马祖总是关起门来坐禅,闭门不出,不知道他的功夫是否正确。有一天他去敲马祖的门,敲得使人振耳欲聋,于是马祖就出来开门。怀让一见马祖就问:"大师为何天天坐禅?一味枯坐,如果不修止观功夫,那是不能成功的。"修禅决不是一味枯坐。马祖没有体会大师的开示,又关起门来坐禅。怀让大师恐怕马祖坐禅走了错路,所以就想了一个方便办法,引他出来,再进一步开导他。就拿了一块砖头,每天都在马祖草庵门前磨砖,磨来磨去,声音很响。磨了好多天,马祖天天听到磨砖的声音,使他安不下心来,又开了庵门,出来看看什么人在这里磨砖。一看,原来就是前几天来敲门的那个怀让禅师。马祖就问:"禅师!你在这里磨砖,到底为了作什么用场?"怀让回答说:"哈哈!你不知道么,我磨砖是为了做一面镜子啦!"马祖一听感到好笑,就说:"禅师,磨砖怎么可以做镜呢?"怀让说:"对呀!我磨砖不能做镜,那么你在庵里枯坐就能够成佛吗?"马祖一听突然大有启发,如饮甘露醍醐一样,心神愉快,法喜充满。深感开导之恩,就发心亲近南岳禅师。侍奉左右达九年之久,时时受到怀让禅师的薰陶、示导,天天都能听到玄妙奥旨。于是马祖的道德学问,一天一天的增长起来,禅定功夫大有进步。后来得到怀让禅师的印可说:"深得吾心"就将正法眼藏,如来心印,传给马祖道一大师。  (五)即心是佛  即心是佛,马祖自从南岳得法以后,起初曾住建阳佛迹寺。后来又到福州去大弘禅宗,普度众生。因他善于随机化导,方便利生,所以四方学者禅和子们,对马祖非常尊重敬仰。有一次从明州大梅山来了一位名叫法常和尚,参拜马祖,请求开示。法常说:"请问禅师,如何是佛?"马祖说:"即心是佛"。法常一听,就开了大悟。因此就到四明真归地方去隐居,盖了一个茅篷,就在那里精进修行禅定功夫,一心参禅。过了一段时光,马祖知道法常住茅蓬坐禅,不知他对于即心是佛道理,参到什么程度,悟得彻底不彻底。就派了一个禅和子,到大梅山去访问法常,看看他的功夫,究竟到了什么程度,勘验一下。这位禅和子见到法常就问:"禅师,听说你从前在马祖那里,得到什么见地,而来到这里住山参禅?"法常说:"马祖大师对我开导说,即心是佛。受教之下,得到好处,所以来住大梅山,清净精修。"这位禅和子叫了一声哎呀!说:"马祖大师近来说法开示是说非心非佛,不再说即心是佛了。"法常大师叹了一口气,说:"这个老汉子,胡弄天下人,任从他非心非佛,我这里依然还是即心是佛。"禅和子回去以后,就向马祖说上述的情况,马祖听了非常欢喜,认为法常的确突破三关,彻底穷源,脚根点地,悟明心宗,才能够说出这种脚踏实地惊动人天的语言。马祖最后说了一句话:"梅子熟已"就是说他的功夫已经到家了。我师圆公大师,在参禅修定时候曾说:"梧桐叶落始知秋,佛法休抛世法求,消息不须旁处觅,直于落处见根由"。与此中道理,暗通消息。  (六)团团转与吱吱叫  马祖大师未出家前有几位老朋友。听到马祖开了大悟,到处说法,有问必答,皆大欢喜。大家都感到非常稀奇,心中只是半信半疑。有一天这几位老朋友,约定日期去看望马祖,并请开示,可是又想不出问些什么才好。大家就一边走着一边想,东张西望,忽然看到大路旁有一只老黄牛,鼻子上穿了一根绳子,缚在大树上面。这头黄牛,闲极无聊,就盘绕着这棵树,先从左边方向转、转、转,把这根牛绳越转越短,最后把鼻子碰到树上。再回过来又朝着右边方向转、转、转,把绳子再渐渐放松,后来又越转越紧,最后又把鼻子碰到树上。中间有一位农民说,我们就把这件事情去请马祖开示。大家都异口同声说,这太好了。突然间飞来一只秋蝉,脚被丝网扳住,飞不过去。当下就吱吱地拼命狂叫。蜘蛛看到秋蝉飞来缠在丝网,马上就赶来开口要把它吃掉。在这一发千钧生死关头时刻,秋蝉用尽全力,向前猛冲,只听到呼噜一声,就离开丝网向前飞去了。这几位农民都说好极了,我们再把这件事去问马祖。大家走到马祖庙里,看到许多善男信女,都在膜拜后坐下听法。农民们也同样地对马祖大师礼拜坐下,有一位农民代表大家请问马祖说:"请问和尚,如何是团团转?"马祖说:"只因绳子不断"。大家听到这句话都感到奇怪得很,难道马祖也看到了吗?又问:"绳断又如何?"答曰:"逍遥自在去也"。大家都说答得对。当下就改变从前半疑半信的心情。缠着又问:"请问和尚如何是吱吱叫。"马祖说,"只因脚下有丝"。农民们听到这个回答,真有说不出的高兴。再问:"丝断又如何呢?"答曰:"呼噜飞去了"。到这里几位老朋友大家对马祖的回答,心悦诚服,断疑生信,赞叹不已。马祖的老朋友都是就事论事,真是答得好,答得对,一点都不错,所以生大欢喜赞叹。可是马祖大师所回答的,句句都是借事显理,事理双融,依理会心。第一问答是说:我们众生在六道轮回团团转,主要是被业绳子所牵,所以不能解脱。如果发心修行,把善恶绳斩断,自然可以跳出三界,证入涅槃逍遥自在。第二问答是说,我们众生在六道轮回受了三苦八苦,在那里吱、吱的叫苦。这是因为众生心中一念情丝牢牢的缠住无法斩断。如果我们发菩提心,努力修行,放下万缘,看破一切,斩断情丝,断欲学无为,断惑证涅槃,便得大解脱,岂不是就呼噜的飞去了吗?我希望大家,把上面所讲这二个公案,要好好体会体会。在这里下一番苦功,一定要把业的绳子斩断,一定要把心里的情丝扫除,得到真实的受用,也不辜负马祖大师苦口婆心的慈悲开示。  上面所介绍的初祖传法与二祖以及五祖传法与六祖,惠能传法与怀让。南岳付给马祖的法印等许多历史故事,都是禅机公案。表面上看来,只不过几句法语,或随口漫谈,一问一答。可是其中奥义玄机,真是妙不可言,发人省悟。我们能够不于言中撷取,要在言外知归。真所谓"阳春布德,花香漏泄于枝梢;素月流辉,波印透开于潭底。"这一举一动,片言半偈,扬眉瞬目,竖臂擎拳,在在处处,无不是本地风光,和盘托出。最主要的,只是在于我们体会不体会,能不能一肩担荷,直下承当。迷的人头头错过,悟的人左右逢源。我们应该到这里,放下草庵,直入宝所。这样才能够看到诸大祖师的一片慈悲心肠,才知道原来本是太平无象,一无所有。所以希望同参道友们,要记得古人的二句话:"不于其中起分别,是故此处最吉祥"。这究竟是什么?请你参参看吧!能在这里得个消息,那真是恭喜恭喜,不辜负学佛一生,修行一世。  -----------------------------------------  第七章 净土法门在中国的流传  第一节 净土法门所依的经论  净土法门,是佛教最容易使人接受和信仰的一个宗派。它方便易行,所以导致人们欢喜修学、信受奉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真是"是男是女总堪修,若智若愚皆有分"的无上法门。我们按此修去,尽此一生,就一定能达到离苦得乐、了生脱死、横超三界的崇高目的。净土宗的依据是出在净土三经。《观无量寿佛经》、《佛说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在天台五时教法里,属第三时方等部。在佛教看来,一切诸法,都是随着因缘和合而发生发展,这是一条客观存在的规律,净土法门也不能例外。  (一)观无量寿佛经  净土法门的发起因缘,是根据《观无量寿佛经》。汉译《观无量寿经》,在《开光释教录》卷五列有两种译本。即:  一、观无量寿佛经 一卷 刘宋畺良圣合译  二、观无量寿佛经 一卷 刘宋昙摩密多译  本经是释尊在摩羯陀国王舍城的东北方耆闍崛山(别名灵鹫山),于千二百五十人之声闻众和三万二千的菩萨众之前说法之时,以王舍城所发生的宫廷事变为起因而述说的经典。  王舍城太子阿闍世,被提婆的恶言煽动,将其父王频婆娑罗王予以禁闭,他自己作了国王。频婆娑罗的王后韦提希夫人,恐王被饿死,把身上涂了面蜜,在头上宝冠中装入了蒲桃酒,秘密献给了频婆娑罗王。佛弟子大目犍连,每日还到王处说法。阿闍世王盼望其父早日身死,他听说母后韦提希夫人和佛弟子目犍连到关禁处所作之事,深为震怒。他想把自己的母亲韦提希夫人处死。此时有月光、耆婆两位大臣,劝诫阿闍世王说:"古时为夺取王位,弑父之人不少,但尚未闻有杀母之王。如王行此无道,实有污王族,与栴陀罗(四姓以外的屠人)无异,又安得称之为王"。阿闍世不得已,将其母韦提希夫人亦关闭于深宫,韦提希夫人被囚禁之后,悲愁痛苦,他遥望灵鹫山顶礼跪拜,请求释尊救援。释尊慧眼已知韦提希夫人之心,即由耆闍崛山现神通出现于王宫。韦提希参拜释尊后,即告以其子的恶行,使他忧心如焚,请释尊予以开示。  释尊依韦提希夫人之愿,说示十方净土,韦提希夫人深愿往生西方极乐的净土世界,请求观想至净土的方法。佛就为其开示十六种观想的念佛法门。修观想念佛,应当先要清净身口意三业。一心系念谛实,观想西方极乐世界,求生彼国。一定要虔诚恭敬修行三种福业。第一要孝顺和供养父母双亲,要诚心诚意奉事师长。要发慈悲心修十善业。第二要精进受持三皈依法,具足清净戒律,不要毁犯威仪。第三要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要读诵大乘经典。  《观无量寿佛经》的主要内容是十六观。  (1)日观:专心谛观西方落日如悬鼓。  (2)水观:澄心观想西方水结成冰,清净光洁,犹如琉璃。  (3)地观:一心谛观极乐国土琉璃宝地,内外明彻,清净庄严。  (4)树观:一心观想七重行树,众宝合成,枝叶花果八宝交织。  (5)八功德水观:专心谛观八功德水如如意珠流出摩尼水,注入华间。  (6)总观:一心观想极乐国土,众宝所成,亭台楼阁,诸天云集,作天伎乐,常念三宝。  (7)华座观:一心谛观七宝池上,百宝华台,妙真珠网,严饰金刚宝座,随心变现,作大佛事。  以上七观是依报观。  (8)像观:一心观想阿弥陀佛坐宝华台,观音、势至二大菩萨侍立左右,放大光明遍照十方。水鸟树木,皆说妙法。  (9)佛身观:遍观一切相。一心谛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于身相中,遍见十方无量诸佛。  (10)观音观:一心谛观,观音菩萨肉髻圆光,紫金色身,相好庄严,五百化佛、诸大菩萨,变化自在,遍满法界。  (11)势至观:一心谛观大势至菩萨紫金色身,圆光普照,于一毛孔光明之中,遍见十方无量诸佛。菩萨行时,十方世界,大地震动。  (12)普观:一心观想极乐国土,主伴庄严,身坐莲华,常闻妙法,精进行道。  (13)杂想观:一心观想阿弥陀佛,神通自在。于十方国土,随类化现。三圣齐彰,大小无碍,坐宝莲华。  (14)上辈生观:一心谛观上辈往生众生,发三种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一日一夜,莲华开敷,七日之中,即得见佛。  (15)中辈生观:一心谛观、具足威仪,求愿往生。自见其身,坐宝莲台,闻四谛法,得阿罗汉道。闻法藏比丘二十四愿,屈伸臂顷,生极乐国。  (16)下辈生观:一心谛观,罪业深重,诚心忏悔,专心观佛,消除罪障。临命终时,坐大莲华,生极乐国。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闻实相法,发菩提心。  以上九观是正报观。  总之,从第一观到第十六观,都是一心观想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无量庄严的殊胜境界。使韦提希夫人深厌娑婆,愿生极乐。到了观想妙行,功夫成就的时候,随时随地,开眼闭眼都能看到极乐世界胜妙境界,清净庄严。这即是娑婆印坏,净土文成的大事因缘。这部《观无量寿佛经》是净土法门的发起因缘。  韦提希夫人听了释尊的说法,立即开悟,得无生法忍。五百侍女,亦同发菩提心,一齐发愿往生净土,佛为他们往生净土,得见诸佛,得解佛法,现前三昧而予以授记。  王宫说法终了。释尊便回返耆闍崛山。侍者阿难又将此王宫说法的内容对在耆闍崛的人们重为叙说一遍。  因此观经是前后两次的说法:一是释尊在王宫的说法。二是阿难在耆闍崛山的复说。前者叫作王宫会,后者叫作耆闍崛山会。说者虽有不同,而内容则是一样的。本经是由两次所说法要成立,又叫作一经二会。  善导在《观经疏》中论本经的宗要说:"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以一心回向往生净土为体"。由此可知观经是以观佛三昧,念佛三昧二法为宗的经典。定善十三观乃是观佛三味,散善九品乃是念佛三昧。观佛三昧,是依韦提希夫人之请而说的随他意之说。散善的念佛三昧,是为未来世的散心凡夫而说的随自意之说。释尊对阿难尊者并未付嘱观佛三昧,而只付嘱念佛三昧,因此释尊说示本经的目的之一就是念佛。观佛三昧乃是随他意的方便说。  (二)阿弥陀经  阿弥陀经译本有三种,即:  一、佛说阿弥陀经 一卷 姚秦鸠摩罗什译  二、佛说小无量寿经 一卷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  三、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一卷 唐玄奘译  本经是释尊在憍萨罗国舍卫城的南方祇园精舍,与长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大弟子及文殊等大菩萨为首以及诸多佛弟子听众而说的经典。  本经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首先详细地讲出西方极乐世界,依报世界和正报世界种种殊胜,而令众生生起信心,信仰念佛净土法门。在经一开头就说,依报世界的种种庄严。佛告诉舍利弗尊者,在我们这个世界的西方,经过十万亿诸佛国土,那里有一个世界,叫做极乐,那个世界里面,有佛名阿弥陀佛。现在正在说法,普度众生。这个世界的环境,有七重栏、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七宝池、八功德水、四色莲华、七宝楼阁、黄金为地都是七宝做成。风吹罗网,常作天乐,众鸟齐鸣,皆演法音,众生闻是音已,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又说:微风吹动,行树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又说:阿弥陀佛的光明无量能照十方国土。他的寿命也是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他的国土和菩萨、罗汉也是无量无边。经中还说:十方世界念佛众生,一生到那里,个个都是得到三种不退,即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其次,佛特地劝导众生发愿,愿生西方。那里都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讨论佛法。再次,佛对舍利弗说:千万不可以少善根、少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们众生既然听到阿弥陀佛的万德洪名,要念念相续来执持名号。一天或二天乃至七天,要净念相继。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乱,到临命终时,即能够得到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及许多圣众来接引往生极乐世界。最后佛劝告众生,要一心念佛发愿求生西方极乐净土。《阿弥陀经》是劝告持名念佛求生净土的唯一法门。  (三)无量寿经  无量寿经译本有十二种。即:  一、无量寿经 二卷 后汉安世高译 缺  二、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四卷 后汉支娄迦讦译 现存  三、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枟过度人道经 二卷 吴支谦译 现存  四、无量寿经 二卷 曹魏康僧会译 现存  五、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二卷 曹魏 白延译 缺  六、无量寿经 二卷 西晋竺法护译 缺  七、无量寿至真等正觉经 二卷 东晋竺法力译 缺  八、新无量寿经 二卷 东晋觉贤译 缺  九、新无量寿经 二卷 东晋宝云译 缺  十、新无量寿经 二卷 刘宋昙摩密多译 缺  十一、无量寿如来会 二卷 唐菩提流支译 现存  十二、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三卷 赵宋法贤译 现存  本经是述说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净土庄严及往生人的因果之经典,由上下两卷而成,一名双卷经,又名大经。四十八愿如下:  (1)国无恶道愿:"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2)不更恶道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以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  (3)身真金色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4)形色相同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5)宿命智通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  (6)天眼普见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7)天耳普闻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  (8)他心悉知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9)神足无碍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10)不贪计生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11)住定证灭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12)光明无量愿:"设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13)寿命无量愿:"设我得佛,寿命有能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  (14)声闻无数愿:"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知其数者,不取正觉。"  (15)随愿修短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命,无能限量,除其本愿修短自在。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16)不闻恶名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乃至闻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觉。"  (17)诸佛称叹愿:"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18)十念必生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5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