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官为什么能打死人? 因为一笑掩百恶,一笑解除你的所有武装,使你在不知不觉中束手就擒。 所以同是唐代的诗人白乐天要有感而发: “海底鱼兮天上鸟,高可射兮深可钓。唯有人心相对时,咫尺之间不能料。君不见李义府之辈笑欣欣,笑中有刀潜杀人!阴阳神变皆可测,不测人间笑是嗔。” 当然,这种笑不是那种出于人类本能的天真流露,不是真正喜悦的笑,而是假笑、奸笑、谄笑、媚笑、皮笑肉不笑对我们一般人来说,困难正在于分不清他到底是哪种笑啊! 如果说,李义府之辈的笑里藏刀还有道德品质和性格的因素在内的活,那么,说到智谋,“笑里藏刀”就不一定非“笑”不可了。 只要是外表温柔敦厚,内里暗藏杀机,都可以叫做“笑里藏刀”。 正因为如此,“三十六计”才把它作为“刚中柔外”的一条取胜计谋向我们广为推荐。并提醒说:“凡敌人之巧言令色,皆杀机之外露也。” 这不正是圣人所说的“巧言令色,鲜矣仁”吗?所以,凡是有人对你莫名奇妙地嘻嘻哈哈,亲亲热热,如四川人生动描绘的那样——“一脸笑得稀烂”,你可就要当心了啊! 【典源】 笑里藏刀:“三十六计”第十计:“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 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语出《旧唐书·李义府传》:“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 李义府青云直上:事见《旧唐书·李义府传》。党言允谐,子产明智保乡校【原典】春秋时期,郑国都城新郑的乡间有一个公共场所乡校,人们经常来这里聚会游玩,议论国家政治,品评政府官员。有个叫然明的朝廷大夫,对乡校十分不满,担心人们的议论批评会危害国家,打算把乡校拆毁,以防止人们群聚议政。于是,他对执政的子产说:“把乡校拆掉,您看怎么样?”子产反问道:“拆掉总得有原因,你的理由是什么呢?”然明回答说:“人们在乡校说长道短,批评政府官员和政治,这对国家和您都很不利。”子产不以为然地说:“人们利用早晚的闲暇时间到乡校聚会,议论治理国家的好坏。他们认为做得好的,我们就做下去;他们认为做得不对的,我们就加以改正。他们的议论能帮助我们治理好国家,为什么要将乡校拆毁呢?”子产担心然明想不通,又接着说:“我听说以忠诚善意对待人,可以减少怨恨批评,而没有听说可以用权势暴力来防止怨恨批评。用权势暴力当然可以马上制止人们的议论,但是,正如防止河道决口一样,防止大水会造成大决口,必然伤害很多人,我们不可能挽救得了。不如打开一些小的决口,疏通水道。我们听了人们的议论,可以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然明听了这番话,认为很有道理,说:“从今以后,我知道了您真的是个可以担当国家大事的人!我实在没有什么才能。如果真把乡校保留下来,那么郑国就实实在在有指望了,哪里只是对少数大臣有利呢。”后来,孔子知道了这件事,评论说:“从子产的这些言论看,说他寡仁少德,我不相信。”【新说】所谓“党言”,是指直率恳切的言论和意见;“允谐”,是说倾听容纳。党言允谐,即对直率恳切的意见采取尊重和容纳的态度。直率恳切的意见、听上去往往都不大顺耳,有时甚至很不顺耳,正如人们都愿意吃蜜糖,而不愿意吃药一样。这个毛病,大概源于一般人都爱自以为是,都认为老子天下第一,你算老几,胆敢对我指手划脚!不妨把这个毛病叫做“自恋情结”。当没有了外在的崇拜偶像时:比如当上了天子和国王,人们很容易转向自我,把自我当作偶像来崇拜,把自我神圣化到完美无瑕的地步。现代人几乎是不可能当天子和国王的,我们也不见得比古人更聪明,可是“自恋情绪”几乎成了一种通病,人人都变成了“大哥大”、“大姐大”。凡人小子自以为是倒也罢了,充其量少几个真心朋友。独自顾影自怜而已。手握权柄者的自以为是,则会祸及他人。人的言行是否正确,是否合乎实际,不能以权力的大小和地位的高低来衡量。掌权者的所作所为如何,也得由他人来评说。这一点是掌权者主宰不了的。他可以杀人放火,置百姓于水火之中,却无怯不让人发表意见。所以,真正聪明的掌权者,真正有所作为的掌权者,真正受人拥戴的掌权者,将真正地听取和接受正直而恳切的意见。正如生了病要吃药,而不是吃糖一样。不过,他们也知道,同样重要的是,盲从别人的意见,也是愚蠢的。要加以选择,作出自己的判断,择其善者而从之。【典源】党言允谐:语出晋·夏侯湛《张平子碑》:“爰登侍中,则党言允谐;出相河间,则黎民时雍。”子产明智保乡校:事见《左传·襄公三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