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话说中国智谋-3

作者: 字数:13807 更新:2023-10-09 19:32:06

根本上是要使树干强壮。为了不使养分分散,及时砍削掉不必要的枝叶,才能保证树干得到充分的养料。权力也一样。过去有“山高皇帝远”一说,便是指拥有大权的地方官员由于权力不受制约而可以胆大妄为,营私舞弊,避免这一现象出现,唯有削弱地方权力,使之受到牵制,有所畏惧。  经常遇到的难题,是权力过分集中,则会出现“窒息”。事不分大小,都由掌握最高权力者决定,必然出现运转不灵、效率极低的情况。而权力过分分散,则将导致各自为政,同样出现运转不灵,指挥不动的局面。  强干弱枝的最好办法,是以权力制约权力,层层制约,制约别人者也受到制约,最终的制约权则集中到掌握最高权力者手中。掌握和运用权力的最佳境界,是握而不死,放而不乱;用则必灵,收则必止。  这是一门大学问,类似于走钢丝,要不停向前走下去,又不能东偏西倒摔下来。  【典源】  强干弱枝:语出《史记·汉兴以来诸侯年表序》:“而汉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秉其厄塞地利,强本干弱枝叶之势也。”  朱元璋加强集权:事见《明史·太祖本纪》。从旁掣肘,雍正暗控手下臣【原典】  清代的雍正皇帝执政时,让手下的人互相监督,以此来驾驭群臣。他还暗中安插密探,四处巡访,即使是巷尾街头的民间琐事,他都能马上知道。  有一次,雍正让广东巡抚傅泰暗中察访广东布政使王士俊。傅泰认为皇上十分信任自己,便尽力察访,并向雍正密报说:“王士俊很能干,办事勤勉快捷,担任藩司的职务十分称职。但是,从他的言行来看,似乎有得意骄横的迹象。”  不料,雍正又暗中叫王士俊监视傅泰。有一次,他在王士俊送来的报告上批道:“傅泰的看法自以为是,你认为是这样吗?他这个人的品行怎么样?  心里面有什么志向?办事的才干怎么样?领导下属是不是公私分明?你要秉公如实地向我报告。”  这些批语是叫王士俊悄悄观察傅泰的为人。王士俊并不知道自己也受到傅泰的监视,他在给雍正的报告中说:“傅泰心里没有主见,对事情不置可否。偶尔发表意见,也是平平常常,据说他在办理广东海关陈炳文、范九锡、潘栋、高维新和柳大本五人的事时,向每人收取了三百两白银。我不敢说傅泰的品行是廉洁的。”  有个叫王云锦的状元,一次上早朝回来,同他的亲戚朋友玩纸牌,发现有一张纸牌不见了。  第二天上朝时,雍正问王云锦昨天干了什么事,王云锦如实说了。雍正笑着说,“不说谎话,是真正的状元。”说完,他从袖子中抽出那张纸牌交给王云锦。雍正甚至还知道一个被引见的官员刚买了一顶新帽子。  雍正的这些做法,使他手下的人个个都以为自己是皇上的亲信,但却知道人人又都处在皇上的监视之下。大臣们的一举一动,全在雍正的掌握之中,因此,满朝文武官员都担心祸及自身,为人处事都格外小心谨慎。  【新说】  就统治而言,从旁掣肘虽然为统治者提供了某些好处和方便,比如及时发现异已分子,使从政者言行有所收敛,然而,它却是专制暴政的温床和象征。雍正有什么必要知道一个低级官员下班以后做什么?他有什么必要知道一个被引见者买了一顶新帽子?这能说明他为政昌明吗?真正明智的统治,应该是以权力制约权力,而不是以人制约人。以权力制约权力,才有规则可言,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以人制约人,将导致随心所欲,而人心又是最险恶不可逆料的东西,以它为尺度,势必形成无规则可依,无法度可循,谁的权力大,谁就成了打伞的和尚——无法无天,必然导致专制暴政,所谓“苛政猛于虎”,实质上是人欲猛于虎。  作为一项谋略、计策,从旁掣肘本身则无可厚非,让某人去办事,又放心不下,于是让另外的人去对他进行监视和控制,犹如让狗去打猎,既要放它去抓获猎物,又要在它脖子上套根绳子,以免它偷吃猎物或者跑掉。  既然要用,又为什么要控制住?当然是放心不下,但又非用不可,否则就另择他人。被用的人总该有某种特长,或者特别能打仗,或者特别善于玩弄权木,或者有某种特殊本领,或者善于斡旋。但是这种人往往有野心,不会轻易俯首贴耳,于是给他加上一个紧箍咒,使他不得轻举妄动,为所欲为。  不过,加紧箍咒可要小心,否则就可能鸡飞蛋打。  【典源】  从旁掣肘:语出《吕氏春秋·具备》:“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则宓子贱为之怒。”  雍正暗控手下臣:事见《清史稿·世宗本纪》。调虎离山,武三思清除异己【原典】  武三思是武则天的侄子,他凭借武则天的关系,当上了特进和太子宾客。  武则天经常到他家中去,对他十分宠信,大加赏赐。  武则天病重时,大臣张柬之等人诛杀了武则天宠信的张氏兄弟,拥立唐中宗李显复位,张柬之当上了宰相,武三思对此极为不满。有人劝张柬之诛杀武三思,但他没有同意。  中宗李显的女儿安乐公主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深得武则天和中宗信任的上官婉儿与武三思私通。中宗复位后,韦皇后干预朝政,上官婉儿向韦皇后推荐了武三思,使他受到重用,参与朝政,张柬之受到他的制约。  张柬之发现武三思有野心,多次劝中宗诛杀武氏,中宗不但没有采纳,反而提拔了武三思,并委以重任。  武三思一旦大权在握,就一心想除掉自己的政敌。他多次同韦皇后一起向中宗进谗言,说张柬之和敬晖等五个大臣居功专权,对朝廷政治十分不利,不如将这五个人封为王,罢免他们的官职,这样既夺了他们的权,又使外人觉得皇上善待功臣。  于是,中宗将中书令张柬之封为汉阳王,敬晖封为平阳王,另外三人也封王,免去官职,大权集中在武三思一人手但武三思仍不甘心,又密谋放逐五人。他暗中派人罗列韦皇后的丑行,张榜贴在天津桥,要求中宗废黜韦皇后。中宗见榜后非常气愤,命令御史大夫李承嘉处理这件事,李承嘉是武三思的同谋,他借机向中宗诬告说这事是张柬之等五人干的,他们名义上要求废黜韦皇后,实际上是想篡权。  中宗听后怒不可遏,下令将五人放逐。张柬之被流放到广东罗定,敬晖被流放到海南琼山,其他三人都流放到了边远地方,他们十六岁以上的子女也遭到流放。  肃清了政敌之后,武三思在朝廷中就更加肆无忌惮了。  【新说】  虎为兽中之王,山林中的主宰,但只有在山林中,它才会威风八面,不可一世,一旦虎落平原,离开山林,天下就不是它的了。山林中没有了老虎,连猴子都可以称大王。而落到平原的老虎,自然也就失去了山林中的威风,连狗都可以任意将它欺侮。  老虎是比较好欺骗的,因为它虽然凶猛,不可一世,但是脑子不太灵活,不如狐狸来得狡猾,只要略施小计,便可以将它骗出山来。可以设法激怒它,也可以设法引诱它,还可以设法蒙骗它。  将老虎调出山干什么?  一种情形是为了鸠占鹊巢。有虎在,其他野兽便不敢造反,即使有气,也只有敢怒不敢言,将尾巴紧紧夹起来,为所欲为更是天方夜谭。比如猴子,虽然机灵,但在老虎面前只有服服贴贴,大气不敢出。一旦老虎不在了,猴子就可以登上王位,沾沾自喜,得意忘形,放心大胆地干自己想干的事,这些很方便,不像造反那样冒险,甚至还有可能付出血的或生命的代价,武三思就是这么做的。  另一种情形是杀虎灭口,在山林当中,老虎有靠山,有恃无恐,自然难以征服,离开了靠山,它就有点心虚了,如同没有了翅膀的鸟儿,用不着武松那样的功夫,便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它擒而杀之。然后大摇大摆地进山去收获胜利果实。  这些都是比喻,实际说的是人与人的争斗。不过,人性与兽性有相通之处,不那么绝对。  【典源】  调虎离山:语出《西游记》第五十三回:“我是个调虎离山计,哄你出来争战,却着我师弟取水去了。”  武三思清除异己:事见《新唐书·武三思传》。过桥抽板,赵匡胤礼守兵权【原典】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后夺得帝位,任用赵普为枢密直学士,凡国家大事都与他商量。当时,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都是赵匡胤的亲信,是在“陈桥兵变”中拥立赵匡胤称帝的人,在军队中有很大的势力。  赵匡胤曾经问赵普说:  “唐末以来,几十年换了若干姓皇帝,天下不安,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欲使国家长治久安,卿又有何良策呢?”  赵普回答说:  “天下不安的原因是将权重而君权轻。欲长治久安,就要夺其权,收其兵,控其钱谷..”  心有灵犀一点通。赵普的话未说完,赵匡胤便止住了他。  就在这年秋天的一个傍晚,赵匡胤准备了丰盛的筵席,特邀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宴饮,酒至半酣,赵匡胤突然感叹说:  “我不是靠着诸位的力量就没有今天,但是,做皇帝也难啊!反倒不如做个节度使快活。自从当了皇帝,我没有哪一个晚上睡安稳过!”  石守信等人听了急忙追问是为什么。赵匡胤回答说:  “你们想想看,皇帝的位置谁不想要呢?我时时刻刻担心着有人夺取帝位,能睡得安稳吗?”  石守信等人连忙说:  “皇上怎么这样说呢?现在天下已定,谁敢图谋不轨,自取灭亡呢?”  赵匡胤冷冷一笑说:  “你们几位当然不会。但是,假如你们的部属硬要把黄袍加在你们的身上,逼你们造反,就像你们当初对我那样,那恐怕就由不得你们了罢!”  石守信等人慌忙起身叩头,说:  “臣等愚昧,不曾想到这么远,还望皇上看在多年追随的情份上,给我们指一条生路吧。”  赵匡胤满心欢喜,嘴上却只是缓一缓气说:  “唉,人生短促,不如及时行乐。我是没有办法的了,生就一世受苦的命,可你们还来得及。你们也算是功成名就了,何不放下兵权,选择藩镇大邑去多置田产,安享富贵。这样既可以使子孙后代无贫乏之忧,又可以使君臣之间无猜忌之疑,上下相安,那该有多好啊!”  石守信等人听到这里,心头都明白了是为什么,不管乐意不乐意,都只好下跪谢恩说:  “皇上关心臣等到这个程度,真是生死骨肉之情啊!我们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第二天,石守信等人便当朝请病假请求免去军职。赵匡胤一一批准,个个给予重金赏赐。于是,封石守信为天平节度使,王审琦为忠正节度使,高怀德为归德节度使,张令铎为镇宁节度使,一律出守外地。当时,地方的军权都归各州统辖,节度使不过是无权的虚衔罢了。  【新说】  作为“唐宗宋祖”的宋祖,赵匡胤的确算得上是一个老谋深算的奸雄!  当年“陈桥兵变”时他就作了一系列的导演,摆出一副百般不情愿,而被黄袍硬加身的姿态,不得已而做了皇帝。现在他要过桥抽板,却又不想学汉高祖那样“免死狗烹”,落下个残害忠良的恶名。于是便导演了这一出著名的“杯酒释兵权”的滑稽戏。  这戏对他来说当然是喜剧,但对其他几位主人公来说,却显然是场悲剧,只不过没有出现韩信、英布、彭越等人那样的毁灭性结局罢了。  但也许正因为如此,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等人在历史上没有韩信、英布、彭越等人那样显赫的名声。  回过头来说到过桥抽板,即过了桥就把桥板抽掉,这意思不言而喻。与兔死狗烹、过河拆桥完全是同一手段。但它以礼夺兵权的方式来进行,就毕竟比兔死狗烹和过河拆桥来得平和了,是用一种比较温和的方式解除功臣的大权,或者说,是文斗而不是武斗。酒席之间,觥筹交错,即收权于一人之手;防微杜渐,消除隐患,可谓先发制人。  所以,从权谋的角度来说,礼夺兵权的确更胜兔死狗烹或过河拆桥一筹。  这也就是宋祖的高明之处。虽然同是翻脸不认的手段,目的一样。但修史书者却笔下留情,使其成为一代英主。  【典源】  过桥抽板:语出《孽海花》第三十一回:“这还不容易,你不认识,我可都认识。只要你不要过桥抽板,我马上去找他们,一定有个办法,明天来回复你。”  赵匡胤礼夺兵权:事见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过河拆桥,成济冤成刀下鬼【原典】  三国后期,魏国的大权逐步被司马氏所掌握。司马师废除曹芳,拥立魏文帝曹丕的长孙曹髦为帝。司马师死后,他弟弟司马昭继任大将军,朝廷大权仍然掌握在司马氏手中。  曹髦见曹氏的权威日渐丧失,司马昭越来越专横,心中愤恨不平,使写了一首《潜龙》诗来表达这种心情。他在诗中把自己比成受伤被困的龙,跃不出深渊,不能自由地上天入地,只能在井底看着泥鳅、鳝鱼手舞足蹈,不得不藏起自己的爪牙。  司马昭见到这首诗勃然大怒,在朝廷上大声斥责曹髦说:“我司马氏对魏国立过大功,你凭什么把我们比作泥鳅和鳝鱼?”  曹髦吓得心惊胆战地回到后宫,觉得司马昭有篡夺帝位的野心,才敢这样当众羞辱自己。他认为这样的日子过不下去了,必须果断地采取措施,除掉司马昭。  他召来大臣王沈、王经和王业等人,愤怒地对他们说:“司马昭的野心,是人所共知的。我不能坐受被废黜的侮辱,今天要与你们一起去讨伐他。”  王经认为讨伐不能成功,劝曹髦慎重,而王沈和王业怕祸及自身,准备一出宫廷就向司马昭报告。曹髦迫不及待,拔剑登车,带领三百多侍卫和仆从向司马昭住宅进发。  在半路上,曹髦遇到司马昭的亲信贾充和舍人成济带领数千人行进过来,他以为这些人是来杀自己的,便冲到前面高喊,“我是天子,你们杀君吗?”  贾充的部下见是皇帝,不知怎么办,有些心虚。成济问贾充说:“情况不妙,你看怎么办好?”  贾充大喝道:“司马公养你们,正是为了今天之事!该怎么办,还用问吗?”于是,成济跃马挺戈,将曹髦刺死在车中。  曹髦死后,司马昭知道民心向着皇帝,为了洗刷自己杀害曹髦的罪责,将成济兄弟两人当作杀人凶手处死,并诛灭九族。  【新说】  功成之后,将事前帮助过的人一脚踢开乃至消灭、常常是不义之徒的惯用伎俩。既然已经过了“河”,当然就用不着“桥”啦。  “拆桥”的意思有多种。  或者为保存自己,寻找替罪羊,丢“卒”以保“车”。在杀曹髦的一幕中,成济便是一只替罪之羊、保车之卒。  或者为掩盖事情真相,杀人以灭口,使真情成为永远无法破译的“谜”。  或者怕帮忙者事后成为累赘,反过来要挟自己,干脆彻底脱掉干系,斩草除根,以防后患。或者担心帮忙者日后羽翼丰满,翅膀变硬,反客为主,将自己变作“桥”,于是必欲除之而后快。  或者为了独享胜利果实,以满足私欲,将可能参与瓜分者一一逐开,免得都来分一杯羹。  总而言之,拆桥者的主要动机可以归结为见利忘义。他处在主动地位,在欲望的驱使下,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斗胆地干,也可以躲在阴暗之处悄悄地干,也可以借他人之手转嫁责任,还可以索性翻脸不认人。反正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当桥的结局是不幸的。愿作桥者,多是亡命之徒、恋旧恩之辈、贪图小恩小惠之徒、有把柄被人抓住者,当然,也不排除受骗上当者。  【典源】  过河拆桥:语出《元曲选·康进之之三》:“你休得顺水推船,偏不许我过河拆桥。”  成济冤成刀下鬼:事见《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纪》。上屋抽梯,李渊被迫反隋朝【原典】  隋朝末年,隋炀帝荒淫无度,天下大乱。  当时,唐国公李渊留守太原。二儿子李世民虽然不到二十岁,但却聪明果敢,见识过人。他曾以虚张声势之计救驾,解了隋炀帝的雁门之围。但是,眼见隋炀帝的统治日益残暴,隋朝江山已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李世民决心反隋起义了。  李世民虽然结交了不少豪杰之士,但毕竟力量有限。要起兵反隋,还非得说服自己的父亲李渊不可。然而,李渊七岁就袭位唐国公,隋文帝的独孤皇后又是李渊的姨母,因此,李渊对隋朝忠心耿耿,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  现在要说服他反叛隋朝,谈何容易。  那时,隋炀帝在晋阳设有行宫,李渊作为太原留守兼任晋阳宫监,裴寂为副监。裴寂与李渊关系极好,经常一起饮酒,通宵达旦。  李世民找到裴寂,与他探讨对隋朝的看法,向他述说了自己的打算,希望他帮助自己说服父亲起兵。裴寂与李世民的看法相同,便同意了他的请求。  裴寂背着李渊在隋炀帝的行宫中挑选了几个宫女,趁着李渊酒醉的时候去侍奉他过夜。李渊发现后大惊失色,但已悔之晚矣。过了几天,裴寂请李渊到家里饮酒,并与李世民相约,伺机劝说李渊。李渊应邀前往。酒至半酣,裴寂突然对李渊说:  “现在皇上残暴荒淫,老百姓怨声载道,各地纷纷起兵,八方战乱蜂起,晋阳城外已到处都是战场。大人若是死保隋朝,拘守小节,那么,下有盗寇,上有严刑,大人必然落个剿灭盗寇不力的罪行,受到严刑的惩处,那是非常危险的啊!大人不如顺民心,起义兵,转祸为福,这也是顺天应时的明智之举,不知大人以为如何?”  李渊听了大吃一惊,勃然变色说:  “先生不是以灭族之罪害我吗?”  裴寂说:  “大人身为晋阳宫监,私用皇上的宫女侍奉,难道还不是灭族之罪吗?”  李世民早就守候在窗外,听到这里,连忙进来相见,继续劝说父亲。  李渊大怒,斥责儿子说:  “你怎么能说出这些话来呢?我今天就把你送进县衙门里去,告你的谋反罪!”  李世民说:  “儿子是眼见得天下大势如此,所以敢说出这些话来。父亲真要将儿子告官,儿子万死不辞。”  李渊哽咽说:  “我岂忍心告你呢?但你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要再说,让我考虑考虑。”  酒后回到家里,李渊再三考虑。一方面因自己已私用皇上宫女,毫无退路;另一方面因儿子李世民反意已决,也必然牵连自己,无可奈何之下,只好作出了起兵反隋,夺取天下的决定。  【新说】  上屋抽梯也说上楼去梯、上树拔梯等。让人爬上屋顶去,然后抽掉梯子使他下不来,有“逼上梁山”的意思。  实施此计,抽梯容易,使人上屋难。  怎样使人上屋呢?  一是诱骗,使人不明真相糊里糊涂地爬上屋去。  二是硬逼,断绝其它所有的路,使你不得不上屋去,这就是逼上梁山。  三是同上,把大家的命运拴在一起,我上你也上。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破釜沉舟,背水一战都是属于这种上法。  这种计谋既可对敌也可对友。对敌当然是为了消灭他,对友则是为了激励他,帮助他下决心,有些像教人游泳,把他甩进水里再说,游也得游,不游也得游,没有犹豫的余地。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叫做——  你别无选择。  李渊就是这样别无选择才做了唐高祖,李世民就是这样使李渊别无选择才做了唐太宗。  所以,你既可以使你的对头上屋去,然后抽掉他的梯子置他于死地,也可以让你的友人上层去,然后抽掉他的梯子助他下决心。甚至,当你自己为某事瞻前后顾,犹豫不决时,你也可以自己上屋去,然后请人抽去梯子,使你别无选择。总之是计为我用,各取所宜。  【典源】  上屋抽梯:“三十六计”第二十八计:“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摇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语本《孙子·九地篇》:“帅与之朝,如登高而去其梯。”另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  李渊被迫反隋朝:事见《新唐书·高祖纪》。假手于人,刘邦觅才建西汉【原典】  刘邦领兵攻占咸阳推翻秦王朝之后不久,项羽入关,自封为西楚霸王,将都城建在彭越。他将刘邦封为汉王,封地在汉中和巴蜀一带,把咸阳周围的秦国故地分封给了秦国的三个归降将领。  刘邦知道这事后很气不过,心里明白项羽是打算把他困死在汉中和巴蜀之地,因为这里处在西南边沿,重山峻岭,交通阻塞,很不方便,他想带兵去同项羽决一死战,无奈势单力薄,难以与项羽抗衡。  这时、张良向刘邦建议,眼下不能硬拼,要等待时机重新返回关中地区,这次去汉中,等人马过完就烧毁栈道,表示不再回关中,以消除项羽的疑心。  刘邦听从了张良的建议,去汉中时烧毁了栈道。项羽知道后以为没有了后顾之忧,便放心大胆地带兵回彭城去了。  然而,刘邦很快又率兵进入关中,项羽正带着大部队去城阳攻打齐王田荣。项羽手下的谋臣陈平投奔刘邦,建议他乘机进攻彭城。于是,刘邦调集十多万兵马,一举攻占了彭  刘邦喜不自胜地住到了项羽的宫殿中,每天设宴取乐。没想到,项羽得知彭城失守后,立刻杀了个回马枪,打得毫无防备的汉兵四散逃命,自相践踏,死伤二十万人,在渡睢水时又淹死了十多万人。刘邦自己带着几十个骑兵出逃,一直逃到下邑。  处于困境中的刘邦对手下说:“我愿拿出函谷关以东的地盘来,封赏能与我一起建立功业的人。不知道有谁能为我效力?”  张良提议说:“九江的黥布是楚国猛将,同项羽有矛盾。彭越与齐王田齐在渠地反楚,这两个人可以马上利用。大王手下的将领当中,只有韩信可以独当一面,担负重任。如果大王把函谷关以东的地方封给他们,就可以打败项羽了。”  刘邦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立刻派人去劝说黥布,同时派人去联络彭越,要他从后方骚扰项羽。刘邦凭借这些人的力量,加上策略正确,终于打败了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  【新说】  借助他人之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当然是个很不错的主意。因为,任何人的才能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若没有他人的帮助,是不可能长出三头六臂来力挽狂澜、扭转乾坤的。常言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齐,泰山移。这些话一点也不夸张。  被借助的人不应是平庸鼠辈,总该有某种特长,或者有雄才大略,或者有过人之勇,或者身怀绝技,或者实力强大。反正是自己急需的出类拔萃之辈。有大才者大用,有小才者小用,无才者不用。  还有更重要的,那就是被借助的人要可靠,或者他赏识你的才能和为人,或者他有求于你,或者他与你想除掉的对手有冤仇,或者他是出于正义。总之,他不应是见利忘义、见风使舵、丧尽天良的无耻之徒。否则,他不但没有帮上你的忙,倒反过来咬你一口,将你吃掉。  借助他人之手达到自己目的的好处,就是不必自己亲自出马,尤其是自己不便于出马,或者因客观原因出不了马,或者亲自出马有危险之时。  【典源】  假手于人,语出《尚书·伊训》:“于其子孙弗率,皇天降灾,假手于我有命。”  刘邦觅才建西汉:事见《史记·留侯世家》。挟主行令,齐桓公借名争霸【原典】  齐桓公即位前流亡于莒国,后来在鲍叔牙和高■等人的拥戴下,回到齐国登上王住。他重用管仲、鲍叔牙和隰朋,改革内政,选拔人才,使齐国日益强盛。在外交政策上,齐桓公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即拥护周王室,抗击外族入侵。  春秋时代,王室威信一再扫地,中原无主,诸侯列国互相争战,戎、狄等外族不断入侵中原。为了抵御外族入侵,必须有统一的号令。齐桓公率先打出了拥护周王室这一具有号召力的旗号,力争各诸侯国的拥护。  齐桓公打着“尊王”的旗号,首先击败了北戎,挽救了燕国,然后保护邢国和卫国,阻止了狄人对中原地区的侵扰。他还派遣公子无亏带领五百辆车马和三千名士兵去武装卫国,并帮助邢国把都城迁到靠近齐国的夷仪。一时间,齐国声威大振,令诸侯诚服。  但是,齐桓公的最终目的远不止这些,他所想的是称霸中原。他仍然以周王室的名义开始争夺中原霸权的活动。  他联合宋、陈、卫、郑、许、曹,鲁七国,领兵进攻蔡国。蔡国与齐国原来是联姻国,蔡侯的女儿蔡姬是齐桓公夫人。有一次,齐桓公与蔡姬在湖中乘船游玩,蔡姬故意摇晃游船取乐,齐桓公不会水,害怕异常,叫蔡姬停止,而蔡姬认为好玩更加用力摇晃。齐桓公上岸后大发雷霆,一气之下将蔡姬打发回蔡国,但未断绝联姻关系。蔡侯不甘示弱,将蔡姬改嫁别国,于是引起了这次讨伐。结果,蔡国被八国联军打得大败。  接着,齐桓公又攻伐楚国,理由是楚国不向周王进贡用于祭祀的苞茅,公然违反王礼。由于齐国以周天子旗号进行讨伐,楚国害怕触怒周王室,也畏惧借周天子以令各诸侯的齐桓公,在相持了一段时间后,楚国被迫同意与齐国在召陵结盟。这实际上是承认了齐桓公的中原霸主地位。  不久,齐桓公在葵丘召集诸候大会,鲁、宋、卫、郑、许、曹等国国君出席,周王室也派了人参加。从此,齐桓公正式成为中原霸主,得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新说】  借主子的名义,打着最高权威的旗号,为自己提供方便,兜售自己的货色,并且让其他人服从,是做仆从的人惯用的手法。  这样做最重要的筹码是实力。没有实力,只有名义,不足以使他人服贴。  名义、实力双管齐下,即使被胁迫者有所疑虑,也因顾及名义或无实力而不得不服从。  中国人说话办事历来讲究“名正言顺”,不能超越自己原有的名分和地位行事,否则将被视为“僭越”。侠主行令,其实正是为僭越寻找“名正言顺”的幌子。因此,招牌越大,越具有权威性,就越足以耸人听闻,越能奏效。最好是顶尖级的招牌,比如齐桓公,他所借用的“周天子”的名义,便是至高无上的,任何人听到后都要敬畏三分。  有了名义,便可大张旗鼓地干自己的事,用不着偷偷摸摸,干鸡鸣狗盗的勾当。不过,也有要注意的问题,即被借之“名”,多半是有其名者默许,哪怕是被迫默许。若是“盗名”,则难免有露马脚翻船的危险。有先斩后奏,盗名成功者,这就得有胆量和手腕,辅之以实力,才会成功。  挟主行令,犹如拉大旗作虎皮,只要拉得到,总比赤手空拳打天下强得多。  【典源】  挟主行令:语出《战国策·秦策一》:“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  齐桓公借名争霸:事见《史记·齐太公世家》。以一持万,粱冀专权挟天子【原典】  东汉后期,朝廷中出现了外戚专权的局面,刘姓的皇族受非刘姓的外戚左右,臣仆反客为主,挟天子以令诸侯,朝政一片混乱。这种局面开始于梁冀。  梁冀是东汉顺帝刘保的皇后梁■的哥哥。他父亲梁商在顺帝时代任大将军,位高权重。梁冀在他父亲的培植下,并依靠外戚关系,先后担任过执金吾和河南尹等要职。梁商死后,顺帝刘保让梁冀继任大将军,总管朝政,他弟弟梁不疑任河南尹。  不久,顺帝病死。梁冀为了控制朝政,与梁■一起拥立年仅两岁的刘炳成为冲帝。不料,冲帝即位只有五个月就夭折了,外族趁机争相拥立同自己亲近的王公贵族为皇帝。  太尉李固竭力主张拥立“年长有德”的清河王刘蒜为皇帝,以防止出现挟主行令的局面。但专横的梁冀却主张拥立八岁的刘缵为质帝,满朝文武官员对此敢怒不敢言。  质帝刘缵虽然年幼,却早慧,见到梁冀骄横专权,心里十分不平。有一次,质帝朝见众大臣,眨着眼睛注视梁冀,低声对大臣们说:“这人是个跋扈将军!”  梁冀知道这件事后心怀不满,想杀掉质帝。他密令自己的心腹在质帝吃的煮饼中投毒。质帝吃了毒饼后发作,口干舌燥,急忙召李固入朝。李固问是怎么回事,质帝用手指着剩下的煮饼说:“吃煮饼,肚子闷痛,想喝水。”  梁冀在一旁阴险地说:“恐怕会吐,不能给水喝!”大家只有眼睁睁看着九岁的质帝被毒死。  后来,李固和司徒胡广重新提出拥立刘蒜为帝,而梁冀却将十五岁的刘志立为恒帝,不久将另一个妹妹立为恒帝的皇后。李固等政敌或被以谋反罪杀害,或被放逐。梁冀完全控制了朝政,挟主行令,成为权倾朝野的实际统治者。  【新说】  抓住一个关键的东西以统领全局,是一项重要的谋略。梁冀一帮人抓住的是天子,即拥有最高权力者,实际上也就拥有了天下,虽然没有天子的名分,却拥有天子的权力。这种实例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少见。  可以抓的关键当然不限于天子。实际的权力,处于优势地位,别人急于得到的东西,领先的技术,等等,只要能使自己超过别人控制全局、高屋建瓴的东西,都可以牢年抓住,及时而巧妙地加以利用。  首先是抓住关键,然后是如何利用的问题。这方面不存在固定不变的模式,而应因时因地因对象的不同和效果的不同灵活运用。挟天子以令诸侯,是自上而下地利用至高无上的权力,令对手无还手之力,不得不屈服。掌握某种秘密武器,在关键时刻打出王牌,可以当作威慑力量使对手不敢轻举妄动。用金钱收买人心,是利诱。靠先进技术牢牢占领市场,使对手难以抗衡,是垄断。  以一持万的效果同样也是多种多样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既是为了获利,也是为了满足权力欲,并为自己提供方便。掌握威慑力量,是为保证自己不受他人威胁。收买人心,是为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垄断,为的是使他人丧失竞争能力。  “一”是根本,“万”是枝叶。根本立住了,才有枝叶的繁茂。  【典源】  以一持万:语出《荀子·儒效》:“法先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  梁冀专权挟天子:事见《后汉书·梁冀传》。瞒天过海,赵高假诏立二世【原典】  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始皇帝出游会稽、琅邪等地,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和始皇帝的小儿子胡亥等人随行。到沙丘时,秦始皇病重。他自知离死期不远了,便叫赵高代为起草诏书,通知远在边疆蒙恬军中监军的长子扶苏回首都咸阳。诏书写好后尚未发出,始皇帝便去世了,因此,诏书和始皇的玉玺都在赵高手里。  由于始皇帝死在路途上,李斯怕消息传出去后有意外发生,便封锁消息不发丧,只有李斯、赵高、胡亥和最贴身的几个宦官知道。  赵高从小就在宫为宦,曾教过胡亥,因此与胡亥亲近。始皇的长子扶苏性格刚毅耿直,素来不大喜欢赵高而喜欢武将蒙恬。扶苏多次直言劝谏始皇,使始皇面子上过不去,因而派他到蒙恬那里去监军。其实始皇也知道扶苏的意见是正确的,派他到蒙恬那里去,与其说是处罚,不如说是挂职锻炼。  现在赵高知道扶苏就要应诏回咸阳了。虽然始皇的遗诏并没有明说谁继承皇位,但那意思再也清楚不过了,按惯例,当然应该是长子扶苏。赵高怕扶苏做了皇帝对自己不利,于是便转动脑筋打起鬼主意来。他想,始皇临死前的意思只有胡亥、李斯和自己三人知道,通知扶苏回咸阳的遗诏和始皇的玉玺也都还在自己手里。如果说通他们二人,来他个瞒天过海,假传圣旨说传位给胡亥,再安一个罪名令扶苏和蒙恬自杀,那自己岂不是可以高枕无忧,权位更重于始皇在世了吗?  主意打定,他便先找到胡亥,悄悄对胡亥说:  “始皇帝驾崩时没有封你们任何一个王子,而单单下诏给长子扶苏。现在明摆着,长子扶苏一回咸阳就要继位做皇帝,而你作为始皇的爱子却没有一尺一寸的土地。这怎么公平呢?”  胡亥说:  “是啊!不过,我听人说,明智的君王了解臣下,明智的父亲了解儿子,父亲既然这样安排,总有他的道理吧。”  赵高说:  “其实不一定。事在人为,现在天下到底归你还是归扶苏,天知地知,决定权就在你我和丞相李斯三人身上。让我去说服李斯,假传圣旨立你做皇帝吧。”  胡亥开始不愿意,后来经赵高再三说服就同意了。赵高又找到李斯,晓以利害,说是扶苏继位,必然重用蒙恬做丞相而取代李斯。李斯与胡亥一样,开始也是不愿意,顾虑重重,但经不起赵高的如簧巧舌陈说利害关系,最后终于同意了。  就这样,他们马上篡改了通知扶苏回咸阳的诏书,以多次直言犯上,诽谤君主为罪名令扶苏自杀,又以蒙恬将数十万人而十多年无军功为罪名令蒙恬也自杀,将兵权交给副将王离。回到咸阳,他们一面宣布始皇帝的死讯,一面宣布遗诏,立胡亥为太子继承皇位,这就是秦二世。  【新说】  瞒天过海,过得海来便是神仙,过不了当然就成为水鬼了。  作为“三十六计”的第一计,瞒天过海大有讲究。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搞阴谋诡计,而是在最公开的场合实现最隐秘的目的。正如“三十六计”按语所说,深更半夜偷东西,偏僻的窄巷子里杀人,这些都是愚蠢无知的人所干的事,不是智谋之士应有的作为。  借助最公开的事情、最名正言顺的名义潜藏最隐秘的阴谋这才是瞒天过海。  以赵高假诏立二世来说,始皇帝驾崩,立继位的太子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至于到底立哪一个儿子为太子,就是谁也说不清的了,只有始皇帝自己知道。秦始皇共有二十余个儿子(或说十八个),长子扶苏曾多次得罪始皇,并被打发到边疆去监军,这是谁都知道的;小儿子胡亥最得始皇帝宠爱,这次出游,其他任何儿子不带,只带了胡亥,这也是众所周知的。加之始皇驾崩时只有胡亥、李斯、赵高在他身边,诏书又有始皇的玉玺为证。所有这些,都造成了最公开、最名正言顺、使人无可置疑的现象,谁会知道这当中潜藏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大阴谋呢?  这就是瞒天过海。  当然,他这一海也过得太大了,瞒了全天下的人,立了一个假冒伪劣的天子!  生活中,不是到银行去撬保险柜,而是拿了一张假支票堂堂正正地从柜台上取走巨款;不是在公共汽车上掏你的腰包,而是以函授、评奖、集资等光明正大的理由让你自己把钱拱手相送,如此等等,都是瞒天过海的手段。  只不过海有大小,瞒的人有多少而已。  【典源】  瞒天过海,“三十六计”第一计:“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语另见明阮大铖《燕子笺·购幸·梨花儿》:“我做提控最有名,瞒天过海无人问,今年大比期又临,■,只要赚几贯铜钱养阿正。”  赵高假诏立二世:事见《史记·李斯列传》。投石问路,宦官指鹿为马【原典】  赵高以瞒天过海之术假诏立胡亥做了秦二世后,权势日甚一日。先是做了郎中令,后来又设计陷害李斯,让秦二世下令处死了李斯及全家老小,自己如愿以偿的做了丞相。  赵高做了丞相后,独揽朝政,残害忠良,又怂恿秦二世横征暴敛,大兴土木再修阿房宫。老百姓苦不堪言,奋起反抗。陈胜自立为楚王,各地纷纷响应,秦二世惊慌失措,坐立不安。赵高竟然想乘机杀了秦二世,自己当皇帝。但他不知道众大臣们到底怕不怕自己,拥不拥护自己,于是便想了一个投石问路的方法,先来试探试探大臣们的态度。  这天,他让手下人牵了一只鹿子来到大殿。他指着鹿子对秦二世说:  “陛下,臣最近得到一匹罕见的好马,特地送来献给陛秦二世一看,赵高明明牵来的是一只鹿,却把它说成是马,忍不住哈哈大笑说:  “爱卿,你可真逗!这明明是一只鹿,你怎么说它是马呢?”  不想赵高却一本正经地说:  “陛下,这真的是一匹马呀!不信,你问问大臣们,看它到底是鹿还是马?”  秦二世可真的闹不明白了,心想这丞相今天是怎么回事,硬把鹿子说成马。难道真是自己搞糊涂了不成?于是他叫大臣们都看仔细了,说一说它到底是鹿还是马。  大臣们开始也闹不明白赵高为什么要指鹿为马,但很快就看出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了。那些平时就跟着赵高滚的阿谀奉承之徒为了向他讨好,都不顾事实地说:  “丞相说得对,这是马,是一匹罕见的好马呀!”  那些平时就看不惯赵高的大臣则实话实说:  “陛下没有错,这的确是一只鹿子,不是什么马。”  也有一些大臣沉默不言,不予表态。  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但赵高的目的却达到了。他通过这件事试探出了大臣们对自己和秦二世的态度。不久,他东一个西一个地除掉了那些说实话的大臣。这样,其他大臣们就更害怕他了,他因此而更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当刘邦的军队日益向咸阳逼近时,赵高想以杀了秦二世为条件,自己做关中王。于是便叫女婿阎乐和弟弟赵成带兵去逼秦二世自杀,另立秦二世的侄儿子婴为秦王。子婴看穿了赵高的阴谋,与两个儿子商量,设计杀掉了赵高。  子婴只做了四十六天秦王,刘邦便兵临咸阳。子婴出城投降,后被项羽所杀。秦朝就此灭亡。  【新说】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8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