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民是经济学家,但常常被业界人士和喜爱他的读者在前面加上两个字--大众。说他是个大众经济学家,是因为他为大家讲解的经济学通俗易懂,常有曲径通幽之妙。梁小民在飞机上"意外受伤",邻座的一位老先生赶紧施以援手。攀谈之后,老先生对梁小民作为大学经济学教员阅读武侠小说颇感意外,饶有兴趣地问他,武侠对经济学有什么启发吗?这一问,还真把梁小民问住了。"是啊,武侠小说对经济学有什么启发?"梁小民是个善于思考的人。从这以后,他在读武侠小说时就开始思考武侠中的经济学含义,并因此迷上了文学作品中的经济学。如今,梁小民早已完成了这个课题,从对岳不群和楚留香为在武林成功所投入的成本与获得的收益进行比较开始,展开了他的《谈武论侠话经济》。阅读方式奇思考更善于梁小民是个喜欢读书的人,更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每读一本书,他都能从其中读出经济学。一部古典名著《红楼梦》,文学家从中读出的是爱情的永恒、兴亡的规律;艺术家从中读出的是优美的诗词、五颜六色的服饰;而梁小民却从书中"探春改革失败"这一段故事读出、论证出:贾府不过是一个经济单位,爱情也好,斗争也好,都是以经济为基础的。贾府的繁华是以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的,贾府的衰落是经济转型失败的结果。梁小民认为,一部《红楼梦》也折射出了今天所说的转型经济学的许多道理。读《庚子梨园恨》时,他为一代红伶名妓的沉浮而感慨,并联想到了当前京剧的困境,于是写出了《转型经济中的京剧艺术》;读《白银谷》时,他仔细琢磨晋商灭亡的原因,从中感悟到晋商之败关键是中国传统的人治和封闭,而后写出了《探求晋商的衰败之迷--解读白银谷》。对于梁小民来说,读小说时带着经济学的角度看问题、想问题,已经成了一个习惯。现在,他把这种阅读方式也带到了看寓言中,他在《望·东方周刊》开设的专栏《寓言中的经济学》,就是用各种各样的精妙寓言来讲述经济学的道理,诠释经济学的现象。在他看来,寓言的道理是很深的,寓言和经济学有很多的共同之处,它们都来自现实生活,寓言可以生动有趣,经济学也可以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语文不及格激发创作欲大多数学文科的人都是因为语文底子好,作文写得好才选择文科的。而梁小民这个出了几十本著作的作家,当年作文却是不及格。梁小民出生于1943年,与其同时代的大多数人小时候日子过得都比较清苦,精神生活就更贫乏。然而梁小民是幸运的,当医生的父亲在解放初期可以拿到80元钱,以当时的生活水平来看,完全可以算是"小康人家"。更重要的是,父亲喜欢看书、买书,这让梁小民有了一个很好的读书环境。家境的富裕,让梁小民也有一些零花钱可以自主买书。但这样一来,梁小民看书也就没有了目的性,失去了对阅读的渴望,虽然对古诗词比较喜爱,但由于当时流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点,他对语文和写作并不是太在意。高一的第一篇作文使他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这篇题为《记一次晋煤外运》的作文,语文老师给了他班里惟一的一个不及格,老师告诉他,数理化再好,如果语文不行,连自己的思想都表达不清楚,什么都没用。老师建议他古文方面选读《古文观止》,现代文章则阅览《人民文学》和《文汇报》。到了高一第二学期,语文老师建议梁小民读冰心、朱自清、魏巍、杨朔,于是梁小民就背这些人的文章。高二、高三期间,由于每个语文老师对作文的要求各不相同,身为语文课代表的梁小民就在不同的语文老师指导下背不同的书,写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随着写作兴趣日益浓厚,高考时梁小民报了文科,最终被北京大学经济学系录取。爱书如爱命购买重内涵一个人是否喜欢阅读,从购买图书时是否舍得花钱上基本可以断定。梁小民每年用于买书的钱大概有二三万元,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喜欢读书的人,但他却认为读书人并不一定要买书。对于普通工薪阶层的读者来说,时下的书定价一般都比较高,种类又繁多,因此盲目买书是不可取的。最好是读书的朋友之间形成一个小圈子,成立一个读书俱乐部,大家相互借阅,就可以花不多的钱看更多的书;或者,干脆就到图书馆去读。如果读者一定要买书的话,梁小民认为一定要精选,要物有所值,而且不管什么书,一定要自己喜欢才买。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阅读报纸,看书评。书评是交流信息、提高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拿不定主意时,多看一看书评,通过书评大概了解一本书的内容,这样在买书时选择起来就容易多了。当今社会信息爆炸,没有书评这种信息的二次传递,读书人很容易陷于盲目。比如曾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大染坊》,当时梁小民既没有看电视也没有兴趣看书,但在报纸上看过书评后立刻决定购买。他说,《大染坊》一书中策划的主人公陈寿亭是个非常不错的企业家,其经营之道对他非常有启发,并使他了解到如何做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企业家。对于爱书如命的人,梁小民说,应该有多少钱买多少钱的书,只要有买书的习惯即可。很多人不是没有钱买书,而是没有习惯看书,有时买的书可能还不如借的书看得快、看得认真。因此对于家庭月收入在3000元钱以下的普通家庭,每月拿出100元买书,也就是3%的比例比较合适;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自己又喜欢读书的话,拿出5%~10%也不算多。但前提是一定要看,否则买多了看不完,就没意义了。关于买书,梁小民认为一定要注重书的内涵,对于有些热门图书,读者一定要有所选择,比如有的书声称有致富的捷径,这肯定是误导,因为太急功近利了。其实成功也是需要运气的,一般人最好还是踏踏实实地读一些书,多积累,这样才会向成功的路越走越近。思想融进书写作求通俗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几件重要事情。然而,对于梁小民来说,开门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读书。上学如此,上班如此,退休后也是如此。现在,梁小民已经从北京工商大学退休,但他依然很忙碌,经常应邀前往各地讲课,所以他现在大部分时间不是在飞机上就是在旅店里,要么就是在开会。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下,要想安安静静地看会儿书是很难的。但就是这样,梁小民还是在有限的时间里看了无限多的书。梁小民说,阅读是他的生命。外出讲课,无论在宾馆、候机厅,还是在飞机上、睡觉前,甚至看电视时,都是他看书的黄金时间。作为经济学家,专业书籍当然必不可少,但凡有新出的经济学著作,梁小民一定先拿来翻一下。除此之外,对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书籍,梁小民也是广泛涉猎;很多报刊更是经常阅读。与一般读者阅读只为消遣不同,梁小民的阅读目的性极强,他通过广泛阅读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他说:"如果没有阅读文学书籍,我可能就写不出这些作品来,因为文学作品有很深的经济学原理;报刊可以让我了解国内外的一些最新事物,有些文章写得相当不错,为我写文章和讲学提供了一些丰富的素材。"当然,梁小民也不是对每一本书都这么"势利"。比如吴清源《中的精神》一书,梁小民认为,此书不是教人怎样做学问,而是教人怎样做人,对提高人生修养有很多帮助;还有他最喜欢的当代自由主义大师、哲学家哈耶克的《通向奴役之路》一书,因为那里有民众的声音;而对他幼年时代印象最深的是《三毛流浪记》,后来有钱后还专门买了一本,因为他觉得小三毛的身上有一种正义感。梁小民把这些思想也带进了写书当中,和他的经济学专业融在了一起,他不愿为了提高自己的学术地位而用名词解释去堆砌他的著作,而是把它当作科普读物来写,力求让更多的朋友读懂,比如他出的《经济学是什么》一书,就可以让只有小学文化的普通百姓和七八十岁的老人都能看懂。梁小民书语如果没有阅读文学书籍,我可能就写不出这些作品来,因为文学作品有很深的经济学原理;报刊可以让我了解国内外的一些最新事物,有些文章写得相当不错,为我写文章和讲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梁小民现象"梁小民现象"之一:经济学家可以在市场经济中自我谋生和"致富"。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几十年,风起云涌,社会变化不可谓不大,但学者们(包括经济学家)的生存方式依然未发生显著变化。梁小民先生则开创了经济学家个人在市场中谋生的先河。梁先生退休几年非但没有清闲下来,反而更忙了,他频繁出入各大学,给总裁、经理们讲授经济学;他在全国各地飞来飞去,又顾又问,充当智囊;他的大多数时间还是独坐斗室,写出各种各样的经济学著作、散文。这些教书讲课、顾问智囊、读书写作的工作为梁小民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也为他带来了不菲的财富。"梁小民现象"之二:经济学著作可以成为畅销书。学术著作与畅销书历来泾渭分明,井水河水两不相犯。但是,如果学术著作的作者能够放下架子、调整思路、苦练内功,把学术著作写得好读好看、引人入胜,作者又能够赚钱,岂非两全其美。在这方面,梁先生可谓身体力行、贡献卓著。他的许多著作如《宏观经济学纵横谈》、《微观经济学纵横谈》、包括新近出版的《寓言中的经济学》、《读经济学书》、《话经济学人》,一开印就是几万册,广受欢迎,也为他赚得大笔版税。"梁小民现象"之三:经济学家能够做一个有社会价值的"隐者"。经济学家的传统道路是受雇于政府,按照政府的要求和规范按部就班地搞研究、写论文,并以此求得人生的辉煌。在这条道路上,梁小民算不上成功,因为他没写过多少有影响的经济学论文,也没有搞过多少政府课题,没有写过多少官样论文,不担任什么政府职务,属于闲云野鹤的散淡之人。他能把故事讲得很生动,把经济学弄得很好看,醉心于琴棋书画、品酒论茶,连住所都搬到了远离都市喧嚣的郊外山下,颇有些隐士风范。但他绝不是脱离现实的隐者,而是直面现实的学者。何祚庥杂读不仅有趣还能解决问题何祚庥其人何祚庥,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27年生于上海,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兼职教授、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理论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无神论学会副理事长,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早期从事粒子理论、原子弹和氢弹理论的研究。近年来,对伪科学、邪教的口诛笔伐以及对经济、社会问题以独特的视角观察得出的结论使其近年来成为"曝光率"颇高的新闻人物。由于他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方面的成就,被称为"两栖院士"。主要著作有《量子复合场论的哲学思考》(1997年)、《从元气说到粒子物理》(1999年)、《何祚庥与法轮功--1999年夏天的报告》(1999年)、《我不信邪--何祚庥反伪科学论战集》(1999年)。何祚庥是无书不读,各行各业的书他都喜欢读,都有兴趣了解。除了是个著名的科学家、反伪斗士之外,何祚庥还是一个研究《红楼梦》、象棋、戏曲、历史以及历史人物的专家。陈寅恪这个名字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并非耳熟能详,他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已经很遥远了,但是何祚庥却不能忘记他,也不能忘记和他之间发生的一段故事。这段故事和历史考证有关,也和阅读有关。这段故事发生之后,何祚庥的阅读方式改变了。年轻时,也曾幼稚过陈寅恪是一个很著名的历史学家,而且是很有贡献的历史学家。何祚庥和陈寅恪的这段故事缘于陈寅恪当时的一篇历史考证文章。陈寅恪写了一篇长篇考证,考证杨贵妃是不是处女。何祚庥看了这篇文章以后,大笑,你看看,历史学家考证这样的问题,无聊,无聊透顶,杨贵妃是不是处女,你去关注它干什么,那是资产阶级繁琐考证、无聊研究的典型。那时何祚庥在中央宣传部工作,当然就汇报上去了,当时理论宣传处的处长叫许立群,何祚庥就对他讲了这个材料。许立群说小何你这个不对,这是重要的科学工作。何祚庥说这怎么是重要的科学工作,许立群说这个工作的重要性,就在于他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罪恶,为什么?这个封建统治者腐朽得很,他的儿媳妇,他还讨去做他的小老婆,那些封建的史学家为了掩盖这个丑事,造出谣言,说杨贵妃跟寿王结了婚了,但没有发生性关系,还是处女,是为了掩盖他的这段历史。所以陈寅恪这个考证呢,是还历史本来面貌,一箭双雕,既揭露了唐明皇作为封建统治者的荒淫无耻的罪恶,又揭露了封建史学家的一些粉饰。听完之后何祚庥佩服之至,心说究竟是老同志啊,他们水平就是比我高。多读书,能解决问题读点什么东西,何祚庥总会有点看法,总会发现问题。他想知道现在这个时代都在关注些什么事,看书他也会思考:中国会向哪个方向发展?向哪个方向发展更好?因为最近一直在关注"风力发电"这个话题,所以何祚庥在读到一本美国人莱斯特·R·布朗写的《B模式》时如获至宝。因为这本《B模式》给他的启发太大了。何祚庥过去就一直在关注沙尘暴的问题,他说:"我早就提出可以搞风力发电厂,一面发电,一面还可以阻止沙尘暴。莱斯特·R·布朗印证了我的观点。"莱斯特·R·布朗在书中提出了"风能丰富而且分布广泛,在高人口密度的地区开发丰富的、近海的风力资源,很容易满足当地的全部用电需求。""中国单靠风力就能轻而易举地将现有的电力生产翻上一番。""更令人兴奋的是,世界风力发电每增加一倍成本就下降10%。""最近媒体上总在谈缺电,有什么出路没有?煤炭发电污染很严重,水能发电水资源又严重不足,但是这本书就告诉了我们一条出路。这就是世界的一种趋势。"莱斯特·R·布朗的观点和何祚庥的观点非常相近,这让何祚庥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想法。以前他提出这种观点的时候总觉得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很孤单,但看到莱斯特·R·布朗也持这种观点,他更加"蠢蠢欲动"了,不久他就要参加一个有关"风力发电"的研讨会。对何祚庥这样一个搞科学研究的人来说,读书,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并不是所有的书他都能从头到尾地读下来,但这本书却是个例外。时髦书,读着也有趣进入何祚庥家,你会惊异地发现,在他家的书架上,还有很多时髦的书:海岩的《玉观音》、陆天明的《省委书记》、王安忆的《长恨歌》、浩然的《苍生》……社会发展的动向是什么,当代社会思潮是怎样的,是何祚庥读书看报时最关注的。何老拿来一本《贺氏三姐妹--三姐妹的三种不同命运》说:"这本书我也看了。"这本书写的主要是贺子珍三姐妹的传记。翻着这本书,何老说:"看这本书,我能了解不少鲜为人知的贺子珍的幕后故事。""我真是什么书都看。"说着何老又拿来最近正在读的几本书:《红学1954》、《读史有智慧》、《钱其琛外交十记》、《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我要了解当代世界,了解当代社会,了解中国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了解过去争议的问题,了解现在争议的问题,这些书中有非常有用的信息。"为"武侠",开辟了专柜何祚庥平生最爱读还珠楼主的武侠小说,还为其开辟了专柜。《蜀山剑侠传》、《青城十九侠》、《七剑十三侠》、《红线金丸》、《狂侠·天骄·魔女》、《七禽掌》等小说他看得也是津津有味。有人说,何祚庥是个地道的武侠迷,因为就连中国第一部武侠小说--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他都收藏着,并且引以为骄傲。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何祚庥成为"老金庸迷",他不光收藏了金庸全集,还收藏了若干关于金庸的书如《点评金庸》、《金庸评传》、《金庸小说赏析》、《金庸书话》、《金庸武侠小说鉴赏宝典》等,怎么说也算是半个"金庸研究专家"了。何祚庥读武侠,纯粹是为了消遣。他能对书中的种种细节如数家珍,只是对神功异能一概不信,"那是写小说的人编造出来的"。他也决不练气功,练太极拳和爬楼梯都是为了健身。科学家,还是个"杂家"何祚庥是无书不读,各行各业的书他都喜欢读,都有兴趣了解。除了是个著名的科学家、反伪斗士之外,何祚庥还是一个研究《红楼梦》、象棋、戏曲、历史以及历史人物的专家。由于何祚庥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方面的成就,被称为"两栖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前沿》、《宇宙》、《复杂性中的思维》、《一万个世界之谜》、《中华谜典》、《宇宙的起源》、《宇宙的最后三分钟》、《人类的起源》、《伪科学曝光》这类书自然是他经常翻阅的,也是必不可少的知识补给站。除此之外,何祚庥对历史以及历史人物感兴趣的程度也不亚于他对自己专业的研究。《前汉演义》、《后汉演义》、《雅史通俗演义》、《中国通史故事》、《1895~1995世纪档案》、《胡适自传》、《四大才女之蔡文姬》、《姚雪垠传》、《末代皇后和皇妃》、《康生外传》等书籍他都通读过。何祚庥对"红楼"有着高度兴趣。他的书架上有很多关于《红楼梦》的著作:《红楼梦》、《红楼梦新证》、《红楼梦补》、《续红楼梦》、《红楼解梦》、《红楼梦大辞典》等。何祚庥是个铁杆戏迷,光是昆剧《十五贯》,就一气看了六遍。何祚庥还是个戏曲研究者,从他收藏的《京剧大观》、《梨园一叶》、《翁偶虹编剧生涯》、《京剧流派剧目荟萃》、《范钧宏吕瑞明戏曲选》、《中国京剧史》、《梨园外史》、《梅兰芳艺术评论》、《戏曲演员创造角色论》等可见一斑。很少有人知道,何祚庥以前还是个"棋迷",年轻的时候他特别喜欢下象棋。现在虽然没有时间下了,但关于象棋的书他却收藏了很多:《中国象棋谱》、《中国象棋谱大全》、《象棋新潮布局》等等。很早的时候他就把《中国象棋谱》通读了一遍,以至于同学、朋友和他下棋没人能赢他。曾经有一段时间,他躺在床上想着棋谱里的各种布局自己下盲棋。那会儿"象棋谱"之类的书很少很少,所以何老至今仍把这本书当宝贝一样珍藏着。母亲陪,学着才带劲"我们小时候念书的时候,就是我母亲陪着我们念书,小孩子念书没有那么上进,妈妈坐在旁边陪着念的话,劲头就足一点,这是原因之一。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她陪了一阵以后,我们都养成了自己读书的习惯。我们就是在母亲的培养下、推动下,培养起了学习知识的兴趣。学语文很有趣,学数学也很有趣。我的数学学起来不费力,有人表扬我的数学学得好,我的劲儿就特足。练写字,母亲带头写,我们跟着写;母亲带头读书,我们跟着读。"何老感慨地说,"父母的早期教育的确很重要,带头很重要,鼓励更重要。""有一类书是要精读的,像《毛泽东选集》和斯大林的书及文章。"《毛泽东选集》何老认真钻研过无数遍,现在还能大段大段地背。何老最后还不忘告诫现在的年轻人多读读邓小平。为什么很多人跟不上这个时代?就是因为他们不读书,不了解这个时代前进到什么程度了。他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人们总在提要"与时俱进",嘴上说着容易,可做起来并不容易。"从读书上说,我是与时俱进的。哈哈哈……"从何老爽朗的笑声中,你就知道他有颗永远不老的心。因为,阅读使他永远年轻。何祚庥书语不读书,不了解这个时代前进到了什么程度,就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读书也要与时俱进。对不同的书,要有不同的读法。有的细读、精读,有的翻一下也就可以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书本知识是重要的,但必须批判地去读。伪科学是科学家该管的事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法轮功让公众对何祚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何祚庥是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对于一般的人来说,他默默探索的专业领域太深奥了。但他以科学家的胆识和勇气带头向伪科学宣战的响亮声音,却为普通百姓所熟知。《奇人张宝胜败走麦城实录》的披露,"大气功师"严新外气实验的质疑,对"水变油"神话的公开驳斥……一个个不可一世的"特异功能"、"中国第五大发明"、"诺贝尔奖课题"在何祚庥等科学家们有理有据的猛烈"炮轰"下无以招架。何祚庥说:"我的个性就是不怕得罪人。我反对伪科学有人不高兴,而且是非常之不高兴。但是用一个为人的准则来讲呢,尽管有许多人不喜欢我,但我说的是事实,我得到的是更多的人喜欢我。喜欢我的人数大大超过忌恨我的人。"反伪科学的斗争,何祚庥觉得是他份内的事,像工人做工、农民种地那样理所当然。"近几年精神文明严重滑坡啊!严重滑坡的原因很多,别的事情我们管不了,但是伪科学,是我们科学家应该管的事情。每个人要管好自己身边的事情嘛。"何祚庥反对的是伪科学,有人说他反对中国气功,这是不了解情况或别有用心。何祚庥对气功从来就没有反对过,对气功的科学研究更是很赞成。为此,他虽然科研教学很忙,但他宣传反对伪气功、伪科学从不吝惜时间。近年他为党政机关和大专院校、工矿企业做报告几十场,只要时间能排得开,基本上是有请就到。在科技界,同何祚庥站在一起的科学家占压倒多数,而在社会上,"气功大师"还很有市场,他说要做的事还很多。凌志军国外书真的很解渴凌志军其人凌志军,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资深记者和畅销书作家、法学硕士。过去七年里出版了七部著作,全部进入畅销书排行榜。近年出版的作品有:《历史不再徘徊--人民公社在中国的兴起和失败》、《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与马立诚合作)、《呼喊--当今中国的五种声音》(与马立诚合作)、《沉浮--中国经济改革备忘录》、《变化--1990年~2002年中国实录》、《追随智慧--中国人在微软》、《成长--微软小子的教育》、《联想风云》等。"中国人的阅读习惯是越来越快餐化,越来越没有时间看那种厚重的东西,就给经管书这种比较轻飘的、急功近利的做书、写书模式带来了很大的空间。"在凌志军不到十平米的书房里,书柜内外整齐地码放着的是大量书籍,细细看来,除了名著,就是畅销书。《我的生活》、《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在书柜外静静地躺着,仿佛在诉说着主人对他的钟爱。用另一种方式表述新闻凌志军,一个"新闻老男人",先后做过军事记者、农经记者和政经记者。他的"名动江湖",是在写了《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之后。那本1998年与马立诚合著的书实录并梳理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思想领域的诸多碰撞和磨合。有人说,从他的书里可以依稀发现中国版《光荣与梦想》的影子。除了《交锋》,他还著有《历史不再徘徊--人民公社在中国的兴起和失败》、《呼喊--当今中国的五种声音》、《沉浮--中国经济改革备忘录》、《变化--1990年~2002年中国实录》等。显然,这样的人不会仅仅满足于"就事论事"地书写一个企业的历史。对凌志军来说,联想"不只是一个人和一个企业的历史,也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的历史"。凌志军表示,"读者既可以感受到一个中国企业20年的坎坷历程和生存智慧,也可以体会到中国社会20年的沧桑巨变。"写企业传记不比写小说,对方是否配合是个很大的问题。而凌志军凭着柳传志的信任得到"独家采访"的机会,因此有着丰富的资料搜集和整理。凌志军对记者这个行业非常热爱,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不自觉地走到了这个岗位上。"我希望用自己的工作证明,记者这个行当应该是受人尊重的,应该是值得你去花费自己全部的心血做的,应该是对社会有责任的,应该是对社会有影响的一个职业。可能很多人会问,你现在写的这些东西跟你记者的行当有点离了,其实是这样的,因为在每一个你服务的报纸上,你都会发现自己的有些见闻,有些想法,在自己服务的报纸当中,没有办法容纳,因为报纸毕竟有限,新闻是易碎品,这是不能改变的,我们每天看到、听到、想到的很多东西,只能挑一部分放到报纸上,可能90%你都没有机会在报纸上表达出来,当然我自己会胡思乱想,有些人没有想那么多可能会好一点,于是我希望有另外一条渠道表达它。"最喜欢真实的东西作为一个畅销书作家,凌志军非常关注当今的图书市场。"一般是比较好的畅销书或者是别人向我推荐的畅销书我都会看一看。热的书不一定很好,有些很好的书并不热。"《我的生活》、《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等书是凌志军最近在看的。凌志军读书的选择性很强,非好不读。可能和自己是个报告文学家有关,他最喜欢看纪实类的作品。"小说除了特别经典的我会去看一看,一般的我不会看。"给凌志军触动比较大的是一些国外的书,尤其是国外记者写的历史,比如《光荣与梦想》、《美国历程》、《丘吉尔二战回忆录》,还有一些用文学笔法写的历史,比如《第三帝国的兴亡》,《战争与风云》,这些书他看了都不止一遍。"中国人写企业的书很少有过了很多年仍能给人留下很深印象的。菲力普·肖特写的《毛泽东传》和罗伦斯·库恩写的《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都很好。从写法上来说我觉得很好,你看看人家的角度。我更喜欢看真实的东西。"读书,关键得解渴读书,关键得解渴,这是凌志军对读经管书的观点。"经管图书市场这两年很繁荣,前几年很难成一个系列,但这几年出的种类很多。我也看了一些,但是说句老实话,我认为好的真的是不多。很多东西掺了不少水,还有好多东西是来回搬。"凌志军认为,中国人写企业的书其实很糟糕,拿联想来说,在他写《联想风云》之前已经有十几本写联想的书了,他都找过来看了。"可以看得出那些作者并没有下很多的功夫,他们的观点是有的,但他们并没有真正地去研究,都是搬过来搬过去。"凌志军说,国内的经管书基本上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经营管理之道,就是讲一二三四,企业案例加观点,给人的感觉是简单化,没有很纯粹的东西,实际上企业的发展是很复杂的。还有一类是切入社会的普遍焦虑或一个焦点,比如《谁动了我的奶酪》、《细节决定成败》,这类书就是集中在一个大家普遍关注的焦点上,但超出了经管的范围。国内的经管书读起来,不会特别解渴。中国人的阅读习惯是越来越快餐化,越来越没有时间看那种厚重的东西,就给经管书这种比较轻飘的、急功近利的做书、写书模式带来了很大的空间。凌志军认为真正好的经管书是外国人写的,他更爱看,但它们往往比较厚。要看这样一本书他得下很大的决心,他现在主要是没有时间。"我不知道为什么在中国会是这样,其实美国人的生活节奏比我们还要快,但在美国这种厚重的书仍然不断地出,而且很畅销。所以我认为中国还是需要一些不仅题目好而且有针对性内容好的书,经管书也是这样。"最好自己去总结一二三四"严格来说,我写的书不能算经管书,其实还是以人文的色彩为重。"说起经管书,凌志军自言是个外行,"我并没有管理过企业,我也不是一个专门研究企业的记者。我只是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去理解它们。很多人都以为我很懂企业,其实不是这样的,很多企业专用词,在采访过程中,采访对象都是一点一点向我讲,我就去学。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习完了,才能理解它们,才能表达,我写的不管是微软还是联想,都不是从经管的角度去写的,我是把它们当作一种历史,从人文的角度去写的。当然可以从这些企业的故事中提炼出一些经管的理念来,但是我并没有从经营管理这个角度提出很好的药方给大家,我只是为了把这个历史给大家描述清楚,里面也揉合了我的一些见解,但这些见解很少有纯粹的经管的见解。这些观点只是我对这些历史的理解,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解,对人的理解。我在写了微软之后,很多人跟我说,以前没有人这样写企业的,至少在中国没有,其实在西方有。西方的经管书有两大类:一大类是描写经管理念的,还有一大类是从历史这个角度去写企业的。人们可能觉得这是写企业的一种新方式。""对于中国的企业家来说,与其读人家总结出来的一二三四,不如仔细去看那些经典的企业的历史,你自己看了历史以后自己就能总结一二三四,这比你直接看人家的一二三四要好的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你不如直接去研究案例,企业发展的历史、发展的过程。我们做记者的,与其自作聪明地给人家说出个一二三四,还不如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讲清楚,让大家自己去总结。为什么哈佛商学院的学生要研究800个案例呀?你没有这些案例,去给人家讲一二三四是不行的。"凌志军说,他之所以会对联想和微软这两个企业感兴趣,是因为他觉得它们最典型地反映了一个大背景,像联想,它过去的20年与我们国家计算机事业发展的20年、我们国家商业制度建立的20年、我们国家企业改革的20年,甚至是我们改革开放的市场化制度建立的20年,差不多是同样的、同步的。他认为联想不仅仅是一个人和一个企业的历史,它也是我们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的历史,只有在这个角度上,他才会有兴趣写它们,所以很多人都会说这本书真的不是写一个企业,而是把这些历史交织在一起写的。"因为大家都比较关注联想吧,但是如果你想从这本书中找到管理企业的药方是不可能的。我只是想从历史这个角度为大家原原本本地讲出一个真实的联想。如果你要就联想谈联想,是没有办法谈的,过去谈企业的一二三四就是脱离了这个背景,如果脱离了这个背景,任何一二三四都是没有价值的。"有些企业也想让凌志军给写写,但他说自己挑选企业很慎重,目前还没打算再写什么企业。凌志军书语热的书不一定很好,有些很好的书并不热。对于中国的企业家来说,与其读人家总结出来的一二三四,不如仔细去看那些经典的企业的历史,自己去总结。柳传志评联想风云《联想风云》出版后,立刻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来关注这本书,但关心最多的,是作家凌志军那么大胆地披露了联想的那么多秘密,很多甚至是绝密,特别是联想的诸多人事纠纷的内幕也被和盘托出,这对联想会不会造成伤害?联想和柳传志怎么看待凌志军的这本书?不少记者就这样的问题追问作者凌志军,于是凌志军公开了柳传志就这本书写给他的信。全文如下:凌志军先生:你好!刚刚阅读完你的大作。从当初邀请你来公司看一看,到现在这部作品的出版,你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认真的工作精神,给我以及其他联想的同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同当初承诺的,你在书中对一些人和事所做出的结论,我们不会也不应该给予更多评价。在这里,非常感谢你对了解和表现联想所付出的努力。当初,之所以邀请你来写这本书。一个原因是,很多朋友问我们,联想发展了20年,应该做一些总结,如同围棋的阶段性复盘,总要不断盘点才能在将来走得更实、更稳。虽然社会上有一些关心我们的朋友已经做了一批描写联想的书,但由于没有近距离的观察与采访,也没有接触过我们的历史档案,或誉或毁都缺乏基本的事实依据,从这个角度说,你的大作应该是第一部我们配合过的作品。但愿通过你的作品,有更多人能了解一个真实的联想。再次感谢你付出的辛苦努力,并预祝新春快乐!此致冬安!柳传志2005年1月7日从柳传志给凌志军的这封信中,我们不难看出,柳传志以及联想集团内部的一些人对这本书的态度和看法。柳传志是想借助凌志军这一局外人的客观视角,来回眸联想集团企业20年的发展历程。尽管凌志军在《联想风云》一书中并不是一味地赞美,但这本书无论从文学角度还是企业史来看都是相当有份量的,很值得一读。张海迪了解世界的主要渠道是书张海迪其人张海迪,女作家,1955年生于山东济南。哲学硕士。山东省创作协会一级作家,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83年至今出版作品有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翻译著作《海边诊所》、《丽贝卡在新学校》、《小米勒旅行记》、《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达尔文的蚯蚓》等。《轮椅上的梦》已在日本、韩国出版。1992年获中国作协庄重文文学奖,1994年获全国首届奋发文明进步奖长篇小说一等奖,1997年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1998年获第二届奋发文明进步奖图书奖和个人特别奖,1999年获全国第四届外国文学优秀图书奖,2003年获第三届奋发文明进步奖图书奖。她自学,忍受着病痛完全是因为对知识的渴望;她撕书,独特的方法完全是由于对顽强的理解;她写作,流露的真情完全是出于对生活的热爱。虽然现在的人们更多地让物欲膨胀,但海迪硬是用自身的作为让我们看到,时代还有更让人振奋的活法。大明湖畔,夕阳染红了一泓池水,映照在端坐于轮椅上的海迪的脸上,闪烁着动人的光彩……这是中央电视台《文化视点》节目前几年做的张海迪专辑中的一组镜头。它给人们的印象是那样鲜明,以至于人们不敢相信,这就是20世纪80年代那位长发飘飘、戴着"青年楷模"光环的海迪姐姐。的确,海迪变了许多,变得沉静了,变得含蓄了,变得更加聪睿。但是有一点没变,那就是对人生的达观态度。这是一条颇有意味甚至带着几分奇妙的轨迹:与海迪同时成名于80年代的"当代英雄",绝大多数人已销声匿迹,只有她"与时俱进",硕果累累。这不光表现在她仍然保留着"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残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等社会头衔,还表现在她在短短的几年中就出版了散文集《生命的追问》、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修订本)和《绝顶》、翻译作品《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和《达尔文蚯蚓》等。最近,她又推出了散文新作《美丽的英语》,在文学写作的领域中成为中国最有人气的当代女作家之一。海迪是如何将人生妆扮得美丽多姿的?她的回答是:读书。严肃地写作乐观地生活海迪的乐观和爽朗在朋友圈子中是出了名的。几年前,海迪在北京图书馆参加活动,北京的一位女作家也去了,并在休息时与她攀谈起来。那天她穿着一件绿色的毛衣,坐在轮椅上侃侃而谈,还不时发出一阵阵大笑。那位女作家问她是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写作的,她突然弯下腰,把袜口向下褪了褪,又把裤腿向上挽起来,露出浮肿的小腿;她轻轻在腿上按了两下,便显现出两个深窝,就像按到一团面上头。那位女作家为之动容,眼里涌起一团湿雾,而海迪的脸上仍然是灿烂的微笑,好像这一切已经司空见惯了。那位女作家曾经从事过医护工作,她能体会出海迪以微笑面对巨大的身体病痛需要什么样的毅力才能做到。的确,海迪在公开场合总是很注意自己的形象,着装合体大方,经常配一两件装饰物加以点缀。她的脸上永远洋溢着微笑。她说这样做是对自己的一种鼓励,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当别人问她为什么老是开怀大笑时,她说这是保持青春活力的灵丹妙药。为此,许多初识海迪的人往往不能理解:为什么身体如此之差的人还能如此乐观?答案是:毅力加信念。没有毅力,海迪恐怕早就从精神上跨掉了;没有信念,海迪恐怕也不会如此乐观。海迪有很多信念,但为读者而写作是支撑她取得巨大创作成就的最大信念。《生命的追问》出版后,好评如潮,可她觉得还是有一些遗憾。她把自己小时候的故事继续写出来,然后重新编辑,去掉原来书中不甚满意的篇章,做了一个修订本。她觉得只有这样做才对得起读者,对得起自己的创作良心。在图书界,不知道有多少正在出版的图书是兑了水的,变了味儿的。有的人刚刚出点儿小名,就忙着出选集甚至文集,不断重复自己,结果让读者连呼上当。相较之下,海迪写作的严肃态度实在是当代读者的一种福分。美丽的英语美丽的人生海迪的《美丽的英语》曾在上市之前在互联网上炒得热火朝天,成书上市后也在排行榜上徘徊许久。几年前,作家出版社从美国出版社那里拿到《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英文毛书(正式出版前的样书),编辑想让海迪来翻译这本书,但又有些担心,她会暂时放弃自己的创作计划而从事"做别人传声筒"的翻译工作吗?没想到编辑在电话中把莫多克的故事向海迪一说,她就立即让编辑把毛书寄给她。数日之后,她在电话中告诉编辑,准备与先生一起合作翻译这本书。这以后的事情顺理成章了:书出版后受到读者的好评,还获得了第四届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要知道,在此之前,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几乎很少垂青当代外国文学作品,《莫多克》开了一个先例。其实,作为一名英语自学者来说,能够把英文读懂实属不易,而能够达到翻译出版水平,并得到专家的认可,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海迪在自学英语的道路上走过了怎样的艰辛历程呢?这种艰辛对广大的英语学习者又有怎样的意义呢?于是,作家出版社的编辑给海迪提出建议,能不能写一本关于英语学习的书。这本书不光要写学习英语的过程,而且要写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成果……海迪觉得主意不错,但要容她再考虑考虑。不久,海迪把这本书定名为《我是如何学英语的》(HowToStudyEnglish),并开始了实际写作。她准备采用散文的笔法,尽可能贴近学生读者,重点写学习的感受。因为当代的学生和她当年的学习环境、学习方法不可同日而语,他们要比当年优越得多。但两代人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学习态度。自从打算写这本书,海迪就开始进行大量的案头资料准备工作。幸好现在已进入互联网时代,许多知识电脑已帮助你积累了。但作家谈英语学习,几无先例,既不能像教科书,干巴巴的让人生厌,又不能完全写故事,轻飘飘地读完了事。这对海迪是个挑战。她试着写了几章,用email发给编辑。非常不错,故事很感人,又富于知识性、趣味性。编辑给了她热情洋溢的鼓励。海迪在写作中的最大特点是希望从编辑那里听到批评的声音。在某些作家那里,这可能仅仅是一种姿态,但对于海迪来说,这的确是真心实意的,因为她懂得听取别人意见是不断提高自己的捷径。在初稿中,她将"英语之谜"等篇章放在最前面。编辑看完之后感觉不好,因为"掉书袋"式的解说毕竟不是海迪的长项,而像"我的第一封英文信"等章节既平实又有趣,放在书的前面很容易抓住读者。编辑把这个意见跟她一说,她很快就领悟了结构调整的意图,把知识性的内容放到书的后面,从而达到了"由浅入深"、"疏密有致"的效果。关于这本书的市场定位和读者定位,出版社最开始主要考虑的是学习毅力和学习方法,面向广大的中学生和大学生。因为他们是英语学习大军中的主力,也是最需要培养学习毅力、掌握学习方法的读者群。但是看完海迪的书稿后,编辑突然发现它不仅是一部励志书和方法书,更是一部审美书。现在人们提倡终身学习,不能仅停留在就业压力的层面上,还要上升到人生态度的层面上--对于英语学习始终抱着一种热情、一种渴望,这是多美的人生境界啊!这种境界不光是年轻人,恐怕各年龄段的人们都需要。从某种程度上,《美丽的英语》所阐发的英语学习审美理念,要比学习毅力和学习方法更有价值,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海迪说,这是迄今她最富挑战性的一本书,也是她投入情感最多的一本书。二十多年英语学习的历程,回顾起来毕竟有许多酸甜苦辣,有许多经验教训,同路人可以从中寻找自己,后来者可以从中获得养料。不懈地读书不懈地追求海迪爱读书。她的书架上挤满了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和各类社会科学书籍,有《红楼梦》、《水浒》等中国古典名著,但更多的是莎士比亚、狄更斯、雨果、托尔斯泰等世界文学大师的作品。她的床边往往堆着各种随手翻阅的书籍,其中有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也许霍金的经历和生命状态与海迪有共通之处,所以能激发出她极大的阅读兴趣。她在一篇文章中说:"或许人们会认为,一个思想深邃、知识渊博的理论物理学家,一个企图向我们描述时间和宇宙的起源和它们末日的大预言家,一个向我们预言了宇宙深处某个看不见的天体--黑洞的睿智学者,一定是个目光炯炯、精神饱满、体力充沛的人。但是,这位英国剑桥大学的著名学者,却是个患有脊髓侧索硬化症,已经完全失去了行动自由和生活自理能力的人……他那无懈可击的计算、精确的推论,常常与实验观察数据惊人地吻合,这使他的理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也使他本人成为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学者。"《时间简史》早已成为中国图书界的长销书,而海迪是最早向读者推介这本书的中国作家之一。也许是一种巧合,在世纪之交,日本NHK电视台评选世界五位最有影响力的残疾人,五大洲各取一人,亚洲的代表是张海迪,欧洲的代表恰恰就是霍金。海迪从未进过学校的大门,她的知识绝大部分都是源于书本,因此读书既是她了解世界的主要渠道,也是她生活中的最大乐趣。她在少女时代,曾经做过许多书签,有的是用卡片纸做的,上面是她自己用水彩画的图画,有的是用天然的树叶做的。这些书签都用彩色的丝线系着,看上去就像从商店里买来的一样。她把自己比喻成一只小船,而一本本好书就像鼓满风的帆推动她乘风破浪。其实,她小时候的梦想并不是当作家,而是想当医生或化学家。因为从小就被疾病折磨,她想用自己的高明医术或发明的灵丹妙药,解除和自己一样躺在病床上的人们的痛苦。躺在床上无所事事,她便用书本打发漫长的白天和夜晚。渐渐地,她有越来越多的话要说,有越来越多的感觉需要倾诉,于是,她拿起了笔。因此,没有哪一个作家是天生的,而阅读成为海迪作家生涯的催化剂。现在,阅读和写作已成为海迪日常的主要工作。和以前的阅读有所区别的是,她目前的读书往往是为下一步的写作计划做准备。她的案头堆积着各种关于人类航天的书籍,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读者会看到她遨游太空的精神投影。张海迪书语病痛能够加深一个人对生命意义的认识,生存,还是毁灭?我选择了生存。并且把心灵的搏斗融合到文学的思考中,能够触动灵魂的作品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我是一只小船,而一本本好书就像鼓满风的帆。因为热爱生命所以收获美丽张海迪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出有很长一段时间。30岁以上的人对这个有着顽强生命力和影响力的"轮椅姑娘"还有非常深的印象,以至于对她沉默许久后的突然出现都表现出十分的惊讶,她的《绝顶》与《美丽的英语》能够热销,很大程度是因为我们没有忘记那个给了自己很多生活勇气与坚强信念的"当代保尔",她的坎坷遭遇与自身所爆发出来的能量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对于蒙昧的我们不仅有深深的震撼,还有刻骨铭心的影响。我们经常拿她与自己进行比较,特别是在人生不如意的时候,"看看人家海迪",也许只是这简单的一句话我们就能明白很多,也能让自己感悟人生的许多真实。比起海迪,我们对生命的态度确实需要反省,因为老天给予我们的和我们回报给社会的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为什么海迪能让自己的生命焕发出美丽的光彩,而且持续如初,放在不断变迁的时代依然具有时代特色?就是在于海迪对生命的超级热爱。她珍惜生命,不仅有着顽强的毅力,而且还不断地努力充实自己,回报社会。她自学,忍受着病痛完全是因为对知识的渴望;她撕书,独特的方法完全是由于对顽强的理解;她写作,流露的真情完全是出于对生活的热爱。虽然现在的人们更多地让物欲膨胀,但海迪硬是用自身的作为让我们看到,时代还有更让人振奋的活法。张海迪,在我们心里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符号,已经成为挥之不去的精神标记。我们敬佩她,而她却在感谢时代的同时表现出非常自我的状态,她说自己不是榜样,自己只是在过着自己的生活,因为不愿虚度年华,所以才更加热爱生命;因为更加热爱生命,所以能收获美丽。超越的快乐陈祖德杰克·伦敦让我超越陈祖德其人陈祖德,上海人,1944年生。曾任中国棋院院长,中国围棋协会主席,《中国围棋年鉴》编委会主任。1999年被评为"新中国棋坛十大杰出人物"。"中国流"布局的创始人。他是新中国第一个九段,也是第一个战胜日本九段的中国棋手。著有《超越自我》、《当湖十局细解》、《无极谱》等书。曾获"茅盾文学奖"。一位著名的大作家和一本享誉世界的文学名著,让陈祖德一下子变得坚强起来。不久,陈祖德以顽强的意志战胜了癌症,重返棋坛。二十多年前的一天,陈祖德因患胃癌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正精神恍惚,这时,外面的广播里传来了电台播送广播小说的声音。姐姐陈祖芬侧过头,她的心里一跳,轻轻俯在陈祖德的耳边:"德德,你听--"陈祖德睁开了眼睛,睁大了,睁大了。"杰克·伦敦的……《一块牛排》……""对,对!是杰克·伦敦,是《一块牛排》!"老汤姆·金在拳击台上那不屈不挠的身影,浮现在陈祖德面前,那么清晰……此刻,陈祖德心里想的是:我要站起来!跳起来!像不屈的老汤姆·金那样,用整个生命,去和命运较量!就这样,一位著名的大作家和一本享誉世界的文学名著,让陈祖德一下子变得坚强起来。不久,陈祖德以顽强的意志战胜了癌症,重返棋坛。陈祖德爱书,就像爱他的棋。棋和书,都成了他的命。杰克带来勇气斗志雨果给予坚强力量陈祖德最喜欢的两位外国作家,一个是在苦难中永远保持着坚韧斗志的杰克·伦敦,还有一个就是气势雄阔、对人类怀着深沉之爱的雨果。陈祖德对雨果的崇拜绝不亚于今天的少男少女追捧周杰伦的狂热。雨果的每一篇作品他都非常喜欢,看了都非常激动。陈祖德的书架上摆着雨果的所有作品,包括《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等,以及和雨果相关的书籍,如《雨果夫人回忆录》等。《夜》、《风暴》、《晨星》、《月光》、《影子》、《太阳》、《女囚》、《昨夜》……就连雨果的这些诗,陈祖德都能如数家珍。不过,说起雨果,最让陈祖德激动的,还是当年他曾经驱车经过雨果的家。陈祖德喜欢看那种让人振奋、有气魄、有力量的作品,不喜欢那种软绵绵的东西。以前他爱人非常喜欢看琼瑶的书及电视剧,但后来受陈祖德的影响,她也不再爱看那种软绵绵的东西了。陈祖德还喜欢杰克·伦敦。《一块牛排》、《深渊中的人们》、《荒野的呼唤》、《海狼》、《白牙》、《马丁·伊登》和一系列优秀短篇小说《老头子同盟》、《北方的奥德赛》、《马普希的房子》等,杰克·伦敦的每一篇作品他都能说出喜欢的理由。不过杰克·伦敦的作品他还是最喜欢那部《马丁·伊登》。这本书让陈祖德明白了:人,应该有动力,有目标,这样你就会往前奔。崇拜拿破仑的才华欣赏中江的人生观除了雨果和杰克·伦敦这两个大作家,陈祖德还崇拜一个人--拿破仑。他崇拜的是他的杰出才华,而不是战争。当年在巴黎,陈祖德还特地去参观了拿破仑的展览馆和灵柩。陈祖德藏有很多关于拿破仑的书。像《拿破仑传》(前苏联)、《拿破仑传》(德)、《拿破仑传》(法)、《拿破仑战争》、《拿破仑之谜》、《拿破仑全传》、《拿破仑文选》、《回忆拿破仑》、《拿破仑远征莫斯科》等。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让陈祖德感触颇深。陈祖德就想:一个运动员如果不想当个冠军那怎么能是个好运动员呢?而我如果不想夺取全国冠军又有什么出息呢?拿破仑这句话一直激励着陈祖德在棋坛上、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或许是因为和自己的经历很相似的缘故,当年在住院期间,让陈祖德印象比较深的一本书是一位日本哲学家中江兆民写的《一年有半》。中江写这本《一年有半》时,恐怕也未能料到80年后在邻国有一位病人深深地向他致以敬意。这本书写的是中江知道自己患了癌症,医生跟他说他的生命还有一年半的时间,他并没有忧虑重重,而是认为"一年对我来说已是寿命的丰年"。他带病坚持写作,终于完成了这本《一年有半》。这之后,他的病势日益加重,已无法讲话,但他又写了一本《续一年有半》。他的生命之光虽然已极其微弱,但又是那样的强烈,那样的光彩夺目。中江的启示,使陈祖德躺在病床上兴奋莫名。陈祖德非常欣赏中江的人生观。他不怕死,面对死神那样的坦然;但他又极其珍惜生命,使短暂的生命展现了不可估量的价值。"被迫"养成读书习惯名著积累文学修养陈祖德的家里有两大排书架,一排是关于围棋的书,他收藏的关于围棋的书在中国是最全的;另一排大部分是文学书,90%以上都是世界名著和人物传记。毛姆的《刀锋》、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泰戈尔的《饥饿的石头》、高尔基的《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卢梭的《爱弥儿》、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狄更斯的《远大前程》等几乎各个国家各个时代的名著,陈祖德都读过,都收藏着。陈祖德偏好读世界名著,多少是受了父亲的影响。在陈祖德还不怎么认字的时候,父亲每天早晚两次给他们三个孩子讲《水浒》、《三国演义》和《西游记》……等他们上了小学,父亲就让他们背《诗经》、《史记》、唐诗、宋词等。陈祖德记得那一大篇《项羽本纪》背得他好苦。尽管这些内容很枯燥,背起来很苦很累,但他也得背,因为每天晚上,他们在父亲面前要一个一个"过筛子"。"爸爸,这篇《项羽本纪》太长了,我背不下来……"陈祖德向爸爸哀求。"背不下来站在那儿念,念会了再背。"陈祖德只好偷偷瞟一眼父亲,读吧……真有些枯燥。可读着读着,很快就不枯燥了。尽管讨厌背诗,但看书的习惯却从小养成了。上小学不久,陈祖德便和书结成了最好的伙伴。因为父亲很爱读书,家里那时也有很多古典名著,陈祖德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受到的文化熏陶是深层次的,小时候念过的书、背过的书、读过的书自然就成了一种积累。陈祖德坚信,一个人的文学修养是慢慢积累起来的。中国的古典文学他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基本看完了。要说上中学以前的阅读属于一种被动阅读的话,真正地带着一种学习的态度去读书对于陈祖德来说应该是上中学以后。上了中学,陈祖德就开始看外国文学名著了。在上海市体育馆集训的时候,他经常到隔壁的图书馆借书看,主要看外国的文学名著。每天中午吃了饭就直奔图书馆,利用他人午睡的时间阅读各国名著。那会儿陈祖德看书也快,所以,图书馆里当时有的世界名著陈祖德都看了一遍。后来,陈祖德经常去外地、去国外参加比赛。每次回来,亲人们可高兴了,缠着他问这问那,想听他讲讲在外边的见闻。可他把东西一放,抓起一本名著就沉在书里了,好像哪儿也没有去过。书,给了他一个富足、充实、宽阔而博大的世界。现在每次出差,陈祖德都会带上几本书在路上看,有时也会带上几份报纸。经常是出去的时候是一包书,回来的时候就变成了两包书。在事业上陈祖德是尽力奋斗的,但他并不因此而不去领略生活上的乐趣。他在精神生活方面的享受是书和电影。"看书真是一大享受,人的一生中只要有下围棋和看书这两个爱好,那保证一辈子不会寂寞,生活永远充实。"棋如人生传记激励精神世界不可战胜除了喜欢看世界名著,陈祖德还喜欢看人物传记。《莎士比亚传》、《杰克·韦尔奇传》、《鲁迅传》、《赵丹传》……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代的……陈祖德不光看人物传记激励自己,还自己写自传激励别人。二十多年前,在病中他用了两三年的时间写下了《超越自我》。《超越自我》出版后产生的影响是陈祖德始料未及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请著名话剧演员张家声播讲这本书,前后播了三次,这是史无前例的。《超越自我》拥有数亿读者,曾经影响了一两代人的成长。时隔20年,陈祖德先生整整60岁了,中央编译出版社要再版这本书,其初衷并不仅仅是提供一个时代的见证,同时组织专访,记录了陈祖德对这20年围棋发展的口述和生活故事。在新版里还加入百余幅图片、百余幅棋谱,让"图片讲述文字所没有讲出的内容"。这批弥足珍贵的材料包括老一代棋手的"全家福",陈毅元帅的题词,胡耀邦和方毅、张劲夫等同志的亲笔信,以及作者与三毛、金庸等名流的合影照片和鱼雁往来,全方位地展现出一个棋坛名宿超越自我的丰富的人生历程。第一次写这本书时陈祖德只是想把中国围棋的发展史写出来,告诉后人。现在的年轻人也需要知道过去的历史。如今再版这本书,陈祖德想让大家更多地了解围棋,了解围棋文化。"棋如人生,它的好处,我们将终生享用不尽。"陈祖德说。超越自我的根本,就是强大的精神世界。陈祖德的精神世界是不可战胜的。陈祖德书语一个人的文学修养是慢慢积累起来的。看书真是一大享受,人的一生中只要有下围棋和看书这两个爱好,那保证一辈子不会寂寞,生活永远充实。斗败癌魔的"中国流"习惯"手谈"的陈祖德其实并不善于与人交往,但这丝毫不影响他成为一位传奇人物,在他身上发生的故事不仅令人觉得不可思议,而且还发人深省。他是中国第一位战胜日本九段的棋界领军人物,是"中国流"布局的创始人。与他在围棋世界里的叱咤风云比起来,战胜癌魔,挑战自我则显得别有一番味道。陈祖德是个阅历丰富的人。他早年得到顾水如、王幼宸等老一代棋手的栽培,得到李济深、李立三、陈毅的奖掖,周恩来、邓小平、方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方关照。他说:"我的成长史就是中国围棋的发展史。"他在长棋的最佳年华遭遇"文革"。十年后,当他以昂扬的精神姿态准备迈向事业的巅峰时,命运的不幸又一次降临到这个顽强的人身上。1980年发现的贲门部位的一个恶性肿瘤使陈祖德几次上手术台,在死亡的边缘徘徊,他对自己能活多久没有把握。但顽强的意志帮助他超越了自我,老天为他的毅力所感动,癌魔离他而去,也让他对生命有了新的感悟。有感而发的《超越自我》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让他在另一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这一切对于陈祖德来说,似乎并不重要,他对待事情更加举重若轻,懂得在生活中永远保持一颗平常心。也许正是这种劫后余生的感触让他的思考与动作变得愈加如鱼得水。王岳川读书读到了北大王岳川其人王岳川,1955年出生,四川人。以研究后现代主义而在学术界闻名,著名学者、书法家、美学家。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93年以来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华全国美学会高校委员会秘书长。主要著作有《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艺术本体论》、《书法艺术美学》、《中国镜像:九十年代文化研究》、《目击道存:九十年代文化研究散论》、《思·言·道》、《文化话语与意义踪迹》、《后殖民与新历史主义文论》、《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本体反思与文化批评》、《后现代后殖民主义在中国》、《全球化与中国文化》等。王岳川这么多年总在为中国文化的存在找理由,总在为中国文化今后的发展找一种合法性,总在为中国文化不完全变成西方的垃圾文化、流行文化,保存一些合法性、合理性而努力。他越来越感到"文化定输赢",东方文化应该成为21世纪全世界的重要思想。以研究"后现代主义"闻名的著名学者王岳川,明知道他们这一代学者的局限性,也知道自己发出的是单薄的声音,但还是义无反顾地履行着人文知识分子的职责,在中国文化输出的道路上艰难地前行着。这样一个中国文化思想界的领军人物,在回忆以前的读书生活时说,有两本书对他的一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一本是《红楼梦》,让他第一次体会到了文学的魅力,也让他从很小的时候就对生死有了很深切的看法;还有一本是《青春之歌》,让他对北大产生了向往。两本书决定一生王岳川最早读《红楼梦》是在初一的时候。那会儿正赶上"文革",这本书被列为禁书。是县城中学的校长悄悄给他的,可能因为他是学校学生会主席的缘故,才得到如此待遇。也许这件事对这位校长来说算不上什么,但对王岳川来说,却成了他一生的一个转折点,这部《红楼梦》对他以后走上文学之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读这本书的时候,里面的诗词曲赋他跳过去不读。不是因为读不懂,而是因为当时这本书只能借三天,所以王岳川只能一目十行地读。读到晴雯死了,读到尤三姐自尽了,他感动莫名。这是他第一次读名著,从早晨读到天黑。晚上九点半就停电了,整个县城一片漆黑,只剩下王岳川被窝里有一点光亮,他打着手电躺在被窝里读《红楼梦》。一部《红楼梦》,让他第一次体会到了文学的魅力,还有对死亡更深切的看法。在王岳川的理解当中,哲学就是学会死亡。人面对死亡会很害怕,但是哲学慢慢让他明白了人总是有生有死,不管这个死是慷慨赴死也罢,唯唯诺诺害怕死亡也罢,但死的意义却不一样。"一部《红楼梦》,整体地影响了我的生死观、价值观、爱恋观,而其中博大精深的词语对我在文学道路上的成长更是不可忽略。"王岳川说。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一本《青春之歌》会对王岳川影响如此之大,王岳川说自有它的道理。当初很多人认为这本书是一棵"大毒草",但在他看来,这本书却是使很多人走向北大的一个桥梁。最初,他读不懂里面的微言大义、豪言壮语,但是有一点却对他影响很大,那就是书中人物的精神气质,尤其是他们穿着长衫、围巾往后一背、脚上穿着圆口布鞋的那种朴素,让他对北大有了一种神往。一本书能使一个偏僻的小县城里的小孩敢和北京大学这种宏伟的理想联系起来,不得不让人惊讶。更何况那会儿王岳川还不知道大学为何物,大学有多大,教室有多大。多年之后,王岳川终于实现了他读《青春之歌》时的梦想。阻力熬不过毅力1977年,他成为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说起这段经历,王岳川直说当时真是不可思议。之前,王岳川下过乡,当过工人,又被很多单位借调去做一些文秘工作。他深知生活很艰难,觉得没什么前途,很灰心。但有一点他一直坚持着,好好锻炼身体,每天早晨他跑10公里,晚上游1000米,一年四季从不间断。这种枯燥的生活突然有一天发生了改变。那天,王岳川从山上跑下来,正好县城的广播站在放《新闻联播》,说教育部从今年开始恢复高考,这对王岳川来说是一个天大的福音,就好像在漫漫黄沙的戈壁滩上看到了绿洲、看到了水一样。王岳川飞快地跑回家,对父母说了这件事,但父母并不是很关心,说高考是什么?他说我可以通过考试进大学了。父母听了却不以为然,对他说能上大学的肯定都是些干部子弟,有你什么事。他和单位领导说了这件事,没想到很多很多的阻挠开始了。现在回想起来,王岳川说,人一定得有毅力。如果当初王岳川听从了某些人的劝告,屈从了某些人的压力,就不会有今天了。这些阻挠并没能阻止王岳川参加高考的热情和决心。他像疯了一样,到处找领导说一定要考试。结果单位领导为了不让他考试给他加重了工作。王岳川就把那些复习的书塞到办公桌的抽屉里,在工作之余把抽屉拉开一条缝,读考试资料。终于有一次,他的这种行为被领导发现了,就开会批他。在单位看不成书了,王岳川就想了另外一个办法,每天回家熬通宵。他是抱定了要考的决心。那年的高考在冬天举行,王岳川家里没有暖气,母亲心疼他,就把两床被子缝成睡袋状,让他钻到里面读书。在那个物质贫困的年代,一切困难、阻力最终还是没熬过王岳川的毅力。考试之前,王岳川找到领导苦苦哀求,最终领导同意了,给他放了七天假。考完了,王岳川人也垮掉了,在床上躺了整整七天,脑中一片空白。让他没想到的是他的成绩出奇地高,超过了北大的分数线。因为他当初根本不敢报考北大,他觉得北大只是一个遥远的梦,结果他被四川大学录取了。进了川大以后,他听老人说"不知古代,就不知今天","不懂得传统,就不懂得现代转型"。于是,他第一次走近了善本书。熟记杜甫的名篇用一句话概括,王岳川在四川大学读本科的时代,实际上是研究唐代文学的时代,是研究杜甫的时代。王岳川的毕业论文选择的是做杜甫。那几年,他天天泡在善本书里看历代关于杜甫的诗评、词评,还看一些相关著作。最后他的论文写了九万字,而当时本科论文只要求写一万字。那会儿做学问很艰难,但王岳川想的却是:艰难,会记得深。当年他曾发誓要把杜甫的两千多首诗滚瓜烂熟地背下来,尽管到现在他还没做到,但至少他已经做到了把杜甫的名篇熟记于心。对于王岳川来说,研究杜甫使他从研究《红楼梦》的境界又提升了一些。从研究杜甫开始,王岳川感觉有一种新的眼光升起来。那段时间他总在想:一个学者或艺术家不能总是咀嚼自己那点痛苦,应像杜甫那样,大气一点。因为杜甫在成都生活过一段时间,所以成都留下了杜甫草堂。从四川大学到杜甫草堂有很远的路,王岳川反复倒车然后又走了很远才到杜甫草堂。他之所以这样做,为的就是在竹林、鸟鸣、花香当中去回味杜甫的生活场景。对杜甫诗歌的理解,对他后来的文学道路的影响举足轻重。之后,他写出来的东西不再是一地鸡毛的东西,不再有假惺惺,不再有做作。为此,王岳川倡议今天的诗人多读点《杜甫全集》、《杜甫诗歌》。北大的迷茫生活从四川大学毕业后,王岳川进了教育部工作,但是感觉很郁闷,他觉得自己并不适合在机关工作,于是下定决心考北大。1984年,他在北大哲学系进修了一年,1985年,他考上了北大中文系研究生。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但苦恼也随之而来。当他走进北大图书馆时,他吓了一跳。尽管现在王岳川藏书已近一万册,但是比起当时北大的四百万册藏书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后来王岳川写了一篇文章,文章中说:"进入北大图书馆,我看到的不是书,而是思想者的一双双眼睛在盯着我。"穿梭于一排排的书架间,王岳川能感受到那些不死的灵魂在向他诉说过去的历史。那时,他最痛苦的有两件事:一件事是天下学问都在这儿了,我进宝山是空手而回,还是什么都抓一把最后却什么都抓不着呢?王岳川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苦恼和迷茫。第二件事是别人的学问是巍巍高山,我只是一扌不黄土,我该怎么做呢?没进这座宝山,很向往;进来了,却很迷茫。"一个人做一辈子学问可能成为一个专家,但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心怀宽广的思想家。仅仅做一个专家是不够的。"想来想去,最后王岳川选择了一本书--《文艺现象学》--一本英文书来翻译。翻译这本书成为王岳川从中学转向西学的一个转折点。这本书虽然并不厚,只有20万字,但却花了王岳川一年多的时间。进入北大后,他发现西学对自己来说是一个空白,不补不行。所以后来王岳川提出了做学问的16字心经:古代根基、西学视野、当代问题、未来远景。一本《文艺现象学》,让王岳川理清了哲学、语言、人的意义,也让他走出了苦闷的时代。很早以前,在大学里就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搞古典文学的和搞现代文学的不对话,因为无话可说。"这怎么行啊,必须得让传统和现代对话。"于是,王岳川成了这个思想的领军人物。不断非我的过程1997至1998年,王岳川又开始苦恼。这次苦恼的是因为读书、写作已经成了他生活的一个链条,写了这么多,还写些什么?境界是自己一级一级提升的,于是他不断地否定自己,总想弄点新东西出来。在北大做学问,其实就是一个非我的过程。做了十年西学,王岳川开始思考:难道我今后就是一个后现代主义研究者吗?难道我就是一个西方文论研究者吗?他发现:迄今为止,没有几个真正做学问的是仅仅研究西学的。所以,在他看来,仅仅做一个搬运工,"拿来主义"是不够的,这只是第一步。于是,王岳川又开始回归,回归到了当年做唐代诗歌的过程。1997年,他决定转型研究中国问题,开始思考21世纪中国在亚洲文化发展的关键,肩负起了中国文化输出的重大使命。王岳川这么多年总在为中国文化的存在找理由,总在为中国文化今后的发展找一种合法性,总在为中国文化不完全变成西方的垃圾文化、流行文化,保存一些合法性、合理性而努力。王岳川越来越感到"文化定输赢",东方文化应该成为21世纪全世界的重要思想。"到北大已经20年了,如果只是拿着这份工资等退休的话,那么我当初读《青春之歌》走向北大的路就还没有走完。"所以王岳川最后想写的一本书也是最后想读的一本书,就是《东方精神》。王岳川书语做学问的16字心经:古代根基、西学视野、当代问题、未来远景。一个人做一辈子学问可能成为一个专家,但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心怀宽广的思想家。仅仅做一个专家是不够的。王岳川说"后现代"王岳川经常在各个大学的讲座中,以"发现东方与文化输出"为题赢得了众多学子的追捧。而学子们知道他还是因为他的那部《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关于后现代主义的论点让他在文化界也赢得了声望。且看他在《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引言》中的阐述:"信息社会的权力话语所导致的权力转换对当今世界产生了弥散性的影响:那些曾经被视为永恒自明的理论遭到了质疑;新的文化精神借信息传播媒介开启了一个重生成性和差异性的文化视野;现代主义对永恒、深度模式的追求所形成的焦虑文化,幻化成后现代消解式的语言嬉戏;那曾一度为工具理性所排斥的非中心性和不确定性逸出了历史的盲点,而升上时代的地平线。"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当代世界性的文化思潮已经来临。它不仅日益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的注目,而且逼得人们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价值判断。事实上,在对后现代主义的价值评判上,已经引起哲学、社会学、神学、教育学、美学、文学领域经久不息的论争,而当代世界一流思想家无一不卷入对后现代主义精神的理论阐释和严重关注之中。"正是基于这种文化处境的严峻性,需要我们去直面西方文化遭受到的历史困境和现实裂变,并在学术参照、审视和批判的层面重新厘定清新健康的文化精神坐标,进而躬身自问,走向现代化之途的华夏文明,究竟应有怎样的文化品格和文化策略。"陈祖芬阅读是让人年轻的好办法陈祖芬其人陈祖芬,女作家。1943年生,上海人。1964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1978年开始创作报告文学。曾任北京市文工团编剧、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宫干部等职,1981年任北京市文联专业作家至今。文学创作一级。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作协副主席。著有《陈祖芬报告文学选》、《陈祖芬报告文学二集》、《青春的证明》、《挑战与机会》、《中国牌知识分子》、《挂满问号的世界》、《又见攀钢,又见攀钢》等。她的作品大都以知识分子、共产党人为对象。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陈祖芬一直关注经济改革,并以写这方面的报告文学见长。作品《祖国高于一切》、《共产党人》、《催人变更的事业》、《理论狂人》、《孔雀西南飞》分获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陈祖芬不但有两种活法,而且将这两种活法都做到了极致。写作,陈祖芬靠一部报告文学《祖国高于一切》一炮打响;做洋娃娃,陈祖芬的手艺无人能及。大约五十年前,上海襄阳公园门口有个小书亭。书亭前常常站着一个小姑娘。小姑娘想读很多的书,但是没有钱。书亭里只能放下一把椅子,只有一个卖书的老伯伯。老伯伯把书递给脖子仰得长长的小姑娘。小姑娘垂着大脑袋看完书还给老伯伯。老伯伯有时要到公园里边上厕所,就叫小姑娘进书亭坐在那把独一无二至高无上的椅子上,这是小姑娘最快活、最伟大的时光了。后来,小姑娘长大了,喜欢自己写书。写了十几本报告文学集后,还是不习惯自己是北京作协的作家,还是想去上海襄阳公园门口,站在小书亭前寻找当年的老伯伯。当年的这个小姑娘就是今天的北京作协副主席、北京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陈祖芬。"读"火已攻心越读越年轻五十年前的那段最快乐的日子,直到今天陈祖芬仍记忆犹新。陈祖芬和先生刘梦溪都是爱书之人。走进陈祖芬的家,满眼全是书。客厅里是书,书房里是书,卧室里也是书。刘梦溪的藏书以古典、学术为主,《大学》、《礼记》、《红楼梦》、《二十四史》……两三万册图书就像一个图书馆。经过书的重重包围,本报记者才走进陈祖芬的书房。陈祖芬的书房里有着数不清的童话书和充满青春气息的书,《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芭比娃娃》、《几米作品选》、《粉红女郎》、《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还有《莎士比亚剧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向左走,向右走》、《挪威的森林》、《哈利·波特》……也许你会问:陈祖芬怎么会看这些书?因为陈祖芬是一个永远只对新鲜的事情感兴趣的人,是一个永远保持着一颗童心的人。陈祖芬也是一个不停奔走的人,没有太多的时间看书。"我在北京的时间不多,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面跑,这是我的缺陷,我需要有更多的时间看书。"所以,陈祖芬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去读更多的书。美丽洋娃娃快乐你我他陈祖芬读书是越读越年轻,越来越像个天真的娃娃。娃娃头,娃娃脸。陈祖芬爱极了洋娃娃。所以她的家里除了书,就是洋娃娃。书架上、床头、柜子里,甚至她还专门为洋娃娃腾出了一个房间。数不清有多少个娃娃,数不出娃娃们有多少种姿态,好在艺术不是用数字来计算的。只见满屋的童真,满屋的可爱,满屋的精彩,满屋的美丽。高中时,陈祖芬曾因抱着洋娃娃上学而受到团支书的批评:"政治上太幼稚。"长大后的陈祖芬,对全世界的洋娃娃展开了搜索。她最爱去加拿大小镇的古玩店。"9·11"刚过,她背起行囊直飞加拿大"去找洋娃娃",让朋友们担心了好一阵。后来,她不仅完整地回来了,还带回一部反映战争与和平的报告文学:《小小世界》。"原来我的家里摆满了各地的娃娃,现在撤掉了,摆上我自己做的娃娃。我的娃娃是活的,是有生命的,都有自己的性格,他们给我开拓了一片美丽的天地,增加了很多活力。我很高兴,我写文章,也可以做娃娃,我的天地大得不得了。"有段时间,陈祖芬经常三天只睡两晚。写作到午夜十二点左右,拧亮灯后,将各种布料抖落一地。她只能在布堆间立起脚尖走路。"从来不用针线的我,像个旧式女人,一夜一夜地为心爱的洋娃娃缝制衣服。洋娃娃的世界里,只有美丽。午夜走进洋娃娃灿烂的世界好像灰姑娘穿上了水晶鞋。"看着她满脸的童真,你不由得会被她的快乐深深地感染。跟她在一起聊天,看着满屋子的娃娃,再不开心的人也会变得快乐起来。陈祖芬还有个少有人知的绝活儿,给娃娃设计服装。几百个娃娃穿着各种各样美丽的服装,形态各异。上次世界杯赛前,陈祖芬制作了四十几款足球服装,让洋娃娃为中国队加油。这些千姿百态的洋娃娃,被长虹出版社一位编辑看见,用一个礼拜的时间,出了本集子,取名《足球娃娃》。有两种活法都做到极致一个人一生如果能有两种活法,实在是一件幸福的事。陈祖芬不但有两种活法,而且将这两种活法都做到了极致。写作,陈祖芬靠一部报告文学《祖国高于一切》一炮打响;做洋娃娃,陈祖芬的手艺无人能及。陈祖芬成为一个专业作家完全是因为一个剧本。那会儿她还在北京朝阳区文化馆时,有一次上面搞职工汇演,领导要她两周时间写出一个多幕剧。陈祖芬是"无知者无畏",第一周的时间她都没考虑剧本的事,跑到国家体委采访,写了一篇报告文学,发在了《人民文学》。第二周才开始考虑要写的这个剧本,一周的时间,她写了一部轻喜剧《人生舞台》。当时她都不敢想结果会怎样,没想到这部多幕剧在西单一上演居然非常火爆,观众从头笑到了尾。儿艺和人艺看完后,管人事的领导都来"抢"她,陈祖芬想,谁先来的我就去谁那儿吧,她决定去儿艺,但人艺不干。这两家单位为了"抢"她,一家拿走了她的工资档案,一家拿走了她的人事档案。这还不算完,他们还找到了当时的文化局长要走走后门挖走陈祖芬这个人才,没想到文化局长一看陈祖芬的资料说:"陈祖芬是人才,哪里都不能去!"就这样,在一场混战过后,陈祖芬就成了一个专业作家。"一个人一辈子做不了多少事情,我本来想一辈子只写好报告文学就行了,现在我不这么想,我还可以做洋娃娃。有两种活法,真的是很好。"陈祖芬说。爱好很广泛哪样都很"精"陈祖芬特别喜欢芭蕾,在书里,她的洋娃娃很能跳舞。她喜欢看电影,大学上自习课时就偷偷跑出去看电影,被老师发现了就挨训。她喜欢施特劳斯的音乐,尤其是《拉德斯基进行曲》。陈祖芬尤其喜欢音乐剧。1993年她在伦敦第一次看音乐剧,名字叫《悲惨世界》,看完后走出剧场她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再看一遍!回国后她就给时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的余秋雨写信,希望能再看到这部音乐剧,可惜她这个愿望一直没有实现。陈祖芬一看到芭蕾,心就荡漾起来。北京前段时间有个舞蹈节,陈祖芬因为在外地没有看上,至今仍感觉很遗憾。让陈祖芬最难忘的一次看舞台剧,是一次她去日本采访一个名人的时候,本来说好只谈两个小时,结果很投缘,谈了六个小时。也不知为什么,这人居然猜到她会喜欢《图兰朵》,他从日本打电话到北京,订了两张《图兰朵》的票,1500美金,两人一起坐飞机到北京观看。用镜头说话新作露童心陈祖芬始终走在时代的前端,近日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你知道我在等你吗》。这部作品中不仅有浪漫,还有一种优雅的品位,对现实的否定,对浪漫的期许。是国内第一本视听小说。陈祖芬说:"人类对于爱、对于快乐有种共性,人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快乐。"这次写作,可以说是陈祖芬一生积累的一个爆发。这部长篇是用镜头说话,主题是呼唤纯真。在这本书中,陈祖芬写出了她想了很长时间的奇特创意。这些创意一个个都充满着童真,充满着快乐。其中一个创意是建一个英语岛。"很多人学英语是很头疼的,我要建一个英语岛,营造一种学英语的语境。在这个小岛上,有邮局、银行、药店、游乐场……到处都是英文。让大家快快乐乐地学英语。"还有一个创意是建一所成人幼儿园。里面也有跷跷板、滑梯……只不过把这些东西都放大,成人在这里可以找到童年的快乐。陈祖芬比较喜欢空灵的东西。她最高兴孩子们是她的知音。许多成人喜欢她的书,觉得书中充满激情,能唤起爱国主义热情。但还有一些很重要的东西,譬如天真、单纯、童心。这些往往孩子最能读懂。作为一个作家,陈祖芬的本质就是洋娃娃。可以说,这部小说是陈祖芬对自己内心纯真的一次勇敢的自我肯定。永远跳跃着永远快乐着画家李滨声为陈祖芬画了一幅漫画像,只寥寥几个线条,就勾画出一个侧面梳着扣边"娃娃头"的聪明女子,这是从那凸起的额头中透出的气息。脖颈下三笔似乎画家在不经意中涂抹上的粗细不同的线条,像海军随风飘逸的衣领,又像一个喜好运动的姑娘穿的T恤。一个快乐充满活力和智慧的陈祖芬就这样给了我们一个美丽的侧影。陈祖芬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旅途中她都在写作。她工作极其认真,和采访者交谈,总要做笔记,而后马上整理。她写的都是大题材,没有一丝"小女人"的缠绵。陈祖芬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她喜欢到处奔走,而不喜欢一直呆在一个地方。她喜欢每天换一个城市,14天中她坐过7次飞机。有时想到自己昨天还站在机场传送带上往这个方向来,今天就改成往那个方向去,她就偷偷地笑。她喜欢机场,很多文章都是在飞机上写出来的。我们眼前的陈祖芬,永远跳跃着,永远快乐着,没有一丝遮掩,没有一丝虚假。跳跃是她的音符,快乐是她的本质。陈祖芬书语阅读使我越来越年轻。报告文学创作,要接触许许多多的人。采写各种各样的人,能让你感觉活了好多好多回。"百变"女人"北京人把我当上海人,上海人把我当北京人,我早上醒来常常不在上海和北京。人家叫我作家,其实我作文常常不在家。我大学毕业时想当剧作家,中学毕业时想当翻译,两岁时是上海电影院的老影迷。我生出来时,没哭,光笑了。"这是陈祖芬曾经给自己的自画像。这几年,写上面这段话的陈祖芬用行动在续写着自己的变化。从未涉猎过小说的她开始出版小说,而且一炮走红。她去社区去学校,大侃"性福观",令学子们拍手称快。她制作娃娃引起轰动,叫商家急着合作玩具企业。她还参与地区的规划,让当地政府颇当回事。多元素的喷发让我们对曾经熟悉的陈祖芬感到了陌生,也感到了好奇。大家不会再用文学的标准去考察她的所作所为,而是要把她放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去观察。我们无法判断,这个因《祖国高于一切》而饮誉的陈祖芬究竟还有多少能量会爆发,因为她是一个多变体,转变始终是她的主旋律。我们还有很多不知道的,陈祖芬给我们的惊讶远远大于我们对她的想象。她学生时代爱打篮球,因为练得太卖力而病倒休学。当上作家后却与经济结下不解之缘,别人看来枯燥的东西,在她眼中却魅力十足。她跟着守林人进过原始森林。她会边看电视边做仰卧起坐,一气可以做250个。更令人叫绝的是,一把年纪的她竟然还在床上翻跟头。她喜欢卡通玩具,热爱动漫,说起萧亚轩、郑秀文来"熟门熟路",随口背出王菲新歌《不留》的歌词……王跃文读完书你也可以模仿王跃文其人王跃文,当代作家。1962年生于湖南省溆浦县。1984年大学毕业,后进入政府机关工作。1989年开始文学创作,曾获湖南省青年文学奖。现已离开政府机关,成为一位自由作家,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国画》、《梅次故事》、《亡魂鸟》、《朝夕之间》;小说集《官场春秋》、《没这回事》、《王跃文自选集》、《王跃文作品精选》、《文艺湘军百家文库王跃文卷》等;电视剧本《龙票》。他的长篇小说《国画》曾引起社会轰动效应。其作品大多描写官场内部事件,有人喻之为现代的"官场现形记",他的小说集也被命名为"官场春秋"。王跃文以一部《国画》扬名全国,他把官场游戏规则勾画得细致入微,把官场百态描绘得淋漓尽致,在读者群中掀起了一阵"国画旋风"。现在回想起来,那阵旋风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一般阅读带来的快感,更多的是在一个新的思维高度上对社会进行的反思。有人说王跃文的书开创了反腐文学的先河,是新时代的《官场现形记》,有人戏言他的书是官场必读,也有人说他是官场中的异类,因为这位以描写官场腐败现象出名的作家原来就是一位官场中人。一夜成名是无数人的梦想,也是不少人为之努力的方向,但很少有人会想一夜成名之后的事。作为"官场文学"的代表作家,很少有人能想到王跃文最喜欢的一本书居然是《红楼梦》。说起自己喜欢的书,王跃文如数家珍。最喜欢的是《红楼梦》"可以说我会受到一些作家的影响,但是我不会去模仿别人。当然我也不反对别人模仿,但是我可以很清楚地告诉你,哪怕是刻意地模仿,写出来的东西也是你自己的东西,不可能一个人学别人的东西就完全像别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王跃文坦言自己的作品曾受到过很多作家以及文学作品的影响。"法国有一位作家莫尼雅克,他是195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说过一个作家自然而然会寻找到同自己气质相符合的一些技巧。当然刚才说的模仿主要是在技法、表现手法当中,当然还包括题材,形成自己风格这是很自然的东西。"让王跃文很清楚地说出自己受哪些作品的影响,他说不清楚,他只能说出他最喜欢哪些作品。像古典的他最喜欢的是《红楼梦》,《红楼梦》到现在为止,他已想不起看过多少遍,最近还在看。他收集了《红楼梦》的不同版本,有宣纸竖排的作品,他买下来,他在看,这本书他拿到后从最后一本看起,一共十本。现在他还是非常敬重和热爱鲁迅先生。像国外古典的、稍微时代远一点的,就是他原来在大学里面接触的教育,像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等人的作品。看作家的东西很多,谈不上受谁的影响。"真正会读书的人,最关键的还是掌握方法,做到学以致用。"网络小说到目前为止,王跃文只看过《悟空传》,他觉得《悟空传》写得很不错。王跃文几乎每一次接触媒体采访,或者到大学讲学都会碰到一个问题,他们都会提出一些主观的看法,然后问他,现在网络文学很枯燥、或者很浮躁,您怎么看?王跃文一般这么回答:"首先我不认为网络文学是一个文学概念,我觉得网络只是文学的载体,如果说存在网络文学这个概念,我们传统的那种文学作品应该叫做书文学或者纸文学,我觉得不是一个概念。网络文学当然参差不齐,这是肯定的,这不是网络的错。当然有很多优秀的写作者也参与到网络文学创作当中来,就会有很多高品位的、好的文学作品出现。其实到目前为止,当然我没上网看,我从媒体上看到,还是出现了很多让大家喜欢的网络作家,包括慕容雪村,还有安妮宝贝,他们的作品很受读者的欢迎。我觉得网络文学前景是很光明的。"王跃文自己喜欢的书还有很多。有一本书叫《光荣与梦想》,是一部美国的当代史,王跃文建议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看。除此之外,王跃文还建议大家一定要读一读《红楼梦》。别叫我官场作家1999年,王跃文以一部《国画》扬名全国,他把官场游戏规则勾画得细致入微,把官场百态描绘得淋漓尽致,在读者群中掀起了一阵"国画旋风"。现在回想起来,那阵旋风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一般阅读带来的快感,更多的是在一个新的思维高度上对社会进行的反思。之后,王跃文又推出了《梅次故事》、《官场春秋》、《官场无故事》等一系列作品,无不和官场有关。走红的王跃文也遭遇了盗版和假冒伪劣的袭击,仅《国画》就有十几个版本不下200万册盗版。这些假冒的作品就因为抓住了王跃文作品的突出特征才这样屡试不爽--它们的题材都与官场有关。王跃文更被不少人称为"官场作家",他的作品被大家称为"官场文学",这种叫法已经沿用了几年,而一向平和的王跃文在这几年中惟独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出了少有的倔强。他说:"别叫我官场作家。一个作家不能仅仅因为他以什么为写作题材就称他是什么作家吧?难道我们能因为《九三年》就把雨果称为革命作家?因为《战争与和平》就把托尔斯泰称为战争作家?题材应该只是作者表达自己对人的生存状态追寻描述乃至追问的一条路径。作家顺着这条路往下走,把一路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告诉读者,仅此而已。或者连所思所感也不说。作品是间屋子,进屋子的门要读者自己去推开。"不同意"官场作家"的名号,王跃文自然更不能认同"官场文学"的说法,官场有文学吗?或者叫做写官场的文学?如果一定说有,不管怎样,它首先必须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具有文学所要求的一切特性。虽然一直在刻意淡化"官场"二字,但王跃文的作品的的确确和官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国画》和《梅次故事》中朱怀镜为跑官、保官、升官对领导、对人际关系所做的深入骨髓般的分析,让普通百姓叹为观止,让官场中人竞相传诵。就连以爱情为主题的《亡魂鸟》,也通过维娜的视角捎带描绘了一番官员百态图。其实被称为"官场作家"也没有什么不好,只是王跃文认为这忽视了对作品主题的深层次开掘,忽视了作品所揭示的人性层面的意义。有人的地方就有阴暗面王跃文不想使自己的作品仅仅停留于某一粗浅的表面,他坚持认为自己不是为了满足某些人的猎奇心理而创作,他的作品绝不是什么黑幕小说,而且最主要的是,他从来就不想写黑幕小说--他只是写人,写人性而已。我们看到他笔下官场中人对新老领导的交替投靠,下级对上级情人一般的相互需求,人们浮游在官场内外的平衡选择,这些表象的背后是人性的阴暗和软弱,是人与人之间谁也摆脱不掉、谁都想读懂的复杂关系。也许是这些内容亦可作为官场入门手册,王跃文的作品一时间在官场争相传阅,自己的读者群中政府官员竟然占了相当的比重,这是王跃文始料不及的。王跃文说:"我感谢读者,心里却觉得悲哀。这是我们中国这个传统社会特有的现象,个中原因不言自明。官场对中国社会为什么这样举足轻重?人们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官场?什么时候官场能退到人们生活的边缘?这意味着什么?这些都不是轻松的话题。"对于官场文化中的精英现象,王跃文有些痛心疾首。中国的精英分子集中在党政机关,而西方国家,真正的顶尖人才聚集在工商企业界。的确,忙于内耗和创造财富之间存在太大的差距。有人评价说:王跃文的作品读后会让人惊出一身冷汗。一些读传统小说长大的人士在读了他的小说后惊讶地发现:书中的政府官员竟没有一个正面形象,更没有英雄人物,他们眼中的反面人物也没有得到应有的下场。王跃文的小说就像一不小心混迹于好莱坞商业影片中的异类,突破了八股定势,让人不得不注视却又对它无比愤怒。相对于一些人的不能接受,王跃文却说他描写的现实种种不过是冰山一角,他不但没有过于渲染、夸大官场的黑暗,相反,他笔下留情了,而且,这种阴暗并非局限于官场,有人群的地方必然有人类所有的阴暗面。"你能说学界或者商场就没有人性所有的阴暗面?"王跃文反问我。王跃文并没有把文学当作布道和批判,他说不管如何,文学都不应该成为一个社会的主流生活,文学应该成为生活中的一束光。它总得照亮一块地方,这就足够了。在别人忙忙碌碌将他的作品归入这类那类的时候,王跃文只是在踏踏实实地写作,他不会有意地追赶时尚,更拒绝媚俗。在他看来,写作只是自己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也只有当写作不被看成是单纯的写作,我们才有可能品味到纯正的文学。王跃文书语小说不做任何主张,只是寻找并提出问题。我力求使作品成为从土里生长出来的自然植物。它有真实的根系、筋脉、汁液和气味。至于它到底能长到多大,活多久,没有现成的答案。真正会读书的人,最关键的还是掌握方法,做到学以致用。当代官场文学的"始作俑者"1992年,王跃文从湖南溆浦县机关调到怀化行署工作。怀揣着"学而优则仕"的梦想,王跃文一步一步走上仕途,从一个乡村教师成为一个谙熟官场的小科长,一个敬业勤勉的"机关秀才"。其时,在王跃文的身上,具备了一个政府机关小公务员的全部特征:诚惶诚恐,兢兢业业。使王跃文的仕途发生改变的是1999年他的长篇小说《国画》的出版。这部被称为开创了"反腐小说"先河的小说,因为逼真地描写了"官场"的某种现实情状,成为当时最热销也最具争议的小说。王跃文自述他在官场上最风光的一段经历是在县政府,那时他整天"迈着细碎步子,在领导面前说着是是对对好好",而他自己的话却不能说出来。他自己的话是什么呢?是愤怒吗?不是。如果说擅写公务员的刘恒、刘震云还有愤怒,有诗意的残余,到了王跃文这儿,就只是一种"秘书世故"了。在王跃文的小说里,让人注意的是横向的比较而非纵向的,这人那人在人前人后所说所做有何不同,效果如何,得焉失焉,都被一种盈亏过于清楚的小聪明照得纤毫毕现,官场内部人与人的关系,被一支笔像小刀子一样一点一点地解,解到微妙之处,颇使人会心。还有文学评论家这样评价王跃文:他的《今夕何夕》、《夜郎西》、《夏秋冬》等几部小说浑然一体,活脱脱一部当代《官场现形记》。说他的小说是官场现形记,这是最简便、最直观的说法,虽便于口碑传诵,却是对王跃文的一种误读。因为他的官场小说系列在表现官场生存状态和游戏规则时,更写出一种超越道德标准的官场文化,而不是简单地从道义上批判"厚黑"与谁是谁非。刘震云忘不了的"疯子"和妈妈刘震云其人刘震云,当代作家。1958年生于河南。1973年至1978年服兵役。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8年至1991年在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读研究生。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青联委员、一级作家、《农民日报》文化部主任。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四卷),作品集《刘震云文集》(四卷),中短篇小说《塔铺》、《新兵连》、《一地鸡毛》、《温故1942》、《官场》、《官人》等,共400多万字。作品多次获奖,并被改编、翻译和评介。"自从有了手机之后,人的语速和话语量都提高了。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个人在街上,走着走着开始自言自语,又哭又笑,挺恐怖的。"刘震云说,到有了手机这阶段,成了话语喧嚣的一个阶段,手机把人的距离瞬间缩近了之后,人就特容易说假话。刘震云身上充满了喜剧色彩,一方面他像只好奇的猫一样,勇敢地表露对生活的新鲜感;另一方面是他讲话时身体语言丰富,恨不能将场景现场演绎一番。刘震云认为,《一地鸡毛》主要关心人的身体,对物质层面的关心比较多,就是吃喝拉撒睡,具体到"小林家一块豆腐馊了";到了《故乡面和花朵》和《一腔废话》是关心人精神的东西多一些,主要说人的胡思乱想;到了《手机》,关注的则是物质和精神之间这一夹缝对接处的东西,最大的体现就是话语了,话语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质的,听得着但看不见。"有句话叫'口是心非',其实是和非之间有很大的灰色地带。语言学家统计,人一天从睁眼到睡觉大概要说2700多句话,其实每天真正有用的话不会超过10句。"刘震云说他作品的话语速度是不一样的。《一地鸡毛》语言的流速基本上与人生活中说话的语速接近,用的是一天2700多句的速度。《故乡面和花朵》、《一腔废话》因为说的是胡思乱想,速度突然提上去,用的是27000多句的速度。这两部书好多人说看不懂,和小说语速突然提高有很大关系。到了《手机》,速度又降下来了,比正常的语速还要慢一些,大概700多句的速度。小说《手机》是好读的。"自从有了手机之后,人的语速和话语量都提高了。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个人在街上,走着走着开始自言自语,又哭又笑,挺恐怖的。"刘震云说,到有了手机这阶段,成了话语喧嚣的一个阶段,手机把人的距离瞬间缩短了之后,人就特容易说假话。"海德格尔说,语言能改变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我原来对这句话体会不是特别深,有手机以后发现,确实是这样的。《手机》里出现谎言以后,就像一个高压罐,里边装东西太多了会'嘣'地爆炸。因为手机,夫妻之间打架离婚的特别多。比如说谎吧,你要圆一个谎言,必须再编造一个谎言,这些谎言成了一个系统。手机本来是一个随身携带物,是为了说话方便,但我发现手机会控制人。朋友说过一个故事,一个花花公子跟好多女孩有关系,最后他相中一女孩,想跟这女孩老老实实过日子,但手机不答应,其他女孩继续打给他电话。如果没有手机,他跟一个人断掉关系本来是很容易的。""疯子"朋友启蒙文学刘震云从15岁开始进入写作之列,那是1974年,他刚当兵。那个年代农村孩子没什么出路,整天在家里吃高粱面,苦,因此当兵对一个孩子是特别好的差使,当了兵,再努努力,提了干,就可以回家找媳妇。刘震云当兵时第一次见到火车,觉得那场面特庄严,火车开动放气时的样子,"呜--"真好。排长是老兵,问他想家吗,他心想有白馍吃还想什么家啊。那时候拉兵的火车全是闷罐子,没厕所,都是第二天早上车门拉一条缝,排着队撒尿,他在移动的物体上撒不出来,排长让他排最后,结果一转身,他对着排长撒出来了,尿了排长一裤子。排长跟他急了,说刘震云我算是认识你了,他告诉排长说我有点想家了。刘震云当兵是在甘肃一个大戈壁滩上。他说他的一个新兵朋友是他到目前为止遇到的为数不多的智商特别高的一个人。一上火车就开始写诗"新家安在长城端"。刘震云感慨道:"在我撒不出尿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写诗了,可见比我聪明到何等程度。"他朋友说,你别跟他们弄了,你跟我学写东西吧。刘震云说,跟你学写诗啊,成啊。就这么着,他开始写诗。他的朋友在几个月后跑了。一开始认为他叛逃,那天晚上正睡觉呢,部队紧急集合,团长说:"投降就让他投降,不投降就让他灭亡。子弹,上膛!"一个团的兵力布置在边境线上,最后突击了一天也没找着。因为他的朋友回家了。有一次刘震云去他村里看他,发现他在家里摆了好多书。村里人都说他疯了,农村孩子老不下地干活,在家看书,不就是疯了吗?过了几年,听说那朋友杀了人。起因是女朋友也说他疯了,找了另外一个男的,他朋友"咣当"一锤下去把那男的砸死了。公安局审讯他朋友。一堂审下来,把公安人员的脑袋都弄大了,说没见过这么疯的人。问他一句话,他能说上几十句,语速特别快,都是《资本论》上的话。县公安局的人哪知道这种语言,纷纷嚷道:"他疯啦--"刘震云最后总结说,是一个疯子把他领上了文学道路。但对他写作影响最大的人是他妈妈。刘震云的母亲不识字,但她觉得写作是件简单的事。她在镇上卖过酱油,那时开始学字。酱油店旁边是个书店,她去抓了一本书开始看,一抓就是鲁迅的书。后来她知道儿子以写作为生,聊天时就说:"你现在也写东西?这工作不难。"刘震云说:"我觉得挺难的。"母亲说:"鲁迅在写东西的人里边算是一大个的吗?"刘震云说鲁迅可成啊,好多人都觉得他写得挺好的,把他当祖师爷。母亲说:"嗨,那写作这东西太容易了,我看过他的书:后园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我都能写出来,我就是识字少,那有什么,我卖酱油,一个是酱油缸,另一个也是酱油缸。很容易。"一开始写东西很占便宜刘震云的第一部作品是《塔铺》。当时写东西很倚重生活描写,对内核的东西不一定完全领悟,但写生活本身的时候作品会帮作者厘清相关事物。"就好像你在地里,一锹下去,有杂草根、蚯蚓啊什么的,你未必知道一锹下去有这么多东西,但土地确实有这么多含量。所以一开始写东西很占便宜。"《温故1942》是刘震云最看重的的一部作品。"我觉得它写得既感性又理性,是个好作品,包括它将要拍成的电影也是一个波澜壮阔、震撼人心的民族心灵史。"1942年,河南一场旱灾,死了300万人。更可怕的是,后代把这些事全忘了。中国是个特别容易遗忘的民族,这当然也和它经受的苦难太多有关系。那场灾害本来不该死那么多人,可是当发生旱灾的时候,一批人逃荒到原本荒凉的西北,饿死了。日本人进攻河南,蒋介石想把灾区甩给日本人,日本人坚持不进兵,不给蒋撤退的借口,双方军队形成了僵持,就在这僵持中,河南人一个个倒下了。刘震云说他写这本书是为了长民族的记性,避免灾难的重演。笨人有笨办法刘震云说自己读书受两个人影响较大,他们都姓李,都是评论家,一个叫李敬泽,一个叫李书磊。"他们读书比我多,有好书就推荐给我。这一阶段我在读汤恩比的《历史研究》和奈保尔的《百万印度的哗变》。"刘震云每天上午下午各写三个小时,每天创作三千字左右。每一次创作都是一个寻找新发现的过程。"我是一个比较笨的人。但笨人有笨办法,笨鸟先飞。当对一个看法出现自我分歧的时候,可能有三种写法比较好,聪明人可能一下子知道哪一种是最好的,但我不知道,仨都要试,都写出来,可能试出一个好的,也可能发现第四种。自我表扬的说法是勤奋。"刘震云认为文学创作有两个阶段,第一个是写作经验少、年轻的时候,会喜欢用复杂的事说复杂,但当作者人生阅历多了以后,会喜欢用简单的事说复杂。简单不是简陋,像孔子、胡适等人的书,都用最家常的,最物质的,像茶杯啊,烟啊,说明另外深奥的东西。他们就不是用哲学来说哲学,而是用生活说哲学,甚至超越了哲学范畴。另一方面是,一开始写东西特别容易用人的第一反应,第一反应就是直觉,写东西节奏容易顺。写作的经验、阅历多了以后用的就不是第一反应,第二反应、第三反应的东西会更多一些,也就是反其道而行之的东西更多一些,会显得作品更疙里疙瘩。比如《手机》里一个场面是开会,各人手机响了,按正常的情况应该是大家都在说话,把会议干扰下去,但《手机》里选了一个细节,是一个人拿着手机听,他不说话。一个说话的场面一个不说话的场面,这细节就比那个好一些。"有时候写东西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这个阶段爱写这个东西,另一个阶段写另外的东西。我觉得如果作家的风格在不断变化,那么证明这个作家在不断探索,是比较有生命力的。我们发现95%的作家写的第一篇作品和最后一篇差不多。一以贯之的作家是不会有什么太大创作性的。另外探索和创作跟年龄特别有关系,《一地鸡毛》我是二十多岁写的,到三十多岁更张扬,就写《故乡面和花朵》那类作品,到《手机》就四十岁左右了,这时候和过去就又不太一样了。"一也可能成为零点八在《甲方乙方》里刘震云演过一个情痴,至今为止他就演过那一个角色,还是一个特别不着调的角色。当时也是因为好玩,冯小刚告诉他说就坐一块吃顿饭,结果一坐就是七天,刘震云烦了,不去了。很多人劝哪劝,最后葛优说:"您是一大演员啊。您的演技怎么样我真不知道,但您的做派确实是大演员!我没这么等过别人哪。"刘震云说他写剧本是使自己的小说换了另外一种方式在说话,他只改自己的小说,编剧不是他的职业,他也没有给哪个导演出卖过劳动力。他认为,电影剧本和小说的关系一直没有摆正,其实不论哪个东西在前边,后边的应该是沾前边的光。如果小说在前边,电影剧本在后边,因为小说把所有的选择都体现出来了,剧本可以比着小说择出需要的;如果电影剧本在前边,小说应该比电影剧本写得好,因为可以站在材料和实验的基础上重新组织小说。但是中国的作家确实把这事给弄拧巴了,先有电影剧本的时候,小说就成了剧本的扩充,注了好多水,变成了剧本的附庸,结果现在根据电影写的小说就没法看。其实不应该是这样的。因为小说和电影非常不一样,看电影是看热闹,就像听好多人在大厅熙熙攘攘地说话,看小说则像两个人在灯下谈心。如果小说成为电影的附庸,那剧本的一就可能只成为零点八,如果站在电影剧本基础上重写小说,那就是一加二等于三了。"《手机》小说起码能把这个颠倒的事实再颠倒回来。而且小说是三部分,电影只用了其中一部分。电影改小说,是电影吃亏,没有哪个电影可以像好小说那么丰厚,电影一个半小时看完了,小说几十万字可以读一个月,时间上不成比例。另外电影是一个集体创作的结晶,有编剧、导演、演员、美术等等,哪个环节掉链子整体分数都会向下减,小说的修改则是个加分的过程。"刘震云喜欢把写作比喻成运动。生活中有两种运动,一种是找赢的运动,比如各种球类比赛,进球就算赢了;另外一种是找失败的运动,比如跳高,什么时候竿碰下来跳高就结束了。写作对于刘震云来说就是一个找失败的运动。"如果哪个作品写出来自己觉得特别好,那作家就完蛋了。我觉得作家真正写出一东西来总是挺惭愧的,挺羞于见人的。写之前有信心,说这作品是我最好的,但写完后发现不是,又写完一个还不是。你发现你要表达的在天边,到天边去找,不是;在山沟里,还不是。好容易发现了,但仔细一看还不是。写作的过程就是隐隐约约知道在哪,一直在找它。"刘震云书语当作者人生阅历多了以后,会喜欢用简单的事说复杂。简单不是简陋,像孔子、胡适等人的书,都用最家常的,最物质的,像茶杯啊,烟啊,说明另外深奥的东西。他们就不是用哲学来说哲学,而是用生活说哲学,甚至超越了哲学范畴。用写作拼一个十字架刘震云最初是以短篇小说《塔铺》与中篇《新兵连》一举成名的,而在这两篇早期的小说里已经流露了刘震云后来小说创作的宗旨:对底层人(小人物)的生活境遇的关注。阅读刘震云的小说集《官场》,深深为其小说艺术所惊叹折服。在这部小说集子里,刘震云展露了他惊人的创作才华,以鲁迅式的白描一针见血地写人,写官场中的人,写权力纠缠下的人。作为小说家的刘震云是将"一切实在的真实转化为写在文本中的真实"。他更关心某种"返回平民"或"返回真实"的意识。《单位》刻画了权力网络是如何决定并且支配人们扮演社会角色的方式,而《一地鸡毛》则写出了权力网络向家庭的延伸。我们自然也会理解:生活本身就是一大堆琐碎的实际问题,除了认同现实关系别无选择。《官人》与《官场》则是刘震云关于"权力意识"的一种文本解析,尤其是《官场》中的省委书记许年华,虽然着墨不多,却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此人对官场的权力操作娴熟自然,但在整体的权力角逐中依然是一个牺牲品。在完成了一系列的新写实小说之后,刘震云接连发表了两部长篇小说《故乡天下黄花》与《故乡相处流传》。《故乡天下黄花》以一个小村落为背景,展示近半个世纪错综复杂的社会风貌,与新写实不同,《故乡天下黄花》属于那种寓言式写作,而之后的《故乡相处流传》则达到了圆熟大气的佳境。学者摩罗一直对刘震云的小说有很大的兴趣,也一直在关注他的创作。摩罗认为:"刘震云用自己的写作拼合了一个十字架。他用机关小说(譬如《单位》、《官场》)写现代生活的卑微无聊,这是横向的;用历史小说(譬如《故乡相处流传》)展现历史生活的残暴恶毒,这是纵向的。一横一纵拼合到一块,就构成一个无限延伸的空间,这个空间贮满了人类的苦难。"生命的底蕴蒋子龙从心所欲不逾矩蒋子龙其人蒋子龙,男,1941年生,河北沧县人,中共党员。1962年毕业于海军制图学校。1960年应征入伍,历任海军184部队制图组组长,天津重型机械厂车间主任,天津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天津市作家协会主席、编审,天津市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主席团委员。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市作家协会主席。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蛇神》、《子午流星》、《人气》、《空洞》、《蒋子龙选集》(三卷),中篇小说《锅碗瓢盆交响曲》,短篇小说《三个起重工》、《蒋子龙文集》(八卷)等。《乔厂长上任记》发表于1979年,被誉为开"改革文学"风气之先的佳作,也是蒋子龙的成名作、代表作。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拜年》分别获1979年、1980年、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开拓者》、《赤橙黄绿青蓝紫》、《燕赵悲歌》分别获1980年、1982年、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现代人格外注重养生,都想健康长寿。有一种可以延长寿命的方法,既简单易行,又无须求医问药。这就是读书。"提起作家蒋子龙,如今四五十岁的读者可能会立刻想起《乔厂长上任记》、《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赤橙黄绿青蓝紫》、《锅碗瓢盆交响曲》、《燕赵悲歌》等脍炙人口的改革题材的文学作品。到过蒋子龙家的人印象最深的肯定是他的书房,三面墙都是巍峨的大书柜,全用硬木板打造,厚重而实用,从地板直顶到天花板,就像一座书城。作为一个读书人、写书人,书在他心目中的重要位置不言而喻。一踏入蒋子龙家宽敞的客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大舒适的沙发和一排依墙而立的高大的博古架,里面摆放着蒋子龙多次出国访问带回的纪念品和友人馈赠的纪念性礼物,以及他历次获得中、短篇小说奖的奖杯,琳琅满目,多姿多彩。醒目处挂着蒋子龙及家人的生活照片,朴素而温馨。看得出他是个热爱生活、亲情浓郁的人。书是可以随身携带的大学"人生不可无书。"蒋子龙先生的话语简洁、深邃、鲜明,一如他的性格和为人。外界的印象是蒋子龙不苟言笑,不熟悉的人往往因为他冷峻的外表而误以为他内心冷漠、孤傲,其实他是个古道热肠的人,与他交谈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他很善于营造宽松、随意的氛围,他坦诚、率真而又幽默、睿智的谈吐令人难忘。蒋子龙是河北沧州人,十几岁时到天津读书。他读《三剑侠》、《雍正剑侠图》、《大八义》、《小八义》等评书本,都是在农村的火炕上读的。到天津上学时,蒋子龙的作文成绩并不是最好的,但他很爱看小说,阅读外国名著如饥似渴,昏天黑地读个没完没了。少年时代他还喜欢评论小说,却从未写过小说。中年以后,他愿意读一点有智慧、有味道的东西。比如葡萄牙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的《恍然录》和邦达列夫的《瞬间录》,"每天读上两三篇,有时读一个人的,有时比较着各读一两篇,像睡前喝一杯葡萄酒一样,有时一本书要好几个月才能读完"。随着年龄的变化,阅读习惯自然也就跟着发生变化。他说自己读书"基本上是个杂食者,能记住的作品肯定会对自己有影响"。他坦言,自己走上文学道路完全是"兴趣牵引"。他喜欢的书很多,至少得有几百本。他读过的书已经记不清准确的数字了。他认为,"现在的书多得看不过来,基本没有时间重新回味,但还是有几本书比较有嚼头。一本是邦达列夫的《瞬间录》,是一段一段的,短而精巧,写得很实在、很质朴,有时一篇文章的一两句话就可以独立成篇。还有一本是韩少功翻译的佩索阿的《恍然录》,语言表达方式很华丽,也有一点味道,可以经常看,也不愿丢掉。这两部书都是非常简练的,任何时候拿起来,面对的都是完整的一段,不必想过去,也不必担心未来,独立成章。如果只选一部,那我就选最早接触的《瞬间录》。"从上初中时他就看鲁迅的作品,《鲁迅全集》应该是中国文学作品中他比较喜欢的。他认为,《鲁迅全集》是百科全书式的,能从中了解很多,思考很多。"可以说,书兼具精神性和物质性,它是商品社会里现代人最适合送的礼物。无论因什么事向什么人什么时候送,都不会显得冒昧、寒酸或不得体。能够看重书,无论如何不是坏事。"蒋子龙感慨地说。谈到阅读对自己的人生影响,蒋子龙的话虽然简短却耐人寻味:"阅读可以嫁接人生。"为什么这样说?蒋子龙自有一番妙论--现代人格外注重养生,都想健康长寿。有一种可以延长寿命的方法,既简单易行,又无须求医问药。这就是读书。"书是印刷出来的人类",读一本书就是经历一次别样的人生,书读得多就可以拥有多种经历,选择多种人生。你看,不打麻药便可移植生命,将自己的一生衔接上前人和古人,这岂不等于丰富和延长了自己的寿命?书实现了人类最大的愿望,使他们短暂的一生得以永恒。提高国民素质作家应当强学力行在艺术上,蒋子龙以其精致和粗犷见长。他擅长工业题材,对农村也不陌生,商业、教育、文化、城建、市井民情无不细心体察,涉笔成趣。从他的长篇《人气》可见一斑。蒋子龙的艺术魅力,在于敢讲真话,不做作,为民众代言。给人的感觉是光明磊落,坦荡无私。他对所描写的人物和现实生活有强烈的爱憎,直抒胸臆,不拐弯抹角,既有热情奔放的爱,也有刻骨铭心的憎,对正面人物的描写分寸感极强,对反面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对不合乎事理的做法又报以含笑的讽刺,叙述一种惊心动魄或凄艳的悲剧时,又能保持冷静平和的心态,这就使得他的作品很厚重,很耐读,意味绵长。作为一个著名作家,蒋子龙虽然不是哲学家,不是理论家,但他的写作风格是在创作中完善了一种思想体系,对生活有着自身独到的体会,善于从某种事件中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把自己与众不同的感受通过作品传导给读者。他曾创作出社会时代所特有的、意义深刻的人物形象,《乔厂长上任记》已被公认为新时期中国文学的一个里程碑。蒋子龙认为,没有创作就没有作家。《乔厂长上任记》是一种厚积薄发。他的《人气》、《空洞》等长篇也是如此。他写《空洞》,也是先有了生活的积累,有了触动才想到去写。真正的内容来自于生活的体悟、观察、糅合。他坦言,长篇写作要找源头,靠采访和积累。他的积累方式是"永远都在观察",他幽默地说:"连头发梢和脚后跟都在观察。"他的潜心积累是随时随地的,想到某些闪现灵感的转瞬即逝的事情就立刻寻找纸笔记下来,他认为记录可以加深记忆。蒋子龙的作品风格总在追求新意。他说创造模式是作家的幸运。蒋子龙希望自己的风格有厚重感,也能有机智幽默的一面。现在每天晚上他都看《新时期文学本体论思潮》,这本书把这些年来东西方作家采用的各种文体拿来讨论,很难读,但也得读。"因为我对自己的表达方式感到很苦恼,要写的东西很多,每一部书的流泻方式应有所变化,却老不能让自己满意,所以就想了解20多年来作家如何变化自己。"到目前为止,蒋子龙共出版了87本书,显然这是艰苦的劳动成果。他说这些书他都很喜欢,不喜欢就不出了。同时又都不是很满意,总觉得还可以写得再好一点。在这个意义上说,写作也是一种遗憾的工作。当然,他认为出书的数量并不能证明什么,"现在我最看重的是书的质量,一定要使自己先满意,自己能被自己的作品所感动。这才对得住喜欢、信任自己的读者。目前,我平均每年出一到两本书。"2004年,他出版了一本《蒋子龙散文精选》,一本随笔杂感集《国家的投影》。书可以点燃思想的火花古人是利用"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来读书,蒋子龙安排自己的读书时间则是"抓空,有时也放下一切事情读完一本书"。目前,他"主要看写作需要的资料方面的书和自己内心喜欢的杂书,当然也读一些需要的专业书籍"。作家的职业是写书。每当写作疲塌的时候,他就去逛书店。到了书店,各种各样的书名,五花八门的装帧设计,令人目不暇接,精神亢奋。他形容自己走进书店"就像农民走进庄稼地,能激发想象力,调动起想塌下身子干活的冲动"。当他创作状态有些"癫狂"的时候,还是去逛书店,里边五彩缤纷,充满诱惑……天下文章好像都让人写尽了,自己还能写出什么书,丢进这浩如烟海的书堆中能引起别人注意吗?自己一下子就能静下来。在这个人心浮躁的年代,更显出读书的妙处。商业社会拥挤而又喧嚣,孤独和抑郁成了常见病和多发症。尤其是置身于人海当中却感到孤独郁闷、无法排遣,这时只有书能安全地消除和缓解这种孤独感。在嘈杂的环境里,书能提供卓有成效的寂静,给人以自我完善的机会。同样,当一个人独处时,书又能提供一种可亲的私语空间,帮助人体会和享受生命本身对寂静的需要。人是不会满足的,在自身的生命以外,总还需要能有另一种生命作为补充。书,提供了这种可能。他感到大量的阅读哺育了自己的智慧和心灵,开阔了自己的文学视野。不倦地阅读和咀嚼,促进了他对社会、对人生、对文学、对历史和对自己的反思。蒋子龙说读书的第一道程序是选择。人的生命短暂,时间和精力都有限,读书有益的条件之一,就是不读坏书和废书,甚至光是好书你一生也读不完。这需要借鉴古人的智慧:存书容易,能读为难;能读容易,记住为难;记住容易,能用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