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孩子如何认识这个国家,却和我这个做父亲的带他们看什么大有关系。正如从澳门到珠海再到广州,如果我只带孩子们出入高级宾馆和酒店,穿梭于豪华的城市之间,他们回到澳洲后很可能会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特别是快要上大学的大儿子,如果有这种片面的认识,我心里会很不安的。进入这间在当地还算条件不错的牛仔裤厂,我注意到儿子面色凝重起来,这是他第一次参观一个第三世界的工厂。当看到眼前的牛仔裤上都是LV和D&G的牌子(世界最昂贵的名牌),我能够感觉到儿子表情的变化。儿子一直反对我给他买盗版影碟,说那样侵犯了知识产权。(但我一直在买,只是后来告诉他我买的是原版的,老子可没有那么多钱买正版的啊!)儿子看到这些世界顶级名牌的时候,他大概一下子就明白了,我们正在参观一家做冒牌牛仔裤的工厂。后来管理人员也向我们证实,这家工厂就是为广州水货市场供货,然后卖给外国人,外国人再把这些冒牌牛仔裤运到国外。第一部分 第29节:我该如何向儿子介绍一个真实的中国(2)这里我要提一下我对冒牌服装的看法,按说,我应该反对冒牌货的,可是,当我看多了,发现全中国都在冒牌,我们的品牌创新率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时候,我的心就凉了,心理也同时起了微妙的变化。假冒名牌虽然不对,然而,那么多同胞要吃饭穿衣,不生产冒牌服装,他们能够干什么?当然,我心里也明白,这种冒牌只顾眼前的利益,从长远来讲,正是这些冒牌货扼杀了我们民族的创新精神,恶性循环似的让我们永远生产不出自己的名牌。可是,在这一点上,我只能是鼠目寸光,因为,我眼前只有这些打工的人,他们需要有饭吃。让我稍感安心的是,儿子并没有看到这些冒牌的牛仔裤就当场质问我,而且,在我简单两句解释后,他竟然表示理解地沉默了,儿子长大了。说实话,我最害怕和儿子争论一些在他看来是正义的东西,他无法理解,在他父亲的生活的国度,很多正义的东西被扭曲了,而我们又必须在这扭曲的正义下寻找出路。陪同我们的厂长热情地为儿子挑选了三条牛仔裤,儿子去试了一下,穿上后显得很酷。我告诉儿子,你在世界各地看到的牛仔裤,绝大多数是中国生产的。现在你又知道了,在中国生产这些牛仔裤的,就是像眼前这样的工厂。——我没有再说下去,儿子不会不知道,眼前这种工作环境恶劣的工厂,在澳洲和西方国家已经绝迹几十年了……大儿子也注意到工人中有很多和他看上去差不多大小的男孩和女孩,他在仔细打量他们,当他转向我的时候,我期待他问我问题,于是他问了这天唯一的一个问题:他们的收入是不是很低?我早就知道儿子会问这样一句话。这里有世界名牌的牛仔裤,这里我们可以不花钱或者花一点点钱买到最便宜、最时髦的牛仔裤,但让我高兴的是:儿子终于看到了那一台台缝纫机后面的工人。可对于期待的问题,我却一下子回答不出来。我知道海外经常说中国的血汗工厂,说中国的工人收入低,说中国的农民工没有保障,但这不是中国一个地方、一个工厂的问题,这是整个中国的问题,是我们的贫穷程度决定的,不能怪工厂主或者“资本家”,中国就是这个生活条件。你如果感到惊讶,只能说你不了解中国。如果我考不上大学,如果我一直待在农村,我的儿子,也会在这些打工者之中的……我对大儿子说,他们的收入加奖金大概在两百美金左右——这个钱大概相当于儿子每个月的零花钱。儿子没有再问什么问题,谢天谢地。我一直希望向儿子介绍一个真实的中国,然而,我却时时感到彷徨和无能为力,就拿我自己来说,我又怎么能够说我认识的就是真实的中国?但我至少能够要求我自己的儿子,要认识真实的中国,一定要抱一个平和、理性和充满爱的心,既看到城市高楼大厦的繁荣,更要看到农村和工厂里那些好像被繁荣遗忘了的人……第一部分 第30节:坐在抽水马桶上就能想通的道理(1)坐在抽水马桶上就能想通的道理(严重提醒:美女们、有胃病以及特别爱护我的读者们,一定不要读这篇文章,请立即离开……^_^)上个世纪结束的时候,欧美一些国家搞了一个评比,请各国民众投票选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结果你一定想不到,既不是原子弹,也不是互联网,连民主制度和“普世价值”也名落孙山,排名第一的竟然是——抽水马桶。一开始还以为外国人恶搞,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坐到抽水马桶上使劲一想,才“扑通”一下想通了。原来,这抽水马桶带给大家方便时的方便,确实是无与伦比的。我小的时候,每年都不止一次听到有人在上厕所时双腿疲软体力不支,或者一不小心,一头栽进大粪池里活活淹死——我一直认为是臭死的。真的,我不骗你,不相信,你去试一下蹲在一个大化粪池上“方便”的滋味,我向你保证,那比没有互联网和民主自由更让人难以忍受……^_^我是大学毕业到北京参加工作后才第一次住进了有抽水马桶的房子,对这玩意儿,几乎是一见钟情,从那以后,每天都离不开了,估计如果终老前不病得卧床不起的话,一定会和她白头偕老的。当然,我情有独钟的还是自家的马桶,那份静谧那份舒坦那份惬意那份浪漫……你没有从我文章中感觉到特别的味道吗?不过,由于满世界跑,总不能背着自家的马桶吧,所以,我和世界各地的抽水马桶也结下了一段又一段的奇缘,大多当然是“一夜情”啦。下面,本人根据多年行走江湖的经验,总结一下在中国大陆和世界各地旅行时与天下的抽水马桶们相遇的两种情形……啊,忍不住了,请问,厕所在哪里啊?……谢谢,然后你推门进入机场、餐厅、商场或者公共场所的厕所,推开一个小门……第一种情形:一股臭气扑鼻而来,你几乎想落荒而逃,找个荒山野岭就地解决,但情况危急,时不我待,你只好憋气吞声,左手捂住鼻子,右手去按抽水马桶的冲水钮,“哗啦”……你不敢看,但听到它们都被争先恐后地冲走了,你身体却更觉沉重,可你不敢坐下,你得先忍住。于是,你撕下一大条卫生纸或者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消毒纸巾,用两个手指夹住马桶圈,轻轻放下,然后,你开始有条不紊地工作,你先得一点一点擦洗靠背和马桶圈,那上面一定有很多水滴——谢天谢地,但愿是水滴啊。有时马桶圈上有鞋印,你就得使劲擦,擦洗过后,你再次冲水,然后用卫生纸垫在马桶圈上,然后,你小心地慢慢地坐下……注意,一定要小心点儿,你不能确定这个马桶的身体是否依然健康,如果禁不起你压,那就大事件了……然后,你总算松了一口气,随即松了更多的气……方便过后,如果你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或者很有德行的人,你会顺手再按一次冲水钮,然后拍屁股走人……第二种情况是我到香港和后来出国到欧美澳等国家碰上的。刚刚出来时对比特别明显,甚至有些不习惯……推开那扇小门,那白白胖胖丰腴得有如杨贵妃似的马桶亭亭玉立地等在那里,一副哀婉可怜不见不散的样子,简直让人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于是,你“呼哧”一屁股坐下来……坐下后才大吃一惊,竟然忘记先冲水,也没有先清洗一遍啊,不过来不及了,好在朝四周一看,几乎都毫无例外的干干净净,根本就用不上习惯性地冲一次水,正因为太干净了,你忘记了当一次义务厕所清洁工……这种前后鲜明的对比让坐下来后的你开始前思后想,这并不是宾馆的厕所啊,好像也没有清洁工啊,而且,国外的清洁工实在太贵,这些公共厕所哪里请得起那么多清洁工呢?可是,刚进来时就发现这里这么干净,好像刚刚被清洗过似的,怎么回事?不过,蹲了几次,我很快就发现了问题,这问题是偷听和观察隔壁那个抽水马桶上的老外的动静得来的。看起来一进来就坐上马桶的绝不只我一个,但在他们使用完冲水后,我却发现他们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听到卫生纸擦拭的声音。然后再听到一次冲水。后来我就知道了,原来,我推门进来看到这么干净的抽水马桶是上一个使用者擦拭过的……好了,我的江湖传奇讲完了,如果让你感到胃部不适,我很抱歉,不过文章开头时我已经善意提醒过你了。我能够理解,支持和反对我的读者这时一定都会说,啊,老杨头又要借题发挥,要用中西两国如何使用抽水马桶来对比民众的素质、文明与非文明以及民主国家民众的真正无私了……扯——让我怎么说你呢?我现在讲的可是比互联网、原子弹和民主自由更重要的发明抽水马桶啊,你就不能暂时忘记一下民主自由?你扯到文明、文化和道德的差异上,我能够理解,但我切身的感受却让我觉得这次真的没有必要上纲上线,因为这只不过是一个简单的智商问题。如果你不嫌弃,我多啰唆几句。第一,不管在中国还是在外国,你到公共厕所去方便,你一定会清洗抽水马桶的,特别是坐圈。请注意我上面讲的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大多发生在中国大陆,你坐下前一定会清洗掉排泄物,特别是马桶圈和后背的“水滴”;第二种情况下,外国人使用厕所前后,他们也得清洗一次,但不是进来的时候,而是起来后离开前。两次清洗的劳动量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在中国,你为大家清洗粪便;在外国,你清洗自己留下的污迹。第二,清洗他人的粪便,你是在做好人好事,比目前公布的雷锋同志的事迹还感人(雷锋没有帮不认识的那么多人清洗过厕所嘛),但你做好事的态度成问题,因为你得捂住鼻子带着厌恶,甚至在心里还咒骂前一个使用者:这么臭啊,你去死啊!第一部分 第31节:坐在抽水马桶上就能想通的道理(2)第二种情况下,前一位使用者已经替你清洗好他使用过的抽水马桶,你放心使用,使用后你清洗自己用过的,这时,感觉完全不一样,因为你全身轻松了,而且,你也知道,自己的污迹总是没有别人的那么难闻……^_^第三,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当你走进中国大陆一个臭气烘烘的马桶旁,或者坐在澳洲一个干干净净的马桶上,你很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与自私自利的中国人比起来,素质高的外国人处处为他人着想,真是惭愧耶……如果你这样想,我就要嘲笑你的无知了。因为在我看来,恰恰相反,外国人很自私,他们“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他们蹲过马桶后之所以要清洗干净,并不完全是不想把臭味留给下一个“伦敦”者,而是他们很清楚,如果他使用后不清洗,你使用后也不会清洗,大家使用后都不会清洗,那么,下一次他再进入厕所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能保证他们每次都能跑回家坐马桶吧),他需要弯下涨得满满的肚子清洗他完全不认识的某个人奇臭无比的大便……从这方面说,中国人要无私得多,你只要蹲过公共厕所,你都能够在单位学习中自我表扬曰:我学习雷锋好榜样,曾经无数次地清洗过同胞们的大便,义务干过厕所清洁工;你还可以到没有机会出国的同胞们面前自豪地高喊:在中国,我为国人擦厕所;在国外,老外为我洗马桶,耶——所以我说,中国人和澳洲人对待抽水马桶的不同做法,和文化、文明、人种和宗教都没什么关联,也请不要和个人品德联系起来,因为,你很难解释这样一个现象:难道私德不好的中国人竟然喜欢清理别人留下的大便,为此而不惜把自己的大便留给别人?这哪里说得过去啊,唯一的解释就是:只有弱智才会这样做。所以我说,这是一个智商的问题。经过我的分析,我想,大家都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人人都像一条龙、且都有点儿小聪明的中国人加在一起的时候,不但会变成一条虫,而且会是智商低得分不清谁的排泄物更难闻的那种虫……不好意思,怎么一和抽水马桶联系起来,人就变得粗俗了?我还是文明一点儿吧。其实,文明一点的说法也有,而且是约定俗成的,那就是如今的中国人搞在一起时就形成了一个“互害的社会”,大家都在做一样的工作,但却互相伤害,又并没有获得更大的利益。这里只是举例抽水马桶的例子,其实,国人所做的千奇百怪的互相伤害,绝大多数当然要强烈过大便的臭味。而澳洲等西方国家几乎每个人都做同样的工作,却形成了一个“互利的社会”,差别如此之巨,原因何在?从抽水马桶的例子,我想你怎么都说不出是文明、人种、道德和宗教的原因吧?在抽水马桶事件中,唯一的区别就是中国人和外国人在如厕之前和之后冲洗厕所,这其实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约定俗成的规则,但却让你感觉到胃部不适的痛楚……这些年,我们看到了和发达国家的差别,却没有看到希望。有些人要死要活,感觉到绝望,其实,这问题很容易想通,坐到抽水马桶上就能够想明白的:我们和他们的区别也就是规定、游戏规则和制度的不同而已……好了,如果你一下子没有搞懂我在说什么,去吧,到抽水马桶上去好好想一阵子……^_^?^_^第二部分 第32节:漫步两岸三地,漫谈中国文化(1)漫步两岸三地,漫谈中国文化乡愁我小时候都是在鄂北的乡镇度过的。1981年考上随县一中,进城了,也是我第一次离开“家乡”。同在一个县城,“家乡”和学校也就相隔几十公里吧,我竟然整整乡愁了一个多月,还偷偷流了好几次眼泪。后来到上海读书,“家乡”就成了随县;四年大学,离开时的情景历历在目,劳燕分飞的同学们哭得一塌糊涂。然后是北京,然后是海南、广州,还有香港……每走一个地方,离开“家乡”越来越远,“家乡”也变得越来越大,直到后来出国定居,才恍然醒悟,整个中国,原来就是我的家乡。而当“家乡”变得如此之大、如此之重的时候,除了一个地方,再也没地方可以容下——家乡,被浓缩到可以放进心里,带着到处走——我走过的地方,就是家乡,或者,在我走过的地方,总能找到家乡……随着年岁的增长,对母亲的依恋反而有增无减,有段时间,母亲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乡愁的地方。母亲离开后,最能打动我的诗只剩下台湾余光中先生的那首《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很怀疑,现在的年轻人是否还知道“乡愁”是什么滋味。邮票只是用来集邮的,按一下手机就接通了亲人,买一张票,飞机或高铁就把你带到“家乡”,你根本来不及发愁,当然,唯一值得你发愁的,就是钱。我见到一些没钱的孩子,想家都想得眼泪汪汪了,可当你问他怎么回事的时候,他竟然告诉你,我没钱。有钱,几乎可以摆平一切。回想我还是少年的那个时代,既没有金钱,也缺少自由,可我们不知道,我们把那叫“乡愁”。这不是我的时代,或者说,在“乡愁”上,我依然停留在我那个时代。直到今天,我常常会到处寻找心中的“家乡”,颇有点儿“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这不,我竟然在台北的街道上,有了故乡的感觉……文化历史学家汤恩比说19世纪是英国人的,20世纪是美国人的,21世纪则是中国人的。21世纪已经过了十年,我们好像还很迷茫,找不到已经拥有了这个世纪的任何感觉。国家财大气粗了是事实,宇航员要登月了,修高铁比孩子们搭积木的速度还快,建高楼和拆迁一样有效率……这一切都是崛起的必要条件啊,但,还远远不够。19世纪的英国除了坚船利炮与鸦片之外,还有科学精神与资本主义价值观;20世纪的美国绝对不只是用原子弹征服日本,控制了全世界,比原子弹更厉害的是它推崇的普世价值。我们靠什么把21世纪变成中国人的世纪?我总觉得这事和“乡愁”有关,和我偶尔在台北街头碰上的感觉,同世界各地被我当成“家乡”的唐人街,同香港拥挤的街道有关……我把他们叫做文化,中国人的文化。什么是文化呢?什么是中国文化?这定义实在太多了,刚刚在香港一次演讲会上,前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说“中国人的文化就是中国文化”,凤凰卫视刘长乐先生说文化是一种价值观……要我来定义的话,还是那一句话,中国文化就是中国人,我们就是中国文化。赤条条来到世间,再赤条条离开人间,除了这身曾经鲜嫩迟早要腐朽的臭皮囊之外的一切,都是“文化”。在一部分文化决定论者看来,我们遭受的一切苦难,不是我们的问题,而是“文化”惹的祸。他们对文化的定义就是我们的悠久历史与古人留给子孙后代的传统与精神财富。在另外一批人眼里,则认为我们遭受的苦难,正是因为我们背叛了中国文化所致。所以,前者要改造甚至消灭中国文化,后者则要复兴两千年前的古文化。其实,看看“二战”前后的德国就知道,一样的德国文化,不一样的制度,竟然让同一个民族在短短半个世纪里,分别扮演了最邪恶的纳粹独裁与欧洲最优秀的民主制度的双重角色。如果大家仔细研究一下,就会知道德国文化依然如故。如果看不清楚,那么抬头望着北斗星,再稍微向东偏一点儿,那里有一个朝鲜半岛,生活着同一个民族,只不过被两种不同的制度分成了两个国家,结果,一个向我们输出韩剧等充满了韩国文化气息的产品,另外一个呢,却要输入别国的大米维持生存……这一次倒和文化有关,不过,不是文化决定了制度,而是制度影响了文化:同一种文化,好的制度能够让它的精华发扬光大,不好的制度却可以把它的糟粕发挥得淋漓尽致……是魔鬼还是天使,就看你信奉的是哪一套游戏规则。城市香港一位学者讲,他的英国朋友问他,香港曾受英国人管辖,英国把自己的制度与价值观带到了香港,可为什么香港在很多方面比英国还好?他强调这是那位英国朋友亲口对他说的。其实,不用英国人告诉我们,经常来往英国与香港的华人也有很多人有此感觉,我又有这样的疑惑,只是,我们还不够自信,暗暗归因于我们的眼睛更喜欢黄色的皮肤,耳朵更习惯中文。这不,连英国人也这样认为。这位香港学者的结论是,英国带进来的欧洲制度与价值观同中国文化结合,激发了中国文化里精华的部分,生出了更加漂亮的“混血儿”。其实,他本来还可以举另外一个例子,在罗湖桥的那边,同样从欧洲(德国)引进了一套价值观与制度,结果,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唤醒了中国文化中沉睡的噩梦,给中国人造成了空前的噩梦。第二部分 第33节:漫步两岸三地,漫谈中国文化(2)香港经验证明:中国文化不但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适应的自由理念不抵触,还可以相辅相成。我们的教训证明,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与价值观,不但多元而且包容,是能够和我们的文化和谐相处的。它们不会对我们的文化造成威胁,更不会把我们的文化“全盘×化”,香港如此,台湾也是这样。我相信任何一位中国人,都不能否认,香港与台湾可能比中国任何一个相同规模的城市与地区都更加完善地保存与发扬了中国文化。这也是今天在雨中的台北街头散步的时候,偶然同我擦肩而过的那种感觉……这些年,由于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当我再回到自己待过的大陆城市的时候,哪怕只隔了短短几年,我总有一种被抛离了的感觉,高楼大厦让人变得越来越渺小,夸耀“人口红利”的专家不知道“人口”是每个“人”组成的,还有拓宽的街道,被金钱折磨得疲惫不堪的人流……一种“家乡”的感觉离我愈来愈远,而今天在台北的街头,我却突然与这种感觉邂逅。我在台北几乎没有什么知心朋友,我和这里的人都有着一种隔膜,可今天,有种感觉却让我想起了远方与心中的“家乡”,或者说,在我的心中,我记忆中的“家乡”原本是应该像台北这样的。当然,我也说不清到底是什么样,正如我也没有完全搞清那是什么感觉。只模模糊糊觉得,那是一种人与城市融为一体的和谐,而不是城市逼迫着人们惊慌失措……突然想起了今年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句话,也许更适合中国台北……中国上海当然不能和台北比,中国大陆的人口有多少?只要说到人口,就有人会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就得益于“人口红利”。但,在我们沾沾自喜,认为收获了“人口红利”的时候,不应该忘记,那些给中国带来“红利”的“人口”却绝大多数没有分到应得的“红利”。他们是能够把这个国家弄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人口”,可离一个一个的“人”显然还有相当的距离……这是我今天观察台北有些陈旧与简陋的街头,看着那些在琳琅满目的小食店前优哉游哉的台北市民时的感觉。这种感觉,给了我理解和谐、认识中国的另一个角度。我喜欢在中国,在“家乡”散步,这次从大陆到香港再到台北,其实是有“秘密使命”的,几位朋友联系我,说有可能实现我的夙愿,带我到钓鱼岛附近的海域去“散步”。可是过来后才发现,有很大的问题,出海容易,回来可能就会被当作“非法入境”抓起来。我倒不怕被抓起来,但如果为此而在台湾留下案底,再也不能过来,那就得不偿失了。据说,目前要找关系到那个地区去“旅游”只有从日本走,让日本人安排。如果真要那样,我宁肯不去了。不去钓鱼岛海域“散步”,照样能够感受到中国的广博,每一次来台北街头散步,总能碰上不同的感觉。这正如台湾人与香港人对大陆的认识也不断加深一样。说到台湾与香港人看大陆,也有让人兴奋的。例如,本来月底要参加港大的一个对话会,看了看其中一个议题,发现还是讲香港“高铁争议”的,我对一个朋友说,哎呀,你们知道吗?当朋友告诉我,我可以坐高铁回湖北的时候,我竟然问他,什么是高铁?中国有高铁吗?这就是香港人眼中的神奇中国啊,中国大陆竟然不声不响地建造了好多条高铁,都修到我家门口了,我竟然不知道,而香港人折腾了整整一年,还在抗争……台湾人也很惊讶,还记得以前有一个“国防部长”唐飞,好像因为核能的事,一言不合就下台了吗?台湾来的刘兆玄博士感叹道,据说中国大陆正在同时兴建40个核电厂,竟然没有听说哪个大陆人抗议……如果说香港有自由,台湾有民主,中国大陆显然拥有了“效率”。注意,这里我没有一点儿厚此薄彼的意思,更没有嘲讽的意思,这是一个事实存在。如果我们仔细检视一下,我们会发现这一切都太神奇了,同是中国人,同是中国文化,同时与世界优秀的文化与价值接轨,两岸三地各取所需,都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绩……我则继续在台北的雨中散步,思考着这些问题……复兴上天是公平的,中国人是智慧的。中国实在太大,于是弄出了“两岸三地”,更不用说世界各地的华人与唐人街,中国文化实在太厚重,于是各地中国人各取所需,各有偏重,而竟然都做出了让世人瞩目的成绩。中国大陆的经济奇迹不应该否认,而香港的自由竟然在国际上排名一直遥遥领先,当然,还有台湾……第二部分 第34节:漫步两岸三地,漫谈中国文化(3)我总是记不住台湾人使用的那种中国传统历法,什么“民国××年”之类的,我的算术不好,记忆也经常选择性运作,你让我老是要加上个11的数字换算成公历(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是为民国元年),总觉得别扭,可是,当今天散步台北街头的时候,我发现,今后两年里,我不用费心换算了,因为我看到了一个数字:99,而明年就是一个谁都不会忘记的大庆:辛亥革命100周年。一百年,我们走过了什么样的路啊,我都不愿意多想,想起来,总会心潮起伏。不过,在台北的雨中,你倒可以边散步边思索,不会有人注意你,你也不用掩饰感情……一百后的台湾,实现了当初的梦想没有?虽然还有很多问题,但谁能够否认,百年前的部分梦想在这里实现了,而且,西方所有那些最老牌的民主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在他们建立民主制度100周年的时候,有几个能够同今天的台湾相比?大陆、港澳与台湾,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诠释,中国人的文化不但源远流长,而且还有随时可以焕发青春的巨大潜力,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果摆脱文化中腐朽的部分,又如何光大文化中的精华?台湾的刘兆玄在香港讲到这个问题时,提出了要凝聚两岸三地的力量,来一次“中华文化的文艺复兴”,他提出了“中华文化是两岸最大的公约数”的说法,我非常赞同,但对于他过多强调孔孟老庄,以及要发掘与发扬中国的“王道”,取代世界当今甚嚣尘上的“霸道”,为世界提出新的价值观,我则认为他太强调了过去,而忽视了现在。欧洲的文艺复兴虽然在中文中有“复兴”两个字,但与其说它是在“复兴”欧洲古代的文明,不如说是“复兴”了当时欧洲人被隐藏与压制的人性与创造力。他们复兴的是人,而不是欧洲旧有的“文艺”与“文化”,当人被解放,人的本性被“复兴”的时候,他们爆发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力,创新了新的文化,而他们本身就是文化。文艺复兴诞生的是一种“新的人”,以及“新的文化”。新的人是挣脱了枷锁的人,新的文化则是吸取了世界各国先进文化的精髓,在好的制度激励下焕发出魅力的中国传统文化……裸捐常常有人问我,走了那么多地方,见识了那么多事与人,怎么还会对中国充满了信心?有人甚至以此断定我是装出来的自信。其实,我是真的“自信”,这自信就是基于我是中国人,以及我身上的中国文化。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哪一天对中华民族、中国人和我自己失望过。这几天,比尔?盖茨与巴菲特到大陆劝中国的富人捐款向善,看到有那么多富人踊跃响应,我挺高兴。中国人做善事的历史更加悠久,方式有些不同而已,糟糕的是,中国几千年的制度一直从中作梗。大家想一想,在一种不稳定的制度下,中国的富人能够持续几代?要就是被穷人造反杀头分财产了,要就是被权贵吞并,甚至被皇帝灭门。当今中国大陆的富人几乎都是改革开放后的新富。他们为自己积累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就业机会,纳税让国家强大,实在是功不可没。等到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他们中会有更多的人响应比尔?盖茨与巴菲特。更何况,对于经济正在腾飞的中国,富人们捐献甚至裸捐的时候,也应该想到自己的生意能够持续发展,造福民众,为国家纳税。当然,如果他们能够此时此刻就落实“以人为本”,在追求利润的时候,更关心自己的员工,则功绩不会小于“捐献”。说到全民都在关注、劝导与监督富人捐献,让我想到,其实富人捐献的财富是钱财,而拥有财富的绝对不仅仅是富人,任何一个人,都拥有某些可以造福社会、国家和民众的财富,例如掌权者的权力、知识分子的知识、普通人的时间与劳动……在我们乐此不疲地劝富人“捐献”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应该问一下,我们捐献了没有?对于知识分子来说,我觉得,用自己拥有的知识养家糊口是天经地义的,利人利己,但在一个特殊的时代与一个特殊的地方,有时知识不是都能够变成可以换钱的方程式与文字,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分子们可以不去计较利益与个人得失,“捐献”一部分自己的知识,造福民众与国家。这类知识分子,中国历史上并不少见,甚至出现了很多“裸捐”的——为民为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大家可以去统计一下,中国历史上抗击强权坚贞不屈的知识分子,不比世界上任何民族与国家的比例低。第二部分 第35节:漫步两岸三地,漫谈中国文化(4)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未来对民族有信心,对我们自己有信心,也是对未来有信心。记得两年前我写过一句话:当我们不自暴自弃,当我们思考未来的时候,未来已经不同了。去年在香港大学与同学们交流时,我提出“未来不是用来推测,而是用来创造的”,这次到台北前的29日,在香港大学回答同学们提问,有一个问题也是谈到未来。一位同学问的问题大致是,中国的封建(其实是专制)历史那么悠久,根深蒂固,民主自由的思想要想在中国发展,需要时间,未来可能会实现,但现在还需要一步一步来……我同意需要稳扎稳打,一步一步来,但中国有几千年的专制历史,并不是什么特色,民主自由制度与理念,在地球上也只不过才两三百年,而中国也走过了一百年。如果我们对自己没有自信,深陷对自己文化的鄙视与害怕之中,今日复明日,那么,未来将永远是过去的重复,未来就是现在。同学们的问题让我想起了广州亚运会的一句广告词——现在就是未来。只要我们有信心,并一起努力,我们的未来不但不是梦,而且并不遥远,甚至可以这样说:现在就是未来!第二部分 第36节:卖鹅蛋的婆婆说,美国人都要饭去了(1)卖鹅蛋的婆婆说,美国人都要饭去了那天,匆匆浏览了张家界森林公园的金鞭溪,发现离朋友约会还有三个小时,正好,这是我到周围走走的好机会。走了一圈后,决定不坐旅游车,不搭的士,按照我的老习惯,去坐当地人的公交车回城里,这样我就可以和当地居民有一个小时的近距离接触。对了,这是我的秘密,也是我写作的动力和源泉。哪怕是在游玩的时候,也总是找机会接触当地的民众,和他们聊天,交朋友。我发现,从这种聊天交朋友中得到的知识和信息是我这一辈子在任何书本上都学不到的。当地人看到背一个大相机的我找地方上的公交车,都很好奇,因为这里是有专门的旅游巴士和很舒服也不太贵的针对游客的交通车的。但我这个游客却一定要去坐他们的公交车。我上到一辆已经坐了七八人的公交车,车里到处是箩筐,气味中有蔬菜、辣椒的味道,我扫了一眼,全是当地村民,大多是中老年妇女。我坐在她们中,很自然地就聊开了。由于车一直没有开,我们聊了足足二十多分钟,很快,我已经弄清楚她们都是来旅游区兜售农家品的附近村民。最小的也有三十多岁了,最老的一位大概有七十多岁。她们都抢着和我聊天,其中一位说,几乎没有游客坐我们这里的公车,另外一位说,你是大城市来的吧,你不一样。不是和我们不一样,是和很多游客不一样。我当然知道我不一样,这种车,即便有游客来坐,也是年轻的游客们,我这种年纪的游客如果还有钱旅游的话,是决不会有人愿意爬进这种脏、乱、差的山区公交车里,和一群与我的生活没有任何交叉的山区村民坐在一起的。我很开心有机会和她们聊天,让我感觉到一上午的游玩得到了补偿,总算没有浪费时间。我们聊了很多,等到车坐满时,我已经知道她们今天各卖了多少蔬菜和苹果、鸡蛋和粽子,她们几乎都告诉我她们今天的收入,有两位还告诉我她们家靠卖水果和蔬菜一个月能够收入多少,她们都很坦诚地向我讲。和她们在一起,我很自在。但我注意到,只有那个最老的婆婆没有说话,却一直看着我。我问她,你的东西卖完没有?她摇摇头,我看到她的提篮里有一些蔬菜和一个塑料袋,问她,那是什么?婆婆颤巍巍地提起袋子,打开来给我看,我看到一些很大的鸭蛋。她说,今天的六个鹅蛋一个也没有卖掉。我这才知道那是鹅蛋,很大、很大的鹅蛋,白白的。婆婆说,自家腌的咸鹅蛋,本来卖给这里的小摊贩的,可是人家不要。她叹了口气说,这是最好的鹅蛋,今年还准备好靠这几只鹅能赚点儿小钱的,想不到……我这才知道那婆婆刚才为什么不高兴了,敢情是鹅蛋没有卖出去。看着我一直盯着她袋子里的鹅蛋,婆婆突然有些兴奋地问,你要不要买?我一时没有回过神,我还真很少看到这么大的鹅蛋,可是我买这些鹅蛋干啥?我说,我不买,我没有办法带。大家先是附和老婆婆要我把鹅蛋买下来,见我不买,就去笑老婆婆说,你看人家怎么会买你的鹅蛋呢?你以为是宝贝啊。她们笑得我有些不好意思了。我问,婆婆,你的鹅蛋是生的还是熟的?我想,如果是熟的,也许可以买下来,一会儿让朋友们每人吃一个。婆婆说,生的,本来卖两块钱一个,看你和我们坐一起,一定是好人,你要是买,我给你一块五一个。大家又笑起来,我也笑了。她的逻辑有些让我吃惊,和她们坐一起,就是好人了。不过,我还是不能买,生的,我根本无法带下山呀。可是看那老婆婆的样子,实在有些不忍,更何况,她袋子里总共只有六个鹅蛋,也就是九块钱。我刚刚在山上一口气吃了三十块钱的冰激凌。可是,如果我买下,我得偷偷丢掉,那是浪费,如果不买而把钱给老婆婆,她一定不会接受,而且会受到周围她的老乡们的哄笑。我正在犹豫时,听到她们的对话——你今天怎么没有卖掉呢?你不是说你家的鹅蛋比张家界的山还要吸引人?一个妇女用近似我家乡的张家界口音调侃老婆婆。另外一个说,是啊,你家的鹅蛋不是固定卖给××摊子的吗?人家不要了?老婆婆又叹了一口气,说,他们都不收我的鹅蛋了,他们说游客少了,经济危机来了,茶叶蛋都卖不出去,我都不知道怎么办,把鹅杀掉,也不行,但如果卖不出去,还要养那鹅干嘛……大家又七嘴八舌地说起经济不景气,各自的收入都大大减少了,我就很吃惊,那老婆婆也有七十多岁了,虽说是引用,咋就顺口说出了“经济危机”?我说(我一说话,大家就停下来),婆婆啊,你也知道经济危机?那老婆婆看着我说,咋不知道,你城市人更知道吧,美国人都要饭去了……老婆婆这句话说得清清楚楚,我更是吃惊不小,我怀疑我身上是不是有什么东西让老人家联想到美国,低头检查了一遍,发现什么也没有。我抬起头说,啊,婆婆,你从哪里知道美国人都要饭去了?那么严重的经济危机啊,我第一次听说……我原本想用这话引申出一番解释,可看到婆婆有些迷茫的看着我,就一下子愣住了。周围的几位妇女又哄笑起来,一位比较年轻的妇女说,她(婆婆)听电视上说的,她就记住了,常常说。我就没有看到电视上那样说过,我倒看到报纸上说,美国人是在靠借我们的钱生活,要不是我们的钱,他们早垮了,也够苦的……我又被雷倒了,我想说点儿什么,反驳一下,解释一下,但当看到她们都真正开心地笑闹着,我张开的嘴巴僵住了。我能够说什么?有人说我写了几篇博文就是启蒙了,其实我最警惕这个说法,我只是把我知道的一些东西记录下来,和那些不知道的朋友交流。我认为这种交流看法和思想越交换越多,对各方都有好处。但看到眼前的情景,我忍不住犹豫起来,告诉她们真相难道对她们真有好处吗?说到美国人都在靠借我们的钱生活,车厢里因为老婆婆卖不出六个鹅蛋而弥漫的“经济危机”的阴霾总算是一扫而光了,她们都快活了。谁说不是?想起遥远的靠我们的钱才能维持生活的美国人民,我们谁都没有理由不高兴啊!就算卖不出鹅蛋,就算钱包里没有多少钱,但我们有一个值得骄傲的国家。总理说了,要度过经济危机,靠的就是信心!信心从哪里来?今天,我亲眼见证了这种信心的诞生!这就是我们人民需要的信心,对不对?我们曾经靠这种信心干出了鬼哭狼嚎的壮举——当我们多少年前因为虚报亩产万斤而饿死了几千万人的时候,我们整个“人民”依然是幸福和信心十足的,因为虽然饿死了“少数人”,我们至少解放了,对不对?想一下全世界包括美国,还有多少亿万的人民当时没有被解放?这次到湘西和湖北也是想看一下老百姓到底生活得怎么样。据说,我们富裕了,很强大了,财大气粗了,连我都被忽悠住了、迷茫了,可是,我虽然不喜欢数学,但小学的算术我还是会的。当一个拥有十三亿国民的国家的人均GDP排名在一百位的时候,当经济总量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我们这些知识分子和精英生活每提高一步,就表明另外至少十个中国人的收入会减少,这难道不是简单的算术?当国家财大气粗的时候,拿出真金白银的时候,就表明平均分摊到十三亿民众特别是弱势民众身上的钱不是增加而是减少了,这难道不是简单的算术?第二部分 第37节:卖鹅蛋的婆婆说,美国人都要饭去了(2)正是抱着这个简单的算式,我走了一些地方,接触了当地那么多人,他们的生活真的还很贫困,而这些还是相对比较富裕的地区。如果让我把他们和澳洲、美国的贫困地区相比,我要告诉你,相差不是十年、二十年,而至少是三四十年以上。这是我凭良心说出的直觉。我知道数字和事实被一些人垄断了,但我的直觉还没有背叛我。也许国家大了,人口多了,确实没有什么办法,那么既然没有什么办法,要你启蒙干什么?好在那个地区的电视和新闻都非常主流,几乎是二十四小时的光明和幸福的主旋律,当然只有在提到美国和台湾的时候,才会愁云惨雾,但那种愁云惨雾,只会让你更加高兴和快乐,因为你没有不幸地生活在那些国家和地区……所以,一个七十岁的老婆婆用一句简单的话——“美国人都要饭了”增强了自己的信心,从而一扫卖不出六个鹅蛋的经济危机的阴霾。信心啊,那不正是我们“国家”需要用来对付经济危机与不和谐因素的有力武器?车厢里那种充满信心的气氛让我陷入了沉思,自然没有了心情聊天。这时,两个女警察来到车门口,其中一位喊道,你们下去,换另一班车,这车要下班的职工先走。话音刚落,那些和我同车等了近半个小时的村妇们就一下子站起来,提着箩筐包袱自觉地下车了。我最后一个下车,经过警察时问,为什么要换车?警察看到我这身打扮有些诧异,是的,这种车里不会有我这种打扮的人。吃惊的警察大概摸不准,打量了我一会儿才说,你们坐下班车。我继续问,为什么?刚才和我聊天的一位村妇说,他们下班了,就要我们下来,他们要先走,是这里的干部和职工。平时都是这样,他们不知道有游客(指我),要是游客多了,他们就不敢这样了。我有些不解,就问,我们坐这长途公车的票价都一样吗?她们说,是的啊。我问,那为什么对待你们就不一样?那几位妇女都很迷惑地看着我,好像我问了一个天方夜谭似的问题,她们认为自己被赶下车是天经地义的,她们只是对我被赶下车有些抱歉。我有些生气,转身对警察说,你需要解释,为什么要我们下来,你们先走。她们显然没有意识到我这个游客如此较真,说不出话,于是我就冲她们拍照。这时,调度过来解释说,不好意思,本来应该有车来,这样就可以一起走,但还有一部车在路上堵住了,你们等下一班,很快的。我说,人数一样多,票价一样,我们先来的,已经等了半个小时,为什么要我们下车,为什么他们不能等?我很生气地说,但我并不是因为他们赶我下来而生气。我根本不会计较这些,何况,人家有权力这样调度,而且看到我生气,那个调度员加紧调车。那部公交车在他们这些工作人员上去后,就被司机换上了职工专车的牌子。不过,他们那部车开走后不到十分钟,一部专门调派的公车就冲进了停车场。当地村民都让我先上,说是因为我这车才来这么快,我不肯上,让她们先上,最后我才上,可当我最后上去后,才发现,她们把最好的位置留给了我(上车后前边第一个单人座位)。车开了,我还有些不开心,不怎么说话,她们竟然开始安慰我,说,因为就你一个游客,他们没有注意到才会这样,他们下班了,要回去,你就别生气。不过谢谢你,今天要不是你啊,还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调车过来,职工下班很多人。总是这样,今天幸亏有你,他们有点儿怕,你还照相……你别生气了……我心里更难过了,天啊,我哪里是因为他们赶我下来而生气?我本来就不属于这里,我坐这种车只是体验生活而已,今天过后,我可能永远不会来这里了。我当时生气不是为我自己,是为那位没有卖出鹅蛋的老婆婆,那位被忽悠到认为美国人已经开始要饭而感到有信心度过经济危机的老婆婆,还有这一车听到警察一句话就立即提着大篮子小篮子下车,空出一部公交车让给公仆们的村民。她们每天这样出卖自己的劳动和农产品其实比谁都辛苦,但她们都淳朴地认为自己是这个国家最不重要的人……车开出后,我一个人郁闷,失去了和她们说话的兴趣。车在蜿蜒的山道行驶,我的思绪却比山道更加崎岖。当车子开离旅游区来到山区后,不一会儿,车上就几乎挤满当地的村民了,却显得我更加孤独。这孤独让我第一次觉得,也许我不应该走进他们中,也许他们确实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许自以为最了解他们的我其实最不了解他们。他们不需要启蒙,他们幸福,他们有信心,不高兴的是我们,没有信心的是我们,对他们启蒙只能把不高兴和缺乏信心感染给他们……第二部分 第38节:卖鹅蛋的婆婆说,美国人都要饭去了(3)走了半个小时,学校放学了,从山间的小路涌出一群群学童,他们在路上奔跑、拦车,车停了,孩子们想上去却挤不进,不一会车厢里就像沙丁鱼罐头了。我看到两个几岁的小孩子站在我旁边,本能地让位置给她们,可是,有两位妇女却立即制止了,而且,那孩子一看大人的脸色,根本不敢坐我的位置,我听那妇女对孩子叽里呱啦地说,你们坐什么,人家是客人,是一个好客人……车继续走,我身边的孩子们挤得水泄不通,我却坐在那里,像一个城市来的精英,精英啊!我不想说美国和澳洲了,在那里,孩子们有自己的舒适的校车接送……那天,我和朋友聊天都没有了心情,想写点儿什么,却什么也没有写出来。直到今天,回到家乡随州后我才能一口气写出来,写出来后,我都不愿再看一遍,因为这毕竟是一件很小、很小的小事,根本就不值得花时间写的小事,对不对?写出后给一位网友看,她立即说,你怎么写这种鸡毛蒜皮的事?你越来越像一个老婆婆了,你应该写一写宏大的主题啊,你写的这些事在中国几乎不算什么事了,我都不想浪费自己的时间帮你纠正文章里的错别字了……是啊,这算什么事呢?不修改拉倒,我自己修改,因为我总觉得还是应该写,应该放进博客里。这几天,我老是想车上的老婆婆会怎么处理她那六个卖不出去的鹅蛋……我又设想,如果她知道我经常来往美国,会不会要我把鹅蛋买下来带给靠借中国的钱生活的美国人民?我又会想,如果她明天还卖不掉那几个鹅蛋的话,她还要坐那趟公交车?如果她再被赶下来,有没有像我这样的和她们不一样的人帮她们吼两声……可我几乎是生平第一次相信,我的吼声,不但不能为老婆婆壮胆,很可能会让她们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处境而感到失望;而只有那及时报道的美国经济危机笼罩下的惨况,才会让因为卖不出六个鹅蛋而陷入愁云惨雾的老婆婆充满信心——那信心,不正是我们国家繁荣富强、我们精英和先富起来的人能够继续过和谐日子的必要保障吗?第二部分 第39节:纪念“9·11”,看美国怎样把灾难变成教科书(1)纪念“9·11”,看美国怎样把灾难变成教科书警钟长鸣“9?11”刚到8月下旬,就开始回顾和反思“9?11”,这已经成了美国媒体的例牌。每当此时,打开美国电视,翻开美国报纸,立即可以感觉到世贸大厦轰然倒下的冲击波阵阵袭来。当然这和本?拉登仍逍遥法外、美国至今在伊拉克泥足深陷以及民众心头的巨大创伤尚未愈合有关。可是,如果深度观察,不难发现,美国人对“9?11”的反思每年都花样翻新、高潮迭起,而反思的主题也不再仅仅围绕反恐和国土安全。记得2004年8月的一天,我刚打开电视机,就看到一位眼圈红红的女士坐在演播室里,她是“9?11”遇难者家属。她正对着电视镜头,回忆三年前自己的那段惨痛经历。“你当时有什么感受?”老练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打断她的话头,发现她没有反应过来,又连珠炮似的追问:“你当时想到什么?你恨恐怖主义吗?你怪政府保护不力吗?你支持白宫立即采取军事行动吗?”总之,一句话,你当时最想要的是什么?那位女士在脸上抹了一把泪水,抬起头,想了想,镇静地说:“一个肩膀……”这就是那个女士的答案,和反恐与国土安全关系不大。可让我想不到的是,第二天、第三天以及接下来的好几天,“一个肩膀”的话题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开始发酵,先后上了好几家电视台的评论节目,报纸也刊登越来越多的专题报道和分析。“一个肩膀”成了那年反思“9?11”的众多话题中的一个。原来那个家属的话被敏感的记者抓住了。是的,当那场空前的灾难发生,有三千多人被掩埋在废墟里,恐怖分子仍逍遥法外,有谁会去关注一个受难家属当时最想要的是“一个肩膀”?陆续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家属超过万人,在慌乱和匆忙中被安排在仓库和工棚中。他们不知道亲人是否还活着,也不知道死了的亲人的尸骨是否可以找到。他们悲痛欲绝,面对的却是荷枪实弹的军警,以及和他们一样悲伤的家属们——也难怪,那位遗孀当时最想要的是一个可以听她诉说、可以分担她的悲伤、可以让她轻轻靠一下的肩膀……“一个肩膀”的话题就这样引领了一批观众朝一个未知的领域挺进。先是有越来越多的“9?11”受难者家属也站出来诉说当时顿失亲人的孤独和痛苦的感受;随后就有民众纷纷加入讨论,表示理解和同情;接着是志愿者团体、非政府组织出来,检讨他们缺乏安慰这么多断肠人的经历和经验;电视台还请来了重量级的心理学家,据他们分析,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找不到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无疑会对受难者家属造成无法弥补的心理伤害。最后自然也少不了有关政府部门,他们不得不站出来承认在“9?11”善后工作中的这一疏忽和失职,承诺要更多地依赖非政府组织和各种志愿者团体,当类似这种大规模的灾难发生时,要确保及时地让每一个受难者家属都得到适当的照顾和心理咨询,让每一个痛不欲生的死难者的亲人都能够有“一个肩膀”依靠。2004年美国媒体对“9?11”的反思虽仍然集中在反恐和国土安全上,但像上面这种平民话题的热点讨论,出现了不下数十个。这些反思与“9?11”永远的主题——反恐和国土安全——相去甚远,却让人感觉离民众很近。不排除今后美国还会发生类似“9?11”的灾难,但我相信,到时一定会有“一个肩膀”在那里等着每一个受难者家属。媒体是追问灾难的排头兵今年(2007年)是“9?11”六周年,从8月底开始,美国媒体又把焦点慢慢转移到“9?11”上来。反恐和国土安全依然是主流,只是今年和布什、本?拉登以及伊拉克一起被推到聚光灯下的还有美国中央情报局前任局长特内特。两年前业已完成的那份对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调查报告部分内容曝光,显示中央情报局当天一早就获得本?拉登和恐怖分子将袭击美国本土的相关情报,但却迟迟没有采取措施。中央情报局是否存在忽视重要情报最终造成“9?11”等严重失职行为,已成为今年媒体追逐的新焦点。我打开香港电视,看到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节目正播放“9?11”专题。一场规模巨大的葬礼正在进行,这是为在“9?11”中遇难的救火队员举行的最后一个葬礼,场面凝重,让人仿佛回到浓烟弥漫的“9?11”现场。葬礼场面在电视上出现的时间很短,接着就换上了播音员。播音员说,有两位消防队员的家属已经对建筑商以及负责消防设备的单位提出控告,理由是,她们的丈夫是因为大楼的消防设备出现故障导致窒息而死的。看来CBS对此事极为重视。播音员一副拉开架势的样子,又找专家咨询,又找律师访谈,很显然,殉职的消防队员家属控告有关单位,这事肯定也会成为今年反思“9?11”众多议题中的一个大热门。“9?11”过去六年了,美国媒体还是不愿意放过“9?11”。各色人物和团体都要陆续亮相,你方唱罢我登场,每个人都成了受害者,每个人都要说话。而很多议题已经离开了反恐和国土安全,从“一个肩膀”到消防器材的质量,已经深入到了方方面面。这也难怪,“9?11”这样的灾难毕竟百年难逢一次。如果这个时候,把长期存在却难以消除的弊端或者隐患挖掘出来,呈现给国人,自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国媒体对“9?11”的持续反思就给我这样一个印象。这么一来,“9?11”倒好像不是巨大的灾难,反而成了金山银山,每个美国公民、每个民间机构和组织,以及各大媒体都要趁机“捞”一把,不断挖掘、开采,不把“9?11”的剩余价值榨干不肯罢休。而在彻查灾难和事故原因方面,排头兵一直是媒体。普通民众不可能有比较全面的资讯,更不能独立完成调查和反思,但他们有渠道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可以追问“为什么”。接下来把“为什么”传下去的就是美国的媒体。有民意和舆论做后盾,反对党推波助澜,专业的民间独立机构介入调查,政府自然也坐不住。当然,美国媒体绝大多数是私人拥有的,是商业行为,说他们只是为了公众利益而追查真相,并不都是事实。美国媒体之所以对灾难穷追不舍,是以美国民众的公民意识为基础的。说到底,美国媒体对“9?11”的持续反思,只不过反映了美国民众对“9?11”难以忘怀。譬如,三年(2004年)前美国媒体就曾一度不愿报道“9?11”周年纪念活动,理由是不揭受难者家属的伤疤,希望帮助美国人民走出悲情。实际上却另有隐情——广告商不愿意自己的广告出现在纪念活动中,媒体赚不到钱,就试图淡化“9?11”。结果观众不乐意了。要知道观众才是媒体的大爷,毕竟决定媒体是否赚钱的是收视率和发行量,广告商也是冲收视率和发行量而来的。在观众压力下,美国媒体最终只能改弦易辙。第二部分 第40节:纪念“9·11”,看美国怎样把灾难变成教科书(2)最大的灾难是不许彻底追问灾难民众对灾难的质疑,成为追查真相的原始动力。受民意和舆论引导的民间独立调查,虽然很多时候会偏离专家的指导,有时甚至由此及彼,四面出击,但却很少有不理智的举动,政府很少直接成为攻击的目标。整个过程看起来,政府都是被媒体牵着鼻子走,算不上一个积极的角色,他们的成功之处是抱着开放的心态,善待民意和舆论。如果政府强力垄断对灾难和事故的调查权和解释权,媒体只是发布官方消息的工具,那么在灾难和事故调查中的公众监督就无从谈起,调查结果的客观公正就难以保证。而正是因为美国政府任由媒体穷追猛打,任由民间独立机构彻查到底,政府显得自信而从容,反而比较容易化解灾难和事故导致的政府公关危机。这里不妨拿济南水灾和新奥尔良水灾做一个比较。被飓风袭击的新奥尔良差点儿毁于一旦,事件发生后,白宫和地方政府都遭到猛烈抨击,布什总统声望跌至新低。但美国政府对这场灾难的态度仍一如既往,跟随民意和舆论走,提供便利让民间独立机构接手调查。随着调查结果的深入,该开除的开除,该辞职的辞职,当地政府和警察局承担了应负的责任,公众无话可说,总统声望开始回复。在这个事件中,政府一开始就没有把自己放在民意和舆论的对立面,结果畅通的民意表达和不受干涉的媒体恰恰为白宫解了套。相比较而言,济南水灾是一场规模要小得多的灾难,虽说这场灾难也有人为因素,但毕竟是由历史上罕见的大暴雨引发的。这场灾难发生后,如果济南当局善待民意和舆论,也不至于造成严重后果。但济南当局恰恰做出了相反的选择,以致发生拘留网友“红钻帝国”这等极端事件,而引起公众的普遍愤怒,造成了比济南水灾本身要严重得多的负面影响。直到今天,一度淹没济南市区的洪水虽然早已退去,但质疑和伤痛,却仍然堵塞在民众的胸口。当然也不是在所有灾难和事故中,美国都只有民间的独立调查,政府同样要介入调查,所不同的只是政府不能垄断调查权和灾害信息发布权。正因为政府不能垄断,灾难和事故的调查及信息发布就存在竞争,政府只是竞争中的一员,稍有闪失,很容易被揭穿。这就迫使政府对灾难和事故调查及相关的信息发布不能不特别谨慎,特别周密,力求无懈可击。这里不妨做个对比。中国佛山九江大桥垮掉后,政府及时派出专家组,据说几个小时就把问题搞清楚了,而且发布了新闻。真是惊人的效率!有个美国朋友就这样问我:如果垮桥的原因如此简单,以至于仅仅过了几个小时,专家组就能立即得出结论,发布新闻,那么垮桥之前,安监部门、桥梁维修部门、交通部门和运输部门为什么都没有看出来而及时发布预警呢?正好稍后美国也垮了桥,也立即成立了专家组,可是在说到事故原因时,专家组竟然说最快也得等好几个月才能弄清楚。科学和技术比中国领先了二十年以上的美国,桥梁事故调查的进度却比中国慢了好多倍,这简直是没有天理。调查一个垮桥事故,用得着那么久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找美国朋友聊天。一开始,他们竟听不懂我的问题,细细打听后才知道,原来他们都习惯了,政府对任何灾难和事故的调查,都有一个严格的程序摆在那里,当事人调查,目击者调查,沙盘推演,经由科学实验提取各种关键数据,每一步都省不掉,而且每一步都必须公之于众。这就需要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想快都快不了。在美国人看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政府的调查彻底而全面。如果不是这样,而是速战速决,那么不但是草率的,不负责任的,而且肯定是为了掩饰什么。民意和舆论的严密监督,最终成就了政府调查的客观和公正,从而确保了政府的公信力。哪个民族能够独善其身?哪个国家没有天灾人祸?所不同的,只是对待灾难的态度。有些灾难可以避免,有些灾难却没有选择,然而政府如何处理灾难则是可以有选择的。我们看到,在信息公开、表达渠道畅通的美国,公众和媒体对灾难挖掘真相,榨取精华,锲而不舍,像变魔术一样,把一次次灾难变成一本本教科书,变成源源不断的精神财富。这种对灾难的反思方式不但有助于避免类似灾难再次发生,而且也比较成功地处理了政府和民众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政治智慧,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第二部分 第41节:此文含敏感词,可能不适合你阅读(1)此文含敏感词,可能不适合你阅读中国有些事就是不肯和世界接轨,我也搞不懂到底为什么。例如给音像制品、杂志书籍以及网站内容分类。有人说,那是因为我们不允许成人内容,一搞年龄级别分类,那不就等于承认了成人内容?其实,即便不允许成人内容,也是可以分类的,分类不光是成人内容和非成人内容,还有更细的。就拿澳大利亚电影的分类制度来说,R级类别表示成人内容,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买不到票,更不允许进入电影院。这类电影本来就很少,看的人也寥寥无几。除了R级外,其他的就多了。例如,M级电影,意思是“15岁以下人士不宜观看”,又细分为含有暴力内容和色情内容两部分。下面一个类别是PG,意思是最好“由父母陪同观看”。再下面就是适合所有年龄观看的G级,大多是动画片。有了这个分类,一目了然。儿子想去看电影了,不用担心他走进老爸老妈们的世界,如果他去看M级电影,就问那后面一个字母是什么,如果是MV,表示含有一些暴力的内容,例如枪战和犯罪片,那去看看也不妨。但如果是另外一个带色的类别MA,就免了。这种分类简单易行,我们为啥迟迟不肯推行?大陆的电影由于没有分类,所以出现了导演总是想加一些吸引成人和青年人的内容,而孩子们却可以大摇大摆进去。于是,相关部门就显得重要了,打着保护孩子的旗帜来搞审查,“咔嚓”剪掉不适合儿童的内容。这样做,等于是把成年人也当孩子管了起来。正如前段时间搞出了网络妈妈评审团一样,让全体国人都在“祖国妈妈”面前变成了孩子。这实在是当今中国最大的特色,也是阻碍文化、文学与艺术创作的最大障碍之一。由于影片没有分类,不止一次在中国电影院看到不到十岁的孩子同我们一起观看在开放的西方也会被定为M级的电影,有时我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可是,你影片没有分类,如何让家长决定是否可以带孩子看?我建议,既然有关部门没有干自己最该干的事,有社会责任感的制片与导演推出一部电影时,比照西方的分类方法,在接受采访时主动把自己的电影定一个“级别”,通过媒体传达给观众,方便家长和影院作出是否让孩子们观看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