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的不知所措固然有一半是装出来的,但是孙得功说的东西他也确实不甚了了,到了这个时代,他固然能靠历史知识预见到历史大方向,但是这些具体而微的知识,这个时代的各种潜规则却要他自己去学习、体会了。 “谢大人指教,属下感激不尽。” “不怪你啊,按说,本将的亲兵总要历练几年,本将会找机会下派去做个把总,等升到千总,没有十年也有八年了,历练得也差不多了。我本来就担心小子你,升得太快了未必是好事啊幸好你谦虚,没有头昏,还不算糟,以后凡事拿不定主意,先来问我。” “是,多谢大人栽培。” 孙得功走到侧面窗户边,然后示意黄石跟过来。在他们的角度可以看见前庭士兵的侧面,一个个还站得笔直。孙得功沉吟着指点了几个人给黄石,一边介绍了挑选亲兵的要素。无外就是要看着机灵,要身强力壮等等。 “一会儿出去,你随口问几句话,然后不管满意不满意都要威严地点点头,最后把这几个拣出来,要让他们知道是你挑了他们,让他们心存感激!” “是,属下明白。” “好。”孙得功关上窗户,“你军户里有没有什么熟人,亲朋,现在可是个好机会,你要提拔他们也可以找来。” “属下是有几个好友,但是属下怕耽误了汗王和大人的事。” 孙得功诧异地看了黄石一眼:“你没有信任的人么?” “是属下的救命恩人,不是亲戚。是属下欠他们,不是他们欠属下。若是他们不愿意投效汗王,属下实在下不去手。” “这样啊。”孙得功点头同意,满意地说:“你考虑得很周到嘛,那还是等这件事情办成了,再看他们肯不肯跟你富贵吧,不然就多给些钱,毕竟有救命之恩。” “是。” “不过手里没有熟人,总是不好办事啊。”感叹过后孙得功又想起一事,随口问道:“你手头有钱么?” “回大人,属下有。现在估计属下是广宁军中最富的千总了。”黄石笑着回话。 “不错,不错,本将知道,所以才问你”孙得功笑着说:“我要说的是,不要对你的亲兵太慷慨,一般的打赏就可以了。” 见黄石又是瞠目结舌的模样,孙得功也没有不耐烦,给他介绍了一下大致的工作和赏赐。一次跑腿基本都是几个铜板,让每个亲兵每个月都有机会贪污个几两银等等。两个人一个问,一个教又絮叨了半天。然后黄石出去威风凛凛地挑了八个士兵,领着他们告辞了孙得功。 对王化贞来说,黄石甘冒奇险立下大功,更何况是心腹孙得功麾下千总,因此他赏赐给了黄石一个小宅子,好让黄石在广宁也能居有定所。 黄石领着八个亲兵回到住处,亲兵们见到空荡荡的屋子都是一惊,然后纷纷露出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立刻动手帮他们的新长官收拾屋子。 黄石学着以前在电视上看到的土匪恶霸一样的姿态,悠闲地倒在椅子上,享受着亲兵们端茶送水地伺候。他们流露出的兴奋神色让黄石看在眼里,笑在心里。作为一个火箭干部的第一批亲兵,他们当然觉得个个都有大好的前途。 按照明的兵制,一个千总理论上会指挥一个千户所的兵力。虽然辽东并非非常富裕,军户也流失很多,但是一个千户所至少提供一百士兵。那么将来怎么也有四、五个把总的缺,即使上面安插一两个,没有任何亲信的千总大人手里还会有两三个位置。黄石估计八个昨天还是小兵一想到几个月内就有机会当上军官,今夜估计是要煎熬地睡不着觉了。 至于这八个人谁是孙得功派来的沙子,黄石都懒得去观察。反正不被搀沙子是不可能的,所以今天他干脆让孙得功替他挑,皆大欢喜。 孙得功不会愚蠢到一口气派四、五个细作来,那反倒是他要提防被黄石搀沙子了,更会大大越过上司、下属默契的底线,毕竟这是黄石的亲兵队。黄石估计八个人里大概会有两个,毕竟他替孙得功干的是杀头买卖,一个还是少了点。 晚上黄石叫亲兵做了几个好菜,多打了些酒,然后把畏畏缩缩的亲兵们都拉到了桌子上,然后端起杯子向他们敬酒: “今天诸位是我的亲兵,明天诸位就是我黄莫的把总,后天诸位就是黄某的千总。黄某的性命、士兵、前程,一切一切都要仰仗诸位了,总之,这辈子你们就是我黄某的左膀右臂了,请诸位多为我出力,也就是为你们自己出力。”第一章 身在山中不自知 第十一节 明朝理论编制:一个千户所应该拥有一千零一十二户军户。足够为一个千总队提供三百到五百名士兵,并配上足额的武器、装备,还能承担这些士兵的粮饷。 而千户和百户这些世职军户脱离生产,子弟的任务就是锻炼作战技巧,学习兵法。这样国家一旦有事,世袭的军职家庭可以提供出优秀的子弟来充当千总、把总等职务。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千户、百户等世袭军职人家越来越向地主靠拢,一个个吃得脑满肠肥,算帐、收租、开酒楼、做生意样样精通,但是领兵作战却完全不能胜任了。 而普通军户不能摆脱军籍,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土地也不属于个人所有,收入也是卫所的,明朝的士兵是一群彻底被绑在土地上的奴隶,地位大概相当于俄国的农奴。 到了晚明,除了军户间的通婚以外,就是娼妓也不愿意嫁入军户家,至少农民的子孙还有个盼头——勤俭有可能上升为富农地主,聪明的农家子弟可以做个小吏,甚至考上秀才从而免去赋税。 几百年来,残酷和完全没有盼头的生活让军户子弟不断逃亡,年轻人想尽办法改姓自卖为将领的家奴以便脱离军籍。虽然国家不断把犯人充入军户,但是几十年前,卫所的军户数量就凋零到完全无法提供兵员和装备了。 所以从名将戚继光开始,募来的士兵成为了大明军队战斗力的基础。可惜几十年下来募兵制也开始败坏,地方官员和将领从军户中招募士兵,从而同时双重贪污国家募兵费用和卫所出产。就黄石所知,采用募兵制的广宁野战军,一个千总队大约有一百名少量持有武器的士兵,而广宁地方部队还采用卫所制,一个千总队平均只有五十名士兵。 “本将先给你一千两白银的士兵安家费。以后每月会拨给你三百两银,。但是不要大肆声张,因为一般的千总队每月只能得到一百五十两到二百两。”在这个关头,孙得功显然对蝇头小利没有什么兴趣了,加上孙得功是王化贞直属部下。没有太多的人需要孝敬。 “是。我广宁军军饷是每兵每月一两八钱。属下会足数招募二百名士兵的。”黄石当然更没有在这个时候喝兵血的打算。 “完全可以招募三百人,一个兵你一个月给一两他们就千恩万谢了。根本不用给足。”孙得功不满地说。 “大人高见,属下担心的是士兵会心有怨言,紧急的时候还要他们出力啊。” “嗯,如果不是怕太过张扬,你收一部分人做家丁是比较稳妥的办法。”孙得功想了想,也同意了黄石的说法。 “家丁?大人,属下愚昧。” “是,就是让他们改姓黄,这样朝廷给半份军饷,剩下的你给,一般来说,家丁肯定拿的比普通士兵多,而且从此以后你无论调防何处,任何职,家丁都是跟着你走的,他们会死心塌地跟你干。” 这番话说得黄石目瞪口呆,“大人,这也行么?把朝廷的士兵变成家奴?” “怎么不行?”对于黄石这个军盲,孙得功也只能耐住性子解释了一下:“我给你仔细讲讲吧。” 出于节约开销、增加兵员的目的,朝廷鼓励带兵的将领把私人家奴贡献出来,计口付给提供家奴当兵的将领一半的军饷。到了黄石这个时代,明军士兵的种类早已从原始的骑兵、步兵两大类变成了骑兵、步兵、家丁三大类,这种分类办法已经出现在朝廷正式的文件上有几十年之久了。 这个政策出台后不久,高级将领就开始克扣军饷,然后威逼利诱,把大量普通士兵收买为家丁。很多普通士兵为了得到足额军饷就选择变成家奴,成为将领的私人武力,利用国家财富把国家军队变成家奴,这么便宜的买卖当然高级将领一个个都趋之若鹜,武库领取的装备更是往往用来优先装备他们的家丁。 “不过你不行,一个小小的千总,几年前还是要饭的。怎么可能有钱收买家奴。算了,你还是招募二百士兵吧。”孙得功作为辽东几世的豪门,已经拥有不少田产,但是黄石一开始就收买家丁还是太招摇了。而且他眼下的职务也还是太低了,游击以下的军官还无权享用这些游戏规则。 “是,属下明白。” 目前黄石可以说得上一个半吊子军人,因为没有部下,所以出操、训练基本与他无关,自然更不需要考虑粮饷等千总军官必须考虑得问题。等他花了几天时间熟悉了亲兵后,就带领他们开始了兴冲冲的挑选士兵的工作。 几个狗仗人势的亲兵陪着黄石连续巡视了一批卫所的军营,但是黄石很遗憾地发现,卫所的士兵身体状况比黄石见过的大部分乞丐更差。军户们早上出操,被军官奴役,下午为自己的生活挣扎,艰苦的生活压弯了大部分士兵的腰。 很多名册上所谓的壮年士兵,黄石叫来一看后发现早都是面黄肌瘦,满脸皱纹的小老头了。跑了两天,黄石才找了不到二十个满意的士兵。 “贴榜,募兵,无论是不是军籍都可以,标准是能连续拉开强弓二十次,半个时辰负重行军五里。”失去耐心的黄石对亲兵下令:“安家费十两,月钱一两八钱,立刻去吧。” 亲兵们对视了几眼,其中一个胆大的叫杨炉火的亲兵对黄石说:“大人,属下以为这些军户士兵,只要每个月发七、八钱就会满意,安家费不给都可以,随便给几两更好。可是哪些招募的恐怕真都是冲着十两安家费来的,月钱再少也要给一两,已经招到的这些士兵恐怕也要水涨船高,请大人明察。” 黄石微笑着听完了这段话,无论如何亲兵永远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的:“这样很好,以后你们有意见要立刻提出来。” “大人这么说真叫属下惶恐。” “不过我不打算克扣军饷,我要一批真能打仗的壮士,这也是孙大人交待的任务。” “是,大人,属下立刻去办。”杨炉火更不多话,鞠了一个躬就要大步退下。 “杨炉火。”黄石觉得这亲兵肯定是算过命,五行缺火缺得厉害才起这么一个名字。 “大人还有什么吩咐?” “我需要一个亲兵队长,找来的那些士兵也需要一个代理把总,你愿意做什么?” “全凭大人吩咐。” “那就亲兵队长。” “谢大人提拔,为大人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就在黄石开始打造自己嫡系部队的时候,镇江战役的消息已经传到广宁,毛文龙复土数百里,安抚辽民几万,整个辽东震动。王化贞命黄石趁机去辽阳,明为投书努尔哈赤,暗带密信给李永芳,顺便侦查一下后金领地的民心士气,看看是不是有机可乘。第一章 身在山中不自知 外传 《国史记太祖实录》 天启元年,明御建虏于广宁,王化贞巡抚辽东。明军屡战屡败,官兵心胆俱裂,视辽域为死地。化贞重金募壮士,欲窥虏辽阳虚实,无有敢应者矣。 太祖慨然领命,时有人说太祖,往辽阳徒死无益,太祖不听。 既入虏境,太祖智计百出,入死地而后还,尽得虏之虚实,史氏敬曰:夫勇者,义之所在,虽险无惧。智者,言必有中,庙算无漏。遥想太祖当年,微躯仗剑,笑论风云。自古智勇者多矣,无过于国朝太祖也。 夫兵者,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明廷既晓虏之虚实,胜负之数本不足问。不意孙贼倡乱,节外生枝,未竟全功,惜哉。 (第一章 身在山中不自知 完)第二章 丈夫何须百万兵 第一节 接下命令后,黄石把募兵、练兵的任务和亲兵们交待了一番,就穿着崭新的军服赶回柳河,鲜衣怒马正好衣锦还乡,在很大程度上黄石已经把柳河当作自己第二个家乡了。 到了柳河的时候是下午,他一身行头立刻镇住了镇里的居民,这些年来破破烂烂的军服,乞丐一样的士兵大家见得多了,雪亮的盔甲军服让好多人甚至以为来了一个将军。 到了老张家,黄石才知道这些日子张再弟一直和赵慢熊学习打猎,家里其他三个男人去军屯收米还没有回来。 骑马来到以前砍柴的树林的时候,在黄石发现两个猎户以前,就听见一声大叫,然后看见张再弟从林子里飞速跑了出来。黄石滚鞍下马,伸出双臂准备如同以前一样拥抱一下少年,却看见他敬畏地停在自己身前几步,上下打量着自己的铠甲军服。 黄石有点尴尬地收回手臂,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膀,然后给了张再弟一个用力的拥抱。 这时赵慢熊也走了过来,“黄大哥,你当上将军了么?” “千总,广宁千总。” 张再弟兴奋起来:“带多少士兵?” “二百。”黄石的话又激起了一片羡慕和崇拜的声音。 “招我做亲兵吧,我擅长箭术,精于埋设陷阱,一定能为石头大哥出力。”赵慢熊立刻搭话了。 这话让黄石心动了起来,他看中的不仅仅是赵慢熊和自己长久的熟识,主要还是因为这个家伙心思缜密。 “黄大哥,也叫上我吧。”张再弟也雀跃着毛遂自荐。 “等我回来再说吧。”黄石不打算让老张一家卷进是非,只好连赵慢熊一起回绝了。 说完话黄石不忍心看赵慢熊满脸失望的表情,从马上取下两个口袋,交给他们两人:“赵兄弟拿回去一点儿银子,也改善一下生活吧。小弟你拿好这个口袋,我军务繁忙,没有时间等你父亲回来了,里面是我给你二哥的铜钱,让他赶快成亲吧,一定要风光大办!” 张再弟接过了沉甸甸的袋子,里面的银两和制钱坠得他一个踉跄:“黄大哥,好多啊!不过大家现在都人心惶惶,担心建奴会杀过来,不愿意把女儿嫁给我们军户。” “所以我多给你一些钱,另外叫大家安心,建奴平息后方动乱前,不会进攻广宁的。” “嗯。知道了。”张再弟高兴地答应道。 黄石拍拍他的头,翻身上马,就要离开,旁边一直若有所思的赵慢熊突然问道:“那等建奴扫兴后方呢?” 没人回答这个问题,黄石只是冲赵慢熊笑笑,就一夹马腹绝尘而去。 这次越过辽河以后,黄石并没有易装改扮,而是穿着全副明军衣甲大模大样地走在路上,被后金士兵拦住后,他先直言相告是广宁使者,等被带到后金将领面前后,他偷偷出示了努尔哈赤给的关防印信。 边防将领吃惊之余,立刻就要派一队士兵护送他去辽阳,黄石阻止了这种举动,说太过重视会引起广宁方面怀疑,按照使者礼仪,配给三个后金随卫就足够了。 走在通向辽阳的大路上,两边的汉民纷纷停下来看着这个罕见的军官,他们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见过这种景象了。几个月来,头顶明军军盔的首级都是被挑在长矛上,被呼啸而过的后金铁骑用来炫耀他们的武功。 更没有人见过这么神奇活现的明军骑士,这些日子,身着广宁军服的活人,都是被五花大绑串成列,从土路上牵过百姓眼前的时候,女真人还故意大声讥笑汉人的懦弱无能。 路边百姓呆呆地看着,其中还有几个是秀才衣着,黄石看见这次马前又出现了一个文士模样的人。这个人紧贴着路沿直立,目光贪婪地把黄石衣装扫了又扫,面容扭曲激动,竟然当着三个后金随卫的面,从眼睛中流出泪水来。黄石用力踢了一下马肚子,飞快跑过他的面前,那几个后金士兵狠狠看了那个书生两眼,也急忙追赶黄石去了。 “在敌人面前流泪,愚蠢啊。”黄石在心中为那个书生的鲁莽而感叹:“人心可用,等我收拾了孙得功,手中就会有一只军队了。” 辽阳周围的警戒明显比上次紧张多了,路上黄石就看见好几队后金骑兵在路上默默疾驰,他知道努尔哈赤发布命令给手下三百牛录,命他们各带十五、二十铁骑迅速集结,准备兵发镇江平叛,那里汉民受毛文龙煽动,纷纷杀死后金官员,连汉军也大批倒戈,侵入辽东腹地的广宁军每一天都在变得更加强大。 第二天从辽阳驿馆出来前,黄石仔细擦过了甲胄上每一个鳞片,把扎好的辫子深深藏在颈后衣领里,然后带好头盔,出门上马,在耀眼的日光下,迎着辽阳城中百姓和士兵的目光策马慢行,直奔辽阳汗王府而去。 到了汗王府,黄石递上王化贞的书信,然后就被后金士兵领到中庭,不久又来人通知他可以离开了,他也奉命去驸马府等候消息。 到驸马府坐下不到一盏茶时间,就看见李永芳和一个青衣文士走了进来,李永芳大刺刺地直接走到上首坐下,文士拢着袖口,踱到桌子后面站住。 等黄石行过全礼,李永芳就说道;“把信递上来吧。” 黄石犹豫地看了他身后的文士一眼,结果马上就听到李永芳不耐烦地大叫;“他是我的首席幕僚,姓赵,赵先生。” 听了这话黄石再无犹豫,双手捧着密信送到桌子旁,李永芳一边撕开密信,一边冷笑着问:“黄石想不想知道王化贞都对汗王说了什么。” 这种问题黄石自然不敢接口,他知道上面多半都是对努尔哈赤的痛骂,或许还有劝降。李永芳也不理他,低头看信同时讥笑道;“王化贞的信虽然都是些废话,但是让汗王笑得很开心,说将来捉到这厮,一定要让他自己再读给汗王听一遍。” 李永芳看完密信就递给身后的文士看,那文士接过李永芳递过去的密信看了几眼,立刻大声贺道:“恭喜驸马爷,天命眷我大金,汗王洪福,磬南山之竹亦不能尽书;驸马大功……” 咬文嚼字地说了半天,文士才看到李永芳和黄石都古怪地看着他,不禁尴尬地一笑;“学生是恭喜驸马爷,孙得功果然请降,汗王大事可成,驸马爷也立了大功,汗王也会很高兴的。” 李永芳呵呵笑了起来:“黄石下去领赏吧,今天先住驿馆,那两个歌姬也不要召去,总要掩人耳目为上。” 任务又无惊无险地完成了!装出感激涕零的低姿态后,黄石高高兴兴地离开了,刚走出书房大门没有几步,突然听见背后一声叫喊: “黄将军留步。”第二章 丈夫何须百万兵 第二节 他回过头一看,原来是那个幕僚满脸笑容地赶了过来,“驸马爷说黄将军以后和我就是同僚了,要我和将军多亲近亲近,所以就想请黄将军去喝一杯。” 又是一个来试探的,对这种遭遇黄石也是早有心理准备,当即含笑点头。两个人并肩而行。一路上文士几次布下的陷阱都被他轻易化解,应对得滴水不漏。很快文士就彻底放心下来,交谈中也再也没有什么顾忌。两个人交换着毫无营养的恭维,很快就亲热的如同亲兄弟一般。 “黄某不是将军,先生高抬在下了。” “黄将军过谦了,现在大金肇造,将军前途不可限量啊。” “先生过奖了。” …… 黄石很快就搞清楚这又是一个汉人落第秀才,考到了十几年也没有考上,所以对大明称得上是一肚子怨气。正好赶上后金初到辽东的机会,他就攀上枝头变凤凰了。他的言语中不停夸耀后金的武功,歌颂汗王的勤政爱民。 文士自己更是大有不是后金人,胜似后金人的架势,黄石对这种人很熟悉。那文士言语、表情和动作协调一致,呈现出陶醉的姿态,差点让他当场呕吐起来。派这么一个白痴来试探自己,李永芳还真是愚蠢啊。 强压住内心对这个人的深深厌恶,黄石也是虚与委蛇,反正花花轿子人抬人,他把调书包拍马屁的功夫放出了一两成,登时哄得文士飘飘欲仙。黄石嘴上奉承着这无耻之徒,内心里却很盼望他能倒一场大霉。 两只袖子一直拢在一起的文士,走起路来左摇右摆,这姿势让黄石看着就别扭,感觉比小脚女人还不大方,幸好很快就走到了偏厢。 进了偏厢,文士还是一口一个将军地称呼黄石,送上美酒热菜以后,屋子里只剩下了两个人,黄石不怀好意地一杯接一杯灌他,那文士也来者不拒,不一会儿就醉态可掬了,不过直到此时,他还能捻住长袖,捏起酒杯的时候只探出那根翘起来的小拇指。 揣着手喝酒——真是不可思议的文雅,敬佩到五体投地的黄石一面暗暗学习这种礼仪,一面在脸上堆满阿谀的笑容,听着文士吹嘘如何被李永芳看重。那李永芳不但是驸马,而且被努尔哈赤编入正蓝旗,拥有大批的牛录不说,还负责大部分的汉军牛录的训练,绝对称得上是位高权重。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驸马爷就是这么说我的。” 李永芳武将出身,他的文化素养黄石几次接触下来早就是心里有数。吹吧,反正吹牛也不上税。就算打死黄石,他也不会相信李永芳那个武夫会知道曹操的诗句:“先生能得到驸马爷的器重,一展所长那还不是指日可待啊。” 哈哈大笑的文士紧跟着打了一个酒嗝,眼光愈发地涣散,根据黄石的经验这人已经快不行了。果不其然,这个家伙醉得已经不再掩饰自己对武人的蔑视了,他用讥讽的语气说:“黄将军也懂诗词么?哈哈,我念的这两句可是大有来头的。” 短歌行我怎么会不清楚,黄石在肚子里面咒骂着。不过那个文士自然不是黄石肚子里面的蛔虫,他看着嘿然不语的黄石狂笑起来:“我所料不差,黄将军果然不知道,言语不尽不实,当罚三杯。” 说着他就逼黄石给自己倒酒,睨看着黄石的眼神中满是嘲笑,这让黄石气往上冲,给了他一个不软不硬的钉子:“黄某听说曹贼写这诗的时候已经有不臣之心,不知道是也不是。” 这话不禁讥笑了文士,还隐隐把李永芳也绕上了,让他愣了一下,尴尬地开始喝酒掩饰。黄石满足地看着他受窘的神情,更高兴他的吹嘘总算告一段落。 不过也就是暂停了片刻而已,很快文士就又开始了,而且也越来越离谱:“诸葛武侯被先主简拔于草庐,我也被驸马爷从白身邀为首席幕僚,此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 听他胡扯了半天,黄石才抓住一个缝隙恭维:“先生学富五车,满腹经纶,黄某一介武夫,佩服,佩服。” 这个恭维让文士更不知道自己行老几了,狂态毕现:“我打算向驸马爷进言,镇江毛文龙不过一个跳梁小丑,辽东明军根本就在广宁,只要汗王破其根本,余孽自然消散。所以还是早日出兵辽河为上!黄将军觉得如何?” 不顾后方积极的敌人,就去招惹正面的静坐大军,更不知道应该趁敌军弱小的时候加以消灭,就这白痴水平还敢去献计。黄石在内心冷笑了起来,他越来越希望能旁观这个二百五汉奸被抽一顿鞭子了。 所以黄石急不可待地添了一把火:“辽东战局确是如此,先生洞若观火,这就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先生应该立刻去献计!” “我日前还觅得元太祖诗一首: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文士摇头晃脑地读完海陵王完颜亮的大作,脸上又露出恶心的自得笑容:“等我献计汗王兵发辽河,马踏广宁的时候,我定要把此诗敬献汗王!” 海陵王写完后就被宋军打得一败涂地,死于乱军之中,把这种不吉利到家的诗献给努尔哈赤,估计马上就能享用骑木驴游街的待遇,黄石现在算是明白眼前这位爷的水平了,难怪考了几十年还没有考上秀才了。 “先生真是大才,”黄石由衷地赞叹了一句,咧着嘴,又是双手捧着一杯酒敬上:“汗王必然大喜,先生飞黄腾达之时,千万不要忘了我啊。” 文士竟然没有酒杯,更没有接过话茬,脸上敛去醉容,目光清澈明亮,哪里还有一星半点的狂妄,这明亮的目光渐渐拢成一个针尖——刀锋一样得在黄石脸上刻动。 片刻后,文士冲着黄石淡淡一笑,掉过头,甩了甩袖子,伸出一只手为自己斟了一杯酒,弥漫出的杀气让黄石腾的一下子站起,手里的酒杯掉在地上,发出刺耳地破碎声。他倒退到屋脚,一伸手就把腰刀抽了出来,屋子里顿时寒光四射。 仿佛没有感觉到这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一般,那个文士从容喝下那杯酒,才出言对着黄石侃侃而谈: “若是海陵王是刘裕那样的伟丈夫,一十七人便可灭朝夺国,肇纪立极,何须百万雄师?若不是真男儿,纵有精兵猛将,也不过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尔。黄先生,你说是也不是?”第二章 丈夫何须百万兵 第三节 “你是镇抚司的属下还是内厂密探?”文士自顾自地拿起筷子夹菜,握住筷子的手经络纵横,饱经沧桑,诉说着主人的征战经历。他瞥了一眼黄石:“不对,内厂密探从来都用身材不起眼,长相更不起眼的人,阁下看来是镇抚司属下。” 吃了一口菜后,文士身上发出来的杀气愈发强烈,但是他过来的眼色中出现了一抹惋惜:“年轻人终究还是太轻浮了。你很想深藏不露吧?可惜一旦看到有人认贼作父,就情难自抑,必欲见其人覆亡而后快。说明在你心中,毕竟还是以我大金为短暂,以明国为长久啊!” 握着腰刀的手因为用力太大已经开始微微发抖,黄石几次都要忍不住挥刀砍过去,但是对面文士却看都没有看那利刃一眼,脸上平静的神态足以让所有征战沙场的老将相形见绌,他总算从震惊中恢复过来一些,控制着喉咙发出声音:“在下不是锦衣卫。” 文士轻笑了一声,语气里满是嘲讽:“久闻明国人杰地灵,想不到连广宁军一个小兵都会写字,难得啊,而且还精通诗词,谈吐比得上举人秀才了,更是难得啊。” 黄石心中已经转过了几百个念头,汉语如此流畅,精通华夏典故,身上散发出的更是生杀予夺的王者气势,他已经百分之百确认了眼前人的身份。黄石苦笑着收刀入鞘,没有希望了。收起刀后,黄石屈伸了一下已经要开始痉挛的右手五指,盯着它们看了看。手指因为十几年苦练大字而微微变形,对方在自己递信的一瞬间就注意到这点细节,真是惊人的眼力啊。 两人水平明显不在一个档次上,自己这么小心隐藏,还是一下子被挑出了这么多马脚。想到历史上对这个人的记载,黄石只能希望关于他爱才的纪录都是真的,不是满清皇帝为祖先涂脂抹粉的胡扯了。 “小人见过贝勒爷。”他学着后世的辫子戏打了一个千。 这次轮到文士怔了一下,随即也不再掩饰:“你是如何得知本贝勒身份的?” 既然敢捅破这层纸,黄石当然已经想好了答案,本来李永芳的神态、动作就有不少蛛丝马迹,现在当然是一通百通,加上流传在辽东的一些传闻,黄石的解释也似模似样。看到黄石这么短时间内就东拉西扯地搞清楚一切,文士的脸上杀气越来越淡,等黄石说完就点头赞道;“见微知著,先生真是奇才,请坐下说话。” 解下配刀扔到一边,黄石重新坐到了桌子边。文士很有耐心地等他坐定后才发问:“先生姓甚名谁?来我辽阳有何打算?” 自从奉命来后金这里作细作以后,让黄石就意识到身份不明可能会惹来很大的麻烦,所以他早就把来历编造得天衣无缝了,等听到这问题后,黄石暗自叫了一声侥幸,把大套故事和盘托出,如果不是早有准备,他知道绝不可能瞒过眼前这一代雄主。 “黄石是北直隶人士,商贾世家…… 少年开蒙,勤练书法…… 家父不幸…… 贪赃昏官…… 处斩,妻子流放三千里……”| 文士本来以为黄石是明廷派来广宁的密探,那当然是杀之而后快。现在就不同了,分享过黄石的感人故事后,他有些恻然地问;“黄石你的身世这样惨,怎么对明国还有眷恋之情?” 见黄石低头不语,文士叹息了一声:“明国终究是父母之邦,人之常情啊,那你又是怎么入广宁军,还做了孙得功的手下?” 黄石又是一声苦笑:“破家逃亡之人,苟全性命于乱世,只求保全首领,讨一口饭吃罢了。” “不错,不错,这个应该是黄石你的心里话,不过良材美玉难自弃。” 文士频频点头,又开始聊起民政、军务。不拼命证明自己就没活路了,黄石抖擞精神,把后世的理论和当前的实际相结合,洋洋洒洒也都是长篇大论。聊了一个多时辰,文士终于对黄石展颜一笑: “这里终究是驸马府,说话不方便,今天的事情是我们之间的秘密,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明日你溜去赐给你的府第中,不要有丝毫声张。” “是,小人遵命。” 走出驸马府后,黄石不知道自己怎么回到的驿馆,对方惊人的气势还在震撼着他,窒息的感觉根本无法描述,他脑子里真剩一个念头:“豪杰,豪杰,豪杰……” 天明以后黄石就换上后金汉军装束,溜到商人细作的遗留房产——现在是他的赐第中去。大房子里没有几个活人,只有那两个歌姬和几个老妈子、下人。黄石也不多话,立刻让他们洒扫一下客厅、书房,同时准备茶叶。他注意到走到街口有个后金士兵,那个士兵一直注意他,看见自己进门的同时就掉头离开了。 装扮还是很普通的皇太极果然很快就来了,黄石也不多礼,陪着他在宅子里转了一圈,两个人走进书房后,继续起昨天的话题,这个时候就显出现代人的长处了——视野开阔。虽然皇太极暗地里给黄石下了一个驳杂不精的定语,但是也对他的杂学有些佩服。 今天时间充裕,充分展开话题以后,皇太极判断眼前的人算是一个值得拉拢的人才。在识字率不到百分之五的时代,任何知识份子都值得拉拢,何况一个精通杂学的黄石呢。皇太极言语间不露痕迹地称赞了一番,让黄石有些不知道天高地厚起来,毕竟能被一代豪杰这样垂询,怎么也是值得骄傲的事情吧。 对民生的探讨结束后,下人送上了茶水,皇太极饮了一口,发出看起来很真诚的感叹:“黄石你的房子实在太小了,这茶也配不上你胸中的锦绣。” 这是暗示自己应该有更好的地位么?黄石在脸上装出抑制不住的感动:“贝勒爷错爱了。” “本贝勒从来没有看错过人,”皇太极非常自信地断言,然后用不容商量的口吻命令:“父汗已经命令本贝勒和大贝勒阿敏统军前往镇江,黄石你跟我一起去。” “是。” “既然你要留在我身边一段时间,依你看该如何向王化贞解释为好?”皇太极也打算顺便考察一下黄石是否机敏。第二章 丈夫何须百万兵 第四节 黄石想了一想回答说:“小人可以让孙将军密报王化贞,就说小人已经深得信任,此次冒险潜入大军同去镇江,目的是为了打探军情。” “甚合吾意,本贝勒已经让抚顺驸马给孙得功去信了,就是按照这个说法写的。”具体处理不会像黄石说的这样简单,但是皇太极对他的机变也很满意,这个人看来只是历练不足。 “贝勒爷英明。” 屋中顿时响起皇太极爽朗的笑声:“黄石你的计策和我完全一样,说我英明不就是夸你自己吗?” “小人狂妄了。” “那就是说我不英明了?你好胆啊。”皇太极又取笑了他一句,无形的亲密气氛随即在两人之间腾起:“过两天就出发,好好准备一下。你还没有打过仗,对吧?” “是。” “哦,那你对行军打仗总是有兴趣的吧?”皇太极掏出一张地图给黄石看,向一个人请教会让那个人觉得你看重他,信任他。至于黄石说得对不对,皇太极并不在乎,反正错了也没关系。皇太极带着鼓励的微笑发问: “现在我和阿敏出兵三千,李永芳统汉军五千。黄石你说说看,应该如何进攻毛文龙呢?” 黄石假装思考了一会儿,然后开始背诵历史上后金的策略: “先引三千铁骑直逼镇江,使得毛文龙只能龟缩其中。然后让李永芳清扫四周叛乱,等镇江变成孤城一座,齐集大军攻打。先清枝叶,后去根本,就不会有流窜之患,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解决毛文龙。” 黄石流利地说完他记得的东西后,皇太极默然了良久。再次开口的时候,语气变得低沉,口吻也是郑重的询问:“可是这样就给了他固守待援的时间,如果大批明军到来,镇江就要变成持久战了,难道不应该迅速拿下镇江,以防备援军到达么?” 黄石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贝勒爷所虑无非就是明军增援开进城内,并携带来大量弓弩火器。但是小人以为:明廷党争不休,互相攻击推托,等商量好了不知道要过多久。所以小人敢拿项上人头作保,短期内绝对不会有一兵一卒来援!” 黄石话音才落,皇太极就是一拍桌子,抬起头喝道:“黄石!” 黄石吓了一跳,连忙后退两步垂首谨立:“小人在。” 只听皇太极低声喝问:“你以前从来没有指挥过作战么?” 黄石暗自嘀咕,难道是自己记错了,他小心翼翼地回答:“这确实是小人第一次参与军务。” 登时半天皇太极没有说出话来,最后他拿出了一个包裹,打开以后是一套纶巾羽扇:“黄石,这是我让几个福晋昨夜赶出来的,希望你能收下。” 这礼物的寓意黄石自然明白,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被皇太极这样看重,几年来像狗一样地悲惨生活,终于有人意识到自己跨越时代的能力了么?这时候黄石几乎压抑不住自己的激动的情感了,更不知道说什么好:“贝勒爷,小人……” 皇太极把东西轻轻放在桌子上,拿起扇子,手指在边缘上弹了一下:“这些羽毛都是本贝勒亲自挑选的,长短相同,粗细均匀,黄石你看如何?” 说完皇太极就把扇子递过来了,黄石恭恭敬敬地接过扇子,几股异常的对立情绪开始争夺黄石的大脑,他忍不住在心里提醒自己:警惕啊,警惕,只要黄石你稍有松懈,就是千载骂名啊。但是胸中另一种声音也同时响起:不需要再奋斗、冒险了,荣华富贵就在眼前,一伸手就可以握住它了。 因为这激烈的思想斗争,黄石一时间忘了回话,也没有作出任何表示的感谢。皇太极微微有些惊讶,这明显超出规格的礼遇和赏识还没有让眼前人感激涕零么?天人交战的黄石的脸色不停变换着,被对手尽收眼底,冷眼旁观的皇太极觉得把握住了这个人思维脉络,柔声问道:“你不喜欢么?” 猛然发现自己失态的黄石连忙下跪,掩饰着说:“贝勒爷厚爱,小人愧不敢当,心情巨荡之下失礼了,请贝勒爷赎罪。” 面冲地面的黄石随即就感到一双手扶住他的肩头,把他托了起来,“黄石你坐。” 把他按到椅子上坐定后,皇太极也微笑着坐下,拍打着手中的扇子:“昨天黄石你谈话良久,主要是内政、民生,很多东西是发前人之所未想,本贝勒回去后,彻夜思虑,触动很大。虽然书生气还是很重,很多计划都是想当然,但是那只是历练不足,稍加磨砺就可堪大用。故本人认为找到了自己的范先生,就让福晋们把这羽扇纶巾赶制出来。” 说完这些皇太极放下扇子,示意黄石喝茶,不要太拘束。等黄石战战兢兢地放下茶碗后,他又继续说下去: “想带你去镇江,本意不过是你见识一番治国的艰辛,但是没有想到你对军事也如此有见地,与父汗和本贝勒看法不谋而合,难得的是,这些都是我们多日议论,分析了明国天子、大臣的性格以后方才定下的军略,而黄石你对情报种种一无所知,竟然就能洞悉其中关键,当真难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