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正面抗日战场-2

作者:关河五十州 字数:11438 更新:2023-10-09 19:22:37

真是气人,但也没办法,只得静待时机的变化。第一章 闯关东 奋斗(3)吴俊升在军队里的资历比张作霖还老,因为小时候被冻伤的缘故,说话不利索,人送外号“吴大舌头”。这兄弟虽然长得傻大黑粗,却也自命英雄,颇有与老张争山头的架势。现在就看谁的运气最好,耳朵最灵,动作最快了。宣统三年(1911年),南方革命党人在武昌首义,剑锋所指,各省群起响应。东北革命党准备推出的是一个重量级人物——蓝天蔚,此时任陆军第二混成协协统(师长)。得知消息,继任东三省总督的赵尔巽大惊失色,他意识到自己已坐在了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口上。既然省城之兵不能指望,赵尔巽能想到的“勤王之师”只有两个,一个是张作霖,一个就是吴俊升。在他眼中,这是两个最能打仗也最可靠的人(“忠勇可恃”)。救人如救火,快发电报吧。张吴二人几乎同时接到电报,如果单就直线距离论,吴俊升应该稳赢。可是他迟疑了一下。传下来的命令是:行李还没装备好(“行装未整”),今天来不及了,明天吧,明天一早就出发。第二天,不用上路了,因为已经有人远远跑他前面去了。老张在接到电报后,一分钟都没耽搁,马上点起500骑兵,打马扬鞭,往奉天飞驰而来。经过吴俊升的营地时,估计这傻大个还在呼呼大睡,老张就派人去他大帐里等着。等大舌头醒了,来人告诉他:“张统领”(张作霖)过境,不过“迫于严令”没敢停下来和你喝杯酒,只有到省城相见了。吴俊升傻了,这才知道张作霖的厉害之处,过了好久才叹息着说,你们张大人真不是凡人啊(“张公抑何神也”)。机会已被老张牢牢抓住。吴俊升作为曾经的对手,第一个出局,后来甘拜下风,反过来成了跟在老张后面混的小弟。接下来的对手无疑就是名气很大的蓝天蔚。蓝天蔚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被称为湖北新军中不可多得的将才。据说武昌的革命党人本来是打算拥他为都督的,可因为当时他人在奉天,一时赶不过来,这才让黎元洪捡了一个现成便宜。张蓝二人,如果面对面考试,老张没准会输得连家都不认识。何况此时蓝天蔚手里的筹码要远远超过对手,一个师即使不出击固守城池的话,对500远道而来的骑兵,也是以逸待劳。谁更有胜算一望可知。然而事情的发展却是谁也没有想到的。还没正式交手,蓝天蔚就换了便装走人了(“易衣遁”)。一个重要理由是:来敌势大,恐奉天不能支持。这位士官生不知道,“势大”,那是老张“造”出来的。张作霖在未进奉天前,就把一部分骑兵撒开,让他们到周围的客栈、商号和民宅,只要有人的地方,就猛贴海报。于是,到处都是海报,到处都有张的骑兵,给人的感觉就是,援兵铺天盖地,不是5百,而是5千,甚至5万。蓝天蔚出走后并没走得太远,他住在大连日租界,仍想以“临时关东大都督”的名义遥控指挥东北起义。这时候的革命党人,纵使“名将”,也实在幼稚得可怜,无论胆略还是谋略,都远不是张作霖这样的老混混可比。掌兵权的都不在了,再怎么遥控得好,剩下来的人也翻不了天了。张作霖由此看穿了革命党人的虚弱。你们不是怕我的枪吗,好。开应对会议时,还没等革命党开口讨价还价,他就啪地一声把手枪摆在了桌上:张某何许出身,大家应该拎得清吧?在黑洞洞的枪口之下,赵尔巽终于得以重掌东三省政局,而张作霖亦因功受赏:*革命党人有功,被封为关外练兵大臣。民国元年(1912年),龙旗换成五色旗,北洋祖师爷袁世凯做了临时大总统。张作霖也由清国的旅长升为了民国的师长。当师长后,老张却发现上面拨下来的军饷不够发了。其实这种事情在百废待兴的民国几乎是通例,别人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克扣。张作霖认为这样会影响部队士气:工资都发不全,凭什么让我们给你卖命。如果在清代,可以号召大家用钱来捐官捐功名。不过这是旧社会的事,新社会已经没有人公开这么干了。张作霖想了一个办法:赌。奉天城里,老张就是实际的老大。那些跑官买官托门子的,都想来走他的后门。一问,接近老张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和他赌。进得张府,老张连对方姓名都不问,马上就开赌。上门的人都知道,赌是假,送钱套近乎是真,所以开始都没真想赢老张的。可是赌着赌着,却发现不对劲了,不是你想不想赢老张的问题,而是非得输个底朝天给他的问题。受死鬼老爸的影响,老张的赌技绝不输于他的谋略,称得上是一个货真价实的“东北赌王”,什么推牌九,打麻将,押大小,无一不会,无一不精。赌局来去又很大,不是几百块,而动辄就是几千甚至几万。脸上流汗了,还是留两个子打的回家吧。且慢,张府赌博是有规矩的:钱不输光不许散!有吃不消这种打击的,只好知难而退,从此再也不敢来买官了。但也有誓死不退的那种,前前后后来过好多趟,最后就真的把家底都输光了。完了,这不是要家破人亡了吗。不用怕,老张不是那种赶尽杀绝型的,他会把你留下来吃饭,吃饭的时候就问你,姓什么叫什么,以前做过什么事。然后,他当着你的面写个简历,让你回家去等。不用多长时间,你就会收到大小一张委任状。大家都知道,在老张手下当兵绝对没有亏吃,薪饷一个子都不会少你的,而这些都是靠他老张赌博“赢”过来的。民国五年(1916年)4月,张作霖被北洋政府任命为奉天督军兼奉天巡按使,从此正式登上封疆大吏的宝座,东北军政大权在握,一时风光无二。第一章 闯关东 玩的就是忽悠(1)民国年间,无论多么了不得的枭雄,若得不到列强的支持和认可,别说争霸天下,连站稳脚跟都难,这是当时的一个客观事实。日俄战争后,列强中真正在东北能玩得转的就是日本。虽然它没能如愿以偿地从战败国沙俄身上捞到什么战争赔款(白俄是有名的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的主),但却继承了南满铁路和旅大的租借权,并且驻有一定数量的军队。只不过日本人当初在东北找代理,一开始对张作霖这样的人也不是很上心。他们最中意的是所谓宗社党。宗社党并不是一个党派,只是一个团体。说起来,这个团体的两个核心人物都与抗战史上臭名昭著的一个大汉奸、大间谋有关。这个人就是川岛芳子。两个核心,一个是川岛芳子的老爸肃亲王,一个是川岛芳子的养父、日本浪人川岛浪速。这两人合在一起,变着法地想搞“满蒙独立运动”。如此一来,便合了日本政客的胃口。不过,想法是好的,要变成现实就不那么容易了。肃亲王不是老张,赌博既无技术,又欠运气,所以第一把就输了,而且输得干干净净、彻彻底底——老人家冒着千辛万苦,借巨资买来一大批军火,准备通过走私的方式运到内蒙古去,结果被张作霖的拜把兄弟截获了,近五十辆大车的军火白送给了人家,自然“独立运动”就无从谈起了。外援接济不上,只能靠草原上自己的人了。宗社党接着又拉拢上了蒙古叛匪头目巴布扎布。巴布扎布也毫不含糊,很有点给人当枪使也幸福的劲头,立即在内蒙聚众起事,并亲率五千骑兵向奉天杀来。老张和陶克陶这样的草原猛男都干过架,还怕你,结果几个勾拳下去,就把叛匪给撂倒了。巴布扎布本人虽然骑姿英武,但架不住奉军的炮火凶猛,最终也光荣的“死逑”了。日本人眼睁睁地看着宗社党从意气风发走向溃不成军,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阿斗型的选手终究是不能成器的。张作霖不失时机地向沮丧的日本政客们伸出了橄榄枝。这时的老张在东北地面上算是占住了脚,但以他摸爬滚打多年的经历,深知若不跟日本人打好招呼,未来仍然只是一个摸不清深浅的未知数。刚当上师长,张作霖就去拜访了日本关东都督(关东军司令前身),说了一大通好话。无非表明两层意思,一层是自己对日本有好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亲日派”,另一层意思是“我办事你放心”,一副惟命是从的样子。拜完军人,还得拜政客。老张随后又主动联系日本驻奉天总领事,表达的意思也差不多,只是更加声情并茂一点。如前所述,老张的热情,起初并没有能够打动这些日本军政要员的心。道理很简单,那时候上门来拍马屁搞投机的人太多了,都排着队拎着烟酒来的,比张作霖更大的官也没少见。老张走后,他们只是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又一个投机取巧的。随后便把老张的名片顺手扔进了废纸篓。但是时间会证明一切。等到发现宗社党也不行了,日本人终于意识到张作霖还是有几把刷子的,于是逐渐达成了共识:要扶就得扶这样的实力派。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老日”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他们很为从前漠视这位主动送上门来的“亲日派”感到悔恨,一咬后槽牙,便开始下血本了。民国十一年(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结束,在与直系吴佩孚的角力中,张作霖吃了败仗,不得不退回关外。这是他第一次入关争霸的尝试,却是一次失败的尝试。不过老张没有气馁,他转而实行“精兵主义”,计划通过“整军经武”(整训部队)来提高部队的档次,以图东山再起。第一章 闯关东 玩的就是忽悠(2)部队好不好,武器很重要。鉴于中国连年战乱不休,为了避免战火越燃越旺,危害到各自的在华利益,当时各国都有约定:你甭管帮哪家,一个原则,不能卖武器给中国。当然了,约定归约定,私下里怎么干那是另外一码事。日本在奉军“整军经武”的第一年就卖给张作霖100万军火。第二年,运至东北的军火数整整翻了三倍,达到300多万。由于张作霖不能直接从欧美进口武器,日本还搞了一个代购,先自己从意大利购进1万支枪,12门炮,然后再转卖给奉军。这么个倒腾法,已经不是光打打擦边球的事情了,大家又都不是傻子,哪里会一点都看不出来。闲话一多,日本人觉得老是这样偷偷摸摸的终非长久之计,所谓“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这么着吧,我投资,给你盖兵工厂。东北兵工厂的主要机器设备和工程师全部都来自于日本。那时除了清末张之洞搞的汉阳兵工厂,整个中国还没几座像样的兵工厂,无论哪门哪派,其武器大多需要依赖于进口。与他们相比,奉军顿时优势立显。除了武器,日本还在奉军中派驻军事顾问。当然这些家伙本身就居心叵测,业余时间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奉军中剌探军情,物色和培养亲日军官。张作霖虽然得到过日本的帮助,但双方关系很早就埋下来了裂缝。最根本的争执点即在“满洲权益”上面,而所谓的“满洲权益”,又主要来自于袁世凯签下的“二十一条”。民国建立之后,满蒙仍然划入中国版图,这让日本人大为泄气。既然一口吞不下,只能慢慢嚼了。为此,他们盯上了袁世凯,并把他们对中国的野心和对满蒙的企图,一块打包,弄出了一个“二十一条”。近人述及袁氏,一个最恰如其分的评价就是,此人不学有术,而且很有术。当年,他被日本人揿着脑袋签“二十一条”实属无奈之举,但也没少用“术”。老袁先拖。早在谈判过程中,中方代表就竭力拖延谈判时间,本来一个礼拜开五次会,偏开三次,每次谈判都要“请茶”,导致会议不浪费两三个小时都没法进入正题。最后日本人火了,向北洋政府发出了最后通牒:不签字,即宣战。当时日本以向德国宣战为借口,已经出兵占领山东,宣战威胁并不只是口头讲讲。反正打德国是打,打你中国也是打。北洋政府认为,至少在十年之内,中国不是日本的对手(“埋头十年,与日本抬头相见”)。在限期到来的最后一个小时内,中方代表不得不低首签字。字是签了,但老袁却从侧面着手,耍上了“阴招”。事前,日本曾要求整个过程必须“绝对保密”。袁世凯却根本没给日本人保密,他通过有意制造“泄密门”,把这件事弄得满城风雨,国内国外无人不知。这下可好,先别说国内因此风起浪涌的爱国运动,列强首先不干了,说好的,门户开放,利益均沾,你现在要独吞中国,把它作为你的“保护国”,这事做得也太不地道了。结果,明明签了字的文件却无法执行。日本人恨死了这个袁大头,自此便积极支持倒袁。史学界甚至有一种意见,认为后来袁世凯在“称帝丑剧”中的败亡,很大程度上缘于日本的“强力倒袁”。袁世凯自己也心知肚明,所以死前留下了一张纸条:“(我的死)为日本去一大敌”。“二十一条”共有五大项,与“满洲权益”直接相关的,是第二项。该项条款除把南满铁路和旅大的租借延长至99年外,还要求日本在满蒙拥有各项特权。第一章 闯关东 玩的就是忽悠(3)日本人把援助张作霖,作为实现和扩大“满洲权益”的一个捷径。在他们看来,双方是债主和债权人的关系,今天给你一点利,明天就可以向你收高利货。但是老张却不这样想,他认为大家是合作的关系,江湖朋友,兄弟一场,你拉我一把,我记在心里,有机会就回报你一点,也不欠你情,但你不能永远得寸进尺,无休无止,甚至跑到我家里来,动我家产的念头。这种矛盾冲突在张作霖入主中原后达到了顶点。民国十三年(1924年),张作霖再次挥师入关,并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一举击败了吴佩孚。自此,在北洋政府内部,奉系独掌政权。这称得上是张作霖一生事业辉煌的顶点。一个差点被冻死在雪地里的流浪儿,一个居无定所声名狼藉的红胡子,经过不断努力,终于“闻达于诸侯”,成了万人仰望的“张大帅”。闭上眼只听见,岁月如风在心间。可是日本人却把张作霖的成功完全看作是他们的功劳。陆相宇垣一成(陆大第14期)甚至说,现在有很多笨蛋,以为张作霖掌控*是老天照应,“天佑之福”,真是个大笑话。要不是我们“暗中给张以相当之支持”,哪里会有这么好的局面呢。与此同步的,就是对张作霖索要的价码在级级攀升。民国十四年(1925年)11月,发生郭松龄倒戈事件,奉天危急,张作霖面临着下野或被杀的危险。情急之下,他从关东军中雇用了62名炮手,并借用了大口径重炮,这才挽救了局势。不过在这件事结束后,他马上就登门酬谢,专门拜访了日本关东厅长官和关东军司令,并拿出一笔钱打赏了帮他出力的日本军人。老张认为自己欠的人情应该还掉了,感谢的话也说了,钱也给了,已经仁至义尽。可是日本人却抓住这个事情不放,很快又扯到“满洲权益”上去了。这个时候的张作霖身份有了很大不同,已经不是原来单纯的“东北王”了。特别是入主中原后,他有了更多以天下为己任的意识,而且他也很清楚,如果无限制地答应日本的要求,不光对国家安全是一个威胁,也会对他的个人声誉带来致命伤害。后者甚至可能让他失去争夺北洋领袖的资格。他因此私下对别人说,我过去做胡子不要紧,不过是三百六十行之外,找碗饭吃吃,但如果被别人骂成“卖国”就不一样了,那是子子孙孙都要被人在背后戳脊梁骨的,万万使不得。他一度想学他的老对手吴佩孚的样子,依靠英美来制衡日本,但在见效不明显,日本人又逼得太紧的情况下,最后不得不继承“北洋传统”,明的搞不过,暗里使绊子,同时还加上了一点东北特色的“忽悠”。通过一次次谈判,表面看来,日本得到的实惠确实不少,比如放宽移民限制,取得东北的土地商租权和内地居住权,又比如在东北增设日本领事馆。这都是“二十一条”上明确要求的特权,只是一直没有实际兑现过。当得知张作霖在这些条款上松口时,日本人最初也颇为之狂喜了一阵,晚上高兴得连觉都睡不着。第二天醒来,却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他们原先想得挺美,要通过扩大移民的办法,今天二十万,明天五十万,后天一百万,最后使东北的汉人变成少数民族,日本人则成为社会主流,不费什么力气,就把东北变成日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没曾想,你快,别人更快。人老张就是闯关东的后代,搞移民?谁怕谁。在他的暗中支持和鼓励下,汉民闯关东的速度和人数顿时以N倍增长,从内地省份一车皮一车皮地涌入关内的人们如长江之水,连绵不绝,而且,个个跑得飞快,愣是把拖着木屐走得慢慢腾腾的日本人给甩在了后面。更惨的是,等他们好不容易移了过来,竟然发现无房可住。原因是奉天政府发了一条非正式命令,禁止中国人租房给日本人。所谓非正式命令,是相对于正式命令而言的,说穿了就是当事人心领神会,却又让旁人抓不到任何把柄的东西。依我看,这招最狠。南方人体会不深,北方人尤其是东北人能听到牙缝里直冒冷气。上个世纪早期的全球温室效应还没现在这么严重,不用说,东北的那个气候……日本人并非个个都是传说中的忍者神龟。于是,十分不堪。这时候,老张躲在屋里嘿嘿地笑了起来:小样,还治不了你了。想把咱老张当枪使,咱老张就把他当枪使。想糊弄咱老张,咱老张就把拐做成轮椅再卖给他。东北二人传的智慧原来是有历史渊源的。第二章 由赌始,由赌终 由赌始,由赌终对于日本人来说,本来印象中应该很好使唤的张作霖已经渐行渐远。原因嘛,不外乎还是那条——这个厨师不看菜谱看上兵法了!决不能就这么算了。民国十六年(1927年)4月,退役的大将田中义一(陆大第8期)组阁,在亲自兼任外相后,立即宣称要采取“积极对华政策”。怎么个“积极”法呢,3个月后的东方会议给出了答案。就在这次会议上,具体确定了下一步要采取的对华政策,那就是光搞点外交抗议等不痛不痒的小玩意不够了,要开始动拳头。当时的背景是中国国内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期,这就是第一次北伐战争的开始。此次北伐由国共两党联合发起,北伐军一路高歌猛进,先统一两广,随后一鸣惊人,竟然把北洋军阀中号称能战的吴佩孚都给打垮了。通过观察,日方认为,北伐军是一支由黄埔精英组成的新式军队,已具有“党军”雏形,与北洋军队相比实有“天壤之别”,仅仅军纪一项,直奉两军就差得很远。虽然张作霖前面还有一个孙传芳,但只要北伐军打过去,孙传芳是挡不住的,那样的话,奉军也可能要输,一输没别的招,准是又要退回关外。奉军重新回满洲后,鉴于张作霖以往“没义气”的表现,他还是不会对我们日本让步。怎么办?与会的关东军代表提出了一个惊人的建议:缴械!在山海关那里,就把奉军的武器都缴掉,让张作霖变成一只没有牙齿的老虎。牙齿都没了,就算放他回满洲,还不是我们想要他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此,涉及“满洲权益”的问题就可以“一气呵成地解决”。于是,缴奉军的械得到田中的认可,被写进了东方会议的决议内容。另外,对广州政府发起的北伐,他们也非常忌惮,视之为“严重的问题”,提出至少要把北伐阻止在华北。日本人还没动手,革命阵营内部却先出了问题。第二章 由赌始,由赌终 话不投机缘于国民党忽然翻脸不认人,搞了一个“四一二”政变,对曾经并肩作战的共产党动起了刀子。此举无异于自伤羽翼,使北伐力量大为削弱。四个月后,北伐军会攻徐州遭到失败,至此,第一次北伐终于以光荣开始,以灰头土脸收场。失败了就要有人承担责任,所谓成千上万个门口,总有一个人要先走。负责军事指挥的一共四个人,除了担任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外,还有白崇禧、何应钦、李宗仁。让谁出局呢?大家都望着老蒋,领头的是素称最能打仗的“小诸葛”白崇禧。老蒋脸上挂不住了,他看看何应钦,因为李白都属于桂系,只有何应钦算是能跟他穿一条裤子的。悲哀的是何应钦却把脑袋低了下去。真是伤心。老蒋一跺脚,只好走人。怀抱既然不能逗留,那就在离开以后好好享受一下吧。老蒋跑到日本去了。这世上的好事,除了当官,还有娶老婆。后面这件事干得很漂亮,到宋家一提就成了,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眼看就可以抱得美人归。老蒋志得意满之余,开始办一件对他的未来更具特殊意义的大事。他在东京遍访政要,但最重要的还是与日本首相田中的会面。虽然这时他的身份已是平民,但谁都看得出,此辈重新上台只是早晚的事。日本人对此也心中有数,要不然贵为国家总理,日理万机还来不及呢,有什么时间跟你一小小百姓唠嗑。当年孙中山创立国民党,搞国民革命,日本是支持的,像犬养毅、头山满这些政坛大佬,都跟先行者是老朋友。老蒋理所当然地认为,日本会继续支持他北伐。可是他失望了,因为田中兜头浇来一盆冷水。田中说,你们不是已经打到南京了吗,知足吧,统一长江流域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再往北边去呢(“何以急急北伐为”)?老蒋的心立刻凉了。不北伐,统一全国,国民党如何坐得天下,这日本人什么意思啊?随后,老蒋就举太平天国失败的例子,说他们不是也进了南京城吗,可没过多长时间就被清朝给灭了,北洋政府也一样啊,我不灭他,他就要灭我。甚至在谈话中老蒋还不惜触及对方的利益:中国不统一就没法安定,你们是靠得很近的邻居,自然也安稳不了(“固为中国之大患,而亦非日本之福利也”)。然而,老蒋注意到,不管他费多大劲,田中始终不改初衷,一听到“统一”这两个字,就像被蛇咬了一样,脸色立刻就变了(“辄为之色变”)。没法谈下去了。真是失败。其实双方都已摸到对方的底牌,那就是“统一中国”。概而言之,日本鼓励中国分裂,不希望统一。在他眼里,中国是块大饼,只有拆分开来,才便于更好地下嘴。作为以强势自命的日本首相,田中宁愿和自己打交道的是两个割据南北的诸侯,而不是一个统一了的中央政权。不光是田中这样想,当时的日本军政两界都有这样的“危机感”,即无论谁统一中国,都会以一个新的主人面孔来对待日本,张作霖就是一个现成例子。较之北方政府,南方政府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按照这趋势,它那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迟早有一天也要落到日本头上,以后必然会牵涉到“满洲问题”和“收复失地”。这次失败的谈话,让老蒋如鲠在喉,认识到田中“毫无诚意”,中日今后将没有“合作之可能”。日本人的眼光没有错。只是转个身的工夫,老蒋就完成了华丽转身。回来的时候,比走之前还风光。除继续担任三军总司令外,同盟者中又多出了冯玉祥和阎锡山,北伐势力更为强大。民国十七年(1928年)4月,蒋、冯、阎、李四兄弟联手组织二次北伐,他们以实现国内统一为号召,对奉军发动进攻。没有任何意外,日本人也出手了,这就是“济南惨案”。第二章 由赌始,由赌终 济南惨案“济南惨案”的影响和后果让中日双方,包括南北政府都始料未及。二次北伐,北为冯阎,南为蒋李,都想抢入京的第一功。老蒋更是急如星火,恨不得立马就占领北京,在国人面前好好地表一表功,过一过领袖瘾。最快的当然是坐火车。当时有两条路线,一条是平汉线,一条是津浦线,从老蒋这个角度来说,没有比从津浦北上更近的了,直接从南京这里就可以上车,而从平汉走还要弯弯绕,到武汉去坐车呢。因此,他宁可让李宗仁从平汉走,他则沿津浦一线,那样的话,老李就是生出两条腿来也跑不过他。但是另一方面,技术问题很简单,政治问题却要多复杂就有多复杂。因为日本在山东的利益比较集中,驻的兵也多。他们把北伐军经过山东特别是济南视为侵犯其“帝国利益”的表现。早在第一次北伐时,日本就曾出兵干涉。只不过那次北伐军因为打了败仗,没能进入山东。现在是第二次北伐,会不会遭到干涉呢,对于这个问题,老蒋也考虑到了。自从国共彻底决裂后,国民党跟苏联的关系算是没得救了,由于闯入了英国在长江流域的“利益圈”,和英吉利也红了脸,至于美国,提也不要提,那时候就是美帝国主义,国民革命要打倒的主要目标,两只老虎中的一只,岂能跟它做好朋友。但是出门在外,江湖险恶,总得有一个朋友或者是靠山吧。前面说过了,老蒋下野后就在日本为他复出打基础了,其用意就是想把日本拉过来靠上一靠,但是田中的回答却让他大失所望。不过他这时候仍然对日本有所期待,日本人说要*,他也*,在思想上没有什么不同啊。在内心里,老蒋虽然已不再指望日本能全心全意地帮国民党,却看不出这些人有什么理由一定要拆他的台。现在过济南,他就提前打了声招呼,探了探日本人的口风。日本驻南京公使馆武官辅佐官佐佐木到一(陆大第29期),给他吃了颗定心丸:田中首相让我给您带话,日本政府不会阻止北伐军的行动,请您放心。首相都让我放心,那我还怕什么。这次不仅要让自己的部队第一个进京,还要亲自率队。为防万一,老蒋顺手把佐佐木哄了过来,带在身边,跟自己一道北上。让他没有料到的是,日军竟然“先发制人”,把第6师团(熊本师团)都派了过来,双方冲突大爆发时,什么佐佐木之类全不顶用,连他自己都差点被日机扔下的炸弹给终结掉。老蒋真是太急着上北京城吃糖葫芦了,他可能已经忘记去年田中在东京对他说的话了:“何以急急北伐为”。田中承诺的是,他不会阻止北伐军在南方行动,可要是过山东到华北去,那他就断不会感到高兴了。你得看看人家是靠什么招徕生意的——积极,连自己的“软弱前任”都曾派兵到济南,他田中能站在一旁看风景吗?至于进济南的日军为什么表现如此疯狂,则是因为他们的“敬业精神”还远远超出了田中的要求,田中让他们阻止北伐军过济南即可,他们却想通过此举好好地吓一吓中国人,甚至欧美人:让你们不听话,说不能过界就是不能过界。老蒋受惊之余,把那个佐佐木叫来,当着面狠狠地训了一顿,说我们革命军今后恐怕不能再跟你们日军做朋友了(“不能提携”)。话虽狠,手却不敢辣。老蒋吃了暗亏后,只好“忍辱负重”,命令在济南的北伐军后撤并退到徐州以南,其他后续部队则绕济南而行。人皆道老蒋就吃了这么一个亏,其实远不止如此,由于大部队不能北上,他只得放弃了统率亲兵进北平的计划,把华北的活交给了冯阎,如此,日后北伐即使成功,其对北方的实际影响力依然微乎其微。咬碎牙还得和血吞,这个滋味太难受了。老蒋至此把最后一点打算沾日本光的幻想都丢掉了,什么三*义、五权宪法都暂时往后摆摆吧,置于首位的是“国耻”。内政如此,外交也全面转变风向,开始与曾经最不屑的美国靠拢,至于以前颇不待见的“帝国主义老巢”国联则成了投状纸的首要选择。由于变化太快,当时连老蒋的盟兄、外交部长黄郛都因此被抛出局外。不是黄郛犯了什么大错,而是他在老蒋心目中已失去了“价值”。老蒋本来是靠他来办对日外交的,既然国民党有意跟美国套近乎,那就得换英美派的来,此人就是继任的王正廷。当时中日关系紧张,老蒋病急乱投医,希望赶紧拿老美这张虎皮来吓住日本人,造成彼方如果逼迫太急,美国要来撑腰的假像,所以根本顾不得什么兄弟情份,亲自给黄郛发去一份电报,让他从外长的位置上下来,而且赶快下(“请兄暂行辞职,并望从速”)。黄郛目瞪口呆,卸下官职,含着眼泪上了莫干山。“济南惨案”对老蒋剌激之深,可谓无以复加。很多年后,一直被锁在档案中的蒋介石日记终被解密。人们在里面看到了一些老蒋先前“不能说出的秘密”。他在当天的日记上写下了三个字:“不抵抗”,但以后的每一天他都要加写两个字:“雪耻”,并且还要额外弄一个金点子出来,说明怎样才能“雪耻”,也算煞费苦心。第二章 由赌始,由赌终 息战对外(1)“济南惨案”发生后,由张作霖主政的北洋政府亦大受震动。当日军在济南与北伐军大打出手时,奉军并未乘势而上,而是选择了迅速撤出山东。当时在北洋军人中带有一个倾向性的意见是,不能再打下去了,大家你斗我,我斗你,最后只会让日本从中渔利(“国内政争致外人乘隙,辱我孰甚”),应该采取的办法是“速息内争,一致对外”。可是北方说喊停,要是南方仍不罢休怎么办呢?不管它,我们未战就先赢得了“公理”,到时候即使出关也有面子了。这一意见首先得到了在河北前线负责军事的杨宇霆、张学良的支持,不过他们提出,为免过度剌激日本人,最好不要公开提“对外”这两个字(“万勿倡言对外,致激日方之反噬”)。老大张作霖深以为然,拍案定调:就这么办!民国十七年(1928年)5月9日,张作霖主持的北京政府向全国发出通电,宣布“息兵”,同时命令前线奉军后撤,以便让南京政府能够腾出空来对付日本人。日子是老张特地选的,十三年前的这一天,袁世凯被迫接受了“二十一条”,从此它就成了中国的国耻日(即“五九国耻”)。老张的用意再明显不过,他要用此举来为北洋军人正名,洗刷过往之耻。由于通电里没有“对外”这一条,当时日本政府只是认为张作霖在关内扛不住了,便又动起了趁火打劫的念头,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老张答应“满蒙新五路”。提起这个事情,还说来话长。在张作霖入关后,趁着他不在奉天,日本驻奉总领事吉田茂曾找到奉天省长,要求东北方面立即停止自筑铁路,实在要筑也行,那得借他的款,受他的制约。要是我不干呢?那就对不起了,我的南满铁路就再不会帮你运一个兵。老张从奉天省长那里接到报告后,大怒:你不让我自筑,我偏要自筑。见总领事碰了壁,田中以为是规格还不够,就又派日本公使芳泽谦吉上场。芳泽走的是正规渠道,他向张作霖提交了一份“满蒙觉书”(也就是满蒙备忘录),要求老张对满蒙“一切悬案”来个一揽子解决。老张哼了一声,我现在是全国大元帅,管的是全国的事,满蒙属于地方,你应该找地方办理才对。芳泽脑子死,他回来后,还傻乎乎地真准备去找奉天省交涉。没想到这次人家省长都没用露面,群众就把芳泽给吓跑了——奉天爆发了2万人的反日示威大*。用爱国运动来对日方施加压力,那也是老袁在世时就用过的招数。吉田和芳泽两个人都铩羽而归,把一个人急得顿足大叫:你们一个太急躁,一个太笨蛋,还是看我的吧。此人是满铁(南满铁路公司)总裁山本条太郎。满铁有政治机关的性质,但外面打的招牌就是一个纯经营机构。有了这个面具作掩护,山本便采取了“人性化”交流手法,派多年在张作霖身边做顾问的两个人去进行“秘室交谈”。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6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