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受活》-6

作者:阎连科 字数:38397 更新:2023-10-09 20:16:30

蹲下去,摸了那花狗的头,又摸了那狗拖在地上流着血的两条后腿儿。她想到了如果一张门票果真能卖出七百块,卖十张就是七千块,一百张就是七万块,一千张就是七十万块钱哩。可她们这两个月的出演从来都是每场最少卖出去一千三百张的票。一千三百张,那就是九十一万块钱哟。九十一万块,除掉给他们受活人的椅子钱,他们最少还有八十五万。八十五万由这八个县里派来的圆全干部分,再加上团里的会计、出纳和售票员、保管员,杂七杂八都算上,除了她们受活的四十五个残人儿,余剩的圆全人其实也就是一拢共的十五个。  就是说,每演一场这十五个圆全人都能得到八十五万钱的收入哩。  就是说,她们受活人在台上出演着,每人每天挣两把椅子钱,圆全人每人每天最少平均都能挣到五万多块钱哩。  就是说,圆全人每天每人平均挣上五万多块,十天十场出演他们每人最少有五十多万块的收入哩。  就是说,只要我茅枝婆不在那写着因雨停演的字后写上自家的名,按上自个手印儿,他们就不能挣到那五十多万块钱哟。  也就是说,眼下的事,都取决于我茅枝婆了呢。  雨是越下越大哩,茅枝婆蹲在那雨水里,蹲在那条狗边旁,她觉得身上有些冷,像浑身上下没有穿一件衣裳样。可茅枝婆也觉得身上有些热,她想到她只要不在那张表格上按下自己的手印儿,圆全人们就得不了分文时,身上便有一股热嘟嘟的东西从下朝上涌动着,到了头上她便觉得浑身有些暖和了,才将身上的冷,便立马被挤得没了踪迹啦。  茅枝婆就最后又摸了几把狗的头,像去孩娃脸上擦泪样,把那花狗脸上的雨水擦了擦,轻轻把它往路边安全的处地抱了抱,怔一会,车转身,往回走去了。她像一冷猛地立下了主张样,腿是瘸拐着,步儿却比来时走得快捷哩,深一脚,浅一脚,好着的右脚落在地脸上时,要比瘸拐的左脚用的力气大,那溅起的水花也比左脚溅起的多,几下儿就把她左裤腿的里侧湿了一老世界了。  大街上是空无人烟哩。  她就那么拍喳着雨水往回走,像是个路过城市的乡下老人样,可走了几步后,她的身后有了细细微微一股哼唧声,如了谁家走失的孩娃在老远的地方唤着他的娘。  回过头,她看见那条花狗拖着它的后腿正在爬着追着她,见她回过身子时,它像看见了娘的孩娃那样儿,更用力地朝她爬过去,且仰着头的眼里溢满了哀求的光。  这是这个城市的一条野狗哩。她迟疑一阵子,往回瘸几步,去把那狗费力地抱在怀里了。像抱起一袋水湿的面样把它抱在怀里了,立马她就感到那狗身上的冷和感激的哆嗦了。然抱着那被汽车撞断了腿的狗走回到剧院的胡同时,她却发现不知从这座城市大街的哪,又朝她围过来了三五条的野狗儿,有黑的,有白的,每一条,都又丑又老哩,都被雨水淋得浑身哆嗦呢,每一条毛都贴在它们的身子上,就都看见它们瘦嶙嶙的肋骨了,像大劫年的饥荒年月里,人饿到瘦极的处地儿,他的肋骨便挑起了他的肤皮样。  茅枝婆立在那儿不动了。  那几条狗都眼巴巴地打望着她,若了街上讨饭的人,见了有吃食又肯施舍的人。  她说:“你们不能都跟着我这老婆呀。”  野狗们不言声,依然都目光求求的望着她。  她说:“你们跟着我,我也没啥喂你们。”  它们依然依然地看着她。  她走了,它们就跟着。  她停下,它们也在她身后停下来。  她朝最前的一条黑狗身上轻轻踢一脚,那狗叫了一声儿,另几条狗忙慌慌地朝后退几步,可是她朝剧院那儿走去时,那几条狗却又如尾巴样跟在她身后。  她不再管它们的跟与不跟了,只管自地朝前瘸拐着,待她抱着那半大的花狗到了剧院门前时,回头看一眼,她身后跟的已经不是了几条哩,而是了十几条,一片儿,都是又丑又脏的野狗呢。都是这个城市被人弃下的又丑又脏的残了的狗,和受活的人一样,有双眼失明的,眼前总是流着黄脓和挂着白色眼屎的实瞎子,有瘸了前腿或断了后腿的,三条腿立在脚地上,像残人拄着拐杖立在地上斜着身子样,还有专爱在城里饭店门前窜来窜去的狗,图求一嘴吃食,那饭店就把一盆滚着的肉汤浇在它的头上、背上了,从此它的头上、背上就永生永世是一片烂肉了,永生永世有一股臭味了,是苍蝇、蚊子的老家了,乐园了。  雨已经小了呢。天空里挂了明亮的白。  茅枝婆的身前身后,都是乳浓浓的腐臭味,都是那狗群身上的血脓味和污脏脏的臭味儿。立在剧院前,她正要呵斥这一群野狗走了时,忽然离她最近最前的一条走路摇晃的瘸腿老狗朝她跪下了。茅枝婆觉得自己的瘸腿颤了一下子,像谁在脚底用力抽了一把她瘸腿里的筋。她盯着那瘸狗的前腿儿,见它跪下时,像跌倒样前腿下有了一声响,把地面的雨水溅了起来了。为了分辨它的跪和卧,它的两条后腿还是直在脚地上,这样儿,它的背就前低后高了,尾巴骨那儿翘在半空里,可它的头却还是抬着的,眼巴巴地望着她,使它的跪有了很怪的姿势。  她就问了它,“想要咋样呀?”  又看着怀里的狗,“它是你的孩娃吗?要了还给你。”  她就把她怀里的花狗放在脚下了。这一放,那半大的花狗竟会扭头狠狠瞪了那老狗一眼儿,又回过头儿来,拖着它的断腿往她的身上爬。  她就又把那花狗抱在自己怀里了。  抱了起来了,没想到那老狗扭头回望一眼儿,哼了几声儿,像对别的野狗们说了啥,那一片野狗竟都学着老狗的样,朝她跪了下来。都跪着朝她挪动着,望着她,也望着她怀里的狗。所有的目光都是乞求哩,都是对她怀里的花狗嫉羡哩,都是企盼着她去抱抱它们哩,企盼着她像抱着那花狗样把它们带到哪儿哩。像它们知道她不会弃了它们样,会把它们带回到全是残人的耙耧山脉的受活样,像知道受活那儿她的家里已经有了十几条残狗样,像它们终于找到了它们的主人样,它们的亲娘、亲奶样,它们跪着朝她挪去时,它们的眼里全都汪了泪水了。  半空里满是了泪水的咸味呢。  一世界都是了狗泪的咸苦味。它们流泪求着她,喉嗓里发出了古怪低沉的叽叽的叫,像它们的哪儿疼得很,心里伤得很,到了不跪着求人不行的田地儿。茅枝婆听到了它们的哼叫,像孩们的哭一样,看见它们的哼叫,像云样在她的周围飘散着,闻到了它们的泪水里的咸味稠得如放多了盐的汤。她知道它们求她要她干啥儿。她的心里先是像沙地里流进了一股水样湿润着,后来就像一片干沙一样堵在她的胸口了。  它们要她像带那花狗一样把它们带走呢。带回到耙耧山脉的受活去。它们又老又残,知晓自个儿该往那儿去。它们像住在这满是圆全人的城里等了许多年,终于就把茅枝婆给等来了。它们不能不跟着她回到受活那儿了。  茅枝婆就怔怔地望着那一群老残的狗。  雨是终于的停绝了,天上地上都有白光了。那一群十几条老残的狗,跪在雨水中,喉咙里发出泥黄可怜的叫,像一片泥黄的雨水汪在她的周围呢。不知该咋儿,茅枝婆又把她怀里的花狗放在地上了。她想她不把花狗抱回到剧院的后场地,不喂它,不给它的后腿裹上包伤的布,也许这一群狗就不会这样围着求它了。可是呢,那放下的花狗竟用前蹄爬在她的脚上呜呜呜地哭起来,泪像旺泉样从它的红眼眶里流出来,顺着它的瓜似的脸面流到嘴里了。  茅枝婆有些不知所措了。  原来出演团里那几个县干的圆全人,都没有回到剧院里,竟一直都在剧院的门口等着她。也许人家是回去以后换了衣裳又走了出来了。茅枝婆发现人家都穿着干爽的衣裳了。茅枝婆不知所措时,人家从台阶上走下来,怪奇奇地望望一老满地的狗,又望望被狗们围着的茅枝婆。  人家说:“想好了吧?我们已经通知后台做今夜转场的准备啦。”  人家说:“破天破地吧,我们想好啦,凡是出演的人演一场我们可以给五把椅子钱。五把椅子就是三四千块钱哩。”  人家说:“你演一场可以给你十把椅子钱。十把椅子就是七千块钱哩。”说:“当然呢,顶天重要的不是十把椅子钱,而是只要我们给县里通个电话,给县长汇报说,受活的人都想退社哩,都想离开双槐的辖管哩,回到家你们就可以拿到那份受活退社的文件啦,就可以永生永世不归双槐和柏树子乡管了哩,这世上就再也没人能管了你们受活啦,再出演那钱就百分之百地归你们受活啦。”  人家说:“说吧你,茅枝婆,退不退社就候你一句话儿了。”  人家说:“你说吧,好歹你总得有个声音儿。”  茅枝婆瞟着这面前的圆全人,那些出门组领出演团的干部们,末了把目光落在那说话最多的县干的身子上。  她说:“你们去给柳县长说去吧,就说受活庄没有一人不想退社哩。”  圆全人便都松了一口气。  “这就好了嘛。”  她说:  “还有一桩儿事,受活人每演一场不是五把椅子钱,是每演一场十把椅子钱。可我茅枝婆一把椅子钱也不要,一分也不要。这几场的出演,剩下的钱全都归你们,可你们得腾出一辆车,今儿天就拉上这些狗,都把它们送回到受活庄。”  人家便都迷怔一会儿,全都笑着答应了,分头开始做着事情了。有人去和出演一团打电话,让那边也给县里汇报说,他们那边的受活人和这边一样都百分百地想退社;有人去租赁往耙耧送这十几条残狗的汽车去;有人去组织连夜转场到温州出演的戏箱和汽车;有人忙不迭儿上街去购买茅枝婆上台出演的戏装和道具。因为茅枝婆要出演一个已经是真的活到二百四十一岁的人,她的户口簿、身份证是都要换了的,那些做户口簿和身份证的人,也是需要一些工夫的。做她的戏服就更是需要整天整夜的工夫了。二百四十一年前,是清高宗的弘历时候哩,是乾隆二十一年间那当儿,到今天是历经了清时的鼎盛、衰败、八国联军、袁大头执政、辛亥革命、民国时期和抗日与解放后的新政府。一个人能从乾隆时候活下来,当然是有些特殊的方法哩。茅枝婆能活到二百四十一岁,她的方法就不仅仅是吃素食,每天下地干活儿,顶天重要的,是她在道光十七年八十一岁时得了病,穿上寿衣了,可又活了过来了。活了过来的人,也是死过一回的人,便从此再也不怕死了呢,就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白日穿着常人的衣裳吃饭、干活儿,夜里穿着死人的寿衣睡,总是准备着睡了就不再醒了的,可又每天一早就醒了过来了。就在光绪三年一百二十一岁时,又有了一场大病了,然人死了三天却又活了过来了。再活过来她就随时随地准备死了的,白日黑夜都穿着寿衣了。吃饭时穿寿衣吃饭,下地时穿寿衣下地,黑夜儿睡觉更是在床上不脱寿衣哩。  年年、月月、天天地穿着寿衣,每一会儿一刻都准备着死,她就活到了二百四十一岁,从乾隆时候活到今天了。活到今天她是经了多少世事啊,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民国,二百四十一年,她经过了九个朝代哩,九个朝代,道光十七年开始穿寿衣,光绪三年开始日日夜夜都不脱寿衣哩,这一百多年间,她得穿破多少寿衣啊,所以让她出演一个二百四十一岁的人,最少得给她准备十套、八套的寿衣给人看,那十套八套还必须都是又旧又烂哩,让台下的人一看她是果真因了这一百六十一多年间穿了寿衣才活到了今天哩。  这样儿,圆全人们就都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地忙将起来了。到了这一日的下半夜,也就终于转场离开这个城市,到下一处地进行浩浩盛盛的出演了。  第七章 列宁纪念堂落成了,大典的出演开始了  柳县长这几日要到地区和省里开一个紧急紧的会。  茅枝婆和绝术团的残人们,火车、汽车地从东南的世界里赶回来,未及回到受活庄里落住一夜儿,同孩娃们,房舍们、树木们,大街、小巷们,还有各家那原来稔熟、眼下已经生陌了的鸡、猪、狗、鸭、羊、牛等牲畜们温习一下儿,就被柳县长忙急忙急地安排到魂魄山上,去做最后的庆典出演了。  列宁纪念堂已经圆圆全全地建了起来了,连通往山顶纪念堂路上的茅厕也立盖起来了。茅厕门口写着的男字、女字的红漆,都干了多日了。万事俱备了,只欠了东风呢。  置办列宁遗体的购买团也都离开双槐七天八日啦,说到俄罗斯国去的手续也都齐毕圆全了呢。在京城再耽留上一日半天,就要搭乘飞机,去往正北和俄罗斯国进行买卖谈判了。所谓谈判,也就是讨价和还价,你说我买列宁遗体最少给你一个亿的钱,人家说给十个亿我们也不卖。你说一个半亿就够了;人家说少了十个亿你就别提这碴儿事。你说两亿咋样哩?人家说你要百分之百地实心买,就说一个实实在在、实实在在的价钱吧。  这时候,我们这边的代表团长就皱着天眉① 了,光洁的顶门③ 上有了一团儿、一团儿的麻皱了,像遇到了天大、天大的难事了。说实在,难也确实是顶天大的难事哩。一张口价钱说小了,怕人家一恼儿就决绝地不卖列宁遗体了,价钱额儿说大了,也许一下子就多给了人家几百万、几千万,甚着一个亿的钱。实在说,绝术一团、二团的半年出演,确确是给县上弄回了天大天大的一笔钱,地区上也是给了了不得的一笔扶贫款,可这钱毕竟都不是活水哩。都是一潭儿死水呢。用完了也就用完了。上边的扶贫款是三年内决然不会再像分菜样分给双槐一份了;绝术团和双槐的出演契约也都完结了,这七日列宁纪念堂的落成庆典出演,也都是柳县长向茅枝婆半是要挟、半是许诺,她才应承下来的。七日之后,不光他们不会为双槐县的财收再出演,就连人也不再是双槐县的人了呢。双槐县的地图上,再也不能有受活这个长条儿庄落了。  列宁遗体是一定要购了回来的。  钱也是一定要在讨价和还价中积极节俭的。为了节俭这笔钱,起原先,柳县长是要亲自带队到俄罗斯那边去讨价还价呢,可这几日里,地区和省里偏偏要开一个极急、极急的会,说各县的县长、书记都要务必务必参加哩,因为关系到是差额选举市长、省长的事,通知就说凡住院的县长或书记,是人大代表的,不是癌症就都得从医院出来去地区和省里参加会议呢。是癌症,早期的也要尽量去参加会议呢。  柳县长就只好让他最信任的一个副县长做了代表团长去谈判、去讨价还价了。关了门儿说,那副县长是他极信的自家人。副县长家的厅堂里,还挂了一张柳县长放大了的标准像,且副县长在县里主抓游乐业,也是一个能说会道的人,曾经在一张饭桌上,和一个到省城去投资,途经双槐的台湾商人叙家常,因为不同姓,却说成了同姓人。因为是同姓,就叙成了一家人。因为成了一家人,同源于一个祖坟里,就亲近无比了,家长里短的说起来过往、眼下和日常,就说得那台湾客声泪俱下了,毅然把那要到省城投资的上千万元留在了双槐县,给双槐建了一个发电站。双槐从此就家家用上电灯了。柳县长就提拔那副县长成了常务副县长。成了县常委,大小要会副县长就能列席了,就有至关的一票了。副县长是谈事说情的上好人选哩。还有那高价聘的随着副县长到俄罗斯去的翻译员,原是在俄罗斯念过多年的书,对俄罗斯国稔熟得就如柳县长熟悉他的双槐县。  柳县长对他们去那边购买列宁遗体没有啥儿不放心的事。大事情,小情节,都在家里预设好了呢。人家说让我们实实在在、实实在在对列宁遗体开个价,副县长当然不能顺口就说出一个价码来。尽管那个价码是在家千百遍、千百遍地过滤到了极为精确哩,说好了上限是多少,超过了多少是一定不能应答呢。不能应答也还是一定、一定要做成这笔买卖哩,一定、一定地要把列宁遗体买回来,安放在耙耧深处的魂魄山上。这时候,就难为了谈判团的人,就要看副县长的能耐了。副县长是决然有这样的能耐哩。也许他们的谈判就在列宁遗体旁的那间屋子里,就在列宁水晶棺以西的那间会客室。那间在列宁墓中远没有双槐县一间屋子大的地宫会客室,墙是砖石墙,内里用特殊粉末涂了白,列宁墓的外观一老完全地是中国的墓室风格哩,在那红场一边上,高出地面有个石台子,从那台子一端走下去,两丈深,有一个四四方方的坑儿,三两间房子大的石材壁,冬暖夏凉着,中间就放了列宁的水晶棺。这实在委屈了列宁哩,说起来他的墓还没有温州那儿有钱百姓给自己备的墓室大。所不同的是,列宁墓里的坑洞要比咱们这边的房室高一些。因为俄国人都比咱们个儿高,自然他们房屋的天花板就要比咱们的高一些,坑墓就自然也要高一些。墓里的墙壁是涂了特殊的防水、防腐的白色灰;白色当间的水晶棺,至今儿已经有七十五个年头了,水晶棺没有更换过,那墙上的涂白灰也没有怎样再涂过。尽管经了精心挑选的管理员们整日地用鸡毛掸子和绒布去那水晶棺上擦擦掸掸的,可那水晶棺板也还是没有七十五年前透亮了,从外边看,列宁的遗体也没有几十年前清透了。那间只有几平方米的地宫会客室,按时领薪的管理员们也是每天要擦擦抹抹的,每月都要站在椅子上或沙发的靠背上去扫扫墙角的蛛网和墙上的灰,可终究那白灰墙是经了七十五年的岁月哩,白色里盖不住地透了暗黄啦,有些处地儿,已经一老完全成了深黄哩,像耙耧人,双槐人和豫西人清明节上坟烧的黄表纸了呢。就在那间列宁遗体旁隔着一堵地宫墙的小极的会客室,穿过那雕了花边的门框儿,走进去第一眼就看见挂着画了白桦树的油画框子下,摆了旧老的木沙发,沙发是木制的框架子,不知属于啥儿木材哩,月岁越久那木材就越发地光亮呢。可沙发上的套皮儿,却是经不住岁月的蚀磨了,已经发白剥烂了。扶手上的破口处,露出了几撮棕丝儿。就在这沙发上,一定就是在这间室屋的沙发上,副县长有礼有节地把生意谈了下来了,一天半天,就确定了运回列宁遗体的时间哩,副县长说这列宁遗体超过多少钱打死了我们也不买,人家说不给多少多少钱,打死了我们也不卖。  副县长说:“别忘了列宁遗体除了我们的国家没有别的国家会来买。”  人家说:“那倒不一定。”  副县长说:“是还有国家愿意买,可你们也不看看那些国家的穷寒样,也不想想他们能不能出起这一老天的钱。”  人家说:“卖不出去了我们就不卖。”  副县长说:“不卖可你们连养护列宁遗体的钱都没哩。连修缮列宁墓的用费都没哩,连你们管理人员的工资都发不下来呢。”说:“不卖你们就得眼睁睁看着列宁遗体一天不如一天哩,眼看着列宁遗体变形哩,眼看着列宁遗体好端端变得不像了列宁呢。”  副县长就坐在那列宁墓的一侧室屋里,就最终把那些人员说动了心,最终以我们以为是最小,人家以为是最大的价码说定了。说定了就开始准备签约了。当然呢,签约前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去做。列宁墓管理处要向他的上级写报告,他们的上级还要向上级再报告,未了就最终要报告到那个国家的最上、最上的处地儿,要经过一番又一番的讨论和研究,然到末了呢,那些参加讨论的领导们,也还是以心照不宣的理由默认了这桩儿事,默认了中国的双槐县来购买列宁遗体的事。以为列宁到中国也是到了他的家,到了他的故乡哩。为了一个国家脸面儿,为了可向世人说解的理由儿,也许他们会提出允许你们购买列宁遗体三十年或者五十年,甚或只有十年二十年。说到一个特殊时候里,到万不得已的形势里,我们需要你们把列宁遗体还给我们时,你们必须得原封不动地还给我们哩。这些额外的苛刻柳县长也都预先想到了,都已经向副县长交代圆满了。说只要能把列宁遗体尽快运回来,让副县长再苛刻的条件也都先应着。  柳县长说:“你想想早运回一天,双槐县就早一天得到多大一笔收入啊。”  没有啥儿可焚心担忧的,列宁遗体是花多少钱也要买了回来的。该想的想到了,该做的做过了。岁月已经从戊寅虎年走进了己卯兔年里,老历的日子虽还在当年里,可新历的日子已经翻到新年的年月了。列宁纪念堂已经圆圆全全建了起来了。受活的绝术一团、二团都已经从东南边世界回来了,从南地上的温暖又回到了山脉的冬日里。原来答应他们脱离双槐县辖管的日子也都过了七天八日哩。照理说,他们从外边一回来,柳县长就该把受活脱离双槐行政辖管的文件发到各委、各局、各乡、各镇和各级村委会,该把那文件亲手交到茅枝婆的手里去。可柳县长没有把那文件发下去。他不哩,他要让茅枝婆和绝术团最后帮他一个忙。在县里为绝术团接风的会宴上,柳县长哀求求地端了一杯酒,到茅枝婆面前处地儿,脸上挂了极少见的求人的笑。他说:“受活彻底脱离双槐县,再也不归双槐辖管的文件都打印好了哩,统共九十九份都已经放到我的办公桌上了,县委和县政府的公章都一份一份地盖了上去呢。可在受活彻底儿退社——彻底脱离双槐县和柏树子乡,再也不归哪县、哪乡的辖管前,我柳县长想求你一桩事儿哩。”  茅枝婆就在那县里招待所的大饭厅中央望着柳县长。  柳县长说:“我一辈子没有求过人,今儿我是第一次求人呢。”  柳县长说:“列宁纪念堂完工了,新的水晶棺材都运到里边了,得在魂魄山上举行纪念堂落成大典哩,想让你们绝术团到魂魄山上进行七天出演呢。”  柳县长说:“几百上千里的路都走完了,你们就别再嫌这多抬了一步脚。七天出演嫌多了就演三天吧。演到第三天结束时,我柳县长亲自把你们受活脱了双槐辖管的文件在台上念一遍。”  柳县长说:“列宁遗体快要运了回来呢,我要在列宁遗体运回来前在魂魄山上制造声势哩。制造声势就少不了你们绝术团的出演哩。”说:“你们在魂魄山上出演不是白演哩,眼下谁上魂魄山参观纪念堂,谁上山看你们的出演,是都要买了门票的。本县人一张门票五块钱,外县人一张门票五块钱,这门票钱三分之一归你们出演团,三分之一归魂魄山游乐管理处,三分之一归给县财政。”  柳县长说:“就这样定下吧,第一场出演前,我到纪念堂前进行落成剪彩。剪了彩我就到地区开会了。开一天会我再赶回来,到第三场出演结束后,我把你们退社的文件在台上读一遍,让全县人都知道,从那个当儿起,你们退社了,再也不归双槐辖管了,不归双槐县的柏树子乡辖管了,也不归这世上的哪县、哪乡辖管了。”  事情是就这样麻麻缠缠定了下来呢。茅枝婆和受活的人,也就在这确定了的第二天,天色蒙亮时,坐着未及卸箱的戏车又奔着到了魂魄山上了,为列宁纪念堂的落成大典出演了。  絮言:  ①天眉:方言。即眉毛。因眉毛在脸部之上,所以谓之天眉。  ③顶门:方言。即额门,其来意与天眉相同。  第九章 有无数机巧呢,还有青光紫气哟  原是说出演到第三场,柳县长他就赶回来到戏台上念那退社的文件呢,可他人在山上只一日还未及一剪儿断了那大典的红绸,便不得不匆忙忙离开列宁纪念堂,下了魂魄山,却再也没了踪迹消息了。  天象已经跌进了腊月里,腊月初一越过上月的末日它就悄悄来到了。南地的世界上温温和和,树木绿旺,草紫花红,可到了北方这边的世地上,严冬是一步一步的到了来。时节交  了九,有处地儿就冷得不行了。没有雪,可在清早里,能看到漫山遍野都落下的酷霜呢,那酷霜就结成清凌凌的薄冰了。夜里水缸里有着半缸水,来日一早那水就也成了半缸死冰了。水桶原是放在灶房门口的,就因为那水桶放在门口前,浑身水水淋淋着,来日那水桶就冻死在地上了,动弹不得啦,要用那水桶挑水,就得用砖去砸那水桶了。  怕砖砸坏了桶,就得生火去烧那水桶了。  树也枯了呢。树叶和草叶,未入腊月也就落尽了呢。山脉和村落,都光光秃秃一片了,麻雀在树丛里再也隐匿不住了,叫一声你只消一抬头,便看见它在哪根枝梢上边了,扔去一石头,不定就砸着它冻僵的身子了。  耙耧山脉里,山梁上的野兔、野鸡、黄鼠狼,和已经不多见了的野狐狸,除了它的窝洞,也都无处藏身了。你从山梁上滚下一块圆石头,聪明的狐狸也许会窝在洞里不动弹,可野鸡、野兔和黄鼠狼,会惊惊地从窝洞跑出来。紧跟着,它的身后就响起了猎人的枪声了。  在冬日的午时候,或是落日时的黄昏里,你能不断地看见农忙时才去种地的猎人们,他们傲傲地扛着枪,从梁上朝着庄里走,枪托在前,枪杆在后,那高粱秆子一样又长又直的枪杆上,不是挑了几只野鸡,就是挂了三只两只的野兔儿。  还有黄鼠狼。  偶尔里也有野狐狸。  可是,己卯兔年的这年冬天里,山梁的这些景象却是没有了。人们都上魂魄山上去看受活的出演了,都去参览那少见的列宁殿堂了。山梁上一股一群的人们,朝着山里走过去,拧进去,他们的脸上哩,都挂着去赶庙会一般的笑。大人背着孩娃儿,中年人用车拉着老人们,路远的不仅身上带了烙馍、蒸馍做干粮,还在车上装了被褥、锅勺和碗筷,预备在路上吃饭夜住呢。梁道上的说话声,车轱辘的叽咕声,还有几天间一日盛于一日的脚步声,把通往耙耧深处的梁道侍弄得尘土飞扬了。尘土像流水样溅了起来了。午时的日暖里,麻雀活跃了起来了,它们追着人们的脚步叫,从这棵树上飞落到那棵上去,像迁徙一样呢。野兔都从梁脸上惊得飞跑到了沟底儿,可到了沟底听不到枪声时,又回到山脸上它们的窝口旁,睁着不安的眼,望着那些往山里奔着的庄人们和来自远处的城里人。  耙耧山脉上的庄子都一老全的空了呢。  山脉外的村落也都空了呢。  城里人也竟会请假坐着汽车到那魂魄山上去。  先是双槐县临近魂魄山的柏树子乡、楝树子乡、小柳镇、大柳镇、榆树乡、梨树乡和杏花营乡,还有高柳县的石河子镇、青山子镇、草家营、马草乡和十三里铺子乡,上榆县的枣树子乡、桃子乡、小槐镇、楝子乡的人们去那魂魄山上,到末了就是三个县的乡乡镇镇,村村庄庄都去山上看那出演了,看那殿堂了,看那山水了。冬日正置为农闲时候里,冬闲也正是人们要找情趣的时候哩,这当儿,列宁纪念堂就落成大典了,受活人就到那山上出演了。  去看了回来的男人们说:“天呀,那儿树都发芽啦,那纪念堂比金銮殿还要漂亮呢,有个叫槐花的姑女,比纪念堂还要漂亮呢。”金銮殿和槐花到底是啥模样,他倒未必见过哩,可他见识了北方的冬天里,也有草新树绿的时候呢。那气象是和往年大不一样了。听说受活庄里出了一个仙子姑女了。  去看了回来的女人们说:“快去看看吧,那儿真的就到了春天啦。那纪念堂里已经把水晶棺材摆在那儿了。有个叫槐花的姑女白得和水晶棺材样。水晶棺材比玻璃还亮呢,和水晶眼镜一样呢,一摸一个手印儿。隔着两寸厚的水晶棺材板,能看见棺材底板上落的灰。灰粒儿在那棺材里还会发光呢。”  她是这样说了呢,可她未必就看见了那水晶棺材里落了灰。未必真的用手摸了那水晶棺材呢。可她只有这样说了,才能证明她不仅去看了纪念堂,还去看了为列宁准备的新的水晶棺。  坐在车上被孩娃、儿女们,拉着去了、又拉着回了的老人们,他或她一回来,一路上逢人就会说:“去看吧,去看吧,去看了死了也不枉来人世一遭啦。列宁到底是多大一个人物啊,他一来冬天就成了春天啦。”  有人问:“真的呀?”  他却说:“那金銮殿高到了云彩里。砖和石头都是咋样运了上去呢?”  人家说:“那不是金銮殿,那是纪念堂。”  她说:“还是和金銮殿一个意儿嘛。”说,“那水晶棺又白又亮呢,和玉一样儿。听说买那一副水晶棺材的钱把咱们整个乡卖了也还不够哩。”  人家说:“咋能还不够?受活人到外边世界出演几天也就够了呢。”  便说到受活人的出演了,一个男人惊叹着唤:  “他妈的,我还不如残疾哩,我要是聋子我也敢在耳朵上挂着放炮呢。”  他的媳妇坐在他拉的车上说:  “我要是瞎子我也能在纸和树叶上绣花儿。”  路过的一个老汉说:  “闹不清白哩,我五十三岁都老眼昏花,满嘴没牙啦,那断腿老婆一百零七岁啦,咋还能咬碎玉蜀黍,咋还能纫上绣花针。”  他的陪他去看的儿媳说:“爹,人家是每天穿着寿衣吃饭睡觉哩,我可不让你每天穿着送终衣裳在家里晃来晃去呢。”  这时候,有一群七岁、九岁的孩娃,兴儿未尽地从那山上被他的家人拽着回来了,看见许多同庄人或是山里人正往山上去,他们不说他们在山上看见了啥,他们只对着看管他们的大人唤:  “我还去——我还去!”  至于还要去看啥儿,他和她却是说将不上来。可说将不上来,他们那我还要去的哭唤却是在梁上响彻了云霄了。末了他们挨了打,面着的孩娃就忍气吞声了,倔强的孩娃就又跟着他们的亲戚、邻人第二回上了魂魄山上了。  魂魄山上就人满为患了,热闹非常了。通往山顶那十里宽敞明亮的洋灰大道上,鸦黑黑的一片了,一早到晚都如蚂蚁搬家了。那原来光洁素净的路面上,就扔满了书纸啦、破布啦、柴草啦、馍块啦、烟盒啦、鞋子啦,袜子啦,帽子啦,七七九九一世界,像赶完庙会的路上样。还有筷子呀、碗片呀、青菜萝卜呀、喝水杯子呀、大蒜葱头呀、煮鸡蛋的壳儿呀、红薯油饼呀,九九七七满天下,像散了戏的戏场样。路两边垒了许多小锅灶,三块石头或是三块砖,吊角一架就成了锅灶了。从路边山脸上的树上揪抓下一些干柴枝,火一生,汤熟了、馍热了,那砖或石头就有一脸面的漆黑了,锅灶边就扔了满地没烧完的柴火啊,吃剩下的汤饭啊,吃饭时搬来坐的石头啊,没灭掉的火星啊,忘了带走的洋火啊、火机啊、孩娃们脱了忘穿的衣裳啊,不知为啥不愿再带回去的旧锅啊,还有不知因了啥儿就不要了书啊、报啊、杂志啊、玩具啊、烟袋啊、木头手枪啊、纸叠的飞机啊、纸叠的钱包啊、铝片项链啊、玻璃手镯啊,九九十十、十十九九,这些东西就漫山遍野了,一老世界了。  一路上都是人影儿。  一路上都是物什儿。  一路上都是烧饭留下的火摊儿。这儿一丛,那儿一蓬,冒着烟,燃着柴,山脸上像是在烧荒。烧荒处是插了许多牌子的,牌子也都写着“小心林火”的字样儿,可那一摊一摊的烟火还是星罗棋布着。  冬天哩,耙耧山外的许多处地是下了大雪的,有庄落里冻死了羊,冻死了猪,冻死了犁地的牛。从高柳和上榆县来的游客们,说他们那儿不光下了雪,且雪把屋门都给堵上了,清早一起床,那院落大门便推拉不开了。可走了几十里的路,近百里的路,翻过一架山,到了耙耧的处地儿,冬天却果真不是冬天的模样了。山脉上还是光光秃秃着,可树下坡脸上的蓑草、白草、茅草和逢春就绿的抓地龙、葛旺旺,它们在冬日叶尽枯白的时光,一转眼也就过去了,在那层混为一谈的枯干下,已经有了草芽了,山脸上的槐树、榆树都已经有了新绿了。本没有如何褪色的松柏,几天间便显出了它的苍翠了。  有庄稼的处地儿,也被那浅青浅绿涅着了。  列宁要到这儿呢,春天早早地先一步赶到了这儿了。真是的,天意哦,列宁纪念堂落成大典了,冬天在这儿竟有些春秋的气象了。有些夏初的气象了。日头黄爽朗朗地悬在山顶上。温热遍天满地地漫溢着,云彩又稀又薄着,棉绒丝线样在天空扯拉着,人像洪水滔天样朝山顶涌动着,吵嚷声像瓢泼大雨般在山脸上起落着。  空气中有着大热天的闷涨味儿呢。  声音里有过年过节鞭炮的喜庆炸音呢。  纪念堂就从这杂七杂八的人声、物影中显了出来了。大老远就显露了出来了。来看非凡的人,到了半坡就瞄见等在山顶上的纪念堂了呢。它四檐四角上的黄色琉璃瓦,在冬日却比春秋温暖的日光里,闪出了它晶莹的光色呢。显出了果真如传说中金銮殿一般的辉煌呢。远处的山脉呢,似了起伏的牛背、驼背样,静滞着,也还像牛群、驼群都在慢跑着。树色是浅绿,山脉和沟壑也是浅绿呢。一世界都呈着深浅不一的青绿哩。在这一老世界的青绿里,纪念堂一冷猛地耸在眼前了,一冷猛地从半空跳出了一座儿金壁银光的堂殿儿,人的眼就哗哗丁当地亮了起来了。能清晰地看见那琉璃瓦的光色里,有灿灿的纯金哩,也能清清晰晰看见那大理石墙面的光色里,有沉重重的铅铝哩,还能白亮亮看见通往纪念堂那五十四级磕台① 两旁的汉白玉的石栏杆,它的光亮里夹有许多银青的玉光呢。纯金啊、铅铝呀、银玉啦,还有五十四级青石磕台在日光中闪着的青铜哟,它们的色泽在半空混在一起就成了水银的光亮了,沉重有力了,像一条一带水湿的白色绸布紧靠紧挨着,不扯不连地绷直在了半空里。如了日常间说的神秘的紫气闪现在了天空了。看见那堂殿,就有了呀呀的声音了。看见那紫气,就呀呀呀呀一片了。  说:“天呀,紫气闪光哩。”  说:“天呀,咋就找了这么好的风水哩。”  说:“天呀,老天呀,这也真该是皇上样的人物睡的地方哩。”  呀呀着,人的脚步不自觉地捷快了。  就到了那纪念堂的下边了,就看见列宁纪念堂的前檐下,和毛主席的纪念堂的前檐写着大字隶书“伟大领袖毛主席永垂不朽”样,写着大字隶书“世界人民的伟大导师列宁永垂不朽”的十五个大字了。就看到纪念堂矗在山顶上,有麦场那么大,而它的下边哩,却还有两个麦场那么大的广场哩。广场上全是用洋灰砖铺了地脸儿,要晒粮食一下能摊开一个庄子的蜀黍、谷子和小麦。能晒一个村庄全年的收成呢。广场的两侧旁,是和天下所有游地一样呢,盖了两行小房屋,房屋里卖着当地的土特产,如木耳呀、银杏呀、锦针呀、蘑菇呀;还有从外地贩运来游乐品,如从南阳贱买贵卖的低等玉。玉镯儿、玉坠儿、玉马儿、玉羊儿、玉刀儿、玉剑儿、玉刻的十二生肖像、玉制的佛塔和香炉,如此等等哩,样样都新鲜,样样又都好像在哪儿见过样。出过远门的人,依着见识知晓那些物什是没有一件真品质,他一件物什狮子开口要上一百块,你老鼠咬牙还价十块钱,可十块他也竟卖了,竟赚了。你也觉得终是买了一个便宜了。然那缺识少见的,一向是守在家门口,日子又过得殷实的人,听了人家说一个玉坠只要十块钱,他想十块钱委实太过便宜了,又想向人证明自己家里日子过得好,手头不缺零花钱,那么就哪能不买呢。便试着还了一个价:“九块行不行?”人家就装着想了一会儿,忍痛割爱地说:“卖给你,列宁纪念堂落成大典哩,不图挣钱,图个吉利呢。”  有许多游人是拿了玩意儿游什开始朝纪念堂登了过去的。人家说,列宁死得早,一拢共活到五十四岁就谢离了人世的,细数脚下的磕台竟也是五十四级呢。又一数,台阶两则的栏杆柱,一边二十七根,合起来也是五十四根哩。走在台阶上的人,老人和孩娃,男人和女人,都是念念有词哩,都如孩娃儿入学将将读书般在数着一、二、三、四、五,数到五十四或五十四的一半二十七,就因为一个果然儿,脸上皆放出笑容了,觉得有趣了,意味深长了。接下来就到了纪念堂的门口了。有人是三步两步就进了纪念堂的内里了。可那些心深的人,有许多识见的,尤其到过北京,参览过毛主席纪念堂的人,他走路是不慌不忙的。他要细细品味一下列宁纪念堂和毛主席纪念堂到底哪儿是一样,哪儿不一样。当然哦,在老远的处地儿,他就看见它们相似的处地了,都是那么大,那么高,石墙面,四方四正的平顶子,四檐八角都用了黄色琉璃瓦,原来那建筑是一模一样哩。人们都知道列宁纪念堂预建的初时候,柳县长是专程带着工匠到北京去了一趟的,用整一天的时间一遍遍地参览毛主席的纪念堂,进了出,出了进,每个人都最少进出七八遍,内里外里,不仅把毛主席纪念堂的布格记了个透熟儿,还远远从四面八方躲着警察,用步子丈量了毛主席纪念堂的长、宽、高的尺寸儿,远远拍了无数的照片哟,计算了上百个毛主席纪念堂各个位置的间距儿,这哪儿会不和毛主席纪念堂一模一样呢。  硬说不一样的处地儿,就是毛主席纪念堂是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哟,列宁纪念堂是在中国的北方双槐县;再不一样的处地儿,就是毛主席纪念堂是在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列宁纪念堂是在耙耧山脉深处的魂魄山上。  还有哪儿不一样?没有哪儿不一样了呢。可有心深的人还是看将出来了,不光是列宁活到五十四岁下了世,纪念堂前的磕台是五十四级儿,栏杆柱是五十四根儿,且毛主席纪念堂周围的大立柱是一边各有四四一十六根,而列宁纪念堂的大立柱,却是前四后十,左右没有,统共十四根,比十六根少了两根呢,为啥哟?读过书,上过国家的社校、党校和在学校课文背得好的人,都会告诉你,前四后十,那正照应了列宁的出生日期呢。列宁是上两个甲子的庚午马年旧历四月初十生,这前四后十,就预示着列宁在这纪念堂里获了新生呢,永远不老哩。知道列宁的生诞日期了,就明白列宁纪念堂两侧虽然没立柱,却是左边栽了十二根桶粗的中年松,右边栽了十六棵碗粗的中年柏,都有几丈儿高,冠儿遮天蔽日呢。这左十二,右十六的数字儿,也正是列宁逝世的日期哩。列宁是上一甲子旧历甲子年的十二月十六日谢世的,当然这左边十二棵松,右边十六棵柏,也代表了列宁永生哩。为啥儿不在两旁栽那新生的松柏苗,为啥不索性移栽过来老松柏?移过来它就大树参天,冠叶蔽日,像在这儿长了百年千年样。机妙也就恰恰生在着这儿了。管着纪念堂的人,这当儿和你熟识了,会对你说出一个绝唱样的故事哩,说那些中年松柏都正巧是和着列宁中年谢世的年龄哩,有五十四圈年轮哩。每棵树移栽时,是都经了县里的林木专家,在那树的根部用铁钻钻过一个洞眼儿,依着从那擀杖粗的洞眼中出来的木屑定断那每棵中年松柏都正好是五十四岁哩,有五十四层年轮哩,因了此,才把它移栽过来了。定断树龄和列宁不是同年出生的,大了一岁,小了几岁的,无论你长得再好、再直,树冠如何地遮天蔽日,也是一笼统地不会移栽的。说为了寻找这有五十四年树龄的十二棵松树和十六棵柏树,山林专家带着林场的工人在这魂魄山上挖了整半年,中年松柏中,挖五十余棵才能碰到有一棵是五十四岁龄的树。然一面山脸上,有松柏也才上百棵,上百里也还不知有没有一棵中年松柏树。有一棵,又哪儿就会刚好是五十四岁的松柏哦。  几面山脸找遍了,几道山林挖遍了,半个多县都找了一个遍透儿,到末了,也竟找齐了这十二松、十六柏的二十八棵松柏树。  自然哩,这十二棵松树就叫了列宁松,十六棵柏树也就叫了列宁柏。这列宁松和列宁柏分栽在列宁纪念堂的两边旁,则也成了纪念堂的绝唱哩。为了明证那些松、柏树龄儿,那松树、柏树的每一棵,根部都还留有一个洞眼儿,洞眼儿都用洋灰糊上了,洋灰的圈边上的树汁如胶样疙疙瘩瘩、黄灿灿地流生着。  还能闻到一股浓烈烈的松柏的油香味。  当然哟,列宁纪念堂单是这些机巧也还算和毛主席纪念堂没有大的分区哩。可你看了这些树,随了人流进了列宁纪念堂,你就知晓了更多更神秘的事情了,如纪念堂大厅里的华表和立柱,大大小小拢共十三根,为啥儿?因为列宁原名叫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正好也是十三个字。这十三根立柱华表就代表了列宁的原名了。你知道这些了,你就想知道更多、更多机巧了,想知道你就要一遍一遍参览了。  纪念堂内的里边两丈高的厅堂叫你觉得森严哩。含隐在墙壁里的灯光柔得和奶水一样儿。人群在那奶水般的灯光中,依着绳子拦线的路儿走。厅堂有半个麦场那么大,有殷实人家的一所宅院大,可留给你的路道却如只有一条左拐右拐胡同儿。虽然列宁的遗体还没有运回来,可新制的水晶棺材已经摆在厅堂当央了。厅堂里已经十几分的肃穆了,已经不许你言我语说议了。  孩娃哭了的,是立马要让你出去的。  有吸烟、照像的,也是要立马赶你出去,并要训斥罚款的。  人群就像排队过桥样相跟着从前门拥进去,从后门拥出来。在这如踩了胡同、踏了桥的缓缓走动里,老老少少感到了纪念堂内里的阴凉,如夏天走进了深隐湖水的峡谷呢,感到老老少少的呼吸都屏了起来了。因为你一下就看见那副水晶棺材了,在大厅当央的一处台地上。那台地是用大理石砖垒砌起来的,长方形,一铺苇席那么大。水晶棺就在那大理石砖的正上方,若了碧绿透亮的青玻璃,又像奶白透明水晶玉。四围相距五六尺的处地儿,用尼龙绳子拦截了,把游人挡在绳外了,使你只能观览不能手摸了。不能手摸,那水晶棺材就越发神秘了,你就看得越发仔细了,看得越发仔细你就越发模糊了。那棺形也是和人们见过的棺形一样儿,头处大,脚处小,似乎正腰身的处地儿是和乡棺一样儿,二尺七寸宽,二尺七寸高,可它的大头处地儿,却比日间的黑木乡棺宽得多,高得多;小头处地儿,似乎又比黑木乡棺的宽高小了一些。且棺材的长似乎还比乡棺长了半尺儿。  总之呢,你觉得那棺材是不成比例呢。可它是一副水晶棺,那里过几天就要躺一个伟圣的大人物。还是外国天大的人物哩。是半个世界上的人都敬着的人物哩。所以你不敢问那棺材为啥会是那样儿,你只能跟着人流屏声静气地走,像踩在独木桥上缓缓慢慢地朝前移。到了水晶棺材旁,你觉得有一股寒气逼到你的身上了,两眼直勾勾地盯着那棺材,你兴许会果然看见那空荡透明的棺材底板上,有几根头发落在那,头发是花白头发哩,于是你浑身禁不住打了一个冷战儿。  又打了一个冷战儿。  偌大的厅堂没有响动呢。人群的脚步声像树叶的飘落一模样。能听见人们的呼吸,像半空飞着的白丝绒线儿,还能看见奶白的灯光里,流动着的空气,像冬日凝滞在山梁上的雾。有人憋不住,手捂在嘴上咳嗽了,他干裂的咳声便如一块从天而降的石头砸在了纪念大厅里,砸在了人们惊着的静谧上,于是哟,所有的人就都不看水晶棺材了,都扭头去看那落在大厅里的咳嗽了。  那人就犯了天错样忙将将把头钩了下去了。  老老少少们,还是在缓缓地沿着绳路走动着,可待你从咳嗽人的脸上把目光抽了回来时,不知怎地你竟已经走过了水晶棺材了。  你发现你还没有看够那水晶棺材哩,可后边的人却已经推着你把你推出纪念堂的大厅了,把你从纪念堂的前门推到后门了。  看过了和没有看过一模样。所有的人都一脸空荡地立在纪念堂后门的空地上,台阶上,觉得似乎有些不值得,觉得还一无所获呢,就从纪念堂里出来了。像千里万里去赶集,却碰上了一个背集一模样;黑里白里赶路去听戏,到了戏场那戏却散了场子一模样。  日光明明亮亮,天气暖暖和和,人也有些迷迷瞪瞪。你有些茫茫迷然地立在那,听着许多人说着后悔的话,说着值得一看和不值得一看的话。这时候,你看见有许多人围着一个四十多岁、头发花白的人,也许那个人是纪念堂的管理人员哩,他说那水晶棺材是他亲手抬着放在那儿的,那纪念堂也是他辖管着建了起来的,说:“你们知晓不知晓?那纪念堂的大厅里,为啥有三间耳房呢,为啥不是两间、四间、六间呢?因为柳县长去参览过列宁旧居呢,柳县长说列宁家的阁楼旧居就是一间主房套着三间耳房呢。”  说:“你们知晓为啥那水晶棺材不是七尺,而是七尺五寸长?知晓为啥水晶棺的大头长宽高都是二尺九,不是日间的二尺七?小头的长宽高都是一尺五,而不是平素间的一尺九?这是为啥呢?你们谁知晓?”  说:“我知晓你们谁都不知哩。我对你们说了吧,之所以那水晶棺长是七尺五,大头的长宽高是二尺九,小头是一尺五,是柳县长到俄罗斯国那儿测算过了列宁墓。水晶棺是按列宁墓的尺寸缩小十倍做制的。柳县长说列宁墓是一条狭长儿,长是二十三步半,二十二步不足哩;他的三步是准定准的一丈儿,那二十二步半就是七丈五,缩了十倍就是七尺五;列宁墓的宽有两丈九,缩了十倍就是水晶棺的大头二尺九;说列宁墓的高有一丈五,缩了十倍就是这水晶棺的小头尺寸一尺五。”  说:“列宁纪念堂里机巧成千上万哩,那里的故事能编一本书。”说:“你们知晓为啥儿一进门的列宁像是五尺一寸高?为啥那像的底座宽是二尺一,长是三尺八,高是六寸呢?那是因为柳县长自小就是在社校长大的,对列宁的著作透熟透熟哩。柳县长说列宁的像五尺一寸高,是因为五尺一正是洋尺的一米七,而列宁的全集正是十七本,那像的底座宽是二尺一,是因为二尺一正好是洋尺的七十厘米哩,列宁的选集里正好是选了他最重要的文章七十篇。列宁像的底座长是三尺八,那是因为列宁的书在我们国家刚好有三十八种版本儿;那底座六寸高,是因为列宁的书竖起来都是六寸高。”  那个人就立站在纪念堂的后门口,他说的水流儿不断,滔滔着不绝,听的人越围越多,越围越多,他就说解得越发详实神秘,像纪念堂的每块砖里都有故事样,都有讲说样,每块石头都和列宁的生平密密联联样。他说你们走进门时没注意,纪念堂大厅里的地板上是用石砖砌着一个半圆图案的,图案中有许多蛐蛐和蚂蚱,那是因为列宁旧居的院里也有一个半圆的花池子,说列宁娃儿时候就常在那花池边上捉蚂蚱,斗蛐蛐,有了那图案就意味着列宁到了这儿也等于回到他家了,又回到他儿娃时候了。说再伟大的人物老了就等于回到儿娃时候了,回到儿娃时候就等于又获了新生哩。说大堂里有六根大立柱,那大立柱上有三根是刻了咱中国的龙凤呀、华表呀、麒麟呀,还有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的景呀和物的;有三根刻了人家国家的教堂啊、建筑啊、工人运动的场面啊、列宁著作的书样啊,还有我们这边的镰刀啦、斧子啦、毛主席的著作啦、革命大事年表啦;还有人家那边的十月革命斗争的画面啦,和沙皇斗争群像啦,第二次世界大战打败希特勒时人民的唤呼啦。等等等等哦,就在那日将去落的时辰里,头发花白的人说得口干舌燥了,说得纪念堂是了一部满全都是神秘的典故大全哩。末了他就结着尾儿说,这才是那会看了看门道,不会看了看热闹的事情呢,说趁着日头尚高时,我劝你们再进到纪念堂里看上一遍吧,不然你们倒真是白来了一趟哩,不然到列宁遗体摆在那儿时,进一次就得掏一次门票了。  完了话,他就朝纪念堂的下边走去了,到了这当儿,就有人想起来,想起来他原来是柏树子乡的乡长哩,就感叹乡长原来是粗人,这盖了纪念堂,他就成了学问家。人们还想问他一些啥,可是那边正有人在唤他过去呢。于是,他也就过去了,留下来那些参览了纪念堂,都曾感到无所获得的庄人们,都在那儿望着他的背影儿,说道着他的学问和见识,感叹着自个的短见和无知。  可是,到了这当儿,山脉上已是一片红色了。日头就要过南落去了。纪念堂在红暖暖的落日中,也显得安详平静了。因为日头就将要落了去,有人就忙慌慌地又绕回去参览了第二遍,有人想起天将黑下来,可山上还有许多的景景物物都还没有顾上去瞄瞟一眼哩。  也就忙慌慌地往那景物的处地儿走去了。  顶为重要的,是受活庄那绝术出演还没看到一个节目哩。不看那出演,也才是真正白搭搭③ 地进了一次耙耧哩。是白搭搭地上了一次魂魄山。  絮言:  ①磕台:即台阶。因为旧时的台阶多都是出现在庙宇前,百姓们走入庙宇,要一步一磕头,所以耙耧人就称台阶为磕台。  ③白搭搭:即一无所获,指白白跑了一趟儿。  第十一章 天是越来越热哩,冬日成了酷夏哦  受活的出演原不是聚在一处儿。只有柳县长在列宁纪念堂前准备一剪了断了那落成的彩绸的第一天。受活的绝术在纪念堂前广场上,敷衍着出演了一场外,然后就散散分分到各个景物处地儿出演了。猴跳儿是领带着脚穿玻璃瓶的小儿麻痹在黑龙潭那儿出演的。耳上放炮的马聋子是,领带了人在银杏林那儿出演的,叶上刺绣的瘫媳妇,是和盲眼听音的桐花在鹿回头的河边出演的。茅枝婆和她的九蛾儿,是把出演摆在去往另一个山头看日出、日落的山腰上。  你参览完了纪念堂,那你就该去参览那些啥儿九龙瀑布呀,绝壁石刻呀,山顶石林呀,青蛇白蛇的水洞呀,还有新近鲜时,双槐的读书人才编造的古老传说中有黑蟒怪兽出没的黑龙潭水呀。那些景呀物的,都分布在一条沿着沟溪顺流而下的水道旁,那些出演也就散落分布在了水道的两旁了。也许你觉得那些山呀水的并不是啥儿鲜见罕遇的物,可受活人的出演却是绝世的,不能不去瞄看的。  谁都知晓,去买列宁遗体那一笔天款是由受活的出演挣了回来的。都知晓受活人的出演在南地世界上一张票卖到过上千块。不说上千块,就是八百块钱那也是耙耧人一家一年的收成哩。肯用一家人一年的收成去买一张门票儿,看一场瞎、盲、瘸、拐、聋哑的残人出演,不消说,那绝术是非同一般呢,是圆全人永远也不敢、也不会的绝术呢。  日头落山了,黄昏前的那一瞬时儿的宁静降下来呢。远处的山峦沟壑都沉没在深静里像世界落进了一眼枯井一模样。  早些时,也不见人手拿了啥儿呢,到了这当儿,他们都去到纪念堂前的广场看受活人的出演时,各人的手里竟都有了吃食啦。冷白的蒸馍呀、袋装花生呀、蚕豆呀、油黄的烙馍呀、小铺里的饼干呀、蛋糕呀,随处儿都在叫卖的茶蛋呀,八八七七的,五天六地都是啪喳啪喳嚼吃的声音儿,都是白咕噜噜喝水的音响儿。  那些在山上就近卖吃食的庄人们,是在这几日走了财运啦,连他家早几年的坏麦黑粉蒸了馍也都被一抢而空了。那些没啥儿卖的庄稼人,用杀猪的大锅烧开水,用桶挑上山,也都成了金水玉汤儿。  天是冬天哩,可这儿却暖得和夏天的黄昏样。夏天酷热时,山上极爽凉,这当儿山上也是极为爽凉的。不同处是夏天的爽凉是炎热中的凉,这冬天里的爽凉却是凉意中体味着的暖。所有的人们哩,城里的,乡下的,上岁的,年少的,男的和女的,成百儿上千的,千千百百的,一竿儿插到底末,也不知到底有多少,大伙儿都立在广场上,坐在从广场通往纪念堂顶处的五十四级磕台上。那磕台成了天意的看台哩。还有磕台两旁的石栏杆,那也是天意摆给年轻人的石凳儿。  出演的台子已经搭架起来了,正架在纪念堂对面的广场边儿上,三面相围的墙布是新置的黄帆布。台顶上也是新置的黄帆布,台地上也是铺的黄帆布。黄帆布的漆香和夏日五黄六月的麦香一样儿浓,沁润人的心肺哩。原来县耙耧调剧团的团长、副团长们,已经极会侍奉受活人的出演了,已经极会学着柳县长的模样,比柳县长更几倍儿的敬着茅枝婆们的出演了。他们最最知晓,受活人多出演一场能给双槐多挣回多少的钱,能给他们自家带来多少的收入哩。  柳县长说:“受活快不归我们双槐辖管了,这难道你们不知道?”  出演团长说:“茅枝婆,白日散着演,黄昏集合着演,打死了也就多演了几场嘛。”  茅枝婆说:“柳县长,说好了你可是要在最后一场出演里,把我们退社的文件在台上读上一遍呢。”  柳县长说:“就这么确定了,让他们连轴转着演,把所有的人都引到魂魄山上,把我们的声势造得天高地大呢。”  茅枝婆说:“柳县长说到魂魄山上来的门票钱是有三分之一要归了咱们受活的。”  断腿猴说:“县上说,这门票钱出演完了一次清账呢。”  出演团长说:“快,快。快去把受活人都叫来,把茅枝婆叫过来,让观众等急了,他们敢把台子砸了呢。”  出演也就拖了半个时辰开始了。  这是说好的柳县长要赶回来在台上宣读受活人退社那场最后的出演哩。可直到出演开始了,柳县长还没有赶到山上来。茅枝婆说,他不会不来吧?县上的人说,柳县长从来没有做过说了不做的事。说比如说,柳县长要到哪儿参加啥儿会,开会的人左等右等他不来,会就如期开始了,如期结束了,以为柳县长不来啦,可在要宣布散会的那一瞬儿他就出现在了会场了。  县上的人说,柳县长决然不会不来呢。  如此着,出演也就开始了。那节目也都是受活人在外面世界上出演过百遍千遍的节目哩,熟得如乡间媳妇饶饭擀面儿,合线纳鞋儿,只不过是在外面是两个出演团,回到耙耧合成了一个大团儿,合演时要把重复的节目去减掉,把依次出演的顺序重新排编一下子。  柳县长说:“你们出演吧,把别人没见过的绝术全都拿出来,谁演得好我一个节目再奖他一千块。”  茅枝婆说:“就演吧,横竖是最后的出演啦。”  这最后的出演,就果真不同了往日的凡响了。一开场就不同凡响了。报幕员槐花的漂亮,那是绝了人世的。谁能料到哦,半年间她说长就长了起来了,一老完全是了圆全人。是圆全人中的神女儿。细条儿个,月亮脸,水嫩白润得如浑身上下都浸了几辈的奶。她人立在台前报幕时,穿了一套清水裙,那样儿,一老完全是一棵柳树上挂了一盘月亮竖在了台前了。头发哩,黑得灯光都在她头上闪亮儿;嘴唇哩,又红得似秋后熟透在树上的火柿子;牙儿哩,又白得如白玉玛瑙样。谁都知晓呢,起原先,她离开受活时,也是同桐花、榆花、蛾子一样的儒妮子,可这离开受活去出演了半年后,她就长成了圆全人,长得和她的姐们、妹们完全不再一样了。那边的出演一团的人,是都眼瞅着她长了个儿了,比原先越发的水灵了,可日日地都见着、瞅着哩,并不觉得十二分的奇,像爹啊娘的瞅着儿女孩娃长大不会惊怪样。可是哦,回到双槐县,和二团的受活人一见面,便把人们惊得目瞪口呆了,不知所措了。她们是在县耙耧调剧团的剧场里见了的,见了她,这边的受活人就都啊一下,收拾衣物的立站着不再收拾了,抬着戏箱的抬着不再动弹了,蹲在脚地干着啥儿的,从脚地站起来,便都惊喜木木地立着了,闹得槐花自个成了仙子样的圆全人,也有些不大自在了,像拿了人家啥儿样对不住人家了。  这边在叶上刺绣的瘫媳妇,她看着槐花怔了一会儿,突然从脚地往半空弹一下,像想要立站起来去抱住槐花样,待身子又落在脚地时,她就惊惊怔怔地说:  “天呀,老天呀,槐花你咋儿长的啊!”  茅枝婆立在老远的处地儿看见她的这个外孙女,一脸惊怔地呆了大半晌,末了也就笑着说:“值了呢,值了呢,这半年出演值了呢。”像受活人到外面的半年出演,本不是为了退社啥儿的,而是为了让槐花长成一个绝世的圆全人。也就终于长成了绝世的圆全人儿了,达到目的了。  蛾子呢,她就一厚脸着惊羡立在那,末了突然把槐花拉到一边去,说:“二姐,给我说你是咋样长的啊?”  槐花却把蛾子更往边上拉了拉,还瞅了瞅身前和身后,悄声道:  “蛾子,我说了你不会不理你姐吧?”  蛾子说:“咋儿会。”  槐花说:“桐花和榆花不理我了呢,像我偷了她们啥儿长成了圆全人。”  蛾子说:“说吧,姐,我不会像她们。”  槐花说:“你都过了十七啦,该和男人好了呢。要好就和圆全的男人好,和圆全的男人睡。”  蛾子就越发地惊着了,惊怔怔地望着她那圆全漂亮了的二姐槐花了,还要说啥儿,忽然就看见有个人从剧场的门口进来了。那人是柳县长的石秘书。石秘书是被县长派来看望晚一天回到双槐的出演一团的。看到了石秘书,槐花就笑着离开蛾子,朝石秘书奔着过去了。  过一会,槐花说和石秘书一道去县政府办些事,就和石秘书一道出去了,就在石秘书的屋子里,一直待到两个剧团连夜要往魂魄山上赶,才在那拉剧团的汽车要离开县城时赶回团里边。  月亮是如期地升了上来呢。星星也都如期而至地挂在天空了。几十里、上百里的山脉外,在酷冷的冬日里四下结冰呢,可耙耧这儿却温暖异常哟。天空夏夜般,蓝湛湛得如假的一模样,如是染遍了靛青的蓝绿呢。夜是平静极了哟,没有风,乳白的夜色在周围的山脸上、沟壑里,和这样那样景的物的处地旁,都如水样摊流着。一世界都处在静里边,只有纪念堂这儿灯火通明哩,人声鼎沸呢。像一个世界的人都已不在了,只有这儿的人还在存活着,在为这存活狂欢庆贺呢。槐花她是款款地走到了出演台的前边了,清水色的裙子托着她月亮色的脸,果真真如一棵柳树托了一盘月亮竖在台子上,竖在夜色里。这当儿,台下那成百上千的人就都为她的素洁、她的漂亮惊着了,吵嚷声一下默了下来了,就像一山脉的雀子看见了一只凤那样,都把目光盯到台子上,盯到槐花的身上和脸上,等着她说话,等着她报幕,可她却就那么静默默地立在台前脸,微笑着,不说话,到台下的人等她说话有了焦急时,她便轻轻柔柔开口道:  “同志们,朋友们,家乡父老们,为了庆贺列宁纪念堂的隆重落成,为了庆贺列宁遗体在三朝两日间运回来安葬在魂魄山的列宁纪念堂,我们受活绝术一团、二团精选了今晚这台绝术表演——  “这台绝术表演大家是听说了不敢相信,看见了也不敢相信。信不信由你——耳听是虚,眼见为实。现在演出开始。第一个节目是——耳上放炮。”  谁能想到,耙耧受活的槐花她不仅由儒妮子变成了极绝漂亮的圆全人,且她在台上的嗓音也变转得柔柔润润了,能说一口和广播里一样音腔了。居然哦,居然看她的人样和听她报幕说话也如着一个节目哩,可是哟,她如舍不得说话样,极简极简几句话,报完幕,向台下鞠个躬,后退两步就转身退下了,像一个燕儿从台上落一会又飞了下去样。人的眼,人的心,就立马变得空空落落了,如丢了自己珍爱的一件东西般。  好在呢,出演相跟着她退下的脚步也就开始了。  第一个的开场节目不再是了猴跳儿的单腿跳跃刀山火海了,改成了聋子的耳上放炮了。因为这是在山脉上露天大出演,不像在城里剧院那样依照秩循序儿,需要一上来就把汪汪乱乱的观众镇压住,需要让所有的人一下子都掉落在木呆惊奇的坑井出不来,便把马聋子的耳上放炮排编在开场了。马聋子便把所有的观众惊得哑然不知所措了。今儿的马聋子,他穿了一身如杂耍员穿的那种白色灯笼绸,早已不是在台上一站就吓得浑身哆嗦的聋子了。他是一个上好的绝术演员哩。受活庄的残人们,谁都是了上好的演员哩。款款地走上台,抱拳向台下的观众作了揖,然后就有人把一挂二百响的鞭炮挂在了他的耳朵上,台下的人就看见他总演耳上放炮,两边的脸都被炸成黑色了,又粗又黑如乌沙石面了。  台下的,就忽地安静下来了,像看见有个人要当着众人从悬崖、高楼跳下自尽样。  安静了,槐花就又出来了,她在台子一角字正腔圆地说。聋子今年是四十三岁,因为自小爱放炮,就练了双耳抗震功。她没有说他自幼是聋子,丁点声音听不见,她说他从七岁开始就练了双耳抗震功,不怕耳边有任何惊天的炸音儿,哪怕大炮响在耳旁他都不怕哩。然后呢,她就从台角拿出一件帆布雨衣给他穿上了,让那雨衣护着他的灯笼出演服,就让他站到台前边,用一块薄铁皮隔在那挂鞭和他脸的中间了。  便由她亲手把那挂响鞭点着了。  二百响的红纸炸鞭生出一股子烟,噼噼啪啪在他的左脸上炸了起来了。台下的人一下受了冷猛的惊,大人孩娃脸上都挂了霜白色,一丝一滴的血泽也没了。为了明证自己是真的不怕响鞭炸炮儿,聋子还把自己的左脸转迎给台下的人,让那鞭炮对着观众们响,这就彻彻底底把观众的混乱镇压了,镇压得鸦雀无声,没有一滴响动了。  待着那响鞭完了时,聋子安然地把脸上的铁皮拿下来,当众敲了敲,像敲锣一样儿,又从台上捡一个没响的炸炮放在那块铁皮上,点炸了,像在锣上放炮一样呢。然后哩,他就把他那被热烟熏得漆黑的左脸又朝台前伸了伸,让观众信了他的左脸除了被熏得更黑些,其实是十分安然的,到末了,他朝观众如意憨憨地笑了笑。  观众就从惊异中醒了过来了,掌声响成一片了,叫唤声也山呼海啸了。静夜的山脉间,是有极大回音的,那白灿灿的掌声和紫嗷嗷的叫声合混着,从广场上飞出去,先是纪念堂中有了极大的清嗡嗡的回音儿,后是山谷间有了大极的空荡荡的回音儿。那回音儿借着夜里的静,一波连着一波地朝夜的远处荡过去,闹的一老世界都布满了红灿灿的掌声和紫嗷嗷的叫声了。那静夜又反过来借了那掌声和叫声,从梦静中醒过来,闹得一老世界的四面八方,都堆着砌着夜的欢叫了。  回过头,观众是又被这夜的声音鼓荡起来了,他们越发地叫着、唤着、鼓着掌,挥着拳头朝着台上吼:  “你在脸上挂上一面锣!”  “你在脸上挂上一面锣!”  观众哪里知晓,聋子是从娘胎里出来就是聋子的,一辈子压根儿不明晓啥儿叫响声,啥儿叫爆炸、啥儿是惊雷。他一辈子看见了无数的闪电哩,却向未听见过雷鸣哟。他就果真把一面小锅盖似的黄亮铜锣挂在右边耳下了,果真在那铜锣的脸上燃放了一挂五百响的鞭,还燃放了几个二脚踢的炮。接下来,在观众更是狂呼乱叫的当儿上,天都想不到,聋子他把铜锣往地上猛一扔,又憨憨地笑了笑,像拍一块石头样,拍拍自己安然的脸,侧身躺在了台子的帆布上,从口袋摸出了一个半截儿萝卜似的大炸雷,端端地放在了自己朝着天、近着耳的半张脸面上,然后朝台下招招手,示意让下边的人上台来帮他把炸雷燃点着。  这当儿,台下是一片死静里,掌声和呼唤声全都没有了。整个世界都被哐当一下推到了一条死寂的渊谷里。所有的人,都听到台上灯光落在脚地的响声了。都看见自己的目光,投在台上像飞蛾儿扑在了火上样。  聋子还在那儿朝台下招着手。  槐花就又笑着出现在台角上,她说:“年轻人,朋友们,你们上来一个点炮呀,这节目我们到南方一千块钱一张门票都还没演过,今儿是专门为咱们父老乡亲准备哩。”  就有一个小伙从台下跳到台上了。  他果真划了一根洋火点上一支烟,蹲下来,把那萝卜粗的炸雷点着了。  就炸了。  炸得惊天动地哩,飞起了一片火光呢。头上吊着的罩灯都摇摇摆摆不停了。可聋子他竟安然得和没事一模样,从台地上爬起来,拍拍灰,摸摸脸,有些血,有些黑灰儿,就从槐花手里接过一条白手巾,擦了那炮灰,沾了流在一脸漆黑上的血,朝着台下的人鞠了一个躬,谢幕走掉了。  台下的,在心惊肉跳地度过了那一瞬儿的死静后,又一次爆起了电闪雷鸣般的掌声和狂呼乱叫了。  茅枝婆就立在台子的一边上。  马聋子擦着他脸上的流血问:“我能挣着柳县长许的奖钱吗?”  不等茅枝婆说啥儿,县里的出演团长就忙迭迭地笑着说:“没跑儿,准有你的一千块的奖钱呢。”  聋子就笑着去找人替他包那一边的伤脸了。  就开始出演第二个节目了。第一个胜于险闹,第二个就安排了奇静了,安排了独眼纫针了。往日里独眼纫针,他是把十个八个纳鞋缝被的大针一并捏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间,右手拿了一根线,手一搓,眼一瞄,那十个八个大针的眼儿便都对在一起了,那根湿了捻了的洋线就从那一排针眼里如箭穿胡同样飞了过去了。可今儿他不再这样了,他是一伸手从一个纸盒里抓出一把绣花针,让左手的五根指头,四条指缝里排满了四排上百根的绣花针,然后呢,手心向下,在一块木板上轻磕一响儿,那上百个有针眼的大头就肩并肩、头挨头地靠在一起了,跟着他又手心向上,对着灯光,睁大独眼,用右手的食指、拇指搓捻着从左手的四排针上过一遍,那四排针的针眼便都对在一起了,顺了他的目光了,从那一排排针眼里,便能看见头上灯光的炽白辉煌了。接下那被捻直得如细铜丝样的洋线,便能一下从这排穿过去,又从那排穿回来。瞬眼儿,那四排针就都吊在一根红的线上了。  先前,他只能在咽口水的工夫里穿上十根八根针,在嚼口馍的工夫穿上四十七至七十七根大光针。这一夜,他竟能在同一瞬儿穿上一百二十七根绣花针,在嚼口馍的工夫里把这套的动作重复三遍,纫上二百九十七根绣花针。  他说:“我能挣着县长说的奖钱吗?”  出演团长说:“能。准能哩。”  还有那叶上、纸上刺绣也不一样了。瘫媳妇她不仅能在一张薄脆的纸上绣草、绣花、绣蚂蚱和蝴蝶,她竟能把冬天还挂在树上的黄蝉壳儿上绣出微粒微粒的小飞蛾。为了让那飞蛾有些红颜色,她并不用那红丝线,而是绣完了,把绣花针往自己手上扎一下,挤出一滴血,那小蛾儿就成了正飞着的花红蝴蝶了。  小儿麻痹症的孩娃出演也不一样了。他脚上穿着玻璃瓶儿在台上一瘸一拐跑了正三圈,倒三圈,然后他敢突然停下来,望望台下的观众们,一用力,跺了几下脚,让那玻璃瓶儿碎在脚下边,然后抬起脚,台下的人就看见他那麻秆般的细腿上,挂着的三寸的畸脚脚底上,正扎了几块碎玻璃。玻璃又白又亮呢,可从那玻璃碴上流出的血是又鲜又红呢。  节目已经演得许久老长了,台下的人已经不会为受活人的哪儿流些血的绝术大唤大叫了。在台下看着有小儿麻痹的孩娃把他的小脚伸在半空里,血像雨水样滴在台上那簇新的帆布上,孩娃的脸半是蜡黄,半是苍白,像一张透着亮的纸。这时候,台下就会有人大咧咧地唤:“疼不疼?”  孩娃说:“我能忍住哩。”  又有人就在台下问:  “你敢站起来在台上走上一圈吗?”  孩娃就果真从台上立站起来了。他的额门上浮着一茬儿汗,嘴角上挂几丝黄烂烂的笑,就把那扎了一片玻璃碴儿的脚落在地上了。把他的身子斜斜地压在那条秆儿似的麻瘦腿上了。他就在台上流着血正走三圈,又倒走三圈儿。  夜已经有些沉深哩,像时光落进了黑洞洞的井里一样幽静了,柳县长说好要在今儿这场出演的最后赶回来宣布受活脱开双槐那县里的决定的,要当着这么多的观众念那受活退社的文件的。可到了末了的节目时,他还没有赶回来。茅枝婆在后台那儿转悠着,一直没有看见山下的路上有汽车的灯光照上来,也没有听见远处路上有隐隐糊糊的汽车马达声。她说:“柳县长不会不来吧?”县上的干部说:“咋能哩。”说:“也许县长的车坏在路上了,也许县长有别的急事耽搁了。”说:“这样儿,你也出演吧,多演几个节目等着柳县长,他不会不来哩。他准定会来呢。他准定会来宣读你们退社的文件哩。”  茅枝婆就决定多出演几个节目等着县长了。  茅枝婆就对着台上的流血的小儿麻痹轻声唤:“娃儿呀,能走了你就在台上多走几圈吧。”  月亮已经走移到山的正顶那儿了,在偏北那人们都去看日出的山顶处,它像搁悬在山腰的一棵大树上,下弦儿,瓢儿状,在那树枝间倒置悬放地连挂着。星星也稀了,气象也比早些冷凉了,凉得如了夏日的后半夜。可这到底还是冬天哩,再暖也还透着寒意儿。台下已经有人把他脱了的棉袄披在身上了,把夹在胳膊弯里的毛衣、绒衣穿在身上了。倘若往日这下夜梦深的时候里,满世界的人是都沉没在了深梦里,可纪念堂这儿的人们,却都还毫无睡意哩,都还睁着亮堂堂的双眼看着台上的出演哩。  孩娃已经开始拖着他那扎满了玻璃碴儿的畸脚在台上重又走动了。他走走跑跑,跑跑走走,一瘸一拐,又一轮的正三圈,倒三圈。他走过去的台子上,血像泼上去的水样浸淫着,那新黄的帆布每隔一尺就有一个血脚印,深红色、黏黏的,一瞬儿那深红就成了褐紫了,成了灰黑了。孩娃儿也是让人敬着的,他门额上的汗珠亮亮透透,如挂在那儿的水粒儿,可脸上的笑,却是又甜蜜、又灿烂,像终于胜了自个,信了自个不仅能脚穿玻璃鞋,还能在脚上扎满碎玻璃时在台上不停歇地跑。他是果真地胜了自个呢。跑完六圈他到台前谢幕时,还把他那椿叶般的畸脚抬起来让观众瞧看了。台下的观众就见了原先露在脚底外的玻璃都已经不在了,都钻进他的脚底板里去,只留下一片模糊的血水在那脚底板上流,如他跷起的不是一只脚,而是举起了一个城里人常用的喷血的水龙头。  到了最末儿,该了茅枝婆和她九蛾儿上台出演了。月光已经移去到山的那边儿,山脉上潮润的深静铺天盖地哩,无边无际呢。在人声吵闹的缝隙里,能听见树枝在风中的摆荡声,能听见哪个山崖或林地里突然响起的鸟叫儿,能听见因为吵闹和掌声惊飞的鸟的扑棱声。灯光像箭样一束束朝天空射过去,朝别的山脉沟谷射过去。空气中有了冬夜寒凉的味,也有夏夜凉爽舒身的滋味儿。  茅枝婆说:“你回来可千万记住拐到县上把我们退社的文件带到山上来。”  柳县长说:“就三天,第三天夜里打死我也要赶回来为你们宣读退社的文件哩。”  上边的人说:“茅枝婆,该你出演了,我听到山下有浑浑糊糊的汽车响声了。”  茅枝婆就上台出演了,就演她的压轴绝术了,她的绝术是一出演就把台下的人惊吓一跳的。是依着耙耧调的团长排演的模样儿,由她那成了秀艳的圆全人的外孙女在台前正经八百地向台下提了许多的问,诸如你们家有八十岁的老人吗?你们村有九十岁的老人吗?你们家住的那座城里有一百岁的老人吗?如果有,她的牙掉没?她的眼花没?她还能吃花生、咬核桃和嚼碎大豆吗?还能纫针纳鞋吗?问了这样一篮几筐的话,她就下去了,茅枝婆就被人用轮椅推着上来了,被人说她已是一百零九岁。因为她早是百岁老人了,就让她穿了一身民国时候北方老婆们常穿的土蓝色的粗布大襟褂,肥腿的粗布灯笼裤,活脱脱如是一老完全的上百年前的一个人。她的头发花白哩,人是老态龙钟哩,如从棺木中扒出来的一模样,可正因为这样儿,她就显得刺目刮眼了,委实实令人惊异了。因为她已被说成是周岁一百零九岁的老人了,又是一辈子的瘸拐哩,自然是要被圆全人们推着出来呢。推她出来的是原来在南地世界出演一百二十一岁老人的那个中年人,他依着人家的排演,在这儿就成了一百零九岁老人的孩娃儿,要一口一口叫茅枝婆为娘了。  把茅枝婆说为一百零九岁,而不是像在南地世界里把她说成二百四十一岁,把她的重孙孩娃说成一百二十一岁,都是经着圆全人细心琢磨的。受活在耙耧山脉是人知人晓哩,当然不能把茅枝婆说成是二百四十一岁哩,可说成是一百零九岁,人们也就大都信了呢。山脉里有百岁老人虽是稀奇的事,可也不是没有的事。说她一百零九岁是连受活的邻村人都不敢去疑怀哩。因为他们是邻村,可受活又是全残的人,所以他们老死不相往来着,从来不去深究受活的物事儿。所以受活有没有一百零九岁的人,是他们也多都不知哩。  在台上推她的孩娃,一老完全地用他在庄里的诚实相,说他娘是一百零九年前出生上一甲子轮回里的辛卯兔年里,经了清朝和民国,活到现在正好一百零九岁,为了明证他娘是一百零九岁,他把他家的户口簿和他娘的身份证从台上递到台下让人们传看着,又把县里柳县长亲笔书写、签字盖章的老寿星镜框在台上举给台下的人们看。有了柳县长的签字和盖章,人们自然丝毫不会怀疑茅枝婆她不是一百零九岁,而是七十一岁。这时候做儿子的就对着众人说,人活百岁并没有啥儿稀奇的,重要的是她娘一百零九岁了耳不聋,眼不花,牙不落,只是走路有些儿瘸。为了明证娘的牙齿好,他取出两个核桃递给茅枝婆,茅枝婆就把那硬壳核桃放在嘴里,用了几下力气咬碎了。为了明证他娘眼不花,他把一根黑线和一根银针递给了茅枝婆,还把台上最亮的大灯关上了,使舞台上半昏半暗儿,如乡下人家的油灯光线样,茅枝婆就把针眼对着那昏花的灯光纫了几下儿,果真把那线纫进了针眼里。  纫针儿,咬核桃,嚼花生和炒豆,这都是令人惊奇的出演哩。日常间有谁家的父母、爷奶能活到近百岁?有谁能活到一百零九岁,耳不聋,眼不花,牙不落?就在这种文火炖鸡慢慢香的惊奇里,她的孩娃把她长寿养体的秘诀说了出来了,摆将出来了,他把娘身上穿的民国时候盛行的肥大的粗布大襟布衫和肥肥胖胖的粗布灯笼裤子在台上脱了下来了,茅枝婆就一冷猛地亮出了她穿的一套亮光闪闪的黑缎寿衣了。  台下的惊奇,就从文里哗的一声到了武里了,便忽地一片唏嘘哎哟了,所有走神儿的目光都一股脑儿集中到台上了,集中到茅枝婆的身上了。说到底,她一百零九岁,也还是一个活人呢,刚才还咬着核桃说话哩,纫上针时脸上还露出笑容说:“老了啊,再过几天就纫不上了呢。”可这一转眼她就又如死人样穿了一套寿衣啦。  那寿衣是上好的布料呢,黑缎子,隐隐地含着细碎的亮花儿。台上的灯光又明又亮,寿衣在灯光中一闪一烁着。寿衣裙子的下摆是滚了一圈皮带宽的金丝花边儿,那花边全是黄丝线和白丝线,黄白相间着,那花边闪的光亮就不同黑缎的光亮了。黑缎的光亮在灯光下是纯银的亮白色,花边的光亮在灯光下是纯金闪烁的晨光色,像一早日头刚出东山挤射出来的光亮儿,不依不饶地扎着人的眼。还有寿衣那肥大的上襟裙,在台上就更是不见一般了。不仅袖口和领口都滚了黄边儿,前襟上还细针密线刺了龙凤图。左裙襟上的黄龙如活的蟒蛇样,盘盘绕绕,似乎伸开来有丈余那么长,缠来绕去,一直从裙底堆到衣肩上,且一爪一鳞,都绣得仔细呢,逼真哩,像立马会从台上跃起来跳到台下样;右裙襟上绣了的凤,则全是大红、深红、紫红、殷红、浅红、粉淡的各类红色儿,像一片着了火的凤凰暂且落在了那裙襟上。这一红一黄的比照里,黑的就有了白色的光,红的有了紫褐的亮,黄的有了深色的金光铜泽儿。这七闪八明的寿衣和光色,一下把台下千千百百的观众吓住了,把百百千千的人眼牢牢的吸在台上了。就在这人们都还在惊怔中没有灵醒过来时,做孩娃的把茅枝婆的后背推转过来了。她黑亮的后背上那盆大的“奠”字便在台上闪闪发光了。那奠字本是一个方块儿,可做寿衣的人把它艺绣成了一个圆圈儿,用的又都是铂金绒丝线,横竖撇捺都有尺子那么宽,横竖撇捺间的缝儿却只有一根香样窄,使那一个奠字,在她的背上如是一轮日出呢,一轮落日呢。且那奠字外边的两环圈绣中,又都肩并肩地绣了铜钱般的小寿字,使那奠字越发地透着了死人的气息呢,透出了逼人的阴气呢。出演到这儿,已是到了高潮了,一台节目也都到了高潮儿,像人们爬山到了峰顶一模样。出演团的圆全人,终是比残人聪明哩,见多识广哩,他们知晓整台的出演,每个节目都是让人们惊奇哩,让人惊得唏嘘不止呢,知晓到了高潮就不需要他们再狂呼乱叫了,不需要他们将巴掌拍得双手血红了。他们已经嗓哑了,手疼了,疲惫了,有些瞌睡了,没有人头落地的节目怕是再也吊不起来他们的胃口了。他们深明动时该动、静时该静的理道儿,深明欲静则动、欲动则静的理道儿。耳上放炮是脸上都放出了黑血的,独眼纫针是一瞬间就纫穿了将近三百根绣针的,猴儿跳是故意让火把布衫烧着的,瞎盲听音已经连是猪毛还是马鬃落在石板的声音都分辨出来了。这时候,当然不能再演火上浇油的节目了,该出演一场大火落雨的节目了,该让千千百百的观众从疯热的半空轰隆一下掉进一池的冷水里,让他们一片哑然、一片惊奇、一老世界都在惊奇中默着无言无语呢。  茅枝婆的活人寿衣果真让他们从滚烫的半空跌进水里了,一片默然无语、又一片忧愁得不知所措了,不知道一个活人为啥要终日穿着寿衣了。夜深哩,深到了枯井的底儿了,一世界都沉在了梦里边,一世界的人在夜间都如在生死的界边样。一个一百零九岁的老人就穿着寿衣活脱脱地出现在台上了,站立在他们的面前了,所有人的脸色都若同月色样,苍白着,如是失了血,像刚从死的处地儿走了回来的,或像从活的处地儿正朝死的处地儿走去的。台下是一片死沉沉的静谧哩,静得和台下没有一个观众样。在台上能听见那在娘的怀里睡着了的孩娃的呼噜声,能听见那孩娃叫着娘呀、娘呀的呓梦声。就在这一片毫无睡意的圆全大人的目光里,在这圆全人的一片企盼哩,那六十一岁却被说成是九十一岁的孩娃,对台下的人说了两句很平常的话,说了两句叫人没法儿不信的话。他说:“俺娘这几十年里都没有脱过她的寿衣哩,半辈子里都穿着她的寿衣吃饭睡觉哩。”说这一甲子年里的戊子鼠年,就是民国三十七年冬,他娘拾柴从山上摔到了沟底儿,腿断了,惊出了一场大病儿,七天七夜昏迷不醒呢,他就把寿衣给她穿上了,准备着她死去升天呢。可准备她死时,她却又醒了过来了。醒了过来就把寿衣又给脱下了。脱下来她的病就又重了,又昏迷不醒了。可再给她穿上寿衣她的病就又轻了呢,就又醒了过来了。说三番五次儿,末了就不再脱她的寿衣了,就给她准备了几套寿衣让她轮换着穿,她也就日日夜夜、年年月月都穿着寿衣吃饭、锄地、挑粪、收割、睡觉了,穿着寿衣过她的日子了。  “说他娘这寿衣一穿就是五十一年了。  “说这五十一年里,她娘没病没灾哩。  “说耙耧山脉的中医说过了,说他们到外边世界上出演时,大城市里的医生也都说过了。说她之所以五十一年里没病没灾,正是因了她穿着寿衣过了这五十一年。说人原是人人都怕死,十人九病是因了怕死的想念堆积起来把小病变成了大病哩,变成大病就难逃死劫了。说人只要不怕死,能真顶真地把死当成回家样,当成睡熟入梦样,那人的骨血中便没有郁气了,没有郁气的人,血脉则日夜通顺哩,年年月月通畅哩,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上百年则就不会生病哩。不生病自然人就长寿哦,自自然然人就异着日常健康哟。  “说茅枝婆的身体到底健康到了哪儿呢?说她一百零九岁,不仅还能缝被子、纳鞋底,给她的孩娃和重孙男娃和重孙女娃儿做饭洗衣裳,而且大忙天还能下地割麦子,到场上和庄人一道举着棒槌捶豆子和芝麻。说她就现在,就眼下,要挑担子不仅能挑起一百斤,二百斤,还能拄着拐杖把九个活人从地上挑将起来呢。”  就有四个汉子抬着两个胀鼓囊囊的帆布麻袋从台后出来了,把一根扁担穿在了那两个麻袋中间啦,茅枝婆果然就一试、一试地,把那两个麻袋微微地挑离起了地脸儿。  结果呢,放下时,竟果真从那两个麻袋里飞跑出来了九个活生生的女娃儿。  九个蛾子、蝴蝶般的小人儿。  这九个被说成是一胎同生的九蝶儿,就在台上唱歌了,跳舞了,如蛾儿、蝶儿般飞来飞去了。  第十一卷 花 儿  第一章 一块儿生白布,星星零零一片儿红  出演到末了,料不到的是这一夜柳县长没有赶回来,受活人回去睡觉时竟又冷猛生发了一件天塌地陷的事。  他们是睡在列宁纪念堂的耳房的,和半年多来在耙耧外的世地上出演一模样,溜地儿通地铺,各家在一起,男女相分着。可是这一夜,戊寅虎年岁末的冬至这一日,出演末了后,草草把台上的衣物收拾停当回屋里睡觉时,却发现原来那叠在床头的被子不在床头了,枕头  也不在原来的处地了,被褥里的棉花被撕得零七碎八了,包裹里的衣物被扔得满天满地了。  他们半年出演挣下的钱都不在了那被里、褥里、枕头里,不在了箱子里和这里那里了。  被人一抢而光了。  被圆全人们偷得分文不剩了。  那百百千千看出演的人,都已经散到魂魄山的各个处地儿,零乱的脚步也早已无声无息了。世界是寒冷的冬天哩,可这儿冬未去,春天就紧随紧地赶来到了,树都发了芽儿了。草坡也绿了脸面了,温暖中有了一股清淡的郁香味。天暖呢,无论你到那儿都可以躲住一夜儿。房檐下,沟崖旁,大树底儿或避风的哪块石头上。  圆全的人们是一转眼就散得没了影儿哩。那些邻庄、邻村的耙耧人,这一夜,一条席子租出去可得两块钱,一条毯子可以租得四块钱。站在清净了的列宁纪念堂前的磕台上,能听见山脸上的夜色里,有圆全的人在扯卷着嗓子唤:“谁借① 席子——两块钱一条——”  “谁借被子——五块钱一床——”  唤着唤着,他的声音就被受活人的惊叫压了下去了,像来了一场暴雨儿,把刚刚刮起的一阵小风噼噼啪啪盖了下去了。不消说,叫声是从纪念堂的耳房那儿传将出来的,像是耳房里有了轰爆样,隆隆地就叫成一片,响满世界了。  “天呀,我的钱去了哪儿啦?”  “天呀,我的被子、枕头都被人家撕开啦。”  “天呀,出贼啦!遭抢啦!这以后的日子咋过呀?!”  最先回到耳房的是庄里的猴跳儿,因了他的脚步快,回耳房时又没拿啥儿衣物道具的,也就先一步进了纪念堂,拐进了水晶棺正对面的房子里,推开门,拉了灯,那被抢、被偷的景光便冬地一下打在他的眼上了。纪念堂里的耳房是套着耳房的,从第三套耳房的门里走进去,拢共有十几间的小耳房。跳儿猴是住在前耳房里内套二间里,一进门他看见那留在屋里看家的庄人满脸都是血,他被捆成肉团儿,嘴里塞了一条裤腿子,球样被扔在墙角里,跳儿猴便一步就抢到了第二间的门口上,看见他叠成方块、码在墙下的被子被人撕开了,那塞在枕头里的衣物在脚地、铺上被扔得到处都是呢。还有聋子马、单眼儿、跛脚木匠和专门扛物卸箱的六指和哑巴,他们是睡在一个地铺的,可他们的箱子、包裹、被褥也都被人弄得乱乱糟糟了。有一团不知是谁被里的棉花被拉出来扔在门口儿,还有聋子最爱穿的红裤衩,也被扔挂在了窗子上。猴跳儿知道事情是遇了大祸了,扔了拐杖独腿跳着,如在台上过火海样跳到迎面墙儿下,抓起自家的被子看,就见了他睡的被子四角被人用剪子剪开了,他缝在被子角里那一叠儿一万块的簇新的百元票子连一叠、一张都没了。再忙慌慌去看那缝进褥子里的钱,褥子也被拆得丝丝连连了,破洞儿朝天了。  他就干裂裂地跪在那儿扯着嗓子唤:  “我的钱去了哪儿啦?”  “我的钱去了哪儿啦?”  那唤声接下去响成一片儿,响得满山遍野了。瘫子媳妇,跛脚木匠、盲瞎女、六指儿、哑巴、断腿、桐花、蛾儿、槐花、榆花及专门跟出来为庄人做饭的圆全女人们,拢共上百个受活人都在列宁纪念堂里唤叫着,哭闹着,有的扶着门框跺着脚、有的坐在脚地上,抱着她的空包袱,哭着拍打着。把钱缝在被里的,那被子是被人撕开了。缝在枕里的,那枕头里是便只剩下麦秸、谷糠了;装在褥子的棉花里边的,那棉花就白花花飞了一地了;放在木箱的,那木箱的锁就被撬开了,或者人家索性把木箱砸了个七零八落了。槐花是买了城里人常用的花皮箱,把她的钱和贵物都锁在皮箱里,结果却是连皮箱也都不在了,被人提走了。  还有庄里有些岁数的人,他们把挣来的钱都放在铁桶里,出演到哪儿,就在哪儿的床头枕下挖个坑,把那铁桶埋进去,再把席和枕头铺上去。原来是谁都不知他把钱是埋在哪儿的,可在这时候,可是这时候,他们的空铁桶却是被扔在列宁水晶棺材的旁边了。  说到底,受活人是遭了塌天陷地的劫儿哟。  纪念堂的大厅里,列宁水晶棺的旁边上,三个大耳房的脚地上,到处都是了瘫坐着的瞎子、瘸子、聋子和哑巴。男的和女的,老的和少的,哭唤声、咒骂声如干裂裂的刀破竹子哩,又嘶哑、又刺耳,像他们要一同儿把那纪念堂吵翻闹塌样。  从外边进来了不少的圆全人,他们都是夜里看完了出演睡在纪念堂周围的圆全人。看着受活人哭天抹泪地叫,他们就安慰着受活人。  说:“别哭啦,钱丢了还可以再挣嘛。”  说:“留了青山在,哪儿就怕了没柴烧。”  说:“也是的,这年月,你们残疾着,竟能挣下那么多的钱,叫谁看了心里不急呀。”  安慰完了话,人家瞌睡了,就又回到人家原来的处地儿睡觉了。  水晶棺在炽白白的灯光下发出蓝莹莹的光,像那棺板不是水晶啥儿的,而是冷柔柔的玉板儿。哭过了,唤过了,不知始在啥儿时候里,受活人也都不再哭唤了。都从耳房屋里走出来,立站在纪念堂的大厅内,东几个,西一堆,鸦黑黑的一片儿,都把目光落在茅枝婆的脸上了。  茅枝婆的脸上贴了极厚一层土灰色,模模糊糊能见那土灰后面死人样的青紫呢。她就木木地立在那水晶棺的大头处,拐杖靠在棺材的中央处,黑缎子寿衣裹在一个白布包袱里,放在那蓝柔柔的列宁水晶棺棺板上,妥帖得如针线放在线筐里,蜡烛放在烛台上。水晶棺在灯光下的蓝光像白光下的一片纯蓝的天,那黑缎子寿衣在灯光下反倒像了一块黑玻璃。它们都亮呢,都光亮无比,又威势沉默呢。茅枝婆是在收拾完了台上出演的物物什什后,又在台后朝着山下望了一会才往纪念堂里走回的,认定了柳县长不会半夜三更赶到山上时,才在心里长叹一声,瘸着往住处回了的。  夜已经深到了月落星稀的时候里。纪念堂在山上,如山脉把它举在半空中,极静哟,风从它的檐下过去留下许多的私话儿。就是这当儿,茅枝婆听到纪念堂里的齐马乱叫的唤声了。她瘸着跑到她和她的四个外孙女儿住的最靠边的一间耳套的房子里,看见老三榆花坐在地铺上抱着被子哭,哭着说:“我连一件衣裳都舍不得买,我连一件衣裳都舍不得买!”老四小蛾子,也是瘫坐在地铺上,抱着她的枕头说:“吃过晚饭还有的呀,去出演时候我还摸了呀!”老二槐花和老大桐花是都立在自己的铺上的,可盲桐花只是一片黑茫茫地望着正前处,不言也不语,像遭劫她是早已料到了样,而槐花就不是一样了,她不哭,只是跺着脚,埋怨道:“好啦吧,这下好啦吧,你们谁也不用说我舍得花钱啦,不用说我买件布衫等于是花了一亩麦钱啦。”  茅枝婆从外面跑回来,在门口儿朝着她的四个外孙女儿瞟一眼,立马就明晓生出了啥事儿。于是她忙不迭儿瘸到第二间耳套房的门口看。  瘸到第三间耳套房的门口看。  到第四间的耳套房的门口看。  看到第七间套房门口时,她突然转过身,想起该找上边的人,该找那些圆全的县上人说说哩。可是呢,当她跑到睡在水晶棺后面的一间大套耳房时,推开门,却冷猛地发现圆全人们的衣物、被褥全都不在了,屋子里收拾得素素净净,一件物什也没了。  一个人影也没了。  茅枝婆的心里轰的冷一下,像有磨盘似的一块冰石压在了她的心里了。忙慌慌跑到出演的台子前,才看见那拉他们一路出演了半年的两辆汽车也都不在那儿了。那儿只还有一大片汽车的轮痕和柴草。  立在纪念堂的门口儿,茅枝婆手扶住那冰凉的红木门框,软软地瘫坐在了脚地上。  她没哭,也没叫,就那么在门口的石板脚地上,呆呆地过了一阵子,久长久长的一阵子,到那来看热闹的人都又从她身边走掉回去睡觉了,才又扶着门框站起来,回到堂厅水晶棺材那儿倚着水晶棺材不动了,把受活的人全都从耳房叫了出来呢,把那留在堂厅看家的小伙也叫了出来呢。  比起出演的庄人们,那留着看家的小伙子,其实算得上是个圆全人。不瞎盲、不瘸拐、不聋哑,只是他的左手指一年四季都揪在一块儿,像是鸡爪儿。生出来他的左手就是揪揪团团长在一处的,几十年过去那手还是长在一处儿。他蹴蹲在茅枝婆的面前脚地上,脸上也是一层死灰色,像受活人遭了劫灾,都是他的错罪样。他的脸面上是被人家掴了许多耳光的,一面原样儿,一面淤肿着,淤肿把他的嘴和鼻子都拉得歪斜了。手也被人家捆得红肿了,那瘦小的左手肿得和常人的手一样粗大了。望着茅枝婆,又瞟瞄一眼受活的庄人们,他那心头里的错罪就把他的头压得钩弯下去了,泪像石子儿砸在大理石脚脸上啪儿啪儿了。  茅枝婆说:  “都是谁?”  他说:“一堌堆③ 的人。”  茅枝婆说:  “到底都是谁?”  他说:  “都是上边的人。都是和咱们一道儿到南地出演的圆全人,麻麻乱乱一大片,少说有十个、二十个。”  茅枝婆说:  “你咋不唤呢?”  他说:“他们一进来就把我捆住了。一进来就有人在门口当哨子⑤,有人专门在屋里翻被子,撬箱子,谁家的钱窝藏在哪都一清二楚哩。清楚得如拿他们自家的东西样。”  茅枝婆说:  “你咋不唤哩?!”  他说:  “他们都是圆全人,说我唤了就把我活活打死哩。就把嘴给我塞住了。”  茅枝婆说:  “他们说了啥了?”  他说:  “没说啥。就说翻天啦,这世界倒成了你们瞎盲瘸拐的天下啦。”  问:“还说了啥?”  想了一会答:“还说你们在这等着吧,等死了柳县长也不会再来啦。”  便不再问啥了,也不再答说啥儿了。堂厅里死死静着呢,静得像它本该的只有棺材没有人一样。就在这死静里,人们都把目光搁在茅枝婆的脸上去,却都意外看见茅枝婆脸上揪心的愁色慢慢没有了,那灰土青紫的脸色也转淡化开了,像冬日里的冰化成了水,有了活柔柔的气象了,有了一些活泛的色气儿,且那活泛里,她好像想起啥、抓住啥儿了,有真顶真的话儿要说了。  也就说了呢。  她说:“圆全人到底啥儿样,这下你们全都知道了。我问大伙儿一句话——你们到底想不想退社哩,到底想不想过受活那原有的日子哩。”问了话,也并不如往日那样用目光逼着庄人们答,而是转过身,把水晶棺材上的寿衣包袱打开来,将寿衣内里白生生的衬布用牙咬着撕下一块儿,再左一撕,右一扯,那块生白布就被撕成方方正正了,如蒸馍的笼布样,如一张又方又大的白纸样。茅枝婆把那生白布铺在列宁的水晶棺材上,又回到耳房屋里找出一把剪子来,当众把剪子的尖儿在自己左手的中指上扎了一个洞,将自己的手血在那水晶棺上滴出铜钱似的一堆儿,又用右手食指在那堆血上沾一下,在那生白布上重重摁一下,使那生白布上有梅花腥红的一个手印儿。然后呢,她就半旋着转过身子来,望着庄人们道:  “都知道圆全人是啥样了,同意退社的,都来在这白布上按一下,不同意了你就留在那儿受圆全人给你的黑灾⑦ 红难⑨ 吧。”  茅枝婆说话的声音并不高,可她的话里有足够的力气呢。话完了,她才开始瞧着人们的脸。那每张脸在厅堂里的灯光下,都有些木然哩,有些不知该说啥问啥时的尴尬哩,好像人们都沉落在被抢被劫的怨愤里,茅枝婆突然又说到这退社,让大伙一冷猛地拐不过来弯,如马在窄胡同里调不回来头。就那么僵持着、默等着,让时间像树汁样慢浸慢流着,那被劫抢了气怨,终于在经了许多黑罪紒紜矠、红罪紒紞矠、又上了许多岁数的人的脸上先自转淡了,开始多多少少想着别的事情了,想着这退社还是不退的根本大事了。  偌大儿偌大儿的厅堂里,已经没了别的人,连那些县上派来的纪念堂的管理员也都不知去了哪儿啦。也许是同上边的圆全人们一道走了哩,也许是他们还在他们的屋里床上睡着呢。高高大大的房,四壁儿和脚地上,都是光亮的大理石,厅堂中央摆了列宁的像和水晶棺。一片儿都是受活的人,一片儿都是瞎子、瘸子、聋子、哑巴和各式儿、样儿的残人们,他们或坐着或站着,或倚着门框和那冰冷的墙。屋子里没有一点声息儿。没有声息就把这场面默得庄严了,弄得非同小可了。像去不去那块白布上按那一下手印是决定了自家的生死样。  所有的人就面面相觑了,相互里等着了。  猴跳儿说:“退了社我们受活还出去出演吗?”  茅枝婆没有答,只冷冷的横了他一眼。  这当儿,那专门留着守看庄人们钱物的小伙从脚地站了起来了。他说:“妈的,打死我也要退社哩,在这个世上活得怕人呢。活着怕人,还不如死了呢。”  他就第一个过去蘸着棺板上茅枝婆的血,在那生白布上按了一个手印儿。  叶上刺绣的瘫媳妇,在脚地偎着、挪着过来了,她说我死了也不再出去出演哩,我死了也愿意过那受活原有的日子哩。边说边挪着,到那棺材下,她从头上拔下一根针,在右手食指上扎一下,举起来便在那生白布上按了一个血印儿。  也终于又有几个上了岁数的受活人过来按了手印儿,使那块生白布上零星零星一片红。接下就没人动弹了,没人再过去按那手印了。大厅里的空气有些滞重哩,像泥黄的水在半空流动着。本是为家家人人都被抢了的事情悲愤着,可茅枝婆不说被人抢了该咋儿去处置,却让人们在这灾难的事前定夺退社不退社,这好像不是定夺退社不退社的最好时候哩,就像人落进井里了,你趁机要问井下的人要一件东西样。横竖庄里的年轻人们是没谁过来按那手印儿,都把目光落在了猴跳儿的身子上,连茅枝婆家的四只蛾儿也都立在外婆身后不动弹,老三榆花和老四蛾子在偷偷地瞟着外婆的脸;老二槐花却是和别的年轻人一样明目张胆地看着猴跳儿,仿佛在鼓荡猴跳儿不去按那手印样,仿佛猴跳儿过去按了呢,他们也就不得不按了,他不按,他们也决然不会去按呢。  这时候,猴跳儿成了他们年轻人的头领了。  茅枝婆把目光落在了猴跳儿的脸上了。  猴跳儿却把脸扭到一边去,呢呢喃喃说:  “退社了,日后人连人身影紒紡矠 都没了,没了身影日后还咋儿出演啊。钱被人抢了呢,不出演能行嘛。”这样大声地说道着,像是对着别人摆理道,又像是给庄人们提了一个醒,说完了,他就先自一倔一倔地瘸着回到他睡的耳房了。  槐花看了外婆一眼,竟也跟着猴跳儿回到耳房了。  年轻人们也都鱼贯地相随着回了耳房里去。陆陆续续的,脚步声踢踢踏踏着,像乡村里的夜会散了场子样。  留在枝婆身边的庄人没有多少了,十几、二十几个儿,也大都是年过四十、五十的人。他们相望着,默语着,最后把目光搁到茅枝婆的脸上时,茅枝婆却淡淡轻轻说,都回去睡觉吧,明儿天一亮我们回受活。说完了,就慢慢拉着她的拐腿回她的耳房了。她走得慢极了,脚步飘飘的,像稍走快些就会立马倒在脚地样。  第三章 絮言——黑灾、红难、黑罪、红罪  ①借:借即租赁。耙耧人有许多地方把租称为借,使租赁关系中有了一种亲切感。  ③堌堆:原指土堆儿。一堌堆,在这指人数的多。  ⑤哨子:即哨兵之意。当哨子,即放哨。  ⑦黑灾 ⑨红难 紒紜矠黑罪 紒紞矠红罪:黑灾、红难同黑罪、红罪是同样的词意儿。这是只有受活人常说的两个词,只有受活四十岁以上的人才能真正明白的历史用语。  黑罪、红罪并非是什么典故,但却也有它深刻的来龙与去脉。事情是在二十多年前的丙午马年里,那时候革命电闪雷鸣般席卷着这个国家的天南海北,山里山外,城市农村。满天下人都忙着破旧立新,斗人游街,忙着把老寿星、灶王爷、关公、钟馗、如来佛和菩萨的像揭下来,把毛主席的像贴到墙上,挂到身子上。到了次年后,斗争转移到斗人上。革命着,公社要每个大队每半月轮流送去一个地主、富农、反革命、坏蛋或右派,像饿了必吃样供革命需要时,拉出来斗一斗,不斗了就让他戴着纸糊的帽子扫大街,以装饰社会的政治风景和气象。且各个大队里,是逢了节日,也要召开批斗会,像过节唱戏样让社员群众受活受活。这样,年长月久,就发现地主、富农们不够轮用,公社就想起革命已经从丙午马年到了己酉鸡年,三年时间过去了,竟忘了公社里还有耙耧深处的受活村。想起来如火如荼的三年革命里,还从没批斗过受活的地主和富农。便通知茅枝下月初一派一个地主到公社供革命用一用。  茅枝婆说,村里没有地主呀。  革命说,富农?  茅枝说,也没有富农呀。  革命说,没有地主、富农就送来一个上中农。  茅枝说,上中农、中农、下中农、贫农、雇农都没有,全村家家户户都是革命成分呀。  革命说,你她娘的,不要命了,竟敢在革命面前扯大淡。  茅枝说,受活是在合作社到了末后才归了县和公社辖管的,压根儿就没有经过划分贫农、地主那档儿事。村里人从来就没有谁家知道自己家里是地主、富农还是贫下中农呀。  革命尖叫一声,惊得目瞪口呆,知道受活原在革命历史中漏落的事情后,觉得必须让受活补上革命历史中最为关键的一课,使历史在受活有一页新的插图,便往受活派去了工作队、调查组,就在那年仲上秋,要完成划分地主、富农、贫下中农的事。  茅枝说,受活已经向县上要求退社了,成分就不用划了吧。  革命说,我们知道你认识县委杨书记,知道你和杨书记都到过延安,可杨书记是现行反革命,已经畏罪上吊了,看以后哪个反革命还敢答应你退社的事。  茅枝说,那我跟你要求行不行?  革命说,他妈的,你不想要命了?  茅枝说,受活本来就没有地主和富农,要划成分也都是贫下中农哩。  革命说,没地主、富农和恶霸,你茅枝婆就每天去公社让人斗,每天戴着高帽扫大街。  茅枝便被噎得哑然无语。  玉蜀黍苗儿高到筷子时,山脉上到处流荡着青蓝蓝的草棵、庄稼气,这时节,工作组到受活先给村人们开了一个会,让各家自报他们在己丑牛年的解放前,自己家里有多少田、几头牛、几匹马,还有家里一年能收多少担谷子、小麦、蜀黍、大豆;日常间是否都吃谷糠、麦皮、黑面、野菜,是不是到了荒年去讨饭,替人干活做长工、打短工,到地主、恶霸家里是不是得替地主捶背、揉腰、洗锅洗碗、吃糠咽菜,地主的婆娘还用铁锥子乱扎你的手背和脸什么的。茅枝在那会上让村人们都向人家说实话,说二十多年前,家里有多少地就说多少地,别多说,说多了你就是地主了;可也不能少说呢,说少了你是贫农别人就是地主啦。各家各户都是瞎盲瘸拐的人,万一你成了贫农,让人家当地主,那谁能忍心,要一辈子良心不安。工作组的人,就在村中央摆了一张八仙桌,登记着各家报的解放前的田地和财产。各家各户便轮流着去那桌前报着他们家二十多年前的田地和日子。你说着,人家忙写着。可登记完了,想不到受活家家在解放前都有十几亩的地,都有吃不完的粮,家里不是养了牛,就是供了犁、耙或者铁轮车。  人家问了一个瞎盲人,那时候你家粮食够吃吗?  瞎子说,哪能吃完呀。  问,过年能吃上一个白馍、半碗扁食吗?  说,平常想吃就吃了,那不是啥儿好东西。  说,你是瞎子地咋种?  说,我还是竹匠,帮村人们各家编个筐子编个篮,农忙了,村人们就把我家的地犁了和种了。  又问了一个瘸子说,你家多少地?  十几亩。  你一个瘸子咋种呀?  我家有牛,谁家平常用了我家牛,农忙他就来帮了我家里。  日子好过吗?  比现在好过哩。  咋好过?  粮食吃不完,菜也吃不完。  最后又大声问了一个聋子道,你家那么多地雇没雇长工干活呀?  聋子说,没雇呀。  那地你咋种?  聋子说,我家没牛可我家有辆车架子,车架子也是左邻右舍常用的,农忙了他就来我家帮着了。  到最后,贫农、富农、地主就没法划分了,家家都有种不完的地,家家都有吃不完的粮,家家都请别人帮过工,又去别家帮过工,那日子是瘸子要用瞎子的腿,瞎子要用瘸子的眼,聋子离不了哑巴的耳,哑巴离不了聋子的嘴。一村人的日子过得如一户人家样,祥和富足,殷殷实实,无争无吵。这样,到最后,人家就给各家发了一个黑皮小本儿,巴掌一样大,封皮上写了户主的名,内里只有两页纸,一页上印了毛主席的话,一页上印了要求你奉公守法、为人民服务的话。然后人家就走了,回了公社,通知受活人从村头第一家往后排,无论是瞎子、瘸子,或聋子和哑巴,每家半月必须派个人带着那小黑本儿到公社去一趟,也没别的重要事,就是戴着高帽子游游街,或者开大会了你在台上让人揪斗一阵子。  说,你家是地主?  答,不是。  问,是富农?  答,也不是。  说,不是地主富农你为啥还拿着小黑本?  就有几个人把耳光掴到了你脸上,把脚踢在了你腰上,你便冬地一声跪着倒在有几百、上千人参加的大会台子前。  问,你偷过啥东西?  说,没偷过啥东西,受活人从来不做贼。  问,没粮吃了也没偷过蜀黍和红薯?  说,粮食吃不完,要不是前些年全县的圆全人都去庄里抢粮食,各家的存粮十年都吃不完。  就又噼噼啪啪一阵打,说别看他是个残疾人,坏人就是坏人,看他家藏了多少粮。人民把自己的粮食要回来,他还说人民是去他家抢粮食。这一打,就比上次打得更重了,拳头落在了他鼻上、嘴上和眼上,棍子落在了他的头上和腿上。落在鼻上鼻子流了血。落在嘴上掉了牙。落在眼上眼眶就变得乌青黑紫。落在腿上,他不是瘸子就是瘸子了,是瘸子就成瘫子了。就这样,半月后,他回家养着伤,就轮到下一家拿着那个黑本儿来遭这份黑罪黑灾了。可是,那回家养伤的人,在村里见了茅枝,就要恶恶地瞪她一眼睛;见了她家的猪,就要狠狠踢一脚;见了她家的鸡,就要远远地狠砸一石头,见了她家种在房后的倭瓜①、豆角,就要摘下来扔在地上,再上去跺几脚,把它跺成水浆,去喂自己家的猪和羊。  有一天,茅枝一早起床,见她家长成了的猪被毒死在了猪窝里,生蛋的熟鸡去吃了猪槽的猪食死了一院落。木呆着,开了院落门,又看见那村里去了公社挨斗、扫街的和还没轮到去扫街挨斗的,家家的户主和女人,都立在她家门口上,每人手里都拿着那个小黑本,见了她,先是冷冷瞪一会,猛地就有人把一口痰吐到她脸上,把那黑本摔在她身上,说是你让我们对上边的人说了实话的,说了实话就家家都是地主富农啦,家家都得到上边去被游街挨斗啦。说你去看看,林瞎子昨天到镇上让人家活活打死啦,人家说你是地主,还是富农?他说我不是地主、也不是富农,人家一棍子打在他脑上,没出气儿他就死在了台子边。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9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