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重的面子荒诞后果之一,乃是鲁迅笔下的阿Q精神,阿Q是面子荒诞性的集中凸显。鲁迅让同胞们意识阿Q精神的存在,强行扒开人们的眼睛生生瞧一瞧。他像一位专治不治之症的医生,高举柳叶刀,一刀下去开膛破肚,将“病灶”指给大家细看,希望人们警醒啊警醒。唯一遗憾的是,没能力切掉病灶。大半个世纪过去,阿Q精神渐渐变成恶性肿瘤,一种江湖文化病和游民习性癌。中国人每每前脚嘲笑别人阿Q,后面自己也跟着阿Q,明知故犯,甚至干脆以阿Q自嘲。明知不对,也改不了,因为不知道错在哪里。 面子制度是阿Q的制度依托,制度不变革,行为不可能彻底改变。擅自改变者将会受罚,“出头椽子先烂”,其损失比墨守陈规更大。鲁迅对阿Q“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然其一哀一怒之后,不明背后为何仍然不争。制度分析理论告诉我们:不争,其并非弱智,也非固执,还是因为面子制度的管束。人不能改变惯例制度,自然不会改正行为错误。此处错误并非源自个人,而是文化制度,背后有很深的群体结构基础,非一人能改。若想让集体一起改,又面临“囚徒困境”:谁先改,谁倒霉。 鲁迅的面子故事 鲁迅《且介亭杂文》有一篇《说“面子”》很透彻,很有外科医师执柳叶刀架势,摘录如下: 相传前清时候,洋人到总理衙门去要求利益,一通威吓,吓得大官们满口答应,但临走时,却被从边门送出去。不给他走正门,就是他没面子;他既然没有了面子,自然就是中国有面子,也就是占了上风。 只几十个字,中国面子之尴尬跃然纸上。 先仔细琢磨其心理。银子(赔款),人所共求之,既然洋人要了,只能无奈给他们;边门,奴才进出的通道(至少自己理解如此),洋人被哄得钻过去了,嘿嘿,等于是暗中给他下了“扣”。一顿偷笑后,等于赢了一回。这样一想,洋人便吃亏了,我就得了便宜。什么便宜?就是“面子”占上风。我在银子上亏了,至少面子上赢了,还没亏得精光。 这条逻辑显示,面子属于中国人生活的主要目的,肯定比金钱重要,因为银子可给人,面子不可给人。迫不得已之时,银子给你,但面子打死我也得留着。 但面子很虚幻,不可当饭吃,也不似宗教可以安身立命。面子是一种惯例制度,是礼教文化发展三千年生成的游戏规则。规则就是默认的契约。譬如,下围棋点目数,又譬如,踢足球几脚传球可以射门,外行们觉得虚幻。然而这就是一种游戏前由群体联盟拟定的章程,它根据盘面目数或者皮球进球数判定游戏胜负。胜负之后,各有奖赏。游戏不重要,胜负背后的东西——荣誉和奖金重要。而决定荣誉和奖金份额,恰恰是胜负。 借这个类比可知,面子乃是人生胜负分水岭,落在左边和右边大不一样。有面子即有所得,没面子即有所失。有得,有人捧你;有失,有人损你。这是我们的游戏规则,三千年依附礼教边缘而生。捞到面子总有好处,好处有实有虚。即便虚,哪怕虚得没一文钱,总落得别人羡慕,比没面子好。鲁迅笔下那位总理衙门官员,虽不得已签下卖国条约,但人家对同僚也有说辞:“我让洋人走边门,你们有这本事吗?”回头说不定皇上赏黄马褂一件。 面子的分水岭是如此鲜明,有面子就有尊严、有荣耀、有自信、有资信、有人缘、有艳羡、有追随者,有嫉妒者……这么多好事占尽了,大家何乐不为?相比较下,偶尔阿Q一下的尴尬算得了什么?人们不知道面子背后的利益如何兑现,只知道有比无好,正比负好。如此乐此不疲的游戏,越玩越火,越追越虚,变成虚假和虚妄。正数追成零,零追成负数。于是,鲁迅的阿Q诞生了。 三千年之悠远,几乎贯穿人类文明史。中国文化之所以消极面多,乃因为历史太悠久,仍然拖着沉重的身躯走到今天。走不到今天,便无所谓缺点,只剩下博物馆里的感怀。走到今天,自然毛病多多。一只青苹果,总是油光润泽,完美无缺;但是,一只熟透了的红苹果,便难免有烂点。中国是一只熟苹果,古代世界四大文明仅存的硕果,岂能不熟透?凡生命,必有生、长、熟、老之周期,文明也不例外。日久必衰,衰不可怕,端看如何更新。而更新,始于反思。 明恩溥的面子故事 明恩溥是一百年前的一位美国传教士,在中国居住了半辈子,是地道的中国通。明恩溥说面子的文字,见于《中国人的特性》一书,该书展现了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其中谈面子的篇幅虽不大,可取之处却不少。而且,尽显百年前原汁原味的老事儿、老情状。 此处摘几段叙事,只可谓古意盎然,又发人深省,比之“私塾先生吃白薯”的笑话高明得多。 一位地方长官犯法,被朝廷处以极刑,在杀头以前,还念念不忘他的面子,请求穿着官服就刑,以保全他的面子; 一位放债人收不到债,虽然明知钱讨不回来,还是要装腔作势到借债人那里大吵大闹,严厉恐吓,回来向自己周围人绘声绘色地形容一番,以表明自己并非不懂得如何讨债; 一个仆人不小心丢失了主人贵重的银勺子,他明白不仅要赔偿,而且还会被解雇。若那样,就大丢脸面。所以,他选择先发制人,先炒主人的鱿鱼,并且当着大家故作大度地说,算我倒霉,这个月工资我不要了。其实,是拿工资抵那个银勺子的钱。 作为一位外来的旁观者,明恩溥一针见血评论道:“中国人的问题永远不是事实的问题,而是形式问题。”何以见得?他以“和事佬”加以诠释: 甲乙二人吵架,和事佬通常并不理会事实真相,只根据双方面子的大小,撮合一个方案,使争吵双方都能保住面子,达成均势。就好像欧洲政治家处理国际纠纷时,奉行的势力均衡原则。 明恩溥的面子故事看来更显生动,如果没有这种旁观式的记载,也许至百年后今天,原生态面子早已绝迹,人们看到的只是面子在现代语境中的遗迹。细忖四个故事:第一个说性命不要紧,第二件说债权不要紧,第三件说丢职业不要紧,第四件说事实真相不要紧;四件事情都可不要,唯独不可丢面子。说明面子胜于一切。换句话说,它就是人生最终目的,即绝不可剥夺,神圣不可侵犯;你若犯我面子,我跟你拼命。 归纳鲁迅和明恩溥的故事,至少明白一个面子观点:面子是中国人不可剥夺的生活目的。不论中国人有无其他目的,但面子肯定是目的之一。俗语说:“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面子肯定比生命本身更重要,宁可丢性命也不可丢面子。 古今面子对照看 一个世纪后,面子又有新发展。在保留人生目的的同时,面子在现代社会蜕变为交易手段,变成资本载体和交换媒介,譬如“捧场”、“卖面子”或“留面子”。 面子被手段化以后,便生出赤裸裸的功利主义价值观,与古典尊严价值观背道而驰,进而变成欺诈和蒙骗的手段。譬如,一个人贷款买豪华轿车,驶来和你谈一笔大生意,这是当代十分常见的情形。借助面子,生意容易谈成,但是背后的风险却增加了,极易演化成坑蒙拐骗。 当代面子则更可笑,譬如街头“乳头红晕”和“处女膜再造”广告。妓女们和“二奶”隔三差五再造“乳头红晕”和“处女膜”,损一回造一回,嫖客们便兴致勃勃地享受“开苞”,在嫖友面前自诩“只玩开苞”,感觉十分有面子。背地里,妓女、老鸨们一边点票子一边偷笑。这类现象,在面子目的之外,滋生出面子手段,比之传统社会的面子增加了复杂性。读者留意,手段性是江湖面子的显著特征,是区别于世界性面子和传统中国面子的标识,譬如“捧场”、“给面子”、“轧台型”、“拉场子”、“踢场子”都是手段性面子。为透析面子,先将它分成手段和目的两型,目的型便是传统的面子,甚至是世界型面子。它是现代面子的前身,所以要先分开谈。 明恩溥说的那位仆人的传统面子,几乎一直延续至今,在城市打工仔群体中仍很常见。但凡确认自己将被解雇,某些人会先炒老板鱿鱼,在老乡或者打工圈子保全自己的面子。看起来,好像不是老板嫌自己不好,倒像是自己嫌老板不好,虽丢饭碗却不丢面子。如果既丢饭碗又丢面子,那就麻烦了,传出去名声不好,下一碗饭不好找。 另外,还可以信手拈来一些与古代面子相似的例子。 故事一,搞赠票比买票有面子: 2001年某老牌足球甲A劲旅因为经济压力面临危机,原因是球票卖不动。在该城,大家沾亲带故都是朋友,每逢比赛球迷们千方百计托人蹭票。例如有一位教练,他的朋友平素有恩于他,所以每场比赛必让教练弄票,赛毕再请教练和另几位球友暴撮一顿,花的钱比球票还多。这位朋友图什么呢?教练说,就图每次给他送票时的那种有面子的感觉——“瞧!咱哥们给咱送票来啦”。这叫有面子。球迷面子有了,经济上也没有占便宜,请酒的花销可能比球票更多,肥水流了餐馆、饭店,倒误了足球俱乐部的收入。球队作为主角反倒亏了,该得的收入没得到。 故事二,被人冤枉丢了面子: 据央视《今日说法》2000年4月8日、9日两期连续报道,在中国最现代化的大都市上海,一位体面人家的孩子放学时摸了一下路边的自行车,被保安员当作小偷扣留下来盘问,并做了口供笔录。事后,极爱面子的父亲从外地出差回来,一听说此事,勃然大怒,斥责孩子母亲没管好孩子,惹出了丑事,让全家没面子。万万没想到,悲愤之下,母子二人羞愧难当,第二天双双自杀了。 明恩溥的警句:“中国人的问题永远不是事实问题,而是面子问题”,便是中国人讲面子的实质。中国人讲面子仿似一种“洁癖”,不以事实为依据,而以表象为依归。不论多么干净的自尊心,一旦遭损就变肮脏了,而不管它是否真正干净,反映了面子与事实的分裂。 80多年前,鲁迅以小说《阿Q正传》鞭笞“精神胜利法”,国人一片叫好,一片溢美,并人人自省。新中国建立后,更被编入学校教材,阿Q精神和“精神胜利法”臭名昭著,尽人皆知。但是,半个世纪以来,日常百姓生活的阿Q精神有增无减。老阿Q们一批又一批故去,新阿Q们一批又一批诞生,连吸奶嘴上大学的新人类都不乏大量阿Q。不论文人和百姓如何耻笑阿Q,阿Q总是不断地冒出来。甚至连文人圈子自己都不乏大量阿Q,一面骂一面做阿Q,颇有“贼喊捉贼”的意味。如此一来,阿Q便生成一个怪圈,你骂归骂,嘲讽归嘲讽,我逍遥得很。 原因不复杂,这个社会具有批量生产阿Q的土壤。归根结底,追求“精神上”即面子的胜利,是中国传统社会尤其江湖社会的惯例制度,几乎积习难返。社会生活的基石不是理性,而是教条主义的礼数,而礼数的基本单元是名分。人的一生,生于名分,死于名分。面子,是对优势名分的追求。如此一半,礼教为树根,面子为枝叶,阿Q为叶梢。治理阿Q,等于给树梢剪枝,结果可想而知。阿Q精神不啻中国文化森林里的一株小苗,而面子制度则是一片广袤的森林。文人骂得舒服,骂得安逸,但只要基于名分的个人角色体制不变,中国的面子将始终不变。阿Q精神包含的深层性格,与其他传统国民性乃至文化制度元素交织一处,这些制度元素植根于集体无意识之中,盘根错节。若单铲除一枝,其必故态复萌,不消多久又新叶繁茂。此乃“骂不死的阿Q”之缘故。 阿Q精神怕什么?怕制度革命。 制度未变,人生置身的社会结构就不变——阿Q精神、面子、关系、人情和“混”世态度……这一条藤上的瓜瓜儿都不变。此一切,皆因惯例制度使然。解读阿Q,必先解读面子制度。 面子要素浅说 尊严 对中国人来说,面子的第一要素当然是尊严,这是面子语义的源头。 尊严属现代语义,而面子属传统语义,假若忽略历史语境差异,可以说尊严是面子的现代同义词。尽管二者并非完全同义,但大多情况下可以互换调用。此处枚举几例:“没面子”等于没尊严,“丢面子”等于丢尊严,“有面子”就是有尊严,“保全面子”也就是保住尊严……后面要说,也有不少例外。 自然,尊严是现代名词,古汉语不常用此名词。古语但凡涉及尊严语义,便可说“面子”;稍严肃一些,也可说“脸面”、“颜面”。“脸面”和“颜面”,主要用于明代前;明代后,“面子”用得越来越多,这与民间社会江湖化背景有一定关系。但是,这种互译性肯定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有条件限制。 尊严比面子内涵大。一切人类皆有尊严,面子只是尊严的一种具体民族文化,是尊严作为普遍人性在中国礼教中的投射。古人,尤其拥有话语权的统治者和教化者,通过礼教以及延伸的礼俗,规定尊严的价值判断方式,并且以礼教特有的脸谱方式对个人行为进行表象化,浓缩为“面”的符号。准确地说,“面”不是脸庞,而是文化赋予的面具和角色。用儒家的话说即是名分,名分是儒家设计的一种关于角色和身份的先验概念,用以建构儒家社会组织。“面”导入一种礼教的通俗贯彻方式,简单易行,便于民间群体推广。凡符合礼俗标准就有“面”,凡不符合则没有“面”。 所谓礼俗,是礼教制度在乡土环境的习俗化,相当于法学中的习惯法和先例法,也相当于制度经济学中的惯例制度,是儒教诉求与百姓生活博弈的均衡态。比“面”更口语化的词儿,就是“面子”。村里子弟金榜题名,全村人都说很有“面子”,因为“学而优则仕”符合主流价值标准。凡符合主流价值便有面子,可见“面子”是抽象价值体系与具象行为之间的“孵化器”。 潜移默化地沉积在百姓之间的礼俗制度,即所谓风俗化的儒教,是“面子”文化诞生的制度背景。这一点,正好是“尊严”演化成“面子”的逻辑条件。讲面子,就是礼教或礼俗制度的尊严观。尊严价值一旦进入礼教,或进入作为礼教遗迹的江湖,便是面子。而面子的价值,一旦走出礼教,进入现代话语,便是尊严。 礼教本自西周诞生以来,即具脸谱化和程式化特征。一部儒家经典《仪礼》似如一部剧本,许多章节就同戏词无二至。譬如《仪礼•内则》规定,孝子清晨向双亲问安,台词、服饰、装束、饰佩、动作样样俱全,一概依照脚本,不得丝毫僭越。中国的尊严观不可避免染上面谱色彩,爱面子变成做戏。所以,反过来说,尊严一旦脸谱化,便成面子。 尊严价值是一种普遍的人性,具有跨文化价值。不光中国人讲尊严,世界所有民族都讲尊严,凡人类必讲尊严,不过其具体形态依赖各民族的制度背景和文化观念。感性的、能实践的民族性尊严观,最终被整合成不同的模样,在中国人、玛雅人、印度人、西欧人……身上各有体现。同样讲尊严,讲得却不同。 中国人讲尊严,首先是面子。做人越传统,就越讲面子。 做秀 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有尊严多半很有面子,这很好理解。 但是,并非尊严越多则面子越多,“有面子”不与“有尊严”呈正比。最有尊严,不一定最有面子;最有面子,不一定最有尊严。譬如,某文人不愿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当然不会飞黄腾达,于是在众人眼里没什么“面子”;但反过来,做人却很有尊严。因为不仰人鼻息,活得自由自在。有一则德国的故事说,歌德与贝多芬一同在花园散步,恰逢公爵路过,歌德立刻停下,伫立路边——脱帽弯腰、鞠躬;而贝多芬却不屑一顾,顾自继续谈笑风生,成鲜明对照。这个故事,若置于中国语境来诠释,便是:歌德有面子而无尊严,贝多芬面子小而尊严大。后来,这个故事还有一个西方化、令中国人意外的结尾:当贝多芬旁若无人时,公爵居然退向路边伫立,向贝多芬脱帽致敬。这也许令中国读者不免吃惊,其实这是西方人借故宣扬人格独立的精神。《艾子》说:鬼,专欺负怕鬼的;同样的道理,奴隶主奴役甘愿做奴隶的。中国古代有不少贝多芬式的人物。譬如,道家宗师庄子,一世不愿为官,自甘清贫,浪迹江湖。在庄子眼里,自由就是逍遥,做官就是奴役。然而,社会主流与之不同,捐官买官晋爵,对下耀武扬威,自忖“很有面子”;对上却低三下四,人看“面子全无”。此时,讲尊严是一种奢望。此处是面子来尊严去,二者分离的。古代所谓“官痞”、“衙棍”,即有面子无尊严之人。 再说,百姓当中也有家境贫寒者,执意套取“份子”大张旗鼓地办喜事,学着富人讲排场。一番心机下,终于得以大操大办,面子固然有了,别人不定真看你高一筹。毕竟排场是别人给的,龙虾鲍鱼是大家凑钱买的,彩电冰箱是某人送的……不是你有本事。就算有面子,也是表面的,与自己的尊严无关。甚至是对尊严的揶揄。 面子这东西总是以一种假冒的“尊严”陶醉自己,自己跟自己做秀,明知道一切是假的,但是却很满足。这种“掩耳盗铃”的症状,经常导致面子与尊严决裂。死要面子,放弃尊严。那些极端爱面子者不免带“白日梦”症状,游离于精神分裂患者和常人之间。 观中国人日常生活,特别是那些高度江湖化的日常生活。譬如,应酬、做人情、走过场和逢场作戏,假面子多于真面子。即便真面子,通常也掺和些许水分,变作几分真几分假。中国人但凡说面子,无形之中都有水分。而不掺水分的人,是现实生活中为数不多的“实在人”、“老实人”。 《红楼梦》有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中国文化有特点,它不透明,就像伦敦雾。雾里行走,须有导盲系统,做人须有拨云见日的功夫。譬如面子这东西,假戏真做,飘如浮云,真假莫辨。读者不妨自忖每次面临“面子”的语境,是否能做到“世事洞明”,是否每说“面子”都体悟到自己和他人各有“里子”内藏。“面子”的复杂,就是一直与“里子”纠缠不清。 “里子”即利益,银子、欲望、权力、地位。面子在外,里子在内。面子可说得天花乱坠,而里子说不得,戳破就不好了。面子与里子相对存在,面子在嘴边,里子在心底。所谓拨云见日,就是拨开面子看里子,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当中包含双重诉求:面子最大化和里子最大化,又涉及双方的均衡。一旦涉及面子,潜意识要谨慎自省:这只是面子不是里子,千万别上当啊!于是,就有了逢场作戏,大家相互恭维,虚的面子到处送,实的里子到处抢。 “透过面子抓里子”,是中国人做人成熟的标志之一。 做中国人,不管其他方面多么成熟,如果这关过不去,肯定就不成熟,显得傻乎乎的,稚气未脱,听不懂别人逢场作戏的潜台词。不懂套话背后的双关语,不懂暗含的指令或威胁,不懂装疯卖傻,跟在别人后面傻笑。一晚上别人谈些什么,一字儿未听懂。面子上的逢场作戏,几乎相当于黑话,正话反说,反话正说,明打暗帮忙,明捧暗贬,直至搅得天昏地暗。中国人若把面子当真,肯定遭人家嘲笑,昏头昏脑,幼稚可笑,被人骂作“白痴”、“十三点”、“木瓜”、“笨蛋”、缺心眼儿……与此截然相反,成熟的心智是跟着你们玩儿,俗语说:“茶壶煮饺子,心里有数”。场面如何玩法,空话怎么分辨,背地里怎么回事,一清二楚。透过面子抓里子,正是混世江湖之道。 这就是面子的表面性、做秀性,它瞄准下面的“里子”,做大面子,为里子服务。 自我形象 在中国,“做面子”是树立自身形象的一种手段。譬如,青年人结婚时租借豪华轿车作排场,豪华轿车不属于自己,婚礼借来风光一下。它让结婚者暂时忘却了自己的真实角色和地位,在梦乡中进入向往的境界。此时,结婚者努力以豪华形象示人,俨然处在向往的那种富有状态,因而“很有面子”。时下流行的豪华婚仪,但凡以“一辈子只一次”名义满足新人的虚荣心。在这种语境下,面子即个人形象,个人形象即面子,二者同义。新人类们所谓“展现个人形象”,是古人“有面子”说辞的现代版。在受过一些现代教育的年轻人看来,说“面子”既传统又老土。 另一种例子,初出茅庐的商人与新客户谈判,有些人会借一部豪华轿车赴约,希望新客户认为自己很有实力,以使谈判天平倾向自己。反之亦然,经同一文化熏陶的新客户也可能如法炮制,也借豪华轿车赴约。于是,二人演一出假凤虚凰“二人转”,直落得双方头次见面便云里雾里。江湖商人比普通人更狠之处,是他愿赌服输的性格,宁愿承受虚假交易的风险和竹篮打水的亏本,也要冒险争主动占先机,以求暴利。虚增个人形象,并非预谋诈骗。只有少数人真正从事诈骗,对多数好大喜功者来说,做面子只是一种默认的文化游戏,即“演戏”,也称逢场作戏。“演戏”是面子体制的派生物,当然也是礼教的派生物,它极力演出那种自己向往、以为别人也向往的样子,那种风度和气质,那种派头和实力,其逼真的程度,连自己都信以为真,不由得他人不信。至于对手,信不信则由己,这种逢场作戏的游戏,中国人习以为常。 两人演对手戏,如此假凤虚凰,巫山云雨中还能从事商业合作,便是对游戏参与者的智慧考验。所以,成熟的中国人一般显得很聪明,比外国人聪明,尤其比发达国家的老百姓聪明。令人惊奇的是,去欧洲旅行的友人一概认为欧洲人很笨,中国人比较聪明,当然限于普通人,不说哲学家和科学家。但是,所有的友人都不明白,笨欧洲何以比聪明中国富裕,人均GDP高20~30倍。聪明人折腾半天,比笨人贫穷,这在逻辑上不好理解。普通中国人之所以显得聪明,是因为社会文化和制度语境比欧洲复杂,要应付的压力多,其中之一便是面子语境。复杂语境孕育了一批小聪明,毫无意义穷讲究。越穷越讲究,规矩则越多。 不少男人随身揣两包烟,好烟请客,坏烟自用。形象固然“好”,但是消耗了面子制度的支付成本,使人不堪重负。“文革”期间,成年男子流行穿一种衬衣领子,只有领子没有衣袖,原因是省布料省钱。因为多数人很穷,喜爱干净衬衣的样子,买不起大量衬衣。自从发明了“衣领子”,就可以给人“天天换衬衣”的印象。 什么是自我形象?乔治•米德互动论心理学认为,自己的主观评价和群体对自己的评价,经过互动交流被整合成一个感性意象,就是自己的形象。从根本上说,自我形象关注别人对他的评价,也关注自我评价,是两种评价互动融会的产物。在江湖文化中,面子的属性之一就是这样一种自我形象。江湖人的形象就是面子。 命根子 爱面子与不爱面子的差别,在于是否把面子当生活目的。对爱面子的人,面子就是生活最终目的,不容挫伤、侵犯,更不许剥夺。所谓:“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生命的价值就在一张脸。脸不能弄脏,谁弄脏我的脸,我跟谁拼命。背后反映的是世俗人生的价值观,主要是江湖世界和家族社会的价值观。当然,中国也有许多不太爱面子的人,他们遇上爱面子的人,若有事相求,则只好逢场作戏,曲意逢迎。假装自己也爱面子,迎合对方,捧对方,让对方欢心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说面子是生活目的,当然只限于爱面子的人,尤以江湖人为重。过去,家族主义者是爱面子的主角,不过当今,家族主义时代已然过去,面子文化的主要继承人是江湖。面子是江湖的生命价值,是混江湖的主要目标之一。让江湖人丢面子是一种禁忌,面子丢大了不亚于挖祖坟,他追到阴曹地府也跟你没完。 “命根子”的含义,相当于现代逻辑的终极目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意思?逻辑上,目的和手段是一对相对概念,可以相互转化。一个目的,在另一条件下可能变成另一个手段。譬如,就业的目的是挣钱,而挣钱的目的是生活,生存是就业的最终目的,这组成一个目的手段链。以此可以类推,存在一长条逻辑链,直至一个目的,它的背后没有任何其他目的,即这个目的不需要其他理由来解释,它自身就是最终和唯一的理由,那么它就是最终目的。譬如生存就是终极目的,不需要解释,是人生的公理。类似说,爱面子就无法用任何原因解释,假如我们问爱面子的人:“你为什么爱面子?”多半回答不出。即便他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也很难回答,爱面子就是爱面子呗,还问为什么?对他来说,背后没有别的原因。我就是面子,面子就是我,二位一体。 若理性解读,何以面子是爱面子者的终极目的呢?答案是,它是尊严的载体,是儒教制度下的尊严价值形态。而尊严于人性之重要,不需要解释原因。依照亚伯拉罕•马斯洛说法,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面子既附着于尊严,所以爱面子也没有原因,是基本需要的体现。 所谓终极价值等同于生命价值的观点,有一个显著特征,如果受到伤害,将不惜一切抗争。如无力抗争,可能选择死亡。严重的丢面子,可能导致自杀。“文革”期间,作家老舍、傅雷,钢琴家顾圣婴皆遭到侮辱性批斗——“阴阳头”、殴打、“喷气式”、戴高帽……种种野蛮残忍羞辱之后,他们自杀了。这个事实,不同人有不同解读。从传统语境去解读,就是彻底伤了面子。羞辱摧毁了他们的人生价值,消解了生存的意义。三位艺术家自杀,折射了面子中包含的尊严的毁灭。面子与尊严,密不可分,故而当作命根子。 这一类例子可分出几种层次,显出微妙不同之处,凸显面子文化的形式主义精髓。 更有甚者,有些例子表现出面子与尊严分离,不因尊严毁灭而自杀,却因面子被毁灭而自杀,显示面子的价值高于尊严。面子比尊严重要,因为它是个人在传统社会和江湖社会中主要的角色形式,面子是群体角色的准入证,个人必须依靠角色跻身群体,有些人损尊严倒无所谓,损面子却翻脸了。因为你动了他的“奶酪”,危害了他的生存。譬如,儿子被保安员错怪偷车,母亲遭父亲责骂,母子双双自杀的例子,显示面子与尊严的微妙差别:面子看重名义,尊严看重实质。若站在理性主义角度说,没有事实证据而遭人诬陷,个人应该奋力抗争,讨回公道。但在传统面子制度上,面子是一张漂亮窗户纸,薄如蝉翼,伤害就是捅破了,即使被冤枉的也不可挽回,唯一死了之。这里面反映了一种“贞节”式的人生观,是一种主观的“洁癖”心态。不论一个人面子在逢场作戏场合何等风光,他的面子防线仍很脆弱,一旦被指责不管是事实还是冤枉,都是被玷污了。面子是生命最后的防线,是做人的底线。面子都没有了,还活什么? 中国人的婚前性关系是尊严与面子分离另一个典型例子。婚前或婚外性行为,在传统文化中以“奸”字定义。但是它的惩罚程序,并非发生在性行为之时,而是败露之日。换言之,不论有多大恶果,皆非出于自律,而是他律。自律和他律的机制差异,便将尊严与面子分离,因为尊严的核心是自尊,面子的核心是他律。 “文革”时,有位女学生跟人相好怀了孕,后来大腹隆起终被发现,羞愧难当,服敌敌畏自杀了。若以面子观点琢磨这件事,可以悟出中国人有关“面子”的微妙信息。婚前性行为本身并不让她感觉“没面子”,也就是说,在良心上没任何问题。恰恰怀孕被人发现后,就觉得丢脸了,死活要自杀。这个差异反映了“面子”的舆论依赖,而无关事实本身,也和自我评价无关。如果不怀孕,或者怀孕后偷偷堕胎,没人知道,那么婚前性行为就不关乎面子,就不可能导致自杀。所以,不是婚前性行为杀死了她,而是面子杀死了她。而面子背后,是别人的口水杀死了她。 “面子”还有“脸”,都属周围人群给予的评价或舆论。“脸”,就是熟人群体授予她的角色身份,是她一生获得别人尊重的源泉。源头断了,只得一死。 资信 以上四点都说面子可做人生目的,现在再说近代面子的新蜕变,新面子也可以做手段。两人之间做面子游戏,相互哄抬、追捧、炒作以达到其他目的,这是在晚清民国以后的新机制,而现今十分流行,几乎超过“命根子”的原生态。 有个普通故事展示了面子工具化的特点,是作者考察的一个案例。 20世纪80年代中期,广州近郊有一家农场尚未通自来水,其近邻啤酒厂有自来水大管。因为是邻居,老场长穿一身劳动服,骑着自家破自行车越过2公里菜地就往啤酒厂求情去了,声称要找厂长。不想,没进大门就被门卫拦住,上下打量盘问一番,经过折腾终于来到厂办公室,还是被厂办主任婉拒。 场长郁闷几日,遇到一位“师爷”支锦囊妙计。“师爷”道:谈不谈得成是另外一回事,能不能谈是一回事,奥妙是面子。骑自行车进人家大厂,不仅自己没面子,也不给别人面子,大家没面子自然没生意。场长茅塞顿开,专程绕道市区,买了一身名贵西服,租了一辆豪华轿车,径直驶进啤酒厂。这一回,面子文化产生有趣的结果,居然连门卫也不阻拦,“啪”地一声敬礼。得意之间来到办公楼,厂领导热情相迎,谈判尚未开,厂长就笑嘻嘻地“大家邻居,好说好说”,实际上等于应承了。 这个故事说明,做面子可以代替谈判,或者中国的谈判遇有障碍,须以面子开道。有面子,什么事情都好商量。 这个案例具有相当的普遍意义,每日在中国各地上演不同版本。在商界,面子相当于一种商业资信,显示身份尊贵和实力雄厚。譬如借款10万元,有面子的人连借条都可以不打,没面子的人想借都借不来。即便借,也要办繁琐手续。至于面子资信大小,取决于个人面子大小。商界是中国面子文化发源地之一。明清以来,在“重农抑商”制度中发育起来的商界,命中注定地带有浓厚的江湖气息,除了交易平等、透明规范、公开这些世界性商业共同元素外,其独有的江湖面子、人情、关系、人缘要素尤显重要,并且成为商业成功的必要条件,构成商业惯例的一部分。不给面子肯定谈不了生意。故而,面子居于个人资信之核心地位,不仅可抵做商业资信,而且效用大于商业资信。在生意场上,老板在银行记录里有几个“A”,都不顶“有面子”三字好办事。一旦圈子中普遍认为你有面子,那就等于拥有身份、实力、地位和排场,不论从文化务虚,还是从功利主义务实,都产生攀附、追随、结交者络绎不绝,人气绝对兴旺。所以从现代商业角度说,在江湖惯例制度支配下,面子可以代用资信,具有资信的同等功效。 面子越大,优惠越大,省却了办事的繁文缛节。在商业银行,办抵押手续可能耗费数周,而在私人老板之间,凭一个电话就可以划账。多大的面子,允许划多大的账。假若涉及公务,公事私办,则可先划账后办手续。一切都很安全,因为面子担保。 以面子作交换,可换得不同结果,常见有以下类型: 以面换面:甲给乙面子,乙也给甲面子。譬如甲到有关部门去办事,点头哈腰给乙递根烟,算给乙面子;乙不刁难甲,笑哈哈给办了,这叫顺水人情,还了甲给的面子。小镇子上,半生不熟的人群最易发生这类事件,不定日后酒桌上友人介绍相遇,还有说头。况且,这也是广结善缘的策略。 以面换情:甲给乙面子,乙还甲人情。比方说,乙孩子做满月,甲奉上红包大礼,给乙做足面子。于是乙欠下甲人情,下回甲有难事,乙尽心帮忙。这是面子换人情。 以面换利:甲给乙面子,乙高兴之余给甲实惠。上面农场兴办自来水工程,就是以面子换实惠,这是面子工具性的常见形态。面子具有浮夸虚增个人资信的作用,使别人乐于与你做买卖。从这种意义上说,面子既是资信,也蕴含泡沫成分。 以面生权:面子大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支配别人,演变成社会权力。一位当红明星,被一个贫困县请去做副县长,为的就是借明星效应提高知名度。面子与权力之间,转换很容易。日常生活中,鉴于江湖化的惯例规则,面子在人际关系中具有权力支配性,有面子等于能支配人。结婚交份子钱被称“红色罚款单”,就是受规则支配的表现。熟人向你下喜帖,结婚摊派“份子钱”,你敢拒绝?俗话称“碍于情面”,这“碍于”便是服从。面子导致服从,服从的是权力,不是政治权力,而是世俗社会的权力。面子大的人,可以支配他人,此乃江湖权力机制。 做人情 在一定情境下,“给面子”相当于“卖人情”,即甲给乙一次面子,相当于乙欠甲一次人情。譬如黑老大欲捧红女歌星,朋友们到歌厅里捧场,等于给黑老大面子。当面子语境转换成人情语境时,“给面子”即等同于“给人情”;给了人情,对方便欠下人情。于是,给人情随即变得很有面子。人情和面子之间可行灵活转换,面子一旦变作人情,便可参与人情债务的折算,进入更广阔的人情流通领域。这一部分的面子便与人情相通,譬如俗语“卖面子”和“卖人情”含义大致相同,只是视角和语境不同。 进入人情制度,面子便可当作一种软交换媒介,活跃于“给面子”和“卖面子”的特定情景。无论“给面子”或“卖面子”,按照规矩都要偿还。一给一还,便形成一个对等交换。正如人情一般,面子充当了一种交换的媒介,类似于货币,面子的给和被给,相当于一次支出和一次收入,类似会计账面上一“借”一“贷”。 面子之能成利益交换媒介,盖因面子能向人情转化。转化后,面子给还问题就变成人情计算问题,计算问题又变成“债务”问题(人情债),而债务问题最终可以金钱来解决。所以,面子、人情、金钱、债务等四项元素形成一条利益兑换链,实现了江湖化社会的社会经济合作。在近代中国江湖化社会平台上,可用于社会交换的媒介系统是一个综合体系,其间含有金钱、物资、关系、人情和面子等五种载体。这五种载体各有侧重,功能各有不同,它们之间皆能融通,相互转化。涉及金钱、物资的债务,在一定条件下可用人情、面子偿还;而涉及关系、人情、面子的债务,也可以用送金钱,即礼金偿还。但是,江湖规矩忌讳以金钱赤裸裸方式偿还,做人最好要符合礼数,寻找一个送礼的借口,譬如寿礼婚礼之类,奉上隐含深意、价码适当的红包。 关系、人情和面子三种无形媒介水乳交融,难分莫辨,极其复杂。三者当中,又以面子交换力最弱,交换范围最小,仅仅通过“给面子”的情景间接转化为人情,方才参与交换媒介工作。面子实际上是变成人情后,间接地成为交换媒介。 “双关语” 大约八十年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治•米德发现了作为人类心理基本规律的“互动模式”。他的研究证明人类交往乃至人性的生成,都遵循“符号互动”模式,是符号交流的产物。在互动过程中,主要的互动符号体系是语言,其次则是非语言的“语言”,譬如,角色、肢体动作、眼神、气味、音调等等。 中国面子的操作过程基本遵循乔治•米德的“符号互动”模式。也就是说,中国面子历经数千年积淀,尤其近五百年繁育,已生成一种可传达信息的“符号”体系。更准确地说,则是一种“双关语言”,譬如巴赫音乐的复调或赋格,左手一个旋律,右手一个旋律,双手合起来三四个旋律,亦即三四个声部。面子话语的具体操作过程为:语面一层意思飘逸在外,潜台词另一层意思攥住要害。逢场作戏,大幕开启,“听话听声,锣鼓听音”。听者透过对方语面揣摩背后意蕴,尔后设计新语面回应对方。这一来一去,不仅像巴赫赋格,也仿似高手玩乒乓球,一招破一招。甚至比乒乓球还难,因为有双旋律,等于双手同时打两个乒乓球。一番腾云驾雾后,直至双方拨云见日,心领神会,分别达到目的。老江湖说的话,圈外人听了如同黑话一般。 譬如,两个互不买账的老熟人在街头看热闹,一抬头遇着了,不免寒暄一番。因为做人互不服气,不免带些抬杠和贫嘴,当中不乏使用双关语,又要损你又不伤到面子。甲道:“您老兄不容易,腿脚不利索还出来关心社会。”明里给您留面子,暗里笑您无聊,退休在家闷了,出来打发日子。乙听出话音后不乐意了,赶忙回敬:“您老弟更不容易,上班都抽时间外出溜达,真懂得浮生偷得半日闲,养生之道高明。”意思是您也不咋样,没退休也照样没事干,比我更无聊。但话语之间都给对方留面子,绝不伤和气,这就是面子规矩,不能逾越。话匣可开,意思可表达,但是不能拂面子,否则闹得大家反目,也给周围人瞧不起。只要留面子,怎么揶揄都成,反正是抬杠闹着玩。 中国的双关语并非全因面子而生,但面子是导致双关语使用的重要压力情景之一种,人们因碍于面子又要务实,只得以双关语来陈述。 譬如,单位竞聘上岗,表面上显示了人事制度的进步。但事实上不少单位的人事由一把手做主,造成了人事改革表象与一言堂事实的落差,衍生出许多人事工作上的双关语境。比方说老领导离职,耍心眼的新领导一定搞一轮“全员竞聘”,具体程序各有不同,大致包含竞岗演说、群众评议、领导定夺。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一箭双雕,表面上推行人事改革,实际上是促使全体员工对自己的忠诚表态,尤其敦促中层干部表态,究竟是否认同新领导权威。在规定情景下,大部分中层干部也意欲表达拥护姿态,但苦于口说无凭,唯一的表达途径便是参加竞岗。即便无望当选,也要表现竞选的积极姿态。竞不竞是态度问题,竞不竞得上是上级意图问题。有前朝旧臣,明知新领导不赏识,假如没有调离机会,便只有改换门庭投怀送抱,前提是要投入竞岗。将全过程综合来看,便呈现面子情景下各得其所的双关语言。富有江湖意味的竞岗,或者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式的人事改革,实质在于大家伙表态,是否给新领导面子,认同新权威。但是,场面上的热闹——文件、会议、演讲、评议……都属于人事改选。 人事问题的核心是权力,在该单位由一把手说了算。这是问题的里子,但不能直说。能直说的是面子,须要精心装扮一番,叫做“人事改革”。不参透江湖文化,便搞不明白中国人何以“认认真真走过场”。“语言双关”背后“过程双关”的要害不在过场本身,而在过场幕后。表面上看,过场是荒诞的,缺乏实际意义,但是过场的衍生物解决了一个机构权力博弈的真正问题,值得当事人“认认真真”。 在千年礼教熏蒸之下,中国的社会产生显著的形式主义特征,即形式与内容分别演绎的双轨体系。双关语言的逻辑,以及言行表里的分野,成为一般中国人的思维定势,也是江湖社会以及江湖化社会的一般形态。在中国,日常生活言行不少具有双重逻辑甚至多重语义。一个言行,至少要分出两个路径,一边解决现实问题,一边解决面子问题。在这两点中,保面子优先,如果解决现实问题不能保面子,那么许多人宁愿先搁置问题,而不损害面子。或者诉求互相妥协,部分解决问题,部分留面子。我们经常听到“碍于情面”或“这事就算了”的惯用语,背后隐藏的就是“面子优先”规则。面子,阻止人们认真做事。但凡邻里之间、同事之间或熟人之间,每当权利被无意地侵害,譬如楼上滴水、隔壁吵闹、座位挤占一类,一般都“碍于情面”,不了了之。在情面和事情之间,自古以来只有“事情碍于面子”,从未有“面子碍于事情”。在面子价值观大旗下,思维被如此格式化:事情无碍,无非不做而已。情面第一,事理第二。做事,只能在情面之下做,而不能在情面之上做。 这种双关逻辑的实施,导致了两种常见的结局: (1)既解决问题又保全面子,皆大欢喜; (2)碍于情面,搁置问题。 第三种可能的结局——不惜伤害情面以求解决问题,在规则上不允许。不惜伤情面来解决问题,不仅双方破坏私人关系,反目成仇,而且必定遭到关系网舆论的批评——“不近人情”,“做人不地道”……违反江湖为人规矩,违反面子规矩。 角色调节 面子与私人关系网络的运行有关,此运行基于各种角色的设置。在一般社会中,角色都是社会运行的细胞。 一个社会角色相当于一个社会单体,但不等同一个人的全部。为此,社会学有一比喻,将社会运行比作一部戏剧(演剧论),将个人比作戏里扮演的一个角色,依附于规定的脚本——台词、动作和唱腔,一切依照剧作的既定方案运转。社会运行的法则和要义,在剧本中得到贯彻。“角色就是他人对自己行为的期待”。一个社会无论多自由,成员都不许为所欲为。个人不能以只能塑造自己,钻进一个贝壳参与社会运行,套上面具的才是角色。现代人所谓人格“成熟”,一个人很“社会化”,或者传统儒家所谓“修身齐家”,在概念上等价于角色塑造——自我反省和社会规范,以符合制度的标准。所以角色,乃是制度构造的细胞。 角色概念出自西方社会学对西方社会的提炼,尽管它对现代中国社会照样适用,但对于传统中国社会而言,未必可直接使用。毕竟,传统社会并未直接提炼“角色”概念和相应思维框架。不过,它涌现过一些类似于“角色”的概念,这就是“名分”和“面子”。所以,我们不妨借鉴“角色”在现代社会的功能,反过来考量面子在传统中国及江湖社会中的地位。 以传统思维的方式讲,名分是面子的内容,面子是名分的形式;有名分才有面子,无名分则无面子;名分要以面子来体现,面子以名分为依托。在世俗社会和江湖社会,二者几乎混用。对照西方角色概念的内涵,面子和名分几近于中国人的角色。世俗江湖化社会正是在面子即角色概念基础上,运行它的规则和制度。 纵览中国人交往互动,轨道之一是面子互动,面子是传统中国人交往中必戴的面具。大家戴了面具,才开始说正事。即使是兴师问罪,也要先“张兄李兄,请坐看茶”之类。传统社会,包括江湖社会和家族社会,决不允许两人戳破面子赤裸地交流,双方对话应透过脸谱完成。这是脸谱与脸谱的对话,面具与面具的对话,否则就是失“礼”。“面”,是贯彻“礼”的先决条件。这个脸谱或面具,就是面子,也指背后的名分。面对不同名分之人,即不同面子之人,言行皆有不同,分寸自有不同。譬如,长辈要用敬语,下辈直呼其名。 面子在调节个人行为,贯彻关系体制中的首要机制是担当影子法官,消化关系社会中的内部矛盾和纠纷。 一个社会共同体总有人违规,一旦违规,须有办法抑制和惩戒。而关系社会属于非团体性结构,秉承不成文法和惯例制度,靠众人博弈而非强权维持秩序,没有法院,没有仲裁所,甚至没有长老前辈,唯一的仲裁机制只是面子——别人让你没面子,或自己觉得没面子……以此手段制造伦理禁忌,从而减少或杜绝违规,维护关系社会的秩序。面子是私人关系的要害,兼具监督和修复机制。 面子运作最基本的机制,是一对同步使用的评价范畴——“有面子”和“没面子”,背后的依据关涉关系社会的基本准则,尤其是核心价值。符合价值观,就有面子;不符合,就没面子。 面子准则 欠钱不还,很没面子 做人不得赖账占便宜 衣冠不整,没面子衣冠楚楚乃君子本色 开破车,没面子 没钱没本事 公司门面破旧,没面子公司应该有实力 孩子没规矩,父母没面子 养不教,父之过 办喜事,场面冷清没面子 提倡人缘好,办事热闹 捉奸拿双,没面子男女之事务必基于名分,不得苟且 寡妇改嫁,没面子从一而终做节妇 判断面子的关键是价值观,价值是面子的主宰,而讲面子直接服务于价值。强化价值体系下的社会秩序,无形中达到共同体自治的目的,而无须借助强制力或专门机构,譬如法院和仲裁所。因而爱面子的人以及爱面子的群体,至少在某些方面严于自律,清规戒律繁多。 价值观是面子的核心,对面子的判断,随价值观演变而不同。价值观一旦变迁,面子标准也随之改变。曾几何时,“未婚先孕”在过去属于丑事,甚至是家丑,是因为在家族主义价值框架下,薪火相传、根正苗纯的血缘论是头等大事,所有社会价值都须在这一基本价值下重估。譬如,热闹的新婚仪典,实质性的潜语言是给新娘肚皮贴上种姓符号,生儿育女,其血缘才名正言顺。一旦未婚先孕,即代表了一种性生活随意态度,最大的祸害是给家族血缘掺进杂种,怀上别人的骨血,奇耻大辱。而今,时代变迁了,现代制度转型已然发生,家族主义本位过渡为个人主义本位,生育事务逐渐回归人类生物本色,薪火相传、根正苗纯退去神圣光环,繁衍使命渐渐让位于爱情幸福。故而,人们对“未婚先孕”逐渐持宽容态度。这是价值变迁导致面子变迁的例子,学者汪丁丁称之“意义的漂移”。 面子内涵之一是充作江湖角色载体,建构规矩、制度的秩序,是一种约束机制。不怕人违规,一旦违规,通常只一句“没面子”即能使其收手,无须兴师动众诉诸法庭,浪费大量程序成本。当今法庭开庭一日,法官、助理、书记员、律师的薪酬,再加庭租、水电,运作费用不止数千元。在江湖体制中,譬如关系网或者帮会,只一句“没面子”便胜过这一切,真正四两拨千斤。 面子可比一位节俭“法官”,协调人际关系几乎不花钱。然而,它平日的“保养”成本却很高,讲排场和耍派头也很浪费,应酬也不容易。养面子千日,用在一时,临了,一句“没面子”可抵千金。面子维持民间江湖社会的秩序,似春雨润物细无声。平日里,大量潜在冲突在爆发前都被面子消解。因而,它是一个协调员,能够避免大冲突爆发出来。而一旦爆发,它亦无用了。 依托面子,关系社会变成融会儒家礼俗和道家“无为而治”的自治体系,与西方现代政治的自由秩序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譬如,经济方面的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或者政治方面的哈耶克的“自由秩序原理”。若以中国的儒、道学术看,市场和自由秩序都属于“无为而治”,即不通过外力,由自身机制自发生成秩序。 面子术语 中国面子,特色有三: (1)复杂、完整的功能,既包含人生目的,又属于牟利工具; (2)拥有系统化的行为规矩,并依惯例方式加以传承; (3)独特的面子俗话概括独特的惯例。 这三项属性在世界上绝无仅有,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化体制——面子制度,其中,尤以面子俗话最富特色,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认真地说,世界各国文化或多或少都有面子或类面子现象,但仅中国拥有完整的面子制度——面子价值观、面子工具和面子语汇,三者构建了一个广阔的文化空间。 面子术语是运作面子的符号,一切涉及面子的生活语境——包括内在面子追求和外在舆论评价。这些术语承载和规范了中国人的面子生活,特别是江湖化的面子生活,使它们依照中国特有方式运行。 作者搜集了五十八条涉及面子的常用传统术语,其蔚然成俗,上至先秦、下至现代,既涵盖清朝以前封建时期,也囊括“五四”乃至“文革”以后。从中读者可见出面子生命力之坚韧,与中华文化具有不可分割的命运,纵使社会制度改变它也不变,换了名词术语又冒出来,换了招牌重新崛起。中国人习惯了,就说:“换汤不换药”。何以鲁迅之后,阿Q百骂而不倒,此中藏有秘密,读者不妨细忖之。骂阿Q,其实等于骂汤不骂药。药为何物?背后面子惯例制度是也——面子价值、面子方法以及面子术语,三位一体结成制度。 第一类属基本术语或综合术语,每条包含“面子”二字,描述基本手法或效果,共二十二条: 爱面子、要面子、讲面子、顾面子、做面子、撑面子、光面子、有面子、没面子、丢面子、面子大、给面子、留面子、卖面子、看面子、靠面子、扫面子、碍于面子、迫于面子、拂面子、拉下面子、抹不开 面子; 再细分,此二十二条包含: 十六种手法:爱、要、讲、顾、做、撑、光、给、留、靠、看、卖、扫、拂、拉、抹; 四种效果:有、没、丢、大; 二种状态:迫于、碍于。 先看爱、要、讲、顾,这四种手法大同小异,属于行为态度。爱即爱护,讲即讲究,要即要求,顾即顾及、顾全。四种手法都表明了一种面子价值观,之间有微妙差别,但以爱面子最具代表性。 爱面子,是中性词。在爱面子的人心中是褒义词,在不爱面子的人心中是贬义词,因人而异。 要面子和顾面子,带有善意的贬义,指面子已经与里子脱节,仍装模作样地维持。多用于自嘲或熟人相互揶揄。更进一步,若说“死要面子”,甚而“死要面子,活受罪”,口气开始变硬,贬义趋强,多用于批评或谴责。 讲面子,除了涵盖类似爱、要的含义,另包括两层新意。一,讲面子不仅要自己的面子,还要注意保全别人的面子。二,在特定语境下与做面子相通。 做、光、撑,是手段。其手法极具“泡沫经济”特征,一面明知自己面子与里子脱节,一面仍要“制造”(表演)虚假面子,以满足虚荣心,或者达到蒙骗他人的目的。这个表演,就叫做面子;做得漂亮,脸上有光,就叫光面子;做得吃力,气喘吁吁,就叫撑面子。光面子这个词,现在用得少,不过在清末、民初评话里用得极多,反映了当时的语言习惯和时尚。 给即给予、奉送。送面子不同于送财物。给面子,并非将自己面子奉送别人,而是替别人做面子,是做面子的互动状态。面子不同于物质,不遵守物质守恒定律,面子会越做越多,产生“泡沫经济现象”,就像房价或股市。结果在世俗生活中产生面子膨胀,一眼望去,满街招牌尽是“豪华”、“王宫”、“皇家”、“总汇”、“金奖”、“金牌”、“样板”、“形象工程”……其中大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闹至物极必反,大家都开始反感面子。 留、卖与给之间,大体上是同一个用法,都涉及面子运作中蕴含的人情交换。其中,留面子完全是给面子的同义词,因语境或习惯而异。从字面上看,汉语中“留”与“给”是反义词,但在面子术语体系中,它们给定的动作向度恰好相反,数学上所谓“负负得正”。给,是我给别人;留,是替别人留,受体都是别人,所以意思相同。 至于卖,是从一般社会交换的观点看面子,具体对中国人来说,是从人情交换观点来看面子,带有商业习气。因为有人给,所以有人还。给、还之间,形成(人情观念上的)对等价值交换,形同买卖生意。 靠和看,则涉及第三人,是三人参与的面子游戏,是人情交换的三维博弈均衡。譬如甲请求乙办事,乙不允,遂请来丙说情;乙“看”在丙的面子上,即“靠”了丙的面子,乙才答应了。透过此两种术语,可见面子游戏的多人互动关系,逻辑上不排除三四种……乃至N种,完全依赖当事人的社交、智慧和经验。靠和看,提供了多人参与的可能性,如此,使面子游戏变作一个开放博弈。 接下来是“碍于”和“迫于”。这两个词几乎同义,只是承受压力大小不同,或语言习惯不同。之所以有“碍于”或“迫于”,就因为“留面子”已变成江湖群体或江湖化民间社会的戒律,成为面子制度的基本成分。替人留面子的心理压力,不是惧怕对方,而是来自共同体的规矩和习惯法——面子制度。风俗如此,人人皆受到监视。 扫、拂、拉、抹是面子的负面手法,即破坏手法。扫即清扫,拂即掸,拉即撕拉,抹即揩擦。这四个字搭配面子,都指不给面子,是给面子的反义词。然而须格外留意,四个字大多用在否定句式——即不扫面子、不拂面子,拉不下面子和抹不开面子,以符合江湖维护面子的规矩。少数用在报复或破坏性语境,譬如“让这小子面子扫地”。 以上是第一类,都有“面子”二字。 第二类,是由基本术语衍生的面子俗称或别称,看不到“面子”二字,却有面子内涵,共十条: 门面、派头、排场、场面、型款、赏脸、台阶、脸皮、牛气、死扛。 其中,死扛,源自死要面子;台阶,源自保全面子(找个台阶下来);牛气是北京话,源自有面子;型款是粤语,派头的同义词,上海话叫做台型。 第三类是面子延伸至道德、人情和公众传播三大领域形成的交叉用语,一共四种: 脸:是面子在严肃道德场合中的说法,比如丢脸和不要脸。它是面子分量的进一步加重,富有浓厚的道德意味。 情面:是以人情视角称呼面子,例如讲情面和碍于情面,等于讲面子和碍于面子。情面的词源,来自人情和面子的合成。情为人情,面为面子。 名声:面子超越家族、超越熟人群体向公众空间传播的效果。 面子的根基,依托于熟人群体,即宗族或关系社会。然而有些人面子特别大,声名远播,一下越出他们的熟人圈,面子就变成名声,向公众社会传播。为什么特别大,这又是一门学问,前面说过面子是对做人符合特定价值观而获得的回报和奖赏。做人符合某种规矩,堪称楷模,面子就会越出小圈子,生成名声。反过来说,不认识却能感受到某人面子,那就是“名声”。譬如《水浒传》里宋江,“呼保义”、“及时雨”就是他的名声,这不光是赞誉,也是他在江湖上混饭吃的本钱。江湖好汉,但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这就是名人效应。我们已知,面子是中国人的命根子,又知名声是对面子的进一步超越,所以可推论,名声是面子的更高境界。若面子是命根子,则名声是命根子的命根子。世俗哲学谓中国人,其一为名,其二为利。 “影响”:是名声的另一种说法,正面说法譬如“影响很大”,负面说法譬如“影响不好”。影响二字加引号,因为非影响之本意,而是指公众形象和舆论反响。“影响不好”,即名声不好,很没面子。 第四类是余下其他杂项,涉及面子的程式、表演、隐藏和伪装等,共二十二种: 客气、客套、套话、官样文章、花架子、假大空、浮夸、放卫星、逢场作戏、“宣传”、走过场、形式主义、换汤不换药、葫芦里卖什么药、城府、扯皮、踢皮球、“会说话”、双关,两面派、招牌和“名正言顺”。 放卫星:起源于“大跃进”时代,指吹嘘、邀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一地称粮食亩产几十万斤,另一地报道西红柿比南瓜大。后来,将这种吹牛、浮夸的做派叫做放卫星,意即吹牛可以吹上天。 “宣传”:宣传二字加引号,是制造假相,误导舆论,欺骗群众。为了应对恶意宣传,鲁迅活学活用古书《推背图》,发明“推背法”,专门对付“宣传”。你说“前方打胜仗”,即反推你输得一败涂地;你说“形势一片好”,就反推你“不好”了。 招牌:即表面上的名义。鲁迅说中国人开公司,就是往大门口外挂块招牌完事。现在也称“翻牌公司”,即是机构不变,变名称。 走过场:即不解决问题的程序。面子源于礼俗,礼俗源于礼教,礼教有许多固定程式,不论当事人真实意愿如何,程式必须履行,就像戏曲舞台的过场。过场也称龙套,不及主角重要,但也不可或缺,非走不可。依礼教缘木求鱼般的思维定势,走完这些程式,问题就当作解决了,对真实后果置若罔闻。问题可以不认真,走过场一定要认真,否则不合规矩,或者不符合“上谕”,不符合朝廷指示。所以,必须“认认真真走过场”。甚至反对形式主义的运动,也一概走过场。 面子的功能 面子在中国社会之流行,大大咧咧登堂入室,还因为它有许多实际功用,对中国人的生活贡献不小。尤其对儒教社会和江湖社会而言,不啻为“黏合剂”。 缓冲人际矛盾 在五十八种传统面子语境中,“碍于面子”、“留面子”和“给台阶”此三者,无疑与冲突相关,隶属于冲突语境。一旦“碍于”、“留”或“给”成功,必能缓冲或制止矛盾。在冲突爆发之前,矛盾得到缓解。面子像苏秦、张仪,是位不错的外交调停家,平祸于萧墙之内,御争端于千里之外。 但面子机制能防御的冲突通常都是小事,大事管不了。面子只是柔性防御机制。 旧时,两派黑帮喽啰打架滋事,如背后两位老大是仇人,面子问题必引发一场激烈火并;若老大间有交情,比方说师出同门,或拜过把子,结局就大不相同。为维护各自的面子,老大们会故意当着对方面前惩罚肇事的手下,以达到给对方留面子目的。于是大家言好如初,甚至有意到酒楼聚会言欢,冰释前嫌。这种情形,显出熟人圈子是一道界限,如果落在圈内,面子机制具有缓冲的功效。 这是江湖帮会的例子,更进而言之,在民间日常百姓中也不乏其例。面子维护日常关系的平稳,根源在关系网的博弈均衡。讲关系处,必有面子;讲面子处,必有关系。 再谈一件居民例子。城市居民多住公寓楼,生活空间距离近,频繁发生的冲突是四邻骚扰,譬如,麻将声、卡拉OK、弹钢琴、喝酒划拳、烹饪油烟,还有楼道空间、公共卫生……尽管有大量矛盾,但居民很少为邻里纠纷诉诸法院或者社区中心。除了吵架外,更多情形是忍耐,忍无可忍时再作主张。忍字第一,吵架第二,法院第三。为何忍字第一?多数答案是“碍于情面”,即面子机制防御。尤其邻居关系不错时,更是如此。 选择忍耐是为不伤感情,不伤感情是为日后有照应。在一个由关系主导的社会,相互都是资源,谁也不敢保证不落到他人手里。冤家宜解不宜结。表面看它似乎回避矛盾,然则“有所失必有所得”,其内涵符合中国文化“和”的取向。中国人讲“和为贵”——“天时、地利、人和”,数“人和”最高,高于真理,也高于日常利益。换言之,矛盾没什么了不起,绕道行之,则当作无。小事忍了,就是为了在小事上尽可能讲秩序,秩序是关系网的博弈均衡,破坏秩序就是破坏均衡,波及面太大,影响复杂。 再说借小钱。一般中国人借出小钱后,很少主动追债,这是规矩。小钱索债,紧逼不舍,那是双方都没面子的事儿——小气、难堪。究其原因,答案也是“不好意思”,“面子上过不去”,“拉不下脸”等等,等于是面子机制作调停。当然,是消极的调停。消极,即搁置债务。然则在消极与积极之间,存在一道转换界限同。若债额较大超出忍受范围,就会化消极为积极,主动催债、逼债。不过,战略反攻的前奏,必演出一段“台阶”插曲。讲面子者不愿破坏祖宗惯例,故而常选择一种有中国特色的、预兆将由守转攻的“台阶”,给对方一个台阶,既让对方还债,又不让对方失面子。成例通常如此,可作教科书:“嘿嘿!不好意思,最近手头有点紧,我那笔钱……”后半句通常咽下去,不要说得太白,意思是啥时还啊?给过台阶后,若对方不顺竿溜,按规矩便属对方违反惯例,自己必欲讨伐之,产生一种典型中国情境:“敬酒不吃吃罚酒”。给你面子你不要,那只好撕破面子了——到单位告你,搞臭你名声,赖在你家不走,到法院告你…… “台阶”代表一种双轨制,属于面子二元互动模式,外面一个理由,里面一个利害。敲外面听里面,挤里面看外面。中国有一摞成语形容之,譬如“敲山震虎”,或“听话听声,锣鼓听音”,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或“茶壶煮饺子,心里明白”。与“碍于情面”的消极性相比,“台阶”的态度趋于积极,开始着手战略反攻。它把事情分成两面,一个面子,一个里子,分头处理,争取互不妨碍。当两人冲突发生时,或者自身面子与里子矛盾时,寻找一个变通的理由,力争既解决事情也保全面子。无论谁对谁错,损面子都不对。面子比金钱重要,讨债人必须避免使对方又赔钱,又丢脸。故而,上策是既追债又留面子,下策才是不惜面子硬行追债。这个下策导致对方损失的最大化,钱也没了,面子也没了。这样做人,未免太狠毒。所以追债的博弈,一定要寻求最优化策略组合,建立优化的均衡,自己能拿到钱,对方能拿到面子。这样一个圆滑的均衡,就是中国人所谓的“台阶”。 表现和宣泄自我 面子之滥觞,提供了一个心理空间,即一个弗洛伊德式发泄豁口,让礼教压力下循规蹈矩、生性压抑的中国人,在合法场合充分释放个性利比多,突显自我的形象,满足平日难得之优越感。表现自我是人类天性,各民族表现途径不一样。中国人选择面子,用面子炫耀自我,是其特色。面子是中国人自我表现的形式,深具形式主义色彩。 论及众多面子术语,数“有面子”最能体现自我呈现的愿望。“有面子”是人生终极目标,背后没有其他目的,从而体验自我价值的升华。这是终极意义层面的心理游戏。故而,“有面子”时常伴随得意洋洋、兴高采烈的表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按照马斯洛人本心理学的标准,可视是一种“高峰体验”——瞬间的满足感、成就感和自我肯定。 “有面子”的追求是永恒的,但“有面子”的价值判断具有时尚性,随人不同,随时代不同。“文革”时期有面子的时尚是“老三转”——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今日有面子的时尚是名服、名车、豪华别墅……某些底层平民通过奋斗成为大款、大腕,便急于返乡炫耀卖弄,俗语谓之“衣锦还乡”。在中国,“衣锦还乡”不仅是成语,也是一种集体无意识,诉说中国式飞黄腾达的梦想。在这里,“衣锦”实非漂亮衣服,而是面子的借代用语。面子的荣耀,高于锦衣玉食、宝马香车。 再说中国人“小气”和“慷慨”之争,也隐藏面子显摆派头的秘密机制,“慷慨”不过是“爱面子”的同义词。节俭本是美德,但以江湖观之,节俭不符合核心价值观“义气”。以“义气”标准看来,节俭就是小气、抠门……小气,被人瞧不起,让人没面子,人前抬不起头。日常生活中被人说小气,大大没面子,周围人当笑话传播。纵览生活,人们愿意与义气者相处,而不愿与小气者为伍。是故,一旦节俭和义气不期而遇,决不能因贫穷、节俭丢失面子,因而必须勉强做面子、撑面子、光面子,克服小气节俭习性,掩盖贫穷家底。所以,义气先于节俭。而面子,则是协调二者的机制。 上世纪80年代初,某人到乡下看望同学,同学尽管生活窘迫,仍然偷偷向亲戚借来30元钱,买了螃蟹、黄鱼摆了一桌酒,以表达慷慨之情。虽吃得自己心疼,但是客人开心。做面子实际上担当一个反向调节机制,若要有面子,务须掩饰贫寒,跟节俭本性较劲,“打肿脸充胖子”,摆阔装大方。在私人交往上尽量出手慷慨,心里流血,脸上留笑。这是江湖规矩,也是私人关系交往的写照。 反过来看,不论真节俭或真小气,只要你表现慷慨,出手大方,都很有面子。有面子就有人缘,有人缘就有资源,路路通。所以越穷,就越要摆阔,就越需显慷慨,方有翻身一日。某日读报,一则故事反证了这一规律。有个贪官对老婆说,有个“张经理”很义气,出手大方,值得一交,打算帮他,将来肯定不会吃亏。老婆深表赞同。后面故事老生常谈,毋庸赘言。关键的事实是,“张经理”不过是负债累累生意人,是假大方。我们身边的“张经理”们多是资不抵债或资金短缺的主儿。他既不是大方,也不是义气,所谓“义气”的假象无非下手够狠,一锤子敲死对手,不想夜长梦多。一锤敲得死,方能“吃小亏占大便宜”。若一锤敲不死,反而心惊肉跳,只怕扔进更多。假使行贿不套利,商人不行拔一毛利天下之事,何慷慨之有?张经理行为的内涵,是经营面子提升自我形象,从而达到背后的目的。 以“有面子”凸显自我形象,是面子的特有作用,是中国人自我实现路径的特色。谈论这一中国特色,自然要对比西方之“自我实现”,探讨中西社会体制下不同的自我概念。 中国的“有面子”与西方文化的“自我实现”的根本区别,来自面子与自我概念的区别。虽然中国古代观念有“己”之概念,但“己”不同于“自我”。现代中国的“自我”概念,源于西方文化。论自我,若从心理学定义,是人格的自我意识,是他全部性格组成的整体;论面子,还从心理学定义,仅是人格的一部分,是舆论与自我评价两股交汇生成的自我意象。另外,从社会学诠释,面子是儒教制度下的个人角色。以面子为工具,儒教体制对个体角色进行程式化、格式化修饰(《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形成一套符合儒教价值的风俗习惯,同时也是费孝通所称的“礼俗”①。在这个空间中,个人的真实本性消失,按照礼俗规矩扮演角色,言行拘泥于《周礼》、《仪礼》精神编纂的各种剧本,譬如各种世俗化“蒙学”、“家训”、“家风”和“规矩”。 扮演角色,生成的外部形象,就是我们的面子。我们是谁?不知道。“我们”本身不见了,留下的是我们的面子。面子是“我们”的影子和痕迹。 有面子与西方人自我实现有何区别? 在西方心理学体系中,谈自我实现最多的是亚伯拉罕•马斯洛。早年,笔者曾依照马斯洛学说调查中国社会“自我实现”的人物,结果意外地发现,作为价值观的自我实现,在中国下层社会基本不存在。不仅人物不存在,价值观也基本不存在。“自我实现、“自我设计”的“粉丝”(fans),多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大学师生。学生们在校期间,通常表现出很强的自我实现、自我设计意愿,一旦踏入社会,旋即发现社会根本不存在自我实现的土壤。作者跟踪调查这批人,多数投身社会后便改弦更张,回归传统轨道发展。反潮流的弄潮儿,最终多顺应潮流,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从“浪漫主义者”变为“现实主义者”。因为,人一旦踏入社会,就要应酬世情,融入江湖规则。江湖混久了,大抵被磨得没了个性、没了脾气,人云亦云,随波逐流,遑论凸显自我价值。自我价值是幼稚代名词。江湖路上,成功标准是“混出模样,给大家看看”,关系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无关自我真实。自我愿望,自我个性,无关紧要。 江湖社会不鼓励个性,不鼓励自我实现,反而鼓励个性融进既有秩序。切合规矩、遵循价值被称为“有面子”,受大家褒扬、羡慕。由此,但凡人性表现的欲望,可以通过面子工具加以包装,间接地宣泄出来。因为有面子,所以受人夸奖。这就是面子突出自我形象的奥秘。 代用个人资信 “有面子”是一种交往本钱,即互动资源,面子越大越有人缘,人气越旺。这是江湖中的硬道理。 在中国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一带是面子之乡,讲面子风气鼎盛,堪称中国一品。民营企业家擅长撑门面,门脸光鲜羡人,厂房富丽堂皇;大门口立着雇来的民工,头戴大盖帽,身着笔挺制服,气派不逊于当街执法的公务人员。恭请地方实力大员题写厂名,意在炫耀背后保护伞。通常走进办公区域,主人与名人大腕合影的巨幅相片悬挂于显耀处,令蓬荜生辉。主人离厂外出办事,热衷驾二手豪华轿车,毕竟外人不知,又省钱又有面子。曾几何时,来自香港、台湾的翻新二手豪华轿车大行其道,在一弹丸之地,大奔、宝马、凯迪拉克川流不息,令内地商人到此瞠目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