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心理控制术-5

作者:麦克斯威尔·马尔茨 字数:18949 更新:2023-10-08 21:02:33

书名:生命之书:365天的静心冥想(作者:[印度]克里希那穆提 胡因梦 译)生命在血液里面,生命是人的光/洪瑜生命在血液里面,生命是人的光一个有韧性的人所需要的心灵层面上的东西,也许不一定要从外在汲取。正如我们的心不一定通过我们的五官来感受、摄取些什么,只要从内部寻找,就可以让我们的心产生活动。这种神秘的力量,如果当我们信神是存在的时候,我们就感激,我们能够拥有动物们永远无法拥有的东西。如果我们不信神,我们也会在不经意中间觉得很多东西十分的“神奇”。如果加上一点的敬畏之心,我们便容易克制自己骄傲的冲动。骄傲的倾向难以抑制,正如我们很难改掉骂人的习惯。自我的力量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表现在,当别人要以某种方式来对你产生影响的时候,你能坚决地说“不”。也表现在你可以任意选择任何思想中的其中一种,来显示出你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并不是那么人云亦云。更表现在当群体表现出一种共同的倾向特质的时候,你却不以为然地做着自己认为极其平常的事情,无论这事情在别人眼里是多么的非同寻常。你依然淡然一笑,继续做自己的事情,甚至懒于争辩。当一个无所争竞的人在你身边的时候,你发现你是那么的从容自然,没有压力,不像“伴君如伴虎”般提心吊胆。他不会纠结,也极少狂喜,他只是那么宁静,仿佛是在一个春日傍晚的湖边吹来的清风般让你愉快。在这个高速运转的时代,你可曾注意过天边的云彩?网络的页面让你炫目,微博的更新让你疲劳,每天回家的脚步如此拖沓,又有多久没有吃到自己做的饭菜?伴侣间相视漠然,没有言语。一点点摩擦,却引来争吵不息。某个人的一番真诚的劝告,倒使你火冒三丈。看不惯别人的为人行事,也看厌了镜中的自己浓重的黑眼圈。你想大叫一番作为发泄,你想狂吃狂喝作为弥补,到头来却发现好空虚,发现孤单的自己,一直是那么的倔强,一直是那么矛盾纠结,成年很久了吧?孩子气却相伴至今。信神的你开始祷告:我的主啊!如果我因为犯罪,亏缺了你的荣耀,请你赦免我的罪,正如我赦免得罪我的人。我承认自己的罪,也相信你一切的圣言,请你除去我的虚妄,把你自己作为我的生命,我唯一的满足,我的喜乐和我一切的平安。我所有的痛苦和疾病,请你安慰和医治我。我所有的软弱,你自己来覆蔽,加我以能力。我不以别的任何的东西代替你,你是独一的神,你是我独一的依靠。愿你的国来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不信神的你,自有你自己的留意。你也许热爱音乐,你听过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于是你翻开尘封已久的CD,拭去其上的灰尘,戴上耳机,享受震动中的安静。你也许热爱思想的书籍,于是你浏览网页,发现了一本书,其中有两个字,“生命”。《生命之书》啊!生命,……生命的书。这本书,难道要揭示人生命的起源,揭示生命的奥秘?你耐心地不带任何功利的目的,翻看着这书,仿佛翻看着自己的内心。难道你没有端详过自己的内心吗?难道你总是忽略你内心的声音?还是你的心很少安静地躺卧,而是不停地奔跑战斗,仿佛永不停息般,却不是抖擞,而是精疲力尽却苦苦挣扎,咬牙支撑。这样的句子未免太长,近乎啰嗦,却说出了你的状态,使你偷偷地呼了一口气。你,轻松几许,你,继续看心。《生命之书》,领你读心。《生命之书》,她要告诉你,宝贝你的生命,这生命在你的血液里,作为你的光,照亮你。生与灭的万花筒生与灭的万花筒文/巫小仙在《生命之书》的阅读过程中,我忍不住仔细地做着抄录,一笔一划写下那些美丽芬芳的句子。体会着笔在纸上游走时的沙沙声,在内心的开阔静定里,享受到一种缓缓流动的美妙喜悦。这无疑是一本能够令人平静的书。它与绝大部分的书籍都不同,这里没有辩护与争论,没有说服别人来证明自己的欲望,没有自我的堆拥。它不具有鲜艳的色彩和昂扬的声调,也不会激起我们快速而热烈的反应和自我膨胀。但它是有力量的,这种力量纯粹、优雅并且深邃,宛如生命的秩序本身。我已经过了识记之学和思想筑基的阶段,衡量一本书的准则很简单——它能否令我平静,令我更接近自己的真相。以这个准则而言,《生命之书》是难得的好书。阅读它的滋味难以道尽。它令人宁静,所有念头终于止息的宁静,仿佛能够在字里行间感受到静默的联结与生命的跳动。并让人生起清晰而温柔的觉知,甚而偶尔切实地感受到:我和所有的一切,这大千世界里的种种都是相连的。于是很自然的,那种因为分离和对立而生出的恐惧就减弱消解,取而代之的是因为广阔的空间生出的踏实。同时它也令人挫败,它毫不留情地突破我的防御机制,让我看见:恐惧、无明、贪嗔痴、沉钝怠惰,这些负面特质如影随形,在我身上紧紧缠绕。无论身处何地,我几乎永远只活在自己那个受限的大脑里,对身侧种种习惯性地熟视无睹。而目光所及,所有人都似幻影,一张张焦躁、恐惧、强迫的面孔,自以为是、毫无节制地活在相同的欲望和欲望受阻的沮丧之中。这样的五味杂陈,与坦诚地直面自己是如出一辙的。而一旦无法接纳自身,开始任由信息交通堵塞的心智掌控自己,开始强求,便有烦忧生起。克氏说:“你为什么只想做书本的学生,而不想做人生的门徒?”他教导我们去阅读我们自身这本“生命之书”。或许我们穷尽一生也无法读透的生命之书。它真实而丰富,始终在变化,无法被思想左右,能够提供无穷的第一手素材与经验。它是不断生灭的万花筒,也是流动的实相。它的背后隐藏着一种更高的秩序,这种秩序有着各种名相——道、终极真理、实相等,与内心的平静及智慧息息相关,与生命的自由及爱一脉相承。克氏进一步指出,这种阅读是必须由我们自己来完成的。他拒绝所有外在的权威,强调真理与体悟的个人性,强调当下觉醒的可能性;他也拒绝成为权威,解散为他设立的“世界星社”,宣布真理不存在于任何宗教组织中。对于这一点,相信每一个真正走在道途上的人都会有所感受——最佳的状态是,我与实相之间别无他物。对实相的感受和确认,的确能够令我拥有热情和自信,从外在权威的影响下解放出来,仿佛我从来就不知道有过多么伟大的传统和辉煌的前辈。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阅读”本身的意义。诚然,正如缺乏践行的认知意义稀薄,阅读也并不解决任何实质问题,但至少它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有助于清理内心的秩序,并且打开更深的可能空间。就像这本《生命之书》,它可以是烈火,烧尽我们心智中堆拥的残渣毒素;它可以是锤子,敲碎我们所抱持的僵化的信念、假设和成见;它可以是利剑,斩断我们强大的惯性;它可以是泉水,滋润我们干渴而焦灼的心灵;它更是智慧之光,照亮我们的内在,促使我们反求诸己向内关照,叩击自己的心门,完成“自问自答”。那些一度在内心深处咆哮却又被我们压下去的问题始终存在——为什么我总是无法满足?为什么我们的人生困难重重?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如何去?生命的意义何在?生命到底有没有秩序可言?彻底地从痛苦中解脱有无可能?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什么才是健全成熟的生活?这些耳熟能详却又至关重要的大哉问,在《生命之书》中得到解答了么?不,克氏没有告诉你任何答案。他深知这样做的危险所在,那会让我们踏上另一种歧途,让我们再一次远离我们内在的真相,那绝对不是他想要的。那么,最终极的答案究竟在何处?它恰恰存在于你我的内心之中。当心不再执著、不再强求,允许自己“不知道”,平静地安住于当下,智慧之光就会逐渐充盈你我的内心,答案会自发地浮现。或许那时候,我们将会得以穿透自我的虚妄,抵达并安然接纳生命的实相,心中盛开纯然的喜悦与爱。——也请不要相信我的答案,去阅读属于你的那本“生命之书”。你就是这本《生命之书》你就是这本《生命之书》文/胡因梦克里希那穆提在 1934年曾经说过:“你为什么只想做书本的学生,而不想做人生的门徒?若是能在周遭的环境里发现孰真孰假,你自然会知道什么是实相。”他不断地指出,只有这本思想无法操纵的“生命之书”,这本永远在变化、充满活力的著作,才是值得阅读的,其他的都只是二手信息罢了。无穷的经验,深植于内心的恐惧、焦虑、痛苦、快乐及人类数千年来所累积的信念,全都在你的内心深处,你就是这本“生命之书”。克氏在演讲时通常以“聆听”这个主题作为开场,接着便提出讲者与听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涉及的则是自然浮现的人生议题。本书便是按照这样的顺序编排的。1985至 1986年间克氏的大限已近,这时他的讲题开始转向创造及全新的生活方式,本书也有跟这些主题相关的文摘。他的视野涵盖了人类所有的情境,人生的每一个面向在他的眼底都是息息相关的。本书呈现出每周七个不同的主题,读者若想深入探索其中的任何一个主题,欢迎你查阅与它们相关的原始著作。1929年克氏展开了他此生的公开演讲,赫胥黎形容他的见解是“真正的大家之言”。他对于实相及自由本质的探讨,结集成了畅销数百万册的演说及对谈录,目前已经译成四十国语言。克氏虽然生性害羞与谦逊,却不厌其烦地为大众宣讲了数千回没有草稿的演说,其中最重要的主题就是:任何人都可能在没有外力帮助的情况下,发现每个当下的实相。他的演说涵盖了个人及社会所有冲突的根由。完整而深入地觉察我们每个当下的行为,乃是转化我们自己以及社会的必要行动。有人曾经问他为什么要演说,他想达成的目标到底是什么,他答道:“我想告诉你们的,或许只是去发现实相是什么,但不是经由某种修行体系而达成的。若是能靠自己去探个究竟,那么所有的人都可以在生活里展现出这最深的实相……实相是无法累积的,凡是能累积的东西总有一天会衰萎,而实相是不会衰萎的。你可以在每一个刹那的思想、关系、言语、姿态、微笑及泪水中发现它。如果你我都能发现它,并且活出它来 ——活出它就等于是发现它 ——那么我们就不会变成肤浅的传教士;我们会变成真正富有创造力的人 ——不是完美的人,而是富有创造力的人。我想这就是我要演说的原因,或许这也是你们会来听讲的原因。”“这些演说只提出问题,但不给予解答。因为了解问题就能得到解答。”人们经常向他提出问题,他的回答永远是:“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这样的方式往往能启动人们探索的意愿,而不是立即找到一个简单的答案。对克而言,去推敲一个问题可以为探索带来动力,因此本书的文摘应该被视为向读者提出的问题,而非立即到手的答案。克氏曾经说过:“这些演讲的目的是为了与听者交流,而不是灌输一堆的观念。观念永远无法改变我们的心,也无法带来真正的领悟。如果我们可以在同一时间、同一层次上达到真正的交流,便可能出现超越传教的深度理解……因此这些演说不是在有意无意地说服你们或劝阻你们。”克氏演讲的风格非常简单,他既不想做上师,也不想做循循善诱的宗教导师,更不属于任何组织或教派,但人们越来越渴望听到他清晰而原创的教诲。他过世之前的演讲对象已经遍及欧洲、北美、南美、澳洲和印度。本书节录了克氏1933至1968年间已出版或未出版的演说、对谈及著作。克氏的第一本畅销书《教育与人生的意义》,是在加州欧亥的一棵老橡树下完成的著作;第二本书《最初与最终的自由》,则是在1953至1954年间由哈珀与罗出版社发行的。《生活导论》则是克氏在 1949至 1955年间以手写的方式记载下来的,内文在出版时未更动过一字。这本书是克氏与前来探访他的友人的对谈日记,因此你会有一种和朋友一起无惧地探究人生的感觉。书中的这几篇文摘,约略地描述了当时的地点、景观和周遭的动物,从大自然的美景逐渐转入对内在的困惑、焦虑及信念的探索。某些访谈录并没有收在《生活导论》的三本集子里,所以在本书中它们是第一次出现。《迎向人生》及《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都是由克氏的友人玛丽?乐琴丝在 1963至 1964年间编撰的,负责发行的出版社也是哈珀与罗。这两本书是克氏与年轻人的问答记录,现在已经被视为宗教和文学领域的经典之作。在人们理解实相和认识自己的过程中,克氏从不认为自己的角色有多么的重要和必要。某回他对听众说:“讲者的话语本身并没有什么重要性。真正重要的是,听者的心必须毫不费力地觉知自己一直处在理解的状态。如果不了解,而只是听一些表面的话语,那么我们势必会带走一堆的概念,然后便根据它们而建立日常生活的模式,过着所谓的精神生活。”1981年他曾经说过:“我们就像朋友一样,在某个晴朗的日子里坐在公园里谈人生,谈内心的问题,探究存在的本质,并且严肃地问自己,人生为什么困难重重?为什么我们高度发展的心智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毫无意义?一切都好像只是为了生存似的?每天的生活为什么会变成一种折磨?也许我们会上教堂、追随一些政治或宗教领袖,但日常生活总是充满着扰动;虽然某些时刻也会出现短暂的喜悦或快乐,但生活始终布满着乌云。你和讲者是本着朋友的情谊来探讨这些问题的,因此彼此的心中有关怀,有诚挚的情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有没有可能活在没有烦恼的状态里。”译 序 无法被定位的解放者译 序 无法被定位的解放者胡因梦要介绍克里希那穆提这个人,不能不提及与他渊源深厚的“通神学会”,因为没有“通神学会”,就没有这位影响全世界至深的精神导师了。“通神学会”是一个创立于 19世纪末期的宗教研究组织,其创始者是俄国杰出的神秘主义者勃拉瓦茨基夫人。这个组织的主旨在于促成超越种族、性别、肤色、阶级和宗教派别的同体大爱,其研究范畴涵盖了卡巴拉犹太密教、诺斯迪密教、印度教、佛教、藏密及各种玄学体系。生于 1895年的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是印度的一个婆罗门家庭中的第八个孩子。据说他从小就具有透视眼及天眼通的能力,是个看似迷糊而实则大智若愚的孩子。1909年当他年满十四岁的时候,有一天和弟弟尼亚到“通神学会”印度总部附近的沙滩游玩。当时“通神学会”的负责人是英国著名的社会改革者及思想家安妮?贝赞特,另外一位负责人则是欧美最著名的眼通权威赖德?拜特,据说他能看见灵界众生以及人体的灵光,还能从灵光判断一个人的灵性进化程度,其著作颇多,相当受西方玄学界的尊崇。当时“通神学会”在欧美造成一股寻找新弥赛亚的旋风,上流社会的绅士淑女纷纷加入这个学会,而寻找弥赛亚的任务便自然落在这两位负责人的身上。克里希那穆提与尼亚毫无预警地巧遇漫步于沙滩上的赖德?拜特,并受到赖德?拜特透视眼的青睐而被誉为拥有最纯净灵光的弥赛亚候选人,这样的因缘际会令这两个印度男孩的命运从此彻底改观。“通神学会”得到克氏父亲的首肯,把两个男孩接到印度总部加以悉心照料及严格训练,准备培养出未来的救世主。经过多年的明星式待遇及英式贵族教育的熏染,克里希那穆提与尼亚仍然保有害羞、体恤及温柔的特质,内在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1922年 8月,克里希那穆提开始进入急剧的拙火觉醒过程,这股由空性中生起的大能,在短短三四个月的时间里,开始快速地净化他的脉轮。那是一场冷热交战、大死与重生的激烈转化历程。过程中克氏的神识曾离开身体飘浮到屋外的一棵胡椒树上,而让他尝到了宇宙大爱的滋味。1925年11月,尼亚因病去世,克氏在极度哀伤中进入了更深的悟境,故而推翻了过去所有的通灵经验,发展出独立无染的般若智慧。1929年 8月,来自全球的信众正准备聆听这位新救世主的演说时,克氏竟然宣布解散为他专门设立的“世界星社”。他要求学会退还所有信徒的捐款,拒绝扮演救世主的角色,并且宣布真理不在任何宗教组织中。下面这段话代表了他终生不移的立场:我认为实相是无路可循的,你不能透过任何宗教派别或方法而达到它。既然实相是无限、不受任何制约、无路可循的,当然也就不需要人为组织了。没有任何组织有权力强制人依循特定的道路。如果你们做了这件事,实相就会变成僵固的教条,同时也会变成那些懦弱之人和不满足之人的玩物。实相无法屈就于人,人必须透过自己的努力来亲近它。高山无法自动移到你的脚前,你必须不畏艰险地穿越山谷、攀过悬崖峭壁,才能到达山顶 ……我只关切一件事,那就是帮助人类得到无条件的终极解脱。这段宣言令“通神学会”在自创的尴尬剧中日渐没落,克氏也从众人期待的救世主转变成无人理睬的无名氏。在长达八年的隐居生涯里,克氏的悟境更加深化,而他所要传达的真理也开始透过直言不讳的演说传递到全世界。这位世界导师直到九十岁过世之前,一直未曾间断地在欧美及亚洲向众人提出他的见解与质疑。他的演说总是信手拈来,没有任何讲稿便自然而然涵盖人生所有的层面。他的用词如行云流水,优美而深富诗意。虽然他的语汇单纯而直接,但是在初次阅读时却很难理解。他曾经说过:“你必须熟悉我的语汇以及背后真实的含意。”他所采用的名相诸如爱、自由、真相、实相、热情、智慧、寂然独立、洞见、道心、突变,等等,都包含着终极实相的意味在内,亦即佛家所说的无我及空寂的境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读者未经咀嚼就把他的话语生吞下去,很可能出现心智上的消化不良反应,但如果有一些佛学基础,就能很快地领略他话中的真谛。或许桑都仁波切对克氏思想的评论是最贴切的,他说:“基本上,佛陀通常会从两个不同的层次 ——相对与究竟——来因机施教。但克氏不肯妥协,他所指出的解脱途径乃是要顿超时空,在当下立即产生心智上的突变。”不过这种“理入禅”的形式和中国、日本的禅宗是大异其趣的。表面上看来,克氏的教诲状似哲学推演,仔细探究之下却发现他采用的是只破不立的中道实相观。他不向任何组织、权威、方便法门和意识形态妥协的原因之一,就是要帮助人类挣脱一切的束缚,因为他认为渐悟渐修太奢侈,太便利了,人类的头脑所制造出来的灾难和可能发生的浩劫,已经不容许耽溺和拖延;他认为当下立即解脱是可以做到的事,这显示出他对人类潜能给予了最高的肯定。虽然他在 1980年曾表示其教诲的影响力“小之又小”,但事实显然并非如此。诸如肯恩?威尔伯、佩玛?丘卓、阿玛斯或《平常禅》的作者艾兹拉?贝达,都认为克氏对他们的影响甚巨,更遑论无数受惠于克氏的各界精英及一般读者。他虽然试图超越所有宗教派别的制约,却被印度的佛家学者视为正宗佛法及吠檀多哲学的现代传法者,甚至有人认为他是龙树菩萨的再现。在西方世界,他的教诲是美国两百多所大学的选修课程,同时也是英国、法国与德国博士论文的研究主题。在西方人的眼里,克氏的思想被视为苏格拉底问答法的复兴者,也有人举出柏拉图思想来阐明克氏的论述,不过超个人心理学者肯恩?威尔伯坚持克氏是“无法被定位的至上解放者”。我译介克氏的教诲已经长达二十年之久,但这本每日一篇的精选集,却有许多内容是过去没见过的。查阅之下才发现,原来大部分是出自美国克氏基金会所发行的早期全集。对从未接触过克氏思想的人来说,这本《生命之书》算是到目前为止内容最完整、最容易入门的默观教材。对已经入门的读者而言,本书能厘清许多克氏教诲所造成的困惑及曲解。有幸能再度译介克氏的思想及智慧,仍然受益良多。但愿有缘的读者也能领受这位“世界导师”的启蒙,体悟到冥想、日常实修与终极真理的精髓。导 言 你就是这本《生命之书》导 言 你就是这本《生命之书》胡因梦克里希那穆提在 1934年曾经说过:“你为什么只想做书本的学生,而不想做人生的门徒?若是能在周遭的环境里发现孰真孰假,你自然会知道什么是实相。”他不断地指出,只有这本思想无法操纵的“生命之书”,这本永远在变化、充满活力的著作,才是值得阅读的,其他的都只是二手信息罢了。无穷的经验,深植于内心的恐惧、焦虑、痛苦、快乐及人类数千年来所累积的信念,全都在你的内心深处,你就是这本“生命之书”。克氏在演讲时通常以“聆听”这个主题作为开场,接着便提出讲者与听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涉及的则是自然浮现的人生议题。本书便是按照这样的顺序编排的。1985至 1986年间克氏的大限已近,这时他的讲题开始转向创造及全新的生活方式,本书也有跟这些主题相关的文摘。他的视野涵盖了人类所有的情境,人生的每一个面向在他的眼底都是息息相关的。本书呈现出每周七个不同的主题,读者若想深入探索其中的任何一个主题,欢迎你查阅与它们相关的原始著作。1929年克氏展开了他此生的公开演讲,赫胥黎形容他的见解是“真正的大家之言”。他对于实相及自由本质的探讨,结集成了畅销数百万册的演说及对谈录,目前已经译成四十国语言。克氏虽然生性害羞与谦逊,却不厌其烦地为大众宣讲了数千回没有草稿的演说,其中最重要的主题就是:任何人都可能在没有外力帮助的情况下,发现每个当下的实相。他的演说涵盖了个人及社会所有冲突的根由。完整而深入地觉察我们每个当下的行为,乃是转化我们自己以及社会的必要行动。有人曾经问他为什么要演说,他想达成的目标到底是什么,他答道:“我想告诉你们的,或许只是去发现实相是什么,但不是经由某种修行体系而达成的。若是能靠自己去探个究竟,那么所有的人都可以在生活里展现出这最深的实相……实相是无法累积的,凡是能累积的东西总有一天会衰萎,而实相是不会衰萎的。你可以在每一个刹那的思想、关系、言语、姿态、微笑及泪水中发现它。如果你我都能发现它,并且活出它来 ——活出它就等于是发现它 ——那么我们就不会变成肤浅的传教士;我们会变成真正富有创造力的人 ——不是完美的人,而是富有创造力的人。我想这就是我要演说的原因,或许这也是你们会来听讲的原因。”“这些演说只提出问题,但不给予解答。因为了解问题就能得到解答。”人们经常向他提出问题,他的回答永远是:“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这样的方式往往能启动人们探索的意愿,而不是立即找到一个简单的答案。对克而言,去推敲一个问题可以为探索带来动力,因此本书的文摘应该被视为向读者提出的问题,而非立即到手的答案。克氏曾经说过:“这些演讲的目的是为了与听者交流,而不是灌输一堆的观念。观念永远无法改变我们的心,也无法带来真正的领悟。如果我们可以在同一时间、同一层次上达到真正的交流,便可能出现超越传教的深度理解……因此这些演说不是在有意无意地说服你们或劝阻你们。”克氏演讲的风格非常简单,他既不想做上师,也不想做循循善诱的宗教导师,更不属于任何组织或教派,但人们越来越渴望听到他清晰而原创的教诲。他过世之前的演讲对象已经遍及欧洲、北美、南美、澳洲和印度。本书节录了克氏1933至1968年间已出版或未出版的演说、对谈及著作。克氏的第一本畅销书《教育与人生的意义》,是在加州欧亥的一棵老橡树下完成的著作;第二本书《最初与最终的自由》,则是在1953至1954年间由哈珀与罗出版社发行的。《生活导论》则是克氏在 1949至 1955年间以手写的方式记载下来的,内文在出版时未更动过一字。这本书是克氏与前来探访他的友人的对谈日记,因此你会有一种和朋友一起无惧地探究人生的感觉。书中的这几篇文摘,约略地描述了当时的地点、景观和周遭的动物,从大自然的美景逐渐转入对内在的困惑、焦虑及信念的探索。某些访谈录并没有收在《生活导论》的三本集子里,所以在本书中它们是第一次出现。《迎向人生》及《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都是由克氏的友人玛丽?乐琴丝在 1963至 1964年间编撰的,负责发行的出版社也是哈珀与罗。这两本书是克氏与年轻人的问答记录,现在已经被视为宗教和文学领域的经典之作。在人们理解实相和认识自己的过程中,克氏从不认为自己的角色有多么的重要和必要。某回他对听众说:“讲者的话语本身并没有什么重要性。真正重要的是,听者的心必须毫不费力地觉知自己一直处在理解的状态。如果不了解,而只是听一些表面的话语,那么我们势必会带走一堆的概念,然后便根据它们而建立日常生活的模式,过着所谓的精神生活。”1981年他曾经说过:“我们就像朋友一样,在某个晴朗的日子里坐在公园里谈人生,谈内心的问题,探究存在的本质,并且严肃地问自己,人生为什么困难重重?为什么我们高度发展的心智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毫无意义?一切都好像只是为了生存似的?每天的生活为什么会变成一种折磨?也许我们会上教堂、追随一些政治或宗教领袖,但日常生活总是充满着扰动;虽然某些时刻也会出现短暂的喜悦或快乐,但生活始终布满着乌云。你和讲者是本着朋友的情谊来探讨这些问题的,因此彼此的心中有关怀,有诚挚的情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有没有可能活在没有烦恼的状态里。”一 月 聆听·学习·权威·自我认识你可曾安静地坐着,既不专注于任何事物,也不费力地集中注意力,而是非常安详地坐在那里?你会听到远处的喧闹声以及近在耳边的声音,这意味着你把所有的声音都听进去了,你的心不再是一条狭窄的管道。若是以这种方式轻松自在地听,就会发现自己的心在不强求的情况下产生了惊人的转变。这份转变里自有美和深刻的洞识。选自《一月一日:自在地聆听》一颗警醒的心是没有先入为主的信仰或理想的,因为信仰或理想只会使你扭曲真实的觉知。假如你想知道自己的真相是什么,就不能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与真相不符的东西。譬如我很贪婪、善妒,内心充满着暴力,那么一味地把自己想象成不贪婪、不暴力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事。毫不扭曲地了解自己的真相,不论美或丑,善或不善,便是美德的开始。美德是最重要的一种品质,因为它会带来解脱。选自《一月二十四日:无法限量的心》一月一日 自在地聆听你可曾安静地坐着,既不专注于任何事物,也不费力地集中注意力,而是非常安详地坐在那里?这时你就会听到各式各样的声响,对不对?你会听到远处的喧闹声以及近在耳边的声音,这意味着你把所有的声音都听进去了,你的心不再是一条狭窄的管道。若是以这种方式轻松自在地听,就会发现自己的心在不强求的情况下产生了惊人的转变。这份转变里自有美和深刻的洞识。一月二日 放下心中的障碍,倾听万籁你以何种方式在听?是不是透过自己的企图、欲望、恐惧、焦虑和各种的投射在听?是不是只听自己想听的那些能够带来慰藉、满足和减轻痛苦的东西?如果你是透过欲望的屏障在听,那么很显然你听到的只可能是自己的独白和自己的欲求。还有别的聆听方式吗?其实你不但得听清楚别人在说什么,还得听见街上的噪音、鸟儿的啼声、一波波的海浪声、丈夫或妻子的说话声、朋友的嗓音以及小婴儿的哭声。只有不投射任何欲求,才能听得出声音里的意义。因此你能不能放下心中的屏障,真的去倾听万籁?一月三日 超越语言聆听是不易达成的一门艺术,但其中确实埋藏着美与高度的理解。我们应该怀着生命的深度去听,但我们听的方式之中总是有成见与某种既定的观点。我们无法单纯地听,我们的思想、结论和偏见总是会造成阻隔……若想真的聆听,我们的心必须安静,没有任何欲求,只是放松地觉知着一切。处在这种警醒而被动的状态里,才能听到成见之外的东西。语言往往会造成困惑,它只是一种表面的沟通工具。若想进入超越语言的神交,你的听觉就必须维持在被动的警醒状态。心中有爱或许就懂得聆听了,不过真正能聆听的人是极为罕见的。大部分的人都在追求结果,达成目标;我们不断地在征服和克服问题,因此听的能力已经不见了。只有真正的聆听才能听到话中的诗意。一月四日 安静地听我不知道你有没有真的听过鸟叫。若想真的听见某个声音,你的心必须安静 ——这种静默并没有任何神秘色彩。譬如我想告诉你某件事,那么你的心就不能有各式各样的想法,你必须安静地听我说话。当你看着一朵小花时,你不能替它定名,不能将它归类,也不能说它属于哪一个物种 ——如果一直忙着做这些事,就看不见这朵花了。因此聆听是最困难的事之一,不论你的对象是社会主义者、共产主义者、国会议员、资本家、妻子、小孩、邻居、公交车的司机,还是窗外的鸟儿,都要全心全意地听。只有在没有任何念头的情况下,你才能直接和对方的心相印,如此才能洞察对方的话是真是假。一月五日 聆听能带来自由如果你费力地去听,那算不算是真正的聆听?费力的本身不就是一种阻碍听觉的内在扰动吗?当你在听某个令你喜悦的声音时,会不会觉得费力?你的心如果充满着谴责、辩解、比较等分心之事,就看不见真相,也无法如实见到错误了。聆听本身便是一种完整的行动,这种行动能够带来解脱。然而你是真的想要听,还是只想去除内在的扰动?若是能一边聆听,一边觉知内心的冲突与矛盾,而不形成特定的思想模式,那么内在的扰动或许能止息下来。我们总是不断地企图做这个做那个,总想达到某种状态,或执著于某种经验而排斥另一种,所以我们的心才会充满着妄念,它永远无法倾听自己的挣扎和痛苦。简单一点!不要想变成什么或是想抓住某个经验。一月六日 不费力地听你现在正在听我说话,你并没有费力地集中注意力,你只是听而已;如果能听见话中的真相,就会发现自己的心产生了奇妙的变化——这份转变不是事先计划好的,也不是你所期待的;这种彻底的转化和变革并不是由头脑制造出来,而是由真相所主宰的。请容许我建议你:对一切事物都该本着这种方式去听,不只是对我的话语,而是对其他人的话,对鸟儿,对火车的汽笛声,对公交车经过时所发出的声响,都能本着这种方式去听。你会发现,越是能把一切声音都听进来,你的心就越安静,而这种安静的状态是不会被噪音所破坏的。只有当你在抗拒某个东西时,亦即在你和你不想听的那个东西之间树立起屏障时,心才会出现挣扎。一月七日 倾听内在的声音发问者:当我在听你演讲时,我似乎了解了你话中的意思,但是一离开这里,我又弄不清楚了。我实在很想把你的话运用在我的生活里。克氏:你应该听自己内在的声音而不是讲者的话。若是一味听从讲者的话语,他就会变成你的权威,进而左右你的理解 ——这是最恐怖的事,因为这么一来,你一定会建立起对权威的崇拜。因此你要做的事就是去倾听自己的声音。你现在看到的是讲者描绘出的一幅图像,而这幅图像就是你的内在世界。这点若是厘清了,就可以看着自己的心,然后对自己说:“现在我终于看见自己的真相了,但我并不想对它做什么。”这么一来,心中的烦恼就止息了。可是你如果说“我终于看见了自己的真相,我必须改变眼前的状态”,那么你就会按照自己的理解,设法去改变这个状态。当讲者在说话时,若是能静静地倾听自己的内心,那么从这份倾听之中就会出现清明的认知,你的心会因此而变得健全茁壮。它既不臣服,也不抗拒;它会变得活泼,变得全神贯注——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创造出新的世界。一月八日 全神贯注地看学习似乎是非常困难的事,聆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从未真的聆听过任何东西,因为我们的心并不自由:我们的耳朵塞满了已知的事物,所以很难再听见什么了。若是能以整个生命去听,你的听便是一种解脱的要素,但不幸的是你从不真正地听,所以无法有真实的领悟。只有把全部的生命投注在某个事物上,你才能了解它,但如果学习是被强迫的,那么学习的过程就成了一种知识的累积。学习如同阅读小说一样,必须全神贯注地读,才能了解其中错综复杂的人物结构。即使想了解春天的新叶或盛夏的绿叶,也必须全心全意地观察它对称的纹理,去感觉它的质地,如此才能了解这片叶子的本质。在一片小小的叶子里,就有惊人的活力与美。若想认识一片叶子、一朵小花、天上的浮云或落日,就必须全心全意地看着它们。一月九日 学习需要一颗安静的心你得靠自己才能发现新的事物,因此刚上路时必须放下一切的累赘,尤其是知识。透过知识和信仰去经验人生是比较容易的事,然而这样的经验只是自我投射的产物罢了,它们通常是虚假不实的。若想为自己发现一些新的东西,就不能背负着老旧的包袱,尤其是知识 ——别人的知识无论多么伟大,都不属于你。你总是把知识当成一种追求安全感的工具,你想确保自己的经验能够跟佛陀和基督一样,可是一个不断借由知识来保护自己的人,很显然并不是真正的求道者。若想发现真相是什么,就不能追随任何途径。当你在做实验或是想发现新东西的时候,你的头脑必须安静下来,不是吗?一个充满着知识的头脑,只会阻碍你看到崭新的事物。我们最大的困难就是头脑的活动已经变得过于重要,它不断地阻碍我们看到崭新的事物,使我们无法看见与已知同时发生的另一个东西。因此知识便是求道者的障碍,它使得我们无法体悟那个在时间之外的东西。一月十日 学习不是一种经验“学习”这个词具有很深的意义。对大部分的人而言,学习意味着累积知识、技术、工艺或语言能力。另外还有一种心理上的学习方式——透过以往的经验去学习。不论是眼前或过往的经验,都会留下一些源自于传统、社会或种族记忆的残渣。因此,学习如何面对人生有两种方式:一是心理上的学习,二是外在知识的累积。其实这两种方式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它们是重叠的。我们现在不需要考虑以往学过的修炼方法或曾经学到的任何技术。我们要探索的只有心理上的学习方式,也就是从传统、知识和经验承继下来的各种方法。我们总是称这样的方式为学习,但我很怀疑这类的方式是不是正确。我现在说的并不是语言或技术上的学习,我是在质疑是否真有心理上的学习这回事。我们的心在过往学会了某些事,然后就以这样的记忆来面对人生的挑战。心总是按照旧有的记忆来诠释眼前的人生或新的挑战,但这样的方式就是真的在学习吗?学习不就是去学一个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吗?如果只是在已知的记忆中添加一些新的东西,那就不是真的在学习了。一月十一日 何时才能学习探索和学习是心智本有的作用,因此这里所指的学习并不是透过记忆去累积知识,而是有能力清晰地思考,神志清明而不带任何幻觉,只看事实而不从信念或理想来看事情。若是抱着一堆的成见,就什么也学不到了。只是一味地获取信息或知识并不是真的在学习,学习指的是渴望去理解以及因喜爱而去做某件事。只有在不强迫的情况下才能真的有所学习,而强迫有许多种形式,对不对?譬如很隐微的赏罚手段,说服式的鼓励,威胁或试图影响别人,都是不同的强迫形式。大部分的人都认为学习必须借由比较才能产生作用,其实真相刚好相反。比较只会造成挫折感,助长忌妒之心,也就是所谓的竞争性。如同其他形式的说服一样,比较只会阻碍学习,助长恐惧。一月十二日 学习不是一种累积学习和累积知识是两回事。学习是不断地在进行的一种觉察的活动,而不是从累积的事物中采取行动。大部分的人都把知识变成了记忆、概念和经验,然后基于这些东西来采取行动。换句话说,我们总是从知识、学会的技术、过往的经验和传统或自己的偏好来采取行动;基于这样的背景、经验和传统,我们做出了各种举动。在这个过程中是学不到什么东西的。学习不是一种累积,它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觉察。我不知道你以前有没有质疑过这件事:到底什么是学习?什么是获取知识?......学习不是一种累积。你不能把学习这件事变成一个囤积知识的仓库,然后从这些库存中采取行动;你只能一边生活一边学,因此没有一刻是倒退的或退化的。一月十三日 学习是没有历史的每个人都必须发现智慧这个东西,而它绝非知识的产物。知识和智能是无法并行的,有了成熟的知识才能生产智能。如果不认识自己,内心不会有秩序,那么也就不可能有美德了。但认识自己和累积对自己的认识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一个不断在累积知识的心是学不到什么的,它只能累积一些信息和经验,然后基于这个背景去学一些东西,因此它从未真的领会什么。学习只可能在眼前这一刻进行,它是没有历史的。如果你说“我已经学会了!”的话,那么你所学到的东西就变成了知识。你可以把累积下来的知识诠释成概念,但进一步的学习就停止了。只有一个不累积而永远在学习的心,才能了解这个所谓的“我”是什么。我只能试着去认识自我的整个结构、本质及其内容,但我不能抱着旧有的知识、经验或受限的心来认识它,因为这么一来我只是在诠释而非学习,我的眼睛已经被历史的乌云所遮蔽。一月十四日 权威会阻碍学习我们通常是借着读书、经验或师长的指导而学习。我们根据过去的经验而决定自己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该想什么或不该想什么,该如何感觉或反应,等等。借着经验、研究、分析、探究及反省,我们把知识累积成了记忆,然后又按照这些记忆来面对进一步的挑战,因此我们要学的东西才会越来越多......但我认为还有一种截然不同的学习方式。若想了解这个方式,就必须彻底摆脱心中的权威,否则你只能接受指导,然后复诵自己所听到的话语。了解权威的本质是非常重要的事。权威往往会阻碍我们学习,而学习并不是把知识累积成记忆。记忆永远会造成固定的反应模式,其中是没有自由的。一个受制于知识、接受别人指导的人,一定会被他所学的东西拖累。他也许会变得非常博学,然而他所学到的知识只会阻碍心中的自由,使他无法真的有所领悟。一月十五日 摧毁即是创造若想得到自由,就必须检视权威的整个架构是什么,然后粉碎掉这个肮脏的东西。要做到这一点是需要能量的,包括生理上的能量及心理上的能量。如果你的心中一直冲突不断,能量就会遭到耗损和破坏。但若是能理解冲突的整个过程,便能止息冲突而变得精力充沛,然后就能拆掉那座已经建造了数千年但毫无意义的老房子。你知道,摧毁就是一种创造。我们必须摧毁的不是建筑物、社会体制或经济制度,而是表层意识和潜意识底端的防卫倾向,以及被合理化的各种对安全感的需求。我们必须拆解掉这一切,让自己变得不设防,因为只有不设防的心才能付出爱与温暖,然后才能了解野心和权威倾向是怎么一回事。你会开始认清在什么情况之下权威是必要的——譬如警察执勤这样的权威就是必要的。若想了解权威的真相——精神上师、指导灵或其他形式的权威——心必须清醒而敏锐,头脑不能迟钝昏沉,然后你就会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学习、求知、培养各种能力。一月十六日 美德是不带有权威性的人心能不能摆脱所有的权威?这意味着从恐惧之中解放出来,不再追随什么。若是能做到这一点,人类就不会因模仿而变得机械化。毕竟美德或伦理不是可以被仿效的东西,一旦演变成机械化的模式,美德就不见了。美德如同谦虚一样,是无法培养的,你只能在每个当下活出它们来。心若是不谦虚是无法学习的。社会所谓的道德并不是道德,因为它允许竞争、贪婪和野心,所以是在鼓励不道德的行为。美德则是超越道德的一种东西,缺少了美德,人生不会有秩序,而秩序并不是按照某种公式或模式就能发展出来的。一个按照公式来锻炼自己的人,只会为自己制造出不道德的结果。心若是渴望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德,就会向外投身出一个权威的对象,然后又会把自己的经验、知识当成一种依持,于是便造成了持续不断的模仿和复诵。心理上的依持只会摧毁美德,因为美德是一种永远在流动的东西,它是无法培养的。爱或谦虚也是无法培养的,其中自有美德。缺少了活泼自然的美德,我们就无法清晰地思考了。一月十七日 受制于权威的心心有没有可能不受制约——从各种的宗教派别、迷信和恐惧中成长的心,能不能摆脱掉自己的局限,创造出崭新的心智?老旧的心总是受制于权威的束缚。我所谓的权威指的并不是法律赋予一个人的权力,我指的是所有的传统、知识与经验,以及利用权威得到安全感,并且想保住这份安全感。毕竟我们的心是永远在追寻的——它永远想找到一个安全而不受干扰的居所。我所指的权威可能是利用某种理念或所谓的神来成一家之言,可是却毫无实质上的精神修为。理念并非事实,它是虚构出来的。你或许相信有神,但神毕竟是人们虚构出来的一种东西。若想真的发现神,你必须彻底摧毁所有虚构出来的东西。老旧的心是充满着恐惧和野心的,它既怕死亡,也怕活着,更不想与人建立起真正的关系。不论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它一直都在寻求永恒及安全感。一月十八日 起步便是解脱我们既渴望操控别人,也渴望被操控,若是能理解其背后的驱力,也许就不会受到权威的影响而变得瘫痪了。我们总是渴望能做得正确、成功,知晓一切,而这份想要确知,想让一切都永恒不变的欲望,往往会借着个人经验建立起自己的权威,也会在外界制造出社会、家庭、宗教等的权威。但若是刻意去忽视权威,或摆脱掉所有象征权威的东西,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事。脱离某种传统而臣服于另一种传统,离开某个精神领袖去追随另一个,都不过是表面的姿态罢了。若想觉察臣服于权威的整个过程,认清内心的真相,了解并转化那份想要确知的欲望,就必须发展出觉察力和洞见。其实起步便是解脱,不是到了结尾才获得解脱。一月十九日 从无明和痛苦中解脱出来我们总是怀着恐惧和希望在听,我们总想从别人那里得到启蒙,而无法靠自己去觉察和理解。如果某个开悟的人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就接受他;若是不能,我们又会继续寻找另一个能满足我们的人。因此大部分人所渴望的只是不同层次的满足罢了。但重点并不是去发现谁开悟了,而是要了解你自己。没有任何一个权威能够让你认识自己,缺乏自我认识,你是不可能解除无明和痛苦的。一月二十日 为什么要追随权威我们为什么要追随权威,接受他们的说法?追随了某个权威,接受了他的见解之后,我们又会开始质疑这一切。所以对大部分的人而言,寻求权威和后续的幻灭,其实是一种痛苦的历程。我们会去谴责或批评那个被我们认可的权威、领袖或精神导师,但从不检视一下为什么会渴望找到一个能指导我们的人。若是能了解这份渴望,就会明白“怀疑”是什么了。一月二十一日 领导者与追随者都会被权威腐化自我觉察是非常艰难的事,因为大部分的人都偏好虚构出来的简便方法。因此我们总是任由权威来模塑我们的生命。这里所谓的权威可能是国家领袖,也可能是个人精神上的救主、上师或指导灵。任何一种权威都会使我们变得盲目,并助长轻忽的态度。大部分的人都认为审慎的思考是很痛苦的事,所以就把自己托付给权威。权威就会助长权力,权力一集中就会造成腐化。不只是权力的行使者,连追随者也会变得迂腐。臣服于某个指导灵或是他的代言人往往会使你走上邪路。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的人生和那些永无止境的内在冲突,而不是去强调那个指导你的人或是他所行使的方法。强调指导灵或传教者的重要,只会使你偏离主题,忽略掉内心的冲突。一月二十二日 我们能不能仰赖自己的经验大部分的人会臣服于权威,是因为这能带给我们一种确定感,一种被保护的感觉。若是能了解这种心态里的真相,就会渴望摆脱权威了,不是吗?你不会再去追求任何权威,包括自己创造出来的或是别人强加在我们身上的。这件事有可能办到吗?我有可能不仰赖自己的经验吗?即使我们拒绝了所有外在形式的权威——书籍、老师、僧侣、道场和各种信仰——仍然会仰赖自己的判断、经验或分析。然而我们真的能仰赖自己的经验、判断或分析吗?我的经验就是我的局限,你的经验就是你的局限,不是吗?我可能是在伊斯兰教、佛教或印度教的背景里长大的,所以我的经验必定根植于我的文化、经济、社会及宗教的背景,你的也一样,因此我能仰赖这样的背景吗?我能仰赖别人指导,仰赖希望,仰赖能够帮助我判断的某种洞见吗?这些东西都是累积成的记忆和经验,也就是受限的过去和当下相遇,而它们是可以被仰赖的吗?当我问自己这些问题时,我会开始对其中的真相有所觉察,我会发现只有一种状态能带来实相和崭新的境界,造成真正的改革。心一旦彻底空寂,就不再有分析者、经验或批判,这么一来权威就消失了。一月二十三日 自我认识只有过程,没有结尾若想了解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的各种问题,就必须发展出自我认识的能力,而自我觉察是世上最困难的一件事。认识自己并不需要摆脱关系,活在孤立的状态里。你不能借由遗世孤立的修行来认识自己,也不能借由心理咨询、与僧人谈话或是阅读一些书籍来认识自己。自我认识很显然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若想真的认识自己,就必须在行动中、互动关系里觉察自己。你只能在关系互动的过程中,而非孤立退缩的状态里发现自己的真相。关系指的就是你跟社会、妻子、丈夫、兄弟或别的人互动。若想发现自己的反应是什么,你的心必须保持警觉,敏于观察。一月二十四日 无法限量的心个人产生转化才能带来世界的转变,因为自我就是人类整体存在过程的一个部分。若想转化自己,必须认识自己,缺少对自己的认识,你不可能有正确的思想,也不可能产生任何转变。你必须如实地认识自己,而不是希望自己能变成别的模样,后者只是虚而不实的理想罢了。认识自己需要极为警醒的心智,因为你每一个当下都在不断地改变。跟得上心念的变化,你就不会受制于任何教条、信仰或特定的行为模式。你必须有觉知才能认识自己。一颗警醒的心是没有先入为主的信仰或理想的,因为信仰或理想只会使你扭曲真实的觉知。假如你想知道自己的真相是什么,就不能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与真相不符的东西。譬如我很贪婪、善妒,内心充满着暴力,那么一味地把自己想象成不贪婪、不暴力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事。毫不扭曲地了解自己的真相,不论美或丑,善或不善,便是美德的开始。美德是最重要的一种品质,因为它会带来解脱。一月二十五日 在当下进行自我认识缺少了自我认识,我们的经验往往会助长幻觉;如果有了自我认识,我们就能立即面对经验所带来的挑战,而不会留下记忆的残渣。自我认识就是在每个当下发现自己的动机、欲求、思想和偏好。你不能把经验分成“你的”或“我的”,“我的经验”这几个字就代表着无明与幻觉。一月二十六日 借由自我认识来创造自我认识是没有方法的,追求方法其实暗示着想达成某种结果,而这便是我们大部人想要的东西。我们追随权威——人、体系或是意识形态——因为我们想得到令自己满意的结果来建立起安全感。我们并不想了解自己,譬如我们的冲动、各种反应及思想的来龙去脉。我们宁愿追求一个能带来结果的修行体系,但追求某个修行体系,很显然就是在追求安全感和确定性,其结果必定是不了解自己。若想遵循某个方法,就必须有权威的指导者——老师、上师、救主、指导灵,等等——来保证我们达到某个结果,很显然这并不是自我认识之道。权威只会阻碍我们了解自己,不是吗?在权威或指导者的庇荫之下,你可能会暂得到安全或幸福,但这并不是真的去了解内心物活动。权威的本质就是在阻碍完整的自我觉察,它最终一定会破坏内心的自由。心里有了自由,才会有创造力。只有透过自我认识才能产生创造力。一月二十七日 安祥的心,单纯的心若是能觉知自己,就会发现活着本是一种不断在揭露自我的过程。自我的活动是非常复杂的,我们只能透过关系的互动、日常的活动、说话的方式、下评论和算计的方式,以及谴责自己和他人的方式来揭露它。这一切的活动都能呈现出思维的局限,因此觉知自己的真相,才能发现那超越时间的永恒。缺少了自我认识,永恒是不可能出现的。如果不认识自己,永恒就变成了一堆的说辞、象征、推论、教条、信仰,以及头脑可以借以逃避的幻觉。但若是能开始了解这个“我”以及它所介入的日常活动,那个超越时间、无以名之的境界就会自然而然地降临。但这永恒的境界并不是对自我认识的一种奖赏,它是无法求取的,你的头脑根本无法领略它。只有当你的头脑安静下来的时候,它才会降临。若想让头脑安静下来,就不能继续累积、谴责、批判或衡量。只有一颗单纯的心才能了解实相是什么。善于分析和算计的心是不单纯的,它总是充满着知识、信息和念头。一月二十八日 自我认识如果不认识自己,那么随你怎么努力,都不可能进入禅定的状态。我所谓的自我认识,指的就是去认识你的念头、情绪、感觉等心智活动——即使是所谓的大我、更高的我或梵我,也仍然局限在思想的范围之内,因此不需要去认识这些东西。思想是一种局限,一种从记忆中生出的反应。若是不先建立起深刻的自我认识,你不可能有美德。缺少了美德,禅定就会变成毫无意义的自欺活动。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5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