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话说中国智谋-15

作者: 字数:13609 更新:2023-10-09 19:32:14

但是,迷惑总难持久,檀公于是命令士兵披挂整齐,做好备战充分的样子,他自己则高乘战车,绕营缓缓而行,做出有埋伏的样子。完全打消了敌人进攻的念头,从而顺利地解除了危难,完成了任务。  【新说】  每个人都可能会有身陷困厄的时候,但是对于一个胸中把握宇宙万物规律的人来说,就不会被困厄拴住手脚,而会轻巧地解开缚住自己的绳索,获得自由。  宇宙万物虽然浩繁万变,不可捉摸,但它总是有规律可寻的。一个人对于宇宙世界而言虽然渺小无比,但是如果对它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和认识,那么自己就会感到逐渐强大起来,不再是那般软弱渺小了,所以,一样东西,往往是因不了解而觉可怕。  有了这样一个把握,就如多了一只眼睛。这只眼睛长在身外,从上往下俯视。当遇到困厄的时候,能看到自己,也看到对方,看到困境之内,也看到困境之外,看到现在,也看到过去将来,所以就不会像井底之蛙一般惊慌失措,而是沉着冷静地想出计策。  檀公之所以能顺利解厄,正是因为他全面地掌握了敌对双方主客观的情形。在自己不利之时,他能冷静清醒地想到敌方也有不利之处,那便是降卒的报告是否真实。他牢牢地抓住这一点,扬己之长,扼敌之短,用虚张声势的攻心计谋,凭借过去交战的威勇和彼时用谋的机智,充分调动己方的主观能动作用,牵住敌人思路的鼻子,终于让敌人认定了他们的疑惑。檀公取攻心为上策,让一切有利因素发挥作用,终于在处于兵力、粮食、军心等多种劣势的情况下,保存了实力,抵御了常人看来难以抵御的困难,胜利地完成了拒敌重任。  【典源】  唱筹量沙:语出《南史·檀道济传》:“道济时与魏军三十余战多捷。  军至历城,以资运竭乃还。时人降魏者,具说粮食己罄。于是士卒忧惧,莫有固志。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余少米散其上。及旦,魏军谓资粮有余,故不复追。”  檀公解厄拒大敌:事见《南史·檀道济传》。李代桃僵,赵氏孤儿得保全【原典】  晋景公时,做了司寇的宠臣屠岸贾想要诛灭曹是三朝元老的赵氏一族。  于是便罗织罪名,以晋景公的名义联合一些将领,准备一起动手。  大臣韩厥知道后悄悄告诉赵朔,叫他赶快逃跑。赵朔说:“逃也无益。  我的妻子快要生产了,如果你能帮我保住这条根,使我赵氏不断子绝孙,我也就死而无恨了。”  赵朔的妻子是已故晋成公的姊姊,因此,韩厥出主意叫赵朔把妻子送进了王宫。  屠岸贾随即率领一些将领杀掉了赵朔的一族,只有赵朔的妻子幸免于难。  赵朔生前有一忠实门客叫公孙杵臼,当赵氏被灭时,公孙杵臼约赵朔的好朋友程婴一齐殉难。程婴说:“赵夫人有孕在身,如果她有幸生个男孩,我们要设法把他养大。以继宗嗣;如果是个女孩,我们再死也不迟啊。”公孙杵臼同意了他的看法。  不久,赵朔的妻子果然生了一个男孩,屠岸贾知道后便派人到宫中去搜索。赵朔的妻子把孩子藏了起来,搜索的人没有找到。屠岸贾搜不出什么,又不知道孩子是不是已运出了宫中。便到处悬赏捉拿。  程婴见风声很紧,就和公孙杵臼商量说:“这次他们虽然没有搜到,将来必定还要搜。得想个计策把孩子偷出宫来,藏在远处,这样才能安全。”  公孙杵臼想了想,然后问程婴说:“保全孤儿和一死报恩,这两件事哪一件困难呢?”  程婴回答说:“当然是一死报恩容易,保全孤儿困难。”  公孙杵臼说:“那好极了,赵家对你恩德很大,你就勉为其难,担当保全孤儿的重任吧,把容易的留给我。”  程婴说:“你这是什么意思?”  公孙杵臼说:“我们只要找到一个最近出世的婴儿,冒称是赵氏孤儿,由我抱到深山里躲起来,然后由你到屠岸贾那儿去告密。他们搜到了这个假孤儿,真孤儿就可以得保全了。”  “可是你犯了藏孤之罪,不就..”  “这正是我一死报恩的时候啊,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事情就这样定了。公孙杵臼果然去找了一个婴儿带到山中,然后由程婴到屠岸贾那里去告发。屠岸贾一听大喜,叫程婴引路,到山中搜出了公孙杵臼和婴儿。公孙杵臼痛骂程婴见利忘义,与自己同受赵逆之托,现在居然出卖朋友,断送赵氏血脉。  屠岸贾杀了公孙杵臼和婴儿,得意洋洋地回到京城。  程婴在韩厥的帮助下把真的赵氏孤儿偷出宫中养大。十五年后,韩厥又伺机在晋景公面前陈述了赵家的冤情,使赵氏得以平反昭雪。赵氏孤儿立为宗嗣,屠岸贾全族被灭。  【新说】  乐府诗《鸡鸣》:  “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李代桃僵,甲为乙死,说起来还是舍己为人。  不过,智谋不是道德评判,它其实近于偷梁换柱,移花接木之类。  这种智谋的作用在于丢卒保车,用《三十六计》的解释来说,是在形势处于必须受到损失的时候,可以损失小的而保全更大的。如此说来,“下马对上马”也就是李代桃僵了。值得注意的是,“李”与“桃”之间往往有一种特殊关系,不然的话,谁会拿生命去当儿戏,随随便便就代人而“僵”了呢?  在赵氏孤儿的故事里,那无辜的假赵氏孤儿固然是一枚代桃的李,公孙杵臼又何尝不是呢?二李代一桃,赵氏孤儿的命是贵重的。不然的话,哪有以后韩、赵、魏三家分晋的局面呢?历史就要改写了。  话说回来,在现代生活里,丢卒保车的事是经常发生的,说得文气一点,也就是李代桃僵了罢。  【典源】  李代桃僵:“三十六计”第十一计:“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语出《乐府诗集·相和歌辞·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赵氏孤儿得保全:事见《史记·赵世家》。害一利百,王著锤击阿合马【原典】  王著是元代山东人,在军队中任一小官。他官虽小,却正直刚烈,容不得奸臣贼子。在得知大臣阿合马为非作歹,作恶多端,肆无忌惮后,王著决心杀掉阿合马,为民除害。  阿合马因讨好元世祖忽必烈而受到重用、位高权重,无人敢惹。在位时,他任意增加赋税,滥发纸币,搜刮民脂民膏。他把两个儿子提升到要害部门,另外几十个儿子也得到了升迁,到处安插亲信。他的妻妾多达三四百人,生活腐化。他对政敌残酷迫害,一大批朝廷文武官员受过他的迫害,就连皇太子真金,也因当着皇帝的面羞辱过他而被打伤。阿合马的所作所为激起了朝野的愤怒。  在这种时候,王著发誓要除掉这匹害群之马,以谢天下。他有一个知心朋友高和尚,对阿合马的暴行看在眼里,恨在心里,愿意助王著一臂之力,为民除害。他们两人打算假扮太子真金,引诱阿合马出门,寻机将他除掉。  皇太子真金随元世祖忽必烈到上都巡视,阿合马留守京城。王著和高和尚选了一个酷似太子真金的人,乘夜色混入京城。第二天,高和尚带领众僧侣来到中书省,声称太子已回京城,晚上要做佛事,命阿合马前去为太子接驾。  当天黄昏时分,王著骑马报告阿合马,说太子即将驾到,要中书省的全体官员到宫前迎候。阿合马不知是计,准备前去接驾,派亲信脱欢察儿同王著先去接风,自己随后就到。  高和尚簇拥着假太子在半路上与脱欢察儿相遇,由于天色昏暗,难以分辨真伪。假太子按王著计划,斥责脱欢察儿无礼,将他和随从全部诛杀,然后继续向王宫前进。  王著等人在东宫前面碰上阿合马及随从。这时,骑在马上的假太子对阿合马大喊:“中书省官员向前靠!阿合马,你可知罪?”正在阿合马发愣之际,王著飞身上前,用藏在袖子里的一对大铜锤迎面向阿合马砸去。顿时阿合马脑浆迸裂,坠地身亡。  事后,王著和高和尚被忽必烈处死刑。王著慷慨处死,毫无惧色,刑前大呼:“王著为天下除害,今死矣!异日必有为我书其事者。”  【新说】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是说对付团体之敌要以为首者作主要目标。  群龙无首,必将崩溃。尤其是在敌众我寡、力量对比悬殊时,集中力量除掉为首者、可以迅速改变力量对比,扭转对自己不利的局面。  阿合马一类的人,古往今来为数虽不多,但却为害不浅,不除不足以平民愤。除掉他们,并非杀鸡给猴看,这类亡命之徒是难以被杀鸡之举吓唬住的。只能采取果断措施,以暴抗暴,毫不留情地诛杀之。  正义的事业,往往要以流血为代价,以暴力为手段。从害一利互的意义上说,暴力是合乎人道的。在这种事关生死存亡、正义与非正义的问题上,一切的犹豫软弱所带来的后果,或者使自己葬身于恶势力之手,或者使国家大众遭到涂炭,决不可轻视。  害一利百,既需要勇气,也需要智谋。深明大义,具有献身精神,才可能产生勇气;足智多谋,才可能使勇气和行动不致落空,才可能不招致更大的灾难。  【典源】  害一利百:语出清代陈确《葬书·深葬说下》:“利一而害百,君子不趋其利;害一而利百,君子不辞其害。”  王奢锤击阿合马:事见《元史·阿合马传》。擒贼擒王,毛遂按剑逼楚盟【原典】  长平之战后,秦国又乘胜围攻赵国的首都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出使楚国,推楚国为盟主,约定东方国家纵向联合抗击秦国。  平原君在自己的门客中挑选了二十个智勇双全的人一起前往,其中包括那个自我推荐的毛遂先生。  开始,那十九个人都觉得毛遂自荐很好笑,后来在路上熟悉后,他们发觉毛遂很有才能,谈吐不凡,也就服气了。  到楚国后,平原君和楚王谈判,从日出谈到中午都没有结果。堂下的人都很着急,公推毛遂上堂去帮助平原君。  毛遂果然按着剑,顺着台阶走上去对平原君说:  联合抗秦的利弊是很清楚的,两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现在谈了半天还没有结果,到底是什么原因?”  楚王听了很不高兴,指着毛遂问平原君说:  “他是什么人?”  平原君说:  “是我的门客。”  楚王一听大怒,呵叱道:  “退下去!我是在与你主人说话,你上来干什么?”  毛遂不仅不下去,反而按剑逼向楚王说:  “大王之所以敢这样呵叱我,是仗着你们楚国人多势众。可是现在你我相距不过十步,你们再人多势众也不起作用,因为你的性命已经掌握在我的手中!”  楚王大惊失色,一下子说不出话来,毛遂接下去说:  “楚国是个大国,理应称霸天下,可是在秦国面前却直不起腰来。想当初,秦将白起只率领几万秦兵进攻楚国,竟然一战攻下你们的郢都,二战烧掉了你们的祖坟。这种奇耻大辱,连我们赵国人都为你们羞愧,可是大王却无动于衷!其实,楚赵联合抗秦是为了你们楚国而不是为了赵国,这是非常清楚明白的道理!你呵叱我干什么呢?”  毛遂的一席话义正辞严,说得楚王连连点头:  “好!好!先生的话确实有理,我们马上出兵与赵国共同抗秦。”  毛遂紧追不放:  “一言为定了吗?”  楚王说:  “一言为定!”  毛遂对楚王左右的人说:  “快去拿鸡、狗、马的血来。”  血拿来后,毛遂双手捧着盛血的铜盘,跪着献给楚王说:  “大王应当首先歃血定合纵抗秦之盟,接着是我主人,接着是我。”  三人依次歃血,合纵抗秦的盟约当场订立。毛遂又左手端盛血的铜盘,右手招呼那十九个人都在堂下歃血,以为见证。  【新说】  正如事后平原君感叹说:  “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毛先生之所以能做到如此成功,就在于擒贼擒王,抓住了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并给予狠狠出击,使之没有喘气或回旋的余地。  杜工部诗写得好: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做事要抓住要害,打击敌人要打击首脑,一句话:打蛇要打七寸。  这就是擒贼擒王。  当然,王不同,擒的方法也不同。可以智取也可以力攻,也可以像毛遂先生那样,智与力并用,勇与谋齐上,总之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可生搬硬套。  生活中的“贼”很多,需要你去“擒”的也不少。关键是要擦亮你的眼睛,认准“贼王”,然后——  擒住他!  【典源】  擒贼擒王:“三十六计”第十八计:“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具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语出唐·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毛遂按剑逼楚盟:事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抱法处势,曹参承前促大业【原典】  汉高祖刘邦病逝后,太子刘盈即位,即汉惠帝。刘盈当上皇帝的第二年,曾经辅佐刘邦打天下的相国萧何得了重病,汉惠帝亲自前去看望萧何。  帝在病榻前问萧何说:“如果你去世了,哪个人可以接替你的职位?”  萧何回答道:“没有谁比陛下更了解我。”  汉惠帝又问:“曹参这人怎么样?”  萧何说:“陛下已知道了,我死而无憾!”说完,萧何就闭目去世了。  曹参曾经与萧何关系密切,但萧何当上相国之后,两人之间出现了裂痕。  虽然如此,萧何临终前还是推荐曹参接替自己担任相国,他认为,在所有大臣中,只有曹参德才兼备。  可以辅佐汉惠帝治理国家。  曹参担任相国之后,没有改变前任萧何所制定的政策法规,完全按照从前的规矩治理国家,人们将这种做法称为“萧规曹随”。  但是,曹参刚开始这样做时,很多人不理解,并且一时没有取得成效,引起了不少非议。  曹参的儿子曹密在宫廷中任职,有机会接近汉惠帝。有一天,汉惠帝责怪曹参不努力治理国家,便让曹密私下去问其中原因。曹参听到后,气得打了曹密一顿,并说:“国家大事不是你所能议论的。”  到了上朝时,汉惠帝责问曹参。曹参脱下官帽谢罪说:“请陛下想想,陛下能与高祖相比吗?”  汉惠帝回答说:“我哪里敢与先帝相比!”  曹参又问:“陛下认为我与萧何哪个贤明?”  汉惠帝答道:“大概你不如萧何。”  于是曹参说:“陛下说得对。高祖与萧何平定了天下,明确制定了政策法令。如今陛下无为而治,我等忠于职守,小心谨慎地遵守先前的政策法令,有什么不好呢?”  汉惠帝点头称是,摄政的吕后也认为曹参说得有理。从此,由刘邦、萧何所制定的简刑省罚、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国策,得到了曹参等人忠实地奉行,经过几十年努力,西汉帝国出现了“文景之治”这样繁荣昌盛的局面。  【新说】  这一谋略说的是法与势的关系。  “法”指法令规则,“势”指权力地位。抱法处势,即要求把法规与权势结合起来,按照法规行使权力,以权力保证法规得以顺利实施,从而有序地把事业推向成功。  规则是“软件”,一般来说,制定规则是容易的。小朋友在做游戏时都要先定规则,然后按规则游戏。没有规则,游戏很难做下去,家庭、社会、国家将难以为继。大凡头脑没有发烧的人,都承认规则的必要性,不可或缺性。  然而,规则又是软弱的。不法之徒,贪婪之辈,奸商贪官,狂人野心家是毫无规则概念的,他们的“规则”是无法无天,为所欲为。对这类人渣必须绳之以强权,以强力迫使他们遵守规则,或者将他们逐出竞技场。权力因此而成为必要。  权力是“硬件”。权力的界限应以规则为边界,越出规则边界的权力或不受规则限制的权力,不是导致腐败混乱,就是导致专制暴政。  因此,权与法,应该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里面没有什么太深奥的道理。为了保证“游戏”进行下去,除了相关的规则之外,还要有“裁判”来监督规则的实施,运用权力来制裁犯规者。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在这两方面的规范下进行。它们也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典源】  抱法处势:语出《韩非子·难势》:“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曹参承前促大业:事见汉代扬雄《法言》及《解嘲》。因时制宜,刘邦息武和匈奴【原典】  秦汉年间,北方的匈奴在冒顿单于的统治下势力日渐强大,拥有三十多万军队,不断向外扩张,骚扰近邻,控制了北方和西部的广大地区。  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受到匈奴南侵的严重威胁,他们接连攻占了马邑和太原。刘邦对匈奴肆无忌惮地扩张十分愤怒,亲自率领三十二万大军征讨匈奴。然而,刘邦对匈奴力量估计不足,冒险进击,结果被冒顿单于的四十万精兵围困在平城附近的白登山达七天七夜,士兵冻死冻伤者有七八万人,同时粮草断绝,处境十分险恶。  后来,陈平提出用重金贿赂匈奴皇后,刘邦的部队才得以解围,这次惨痛的教训使刘邦清醒地认识到,当时西汉王朝没有足够的实力在军事上同匈奴抗衡。  刘邦接受了大臣娄敬的建议,以和亲的方式来缓和同匈奴的关系。这一政策在刘邦死后一直延续了汉惠帝、汉文帝和汉景帝三个朝代。在这期间,西汉王朝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已十分强大,同匈奴的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西汉的方向转化。  到汉武帝时代,西汉的实力达到鼎盛,汉武帝自恃兵强马壮,国力强盛,便放弃了刘邦以来实行的和亲政策,开始主动向匈奴出击。他派遣韩安国、李广等人率领三十万军队在马邑设伏,试图围歼匈奴主力,这个计谋被匈奴识破,未能得逞,汉、匈关系也因此完全破裂。匈奴时常侵扰西汉边境,汉武帝再次派遣卫青、霍去病等将领率兵对匈奴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反击,夺回了河西走廊,迫使匈奴向北撤退。  连年征战,使匈奴的实力大大减弱,加上内讧日益激烈,匈奴只得主动与汉朝握手言和。匈奴单于数次到长安请求通好。到汉元帝时,王昭君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汉、匈双方表示要永远和平相处,自此四十多年中,汉、匈之间没有爆发冲突。  【新说】  一切事情都是在时间过程中进行的,因而,时间因素对事情的发展和结果来说,至关重要。时间不同,所采取的办法也应随之变化。  有时,需要等待,刘邦在汉初时时匈奴的征讨,是时机不成熟,力量对比不利。因急于求成而招致惨败。有不少事情是必须靠等待的,如瓜的生长,需要一个时间过程,才会瓜熟蒂落。如果揠苗助长,效果就适得其反。  有时,则要抓住时机,有些机遇千载难逢,不及时抓住。失之交臂,悔之莫及。时间总是一维的,即总是向前进的,具有不可重复倒转的特性。一个人成年之后,不可能再重返童年时光,只有在神话中才会有“返老还童”  一说。失去了,肯定不可再得。孔子曾站在河边面对滔滔江水感叹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所以,赶掉了这一班车,是不会再有下一班的。  时间的变化,使得事情也在变。此一时,彼一时;此时的办法,不一定适合彼时,反过来也一样。刻舟求剑者的最大错误在于不识时务,以固定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变化的情况,以不变应万变,于是求剑不得。  时机当然可以人为地创造,不过,这已是另一个问题。这里的主题是识时务,合乎时宜。还是那句老话:识时务者为俊杰。  【典源】  因时制宜:语出《淮南子·■论训》:“因时变而制宜适也。”  刘邦息武和匈奴:事见《史记·匈奴列传》及《汉书·匈奴传》。因地制宜,忽必烈承袭汉制【原典】  忽必烈即位之初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外来民族如何巩固对汉族的统治。他决心改变蒙古族多重视武功、忽视文治的状况,认识到要巩固对中原的统治,必须推行一整套符合中原情况的政策,最有效和最便捷的办法,就是采用汉族已有的制度和法令。于是,他因地制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忽必烈采纳了刘秉忠等大臣的建议,按照中原历代王朝的传统,以“中统”年号纪年,废除大蒙古国号,改国号为“大元”,并把国都南迁到北京,命名为“大都”,建造了新皇宫和城墙。  大蒙古国越来有一整套自己的国家制度,比中原的要简单得多、入主中原后,原有制度已不适应新的情况。忽必烈采用了中央集权制,要刘秉忠和许衡根据中原历代制度,参照现实情况,在中央一级设立主管政务的中书省,主管军务的枢密院,主管监督官员的御史台。在地方一级,设立主持日常军民政事的宣抚司,以及提刑按察司。最高行政机构是行省,下辖路,府,州、县四级。政府官员尽量录用汉族遗老、旧臣和学者,由蒙古人掌握人事决定权。这套制度较为有效地保证了蒙古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忽必烈还放弃了蒙古人传统的游牧经济,设立了司农司、营田司等机构,鼓励农业生产,把大量牧场恢复为农田,用租佃方式招募农民种田,并把一部分土地退还给了农民。他还下令禁止抢掠人口贩卖为奴,并恢复了一些奴仆的平民身分。  在文化方面,忽必烈设立了国子学,承认并提倡汉族传统文化和儒学,让蒙古族子弟接受汉文化教育,还在大都建立了孔庙。  这一系列制度和措施的推行,说明落的民族对先进民族的征服,只靠武力是不行的,还得改变自己的传统和习俗,在其它方面向先进民族靠扰。忽必烈明智而及时地认识到这一点,因地制宜,入乡随俗,在元代初年稳定了对中原的统治。  【新说】  现代人对“因地制宜”这一策略并不陌生,它要求根据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与该地方情况相适应的具体措施,并加以贯彻。  理解这一策略并不难,难在在实际当中加以运用,一个难题是改变旧有的习惯和做法,主动去适应变化了的地方,而不是相反。传统和习惯的势力是强大的,有时想改变都难,更何况不想改变。比如北方人习惯吃馒头,到了南方则没有慢头吃。要不要改变原有习惯?改变了,就能适应南方的生活;不想改变,只有饿肚子。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地域变了,仍不肯主动作出改变,自然会遇到巨大的障碍。  变和不变是相对的。变要受新情况的制约,随新情况而变,因而总是有限度的。不变,则是要保留旧有习惯和做法中有价值的、在新情况下仍然行之有效的部分。所以,在变和不变之间要灵活掌握,固执于任何一方面,都可能出现偏差。  采取的措施应该行之有效。一般而言,地理、环境、气候等条件是难以改变的,忽视这一点,夸大人的作用,将要付出代价。“人定胜夭”的想法固然浪漫豪迈,但却代替不了适宜的、行之有效的措施。主观的愿望是一回事,客观的实际又是一回事。它们之间不可互相代替,只能互相适应。  不应该忘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一个抗拒不了的规律,因地制宜是符合这一规律的。  【典源】  因地装宜:语出《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装宜。”  忽必烈承袭汉制:事见《元史·世祖本纪》。因事制宜,楚襄王集纳众议【原典】  公元前299 年,楚怀王受秦国引诱入秦,被扣留在咸阳。屈原建议,给齐国送去假讣告说怀王已死,让齐国放回在那里作人质的楚太子横继承楚国王位。  齐王趁此机会要挟楚国,要楚国用东边的五百里土地换取太子横。太子横对此感到为难,便向谋士慎子问应付的办法,慎子说:“先答应齐国的要求,其他事以后再商量。”  太子横答应齐国要求后,回到了楚国继承王位,即顷襄王。齐国为了获得楚国的五百里地,紧接着上门来索取。慎子建议顷襄王召集大臣们商讨对策,应付齐国使者。  子良说:“应该先把地给齐国,然后再夺回来。给他表明楚国说话算数,夺地证明楚国武力强大。”  昭常说:“决不能割让土地,宁可抛头颅洒热血,恪尽守卫国土的职责。”  景鲤则说:“应该到秦国请求援救,以解除楚国失地的危难。”  顷襄王见大臣们各执己见,莫衷一是,便问慎子的意见。慎子说,这些大臣的意见都有各自的道理,不妨兼采并纳。  于是,顷襄王接受了慎子的建议,让大臣们依照各自的意见去办。子良列齐国去献地,昭常负责守地,景鲤去秦国搬救兵。  子良赶到齐国,答应割让国土,齐国马上派兵到楚国来接管土地。然而,昭常不答应,发誓说,如果齐国要以武力抢夺,他将带领三十万楚国男女老少同齐国决一死战。齐王怪罪子良耍花招,子良回答说:“楚王确实同意割让土地。昭常不同意,是违背国君的命令,请齐王派兵攻伐他吧。”  齐王大怒之下向楚国出兵,想强行夺取楚国国土。正在齐王要领兵伐楚之际,景鲤请来的五十万秦军兵临齐境。齐王担心攻打楚国难保自己的国土,被迫放了子良,派使者到秦国求和。这样,楚国既避免了战争,承保住了国土。  【新说】  慎子的做法,堪称因事制宜的典范。他所面临的是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解决办法。这些办法从不同的角度有助于事情的解决,于是兼采并纳,多管齐下,取得了成功。这是事同人不同的情况。当然,遇上这种情况,也可以对不同人的意见进行比较、选择,采纳最佳者,而不一定同时全部采纳。  同样的人遇上不同的事,是另一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办法和措施要因事而变。倘若以不变应万变,结果很可能像守株待兔一样。一定要对症下药,力争药到病除。  时间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同样的事,在不同时间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正如穿衣这件事,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应有不同的穿法,大概只有神经有毛病的人,才会在大热天穿皮大衣。时间变了,虽然事情未变,但处理方式要随时变通。  反过来,在同样的时候,会发生不同的事情,这时要区别情况,有针对性地各个击破。不分青红皂白地眉毛胡子一把抓,叫做不得要领,结果可能是鸡飞蛋打,处处落空。  再说事情本身,也有大同小异和大异小同的分别,自然,对策也应相应地大同小异,相应地大异小同。  说到底,核心是个以变应变的问题。  【典源】  因事制宜:语出《汉书·韦贤传》:“朕闻明王之御世也,遭时为法,因事装宜。”  楚襄王集纳众议:事见《战国策·楚策二》。除祸宜早,春申君迷色丧命【原典】  楚考烈王没有儿子,宰相春申君很是担心,就去找会生孩子的女人,想献给考烈王。李园的妹妹就是这样一个。但是,春申君见了她以后却十分喜欢她,便将她纳为了自己的妾。  不久以后,李园的妹妹就怀孕了。李园知道了这件事后,便和妹妹商量,想出了一个计谋。  然后,李园的妹妹便去劝说春申君。  “请你把我送给楚王吧。”她向春申君说。  “你不喜欢我吗?”春申君问。  “怎么会呢?”  “那你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您想一想,如果我到了楚王那儿,生下了你的孩子,虽然名义上是楚王的,但这却意味着你的孩子将成为楚国的下一代君主。所以,虽然你把我送给了楚王,但其实我还是属于你的。”  李园的妹妹终于说服了春申君。他们谈话之后,春申君便将她送给了楚王,不久,李园的妹妹生下了一个男孩,这就是后来的幽王。这之后,李园和妹妹都生怕春申君泄漏秘密,总想找机会加以刺杀。  后来楚王患了重病,当时朱英来找春申君,一见面朱英便对他说:“你现在正面临着意外的灾祸及幸福。所谓意想不到的灾害,乃是指楚王死后,李园将会刺杀你。而意想不到的幸福,则是你将有可能成为楚王。”  春申君听了后很生气地说:“岂有此理,李园不会这样做的!”  十七天之后,考烈王死亡。李园果然派刺客藏于王宫门内,刺杀了春申君。  【新说】  趁祸苗小就将它除掉,这的确是一个要牢记的真理,就如树木在幼苗之时,用手就可以摘除,但长大了后不用斧头就无法砍掉了。  春申君的故事,正是丧失时机而遭灾祸的悲剧,正如司马迁所说:“应下的决断而没有下,自作自受。”春申君正是这种人。他沉醉于女色之中,被李园之妹的一番话说动了心,而丧失了应有的判断力,轻信他们会对自己忠信。试想,如果春申君及早地判断出了李氏兄妹的诡计,当机立断地加以铲除,也就不会遭致杀身之祸了。然而春申君却没有那样。李园之妹到了楚王身边,生下了儿子,势力增大了许多,李园便乘机向春申君下了毒手,春申君是一位贤明的臣子,然而由于轻信给自己带来灾祸的小人,结果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当然,春申君除了无决断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被蒙蔽了眼睛,没有看清祸苗所在。可惜的是,有些人明明清醒地看到了祸苗,但就是难下决心铲除,优柔寡断,最终失去了机会,终于养虎为患,自己反被其害。这方面最有名的例子当然是“鸿门宴”了。项羽当然算得上是大智大勇之人,但是他输就输在了优捎寡断的性格上。在鸿门宴上无论范增如何暗示,如何急切,项羽总是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失去了唾手可得的良机,使刘邦逃之夭夭。  现在的我们当然无法明白地知道项羽当时的心理,但我们仍可以肯定地说:对敌人的善良,就等于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典源】  除祸宜早:语出宋代欧阳修《进拟御试应天以实不以文赋》:“祸患可销于未萌。”宋代苏洵《审敌》:“除患于未萌,然后能转而为福。”  春申君迷色丧命:事见《史记·春申君列传》。斩草除根,陈桓公自食恶果【原典】  公元前717 年,郑庄公出兵进攻陈国,结果大获全胜,夺取了很多财物和俘虏。这是郑庄公对陈国两年前讨伐郑国的报复。  此前两年,卫国和陈国曾经联合起来讨伐郑国。郑庄公知道敌不过,向陈桓公请求讲和,陈桓公不同意。执政大臣公子佗五父是陈桓公的弟弟,他劝谏说:  “亲近仁义,对邻国友善,这是立国的法宝,大王还是答应郑国的请求吧!”  陈桓公听了公子佗的话很生气,说道:“宋国和卫国都很强大,它们才是陈国真正的祸患。郑国那么弱小,它能把我们陈国怎么样?”  陈桓公不听劝谏,继续攻打郑国。  两年后郑国强大起来,出兵伐陈,打得陈国大败。邻国见陈国吃了败仗,都坐视不救。  后来有人评论这件事说:“善的东西不可丧失。恶的东西不可滋长,这话是针对陈桓公说的。滋长了恶而不悔改,接着就祸及自身,这时再要挽救,就来不及了。《商书》说过,恶的东西一旦蔓延开来,就像大火燎原,连接近都不可能,怎能指望扑灭它?”  这个人接着又引用古代史官周任的话说:“治理家国的人,见到恶就应像农民种庄稼要除掉杂草一样,把锄掉的草堆积起来肥田,彻底挖掉它的老根,使它不能再生长,这样善就能得到发展了。”  【新说】  这则故事带有浓厚的劝戒意味:它要人们扬善去恶,除恶务尽,不留余患。陈恒公之所以败在郑庄公手中,是因为他不善待邻国,心地很坏,遭受失败理所当然,咎由自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不过,我们也可以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读这则故事。倘若陈桓公在郑国还很弱小时,将其彻底消灭,恐怕不会有两年之后的灭顶之灾了。这不也是“斩草除根”的一种解释吗?  政治斗争,乃至人生的种种竞争,往往是很残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斩草除根,就是要彻底除掉祸根,不留后患。在斗争双方利益尖锐冲突,彼此不共戴天,对方的存在对自己的存在构成严重威胁时,尤其需要牢记这一策略。  历史为我们提供的教训买在是太多了。春秋时代的宋襄公临阵对敌人讲仁义,结果大败而归。楚汉之争,项羽摆下鸿门宴,为除掉刘邦提供了一个干载难逢的良机。项羽的犹豫使刘邦死里逃生,项羽最后竟落得乌江自刎..  后人把对敌人付出无谓的感情叫做“宋襄之仁”,把不当机立断斩草除根叫做“纵虎归山”。古希腊《伊索寓言》中讲的《农夫和蛇的故事》,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  鲁迅先生在三十年代曾大力倡导“痛打落水狗”,因为他深知“落水狗”  们的卑劣。你以慈悲之心救助了被打落在水中的狗,它上岸之后说不定会反过来咬你一口。现实生活中的事实经常是这样。  因此,对貌似可怜的敌人,对落难的敌人,对藏起狐狸尾巴花言巧语的敌人,应毫不留情地痛打到底,直至彻底丧失战斗力。在这种时刻万万顾不得仁义、信用之类教条,否则只能招致自己失败。  所以,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犯罪。  【典源】  斩草除根:语出《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  陈桓公自食恶果:事见《左传·隐公六年》。落井下石,白门楼吕布殒命【原典】  吕布字奉先,是三国时代的一员猛将,武艺天下无敌。《三国演义》作者对他作如此描写:  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追风赤兔马:果然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虎牢关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吕布曾一人力敌刘备、关羽、张飞三人,足见其武艺非凡。  吕布最先是荆州刺史丁建阳的义子,后被董卓派李肃游说,又送赤兔马,于是便杀了丁建阳而投董卓为义子,为虎作伥,助董卓把持朝政。没过多久,司徒王允用貂蝉行美人连环计,招吕布为婿,吕布又助王允诛杀了董卓。  董卓被杀后,余党李榷、郭汜、张济、樊稠等人一边抵抗吕布,一边攻破京城,杀了王允。吕布先后投奔南阳太守袁术、渤海太守袁绍,上党太守张杨、陈留太守张邈,均不长久。后来又带兵投奔刚刚得了徐州的刘备。刘备要让徐州给吕布,但义弟张飞容不得,只好叫吕布驻军在徐州附近的沛县。  吕布在沛县驻军后,曹操采纳谋士荀或的“驱虎吞狼”计,猎用天子的名义要刘备去讨伐袁术,却让吕布乘机夺了徐州。吕布夺得徐州后,又采用谋士陈宫的意见,请讨伐袁术失败的刘备回徐州,驻军沛县。刚好与原来刘备驻徐州、吕布驻沛县来了个掉换。无奈之下,刘备只好接受。而且,两边守望相助,倒也和平友好。尤其是当袁术派纪灵率大军讨伐刘备时,吕布出面调解,辕门射戟,使纪灵不敢进攻刘备,解了刘备的危难,两家关系更好。  吕布曾对刘备说:“我今天解了你的危难,今后得志,不可相忘!”刘备再三感谢。  后来,张飞拦路抢了吕布派人从山东买回的一百五十匹马,引发了两家矛盾,吕布围攻沛县讨马,刘备等突围投靠曹操。  曹操率大军亲征徐州,吕布兵败,退入下邳城坚守。两个月后,吕布在睡觉时被手下人捆绑开城门投降。  曹操在白门楼上处置吕布及其随从。当曹操下楼时,吕布对刘备说:  “公为座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救呢?”  刘备点头应允。  一会儿曹操上楼,吕布表示自己愿意投降,辅佐曹操定天下。曹操回头问刘备说:  “何如?”  刘备却回答:  “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  气得吕布大骂刘备:  “这个家伙是最无信的人!”  又谴责说:  “大耳儿!不记得辕门射戟时了吗?”  刘备一言不发,曹操于是下令将吕布缢死,然后割下脑袋示众。  一代名将,就此丧生。  【新说】  后人有诗感叹吕布:  洪水滔滔淹下邳,当年吕布受擒时:  空余赤兔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  缚虎望宽今太懦,养鹰休饱昔无疑。  恋妻不纳陈宫谏,枉骂无恩“大耳儿”。  又有诗评论刘备:  伤人饿虎缚休宽,董卓丁原血未干。  玄德既知能啖父,争如留取害曹瞒?  意思是说刘备既然知道吕布是个反复无常,连义父都要危害的人,就应该替吕布求情,让曹操收留吕布,好让吕布今后去杀害曹操。  这当然也是一种见解。不过刘备当时却是采用的落井下石之法。他怕的是曹操收吕布而多了一员盖世无双的猛将,为虎添翼。所以在吕布落入井底时,不仅不伸出援助之手,见死不救,反而再投下一方巨石,用丁建阳、董卓都被吕布所杀的事实来提醒曹操,打消了曹操想用吕布的念头,置吕布于死地。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8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